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t:文字整理-K4
成佛之道大乘不共法章-24
(2024-11-9)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成佛之道六度,因為六度我們現在已經學到了精進度,精進度我們現在已經學到了這個易行道,易行道我們上次學的是西方淨土的易行道,彌陀淨土。因為我們現在學的精進是大乘的精進,大乘精進是向佛道的精進,佛道又是長遠的在人間修學,所以,在精進道上它含攝了兩個易行道,因為在這個淨土法門,它可以說是在攝護我們心性怯弱者,能夠生起一種信願,通過這種信願,向佛道去努力用功,所以我們前面學到了大乘佛法,由於它經歷的時間特長,累積的佛法功德又是那麼多,所以我們可能會生起這種怯弱的心理; 一個是不想進修,一個是不敢進修,不想進修是因為我們耽著世間的五欲之樂,然後懈怠成性,然後去推演延,一年又一年,不知不覺我們年齡逐漸逐漸就大了,這樣我們就更沒有那種勇氣。
你像這種不敢進修,不敢進修也是這種菩薩道要難行苦行,要去經歷種種的苦行,所以我們就不敢進修了,所以佛的這個成果要能夠圓滿的完成,還要經歷漫長的菩薩道道,還要在生死之中去修行,這樣無量的功德又是那麼多,所以,我們這種怯弱的心就會升起來。所以佛有無量的善巧方便,為這些心性怯弱者設立這種易行道。易行道前面我們學到了這個西方淨土,在種種的易行之道這個法門之中,最殊勝的當然就是西方淨土了。西方淨土能夠升起信心,發起願力,和阿彌陀佛大願相應,然後依五念門去修學,就能夠達到往生,五念門也都是通過這種讚嘆吶、禮拜、懺悔、修止觀、也修回向,然後能夠往生極樂淨土,這都是增強我們對大乘法的一種信願,增強我們的一種信心。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藥師淨土:
癸二、藥師淨土(p.310)
【不舍現法樂,而向於菩提,
藥師大悲願,東方現淨土。】
藥師淨土的特色;它是不舍現法之樂,而向於這種無上的菩提,所以,藥師大慈大悲的願力,在東方現起了一個淨琉璃的淨土,下邊就解釋:
【在易行道的淨土中,釋迦佛宣說彌陀佛的極樂淨土以後,又說東方藥師佛的淨琉璃淨土,這是適應另一類根性的。】
另一類根性是什麼樣的根性呢?這個琉璃光,在導師的《藥師經講記》裏,講這個淨琉璃世界:
【【0】《藥師經講記》:「「琉璃光」:也是東方佛的名字。此中所說的琉璃,不是琉璃燈、琉璃瓦等琉璃,而是梵語薜琉璃的略譯,是一種寶物。顏色如萬里無雲的碧空,又如澄清深徹的海水;體質堅固,如金剛石,為極希有的珍寶。這是以琉璃寶的光輝、明淨,而比喻佛德,所以東方藥師佛,又以琉璃光為名。 琉璃寶,或釋作遠山寶。依佛教說,我們的這一世界,當中是須彌山,山的周圍有四大部洲,須彌山的四峰皆是寶類所成。南贍部洲所對的山峰,即琉璃寶積聚而成。此寶山光輝映入空際,遂呈青色,故琉璃義譯為遠山寶。現代科學家,對於天空何以會呈現青色,當然有他的解說。而佛出印度,取印度當時的見解,解說為由於琉璃寶光的反映。」( Y 4p11~12 )】
淨琉璃是藥師佛的一個常寂光淨土,只有佛的自受用土,那麼這個琉璃是個譬喻,琉璃是個寶石,一種寶物,它顏色就像萬里無雲的碧空,又如澄清深徹的海水;所以,它是琉璃寶的光輝,比喻佛的功德,這個琉璃它呈現的青色,藍天是藍色,但有時候,藍天顏色比較深的時候,它又呈現這種青色,這個青色,它非常的澄清透明一樣,非常的晶瑩透明,這也是譬喻佛的這種圓滿的功德,圓滿的智慧功德。
一、「東方藥師淨土」與「西方彌陀淨土」之特色
【1、彌陀佛的極樂淨土法門,是厭棄現實人間的。韋提希夫人,深感世事的痛苦,不願再生此世界,所以佛為說極樂淨土。弘揚彌陀淨土法門的,也說:『不厭娑婆,不生極樂』【1】。由於厭此人間,所以專重死後往生的。】
「東方藥師淨土」與「西方彌陀淨土」他們之間的特色,各有他們不同的特色。
彌陀佛的極樂淨土法門,是厭棄現實人間的,那麼為什麼彌陀淨土他是厭棄現實人間的呢?因為在經中他面的對象,應機的對象,就像《觀無量壽經》裏面講的;韋提希夫人深感世事的痛苦,不願再生此世界,所以佛為他們說極樂淨土,韋提希夫人就是阿奢世王的母親,他的父親是一個國王,因為阿奢世王他把他母親和他父親給囚禁起來,他為了早日的當上國王,他盼他的父王早早的去世,但是偏偏他着急想當國王,他父親反而很健康,他就就把他父親給囚禁起來了,想讓他把他父親給餓死,所以他父王和他的母親非常的傷心,為什麼呢?因為本來他當了一輩子的國王,他也能夠沒有被外在的國家所毀滅,結果被自己的兒子所毀滅,所損害,這樣他就非常的傷心,感覺這個世界真的很不公平,很厭離,很厭棄這個世界,所以他就不願再生這個世界了,這樣佛陀就為他們說極樂淨土,因為在《觀無量壽經》裏面;阿奢世王的父親他就在心裏去祈禱釋迦牟尼佛,希望釋迦牟尼佛來給他說法開示,讓他找一個清靜的世界,這樣佛陀就感應到,來為他說極樂世界這個法門,所以,他就是非常的厭棄現實的人間。
弘揚彌勒淨土法門的也這樣說;『不厭娑婆,不生極樂』。由於非常厭棄現實的人間,所以所以專重死後往生他方。像弘揚淨土的,當然都是了,把我們這個現實世界描述的非常的罪惡,你像那五濁惡世,種種的痛苦不圓滿,然後描述西方極樂世界,前邊我們也學到了;是諸上善人聚會的場所,無有諸苦,唯有眾樂,沒有我們一般所說的七苦八苦,什麼愛別離,怨憎會,生老病死,五蘊熾盛,所求不得,西方沒有這些苦,只有諸樂。所以,我們這個世間就充滿了污穢,充滿了種種的苦,七苦、八苦,所以,如果說對我們的世界不去厭離,那你也不可能能升到極樂。
(00:12:59): 其實我們現在這個社會,經濟物質這麼發達,生活非常的美好了,這是學淨土的可能是一方面,練到這個世界一方,還得求他方等於說他是腳踏兩隻船他那種求生淨土的迫切的心情是沒有的但是淨土思想他非要燕離梭婆才能夠往生極樂世界這個是,適合西方淨土的一個根性的
(00:13:56): 第二是但有些始於異性道德根性對於現實人間他沒有艷麗的情緒如果對身體的健康,家庭的和樂,社會的繁榮,國家的富強天下的承平並沒有厭棄的心情成平,就是安定和平的意思因為這個就是我們現實的世界身體健康當然人人所希望的家庭和樂美滿的家庭這種社會繁榮,我們現在社會繁榮基本上已經達到了國家的富強天下的成平天下成平現在因為我們現在世界觀和過去不一樣了過去的天下也就是一個九州這麼大,我們中國這麼大現代世界觀整個是一個全球,一個地球村了古代還沒有這種全地球的這種觀念所以,現在,等於說這個天下,那真的就非常的大了,全世界的天下了所以,現在能達到社會繁榮,國家富強!世界非常的和平!安樂這個我們這個國家,但是世界還是達不到所以,他是從個人一直到群體他都能夠享受到這種身心健康,家庭幸福,社會繁榮!國家富強這種有安定的環境,是不是有豐富的物質生活有那種幸福的生活來享受!可能他並沒有厭離的心情為了社會這一類不舍獻法樂的初心的學人使他也能像一菩提,所以釋迦佛又開始了
藥師佛的淨土因為這也很現實的藥師法門他是注重在獻生之樂的西方淨土是側重在,來生未來的之樂的所以說要是淨土在東方象徵着生長東方因為東方它是太陽初升的地上太陽初升,象徵着萬物這個生長萬物帶來了生機人間帶來了期望那麼彌陀淨土他在西方它象徵着歸茶為什麼因為太陽它東出西落就是這個無論是陽光還是人的這種白天的這種精神還有這個植物草木他的這種生機就像太陽日落西山歸藏到大地裏邊的一樣所以一個是象徵到生長,一個是,象徵着一個沒落,安息歸藏因為西方淨土它是求生求死了之後往生這樣,它就象徵一個生命沒落之後才去需求未來的這個撫樂但是,這個要是淨土他就像東方的這個太陽升起來給我們人間,充滿了光明,帶來了希望,帶來了生機
(00:18:51): 所以,這個藥師的淨土他和西方的淨土他們的特點就是有這樣的差別一個象徵着生長,一個象徵着龜
【3、藥師淨土在東方,象徵生長;彌陀淨土在西方,象徵歸藏。中國佛教界,為了超薦死亡,就稱念彌陀佛;為了消災延壽,就稱念藥師佛,充分顯出了後世樂與現法樂的差別。】
所以,中國佛教界,為了超薦死亡,就稱念彌陀佛;為了消災延壽,就稱念藥師佛,充分顯出了後世樂與現法樂的差別。這個如果說經常跑寺院的可能都知道;一般的做普佛,做法會,基本上超薦生死的,都是這種念阿彌陀佛,亞維德國為它超度,超度的往生如果說普佛這種吉祥普消災的,普佛消災的法會都是稱念消災延壽藥師佛,其實這個藥師佛他發的這些願,都是願意給人間給眾生,帶來現世安樂的,所以他就有這種消災延壽的意義,就是讓我們今生能夠消除種種的災難,種種的困苦,現生就能夠得到安樂。
藥師淨土它離我這個世界就更遙遠,比西方淨土還遙遠,過恆河沙,十個恆河沙的世界,因為在西方淨土,過十萬億國土,十萬億國土還是有個數量,如果說十個恆河沙,就是連數量都都沒辦法計算,就非常非常遙遠了。
然後講藥師佛因中所發的大願,就是12大願,藥師佛發的12大願,在導師《藥師經講記》裏邊介紹的很多很長,大家有時間可以去參考一下;因為現在修藥師法門的不多,基本上都是做一些普佛做些法會,來做吉祥做消災。
所以,藥師佛他因地東發了12大願,12大願他的目的,無非就是開發知識,讓我們能夠有知識,有智慧,不要讓我們就是不懂知識沒有智慧,當然這個知識它包含了我們知道善惡,知到業報,知道怎麼向上,向賢聖去追求,怎麼能夠斷惡向善。
促進事業;促進事業當然我們生存的世間,需要這個資具,需要物質,需要衣食住行,都需要從事業上來獲得這些資質的,
【1、經上說:藥師琉璃光王佛,在因地中,以大悲願,發十二大願【2】,目的在:1開發知識,2促進事業;3救治身體殘廢,4貧病無依【0】,5大家獲得豐富的衣食康樂;6不信邪外(就是邪魔外道,產生邪知邪見);7不犯法受刑;8男女平等;9一切眾生成佛。
大家獲得豐富的衣食康樂;不信邪外;不犯法受刑;男女平等;一切眾生成佛。以這樣的願行,在東方世界,現起與極樂世界一樣清淨,一樣莊嚴的淨琉璃淨土。以此淨土法門,攝護信心,使眾生能得人天增上益,往生淨土益,終於成就無上菩提。】
(3)、【救治身體殘廢】
然後,救治身體殘廢;藥師這個願這個就是很慈悲,希望我們人生就是有這些殘疾的,殘廢的,身體不健全的,像我們所說的那種六根不具,啞巴、還有這種瞎子,還有聾子,讓他們都能夠得到救治,因為這個就屬於這種八難,在佛法來說是八難,但是在人生來說就是他肢體不完備的,我們這個器官不完全的人,就是有殘疾,有殘缺的人,這樣人就不圓滿,給人生帶來很多很多的痛苦。所以,藥師佛就希望對這一類人能夠得到救治。
(4)、【貧病無依】
貧病無醫的;一個是貧苦,一個是病苦;世間也是,無論什麼年代都有這種貧苦和病苦的,雖然說我們現在基本上達到小康水平了,但是由於有相對的富裕來說,還是有一些貧困的,從相對來說。所以,我引了《大智度論》:
【【0】《大智度論》卷 98說:「貧有二種:一者、財貧,二者、功德法貧。功德法貧,最大可恥!財貧,好人亦有;法貧,好人所無」
【】身病,老病死;心病,貪嗔痴。】
貧有兩種,一個是財富的貧窮,一個是佛法的功德法的法貧,功德法貧是最大可恥!為什麼呢?這個要回到我們這個佛陀那個時代,佛陀那個時代的時候,基本上全民都是信仰修行的,你看那些外道,雖然他們是外道,但是他們也都知道去修行,雖然他們方法不對,但是他們知道去修行,在那種修行的隊伍裏頭,說一個人,你沒有德行,不追究真理,不去修行還讓你這個人,就讓人看不起。
但是在我們這個時代,好像特別現在這個時代,都是以這種物慾為我們的一個價值,好像對這個人的追求真理、修道,可能沒什麼概念,這樣無所謂你有沒有德行,你修不修行都無所謂。但是在印度的內容社會背景裏頭好像不修行就比較可恥,你看現在南傳,他們是全民信仰,在法定上他們必須要出一次家,必須要過一次三個月的出家生活,如果說在你的人生的履歷上,你沒有出過家,那真的一般找工作都不好找,在那個環境裏,好像說你沒出過家,沒修過行,就是比較可恥的。
所以,功德法財貧是最大的可恥,財貧從世間來說,好人也有,世間好人不一定都是有財富的,但是法貧,好人是沒有的。這個當然是從人天法來說。這個法當然是佛法的功德法貧了,你像佛法的戒的功德,布施的功德,可能世間也有,戒的功德,定的功德,聞思佛法法義的這些功德就沒有,這個是貧。
再就是病;我們都知道;人的老病死,一個身病,一個心病,身病老病死,心病就是貪嗔痴,我們身病當然有種種了,世間有很多這些生老病死之苦,有很多心理的煩惱之苦,這樣,藥師佛都發的大願,希望解除這些病苦。貧病無依的,能夠給他們一個依靠。你像醫病,可以說用現代的醫療可以來治病,貧可以說你去做一些布施,或者你去勞動你可以,能夠解決這個貧困的問題。
(5)【大家獲得豐富的衣食康樂】
然後希望大家能獲得豐富的衣食康樂,衣食康樂現在在我們這個世間,基本上能夠達到滿足了。
(6)、【不信邪外(就是邪魔外道,產生邪知邪見)】
就是不要去產生那種邪之邪見,因為你產生邪之邪見,就會造作很多的業,甚至說能夠犯世間的一些法律,受法律的一個懲罰。
(7)、【不犯法受刑】
不能觸犯國家法律,觸犯了就會受到法律的制裁,就受那種刑罰。
(8)、【男女平等】
因為在古代,無論是哪個國家,好像是都是重男輕女的,所以,在那種背景下,也都渴望男女平等,其實我們現在基本上達到了男女平等。
(9)、【一切眾生成佛】
希望一切眾生究竟成佛道,這是藥師佛發的12大願,大致上是這個意思。
【以這樣的願行,在東方世界,現起與極樂世界一樣清淨,一樣莊嚴的淨琉璃淨土。以此淨土法門,攝護信心,使眾生能得人天增上益,往生淨土益,終於成就無上菩提。】
以這樣的願行,在東方世界,現起與極樂世界一樣清淨,一樣莊嚴的淨琉璃淨土。以此淨土法門,攝護信心,使眾生能得人天的益處,往生淨土的益處,終於成就無上菩提。
因為易行道,易行道它就簡而易行,一邊享受人間的福樂,一邊去趣向於無上菩提。所以易行道就是能夠增強我們的信心,增強我們的信願,有了這種信任,就能夠讓眾生能夠得到人天功德上的增益,就是益處,因為有信心,你就能夠去依靠藥師佛的法門去修學,按照藥師佛所講的這些業果去行去做,這樣就能得到人天法的增上,要不然就是我們人間吧,很多很多的不圓滿,很多很多的缺陷,很多很多的痛苦我們,我們可能就沒辦法在佛道上去增長,增長這種人天善業,有了這種人天善法的一種增益,也可以說,能成為往生淨土的資糧,因為往生淨土,其實也需要我們人天善業的一種促成吧。如果說我們對佛道沒有那種信願,那麼這種善法就沒辦法增長,因為你有對佛道,對淨土的一種信願,可能你會按照佛法的善行去增上去做。
所以你看我們前面學到這個五念門【禮拜、讚嘆、懺悔、勸請、隨喜、回向】,都需要實際行動去去修的,去往上增上的,因為現在學淨土的,基本上好像說這種善行吧,或者戒行,或者止觀,不重視,所以,只是說一句佛號念到底,其實也是不容易的,因為你這種對大乘的信願沒有,信心沒有,我們念起來可能是也不能攝心,所以真正的攝心,能夠念到一心不亂,才能達到止。
下邊就說:
【2、從前玉琳國師,見到了《藥師經》,稱嘆為無上的方便。因為有厭離心的人太少了,與彌陀淨土不相應。有了藥師淨土法門,那些不舍現法樂的,沒有厭離心的多數人,也有往生淨土而成佛的可能。所以玉琳國師稱嘆藥師淨土為:『人間亦有揚州鶴【3】,但泛如來功德船』。】
從前玉琳國師,見到了《藥師經》,稱嘆為無上的方便。為什麼呢?因為這個世界上有厭離心的人太少了,你看在那個時代,玉琳國師是清朝的,在清朝的時候,那個時候可能是清朝開始的時候,可能還挺興旺的,挺興盛的,所以那時候厭離心也太少,與彌陀淨土不相應,其實那時候求生淨土的人可能是也不多,大多數還是對這個世界有戀着之心,這樣,有了藥師淨土的法門,那些不舍現法樂的,沒有厭離心的大多數人,也有往生淨土而成佛的可能了。
所以所以玉琳國師稱嘆藥師淨土為:『人間亦有揚州鶴【3】,但泛如來功德船』。】這話啥意思呢?揚州鶴它有一個典故:
【【3】(1)揚州鶴:《淵鑒類函.鳥.鶴三》引南朝梁殷芸《小說》:「有客相從,各言所志,或願為揚州刺史,或願多貲財,或願騎鶴上升。其一人曰,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欲兼三者。」
◎後以「揚州鶴」形容如意之事。(《漢語大詞典(六)》,p.749)】
典故是在一個小說里,「有客相從」;就是有客人能夠在一起聊天也好,然後各言所志,就是各自說自己的一種志向,或願為揚州刺史,刺史是古代的一個官名,就是有的人他的一個志願,希望在揚州做一個官,有的人他就說自己的志願是多多的財富,當一個財富家,或有的人他願意騎鶴上升,騎鶴上升好像說能夠事事如意,然後,其中有一個人,因為前面三個人說了三個志向,其中一個人說,我要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欲兼三者。
因為前邊每人都各自出說起一個志向來,但是第四個人他把前邊三個人的志向他都要,他一方面要有財富,腰纏萬貫,一方面還要騎鶴上揚州,一方面還要在揚州當一個官,這等於說,好事他都想要,這個揚州鶴行如意之事,一切好事都能夠稱心如意的意思。所以揚州鶴後來譬喻難以實現的願望,或者是不可能出現的好事,這個就是譬喻什麼呢?譬喻人間;一方面享受到人生的種種欲樂,家庭之樂,社會的繁榮,國家的昌盛。一方面還能夠追求佛道,成就無上菩提!這好事都能夠在我們這個修學者身上,集在一身,集在我們修學佛道的人身上,因為他不單單說我享受人生之樂,我還想成就佛道,就像這三個人各言各自的志向,後邊那個人他把三個人的志向都要了。這個譬喻什麼呢?一方面在我們這個人間享受種種的現生之樂,一方面還能夠成就無上的佛道,就是這個意思。
【(2)清朝玉琳國師覺得藥師法門很合時代潮流,便加以提倡,並且做了一篇序文名《藥師經題語》,其中說到:「大凡修持,須量己量法,直心直行。誠能厭惡三界,堅志往生,則專依《阿彌陀經》,收攝六根,淨念相繼;所謂執持名號,一心不亂,決定往生。此先自利而後利人者,之所為也。若於現前富貴功名,未能忘情,男女飲食之欲,未知深厭,則於往生法門,未易深信。即信矣,身修淨土,而心戀娑婆,果何益乎?則求其不離欲鈎,而成佛智,處於順境,不致淪胥者,固無如修持藥師願海者之殊勝難思也!若能信行,久久不懈,知不獨富貴功名,轉女成男,離危迪吉,如如意珠,隨願成就。即得於一切成就處,直至菩提。永無退轉,何幸如之。人間亦有揚州鶴,但泛如來功德船。」[※參見《御選語錄》卷11(卍續藏68,547b1-21)]】
清朝玉琳國師覺得藥師法門很合時代潮流,所以他就非常的去提倡,並且給藥師經做了一篇敘文,其中就說:大凡修持,須量己量法,直心直行。就是你要衡量自己是什麼樣的根性,你是厭離這個時間的呢,你還是戀着這個世間的,你要根據你這個心這個心願去行,你要是厭離的,你就求生西方淨土,你要是戀着的,你就求生藥師淨土。若誠能厭惡三界,堅志往生,則專依《阿彌陀經》,收攝六根,淨念相繼;所謂執持名號,一心不亂,決定往生。此先自利而後利人者,之所為也。你看他也講;往生淨土的,他是先自利而後利人,就是在西方能夠最後悟無生,然後再乘願再來人間,再去行菩薩道。
我們前面學到這種易行道,是攝護信心,通過這種易行道的一種增上,然後再還到正常道上來,再還到這種難行道上來,這塊也是這個意思。
如果於現前富貴功名,還不能夠忘情,男女飲食之欲,未知深厭,對我們這個世間種種的娛樂,家庭生活,沒有產生這種深刻的厭離的心情,對於往生法門,未易深信。其實往生極樂世界你不容易生起信來,即便信,你身修淨土,而心戀娑婆,怎麼能夠得到往生的結果呢?其實現在大多數修淨土的,也是有點,我們嘴巴上去求生身修淨土,而心可能是沒有厭離之心,還是戀着這個世界的。
所以則求其不離欲鈎,還是沒辦法舍離你內心的戀情,而成佛智,這個是不舍現法樂的,就是求其不離欲鈎,而成佛智,這個是求藥師淨土的,不舍現法樂,一方面,享受到現法現世的這種娛樂生活,一方面,還要能夠追求成佛之道。然後處於順境,不致淪胥者,這個淪胥就是淪落的意思,因為你一方面求佛智,一方面享受五欲之樂,當然是順境了,不是那種苦境,但是還不至於淪落。
固無如修持藥師願海者之殊勝難思也!就是你修持這個藥師法門,因為藥師法門,就是讓你現生得到種種安樂,若能信行,久久不懈,知不獨富貴功名,轉女成男,離危迪吉,如如意珠,隨願成就。即得於一切成就處,直至菩提。永無退轉,何幸如之,何等的幸運啊!所以說人間亦有揚州鶴,但泛如來功德船。你看人間種種的好事你都能夠不舍離,你還能夠泛如來功德船,就是在如來的這種功德法上再進修,最後能夠得到如來之果。
雖然說藥師法門是解除我們現生的種種磨難困苦的,其實如果說不按那種因果業報去行的話,可能這種光靠祈願,光靠稱念,念這個藥師咒,可能也很難達到,因為雖然說,藥師佛他在因地上發了這個願,但是成佛了之後,其實還是希望到藥師淨土,除非說你道要是淨土,你才能夠遠離這些人間種種不圓滿,若在人間,你要是不用身體力行去行善,其實還是很難達得到的,所以說你要如藥師佛的願力去行,可能能夠解決一些人生的艱難困苦吧,大致就是這些內容。
回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