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t:文字整理-K6

出自磐中觉道 • Wiki

 

                  《阿含經》卷講要第五集

  我們繼續來上《阿含經》,上個禮拜已經大概解釋過「阿含」的語義,但是因為第一次接觸,所以很多同學可能還不是很清楚,那麼我們大概再來複習一下「阿含」的語義到底是什麼。前面把佛陀的生平,到時候怎麼入滅的,入滅後經典怎麼結集,結集之後就有了《阿含經》。 那麼現在我們再談語義的時候,各位要有一個觀念,就是教法跟經。 所謂的教法跟經,兩個不是說截然不同,是教法跟經兩個概念不大一樣,所以有時候我們講說什麼經,其實最早指的是教法。那教法跟經有什麼不一樣?

答:就是對那幾次集結,然後集結以後澄清的。

師父:對,教法就是教法。教法就是佛陀到底教教導了我們什麼。但是經呢?經是經過佛弟子結集,甚至編輯、分類、歸納之後才成為經。所以雖然說,經典上會說「如是我聞,佛一時在……」然後會描述它的一個事件,但是你不要把它當成說,這個事件所發生的事,就像你今天早上起來先刷牙再吃早餐這樣,一件一件那麼詳細,它意思不是這個樣子。也就是說佛弟子在編輯的時候,他會大概是什麼時候,然後大概過程是怎麼樣,它只是描述一個大概過程,但是最重要經的內容在表述教法。不管《阿含經》還是《大乘經》都一樣,經就一定是經過佛弟子的編輯結集之後所稱的才叫做經,所以教法經過編輯之後或是結集之後就成為經。


第二章 阿含經簡介

第一節 語義

• 梵文:Ā gama;ā (反)+√gam (去)

• 音: 阿含、阿含慕、阿鋡、阿鋡暮、阿笈 摩、阿伽摩…

• 義: to come near from, to approach, to arrive at, toreach, to return;來,趣向,到達,回…

1. 輾轉傳來coming near • 《瑜伽師地論》:「傳來」

2. 萬法歸於此、趣向approaching • 姚秦僧肇〈長阿含序〉:法「歸」。法歸者, 蓋萬善之淵府,總持之林苑。

3. Nikā ya : volume 部類、品類

• 蕭齊僧伽跋陀羅譯《善見律毗婆娑》:容受聚 「集」

4. 一切事相應教/事契經

「即彼一切事相應教,…(集為四阿笈摩)。」 「如是四種(阿笈

摩),師、弟輾轉傳來於今, 由此道理,是故說名阿笈摩; 是名事

契經。」 《瑜伽師地論》 • 事: 一切可以認識到的現象:生活上

與宗教 上的事物。

第一個,《阿含經》是什麼意思?

梵文: 阿含它的梵文是Ā gama,,它的ā長音,是「相反、過來」的意思,那麼如果短音的話,它的ā就是「沒有」的意思。比如說阿彌陀佛的ā就是無,然後阿彌陀佛是什麼意思?無量光無量壽,比如說āh,叫做什麼?阿羅漢。阿羅漢是無生,所以ā它如果短音就是沒有的意思,但是長音它就有相反的意思,所以是√gam是「去」的意思,後面加一個a,它是名詞化,它是變成gam,指的就是「來」。所以阿含實際上它的字義上就是來的意思。

音:它的音譯有阿含慕、阿含、阿含暮,義一樣字不大一樣,阿笈摩、阿伽摩,都有這樣子的,但是我們現在用國語發音的話,會覺得跟阿含不大一樣,但是你用唐音了,比如說閩南音還是用廣東音念起來,就會Ā gama跟阿含很像,

義:它的義有什麼?它有To come near from,to approach , to arrive at,to reach to return。總之它有「來,趣向,到達,回來,回」的意思,這個就是它的字義——來的意思。

上個禮拜有弟子問說,那來什麼了?怎麼來呢?

1、第一個,這些都是印度祖師或中國祖師輾轉傳來,「come near」就是輾轉傳來的意思,所以根據《瑜伽師地論》,它有輾轉傳來就是傳來的意思。

2、第二,僧肇(姚秦僧肇《長阿含序》),他認為歸是回來的意思,一樣,那麼僧肇有更深一部的解釋說法「歸」的意思,它的「歸」是指:「法歸者,蓋萬善之淵府,總持之林苑。」 他認為是一切法的根本,一切法都可以匯結到阿含來,也就是說阿含的教法是佛教教法的根本。一切教法都可以,它的勝義都可以回歸到阿含的意思來,《阿含經》或阿含的教法裡面來,所以它說是「萬善之源府」,上個禮拜師父大概講過。

 3、 Nikāya,這個是南傳,因為《善見律毗婆娑》是跟南傳的律有關係。Nikāya,部類、品類,它有容受或「集」,但是這不是阿含這個字的本義,這個是從南傳的翻過來的有這個意思。

4、還有,更重要也是《瑜伽師地論》裡面講的,一切事相應教又叫做事契經,這個契經就是相應教的意思。所以阿含它的內容叫做一切事相應教,或叫做相應教,即彼一切事相應教,……(集為四阿笈摩)。我們知道有四阿含是因為《瑜伽師地論》裡面說有四阿含,那我們現在漢譯的也有四阿含,但是分屬不同部派。

它說是四種阿笈摩就是四阿含,師、弟就是師父徒弟之間輾轉傳來於今,所以它這裡解釋的就是輾轉傳來的意思。「由此道理,是故說名阿笈摩;是名事契經。」

  上個禮拜師父講說輾轉傳來,從哪裡輾轉傳來?從第一節結集到第二節結集之後,最主要是從第二結集的,因為第二節結集之後四阿含就已經完成了。所以是從第二節起輾轉傳來,不是從佛的時代輾轉傳來的。因為佛的時代有教法,但是沒有經,必須佛弟子去會整之後才有經。這一些經或是會整之後的《四阿含經》》,就這樣一代一代口口相傳到公元前100年左右才被寫下來。但是不管是口口相傳,還是公元前幾百年被寫下來,它都是一代傳一代,所以它有輾轉傳來的教法的意思。師徒間輾轉傳來,所以叫做阿笈摩 ,阿笈摩 叫Ā gama(阿含)的意思,從它的意義上來講叫阿笈摩 ,從內容上來講叫四契經。


上個禮拜講到「事」:是指一切可以認識到的現象,包括生活上、宗教上的事物,生活上宗教上的事。比如說《瑜伽師地論》提出九事,它的本地分是九事。

1、有情事:五蘊(色、受、想、行、識),你要是上過一些基礎教法應該都會知道。

2、受用事:叫做十二處,如果你以前上過師父的課,你就知道講五蘊為什麼要講十二處,因為五蘊十二處這些東西都是《阿含經》的根本教法,以後講的時候都會談到。

3、生起事:什麼叫生起事?十二因緣(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這個叫做生起事。這個生起事指什麼生起?生命的生起,生命的流轉,不斷相續的生起。生命的流轉不斷相續的生起,在《阿含經》裡面最早講的就是十二緣起之一,這個內容上我會慢慢再解釋。

4、安住事:比如說四食(粗摶食、觸食、意思食、識食),誰記得這個在講什麼?《佛法概論》裡面有講,師父其實在以前也曾經講過解釋過,誰記得這個在講什麼?

問:就是六道眾生吃飯的方法,保持色身。

師父:吃飯的方法 ,我知道你的意思,但光講吃飯的方法好像(不全面),還有意識食還有觸食呢?這是吃飯嗎?你講的是第一個。

問:識食,好像我記得是說的天人或者地獄眾生,然後都有食才能保持它那個……?

師父:不一定是天人、地獄,那人呢?

問:人不需要食是吧。

師父:人不需要食?

問:精神食糧呢?

師父:這裡面有包括物質食糧、精神食糧都有。我大概講一下,所謂的安住事,為什麼叫安住,有這四食(粗摶食、觸食、意思食、識食)我們才能安住。這裡面包括一般吃的東西的食糧,還有精神食糧,兩個都有。也就是說這個四食是維繫生命的基本,維繫我們生命的基本。粗摶食指的就是一般的吃飯,吃食物吃東西。你一天沒吃可以,2天沒吃,3天沒吃,4天沒吃,10天沒吃行不行?還可以。那20天呢?一定死嘛。20天不吃東西不會死?那40天不吃會不會死?

問:禪宗裡面喝水就可以了,他們有個避谷。

師父:你講這個東西還包括水,你說一個月不吃東西不會死,那兩個月呢?還是會死嘛,也就是說食物是必然的。你說一個月不吃,你說最厲害一個月40天不吃不會死,比如說什麼災難,被東西壓在洞裡面,他只要有水可以活多久多久,不吃東西不可能活三個月,你不喝水可能7天就會死,你說不吃東西再怎麼樣三個月總是會死嘛,粗摶食主要指吃東西了。你說水,包括水,物質性的嘛,這裡大概解釋,其實我以前在《俱舍論》裡面還有更(早)之前都講過。

  觸食呢?接觸我們的感官接觸,必須要隨順我們的精神的啦,比如說耳朵聽到東西。問你在一個嘈雜的生活裡面會不會早晚會有精神問題?會不會?對呀,這會影響我們的生活的。觸包括眼、耳、鼻、舌、身、意都有,反正我們的感官接觸到、認識到這個都可以叫觸。所以我們也需要觸食,就是我們感官要順於我們的精神長養的。我問你,你每天生活在,比如說戰場上,或者是墳場或者是手術室,每天看到都是那些很可怕的東西,會不會影響精神呢?一定會的。如果你生活在一個環境裡面是鳥語花香,看到的滿湖光山色,會不會活久一點?當然,一定會,這個觸食就是我們的類似有點感官上的接觸。那你聽到的呢?如果你聽到的是鳥語花香,和你住在火車軌旁邊每天聽到火車來來去去,哪種會活久一點?我們光就這一點來看,肯定是鳥語花香的,所以有些人喜歡住鄉下。那麼你說聞到的味道,如果你聞的都是自然的空氣,自然的鮮花,以及說你每天去工廠裡面聞到什麼皮臭味或者是什麼那些,久了會不會有問題?當然會,所以這個叫觸食。

  那意思食呢?意思食最根本講的就是求生的意志。我們求生的意志讓我們可以在任何艱難的環境裡面繼續生存下去。我問你,如果一個人覺得我生命沒有意義,生活沒有意義,他會不會早點死?不要說自殺,他會不會有可能短命?有,因為他覺得生活沒有意義,沒有求生存的意志力。那問題是如果你有強烈的生存求生欲望,會不會可以讓生命長一點?剛剛師父說遇到地震災難什麼。如果你說我就這樣管他死的,那可能幾天就真的死。但是你求生意志很強,你可能靠水都會活好長一陣子,所以這個意思食就是求生意志。這個四食就是我們的精神體,我們的生命的精神體,它是業力而引導而來的。

  你說四食是跟我們修行有關係嗎?有,以後會談到說這四食跟我們修行有很大的關係 。

 5、 染淨事,就是四聖諦(苦集滅道)。

  6、再來差別事:十八界。

  佛教認為說,我們的修行跟我們的感官跟認知有很深的關係,有沒有聽過六根門頭好修行?我們的修行其實是在我們的感官跟對象的認知當中產生了什麼問題,這是修行的一個入手處,所以這個認知在佛教裡面就很重要。基本的認知佛教認為有六種感官,眼、耳、鼻、舌、身、意, 前面的這五種(眼、耳、鼻、舌、身)是物質的,就是我們的神經系統,這個(意)是精神的認知的根本。我們對外物質外界的認知,佛教最根本的分為六種感官,眼、耳、鼻、舌、身,包括我們所有的觸碰,還有意,腦袋裡面的好認識的一個主體精神體。它這個叫做內六入,它對的對象是叫做外六處,外六處就是他認識到的對象。眼睛對色,耳朵對聲,鼻子是香,這個香不是臭跟香的香,是味道的意思的;然後舌對味,這個味也是味道的意思。你說兩個都叫味道,一個味覺的味,一個是舌嘗東西的那個味,這個(鼻)叫做smell,這個(舌)叫做taste。當然這樣講的清楚,你不可能說我鼻子去吃東西,鼻子是聞到香味的,舌頭才能去吃,感覺到味道。那麼身體對觸;意對法。簡單的講,法就是內心的概念。

  你要不知道法是什麼,法的範圍很大,但是這裡我們(是講)精神體所認識到的就是內心的概念,就是說我們這感官會取一個像進來,之後變成我們內心的概念,然後我們的精神體會去認識它,這個就叫做十二入處,這裡的十八界呢?因為眼對色的時候會產生眼識,你看這個是根,這個是境。那根對境的時候會產生眼睛的對對象的認識,這個叫作眼識。然後有耳識,然後有鼻識,舌、身,最後是意識。這三個加起來有多少?十八,就是這裡講的十八界差別事:無量界/十八界(眼界、色界乃至眼識界……)。

  在佛教裡面說我們的一切無外乎就這十八界,因為我們的認知離不開這十八界。你說那師父,你沒有認知到的那些呢?問你說,但是在佛教來講,你沒有認識到那些意義在哪裡?因為佛教在講修行一定在談,我們認識到的範圍裡面,我們怎麼樣去採取對我們認識這些東西到底發生什麼問題,然後怎麼去解決?佛教不談那些什麼外星人、天文地理什麼什麼,那些跟煩惱的滅除降伏沒有太大關係,煩惱的滅除跟降伏就在於我們認識到這個境界當下發生什麼問題。所以說佛教講說一切法萬事萬物的存在,不外乎就是十二入處還有十八界,就是這樣。那離開我們的這些什麼億萬光年之外有沒有外星人,有跟沒有關你什麼事?

所以這個跟科學不一樣,你證明了外星人存在,你煩惱有降伏嗎?沒有。你證明沒有外星人存在,煩惱有沒有降伏?也沒有。所以你要知道說佛教很注重分析我們身心生命,還有我們的感官認知,從中裡面去降伏我們的煩惱,這才是佛教的根本重點。


問:師父,我有一個問題。這個地方它差別事既然立了十八界,為什麼在第二項的時候還要立受用是十二處?十八界應該是包括六根、六塵和六觸。

師父:對,因為他有時候就講十二入處而已,有時候是細講十八,粗講十二,因為在很多時候它就講十二,但是講十二的時候其實在細節上它已經包含十八在裡面。但是,在很多更細的分析的時候它會講十八界。界它有種類的意思,那麼受用主要是在談認識上。這沒關係,你要不懂以後我們再談經文的時候它提出來看的時候,你就會知道它有哪裡不一樣。所以這十八界跟十二入處在分析上有點不大一樣,十八界是分一類一類的,十二處只要在講我們認識的感官這樣子,以後細節上我們會慢慢再談。

還有說者事。誰?佛跟弟子。你會說:「說什麼?」說修行說佛法,就佛跟弟子。佛弟子能不能說佛法?當然,很多時候不是佛說的,很多時候是目鍵連、舍利弗,還有那些大阿羅漢也會開示,很多時候是他們講的,我們等一下看《阿含經》的內容就知道了,不只是佛說而已。

還有眾會事:八眾,這個八眾就是指天龍八部的八部。金庸武俠小說最有名的其中一部就是《天龍八部》。你會說那八部到底哪八部?就是這八部:天四眾,人事眾。人包括剎帝利,那就是王公貴族;婆羅門就是宗教師;居士,就是一般信佛的人;還有沙門,就是修行出家的修行人。天四眾有四天王天,有忉利天,有魔眾,有梵天眾,這是天四眾。細節上以後有碰到我再跟你們談。

問:師父,我覺得現在從我們目前中國的這種情況,我們說這叫居士眾。這個是針對當時古印度的時候分類,現在我們比如說剎利眾、婆羅門這些我們又沒有。

師父:你說沒有?你要嚴格分起來是有的,比如剎帝利就是王公貴族嘛。你說現代嗎?現在你就說達官貴人或者總統那些人,概念不一定完全一樣,但是它是以古印度分類。你說他為什麼會這樣分類?因為你要記得這是佛跟佛弟子在跟那些居士或跟那些人講,他跟什麼人講?佛跟佛弟子當然是對古印度的人講。那古印度的人對象不同有沒有差?當然有,對象不同,有差的。所以他為什麼這樣分?我覺得說,你不一定非得這樣分不可,但是古代佛開示的對象就是他就是這樣分別,就是有這些。佛有時候會跟那些居士或者是沙門,這些沙門有可能就是佛弟子出家眾,但是也有可能是外道。佛常常跟外道論法的。當然還有比如說其他的鬼神這些東西,當然也會有。假設佛是生存在現代,生存在現代的中國,他可能會分類會不大一樣。比如說跟總統級、部長級開示了什麼,跟一般的商人開示什麼?跟工人結集開(示)了什麼?跟無業游民講的什麼?還有跟佛出家的會講了什麼……都也是會有這樣的分類,可能分的不大一樣。

問:師父,也就是說這些人並不一定是佛弟子。

師父:有些不是,有些是。

問:我想在人四眾裡面,前兩個在古印度有四種結集。

師父:對呀,四姓階段。它不是指四姓階段,他只要是佛法的對象, 你說其他結集呢?你看有剎帝利、婆羅門這是上面兩個結集下面兩個結集呢?一般的人跟那些奴隸呢?你只要學佛的都可以是居士眾,只要在家人學的佛那就是居士眾了,所以居士可以範圍大一點了。但是學了佛的王公貴族當然還是居士。但問題是,你算是學了佛,王公貴族還是王公貴族。 那還有婆羅門呢?婆羅門是佛陀時代印度主流的宗教,所以叫做婆羅門,信的就是大梵教(Brahma),他們的宗教師也叫做Brahma,翻譯成婆羅門。婆羅門他當然不是佛教徒,因為婆羅門是主流宗教。

  那麼佛陀創出新宗教之後會不會跟主流宗教有牴觸?在那個時代會不會?會。所以印度那個時代我們大概大致可以分成兩大種宗教:一種是統治印度由雅利安人所帶進來的主流宗教就叫婆羅門教。另外一類的宗教就是雅利安人還沒進來之前,在印度當地流傳的各式各樣的信仰跟宗教,當然這裡面也包括佛陀那個時代新興的宗教,像佛教就是。當然那時候也不叫一個學派的,就是教法啦,還有耆那教也是。這一些很多觀念是反婆羅門的,所以有時候佛陀很常跟婆羅門論法。當我們講外道的時候是指包括婆羅門,包括不是佛教其他的那些(宗教)都叫外道,但很多時候我們會講婆羅門教。講外道很多時候有可能指的就是不是婆羅門教以外的那些各式各樣的信仰,都可以叫外道。

  我大概提一下,不知道你們知不知道,雅利安人你們聽過嗎?聽過雅利安人的請舉手一下。大部分都沒有聽過。我們這樣講,雅利安人是白種人,它不屬於當地印度的土著。我講土著不一定是那種野蠻沒有開發的,就是在當地的土著。三千年前,大概距今三千年整,雅利安從西方(白人一般講說是從)高家索來的,我們大概這樣認知就好。雅利安人是白種人,超過三千年前大概從西方過來,因為白種人是從西方來的,不會從東方來,從東方來有可能就事眾國人。

  從西方進來之後,當初的雅利安人是游牧民族,但是印度當地已經有很高的文明,而且是農業社會。那麼你們要知道一件事情,古代高度文明農業社會打仗絕對打不過游牧民族,這是千古不變。你不要講說我帝國多厲害,除非少數,一般來講游牧民族打仗一定比農業社會的人更厲害,他一個可以打十個。他進來之後以少數的游牧民族統治的差不多西北印跟中印度一大片的地方。那麼他以少數人來統治出多數人的時候,就採取一種方法——分結集,所以最高結集就是婆羅門。婆羅門絕對是雅利安人,還有剎帝利、王公貴族,還是以雅利安人占多數。接下來就是其他一般印度的土著,還有更低的也都是一般印度的土著,所以它就分四姓來統治,這樣各位了解嗎?所以才會有婆羅門,也有剎帝。那麼雅利安人帶進來的宗教就是婆羅門教,信奉的就是一神的大梵天。其實印度它是介於一神跟多神,他其實也不能說一神,他有一個總體的信仰,那個叫做大梵,但是那個是超越的。

  婆羅門他是一神教(雅利安人)他把一神教帶進印度當初的文化的時候產生什麼問題?一神教融多神教。一神教怎麼融多神教?雅利安人還沒進來之前,(印度)它當地的文明就有很多它的信仰,有什麼天神,有什麼神,什麼各式各樣都有。那麼雅利安人基本上信奉的是一神教,一神教帶入多神教的時候要怎麼融合?誰要提供一下意見?

問:包容。

師父:怎麼包容?當然我也知道包容。

問:採取提高你結集等級的手段來融其他的教,比如說你信了婆羅門教,你就種族提高了。

師父:也不是這樣子,你種族不能提高。我跟你講,印度的四姓結集跟中國的士農工商還不一樣,中國士農工商只是以它的職業分化而已。我問你士可不可以當農?你罷官不做或被貶官你可以去當農夫,工跟商它可不可以對換?我今天工人做一做有錢我來做生意,他只是職業的分化而已。但是四姓的婆羅門他是不可以跳的,你休想說我本來是戍陀羅結集的,結果我要跳到剎帝利那裡,沒這回事,不行就是不行,千百年來它就是這樣。那麼我們回到一個主題,一神教融多神教怎麼融?

問:武力。

師父:基本上武力打敗就已經被統治了。基本上你用武力攻克細微,但是你怎麼統治那是一回事。第一個是四姓,你要用結集來統治;第二個宗教,你必須要想辦法讓這些人在宗教上產生一種信仰,因為印度人的宗教信很重。一般如果你沒有學過宗教學,你很難去說一神教跟多神教怎麼融,其實很簡單一點都不難。你可以是一神統治多神,你也可以用另外一種方法,除了一神統治多神以外,比如說本來當地有很多神,我帶進來這個神我就說我這個神是最高的,它管理你們這些神,那不就好了嘛。還有一個方法,我覺得那個方法更好。

問:你的神就是我的神變的。

師父:你的神就是我的神變的,那不是很好嗎?也就是說他帶進來他怎麼融,他說其實你們所有的神它的根本就是我們的唯一的神,這個唯一的神它怎麼樣印化?以依不同種族他就印現成不同的神,你的神就是我的神的變現,所以你信的也是我的神,那不就沒問題了嗎?那是更好的一個方法。

  所以基本上為什麼說當初會有這些什麼天龍、梵天,你看這裡的梵天,這梵天不就是婆羅門信的大梵嗎?但是在佛教裡面又把它容赦進來之後,就變成現在就是師父一部一部這樣講,現在將印度講完了那麼佛教在佛教弘圖當中,剛跟它當地的婆羅門有衝突的時候,第一個論法,第二個把你的神貶低一點。什麼貶低一點?你的神沒有究竟,你的神沒有解脫。所以佛教立三界裡面大梵天它只是在初禪天裡,它根本沒有解脫,它也是三界六道輪迴,只有我們真正的佛,還有這些阿羅漢才是真實的解脫。所以它變成是說佛不但對婆羅門說法,對婆羅門辯論,它還對梵天說法,對魔眾說法,對忉利天……你看到忉利天眾其實是四天王天、忉利天這些,都是印度當初雅利安以外的各種鬼神的信仰。梵天是雅利安人帶進來的,所以他把它排在一起,這一些都是佛教化的對象。

問:師父,我想就是現在也有人說,將來就是說像耶穌基督他是菩薩,也等於是類似於這種說法?

師父:當然啦有些人要度化西方人。是啊,你要度化西方人,有人問師父說耶穌是不是也是菩薩來化現的?你要度他們當然你不要說:「沒有沒有,那個差遠啦,那個跟我沒關係。」但是,你要融設他們說:「對啊,耶穌慈悲、博愛那也是菩薩的精神。」那是不是很好的融設?但是,耶穌跟菩薩還是不一樣的,菩薩絕對信仰佛法,絕對否認一個創造神,但是耶穌是承認有一個創造神的。不過(這是)其他的(內容)了。只是說一般世間用的,還有真實在講課的時候(它們)就是不一樣的東西。 所以這一些都是一切事相應教的事,有沒有?

眾會事,這個是說者事,這個是所說事,這個眾會事,說者事就是教導的老師佛、佛弟子,所說的內容四念住等菩提分法,然後教導的對象就是八眾。

問:我不知道恰不恰,但是我很好奇。因為在佛陀的時代外道也有很多修禪地方,像雅利安人或者是婆羅門教,他們也修禪定?

師父: 當然婆羅門也修禪定了,但是婆羅門更重的是儀式。

問:所以我的問題就是,像一些印度的官方就是你能夠入聖生禪是不是都是比較,你的源流是屬於他們原來婆羅門進來?

師父:沒有,不是,我說過婆羅門比較重儀式,對神的供養跟各種儀式,但印度當初當地的宗教很多不屬於婆羅門的,比較重以自我的修煉,還有禪修。

問:對,這就是我的問題,因為我在想……然後就想到西方的宗教基本上當然也是信唯一的神,可是那種禪定就沒有對他們比較重視……

師父:對對,他們比較不重禪定。我不能說完全沒有了,但是他的特性來講,他比較重視跟神怎麼溝通,受神怎麼保佑這樣子。四禪八定類似都是原來當地發展出來的,所以佛陀當初出家去學習的不是向婆羅門學習,是向當地的外道學習。但是你說婆羅門的東西他有沒有學?有啊。他在什麼時候學的?還沒出家的時候在宮裡就學了,所以不需要再去學那些東西。

總之,所謂的事就是生活事就是這裡周遭的一切,但是這些事絕對不離開什麼?離不開修行事。所以一切事相應教的事其實就是修行事,佛陀跟佛弟子的生活就是修行,就是事。所以一切事相應教就是說一切跟修行相應的這些教法,叫做一切事相應教。所以要記得《阿含經》就阿含的意義來講,它是從第二結集以來輾轉傳來的教法,從它的內容來講就是修行事。

我們來做一個小結,上禮拜講到這裡。

《阿含經》意義:輾轉傳來的聖教。

內容:一切事相應教。一切事就是修行事,是佛陀和佛弟子生活上的應對,還有教導。

生活事就是修行事。所以這個叫做小結。

  現在明白「阿含」是什麼意思了嗎?以後人家問說,你現在星期天去中道聽什麼?聽《阿含經》。阿含到底是什麼?師父講過好像是來什麼…… 是輾轉傳來的聖教。記得阿含的意思就是輾轉傳來的聖教。從哪裡傳來?從第二結集以來。

聖教的內容叫做一切事相應,那事什麼事——修行事,斷煩惱解脫的事。有沒有趣?一般不會講這樣子,但是這是當初在佛陀之後發展確實的狀況,經教的來源、教法的來源就是這樣子來的。


第二節:阿含的部類

  既然《阿含經》是從第二結集以來就有的,它到底包含了哪些內容,或是它到底部類是怎麼樣,到底有多少呢?

基本上《阿含經》如果依大正藏來分的話,它有兩大冊,這麼厚一冊,這麼厚的兩大冊。那兩大冊包含了四部阿含,在漢傳裡面兩大冊包含有四部阿含在裡面。我等一下下課之後,我上去拿一下,讓你們了解一下那兩大冊有多大冊,我會看讓你們看一下。

問:師父,南傳的那些貝葉經就是《阿含經》嗎?

師父:南傳不一定叫貝葉經。一般南傳的經只有《阿含經》。我等一下會講,我現在正好要講。所謂的貝葉你們知道嗎?它是一種類似像棕櫚葉,它比較粗比較重。古代他們把它寫在上面,因為他們沒有紙,所以貝葉經不是一部經,只要寫在貝葉上被發現的那些都叫貝葉經,貝葉經也有一些大乘的,不一定只有《阿含經》。所以我們講貝葉經,其實是古代印度寫下來,他不是寫在紙上,他寫在一種貝葉上面,而且這個貝葉比較不會腐爛,可以保存很久,這個就叫貝葉經。但是你要問的應該是師父現在要講的,基本上阿含在漢傳來漢譯來講的話,最早是公元二世紀的時候翻譯進來的,它包括四部:雜阿含、中阿含、長阿含、還有增一阿含,包括這四部阿含。所以我們阿含一般講四阿含,那麼這四阿含裡面以雜阿含為最根本的,所以是記得師父上次講結集的時候嗎?第一結集,第一次結集,它的內容大概相當於雜阿含。第二結集結束之後,它的內容相對大概是四部阿含。那麼第二結集以後,佛教因為種種思想借力,佛教就分部分成各個宗派了,從中國來講叫宗派的,但是講宗派有點怪怪的,以後我再解釋。

  那麼在印度就叫做部派,用英文他們常常稱為school或sect,就是派別的意思,所以他們喜歡稱作部派,也就是說第二次結集有經有律,經就是四阿含,然後有律。但是他們這一些佛弟子對於這個經還有律,他的解釋認知不太一樣,那麼因此他就分派,基本上有分為所謂的上座部,跟大眾部。分派然後越分越細,還有很多派,最大的一個有十八部。分派之後,他們各個派就把第二結集下來的經跟律各自傳下來。傳下來中間會不會有少些的更動?一定會的,不可能說沒有。這樣各位了解嗎?一定會有少數的更動。

  那麼漢譯的四阿含跟現在南傳所傳的四阿含他們,南傳巴利。你們記得上次師父講佛教的傳播嗎?大概是什麼時候傳到南方斯里蘭卡去的?公元前大概三百年左右。所以他們那時候部派慢慢開始分裂,所以他們也有他們的阿含,但是他們不叫阿含,因為部派所傳給的名稱不大一樣,阿含是北傳常用的,但是南傳不一定用阿含,他們用尼柯耶(nikāya)。你看尼柯耶(nikāya)是部的意思。但是他們有五部,我們北傳漢譯有四阿含,你說:為什麼人家五部我們是少了什麼?沒有少,我後面會講。

他們巴利(Pāli)的經典,它就叫相應部、中部、長部、增支部,是不是跟雜阿含、中阿含、長阿含差不多,對應起來內容大同小異,只是有增,只是某些地方小地方有增有減,但是內容大同小異。這樣大概了解嗎?也就是說可以證明說其實他們都是從第二結集之後各自傳承下來,但是你說傳了二千年後會不會變得天差地別?沒有。阿含跟相應部比較起來的話差不多,內容差不多。

  所以你記得師父曾經講過一句,就是說研究原始佛教,研究《阿含經》必須要懂兩種文字,哪兩種?你不要跟我說英文日文,或是英文法文沒有,要哪兩種語言?來說梵文的請舉手。講中文的請舉手。講中文的為什麼那麼少,你們認為讀阿含不用懂中文就對了。中文當然是一定要,不然我們現在漢經這些都事眾文。除了中文以外還有哪一種語言?當然是巴利文。你說有沒有梵文阿含?我不可能說沒有,但是非常少。相對來講,巴利文的這五部就非常的完整,而且是同一個部派的。我們的四阿含還是屬於不同部派的,但是內容跟這個是相應的。所以基本上如果要研究原始佛教的話,那研究原始佛教的話你一定要懂《阿含經》嗎?就是要懂中文,還要懂巴利文,兩個要必須去比對。

問:是說他們真的沒有English version嗎?

師父:有,有人翻。巴利盛典協會有把它翻成英文。但是我們講英文是現代翻譯的不是古代。但是,你如果去用英文去讀,這個(五部)有翻成英文的啦。但是你要用英文去讀不是不行,這個(五部)都有,師父英文版的,巴利文版的都有,但是你用英文版做一個研究,去讀翻譯版這個研究的品質就稍微差了一點。如果他翻譯的錯誤怎麼辦?所以一般如果深入一點的研究,程度水準要高你必須自己懂。

問:就是我的問題,我中文也不了解,如果我要看英文。

師父:你讀英文的話完全沒問題,我不是說你的能力。你去讀英文沒問題,因為你不用做研究。

問:可是也不容易。

師父:當然啦。不要說你讀英文不容易,你去看中文你也不一定看得懂,不然師父就不用站在這裡啦,我就發一部你們自己去讀就好了。

問:師父,佛陀的時候是講的什麼文?

師父:我後面會講。我先講一下根據研究,但是我們不敢百分百,因為二千年前沒有百分百的。佛陀出生的地方是哪裡?南尼泊爾。應該是那個地方的語言。但是佛陀懂不懂梵文?當然懂。懂不懂各地的方言?當然懂。所以佛陀其實講很多種語言。但是根據研究佛陀主要用的語言,也就是他的家鄉或那個地區的語言,基本上是巴利,我們只能說大概,我們不能說百分百一定是這樣,因為這個地方曾經有經典記載說佛陀到哪裡用各種語言講經。曾經有弟子建議說,佛陀為什麼我們不乾脆統一用梵文就好?梵文是婆羅門的主要主流語言,也就是說上流社會當初用的就是梵文,巴利可能就是各地某一個地方用的那種方言。現在中國普通話是國語,是主流,是主要語言各地方言多的是。

問:這個是方言,但是文字總有的吧。

師父:他也沒有文字。

問:但是梵文跟巴利文是連文字的意思都一樣?

師父:等一下我剛講錯,不是巴利文,是巴利語。他到最後是用,比如巴利經典它有泰國版的,有什麼版什麼版,他是用他們當初的音再把它拼出來的,它只有語沒有文,這樣明白嗎?這樣大家清楚嗎?所以當初很多地方跟中國有點類似,因為其實文明古國都有這種類似的,它有一個官方語言,還有官方文字,但是各地的方言它可能是只有方言,但是沒有文字。師父這樣講是大概,我也不知道說哪一個地方忽然間有什麼文字,因為有時候地方跟某些國家那個只是概念上的問題而已。我問你,你有沒有在金庸小說或歷史上有沒有西夏國?

問:有。

師父:有西夏國西夏國有西夏語,有西夏文。西夏文說很早以前就有不知道,有可能在二千年前它可能就只有語言而已,沒有文字,但後來慢慢就把它弄出來了。所以為什麼基本上最早巴利它不用文字?因為最早在口口相傳的時候它不需要寫下來,所以它不需要文字,它只是口口相傳而已。你說佛陀當初用什麼語,佛陀會很多種語言,但是根據研究他主要的在他家鄉附近或那一塊主要用的(語言)有可能而已,有可能是巴利語。

問:一開始只有巴利語,後來他們借用梵人的字母把它寫成巴利文嗎?

師父:沒有,剛開始梵文很早以前就有了。

問:對,就像這個巴利語最後他就根據這個寫下來的時候……

師父:因為我們不知道當初它結集的時候到底用什麼語言,不一定就是非得用巴利文,有可能是用梵文了。但是它傳到南傳的時候,他用他們當地國家的語言的拼音,用音把它再拼回來。

問:它的字母呢?就是放在前面?

師父:字母其實在,我等一下後面會講它字母。其實在印度它有很多種字母,我等一下會介紹,最後面我會介紹它用的語言跟字母,大概會提一下。

  剛剛如果講有問題的話,你可以再提出來師父斟酌的回答,只要不影響課的進度,或是不要離題太遠,師父都儘量回答。 接下來,這個四部阿含還有五部你可以哪,師父它為什麼多一個小部?我後面會講。

第一項: 雜阿含

我們四阿含還記得嗎?雜阿含還有什麼?中阿含、長阿含、還有增一阿含。我們先來講第一個雜阿含。 你看到第一句很重要,「佛法只是一切事相應教」。

  佛法這時候是教法,教法它只是一切事相應教,它不一定稱為經,經是經過編輯或者是結集之後才叫經。師父再強調你們一定要有這個概念,佛法就是教法。佛陀沒有講說我來講哪一部經,佛陀不會說我講哪一部經給你聽,佛陀就是開示說你這樣子應該怎麼樣,他就是這樣告訴你,他不會說我這部經叫什麼經。所有的經都是一定是佛弟子之後,不管是結集或編輯過才叫經。

【佛法只是一切事相應教,佛隨機散說,弟子依部類而集成,就是雜阿含。】

現在我們來一字一字來看。

【佛法只是一切事……】

什麼事?修行事,跟修行相契相應的教法,這就是佛法。所以我問你「佛說……」人家很多人在討論「佛說……」佛說什麼?你不要用禪宗佛沒有說什麼,佛說了30年的,你說沒說,現在不要先弄那個。我說佛說什麼?佛就教法,佛說的就一切事相應教,所以佛說的內容怎麼定義?你不能把」佛說的就是一切事相應教「定為說佛一句一字這樣叫做佛說,你這樣定問題會很大,為什麼?如果你非得定說佛是這樣子用什麼一字一句,像師父現在,像錄音這樣子講出來的話,那問題會很大,因為我們不知道到底佛當初用什麼語言講的。你說巴利文,我是說可能但是也不能百分百。如果你說是巴利文現在這隻有巴利經典是佛說,其他都不是,那中文這些經典那就不是佛說的。為什麼?因為它不是佛當初的語言,它是翻譯過來。你不能因為翻譯過來就說這不是佛說的,所以要記得佛說的就是佛法,佛法它的內容就是一切事相應教,所以只要是一切事相應教,它就是佛說。這是應該有的概念。

還有【佛說法是隨機散說】

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概念。佛不是說來我現在開班收徒打廣告,那麼我現在從增上善學、增上性學,然後增上戒定慧,然後證解脫……佛陀不會這樣子教的,因為佛陀並沒有住在一個固定的同一個地方。佛陀當初跟孔子很像,帶著一堆弟子在南尼泊爾以及印度恆河流域到處去教化,所以他到處去,到哪裡遇到什麼人他就講什麼法。你說「有沒有地方住久一點的?」當然有。但是住久一點,每天來拜訪佛陀的,佛陀不是開班收徒,佛陀從來就不是說我在這裡開班,然後大家時間到來,很多時候是佛弟子動不動討論有問題跑去就找佛了,或是說今天哪一個在家居士或哪一個王公貴族來面見佛陀,那麼佛陀就隨機教化。所以佛隨機教化四十五年。第一結集第二結集,佛弟子就依部類而集成。所以你說第一次結集的時候,難道說誰先誰後他就隨便零零散散的,當然不是這樣子。你都會分門歸類的,那時候佛弟子怎麼不會分門歸類?所以當初佛弟子在編輯的時候,在結集之後在編輯的時候是「佛弟子依部類而集成」,那什麼部類師父等下會講。

  它的部類基本上是主題,主要指的就是主題。來誰告訴我佛教裡面可以有什麼主題?你要編佛教的話,如果說以主題來編,佛教裡面舉個例子可以有什麼主題?

問:苦集滅道、四諦、四聖諦、十二因緣、八正道、四食、五蘊、四念住、三環、緣起、三十七道品、緣起性空……

師父:緣起是一個主題,它已經不一定講性空了,但是它講緣起無我,意思上差不多。還有嗎?戒定慧也是一個主題,可以是一個主題。所以當初佛弟子在編輯不是零零散散的,他是把同類的東西依主題來分門別類,就是依部類而集成就是《雜阿含經》。那你就會有疑問了,那一部類為什麼叫雜呢?

問:雜就是不單一。

師父:你這個解釋不錯,不是只有一個那就是「雜」。其實古代《瑜伽師地論》,還是其他論其他解釋這個「雜」不是雜亂的意思,它這個雜是《間廁鳩集》。

問:《間廁鳩集》是怎麼樣?

師父:你不知道,如果我沒解釋,反正不知道沒關係,後面這個比較重要。

  集合為部類的意思。  間廁鳩集就是分門別類了(categories),這是古字。《間廁鳩集》就是分門別類集合為部類的意思,所以它的雜不是雜亂,它的雜是分門別類的意思,所以它的雜就是間廁鳩集就是分門別類的意思。所以他為什麼分門?他這叫作相應。他的相應教是什麼樣?他除了跟教相應以外,還有相應的東西。一切事相應,依主題不同把相同的東西分門別類的歸在一起,這個就是一切事相應教,就是雜阿含「雜」的意思,所以雜含的雜是分門別類。依什麼來分門別類?依主題來分門別類。依一切事相應教的內容同主題的東西集合在一起,既是《雜阿含》的「雜」的意思,所以《雜阿含》巴利文叫Samyutta-nikāya同為"相應"的意思。這個南傳它叫做Samyutta-nikāya是相應。它相應什麼?除了跟教法相應以外,它的相應意思就是說同一類的叫相應,所以同一類它就集合在一起。

問:nikāya是什麼意思?

師父:nikāya就是部類,部的意思,品類或部類的意思。

問:所以有這麼多的常隨眾就千萬人行,佛陀就像孔夫子周遊列國,可是佛陀他那時候去各個地方是不是一般都是除非有大富長者或者國王那種,因為他們那麼多人去,要護持就沒有人護持他們禪定。

師父:其實我們一般說常隨眾那麼多了,但是根據《阿含經》有時候佛陀可能也就跟著幾十個人,十來個二十個左右而已,有時候也有這樣子狀況。

問:他是不是總是一開示有護持的護法的居士?

師父:有些,比如說是這樣他(佛陀)看地方,有些大事王公貴族當然就沒問題,但是有些鄉下小地方,佛陀可能就帶著十幾個去而已。所以曾經在很多聚落裡面,佛陀甚至只是跟著阿難還是幾個這樣走而已。所以在《阿含經》裡面曾經佛陀有一次進入婆羅門村托不到東西,因為婆羅門他只供婆羅門而已。我們說常隨眾一千二百五十人,當然是說量大的時候是這個樣子,可能多可能少,當然不一定是這樣,多的時候可能更多,少的時候可能就十幾個甚至幾個跟著,你看到什麼地方去。

問:可是佛陀還是有一個他的本部。

師父:沒有本部。他就是這樣一直到年紀大之後又受傷,諸行行無常,身體慢慢不行的時候他就住下來。

問:所以這個就是所謂的有點類似無居無定所。

師父:對。他的原則就是居無定所,他不是沒地方,他的原則就是居無定所。你問得很好,為什麼原則是居無定所?除了傳法很重要以外,你就住在這個地方,比如說師父在卡加利那,其他地方的人呢?當然不是說師父多厲害,我是舉一個例子,其他地方就比較沒有機會聽法,所以他必須第一個弘法。第二個呢?

問:利益眾生。

師父:利益眾生跟弘法是一樣的。我們借力,還有我們的僧團裡面有一個規定,最早的時候一個地方不可以(居)住超過三天。為什麼?怕產生地方的執著。就是要身無分文,身沒有財產,但是你不要想說窩久了就變成你的,他(佛陀)是不允許這樣子的。你不要以為這個沒什麼,人都是有這樣習慣的,不要說人,動物有這種習慣,地方窩久了會產生對地方的執著,窩久就變成你的。流浪漢有沒有爭地方的?流浪漢也有爭地盤。你以為最爛的我去都不去,但問題流浪漢對他來講就是什麼?垃圾桶旁邊是我長期占下來的你不能占,這個是我的。有些什麼樓梯間旁邊小的地方,有些就是這樣子,這是人的煩惱的根本特性,窩久就會有對一個東西就會產生執著。所以早期佛陀就規定說,必須這樣不能在一個地方(居)住待過三天。但是隨著因緣文化很多地方也沒辦法,佛到最後因為年紀大也沒辦法再這樣,所以他就在王舍城長住了蠻久。但是我們就要知道他的用意跟原則精神到底在哪裡。

問:我有一個比較好奇的問題,就是佛教在印度興盛了多少年?

師父:印度興盛嚴格來講,我們只能說到底多興盛不知道,但我們嚴格來講從佛陀時代開始,但是真正它有幾個弘播的層次,佛陀時代主要是以恆河東北印跟恆河流域一帶為主,後來阿育王把它擴展成為弘揚整個印度,那麼阿育王也派人傳到斯里蘭卡。阿育王之後佛教漸漸擴張到中亞,然後慢慢到中國。我們先不講興盛,就是說佛教在印度大概流傳了多久?從佛陀開始,如果從他入滅開始,二千四百年前一直到一千年前在印度滅亡。一千年前左右在穆斯林進去之後佛教正式宣告成住壞滅,大概有一千四百年左右。那麼你說最興盛的時期應該是從阿育王開始,從阿育王那個時代開始,那麼到差不多相對於我們的唐末之後佛教就慢慢沒落了,就是六七世紀七八世紀左右,到十世紀就滅亡了。師父只是說大概,不是說一定是怎麼樣。

問:那是不這個地方是一切事相應教同主題合集在一起叫雜阿含,另外三個阿含難道不是叫同主題嗎?

師父:不是不是,它就不是以主題來劃分。當然,它不是以主題來類集的,中阿含它有它每一個經,每個經都有一個經目(題目)。比如說,中阿含它不是只有一部,它裡面包括很多經,很多經它有名稱,但是雜阿含裡面的經它沒有名稱,它是有經樹,你這個問題等會再回答,因為後面我會講。

接下來,《阿含經》的雜阿含,現在講雜阿含,後面還會講其他阿含。

《雜阿含經》的組織分為三大部類,三個部分:修多羅、袛夜(geya)、記說。

修多羅就是我們一般最常說的su^tra,我們常翻譯為經。但你說不是所有的經都是佛說的經嗎?對不起,我跟你講「修多羅」說出來有兩個意思。

狹義的「修多羅」專門指的就是《阿含經》的第一個部分。

所有的廣義的su^tra,一切佛教的經都可以叫做su^tra修多羅或者叫做經。所以你們要知道我們說經,佛教的經就是su^tra,就是叫做經典的經,su^tra我們就翻譯成經,經典的經,狹義的指的就是專指《阿含經》第一個部分修多羅這個部分。廣義的泛指一切佛教的經典。

第二個部分叫做袛夜 (geya),我後面會多作解說。

第三個叫做記說。這個記說後來被當成受記,但這裡的記說不是受記。這裡的記說是甚深探討的意思,英文有explanation,還有system nice。這裡的記說不是受記,是討論,對甚深法的討論的意思,討論跟解說的意思。

問:師父現在我想問一個問題,是不是在佛教裡面所有經,能稱之為經的不需要是釋迦牟尼佛所說的?

師父:這是一般的理解。當你不去做非常詳細的探討跟研究的時候,我們可以說經就是佛說的叫經,一般的理解。

問:但是六祖慧能的《壇經》呢?

師父:那個就例外了,那個事眾國的,我們現在講的是印度過來的。所以印度過來的一般來講如果叫經的話,那就是必須佛說或佛弟子們依佛而說。那是一般的理解。六祖壇經它是比較特殊了,為什麼它叫六祖壇經我也不知道,但是實際上六祖壇經不能把它當成是我們這裡講的經的概念了,它是另外一個意思。所以基本上我們只能說一般來說經是佛說的叫做經,但是要更詳細來講說除了佛說以外,還有佛弟子依佛意而說,那麼佛陀認可也可以。我後面等一下會講,其實你看《阿含經》裡面,記說裡面有弟子所說。

  基本上修多羅是什麼意思呢?我不是說su^tra嘛,等一下我會解釋的更詳細。它叫做契經或者叫做經,散文的教說,這是經典集成中最早的部分。

  什麼叫做散文的教說?就是長行描述,就是描述。跟有做成有偈頌的又不一樣,你們知道什麼叫偈嗎?有押韻的,有幾個字有押韻的那個叫做偈頌。長行記說就是說,它沒有說限定幾個字然後必須押韻,它就是描述一個故事,或是描述佛陀怎麼教導,就是一種長行的描述,這個叫長行或者是散文的記說,或者是散文的描述。這個地方就是一個的故事,一個一個的故事,這個故事都是佛陀怎麼教導弟子,或是佛弟子跟佛弟子怎麼討論,就是這修羅多的部分,我等一下會再講。

第二部分叫做袛夜 。

袛夜 叫做詩意:有詩頌、朗誦、唱頌、歌詠。有這個就必須牽扯到有幾個字要押韻,這是它的第二部分,現存雜阿含的第二個部分,我大概講一下後面會細講。

第三個叫做記說,對問題的回答,裡面有佛記說、佛所說還有弟子所說。所以你們現在要記得雜阿含分為三部分——修多羅、袛夜 、還有記說三個部分,記說裡面有佛說,還有弟子所說,就有這三部分。這三部分我等一下下面還會詳細的解說。

問:師父這三個是比方說經一到經多少是修多羅,然後接下來是袛夜 ,然後再接下來多少經是記說?

師父:對,大概,我後面會講。對,你大概意思是這樣沒錯。就是比如說前面的一百二十經是修多羅,後面多少經是什麼,因為很容易分,我等一下講你就很容易分。後面那些是這個部分,所以三大部分。我等一下會把它列出來會更詳細。

問:《阿含經》的組織是什麼?

師父:雜阿含,雜阿含的組織,我們還沒有講到其他三部阿含。

問:它是稱為什麼?就是一部兩部三部?

師父:第一經、第二經、第三經、第四經。

問:每一經裡面都有修多羅的部分?

師父:沒有,比如說雜阿含部分有三百個經,可能前面一百個經是屬於修多羅的部分,然後第一百到二百是屬於袛夜 的部分,然後最後就屬於記說,就這樣分的。我後面會分所以不用緊張,我後面會把它分出來。現在慢慢清楚了。

修多羅包括五陰誦及六入處誦、雜因誦、道品誦,四部分。五陰誦第一,六入處誦第二,雜因誦第三,道品誦第四。

剛才師父有沒有說部類、分類或者分門別類的以哪一些主題?

五蘊處,十二入處,六入處,包括六入處,包括十二入處,包括十八界。

雜因誦它講緣起,緣起就包括十二因緣,包括三法印,都有。

道品誦,三學、八正道,三十七道品,這就是修多羅的部分。

當然它是分門別類,有沒有五蘊、六入這樣分,但是每一個裡面有很多經。

袛夜 部分就是八眾誦,哪八眾誦?天龍八部,人事眾,天事眾。袛夜 專門針對八眾,它有八眾誦。記說有弟子所說,有如來所說,有這兩部分,就是這樣一個範圍。這樣容易分的嗎?所以雜你看它是以主題分布,當初結集的時候它就以主題來分。這五陰又叫做五蘊,它只是在翻譯的時候不一樣而已。

問:師父,記說是為什麼把弟子所說的放在前面,然後如來所說放在第二個,放後面?

師父:他只是編排的問題,他就這樣子排的問題。他有他的一個特殊的意思,我等一下後面會講。基本上記說的部分,弟子所說比如來所說更重要。他不是說弟子比較厲害,因為如來主要的教法都是在前面教的,但是後面的如來所說它有它的一個特殊的用意,如來所說這部分他以如來功德、果德來度化眾生為主,他不是在探討勝甚義。但是弟子所說這部分很多是弟子跟佛在探討,或者弟子跟弟子在探討,佛陀在這部分解說的教法的勝甚利到底是什麼?

問:師父,譬如說修多羅是這樣的話,看得出來修行次第就可以教法,然後偈誦或者袛夜 、八眾誦,它裡面是不是也都包含類似這種?

師父:也是很多經。

問:主題也是就類似《阿含經》?

師父:對,等一下我會講。什麼眾?八眾,比如說天眾它歸一類,沙門眾歸一類,這一類全部都是講沙門,很多沙門來問佛陀,魔眾歸一類。我等下後面會講。

問:師父講白骨觀,什麼那些修定的方法,都是在道品裡面會講。

師父:對,都會在道品里講。

問:我有一個好奇的問題,當時的魔眾指的什麼?

師父:魔眾它的範圍其實有點廣,有時候是真的天魔,有時候是指煩惱。但是問題是說你怎麼分,他只要講說這是什麼魔的就把它歸起來。比如說它有五蘊之魔就是那就是五蘊,所以它的魔其實規範的蠻廣。

問:它和居士眾是有很大區別?

師父:對,有區別的。居士必須是人。

問:魔眾不一定是人?

師父:魔眾基本上就不是人。

問:像提婆達多,像那種害佛的,就不叫他是魔眾?

師父:因為他還是人。提婆達多害佛故事裡面有,但是他可能不是編在一個叫做提婆達多裡面,他可能佛陀在講的時候他在講,所以我們應該要了解一定要修行要修什麼,比如說他談到說有四聖諦,他可能就歸在四聖諦裡面。這很有趣的,當初佛陀就跟阿難說提婆達多時候死後下了地獄,阿難就很難過,因為提婆達多是阿難的哥哥。那麼佛陀就告訴阿難了說這不是佛所為,不是天不是魔不是誰所為,是提婆達多自己造的業,那就必須下地獄,這沒辦法的事情。因為阿難問你是佛,為什麼讓他下地獄?佛說不是我讓他下地獄,是他自己造的一些惡業,讓他自己下地獄,有這樣的一個故事。以後有這個以後應該都會談到,慢慢講內容都會談到。

修多羅它的意義:to sew(縫)、and connected with(連結)、a thread(線)、yarn(線)、string(穿)、line(線)、cord(線)、wire(線),所以修多羅本意它是有線或穿的意思,所以中文它有縫、有連接,有線、有穿、有串起,又叫做契經,這是散文的教說,說是經典最早的部分。 我現在問你說為什麼修多羅它用線來說,它有什麼意思呢?

問:難道是佛說的理和具體的修行事一個一個給連起來了?

師父:你這樣想當然是有道理,而且不錯,基本上好像意義不是這個樣子。

問:是不是把幾個主題都連起來?

師父:有幾個主題連起來這樣的一個意思。基本上它是把教法分門別類之後,把它歸納串起來成為經。

  記得師父講過教法跟經嗎?它把不同類的教法分門別類之後,然後把它歸納整合起來。佛陀在各地散說那是教法不叫經,所以現在是做比較細的分析,你不要說師父那個怎麼不叫經,佛說的叫經,我說那是我們一般後來的認知。最早佛說的就是教法,它不叫經。那麼佛散說的教法弟子之後把它歸納分門別類之後,利用分門別類把它整合起來,等於是把它整個連接起來,這個就叫做經。所以由教法變成經,必須是由弟子整合的過程,必須是有教法必須有弟子整合的過程,之後就變成經,所以叫做契經,是散文的教說這是經典集成中最早的部分。

問:契經這個契是什麼意思?

師父:就是相應的意思,契就是相應的意思。什麼跟什麼相應,事相應的、,一切事相應。

內容上有五陰誦第一。五陰誦第一就叫做陰相應,就是五陰相應,一共有一百七十八經,比我剛才舉的例子多很多。

問:經是講每一句話還是?

師父:不是,一個小故事,這裡的一百七十八經表示有178個小故事。這些故事有的長有的短,有的可能就幾行而已,字上可能幾行而已,或是說可能最多就是一頁,就是佛陀在哪裡,「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哪裡,然後什么弟子來了,然後怎麼樣,它一共有一百七十八經,這一百七十八經就是178個小故事。

六入誦第二,入處相應有二百八十五經。

雜音誦第三,它裡面還分成幾個部類,有因緣相應講緣起的;有諦相應講四聖諦;界,十八界或六界;受相應,受受、想、行、,受相應。這個相應也是一樣雜的意思的,也是分類的意思,也就是說雜因誦還分成這五類,然後每一類裡面都有一些經。

還有道品相應,有念處相應,四念處,正斷、四正斷,四如意足,根,五根,五力、覺知,還有聖道相應,還有安那般那相應。師父這邊講的禪座叫做安那般那,你看它把安那般那還特別列出一個。

還有學相應,不壞相應,這學就是三學,不壞淨就是四不壞境,這就是修多羅su^tra的內容。我們前面是在講修多羅的意義、內容,那麼以後我們在教的時候,我們不會這樣一個一個教了,我們把它依修行的道次地,佛雖然散說,但是後來佛弟子又把它編成道次第,從增上善學、信學、戒定慧,然後證解脫這樣子。我們把它排起來,然後在這些經裡面去找他怎麼樣在談戒,怎麼樣禪定,怎麼樣談慧,就這樣子,然後怎麼談生起信心是怎麼樣。

問:師父,受相應和他為什麼沒歸到那個五陰相應裡面去?

師父:因為他有他的特殊用意,我們以後看到的時候就知道了。它受不一定只是受、想、行、的受,它還有其他的。

問:為什麼叫誦呢?因為我們一般講誦,都是合轍押韻的。

師父:為什麼要叫誦?很簡單,以前是誦出的,口口相傳是誦出來的。

問:講故事他也要誦的是吧?

師父:基本上是這樣子的。就是說他最早以前背的時候,他不一定把內容長行背出來,他可能是背偈頌,他只記偈頌就知道它的內容。所以是誦出的,所以他們叫誦出。師父教《《成佛之道》》成前面有沒有偈頌?有。有些人厲害《《成佛之道》》有背,但是我現在忘光了,如果你把它背起來,你對它的內容很了解,你都不用看。

我今天教,我把前面幾個誦寫出來,我就照誦講講它的內容。

問:是不是像我們背湯頭歌一樣,濃縮了精華的?

師父:對,也有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你要背起來你就可以說「人之初」是什麼意思,然後就開始解釋。所以他們古代就是口口相傳這樣誦出來的。不是寫下來,是誦出來的,不是記下來的。

舉個例子,比如說因相應處,我舉個例子。這是一個經,其中一個小經,這樣就是一個經了。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袛樹給孤獨園。時,有異比丘來詣佛所,為佛作禮,卻住一面,白佛言:】到這裡應該沒有什麼問題吧。

「如世尊說多聞,"多聞,一般你們認知的多聞叫什麼?廣博多聞,好像懂很多,一般都會這樣認識,其實不是。

你看,【如世尊說多聞,云何多聞?】多聞到底是什麼意思呢?有沒有記得這個「云何」?師父說這個「云何」在中文字裡面可麻煩了,有五個壞,有五個W。「云何」可不可以是what的意思?有沒有what的意思?有沒有how的意思?有沒有which,匯合的意思,好像都有,那你就要看他到底問的是什麼。他說「云何為多聞?」這裡是什麼?是屬於哪一個?什麼是what?什麼是多聞,是不是?

【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汝今問我多聞義耶?」】這個應該很白話。

【比丘白佛:「唯然,世尊!」】——對的,我就是問世尊說什麼是多聞。

【佛告比丘:「諦聽,善思,」】——好好的聽,好好的去思考,不要師父說的你就說對。

【當為汝說。比丘當知,若聞色是生厭、離欲、滅盡、寂靜法,是名多聞;」】

  什麼叫」聞色是生厭「?你要聽聞道說,色不是我們所能夠貪著的啦,我們必須對色起厭離心,不要去貪著,要離欲愛就能滅盡集盡法,如果能這樣做慢慢就能解脫到達寂靜和涅槃,這樣的話就叫做多聞。

【如是聞受、想、行、識,是生厭、離欲、滅盡、寂靜法,是名多聞比丘,是名如來所說多聞。】這樣明白了嗎?

  他這裡講多聞什麼意思?這裡的「多」不是很多的意思,是你要聽聞到甚深的佛法,甚深的解脫法,要聽到告訴你說這個物質的東西不是你能夠去感染的,不是你人應該去執著的。所以下次看到LV,看到Benz(奔馳),你就要想到多聞。離LV生厭,離欲,離Benz生厭,離欲,能達到集盡解脫,這個才叫做多聞,而不是說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什麼都懂,就是佛法不懂,那不叫多聞。

你看他有講五蘊這個經裡面其實它的主題很多,它的主題好像是在講多聞,但是你不能因為他講什麼就列一個(主題),他很多地方多聞可能只講四五個經而已,你不能四五個經編一個(主題)。所以你看因為他有講色、受、想、行、識所以他編在哪裡?五蘊相應。這樣各位了解嗎?

問:紅字是因為它是色一系的?

師父:紅色這個是師父把它弄出來的,特別指說,因為他講色、受、想、行、識。

問:對,您要是講的時候能把後頭那幾個給解釋一下,舉個例子比較好。比方說是講到他說的是【如是聞,受、想、行、識,】他省略了,重複了一句話,它本生把聞,比方說最後一個是識是生厭,離欲,滅盡,寂靜,你看這個識你怎麼去生厭,你怎麼離欲?

師父:這個以後我慢慢跟你講。我現在不講這些,這個以後我再講,那這樣講完了以後不用講了。其實你聽過師父講應該都知道了,我後面會講了,你應該都知道什麼叫做五蘊離欲,就是師父畫的三個圈。知道嗎?不知道沒關係,以後師父會講。我問你如果你懂的話,師父畫 的ABC三個圈跟五蘊沒有關係?當然是有深的關係。我會講怎麼樣生厭,為什麼會,因為我們的……我想一下哪裡有,沒關係啦反正以後師父會講。師父有一個叫做《活在《心經》的自在中》,是一個演講,裡面有講。

我們再來看第二個。

【爾時,有異比丘來詣佛所,頭面禮足,卻住一面。】什麼叫「頭面禮足」?不只是磕頭,他不是把佛的足抬起來,而是低下去捧佛足,捧著然後用額頭去碰,這是印度行大禮,是表示說我對你最高的尊敬。這是最尊貴的地方,足是一般人最下的地方,他是這樣去碰表示說我最對佛陀最高的尊重。

【卻住一面,白佛言:「如世尊所說法師,云何名為法師?」】我們現在不是稱出家人為法師,他有定義的。

【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汝今欲知如來所說法師義耶?」】這應該不用解釋了。

【「比丘白佛言:」唯然,世尊!佛告比丘:「諦聽,善思,當為汝說。」佛告比丘:「若於色說是生厭、離欲、滅盡、寂靜法者,是名法師。若於受、想、行、識,說是生厭、離欲、滅盡,寂靜法者,是名法師,是名如來所說法師。」時,彼比丘聞佛所說,踴躍歡喜,作禮而去。】什麼叫做法師,什麼叫做法?

問:1:44:30

師父:但是重點不一樣。你要能夠聽到寂滅,離欲之法你才叫做多聞。一個法師要怎麼樣才能稱得法師?要跟你說寂靜解脫之法,要勸你離欲,不要在物質上太貪著,要這樣的說法這個人才能叫法師。如果跟你講那些天文地理或者是講那些跟生死解脫沒有關係的,不能叫法師。

  為什麼師父要舉這兩個經呢?因為師父現在在講五蘊誦。他把五蘊結為一個誦,就是說這一類雖然有時候講的重點可能不太一樣,但是因為都有提到五蘊,所以就把它歸納在五蘊的部類裡面。雖然都是談五蘊,但是每一個重點都不大一樣。 前面是講怎麼才叫多聞,這裡講什麼樣的人才叫做法師,這樣各位了解嗎?不管它主題或許有不一樣,但是它講的都是五蘊,所以得把它集合為五蘊誦,蘊相應。

問:是這樣師父,我讀這一段的時候讀不懂。我覺得您的用紅色一標,我發現多聞和這兩個區別是在於「若於說色是生厭」,於色說是。因為這個是法師嘛,法師要說法,他要說的時候色是什麼。

師父:「於色是生厭」,我這個紅字是告訴你主要要表達是這裡有色、受、想、行、識,這樣你知道嗎?你不要被這紅字等一下又弄得,我意思說這裡有講色、受、想、行、識,所以他把有講色、受、想、行、識五蘊的就歸類到五蘊誦裡面,這樣各位了解嗎?但是五蘊誦裡面雖然都講色、受、想、行、識,但它表達的主題不大一樣。不是主題,是表達的重點可能不大一樣。


回向!


阿含經講要-5

前言

各位同學大家好,我們繼續來上《阿含經》。

上個禮拜已經大概解釋過「阿含」的語義,但是因為第一次接觸,所以很多同學可能還不是很清楚,那麼我們大概再來複習一下「阿含」的語義到底是什麼。

我們講了這個是第五個禮拜了吧,然後慢慢才講到說「阿含」到底是什麼。問題說前面那一些如果不介紹,忽然講「阿含」你一定會搞不清楚我在講什麼。前面把佛陀的生平,到時候怎麼入滅的,入滅怎麼結集,結集之後就有了結集說的《阿含經》。

那麼現在我們再談語義的時候,各位要有一個觀念,就是教法跟經。

所謂的教法跟經兩個概念不大一樣,不是說截然不同,是教法跟經兩個概念不大一樣,所以有時候我們講說什麼經其實最早指的是教法。那教法跟經有什麼不一樣?

問:教法的集結就是經。

師父:對,你講的非常好。你再講一次。

問:就是對那幾次集結,然後集結以後澄清的。

師父:對。教法就是教法。教法就是佛陀到底教教導了我們什麼。但是經呢?經是經過佛弟子集結,甚至編輯、分類、歸納編輯之後才成為經。所以雖然說,經典上會說「如是我聞,佛一時在……」然後會描述它的一個事件,但是你不要把它當成說這個事件所發生的事,就好像你今天早上起來先刷牙再吃早餐這樣一件一件那麼詳細,它意思不是這個樣子。也就是說佛弟子在編輯的時候,他會大概是什麼時候,然後大概過程是怎麼樣……它只是描述一個大概過程,但是最重要經的內容在表述教法。不管《阿含經》還是《大乘經》都一樣,經就一定是經過佛弟子的編輯結集之後所稱的才叫做經。所以教法經過編輯之後或是結集之後就成為經。這以後我會慢慢講,等一下我會慢慢講。

好,那麼《阿含經》第一個,《阿含經》是什麼意思?

阿含它的梵文是Ā gama,上次講過。Ā gama,它是由ā長音,是相反過來的意思,那麼如果短音的話它的ā就是沒有的意思。比如說阿彌陀佛的ā就是無,然後阿彌陀佛是什麼意思?無量光無量壽,比如說āh,叫做什麼?阿羅漢。阿羅漢是無生,所以ā它如果短音就是沒有的意思,但是長音它就有相反的意思,所以是νgam是「去」的意思,後面加一個a它是名詞化,所以它是變成gam,指的就是「來」。所以這樣阿含它實際上是來的意思,它的字義上就是來的意思。他的音譯有阿含慕、阿含、阿含暮,譯一樣字不大一樣,阿笈摩、阿伽摩,都有這樣子的,但是我們現在用國語發音的話,會覺得跟阿含不大一樣,但是你用唐音了,比如說閩南音還是用廣東音念起來,就會Ā gama跟阿含很像,

這個只是它的字義,那麼它的意義有什麼?它有To come near from,to approach , to arrive at,to reach to return,總之它有來,趣向,到達,回來,回的意思,這個就是他的字義——來的意思。

好。那來什麼?上個禮拜弟子問說那來什麼了?怎麼來呢?

好,第一個,這些都是主印度祖師或中國祖師輾轉傳來,「come near」就是輾轉傳來的意思,所以根據《瑜伽師地論》它有輾轉傳來就是傳來的意思。

那麼第二呢,僧肇(姚秦僧肇《長阿含序》),它認為歸是回來的意思,一樣啊。那麼僧肇它有更深一部的解釋說法「歸」的意思,它的「歸」是指:「法歸者,蓋萬善之淵府,總持之林苑。」它認為是一切法的根本,一切法都可以匯結到阿含來,也就是說阿含的教法是佛教教法的根本。一切教法都可以,它的勝義都可以回歸到阿含的意思來,《阿含經》或阿含的教法裡面來,所以它說是「萬善之源府」,上個禮拜師父大概講過。

Nikāya這個是從南傳,因為《善見律毗婆娑》是跟南傳的律有關係。Nikāya是有部類的意思,部類、品類,它有容受或聚「集」,但是這個不是阿含的本義,這不是阿含這個字的本義。這個是從南傳的翻過來的有這個意思。還有,更重要也是《瑜伽師地論》裡面講的,一切事相應教又叫做事契經,這個契經就是相應教的意思。所以阿含呢它的內容叫做一切事相應教,或叫做相應教,即彼一切事相應教,……(集為是阿笈摩)。我們知道有四阿含是因為《瑜伽師地論》裡面說有四阿含。那我們現在漢譯的也有四阿含,但是分屬不同部派。

好,那麼它說是四種阿笈摩就是四阿含,師、弟就是師父徒弟之間輾轉傳來於今,所以它這裡解釋的就是輾轉傳來的意思。所以阿含的來的意思就是說輾轉傳來的意思,「由此道理,是故說名阿笈摩;是名事契經。」

那麼上個禮拜師父講說輾轉傳來從哪裡輾轉傳來?從第一節結集到第二節結集之後,最主要是從第二結集的,因為第二節結集之後四阿含就已經完成了。所以是從第二節起輾轉傳來,不是從佛的時代輾轉傳來的。因為佛的時代有教法,但是沒有經。必須佛弟子去會診之後才有經。這一些經或是會診之後的《四阿含經》,就這樣一代一代口口相傳到公元前100年左右才被寫下來。但是不管是口口相傳,還是公元前幾百年被寫下來,它都是一代傳一代,所以它有輾轉傳來的教法的意思。師徒間輾轉傳來,所以叫做阿笈摩 ,阿笈摩 叫Ā gama(阿含)的意思,從它的意義上來講叫阿笈摩 ,從內容上來講叫四契經。

講到這裡有沒有什麼問題?現在是在複習上個禮拜而已。因為怕你們有些人可能第一次接觸,所以會稍微講一下,有問題儘量舉手發問。

事,上個禮拜是講到哪裡?講到事是不是?

事契經的事是指一切可以認識到的現象,包括生活上、宗教上的事物,生活上宗教上的事。

比如說《瑜伽師地論》提出九事,它的本地問題是九事,第一個叫做有情事:五蘊(色、受、想、行、識)。你要是上過一些基礎教法應該都會知道。

還有受用事叫做十二處,如果你以前上過師父的課,你就知道為什麼要講五蘊為什麼要講十二處,但是沒上過也沒關係。因為五蘊十二處這些東西都是《阿含經》的根本教法,以後講的時候都會談到。

還有生起事,什麼叫生起事?十二因緣(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這個叫做生起事。這個生起事指什麼生起?生命的生起,生命的流轉,不斷相續的生起。生命的流轉不斷相續的生起,在《阿含經》裡面最早講的就是十二緣起之一,這個內容上我會慢慢再解釋。

還有還有安住事,比如說四食(粗摶食、觸食、意思食、識食),認識的識,識食。誰記得這個在講什麼?我給你們《佛法概論》裡面都有,師父其實在以前也曾經講過解釋過,誰記得這個在講什麼?

問:就是六道眾生吃飯的方法,保持色身。

師父:吃飯的方法哦。但是我知道你的意思大體對了,但光講吃飯的方法好像(不全面),問題是意識食還有觸食呢?這是吃飯嗎?你講的是第一個。

問:識食好像我記得是說的天人或者地獄眾生,然後都有食才能保持它那個……

師父:不一定是天人、地獄,那人呢?

問:人不需要食是吧。

師父:人不需要食?

問:精神食糧呢?

師父:這裡面有包括物質食糧、精神食糧都有。

我大概講一下,所謂的安住事為什麼叫安住,有這四食(粗摶食、觸食、意思食、識食)我們才能安住。這裡面包括一般吃的東西的食糧,還有精神食糧,兩個都有。也就是說這個四食是維繫生命的基本,維繫我們生命的基本。我大概講一下,以後在後面都會講。粗摶食指的就是一般的吃飯,吃食物吃東西。你一天沒吃可以,2天沒吃,3天沒吃,4天沒吃,10天沒吃行不行?還可以。那20天呢?一定死嘛。20天不吃東西不會死?那40天不吃會不會死?

問:禪宗裡面喝水就可以了,他們有個避谷。

師父:你講這個東西還包括水。你說一個月不吃東西不會死,那兩個月呢?還是會死嘛。也就是說食物是必然的。你說一個月不吃,你說最厲害一個月40天不吃不會死,比如說什麼災難,被東西壓在洞裡面,他只要有水可以活多久多久,好的,沒關係,你可以活三個月,不可能嘛。不吃東西不可能活三個月。你不喝水可能7天就會死,你說不吃東西再怎麼樣三個月總是會死嘛。所以粗摶食主要指吃東西了。你說水呢,包括水,物質性的嘛,這裡大概解釋,其實我以前在《俱舍論》裡面還有更(早)之前都講過。

觸食呢?接觸我們的感官接觸,必須要隨順我們的精神的啦。比如說耳朵聽到東西。問你在一個嘈雜的生活裡面會不會早晚會有精神問題?會不會?對呀,這會影響我們的生活的。觸包括眼、耳、鼻、舌、身、意都有。反正我們的感官接觸到、認識到這個都可以叫觸。所以我們也需要觸食,就是我們感官要順於我們的精神長養的。我問你,你每天生活在,比如說戰場上,或者是墳場或者是手術,每天看到都是那些很可怕的東西,會不會影響精神呢?一定會的。如果你生活在一個環境裡面是鳥語花香,看到的滿湖光山色,會不會活久一點?當然,一定會。這個觸食就是我們的類似有點感官上的接觸。那你聽到的呢?如果你聽到的是鳥語花香,和你住在火車軌旁邊每天聽到火車來來去去,哪種會活久一點?我們光就這一點來看,肯定是鳥語花香的,所以有些人喜歡住鄉下。好,那麼你說聞到的味道,如果你聞的都是自然的空氣,自然的鮮花,以及說你每天去工廠裡面聞到什麼皮臭味或者是什麼那些,久了會不會有問題?當然會,所以這個叫觸食。

那意思食呢?意思食最根本講的就是求生的意志。我們求生的意志讓我們可以在任何艱難的環境裡面繼續生存下去。我問你,如果一個人覺得我生命沒有意義,生活沒有意義,他會不會早點死?不要說自殺。他會不會有可能短命?有,因為他覺得生活沒有意義,沒有求生存的意志力。那問題是如果你有強烈的生存求生欲望,會不會可以讓生命長一點?剛剛師父說災難的什麼,如果你說我就這樣管他死的,那可能幾天就真的死。但是你求生意志很強,你可能靠誰都會活好長一陣子,所以這個意思食就是求生意志,這個四食就是我們的精神體,我們的生命的精神體,它是業力而引導而來的。

那麼大概講到這裡。你說四食是跟我們修行有關係嗎?有,以後會談到說這四食跟我們修行有很大的關係。我以後慢慢也會談到。

還有染淨事就是四聖諦(苦集滅道)。

好,再來差別事:十八界。新來的同學你們知道十八界是什麼嗎?不知道十八界是什麼請舉手一下。舉高一點,我看我還有差不多1/3。你要不知道沒關係,我以後內容會講,但是我這裡你們不懂,我大概講一下。

佛教認為說,我們的修行跟我們的感官跟認知有很深的關係。有沒有聽過六根門頭好修行?我們的修行其實是在我們的感官跟對象的認知當中產生了什麼問題,這是修行的一個入手處,所以這個認知在佛教裡面就很重要。基本的認知佛教認為有六種感官,眼、耳、鼻、舌、身、意,要記起來看,需要師父寫下來嗎?我寫一下好了,你們有些人可能不知道。

我們的六種感官,叫做眼、耳、鼻、舌、身、意,這就是我們的根六種感官。(師父畫圖)

前面的這五種(眼、耳、鼻、舌、身)是物質的,就是我們的神經系統,這個(意)是精神的認知的根本。剛剛舉手說沒有聽過這樣清楚嗎?我們對外物質外界的認知,佛教最根本的分為六種感官,眼、耳、鼻、舌、身包括我們所有的觸碰,還有意腦袋裡面的好認識的一個主體精神體。它這個叫做內六入,它對的對象是叫做外六處,外六處就是他認識到的對象。眼睛對色;耳朵呢,聲,聲音的聲;鼻子是香,這個香不是臭跟香的香,是味道的意思的;然後舌對味,這個味也是味道的意思。你說兩個都叫味道,一個味覺的味,一個是舌嘗東西的那個味,這個(鼻)叫做smell,這個(舌)叫做taste。當然這樣講的清楚,你不可能說我鼻子去吃東西,鼻子是聞到香味的,舌頭才能去吃,感覺到味道,那麼身體,觸;意呢,法。簡單的講,法就是內心的概念。你要不知道法是什麼,法的範圍很大,但是這裡我們(是講)精神體所認識到的就是內心的概念,基本上就是說我們這感官會取一個像進來之後變成我們內心的概念,然後我們的精神體會去認識它,簡單的講就是這樣。但這個就叫做十二入處,就是剛才講的十二,六加六是十二,十二入處。跟這裡的十八界呢?因為眼對色的時候會產生眼識。因為你看這個是根(師父畫圖),這個是境。那根對境的時候會產生眼睛的對對象的認識,這個叫作眼識。然後有耳識,然後有鼻識,舌、身,最後是意識。這三個加起來有多少?十八,就是這裡講的十八界差別事:無量界/十八界(眼界、色界乃至眼識界……)。

在佛教裡面說我們的一切無外乎就這十八界,因為我們的認知離不開這十八界。你說那師父你不沒有認知到的那些呢?問你說,但是在佛教來講,你沒有認識到那些意義在哪裡?因為佛教在講修行一定在談,我們認識到的範圍裡面,我們怎麼樣去採取對我們認識這些東西到底發生什麼問題,然後怎麼去解決?佛教不談那些什麼外星人、天文地理……什麼什麼,那些跟煩惱的滅除,跟降伏沒有太大關係,煩惱的滅除跟降伏就在於我們認識到這個境界當下發生什麼問題。所以我們的變成他說佛教講說一切法萬事萬物的存在,不外乎就是十二入處還有十八界,就是這樣。那離開我們的這些什麼億萬光年之外有沒有外星人,有跟沒有關你什麼事?所以這個跟科學不一樣,你證明了外星人你煩惱有降伏嗎?沒有。你證明沒有外星人煩惱有沒有降伏?也沒有。所以你要知道說佛教很注重分析我們身心生命,還有我們的感官認知,從中裡面去降伏我們的煩惱,這才是佛教的根本重點。

問:師父,我有一個問題。這個地方它差別事既然立了十八界,為什麼在第二項的時候還要立受用是十二處?十八界應該是包括六根、六塵和六觸。

師父:對,因為他有時候就講十二入處而已,有時候是細講十八,粗講十二,因為在很多時候它就講十二,但是講十二的時候其實在細節上它已經包含十八在裡面。但是,在很多更細的分析的時候它會講十八界。界它有種類的意思,那麼受用主要是在談認識上。這沒關係,你要不懂以後我們再談經文的時候它提出來看的時候,你就會知道它有哪裡不一樣。所以這十八界跟十二入處在分析上有點不大一樣,十八界是分一類一類的,十二處只要在講我們認識的感官這樣子,以後細節上我們會慢慢再談。

還有說者事。誰?佛跟弟子。你會說:「說什麼?」說修行說佛法,就佛跟弟子。佛弟子能不能說佛法?當然,很多時候不是佛說的,很多時候是目鍵連、舍利弗,還有那些大阿羅漢也會開示,很多時候是他們講的,我們等一下看《阿含經》的內容就知道了,不只是佛說而已。

還有眾會事:八眾,這個八眾就是指天龍八部的八部。金庸武俠小說最有名的其中一部就是《天龍八部》。你會說那八部到底哪八部?就是這八部:天四眾,人事眾。人包括剎帝利,那就是皇宮貴族;婆羅門就是宗教師;居士,就是一般信佛的人;還有沙門,就是修行出家的修行人。天四眾有四天王天,有忉利天,有魔眾,有梵天眾,這是天四眾。細節上以後有碰到我再跟你們談。

問:師父,我覺得現在從我們目前中國的這種情況,我們說這叫居士眾。這個是針對當時古印度的時候分類,現在我們比如說剎利眾、婆羅門這些我們又沒有。

師父:你說沒有?你要嚴格分起來是有的,比如剎帝利就是皇宮貴族嘛。你說現代嗎?現在你就說達官貴人或者總統那些人,概念不一定完全一樣,但是它是以古印度分類。你說他為什麼會這樣分類?因為你要記得這是佛跟佛弟子在跟那些居士或跟那些人講,他跟什麼人講?佛跟佛弟子當然是對古印度的人講。那古印度的人對象不同有沒有差?當然有,對象不同,有差的。所以他為什麼這樣分?我覺得說,你不一定非得這樣分不可,但是古代佛開示的對象就是他就是這樣分別,就是有這些。佛有時候會跟那些居士或者是沙門,這些沙門有可能就是佛弟子出家眾,但是也有可能是外道。佛常常跟外道論法的。當然還有比如說其他的鬼神這些東西,當然也會有。假設佛是生存在現代,生存在現代的中國,他可能會分類會不大一樣。比如說跟總統級、部長級開示了什麼,跟一般的商人開示什麼?跟工人結集開(示)了什麼?跟無業游民講的什麼?還有跟佛出家的會講了什麼……都也是會有這樣的分類,可能分的不大一樣。

問:師父,也就是說這些人並不一定是佛弟子。

師父:有些不是,有些是。

問:我想在人四眾裡面,前兩個在古印度有四種結集。

師父:對呀,四姓階段。它不是指四姓階段,他只要是佛法的對象,

你說其他結集呢?你看有剎帝利、婆羅門這是上面兩個結集,下面兩個結集呢?一般的人跟那些奴隸呢?你只要學佛的都可以是居士眾,只要在家人學的佛那就是居士眾了,所以居士可以範圍大一點了。但是學了佛的皇宮貴族當然還是居士。但問題是,你算是學了佛,皇宮貴族還是皇宮貴族。

那還有婆羅門呢?婆羅門是佛陀時代印度主流的宗教,所以叫做婆羅門,信的就是大梵教(Brahma),他們的宗教師也叫做Brahma,翻譯成婆羅門。婆羅門他當然不是佛教徒,因為婆羅門是主流宗教。那麼佛陀創出新宗教之後會不會跟主流宗教有牴觸?在那個時代會不會?會。所以印度那個時代我們大概大致可以分成兩大種宗教:一種是統治印度由雅利安人所帶進來的主流宗教就叫婆羅門教。另外一類的宗教就是雅利安人還沒進來之前,在印度當地流傳的各式各樣的信仰跟宗教,當然這裡面也包括佛陀那個時代新興的宗教,像佛教就是。當然那時候也不叫一個學派的,就是教法啦,還有耆那教也是。這一些很多觀念是反婆羅門的,所以有時候佛陀很常跟婆羅門論法。當我們講外道的時候是指包括婆羅門,包括不是佛教其他的那些(宗教)都叫外道,但很多時候我們會講婆羅門教。講外道很多時候有可能指的就是不是婆羅門教以外的那些各式各樣的信仰,都可以叫外道。

我大概提一下,不知道你們知不知道,雅利安人你們聽過嗎?聽過雅利安人的請舉手一下。大部分都沒有聽過。我們這樣講,雅利安人是白種人,它不屬於當地印度的土著。我講土著不一定是那種野蠻沒有開發的,就是在當地的土著。三千年前,大概距今三千年整,雅利安從西方(白人一般講說是從)高家索來的,我們大概這樣認知就好。雅利安人是白種人,超過三千年前大概從西方過來,因為白種人是從西方來的,不會從東方來,從東方來有可能就事眾國人。從西方進來之後,當初的雅利安人是游牧民族,但是印度當地已經有很高的文明,而且是農業社會。那麼你們要知道一件事情,古代高度文明農業社會打仗絕對打不過游牧民族,這是千古不變。你不要講說我帝國多厲害,除非少數,一般來講游牧民族打仗一定比農業社會的人更厲害,他一個可以打十個。他進來之後以少數的游牧民族統治的差不多西北印跟中印度一大片的地方。那麼他以少數人來統治出多數人的時候,就採取一種方法——分結集,所以最高結集就是婆羅門。婆羅門絕對是雅利安人,還有剎帝利、皇宮貴族,還是以雅利安人占多數。接下來就是其他一般印度的土著,還有更低的也都是一般印度的土著,所以它就分四姓來統治,這樣各位了解嗎?所以才會有婆羅門,也有剎帝。那麼雅利安人帶進來的宗教就是婆羅門教,信奉的就是一神的大梵天。其實印度它是介於一神跟多神,他其實也不能說一神,他有一個總體的信仰,那個叫做大梵,但是那個是超越的。

婆羅門他是一神教,(雅利安人)他把一神教帶進印度當初的文化的時候產生什麼問題?一神教融多神教。一神教怎麼融多神教?雅利安人還沒進來之前,(印度)它當地的文明就有很多它的信仰,有什麼天神,有什麼神,什麼各式各樣都有。那麼雅利安人基本上信奉的是一神教,一神教帶入多神教的時候要怎麼融合?誰要提供一下意見?

問:包容。

師父:怎麼包容?當然我也知道包容。

問:採取提高你結集等級的手段來融其他的教,比如說你信了婆羅門教,你就種族提高了。

師父:也不是這樣子,你種族不能提高。我跟你講,印度的四姓結集跟中國的士農工商還不一樣,中國士農工商只是以它的職業分化而已。我問你士可不可以當農?你罷官不做或被貶官你可以去當農夫,工跟商它可不可以對換?我今天工人做一做有錢我來做生意,他只是職業的分化而已。但是四姓的婆羅門他是不可以跳的,你休想說我本來是戍陀羅結集的,結果我要跳到剎帝利那裡,沒這回事,不行就是不行,千百年來它就是這樣。那麼我們回到一個主題,一神教融多神教怎麼融?

問:武力。

師父:基本上武力打敗就已經被統治了。基本上你用武力攻克細微,但是你怎麼統治那是一回事。第一個是四姓,你要用結集來統治;第二個宗教,你必須要想辦法讓這些人在宗教上產生一種信仰,因為印度人的宗教信很重。一般如果你沒有學過宗教學,你很難去說一神教跟多神教怎麼融,其實很簡單一點都不難。你可以是一神統治多神,你也可以用另外一種方法,除了一神統治多神以外,比如說本來當地有很多神,我帶進來這個神我就說我這個神是最高的,它管理你們這些神,那不就好了嘛。還有一個方法,我覺得那個方法更好。

問:你的神就是我的神變的。

師父:你的神就是我的神變的,那不是很好嗎?也就是說他帶進來他怎麼融,他說其實你們所有的神它的根本就是我們的唯一的神,這個唯一的神它怎麼樣印化?以依不同種族他就印現成不同的神,你的神就是我的神的變現,所以你信的也是我的神,那不就沒問題了嗎?那是更好的一個方法。

所以基本上為什麼說當初會有這些什麼天龍、梵天,你看這裡的梵天,這梵天不就是婆羅門信的大梵嗎?但是在佛教裡面又把它容赦進來之後,就變成現在就是師父一部一部這樣講,現在將印度講完了,那麼佛教在佛教弘圖當中,剛跟它當地的婆羅門有衝突的時候,第一個論法,第二個把你的神貶低一點。什麼貶低一點?你的神沒有究竟,你的神沒有解脫。所以佛教立三界裡面大梵天它只是在初禪天裡,它根本沒有解脫,它也是三界六道輪迴,只有我們真正的佛,還有這些阿羅漢才是真實的解脫。所以它變成是說佛不但對婆羅門說法,對婆羅門辯論,它還對梵天說法,對魔眾說法,對忉利天……你看到忉利天眾其實是四天王天、忉利天這些,都是印度當初雅利安以外的各種鬼神的信仰。梵天是雅利安人帶進來的,所以他把它排在一起,這一些都是佛教化的對象。

問:師父,我想就是現在也有人說,將來就是說像耶穌基督他是菩薩,也等於是類似於這種說法?

師父:當然啦有些人要度化西方人。是啊,你要度化西方人,有人問師父說耶穌是不是也是菩薩來化現的?你要度他們當然你不要說:「沒有沒有,那個差遠啦,那個跟我沒關係。」但是,你要融設他們說:「對啊,耶穌慈悲、博愛那也是菩薩的精神。」那是不是很好的融設?但是,耶穌跟菩薩還是不一樣的,菩薩絕對信仰佛法,絕對否認一個創造神,但是耶穌是承認有一個創造神的。不過(這是)其他的(內容)了。只是說一般世間用的,還有真實在講課的時候(它們)就是不一樣的東西。

所以這一些都是一切事相應教的事,有沒有?

眾會事,這個是說者事,這個是所說事,這個眾會事,說者事就是教導的老師佛、佛弟子,所說的內容四念住等菩提分法,然後教導的對象就是八眾。

問:我不知道恰不恰,但是我很好奇。因為在佛陀的時代外道也有很多修禪地方,像雅利安人或者是婆羅門教,他們也修禪定?

師父:,基本上,當然婆羅門也修禪定了,但是婆羅門更重的是儀式。

問:所以我的問題就是,像一些印度的官方就是你能夠入聖生禪是不是都是比較,你的源流是屬於他們原來婆羅門進來?

師父:沒有,不是,我說過婆羅門比較重儀式,對神的供養跟各種儀式,但印度當初當地的宗教很多不屬於婆羅門的,比較重以自我的修煉,還有禪修。

問:對,這就是我的問題,因為我在想……然後就想到西方的宗教基本上當然也是信唯一的神,可是那種禪定就沒有對他們比較重視……

師父:對對,他們比較不重禪定。我不能說完全沒有了,但是他的特性來講,他比較重視跟神怎麼溝通,受神怎麼保佑這樣子。四禪八定類似都是原來當地發展出來的,所以佛陀當初出家去學習的不是向婆羅門學習,是向當地的外道學習。但是你說婆羅門的東西他有沒有學?有啊。他在什麼時候學的?還沒出家的時候在宮裡就學了,所以不需要再去學那些東西。

總之,所謂的事就是生活事就是這裡周遭的一切,但是這些事絕對不離開什麼?離不開修行事。所以一切事相應教的事其實就是修行事,佛陀跟佛弟子的生活就是修行,就是事。所以一切事相應教就是說一切跟修行相應的這些教法,叫做一切事相應教。所以要記得《阿含經》就阿含的意義來講,它是從第二結集以來輾轉傳來的教法,從它的內容來講就是修行事。

我們來做一個小結,上禮拜講到這裡。

《阿含經》意義:輾轉傳來的聖教。

內容:一切事相應教。一切事就是修行事,是佛陀和佛弟子生活上的應對,還有教導。

生活事就是修行事,所以這個叫做小節。

現在明白「阿含」是什麼意思了嗎?以後人家問說,你現在星期天去中道聽什麼?聽《阿含經》。阿含到底是什麼?師父講過好像是來什麼……

是輾轉傳來的聖教。記得阿含的意思就是輾轉傳來的聖教。從哪裡傳來?從第二結集以來。

聖教的內容叫做一切事相應,那事什麼事——修行事,斷煩惱解脫的事。

TY這樣有錄到?你說沒錄到我下禮拜還要再講一次。好,不過因為這個很重要了,你弄懂了以後下面慢慢就容易懂。

有沒有趣?一般不會講這樣子,但是這是當初在佛陀之後發展確實的狀況,經教的來源、教法的來源就是這樣子來的。

抄了嗎?大概抄一下,你可以拍,可以用手機拍,還有(講義)我們都會放在網上你們知道嗎?你們可以事先去把它DOWN錄下來,在網上都已經有了。

好,再來。

第二節:阿含的部類

既然《阿含經》是從第二結集以來就有的,它到底包含了哪些內容,或是它到底部類是怎麼樣,到底有多少呢?

基本上《阿含經》如果依大正藏來分的話,它有兩大冊,這麼厚一冊,這麼厚的兩大冊。那兩大冊包含了四部阿含,在漢傳裡面兩大冊包含有四部阿含在裡面。我等一下下課之後,我上去拿一下,讓你們了解一下那兩大冊有多大冊,我會看讓你們看一下。

問:師父,南傳的那些貝葉經就是阿含經嗎?

師父:南傳不一定叫貝葉經。一般南傳的經只有《阿含經》。我等一下會講,我現在正好要講。

所謂的貝葉你們知道嗎?它是一種類似像棕櫚葉,它比較粗比較重。古代他們把它寫在上面,因為他們沒有紙,所以貝葉經不是一部經,只要寫在貝葉上被發現的那些都叫貝葉經,貝葉經也有一些大乘的,不一定只有《阿含經》。所以我們講貝葉經,其實是古代印度寫下來,他不是寫在紙上,他寫在一種貝葉上面,而且這個貝葉比較不會腐爛,可以保存很久,這個就叫貝葉經。但是你要問的應該是師父現在要講的,基本上阿含在漢傳來漢譯來講的話,最早是公元二世紀的時候翻譯進來的,它包括四部:雜阿含、中阿含、長阿含、還有增一阿含,包括這四部阿含。所以我們阿含一般講四阿含,那麼這四阿含裡面以雜阿含為最根本的,所以是記得師父上次講結集的時候嗎?第一結集,第一次結集,它的內容大概相當於雜阿含。第二結集結束之後,它的內容相對大概是四部阿含。那麼第二結集以後,佛教因為種種思想借力,佛教就分部分成各個宗派了,從中國來講叫宗派的,但是講宗派有點怪怪的,以後我再解釋。

那麼在印度就叫做部派,用英文他們常常稱為school或sect,就是派別的意思,所以他們喜歡稱作部派,也就是說第二次結集有經有律,經就是四阿含,然後有律。但是他們這一些佛弟子對於這個經還有律,他的解釋認知不太一樣,那麼因此他就分派,基本上有分為所謂的上座部,跟大眾部。分派然後越分越細,還有很多派,最大的一個有十八部。分派之後,他們各個派就把第二結集下來的經跟律各自傳下來。傳下來中間會不會有少些的更動?一定會的,不可能說沒有。這樣各位了解嗎?一定會有少數的更動。

那麼漢譯的四阿含跟現在南傳所傳的四阿含他們,南傳巴利。你們記得上次師父講佛教的傳播嗎?大概是什麼時候傳到南方斯里蘭卡去的?公元前大概三百年左右。所以他們那時候部派慢慢開始分裂,所以他們也有他們的阿含,但是他們不叫阿含,因為部派所傳給的名稱不大一樣,阿含是北傳常用的,但是南傳不一定用阿含,他們用尼柯耶(nikāya)。你看尼柯耶(nikāya)是部的意思。但是他們有五部,我們北傳漢譯有四阿含,你說:為什麼人家五部我們是少了什麼?沒有少,我後面會講。

他們巴利(Pāli)的經典,它就叫相應部、中部、長部、增支部,是不是跟雜阿含、中阿含、長阿含差不多,對應起來內容大同小異,只是有增,只是某些地方小地方有增有減,但是內容大同小異。這樣大概了解嗎?也就是說可以證明說其實他們都是從第二結集之後各自傳承下來,但是你說傳了二千年後會不會變得天差地別?沒有。阿含跟相應部比較起來的話差不多,內容差不多。所以你記得師父曾經講過一句,就是說研究原始佛教,研究《阿含經》必須要懂兩種文字,哪兩種?你不要跟我說英文日文,或是英文法文沒有,要哪兩種語言?來說梵文的請舉手。講中文的請舉手。講中文的為什麼那麼少,你們認為讀阿含不用懂中文就對了。中文當然是一定要,不然我們現在漢經這些都事眾文。除了中文以外還有哪一種語言?當然是巴利文。你說有沒有梵文阿含?我不可能說沒有,但是非常少。相對來講,巴利文的這五部就非常的完整,而且是同一個部派的。我們的四阿含還是屬於不同部派的,但是內容跟這個是相應的。所以基本上如果要研究原始佛教的話,那研究原始佛教的話你一定要懂《阿含經》嗎?就是要懂中文,還要懂巴利文,兩個要必須去比對。

問:是說他們真的沒有English version嗎?

師父:有,有人翻。巴利盛典協會有把它翻成英文。但是我們講英文是現代翻譯的不是古代。但是,你如果去用英文去讀,這個(五部)有翻成英文的啦。但是你要用英文去讀不是不行,這個(五部)都有,師父英文版的,巴利文版的都有,但是你用英文版做一個研究,去讀翻譯版這個研究的品質就稍微差了一點。如果他翻譯的錯誤怎麼辦?所以一般如果深入一點的研究,程度水準要高你必須自己懂。

問:就是我的問題,我中文也不了解,如果我要看英文。

師父:你讀英文的話完全沒問題,我不是說你的能力。你去讀英文沒問題,因為你不用做研究。

問:可是也不容易。

師父:當然啦。不要說你讀英文不容易,你去看中文你也不一定看得懂,不然師父就不用站在這裡啦,我就發一部你們自己去讀就好了。

問:師父,佛陀的時候是講的什麼文?

師父:我後面會講。我先講一下根據研究,但是我們不敢百分百,因為二千年前沒有百分百的。佛陀出生的地方是哪裡?南尼泊爾。應該是那個地方的語言。但是佛陀懂不懂梵文?當然懂。懂不懂各地的方言?當然懂。所以佛陀其實講很多種語言。但是根據研究佛陀主要用的語言,也就是他的家鄉或那個地區的語言,基本上是巴利,我們只能說大概,我們不能說百分百一定是這樣,因為這個地方曾經有經典記載說佛陀到哪裡用各種語言講經。曾經有弟子建議說,佛陀為什麼我們不乾脆統一用梵文就好?梵文是婆羅門的主要主流語言,也就是說上流社會當初用的就是梵文,巴利可能就是各地某一個地方用的那種方言。現在中國普通話是國語,是主流,是主要語言,各地方言多的是。

問:這個是方言,但是文字總有的吧。

師父:他也沒有文字。

問:但是梵文跟巴利文是連文字的意思都一樣?

師父:等一下我剛講錯,不是巴利文,是巴利語。他到最後是用,比如巴利經典它有泰國版的,有什麼版什麼版,他是用他們當初的音再把它拼出來的,它只有語沒有文,這樣明白嗎?這樣大家清楚嗎?所以當初很多地方跟中國有點類似,因為其實文明古國都有這種類似的,它有一個官方語言,還有官方文字,但是各地的方言它可能是只有方言,但是沒有文字。師父這樣講是大概,我也不知道說哪一個地方忽然間有什麼文字,因為有時候地方跟某些國家那個只是概念上的問題而已。我問你,你有沒有在金庸小說或歷史上有沒有西夏國?

問:有。

師父:有西夏國,西夏國有西夏語,有西夏文。西夏文說很早以前就有不知道,有可能在二千年前它可能就只有語言而已,沒有文字,但後來慢慢就把它弄出來了。所以為什麼基本上最早巴利它不用文字?因為最早在口口相傳的時候它不需要寫下來,所以它不需要文字,它只是口口相傳而已。你說佛陀當初用什麼語,佛陀會很多種語言,但是根據研究他主要的在他家鄉附近或那一塊主要用的(語言)有可能而已,有可能是巴利語。

問:一開始只有巴利語,後來他們借用梵人的字母把它寫成巴利文嗎?

師父:沒有,剛開始梵文很早以前就有了。

問:對,就像這個巴利語最後他就根據這個寫下來的時候……

師父:因為我們不知道當初它結集的時候到底用什麼語言,不一定就是非得用巴利文,有可能是用梵文了。但是它傳到南傳的時候,他用他們當地國家的語言的拼音,用音把它再拼回來。

問:它的字母呢?就是放在前面?

師父:字母其實在,我等一下後面會講它字母。其實在印度它有很多種字母,我等一下會介紹,最後面我會介紹它用的語言跟字母,大概會提一下。

剛剛如果講有問題的話,你可以再提出來師父斟酌的回答,只要不影響課的進度,或是不要離題太遠,師父都儘量回答。

接下來,這個四部阿含還有五部你可以哪,師父它為什麼多一個小部?我後面會講。

再來,第一項 雜阿含

我們四阿含還記得嗎?雜阿含還有什麼?中阿含、長阿含、還有增一阿含。我們先來講第一個雜阿含。

你看到第一句很重要,「佛法只是一切事相應教」。

佛法這時候是教法,教法它只是一切事相應教,它不一定稱為經,經是經過編輯或者是結集之後才叫經。師父再強調你們一定要有這個概念,佛法就是教法。佛陀沒有講說我來講哪一部經,佛陀不會說我講哪一部經給你聽,佛陀就是開示說你這樣子應該怎麼樣,他就是這樣告訴你,他不會說我這部經叫什麼經。所有的經都是一定是佛弟子之後,不管是結集或編輯過才叫經。

「佛法只是一切事相應教,佛隨機散說,弟子依部類而集成,就是雜阿含。」

現在我們來一字一字來看。

」佛法只是一切事……「什麼事?修行事,跟修行相契相應的教法,這就是佛法。所以我問你「佛說……」人家很多人在討論「佛說……」佛說什麼?你不要用禪宗佛沒有說什麼,佛說了30年的,你說沒說,現在不要先弄那個。我說佛說什麼?佛就教法,佛說的就一切事相應教,所以佛說的內容怎麼定義?你不能把」佛說的就是一切事相應教「定為說佛一句一字這樣叫做佛說,你這樣定問題會很大,為什麼?如果你非得定說佛是這樣子用什麼一字一句,像師父現在,像錄音這樣子講出來的話,那問題會很大,因為我們不知道到底佛當初用什麼語言講的。你說巴利文,我是說可能但是也不能百分百。如果你說是巴利文現在這隻有巴利經典是佛說,其他都不是,那中文這些經典那就不是佛說的。為什麼?因為它不是佛當初的語言,它是翻譯過來。你不能因為翻譯過來就說這不是佛說的,所以要記得佛說的就是佛法,佛法它的內容就是一切事相應教,所以只要是一切事相應教,它就是佛說。這是應該有的概念。

還有」佛說法是隨機散說",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概念。佛不是說來我現在開班收徒打廣告,那麼我現在從增上善學、增上性學,然後增上戒定慧,然後證解脫……佛陀不會這樣子教的,因為佛陀並沒有住在一個固定的同一個地方。佛陀當初跟孔子很像,帶著一堆弟子在南尼泊爾以及印度恆河流域到處去教化,所以他到處去,到哪裡遇到什麼人他就講什麼法。你說「有沒有地方住久一點的?」當然有。但是住久一點,每天來拜訪佛陀的,佛陀不是開班收徒,佛陀從來就不是說我在這裡開班,然後大家時間到來,很多時候是佛弟子動不動討論有問題跑去就找佛了,或是說今天哪一個在家居士或哪一個皇宮貴族來面見佛陀,那麼佛陀就隨機教化。所以佛隨機教化四十五年。第一結集第二結集,佛弟子就依部類而集成。所以你說第一次結集的時候,難道說誰先誰後他就隨便零零散散的,當然不是這樣子。你都會分門歸類的,那時候佛弟子怎麼不會分門歸類?所以當初佛弟子在編輯的時候,在結集之後在編輯的時候是「佛弟子依部類而集成」,那什麼部類師父等下會講。

它的部類基本上是主題,主要指的就是主題。來誰告訴我佛教裡面可以有什麼主題?你要編佛教的話,如果說以主題來編,佛教裡面舉個例子可以有什麼主題?

問:苦集滅道、四諦、四聖諦、十二因緣、八正道、四食、五蘊、四念住、三環、緣起、三十七道品、緣起性空……

師父:緣起是一個主題,它已經不一定講性空了,但是它講緣起無我,意思上差不多。還有嗎?戒定慧也是一個主題,可以是一個主題。所以

所以當初佛弟子在編輯不是零零散散的,他是把同類的東西依主題來分門別類,就是依部類而集成就是雜阿含經。那你就會有疑問了,那一部類為什麼叫雜呢?

問:雜就是不單一。

師父:你這個解釋不錯,不是只有一個那就是「雜」。其實古代《瑜伽師地論》,還是其他論其他解釋這個「雜」不是雜亂的意思,它這個雜是《間廁鳩集》。

問:《間廁鳩集》是怎麼樣?

師父:你不知道,如果我沒解釋,反正不知道沒關係,後面這個比較重要。

「集合為部類的意思。」間廁鳩集就是分門別類了(categories),這是古字。《間廁鳩集》就是分門別類集合為部類的意思,所以它的雜不是雜亂,它的雜是分門別類的意思,所以它的雜就是間廁鳩集就是分門別類的意思。所以他為什麼分門?他這叫作相應。他的相應教是什麼樣?他除了跟教相應以外,還有相應的東西。一切事相應,依主題不同把相同的東西分門別類的歸在一起,這個就是一切事相應教,就是雜阿含「雜」的意思,所以雜含的雜是分門別類。依什麼來分門別類?依主題來分門別類。依一切事相應教的內容同主題的東西集合在一起,既是《雜阿含》的「雜」的意思,所以《雜阿含》巴利文叫Samyutta-nikāya同為"相應"的意思。這個南傳它叫做Samyutta-nikāya是相應。它相應什麼?除了跟教法相應以外,它的相應意思就是說同一類的叫相應,所以同一類它就集合在一起。

問:nikāya是什麼意思?

師父:nikāya就是部類,部的意思,品類或部類的意思。

問:所以有這麼多的常隨眾就千萬人行,佛陀就像孔夫子周遊列國,可是佛陀他那時候去各個地方是不是一般都是除非有大富長者或者國王那種,因為他們那麼多人去,要護持就沒有人護持他們禪定。

師父:其實我們一般說常隨眾那麼多了,但是根據《阿含經》有時候佛陀可能也就跟著幾十個人,十來個二十個左右而已,有時候也有這樣子狀況。

問:他是不是總是一開示有護持的護法的居士?

師父:有些,比如說是這樣他(佛陀)看地方,有些大事皇宮貴族當然就沒問題,但是有些鄉下小地方,佛陀可能就帶著十幾個去而已。所以曾經在很多聚落裡面,佛陀甚至只是跟著阿難還是幾個這樣走而已。所以在《阿含經》裡面曾經佛陀有一次進入婆羅門村托不到東西,因為婆羅門他只供婆羅門而已。我們說常隨眾一千二百五十人,當然是說量大的時候是這個樣子,可能多可能少,當然不一定是這樣,多的時候可能更多,少的時候可能就十幾個甚至幾個跟著,你看到什麼地方去。

問:可是佛陀還是有一個他的本部。

師父:沒有本部。他就是這樣一直到年紀大之後又受傷,諸行行無常,身體慢慢不行的時候他就住下來。

問:所以這個就是所謂的有點類似無居無定所。

師父:對。他的原則就是居無定所,他不是沒地方,他的原則就是居無定所。你問得很好,為什麼原則是居無定所?除了傳法很重要以外,你就住在這個地方,比如說師父在卡加利那,其他地方的人呢?當然不是說師父多厲害,我是舉一個例子,其他地方就比較沒有機會聽法,所以他必須第一個弘法。第二個呢?

問:利益眾生。

師父:利益眾生跟弘法是一樣的。我們借力,還有我們的僧團裡面有一個規定,最早的時候一個地方不可以(居)住超過三天。為什麼?怕產生地方的執著。就是要身無分文,身沒有財產,但是你不要想說窩久了就變成你的,他(佛陀)是不允許這樣子的。你不要以為這個沒什麼,人都是有這樣習慣的,不要說人,動物有這種習慣,地方窩久了會產生對地方的執著,窩久就變成你的。流浪漢有沒有爭地方的?流浪漢也有爭地盤。你以為最爛的我去都不去,但問題流浪漢對他來講就是什麼?垃圾桶旁邊是我長期占下來的你不能占,這個是我的。有些什麼樓梯間旁邊小的地方,有些就是這樣子,這是人的煩惱的根本特性,窩久就會有對一個東西就會產生執著。所以早期佛陀就規定說,必須這樣不能在一個地方(居)住待過三天。但是隨著因緣文化很多地方也沒辦法,佛到最後因為年紀大也沒辦法再這樣,所以他就在王舍城長住了蠻久。但是我們就要知道他的用意跟原則精神到底在哪裡。

問:我有一個比較好奇的問題,就是佛教在印度興盛了多少年?

師父:印度興盛嚴格來講,我們只能說到底多興盛不知道,但我們嚴格來講從佛陀時代開始,但是真正它有幾個弘播的層次,佛陀時代主要是以恆河東北印跟橫河流域一帶為主,後來阿育王把它擴展成為弘揚整個印度,那麼阿育王也派人傳到斯里蘭卡。阿育王之後佛教漸漸擴張到中亞,然後慢慢到中國。我們先不講興盛,就是說佛教在印度大概流傳了多久?從佛陀開始,如果從他入滅開始,二千四百年前一直到一千年前在印度滅亡。一千年前左右在穆斯林進去之後佛教正式宣告成住壞滅,大概有一千四百年左右。那麼你說最興盛的時期應該是從阿育王開始,從阿育王那個時代開始,那麼到差不多相對於我們的唐末之後佛教就慢慢沒落了,就是六七世紀七八世紀左右,到十世紀就滅亡了。師父只是說大概,不是說一定是怎麼樣。

問:那是不這個地方是一切事相應教同主題合集在一起叫雜阿含,另外三個阿含難道不是叫同主題嗎?

師父:不是不是,它就不是以主題來劃分。當然,它不是以主題來類集的,中阿含它有它每一個經,每個經都有一個經目(題目)。比如說,中阿含它不是只有一部,它裡面包括很多經,很多經它有名稱,但是雜阿含裡面的經它沒有名稱,它是有經樹,你這個問題等會再回答,因為後面我會講。

接下來,《阿含經》的雜阿含,現在講雜阿含,後面還會講其他阿含。

雜阿含經的組織分為三大部類,三個部分:修多羅、袛夜(geya)、記說。

修多羅就是我們一般最常說的suˆtra,我們常翻譯為經。但你說不是所有的經都是佛說的經嗎?對不起,我跟你講「修多羅」說出來有兩個意思。

狹義的「修多羅」專門指的就是《阿含經》的第一個部分。

所有的廣義的suˆtra,一切佛教的經都可以叫做suˆtra修多羅或者叫做經。所以你們要知道我們說經,佛教的經就是suˆtra,就是叫做經典的經,suˆtra我們就翻譯成經,經典的經,狹義的指的就是專指《阿含經》第一個部分修多羅這個部分。廣義的泛指一切佛教的經典。

第二個部分叫做袛夜 (geya),我後面會多作解說。

第三個叫做記說。這個記說後來被當成受記,但這裡的記說不是受記。這裡的記說是甚深探討的意思,英文有explanation,還有system nice。這裡的記說不是受記,是討論,對甚深法的討論的意思,討論跟解說的意思。

問:師父現在我想問一個問題,是不是在佛教裡面所有經,能稱之為經的不需要是釋迦牟尼佛所說的?

師父:這是一般的理解。當你不去做非常詳細的探討跟研究的時候,我們可以說經就是佛說的叫經,一般的理解。

問:但是六祖慧能的《壇經》呢?

師父:那個就例外了,那個事眾國的,我們現在講的是印度過來的。所以印度過來的一般來講如果叫經的話,那就是必須佛說或佛弟子們依佛而說。那是一般的理解。六祖壇經它是比較特殊了,為什麼它叫六祖壇經我也不知道,但是實際上六祖壇經不能把它當成是我們這裡講的經的概念了,它是另外一個意思。所以基本上我們只能說一般來說經是佛說的叫做經,但是要更詳細來講說除了佛說以外,還有佛弟子依佛意而說,那麼佛陀認可也可以。我後面等一下會講,其實你看阿含經裡面,記說裡面有弟子所說。

基本上修多羅是什麼意思呢?我不是說suˆtra嘛,等一下我會解釋的更詳細。它叫做契經或者叫做經,散文的教說,這是經典集成中最早的部分。

什麼叫做散文的教說?就是長行描述,就是描述。跟有做成有偈頌的又不一樣,你們知道什麼叫偈嗎?有押韻的,有幾個字有押韻的那個叫做偈頌。長行記說就是說,它沒有說限定幾個字然後必須押韻,它就是描述一個故事,或是描述佛陀怎麼教導,就是一種長行的描述,這個叫長行或者是散文的記說,或者是散文的描述。這個地方就是一個的故事,一個一個的故事,這個故事都是佛陀怎麼教導弟子,或是佛弟子跟佛弟子怎麼討論,就是這修羅多的部分,我等一下會再講。

第二部分叫做袛夜 。

袛夜 叫做詩意:有詩頌、朗誦、唱頌、歌詠。有這個就必須牽扯到有幾個字要押韻,這是它的第二部分,現存雜阿含的第二個部分,我大概講一下後面會細講。

第三個叫做記說,對問題的回答,裡面有佛記說、佛所說還有弟子所說。所以你們現在要記得雜阿含分為三部分——修多羅、袛夜 、還有記說三個部分,記說裡面有佛說,還有弟子所說,就有這三部分。這三部分我等一下下面還會詳細的解說。

問:師父這三個是比方說經一到經多少是修多羅,然後接下來是袛夜 ,然後再接下來多少經是記說?

師父:對,大概,我後面會講。對,你大概意思是這樣沒錯。就是比如說前面的一百二十經是修多羅,後面多少經是什麼,因為很容易分,我等一下講你就很容易分。後面那些是這個部分,所以三大部分。我等一下會把它列出來會更詳細。

問:阿含經的組織是什麼?

師父:雜阿含,雜阿含的組織,我們還沒有講到其他三部阿含。

問:它是稱為什麼?就是一部兩部三部?

師父:第一經、第二經、第三經、第四經。

問:每一經裡面都有修多羅的部分?

師父:沒有,比如說雜阿含部分有三百個經,可能前面一百個經是屬於修多羅的部分,然後第一百到二百是屬於袛夜 的部分,然後最後就屬於記說,就這樣分的。我後面會分所以不用緊張,我後面會把它分出來。現在慢慢清楚了。

修多羅包括五陰誦及六入處誦、雜因誦、道品誦,四部分。五陰誦第一,六入處誦第二,雜因誦第三,道品誦第四。

剛才師父有沒有說部類、分類或者分門別類的以哪一些主題?

五蘊處,十二入處,六入處,包括六入處,包括十二入處,包括十八界。

雜因誦它講緣起,緣起就包括十二因緣,包括三法印,都有。

道品誦,三學、八正道,三十七道品,這就是修多羅的部分。

當然它是分門別類,有沒有五蘊、六入這樣分,但是每一個裡面有很多經。

袛夜 部分就是八眾誦,哪八眾誦?天龍八部,人事眾,天事眾。袛夜 專門針對八眾,它有八眾誦。記說有弟子所說,有如來所說,有這兩部分,就是這樣一個範圍。這樣容易分的嗎?所以雜你看它是以主題分布,當初結集的時候它就以主題來分。這五陰又叫做五蘊,它只是在翻譯的時候不一樣而已。

問:師父,記說是為什麼把弟子所說的放在前面,然後如來所說放在第二個,放後面?

師父:他只是編排的問題,他就這樣子排的問題。他有他的一個特殊的意思,我等一下後面會講。基本上記說的部分,弟子所說比如來所說更重要。他不是說弟子比較厲害,因為如來主要的教法都是在前面教的,但是後面的如來所說它有它的一個特殊的用意,如來所說這部分他以如來功德、果德來度化眾生為主,他不是在探討勝甚義。但是弟子所說這部分很多是弟子跟佛在探討,或者弟子跟弟子在探討,佛陀在這部分解說的教法的勝甚利到底是什麼?

問:師父,譬如說修多羅是這樣的話,看得出來修行次第就可以教法,然後偈誦或者袛夜 、八眾誦,它裡面是不是也都包含類似這種?

師父:也是很多經。

問:主題也是就類似阿含經?

師父:對,等一下我會講。什麼眾?八眾,比如說天眾它歸一類,沙門眾歸一類,這一類全部都是講沙門,很多沙門來問佛陀,魔眾歸一類。我等下後面會講。

問:師父講白骨觀,什麼那些修定的方法,都是在道品裡面會講。

師父:對,都會在道品里講。

問:我有一個好奇的問題,當時的魔眾指的什麼?

師父:魔眾它的範圍其實有點廣,有時候是真的天魔,有時候是指煩惱。但是問題是說你怎麼分,他只要講說這是什麼魔的就把它歸起來。比如說它有五蘊之魔就是那就是五蘊,所以它的魔其實規範的蠻廣。

問:它和居士眾是有很大區別?

師父:對,有區別的。居士必須是人。

問:魔眾不一定是人?

師父:魔眾基本上就不是人。

問:像提婆達多,像那種害佛的,就不叫他是魔眾?

師父:因為他還是人。提婆達多害佛故事裡面有,但是他可能不是編在一個叫做提婆達多裡面,他可能佛陀在講的時候他在講,所以我們應該要了解一定要修行要修什麼,比如說他談到說有四聖諦,他可能就歸在四聖諦裡面。這很有趣的,當初佛陀就跟阿難說提婆達多時候死後下了地獄,阿難就很難過,因為提婆達多是阿難的哥哥。那麼佛陀就告訴阿難了說這不是佛所為,不是天不是魔不是誰所為,是提婆達多自己造的業,那就必須下地獄,這沒辦法的事情。因為阿難問你是佛,為什麼讓他下地獄?佛說不是我讓他下地獄,是他自己造的一些惡業,讓他自己下地獄,有這樣的一個故事。以後有這個以後應該都會談到,慢慢講內容都會談到。

修多羅它的意義:to sew(縫)、and connected with(連結)、a thread(線)、yarn(線)、string(穿)、line(線)、cord(線)、wire(線),所以修多羅本意它是有線或穿的意思,所以中文它有縫、有連接,有線、有穿、有串起,又叫做契經,這是散文的教說,說是經典最早的部分。

我現在問你說為什麼修多羅它用線來說,它有什麼意思呢?

問:難道是佛說的理和具體的修行事一個一個給連起來了?

師父:你這樣想當然是有道理,而且不錯,基本上好像意義不是這個樣子。

問:是不是把幾個主題都連起來?

師父:有幾個主題連起來這樣的一個意思。基本上它是把教法分門別類之後,把它歸納串起來成為經。

記得師父講過教法跟經嗎?它把不同類的教法分門別類之後,然後把它歸納整合起來。佛陀在各地散說那是教法不叫經,所以現在是做比較細的分析,你不要說師父那個怎麼不叫經,佛說的叫經,我說那是我們一般後來的認知。最早佛說的就是教法,它不叫經。那麼佛散說的教法弟子之後把它歸納分門別類之後,利用分門別類把它整合起來,等於是把它整個連接起來,這個就叫做經。所以由教法變成經,必須是由弟子整合的過程,必須是有教法必須有弟子整合的過程,之後就變成經,所以叫做契經,是散文的教說這是經典集成中最早的部分。

問:契經這個契是什麼意思?

師父:就是相應的意思,契就是相應的意思。什麼跟什麼相應,事相應的、,一切事相應。

內容上有五陰誦第一。五陰誦第一就叫做陰相應,就是五陰相應,一共有一百七十八經,比我剛才舉的例子多很多。

問:經是講每一句話還是?

師父:不是,一個小故事,這裡的一百七十八經表示有178個小故事。這些故事有的長有的短,有的可能就幾行而已,字上可能幾行而已,或是說可能最多就是一頁,就是佛陀在哪裡,「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哪裡,然後什么弟子來了,然後怎麼樣,它一共有一百七十八經,這一百七十八經就是178個小故事。

六入誦第二,入處相應有二百八十五經。

雜音誦第三,它裡面還分成幾個部類,有因緣相應講緣起的;有諦相應講四聖諦;界,十八界或六界;受相應,受受、想、行、,受相應。這個相應也是一樣雜的意思的,也是分類的意思,也就是說雜因誦還分成這五類,然後每一類裡面都有一些經。

還有道品相應,有念處相應,四念處,正斷、四正斷,四如意足,根,五根,五力、覺知,還有聖道相應,還有安那般那相應。師父這邊講的禪座叫做安那般那,你看它把安那般那還特別列出一個。

還有學相應,不壞相應,這學就是三學,不壞淨就是四不壞境,這就是修多羅suˆtra的內容。我們前面是在講修多羅的意義、內容,那麼以後我們在教的時候,我們不會這樣一個一個教了,我們把它依修行的道次地,佛雖然散說,但是後來佛弟子又把它編成道次第,從增上善學、信學、戒定慧,然後證解脫這樣子。我們把它排起來,然後在這些經裡面去找他怎麼樣在談戒,怎麼樣禪定,怎麼樣談慧,就這樣子,然後怎麼談生起信心是怎麼樣。

問:師父,受相應和他為什麼沒歸到那個五陰相應裡面去?

師父:因為他有他的特殊用意,我們以後看到的時候就知道了。它受不一定只是受、想、行、的受,它還有其他的。

問:為什麼叫誦呢?因為我們一般講誦,都是合轍押韻的。

師父:為什麼要叫誦?很簡單,以前是誦出的,口口相傳是誦出來的。

問:講故事他也要誦的是吧?

師父:基本上是這樣子的。就是說他最早以前背的時候,他不一定把內容長行背出來,他可能是背偈頌,他只記偈頌就知道它的內容。所以是誦出的,所以他們叫誦出。師父教《成佛之道》成前面有沒有偈頌?有。有些人厲害《成佛之道》有背,但是我現在忘光了,如果你把它背起來,你對它的內容很了解,你都不用看。

我今天教我把前面幾個誦寫出來,我就照誦講講它的內容。

問:是不是像我們背湯頭歌一樣,濃縮了精華的,

師父:對,也有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你要背起來你就可以說「人之初」是什麼意思,然後就開始解釋。所以他們古代就是口口相傳這樣誦出來的。不是寫下來,是誦出來的,不是記下來的。

舉個例子,比如說因相應處,我舉個例子。這是一個經,其中一個小經,這樣就是一個經了。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袛樹給孤獨園。時,有異比丘來詣佛所,為佛作禮,卻住一面,白佛言:】到這裡應該沒有什麼問題吧。

「如世尊說多聞,"多聞,一般你們認知的多聞叫什麼?廣博多聞,好像懂很多,一般都會這樣認識,其實不是。

你看,【如世尊說多聞,云何多聞?】多聞到底是什麼意思呢?有沒有記得這個「云何」?師父說這個「云何」在中文字裡面可麻煩了,有五個壞,有五個W。「云何」可不可以是what的意思?有沒有what的意思?有沒有how的意思?有沒有which,匯合的意思,好像都有,那你就要看他到底問的是什麼。他說「云何為多聞?」這裡是什麼?是屬於哪一個?什麼是what?什麼是多聞,是不是?

【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汝今問我多聞義耶?」】這個應該很白話。

【比丘白佛:「唯然,世尊!」】——對的,我就是問世尊說什麼是多聞。

【佛告比丘:「諦聽,善思,」】——好好的聽,好好的去思考,不要師父說的你就說對。

【當為汝說。比丘當知,若聞色是生厭、離欲、滅盡、寂靜法,是名多聞;」】

什麼叫」聞色是生厭「?你要聽聞道說,色不是我們所能夠貪著的啦,我們必須對色起厭離心,不要去貪著,要離欲愛就能滅盡集盡法,如果能這樣做慢慢就能解脫到達寂靜和涅槃,這樣的話就叫做多聞。

【如是聞受、想、行、識,是生厭、離欲、滅盡、寂靜法,是名多聞比丘,是名如來所說多聞。】這樣明白了嗎?

他這裡講多聞什麼意思?這裡的「多」不是很多的意思,是你要聽聞到甚深的佛法,甚深的解脫法,要聽到告訴你說這個物質的東西不是你能夠去感染的,不是你人應該去執著的。所以下次看到LV,看到Benz,你就要想到多聞。離LV生厭,離欲,離Benz生厭,離欲,能達到集盡解脫,這個才叫做多聞,而不是說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什麼都懂,就是佛法不懂,那不叫多聞。

你看他有講五蘊,這個經裡面其實它的主題很多,它的主題好像是在講多聞,但是你不能因為他講什麼就列一個(主題),他很多地方多聞可能只講四五個經而已,你不能四五個經編一個(主題)。所以你看因為他有講色、受、想、行、識所以他編在哪裡?五蘊相應。這樣各位了解嗎?

問:紅字是因為它是色一系的?

師父:紅色這個是師父把它弄出來的,特別指說,因為他講色、受、想、行、識。

問:對,您要是講的時候能把後頭那幾個給解釋一下,舉個例子比較好。比方說是講到他說的是【如是聞,受、想、行、識,】他省略了,重複了一句話,它本生把聞,比方說最後一個是識是生厭,離欲,滅盡,寂靜,你看這個識你怎麼去生厭,你怎麼離欲?

師父:這個以後我慢慢跟你講。我現在不講這些,這個以後我再講,那這樣講完了以後不用講了。其實你聽過師父講應該都知道了,我後面會講了,你應該都知道什麼叫做五蘊離欲,就是師父畫的三個圈。知道嗎?不知道沒關係,以後師父會講。我問你如果你懂的話,師父畫 的ABC三個圈跟五蘊沒有關係?當然是有深的關係。我會講怎麼樣生厭,為什麼會,因為我們的……我想一下哪裡有,沒關係啦反正以後師父會講。師父有一個叫做《活在心經的自在中》,是一個演講,裡面有講。

我們再來看第二個。

【爾時,有異比丘來詣佛所,頭面禮足,卻住一面。】什麼叫「頭面禮足」?不只是磕頭,他不是把佛的足抬起來,而是低下去捧佛足,捧著然後用額頭去碰,這是印度行大禮,是表示說我對你最高的尊敬。這是最尊貴的地方,足是一般人最下的地方,他是這樣去碰表示說我最對佛陀最高的尊重。

【卻住一面,白佛言:「如世尊所說法師,云何名為法師?」】我們現在不是稱出家人為法師,他有定義的。

【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汝今欲知如來所說法師義耶?」】這應該不用解釋了。

【「比丘白佛言:」唯然,世尊!佛告比丘:「諦聽,善思,當為汝說。」佛告比丘:「若於色說是生厭、離欲、滅盡、寂靜法者,是名法師。若於受、想、行、識,說是生厭、離欲、滅盡,寂靜法者,是名法師,是名如來所說法師。」時,彼比丘聞佛所說,踴躍歡喜,作禮而去。】什麼叫做法師,什麼叫做法?

問:1:44:30

師父:但是重點不一樣。你要能夠聽到寂滅,離欲之法你才叫做多聞。一個法師要怎麼樣才能稱得法師?要跟你說寂靜解脫之法,要勸你離欲,不要在物質上太貪著,要這樣的說法這個人才能叫法師。如果跟你講那些天文地理或者是講那些跟生死解脫沒有關係的,不能叫法師。

為什麼師父要舉這兩個經呢?因為師父現在在講五蘊誦。他把五蘊結為一個誦,就是說這一類雖然有時候講的重點可能不太一樣,但是因為都有提到五蘊,所以就把它歸納在五蘊的部類裡面。雖然都是談五蘊,但是每一個重點都不大一樣。

前面是講怎麼才叫多聞,這裡講什麼樣的人才叫做法師,這樣各位了解嗎?不管它主題或許有不一樣,但是它講的都是五蘊,所以得把它集合為五蘊誦,蘊相應。

問:是這樣師父,我讀這一段的時候讀不懂。我覺得您的用紅色一標,我發現多聞和這兩個區別是在於「若於說色是生厭」,於色說是。因為這個是法師嘛,法師要說法,他要說的時候色是什麼。

師父:「於色是生厭」,我這個紅字是告訴你主要要表達是這裡有色、受、想、行、識,這樣你知道嗎?你不要被這紅字等一下又弄得,我意思說這裡有講色、受、想、行、識,所以他把有講色、受、想、行、識五蘊的就歸類到五蘊誦裡面,這樣各位了解嗎?但是五蘊誦裡面雖然都講色、受、想、行、識,但它表達的主題不大一樣。不是主題,是表達的重點可能不大一樣。

阿含經-6

各位同學大家好。我們繼續來講《阿含經》,繼續講《阿含經》。今天會講《雜阿含》的部類,還有四部阿含的成立。你要知道《阿含經》它有四部,記得嗎?哪四部?

答:《雜阿含》、《中阿含》、《增一阿含》……

師父:還沒,慢慢來。《雜阿含》,然後呢《中阿含》、《長阿含》、《增一阿含》,很容易吧。

第一個《雜阿含》的雜的意思是相應的意思,部類的意思。當然接下來就是長度稍微長一點的,因為《中阿含》裡面的經典,每一個經有名稱,而且比較長。那個《雜阿含》裡面的經有時候很短,像上次師父給你們看短短的而已。《中阿含》比較長一點,在更長的是長阿含,那麼後來還有增補的《增一阿含》,《增一阿含》它是由1、2、3、4、5這樣排列下來,我後面會講。

那麼《雜阿含》它分成三大部,哪三大部分記得嗎?

第一個部分是修多羅,然後袛夜、記說。記得修多羅、袛夜、記說這是構成《雜阿含》的三個主要部分,那麼其中又以修多羅為主,這樣各位了解嗎?後面我們慢慢會講。

好,那麼接下來我們就講到修多羅,修多羅梵文是sūtra,上次有大概講了一下。廣義的修多羅,所有的經典廣義都可以叫修多羅,只要是經。我們現在又普遍的新的概念跟定義,只要是經都可以叫做修多羅,《六祖壇經》那是例外。上次有人問《六祖壇經》那個例外,那個很特殊。一般經就是在印度佛的時代,我們這樣定義比較清楚一點。所謂的經是指佛的時代佛還有佛弟子所講出來的那個就叫做經。這樣各位了解嗎?這樣了解大概就是這樣講廣義的,所以大小乘所有的都可以叫經典。那麼如果狹義的來講,就是定義的狹義來講,有一部分就是《雜阿含》的第一部分修多羅,這個是比較狹義的最狹隘的定義。所以有時候我們談修多羅,如果是講經講sūtra的時候,一般講的都是大範圍的定義,好,但是如果很專業在探討《阿含經》的時候,講的修多羅指的就是《阿含經》的第一個部分,這樣大家了解嗎?

好,那麼第二個,師父要給大家一個觀念,上個禮拜也提過。就籠統的來講,一般的宗教性籠統的來講,經就是佛那個佛的時代佛跟佛弟子的討論,對佛法的說明,我們一般的理解是這樣子,這樣子一般的理解沒問題,但如果要更精確的去了解經的意義的時候,那我們就要分別來說了。分別來說什麼?其實所有的經都經過佛弟子的編輯跟結集才能叫做經,這樣各位了解嗎?也就是說佛陀的時代,不管是佛還是佛弟子他們所講的東西都不能叫經,他們所講的東西叫做教法,教法,所以一般講說佛講什麼經,你們一般來講沒有錯,你不能回去之後跟人家講說其實佛沒有講這部經,不是這樣子。其實一般廣泛的定義這樣沒錯,但是我們現在做細節上更精確的討論的話,其實佛跟佛弟子他應機,根據什麼樣根基,根據什麼樣的人討論,他不一定說我這樣講完之後這部經叫什麼經,它不一定是這個樣子。他有時候教只是教法,教你們怎麼解脫或怎麼修行成佛,他不一定從頭講到尾,很像是今天你們來問師父,師父就針對每個人問題講,教導,然後佛弟子跟佛弟子間會探討,所以這些東西探討之後都叫做教法,這樣各位清楚嗎?那麼教法經過佛弟子的結集或編輯之後,就變成什麼?才會有經的東西出現,那這個是廣義的,廣義的經。那麼狹義的經就是這裡指的修多羅《阿含經》的部分,但是修多羅的部分還是怎麼樣?符合這個意義,由教法經過結集之後就變成經。這個是各位同學現在上的是比較專業的課程,我問你你們在國小國中有沒有上過物理課?,有哦。它會基本做一些很簡單的定義,但是到了大學時候,它的物理的做更經確定義的時候可能就會跟你國小國中認知的有時候不大一樣,這樣各位了解嗎?

好,那麼首先《阿含經》的第一部分叫修多羅,叫sūtra,sūtra梵文字它本來的意義有sew、connected with……,就是縫、連結、線、貫穿、穿起來……所以它有時候又翻成契經,你看這個契有相連結的意思,契合的意思,這是」散文的教說,這是經典中集成的最早部分「。那麼為什麼這個部分叫經呢?因為它是什麼意思?它是佛弟子把佛的種種教法有沒有?整個集在一起貫連起來這樣子,經過有類集的分門別類的安排,那就變成有好像一個東西把它串起來,整個規模一個串連接起來,所以這樣就變成經。所以師父為什麼說有教法變成經,必須有分門別類之後的類集,這樣各位了解嗎?

問:師父我提問,那麼在《金剛經》裡面須菩提問佛【當何名此經?】是不是真的佛,哦此經,因為……

師父:對,【當何名此經?】的時候,其實中間已經有經過佛弟子的編輯了。

問:那麼當時實際上他們應該這樣的,就是當何名這個教法。

師父:當何名這個教法。那麼當然你看喲《金剛經》自己也講了它不一定叫《金剛經》,它是列舉無相的教法,空的教法,這個都可以算呢。這樣子這們各位了解嗎?其實般若經裡面很多類似這種空的教法,它不一定稱作什麼經,只是《金剛經》後來比較凸顯的能把它突出來,所以我們叫《金剛經》,但是依《金剛經》它不一定就叫《金剛經》,它可以叫各式各樣的教法,所以它裡面不只是《金剛經》一個名稱而已,它有好幾種名稱。

好。所以你現在就是說這個是一般的理解沒有問題了,那師父意思是說其實它的過程上是經過這樣的一個過程。好,那麼我們再來了解一下,這個是修多羅。好,那麼這是」散文的教說,這是經典集成部分「,為什麼特別說是散文的教說呢?因為經典裡面有很多的是什麼?偈頌的,有押韻的,這些沒有押韻的就像故事一樣的敘述,就叫做散文的教說。這們各位了解嗎?好,那麼它的內容上次有講過有五陰頌。五陰頌裡面的陰相應只有一個相應叫因相應,這個相應記得嗎?分門別類的意思,雜的意思,分門別類。有六入處頌第二,就是入處相應;雜因頌第三:因緣相應,還有諦相應、界相應、受相應。然後這個因緣講緣起,諦相應講四聖諦,道品相應就是講什麼?修行的道,有八正道,有覺支什麼,覺支是什麼?七覺支。念處呢?四念處。正斷呢?四正斷什麼?四正斷又叫四正勤啦。它為什麼叫四正斷?斷惡修善,

【還沒已生起惡要令其斷,未生惡令之不生,未生善要令其生,已生善令其增長。】

所以這叫做四正斷,四正勤。四如意足是什麼?是修定,我後面都會講。然後有根,哪一個根?五根是哪五根?信、淨、念、定、慧。然後接下來有五力,然後有七覺支、有八正道,這個就要講什麼?三十七道品,三十七道品就叫做道品相應。這三十七道品我們後面會講它中間是一個整體,這三十七道品是一個整體的,那每一個部分它只是從這個道品一整體的一個道品裡面,從某一個角度或者某一個地方再談某一個東西。所以其實修行就是一個是完整性的完整的次第,完整的次第裡面每一個東西它強調的不一樣。裡面講的最完整的是聖道相應就是八正道,八正道是最完整的,還有三學也是完整,但是有時候講的不精細。那比如說覺支相應呢?我想你們記得你們應該也不記得七覺支的第一覺支是哪一個覺支?好,念,念覺知,然後到最後兩個是什麼?定跟舍。記得嗎?好,那麼從命開始到最後的定跟舍,它是在講什麼?它跟八正道什麼配合?八正道最後兩支是什麼?八正道最後兩支是正念正定了。八正道最後不是正念,然後有正定,記得嗎?(師父畫黑板)那一般我們講說從念可以生定對不對,正念的訓練,然後定是結果。念是方法訓練的方法,然後正定就是結果,但是問題是這中間是有學問的,這中間的過程就是什麼?(中間)的學問就是七覺支,七覺支就是從正念,第一個是念覺支到定,然後舍的一個過程,

它裡面的有一個叫如意足。什麼如意足?四如意足。它其實是如意足一直是在講修正念跟正定的,其實它是在修定的,但是修定一定要從力開始修,它還是在修正念正定的。所以它整個完整的道品,它完整的道品裡面,它的三十七道品就是從每一部分不同的部分強調它是在談什麼,這樣子。

好,然後這上個禮拜有講,我們來看看,現在師父只是舉一個例子而已,舉一個例子。舉一個例子它怎麼樣?比如它說,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袛樹……】

師父上次講過【有異比丘來詣佛所】就是有其他的比丘來。你看,你從這個故事可以看出,【佛住在舍衛國祗樹給孤獨園】的時候【有異比丘來詣佛所】,有異比丘就是說這個比丘不是跟佛住在一起,其他來的,但是也是佛弟子,不一定都是跟佛出家,有可能是目鍵連的徒弟,或是哪一個阿羅漢的徒弟,但是他看到佛來的,他知道佛住在這邊,他就跑來了。

【作禮,卻住一百,白佛言:「如世尊說多聞,云何為多聞?」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汝今問佛多聞義耶?」比丘白佛:「唯然,世尊!」】他說你是問佛多聞是什麼意思嗎?這個比丘說是的,然後佛告比丘你好好的聽,認真的聽,好好的思考,我為你說。

【比丘當知,若聞色是生厭、離欲、滅盡、寂靜法,是名多聞;如是聞受、想、行、識,】

這個地方因為紅字的地方意思就是說他提到受、想、行、識、五蘊,他提到五蘊,那麼在編輯,在結集的編輯的人他怎麼編呢?因為其實它裡面有一些重點,你看它重點是在講多聞,但是他不能因為這樣弄一個多聞,那這樣子很多。所以他因為有提到色受、想、行、識、五蘊,所以你覺得他會把它編在哪裡?哪一個相應裡面?它會弄在哪一個相應裡面?當然是五陰頌第一陰相應。他就因為這樣把它編在這個裡面,這樣各位同學大概了解嗎?剛剛那一經就被編在了五相應裡面,五陰頌裡面,陰相應頌裡面,所以陰相應頌有178經。每一個經平均大概都是剛剛那樣子的一個長度,當然有長有短,有的短的兩三行,長的可能就是一頁一頁多,不會很長。但是裡面都有一些重點,你看剛剛這個重點是什麼?這個五蘊我們大家都會知道,但是這裡有一個重點就是說什麼叫做多聞,多聞它的定義,《阿含經》還有佛法的定義。就不是說你天文地理什麼都懂叫多聞,那就不是了。你廣學多聞什麼都懂,四書五經,天文地理八卦什麼都懂,那個叫多聞?不是。他說要聞什麼,要聞厭、離欲、寂滅解脫之法,要聽到無常無我,要提到緣起四聖諦,這樣子才叫做多聞。

這個上禮拜有提過,另外一個經還是一個例子。它說【有異比丘來詣佛所,頭面禮足,卻住一面,白佛言:】「頭面禮足」這上個禮拜講過,這是古代印度的一個很恭敬的頂禮法。【如世尊所說法師,雲2可名為法師?】什麼叫做法師呢?【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汝今欲知如來所說法師義耶?」比丘白佛:」唯然,世尊!「佛告比丘:】你看【諦聽,善思】我上次說叫你好好聽聽清楚,然後要好好思考,不是叫你只有聽而已,聽清楚聽明白我講什麼,然後回去思考。他說【「若於色說是】就是說什麼叫法師呢?對這個說,這個色它的教說,說法師要叫你要生厭,要離欲,要滅盡,要寂靜,這個是寂靜法,然後是名法師,這樣子才叫做法師。於受、想、行、識說是生厭,叫你要離欲、色、受、想、行、識,不能對色、受、想、行、識產生貪著不舍,這樣子的教法跟講法,如果有人這樣教你,這樣的人才能叫做法師,才真正的說法。這樣各位了解嗎?

那麼你們不要小看說「於色生厭,離欲、滅盡……」這個都是根本教法,那以後我會講它的道理是怎麼樣。那麼因為他有講到色、受、想、行、識,五蘊,你們不要以為說這個是小乘,我問你《心經》有沒有講色、受、想、行、識?你們讀過《心經》嗎?《心經》第一個開頭就講什麼?【觀自在菩薩,行深波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我問你,如果你真正了解五蘊皆空的話,你會不會離五蘊怎麼樣?生厭、離欲、滅盡、寂靜,會不會?當然會。那我們一般人會有煩惱,會有貪嗔痴就是因為有什麼?對五蘊怎麼樣?不生厭,執著,沒有離欲,貪婪,然後覺得它真的有很好,不是滅盡的,不是寂靜之法。這們各位了解嗎?它表達不一樣,但是《阿含經》裡面實際上也告訴我們就是要這個樣子做,那你要是真正了解五蘊皆空的話,你就不會去對五蘊起貪婪了。因為我們照見五蘊不空,真的是有的,所以我們起貪婪,起愛戀,起執著。如果你照見五蘊皆空,在《阿含經》裡面它不講空,但是它講五蘊無我,但是它的意義如果講到深是一樣的,那麼你當然會對怎麼樣?五蘊不執著。這樣各位了解嗎?有沒有什麼問題?有什麼問題可以隨時發問。那麼你看它這個又會被排在哪裡?還是排在五蘊頌裡面的。我再問你一下,剛才不是講說有道品,那麼有什麼有六,你看,你看十八界相應,有因緣相應,這個是講緣起,有四聖諦,記得嗎?諦相應講什麼?講四聖諦。因緣講什麼?講緣起,還有十二緣起支,還有界講十八界,我問你們因緣相應,四聖諦、十八界這些在《心經》裡面有沒有?有還是沒有?還是不確定?還是不敢說?有。【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什麼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有沒有?乃至無意識界有沒有?都有,所以你不要忽略了這些,這些都是根本教法。你要了解《心經》,如果你對這些不懂,對五蘊、十二入處、十八界這些沒有真的懂,你真的不了解《心經》到底在講什麼。這樣你知道《阿含經》根本教法的重要了吧。這些不是說只有小乘在講,或是只有解脫在講,不是哦,到後面大乘也是在講這些東西,離不開的。只是它更深的去探討,更廣的去應用,這樣而已。

這樣子修多羅大概,師父只是給你們修多羅一個概念,這樣有沒有?如果它講十二入處,講什麼它就用在那個什麼十八界了裡面,就界相應裡面了,這樣知道它的編輯了。

接下來第二個部分叫做什麼?《阿含經》的第二部分叫做袛夜,叫做geya,袛夜叫做geya。這是《阿含經》的第二個組成部分,geya。

意義:最初:指的是修多羅重頌或攝頌。現存:有偈頌的八眾頌。什麼意思?

內容:八眾,比丘相應,魔相應,帝釋相應,剎帝利相應,婆羅門相應、梵天相應,這些都是它的內容。好,geya是印度的一種偈頌,那麼有押韻的它都可以叫偈頌,但是它其實印度的偈頌很多種內容,比如說卡卡或geya,這些都是偈頌,卡維卡他也是偈頌,只要是押韻的它都是偈頌,但是它不同的範圍名稱它的特性不大一樣。好,慢慢後面講到的時候我就會講。我們中文裡面有押韻的那一種可以叫做什麼?詩,詞。賦算不算?賦也是押韻的一種,好,所以你看中文裡面也有不同的,詩、詞、賦這些有沒有完全,是否完全一樣?沒有哦。有時候它的特性或文學題材或者它的特色不一樣,它(們)就不一樣。那麼同樣是有押韻的東西,有押韻的東西就叫做偈頌,但是偈頌裡面又分很多種偈頌,這樣知道嗎?那麼沒有押韻就叫做散文或長含,這樣明白嗎?清楚嗎?可以嗎?

好,那麼geya這種偈頌有什麼特色呢?最早的這個geya的偈頌呢,它指的是修多羅的重頌或攝頌,什麼意思?什麼叫做修多羅的重頌?最早,剛開始最早它是修多羅得重頌,或是攝頌,它是什麼意思?這個居士你知道嗎?你猜得出來,這樣猜得出來。你看到重頌還有攝頌猜的出來嗎?

答:是不是有時候會唱頌的一些?

師父:當然唱。但是頌很多種,但是為什麼它這裡特別叫做重頌,或特別叫做重重那個重,或叫那個攝,重頌又攝頌,什麼意思?而且特別指的是前面修多羅的重頌或攝頌,誰知道?猜猜看。師父要是一次講了,你們一定沒什麼印象,過了兩個月問你一定沒有印象。我現在這樣問的時候,你們去思考看看,之後兩個月問你,你絕對會有印象。

師父:為什麼叫重頌或者是攝頌?這個居士你是要猜猜看嗎?

答:重頌是不是反復的說?

師父:有反復的意思。

問:師父,像普門品裡面它前面講,然後後來又是一些那種短的是不是?

師父:那個就叫做重頌或叫做攝頌。因為從普門品來講,你們不要以為當初過來或是印度的,因為在印度普門品它本來就有增減又有變化,不一定是這麼多了,這樣你知道嗎?但是當初很多為什麼它可以講呢,其實師父上個禮拜有講過,很多時候它是記攝頌或偈頌。記得攝頌或偈頌,他照攝頌偈頌來解釋,他就可以解釋出長含的意思了。因為我們有時候不需要你有很多很多,你說只是短短的那沒問題,但是有時候你看一大篇一大部經典那麼多,那些古代印度那些人那些論師怎麼記?他不一定全部長含記起來,他記得是攝頌,那記攝頌之後他講經容易。可惜師父我頭腦沒那麼好,年紀已經大了。不然其實以前我們在讀《成佛之道》的時候,我們把偈頌背出來,這樣子的。那麼我可以不用備課,如果熟的話把揭頌背出來,裡面的內容熟的話我可以不用備課,每天來寫下偈頌我就可以照偈頌來講,這們各位了解嗎?所以它的攝頌的意思是前面長含散文的部分,佛講的什麼故事或者是有多少經什麼故事,佛弟子什麼故事呢?他用偈頌重新把它怎麼樣?連接起來,讓你容易去記憶那些。這是重頌跟攝頌的本來的意思,它有重,像普門品後面那些就是重頌,因為它前面講的什麼然後後面就什么弟子妙相應什麼就開始,你只要把它背起來你就差不多知道它內容是什麼。但經過了一陣子,可能幾十年之後,慢慢的這個重頌或偈頌它已經比較失去了它重頌的意思,它已經另指有具體內容的一部分,那麼這些內容就叫做比丘,就是八眾頌的內容。這樣各位了解嗎?它最早的是重頌,是指修多羅散文的重頌,但是在幾十年的發展當中,它慢慢的有它具體的部類,所以這時候修多羅變成了第二個就是叫geya,袛夜就有具體的內容。本來它沒有具體內容,本來它就是散文的經典的重頌而已,但後來發展成有具體的內容,那麼就變成了什麼?變成了《雜阿含》的第二部分,向各位同學了解嗎?可以嗎?有沒有什麼問題?那麼第一結集如果要更精確地講的話,第一結集其實它的內容其實就是修多羅跟重頌的部分,這時候重頌指的就是真的重頌,就是修多羅的重頌而已。可以嗎?有什麼問題嗎?這樣有沒有聽懂?有沒有了解師父在講什麼?你不懂?為什麼不懂?哪裡有問題?

問:geya最後它原來還是以一個頌的方式存在,然後到了第二集結的時候……

師父:不是,不是第二結集,到了,到了,對了,可以說第二,應該是,對了,可以說到第二結集。

問:所以說它是跟修多羅分開的。

師父:跟修多羅的部分。

問:你看經典裡面前面都是講,然後像《普賢行願品》,前面講普賢菩薩的一些願,最後就偈頌。

師父:對,那個就是重頌。

問:重頌就是攝頌最重要的部分。就像我們寫一篇文章,一開始abstract太簡單或者conclusion的時候,你押韻的或者什麼。

師父:你conclusion的時候把前面東西再講一次,但是你不是對你提綱挈領,而且是用有押韻的再講一遍,重新把它描述一遍,但是是押韻的簡單的短文這樣子。本來geya是這個意思。

問:可是師父不是說後來就?

師父:後來就慢慢發展就變成有具體的內容。

問:就是說重頌排在那,然後在前他們加上具體的內容,還是重頌之後他們加上呢?

師父:重頌之後把重頌拿到變成是專門指的這個(geya),這時候geya就不是重頌的意思了。它有這個內容的時候它就失去了重頌的意思。

問:可是重頌還在。

師父:重頌還在。修羅多的重頌還在。

問:還在。然後他現在是先看到重頌,然後後面看到他們就是解釋或者說重點……

師父:不是,本來是概要的攝頌,但到最後它變成已經不是重頌的意思了,它已經有具體的部類了,有具體的內容了,就不再只是修多羅的重頌而已。這樣明白嗎?

問:因為它原來是提綱挈領。

師父:那個東西都保存著,我等一下會講。那個東西都保存著,比如《阿含經》的修多羅部分,它每講十個經它就會有一個重頌,最早的geya是指那個重頌,那個都還保存著,但到了第二結集的時候的geya已經有它具體的內容部分了,已經不再是單純的修多羅的重頌而已。

問:所以它不僅是重頌,它還有長文。

師父:它還有長文,它已經有長文了,但是已經跟修多羅沒有太大關係了。已經是跟第一部分沒有太大關係的,另起一個部類。

問:它有長文的,長文也是一合著押韻的嗎?

師父:沒有,沒有,就沒有合著押韻的。

問:長文是針對的是geya?

師父:不是針對geya,是這時候,第二個這個時候的geya已經有偈頌的八眾頌了,八眾頌這裡面它有頌,文也有長行,裡面就是指這些內容。

問:這個內容是新增的?

師父:第二結集的時候新增加的內容。你們記得說,你問說那為什麼第二結集會新增加呢?其實要有一個觀念,佛的教法從第一結集以來一直在從各地不斷的傳出來,為什麼?師父上次講第一結集講完之後講過幾個原因記得嗎?因為雖然五百阿羅漢結集了,但是能不能代表整個佛教界就網羅說?那不可能的。記得嗎?一定還有一些各地的教法沒有被結集進去的。在第一結集之後,各地就不斷的說我以前聽過佛這樣說,但是我當初趕不及第一結集,所以各地方都有佛在各地方傳說的教法慢慢出來,所以慢慢地第二結集的內容就比第一結集更多了。到了第二結集是不是就這樣就結束沒問題了?佛的教法還是從各地不斷的出現,我後面繼續會再講。到這裡有沒有什麼問題?以後我們講內容的時候你們大概就會知道了。

問:師父是不是重頌和攝頌兩個是一樣的?

師父:一樣的,它就是頌,它既是重頌又是攝頌。來,我舉個例子給你看。

1【世尊告諸比丘:「當觀色無常……」】這個是《《雜阿含》經》的第1經,第2經到第4經、第5經、6、7、8、9、10,這10個經是《雜阿含》的第1經到第10經,這10個經師父沒有全部列出來,因為比較長了,但是內容差不多。

第1個它說【世尊告諸比丘:「當觀色無常……】後面就講說【當觀受、想、行、識、無常……】當觀什麼什麼……

第2個它說【如觀無常,苦、空、非我亦復如是……】,這是兩個經,從第2到第4經都是在講這個內容。然後第5就是【世尊告諸比丘:」觀色無常如實知……「】

第6【世尊告諸比丘:「於色不知、無明、不斷……】

第7、第8、第9都跟第6的內容差不多,都是在講不知、無明、不斷……

第10【世尊告諸比丘:」於色愛喜者,則於苦愛喜;於苦愛喜者,則於苦不得解脫……】,第10經是類似這樣的內容,當然它還比較長不是這麼短,我只是揭露比較重要的。

這10個經後面就有一個頌,這個頌就是重頌跟攝頌。它說【無常即苦、空、非我正思維,無知等四種,及於色喜樂】,這一個就是重頌跟攝頌。

問:最開始你們學這個時候是不是只要背頌就可以了?

師父:開始是,像我們學《成佛之道》的時候是有些是先有偈頌再有長含,那個就叫Karka。你知道嗎,古代印度有些它就是先寫偈頌再做長含的解釋,有些是先有長含它再做偈頌和攝頌。我們以前學有可能就是說先背偈頌,然後再去看它內容聽解說,有時候長含先講一講然後偈頌,所以以前《成佛之道》偈頌我們要背的,還有一些經典我就背偈頌了。你看攝頌為什麼要重頌呢?因為它把前面的重點都重複了。為什麼攝頌?因為它頌裡面把前面的重點也攝在裡面了。你看【無常即苦、空、非我……】有沒有?然後正思維就是對這些要正思維。【……無知等四種……】不知、無明、不斷,這些無知等四種,然後【及於色喜樂……】後面都是講對色喜樂,後面這第10就是講說【……於色愛喜者,則於苦愛喜;於苦愛喜者,則於苦不得解脫……】,這一個就叫做攝頌或重頌,最早重頌就是這樣的意思。但是ge,這個就是最早gaya(祇夜)的意思,但是gaya(祇夜)到後來已經失去了這個意思了,已經自己有自己的一個部類了。這樣子清楚的嗎?

問:原來這樣的話是否它本生就是詞彙詞義在變化?它後來發展到最早期的是叫袛夜,但是過多少年以後發展它就說是那個是偈頌。

師父:《阿含經》裡面的gaya(祇夜)就已經有它具體的部類了,但是其他經的gaya(祇夜)可能還是重頌。比如說,剛才講《普門品》那個還是重頌,那個還是叫做gaya(祇夜)。所以為什麼說有時候我們搞不清楚,就是因為它在多年的變化當中,這個詞義跟它的定義有一些變化。那麼現在師父指的是說就《阿含經》來講,它最早的是指它的重頌和偈頌這個部分,但是到了第二結集的時候,它已經有它自已具體的部類的內容了,那就是八眾頌,有【比丘相應……】什麼相應這些。

問:在《金剛經》裡的地方的四季基經算是偈頌嗎?

師父:它是偈頌,但它不一定是攝頌。你說它是重頌也可以,因為它把整個經的經要給揭露出來,所以它是攝頌沒問題,你這樣講它也沒問題,但是《普門品》更明確。其實很多經典都有,目前很多都有,無論大乘小乘都有,都還有這個攝頌的部分,攝頌的意義都還在。

問:師父還有一個,像《心經》的最後的咒算不算有什麼揭頌?

師父:咒還有點不大一樣,咒的意思還有點不大一樣,但是咒確實有攝的意思。因為咒它就叫總持,「總一切法,持一切義」,它把它的意義整個歸設起來,但是它跟偈頌某些時候意義相當,但是還是有不同的意義在裡面。

那麼我們回去看一下。

當它gaya(祇夜)成為第二結集的時候,當它成為有具體內容的時候,它就有幾個部分,就是八眾,比如說有比丘相應(22經)、有魔相應(20經)、有帝釋相應(22經)……那就是這個佛在對比丘說法就有22經,佛對魔說法就20經,佛對帝釋說法或是帝釋天他的一些剎帝利這些加起來就是有這麼有22(經)、20(經)、有21(經)……這些加起來一共差不多100多(經)左右。這100多的經的內容就是後來的八眾頌的部分,等於《雜阿含》的第二個部分。

問:師父,八眾還是天龍八部的八眾,還是什麼八眾?

師父:它這個八眾就是指天龍八部的意思,就是天龍八部的八部。

問:那麼這個頌為什麼都沒有經文?

師父:有經文,這個都是經文的內容。比如說,它跟比丘有相關的有22個經。

問:但是你說這是重頌。

師父:不是,它現在已經成為具體的內容了,已經不是僅僅的重頌而已,它已經有它具體的內容了。

問:但是這個內容只是頌。

師父:不是,有長含,舉個例子,我看過我後面有沒有例子。比如說,這個是記說啦,類似也是像這個樣子(看視頻,師父對著黑板)。你也可以說這個是弟子相應比丘,但是這個是記說的部分,下次我再弄一個例子給你們看一看。反正經文的差不多都是這個樣子,比如說哪一個比丘跑來跟佛打招呼,然後問了佛了什麼,可能就變成就是比丘相應裡面了。等一下我還會回來。

好。再來。

我們再來講《雜阿含》最後一部分叫做記說。

記說是:問答說明,法義的問答,對深秘事理作明顯、決了的說明。也就是說,當佛跟佛弟子在對一些法義做更深的探討的時候,這些就歸納到記說的內容。比如說,剛才說佛對弟子說,當觀色無常,當觀什麼受、想、行、識、無常,好,那麼可能佛弟子回去之後,佛弟子跟佛弟子就會開始討論,五蘊、色到底是什麼意思?受又是什麼意思?為什麼色是無常?無常義又是什麼?就做這些分別探討回答的時候,等一下可能佛弟子跟佛弟子中間討論討論發現,沒有辦法有解決,大家有不同意見跑去問佛,那麼佛就會跟大家開示所謂的當觀色無常的色無常是什麼意思?無常又是怎麼樣?這方面做甚深明了,決斷的回答,這個就叫做記說,也就是說記說比較屬於討論式的。一般來講,當佛遇到外道,或佛遇到有一些佛弟子,或佛弟子遇到佛弟子來問一些問題的時候,會有四向四答,叫做四種記別。其實師父在很久以前講過,、記得嗎?師父講過不止一次。

問:比方說,觀色無常,就是那一段,觀的時候你怎麼觀法,就說是必須得做下去,打坐,然後就開始想做的。

師父:比如說,他問師父說觀的時候是一定要坐下,要打坐,師父怎麼回答?如果說一定非得這樣不可,那我就會怎麼樣?我就會一向答,說:「對的,觀就是要坐著觀,其他的不行。」,但是如果不一定非得這樣,在某些狀況下要這樣子,在某些狀況下不需要這樣子,那可能師父會怎麼回答?分別回答。像你剛才問師父分別說,一般人必須坐著打坐,然後依定起觀就要坐著,但是打坐不一定要坐著,根據經典記載你可以站著,你可以躺著、臥著都可以。但是一般人最好是坐著,那就變成怎麼樣?分別說分別答。

你看,一向回答就是如果問題明確,而且應清楚決定的解答,那就是一個答案。但是如果法義,法與義都寬通多義,很寬廣而且多種意思,那就要分別回答。這樣明白清楚嗎?如果你說師父說世事無常,那師父應該怎麼回答?世事無常,一切法是不是緣起?是一切法緣起。那就沒有說有些法不是緣起,有些法是緣起。這樣大概了解,所以只要是清楚明確的,而且就單一答案的,你就要清楚明確的回答。但是這個分別的很多種的,有多種意思的你就要分別來解說,叫做分別答,分別問分別答。第三個叫做反詰答,反詰問反詰答,如問題的詞意不明,那就應反問,以確定所問的內容,而後給予解答。就是說你問佛的到底是什麼問題,有時候我不是要確定一下你到底是不是這樣問?師父常常會問說你剛剛問什麼,你再說一遍,或者說你剛剛問的是不是說打坐,一定要打坐起觀一定要坐著嗎?你的問題是不是這樣子?因為我不確定你的問題是怎麼問,在班上常常有人問師父的問題,師父都不知道他到底在問什麼,我就必須怎麼樣?反詰反問。好,反詰反問有兩種意思,師父剛才講的是第一種意思,另外一種意思,就是用反問你來回答問題。你們知道什麼叫做反問你來回答問題嗎?誰要舉一個例子?

答:《金剛經》裡的「須菩提,於意云何……」是不是這類的?想引導他說一些,然後再回答他一些。

師父:不是。一般是這樣,就是說人家問你問題,比如說你現在問師父問題,那我不直接給你答案,我反問你,當我反問你的時候你就可以得到答案。你們有沒有知道師父在講什麼嗎?你們有沒有什麼例子?

答:比如說,我問師父就是說我感覺到好像有我存在,請師父解釋為什麼叫無我?感覺好像有我存在的,想不明白這個我,感覺就是有我,但是佛經上老是講無我是吧。無我的話我現在又在說話,我感覺能控制我說下一句話,我能控制是吧?所以我感到還是有我,能控制我下一句話,所以叫有我,所以請師父解釋為什麼叫無我?

師父:這時候如果是那個反詰問的第二的話,師父會問你說,如果有你可以控制一切的話,我請問你要賺多少錢就能有多少錢嗎?那是這種回答就是什麼?就是反詰。

用問題來回答你的問題,這樣子你知道,清楚嗎?這生佛上我們其實常常碰到,當人家來問你一個問題或是來責難你,還是來問你一個問題的時候,你可能用問題來回答他,對不對這樣子?

問:我想,在《金剛經》裡面有一段就是說外道問須菩提,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佛,須菩提就說了YES,可以,然後我就接著說了,如果你說是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的話轉來誦我,這算不算一個反詰?

師父:這有點像,但還不完全。為什麼呢,這不是須菩提來問。這是佛問須菩提,如果他的方式是這個樣子,須菩提跑來問佛說:「我能不能依三十二相來觀如來?」如果須菩提的問題是這樣,那麼我問他說那如果可以的話,轉輪勝王是不是就是佛了呢?如果佛這樣子回答,就是反詰了。如果心裡會想想說對,像我這個問題好像自然就知道說不行了。因為如果可以那就轉輪勝王就是佛了。我不直接問不直接回答,他只會說如果可以的話,那轉輪勝王就是佛嘍。是不是他是在問他,但這種問題已經給他答案了,這個叫做第二種的反詰問,也沒有其他可以吧?清楚嗎?師父舉一個例子,這個故事很多舊同學聽過,但是很多新同學絕大多數的人沒有聽過,所以師父可以講一講,很多人遇到出家人,遇到出家人會問最多的兩種問題,你們覺得哪兩種問題?

答:什麼叫四大皆空?

師父:一般不大會問這麼深,我說最普遍的,你都不用想太多。

答:為什麼要出家?

師父:為什麼要出家,第一個問題為什麼要出家,

答:出家以後到什麼地方去?

師父:很多人,對,有可能。但是很多最普遍就是,有些客氣一點說師父你為什麼要出家?有時候看著年輕的,年輕人你為什麼要出家?更不尊重就是,剃這樣光頭的你為什麼要出家?各式各樣都有,是不是想不開?失戀?欠錢?反正很多都是這樣。第二個問題呢?所有人都出家了怎麼辦?,那麼最常見的就是會有這兩種問題。這個就怎麼樣?反詰。反問他一個問題,然後自然而然就解答他這個問題。各位同學知道反詰什麼意思嗎?所以反詰問有兩個意思,一個就是說他問的這個問題不是很明白,你再問清楚他到底想問的是什麼。第二個就是說你用問題來問他,這就是一個回答。其實在經典裡面常常會有這種,尤其是佛陀跟外道的時候,常常是這樣,像長爪梵志舍利弗的舅舅,跑來跟佛陀說我一切法不受,那佛陀說你這個法受不受?,問他,這個就是反詰的意思。

還有一個叫做無記:不予回答,如所問不合理那就應不回答。有些是故意來挑毛病的,或者是亂問一通的,那佛陀就不回答。還有一些是這種問題根本不是真正的問題,比如說龜毛兔角,問你說龜毛是長什麼樣子的?那是故意找茬挑剔的那就不回答。因為烏龜沒有毛,兔子沒有腳,所以才問你說兔子的腳長什麼樣子?是什麼?那就是來胡亂問的,那麼佛陀裡面還有很多回答,就說回答的也沒用,對你的生死解脫也沒有幫助。你要是那時候去問佛陀說宇宙有多大,佛陀會怎麼回答?佛陀不答,這個不答有兩個情況,後來我們研究兩個,一個就是說講了你也不明白,第二個就是說跟生死解脫沒有太大關係。你問宇宙有多大?問題是你知道的你有解脫嗎?你生死沒解脫,跟煩惱沒有關係,所以你們要知道說師父講過好幾次佛法的探討的重點,都是真的一定是跟我們身心生命的輪迴,還有身心生命的整個狀況息息相關的。它不會離開我們身心生命去談什麼天文地理、火星撞地球,宇宙大爆炸,它不會去談這些東西,因為這些東西跟生死沒有關係,要抓住跟生死煩惱的解脫沒有關係。所以你們學佛一定要抓住這一點,不然有時候談到不知道哪一生哪一世去了,結果跟生死沒有關係。所以只要跟生死解脫沒有關係的,這個問題是不合理的。還有就是說講了你也不明白的,佛陀就不回答。有些人會問佛陀圓寂之後死的時候到底去哪裡?這個不回答,這不是你境界所能了解的。這樣可以了解,像這種無記佛陀就不答,還有有些人故意挑釁的,佛陀不答,但是如果可教化的,佛陀還是會答。這樣大概了解嗎?這個叫做無記,無記就是不予回答的意思。

問:那時候翻譯成在這地方寫上無記是不是本來的意思說沒有記載下來?

師父:不是沒有記載下來。無記的記是沒辦法去記別,意思是沒辦法回答。那個記是回答,分別的意思,這個記是分別的意思,就是沒辦法回答的意思。不是記載下來,不是沒有記載下來,是沒辦法回答的意思。

問:翻譯過來當時用了這個詞不記這個東西?

師父:我就說它本來就是記別,什麼叫記別?就去分,說去記別,去了解說這個是怎麼樣的,但是問題是你沒辦法這樣去分。這樣可以嗎?

問:佛會默然,還是佛就直接說這是一個無記的?

師父:有時候佛會默然,然有時候會想說這是無記性的問題,不予回答,很多時候佛是默然,靜靜的就不答。

問:這種問題現在也都是在這個記說裡面,這個問題就是佛沒有回答,但是這個過程或者問題……

師父:這個過程的故事記說裡面會有。有時候比如說死後在什麼地方,然後你拿一個外道來問的佛是什麼,然後什麼世間有邊無邊……就是常有外道來問佛,佛說世界有邊無邊,那麼佛就不回答,然後它就會說佛默然故,然後它就說因為此事無記的問題這樣。

問:是不是就是說給佛家弟子也是一個範圍,就說這一類的問題,我們所有佛家弟子都不用回答?

師父:一般來講是這樣子,因為探討這種沒有太大意義。經典上有說中的毒箭,你到底要趕快去治傷?還是有人說,不行,我一定要知道到底是誰射我的,我弄清楚了之後才能去醫治。那麼佛的意思就是說,你現在切身的根本問題到底是什麼?貪嗔痴、煩惱是造成你的問題跟痛苦的所在,你要針對這個問題你不去探討,跟貪嗔痴、煩惱,我們人類身心根本的問題,你不去探討,你離開這些然後廣談外面,其他這些東西對佛教來講因為跟煩惱沒有關係,所以這是無記性的問題。比如說像師父剛才講的佛說世界有邊無邊,很明顯就是從空間的觀念來問這個世間宇宙到底多大,但佛不答,為什麼?因為我講的比較清楚一點,因為佛陀認為所謂我們空間的這概念那只是一個概念而已,沒有所謂多大的問題,而且這個不離開我們的六根對六入的認知,所以你去問多大,離開了六根跟六入的認知沒有太大意義。佛教講五蘊世間,就是我們身心生命所能接觸的這個叫五蘊世界,這個是佛教關心的重點,不是物質空間的重點。這樣各位了解嗎?物質空間那只是一個相對的概念,你怎麼回答?就等於是回答龜毛兔角一樣。

問:師父,這個記說它是不是有名有姓,前面第一就是聽書說好像也是看起來佛在回答人家的問題,那個是歸於?

師父:弟子記說裡面,有名有性,比如說舍利弗記說,目犍連記說,阿難記說,有名有姓。

問:師父,我的問題是無記這個回答方式是只有佛陀才能使,其他的人比如說佛陀的徒弟(不能這樣回答)?

師父:基本上都可以,只要是這一類的問題大家都可以不去回答。

問:那如果說,比方說問一個問題,結果這個師父或者這個善知識根本就不懂。比方他教給你說是你這一輩子你一句佛號就能成就。如果真是一句佛號的話,按佛經的說法肯定是能成就,能到西方世界去。但是如果說你給我講一講什麼叫室外無盡,他顯然他可能都不懂,他會不會告訴你說你這無記的問題你不用知道,我也能把你送到西方極樂世界去。

師父:那個問題就是說對無記這個人回答跟你說這個是無記,他到底懂不懂什麼叫無記?

問:對,現在問題是如果說佛陀沒有說他認為你這個問題。

師父:無記裡面有分出來,有14個無記。有詳細的14個無記,也就等於這一類的才能叫無記。你不能說師父我能不能多讀一些經典,他說你不用讀那麼多這些你不懂你就念佛就好,你不能說這個叫無記,它有它具體的內容到底哪一些無記,一般歸納成14無記,以後我會講的。這一類的問題,還有這一類相類似的問題才能叫無記,不是說他不想回答或他自己不知道跟你講這些無記,那就不是這樣子了,如果你來問佛說師父定怎麼修,你不要修那麼多,無記不懂念佛就好,那就不能叫無記。

問:我覺得也是。當時我就是在一個地方問,問完了他說你這是無記的問題,我覺得很冤枉。

師父:所以有些東西要專業一點。無記它有具體的內容,14無記裡面確實有具體的內容到底哪一些,師父就說那個世界有邊無邊?還有佛死的時候去到哪裡?它有具體的這些內容,還有這些內容相關的同一類型的。不是我隨便回答,愛怎麼隨便給你亂說叫無記。這樣清楚嗎?

問:佛弟子跟佛弟子之間討論,是否佛也一定在場?

師父:不一定。像舍利弗回答的時候很多時候佛不在場,因為舍利弗跟目鍵連根本沒有跟在佛身邊。因為他們是大阿羅漢,他們不是阿羅漢而已,他還是大阿羅漢。舍利弗的智慧佛曾經說過,舍利弗自己也說過,說佛講一句話舍利弗可以七天七夜用不同的東西跟語言來解釋這句話到底什麼意思,而且沒有錯誤。你看舍利弗智慧可以到達這樣子,那也就是說他是沒問題的,佛陀認定他沒問題。所以經典上很多時候是佛教說,但是很多時候是弟子依佛。當然你不能違背佛法,佛講下來的佛法,然後是對的東西,他也可以去詮釋,然後去教導,所以到最後為什麼那麼多出家人佛不是每一個都剃度,到最後佛基本上不直接剃度,佛就是讓這些弟子去剃度,所以就有佛、法、僧。佛就是佛,他就剃前面那幾個,後面他就不再度了,那就是這些弟子們去剃度。

記說的內容:有如來所說,弟子所說,如來和弟子的討論,弟子和弟子的討論,如來和弟子的討論呢,你說那前面修多羅難道不是嗎?它的特性有點不一樣。修多羅它是以佛法的根本教法為主的討論,但是這個時候為了攝受某一個弟子,他以佛、果、德、祈、信仰為主,這樣各位了解嗎?什麼叫做佛、果、德、祈、信仰為主?我們現在很多時候是這樣子,強調佛菩薩的功德多大,然後你就要跟在身邊,或者是跟著這樣誦跟著這樣念那就可以了的這一類,有些叫你說你就念具佛號就可以往生西方極樂淨土,這是以信為主的。但是這一類的,如果這樣講它是一種方便教導,引導你進來,但是真正到了一定的程度的時候根本的教法還是要告訴你,什麼緣起、無我、四聖諦還是要教導你。那么弟子跟弟子的討論,這個叫做抉擇深義。為什么弟子所說,還有弟子跟弟子討論叫抉擇深義?因為師父剛才講,佛有時候不一定講的那麼清楚,佛他時間有限的,而且他一個人,很多時候是必須弟子,或者說舍利弗、目鍵連甚至阿難、大迦舍他就會做很多詳盡的分析,告訴其他這些新來的弟子是怎麼一回事,然後做各式各樣的討論,所以它叫抉擇甚深義為主。那麼現在的記說的內容它就是如來所說,還有弟子所說,過去以前根據研究,它還有諸天所說了,但是這諸天所說放在哪裡?祗夜裡面。因為袛夜裡面有對天龍八部天龍鬼神的教化,這樣各位了解嗎?雖然有這類部分的教化,但是師父說過,我們要記得一件事情,佛講十方法界,但是重哪一方?重這一方,此方此事。講三生重哪一生?今生。講六道重哪一道?人道,以人道為主,然後才廣開來涉及其他道,我們要不要對其他眾生起憐憫心,起慈悲心,起關愛心?要。但能不能本末倒置?什麼叫本末倒置?不關心人。有些人很關心動物,但對人很冷漠,這有點本末倒置,那比如說有些人拼命到外面去做善事,做很多善事很好呀,回到家裡到處刻簿家人,看到這個罵看到那個罵。然後說師父為什麼我媽媽來師父這邊特別勤勞,在家裡我們被她罵的要命,那這樣就有點本末倒置了。慈悲要從你周遭的人開始,但是要記得要廣開,不是只是僅此於的周遭的人。學佛要從人開始,關愛也是必須從人開始,這樣各位了解嗎?所以說雖然經典上確實有,比如說袛夜這些東西有劃到諸天鬼神的有嗎?有。但是絕大多數是對誰講的?人哪。你說那些諸天鬼神有的不一定五蘊具足,有些不是眼、耳、鼻、舌、身、意全權具足。但你看佛講十二入處的時候,是針對正常的人眼、耳、鼻、舌、身、意具足,五蘊具足這些在講法的,這樣各位清楚了解嗎?所以重點一定要抓好。

問:師父不好意思,我有個問題就是關於這個內容我剛才沒聽清楚。第一個是「如來所說,以佛、果、德為主」這個意思就是指成佛或者是成阿羅漢解脫為主,是不是?

師父:不是,依佛的果德來攝受眾生。強調他的果德,強調他的功德多大,比如說你念一句南無佛畫一個佛,罪滅河沙這樣子跟你講,就是依佛的果德來攝受,方便教化,如果師父跟你講說什麼罪滅河沙,你要自己好好的對治自己的煩惱,不然你一點罪業都不能滅。如果我這樣講的話,那就以法為主的教導了。

問:那這個是叫抉擇甚深義?

師父:不是,抉擇甚深義是弟子所說跟討論,這個才是抉擇甚深義。你把兩行看錯了。我明明是如來所說,如來弟子的討論以果、德為主的,這是上面這一行,你不要兩行看錯了。

問:下面那個抉擇是您怎麼說的?

師父:師父不是說佛有時候講這樣子,但他沒有詳細去分析它為什麼是這個樣子,因為有時候很難,佛可能時見惑者是可能他有限的時間生命,他有時候可能簡短的講,但是這一些大弟子們他會做詳細的解說,甚至做詳細的討論。

問:抉擇就是挖掘佛陀講的甚深義?

師父:對。比如說你現在聽到的可能你們不是很清楚,下去跟其他同學一起討論討論,討論的非常甚深,討論裡面佛到底的意思,或者說師父講的意思深入的到底是什麼,做這些甚深的討論的話,那就是所謂的弟子所說這個部分。

好,再來。比如說弟子所說的部分,這一集裡面其實很長,師父只是抉一段而已。(請看視頻01:22:54)

閻浮車問舍利弗:「謂涅槃者,云何為涅槃?」

舍利弗言:「涅槃者,貪慾永盡,嗔恚永盡,愚痴永盡,一切諸煩惱永盡,是名涅槃。」復問:「舍利弗!有道 有向,修習多修習,得涅槃耶?」舍利弗言:「有!謂八正道——正見乃至正定。」時,二正士共論義已,各從座起而去。

這一段裡面你覺得弟子所說裡面這個是誰所說?誰說目鍵連呢?這裡面沒有目鍵連的名字,是舍利弗。所以很明顯這個記說裡面的弟子所說的是舍利弗所說,你看他不一定跑來問佛,閻浮車他是一個外道的修行人,問舍利弗【謂涅槃者,云何涅槃?】他問舍利弗,他不是跑去問佛,那時候他為什麼不去問佛,那剛好可能佛在很遠的地方,就舍利弗在這裡呀,那問舍利弗是一樣的意思。舍利弗跟他講怎麼講,【涅槃者,貪慾永盡,嗔恚永盡,愚痴永盡,】就是貪嗔痴永盡,【一切諸煩惱永盡,是名涅槃。]這一句話雖然不是佛說的,但這是涅槃最根本的定義。

問:現在修行者只要就是說他肉身死掉的話都這樣?

師父:這是後來引申出來的用意。這樣明白嗎?為什麼這樣講?因為是對修行人的尊重。不是大師死了聽起來怪怪的,大師逝世這好像是世間一般人用的,所以我們用大師圓寂或大師涅槃這樣子,這表示說這個人的修行很高了,但是他是不是真的高我們不知道,但是這後來是對一個修行人的一個尊重跟稱呼。所以佛涅槃意思到最後是指這個佛已經死了,你不能說佛死了,那有點不恭敬,所以就說出佛涅槃。但涅槃的根本意思是這裡,經典上的根本意思,你要知道是【「涅槃者,貪慾永盡,嗔恚永盡,愚痴永盡,一切諸煩惱永盡,是名涅槃。」】這是最根本的定義。【復問:「舍利弗!有道 有向,修習多修習,得涅槃耶?」舍利弗言:「有!謂八正道——正見乃至正定。」時,二正士共論義已,各從座起而去。】這經典告訴你說涅槃就是貪嗔痴永盡。那麼有沒有辦法修行到貪嗔痴永盡,有沒有方法?有,八正道。這個就是這個經的用意。你看涅槃者貪嗔痴永盡,這句如果說要照經典這個經來講,這不是佛說的,但問題是這個是不是等於佛教最根本的定義?是的。這樣各位了解嗎?那麼後來還有經典上還有分,那就分為說有些他貪嗔痴永盡但是他也死了。但是有些阿羅漢他貪嗔痴永盡,但是還活著這怎麼分,所以又分為有餘涅槃跟無餘涅槃。有餘涅槃就是說他得了涅槃,貪嗔痴永盡但他還活著好好的,這個叫做有餘涅槃。是余什麼?余這個身心,有餘一。無餘什麼?連這個身心都死掉了。

問:那麼是他要自己知道自己已經含嗔痴永盡了?

師父:如果這個是真正的(涅槃)他必定自己知道,不用人家來印證。

問:那麼說舍利弗那時候已經貪嗔痴永盡了。

師父:舍利弗是阿羅漢,大羅漢了,他貪嗔痴有盡了。一個修行證果的人他自己絕對知道,不需要人家去印證,不需要跑來佛說我是不是貪嗔痴永盡了?經典上曾經說佛說過五分法身,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貪嗔痴有沒有永盡你自己知道。舉一個例子,你肚子餓了你自己知不知道?知道。吃飽了知不知道?知道。

問:問題現在是有各種害大家(說)自己是真佛?

師父:那是他們的事情,我沒有辦法判斷。

問:那麼萬一他自己知道也是貪嗔痴永盡?

師父:所以佛教裡面有一個東西叫做增上慢,什麼叫增上慢?就是他根本沒有貪嗔痴永盡,他誤會自己貪嗔痴永盡,所以要這樣子講,真正證果的從初果到阿羅漢,他一定知道自己有沒有證果,他一定知道,但是告訴你證果他不一定真的證果,他有時候是騙你的,有時候他是誤解。這樣明白嗎?但是外面我看到的是騙人的比較多,因為現在宗教騙子太多了。

問:師父,關於貪嗔痴和一切煩惱,它三個就是一切煩惱,然後一切煩惱就是指的是貪嗔痴?

師父:對。

問:因為五概裡面還多出來兩概,那兩概不叫煩惱嗎?

師父:一般來講,煩惱最簡單的可以用一個字,叫做惑,這個可以代表所有煩惱。但是你說細分,有沒有可以細分?有啊。可以用兩個字:無明,那這個也包括等於所有煩惱,可以用三個字:貪嗔痴,可以用四個字,見愛慢無明。所以你必須要知道說這時候經典它這樣子到底是代表所有煩惱,還是它是指某一類的?在這個地方(閻浮車問舍利弗)它用貪嗔痴代表一切煩惱,這樣明白嗎?所以他(舍利弗)才會說貪嗔痴永盡,一切煩惱一切諸煩惱永盡。當然你要照師父講的《俱舍論》裡面講的那煩惱分好幾品對不對,見惑八十八品,思惑八十一品,各式各樣的品,但是你要說統歸起來可以用什麼來代表?一個字叫惑,當然也可以叫解,也可以叫縛,系縛的縛,惑也可以叫解,這個都是煩惱的意思,可以叫無明的,其實也可以叫愛染,也可以叫做貪嗔痴,也可以叫見愛慢無明,它都代表一切的煩惱,這樣清楚嗎?

問:這一段經文的說法就是,你想涅槃的話有八正道就足夠了,是這樣嗎?

師父:可以這樣講,沒問題。一向講,我不需要分別講,足夠了。但是你說其他都可以含攝在八正道裡面,我後面會講三十七道品無非都是八正道,裡面的哪一支講的詳細一點?六妙門就是正念照正定的,到正解脫所以這個師父就可以一向講了。

問:那麼師父那個八正道一定要到很高的level以後才可以去修?

師父:沒有,我們現在都正在修,我們你現在聽經其實就在修了,只是還沒有修到很高而已。比如說,我們現在也一樣在修八正道,但是我們是小學的程度,你修到大學的程度還是八正道,只是深度就不一樣了,程度就不同。八正道內容以後我都會講。

問:師父前面講的閻浮居或者閻浮車他是外道來問一下,最後他說【二正士共討義已】它的意思是表示這個舍利弗告訴他八正道這些之後,能夠把它給攝受過來的嗎?

師父:你可以這樣子講,他有後來確實成為佛弟子了,然後跟著佛教修行。

問:因為後來知道他這樣,所以在這就稱他為二正士,等於是他學佛的一個緣起?

師父:可以這樣子講。因為它前面的後面的故事很長,只是中間取一段而已,他問了很多問題。

問:師父,在《阿含經》裡面很多外道過來問,問了以後他實際上好多就變成那個佛的弟子,你像一千二百人,他最初的弟子好多都是外道。

師父:是啊。幾乎都是外道,舍利弗、目鍵連以前還是拜佛外道,大迦舍也是外道,但是都是觸發一方的大外道,但是他只是在等機緣成熟佛出現來跟他皈依而已。因為你要知道雖然說外道他不一定說就像很壞的外道這樣子,因為他沒碰到佛,所以他還沒有真正去照佛這樣的法來修行而已。但是他對於禪修他可能修到很高,他對世界的了解也可能已經接近覺得世間是有一點點無常,不是那麼可以染著的,已經有到這種程度了,甚至過去生中已經修到很高的境界,就差那麼一小段就開悟了這樣而已。很多外道來學佛其中有一個很有名的經典叫《虛身經》。《虛身經》這個故事很有趣,他說佛當初開始教化的時候佛陀的教團很龐大,而且很多人對佛陀很恭敬,所以很多人就供養佛陀的教團,供養這些佛陀的弟子出家眾。外道也有很多出家眾的,很多外道的出家眾就分不到食物。那麼其中有一種外道,他們就想說奇怪了為什麼那個沙彌(1:34:00)叫??,就是指佛,因為他不需要稱你佛,他也不認為你是佛。這樣知道吧?他就直接稱佛的名字嘛!為什麼他的教團這麼受歡迎呢?那麼大家都要供養他們,搞到我們現在出去都托不到什麼食物,然後他們就說我們要想一個辦法來對付,什麼辦法呢?我們派一個間諜(spy)進去看看他到底教的什麼東西,那麼你們回來之後我們也來一樣畫葫蘆也來搞一套,就派了一個人,這個人就叫虛聲。那虛生就跑進去開始進去看看,問問,學學,後來就來問佛陀一些問題這樣子。經典裡面牽扯到幾個問題,而且成為一個非常重要的一個經典,而且成為後代討論的一個重點,這個以後有談到我會講。那麼到最後有一些關鍵問題他來問佛,佛也有給他教導,之後他恍然大悟覺得說原來佛的法這麼好,所以他就發露把他來做spy(間諜)的故事這個狀況講給佛聽。佛就說,你能夠這樣誠誠實實的是非常好的,表示說你的煩惱慢慢的已經不會那麼重了,雖然你過去有這樣,但是你能這樣子誠懇發露那是對你自己做過的東西一種坦誠。那麼就這樣子他就說,現在他開始是真心誠意的來學佛法,不久之後他就(證)得阿羅漢。這也是一個很有名的《虛生經》的故事,你看這個夠不夠生活上的貼切,有派一個間諜去。

問:這種人已經本生自己的修位已經到了?

師父:應該到有一定的程度了,不然他不會這樣聽聽就(證得阿羅漢),但是你看是很貼切的一個故事,外道派一個人來當間諜,來看看你們這些在幹什麼,

問:外道有沒有這種法也是一切煩惱永盡?

師父:沒有,不可能,這樣子不叫佛法,就不用佛法了。

問:它具體內容可以不一樣,它最後的目標可能是一樣?

師父:他們認為一樣,但是實際上不一樣,他沒有真正解脫。佛陀還沒成佛之前他就是嘗試各種外道,但是得不到真正的解脫,最多就是禪定修好一點而已。

問:我就是說外道他好多來做間諜也好,來偷聽也好,實際上那些人最初的初心,他們在外道出家的話,他們也有一個目的就是想解脫,

師父:對,沒有找到真正地方法。佛當初也是這樣嘗試,嘗試各式各樣但是發現這些都不究竟,所以他自己去悟到緣起正法。

好,來,第二項:《四阿含經》的成立。首先成立的就是《《雜阿含》經》,《《雜阿含》經》的修多羅跟它的重頌部分在第一結集已經完成了。所以它在第一結集就是第一個階段,《雜阿含》,泛稱「相應教」,「修多羅+袛夜+記說--弟子所說、如來所說」。比較《阿含經》整體來講,尤其是修多羅部分,它重於甚深的教育,根本的教法都在修多羅裡面,佛教的根本教法,最根本的教法,核心的教法都在這個修多羅裡面,所以它整體來講重於甚深教育。但是在第一結集之後,師父說過由於各式各樣的原因,以前講過,所以各地方傳出來有佛陀的新教法,這些新其實不是新,只是說沒有在第一結集裡面被結集,不斷的傳出之後然後慢慢的就有《中阿含》的出現。《中阿含》怎麼出現呢?修多羅,看好,等一下我會畫一個圖。「修多羅+弟子所說+新增的教法」你們應該知道新增教法怎麼來的,知道嗎?就是《雜阿含》的修多羅的部分,加記說裡面的弟子所說,加上新增的教法成為《中阿含》,所以《中阿含》裡面其實已經包括了《雜阿含》的修多羅,新增的部分就是在第一結集之後教法從各地不斷的出現,然後在第二結集之後弟子們不斷地把它結集進來。是「依弟子所說的學風」它的特色「依弟子所說的學風,而展開法義的分別、抉擇,開展出很多的經典。」這個講經典有點怪怪的,應該說教法了,開展出很多的教法。「依弟子所說的學風」弟子所說什麼學風?探討甚深義,抉擇甚深義。什麼學風?展開法的抉擇、分別,然後有很多的教法出現,而它的重點是「以僧伽內部為主」,也就是以出家眾為主的探討,比《《雜阿含》經》長的經典所以我們就統稱為《中阿含》了,因為比《雜阿含》長,因為它已經把《雜阿含》的這個兩個部分已經加在裡面了。這樣各位同學知道嗎?你說為什麼是弟子修多羅+弟子所說?因為修多羅是根本的教法,弟子所說它的特色是什麼?重在分別抉擇甚深義的探討,然後再加上後來新增的這些教法,所以就造成了所謂的《中阿含》的出現。這只是一個常識而已,你們大概有這樣的(概念)。

問:《中阿含》有一部分重複了《雜阿含》?

師父:重複了《雜阿含》的修多羅,還有弟子所說還有內容,然後還有新的教法產生。

問:會有百分之多少?

師父:我沒有去計算說百分之多少,很多以前研究不知道。早期的研究以為《四阿含》裡面,因為他發現《雜阿含》最短,但是《雜阿含》裡面很多的東西《長阿含》都有,所以他們以為《雜阿含》是從《長阿含》裡面抉錄出來,後來反過來才說原來是在新增的過程從《雜阿含》到《中阿含》到《長阿含》。

好,大概理解一下知道有這麼一個事情就好。那為什麼?因為它有比《雜阿含》更長,因為它有新增的教法,又把阿含這兩個部分拿進去,而且新增的教法出現,所以它比《雜阿含》還長,而且很多。尤其是《雜阿含》的修多羅,還有弟子所說這部分都重複了,已經被納進去了。你就知道佛教的經典在征廣當中,他會把前面的納進來,然後再加一些新的或者是新被抉擇出來的東西,所以有時候經典會越來越大部,你們不要以為一開始就這麼大一部。

問:學習的時候主要學《中阿含》就已經包括了這個《雜阿含》了這樣?它會不會有什麼任何不同義?

師父:因為為什麼呢?因為它多,所以有時候你不容易集中,所以學習的時候師父還是建議從《雜阿含》開始學起,把它的根本的東西到底是什麼弄清楚,不然它一多,然後特色又不一樣,你就容易抓不住重點。

問:那麼它重複部分是不是一模一樣,還是有稍微新的解說?

師父:因為它新的解說就有新的教法的部分了,所以它大致跟這個地方不會差很遠。那你說是不是每個字都應該(一樣),不一定喲。它有時候不管是後期的或是新增的,多多少少文字然後表達上會有點不大一樣,但是意思差不多。尤其翻譯的人有不同,翻進中文的人又不同,他可能在翻譯同樣一個經典,一模一樣的經典,不同的人翻可能就表達意思,文語的用法會不大一樣。

好,再來。

第三階段《長阿含》。

這個第二階段到第四階段都是在第一結集到第二結集當中慢慢形成的,然後到了第四阿含,《增一阿含》形成的時候就是在第二結集完成。第三階段是《長阿含》是袛夜的部分,八眾誦的部分記得嗎?加《中阿含》+新增的經。《中阿含》已經包括了《雜阿含》的修多羅,還有弟子所說的部分,還有新增的,然後它再加袛夜,然後又加了一些新增的。你說師父怎麼有這麼多新增的?從第一結集到第二結集一百年,當然各地方會不同,那你出現了二三十年之後就把它集一下,二三十年之後再集一下這樣子知道哦。比《中阿含》更長那就是《長阿含》,所以它越來越長。

第四階段《增一阿含》是重以如來所說的部分+長阿含+新增的部分,以「如來所說」為主,以增一法而進行類集,重一般信眾的教化;以如來的神通跟果德為主,有沒有看到《增一阿含》的特色?那你看喲,長阿含它的特色是什麼?因為它有袛夜這部分,所以它對外道婆羅門的說法是為適應世間及外道,它的特色是這個樣子,它有這樣的特色。到了《增一阿含》的時候它是重一般信眾的教化,所以每一個《阿含經》的特點跟特色有它的不大一樣。那《雜阿含》是根本教法,甚深教法的所在。

問:師父,它不是第二次結集的時候已經把三就已經齊備了,但是為什麼還要分第三第四呢?

師父:因為到了第二階段結束的時候《四阿含》具備,但不是說《四阿含》在第二結集的時候一次形成,他前頭已經慢慢形成。因為第二結集跟第一結集不大一樣,第一結集它是佛忽然間過世涅槃的,所以大家必須一起來一次結集。但是你看第二結集到第一結集中間隔了多久?一百年。這一百年當中不斷有新教法出現,那麼佛弟子之間對這些教法的取抉,乃至對戒律的認知不大一樣,所以變成再慢慢的編輯,慢慢的結集起來,到了第二結集就把整個它這些過去已經結(集)到統合起來,就是《四阿含》。但是要記得它那時候不一定把你叫做《四阿含》,《四阿含》是後面所稱呼的,那個時候也不一定就叫做阿含,我們後面就把它稱作阿含。因為它的結集特色確實有不大一樣,所以叫做雜、中、長、增一,

問:可以說第二次結集之後增加了,就這個裡邊的內容已經是完全出來了?

師父:對。

問:那大乘經典是什麼出來?

師父:我等一下後面會講。我們只能叫大乘教法,不能叫大乘經典,講到大乘經典會比較一點(不適合),所以我先講大乘教法。後面會講大乘教法怎麼來的。

問:第二結集後有沒有文句?

師父:沒有。到公元前一百年,大概的,據研究公元前一百年左右才被寫下來,才有文字記載下來。這到第二結集出來都是口口相傳下來的,結集出來都是背誦下來的。

師父教的這些你們可以去思考看看,不一定說你百分之百會照師父講的這些,這是比較做精確的研究跟描述,因為既然講《阿含經》我要把它整個過程到底怎麼講的比較清楚一點。當然師父不是說叫你非得百分之百,如果有些地方不了解,你就先暫時放著回去思考看看。

問:師父,那後面還會不會講一些具體的經文?

師父:我後面會講什麼什麼學什麼什麼學,講的時候我就引經典給你看。

問:不會說是從第一經往後講?

師父:不會,從第一經要講到公元多少年了。兩大部這麼厚有空拿給你看,要講到何年何月何日。因為它有經意思是重複,我只是把它的依怎麼樣,它的特色是什麼,然後把它歸納為增上善學、增上性學、增上戒定慧,然後證解脫學這樣子的一個依道次第這樣排過來。

問:因為讀經的時候發現還是經文不管是古文也好,還是現代文也好,還有很多不了解。

師父:當然啦,如果你都了解了,那師父站在這裡做什麼?當然讀經不容易的,那師父也是經過二十幾年的訓練才比你們都懂那麼一點點而已。那麼多經,有些單一的某些字或某些意思,我也不一定完全清楚,但是很多大概的意思大概知道。

好,來,這個圖就清楚了吧。(請看01:50:18)。這個圖就告訴你們《四阿含》它的類集發展是什麼?其實跟你們剛才講的重複了,師父只是圖畫的清楚一點。你看(師父指圖)有沒有看《雜阿含》?《雜阿含》分哪三大部分?修多羅、袛夜、記說。那麼從《雜阿含》的三部分裡面,以修多羅為主,還有弟子所說,兩個加起來加新增的部分過來就是《中阿含》。這個就是藍色線條,沒有藍色線條。然後袛夜過來《中阿含》紅色的部分加在一起,加新增的部分就變成《長阿含》。再來虛線的部分,弟子所說的就剛才被結集被拿走了,以如來所說為主,如來的果德,如來的神通為主,重信願的攝導過來然後加上《長阿含》,再加上新增的部分,叫《增一阿含》。這就是《四阿含》結集的過程,所以它到後面越來越大部,越來越大部,其實大小經典都有這種傾向。你說《華嚴經》它不是只有一部,它是把各式各樣的相關的給集在一起。你說《般若經》、《大品般若經》或者《大般若經》它也不是說只有這一部,它裡面很多類似主題的經典整個集在一起叫做《大般若經》。有跟般若教義的全部集在一起,就叫《大般若經》。大小經典都是這個樣子。

那麼《增一阿含》師父稍微講一下,剩下最後一分鐘。我說增一為什麼叫增一?它以增一法來編定。什麼叫增一法?比如說它會說誰來問佛陀,然後佛陀說有一法可以數得菩提,可以怎麼樣,這樣。什麼一法?比如說佛教裡面有講一的,比如說一法滅無明,一法,那就編在一裡面,並在一裡面。很多這種經的有一個什麼,比如說有一眾,有一佛出世,有一大羅漢這樣子,都是講一的。那麼有講二的,比如說有二正式共論,那就編在二裡面。有阿羅漢當初怎麼樣怎麼樣,反正就談到二的全部都編在二裡面。比如說有講三的,拿佛說有三學,戒定慧三學,還有三福業,有三什麼全部都編在三裡面,它就這樣增一法,一、二、三。怎麼叫增一?一加增一那就是二,二增一那就是三。所以它就依這樣子的數目把它編編編,然後就編到一大部叫《增一阿含》,它用這樣的類集法。

阿含經-7

第七講

我們上個禮拜講到四阿含的成立,那麼我們再來複習一下四阿含的成立。在複習四阿含的成立的時候,師父必須要強調一點,基本上要有一個觀念,就是說第一個觀念是佛法跟佛教它相關,但是不是一碼子的事情。

佛法是宇宙普遍的真理,是佛陀覺悟的真理,覺悟之後就成佛,這個叫做佛法。那麼佛教是什麼?佛教就是經過佛陀用口頭、語言、動作把他證悟宇宙的真理宣稱出來之後,由弟子們接受慢慢成為一個教法,這個就叫做佛教。佛法不變,但是佛教會變,教法會變。教法怎麼變?語言、環境、時代、聽者流傳這個就會產生變化,這樣才符合佛教基本教義,叫做基本的原則,也叫做【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如果說教法不變,那就不符合緣起的道理。在它的演變當中,基本上我們要了解一件事情,就是佛陀的開示基本上都是叫做教法,佛陀的宣講、教導的全部都是教法。佛陀宣講的教導,如果基本上從《阿含經》的這種歷史演變的角度來講的話不能叫做經。那麼經是怎麼樣的狀況才叫經呢?經,一定是經過佛弟子的結集,還有編輯之後才能叫做經。因為經(sūtra)是什麼意思?就是貫穿,還有縫合的意思,就是貫穿縫合的意思,這個叫做經教(sūtra)。它的貫穿縫合是什麼意思呢?意思就是說佛弟子他們把佛的教說、教法編輯或結集結合在一起,這樣才能叫做經,這是第二個。還有第三個,佛教的經,還有佛教的教法其實一直在新增,新增的教法一直不斷出現。從第一結集開始到第二次結集中間,這些教法(不一定是新的),可能就是沒有被編輯到第一結集裡面去,所以在各地不斷的出現。那到了第二結集之後,第二結集安排了之後,是不是到第二結集就結束了?沒有喲。第二結集之後,還有許多新的教法還是不斷的再出現。所以第二結集之後還有各地方有小結集,那麼我們比較稱做邊集。所以如果是公認的佛教的大的結集就兩次——第一結集、第二結集,之後因為新教法不斷的出現,所以一直有不斷的大大小小的邊集跟結集出現,所以包括第二次結集之後,就有各式各樣經典一直出現。那這一些你說它新不新,其實是從本源的教法裡面慢慢的一直經過抉擇,經過抉發,經過詮釋,一直的不斷出現的。這是從一種佛教經典或是教法來源的一個比較歷史觀跟角度上來談的一個狀況。

那麼我們現在繼續來講教法——四阿含。上個禮拜講過的,複習一下,因為這個很重要。

四阿含的成立第一個階段就是《雜阿含》,泛稱「相應教」,修多羅+祗夜+記說。記說裡面有弟子所說,如來所說,這個是重甚深教理。也就是說《雜阿含》裡面的修多羅是一切教法的根本,三乘教法的所共,佛法教法的核心,所以這是從修多羅裡面的。

然後到了第二階段,修多羅+弟子所說+新增的教法。第一階段它的結束差不多就是在第一結集佛滅的當下的第一結集,那麼從第一結集到第二結集中間100年,就許多新增的教法出現,所以就有修多羅+弟子所說+新增的教法就稱為《中阿含》。新增的部分是依弟子所說的學風,然後展開法義的分別、抉擇,開展出很多的教法了。你說經典也可以了,因為這是弟子已經有結集的。

這個是很現實的一個狀況,比如說,師父現在告訴你們(內容)這樣講,那麼師父回台灣去了,有一天你們就會根據你們現在的筆記,或是你們大家的討論說師父當初到底講了什麼,那是不是每個人意見都一樣?可能會不一樣哦。不一樣的時候怎麼辦?就要討論,討論會達到一些共識。那麼還有說很多時候你不能照師父表面上這樣子講,你要會抉發深層的意義,說師父這樣講他要表達的到底是什麼?當初佛弟子對佛的教法也是這樣子,他必須要去抉發了解佛這樣子講他的意義到底是什麼,那麼就有從各地方的弟子們的一些不斷的詮釋,不斷的探討,慢慢這些教法就不斷不斷的出來。這樣各位了解嗎?但是某些時候不一定有共識。《中阿含》是以僧伽內部為主,比《長阿含》較長的經典。因為你們要知道在佛陀當初或是佛滅的幾十年中間,佛教的弘揚主要是以教團為主,什麼叫教團?出家的僧團。所以不管是研究、討論還是弘揚,都是以出家的教團為主,所以做深的研究也都是在教團裡面。那麼外面的這些居士信眾他們一般就以跟隨著教團,跟隨著出家人修行、了解、聽經聞法為主,就這樣而已。但是在印度一般在家人他不做太深的研究或太深的探討。那麼對外?因為對外的在家人太多了,各式各樣都有,甚至有時候是以信仰為主的來弘揚。甚深的教法其實很多都是在教團內去探討去研究的,所以在這個時候還是以教團內為主。第三個階段,以祗夜為主+《中阿含》+新增的經或是新增的教法,主要是對外道婆羅門所說的法,為適應世間及外道比《中阿含》更長的經典。你看,以祗夜為主。祗夜裡面都是什麼?祗夜裡面有八眾,天龍八部,人事部,天龍四部。人事部裡面有包括婆羅門了,天龍裡面當然就一些鬼神,一些那些不是人類的(眾生)。這一些對外道,對婆羅門的說法就會適應世間跟外道,所以《雜阿含》裡面修多羅為主的都是跟針對人講的。但是佛法在弘揚的過程當中,為了適應以及怎麼樣教化這一些當初的婆羅門跟很多外道,所以又有這些很多天龍鬼神的東西出現。佛陀有沒有度天龍鬼神?當然是有的。但是佛法的教法根本是針對誰?是人,這一定要記住。所以師父講過好幾次,師父在以前跟各位同學講過一個就是說佛教它有它的核心對象跟重點,但是它並不局限於這樣子,它廣但是又有它的核心,如果它只是有核心但是不廣,那就太狹隘。佛教它以人為主,但是佛教也知道除了人以外還有其它眾生,所以以人為主然後擴及其它眾生,但是你們千萬不要本末倒置把人忽略掉,然後專談天龍八部這些東西,這是一定要了解的。那麼佛教它講三生三世,過去、現在、未來,但它重哪一生?此生。所以不要誤解,不然會變成很大的一個問題。差不多在七八十年前,100年前,在民國初的那個時候,太虛大師曾經提過一個改革,就是中國佛教長期以來把佛教當成是死亡的佛教,死人的佛教或是死人的宗教,為什麼?需求來世。,當然淨土法門的弘揚也是一個,但是淨土法門它有講人間淨土,有講他方淨土,有講唯心淨土,各式各樣。但是當慢慢一些人把它太過宗教化光求他方淨土的時候,變成有點追求像死後的天堂的樣子,以致讓千百萬年來的中國人對於佛教誤認為佛教是針對死人的,所以他們會把儒釋道做一個分配,什麼叫分配? 儒家,他們會認為儒家是入世的、現實的生活的,什麼禮儀,什麼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規矩、倫理、道德……它都會把這些規範,它都依這一套。那道家呢?出世的修煉。如果你覺得說,我差不多了,我要追求更高就出世的修煉,就去尋找道家,那佛教呢?

答:來生。

師父:我現在不是說佛教本生是這樣,我是說中國人對佛教的誤解之後把它安排變成佛教尋求來世,所以你平時不用去(找佛教),要死的時候再去找佛教。其實到現在都有是不是?

答:我想起日本。好像日本人他結婚的時候是基督教,五十是神教,然後死得時候是佛教。

師父:對,因為日本淨土也是非常發達的,所以常常會造成這樣的誤解。所以當初佛教在改革的時候,太虛大師提出人生佛教,意思說佛教它既出世又入世,依入世的態度來尋求出世。這樣各位了解嗎?那麼佛教有沒有講一些倫理道德規範?當然有,但是佛教更深遠,它除了講今生也講過去也講未來,但是你一旦誤解了,忽略了今生就會變成說佛教光談未來來世,那就不是佛教的意思了,所以一定要重視這樣的一個態度,這是根本。所以雖然說有講天龍八部這些東西,但是還是以人怎麼樣去除煩惱,對治我們的問題這是主要的。還有再來,它因為比《中阿含》更長所以它叫做《長阿含》,最後以如來所說+長阿含+新增的教法,那麼就變成了《增一阿含》,以如來所說為主,以增一法而進行類集,從1、2、3、4這樣子。那麼一般信眾的教化以如來的神通果德為主。上次有人問過說什麼叫做重一般的如來神通果德為主?一般人的信仰,你不要說佛教,我們一般人的信仰,他信仰什麼?你們到廟裡面去拜神、拜玉皇大帝、拜天宮拜什麼,你們信仰的是什麼?超越的一種能力。你希望這種能力能夠保佑你,所以台灣有一句話叫做有拜就有保佑。所以有些人去到教堂他也跟人家做,去到道教的道觀他也跟人家拜,去到佛教他也跟人家拜,反正他認為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也好,上帝、耶穌或太上老君或什麼反正都一樣,反正只要他能保佑我就拜,你問他說哪一個真實?他不管你的,反正那麼多總有一個真的。他有點像撒一個網,反正我什麼都投資總是會有碰到的嘛。這是一般的信仰。一般的信仰他是沒有理性的,你不要去談理性,談智慧,談怎麼分辨,他是沒有信仰,一般的信仰他是沒有理性的,他是感性的,他是尋求保佑,尋求力量的,這個很有效,我不是說真的有效。我的很有效是說很多人是依信仰這一套的,因為人內在本來就有這種需求,你說叫你自己去修行,你有貪嗔痴你要對治,我告訴你困難還是簡單?當然困難了。你說你去拜什麼很靈,你這樣講有多少人真的會相信?蠻多的。當然有少數他不願意信仰沒關係,但是你這樣講有沒有對某些人起到很大的作用? 有。,

問:師父,我插一句。真有一次我拜佛去的是吉樂寺,哈爾濱吉樂寺,確實就非常的靈驗,我心想真的失常的,就不可思議。

師父: 我知道,宗教本來就有不可思議的事情。

答:是這個樣子我之前也沒有拜過,然後是十多年都沒拜,我又就偶爾一次,然後就……

師父:這是一個問題可以探討的。是不是每次都靈?那麼偶爾小事靈大事不靈怎麼辦?那大事靈小事不靈呢?好像不大恰當。所以是這樣的,師父是講說宗教本來就是求靈感,求神跡,求靈驗,所以如果這樣講師父不會偏袒佛教有靈感,你去拜什麼佛拜什麼菩薩會有靈感。但是基督教、道教或是什麼教他們也說他們有靈感,什麼耶穌見證者,那一大堆人就起來什麼三百見證、六百見證,講了一大堆,師父不是說否認有這種宗教靈感,不是去否認,而是有的。但我現在要問的是佛教它講的根本教法跟核心到底是什麼?如果只是這些靈感的話,你要有一個疑問提出來:佛教跟其它宗教哪裡不一樣?如果只是求這些神跡,求這些靈感,佛教沒有高出其它宗教,這樣各位了解嗎?那也就是說,從一個角度來講的話這種神跡跟這種靈感,是所有宗教的共同跟普遍。這種神跡跟靈感你必須相信說有這麼一個超越的東西能保佑我們,能給我們感應,你必須要這樣子相信。 所以為了普遍的教化,還有普遍的適應,跟宗教的信仰,所有都會有種一般信眾的教化,然後以如來的神通跟果德為主的教導,這個就是為了適應一般眾生,那麼也是一般宗教的形式跟宗教化。所以師父常講一句話,佛法它不是宗教,佛法不是宗教。那我問你佛教是不是宗教?佛教就是宗教。為什麼?佛教它融合了世俗或是文化,或是時間,或是習俗,然後有宗教的性格在裡面,因為它傳播出來一定是這個樣子,不然它沒辦法傳播。但是,你看世間「諸行無常,諸法無我」就是一體兩面的,如果它把宗教性維持在一定的程度,它還可以藉由它來弘揚。所以人家說什麼有句話叫做「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是不是這樣?佛法的弘揚或是佛教的弘揚,也有可能是成也宗教性,敗也宗教性。

問:如果迷信佛教呢?

師父:如果把這種宗教性擴大了,而掩蓋的佛教它本生的特性的時候,那麼慢慢地大家就信仰佛教跟其它宗教是一樣,把佛教的本質給忽略了,但是問題是說,那麼佛教在弘揚當中能不能說我完全不用這些宗教性的東西?不可能的。可能就只有少數根基非常高的,那它(佛教)沒辦法普及,有可能就會很脆弱,這些人一旦出了什麼問題那(佛教)就沒了。這樣各位了解嗎?這就是當初佛教為什麼在印度滅亡的一個(原因),還有佛教為什麼在唐末之後一振不起,這個都是其中一個原因了。所以為什麼師父要講《阿含經》,就是告訴你佛教的基本教法到底是什麼,它在演變當中又發生什麼事情,所以我們一方面不能忽略佛教的這種宗教性對我們是有幫助的,但一方面又不能把這種宗教性的無上的擴大,然後去掩蓋佛法的根本的本質到底是什麼,這是師父講《阿含經》的一個很重要的用意。不然到時候佛教一旦普遍起來,很多人只是重視這種一般的教化跟果德的時候,就會到處講佛法的時候重的都是神通跟感應,你們周遭很多人學佛的,他來告訴你不是敢講教法,不是講佛法是什麼,是告訴你他去哪一間廟拜的很有感應。所以你們自己要稍微(思考),這個東西很多人去有(感應),你說師父出家二十年有沒有到哪裡有這種感應?當然會有,怎麼可能沒有,但是師父總是抱持著感應也是緣生法也是緣起法,因緣有它就是這個樣子,因緣沒有它就是這個樣子。人說到哪裡的廟,九華山的什麼廟很感應,有些人他很虔誠,他去他也不一定有,你能說假的?平時看你很虔誠結果你去沒感應,你是不能這樣講的。這樣各位了解嗎?你說師父這二十幾年來你有沒有在修行中遇到過跟佛陀或者是菩薩什麼感應跟神跡?當然有,怎麼可能沒有?師父出家二十幾年來當然多多少少會都有,這一些你也很難講說它到底為什麼都是有。比如說念佛念到,或是說打座什麼都可能會有的,但是我說有形的這些東西在我看來它就是緣起緣生也沒什麼特別的。但是我心裏面一個最根本,而且最大的神跡,最大的感應是什麼你(們)知道嗎?是從出家到現在為止沒有遇到過太大的障礙,除了家人,拜上真下華老和尚為師父,這就是一個很大的神跡。入了福嚴又能親近印順導師這一代大師,這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神跡,然後福嚴六年畢業之後想出國讀書就有人護持,你說這神不神?你不要以為很簡單,一個出家人要有得到(護持),因為家裡不是很有錢,我也不是什麼大道場出來的,什麼道場一筆(費用)就給你然後出去可以用好幾年?不是。但是人想要讀書出國留學就這樣,人家出來護持你說神不神?當然神了。現在更神,什麼東西更神?要蓋禪修中心。你說師父神在哪裡,人家那個寺院蓋的比你大。你覺得神在哪裡?基本上你問很多舊同學就知道,師父基本上沒有真正去籌款,沒有到處跟你說我們要蓋什麼,基本上沒有到處去籌款。再來中道從來,我這樣講當然不是說別人做不好,我意思是說中道沒有做什麼超度,法會這一些來籌款,沒有消災超度、做死人、做功德、做牌位、做什麼這些完全都沒有。你說神不神?當然這個神不是師父神,是活菩薩的靈感,這樣各位了解嗎?這就是師父所認定的所謂的神跡,依法才是真正的神跡了。這樣各位知道師父在講什麼?好,我們回到這裡,你看這就重一般信眾的教化,以如來的神通跟果德為主。那麼你們現在學《阿含經》要有一個重點,要把佛法的法的根本到底是什麼好好去修,好好去做,自然而然福報增長智慧增長,好的感應自然會有。因為為什麼?是因為善惡本來就是這樣子的,因果善惡本來就是相應的。

所以上個禮拜講到這裡,《雜阿含》經它以修多羅、祗夜跟記說為主,那麼修多羅+弟子所說然後再加新增的這些教法,以弟子所說為主,有弟子們的探討,研究抉發佛的教義,佛的精神,然後就變成所謂的《中阿含》。那麼以祗夜為主(看視頻,師父在對照講義)下來紅色部分加《中阿含》再下來加新增的教法,那就變成《長阿含》。以這個虛線以如來所說的果德為主,然後加上《長阿含》加上新增有沒有?為什麼一直都有新增?記得師父說過一個原則有沒有?佛教的教法沒有被固定下來,就算你固定了它後面還會一直在出現,這就是佛教特色。佛教的特色就在這裡,它是一種智慧的啟發,它不是說佛講這樣就一定是字面上這樣,佛講這樣,但我們要去理解說佛的意思到底是什麼。只要你符合佛的意思,符合佛的法的原則,其實這一些都可以是佛法。所以這個都是弟子們的探討跟抉發對佛的真實意義的抉發,所以就會有這樣不斷有新增新增新增,或有一些當初結集沒有被編進去的就一直出現。

問:師父,記說的時候已經有弟子說跟如來說了?

師父:有。

問:那麼《中阿含》為什麼就只有弟子說和新增,不把如來說放進去?

師父:因為它的重點是,就是說它某一類的時候,比如說在某些時候,有些人他特重的就是說對佛教義的覺者,那就會變成依弟子所說為主。

問:所以到增一的時候他們覺得如來所說還是要放進去?

師父:對。就是說,比如說我們這一類人的特色就是對教法比較重視,所以我們抉發出來就會變成依弟子所說為主。那比如說另外某一些人他重視佛陀的果德跟神通,然後他們去探討教法的時候就會以佛的果德跟神通為主,也就是說他們在結集的過程當中,要看什麼group(集團)它的重點跟特色會不一樣,這樣各位可以嗎?其實就現實的狀況來講也是這個樣子的。今天來這邊座的各位,如果說你對教法對聽課沒有興趣,你今天不會五六堂來坐在這裡,你說有些寺院它是專門做宗教儀式的,拜佛、念佛、拜懺、誦經,如果他們對沒有興趣他不會去坐在那邊。你有時候去注意一下,那些你不能說他們沒學佛,他們其實是學佛的方式不一樣,但是你去跟他交流的時候,你會發現你們的觀念某些地方非常不一樣。他們可能會比較重視什麼?果德、感應,拜佛拜多少,他們的修行覺得是這樣。但是在做聽經的會比較重視什麼?佛法、教法是什麼,我們應該怎麼應用,日常生活應該怎麼去做,就會有這樣的差別,那有這樣的差別慢慢就會形成這樣不同的東西。這個就是四阿含的成立,那麼基本上四阿含在第二次結集的時候就已經完成。雖然經過100年的演化,但是在第二次結集的時候,基本上四阿含在第二次結集已經完成。

問:那《增一阿含》是包括了所有的內容?

師父:對,全部,涵蓋所有內容。

問:其它的三個它還有各個側重點。

師父:對,《增一阿含》它有它的側重點,但是它基本上是加又加加又加,所以它也包含了前面,但是它有它的側重點。你看,它以如來所說,以如來的果德為主,所以每個阿含都有它的側重點,我等一下會稍微列一個表講一下。

問:師父您講記說裡面如來說和修多羅它倆最大的區別在哪?

師父:如來所說跟修多羅它們的最大的區別是,在修多羅裡面如來講的是真正的正法要,是佛法的根本,講的就是怎麼樣用智力去對治煩惱,如來所說裡面是普遍的教化,強調佛的果德跟神通,適應一般的眾生。比如說,你來問師父,師父我最近諸事不順要怎麼辦?師父會講因為你這個人貪慾重,而且你的習性就是這個樣子,你這樣的個性跟習性就會造成你周遭的一些影響,就會常常造成這樣的一個事情。因為人的性格決定的它未來會遇到什麼事情,你說師父怎麼辦?我說你要對經教多了解,然後從經教裡面慢慢去對治,(用)戒定慧去對治你這些煩惱,然後以後遇到事情的時候依智慧來抉擇,不要再用依貪嗔痴煩惱相應來抉擇。這樣簡單嗎?這樣很簡單。講得起來簡單,做起來不容易。為什麼要對自己最根深蒂固的習氣跟毛病呢,當然有一定的高度一定的程度的人,我才能這樣跟他講。這樣是不是師父教你的一個方法?對嘛。那你說我業障重,業障重是這樣子。你們如果讀過俱舍論就知道,過去的惡業現行這個叫業障。那過去的惡業為什麼會現行?煩惱太重去滋潤它,又造惡業去滋潤它,就讓惡業現行了。容易嗎?你要現在怎麼辦?你勤修戒定慧,熄滅貪嗔痴,讓過去惡業不在現行,善業多現行,現在又造善業,當然就叫業障消除。如果我這樣講的話,就佛教來講是講正法要,那麼如果換一個人來跟師父談,師父知道他的個性,我分析我就講剛才那一套他絕對沒辦法接受,他也不了解什麼叫煩惱,他也不知道什麼個性是怎麼樣,那我怎麼辦?我覺得你這個人也是業障重,我告訴你你多拜佛求懺悔,借有三寶的護佑、佛陀的加持,你一定要這樣子,所以每次回去念多少經然後念多少咒,這樣子的可以得到佛的加庇。師父沒有騙他,問題就是說什麼?我講個兩個,基本上重點不大一樣,這樣各位了解嗎?等於一個就是修多羅的正法要,一個是引導入門的,其實後面我還會講,佛陀一開始不一定馬上說很深的正法要,很多時候他看這個人不行,他就講一些世間善法而已,你多持五戒多修一些善福、布施,他有時候就這樣而已,他不會一下子講無我、空、相應什麼?那是不是都是佛說的,當然都是佛說的。

問:在《雜阿含》裡頭你講修多羅、祗夜和記說,它是可能一個經裡面就包含了這三種情況,

問:沒有,修多羅裡面有什麼?五蘊誦,六入處誦、雜音誦、道品誦,有這一些經。五蘊誦有178經,有沒有?這是修多羅的內容。祗夜內容有八眾頌,有比丘,有魔眾,有帝釋眾是天眾啦,有剎帝利……那每一個每一個都有經,這是祗夜的內容。還有,記說有如來所說,有弟子所說,它都有它的經典,師父這邊有立出來。記說裡面弟子所說有舍利弗所說,有目鍵連所說,有阿難說,有大迦說,有沒有?

問:師父這樣的話,如果說這個四部《阿含經》太多了,從解脫的角度來講,實際上只需要讀《雜阿含》、修多羅足夠了?

師父:老實說那是最根本的教法。如果你真的能夠把它弄通弄懂,解脫那個絕對沒問題。我後面會講。

問:小乘和大乘,不能一下子到大乘?

師父:對呀對呀。但是問題那個是根本,根本的教法它可深可淺。光解脫來講依《雜阿含》、修多羅絕對沒問題,重點你要弄通弄懂,然後依著它去做。因為它是三乘所共的教法都是這個。那是什麼?簡單講是四諦、十二因緣,我後面會講,我後面會把它統攝起來,修多羅裡面的這些到底在講些什麼。

問:師父,像《雜阿含》、《中阿含》、《長阿含》,《增一阿含》,這個有沒有說《雜阿含》是最小的一部分。

師父:《雜阿含》是最小的,最短的。

問:最短的,然後後面是有疊加?

師父:有疊加,就疊加,你沒有看這個圖?

問:也不完全疊加是吧?

師父:一定是疊加。你把它想想看,祗夜+修多羅+弟子所說,然後加新增的它變成《中阿含》。

問:但是祗夜好像不在這一部?

師父:對,祗夜不在,但是你到了增一之後,這所有的全部在裡面了。這兩個還有它的重點,增一當然也有重點,但是到了增一它所有東西都在裡面了。

問:增一就是最大的,最全的?

師父:對,最大的。

問:涵蓋的《雜阿含》?

師父:涵蓋了《雜阿含》在裡面,也涵蓋《中阿含》,也涵蓋《長阿含》,都有。《中阿含》的一些已經涵蓋了修多羅,到了《中阿含》它已經是修多羅,然後弟子所說,然後新增,它以弟子所說跟修多羅為主,它已經有涵蓋的修多的部分,還有弟子所說的部分,當然主要沒有涵蓋到的是祗夜。

問:沒有祗夜,《中阿含》沒有袛夜?

師父:《中阿含》沒有祗夜跟如來所說,但是不是說完全沒有,百分百沒有。它當然多多少少會提到,但是它的重點就是以前面兩個,但是它又加上新增的,所以它就更大部。那新增是什麼我後面會講。而且重點它新增部分比如說第一個是第一結集沒有被收進去的,第二個是各地方大家對佛陀當初怎麼講的了解,然後就出現了,出現就把它類集進來。

問:師父,剛才你說這個涵蓋是指意思涵蓋,還是全文的涵蓋?

師父:全文內容。原文我不敢說一字一字都不變,但是基本上的經文還有它的內容都涵蓋。因為它有翻譯,然後在過程當中,我不可能說這一部經文160字全部(涵蓋),我不敢這樣子講,但是大意跟內容是涵蓋了的。

問:就是說修多羅在《雜阿含》裡面,比方說是有200經,在中譯里至少也有200經?

師父:至少會有這樣子,或者說會少一些,或許會多一些。因為它在進化的這個過程當中,我不敢跟你說200經它是全部200全部拿進來,可能會少一些,可能會多一些,200(經)它可能拿到178(經)。那你說為什麼不見?因為這個過程當中本來就是這樣。而且你要記得,很多一經一經它有時候不是絕然是這個樣子的,有時候可能是長的被分成三個經,都有可能。

問:印順導師他彙編《雜阿含》30萬,那這個《增一阿含》還是很大嘍?

師父:印順導師他是彙編《雜阿含》而已,就是彙編這三部分而已。

問:對,我說它有三冊。

師父:三冊主要都是這三個而已,都是這三個而已。

問:《增一阿含》是不是比它大好多倍?

師父:當然啦,當然是這樣子。但是只要把這個地方弄清楚了,後面就清楚了。

我現在先附帶講一下,為什麼印順導師要彙編《雜阿含》。因為在傳統的《雜阿含》它整個經文,每個經跟每個經的順序整個都亂掉了。它亂掉了,所以印順導師才比對瑜伽師地論的後部分,因為瑜伽師地論後面它有漢譯《雜阿含》,所以就有部的經的經順。他依那個地方再重新編整,然後再比對南傳的,大概這樣就好了,我們大概理解。

問:師父,那就是說讀這個《雜阿含》是最好的,印順導師是最好的?

師父:當然是,對,因為現在所有的經典都被整編過了,包括藏經裡面的還都是被整編過的。現在《雜阿含》經整編過最完整的,次第最好的,現在為止那就是印順導師的《雜阿含》經彙編。

問:要請印順導師的編的《雜阿含》怎麼請?

師父:很簡單,台灣正文出版社。如果你想要師父幫你請。

問:說《雜阿含》好多次序都被換了,是它傳進來的那個時候就已經亂了?

師父:對,它當初翻譯進來的時候順序都已經亂掉了。

問:不是說因為翻譯到中國,然後中國這邊的?

師父:不是,不是中國的問題,是譯經當初就已經亂掉了。

我們之前不是有說什麼相應什麼相應什麼相應,其實漢澤的《雜阿含》它剛開始是沒有這樣的順序,整個是亂七八糟的,不一定是五蘊什麼,它沒有這樣。但是問題是它在印度是有的,只是當初帶進來的時候,可能因為各種原因,都有可能,所以亂掉了。但是現在依瑜伽師地論後面的地方去重編,因為後面它有全部的《阿含經》的順序。這個還是蠻有學問的一件事,而且花了好幾年的時間。我們可以以後有機會再探討為什麼會亂掉。我告訴你,很多進來的那些祖師他不一定經典拿在手上,有時候是記在腦子裡面的,你說會不會亂掉,凡人來講當然會亂掉,機會也非常大。你看從印度過來中間歷經那麼多說不定哪一些祗夜不見了都不知道,這些東西都是有可能(發生)的事情,而且要記得一件事情,以前我們都以為印度只寫在貝葉上面,其實印度是有卷的,這樣你知道嗎?師父現在講一下,以前我們都會奇怪印度如果寫貝葉是沒錯,印度很多是解釋在貝葉上,但是你會發現說為什麼印度過來的經跟論,它都有寫第幾卷第幾卷,這難道是中國人編的嗎?中國人是用卷的,我想說那問題是如果中國編的那為什麼剛剛好呢?它結束剛好這一卷結束,一卷大概就是中文字至少一萬字左右,一卷一萬字左右。我那時候很奇怪,後來在這邊大學有一個從芝加哥大學的教授過來之後,他們在做什麼呢?他們在中東、阿富汗還有很多那些中東地方,因為以前印度它的界限不一定很清楚,很多連中東都是古印度。他們在很多地方找到一千四五百年前,或者是更早一千六七百年前的那些佛教的經典和論典,它是捲軸的,它不是貝葉,它是捲起來的,捲軸的,捲起來的。而且他們也是利用類似像什麼草就去搗,然後弄有點像紙,但又不是紙,它是卷的。他們把好幾卷捲起來之後放在大瓮裡面,放進去然後旁邊放一些保證不讓它腐爛的(東西),再封起來,藏在山洞或舍利塔裡面這樣子。他們找到之後不是要把它攤開嗎?但是因為太久了它整個連在一起,所以你攤的時候變成上面的字會附到下面來,下面都會搪過去搪到後面去,所以他們就要慢慢去研究說它到底是怎麼樣。他們有(拿)其中碎片給我看,看的讓師父覺得很感動,它確實就是我們漢譯的經部的一些論典,所以讓師父採訪當中原來印度就有卷的,不是一般人認定的貝葉,所以我們對古代有什麼東西其實了解還是相當有限的。

再來,佛法適應世間的四大宗趣。(請看視頻的師父列表講說)

首先有四阿含,《雜阿含》、《中阿含》、《長阿含》、《增一阿含》。

有三分教,哪三分教?修多羅、祗夜跟記說,是所有的最根本的,是一切佛教的的法人,根本的,是修多羅、祗夜、記說。三分教分別可以配合,有沒有?從剛才的發展來講《雜阿含》是以修多羅為主,《中阿含》為以弟子所說的探討跟抉擇為主,《長阿含》以祗夜為主,《增一阿含》以如來所記說為主。從剛才的發展的順序,剛才的圖,所以它有這樣的一個次第。

四阿含的特色來講的話,還有三分教的特色來講的話,我們就可以知道說一切的教法裡面,它有這樣子的不同的特色,這個就是最早的判教,知道嗎?聽過判教嗎?有沒有聽過判教?不是背叛,評判、分判,因為傳進來的教法很多,但是你會發現它有時候講的不大一樣。那麼就說這一類的教法是屬於什麼?這種教法是屬於什麼?然後那一類教法是屬於什麼?然後它的作用在哪裡?這個叫做判教。那麼所以從這一點我們就可以看到它的教法裡面有這樣的一個特色,從四阿含的《雜阿含》、《中阿含》、《長阿含》跟《增一阿含》,它所配的三分教就是以《雜阿含》是以修多羅為主,《中阿含》以弟子所說為主,《長阿含》以祗夜為主,《增一阿含》以如來所說為主,這可以顯示出四部阿含的特色。那麼這一些判教基本上不止用於阿含,可以用於一切佛教的教法,所以不管大小乘的經典,其實都具有這樣的一個特性,有些起信為主,有些講般若智慧,有些講菩薩的大願,有些就適應於一般眾生,都有這樣的一個狀況。所以來到中國之後,中國的祖師也判教,最有名的就是天台了,那這些師父就不講,以前講過,華嚴也叛教。那麼這裡就是講說比較早期的怎麼判(教)呢?

第一個龍樹菩薩,龍樹菩薩他認為說教法它有四種悉檀,這裡的悉檀是陳舊的意思。第一個叫做第一義悉檀,第二個是對治悉檀,第三個叫做世界悉檀。第四個叫做各各為人生善悉。第一義悉檀指的就是說一切教法的根本甚深義,根本教法它就用以第一悉檀來談。那麼還有一些教法,它是針對對治人的毛病跟習氣,所以這個叫做對治悉檀。還有有一些教法是適應眾生,適應文化社會基礎了,這個為什麼叫世界,也可以叫世間。為什麼?適應世俗,適應這個世間的,所以這個叫做世界悉檀。 還有為人各個為人生善是什麼?針對各個不同的人。你喜歡禪宗它教導你禪宗,你喜歡淨土它教導你淨土,你喜歡念咒它教導你密教念咒,你喜歡探討甚深法義它教導你甚深法義,就是針對個人的好樂的。世界悉檀是針對比較普遍的習俗文化的。所以龍樹也說過,借力是屬於世界悉檀,普遍的受文化習俗所影響。

覺音尊者,是斯里蘭卡南傳上座部的一個很有名的論師。他判四阿含或是斯尼科亞這樣子。他說《雜阿含》或者是相應部是顯揚真義,第一義,然後這個叫破斥猶豫,就是有一些觀念不是很清楚或有疑慮的時候,探討之後破除你這些有疑慮的地方。然後吉祥悅意,樂喜悅的悅。還有最後一個是滿足需求,滿足什麼需求?滿足個人需求,針對個人的特色滿足個人的需求,你喜歡念咒,我就告訴你念咒多好多好,你喜歡念佛號求生他方淨土,我就告訴你求生他方淨土好多好。這樣各位了解嗎?

那麼還有智者大師他也認為說教法裡面也有隨(勝)義,隨(對)治,隨(好)樂,隨(適)宜,也差不多,印順導師他判四阿含,《雜阿含》修多羅的部分以甚深教法佛教的根本教法為主。《中阿含》以分別、抉擇探討甚義為主,然後《長阿含》以佛超越天、魔、梵,所以這個也是適應世間的,是印度文化的。《增一阿含》以教化弟子世間上,然後出世間上,用佛的果德來引導的。最後做一下這些大師們的總結。

《雜阿含》的修多羅是根本教法的所在,《中阿含》是以對教法的詮釋為主,《長阿含》是以適應社會文化為主,《增一阿含》是以個人的好樂為主,這個就是四阿含的宗趣。佛法不管後來的大小乘經典都好,或是論典都好,論典比較沒有,主要是經典,基本上都可以有這樣的一個特色來判設。這只是判,一個判設的狀況,讓大家了解四阿含的特色

問:那個悉檀是什麼?

師父:悉檀是成就,或是accomplish,accomplishment這樣,也有意趣的意思。

下一個很重要的主題,四阿含到這裡講完了,但是我們對佛教的早期的經典,又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什麼角度呢?這裡就要講的就是所謂的九分教跟十二分教,有沒有聽過九分教跟十二分教?那麼如果九分教、十二分教不知道我講個更具體點,有沒有聽過三藏?有沒有聽過佛教有個術語叫三藏十二部?經、律、論三藏,你們一般來講絕對不知道十二部到底是什麼知道嗎?十二部就是這裡講的十二分教,十二部又稱為十二分教,又稱為十二部。但是它剛開始並不是十二部的,它剛開始是先以九部或九分為主。那麼這怎麼回事呢?其實九分教跟十二分或是十二分教跟四阿含並不是說完全不一樣,四阿含是以它的部類編輯為主,九分教是從內容和文學體裁而言,原始聖典又可分為九分教跟十二分教,從文學題材還是它的內容來說,又可以把它分類為九分教或十二分教,九部或者是十二部。這樣子聽得懂師父講什麼嗎?如果不懂沒關係,我後面講你就清楚。

首先第一部叫做,首先它的十二部或者是它的九部是怎麼樣?它有這個是9個,後面加3個。修多羅(sūtra)是九分教的第一分,祗夜(geya)、記說(vyākarana),伽陀(gātha)、優陀那(udāna)、本事(itivrttaka/如是語)、本生(jātaka)、方廣(vaipulya)、未曾有法(adbhutadharma)這個就叫做九部或九分教。我再講一次九分教第一分教修多羅(sūtra),第二祗夜(geya)、記說(vyākarana),伽陀(gātha)、優陀那(udāna)、本事又叫如是語,叫做itivrttaka,本生叫jātaka。本生你們應該有聽過,佛陀的本生故事,講佛過去生中怎麼修菩薩道,最有名的是歌利王的故事,在《金剛經》裡面也有講,好幾個經典裡面都有,這些都是在佛本生故事裡面,本生故事裡面太多這種佛過去生中修菩薩道,然後遇到什麼人遇到什麼事,這個就是大乘教法,我們後面會再講。方廣(vaipulya),到最後方廣這個名稱,我說這個名稱不是它內容,方廣這個名稱到最後拿來稱呼所有大乘經,早期所有大乘經都叫方廣經,後來就稱大乘經。但是早期稱大乘經很多時候叫做方廣經,所以華嚴經叫做大方廣佛華嚴經。還有很多經早期的名稱都是以方廣來命名,什麼方廣經,什麼大方廣什麼經。但是我不是說它這個內容,我是說這個方廣到最後被拿來作為大乘經的通稱。 再來,未曾有法(adbhutadharma)這些我慢慢都會解說,這個叫做九分。這一些九分教在第二結集的時候就完成了,跟四阿含同時完成,但不是說有不同內容。你們會不會覺得前三分修多羅、祗夜跟記說有一點熟悉,是《雜阿含》的內容,也就是說這一些是被編入《阿含經》裡面去的,四《阿含經》裡面去的。前面這三分就是《雜阿含》的內容,只是說它現在為什麼這樣呢?因為它是從內容上文學題材來區分的,所以就有九分教這樣的一個東西,然後第二結集後不久因為又有教法出現,所以要有因緣、譬喻還有論義出現。

這9個加3個加起來就是十二分教,九分教在第二結集的時候就已經有了。這三個是在第二結集之後不久又出現了,又把新增的教法又編成因緣、譬喻跟論義這三個。論義呢就是後來論的鼻祖,就是論義(upadesa),是論的鼻祖。

問:您說的這個九分教它也是屬於是《阿含經》裡面的?

師父:都是《阿含經》裡的。

問:那麼也就是說除了上面這三個修多羅、祗夜、記說,後面這些都是新增的部分,是不是都是新增的部分?

師父:都是新增的部分,然後被編進其他《阿含經》裡面去。我後面會講。所以所謂的新增部分其實就是這些新增部分,比如說修多羅,然後加記說裡面的弟子所說,然後又加上什麼,然後就變成《中阿含》,這樣解了嗎?我後面會講。

問:比如說剛才講本生裡面,這些都是佛自己說的嗎?還是說也有佛的弟子?

師父:也有佛的弟子說的。因為它本生故事裡面常常是佛的故事,還有弟子的故事,還有佛跟弟子之間的故事。比如說它本生故事裡面很多,它曾經有一個故事講什麼,它說呢大迦舍跟阿難一個高原子一個非常低的原子,一個年輕年紀很輕,一個年紀很大。當然就一般世俗來講,誰去托缽會比較托得到東西?當然是阿難比較托得到東西。你說顏值取勝,不是智慧取勝,一般的外面世俗是這樣子。你看如果外面很多流浪漢,人都會這樣分別的,一個流浪漢雖然是流浪漢,但是穿著西裝筆挺長得又高又帥,沒關係,這個可憐。那一個畏畏縮縮的,然後好像一副又髒又亂那樣子,你就(認為)這個一定是吸毒又喝酒,不需要同情他,這是人的心態,那麼兩個常常出去托缽,阿難常常托到東西,大迦舍比較常常托不到東西。有一天到了一個森林裡面,那麼附近就有一個居家而已,這是本生故事裡面,然後佛陀就說來阿難你多聞第一,你去托。阿難去。結果他到一個小民宅看到一個老太婆,他說老婆婆我們來到這邊沒東西吃,能不能跟你要一些供養,給我們這些東西,然後老太太碰到他,你為什麼身上一股臭味呢?趕快滾,你們不要來鬧。好,阿難就很無奈跑回去說我托不到。佛陀說大迦捨去吧。大迦捨去老太太非常高興,就像佛一樣說你是佛,就讚嘆他然後給他很多東西,然後大迦舍就很高興的回來。阿難就很不服氣問說為什麼會這樣子?我明明沒有什麼臭味,我一向都顏值稱第一的都可以拿到東西為什麼這次不行?那佛就說過去生中曾經有這麼一件事情,阿難跟大迦舍過去好幾輩子之前也曾經是師兄弟,兩個人也是修行人,然後有一天在森林裡面游化,然後看到一隻死狐狸,不是死老鼠。因為死很久之後發出臭味,然後阿難看到說很臭,繞道趕快繞過去走開。然後過去生中的大迦舍,他看到說這很可憐,他把它埋起來,然後把它弄好,然後順便誦個經誦一個偈頌什麼給它回向這樣子。那麼以至來到這一生中,所以自然而然的老太太碰到阿難那就覺得你很臭,她不是故意的,她是真的聞到阿難的臭味,為什麼?因為他過去身上是這種人,然後佛陀就說過去生中那隻死狐狸就是這個老太太,然後繞道而行的就是現在的阿難,然後把它埋起來現在的大迦舍,所以才會發生現在今天這件事情。這就本生故事裡面的,本生故事都是很多都是這樣,所以本生故事它不只是佛的故事,它有佛自己的故事,那麼有佛弟子們的故事,有佛弟子跟佛之間的故事,就是說為什麼今天佛陀會成佛,然後為什麼這些弟子會來,然後成為佛的弟子,因為過去生中在某某時候曾經發生過什麼樣的事情,這一些由過去由現在的發生的事件歸結到過去,然後再談回來的這個就叫做本生故事。菩薩道就都在這些本生故事裡面,所以你們看到大乘經裡面很多的菩薩道的故事,其實很多都是在本生經故事裡面就有。 這樣各位了解嗎?

問:師父,佛陀他怎麼知道你過去?現在一般性的人一般沒辦法。

師父:對,但是本生故事是在特別在強調它是一種像寓言性的故事,它只是告訴你說什麼應該怎麼做,什麼東西應該不能怎麼做,應該是怎麼樣,它只是告訴你這些,它不是特別在強調神通怎麼樣,那麼但是講完之後,很多時候它會又回到根本教法,所以現在我們要必須要離慢知見、不愛不取怎麼樣,它會回到這裡。所以它把過去生中的事情談完之後,它又回到基本教法,你們現在碰到了應該怎麼辦呢?你難道說,比如說阿難遇到說這個不給我,所以你給我記住,下次來的話你看看,你不能這樣,所以它就說過去雖然已經是這個樣子,但是過去生中不圓滿不完整,但是你來到這裡,現在那個時候大迦舍已經是阿羅漢了,阿難也是證初果了,所以到這一輩子已經都有一個了結了。所以佛陀就會又回到原始教法,對於讚嘆我們的我們不用歡喜,不用高興,對於誹謗我們的,打罵我們的,批評我們的也不要不高興,嗔恨、憂悲苦惱,他就又回到根本的教法這樣。好,大概談一下以後慢慢後面會講。

問:我就說聽到這一類的故事,我總感覺到,我覺得有矛盾。

師父:我跟你講沒關係。你要了解它故事的意含到底要告訴你的是什麼,這樣就好了。你有沒有聽過西方的伊索寓言?你不要去探討說伊索寓言裡猴子跟獅子怎麼會有辦法溝通呢?這當然是大矛盾。所以我們要知道說這些故事它要講的到底是什麼。比如說歌利王節節肢解,當初佛陀為什麼能不起嗔恨心,因為它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你要抓住它這些重點。

問:對,我知道您那個意思。我的想法是這樣的,就是說這個故事裡頭說狐狸它已經死了,照道理講就是說咱們在修多羅裡面,前頭就開始觀這個五蘊是空的對吧?剛才講死了,不管是狐狸死了,鳥死了,人死了它就是剩下的一個色身的地方對吧?慢慢退化了,而它那個識應該是早已離開了。這個時候如果說還有業報這一些,像這樣的業報的話,那就是給我們一個想法,比方說你今天碰到一個死狗或者一個死鳥,你是不是都應該把它埋了,你不埋的話說不定哪個世……

師父:不是,你要把故事看清楚了,你不埋沒關係,但是你不要嗔恨想。所以你要把故事看清楚,你沒辦法沒時間那人家不會怪你,但是你不能起猙惡想,你猙惡想種子就薰習自己的阿賴耶識。所以為什麼唯識會發展出來,就是來解釋這些問題的。當初阿難為什麼會出來這樣,他是起了猙惡想,所以今天人家會猙惡他。你如果從唯識來說講就是自己種子所現的,那也沒什麼太大問題。這樣可以嗎?要解釋當然可以解釋,只是說後來為什麼論書會發展起來,專門在解釋這一些的。你要隨便問師父都可以跟你解釋,又不是亂吹的,是有根據的,只是說師父覺得這一類的故事不需要在細節上去鑽牛角尖的或者什麼,你只要抓住它的故事重點到底在表達什麼,這樣就好。你要是要用根本教法,你說師父我也是說輪迴裡面沒有識有的我,過去生中也是不生不滅,過來生中怎麼會有過去生中,這樣就沒有意義了。在談菩薩道的時候你就必須有一個相續而不斷的這樣一個業力的延伸,無我但是有業力的延伸,所以前後是不一不異的,不是同樣的但是也不是斬斷沒有關係的,沒有關係我今天去偷一偷搶一搶我以後不會受報,那受報是下輩子的,那個不是我,這樣就忽略了教法的意義。

問:我想就是說,假設你在現實生活中,比如說有的人跟你不同緣對吧?如果是這樣的話,是不是你應該更盡力的去結一個善緣?

師父:是啊。所以佛教兩個原因都不能忽略。現在很多人學佛但是沒有學透,常常把佛教當宿命論,什麼東西都歸到過去。過去或許是某些因緣,但是忽略了什麼?佛教講今生今世,所以很多人會推到過去,什麼東西什麼都把它推到過去。確實我們本生裡面有講過去,但是佛陀很多時候講到最後會怎麼樣?回歸到說基本教法叫我們應該怎麼做,講過去生中或許覺得不行,有一些不善的緣,我們不知道或許有可能,因為我們沒有天眼通看不出來,但是有可能,不然為什麼跟他是不成相識他為什麼討厭我?或許某些原因,但是你現在學佛了,你能不能用佛法的智慧把一切的順緣跟逆緣都轉為法的增上緣,這才是正法要的重點。你說過去三生中有沒有影響?當然有,不然他為什麼討厭你?但是是不是真的過去也不一定,所以你也不能把什麼東西都推到過去,說不定你剛進來拿一個東西,搞到讓他不高興,說不定你跟上司關係很好,然後他不高興,雖然沒碰過面,他對你不高興也有可能。但不管是什麼原因,過去的會影響到就過去了,這重點是我現在應該怎麼做,我覺得我要怎麼樣運用佛法的智慧來轉一切的順利成為增上。

所以學佛的重點,佛法的重點在哪裡要搞清楚,不要等一下過去的這些譬喻因緣講講太多了,又開始在談宿命論了。很多學佛學到最後會讓人誤會,以為佛教講宿命論。比如說最好笑的是什麼你知道嗎?有個人很不滿,以前我講經的時候,曾經有人很不滿的問我,師父他跟我做生意然後把我錢拐跑,然後那些佛教徒都跟我說你過去欠他的,我不服。我說,我也不服。那我來騙你,騙一騙,我說你欠我的,誰會服?你們大家有沒有聽過這樣的說你過去欠他的?我告訴你,有意的就是造業,這樣各位了解嗎?所以他騙你錢,然後把你錢拐走了他就是造業,以後就要受報。這樣有沒有比較心裏面比較舒服一點,他說有。我說我不是編一個故事來騙你的,這是以佛法的正法要來講的,你說什麼狀況才受報,無意的才能叫做受報,有意的就是造業,比如說你跟人家做生意,結果你錢虧的人家不是故意要蒙你騙你還是什麼,那是經濟不景氣結果你就虧了一些錢。你當成說可能過去生中確實做了什麼,該還的你還一還那這樣可以。但是如果他是有意把你錢拐走了或者是怎麼樣,他有意的那就是造業,造業未來就要受報。

問:師父,拐別人錢的那人是造業,被拐的是受報?

師父:不能這樣子講,師父剛才講的你還沒講清楚。被拐的他就是被拐,他就是受害者,他不是受報。我說無意的勉強才能叫做受報,無意的。比如說我去投資做生意,然後我錢虧了,沒有人要害我。我錢虧了可能在某些方面,或是過去某些方面,或者只是自己智慧不足,都有可能。但你不能說你來騙我錢,我錢被你騙了我是受報,誰能報呢?如果是叫做受報的話,表示他不造業了,他只是來拿回他應該有的而已。你不能這樣講我去搶你,我說你受報。

問:被拿著錢的那個人算什麼?

師父:受害者,他不受報也不造業,跟前世也不一定有關係,因為我們沒有天眼通,這些不能亂推亂通。你說佛為什麼他是佛,他有這種能力,佛陀就知道,但是我們不能亂推。所以對佛法的觀念跟之間要弄清楚,不能老是讓人家誤會佛,佛教會讓人家誤會,讓人家很不信受就是某一些佛教徒似懂非懂,然後亂講。亂講亂恚,比如說發生海嘯然後就說那些人都是受報,你能用這種態度嗎?這是菩薩的態度嗎?你來看醫生,醫生說你生病受報,你自己想辦法去。所有人發生事情都受報了?不是這個樣子。凡是發生事情的要用佛教的智慧,應該怎麼去面對怎麼去解決,這才是佛教的態度。比如說發生災難的,不管哪一國人發生災難的,我們應該要發揮菩薩道的精神來救助,這是當下所要面對的。就發揮佛教的智慧跟菩薩精神來救助,至於說這些人過去生中造什麼事情,那是他的事情,這才是佛教的精神。等到過去之後,人家來問你,你才可以講說有些因緣有些業報才怎麼樣,你不能受災當下說你這個就是報應,誰能服呢,而且會讓人家誤解。這個就是佛教常常會讓人家誤解的地方,有時候似乎看到一些文章什麼的又在無形中破壞佛教,而且破壞佛教還是佛教徒。

問:師父,我聽很多法師都說,如果現在很多人現世享盡榮華富貴,做很有地位的人,他的生活很好很優越,是不是他那個前世積了很多福報?

師父:這個就是福報,但是有福報其實有時候蠻危險的,因為你有福報你智慧不足,你有可能利用福報去做壞事。這樣說回來還是要有佛教的智慧,你福報大有時候做壞事可以做很大。是福報,沒錯,那個是福報。含著金湯匙出生的,出生就在無憂無慮里,那是福報,沒錯。但是如果沒有智慧的話那就非常危險。

問:我們可不可以這樣說,所有做皇帝的都要下地獄,因為他們肯定殺的,是不是這樣的?因為他生下來就是帝王皇帝家,在過生中累積百年的福報。

師父:基本上師父要分別說了。比如說你說所有做皇帝都要下地獄,我不能這樣講,為什麼呢?因為少數好皇帝的也有,所以做皇帝跟下地獄沒有絕然的關係,下地獄只有不管你是做皇帝,你造了地獄的業你就要下地獄。相對來講皇帝比較有可能跟比一般人更有可能造下地獄的業,我們只能說機率上是這樣。師父不能說做皇帝的全部下地獄,那做皇帝跟下地獄中間有一定的關係嗎?

問:皇帝他一方面有可能造這個業,但是他可能造善業的可能性比普通人要大得多,對他有一個配比此消彼長。

師父:所以就是說福報大,得做的好他可以造更大的福,他有這個能力。那福報如果大沒有智慧的話,他有造很重的惡。

問:就是說皇帝他一方面造了很大的福,也造了一些業,像秦始皇那些,他是不是就抵消一下?

師父:這不能用抵消,一碼歸一碼。師父暫時不在這邊說太多,我大概講一下。這個到時候要看他的是善業重還是他的惡業重,看什麼先現行。比如說,皇帝也打仗殺過一些人,但是他可能造福更多的人,他的福報可能大蓋過於他的惡業,蓋過不是惡業沒有了。我說這個力量上現在蓋過,所以他到時候死了投胎,他可能還是投胎到富貴之家,但不是說造著這些惡業就抵消不算的啊,有些可能皇帝可能造的很重的業的意思,就殺了很多,但是他也沒有造多少善業,到時候可能惡業先現行。師父就是依佛教的業力觀作為基本的解說,所以師父剛才要講的意思就是原則上不是說皇帝跟下地獄是等同,不是這樣的,下地獄跟下地獄的業是等同的,你造了下地獄的業那你就必須會下地獄,是這樣子。好,那話說回來,剛才談到什麼?就是說福報權力大的,他相對來講造善的種業和惡業相對機率就高。這樣各位了解嗎?

問:師父,剛才講那個例子。我在想比方說是恐怖分子他撞了一幢大樓,然後多少人死了。恐怖分子他是有意去做這個事,他是造業毫無疑問的,但是那些受害者死亡的受傷的,當然對他來講這個事也是一個業報不可樂的不可愛的業報,但是未必是說是前世他就欠了一個恐怖分子。

師父:不能這樣說了,他也不是受報,他就是受害者而已。

問:他不可樂的這是顯然是一個報。

師父:我們說報有可愛不可樂,但不是所有發生事情都是報。我們以後慢慢再談好不好?因為師父在講成佛之道的時候,說那時候講因緣業力講報的時候就談論過很多,我們暫時就把打住,師父私底下再跟你談,不然等一下變成又在講業力的事情。這業報的東西暫時到此為止,我們現在來回到這個。

問:師父,我還是不太清楚伽陀(gātha)、優陀那(udāna)。

師父:我後面會講,不用擔心,我現在不是它列出來,然後列出跳過就算了,不會。後面我一個一個慢慢講。伽陀,這個叫伽陀gātha,伽陀也是一種偈頌,優陀那也是一種偈頌,但是它的偈頌要表達的特性不大一樣。比如說師父不是說過,反正偈頌就是一種押韻的文體,然後它在印度它有gaya、gātha、udāna各式各樣的,有karuka。中國也是有,中國有押韻的詞、詩、賦各式各樣的,但是問題它都是押韻,但是它內容特性不大一樣。

再來,前面的修多羅、祗夜、記說就是《雜阿含》的內容,講過了,現在來講4、5、6。4是gātha伽陀,偈頌、詩頌、結句說,有韻律的文學作品,但是它具體的是什麼內容呢?除了與祗夜相當的八眾誦、優陀那相應的法句以外,其它以偈頌說法的都是稱作伽陀。只要是以偈頌說法的,把八眾誦除外,把優陀那的法句除外,其它只要是以偈頌說法的都是伽陀,那麼這些就分布在哪裡?這個伽陀就分布在《中阿含》、《長阿含》、《增一阿含》裡面,只要不是八眾誦,當然就是《雜阿含》裡面的,還有優陀那以外的,只要是這種法句的,是有偈頌說法的,全部都稱作伽陀這樣子。

問:細緻的還是搞不清楚?

師傅我:具體就是要有例子看。但是沒關係,你只要知道說八眾誦除外,還有剛剛講的優陀那除外,其它在中長還有《增一阿含》裡面所看到的,只要有偈頌說法的全部都可以叫做伽陀。

什麼叫偈頌說法?押韻的。很多,不管大小乘經都是這樣,很多都有押韻說法的,只要押韻說法的基本上都可以稱作伽陀。

問:師父,還有法句用引號引起來,有個法句經對嗎?

師父:對,法句經裡面。法句經也是屬於這類,它這些法句不是法句經。這裡的法句就是指有偈頌的法的法句,一句一句,但是它有押韻,有偈誦,有押韻的,它一句一句的這些法句,不是法句經。

好,還有優陀那(udāna)叫做讚嘆、自說,有感而發的興嘆或感興語。就是有時候佛陀看到什麼事,而且這些也是偈頌優陀那(udāna)。有時候佛陀看到一件事情,然後他就會感嘆說這世人真的愚痴,怎麼會這樣子,然後他就怎麼樣心嘆,然後用偈頌說法,這樣子。這一類的叫做心嘆,或者是叫做有感而發,或者叫做自說。有時候佛弟子不一定來問,也沒有人來請問,那只是佛跟佛弟子可能在游化當中看到一件什麼事情,然後佛陀就有感而發。我們很多東西講話會有感而發,他就有感而發,然後用偈頌來描述來講說眾生怎麼樣,暗夜無常……這樣子就稱做優陀那(udāna)。

還有第六個叫做如是語(itivuttaka),又叫做本事。是過去的事,過去生中的事,過去久遠的事,輾轉傳來,不為誰說,在何處說,為何事說,這些傳說的記錄就叫做如是語。

有很多這種故事,它說過去曾經怎麼樣,歷史上曾經怎麼樣,或過去生過去怎麼樣,但是它不一定是佛的過去,也不一定是佛弟子的過去。它就是過去曾經比如說過去久遠劫有一個阿羅漢,然後他怎麼樣,並沒有說阿羅漢就是現在的誰,它沒有這樣子。比如說過去很久以前曾經有一個誰,一個國王后來發生了什麼事,然後做了什麼事,但是他並沒有說這個就是過去身中,這個就是我,他並沒有這樣,如果說過去身中就是我,那個就是阿難,這樣的話就叫做本生。這樣各位了解嗎?所以它還是把這個分開來,這個叫做本事。

問:師父,這些是不是在佛經裡面它就是在說這個故事之前,它說這個是屬於如是語?

師父:它沒有具體說這個是如是語。

問:我怎麼知道這個是屬於如是語或者?

師父:因為這一些是依內容,還有題材是弟子編的。這麼多教法裡面你不能讓它很凌亂,所以它就把這一類的編成如是語這樣子,是弟子編的。不是佛一開始說我要講如是語,所以說不是這樣子,是弟子編成的。

問:我的意思說就是我怎麼知道這個屬於如是語還是優陀那?

師父:所以其實這些也沒有說很明確的一定是這個樣子,它說大體上的內容跟特性是怎麼樣就屬於什麼,這樣子。

問:師父,這個是不是因為像前面你說的,比如像優陀那前面說這些,它都有註解上面比如有多少經多少經,那麼這個是不是也會有這些?

師父:不是,沒有,這個是分散被編在《中阿含》、《長阿含》跟《增一阿含》裡面的。比如說一個經裡面如果它有用偈頌講法的,這個就是屬於伽陀的部分,如果這個經裡面講的忽然佛陀心嘆感嘆,然後用偈頌講法了,那就是屬於優陀那。這樣知道嗎?它跟前面還不一樣。它們這些是沒有具體內容,我等一下會講,它們是分散被編在各個阿含裡面的。

問:它是集中放在一起的,還是插在某一些里?

師父:都插在某一些裡面。如果說它是用偈頌說法的,不是八眾誦不是優陀那,那就是伽陀。這樣可以嗎?

問:實際上是不是下面修多羅有幾個經它只在《雜阿含》裡?

師父:所以前面九分教修多羅,祗夜、記說是《雜阿含》,只有《雜阿含》的內容。你說那個就沒有在其它裡面了,是全部被打散在裡面的。

問:那也就是說你只有看了《雜阿含》,你再看《中阿含》的時候,你才知道這個屬於。

師父:也有可能這樣,如果你去看你就可以知道說它有些特色是不一樣。那麼其實這個東西你以後去讀大乘經教或者是讀某些其它經典的時候,其實這些隱約的都還有在裡面。有些經典它中間會有一些偈頌,後面還會有其它《長阿含》的經文,這樣子。它常常很多經典會有這樣,如果你經典看的夠多,它常常會有這樣子,它可能一個經就已經包括了很多部分都有,長行也有,然後興嘆也有,然後它可能也有重誦,也有其他什麼這樣子。

問:師父,那這樣分類的意義在哪呢?對我們學佛經的幫助作用在哪裡?

師父:這樣的分類讓我們讀的時候知道它的特色了。

問:如果我們讀一書這裡面有詩歌就是詩歌,有敘事就是敘事,只是讓我們自己腦子裡有這樣的分類?

師父:有這樣的分類,你分不分都沒關係。但是問題是我既然講阿含,那這是早期聖典的一個四阿含的編輯,另外是九分教的分類。這些我要講清楚,在演變過程。這樣未來如果讀《阿含經》的時候,是在引用經典的時候,有時候引到裡面就大概知道說它原來會有這個樣子,方便我們理解跟閱讀了。

好,再來。

本生,那本生這個特色就比較清楚一點了。前生的故事與現在的關聯,這個就比較清楚一點了。但是本生跟本事有時候有一點混在一起,本生是前生的故事與現在的關聯,因為現在是說過去事再結合到現在,就剛才師父談的那個,他就過去就是什麼,然後本生也解說佛的前生重在於菩薩行。就是佛重點在於佛過去生中他是怎麼修的,他做了哪一些利益眾生的事情,然後把這些過去生中對佛所做的事情利益眾生事情,把它總結為叫做波羅蜜,所以菩薩所修就叫做波羅蜜。

我再講一次。本生故事裡面談到很多佛,佛弟子,弟子跟弟子,佛跟弟子都有,但是基本上它的重點是以佛過去生中為主,符合過去生中的做的這些事情其實都是在利益眾生的,這些利益眾生的行為佛弟子們就稱它為波羅蜜,所以波羅蜜就是菩薩道的修行。這樣各位了解嗎?

一般來講我們說六波羅蜜,那是後來在大乘教法裡面比較固定的,其實波羅蜜它很多,它有四波羅蜜,有歸納成四波羅蜜,有歸納成六波羅蜜,有歸納成十波羅蜜,波羅蜜廣說有五百波羅蜜,只要凡是利益眾生的大行的菩薩行都可以稱作波羅蜜。那只是說那麼多它是可以歸納的,所以一般在般若經的系統,波羅系統它歸納為六波羅蜜。

問:是波羅蜜多還是波羅蜜?

師父:都可以,波羅蜜多或波羅蜜都可以,因為它叫Pramitā。Prā就是波羅,mi就是蜜,有時候ta翻譯出來就是多,有時候會把它神略掉,但是一般實際上是應該要有的。你說ta是什麼意思?有意思了,ta的英文是ness,是一種狀態,所以ta就翻譯變成「多」了。所以你只要了解就不需要在「多」上面去做文章。我看過有些解釋波羅波羅蜜多心經,然後或者波羅波羅蜜或者波羅波羅蜜多,然後就在這個「多」上做一大堆文章,其實它就是ta有翻沒翻而已。好,本生你們應該多多少少看到很多本生故事,我再講一個本生故事,有沒有聽過世界釋迦族被滅的故事?

我簡單講釋迦族被比琉璃王滅的時候,佛陀頭痛了三天。你說那佛陀怎麼頭痛,不管,但是問題是佛陀就曾經跟他弟子說過,說因為過去生中比琉璃王是一條大魚,可能是類似像鯨,那種大藍鯨什麼的,然後釋迦族是過去生中很久劫遠是個小村落,然後這些人就捕捉到這隻鯨,然後把它拖回村落去,然後大家都開始分食,因為那麼大一條,大家就割肉割回去。那麼裡面有個小孩,這個小孩比較善根,他不想吃,但是他很好奇說怎麼這麼大一條,然後他敲它的頭,敲了三下,哐哐哐~這到底是真還是假的,敲了三下。結果因為這樣的一個因緣,這個是本生故事裡面制,這樣的一個因緣,所以這魚與久遠劫後機緣成熟來報仇,他就是比琉璃王,他殺了釋迦族3000貴族。佛陀因為過去生中沒有造這種業,而且現在佛他成佛了。 所以佛陀雖然沒有被殺掉,但是佛陀因為過去生中曾敲這個魚,敲了魚頭三下,所以佛陀頭痛了三天。你當然也可以說家族被滅族,當然也會心裡也會有那個的,他當然會頭痛三天,你說他心裡怎麼樣?當然他成佛他也就不會苦惱,但是他有憐憫心,有悲心,他不會說好好真好,沒有這種事情了。他看到你眾生的痛苦,他當然也會有憐憫,有大悲心,他雖然不會憂悲苦惱,但是因為過去生中的這樣的因緣,所以頭痛三天,但你不要以為說佛陀頭痛就是很憂悲苦惱,他不會憂悲苦惱,但是生理的反應就是反應,熱了就冷肚子餓了就必須得吃,受了風寒還是會感冒,這都是正常,所以他是人間佛陀,記得嗎?師父最早講人間佛陀記得嗎?

問:師父,那麼佛陀也沒辦法把這個事情減掉?

答:因為緣起,因為有緣起的時候他也不能隨便去影響這些。

師父:因為神通改變不了業力。如果可以的話,那無量佛每一個用個神通來度我們,每個人都成佛,每個人都消災免難,所以佛教講緣起必須有他的因跟他的緣,哪怕成了佛,釋迦族的這種這麼大的業力今天成熟了,他也沒辦法。但是他之前也度了很多出家,釋迦族有一些就出家了,出了家那一些就免造殺業了,那你說佛陀是不是說你們業力你們自己去承擔?佛陀有沒有試著曾經做過什麼?有。佛陀曾經三次去阻擋他的軍隊,他不是顯大神通,因為比琉璃王其實是他的親戚。第一次他坐在一個枯樹下,沒有葉子的樹下這邊打坐,然後比琉璃王他帶頭,其實帶了一大批軍隊的經過,一看到佛陀跑下去說佛陀你為什麼乘涼怎麼會坐在沒有葉子的枯樹下呢?佛陀說我失去了依護,我失去了仿護。什麼叫失去依護?因為親屬要被你殺的,我當然失去的依護。比琉璃王當然聰明,一聽就好吧,看到你是佛陀,這次既然因緣這樣,我這次就不殺了,就回去了。第二次又來了,佛陀自己站在路中間,比琉璃王說那我這樣開去佛陀就死,但是比琉璃王覺得這樣不行,畢竟他也知道他殺釋迦族可以,他不能殺佛,他就班師回朝。第三次比琉璃王聰明了,怎麼聰明?他躲在後面讓那些下面的兵先走前面。兵不知道啊,那佛陀就沒有辦法擋了,那佛陀還是去坐在那邊擋,兵不知道,象、馬、軍車就直接要過去,然後阿難就把佛陀拉過來,讓那些軍過。你說佛陀為什麼不講神通?因為因緣法就是這樣子,神通是比不過業力的。那故事上也說,目鍵連他也曾經用他的神通把少數幾個釋迦族的放入他的缽裡面,這是一些故事啦。放在缽裡面然後托到天上去,讓比琉璃王找不到,但是他拿下來之後那些人都死了,因為業力就是這樣子。所以佛教講因緣法,不是說你有神通,你要做什麼就做什麼,包括佛陀他都知道這世間的因緣就是這樣子,所以他只能講教說法,讓我們依佛的教法去做,然後怎麼樣?多勤修戒定慧,熄滅貪嗔痴,這樣子就能讓善業多造作多現行,讓惡業緣缺而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