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tor、limited
3,689
个编辑
靖远 (Yanque)(讨论 | 贡献) 无编辑摘要 |
靖远 (Yanque)(讨论 | 贡献) 无编辑摘要 |
||
第121行: | 第121行: | ||
'''【法生則生,法滅則滅'''】,如果从杂《阿含经》来讲的话,它就是所谓的「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它只是讲的比较简单而已。因缘具足的它就生起,就有嘛,那因缘不具足的,它就灭嘛。这一辈子因缘具足了,所以来这一辈子投胎,那么他不断的以业力因缘,我们就不断的有这一辈子,等到这一辈子的因缘散了,这一辈子就死了。那死了之后,'''【此因灭已,依因相续】''',为什么?因为你的根没断嘛,所以还有相续。 | '''【法生則生,法滅則滅'''】,如果从杂《阿含经》来讲的话,它就是所谓的「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它只是讲的比较简单而已。因缘具足的它就生起,就有嘛,那因缘不具足的,它就灭嘛。这一辈子因缘具足了,所以来这一辈子投胎,那么他不断的以业力因缘,我们就不断的有这一辈子,等到这一辈子的因缘散了,这一辈子就死了。那死了之后,'''【此因灭已,依因相续】''',为什么?因为你的根没断嘛,所以还有相续。 | ||
那么从大的来讲的话,此故彼,也可以说,有无明就有不断的轮回循环下去,这个叫做此有故彼有,它就叫做法生则生。有这个法生,他就一定有后面啦。那如果从生死的还灭来讲,法灭则灭,什么意思?无明灭则行灭嘛,道理都是一样的,你不要换了一个句子就不知道他在讲什么了。某某刚刚讲的也七七八八的差不多了,只是师父再讲清楚一点而已。 | 那么从大的来讲的话, 「 此故彼 」 ,也可以说,有无明就有不断的轮回循环下去,这个叫做此有故彼有,它就叫做法生则生。有这个法生,他就一定有后面啦。那如果从生死的还灭来讲,法灭则灭,什么意思?无明灭则行灭嘛,道理都是一样的,你不要换了一个句子就不知道他在讲什么了。某某刚刚讲的也七七八八的差不多了,只是师父再讲清楚一点而已。 | ||
这个就是说无我,但是并不妨碍生死轮回的我,以及五蕴色、受、想、行、识的受苦、受乐,这样大概了解吗。所以说无我而有轮回,有缘起、因缘法。 | 这个就是说无我,但是并不妨碍生死轮回的我,以及五蕴色、受、想、行、识的受苦、受乐,这样大概了解吗。所以说无我而有轮回,有缘起、因缘法。 | ||
第295行: | 第295行: | ||
'''【須臾處處,攀捉枝條,放一取一,彼心、意、識亦復如是,異生,異滅。】''' | '''【須臾處處,攀捉枝條,放一取一,彼心、意、識亦復如是,異生,異滅。】''' | ||
就是这样变来变去,所以众生会执著(身心)为我,因此对无我就没办法有一个很深的认识。众生畏惧无我,因为执著一个我,这是根本,另外一个: | |||
'''2、「無我」甚深難知''' | |||
'''(1) 仙尼經''' | |||
'''(佛告):「仙尼!其第一師見現在世真實是 我,如所知說者,名曰斷見。 彼第二師見今世 後世真實是我 , 如所知說者,則是常見。彼第 三師不見現在 世真實是我, 命終之後,亦不見 我,是則如來、應、等正覺說 , 現法愛斷、離 欲、滅盡、涅槃。」''' | |||
''' 仙尼白佛言:「世尊!我聞世尊所說,遂 | |||
更增疑。」''' | |||
'''佛告仙尼:「 正 應增疑。所以者何?此 甚 深 處 , 難見、難 知, 應須 甚深 照微妙至到 , 聰 慧 所 了,凡 眾 生 類 , 未能辯知。 所以 者何? 眾 生長夜異見、異忍、異求、異欲故。 」( 雜105)''' | |||
【佛告 | 【'''( 佛告): 「 仙尼!其第一師見 現在 世真實是 我 , 如所知說者 , 名曰斷見。 彼 第二師見今世 後世真 實 是 我, 如所知說者 , 則 是 常見 。彼 第 三師不 見 現在世真實是我 , 命終之後 , 亦不 見 我 , 是則 如 來、應、等正覺說 , 現 法 愛斷、 離 欲、滅盡、涅槃 。」''' 】 | ||
到这里 , 这个经上次看过 , 某某你讲一下。 | |||
答:【'''( 佛告):「仙尼!其 第一 師 見 現在世 真 實是 我,】''' | |||
佛说 , 仙尼 , 有一种人 是 见现 在 世真实 是我,就是说这 个色身 是 我 ,这 种说法 就是 断见 , 因 为你这个 色身 ,你 百年 以后, 你 这 色身 没了,那就什么 都 没了,就是一 了百了 ,就是 断见。 | |||
'''【彼 第 二師見今 世, 後 世真 實 是我,''' 】 | |||
这 种说 法就是常 见 ,那就是说, 这 个 色身 没了, 但 是有一 个 永 恒 不变的 精神体 ,这就是常 见。 | |||
【'''彼第 三師不見現在世真實是我,命終之後 , 亦不見 我, 是則如來、應、等正覺說,現 法 愛斷、離 欲、滅盡、 涅槃 。」'''】】 | |||
这应该是因缘和合的我了 ,就 是五蕴身心是因缘和合的,虽空亦 不 断 , 相续亦不常 ,就是 说此因灭已 , 因缘相续。但 是 如果你这个爱断、离欲、灭尽,没有烦恼了,没有我执了 , 那就涅槃了 , 就究竟解脱了。 | |||
师父:他三种 理 论 , 上次说 第 一种理论是说只有现在世 , 然后执现世为真我 , 但是这种一般来讲是以物质为主的 , 精神是附带于物质的 , 他不认 为 有一 个 离色身的精神体,所以他就不承认 有 因缘果报这些。那现世的生活 , 他就认为有 一个 我,但是死了,那就是一了百了,什么都没有 ,这个 叫做断灭见 , 是第一种。另外一种就是印度教常有 的 真我 , 现世有真我 , 身体死掉,真我去轮回,这个叫做现世有我,死后还 是 有我 , 这 个 叫做 第二 师。第三师就是佛陀 的 教法 , 【'''不見現 在 世真實是我,命終之後 , 亦不見我'''】 , 那是什么 , 因缘业报的轮回 , 五蕴 的 和合相续轮回 , 这个 就 是佛陀所见所 说的 无我说。 | |||
(所以三个 说 法:)一个 是 今世有我 说 (断见) , 另外 一个 是三世真我轮回说 , 那 就是 常见 , 另外一个 就是 佛陀 说的 无我说 , 但 是 假名的 因缘 轮回并没有否定。 | |||
'''【仙尼白佛言:「世尊!我聞世尊所說,遂更增疑。」】''' | |||
这句 话 什么意思 , 他怀疑啊 , 他本来 是 来(求佛)解答的 , 问了之 后 释尊一说,他更迷惑 了 。 | |||
'''【佛告仙尼:「正應增疑。所以者何?此甚 深處 , 難見、難知 , 應須甚深照微妙至到,聰 慧所了,凡眾生類,未能辯知。所以者何?眾 生長夜異見、異忍、異求、異欲故。」(雜105)'''】 | |||
什 么 意思?'''【正應增疑'''】 ,就是说 你会疑惑,会增加你的困惑, 是 正 常的, 那为什么 是 正常 的 ? | |||
答:因为 这个 缘起甚深 , 也难见难知 , 我们 因 为愚痴无闻 ,也不知道 缘起 , 不知道无我 , 所以需要甚深 的 观察去体悟 , 非常有智慧 你 才能了知这个现象背后 这 种 法性 。 所以说 这个凡夫众生你肯定不能知道 , 为什么?因为'''【眾 生長夜異見、異忍、異求、異欲 故 。】'''就 是 说你不知道 缘起, 你不知道无我 , 你执常执 我,而 且你染着五欲,所以说你肯定不能知道这么甚深的 这个 道理。 | |||
师父 :因为 佛 陀讲 的 是无我 , 但 这 种缘起无我是甚深难懂 ,为什么 甚深难懂?因为关键点在于 , 众生 无 始以来是执著有一个 我 的,【'''眾 生長夜異見、異忍、異求、異欲故。】'''就是说不同于 无我 的这种认知 ,那 当然就 是要 么断灭见,要么常见,所以要真正了解缘起 的, 不常不断的 无我 ,相对 来 讲 是 困难的 , 所以他会生疑是正常的。所以 这 里叫做 无我 甚深难知。一个 是 仙尼经 , 另外一个射箭喻。 | |||
'''(2)、射箭喻''' | |||
'''佛告阿難:「於意云何?離車童子競射門 孔 , 箭箭皆入 , 此為難耶?破一毛為百分 , 而射一毛分 , 箭箭悉中,此為難耶?」''' | |||
'''阿難白佛:「破 一 毛百分 , 射一分之毛 , 箭箭悉中 , 此則為難。」''' | |||
'''佛告阿難:「未若於苦聖諦生如實知 , 此則甚難。 如 是, 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如 | |||
實知見,此則甚難。」爾時 , 世尊而說偈言:''' | |||
'''一毛為百分 , 射一分甚難 , 觀一 一 苦陰, 非 我 難亦然。」(雜405)''' | |||
【 '''佛告阿難:「於意云何?離車童子競射門 | |||
孔,箭箭皆入 , 此為難耶?破 一 毛為百分 , 而 | |||
射一毛分 , 箭箭悉中 , 此為難耶?」'''】 | |||
到 这 里先解说一下,离车你先不要管,离车他是一 个 民族 , 一个种族 , 童子是年轻人 , 不 是 小孩,年轻人 , 小孩射箭还得了。 | |||
答:离车族的年轻人,用箭来射门孔,每一箭都射入了,这个很难吗 , 这 个是 不是很困难,【破一毛為百分】 , 假设 我 将一个毛发分为一百分 , 而射一毛分,就是说 我 拿这个 , 百分之一 的 这个毛发当箭来射 , 每一箭都射中了,这个很困难吗? | |||
师父:佛陀在问阿难,说这样做很困难吗? | |||
答:【'''阿難白佛:「破一毛百分,射一分之毛,箭箭悉中,此則為難。」】'''阿难尊者就回答佛说,将一个毛发分为一百分,然后射百分之一的毛发,然后每一箭都射中,这个很难。 | |||
接下来,【'''佛告阿難:「未若於苦聖諦生如實知,此則甚難。 如是,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如實知見,此則甚難。」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 |||
】''' | |||
答:佛告诉阿难尊者,这个困难还比不上对苦圣谛生真实的知见,对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圣谛,同样如此,对这些四个圣谛的如实知见,比这个用百分之一的毛发射箭更难。 | |||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一毛为百分,射一分甚难,观一一苦阴,非我难亦然。】''' | |||
所以他这个就是比喻什么射毛发,射门孔,当然是很困难的,但是了解缘起四圣谛那是更难,难很多。那缘起四圣谛,其实到最后就要讲无我无我所,所以你看,他这个常常讲缘起四圣谛,其实他的偈诵讲什么?'''一毛为百分,射一分甚难''',这个应该很容易理解了。观一一苦阴,观一一苦蕴,其实就是五蕴的每一蕴,然后观五蕴'''非我难亦然''',其实就意思就是说,也是同样困难,而且是则甚难,而且可能是更困难的。这可见,缘起四圣谛、缘起无我,是真的很不容易理解的。这是比喻,所以不要以为知识上知道无我,我就知道了,但是你在根本的知见观念上,并没有真正透入到无我。 | |||
'''四、佛陀為何開示「無我」教法''' | |||
佛陀為何開示「無我」教法,第一个、得離疑惑,当然我们大家都知道,佛陀开示无我法门,就是让大家离烦恼。 | |||
'''1、得離疑惑''' | |||
'''佛告火種居士: 「我為諸弟子說:諸所 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 若外,若麁、若細,若好、若醜,若遠、 若近,彼一切如實觀察,非我、非異我、 不相在;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彼學 必見跡不斷壞,堪任成就,厭離知見,守 甘露門,雖非一切悉得究竟,且向涅槃, 如是,弟子從我教法,得離疑惑。」(雜110)''' | |||
从这一句,<u>佛陀的根本教法,教无我的,当然大家都知道,教无我的最终目的就是什么,大家离烦恼得涅槃,或是离苦得乐,这个是最基本的;第二个,自利利他。</u>这个是印顺导师在《性空学探源》里面总结所有的经教里面佛陀讲无我,有两方面意义。 | |||
'''2、自利利他 佛說無我有兩方面:''' | |||
'''一、眾生執我,所以自私,無我是化私為公(利他為前提)的道德的根本要則。''' | |||
'''二、眾生執我我所見,所以惑於真理而流轉生死; 得無我見,就可以打破惑業纏縛而得解脫;所 以,無我又是離繫得解,自利為歸宿的根本原 則。(印順導師《性空學探源》,111)''' | |||
【'''一、眾生執我,所以自私,無我是化私為公(利他為前提)的道德的根本要則。 | |||
】''' | |||
如果你真要让众生能够建立道德根本的话,如果能让众生能够了解无我,容易建立道德规范。那么众生由于有我,所以如果这个我再扩大的话,就会逾越道德的根本规范,这是第一个。 | |||
第二个,【'''二、眾生執我我所見,所以惑於真理而流轉生死; 得無我見,就可以打破惑業纏縛而得解脫;所 以,無我又是離繫得解,自利為歸宿的根本原 則。】''' | |||
这一个(一)上面讲的是一个道德标准的扩大,跟别人是有相关的;这个(二)是无我真理而可以离流转生死得无我见,就打破(我见)而成为还灭解脱。所以这个(一)相对来讲,是自我的解脱,这个(二)相对来讲是什么,利他的广大道德。所以等于自利利他,都是必须在建立无我上,所以<u>从无我的还灭来讲的话,可以得到自利,就是断烦恼得解脱;那么从无我而化为广大的道德的话,那他就可以得到利他的这样一个基本的要求</u>。 | |||
在佛教里面不是说,你去帮助别人这样就好了,在佛教里面的要求是,你在积极利他的当下要无私心,那这<u>无私心其实就是无我相应</u>,如果你没有这个无私心作为根本的话,那你很多帮助别人(的行为),第一个,你不是纯粹要帮助别人,你是因为自我的一些私利,而表面上对别人做一些相对应的帮助,这到最后很容易,第一个,产生烦恼;第二个,造成大众的破坏以及迫害。 | |||
我问你一件事情,古代的人不是讲过一句话吗?当官不能贪,要清廉。那你会问说,那当官为什么要贪?因为有私心嘛,很多人刚开始都讲得很好听,我要为大众,为苦难众生,所以我当了什么什么之后,尤其是选举,之前都说要为大众服务,要为人民服务。到最后有了权力之后,私心很重,那到最后就是贪腐,腐败,那这种贪腐,腐败,一定是对众生不利的。没有那个贪腐腐败是对众生有利的,他会把一切的行为,都利于自己的方向去了。表面上不管什么理由怎么做,到最后都是朝自己,自我私利上面去前进。那到时候国家就腐败,那你看世界,这世界有多少国家是腐败,因为没有无我的这种根本道德品性为主,这是很重要的一点。 | |||
所以师父曾经画过一个图,画过这几个圈,这是我执,那你对无常的执著就会苦,但是这个我执,你必须从贪瞋痴上去观察,而且更重要是,你要有一个基本的道德观念。<u>从五乘的基本道德观念的约束来讲的话,你不一定马上达到无我,</u>但至少你这个我要降低控制,降伏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你如果把它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你的贪嗔痴相对来讲就比较低,你的贪嗔痴比较低的话,你就容易去遵守基本的道德伦理规范,哪怕你根本没有证得无我。但至少你也知道说,这贪瞋痴上面是要控制的,这样子相对来讲,你就有一定的道德规范,你不会去突破它。但是你如果不懂得无我的观念,你的贪瞋痴会去增长,那这贪瞋痴增长的话,会随着你的权力、你的能力而扩大,那当你有能力去贪污的时候,那你一定会去贪污,你有能力去杀伐别人,去占取别人的资源,来利益自己的时候,你一定会这样子去做。为什么?因为你没有基本的无我的这种道德理念跟规范,所以这个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道德规范。 | |||
所以导师才说,从自利上来讲,你无我可以断你贪瞋痴;从利他上来讲,众生执我所以自私,那这是问题的来源,如果无我的话,就可以化私为公,而为大众谋利,那就是自利跟利他。 | |||
'''3、世間真理—緣起無我''' | |||
所以佛陀讲无我,第一个,它是世间真理;第二个,它可以离苦得乐;第三个,它可以重在利他,因为自利就是离苦得乐,是自利利他,我们来看一下: | |||
'''一切法都是緣起的,沒有真實性,所以生 而不起有見,滅而不起無見,生滅都是緣起本空的。緣起法的歸於滅,說它是空,這不是因 緣離散才是滅、是空,當諸法的生起時,存在時,由於了無自性可得,所以是如幻如化,空的、寂滅的。''' | |||
'''從無我而深入的本空、本寂滅、本性不生 不滅,即在這緣起的生滅無常中看出。生滅無 常,即是空無我的;空無我即是不生不滅的; 不生不滅即是生滅無常的。這樣,緣起法的本 性空──無我,就貫徹三印了。(佛法概論162)''' | |||
【'''一切法都是緣起的,沒有真實性,所以生 而不起有見,滅而不起無見,生滅都是緣起本空的。緣起法的歸於滅,說它是空,<u>這不是因 緣離散才是滅、是空,當諸法的生起時,存在時,由於了無自性可得,所以是如幻如化,空的、寂滅的</u>'''<u>。</u>】 | |||
这句话知道什么意思吗?这是<u>从中观来讲叫做缘起的当下即是不生不灭的空性,它不是还灭之后才空,而是因为因缘和合,它本来就没有实体性,这个在中观叫无自性,在《阿含经》叫做无我。</u>记得,它由于是无我性,它的无我性是真理,师父刚刚是不是讲,这个无我不是还灭了才叫无我,是当体,你在轮回的当下还是无我,只是我们执为有我,所以轮回而已,所以它叫做当下的寂灭性。所以是 | |||
【'''從無我而深入的本空、本寂滅、本性不生 不滅,即在這緣起的生滅無常中看出。生滅無 常,即是空無我的;空無我即是不生不滅的; 不生不滅即是生滅無常的。這樣,緣起法的本 性空──無我,就貫徹三印了。'''】 | |||
这个是《佛法概论》里面的,这个叫做世间真理-缘起无我。 | |||
这里面有一句话,好像在绕口令,但是你们看: | |||
【'''生滅無 常,即是空無我的;空無我即是不生不滅的; 不生不滅即是生滅無常的。】''' | |||
就是无我无自性的,所以生灭无常的,这一些种种现象就是现象而已,所以它没有实生、没有实灭。所以现象上的生灭,其实就实相来讲,它就是如幻如化的,所以你可以说它就是不生不灭的。不生不灭,它并不是说现象上它没有,而是指本质上,它没有一个东西,没有一个生跟灭这样的一个实体,所以才能说<u>现象上的生生灭灭,等于究竟意义上的不生不灭</u>,讲到这里清楚吗? | |||
'''【不生不灭即是生灭无常的】''', | |||
这句话懂吗?有矛盾吗?什么意思,因为一切法是不生不灭的,没有实质的,所以一切法才能依缘起而现起而消失,所以才能这样子。如果一切法本来就有生灭的实体,本来就有了,那就不会不生不灭了,那有,永远是有;无,永远是无。正是因为没有实体,所以不生不灭,没有实体的不生不灭,所以一切法才可以依于缘起和合而生,缘起的离散而灭。 | |||
所以无我贯彻了三法印,(无我)从现象上通无常,一切现象都是无常变化的;从法性上通寂灭涅槃的不生不灭,这个就是三法印,通法相、通法性。通法相,它就是生灭变化的现象;通法性,就是当下无自性的不生不灭。 | |||
所以讲无我,其实就是在讲宇宙世间人生的一个真理。悟无我,你就能得离苦得乐,得涅槃。不悟无我,那你就生死轮回。还有一点,如果你真能了解无常的法性,不只是无常的相而已,因为你只是了解观察无常的相,那变化可能大家都知道变化,但你知道变化,那你还没有真正办法去真正断烦恼,你如果从无常的现象上,而能观察没有不变的本质,所以无常你弄透了,其实无常一定是无我(集谛的惑)。 | |||
如果有我就不会无常了,所以无常可以直通无我的法性,所以无常可以直通不生不灭的涅槃,那无我就更不用讲了。 | |||
这就是世间真理无我——缘起无我。所以佛陀讲无我,事实上也是讲的:第一个,真理;第二个,自利的离苦得乐;第三个,除去私心,而能化为大公无私而能够利他。 | |||
问:导师第二段的第二句话,'''【從無我而深入的本空、本寂滅、本性不生 不滅,既在这缘起的生灭无常中看出】''',缘起。比如说你是有为法的话,就生住异灭,就是说缘起的这种,如果说是从「此故彼」的角度来说,有生然后无灭。那导师上一个无常,因为如果,就是弟子的理解,就是咱们说的这个缘起,就是依因待缘,「此故彼」的话,就是说,其实是有因和缘,然后造成了这个结果。这个弟子读起来,就是说这个现象是无常的,从法性的角度来说,确实也是即生即灭的,但是这个无常,弟子的理解,此有故彼有,就是这种因果法则的,谁能理解我的问题? | |||
师父:我知道你的意思,导师这里是在讲法,'''比较重在讲法性,所以说是在理上谈。「此故彼」,他当然也通法性,但是「此故彼」是《阿含经》所重的,是在身心生命的现象上谈。'''然后<u>从身心生命的现象谈缘起的法则,那么从缘起的生灭的法则谈法性,那当然就通向无我,</u>而认为一切法是没有一个本质性。那这个是师父从《佛法概论》节录出来的,所以你会有这个问题,因为导师这里是在谈什么,无我通无常跟无我通涅槃,那师父只是要表达的是无我本来就是真理,缘起无我就是真理。接下来,是另外一个章篇,还是在讲无我,但是这个章篇,是在说的叫作观察无我,是在讲怎么样在日常生活,或是怎么样在我们的身心上面观察无我,第一个在谈的就是计我的形式,第一个在蕴处界计我,还有,五蕴的二十种我见,这个就是,即蕴计我,然后,色是我、非我,计我、不相在,然后第三个就是,有现在计我,有二世计我的,还有三世计我的,反正就是各式各样讲我执的。 | |||
那么观察无我,当然要先说那到底有几种计我,有离蕴计我的,然后还有即蕴计我的,就是一般常常会有的。那这一些观察无我,那这个等到下学期我们再来谈,那么下学期,我们可能就是四月再回来开始上课。那下学期,我们一定会把《阿含经》讲完,那就是下学期,剩下一半的无我,然后再来叫做正解脱学,正解脱学讲完,《阿含经》就结束了。那《阿含经》结束之后,师父会讲《佛法概论》,《佛法概论》有点深度,尤其是师父已经讲了好几年《阿含经》了,这时候用《佛法概论》来做《阿含经》的一个总结,很多我们没有深入讨论的,那导师在《佛法概论》里面,提供了我们一个比较深的思考。比如说法相跟法性的东西,我们一般看《阿含经》,可能不会看到那么深,导师把这些东西,用《佛法概论》抉择出来,然后我们来做一个好好的研读跟讨论,那就是我们未来的计划。那很感谢各位,这一学期这样子的不断的来学习,听经闻法,感谢各位,那记得下学期,我们四月初开学。 | |||
回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