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t:文字整理-YQ5:修订间差异

删除498字节 、​ 2024年8月14日 (星期三)
无编辑摘要
无编辑摘要
无编辑摘要
第117行: 第117行:
 答:弟子是这样理解的,结合师父的这个三个圈,就是我执、无常然后产生苦的,就是说因为当你产生了执着后你就会觉得任何的事情,见到不是见以见为量,而是把你的执著放进去,然后跟这个无常相冲突就会产生苦,但是如果你能够理解,就是从《阿含经》的角度,他是惑业苦流转,这个流转门其实它是惑业苦,然后造成了这个轮回,然后它是这个惑业,缘起的这个道理的话,那么你就会放下对我的这种执著,然后产生这种无常故苦,苦即无我无我所的这种概念。
 答:弟子是这样理解的,结合师父的这个三个圈,就是我执、无常然后产生苦的,就是说因为当你产生了执着后你就会觉得任何的事情,见到不是见以见为量,而是把你的执著放进去,然后跟这个无常相冲突就会产生苦,但是如果你能够理解,就是从《阿含经》的角度,他是惑业苦流转,这个流转门其实它是惑业苦,然后造成了这个轮回,然后它是这个惑业,缘起的这个道理的话,那么你就会放下对我的这种执著,然后产生这种无常故苦,苦即无我无我所的这种概念。


 师父:
 师父: 其实这里面有一个重点,他虽然讲无常,但是无常有他的因缘,所以无常有他的一个相续性,所以无常并不否定无常里面法的作用,比如说五蕴是无常的,但是五蕴有相续性,所以在这相续性当中,五蕴每一个蕴就有它的作用。色蕴那就有它相续的一个作用,所以我们这个身体虽然是无常,但是他不会忽然不见,它有一个相续性,受、想、行、识都有一个相续性。所以这五蕴虽然没有个本质,没有我,但是这五蕴的相续性里面有它的作用,所以我们就会有受的作用,会有取相,会有造作,行,然后会有分别认识就是识。无我无常变化有它的相续性,所以就有一个假我的一个存在,所以就相对来讲,有一个五蕴和合的这样一个法活着,在轮回受苦。其中这边有讲了一句【法生則生,法滅則滅】,其实它的意思就是说,因缘和合的就有,条件不具足的它就灭。


'''【法生則生,法滅則滅'''】,如果从杂《阿含经》来讲的话,它就是所谓的「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它只是讲的比较简单而已。因缘具足的它就生起,就有嘛,那因缘不具足的,它就灭嘛。这一辈子因缘具足了,所以来这一辈子投胎,那么他不断的以业力因缘,我们就不断的有这一辈子,等到这一辈子的因缘散了,这一辈子就死了。那死了之后,'''【此因灭已,依因相续】''',为什么?因为你的根没断嘛,所以还有相续。


  其实这里面有一个重点,他虽然讲无常,但是无常有他的,因缘,所以无常有他的因缘,所以有他的一个相续性,所以<nowiki><u>无常并不否定无常里面法的作用</u></nowiki>,比如说什么法的作用啊,比如说五蕴是无常的,没错,但是五蕴有相续性,所以在这相续性当中,五蕴每一个蕴就有它的作用,色蕴那就有它相续的一个作用,所以我们这个身体不会忽然不见,虽然是无常,但是他不会忽然不见,它有一个相续性,受、想、行、识有一个相续性,所以这五蕴虽然没有个本质,没有我,但是这五蕴的相续性里面有它的作用,所以我们就会有什么,会有受的作用,会有取相,会有造作,行,然后会有分别认识就是识,所以无我无常变化有它的相续性,所以就有一个假我的一个存在,所以就相对来讲,有一个五蕴和合的这样一个法,它在受苦,在,活着,轮回受苦,那么其中这边有讲了一句,00:33:07,660 --> 00:33:10,360【,法生則生,法滅則滅】,975,其实它的意思就是说,因缘和合的就有,条件不具足的它就灭,法生則生,法滅則滅,00:33:24,320 --> 00:33:26,160其实如果从杂《阿含经》来讲的话,982,它就是所谓什么,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它只是讲的比较简单而已啊,因缘具足的它就生起,就有嘛,那因缘不具足的,它就灭嘛,这一辈子因缘具足了,所以来这一辈子投胎,那么他不断的以业力因缘,然后我们就不断的有这一辈子,等到这一辈子的因缘散了,这一辈子就死了,那死了之后,此因灭已,依因相续,为什么?因为你的根没断嘛,所以还有相续嘛, 那么从大的来讲的话,此故彼,也可以说,有无明就有不断的轮回循环下去,这个叫做此有故彼有,它就叫做 什么, 法生则生 有这个,他就一定有后面啦 那如果从生死的还灭来讲,法灭则灭,什么意思 无明灭则行灭嘛,道理都是一样的,你不要换了一个句子就不知道他在讲什么了 ,静能 刚刚讲的也七七八八的 差不多了,只是师父再 讲清楚一点而已 ,这个就是说,无我,但是并不妨碍生死轮回的我,以及五蕴色、受、想、行、识的受苦、受乐,这样大概了解吗,所以说无我而有轮回,有缘起、因缘法,你是不是有什么问题,(就是对那个,摩羯陀人的问题,他说,谁活,谁受苦乐,师父的解读好像是在,认为他是在问,五蕴都无常的话,到底是谁在活,谁在受苦乐,也就是说这个问题的重点,你认为是在讨论到底有没有一个我,如果我们不这么理解,换另外一个逻辑是不是也可以,就是说他问的并不是说,是谁在活、谁在受苦,而是说,既然五蕴无常的话,为什么还会有人,
 那么从大的来讲的话,此故彼,也可以说,有无明就有不断的轮回循环下去,这个叫做此有故彼有,它就叫做法生则生 有这个 法生 ,他就一定有后面啦 那如果从生死的还灭来讲,法灭则灭,什么意思 无明灭则行灭嘛,道理都是一样的,你不要换了一个句子就不知道他在讲什么了 。某某 刚刚讲的也七七八八的差不多了,只是师父再讲清楚一点而已


  不明白 这个 道理,或者说不懂得,而仍然在这个世间轮回,在这个世间受苦受乐),也可以这样子,(就是无我,重点是否并不是在讨论,到底有没有一个我,而是在讨论为什么轮回,为什么解脱),可以这样子讲,但是问题 就是说 ,那有没有人在如果无常的话,变化的话,那根本没有一个本质不变的我, 常变化的话,没有一个本质不变的 ,那什么在变化,那到底有没有人在受苦,有没有人在受苦,有没有人在觉受,他的意思是这样子 ,但 问题是有没有,(就 弟子,认为就是从平时对自己,一个身心的观察,就是无论是真的有一个,不变的我,还是只是一个,因缘和合的假我,就是这么来理解的话,好像 并不妨碍 我,依然还是执著,无论他是一个就是不变 我, 还是一个因缘和合的假我,我一样执著,虽然我在变化,我不断在流转,但我还是执著这个点,我的重点并不在于您告诉我,这是个假我之后我就不执著了),如果他觉得是假我的话,那就没问题了,如果是觉得是假我,到这个假我也不是说有一个我,他只是说把这个因缘和合, 五蕴 的不断的变化的身心的作用,整体上称为一个相对性的我,那这个是没问题,那这个相对性的叫做假我,这样就没问题了,但是问题是摩羯陀人,他就不了解这样,他会认为说那无我的话,那就是什么都没有就断灭了,那断灭的话那到底谁在受苦,谁在受乐,他会有这样的认知吗,这个可以吗,这样可以吗,再来,下一个,5、畏無我句,这些都是在谈无我所产生的问题,我看一下,那个字你能念吗,你来念,【佛告比丘:「愚癡凡夫、無聞眾生於無畏處而生,恐畏。,愚癡凡夫、無聞眾生怖畏,無我、無我所,二俱非當生。攀緣四識住。,何等為四?謂色識住、,色攀緣、 愛樂 增進廣大生長;,於 受、想、行 ,識住、攀緣、愛樂 增進廣大生長。】,这个他大体上在说什么,(弟子理解是说,佛告比丘:愚癡凡夫,在不应该生畏的地方生恐畏,就是生出害怕,愚癡无闻的凡夫,害怕没有这个色身的我,以及没有我所,就是我所对的这个外境,然后这两个,害怕是不应该发生的),整句话就是说,众生害怕无我无我所,但事实上凡夫害怕无我无我所,但是事实上,是不应该害怕无我无我所,众生到底应该害怕什么,接下来就是说,众生为什么害怕无我无我所,因为众生都执一个我,执我,他们就觉得有一个着落,那下面这个可能没读过,攀缘四识住,(弟子理解是说,之所以无闻凡夫),你有没有听过,师父或是经文或是师父讲,四识住,有听过是不是,四 住是什么,(就是五蕴 识,住于色 想行),对,那你继续讲,(攀缘四识住,就是因为,凡夫对于五蕴当中的前四——色 想行 识于 个四个上面了,所以叫四识住,然后哪四个,就是举例,比如说,色識住、,色攀緣、色愛樂、,就是对于这个色,产生了攀缘和爱染,然后识在这个色上从而增進廣 ,让这个爱乐越来越生长,然后同理,受想行,也是一样的,也是十住于 这个受想行,十上面,产生了攀缘和广大生长), 所以 这个经它大体上就是 ,众生有一个问题跟毛病,害怕 无我 无我所,但是事实上,这个是不应该害怕无我无我所的,因为无我无我所是什么,是真理,但是后面我也讲,众生为什么害怕无我无我所,因为众生,我执都要 一个东西可以依托,比如说,我执一定跟识相应的 所以叫做 取识,那这个有取识,从五蕴的角度来讲,这个有取识就会执着什么,色受想行,这个住可以说是什么,执著的意思,那当然,其实这个住的意思,它是站立,就是依托,所以众生的识一定会依托,但是这个依托是有执取的意思,就像金刚经讲什么,住什么,住色声音、香、味、触 、法 ,一样的意思,执著于色、受、想、行,因为这个是有取识,是我执相应的识,所以它会执著在色受想行,所以众生的我执,一定要有一个东西,有一个我它才行,但是你现在讲无我,00:03,320 --> 00:05,740他会害怕,会执著,1269,所以这个叫做畏无我惧,这是杂阿含,另外一个中阿含,来静修来,这两个是不同的经,这个是杂阿含,这个是中阿含,
 这个就是说无我,但是并不妨碍 生死轮回 的我, 以及 五蕴色、受、想、行、识的受 苦、 ,这 解吗。 所以说无我 轮回 ,有 缘起 因缘


  【比丘復問曰:「世尊!云何因內有恐怖也?」,世,尊答曰:「比丘者,如是見、如是說 『彼或昔 時無 設有 我不得。』,彼如 見、如 說,憂,慼煩勞,啼哭椎胸而發狂癡。比丘!如是因,內,有恐怖也。】,00:55,520 --> 00:56,800(,比丘又 说释尊,1292 为什么恐怖这就是真真实实存在 ,释尊说比丘啊,你要这样,如是见如是说,你这样想想看,彼或昔,時無,弟子不太清楚这句 彼或昔,時無,这句话不容易读,不容易理解,没关系,(你这样想想看,这句话后面请师父解读,彼如 见如是说 ,就是说 样想 然后这样理解,然后,憂,慼煩勞,就 觉得很,愁苦,然后,师父弟子下面,说不下去了), 有没有 人,恩漫你觉得,00:45:07,940 --> 00:45:08,760(,师父,13,我试图,理解 下, 读这段的【彼或昔,時無,設有 ,我不 得。】,我的 理解 实际上本身是是无的,但 因为我执认为它有,而这个有,我自己又得 到,因为这种看法和想法,以至于自己忧愁烦劳,以至于啼哭椎胸而發狂,这样的一种现象),其他人有没有什么,对这句,静珍你觉得,它这句没关系,你就看着,因为它只 一个片段,所 可能会不太好理解,(弟子的感觉 就是说 说彼或昔,時無,設有,我 得。,大概意思就 是说 ,无论它 无还是有 我得不到,因为《心经》 无所得 故心 挂碍,那这个地方正好是他有所执著,那么执著 东西,又令他没有安全感,就是抓不住,所以说他心有恐怖,【比丘復問曰:「世尊!云何因內有恐怖也? ,为什么 内心 恐怖? 世,尊答曰:「比丘 ,如是見、如是說:就是比丘有这样 ,【彼或昔,時無,設有,我 不得 。】
  那个摩羯陀人的问题 他说 谁活谁受苦乐 师父的解读好像 认为他 问, 五蕴都无常 的话, 到底 谁在活 谁在受苦乐。也 就是说这 个问题的重点 你认为 在讨论到底 有没有一 我, 如果 这么 理解, 换另外一个逻辑 是不是 也可 就是说他 问的并 不是说是 谁在活、谁在受苦 是说, 既然五蕴 ,为什么 还会 人不明白这个道理 者说不 这个,而仍然在这个世间轮回 在这个世间受苦受乐?


  你刚才讲什么,他们讨论的是什么东西,可能是我,这个我到底是有还是无,但是我总之就是抓不住它,把握不住它),他如果没有一个我的话,他就不知道要怎么办,不管他有无,如果是真的没有的话,他不知道要怎么办,那这句我们 可以 回去再讨论看看, 句是确实是,有一点那个比较难懂,但是,总之,是说如果没有我的话,他就是会恐慌,你看,《心经》里面怎么说,《心经》说,怎么 才能,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以无所得故,你才能真的离所谓的,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但是众生凡夫,反过来有所得,他才能觉得不恐怖不恐惧,但是这种有所得,有一个东西,有我,他才会不恐惧,这是他错误的认知,事实上他有我,执着我才是生死轮回,才需要恐怖,才需要害怕的,所以众生在,需要害怕的地方不害怕,在不需要害怕的地方害怕,那真正来讲,你要离开一切的恐怖,唯有怎么样,要无所得,那么在《阿含经》就叫做,无我,才能离开所有的烦恼颠倒执著,但众生错误的观念是认为,有一个我,他才不会那么的惊慌,(这句话,弟 觉得这个 ,就是 最难理解的就是这个,設有,这两个字,【彼或昔,時無,設有, 不得 】,那这个设有,弟子可不可以理解为,那种施设有,就是假有),应该他不会讲到这么深,(现在就是设有,然后那个我不得,这个话有点不好懂),这样可以吗,那我们这个可以再看看,他的句子是怎么去断的,这个是师父的一个解说,等一下下课,这一句,师父的那个佛陀的教示里面有,你们等一下去看看,去查一下,那查一下等一下看谁去查一下,回来看一下,那个靖和你现在下课的时候,查一下吧,那个佛陀的教示里面有,(弟子问一下,就是您这个题目叫畏无我惧,就是句子的意思),就是讲无我这样子的一个概念,讲无我这个概念,听了就会害怕,所以第一个他说,無聞眾生於無畏處而生,恐畏,就是在,不需要害怕的地方生害怕,然后,该害怕的地方不害怕,所以叫做畏无我惧,听到无我就会害怕,这样了解,那么这个是师父的那个,佛陀的教示里面的解说,【本经提及了众生在不应生恐惧的地方产生恐惧,凡夫由於無始以來根深蒂固的我執熏習,一听到无我,无我所就产生恐惧】,这是一般的人
  师父:也 可以这样子,就是 我。


  【,以至不願學習甚深,的教法。】,因为听到无我,【,为了适应引导这一类凡夫和外道,从长《阿含经》开始,佛教就发展出了适应引导一般众生和外道的法门】,也 就是 所谓 ,各个为人生善悉檀,你们害怕(无我),那佛陀就用一个方便,讲无我你会怕,那佛陀就讲一个方便,有一个真常的我,这个我就叫做佛性,又叫做众生是佛,那听了怎么样,有没有舒服一点,高兴一 ,那么为了适应这一类,从长《阿含经》开始就发展出适应众生,引导一般众生外道的法门,大乘經典中的如來藏思想,就 這一類適應法門,的代表。】,如来藏里面,一个重要的楞伽經,另外一个 宝信 ,他两个经跟论都是这样讲的,【開引計我諸外道故, 有没有 看到,执着我的外道,【說如來,藏,令離不實我見妄想,入三解脫門境界」】,开引外道所以说我,然后说这个我,就把它转成这个我就是如来藏,意思就是说,外道讲 一个 我, 那佛教讲无我,讲无我会害怕,那我就讲一个相似的,真我的这样东西叫做如来藏,这样的话,【令離不實我見妄想,入三解脫門境界」】,就 说有一个先引导的方便法门,让你慢慢去学习,但是终究来还是要学 什么, 到头来要学 什么 ,还是要学无我,那还是要学般若的性空无所得,【《寶性論》說:「以有怯弱心,輕慢諸眾生,執著虛妄法,謗真如實性,計身有神我,為令,如是等,遠離五種過,故說有佛性」。】,这是宝信论的,所以在佛教里面,本来究竟的诸法实相是缘起无我无常涅槃寂静,那么在大乘佛教就讲般若性空,那么到了中观就讲无自性,但是讲这样的东西,一般人还是没办法一下子契入,那为了引导一些人能够契入正法,所以先讲一个有我,如来藏有佛性的,去引导大家然后慢慢慢慢,进来之后,这个叫做先以欲勾牵,先讲一个你喜欢的可以理 的,进来然后再怎么样,开示正法要,那就进令入佛智,那就是要讲缘起无我无常,缘起性空,我们先讲到这里休息一下,我们等一下再回来,刚刚讲到众生,畏无我惧,以及后来为了引导方便,提出了一个佛性或是如来藏,其实还没讲完,师父后面还有一段,刚刚讲说众生,怕无我,所以甚深教法没办法吸收,所以就讲一个比较引导善根的方便,就讲一个佛性,如来藏本来是佛,所以引了两个,楞伽经还有宝性论,后面师父有一个结论,大家参考一下,【末法時期有許多學佛者大多不願聽經聞,法,学习缘起无我空的根本教义,专在方便适应的法门上着手】
  问: 就是 说经文 点是 否并不 在讨 到底 有没有一个我, 在讨论为 什么 轮回 什么解 脱?


  是目前很多都是这个 样子, 不愿意听甚深法,觉得甚深法,一方面觉得,最根本的一个大 问题就是说, 不想动脑筋,所以叫做患了思想怠惰症,不愿意去思考,因为思考很痛苦,不愿意去思考,那不愿意去思考,应用到宗教来上之后就是说,不愿意去做,到底这样的信仰,到底这样的学习,到底这样的修行,意义 哪里,所以不愿意去思考,不愿意去动脑筋,所以就不愿意听经闻法,不愿意去听甚深法门,另外一种就是说,他不一定害怕,但是,他觉得,谈这种 空啊,这种实在搞不懂,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因此到最后,佛教会有很多 方便 ,那 么很多人就追寻着方便,那么方便容易啊,告诉你念多少经,就 多少功德,告诉你念多少咒就灭多少烦恼,那这些,讲起来简单扼要,那很多人就喜欢这 样子,所以,专在,方便适应的法门上着手,久而久之,以方便为究竟,竟 知佛法不共世间 特质是什么了,那么这是从,畏无 惧而引发出来的一些思想跟问题,那么当然,在末法现在这个时期,大部分众生不想听经闻法 其实这也是,畏 我惧的一种啦,而且也是正 常的 状况 如果绝大多数众生都愿意听经闻法,那这 叫末法了 ,那 师父讲这个是做 什么 ,你们知道,有一件事情要注意,如果大部分的学佛都是学方便法,那真的会以方便为究竟 ,那 佛法真的会提早灭亡,印度 最后就是 大家不研究佛法的核心教义 而专求方便,然后跟印度教结合之后,就 没有 所谓的佛教 那当然外来 影响就不谈了 就有些些 问题 那还好,来到汉地之后,千百年来还保持佛教的一个特质跟特色,但 很多的方便,那么这些方便如果发展到极端,变成经教不用研究,教法不用去理解,只要念佛,持咒拜佛,就可以得到那么多的功德了,
  师父:可以 这样子 但是 问题就是说, 如果 在无 常的话 变化 ,那 根本没 本质 的我,无常 变化 没有一 本质 变的我 ,那什么 在变化 ,那到 底有没有人在受苦 ,, 没有 人在觉受 意思是这样子 问题是有 没有?


  所以大家就不愿意再研究佛法了 那么正法 提早灭亡,所以如果更多 人,当然我 可能说所有,更多 越多 能够研究正法,能够听闻正法,那 正法就可以延续,那正法延续,就可以帮助更多 众生 ,我 们再来看一个,三、為何畏懼「無我」,当 刚刚有讲了,很简单,众生有我 ,执我才会舒服,因为本来就 我执,那我执有 一个我 可以执住,就觉得相对来讲比较有踏实感 但事实上这种我执正 是一 切痛苦 来源,1、執身、執心有 我,我 们来看 下这一句,【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愚癡無聞凡,夫於四大身厭患、離欲、】,恩蔓,你刚刚念过了是不是,给你来念一下吧,【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愚癡無聞凡,夫於四大身厭患、離欲、,背捨而非識,所,以者何?,見四大身有增、有減,有取、有,捨 ,而於心、意、識,愚癡無聞凡夫不能,生厭、,離欲、解脫,所以者何?,彼長夜於,此保惜繫 我, 若得、若取,言:『是 ,我 所、相在。』 故,愚癡無聞凡夫不能,於彼生厭,離欲,背捨。】,什么意思,你照着上面讲,其实 句话你照着,一 一个解释应该已经很清楚 ,我 先问你一个,你知 知道四大身 什么意思,地水火风,地水火风所成的这 色身 这样这个懂了应该 容易读 ,你看怎么解释,(就是愚癡無聞凡夫,对于四大身的这个,厌患离欲背舍,不能够认识),不是,而非识是色受、想、行、识的识,很简单,可以厌弃身,但是不能背离识,可以厌弃身,但是,不会背弃色受、想、行、识的识,意思就是说,可以舍离色身,但是对精神体没办法舍离
  问:弟子从平时对自己一个身心的观察 ,就 是无论是真 有一个 还是只是一个因缘和合 假我 就是这 来理解 好像并不妨碍 还是 著。无论他 是一个 不变的真 我, 是一 个因缘和合 我,我一 样执著 虽然 在变化 ,我 不断在流转 执著 这个 ,我 的重点并 在于您告诉我这 是个 假我之后 不执著


  ,他说这个 的原 是什么 说四大 身, 四大身可以有增有减 可以有取无舍 ,但是 对于心意识,愚痴凡夫不能够生厌离, 能生 ,那 是因为在长夜之中),【彼長夜於,此保惜繫 我, 若得、若取, 是什么 意思? (就是 漫长的轮回之中 ,他 认为是 取有得, 这样 子来保惜和怜惜自己 ,所以说是我、我所这个相是无时不在的,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愚痴凡夫就不能对此而生厌弃舍离的这个愿望),
  师父:如果他觉得是假我的话,那就没问题了。如果是觉得是假我,到这个假我也不是说有一个我 ,他 只是 这个因 缘和合 五蕴的不断的变化的 心的作用 整体上称为一个相对性的我 那这个相对性的叫做假我 这样就没问题了。 但是 问题是摩羯陀人他就 这样 他会认为说 的话 那就 是什么 都没有就断灭了,那断灭的话那到底谁在受苦 受乐 ,他 有这样的 认知。38:00


  这句, 凡夫 到底对什么不能舍离,1816 而执著为 ,这个 是在哪里执著 因为他 身可以舍离,但是他执识为我,他,这个【彼 於, 此保惜繫我,】,这个词是指识,因为他身可以舍离,他识没办法舍离,那么为什么他对身可以舍离, 为他说见四大身有增 减有取有舍,意思就是说,师父曾经讲过一件事情,有一些人对这个身容易舍去,不会执著,相对来讲,我不是说绝对,为什么,他可以观察,可以看到这个身是无常变化的,那身是无常变化的,所以他可以观察到变化无常,那我 没办法对他怎么样,我执着他,我也会很很难掌握啊,所以他会不认为这个身是我 他会执着什么?,内心的精神体 这是一类 所以众生之所以没办法认知无 管是在身或在精神体上,他会执著一个我,会执著一个我,这个叫做执精神体为我,这 一个,为什么师父曾经说过,身,色体 粗糙的 粗显的容易观察 但是心,内心 微细的观察不到,所以他容易执著,这是一类,第二类,第二类来看这个,还是,恩曼你来吧, 为你比对就知道他在讲什么
'''5、畏無我句'''
* '''佛告比丘:「愚癡凡夫、無聞眾生於無畏處而生 恐畏。愚癡 凡夫 、無聞眾生怖畏 、無 二俱非當生。攀緣四識住。何等為四?謂色識住、 色攀緣、 愛樂、增進廣大生 ; 受、想、行 識住、攀緣、愛樂、增進廣大生長。」(雜64)'''
* '''比丘復問曰:「世尊!云何 恐怖 ?」世 尊答曰:「比丘者 見、如 說:『彼或昔 時無 設有 ,我不 得。』彼如 見、如 憂 慼煩勞 啼哭椎胸而發狂癡。比丘!如 是因, 內 有恐怖也。」(中200)'''


【愚癡無聞凡夫寧於四大身繫我、我所,不可於識繫我、我所,所以者何?,四大色,身,或見十年住,二十、三十......乃至百年,若善消息,或復小過,彼心、意、識,日,夜、時刻須臾轉變,異生,異滅。,猶如獼,猴遊林樹間,須臾處處,攀捉枝條,放一,取一,彼心、意、識亦復如是,異生,異,滅。】,看后面还有没有,后面没有,这句什么意思,(就是愚癡無聞凡夫,在四大身上面看到我、我所),执著,这个刚好相反,他在四大所成的色身上,执为我、我所,就是执身为我,然后接下来,


  (,但是不认为 是在 识上面 执著于 我所,这个 原因是 什么 因为四大色身 有十年二十年 有一个时间) ,有 相续性 他十年二十年 跟一 相续性 ,然后, 乃至百年 如果好 一点 活一百岁,意思就 身体有一个比较稳固一点的相续性 所以有人 ,就 在这 相对稳固一点的相续性上 执为我, 这个 叫做执色身为我 那接下来 (但 心意和识, 在日夜时刻 转变 然后在生灭之中 ,就 像猕猴在树林之间,就是很短 时间 处处捉放各种枝条 一放一取 这个心意识 ,就是这 样子的 所以不易被) 所以 两段同一 它意思是说众生都执我 些人 他看到身体变化,容易观察 ,所以 他既然身 变化容易观察 那他就干脆执什么为 我, 执精神体为 因为 身体的观察变化容易观察得到 内心 变化观察不到 所以他就 内心心 为我 另外一种刚好相反 怎么相反 就是 里讲的,他在四大色身执为我,然后,不 在,精神体上 为我 那当然 经过 一种与 俱来 的一 种直觉 然后他说怎么样,他说,所以者何,四大身,我们 这个 身体,或 活十年 二十年 三十年,乃至 百年 问题会不会变 会变 他说什么 若善消息,意思就是说 就算会 有一 点改变 或复小过 不管 有点病痛啊什么 反正 变,但是他的相续性比较长 ,所以 他自然而然的会在身体上执为 我, 就算 有变化 他觉得这种变化 太大 ,我 问你 现实世界是这个样子吗 ,是 没错啊 所以一般人来讲 ,我 们认人 ,是 认他的心 认他 外表,外表啊 ,因为 外表容易 ,我 说静修 今天是你吗 说不定你 伪装的 来,我问你几个问题 你跟我回答 不会嘛 ,我 们一般还是在外表上 认为你、我、他,一般人认为 一个我 会怎么,还是依 这个身 为主嘛 这个 身心会变化,但 是他 短期间内 会造成大变化,这个【若善消息,或復小過】,意思都是指怎么样,小变化 ,所以 这个对 们来讲,没 太大的问题,那你要十年二十年之后前后 你才会产生大变化 我们 在生活 过程当中 由于小变化,所以 们不会去执着他 ,这 种小变化 什么问题 因此 般人会在这 身心上 对这个身尤其特别会认定为我,所以你常常说我 怎么 时候 很多时候虽然说是身心的合体 以身为主 那么他 或復小過 相反的 ,心 意识 怎么样,
  这些都 是在 谈无我所产生的问题。
 
【'''佛告比丘:「愚癡凡夫、無聞眾生於無畏處而生 恐畏。愚癡凡夫、無聞眾生怖畏 、無 我所, 二俱非當生。攀緣四識住。何等為四?謂色識住、 色攀緣、色愛樂、增進廣大生長;於受、想、行, 識住、攀緣、愛樂、增進廣大生長。」(雜64)'''】
 
这个 他大体上在说 什么
 
答:弟 理解 说,佛告比丘:愚癡凡夫,在不应该生畏的地方生恐畏 就是生出害怕 愚癡无闻的凡夫 害怕没 色身的我 以及没有我所 就是我所对的这 外境 ,然后 这两个 害怕是不应该发生的。
 
师父:整句话就是说 众生害怕无我无我所 但凡夫害怕无我无我所 事实上是不应该害怕无我无我所的,众生到底应该害怕什 ?接下来就是说 众生为什么害怕无我无我所,因为众生都执一个我 执我 他们 觉得有一 着落,那下 面这个 可能没读过 攀缘四识住 四识住 什么?
 
答:就 五蕴 住于色受想行。攀缘四识住 ,就 是因为凡夫对于五蕴当中 前四——色受想行 识住于这个四个上面了 所以叫四识住。然后举例 比如说 色識住、色攀緣、色愛樂、 就是 对于 个色 产生了攀缘和爱染 然后识在 这个 色上从而增進廣大 让这个爱乐越来越生长。然后同理,受想行 也是 样的 也是识住于了这个受想行上面 产生了攀缘和广大生长。
 
师父: 所以 这个经它大 上就是说 众生有一个问题跟毛病,害怕无我无 所,但是事实上 是不应该害怕无我、无 所的。 因为 无我、无我所是真理 <u>众生为什么害怕无我、无我所?因为众生 我执都要有一个东西可以依托。</u>比如说 一定跟 相应的 所以叫做有取识。那这个有取识 从五蕴的角度来讲 ,这 个有取识就 会执 着色受想行 ,这 个住可以说 执著的意思。其实这个住的意 思, 它是站立,就 依托,所以众 生的 定会依托 但是 这个 依托 有执取的意思。就像《金刚经》讲住色、声、香、味 法。 样的意思 执著于色、受、想、行 因为这个是有取识 ,是 我执相应的识 所以它会执著在色受想行,所以众生的我执 一定要 有一 个东西执著 有一个我它才行 你现在讲无我,他会害怕 ,会 执著 ,所以 这个叫做畏无 杂阿含 另外一个中阿含经:
 
'''【比丘復問曰:「世尊!云何因內有恐怖 ?」世 尊答曰:「比丘者,如是見、如是說:『彼或昔 時無,設 有,我 不得。』彼如是見、如是說 憂慼煩勞 啼哭椎胸而發狂癡。比丘!如 內有恐怖也。」(中200)】'''
 
这句话不容易读 不容易理解。
 
答:我读这段的【彼或昔時無,設有 ,我 不得。】 我的理解 是, 实际上本身是 的, 但是 因为 我执 为它有,而这个有 ,我 自己又得不到 因为这种看法和想法,以至于自己忧愁烦劳 以至于啼哭椎胸而發狂。
 
答:因为它只 一个片段 所以可能会不太好理解,弟子的感觉就是说 他说【彼或昔時無 設有 ,我 不得。】大概意思就是说 无论它是无还是 有, 是我 得不到。因为《心经》说无所得故 无挂碍 这个 地方正好 是他 有所执著,那么执著的东西,又令他没有安全感,就是抓 ,所以 恐怖。
 
'''【比丘復問曰:「世尊!云何因內有恐怖也?】'''
 
为什么内心有恐怖?
 
【'''世 尊答曰:「 丘者 如是見、如是說:『彼或昔時無,設有 ,我 不得。』'''】
 
某某刚才讲什么?
 
答:他 讨论 是什么东西 可能是 我,这 个我到底是 还是无 但是 总之就是抓不住它,把握不住它。
 
师父:他如果没有 一个 我的话 他就不知道要 怎么 办,不管他有无,如果是真的没有 他不知道要怎么办,那这句我们可以回去再讨论看看 这句 确实 有一点那个比较难懂。总之 如果没有我的话 他就 会恐慌。你看 经》里面怎么说?《心经》说, 怎么样 才能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以无所得故,你才能真的离所谓的无有恐怖 远离颠倒梦想。但是众生凡夫反过来有所得,他才能觉得不恐怖、不恐惧,但是这种有所得,有一个东西,有我,他才会不恐惧,这是他错误的认知。事实上他有我,执着我才是生死轮回,才需要恐怖,才需要害怕的。
 
所以众生在需要害怕的地方不害怕,在不需要害怕的地方害怕。那真正来讲,你要离开一切的恐怖,唯有要无所得,那么在《阿含经》就叫做无我,才能离开所有的烦恼颠倒执著。但众生错误的观念是认为有一个我,他才不会那么的惊慌。
 
问:这句话,弟子觉得这个,就是最难理解的就是这个,設有这两个字,【彼或昔,時無,設有,我不得。】,那这个设有,弟子可不可以理解为那种施设有,就是假有?
 
师父:应该他不会讲到这么深。(问:现在就是设有,然后那个我不得,这个话有点不好懂),那我们这个可以再看看,他的句子是怎么去断的,这个是师父的一个解说,等一下下课,这一句,师父的那个《佛陀的教示》里面有,你们等一下去查一下。
 
问:弟子问一下,就是您这个题目叫畏无我惧,惧就是惧的意思?
 
师父:就是讲无我这样子的一个概念,有人听了就会害怕,所以第一个他说,【無聞眾生於無畏處而生恐畏】,就是在不需要害怕的地方生害怕,然后,该害怕的地方不害怕,所以叫做畏无我惧,听到无我就会害怕。这个是师父的那个《佛陀的教示》里面的解说。
 
* '''本經提及了眾生在不應生恐懼的地方產生恐懼。 凡夫由於無始以來根深蒂固的我執熏習,一聽到 無我、無我所就會產生恐懼,以至不願學習甚深 的教法。'''
* '''為了適應引導這一類凡夫和外道,從長阿含開始, 佛教就發展出了適應引導一般眾生和外道的法門。 大乘經典中的如來藏思想,就是這一類適應法門 的代表。'''  '''– 《《楞伽經》》說:「開引計我諸外道故,說如來 藏,令離不實我見妄想,入三解脫門境界」;'''  '''– 《寶性論》說:「以有怯弱心,輕慢諸眾生, 執著虛妄法,謗真如實性,計身有神我,為令 如是等,遠離五種過,故說有佛性」。'''
* '''末法時期有許多學佛者大多不願聽經聞 法,學習緣起、無我、空的根本教義,專 在方便適應的法門上著手。久而久之,以 方便為究竟,竟不知佛法不共世間的特性 是什麼了。'''
 
 
 
'''【本經提及了眾生在不應生恐懼的地方產生恐懼。 凡夫由於無始以來根深蒂固的我執熏習,一聽到 無我、無我所就會產生恐懼,】'''
 
这是一般的人。
 
'''【以至不願學習甚深 的教法。】'''
 
因为听到无我。
 
【'''為了適應引導這一類凡夫和外道,從長阿含開始, 佛教就發展出了適應引導一般眾生和外道的法門。 】'''
 
也就是所谓的各个为人生善悉檀,你们害怕(无我),那佛陀就用一个方便,讲无我你会怕,那佛陀就讲一个方便,有一个真常的我,这个我就叫做佛性,又叫做众生是佛,那听了有没有舒服一点,高兴一点,那么为了适应这一类,从《长阿含经》开始就发展出适应众生,引导一般众生外道的法门。
 
'''【大乘經典中的如來藏思想,就是這一類適應法門 的代表。'''】
 
如来藏里面,一个重要的《楞伽經》,另外一个是《寶性論》,这两个经跟论都是这样讲的。
 
'''【《楞伽經》說:「開引計我諸外道故,說如來 藏,令離不實我見妄想,入三解脫門境界」。】'''
 
开引执我的外道,所以说我,然后说这个我,就把它转成这个我就是如来藏。意思就是说,外道讲一个真我,那佛教讲无我,讲无我他会会害怕,那我就讲一个相似的真我的这样东西叫做如来藏,这样的话,
 
'''【令離不實我見妄想,入三解脫門境界」。】'''
 
就是说有一个先引导的方便法门,让你慢慢去学习,但是终究来还是要学什么,到头来要学什么,还是要学无我,那还是要学般若的性空无所得。
 
'''【《寶性論》說:「以有怯弱心,輕慢諸眾生,執著虛妄法,謗真如實性,計身有神我,為令,如是等,遠離五種過,故說有佛性」。】'''
 
这是《寶性論》的。所以<u>在佛教里面,本来究竟的诸法实相是缘起无我无常,涅槃寂静(阿含经),那么在(初期)大乘佛教就讲般若性空,那么到了中观就讲无自性</u>。但是讲这样的东西,一般人还是没办法一下子契入,为了引导一些人能够契入正法,所以先讲一个有我,如来藏有佛性的,去引导大家然后慢慢慢慢进门,进来之后,这个叫做先以欲勾牵。先讲一个你喜欢的可以理解的,进来然后再开示正法要,那就进令入佛智,那就是要讲缘起无我无常,缘起性空。54:30
 
刚刚讲到众生畏无我惧,以及后来为了引导方便,提出了一个佛性或是如来藏,其实还没讲完。师父书里面后面还有一段刚刚讲说众生怕无我,所以甚深教法没办法吸收,所以就讲一个比较引导善根的方便,就讲一个佛性,如来藏,本来是佛,所以引了《楞伽经》还有《宝性论》,后面师父有一个结论,大家参考一下。
 
'''【 末法時期有許多學佛者大多不願聽經聞法,學習緣起、無我、空的根本教義,專在方便適應的法門上著手。】'''
 
 
这是目前很多都是这个样子,不愿意听甚深法,最根本的一个大问题就是说,不想动脑筋,所以叫做患了思想怠惰症,不愿意去思考,因为思考很痛苦。那不愿意去思考,应用到宗教来上之后就是说,不愿意去做,到底这样的信仰,到底这样的学习,到底这样的修行,意义在哪里?所以不愿意去思考,不愿意去动脑筋,所以就不愿意听经闻法,不愿意去听甚深法门。
 
另外一种就是说,他不一定害怕,但是他觉得谈这种无我、空啊,这种实在搞不懂,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因此到最后佛教会有很多的方便,那么很多人就追寻着方便,那么方便容易啊,告诉你念多少经就有多少功德,告诉你念多少咒就灭多少烦恼。那这些讲起来简单扼要,那很多人就喜欢这个样子,所以专在方便适应的法门上着手。
 
'''【久而久之,以方便為究竟,竟不知佛法不共世間的特性是什麼了。
】'''
 
那么这是从畏无我惧而引发出来的一些思想跟问题。当然,在末法现在这个时期,大部分众生不想听经闻法,其实这也是畏无我惧的一种啦,而且也是正常的状况,如果绝大多数众生都愿意听经闻法,那这个就不叫末法了。那师父讲这个是做什么?你们有一件事情要注意,如果大部分的学佛都是学方便法,那真的会以方便为究竟,那佛法真的会提早灭亡。印度到最后就是,大家不研究佛法的核心教义而专求方便,然后跟印度教结合之后,就没有所谓的佛教,那当然外来的影响就不谈了。就有些问题那还好,来到汉地之后,千百年来还保持佛教的一个特质跟特色,但是也有很多的方便,那么这些方便如果发展到极端,变成经教不用研究,教法不用去理解,只要念佛、持咒、拜佛,就可以得到那么多的功德了,所以大家就不愿意再研究佛法了,那么正法就提早灭亡。
 
所以如果更多的人,当然我不可能说所有的人,越多的人能够研究正法,能够听闻正法,那么正法就可以延续,那正法延续,就可以帮助更多的众生,我们再来看一个。
 
 
'''三、為何畏懼「無我」'''
 
 
為何畏懼「無我」?当然刚刚有讲了,众生有我执,执我才会舒服。因为本来就是我执,那我执有一个我可以执住,就觉得相对来讲比较有踏实感,但事实上这种我执正是一切痛苦的来源。
 
'''1、執身、執心有我'''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愚癡無聞凡 夫於四大身厭患、離欲、背捨而非識,所 以者何?見四大身有增、有減,有取、有 捨。而於心、意、識,愚癡無聞凡夫不能 生厭、離欲、解脫,所以者何?彼長夜於 此保惜繫我,若得、若取,言:『是我、 我所、相在。』是故,愚癡無聞凡夫不能 於彼生厭,離欲,背捨。'''
 
'''愚癡無聞凡夫寧於四大身繫我、我所, 不可於識繫我、我所,所以者何?四大色 身,或見十年住,二十、三十......乃至百年, 若善消息,或復小過,彼心、意、識,日 夜、時刻須臾轉變,異生,異滅。 猶如獼 猴遊林樹間,須臾處處,攀捉枝條,放一 取一,彼心、意、識亦復如是,異生,異 滅。'''
 
 
其实这句话你照着一个一个解释应该已经很清楚,我先问你一个,你知不知道四大身是什么意思?(答:地水火风),地水火风所成的这个色身,这个懂了应该就容易读了,你看怎么解释。
 
答:就是愚癡無聞凡夫,对于四大身的这个厌患、离欲、背舍,都不能够认识。
 
师父:不是,'''而非識'''是色受、想、行、识的识。这句话是说,可以厌弃身,但是不能背离识,可以厌弃身,但是,不会背弃色受、想、行、识的识,意思就是说,可以<u>舍离色身,但是对精神体没办法舍离。</u>
 
答:他说这个的原因是什么?说四大身可以有增有减,可以有取无舍,但是对于心意识,愚痴凡夫不能够生厌离,不能生解脱,那是因为在长夜之中)。
 
师父:'''【彼長夜於,此保惜繫我,若得、若取,'''】是什么意思?
 
答:就是在漫长的轮回之中,他认为是有取有得,这样子来保惜和怜惜自己的。所以说我、我所这个相是无时不在的,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愚痴凡夫就不能对此而生厌弃舍离的这个愿望。
 
师父:这句,凡夫到底对什么不能舍离而执著为我?这个我是在哪里执著,因为他色身可以舍离,但是他执识为我,他这个【彼長夜於,此保惜繫我,】这个此是指识,因为他身可以舍离,他识没办法舍离。那么为什么他对身可以舍离,因为他说见四大身有增有减、有取有舍。师父曾经讲过一件事情,有一些人对这个身容易舍去,不会执著,相对来讲,我不是说绝对,为什么?他可以观察,可以看到这个身是无常变化的,那身是无常变化的,所以他可以观察到身的变化无常,我执着他,我也会很难掌握啊,所以他会不认为这个身是我。但是他会执着什么?内心的精神体是我,这是一类人。
 
所以众生之所以没办法认知无我,不管是在身或在精神体上,他会执著一个我,这个叫做执精神体为我,这是一个。为什么?师父曾经说过,身体是粗糙的,粗显的容易观察,但是心,内心是微细的,观察不到,所以他容易执著,这是一类。第二类来看这个,你比对就知道他在讲什么。
 
【'''愚癡無聞凡夫寧於四大身繫我、我所, 不可於識繫我、我所,所以者何?四大色 身,或見十年住,二十、三十......乃至百年, 若善消息,或復小過,彼心、意、識,日 夜、時刻須臾轉變,異生,異滅。 猶如獼 猴遊林樹間,須臾處處,攀捉枝條,放一 取一,彼心、意、識亦復如是,異生,異 滅。'''】
 
这句什么意思?这个刚好相反,他在四大所成的色身上执为我、我所,就是执身为我,然后:
 
答:但是不是在识上面执著于我和我所,这个原因是什么样子?是因为四大色身,有十年二十年,有一个时间。
 
师父:他十年二十年有一个相续性,乃至百年,如果好一点,活一百岁。意思就是身体有一个比较稳固一点的相续性,所以有人,就在这个相对稳固一点的相续性上面执为我,这个叫做执色身为我。那接下来:
 
答:(但是心意和识,是在日夜时刻的转变,然后在生灭之中,就像猕猴在树林之间,就是很短的时间,处处捉放各种枝条,一放一取,这个心意识就是这样子的。
 
师父:所以这两段同一个经,它意思是说众生都执我,有一些人,他看到身体变化容易观察,既然身体变化容易观察,那他就干脆执什么为我,执精神体为我。因为身体的观察变化容易观察得到,内心的变化观察不到,所以他就执内心心识为我。另外一种刚好相反,怎么相反,就是这里讲的,他在四大色身执为我,不会在精神体上执为我,那当然这不是经过思考,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一种直觉。
 
然后他说,所以者何,我们这个身体,或是活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乃至一百年,问题会不会变?会变,但是他说什么?'''若善消息''',意思就是说,就算会有一点改变,'''或复小过''',不管是有点病痛啊什么,反正会变,但是他的相续性比较长,所以他自然而然的会在身体上执为我,就算是有变化,他觉得这种变化也没有太大。
 
我问你,现实世界是这个样子吗?是啊,没错啊,所以一般人来讲,我们认人,是认他的心,还是认他的外表?外表啊,因为外表容易认嘛。我们一般还是在外表上认识你、我、他,一般人认为有一个我,还是依我这个身心为主嘛,但这个身心会变化,但是他短期间内不会造成大变化。这个【若善消息,或復小過】,意思都是指小变化,所以这个对他们来讲,没有太大的问题,那你要十年二十年之后前后比对,你才会产生大变化。但我们在生活的过程当中,由于小变化,所以我们不会去执着他,这种小变化有什么问题,因此我们一般人会在这个身心上,对这个身尤其特别会认定为我,所以你常常说我怎么样的时候,很多时候虽然说是身心的合体,但是都是以身为主。那么他说'''【或復小過】''',但是相反的,心意识怎么样?
 
【'''彼心、意、識,日 夜、時刻須臾轉變,異生,異滅。】'''
 
意思就是说,不断的生住异灭,不断的在变化。
 
'''【 猶如獼 猴遊林樹間,須臾處處,攀捉枝條,】'''
 
这个叫做心猿意马,东跳西跑的。
 
'''【放一 取一,彼心、意、識亦復如是,異生,異 滅。'''
 
放一枝取一枝,什么叫放一枝取一枝,你可以看一个执著,但是放一枝取一枝。猴子跳树的时候,猴子爬树抓一枝你要放一枝,不然你怎么跳,你抓了一枝,你要放掉另一枝,然后往前再攀。那这个比喻我们的心就是这样,一下子执著这个,一下子往前那个,一下子执著这个,不断的在攀缘,这个就是心,所以他说:
 
'''【須臾處處,攀捉枝條,放一取一,彼心、意、識亦復如是,異生,異滅。】'''


【日,夜、時刻須臾轉變,異生,異滅。】,2054,意思就是说,不断的在变化,生住异灭,不断的在变化,【猶如獼,猴遊林樹間,須臾處處,攀捉枝條】,这个叫做心猿意马,东跳西跑的,然后,放一枝取一枝,什么叫放一枝取一枝,你可以看一个执著,但是放一枝取一枝,很简单的,猴子跳树的怎么样,猴子爬树抓一枝,你要放一枝,不然你怎么跳,你抓了一枝,你要放掉另一枝,然后往前再攀,那这个比喻心,我们的心就是这样,一下子执著这个,一下子往前那个,一下子执著这个,不断的在攀缘,这个就是心,所以他说,【須臾處處,攀捉枝條,放一,取一,


彼心、意、識亦復如是,異生,異,滅。】,


 就是这样变来变去,所以众生会执著(身心)为我,因此对无我就没办法有一个很深的认识,可以吗,有没有什么问题,有一个问题,众生畏惧无我,因为执著一个我,这是根本,另外一个,2、「無我」甚深難知,我们来看一下,静和来,你来念一下,【(1),仙尼經,(佛告):「仙尼!其第一師見現在世真實是,我,如所知說者,名曰斷見。,彼第二師見今世,後世真實是我,如所知說者,則是常見。,彼第,三師不見現在世真實是我,命終之後,亦不見,我,是則如來、應、等正覺說,現法愛斷、離,欲、滅盡、涅槃。」】,等一下,到这里,这个经上次看过,静和你讲一下,(佛说仙尼,有一种人是见现在世真实是我,就是说这个色身是我,这种说法就是断见,因为你这个色身,你百年以后,你这色身没了,那就什么都没了,就是一了百了,就是断见
 就是这样变来变去,所以众生会执著(身心)为我,因此对无我就没办法有一个很深的认识,可以吗,有没有什么问题,有一个问题,众生畏惧无我,因为执著一个我,这是根本,另外一个,2、「無我」甚深難知,我们来看一下,静和来,你来念一下,【(1),仙尼經,(佛告):「仙尼!其第一師見現在世真實是,我,如所知說者,名曰斷見。,彼第二師見今世,後世真實是我,如所知說者,則是常見。,彼第,三師不見現在世真實是我,命終之後,亦不見,我,是則如來、應、等正覺說,現法愛斷、離,欲、滅盡、涅槃。」】,等一下,到这里,这个经上次看过,静和你讲一下,(佛说仙尼,有一种人是见现在世真实是我,就是说这个色身是我,这种说法就是断见,因为你这个色身,你百年以后,你这色身没了,那就什么都没了,就是一了百了,就是断见
第164行: 第315行:
 去占取别人的资源,来利益自己的时候,你一定会这样子去做,为什么,因为你没有基本的,无我的这种道德理念跟规范,这样各位了解,所以这个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道德规范,所以导师才说从自利上来讲,你可以断你贪瞋痴,从利他上来讲,众生执我所以自私,那这是问题的来源,如果无我的话,就可以化私为公,而为大众谋利,那就是自利跟利他,第三个,3、世間真理—緣起無我,所以佛陀讲无我,第一个,它是世间真理,第二个,它可以离苦得乐,第三个,它可以,重在利他,因为自利就是离苦得乐,是自利利他,我们来看一下,【一切法都是緣起的,沒有真實性,所以生而不起有見,滅而不起無見,生灭都是缘起本空的,缘起法的归于灭,说它是空,这不是因缘离散才是灭,是空,當諸法的生起時,存,在時,由於了無自性可得,所以是如幻如化,空的、寂滅的。】,这句话知道什么意思吗,这是从中观来讲叫做,怎么样,缘起的当下即是空性,即是不生不灭的空性,它不是还灭之后才空,而是因为因缘和合,它本来就没有实体性,这个,在中观叫无自性,在《阿含经》叫做无我,记得,它由于是无我性,它的无我性是真理,师父刚刚是不是讲,这个无我不是还灭了才叫无我,是当体,你在轮回的当下,还是无我,只是我们执为有我,所以轮回而已,所以它叫做什么,当下的寂灭性,所以是
 去占取别人的资源,来利益自己的时候,你一定会这样子去做,为什么,因为你没有基本的,无我的这种道德理念跟规范,这样各位了解,所以这个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道德规范,所以导师才说从自利上来讲,你可以断你贪瞋痴,从利他上来讲,众生执我所以自私,那这是问题的来源,如果无我的话,就可以化私为公,而为大众谋利,那就是自利跟利他,第三个,3、世間真理—緣起無我,所以佛陀讲无我,第一个,它是世间真理,第二个,它可以离苦得乐,第三个,它可以,重在利他,因为自利就是离苦得乐,是自利利他,我们来看一下,【一切法都是緣起的,沒有真實性,所以生而不起有見,滅而不起無見,生灭都是缘起本空的,缘起法的归于灭,说它是空,这不是因缘离散才是灭,是空,當諸法的生起時,存,在時,由於了無自性可得,所以是如幻如化,空的、寂滅的。】,这句话知道什么意思吗,这是从中观来讲叫做,怎么样,缘起的当下即是空性,即是不生不灭的空性,它不是还灭之后才空,而是因为因缘和合,它本来就没有实体性,这个,在中观叫无自性,在《阿含经》叫做无我,记得,它由于是无我性,它的无我性是真理,师父刚刚是不是讲,这个无我不是还灭了才叫无我,是当体,你在轮回的当下,还是无我,只是我们执为有我,所以轮回而已,所以它叫做什么,当下的寂灭性,所以是


 【從無我而深入的本空、本寂滅、本性不生,不滅,即在這緣起的生滅無常中看出。,生滅無,常,即是空無我的;空無我即是不生不滅的;,不生不滅即是生滅無常的。,这样缘起法的本性空——无我,就贯彻了三法印。】,这个是《佛法概论》里面的,这个叫做世间真理缘起无我,这里面有一句话,好像在绕口令,但是你们看,生灭无常,生灭无常即是空无我的,有没有看到,就是无我无自性的,那么空无我怎么样,所以生灭无常的,这一些种种现象就是现象而已,所以它没有实生、没有实灭,所以现象上的生灭,其实就实相来讲,它就是如幻如化的,所以你可以说它就是不生不灭的,不生不灭,它并不是说现象上它没有,而是指本质上,它没有一个东西,所以没有一个生跟灭这样的一个实体,所以才能说,<nowiki><u> 现象上的生生灭灭</u></nowiki> <nowiki><u> 等于究竟意义上的不生不灭</u></nowiki> ,讲到这里清楚吗,不生不灭即是生灭无常的,这句话懂吗,有矛盾吗,大明明有矛盾吗,还可以了解,不生不灭即是生灭无常的,什么意思,因为一切法是不生不灭的,没有实质的,所以一切法才能依缘起而现起而消失,所以才能这样子,如果一切法本来就有生灭的实体,本来就有了,那就不会不生不灭了,那有,永远是有,无,永远是无,这样了解,正是因为没有实体,所以不生不灭,没有实体的不生不灭,所以一切法才可以依于缘起和合而生,缘起的离散而灭,所以无我贯彻了三法印,<nowiki><u> (无我)从现象上通无常</u></nowiki> ,一切现象都是无常变化的,<nowiki><u> 从法性上通寂灭涅槃的不生不灭</u></nowiki> ,这个就是三法印,通法相、通法性,通法相,它就是生灭变化的现象,通法性,就是当下无自性的不生不灭,所以讲无我,其实就是在讲宇宙世间人生的一个真理,悟无我,你就能得离苦得乐,得涅槃,不悟无我,那你就生死轮回,还有一点,刚刚其实静和也讲了,如果你真能了解无常的性,法性,不只是无常的相而已,因为你只是了解观察无常的相,那变化可能大家都知道变化,但你知道变化,那你还没有真正办法去真正断烦恼,你如果从无常的现象上,而能观察没有不变的本质,所以无常你弄透了,其实<nowiki><u> 无常一定是无我(集谛的惑)</nowiki>
 【從無我而深入的本空、本寂滅、本性不生,不滅,即在這緣起的生滅無常中看出。,生滅無,常,即是空無我的;空無我即是不生不滅的;,不生不滅即是生滅無常的。,这样缘起法的本性空——无我,就贯彻了三法印。】,这个是《佛法概论》里面的,这个叫做世间真理缘起无我,这里面有一句话,好像在绕口令,但是你们看,生灭无常,生灭无常即是空无我的,有没有看到,就是无我无自性的,那么空无我怎么样,所以生灭无常的,这一些种种现象就是现象而已,所以它没有实生、没有实灭,所以现象上的生灭,其实就实相来讲,它就是如幻如化的,所以你可以说它就是不生不灭的,不生不灭,它并不是说现象上它没有,而是指本质上,它没有一个东西,所以没有一个生跟灭这样的一个实体,所以才能说,现象上的生生灭灭,等于究竟意义上的不生不灭,讲到这里清楚吗,不生不灭即是生灭无常的,这句话懂吗,有矛盾吗,大明明有矛盾吗,还可以了解,不生不灭即是生灭无常的,什么意思,因为一切法是不生不灭的,没有实质的,所以一切法才能依缘起而现起而消失,所以才能这样子,如果一切法本来就有生灭的实体,本来就有了,那就不会不生不灭了,那有,永远是有,无,永远是无,这样了解,正是因为没有实体,所以不生不灭,没有实体的不生不灭,所以一切法才可以依于缘起和合而生,缘起的离散而灭,所以无我贯彻了三法印,(无我)从现象上通无常,一切现象都是无常变化的,从法性上通寂灭涅槃的不生不灭,这个就是三法印,通法相、通法性,通法相,它就是生灭变化的现象,通法性,就是当下无自性的不生不灭,所以讲无我,其实就是在讲宇宙世间人生的一个真理,悟无我,你就能得离苦得乐,得涅槃,不悟无我,那你就生死轮回,还有一点,刚刚其实静和也讲了,如果你真能了解无常的性,法性,不只是无常的相而已,因为你只是了解观察无常的相,那变化可能大家都知道变化,但你知道变化,那你还没有真正办法去真正断烦恼,你如果从无常的现象上,而能观察没有不变的本质,所以无常你弄透了,其实无常一定是无我(集谛的惑)


 这样了解吗,如果有我就不会无常了,所以无常可以直通无我的法性,所以无常可以直通不生不灭的涅槃,那无我就更不用讲了,讲到这里,有没有什么问题,这就是世间真理无我,所以佛陀讲无我,事实上也是讲真理,第一个,真理,第二个,自力的离苦得乐,第三个,除去私心,而能化为大公无私而能够利他,那个静能你有什么问题,38:17,2 --> 38:19,090(师父,弟子想问一个问题,2903,法师对这个词的选择,他选择的这个词),你说导师,对词的选择是不是,哪一个,38:33,550 --> 38:34,850(弟子想问,2911,第二段的第二句话,既在这缘起的生灭无常中看出,缘起,然后他,说,比如说你是有为法的话,就生住异灭,就是说缘起的这种,如果说是从此故彼的角度来说,有生然后无灭,那导师,上一个无常,因为如果,就是弟子的理解,就是咱们说的这个缘起,就是依因待缘,此故彼的话,就是说,其实是有因和缘,然后造成了这个结果,这个弟子读起来,怎么感觉缘起,就是说这个现象是无常的,从法性的角度来说,确实也是即生即灭的,但是这个无常,是不是有点,弟子的理解,此有故彼有,就是这种因果法则的,是不是有,我也不知道这个,为什么,谁能理解我的问题),我知道你的意思,导师这里是在讲法,比较重在讲法性,所以说是在理上谈此故彼,他当然也通法性,但是此故彼是《阿含经》所重的,是在身心生命的现象上谈,然后从身心生命的现象谈缘起的法则,那么从缘起的生灭的法则谈法性,那当然就通向无我,而认为一切法是没有一个本质性,那这个是师父从《佛法概论》节录出来的,所以你会有这个问题,是因为导师这里是在谈什么,无我通无常跟无我通涅槃,那师父只是要表达的是,无我本来就是真理,这样清楚吗,缘起无我就是真理,有没有什么问题,讲到这里,如果没有的话,因为接下来,是另外一个章篇,还是在讲无我,但是这个章篇,是在说的叫作观察无我,是在讲,怎么样在日常生活,或是怎么样在我们的身心上面观察无我,然后,第一个在谈的就是计我的形式,第一个在蕴处界计我,还有,五蕴的二十种我见,这个就是,即蕴计我,然后,色是我、非我,计我、不相在,然后第三个就是,三世计我,有现在计我,有二世计我的,
 这样了解吗,如果有我就不会无常了,所以无常可以直通无我的法性,所以无常可以直通不生不灭的涅槃,那无我就更不用讲了,讲到这里,有没有什么问题,这就是世间真理无我,所以佛陀讲无我,事实上也是讲真理,第一个,真理,第二个,自力的离苦得乐,第三个,除去私心,而能化为大公无私而能够利他,那个静能你有什么问题,38:17,2 --> 38:19,090(师父,弟子想问一个问题,2903,法师对这个词的选择,他选择的这个词),你说导师,对词的选择是不是,哪一个,38:33,550 --> 38:34,850(弟子想问,2911,第二段的第二句话,既在这缘起的生灭无常中看出,缘起,然后他,说,比如说你是有为法的话,就生住异灭,就是说缘起的这种,如果说是从此故彼的角度来说,有生然后无灭,那导师,上一个无常,因为如果,就是弟子的理解,就是咱们说的这个缘起,就是依因待缘,此故彼的话,就是说,其实是有因和缘,然后造成了这个结果,这个弟子读起来,怎么感觉缘起,就是说这个现象是无常的,从法性的角度来说,确实也是即生即灭的,但是这个无常,是不是有点,弟子的理解,此有故彼有,就是这种因果法则的,是不是有,我也不知道这个,为什么,谁能理解我的问题),我知道你的意思,导师这里是在讲法,比较重在讲法性,所以说是在理上谈此故彼,他当然也通法性,但是此故彼是《阿含经》所重的,是在身心生命的现象上谈,然后从身心生命的现象谈缘起的法则,那么从缘起的生灭的法则谈法性,那当然就通向无我,而认为一切法是没有一个本质性,那这个是师父从《佛法概论》节录出来的,所以你会有这个问题,是因为导师这里是在谈什么,无我通无常跟无我通涅槃,那师父只是要表达的是,无我本来就是真理,这样清楚吗,缘起无我就是真理,有没有什么问题,讲到这里,如果没有的话,因为接下来,是另外一个章篇,还是在讲无我,但是这个章篇,是在说的叫作观察无我,是在讲,怎么样在日常生活,或是怎么样在我们的身心上面观察无我,然后,第一个在谈的就是计我的形式,第一个在蕴处界计我,还有,五蕴的二十种我见,这个就是,即蕴计我,然后,色是我、非我,计我、不相在,然后第三个就是,三世计我,有现在计我,有二世计我的,
第202行: 第353行:
 就不会有这样的一些问题,所以呢,无明触灭,后明触觉起,这个就是修行的一个关键,就是明相应触,跟无明相应触,那这个地方在讲我的,形式呢,从五蕴计我,到,意界,法界,然后计我,一直到什么,六入处计我,这个叫做,蕴处界上计我,就是在蕴处界上,执着一个我,这个经文讲到这里,有没有什么问题,弟子问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意界法界无明界,这三者的关系是啥,意界法界,我问你,六根跟六境,还有六识,十八界,那是不是里面有一个意界,然后还有一个法界,它就是从前跟后全部包起来,这意界法界就,包括十二界了,那这十二界里面,本来,也没谈无明,但是问题是,他接下来谈什么,这个认识不是纯粹的认识,是因为,十八界的认识里面有一个无明,是无明相应的,意界可,不可以理解是根,法界是尘,无明界就是,在这个根尘境相认识的时候,就会有无明相应,所以它多了一个无明界出来,合起来,就是十八界,但是这十八界不是一般的十八界,这十八界里面,他已经把六六触的认识,无明相应的,已经放到里面去了,把无明放进去了,所以他不是谈一般的认识,他是谈无明相应的认识,师父,弟子再问一个问题,最后一句话,就是先所起,无明触灭,后明触觉起,
 就不会有这样的一些问题,所以呢,无明触灭,后明触觉起,这个就是修行的一个关键,就是明相应触,跟无明相应触,那这个地方在讲我的,形式呢,从五蕴计我,到,意界,法界,然后计我,一直到什么,六入处计我,这个叫做,蕴处界上计我,就是在蕴处界上,执着一个我,这个经文讲到这里,有没有什么问题,弟子问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意界法界无明界,这三者的关系是啥,意界法界,我问你,六根跟六境,还有六识,十八界,那是不是里面有一个意界,然后还有一个法界,它就是从前跟后全部包起来,这意界法界就,包括十二界了,那这十二界里面,本来,也没谈无明,但是问题是,他接下来谈什么,这个认识不是纯粹的认识,是因为,十八界的认识里面有一个无明,是无明相应的,意界可,不可以理解是根,法界是尘,无明界就是,在这个根尘境相认识的时候,就会有无明相应,所以它多了一个无明界出来,合起来,就是十八界,但是这十八界不是一般的十八界,这十八界里面,他已经把六六触的认识,无明相应的,已经放到里面去了,把无明放进去了,所以他不是谈一般的认识,他是谈无明相应的认识,师父,弟子再问一个问题,最后一句话,就是先所起,无明触灭,后明触觉起,


 这个明肯定相对无明而言,所以叫做,转无明相应触而成为,明相应触嘛,意思就是说,我们一般认识里面,都有我执的错误在里面,但你现在学佛开始,要知道这是一个问题,所以你现在开始认识的时候,要去省察观察,我认识的时候,有,没有贪瞋痴在里面,如果有,那就,无明相应触,那就要赶快把这个,无明相应的我,降伏,然后,起正觉,或叫做正念,这样的话就叫做,明相应触,明是智慧的意思啦,当然你还没真正转,你也可以说转识成智,但这里比较重在说,你现在开始的过程,应该必须要做什么,所以《阿含经》里面,都不是从结果论上来谈,都谈你现在必须要做什么,你现在可以做什么,你在修行上要做什么,很多时候都是在谈这些,如果还不清楚,师父,佛陀的教示里面,有讲什么灭炽燃,还有讲什么,六六门头好修行,讲白牛系黑牛,这些全部都是在讲,明相应触的一个过程,有没有什么问题,谢谢师父,那么基本上师父,最后几分钟讲一下,他的方式在灭炽燃,那个部分,灭炽燃的那个经,他这个无明相应触,到明相应触,在这个经里面,他是这样讲,他说你要眼见色,眼睛看到东西的时候,第一个要正知,怎么正知呢,你要确认到底,你有没有看到东西,你不是刚睡起来,眼睛迷迷糊糊的,然后看到一条绳子,当成是蛇,所以你要先确认,我是不是看到这个东西,这个叫正知,
 这个明肯定相对无明而言,所以叫做,转无明相应触而成为,明相应触嘛,意思就是说,我们一般认识里面,都有我执的错误在里面,但你现在学佛开始,要知道这是一个问题,所以你现在开始认识的时候,要去省察观察,我认识的时候,有,没有贪瞋痴在里面,如果有,那就,无明相应触,那就要赶快把这个,无明相应的我,降伏,然后,起正觉,或叫做正念,这样的话就叫做,明相应触,明是智慧的意思啦,当然你还没真正转,你也可以说转识成智,但这里比较重在说,你现在开始的过程,应该必须要做什么,所以《阿含经》里面,都不是从结果论上来谈,都谈你现在必须要做什么,你现在可以做什么,你在修行上要做什么,很多时候都是在谈这些,如果还不清楚,师父, 佛陀的教示 里面,有讲什么灭炽燃,还有讲什么,六六门头好修行,讲白牛系黑牛,这些全部都是在讲,明相应触的一个过程,有没有什么问题,谢谢师父,那么基本上师父,最后几分钟讲一下,他的方式在灭炽燃,那个部分,灭炽燃的那个经,他这个无明相应触,到明相应触,在这个经里面,他是这样讲,他说你要眼见色,眼睛看到东西的时候,第一个要正知,怎么正知呢,你要确认到底,你有没有看到东西,你不是刚睡起来,眼睛迷迷糊糊的,然后看到一条绳子,当成是蛇,所以你要先确认,我是不是看到这个东西,这个叫正知,


 第一步,看到这个东西的时候,你确认你看到了,接下来你要去观察,我看到这个东西的时候,我是不是起了不善心,好的我是不是起了贪,不好的我是不是起了瞋,还有我是不是有,我执的错误在里面,这是第二步,第三步,再把这个不好的,烦恼或是贪或瞋,把它降伏,这个叫做灭炽燃,这个,其实就是这里讲的,从无明相应触的观察,然后转成明相应触,那个经是讲的比较细,但是这个的重点就是,讲一个大方向上的一个过程,所以有人问说,师父那十二有支里面,从哪一支去破,其实从这个经来讲就是说,从触,把无明相应触,转成什么,明相应触,但这个时候是在,认识的过程上面的第一步,谈怎么样修行,我们先休息一下,十分钟后回来,五蕴做说明,就会有二十种形式的我见,四种即蕴计我,就是计我异我相在,相在就是我在色中,或是色在我中,那每一种都有四个,那就是四五二十,这二十个其实就是,计我的一些形式,并不是说真的有,二十种我见还是怎么样,第,一个,计我,即色,计我,如果你从五蕴上面来,觉得五蕴有我的话,因为它是五蕴,你如果说,这整个五蕴都是我,那五蕴是和合的,是五个东西的,
 第一步,看到这个东西的时候,你确认你看到了,接下来你要去观察,我看到这个东西的时候,我是不是起了不善心,好的我是不是起了贪,不好的我是不是起了瞋,还有我是不是有,我执的错误在里面,这是第二步,第三步,再把这个不好的,烦恼或是贪或瞋,把它降伏,这个叫做灭炽燃,这个,其实就是这里讲的,从无明相应触的观察,然后转成明相应触,那个经是讲的比较细,但是这个的重点就是,讲一个大方向上的一个过程,所以有人问说,师父那十二有支里面,从哪一支去破,其实从这个经来讲就是说,从触,把无明相应触,转成什么,明相应触,但这个时候是在,认识的过程上面的第一步,谈怎么样修行,我们先休息一下,十分钟后回来,五蕴做说明,就会有二十种形式的我见,四种即蕴计我,就是计我异我相在,相在就是我在色中,或是色在我中,那每一种都有四个,那就是四五二十,这二十个其实就是,计我的一些形式,并不是说真的有,二十种我见还是怎么样,第,一个,计我,即色,计我,如果你从五蕴上面来,觉得五蕴有我的话,因为它是五蕴,你如果说,这整个五蕴都是我,那五蕴是和合的,是五个东西的,
第278行: 第429行:
 闻所成慧,你才能在知见认识上,真正了解,缘起世间空,我们现在还没有,如果你有的话,下课来找师父,我们现在还没有,我们现在是朝这个目标,在观念知见上确认,确认这个缘起世间空,然后经过,思所成慧,到修所成慧,最后是什么,现证,那当然涅槃是最究竟的,但是你要达到涅槃之前要先初果,但初果已经是什么,涅槃的一分了,这个就是闻思修的一个过程,这是跑不掉的,这个就是所谓的空之探究,导师从《《阿含经》》里面,所说的,世间,空,跟《《阿含经》》的无我无我所,的一个相应触,到这里有没有问题,大乘一般讲说是,小乘是证了人无我,没有证得法无我,是不是因为,师父刚才讲《《阿含经》》里面,他是强调,五蕴和六六法门,唯心唯识界,是不是跟这个有点关系,其实是这样子,人无我法无我,在,佛教跟经典里面的认识,是不一样的,如果,从,唯识学,或是如来藏的经典,或是后期某一些大乘经典,人无我法无我,是不一样的,然而,如果从般若中观来讲,它人无我,法无我都是一样的,本质是一样的,因为都是一个无我,叫做无自性,无自性空,如果用在身心生命叫做我空,用在一切法叫做法空,不管我空法空,都是一个无自性空,这样,了解吗,为什么会产生那种,小乘是我空大乘是法空的概念呢,因,为,确实《阿含经》偏重讲什么,身心生命,所以偏重在讲我空,但他偏重讲我空,不一定他认为法有,大乘偏重在什么,刚才不是说广观一切法吗,
 闻所成慧,你才能在知见认识上,真正了解,缘起世间空,我们现在还没有,如果你有的话,下课来找师父,我们现在还没有,我们现在是朝这个目标,在观念知见上确认,确认这个缘起世间空,然后经过,思所成慧,到修所成慧,最后是什么,现证,那当然涅槃是最究竟的,但是你要达到涅槃之前要先初果,但初果已经是什么,涅槃的一分了,这个就是闻思修的一个过程,这是跑不掉的,这个就是所谓的空之探究,导师从《《阿含经》》里面,所说的,世间,空,跟《《阿含经》》的无我无我所,的一个相应触,到这里有没有问题,大乘一般讲说是,小乘是证了人无我,没有证得法无我,是不是因为,师父刚才讲《《阿含经》》里面,他是强调,五蕴和六六法门,唯心唯识界,是不是跟这个有点关系,其实是这样子,人无我法无我,在,佛教跟经典里面的认识,是不一样的,如果,从,唯识学,或是如来藏的经典,或是后期某一些大乘经典,人无我法无我,是不一样的,然而,如果从般若中观来讲,它人无我,法无我都是一样的,本质是一样的,因为都是一个无我,叫做无自性,无自性空,如果用在身心生命叫做我空,用在一切法叫做法空,不管我空法空,都是一个无自性空,这样,了解吗,为什么会产生那种,小乘是我空大乘是法空的概念呢,因,为,确实《阿含经》偏重讲什么,身心生命,所以偏重在讲我空,但他偏重讲我空,不一定他认为法有,大乘偏重在什么,刚才不是说广观一切法吗,


 所以他叫一切法空,所以会造成以为,《阿含经》跟二乘,只认为我空而已,其实如果就《般若经》来讲,金刚经讲得够清楚吧,金刚经讲,如果,你还是执着有相,不管是法相还是人相还是什么相,那你连初果都得不到的,初果,除了破我执以外,也,要破法执嘛,所以我法毕竟空才能真正证得果位,之前不是讲了一堆吗,讲我空跟法空,它的不同跟它的共同处,确实你的问题在于说,因为《阿含经》确实偏重讲我空,因为观察身心,所以会造成某一些经论认为说,二乘人,只证我空不证法空,确实有这样的说法,但是如果就《阿含经》跟《般若经》来讲,应该不会有这个问题,再来看,无我,等于空,焰摩迦比丘,愚痴无闻,凡夫于五受阴,作常想,安穏想不病想,我想我所想于此五受阴,保持护惜,终为此,五受阴,怨家所害,这句话应该很清楚了吧,所以从某个意义上来讲,最大的怨家,最会害你的,是谁,我们自己的执着,我们对五蕴的执着,是我们最大的怨家,所以师父不是说,世间相对来讲,可能有些害你的,是外来的,但是到了终极的究竟,会害你万劫不复的,是我们自己的执着,所以他说,如果凡夫众生在,五受阴上,五受阴就叫五蕴,常作常想,安穏想,我觉得这五蕴,就是一直是这样不会变的安穏,我现在身心年轻,过得蛮滋润的,所以就觉得不错,很好,不会去未雨绸缪,但是我们这个五蕴身心会变化的,你们有没有觉得时间过得很快,有,快半年过去了,师父,今年,五十六岁,有人说五十七,
 所以他叫一切法空,所以会造成以为,《阿含经》跟二乘,只认为我空而已,其实如果就《般若经》来讲, 金刚经 讲得够清楚吧, 金刚经 讲,如果,你还是执着有相,不管是法相还是人相还是什么相,那你连初果都得不到的,初果,除了破我执以外,也,要破法执嘛,所以我法毕竟空才能真正证得果位,之前不是讲了一堆吗,讲我空跟法空,它的不同跟它的共同处,确实你的问题在于说,因为《阿含经》确实偏重讲我空,因为观察身心,所以会造成某一些经论认为说,二乘人,只证我空不证法空,确实有这样的说法,但是如果就《阿含经》跟《般若经》来讲,应该不会有这个问题,再来看,无我,等于空,焰摩迦比丘,愚痴无闻,凡夫于五受阴,作常想,安穏想不病想,我想我所想于此五受阴,保持护惜,终为此,五受阴,怨家所害,这句话应该很清楚了吧,所以从某个意义上来讲,最大的怨家,最会害你的,是谁,我们自己的执着,我们对五蕴的执着,是我们最大的怨家,所以师父不是说,世间相对来讲,可能有些害你的,是外来的,但是到了终极的究竟,会害你万劫不复的,是我们自己的执着,所以他说,如果凡夫众生在,五受阴上,五受阴就叫五蕴,常作常想,安穏想,我觉得这五蕴,就是一直是这样不会变的安穏,我现在身心年轻,过得蛮滋润的,所以就觉得不错,很好,不会去未雨绸缪,但是我们这个五蕴身心会变化的,你们有没有觉得时间过得很快,有,快半年过去了,师父,今年,五十六岁,有人说五十七,


 没有五十六而已,那时候刚出家,二十五岁,刚出家二十五岁,那时候,常常碰到一些老和尚,就是师公那种年纪的,那时候老和尚都差不多七十几岁,七十几岁的老和尚,我跟你讲,那些老和尚都是,抗战跟国共内战过来的,师父还碰过国共内战的人,还有,抗日的国共内战,师公就是经历过抗日,北华他应该没见过,北华那时候他可能还小,七八岁而已,抗日的时候他已经是二十几岁了,国共内战他三十岁左右,师父刚出家那时候,他们都七十出头,七十几岁,然后老和尚,碰面的时候,这些老和尚都是那个时候,很多,都是一九四九年五零年从大陆过来的,那时候他们都是,二十几岁,还有十几的也有,十几二十岁三十出头而已,年轻嘛,然后他们去回想,就像师父现在去回想,一九,五零,到一九九三,四十几年,那时那些老和尚是七十出头,四十年前他们那个时候,就是二十几岁,他们回想四十年前,他们逃难过来的,过来的时候,那个时候他们大家都很年轻,在他们印象里面,他就是那种二十几岁的出家人,就跟着这样逃难啊什么过来的,所以他们碰面的时候,有时候会说,你老年轻有为啊,那时候确实很多老和尚,都是很有作为的,那个山头都是独霸一方的大山头,然后,另外一个老和尚就说老了,老了,那时候奇怪,他们不是年纪很大的,为什么说老了,但是他们在谈论这个时候,
 没有五十六而已,那时候刚出家,二十五岁,刚出家二十五岁,那时候,常常碰到一些老和尚,就是师公那种年纪的,那时候老和尚都差不多七十几岁,七十几岁的老和尚,我跟你讲,那些老和尚都是,抗战跟国共内战过来的,师父还碰过国共内战的人,还有,抗日的国共内战,师公就是经历过抗日,北华他应该没见过,北华那时候他可能还小,七八岁而已,抗日的时候他已经是二十几岁了,国共内战他三十岁左右,师父刚出家那时候,他们都七十出头,七十几岁,然后老和尚,碰面的时候,这些老和尚都是那个时候,很多,都是一九四九年五零年从大陆过来的,那时候他们都是,二十几岁,还有十几的也有,十几二十岁三十出头而已,年轻嘛,然后他们去回想,就像师父现在去回想,一九,五零,到一九九三,四十几年,那时那些老和尚是七十出头,四十年前他们那个时候,就是二十几岁,他们回想四十年前,他们逃难过来的,过来的时候,那个时候他们大家都很年轻,在他们印象里面,他就是那种二十几岁的出家人,就跟着这样逃难啊什么过来的,所以他们碰面的时候,有时候会说,你老年轻有为啊,那时候确实很多老和尚,都是很有作为的,那个山头都是独霸一方的大山头,然后,另外一个老和尚就说老了,老了,那时候奇怪,他们不是年纪很大的,为什么说老了,但是他们在谈论这个时候,
第310行: 第461行:




 中道佛学会《阿含经》讲要,第一百一十九讲,菩萨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阿弥陀佛,各位同学大家好,阿弥陀佛,我们今天来看,我们这个课,讲了好几年,最后一个章节,第十三章,正解脱学,正解脱学内容不多,为什么呢因为里面有很多内容,其实以前都曾经碰触或讲过,这一章讲完,我们讲了好几年的《阿含经》就结束了,《阿含经》结束之后,我们继续来看,来导读或是讲解印顺导师的《佛法概论》,《佛法概论》当然很多人都知道是《阿含经》的要略,所以等于是对,几年的《阿含经》做一个总结,这就是我们,这个课程的一个安排,正解脱学,解脱是我们,修学佛法最终的一个目的,解脱,那解脱呢,字译解脱,我们常常,翻译成解脱,一般来讲它有三个字,一个叫做,Moksha,那个S下面一点要卷舌,但是我不知道那个卷舌怎么卷,Moksha,叫印度人来卷可能比较容易,这就是为什么印度人讲英文都卷舌,因为他们的字里面,很多都卷舌,叫Moksha,第二个叫做Mukta,第三个叫做,Mukta,Mukta,Moksha,它有,Ema,cipatio,Ema,cipatio,什么意思,跟Liberatio,是一样的意思,就是解放,解脱的意思,或Liberatio,那么一般英文里面最常用,叫做Liberatio,Liberate,Liberatio,是最常用的,那么它还有,就是Release from,从哪里得到,释放,比如说Release from samsara,就是从轮回里面得到释放,或Liberatio,from samsara,Release from worldly existe,ce,or tra,smigratio,这个都有超越,你看,Release from worldly existe,ce,什么意思,Release from worldly existe,ce,从世俗解脱,或从世俗解放出来,还有Fi,al or Eter,al,Ema,cipatio,最终的解放,最终的解脱,然后,Mukta,Setti,g of becomi,g free,你们这个其实意思都差不多,Release,Liberatio,Delivera,ce from,从哪里传送出来,Fi,al liberatio,有没有看到,Ema,cipatio,Fi,al bitter,ess,都是有解放解脱的意思,然后,A,vimukha,U,yoki,g,U,yoki,g是什么,Yoke是什么,其实U,yoke,是,把,驴子牛马,把那个绳子,解开来,动物的绳子本来绑住,把它解开来,就,解放,然后你看,跟这个U,be,di,g,是一样的,就是解放,Cessatio, 结束,停止,Termi,atio, 结束,Letti,g go,Aba,do,Aba,do,i,g,Givi,g up,Delivera,ce from,Liberatio, from,Ce,trality,of worldly objects,从哪里,从一般感官的,或是世间的,事物上解放出来,你看这些都有这样的意思,所以你看第一个,它有解放解脱释放,那从哪里释放出来,在印度里面,这个意思是从,世间的,形象上的东西,或感官上的东西,解放出来,这个就是,解脱的意思,这个是它的字义,叫解脱,定义跟种类,字义是这样子,但定义可能,从字义上再做一个,比较宗教性的解说,字义是,解脱解放没错,但是问题是它的定义呢,是怎么样的解脱解放呢,所以我们要讲定义跟种类,有三种人,这个是别译杂阿含,其第一者,骏疾色乘,悉皆具足,若有人于佛法中,如实知见,四真谛这个叫四圣谛,已断于三漏,所谓欲漏有漏无明漏,解脱知见具足,尽诸有结,心得自在,生死已尽,梵行以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得阿罗汉,是名骏疾具足,所以这里的解脱,是指什么解脱,解脱知见具足,所谓欲漏有漏无明漏,诸漏已断,那这种解脱是指什么解脱,烦恼的究竟解脱,就是指阿罗汉,这个是指烦恼究竟解脱,云何无学,解脱身,答曰,无学正观,相应解脱,此解脱是大地,大地是慧心所,是尽智,尽智是烦恼断尽,无生智,无生智是烦恼不再生起,无学正见相应解脱,这个是出自,大毗婆沙论,这里面有些字可能,你们不清楚,云何无学解脱身,无学的解脱身是什么,阿罗汉,有学,是谁,初果二果三果,到三果向都是有学,为什么叫有学,烦恼还没断尽,还得再断就叫做有学,为什么是无学,因为烦恼断尽,没什么可以再学的,如果从大乘佛教来讲,还得学要学什么度众生,这就是大小乘,或是解脱道跟成佛之道,不大一样的地方,从二乘来讲,他烦恼断尽了就是无学,他说正观解脱,此解脱是大地,你们如果看,俱舍论,心心所法里面,有分为几类,有一类叫做大地,大地法是心所法,为什么叫大地,就是说这些心所,是任何内心一旦起作用,这些心所都会跟着起来,慧心所,就是大地法的其中一种,所以解脱,它是属于慧心所,但慧心所,它的特质就是,分辨抉择,因此你看,从阿毗达摩,里面,他的抉择里面,他把解脱当成是慧心所,慧的作用就是,分别简择,所以从阿毗达摩的认知里面,修行解脱,是非常理性的东西,绝对是要透过,慧的分别,简择,而且很严谨的,不能马虎不能笼统的,在这个地方,跟,汉传的,禅宗还有一些宗派,就有一些不一样,禅宗,就没有那么重视,分别简择,00:09:46,170 --> 00:09:46,890只讲开悟,278,但是在阿毗达摩里面开悟可不是,开悟一个一个一个,他都要把你弄得清清楚楚,如果你读过师父讲俱舍论,他在见道位,还分成十六心,所以他是非常理性的,决择的东西,所以这边谈到一件事情,就是说,你刚开始学佛,笼统一点,产生一点信念,比如说,学佛法,比如说求佛得保佑,然后念咒念经诵经得保佑,都没问题,但是如果你真的要得到,诸法实相的话,那对很多东西,对你所学的东西,对世间诸法,到底是有漏无漏,到底是了义不了义,你得搞清楚,你才能有办法,你才有得到解脱的真正可能,而不是笼笼统统的,这个也行那个也行,是不能太过圆融的,好像每一个法门都行,它必须经过一番的决择之后,才有可能的,所以他说是慧心所,因为是经过,决择而来的,所以在,阿毗达摩里面讲无为法,有三种无为,靖忍你看过吗,还是你记得吗,择灭,还有,虚空,虚空跟解脱没有关系,但是择灭非择灭,它的关系就很大了,为什么叫择灭,简择,经过理性思考闻思修,简择而到达灭,这叫做择灭,非择灭呢,意思就是灭之后,断了不再起,就是非择灭,所以你看你要得到解脱,无为法还是得经过简择,那么在,北传阿毗达摩很重视闻思修,这个次第不能跳,所以这个地方讲,解脱是,净,智,它的净智是烦恼断尽,叫净智,这个叫做简择,无生智烦恼不再生起,就是非择灭,所以叫做择灭跟非择灭,这个叫做无学,正见相应解脱,这是大毗婆沙论里面所说的,所以他说,接下来这也是大毗婆沙论,他说择灭既以离系为性,刚才没有讲无为法是择灭,非择灭,择灭既以离系为性,诸有漏法远离,系缚证得,解脱名为择灭,择灭,以什么为性离系,什么是系,烦恼为系,所以他的择灭以离烦恼为性,诸有漏法,远离系缚证得解脱,他就是说,要远离系缚,远离有漏法,名为择灭,择谓简择,即慧差别,然后各别简择,四圣谛故,择力所得灭,名为择灭,这个就是不管是《阿含经》里面,或是阿毗达摩里面,对于解脱的,说法跟定义,这样大概了解解脱是什么意思,但这种解脱它是指,究竟的断烦恼,解脱,但是佛教讲解脱,还不只是讲究竟,还有过程上面的,大智度论,复次念佛解脱,众具足,佛解脱诸烦恼及习,根本拔故,解脱真不可坏,一切智慧成就故名,为无碍解脱,意思就是说,念佛的解脱,我们念佛不是只是念佛保佑而已,而是念什么,佛的解脱身,所以叫做念佛解脱众具足,佛解脱诸烦恼及习,根本拔故,解脱真不可坏,一切智慧成就故名,无碍解脱,这个是从究竟解脱上来讲,接下来我们来看解脱道论,解脱道论,是清净道论的根本,清净道论是现在南传佛教的一个,根本修行上的依据的经典,解脱者,五种解脱,伏解脱,彼分解脱,断解脱,猗解脱,离解脱,你看他这里讲五种解脱,伏解脱 彼分解脱,断解脱,猗解脱,离解脱,云何,伏解脱,现修行,初禅,伏诸盖,此谓,伏解脱,所以这里是指什么解脱,定解脱,依修定,而降伏了,欲界的五欲五盖,所以你就从五欲五盖里面,得到释放得到解脱,不再被五欲五盖所干扰,跟系缚,这个叫做伏解脱,是用定力降伏欲界的,这是讲初禅,此谓伏解脱,彼分解脱者,现修达分定,诸见解脱,此谓彼分解脱,什么意思,现修,达分定,这个修达就是修行完成,分定呢,分,定,就是种种定,就是,不同种的定,刚才不是讲初禅吗,但是初禅后面还有很多,有二禅三禅,所以初禅是降伏五欲五盖的,所以从初禅开始,它是离五欲五盖的这种解脱,但是,你初禅上面还有什么,二禅三禅,所以它变成说,欲界的暂时解脱,你可以修禅定来降伏,但是色无色界的呢,你都必须修,上界定伏下界烦恼,你修初禅伏了,欲界的五欲五盖,但是你初禅烦恼,没有被降伏,你必须修二禅来降伏,初禅的烦恼,然后这样子不断修,修到最后,非想非非想定,那非想非非想定,以下的烦恼全部被暂时降伏了,但是非想非非想定的烦恼,还在,这个就是次第降伏的意思,但是这些都是什么,叫做定解脱,都只是暂时的降伏而已,这个叫做,彼分解脱,再来断解脱,断解脱者,修出世间道,能灭除结,此谓断解脱,断烦恼而得解脱,这个叫做求出世间道,还有猗解脱者,如得果时,药心猗,此谓猗解脱,这个猗,轻安,但是这里讲的轻安,可以讲是定的轻安,不过这里的轻安,讲的各是得果时候的,内心的喜乐,所以你看他一个一个,他说五种解脱一个是什么,修初禅降伏欲界的,那就是,从欲界的烦恼解脱,再来修各种禅,那就是什么,指的都是定解脱,再来修出世间道,就得到出世间的解脱,这个猗解脱,意思说修出世间道,之后会得到得果,之后内心会喜悦,这也是出世间解脱,最后他说什么,离解脱者是什么,无余涅槃,此谓离解脱,就是无余涅槃的,所以他先,从欲界烦恼的解脱,再来修定的,各界烦恼的解脱,但是这些都是暂时的,不是究竟的,接下来谈,出世断烦恼的解脱,然后谈出世断烦恼解脱后的,那个喜悦,最后是究竟解脱,那就是什么,无余涅槃,所以说讲回来,这里讲到哪两种解脱,定解脱跟慧解脱,他讲了五种,其实是讲定解脱跟慧解脱,除了定解脱慧解脱以外,你们还想到什么解脱,有没有听过,Pratimoksha,有的想到了,别别解脱,别别解脱是戒解脱,持戒,而从持戒的烦恼里面,暂时降伏,叫做别别解脱,波罗提木叉,Pratimoksha,就是Moksha,刚刚的Moksha,Prati是别别,一个一个一个一个,叫做别别解脱,为什么叫别别解脱,因为你持一条戒,你就从这一条戒会违犯,以及他的烦恼里面得到释放,这个叫做一条一条的,但是别别解脱,它是暂时作用,它不是究竟,跟定是一样的,这三个解脱,从别别解脱到定解脱到慧解脱,它有次第究竟的意思,别别解脱虽然非常的不究竟,也非常的粗糙,但是粗糙法,对粗糙人是最有用的,对我们现在一般人,太粗重的烦恼的话,那你得用别别解脱,虽然它不究竟,但是是现前当下是最有用的,所以要先得别别解脱,就是先修持戒,然而,这种持戒毕竟是外来的,是生活习惯上的,它不是从内心起来的清静,它必须是长久的,所以它比较粗糙,所以进一步呢,我们要修什么,修定,然后用定来降伏,欲界的烦恼,在这里就叫做什么解脱,服解脱,用定把欲界烦恼降伏住,那当然啦,你定修得越高,你就是每一层次的烦恼都降伏,但是我跟你讲,其实色无色界的烦恼,目前来讲对我们不会有太多的干扰,色无色界的烦恼,它是善法,虽然是烦恼但是它是善法,因为它不会让我们造恶,不过色无色界的烦恼,会造成解脱的障碍,但是,欲界的烦恼,太重的话,会让我们造恶,所以最重要是要,先降伏欲界的烦恼,欲界的烦恼可以用别别解脱,来暂时镇压,但是更稍微,究竟一点的就是用定来降伏,所以,这里师父要灌输一个观念,其实师父也讲过好几次,修定,不在于你要得到四禅八定,我再讲一次,修定你千万不要把目标定成四禅八定,修定,最主要的意义在哪里,两个,定中坐观得解脱,那就在慧学上再谈,实际上定本身,它就是善法,它就是色无色界的善法,它必须要降伏欲界的烦恼,欲界的烦恼,以五欲五盖最重,除了五欲五盖,欲界有两个最重的,一个是五欲,一个是瞋,五欲跟瞋,是欲界最重的烦恼,而且是让我们容易造业的,让我们,身口意容易造业的,你看我们有多少身口意的造业都是,五欲跟瞋心而来的,当然造业可以因为贪瞋痴,造不善法可以因为贪瞋痴,那痴呢必须用慧来解,来改变,来对治,但是一般我们很容易,因为贪跟瞋,而造恶,而且贪跟瞋的造恶,有时候我们没办法控制,为什么叫做没办法控制,不知道是一回事,有时候是知道的,不知道,去造作那就是痴,但是很多时候是你知道,但是你知道,情感意志上,做不到,我明明知道偷拿东西不对,但是我就是太喜欢,太想要,我明明知道这样子做不对,但是情感意志克制不了,为什么,因为我们是欲界众生,所以五欲跟瞋,就是很大的干扰,这个当然师父说过,可以持戒来降伏,但是持戒降伏有时候,真的是很辛苦很困难,所以相对来讲要修定,所以你的定力,打坐定力达到一定的程度,从内心生起来的轻安,这个时候,欲界的欲望还有瞋,对你来讲,就是什么,你根本不会想去追求的东西,因为你的内心轻安,一旦有禅修的喜乐,不一定说到未到地定,你在打坐当中都会有喜乐,那这种喜乐慢慢慢慢,你会觉得说这种喜乐,跟欲界的欲望相比,欲界的这种五欲,是真的太粗糙,所以慢慢会降低,你对五欲的追求的欲望,还有这种轻安起来,对于瞋心,它是两个是冲突的,所以它对瞋心有很大的,克制力量,这就是说为什么要禅修打坐,不然很多人不知道为什么要禅修打坐,当然禅修打坐还有其他,很多优点,好处,但是我们要了解说佛教根本讲禅修的,用意在于对治什么,欲界的烦恼,这是它最根本的,所以不要跟人家动不动想,我要求四禅八定,不要把那个当成你的目标,而是要知道说,这是对治恶法的一个很好的用处,讲到这里有什么问题吗,五解脱的话,对照上午讲的,上午的内容,可不可以理解,第一个伏解脱是,人世间的欲,然后彼分解脱是,色界无色界,断解脱是,证悟,后面那个,猗解脱是不是一到十地,然后离解脱是十地以后,成佛,这个是讲,解脱道,不是在讲菩萨道,我们《阿含经》在讲解脱道,十地不只是,解脱那么简单而已,十地除了,断烦恼以外,还要破法执,还要学习,度无量无边众生,所以,大乘佛教的每一地每一地,都不是解脱烦恼而已,但是在二乘解脱道里面的,每一果每一果牵扯的都是断烦恼,都是以断烦恼来定哪一果,但是十地,前面八地还有微细烦恼要断,但是这十地里面,都有法执要破,还有这十地里面,都有牵扯到度众生的善巧能力,所以要比也不是说完全,但是说是有很大的不同点,这样清楚吗,不过断解脱,确实是从圣位开始,断烦恼是初果,十地的初地,也是断根本烦恼,那师父是不是可以从小乘来说,断解脱是初果,断解脱,第一个一定是初果,阿罗汉就是离解脱,阿罗汉是离解脱,因为这边讲无余涅槃,谢谢师父,如来应等正觉,所知所见,说三种离炽然,清净超出道,这个离炽然也就是解脱的意思,一乘道,净众生,离忧悲越苦恼,得真如法,这里讲真如法,但你不要把它当成是如来藏,它的真如法,就是缘起涅槃,得真如法,何等为三,如是圣弟子住于净戒,受波罗提木叉,就叫做别别解脱,威仪具足,信于诸罪过,生怖畏想,如是净戒具足,净戒具足之后,离欲五欲,恶不善法,乃至第四禅具足住,复有三昧正受,于此苦圣谛如实知,此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如实知,这个就是在讲什么,慧解脱,这个就是在讲别别解脱,定解脱 慧解脱,它的第一个别别解脱,它说讲什么,它说,何等为三,如是圣弟子住净戒,净戒,就是波罗提木叉别别解脱,受波罗提木叉,还要得,威仪具足,这里的威仪具足指什么,师父在讲,增上戒学,的时候有讲到,因为我们的威仪具足,不一定是像模特儿,这样子走路,而是说,你的烦恼太重,会透过你的,身口,尤其是你的威仪很差,什么叫做威仪很差,坐没坐相站没站相,站着动来动去扭来扭去的,然后,会掉举,身掉口掉,口掉动不动,就哼啊哼啊,没事就哼,放春风,那个都是一种掉举,我跟你讲,如果一个人动不动就吹吹口哨,东哼西哼,身体抖啊抖啊晃啊晃啊,你会觉得这个很有威仪吗,当然不会,这个东西你说,这有什么关系,这跟解脱没关系,不是的,这表示内心的掉举很重,就会透过身口表现出来,所以说为什么威仪具足,因为威仪具足是更粗重的,从你的身口上去克制,然后进一步才能怎么样,让你去持戒,这就是为什么入僧团,入僧团,要求威仪,因为威仪,不好也是内心烦恼的,一种粗重表现,以前师公很注重威仪,走路走不好,弯腰驼背的,东张西望的,师公是很严格的,以前我们去出坡的时候,有一个同学,叫如严,严格的严,不是师父这个源,我这个师兄弟,很奇怪,每次人家叫,如严还是源,反正也听不太清楚,他就,自然而然认定不是他,一定是我,然后我们在早课完,出去做完体操,就是要出去经行,然后就排两排就往外面走,要经行嘛,然后师公在楼上看到,师公他都看到,你们每一个人走路他都在楼上会看着,他看到,他就喊了如严,我听就明明是严格的严,这个是大家都听得出来的,因为,yua,跟ya,是不一样的,然后呢他就故意装作不知道,师父,知道,师公在叫他,所以我也不回答,因为绝对不是我的,然后师公叫了三声,如严如严越叫越大声,后来师公喊了一声,00:32:56,260 --> 00:32:57,320福严的严,962,他才愿意反应,师公为什么叫他你们知道吗,因为他走路的时候,拿着念珠,然后,把他手,放在后面,身体往前倾就一副老和尚的样子,就这样走啊走啊,这样子,师公就看到就很生气说,你的年纪轻轻像老和尚,而且你念珠是神圣的东西,念佛的你不要把它放在后面,后面是干什么,后面是屁股嘛,你不恭敬,他说你要拿你拿在前面,好好的念你不要把它弄在后面,你要背在后面是老和尚,而且老和尚一般也不会把念珠背在后面,我没有看过师公拿念珠,把它放在后面,师公对这种威仪是很严格要求,然后我们经行,入殿,入殿的大门哪一只脚要先拿起来,都有规定,因为,那个,门槛比较高,你拿错脚这边会去撞到,所以,我们是规定哪一只脚上哪一只脚下,还有走路,走路不能东张西放,走路,你不能把这个拉起来,为什么我们,要把手遮住呢,就是不要让你手在那边东弄西弄,所以我们,常常都要把它遮起来,然后走路要前摇后摆,但是不要摆太高,要前摇后摆,但是你穿海青,你就一定是两个动作,穿海青只有两个动作,要么放掌,要么合掌,穿海青不能这样甩一甩,但是如果你穿长衫就要微微的摆动,这些以前在佛学院的时候,师公都有规定,而且很严格,所以我就说这个,威仪很重要,后来来到汉地以后,都被一些电视剧给误导,什么电视剧误导,什么济公,什么穿得四不像,很严格,以前出家人在印度,是三千威仪的,什么东西都规定很严格的,不是这样随随便便,后来的很多都被,武侠小说,稗官野史,这样给误导,都以为出家人没关系,就是洒脱嘛,穿鞋子不穿袜子,我们以前除了工作以外,我们平时穿罗汉鞋,一定要穿袜子,然后,出了寝室,00:35:51,320 --> 00:35:53,040一定要穿中褂,1050,什么叫中褂呢,师父现在这个叫长衫,你看师父比较稍微短一点,盖过膝盖那个叫做中褂,还有一种,你们不会看师父穿的,因为师父不会穿那个到外面来,比较短的,膝盖以上的那个叫短褂,短褂等于内衣,中褂叫做杂作衣,长衫就是应供,讲课穿的,所以你不会看师父,穿中褂讲课,哪怕跟你们网络上视讯,也一定穿长衫,这就是学习来的规矩,你们不可能看到师父,穿短褂,因为那是内衣,我不会穿来给你们看的,要看自己穿在寝室看,但是短褂的形式,跟中褂的形式,一模一样,它只是比较短而已,你们有时候,杂作工作还是干什么,会看到师父至少都穿中褂,当然啦,事实上呢有时候师父会稍微不如法一点,我大部分都穿靴子,但偶尔会穿僧鞋,没有穿袜子,这个要改变一下,不过有时候是因为工作,这个师公规定很严格,你不能赤脚罗汉,你们看过出家人的罗汉鞋,有没有一个洞一个洞那种,穿那个绝对要穿袜子,不能不穿袜子,不然威仪很差,你更不可能穿中褂,跑到外面去,不可能穿短褂,跑到外面去的,那个是非常没有威仪,所以前师公为什么这么要求,就是因为你把这些威仪要求好了,把粗重的烦恼,慢慢慢慢克制了,然后,稍微粗重一点的,才可以持戒来克制,后来师父才知道,这些威仪不好,都是因为内心的烦恼的躁动,太强烈而起来的,接下来你看,这边有一句话,波罗提木叉讲完,如是净戒具足,离欲恶不善法,乃至第四禅具足住,这句话在讲什么,如是净戒具足,离欲恶不善法,乃至第四禅具足住,这是整句的,它意思是,你要净戒,具足之后才能继续训练,离欲恶不善法,意思就是说,你长期以后要做的,如果真的有成就的话,持戒要有一定的程度,这就是为什么师父,在中道,对你们训练会比较严格一点,而且对你们禅修,会要求你们必须要,皈依五戒持戒,不是说只是一个禅修营,或禅修班,一般的禅修营禅修班,他管你日常生活在干什么,他管你要不要持戒,他就是来,帮你训练训练而已,但是从师父的观念里面,戒定慧是一整体的,你可以偏重,但是你不可能把,其中一个从中抽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东西,不可能的,比如说你要持戒,你持戒你必须,要有慧来引导,不然你持了什么戒,你怎么会知道到底是对还是错,比如说修定,修定你要有,慧学上的,引导你才知道我这样的定,到底对不对,我修定的目的意义,以及我这样修对不对,这是慧学的,但是你真正要做好,定要做好的话,你持戒要有一定的程度,为什么,因为你烦恼太粗重,你根本没办法坐,你坐下来都是妄想,所以这是师父为什么说,很重要 强调,跟外面的禅修营不一样,外面禅修营常常喜欢怎么样,把定给直接,拉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你们来我就教你怎么坐,但是都没有强调那些前方便,到底要怎么样,因为心太粗你坐下来,根本达不到那种效果,所以你看他这一句讲,净戒具足,离欲恶不善法,乃至第四禅具足住,这也是一种离炽然,三种离炽然,离炽然就是解脱的意思,还有,复有三昧正受,三昧正受指什么,定嘛,最后面他说,你要真正解脱的话,那你没有定不行,所以他叫依定而观四圣谛,于此苦圣谛如实知此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还有苦灭道,圣谛如实知,意思就是说你真正要从慧得解脱的话,必须依定做四圣谛观,所以,这三种解脱,戒是别别解脱,定是镇伏解脱,慧是断烦恼的究竟解脱,所以可以分成这三种解脱,这个叫做正解脱学的内容,讲到这里有没有什么问题,因为前面讲定跟慧,前面没有讲到戒,这《阿含经》里面就讲三个,再来 ,我们先来看别别解脱,我这边都是讲重点,因为别别解脱之前在,增上戒学已经讲过了,别别解脱叫做波罗提木叉,Samvara,Samvara,Samvara 什么意思,等护,等护,记得,戒有两个,梵文字,第一个梵文字叫什么,siIa,第二个梵文字叫做Samvara,siIa什么意思,善性善习,Samvara 什么意思,等护,保护的护,我现在问你,siIa是戒,Samvara也是戒,两个,什么关系,一个是戒一个是l律仪,问题是,我问说两个什么关系,没错 一个是,翻译成戒一个翻译成律仪,但是律仪也是戒的意义,我说戒siIa,跟Samvara等护,有什么关系,一个是行为一个是目的,差那么一点点意思,差那么一点点味道,我差一点不是说你不对,我是说那味道还没完全到位,来 靖能你是不是要讲什么,戒应该是讲个人的,一个行为,然后律仪更多是在,僧团或者是集体里面,律不是律仪,律仪跟律还是不一样的,Vi,aya跟Samvara,还是不一样的,律是Vi,aya 是比较团体的,但我们现在讲的是律仪,不是律,Samvara,这个Samvara是等护,是防非止恶,有了防非止恶就能,一直在做防非止恶的行为,就能形成好的善性善习,你讲的,刚好相反,你讲的都对了,但是刚好相反,我讲的相反是两个次第相反,要先好的行为,养成习惯,这个叫做戒,养成好的习惯之后呢,就有防非止恶的功能,你不能说先有防非止恶的功能,那你防非止恶功能哪里来,是从长期的养成的好习惯来的,所以,从长期的训练来讲,就叫做戒,叫做Sila,从它达到的一定的能力跟程度,可以防非止恶来讲,就叫做Samvara,因为你之前有读过看过,听过师父讲过,只是你这个次序有点,弄颠倒了,刚刚靖舍的,有差那么一点味道,你讲的是对,Sila是一种好的行为,善性善习好的行为,但是它到最后,它的目的当然也是防非止恶,但是防非止恶比较从功用上来讲,所以师父才说,味道差一点点,你讲的都对 只是两个颠倒,这样各位同学知道了,师父在强调,所以现在你知道之后,那持戒的意义在哪里,为什么要持戒了,你就不会去问说那这一条要不要持,那一条要不要持,那你持一条就有一条的解脱,所以你持一条就有,从一种烦恼,跟恶习上,有防非止恶的功能,你持不杀生戒,你对于瞋心而杀,以及杀生的这种造作,烦恼你就有,防非止恶的功能跟能力了,你长期持不杀生戒,忽然间有一天,会遇到杀生缘现前的时候,你也会,守住不杀,你长期持不偷盗戒,有一天,亿万财产现前的时候,不是你的,你也不会去占用,这个不是一时的,这是长期训练而来的,当你训练久了之后,很自然而然就变成你的,习性跟行为,那就是戒,有保护你的作用,不违犯那就是Samvara,等护,有没有什么问题,听师父这么讲,戒的它本身就有,定的功能,因为你要持戒就要保持正知正念,没错,你这次,是讲的对了,所以戒也是有,摄心集中的功能,你要专注集中,你平时不能模模糊糊的,不然你有没有犯戒都不清楚,这样了解,还有没有问题,所以呢PRATI就是,别别各个MOKSHA就是解脱,Samvara是等护,等持有没有讲,keepi,g back,碰到的时候你就不会去做,不应该的你就不会去做,stoppi,g,forbidde,这些,别别解脱,是律仪持一条戒,就是规范,就从这一条戒,所针对,规范的烦恼,解脱出来,针对的烦恼,这个字打错,记一下师父回去可以改,解脱出来,所以也可以说为别别解脱烦恼,这个叫做别解脱,有没有什么问题,讲到这里,师父阿弥陀佛,请问这个等护,的等是什么意思,它就是Sam,Sam就是翻译成等,无上正等正觉,一般我们Sam都翻译成等,其实它重点在护,那当然你可以解释为等护,其实你也可以理解为,一个中心就是说,你如果持这一条戒,你对这一条戒在任何状况之下,你都会去有作用,这个就是等的意思,它就是Samara,Sam就是等,所以它是直接等护,平等,像等持,平等,就是心的一种平等性,你可以理解说,你对这一条戒如果持好的话,你任何时候对这一条戒,都不会去犯,任何时候都不会去犯,再来,戒有三种,一 别解脱,戒,如遗教经说,戒是正顺解脱之本,故名波罗提木叉,所以故名解脱,又复随分免绝业,亦名解脱,散心受得,不与定道,二种心具,故名别解脱,它是随分一条一条的,但是你不能从定跟道,慧上来说,你只能从戒上来说而已,二者禅戒,亦名定共戒,禅定心边,别有无作离恶法生,故名禅戒,此与定具,有定则有 失定则舍,故名定共,三者,道戒,亦名道共,意思就是说戒,一般来讲我们是从,从一般的持戒来讲,别别解脱一条一条持来讲,但是戒,如果从,脱离烦恼来讲,也可以说与定所共的,叫做定共戒,以及道所共的叫做道共戒,这个时候就是,从离烦恼来讲的,这个时候它的范围跟意义比较大,跟定,跟慧已经结合在一起了,但是一般我们讲戒的时候,不从定跟慧来讲,是从戒本身来讲,波罗提木叉,此云别解脱,谓三业,身口意,七支,身口意,哪七支,从身口意七支,各各防非,然后,别别解脱故,就是防非止恶,我问你,身口意七支,谁知道为什么他讲身口意七支,身口意本来不应该十支吗,靖能你再拿麦克风讲一下,因为从解脱道的角度来说,意不算犯戒,从解脱道的角度跟持戒的角度,不是菩萨道,菩萨道意业犯也算犯戒,从解脱道的角度,为身口犯,才叫犯戒,这样清楚吗,但是他为什么说身口意七支,因为,身口会犯一定是,有这种意念,但是你光有意念不算犯戒,比如说看到,他的这支笔很漂亮,我很想要,很想去把他偷过来,但是你想要偷过来,你不算犯戒,不算犯戒但是有什么,有意业,这样犯了意业,做了不好的意业,有业但是不犯戒,一直要我去把他拿过来,才能算,所以叫做七支,身三,口四,这个叫做各个防非,防身三口四,所以叫做别别解脱,有没有什么问题,没问题,我们再来看这个,而时世尊告诸比丘,如是出家已,住于静处,摄受波罗提木叉律仪,行处具足,于细微,00:53:47,690 --> 00:53:49,490罪生大怖畏,1552,受持学戒,离杀断杀不乐杀生,乃至一切业集如前说,衣钵随身,如鸟两翼 如是学戒成就,修四念处,这个叫做波罗提木叉,这里有一个叫做行处具足,行处具足,就是学处具足的意思,有没有听过学处,就是你必须要,做的地方,从这个地方开始做起,就叫做波罗提木叉,就是学处或是行处具足,意思就是说,你一出家之后,要住于静处,不要太过于闲杂,喜欢跟人家泡茶聊天,然后要摄受波罗提木叉,就是要持戒威仪,然后行处具足,这是学处要去学,然后于微细,罪,生大恐怖,大怖畏,于微细罪,就是说,不要说一点点无所谓,一点点你都要很谨慎,受持邪戒,离杀断杀,不要杀乃至一切,业集,就是十善业道,如前说,然后衣钵随身,如鸟两翼,衣跟钵,随身,出家人,衣钵要随身,这个比较是学处上面,虽然不犯重戒,但是属于学处,学处意思就是说,你要去学,虽然它不是很严重或犯什么的,但是有微细戒,所以戒里面不是一视同仁,出家戒里面有,最重的杀盗淫妄,还有稍微,不是那么重的,稍微不是那么重的,都是会影响生命,会影响道业的,其他的还有更轻的,都是学处,就是一些威仪,比如说,衣钵这种东西,你如果没戴,或是落了,当然也不是多重,但是毕竟会影响你的修行跟生活,所以这些变成,学处,世尊告诸比丘,有三学何等为三,谓增上戒学,增上意学 增上慧学,何等为增上戒学,若比丘住于戒波罗提木叉,具足威仪行处,见微细罪,则生怖畏,受此学戒,这个就是学处,是名,增上戒学,这个就是,所谓的波罗提木叉,就是别别解脱,我们先休息一下,我们继续来看,定,解脱,所以我们的解脱,大方向上分成三种,别别解脱是戒,然后,心解脱又叫做,镇伏解脱是定,我们现在来看定镇伏解脱,心又叫做,定解脱又叫做心解脱,心的,不同意义,心,在佛教里面很多时候是指,精神,作用的通称,就叫做心,所以这时候它就没有去特别分别,是哪一个心,精神作用的总称,从经文的用语去看,心,多数是指内心的通称,与身相对,而说心,它就是精神作用的通称,一切内心种种差别,都可以称之为心,如善心,不善心,恶心,好心 坏心等等,它就是相对于物质的身体,而称作心,是内心精神的总称,各经论所说,虽有出入,但泛称为心,都是一样的,由于心是内心,包括心跟心所的通称,所以也可说为,内心的统一,就称为心,这是最普遍的意义跟意思,再来,二,依定说心,在佛法中,现在知道,心是指所有精神作用的通称,都叫做心,那里面可以包括心跟心所法,五蕴,里面,哪一个是心,如果以,身心来称的话,来相对称心的话,色是身,受、想、行、识是心,所以受、想、行、识是内心,统合的,那受、想、行、识来讲,哪一个是心,哪一个是心所,识是,心,受、想、行、识心所,那么佛教讲心还有一种,依定说心,把定说为心,它其实是要说定,但实际上,就称作心citta,在佛法中心,有另,外一种,非常重要的意义,就是在三学中的,增上心的心,与戒定慧三学中的定,三摩地相当,所以三增上学,增上戒学,然后,增上心学,增上慧学,这时候的增上心学,其实心指的就是定,经上也常称修定为,修心,如心一境性,摄心集中,欲勤心观,其实它是指,欲勤止观,说明,增上心,四种禅称为,四增上心,四种禅又称为四增上心,所以我们常常把定,用心来称呼,修定是,内心的调整和净化,经上从炼金,洗衣磨镜,等等譬喻,说明修定而得心净,所以也就称为定,把定称为心,修定当然是一种修心的方法,当经典说,心解脱时,要注意的是,心的泛称还是指定,这句话什么意思,如果经典讲心解脱,你就要看它指的这个心,到底是指通称,还是指定,两个,都有可能,所以心解脱,这时候的心如果是指通称的话,那它指的心解脱,就是真正断烦恼的解脱,那如果,这个心,指的是定呢,这时候心如果是定的话就是指什么,就是镇伏解脱,就是修定,而去降伏,下一界的烦恼,所以你要看它在什么地方谈,它的心指的到底是通称,还是指定,所以增上心学,如果讲增上心解脱,那就是指,定解脱,有没有什么问题,没问题我们再来看,三 镇伏解脱,第一个我们修定,叫做,增上心解脱,就叫做心解脱,修定,或叫做镇伏解脱,一,它要解脱的要降伏的叫做,五欲五盖,所以叫做离五欲五盖,优陀夷有二受,这是经典,杂《阿含经》485,优陀夷,佛陀讲,优陀夷有二受,欲受离欲受,云何欲受,五欲功德,因缘生受,是名欲受,云何离欲受,谓比丘离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初禅具足住,是名离欲受,所以他说受有两种,一种是欲受,五欲的受,五欲就是色声香味触,就是一般的物质的喜乐,物质的喜乐,比如说吃到好吃的,会不会高兴,高兴,色,声,听到,好听的,看到喜欢的,闻到香味,产生的喜乐,这些都叫欲受,那离欲受呢,就是离五欲而有禅乐,这个叫做离欲受,这个就叫做欲受离欲受,所以你看,这边讲,云何欲受,五欲功德,因缘生受,这功德什么意思,种类,的意思,种类的意思,若有说言,众生依此初禅,唯是为乐,非余者 此则不然,所以者何更有賸乐,过于此故,何者是,谓比丘离,有觉有观,内净定生喜乐,第二禅,具足住,是名賸乐,如是乃至非想非非想,人处转转賸说,意思就是说,它一个比一个,更殊胜,但是它最重要的就是,刚刚师父有说,离欲乐,离欲界的欲乐,是比较重要的,至于上面,其实你修不修离不离都无所谓,它只是障碍解脱而已,它不会让你做不善法,因为五欲才会让你得不善法,所以这个叫做镇伏,以初禅,或是未道地定,降伏欲界的烦恼,五欲五盖还有嗔,然后接下来就一定,一界一界一个一个定,降伏下面的,06:27,000 --> 06:29,040二禅降伏下面的,1913,降伏初禅的烦恼,所以二禅更殊胜,然后三禅降伏二禅的烦恼,所以三禅更殊胜,它一步一步这样上去,至于细节师父在,增上定学的时候有说过,这里就不再说太多,再来,渐次降伏,跟师父刚才讲的差不多,渐次降伏就渐渐,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的,把下面的烦恼伏住,佛告阿难,我以一切行无常故,一切行变易法固,说诸所有受悉皆是苦,又复阿难,我以诸行渐次寂灭,故说以诸行渐次,止息故说,一切诸受悉皆是苦,你知道这句话,它前面是怎么来的吗,你们有没有看过这个经,其实是这样,它前面有一段话,它前面是怎么样呢,前面是阿难,还是佛弟子问佛陀说,佛陀你不是说,受有三受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吗,没错吧,他问佛陀说,你不是说受有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吗,但为什么你又常常跟弟子说,一切受皆苦,那不是矛盾吗,受明明有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但你为什么又常常说诸受皆苦,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所以,佛陀就回答,佛告阿难,我以一切行无常故,一切行变易法故,说诸所有受皆是苦,他是从什么立场来讲,诸行无常,所以苦有三种苦,苦苦坏苦,行苦,行苦,是根本,行就是诸行,诸行无常故说,诸受皆苦,所以从诸行无常故说,皆受是苦来讲的话,三受的,苦受,是什么苦,是苦苦,三受的乐受,还是苦,是坏苦,三受里面的不苦不乐受,还是苦,什么苦,行苦,所以佛陀不是从一般的这种,苦受乐受,喜乐快乐,不是从一般来讲,而是从究竟真义上,人生的真实深度上,透露到人生或诸法的真实面上,来说诸受是苦,是从诸行无常故说诸受是苦,有没有什么问题,但这里不是说无常是苦因,无常不是苦因,什么才是苦的因,师父讲的三个圈,是啊,你现在聪明了,开窍了,你不用三个圈,我执,烦恼才是苦的因,你有我执烦恼,诸行无常诸受皆苦,这是针对凡夫讲的,凡夫一定都有我执烦恼,有我执烦恼面对无常那一定是苦的,但是如果是圣人那就不苦,所以不谈圣人的境界,这是第一个,第二个,我以诸行渐次寂灭故说,以诸行渐次止息故说,一切诸受悉皆是苦,这句话老实说比较难明白,它的意思是相对的,有些在某些程度它是乐,但比对于上一界的它是什么,它是苦,所以它的意思是,诸行渐次止息,比如说,我们欲界的五欲,我们觉得很好很快乐,欲界的五欲很快乐,但问题是这些,欲界的五欲,从初禅的角度来讲,它就是一种,干扰跟杂扰,它就是苦,我问你们一件事情,音乐,从一个角度来讲,你听音乐是快乐的,没错吧,但是,你现在开始要,觉得很烦扰,你现在要开始打坐,摄心集中,你要享受,寂静的这种快乐的时候,那音乐变成什么,很大的干扰,不管这个音乐多好听,越好听越干扰,你静不下来,没错吧,那当然平时的时候,你放个音乐,比如说现在,大家都讲话很嘈杂,这种声是一种干扰,很嘈杂是一种苦,你说好大家不要讲话,我们安静一点,安静一点,来放个轻音乐,大家都不讲话了,放个轻音乐,那这时候音乐听起来是不是很舒畅,没错吧,这种就比对于刚才的干扰,刚才的嘈杂,这个是不是比较舒畅,刚刚那个就很嘈杂了,就苦了,那你现在说,我现在要开始打坐了,你是不是还放着音乐,不是嘛,你必须把音乐关掉,因为你现在要打坐了,那种音乐一直来,你就变成说我都坐不了,为什么一直有音乐进来,越好听你越难打坐,所以佛陀就是说,从下面来,从下界这样的一个境界来看,它是快乐的,但是当你要往上去的时候,它就是干扰的,就是痛苦的,这个就是层次层次的,初禅,叫什么乐,离生喜乐,初禅的乐,是怎么来的,离欲界的五欲,还有五盖干扰而来的,所以他叫做离,所产生的禅乐,叫做离生喜乐,那当然是好的吗,问题是如果跟二禅比较起来,它这种还是不行,因为他还有寻伺,所以要离寻伺,然后更加集中,然后让,他的乐,从哪里产生,从定所产生,所以叫做什么,定生喜乐,师父是不是曾经讲过比喻,什么比喻,比如说,刚刚一大堆小孩子很干扰,在那边吵啊闹啊,你会不会觉得很头痛,还是你很喜欢孩子在那边吵闹,比如说十个小孩在那边吵闹,弄得乱七八糟,你觉得很痛苦,现在终于,朋友,或是亲人,把这些小孩子都带走了,你得到什么,安静舒畅快乐,这种叫做什么乐,离所生的喜乐,离干扰嘛,那还有一种就是说,人家打电话给你,说,你昨天买的奖券,中奖了,得了一百万,这不是离所生的喜乐,这是这件事情,本身产生的快乐,我现在是用世俗一般的,你现在知道离,所生的乐,以及从这件事情直接生起来的意义,所以初禅它是离,欲界的五欲五盖所产生的快乐,但这种快乐毕竟还是离而来的,但是到了二禅这是什么,定的更加集中,产生的乐它当然,相对于离来讲这种是更快乐的,所以下面这个,就是一种干扰,所以它要离,三禅呢,离喜妙乐,因为,初禅二禅都还有喜,但到了三禅,要把喜的这种,粗糙性弄掉,所以相对于二禅三禅来讲,三禅会觉得,二禅的那种喜是很粗糙的,由内心的欢喜,进一步更集中产生,对身体的这种轻安,那个叫做,轻安就是三禅的乐,三禅轻安所产生的乐,必须要离开,二禅的这种喜,因为这种喜也变成一种干扰了,这样相对来讲那个喜就是一种苦啊,所以它意思就是说,苦乐它是相对性的,越往上它越集近,你就是越乐越賸乐,越往下越粗糙,这种跟上面比起来它就是苦,它这里的意思就是这样子,有没有什么问题,我们把经文看一下,阿难白佛言云何世尊,以诸受渐次,寂灭,故说,就是一个一个离开,然后它所相对而有的乐,佛告阿难,初禅正受时,言语,寂灭,语言就是粗重的那一种,寻伺,里面有很多的那种,推理跟想法才有语言,那你要入禅的时候这种推理,跟想法必须要弄掉的,我们有分别,记得三种分别吗,随念分别,还有,自性分别,还有,计度分别,这是三种分别,计度分别,就是一般我们常常做的,推理判断,思考,都是属于计度分别,有语言,就会有计度分别,因为语言你必须是思考,然后去反应,然后去排列组合,你对这个语言越熟悉,你这个动作越快,你对这种语言越不熟悉,你的这种动作越慢,所以师父看英文很慢,因为判断,这个东西因为不是我的母语,那相对来看中文比较快,师父看,繁体字一定比你们快,你们有没有想跟师父比看繁体字,不要大意,等一下有一个人比我快,那就麻烦了,但是我看简体字一定比你们慢,甚至分不出来,正常的,因为你习惯,但是师父要表达的是什么,就是都有这种动作,只是说你熟悉的话,这种很快,所以有些人反应快,你讲什么他马上,反应过来,有些人反应慢,你讲什么他弄不懂,那么随念,就是一种记忆,看过之后记在里面的,这种就是记忆,计度,就是我们一般讲的寻伺,就是对一般东西的,最基本的判断,最基本的认识,这我们以前讲过,我们慢慢再讲,因为语言一定有这种计度,所以入初禅,这种比较复杂的,推理认识,绝对不能有,不然就是乱心,所以叫做语言寂灭,所以初禅一定不能有这个,但是所有的禅一定必须要有这个,到了二禅,这个也不行,因为是一种寻伺,比较细的这种寻伺也不能有,唯有随念,我们的摄心集中一定是这种随念,你看初禅正受时,语言寂灭,就是计度分别止息,二禅正受时觉观止息,就是那个自性分别,觉观就是寻伺,三禅正受时,喜心止息,因为三禅是什么,离喜妙乐,第四禅正受时,出入息,寂灭,这个出入息寂灭,师父以前有没有讲过,在念息十六特賸的时候,师父曾经说过,他不是真的没有呼吸,他是呼吸相变得,非常非常的微细,而且他必须离喜乐,喜当然三禅就没有,他连三禅的乐都要止息,这个就更集中了,再来,入空无边处正受时,色想止息,因为,初二三禅都是属于色界的,有色相,你到了无色界的时候,第一个入空无边处的时候,要色想止息,所以叫做空无边处,因为没有色想,识无边处正受的时候,空入处想止息,连这个空相,都要止息因为唯有四,接下来入无所处的时候,连识都要止息,然后到了非想非非想处的时候,无所有处要寂灭,这个叫做,想受灭正受时,连非想非非想都不见了,这个意思就是,修定的次第,相对来讲,上面的定,一定使下面的定更寂静,从意义上来讲就是更殊胜,下面的乐,或是喜悦,比对于上面的就是一种干扰,所以叫做苦,有没有什么问题,靖修来,阿弥陀佛师父,早上您讲那个在,四加行暖顶忍,忍位的时候,然后有一个无分别住心,这个无分别,那会儿的无分别住心,早上没问,那个时候的无分别跟这里讲的无分别不一样,那时候讲的无分别,是属于慧学上的无分别,是不会,去认定或执着,法有自性的意思,这个叫做无分别,所以我们无分别可以是,慧上的无分别,还有定上的无分别,我问你们一件事,金刚经讲的是定上的无分别,还是慧上的无分别,金刚经当然一定是讲慧上的无分别,所以不要搞错,因为很多人搞不懂,他会说这样无分别,所以打坐的时候,什么都不用想叫做无分别,修定一定是有所缘境的,所以有些人就开始,胡修乱修一通,然后就说我现在修的就是无想定,无想定,就是金刚经讲的,没有一切相,所以我就什么想都不想,这样就是在修无想定,这是绝对错误的,因为你不可能不想,你心不可能不动,如果就佛教,真正讲,只有两种无心定,一个叫灭尽定,一个叫做,无想定,四禅的无想定,不是非想非非想,非想非非想还有细想,只有这两个,但这两个,要开始入的时候还是要有心一境性,所以千万要懂教理,师父说为什么要懂教理,不懂教理就会,胡修乱修,师父以前就碰过了,结果他自以为不想,事实上呢,他是没有察觉到说,他心其实已经集中在错误的地方,但他一直告诉,自己不想,所以他集中在错误的地方,他自己没有察觉到,久了之后就开始头痛,开始肚子痛,开始这个问题那个问题,师父曾经说过,回台湾有一个就说,谁叫他这样修,我说这个不对的他刚开始不相信,修了半年之后开始高血压,一打坐就头痛,最后就没办法坐,后来师父跟他说,你这种方法绝对错误,因为心不可能不动,那你一直,告诉自己是无想无想,你没有察觉的时候,其实你心集中在错误的地方,你自己不知道,久而久之就会产生这种问题,所以师父跟立师父叫他,数息,专注,他现在知道他心在哪里了,比如说在人中,他的头痛很快的两三天就解决了,所以你看,教理要懂,不然,盲修瞎练很容易出问题,阿弥陀佛师父,忍位的时候就是定中作观吗,暖顶忍都是,定中作观,因为暖顶忍它是,加行,加行等同于修所成慧,修慧,修慧的根本原则,就是定中作观,四加行都是指定中作观,所以这里面的无分别住心,早上讲的无分别住心,是指,心住在你的所缘上,不做慧的特别观照,是修止用的,只是专注在它而已,比如说,我们现在修数息,如果你只是缘住这里,然后去观察气息的长短,观察感觉到气息的长短冷热,这个就叫做无分别住心,住在息上不做分别,那你说,师父你不是在分别冷热长短,你不是在分别冷热长短,因为不是经过你的判断思考来的,这是,去感受到他直接察觉而已,那你说,什么才是对息做分别,对息做分别的意思是说,你去观察息是无常的,是变化的,是无我的,是流动的,这个才叫做,观分别,具舍论里面讲到,定品的时候,讲到八解脱,这八种解脱都是指定解脱,你可以说八种定,也可以说八种修定的观,阿难有八种解脱,27:39,360 --> 27:40,480云何为八,39,色观色是谓第一解脱,复次内无色想,外观色是谓第二解脱,复次净解脱,身作证成就有,是谓第三解脱,复次度一切色想,灭有对想,不念若干想,无量空处,这个叫做空无边处,无量空处成就有,是谓第四解脱,复次度一切无量空处,无量空处是,无量识处成就有,是谓第五解脱,复次度一切无量识处,无所有处,是无所有处成就有,是谓第六解脱,复次度一切无所有处,非有想非无想处,是谓非有想非无想处,成就有,是谓第七解脱,复次度一切非有想非无想处,想知灭,解脱身作证成就有,及慧观诸漏,尽知,是谓第八解脱,他就是在讲什么,四禅八定,但是前面有点不大一样,前面的两个,他是观不净,以离色的贪欲,所以他第一个讲,色观色是什么意思,外有色想观内色,意思就是说,当我们对,欲色有贪染的时候,就要,观离色,观色的不好,观色的障碍,这个一般来讲叫做不净观,色观色,就是我们对,欲界的这种色,物质有贪染,那你就要去观,这种物质贪染的不好,要去离它,这个叫做色观色,是谓第一解脱,第二解脱叫做内无色,意思就是说,我对这种色的贪染,已经慢慢,慢慢降伏了,但是还不够,这个叫做内无色,就是说我这种对欲界,欲望的这种贪染,执着虽然已经被第一个,给降伏了但是还不够,所以要再进一步的,这个叫做第二个,内无色观外色,那么到了第三个,净解脱身作证,这个是,第四禅,前面是包括一二三禅,这八种解脱,是从什么角度来谈解脱的,事实上,大部分前面,除了灭尽定以外,前面整个都是在,讲定解脱,你看他从修上界定,离下面的干扰,它先修离欲界的定,而得到,欲界定然后离欲界的干扰,然后修,第四禅然后离,前面三禅的干扰,最后面接下来是修,无色界定,到最后非想非非想定,还能只是,没办法解脱,非想非非定还是没办法解脱,它都只是定解脱而已,最后它必须修什么,那时候讲的慧观在这里,就讲什么,想知灭,解脱身作证,成就有,想知灭,是指什么定,就是指灭尽定,灭尽定又叫做什么定,灭受想定,这里的想知,就是受想,就是想知灭解脱成就有,所以这八解脱里面,只有最后一个,修灭尽定,是真正能断烦恼的,前面都是怎么样,次第次第的,以上界定伏下界的烦恼,灭尽定,这个是《阿含经》,所讲的,《阿含经》所讲的灭尽定,跟阿毗达摩定义的灭尽定,不大一样,《阿含经》所讲的灭尽定,它是跟无漏慧相应,而能断烦恼的叫做灭尽定,跟阿毗达摩平时师父,所讲的不一样,师父在哪堂课里讲过,最后一个定好像非想非非想定,是没有办法观慧,一般来讲四禅八定,色界的四禅,还有无色界的,四种无色定,七种无色定,八种里面,一般来讲只有前面的,七种可以作观,但它是作观,本身这个定,不是无漏的,他必须依它作观,做四谛的慧观,非想非非想心太细,没办法作观,所以非想非非想不能作观,能作观的只有七依定,那灭尽定怎么样,你依任何一个定,作观,做四谛观而断烦恼,都可以称作灭尽定,所以灭尽定是无漏定,如果依《阿含经》讲,但是依阿毗达摩的讲法就另外,《阿含经》里面讲的灭尽定,是无漏定是可以断烦恼的,依任何定作观,当然任何定是非想非非想定,是不可以的,就是比如说你依初禅或依未到地定,作观而断了烦恼,这个叫做灭尽定,在这个地方它是这样定义,所以灭尽定是无漏的,前面的,八个定都是有漏的,都只是降伏,叫做镇伏,师父上次在,空之探究里面,你们去看看那个比较深,讲的比较多,再来,你看,色观色,内有色贪观外色不净,有没有看到这是刚才讲的,内无色观外色,加强不净观,渐除内心的色贪,净解脱身作证,是定中作清净观,前面是做不净观,这里是作净观,接下来的空无边处,识无边处 无所有处 非想非非想处,就是四种无色定,最后是灭尽定是什么,灭尽诸烦恼,所以在这样的一个状况之下,一跟七,都是有漏定,属于什么作意,賸解作意,修定里面有两种作意,作意就是,心,ma,as,ma,as是什么,ma,as是意,ma,as,应该是karma,造作,让心,起动作,作意,就是让心起动作,这种作意当然,都是就禅观来说的,一种叫做賸解,就是跟实相不合,但是有,降伏烦恼的作用,比如说,不净观,一般怎么修呢,师父讲最简单的,你把自己观成白骨,那跟实际上合不合,你是不是白骨,你现在当然不是白骨,但是你把自己观成白骨的话,就叫做賸解,因为你是用定力硬把它观成,这个样子,比如说你观地为水,跟现实事实上合不合,但问题是那你做这种,有什么帮助,这种有离烦恼,尤其是离欲界烦恼的作用,所以它有离烦恼的作用,但是不是断,这个就叫做賸解作意,所以賸解作意,有降伏烦恼的作用,所以这个是修定,有伏烦恼的作用,还有一个叫做,真如作意或是真实作意,真如或真实,这一种就是观诸法实相,定中观诸法实相,什么是诸法实相,缘起,无我,无常,大乘佛教的空,或叫做唯识所现,这个是诸法的实相,所以这个可以得到,解脱,可以得到真正的,断烦恼的解脱,所以賸解作意是伏解脱,这个是断解脱,断烦恼的解脱,师父讲这个意思就是说,前面的一二三四五六七,它都是利用賸解作意而成的,最后一个八,第八的话,它是,真正观真如能断烦恼的,那么有,一些细节,你们去看看空之探究,你看非想非非想定,我先讲一下,因为这个已经是,四禅八定已经是被排列出来的,但是实际上,以前的非想非非想定,还有无所有处,本来是不需要去修这个的,它是因为真如作意,没有成就才会成为,无所有处跟非想非非想定,这个你们去看,导师的空之探究里面,师父上次有讲,这个地方就不讲,这个地方要讲的就是说,前面七个都是有漏的,都是一般的定,第八个是真正无漏的,所以它是,一层一层修上去,但是你修到非想非非想定,那还是不究竟,所以进一步才能作观断烦恼,所以这个,重点前面都是,镇伏解脱,只有最后一个才是什么,断烦恼的究竟解脱,再来,四种,心解脱,你看这里讲心解脱,但问题是,它指的是什么,修定嘛,质多罗長者问,问尊者,那伽达多,此诸三昧为世尊所说,为尊者自意说耶,尊者那伽达多,答言此世尊所说,须臾思惟已,语尊者那伽达多,有法种种义,种种句种种味,有法一义种种味,复问尊者,云何有法种种义,种种句种种味,长者答言,无量三昧者谓,圣弟子心与慈俱,无怨无憎无恚,宽弘重心充满诸方,无量修习普缘一切,方充满如是,二方三方四方上下,一切世间心与慈,无怨无憎无恚,宽弘重心,应重心无量,修习充满诸方一切世间普缘住,是名无量三昧,那这里的无量三昧,是指什么,四无量心,慈悲惜舍,四无量心,然后他说,什么叫做无相三昧,谓圣弟子于一切相不念,无相心三昧,身作证是名无相心三昧,所以你就知道了第一个是无量三昧,第二个是,无相三昧,后面还有,云何无所有心三昧,谓圣弟子度一切,无量识入处无所有,无所有心住是名,无所有心三昧,所以它是一个无量三昧,还有一个,无相三昧,这里讲的是,无所有,心三昧,云何空三昧,谓圣弟子世间空,世间空如实观察,常住不变易法,非我非我所,是名空心三昧,是名为法,种种义种种句种种味,现在知道了,四种心三昧,就是四种三昧,或是叫四种心解脱,一个叫做什么,无量心解脱是指四无量心,还有无相,无所有,最后一种是什么,空,你们看他最后讲空心解脱的时候,在讲什么,云何空三昧,圣弟子,世间空,世间空如实观察,常恒不变易,或是常住不变易,非我非我所,就是一切世间非我非我所,是名空三昧,你这样一看会觉得这个是在干什么,观诸法实相,是观世间空,世间就是五蕴,六六,他观世间是无我无我所的,所以最后面这个是观什么,是真如作意,是真实作意,是可以解脱的,这个叫做空三昧,上次是不是有讲到,四种三昧,上一周,应该有讲到,他说,是名空三昧,接下来是名为法种种义,种种句种种味,意思就是这四种就是不一样,四种的解说是不一样的,我们最后来讲,17,500 --> 19,760复问长者云何法,2987,一义种种味,同一个意思只是,入手方便,不一样而已,答言尊者谓贪有量,若无诤者第一无量,谓贪者是有相,恚痴者是有相,无诤者是无相,贪者是是所有,恚痴者是所有,无诤者是无所有,复次无诤者空,于贪空,于恚痴空,常住不变易空,非我非我所是名,法一义种种味,那这里讲的,法一义是什么意思,就是一切法,是贪瞋痴空,是无我无我所,所以四种三昧的,共通点,都是讲什么,都是空三昧,都是一切法空无我无我所的,虽然入手点不同,但到最后真正要达到解脱,都是要达到什么,都是要无我无我所的,这种就是从,禅修,先是,胜解作意,这个叫做镇伏解脱,进一步从定,做如实观察,真如作意,那就得到什么解脱,断解脱离烦恼,真正的断烦恼,这就是这四种心解脱的意思,所以这四种心解脱,是从定的解脱,进一步依定作观,而达到,慧的真实解脱,靖修,师父想问一下,无相三昧和,所取空,是一个意思吗,道理上是可以通的,但是我们慢慢再来谈,因为这是讲《阿含经》的,因为《阿含经》也会谈到能取所取,只是说能取所取,分析的比较多的是,唯识学,我们今天谈到这里,下礼拜这边还有剖析,这个师父讲的比较多,我们下下礼拜再来看,下礼拜是,浴佛节,所以我们,课程放假,浴佛节之后,大家能够留下来收拾收拾,还有时间的话,大家留下来,跟师父聊一聊泡泡茶,
 中道佛学会《阿含经》讲要,第一百一十九讲,菩萨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阿弥陀佛,各位同学大家好,阿弥陀佛,我们今天来看,我们这个课,讲了好几年,最后一个章节,第十三章,正解脱学,正解脱学内容不多,为什么呢因为里面有很多内容,其实以前都曾经碰触或讲过,这一章讲完,我们讲了好几年的《阿含经》就结束了,《阿含经》结束之后,我们继续来看,来导读或是讲解印顺导师的《佛法概论》,《佛法概论》当然很多人都知道是《阿含经》的要略,所以等于是对,几年的《阿含经》做一个总结,这就是我们,这个课程的一个安排,正解脱学,解脱是我们,修学佛法最终的一个目的,解脱,那解脱呢,字译解脱,我们常常,翻译成解脱,一般来讲它有三个字,一个叫做,Moksha,那个S下面一点要卷舌,但是我不知道那个卷舌怎么卷,Moksha,叫印度人来卷可能比较容易,这就是为什么印度人讲英文都卷舌,因为他们的字里面,很多都卷舌,叫Moksha,第二个叫做Mukta,第三个叫做,Mukta,Mukta,Moksha,它有,Ema,cipatio,Ema,cipatio,什么意思,跟Liberatio,是一样的意思,就是解放,解脱的意思,或Liberatio,那么一般英文里面最常用,叫做Liberatio,Liberate,Liberatio,是最常用的,那么它还有,就是Release from,从哪里得到,释放,比如说Release from samsara,就是从轮回里面得到释放,或Liberatio,from samsara,Release from worldly existe,ce,or tra,smigratio,这个都有超越,你看,Release from worldly existe,ce,什么意思,Release from worldly existe,ce,从世俗解脱,或从世俗解放出来,还有Fi,al or Eter,al,Ema,cipatio,最终的解放,最终的解脱,然后,Mukta,Setti,g of becomi,g free,你们这个其实意思都差不多,Release,Liberatio,Delivera,ce from,从哪里传送出来,Fi,al liberatio,有没有看到,Ema,cipatio,Fi,al bitter,ess,都是有解放解脱的意思,然后,A,vimukha,U,yoki,g,U,yoki,g是什么,Yoke是什么,其实U,yoke,是,把,驴子牛马,把那个绳子,解开来,动物的绳子本来绑住,把它解开来,就,解放,然后你看,跟这个U,be,di,g,是一样的,就是解放,Cessatio, 结束,停止,Termi,atio, 结束,Letti,g go,Aba,do,Aba,do,i,g,Givi,g up,Delivera,ce from,Liberatio, from,Ce,trality,of worldly objects,从哪里,从一般感官的,或是世间的,事物上解放出来,你看这些都有这样的意思,所以你看第一个,它有解放解脱释放,那从哪里释放出来,在印度里面,这个意思是从,世间的,形象上的东西,或感官上的东西,解放出来,这个就是,解脱的意思,这个是它的字义,叫解脱,定义跟种类,字义是这样子,但定义可能,从字义上再做一个,比较宗教性的解说,字义是,解脱解放没错,但是问题是它的定义呢,是怎么样的解脱解放呢,所以我们要讲定义跟种类,有三种人,这个是别译杂阿含,其第一者,骏疾色乘,悉皆具足,若有人于佛法中,如实知见,四真谛这个叫四圣谛,已断于三漏,所谓欲漏有漏无明漏,解脱知见具足,尽诸有结,心得自在,生死已尽,梵行以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得阿罗汉,是名骏疾具足,所以这里的解脱,是指什么解脱,解脱知见具足,所谓欲漏有漏无明漏,诸漏已断,那这种解脱是指什么解脱,烦恼的究竟解脱,就是指阿罗汉,这个是指烦恼究竟解脱,云何无学,解脱身,答曰,无学正观,相应解脱,此解脱是大地,大地是慧心所,是尽智,尽智是烦恼断尽,无生智,无生智是烦恼不再生起,无学正见相应解脱,这个是出自,大毗婆沙论,这里面有些字可能,你们不清楚,云何无学解脱身,无学的解脱身是什么,阿罗汉,有学,是谁,初果二果三果,到三果向都是有学,为什么叫有学,烦恼还没断尽,还得再断就叫做有学,为什么是无学,因为烦恼断尽,没什么可以再学的,如果从大乘佛教来讲,还得学要学什么度众生,这就是大小乘,或是解脱道跟成佛之道,不大一样的地方,从二乘来讲,他烦恼断尽了就是无学,他说正观解脱,此解脱是大地,你们如果看,俱舍论,心心所法里面,有分为几类,有一类叫做大地,大地法是心所法,为什么叫大地,就是说这些心所,是任何内心一旦起作用,这些心所都会跟着起来,慧心所,就是大地法的其中一种,所以解脱,它是属于慧心所,但慧心所,它的特质就是,分辨抉择,因此你看,从阿毗达摩,里面,他的抉择里面,他把解脱当成是慧心所,慧的作用就是,分别简择,所以从阿毗达摩的认知里面,修行解脱,是非常理性的东西,绝对是要透过,慧的分别,简择,而且很严谨的,不能马虎不能笼统的,在这个地方,跟,汉传的,禅宗还有一些宗派,就有一些不一样,禅宗,就没有那么重视,分别简择,00:09:46,170 --> 00:09:46,890只讲开悟,278,但是在阿毗达摩里面开悟可不是,开悟一个一个一个,他都要把你弄得清清楚楚,如果你读过师父讲俱舍论,他在见道位,还分成十六心,所以他是非常理性的,决择的东西,所以这边谈到一件事情,就是说,你刚开始学佛,笼统一点,产生一点信念,比如说,学佛法,比如说求佛得保佑,然后念咒念经诵经得保佑,都没问题,但是如果你真的要得到,诸法实相的话,那对很多东西,对你所学的东西,对世间诸法,到底是有漏无漏,到底是了义不了义,你得搞清楚,你才能有办法,你才有得到解脱的真正可能,而不是笼笼统统的,这个也行那个也行,是不能太过圆融的,好像每一个法门都行,它必须经过一番的决择之后,才有可能的,所以他说是慧心所,因为是经过,决择而来的,所以在,阿毗达摩里面讲无为法,有三种无为,靖忍你看过吗,还是你记得吗,择灭,还有,虚空,虚空跟解脱没有关系,但是择灭非择灭,它的关系就很大了,为什么叫择灭,简择,经过理性思考闻思修,简择而到达灭,这叫做择灭,非择灭呢,意思就是灭之后,断了不再起,就是非择灭,所以你看你要得到解脱,无为法还是得经过简择,那么在,北传阿毗达摩很重视闻思修,这个次第不能跳,所以这个地方讲,解脱是,净,智,它的净智是烦恼断尽,叫净智,这个叫做简择,无生智烦恼不再生起,就是非择灭,所以叫做择灭跟非择灭,这个叫做无学,正见相应解脱,这是大毗婆沙论里面所说的,所以他说,接下来这也是大毗婆沙论,他说择灭既以离系为性,刚才没有讲无为法是择灭,非择灭,择灭既以离系为性,诸有漏法远离,系缚证得,解脱名为择灭,择灭,以什么为性离系,什么是系,烦恼为系,所以他的择灭以离烦恼为性,诸有漏法,远离系缚证得解脱,他就是说,要远离系缚,远离有漏法,名为择灭,择谓简择,即慧差别,然后各别简择,四圣谛故,择力所得灭,名为择灭,这个就是不管是《阿含经》里面,或是阿毗达摩里面,对于解脱的,说法跟定义,这样大概了解解脱是什么意思,但这种解脱它是指,究竟的断烦恼,解脱,但是佛教讲解脱,还不只是讲究竟,还有过程上面的,大智度论,复次念佛解脱,众具足,佛解脱诸烦恼及习,根本拔故,解脱真不可坏,一切智慧成就故名,为无碍解脱,意思就是说,念佛的解脱,我们念佛不是只是念佛保佑而已,而是念什么,佛的解脱身,所以叫做念佛解脱众具足,佛解脱诸烦恼及习,根本拔故,解脱真不可坏,一切智慧成就故名,无碍解脱,这个是从究竟解脱上来讲,接下来我们来看解脱道论,解脱道论,是清净道论的根本,清净道论是现在南传佛教的一个,根本修行上的依据的经典,解脱者,五种解脱,伏解脱,彼分解脱,断解脱,猗解脱,离解脱,你看他这里讲五种解脱,伏解脱 彼分解脱,断解脱,猗解脱,离解脱,云何,伏解脱,现修行,初禅,伏诸盖,此谓,伏解脱,所以这里是指什么解脱,定解脱,依修定,而降伏了,欲界的五欲五盖,所以你就从五欲五盖里面,得到释放得到解脱,不再被五欲五盖所干扰,跟系缚,这个叫做伏解脱,是用定力降伏欲界的,这是讲初禅,此谓伏解脱,彼分解脱者,现修达分定,诸见解脱,此谓彼分解脱,什么意思,现修,达分定,这个修达就是修行完成,分定呢,分,定,就是种种定,就是,不同种的定,刚才不是讲初禅吗,但是初禅后面还有很多,有二禅三禅,所以初禅是降伏五欲五盖的,所以从初禅开始,它是离五欲五盖的这种解脱,但是,你初禅上面还有什么,二禅三禅,所以它变成说,欲界的暂时解脱,你可以修禅定来降伏,但是色无色界的呢,你都必须修,上界定伏下界烦恼,你修初禅伏了,欲界的五欲五盖,但是你初禅烦恼,没有被降伏,你必须修二禅来降伏,初禅的烦恼,然后这样子不断修,修到最后,非想非非想定,那非想非非想定,以下的烦恼全部被暂时降伏了,但是非想非非想定的烦恼,还在,这个就是次第降伏的意思,但是这些都是什么,叫做定解脱,都只是暂时的降伏而已,这个叫做,彼分解脱,再来断解脱,断解脱者,修出世间道,能灭除结,此谓断解脱,断烦恼而得解脱,这个叫做求出世间道,还有猗解脱者,如得果时,药心猗,此谓猗解脱,这个猗,轻安,但是这里讲的轻安,可以讲是定的轻安,不过这里的轻安,讲的各是得果时候的,内心的喜乐,所以你看他一个一个,他说五种解脱一个是什么,修初禅降伏欲界的,那就是,从欲界的烦恼解脱,再来修各种禅,那就是什么,指的都是定解脱,再来修出世间道,就得到出世间的解脱,这个猗解脱,意思说修出世间道,之后会得到得果,之后内心会喜悦,这也是出世间解脱,最后他说什么,离解脱者是什么,无余涅槃,此谓离解脱,就是无余涅槃的,所以他先,从欲界烦恼的解脱,再来修定的,各界烦恼的解脱,但是这些都是暂时的,不是究竟的,接下来谈,出世断烦恼的解脱,然后谈出世断烦恼解脱后的,那个喜悦,最后是究竟解脱,那就是什么,无余涅槃,所以说讲回来,这里讲到哪两种解脱,定解脱跟慧解脱,他讲了五种,其实是讲定解脱跟慧解脱,除了定解脱慧解脱以外,你们还想到什么解脱,有没有听过,Pratimoksha,有的想到了,别别解脱,别别解脱是戒解脱,持戒,而从持戒的烦恼里面,暂时降伏,叫做别别解脱,波罗提木叉,Pratimoksha,就是Moksha,刚刚的Moksha,Prati是别别,一个一个一个一个,叫做别别解脱,为什么叫别别解脱,因为你持一条戒,你就从这一条戒会违犯,以及他的烦恼里面得到释放,这个叫做一条一条的,但是别别解脱,它是暂时作用,它不是究竟,跟定是一样的,这三个解脱,从别别解脱到定解脱到慧解脱,它有次第究竟的意思,别别解脱虽然非常的不究竟,也非常的粗糙,但是粗糙法,对粗糙人是最有用的,对我们现在一般人,太粗重的烦恼的话,那你得用别别解脱,虽然它不究竟,但是是现前当下是最有用的,所以要先得别别解脱,就是先修持戒,然而,这种持戒毕竟是外来的,是生活习惯上的,它不是从内心起来的清静,它必须是长久的,所以它比较粗糙,所以进一步呢,我们要修什么,修定,然后用定来降伏,欲界的烦恼,在这里就叫做什么解脱,服解脱,用定把欲界烦恼降伏住,那当然啦,你定修得越高,你就是每一层次的烦恼都降伏,但是我跟你讲,其实色无色界的烦恼,目前来讲对我们不会有太多的干扰,色无色界的烦恼,它是善法,虽然是烦恼但是它是善法,因为它不会让我们造恶,不过色无色界的烦恼,会造成解脱的障碍,但是,欲界的烦恼,太重的话,会让我们造恶,所以最重要是要,先降伏欲界的烦恼,欲界的烦恼可以用别别解脱,来暂时镇压,但是更稍微,究竟一点的就是用定来降伏,所以,这里师父要灌输一个观念,其实师父也讲过好几次,修定,不在于你要得到四禅八定,我再讲一次,修定你千万不要把目标定成四禅八定,修定,最主要的意义在哪里,两个,定中坐观得解脱,那就在慧学上再谈,实际上定本身,它就是善法,它就是色无色界的善法,它必须要降伏欲界的烦恼,欲界的烦恼,以五欲五盖最重,除了五欲五盖,欲界有两个最重的,一个是五欲,一个是瞋,五欲跟瞋,是欲界最重的烦恼,而且是让我们容易造业的,让我们,身口意容易造业的,你看我们有多少身口意的造业都是,五欲跟瞋心而来的,当然造业可以因为贪瞋痴,造不善法可以因为贪瞋痴,那痴呢必须用慧来解,来改变,来对治,但是一般我们很容易,因为贪跟瞋,而造恶,而且贪跟瞋的造恶,有时候我们没办法控制,为什么叫做没办法控制,不知道是一回事,有时候是知道的,不知道,去造作那就是痴,但是很多时候是你知道,但是你知道,情感意志上,做不到,我明明知道偷拿东西不对,但是我就是太喜欢,太想要,我明明知道这样子做不对,但是情感意志克制不了,为什么,因为我们是欲界众生,所以五欲跟瞋,就是很大的干扰,这个当然师父说过,可以持戒来降伏,但是持戒降伏有时候,真的是很辛苦很困难,所以相对来讲要修定,所以你的定力,打坐定力达到一定的程度,从内心生起来的轻安,这个时候,欲界的欲望还有瞋,对你来讲,就是什么,你根本不会想去追求的东西,因为你的内心轻安,一旦有禅修的喜乐,不一定说到未到地定,你在打坐当中都会有喜乐,那这种喜乐慢慢慢慢,你会觉得说这种喜乐,跟欲界的欲望相比,欲界的这种五欲,是真的太粗糙,所以慢慢会降低,你对五欲的追求的欲望,还有这种轻安起来,对于瞋心,它是两个是冲突的,所以它对瞋心有很大的,克制力量,这就是说为什么要禅修打坐,不然很多人不知道为什么要禅修打坐,当然禅修打坐还有其他,很多优点,好处,但是我们要了解说佛教根本讲禅修的,用意在于对治什么,欲界的烦恼,这是它最根本的,所以不要跟人家动不动想,我要求四禅八定,不要把那个当成你的目标,而是要知道说,这是对治恶法的一个很好的用处,讲到这里有什么问题吗,五解脱的话,对照上午讲的,上午的内容,可不可以理解,第一个伏解脱是,人世间的欲,然后彼分解脱是,色界无色界,断解脱是,证悟,后面那个,猗解脱是不是一到十地,然后离解脱是十地以后,成佛,这个是讲,解脱道,不是在讲菩萨道,我们《阿含经》在讲解脱道,十地不只是,解脱那么简单而已,十地除了,断烦恼以外,还要破法执,还要学习,度无量无边众生,所以,大乘佛教的每一地每一地,都不是解脱烦恼而已,但是在二乘解脱道里面的,每一果每一果牵扯的都是断烦恼,都是以断烦恼来定哪一果,但是十地,前面八地还有微细烦恼要断,但是这十地里面,都有法执要破,还有这十地里面,都有牵扯到度众生的善巧能力,所以要比也不是说完全,但是说是有很大的不同点,这样清楚吗,不过断解脱,确实是从圣位开始,断烦恼是初果,十地的初地,也是断根本烦恼,那师父是不是可以从小乘来说,断解脱是初果,断解脱,第一个一定是初果,阿罗汉就是离解脱,阿罗汉是离解脱,因为这边讲无余涅槃,谢谢师父,如来应等正觉,所知所见,说三种离炽然,清净超出道,这个离炽然也就是解脱的意思,一乘道,净众生,离忧悲越苦恼,得真如法,这里讲真如法,但你不要把它当成是如来藏,它的真如法,就是缘起涅槃,得真如法,何等为三,如是圣弟子住于净戒,受波罗提木叉,就叫做别别解脱,威仪具足,信于诸罪过,生怖畏想,如是净戒具足,净戒具足之后,离欲五欲,恶不善法,乃至第四禅具足住,复有三昧正受,于此苦圣谛如实知,此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如实知,这个就是在讲什么,慧解脱,这个就是在讲别别解脱,定解脱 慧解脱,它的第一个别别解脱,它说讲什么,它说,何等为三,如是圣弟子住净戒,净戒,就是波罗提木叉别别解脱,受波罗提木叉,还要得,威仪具足,这里的威仪具足指什么,师父在讲,增上戒学,的时候有讲到,因为我们的威仪具足,不一定是像模特儿,这样子走路,而是说,你的烦恼太重,会透过你的,身口,尤其是你的威仪很差,什么叫做威仪很差,坐没坐相站没站相,站着动来动去扭来扭去的,然后,会掉举,身掉口掉,口掉动不动,就哼啊哼啊,没事就哼,放春风,那个都是一种掉举,我跟你讲,如果一个人动不动就吹吹口哨,东哼西哼,身体抖啊抖啊晃啊晃啊,你会觉得这个很有威仪吗,当然不会,这个东西你说,这有什么关系,这跟解脱没关系,不是的,这表示内心的掉举很重,就会透过身口表现出来,所以说为什么威仪具足,因为威仪具足是更粗重的,从你的身口上去克制,然后进一步才能怎么样,让你去持戒,这就是为什么入僧团,入僧团,要求威仪,因为威仪,不好也是内心烦恼的,一种粗重表现,以前师公很注重威仪,走路走不好,弯腰驼背的,东张西望的,师公是很严格的,以前我们去出坡的时候,有一个同学,叫如严,严格的严,不是师父这个源,我这个师兄弟,很奇怪,每次人家叫,如严还是源,反正也听不太清楚,他就,自然而然认定不是他,一定是我,然后我们在早课完,出去做完体操,就是要出去经行,然后就排两排就往外面走,要经行嘛,然后师公在楼上看到,师公他都看到,你们每一个人走路他都在楼上会看着,他看到,他就喊了如严,我听就明明是严格的严,这个是大家都听得出来的,因为,yua,跟ya,是不一样的,然后呢他就故意装作不知道,师父,知道,师公在叫他,所以我也不回答,因为绝对不是我的,然后师公叫了三声,如严如严越叫越大声,后来师公喊了一声,00:32:56,260 --> 00:32:57,320福严的严,962,他才愿意反应,师公为什么叫他你们知道吗,因为他走路的时候,拿着念珠,然后,把他手,放在后面,身体往前倾就一副老和尚的样子,就这样走啊走啊,这样子,师公就看到就很生气说,你的年纪轻轻像老和尚,而且你念珠是神圣的东西,念佛的你不要把它放在后面,后面是干什么,后面是屁股嘛,你不恭敬,他说你要拿你拿在前面,好好的念你不要把它弄在后面,你要背在后面是老和尚,而且老和尚一般也不会把念珠背在后面,我没有看过师公拿念珠,把它放在后面,师公对这种威仪是很严格要求,然后我们经行,入殿,入殿的大门哪一只脚要先拿起来,都有规定,因为,那个,门槛比较高,你拿错脚这边会去撞到,所以,我们是规定哪一只脚上哪一只脚下,还有走路,走路不能东张西放,走路,你不能把这个拉起来,为什么我们,要把手遮住呢,就是不要让你手在那边东弄西弄,所以我们,常常都要把它遮起来,然后走路要前摇后摆,但是不要摆太高,要前摇后摆,但是你穿海青,你就一定是两个动作,穿海青只有两个动作,要么放掌,要么合掌,穿海青不能这样甩一甩,但是如果你穿长衫就要微微的摆动,这些以前在佛学院的时候,师公都有规定,而且很严格,所以我就说这个,威仪很重要,后来来到汉地以后,都被一些电视剧给误导,什么电视剧误导,什么济公,什么穿得四不像,很严格,以前出家人在印度,是三千威仪的,什么东西都规定很严格的,不是这样随随便便,后来的很多都被,武侠小说,稗官野史,这样给误导,都以为出家人没关系,就是洒脱嘛,穿鞋子不穿袜子,我们以前除了工作以外,我们平时穿罗汉鞋,一定要穿袜子,然后,出了寝室,00:35:51,320 --> 00:35:53,040一定要穿中褂,1050,什么叫中褂呢,师父现在这个叫长衫,你看师父比较稍微短一点,盖过膝盖那个叫做中褂,还有一种,你们不会看师父穿的,因为师父不会穿那个到外面来,比较短的,膝盖以上的那个叫短褂,短褂等于内衣,中褂叫做杂作衣,长衫就是应供,讲课穿的,所以你不会看师父,穿中褂讲课,哪怕跟你们网络上视讯,也一定穿长衫,这就是学习来的规矩,你们不可能看到师父,穿短褂,因为那是内衣,我不会穿来给你们看的,要看自己穿在寝室看,但是短褂的形式,跟中褂的形式,一模一样,它只是比较短而已,你们有时候,杂作工作还是干什么,会看到师父至少都穿中褂,当然啦,事实上呢有时候师父会稍微不如法一点,我大部分都穿靴子,但偶尔会穿僧鞋,没有穿袜子,这个要改变一下,不过有时候是因为工作,这个师公规定很严格,你不能赤脚罗汉,你们看过出家人的罗汉鞋,有没有一个洞一个洞那种,穿那个绝对要穿袜子,不能不穿袜子,不然威仪很差,你更不可能穿中褂,跑到外面去,不可能穿短褂,跑到外面去的,那个是非常没有威仪,所以前师公为什么这么要求,就是因为你把这些威仪要求好了,把粗重的烦恼,慢慢慢慢克制了,然后,稍微粗重一点的,才可以持戒来克制,后来师父才知道,这些威仪不好,都是因为内心的烦恼的躁动,太强烈而起来的,接下来你看,这边有一句话,波罗提木叉讲完,如是净戒具足,离欲恶不善法,乃至第四禅具足住,这句话在讲什么,如是净戒具足,离欲恶不善法,乃至第四禅具足住,这是整句的,它意思是,你要净戒,具足之后才能继续训练,离欲恶不善法,意思就是说,你长期以后要做的,如果真的有成就的话,持戒要有一定的程度,这就是为什么师父,在中道,对你们训练会比较严格一点,而且对你们禅修,会要求你们必须要,皈依五戒持戒,不是说只是一个禅修营,或禅修班,一般的禅修营禅修班,他管你日常生活在干什么,他管你要不要持戒,他就是来,帮你训练训练而已,但是从师父的观念里面,戒定慧是一整体的,你可以偏重,但是你不可能把,其中一个从中抽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东西,不可能的,比如说你要持戒,你持戒你必须,要有慧来引导,不然你持了什么戒,你怎么会知道到底是对还是错,比如说修定,修定你要有,慧学上的,引导你才知道我这样的定,到底对不对,我修定的目的意义,以及我这样修对不对,这是慧学的,但是你真正要做好,定要做好的话,你持戒要有一定的程度,为什么,因为你烦恼太粗重,你根本没办法坐,你坐下来都是妄想,所以这是师父为什么说,很重要 强调,跟外面的禅修营不一样,外面禅修营常常喜欢怎么样,把定给直接,拉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你们来我就教你怎么坐,但是都没有强调那些前方便,到底要怎么样,因为心太粗你坐下来,根本达不到那种效果,所以你看他这一句讲,净戒具足,离欲恶不善法,乃至第四禅具足住,这也是一种离炽然,三种离炽然,离炽然就是解脱的意思,还有,复有三昧正受,三昧正受指什么,定嘛,最后面他说,你要真正解脱的话,那你没有定不行,所以他叫依定而观四圣谛,于此苦圣谛如实知此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还有苦灭道,圣谛如实知,意思就是说你真正要从慧得解脱的话,必须依定做四圣谛观,所以,这三种解脱,戒是别别解脱,定是镇伏解脱,慧是断烦恼的究竟解脱,所以可以分成这三种解脱,这个叫做正解脱学的内容,讲到这里有没有什么问题,因为前面讲定跟慧,前面没有讲到戒,这《阿含经》里面就讲三个,再来 ,我们先来看别别解脱,我这边都是讲重点,因为别别解脱之前在,增上戒学已经讲过了,别别解脱叫做波罗提木叉,Samvara,Samvara,Samvara 什么意思,等护,等护,记得,戒有两个,梵文字,第一个梵文字叫什么,siIa,第二个梵文字叫做Samvara,siIa什么意思,善性善习,Samvara 什么意思,等护,保护的护,我现在问你,siIa是戒,Samvara也是戒,两个,什么关系,一个是戒一个是l律仪,问题是,我问说两个什么关系,没错 一个是,翻译成戒一个翻译成律仪,但是律仪也是戒的意义,我说戒siIa,跟Samvara等护,有什么关系,一个是行为一个是目的,差那么一点点意思,差那么一点点味道,我差一点不是说你不对,我是说那味道还没完全到位,来 靖能你是不是要讲什么,戒应该是讲个人的,一个行为,然后律仪更多是在,僧团或者是集体里面,律不是律仪,律仪跟律还是不一样的,Vi,aya跟Samvara,还是不一样的,律是Vi,aya 是比较团体的,但我们现在讲的是律仪,不是律,Samvara,这个Samvara是等护,是防非止恶,有了防非止恶就能,一直在做防非止恶的行为,就能形成好的善性善习,你讲的,刚好相反,你讲的都对了,但是刚好相反,我讲的相反是两个次第相反,要先好的行为,养成习惯,这个叫做戒,养成好的习惯之后呢,就有防非止恶的功能,你不能说先有防非止恶的功能,那你防非止恶功能哪里来,是从长期的养成的好习惯来的,所以,从长期的训练来讲,就叫做戒,叫做Sila,从它达到的一定的能力跟程度,可以防非止恶来讲,就叫做Samvara,因为你之前有读过看过,听过师父讲过,只是你这个次序有点,弄颠倒了,刚刚靖舍的,有差那么一点味道,你讲的是对,Sila是一种好的行为,善性善习好的行为,但是它到最后,它的目的当然也是防非止恶,但是防非止恶比较从功用上来讲,所以师父才说,味道差一点点,你讲的都对 只是两个颠倒,这样各位同学知道了,师父在强调,所以现在你知道之后,那持戒的意义在哪里,为什么要持戒了,你就不会去问说那这一条要不要持,那一条要不要持,那你持一条就有一条的解脱,所以你持一条就有,从一种烦恼,跟恶习上,有防非止恶的功能,你持不杀生戒,你对于瞋心而杀,以及杀生的这种造作,烦恼你就有,防非止恶的功能跟能力了,你长期持不杀生戒,忽然间有一天,会遇到杀生缘现前的时候,你也会,守住不杀,你长期持不偷盗戒,有一天,亿万财产现前的时候,不是你的,你也不会去占用,这个不是一时的,这是长期训练而来的,当你训练久了之后,很自然而然就变成你的,习性跟行为,那就是戒,有保护你的作用,不违犯那就是Samvara,等护,有没有什么问题,听师父这么讲,戒的它本身就有,定的功能,因为你要持戒就要保持正知正念,没错,你这次,是讲的对了,所以戒也是有,摄心集中的功能,你要专注集中,你平时不能模模糊糊的,不然你有没有犯戒都不清楚,这样了解,还有没有问题,所以呢PRATI就是,别别各个MOKSHA就是解脱,Samvara是等护,等持有没有讲,keepi,g back,碰到的时候你就不会去做,不应该的你就不会去做,stoppi,g,forbidde,这些,别别解脱,是律仪持一条戒,就是规范,就从这一条戒,所针对,规范的烦恼,解脱出来,针对的烦恼,这个字打错,记一下师父回去可以改,解脱出来,所以也可以说为别别解脱烦恼,这个叫做别解脱,有没有什么问题,讲到这里,师父阿弥陀佛,请问这个等护,的等是什么意思,它就是Sam,Sam就是翻译成等,无上正等正觉,一般我们Sam都翻译成等,其实它重点在护,那当然你可以解释为等护,其实你也可以理解为,一个中心就是说,你如果持这一条戒,你对这一条戒在任何状况之下,你都会去有作用,这个就是等的意思,它就是Samara,Sam就是等,所以它是直接等护,平等,像等持,平等,就是心的一种平等性,你可以理解说,你对这一条戒如果持好的话,你任何时候对这一条戒,都不会去犯,任何时候都不会去犯,再来,戒有三种,一 别解脱,戒,如遗教经说,戒是正顺解脱之本,故名波罗提木叉,所以故名解脱,又复随分免绝业,亦名解脱,散心受得,不与定道,二种心具,故名别解脱,它是随分一条一条的,但是你不能从定跟道,慧上来说,你只能从戒上来说而已,二者禅戒,亦名定共戒,禅定心边,别有无作离恶法生,故名禅戒,此与定具,有定则有 失定则舍,故名定共,三者,道戒,亦名道共,意思就是说戒,一般来讲我们是从,从一般的持戒来讲,别别解脱一条一条持来讲,但是戒,如果从,脱离烦恼来讲,也可以说与定所共的,叫做定共戒,以及道所共的叫做道共戒,这个时候就是,从离烦恼来讲的,这个时候它的范围跟意义比较大,跟定,跟慧已经结合在一起了,但是一般我们讲戒的时候,不从定跟慧来讲,是从戒本身来讲,波罗提木叉,此云别解脱,谓三业,身口意,七支,身口意,哪七支,从身口意七支,各各防非,然后,别别解脱故,就是防非止恶,我问你,身口意七支,谁知道为什么他讲身口意七支,身口意本来不应该十支吗,靖能你再拿麦克风讲一下,因为从解脱道的角度来说,意不算犯戒,从解脱道的角度跟持戒的角度,不是菩萨道,菩萨道意业犯也算犯戒,从解脱道的角度,为身口犯,才叫犯戒,这样清楚吗,但是他为什么说身口意七支,因为,身口会犯一定是,有这种意念,但是你光有意念不算犯戒,比如说看到,他的这支笔很漂亮,我很想要,很想去把他偷过来,但是你想要偷过来,你不算犯戒,不算犯戒但是有什么,有意业,这样犯了意业,做了不好的意业,有业但是不犯戒,一直要我去把他拿过来,才能算,所以叫做七支,身三,口四,这个叫做各个防非,防身三口四,所以叫做别别解脱,有没有什么问题,没问题,我们再来看这个,而时世尊告诸比丘,如是出家已,住于静处,摄受波罗提木叉律仪,行处具足,于细微,00:53:47,690 --> 00:53:49,490罪生大怖畏,1552,受持学戒,离杀断杀不乐杀生,乃至一切业集如前说,衣钵随身,如鸟两翼 如是学戒成就,修四念处,这个叫做波罗提木叉,这里有一个叫做行处具足,行处具足,就是学处具足的意思,有没有听过学处,就是你必须要,做的地方,从这个地方开始做起,就叫做波罗提木叉,就是学处或是行处具足,意思就是说,你一出家之后,要住于静处,不要太过于闲杂,喜欢跟人家泡茶聊天,然后要摄受波罗提木叉,就是要持戒威仪,然后行处具足,这是学处要去学,然后于微细,罪,生大恐怖,大怖畏,于微细罪,就是说,不要说一点点无所谓,一点点你都要很谨慎,受持邪戒,离杀断杀,不要杀乃至一切,业集,就是十善业道,如前说,然后衣钵随身,如鸟两翼,衣跟钵,随身,出家人,衣钵要随身,这个比较是学处上面,虽然不犯重戒,但是属于学处,学处意思就是说,你要去学,虽然它不是很严重或犯什么的,但是有微细戒,所以戒里面不是一视同仁,出家戒里面有,最重的杀盗淫妄,还有稍微,不是那么重的,稍微不是那么重的,都是会影响生命,会影响道业的,其他的还有更轻的,都是学处,就是一些威仪,比如说,衣钵这种东西,你如果没戴,或是落了,当然也不是多重,但是毕竟会影响你的修行跟生活,所以这些变成,学处,世尊告诸比丘,有三学何等为三,谓增上戒学,增上意学 增上慧学,何等为增上戒学,若比丘住于戒波罗提木叉,具足威仪行处,见微细罪,则生怖畏,受此学戒,这个就是学处,是名,增上戒学,这个就是,所谓的波罗提木叉,就是别别解脱,我们先休息一下,我们继续来看,定,解脱,所以我们的解脱,大方向上分成三种,别别解脱是戒,然后,心解脱又叫做,镇伏解脱是定,我们现在来看定镇伏解脱,心又叫做,定解脱又叫做心解脱,心的,不同意义,心,在佛教里面很多时候是指,精神,作用的通称,就叫做心,所以这时候它就没有去特别分别,是哪一个心,精神作用的总称,从经文的用语去看,心,多数是指内心的通称,与身相对,而说心,它就是精神作用的通称,一切内心种种差别,都可以称之为心,如善心,不善心,恶心,好心 坏心等等,它就是相对于物质的身体,而称作心,是内心精神的总称,各经论所说,虽有出入,但泛称为心,都是一样的,由于心是内心,包括心跟心所的通称,所以也可说为,内心的统一,就称为心,这是最普遍的意义跟意思,再来,二,依定说心,在佛法中,现在知道,心是指所有精神作用的通称,都叫做心,那里面可以包括心跟心所法,五蕴,里面,哪一个是心,如果以,身心来称的话,来相对称心的话,色是身,受、想、行、识是心,所以受、想、行、识是内心,统合的,那受、想、行、识来讲,哪一个是心,哪一个是心所,识是,心,受、想、行、识心所,那么佛教讲心还有一种,依定说心,把定说为心,它其实是要说定,但实际上,就称作心citta,在佛法中心,有另,外一种,非常重要的意义,就是在三学中的,增上心的心,与戒定慧三学中的定,三摩地相当,所以三增上学,增上戒学,然后,增上心学,增上慧学,这时候的增上心学,其实心指的就是定,经上也常称修定为,修心,如心一境性,摄心集中,欲勤心观,其实它是指,欲勤止观,说明,增上心,四种禅称为,四增上心,四种禅又称为四增上心,所以我们常常把定,用心来称呼,修定是,内心的调整和净化,经上从炼金,洗衣磨镜,等等譬喻,说明修定而得心净,所以也就称为定,把定称为心,修定当然是一种修心的方法,当经典说,心解脱时,要注意的是,心的泛称还是指定,这句话什么意思,如果经典讲心解脱,你就要看它指的这个心,到底是指通称,还是指定,两个,都有可能,所以心解脱,这时候的心如果是指通称的话,那它指的心解脱,就是真正断烦恼的解脱,那如果,这个心,指的是定呢,这时候心如果是定的话就是指什么,就是镇伏解脱,就是修定,而去降伏,下一界的烦恼,所以你要看它在什么地方谈,它的心指的到底是通称,还是指定,所以增上心学,如果讲增上心解脱,那就是指,定解脱,有没有什么问题,没问题我们再来看,三 镇伏解脱,第一个我们修定,叫做,增上心解脱,就叫做心解脱,修定,或叫做镇伏解脱,一,它要解脱的要降伏的叫做,五欲五盖,所以叫做离五欲五盖,优陀夷有二受,这是经典,杂《阿含经》485,优陀夷,佛陀讲,优陀夷有二受,欲受离欲受,云何欲受,五欲功德,因缘生受,是名欲受,云何离欲受,谓比丘离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初禅具足住,是名离欲受,所以他说受有两种,一种是欲受,五欲的受,五欲就是色声香味触,就是一般的物质的喜乐,物质的喜乐,比如说吃到好吃的,会不会高兴,高兴,色,声,听到,好听的,看到喜欢的,闻到香味,产生的喜乐,这些都叫欲受,那离欲受呢,就是离五欲而有禅乐,这个叫做离欲受,这个就叫做欲受离欲受,所以你看,这边讲,云何欲受,五欲功德,因缘生受,这功德什么意思,种类,的意思,种类的意思,若有说言,众生依此初禅,唯是为乐,非余者 此则不然,所以者何更有賸乐,过于此故,何者是,谓比丘离,有觉有观,内净定生喜乐,第二禅,具足住,是名賸乐,如是乃至非想非非想,人处转转賸说,意思就是说,它一个比一个,更殊胜,但是它最重要的就是,刚刚师父有说,离欲乐,离欲界的欲乐,是比较重要的,至于上面,其实你修不修离不离都无所谓,它只是障碍解脱而已,它不会让你做不善法,因为五欲才会让你得不善法,所以这个叫做镇伏,以初禅,或是未道地定,降伏欲界的烦恼,五欲五盖还有嗔,然后接下来就一定,一界一界一个一个定,降伏下面的,06:27,000 --> 06:29,040二禅降伏下面的,1913,降伏初禅的烦恼,所以二禅更殊胜,然后三禅降伏二禅的烦恼,所以三禅更殊胜,它一步一步这样上去,至于细节师父在,增上定学的时候有说过,这里就不再说太多,再来,渐次降伏,跟师父刚才讲的差不多,渐次降伏就渐渐,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的,把下面的烦恼伏住,佛告阿难,我以一切行无常故,一切行变易法固,说诸所有受悉皆是苦,又复阿难,我以诸行渐次寂灭,故说以诸行渐次,止息故说,一切诸受悉皆是苦,你知道这句话,它前面是怎么来的吗,你们有没有看过这个经,其实是这样,它前面有一段话,它前面是怎么样呢,前面是阿难,还是佛弟子问佛陀说,佛陀你不是说,受有三受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吗,没错吧,他问佛陀说,你不是说受有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吗,但为什么你又常常跟弟子说,一切受皆苦,那不是矛盾吗,受明明有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但你为什么又常常说诸受皆苦,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所以,佛陀就回答,佛告阿难,我以一切行无常故,一切行变易法故,说诸所有受皆是苦,他是从什么立场来讲,诸行无常,所以苦有三种苦,苦苦坏苦,行苦,行苦,是根本,行就是诸行,诸行无常故说,诸受皆苦,所以从诸行无常故说,皆受是苦来讲的话,三受的,苦受,是什么苦,是苦苦,三受的乐受,还是苦,是坏苦,三受里面的不苦不乐受,还是苦,什么苦,行苦,所以佛陀不是从一般的这种,苦受乐受,喜乐快乐,不是从一般来讲,而是从究竟真义上,人生的真实深度上,透露到人生或诸法的真实面上,来说诸受是苦,是从诸行无常故说诸受是苦,有没有什么问题,但这里不是说无常是苦因,无常不是苦因,什么才是苦的因,师父讲的三个圈,是啊,你现在聪明了,开窍了,你不用三个圈,我执,烦恼才是苦的因,你有我执烦恼,诸行无常诸受皆苦,这是针对凡夫讲的,凡夫一定都有我执烦恼,有我执烦恼面对无常那一定是苦的,但是如果是圣人那就不苦,所以不谈圣人的境界,这是第一个,第二个,我以诸行渐次寂灭故说,以诸行渐次止息故说,一切诸受悉皆是苦,这句话老实说比较难明白,它的意思是相对的,有些在某些程度它是乐,但比对于上一界的它是什么,它是苦,所以它的意思是,诸行渐次止息,比如说,我们欲界的五欲,我们觉得很好很快乐,欲界的五欲很快乐,但问题是这些,欲界的五欲,从初禅的角度来讲,它就是一种,干扰跟杂扰,它就是苦,我问你们一件事情,音乐,从一个角度来讲,你听音乐是快乐的,没错吧,但是,你现在开始要,觉得很烦扰,你现在要开始打坐,摄心集中,你要享受,寂静的这种快乐的时候,那音乐变成什么,很大的干扰,不管这个音乐多好听,越好听越干扰,你静不下来,没错吧,那当然平时的时候,你放个音乐,比如说现在,大家都讲话很嘈杂,这种声是一种干扰,很嘈杂是一种苦,你说好大家不要讲话,我们安静一点,安静一点,来放个轻音乐,大家都不讲话了,放个轻音乐,那这时候音乐听起来是不是很舒畅,没错吧,这种就比对于刚才的干扰,刚才的嘈杂,这个是不是比较舒畅,刚刚那个就很嘈杂了,就苦了,那你现在说,我现在要开始打坐了,你是不是还放着音乐,不是嘛,你必须把音乐关掉,因为你现在要打坐了,那种音乐一直来,你就变成说我都坐不了,为什么一直有音乐进来,越好听你越难打坐,所以佛陀就是说,从下面来,从下界这样的一个境界来看,它是快乐的,但是当你要往上去的时候,它就是干扰的,就是痛苦的,这个就是层次层次的,初禅,叫什么乐,离生喜乐,初禅的乐,是怎么来的,离欲界的五欲,还有五盖干扰而来的,所以他叫做离,所产生的禅乐,叫做离生喜乐,那当然是好的吗,问题是如果跟二禅比较起来,它这种还是不行,因为他还有寻伺,所以要离寻伺,然后更加集中,然后让,他的乐,从哪里产生,从定所产生,所以叫做什么,定生喜乐,师父是不是曾经讲过比喻,什么比喻,比如说,刚刚一大堆小孩子很干扰,在那边吵啊闹啊,你会不会觉得很头痛,还是你很喜欢孩子在那边吵闹,比如说十个小孩在那边吵闹,弄得乱七八糟,你觉得很痛苦,现在终于,朋友,或是亲人,把这些小孩子都带走了,你得到什么,安静舒畅快乐,这种叫做什么乐,离所生的喜乐,离干扰嘛,那还有一种就是说,人家打电话给你,说,你昨天买的奖券,中奖了,得了一百万,这不是离所生的喜乐,这是这件事情,本身产生的快乐,我现在是用世俗一般的,你现在知道离,所生的乐,以及从这件事情直接生起来的意义,所以初禅它是离,欲界的五欲五盖所产生的快乐,但这种快乐毕竟还是离而来的,但是到了二禅这是什么,定的更加集中,产生的乐它当然,相对于离来讲这种是更快乐的,所以下面这个,就是一种干扰,所以它要离,三禅呢,离喜妙乐,因为,初禅二禅都还有喜,但到了三禅,要把喜的这种,粗糙性弄掉,所以相对于二禅三禅来讲,三禅会觉得,二禅的那种喜是很粗糙的,由内心的欢喜,进一步更集中产生,对身体的这种轻安,那个叫做,轻安就是三禅的乐,三禅轻安所产生的乐,必须要离开,二禅的这种喜,因为这种喜也变成一种干扰了,这样相对来讲那个喜就是一种苦啊,所以它意思就是说,苦乐它是相对性的,越往上它越集近,你就是越乐越賸乐,越往下越粗糙,这种跟上面比起来它就是苦,它这里的意思就是这样子,有没有什么问题,我们把经文看一下,阿难白佛言云何世尊,以诸受渐次,寂灭,故说,就是一个一个离开,然后它所相对而有的乐,佛告阿难,初禅正受时,言语,寂灭,语言就是粗重的那一种,寻伺,里面有很多的那种,推理跟想法才有语言,那你要入禅的时候这种推理,跟想法必须要弄掉的,我们有分别,记得三种分别吗,随念分别,还有,自性分别,还有,计度分别,这是三种分别,计度分别,就是一般我们常常做的,推理判断,思考,都是属于计度分别,有语言,就会有计度分别,因为语言你必须是思考,然后去反应,然后去排列组合,你对这个语言越熟悉,你这个动作越快,你对这种语言越不熟悉,你的这种动作越慢,所以师父看英文很慢,因为判断,这个东西因为不是我的母语,那相对来看中文比较快,师父看,繁体字一定比你们快,你们有没有想跟师父比看繁体字,不要大意,等一下有一个人比我快,那就麻烦了,但是我看简体字一定比你们慢,甚至分不出来,正常的,因为你习惯,但是师父要表达的是什么,就是都有这种动作,只是说你熟悉的话,这种很快,所以有些人反应快,你讲什么他马上,反应过来,有些人反应慢,你讲什么他弄不懂,那么随念,就是一种记忆,看过之后记在里面的,这种就是记忆,计度,就是我们一般讲的寻伺,就是对一般东西的,最基本的判断,最基本的认识,这我们以前讲过,我们慢慢再讲,因为语言一定有这种计度,所以入初禅,这种比较复杂的,推理认识,绝对不能有,不然就是乱心,所以叫做语言寂灭,所以初禅一定不能有这个,但是所有的禅一定必须要有这个,到了二禅,这个也不行,因为是一种寻伺,比较细的这种寻伺也不能有,唯有随念,我们的摄心集中一定是这种随念,你看初禅正受时,语言寂灭,就是计度分别止息,二禅正受时觉观止息,就是那个自性分别,觉观就是寻伺,三禅正受时,喜心止息,因为三禅是什么,离喜妙乐,第四禅正受时,出入息,寂灭,这个出入息寂灭,师父以前有没有讲过,在念息十六特賸的时候,师父曾经说过,他不是真的没有呼吸,他是呼吸相变得,非常非常的微细,而且他必须离喜乐,喜当然三禅就没有,他连三禅的乐都要止息,这个就更集中了,再来,入空无边处正受时,色想止息,因为,初二三禅都是属于色界的,有色相,你到了无色界的时候,第一个入空无边处的时候,要色想止息,所以叫做空无边处,因为没有色想,识无边处正受的时候,空入处想止息,连这个空相,都要止息因为唯有四,接下来入无所处的时候,连识都要止息,然后到了非想非非想处的时候,无所有处要寂灭,这个叫做,想受灭正受时,连非想非非想都不见了,这个意思就是,修定的次第,相对来讲,上面的定,一定使下面的定更寂静,从意义上来讲就是更殊胜,下面的乐,或是喜悦,比对于上面的就是一种干扰,所以叫做苦,有没有什么问题,靖修来,阿弥陀佛师父,早上您讲那个在,四加行暖顶忍,忍位的时候,然后有一个无分别住心,这个无分别,那会儿的无分别住心,早上没问,那个时候的无分别跟这里讲的无分别不一样,那时候讲的无分别,是属于慧学上的无分别,是不会,去认定或执着,法有自性的意思,这个叫做无分别,所以我们无分别可以是,慧上的无分别,还有定上的无分别,我问你们一件事, 金刚经 讲的是定上的无分别,还是慧上的无分别, 金刚经 当然一定是讲慧上的无分别,所以不要搞错,因为很多人搞不懂,他会说这样无分别,所以打坐的时候,什么都不用想叫做无分别,修定一定是有所缘境的,所以有些人就开始,胡修乱修一通,然后就说我现在修的就是无想定,无想定,就是 金刚经 讲的,没有一切相,所以我就什么想都不想,这样就是在修无想定,这是绝对错误的,因为你不可能不想,你心不可能不动,如果就佛教,真正讲,只有两种无心定,一个叫灭尽定,一个叫做,无想定,四禅的无想定,不是非想非非想,非想非非想还有细想,只有这两个,但这两个,要开始入的时候还是要有心一境性,所以千万要懂教理,师父说为什么要懂教理,不懂教理就会,胡修乱修,师父以前就碰过了,结果他自以为不想,事实上呢,他是没有察觉到说,他心其实已经集中在错误的地方,但他一直告诉,自己不想,所以他集中在错误的地方,他自己没有察觉到,久了之后就开始头痛,开始肚子痛,开始这个问题那个问题,师父曾经说过,回台湾有一个就说,谁叫他这样修,我说这个不对的他刚开始不相信,修了半年之后开始高血压,一打坐就头痛,最后就没办法坐,后来师父跟他说,你这种方法绝对错误,因为心不可能不动,那你一直,告诉自己是无想无想,你没有察觉的时候,其实你心集中在错误的地方,你自己不知道,久而久之就会产生这种问题,所以师父跟立师父叫他,数息,专注,他现在知道他心在哪里了,比如说在人中,他的头痛很快的两三天就解决了,所以你看,教理要懂,不然,盲修瞎练很容易出问题,阿弥陀佛师父,忍位的时候就是定中作观吗,暖顶忍都是,定中作观,因为暖顶忍它是,加行,加行等同于修所成慧,修慧,修慧的根本原则,就是定中作观,四加行都是指定中作观,所以这里面的无分别住心,早上讲的无分别住心,是指,心住在你的所缘上,不做慧的特别观照,是修止用的,只是专注在它而已,比如说,我们现在修数息,如果你只是缘住这里,然后去观察气息的长短,观察感觉到气息的长短冷热,这个就叫做无分别住心,住在息上不做分别,那你说,师父你不是在分别冷热长短,你不是在分别冷热长短,因为不是经过你的判断思考来的,这是,去感受到他直接察觉而已,那你说,什么才是对息做分别,对息做分别的意思是说,你去观察息是无常的,是变化的,是无我的,是流动的,这个才叫做,观分别,具舍论里面讲到,定品的时候,讲到八解脱,这八种解脱都是指定解脱,你可以说八种定,也可以说八种修定的观,阿难有八种解脱,27:39,360 --> 27:40,480云何为八,39,色观色是谓第一解脱,复次内无色想,外观色是谓第二解脱,复次净解脱,身作证成就有,是谓第三解脱,复次度一切色想,灭有对想,不念若干想,无量空处,这个叫做空无边处,无量空处成就有,是谓第四解脱,复次度一切无量空处,无量空处是,无量识处成就有,是谓第五解脱,复次度一切无量识处,无所有处,是无所有处成就有,是谓第六解脱,复次度一切无所有处,非有想非无想处,是谓非有想非无想处,成就有,是谓第七解脱,复次度一切非有想非无想处,想知灭,解脱身作证成就有,及慧观诸漏,尽知,是谓第八解脱,他就是在讲什么,四禅八定,但是前面有点不大一样,前面的两个,他是观不净,以离色的贪欲,所以他第一个讲,色观色是什么意思,外有色想观内色,意思就是说,当我们对,欲色有贪染的时候,就要,观离色,观色的不好,观色的障碍,这个一般来讲叫做不净观,色观色,就是我们对,欲界的这种色,物质有贪染,那你就要去观,这种物质贪染的不好,要去离它,这个叫做色观色,是谓第一解脱,第二解脱叫做内无色,意思就是说,我对这种色的贪染,已经慢慢,慢慢降伏了,但是还不够,这个叫做内无色,就是说我这种对欲界,欲望的这种贪染,执着虽然已经被第一个,给降伏了但是还不够,所以要再进一步的,这个叫做第二个,内无色观外色,那么到了第三个,净解脱身作证,这个是,第四禅,前面是包括一二三禅,这八种解脱,是从什么角度来谈解脱的,事实上,大部分前面,除了灭尽定以外,前面整个都是在,讲定解脱,你看他从修上界定,离下面的干扰,它先修离欲界的定,而得到,欲界定然后离欲界的干扰,然后修,第四禅然后离,前面三禅的干扰,最后面接下来是修,无色界定,到最后非想非非想定,还能只是,没办法解脱,非想非非定还是没办法解脱,它都只是定解脱而已,最后它必须修什么,那时候讲的慧观在这里,就讲什么,想知灭,解脱身作证,成就有,想知灭,是指什么定,就是指灭尽定,灭尽定又叫做什么定,灭受想定,这里的想知,就是受想,就是想知灭解脱成就有,所以这八解脱里面,只有最后一个,修灭尽定,是真正能断烦恼的,前面都是怎么样,次第次第的,以上界定伏下界的烦恼,灭尽定,这个是《阿含经》,所讲的,《阿含经》所讲的灭尽定,跟阿毗达摩定义的灭尽定,不大一样,《阿含经》所讲的灭尽定,它是跟无漏慧相应,而能断烦恼的叫做灭尽定,跟阿毗达摩平时师父,所讲的不一样,师父在哪堂课里讲过,最后一个定好像非想非非想定,是没有办法观慧,一般来讲四禅八定,色界的四禅,还有无色界的,四种无色定,七种无色定,八种里面,一般来讲只有前面的,七种可以作观,但它是作观,本身这个定,不是无漏的,他必须依它作观,做四谛的慧观,非想非非想心太细,没办法作观,所以非想非非想不能作观,能作观的只有七依定,那灭尽定怎么样,你依任何一个定,作观,做四谛观而断烦恼,都可以称作灭尽定,所以灭尽定是无漏定,如果依《阿含经》讲,但是依阿毗达摩的讲法就另外,《阿含经》里面讲的灭尽定,是无漏定是可以断烦恼的,依任何定作观,当然任何定是非想非非想定,是不可以的,就是比如说你依初禅或依未到地定,作观而断了烦恼,这个叫做灭尽定,在这个地方它是这样定义,所以灭尽定是无漏的,前面的,八个定都是有漏的,都只是降伏,叫做镇伏,师父上次在,空之探究里面,你们去看看那个比较深,讲的比较多,再来,你看,色观色,内有色贪观外色不净,有没有看到这是刚才讲的,内无色观外色,加强不净观,渐除内心的色贪,净解脱身作证,是定中作清净观,前面是做不净观,这里是作净观,接下来的空无边处,识无边处 无所有处 非想非非想处,就是四种无色定,最后是灭尽定是什么,灭尽诸烦恼,所以在这样的一个状况之下,一跟七,都是有漏定,属于什么作意,賸解作意,修定里面有两种作意,作意就是,心,ma,as,ma,as是什么,ma,as是意,ma,as,应该是karma,造作,让心,起动作,作意,就是让心起动作,这种作意当然,都是就禅观来说的,一种叫做賸解,就是跟实相不合,但是有,降伏烦恼的作用,比如说,不净观,一般怎么修呢,师父讲最简单的,你把自己观成白骨,那跟实际上合不合,你是不是白骨,你现在当然不是白骨,但是你把自己观成白骨的话,就叫做賸解,因为你是用定力硬把它观成,这个样子,比如说你观地为水,跟现实事实上合不合,但问题是那你做这种,有什么帮助,这种有离烦恼,尤其是离欲界烦恼的作用,所以它有离烦恼的作用,但是不是断,这个就叫做賸解作意,所以賸解作意,有降伏烦恼的作用,所以这个是修定,有伏烦恼的作用,还有一个叫做,真如作意或是真实作意,真如或真实,这一种就是观诸法实相,定中观诸法实相,什么是诸法实相,缘起,无我,无常,大乘佛教的空,或叫做唯识所现,这个是诸法的实相,所以这个可以得到,解脱,可以得到真正的,断烦恼的解脱,所以賸解作意是伏解脱,这个是断解脱,断烦恼的解脱,师父讲这个意思就是说,前面的一二三四五六七,它都是利用賸解作意而成的,最后一个八,第八的话,它是,真正观真如能断烦恼的,那么有,一些细节,你们去看看空之探究,你看非想非非想定,我先讲一下,因为这个已经是,四禅八定已经是被排列出来的,但是实际上,以前的非想非非想定,还有无所有处,本来是不需要去修这个的,它是因为真如作意,没有成就才会成为,无所有处跟非想非非想定,这个你们去看,导师的空之探究里面,师父上次有讲,这个地方就不讲,这个地方要讲的就是说,前面七个都是有漏的,都是一般的定,第八个是真正无漏的,所以它是,一层一层修上去,但是你修到非想非非想定,那还是不究竟,所以进一步才能作观断烦恼,所以这个,重点前面都是,镇伏解脱,只有最后一个才是什么,断烦恼的究竟解脱,再来,四种,心解脱,你看这里讲心解脱,但问题是,它指的是什么,修定嘛,质多罗長者问,问尊者,那伽达多,此诸三昧为世尊所说,为尊者自意说耶,尊者那伽达多,答言此世尊所说,须臾思惟已,语尊者那伽达多,有法种种义,种种句种种味,有法一义种种味,复问尊者,云何有法种种义,种种句种种味,长者答言,无量三昧者谓,圣弟子心与慈俱,无怨无憎无恚,宽弘重心充满诸方,无量修习普缘一切,方充满如是,二方三方四方上下,一切世间心与慈,无怨无憎无恚,宽弘重心,应重心无量,修习充满诸方一切世间普缘住,是名无量三昧,那这里的无量三昧,是指什么,四无量心,慈悲惜舍,四无量心,然后他说,什么叫做无相三昧,谓圣弟子于一切相不念,无相心三昧,身作证是名无相心三昧,所以你就知道了第一个是无量三昧,第二个是,无相三昧,后面还有,云何无所有心三昧,谓圣弟子度一切,无量识入处无所有,无所有心住是名,无所有心三昧,所以它是一个无量三昧,还有一个,无相三昧,这里讲的是,无所有,心三昧,云何空三昧,谓圣弟子世间空,世间空如实观察,常住不变易法,非我非我所,是名空心三昧,是名为法,种种义种种句种种味,现在知道了,四种心三昧,就是四种三昧,或是叫四种心解脱,一个叫做什么,无量心解脱是指四无量心,还有无相,无所有,最后一种是什么,空,你们看他最后讲空心解脱的时候,在讲什么,云何空三昧,圣弟子,世间空,世间空如实观察,常恒不变易,或是常住不变易,非我非我所,就是一切世间非我非我所,是名空三昧,你这样一看会觉得这个是在干什么,观诸法实相,是观世间空,世间就是五蕴,六六,他观世间是无我无我所的,所以最后面这个是观什么,是真如作意,是真实作意,是可以解脱的,这个叫做空三昧,上次是不是有讲到,四种三昧,上一周,应该有讲到,他说,是名空三昧,接下来是名为法种种义,种种句种种味,意思就是这四种就是不一样,四种的解说是不一样的,我们最后来讲,17,500 --> 19,760复问长者云何法,2987,一义种种味,同一个意思只是,入手方便,不一样而已,答言尊者谓贪有量,若无诤者第一无量,谓贪者是有相,恚痴者是有相,无诤者是无相,贪者是是所有,恚痴者是所有,无诤者是无所有,复次无诤者空,于贪空,于恚痴空,常住不变易空,非我非我所是名,法一义种种味,那这里讲的,法一义是什么意思,就是一切法,是贪瞋痴空,是无我无我所,所以四种三昧的,共通点,都是讲什么,都是空三昧,都是一切法空无我无我所的,虽然入手点不同,但到最后真正要达到解脱,都是要达到什么,都是要无我无我所的,这种就是从,禅修,先是,胜解作意,这个叫做镇伏解脱,进一步从定,做如实观察,真如作意,那就得到什么解脱,断解脱离烦恼,真正的断烦恼,这就是这四种心解脱的意思,所以这四种心解脱,是从定的解脱,进一步依定作观,而达到,慧的真实解脱,靖修,师父想问一下,无相三昧和,所取空,是一个意思吗,道理上是可以通的,但是我们慢慢再来谈,因为这是讲《阿含经》的,因为《阿含经》也会谈到能取所取,只是说能取所取,分析的比较多的是,唯识学,我们今天谈到这里,下礼拜这边还有剖析,这个师父讲的比较多,我们下下礼拜再来看,下礼拜是,浴佛节,所以我们,课程放假,浴佛节之后,大家能够留下来收拾收拾,还有时间的话,大家留下来,跟师父聊一聊泡泡茶,
editor、​limited
3,689

个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