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2022-11-06 答疑」:修訂間差異

移除 19,211 位元組 、​ 2022年11月8日 (星期二)
無編輯摘要
無編輯摘要
無編輯摘要
第17行: 第17行:
|'''照华法师'''
|'''照华法师'''
|道友讨论:俱舍论14集
|道友讨论:俱舍论14集
 轻安,原文叫做”心堪任性”,师父说:”轻安”,我们一般多多少少都会有,但是要真正达到这种”轻安”的话,要修禅定。谈到《心经》里面的心无挂碍,师父说两种:一种是智慧上的无挂碍,一种是心地上的无挂碍。请问:如何理解智慧上的无挂碍和心地上的无挂碍?这两个是不是也是一种轻安?持戒清净是否也会带来一些轻安?请师父开示。
 轻安,原文叫做”心堪任性”,师父说:”轻安”,我们一般多多少少都会有,但是要真正达到这种”轻安”的话,要修禅定。谈到 《心经 》里面的心无挂碍,师父说两种:一种是智慧上的无挂碍,一种是心地上的无挂碍。请问:如何理解智慧上的无挂碍和心地上的无挂碍?这两个是不是也是一种轻安?持戒清净是否也会带来一些轻安?请师父开示。
|-
|-
|3
|3
第75行: 第75行:
2. 《'''成佛之道》:无色界「欲」为定所伏,和阿罗汉 断烦恼,缘缺不生不同。但四禅已定慧等持,所以并不缺智慧,和阿罗汉差别在 于没有付诸实践的修持吗?'''
2. 《'''成佛之道》:无色界「欲」为定所伏,和阿罗汉 断烦恼,缘缺不生不同。但四禅已定慧等持,所以并不缺智慧,和阿罗汉差别在 于没有付诸实践的修持吗?'''


 师父:要断烦恼一定要慧,这样了解吗?不是定,定只能降伏。那慧有闻思修,那闻思修慧都可以降伏烦恼,但经过修慧,然后定中作观,然后证得至少是初果,这样子才能真正断根本的烦恼,那就是三结。所以修定,如果没有在定中起观,光修定他只可以伏烦恼而已。那伏烦恼 ?闻思修慧都是可以伏烦恼。
 师父:要断烦恼一定要慧,这样了解吗?不是定,定只能降伏。那慧有闻思修,那闻思修慧都可以降伏烦恼,但经过修慧,然后定中作观,然后证得至少是初果,这样子才能真正断根本的烦恼,那就是三结。所以修定,如果没有在定中起观,光修定他只可以伏烦恼而已。那伏烦恼?闻思修慧都是可以伏烦恼。


'''3. 成佛之道提及森林比丘-阿兰若,金刚经须 菩提:我若做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 指的就是森 林比丘?佛陀时代学佛者多求解脱,所以多数是森林比丘吗?'''
'''3. 成佛之道提及森林比丘-阿兰若,金刚经须 菩提:我若做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 指的就是森 林比丘?佛陀时代学佛者多求解脱,所以多数是森林比丘吗?'''


 师父:这样子,这个地方有点复杂,师父稍微讲一下,阿兰若这这个名词是无诤或是寂静。本来如果就表象上来讲的话,尤其是在佛世的时候,确实是指森林比丘,而且在佛世初开始的时候,大部分都是森林比丘。但是到到了中期跟后期,那个僧团开始建立的时候,尤其是佛开始成道说法的13年中间,没有制戒没有制僧团,所以大部分都是无事比丘,又叫做阿兰若比丘比较多。但是13年后因为有人犯戒,那开始制戒,然后开始建立僧团以后,那大部分都是僧团比丘比较多。而且后来佛陀基本上都是要求,大部分人都希望能够住僧团,哪怕是大迦叶,佛陀都希望他初一十五,就是布萨日能够回来,回来僧团里面做布萨,这就是第一个。到这里你知道吗?那第二个 ?如果在大乘佛教里面,他的阿兰若就不是单纯的无诤,不与他诤这样而已。那当然,无诤三昧这个师父以前有解说过,以后可以再解说。在大乘佛教里面,它的无诤,它分成两部分,一个部分就是说表象上来讲,就是不与他争,而求寂静住,求涅槃住,这个就叫做无诤。但是实际上如果就大乘佛教来讲,他的阿兰若指的就是寂静,是指法法无自性,法法究竟的这种无自性,或是法法究竟的法性,实证法性才能叫做寂静。这就是大乘佛教对那个阿兰若跟无诤的定义,那就跟原始佛教有一点不大一样。他是从表象而到法性,大概大概就是这样子。
 师父:这样子,这个地方有点复杂,师父稍微讲一下,阿兰若这这个名词是无诤或是寂静。本来如果就表象上来讲的话,尤其是在佛世的时候,确实是指森林比丘,而且在佛世初开始的时候,大部分都是森林比丘。但是到到了中期跟后期,那个僧团开始建立的时候,尤其是佛开始成道说法的13年中间,没有制戒没有制僧团,所以大部分都是无事比丘,又叫做阿兰若比丘比较多。但是13年后因为有人犯戒,那开始制戒,然后开始建立僧团以后,那大部分都是僧团比丘比较多。而且后来佛陀基本上都是要求,大部分人都希望能够住僧团,哪怕是大迦叶,佛陀都希望他初一十五,就是布萨日能够回来,回来僧团里面做布萨,这就是第一个。到这里你知道吗?那第二个?如果在大乘佛教里面,他的阿兰若就不是单纯的无诤,不与他诤这样而已。那当然,无诤三昧这个师父以前有解说过,以后可以再解说。在大乘佛教里面,它的无诤,它分成两部分,一个部分就是说表象上来讲,就是不与他争,而求寂静住,求涅槃住,这个就叫做无诤。但是实际上如果就大乘佛教来讲,他的阿兰若指的就是寂静,是指法法无自性,法法究竟的这种无自性,或是法法究竟的法性,实证法性才能叫做寂静。这就是大乘佛教对那个阿兰若跟无诤的定义,那就跟原始佛教有一点不大一样。他是从表象而到法性,大概大概就是这样子。


 问:所以就是说只有证到这个法法法性空的这个人才能够称为阿兰若?
 问:所以就是说只有证到这个法法法性空的这个人才能够称为阿兰若?
第87行: 第87行:
4. '''上次师父回答师兄提问时提到:佛陀所认 识的真如相是「B似境」,而不是「A外境。我联想到,师父解释般若prajña时,提到「直知」....当 我以为意思就是智者能够看到无杂染的实相?和这个似乎有冲突?是我会错意了?'''
4. '''上次师父回答师兄提问时提到:佛陀所认 识的真如相是「B似境」,而不是「A外境。我联想到,师父解释般若prajña时,提到「直知」....当 我以为意思就是智者能够看到无杂染的实相?和这个似乎有冲突?是我会错意了?'''


 师父:那个是我跟你这样讲,因为中观跟唯识讲的不大一样,师父在讲成佛之道或平时在讲的时候,没有特别去分辨的时候,大部分都是以中观跟阿含的观念来讲,这样了解?所以师父当初在讲讲是解释'''prajña'''的时候 ,是以那个般若中观还有阿含经的这种认知来讲的,就没有牵扯到唯识。因为如果牵扯到唯识,那就比较复杂一点,这样大概了解。角度不一样,唯识的诠释跟中观的诠释会不一样。因为基本上中观是觉得我们可以认识到诸法的,直接认识到诸法实相的,那么唯识是认为说,没有办法认识到外界,认识到还是心本身所带的。只是角度不一样,这样可以吗?
 师父:那个是我跟你这样讲,因为中观跟唯识讲的不大一样,师父在讲成佛之道或平时在讲的时候,没有特别去分辨的时候,大部分都是以中观跟阿含的观念来讲,这样了解?所以师父当初在讲讲是解释'''prajña'''的时候,是以那个般若中观还有阿含经的这种认知来讲的,就没有牵扯到唯识。因为如果牵扯到唯识,那就比较复杂一点,这样大概了解。角度不一样,唯识的诠释跟中观的诠释会不一样。因为基本上中观是觉得我们可以认识到诸法的,直接认识到诸法实相的,那么唯识是认为说,没有办法认识到外界,认识到还是心本身所带的。只是角度不一样,这样可以吗?


'''6 、 师父讲解五乘共法打坐时,提及注意力集中 在人中部位;成佛之道25集解释正定时,提到 打坐时心集中在「心中呼吸的行相」,弟子因此不太明白,初学者学习打坐的时候,心应集中 在「人中皮肤感受到气息的出入」?还是集中在「心中呼吸的行相」?'''
'''5 、 师父讲解五乘共法打坐时,提及注意力集中 在人中部位;成佛之道25集解释正定时,提到 打坐时心集中在「心中呼吸的行相」,弟子因此不太明白,初学者学习打坐的时候,心应集中 在「人中皮肤感受到气息的出入」?还是集中在「心中呼吸的行相」?'''


 师父:这个不是转换,这是同一件事情,只是说师父讲的心中呼吸的形相,这个是分析的比较详细,这样了解吗?是从比较微细的角度分析的,比较微细,因为那已经到三乘共法了。那么你现如果没有办法去理解这个的话,你就直接就是你去感受到心集中在人中皮肤感触到气息的出入,然后关注气息的出入,这样就可以了,至于心中呼吸的形相,你现在还没有办法理解,就没有先不要去管它,这样了解吧。
 师父:这个不是转换,这是同一件事情,只是说师父讲的心中呼吸的形相,这个是分析的比较详细,这样了解吗?是从比较微细的角度分析的,比较微细,因为那已经到三乘共法了。那么你现如果没有办法去理解这个的话,你就直接就是你去感受到心集中在人中皮肤感触到气息的出入,然后关注气息的出入,这样就可以了,至于心中呼吸的形相,你现在还没有办法理解,就没有先不要去管它,这样了解吧。
第95行: 第95行:
 问:可是我的感觉就是到后来,因为呼吸的比较弱的时候,有时候好像感觉不到那个部位?
 问:可是我的感觉就是到后来,因为呼吸的比较弱的时候,有时候好像感觉不到那个部位?


 师父:那个正常。所以你就是要加强集中,因为他会这样子是自然正常的,他会呼吸越来越微弱、微细,那你就是要越来越集中,它就表示你的集中力越来越高,越来越强。那至于说心中呼吸的形相,它是一个理论,就是一个佛教的理论,那暂时如果不了解,先不要去管
 师父:那个正常。所以你就是要加强集中,因为他会这样子是自然正常的,他会呼吸越来越微弱、微细,那你就是要越来越集中,它就表示你的集中力越来越高,越来越强。那至于说心中呼吸的形相,它是一个理论,就是一个佛教的理论,那暂时如果不了解,先不要去管


 照华法师
 照华法师
第101行: 第101行:
'''6、群讨论问题:《俱舍论》的心所法,定,慧 对应的心所,那「戒」对应什么心所法?'''
'''6、群讨论问题:《俱舍论》的心所法,定,慧 对应的心所,那「戒」对应什么心所法?'''


 师父:
 师父: 不是的,它不是对应的心所,而是说定跟慧它本身就是心所法,而不是说有对应的心所。定是止没错,但是它在心所法里面,把它定义为一种可以让心集中的这样的一个心所,那么慧就把它定义为那个可以分别选择的这样的一个心所。这样了解吗?所以这里讲的定跟慧跟我们一般讲的戒定慧就有点不大一样。因为定是可以我们修禅定的定,但是在俱舍论里面,也把它定义为一种可以让心集中在某一个对象上面的这样的一个心的作用,所以就叫做定的心所法。那我们人都有可以分辨、选择的这样的一个心理作用,那能够分辨分别选择这样子的一个心的作用就叫做慧。所以慧在俱舍论乃至唯识都是指一种心所法,不是说对应的心所,而是它本身就是一个心所法。


'''2、道友讨论:俱舍论~14集'''


'''轻安,原文叫做”心堪任性”,师父说:”轻安”,我们一般多多少少都会有,但是要真正达到这种”轻安”的话,要修禅定。谈到《《心经》》里面的心无挂碍,师父说两种:一种是智慧上的无挂碍,一种是心地上的无挂碍。'''


'''请问:如何理解智慧上的无挂碍和心地上的无挂碍?这两个是不是也是一种轻安?持戒清净是否也会带来一些轻安?请师父开示'''


师父:其实,这个跟轻安的定义不大一样,轻安,基本上会比较指向于打坐禅修而带来的一种内心的堪任性跟平静,以及到最后引发生的那种舒畅,一般会把它定义在这样,而且这个必须是有一定的定力所引发的,比较重在一定所引发的。那至于《心经》上讲的是慧上的无挂碍,主要是说在智慧上能够观照无我,然后这种无挂碍它的程度不一样,可以是闻思修乃至证,(问:那他就广一点了?)他的无挂碍主要都是慧上面,就是能够认识到诸法实相,认识到诸法无自性,而不会产生执着,这是内心智慧上的。这是属于对《心经》上的,因为《心经》是在谈慧上的东西,比较不是在定上的东西。那时间师父说在《心经》里面谈到有两种,但是在《心经》上所讲的是比较重在慧上的破我执,理解诸法空,诸法无自性,不是单纯的指定上的这样了解。


问:我还是有点不太明白,你说因为定慧本身有这个心所,它和一般的戒定慧不一样,这个是什么意思?
 
师父:我的意思是说,一般讲的定,它不只是心所,要用定的心所作为主要,但是还要经过训练才能达到所谓的未到地定,进一步初禅、二禅、三禅,那是一般所谓的戒定慧的定,但是我们讲的定心所是每个人都有,但是要去开发,戒由定心所来修所谓的禅定。
 
问:那如果这样的话,也就是说戒定慧是一个修行的方式,是因为有定慧的心所?
 
师父:因为这个地方你们还是有点搞混,就是说俱
[[Category:中道国际读书会历次答疑总览]]
[[Category:中道国际读书会历次答疑总览]]
{{DEFAULTSORT:中道国际读书会答疑2022-11-05}}
{{DEFAULTSORT:中道国际读书会答疑2022-11-05}}
editor、​limited
3,68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