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tor、limited
3,687
个编辑
靖远 (Yanque)(讨论 | 贡献) 无编辑摘要 |
靖远 (Yanque)(讨论 | 贡献) 无编辑摘要 |
||
第6行: | 第6行: | ||
39B | 39B | ||
我们继续 | 我们继续 看 ,第三项跟第四项的标题,三 、 依俗得真 諦, 就是依俗谛 得 胜义谛 ,然后以胜义谛得解脱涅槃 。 第四项就是 依 胜义谛得解脱涅槃。 | ||
'''四、依真得解脫''' | |||
'''1、【說真諦,切勿幻想為離現實 世 間的另 一 東西 。 佛說二諦 , 指出了世俗共知的現實以外 , 還有聖者共證 的真相 。但這 是一 切法 的 本相 , 並非離現實 世 間而存 在,所以 非依俗諦 ,是不能 得 真 諦 的, 這 就是 「即 相 顯性」 。 】''' | |||
那 胜 义 谛 或者是真 谛 , 导师说它并不 是 离开 世俗 谛 , 而 另外有的一 个实在 的 物 体 或者东西。 所以 导师说 , 真正 的 真理 ,它是 在事相上世俗谛上来显示 的。所以这个就是所 谓 的 胜义 。 | |||
【 一 切法 的 本 相, 並非離現實 世 間 而 存在 , 】 | |||
一 切 法 本 来的面 目 就是 空 性。 | |||
'''【 所以 非依俗諦 ,是 不 能 得真諦 的, 這就是「即相顯性」 。 】''' ,'''「即相」'''就 是 即 这个一 切法 的 本相 ,'''顯性''' 就是 显它 的一 个空性。'''即相顯性'''。 那 为什么要 这 样修学? 这 样不会 觉 得很麻烦?还要从 世俗 谛然后到胜义谛这样。 那 导师跟 我们 解释 说 : | |||
【2、'''為什麼要這樣的修學?因為眾生──人類不能通達 世 間 的 真相 , 就不能與真理相應 。 因此起 心 動念 , 見於行動、語言 , 都不能契合真理 。 眾生界──人類如 個人、家庭、社會、國家 ,一 切 的 紛亂苦難 , 都只是不與真理相應 的 悖理現象。 個 人的所以 從前生到今生 , 今生去後 世, 流轉生死而苦苦永續 , 也 就是 不與真 理 相應 , 無明妄執 , 錯亂顛倒 的成 果。所以 佛 說二諦 , 教人修學依 俗 而得真 的 般若; 得 般若 ,就 能依真諦的體見 , 豁破無明妄執 , 與勝義相應 , 也 就 能得解 脫 , 更進而成佛 了!'''】 | |||
'''【 因 為眾生── 人 類 不 能 通 達 世 間 的 真相 ,'''】 | |||
这个是第 一 个 ,就是 前 面所 讲 的,因为 凡夫不 能够 发现世俗或者世间本身它就 是 不实 在 、虚妄 的。这 种真相 ,我们 凡夫都认 为 它 是 真实 ,是 永恒 ,所以 才 会 处处在 这 里生老 ,那 也【''' 就不 能够 跟 真理 相应''' 。 】 | |||
【'''因此起心動念 , 見於行動、語 言, 都 不 能契合真理。】''' ,就是我们 所想 的 东西 ,所 做 的 行 为,都是跟常 乐 我 净相 应的话,那 一定 是跟 佛法背道而驰 的。 | |||
我 不晓得大家学习佛法 你们会不会 有 这样子的 一个模糊点?就 是说 因为佛 讲是 无常、苦、无我 ,那 我们凡夫喜欢 的就是 常、 乐 、 我 。 所 以 我们 不 管是跟人 相处也好 , 跟物相处也好 ,我们 都不希望 有 分开 的一 天 , 乃至有败坏 的一天 。 但是 为什么佛偏偏要讲这 一些 ?(此处音频可 能 出现断片)我们来看下 一个 偈诵 。 | |||
'''辛 二 、分别 世 谛:46-【 世俗假 施设 , 名 言 识 所 识 ''' | |||
''' 名假 受法 假 ,正倒 善分别 】''' | |||
这个 | |||
一、【'''眾生有向真實的可能''' | |||
'''眾生慣習的常識心境,似乎是實在的,所以隱蔽了真相。如能依此而了達為世俗的, 假名施設的,就有向真實的可能了。'''】 | |||
所以,有些时候我们凡夫的心境是很矛盾的,虽然我们每跨年都会特别高兴,我又活多了一岁了。实际上如果是年轻人,他还有 这 样子的本钱,如果年纪稍微大一点的,你们真的跨年疯狂什么?他一点都不高兴,为什么?你们也知道了,一点都没有高兴的那一种气氛。我看那 个 新闻报道101不是说有100多万人,你看那个电视的荧幕出现的全部都是年轻人,所以你就可以看得到。我们凡夫就是这样, 我 们还没有到的时候,都会觉得美好的,当你走前去看清楚的时候,你会 觉得 并不是真的是这样,这种有什么好快乐的。 | |||
所以你看我们人都是一样,我自己有时候在想,不管我们遇到什么事,心情不好了,或者是什么考验,有时候想一想,我们的长辈,虽然他死的时候我们很伤心,但是 很 快就会忘记了,所以轮到我的时候 ,可 能也会有一些人为我哭了,但是很快别人也会把我忘记的。 | |||
所 以 你这样子想,有些东西真的你说有什么斗争,有什么不满意,那些其实你考虑起 来 ,其实不是 很 重要。比较重要的是我们的生命有没有活得有意义,有没有快乐。因为不管你怎么样 的 对一个人,就算是有这样子长 情 的人,他都永远的怀念你?但是时间总会冲淡一切的。我是觉得就是要成为这种修学佛法的伴侣,我觉得这样比较有意义。 | |||
'''二、世俗假施設,名言識所識''' | |||
'''假施設,名言識'''到底是什么意识?导师在书里面给我们解释: | |||
'''1、假施設 ''' | |||
'''【假施設或譯為「假名」。】''' | |||
'''假施設'''就是假名施设,另外一个翻译就是假名的意思。 | |||
'''【這不是說沒有,也不是指冬瓜話葫蘆的亂說一通。這 是說:我們所認識到的,是依種種因緣,種種關係而成立的。這不是實體的 所以是假;】''' | |||
不是实体,就是它不是有一个灵魂的东西存在。任何东西都一样,它是会变化,然后它是因缘所组成的。 | |||
'''【依因緣而成為這,成為那,所以叫施設。假 而 施設為這為那,就叫做假名,】''' | |||
所以我们假如说要得 到 这一张桌子,那你就给它这个桌子的因缘,木板、铁钉,人工把它装成形成这样子的一个物体,那这样子的话就叫'''施設。'''有这样子的一个假名桌子。 | |||
所以'''【假名就是常識中的一切。約認識的心來說,這是「名言識」所識知的'''。】 | |||
什么叫名言识?那底下就跟我们解释。 | |||
2、'''名言識''' | |||
'''【當一個印象,概念,顯現在我們的心境時,就明了區別而覺得:這是什麼,那 是什麼,與我們的語言稱說對象相同,所以叫名言識,就是一般世俗的認識。】''' | |||
'''當一個印象,概念'''显现在我们的心里面,我们就可以区 别 而觉得这是什么,那是什么所以当我们的概念生起来的时候,比如说师父在这里一讲茶杯,你们意识里面就会出现一个茶杯的样子。喜欢喝酒的人,他就出现酒杯,喜欢喝茶的 人 , 他 就小小的那种茶杯,喜欢喝咖啡的人,就会出现咖啡杯。像师父 就是 会出现咖啡杯的。当我们的概念出现这个印象的时候,我们也用这样子的意言称呼它是杯子。 | |||
所以导师 有 说:【'''與我們的語言稱說對象相同,所以叫名言識,就是一般世俗的認識。】'''就是我讲杯子这个名称,然后你们的概念也会出现杯子的形状,这样子两个结合的话没有错误,大家都认识什么是杯子的这个概念,那名称也等同的话,就叫名言。就是名言安立的,假名而有的,世间大家有共识的。 | |||
所以我讲杯子你们不会想到马桶,就类似这样。 | |||
'''【 如大人,是善了名言的;認識分明,又能說得清楚。如嬰孩、畜生,只要他有 認識,雖不及大人分明,也還是覺到這是什麼的;雖不能說什麼,卻能知道這 是什麼。當然,知道的並不太多,錯誤的也多'''。】 | |||
他是能够了知名言,大人的第一个特质;第二个,是认识分明,他是能够辨识清楚这个是好人,这个是坏人。那又说得清楚的。 | |||
那'''嬰孩、畜生'''就不一定了,那这一点大家应该很清楚。那看下一段: | |||
【'''我們的根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還有意識,都是這樣的認識。 這都是依慣習的心境而來;世間以為如此,就以為如此的。在這不尋求真相的 世俗共認的基本知識上,發展為世間的一切知識。如一一的尋求究竟相,那世俗知識就不能 成 立了。'''】 | |||
我举个例子,就好像二这个概念,我好像有听到一个法友说,我如果肚子感觉有点饿的话,我是睡不着的。那个饿的感觉,你叫他用笔写起来,没有办法形容,但是你吃东西下去,他那个饿的感觉就不 见 了 。 所以你说饿这个概念,它是长得怎么样?不晓得,但是饿有饿的名字,然后 那 个感觉概念也出现,所以我们世俗的认知就会说,这个感觉出来,然后这个名称也安立相同了,这个叫名言识。但是这种名言识,有时当我们不了解它的真相的时候,我们会被它迷惑。为什么?当我们那种恶的感觉出来的时候,你就觉得应该要用饱来把它取代。所以你就要吃一点东西,让这个饿不见了,然后可以睡觉。其实你了解真相的时候,这个饿你不一定要吃东西,也可以把那个饿消掉的。你知道怎么办吗?可以灌水。 | |||
我看了一本杂志,里面有一个主题,它是写就是残障,其中有访问到大陆有一个残障的人……他出生因为火车的缘故只有一个手一个脚。他长大不久,他父母就不在了,他自己要生活,一个脚一个手怎么生活?捡垃圾卖过活……他 说 他穷的时候饿了就去灌水,把那个饿的感觉去掉,他可以继续睡觉。所以 我 觉得这些世间共识的这些知识,当你了解他的真相的时候,其实它不一定要用吃东西来取代这个饿的概念。有时是我们习惯性,那假如你要让这个习惯改掉的话,可以。当你有这种感觉的时候,你打电话 跟 人家聊天, 你 会聊到忘记了,有些人他会聊到忘记那个饿的感觉。 | |||
所以类似这样的话,就是我们要好好的对治我们的一些习气,在佛法上来教我们的话,其实是很多可能的,我们只要有心的话,其实都可以。 | |||
那这个名言识的话,在摄大乘论 讲 记,导师有一个语词,叫意言假立,什么叫意言?就是我们意念里面产生的概念,就叫意言,就是思想的意言。那这种概念,它是假名安立的,那这种假名安立的概念,就好像刚刚我举那个饿的感觉,这个饿,那我们世俗里面,凡是肚子会叫几声就叫饿,其实那种饿有时是很假的,你知道吗?你再稍微忍一下,他那个饿好像会 不 见了。就像我们打坐一样,你看我们打坐,有时候坐到都会觉得说腿好麻,你如果是才忍个五分钟,你放下来,你永远不能超越那个感觉的,你忍个15分钟,20分钟,你就会超越那个麻的感觉。 | |||
所以这种我们世俗所建立的这种名言识,这种假名安立的概念。其实有时我们稍微有一点耐心,学佛过后,其实是 可以 转化它的。所以导师 在 摄大乘论讲记跟我们讲,就是我们这一种世俗所具有的这种意言,其实是往往是左右我们很多人生的一个正确的方向的。所以佛陀,就 教 导我们说,我们如何转世俗的这种意言为佛法的这种意言?那就有一个语词在唯识很著名的,叫闻熏习。 | |||
或,叫如理作意。我们就是要从佛法的熏习听闻学习当中,或者如理的思维、如理的思考,不断的学习当中,让自己把世俗的这一种固定的这种意言,转为佛法的意言,那就叫做什么?闻慧。产生了的时候,就是叫做闻慧。 | |||
那假如我们没有办法让这个意言转成佛法的话,通常我们都会被世俗的这一种概念所左右。所以有时候我们一些学佛的在家人,他很喜欢找师父聊天,有时候就是这样,因为他自己想不通,但是他跟师父聊天一下,他就想通了,有一些东西他就想通了。 | |||
那为什么?就是因为如果是作为一个出家人,一个修行人,他本身不是整天泡在佛法里面的话,他的意言不是整天在熏习佛法的话,这个出家人应该要检讨的。那假如他常常泡在三藏里面的,你跟他问问题,他通常都是用三藏的 东西, 因为他的意言全部存在那个date里面,电子档里面都是三藏。所以你问他,他是用缘起的观念来跟你,讲无我的观念跟你讲。那是不是能解决问题是另外一回事了,但是他的意言已经转换为很多佛法的意言,那这样子的话,他就有办法慢慢慢慢透过定慧的讯息,能够让这种听闻道的法,转成自己的经验。圣者的经验可以转成自己的经验。那否则的话,我们在生命里面遇到很多困难,遇到问题,我们只是用世俗的这一种意言来分析对错善恶的话,其实不一定是佛法的。所以我们为什么要常常多闻熏习?就是这样,我们继续来看三假: | |||
三'''、三假 163''' | |||
现在开始,导师要慢慢带入我们中观,就是般若波罗蜜的一些修行的次第,所以,我们要有耐心,因为后面般若波罗蜜还有很重要观无我,无我所的部分,是要到下学期才有办法谈。就是四门不生——不自生,不他生,不共生,不无因生。类似这种,因为这一种论法,这种观法,它是能够彻底了解缘起过后而达到的一种观察,那这个是要慢慢坚持来了解了。 | |||
那三假在《般若经》里面,在大智度论里面,也是大乘修行解脱的一个很重要的办法。这三个次第,第一个次第叫做名假,第二个次第,叫受假,第三个次第叫法假。 | |||
'''【世俗假施設的,也有易了與不易了的差別,可分為三類: 】''' | |||
'''1、名假(nAmasaGketa- prajJapti)''' | |||
'''名假是淺顯而易了的。如想到人,說到人,有以為就是那個人,名與義合一, 不知道這是名義相應假施設。如不稱他做人,不想他做人,他還是他,並不因 不想不說而沒有了。】''' | |||
所以有些人就会骂人家人面兽心,那不管 你 怎么骂他,他是人的话他还是人。所以他说不会因为你的名称跟你这个意义对不上,这个 就 改变他的现状,不会。因为世俗的东西本来就是这样,名跟意义它可以相合,是因为我们已经大家共识里面所承认的,那不承认的话,其实也不会改变他原来的相貌。 | |||
'''【可見名與義是不一定相應的;知道這,就破除以名為實的 執著。'''】 | |||
以名字为实的一种执着,我 觉得 这个名假是我们生活里面最容易遇到,而且最能够实践的,而且是生活最容易体会到的。 | |||
为什么?我们往往会被一个名称,一个名字,一个意言的概念所左右,让我们不快乐,太容易了。我们虽然也知道佛法有教我们说,人家骂你“猪”,你就把那个“猪”分析掉,但是他骂自己的那个印象,在自己脑海里面还是很深刻。看到这个人就是故意不要看他。我们在这个世间生活当中,我自己在僧团里面住一段时间,我就有这样子的感触了。人家说家有家规、国有国法,那僧团有僧团的共住规约,比如来寺庙,大家来慧日讲堂,也要知道慧日讲堂的一些简单的规矩,这里毕竟不是你的家。所以你还是要懂得一些规矩,比如说看到师父,要合掌,凡是 师父 ,都要恭敬那类似这样子的话,我们就要遵守。 | |||
在僧团里面,假如我们不遵守的话,会以为说这个不是戒律所有的话,这个都不是真正懂得这种世俗安立的价值的意义所在,这个是很可惜的。那假如我们 对 于这种名假了解彻底的话,其实任何名言概念来跟我们相处的时候,或者是跟我们就是碰到的时候,那假如我们有足够的智慧的话,其实这一些都不能够成为自己的绊脚石。我们常常一听到别人在批评自己什么东西的时候,都会累积下来,累积到成为自己的心结。 | |||
比如说我们这里的规矩,我们上课的时候, 你 就不能够吃东西;比如说老师在上面讲课,你在下面吃晚餐,不可以。那这种不是什么戒条,但是这一种简单的规矩应该也懂。假如 有 人不遵守规矩,那如果是师父为了大众的着想,所以我就跟你知会一声,你就会怀恨在心……我们只要跟别人一起工作、生活的话,已经形 成 大家应该要遵守的规矩话,这种世俗的安立它有它的意义。那我们身在其中的人 , 我们就有 这 样子的一 个 耐心去配合,如果不去配合,很多烦恼 就是 在这里产生的……在世俗谛当中,它形成一种大家遵守而大家和乐相助的话,它的规矩存在,我们就要遵守……假如我们都能够做到世尊的所立下来的六和敬,少了很多问题,真的少了太多问题了。所以我们在一个团体里面,其实都要多注意。再来,我觉得,这些名言概念,这些假名,假如我们懂得善于应用它的话,它不好的也可以变成好的。你看有一些人很会说话的……在世间的意言上,假如我们会善巧的讲,我们骂人的话也要骂得有艺术,一点不要让人家那么难堪。那否则的话,其实就是讲的因缘不是很恰当的话,我们会建立很多假想敌。这个 假想敌, 我觉得很恐怖,他可以把本来很小的事情,想到别人对他有成见。 你处处都是这样的话,你这个人生活会快乐吗?不可能会快乐的 。 | |||
所以我们不要把别人想得太坏,别人告诉我们有一些忠告,是自己不对的,应该要修。学佛法的人就是要放下自己的成见,接纳别人的一种勉励,这样子才能够进步 。 所以没有智慧的人,不懂得善用这种名言的意义的话,他到处会造口业的,有智慧的人,他就在这些名言当中,他就八风吹不动 。 所以我们要善用名言,否则的话,我们在这个生活圈子里面,都会遇到太多太多的问题 。 我们来看受假 : | |||
2、''' 受假(upAdAya-prajJapti ,玄奘 譯作取假) 如那個人,這個屋,這些複合物,當認識時,總以為:這雖不一定叫做什麼, 但那個,這個,到底是實在的。不知道這是假施設的。如人,通俗的說,四肢、 百骸、五臟、六腑等所和集而成;如屋,是木、石、土、金、人工等和合而 成 。 如分析起來,離了這些因素,就沒有這個,那個的實在體了(但不是沒有假施 設的這個那個)。為什麼叫受 假?因為這是種種因緣攝取而成的一合相。知道 了這,就破除以複合物為單元,如從前以原子為實體等執著。'''】 | |||
也是曲的意识就是舞曲的曲,那如那个人,这个物,这些复合物复合物就是这里要讲的受假复合物所以大家把复合物可以画起来。刚认识的时候总以为这虽然不一定叫他什么但那个这个到底是实在的不知道,这也是假实色就是复合物,如人通俗的说有四肢,五脏,六腑等等合计而成,所以人他是一个复合物,就是有很多元素而组成,那这些元素的话,假如我们知道它是复合物,是受假的话,那就不会被它所迷惑。不过我觉得物体,我们分析,比如说下一个例子是房子物是由木,石头泥土基因,人工等等和合而成,分析起来,虽然这种元素并没有一个实在体不过这种因种种因缘而摄取的一合相,往往是我们凡夫,最容易执为实有的一个。问题点所在我是觉得说世俗的东西,包括物质,有些人,有些人,他比较这个复合物对他来讲比较容易放得下,有些人物质所以你叫他,比如说实际他要来,募款衣服,旧衣服,比如说没有用到的,或者是一些什么?我们很容易就可以折出去的。有一些东西我们要舍出去,就很容易走出去。但是有一些东西就不容易舍出去,有一些东西不容易,那哪一些东西?每个人不同。但是我自己觉得,以我自己主观认为来讲的话,最难最难的是那个人?这个人的复合物这人的那个复合物的感觉,是最难放手的。 | |||
所以别人对我的批评,对我的赞叹,都能够影响自己的情绪,因为这个复合物我们太认为他是我的了,自己所拥有的,所以我不能够让别人影响到我的任何一点尊严,其实那个尊严不是我,只是什么?那你真正是无我的话,你要要做到像不倒翁这样别人捶你从前面垂下去,你就往后倒,然后再再走回正中央就好了那如果不是的话?我是觉得我们还是很多时候还是。道理是懂,但是实际上很多这种观察我们并没有做进一步的一些提升好。第三,法甲,法甲是分析到不失自性这个自性,就是类似极为极为或者是为臣,就是人生宇宙的基本因素,如现在所知的电子等,就是最小的单位色法有最小的单位叫极为,那时间有最小的单位叫做刹那,或者叫弹子那这一些我们都认为他是有自性的。假如没有的话?不可能形成一个法的一种特质比如说比如说我跟大家问一下,茶杯是色法是吗?茶杯是不是色法?茶杯是色法,这个时钟是不是色法这个书本?是,所以色法本身我们一般以为说色本来就是志向,无常苦无我才是工匠,实际上在阿比达摩不是它分的更细,他说你看设这个语词聚集像设这个椅子有障碍,像不是聚集有隔爱相就是我橙色。你们可以举很多例子,比如说我这个桌子上面,凡是色法东西,你讲杯子也你讲麦克风也你讲时钟也你讲书本也对。?这些都属于色法。所以色法它可以,它也可以是共享之一。色法。那我再问大家,色法本身是不是有地水火风?那这四种色法是不是全部都有地水火风?是那请问我们怎么能够知道说茶杯这个色法跟时钟的色法有什么不同?它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它会长的样子不同?它同样的地水火风它同样也称为色法,为什么它长得不同的商场商场商场商生起来不同,生成的不同,生成的不同。 | 所以别人对我的批评,对我的赞叹,都能够影响自己的情绪,因为这个复合物我们太认为他是我的了,自己所拥有的,所以我不能够让别人影响到我的任何一点尊严,其实那个尊严不是我,只是什么?那你真正是无我的话,你要要做到像不倒翁这样别人捶你从前面垂下去,你就往后倒,然后再再走回正中央就好了那如果不是的话?我是觉得我们还是很多时候还是。道理是懂,但是实际上很多这种观察我们并没有做进一步的一些提升好。第三,法甲,法甲是分析到不失自性这个自性,就是类似极为极为或者是为臣,就是人生宇宙的基本因素,如现在所知的电子等,就是最小的单位色法有最小的单位叫极为,那时间有最小的单位叫做刹那,或者叫弹子那这一些我们都认为他是有自性的。假如没有的话?不可能形成一个法的一种特质比如说比如说我跟大家问一下,茶杯是色法是吗?茶杯是不是色法?茶杯是色法,这个时钟是不是色法这个书本?是,所以色法本身我们一般以为说色本来就是志向,无常苦无我才是工匠,实际上在阿比达摩不是它分的更细,他说你看设这个语词聚集像设这个椅子有障碍,像不是聚集有隔爱相就是我橙色。你们可以举很多例子,比如说我这个桌子上面,凡是色法东西,你讲杯子也你讲麦克风也你讲时钟也你讲书本也对。?这些都属于色法。所以色法它可以,它也可以是共享之一。色法。那我再问大家,色法本身是不是有地水火风?那这四种色法是不是全部都有地水火风?是那请问我们怎么能够知道说茶杯这个色法跟时钟的色法有什么不同?它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它会长的样子不同?它同样的地水火风它同样也称为色法,为什么它长得不同的商场商场商场商生起来不同,生成的不同,生成的不同。 | ||
第59行: | 第160行: | ||
那用这些譬喻来说,你看,为什么说人的生命如空花水月那么无常,那我们就会对于自己自己的生命,那就会有一种正世俗这一方面,就会有一种觉悟知道,生命如那个泡沫,水中月如此的无常,那在正世俗方面,就不会被这个这一种根,或者是心的错乱而迷惑那后面这个小节,导师说,如果不知道这一个不同就是有证跟导的不同的话,那多少有些人多少能够知道倒世俗的霍乱不实知道这一种空花称为一节空。假如不能够以这一种空花的这种譬喻,或者看到落叶的这一种倒世俗这一种譬喻,了解到正世俗这一种境界也是不实的话那正世俗就是难解空的话?那这个就是永远是不能够达到世间的真相的。那也就是说我们要了解这种一解空的这种譬喻。那是要来反省说其实我们真是书里面的生活里面,乃至我们的生命里面也都是不真实的那这个就好像我们金刚经不是有吗?。若人怎么?若以音声求我,前面是怎么样去的?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那这个就是用这一种电闪电的无常,或者是这种话来让我们悟到人生这种正世俗的也不真实,那其实这一种一解空?世俗人也蛮有这样子这方面的智慧,你看到有一些人写诗写词他写的好像有一些歌词你看到看起来他真的是好像很有很有正义很有那个骨气的人但是实际上,他私底下他的行为乱七八糟那大家应该也知道,有一些歌词写得实在是很很很动人,但是什么你们应该有听过,比如说,厉害摆两边,有听过这个吗?到厉害摆两边到100中间厉害摆两遍这些词都写得很好好,这个是有关于正式书导师组的说法,我们接下来要看下一个科判,那这里的话开示,有很多很值得我们探讨了解的部分,就是我们了解这种三假过后,蕴给我们介绍如何?那再继续了解深刻的这些观察,对我们修行切入胜义,更加的直接,更加的有效那这个就是属于顺义观正义观。 | 那用这些譬喻来说,你看,为什么说人的生命如空花水月那么无常,那我们就会对于自己自己的生命,那就会有一种正世俗这一方面,就会有一种觉悟知道,生命如那个泡沫,水中月如此的无常,那在正世俗方面,就不会被这个这一种根,或者是心的错乱而迷惑那后面这个小节,导师说,如果不知道这一个不同就是有证跟导的不同的话,那多少有些人多少能够知道倒世俗的霍乱不实知道这一种空花称为一节空。假如不能够以这一种空花的这种譬喻,或者看到落叶的这一种倒世俗这一种譬喻,了解到正世俗这一种境界也是不实的话那正世俗就是难解空的话?那这个就是永远是不能够达到世间的真相的。那也就是说我们要了解这种一解空的这种譬喻。那是要来反省说其实我们真是书里面的生活里面,乃至我们的生命里面也都是不真实的那这个就好像我们金刚经不是有吗?。若人怎么?若以音声求我,前面是怎么样去的?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那这个就是用这一种电闪电的无常,或者是这种话来让我们悟到人生这种正世俗的也不真实,那其实这一种一解空?世俗人也蛮有这样子这方面的智慧,你看到有一些人写诗写词他写的好像有一些歌词你看到看起来他真的是好像很有很有正义很有那个骨气的人但是实际上,他私底下他的行为乱七八糟那大家应该也知道,有一些歌词写得实在是很很很动人,但是什么你们应该有听过,比如说,厉害摆两边,有听过这个吗?到厉害摆两边到100中间厉害摆两遍这些词都写得很好好,这个是有关于正式书导师组的说法,我们接下来要看下一个科判,那这里的话开示,有很多很值得我们探讨了解的部分,就是我们了解这种三假过后,蕴给我们介绍如何?那再继续了解深刻的这些观察,对我们修行切入胜义,更加的直接,更加的有效那这个就是属于顺义观正义观。 | ||
第一个我们要怎么知道是顺义观?怎么能够知道胜义?那一定是先从前面的这种,种种的三假了解开示的。那了解过后?那我们就可以问自己说,那我要怎么切入胜义,我要怎么记录胜义?那这个就是我们要了解的就是学习佛法要进一步要知道的,这个偈诵是说自性如何有事观顺顺义就是假如我们都能够观察到每一个法的生起的因缘,它一是有因有缘而成,那都不会迷惑于现象的一切的话,这个就是所谓的水顺胜义观。那第一个所以胜义的名言 | 第一个我们要怎么知道是顺义观?怎么能够知道胜义?那一定是先从前面的这种,种种的三假了解开示的。那了解过后?那我们就可以问自己说,那我要怎么切入胜义,我要怎么记录胜义?那这个就是我们要了解的就是学习佛法要进一步要知道的,这个偈诵是说自性如何有事观顺顺义就是假如我们都能够观察到每一个法的生起的因缘,它一是有因有缘而成,那都不会迷惑于现象的一切的话,这个就是所谓的水顺胜义观。那第一个所以胜义的名言 识 有哪一些?那阿拉伯数字一,佛与众生的名言 识 ?名言 识 这三个字,是,我们前面已经有解释,有解释过,名言 识 ,那就是另外一个语词,我们后面会讲到,名言 识 就是虚妄分别,名言 识 就叫虚妄分别。那指出一趋向于圣意的观慧佛,就是让引导众生从这种虚妄分别的名言里面?然后指出一条路,让众生趋向于圣道的修行这虽然是有漏的名言 识 ,但是它是顺利,顺利而不顺于世俗所以名言世世顺应世俗所供需,但是并不因为推求究竟是什么而得到了究竟而后成立那这个是到底是什么意识?并不因为推球究竟是什么得到了究竟而后成立这个大家可以看一下,这就是248页最后的那一段这种事世间的名言安立。 | ||
就如导师这里举科学家,他说就好像以为说地球是从太阳分出来的本来是没有生物到有生物到有人类这个是树的进化论。但是对于为什么有这种物质物质,那物质依什么而成立,追到追根究底的话,那到底又是什么什么关系或者是什么的情况他才出现?那这一些学问,如果这样子,我们追根究底的话,其实导师说一些学一切的学问,就难以成立所以其实回到上面阿拉伯数字一第三行的地方,导师说其实世间共许的这种约定俗成的知识,它只是我们交通或者是沟通的一种 | 就如导师这里举科学家,他说就好像以为说地球是从太阳分出来的本来是没有生物到有生物到有人类这个是树的进化论。但是对于为什么有这种物质物质,那物质依什么而成立,追到追根究底的话,那到底又是什么什么关系或者是什么的情况他才出现?那这一些学问,如果这样子,我们追根究底的话,其实导师说一些学一切的学问,就难以成立所以其实回到上面阿拉伯数字一第三行的地方,导师说其实世间共许的这种约定俗成的知识,它只是我们交通或者是沟通的一种 意 言,它并不代表,它是追追求到最究竟了而成立这样子的语词其实它里面还蕴含了很多矛盾性,所以我们就会看到所以虽然知道知识进步,有探求究竟的倾向,但总是以世间公认好志明,就是自己觉得自己发明,等等,或称为先天的那这一种独断不求究竟的基石而构成认识,成为行动那基本上普遍世间的学问都是如此。我们来看导师的举例,阿拉伯数字二的地方,还是说,就好像船,我们说船在大海里面,哪一个什么日期什么时间,东经几度?在纬度几度遇到危险假如我们在世界里面这一种约定俗成的名言。是如果我们不这样子安立的话?那要去营救,要去打击这些受受难的人,我们也没有办法知道他在位置在哪里,但是成立了这种名言 识 也不代表,这种名言 识 本身就是究竟的。为什么?因为从比如说你从从台湾那往往那个东东方看的话,东边看的话,那个是什么海?太平洋那如果是这个就是我们的东东边是太平洋,但是如果是你行船,在太平洋里面行船,那你看回来台湾的话,台湾就是在你的西方。所以位置其实是世俗约定俗成的一种名言,是它不代表它就是真理,那这一点的话导师给我们点出来,不过它有它的意义并不并不表示说,他一点意义都没有。为什么?假如没有这种名言,是的话,我们真的在海上遇到翟导师说你没有这样子的约定俗成的 意 言,那你也没有办法去救这一种受难的人那也很简单比如说我对我的父母非常的感恩,你说名言,诗都是假的,都是没有用的,那假如你不说出口的话,你父母的人到老子他都不知道,你真的那么感恩他好,我们看下一页,249页,导师又跟我们说那如哲学家推求假设宇宙的本源是物理,生理,心理多元化,就好像我们最近不是有研究说银河系,本来我们认为银河系就是最大,但是好像最近科学家有研究银河系以外还有很多个银河系或者是说原本说宇宙有一个黑洞,但是那个黑洞?现在也发现他不是最神秘的人那这一些就是哲学家或者科学家,他用这种推求假设的这种名言安立,做一些研究,一些考察,但是导师说并不是从看第二行,并不是从寻求就近而得到真实其实是从世间的现象的物理,生理还有心理经自己的设计精致看作宇宙本源推论为如此而已所以这些理论,这些学问,导师认为说,其实我们追根究底的话,其实他还是有他不究竟的地方,为什么?因为新的科学家,他不断不断超越过去的科学的研究成果,我们如此就可以证明了, | ||
我们来看第三,世俗的认,认识与行为都是这样本不易于推求得到究竟而成立。榕树是我栽的。确实,如果我讲那棵树是我栽的,大家都知道这棵树就是我栽的。但是导师说那到底什么是我并没有加以考试,那这个就是我们世俗的知识里面名言里面,有这样子的一个极限所以这些知识,不彻底含有相对的矛盾性,怎么说,比如说为什么说名言 | 我们来看第三,世俗的认,认识与行为都是这样本不易于推求得到究竟而成立。榕树是我栽的。确实,如果我讲那棵树是我栽的,大家都知道这棵树就是我栽的。但是导师说那到底什么是我并没有加以考试,那这个就是我们世俗的知识里面名言里面,有这样子的一个极限所以这些知识,不彻底含有相对的矛盾性,怎么说,比如说为什么说名言 识 这种 意 言的知识的安立,会有那个字,那种相对的矛盾性?比如说常常有人在问说先有蛋还是先有鸡?这个就是名言 识 本身,他就是有这样子的矛盾性。你如果是想求得,这只鸡它是从哪里来的话,你讲,但那就一定是对的但是你假如是追求这个蛋是从哪里来的,就变到他的,他的答案就变成是鸡的所以就是看你切入的角度是怎么样还有是你没有听过一句话说椰子和西瓜哪一个打在头,哪个比较痛?哪一种水果比较痛?他也是头痛,那也是也止痛,这个就是 意 言它本身,很容易让人家有这样子的错觉。所以我跟你讲,尤其是可能女生会比较容易对这种语文会比较敏感。 | ||
所以假如我们的同事或者我们的朋友是那种联想力很丰富的,你讲话要小心一点。对不然他会误会你在暗恋他,那就很麻烦了,那这一些就是 | 所以假如我们的同事或者我们的朋友是那种联想力很丰富的,你讲话要小心一点。对不然他会误会你在暗恋他,那就很麻烦了,那这一些就是 意 言,虽然它不是就近,但是我们在沟通当中还是要非常小心好,我们继续看第三个,第三行这不妨成为世间的知识众生一直在这样的心境中,以为是真实,其实是从来不曾达达到究竟的真实所以世间的知识我们的蕴曾经讲过这样子的一句话,世间的知识,我们再怎么研究,或者了解的再多再细,他不代表是佛法的智慧,为什么?因为这种姿势,这种尝试他不一定能启发对人生的一种起雾不一定对生老定死的一种心理,他不代表他会所以这一点的话,佛法来讲,真正要在 意 言,就是透过 意 言要带领我们到的目的,是最重要的,就是要让我们感悟这个人生,或者是对于生命的一种启示,这样子才有用那否则的话, 意 言我们懂得再多,那这个还是一个世俗的工具而已那当然,佛法里面安立的这种 意 言跟非佛法的当然还是有不同所以你看,如果不是佛法的话,这种事世间的知识,他所追求的东西都是外在的,比如说他追求科学的,宇宙的这个来源他也许也会去找这个银河系,或者是这些宇宙的东西那他们所追求的知识几乎很多都偏于追求外的,外面的,身外的东西但是这种身外的东西它是无有穷尽那假如我们都一味停留在那里的话,那是没有办法得到解脱的。所以蕴跟我们讲说,其实佛法安立的 意 言,他有一个最明显跟就是外外道有最明显的不同,其中一个就是佛法里面的文字,都教我们怎么往内的,他不会教我们往外的。 | ||
假如我们学习佛法过后,我们读了这种教理过后假如会自己不断往外求的,这个要注意一下。要注意一下。那这些文字都教我们怎么往内去找?当然往内去找的话,要方法要对。为什么?因为当然比起这一种往外求的,世间的,世俗的无欲,当然他比较高尚一点,但是这种高尚不代表他就就注意究竟为什么?因为比如说外道也有禅定也有神通?那这一些人他也是往内求,但是他往内求当中,他还是着迷于或者是执着于自己的那一种喜乐感受里面,那这样子的话,他这种我执是没有办法断除的所以佛法里面教我们往内求,那当然还要注意,就是我们所修行的是要解决自己根本的烦恼这个才是真正的要点好,再来。第二,顺利,胜义谛的光辉,胜义谛是究竟,真实的体验就是最究竟的了,体验到胜义谛的就是解脱的了。一世俗事而做侧求。就近自性的观察就是他到底是从哪一点哪一种原子电子而来这种它的自性是从何而来?观察它如何而有?这个就是我们之前有讲过的,我们现在目前所看到的这个事项这个果果从因生,它是由什么因缘而来的?比如说我现在心情不好,我们就不要说,心情不好就找一个管道去发泄,发泄完了那个就是心情就变得好,不一定,如果你发现错误的话,就是你的命根就断了的。有一些人发泄情绪就是就是他方法对呀,那他就会就会寻找自杀或者是这种道路,那我们知道了情绪不好,假如我们能观察这个情绪的自性那知道他是这个果是从何而来?那可能是说从某件事情对某个人而来的话,那我们就要从那里去反省到我们是基于这样子的理由而有情绪不好的话,那才有改变改善这个情绪的可能那假如我们不追根究底的话,那很难能够超越这样子的一个境界所以观察名为顺利顺意的观察。那蕴教我们三四个,四个观察的次第我们来看一下这个好像也不是很很常有人会这样子想的第一个圈圈的地方,从前后延续来观察,就观察什么是最先,最先是怎么生起,就是追到它的音是由什么而来? | 假如我们学习佛法过后,我们读了这种教理过后假如会自己不断往外求的,这个要注意一下。要注意一下。那这些文字都教我们怎么往内去找?当然往内去找的话,要方法要对。为什么?因为当然比起这一种往外求的,世间的,世俗的无欲,当然他比较高尚一点,但是这种高尚不代表他就就注意究竟为什么?因为比如说外道也有禅定也有神通?那这一些人他也是往内求,但是他往内求当中,他还是着迷于或者是执着于自己的那一种喜乐感受里面,那这样子的话,他这种我执是没有办法断除的所以佛法里面教我们往内求,那当然还要注意,就是我们所修行的是要解决自己根本的烦恼这个才是真正的要点好,再来。第二,顺利,胜义谛的光辉,胜义谛是究竟,真实的体验就是最究竟的了,体验到胜义谛的就是解脱的了。一世俗事而做侧求。就近自性的观察就是他到底是从哪一点哪一种原子电子而来这种它的自性是从何而来?观察它如何而有?这个就是我们之前有讲过的,我们现在目前所看到的这个事项这个果果从因生,它是由什么因缘而来的?比如说我现在心情不好,我们就不要说,心情不好就找一个管道去发泄,发泄完了那个就是心情就变得好,不一定,如果你发现错误的话,就是你的命根就断了的。有一些人发泄情绪就是就是他方法对呀,那他就会就会寻找自杀或者是这种道路,那我们知道了情绪不好,假如我们能观察这个情绪的自性那知道他是这个果是从何而来?那可能是说从某件事情对某个人而来的话,那我们就要从那里去反省到我们是基于这样子的理由而有情绪不好的话,那才有改变改善这个情绪的可能那假如我们不追根究底的话,那很难能够超越这样子的一个境界所以观察名为顺利顺意的观察。那蕴教我们三四个,四个观察的次第我们来看一下这个好像也不是很很常有人会这样子想的第一个圈圈的地方,从前后延续来观察,就观察什么是最先,最先是怎么生起,就是追到它的音是由什么而来? | ||
第75行: | 第176行: | ||
导师说这名为,上面的这四个圈圈,这种思维导师说这种就叫做寻求自性的反省,或者是,随顺胜义的观慧自性是自体,是本来如此,永远如此最小最大,最先或最后都是不变的了,但这并不预存成见,想像有个什么而只是打破砂锅问到底追求那究竟是什么,这虽然是名言事却是一反世俗知识的长途,而是顺利顺利的观察。所以我们会问,比如说我刚刚问大家,我桌子上那么多个色法,但全部都是地水火风那我想知道为什么它会有差别?现在我目前我们会有这样子的疑惑,打破砂锅问到底,但是虽然不知道答案,导师说这样子的疑惑也是说你胜义为什么?因为你想注意一个究竟,你想抓它,这个果是从何来?果从因生,每一个果都是四大,但是四大都是四大长让它形成的,但是为什么他们又有差别像?那如果他因缘消散过后,这个麦克风坏掉了拿去回收了,但是为什么新的因缘促成的话,它可以这种铁可以拿去熔化,塑胶可以拿去回收,它可以本来是麦克风的这种材料,它可以因缘改变过后,它变成一个马桶,有可能吗?有所以任何物质它本身有它的共通性,但是这种通信假如我们追根究底,它没有一个答案的话,暂时也没关系,这种疑惑是正常,只是说我们到最后我们会承认它其实只有因缘,因缘聚集的话,它产生,因缘消散的话,它消失。就这样子。那比如说佛教里面我看讲完这最后第二,阿拉伯数字二的地方我再来跟大家讲一些别的东西阿拉伯数字二的地方,世俗的事项,经论很多而生义观就是闻思修专为观察自性而深入就近闻思修的次第他是他是要让我们观察自性,为什么?因为佛法教我们的毗婆舍那观,就是观察志向,还有共享这两种就是观察自性。 | 导师说这名为,上面的这四个圈圈,这种思维导师说这种就叫做寻求自性的反省,或者是,随顺胜义的观慧自性是自体,是本来如此,永远如此最小最大,最先或最后都是不变的了,但这并不预存成见,想像有个什么而只是打破砂锅问到底追求那究竟是什么,这虽然是名言事却是一反世俗知识的长途,而是顺利顺利的观察。所以我们会问,比如说我刚刚问大家,我桌子上那么多个色法,但全部都是地水火风那我想知道为什么它会有差别?现在我目前我们会有这样子的疑惑,打破砂锅问到底,但是虽然不知道答案,导师说这样子的疑惑也是说你胜义为什么?因为你想注意一个究竟,你想抓它,这个果是从何来?果从因生,每一个果都是四大,但是四大都是四大长让它形成的,但是为什么他们又有差别像?那如果他因缘消散过后,这个麦克风坏掉了拿去回收了,但是为什么新的因缘促成的话,它可以这种铁可以拿去熔化,塑胶可以拿去回收,它可以本来是麦克风的这种材料,它可以因缘改变过后,它变成一个马桶,有可能吗?有所以任何物质它本身有它的共通性,但是这种通信假如我们追根究底,它没有一个答案的话,暂时也没关系,这种疑惑是正常,只是说我们到最后我们会承认它其实只有因缘,因缘聚集的话,它产生,因缘消散的话,它消失。就这样子。那比如说佛教里面我看讲完这最后第二,阿拉伯数字二的地方我再来跟大家讲一些别的东西阿拉伯数字二的地方,世俗的事项,经论很多而生义观就是闻思修专为观察自性而深入就近闻思修的次第他是他是要让我们观察自性,为什么?因为佛法教我们的毗婆舍那观,就是观察志向,还有共享这两种就是观察自性。 | ||
而深入就近究竟就是空性这才能彻底破除众生的根本我执,通达世间的真相那么佛法里面讲的世俗的这种 | 而深入就近究竟就是空性这才能彻底破除众生的根本我执,通达世间的真相那么佛法里面讲的世俗的这种 意 言有它的一个很非常深的意义我举一个例子比如说佛教里面讲有一句话叫做诸行无常,有听过吗?这种一个一个中文字,诸行无常,请问是属于名言 识 吗?名言的安安是世俗,我们都能够看得懂的文字,都能看得懂的文字,那这些就叫做名言安立。那佛教里面安立的这种名言,它有一个意义,他不是要我们只是增加了了解这个名相而已。所以佛教里面讲了这个道理过后,佛教里面他从来不会叫我们说,你懂了这个,那你就下次上课就不用来了,因为你懂了,佛法里面从来不会这样教我们。就是假如我们只是了解知识的话,这个不成为佛法最终的目的,但是了解知识却是佛法的第一步,就是你对这个名词这个语词佛法里面所施设的这种语词,你要知道它的含义。请问大家佛法里面的名相多吗?多到有一些人好像快要受不了?如果你是初学的,其实,很正常每个人都有这样子的经历,那也许你们会觉得说,怎么后跟院长或者是什么某某法师怎么好像滔滔不绝,什么名相都可以,好像理解,你不晓得人家是后管院长,已经出家修行20几年,你们学过有多久?有20几年的,举手看看没有。对呀,你看人家是那么多年了才有这样子的一个一个识度那假如我们没有的话,我们其实心不用那么急,佛法里面就是有这样子的一个特质,就是佛法大海。 | ||
所以他就名相也很多留下来的法宝很多,不过这些名相其实只要我们多看几次,自然就会记下来,不用刻意去背。像我们在佛学院考试,凡是考过试的,通常我都会忘记,反正没有考试的我们都记起来。所以我喜欢我喜欢考的试。是 open ,然后是考申论题,我喜欢那一种考试,那我每一次考那一种试都很高分,因为那些是考那一些方法,他是不用死背的,它是靠理解的。比如说我们比如说对于佛教里面讲的诸行无常,我们就会想到说,他就是三法印的第一个,三法印的第一个诸行无常,那这个是我们学佛或者是了解佛法里面名词的第一个步骤不管我们觉得他多难,其实那一个都是次要,重要的就是我们想不想去了解它。假如想去了解他的话,我们慢慢了解,其实他也不难比如说诸行,什么叫做诸行无常,什么叫无常,那合起来就叫诸行无常,诸行就叫有为法,这种行?就叫有违法。那什么东西是称为有违法?请问大家什么东西称为有违法?什么叫做有违法?所有一些现象的法包含涅槃吗?所以你说包含一句吧。有没有再简单的解释?有违法,五蕴无违法以外的。那这个这个说法也很好,因为他只有有为跟无为两个,这个答案好像也是很大的范围, | 所以他就名相也很多留下来的法宝很多,不过这些名相其实只要我们多看几次,自然就会记下来,不用刻意去背。像我们在佛学院考试,凡是考过试的,通常我都会忘记,反正没有考试的我们都记起来。所以我喜欢我喜欢考的试。是 open ,然后是考申论题,我喜欢那一种考试,那我每一次考那一种试都很高分,因为那些是考那一些方法,他是不用死背的,它是靠理解的。比如说我们比如说对于佛教里面讲的诸行无常,我们就会想到说,他就是三法印的第一个,三法印的第一个诸行无常,那这个是我们学佛或者是了解佛法里面名词的第一个步骤不管我们觉得他多难,其实那一个都是次要,重要的就是我们想不想去了解它。假如想去了解他的话,我们慢慢了解,其实他也不难比如说诸行,什么叫做诸行无常,什么叫无常,那合起来就叫诸行无常,诸行就叫有为法,这种行?就叫有违法。那什么东西是称为有违法?请问大家什么东西称为有违法?什么叫做有违法?所有一些现象的法包含涅槃吗?所以你说包含一句吧。有没有再简单的解释?有违法,五蕴无违法以外的。那这个这个说法也很好,因为他只有有为跟无为两个,这个答案好像也是很大的范围, | ||
第97行: | 第198行: | ||
因为佛讲转法轮,本来就是只有法律的,什么都不可以。所谓可以用轮来形容的,可以用轮来形容那佛讲请转法轮,这个法轮阿比达摩的形容是说,比如说我在这里讲课,或者是我们院长讲,大致都是这种,算是转法轮,对。蕴,可能是,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你们出了这个门可能就忘掉了,但是我们要讲一堂课,你看,你去看院长的讲义,还是你看,我们的讲义写得好满,比你们抄笔记的东西还抄的满,我们看很多遍,你知道吗?所以要看很多遍不懂的还要赶快去找人家讨论查资料,这样子的准备。所以其实我们要讲课的内容有时我们很早就已经输到我们的脑海里面去。那佛讲法轮?它不是说你有这样子的一场红场弘法,或者是有什么的一个表演,这样子的佛法的表演就叫做大转法轮,在古代从来不这样子形容的。阿比达摩论是讲真正的转法轮是我讲的法,比如说我讲无常这个道理你们能够信受,你们能够应用,那就是我把无常的反转到你们的心里面去,这个才叫做转法轮,如果我讲了无常,你们不接受,你们说是不乱掰的,这个没有转成功,我只有转我自己,没有转到你们心里,那这个不叫做转法轮,所以真正转法轮是自己。所以现在有有一些人用白话的东西很容易。记下来,他说学习佛法,要先用佛法感动自己,才能够把自己的经验去感动别人。你没有听过这句话吗?就是你假如佛法本身不能够让自己感动的话,或者在自己的生命里面,已经形成转化为智慧的这一种效用的话,你说你讲出来的话能够让人家提升多少?好像不太可能。好像不太可能比如说你没有昏沉,你没有对治昏沉的经验,或者是说你没有对峙过调取的经验,你怎么教导人家学习的时候避免这种调几跟昏沉你根本没有经验可以讲,你都是照着书本讲而已那个书本的东西是佛的东西?或者是圣者的东西。所以这些的话,我们学习佛法的人,这个很重要,就是我们如何把这种知识?透过检验过后,把这种知识转化成自己自己的智慧,假如我们转成功,这些东西是不会忘记的。而且这些东西不一定就是书本里面有的,比如说六祖慧能大师,请问他背了什么经?他有背金刚经吗?他听到而已他不是背的,你们不要骗我,他是听到而已, | 因为佛讲转法轮,本来就是只有法律的,什么都不可以。所谓可以用轮来形容的,可以用轮来形容那佛讲请转法轮,这个法轮阿比达摩的形容是说,比如说我在这里讲课,或者是我们院长讲,大致都是这种,算是转法轮,对。蕴,可能是,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你们出了这个门可能就忘掉了,但是我们要讲一堂课,你看,你去看院长的讲义,还是你看,我们的讲义写得好满,比你们抄笔记的东西还抄的满,我们看很多遍,你知道吗?所以要看很多遍不懂的还要赶快去找人家讨论查资料,这样子的准备。所以其实我们要讲课的内容有时我们很早就已经输到我们的脑海里面去。那佛讲法轮?它不是说你有这样子的一场红场弘法,或者是有什么的一个表演,这样子的佛法的表演就叫做大转法轮,在古代从来不这样子形容的。阿比达摩论是讲真正的转法轮是我讲的法,比如说我讲无常这个道理你们能够信受,你们能够应用,那就是我把无常的反转到你们的心里面去,这个才叫做转法轮,如果我讲了无常,你们不接受,你们说是不乱掰的,这个没有转成功,我只有转我自己,没有转到你们心里,那这个不叫做转法轮,所以真正转法轮是自己。所以现在有有一些人用白话的东西很容易。记下来,他说学习佛法,要先用佛法感动自己,才能够把自己的经验去感动别人。你没有听过这句话吗?就是你假如佛法本身不能够让自己感动的话,或者在自己的生命里面,已经形成转化为智慧的这一种效用的话,你说你讲出来的话能够让人家提升多少?好像不太可能。好像不太可能比如说你没有昏沉,你没有对治昏沉的经验,或者是说你没有对峙过调取的经验,你怎么教导人家学习的时候避免这种调几跟昏沉你根本没有经验可以讲,你都是照着书本讲而已那个书本的东西是佛的东西?或者是圣者的东西。所以这些的话,我们学习佛法的人,这个很重要,就是我们如何把这种知识?透过检验过后,把这种知识转化成自己自己的智慧,假如我们转成功,这些东西是不会忘记的。而且这些东西不一定就是书本里面有的,比如说六祖慧能大师,请问他背了什么经?他有背金刚经吗?他听到而已他不是背的,你们不要骗我,他是听到而已, | ||
因为传记记载六祖慧能就是不认识字的人,因为他是那个财富,这是他是打柴的,所以你看他怎么在他内心里面听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样子的一句话,会启发他对于这种真理的体悟。这种开发他的智慧,就是说很多这一种道理,现在是变成文字,所以我们才要透过这样子的一个一个次第说先了解知识。实际上古代很多乃至没有修学佛,没有不认识字的人,其实他不一定要他的资质,就不一定是文字了,可能是 | 因为传记记载六祖慧能就是不认识字的人,因为他是那个财富,这是他是打柴的,所以你看他怎么在他内心里面听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样子的一句话,会启发他对于这种真理的体悟。这种开发他的智慧,就是说很多这一种道理,现在是变成文字,所以我们才要透过这样子的一个一个次第说先了解知识。实际上古代很多乃至没有修学佛,没有不认识字的人,其实他不一定要他的资质,就不一定是文字了,可能是 意 言概念,听到声音,或者是看到现象,这个也是一个了解知识的过程它不一定是文字的,所以你只要有你只要能够了解他的他紫色的含义的话,你听声音,或者是你听音乐这个声音能紫色的这个含义,假如你懂的话,你应验他,你相信他,然后你转化为自己的智慧,一样能够得解脱所以不不认识字的人,或者是懂得不是很多的人,不代表他就没有办法解脱的,有时反而,吃得多的人假如他在这边消化不良的话,反而比那些那些老实念佛的人还差,还糟糕。为什么?因为这些知识变成他自己的一些什么什么障碍?贡高我慢,或者是,跟别人起分别,那你看反而本来就是很好的佛的开示,但是假如我们不懂得它的含义的话 | ||
,那就成为自己学习的绊脚石,那就很很可惜所以我们在学习的过程里面,这一些重点,希望大家要记下。那最后一个就是转化过后,我们了解佛法转化过后,要知道它的一个什么,还要知道它整体佛法有它的一个,是地心,就是不叫吃地心了,叫什么?我们对于佛法了解过后,我们要自己要懂得管理这些知识,管理管理,管理它,管理这种知识,每一个人有每一个人的管理方式的,有一些人,你跟他讲37道品,37个他就晕倒了,他不起来,37个,你跟跟他讲阿弥陀佛一句话,他高兴得不得了。我跟你讲你跟他讲37个号他记不起来,所以每一个人的管理的方式不同,他会应激因根基不同,所以他会不同。那假如我们懂得管理自己所了解的这种知识,这些佛法的知识的概念?那我们就懂得佛法,其实它是有次第的。还有有系统,那假如我们在了解佛法的过程里面,比如说非常好的书,像陈博知道他是非常有次第,而且把佛法的这种知识管理的深浅有次第,那如此的话,这本书就是非常有代表性的一个有次第跟有系统的一本书这种知识非常的,重要。对学佛来讲,为什么假如我们没有对于佛佛法的知识这种管理? | ,那就成为自己学习的绊脚石,那就很很可惜所以我们在学习的过程里面,这一些重点,希望大家要记下。那最后一个就是转化过后,我们了解佛法转化过后,要知道它的一个什么,还要知道它整体佛法有它的一个,是地心,就是不叫吃地心了,叫什么?我们对于佛法了解过后,我们要自己要懂得管理这些知识,管理管理,管理它,管理这种知识,每一个人有每一个人的管理方式的,有一些人,你跟他讲37道品,37个他就晕倒了,他不起来,37个,你跟跟他讲阿弥陀佛一句话,他高兴得不得了。我跟你讲你跟他讲37个号他记不起来,所以每一个人的管理的方式不同,他会应激因根基不同,所以他会不同。那假如我们懂得管理自己所了解的这种知识,这些佛法的知识的概念?那我们就懂得佛法,其实它是有次第的。还有有系统,那假如我们在了解佛法的过程里面,比如说非常好的书,像陈博知道他是非常有次第,而且把佛法的这种知识管理的深浅有次第,那如此的话,这本书就是非常有代表性的一个有次第跟有系统的一本书这种知识非常的,重要。对学佛来讲,为什么假如我们没有对于佛佛法的知识这种管理? | ||
第115行: | 第216行: | ||
假如没有这样子的境界,我们是不可能希望分别的所以望分别的时候,直觉这样子的境是实在的,这似乎是字体如此,以分别心等无关这不只是妄分别的错觉,所以就是这种心,这种分别心的错觉,在凡夫的心境中,那个境像也确实是如此而不会改变,那这是错误的根本来源,是不合实际的。这句话很重要。那什么叫做错误的根本来源?就是你以为这些这些望分别的近是不变的,是真实的那如此的话是我们以为无自性的东西有自性无常的东西有偿,这个是最根本错误的根源为什么?蕴接下去说,如认识道德确实是实在的,是自己如此的,那与经验的事实全部相合。这句话怎么解?我的理解给你们参考一下,就是我们跟对境所认识到的,比如说我认识到的,这个芒果真的是甜的,那是一种真实的感受,是实在的,是字体如此的。那你说这个甜的是真的吗?确实是甜的吗?假如我哪一个榴莲来,你就会讲说这个芒果没有榴莲的甜,所以田本身这个概念,它是你当下这个境里面,你以为它就是最甜或者是最香,那我们只以为实在,实际上如果你跟别的东西比的话,它就不是,那当然最根本佛法里面讲的因果的事理或者是经验的事理更加的透彻。怎么讲?比如说这个甜本身它是因缘而有的如果芒果还没成熟的话,它就不会甜的,它是酸的?所以它本身这种甜性它也是无常无我性,你认为这个甜是实在是自己而有的,那就不对了,如果它水分缺少一点,这个芒果是不会甜的所以它是因缘合成,它是无有常性的所以导师说,也就是世俗,还有世间的一切都不能成立假如我们认为这,所认识到的都是不变实在的话,那是出世间的法就不能成立。 | 假如没有这样子的境界,我们是不可能希望分别的所以望分别的时候,直觉这样子的境是实在的,这似乎是字体如此,以分别心等无关这不只是妄分别的错觉,所以就是这种心,这种分别心的错觉,在凡夫的心境中,那个境像也确实是如此而不会改变,那这是错误的根本来源,是不合实际的。这句话很重要。那什么叫做错误的根本来源?就是你以为这些这些望分别的近是不变的,是真实的那如此的话是我们以为无自性的东西有自性无常的东西有偿,这个是最根本错误的根源为什么?蕴接下去说,如认识道德确实是实在的,是自己如此的,那与经验的事实全部相合。这句话怎么解?我的理解给你们参考一下,就是我们跟对境所认识到的,比如说我认识到的,这个芒果真的是甜的,那是一种真实的感受,是实在的,是字体如此的。那你说这个甜的是真的吗?确实是甜的吗?假如我哪一个榴莲来,你就会讲说这个芒果没有榴莲的甜,所以田本身这个概念,它是你当下这个境里面,你以为它就是最甜或者是最香,那我们只以为实在,实际上如果你跟别的东西比的话,它就不是,那当然最根本佛法里面讲的因果的事理或者是经验的事理更加的透彻。怎么讲?比如说这个甜本身它是因缘而有的如果芒果还没成熟的话,它就不会甜的,它是酸的?所以它本身这种甜性它也是无常无我性,你认为这个甜是实在是自己而有的,那就不对了,如果它水分缺少一点,这个芒果是不会甜的所以它是因缘合成,它是无有常性的所以导师说,也就是世俗,还有世间的一切都不能成立假如我们认为这,所认识到的都是不变实在的话,那是出世间的法就不能成立。 | ||
为什么?因为佛其实就是这一些矛盾下而成立,开示这个真理出来所以佛指出世间的真相是什么?他的真相就是无常,苦跟无我。那从这一些真相里面透视到,假如我们能够超越这一种无常,苦,无我的这种现象,知道他是虚妄分别,那不再执着有一个我我所见的无明的话,那我们就能够解脱生死和继续前往佛道,我们接下来看。那并不如此,而且我们还是看2五识页倒数第三行。那并不如此。而现为如此的戏论分别心,分别心或者号名言 | 为什么?因为佛其实就是这一些矛盾下而成立,开示这个真理出来所以佛指出世间的真相是什么?他的真相就是无常,苦跟无我。那从这一些真相里面透视到,假如我们能够超越这一种无常,苦,无我的这种现象,知道他是虚妄分别,那不再执着有一个我我所见的无明的话,那我们就能够解脱生死和继续前往佛道,我们接下来看。那并不如此,而且我们还是看2五识页倒数第三行。那并不如此。而现为如此的戏论分别心,分别心或者号名言 识 ,所以分别心就是名言 识 是不能知道它是错误的所以分别心就是名言 识 一般凡夫的名言 识 ,都是不会认为它是错误跟不究竟的,那这种其实就是分别心如以寻求自性的真理观察层层普及,要他还出就近的角落,就显出其无有私心的面貌出来了。那其实,我们怎么追究它是无有实性?我们可以看一下这个,虽然无常无明,它是我们生死的根本,它其实它也是无有实性。 | ||
我们来看一下角度26角度26刮胡一杂含经,我们看画线的地方第三行,第二行后面圆眼,圆眼色生不正,思为生与痴就是我们眼对境的时候,假如我们产生不正思维,就是不如理作意的话,那我们应该要知道他是这种不正思维,是源于无明,是源于吃的愿意吃那吃,你看那个画线的后面,生于痴比痴者是无明有看到所以吃就是无明了。那假如有无明处的话,我们对于跟进跟缘境的时候,假如我们产生无明处,我们就会不如理作意,不如你作为的话,我们就会产生什么奢求欲,名为爱。那有无明处而产生欲求就成为爱。爱所作就名为业如是比丘。不正思为因无明。无明因为爱,爱因为夜夜因为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所以一般我们讲说不正思维,它的原因是因为无明。那无明?不正思维是阴不正思为因,无明无明因为爱,他的原他的那个源头了,他一直这样找为源头,那真正源头是因为我们有这个果报体,言而彼此胜义,那有这个果报体的话,我们这样子的业力就不得不让我们跟进跟跟进的一种接触,有接触的话,假如我们还有无明处,那自然这种爱就会不断的延伸所以一般我们佛法里面教我们要守护六根,实际上守护六根并不是叫我们把眼睛关起来,耳朵塞起来这样守护六根或者你整天关在家里软禁,叫守护六根那真正的守护六根?是要从正思维开示,就是从我们的思维模式去开示学习,那我们才有办法真正地守护六根。为什么?因为你有伦理思维的话,你有如理作意的话,那我们眼睛对到射程的时候才不会塌,误认为它是长的,它是热的假如我们有这样子的思维,那我们就会明处,明处的话就不会产生苦爱那种出来那假如你无明处,那就会产生这一种痛苦出来好,我们回到导师的本文最后一行。2五识最后一行。一切法无自性,那就是一切法的真相请看最后一页251页后面刮胡,将无知的物质为有自性,这是最根本的理论,这是最根本的戏论所以下面有一个小的表,理论是最根本的了那有戏论的话,那我们就会产生妄分别。妄分别又称为什么名言?是妄分别称为名为是。那有望分别的话,那我们就因为无明处,那当然也就是有不正思维,不正思维又产生无明,无明,就让我们继续轮回造业,而有这样子的话题好。第三,戏论一,空灭易于寻求自性不可得的空间。那假如我们如此能够不断休息的话,这种空观能够引导我们断灭戏论。 | 我们来看一下角度26角度26刮胡一杂含经,我们看画线的地方第三行,第二行后面圆眼,圆眼色生不正,思为生与痴就是我们眼对境的时候,假如我们产生不正思维,就是不如理作意的话,那我们应该要知道他是这种不正思维,是源于无明,是源于吃的愿意吃那吃,你看那个画线的后面,生于痴比痴者是无明有看到所以吃就是无明了。那假如有无明处的话,我们对于跟进跟缘境的时候,假如我们产生无明处,我们就会不如理作意,不如你作为的话,我们就会产生什么奢求欲,名为爱。那有无明处而产生欲求就成为爱。爱所作就名为业如是比丘。不正思为因无明。无明因为爱,爱因为夜夜因为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所以一般我们讲说不正思维,它的原因是因为无明。那无明?不正思维是阴不正思为因,无明无明因为爱,他的原他的那个源头了,他一直这样找为源头,那真正源头是因为我们有这个果报体,言而彼此胜义,那有这个果报体的话,我们这样子的业力就不得不让我们跟进跟跟进的一种接触,有接触的话,假如我们还有无明处,那自然这种爱就会不断的延伸所以一般我们佛法里面教我们要守护六根,实际上守护六根并不是叫我们把眼睛关起来,耳朵塞起来这样守护六根或者你整天关在家里软禁,叫守护六根那真正的守护六根?是要从正思维开示,就是从我们的思维模式去开示学习,那我们才有办法真正地守护六根。为什么?因为你有伦理思维的话,你有如理作意的话,那我们眼睛对到射程的时候才不会塌,误认为它是长的,它是热的假如我们有这样子的思维,那我们就会明处,明处的话就不会产生苦爱那种出来那假如你无明处,那就会产生这一种痛苦出来好,我们回到导师的本文最后一行。2五识最后一行。一切法无自性,那就是一切法的真相请看最后一页251页后面刮胡,将无知的物质为有自性,这是最根本的理论,这是最根本的戏论所以下面有一个小的表,理论是最根本的了那有戏论的话,那我们就会产生妄分别。妄分别又称为什么名言?是妄分别称为名为是。那有望分别的话,那我们就因为无明处,那当然也就是有不正思维,不正思维又产生无明,无明,就让我们继续轮回造业,而有这样子的话题好。第三,戏论一,空灭易于寻求自性不可得的空间。那假如我们如此能够不断休息的话,这种空观能够引导我们断灭戏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