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t:文字整理-K4
成佛之道大乘不共法章-24
(2024-11-9)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成佛之道六度,因为六度我们现在已经学到了精进度,精进度我们现在已经学到了这个易行道,易行道我们上次学的是西方净土的易行道,弥陀净土。因为我们现在学的精进是大乘的精进,大乘精进是向佛道的精进,佛道又是长远的在人间修学,所以,在精进道上它含摄了两个易行道,因为在这个净土法门,它可以说是在摄护我们心性怯弱者,能够生起一种信愿,通过这种信愿,向佛道去努力用功,所以我们前面学到了大乘佛法,由于它经历的时间特长,累积的佛法功德又是那么多,所以我们可能会生起这种怯弱的心理; 一个是不想进修,一个是不敢进修,不想进修是因为我们耽著世间的五欲之乐,然后懈怠成性,然后去推演延,一年又一年,不知不觉我们年龄逐渐逐渐就大了,这样我们就更没有那种勇气。
你像这种不敢进修,不敢进修也是这种菩萨道要难行苦行,要去经历种种的苦行,所以我们就不敢进修了,所以佛的这个成果要能够圆满的完成,还要经历漫长的菩萨道道,还要在生死之中去修行,这样无量的功德又是那么多,所以,我们这种怯弱的心就会升起来。所以佛有无量的善巧方便,为这些心性怯弱者设立这种易行道。易行道前面我们学到了这个西方净土,在种种的易行之道这个法门之中,最殊胜的当然就是西方净土了。西方净土能够升起信心,发起愿力,和阿弥陀佛大愿相应,然后依五念门去修学,就能够达到往生,五念门也都是通过这种赞叹呐、礼拜、忏悔、修止观、也修回向,然后能够往生极乐净土,这都是增强我们对大乘法的一种信愿,增强我们的一种信心。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药师净土:
癸二、药师净土(p.310)
【不舍现法乐,而向于菩提,
药师大悲愿,东方现净土。】
药师净土的特色;它是不舍现法之乐,而向于这种无上的菩提,所以,药师大慈大悲的愿力,在东方现起了一个净琉璃的净土,下边就解释:
【在易行道的净土中,释迦佛宣说弥陀佛的极乐净土以后,又说东方药师佛的净琉璃净土,这是适应另一类根性的。】
另一类根性是什么样的根性呢?这个琉璃光,在导师的《药师经讲记》里,讲这个净琉璃世界:
【【0】《药师经讲记》:““琉璃光”:也是东方佛的名字。此中所说的琉璃,不是琉璃灯、琉璃瓦等琉璃,而是梵语薜琉璃的略译,是一种宝物。颜色如万里无云的碧空,又如澄清深彻的海水;体质坚固,如金刚石,为极希有的珍宝。这是以琉璃宝的光辉、明净,而比喻佛德,所以东方药师佛,又以琉璃光为名。 琉璃宝,或释作远山宝。依佛教说,我们的这一世界,当中是须弥山,山的周围有四大部洲,须弥山的四峰皆是宝类所成。南赡部洲所对的山峰,即琉璃宝积聚而成。此宝山光辉映入空际,遂呈青色,故琉璃义译为远山宝。现代科学家,对于天空何以会呈现青色,当然有他的解说。而佛出印度,取印度当时的见解,解说为由于琉璃宝光的反映。”( Y 4p11~12 )】
净琉璃是药师佛的一个常寂光净土,只有佛的自受用土,那么这个琉璃是个譬喻,琉璃是个宝石,一种宝物,它颜色就像万里无云的碧空,又如澄清深彻的海水;所以,它是琉璃宝的光辉,比喻佛的功德,这个琉璃它呈现的青色,蓝天是蓝色,但有时候,蓝天颜色比较深的时候,它又呈现这种青色,这个青色,它非常的澄清透明一样,非常的晶莹透明,这也是譬喻佛的这种圆满的功德,圆满的智慧功德。
一、“东方药师净土”与“西方弥陀净土”之特色
【1、弥陀佛的极乐净土法门,是厌弃现实人间的。韦提希夫人,深感世事的痛苦,不愿再生此世界,所以佛为说极乐净土。弘扬弥陀净土法门的,也说:‘不厌娑婆,不生极乐’【1】。由于厌此人间,所以专重死后往生的。】
“东方药师净土”与“西方弥陀净土”他们之间的特色,各有他们不同的特色。
弥陀佛的极乐净土法门,是厌弃现实人间的,那么为什么弥陀净土他是厌弃现实人间的呢?因为在经中他面的对象,应机的对象,就像《观无量寿经》里面讲的;韦提希夫人深感世事的痛苦,不愿再生此世界,所以佛为他们说极乐净土,韦提希夫人就是阿奢世王的母亲,他的父亲是一个国王,因为阿奢世王他把他母亲和他父亲给囚禁起来,他为了早日的当上国王,他盼他的父王早早的去世,但是偏偏他着急想当国王,他父亲反而很健康,他就就把他父亲给囚禁起来了,想让他把他父亲给饿死,所以他父王和他的母亲非常的伤心,为什么呢?因为本来他当了一辈子的国王,他也能够没有被外在的国家所毁灭,结果被自己的儿子所毁灭,所损害,这样他就非常的伤心,感觉这个世界真的很不公平,很厌离,很厌弃这个世界,所以他就不愿再生这个世界了,这样佛陀就为他们说极乐净土,因为在《观无量寿经》里面;阿奢世王的父亲他就在心里去祈祷释迦牟尼佛,希望释迦牟尼佛来给他说法开示,让他找一个清静的世界,这样佛陀就感应到,来为他说极乐世界这个法门,所以,他就是非常的厌弃现实的人间。
弘扬弥勒净土法门的也这样说;‘不厌娑婆,不生极乐’。由于非常厌弃现实的人间,所以所以专重死后往生他方。像弘扬净土的,当然都是了,把我们这个现实世界描述的非常的罪恶,你像那五浊恶世,种种的痛苦不圆满,然后描述西方极乐世界,前边我们也学到了;是诸上善人聚会的场所,无有诸苦,唯有众乐,没有我们一般所说的七苦八苦,什么爱别离,怨憎会,生老病死,五蕴炽盛,所求不得,西方没有这些苦,只有诸乐。所以,我们这个世间就充满了污秽,充满了种种的苦,七苦、八苦,所以,如果说对我们的世界不去厌离,那你也不可能能升到极乐。
(00:12:59): 其实我们现在这个社会,经济物质这么发达,生活非常的美好了,这是学净土的可能是一方面,练到这个世界一方,还得求他方等于说他是脚踏两只船他那种求生净土的迫切的心情是没有的但是净土思想他非要燕离梭婆才能够往生极乐世界这个是,适合西方净土的一个根性的
(00:13:56): 第二是但有些始于异性道德根性对于现实人间他没有艳丽的情绪如果对身体的健康,家庭的和乐,社会的繁荣,国家的富强天下的承平并没有厌弃的心情成平,就是安定和平的意思因为这个就是我们现实的世界身体健康当然人人所希望的家庭和乐美满的家庭这种社会繁荣,我们现在社会繁荣基本上已经达到了国家的富强天下的成平天下成平现在因为我们现在世界观和过去不一样了过去的天下也就是一个九州这么大,我们中国这么大现代世界观整个是一个全球,一个地球村了古代还没有这种全地球的这种观念所以,现在,等于说这个天下,那真的就非常的大了,全世界的天下了所以,现在能达到社会繁荣,国家富强!世界非常的和平!安乐这个我们这个国家,但是世界还是达不到所以,他是从个人一直到群体他都能够享受到这种身心健康,家庭幸福,社会繁荣!国家富强这种有安定的环境,是不是有丰富的物质生活有那种幸福的生活来享受!可能他并没有厌离的心情为了社会这一类不舍献法乐的初心的学人使他也能像一菩提,所以释迦佛又开始了
药师佛的净土因为这也很现实的药师法门他是注重在献生之乐的西方净土是侧重在,来生未来的之乐的所以说要是净土在东方象征着生长东方因为东方它是太阳初升的地上太阳初升,象征着万物这个生长万物带来了生机人间带来了期望那么弥陀净土他在西方它象征着归茶为什么因为太阳它东出西落就是这个无论是阳光还是人的这种白天的这种精神还有这个植物草木他的这种生机就像太阳日落西山归藏到大地里边的一样所以一个是象征到生长,一个是,象征着一个没落,安息归藏因为西方净土它是求生求死了之后往生这样,它就象征一个生命没落之后才去需求未来的这个抚乐但是,这个要是净土他就像东方的这个太阳升起来给我们人间,充满了光明,带来了希望,带来了生机
(00:18:51): 所以,这个药师的净土他和西方的净土他们的特点就是有这样的差别一个象征着生长,一个象征着龟
【3、药师净土在东方,象征生长;弥陀净土在西方,象征归藏。中国佛教界,为了超荐死亡,就称念弥陀佛;为了消灾延寿,就称念药师佛,充分显出了后世乐与现法乐的差别。】
所以,中国佛教界,为了超荐死亡,就称念弥陀佛;为了消灾延寿,就称念药师佛,充分显出了后世乐与现法乐的差别。这个如果说经常跑寺院的可能都知道;一般的做普佛,做法会,基本上超荐生死的,都是这种念阿弥陀佛,亚维德国为它超度,超度的往生如果说普佛这种吉祥普消灾的,普佛消灾的法会都是称念消灾延寿药师佛,其实这个药师佛他发的这些愿,都是愿意给人间给众生,带来现世安乐的,所以他就有这种消灾延寿的意义,就是让我们今生能够消除种种的灾难,种种的困苦,现生就能够得到安乐。
药师净土它离我这个世界就更遥远,比西方净土还遥远,过恒河沙,十个恒河沙的世界,因为在西方净土,过十万亿国土,十万亿国土还是有个数量,如果说十个恒河沙,就是连数量都都没办法计算,就非常非常遥远了。
然后讲药师佛因中所发的大愿,就是12大愿,药师佛发的12大愿,在导师《药师经讲记》里边介绍的很多很长,大家有时间可以去参考一下;因为现在修药师法门的不多,基本上都是做一些普佛做些法会,来做吉祥做消灾。
所以,药师佛他因地东发了12大愿,12大愿他的目的,无非就是开发知识,让我们能够有知识,有智慧,不要让我们就是不懂知识没有智慧,当然这个知识它包含了我们知道善恶,知到业报,知道怎么向上,向贤圣去追求,怎么能够断恶向善。
促进事业;促进事业当然我们生存的世间,需要这个资具,需要物质,需要衣食住行,都需要从事业上来获得这些资质的,
【1、经上说:药师琉璃光王佛,在因地中,以大悲愿,发十二大愿【2】,目的在:1开发知识,2促进事业;3救治身体残废,4贫病无依【0】,5大家获得丰富的衣食康乐;6不信邪外(就是邪魔外道,产生邪知邪见);7不犯法受刑;8男女平等;9一切众生成佛。
大家获得丰富的衣食康乐;不信邪外;不犯法受刑;男女平等;一切众生成佛。以这样的愿行,在东方世界,现起与极乐世界一样清净,一样庄严的净琉璃净土。以此净土法门,摄护信心,使众生能得人天增上益,往生净土益,终于成就无上菩提。】
(3)、【救治身体残废】
然后,救治身体残废;药师这个愿这个就是很慈悲,希望我们人生就是有这些残疾的,残废的,身体不健全的,像我们所说的那种六根不具,哑巴、还有这种瞎子,还有聋子,让他们都能够得到救治,因为这个就属于这种八难,在佛法来说是八难,但是在人生来说就是他肢体不完备的,我们这个器官不完全的人,就是有残疾,有残缺的人,这样人就不圆满,给人生带来很多很多的痛苦。所以,药师佛就希望对这一类人能够得到救治。
(4)、【贫病无依】
贫病无医的;一个是贫苦,一个是病苦;世间也是,无论什么年代都有这种贫苦和病苦的,虽然说我们现在基本上达到小康水平了,但是由于有相对的富裕来说,还是有一些贫困的,从相对来说。所以,我引了《大智度论》:
【【0】《大智度论》卷 98说:“贫有二种:一者、财贫,二者、功德法贫。功德法贫,最大可耻!财贫,好人亦有;法贫,好人所无”
【】身病,老病死;心病,贪嗔痴。】
贫有两种,一个是财富的贫穷,一个是佛法的功德法的法贫,功德法贫是最大可耻!为什么呢?这个要回到我们这个佛陀那个时代,佛陀那个时代的时候,基本上全民都是信仰修行的,你看那些外道,虽然他们是外道,但是他们也都知道去修行,虽然他们方法不对,但是他们知道去修行,在那种修行的队伍里头,说一个人,你没有德行,不追究真理,不去修行还让你这个人,就让人看不起。
但是在我们这个时代,好像特别现在这个时代,都是以这种物欲为我们的一个价值,好像对这个人的追求真理、修道,可能没什么概念,这样无所谓你有没有德行,你修不修行都无所谓。但是在印度的内容社会背景里头好像不修行就比较可耻,你看现在南传,他们是全民信仰,在法定上他们必须要出一次家,必须要过一次三个月的出家生活,如果说在你的人生的履历上,你没有出过家,那真的一般找工作都不好找,在那个环境里,好像说你没出过家,没修过行,就是比较可耻的。
所以,功德法财贫是最大的可耻,财贫从世间来说,好人也有,世间好人不一定都是有财富的,但是法贫,好人是没有的。这个当然是从人天法来说。这个法当然是佛法的功德法贫了,你像佛法的戒的功德,布施的功德,可能世间也有,戒的功德,定的功德,闻思佛法法义的这些功德就没有,这个是贫。
再就是病;我们都知道;人的老病死,一个身病,一个心病,身病老病死,心病就是贪嗔痴,我们身病当然有种种了,世间有很多这些生老病死之苦,有很多心理的烦恼之苦,这样,药师佛都发的大愿,希望解除这些病苦。贫病无依的,能够给他们一个依靠。你像医病,可以说用现代的医疗可以来治病,贫可以说你去做一些布施,或者你去劳动你可以,能够解决这个贫困的问题。
(5)【大家获得丰富的衣食康乐】
然后希望大家能获得丰富的衣食康乐,衣食康乐现在在我们这个世间,基本上能够达到满足了。
(6)、【不信邪外(就是邪魔外道,产生邪知邪见)】
就是不要去产生那种邪之邪见,因为你产生邪之邪见,就会造作很多的业,甚至说能够犯世间的一些法律,受法律的一个惩罚。
(7)、【不犯法受刑】
不能触犯国家法律,触犯了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就受那种刑罚。
(8)、【男女平等】
因为在古代,无论是哪个国家,好像是都是重男轻女的,所以,在那种背景下,也都渴望男女平等,其实我们现在基本上达到了男女平等。
(9)、【一切众生成佛】
希望一切众生究竟成佛道,这是药师佛发的12大愿,大致上是这个意思。
【以这样的愿行,在东方世界,现起与极乐世界一样清净,一样庄严的净琉璃净土。以此净土法门,摄护信心,使众生能得人天增上益,往生净土益,终于成就无上菩提。】
以这样的愿行,在东方世界,现起与极乐世界一样清净,一样庄严的净琉璃净土。以此净土法门,摄护信心,使众生能得人天的益处,往生净土的益处,终于成就无上菩提。
因为易行道,易行道它就简而易行,一边享受人间的福乐,一边去趣向于无上菩提。所以易行道就是能够增强我们的信心,增强我们的信愿,有了这种信任,就能够让众生能够得到人天功德上的增益,就是益处,因为有信心,你就能够去依靠药师佛的法门去修学,按照药师佛所讲的这些业果去行去做,这样就能得到人天法的增上,要不然就是我们人间吧,很多很多的不圆满,很多很多的缺陷,很多很多的痛苦我们,我们可能就没办法在佛道上去增长,增长这种人天善业,有了这种人天善法的一种增益,也可以说,能成为往生净土的资粮,因为往生净土,其实也需要我们人天善业的一种促成吧。如果说我们对佛道没有那种信愿,那么这种善法就没办法增长,因为你有对佛道,对净土的一种信愿,可能你会按照佛法的善行去增上去做。
所以你看我们前面学到这个五念门【礼拜、赞叹、忏悔、劝请、随喜、回向】,都需要实际行动去去修的,去往上增上的,因为现在学净土的,基本上好像说这种善行吧,或者戒行,或者止观,不重视,所以,只是说一句佛号念到底,其实也是不容易的,因为你这种对大乘的信愿没有,信心没有,我们念起来可能是也不能摄心,所以真正的摄心,能够念到一心不乱,才能达到止。
下边就说:
【2、从前玉琳国师,见到了《药师经》,称叹为无上的方便。因为有厌离心的人太少了,与弥陀净土不相应。有了药师净土法门,那些不舍现法乐的,没有厌离心的多数人,也有往生净土而成佛的可能。所以玉琳国师称叹药师净土为:‘人间亦有扬州鹤【3】,但泛如来功德船’。】
从前玉琳国师,见到了《药师经》,称叹为无上的方便。为什么呢?因为这个世界上有厌离心的人太少了,你看在那个时代,玉琳国师是清朝的,在清朝的时候,那个时候可能是清朝开始的时候,可能还挺兴旺的,挺兴盛的,所以那时候厌离心也太少,与弥陀净土不相应,其实那时候求生净土的人可能是也不多,大多数还是对这个世界有恋着之心,这样,有了药师净土的法门,那些不舍现法乐的,没有厌离心的大多数人,也有往生净土而成佛的可能了。
所以所以玉琳国师称叹药师净土为:‘人间亦有扬州鹤【3】,但泛如来功德船’。】这话啥意思呢?扬州鹤它有一个典故:
【【3】(1)扬州鹤:《渊鉴类函.鸟.鹤三》引南朝梁殷芸《小说》:“有客相从,各言所志,或愿为扬州刺史,或愿多赀财,或愿骑鹤上升。其一人曰,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欲兼三者。”
◎后以“扬州鹤”形容如意之事。(《汉语大词典(六)》,p.749)】
典故是在一个小说里,“有客相从”;就是有客人能够在一起聊天也好,然后各言所志,就是各自说自己的一种志向,或愿为扬州刺史,刺史是古代的一个官名,就是有的人他的一个志愿,希望在扬州做一个官,有的人他就说自己的志愿是多多的财富,当一个财富家,或有的人他愿意骑鹤上升,骑鹤上升好像说能够事事如意,然后,其中有一个人,因为前面三个人说了三个志向,其中一个人说,我要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欲兼三者。
因为前边每人都各自出说起一个志向来,但是第四个人他把前边三个人的志向他都要,他一方面要有财富,腰缠万贯,一方面还要骑鹤上扬州,一方面还要在扬州当一个官,这等于说,好事他都想要,这个扬州鹤行如意之事,一切好事都能够称心如意的意思。所以扬州鹤后来譬喻难以实现的愿望,或者是不可能出现的好事,这个就是譬喻什么呢?譬喻人间;一方面享受到人生的种种欲乐,家庭之乐,社会的繁荣,国家的昌盛。一方面还能够追求佛道,成就无上菩提!这好事都能够在我们这个修学者身上,集在一身,集在我们修学佛道的人身上,因为他不单单说我享受人生之乐,我还想成就佛道,就像这三个人各言各自的志向,后边那个人他把三个人的志向都要了。这个譬喻什么呢?一方面在我们这个人间享受种种的现生之乐,一方面还能够成就无上的佛道,就是这个意思。
【(2)清朝玉琳国师觉得药师法门很合时代潮流,便加以提倡,并且做了一篇序文名《药师经题语》,其中说到:“大凡修持,须量己量法,直心直行。诚能厌恶三界,坚志往生,则专依《阿弥陀经》,收摄六根,净念相继;所谓执持名号,一心不乱,决定往生。此先自利而后利人者,之所为也。若于现前富贵功名,未能忘情,男女饮食之欲,未知深厌,则于往生法门,未易深信。即信矣,身修净土,而心恋娑婆,果何益乎?则求其不离欲钩,而成佛智,处于顺境,不致沦胥者,固无如修持药师愿海者之殊胜难思也!若能信行,久久不懈,知不独富贵功名,转女成男,离危迪吉,如如意珠,随愿成就。即得于一切成就处,直至菩提。永无退转,何幸如之。人间亦有扬州鹤,但泛如来功德船。”[※参见《御选语录》卷11(卍续藏68,547b1-21)]】
清朝玉琳国师觉得药师法门很合时代潮流,所以他就非常的去提倡,并且给药师经做了一篇叙文,其中就说:大凡修持,须量己量法,直心直行。就是你要衡量自己是什么样的根性,你是厌离这个时间的呢,你还是恋着这个世间的,你要根据你这个心这个心愿去行,你要是厌离的,你就求生西方净土,你要是恋着的,你就求生药师净土。若诚能厌恶三界,坚志往生,则专依《阿弥陀经》,收摄六根,净念相继;所谓执持名号,一心不乱,决定往生。此先自利而后利人者,之所为也。你看他也讲;往生净土的,他是先自利而后利人,就是在西方能够最后悟无生,然后再乘愿再来人间,再去行菩萨道。
我们前面学到这种易行道,是摄护信心,通过这种易行道的一种增上,然后再还到正常道上来,再还到这种难行道上来,这块也是这个意思。
如果于现前富贵功名,还不能够忘情,男女饮食之欲,未知深厌,对我们这个世间种种的娱乐,家庭生活,没有产生这种深刻的厌离的心情,对于往生法门,未易深信。其实往生极乐世界你不容易生起信来,即便信,你身修净土,而心恋娑婆,怎么能够得到往生的结果呢?其实现在大多数修净土的,也是有点,我们嘴巴上去求生身修净土,而心可能是没有厌离之心,还是恋着这个世界的。
所以则求其不离欲钩,还是没办法舍离你内心的恋情,而成佛智,这个是不舍现法乐的,就是求其不离欲钩,而成佛智,这个是求药师净土的,不舍现法乐,一方面,享受到现法现世的这种娱乐生活,一方面,还要能够追求成佛之道。然后处于顺境,不致沦胥者,这个沦胥就是沦落的意思,因为你一方面求佛智,一方面享受五欲之乐,当然是顺境了,不是那种苦境,但是还不至于沦落。
固无如修持药师愿海者之殊胜难思也!就是你修持这个药师法门,因为药师法门,就是让你现生得到种种安乐,若能信行,久久不懈,知不独富贵功名,转女成男,离危迪吉,如如意珠,随愿成就。即得于一切成就处,直至菩提。永无退转,何幸如之,何等的幸运啊!所以说人间亦有扬州鹤,但泛如来功德船。你看人间种种的好事你都能够不舍离,你还能够泛如来功德船,就是在如来的这种功德法上再进修,最后能够得到如来之果。
虽然说药师法门是解除我们现生的种种磨难困苦的,其实如果说不按那种因果业报去行的话,可能这种光靠祈愿,光靠称念,念这个药师咒,可能也很难达到,因为虽然说,药师佛他在因地上发了这个愿,但是成佛了之后,其实还是希望到药师净土,除非说你道要是净土,你才能够远离这些人间种种不圆满,若在人间,你要是不用身体力行去行善,其实还是很难达得到的,所以说你要如药师佛的愿力去行,可能能够解决一些人生的艰难困苦吧,大致就是这些内容。
回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