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t:文字整理-K7
,阿含經講要,第106講,各位同學大家好,我們繼續來看五蘊,五蘊或五陰,五蘊法門,那麼,上個星期已經說到,由於眾生執取五蘊,然後會有各種各式樣的錯誤的見解,會有常見,那也會有斷見,那不管常見斷見,其實都是源於我執,錯誤的執著,那一般人都是執取五蘊為我,那麼就會有所謂的,各種常見斷見,那麼你看這種斷滅見裡面有,二取空,這些斷滅見,然後有「無作業論」,無作業論,就是你做什麼都沒有用,也沒有辦法培福修福,布施也沒用,持戒也沒用,就是一切都是宿命,這個叫做無作業論,那麼今天我們繼續來看,陰與受陰,或叫做蘊與取蘊,受蘊又叫做取蘊,蘊一般來講就是蘊與受蘊,然後如果是另外一個翻譯,蘊與取蘊,它一般來講經典上不會去分,但是 ,這個經它就分得比較清楚,所以師父再講一下,在經典上意思就是說,阿羅漢證悟的聖人,然後包括人間佛陀,他還有五蘊身心,他的五蘊身心就是純粹的五蘊,那一般凡夫,他的五蘊又叫做無取蘊,或叫做無受蘊,這就是凡夫,所以一般如果不分,凡夫的蘊就叫做取蘊,就是執取蘊,因為他都是在跟一般凡夫講的,當然這個經典裡面就分得比較清楚,跟我們大家來了解一下,意思就是說,阿羅漢證悟聖果之後,阿羅漢還有五蘊,然後也在世間,行住坐臥 吃飯穿衣,阿羅漢也是這樣子,人間佛陀的這個人間身心,也在這個世間,還是 穿衣吃飯行住坐臥,但是他們聖人是五蘊,凡夫是無受蘊或是無取蘊,這個就是比較大的一個分別,我們來看這個經,【一時,佛在波羅奈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爾時, 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陰及受陰。,有沒有,那陰就是蘊 ,翻譯不一樣而已啦,陰及受陰,然後 云何為陰,下面這一句是巴利文,巴利的蘊或音叫做,khandhe ,那這個是字尾變化,叫變khandhe ,那個梵文就叫什麼,前面加一個S,Skanda,梵文叫Skanda,巴利文叫khandhe ,他的巴利文是說,Pañca,誰知道,Pañca是五,一二三是五的五,Pañca是五,Pañca, bhikkhave,bhikkhave,bhikkhave,是什麼,bhikkhave,梵文叫比庫,比庫或苾芻,比庫,那這個就比卡,比庫,那個梵文是比數,那這個是庫,KHA,bhikkhave,bhikkhave,是呼格,呼格是什麼呢,比如說我們,經典常常有的呼格,比如說佛陀會說,舍利子啊 舍利弗啊 阿難啊,叫對方,這個叫呼格,英文裡面沒有這種格,沒有呼格,但是他後面會加一個驚嘆號,就表示是書裡面,如果驚嘆號就表示是,叫他稱呼他,那比如說John叫你,然後,Come in here,John趕快來這裡,或是Come here來這裡,那梵文,巴利文裡面他就有,格他用這個格,就表示他是稱呼,所以這裡叫做比丘啊,有沒有看到比丘啊,他說 佛告諸比丘,我今當說受陰及受陰,他就說比丘啊,有沒有 bhikkhave,就是比丘啊,然後khandhe ,他其實是中間插一個呼格,前面五跟陰,有沒有,五跟陰是合在一起的,所以比丘啊 五蘊,或叫做五蘊,這樣了解,然後呢,desessāmi ,desessāmi ,是一個動詞,desessāmi ,你覺得這個動詞是什麼,猜都猜得出來,但是呢,誰說,佛陀,因為這個裡面佛陀,是我說嘛,他一個括號裡面,那佛陀叫誰,佛陀叫比丘們,所以你說 那這誰說呢,他後面動詞的語尾,這個mi,就表示是我說,是你說,替他說,然後的安替,他們說,所以他是我說,我們說字尾不一樣,你看字尾就知道,誰說,總統說國父說,以前我們 三民主義都說,你自己說沒用要,國父說才有用,那這裡 mi 就是我說,那誰說佛陀說嘛,佛陀說比丘啊,我說,所以他動詞就知道說是mi是我,是你替是他,那他有,有雙數的,還有複數的,如果雙數就是兩個人說,互數就是兩個人,以上說,那兩個人有你們,我們你們,他們有這樣子,就知道很清楚的知道說,比丘啊 呼格,我說,什麼呢 五蘊,這邊還有一個就pañca,有沒有看到也是五,後面一個什麼,堪得也是運,那差在哪裡,中間有一個,upādāna,有沒有看到中間有一個upādāna,那upādāna很明顯的就是,什麼這翻起來upādāna就是受,但是upādāna也可以換成,取,然後呢這個upādāna有,以什麼東西而產生運作的意思,他的意思就是說與五蘊而作用,其實意思就是我們眾生是,依這個五蘊生而有作用的,但一般會翻成受或是取,所以你如果看 換完巴利文你就不會把兩個受搞在一起,那我問你,色、受、想、行、識的受,記得嗎,那個是哪一個字,跟這個有點像,近人有抄到嗎,色、受、想、行、識,五蘊的受蘊,所以如果你看梵文跟巴利文,你不會把它混在一起因為兩個受的,梵文巴利文不一樣,中文都翻成受,來誰有抄,誰有抄,你等一下你先講到,你講到什麼,很像,接近了,那個誰,什麼,你不要講一個類似的,Vida或是,Veda,受是Vedana,Ve,你講的是Ve,你剛剛講是Ve只是發音不一樣而已,Ve不是Vi,我以為你講的是Vi,Vedana,Vedana就是受,色、受、想、行、識的受,這裡是Vedana,也翻譯受,但是它是取的意思,這個叫做Vedana,然後另外那個,受蘊叫做Vedana,所以就不會混在一起,這個是取蘊,所以它說什麼,五蘊,比丘亞,我說,雖然,它位置放的都不太一樣,但是你看它的格,還有它的動詞變化就知道,它其實就是說什麼,我現在說,它現在是,我現在說五蘊,然後,這個就是漢,它的漢是擺在,的,的,是擺在,我們以前叫五蘊叫做,A&B,不是B&Q,但是梵文呢,巴利文它是,的,它會把的放在後面,所以這個就叫,所以這整句如果它的梵文沒問題,它擺在哪裡巴利文的,格什麼你都知道擺在哪裡都沒問題,所以呢,它說什麼,比丘是呼格,比丘們動詞是,我說,其他兩個都是受詞,五蘊,漢,五受蘊,這句話就是這樣,所以它的巴利文,跟中文版本,一模一樣,就是說,我今當說,但是 ,中文給了,那個副詞,我今當說,但是它不是用未來式的,也不是用,很快的未來式的,be going to,它直接用現在式的動詞,我現在說,但是它不是用進行式的,我說,運及受蘊,這個就是我們這個字型,【云何為陰?若所有諸色】,第一個色,【若過去、若 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麤、若細,若好、 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總說色陰。】,色蘊,然後這個若內若外,若麤、若細這個上次有講過,這一些全部,就叫做色陰或叫做色蘊,【彼一切總說色陰。隨諸所有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色,然後其他的受、想、行、識,整個加起來就叫做五蘊,【彼一切總說受、想、 行、識陰,是名為陰。】,有沒有看到,云何為受陰?,那就是云何取蘊,無取蘊的取蘊,現在知道了,色、受、想、行、識,就是五蘊,那什麼叫做無取蘊,或是無受陰呢,下面這句重要了,他說云何為受陰,【若色是有漏、 是取,若彼色過去、未來、現在,】,有沒有看到,所以才會分成取蘊,是漏是取,【若彼色過去、未來、現在, ,生貪欲、瞋恚、 愚癡及餘種種上煩惱心法;,受、想、行、識亦復 如是,是名受陰。】,那這樣什麼意思,就是說,如果你這個純粹的是五蘊之身,你不會在上面取什麼,起執著,起貪瞋痴,起種種煩惱,那這個就叫做五蘊之身,是單純的一種作用,身心的作用單純的而已,這個叫做五蘊,但是如果你在這個五蘊之身,上面會起種種的這些有漏,有漏是有煩惱的意思,然後有取,就是愛取有的取著,然後不管是過去,現在未來生貪欲、瞋恚、 愚癡及餘種種上煩惱心法,種種,貪瞋痴是三不善根根本,還有其他種種的,如果你讀據俱舍論 以前講過,種種的不善心所法,或煩惱微細的煩惱心所法,這種種種種,只要這個你在五蘊上面取,這種煩惱執著,這些 就叫做五取蘊,或叫做五受蘊,那麼,受想行識亦復 如是,是名為受蘊,這樣各位了解了嗎,有執取的,會對他取貪瞋痴的,那我們就叫做五受蘊,那麼開悟了斷煩惱了,那個阿羅漢跟佛陀,當初開悟了斷煩惱了,還沒入涅槃之前,還在這個世間生活,行住作臥 他還是五蘊,但是他不叫五取蘊,他就叫純粹的,五蘊就叫五蘊之身,這樣各位了解嗎,這就是蘊跟取蘊跟受,蘊跟取蘊或叫做,陰跟受陰的一個區別,講到這裡有沒有什麼問題,儘量你還有問題,不錯儘量問,儘量儘量問,(謝謝師父,這裡面看到,這段我想到,師父那個佛陀的教示裡面,還有一個公案就是講到,白牛黑牛 ,白牛黑牛那個,六法門,還有就是金剛經裡面講的,不取相如如不動,是不是跟這個意思也是相似的,這樣子通的),你有五蘊取五蘊相你就是取相了,你純粹的五蘊,你就不取着不取相了,(那他從佛陀和阿羅漢,他是明明白白這些事,首先知道這些事,很清楚這些事,他就是不執取,知道他是幻象,這區別在這),區別在這裡不執取,六六法門也是一樣,你六根對六境,不是不認識,色身香味觸法,你都清楚認識,但是如果你取了叫做取識,六識取六境,但你不執取那就是純粹的六識,所以我們以前有講過取識,取識知道,取着的取,認識的是取識,我們後面講六六法門還會再提到,這個叫做蘊與受蘊,這是基本的認知跟修行,所以我們如果從這個經來講,我們修行其實 ,不是討厭五蘊,也不是排除掉五蘊,而是現前不執取我們的五蘊之身,成為我們執取執著的對象,那當然如果依阿含經來講說,如果你現在破除了這個我執的執取,現在你第一次,破除真正達到破除,那就是初果,那未來七番生死,那就一定入滅,那入滅就不會來生死,那不會來生死你連五蘊之身都沒有,那如果你這一生證阿羅漢,那麼阿羅漢還活着的時候,還有五蘊之身,那麼阿羅漢如果舍報死掉了,他連五蘊之身都舍了,那因為阿羅漢沒有煩惱再來潤生了,所以他就入涅槃,不會再來生死,那叫做生死已盡,所作以作 不受後有,所謂的後有就是不會再來投胎了,這樣各位了解嗎,就是阿羅漢的境界,再來,那個這邊同學如果,有聽多少算多少 好不好,那個 你是今天剛來,第一次,早上沒有來吧,聽多少算多少,如果有興趣的,不過下禮拜已經放假了,有興趣可以上網聽,師父講成佛之道,可能會比較容易懂,那這個要聽也可以,這個可能因為一百多集了 ,這個是一百零五集,但是如果你覺得學佛很好很有興趣,你可以從第一集開始慢慢聽,第一集師父講的很簡單,應該很容易懂,那個文金以前,前面聽過,只是中間沒有來而已,阿含經以前最早,有聽師父講過,你善根不錯啦 很容易懂,那這邊同學應該沒問題,這個有學一點,佛學知識應該很容易知道,再來我們來看一下,四識住,四識住也在講五蘊,但是如果你不了解,講四識住你以為有四個識,但是他不是講四個識,他是識住以四個地方,我們來看一下他怎麼說,【佛告比丘:「愚癡凡夫、無聞眾生於無畏處而生 恐畏。】,這句經,師父很喜歡很有趣,而且他的啟發性很大,師父的佛陀的教示裡面有,他說【佛告比丘:「愚癡凡夫、無聞眾生於無畏處而生 恐畏。】,於無畏處而生 恐畏,所以說不需要 恐懼害怕的地方,你反而還害怕了,你會在哪裡害怕,晚上到墳墓會不會害怕,肯定害怕,很老實 不錯不錯,他不會說 師父我不怕,為什麼 因為我有持咒保佑,會不會害怕跟有沒有持咒保佑兩回事,會怕 誰都會怕,佛陀不是說這個,我們眾生有一個根本上不應該害怕的,卻是很害怕,而且更重要是,該害怕的地方不害怕,我們來看佛陀怎麼說,【愚癡凡夫、無聞眾生怖畏,無我、無我所, 二俱非當生。】,眾生怕什麼,怕無我無我所,而且這兩個害怕是不應該生起的,凡夫怕什麼,無我無我所,凡夫害怕無我無我所,以前曾經有人,聽過說 哇 師父 那無我那慘了,那我現在怎麼辦,那無我 什麼都不用干,現在我還有老婆 上有父母,下有子女,他就會把無我錯誤的認識,然後就產生恐懼,而且這種恐懼會讓你沒辦法解脫,因為你就不想去認可,也不想去認識這樣的事情,他說凡夫在無我,無我所的地方產生恐懼,那麼凡夫怎麼回事呢,他說【攀緣四識住,何等為四?謂色識 住、色攀緣、,色愛樂、增進廣大生長;,於受、想、 行,識住、攀緣、愛樂、增進廣大生長。......... 】,這邊是頓號 受想行,有沒有,識住、攀緣、愛樂、增進廣大生長。,那它是什麼意思,因為凡夫執著,所以凡夫害怕無我無我所,那凡夫在什麼地方執着呢,凡夫是執著有取的識,那凡夫執著的,有取識會在哪裡起執着呢,會在我們的,色、受、想、行,因為那個識本身就是有取識嘛,那這個精神體它本身就是執取的,所以我們會對我們自己的色、受、想、行,產生貪戀產生執著,因為我們有這種執著,所以會害怕什麼,害怕無我無我所,那當然啦,晚上到墳墓祭祀我也害怕,因為有我有我所,然後【比丘!離色貪已,於色意生縛亦斷,於色意生縛 斷已,識攀緣亦斷;,識不復住,無復增進廣大生 長,】,這個住就是執取嘛,然後【無復增進廣大,受、想、行界離貪已,於受、想、行意生縛 亦斷。,受、想、行意生縛斷已,攀緣亦斷,識無 所住,無復增進廣大生長。,識無所住故不增長, 不增長故無所為作,無所為作故則住,住故知足, ,知足故解脫,解脫故於諸世間都無所取,無所取 故無所住,無所住故自覺涅槃。】,細節上你或許不知道,他每一個字或是說,名詞的意思在講什麼,但你可能會大概猜得出來他在講什麼,他意思就是說 我們四識住嘛,那你把這個四識住的住,其實四識住他會怎麼住呢,他的住一定是,貪瞋痴而住,那你如果能夠斷這種,對我們的色、受、想、行的執取,你斷了之後 ,他就不會再對這個,我們的執取跟煩惱增長廣大,你就不會再來投胎,那你不會再來投胎的話,那就是什麼,涅槃,他的細節大概就是這樣子,那麼師父後來發現,一個一個字去解釋太麻煩了,師父給大家一個方便,這邊有白話,這個白話,師父花了很多時間,一個一個慢慢去把它翻譯出來,那當然了,這個書裡面有,所以你們可以去看看,慢慢念,念標準一點,你不要整個字連在一起,【佛陀告訴比丘們:,「愚癡凡夫常在不應產生恐懼的 地方心生恐懼,即是害怕無我和無我所,其實這兩種恐懼都是不應該的,為什麼呢,因為 凡夫緣取『四識住』,四個- 識之住地,哪四識住呢?就是識住於色、,攀緣色、 愛樂色,這種住、,攀緣和愛樂會越來越擴大、增強。 ,識同樣會對受、想、行執取、攀緣和愛樂,這種執 取、攀緣和愛樂也會越來越擴大、增強。】 ,這個就是上半段的解說,白話,師父其實剛才都說過,就是說凡夫對於不應該害怕的地方,無我無我所會產生害怕,其實這兩個都不應該生起,無我無我所的恐懼,都不應該生起,那麼為什麼會這樣子呢,因為凡夫四識住,因為凡夫取著四識住,那為什麼知道是四識住,是識住於四個地方 ,而不是四個識 ,因為他的梵文同樣的巴利,他講,catasso viññāṇa-ṭṭhitiyo ,catasso 是四,一二三四的四,catasso 是一二三四的四,然後 ,viññāṇa,是意識的那個識,認識的識,然後ṭṭhitiyo ,他的本來動詞是Stand,站立,然後呢,常常翻譯為住所、住處,居住處,這樣了解,那居住處呢,所以也常常翻成住地,就是你居住的地方,站立的地方,所以稱為住地,所以他是說什麼呢,識的住地,就是識執取的地方,或是住的地方,所以那個住,那個住就是所謂的住地,站地,你居住的站立的,那個地方,就是所謂的,住地或是所謂的四識住的住,所以他是一個名詞,這識的住地,有四個,叫做四個識的住地,所以翻成什麼,四個識之住地,有沒有看到,那這樣就很清楚了,所以他不是四個識,他是四個識的住地,這樣就明白了,那哪四個識的住地呢,會住在哪裡呢,色、受、想、行,再來,那個,靖量繼續,【比丘們!離於對色的貪,內心對色的繫縛也就斷了。,對色的繫縛斷了,識就不會再攀緣色、,不再住(執 取)於色,對色的執取也就不再擴大、增長了。,對 受、想、行也是同樣的道理。,一但識沒有色、受、 想和行可執取,識的執取就不再增長,不再增長 就會漸滅,這樣識就會無執取相應的安住於色等 之中。,識能無執取的安住於色等,對所認知的一 切就能知足,知足就能從一切的煩惱中解脫,能從一切的煩惱中解脫,對世間就不再有一絲一毫 的取著。,對一切無取著,就能達涅槃的境地。 】,有沒有看到,他說什麼呢,這整個白話應該就很清楚,那麼其中有一句就是這樣,他說色的執取不再增長,不再增長就會漸滅,有沒有看到,那它不是馬上全部斷掉,為什麼叫漸滅呢,因為第一個,你還沒證初果之前,你是聞思修漸漸降伏,就算你證了初果,也是先斷三結,然後呢,慢慢的五下分結,五上分結,然後慢慢斷除,都是這樣,所以它叫漸滅,這樣識就會無執取相應的安住於色等 之中,這時候它是什麼,還是以色為住地,但是這裡的住是無執着相應的住於它,因為你還是得有地方,你解脫了,你的色、受、想、行、識還在,你的識還是要有地方,但是它這時候只是安住在,我們的色、受、想、行上面而已,然後行住坐臥,生活穿衣,就是這樣而已,而不會對它再去執著,也知道它的用,所以 ,我問你,佛陀成佛了,需要吃飯嗎,當然需要,那佛陀吃飯靠什麼,靠人供養,那個時候會有人上門來供養,但是佛陀大多數還是出去托缽,因為識還是在這個地方,還是受想行,但是它已經不是執取的住了,它是無執取的相應住,這樣無執取相應的住,這樣各位了解嗎,所以從阿含經裡面來講,人間佛陀還是吃飯穿衣,還是得睡覺,因為這個五蘊之身也會累,累了就得怎麼樣,休息就得睡覺,睡覺起來了,肚子餓了得吃飯,那麼以這個五蘊之身,還是繼續弘法利生,阿羅漢也是這樣子的,然後一直到入滅,這個就是所謂的,剛剛跟這個四識住,以及後面的四識不執取住,跟剛剛的五蘊,五取蘊是有同異曲同工之妙,都是同樣的意思,那這裡就是告訴我們說,我們重點在於破除那個,那個取識,不是去討厭這個身心,來有沒有什麼問題,進堂可以嗎,你問不用不好意思,特別有意思,(這個很微妙,就是佛陀和阿羅漢,對這些,比如說衣食住行,他是一種單純的覺知,比如說吃飯,他能知道這個味,但是他可能像,所謂的水上花,我吃了我不會說,那個味好像我還要再吃,吃了,比如說吃了好的東西,他能知道那個味,但是他不會生氣,我將來還想回來再吃,或者說這個好吃多一點,這個不好吃弄掉,他不會這樣子,所以有種說法叫水上畫畫,是不是這個意思,我就過去了,我不會再去執着他這個東西,要到那個境界,就是單純的覺知,不去執取不去流到心裏面去,就叫船過水無痕,鳥從天空過,怎麼不留一絲痕,就是要到了這個境界才可以,那個是阿羅漢佛陀的境界,那他還是一樣行住坐臥,弘法利生,但是他已經對這個身心,已經怎麼樣不執取了,那個一般基本的修行,就是到這樣的一個境地跟境界,這樣各位了解,這個很有趣我們來看,師父這邊有析辨,這個析辨是從哪裡來,析辨是在書裡面的,那麼你們回去有空,可以看看師父在這邊,跟大家聊一聊這個,【前經中佛陀說凡夫的五蘊因爲有煩惱執取,就叫五受蘊或五取蘊,所以稱為受蘊或取蘊,本經中佛陀進一步說明,執取主要是識和我執(貪瞋癡)相應。,你可以純粹的識,那就是認識,你也可以跟我執相應的,那跟我執相應那就是貪瞋痴相應,一定是這樣,五蘊的 識蘊是認識的主體,】,也就是我們的精神體,一旦與我執相應了,在認識 產生的當下就會對境產生執取。,而識所認識的所緣境,無外乎就是,色、受、想、行,無外乎就是色、受、想、行,那這色、受、想、行呢,就是透過,六根對六境產生六識,那產生六識呢,就會有六想,記得,六受六想六行,前面的經典有啊,進修記得嗎 前面經典有六受六想,就會有六識,就會有這樣的認識,那這種認識呢 識都是執取的,就會有產生執取,而識所認識的所緣,無外乎就是色、受、想、行,如果從六根對六境來講的色,那就是前五根,對前五境,那前五根是我們內六入,也就是我們這個感官,然後對外面的五境——色聲香味觸,這個是外色,這個是內色,那你六根對六境的執取,透過六根對六境的,執取,00:37:08,310 --> 00:37:10,010這個就是色的執著跟認識,1095,那受想行就是內心的,那麼識對其他識蘊產生執取,就會產生所以就稱為四識住,就是說,四個識住地,那麼,即識住(執 取)於其他四蘊上。 ,【佛陀也明確指出,修行就是在認識所緣境的當下,去觀照識對境的執取,進而降伏斷除這種執取,如此漸漸能達到,無所執取的涅槃境地】,所以 ,從五蘊的認識,然後五蘊怎麼認識呢,其實跟六六處配合起來,然後就達到了所謂的,所謂的取識跟,不取識住的這樣的一個,認識,那這樣慢慢就是我們修行的根本,入手處,所以怎麼修行 五蘊上無我,五蘊上怎麼觀無我,那就是在怎麼樣,五蘊四識住六根對六境的當下去觀照,這師父以前講過六六法門,後面還會講六六法門,會繼續的講,所以六六法門還有這五蘊法門,是一切法門的根本,一切修行都是在這裡入手的,這是第一個,有沒有什麼問題,其實前面講那麼多,到這裡應該也都很清楚,很容易知道經典上要講什麼,師父要講什麼,另外呢,可能這個因為是經文的重點,大家也比較,講那麼多也比較知道了,另外一個比較有趣的,比較有趣的一點,這是很多時候 常常,有人也會誤解的,第二個,【本經也提及了眾生在不應該生恐懼的地方生恐懼,凡夫由於無始以來根深蒂固的我執熏習,】,我執薰習 ,因為從我們無始以來,這種我執煩惱就一直跟着,然後現在出生了,我們一切的見聞覺知,都是我執在薰習的,由於我執薰習,【一聽到無我無我所就產生恐懼,以至於不願意學習甚深 的教法,所以 ,為了適應引導這一類凡夫和外道,從長阿含經開始,佛教就發展出了適應引導一般眾生和 外道的法門。,末法時期有許多學佛者大多不願聽 經聞法,學習緣起、無我、空的根本教義,專在 方便適應的法門上著手,久而久之,以方便為究 竟,竟不知佛法不共世間的特性是什麼了。 】,在佛教裡面,我問你,緣起四聖諦容易明白嗎,不容易啊,一切法無我,五蘊無我,容易搞清楚嗎,不容易,你不要以為那個是小乘的,這大小乘所共的,那般若講一切法空,那是更不容易明白,而且更容易落入斷滅見,所以 方便法門 在印度就開始了,從長阿含經開始,為了方便適應世間世俗,所以用了種種的,各式各樣的,包括咒處方便運用,包括求佛菩薩保佑的各種方法,乃至,眾生本具如來得相,各式各樣的,讓大家產生一些信心,願意入佛門來學習,甚至有一些經典都說,一句佛號罪滅河沙,念佛當得佛,當成佛,一句南無佛皆共成佛道,有各式各樣的,難道一句南無佛真的就成佛道嗎,是 也不是,所謂的不是就是說,你不可能念一句佛就成佛,你也不可能說永遠都一直念佛就成佛,但是問題是它為什麼講一句南無佛,皆共成佛道呢,從方便攝導來講,增加我們的信心,一句南無佛可以得到佛,十方佛的護念,那我們當然就比較,心裡安定一點,另外一個呢,世親菩薩說,這叫做,別時意趣,別時意趣,有沒有聽過,攝大乘論,沒有,這邊有聽過攝大乘論的,只有海澈而已,其他人沒有聽過攝大乘論,你應該聽過攝大乘論吧,什麼叫好像聽過,你是攝大乘論講一半才來的,你有聽過嗎,但是沒有印象,有印象說別時意趣是什麼,拿個麥克風,(弟子回憶就是說,不能依文解義了,不能按照文字的意思來說了),不能按照文字的直接意思,為什麼叫別時呢,你們知道哪一個別時嗎,就是區別的別,區別的別,分別的別,別時,意趣,別時意趣,這樣 有沒有印象,就是說一句南無佛,就是說你,種下善根種子,種下善根種子,完了,有這個因緣,完了這個善根種子一點點的積累,將來,如果長期按照這個生生世世,來修行的話,將來就有可能成佛,別時就是說不是現在,是未來,遙遠的以後,現在一句南無佛,未來以後能成佛,所以叫做一句南無佛皆共成佛道,就是一句南無佛種下善根種子,然後經過累生累世的不斷修行,未來久遠劫之後就能成佛,這個叫做一句南無佛皆共成佛道,皆共不是今生 不是現在,而是說未來以後,這個叫別時意趣,還有一句就是,容易引起一定的誤解的,就是那個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這個也屬於別時意趣,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他的立地不是現在,他也是現在立地種下善根,未來久遠劫後就能成佛,那他放下屠刀當然不是每個人都有屠刀,他的意思就是說什麼,放下執著,放下不應該有的惡業跟惡想,然後慢慢慢慢種善根,然後去向於佛道,那未來就能成佛,那這個都是先於欲勾牽,就是說,讓一些善法種子,然後產生大家的信心,但是未來,慢慢的就能成佛,這樣各位清楚,但是,有時候由於眾生根機的問題,會把這一些當成究竟之道,本末倒置,本來是讓大家一些方便的適應,本來佛陀是說,用這些善法引導進來之後,善根種子可以的,以後那你得學習什麼,學習,菩薩道或是學習正法要,師父以前也講過,那個經典上說,先怎麼樣修人天善法,布施 持戒 升天法,等到 ,善根因緣足夠,福報因緣夠了,那叫入正法要,那就是緣起四聖諦,一切法無常無我無我所,這才是正法要,但是可惜,有一些方便之道用的太多了,到最後常常本末倒置,就不再學緣起四聖諦了,就不再學無常無我了,反而對無常無我產生害怕,反而不想學了,專挑學習,一些方便之道,因此有些人入佛門很久了,學佛很久了,也說是佛教徒,但是他僅止於做什麼,僅止於宗教行為,我再說一次,很多人會誤以為師父否定宗教行為,我們有早課,師父怎麼會否定宗教行為,而是說宗教行為是引發我們宗教信念,培養 福 德資糧善根,進一步,善根具足了,你就可以學習無上道正法要,但是你不能說學了一二十年,永遠都是只是僅止於宗教行為,僅止於佛陀保佑,僅止於佛菩薩保佑,僅止於誦經念佛,就能得到多少功德,你要是一直僅止於這樣子,我們這樣講啦,也好啦,至少你不會做壞事 有善根,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講叫做,入寶山空手而歸,或是入寶山,拿一些沒有什麼太重要的東西,那就可惜了,既然能入佛門,唯有能夠幫你究竟解脫的,唯有正法要,那你得依這些基本的善根善行,進一步能學習正法要,那才能真正入寶山得珍寶,所以不要只是在一些方便之道 ,或是培養福德善根的地方,只是在那邊着手而已,有能力還是要進一步,進一步,講到這裡有沒有什麼問題,那個文君,什麼問題,(是不是這樣,剛才說那個一句,南無,你看,可不可以這樣理解),不是一句南無,因為南無佛可以是各種佛,南無是皈依,一句南無佛,它不是一句南無,(那我的問題就沒了,我以為是南無),當然我們念南無一般念,但是我剛才講的是一句南無佛,皆共成佛道,不是一句南無,你一句南無藥師佛也可以,一句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也可以,它是講一句南無佛,那這句南無佛,那可以包括各式各樣的各種佛,這樣可以,(那這個問題就存在了,因為也是佛的一個,就是說相當於去一個終點站,可以轉個彎,就是說,他念 也沒文化,他也學不了經,這樣的話他念佛一生,最後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在那裡學習,在那裡成佛),那個早上說,成佛之道裡面討論,我們在講阿含經,我們在講阿含經,區別在哪裡,區別很大你慢慢聽,不然回去把師父之前講的好好聽一聽,它有共通的地方,不是說完全不同,但是他還有不一樣的地方,至於說 淨土法門,念佛,求生他方淨土,其實師父最近才講而已,這一學期才講,而且才前幾個禮拜才講而已,前幾個禮拜,有空你去看一看聽一聽,那邊特別講他方淨土法門,好不好,因為這邊是阿含經,阿含經基本上比較不談,他方淨土法門的東西,我們再來看,這樣各位大概了解了嗎,正觀五蘊,五蘊無常無我,一般凡夫執著五蘊,就會產生種種的執著跟問題,常見斷見,那麼,佛陀告訴我們說,那五蘊應該怎麼樣認識呢,五蘊怎麼樣的正觀呢,這講正觀五蘊,無常想——無我想—— 離我慢——得涅槃 ,諸比丘,所以你們知道這個比丘驚嘆號了吧,比丘 驚嘆號,【云何修無常想,修習多修習】,你說那我們說觀無常,怎麼樣叫觀無常呢,他說修無常想,修習多修習, 能斷一切欲愛、色愛、無色愛,欲是欲愛 是欲界的貪愛,色愛 無色愛,對色界 無色界的貪愛貪染,那麼欲界的貪染是五欲,色界無色界的,那就是色無色界的貪,但是要知道,色無色界的貪比較微細,基本上他不會造不善,欲界的貪染,是物質欲望很強烈很重,所以容易造惡,但是如果你要解脫,色愛無色愛也要斷盡,所以他說,【欲愛、色愛、無色愛、掉、慢、 無明,若比丘於空露地、若林樹間,善正 思惟,觀察色無常,色無常,受、想、行、識無常,如是思維,斷一切欲愛、色愛、無色愛、掉、慢、無明。,所以者何?無常想者,能 建立無我想,聖弟子住無我想,心離我慢, 順得涅槃。」】,師父書上有做過分析,師父這邊再跟大家談一談,無常想,得無我想,然後斷我慢,然後順得涅槃,無常想,你們記得三法印嗎,諸行無常 諸法無我,涅槃寂靜,從一個意義上來講,你也可以直接觀無我,觀無我也可以離什麼,我慢,順得涅槃,那麼一般阿含經為什麼講,無常想得無我想呢,師父曾經講過,因為直接觀無我比較困難,那麼無常,他的變化比較容易觀察得到,但是如果你真能了解無常,你一定能夠了解無我,因為我就是單一不變的本質或是主宰性,那這個單一不變的本質跟主宰性,跟常是相應的,跟無常是不相應的,所以如果你能觀五蘊無常,你就會知道說,這個五蘊沒有一個不變的本質,都是色、受、想、行、識的一個相續變化,所以你漸漸的就能入到無我,那入到無我,那當然進步觀 進步修行,當然就是一定是離貪瞋痴,那離貪瞋痴進步,為什麼叫離我慢呢,其實是這樣子,你們如果去看,俱舍論還有師父以前分析,我慢這個慢,有粗跟細的,粗的慢,就是我們一般講的傲慢、驕慢,這樣了解,這個慢有粗細,粗的我們容易知道,粗的慢就是所謂的一般的傲慢驕慢,就是 貢高我慢,覺得我比你強,那你為什麼會有這種貢高我慢,那當然還是我執,那這種的就叫粗的,我們一般都可以知道,另外一種微細的,微細的就是,色無色界,微細煩惱裡面 思惑所斷的,最後一分的我,那個叫做我慢,這一分的我慢斷掉了,就怎麼樣,不是,這是阿羅漢,這得阿羅漢 色無色界的,五上分結最微細的那一個(我執),就叫我慢 ,斷了,那就是阿羅漢,所以他會說 ,心離我慢,順得涅槃,有沒有看到,這樣各位了解嗎,這個我慢初果還不能斷,二果三果三果還在,但是這種我慢是不造作有漏業的,他只是最後一邊,你還沒斷,但是斷盡了,就變成阿羅漢,這樣各位了解嗎,所以他叫做心離我慢順得涅槃,這個就是從無常無我裡面,那麼另外當然,三法印裡面你可以從無我法門直接入觀,也是有的,那當然這個就是,直觀五蘊無我,那前面都在講五蘊無我,只是無常的次第比較容易觀,比如說 ,直接叫你說你觀你的五蘊無我,那五蘊怎麼樣無我呢,那你如果說那你觀照你的身心變化,那說我現在好好的,那你從小到大有沒有變化?有,你今年明年有沒有變化?,有,你看師父十年前到現在,有沒有變化?,怎麼沒有,表面上沒變化,實際上有變化,十年前一定怎麼樣,年輕嘛,比較瘦嘛 是不是,這個五蘊身心的變化容易觀察,其實是不容易觀察到,所以從無常無我,然後入,最後面先斷三結,五下分結、五上分結,最後的我慢斷除,我慢就在五上分結裡面,最後 就是涅槃,這個就是這裡所說的,我們先還有幾分鐘,三分鐘,最後面呢我們再來說,那麼我們說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可不可以直接觀涅槃寂靜,其實是可以的,但這個不容易 ,比觀無我更難,而且,我預告一下,般若經裡面的般若一切法,如幻如化一切法畢竟空,其實就是從涅槃寂靜裡面提煉出來,然後從涅槃寂靜裡面觀一切法,當下即涅槃寂靜,但是這個不容易做,所以佛陀才一直強調,從無常 入無我,無我 入究竟涅槃,所以你可以次第觀無常無我,然後得究竟涅槃,你可以從無我執接觀,你可以從涅槃作觀,那涅槃作觀在《阿含經》講的比較少,但是是有講而且是可以的,那麼般若經就發揮的比較多,我們先講到這裡,休息一下,十分鐘後我們繼續回來,(禪林第三期工程,勝義樓,包含講堂,大寮,齋堂,居士寮,即將動物,他將會成為法師,再加居士,及善心人士,清淨的修行之一,禪林見色經費,仍需大眾慷慨解惱,隨喜功德),接下來的,究竟苦邊,剛才忘了講一件事情,因為現在這個,大殿回音很大,不過當初設計大殿就沒有,打算在這邊上課,大殿就是做宗教活動,還有禪修的地方,其實我們後面有設計教室,那麼現在在審批當中,所以也是希望我們這個,過審批之後呢,可以趕快蓋勝義樓,那個勝義樓 未來我們的教室,就在勝義樓,那個教室會做一個比較,圓滿的試聽教室,所以聽經聞法就不會有回音的問題,而且網絡啊,攝影啊都會做得比較好,燈光也會做得比較專業,那我們就期望,大家的努力共同,然後我們教室能夠早一點落成,然後我們能夠有好的環境,最主要是回音不要那麼大,然後能夠繼續講經說法,聽經聞法,我們來看一下,五蘊無我,究竟苦邊,【佛告羅睺羅:「善哉!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你看佛陀每次都說善哉!諦聽!諦聽!,叫你幹什麼,善思念之 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好好聽 專注聽,然後接下來怎麼樣,好好如理作意,好好去思考,他沒有叫你眼睛閉起來,他叫你好好聽,諦聽!諦聽! 他不是叫你,人坐在這邊 然後這邊打坐,然後眼睛閉起來,然後不知道在做什麼,好好專注聽 ,諦聽 之後呢,善思念之 不是背起來就好,要好好去思維佛陀所說的內容到底是什麼,所以叫諦聽!諦聽! 善思念之,【 當為汝說。羅睺羅!當觀若所有諸色,若過去、若 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好、若丑、若遠、若近,彼一切悉皆非我、不異我、,不相在,怎麼樣,這個叫做我在色中 、色在我中,這個以後師父講我的時候會講,他把五蘊分成四個,所以叫做四五二十,叫做二十種身見,這師父慢慢會講,師父的書裡面有,可以去看一看那個表,然後他說你要觀察諸所有色,什麼叫諸所有色呢,就叫做色蘊,色可以是過去、現在、未來,內外,這些師父都講過,內外粗細,那麼內色是什麼,眼耳鼻舌身,色,沒有意 意是心根,然後外呢?色聲香味觸,那麼還有粗細,粗是五根、細是四大,那麼你也可以說粗是五扶塵根,細是五淨色根,也可以這樣子,那這叫粗細 ,那這種種加起來都叫色,那他說當觀所有諸色是什麼,當觀若所有諸色,就是非我啦,不是我啦,如是平等正觀,就是觀色無我,然後受、想、行、識,【若過去、未來,一樣,若內、若外、若丑、若遠、若近,彼一切悉皆非我、不異我、不 相在,如是平等慧如實觀。】,叫你觀察五蘊無我,再來,【 「如是,羅睺羅!比丘如是知、如是見。,如是知、 如是見者,於此識身】,有沒有看到,五蘊的識或是六識都可以,這個叫六識身或識身,【及外境界一切相, ,無有我、 我所見、我慢使繫著。,「羅睺羅!比丘若如是於此識身及外境界一切 相,無有我、我所見、我慢使繫著者,比丘是名斷愛欲,轉去諸結,正(慢)無間等,究竟苦邊。」 】,如果你能觀五蘊無我,然後藉由這樣觀察,師父再講一次,觀察五蘊無我,可以是經過聞、思、修的五蘊無我,然後接下來證五蘊無我,那證五蘊無我一定是初果,接下來,還是在怎麼樣,五下分結、五上分結到最後,我慢斷了,那就一切煩惱斷,所以我們現在的五蘊無我,是在聞、思的階段,其實我們連聞慧都還沒到,是在想辦法,訓練成五蘊無我的聞慧,意思就是什麼呢,你現在在訓練五蘊無我的人生觀,把五蘊無我的這個觀念,怎麼樣,深入到你的內心裏面,真的去體察,真的認可五蘊無我是諸法實相,五蘊的我、執著,那是一種幻象、幻象、幻境,是我們自己無始以來的我執 ,所執著出來的,那麼一切的苦難,一切的苦難,都是從哪裡來,從五蘊的我執而來的,所以你看,如果你能在五蘊上面去掉我執,它就叫做什麼,究竟苦邊,為什麼叫究竟苦邊,因為,師父已經講過好幾次,這不是往到苦的那一邊,是怎麼樣,苦的那個邊是盡頭,到了苦的盡頭,所以以前人家問我說,師父 為什麼怪怪的,它為什麼叫究竟苦邊呢,那不是,本來沒苦跑到苦那一邊去,我說不是,那個邊,是盡頭、是邊際,盡頭的意思,所以叫做究竟苦邊,是到達苦的邊際,所以一切的苦難,一切的苦都是從我們的五蘊,執著為我而來的,剛剛,那個敬亮,最近聽的法喜充滿,而且他的智慧又更高一等,他跑來跟我說,師父那我看 覺得說,那般若經的心經,跟阿含經這樣是一脈相承,我說當然是一脈相承,那還會有什麼,當然某一些點會不一樣,但是它的根本教理,是沒有太大差別的,所以心經也講什麼,照見五蘊皆空,然後最後他講什麼,渡一切苦厄,阿含經講什麼,離五蘊無我,然後究竟苦邊,都還是在講離苦得樂的,究竟苦邊,那麼這邊有一句話,他說【斷愛欲,轉去諸結,正(慢)無間等,】,這個正慢,因為這個經「慢」字漏掉了,其實其他經都是講正慢,那個慢就是剛才講的我慢,這裡又一個無間等,以前講過無間等是什麼意思,現觀,但是這裡的無間等,你說它是現觀也可以,但你講它是現觀,整個經文比較不順,所以根據研究,這裡的無間等,同一個字,但是它意思不太一樣,同一個字,但是他應該是講,表面上是同一個字,但事實上那是不同字,無間等,abhisama-ya ,這一條,不應該叫做 abhisama-ya ,abhisama-ya 都是翻成無間等,但 abhisama-ya 它可以是,兩個字變來的,abhisama-ya ,可以是兩個字變來的,一個字叫做abhisama,然後加一個ya,這個動詞,abhisama動詞,是止滅、止息的意思,止滅止息,斷除的意思,這個叫 abhisama-ya ,加一個ya是過去分詞,止息的意思,另外一個叫做abhi-samaya,abhi,誰記得abhi是什麼,為什麼你會想abhi是大,對啦,我不是說你對 是說,對象的對,無比,無比法 對法,所以abhisama的 ,abhi就是對法,toward 對,應該是記錯啦,當然你要對法你把它換成大法,也不會有太大問題啦,但它實際abhi是toward對象的意思,所以abhisama叫abhisama,這是法,這是對,所以叫做對法,那這個abhi 對,或是南傳翻成無比,北傳一般會比較翻成對法,為什麼是對法呢,就是怎麼樣直觀於法,然後它從世俗abhisama,就是文字的,入觀,觀照到abhisama,最後現證無比法,微妙法,你可能把無比法當成大,不過你現在就知道,所以這個地方我們,北傳常常翻為abhi,Dama就是達摩,就是叫對法,那麼,這個abhi-samaya是看,所以叫做直接看,所以常翻成現觀,叫做直接看,現觀那直接看看什麼,直接看到諸法實相,就是直接,所以常常翻為現觀,另外一個這abhisama-ya ,是止息的意思,所以事實上這個地方呢,如果翻成止息,那當然會比較順,意思就是什麼呢,如果你能夠斷愛欲,轉去諸結,然後 無間等是止息,止息慢,或斷除慢,那慢就是最微細的我慢,那你當然就是什麼,究竟苦邊,這樣各位清楚了嗎,斷微細的我慢,那就達到了一切苦永盡,一切苦永盡,(那師父前面為什麼加個正字呢,感覺,辣了應該辣了正字,不應該辣慢字),你說怎麼樣,(就是說為什麼要加正字,就這麼問),正(慢),他的abhi有可能,把它直接翻成正,有可能是這樣子,所以他的正慢就是 abhi-samaya ,abhi有可能把它翻成正,但是這個經的慢,掉了,但是如果你比對相同前後,因為這種經文很多,它都是正慢無間等,那只是說因為它慢掉了,但是它變成正無間等,那就有點怪怪的,當然 ,那 這裡翻成現觀也可以,當然不是不行,但是因為其他經,同樣句子都是正慢無間等,那你如果翻成現觀慢,那也不是不行,但是如果你直接翻成是止息,然後就很明顯,他就說斷愛欲,轉去諸結,斷最微細的我慢,那究竟苦邊,那可能會更順一點,這樣各位了解了嗎,那這個叫作觀五蘊無我,那個靜寬來,(師父您剛剛說慢,有一個粗和細,這裡的慢是指細的那一個),色無色界最微細的我,那個就叫做我慢,(那是不是,正慢可以理解為,他其實就已經,微細的慢已經沒有了),正慢無間等,這個無間等就是,止息滅除,他說滅除我慢,那就當然究竟苦邊了,就得阿羅漢了,這個無間等是,止息我慢,有沒有什麼問題,可以,沒問題我們再 看下面,五蘊法門講完了,講,處法門,也可以講入處法門就內六入,外六觸 ,處法門,一、總說,內六入處 ,指六根,外六入處 指六境,印順導師的佛法概論,這裡,我找一個人來幫忙念一下,誰的國語比師父標準,百分之九十,的人國語都比師父標準,來那個,你是北京,那個捲舌不要太多,不然很多人會聽不懂,七歲到北京,最好一個 北京來的,從哪裡開始,印順導師的這一段,【處,是生長門的意義,約引生認識作用立名。 ,有情的認識作用,不能 獨存,要依於因緣。,引發認識的有力因素──增上緣,即有情根身的 和合體:,眼 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 意根。,此六者的和合,即有情自體;,為生識的 有力因,所以名之為處。,六處是介於對象的所 識,與內心的能識中間的官能。】,謝謝,別人我不知道,跟師父比起來是蠻標準的,不錯不錯,當然師父如果要開玩笑說,你的國語沒有我標準,那當然這是開玩笑的,這樣應該,大家對導師的佛法概論的,都有清楚,意思就是說,處是生長門的意思,約引生,這個約是導師的用詞,約就是從或是就什麼什麼來講,從什麼什麼來講,約引生認識作用立名。,所以六根對六處這個處法門,是認識作用,從認識的作用來分析,然後 ,有情的認識作用不能獨存,要依因緣,引發認識的有力因素──增上緣 ,所以在我們的認識裡面有四緣,大家記得嗎,親因緣,還有什麼緣,所緣緣,增上緣,等無間緣,四緣引發認識,等無間緣,去看師父的俱舍論,但是我們最主要要有親因緣,親因緣就是識本身,還有增上緣,增上緣 哪一個是增上緣,燈光 距離什麼這些,但最重要是六根,根是增上,還有一個所緣緣是哪一個,就是六境,六根是增上緣,六境是所緣緣,然後識本身是親因緣,就是它的因緣,那麼識的因緣引發就是要有這幾個,有了這些,那我們就可以產生認識,所以它說引發認識的有力因素,增上緣,即有情,它講增上緣,即有情根身的 和合體,那這個整個和合體就叫根 ,眼耳鼻舌身意根,此六者的和合,即是有情的自體,這個是指根,為生識的有力因,識是哪一個識,六識,六識是內心的,六境是外面的,那外面的境,怎麼會產生到我們內心來呢,當然要透過六根,透過六根而產生認識,當然六境裡面的眼耳鼻舌身,那色聲香味觸法,法基本上是比較不是外面的,法是內心裏面的認識跟印象,這樣大概了解,六處就是所謂的六根,所以名之為處。,六處是介於對象的所 識,與內心的能識中間的官能。,就是六根,這個是印順導師在,佛法概論裡面所說的,所以基本上,佛陀分析,蘊處界就是從心理因素,從認識,最後從生理上的分析,來告訴我們,我們這個身心就是苦,還有告訴我們這個身心就是,無我無常,無我無我所,這是佛陀對於這個,蘊處界的分析,蘊處界的分析為佛教的基本跟根本,所以從阿含經講,蘊處界以來,阿毗達磨的分析也是蘊處界,只是分析得更詳細,般若經也講蘊處界,只是直觀蘊處界一切畢竟空,如幻如化,都還是講蘊處界,所以這蘊處界以來就是佛陀分析身心的,一個根本的分析對象跟法要,接下來,有沒有問題,可以,那個靜寬,你有什麼問題,(師父能不能解釋那個生長門,這裡是什麼意思),什麼叫做,生長門呢 ,意思就是說產生認識,這樣了解,產生認識,再來,語詞,就是,以前 ,有人會常問師父說,到底是六處,還是六入處,那當然我們可以說,六根叫做六入,六境叫做六處,那整個加起來叫做十二入處,這樣講是合理的,但就語詞來講不一定是完全,他的意思,我們來看一下,語詞,可以翻為入處,叫做āyatana,āyatana,它是從這個名詞āyat 而來的,如果是名詞是āyat的話,它就coming near to.,如果是動詞變化而來的,當然ayat名詞也是動詞變化而來的,但是意思就有一點點出入,叫ā-√ yat,它叫做,to arrive ,然後或叫做enter,所以你現在,從這個字,你就可以知道說它為什麼會成「入」了嗎,它就有進入的意思,有arrive的意思,所以它引申為 什麼,如果他用這個to arrive,然後enter,它直接翻成「入」,那你覺得它這樣可以引申為什麼,引申為外面訊號訊息的進入,這樣了解,就外面訊息訊號的進入,然後它還有 to adhere, abide; 處 ,abide,這個英文可以是to的意思,那麼to rest on,還有to attend to,to rest on,還有dependent on,它有什麼,依託嘛,托處,依賴 處,所以它還是有處的意思,這樣靜觀知道了嗎,一個是enter的意思,一個就是依於什麼,所以他有生長門嘛,什麼生長門?它依於這個而能夠有作用,依處的意思,然後一樣的,依於什麼 處於什麼,也是處的意思,然後它最後面這個呢,to make efforts ,這個有作用的意思,用心作用的意思,所以你可以從這些動詞的作用裡面,它為什麼翻成入跟處,現在清楚明白了,因為它本來就有這些,這些意思,所以這個āyatana,它本來就有「入」跟「處所」,有進入跟處所的意思,本來它就有這兩個意思,所以我們常常翻成「入」跟「處」,入跟處,那麼,如果我剛剛是講說,動詞變化或是名詞,如果它是āyatana,它是依剛剛,所講的那幾種意思裡面再引生,但是不會差太多,所以 他說 ,resting-place,support,seat,place,home,house, abode (處) ,有沒有看到,都是處所的意思,然後接下來呢,這一個是,那個,梵文字典或是那個巴利字典裡面,他有提到佛教的解說,你把這個佛教的解說,你不用念英文,你用佛教的解說這個地方 ,直接翻成中文就好,(五根和末那識,然後 被認為是身體內的處所,還有就是如果是身體,外面的這個處 ,就是屬於,五根和末那識,所接收的訊息吧),你看,他說有五種感官,五根和末那識,其實末那識就是意啊,就是意嘛,但是你這裡不能翻成第七識,我在講阿含經,阿含經裡面講心意識,都是指第六識,心是整體上來講,意是指心的運作,識是指心的了別,那一般會講末那識,這個末那識就是意的意思,所以我們講眼耳鼻舌身 ,意指根,所以他說 ,五種感官還有意,那被認為是內在的處,或直接叫做,Āyatanas,內感官,和被這內感官,所接收的東西,就是這六個,所接收到的東西,這個,被接收到這個叫做外的東西,外的 Āyatanas,我們又可以直接叫做,外六入處,外六入處,或是外六處,所以他不管是感官的或是外在的,他都是從認識作用來講的話,為什麼都同樣的字呢,感官一個是被感官,所認識吸收的,從認識吸收得名,如果你去看俱舍論來講的話,他就講六境,六境是以六種感官所認識的而得明,所以才會兩個都用,Āyatanas,所以叫做六內入處&六外入處 ,都是叫入處,講到這裡,如果還有疑惑沒關係,因為你會疑惑,很多人會混雜,正常的,因為從阿含經以來,它就有不同的翻譯,雜阿含,雜阿含的譯者,他直接翻成,入處,所以在雜阿含裡面,常常講內六內入處,六外入處,直接翻成入跟處,兩個都放進去,中阿含,常常翻為處,只是處而已,所以他有內六處、外六處,它都叫處,也對,因為這個 Āyatana,它本來就有入跟處的意思,長阿含,長阿含翻成什麼,入,內六入,外六入,或叫做六內入,六外入,所以你看雜阿含翻成入處,當然你說他最正確的,那也行,中阿含翻成處,因為 ,雜阿含、中阿含、長阿含,是不同人翻譯的,不是同一個人翻譯的,所以你看他翻成「入處」,翻成「處」,翻成「入」,所以怎麼樣,會搞混,當然是正常的,所以以後人家,不管誰講入處,講處、講入,都對,或 有些講,內六入、外六處,十二入處,也對,講內六入,外六入 十二入也對,ayatana本來就名詞,那如果你要講,內六處外 六處十二處,也對,因為它都同一個字,ayatana何來的,這樣各位了解嗎,只是雜阿含經的譯者,他可能思考的比較全面,他直接翻成入跟處,所以你要知道有這麼一個問題,這樣就好了,有沒有什麼問題,沒有問題我們繼續來看後面,有情的生理作用,(一) 眼等五根四大所造 ,第二個 有情的生理作用,第一個是名詞名相,第二個是從生理作用來講,眼等五根是四大所造,【佛告比丘:「今當為汝說於二法,諦聽!善思! 云何為二? ,眼、色為二,耳、聲,鼻、香,舌、味,身、 觸,意、法為二,是名二法。】,依他所對 所接受的,就是二法,【比丘!若有說言:『沙門瞿曇所說二法,此 非為二,我今捨此更立二法。』,彼但有言數,問 已不知,增其疑惑,以非境界故,所以者何?緣眼、色,生眼識。】,這句話什麼意思呢,這句話就是說,如果有其他人或外道說沙門瞿曇,沙門瞿曇是誰,佛陀,為什麼叫 瞿曇,佛陀的名字,喬答摩 他的姓氏,所以大愛道比丘尼也是喬答摩,所以他們的姓,都是這一族的人,都叫喬答摩,族是釋迦族,釋迦族裡面的,王姓就叫做,喬答摩,喬答摩又翻成,喬達摩,有時候直接翻成,都是音譯,翻成喬達摩,那他說 【 比丘!若有說言:,因為他為什麼這邊說瞿曇,他說那些外道在講,外道不會叫佛陀釋尊,因為他們不認為佛陀是釋尊,所以他說如果有人,說沙門喬達摩說這二法,不是,我告訴你另立二法,就是說,佛陀講六根六境那個不對的,有另外的,佛陀說【彼但有言數,問 已不知,增其疑惑,以非境界故,所以者何?緣 眼、色,生眼識。】,他意思是說 ,如果有人告訴你說,佛陀講內六處 外六處這個不對,有其他的,那麼當然,他只是嘴巴上這樣說而已,就叫彼但有言數,就是隨便講一講而已,你要怎麼講都可以,什麼龜毛兔角,隨便你講,問題是沒有這種東西,所以他就說彼但有言數,那問他那到底是什麼,他也搞不清楚,然後 增其疑惑,以非境界故,他不是真實認識到有這個東西,那你說有人看到龍,看到龍跑來說我看到龍,那龍是什麼,他胡說八道他搞不清楚,那龍到底是怎麼樣他也講不清楚,所以他叫做增其疑惑,以非境界故,就是不是他親自可以見到的,也不是他親耳聽到,也不是親眼看到,這都不是,所以則何,因為唯有緣 眼、色,生眼識。,就是根對境產生識,這是必然的,這是必然的當然還有其他條件,但是這些條件只要符合了,就會產生這樣子,這是必然的,【比丘!彼眼者是肉形,】,有沒有看到,肉形就是物質的,我們這個生理的,【是內,是因緣,是堅, 是受,是名眼肉形內地界。】,就是它是什麼,地水火風,所能夠接觸到的,地水火風的那個構造,就是說,他是由地水火風造作形成的,意思他是物質的,【 比丘!若眼肉形,若內,若因緣,津澤,是受,是名眼肉形內水界。】,這津澤是什麼?濕,前面是什麼,堅,有沒有看到,這個津澤是濕,然後 ,【比丘!若彼眼肉形,若內,若因緣,明暖,是受,是名眼肉形內火界。】,有沒有看到,這個就叫什麼?暖,堅、濕、暖,【比丘!若彼眼肉形,若內,若因緣,輕飄動搖,是受,是名眼肉形內風界。】,堅、濕、暖、動,這個眼耳鼻舌身,就是四大,堅、濕、暖、動,所形成的,這樣各位了解,【 比丘!譬如兩手和合,相對作聲,如是,緣眼、色生眼識,三事和合觸,依,眼識為因緣條件,就會生眼識,三事和合觸,然後怎麼樣,觸俱生受、想、思,有沒有看到,此等諸法,接下來才是佛陀要講的重點,【非我、非常,是無常之我,非恆、非安隱、變易之我,所以者何?,比丘!謂:生、老、死、沒,受生之法。,比丘!諸行如幻,如炎,剎那時頃盡朽,不 實來、實去。】,他說什麼,我們這個身心,之前講的是五蘊,現在講的我們這個五根,五根是四大所造作而成的,那我們的一切活動,無外乎就是什麼,我們的五根對五境,所產生的五識,然後再進來之後的意識的分別,無外乎就是這些因緣,我們的認識無外乎就是這些因緣,那這些東西呢,它是因緣所生法,也就是說,我們的我,有沒有我,這裡為什麼講一個我,我們一般講無我,他這裡講一個什麼,無常之我,意思就是說,有沒有一個我,那你要講清楚,這個講清楚叫做分別說,有沒有我? ,因為你們記得,之前阿含經曾經有一經,有一個外道來問佛陀,是不是有我?佛陀不答,是不是無我?佛陀不答,是不是亦有我亦無我?佛陀不答,是不是非我亦非非我?,佛陀亦不答,然後這個外道很生氣就跑掉了,那弟子就問佛陀說,佛陀你平時不是講無我嗎,那你為什麼不答?,他說,這個外道,如果他有沒有我,你講有,但是佛陀講有我,是指什麼有我,一個緣起無常變化的我,如果佛陀怕若斷滅見,他一定會講有一個我,但是這是無常變化的我,你不能否定這個,所以佛陀如果說有,他會落入什麼?常見,那佛陀是無我的,佛陀如果說無我,他會落入什麼?斷見,因為他知道這個外道的我執太強了,你怎麼說他都會錯誤(解),所以佛陀乾脆不說,那後面兩個不用講了,是亦有我亦無我,是非我非非我,那這個就是有點,瞎賺瞎扯,所以佛陀就不跟他講,因為佛陀認為(度)他的機緣還沒到,而且他就是純粹來挑釁,我跟你講,師父一般來講,你們問我,師父會很樂意回答,但是有幾個狀況,師父不大願意正面的去回答,當然師父是從佛陀這裡學來的,第一個,如果我一直講他講搞不清楚,講來講去我發現,他根本還沒有辦法理解,那我就先不跟他直接回答,就先講一些比較簡易的法門,比如說,拜拜佛念一句南無佛,這樣子,多來上早課,然後多誦經,那就好了,因為你一下子跟他講無常變化,什麼四諦 ,他搞不懂,這個師父就會婉轉的跟他講,其他的各式各樣的方便法門,還有一種,挑釁找麻煩的,我不跟他回答,我也不跟他談論,你說,師父你怕了嗎,對,我很怕,因為他會跟你沒完沒了,生命有限,我不想跟這些人在那邊瞎扯,為什麼,因為師父知道一件事情,一個人如果要跟你胡扯的話,你怎麼講,他都有辦法跟你瞎扯,如果你是在問佛,你不知道想要了解,來問師父,師父會很願意跟你討論,你有問題,甚至你不是找麻煩的,我都可以跟你談,但是你故意找麻煩,你怎麼講都沒用,你講感情他跟你談理智,你講理智他跟你談感情,你談宗教,他跟你談哲學,你來談哲學他跟你談宗教,有一個佛學大師,不是真大師是假大師,但是很有名,據說自己說的,或有人說,報紙上有說,網絡上有說,他是國學大師,也是佛學大師,但這個人很會忽悠,你跟他談佛學,他發現你是佛學專家,他跟你談國學,那麼他跟你談國學,他發現你這個人國學很厲害,他跟你談佛學,你跟他談哲學,他跟你談宗教,那我們來談宗教,他跟你談哲學,扯來扯去沒有意義,所以佛陀有沒有靜默不答,記得四問四答,一向說一向答,分別問、分別答,還有詰答,就不說,還有反問,就是默然,還有詰 說,詰 說就是反問,反問有兩種,一個就是說,你的問題不明白,我問你,另外一個就是說,我的問題代替我的答案,這樣各位了解,前面兩個叫做,一向說一向答,分別說分別答,什麼是一向說一向答,諸行無常嗎?,是的,諸行無常,這樣了解,如果說,佛陀是不是講一切無我,是不是無我,那如果這個人很清楚明白,就是說是的,無我,但如果發現說他有可能會誤解,那我要分別說,有假我,沒有真我,分別來說,另外剛才有講說詰問詰答,就是說用反問來代替答案,另外一種叫做聖默然,就是剛才說的,那個外道來東問西問,佛陀就不回答,因為佛陀認為說,我跟你耗這些時間沒有太大意義,我想度你沒錯,你有辦法度我跟你談,但是你就是來找麻煩的,來那邊胡說八道的,那我生命有限,跟你耗這些沒有太大意義,這樣各位了解,這個是佛陀的態度,那麼現在我們要來講一下,佛陀就告訴我們,一切法,我們的認識,六根六境,產生六識,這些都是因緣和合的,那麼有沒有一個我,有一個身心和合,六根六境產生六識的這個作用,所以他不否定這個作用的,如果否定這個作用,就落入斷滅見,所以佛陀承認有一個,和合無常變化的假我,所以很多人對佛教講,無我,是落入斷滅見,不是真實佛教的無我,這是第一個,第二個佛陀說什麼,有無常之我,但是有無常之我,非恆、非安隱、變易之我,這樣了解,但是沒有一個主宰永恆的我,這樣的我是不存在的,這個叫做離斷、離常,離斷就是說,如果你一切無我,就落入斷滅見,那你講有一個不變的本質的我,或主宰的我,那個叫做常見,所以佛教的緣起法,就是離斷離常,有一個假名的我,然後由這個假名的我的認識,然後進一步聞思修,到最後,證六根六境,還有證五蘊十二入處,無我,這樣各位清楚,這裡就在講一個假我而不是真我,那麼 進一步,【比丘!諸行如幻,如炎,剎那時頃盡朽,不 實來、實去。】,有沒有看到,這個師父的課本上有,那個佛陀的教示上面有,他說什麼? ,諸行如炎,剎那時頃盡朽,不 實來、實去。,有沒有來去,儘量真的,最近那個,緣起的來去,但是緣起的來去就是因緣和合,剎那生滅,所以叫做不實來去,中觀要談的,不來不去就是講不實來去,他不否定有一個假名,五蘊和合的我有來有去,這沒問題 ,但是這些都是因緣和合不時的,這樣了解,然後,有沒有看到如幻如炎這些句法,金剛經講什麼,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其他經典也翻譯成,一切有為法如陽炎,如幻如夢,如陽炎,什麼叫陽炎?就是海市蜃樓,然後剎那滅盡,不實來去,其實金剛經講的,跟阿含經講的,深到深處,它是同一個意義的,金剛經用的,夢幻泡影也是從這邊,因為阿含經裡面用,這一類的比喻太多了,在書裡面有列出來,比如什麼陽炎,然後什麼,如露珠,如沉露珠,如泡,水泡,馬上起、馬上落,但是它每一個表達有它不同含義,來那個,你怎麼一翻就翻到了,你拿一下,麥克風拿一下,把這幾種,這個,(師父的那個,佛陀的教示145頁,師父有寫,佛陀的比喻是水泡,野馬 芭蕉 幻獅),野馬,水泡 芭蕉 幻獅,有沒有提到陽炎,那個地方沒有是不是,也有陽炎,也有叫做鹿愛,應該其它地方也有,鹿愛,什麼叫鹿愛,那個北京,國語比較標準,你有聽過師父講鹿愛嗎,鹿愛 ,因為師父記得我講的時候你有在,不過沒關係可能我記錯了,很多年了,那你儘量再回來,知道鹿愛嗎,(鹿愛就是,也是印度的一種比喻啦,因為那個鹿它看到遠處,陽光一折射,好像是有一潭水,所以說它渴了它就拼命的往那奔跑,結果就是,是一種假象啦),跟海市蜃樓的虛幻有點像,我們其實在其他地方,可能不一定見得到,卡加利附近一定 看得到,你如果有空天氣很好的時候,你從那邊開過來,遠遠的看到你,太陽很大的時候你會覺得,路的盡頭,不是這個地現在是road,路的那邊,好像一潭水,應該大家都有這種印象,一潭水你開開開開,水不見了,那當然我們現在都知道那不是真的水,現在大家知識程度科學發達,但古代為什麼叫鹿愛呢,就是在大平原或大草原,或那些大上面,路很熱它想喝水,它遠遠看到有一潭水,就叫鹿愛嘛,跑過去沒有了,所以它表示說有這些因緣條件,它就會產生這些東西,但是這些東西都不是實在的,這樣清楚嗎,所以這些叫做陽炎啦,水泡啦,上面有沒有講奔馬,有講奔馬,然後各式各樣的,都是表示說有,不是沒有,但是是如幻如化的,這樣了解,這個就是真實的我,不是真實,佛陀告訴我們,我的真實的意義,是破真我的執著,而不否定假我的因緣和合的存在,這個叫做,雜阿含273經,接下來,時間到了但是我們下次會講,六內外入處,內外入處,今天講到這裡,最後當然還要是不免世俗的,跟大家鼓勵一下,這個學期很高興,今天是阿含經有始以來最多的人,有20個,平時沒來的今天來,師父都很高興,你們儘量過來,你們來了,師父都很高興,因為為什麼,為什麼師父很高興?老實說,哪怕你聽不懂,聽了幾句都好,師父開個玩笑,哪怕來喝咖啡師父都很高興,真的,師父是內心,你們能來的師父都是,打從內心的歡迎跟高興,那麼希望說九月開始,我們又開始開課了,開學了,有時間都儘量過來,當然出去爬山郊遊旅行或是回國去的,沒辦法,有時間都儘量過來,聽一句聽一經,對大家都是有幫助有益處的,還有更重要的是,你們來聽經聞法,就是來幫忙師父弘揚佛法,師父鼓勵大家,九月,繼續回來聽經聞法,然後 ,雖然說我們課程這一學期結束,我們的早課打坐,義工都還是繼續進行,所以希望大家,也能夠繼續過來,參加早課參加打坐,乃至參加義工教學,都是對中道的輔助跟幫助,也是幫忙中道弘法,謝謝各位,我們來回向,請合掌,
,阿含經講要,第107講,請合掌,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願解如來真實義,各位同學大家好,我們繼續來看阿含經,剛剛 有大概說過,阿含經是應該是目前最早期的經典,也是佛陀,依人間佛陀的身份,對人間的弟子們,這些聖諦子們,所開示的法門,那麼結集之後,輾轉轉轉傳到今天,裡面談的都是,如何以人身為主,然後以人來修行,所以我們就繼續來看看我們的阿含經,那我們來看一下,現在要講的是,增上慧學,那麼增上慧學裡面,就看這裡,增上慧學裡面有談緣起法門,談過了,然後有談四聖諦法門,談過了,談苦法門,談過了,然後接下來談,蘊處界,五蘊法門,談過了,現在在談什麼,處法門,現在在談處法門,那麼接下來我們會談無常,會談無我,那麼雖然說我們分這幾節來談這些,事實上大家要知道,這每一個法門跟每一個法門之間,都是牽扯相關的,並不是截然分開的,這都是牽扯相關在一起的,所以有時候我們在談苦法門,一定會談到蘊處界,在談四聖諦,一定會談到苦聖諦,然後談苦也會談到蘊處界,談苦會談到無常無我,所以大家要了解,這樣子只是說我們在說明上,還是要得有一個次第來說明,那它的相關性是怎麼樣呢,我們今天等一下就是在講處法門,那它的相關性是怎麼樣呢,師父給大家看一個圖,這個就是它的相關性,佛教的根本教義,就是在講緣起,緣起論,佛教的根本教義就是在講緣起論,所以你們一定要知道,佛法佛教談的是什麼,緣起,那麼你們會覺得說,師父你現在談緣起,說是佛教的根本教義,早上我們成佛之道的時候在談什麼,般若波羅蜜,早上師父又說般若波羅蜜,是佛法不共法門,那緣起跟般若波羅蜜,跟般若有什麼關係,一體兩面,其實般若講一切法畢竟空,那為什麼一切法畢竟空呢,因為一切法緣起有,所以畢竟空,阿含經重在緣起的流轉還滅,然後大乘佛教的般若,直觀緣起的法性,而談一切法畢竟空,所以一個講漸次的次第,一個 直接了當的談法性,那麼它並不是兩件事情,只是說針對的根機不一樣,那你說師父,那我是什麼根機呢,其實我們還是要次第而學,那麼你能了解阿含經,然後慢慢透徹之後,也一定能夠了解般若波羅蜜,這樣各位了解,那現在阿含經,畢竟還是重緣起的流轉跟還滅,所以我們現在還是在談,緣起的流轉跟還滅,什麼叫緣起的流轉跟還滅呢,我們生命是緣起的,就是我們現在這個身心生命,是緣起的,那緣起呢,我們這個身心生命,生生不息的一直輪迴,一直輪迴,所以我們佛教講緣起,師父講過好幾次,是在講我們有情身心生命的緣起,也就是說生命是怎麼回事,不斷生生不息的輪迴,它是怎麼一回事,那麼 身心生命不斷的輪迴,就叫做流轉門,那麼流轉門裡面呢,就告訴你說,我們現在遇到的人生是苦,人生是苦,那麼苦有它的原因,就是惑跟業,那這整個惑業苦不斷的輪迴循環,由煩惱造業,那麼由煩惱論業,那麼業受報,煩惱面對於我們這個受報,和有我執的執着,就會不斷的受苦,它就是這樣一個循環跟輪迴,那麼在談這個惑業苦來講的話,就會談分析蘊處界,有沒有看到,這個惑業苦,就是這個惑業苦,然後就會分析五蘊,分析蘊處界,分析這個身心生命,就是用這個蘊處界來分析,分析蘊處界 ,有一個重點是告訴,我們(的身心)是無我的,外在的環境是無常的,就是在分析這樣子,所以學佛法就是要了解我們的惑業苦,那了解我們這個惑業苦,是怎麼樣不斷生生世世的輪迴,以及當我們這個有情生命 ,當我們遇到外界的環境的時候呢,它是怎麼一回事,然後從中去分析理解,然後解決問題,那在佛教叫做離苦得樂,這個是佛教的一個根本的分析,我們 蘊法門講完了,現在在講處法門,蘊處界的處,這是我們現在要談的,因為現在 ,在座有許多新來的同學,可能對這個還不是很清楚,還有對佛教的基本觀念,一二三,這邊有三位是新來的,因為你之前來過,後來又回來了,師父也當半新來,你第一次來聽這個課,以前學佛,學過佛嗎,一點點是不是,聽聽看 儘量了解,那哲偉居士你是今天,你早上有來嗎,你住KEOGRI,第一次來這裡,第三次,以前做義工嗎還是來聽過課,聽過好好好,那麼這邊有三位居士,方從,儘量聽多少,然後兩位居士今天剛來,聽聽看,講國語嗎,你是不是有在網絡上聽師父講課,不是 你,沒有啦,那第一次聽課是,聽多少算多少,那師父畫一個圖,那師父知道,佛教的基本教理,以及談這個東西,是這樣子的,我們這邊不是說緣起,是依因待緣而起,但是談的是我們這個身心生命的問題,所以會有流轉門,苦集,那我們的人生就在這個,惑業苦裡面生生世世的,不斷這樣的循環,所以叫做生死循環,叫做生死循環,所以我們叫做生死輪迴,那麼這就是惑業苦的造成,接下來我們要了解說,那有這樣的循環 ,我們有這樣多的痛苦,那麼怎麼樣去解決呢,這是告訴你,要解決這個惑,那麼這個要解決,這個惑就叫修道,所以道次第就是戒定慧,那麼,剛剛是不是有講增上慧學,現在在講增上慧學,就是在講這個慧,你說師父戒跟定,對不起,上個學期跟上上學期,已經講完了,你們如果有興趣可以回去,那個網絡上我們網頁上都有,然後這個就是,我們的戒定慧,經過戒定慧的修行,你就可以斷掉這個惑,斷掉惑呢,就不會再潤生,而且你面對環境,也不會覺得衝突矛盾而感到苦,這個叫做正解脫 就是滅,這樣各位,可以嗎了解到這裡,所以學佛從這套理論來講,就是在解決我們現實,身心生命,所遭遇到的種種困難跟苦迫,然後想辦法去解決它,了解它看破它解決它,這就是學佛,進一步我們來看一下,師父畫一個圖,師父對舊同學來講,已經畫過無數次了,但是新同學還是不知道,所以師父再畫一下,師父畫一個 三個圈,這三個圈的圖,就是佛教的根本教理,這個圖一畫你就清楚明白了,在佛教裡面講我們有煩惱我執,這個就是我們的煩惱我執,又叫做惑,惑業苦的惑,那這個煩惱我執,會面對我們,所看到的面對的一切,見聞覺知的一切,就是我們的環境,以及我們的種種面對這一切,那麼我們面對這一切的時候,不管是內外的一切,這世間一切的一切,其實是無常無我的,為什麼?因為它是緣起的,所以無常無我,我們用一個無常來代表,無常當然也是無我,無常無我來代表,我們我執面對到我們的身心,或是我們外在的一切,這一切是無常無我,這樣各位了解嗎,所以佛教為什麼一直分析,我們這個身心,然後告訴你無常無我,有沒有看到這個圖,有沒有看到,有沒有看到無常無我,分析我們這個身心生命,然後告訴你我們這個身心生命是無我,是無常的,有沒有看到,所以我們這個身心從內,以及到我們看到的,一切周遭都是無常變化的,都是無我的,那麼如果只是無常無我的話,這個是沒問題的,所以我們如果把它稱為這個A,這個是B,我執面對無常無我,那一定是怎麼樣的,一定是怎麼樣的,一定是什麼,一定什麼,你說的是苦是不是,一定會產生衝突,然後產生苦,我以為你說 我,為什麼你一直問 你一直說 我,苦,因為,本來是無常無我,但是我執會執着它為常,執着它為我,希望一切都順我的意,主宰 對不對,我喜歡的我就希望它一直如此,我不喜歡的就希望它不要在我的眼前出現,對不對,那麼問題是世間,有沒有是這個樣子,當然世間一切都是在變化當中,都是違反我們的我執的,所以這個我執跟無常無我中間會產生衝突,這個衝突會造成我們的苦,會造成苦,這樣各位了解嗎,所以佛教說世間的真相,就是世間為苦,世間為苦,那上次也說了,這個苦 可以深可以淺的,志雷有哪幾種苦,有三種苦,有苦苦,壞苦或行苦,對 有三種苦,苦苦 壞苦,行苦,苦苦,有壞苦,苦苦,有行苦,對不對,苦苦,換一個人,淨舍,可以嗎 苦苦是什麼,苦苦是我們當下生心生命,正在感受到的苦,就是苦苦,就是苦苦,什麼叫現前的苦呢,我們人生是不是有苦有樂,沒錯吧,我們人生就浮面上來,是有苦有樂的,今天你缺錢買米飯買菜,所以肚子餓了三天,苦不苦,不只是我餓了的苦而已,還會感到內心的憂悲煩惱,對不對,這種苦是現前發生的,所以這個叫苦苦,這樣各位了解嗎,佛教只是講苦苦而已,那跟一般的宗教 沒有什麼差別,因為其他宗教講這個,也是苦,但是我們人世間是不是有樂,苦樂嘛,是不是有快樂,你之前沒錢現在有錢了,越來越有錢了,要什麼有什麼,快樂,那麼壞苦是什麼,淨寬 壞苦是什麼,壞苦就是將來有可能變成的苦,將來 變壞,變化之後的苦,將來變壞變化之後的苦,也就是說你現在的樂,現在的樂,現在的好,隨時會消失,會變化,那你現在雖然樂,但是已經潛在的會苦,這個叫做壞苦,你現在很有錢,所以你覺得我沒什麼,挺好的,現在身體很健康,覺得挺好的,但是問題是你能保證這些錢用不完嗎,你能保證哪一天天災人禍,一下子就沒了嗎,不能保證,你能保證你今天身體很好,明天忽然去檢查,出來癌症末期嗎,很可憐,我不是說你,我是比喻,因唯識父已經看過好幾個都是這樣啊,好好的有點胃痛,去檢查,癌症末期,對不對,所以這個叫做你現在是樂,但是樂呢,它潛在的,變化變壞,所以它就是壞苦,所以現前的苦有苦苦,現前樂有壞苦,總之,就叫做什麼樣,五陰熾盛的行苦,那行苦又是什麼呢,這個叫做諸行無常,諸法無我的行,潛在的一直的變化,這個就叫做行苦,所以這個就是佛教講的,人生終究是苦,師父講到這裡,因唯識父這個已經講過太多了,那你們去思考,如果新來的同學再思考一下說,那佛教這樣子講,會不會太過悲觀呢,有些人會不知道,或是有時候會覺得佛教很悲觀,那師父在這裡已經講過好幾次,說這個不叫悲觀,這個叫做面對真實的如實觀,那你要面對真實的如實觀,要有很大的勇氣,要有很高的智慧,你們回去聽錄音,聽那個錄影師父都有講過,未來還會講,我們就先把它講到這裡,那現在 ,這個苦就是反正你就認定,佛教講人生是苦就對了,那你現在要解決這個苦的問題,要解決苦啊,佛教不是講離苦得樂嗎,我們這個人生有很多的這種不如意啊,從小到大,從小到大很多苦,那麼你現在要解決這個苦,要解決A還是解決B,對不對,這一定是解決A的啦,因為B是本來如此,A是虛妄遍計執,所以我們是這兩個衝突矛盾,我們要解決的不是B的問題,B沒有問題,B本來就是這樣,我們是要解決A把這個我執去掉,把這個我執去掉,那就能達到離苦得樂,那麼當然你要去這個我執,不是一下子就去除了,你是慢慢降伏,然後漸漸去除,那麼這個去除我執呢,它有方法,對不對,那這個我執呢,如果比較透出來,我們常常會說的,它的我執,就是我們常講的貪瞋痴,三不善根,這個叫做三不善根,就是貪瞋痴,因為這個我,你要觀察一下子沒辦法觀察,很難,但是 這個我透出來的比較粗的貪瞋痴,我們是可以觀察得到的,所以佛教叫做什麼,熄滅貪瞋痴,那要熄滅貪瞋痴,我們就要透過一定的訓練跟修行,那一定的訓練跟修行,它是有方法的,就是修道,那修道就是所謂的修什麼,修戒定慧,就是,勤修戒定慧,熄滅貪瞋痴,你真能熄滅貪瞋痴,其實就是在消除我執,所以 這個熄滅,這個叫做什麼,修道,修道就能消滅 ,或消滅了,不再有我執了,就能夠去接受一切的無常變化,這中間就不會有衝突矛盾了,然後這個苦就沒有了,這是佛教的根本教法跟理論,講到這裡,同學清楚嗎有沒有什麼問題,尤其是新來的同學,這是佛教其實基本的,對於人生的態度跟修行的一個觀念,所以為什麼說要修行就是這樣子一個觀念,所以你看,有沒有看到,道次第就是修道,戒定慧有沒有看到,然後這個惑就會造成苦,然後這裡不是講,苦集滅道四聖諦嗎,苦集滅道四聖諦,那你如果轉過來,看這個圖,看這個圖 苦集滅道四聖諦就是在,這個圖裡面表現出來,苦集滅道四聖諦,大明明,苦聖諦在這個圖,裡面是哪一個,四聖諦的苦聖諦在這個,圖裡面是哪一個,苦聖諦在,這個圖裡面,是哪一個,我這樣 吧,如果這個是A 、B,然後這個是C,苦聖諦,在這個圖裡面是哪一個,C,C 對啦,你不用講那麼細,你講ABC就好了,C 沒錯吧,苦聖諦,本來那不是寫一個苦,那麼大一個嗎,四聖諦的苦聖諦就是這個C,集聖諦,新來這位居士你叫怎麼稱呼,Cherry是不是,Cherry你試試看,苦集滅道的集,集是苦的因,集聖諦是這個圖裡面的哪一個,集就是煩惱,A ,是嗎,確定嗎,百分之百,還是百分之八師父,百分之七師父,百分之七師父,你說是,你是說什麼,哪一個,A,A,進修 嗎,百分之七師父肯定,還是百分之九師父,還是百分之百肯定,確定,百分之百是A,A是煩惱,我執,所以就一定是這集,集不是說惑跟業嗎,惑就是根本,所以苦跟集都已經在這邊表現,那我們先談道,道是哪一個,我看找一個,儘量,道是哪一個,道是戒定慧,是啦 我以為你講ABC ,對,道就是這個戒定慧,我這邊已經寫了,那作弊不算,道,戒定慧,這個就是道,戒定慧,這樣各位了解嗎,那滅呢,苦集滅道的滅呢,滅是哪一個,苦集滅道的滅,苦集跟道都已經講了,那滅呢,滅應該是,消除我執,滅就是什麼,對 你講大聲一點沒關係,滅就是消除我執,滅就是消除我執,就是把C消除掉,有沒有,這邊不是寫一個X嗎,把C,講錯了,對對,那個大咪咪錶示有在用,你是講,A是你講的是不是,那表示你有在認真聽,把A消除掉,就是滅,這樣了解,這就是佛教的基本的整個教理,基本的整個教理,有沒有什麼問題,那靜南怎麼樣,師父這個,好像是說,因為道是消除A,所以那個滅,就是離苦得樂應該消除C,是,因為滅是那個結果嗎,對,滅是把我執消除,但是,道是這個道,那個滅,你可以是兩個結果,一個是消除A,是 消除A,然後達到什麼,達到沒有苦的結果,所以你這個(A)消除了,這個自然達到這個(無C的)境地,不然有時候會誤以為,你直接去消除苦,但是方法如果不對,是沒辦法執接消除苦的,這樣可以嗎,講到這裡有沒有什麼問題,有沒有什麼問題,這個就是佛教,不管哪一宗哪一派,一定是這個樣子,一定是這樣子,那你說,那師父,我們有一些說什麼法門,怎麼樣,其實我跟你講一件事情,所有的佛教的任何法門,依根機、因緣,會有不同的法門,但是,這些法門一定離不開什麼,離不開這樣的一個圖,包括我們早上講的般若經,般若法門也離不開這個圖,那般若法門,跟漸次的次第哪裡不一樣,根本上本質上是一樣的,但是他有他的不同點,以我們早上講 成佛之道,講般若經的時候,我們再詳細的分析,講到這裡有沒有什麼問題,那現在我們在分析蘊處界,其實重點在分析,講歸納為無常無我,我們來看一下這個,那麼剛剛師父在分析,身心生命在講蘊處界,那現在我們蘊已經講完了,在講處,只是說有同學新來,以及我們已經兩個月了,所以你們可能,很多人可能忘記,師父兩個月前到底講了什麼,總說佛法以有情為本,尤其是人類的身心生命,那就應該認識有情是什麼,就是我們這個身心,到底是什麼,佛常用三處觀去觀察有情,分別有情的真相,論到三處觀,即是五蘊觀,六處觀,六界觀,蘊處界的分別觀察,是從不同的立場去分別,看到有情的各個側面,這樣了解,蘊觀相與心理的分析,處觀相與生理的分析,界觀相與物理的分析,以不同的立場而觀有情自體,既成立此三種觀門,三者並不是截然的不同,三者都是在分析同一個東西,就是我們這個身心生命,那這個蘊觀,蘊觀想與心理的分析,蘊就是五蘊,色、受、想、行、識,五蘊,色蘊是生理的,指我們這個身體,碰得到的這個身體,色、受、想、行、識,色蘊是指內心的精神的,所以是詳與心理的分析,處:分別生理的分析以及認識論,處又叫做十二入處,又叫做十二處,就是我們常常講的,大 明 聽過嗎,入處聽過嗎,十二入處聽過嗎,沒有是不是,十二入處,就是內六入外六處,內六入就是什麼,眼耳鼻舌身意,對不對,眼耳鼻舌就是我們的感官,還有我們的精神,然後對外在的認識,就是什麼,色、聲、香、味、觸、法,你看,眼耳鼻舌身都是生理的,另一方面呢,兩個加起來呢,是對境的認識,就是在我們有情身心,對境的認識當中去分析,我們是怎麼一回事,這個叫做十二入處,現在我們就是在談十二入處,上個學期就是在談談到十二入處,所以我們今天呢,繼續來看十二入處,眼耳鼻舌身意,面對色、聲、香、味、觸、法,師父花了十分鐘的時間把上個學期所談的,好像不止十分鐘,大概說明一下,方便道家繼續進行,大家進行這個課,這個五蘊法門講過了,我們現在來看處法門,處法門,這個上個學期已經講過,不過我們稍微複習一下,就是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內六入叫做六根,外六處叫做六境,那麼處是生長門的意思,生長門的意思,從引生認識作用立名,有情認識作用不能獨存,要依以因緣,引發認識的有力因素增上緣,要有增上的作用,既有情根身的和合體,眼耳鼻舌身意,此六者的和合,既有情的自體,為生識的 有力因,所以名之為處。,六處是介於對象的所 識,與內心的能識中間的官能。,所以我們這個叫做六根,六處介於對象,對象是什麼,色、聲、香、味、觸、法,所以我們有六種感官,藉由六種感官,接受到外面的境,然後傳到裡面,然後以這樣子一個媒介作用,我們對外界產生認識,那對外界產生認識 沒問題,重點在於我們一般凡夫,對外界產生認識的時候,這個認識都是有問題的,如果同學們比較會通的快一點的話,就會發現,其實我們的所謂的產生的認識,跟這個ABC的圖有沒有關係,有沒有關係,其實就要講這個,淨堂,把十二入處的認識,帶到這個ABC的圖裡面,怎麼說,怎麼帶,怎麼解釋,(,十二入處,內六入,對境,對外六處的時候,外境就是這個B,是這個無常,然後這個內六入,就我們的認知,就是A,在凡夫位就是A,我們認知外境的當下,已經有有取識在裡頭,就已經產生了衝突,所以苦當下就已經伴隨着),好好好,不錯,九師父分,另外五分是麥克風太小聲,他講的沒錯,這邊同學有聽到嗎,意思就是,A在認識B的時候,就是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在認識色聲香味觸法的時候,都帶有我執在裡面,那麼外面的色聲香味觸,就是這個,色、聲、香、味、觸 是無常變化的,沒有本質的,但是我們在認識的時候,都帶有我執的偏見,在裡面去認識它,那這樣的認識,一定會去怎麼樣,產生控制,主宰,執着,那就一定是什麼,一定是苦的,所以這個就是我們蘊處界在分析,在講十二入處的一個重點,講十二入處的一個重點,這樣大概同學們可以嗎,再來,上個星期也講到這個,這個入處 āyatana,這是我們講的入跟處,上個星期有分析過這個,梵文的那個六根 六入處的一個,這個梵文的解釋,這個āyatana,你們可以回去看看,師父就不花太多時間了,這個āyatana,三本阿含經,三個譯本的,三個版本的阿含經,都譯的不一樣,所以有人問說,師父,那這個十二入處到底,是分成十二入,還是分十二處,還是十二入處,還是內六入、外六處呢,其實都對,為什麼呢,因為雜阿含經,翻成六內「入處」&六外「入處」,所以阿含經直接把這個Āyatana,翻成入跟處,所以你看阿含經,雜含經都是講入處,但中阿含經,他講「處」,有沒有看到,長阿含經講「入」,那你說,師父,怎麼會這樣,因為翻譯的人不一樣,翻譯的人不一樣,這三本阿含經翻譯的人不一樣,所以他的中文的譯文就不一樣,所以你說師父到底是,入處呢,還是處呢,還是入,都可以,因為三本阿含經本來就翻的不一樣,所以你可以講十二入處,你也可以講十二入,你也可以講十二處,基本上都對,都對,師父不是在打迷糊仗,而是他本來就都有這樣的翻譯,講到這裡可以嗎,這上個星期說的,再來,有情生理作用,(一) 眼等五根四大所造 ,這個是上個星期,不是上個星期,上個學期講到這裡,是講 眼等五根四大所造 ,也就是說它是物質的,眼耳鼻舌身是物質根,是四大所造,這個是這個經文所說的,我們大概看一下,因為上個學期看過了,【佛告比丘,今當為汝說於二法,諦聽!善思! 云何為二? ,眼、色為二,耳、聲,鼻、香,舌、味,觸,意、法為二,是名二法。】,就是內六根還有外六處,【 比丘!若有說言:『沙門瞿曇所說二法,此 非為二,我今捨此更立二法。』】,意思就是說,如果有人跟佛陀說,這個二法還有另外的二法,那是沒有這種事情的,這個沙門瞿曇是誰?,佛陀,那不是一般弟子都叫世尊嗎,外道不會叫你世尊的,外道會直接叫他,沙門瞿曇是他的名字,就像基督教不會稱師父做師父,他就直接叫你什麼名字,就這樣而已,因為他不認為你是師父,然後他說,那麼如果你去問他說,那你還有什麼二法呢,他也說不出一個所以然來,那麼【比丘!彼眼者是肉形,】,是內,是因緣,是堅, 是受,是名眼肉形內地界。】,意思就是什麼,眼根是物質根,四諦水火風四大所造,然後他 是堅的,意思就是說是比較硬的,這樣各位了解嗎,所以他這句話的這個 堅的意思,是眼等五根是四大所造,那麼接下來的這個經文呢,講的都是一樣的,都是一樣的,後面的這一段就比較重要一點,後面這一段是,你看這裡,【 比丘!若彼眼肉形,若內,若因緣,輕飄動搖,是受,是名眼肉形內風界。】,他的意思是說什麼,就是眼四諦水火風所造,那眼四諦水火風所造,那耳呢,眼耳鼻舌身都四諦水火風所造,就是指他是物質的,接下來這一段就是他比較重要,他說 【 比丘!譬如兩手和合,相對作聲,如是,緣眼、色生眼識,三事和合觸,】,這個緣眼、色生眼識是什麼意思,這個緣的意思就是什麼,以舌根眼根為增上因緣,然後就有識產生,就會產生認識,產生認識一起來,就會三事和合生觸,三事,哪三事,六根、六境、六識,就會產生六觸,觸是直接產生認識,然後識是認識功能的升級,認識功能升級,碰到外境去產生認識,這個叫做觸,所以他說三識和合生觸,觸俱生受想思等諸法,有沒有看到,接下來就有各種的心理作用,那麼他說,【此等諸法非我、非常,是無常之我,非恆、非安隱、變易之我,所以者何?,比丘!謂:生、老、死、沒,受生之法。】,他的意思是什麼呢,就是說我們這個身心跟認識,其實就是一種因緣的和合作用,這其中 有沒有一個和合因緣的我,有,所以叫做什麼,和合變異之我,有沒有看到,有一個無常的我,有沒有看到,有一個非恆、非安穩、變異的我。,對不對,但是有沒有一個不變恆常的我,沒有。為什麼呢,因為我們這個身心無外乎,就是蘊處界的運作跟和合而已,所以沒有一個本質的我,但是由於我執的作祟,我們都一直,執着我們這個身心有一個不變恆常的我,這個就是痛苦的來源,也是動盪不安,各種問題產生的來源,所以,他分析這個,到最後就是要告訴你,有沒有一個我?,有,但是這是變異和合的我,有沒有一個不變的我?,沒有,但是 由於我們,眾生有我執的存在,苦就是這樣子來的,所以世間學問,不管分析來分析去,到最後,如果不去了解到,我執的根本問題,是沒辦法解決,身心生命的這種不斷輪迴的痛苦的,講到這裡,有沒有什麼問題,這個就是上個學期,最後面所說的,上個學期最後面所說的,可以嗎,非恆、非安穩,這個安穩就是安穩的意思,兩個字不同但是他的音一樣,所以是假借、借用,古代的穩跟穩是一樣的意思,安穩跟安穩,這個安穩就是一直都是這樣子,就是這樣子就好了,但是實際上是沒有的,沒有這樣的問題,沒有這樣的一個我,再來,我們今天是開始這個,這個上個學期沒講,這個是新的,(二) 六內外入處 ,內是六根,外是六境,【佛告彼比丘:「眼是內入處,】 ,你看他講入處,所以這個一定是什麼經,雜阿含,我們來看看是不是雜阿含,沒錯猜對了,雜阿含322經,他說,【 「眼是內入處,四大所造淨色,不 可見,*有對; 耳、鼻、舌、身內入處亦如是說。」 】,復白佛言: 「世尊!如世尊說『意』是內入 處,不廣分別,云何『意』是內入處?」 】,這個就是講什麼,眼一直到耳鼻舌身意,【佛告比丘: 「意內入處者,若心、意、識,非色,不可見,無對,是名意內入處。」】 ,這個在講什麼,前面有眼耳鼻舌身,那麼從眼說他是四大所造的淨色,不可見,但是是什麼,有對,有對就是有質礙,碰得到,那麼意呢,非色,有沒有看到,那這眼是什麼,淨色,所以這個叫做不可見、無對,因為這是意,意是心根不是肉根,然後他就是不可見,非色、不可見、無對,【復問:「如世尊說色外入處,世尊略說不廣分 別,云何世尊色外入處?」,佛告比丘:「色外入 處,若色四大造,】,上面說眼,然後說到意,現在說外六入處,外六入處是什麼,色、聲、香、味、觸 ,他先講色,色是可見、有對,是名色外入處,有對,就是有質礙的意思,意思就是物質會占空間,有質礙,什麼叫做有質礙呢,占空間有質礙是什麼意思呢,比如說師父的這意根麥克風,在這裡它占了空間,所以其他的物質,有礙,過不去,這個叫做有礙的意思,那一般的物質都是有礙的,那麼精神呢,無礙的,因為精神體不是物質體,所以他是無礙的,這樣可以嗎,所以這個叫做可見,是名色外入處,接下來後面 ,【 復白佛言:「世尊說聲是外入處,不廣分別,云何聲是外入處?」 ,先是講色,這裡講身,身是四大所造不可見,有對,他的可見不可見,是以眼睛能不能看得到,你不要跟我說用什麼顯微鏡去看 ,或用什麼激光 去看,不談這些,佛教講的一般都是我們,一般的根對鏡,舉一個例子來說,佛教講殺生以及護生,以我們人的肉根,所能認識的為主,所以有人會吹毛求疵說,師父,那佛教講不殺生,那你吸一口氣,喝一口水不是都有細菌嗎,那不是殺生了嗎,那這個叫吹毛求疵,佛教裡面有這麼一個故事,所以佛陀在教導出家人的時候,我們出家人,在古代要帶出門要帶許多東西,意根錫杖,那當然這個錫杖可能就是意根木頭,沒有像地藏王菩薩,或是玄奘大師的那種錫杖那麼漂亮,上面意根又有一大堆,那個是後來做得比較漂亮,古代出家人有這根錫杖,但是沒做那麼漂亮,這根錫杖做什麼用,防身用的,動物啦,有時候有草什麼都可以撥開,這是必備的,還有很多東西,但是其中有一個叫做帶一個漏水器,過濾水的叫濾水器,那麼濾水器,它是在過濾,因為古代出家人到處游化的時候,口渴怎麼辦,喝河裡的水,不是到便利商店買礦泉水,但是你拿來就喝很容易生病的,而且也避免傷到有形的眾生,所以它是過濾起來,你只能濾眼睛看得到的,如果眼睛看不到的那個就不算,所以佛陀說,如果你是用天眼看的話,你拿起來,水裡面有八萬四千蟲,意思就是細菌的意思,那你就不要喝了,你連吃都不能吃,喝都不能喝了,所以我們的生活,可以避免的,我們能力的範圍以內的為主,這樣各位了解嗎,所以 我們這裡講的,可見不可見,還是依我們的根,你不要以天眼 ,不要以鬼神啊,那以鬼神那你聲音啊,有波 什麼的,不是談這些,這樣各位清楚嗎,所以他說身是,看不到的但是什麼有對,有對的,有對就是說它可以吸收到,那個眼耳鼻舌身,聲可以被耳朵吸收到,這樣各位了解,然後 ,【復問:「世尊說觸外入處,不廣分別,云何觸外入處?」,佛告比丘:「觸外入處者,謂:四大及四大造色,不可見,有對,是名觸外入處。」】,意思就是碰到,但是這個觸你是看不到,你說師父,那我看到啊,你看我觸碰觸到這個(花),我有感受到觸的,那你說師父我看得到桌子,不是,你看得到這個是什麼,這個是色,這不是觸,觸你只能感受到,你不能看到,這樣各位了解嗎,然後他說【不可見,有對,是名觸外入處。】,【復問:「世尊說法外入處,不廣分別,云何法外入處?」,佛告比丘: 「法外入處者,十一入所不攝, ,不可見,無對,是名法外入處。」】,法處只是限於我們內心的,內心的感覺,內心的認識,不是你眼睛可以看到的,不是眼睛可以看到,而且他也不占空間,他是內心的認識跟影像,這樣各位了解嗎,比如說你做夢,比如說你眼睛閉起來,回想剛剛的事情,這些都是法處,那這些呢,你不是用眼睛看到的,你是內心的識認識到的法,所以他是不可見,而且是無對的,這樣各位了解嗎,這個就叫做十二入處的分析,十二入處的分析,所以眼等五根,以及色等五境是物質的,然而 ,意根所對的法境是非物質的,這樣各位了解嗎,這個就是十二入處,那麼你看,這 內六入處、六外處的十二入處是這樣子,可見有對,是色外入處,有沒有看到,不可見的,眼睛沒辦法看到的,但是是有對的,就是眼耳鼻舌身內入處,還有色,色是屬於可見有對,還有聲、香、味、觸 外入處,( 是不可見、有對的),不可見、無對的,是意內入處,還有法外入處,這個就是第一個,可見的、有對的色,第二個,不可見裡面,有對的,是眼、耳、鼻、舌、身,還有聲、香、味、觸 ,然後 ,不可見無對的,就是意跟法,你把這個圖稍微看一下就可以了,這個就是十二入處的一個簡單的分析,這樣可以嗎,那個靜恆有什麼問題,(師父可不可以回到上一頁,上一頁 ,那個最後一句話說,法外入處者,十一入所不攝,明白了,斷錯句了),這樣可以,靜寬,(師父,前面一頁可以嗎,往前一頁,眼是內入處,四大所造淨色,不可見,這邊我們一般說的六內入,都是指相對原來,就是神經系統,所以是不可見,對吧),對,再來,(三) 六根各有其作用,雖然都是因緣的 ,但是和合之後,六根的作用都不一樣,所以會產生六識,六根各有其用,第一個指六受,【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手故,知有取捨; 有足故,知有往來;】,有手,所以知道能夠拿東西,能夠放東西,這個叫做取跟舍,【有足故,知有往來;】,有腳所以能夠來來去去,【有關節故,知有屈伸;有 腹故,知有飢渴,】,有腹有肚子,所以我們古代說肚子飽了嗎,肚子吃飽了嗎,不是胃飽了嗎,當然你說胃飽了 也行啦,不是不行啦,所以有肚子所以知有飢餓,【如是,比丘!有眼故,眼觸 因緣生受,】,就是眼受,眼受就是看你爽不爽,看到喜歡的,叫做眼受樂,看到不喜歡的,叫做眼受苦,所以就是說,眼睛看到所以會生眼受,【內覺若苦、若樂、不苦不樂;】,我們眼睛看到東西會不會覺得 很舒服,有沒有東西覺得看到很不舒服,有啊,那你看到舒服就叫做苦,看到的不舒服,就叫做,講錯了,看到舒服叫做樂,看到不舒服叫做苦,那有些東西看到沒有好跟壞啊,就是不苦不樂,我們一般都會有這樣的東西,所以我們人都是傾向,看到好的喜歡的,會傾向這樣子,耳朵呢,【耳、 鼻、舌、身、意亦復如是。】,耳朵會不會,聽到一些聲音很嘈雜很不舒服,耳朵會不會聽到某些聲音很悅耳很舒服,會,鼻呢,也會嘛,聞到這味道好香好舒服,這是,高級名牌的相隨,好臭,榴槤味,不過很好吃,好吃跟好聞,是兩個感官,所以我們這個眼耳鼻舌身都有它的作用,所以,【諸比丘!若無手, 則不執取捨;,若無足,則不知往來;,若無關節, 則不知有屈伸;,若無腹,則不知有飢渴,如是諸比丘,若無眼,則無眼觸因緣生受,內覺若 苦、若樂、不苦不樂;,耳、鼻、舌、身、意亦 復如是。」】,這個叫做六受,眼耳鼻舌身意,就會有它的,對於感官,吸收到東西,會產生順不順意,喜歡不喜歡,會有這樣的一個問題,那你說師父,那我看到喜歡不喜歡又怎麼樣呢,這就是問題的所在,看到了喜歡的,看到了不喜歡的,我們應該有什麼態度,這我們後面慢慢來分析,這個就是六根對六境的一個問題,時間可以了,我們先休息一下,(大寮,齋堂,居士寮,即將動,他將會成為法師,再加居士,及善心人士,清淨修行之一,禪林見色經費,仍需大眾,慷慨解惱,隨喜功德),我們繼續來看,師父 ,因為這是 阿含經,阿含經除了理論以外,很重要是我們必須要看,阿含經的經文,比較會有感觸跟感受,可以知道說佛陀當初,是什麼樣面對面的去教導他的弟子,所以師父曾經也講過,佛陀的教導跟佛陀的教學是很活潑的,是一種對話的,而不是像現在一樣,就坐在上面,然後你不能有發問,不能有聲音,那你就乖乖聽,佛陀不是這樣子,你從阿含經裡面你可以了解到,佛陀有時候跟弟子們對話,他會問,所以師父問你們,師父是學佛陀的,不是我自己編出來的,所以我問說,佛陀當初就是這樣,他會問說,你來解答看看,你來理解理解,你來跟師兄弟們解說一下,佛陀常常會這個樣子,所以我們讀阿含經不只是理論上懂,而且師父為什麼要逐字帶你們看經文呢,因為你要知道有那個感受,2、六獸喻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譬如:士夫遊空宅中, 得六種眾生:,一者、得狗,即執其狗,繫著一處,】,意思就是抓到狗,就把狗帶回家,那這個空宅中,其實他另外的翻譯,是指什麼曠野,他只是翻譯上,他這個宅有空曠處的意思,不是一個空屋,空屋你哪裡去抓這些東西,是曠野中,【得狗,即執其狗,繫著一處,】,抓到羅密歐,綁起來,抓到蛋糕,綁起來,得狗嘛,繫着,【次 得其鳥,】,抓到鳥,綁起來,次得毒蛇,綁起來,次得野干(狐狼),這個野干,可以是虎可以是狼,或是狐狸,我們這邊野干很多,如果你們想知道野干是什麼,你們在這邊待到五六點,應該可以聽到野干的聲音,就郊狼,我們這邊郊狼很多,不過不用怕,中道是很安全的地方,郊狼來這邊逛逛也不會傷人,因唯識父常常看到,有時候還在外面看到一群,來來去去,野干就是狐狼,【次得失收摩羅 (鱔魚) ,失收摩羅,這個失收摩羅是四個字一起的,失收摩羅是一起的,不是次得失收,失去了又收到了摩羅,失收摩羅是一個字,一個詞,失收摩羅,在南傳以及北傳的一些解釋裡面,他有兩個,一個叫做鱔魚,另外一個叫做鱷魚,從這個經文來看,他既然能夠,把他綁起來應該是什麼,應該是鱷魚,鱔魚你沒辦法去綁,所以他應該是鱷魚,因為他有兩個解釋,一個是鱔魚一個是鱷魚,應該是比較合理,鱷魚是受,六受,因為他可以走可以綁,所以他就得到鱷魚,還有【次得獼猴】,抓到一隻猴子就把它綁起來,得斯眾生, ,他這樣有沒有六個,有六個,得斯眾生,悉縛一處。,悉縛一處。就把它綁在一個地方,然後 ,【其狗者樂 欲入村,其鳥者常欲飛空,其蛇者常欲入穴,其野干 者樂向塚間,失收摩羅者長欲入海,】,當然不一定是海啦,可能是大湖還是什麼,【獼猴者欲入山林,此六眾生悉繫一處,所樂不同,各各嗜遇到所安處, 各各不相樂於他處而繫縛故,各用其力,向所樂方而 不能脫。】 ,整句在講什麼,他說,他抓到這六種野受,他把它綁起來嘛,那這六種野受是乖乖的讓你綁住,當然不是啊,這六種野受有它各種性能的嗜好,他說,這個狗怎麼樣,狗一直要到村落去,因為什麼,村落裡面可以找吃的,因為狗它不是郊狼,它是狗嘛,那狗是人養的嘛 對不對,所以它走失之後,它一直要回到村裡面去找吃的東西,那接下來是,鳥一直要往天空飛,然後呢,蛇常要入洞穴裡面躲起來,這個蛇跟我們這邊的地鼠很像,地鼠挖洞,你過去它就躲進去了,這個地鼠也常 入洞穴,然後 ,野干,常常要到什麼,墳墓那邊東挖西挖的,然後 失收摩羅者長欲入海,長欲入海,就是因為它是鱷魚嘛,迷猴者欲入山林,這種比喻呢,就是怎麼樣,那現在綁住了,它一直要到它喜歡的地方,這就是說我們的六根,有它自己能夠接收的東西,所以你要讓眼睛去聽聲音,那是不可能的事情,你不要跟我說,神通可以互換,你不要談這些,師父說阿含經講的是什麼,人世間,不談神通的事情,所以你眼睛,它所喜歡的就是什麼,見色嘛,耳朵所欲的就是什麼,聞聲嘛,不是讓耳朵去看東西,這樣各位了解嗎,意思就是說,這六根有它的相對應的對象,所能接收認識的對象,所以 它會自然而然的,去傾向於它的對象,這樣各位了解嗎,那更深一層的後面我們會慢慢再講,接下來,後面就講,如是六根種種境界,有沒有看到,它先講六受,接下來講六根,六根種種境界就是它的對象,【各各自求所樂境界】,它們所喜好的對象,【不樂餘境界:,眼根常求可愛之色,不可意色則生其厭;,眼根長求可愛之色,就是我們眼睛常喜歡看,漂亮的好看的東西,對不對,長求可愛之色,眼根長求可愛之色,不可意色則生其厭;,看到討厭的就很討厭,所以看到好的這個車,或這個東西多好,想要多看幾眼,看到討厭的,這個破銅爛鐵,最好不要出現在我的眼前,我們都會有這樣子 產生好跟惡,順於我們眼求的產生喜好,不順於我們眼求的就產生厭惡,這個就是什麼?六種受,它也是喜歡它自己的地方,【耳根常求可意之聲,不可意聲則生其厭;】,有沒有看到,我們常常喜歡聽好聽的、柔順的,那麼我們聽到喜歡的好聽的,我們就想多聽,討厭的,我們就不想要去聽它,而且這種好聽的東西,你不斷一直聽一直聽,之後會變成你的習慣,哪怕你現在沒有在聽,這種音樂會怎麼樣,印在你的腦海裡面,然後進一步呢,當你有事沒事,你就會開始哼,有沒有哼爐香贊的,有啦,那好事啦,你們如果在學,梵唄的時候每天唱爐香贊,每天練練練,可能就會在耳朵裡面,變成印象,然後去哼爐香贊,說實在的,學習這個是好,但是也不能太過於迷入,為什麼呢,對於禪修也是一種障礙,如果你一坐下來,那個爐香贊一直在出現在腦海裡面,那也是妄想,更何況是其他的靡靡之音,這樣各位了解嗎,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都是這個樣子,你看,剛剛說聲音,對着好聽的歌曲,你耳朵吸收進來,這是耳朵聞的,但是你當沒有聲音的時候,你內心腦海裡面會不會出現這種,聲音的這種旋律影像?會,這個就是意對法,這個就是意對法,你看到很好的東西,常常看,久了之後哪怕你在家裡,眼睛閉起來或是沒有在看,你還會去想那些東西,這個都是意對法,這樣各位清楚,那麼我們人就是這樣,會傾向於我們喜好的,然後 ,不斷的去薰習它,然後慢慢就會執迷不舍,不是執迷不悟啦,也可以啦,就是執着不舍,這個就是所謂的,【眼根常求可愛之色,不可意色則生其厭;,耳根常求可意之聲,不可意聲則生其厭;】,【鼻根常求可意之香,不可意香則生其厭;,舌根常求可意之味,不可意味則生其厭;,身根常求可意之觸,不可意觸則生其厭;,意根常求可意之法,不可意法則生其厭。,此六種根,種種行處,種種境界,各各不求異根境界。】,這個各個不求異根境界是什麼意思,對,異根就是不一樣,比如說 ,我眼根不會去想要去聽聲音,你想聽也聽不到,眼根只能求對色的喜好,這樣可以,我看後面還有什麼,有沒有看到,這個經典就是,雖然用比喻,但是它慢慢在講我們六根,對六境的一些問題跟狀況,再來,【此六種根,其有力者,堪能自在隨覺境界。,如彼士夫繫六眾生於其堅柱。,正出用力,隨意而去,往反疲極,以繩繫故,終依於柱。】,我們先把它全部看一下,【諸比丘!我說此譬,欲為汝等顯示其義:,六眾生者,六眾生就是剛才的六受,譬猶六根;堅柱者,譬身念處,若善修習身念處,有念;,不念色,見可愛色則不生著,不可愛色則不生 厭,】,有沒有看到,【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於可意法則不求欲,不可意法則不生厭。 ,是故,比丘! 當勤修習,多住身念處。」】,你看,他剛剛說,這個士夫就是一個人,他把六種野受抓過來綁在柱子上,這個柱子是什麼,身念處,就是你所緣的身念處,不讓他往他自己喜歡的地方跑,佛陀用這樣來比喻,我們的六根對六境,總是往自己喜歡的方向,去看去聽去跑,然後 迷戀他,所以這裡有說生喜,有沒有看到,合意的就生喜好,不合意的就生厭惡,然後不斷的去薰習,喜好可以的就不斷的去迷戀,那就會產生問題,就是不斷的去迷戀他,這個就是一種 我這邊講的我執的存在,你不斷的去喜好他,不斷的去迷戀他,那問題是東西會不會變,會啊,如果一天這個東西失去了,你喜歡他,他不喜歡你,問題不就來了嗎,那佛陀說修身念處就是要怎麼樣,見可意可樂的,不要產生迷戀,見不可意不可樂的,不要產生厭惡,這樣各位了解嗎,這個就是一個正確的人生,就是這裡講的,你雖然還沒斷我執,但實際上你已經在降伏我執了,所以你看,這一句有沒有,【此六種根,其有力者,堪能自在隨覺境界。】,有力者是什麼,一個修行得力的人,他就不會隨着這個境界去跑,看到喜歡的,他知道不能迷戀,看到不喜歡的,他也知道不能去厭惡,這個叫做有力者,那我們一般人是什麼,無力者,都是隨着六根去浮浮蕩盪,游遊歷歷來來去去,都是這個樣子,這個叫做隨境漂流,所以我們會痛苦就是這樣子,我們痛苦會難過,就是這樣子,沒有什麼東西都是隨我們意的,然後你看,【如彼士夫繫六眾生於其堅柱。】,意思就是說有力者,他就有辦法把它抓來,系在這個柱子上面,讓它不要亂跑,意思就是說這個修行得力的人,他就可以去掌控他的六根,不要隨這個六根,讓六根不要隨着六個境界,這樣子隨波逐流,那這個就是修身念處,那當然身念處是剛開始的,要修身受心法,這樣各位了解,到這裡有沒有什麼問題,那這樣的一個法門是六六法門,也是一切法門的根本,而且也是修戒定慧的根本,講這樣的一套理論,是慧學,這套慧學的理論,怎麼用到戒學上,進修,跟戒學的關係是怎麼樣,這個範圍比較大,你亂蒙都可以蒙得到,但是 要講的,有點那個的,也還是不容易,你知道師父要叫你講什麼嗎,好來,(戒定慧,實際上 戒是定的增上,定是慧的增上,但是 反之慧又可以去引導你正確的持戒,然後對境持戒,包括修定,但是您剛才問的問題具體的是說,這個慧就能),這個理論,六根對六境, ,不隨波逐流的,這樣的一個理論,其實是戒定慧,那這個本身這樣的一個理論就是慧學,那這樣一個理論怎麼運用到戒學,(其實就是說,先見法或者是滅熾然,您曾經講過,那當時就是對,眼對境的時候產生了,立馬覺知自己產生了貪,或者是瞋或者是痴,立馬就能把它這個滅除,然後這個,其實就是以正知正見,然後去熄滅自己的貪瞋痴,也是對境持戒,不知道第一次解答的對不對),你最後面講的這句話就,對境持戒,因為如果你不這樣去克制,隨他去的話,你有可能很容易犯戒,但是如果你能夠隨他,這樣子不斷的,去警覺到我認識的東西,不要去隨他的話,你要毀犯戒律的機會,就大量的減少了,其實這個就是你講的最後一句話,叫做對境持戒,你對這個境,要去感覺到你對,它產生歡喜產生不歡喜,產生歡喜,最重要是產生不歡喜那就算了,產生歡喜,你就不能隨他去,不然就容易犯戒,你這樣制止住了,你就容易持戒,進修這樣可以嗎,你剛剛講的最後一句就是對境持戒,這個就是對境,克制我們內心的就是持戒,(這個其實也是您之前講的,現見法,滅熾然),接下來這個也是修定,修定的根本,師父找一個人,來談一談,不要緊張,以前師父國中的時候,學英文那個英文老師,就我們的班導師,非常的凶那英文 ,我不知道大陸是怎麼樣,在台灣呢,英文是大部分學生的軟肋,就是他的傷處,不過對師父來講,其他科都是師父的傷處,唯有英文不是師父的傷處,所以那個班導師每次教英文,教到教到都會,來,我來叫一個,然後所有的同學投地下去課本拿高,這個叫做鴕鳥心態,躲起來以為就沒人知道,師父因為,人總是要有一點專長,其他都不行,但是總要一點行的,雖然不是多厲害,但是在班上比起來算英文好一點的,只有師父會像長頸鹿一樣,頭伸起來東張西望,因為我知道,你越是這樣老師就不會叫你,那現在師父要講什麼,可以嗎,這個,理論方式跟定什麼關係,(定是心一境性,那怎麼樣保持心一境性,就是要保持正知正念,那我們的六根在對六境的時候,經常就是向外攀緣,比如說聽到聲音,就會隨着那個聲音就跑掉,那這個時候,如果我們保持正知,就知道我們自己念頭跑掉,然後 ,又再拉回來那就是正念,時常關注自己的六根對六境,這樣子的話,我們就可以時常保持,一種比較 ,類似於心一境性,這種練習禪定的,這樣的一個日常的修行),對,沒錯,打坐修定,師父講過好幾次,不是你去到那邊,坐下來就叫做修定,前方便非常重要,你如果前方便沒有訓練好,你坐下來,第一個,現起的就是麵包的香味,你坐下來就是,這幾天常常看的電影、電視,影像歷歷在目打坐兩個小時,整個電影演了一次,如果這個電影還有下集,那明天坐的時候繼續,為什麼,因為我們心都是往外馳騁的,你平時如果沒有這樣的保持正知正念的話,你心很容易,隨這些境而走,所以這一個就是叫你身念處,師父之前講禪定,定學概念的時候也講了,身念處就是怎麼樣,平時觀照我們的身心,然後 ,察覺到身心的行住坐臥,而不是往外碰冰冰的 ,猛看猛找,那這些都會影響到我們內心的,這個就是平時的正知正念,因此禪修雖然不容易,但是更不容易其實是平時的前方便的訓練,那麼現在很多禪修,都只告訴你,坐下來什麼方法,很少去,談你的前方便必須是怎麼樣的,師父在講定學概念的時候,是不是講了很多前方便,比如說飲食知節量,還有嗎,遠離憒鬧,還有嗎,少事少業,少希望住,還有嗎,密護根門,這個就叫做密護根門,如果你這些都可以做得好,那相對來講,對於打坐怎麼樣,他的增上就容易了,如果你這些做不好,你坐下來滿腦子都是胡思亂想,我們這個 ,頭腦如果沒有受過佛法的訓練,我們的頭腦有兩個功能,我們頭腦一般有兩個功能,胡思亂想,睡覺,那這種胡思亂想,是從佛教講胡思亂想,當然說師父,那我沒有胡思亂想,我工作的時候在想我的東西,但是工作想東西是工作想東西,但事實上如果就禪修來講,它是很亂的,這樣各位了解嗎,所以如果我們今天精神好,腦袋活躍,有那個力量,energy,很足夠,你就會胡思亂想,等到想了想了想了累了,就昏沉了,這就是我們一般腦袋會有的作用,會有的作用,比如說你工作做做做,腦袋力量很強,但是累了之後,開始很疲憊開始要睡覺,但你不一定是身體疲憊,你是心疲憊,這就是我們心的作用,所以當我們心不斷的往外平馳,不密護根門,你來到這裡坐下來,剛坐胡思亂想,坐了一陣子,比如說我們坐五支香,前面兩支香都胡思亂想,第三支香不知道幹什麼,第四支香開始打瞌睡,你說師父,怎麼會這樣子呢,我告訴你,本來就會這樣子,這樣各位了解嗎,打坐不是那麼容易的,所以前方便非常重要,前方便能做得好,那當然你就成功了一半,那接下來就是坐下來之後,怎麼樣攝心集中,所以師父說這個理論,這個講的六六的理論,不但是用這個理論來持戒,密護根門,也是用這個理論來怎麼樣,做打坐的前方便,這樣各位了解嗎,有沒有什麼問題,那個恩蔓來,(師父就是,您這一頁的最上面這一段,【正出用力,隨意而去,往反疲極,以繩繫故,終依於柱。】,那就是這個 ,這段話的理解是說,如果你是屬於很有能力的人,我看了這個的理解,是這樣,如果是很有能力的人,因為 ,等於就是把六眾,繫於其肩住,然後當他想放出去的時候,就是這個所謂正出用力,就可以隨着他的意願而行,就是等於,看得很深或者走得很遠,但是這個往反疲極,是什麼意思),這個意思是這樣子,比如說這隻狗,你把它拴住了,那你有繩子嗎,這時候它怎麼樣,它跑啊衝啊,往什麼地方沖,往村裡面沖,沖沖沖,然後累了又回來,等一下又沖,它意思就是說,這六種動物就用力衝啊,衝到最後怎麼樣,疲憊了放棄了,就躺在那邊,這樣了解,它要比喻什麼,如果你沒有這根柱子,它就跑掉了,但是你有這個柱子,它雖然沖,它還是跑,但是由於有這根柱子,所以它到最後會疲憊,它就安分了,我們六根也是一樣,如果你沒有去克制它,身念處的話,它就隨着它要怎麼樣就怎麼樣,但現在你是,它要怎麼樣你察覺了,抓回來,因為它跑不掉,為什麼跑不掉,因為你有身念處去這個柱子去拴住,所以它衝來回幾次,意思就是說你這個六根對六境的,這個密護根門的訓練,是必須要一段時間的,因為這些猴子啊狗啊,它剛給你抓到,它一定是跑來跑去的,不會那麼安分就停下來了,我們訓練這個六根的時候也是一樣,它不會讓你那麼安分就停下來了,這樣 大概可以吧,所以這是在講它的動物,正出用力,它被抓到 ,然後,隨意而去,狗一定是想往村裡面跑,猴子想往山裡面跑,往反疲極,它跑了被拴住了,乖乖的,一下子又跑了,來來去去,一下子不斷,慢慢慢慢怎麼樣,終依於柱。到最後,最後怎麼樣,乖了啦,安分了啦,它整個意思就是這樣子,(因為我讀在這邊的時候,我當時有一個想法是,很多藝術家,很多藝術家比如說他們對於色彩,或者對於音樂,對於很多東西特別的敏感,但是也有很多人到最後,就是精神失常或者是,那什麼,所以我看到這一段,有一種聯想,就是說如果你任由你,一個根對境,不斷的這種發展的話,他可能把你的精神和身體,整個撕裂了,而這個這種定學,或者說這個是有一個,回返的這樣一個過程,但是他還能夠保持你身心的,整體的和諧和一體),當然就是,不能太過就是玩物喪志,所以說實在的,從世間來講,音樂家藝術家什麼家,其實都是好的,但是也像你講的,有很多是發神經,到最後會發瘋發神經的,那麼從佛教來講就是說,這些其實不要太過過分,那會玩物喪志,因為這些你太過執着的話,我們現在從出世解脫來講的話,事實上是不好的,當然如果你說,他在訓練當中的毅力,那就是另當別論,但是你對一個世俗的東西,太過於着迷的話,這個對出世解脫,對煩惱的降伏都是障礙,這樣可以嗎,(師父,弟子有一個小疑問,就是在身念處,多住身念處,因為在南傳佛教里,身念處 ,是不是特指的觀身不淨,這一段講的那些,我的理解 ,是不是在平時要觀照自己的念頭,把自己的心,就是時刻觀念),師父聽不是很清楚你講什麼,因為你聲音比較低,海澈你有沒有聽清楚,那個敬須講什麼,(就是那個身念處,因為我理解的就是那個,南傳,裡頭的身念處是,觀身不淨),先到這裡,師父先講一下,不是南傳觀身不淨,身念處叫觀身不淨,這是北傳說一切有部,尤其是俱舍論,他把它列為觀身不淨,但是身念處,不單只是觀身不淨,身念處其實 有蠻多意義的,觀身不淨,它只是其中一個,這樣清楚嗎,你上學期有沒有聽,他沒有聽,再往前,你回去把師父之前講阿含經講,四念處的時候,有講身念處,其實阿含經有講不淨觀,但是阿含經講的身念處,不是觀身不淨,繼續問,你後面還有什麼問題,就是問這個問題,如果你把它列為觀身不淨的話,身念處如果一定是觀身不淨,那這個 問題就會很大了,師父講那個身念處在,應該是去年吧,你把去年,應該是九十幾,不止,八十幾集吧,講定學概要,增上學的時候,師父特別有講身念處,阿含經的身念處是什麼有特別講過,講雜阿含的身念處,還有講中阿含,大念處經的身念處,進修有問題嗎,(弟子有個問題師父,就是這一頁的第一句,堪能自在隨覺境界,這個自在隨覺境界,指的是?),就是說有力者,能自在隨覺境界,能夠察覺到,比如說我看到色,我這個心是不是隨着這個去了,我看到色有沒有起貪或瞋或什麼,他可以察覺到,那這樣的那不是一般的,那就是有能力者,所以可以自在隨覺境界,不用很那個的就可以察覺到我的心念,有沒有隨着這個外境而轉,這樣可以嗎,(明白師父,這個就是說也不是什麼,初果或者初地,就是說只是說有正見養成,是嗎),有正見者他能夠隨時察覺到,覺察到我看到這個東西,然後我的心是起怎麼樣,他可以察覺到,那這個不是一般人,這必須要受過一定訓練的,(這個是聞所成慧還是思所成慧?),也不是,當然了,如果聞所成、思所成,那就更厲害了,那當然聞所成、思所成, ,都有這個能力,那我們現在慢慢訓練,就算是還沒到聞所成,都可以有這個能力,只是接下來降伏的能力到底到什麼程度,第一個先察覺到,第二個降伏,那就必須慢慢的訓練,其他同學可以嗎,(師父,這段能不能可以,那麼理解,譬如說咱們講正知正念,那個繩子能不能理解為正知,因為以後我們念頭跑掉,我們自己都不知道,那個繩子一崩,我們就是察覺到,然後這個正念,就是相當於柱子,我把它拉回來,正念是柱子),身念處就是正知正念,他講的正念處,就是正知正念,其實就是指正知正念,正知正念在觀照我們的身,觀照我們的身,認識到我們身的行住坐臥,還有六根對六鏡的察覺,這個都是身念處,再來我們來看下面,四、十二入處為世間一切 ,這個如果你們,聽以前師父講阿含經的話就會知道,師父曾經說過,什麼是世間,因為你們常聽師父講課,就知道阿含經講的世間是什麼,大明明,如果講世間,你會覺得什麼是世間,不錯,馬上把麥克風遞給你,沒關係你就,隨你的認識所講,不用想太多,如果一般講世間你會想到什麼,你認知到所謂的世間是什麼概念,(世間就是你在,要我可能就想到,你在這一世,所經歷的),就是你所看到所經歷的,還可以,還不錯,就是我們所看到 你所看到,所經歷的就是世間,(大概明白,但是說不出來,說不出來),我們一般覺得的世間,時間、空間,一定會覺得這時間空間就是世間,無限的時空,這個就是空間,我過去、現在、未來,就是時間,這個叫做世間,世是遷流 間是空間,世,世是流變,時間的流變 間是空間,一般會這樣子講,那當然這樣的理解也沒有什麼錯誤,但是從阿含經,尤其是雜阿含經裡面所講的,這個世間,他有一個很獨特的認知跟理解,地水火風,如果在後代來講,可以說是物質世間,那麼你可以去看師父的,俱舍精要裡面有分幾種世間,比如說器世間,有情世間,還有一個,也就是阿含經講的叫做,五蘊世間或叫做六六世間,這樣了解,所以我們現在,佛教裡面這幾種都有講到,比如說器世間,就是我們這個居住的,環境 時間 空間,這個叫做器世間,另外一個叫做有情世間,有情世間就講,三界六道的有情,這樣了解,另外一個,是阿含經所講的叫做五蘊世間或六六世間,這是阿含經所特重視的,這個在講六根六入,其實就在講六六世間,是用十二入處在定義世間,各位清楚嗎,所以佛教的重點,跟他要分析的,不是去分析這個宇宙到底是怎麼樣,師父已經講過好幾次,佛教要分析的是你這個身心,以及跟你所認識到的,不管是人事物的一個關係,這個是佛教講的六六世間,那你說,為什麼佛教這樣講,因為向外求法,哪怕你把火星月球,金星木星都搞清楚了,你也不能解脫,你的煩惱還是一樣重的,你還是很痛苦,但是如果你把你的身心搞清楚了,然後藉由苦集滅道將來修行,弄清楚弄懂了,然後去修行,你是可以離苦得樂,所以佛教在講世間,在分析東西,有他的一個重點,那依這個重點再往外擴,這樣子你一直都能抓住他的重心,不會因為往外擴而搞不清楚,佛教根本到底要談什麼,這樣各位可以嗎,來我們來看這個在講什麼,看這個經文,十二入處唯識間的一切,先談世間,第一個,六六世間,【時,有比丘名三彌離提,往詣佛所,稽首佛足, 退坐一面,白佛言:】,他就去見佛,然後坐在旁邊問佛陀:,「世尊!所謂世間者(眾生者), 云何名世間?」,所以對世間,到底是怎麼定義怎麼談,不是我們現在的人才好奇,兩千多年前,佛陀時代很多人就好奇什麼叫世間,什麼叫世間呢,【佛告三彌離提:,「謂眼、色、眼 識、眼觸、眼觸因緣生受,內覺若苦、若樂、不 苦不樂。,耳、鼻、舌、身、意、法、意識、意觸、意觸因緣生受, ,這個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對色身香味觸法,所產生的認識,以及內心的感受,這個就是在講這個,【內覺若苦、若樂、不苦不樂,是 名世間。,所以者何?六入處集則觸集,如是乃至 純大苦聚集。」】 ,他談什麼,六六世間,六根對六境所產生的六識,六識所產生六觸,然後會有什麼,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有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如果這樣子不斷的延伸下去,就是純大苦聚集,就是十二因緣的,不斷的輪迴,所以這個叫做六六世間,這一個就叫做世間,所以這裡講純大苦聚集,有沒有看到,純大苦聚集,就是什麼,苦,就是這樣子,這個叫做世間,這樣清楚了嗎,那這個 從六根對六境來講,剛才不是叫淨堂說了嗎,我執,那我執透過什麼來認識,對象,依六根而產生,而產生六識,那六識在認識這個時候,就是叫做六觸,六觸已經帶有什麼,無明相應,就是我執相應的觸了,你先必須是知道這樣的一件事情,這樣子的話,那如果你不去 察覺它,而繼續這樣下去,那就是什麼,純大苦聚集,所以苦集滅道就是世間,六六就是世間,就是佛陀要告訴我們的世間,我看後面還有沒有,接下來,後面還有,看這個,【三彌離提!若無彼眼、無色、無眼識、,剛剛是眼嘛,見色然後 ,是觸,然後受這樣子,【若無彼眼、無色、無眼識、無 眼觸、,無眼觸因緣生受,內覺若苦、若樂、 不苦不樂;,無耳、鼻、舌、身、意、法、 意識、,意觸、意觸因緣生受,內覺若苦、 若樂、若不苦不樂者,則無世間,亦不施 設世間。,所以者何?六入處滅則觸滅,如 是乃至純大苦聚滅故。」】,這個有點難理解,當然啦,你們已經聽那麼多了,應該知道這在講什麼,這不是叫你眼睛閉起來,耳朵挖掉,鼻子弄掉不要去,他不是這個意思,他意思是說,如果你能夠破除這個我執,然後不再去執着這個,如常而接受他,那麼你沒有煩惱的去造業,沒有煩惱的潤業,那你就不會再來這個世間,怎麼樣,那個輪迴,你不再來世間這個 輪迴,就不會有這個六入處的身心,不會有六入處的身心,這個叫做純大苦聚集 滅,意思就是,不會再來輪迴了,這樣了解,今天因為時間的原因,我們講到這裡,時間到了,還有三分鐘就不用了,三分鐘,送給你們,那三分鐘有沒有什麼問題,今天講的可以嗎,有沒有什麼問題,阿含經非常好用,而且它是 人間佛陀針對人間弟子,針對凡夫講的修行的一個直接狀況,他不大談一些宗教儀式,或是一些宗教的東西,他都是什麼實打實的,生活上應該怎麼學習跟訓練,我們先講到這裡,如果有什麼問題師父等一下在那邊,再來跟師父討論討論,(師父能不能再,稍微解釋一下那個,外六處的那個法,法是,是獨頭意識的對象 ,法是那個獨頭意識的,在你思考的一個對象),大概可以這樣子講,(能不能給再舉幾個比較具體的例子),具體的意思就是這個,法處,我們意識自己,內心思考的東西,的這些對象是法處,還有我們五根,吸收進來的,然後我們內心對他產生認識的,這個東西都叫做法處,因為法處,比如說我看到這一盤花,我是透過什麼認識的,眼睛吸收到顏色進來,然後 ,鼻子聞到香味,那眼吸收,鼻聞香味,這是色跟香,但是我吸收進來之後呢,我意識對於這個吸收進來的東西,影像產生認識分析,這已經不是外面的這個東西了,這是吸收進來的訊號跟薰習,這個就叫做法處,這樣明白嗎,(但是比如說,有一些比如說像哲學性的,或者是比較抽象性的一些,規則,也是算在法處?),只要你意識認識到的,如果你意識沒有認識到,那就不是,他重點在意識認識到的,或是你思考到的,這樣可以嗎,
,《阿含經》講要,第108講,請合掌,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無上甚深微妙法,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願解如來真實義,各位同學大家好,我們今天來看今天下午的《阿含經》,《阿含經》,看看這個學期能不能講完,如果這個學期講完之後,我們來繼續上,印順導師的佛法概論,如果你有多餘的時間,可以看看印順導師的佛法概論,讀一讀看一看,我們上一次講到,十二入處為世間的一切,這個經文就是在講世間,一般來講我們對世間的認識,就是空間跟時間的結合,就是世間,但是在佛教裡面,他講世間其實重在,尤其是《阿含經》,佛陀最早的教法,是重在於我們的有情,尤其是我們的身心,這個叫做世間,再分析就是分析我們身心生命,這個才能叫做世間,這個經上個禮拜講過,我們再來很簡單的看一下,上個禮拜有提到,【時,有比丘名三彌離提,往詣佛所,稽首佛足, 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所謂世間者(眾生者), 云何名世間?」】,這個地方為什麼又叫做眾生呢,是這樣子的,我們北傳經典,這個地方叫,世尊所謂世間者,那麼,這個經典在南傳的,下面另外一個經典,同樣一模一樣的經典,他說,世尊,所謂眾生者,所以他同樣的經典,一模一樣的經典,在南傳他分成兩個經典,一個叫做所謂世間者,一個叫做所謂眾生者,所以他講的世間跟眾生,其實就是指我們這個有情身心,如果就五蘊就叫做五蘊身心,如果是我們的十二入處,我們的認識,我們這個身心以及身心,所認識到的一切才叫做世間,也就是所謂的眾生,所以金剛經講說眾生眾生,所謂眾生,意思就是說什麼,五蘊身心 六六處 身心,這個叫做眾生,那麼他說,【所謂世間者(眾生者), 云何名世間?」,佛告三彌離提:「謂眼、色、眼 識、眼觸、眼觸因緣生受,眼根對眼色,產生眼識,那眼識就會有什麼?觸,【眼觸因緣生受,內覺若苦、若樂、不 苦不樂。,何彼十而生,亦法亦事亦處,亦處因緣生受,內覺若苦若樂不苦不樂,是明世間,【所以者何?六入處集則觸集,如是乃至 純大苦聚集。」】 ,其實他是在講十二因緣裡面的,認識論的中間一段,十二因緣的認識論裡面的中間的一段,你們記得師父在上個學期,分析十二因緣的時候,你們記得嗎? 十二因緣可以有,不同的分析 對不對,那麼如果我們講無明,其實無明的根源就是我執,然後會有行,那行會有識,那識呢,中阿含比較重視投胎識,但是如果就認識論的話,這個識就是我們這個身心的識體,能認識的精神體,無明、行、識,那麼是從認識論來講,他會接觸到什麼,對象,我們會認識到對象,這個對象就是,要麼名 要麼色,就是名色 就是識的對象,無明、行、識、 名色,那麼我們認識到對象,會透過什麼,六入,那麼六入, 我們的識,會產生作用是因為根對境,所以我們的認識的識體就會產生作用,所以就叫做,什麼跟,這個是根境,這個是識,根境識三和合,然後 無明行識名色六入,接下來什麼,觸,這個是認識生起的一個過程,這個觸 識真正對境界已經產生認識了,前面是認識的產生過程,到了觸,識真正已經認識了,那麼記得 這個觸有一個很重要的關鍵點,叫做什麼觸,無明相應觸以及明相應觸,因為這個是必然的一個認識過程,是必然的,那麼到了這裡呢,如果你一直是無明在相應的,到了這個觸,就有一個關鍵點,你可以一般來講我們是帶有我執的無明,那就是無明相應觸,帶有我執的無明,帶有這個我執的無明,還有如果你經過正法的薰習,那麼你可以在這個觸認識對象的時候呢,這個其實我們後面都會講,在我們認識對象的時候呢,你可以產生什麼,正知正見,正知正見帶的就是明相應觸,就是明相應觸,那有了這個,觸之後,不管是有明,無明,那個觸接下來會有什麼,受,受就是這邊講的,你會有苦受 樂受 不苦不樂受,那麼 如果你是無明相應的話,他的受就是什麼,苦受 會產生 嗔,樂受會產生貪,不苦不樂受就有無明的愚痴在裡面,這樣各位了解嗎,那麼如果你讓他無明相應而產生苦樂,不苦不樂的貪瞋痴的話,那麼他就是純大苦聚集,接下來就是純大苦聚集,這個就是說在六根上面,會要產生一些應該有的分析跟認識,那他就是從大苦聚集,那如果你繼續這樣下去,那我們就會生活,然後輪迴不斷的,所以這個在佛教裡面,佛陀告訴我們這個就叫做世間,所以叫做世間,或 叫做眾生唯苦,這樣各位了解嗎,這個就是這裡所要講的,所以他說什麼【六入處集則觸集】,然後觸,就是剛才講的處觸,如是乃至純大苦聚集,如是乃至純大苦聚集,因為你繼續這樣下去,繼續這樣下去會苦,那麼,這樣的一個繼續下去就牽扯到,為什麼會苦呢,就牽扯到師父畫的三個圈,這個就不用再畫了,這個就是苦,就是畫的三個圈,這就是人生的世間集的苦迫,這樣各位了解嗎,那麼接下來就是說,如果彼無眼識的話,這個意思就是說如果你能夠明相應觸,然後慢慢慢慢去斷,我們的我執,接下來不以我執,不以無明來造業,那接下來就不會再去潤生,那麼到最後就會脫離這個輪迴,那脫離輪迴,你就不會有無明,所以如果無明斷除的話,你看,無明斷除你就不會再,以無明去造有漏業,沒有無明造有漏業你就不會,再來投胎,有這個認識的識,那麼接下來,到最後就是變成了什麼,貪瞋痴永滅的涅槃,就是涅槃止息,這樣了解,那這樣就叫做世間滅,所以他就是告訴你,六入處滅則觸滅,因為你不再產生認識了,如 是乃至純大苦聚滅故。」 ,這個就叫做世間滅,所以他的世間,他的世間滅不是這個世間末日,是指我們這個身心生命,停止了止息了不再輪迴了,這個叫做世間滅,那麼相應部,35至66,我們這個是雜阿含230經,那麼相應部的,相應部就是南傳的,南傳的相應部,他35至65經,就是講世間,35經是指這個是世間,那麼,66經是指眾生,這兩個字,這兩個字是眾生,所以他有65、66經,一模一樣,只是這個地方一個用世間,一個用眾生,所以你知道他講世間講眾生是同一個意思,是同一個意思,這樣可以嗎?有沒有什麼問題?,儘量發問,儘量問,(師父,他說他這個裡面講到,耳鼻舌身意法,這個法,一般都是,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這兩法有沒有啥區別 ,這個法跟咱們那個,色、聲、香、味、觸法的法),就是色、聲、香、味、觸法的法,就是色、聲、香、味、觸法的法,你看到他說,耳鼻舌身意,有沒有看到,意對法產生意識,意識就會生什麼,意觸,(怎麼奇怪,他都是耳對聲),他前面是省略,你看他第一個,眼對色產生眼觸,眼觸因緣生受,有沒有看到,接下來就是說耳鼻舌身,都一樣,一直到什麼,意對法產生意識,然後意識生意觸,然後意觸會什麼,生受,然後就會有 內覺若苦、若樂、不苦不樂,中間的四個省略了,就把中間的,耳鼻舌身全部省略掉了,不然你全部講起來很煩,同樣的東西,不過我告訴你,阿含經裡面很多都是這樣講,這樣經文就變很長,有些他就把中間省略掉,意思就是說同理可證,同理應知,眼拿來做比喻,最後直接中間省略,直接跳到意 ,但是意思都是一樣,耳對聲產生耳識,耳識因緣生觸,觸因緣生受,所以又有耳識的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這個就是六六世間,這個叫做六六世間,接下來,世間危脆,或是 世間危敗 ,有沒有聽過世間危脆,世間危脆,經典上都說世間危脆,所以叫大家好好的趕快修行,不要等到老了病了,瀕臨死亡了,才來後悔才來難過,來好好修行怎麼樣呢,【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比丘名 三彌離提,往詣佛所,三彌離提,這個是不是跟剛剛那個三彌離提,是同一個人,雖然不同經,記得剛剛那是哪一經嗎,230,這一個呢,231,所以 在雜阿含經裡面,它有那個六入處相應,有那個處相應,它前面,全部都是在講六六處的,只是有時候表達的重點不大一樣,那你 剛剛是230,這個是231講的都是六六處的,你看,【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比丘名 三彌離提,往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 佛言:,世尊!所謂世間者,云何名世間?」】,同樣的問法,佛陀怎麼說呢,【佛告三彌離提,「危脆敗壞,是名世間。,這危脆敗壞其實就是告訴你 ,無常就是世間,世間就是無常敗壞,隨時會變化,隨時會敗壞,不管你是什麼,從內到外,不管是你的內心的思維,你的身體,以及你所擁有的,不管你的財產,房子車子銀行存款,什麼都一樣,危脆敗壞,隨時都有可能危脆敗壞,這個就叫做世間,那麼什麼叫做危脆敗壞呢,三彌離提,眼是危脆敗壞法,若色、眼識、,眼觸、眼觸因緣生受,內覺若苦、,若樂、不苦不 樂,彼一切亦是危脆敗壞。】,你看 名稱都一樣,他說什麼,為什麼世間叫危脆敗壞?,因為這個世間就是六六世間,就是六根對六境產生六識,六識因緣生觸然後受,苦受 樂受 不苦不樂受,這個叫做世間,但這個世間是隨時無常在變化的,所以叫做危脆敗壞,為什麼呢? 因為從眼根到色到我們的認識,其實隨時都在變化當中,既然是變化當中呢,那就是什麼,那就是危脆敗壞,是你不可以掌控的,不是你想要怎麼樣它就能怎麼樣的,這個叫做危脆敗壞,然後他說呢,【眼是危脆敗壞法,若色、眼識、 眼觸、,眼觸因緣生受,內覺若苦、若樂、不苦不 樂,彼一切亦是危脆敗壞。,耳、鼻、舌、身、意 亦復如是。,是說危脆敗壞法,名為世間。」,佛說 此經已,三彌離提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你看雜阿含230、231經,雖然是兩個經典,但是你把它連下來,它也可以說是一個經典的延續,第一個三彌離提跑去問佛什麼是世間,佛陀說我們的認識,根對境所認識的周遭這一切,就叫做世間,接下來說,這世間的一切,如果你隨順它去,它就是苦,大苦聚集,那麼為什麼會是苦呢,因為這世間的一切呢,從眼根到境到你的認識,都是在無常的變化當中的,這無常變化,所以叫做危脆敗壞,那危脆敗壞為什麼是苦,就這三個,危脆敗壞就是苦,危脆敗壞就是苦,如果不危脆敗壞那就不苦了,你一切都是這樣,你喜歡怎麼樣就怎麼樣,你愛怎麼樣就怎麼樣,它一切都隨順你,那就不危脆敗壞了,所以我們 ,尤其是有情眾生,從我們的內在的意識裡面,內在的無始以來的想法,都是希望我們周遭的一切,順於我們自己的想法,順於我們所要的,一直都是這個樣子,因此會產生宗教信仰,會產生宗教信仰,拋開佛教不講,你看一般信仰宗教的,他不管是什麼宗教的場合去,尤其信有一個其大無外的這種,創造主或是什麼的時候,他去都是求什麼,求保佑,其實他的保佑,說實在他的保佑,你把它想想看,保佑其實是一種相對性的,他保佑都是希望順於我想要的,順於我想要才叫保佑,有沒有人去求說,我現在很有錢,希望讓我變沒有錢,沒有吧,那這都是內心的貪嗔痴在作祟的,沒有人這樣子吧,我想要的,有沒有人,我們說求財,還有求什麼,求名,還有什麼,求職,求職也是,你內心想要的吧,沒錯吧,如果你不想要 你沒小孩沒什麼,你去求什麼,都是求我們內心想要,所以你把它想想看,保佑其實是希望順於我們自己想要的,但是有些東西或許他相對性是好的,但是並不是你想要的,那麼,求職求財,求功名,求事業,尤其是說求事業的話,求我的事業順利,那你的事業順利要幹嘛,升官發財嘛,那不是你想要的嗎,還有沒有求婚姻,求因緣的,而且你求婚姻求因緣,我問你,不就是求神保證你的婚姻嗎,你求了好啦,找到一個如意郎君或如意的對象了,那他能擔保你從此以後,公主王子過着幸福快樂的日子嗎,那如果你找到婚姻,目前來講你以為你找到一個適合的對象,但是接下來,就是痛苦的開始,那到底是有保佑還是沒有保佑,那如果這個神想說,不行,你這個個性可能不適合結婚,可能未來會產生很多問題,所以我就讓你找不到對象,那這是有保佑還是沒有保佑,這樣算有保佑還是算沒有保佑,很難講,對啊很難講嘛,因為你講不出來到底是怎麼樣,但是你覺得有保佑,是因為目前來講是順你你想要的,因為現在順你你想要,有了,所以你覺得保佑了,等到過一陣子,那個神啊!我告訴你,我這個丈夫真的什麼東西都不做,然後 整天只知道花錢,我雖然賺很多錢也不夠他花,能不能讓我這個婚姻趕快結束,有沒有這樣子,有 的是,幸好你不是求佛,佛說我不管這個的,那你怎麼辦,之前說他給你的保佑了,現在你就希望他分開了,那他要保佑你還是不要保佑你,如果順你的意,結果過一陣子,真的順利的分開了,有保佑,但是這種保佑是什麼,是順你的意的,你覺得是保佑,所以我們的世間都是這樣,你求佛菩薩 求神 求佛菩薩保佑,是因為保佑, 他順於你的意,不是真的什麼保佑,這就是一般宗教的內心的需求,就是順於你的要的,這個就叫做保佑,其實很多人學佛訓佛,還是在於什麼 ,希望佛菩薩能順他內心 ,所以叫做保佑,這樣各位大家了解,那你說那如果學佛,學佛有沒有保佑,現在問題來了,學佛有沒有保佑,有,很好,剛剛誰講得很大聲,那個靜能來,學佛有保佑,不是沒有,怎麼保佑,我看靜能信心十足的樣子,有保佑,怎麼保佑,(比如說舉一個,師父以前上課說過的,觀音菩薩為什麼千處祈求千處應,不是說你所有的人都說,觀音菩薩求你保佑我,觀音菩薩就能夠分身多少地方幫你,不是這樣的,而是說當你能夠與佛菩薩相應,比如說你的行為你的修行,能與佛菩薩相應,比如說你能夠幫助別人,給別人布施,不管是無畏施財施,或者說像師父這樣有法施,那你就是與觀音菩薩相應,然後 加上你清淨的修行,那你就會發現,如果你身邊很多人越來越多的人像你這樣子的話,實際上你也不用去祈求觀音菩薩,然後你的世間慢慢變好,比如說你的鄰居,你需要幫忙的時候他就可以來幫忙,所以這時候你求佛菩薩保佑,那其實就是輾轉增上,越修行越能保佑),所以大家聽得懂,這個就是佛菩薩真實的,究竟意義上的保佑,而且 ,這個不是建立在,一種宗教信仰上,這是建立在對於諸法實相,以及法的真實認識上的保佑,這才是究竟真實的保佑,而且這種保佑不是掌握在佛菩薩身上,佛菩薩師父周遭的,善知識都只是你的,增上緣而已,真正保佑掌握在你自己的手上,你要不要這樣去做,你要胡作非為,賭博喝酒,然後去廟裡求保佑,還是你真正要依佛菩薩所講的,法去實踐去相應,這個都是掌握在你自己的手上,所謂幸福,幸福,掌握在你自己手上,要不要學,要不要做掌握在你自己手上,講到這裡,所以我們說世間危敗敗壞,這個就是因為,我們不了解佛法,然後把這種保佑,放在於我們對外的追求上面,然後希望它一直都順於我們自己的想法,這樣子的話,那這種保佑,第一,世間危敗敗壞會變化,第二個,你的想法會變化,外面的東西會變化,你的想法會變化,你一下子想要有一個好的婚姻,一下子婚姻不好的時候又覺得說,我想要怎麼樣,等到煩了,又覺得單身很好,等到單身久了,孤獨了又覺得找一個伴比較好,有錢了就覺得,有錢也很多煩惱,有錢也很多煩惱,因為在座,也有些有錢人煩惱蠻多的,如果有錢煩惱太多,怎麼樣師父可以替你分擔煩惱,開個玩笑,所以也就是說,所有的保佑其實外在都是無常變化,我們的要求都是怎麼樣,順於我們自己的想要的,這個叫做保佑,其實世間一般的宗教信仰,都是這個樣子,所以 ,很多人常常會換宗教,信基督 信一信來信耶穌,信一信耶穌信一信來信這個,然後往母娘娘拜拜,來拜天后,天后就是媽祖,媽祖拜拜不行又來學佛,學佛他如果沒有真正入佛門學法,他只是學佛菩薩的保佑,我說過佛菩薩會保佑,但是如果他沒有弄清楚佛教的真實義,真實的保佑是什麼,他只是希望佛菩薩順他的意,然後去求保佑,他又覺得佛菩薩又不保佑,剛來很有效,久了又沒有效,那他的信仰就是在,各種宗教裡面來來去去,那這樣永遠都找不到真正的皈依處,這個叫做世間危脆 ,有沒有什麼問題,(師父那個能回到上一頁嗎,上一頁,230,再上一頁,然後這裡面有一個是世間者,還有一個眾生者,我想問一下這裡面所說的一個眾生者,指的是芸芸眾生,還是說指的是咱們那個眼耳鼻舌身意,其實還是指眼耳鼻舌身意),這個叫眾生,其實,這一個眾生就代表所有眾生,為什麼,為什麼師父說一個眾生就代表,所有一切眾生,因為我們這個一個眾生是,眼耳鼻舌身意,師父的這個眾生,是眼耳鼻舌身意,所以叫做眾緣和合眾生,問題是你,也是什麼,眼耳鼻舌身意,他也是眼耳鼻舌身意,那麼如果就阿含經的立場來講的話,如果師父不去觀照我這個身心身命,然後一直去觀你怎麼樣,那問題很大,所以 心經不是說,照見五蘊皆空,師父也常講說照見五蘊皆空,不是 不管自己怎麼樣,老是去管別人怎麼樣,老是要別人去照見五蘊皆空,老是照見別人的五蘊皆空,而不是照見自己的身心身命的空,所以這個眾生其實就是指,自己的什麼,五蘊六根,這個叫眾生,再來,世間危脆,這個講過了,再來 3、世間空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比丘名 三彌離提】,有同樣一個人,我這個,等一下,這個是不是,沒有講,沒有講經典,應該這個是,224經,這個世間空,可能是,233經左右,世間空,【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比丘名 三彌離提,】,同樣一個人,【往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 佛言:,世尊!所謂世間空,云何名為世間空?」 】,空這個名詞,在阿含經已經出現,但是跟般若經的意思,會有一點不一樣,不是說完全一樣,你看,他的世間空是什麼意思,他說云何名為世間空? ,【佛告三彌離提:「眼空,常、恆、不變易法空,我所空。】,然後 ,【所以者何?此性自爾,若色、眼識、眼 觸、,眼觸因緣生受,若苦、若樂、不苦不樂,彼 亦空,常、恆、不變易法空,我所空。,所以者何? 此性自爾。,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是名 空世間。」】,經典看得懂嗎,我們來先看,裡面有兩個重要的名相,一個叫做常、恆、不變易法空,這是一個,然後還有眼空,這個變易法,叫做,vipariṇāma-dhammaṃ,這個是巴利文,vipariṇāma-dhammaṃ,vipariṇāma-dhammaṃ,如果是梵文 怎麼拼,DHARMA,DHARMA,梵文 是DHARMA,巴利文是DHAMMA,DHAMMA,可見巴利文,它的R,喉音的捲舌音是比較少的,是比較直接一點的,所以它 ,梵文 可能叫DAMA,會有喉音的R,那麼巴利是叫DAMA,DAMA,然後它這個叫,vipariṇāma-dhammaṃ,vipariṇāma-dhammaṃ就是轉變,有沒有看到 轉變變化的意思,轉變變化,如果在這個V的後面,加一個A,ABCD的A,一般加ABCD的A,就是怎麼樣,反義詞,如果加上ABCD的A,它是反義詞就翻成A,就會翻成A,所以如果是,這個是變易嘛,如果加一個A叫做vipariṇāma-dhammaṃ,那就是什麼,不變易法,這個是變易法如果加一個A在前面,A是否定或是相反的,就叫做不變易法,在佛教裡面,有這個A很多,都是發R的音,但明明你在學佛裡面,有沒有什麼佛教的名詞前面是A開頭的,你學佛裡面有沒有什麼佛教的名詞,是A開頭的,阿羅漢,都可以,什麼住啊 什麼名稱都可以,那個不是A,那個是瓮雅鳳,阿羅漢,阿含經,阿毗達磨,那個A不一樣 那個是阿比,那不是A 那個是AVHI,阿比,對不對,阿羅漢,叫做無生,無量光或是無量壽,都可以 無嘛,無或不嘛,所以這裡是轉變,然後加一個A就是不轉變,變易法,不變易法 這樣了解,所以這是不變易法,轉變,還有一個叫世間空,叫做suññas lokas ,lokas 是世間,suññas 是空,這個叫做空世間,這裡的空是無我的意思,所以這個世間就是說,眼是無我的,常恆不變易法空,意思就是說,常恆不變易法是無我的,意思是說什麼,沒有常恆不變易法的意思,沒有這種常恆不變易法的意思,這個叫做常恆不變易法空,【所以者何?此性自爾。】,什麼叫做此性自爾?,就是這個樣子,為什麼 就是這個樣子呢,因為這個地方,他沒有告訴你那麼清楚,其實他的意思就是說,這一切都是因緣和合所形成的,因緣所合所形成的就是無我,所以 這個世間是無我的,而且這個世間既然是無我的,那就沒有所謂的常,沒有所謂的恆,沒有所謂的不變法,那為什麼呢,因為世間既然是緣起無我的和合的,那就是這個樣子,所以叫做此性自爾,這個叫做此性自爾,那問題是,此性自爾,你看阿含經已經告訴你說,這個世間本來就是這個樣子,那早上(成佛之道裡面)是不是有說,那這個世間是這樣子那他問題出在哪裡,問題出在我們自己對這個世間的認識產生錯誤,因為我們不認為,這個世間是一切法無我,而是執著有一個我,那麼到了大乘佛法就叫執著有一個自性,那這樣的話就是對世間的錯認,把本來是如此沒有的東西,強加一個我在上面,那這就是產生問題的所在,那麼我們無始以來一直都是這個樣子,所以他就說,所以者何? 此性自爾。,一樣的,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是名 空世間。」,或者叫做空世間,這個經文也被當作,是般若經一切法空 ,三乘共法的證據,這個經文也被當成是般若講空,源自最究竟的根本教法,所以他們認為,不管是般若經裡面的或是阿含經裡面的,都是講畢竟空的教法,這個就是,後來論師們的一個根據,其中一個經典,講到這裡有沒有什麼問題,阿難好像叫無憂,所以也是阿,世間數 ,這後面 接下來,世間數 ,我們這個現在在講什麼,十二入處為一切,我們現在在講十二入處為世間的一切,那我們先講六六世間,然後再講世間危脆 世間危敗,然後再來講世間空,都是阿含經裡面對世間的一些看法跟定義,接下來我們要講,世間數 ,我們來看這個經文怎麼講,來那個,智蕾,有沒有麥克風,幫師父念一下前面,【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不說有人行到世界邊 者,我亦不說不行到世界邊(lokanta)而究竟苦邊 者。」,如是說已,入室坐禪。 】,這句話在講什麼,表面上簡單 ,來 智蕾 照的字義上,稍微做一個簡單的解說,對錯沒關係,【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不說有人行到世界邊 者,我亦不說不行到世界邊(lokanta)而究竟苦邊 者。】,這句是整體的,【我亦不說不行到世界邊(lokanta)而究竟苦邊 者。,如是說已,入室坐禪。 】,這句話佛陀在講什麼,不知道,沒辦法理解,好沒關係,靜修,旁邊的師兄弟互助一下,可以嗎,(弟子嘗試一下,師父,佛陀跟諸比丘說,我說的法,既不是說,有人走到世間邊,我說的法,也不是說,要,我既不說空,弟子理解這句話的意思,我既不說空也不說有,你說什麼,我說的法既不空,既不是說空但也不是說有,不空不有),不用弄得那麼複雜,你就照字面上的意思就好,來有沒有人要嘗試一下,靜修來,靜修一個字一個字一個字,講清楚,(弟子理解這個地方,是不是說,因為普通人都在,想探究這個世間是有邊的,還是無邊的這個問題,所以世尊在這說,不談這個問題,所謂那個,佛學裡 ,有一種說法,就是世尊對有些問題,是不回答這個問題,那到底世間是有邊還是無邊,本來如果是,從空間上來講的話,這個是無記性的問題,但佛陀在這裡好像不完全,純從空間上來談),你只要照這個字面的意義來講就好,其實不用想太多,淨談,要試試看嗎,照字面上的意義來談,來講就好,來理解就行,(,就是佛說究竟苦邊,跟到不到世間邊,沒有什麼關係),沒有什麼關係是不是,但明明這句他說有關係,我亦不說不行到世界邊 而究竟苦邊 者。」,意思他到世間邊就可以什麼,就是究竟苦邊,對不對,這個邊是什麼,邊際界線,到了盡頭了,他明明說世間邊就是什麼,究竟苦邊,你說什麼,我不說有人行到世間邊,我也不說,不行到世間邊,到底是說還是不說,你突然想起來了是不是,還是從誰得到啟示,我覺得,我的理解是這樣,你照你的理解來,簡單的理解來看就好,(我不說有人行到世間邊,就是說我不說有一個人,然後他走到了世間的盡頭,然後我也不說,有人沒有走到,世間的盡頭,然後究竟苦邊的意思,我自己的理解就是說,是不是有人走到世間的盡頭,他就覺得這個苦都到頭了,世間的盡頭,就是苦的盡頭),所以呢,這句話確實有點拗口,佛陀說,我不說有人行到世間邊,意思是說,我不會說有人走到世間邊,但是我也不會說,不可能到世間邊,那到底能不能到世間邊,其實是可以到世間邊的,而且這個世間邊呢,就是究竟苦邊,到了世間的盡頭呢,就是苦的盡頭,所以佛陀這個不是純從空間上來講的,之前你聽過師父講另外的,他是說什麼,所謂 的世間就是六六世間,就是這個世間,這個生死輪迴就是世間,所以生死輪迴的盡頭,不再生死輪迴了,就叫做世間邊,那當然他也是苦邊,然而如果,你們記得師父之前有講白馬王子嗎,不是白馬王子,什麼王子啊,赤馬天子,不是白馬王子,赤馬天子,師父以前,曾經講過赤馬天子,有一個經典就是講赤馬天子,那個儘量有想起來了嗎,赤馬天子,過去有一個叫赤馬天子,他說他過去當仙人,然後跑來問佛陀說,這世間有邊還是無邊,佛陀說他不是,從空間上來定義世間有邊無邊的,然後 ,如果你從空間上來講那是沒有邊際的,是沒有世間邊,那麼他就說,佛陀你怎麼講的跟我實際經驗一樣,那這個赤馬天子什麼實際經驗呢,他說他以前當仙人的時候,他有神通,然後就一眨眼,他就從東海到西海,一眨眼從東山到西山,反正可能就是地球那邊跑到那邊,他這麼快的速度,他就說那我可以試試看到底,這個世間的邊 到底怎麼樣,所以他 那時候開始就用他的神通,不斷的一直跑一直跑,除了穿衣睡覺以外,洗點澡以外就一直跑,跑了大半輩子,跑到他仙人的,仙人活很久,跑到他這一生都跑盡了,還是沒有到世間邊,後來就死掉了,死掉來投胎變成赤馬天子,為什麼叫赤馬?因為他很難跑,他就跟佛陀說,那這個世間到底有沒有邊,佛陀從另外一個角度說,這個世間邊是有的,但這個世間(有邊)不是從空間上來定義的,是從怎麼樣,我們身心生命的輪迴(的終止)來定義世間,所以世間邊就是不再輪迴,不再受苦,這個叫做什麼,究竟苦邊,這樣有沒有清楚佛陀這句話的意思,所以讀阿含經,為什麼師父要帶你們一直看經典,因為你不能光照一個經典,他很多經典是合在一起來看,才知道他整個大圖是什麼樣子,這邊有一個東西叫做,Lokanta,Loka世間,Anta是邊,所以事實上這個字也是兩個字合在一起,但是 這個字不是說兩個字合在一起,他是兩個字合在一起沒錯,但是它已經是一個字了,所以他叫做Lokanta,Lokanta就是世間邊,那麼佛陀講完了,大家也都知道這個意思了,之後呢,這個時候呢,如是說已,入室坐禪。 ,入室打坐,其實佛陀在很多時候都是這樣子,來講一下開示的,差不多了,進去了,然後一大堆弟子不知道那是什麼意思,就在那邊,到底佛陀是什麼意思呢,接下來我們來看,【時,眾多比丘,世尊去後,即共議言:,「世尊 向者略說法言: ,我不說有人行到世界邊者,我 亦不說不行到世界邊而得究竟苦邊者。』】,這句話沒有切斷就很清楚了,【如是說 已,入室坐禪。,我等今於世尊略說法中未解其義,是中諸尊,誰有堪能於世尊略說法中,廣為我等 說其義者。」】,這個句子很明白的,意思就是說,佛陀說一說就進去了,那大家不懂啊,那不懂怎麼樣,看看找一個誰懂的來做解說,那你們覺得誰懂的來做解說,一般常常找的人,第一個舍利弗,舍利弗不知道找阿難,這樣了解,所以你們不要被某些經典給疑惑了,阿難是非常有修行的,阿難雖然長得帥,長得帥跟有沒有修行,他不是,長得帥不是罪過,長得帥跟有沒有修行,也沒有太大的關係,阿難是長得帥,但是人家是很有修行,而且他這時候是證初果的,佛滅不久之後他是證了四果的阿羅漢,所以這個時候我們來看看他到底找誰,【復作是言:「唯有尊者阿難,聰慧總持,而常 給侍世尊左右,世尊讚歎多聞梵行,堪為我等於 世尊略說法中廣說其義,】,有沒有看到,多聞就是阿難的,知見非常的清楚,而且是多聞梵行,意思就是不但只是,正知正見而且在修行上也非常的清淨,【世尊讚歎多聞梵行,堪為我等於 世尊略說法中廣說其義,今當往詣尊者阿難所, 請求令說。」】,有沒有看到,可見在早期經典裡面阿難的地位是很高的,你一個人能夠常常在佛的身邊,那不是泛泛之輩,不是泛泛之輩,阿難可能不如他的幾個師兄,哪幾個師兄,舍利弗、目犍連、大迦葉,他可能不如他們,但是阿難也是一位聖人,也是非常有修行的,尤其是他的多聞,因為他跟在佛陀身邊太久了,所以很多東西他都知道的,所以他們叫做廣解其義,所以這邊有一個叫做 略說 ,略說就是講概要,廣解其義就是做說明,這些都被列為經典,所以在很多經典裡面,其實不一定是佛說,有時候是佛弟子說,甚至是佛弟子跟佛弟子中間的討論,這些都被列為是佛說的經典,這樣各位了解,那麼我們來看,接下來阿難怎麼說,【時,眾多比丘往詣尊者阿難所,共相問訊已, 於一面坐。,具以上事廣問阿難!爾時,阿難告諸 比丘:,「諦聽!善思!今當為說。】,阿難就開始說了,【若世間、世間 名、世間覺、世間言辭、世間語說,此等皆入世 間數。】 ,不管是世間的什麼,諦聽!善思!今當為說。,若世間,這個 ,【世間 名、世間覺、世間言辭、世間語說, ,此等皆入世間數】 ,這裡面其實總歸起來,有三個概念,第一個叫做世間數 ,世間數 :Loka-paññatti,這個paññatti,是巴利文,它等於梵文的什麼,這個梵文的什麼,記得嗎,早上你聽成佛知道的時候,師父有說過,這個怎麼念,prajñapti ,世俗諦,世俗施設,世俗假名,你看這兩個字很像,但是一個巴利文,一個是梵文,在巴利叫做paññatti,那個梵文叫做prajñapti,這個就叫做世間施設,世間施設也就是世俗諦的意思,它不一定翻成諦,但是它叫做世間施設,這個就叫做世間數 ,就叫做世間數 ,還有另外一個概念叫做,世間覺,叫做世間覺,你看 Loka-saññ ī,Loka-saññ ī 是什麼,世間概念,這個saññ ī ,其實跟我們的,色、受、想、行、識的想,是同樣一個字,這個想是取相,內心生成的概念,所以這個世間覺是世間概念,所以一個是指世間數 ,是指這個世間形成的這樣的一個施設,世間覺就是說我們認識,之後有一個世間的概念,另外他說世間語說,其實叫做世間言說,世間語辭 有沒有看到,世間名,世間覺,都是這個字Loka-vohāra,叫做世間言說,你看 這個已經包括我們對,世俗諦或世間的認識,第一個,世間的施設,因緣和合而有的,這個世間的施設,第二個,我們認識到這個世間,認識到這個世間而有世間的概念,接下來,我們會把我們認識的這些東西 ,利用語言,這個叫做,世間言辭,來對話溝通,這已經是包含,世間的幾個觀念跟層次在裡面了,這個就叫做世間,所以阿難說什麼,【世間覺 世間言辭 世間語說,此等皆入世間數。 ,諸尊!謂眼是世間、世間名、世間覺、,世 間言辭、世間語說,是等悉入世間數。,耳、鼻、 舌、身、意亦復如是。】,這些都叫做世間,不管是因緣合而的世間,這個東西,還是我們對這個東西認識的概念,還是我們現在用語詞說出來的,這個都叫做世間數 ,都是世間的施設,你看,【耳、鼻、 舌、身、意亦復如是。,多聞聖弟子於六入處集、 ,滅、味、患、離如實知,是名聖弟子到世界邊、 ,知世間、世間所重、度世間。」】,最後面這個地方告訴你什麼,多聞聖弟子於六入處集、 滅、味、患、離,如實知,什麼集? 苦集滅道的集,然後他的滅,身心生命的消失,味,我們的執著,味着, 我們的執著,以及知道它的過患,還有離,離,這個應該還要一個逗點,離,如實知,是名聖弟子到世間邊,他意思是什麼,其實就是對我們這個六入處,這個世間,要知道他是怎麼形成的,他怎麼形成的就是集,然後如果你,生了 死掉了,以及 最後面,達到修行的滅,知道 以及,我們對這個六六身心,的世間的一個味,對我們六六世間的,世間的執著,還有過患,我們執着他會有什麼問題,最後我們知道要離這一些,離,都知道的話,那麼聖弟子就到世間邊,知世間 知世間所重,度世間,度世間就是超越世間,或是離世間到對岸去,這個叫度世間,這個度在,在梵文是什麼,這個度 等於六度的度,般若波羅蜜,怎麼講,這個度就是,就是超越或是到對岸去,就是離這個世間,所以現在知道什麼叫做世間邊了吧,也知道什麼叫做究竟苦邊了吧,就是正確的了解,這個世間是什麼形成的,然後知道它是怎麼來、怎麼走的,然後知道你去執着它,我們都是執著,執着它之後的過患,問題在哪裡,最後知道我們怎麼樣去離這些過患,離這些執著,你如果這些都清楚明白的話,那到世間的究竟邊的地方就不遠了,這個就是佛陀說度世間、究竟世間的意思,這樣大概可以嗎,這個就不是在空間上面講,所以如果就空間來講,世間是沒邊的,講有邊無邊那是無記,但是如果就這個世間是六六世間來定義的話,它是可以到世間邊的,所以佛陀說,他也不會說不到世間邊,是可以到世間邊,你如果把世間當成是六六法門,六六的世間,那離苦得樂就是世間邊,這樣大概清楚嗎,我們先講到這裡,休息一下喝喝咖啡喝喝茶,再回來,(將會成為法師,在家居士及善心人士,清淨修行之地,禪靈見色經費,仍需大眾慷慨解惱,隨喜功德),這阿含經必須帶着你們讀,雖然有時候它會重複,但是你們越讀越熟悉,其實會覺得很有趣,而且跟我們現實生活也很相關,比如說,剛剛講的這個,比如說,剛剛講的這個,你會覺得說它非常的生活化,跟現實化,比如說 ,你的教授跟學生講一個大慨,結果教授就去做他的研究,那你說那我們不知道教授到底講了什麼,他講了什麼意思,結果就會怎麼樣,找個學長,找個學長來解釋一下,到底剛剛教授講的是什麼意思,對不對,我們常常會有這樣子,所以你看佛陀的教導也是這樣子,有時候佛陀會講得很詳細,但是 有時候佛陀會大慨講一下,然後 ,可能某些因緣他講了一下之後,他就去打坐或去其他地方去經行,那弟子們不知道就會請,大師兄二師兄三師兄們來解說,那就會有什麼,那個阿難,或是說舍利弗來解說,那很多啦,很多大部分都是舍利弗來解說的,有時候也會有阿難,但是其他時候也有其他弟子,大阿羅漢會解說,這個就是很現實世間的一些教學,所以阿含經,你看,它幾乎每個經典剛開始沒有提到,大乘經所說的比如說放光,然後無死的天龍八部,宇宙世間,都跑來沒有講到那麼多,他就很生活化的,佛陀打坐,起來了,弟子來了有問題來問,或是誰在哪裡遇到什麼問題,討論討論,討論到沒有結論,跑來,頂禮佛陀就問說,剛剛我們在討論,這個問題沒有結論,大家各持己見,那應該怎麼辦,佛陀就開示,這個就是阿含經的現實世間化,對我們的指導修行生活是很好用的,再來,一切,為什麼這裡講一切,因為這個主題是什麼,十二入處,為世間的一切,現在世間也講了,知道就是十二入處,其實一切也就是五蘊十二入處,我們來看一下,一切,【時,有生聞婆羅門往詣佛所】,你看這是一個婆羅門,生聞是他的名字,所以佛陀當初是有很多婆羅門會跑來,有些是想學,更多的很多婆羅門是來,幹什麼,找茬的,踢館找茬的,現在不知道這個到底是要幹什麼,【有生聞婆羅門往詣佛所,共相問訊,問訊已,退坐一面,白佛言:】,你看他共相問訓,弟子來都是頂禮,為什麼這裡共相問訓,因為他是外道,是其他的宗教師,佛陀也尊重他一下,所以來了共相做個問訓,坐下來,然後他退坐一面,這個是經典上很常見的,他尊重佛陀,他不會坐下來跟你面對面,他會坐旁邊,這樣子,【退坐一面,白佛言:,「瞿曇!所 謂一切者,云何名一切?」 ,新來的同學知道瞿曇,你不知道,瞿曇,他跟你講的瞿曇是什麼意思,是釋尊的名字不是小名,人家名字就叫瞿曇,不是小名,瞿曇是他的名字,悉達多高塔瑪,喬達摩,喬達摩,分成其他叫悉達多高塔瑪,或叫高塔瑪都可以,悉達多高塔瑪,他為什麼他不叫釋尊,因為他是外道,他不會承認你是釋尊,他直接叫名字,那佛陀也不跟他計較外道,跟他計較那些幹什麼,【「瞿曇!所 謂一切者,云何名一切?」,佛告婆羅門,一切者謂十二入處,一切就是十二入處,眼色、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是名一切。,若復說言此非一切,沙門瞿曇 所說一切,我今捨,別立餘一切者,彼但 有言說,問已不知,增其疑惑。所以者何? 非其境界故。」】,意思就是說,這個婆羅門跑來問他說,什麼叫做一切,那麼佛陀跟他說一切就是十二入處,眼 耳 鼻 舌 身 意,面對色聲香味觸法,就是一切,我們現在會講說,那你不存在,就算是世間沒有你,這世間也還在啊,那為什麼你說眼 耳 鼻 舌 身,色聲香味觸法,你的認識是一切呢,事實上,剛剛講的世間就知道,佛陀他重在什麼,解決我們身心生命的問題,不是在解決,這個世界存在一切的問題,因為 ,早上如果你們聽師父講課,因為這世間,這世界一切的問題,在我們自己每一個人的,內在的我執 貪瞋痴,如果每一個人都依這樣一個重點來了解,來消彌相對的我執性,這個世間相對來講就太平了,所以佛陀說從我們一個修行人,自己的究竟來講的話,如果我們拋開我們自己的,這個五蘊身心跟六六身心,離開了這個,然後光去談世間怎麼樣,談這個世界怎麼樣,實際上這個是沒有太大意義的,因為你根本沒有針對,你自己的煩惱 我執 貪瞋痴去解決問題,所以 從我們的修行立場,還有我們專注要解決的問題來講,這世間的一切,我們的認知的一切,就是一切,我們的五蘊身心就是一切,我們的六根對六境的認識,就是我們的一切,這樣各位了解嗎,唯有這樣子你才知道佛法到底在解決什麼,在講什麼,再來,他說,【若復說言此非一切,】,如果有人告訴你,這個不是一切,沙門瞿曇 所說一切,我今天把它舍 掉,我另立其他的東西為一切,然後 ,【別立餘一切者,彼但 有言說,問已不知,增其疑惑。,意思就是說他只是嘴巴講講而已,事實上 ,你問他到底是什麼,他說不知道,然後 增其疑惑,他告訴你這樣子,結果你問他說,那些是什麼,他也搞不清楚,【所以者何? 非其境界故。】,為什麼,因為他根本不知道,他只是自己嘴巴上瞎說而已,比如說 ,他告訴你,這個身心認識的這個東西不是一切,這一切是什麼? 一切是無始遠以外,有一個什麼宇宙,然後那個宇宙有什麼什麼,講一堆,他說這個才叫一切,那你說那到底是什麼呢,他也講不出一個所以然來,然後 ,事實上也不是他真的認識到的,都是一種臆想的瞎說,瞎揣測而已,根本沒有辦法真正知道那個是什麼,所以佛教的教法在於,解決現實,人生當中,去觀察,我們身心的一切,然後去找出問題,解決問題,所以十二入處是我們認識的一切,這個叫一切,這樣各位了解嗎,有沒有什麼問題,沒問題,沒問題我們來看下一個,這個是 雜阿含319經,我們再來看另外一個經,195經,【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一切無常。云何一切無 常?,謂眼無常,若色、眼識、眼觸,若眼觸因緣 生受,苦覺、樂覺、不苦不樂覺,彼亦無常。,耳、 鼻、舌、身、意亦復如是。,多聞聖弟子如是觀者, 於眼生厭,若色、眼識、眼觸、眼觸因緣生受,苦覺、樂覺、不苦不樂覺,於彼生厭。,耳、鼻、 舌、身、意。聲、香、味、觸、法、意識、意觸,意是因緣,意觸因緣生受,苦覺、樂覺、不苦不樂覺,彼亦 生厭,厭故不樂,不樂故解脫,解脫知見:,『我 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 有。』」,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下面這個四句,【如無常經,如是苦、空、無我,亦如是說。】,是指前面的一些經典一起集合起來所說的,那這個經典告訴你什麼,這個經典告訴你什麼,你看,他說一切無常,一切無常,那這一切是什麼,十二入處,就是十二入處,就是眼對色,六根對六境產生的六識,這一些都叫做無常,所以一切無常的一切,是指十二入處的為一切,這十二入處的一切都是無常的,所以他說什麼,一切無常,眼無常,是無常的,對着色境,眼識,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都是無常的,都是無常的,這叫一切無常,所以叫做諸行無常,諸行無常,故說什麼,諸受皆苦,諸行無常,故說諸受皆苦,諸行無常,故說諸受皆苦,一切十二入處都是這樣,【多聞聖弟子如是觀者, 於眼生厭,】,這個地方的生厭,不是說討厭,厭離,這個厭離意思是說,不會去執著,不會貪染,因為既然是無常變化的,你能夠認識這樣子,你就不會產生我執跟執著,其實說穿了,就是什麼,解釋的清楚,就是什麼,其實就是,師父畫的三個圈,這不清楚,藍色是不是比較清楚一點,這個也不行,黑色比較清楚是不是,這個也不行,這個好像最好,這個是最好的,記得師父常畫三個圈,我們,從我們的認識來講,我們有六根,當然這是畫得比較細,然後 ,我們不是十二入處,十二因緣裡面不是有什麼,識,識再來什麼,名色,如果從這個裡面來講,這個是什麼,這個(無常)就是名色,我們認識到的對象,不管是我們自己身心,我們認識到自己身心,還是認在外在的,這個都是叫做名色,我們六根見到名色,那我們會把這個識體,這個識體,本來我們這個身心就有認識的功能,這個識體會產生認識,產生認識之後 ,這個是作用而已,但是它會真正認識到名色,這個認識到名色就叫做什麼,觸,認識到這個叫做觸,這樣可以嗎,那麼我們一般來講,因為這個識是有取識,有取的,就是取著的,為什麼是有取,因為有一個我取,一個執著的我取,所以我們去認識這個色的時候,就會執著,貪著,觸對名色,由於這個我跟有取識在觸裡面,同時存在,所以這樣的相同存在,這個觸就是無明相應的觸,所以我們會去執著這個名色,貪染它,希望它隨我們的意,但是它現在 ,佛陀告訴你說諸行無常,一切都是無常的,從我們的識到六根,到六根所面對的這些東西,都是無常,所以無常故苦,那麼他這裡為什麼說,聖弟子如是觀,都是無常的,【於眼生厭,若色、眼識、眼觸、眼觸因緣生受,苦覺、樂覺、不苦不樂覺,於彼生厭。,耳、鼻、 舌、身、意。聲、香、味、觸、法、意識、意觸,意觸因緣生受,苦覺、樂覺、不苦不樂覺,彼亦 生厭,厭故不樂,不樂故解脫,解脫知見:】,他什麼意思呢,無常故苦,為什麼無常會苦,因為有我執的存在,所以我執相對來認識到,就是無明相應觸的話,會取着它,取著無常的變化,因為我們取著這個東西,既然取着它,我們就不會去承認無常,我們就是希望它能夠順我們的意,這樣有沒有好一點,就會希望它順我們的意,所以我們基本上是不會去承認無常的,我們是不會承認無常的,我再講一次,我執跟無常一定是衝突的,既然是我執,那它是不會承認無常的,它也不會去接受無常的,雖然有時候我們在,某一個非常,初層面的認識上會覺得好像,感覺上是無常,但事實上我們的深處是不會去承認它,也不會去接受它的,但是今天如果你不斷的薰習,知道這個是無常的,那既然是無常的,所以叫做無常故苦,既然是無常會產生苦,所以我們會知道一件事情,如果你能接受無常的話,知道它是無常知道會是苦的話,那就表示,我們無始以來的這個我,其實是錯誤的,所以叫做無常故苦,既然是苦,那個我就是錯誤的,如果我是對的那就不會苦,因為我可以主宰一切,既然會苦,那就表示說,A跟B一定有一個錯誤,師父不是說過這個A跟B嗎,既然是苦的話,這個衝突,那表示A跟B一定有一個錯誤,B不可能是錯的,因為世間本來如此,自性故爾 ,所以一定是這個A是錯誤的,所以我是錯誤的,所以是無我,如果是無我的話,你就不會怎麼樣,對色聲香味觸,就不會取執著,因為你一旦承認無常,一旦能夠接受無常,因為接受無常跟執著,剛好是相反的,你不接受無常,你執着它,那就是 取着染着,你既然能接受無常,那在這樣無常的認識之下,你這個染着心會慢慢慢慢的不見,我們這個心,就是很奇怪的一件事情,師父曾經舉一個例子,這很有趣的一個例子,在《阿含經》裡面,曾經講一個故事,那師父用我比較貼切的一個,身心的故事告訴你們,我們這個心的無常執著,是怎麼樣一回事,有一次師父上課,走路去上課,走啊走啊,看到地上,有一個折起來紅色的,看起來是十塊錢的鈔票,十塊錢的鈔票,然後一看,瞄一下很高興,十塊錢的鈔票,十塊錢那時候國小的時候很厲害,五塊錢可以買三個麵包,那十塊錢那不得了,所以瞄了一下,國小 五六年級,差不多十歲,十歲那就是四十五年前,不小心透露師父的年紀出來,四十五年前,十塊錢很大,十塊錢,然後一看,因為上課來來去去很多人,也不能讓大家知道,我撿到錢,然後就很快的走過去,用腳一踩,腳踩住,然後蹲下來繫鞋帶,系完之後,腳一抬隨便拿進去,放進去,從撿到放進口袋裡面到去上課,整個早上內心舒暢無比,為什麼,我有十塊錢在我口袋裡面,等一下下課的時候,要去買什麼買什麼,就是奇樂無比,因為內心已經執着他有這樣一個東西了,所以就會想說,等一下去買什麼買什麼,那你會覺得說,那個時候是真的覺得有十塊,所以有很多的臆想,而且對那個東西很寶貴,藏在裡面,結果到了中午下課,真的要去買東西,拿出來一看,根本不是十塊,只是一張長得很像的紙而已,摸起來是紙,摸起來很像,這時候我發覺,它不是十塊的時候,整個破滅,整個失望,整個離苦得樂,接下來,因為它不是十塊,我認清了它不是十塊,當然剛剛想的東西,都是妄想都破滅了,但是對那張紙,撕一撕丟了,因為我知道它不是十塊,所以你就不會對它再取執著,因為你知道它不是那麼一回事,我們為什麼執著,你把它比喻說,我們對這個無常變化的東西,我們都把它當成是撿到的十塊,那我們為什麼認為,它是撿到的十塊呢,因為我們的這個我執,就是師父錯知它是十塊,等到發現它不是的時候,我就不會再執著那一張紙,所以如果你一直不認為世間是無常的,或是說你根本沒有變成你的人生觀,你一直只是在知識上好像覺得是一回事,但是在你的生活跟觀念善根本不是這樣子的話,你就會一直執著無常為常,一直會染著,在眼耳鼻舌身,以上面對的色聲香味觸法上,會在這邊 ,他變化你跟着他變化,他怎麼樣你跟着他怎麼樣,你內心就一直觸動,不斷的在這中間的變化,上面產生苦,但是今天 ,如果佛陀告訴你,無常故苦,苦故無我,無我 就可以得究竟涅槃解脫,因為你認識到世間都是因緣,緣起存在的一種變化,事實上 就這邊講的,聖弟子就會生什麼?,厭,厭不是討厭,他只是翻譯成這個樣子,他是意思是說不再執着他的意思,不再沾染不舍的意思,如果是這樣的話,那慢慢慢慢的經過聞思修,你到最後就能得究竟涅槃,到最後 ,最後這一支 叫做,解脫知見,我 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 有。,這一個這句話,一定是阿羅漢的,阿羅漢的定語,就是阿羅漢才能講這樣的話,阿羅漢也一定這樣認為,也一定這樣的話,其他人還不能講這樣的話,這樣各位了解嗎,這個叫做什麼,世間無常,世間一切,一切無常的一切,那當然 ,如果你說師父,那我講一切無常,除了六根對六境,如果我講桌子椅子,人世間這些種種是不是無常,那當然也是無常,因為這些都是六根對六境的認識,講到這裡有沒有什麼問題,可以,一切有,什麼叫做一切有,這個阿含經裡面,講的有無的觀念,跟一般講有無的觀念,還不太一樣,但是你弄清楚之後其實很容易知道他在講什麼,我們來講一切有,【時,有生聞婆羅門往詣佛所,】,同樣是一個婆羅門,【生聞婆羅門往詣佛所,面相問訊已,退坐 一面,白佛言:,「瞿曇!所謂一切有,云何一切 有?」】,他剛剛是問一切,那佛陀說六根對六境就是一切,他現在又問一切有,什麼是一切有,【佛告生聞婆羅門:「我今問汝,隨意答我。,婆,羅門!於意云何?眼是有不?」,眼是有的嗎,答言:「是有,沙門瞿曇!」,「色是有不?」,他說答言是有,【「婆羅門!有色、有眼識、有眼觸、,有眼觸因,緣生受,若苦、若樂、不苦不樂不?」,】,有沒有這樣的東西,佛意思就是有沒有這樣子,然後他說答言「有」,這個叫做什麼,一切有,佛陀就問他,佛陀說,什麼是一切有,有沒有眼,眼根,有,有沒有色境,有,那有沒有眼根對色境產生的識,有,那有了是產生之後,會不會有產生觸,有,那有觸就會有受,那有受就會有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那這些是不是都有,有,為什麼,這些都是因緣而有的,這個叫做一切有,所以六根對六境產生的這些就叫做一切有,六根是有的,六境是有的,六識是有的,這些就叫做一切有,這樣講到這裡有沒有什麼問題,可以,沒問題,還沒完,還沒完,那麼現在,現在進一步我們來講一件事情,有跟無的概念,剛剛講那個叫一切有,那麼現在有人會問,佛教裡面 有跟無 到底是什麼概念,有就是存在,無就是不存在,但到底什麼存在,什麼不存在,有時候會感覺起來好像很哲學,怎麼樣的存在,存在又是什麼概念,有就是存在,無就是不存在,尤其是到了,大乘佛教的中觀學派,他對這個有還有無,做了很哲學式的分析,有時候會搞得不大清楚,有到底是有 還是無,有時候又有又無,那麼現在師父來跟大家講,剛剛已經告訴你們一件事情,從剛剛那個經典已經告訴你什麼有,有沒有有,有就是存在,什麼存在,六根是有的,六境是有的,六根對六境的六識產生認識,接下來的這些都是有的,這個叫做一切有,但如果只是這樣子的話,可能你還不是很清楚,我們接下來看這個經雜阿含301經,有跟無的一個概念,有跟無的概念,師父詳細的分析一下,這個我們找一個來念一下,大明明你可以念嗎,拿那個麥克風,有些字不認識,是不是因為繁體,你念念看吧,試試看,【爾時,尊者𨅖陀迦旃延詣佛所,稽首佛足,退住 一面,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說正見。,云何正 見?云何世尊施設正見?」】,到這裡明白了嗎,這個意思清楚嗎,還沒結束,這樣大家知道,𨅖陀迦旃延來拜訪佛陀,來叩見佛陀,接下來就是禮佛 問訓,完了之後他問佛陀說 :世尊,如世尊說正見。云何正 見?云何世尊施設正見?」,就是說什麼叫做正見,他來問佛陀,從佛教的角度來講,什麼叫做正見,從什麼角度,佛陀安立這個正見,這個就是這個意思,接下來,【佛告𨅖陀迦旃延:,「世間有二種依,若有、若 無。,為取所觸;取所觸故,或依有、或依無。,若 無此取者,心境繫著使不取、不住、不計我。,苦 生而生,苦滅而滅,於彼不疑、不惑,不由於他 而自知,是名正見,是名如來所施設正見。】,到這裡讀得懂他的意思嗎,有一點拗口有點困難,我們來看一下,佛陀告𨅖陀迦旃延,世間有二種依,若有、若 無。】,他說世間有兩種依,我們講世間,要麼有、要麼無,他已經告訴你,要麼世間有、要麼世間無,接下來【為取所觸,取所觸故,取所觸故,或依有、或依無。 】,要麼就有、要麼自無,【若 無此取者,心境繫著使不取、不住、不計我。】,就是不執取,不依我而執取,【不住、不計我。苦 生而生,苦滅而滅,於彼不疑、不惑,不由於他 而自知,是名正見,是名如來所施設正見。】,他說苦生而生,苦滅而滅,於彼不疑、不惑,不由於他 而自知,是名正見,是名如來所施設正見。 ,他其實就是告訴你一件事情,所謂的正見就是知道這個世間,有是怎麼有的,無是怎麼無的,苦生起來是苦,你知道它是苦,苦滅了,你也知道它是滅了,這個就叫做正見,其實就是對這個世間,有一個很透徹的明白,對這個世間的有跟無,對這個世間的真實狀況,有一個很透徹的認識,這個就叫做正見,那現在我問你,誰對這個世間有一個透徹的認識,如果就一般的看法會說,對這個世間,有一個透徹的認識,那是不是要對地球怎麼來的有一個透徹的認識,不是,對這個山河大地怎麼來的有一個透徹的認識,不是,因為我們現在阿含經講的世間是指什麼,六根六境五蘊,也就是指我們的身心生命,它的意思就是說,既然他的身心生命,不管是六六世間還是五蘊世間,指的都是這個身心生命為世間,那意思 說,對世間的有跟無,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其實指的是什麼,我們這個身心生命怎麼來的,怎麼走的,怎麼出生的,怎麼死亡的,以及到最後 ,它的問題在哪裡,怎麼解決,它不斷的輪迴出生死亡,怎麼認識,就對這個身心生命的輪迴,就是流轉,以及怎麼樣的還滅,有一個透徹的認識,這個叫做什麼,正見,叫做佛陀施設正見,這樣了解了嗎,這已經是第一步了,接下來,再來,佛陀進一步講更詳細一點,講得更詳細,靜寬來,來念一下,接下來,【所以者何?世間集如實正知見,若世間無者, 不有。世間滅如實正知見,若世間有者,無有。,是名離於二邊說於中道,所謂此有故彼有,此起 故彼起,謂緣無明行,乃至純大苦聚集,無明滅 故行滅,乃至純大苦聚滅。」】,念下來是不是更清楚明白了,那麼佛陀就告訴你說,那這個世間是怎麼來的,就是這個身心生命是怎麼來的,這個世間身心生命是怎麼回事,儘可能的講沒關係,不圓滿沒關係,不圓滿不會幫你留級,(就是因緣和合,然後因為往期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痴,然後這個世間集的原因,無非就是我執),是啊,其實這個世間的存在,它的原理就是此有故彼有,這個世間滅的原因就是此無故彼無,但是我們這個世間指的是身心,這個身心怎麼來的,無明緣行,所以無明緣行,就是這個世間存在的原因,就是這個世間會存在的狀況,那這個世間怎麼樣才能消滅,才能消失,因為既然無明緣行,就是此故彼而來的,那就是此無故彼無,那就是怎麼樣,把無明滅掉,斷了煩惱,煩惱不再造業不再潤業,那就是什麼,就不再生死輪迴,所以就不再有這個世間,這個叫做世間滅,就叫做無,所以有是指此故彼,身心生命怎麼來的,這個身心生命有沒有存在,有,就是這樣無始的輪迴,這個叫做有,你一定要知道它是這麼一回事,那麼你也要知道,那怎麼去,怎麼樣去怎麼樣,讓這個身心生命,不再無始的輪迴而痛苦,那如果你能達到那樣境界,或是說你能知道這麼一個道理,它可以達到世間的熄滅,這個叫做無,你要正確的認識,這樣各位知道嗎,這就是它的一個,有跟無的一個根本概念,「有」是指生死輪迴的有,「無」是指生死止息的無,這就是正知正見,然而 ,我們一般凡夫並不知道,我們這個身心生命是怎麼一回事,是怎麼來的,也不知道,我們怎麼樣去,讓這個身心生命的輪迴去止息,所以有會說沒有,沒有會說有,因為不知道緣起的此故彼,所以會在生死當中,胡亂創建一些道理,然後 ,也會尋找錯誤的解脫方法,所以就是不正知、不正見,那麼佛陀告訴我們,如果能夠正知正見,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那你就是對世間的有跟無,就會得到一定的認識,就是正知正見,講到這裡有沒有什麼問題,師父已經把大義解說了,那現在 還有一個問題,還有一個問題就是說,師父講的道理,你們大概知道了,需要師父大概畫一下嗎,我們不是說緣起的世間嗎,世間就是身心生命,緣起,緣起有分為什麼,流轉、還滅,流轉就是苦集,那苦集它所依的就是無明緣行,那它的無明緣行,它這個緣起的怎麼樣,就是此故彼,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什麼是此,無明,什麼是 故彼,有無明就一定會去造業,無明行,所以會有識,造了業,就會有什麼,識可以入胎,然後就會慢慢慢慢的,就不斷的這樣輪迴,這個就是輪迴世間的有,還滅就是怎麼樣,也是此故彼,此故彼,就叫做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就是什麼,苦集滅道,修道滅煩惱之後,就可以達到滅的境界,達到滅的境界,它是此無故彼無,所以達到那個無的境界,不再生死流轉,這個是有,認識清楚,這個可以達到什麼,無,就是不再生死輪迴了,也要認識清楚,就是叫你肯定,苦集流轉,肯定滅道的還滅,就是對四聖諦有一個,很清楚明白的認識,這個叫做苦集滅道,叫做世間的有跟無的概念,講到這裡清楚嗎,清楚了沒問題了,這句話怎麼解說,<u>世間集如實正知見,若世間無者, 不有。</u>,看起來就很痛苦,這個如果師父沒有解說的話,你讀一百遍,你也不知道他在講什麼,還有,<u>世間滅如實正知見,若世間有者,無有。</u>,世間滅如此正知,沒問題,但是他叫做,若世間有者,無有,大明明你為什麼五官黏在一起,就不知道他到底在講什麼,在思考是不是,慢慢思考,師父要給你答案嗎,還是你回去思考說,下個禮拜來跟師父,跟大家講,你思考的結果是怎麼樣,你看這經典,有時候就是要有一些,做研究比對什麼的結果,師父也不跟你打啞迷,下個禮拜等太久了,諸行無常,你下禮拜不知道會不會來,都很難講,當然師父知道你會來,【世間集如實正知見,若世間無者, 不有。】,是一句,【世間滅如實正知見,若世間有者,無有。】,這一句第一句,世間集如實正知見,前面這一句沒問題,若世間無者, 不有。,解:能如正知世間集,就不會認為「世間無」,就不會認為,這個世間無,這個無要弄掉,就不會認為世間無,我再講一次,能如實正知世間集,意思就是知道,此有故彼有,無明故有行,所以會有輪迴的世間,輪迴的身心生命,如果你正確的認識到這樣的話,你就不會認為世間無,就不會認為說沒有這個生死,其實生死是有的,你不會認為沒有生死,這樣清楚了嗎,這個就是直接的解說,白話譯:如果能正確認知依於惑業而有的苦迫身 心(世間),這個就是世間,就不會有「沒有苦迫身心(世間無)」的 想法。,有很多人是不會有這種認識的,也不會認為世間是苦的,那因為對於這個世間的無明緣行,沒有正確的認識,這是第一句。緣無明行...純大苦聚集(世間集),所以無明緣行,行緣識,所以就是純大苦聚 集,這個叫做純大苦聚 集,這個滅沒有,純大苦聚 集,這個是世間集,這個滅弄掉,這個是集而已,這個滅是下面的,這個世間集,第二句,【「世間滅如實正知見,若世間有者,無有。」】,如果能夠正知 認識到世間滅,就不會有這種,世間有的這種想法,不會有這種人,不會有這種想法,解:能如正知世間滅,就不會認為「世間有」,這個世一直打錯,這個人,不會認為世間有,白話譯:如果能正確認知苦迫身心(世間)滅除,怎麼滅除?,修道,然後依此無故彼無的一個原理,修道的理論,修道的理論在佛教裡面,是依此無故彼無的理論,如果此無故彼無的理論,不成立的話,你修道沒用,什麼叫此無故彼無,無無明則無行,最後就不會再有生老死,那麼如果你不能這樣確認的話,你會不會想說,無明去掉了,說不定還有其他原因會造成行,那這樣滅無明就沒用了,但是在佛教裡面要確認,有行一定是無明,而且必定是無明,沒有其他原因,所以師父曾經用一個邏輯的方程式,靜修記得嗎,我記得師父,if and only if,if only if,if only if,就是我有這個原因了,if only if,我們在邏輯上常常說,if p then q,如果有p,那麼就會有q,但是在邏輯上是,p會有q,但是有q,不一定是回p,因為可能有其他的原因會造成的,比如說,如果下雨了,下雨了,地上會濕,下雨了,地上濕了,濕了不一定(因為)下雨,但是我現在看着地上濕了,它不一定是下雨,它有其他原因,比如說有人來灑水,不要說水管,有人來灑水,有人怎麼樣,它濕了,但是 不一定是下雨,然而有一個方程式叫做,if,only if,p then q,這個就是說,q,有p一定有q,而且q,沒有其他原因,一定是p,所以有q一定有p,有p一定會造成q,在佛教裡面的無明緣行,就是這樣子,這是p,這是q,有無明就必定有行,有無明在潤生就一定有生,有生必定有老死,這樣了解,那麼我們現在,畫反回來,我看到q,那怎麼樣,一定是無明,沒有其他原因,就是無明,所以我們的修行,佛陀告訴我們這個理論,我們的修行的保證,針對的是什麼,一定是無明,所以保證你把無明去掉,就絕對不會有q,不會有行,保證,不然的話我去了無明,等一下是不是有其他東西又造成行,那就沒辦法解決了,所以保證無明去掉,一定不會有行,保證沒有行,就不會再來投胎,到最後呢,保證不再投胎,就不會有老死,這個叫做純大苦聚集滅,這樣各位了解了嗎,所以這樣知道之後,你就能保證說,我就是這樣做就對了,不然怎樣,我修一修,如果把我去掉,是不是要繼續輪迴呢,那問題就大了,所以他就說,如果我們正確的知道,正確的知道什麼,知道此無故彼無,然後確認苦迫身心的消除,就不會有苦迫身心還會繼續存在的想法,我們正確的知道,把煩惱去掉了,就不會再有這個苦迫身心的輪迴,正確知道了,就不會產生,他明明斷了我,為什麼我要繼續不斷的輪迴,不會有這樣的疑惑,也不會有這樣的想法,這樣知道 這個,此無故彼無,此有故彼無,以及這個「世間集如實正知見,若世間無者,不有」,「世間滅如實正知見,若世間有者,無有。」,這樣知道了嗎,有沒有什麼問題,(他這裡面有個【 心境繫著使不取、】,這是不是指的那個,有一句話,心無掛礙那個意思,如果無此取者,他就是那個能所,就是那個能),你說這一句是不是,(心境繫著,是不是一個能所,就是我們能於所不染着),心境繫著使不取,意思就是說,讓我們心不再執著,不再取的意思,不再抓取不再執著,那麼如果這樣的話,那你不取,當然就不會再執著,就不會怎麼樣,就不會有什麼無明相應觸,然後再取,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然後就有愛,就會取,那如果你是明相應觸,你就不會有,你就算有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你不會有染着,然後不會去取,這樣可以嗎,這個就是世間的,世間的那個,時間到了,我們下幾個禮拜,再來講一切法,然後 ,再來講,接下來講修根,再來講修根,時間過了是不是,那麼修根 ,這裡我要講一下,修根其實不是,不是在把眼根修好一點,不然會認為,修根意思是說,眼根對眼境產生識的時候,這個就是,有取識,然後 ,讓他有取識去察覺去認識,然後讓他變成,無取的不執著的,那就是所謂的明相應觸,無取識明相應觸,我們這樣下禮拜,開始來講修根,請合掌,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普及於一切,我等於眾生,皆共成佛道,
,阿含經講要,第109講,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各位同學大家好,我們今天繼續來看那個,十二入處六六法門,十二入處六六法門是,我們在《阿含經》裡面談到修行的一個根本重點,修行不管你是任何法門都離不開六六,也就是十二入處,就是六根對六境,這是我們修行的最根本,而且是這樣子,所有眾生很多,而且眾生可以分成六道眾生,三界六道眾生,那麼在這麼多眾生裡面,當然有很多眾生他六根是不俱的,比如說其他眾生有缺眼睛的,有缺耳朵的,有甚至五根都缺的,哪一些眾生五根都缺,無色界眾生,你說什麼你說?草蜢,什麼,草里蟲,草里蟲至少他還有色身的身根,只要物質的都有身根,那麼包括色界眾生都還有,但是色界眾生的色根他比較微妙微細,我們一般看不到,那鬼道眾生也有身根,但不一定有其他根,那無色界眾生是連身根都沒有,但是至少意根會有的,那麼唯一具備完整的,而且功用很強的,就是人道眾生,就是人,所以人六根完備,而且他的分別力比較強,比一般眾生強很多,所以為什麼說 ,人身難得 人道好修行,就是因為人道的六根完備,少數你不要講,少數生下來說眼瞎了 眼根不行,那個不要講,就是一般的都會有六根比較完備,所以他容易修行,這是其中一個很重要原因,所以我們佛教常常講六根對六境,講十二入處,那麼這一個經,這個經上個禮拜是不是看過,是嗎,那我們稍微看一下,它就說,什麼叫做一切法,阿含經裡面講的一切法定義很清楚,他說認識與感受就是一切,認識與感受就是一切,他說,【時,有生聞婆羅門往詣佛所,共相問訊已,退坐一面,白佛言:,「沙門瞿曇!所謂一切法,云何為一切法?」,】,他現在在講一切法,那你看,這個阿含經裡面,他已經從這個意義,他要告訴你定義一切法,是我們要認識到的東西,所以你看,他等一下會講起 ,你會很清楚說,他不是去分析與我們身心沒有相關的東西,因為你分析與身心不相干的東西,你沒辦法,那個抉擇判斷,你沒辦法斷煩惱,因為我們的一切煩惱,還有我們的執著,都依以身心而有,你最執著的東西也是你的身心,所以他講的就是這個身心,然後你看,他說【佛告婆羅門:「眼及色、 ,他說什麼是一切法呢,他講的,【佛告婆羅門:「眼及色、眼識、眼觸、眼 觸因緣生受,這就是眼根對色境,眼及色產生眼識,眼識因眼生觸,眼觸因眼生受,有沒有看到,那受有苦受 樂受,不苦不樂受,這個就是我們眼睛看到的東西,那眼睛看到的東西之後產生內心的感覺,這個叫做受,觸跟受,那就苦受 不樂受,不苦不樂受,【耳、鼻、 舌、身、意法、意識、意觸、意觸因緣生受,】,所以這個六根對六境,就有六觸有六受,六觸六受呢,都會有苦樂不苦不樂,苦樂不苦不樂,耳 聽到聲音,就是耳根對聲境,耳朵對聲音會產生耳識,然後會產生耳觸,然後會接下來會產生耳受,耳受會有什麼,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什麼叫做耳的樂受,悅耳的聲音,那這個你可以說,這個是比較主觀一點,不過不管主不主觀,反正就是有這個原因,小孩子玩樂的聲音,是樂受還是苦受,還是不苦不樂受,有些會覺得說,聽到小孩這樣跑來跑去,覺得很幸福很快樂,那就是樂受啊,有些說,我現在在很專注做一些東西,孩子跑來跑去很吵,那這就什麼,苦受,那有些聽到什麼聲音我沒有感覺啊,反正就是這樣子,這叫苦,這叫不苦不樂受,我們的眼睛看到東西,喜歡的順意的,不喜歡不順意的,都有這樣子,身體碰到東西也是這樣子,這個就叫我們認識跟認識產生的感受,然後佛陀說,【若苦、若樂、不苦不樂,是名為一切法。】,這就叫做一切法,所以你要跟師父說,師父,我們這個,很遙遠幾萬里以外有什麼東西,那個什麼,佛陀會跟你說,那你去認識那些,你去分析那些目的是怎麼樣,是要做什麼,因為你看不到摸不到,你去分析那個有什麼意義呢,你都了解了,問題是你的煩惱並沒有減輕,所以你不要以為科學家很厲害,什麼黑洞理論,什麼量子理論,什麼原子理論都講的,當然講的我不是說沒有道理,都分析問題 ,在佛陀來講,他會講那個是什麼,那個叫做非其境界,就是不是你直接感官認識上的東西,因為你沒有辦法感官直接認識的東西,你就不會從中去了解觀察到,到底你有沒有錯誤的認識,或是你的煩惱有沒有在裡面,這樣的話,對於煩惱的消除煩惱的降伏,是沒有太大意義的,師父早上不是說了一個故事嗎,什麼故事,靜觀師父早上說什麼故事,師父早上講了好多故事,一個跟這個身心 ,跟自己身心比較,樹葉,就是說樹葉掉下來,你不會覺得有什麼問題嗎,問題是你的衣服不見了,那個問題很大了,別人股票倒了,跟你沒有太大關係,你最多安慰安慰而已,你自己錢虧了那問題可就大了,所以一般來講,我們人的執著,都是這個身心上起執著,這樣了解,所以這就是 ,佛陀為什麼說這個叫做一切法,從中你可以了解說,佛教在阿含經裡面,佛陀很根本的,他要讓我們認識是什麼,而且 煩惱是依這個身心而執著而有的,所以我們就要觀照,我們這個身心是什麼一回事,那觀照這個身心,當然講五蘊,那就是六六處,就是一種認識,所以這裡講認識跟生起的感受,然後接下來說,【若復 有言此非一切法,沙門瞿曇所說一切法,我今 捨,更立一切法者,此但有言數,問已不知, 增其癡惑。所以者何?非其境界故。」】,這句話就是說,有人如果告訴你說,佛陀說一切法就是六根對六境,不對,還有一些其他跟我們不知道的東西,那些是存在的,那個也是一切法的裡面的,如果講這樣子,佛陀認為說那個是什麼,無記,沒有意義的東西,因為那個是什麼,沙門所說一切法,我今立,就是我自己在弄一個什麼一切法,定義跟佛陀說的不一樣,然後立一切法之後,其實這個就是你只能想像,然後嘴巴說,但不是你親自見聞覺知的東西,這樣的話 問以不知,那到底是什麼,講不出來,這個就是說增其癡惑,什麼叫增其癡惑,因為你只會在那邊,胡思亂想徒增煩惱而已,對你的煩惱觀察一點幫助跟意義都沒有,這個叫做增其癡惑,所以者何?非其境界故。,根本不是你六根對六境能夠什麼,見識到、看得到,想得到、分析得到的,那講那些在佛教裡面就叫做無記,叫無記,無記的東西有時候不是說他沒有,而是說這些東西的存在,跟我們的降伏煩惱,我們的觀察自我身心,其實沒有太大關係的,佛教會講這是無記,這個大概了解,這個就是他講的一個六六,十二入處的一個根本,所以 後來的阿毗達摩在分析一切法的時候,都是用十二入處來談一切法,那五蘊身心也是包括在十二入處,五蘊身心跟十二入處怎麼相攝,五蘊身心,五蘊色、受、想、行、識,五蘊的色法,就是六根的前五根,還有前五境,那受、想、行、識,基本上都是意根對法境、法塵,那當然了,這邊不是講六根對六境之後,就會有什麼六觸,六識六觸六受,那這些都是在什麼,五蘊的受、想、行、識裡面的,所以兩個是相含相攝的,只是五蘊重在於心理的分析,十二入處重在於怎麼樣,認識 的生起,佛陀常用蘊處來分析,還有一個就是界,這個就是第一個,我們阿含經裡面所談所說的,有沒有什麼問題,可以,所以師父要你們來這邊讀阿含經,不只是分析他的理論而已,而且要看你們讀阿含經的經文,讓你們貼切的感受到最早的經典,相對其他經典來講,比較能夠表現出,佛陀在人間怎麼樣教導人間弟子,他的各種表達還有對話,你們要這樣去讀才可以感受得到,再來,有問題嗎,沒有,修根,修根這句叫做道在日用中,其實很多時候我們都會知道一件事情,就是說修行,很多人會說,嘴巴也知道,可能也大概理解說,常常告訴你說,修行是在平常中修,沒問題吧,問題是平常怎麼修,以前師父講正知正念,然後有人跟我說,師父,那我是修淨土法門的,我現在不是說淨土法門不好,我是說後來有人跟我說,師父,那我是修淨土法門的,我是不是二六時中都在念佛,什麼叫二六時,你們知道印度的區分吧,晚上三時,白天三時,就初夜、中夜、後夜,初日、中日、後日,他把它區分為六時,那我們現在是二十四小時,所以一時是幾個小時,四個小時,四六二十四,他叫做二六,那這個二六不是二六十二,二是指白天有三時,晚上有三時,這個叫做二時,那六就是三加三等於六,然後有人會說,二六時中都在念佛,走路也念佛,開車也念佛,睡覺也念佛,然後什麼都是念佛,他跟我說師父,這個是不是就叫做,道在日用生活中,可能很多人會這樣子講,你們可能應該也聽過吧,有聽過這樣講嗎,沒有,你沒有聽過,還不錯啦,你沒聽過,但我跟他講說, ,不是這樣子的,念佛是很好,但是在阿含經裡面講,他是怎麼講,我們來看,他不是 叫你一直都念佛,他叫你怎麼樣,正知正念,他的正知正念是怎麼回事呢,我們來看這個,道在日用中,【爾時,尊者舍利弗晨朝著衣持鉢,入舍衛城 乞食。】,有沒有看到,這個跟金剛經前面的很像,其實這個就是比較貼切的,佛陀跟佛弟子們的生活,他說 ,【舍利弗晨朝著衣持鉢,入舍衛城 乞食。 ,有沒有,去乞食,乞 完食之後 ,【乞食已,還精舍,舉衣鉢,洗足已,持尼師檀,入林中,晝日坐禪。】,這幾句話,乞食已,還精舍,以前的精舍沒有像現在蓋得那麼好,現在的精舍都是蓋得,有些地方還蓋得蠻富麗堂皇,以前的精舍就是,只是能遮風擋雨的地方而已,所以這些都叫精舍,就是簡便的一個居住跟住宅,很多時候是在森林裡面,弄一個茅棚,那個時候的茅棚,是真的茅棚,就是一些什麼木頭搭一搭,然後上面搭個什麼,然後草棚,弄一弄這樣而已,那麼現在的茅棚當然就不一樣,你不要以為有些住茅棚,他真的是茅棚,現在的茅棚可跟以前的茅棚不一樣,所以他就說,【入林中,還精舍,舉衣鉢,】,舉衣鉢,舉衣鉢幹什麼,為什麼叫舉衣鉢,他舉衣鉢意思是把衣鉢收好,因為他主要是他外面有一件,那個披在外面的,他那個聽經聞法,還有那個托鉢,他必須把 最外面的叫做九衣,他把它披上,一方面是保暖,然後一方面就是防寒保暖防蚊蟲,那他現在回來的時候,把這個拿起來,因為在精舍住的裡面就不會那麼冷,或是比較沒有蚊蟲,摺疊好放好,托鉢完了,有沒有吃,他沒講,弄好洗好放好,這個就是一個 出家人的一般的生活,然後接下來他要幹什麼,洗足,知道嗎,洗足就洗腳,為什麼要洗腳,以前是赤腳的,以前佛陀時代,這些出家人是赤腳的,所以他們有時候是出去的時候要抹油,抹油防寒,也可以保護腳,然後回來之後,要把他洗腳洗一洗,所以以前也是很有衛生習慣的,洗完之後,他說【持尼師檀,入林中,晝日坐禪。】,這晝日坐禪,海澈師父以外,誰知道尼師檀是什麼,尼師檀,我先問,這邊有人知道尼師檀,靜月你知道嗎,打坐的布,不是墊子,打坐的布,叫做尼師檀,這個是出家人,必須帶出去的一個東西,打坐的布,因為古代出家人,他可能托完缽或到哪裡,他都得打坐,但是打坐,你不能隨便地上一弄就坐,因為地上可能濕可能有蟲,或是可能有各種東西,你為了你的健康方便,你就是把那個地方稍微清一清,然後把一塊布,那塊布是專門打坐用的,是鋪在地上的,那一塊就叫做尼師檀,就叫尼師檀,而且它是出家人必備的一個,帶出去的東西,出家人 出去必須要帶許多東西,其中有幾樣是必備的,第一個就是缽,缽是吃飯的,你要是,人家說你要是吃飯的傢伙都沒帶,那你這個人就可能跟着餓肚子了,缽第一個,第二個,你們有沒有看過地藏王菩薩,拿了一根東西,錫杖,當然古代佛陀那個錫杖,沒有做那麼好,其實錫杖就是一根棍子,當然棍子它還是有規定的,必須帶一根錫杖,一根棍子,這根棍子幹什麼,打狗棒,其實打狗棒意思就是說,保護自己,有時候草叢裡面躲蛇躲什麼,你要走的時候,你要把它弄一弄敲一敲,因為你還赤腳,然後趕些蚊蟲,不是蚊蟲,趕些蛇蟲,還有,你在外面走,一定會遇到什麼,我們說不要說老虎,遇到老虎,那你什麼棒都沒用,遇到一些小蛟狼,小野狗什麼這些,你一定會遇到,尤其是入城中,裡面常常會有野狗,其實這個,這個趕狗趕什麼,這個故事在阿含經裡面也有,他 是說一個外道,拿一個那個,他就是趕狗,然後有些地方,崎嶇不平,就像我們登山要一根登山杖一樣,這一根棍子它的作用很大,這一根棍子俗稱打狗棒,在中土,印度可沒有說打狗棒,是非常好用的,一定要用,這一定要帶,這是為了自身安全,其他還有,譬如說剔牙牙的東西,然後防寒的,這些都有,還有一種很重要,就是尼師檀,因為他到哪裡,它都可以鋪在地上,哪怕有時候,你要在外面睡覺,你也要鋪在地上,打坐睡覺都可以用,這個叫做尼師檀,那麼持尼師檀、入林中,他是入林中精舍,你看他不是在精舍裡面打坐,他打完坐,回到精舍,所以他這裡的精舍,其實是指什麼,可能是一個區域,他住的一個區域,這個區域可能裡面,是很多出家人,都在這個區域裡面,你看阿含經裡面描述,這個區域裡面,可能有很多不同的,一間一間的茅棚,那你可能就是住在這一間,所以他回到這個區域裡面,他就回到他自己的茅棚裡面去打坐,或許有可能是在森林,這一區的森林裡面打坐的,有時候人家會捐一塊給僧團,專門在森林裡面,可以供他們修行打坐的,有時候會蓋一個稍微像樣的建築物,有時候就是茅棚幾間搭一搭而已,然後他說,【入林中,晝日坐禪。時,舍利弗 從禪覺,詣世尊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這個時候,是釋迦牟尼佛就打坐了,然後坐坐坐,可能坐多久他也不知道,反正就是坐,坐完之後,舍利弗 從禪覺,是什麼,起坐了,打完坐起坐,然後詣世尊所,就到佛陀那邊去,稽首禮足,退坐一面。,當然就是禮足,這是印度的習俗,他繞三紮,繞三紮,當然這裡比較簡,他會繞三紮,然後,稽首禮足,我們的頂碰着佛陀的足,就碰這樣子,這是屬於所有的禮拜裡面,最高最高檔的,那麼我們現在當然,你不需要跑到佛前面去,你也摸不到,所以我們現在的頂禮,都變成是怎麼樣,就是一個形式,所以為什麼你知道,師父教你們,我們漢地禮佛的時候,一定要感覺是(手)打開,是這樣子,其實你要想像,他是捧着佛足,不是祖師的祖,佛的腳,你要觀想是捧著佛足,這是對佛的最高禮敬,所以你拜下去的時候,為什麼拳頭反而會打開,你說,那師父我握着拳就好,為什麼要打開,他打開是捧佛祖的意思,這是最高的一種禮敬,他們在南洋,如果他不方便捧佛足,他會拉你(尊者)的手,然後用他的頭頂你的手,這也是很高檔的禮敬,不過這個僅次於頂禮佛足,所以他會說 稽首禮足,退坐一面。,【爾時,佛告舍利弗:「汝從何來?」,】,汝從何來,他不是說你從,這就古字,汝從何來,【舍利弗答言:「世尊!從林中晝日坐禪,來。」,】,他在白天坐禪,他說,我在林中裡面坐禪,起坐以後來禮佛陀,那麼舍利弗言,【「世尊!從林中晝日坐禪,來。」,佛告舍利弗:「今入何等禪住?」,】,你打坐,那你是入了什麼禪呢,比如說有可能說,你入四禪八定,你入了哪一個定呢,當然依舍利弗的境界,什麼定他都可以入,那就是跟佛陀的一個對話,你入了什麼定呢,【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我今於林中入空,三昧禪住。」,】,他不是瞎扯,你不要你們兩個對話,你請問,師兄你入什麼禪,我入無相三昧,那你這是在瞎扯,但是舍利弗他是真的境界,他入空三昧,你們可能 不清楚空三昧,靜修你沒有聽過三三昧,師父您說的是三三昧,三種三昧,空三昧,無相三昧,你剛才說了兩個,你不要沒有信心,空三昧還有什麼三昧,無相三昧,空無相,空無相還有,還有什麼,還有個無願,空、無相、無願,這個是三種三昧,這三種三昧,那個師父有沒有在哪裡有說過,在那個佛陀的教示裡面有嗎,有,這三種三昧,他可以 是次第的,可以是次第而入,也可以是每一個直接,而且這三三昧,可以配合三法印,來解說來修習,也可以是每一個三昧,空無相無願,都可以直接入解脫,那麼他也可以先有空三昧,入無相三昧,再入無願三昧,他可以這樣一個次第的,也可以直接直入的,那個師父的佛陀的教示裡面,大概有解說,你們可以去看一看,總之他是入空三昧,但是我要講一下,這個空三昧不是般若經的那種空,他這裡的空三昧是屬於叫做無我,所以你們要知道,阿含經裡面講的空,很多時候都是講無我無我所,就叫做空三昧,那麼無相三昧就是不取一切相,講的白點,就是像般若經講的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這一些相,當然阿含經也講說,無男相無女相,就是心平等相,那麼再來就是無願,就是離貪瞋痴,這個叫做無願,雖然切入角度不一樣,但是他可以是次第的,由無我無我所的觀察而入於無相,而入於怎麼樣,無願,他也可以通達緣起,而無我的時候,三個直接可以達到解脫,那這個就叫做空三昧,我今天入空三昧處,其實這個境界已經非常高了,一般人沒辦法,這個觀成了,是可以直接得解脫的,那麼接下來呢,這個不是重點,接下來佛陀怎麼說,他說,【佛告舍利弗:「善哉!善哉!舍利弗,汝今入,上座禪住而坐禪,佛陀說那個是叫做上座禪,意思是境界很高,【若諸比丘欲入上座禪者,當如是 學:】,空三昧,無願三昧,這三三昧境界很高,但是你不是說要入就入的,你想入上座禪,你要有一些先決的具備跟條件,意思就是說,你日常生活的某些觀念,關鍵要做好,所以佛陀說,如果比丘想要跟舍利弗一樣,可以到達那個上座禪的話,當要這樣子學,這些下面說的只是日常生活的觀照,還有一些真正禪作的前方便,【「(1)若入城時、若行乞食時、若出城時,當作 是思惟:】,他說你現在進去托鉢,不管是路上,不管是入城出城,你要這樣子作觀察,怎麼觀察呢,【『我今眼見色,頗起欲、恩愛、愛念著 不?』」】,我今眼見色,有沒有看到,你入城出城的時候,是不是看到很多東西,那你出城入城的時候,會不會東張西望,這個馬車,這個人,這個什麼,這間房子挺大的挺好的,這個車蠻不錯,你就這樣東張西望、胡思亂想,我們一般人是不是這樣子,一般人是這樣子,但是你想打坐,坐得好,你想未來能入上座禪,你就不能這樣胡思亂想,我今見色,你要思考,我看到東西,有沒有起 欲、恩愛、愛念著 不?,我是不是看到這個東西不錯,我來買一個也行,那個不錯,回家我知道誰有,我去跟他要一下也好,就是這樣,東看西望胡思亂想,這個叫做什麼,忘念,他叫做忘念,東張西望,他說【舍利弗! 比丘作如是觀時,若眼識於色有 愛念染著者,彼比丘為斷惡不善故,當勤欲方便, 堪能繫念修學。】,他意思是什麼,當你進去入禪之後,如果看到東西,內心起了這一些貪染,想要,然後胡思亂想,你要馬上覺察,然後馬上回顧正知正念,回到佛法,然後不要隨着我們這個心,眼見色這個心,然後隨它一直跑,這個就是佛陀告訴我們,第一個,你要 這樣子,【彼比丘為斷惡不善故,當勤欲方便, 堪能繫念修學。】,你這樣子才能保住你的修學,這個意思就是,讓我們攝心繫念,不要東張西望,不要看到什麼愛什麼,看到什麼喜歡什麼,這個就是第一步,然後,【譬如有人,火燒頭衣,為盡滅故, 當起增上方便,勤教令滅,彼比丘亦復如是。,當起 增上勤欲方便,繫念修學。】,佛陀比喻什麼,火燒眉毛,火燒頭髮,火燒衣服,你這個時候,當你的頭髮衣服起火的時候,你是不是要趕快的滅火,是的,那佛陀這個在比喻什麼,五欲熾盛,比喻什麼,眼見色喜歡的時候,就是起火了,眼見色很喜歡染著,這個不錯很好,那個就代表是什麼,起火了,這時候要趕快斷它,趕快降伏它,這個叫做什麼,第一個方便,所以你要入上座禪的時候,師父不是說,你要儘可能,如果你打坐要坐得好,要儘可能保持一個相對,相對什麼生活,相對簡樸的生活,當然了,佛陀這樣子講,你說哇,師父,這個太難了,這個境界那麼高,怎麼可能,是啊,我們一般人,不可能馬上做得到,但是這個方向跟這個大原則,你必須要記得要知道,如果你修行,不管你是戒定慧,修行要說修得好,不管是持戒修定還是慧,這個本身就是慧,你一定要把這個大方向上,怎麼去實踐,方向上要做好,不是做好,就是說要有這個觀念,你有這個觀念之後,至少你不會太離譜,什麼叫做不會太離譜呢,因為我們一般人,之所以會出大問題,都是因為在這個 ,就是六根對六境的時候,不曉得去節制,不知道要去控制,或許是你別人給你的教導,或許是你天生的,加上後天的教育跟教導,我們常常不懂在六根對六境的時候,做一種一定的控制跟節制,那當你的欲望超越過了你的這個限制,跟節制之後,就會產生問題,所以對於一般的聽經聞法或修行人,包括師父的要求,包括你們自己的要求,不可能說馬上做到這樣子,但至少你要知道說,要有這個觀念,我必須要節制克制住我的貪瞋痴,要克制住我六根對六境的這個欲望,這是第一步的覺照,師父舉一個例子,一般來講,小孩子,我們說不成熟,大人我們說成熟,當然可以很多方面,但是你們覺得小孩跟大人,所謂的成熟不成熟,他中間有一個很重要的關鍵點,你們覺得是什麼,覺照力,第一步是覺照力,第二個呢,制控力,你要先覺照啊,要不覺照,你怎麼知道這個到底是需不需要去控制,覺照力還有制控力,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兩個觀點,小孩子,第一個他覺照不夠,他一般不會去問說這樣可以不可以,除非你有教導他,你如果沒教他,他一定隨着自己本能的欲望,那動物也是這樣,他一定隨着自己本能的欲望,如果說你一個小孩說,你這邊放了一堆巧克力,你都不要講,他也沒有受過,你可能就是他也沒有受過一定良好的教育,他一定看到想要吃他就拿,但是今天他看到,想要拿很想拿,但是如果你常常教導他,他比較有點覺照跟自製 ,他會想說這個到底能不能拿,那我是不是去問我的父母親,可以不可以拿,這個就已經有點自制力了,但是一般如果太小的小孩,他一定不會問你,他看到他就拿,沒錯吧,看到他就拿,但是你在這個過程中,你要慢慢去教導他說,這個東西能拿不能拿要教導,這個東西去到人家,要問人家的,比如說對方的家長大人,看這個能不能吃,你不能拿了就拿,拿了就吃,但是你不要去管他,不要去限制他,跟他講,你愛吃就吃,他一定是待在那邊一直吃的,所以這個就是覺照力還有自制力,大人年紀慢慢大的時候,受過教育,受過各方面的一個社會的約束什麼之後,就會產生覺照力跟自制力,基本上來講,覺照力跟自制力比較夠的,不大會犯太大的錯誤,但是不是保證,我說一般來講,不大會犯太大的錯誤,一般除非特殊狀況,不然一般會犯罪,會造成大錯誤的,一般都是覺照力跟自制力非常不夠的,覺照力跟自制力非常不夠的,他就容易造成大錯誤,那這個覺照力跟自制力,可能你會說天生有的,有些人是天生,但是大部分都是後天訓練的,那這個覺照力跟自制力,也是修行一個很重要的環節跟關鍵,因為你學佛,其實從我們的戒定慧,其實就是在告訴你一個覺照跟自製,其實就在訓練你一個覺照跟自製,覺照力,像你來聽師父講經說法,如果你不聽沒聽,你怎麼知道佛教對這件事情,到底看法是怎麼樣,我是不是應該這樣子做,一件事是應該,應不應該這樣子做,可能有各種學說理論觀點,支持你該做,支持你不該做,但是如果你沒有學佛,你怎麼知道說,那佛陀告訴我們怎麼樣,今天如果你們以前沒聽過經,也沒有看過這個經,你會覺得說,師父,我開車進城,東張西望看到喜歡的就正常,這有什麼不對嗎,你一定會這樣想,有什麼不對嗎,是啊,就一般人來講沒有錯,但是如果就佛教的訓練,如果你戒定慧要做好,那這個你就要慢慢去攝導去控制,我告訴你有什麼不對,不是說完全不對,而是說,他只是在訓練你的覺照力跟自制力,因為我們人,其實這個圖已經畫了好幾很多了,我們人由於無明我執,由於這個無明我執,我們會無限擴大我們的想法跟欲望,跟想要的東西,這個我們會常常表現出來的,就是貪 瞋跟痴,我們這個我執表現出來的貪 瞋 痴,一般來講,社會的很多宗教跟倫理道德學,倫理道德,他可能不會看到我執這麼深的東西,不是可能,他看不到,除了佛教以外,但是外面的很多宗教跟一些倫理道德知識,多多少少會知道貪 瞋 痴,很多宗教理論跟觀念叫你不要貪,不要瞋,也告訴你不要愚痴,但是很多宗教的愚痴,跟佛教定義可能不一樣,但明明你覺得其他宗教在講愚痴,比如說哪一方面,他認為叫你不要愚痴,他認為什麼樣,其他宗教在認為什麼東西叫做愚痴,不是 我不是說佛教,我說其他宗教,你說什麼 沒聽過,沒接觸過,那你還蠻有善根的,淨寬,其實美國宗教都會講貪 瞋 痴,只是他的立足點不一樣,我說你有沒有接觸過其他宗教,他說對痴的定義,他定義什麼,他怎麼樣定義叫痴,可能就是 比如說,如果他不信主的話不聽主的,對 有某一些宗教可能不信一個上帝,不信一個創造主,他認為這個就叫做愚痴,我現在不是批評其他宗教,我是說有宗教都會,大部分宗教都會講貪 瞋 痴,他只是可能沒有用這個名相那麼清楚,但是他的定義不一樣,我們佛教講的痴是,執著有我就叫做痴,無明就叫做痴,但是其他宗教可能你不信主,你沒有感受主的恩德,就叫做痴,你去問看看,他們確實這樣講的,不是師父瞎扯的,我現在不是說這個對還是錯,我是說很多宗教會這樣,他們會講到貪跟痴,現在一個問題就是說,很多宗教跟很多道德理論,他也知道說我們人有這樣的東西,這樣的東西在很多宗教裡面,他認為是必須去克制他的,必須去克制他的,因為如果你不克制他,他會向外無限的延伸,他一定會向外無限的延伸,當他向外無限的延伸的時候,他隨着他的知識跟能力,他會把他的東西擴大,會把它擴大,那麼你把它想想看說,如果兩個人都是這個樣子,他把他的貪嗔痴無限制的去擴大,擴大到貪嗔痴他想要的東西,然後他去帶領一大群,因為他能力夠,他的知識也很厲害,他去說服一大群人跟着他,這邊這個呢,一樣跟他很相似,去找一大群人支持他跟着他,記得這個人是貪嗔痴的無限擴充,這個人也是貪嗔痴的無限擴充,所以這兩個人一定是怎麼樣,衝突的,那這兩個衝突,如果是個人還好,你們兩個去打一下,看誰厲害,不然就說,像以前一百多年前,加拿大那個Calgary牛城,你們有沒有看過那個西部的Cowboy,沒關係,我們牛仔插一支槍,然後背對面走,算到10,轉過來,兩個干一架,那你們兩個的事情,但是你要記得,人是無明貪嗔痴作祟的,他這個貪嗔痴那麼強,他絕對不會去犧牲自己的,他不會去犧牲自己的,他會怎麼樣,我找一群人來打你,那你這個人他也不是笨,他也是有知識,有能力貪嗔痴很強,他還去找一群人來跟你打,那這個問題就歸咎在哪裡,就是什麼,我們的我執造成的貪嗔痴,沒有受到限制,沒有受到克制,所以他我執的無限擴大,他會突破我們一般人,一般不要說佛教那麼深的,一般人的這個什麼,限制的範圍,覺照力跟克制力的範圍,他一超過的話,那就很亂,那當然一群人對一群人,那到最後就是變戰爭,那如果只是個人,他可能會去搶銀行,可能會去搶超商,可能會去搶你搶劫,那這個當然也是絕對不對,那這種不對,這種不對說起來,他是有影響,但是實際上他影響力很小,但是這種抓到馬上判,關個幾年,死行,但是現在問題就是問,社會的問題,或是世界問題在哪裡,在於如果很多人支持這個人,認為他是對的,好像人多勢眾,他講的就是對的,就會有這個問題產生,所以這問題到最後的根源,變成是說什麼,就是實際上就是師父常講的,這個我執的貪瞋痴,沒有受到克制跟限制,因為每個人都會想要這樣子,這個會隨着你的能力,你的知識擴大而擴大,所以有能力有知識的人,他如果不去克制的時候,他擴大了,他對這個社會,對這個人間,乃至這個團體,他會造成很大的影響,這樣各位了解嗎,所以你會覺得說,那我們的這個貪瞋痴,你不要說馬上斷啊 斷啊,那現在就是說,我們的倫理道德第一步,或是佛教講的修行第一步,是不是講倫理道德,是不是講戒,戒,他並沒有就叫你,馬上去把這個斷掉,他沒有,他戒的意義就是說,從佛教的教理,對我們的我執跟貪瞋痴,做一個比較大家自他和樂,合理的一個克制,所以你們到現在知道,這個必須要克制了吧,所以很多的,哲學的倫理道德觀念,還有宗教的倫理道德觀念,佛教的倫理道德,也都講在克制這個東西,都講在克制這個東西,所以大家都知道,宗教的哲學的都知道,貪瞋痴是必須受到克制的,這個社會才會得到一定的祥和度,這樣各位了解嗎,那麼佛陀現在這個經裡面,他其實是在講什麼,講我們對於貪瞋痴的一個克制,不是去斷它,是 你做一個基本的察覺,然後克制,那你看我們這個貪瞋痴,本來就內在表現出來之後,會透過我們的身口意去擴大,而且會在六根對六境當中,怎麼樣去發展,六根對六境當中去發展,所以你要克制它,它一定是從身口意,那這個身口意的認識,一定是透過什麼,身口意,身口是五根對五境,意就是內在的,內心的,一定是第一個,從我們的六根對六境裡面去克制,這個是佛教的一個,最根本的一種節制跟克制,那麼如果你能夠把這個粗糙的,六根六境上面這個克制好,那麼接下來,你接下來你才有辦法去談,禪修打坐要做到多好,因為記得,師父之前在講定學概念的時候,禪修打坐心一境性以外,第一步,第二步接下來要怎麼樣,離五欲五蓋,五蓋還比較深一點,五欲就是什麼,色聲香味觸,那色身香味觸是什麼,五根所對的嘛,眼耳鼻舌身對色身香味觸,所以這個經就是叫你在什麼,克制你的五欲,就是克制你的貪瞋痴,那你克制五欲是從哪裡去克制的,六根對六境的覺照跟自製上面去克制,這個經就是告訴你這個樣子,有沒有看到,他說【眼見色,頗起欲、恩愛、愛念著 不?】,這個就是眼對色 的貪,就是五欲裡面的一個色慾,所以他就是叫你做這樣的克制,你雖然說沒辦法進階做到多高,但是至少你在你的基本層面裡面,你要限制他,不要超過你的能力範圍,超過你的能力範圍,你硬要的話,那接下來你就會去傷害別人,這個是什麼意思呢,我們舉一個例子來講,比如說我看到這個手錶,哇 很喜歡,如果你能標準高一點就克制,師父說過,眼對色,手錶我已經有了,這個東西又那麼貴,雖然我買得起,但是我覺得不必要,這是第一次控制住了 ,第二個人看到這個,哇 我好喜歡,但是我想過師父說克制,不過我真的很喜歡,那我這個表也舊了,上個月買了而已,上個月買了已經一個月了,舊了,我把這個送給人,然後來買這個表,但是問題就是說,至少你知道,但是你的問題 就是說,因為我賺的錢,還有我的生活都可以,所以我買這個表雖然很貴,但是沒有太大問題,那這個就不會造成,太大的問題跟麻煩,現在最麻煩的就是說,他不但沒有自覺沒有自製,而且怎麼樣,要的東西,是超越自己能力範圍的,比如說這個人,他根本是流浪漢,他根本沒錢,但是我問你流浪漢欲望就小嗎,不一定,但是他看到這個東西以後,他覺得很好,很喜歡,我想要,但是我想要又沒錢,那怎麼辦,我能力又沒辦法去負荷他,那怎麼辦,偷拐搶騙,那這個 社會問題就產生了,那這個人不但是自覺力不足,自制力不足,自己的能力又不足,那問題就很大了,所以 ,這個覺照力跟克制力,就是表現出一個人的成熟度,那麼進一步,修行的能力培養,也是在這個地方訓練的,只是它的差別在於,一個地方,佛教講的這個自制力,是建立在緣起法性,還有建立在於我執上面的克制的,是屬於一種修行自發的,不是告訴你誰規定的,很多宗教,他講不出一個所以然的時候,他就跟你講什麼,天授神權,或是說就是神規定的,符合他的就對,不符合他的當然就不對,那當然他有些地方,也是講的會有一些一定的合理性,但這個合理性,當然就不是根本的法理性,因此他如果是這樣講的時候,他沒有一個很具體的規範,他就容易變成神的旨意是怎麼說的,由人來解釋來詮釋,那問題就更大,但是佛教他這套道理,不是只有師父知道,這套道理是很多法師,很多人都知道的,所以佛教你不能跟他瞎扯,你不能說佛說,我們可以去怎麼樣,那這個問題就很大了,佛教他有一個普遍的法理,是我們都認可的,當然某些特殊的,那我們就不談,特殊的宗教騙子,假借佛教的那個就不談,但是如果是正統佛教的,他這一套一定是共通的,他如果是宗教騙子騙財騙色,他一定是否定這一套的,用一些歪理來跟你講什麼,那些就是附佛外道,如果是正統的佛教,他一定跟你講這一套的,一定跟你講這種自製之法的,所以這個就是佛教,在六根對六境上,為什麼要這樣子做的一個道理,這樣各位講到這裡了解嗎,有沒有什麼問題,第一步,靜觀你是不是有問題,(師父能不能解釋一下,當勤欲方便),當勤欲方便就是精進,你是說起增上方便嗎,他有當勤欲方便,當起增上方便,當起增上 勤欲方便,就是要精進要努力,欲就是善法欲,就是你要想要這樣子去做,想要去熄滅,我們的眼對色的這種貪慾,欲有五欲相應的欲,這個叫做五欲,還有一種善法欲,就是想要去修行的這種欲,是善法欲,善法欲是必須要有的,這樣了解,這個怎麼剩五分鐘,一個小時了,那我們看快一點,【若比丘觀察時】,這是第一,第二,【若於道路、若聚落中行乞食、 若出聚落,於其中間,眼識於色,無有愛念染著者,彼比丘願以此喜樂善根,日夜精勤,繫念修習,是 名比丘於行、住、坐、臥淨除乞食,是故此經名清 淨乞食住。」(雜236)】,意思就是說,你出去乞食的時候,要清靜乞食,所謂的清靜乞食,就是六根對六境的時候,起了貪瞋痴,要趕快明白清除,勤欲方便,趕快降伏它,你要回來的道路上,不管入城,道路上看到的東西,如果有起貪瞋痴,一定要想辦法去降伏它,然後達到內心對這些不起,貪瞋痴的時候,這個就叫做清靜乞食,所以這個 叫做,清靜乞食住,從上座禪講到這裡,第一個,你持戒的時候,這個叫做根律儀,打坐的時候,這個叫做前方便,慧學就是你現在知道的必須這樣做,這個叫做慧,這個都是戒定慧所必須要有的,根律儀,我們先休息吧,根律儀,我們前面是在講,道在日用中,所以你就知道,道在日用中的日用是指什麼,六根對六境的隨時省思跟觀察,有沒有貪瞋痴在裡面,這個叫做道在日用生活中,第二個,我們來談根律儀,這個根就是六根,律儀就是合乎道德規範的,其實這個根律儀講的就是持戒,就是持戒,持戒怎麼持,還是在六根對六境裡面的,產生認識的時候去克制它,你就不容易犯戒,我們很容易犯戒,就是因為剛剛講的一個問題,就是我們的覺照力,還有自制力不足,有時候是知道做不到,這個是覺照到,自制力控制不了,有時候甚至是沒有覺照到,那這個是連覺照力都沒有,那現在我們在根律儀就是,你不但能覺照,而且能夠去克制,那就是修行程度好壞的一種表現,我們看一下,【縈髮目揵連白佛言:,這個縈髮目揵連,索發是把頭髮綁起來,所以這個是一個外道,不是佛弟子目揵連,是一個外道,你們不要懷疑,古代叫做阿難陀,叫目揵連的一大堆,因為這個在印度,都是這樣的取名字,所以有時候會特別講,說他是什麼,比如說迦葉,外道有三迦葉,三個兄弟都是外道有名的宗教師,所以你要知道,不要以為看到這個,就一定是指佛陀的那個,你看所以他特別說,【縈髮目揵連白佛言:,「復有法修習多修習,令三 妙行滿足不?」】,這個外道,這個上面有很多經文,下面也有,這是中間 ,就是比較有關根律儀的一段,他問說,有沒有什麼法,可以修習多修行,令三妙行滿足?,他說有沒有這樣子的,就是說這三妙行是指什麼,身口意,有沒有什麼東西,多修一修多行一行,可以讓身口意比較不會犯錯,【佛告目揵連:「有六觸入處律儀,修習多修習,令三妙行滿足。」】,所以佛陀說什麼,我們佛教不是常講嗎,往昔所造諸惡業,皆有無始貪瞋痴,貪瞋痴就是我痴,然後從身語意之所生,然後剛剛師父畫了一個圖,身口意會造作犯錯,就是在哪裡做的不足,在根律儀上做的不足,就是戒律或是根律儀上 不足,就是你的覺造力,還有自制力不足,所以你的身口意常犯錯,師父不是說其實身口意的細節,其實六根對六境,所以這個佛陀就告訴你,你的身口意要做得好,那麼你要在六根對六境上面,去下點功夫,然後他說 ,【云何六觸入處律儀,修習多修習,令三妙 行滿足?」,佛告目揵連,「若眼見適意、可愛念、 能長養欲樂、,令人緣著之色,彼比丘見已,不喜、 不讚歎、不緣、不著、不住;,若眼見不適意、不 可愛念、順於苦覺之色,諸比丘見已,不畏、不 惡、不嫌、不恚。1799,01:01:11,530 --> 01:01:14,530 ,於彼好色,起眼見已,永不緣 著;,不好色,起眼見已,永不緣著;,內心安住不 動,善修解脫,心不懈勌。,耳、鼻、舌、身、意 識法亦復如是。,如是於六觸入修習多修習,滿足 三妙行。】,這整句是什麼,其實還是前面講的意思是一樣,我們先看這裡,佛告目揵連,若眼見適意、,合意的,喜歡的,順於你的胃口的,然後 ,可愛念的,你會看了之後心心念念的,回去還會不忘的去回想的,今天逛街看到一件衣服,覺得非常喜歡,覺得不錯,但是可能沒有動力馬上去買,結果回去之後 ,吃飯也想,睡覺也想,洗澡也想,心心念念,這個叫做什麼,可愛念,就是可愛念,然後能長養育樂,然後你開始去想像,我穿了這件衣服,後天去參加party的時候,萬人矚目,萬人景仰,然後 ,【能長養欲樂、令人緣著之色】,就是會染着它,那麼,剛剛師父跟同學討論的,有來問師父,其實是這樣,每個人,他會喜歡的東西不一樣,比如說有些人會喜歡LV包包,但是很多男 眾 ,大部分看到LV包包可能沒有感覺,但他看到LV包包沒有感覺,沒有很喜歡LV,老實說,師父也不知道LV是什麼,只是常聽人家講而已,你拿來給我看,除非上面有一個mark寫LV,是嗎,不然我也不知道那個叫LV,我也以為是買菜用的,所以你不要把LV包包,放在師父的柜子,我也以為是買菜用的,那麼,問題是說,他沒有感覺,並不等於他不喜歡,因為每個人喜歡的東西不一樣,這樣你了解嗎,男眾可能,他喜歡的東西,他看到這個LV他沒有感覺,所以當女眾在看的時候,他會覺得很無聊,那個有什麼好喜歡的,但是等他,他經過一個3C的店,是叫3C嗎,不是叫3C嗎,不是三星,3C,ABC的C,什麼賣手機,賣什麼那些,他經過一個3C的店,他就喜歡,去東看西看,明明自己有手機,還會去看,哪一個手機最近剛出來的,那個通話照相各方面,什麼什麼,但是女眾,另外一個可能會覺得說,這個有什麼好看的,手機不就是拿來怎麼樣,通通話拍拍照,所以每個人喜歡的會不一樣,你不要以為,他不喜歡這個,就以為他沒有貪瞋痴,不是,他看到他喜歡的,可能那就不一樣了,所以說我們的煩惱貪瞋痴其實都還在,每個人的表現不太一樣而已,但是方向上是大同小異的,所以你看他說,【若眼見適意、可愛念、 能長養欲樂、令人緣著之色,彼比丘見已,】,所以說,如果你看到這樣的東西,你要不喜不讚嘆,不要一直想去看,然後不緣、不著、不住;,不染着它,住,這個住跟金剛經講的,因無所住而生其心的住,其實這裡的住,在梵文跟巴利裡面,都是Stand,記得嗎,站立在上面的意思,其實可以翻成取著,或是取,拿東西那個取,愛取有的那個取,都可以同樣的意思,都可以不住,就是不取它,這個就是在六根上,第一個,看到喜歡的,不要去染著,不要去思考,不要過多的再去猜想,接下來就是說,若眼見不適意的,這個不是你喜歡的,你可能對這個東西,甚至有點討厭,不愛念的,順於苦覺的,就是你不喜歡的,然後比丘見已,就是不要去憎惡它,不要去嫌棄它,不要對它起瞋恚心,然後【於彼好色,起眼見已,永不緣 著;】,不好色,這個不好色可能個人的,你喜歡不喜歡的而已,你不喜歡的,其眼見已,不好色,永不緣 著;,這個緣著,不管是你喜歡的不喜歡的,只要你起貪的,你起瞋的,都叫做緣着,就是看到它,沾染上的,這沾染上的,你討厭也是沾染上的,你喜歡也是沾染上的,我們人都是這樣,討厭的東西那也是一種煩惱,喜歡的東西,你沾染上,一直喜歡它,也是一種煩惱,你討厭它,每次想到它,就一肚子火,也是一種煩惱,這個就叫做什麼,染,就是緣着,所以他說,這個永不起緣着,【內心安住不 動,善修解脫,心不懈勌。】,】,】,這個是勤勞的那個意思,【耳、鼻、舌、身、意 識法亦復如是。,如是於六觸入修習多修習,滿足 三妙行。】,所以現在你們知道,如果你的身口意要做得好,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痴,從身語意之所生,就是身語意會造作不好的,那麼你現在要從身語意,上面去着手的第一步,就是六根對六境,上面去起觀照跟起覺照,這樣的話,你就可以相對來講,保持你的身口意,不犯太嚴重的錯誤,這個是這裡所講的根律儀,師父說過,這個持戒第一步,持戒就是身口意不犯,身口意不犯,其實就是,從六根對六境裡面去下手,那現在我們就問一件事情,那這裡,我們本來是講,喜歡的會起貪,不喜歡的會起瞋,但是實際上一般來講,還會有不苦不樂的,會起什麼?痴,但這裡 ,為什麼沒有談不苦不樂呢,因為,所以,就戒律來講,就根律儀的戒律來講,根律儀戒律來講怎麼樣,主要是讓你不犯,主要是讓你不犯,所以就根律儀來講的話,你不做善你也沒有錯,那當然從我們這,就是佛教的樂於助人來講,當然比較不好,但從你的毀犯跟道德理念來講的話,你不做善你並沒有錯,但是你去做壞那就是不對,所以五戒裡面,他比較重於什麼,比較重身口,而且這個身口,是比較重於不做壞事,至於你要不要做好事,那至少你把身口要求不要做壞事,往上再去提升,但我們講戒的根律儀,他重點在於不犯過失,這樣各位了解嗎,所以不犯過失相對來講,是第一步,也是稍微簡單一點,那當然如果從菩薩的的律儀來講,那還有什麼,饒益有情,除了菩薩的三聚淨戒裡面,我們成佛之道有講,第一個叫做什麼,菩薩三聚淨戒,第一個,攝律儀戒,攝律儀戒就是這裡的律儀,那律儀就是善跟不善,律儀沒有所謂的中性,一般來講,當然那個阿毗達摩,俱舍論裡面,我們另外再談,在阿含經裡面的律儀,就是善跟不善,不善的就叫不律儀,善的就叫符合 規範道德的,就叫律儀,這個是就可以算是善的,還有如果是菩薩的三聚淨戒,除了攝律儀戒是道德規範以外,還有什麼,攝善法戒,所以如果是菩薩來講,你不幫助別人,那就是過失,但是如果從解脫,或是一般的道德利益來講,你不幫助別人,你不能說他錯,但是如果他去偷人家的東西,那就是錯,最後三聚淨戒裡面還有什麼,饒有情戒,就是說只要對眾生有利益的,利益不只是世間利益,世間利益還有出世間利益,你不去幫助他就不對,那這是菩薩道比較高的(要求),但至少這是根律儀,至少這個律儀要做好,來再來,我們再來談,講到這裡有沒有什麼問題,可以來,修根要求,其實我們的修根要求,要了解,這裡的修根要求,其實是根對境產生的識,是有取識,我們把它怎麼樣,這種有取的執著,把它慢慢慢慢降低,這個叫做什麼?修根,而不是本來你的眼睛近視,然後去開刀之後,把你的眼根弄得比較好,以前是近視,現在弄得沒近視,而且可以看得比較遠,不是這樣子修,所以佛教裡面修根,他不是真的在根上着手,他是在講根對境產生的認識上面去下手,這樣了解,在印度佛教一直都是這個樣子,我們來看,修根要求第一個叫做見以見為量,【佛告摩羅迦舅(Mālukya):,摩羅迦舅,這個摩羅迦舅,他的巴利是Mālukya,Mālukya,所以他不是摩羅迦的舅舅,這個舅是那個ya,那個ka是氣音,他不是ka,Mālukya,所以你就會知道說,印度人為什麼講話是講這樣子,Mālukya,他是摩羅迦舅,他說佛告摩羅迦舅,【「善哉!善哉!摩羅迦 舅!見以見為量,聞以聞為量,覺以覺為量,識 以識為量。」,而說偈言:,「若汝非於彼, 彼亦復非此,亦非兩中間, 是則為苦邊。」,】,這句在講什麼,他說見以見為量,聞以聞為量,覺以覺為量,識以識為量,然後 ,說偈言:若汝非於彼, 彼亦復非此,亦非兩中間,是則為苦邊】,老實說,這個如果沒有講下面的,你猜一千次,你也猜不出來它是什麼意思,什麼是彼,什麼是汝,什麼是中間,但是不用擔心,你接下來看,就知道他是在講什麼,【 摩羅迦舅白佛言:「已知。世尊!已知。善,逝!」,佛告摩羅迦舅:「汝云何於我略說法中廣,解其義?」】,他說他知道了,那佛陀說,我講得這麼簡單,這個叫略說,那麼你是怎麼廣解其意,就是你是怎麼解釋這個偈誦的,你怎麼理解,怎麼解釋的,摩羅迦舅對佛說,那個字雷你是要拍,拍了,我們那個都會放在網絡上,不過這個容易知道,容易了解,沒有像剛剛那個,那個等於是把這個整個,做一個什麼,做一個縮減,他說,其實這個你看起來很痛苦,不順意,看起來很痛苦,但是你理解起來其實很輕鬆,他說,【若眼已見色,而失於正念,則於所見色,而取愛念相。】,很清楚吧,這不用解釋了吧,所以師父說不用擔心的很清楚,【取愛樂相者,心則常繫著,】,【起於種種愛,無量色集生。,】,這個應該也不用解說吧,如果你愛念的話,心就常常繫着,起種種愛,無量色集生。,你的內心會一直引生,會一直起那個念頭,【貪欲恚害覺,】 ,貪瞋痴嘛,【令其心減退,長養於眾苦,永離於涅槃】,這個心可能就是正見的心,或是向以解脫的心,如果你這個樣子,那麼就是貪欲恚害覺,因為貪瞋痴 ,不只是只有貪而已,貪瞋痴都有,那當然你起瞋也是一樣,道理是一樣的,貪欲恚害覺,令其心減退,長養於眾苦,永離於涅槃,上面這個是一句,總之,如果你眼見色 失正念 起愛念,那麼就永離於涅槃,你跟涅槃的路那就背道而馳,接下來,【見色不取相,其心隨正念,不染噁心愛,亦不生繫着,不取於諸愛,無量色即生,貪慾稱潰絕,不能壞其心】,相反的,如果你做的上面是相反的,你見色不取色相,心隨正念,那就是不取貪染,不取諸愛,那麼就不會有無量色集生,不取諸愛,就不會有,這個不取諸愛,頓號就不會有無量色集生,但是這個是偈誦,貪欲恚害覺,就不能壞其心,小長養眾苦,這個小就是少,就是不會那麼強烈去長養眾苦,然後會慢慢慢慢減低,然後 ,就會漸次近涅槃,日種尊所說,離愛般涅槃。,什麼叫日種尊所說,這裡應該是世尊所說,應該是世尊所說,不過這個可以再查一下,師父沒有特別注意去查,但是他應該是講世尊的意思,因為 日種尊,他應該是世尊的意思,這個日種 應該是世間的,世界的世尊,應該是這樣的,但你們有空可以去查一查,然後 ,離愛般涅槃。,若耳聞諸聲,一樣,前面講色,這是【若耳聞諸聲,心失於正念,而取諸聲相,執持而不捨。,鼻香舌甞味,身觸意念法,忘失於正念,取相亦復然。】,這個句誦很容易了解,因為它就是很白話,就是這樣子講,很白話就這樣講,然後 ,其心生愛念,他是從這裡,取相亦復然,眼耳鼻舌身意,其心亦復然,就是說取相亦復然,就是說不管,眼一樣耳鼻舌身意,都是會取相取着的,就是同樣的道理,【其心生愛樂,繫著堅固住,起種種諸愛,無量法集生。,貪欲恚害覺,退滅壞其心,長養眾苦聚,永離於涅槃。】,一樣,第一句是講眼對色,接下來是講什麼,其他的五根對五境,其他的,接下來這個就是講,五根對五境的一個問題,接下來,【不染於諸法,正智正念住,其心不染污,亦復不樂著。,不起於諸愛,無量法集生,貪瞋恚害覺,不退減其心。,眾苦隨損滅,漸近般涅槃,愛盡般涅槃,世尊之所說。,】,所以剛剛那個應該是,世尊沒錯,【是名世尊略說法中廣解其義。,佛告摩羅迦舅:「汝,真於我略說法中廣解其義。,所以者何?如汝所說偈:,「若眼見眾色, 忘失於正念,則於所見色, 而取愛念相。」】,這 整個的偈誦講到這裡,應該大概了解它的內容是什麼了吧,知道它的內容,知道它的內容,那麼我們再來看一下為什麼,這個偈誦你能不能理解沒關係,反正他就知道你在後面要講什麼,那現在為什麼,前面 善哉!善哉!摩羅迦 舅!,見以見為量 ,聞以聞為量,覺以覺為量,識 以識為量。 ,這一個是什麼意思,後面都解釋了,那現在佛陀講,善哉!摩羅迦 舅!見以見為量,聞以聞為量,覺以覺為量,識 以識為量。 ,那他這個是什麼意思,大明明 你是有舉手嗎,你沒有舉手,誰要稍微,做一點解釋看看,這個,見以見為量這個跟後面有絕對關係的,不能說佛陀講一講後面,講的跟前面沒關係,因為我們這個標題叫做見以見為量,而且叫做修根要求,但是佛陀說修根要求,第一個就是要見以見為量,誰 志雷來,不錯很好,(弟子的理解 ,就是,眼耳鼻舌對色聲香味觸,所以五根對五境,比如說眼對色的時候,他就會以這個為衡量的一個標準,所以那個量我理解,它是一個衡量的標準,因為眼睛也聽不到聲音,所以就是,根對境的時候,那麼對於眼睛,它所衡量的標準,就是當你看到這個色的時候,你是否有這個貪染,就可以從這個衡量,耳朵就是以聲音,為衡量的一個標準,所以,弟子的理解是這樣的),你 講來講去好像蒙對了一句,你講來講去,前面好像沒有蒙,後來繼續解析下去好像有蒙對了一句,蒙對了根本關鍵點,你剛剛講了什麼,師父說你蒙對了一句,再講一次,(就是五根,它的衡量標準是,五根對應這個,五境的時候,每一個境它是否有沾染),第二個是什麼,沾染,沾染,這樣就對了,他說見一見為 量,看到的就是看到,不要再加第二個東西下去,聽到就是聽到,不管它是好的是不好的,很刺耳,小孩子在叫,聽到的就是聽到的,看到的就是一件衣服,你不是沒看到,你是有看到的,所以我們的,不管是佛陀還是阿羅漢,他的眼耳鼻舌身意都是有用的,不是沒用,他是有聞到 有看到,但是看到就是僅止於看到,順意的不順意的,不苦不樂的,你不要再加另外一個東西下去,加什麼東西下去,沾染 貪嗔痴嘛,這個叫做見一見為量,這樣知道嗎,這個就是修根的第一個要求,就是看你們能不能,平時的訓練以見一見為量,看到了就看到了,大明明看到了,不錯你今天來了,你今天剪頭髮了,今天衣服穿的不錯,還是講說很討厭,衣服有夠難看,就是六根對六境看到了,不錯有來,這樣就好了,但是如果說有一個人對你是有意見的,他看到你今天剪頭髮了,看到你今天 ,穿那個什麼衣服亂七八糟的,以為自己很漂亮,這個叫做什麼,不以見為量,看到了會加上其他的,貪嗔痴我見的一些觀念在裡面,那麼現在我們要求說,不管你喜不喜歡,看到的就是看到的,就是這個樣子,這個就是第一步要求,這個智雷知道,智雷你是不是還要講什麼,(師父,那能理解就是說跟上午所說的,那個妄分別相關係,就是說,當我們看到或是聽到,這些事情的時候,就有點像,應作如是觀的這個,他就是這個樣子,然後不要在這個基礎上再有一個妄想的一個分別),對 ,當然我們沒辦法馬上斷,但至少你要有這樣子的一個警覺跟要求,這個叫做見以見為量,那個還有 ,聞以聞為量,覺以覺為量,就是第一步修根要求,所以我們現在 ,你們現在也知道說那現在修根怎麼要求,你不一定能夠馬上,做到這樣但至少你知道有這麼一回事,我們是朝這個方向去做的,那麼慢慢訓練,久了之後就好一點就會好一點,而且師父剛剛講了一大堆,就是說如果你這樣子做,你這樣子訓練,事實上是在訓練你的,覺照力以及自制力,因為我們第一個,你如果你沒有見為見為量,就是你到底有沒有看到,你真的搞不清楚,這個就是沒有覺照力,但是你看到, 會加上貪嗔痴的干擾在裡面,然後就會無限的去遐想,不喜歡的、喜歡的,這樣子,那就是沒有覺照力,沒有自制力,但是現在我們,知道這個樣子的時候,在剛開始要發展出後面,的一大堆莫名其妙的東西的時候,就先把它掐住在這裡,後面的東西就不會產生了,這個就是我們那個自制力的訓練跟表現,那麼你們現在就是說,師父這樣講你知道了,在你們平時的日常,生活當中就可以依這個方向,去覺照去訓練,再來,因為你 平時要這樣訓練其實不容易,師父也知道不容易,所以會有很多輔助的一些訓練跟要求,比如不斷的聽經聞法,因為不斷聽經聞法,這個種子才會薰習才會訓練,我跟你講,這個薰習的聽經聞法,不要小看它的力量,比如說你今天來聽師父講課,很有道理,聽聽聽,現在很有道理慢慢知識上,已經建立了一點東西出來了,結果你因為有事情,搬到別的地方去了,那麼由於工作很忙,你也沒有辦法在網絡上繼續聽課,然後你也沒有聽其他師父講課,都沒有,你就開始忙你的事情了,然後你日常生活,所接觸到的很多人,會灌輸你世間,一些莫名其妙的觀念,我說莫名其妙,是從佛教的角度來講莫名其妙,比如說會告訴你,你這個人要賺錢,第一個要自大,要有自我信心,你要認為自己很厲害,讓大家知道你很厲害,這樣你才能怎麼樣怎麼樣,然後就會一直灌輸你這些很奇奇怪怪的東西,然後師父現在教你的東西,會慢慢慢慢,被這些其他東西,薰習的給淹沒了,到最後你的觀念,就會隨着那些去跑,那麼為了要保證你不會這樣子,那第一個你要不斷的聽經聞法,因為這個薰習力才會強,然後不管是每個禮拜來,我跟你講,在唯識學裡面,唯識講種子薰習有情境的,什麼情境呢,你在網絡上聽課,跟你現場聽課那是不一樣的,因為網絡上跟這裡的情境是完全不同,所以為什麼很多人到寺院裡面 ,心已經清涼了一半,你在網絡上上課不是不行,也可以,但是那是不得已,因為你在網絡上上課的時候呢,你只看到師父跟跟前面的一點點,其實你的情境是家裡,所以第一個你不會那麼專心,第二個你會分心,第二個 給你的感受是完全不一樣的,這個在唯識裡面講的都是,一種薰習叫名言薰習,那是完全不一樣的,好像說很多人都有知道,打坐的人,你自己在家裡打坐,以及你來寺院裡面打坐,那是完全不一樣的,因為這個情境創造出來的,寺院是讓你能夠有殷重心、尊重感、攝受力,尤其是同參道友,師父,整個寺院的情境,那是讓你繫心作用的,但是你在家裡打坐的情境是完全不一樣,你是容易放鬆、容易懈怠,不容易堅持,所以這種薰習的情境就不一樣,所以你知道為什麼師父一直不斷的強調,在卡加利的,你要是能力因緣可以,儘量過來聽經,那是給你的薰習是比你在家裡,是強好幾倍的,這是種子的薰習強弱,你回去家裡之後,還是要不斷的聽經聞法,你不要說我知道,聽經聞法不是說,我知道或我聽過,而是說不斷的薰習,這是其中一個,另外,在日常生活裡面,你就要不斷的做這種,以見以見為量的訓練,還有,為了怕你懈怠,你必須要有宗教行為的訓練,你必須要有,宗教行為的訓練,因為宗教行為的訓練是有強迫性的,規定性的,常恆性的,什麼叫做宗教行為的訓練呢,進修 什麼是宗教行為的訓練,(早課 師父 ),宗教行為包括,做的各種宗教行為,比如說做早課或在家裡,誦經拜佛禮佛,哪怕持咒,其實都是同樣的一種,宗教行為的訓練,因為這種是有規範有固定的,可以讓你養成習慣的,其實這個多多少少都有,薰習訓練的作用,等到你能夠有這樣子做的話,那慢慢慢慢的,這幾個都要做,再加上如果你能打坐那當然是更好,那這些 長久的薰習,你的知見觀念就會越來越強,不會說,哪一天碰到什麼情境的時候呢,反應不過來或不知道怎麼反應,這樣各位了解,有沒有什麼問題,那麼,相對來講,我現在講相對來講,阿含經,我說相對不是說絕對,尤其是雜阿含,不大強調宗教行為,也不大強調宗教儀式,大乘經相對來講,相對不是說絕對,比較重,有更多的宗教行為跟宗教儀式,其實這裡面是有一個關鍵跟差別,我們要了解一件事情,就是說,阿含經事實上,他是相對來講理性,而且他很多是佛陀的出家弟子,所以相對來講他很理性的,那佛陀的這些出家弟子,相對來講根機是很高的,所以他們對於宗教行為跟宗教儀式,可能對他們來講,影響沒有那麼大,這是第一個,大乘經典,由於他普渡,普渡什麼,普渡一切眾生,這普渡一切眾生裡面就有一些,不是有一些啦,是很多根機不是那麼好的,所以他必須要由,宗教行為跟宗教儀式,來攝受這些根機不是那麼好的人,所以相對來講會有更多的,宗教行為跟儀軌在裡面,那麼,既然是這個樣子,那你對於這些宗教行為跟儀軌,你要怎麼一個正確的持平的去看待,因為現在對宗教儀式,跟宗教儀軌還有宗教行為,都會有一個錯誤的看法,很多都有錯誤的看法,都會成為兩種極端,第一種極端是認為不必要,因為根機很高所以不必要,這樣了解,另外一種,那又是另外一種極端,把宗教行為,宗教儀軌 宗教儀式,無限的擴大它的效用,所以這就是兩種極端,那麼我們應該怎么正確的去看待呢,第一個,中道而行,我們第一個要認清楚,不管你理性還不理性,我們根機都沒那麼高,我們都是初學者,我們都是大乘佛教要普度的那一種,一般的很初期的眾生,所以多多少少或多或少,我們都需要有宗教儀軌,跟宗教行為 宗教儀式,才可以安定我們的心,這是第一個,第二個 宗教儀軌,宗教行為 宗教這些東西可以栽培信念,但是不要無限的去擴大 它的效用,因為它是輔助,我們最終根本要修行的根本還是戒定慧,不要把宗教儀軌的效用提升無限擴大,到超越了戒定慧,認為我這樣做一做,煩惱就罪滅河沙 ,不要這樣子的,一種錯誤的觀念,到最後, 不聽經 不聞法,不修戒定慧 只做宗教儀軌而已,那問題就會很大,這樣各位清楚了嗎,就本末倒置,所以我們要正確的去看待它,儘量,你很用功,宗教行為做得不錯,值得讚嘆,但是,你最近幾年來,多久了,聽阿含經聽一聽,做宗教行為是不是更明白更了解它的意義在哪裡,會更清楚嗎,跟以前做的可能觀念上就不大一樣,所以同樣是禮佛拜佛,很多人來寺院禮而拜佛就是求佛保佑,但是你知道佛教的戒定慧,以及師父剛才講的那些道理之後,你禮佛拜佛會有,另外不同的想法跟思維,還有提升在裡面,這樣各位清楚嗎,講到這裡,有沒有問題,有沒有問題,(師父,那個覺以覺為量,這個覺是覺知的意思嗎),覺知到,那個識 以識為量的呢?,這個識可以說是意識認識到,就是認識到,認識到,見以見為量,看到,所以我們常講的見聞覺知,知就是識,這是統括我們一般的認識,所以一般就是說,你見識到了看到了就這樣,不要再加其他的貪瞋痴的,過多引生在裡面,這樣可以嗎,(量在這裡面是表達一個就夠了,夠的意思,見以見為量,就是你看到就夠了,不要再往深里去想?),對,看到就是到這裡,看到知道,順意不順意、可樂可愛,就是這樣就好了,不要再加後面的貪瞋痴進去了,就是到這裡為止,這樣可以嗎,(師父您能回到前面一頁,我就想再問一下,這一句說,亦非兩中間,是則為苦邊,它這個亦非兩中間,是要強調什麼嗎,它是要強調什麼,是需要強調一些什麼,錯誤的觀點,或者是提醒一些什麼?,說實在這個偈誦不容易真正的一字一句去理解,但是問題是,你如果從後面這些,你大概可能知道它是在指什麼,那你可以回去研究研究,再找師父來看看是不是這個樣子,那這個是則於苦邊,這個應該很容易,若汝非於彼, 彼亦復非此,這個可以去稍微了解一下,謝謝師父,再來,2 、一一住,這個講完應該時間也差不多,【爾時,尊者鹿紐(Migajāla)來詣佛所,鹿紐(Migajāla),這個,Migajāla的感覺像是日文,還是本來不是這樣讀,讀起來像日文,Migajāla,鹿牛,Miga就是鹿的意思,jāla其實是網,抓魚的或是抓蝴蝶的那個網,鹿紐就是鹿網,但是它這個網字,有點像欄杆的意思,它是什麼意思呢,它其實就是說一個地方把它圍起來,然后里面關鹿 ,那這個人為什麼叫鹿紐呢,很多時候古代都是用他的工作,或說他的地區,來叫他的名字,但事實上他是這樣叫可能不知道,但是經典上後來所知道就是說,這個人他可能就是這個工作,所以你看阿含經裡面是很多這一類的工作,比如說什麼刀屍聚落,剃頭的,磨刀的,都是這樣子叫法,我們要知道這麼一回事,好再來,他說【尊者鹿紐 來詣佛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說,有第二住, 有一一住。,彼云何第二住?云何一一住?」】,說實在,古代的祖師真的很不容易,他要翻譯,真的也是不太容易去翻,但是他已經盡他的能力去翻了,翻了之後,如果你不去查其他資料,你看,什麼叫一一住,一一住可能依個一個,住在一起,他的住可能是坐在一起,比如說坐車,一邊有兩個位置你們兩個坐在一起,叫做一一住,我們等一下看他是什麼意思,還有第二住,第二住是什麼東西,不清楚我們來看一下,【彼云何第二住?云何一一住?」,佛告鹿 紐:「若眼識、色,可愛、樂、念、可意,長養於 欲;,彼比丘見已,喜樂、讚歎、繫著住,愛樂、讚 歎、繫著住已,心轉歡喜,歡喜已深樂,深樂已貪 愛,貪愛已阨礙(繫縛)。,阨礙就是繫縛的意思,然後 ,【歡喜、深樂、貪愛、阨礙者, 是名第二住。】,就叫做第二住,【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說。,鹿紐! 有如是像類比丘,正使空閑獨處,猶名第二住。,所 以者何?愛喜不斷不滅故,愛欲不斷、不知者,諸 佛如來說第二住。】,我們來看一下,第二住叫做sadutiya-vihārī (共住),vihārī 就是住,你們看到後面這個,vihārī是住,動詞,那你們想到一個叫什麼,Vihara,Vihara是什麼,精舍是住的地方是名詞,所以名詞是住的地方,叫做Vihara,那這個vihārī就是動詞是住,然後呢它這個,Satudhya,有二第二的意思,但它也可以有共的意思,意思就是一起,有共的意思,然後 什麼叫一一住?,eka-vihārī( 獨住),Eka,獨一的,看到這個Eka,想到什麼,有沒有一個字,你們常常會想到念到看到,獨覺,Pratyeka,獨一,獨一,Pratyeka就是獨覺,獨一,這個叫做Eka vihārī,叫做獨住,所以這句話就是說,尊者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說,有第二住, 有一一住。,釋尊說有共住,然後有獨住,什麼叫做共住,什麼叫做獨住,佛告鹿 紐:如果你看到東西,它是可愛可樂的,而且長養欲 可愛可樂,然後系著、執着,然後產生種種的這種愛系,這個就叫做什麼,共住,那為什麼叫做共住呢,跟剛剛那個一樣,有第二(步)的想法,跟煩惱貪嗔痴相應的,這個叫做共住,然後佛陀又講了一句,【鹿紐! 有如是像類比丘,】,如果是這一類,就算是在空閒處,猶名第二住,【所 以者何?愛喜不斷不滅故,愛欲不斷、不知者,諸 佛如來說第二住。】,他說第一類你看到東西染着不舍,並不是見一見為量,它已經增加後面的(貪嗔痴),所以有第二個東西進來了,這個叫做一起,共住,或叫做第二住,那麼什麼叫做獨住,或是一住或是獨住?,就剛剛講的,見一見為量就叫做獨住,第二句他又說,還有一種人他是怎麼樣,喜歡在空閒處獨處,就是 ,有一種人喜歡常常去外面,東看西看然後產生染著,當然這個也是共住,另外一種,屬於現在的宅男宅女型的,所以獨住,就是說自己不喜歡太多party,喜歡比較清淨是好,但是有時候會走入另一種極端,他就是孤僻,不想跟人家在一起,那個智蕾,你是這樣嗎,那我覺得你不會啊,我覺得你來這邊,好像跟師兄弟們都處得不錯,但是關鍵點,你獨處沒問題,但是他關鍵點說,你獨處的時候,愛喜不斷不滅,愛欲不斷不滅,而且不知道諸佛如來說,也是第二住,因為宅男宅女他空閒的時候,他不是在想佛法,他在幹什麼,他可能在看電影,可能在上網,可能在搞東搞西的,那還是愛念不舍啊,所以我們話講回來,那你說師父,那到底是要,嘈雜的還是要比較空閒一點,是這樣子的,他的重點在於,你能不能怎麼樣,見一見為量,你能不能不要有第二住,關鍵點在於那個地方,但是相對來講,一般人來講,師父說過,還是避免,避免什麼,太嘈雜的環境,因為一般人容易受外界的影響,所以還是比較,屬於比較安靜的環境會好一點,但是也必須 意識到,不要變成,自己喜歡在空閒處住,這樣子的話,如果你不是跟佛法的正知正見相應的,還是有問題,因為現在有一些人,尤其是居士們修行,或是出家也是一樣,他雖然不喜歡嘈雜,但是他很孤僻,就是喜歡自己獨處,美其言叫做閉關,因為剩下幾分鐘師父,講個師父親自見過的笑話,以前我碰到一個同參道友問他說,尊者,沒有啦,沒有叫那麼偉大,你現在哪裡,我在哪裡哪裡,台灣的陽明山上 閉關住茅棚,哇 閉關住茅棚,聽起來這是多有修行,他說師兄有空來坐一坐看一看,你茅棚我也沒什麼好去的,他說沒關係來走一走,雖然叫茅棚也還可以,閉關住茅棚,我去到那邊一看,哇 這個叫茅棚,這個叫別墅都還嫌太小,但是美其名都叫茅棚,不過那麼舒適豪華的地方,可能他家境本來就不錯,所以就用一個別墅當茅棚,而且他孤僻也不像跟人家往來,但是這個不等於叫做有修行,所以大家要了解,嘈雜的環境對於修行不利,但是也要注意不要變成孤僻,這樣子對修行也是會有影響的,最好的方式就是,沒有必要的應酬不要去,但是修行的地方,跟同參道友要常常相處,互相勉勵,因為這個你才能學到東西,佛陀本來也是頭陀行的,他自己一個人,但是在他證悟成佛之後,建立僧團,佛陀都希望修行人住僧團,不希望你自己偷偷到處亂跑,所以大迦葉是屬於,比較獨覺的頭陀根性的,其實佛陀也告訴他說,你 儘可能初一十五都要回來僧團,雖然對大迦葉可能沒有太大的問題,不過佛陀是說,你這樣子的話,也可以幫這些師兄弟,也可以度這些師兄弟,那大家住僧團,也可以共進共勉,這樣各位了解,(這個一一住和四時住是一個意思嗎?),意思不大一樣,我們今天講到這裡,時間到了,請和掌,願以此功德,普及與一切,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
,《阿含經》講要,第110講,請合掌,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無上甚深唯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各位同學大家好,我們繼續來看《阿含經》,接續的上個禮拜,上個禮拜講到,六根對六境的一一住,一一住叫獨住,一一住是獨住,然後第二住叫共住,那麼一一住的獨住意思就是說心不攀緣,這叫一一住,叫獨住,心不攀緣不只說你自己喜歡獨處而已,有時候 雖然身獨處,但是心卻很多攀緣,那這樣也不叫做獨住,我們上個禮拜看過這個經文,但是後面還有沒有看完,我們來看一下他說,【尊者鹿紐(Migajāla),jāla,就是他是把那個鹿圍起來的那個網子,他的名字可能家裡養鹿的,所以叫鹿紐,【稽首禮足, 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說,有第二住, 有一一住。】,什麼叫第二住,什麼叫一一住呢?,【佛告鹿 紐:「若眼識、色,】,意思就是說,眼跟對色產生眼識,【可愛、樂、念、可意,長養於 欲;,彼比丘見已,喜樂、讚歎、繫著住,愛樂、讚 歎、繫著住已,心轉歡喜,歡喜已深樂,深樂已貪 愛,貪愛已阨礙(繫縛)。,歡喜、深樂、貪愛、阨礙者, 是名第二住。】,第二住叫共住,你跟什麼共住,跟貪染跟愛念,共住就叫做什麼,第二住,意思就是說,當你眼見色產生眼識,然後這個眼識會去執取,你所見到的這個,識然後增長貪染貪念,那麼痴也是,瞋也是一樣,如果是這樣的話,就叫做什麼,就叫做第二住,就是共住,因為你不是簡單的看到東西而已,你有貪染跟貪染共在裡面,一起在裡面,那個就叫做共住,那麼,【所 以者何?愛喜不斷不滅故,愛欲不斷、,不知者,諸 佛如來說第二住。】,就叫做共住,這裡第二住叫做共住,那什麼叫做一一住呢,【「若有比丘,於可愛、樂、念、可意, 長養於欲色;,彼比丘見已不喜樂、不讚歎、 不繫著住,不喜樂、不讚歎、不繫著住已,不歡喜,不歡喜故不深樂,不深樂故不貪 愛,不貪愛故不阨礙。,不歡喜、深樂、貪 愛、阨礙者,是名為一一住。】,這樣才叫做獨住,意思說,當你 眼見色,看到你喜歡的東西,但是你能馬上警覺到,把這個喜歡的貪染不要讓它持續的延伸擴大,如果你能這樣住的話,就叫做獨住,或叫做一一住,為什麼叫做獨住呢,因為你不跟貪瞋痴所共,你只是見到看到喜歡,知道這喜歡的,這是好的這不錯的,就這樣就好了,不要進一步起貪染,這個就叫做獨住,這樣了解他的意思嗎,【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說。,鹿紐! 有如是像類比丘,】,他說這樣一類的比丘,【正使處於高樓重閣, 】,如是相類比丘是什麼,像這樣的比丘,【正使處於高樓重閣,猶是一一住者。,所以 者何?貪愛已盡、已知故,貪愛已盡、已 知者,諸佛如來說名一一住。」】,他說如果是這 類的比丘,這種比丘,哪怕他是住在什麼,豪宅裡面,他也叫做什麼,獨住,一一住,因為這種比丘或這種人,他住在豪宅裡面,他不會對,豪宅的任何華麗華貴的東西起貪染,所以 這個也叫做什麼,一一住,也叫做獨住,那麼他上面也講到說,有第二住,這個是前面,他說【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說。,鹿紐! 有如是像類比丘,】,意思就是說,他對看到的東西他都會起貪染,那麼這一類的比丘,【正使空閑獨處,猶名第二住。,所 以者何?愛喜不斷不滅故,愛欲不斷、不知者,諸 佛如來說第二住。】,那麼這個是從個人的一個 ,就是六根對六境起貪染,不起貪染來看,所以你要是六根對六境,看到好的東西不起貪染,看到不喜歡的東西不起厭惡的話,你能夠做到這樣的話,那這個都叫做什麼,獨住,那這時候呢,不管你是在哪裡,你都能夠獨住,那麼另一方面呢,如果你六根對六境,很容易起貪染的話,那在這個狀況之下,就算是你把自己孤立起來,自己住在一個沒有人的地方,就只有自己這樣住,那個還是叫做什麼,第二住,還是叫共住,那麼這裡呢,要談到一個生活上的一個問題,第一個,獨處當然是好,因為獨處比較沒有干擾的生活,相對來講,樸素的生活,當然對修行是比較有幫助的,但是我們要了解,為什麼師父會說,相對樸素的生活對修行是比較有幫助的呢,因為我們的人,尤其是初學者,很容易受外界環境所干擾,我們容易受外界環境所干擾,所以對於初學者來講,外界環境,你的生活越樸素,對你初學的修行是越有幫助的,這樣各位了解嗎,這就是為什麼說我們很多出家人,尤其是我們剛出家,師父以前剛出家的時候,一定要在僧團,而且不能隨隨便便跑出去,因為你在僧團裡面呢,相對來講是比較依法而薰習的,相對來講是單一的,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是環境提供你一個獨住的機會,所以這裡獨住並不是你自己一個人,這是怎麼樣,儘量的不與貪瞋痴的相應的,所以在 初學裡面,僧團提供你一個相對樸素的生活,正法薰習的生活,所以他提供你一個相對獨住的機會,一一住的機會,那麼一般在外面呢,由於外在的環境條件太複雜,你容易受到干擾,所以 你容易被外面的五欲所影響,因此 複雜,受影響多的這個環境,就容易讓你起共住,就是起煩惱貪瞋痴,所以 我們那個時候不能隨便跑出去,一跑出去,花花世界,過去還沒出家的那些憶念觀想,還有那些環境都回來了,所以這是一個相對 初學者的一個環境,另外,師父要談另外一個問題就是說,很多人以為獨住,就是自己閉關起來,自己把自己鎖起來,不要跟外界去接觸,這個也是一個問題,因為 你如果不聽經不聞法,不了解獨住的用意到底是什麼,也不聽經聞法,你把自己關起來,其實 不但對正法的薰習了解沒有幫助,而且容易變成什麼,宅男宅女,變成宅男宅女還好,為什麼說變成宅男宅女還好,你只是宅一點你還沒有精神問題,如果你不變宅男宅女,那就會變成精神有問題,因為人,必須要有六根對六境,然後六識的長養,那這些看你長養,你要去長養五欲世俗的,還是你要長養正法的,所以人是不能把自己關起來,也不能只自己過自己的生活,因為這裡說,如果你的五欲不斷,你的六根對六境的,這種六塵的東西不斷,你就算是把自己獨隔離起來,你還是什麼,還是叫共住嘛,也不能叫一一住啊,那現在呢,宅男宅女你以為他把自己關起來,就真的生活很單純嗎,不是,宅男宅女把自己關起來,都在幹什麼,上網嘛,都在上網,不然打遊戲,不然就看連續劇,不然就跟很多的網友聊天嘛,所以事實上呢,他只是換個形式,轉換的形式,過複雜的生活而已啊,他身體沒有複雜的生活,但是他憶念上跟這些網絡上,還是複雜的生活啊,所以他並沒有真正獨住 ,以前我們還在佛學院的時候,因為那時候網絡沒有那麼發達,所以我們都開玩笑,我們在談閉關,你們都知道閉關嘛,誰不知道閉關是什麼,閉關呢,就是把自己關起來,不是啦,就是說寺院,或哪一個地方有那個關房,就是你可以發願,進去十天半個月甚至長則,半年一年兩年三年的都有,你在裡面呢,不要跟外面接觸,然後人家護關會準時送飯給你吃,那你說師父那閉關在裡面幹什麼,那就看啊,你可以閉各種關,比如說你可以閉禪修觀,那麼你就是在裡面就是 打坐,你只是打坐打坐跟經行,其他不用管,飯菜自然人家會送來,可能送到你門口,送一個開口送進去,你 吃完飯啊,那個碗啊什麼,就放在,人家會收走,那你可能是閉禪關,那麼還有閉什麼關,有些比如說閱藏,導師就曾經做過這樣,閱藏就是說我這三年,我要把三藏十二部都看過一遍,那我就安排我的功課時間,那你也可以在裡面經行嘛,運動運動,最好的關 就是一間小房子,還有一個後院,那你只要不 離開這個院子這樣就好,你可以在院子裡面走來走去,那不要跟人家交談,看到籬笆外面有人,不要跟人家交談,你就繞,經行時間到安排功課,比如說幾點幾點要看什麼,你就看三年把藏經讀完,閱藏,那麼還有一些就是說,比如說有什麼,閉法華關的,他就是說,一字一拜誦法華經,然後一字一拜,一個字一拜就把它拜完,反正各式各樣的都有,你就是關在裡面不要動,就是做你該做的,那麼我們以前曾經開玩笑說,還有一種關,那時候,沒有網絡那麼發達,那麼我們都會開玩笑說,如果你閉的話你要閉什麼關,你說閉什麼關,不是我說,如果你叫我關半個月我也可以閉,但是有一個條件,武俠小說整套給我準備好,就閉武俠小說關,金庸的、古龍的全部給我準備好,一整套的一個都不能落,我關個十天半月一點沒問題,這個叫做閉武俠小說關,還有閉漫畫關,以前有很多漫畫,什麼七龍珠,什麼藍球,反正各式各樣的,灌籃高手這些,這些以前師父還沒出家都看過,另外 ,那時候開玩笑還有一種關,那個時候因為電腦不發達,還有我們,所認識到的裡面還有一種錄像帶,很粗很大那種錄像帶,我們就說你載一卡車的錄像帶,裡面很多種電影,那種的時候還是那種塞進去,說那個你只要載個一卡車,因為那個大那麼粗一個一卡車進去,十天半個月沒問題,那如果你是這樣的話,你是不是身體上表面是獨處,但是你不能說你是獨住啊,還是一一住啊,因為你還是色聲香味觸法很精彩,我們以前就會有這個問題,所以大家要知道說,這個經典就告訴你,你 沒有正法薰習,你是不能自己隨便亂閉關的,因為,要麼你就是宅男,就是看東看西的,這個為什麼還好,你還有東西可以寄託還有看,如果沒有的話,很多會變成精神病,很多會精神病,所以以前都說,如果你沒有一定的教法,還有這種精神毅力的根機的話,你不能閉關,因為你會發神經,導師曾經跟我們說過,他以前在一個寺院,那個寺院在山上,那時候他們都要走路,走很久走一兩個小時,走進去,下山也要一兩個小時走進來,他說那個山上,這個小路旁邊,都有很多那種閉關的茅棚,不是寺院的,是很多出家的,自己到那邊蓋一個小茅棚,然後自己在那邊閉關,他說他常常會經過一兩間茅棚,明明就是住一個人而已,他常常聽到有人在對話,他不是說神鬼啦,他意思是說裡面的人,可能已經有精神病了,就是自己在跟自己講話,然後他每次聽到都一定有問題,然後就快部經過,趕快走,他就說什麼,如果你沒有一些正法的薰習,沒有精神的食糧,跟人家的一些互動的話,很容易產生精神病,所以佛陀時代,最早開始的時候,有很多的頭陀行,但是佛陀也告訴大家,頭陀行很不容易,他的各種觀念,還有他的自制能力,自控能力要非常的高,但是一般沒有這種根機,而且頭陀行如果觀念錯誤的話,也會產生很多問題,因此佛陀開始 建立僧團,所以他希望修行人,真正要修解脫的,儘可能的要求來住僧團,那麼住僧團,他有正法薰習,有同參道友,然後有師父有老師,就會教導約束,讓你去修戒定慧,雖然說還是有人,但師父說過這是正法的薰習,不是複雜的無意的薰習,所以雖然 僧團有很多人,但是他還是叫什麼,叫什麼住,他還是屬於一一住,而不是共住,這樣各位了解嗎,所以你們如果常常有人說,修行就是要心清淨,所以你到哪裡都能修,戒境練心,所以我都住在紅塵五濁裡面,在酒吧裡面,在什麼裡面呢,我這個心是如如不動的,如果你有遇到這類的人,那個叫做什麼,胡說八道,這是五濁紅塵自己沾染不舍,然後假界一些冠冕堂皇,很高的這些界口跟理由,來談論這些事情,我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碰到,師父從出家到現在,三十幾年碰過太多這一種,尤其是在家的老師,在家的活佛,在家的上師,最喜歡搞這一套,出家有,但是出家相對少,為什麼師父說出家相對少呢,因為戒律你本身,就是你就沒辦法去,去過戒律這一關,戒律就是寫得很清楚,你自己瞎掰都沒有用,因為至少你還有僧團,還有戒律的管子,但是在家人那些,在家真真喪失的,完全跳脫出戒律那一塊,自己搞什麼,東搞西搞,就搞自己的,所以這些一定要住意,這是從這個經裡面我們所要,理解跟體會到的,一些我們現在會發生的修行,跟一些現象,有沒有什麼問題,可以,沒問題我們再來看,3、六根門頭好修行,這個就是師父講過好幾次,但是為什麼還得講,因為現在在講六根,以前在其他地方講過這個經,至少看過兩次,這次至少是第三次,可能四次也不一定,但是這個很重要,因為師父每次問進修,他都會講六根 講滅熾然,我們來看它怎麼說,六根門頭好修行,我們再講六六,【有一次,尊者富羅那請示佛陀:,「世尊曾教 導『現見法』、『滅熾然』、,『不待時』、 『正向』、『即此見』、『緣自覺』。,世尊! 你以前所說的這一些到底是什麼意思?】,就這麼多,【『現見法』、『滅熾然』、『不待時』,『正向』、『即此見』、『緣自覺』。】,世尊這一些是什麼意思,【佛陀回 答:「很不錯啊!富羅那!】,這個是師父的白話解釋,你們讀起來跟古文好像不太一樣,這些是師父的白話解釋,然後他說,【「很不錯啊!富羅那!不懂的就是要能提 問。,當眼睛看見東西的時候,能覺知到所看見的東西,進一步能覺知到貪慾的生起,能清楚明白我現在看到的東西,叫做眼見色,就叫做現見法,並察覺到,眼見色時生起貪慾,這個就叫做,現見法】,所以這裡講到兩件事情,第一個,因為他是講六六,六根對六境講得比較細,他說你要在六根門頭上下功夫的話,第一步,你要先確認,你眼睛有看到東西,你不要迷迷糊糊的,你到底有看到沒有,你有沒有看到靜虛,好像有,你到底有沒有看到,又好像沒有,就是說第一個,我們看到東西,我們要確認我們確實看到東西,不是我們自己的胡思亂想,我們看到東西,第二個,看到這個東西之後,你是起貪、起瞋,還是什麼,你是喜歡的不喜歡的,還是無記的,你是有貪嗎?有瞋嗎?,你要清楚的明白,不管是起貪起瞋,你都要清楚明白,所以這是兩個層次,一個是有沒有看到東西,有看到先確認,有看到東西呢,這個就叫做什麼,我們以前講的身念處,就是先確認明白,你六根對六境有沒有明白看到東西,這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說,那你看到了是喜歡不喜歡,喜歡起貪,不喜歡起瞋,還是沒有所謂的喜不喜歡的問題,你要先確認有沒有這樣的問題,那如果你能確認的,這個就叫做什麼,現見法,所以你要在六根上下功夫,你要先有現見法這樣的一個層次,一個步驟,這是第一步,叫做現見法,什麼又是『滅熾然』、『不待時』、 ,『正向』、『即此見』、『緣自覺』?,當比丘見到事物,清楚明白所見的事物,但對所見的事物不起貪,清楚明白自己所見的事物,也真實察覺自己對所見的事物不起貪,這就嗔作『滅熾然』、『不待時』、 ,『不待時』就是現在 馬上的,『正向』就是正確的引導,『即此見』就是客觀的,『緣自覺』是可親身的體驗,耳聞聲等其他的根對境時,也 是同樣的道理。」,意思就是說,你起貪了,而你知道了,這個叫做什麼,『即此見』,有沒有看到,『現見法』,那麼你知道之後,你必須要馬上,把它降伏,起貪的讓它不起貪,起瞋的讓它不起瞋,如果能夠這樣子做的話,你不起貪了,明白事物所見的,也真實觀察到自己所見的事物,然後能夠降伏不起貪的,這叫做滅熾然,為什麼叫做滅熾然,五欲熾盛,五陰熾盛,而且這個熾然就是煩惱的意思,貪瞋痴都是煩惱,你察覺到自己在眼見色的時候起煩惱了,然後你把它降伏了,這個叫做滅熾然,它就叫做滅熾然,然後呢『不待時』,『不待時』,為什麼是『不待時』,別等待,馬上就要做,你不能說沒關係啦,我現在很喜歡啦,先喜歡喜歡,回去再來打算,它意思說你馬上就要降伏,馬上就得降伏,還有『正向』,就是正確的引導,那你為什麼能夠這樣子做呢,你為什麼能夠有這樣正思維薰習呢,你為什麼可以有正確的引導呢,因為你知道我要去降伏它,那必定你之前薰習過,知道這樣下去會產生大問題,所以你覺得我要去克制它,有人可能沒有做正確的引導,那你為什麼能夠,做正確的引導叫做正向呢,正確的觀念正確的引導,因為你平時都有在聽經聞法,平時有在養成知見,所以當你這樣子,面對這樣的時候,你就能生起正見,能夠做一個正確的引導,正確的引導,因為 有些它告訴你,我們不要去看,但是它的不要去看的觀念可能是錯誤的,等一下我們在講外道的,不要去看的觀念,所以這個叫做正確的引導,『即此見』是客觀的,就是說你知見,認識還有你生起的,這是一個客觀的,不是別人告訴你才這樣子,你自己是要親自去了解的,是客觀生起的,還有就是『緣自覺』,是親身體驗的,不是只是人家告訴你而已,你們現在聽,師父是師父告訴你,但是當有一天你去外面,看到做的時候,是你親自去做的,就不是人家告訴你而已,比如說,打坐 輕安生起,可能是師父告訴你的 ,你也認可有這樣一件事,但這個並不是『緣自覺』,因為這只是人家告訴你,你也認可而已, 但有一天你打坐,有相似的輕安,不錯,確實有這樣 這個叫做『緣自覺』,所以當你自己,去坐的時候 你有這種體驗,這個就叫做『緣自覺』,耳聞聲等其他的根對境時,也 是同樣的道理。」,這個就叫做六根門頭好修行,有沒有什麼問題,沒問題,現在師父跟大家談一個比較現實貼切的切身的問題,什麼現實貼切切身的問題呢,師父現在在教阿含經,知道嗎,阿含經呢,既現實實際操作,但是他的要求又有點高,他的要求那種高呢,是現實可以體會到的高,你不一定能做到,但你可能可以想像到他的高,很多經典它為了起信,會講很高妙的東西,但這種高妙的東西呢,你是想不到也感受不到的,你只能在你的理想當中,然後朝着那個方向目標去前進,那一種都是起信用的,但阿含經呢,這是現實的貼切的,有可能做得到的,但是這種有可能做得到的,他的境界相對來講就現實來講是蠻高的,我問你,這個現在講的這個東西,容易嗎,不容易,但問題是有沒有可能做得到,是有可能的,只是不容易,這樣各位了解嗎,所以相對來講會讓你覺得這個太難,那麼有一些經典呢,比如說大乘經有一些經典,他是講起信用的,他可能用佛菩薩的神通,然後講的很玄妙的這種神通,佛菩薩的境界,但是這種是不是境界很高,但是不是在你的生活裡面的,這種境界很高,是不是在你的生活裡面的,不是他都是在生活以外的,一般人有沒有可能做得到,是做不到的,所以這種 是起信,讓你嚮往起信用的,所以基本上來講,你不會去考慮他到底難不難,能不能做得到,因為既然是嚮往的,你就不可能說那我能做得到嗎,基本上你不會去問這樣的一個問題,你只能說期望我未來,朝那個嚮往的目標,最終久遠劫後會實現,比如說,一個教籃球的,你現在一個小學生,你想要打籃球,那麼你看了NBA的籃球明星打籃球,你很嚮往,那個東西難不難?,很難啊,但那個東西現在在你的境界裡面,等於是神一樣的東西存在,你只能嚮往你不會去覺得那個難不難,因為那個根本是你的境界以外的東西,現在你要開始學籃球,你跟你的體育老師學,體育老師算是蠻厲害的,但是體育老師在你的眼睛,裡面不是神一樣的存在,是現實很厲害的人,那你會覺得說,我有沒有可能在一段時間以後,像籃球老師這樣的一個程度,有可能,但你會覺得那個很困難,因為你會覺得很困難,是因為你有可能達得到,但是不是那麼容易,這樣各位了解嗎,那師父現在要跟大家,談的這個東西是什麼呢,也就是說,你們現在學了這個之後,會有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師父,這個太難了,太難了,我怎麼去做,師父告訴你,這個是給你一個可以去實踐的目標,是可以做得到的一個目標,往這個目標去前進,而不是讓你短期間內,馬上就可以達得到,而且有一個遵循的方向,可以讓你往這個方向去做,就好像你的體育老師,你不可能去跟ABA的球星學籃球嘛,你必須是跟你的體育老師學,體育老師就是你現前的一個目標,指導你一個前進的一個目標,一個方向,同樣的,師父必須要講,就算是你現在,沒辦法馬上做到,而且你現在馬上去逼自己,也是不大符合現實的,但是至少,如果你想修行的話,師父可以給你這樣的一個方向跟啟示,讓你朝着這個方向,多多少少可以去實踐,這樣各位了解嗎,免得我們的一向修行,都只是把它落在於很簡單的,念經、拜佛、禮佛、念咒,都把它立足在,這樣子叫做修行,事實上呢,那些不能不叫修行,那些都是方便之道,都是輔助的,如果你修戒定慧,六六法門,不能不運用,六六法門就是在修戒定慧的入門,這樣可以嗎,那麼另外一個就是說,你千萬不要馬上用這樣子去要求自己,然後跟師父說,師父,我覺得很抱歉,我說抱歉什麼,師父講的我覺得很對,我都沒做到,我覺得很痛苦,很難過很懺悔,那以後師父,我不要來了,那這又落入另外一種極端,我不是叫你拿這個來審視自己做標準,講過這個只是,讓你有願意修學的話,讓你學佛,有一個真正修行應該要朝什麼,方向怎麼去做的一個指導方針,這樣各位同學,了解嗎,才不會佛教那麼好,教法那麼好,但是 東談西談,談到最後 每次一談,修行就是談的一些方便的入門之道,就是誦經拜佛禮佛,然後就是持咒,就是這個持幾萬遍,那個持幾百遍的,就是變成這個而已,問題是如果你一直都不照這樣去做,你誦再多,你只能是怎麼樣,累積點善根,累積點宗教情操,如果你從來不去檢視,你的六根對六境的話,那麼老實說你 修行真的沒有真正的入門,講到這裡,有沒有什麼問題,佛教裡面,有時候會說關閉你的根門,什麼叫根門,六根,六根為什麼是門,因為六根是吸收資訊進來的,所以它像一個門窗一樣,可以讓外面的東西吸收進來,所以叫做根,<u>1清清浅浅qqqqq</u>,那麼佛教裡面常常講關閉根門,庇護根門,但是佛教講關閉根門,佛教講庇護根門,不是說眼睛遮起來不要看,不是說嘴巴封起來不要講話,不是說不要吃東西,也不是說不要聞,那這種庇護根門,當然不是佛教所用的,而且是有點錯誤的,那麼現在我們來看,佛教講庇護根門,它的庇護根門是什麼意思,先來看難陀的這個庇護根門的經典,他說,【諸比丘!而今難陀關閉根門,飲食知量,初夜、 後夜精勤修習,正智成就,堪能盡壽純一滿淨, 梵行清白。,彼難陀比丘關閉根門故,若眼見色, 不取色相,不取隨形好。,若諸眼根增不律儀, 無明闇障,世間貪、愛、惡不善法不漏其心,生諸律儀;防護於眼、耳、鼻、舌、身、意根,生諸律儀,是名難陀比丘關閉根門。】,這個經當然不是只有這樣,前面還有一堆,這個經師父以前也引用過,就是禪修的前方便,如果你要打坐禪修要坐得好,這些你必須做得到,他說,第一個,庇護根門,你能庇護根門,那你戒定慧都容易修,那後面他有講庇護根門,他也有解釋,是什麼叫飲食知節量,還有第一個飲食知節量,意思就是說在吃的方面,不要好吃的就吃的一堆,大吃大喝,要限制你的飲食,不要好的吃一堆,不好的不吃,這個叫做挑嘴,所以他比較平等觀,每天就吃這些東西,長養我們的身體這樣就夠了,這個叫做飲食知節量,而且吃太飽,肚子餓都不容易打坐,吃太飽肚子餓都不容易打坐,因為吃太飽會昏沉,吃太飽會昏沉,肚子餓會掉舉,不要騙師父,為什麼,因為師父也是這樣走過來,為什麼肚子餓會,為什麼吃太飽會昏沉,很簡單嘛,現在都知道,血液往肚子裡面沖,頭腦缺氧缺血液代謝,所以你吃飽飯半小時內馬上去打坐,你一定會昏沉,為什麼肚子餓會掉舉,你想吃嘛,昨天的便當,那天誰做的包子還挺好吃的,所以飲食知節量不是不要吃,而是適當的飲食,讓你不能太餓,不能太飽,所以會有這樣的一個問題,再來,【初夜、後夜精勤修習】,意思就是說,你不能睡太飽睡太長,但是你不能不睡,我告訴你,如果說不倒丹或是不睡覺那是錯誤的,一定得睡覺,但是不能睡太久,在印度的習慣,出家人睡四個小時,那你不要說師父睡四個小時,那我今天回去,要好好休息就睡四個小時,不是,那是以前出家人,他的生活調整得非常好,那你現在睡六個小時也可以,基本上師父是睡六個小時,大概就是這樣,如果我是十一點睡,我大概就是五點多就起來,如果是十點睡,可能四五點就起來,大概就是這個樣子,所以 現在我們沒辦法跟他比,但是 你不能蒙頭大睡,睡到什麼都不知道,你也不能不睡,不睡身體一定會出問題,所以他就說初夜後夜,為什麼叫初夜後夜,中夜,中夜要睡覺,四三十二,因為晚上分三個 時段,每個時段四個小時,所以四三十二,白天也三個時段,每個時段四個小時,所以中夜剛好是睡覺的時候,你可以有四個小時睡覺,初夜後夜你要起來精行,其他時間要聽經聞法,打坐或是托缽,還有正智成就,這個就是要聽經聞法,然後有正確的觀念,【堪能盡壽純一滿淨, 梵行清白。】,第一個他講難陀關閉根門,不是把眼睛閉起來,而是難陀 怎麼樣,他的閉戶根門是眼見色不取色相,不取色相不是說看不到東西,有看到東西,但是他不取色相是,不要對他的形狀好壞產生喜惡,所以他叫做不取隨形好,什麼叫不取隨形好,他長得也可以,或是說這棵樹長得漂亮,或這台車形狀很漂亮的,我就喜歡,這是形好嘛,長得醜丑怪怪的,不是我所喜歡的我就討厭,但當然喜不喜歡好不好,這個人的,但他重點在於合乎你味道胃口的,你不能取貪愛,不合胃口的不能取憎恨,這個叫做不取隨形好,【若諸眼根增不律儀,無明闇障,世間貪、愛、惡不善法不漏其心】,因為他說,如果諸眼根增不律儀的話,不律儀就是產生貪嗔 痴,那麼就世間無明障礙,那麼如果不是的話,世間貪、愛、惡不善法就不會染污其心,然後,就可以【生諸律儀;,防護於眼、耳、鼻、舌、身、意根, 生諸律儀,是名難陀比丘關閉根門。】,他的庇護根門不是把眼睛閉起來,是我們照樣可以看到東西,見聞覺知,但在見聞覺知當中不取其形好,而產生無明貪瞋痴,這樣可以嗎,有沒有什麼問題,大概我們所知道的,這個叫做庇護根門,當然這個經很長,他會先講什麼叫做庇護根門,接下來叫做飲食知量是什麼,然後初夜、 後夜、經行又是什麼,然後正智成就又是什麼,他後面都會講解,但是 這個經我們比較重在庇護根門,所以執取這一段,講到這裡有沒有什麼問題,眼根增不律儀,什麼叫諸眼根增不律儀,眼根,看一看不叫破戒、犯戒,當然就犯律儀意思就是說,如果看到了增長貪瞋痴,那個就叫做不律儀,這樣可以嗎,如果你眼根增不律儀的話,就是無明貪,就是會 無明障礙,但是反過來,這邊應該是一個逗點,這樣反過來就是說正確的應該是,【世間貪、愛、惡不善法不漏其心】,這裡應該是逗點,這裡應該是逗號,這裡那個把它弄逗號,這不應該是頓號,無上修根與外道修根,這個經文很有趣,我們來看看它是怎麼有趣,無上修根與外道修根,【一時,佛住迦徵伽羅牟真鄰陀林中。】,迦徵伽羅牟真鄰陀林中,這個真的是有夠長的,不過你大概知道有這麼一個地方就好了,【時,有年少名 欝多羅,是波羅奢那弟子,這欝多羅,很多都叫欝多羅,他的巴利或是梵文叫做,Uttra,Uttra,這個很多名字都叫Uttra,【是波羅奢那弟子,來詣佛所,恭敬問訊已, 退坐一面。,爾時,世尊告欝多羅:,「汝師波羅奢那 為汝等說修諸根不?」,欝多羅言:「說已,瞿曇!」】,因為他是外道,而且他可能是婆羅門,【佛告欝多羅:「汝師波羅奢那云何說修諸根?」,他說你師父有沒有叫你要修根?,他說有,那麼佛陀問說,你的師父怎麼教你修根呢?,【欝 多羅白佛言: 「我師波羅奢那說:,『眼不見色,耳 不聽聲,是名修根。』」】,他說什麼,眼睛不要看,耳朵不要聽,你沒有看到四隻猴子,有沒有看過四隻猴子,的那個,第一隻猴子把眼睛遮起來 ,第二隻把耳朵塞起來,第三隻把嘴巴捂起來,第四隻呢,是真的還假的,第四隻把手腳綁住,是不是有看過這樣的猴子,是四隻還是三隻,第四隻是把手腳綁起來,不是,三隻,眼耳口不聽不看不說,當然不聽不看不說,你可以有不同的解說,一般就是不聽不看不說,這裡他說什麼,不看不聽,他說,雲和修諸根,欝多羅白佛 ,我師波羅奢那說:『眼不見色,耳 不聽聲,是名修根。』,反正一句話,就沒看到、沒聽到,那就沒事,他是這樣,他的意思就是反正不看聽那就沒事,不,確實啦,有時候我們覺得很煩的時候會講說,算了算了不看,算了算了不要跟我講這些,不聽,不看不聽就沒事,或許在某些狀況下有對治的作用,但是它不是根本的修行方法,他說不聽不看就叫修根,【佛告欝多羅:「若如汝波 羅奢那說,盲者是修根不?,盲者是修根不?,那盲者,那眼瞎的人不就是修根了嗎,【所以者何?如唯盲者眼 不見色。」】,如果你說不看不聽就是修根的話,那天生眼瞎的那就是修根,就表示他有修行,那很明顯是不對,接下來更有趣,【爾時,尊者阿難在世尊後,執扇扇佛。】,那什麼意思,因為可能印度天氣很熱,阿難是侍者,侍者在後面幹什麼,拿一個扇子 幫忙扇佛,因為他是侍者,侍者要做的事情,還好現在不需要,現在有冷氣有暖氣,不然現在當侍者可能沒有人要當,還要拿那個在那邊扇,他在後面扇,尊者阿難欝多羅,他在後面扇,他聽到了佛陀說,那你眼瞎的不就是修根了嗎,然後 ,尊者阿難就順便補了一句,補刀補了一句,補了一句,【「如波羅奢那所說,聾者是 修根不?】,那照你這樣講那瞎眼的就修根,那聾子就修根,【所以者何?如唯聾者耳不聞聲。」,爾時, 世尊告尊者阿難: 「異於賢聖法律無上修諸根。」】,修諸根意思是什麼,真正的要成為賢聖的,真正的修根不是這樣子,跟他前面講的這個是不一樣的,這個叫做無上修根,不是說你耳朵不聞眼睛不看就沒事,後面怎麼說呢,【阿難白佛言: 「唯願世尊為諸比丘說賢聖法律 無上修根!】,他可能不是跟這個人在講話,可能有很多徒弟比丘們都在下面,阿難就說,「唯願世尊為諸比丘說賢聖法律 無上修根!,諸比丘聞已,當受奉行。」,佛告阿難: 「諦聽!善思!當為汝說。】,阿難就請佛說那修根怎麼修,阿難就請佛說,第一個,【緣眼、色生眼識,見可意色,欲修如來厭離,正 念、正智。】,他說什麼,以眼根為緣,而眼見色生眼識,見可意色,見可意的喜歡的,然後呢,欲修如來厭離,正 念、正智。,意思就是說,你不能起貪染,而要厭離他,師父講過厭離不是討厭,是不起貪染的意思,然後 要保持正念正知,這個叫做修眼根,這叫修眼根,再來,眼色生眼識不可意,現在是不可意,欲修如來不厭離,正念、正智的話,你不能討厭,你不能厭離,你見到好的你不能貪染他,你見到不好的你不能厭惡他,第三句,眼色生眼識可意不可意,欲修如來厭離、不厭離,正念、正知,上面是見可意,第二句見不可意,第三句先可意後不可意,第四句,【眼、色緣,生眼識,不可意、可意,欲修如來不 厭離、厭離,正念、正智。】,先不可以,再來可以,所以不可以討厭,第二,再來不可以厭離,這個叫做正念正知,等一下我會說它到底是怎麼回事,但是你們讀到這裡知道怎麼回事嗎,知道,不錯,修根,根的修得不錯,再來,(5)【眼、色緣,生眼識,可意、不可意、可不可意,欲修如來厭、不厭俱離,捨心住、正念、正智。,如是,阿難!若有於此五句,心善調伏、,善關 閉、善守護、善攝持、善修習,是則於眼、色無上 修根。,耳......鼻......舌......身......意、法亦如是說。,阿難!是名賢聖法律無上修根。」 (雜828)】,這個是把它講的更詳細一點,那麼怎麼回事呢,後面五句,我們先來看,還有幾分鐘,我們先休息一下,再回來看,先休息十分鐘,剛剛他所講的,好像很複雜,但是你把它弄一弄簡要化,其實很簡單,它就五句,第一句眼見色,然後生歡喜,那生歡喜就會貪着,這個時候要修什麼,修厭離,然後 正知正念,這是第一句,第二句,眼見色生不歡喜,會生嗔,這時候要修什麼,不厭離,就是不要去討厭他,然後 正念正知,第三句,眼見色先歡喜,後不歡喜,先貪後嗔,先修厭離,後修不厭離,正念正知,我先講完,等一下再來分析現實狀況,眼見色先不喜歡,後生喜歡,先嗔後貪,先修不厭離,後修厭離正知正念,第五句,眼見色,先歡喜,次不歡喜,後無前二,先貪次 瞋後痴 先修厭離,然後 ,次修不厭離,後修捨心,正 念正知。】,那麼現在師父來談一下,如果這樣念過那就算了,讀這個經你就沒有真正讀到什麼,師父會跟大家談一下,前面這兩個因為常講比較沒問題,第三個,眼見色先喜歡後不喜歡,先貪後嗔,先修厭 離,後修不厭離,正念正知。,你們覺得現實生活有這樣的問題嗎,有,誰要舉一個具體的現實生活的問題,會產生的,靜修你要不要分享一下,(好的師父,就是假設買了一個手機,然後先花了好多錢,看着愛不釋手,但時間一長覺得功能太複雜了,就不喜歡了),是,買一個iPhone挺好的,後來人家廣告說華為更好,就一直想辦法把這個弄掉,去買一個華為,然後到處說這個送給你要不要,這個給你好不好,不要,我們有嗎,有,有沒有iPhone,新的不要的,跟靜弟講一下,很多人是這樣子,他剛才看這個挺好的,喜歡的不得了,結果真的買了回去,從來沒有用,你那天不是買了什麼,不用啊,那個又什麼啦,其實不適合我,不適合你買什麼呢,人總有錯誤嘛,其實真的是在生活中這種挺常見的,例子家裝了那個投影儀,在裝的時候,當時的建築師就說,我覺得你們不會用,果不其然,裝了一年沒用過 ,其實我們常常是這樣子,看到新的,會有一百個理由覺得它很好,一直想要買想要用,其實真的就像你講的,很多時候買回去,其實根本真的不需要,從來沒用過,常常是這個樣子,所以先喜歡後討厭,我們生活上太多是這樣了,對物質對人事對什麼都是這樣,第一天去,這個老師好好,多幽默多怎麼樣,如果早有這個老師我就多喜歡上學,結果第二天被老師懲罰,回去開始覺得,這個老師真的又沒有怎麼樣,開始罵,常常是這樣子,以前談戀愛也是這樣,五次是不是,喜歡了,追到了,其實還沒追到,優點很多,追到了都是缺點,先貪後嗔,我們生活上太多這種事了,太多了這樣子,那有沒有先嗔後喜,先不喜歡後生喜歡的,有沒有,有啊,人事物都是這樣子,既然你回答那麼大聲,你有沒有什麼實際的例子,跟淨修沒有關係,沒有,就是 ,舉眼見色這個例子,還是說六根,是長生活什麼東西,會讓我們在某些事,先不喜歡後來喜歡的狀態,我們現在是在講,第四個,不是第三個,那第三個就麻煩了,先喜歡後不喜歡,來你先一下說對佛法,先不喜歡後喜歡是怎麼樣,你具體你自己的一些,(弟子的親身經歷,可能有些師兄知道,第一年工作掙了工資,然後就跟朋友出去玩,然後到了一個景點,一個寺廟,進去以後差點就沒出來,出來以後錢包都扁了,然後才反應過來,反正就不是太歡喜了),肯定是不歡喜,(以後見到也敬而遠之,很害怕,離遠一點,可能進去是王健林,出來是王大拿,就算了吧,所以但是現在不是這樣的,因為那時候就是可能有一些不好的,那也不是正統的寺院,進去就叫你弄那個燒香,買什麼買那個 ,無緣無故就花了幾千塊,然後不走還不行,你沒有花還不能走),那個叫什麼,福建很多,其實有時候就會這樣,這個有時候老實說,師父所知道有時候跟出家人,沒有太大關係,因為看廟的這些,都是某一些集團或政府的,跟出家人真的沒太大關係,甚至你會看到很多出家人都是職業的,那個不是真正的出家人,但是這個會讓很多人對佛教起誹謗,那確實會有這個問題,那後來,(後來生歡喜完全是得益於中道,然後得益於師父們,然後得益於師兄們,那真的很好後來來到中道),進修把他帶過來中道,碰到師父碰到師兄弟們覺得,正統佛法應該要這樣才對,正統實踐應該是這樣才對,正統實踐是因為這樣才對,所以 就會產生歡喜 ,那我們很多生活都會這個樣子,武子你也沒有什麼,剛才講的這個 ,國內一些寺院事實上也不少,主要原因是啥呢,我聽說,許多僧人都是旅行學校畢業的,旅遊學校畢業以後,直接去那,他就是真正的附佛外道,所以他不是真正的僧人,上班的啦,不是真正出家的,很多會這樣,那現在 你自己的,我說你自己,見到的先不喜歡後生喜歡,一樣,什麼一樣 你不能什麼一樣,你那麼多生活的經驗,我不是說你對佛法,我是說你的生活當中,見聞覺知裡面,有沒有什麼是先不喜歡後來喜歡的,我事實上跟那個靖能師兄也是,同樣一些對佛法,那麼多僧人一天不幹活,老是什麼,那麼多僧人不幹活,真正進入了,學習正統的佛法以後,才知道佛法這是,無上的保障,這也是同樣的,其實我們日常生活很多也是這個樣子,比如說你碰到某些人,剛開始真的很討厭,但是 慢慢接觸相處,覺得這個人其實也不錯,沒有像他剛開始真的那麼討厭,那我們在生活當中常會有這樣子,包括我們看到的,包括東西,剛開始覺得不好用,但是用用,用習慣了也覺得還挺不錯的,我們常常會有這樣的東西,所以會有這樣的情況,所以這些就是給大家怎麼樣,做一個修行上的指導,這個就叫做六根門頭好修行,六根門頭,那這個你看你如果把經文讀一讀就過去了,沒有去思考說,我們現實上會不會遇到這樣的問題,那你現在如果遇到先喜歡後不喜歡,先貪後嗔你就要修,喜歡的時候不要貪愛,你後來不喜歡的時候你不要生討厭,都一直保持一個平穩正常的心態,這樣的話就不會,為未來製造一大堆的困擾跟麻煩,你可以關心,可以憂悲心,但是不要把自己的貪愛心陷得太深,因為貪嗔是一體兩面的,可以是貪可以是嗔,貪又會產生嗔,那麼嗔有可能就會產生一些,讓你後悔的行為跟行動,這樣子所以我們必須要有這樣的一個觀念,真的師父看過太多,避免一下子馬上做判斷,很多人,以前師父在台灣哪裡都是一樣,信徒跟信徒之間碰到,師兄長、師兄短的,都是學佛的 都很好啊,結果兩個一起合起來做生意,那就問題就大了,那就是叫什麼先歡喜後是極度的不歡喜,先小貪後大嗔,在台灣師父碰到過的,我去教禪修去講經,開始那些當然不是師父帶的,是他們本來就一個寺院,然后里面有一個,當然 ,他學東學西不學師父,勸他,他也不聽,後來去賣藥酒,他是一個醫生賣藥酒,就是那種喝那種酒,是有藥用的,喝下去治百病的那種,然後另外一個居士呢,當然也不是師父的信徒,也不是皈依師父,但是有聽師父講課,知道師父去那邊說法很高興就跑來了,跑來了之後呢,兩個一碰即合,怎麼樣呢 一個有藥酒,一個有門路,從商有門路,兩個合作去賣藥酒,聽說啦,後來人家跟我講的,剛開始很歡喜 ,因為一個月有一百多萬台幣的收入,一百多萬,等於人民幣二十幾萬,等於加幣一萬多,就光賣那個,因為兩個都還有工作,就光賣那個藥酒一個月有一萬多加幣的收入,四萬是不是,那師父這個難怪賺不了錢,老是虧,四萬,那真的不少,那兩個後來會翻臉那正常的,後來賣賣賣,做做做,兩個覺得分配不均,因為大部分的錢,都誰賺走了,都這個,醫生賣出秘方,出藥方的這個賺走了,然後另外一個他就覺得說,我提供你銷售的管道,你這樣子,兩個分配不均,一個可能得了四分之三,一個得了四分之一,一個可能依個月七八十,七八十萬的台幣,可能就四萬嘛,一個拿三萬一個拿一萬,那這樣怎麼會公平,所以兩個就開始針對,這個分配的問題就開始吵,吵到最後分裂了,分裂怎麼樣呢,這個從商的這個很聰明的,他把他那個藥酒拿去化驗,然後看什麼成分,然後自己再這樣去製造這種藥酒,自己再去賣,然後,那個出秘方的配方的這個醫生,就覺得他盜用了他的東西,就告他,然後這個就覺得我沒有用你的東西,兩個就告來告去,結果後來兩個都吃上官司,什麼官司呢,一個 沒有申請醫藥,因為他是藥酒,所以他牽扯兩個,一個是煙酒公賣,沒有執照賣酒,另外一個是,你沒有醫藥的執照你是醫生,所以你不等於你可以賣藥,你沒有醫藥執照而且這種藥酒也沒有,正式的醫療的,這種通過審核,所以吃上官司,幾乎抓去關,那你說何苦來哉呢,兩個不是沒工作,一個做生意的一個,一個開診所的,兩個其實都生活都不錯,但是就是什麼,貪瞋痴作祟,覺得賺的不夠,覺得有偏路有偏門,但是師父要講的是什麼呢,就是說你不要以為剛開始,大家都是師兄弟都是學佛的,這個是最要命的,以為學佛就沒有貪瞋痴,就可以一起來合作投資什麼,我告訴你這是最要命的,師父勸大家,你如果之前在外面就認識那不管,你如果本來不認識來到中道認識,認識之後,師父勸告你們,來這邊既然叫師兄弟,師兄弟是什麼意思,就是結法緣,不要有其他的,不然會產生很大的問題,不要產生問題之後又跑來找師父,叫師父做裁斷,那到時候師父滿頭包,因為兩邊都會恨師父,在利益創新之下,師父什麼都不對,所以不管是在這邊還是網絡前,真的要記住,但是如果你們在外面本來,就是很好的朋友那另當別論,就是說你們如果本來不認識,來到這裡,真的這方面要小心,有沒有其他什麼問題,眼見色,有沒有看到,先生歡喜後來不歡喜,後無前惡,什麼叫後無前惡,就是沒有所謂的歡喜不歡喜的問題,所以歡喜產生貪,不歡喜產生瞋,那雖然我們沒有所謂的歡喜不歡喜,但是我們還有我執的痴存在,所以先修厭離,後修不厭離,哪怕你沒有喜歡不喜歡貪不貪,但是你還有痴,所以還要得有舍心,什麼舍 要了解,我們還是有這種我執的存在,慢慢這樣訓練,所以這個後修捨心這個叫做正念正知,這樣可以嗎,好這個講到這裡,講到這裡,還沒結束我們接下來,來看下一個,界法門,我們不是講蘊處界嗎,講蘊處界,蘊處界三觀,記得,蘊處界三觀,是我們在觀察我們的身心,蘊處界三觀在觀察我們的身心,然後從我們的身心 ,體驗到兩件事情,一個是無常、無我,另外一個是苦,所以你從五蘊身心觀察,你可以觀察到無常,然後從無常可以觀察苦,然後從苦可以觀察無我,然後界由這樣去修行,你就可以慢慢慢慢離貪瞋痴,這個 師父過去,告訴過大家為什麼做蘊處界,三觀的一個根本的用意,如果你們忘記的話,為什麼會做蘊處界三觀 ,我們來看一下,我們不是說緣起嗎,緣起有流轉面,然後有還滅面,那麼我們如果要達到緣起的還滅的話,我們要從緣起流轉的現前身心,來觀察我們的,惑、業、苦,那麼我們怎麼去觀察我們的惑、業、苦呢,其實是從我們的,蘊處界裡面去觀察無我,所以既然是蘊處界裡面去觀察,就是觀察蘊處界的無常,這兩個其實要有,雙箭頭,一個往上的箭頭,一個往下的箭頭,這個叫雙箭頭,然後無常無我,其實 就從這個,蘊處界來觀察我們的,五蘊身心無常無我,以及六六處的無常無我,還有界法門的無常無我,這是我們重點要觀察的,因為你看,我們這個惑跟業還有造成的苦,惑、業、苦本身,以現前來講,就是產生我們現在的身心,所以我們身心 ,我們就做蘊處界三觀,蘊處界三觀,所以你看,我們就是慧增上學裡面有談,慧增上,緣起法門、四聖諦,苦法門、蘊法門,處法門,現在我們在談戒法門,蘊處界都談完了,我們最後來談無常無我法門,那無常無我法門其實以前很多經都談過,我們就把它複習,但是重點放在無常無我,那麼就講完之後呢,就進入最後的叫做,什麼學,這個是增上慧學,我們就進入正解脫學,那正解脫學相對來講容易,相對來講難的地方,就在於戒定慧,那戒定慧比較困難的地方,就是慧學上的認知,這個就是所謂的蘊處界三觀,那現在已經談到了界,我們蘊處都講完了,來談界,界法門,一、語義,叫做√dhā,是它的字根,字源, ,淨寬開根號是什麼意思,你不記得師父講過好幾次,字根 ,這個一個字前面加一個開根號,就是指字根,就是最原來的字,英文有沒有動詞,動詞有沒有一些,本來的動詞的最原型的,比如說,如果寫do的話,那麼do,你就要用一個開根號,就do是字根,那麼由do變化而來的,什麼都音啊,然後什麼done啊,那些有沒有的,全部都是屬於它的變化型,所以do是字根,比如還有什麼,BE是字根,那麼變化而來,BEING,還有什麼,BEEN,還有嗎,都是 ,什麼後面加ER,後面加ED,反正東加西加那些全部都是,什麼過去分詞、現在分詞,然後變成名詞,加什麼,全部都是加的,但是它的原型就叫字根,所以這個界的法門,這個是從√dhā來的,是字根,但是它這個字根呢,它有什麼意思呢,它有PLACING,放置,它有PUTTING,HOLDING,POSESSING,HAVING,BESTOWING,VENTING,CAUSING,這些字呢,你看有什麼,有放置,有放,尤其有HOLDING,POSESSION它有詞,有沒有看到,有有,最後面它有CAUSING,有沒有看到,它有因的意思,這些在佛法裡面後來都有用到,它有這麼多意思,但是這只是字根而已,那它的從這個√dhā而來的界,它的字義是DATU,後面加TU,它就變成一個名詞,DATU,DATU它有什麼意思呢,它有什麼,LAYER,STRAIGHTEN,CONSTITUING,PART,CONSTITUING PART,INGREDIENT,INGREDIENT,有沒有看到,FOLD,這個FOLD跟這個HOLD雖然不太一樣,但是有相似的地方,然後有這個什麼,DATU,有沒有看到,TRIDATU就是THREE FOLD,有三層的意思,三千大千世界,那個三千大千的三千,那個三不能直接用THREE,要用THREE FOLD,因為它有三重,三重的意思,所以這個TRI,TRI是三,DATU是界,所以這個三界它是有三層的意思,這樣了解,所以它有ELEMENT,還有PRIMITIVE,MATTER,所以它有種類、原素、層,幾重幾層,還有成分,有這樣的種種意思,當然它也會有,因、持有等種種意思,這個是界的意思,那就看我們佛教裡面,把這個字拿來怎麼用,這裡可以嗎,有什麼問題嗎,沒有,為什麼要回到字根或是字源呢,因為它後來的意思離不開,它的根本的字根跟字源,哪怕有引生,都離不開它根本的意思,佛教怎麼看待,我們看論典上,怎麼去看,這個界的字意,其實離不開剛才那幾個意思,【《瑜伽師地論》:問何等是界義?,答:「因義、種 子義、本性義、種性義、,有沒有看到,答是不是有因,種子意,那種子有有什麼意思,你不用,直接想到RA,你講如果它是一個東西的種子的話,這個種子,它是不是有因的意思,有沒有element的意思,就有因,因為一個東西,比如說這棵樹,它是因為種子長起來的,還有它的最根源形成的就是種子,所以它有因意,有element,element,原素,本性義、種性義、微細義、任持義,是界 義。」,有沒有看到任持,任持就是剛才的holding,那個字根是不是有holding的意思,你看,它幾乎是把剛剛的那一些全部都放在裡面,是界意,當然它有本性,這個本性跟任持有相關的,因為所謂的本性,自性叫做任持自性,法就叫做任持自性,所以它有holding的意思,它就會有本性的意思,然後還有種性,什麼叫種性,它的種性支持種類,你們有沒有看,你們知不知道,印度有種性階級,那就把人分類,其實它的種性就是種類的意思,還有微細意,你覺得這個微細意跟什麼有關係,是四大沒錯,但它直接講微細意,跟剛剛這裡面ingredient,因為成分是微細看不到的,它由這種成分構成,所以它的微細就有原素,還有成分的意思,所以你看佛教裡面講的這個,離不開剛剛那個意思,接下來有這些,【...問:「為顯何義建立界耶」。】,那你建立界,安立這個界是為了什麼,【答:「為顯 因緣義,及顯根境受用義」。】,】,為顯因緣義,因嘛,還有根境受用,那根境受用就是什麼,根境受用義,根對境產生識,就叫做十八界,眼根對 色境產生眼識,那六個加起來六*三就十八,所以叫十八界,所以它叫做什麼,根境受用義,為顯根境受用義,為顯因緣義,所以建立界 ,這個是瑜伽師律論,《大毘婆沙論》這樣講,【「何故名界,界是何義?」,答: 「種族義是界義,】,這種族義是什麼意思,種族義就是種性,意思就是分類、類別,【段義、分義、片義、異相義、,不 相似義、分齊義,是界義。,種種因義是界義...,任 持故名界,長養故名界。」】,有沒有看到,任 持,有沒有看到,還有那現在比較不知道的,【段義、分義、片義、異相義、】 ,問你這個段義、分義、片義,什麼意思,它的 段義、分義,你們回到前面,這個種類已經有了嘛,其實它是屬於比較什麼,這個,element或是primitive,matter,因為為什麼,一個大的裡面有很多小成分,小片小片,小段小段,所以它是段 、分 、片 ,意思就是說,它是這個整體裡面構成這個東西的,斷或分或片,所以它還是element的意思,它有element的意思,所以這個叫做界義,任 持故明為界,長養故明為界,任 持就是holding,有沒有看到,再來,【《俱舍論》:法種族義是界義,】,種族義跟這個種族義,是一模一樣的意思,把法分為各種種類,就叫做種族義,【如一山中有多銅鐵 金銀等族說名多界。 ,如是一身或一相續有十八類, 諸法種族名十八界。,有十八類,有沒有看到,一身或一相續,什麼叫相續,那個靜修,你說什麼,(師父,您說的是識身嗎),不是,相續,這邊不是相續在哪裡,如是一身或一相續,這個相續是什麼意思,(就是前一世和後一世中間的那個叫什麼),其實你講的有點,是啦,他的一身就是相續,什麼叫相續,比如說師父這一個身心,我有一個相續,其實他是說,這一個人或是這一個人的身心,他有相續性的,所以他是指這一個人的身心,所以我的相續跟你的相續是不一樣的,這個俱舍論裡面有講,就是說,他講一相續就是指一個,不是指另外一個,就是這一個人的相續,就是這個人的身,但是身是剎那的,那從這個身的一段時間來講,他這個叫做相續,所以是從一個人的身心上來講,那麼一個人的身心上面有十八類,這個身又可以稱為一個相續,從他和合上來講叫一身,從他的身可以延續下去來講叫做相續,【如是一身或一相續有十八類, 諸法種族名十八界。】,什麼意思,就是人的一身有眼耳鼻舌身意,有對色身香味觸,然後產生眼識耳識到意識,這個叫做十八界,然後 ,【此中種族是生本義。】,他有分類啊,而且是生本義,【如是眼等 誰之生本。謂自種類同類因故。,...有說界聲表種類 義。,謂十八法種類自性各別不同名十八界。】,有沒有看到自性各別,那在講什麼,眼跟耳那就不一樣,眼跟舌也不一樣,所以他是十八個,每一個有他的自性,所以這個界就有持的意思,所以叫做十八類,十八類各持其自性或特性,所以叫做十八種類,所以各別叫做不同的十八界,大概了解嗎,這都是論,瑜伽師論,大毗婆沙論 俱舍論,這個是北傳經典,經論裡面非常重要的論典,這幾部都是非常重要的論典,很多佛教的名相定義名稱,都得從這幾部論裡面去找,才知道他到底去分析,他說了什麼,這樣可以嗎,所以你現在不要說,哇 我很清楚,但是至少你要知道說,佛教為什麼講十八類,他講十八類的用意到底是什麼,從這個地方你可以看出一個大概的樣子,印順導師佛法概論,界有「特性」的意義,特性、自性,古 譯為「持」, ,所以導師梵文雖然不是很厲害,但是他從中文經典論典裡面,他可以推出梵文的一些意思,所以這個梵文裡面界有特性,就是剛才那幾個論都是這樣講,【古 譯為「持」, 即一般說的「自相不失」。】,那這個跟法有點相似,但是他又不一樣,法是從哪一個字來的,three,也有 hold的詞的意思,那這個叫√dhā,也有持的意思,但√dhā,他有其他意思,他有種類這些意思,【由於特性與特 性的共同,此界又被轉釋為「通性」。,共通性,如水有水的特性,火有火的特性,即分為水 界、火界。】,有沒有特性,此水與彼水的特性相同,所以 水界即等於水類的別名。】,就變成種類了,把它歸納為同一種類了,【此六界,無論為 通性,為特性,無論六界或十八界,六界就是什麼,地水火風空識,十八界就剛才講的,眼耳鼻舌身識到什麼,意識界,【此六界,無論為 通性,為特性,都是構成有情自體的因素,一切有情所不可缺的,所以又被解說為 「因性」。】2700,01:32:52,940 --> 01:32:54,820,所以又被解說為,什麼,因性,所以你看特性,持,自相不失,通性是指類別,一直到因性,幾乎是,導師用他,智慧跟他的名稱,把剛剛這裡所講的大部分,都把它連在一起了,從他為什麼這樣子說,他的用意是什麼呢,把它全部連在一起了,就是這樣的一個,那當然這是比較簡短的,事實上呢,導師會這樣講 ,因為這一段經文它的上下都一大堆,都是在解釋這個東西,但是我不能把它弄出來,光讀那個就讀不完,那不然以後弄個,瑜伽師地論班再來讀,大毗婆沙論他也是講了一堆,只是把它裡面比較重要清楚的弄出來,俱舍論也是講了很多,法種族義 有什麼講了一堆,那導師是把他前後這幾部論的一些意義,還有RNG裡面所講的,把它融會貫通之後,提出他的一個既簡要又簡短又容易理解的,然後來跟我們說明,有沒有什麼問題,(自相不失,強調他相續性,這裡面怎麼解釋),自相不失呢,自相不失意思就是他的特質,這十八類每一個有他的特質,跟其他是不一樣的,比如說眼根,眼根跟色境,兩個是不一樣的東西,(他不失的有表達啥概念),他意思就是眼根就是眼根,他不會眼根變成什麼,眼根不會變成耳根,眼根的特質他是不會失去的,這樣清楚嗎,你說的這個,自相不失,然後和這個,如果說是自性不失,那這個裡面的相和性是一樣的,這裡的相跟性是一樣的,在佛教裡面,有時候相跟性不一樣,相指表相,性指本性,但是很多時候,講相講性他是一樣的意思,比如唯識,那個靜修你說什麼,意思是說法性跟法相就是不一樣的,法性跟法相,在表面上有時候是不一樣的,因為法性,可能就是指比如說在,唯識在般若經裡面,講什麼,講空,比如說在唯識,法相就是指各式各樣的法,法性可能講真如,但是在般若經裡面,他很多時候同一個字,他可能這部經分成法性,那個字分成法相,所以他實相很多時候不講實性,他講實相,但這實相不是表相,那個靜仁你說有什麼問題,(師父那是因為這個,那個梵文就是一樣的嗎),性和相的梵文是不一樣的,有時候不一樣,但是有時候同一個字,他會分成,他會翻譯,有些人會翻譯成相,有時候翻譯成性,比如三自性,唯識三自性,有時候他會翻譯成三相,依他起性,有時候會翻譯成依他起相,所以相跟性有時候是通用的,但有些時候是不一樣的,所以我們要看他是在哪裡用,那這裡講的自相不失,就是指自性不失的意思,這裡是通用的,再來,1、種種界,【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種種 諸界。,那我會講說,世尊講種種界,是不是要講各式各樣,那全世界有太多太多的種類了,什麼鳥類啦,蚯蚓類啦、哺乳類啦,什麼類啦,但是佛教不是在講這些,那佛陀講種種種界是什麼,他說,【諦聽,善思,當為汝說。云何為種 種界?,謂眼界、色界、眼識界,耳界、聲 界、耳識界,鼻界、香界、鼻識界,舌界、 味界、舌識界,身界、觸界、身識界,意 界、法界、意識界,是名種種界。」,佛說 是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他講的種種種界,就是指什麼,十八界,就是六根、六境還有六識,就代表了一切界,代表了種種種界,這就是十八界,就叫十八界,再來,2、種種界緣起,種種種界緣起,我看一下,這兩個,【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緣種種界生種,種觸,緣種種觸生種種受,緣種種受生種種,愛。】,講到這裡,如果你們已經聽師父講經講一段時間,讀阿含經也讀了一段時間了,其實他講種種界生種,種觸,有沒有,觸、受、愛,有沒有看到,十二緣起裡面的幾支,你就知道,應該猜得出來他這裡要講什麼了,【云何種種界?謂十八界,眼界、色界、,眼識界,乃至意界、法界、意識界,是名種,種界。」,】,有沒有看到,這叫 種種界,什麼叫做【 緣種種界生種種觸,乃至云何緣種種受,生種種愛?,】,這已經很簡單了,看都知道,眼界、眼觸,有沒有看到,【謂緣眼界生眼觸,緣眼觸生眼受,緣眼受生眼愛。】,有沒有看到,意思是什麼,眼根對眼境就是生起眼識,那眼根 生起眼識就會認識到對象,就產生眼觸,然後有觸就有受,有受就有愛,那後面當然你可以說,取啊什麼東西啊,這樣了解,但是那從最根本的,就是會有這種種的觸,受 然後有愛,【耳、鼻、舌、身、意界緣生,意觸,緣意觸生意受,緣意受生意愛。」,】,這個就叫做種種界生種種觸,種種觸生種種受,種種受生種種愛,這個就是十八界它的一個作用,那當然 ,如果你聽了師父前面講過十二有支裡面的分析,其實就只是把這種种放進去而已,可以嗎,接下來他說,【「諸比丘!非緣種種愛生種種受,非緣種 種受生種種觸,非緣種種觸生種種界】,它不是倒過來的,它是前面算過,就是前面緣過來的,然後 ,【要 緣種種界生種種觸,緣種種觸生種種受,緣種種受生種種愛】,師父好像有點在念那個,哪一個念那個比較快的,念到舌頭都快咬到了,【是名比丘緣種種界生 種種觸,緣種種觸生種種受,緣種種受生 種種愛。」】,它的意思就是說,有沒有看到,眼界 舌界,眼根界或是舌界,眼界生眼識界,眼識界就會產生眼觸、眼受、然後眼愛,有沒有看到,它意思是說,箭頭是這樣過來的,不是由這樣子反回去的,它的意思就是這樣子,界法門基本上經典上講的比較少,蘊處會講的比較多,因為你的觸法門弄清楚了,界其實大概就可以了解了,這個就是所謂的種種種界,緣種種界生種種受,接下來,三、六界,1、六界覺苦,【云何六界法。我所自知.自覺為汝說。,謂地界。水.火.風.空.識界。,是謂六 界法,我所自知,自覺為汝說也。,以六界 合故,便生母胎,因六界便有六處。,地水火風空識結合起來產生六根,那就是六觸,然後 ,【因六觸便更有樂,因更樂便有覺,比丘! 若有 覺者便知苦如真,】,苦如真是什麼意思,真實是苦,知苦習,這個習是什麼意思,它是同音啦,知苦滅、知苦 滅道如真。,你看,這<u>中阿含都会翻成如真</u>,<u>杂阿含经都会翻如实知</u>,它不同的翻譯,但是 意思差不多,所以它是說,我們的六界地水火風空識就會入胎,就生母胎,那出了母胎,慢慢在母胎中,或出了母胎就會有六根,然後產生六觸認識,那麼六觸認識呢,就會產生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但他這個講的比較簡要,不管是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終究來講,終將是什麼,苦,這個就是六界覺苦的意思,這個叫做六界,那麼我們今天講到這裡,很快的 ,下禮拜是金剛法會我們停一次,再過去下禮拜,在下下禮拜可能會把界法門講完,很快的我們就講無常無我法門,希望這學期能把無常無我法門講完,那下學期回來,我們來談正解脫學,正解脫學應該很快,接下來就是佛法概論,佛法概論呢,說深不深、說淺不淺,其實它是一個阿含經的,導師幾十年智慧的總結 ,佛法概論,師父以前講過,但是沒有錄影,那師父這次佛法概論會講得比較細,分析的比較清楚,那大家拭目以待,歡喜信受,等一下禮佛坐禮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