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2023-09-24 答疑

💡 温馨提示:因为师父问答是针对个人问题,或有不圆满之处,为避免引起非与师父学法人士增生烦恼,档案请勿随意外传。
編號 相關課程 相關主題 您的問題 問題標題 問題時間
1 其它 生活家庭,因果業力 上周一位居士找到我哭訴,她的孩子出生不久就得了一種可能是先天性腦病,為此他們跑遍很多大醫院,花了很多錢,醫生都說無法根治,這讓他們家人非常難以接受,壓力導致她想帶着孩子一起輕生。她知道我是學佛的,問我佛教裏面有沒有什麼辦法能夠救助她的孩子?我旁邊的一位居士說,這個是業障病,做幾場法會或者為他誦經也許可以消業。我從師父的《成佛之道》講解中知道,這個居士的說法和建議是不妥的,因為師父在視頻裏面多次告誡我們,業異熟報不可思議,凡夫不可以隨便揣測。但我也不知道如何疏導她,請師父為我,也是為她及家人指點迷津,對於一個完全沒有學佛的人,我們佛弟子如何去幫助這種人,減輕她生活壓力下的痛苦,使其不至於走上絕路? 佛弟子應如何幫助生活中遇到重大不幸的人,使其不至於走上絕路? 0:01:13
2 攝大乘論 三界六道 師父在《攝大乘論》24集,講到說人與樹的區別,人是有生命、有情識的,而樹是有生命、無情識的。請教師父,那水是有生命還是無生命?是有情識還是無情識?水不像樹一樣,是有生命,無情識的的,那如何解釋那個「水知道答案」的現象? 如何解釋所謂「水知道答案」的現象? 0:07:54
3 其它 三界六道 有人說,通過「水知道答案」這個實驗,可以證明《華嚴經》講的「情與無情,同圓種智」的道理,因為他沒有做解釋,我們不太明白其中的緣故。請師父為我們開示,《華嚴經》講的「情與無情,同圓種智」,到底應該如何正確理解? 如何理解華嚴經講的「情與無情,同圓種智」? 0:07:54
4 俱舍論 心心所法 《俱舍精要》P111「經論中常將「惡作」和「掉舉」放在一起,因為它們性質基本相同,都是內心的胡思亂想、心不能集中。」請問師父:那為什麼把「掉舉」放在大煩惱地法裏面,把「惡作」放在不定地法裏面? 俱舍論中為什麼掉舉在大地法裏,而惡作卻在不定地法里? 0:21:36
5 成佛之道 因果業力 《成佛之道》裏面說,人說是從光音天下來的,有說這個器世間的形成,是眾生的業力導致。請問師父:這個「眾生的業力」指的是這些光音天人的業力,還是還沒有在這個地球上出生的人的業力?那這些光音天的天人應該不是這個地球的欲界人修成的,那他們是從其它的器世間來的嗎?那這個地球的形成靠的是誰的業力? 如何理解成佛之道中講到的人是從光音天下來以及器世間的形成? 0:25:54
6 成佛之道 因果業力,三界六道 《成佛之道》或者《俱舍論》,師父都談到器世間的欲界六天,說欲界的最高一層天——他化自在天是魔王居住的天。請問師父:不是說人天三福業果報的因,是布施、持戒、修定,魔王能夠生這個欲界最的高天,他應該也會修這三福業吧,那他為什麼希望欲界的眾生都沉迷在貪嗔痴裏面,而不願有情像他一樣去修這三福業呢? 有關魔王和修三福業的一個問題 0:27:20
7 其它 淨土 根據緣生緣滅的道理,這個器世間和世界的佛法都會滅,那極樂世界也會滅掉嗎?有人說,只要有人發願去極樂世界,那裏就不會滅,是這個道理嗎? 極樂世界也會滅嗎? 0:31:26
8 成佛之道 心心所法,生活家庭 不管我們在《成佛之道》還是《俱舍論》,還是《百法明門論》,或者《大乘廣五蘊論》,總在分析各種不同的心所。誦經的時候,經文裏面沒有這些複雜的心理分析,那為什麼這些論要做如此詳細的心理分析?因為分析的太細了,有時候都不知道如何把這些所學的東西跟自己的日常生活結合起來,感覺就像是在學一門很枯燥的知識一樣。請問師父:我們如何將這種心理分析運用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來?如何用它幫助自己修行?在我們心對境的時候,修行的關鍵點到底在哪裏? 日常生活中心對境的時候修行的關鍵點到底在哪裏? 0:36:14
9 其它 布施 請問師父:路遇要香火錢的假和尚,我到底要不要給?有人說不應該給。那麼如果從菩薩道的角度,或者與眾生結善緣的角度來給,可以給嗎? 路遇要香火錢的假和尚要不要布施? 0:43:20
10 其它 緣起性空 《大乘是佛說論》,導師有一段話:世諦流布的,是顯現於世間的佛法(佛教),就不能違反世諦流布的一般性。我們不能純憑信仰或者偏見,應了解世諦流布的種種情況」,請問師父:如何理解「我們不能純憑信仰或者偏見,應了解世諦流布的種種情況」這句話的含義? 如何理解印順導師大乘是佛說論中「我們不能純憑信仰或者偏見,應了解世諦流布的種種情況」這句話的含義? 0:59:55
11 解深密經 有為無為法 上次答疑,我有一個地方還是不太明白,就是這兩個圖裏面的,請師父再作開示:為什麼在《解深密經》裏面,世俗諦分有為、無為,那它這個勝義諦與世俗諦裏面的這個無為是一個什麼樣的關係? 如何理解解深密經裏面的世俗諦分有為和無為? 1:00:20
12 佛法概論 三界六道 《佛法概論》第九章第一節,講到天魔梵與三界,導師說:「又依唯識觀的定果,立四無色界:即是先觀物境空,名空無邊處;次觀但唯有識,名識無邊處;再觀識也不可得,名無所有處。這三者,類似唯識學的相似證得三性。」請教師父:為什麼要依唯識觀的定果,立四無色界?四無色界不是業力形成的嗎?這裏說「立」,那意思四無色界是沒有的,只是安立出來的? 有關佛法概論中提到的唯識觀和四無色界的一個問題 1:04:13
13 阿含經 三界六道,因果業力 請問師父,《雜阿含經解讀》中「佛出人間」五天女離開四散。請問師父天女也是天人嗎?她為什麼會成為天人旁邊的天女(侍女?)是因為她們的業力嗎? 有關天女的一些問題 1:09:02
14 成佛之道 阿賴耶種子 請師父開示種子「性決定」:阿賴耶識染著的的種子,包括善、惡、無記種子。如果從「心淨或不淨,利他或損他」定義來看善惡應該很明確,但對於情緒上的煩惱而言,例如擔心親人朋友的安危幸福等等,是「愛着」,從「性決定」的角度來看,是下了貪相應的惡種子嗎? 從唯識的角度,比如擔心親朋的安危幸福等這種愛着是種下了貪相應的惡種子嗎? 1:10:08
15 成佛之道 阿賴耶種子 2.清淨vs雜染種子:身口意的善行(世間有漏法)是下了善種子,但不一定是清淨種子;要發心,且和出世解脫或和三心相應,才是清淨? 有關清淨種子和雜染種子的幾個問題 1:11:50
16 成佛之道 止觀打坐 3.一開始心會向外攀緣妄念,之後感覺能漸漸專注呼吸時,心雖不向外攀緣,可是妄念好像在「門外」等候着,不知道這是不是一種尋vs伺的感覺? 打坐有時感覺妄念好像在「門外」等候着,這是一種尋和伺的感覺嗎? 1:13:00
17 其它 阿賴耶種子 種子的對治是在阿賴耶裏面還是現行時? 阿賴耶裏面是有有漏種子跟無漏種子,種子的對治是在阿賴耶裏面還是現行時? 1:16:01
18 其它 因果業力 外境是一種增上緣嗎? 外境是增上緣嗎? 1:19:55
19 其它 見愛慢無明 見惑vs知情意?利使、頓使vs.見惑、思惑 從知情意的角度來看,能不能說知比較偏向於見惑,情意兩方面是比較偏向於思惑? 1:22:45

子分類

此分類包含以下 4 個子分類,共 4 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