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2021-06-27 答疑:修订间差异

删除529字节 、​ 2023年8月16日 (星期三)
无编辑摘要
无编辑摘要
标签已被回退 可视化编辑
无编辑摘要
标签已被回退 可视化编辑
第1行: 第1行:
[[Category:中道国际读书会历次答疑总览]]
[[Category:中道国际读书会历次答疑总览]]
  解深密经 -1
 解深密经-1




第69行: 第69行:




阿陀那识,异名,另外一个名称,但是意义不大一样,同一东西,从不同角度切入,名称不大一样,要表达的意思也不大一样,但它认为是同一个东西,比如说,师父可以有不同身份,你们称我师父,但我在其他场合,一样啦,法师,师父一样啦,比如说在学校,学生可能叫我教授或什么,因为他们没有师父这个概念,他认为我穿得怪怪的而已,你没跟他解释,反正印度人也穿长的,他也没有那个概念,以前还是学生时,在这边是老师,在学校是学生,同一个人,不同场合切入不一样,所以它叫一切种子识,叫阿陀那,叫阿赖耶,同一个东西,意思不大一样,后面会讲。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依三性三无性成立大乘空义,这个上次唯识学概论有稍微讲了一下,现在要细讲,所以你会发现《解深密经》讲到头来 ,你会觉得 ,师父在唯识学概论很多观念都谈过,只是这里谈得更细 所以在师父教你们唯识的时候,有一个用意,就是一步一步把你们诱导进来,一步一步让你们从最简单的,概念一样,但是深浅度不同,一步一步地越来越深,越来越复杂,这样的话,你就容易 好像比如以前我们当兵射击时,同样拿一支枪,没有换枪,他先教你射25公尺,不会一次叫你射300公尺,他先教你射25公尺,教你所有动作,然后教你射25公尺,25公尺可以了,换50公尺,所有动作都一样,难度增加了,50公尺可以了,后来变射300公尺 你知道那个三百公尺,我手画的这么大一个靶,很大吧,你想说,这个瞎了都可以射得到,这么大一个,在三百公尺远就只有这样而已,你稍微近视一点都看不到,问题是你拿的同样一支枪,射击方法什么都一样,难度不同,深浅度不同 师父教唯识也是一样,同样是唯识,也一样是阿赖耶,三性三无性都一样,但是后面会越来越深,讲得会越来越复杂
  阿陀那识,异名,同一东西,从不同角度切入,名称不大一样,要表达的意思也不大一样,但它认为是同一个东西。比如说,师父可以有不同身份,你们称我师父,但我在其他场合,比如说在学校,学生可能叫我教授或什么,因为他们没有师父这个概念,他认为我穿得怪怪的而已,你没跟他解释,反正印度人也穿长的,他也没有那个概念。所以它叫一切种子识,叫阿陀那,叫阿赖耶,同一个东西,意思不大一样。
 
4)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 依三性三无性成立大乘空义''' ,这个上次 唯识学概论 有稍微讲了一下,现在要细讲,所以你会发现《解深密经》讲到头来,师父在唯识学概论很多观念都谈过,只是这里谈得更细 所以在师父教你们唯识的时候,有一个用意,就是一步一步把你们诱导进来,一步一步让你们从最简单的,概念一样,但是深浅度不同,一步一步地越来越深,越来越复杂,这样的话,你就容易 理解。 好像比如以前我们当兵射击时,同样拿一支枪,没有换枪,他先教你射25公尺,不会一次叫你射300公尺,他先教你射25公尺,教你所有动作,然后教你射25公尺,25公尺可以了,换50公尺,所有动作都一样,难度增加了,50公尺可以了,后来变射300公尺 你知道那个三百公尺,我手画的这么大一个靶,很大吧,你想说,这个瞎了都可以射得到,这么大一个,在三百公尺远就只有这样而已,你稍微近视一点都看不到,问题是你拿的同样一支枪,射击方法什么都一样,难度不同,深浅度不同 师父教唯识也是一样,同样是唯识,也一样是 阿赖耶,三性三无性都一样,但是后面会越来越深,讲得会越来越复杂


 问:《解深密经》这里面会谈到,相分,见分,自证分,证自证分?
 问:《解深密经》这里面会谈到,相分,见分,自证分,证自证分?


 师父:没谈到那些。
 师父:没谈到那些。 问:那是印度祖师大德后来,想要详细描述......? 可以这样讲,安、难、陈、护一二三四,他们想描述,解释这些经在讲什么,所以又弄了一套更复杂的理论。 问:所以在《瑜伽师地论》也没提? )我印象中是还没提到这些,《瑜伽师地论》和《解深密经》,都是很初期的唯识学,像《解深密经》根本没讲八识,只讲六转识和一个阿赖耶,这样而已。
 
问:那是印度祖师大德后来,想要详细描述......?
 
师父: 可以这样讲,安、难、陈、护一二三四,他们想描述,解释这些经在讲什么,所以又弄了一套更复杂的理论。
 
问:所以在《瑜伽师地论》也没提?


师父:我印象中是还没提到这些,《瑜伽师地论》和《解深密经》,都是很初期的唯识学,像《解深密经》根本没讲八识,只讲六转识和一个阿赖耶,这样而已。


 问:《解深密经》是属于唯识里面的是吧?
 问:《解深密经》是属于唯识里面的是吧?
第91行: 第85行:
 问:它是最前还是最后?
 问:它是最前还是最后?


 师父:它 最前,最初, 是最早的唯识经典,提出八个识是在它之后 老实说,就历史思想我不敢这样讲,我只能说在这里面它没讲到八个识,只讲阿赖耶和前六转识,是不是当初同时已经有其他的在讲八识 有可能,但是我不知道,就现在我们能找到的经典论典的话,应该是这样子,从六到七,然后到八。
 师父:它是最早的唯识经典,提出八个识是在它之后 老实说,就历史思想我不敢这样讲,我只能说在这里面它没讲到八个识,只讲阿赖耶和前六转识,是不是当初同时已经有其他的在讲八识 有可能,但是我不知道,就现在我们能找到的经典论典的话,应该是这样子,从六到七,然后到八。


 问:讲八个识应该是到《瑜伽师地论》才有?
 问:讲八个识应该是到《瑜伽师地论》才有?
第101行: 第95行:
 师父:也不能这样讲,学般若学中观的,绝不会说他学的是国中的。
 师父:也不能这样讲,学般若学中观的,绝不会说他学的是国中的。


问:我的问题是进入到第四点,依三性三无性成立大乘空义,大乘空义指的是不是般若?


 师父: 我等下会讲, 这个后面我都会讲,都会解释清楚,这四个是《解深密经》里会谈的重点,三性三无性绝对是重点。
问:第四点——依三性三无性成立大乘空义,大乘空义指的是不是般若?
 
 师父:这个后面我都会讲,都会解释清楚,这四个是《解深密经》里会谈的重点,三性三无性绝对是重点。
 
 

'''3、经名,'''


'''Saṁdhi-nirmocana sūtra《解深密 》 (相续解脱)'''


  
3 、经
'''Saṁdhi: 结, 连结 甚深意= 密意;甚深意: 般若 中佛说 一切法空'''


Saṁdhi-nirmocana sūtra《 解深 密经》 (相续解脱)
'''nirmocana、解开 ,解说 ;解说般若经中佛说甚 意=一切法空'''


Saṁdhi: 结, 连结、 甚深意= 密意;甚深意: 般若经中佛说,一切法空


nirmocana: 解、解开  ,解 说 ; 说般若经中佛说甚深意=一切法空
这个有点长,叫作Samdhi-nirmocana ,sutra,sutra是经,Samdhi-nirmocana,sutra,这个这么长,我们再怎么念都不会像,一定要叫印度人来念,印度人讲英文每一字都卷舌,有时印度人打电话来,我一个头两个大。有时候看梵文字,比如说r,r下面有个点,r如果下面一点要怎么念?卷舌,对,要卷舌,加个i,下面点的很多,印度人喜欢卷舌,是因为他们的文字里有很多卷舌,所以不要怪他们。Samdhinirmocana,Sutra,sutra是经 翻成《 深密经》或相续 脱。


  这个有点长,叫作,Samdhi-nirmocana,sutra,sutra是经,Samdhi-nirmocana,sutra,这个这么长,我们再怎么念都不会像,一定要叫印度人来念,印度人讲英文绝对不会像的,印度人讲英文每一字都卷舌,有时印度人打电话来,我一个头两个大,有时候看梵文字,比如说r,r下面有个点,这是什么,谁知道,r如果下面一点要怎么念,卷舌,对,要卷舌,加个i,下面点的很多,印度人喜欢卷舌,是因为他们的文字里有很多卷舌,所以不要怪他们,Samdhinirmocana,Sutra,sutra是经,翻成《解深密经》或相续解脱, 你看这个名字,奇怪,一个翻解深密,一个叫相续解脱,两个好像没什么关系 不要被中文字给搞混,所以有时候不能光看中文,这两个,一个叫解深密,一个叫相续解脱 我问你,如果你照中文,解深密跟相续解脱有没有什么关系 没看出来有什么关系,不懂的话以为是两部经,一部是《解深密经》,一部是相续解脱经,结果它是同一部经 维摩诘经有没有听过,又叫净名经,另外维摩诘经又翻为毘盆迦罗经,你要看到维摩诘经可能知道这是什么,你要看到毘盆迦罗经,这什么东西 两个都是直译,但是译得真是天差地别 这个也是一样,你以为没关系,其实两个解释都对,指的都是同一部经
 你看这个名字,奇怪,一个翻''' 解深密''' ,一个叫''' 相续解脱''' ,两个好像没什么关系 不要被中文字给搞混,所以有时候不能光看中文,这两个,一个叫解深密,一个叫相续解脱 我问你,如果你照中文,解深密跟相续解脱有没有什么关系 没看出来有什么关系,不懂的话以为是两部经,一部是《解深密经》,一部是 相续解脱经 ,结果它是同一部经 。《 维摩诘经 有没有听过,又叫 净名经 ,另外 维摩诘经 又翻为 毘盆迦罗经 ,你要看到 维摩诘经 可能知道这是什么,你要看到 毘盆迦罗经 ,这什么东西 两个都是直译,但是译得真是天差地别 这个也是一样,你以为没关系,其实两个解释都对,指的都是同一部经


 因为samdhi,是连结结合的意思,记得师父讲sam吗,sam不是聚集吗 ,,可以猜得出来, 所以这里的结跟连结,跟yoga又不太一样,这里的结跟连结,它不是连在一起而已,它是有打结的意思,打结之后弄成一团,或是东西弄 在一起, 连结在一起,它不是东西跟东西连结而已,不是connection,是mix ,it,up,对, 不是连接在一起而已,是整个扭在一起,转在一起,两团把它弄在一起,这样子的结,打结打到最后,一拉,里面到底A这条B这条已经弄得拉不开了,它有这样的意思 从中把它引申成甚深意,等于“密” 这里的密,不是我私底下跟你讲什么,是很难懂的意思 ,我问你,两个东西弄在一起了,你要解开容易吗,两团已经整个团在一起,像毛线球一样搞在一起,你要拉出来容易吗,很难,所以它的引申意变成一种甚深意,有时又叫密意,这里的密意跟密教的密不太一样,不是secret(秘密),不是我偷偷跟你讲什么,是很深,很难懂,所以这里的结是甚深密意
 因为samdhi,是连结 结合的意思,记得师父讲sam吗,sam不是聚集吗 所以这里的结跟连结,跟yoga又不太一样,这里的结跟连结,它不是连在一起而已,它是有打结的意思,打结之后弄成一团,或是东西弄连结在一起,它不是东西跟东西连结而已,不是connection,是mix it up。 不是连接在一起而已,是整个扭在一起,转在一起,两团 东西 把它弄在一起,这样子的结,打结打到最后,一拉,里面到底A这条B这条已经弄得拉不开了,它有这样的意思 从中把它引申成甚深意,等于“密” 这里的密,不是我私底下跟你讲什么,是很难懂的意思。


  所以甚深意指般若经中佛说的甚深意 就是 切法空 这里的深意是指般若 里的 切法空 ,一 切法空容不 容易 懂,我刚才说不小心就落入断灭见, 很难 ,所以 很多人不知道,佛在般若经里面到底讲些什么,般若经本身也告诉你,般若经 教法本身就不是给 般人读的 不是给新发 菩萨说 ,是久学的菩萨,虽然说新发 菩萨也必须要学,真正 般若深意只有久学菩萨才懂,新发心菩萨是 能懂的,他只能有心要去学,发大心度众生而已,没办法懂这个, 深太难,般若经典是这 明白告诉我们的 顺道讲一句 师父 不是 一直讲,六祖坛经里六祖慧能告诉 们说,他的教法是给上上上根机的人所说的,是啊, 般若经用意一样 一般人能懂,六祖慧能依《金刚经》印心的,他也取了《金刚经》的意趣,不是给一般人学的 ,难懂 ,所以这里 甚深意
  我问你 两个东西弄在 起了 你要解开容易吗/两团已 整个团在 像毛线球 样搞在一起,你要拉出来 容易 吗? 很难,所以 引申意变成 种甚深意 有时又叫密 。这里 跟密教 不太 样, 不是secret(秘密) ,不是我 偷偷 你讲什么 ,是 很深 难懂,所以这里 的结是 甚深


nimochana就是解开的意思,所以叫解结,相续解脱,后面的解脱把相续给解脱掉,本来弄在一起的,把它解开了,解深密,它是把动词掉过来 梵文字动词在后面,解开前面的甚深意,解开前面的结,但是玄奘大师在翻译时掉过来,依中文来理解,所以叫做解深密,深密就是指甚深密意 另外一部,等一下我会说是谁翻译的,他按照原来的,没把动词掉过来,他讲相续解脱,相续就是连结的意思,解脱就是把相续脱掉 不要讲说这里的解说就是生死解脱,不是那个意思 解释般若经中佛说甚深意,就是在解释什么是一切法空,就是《解深密经》的用意 《解深密经》的用意就是在解说,佛在般若经里讲的一切法空,从经典的立场就是佛本身觉得,他讲的般若经一切法空太深了,现在佛换一个角度来解说一下,免得大家都听不懂搞不懂它到底是什么,这是解深密的意思。
所以甚深意指般若经中佛说的甚深意,就是一切法空。这里的深意是指般若经里的一切法空,一切法空容不容易懂,我刚才说不小心就落入断灭见,很难懂。所以很多人不知道佛在般若经里面到底讲些什么,般若经本身也告诉你,般若经的教法本身就不是给一般人读的,不是给新发意菩萨说的,是久学的菩萨。虽然说新发意菩萨也必须要学,真正的般若深意只有久学菩萨才懂,新发心菩萨是不能懂的,他只能有心要去学,发大心度众生而已,没办法懂这个,太深太难。般若经典是这样明白告诉我们的,顺道讲一句,师父不是一直讲,六祖坛经里六祖慧能告诉我们说,他的教法是给上上上根机的人所说的。是啊,跟般若经用意一样,不是一般人能懂,六祖慧能依《金刚经》印心的,他也取了《金刚经》的意趣,不是给一般人学的,难懂啊,所以这里讲甚深意。
 
nimochana就是解开的意思,所以叫解结,相续解脱,后面的解脱把相续给解脱掉,本来弄在一起的,把它解开了,解深密,它是把动词掉过来 梵文字动词在后面,解开前面的甚深意,解开前面的结,但是玄奘大师在翻译时掉过来,依中文来理解,所以叫做解深密,深密就是指甚深密意 另外一部,等一下我会说是谁翻译的,他按照原来的,没把动词掉过来,他讲''' 相续解脱,相续就是连结的意思,解脱就是把相续脱掉'''。 不要讲说这里的解说就是生死解脱,不是那个意思 解释般若经中佛说甚深意,就是在解释什么是一切法空,就是《解深密经》的用意 《解深密经》的用意就是在解说,佛在般若经里讲的一切法空,从经典的立场就是佛本身觉得,他讲的般若经一切法空太深了,现在佛换一个角度来解说一下,免得大家都听不懂搞不懂它到底是什么,这是解深密的意思。


 问:密宗的密也就是甚深密的密?
 问:密宗的密也就是甚深密的密?
第127行: 第126行:
 师父:那个我们可以另外讨论,密宗的密有甚深的意思,但是还有师徒传授的意思,别人是不知道的,它有两个意思,不过这个我们可以再讨论,
 师父:那个我们可以另外讨论,密宗的密有甚深的意思,但是还有师徒传授的意思,别人是不知道的,它有两个意思,不过这个我们可以再讨论,


 问:像我这种初学的,你要是开经单的话,先读哪个经后读哪个经 ,你会开一个什么样的单
 问:像我这种初学的,你要是开经单的话,先读哪个经后读哪个经?


 师父:你说只有经论吗,是书,还是教学
 师父:你说只有经论吗,是书,还是教学


 问:防止混乱,结果不知所云?
 问:防止混乱,结果不知所云?


 师父:你问得非常好 ,如果依经论来讲,不谈教学 ,比如说读成佛之道,导师的佛法概论 ,我们不谈那个 ,那个教学会用 如果光是经论来讲,我的建议第一个先读《阿含经》,学佛绝对一定要读《阿含经》,《阿含经》不读的话,很多观念是没有的,而且是没基础的 《阿含经》很大,没关系,先读杂阿含,杂阿含是根,杂阿含读完了,可以的话继续读其他,中阿含,长阿含,还有增一阿含,它是渐次补增的 中阿含是以杂阿含去补增的,汉传现在有四部阿含 杂阿含,中阿含,长阿含,增一阿含 ,懂就写,不懂没关系,反正是题外话; 杂阿含是最根本,谈的是都是四谛,十二因缘,五蕴,十二入处,都是谈基本的修行法门,还有佛法基本观念,谈无我,无常,苦,这些 ,以杂阿含里面的某些部份为主, 再增广的,就是中阿含,以杂阿含,中阿含加起来再增广,就是长阿含 再把其他不足的再依,一到十的数目排下来的就是增一阿含 为什么叫增一 一加一等于二,二加一等于三,三加一等于四,一是什么,比如说一乘道,一什么,一什么,二有什么,二谛,二什么什么,这样子,用这种法数慢慢加起来,所以先读杂阿含,有时间再读其他阿含。
 师父:你问得非常好,比如说读 成佛之道 ,导师的 佛法概论 ,那个教学会用 如果光是经论来讲,我的建议第一个先读《阿含经》,学佛绝对一定要读《阿含经》,《阿含经》不读的话,很多观念是没有的,而且是没基础的 《阿含经》 部头 很大,没关系,先读杂阿含,杂阿含是根,杂阿含读完了,可以的话继续读其他,中阿含,长阿含,还有增一阿含,它是渐次补增的 中阿含是以杂阿含去补增的,汉传现在有四部阿含 —— 杂阿含,中阿含,长阿含,增一阿含 杂阿含是最根本,谈的是都是四谛,十二因缘,五蕴,十二入处,都是谈基本的修行法门,还有佛法基本观念,谈无我,无常,苦,这些 再增广的,就是中阿含,以杂阿含,中阿含加起来再增广,就是长阿含 再把其他不足的再依,一到十的数目排下来的就是增一阿含 为什么叫增一 一加一等于二,二加一等于三,三加一等于四,一是什么,比如说一乘道,一什么,一什么,二有什么,二谛,二什么什么,这样子,用这种法数慢慢加起来,所以先读杂阿含,有时间再读其他阿含
 
再来,基本经读完了,读《俱舍论》,当然,叫你自己读有困难,最好有人解说。《俱舍论》读完了,开始学般若经,先读《心经》再读《金刚经》,可以的话再读其他般若经典。般若经读完之后,就可以再涉略其他不同的大乘经,《法华经》,《华严经》,其他大部头的,《维摩诘经》都可以,都可以涉略这些。大乘经读一读之后,开始读大乘论,《中论》,《瑜伽师地论》,《摄大乘论》,当然唯识的可以读《摄大乘论》,《唯识三十论》,这些都可以读。
 
如果你能够这样子一辈子读下来,不要说全部读完全部都懂,就是大约涉略过,你的佛法根基一定非常扎实,绝对不会走错路,也不会被天魔外道或是卖药膏的郎中随便讲两句你就跟着走。那当然这些都不容易懂,所以学一些基础你就自己可以去看。基本上,师父觉得有一经,三论,不管你是在家出家,能读最好去读,学佛这辈子最好都去读一下,一经就是《阿含经》,三论就是《俱舍论》,《瑜伽师地论》,《摄大乘论》


 再 基本经读完了 读《俱舍论》,当然 叫你 自己 困难 最好 人解说 ,《俱舍论》 读完了 开始学般若经 先读 》再读 金刚经 》, 可以的话再读 他般若经典 般若 读完之后,就可以再涉略其他不同 的大乘经, 法华 经, 华严经 其他 部头的 维摩诘 都可以,都可以涉略这些, 大乘 经读一读之后 开始 读大乘 中论 ,《 瑜伽师地论》,大智度论,当然唯识的可以读 摄大乘论 ,唯识三十论,这些 可以读
  讲一次 我自己觉得 如果真要学佛深入 自己有 帮助 对别人 帮助,一经三论非得要接触不可。第一个《阿含经》一定要读 三论就是第一个 《俱舍论》, 第二个《瑜伽师地论》 第三个 摄大乘论》。为什么师父没说到很多大乘 ,因为在 瑜伽师地论 》, 是《摄大乘论》里面 它已 提到很多很多 的大乘经, 有时候会告诉你这个大乘 的重点 某些地方在谈什么 它会告诉你。也就是《摄 乘论》 综合了 大乘 佛法的精要在里面 你自己 读大乘 读来读去不一定能懂它的意思 《摄大乘论 》已经把精华 呈现给你


如果你能够这样子一辈子读下来,你的佛法根基,不要说全部读完,全部都懂,就是大约涉略过,你的佛法根基一定非常扎实,绝对不会走错路,也不会被天魔外道或是,卖药膏的郎中随便讲两句你就跟着走,那当然这些都不容易懂,所以学一些基础你就自己可以去看;基本上,师父觉得有一经,三论,不管你是在家出家,能读最好去读,学佛这辈子最好都去读一下,一经就是《阿含经》,三论就是《俱舍论》,《瑜伽师地论》,大智度论,我再讲一次,我自己觉得,如果真要学佛深入,对自己有帮助,对别人有帮助,一经三论非得要接触不可,第一个《阿含经》一定要读,三论就是第一个《俱舍论》,第二个《瑜伽师地论》,第三个大智度论,为什么师父没说到很多大乘经,因为在《瑜伽师地论》,尤其是大智度论里面,它已经提到很多很多的大乘经,有时候会告诉你这个大乘经的重点,某些地方在谈什么,它会告诉你,也就是大智度论,已经综合了大乘佛法的精要在里面,你自己读大乘经,读来读去不一定能懂它的意思,但大智度论已经把精华都呈现给你,


 问:入菩萨行论放在哪个位置,哪个阶段?
 问: 入菩萨行论 放在哪个位置,哪个阶段?


 师父:入菩萨行论,当然都可以融摄在大 智度 论里,因为入菩萨行论小小的一点,谈的还都是大悲心,菩提心,但是大 智度 论这些都谈了,一百卷大 智度 论,全部都包括了
 师父: 入菩萨行论 ,当然都可以融摄在 《摄 里,因为 入菩萨行论 小小的一点,谈的还都是大悲心,菩提心,但是 《摄 这些都谈了,一百卷 《摄 ,全部都包括了


题外话,谈太多了,我们休息一下,


很有趣,同学如果有什么问题都可以问,下课有什么问题喜欢的也都可以问,


译本


4 译本
'''译本'''


无梵文原典
''' 无梵文原典'''


中译现存四译本
''' 中译现存四译本'''


另有藏文本
''' 另有藏文本'''


 译本,目前所传的译本,没有梵文原典,中译现存有四个译本
 
 译本,目前所传的译本,没有梵文原典,中译现存有四个译本


 一,《相续解脱经》,求那跋陀罗,在公元443到453年翻译,(一卷,不全)
 一,《相续解脱经》,求那跋陀罗,在公元443到453年翻译,(一卷,不全)
第165行: 第165行:
 再来,《解节经》,真谛大师,557年到569年翻译,(一卷,不全)五卷版的都全,一卷版的都不全,不是浓缩版,是不全,
 再来,《解节经》,真谛大师,557年到569年翻译,(一卷,不全)五卷版的都全,一卷版的都不全,不是浓缩版,是不全,


 还有,最有名的《解深密经》,玄奘大师翻译,在647年,(五卷版,全)
 还有,最有名的《解深密经》,玄奘大师翻译,在647年,(五卷版,全)


 我们现在大部分所依的 都是玄奘大师的译本,但是可以比对,另外有藏文本,但是藏文本都是很后面的 你们要知道,虽然很多大乘经藏文有,中文也有,但是中文所依的都是早期版本,比较原始的版本,藏文本都是比较后面的版本 现在的梵文版,很多时候出自两个地方,一个是在印度本身找到的,另外一个很多是在西藏找到的,西藏有很多寺院有类似图书馆的东西,里面藏了很多梵文经典,几百年可能没人去找也不知道 有些外国人,尤其英国人,法国人在殖民地时期,这些外国人当然有好有坏,给人家殖民不大好,但是有点好处,他们对这些人类文化把它当成宝藏,不会去破坏,会拿来保留 研究 从那边他们发现佛教很多经典,在印度,甚至有时在西藏也是这样 所以现在梵文原典出自两个地方,一个是在西藏找到的,一个是在印度本土找到的 但是不要以为,梵文原典就一定比较原版,因为在西藏找到的很多梵文原典,很多是后来的版本,比如说,同样有这样译经,藏文版翻译可能是公元1000年左右的,但是你看中文,最早的完整版是514,可能相差了五六百年,所以他们依的梵文原典是不一样的 而且一般来讲,中文所依的梵文原典是比较早版的,所以不要以为找到的梵文版,就一定是原来早期的,不一定,很多都是后面的
 我们现在大部分所依的都是玄奘大师的译本,但是可以比对,另外有藏文本,但是藏文本都是很后面的 你们要知道,虽然很多大乘经藏文有,中文也有,但是中文所依的都是早期版本,比较原始的版本,藏文本都是比较后面的版本 现在的梵文版,很多时候出自两个地方,一个是在印度本身找到的,另外一个很多是在西藏找到的,西藏有很多寺院有类似图书馆的东西,里面藏了很多梵文经典,几百年可能没人去找也不知道 有些外国人,尤其英国人,法国人在殖民地时期,这些外国人当然有好有坏,给人家殖民不大好,但是有点好处,他们对这些人类文化把它当成宝藏,不会去破坏,会拿来保留 研究 从那边他们发现佛教很多经典,在印度,甚至有时在西藏也是这样 所以现在梵文原典出自两个地方,一个是在西藏找到的,一个是在印度本土找到的 但是不要以为,梵文原典就一定比较原版,因为在西藏找到的很多梵文原典,很多是后来的版本,比如说,同样有这样译经,藏文版翻译可能是公元1000年左右的,但是你看中文,最早的完整版是514,可能相差了五六百年,所以他们依的梵文原典是不一样的 而且一般来讲,中文所依的梵文原典是比较早版的,所以不要以为找到的梵文版,就一定是原来早期的,不一定,很多都是后面的


 还有 我以前讲过,有关西藏的翻译和中文的翻译,有两个很大的特色,中文的译经,还有中国人的特性,比如说同样是这个经,这时候有人翻了,后面的人再翻,他会把原来的保留,不会去改它 不会说,我现在这一本,你又带了新的过来,《金刚经》,我看一看,翻一翻,怎么跟之前的不大一样,可能是他翻错,把它改一改,不会这样,他会把人家原来翻译的保留,一字一句不动地保留,不会去改前面版本 所以有好几译每一个都保留,所以你看这个有四译,虽然有的不全,但是全部保留,这对后人的研究有非常大帮助,甚至可看出有些经典的增补 有些经典最早可能三卷四卷而已,不是残缺,它本来就这样,在流传当中会被增补进来,有的会把其他经典拿来,把它弄在一块,也可看出经典的发展和增补 但是西藏不一样,西藏喜欢统一性,有时候后面的人会去改前面版本,所以改来改去变成大家都差不多,但是这样有时就失去研究价值,看不出它最早是什么样子,它会有这样子的状况,这是它的翻译
 还有我以前讲过,有关西藏的翻译和中文的翻译,有两个很大的特色,中文的译经,还有中国人的特性,比如说同样是这个经,这时候有人翻了,后面的人再翻,他会把原来的保留,不会去改它 不会说,我现在这一本,你又带了新的过来,《金刚经》,我看一看,翻一翻,怎么跟之前的不大一样,可能是他翻错,把它改一改,不会这样,他会把人家原来翻译的保留,一字一句不动地保留,不会去改前面版本 所以有好几译每一个都保留,所以你看这个有四译,虽然有的不全,但是全部保留,这对后人的研究有非常大帮助,甚至可看出有些经典的增补 有些经典最早可能三卷四卷而已,不是残缺,它本来就这样,在流传当中会被增补进来,有的会把其他经典拿来,把它弄在一块,也可看出经典的发展和增补 但是西藏不一样,西藏喜欢统一性,有时候后面的人会去改前面版本,所以改来改去变成大家都差不多,但是这样有时就失去研究价值,看不出它最早是什么样子,它会有这样子的状况,这是它的翻译


 所以目前来讲,《解深密经》有中文版,藏文版,为什么没有梵文版,这是个很大的谜,鸠摩罗什大师和玄奘大师,当时译那么多,它的梵文版到底放到哪去,目前是一个谜,但是也不是完全 ,因为,差不多 二十年前有人在猜,但是做了一个莫名奇妙的结论,玄奘大师为了合于自己的口味,为了怕后面人去比对,所以把全部都烧掉了,这是非常错误的观念,真是莫名奇妙 因为后来在中国大陆,修补很多寺院或佛像时挖到很多地宫,甚至大佛的肚子里,都曾经找到一些梵文版本,从这样情形可知道他翻译完之后,原来的一定是找地方藏起来,把它保留下来 因为中国经过长年来的打仗战乱, 不要讲这个,不然我以后不能去大陆,佛教就佛教,我意思是 千百年来的战乱,各个朝代可能都有散失,最严重就是唐朝的三武一宗的毁佛,会昌法难毁得最严重,那时代大家知道可能藏什么地方,在哪个庙或哪个地宫有,但是战乱久了之后人事变动,就不知道哪里去了 但是一千年过了之后,当时确实换了很多寺庙 ,是啊 ,都是有记载的,所以现在会有发现地宫 还有,其实中国藏了很多,没有人研究,这个我敢讲,藏了很多,有找到,保存起来,为什么保存起来,自己没人才研究又不想让外国人研究,是有的 因为人才还没培养到那些,我们现在接触资讯有限,是有找到,不是没找到,找到没人研究,先存起来,以后再栽培出来研究 只是要栽培这样的研究人员,需要很多条件,社会文化水平,教育知识程度 我问你,宗教的高等研究,在战乱时或不富裕的国家,或不重视文化的国家,是没办法做这种研究的 一般像理工的或商业是最开始的,等到所有经济文化各方面,都提升到一个程度之后,文的东西才会慢慢栽培高级人才,尤其是宗教的东西,一定要到这样程度才会去研究,不过又是题外话。
 所以目前来讲,《解深密经》有中文版,藏文版,为什么没有梵文版,这是个很大的谜,鸠摩罗什大师和玄奘大师,当时译那么多,它的梵文版到底放到哪去,目前是一个谜,但是也不是完全 二十年前有人在猜,但是做了一个莫名奇妙的结论,玄奘大师为了合于自己的口味,为了怕后面人去比对,所以把全部都烧掉了,这是非常错误的观念,真是莫名奇妙 因为后来在中国大陆,修补很多寺院或佛像时挖到很多地宫,甚至大佛的肚子里,都曾经找到一些梵文版本,从这样情形可知道他翻译完之后,原来的一定是找地方藏起来,把它保留下来 因为中国经过长年来的打仗战乱,千百年来的战乱,各个朝代可能都有散失,最严重就是唐朝的三武一宗的毁佛,会昌法难毁得最严重,那时代大家知道可能藏什么地方,在哪个庙或哪个地宫有,但是战乱久了之后人事变动,就不知道哪里去了 但是一千年过了之后,当时确实换了很多寺庙,都是有记载的,所以现在会有发现地宫 还有,其实中国藏了很多,没有人研究,这个我敢讲,藏了很多,有找到,保存起来,为什么保存起来,自己没人才研究又不想让外国人研究,是有的 因为人才还没培养到那些,我们现在接触资讯有限,是有找到,不是没找到,找到没人研究,先存起来,以后再栽培出来研究 只是要栽培这样的研究人员,需要很多条件,社会文化水平,教育知识程度 我问你,宗教的高等研究,在战乱时或不富裕的国家,或不重视文化的国家,是没办法做这种研究的 一般像理工的或商业是最开始的,等到所有经济文化各方面,都提升到一个程度之后,文的东西才会慢慢栽培高级人才,尤其是宗教的东西,一定要到这样程度才会去研究,不过又是题外话。


 问:大陆那边好像也有不少,像大藏经好像含藏不少经典?
 问:大陆那边好像也有不少,像大藏经好像含藏不少经典?


 师父:甘珠尔戈珠尔都是藏文,一个是经一个是论,汉译的话,现在大藏经,大部分我们都知道,日本人大正年间,大正大学整个弄起来现在叫大正藏,它是目前汉译最完整的,我们做研究 都依那部为主, 出处都是依那部为主。
 师父:甘珠尔 戈珠尔都是藏文,一个是经一个是论,汉译的话,现在大藏经,大部分我们都知道,日本人大正年间,大正大学整个弄起来现在叫大正藏,它是目前汉译最完整的,我们做研究出处都是依那部为主。


 问:大藏经里有好多祖师的文章,什么样的祖师能进大藏经?
 问:大藏经里有好多祖师的文章,什么样的祖师能进大藏经?


 师父:以前古代皇帝会有入藏的审核,皇帝下令,会一群人去审核,呈报上去,审核过就入藏,古代会有这样子,慢慢就没有了,现代就没有了 古代有入藏的程序或审核,要入藏不容易,审核过呈报上去,皇帝下旨下次编的后把他入藏,表示这是位高僧大德,近代从宋,明以后慢慢就没有了,干隆大藏经呢,那是编辑一套大藏经,跟他讲的重点不一样。
 师父:以前古代皇帝会有入藏的审核,皇帝下令,会一群人去审核,呈报上去,审核过就入藏,古代会有这样子,慢慢就没有了,现代就没有了 古代有入藏的程序或审核,要入藏不容易,审核过呈报上去,皇帝下旨下次编的后把他入藏,表示这是位高僧大德,近代从宋,明以后慢慢就没有了,干隆大藏经呢,那是编辑一套大藏经,跟他讲的重点不一样。
 


纲目
''' 纲目'''


纲目:共八品
''' 纲目:共八品'''


序品
''' 序品'''


胜义谛相品:佛教真理
''' 胜义谛相品:佛教真理'''


心意识相品: 成立阿赖耶(所知依/作用的理)
''' 心意识相品: 成立阿赖耶(所知依/作用的理)'''


一切法相品: 三性(所知相/事物的相)
''' 一切法相品: 三性(所知相/事物的相)'''


无自性相品: 三无性(事物的客观本性)
''' 无自性相品: 三无性(事物的客观本性)'''


分别瑜伽品: 由禅观而成立唯识无境
''' 分别瑜伽品: 由禅观而成立唯识无境'''


地波罗蜜多品: 菩萨十地
''' 地波罗蜜多品: 菩萨十地'''


如来成所作事品: 佛果
''' 如来成所作事品: 佛果'''


 组织架构,第一个,序品,序品只有玄奘大师的有,其他译本没有序品,第二,胜义谛相品,讲佛教的真理,胜义谛在讲佛教的真理,再来,心意识相品,成立阿赖耶识,所知依和作用的道理,在讲理,讲阿赖耶识,心意识相,但这里的心意识相,不要以为是后来唯识讲的,心,意还有识,把它分成心是阿赖耶,意是指第七识,识是第六跟前五识,不是,它心意识是一个东西,一切法相品,一个谈理,一个谈相,所知依及所知相,就是讲三性,还记得哪三性吗,要有次第,遍计所执,依他起,圆成实,三性这里讲得很清楚,无自性相品在讲三无性,三性三无性,讲事物的客观本性叫做无自性,分别瑜伽品,分别瑜伽品里面特别的主角是弥勒菩萨,特别讲禅观而成立的唯识无境,由禅观所衍生出来的观念,唯识无境,地波罗蜜多品讲菩萨十地,配合十波罗蜜多,你们一般听的是六波罗蜜多,六波罗蜜多是般若系统的立法,六个,像这类的唯识经论的立法都是十波罗蜜,所以不要以为波罗蜜就一定是六个,早期大毗婆沙论立四波罗蜜,还有些部派立六波罗蜜,还有讲十波罗蜜,所以一般谈的都是般若经的六波罗蜜,不要以为就是六波罗蜜而已,谈波罗蜜当然是菩萨行,菩萨的修行就叫波罗蜜,十地就是配合十波罗蜜,最后是如来成所作事品,很明显的叫作如来,是讲佛果,
 组织架构,第一个,序品,序品只有玄奘大师的有,其他译本没有序品,第二,胜义谛相品,讲佛教的真理,胜义谛在讲佛教的真理,再来,心意识相品,成立阿赖耶识,所知依和作用的道理,在讲理,讲阿赖耶识,心意识相,但这里的心意识相,不要以为是后来唯识讲的,心,意还有识,把它分成心是阿赖耶,意是指第七识,识是第六跟前五识,不是,它心意识是一个东西,一切法相品,一个谈理,一个谈相,所知依及所知相,就是讲三性,还记得哪三性吗,要有次第,遍计所执,依他起,圆成实,三性这里讲得很清楚,无自性相品在讲三无性,三性三无性,讲事物的客观本性叫做无自性,分别瑜伽品,分别瑜伽品里面特别的主角是弥勒菩萨,特别讲禅观而成立的唯识无境,由禅观所衍生出来的观念,唯识无境,地波罗蜜多品讲菩萨十地,配合十波罗蜜多,你们一般听的是六波罗蜜多,六波罗蜜多是般若系统的立法,六个,像这类的唯识经论的立法都是十波罗蜜,所以不要以为波罗蜜就一定是六个,早期大毗婆沙论立四波罗蜜,还有些部派立六波罗蜜,还有讲十波罗蜜,所以一般谈的都是般若经的六波罗蜜,不要以为就是六波罗蜜而已,谈波罗蜜当然是菩萨行,菩萨的修行就叫波罗蜜,十地就是配合十波罗蜜,最后是如来成所作事品,很明显的叫作如来,是讲佛果,
第227行: 第228行:
 还记得师父讲以楔出楔吗,还是要用世俗的语言、方法、经论,有文字记载,这都是世俗的,但这些世俗东西它是随顺胜义的,惟有经过这样的学习,再去修行,到最后才能契真实。前面讲的胜义境,是超越的,是胜义谛的,后面讲的世俗境,虽然是世俗的,但是它是随顺胜义的,是要告诉我们怎样去除烦恼,怎样修行。
 还记得师父讲以楔出楔吗,还是要用世俗的语言、方法、经论,有文字记载,这都是世俗的,但这些世俗东西它是随顺胜义的,惟有经过这样的学习,再去修行,到最后才能契真实。前面讲的胜义境,是超越的,是胜义谛的,后面讲的世俗境,虽然是世俗的,但是它是随顺胜义的,是要告诉我们怎样去除烦恼,怎样修行。


 所以法相跟法性很重要,我们了解之后,才能知道怎样依唯识修行,最后才是果,这课的重点放在一二三四五,后面六跟七,可能不讲或稍微讲一下,因为,第一个,很多地方,以后教的很多东西都会再讲,包括摄大乘论也会讲,波罗蜜品和如来成所做事品,都会讲,第二个,因为它是果上的东西,谈一下就好,不要在里面谈太多,因为师父也没这境界,我只能依经典告诉你们,比较重要就是,现在我们要了解的到底是什么,禅观上我们要怎么去修,重点在一二三四五,怎样去了解唯识,这应该没什么问题,科判而已,所以是以境行果来安排。
 所以法相跟法性很重要,我们了解之后,才能知道怎样依唯识修行,最后才是果,这课的重点放在一二三四五,后面六跟七,可能不讲或稍微讲一下,因为,第一个,很多地方,以后教的很多东西都会再讲,包括 摄大乘论 也会讲,波罗蜜品和如来成所做事品,都会讲,第二个,因为它是果上的东西,谈一下就好,不要在里面谈太多,因为师父也没这境界,我只能依经典告诉你们,比较重要就是,现在我们要了解的到底是什么,禅观上我们要怎么去修,重点在一二三四五,怎样去了解唯识,这应该没什么问题,科判而已,所以是以境行果来安排。


 一、胜义谛相品:佛教真理
 一、胜义谛相品:佛教真理
第247行: 第248行:
 首先,胜义境,第一章就告诉你什么是胜义谛,它告诉你最后的境界,最后你要了解的真理到底是什么,所谓胜义谛可以说是佛教的真理,用一句简单的话,胜义谛就是在谈佛教的真理。“胜义”,殊胜的意义,就是在讲佛教的真理,但佛教的真理不是那么简单,我们必须要稍微说明一下。
 首先,胜义境,第一章就告诉你什么是胜义谛,它告诉你最后的境界,最后你要了解的真理到底是什么,所谓胜义谛可以说是佛教的真理,用一句简单的话,胜义谛就是在谈佛教的真理。“胜义”,殊胜的意义,就是在讲佛教的真理,但佛教的真理不是那么简单,我们必须要稍微说明一下。


 第一个我们来谈佛教的二谛观,胜义谛梵文叫paramartha,parama是胜,殊胜,超胜,超越的意思,义,叫做artha,artha,它意思比较多样化,但是总结可以两个意思,artha可以是meaning(意义),也可以是object(对象),object(对象)或meaning(意义),释迦牟尼佛的本名叫什么,悉达多,叫作Siddhartha,Gautama,悉达多如果翻成中文一般会翻成什么,你们去查佛学大字典一定都查得到,瞿昙是Gautama,是他的家姓,我说名字,悉达多,Siddhartha,一切义成,这是把悉达多中翻,意译的翻法,悉达多是音译,一切义成是意译,为什么师父忽然提到这个,因为它叫Siddhartha,Siddha-artha,它是两个字合起来,Siddha,一切,全部 ,artha,义,所以如果直接翻叫做一切义,但是后来都翻做一切义成或一切义成就,所以刚刚说,翻成英文它有两个意思,一个叫object,一个叫meaning,所以你们知道这个artha的意思,这个artha,可以是meaning,可以是,object,那个h不发音.,artha,这个h,这个我们很难发,印度人才发得出来,t加一个h的音,你去问印度人他们很会,我们很难念,就好像我们教洋人四声,我说妈麻马骂,他说妈妈妈妈,他跟我们念这个一样,你怎么h印度人都说不对,
 第一个我们来谈佛教的二谛观,胜义谛梵文叫paramartha,parama是胜,殊胜,超胜,超越的意思,义,叫做artha,artha,它意思比较多样化,但是总结可以两个意思,artha可以是meaning(意义),也可以是object(对象),object(对象)或meaning(意义),释迦牟尼佛的本名叫什么,悉达多,叫作Siddhartha,Gautama,悉达多如果翻成中文一般会翻成什么,你们去查佛学大字典一定都查得到,瞿昙是Gautama,是他的家姓,我说名字,悉达多,Siddhartha,一切义成,这是把悉达多中翻,意译的翻法,悉达多是音译,一切义成是意译,为什么师父忽然提到这个,因为它叫Siddhartha,Siddha-artha,它是两个字合起来,Siddha,一切,全部,artha,义,所以如果直接翻叫做一切义,但是后来都翻做一切义成或一切义成就,所以刚刚说,翻成英文它有两个意思,一个叫object,一个叫meaning,所以你们知道这个artha的意思,这个artha,可以是meaning,可以是,object,那个h不发音.,artha,这个h,这个我们很难发,印度人才发得出来,t加一个h的音,你去问印度人他们很会,我们很难念,就好像我们教洋人四声,我说妈麻马骂,他说妈妈妈妈,他跟我们念这个一样,你怎么h印度人都说不对,


 胜义谛,paramartha,殊胜的意义,在佛教,总归起来它有三个意思,
 胜义谛,paramartha,殊胜的意义,在佛教,总归起来它有三个意思,
第267行: 第268行:
 第三个,随顺于体证般若的教法闻思修,随顺的也可以,虽然是方便,但是他是随顺于,朝那个方向去的,闻思修也可以叫胜义谛,但是基本上以第一跟第二为主,这里又以第二为主,因为很多经典描述,大部分描述的都是第二,
 第三个,随顺于体证般若的教法闻思修,随顺的也可以,虽然是方便,但是他是随顺于,朝那个方向去的,闻思修也可以叫胜义谛,但是基本上以第一跟第二为主,这里又以第二为主,因为很多经典描述,大部分描述的都是第二,


 师父刚刚讲到共不共叵说,音我可能发错,居心叵测的叵,叵是什么意思,否定的,不可,共不共都不可说,空,不可说,非空,不可说,空非空,就是共跟不共,空不可说,非空不可说,共叫做空非空,不共叫做非空亦非非空,这样知道师父在讲什么吗,这个叵是不可,很有趣,一,空,真理实相,空只是假名说,其实空也不能表达,二,非空,空则不可说 ,非空不可说,共,不共叵说,共,什么叫共,这两个加起来,所以第三个叫空、非空,第四叫做不共嘛,不共叫作非空,非非空,这个叫四句,中论又讲有,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这个叫四句,还有实,非实,亦实亦非实,非实非非实,意思就是一个存在的东西,你分析起来,要就是第一,要就是第二,再胡扯一点就是第三,再扯得更远一点就是第四,其实真正证悟到是离这个,这个叫四句,中论里面很喜欢谈这个,以后有机会再跟各位谈,意思是,什么叫离四句绝百非,真正的证悟是离这个四句的,你说他有不对,你说他没有也不对,你说亦有亦没有,不对,非有非没有,也不对,因为是超越的,超越殊胜的,叫做离四句绝百非,但是它有作用,断一切的恶,连善都不可执,讲得太玄了一点,所以般若不好学,弄错了就落入断灭,为什么会有《解深密经》出现就是这样,
 师父刚刚讲到共不共叵说,音我可能发错,居心叵测的叵,叵是什么意思,否定的,不可,共不共都不可说,空,不可说,非空,不可说,空非空,就是共跟不共,空不可说,非空不可说,共叫做空非空,不共叫做非空亦非非空,这样知道师父在讲什么吗,这个叵是不可,很有趣,一,空,真理实相,空只是假名说,其实空也不能表达,二,非空,空则不可说,非空不可说,共,不共叵说,共,什么叫共,这两个加起来,所以第三个叫空、非空,第四叫做不共嘛,不共叫作非空,非非空,这个叫四句, 中论 又讲有,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这个叫四句,还有实,非实,亦实亦非实,非实非非实,意思就是一个存在的东西,你分析起来,要就是第一,要就是第二,再胡扯一点就是第三,再扯得更远一点就是第四,其实真正证悟到是离这个,这个叫四句, 中论 里面很喜欢谈这个,以后有机会再跟各位谈,意思是,什么叫离四句绝百非,真正的证悟是离这个四句的,你说他有不对,你说他没有也不对,你说亦有亦没有,不对,非有非没有,也不对,因为是超越的,超越殊胜的,叫做离四句绝百非,但是它有作用,断一切的恶,连善都不可执,讲得太玄了一点,所以般若不好学,弄错了就落入断灭,为什么会有《解深密经》出现就是这样,


 随顺于这样学习的,也是胜义谛,所以我们在学什么,学胜义谛,因为我们还没证悟,但我们在随顺,随顺就是想办法离四句,想办法绝百非,断所有恶,不落入任何边,不落入任何边或执见,就是离四句,这就是我们现在在学习的,今天如果回去,有人问你师父讲了什么,离四句绝百非,实,非实,非实、非非实,以前这边有两个同学,年轻夫妻,那时师父在讲《金刚经》,因为先生晚上要上班,有时候不用,有时候不用上班就两个一起来,要上班时就太太来,先生上完班来载她,就问她,师父今天讲什么,讲空,过两三个礼拜又来载她,师父今天又讲什么,讲空,你不是去听《金刚经》吗,师父总不能从头到尾在讲空,《金刚经》就是在讲空。这就是胜义谛,师父这样的表达你们知道吗,是圣人,诸佛菩萨,阿罗汉,所证悟的境界,智境合一,超越一切的语言表达,这样才叫胜义谛,佛教的真理就是指胜义谛,不是客观的真理或客观的法则而已。
 随顺于这样学习的,也是胜义谛,所以我们在学什么,学胜义谛,因为我们还没证悟,但我们在随顺,随顺就是想办法离四句,想办法绝百非,断所有恶,不落入任何边,不落入任何边或执见,就是离四句,这就是我们现在在学习的,今天如果回去,有人问你师父讲了什么,离四句绝百非,实,非实,非实、非非实,以前这边有两个同学,年轻夫妻,那时师父在讲《金刚经》,因为先生晚上要上班,有时候不用,有时候不用上班就两个一起来,要上班时就太太来,先生上完班来载她,就问她,师父今天讲什么,讲空,过两三个礼拜又来载她,师父今天又讲什么,讲空,你不是去听《金刚经》吗,师父总不能从头到尾在讲空,《金刚经》就是在讲空。这就是胜义谛,师父这样的表达你们知道吗,是圣人,诸佛菩萨,阿罗汉,所证悟的境界,智境合一,超越一切的语言表达,这样才叫胜义谛,佛教的真理就是指胜义谛,不是客观的真理或客观的法则而已。
第311行: 第312行:
 问:相是什么意思?
 问:相是什么意思?


 师父:佛教里面有讲“相”,有讲“性”,胜义谛哪来的相?相跟性这两个字在佛教里面也一样的复杂,简单的讲,性是指本然、本性、本体;相是显露外在的面貌,可以描述,可以判别的,可以见闻觉知的,都可以叫做相,万事万物不同的形状就是相,它的本然本体是性,这是简单的区分。讲它的本然的特性的是指性,讲显露出来的见闻觉知可以判辨的,这是相,这个是第一个。再来,很多时候相等于性,所以诸法空相等于诸法空性,这是在翻译上有些不一样而已,所以有时候是要看经典是怎么样谈,有时候是在谈它的不一样,有时候是在谈相是指现象、面貌,但是很多时候它在用的时候相等于性,《金刚经》里面有一句,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那个时候的相,有可能是讲外貌,现象外貌,诸相的相,那个时候比较偏重于不同,说的比较是相,所以这两个东西可以分成两个,一、不同,二、同,所以你们在看的时候要知道,它到底是同还是不同。所以当我们讲空相,讲空性,有些祖师翻成空相,有些翻成空性,但是指的都一样,但在另外一个场合讲的,可能就是讲性跟相的不一样的东西,像法华经讲如是性如是相,那个时候就是不一样,那时候指的就是不一样。
 师父:佛教里面有讲“相”,有讲“性”,胜义谛哪来的相?相跟性这两个字在佛教里面也一样的复杂,简单的讲,性是指本然、本性、本体;相是显露外在的面貌,可以描述,可以判别的,可以见闻觉知的,都可以叫做相,万事万物不同的形状就是相,它的本然本体是性,这是简单的区分。讲它的本然的特性的是指性,讲显露出来的见闻觉知可以判辨的,这是相,这个是第一个。再来,很多时候相等于性,所以诸法空相等于诸法空性,这是在翻译上有些不一样而已,所以有时候是要看经典是怎么样谈,有时候是在谈它的不一样,有时候是在谈相是指现象、面貌,但是很多时候它在用的时候相等于性,《金刚经》里面有一句,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那个时候的相,有可能是讲外貌,现象外貌,诸相的相,那个时候比较偏重于不同,说的比较是相,所以这两个东西可以分成两个,一、不同,二、同,所以你们在看的时候要知道,它到底是同还是不同。所以当我们讲空相,讲空性,有些祖师翻成空相,有些翻成空性,但是指的都一样,但在另外一个场合讲的,可能就是讲性跟相的不一样的东西,像 法华经 讲如是性如是相,那个时候就是不一样,那时候指的就是不一样。


 所以你问得很好,胜义谛相品,可以是讲胜义谛性,它就是在讲胜义谛到底是什么,胜义谛不是语言可以分别,可以讲的,但是问题是,如果这样的话,那我就什么都不用讲了,就像禅宗一样,我坐在那边,你们来两小时坐一坐回去了,虽然说真实的胜义是离语言的,但是由于要弘法要度众生,所以在没有办法之中,所以师父常常不是说:“空则不可说,非空不可说,共不共叵说,但以假名说”,就是胜义谛是没办法描述的,但是如果这样子的话,那什么东西都不用教了。没办法,还是要用世俗的这些语言文字来引导。
 所以你问得很好,胜义谛相品,可以是讲胜义谛性,它就是在讲胜义谛到底是什么,胜义谛不是语言可以分别,可以讲的,但是问题是,如果这样的话,那我就什么都不用讲了,就像禅宗一样,我坐在那边,你们来两小时坐一坐回去了,虽然说真实的胜义是离语言的,但是由于要弘法要度众生,所以在没有办法之中,所以师父常常不是说:“空则不可说,非空不可说,共不共叵说,但以假名说”,就是胜义谛是没办法描述的,但是如果这样子的话,那什么东西都不用教了。没办法,还是要用世俗的这些语言文字来引导。
第419行: 第420行:
 绝诤论 5、诤论境界
 绝诤论 5、诤论境界


 胜义谛超越一切寻思相,什么叫寻思相,所以我说要学唯识一定要学具舍,寻思是什么,你们在读《俱舍论》,有没有学过寻跟伺?寻是粗的分辨思考,伺是细的分辨思考,思和伺是一样,寻伺相,寻思相,这里就是告诉我们,总之一句话:就是胜义谛不是我们思考寻找范围里面的,是超越我们思考的东西,胜义谛是圣所证,什么叫圣所证?刚才讲过圣人的证悟境界;哪一种才叫做圣人?你们一定要了解哪一种才叫做圣人,至少初果才叫圣人,佛教圣人是不能乱叫的,初果断我执,三结,就是身见、戒禁取见、疑,简单的讲,你讲的边见那个五利使都算,《俱舍论》分得更复杂,但是《阿含经》讲的就是三结,我在星期天的成佛之道都会讲,你讲的身见边见邪见这些都是,这些是分得更细一点,所以至少是断三结才能够叫做圣人,菩萨入初地也是照样断三结,所以就断烦恼来讲,初地跟初果所断的烦恼是一模一样,但是就长期修练来的神通功德慈悲,那当然是不一样,就断烦恼来讲,七地菩萨跟阿罗汉一样,七地菩萨才断所有的见思惑,跟阿罗汉境界是一样的,我说就断烦恼来讲,但是他的神通无时以来修的功德,那当然是不能比的。
 胜义谛超越一切寻思相,什么叫寻思相,所以我说要学唯识一定要学具舍,寻思是什么,你们在读《俱舍论》,有没有学过寻跟伺?寻是粗的分辨思考,伺是细的分辨思考,思和伺是一样,寻伺相,寻思相,这里就是告诉我们,总之一句话:就是胜义谛不是我们思考寻找范围里面的,是超越我们思考的东西,胜义谛是圣所证,什么叫圣所证?刚才讲过圣人的证悟境界;哪一种才叫做圣人?你们一定要了解哪一种才叫做圣人,至少初果才叫圣人,佛教圣人是不能乱叫的,初果断我执,三结,就是身见、戒禁取见、疑,简单的讲,你讲的边见那个五利使都算,《俱舍论》分得更复杂,但是《阿含经》讲的就是三结,我在星期天的 成佛之道 都会讲,你讲的身见边见邪见这些都是,这些是分得更细一点,所以至少是断三结才能够叫做圣人,菩萨入初地也是照样断三结,所以就断烦恼来讲,初地跟初果所断的烦恼是一模一样,但是就长期修练来的神通功德慈悲,那当然是不一样,就断烦恼来讲,七地菩萨跟阿罗汉一样,七地菩萨才断所有的见思惑,跟阿罗汉境界是一样的,我说就断烦恼来讲,但是他的神通无时以来修的功德,那当然是不能比的。


 寻思相是异生所证知的,什么叫异生?你们猜猜看这里的异生是指什么?非圣人的,其它的六道众生。那为什么叫异生?这个其实我在《俱舍论》也讲过,不过没关系,师父当老师有一个好处,因为我做太久的学生,出家前的不要算,出家后做了二十年的学生,所以我很清楚学生到底在想什么,所以老师问,学生答不出来是正常,如果我讲过很多东西不记得,正常的,所以我问很多东西,如果你们上过很久了,然后一副很茫然的样子我也不会生气,因为我当学生当太久了,我很清楚,我常常是这个样子,异生,有没有听过一个叫做异熟,异熟所生,就是业报所生,由烦恼造业所生的叫做异生,断了烦恼那些就不叫做异生,为什么它叫异生,因为有一种叫做异熟果。
 寻思相是异生所证知的,什么叫异生?你们猜猜看这里的异生是指什么?非圣人的,其它的六道众生。那为什么叫异生?这个其实我在《俱舍论》也讲过,不过没关系,师父当老师有一个好处,因为我做太久的学生,出家前的不要算,出家后做了二十年的学生,所以我很清楚学生到底在想什么,所以老师问,学生答不出来是正常,如果我讲过很多东西不记得,正常的,所以我问很多东西,如果你们上过很久了,然后一副很茫然的样子我也不会生气,因为我当学生当太久了,我很清楚,我常常是这个样子,异生,有没有听过一个叫做异熟,异熟所生,就是业报所生,由烦恼造业所生的叫做异生,断了烦恼那些就不叫做异生,为什么它叫异生,因为有一种叫做异熟果。
第479行: 第480行:
 问:胜义谛不仅仅是佛证悟的,包括初果圣人也都证到一分?
 问:胜义谛不仅仅是佛证悟的,包括初果圣人也都证到一分?


 师父:对,都证到一分,都真正的碰触到一分,不完全彻底而已,阿罗汉可以说是证悟到很完整,以后在大乘佛教,师父可以跟你讲,在般若经他举一个例子:三兽渡河,渡到彼岸那是一种比喻,那一条河比喻的就是胜义谛,三兽是哪三兽,最大只的是大象,然后是马,比较小只的是兔子,三个都过河都过去了,但是哪一个可以踩到河的底,大象,他说大象是佛,证悟的完整,那一条河就是诸法实相胜义,另外两只一个是声闻一个是缘觉,你说他们有没有渡河,有!但是有没有达到彻底?没有,但是真的是渡河了,所以也叫胜义,他们也碰触到胜义了,三兽渡河在般若经跟大 智度 论,是非常有名的故事,确实是有人问说到底阿罗汉有没有证悟,有,独觉有没有证悟,有,不彻底,那到底怎么样的不彻底,然后佛陀就用三兽渡河的例子来讲。
 师父:对,都证到一分,都真正的碰触到一分,不完全彻底而已,阿罗汉可以说是证悟到很完整,以后在大乘佛教,师父可以跟你讲,在般若经他举一个例子:三兽渡河,渡到彼岸那是一种比喻,那一条河比喻的就是胜义谛,三兽是哪三兽,最大只的是大象,然后是马,比较小只的是兔子,三个都过河都过去了,但是哪一个可以踩到河的底,大象,他说大象是佛,证悟的完整,那一条河就是诸法实相胜义,另外两只一个是声闻一个是缘觉,你说他们有没有渡河,有!但是有没有达到彻底?没有,但是真的是渡河了,所以也叫胜义,他们也碰触到胜义了,三兽渡河在般若经跟 《摄 ,是非常有名的故事,确实是有人问说到底阿罗汉有没有证悟,有,独觉有没有证悟,有,不彻底,那到底怎么样的不彻底,然后佛陀就用三兽渡河的例子来讲。


3、胜义谛与诸行相
3、胜义谛与诸行相
第591行: 第592行:
 问:相是什么意思?
 问:相是什么意思?


 师父:佛教里面有讲“相”,有讲“性”,胜义谛哪来的相?相跟性这两个字在佛教里面也一样的复杂,简单的讲,性是指本然、本性、本体;相是显露外在的面貌,可以描述,可以判别的,可以见闻觉知的,都可以叫做相,万事万物不同的形状就是相,它的本然本体是性,这是简单的区分。讲它的本然的特性的是指性,讲显露出来的见闻觉知可以判辨的,这是相,这个是第一个。再来,很多时候相等于性,所以诸法空相等于诸法空性,这是在翻译上有些不一样而已,所以有时候是要看经典是怎么样谈,有时候是在谈它的不一样,有时候是在谈相是指现象、面貌,但是很多时候它在用的时候相等于性,《金刚经》里面有一句,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那个时候的相,有可能是讲外貌,现象外貌,诸相的相,那个时候比较偏重于不同,说的比较是相,所以这两个东西可以分成两个,一、不同,二、同,所以你们在看的时候要知道,它到底是同还是不同。所以当我们讲空相,讲空性,有些祖师翻成空相,有些翻成空性,但是指的都一样,但在另外一个场合讲的,可能就是讲性跟相的不一样的东西,像法华经讲如是性如是相,那个时候就是不一样,那时候指的就是不一样。
 师父:佛教里面有讲“相”,有讲“性”,胜义谛哪来的相?相跟性这两个字在佛教里面也一样的复杂,简单的讲,性是指本然、本性、本体;相是显露外在的面貌,可以描述,可以判别的,可以见闻觉知的,都可以叫做相,万事万物不同的形状就是相,它的本然本体是性,这是简单的区分。讲它的本然的特性的是指性,讲显露出来的见闻觉知可以判辨的,这是相,这个是第一个。再来,很多时候相等于性,所以诸法空相等于诸法空性,这是在翻译上有些不一样而已,所以有时候是要看经典是怎么样谈,有时候是在谈它的不一样,有时候是在谈相是指现象、面貌,但是很多时候它在用的时候相等于性,《金刚经》里面有一句,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那个时候的相,有可能是讲外貌,现象外貌,诸相的相,那个时候比较偏重于不同,说的比较是相,所以这两个东西可以分成两个,一、不同,二、同,所以你们在看的时候要知道,它到底是同还是不同。所以当我们讲空相,讲空性,有些祖师翻成空相,有些翻成空性,但是指的都一样,但在另外一个场合讲的,可能就是讲性跟相的不一样的东西,像 法华经 讲如是性如是相,那个时候就是不一样,那时候指的就是不一样。


 所以你问得很好,胜义谛相品,可以是讲胜义谛性,它就是在讲胜义谛到底是什么,胜义谛不是语言可以分别,可以讲的,但是问题是,如果这样的话,那我就什么都不用讲了,就像禅宗一样,我坐在那边,你们来两小时坐一坐回去了,虽然说真实的胜义是离语言的,但是由于要弘法要度众生,所以在没有办法之中,所以师父常常不是说:“空则不可说,非空不可说,共不共叵说,但以假名说”,就是胜义谛是没办法描述的,但是如果这样子的话,那什么东西都不用教了。没办法,还是要用世俗的这些语言文字来引导。
 所以你问得很好,胜义谛相品,可以是讲胜义谛性,它就是在讲胜义谛到底是什么,胜义谛不是语言可以分别,可以讲的,但是问题是,如果这样的话,那我就什么都不用讲了,就像禅宗一样,我坐在那边,你们来两小时坐一坐回去了,虽然说真实的胜义是离语言的,但是由于要弘法要度众生,所以在没有办法之中,所以师父常常不是说:“空则不可说,非空不可说,共不共叵说,但以假名说”,就是胜义谛是没办法描述的,但是如果这样子的话,那什么东西都不用教了。没办法,还是要用世俗的这些语言文字来引导。
第699行: 第700行:
 绝诤论 5、诤论境界
 绝诤论 5、诤论境界


 胜义谛超越一切寻思相,什么叫寻思相,所以我说要学唯识一定要学具舍,寻思是什么,你们在读《俱舍论》,有没有学过寻跟伺?寻是粗的分辨思考,伺是细的分辨思考,思和伺是一样,寻伺相,寻思相,这里就是告诉我们,总之一句话:就是胜义谛不是我们思考寻找范围里面的,是超越我们思考的东西,胜义谛是圣所证,什么叫圣所证?刚才讲过圣人的证悟境界;哪一种才叫做圣人?你们一定要了解哪一种才叫做圣人,至少初果才叫圣人,佛教圣人是不能乱叫的,初果断我执,三结,就是身见、戒禁取见、疑,简单的讲,你讲的边见那个五利使都算,《俱舍论》分得更复杂,但是《阿含经》讲的就是三结,我在星期天的成佛之道都会讲,你讲的身见边见邪见这些都是,这些是分得更细一点,所以至少是断三结才能够叫做圣人,菩萨入初地也是照样断三结,所以就断烦恼来讲,初地跟初果所断的烦恼是一模一样,但是就长期修练来的神通功德慈悲,那当然是不一样,就断烦恼来讲,七地菩萨跟阿罗汉一样,七地菩萨才断所有的见思惑,跟阿罗汉境界是一样的,我说就断烦恼来讲,但是他的神通无时以来修的功德,那当然是不能比的。
 胜义谛超越一切寻思相,什么叫寻思相,所以我说要学唯识一定要学具舍,寻思是什么,你们在读《俱舍论》,有没有学过寻跟伺?寻是粗的分辨思考,伺是细的分辨思考,思和伺是一样,寻伺相,寻思相,这里就是告诉我们,总之一句话:就是胜义谛不是我们思考寻找范围里面的,是超越我们思考的东西,胜义谛是圣所证,什么叫圣所证?刚才讲过圣人的证悟境界;哪一种才叫做圣人?你们一定要了解哪一种才叫做圣人,至少初果才叫圣人,佛教圣人是不能乱叫的,初果断我执,三结,就是身见、戒禁取见、疑,简单的讲,你讲的边见那个五利使都算,《俱舍论》分得更复杂,但是《阿含经》讲的就是三结,我在星期天的 成佛之道 都会讲,你讲的身见边见邪见这些都是,这些是分得更细一点,所以至少是断三结才能够叫做圣人,菩萨入初地也是照样断三结,所以就断烦恼来讲,初地跟初果所断的烦恼是一模一样,但是就长期修练来的神通功德慈悲,那当然是不一样,就断烦恼来讲,七地菩萨跟阿罗汉一样,七地菩萨才断所有的见思惑,跟阿罗汉境界是一样的,我说就断烦恼来讲,但是他的神通无时以来修的功德,那当然是不能比的。


 寻思相是异生所证知的,什么叫异生?你们猜猜看这里的异生是指什么?非圣人的,其它的六道众生。那为什么叫异生?这个其实我在《俱舍论》也讲过,不过没关系,师父当老师有一个好处,因为我做太久的学生,出家前的不要算,出家后做了二十年的学生,所以我很清楚学生到底在想什么,所以老师问,学生答不出来是正常,如果我讲过很多东西不记得,正常的,所以我问很多东西,如果你们上过很久了,然后一副很茫然的样子我也不会生气,因为我当学生当太久了,我很清楚,我常常是这个样子,异生,有没有听过一个叫做异熟,异熟所生,就是业报所生,由烦恼造业所生的叫做异生,断了烦恼那些就不叫做异生,为什么它叫异生,因为有一种叫做异熟果。
 寻思相是异生所证知的,什么叫异生?你们猜猜看这里的异生是指什么?非圣人的,其它的六道众生。那为什么叫异生?这个其实我在《俱舍论》也讲过,不过没关系,师父当老师有一个好处,因为我做太久的学生,出家前的不要算,出家后做了二十年的学生,所以我很清楚学生到底在想什么,所以老师问,学生答不出来是正常,如果我讲过很多东西不记得,正常的,所以我问很多东西,如果你们上过很久了,然后一副很茫然的样子我也不会生气,因为我当学生当太久了,我很清楚,我常常是这个样子,异生,有没有听过一个叫做异熟,异熟所生,就是业报所生,由烦恼造业所生的叫做异生,断了烦恼那些就不叫做异生,为什么它叫异生,因为有一种叫做异熟果。
第759行: 第760行:
 问:胜义谛不仅仅是佛证悟的,包括初果圣人也都证到一分?
 问:胜义谛不仅仅是佛证悟的,包括初果圣人也都证到一分?


 师父:对,都证到一分,都真正的碰触到一分,不完全彻底而已,阿罗汉可以说是证悟到很完整,以后在大乘佛教,师父可以跟你讲,在般若经他举一个例子:三兽渡河,渡到彼岸那是一种比喻,那一条河比喻的就是胜义谛,三兽是哪三兽,最大只的是大象,然后是马,比较小只的是兔子,三个都过河都过去了,但是哪一个可以踩到河的底,大象,他说大象是佛,证悟的完整,那一条河就是诸法实相胜义,另外两只一个是声闻一个是缘觉,你说他们有没有渡河,有!但是有没有达到彻底?没有,但是真的是渡河了,所以也叫胜义,他们也碰触到胜义了,三兽渡河在般若经跟大 智度 论,是非常有名的故事,确实是有人问说到底阿罗汉有没有证悟,有,独觉有没有证悟,有,不彻底,那到底怎么样的不彻底,然后佛陀就用三兽渡河的例子来讲。
 师父:对,都证到一分,都真正的碰触到一分,不完全彻底而已,阿罗汉可以说是证悟到很完整,以后在大乘佛教,师父可以跟你讲,在般若经他举一个例子:三兽渡河,渡到彼岸那是一种比喻,那一条河比喻的就是胜义谛,三兽是哪三兽,最大只的是大象,然后是马,比较小只的是兔子,三个都过河都过去了,但是哪一个可以踩到河的底,大象,他说大象是佛,证悟的完整,那一条河就是诸法实相胜义,另外两只一个是声闻一个是缘觉,你说他们有没有渡河,有!但是有没有达到彻底?没有,但是真的是渡河了,所以也叫胜义,他们也碰触到胜义了,三兽渡河在般若经跟 《摄 ,是非常有名的故事,确实是有人问说到底阿罗汉有没有证悟,有,独觉有没有证悟,有,不彻底,那到底怎么样的不彻底,然后佛陀就用三兽渡河的例子来讲。


3、胜义谛与诸行相
3、胜义谛与诸行相
第905行: 第906行:
 第二品,心意识相品,唯识在讲说,我们六道怎么轮回,刚刚不是说这个心缘这个外相的时候,会自己造出一个相,唯识是讲说其实这个心它的范围很广,它包括一个大的储存库,这个大的储存库就是说,我们过去所造的种种善恶业,都会变成像种子一样的东西,然后储存在里面,我们在见闻觉知的时候,就由这个仓库里面的种子变现出来,所以当我们认识到外境的时候,我们从这个心,这个心就叫做阿赖耶,从他的种子变现出另外一个相出来,由于我们这个阿赖识是被我执所染污的,所以我们在认识这个相的时候,会产生我的执着,这样的一个心就叫做一切种子识,或叫做阿赖耶识,讲的比较世俗一点,我们的投胎就是这个一切种子识,就是这个阿赖耶识在投胎的,六道的轮回也是这个阿赖耶识,这个一切种子识在轮回,所以我们叫做六道轮回的所依,因为你会想说,我造的一切业,难道就不见了吗?没有,造的一切业,见闻熏习,所经验到的一切事物都会形成种子,然后储存在我们这个大的database里面,因缘具足成熟的时候它就会显现出来。
 第二品,心意识相品,唯识在讲说,我们六道怎么轮回,刚刚不是说这个心缘这个外相的时候,会自己造出一个相,唯识是讲说其实这个心它的范围很广,它包括一个大的储存库,这个大的储存库就是说,我们过去所造的种种善恶业,都会变成像种子一样的东西,然后储存在里面,我们在见闻觉知的时候,就由这个仓库里面的种子变现出来,所以当我们认识到外境的时候,我们从这个心,这个心就叫做阿赖耶,从他的种子变现出另外一个相出来,由于我们这个阿赖识是被我执所染污的,所以我们在认识这个相的时候,会产生我的执着,这样的一个心就叫做一切种子识,或叫做阿赖耶识,讲的比较世俗一点,我们的投胎就是这个一切种子识,就是这个阿赖耶识在投胎的,六道的轮回也是这个阿赖耶识,这个一切种子识在轮回,所以我们叫做六道轮回的所依,因为你会想说,我造的一切业,难道就不见了吗?没有,造的一切业,见闻熏习,所经验到的一切事物都会形成种子,然后储存在我们这个大的database里面,因缘具足成熟的时候它就会显现出来。


 我再进一步讲一个东西,上一次可能没有讲得很清楚,我还是要讲一下,我们不是有两个圈吗,B是外境,C是我们的认知,我们认识到外境,但是并不是直接认识到这个B,是心里面再映现出一个相(c),但是这个相必须依于这个B,外界的托质所产生的,所以两个(B和C)是有相似的地方,但是不是同一个东西,但是我们认识的这个相(C)是外境,这个相是心所变现的,但我们认为这个是外面的(B),然后对他产生执着,现在有一件事情就是说,有人会问,这一个外境(B)怎么来的?共业所成的,绝对是共业所成的!就唯识来讲,师父更进一步讲一下,本来是以后在摄大乘论才会讲,但是我怕同学可能会有疑问,问说那个东西哪里来的,既然叫做共业所成,那就是所有人阿赖耶里面的现出的一分。
 我再进一步讲一个东西,上一次可能没有讲得很清楚,我还是要讲一下,我们不是有两个圈吗,B是外境,C是我们的认知,我们认识到外境,但是并不是直接认识到这个B,是心里面再映现出一个相(c),但是这个相必须依于这个B,外界的托质所产生的,所以两个(B和C)是有相似的地方,但是不是同一个东西,但是我们认识的这个相(C)是外境,这个相是心所变现的,但我们认为这个是外面的(B),然后对他产生执着,现在有一件事情就是说,有人会问,这一个外境(B)怎么来的?共业所成的,绝对是共业所成的!就唯识来讲,师父更进一步讲一下,本来是以后在 摄大乘论 才会讲,但是我怕同学可能会有疑问,问说那个东西哪里来的,既然叫做共业所成,那就是所有人阿赖耶里面的现出的一分。


 这样有没有了解师父在讲什么,这个相(C)就是个人所变现出来的,这个境B是共业所成,这个相是个人所显现出来的,所以这个是客观的存在(B),这个是个人的认知(C),所以为什么会有不同的人认知不同的东西。这个外面的境界是共业所成,怎么样共业所成?是所有的有情众生,每个人从他的阿赖耶里面,都贡献出一分种子,所有的千百万亿的种子变现出来,所和合而成的东西,就是这个外境---共业所成。但是唯识并不在讨论这个东西,因为很简单,没什么好讨论的,共业所成,每个人的阿赖耶种子一分贡献出来的,但是现在重点是,这个(相)C才是问题的所在,这个(境)B不是问题的所在,这个东西(相)才是问题的所在,因为这个东西我们变现出来的时候,已经都被我执所染污都带有我执在里面,这个这叫做遍计所执,如果你还不很清楚的话,慢慢一步一步师父慢慢讲你就会了解。
 这样有没有了解师父在讲什么,这个相(C)就是个人所变现出来的,这个境B是共业所成,这个相是个人所显现出来的,所以这个是客观的存在(B),这个是个人的认知(C),所以为什么会有不同的人认知不同的东西。这个外面的境界是共业所成,怎么样共业所成?是所有的有情众生,每个人从他的阿赖耶里面,都贡献出一分种子,所有的千百万亿的种子变现出来,所和合而成的东西,就是这个外境---共业所成。但是唯识并不在讨论这个东西,因为很简单,没什么好讨论的,共业所成,每个人的阿赖耶种子一分贡献出来的,但是现在重点是,这个(相)C才是问题的所在,这个(境)B不是问题的所在,这个东西(相)才是问题的所在,因为这个东西我们变现出来的时候,已经都被我执所染污都带有我执在里面,这个这叫做遍计所执,如果你还不很清楚的话,慢慢一步一步师父慢慢讲你就会了解。
第1,139行: 第1,140行:
 第二品,心意识相品,唯识在讲说,我们六道怎么轮回,刚刚不是说这个心缘这个外相的时候,会自己造出一个相,唯识是讲说其实这个心它的范围很广,它包括一个大的储存库,这个大的储存库就是说,我们过去所造的种种善恶业,都会变成像种子一样的东西,然后储存在里面,我们在见闻觉知的时候,就由这个仓库里面的种子变现出来,所以当我们认识到外境的时候,我们从这个心,这个心就叫做阿赖耶,从他的种子变现出另外一个相出来,由于我们这个阿赖识是被我执所染污的,所以我们在认识这个相的时候,会产生我的执着,这样的一个心就叫做一切种子识,或叫做阿赖耶识,讲的比较世俗一点,我们的投胎就是这个一切种子识,就是这个阿赖耶识在投胎的,六道的轮回也是这个阿赖耶识,这个一切种子识在轮回,所以我们叫做六道轮回的所依,因为你会想说,我造的一切业,难道就不见了吗?没有,造的一切业,见闻熏习,所经验到的一切事物都会形成种子,然后储存在我们这个大的database里面,因缘具足成熟的时候它就会显现出来。
 第二品,心意识相品,唯识在讲说,我们六道怎么轮回,刚刚不是说这个心缘这个外相的时候,会自己造出一个相,唯识是讲说其实这个心它的范围很广,它包括一个大的储存库,这个大的储存库就是说,我们过去所造的种种善恶业,都会变成像种子一样的东西,然后储存在里面,我们在见闻觉知的时候,就由这个仓库里面的种子变现出来,所以当我们认识到外境的时候,我们从这个心,这个心就叫做阿赖耶,从他的种子变现出另外一个相出来,由于我们这个阿赖识是被我执所染污的,所以我们在认识这个相的时候,会产生我的执着,这样的一个心就叫做一切种子识,或叫做阿赖耶识,讲的比较世俗一点,我们的投胎就是这个一切种子识,就是这个阿赖耶识在投胎的,六道的轮回也是这个阿赖耶识,这个一切种子识在轮回,所以我们叫做六道轮回的所依,因为你会想说,我造的一切业,难道就不见了吗?没有,造的一切业,见闻熏习,所经验到的一切事物都会形成种子,然后储存在我们这个大的database里面,因缘具足成熟的时候它就会显现出来。


 我再进一步讲一个东西,上一次可能没有讲得很清楚,我还是要讲一下,我们不是有两个圈吗,B是外境,C是我们的认知,我们认识到外境,但是并不是直接认识到这个B,是心里面再映现出一个相(c),但是这个相必须依于这个B,外界的托质所产生的,所以两个(B和C)是有相似的地方,但是不是同一个东西,但是我们认识的这个相(C)是外境,这个相是心所变现的,但我们认为这个是外面的(B),然后对他产生执着,现在有一件事情就是说,有人会问,这一个外境(B)怎么来的?共业所成的,绝对是共业所成的!就唯识来讲,师父更进一步讲一下,本来是以后在摄大乘论才会讲,但是我怕同学可能会有疑问,问说那个东西哪里来的,既然叫做共业所成,那就是所有人阿赖耶里面的现出的一分。
 我再进一步讲一个东西,上一次可能没有讲得很清楚,我还是要讲一下,我们不是有两个圈吗,B是外境,C是我们的认知,我们认识到外境,但是并不是直接认识到这个B,是心里面再映现出一个相(c),但是这个相必须依于这个B,外界的托质所产生的,所以两个(B和C)是有相似的地方,但是不是同一个东西,但是我们认识的这个相(C)是外境,这个相是心所变现的,但我们认为这个是外面的(B),然后对他产生执着,现在有一件事情就是说,有人会问,这一个外境(B)怎么来的?共业所成的,绝对是共业所成的!就唯识来讲,师父更进一步讲一下,本来是以后在 摄大乘论 才会讲,但是我怕同学可能会有疑问,问说那个东西哪里来的,既然叫做共业所成,那就是所有人阿赖耶里面的现出的一分。


 这样有没有了解师父在讲什么,这个相(C)就是个人所变现出来的,这个境B是共业所成,这个相是个人所显现出来的,所以这个是客观的存在(B),这个是个人的认知(C),所以为什么会有不同的人认知不同的东西。这个外面的境界是共业所成,怎么样共业所成?是所有的有情众生,每个人从他的阿赖耶里面,都贡献出一分种子,所有的千百万亿的种子变现出来,所和合而成的东西,就是这个外境---共业所成。但是唯识并不在讨论这个东西,因为很简单,没什么好讨论的,共业所成,每个人的阿赖耶种子一分贡献出来的,但是现在重点是,这个(相)C才是问题的所在,这个(境)B不是问题的所在,这个东西(相)才是问题的所在,因为这个东西我们变现出来的时候,已经都被我执所染污都带有我执在里面,这个这叫做遍计所执,如果你还不很清楚的话,慢慢一步一步师父慢慢讲你就会了解。
 这样有没有了解师父在讲什么,这个相(C)就是个人所变现出来的,这个境B是共业所成,这个相是个人所显现出来的,所以这个是客观的存在(B),这个是个人的认知(C),所以为什么会有不同的人认知不同的东西。这个外面的境界是共业所成,怎么样共业所成?是所有的有情众生,每个人从他的阿赖耶里面,都贡献出一分种子,所有的千百万亿的种子变现出来,所和合而成的东西,就是这个外境---共业所成。但是唯识并不在讨论这个东西,因为很简单,没什么好讨论的,共业所成,每个人的阿赖耶种子一分贡献出来的,但是现在重点是,这个(相)C才是问题的所在,这个(境)B不是问题的所在,这个东西(相)才是问题的所在,因为这个东西我们变现出来的时候,已经都被我执所染污都带有我执在里面,这个这叫做遍计所执,如果你还不很清楚的话,慢慢一步一步师父慢慢讲你就会了解。
editor、​limited
3,627

个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