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02 集聖諦 - 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
雜阿含經 第1226經 | 雜阿含經 第1228經 |
6.2.01 如影隨形 | 6.2.03 苦行不能消業 |
有一次,佛陀住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這時,波斯匿王的祖母忽然死了。波斯匿王對他的祖母一向非常敬重孝順,在辦完了喪事後,由於太難過所以衣裝不整,來拜見佛陀。佛陀見他衣著不整,認為一定有什麼事發生,便問他:「大王!發生什麼事了,為何衣裝不整,頭髮凌亂?」波斯匿王回答:「世尊!我最敬愛的祖母死了,辦完喪事後,心裡難過,所以來拜見佛陀。」
佛陀問:「愛重到什麼程度?」國王回答:「願意以一切的寶藏甚至是王位來換取。雖然我也知道這是不可能的,但是一想到從此再也見不到祖母了,就非常難過痛苦。以前曾經聽世尊說:『一切生命,下到螻蟻,上到天神,終將逃不過一死。』現在才真能體會到世尊法語的真諦。」
佛陀告訴波斯匿王:「大王!正是如此!正是如此!一切眾生,無論是最低等的螻蟻,或各種不同地位的人,乃至最高的天神,終難逃一死。就算是已斷盡煩惱的阿羅漢或辟支佛,最後也得捨報身而死。乃至無上正等正覺的佛陀,有十力四無所畏等大能力,到最後也得捨身取般涅槃。」說完後,世尊又以偈頌重說:
「一切的生命,終將會死亡,隨業去投胎,善惡果自受。
惡業墮地獄,行善昇天上,修習勝妙道,漏盡般涅槃。
無論是佛陀,緣覺或聲聞,也終將一死,何況是凡夫。」
【原文】《雜阿含》1227經(T2, 335b)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波斯匿王有祖母,極所敬重,忽爾命終。出城闍維,供養舍利畢[1],弊衣亂髮,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爾時,世尊告波斯匿王:「大王!從何所來,弊衣亂髮?」波斯匿王白佛:「世尊!我亡祖母,極所敬重,捨我命終,出於城外闍維,供養畢,來詣世尊。」
佛告大王:「極愛重敬念祖親耶?」波斯匿王白佛:「世尊!極敬重愛戀。世尊!若國土所有象馬七寶,乃至國位,悉持與人,能救祖母命者,悉當與之。既不能救,生死長辭,悲戀憂苦,不自堪勝!曾聞世尊所說:『一切眾生、一切蟲、一切神,生者皆死,無不窮盡,無有出生而不死者。』今日乃知世尊善說。」
佛言:「大王!如是!如是!一切眾生、一切蟲、一切神,生者輒死,終歸窮盡,無有一生而不死者。」佛告大王:「正使婆羅門大姓、剎利大姓、長者大姓,生者皆死,無不死者。正使剎利大王灌頂居位,王四天下,得力自在,於諸敵國無不降伏,終歸有極,無不死者。若復,大王!生長壽天,王於天宮,自在快樂,終亦歸盡,無不死者。若復,大王!阿羅漢比丘諸漏已盡,離諸重擔,所作已作,逮得己利,盡諸有結,正智心善解脫,彼亦歸盡,捨身涅槃。若復緣覺善調善寂,盡此身命,終歸涅槃,諸佛世尊十力具足,四無所畏,勝師子吼,終亦捨身,取般涅槃。以如是比,大王當知,一切眾生、一切蟲、一切神,有生輒死,終歸磨滅,無不死者!」爾時,世尊復說偈言:
「一切眾生類,有命終歸死,各隨業所趣,善惡果自受。
惡業墮地獄,為善上昇天,修習勝妙道,漏盡般涅槃。
如來及緣覺,佛聲聞弟子,會當捨身命,何況俗凡夫。」
佛說此經已,波斯匿王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析辨】
本經中,佛陀的開示有幾個重點,即:有生無不死,唯有業隨身,漏盡得解脫。波斯匿王對祖母去世後的不捨與悲傷,代表著世間的現實。然而佛陀告訴我們,生必有老死,無論地位多高,權力多大,從古至今誰都無法避免。不但凡夫無法避免,連已證得涅槃的阿羅漢,乃至無上菩提的佛陀,其肉身都無法免去無常的消逝。雖然生命終究難免一死,但是並非死後一了百了,未漏盡解脫前,死後會隨生前所造的業力去投生。太重的惡業會讓我們墮入惡道,相對的,善業則會引導我們投生善道。所以如何避免造惡,死後墮入惡道,如何行善而能投生善道,便成為人生的重要課題和意義之一。更進一步說,人生的根本意義,並不是單純的避惡揚善,而是必須去追尋終極的意義––漏盡得解脫(自他)。唯有如此,才能究竟解決生死不斷的問題。
至於至親的遠離,則是大家都會有的經歷。尤其對關係特別密切的親人的逝去,更是痛苦難捨,就如波斯匿王對祖母的愛重與過世的悲傷一樣。也因此,才常有人很難擺脫親人離去的悲傷。對於這種心理創傷的治療,除了現代的心理治療外,更多的人則會去尋找宗教的慰藉。
而現實中,宗教的慰藉形形色色。好一點的藉由宗教行為來渡過創傷期,誇張的甚或寄託於怪力亂神,如觀落陰[2]、扶乩、問鬼神等等。選擇用何種方法來應對,這是個人的自由。但是一個正信的佛教徒,對於至親的過世應有怎樣的態度呢?佛陀在本經中已經說的很明白了:有生無不死,唯有業隨身,漏盡得解脫。
首先,一個佛教徒應該將無常變化、生必有死的基本觀念熏修成為自己的知見。這樣一旦面臨生死別離時,才能有足夠的知見力量去從容面對。而許多人學佛一輩子,或許也讀過不少經論,但卻始終沒有將基本教法熏習成正見。遇到生死關頭,不免手忙腳亂,憂悲苦惱,無法通過生死的大考驗。
其次,對於所愛的至親,與其離別後再來痛苦難捨,倒不如在世時就能幫助其熏修「唯有業隨身」的正確因果觀念,多修集善業福德,免得以後墮入惡道。
最後,如果能進一步引導至親眷屬學習佛法,種下出世的種子,那更將是報真恩、盡大孝。阿含經上有這麼一個實例。有一次,佛的乳母大愛道親手做了一件金縷衣要供養佛陀,佛陀再三拒而不受。阿難以乳母養育佛陀有大恩為由,勸說佛陀接收。佛陀告訴阿難,他引導大愛道受三歸五戒,種下出世善根,對其恩德更甚於前,不能同日而語[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