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8 苦聖諦 - 蘊與受蘊

出自磐中觉道 • Wiki
雜阿含經 第54經 雜阿含經 第56經

有一次,佛住在波羅㮈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這時,佛陀告訴比丘們:「我現在要為大家解說『蘊』和『受蘊』。什麼是『蘊』呢?一切色,無論過去現在未來、粗細、內外、遠近、好醜等等,總合這一切就稱為『色蘊』。其他的受、想、行、識等四蘊也是同樣的道理。什麼又是『受蘊』呢?如果色是有漏的,是被執取的,對色內心會產生貪、瞋、癡等種種煩惱,對受、想、行、識等四蘊也是一樣,就稱為『受蘊』。」

【原文】《雜阿含》55經(T2, 13b)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波羅㮈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陰及受陰。云何為陰?若所有諸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若細,若好、若丑,若遠、若近,彼一切總說色陰。隨諸所有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彼一切總說受、想、行、識陰,是名為陰。云何為受陰?若色是有漏、是取,若彼色過去、未來、現在,生貪慾、瞋恚、愚痴及餘種種上煩惱心法;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是名受陰。」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析辨】

在大多數的佛教經典中,很少區分五蘊和五受蘊的不同。而通常所說的五蘊,一般指的都是有執取的五受蘊。本經中,佛陀清楚地區分了蘊和受蘊的不同。概括地說,無煩惱執取的就是單純的「蘊」,有煩惱執取的就是「受蘊」,有時又稱為「取蘊」。瞭解了二者的不同,當我們研讀經典時,就要注意文中的「蘊」是單純的「蘊」,還是「受蘊」。

從前述的「身受心不受」到本經的蘊和取蘊的分辨,可以看出凡夫的五蘊就是五受蘊,因為有煩惱執取。聖人(初果以上)則唯有五蘊,而沒有五受蘊,因為對自我的五蘊身心不再執取。因此一個證果的聖人,依於五蘊身心生活於世,外在和常人一樣,還是有衣、食、住、行等的需求,同樣也會有色身的老、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