9.06 佛陀的弟子 - 大迦旃延

出自磐中觉道 • Wiki
(重新導向自雜阿含經 第548經
雜阿含經 第547經 雜阿含經 第549經
9.05 佛陀的弟子 - 富樓那 - 為法忘軀 9.07 佛陀的弟子 - 阿難 - 不為色誘

1、有德不在年高

有一次,佛陀住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大迦旃延尊者在婆羅那烏泥池旁,為了受持三衣的問題,和大家聚集在食堂。這時,有位年老婆羅門拿著拐杖,也來到食堂,倚靠著柱子而站。等大家安靜了之後,老婆羅門告訴大家:「各位長老!你們見到老年宿士為什麼不問候,也不恭敬地請老年宿士就座?」

這時,大迦旃延尊者就回答這位老婆羅門:「在我們這裡,一旦有耆年尊老來,我們一定都會問候,並恭敬地請就坐。」老婆羅門問:「我看了一下,在座的人群中,根本沒有人比我年紀大的,你們也沒有恭敬地請我就坐。你為什麼會說你們都會恭敬地請老年宿士就座?」

大迦旃延尊者回答:「婆羅門!如果有老年人頭髮蒼白,牙齒掉落,卻成就年少法,這就不是宿士了。但如果是一個年輕人,雖才二十五歲上下,頭髮黑美,身強體壯,卻成就了耆年法,就是宿士。」婆羅門問:「這是什麼意思?」

迦旃延尊者回答:「有五種欲貪:眼見色,起貪愛、喜樂、想念;耳聽到聲音、鼻聞到味道、舌頭嘗到東西、身體踫到外物,起貪愛、喜樂、想念。如果對這五欲的吸引作用,無法離貪、無法離欲、無法離愛、無法離念、無法離渴望,這樣的話,就算年紀很大了,也可稱為成就年少法。相反的,如果能不被五欲所吸引,能離貪、欲、愛、念、渴望的話,哪怕才二十五、六歲上下,也算成就了老年法,可稱為宿士。」

老婆羅門聽了之後說:「聽了尊者所說的道理,自我省察後發覺:我雖年紀大但行為卻是年少幼稚,你們年紀雖沒有我大,但確實是成就了耆年法。我還有很多事要忙,得告辭了。」迦旃延尊者說:「是時候了,請便!」老婆羅門便歡喜地離開了。

【原文】《雜阿含》547經(T2, 141c)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尊者摩訶迦旃延在婆羅那烏泥池側,與眾多比丘集於食堂,為持衣事[1]

時,有執杖梵志年耆根熟,詣食堂所,於一面拄杖而住。須臾默然已,語諸比丘:「諸長老!汝等何故見老宿士不共語問訊,恭敬命坐?」

時,尊者摩訶迦旃延亦在眾中坐。時,尊者摩訶迦旃延語梵志言:「我法有宿老來,皆共語問訊,恭敬禮拜,命之令坐。」梵志言:「我見此眾中無有老於我者,不恭敬禮拜、命坐,汝云何言:『我法見有宿老,恭敬禮拜,命其令坐。』?」

摩訶迦旃延言:「梵志!若有耆年八十、九十,髮白齒落,成就年少法者,此非宿士;雖復年少年二十五,色白髮黑,盛壯美滿,而彼成就耆年法者,為宿士數。」

梵志問言:「云何名為八十、九十,髮白齒落,而復成就年少之法;年二十五,膚白髮黑,盛壯美色,為宿士數?」

尊者摩訶迦旃延語梵志言:「五欲功德[2],謂:眼識色,愛、樂、念,耳識聲、鼻識香、舌識味、身識觸,愛、樂、念。於此五欲功德不離貪、不離欲、不離愛、不離念、不離渴,梵志!若如是者,雖復八十、九十,髮白齒落,是名成就年少之法;雖年二十五,膚白髮黑,盛壯美色,於五欲功德離貪、離欲、離愛、離念、離渴,若如是者,雖復年少年二十五,膚白髮黑,盛壯美色,成就老人法,為宿士數。

爾時,梵志語尊者摩訶迦旃延:「如尊者所說義,我自省察,雖老則少;汝等雖少,成耆年法。世間多事,令便請還。」尊者摩訶迦旃延言:「梵志!汝自知時。」

爾時,梵志聞尊者摩訶迦旃延所說,歡喜、隨喜,還其本處。

【析辨】

「有德不在年高,無智空長百歲」,是許多佛教徒耳熟能詳的勵志語,本經恰能作為此語的根本依據。人生的價值確實不在於空活多久,而在於能否從難得的人生中學習到真實的智慧。何謂真實的智慧?從世俗的角度看,世間也有許多可學習增長智慧的方法,如各種知識、技巧、專業,各種宗教家、哲學家、文學家等等提出的各種經典名句和待人處事的道理,甚至可到全世界去旅遊,增廣見聞。雖然這林林總總都可讓我們學習成長、增長見識、增加智慧,然就真實的正覺來說,這些都不過是世間知識,而佛法的學習才能稱為真實的智慧。學習佛法運用的第一步就是日常生活的自制力––自我克制。自制力的修習即是所謂的正知正念。這就是說在日常生活中,當眼耳鼻舌身等五根接觸到色聲香味觸等五境時,能否察覺(正知)五境的誘惑,進而能依佛法的正念排除這些誘惑。如能做到這種正知正念,那麼無論年紀大小,便是有德有智者;如若不能,就真是空長百歲了[3]

現代有許多學佛人由於較少聽經聞法,常會有一些非常錯誤的觀念,如認為不需要排斥五欲,要去接受它、隨順它,到最後自然能看破它。這實在是非常自欺欺人的,因為這些人是完全忽視了我們是煩惱具足的凡夫。色聲香味觸等五境因為容易誘發我們內在的煩惱,去貪染、愛著、追求,因此才會稱為五欲。如果我們不了解這樣的道理,而去接受它、隨順它,等於是隨順我們的煩惱走,到最後只會越陷越深無法自拔,又如何能夠輕易看破呢。

2、四姓平等

有一次,佛陀住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尊者大迦旃延住在稠林中。這時,摩陀羅國王是西方人,特別來拜訪大迦旃延[4]。在行完禮後,退到旁邊去,並問大迦旃延:「婆羅門自己宣稱:『我們第一,其他種姓卑劣;我們皮膚白,其他種姓黑;婆羅門清淨,其他種姓不清淨;婆羅門是大梵天王之子,從梵天口中生,是梵天所變化來的,為大梵所有。』尊者,請問您對這種說法有何看法。」大迦旃延對國王說:「這只是一般世俗的說法而已。要知道這並不是真實的。依所作所行的業果感招才是真實的。」

國王對尊者說:「你說得太籠統,我不大明白,能不能說清楚一點。」摩訶迦旃延說:「我問你一些問題,你直接回答我。大王!你是婆羅門的王,你將你國內的四種階級的人都找來,用財力物力僱用做為侍衛,安排他們的生活起居工作等一切,他們是不是會聽你的命令?」國王回答:「當然會!」尊者再問:「那麼四姓中無論誰做王,國王把國內的四種階級的人都找來,用財力物力雇用做為侍衛,安排他們的生活起居工作等一切,他們是不是會聽國王的命令?」國王回答:「當然會!」尊者說:「大王!依這樣的狀況來說,四種姓都是平等的,有任何差別嗎?所以四姓是平等的,是沒有誰比較高級的。」

尊者再問:「大王!如果你的國土中有婆羅門犯了偷盜罪,你要怎麼辦?」國王回答:「當然是依法就辦,看是否要鞭打、捆綁、趕出國或罰錢,重一點的就斷手斷腳、割鼻子或耳朵,最重的就處死刑。只要是偷盜,就算是婆羅門,也稱為賊。」尊者問:「大王!那麼其他種姓的如果犯了同樣的罪,又應該如何處置?」國王回答:「也一樣!」尊者問國王:「那不就是四姓是平等的嗎?有什麼差別嗎?」國王回答:「依這種情況來說,確實是平等而無差別。」尊者又說:「所以說,四姓的差別只是習俗,不是真實的,依所作所為的業報才是真實的。」

尊者再問國王:「如果有婆羅門造了殺生等十惡業,死後是墮惡道還是生善道?你們聖人是怎麼討論這個問題的?」國王回答:「婆羅門造了殺生等十惡業會墮惡道,這是我從聖人那裡聽來的。對其他種姓的說法也一樣。」尊者又問:「那麼如果有婆羅門造了離殺生等十善業,死後是墮惡道還是生善道?你們聖人是怎麼討論這個問題的?」國王回答:「婆羅門造了離殺生等十善業會生善道,死後會往生善道,這是我從聖人那裡聽來的,對其他種姓也是同樣的說法。」尊者問國王:「那不就是四姓是平等的嗎?有什麼差別嗎?」國王回答:「依這種情況來說,確實是平等而無差別。」

尊者最後總結說:「所以說大王!當知:四姓都是平等的,沒有優劣的差別,種種階級的差別只是社會的習俗。就實而言,一切都是依個人行為的業果。」國王聽了以後,很歡喜地行禮離開了。

【原文】《雜阿含》548經(T2, 142a)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尊者摩訶迦旃延在稠林中住。

時,摩偷羅國王是西方王子,詣尊者摩訶迦旃延所,禮摩訶迦旃延足,退坐一面,問尊者摩訶迦旃延:「婆羅門自言:『我第一,他人卑劣;我白,餘人黑;婆羅門清淨,非非婆羅門;是婆羅門子,從口生,婆羅門所化,是婆羅門所有。』尊者摩訶迦旃延!此義云何?」尊者摩訶迦旃延語摩偷羅王言:「大王!此是世間言說耳。世間言說,言:『婆羅門第一,餘人卑劣;婆羅門白,餘人黑;婆羅門清淨,非非婆羅門;是婆羅門從婆羅門生,生從口生,婆羅門所化,是婆羅門所有。』大王當知,業真實者,是依業者。」

王語尊者摩訶迦旃延:「此則略說,我所不解,願重分別。」

尊者摩訶迦旃延言:「今當問汝,隨問答我。」即問言:「大王!汝為婆羅門王,於自國土諸婆羅門、剎利、居士、長者,此四種人悉皆召來,以財以力,使其侍衛,先起後臥及諸使令,悉如意不?」答言:「如意。」復問:「大王!剎利為王,居士為王,長者為王,於自國土所有四姓,悉皆召來,以財以力,令其侍衛,先起後臥及諸使令,皆如意不?」答言:「如意。」復問:「大王!如是四姓悉皆平等,有何差別?當知,大王!四種姓者,皆悉平等,無有勝如差別之異。」摩偷羅王白尊者摩訶迦旃延:「實爾,尊者!四姓皆等,無有種種勝如差別。」「是故,大王!當知四姓世間言說為差別耳,乃至依業真實,無差別也。」

「復次,大王!此國土中有婆羅門有偷盜者,當如之何?」王白尊者摩訶迦旃延:「婆羅門中有偷盜者,或鞭,或縛,或驅出國,或罰其金,或截手、足、耳、鼻,罪重則殺,及其盜者,然婆羅門則名為賊。」復問大王:「若剎利、居士、長者中有偷盜者,當復如何?」王白尊者摩訶迦旃延:「亦鞭、亦縛,亦驅出國,亦罰其金,亦復斷截手、足、耳、鼻,罪重則殺。」「如是,大王!豈非四姓悉平等耶?為有種種差別異不?」王白尊者摩訶迦旃延:「如是義者,實無種種勝如差別。」尊者摩訶迦旃延復語王言:「當知,大王!四種姓者,世間言說,言:『婆羅門第一,餘悉卑劣;婆羅門白,餘人悉黑;婆羅門清淨,非非婆羅門。』當依業真實、業依耶?」

復問大王:「婆羅門殺生、偷盜、邪婬、妄言、惡口、兩舌、綺語、貪、恚、邪見,作十不善業跡已,為生惡趣耶?善趣耶?於阿羅呵所為何所聞?[5]

王白尊者摩訶迦旃延:「婆羅門作十不善業跡,當墮惡趣,阿羅呵所作如是聞。剎利、居士、長者亦如是說。」復問大王:「若婆羅門行十善業跡,離殺生,乃至正見,當生何所?為善趣耶?為惡趣耶?於阿羅呵所為何所聞?」王白尊者摩訶迦旃延:「若婆羅門行十善業跡者,當生善趣,阿羅呵所作如是聞。如是,剎利、居士、長者亦如是說。」復問:「云何?大王!如是四姓為平等不?為有種種勝如差別?」王白尊者摩訶迦旃延:「如是義者,則為平等,無有種種勝如差別。」

「是故,大王當知,四姓悉平等耳,無有種種勝如差別。世間言說故有『婆羅門第一,餘人卑劣[6];婆羅門白,餘者悉黑;婆羅門清淨,非非婆羅門;婆羅門生,生從口生,婆羅門作,婆羅門化,婆羅門所有。』當知:業真實、業依。」王白尊者摩訶迦旃延:「實如所說,皆是世間言說,故有『婆羅門勝,餘者卑劣;婆羅門白,餘者悉黑;婆羅門清淨,非非婆羅門;婆羅門生,生從口生,婆羅門化,婆羅門所有。』皆是業真實、依於業。」爾時,摩偷羅王聞尊者摩訶迦旃延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析辨】

「歧視」是人類和善共處的一大障礙,按佛教來說就是「我慢」的作祟,其根源是來自於根本的我執見。這種由我慢而來的歧視,小到家庭,大到國家民族都不自覺的存在。「歧視」的影響可大可小,小到家庭的不和睦,大到引發世界戰爭。在印度,三千多年來以雅利安白種人為主的種姓制度,除了體現他們的種族優越感以及少數統治多數的政治手段外,更深層的是「我慢」在作祟,依此而歧視其他種族。當年佛陀打破種姓制度,希望創造一個平等和樂的社會團體,其深意即在破除人類根深蒂固的我慢、我見。

在加拿大,當然也有華人和當地白人互相歧視的問題(不像美國那麼嚴重)。同是華人,由於地域的不同,如大陸、台灣、香港、越南等等,也都有相互之間的隔閡。這些隔閡現象、這種我慢,當然也都會反映於佛教寺院和團體。就如來自不同地區的華僑、華裔信徒之間,也時常會有相互隔閡、排擠的現象。再如寺院裡的大護法,因為自己有錢,就貢高我慢,看不起其他信眾。受過高等教育的,能多聽經聞法,知識水平高的,也容易看不起他人。

這種我慢的歧視是與生俱來的煩惱,有人的地方就會有,並不奇怪。關鍵在於寺院或佛教團體的法師、負責人,能否意識到這個問題,能否依於佛陀的教導去消弭這種隔閡,還是依於自我的煩惱再去擴大它。我常教導中道佛學會的學員們:地不問西東北南,普天之下無非佛國淨土;人不分黑白紅黃,踏進中道皆是釋迦佛子。如本經所說,無論貧富貴賤,生死未解脫前,都是隨業常流轉;無論貧富貴賤,精進常用功,都有生死解脫的可能。如此來說,人人平等,有什麼好看不起他人、歧視別人的呢?希望大家能常依本經迦旃延尊者教導的方式去省思,使寺院僧團能成為一個平等和樂的淨土,一起共勉!

  1. 「持衣事」指如何分配受持三衣之事,這是說明此次在食堂集合大眾的目的。
  2. 五欲功德的「功德」是巴利guṇa,為種類、品質、特質等等,所以五欲功德指的是五種欲。但一般所謂的「功德」指的是「福德」(巴利puñña)為善行、善德、品德、善業的意思。
  3. 根對境正知正念的細節,可參考本書第五章,「六根門頭好修行」一文。
  4. 大迦旃延(梵文Mahākātyāyana)為西印度阿磐提國(Avantī)婆羅門種姓,為佛弟子中論議第一。學佛後回阿磐提弘法,據說為二十億耳的剃度師,並因阿磐提比丘少,所以要求佛陀能否答應邊地受戒五師為證即可。《十誦律》卷二十五(T23,181a),《四分律》卷五十三(T22,961c),《佛說給孤長者女得度因緣經》卷中(T2,848b)。
  5. 南傳作:「我從阿羅漢那裡聽來的」。「阿羅呵」是阿羅漢的意思。因為這位婆羅門王並非佛教徒,所以他所說的阿羅漢可能只是泛指不再輪迴的聖人而已。
  6. 「餘人卑劣」一句,原譯本無,依上文補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