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tor、limited
3,687
次編輯
靖远 (Yanque)(留言 | 貢獻) 無編輯摘要 |
靖远 (Yanque)(留言 | 貢獻) 無編輯摘要 |
||
行 179: | 行 179: | ||
'''愚癡無聞凡夫以無明故,見色是我、異我、 「相在」,言:『我真實。』不捨;以不捨故,諸根 增長;諸根長已,增諸觸;六觸入處所觸故,愚 癡無聞凡夫起苦、樂覺,從觸入處起,何等為六? 謂:眼觸入處,耳、鼻、舌、身、意觸入處。''' | '''愚癡無聞凡夫以無明故,見色是我、異我、 「相在」,言:『我真實。』不捨;以不捨故,諸根 增長;諸根長已,增諸觸;六觸入處所觸故,愚 癡無聞凡夫起苦、樂覺,從觸入處起,何等為六? 謂:眼觸入處,耳、鼻、舌、身、意觸入處。''' | ||
'''如是,比丘!有意界、法界、無明界,愚癡無聞凡夫無明觸故,起有覺、無覺、有無覺;我勝覺、我等覺、我卑覺;我知、我見覺,如是知、如是見覺,皆由六觸入 | |||
故。''' | |||
'''多聞聖弟子於此六觸入處捨離無明而 生明,不生有覺、無覺、有無覺;勝覺、 等覺、卑覺;我知、我見覺,如是知、如 是見已,先所起無明觸滅,後明觸覺起。」 (雜45)''' | |||
行 199: | 行 205: | ||
<u>「我在色中,色在我中」,其他经文都是讲「相在」</u>。所以色在我中,我在色中,他会讲诸沙门婆罗门见色是我、色异我、「相在」。有没有看过这样的经文?「相在」意思就是,要么我在色中,要么色在我中,这个我们等一下会说明。 | <u>「我在色中,色在我中」,其他经文都是讲「相在」</u>。所以色在我中,我在色中,他会讲诸沙门婆罗门见色是我、色异我、「相在」。有没有看过这样的经文?「相在」意思就是,要么我在色中,要么色在我中,这个我们等一下会说明。 | ||
所以,如果在五蕴身心里面执着有我的话,那佛陀就会问说五蕴里面,你执哪一个是我?如果你执色是我,叫做,即色计我,就是色是我。那你说,色不是我,如果色不是我,剩下还有什么?受想行识,那就是其中一个,这个我们等一下会再说明分析,这个叫做二十种身见跟计著我的形式。 | |||
'''【愚痴无闻凡夫以无明故,见色是我】''' | |||
无明就是十二缘起支的最根本无明,无明,可以是狭义的,可以是广义的。广义的无明,包括所有贪瞋痴的一切烦恼;狭义的无明,专指认知知见上的我执。但是,就算是广义的无明,它的根源还是在于我执,由我执所以会引生出其他的各种烦恼。所以种种不同烦恼,它的根源还是在我执,然后由我执会引发所谓的贪瞋痴,然后进一步有各式各样的烦恼,所以它的根源都在于我执。 | |||
所以他说,'''【愚痴无闻凡夫以无明故,见色是我、見色是我、異我、 相在,】''' | |||
「相在」,就是「我在色中,色在我中」。 | |||
然后【'''言:『我真實。』不捨;】''' | |||
会告诉人家说,我是真实的,既然他认为我是真实,他就是不舍我,就是执着有我。 | |||
'''【以不捨故,諸根增長;諸根長已,增諸觸;六觸入處所觸故,愚 癡無聞凡夫起苦、樂覺,從觸入處起,何等為六? | |||
謂:眼觸入處,耳、鼻、舌、身、意觸入處。 | |||
】''' | |||
讲六根对六境,然后会产生六识,六识会有六触,这时候的触是接触的触,这时候的触,又称作无明相应触,有无明相应触,就会起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其实这就是在讲十二缘起支。 | |||
师父之前讲缘起的时候,分析过十二缘起支,十二缘起支有无明、有行、识、名色,会有六入、触,这个触是无明相应触,然后会产生受,就有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那么苦受,会产生什么?瞋,是因为无明所相应的;乐受产生贪;不苦不乐受,还是有我的痴。所以他就是在讲这个十二缘起支里面认识的一个执着跟过程。 | |||
<u>这个十二缘起支,可以做胎生学的分析,但是,在《杂阿含经》里面,他更多的是做认识论的分析。</u> | |||
师父之前讲缘起的时候(97集),(一、依胎生學為前提的触境系心观 二、 依認識論為前提的触境系心观),它可以做胎生学的分析,比如说名色,<u>名色如果做胎生学的分析,他是在肚子里面的肉胎,然后出生,出生就有六根,会触外境。但是如果做认识论的分析,名色就是识的对象,就是六根对六境的对象。</u> | |||
这个地方就是告诉你说,如果有无明相应的认识,就会产生苦受乐受,这个就是六根对六境的触,就开始有执着,这个叫做无明相应触。 | |||
【'''如是,比丘!有意界、法界、無明界,愚癡無聞凡夫無明觸故,起有覺、無覺、有無覺;我勝覺、我等覺、我卑覺;我知、我見覺,如是知、如是見覺,皆由六觸入故。】''' | |||
为什么这里会说都是由六入触呢?因为这里的六入触是无明相应,如果不是无明相应,就不会有这个问题。如果是明相应触,你就不会起有觉无觉,就是因为是无明相应触,触了之后,才会有这种有觉无觉这些问题。所以他说,一切皆由六触入故,这个触是无明相应触。 | |||
他说,【'''起有覺、無覺、有無覺; 我勝覺、我等覺、我卑覺;我知、我見覺,如是知、如是見覺,皆由六觸入故。】''' | |||
这一句话,某某你觉得,哪几句比较好解释,哪几句不知道他在讲什么?我先问你比较简单的: | |||
'''【我賸觉,我等觉,我卑觉'''】 | |||
这一句是什么意思?字面上意思,'''我賸觉'''是我觉得我比你好,我超过你,叫我賸觉;'''我等觉''',我跟你差不多,你没比我好看,我也没有比你有钱,二个差不多,我们二个叫做半斤八两;'''我卑觉''',我比你差,你颜值高,所以我比不上你,但是我有钱,你比不上我,这个就是我的作祟,老是要比,那就是我执的作祟。这个叫做【我賸觉,我等觉,我卑觉】。 | |||
前面的'''【起有觉、无觉,有无觉】'''。 | |||
就是有我(有觉)、无我(无觉),有无我(有无觉)。南传是作「我」说,北传讲「有」,其实就是有我、无我。那你说师父,有我不对,那无我呢?看你这个无我是怎么理解的,因为你要是执着有一个我,你也可以讲有我、无我。 | |||
但是佛陀讲的无我,是无(一个真实不变的)我;佛陀讲有我,是有什么我?有因缘和合的我。但是<u>外道讲的有我是常见,无我是断见,有无我是邪见</u>,所以这个都是依于我执而分辨的。 | |||
【'''我知、我見覺,如是知、如是見覺,皆由六觸入故。】''' | |||
我知我见觉,本来也没问题,如果你执着这个我,知跟见是一个和合五蕴的运作而已,那是没问题的,但是这里是无明相应的,所以当讲我知我见的时候,都会执着有一个我在认知,我在见,我在造业,我在受报,我在轮回,都会有这样的一个我,那这样观念就不对了。这个叫做计我的形式,在蕴处界上计我。 | |||
'''【多聞聖弟子於此六觸入處捨離無明而 生明,不生有覺、無覺、有無覺;】''' | |||
他说,圣弟子在六入触的时候,在六根对六境产生认识,见到东西的时候,不起无明相应的,这个时候就不会有我、无我,这样的一个错误的观念,去觉得有我无我,也不会去跟人家比较说,一定是我比你好,还是你比我好,一定不会,就不会有这样的一些问题。 | |||
'''【勝覺、 等覺、卑覺;我知、我見覺,如是知、如 是見已,先所起無明觸滅,後明觸覺起。」 (雜45)】''' | |||
所以,【'''无明触灭,后明触觉起'''】,这个就是修行的一个关键,就是明相应触跟无明相应触。 | |||
那这个地方在讲我的形式,从五蕴计我到意界、法界计我,一直到六入处计我,这个叫做蕴处界上计我,就是在蕴处界上执着一个我。 | |||
问:意界、法界、无明界,这三者的关系是啥? | |||
师父:意界法界,我问你,六根跟六境还有六识是十八界,那是不是里面有一个意界,然后还有一个法界?它就是从前跟后全部包起来,这意界法界就包括十二界了。那这十二界里面,本来也没谈无明,但是他接下来谈什么,这个认识不是纯粹的认识,是因为十八界的认识里面有一个无明,是无明相应的。 | |||
问:意界可以理解是根,法界是尘,无明界就是? | |||
师父:在这个根尘境相认识的时候,就会有无明相应,所以它多了一个无明界出来,合起来就是十八界,但是这十八界不是一般的十八界,这十八界里面他已经把六六触的认识,无明相应的,已经放到里面去了,把无明放进去了,所以他不是谈一般的认识,他是谈无明相应的认识。 | |||
问:最后一句话,【'''我知、我見覺,如是知、如 是見已,先所起無明觸滅,後明觸覺起。」 】'''里面的'''先所起无明触灭,后明触觉起''',这个明肯定相对无明而言? | |||
师父:所以叫做转无明相应触而成为明相应触嘛,意思就是说,我们一般认识里面,都有我执的错误在里面,但你现在学佛开始要知道这是一个问题。你现在开始认识的时候,要去省察、观察,我认识的时候,有没有贪瞋痴在里面?如果有,那就是无明相应触,那就要赶快把这个无明相应的我降伏,然后起正觉,或叫做正念,这样的话就叫做明相应触。明是智慧的意思,当然你还没真正转,你也可以说转识成智,但这里比较重在说,你现在开始的过程应该必须要做什么,所以<u>《阿含经》里面都不是从结果论上来谈,都谈你现在必须要做什么,你现在可以做什么,你在修行上要做什么,</u>很多时候都是在谈这些。 | |||
如果还不清楚,师父《佛陀的教示》里面,有讲灭炽燃,还有讲六六门头好修行,讲白牛系黑牛,这些全部都是在讲明相应触的一个过程。 | |||
灭炽燃的那个经,他这个无明相应触到明相应触,在这个经里面,他是这样讲,他说你要眼见色,眼睛看到东西的时候,第一个要正知,怎么正知呢?你要确认到底,你有没有看到东西,你不是刚睡起来,眼睛迷迷糊糊的,然后看到一条绳子,当成是蛇,所以你要先确认,我是不是看到这个东西,这个叫正知。 | |||
第一步,看到这个东西的时候,你确认你看到了;接下来你要去观察,我看到这个东西的时候,我是不是起了不善心?好的我是不是起了贪,不好的我是不是起了瞋,还有我是不是有我执的错误在里面,这是第二步。 | |||
第三步,再把这个不好的烦恼或是贪或瞋,把它降伏,这个叫做灭炽燃。这个其实就是这里讲的,从无明相应触的观察,然后转成明相应触,那个经是讲的比较细,但是这个的重点就是讲一个大方向上的一个过程。 | |||
所以有人问说,师父,那十二有支里面,从哪一支去破?其实从这个经来讲就是说,从触,把无明相应触,转成明相应触,但这个时候是在认识的过程上面的第一步,谈怎么样修行。 | |||
56:00 | |||
2、五蘊二十種我見 | |||
四種即蘊計我:計我、異我、相在(相屬)(我在色中,或是色在我中) | |||
图片(讲义P30) | |||
用五蕴做说明,就会有二十种形式的我见,四种即蕴计我:'''计我、异我、「相在」,「相在」就是我在色中,或是色在我中。'''那五蕴每一种都有四个,那就是四五*二十,这二十个其实就是计我的一些形式,并不是说真的有二十种我见还是怎么样。 | |||
第一个,计色即我,如果你从五蕴上面来,觉得五蕴有我的话,因为他是五蕴,你如果说这整个五蕴都是我,那五蕴是和合的,是五个东西。因为我是单一不变的,所以一定只是其中一个是我而已。如果你觉得五蕴是我的话,经教上就说,你如果即蕴计我,五蕴,那是指哪一个是我? | |||
'''计我''':第一个就是说,即色是我,就是说色就是我,那叫做即色计我; | |||
'''异我''':还有另外一个,就是说色不是我,就是异我。这样的话,那我要么就是其他的受想行识其中一个,那如果它是受想行识其中一个的话,那它跟色是什么关系? | |||
'''相在''':如果我比较大,那就色在我中;如果我比较小,我在色中。 | |||
我与色的关系:「我在色中,色在我中」,什么叫做我在色中呢?我们一般会执着有一个我,这个我藏在我的身体里面,这个叫做我在色中,这是一般人会认知的。就是有一个我不变的灵魂或是什么东西,像阿特曼什么东西藏在我的这个身体当中,这个叫做我在色中。 | |||
还有另外一个就是「色在我中」,什么叫做色在我中?就是我是比较大的,他控制着我这个色身,这个叫做色在我中。 | |||
所以如果你执着色是我的话,它就有这四种即蘊計我:第一个色就是我,第二个如果色不是我,那就可能是受想行识其中一个。那如果是色受想行识其中一个的话,到底是哪一个大?色大,那我就在色中;色小,色在我中,那这样子对色跟我的关系就有四个看法了。后面的受想行识都一样,都有四种计着的方法,所以五蕴每一个有四个,五*四=二十个,这个就是所谓的二十种身见。 | |||
但<u>实际上它不是二十种身见,他是对即蕴计我的各种分析跟分辨,那么佛陀为什么会这样子讲呢?</u>其实他牵扯到一个问题,就是当初的印度外道很多讲我,但是他们讲我的方式不大一样,有些认为色就是我,有些认为识是我,这两个是最普遍的,其他当然还有认为受想行方面是我的。 | |||
那么,<u>如果是唯物主义论者他讲我,会讲色即是我,因为他不承认有精神体</u>,他认为所有的精神体都是依色而有的,比如说我们的感受、感知。从现代的医学的唯物主义来看,我们的感知,其实是哪里在作用?神经系统,大脑的某些皮质,什么神经元在作用,这纯粹都是物质主义论者。所以,他认为你讲有我,其实没有这个我,就是这个色的物质作用,所以这个叫做计色是我。<u>计色是我很容易变成断灭论</u>,为什么计色是我会变成断灭论?色死了就没了。 | |||
那么如果离色执着有一个恒常不变的我,那又可能变成常论了。 | |||
那么即色计我的人,他会说一切的受想行识其实都是基于色,现在的医学就是这样,这样说起来有没有比较合理一点?古代印度其实也有很多人是唯物主义论的,他就是这样讲法。那么同样的另外一派会比较多的人认为色受想行识的识是我,那个识就是灵魂、精神体,神识就是灵魂精神体。这个识就是会去投胎,然后,这个我,不管是物质的或是受想行的,都可以在变化,但这个识的投胎不变,这个叫做识是我。那就会产生各种各式各样的说法,这个叫做二十种身见。 | |||
问:那个(图表里面)即我,应该是计划的计,还是那个即? | |||
师父:计划的计也可以,即也可以,色即是我,这个'''即是等于计''',可以说依色计我或是色即是我。 | |||
问:二十种身见里面,如果是色异我的话,那我就必须是受想行识,不可能有其他的? | |||
师父:对,只有这五个,因为身心就只有色受想行识,那当然啦,如果你要把身心分成很多,你身心是一百个组合,那你就只能是在这一百个里面选。 | |||
问:就是说当时不管是佛教还是非佛教他,都认可五蕴是吗? | |||
师父:不是,应该就是说,反正很多都认可有身跟心,至于说身是要分成多少种,精神方面要分成多少种,那就不一样。 | |||
虽然分成身跟心,师父大概讲一下,这个在经典里面或是很多论典里面都有谈到,在印度其他外道里面,有时候有一元论者,有二元论者,然后还有处于中间的。 | |||
一元论者,比如说,都承认有摄心。那么一元论者他会认为说,虽然有摄心,但是以哪一个为主?比如说刚才讲的倾向医学的,虽然医学也承认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认知,但是精神的认知,他到最后归咎于物质的,所以他虽然讲的是两个但是实际上他还是归咎到一个。 | |||
所以他要么色要么心,只是在印度外道里面,这个色要分成几个,心要分成几个那就不一定,每个分法不一样。比如说有什么七大元素,有几大元素,有各种各种元素。那到了佛教的阿毗达摩,色是地水我风,还有地水我风所构成的五根,还有一个无表色,就变成了十一种色法,就是色法十一种,那当然其他外道讲好几种。 | |||
还有心,本来有受想行识,识还有六识。但到了阿毗达摩就分更多了,有心所,心心所都称为心的一类。所以就是说有各种各类的区分法,那佛陀的意思就是说,不管你怎么分,你一元,还是得承认有色跟心。 | |||
还有一种是二元的,就是色心是独立存在的,那不管你区分多少,就是有二元的。 | |||
那么还有多元的,那就是各式各样。 | |||
那佛陀的意思就是说,如果你要执着我的话,不管你怎么区分,你就是有这个身跟心的存在,你就是得在身心里面去立一个什么东西到底是我。 | |||
问:就是说,纯从理论上来说,这个「相在」是说,要么就是我在色中或色在我中。那他这个引出来的意思就是说,要么就是我大,要么就是色大,有没有一种外道在说,色和我是平行的呢? | |||
师父:如果是平行的,他就是即色计我,一般会这样子,一般他不会讲平行的。因为你讲我,那针对五蕴的话,要么你就是在他里面,要么就是比他大,控制他,一般会这样子认为,这是最简单的。但是在经里面又分成七十二种我见什么,都是依于这样而说明。还有到了后代的论典或阿毗达摩就谈得更多,印度外道的论典也会谈得更多,基本上离不开色心二法。1:09 | |||
'''3、三世計我''' '''(1)現世計我''' | |||
'''仙尼!其第一師見現在世真實是我,如所知說者,名曰斷見。''' | |||
'''(2)二世計我 彼第二師見今世後世真實是我,如所知說者,則是常見。''' | |||
'''(3)、三世計我''' | |||
'''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 | |||
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好、若醜,若 | |||
遠、若近,彼一切當觀皆是魔所作;''' | |||
'''(1)現世計我''' | |||
'''【 仙尼!其第一師見現在世真實是我,如所知說者,名曰斷見。】'''这是刚才第一个。 | |||
'''(2)【 二 世計 我''' | |||
'''彼第二師見今世後世 真 實 是我, 如 所 知說者 , 則 是 常見。】''' '''(3)、【 三 世計 我''' | |||
'''諸所 有 色 , 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 , 若內、若外 , 若麁、若細 , 若好、若醜 , 若遠、若近 , 彼 一切 當觀 皆是 魔 所作;】''' | |||
他 的'''魔所 作''' 的 意思 就是 说 , 执着 有我, 会 有 产生三世 不 断的轮回 ,这个我 就历遍三世 , 从过去到现在 , 到未来历遍三世。这 个 就 是 计 我的,有 一种 是 现在即 我, 就 是 现在 有我, 死后断灭;另 外 一种 是, 过去跟现在 ,执着 有 我 ;另外 一 种就 是 说 , 反正一切 的 过去、现在、未来 都有一个我,这个就 是三世 计我 。二世 计我 都常 见 了 , 更何况三世计 我, 三世计 我 绝对 是 常见。 | |||
问 :正见 是什么 呢? | |||
师父:正见 是 没有 一 个恒常不变的 我,但是 有 一个 因缘和合 , 不断不常 的 相续 我, 但是 没有 一 个 恒常不断 的我,这 个 就是正 见。 但 是 你要 是错见有一个恒常 不 变的我 ,你 就会 在 过去或是 现在 或是未来 , 或 是在这 个五蕴 的 色受想行识 里面 去执着。现在在 讲 的 都是 我执会 在 哪里起作用 , 会 在 哪 里 起执着 ,认 为 有一 个 我 。 | |||
'''(二) 觀 察 無 我''' | |||
'''1、離蘊無 我''' '''世尊告諸比丘:「有五種種子。何等為 五?謂根種子、莖種子、節種子、自落種子、實種子。此 五 種子 不 斷、 不 壞、 不 腐、 不中 風 , 新熟堅實 ,有 地界而無水界 , 彼種子不生長增廣。若彼種新熟堅實 ,不 斷、不壞、不 中 風 ,有 水界而無地界 , 彼種子亦不生長增廣。若彼種子新熟堅實 , 不斷、不壞、不腐、不 中 風 ,有 地、水界 , 彼種 子 生長增廣。''' | |||
'''「比丘!彼 五 種 子 者 , 譬取陰俱識;地界 者, 譬四識住;水界 者, 譬貪喜四取攀 | |||
緣識住。何等為四?於 色 中識住 , 攀緣 色, 喜貪潤澤 , 生長增廣;於 受 、 想 、 行 中識 | |||
住 , 攀緣 受 、 想 、 行, 貪喜潤澤 , 生長增 | |||
廣。比丘!識於中若來、若去、若住、若 | |||
沒、若生長增廣。''' | |||
'''「比丘!若離 色 、 受 、 想 、 行, 識 有 若 來、若去、若住、若生 者, 彼 但有 言數 , 問已不 知, 增益生癡 ,以 非境界故。(雜)''' | |||
现 在佛 陀 是 告诉 我 们观察无 我, 离蕴 无我,什么 叫离蕴无 我 ? | |||
五蕴无我,有一种是即蕴计我,所以佛陀说五蕴无我,还有一种记得吗,离蕴计我,佛陀告诉他离蕴也没有我,师父不是说一般是即蕴计我比较多吗,但是佛陀也曾经说过,经典上也有说,就是离蕴计我,那个我也不存在的,这个经典很有意思我们来看一下,世尊告诸比丘,有五种种子, | |||
何等为五谓,根种子,茎种子,节种子,自落种子,实种子,此五种种子不断不坏,不腐不中风,我们等一下来看,新熟坚实,有地界而无水界,彼种子不生长增广,其实这个看起来,就算是不懂每一个字,大概知道它什么意思吧,若彼种子,新熟坚实,不断不坏,不中风,有水界而无地界,彼种子,亦不生长增广,若彼种子,新熟坚实,不断不生不坏不腐不中风,有地界有水界,彼种子,生长增广,如果,每个细节不懂,但是大方向可能你会知道,我先问你一下,谁用猜的,猜的出来他讲的五种种子,何等为五谓,根种子,茎种子,节种子,自落种子,实种子,到底是什么意思,我们先不要,用它比喻是什么先不讲,我们讲这五种到底他指的是,什么,先不要谈,比喻就是说这五种种子,什么叫做根种子什么叫,茎种子就是说,从植物学上来讲,这五种种子,到底是什么,靖能来,根种子,是不是类似于土豆胡萝卜,那种的叫根种子,只是弟子理解,根种子就类似于土豆胡萝卜,那种的就是说它那个根,是能吃的就是,土豆,你意思是说从根开始生长的,像土豆这种的,土豆是,长在土里的,土豆是,根植物,是耐力,耐力叫土豆,土豆是,马铃薯,马铃薯把它种下去,它从马铃薯会长出来,这个叫,根生长根种子,没错你讲得很好,这个叫根种子,因为它确实不是一般的种子,它就叫根种子,靖能这样一猜,后面就,清楚了,茎种子是什么,你讲节,后面还有,节种子,茎种子就是从,根茎的茎,茎生长出来的,种子,它有两个意思,如果你记得,你们有没有听过师父讲俱舍论,俱舍论这个种子,它有一般这种种子的意思,但是它有能生能长,生长的意思,所以刚刚讲的根种子是没错,从土豆那种,另外一个是从茎,从茎长出来的,这个叫茎种子,还有,节种子,节种子它是指枝,从枝长出来的,另外一种叫做什么,叫做自落种子,蒲公英应该不是自落种子,其实自落种子,刚刚你们讲的,它像是插枝一样,就是说,它长出来,扦插,扦插就是剪掉插进去,它长出来,另外一种叫做实种子,就是果实所有的种子,叫做实种子,就是一般所说的种子,了解吗,那你说蒲公英那种,蒲公英是不是实种子,应该算是实种子,意思就是,果实,里面的种子,种下去这个叫做实种子,我们的果实,植物增长有这五种,但是这五种的增长呢,还要什么,还要条件嘛,要有泥土,要有水,有泥土没有水不行,有水没有泥土也不行,就要有泥土有水,这个是从植物的生长来讲,后面它会, | 何等为五谓,根种子,茎种子,节种子,自落种子,实种子,此五种种子不断不坏,不腐不中风,我们等一下来看,新熟坚实,有地界而无水界,彼种子不生长增广,其实这个看起来,就算是不懂每一个字,大概知道它什么意思吧,若彼种子,新熟坚实,不断不坏,不中风,有水界而无地界,彼种子,亦不生长增广,若彼种子,新熟坚实,不断不生不坏不腐不中风,有地界有水界,彼种子,生长增广,如果,每个细节不懂,但是大方向可能你会知道,我先问你一下,谁用猜的,猜的出来他讲的五种种子,何等为五谓,根种子,茎种子,节种子,自落种子,实种子,到底是什么意思,我们先不要,用它比喻是什么先不讲,我们讲这五种到底他指的是,什么,先不要谈,比喻就是说这五种种子,什么叫做根种子什么叫,茎种子就是说,从植物学上来讲,这五种种子,到底是什么,靖能来,根种子,是不是类似于土豆胡萝卜,那种的叫根种子,只是弟子理解,根种子就类似于土豆胡萝卜,那种的就是说它那个根,是能吃的就是,土豆,你意思是说从根开始生长的,像土豆这种的,土豆是,长在土里的,土豆是,根植物,是耐力,耐力叫土豆,土豆是,马铃薯,马铃薯把它种下去,它从马铃薯会长出来,这个叫,根生长根种子,没错你讲得很好,这个叫根种子,因为它确实不是一般的种子,它就叫根种子,靖能这样一猜,后面就,清楚了,茎种子是什么,你讲节,后面还有,节种子,茎种子就是从,根茎的茎,茎生长出来的,种子,它有两个意思,如果你记得,你们有没有听过师父讲俱舍论,俱舍论这个种子,它有一般这种种子的意思,但是它有能生能长,生长的意思,所以刚刚讲的根种子是没错,从土豆那种,另外一个是从茎,从茎长出来的,这个叫茎种子,还有,节种子,节种子它是指枝,从枝长出来的,另外一种叫做什么,叫做自落种子,蒲公英应该不是自落种子,其实自落种子,刚刚你们讲的,它像是插枝一样,就是说,它长出来,扦插,扦插就是剪掉插进去,它长出来,另外一种叫做实种子,就是果实所有的种子,叫做实种子,就是一般所说的种子,了解吗,那你说蒲公英那种,蒲公英是不是实种子,应该算是实种子,意思就是,果实,里面的种子,种下去这个叫做实种子,我们的果实,植物增长有这五种,但是这五种的增长呢,还要什么,还要条件嘛,要有泥土,要有水,有泥土没有水不行,有水没有泥土也不行,就要有泥土有水,这个是从植物的生长来讲,后面它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