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2021-06-27 答疑:修订间差异

删除53,291字节 、​ 2023年8月22日 (星期二)
无编辑摘要
无编辑摘要
无编辑摘要
第1行: 第1行:
[[Category:中道国际读书会历次答疑总览]]
[[Category:中道国际读书会历次答疑总览]]
解深密经-7
今天我们来谈《解深密经》的第四品——「无自性相品」,在谈一切法无自性。《解深密经》有几个最重要,一个叫做一切法相,一切法相在谈什么?三性,不是三无性,三性就是在谈一切法相,一切法相,这是佛教的术语。一切法相如果要用现在的语言,讲得简单一点,就是在谈一切的现象。
但是在这里我要再说明一下,当佛教在谈一切现象的时候,它不是在谈我们现在认知的一切现象,现在谈的一切现象范围很广:彗星撞地球,月亮怎么绕地球转,地球怎么绕太阳转,还有这座山怎么形成,亚伯特怎么形成,化石怎么形成,恐龙,这些种种都在谈一切现象。但是佛教不谈这些,这些不是佛教的重点,佛教一切的现象在谈什么,身心生命的流转,有情自他的关系,这个是佛教讲的一切现象。不要离开有情,去谈彗星撞地球,大爆炸,那些就佛教来讲是没有意义的。所以佛教不离我们这个身心生命,还有这个身心生命怎么跟外界产生关联。所谓跟外界产生关联就是说,有情跟有情,所谓的有情跟有情,可以说是人类跟其他众生,重点还是人类跟人类之间怎么样关联。我们怎么去认识外在,在认识的时候产生什么问题,这个问题的因缘在哪里,根源在哪里,从他的根源怎么去解决,所以这个在佛教里面就叫做一切法相。所以你们要记得「一切法相品」,就是在谈一切的现象,一切的现象就佛教来讲,是指我们身心生命的现象,还有我们跟周遭有情之间的一些关系,这些跟生死流转,生死烦恼的解脱有关系,所谈的离不开这一些。
就《解深密经》还有唯识来讲,一切法相由哪三个来解说?三性——遍计所执相、依他起相、圆成实相。依他起相是流转还灭的核心,依他起相通染净,所以依他起就是在讲缘起。依他起的流转就是生死的流转,就是遍计所执相;依他起相的还灭,就是清净相就是圆成实相。
所以你们可以了解说,唯识在谈一切法相的时候在谈什么。师父再重新画一次,佛教讲缘起,缘起通染净面,染面叫做流转,净面叫做还灭,从早期的佛教基本教理一直以来就是这样子,流转面、染面有苦集;还灭面,灭道,这个苦集灭道叫做四圣谛,这整个就叫做一切法相。
在《解深密经》或在佛教其他所有的教典里面,他认为一切法相,就是这整个,解说怎么缘起,流转、还灭,这个叫做苦集灭道、苦、集可以用所谓的蕴处界来说明,灭就是涅槃,道的内容就是三学八正道,就包括所有的。什么问题怎么解决,怎么解说,都是在这里面。
唯识学尤其是《解深密经》讲得更详细,缘起用什么来解说?依他起,这个“他”是指什么,讲得最精确就是阿赖耶,但是这样子并不非常正确,这个“他”是指各式各样的因缘,里面的主因,在唯识学指的是什么?阿赖耶。我们认识的产生(需要)四缘——亲因缘、所缘缘、等无间缘、增上缘,我们的认识就在这四缘里面产生。佛教就是告诉我们说,我们在认识过程中产生了问题,这是佛教要讲的。问题怎么来,怎么解决,就是这里来的,从唯识学来讲根本的因缘就是阿赖耶。苦集用什么来解说?苦集用遍计所执;灭道用圆成实,这样整个说明生死流转,怎么样修行、还灭,就叫做一切法相。
接下来我们讲「无自性相品」,就是在讲一切法的共相,讲一切法的无自性,就《般若经》来解说,《般若经》说这一切,这样的流转跟还灭。其实我们要认知到,一件事情就叫做一切法无自性,一切法空。苦集灭道这个根本的教理,是佛在《阿含经》所讲的,后来《般若经》讲一切法缘起,所以一切法无自性,一切法无自性,所以一切法空。到了《解深密经》,他说一切法空,从这个图里面怎么解说一切法空,唯识既然讲三性,他的一切法空当然从三性里面去下手。所以他说依他起是什么无自性?依他起是生无自性,为什么依他起叫生无自性?生无自性,就是一切法生起不是自生的,是没有实质性的,因为他是依他起,当然无自性。既然一切法依因跟缘起的,就不是自己生的,所以生(起的法)是没有自性的,所以我们观察依他起的另外一个面叫做生无自性。
(YQ问:有外道认为法可以自生、他生、共生、无因生,中观破之。那么,这里说生无自性,就是一切法生起不是自生的,是依他起,那就是他生的了。那么唯识的“依他起和他生”有什么不同呢?2023-8-23)
但是师父有讲过一句话要记得,依他起虽然通染净,但是在凡夫面,在凡夫面是哪一个?凡夫面是这一个(苦集),我们一直在苦集里面。所以在现实的凡夫面,依他起就是在这一面(苦集),而且依他起的当下就是遍计,因为我们凡夫的依他绝对是遍计的。因为我们依他起的种子还有因,都是染的,都是我执所系缚的,所以依他起是杂染的。但是生无自性的这个理解,这个是清净的。
遍计所执是什么无自性?是相无自性。为什么相无自性?因为遍计所执是虚妄的相,不是真实的相,不是缘起所成的相
(YQ:不是说四缘生起我们的认识吗?)
是我们自己在缘起的事物上面,加入我们自己错误的认知,这个错误的认知不是缘起的,这个错误的认知,是我们自己的我执妄念产生的,所以依他起是相无自性。
所以你们如果还记得ABC图的话,这样定义好了,第一组的ABC,叫做A跟B冲突,所以有C,那个是第一组ABC是在讲人生是苦;
第二组的ABC叫做,A是我们的心,B是因缘所成的外境,我们的心去认识外境的时候,其实我们没有认识到外境(B),我们认识外境的当下我们又产生一个C,叫做妄境或幻境,就是妄境(C),这个C就是这里的遍计所执相。这个遍计所执相,它并不是缘起而生的,这个是缘起的B,在这个B上面我们加一个错误的认知,所以它叫做妄相,妄相当然是没有自性的,叫做相无自性。
这个B是因缘所生的,这自相安立的,但是这个C它跟B不一样,这个C是我们自己产生的妄相。
就好像说一条绳子,它的因缘组合是B,但是我们看到绳子的时候,我们把它当成是蛇,所以蛇是妄相,是自己错认而产生的虚妄的产物,不是因缘和合的东西,所以这个蛇叫做相无自性,那个绳子叫做依他起性。
有一点师父一直要强调的,在凡夫的阶段,依他起就是遍计所执,因为在凡夫的阶段绳子就绝对是蛇,所以在凡夫的阶段依他起绝对是遍计所执。但是我们现在要强调的是从空性来讲,它是相无自性,因为是妄相。
圆成实,圆成实叫做胜义无自性,为什么圆成实叫做胜义无自性呢?因为它是无自性所显,在依他起上了解我们这个遍计所执的错误,然后去除遍计所执。知道说生是无自性,相是虚妄的也是无自性的,我们就能了解依他起。
所以第一个胜义本身就是无自性的,第二个胜义本身是由无自性所显的,就是说当我们了解一切法无自性的时候,我们就能够证悟圆成实,这个就是《解深密经》要讲的。
《解深密经》有一个重点,就是这个三性三无性和阿赖耶的成立,最早我们都可以在《解深密经》里面发现,也就是说,它可以说是唯识的鼻祖经典。后面解说的还是依他所说的轨迹上面来谈,只是谈得更复杂,讲得更详细。但是他的初型已经在《解深密经》里面,阿赖耶三性三无性都是在这里面看得到。后面师父要讲的,包括《摄大乘论》,《唯识三十颂》,最后的《成唯识论》,全部都是立足在这样的基本教理观念下,讲得更微细。所以你只要把《解深密经》的通遍的道理,弄通了以后,学唯识很容易,如果这个地方没弄通,以后学唯识会,越来越搞到最后不知道在学什么,因为后面的唯识会更复杂,怎么复杂法,我先提一下你们不要吓到,我大概讲一下。
在《成唯识论》或《唯识三十颂》,他会说当我们见到B产生C,还不止,C的妄相,还是阿赖耶所现出来的没问题,A会显出第六识,然后有第七识,第七识会执着第八识的见分,第六识看到的C时候会另外再产生D出来。所以师父这里不讲这个,因为讲了你们会头昏脑胀,后面他们还会讲,如果圆实成佛,我们能不能真的见到B?他说还是不行,但是我们会显出一个相C,但是这时候是清净的C,这个C,百分之百相似于B,那个东西叫做带相真如,
所以不管你成不成佛,还是凡夫你都没有办法真正认识到外境,只是你带的这个相是跟外境有扭曲的,还是跟外境一模一样的。所以你们记得,我们转第八识成什么智?大圆镜智。为什么叫做大圆镜智?为什么用镜子来比喻呢,百分之百,reflection(反射),你不要跟我说这个玻璃有问题,我们是比喻,你不要说那个哈哈镜瘦的变胖的,不要扯这些,用比喻。比喻就是取他要告诉我们的地方,百分之百,reflection(反射),一盆花来它就显现出花,一只狗来它显现出来的就是狗,它不会把它扭曲。但是我们在凡夫,它会把B扭曲,C跟B,很多时候是不大相似的,但是在成佛的时候C跟B是百分之百的相似度,但是本身还不是C。
你以前问过师父,只是师父那时候不提,为什么?一下子把它弄到这边,你下次可能不敢来了,下次不想来了,但是师父现在为什么要提?我会每个时候放一点给你们,等到你回头一望,我已经学那么多东西了。如果我一下子把所有的东西丢给你们,你们一定学不起来的,所以我每到一个时间差不多了,你理解到一个程度,我就把稍微复杂的东西再丢一点,过一阵子再丢一点,然后你就发现其实你回头一望,发现你已经学了很多东西了。如果刚开始一大堆你一定觉得说,我不想学这个太复杂了。
佛陀转第八识叫做大圆镜智,他还不是真正见到B,他是带B的真如相,B是怎么样,反应在他的认知里面就是怎么样,不过知道就好。
'''4、解深密的意趣'''
'''1) 密意:善男子! 我依如是三种无自性性密意,说言一切诸法皆无自性。'''
'''2) 三性三无性的圆观:非由有情界中诸有情类,别观遍计所执自性为自性故;亦非由'''
'''彼别观依他起自性及圆成实自性为自性故,我立三种无自性性。然由有情于依他起自'''
'''性及圆成实自性上,增益遍计所执自性故,我立三种无自性性'''
现在重点在哪里,师父这边讲那么多不是跟这个没关系,就是在讲这个,讲什么?密意。他说【'''善男子,我依如是三种无自性性密意,说言一切法皆无自性。】'''
讲一切法皆无自性是哪一部经里面讲的?《金刚经》虽然没有讲一切法无自性,但是《金刚经》是用无相,但是在《般若经》里面这种通用名称很多,「无相,无自性,空,实际,涅槃」,他都用这些。但是他总说一切法无自性,就是《般若经》里面讲的,《金刚经》当然是《般若经》之一,《心经》也是,《心经》第一句话就说“照见五蕴皆空”,其实就是讲一切法无自性。《心经》的开宗明义第一句话就是讲一切法无自性,《心经》讲一切法有没有告诉你什么叫一切法?《心经》第一句说「照见五蕴皆空」,后面有没有解说一切法?他讲一切法是「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接下来,有没有讲十二因缘,有没有讲十二入处?有。有没有讲四圣谛?有,「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十八界,这个苦集的相生就是在讲十二因缘。苦就是五蕴,这个苦也可以用十二入处来解说,所以《心经》在讲,这整个东西是无自性的,他举例的所有东西都包括在这里面,离不开。
2)接下来说'''三性三无性的圆观。'''
所以我们在解说三性三无性的时候,可以分开解说,因为不分开解说你一定搞不清楚,但是实际上他说三性三无性是圆观的,他这样讲
【'''非由有情界中诸有情类,别观遍计所执自性为自性故,亦非由彼别观依他起自性,及圆成实自性为自性故,我立三种无自性性。'''】
他就是说你不能把遍计所执、依他起还有圆成实,独立起来去看,他不是别观,他是圆观。我们在说明的时候当然是一个一个来说,但是真正在观的时候,三者是一体的。
所谓的圆观就是这整个圆圈,他是整个一体的,你不能把他独立起来看,你独立起来看意义就不存在了。我们在谈依他起的时候,能不能忽略遍计执还有圆成实?依他起要是离开的遍计所执,那依他起到底是什么?依他起不是遍计执,就是圆成实,没有独立的依他起。遍计所执是怎么回事?遍计所执是在依他起相上错误的认知,圆成实是在依他起相上正确的认知,三个有没有很深的关系?讲来讲去是一件事,都在认知上的对跟错,所以说他是圆观不是别观。
所以下面是【'''然由有情于依他起自性及圆成实自性上,增益遍计所执自性故,我立三种无自性性。】'''
怎么回事?然由有情,有情就是我们,在依他起自性及圆成实自性上,增益遍计所执——就是在没有的东西上,加上我们自己的错误认知。“增益”,这个是古文,增益就是没有的你把它当有,增加的。他说我立三种无自性性,什么叫增益?在依他起上的B上面增加了C,这个就叫做增益。本来B就是B,你增加了C这个叫做增益,但是(经过修行你的)这个C不见了,你能确切认识到B,没有多没有少,这个就叫圆成实。
所以他只是要让你认识到说B就是B,你不要(在B上面)再加上C,所以依他起的清净本身就是圆成实。圆成实是你正确认识到B,他就是清净的依他,就是圆成。所以讲来讲去,你只要记住C是错的就好了,这个就是叫做修行。
所以很多人问说师父,你讲那么多有没有告诉我们什么叫修行/有啊,就告诉你,你在一切的认知上面不要加上C(就是修行)。
很多同学叫师父举例子,你们谁跟我举例子,生活上的例子把这个ABC套进去用:一辆车本身就是一个交通工具,但是有些人就喜欢好牌子的,例如宝马、奔驰,然后产生执着,其他的他就讨厌,就只有那个才行,所以这种就有增益上去的好跟坏。其实很多东西是我们自己认知的,当然在缘起上面它有它的一定性能(的好坏),但是是不是我们认知的那种好恶?不是,好恶是我们自己加上去的。从这个图上来讲说,B就是什么?宝马的车子,当我们认识到宝马车子的时候,我们产生喜欢、不喜欢的感觉,这个就是C,从这个C所引生就会有烦恼痛苦。
如果只是一台普普通通的车子你开出去,被人家不小心K了一个洞,没关系,这无所谓,但是宝马的就不行,你可能在那边骂了半天,这个就是由C所引生来的贪嗔痴,那就造口业了。意业先对人家不满、不爽,然后口业开始造了。这个就是我们生活上的很多种种,这个东西其实真的可以运用到我们日常生活里面来,这个就叫做修行跟检讨。现在讲得简单,但是说简单也不简单,师父花了好几个礼拜在解释这个三性三无性,这整个你要把它弄通,这三个不是别开来去谈的,所以师父说三性三无性的圆观。
问:如果开宝马的小伙子皈依您了,您怎么教育他呢?
师父:师父会跟他讲说你一个年轻人,我知道这个钱绝对不是你自己的,绝对是父母亲的,如果他愿意听,我会跟他讲说,你年纪轻轻不要开那么好的车子。
【'''有情于依他起自性及圆成实自性上,增益遍计所执自性故,我立三种无自性性。】'''
因为我们凡夫会受到外境的影响,所以外境的东西会增益我们的贪嗔痴,不然就是执着,不然就是起嗔,这是现实。如果他真的愿意听,来这边听经闻法一阵子我就会跟他这样讲,这整个里面包括了有依他、有遍计、有圆成,有生无自性,有相无自性,有胜义无自性,整个这样圆观起来的。
问:叶公好龙和这个是不是有点类似?
师父:一开始他很喜欢龙,他想的那条龙跟真实的龙不一样,真实的龙是B,他想的那个龙是C,但是他见了真的龙之后他就害怕了,那个C就幻灭了。从这个故事就告诉我们,我们常常把一个东西,没有经过特别思考而产生好恶,其实都是我们自己的妄想。那个龙之前在他心里面的概念,就是那个C,但是龙实际上不是他想像的那个样子,是他自己想像创造出来的,所以会对龙(C)非常的喜欢。36:00
('''四) 对像:五事不具者'''
'''若诸有情从本已来:'''
'''1) 未种善根'''
'''2)未清净障'''
'''3)未成熟相续'''
'''4) 未多修胜解'''
'''5) 未能积集福德智慧二种资粮。'''
'''我为彼故,依生无自性性宣说诸法'''
这里你们不要有太多的想法,这是经上讲的,他说唯识这个东西,三性三无性,尤其是三无性是对谁讲的?《般若经》讲一切法空就好了,为什么到了《解深密经》,唯识经典还要用三性三无性来解说一切法空?他说若有一些人,诸有情从本已来,这整个叫做五事不具者。
哪五事?【'''1-未种善根,2-未清净障,3-未成熟相续,4-未多修胜解,5-未能积集福德智慧二种资粮。'''】
所以他必须<u>依三无自性性说明一切法无自性</u>,也就是说讲白了,《解深密经》佛是对根机比较差的人讲的。佛在《解深密经》里面讲的很明白,我在般若里面讲一切法空,我是在对高根机的人讲的。但是问题是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很多人不明白,因为很多人并没有具备这五事,哪五事?
1)第一个,'''未种善根'''。
这里的'''未种善根他的解说是,没有种出世和大乘善根'''。所以他不了解什么叫一切法空,他还在执着我所做的这些功德,我所做的这些福报。我再用一个大家都耳熟能详的故事,梁武帝的故事,我不是批评梁武帝,他很厉害了,可惜他还没有种出世和大乘善根。我不是说他不好,他是真的很有功德,但可惜菩提达摩讲的是一切法空,他跟他讲说没有功德,他在讲一切法空,但是梁武帝因为五事不具,未种善根,他是没有种出世和大乘善根,他一直在执着他的这些功德,所以说'''未种善的解说是,没有种出世和大乘善根。'''
2)'''未清净障'''。
虽然有些人种了善根也多少有学习,但是没有认真地学习灭烦恼之法,因为你唯有了解一切法空才可以灭烦恼。
3)'''未成熟相续。'''
这个就是佛教的名词,你们知道这个'''相续'''是什么意思吗,这个相续你们在很多经典都会看到,但是他每次谈相续,意义都不太一样。这里的相续指我们的身心,为什么我们的身心叫相续呢?因为我们的身在不断的变化中,相续,我们的身体并没有停止,我们的身体一直在变化,我们的心也在相续,他讲的相续就是说不是「常」。为什么你说我们的身心一直在相续呢?因为在刹那变化生灭中一直相续,我们这个肉体有没有在刹那变化?绝对有的,新陈代谢都是在变化。
从你进来的那一刹那到现在,细微上你的身体已经产生变化,大变化我看不出来,但是如果有天眼什么眼可以看到某些变化。心有没有变化?绝对有的,你刚进来的时候你不知道五事不具,至少你现在知道了,心有变化了。所以一般来讲在很多经典里面,当谈到相续的时候他指的是我们身心相续。所以'''未成熟相续就是说,没有把身心调整为出世解脱之身心'''。
什么叫把身心调整为出世解脱之身心?心向于解脱,身也向于解脱。你会问说,师父那一定要像你这样剃度出家才叫身心调整?当然这个是比较好的,但是你在家能不能调整呢?比如说每天在家做功课,做一些宗教活动,这些都是调整身心。比如说我们每天起来礼佛,每天起来念咒或是每天起来诵经,这个就是调整,当然你不要跟我说我只嘴巴念我心不在,那就有身没心了,一定要身心。你心要向于解脱,因为心的发心,身也要趋向,你不要老是谈的又空又妙的,但是落到身心什么都不做。所以第一个持戒,持戒就是心还有身趋向于解脱,你要布施,还有师父常讲的要有宗教行为,要礼佛拜佛诵经这些都好,打坐这些都是身体的。身体表现出你的内心相,这个就是把身心调整为出世解脱,不是只是在知见上光理解,也不是口里面讲一讲而已,所以我说在身心调整里面。
以前我在《成佛之道》讲过,你们三皈依能不能在家里躺在床上说,我很想皈依,所以我现在发心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能不能这样子?不可以,这样子是没有真正达到皈依的要求。皈依必须是身口意三业,所以叫做身心的投入,所以你皈依的时候必须要有出家的法师在,有三宝在,然后你是身、口、意。意念上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身体要拜,要合掌,要忏悔,嘴巴要忏诵:我某某人自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我某某人断无始贪嗔痴,然后忏悔...,是身口意的调整。所以你们不要以为佛法的学习,只是在认知上这样就好了,是身口意的投入,这个叫做把身心调整为出世解脱之身心。
我再举个例子,如果你学佛之后,每天还非常重视这个外表,当然礼貌上应该要,但是每天在那边抹啊,梳啊,画啊,弄啊,有没有把身体调整为出世解脱之身?没有,你还是很执着的。但是你说脸洗干净稍微整理一下,不要好像邋邋遢遢的这样子,这样子不礼貌,稍微整理一下,这个是应该要的。但是太过分就变成是对身体的执着,就没有调整为出世之身。
很多例子都可以举的,二十几年前我刚进佛学院的时候其实是在家,进去不到两个月我就剃度出家,后来放假回俗家,有人问我说你学佛就好,很多人在家也学得不错,为什么要出家呢?我说别人的根性,别人怎么做我不知道,但是就我来讲,我说,真理的追寻,绝对是身心生命的完全投入,绝对不是只是凭空想像一些东西,或是只是读一读看一看,绝对不是这样子。我们日常生活上,很多修行的态度跟东西,如果你没有把身心调整为出世解脱之身,《般若经》的一切法空,你真的只是知见上观念上了解了解,你真的没办法体会到。
'''4)未多修胜解,没有学习佛法的知见。'''
这个很明显的就是说没有多听经闻法,没有在佛法的观念知见上下功夫,就会产生这样的问题。
'''5)未能积集福德智慧二种资粮。'''
我们如果现生福智资粮不够,现生马上修集,因为过去积集的不足,现世来赶快再修集福德智慧二种资粮。智慧就是要多听经闻法,在日常生活上多关照,福德就是要持戒、要布施、要忍辱,这些都要做,这个就是福德资粮。所以你看他讲得够不够详细,这个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上必需要去做的。
现在的人修行常常有两个极端或错误:一种就是不听经闻法,他也修行,但是他就只是会做一些身的投入,什么叫做身的投入?他喜欢做一些宗教行为,这个很好没有错。但是智慧呢?他没有听经闻法,所以他做的这些到底是对是错,还是他是用什么心去做,他完全不知道。在这个状况下,他做很多东西的行为跟其他宗教是很类似的,这是一种极端跟错误;另外一种极端跟错误,就是他喜欢听经闻法,但是他从来没有宗教行为,也不拜佛也不诵经,不布施,也不持戒,什么都不做。你问他(为什么不做这些),他就说我的根机是高的。
这个就是两种极端,这个都是没有把福德智慧两种资粮放在心里面。修行既要有福德又要有智慧,不要以为你光诵经就可以开智慧,诵经是累积善根、熏习,但真正要开智慧,大大小小的经典都说,你一定要听经闻法,你绝对要听经闻法,你如果不听经闻法,我问你一件事情,你诵《金刚经》,你知道什么叫四生——胎湿卵化吗?你可能知道胎生是什么,问题是化生呢?你可能搞不清楚。如果你不听经闻法,你知道什么叫做「众生、众生,既非众生是名众生」?你如果不听经闻法,你会知道这一句话那才怪,你可能会胡乱解释。如果你从来不听经闻法,《心经》讲舍利子,你知道什么叫舍利子吗?我就听过有些人在那边谈论,说舍利子就是佛圣人死掉之后,烧掉剩下那个叫做舍利子。那个也叫舍利子,但不是《心经》里面的舍利子。很多人是把这两个舍利子混在一起说,这不是师父瞎编的,是真的有人这样子的,所以就是要听经闻法,才能了解佛教讲的真正意义。
问:既然一切法空,依他起性,圆成实性,遍计所执性,实际上是不存在的,他是用这个方法来教育我们?
师父:你可以这样讲,是一种应机对应的,他不是没有道理,他是应机对应,用这些道理跟方法来解释给我们听。所以从胜义谛来讲一切法无自性,你可以说他不存在,但是就我们现在的凡夫来讲,你还是必须依这样来理解,不然为什么叫做五事不具,如果你五事具的话就当下一切法空就好了,这就是他微妙的所在。根性高的,讲《般若经》讲一切法空,他马上知道,但是可惜我们大部分都是五事不具足,你不要说师父你也是五事不具,对啊,我就是五事不具,没有比你们好多少,所以你讲的也对,但是那个比较从胜义谛上来谈,是没错,一切法毕竟空,依他也是空,圆成也是空。所以依他叫做生无自性,但是五事不具,佛陀就必须用这套道理来跟我们讲,从最高的胜义谛来讲苦集灭道空不空?当然空,但是就凡夫来讲这四圣谛还是四圣谛,因为我们还在这种妄执当中。
问:在印度大乘两种学派主要是唯识还有中观,大乘往往就是一切法无自性空,唯识是不是真的就是叫唯识,还是唯识实际上还是自性空,我不知道他们这个里面是怎么样的关系?
师父:唯识到最后就是现在讲的,他讲空尤其是三无自性来讲一切法空,只是他在这个一切法相上下了更多的功夫,在解说上,他倾向于用唯识来讲,所以叫做虚妄唯识,这是他切入的点。但是他到最后还是归究到一切法空,只是说他在讲一切法空的时候,他讲得更细,用三无性来解释一切法空,现在我是依《解深密经》来讲的。
问:有人讲法说,我们妄心是假的,但是我们有一个真心,这个怎么理解?
师父:对不起,我们以后再谈真心的问题,唯识不谈真心,你们要记得一件事情,唯识不谈真心,唯识讲转识成智,没有本来的真心,中观唯识都是这样认为的。但是后来的真谛三藏,他是有讲第九识的,那是真心识,但是一直到世亲菩萨这一段的唯识不讲真心的,讲转识成智,所以唯识也不讲真心的。你说《华严经》还有其他经典,如来藏经典讲真心,那没错。但是唯识学派的学说,一直到世亲菩萨,他不讲真心的,以后在《成佛之道》我讲到大乘三系——中观、唯识、如来藏,讲到这三系的时候,我就会谈如来藏的观念是怎么样。但是就学派来讲只有中观、唯识,中观唯识不谈真心。我们要了解,不管中观还是唯识,就唯识来讲一直到世亲菩萨不谈真心。真心是显,唯识谈转,所以师父在大学课堂上,用问英文就很容易说明,中观要成佛叫做,accumulation,收集,积集福德智慧资粮功德;唯识叫做transformation,转;如来藏叫做,manifestation,显,显现出来。所以从英文你就可以知道,他的三个观念是不大一样的,真心讲显。
五事不具足不是理论上的而已,这个真的可以用来考量你现在身心生命的状态。很多时候师父常常遇到一些人来跟我说,他的根机很高,中观唯识什么他都懂,每次听到这样我就一个头两个头大。如果他真的学过,然后学到一定程度,他不会这样跟我讲的,一般他会这样跟我讲的,就是我执比较重。我执比较重,他一定学一点东西,他就以为什么都通了,一通百通,所以每次碰到这样,我的头都很大。如果我碰到有些同学跟我说,师父我是学过但是我也根机不好,断断续续学了一些东西,老实说真的也没有学什么,希望能够来这边好好的、有系统的学习,那个我心里就很高兴。为什么?自认为钝根的那真的是根机高的,自认为利根的那个是根机真的不怎么样,当然这个师父不是用来批评谁,是用来自我检讨的。
问:还有自认为是利根的老说自己是钝根的,假谦虚的那算哪一类?
师父:如果真的是利根的话,他也不会告诉你他自己是利根,他是真的会很谦虚不是假谦虚。老实说除非你是大菩萨不然谁是利根,或是修行到快开悟了那个才是真利根,不然谁敢说他自己利根,真利根是我执很弱,他也不需要骗你什么。59:15
下一个主题《解深密经》讲的非常有趣,但是如果有跟你心里想的有点冲突,思考看看,一乘与三乘,太妙了,这里牵扯到到一些问题,各位同学可能要好好思考了解一下。先问你们什么叫一乘,什么叫三乘?有没有看过《法华经》,没看过没关系,《法华经》里面有两个重点,没有其他什么乘就是一乘,但是关键点还不在这里。《法华经》有两个重点,一个叫做“开迹显本”,一个叫做“开权显实”。
第一个重点,释迦牟尼佛在2500年前成佛他是示现的,其实释迦牟尼佛本来就已经成佛,久远劫前已经成佛了,这个是他叫做开迹显本。迹就是轨迹看得到的,他说2500年前释迦牟尼佛成佛那个是看得到的,但是那个只是示现一个迹相而已,他实际上是给我们看的,但是释迦牟尼佛久远劫以前已经成佛了,这是第一个重点。
第二个重点,一乘思想,一乘道,什么叫一乘道?简单的讲,所有众生皆当成佛,不管你修什么,不管你是谁,不管你是不是信基督教,信耶稣得,信什么,不管你信小乘大乘什么乘,不管你证阿罗汉,证不证什么都没关系。皆共成佛道,所有有情众生,最终必成佛——一乘思想。
三乘思想是什么?声闻,缘觉,菩萨,菩萨就是成佛。三乘思想他告诉你,有些人会成为阿罗汉,有些人会成为辟支佛,有些人会成佛,不一定所有的人都会成佛,这个叫做三乘思想。这个就是我们一般所认知到的,一乘跟三乘的想法。
如果从《法华经》的立场跟观念来讲,如果像舍利弗、目键莲、大迦叶那一类的,他们成为阿罗汉之后有没有机会再成佛?从《法华经》来讲,有。因为他认为说阿罗汉的涅槃是化城。什么叫化城?就是暂时给他们休息的地方,有没有解脱烦恼?有,有没有究竟?没有,因为成佛才是究竟。所以不管怎么样,他们最终会自己起来继续往前走,不需要人家去叫他,到最后他自己必定会往前再走,最终那些人还是会成佛。
但是有些经典讲说,某些人证了阿罗汉、辟支佛,他就是到那边为止,那些人就没办法成佛了。所以他就鼓励说,我们刚开始就要发大乘心,修大乘法,发大乘愿,行菩萨道,这样才有机会成佛,另外有些经典是这样讲的。你不要问我说,哪一种比较好,暂时先不谈这些,我只告诉你有这样的状况。
'''(五)一乘与三乘'''
'''两种一乘道义:'''
'''因上说:指方法,三乘同一解脱方法,三乘究竟'''
'''果上说:一切众生皆当成佛,一切究竟'''
刚刚师父讲的是一般一乘道的说法,但是在《解深密经》里面,他提出另外一种一乘道的不同说法,他说其实一乘道有两种,一种是在因上说是指方法,三乘同一解脱方法,三乘都是究竟,修行的这个路或这个道理是一样的,这个叫做一乘,是在修行的方法上面说;
另外一种是果上说,一切众生皆当成佛,一切究竟,一切众生皆会成佛,这个是在果上说。
所以刚才讲的《法华经》那种观念,是在因上说,还是在果上说?果上说。因为在果上讲一乘,是指所有的众生都成佛果,这叫果上说。因上说是说,三乘的修行理论道理,走的路,道理是一样的,叫做三乘同一解脱床。三乘要解脱的道理是一样的,只是路走得长跟近而已。
怎么说呢?就《解深密经》来讲三性三无性,是不是只用于菩萨道?如果阿罗汉辟支佛要解脱,是不是也需要依三性三无性的道理?绝对。所以三性三无性的道理,是通三乘的,从这个道理来讲,这个道理的理论跟修行叫做一乘道。他不是说所有人都会成佛,他是说,不管你要修声闻,修缘觉,要成为阿罗汉,还是辟支佛,还是成菩萨,理论上都是这个样子的,都是依三性三无性的来修行来了解的,都是依三学八正道来修的,讲的具体一点,都是依三学八正道来修的。所以他说菩萨要不要三学八正道?要。声闻辟支佛是不是学三学八正道?对。三学八正道,依唯识的三性三无性来修三学八正道,这个道理是共通普遍的,所以这个叫做一乘道。所以他的一乘道是从修行的因上/理论上来谈的,不是说所有的众生都成佛。
所以在一乘道的说法上有两种说法,一个因上说是指方法,是三乘同一解脱的方法;另外一个是在果上说,叫做一切众生皆当成佛道。《法华经》是站在这个(果)立场上来讲的,而《解深密经》是站在这个(因)立场上来讲。
'''本经意趣'''
'''从因上说:三乘同一解脱方法(三性)'''
'''三乘究竟:声闻、独觉、如来种性。'''
'''A 一向趣寂声闻:无法成佛'''
'''B 回向菩提声闻:能回小向大'''
因上说:三乘同一解脱方法,叫做三性三无性。
所以《解深密经》他讲的一乘道,他也同意有一乘道,但是他同意的(一乘道)是说三乘都是修同样方法,同样的理论而说三乘等究竟。他认为声闻、独觉、如来证悟到都是真实的,他认为阿罗汉跟独觉证到的不是化城而已,他们证到的是真实的,他是真实解脱自我的,他是这样认为的。所以他说其实我们的根性,有三种种性,一个叫做声闻种性,一个叫做独觉种性,一个叫做如来种性。
他说三乘究竟就是说,声闻、缘觉、如来种性是三乘种性的。声闻有两种,一种叫做一向趣寂声闻,一种叫做回向菩提声闻。
'''A、一向趣寂声闻'''。就是说他只能修声闻只能成阿罗汉,他是没办法成佛的。就是这种你怎么劝他都没用,他就是只能修小乘,只能修声闻乘,你劝他都没用,佛来跟他讲都没用,他到最后就是成为阿罗汉或辟支佛。
B、还有一种就叫做'''回向菩提声闻'''。只要有德行足够的,比如佛,其他大菩萨来劝他,他就会回小向大,这个叫做回向菩提声闻。
所以《解深密经》实际上他是有种性说的,就是说有些人是没办法成佛的。
三乘究竟就是说,声闻、辟支佛也是真正究竟,到这边为止,他不是化城而已,所以这里指的三乘究竟是指'''一向趣寂声闻''',他跟《法华经》的意趣有点不大一样。所以我说《法华经》有他的意趣,《解深密经》有他的意趣,因为有不同的意趣,所以来到中国之后,中国的祖师就会有判教的思想产生,但是你不要问我哪一个比较好,这不是我的能力所能讲的。
问:小乘大乘的区别是不是就在能不能利他,这是唯一的区别吗?
师父:可以利他,成的果不一样,小乘就是乘声闻辟支佛果,大乘就是利他究竟就是成佛。
缘起流转还灭,缘起通染净那个图,三乘都包括,但是他后面会讲佛是最圆满究竟的,佛是完全的清净,声闻辟支佛是断了见思惑,但是阿赖耶里面还有很多种子还没完全转,要到佛才能完全转清净,但是声闻辟支佛由于他的根本烦恼断了,有漏种子不再作用,所以他不会再来三界轮回了。
声闻辟支佛也要修很长的时间,当然要很长时间修习,如果就《法华经》他绝对会再回来,绝对会成佛,《法华经》,声闻独觉有两种,一种就是一向趣他不会再回来,他解脱就是解脱,《法华经》就不一样。所以我说本经的意趣。
问:但是他不回来去哪儿?
师父:我不知道这个不能谈,这个没办法谈,“涅槃有无,涅槃有,涅槃无,涅槃亦有亦无,涅槃非有非无”这个不是能记别的,在佛教里面叫十四无记之一,要了解。
问:六道轮回好像就是在小圈圈里面转,声闻辟支佛就是跳出来?
师父:比喻是可以,但不要在比喻里鸡蛋挑骨头,就是说三界六道一直轮回,声闻辟支佛还有佛就已经跳出来,比喻是这样可以。
问:声闻和缘觉去了我执没有?
师父:绝对去了(我执),他没苦,解脱了,一定要记得,目的已经达到了,那是声闻缘觉的目的,自己的苦没了,但是别人的苦还有,所以发大愿成佛就是,自己的苦没有了还不能,我还要想办法去度别人。
问:如果没有我的话,那就没有众生?
师父:以后师父再讲,这个《金刚经》里面讲得很清楚,师父有空在《般若经》里面,所谓的缘起,还有差别相,还有性空的空寂性上面,不能落一边,所以《金刚经》也没有说没众生,《金刚经》第一句讲什么,须菩提问了什么,须菩提问说要怎么样发无相菩提心,有没有要发心度一切众生?有。有没有要度一切众生,众生有没有胎湿卵化?有,不是没有,但是他是如幻,你不能执着,所以你不能落空一边,也不能落有一边,如果落一边,你就不是真正的了解,所以叫做无相菩提心。有没有菩提心要发?要。能不能去执着?不能。要跟无相相应,度众生要不要度?要。度众生能不能执著有这个相?不能。所以这不能落一边,师父简单的讲,有机会,以后谈般若的时候,这个很有趣可以慢慢谈。
问:有一种说法是,小乘是圆满了法身,但是没圆满报身化身,成佛以后就是法报化(身)都圆满?
师父:可以这么讲,因为你从阿赖耶的清净种子整个转成了,全都转清净圆满了,法身就是从诸法的共相来讲,声闻缘觉都证了一分的法身,是没错,可以这样子讲没问题。
依这个来讲,你们会不会认为,怎么《法华经》跟《解深密经》,为什么会有不同,师父既然讲《解深密经》,我就要把《解深密经》的意趣要讲给你听,这是我的责任,以后怎么分辨,我们可以慢慢再谈,但是我不能把这个隐瞒起来,然后说他跟什么都一样的,讲《解深密经》,我就要把《解深密经》的意趣讲给你听,在《瑜伽师地论》,还是后来的其他论里面,他其实又把种性又更细分为五种,叫做定性声闻,定性独觉,定性佛种性,所谓的定性就是一定就是这样子,还有不定种性,什么叫不定,有可能变,他修什么就是什么,定性声闻,定性缘觉,就是这里讲的一向趣声闻,定性如来种性,就是这边的如来种性,不定性呢,不定性就是有可能是回向菩提声闻,他遇到什么法他就修什么,所以这种不定性的人,他遇到小乘法他就修小乘,但是你劝他他可以回小向大不定性,还有很可惜,最后一种叫做无性种性,他说这种人只能具备世间善法,他没办法修出世解脱法,更别说成佛,后来的经论上他有这样分,他依这个更细分成五种种性,但是这里他大概就是讲,所谓的如来种性声闻缘觉种性三种,但是声闻缘觉种性里面还有分为,一向趣的,还有回向的,他就是简单的这样讲。
问:说无性种性的是什么经?
师父:瑜伽师地论里面也有这样子讲。
问:为什么会有这样?
师父:最早从哪里是怎么来的我很难回答你,他可能看到有一些人,修了好几劫,他就是一直都在三界六道里面的轮回,他一直就觉得他没有出世的善根,可能会觉得这样子,至于你认为是不是一切众生皆共成佛道,你自己看,因为《法华经》是这样子讲的,你如果硬要问说师父你觉得怎么样,我是觉得《法华经》的一切皆共成佛道,我是认为是这样子的,但是在过程上这个是可以用的,我的意思是说,这个在过程上,这个可以用,但是最终最究我还是觉得《法华经》那个为主,所以印顺导师的《成佛之道》,他到最后,他中间都有讲《解深密经》的唯识他有讲,但是他到最后面,他依什么为主,既然叫《成佛之道》,如果有些人不能成佛,看《成佛之道》那跟我有什么关系,最后印顺导师是依《法华经》的皆共成佛道,最终的结论他是这样子讲的,但是在过程上,他是有提到这些的。
所以如果你要问师父怎么通,简单,怎么通,当你学佛的时候,学到很多东西用来检讨自己,又是一句话,照见五蕴皆空,是照见自己的五蕴皆空,所以你可以把它拿来说你自己呢,你是无性种性吗,你修的每天弄来弄去,其实只是在弄人天善法而已,你自己是不是无性种性,还是你是声闻种性,你自己检视你自己,你学很多没错,你也学出世解脱法没错,但是你很多时候,是不是不大愿意去帮助别人,或是不大愿意为这个社会贡献些什么东西,你自己检视,所以我说这个能不能拿来用,可以啊,你检视自己,你是不是无性种性,所谓无性种性不是说你是坏人,你是好人没错,但是你并没有具备出世解脱的善法,你很多做的时候并没有跟无我相应,乃至你做很多事情的时候,你根本没有依出世佛法来做自我的检讨,那你就是无性种性。所以梁武帝是无性种性,在那个阶段上,我不是说他永远,在那个阶段上我们来探讨,他可以算,但是他可以回小向大的,点通了就可以回小向大,所以我说如果你硬要问师父怎么用,《解深密经》的这个东西其实很好用,用来现在的修行自我检讨很好用,因为有些人如果我用《法华经》说,一切皆成佛道,未来绝对成佛,所以现在放逸一点无所谓,反正未来都会成佛,有时候会有这种怠惰的思想观念出现,如果你把《解深密经》这个拿来自我检讨,你就知道说我现阶段是无性(种性)吗,是大乘种性吗,是声闻缘觉吗。
我现在再讲一个,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用这个来检讨,可不可以是无性的念佛,可不可以是声闻的念佛,可不可以是大乘的念佛,你每天谈你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但是你还很念着很执着,这个世间各式各样的东西,七情六欲都在,很强,而且每天在这种贪嗔痴烦恼里面打滚,从来不了解经教什么叫做无我,什么叫做我执,也不认为这个世间是很苦的,或是你可能相似的知道苦,但是你不知道真正的苦到底是什么,你修的很多是人天善法而已,以为你这样念佛可以求生西方极乐世界,那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另外一种人念佛,他知道世间苦,他也学佛大概了解各种的苦,但是他认为因为这个地方很苦,然后一直强调那个地方非常快乐,所以我要离苦得乐,你就是想说那个地方像天堂,那个叫声闻缘觉的念佛; 还有一种真正的念佛,净土法门真正要讲的是,这个地方很苦,我也很苦,众生也很苦,但我不是光只解决我的苦,我去的那边就太好了,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不是这样子,你觉得这个地方苦,所以我要想办法帮忙这个地方的众生,因为我亲自的体验到这种苦,我也知道众生同样这样的苦,我想要帮助他但是我现在的能力不够,所以我要到一个地方去训练,然后训练到一定能力程度跟信心之后,我希望回来这边,回入娑婆度有情,这个叫做真正西方净土的大愿相应,西方净土要强调的是这样的种性才能去。这不是我瞎编的,世亲菩萨是这样认为的。所以我说这个可不可以检讨?可以!你现在修什么法门你用这个来检讨,你不要自己法门修一修认为自己是大乘,都是嘴巴在讲大乘。
如来种性是他绝对会修大乘法,从一开始他就修菩萨道,他不会回折,就算他现在修声闻法到最后他还是会转成,自动会转成,如来种性是这样子的,如来种性他绝对一开始就是修菩萨道的。不管是声闻缘觉还是如来种性,这个都不是一辈子的事情,都是好几辈子的事情,他是说最终的,经过好几辈子好几劫,最终会变成什么,不是说这辈子没有成声闻不是声闻种性,因为我们不可能一辈子开悟的,除非你修了好几辈子再来有可能,但是一般人是不可能,都是好几辈子才能,哪怕声闻成为阿罗汉六十劫。
问:两个人一个人发大乘心,一个人没有发,但是都到了四禅,那两个人那个时候的结局都是一样的?
师父:会不一样,这个牵扯到很多问题,比如说你修禅定有没有发愿再来人间,还是你不发愿,发还是不发都达到第四禅,但是不发愿再来人间的话,你就随着你禅定的不动业,因为禅修是一种极大的善法,你如果不发愿,死了之后就往生四禅天,变成四禅天的天众,天道众生,你发愿有强烈的想要再来人间学佛,那么你就会再来人间,听经闻法。到了四禅天还是轮回,发大乘心的人就可以再来人间接着修行,所以叫做人间好修行,所以发不发愿其实差很多的。所以从《法华经》的立场,从大乘佛教的立场,我们都要发愿修大乘佛教,要发大心,发愿很重要。
问:开悟是什么东西?
师父:就印度佛教真正定义开悟,至少初果,断了身见,三结断,身见,戒禁取,疑,至少我执断掉,这样才能叫开悟,就是佛教的圣人,大乘入初地,小乘初果,至少身见我执见,绝对断掉,这样才能叫圣人,这是最基本的定义,至于什么是身见我执见,师父在《俱舍论》里面讲得很清楚,很细,有空你可以去看看,所以你们对圣人不要乱定义,上礼拜好像才讲而已。
(六)了不了意
(六)了不了意
1)《般若经》: 以究不究竟为了不了义
2)《解深密经》:
a)以说明清不清楚为了不了义。
b)《般若经》以甚深隐密相宣说一切法空   不了义
c)《般若经》为具五事者说
d)以三无自性清楚说明“一切法空”   了义教
e)为五事不具者说
还有几分钟我们继续来看,看更有趣的,又有一个很有趣的topic(主题),刚刚种性问题,有趣吗,以前都是皆共成佛道,所以可以知道佛法里面,其实很多不同的思考想法,但是这些总归起来拿来用,都是对我们身心有益的。还有一个了义不了义,所以《解深密经》是一个有丰富内容的经典,了义不了义,你们觉得什么叫了义,什么叫不了义,人天善法了不了义?不了义。自我解脱声闻独觉了不了义?不了义,成佛了不了义?了义。所以一般是指最究竟的叫了义。
可惜《解深密经》不这样认为,《般若经》以究不究竟为了不了义,佛法的最根本核心讲缘起一切法空,是最究竟,最了义的,就《般若经》来讲,讲真心的,讲有本具佛性的都是不了义,《般若经》的立场,《解深密经》认为,了不了义不能以究不究竟来说,他说了义不了义要以说明清不清楚,来谈了义不了义,说明清楚的叫了义,说明不清楚的叫不了义。他的意趣又跟《般若经》不一样了,《般若经》以甚深隐密相宣说一切法空,是不了义的,因为没有说明清楚,他只对高根机的人说,那我们都不知道他在讲什么,因为讲的不清不楚的,甚深显密意太深了,说不清楚,《般若经》是为具五事者说,知道五事是什么,多修集善根,福慧二资粮这些,所以《般若经》实际上,他为什么可以宣说一切法空,他是为高根机的,五事具足的人说一切法空,但是这种东西太深了,你不具足五事的话没办法了解,但是你如果根机很高,具足五事你绝对可以了解,但是因为他太深了讲不清楚所以叫不了义。《解深密经》说以三无自性清楚说明一切法空,因为他清楚的说明了,所以叫做了义,所以他是说我讲得清楚讲的明白,你听得清楚听得明白叫作了义,如果讲得不清楚不明白,你根本不知道他在讲什么叫做不了义,他是这样解说的,所以说三性三无性他是了义,他是为五事不具的人说的,所以在某个意义上,他觉得这种经典会比较符合大众,也比较可以度化更多的众生,因为他是适合一般根机的,五事不具足的人说得清楚明白,他都可以了解,但《般若经》是为高根机的人说的,是为具足五事的人说的,所以只要点一下他就通了,不用讲得太清楚太明白,这样大概知道这边在讲什么,这个叫做了义不了义。
所以古代的经典常常在谈了义不了义,所以必须要了解在经典上他谈了义不了义,有这两种意趣,一种是说:说得明白的叫做了义,一种是说:究竟的叫做了义,所以《般若经》的立场是,因我谈一切法空,毕竟空,这是最究竟的教法,是了义,《解深密经》认为,要讲得清楚明白的,连一般根机都清楚的都了解的,这个叫做了义,所以里面两个也没有什么冲突,他还是承认《般若经》的境界比较高,是对高根机的人讲的。
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别,不同的根机,所以我说没有最好的法门,任何的法门都是适应不同的根机,所以《解深密经》是适应五事不具足的根机,《般若经》是适应五事具足的根机,总之就是不同的根机,所以佛要有不同的经典,宣说不同的东西。
《般若经》和《解深密经》都是佛驼的教说,那为什么会有这个差别,因为佛陀讲的很清楚,因为《般若经》是对五事具足的人说的,《解深密经》是对五事不具足的人说的,也就是说佛陀认为《解深密经》是对我们讲的,我们都是五事不具足,你们里面有没有五事具足的,我不知道,最好是有。我们来回向,请合掌,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阿弥陀佛!


 《解深密经》-8
 《解深密经》-8


 各位同学大家好!我们继续来讲《解深密经》,上上个礼拜还没放假之前,我们谈到《解深密经》里面的了不了义,《解深密经》跟《般若经》还有其他经典,有些对了不了义的定义不大一样,一般我们来讲,了义就是讲胜义谛的,讲最终教义的,可以帮忙我们解脱,可以引导我们解脱,甚至可以成佛的,这个叫了义,诸法究竟实相叫了义;还有一种了义,《解深密经》讲的就是说,讲得清不清楚就叫了义不了义。
 各位同学大家好!我们继续来讲《解深密经》,上上个礼拜还没放假之前,我们谈到《解深密经》里面的了 不了义 ,《解深密经》跟《般若经》还有其他经典,有些对了 不了义 的定义不大一样,一般我们来讲, 了义 就是讲胜义谛的,讲最终教义的,可以帮忙我们解脱,可以引导我们解脱,甚至可以成佛的,这个叫 了义 ,诸法究竟实相叫 了义 ;还有一种 了义 ,《解深密经》讲的就是说,讲得清不清楚就叫 了义 」「 不了义


 所以《般若经》以究不究竟为了不了义,一切法空是最究竟的教法,一切法不空,有的空有的不空,他认为这是不了义的教法,但是就《解深密经》来讲他说,以说明清不清楚为了义,所以那个“了”,重点在那个了,了,《般若经》认为那个了是究竟的意思,《解深密经》认为那个了,是怎么样,清楚的意思,所以我们才会称为了不了义,了可以究竟明了,有究竟明了的意思,了就是清楚明白的意思,所以《解深密经》是以清楚明白为了义,《般若经》以甚深隐密相宣说一切法空,因为他讲的不清楚,因为《解深密经》认为《般若经》讲得不清楚,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明白的所以叫做不了义,但是《解深密经》又认为说,为什么《般若经》讲得不清楚不明白呢,因为《般若经》是为高根机的人说的,为五事具足的人说的,所以其实《般若经》里面也讲,般若法门是为久学菩萨所说,久学菩萨当然就是修行很久的人,根机够的人,所以他这样讲一切法空,很容易了解很容易明白,但是一般人五事不具足的话,就是没有具足哪五事?第一个,未种善根,第五个,未积极福德智慧两种资粮,他说这五事情不具足者,如果为这五事不具足的人,一下讲甚深法空他不了解,但是这样子的话,你就没办法解说了,所以为这五事不具足的人,就要说得清楚明白一点,就要说得更复杂一点,这就是为什么《解深密经》要用三性三无性,来解释一切法空,以三性三无自性清楚明白说明一切法空,就叫做了义教,因为这里了义教指的是清楚明白的教义,听了就容易清楚明白,但是你不要管说你现在能不能清楚明白,因为他讲说清楚明白,就我们来讲还可能不那么容易清楚明白,所以这个要学。再来就是为五事不具足者说的,这个就是所谓的了不了义,《解深密经》的意趣。
 所以《般若经》以究不究竟为了 不了义 ,一切法空是最究竟的教法,一切法不空,有的空有的不空,他认为这是 不了义 的教法,但是就《解深密经》来讲他说,以说明清不清楚为 了义 ,所以那个“了”,重点在那个了,了,《般若经》认为那个了是究竟的意思,《解深密经》认为那个了,是怎么样,清楚的意思,所以我们才会称为了 不了义 ,了可以究竟明了,有究竟明了的意思,了就是清楚明白的意思,所以《解深密经》是以清楚明白为 了义 ,《般若经》以甚深隐密相宣说一切法空,因为他讲的不清楚,因为《解深密经》认为《般若经》讲得不清楚,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明白的所以叫做 不了义 ,但是《解深密经》又认为说,为什么《般若经》讲得不清楚不明白呢,因为《般若经》是为高根机的人说的,为五事具足的人说的,所以其实《般若经》里面也讲,般若法门是为久学菩萨所说,久学菩萨当然就是修行很久的人,根机够的人,所以他这样讲一切法空,很容易了解很容易明白,但是一般人五事不具足的话,就是没有具足哪五事?第一个,未种善根,第五个,未积极福德智慧两种资粮,他说这五事情不具足者,如果为这五事不具足的人,一下讲甚深法空他不了解,但是这样子的话,你就没办法解说了,所以为这五事不具足的人,就要说得清楚明白一点,就要说得更复杂一点,这就是为什么《解深密经》要用三性三无性,来解释一切法空,以三性三无自性清楚明白说明一切法空,就叫做 了义 教,因为这里 了义 教指的是清楚明白的教义,听了就容易清楚明白,但是你不要管说你现在能不能清楚明白,因为他讲说清楚明白,就我们来讲还可能不那么容易清楚明白,所以这个要学。再来就是为五事不具足者说的,这个就是所谓的了 不了义 ,《解深密经》的意趣。


 问:站在《解深密经》的角度来看,其他经都是不了义,按照《般若经》究的竟不究竟,定义了义不了义的话?
 问:站在《解深密经》的角度来看,其他经都是 不了义 ,按照《般若经》究的竟不究竟,定义 了义 」「 不了义 的话?


 师父:《心经》《金刚经》都是属于《般若经》系的,阿弥陀经那些就《般若经》来讲是不了义的,站在《般若经》的角度也是不了义的,你继续问我等一下分别的解说。
 师父:《心经》《金刚经》都是属于《般若经》系的,阿弥陀经那些就《般若经》来讲是 不了义 的,站在《般若经》的角度也是 不了义 的,你继续问我等一下分别的解说。


 问:以究竟不究竟来说,除了《般若经》用这种标准,他就认为除了我《般若经》是了义以外,其他经典都是不了义,包括《解深密经》都是不了义?
 问:以究竟不究竟来说,除了《般若经》用这种标准,他就认为除了我《般若经》是 了义 以外,其他经典都是 不了义 ,包括《解深密经》都是 不了义


 师父:可以这样子讲,但是要分别解说,也就是说只要是谈一切法空的,只要是经典上谈一切法空的,都可以说是了义,就《般若经》来讲,《阿含经》可以分别解说,怎么说明呢,如果就中观般若来讲,他认为《阿含经》是了义的,所以他是通教,因为中观学家认为,若了了说就叫做无我,若究竟明白说就是空,所以中观学家认为,无我跟空是同一个意趣,无我是通空的,什么叫做寥寥说,就是大致的说明,用在身心生命叫做无我,把他扩大到一切法就叫做一切法空。
 师父:可以这样子讲,但是要分别解说,也就是说只要是谈一切法空的,只要是经典上谈一切法空的,都可以说是 了义 ,就《般若经》来讲,《阿含经》可以分别解说,怎么说明呢,如果就中观般若来讲,他认为《阿含经》是 了义 的,所以他是通教,因为中观学家认为,若了了说就叫做无我,若究竟明白说就是空,所以中观学家认为,无我跟空是同一个意趣,无我是通空的,什么叫做寥寥说,就是大致的说明,用在身心生命叫做无我,把他扩大到一切法就叫做一切法空。


 自性执
 自性执


 
以前我们在佛学院曾经讨论过这个问题,争了很久后来师父画了一个图,这个图你们在福严的网路上,的一些讲义里面还可以看得到,但是这个图的出处者当然都是佛陀,但是把文字描述成图的是师父,这个图一画你们就明白了,这样的一个图,这个叫做“我”,这个叫做“法”,这个图够明白了吗,《阿含经》泛泛说讲无我,但是他认为无我通于空,所以是了义,我现在是讲中观,唯识跟中观对我法的定义不一样。我法二执本来就有,但是中观对我法二执的定义解释,跟唯识不大一样。我现在画的这个是中观的,所以就中观或《般若经》来讲,《解深密经》或唯识的某些理论,他认为是不了义的,我说就般若来讲,所以《般若经》跟《解深密经》,双方面对于了不了义的定义就不大一样,你问说师父为什么这样,很简单,佛陀不是讲了,为不同根机讲不同教法,为五事不具足者就讲《解深密经》,为五事具足者就讲《般若经》,那《阿含经》到底属于什么,看个人的解说,个人怎么对《阿含经》的无我去说明,《般若经》或是中观学系他认为,中观学系的学者认为,像龙树,清辨,月称菩萨,他们就认为,《阿含经》的无我是通般若的法空的,只是说得清楚,说得不清楚这样而已,为什么,这个图告诉我们,这个是中观学者的图,他认为我跟法其实是在同一个层次的,重点在于无自性,如果这个刚好是自性执的话,你把这个自性执,用到我的范围就叫做我执,用到法上就叫做法执。法,当然它的范围比较宽,同样都是一个自性执,你用在我这个身心生命就叫做我执,用在我这个身心生命往外扩张的一切,就叫做法执。所以我法二执其实不是什么不一样,他同样都立足在一个自性执上面,所以说不管你是观察我下去,还是观察法下去,为什么这样下来都是这个,他要破的都是自性执,所以当这个无自性用到我上面,就叫做无我,这个无自性用到一切法上面,就叫做一切法空,这样清楚明白吗。
 
以前我们在佛学院曾经讨论过这个问题,争了很久后来师父画了一个图,这个图你们在福严的网路上,的一些讲义里面还可以看得到,但是这个图的出处者当然都是佛陀,但是把文字描述成图的是师父,这个图一画你们就明白了,这样的一个图,这个叫做“我”,这个叫做“法”,这个图够明白了吗,《阿含经》泛泛说讲无我,但是他认为无我通于空,所以是 了义 ,我现在是讲中观,唯识跟中观对我法的定义不一样。我法二执本来就有,但是中观对我法二执的定义解释,跟唯识不大一样。我现在画的这个是中观的,所以就中观或《般若经》来讲,《解深密经》或唯识的某些理论,他认为是 不了义 的,我说就般若来讲,所以《般若经》跟《解深密经》,双方面对于了 不了义 的定义就不大一样,你问说师父为什么这样,很简单,佛陀不是讲了,为不同根机讲不同教法,为五事不具足者就讲《解深密经》,为五事具足者就讲《般若经》,那《阿含经》到底属于什么,看个人的解说,个人怎么对《阿含经》的无我去说明,《般若经》或是中观学系他认为,中观学系的学者认为,像龙树,清辨,月称菩萨,他们就认为,《阿含经》的无我是通般若的法空的,只是说得清楚,说得不清楚这样而已,为什么,这个图告诉我们,这个是中观学者的图,他认为我跟法其实是在同一个层次的,重点在于无自性,如果这个刚好是自性执的话,你把这个自性执,用到我的范围就叫做我执,用到法上就叫做法执。法,当然它的范围比较宽,同样都是一个自性执,你用在我这个身心生命就叫做我执,用在我这个身心生命往外扩张的一切,就叫做法执。所以我法二执其实不是什么不一样,他同样都立足在一个自性执上面,所以说不管你是观察我下去,还是观察法下去,为什么这样下来都是这个,他要破的都是自性执,所以当这个无自性用到我上面,就叫做无我,这个无自性用到一切法上面,就叫做一切法空,这样清楚明白吗。


 法可以指很多万事万物,还有构成万事万物背后的元素,我是不是也包括在法里面,包括,但是必须要区分开来,这样才容易明白,你把它混在一起那又说不明白了,我当然包括在法里面,因为法的范围很宽,但是为了区分《阿含经》讲的我,还有《般若经》讲的一切法,还是把它分开来说明,但是就你讲的法是包括一切的。
 法可以指很多万事万物,还有构成万事万物背后的元素,我是不是也包括在法里面,包括,但是必须要区分开来,这样才容易明白,你把它混在一起那又说不明白了,我当然包括在法里面,因为法的范围很宽,但是为了区分《阿含经》讲的我,还有《般若经》讲的一切法,还是把它分开来说明,但是就你讲的法是包括一切的。
第350行: 第23行:
 我执,无常,苦,那个图,那个你要去汇通,就是那个我执包括一切执,都是在里面的,因为我下去还是自性执,所以我指的那个我执就是指自性执,你要明白这里的我执指的就是自性执,只是为什么师父不说一切法,因为一个重点:当你观一切法,观到最后真正在止观双修的时候,还是要观这个五蕴身心,在闻思慧上的整个理解,可以了解一切法空,但真正在止观双运的观的时候,他还是叫你观五蕴身心观蕴处界,般若也是这样子,中观也是这样子,《阿含经》更是这个样子,唯识观到最后也是在观我跟我的识所现的境,还是这样子观的。这里讲得比较稍微深一点,所以能了解尽量了解,不了解没关系慢慢来。
 我执,无常,苦,那个图,那个你要去汇通,就是那个我执包括一切执,都是在里面的,因为我下去还是自性执,所以我指的那个我执就是指自性执,你要明白这里的我执指的就是自性执,只是为什么师父不说一切法,因为一个重点:当你观一切法,观到最后真正在止观双修的时候,还是要观这个五蕴身心,在闻思慧上的整个理解,可以了解一切法空,但真正在止观双运的观的时候,他还是叫你观五蕴身心观蕴处界,般若也是这样子,中观也是这样子,《阿含经》更是这个样子,唯识观到最后也是在观我跟我的识所现的境,还是这样子观的。这里讲得比较稍微深一点,所以能了解尽量了解,不了解没关系慢慢来。


 刚刚问说那其他经典是不是不了义,师父讲得太快,是这样子的,强调一切法空的就是了义经典,从《般若经》的立场来讲,但是不同的经典,有他要强调的不同部分,师父以前讲过基本上,所有的经典大概可以用知、情、意来分,知情意怎么分,就是有的经典在强调知,就是强调智慧的,有的经典在强调情感,就是在强调悲心的,有的经典在强调意,强调信心怎么生起的,比较重在宗教性的,宗教情操的。我只能说他在偏重上是偏重什么,但是到最后一切经典,《般若经》认为一定要归向一切法空,那当然《解深密经》认为,一切法空但是要在缘起上说明的话,就是要用三性三无性来说明。
 刚刚问说那其他经典是不是 不了义 ,师父讲得太快,是这样子的,强调一切法空的就是 了义 经典,从《般若经》的立场来讲,但是不同的经典,有他要强调的不同部分,师父以前讲过基本上,所有的经典大概可以用知、情、意来分,知情意怎么分,就是有的经典在强调知,就是强调智慧的,有的经典在强调情感,就是在强调悲心的,有的经典在强调意,强调信心怎么生起的,比较重在宗教性的,宗教情操的。我只能说他在偏重上是偏重什么,但是到最后一切经典,《般若经》认为一定要归向一切法空,那当然《解深密经》认为,一切法空但是要在缘起上说明的话,就是要用三性三无性来说明。


 强调智慧的是哪些经典?当然般若系统的全部在强调智慧,《中论》,大智度论,都在强调智慧,包括这个《解深密经》,他在强调智慧跟定,他的智慧是什么,三性三无性,了解一切法空,一切法空就是三无自性,一切法有就是三性,还是在强调智慧跟定的,我等一下会讲。强调悲心的经典是什么?普门品,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在强调他的大悲愿,当然你也可以说大愿地藏王菩萨,也是在强调他的悲心也是有,强调信的呢?阿弥陀经这一类的经典,强调某些信愿的,但是我不是说信愿他就没有智慧的部分,只是他偏重来讲比较强调信愿,但是在某些地方他有没有提到,八正道,四圣谛,还是有,只是在偏重上那不是他的偏重,他比较偏重在你要依怎么样的信愿,求生西方极乐净土,这样子的,所以在偏重上的不同所以会有不同的经典。但是就般若来讲的话,他认为必须要归向于一切法空。
 强调智慧的是哪些经典?当然般若系统的全部在强调智慧,《中论》,大智度论,都在强调智慧,包括这个《解深密经》,他在强调智慧跟定,他的智慧是什么,三性三无性,了解一切法空,一切法空就是三无自性,一切法有就是三性,还是在强调智慧跟定的,我等一下会讲。强调悲心的经典是什么?普门品,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在强调他的大悲愿,当然你也可以说大愿地藏王菩萨,也是在强调他的悲心也是有,强调信的呢?阿弥陀经这一类的经典,强调某些信愿的,但是我不是说信愿他就没有智慧的部分,只是他偏重来讲比较强调信愿,但是在某些地方他有没有提到,八正道,四圣谛,还是有,只是在偏重上那不是他的偏重,他比较偏重在你要依怎么样的信愿,求生西方极乐净土,这样子的,所以在偏重上的不同所以会有不同的经典。但是就般若来讲的话,他认为必须要归向于一切法空。
第356行: 第29行:
 在中观学者要看他是哪一部分,因为你讲《法华经》,《华严经》的话,他很大部头,你要知道《法华经》,《华严经》这些大部头,都有他不同的部分,你要看《法华经》那后面的菩萨那些,是在强调悲愿的,前面是在强调他的方便,还有他的究竟所显的,所以有时候要谈要看细节上是看哪一部份,你要看(论师),比如龙树菩萨,他是取哪一部分来认为的,因为我们现在说法华,华严,都是太笼统的概念,古代他不是那么庞大的一大部分,包括《般若经》,玄奘大师翻译600卷大般若,他也不是本来就是那么一大套的般若,他里面还是有不同的小部分经,所以当我们在讲华严,他是一个经典的系,讲法华他也是一个部头,全部加在一起,讲般若他也是一个系,很多《般若经》加在一起,有些像般若,他会比较统一,他大部分在讲般若把它集在一起,但是有些系的经典不一定,他的主题都有不大一样,所以你很笼统的讲说哪一部经,如果是单一小部的,比如说阿弥陀经,比如说《金刚经》,这样子就明白讲,但是如果说《华严经》,那六十华严四十华严,他一大套里面有不同不同的意趣,那我们可以分开来说明。
 在中观学者要看他是哪一部分,因为你讲《法华经》,《华严经》的话,他很大部头,你要知道《法华经》,《华严经》这些大部头,都有他不同的部分,你要看《法华经》那后面的菩萨那些,是在强调悲愿的,前面是在强调他的方便,还有他的究竟所显的,所以有时候要谈要看细节上是看哪一部份,你要看(论师),比如龙树菩萨,他是取哪一部分来认为的,因为我们现在说法华,华严,都是太笼统的概念,古代他不是那么庞大的一大部分,包括《般若经》,玄奘大师翻译600卷大般若,他也不是本来就是那么一大套的般若,他里面还是有不同的小部分经,所以当我们在讲华严,他是一个经典的系,讲法华他也是一个部头,全部加在一起,讲般若他也是一个系,很多《般若经》加在一起,有些像般若,他会比较统一,他大部分在讲般若把它集在一起,但是有些系的经典不一定,他的主题都有不大一样,所以你很笼统的讲说哪一部经,如果是单一小部的,比如说阿弥陀经,比如说《金刚经》,这样子就明白讲,但是如果说《华严经》,那六十华严四十华严,他一大套里面有不同不同的意趣,那我们可以分开来说明。


 龙树菩萨是中观学者,他说的空是究竟空义,究竟一切毕竟空,龙树菩萨在哪里有很明显的说,这是了不了义,当然他在《中论》里面就这样认为,《中论》里面广扩一切有任何一点点的执着,《中论》里面有提到种子这些东西,因为唯识学家是在他后面的,但是种子论在他那个时代就已经有了,所以他有在扩种子论,我们谈到这里就好了,因为同学会晕,上次我们说《解深密经》大概在300多年,龙树菩萨是在150年到250年左右的人物,但是种子论很早就已经有了,所以龙树菩萨是中国八大宗派的祖师,是我们这样认为的,是因为龙树菩萨有提到种子说的概念,但是这个比较复杂一点,你们暂时先不要去了解这一些。
 龙树菩萨是中观学者,他说的空是究竟空义,究竟一切毕竟空,龙树菩萨在哪里有很明显的说,这是了 不了义 ,当然他在《中论》里面就这样认为,《中论》里面广扩一切有任何一点点的执着,《中论》里面有提到种子这些东西,因为唯识学家是在他后面的,但是种子论在他那个时代就已经有了,所以他有在扩种子论,我们谈到这里就好了,因为同学会晕,上次我们说《解深密经》大概在300多年,龙树菩萨是在150年到250年左右的人物,但是种子论很早就已经有了,所以龙树菩萨是中国八大宗派的祖师,是我们这样认为的,是因为龙树菩萨有提到种子说的概念,但是这个比较复杂一点,你们暂时先不要去了解这一些。


 刚刚回到说某些经典了不了义是这样子的,龙树菩萨是认为这些经典如果,强调的到最后是归向一切法空的,如果只是强调一些信愿的话,那个是不了义,但是如果在里面有归向一切法空的,在归向一切法空的那一部分就是了义的,但是你不要以为不了义就是不好的经典,有些经典强调信愿,有些经典强调悲心,但是光强调悲心如果不跟般若空相应的话,就不是真正的大悲。所以就龙树菩萨的立场来讲,当某些经典强调信愿的时候,你可以说是引初学者,引导一般的居士大德进来,但是真正要谈到转信愿成菩提心的时候,这个信愿必须要一切法空相应,才是真正的了义。如果你讲悲心的时候,如果你强调的悲心,只是一种情感的抒发而已,没有跟般若空相应的话,那就不叫真正的大悲。
 刚刚回到说某些经典了 不了义 是这样子的,龙树菩萨是认为这些经典如果,强调的到最后是归向一切法空的,如果只是强调一些信愿的话,那个是 不了义 ,但是如果在里面有归向一切法空的,在归向一切法空的那一部分就是 了义 的,但是你不要以为 不了义 就是不好的经典,有些经典强调信愿,有些经典强调悲心,但是光强调悲心如果不跟般若空相应的话,就不是真正的大悲。所以就龙树菩萨的立场来讲,当某些经典强调信愿的时候,你可以说是引初学者,引导一般的居士大德进来,但是真正要谈到转信愿成菩提心的时候,这个信愿必须要一切法空相应,才是真正的 了义 。如果你讲悲心的时候,如果你强调的悲心,只是一种情感的抒发而已,没有跟般若空相应的话,那就不叫真正的大悲。


 以前师父在讲学佛三要的时候,必须要三心相应,菩提心,大悲心,无所得心,无所得心就是一切法空。所以就《般若经》典,或是龙树菩萨的立场来讲的话,比如说阿弥陀经里面如果强调的是信愿,如果你不了解一切法空,这样的信愿,他认为只是引导一般众生生起信心而已,但是如果你从这个信愿里面,去了解佛教的真义、真谛,是无我空相应的话,那就是真正的菩提心了,不再只是一般的信愿而已。
 以前师父在讲学佛三要的时候,必须要三心相应,菩提心,大悲心,无所得心,无所得心就是一切法空。所以就《般若经》典,或是龙树菩萨的立场来讲的话,比如说阿弥陀经里面如果强调的是信愿,如果你不了解一切法空,这样的信愿,他认为只是引导一般众生生起信心而已,但是如果你从这个信愿里面,去了解佛教的真义、真谛,是无我空相应的话,那就是真正的菩提心了,不再只是一般的信愿而已。
第364行: 第37行:
(我认为)有很多大乘经典就是看讲经的人,他发挥到什么程度,可以说发挥到什么程度,还有经典本身重的到底是什么,你能不能了解他,他不能扭曲经典本来的意思,经典可以诠释,但是不能扭曲经典本来的意思,如果你是用这个无自性,然后把无我发挥成无我就是无自性的话,在一个意义跟立场上是可以通《阿含经》的,你并没有扭曲他的意思,但是如果你说《阿含经》里面有讲到阿赖耶识,那个就扭曲了他的意思。发挥可以发挥,可以去诠释他的意思,但是必须依于经典本来有的特色去诠释,但是如果你扭曲经典他的特色的话,这个就比较有点疑问了。
(我认为)有很多大乘经典就是看讲经的人,他发挥到什么程度,可以说发挥到什么程度,还有经典本身重的到底是什么,你能不能了解他,他不能扭曲经典本来的意思,经典可以诠释,但是不能扭曲经典本来的意思,如果你是用这个无自性,然后把无我发挥成无我就是无自性的话,在一个意义跟立场上是可以通《阿含经》的,你并没有扭曲他的意思,但是如果你说《阿含经》里面有讲到阿赖耶识,那个就扭曲了他的意思。发挥可以发挥,可以去诠释他的意思,但是必须依于经典本来有的特色去诠释,但是如果你扭曲经典他的特色的话,这个就比较有点疑问了。


 要讲究竟的话,《解深密经》跟《般若经》,都承认一切法空是究竟的,对不起,师父刚才有点被你的语言弄混了。现在我们谈的是了不了义,但是如果究竟不究竟来讲的话,《般若经》《解深密经》都认为,《般若经》的一切法空是究竟的,但是究竟不等于了义,从《解深密经》的立场来讲,究竟不等于了义,《般若经》:究竟等于了义。《解深密经》:究竟不等于了义,因为《解深密经》认为的了义是讲得清不清楚,当然有微细的差别,因为他们在了义不了义的定义不一样,了义不了义等于究不究竟,是《般若经》,《解深密经》的了义不了义不等于究不究竟,他的了义不了义等于讲得清不清楚,明不明白,所以你刚才问师父说究不究竟,在任何状况下,《解深密经》也好,《般若经》也好,他都认为一切法空是究竟的,就算你是五事不具足,他也是认为《般若经》的一切法空是究竟的。
 要讲究竟的话,《解深密经》跟《般若经》,都承认一切法空是究竟的,对不起,师父刚才有点被你的语言弄混了。现在我们谈的是了 不了义 ,但是如果究竟不究竟来讲的话,《般若经》《解深密经》都认为,《般若经》的一切法空是究竟的,但是究竟不等于 了义 ,从《解深密经》的立场来讲,究竟不等于 了义 ,《般若经》:究竟等于 了义 。《解深密经》:究竟不等于 了义 ,因为《解深密经》认为的 了义 是讲得清不清楚,当然有微细的差别,因为他们在 了义 」「 不了义 的定义不一样, 了义 」「 不了义 等于究不究竟,是《般若经》,《解深密经》的 了义 」「 不了义 不等于究不究竟,他的 了义 」「 不了义 等于讲得清不清楚,明不明白,所以你刚才问师父说究不究竟,在任何状况下,《解深密经》也好,《般若经》也好,他都认为一切法空是究竟的,就算你是五事不具足,他也是认为《般若经》的一切法空是究竟的。


 你要问的其实是了不了义,了不了义是根据不同的根机来谈了不了义,不是根据究不究竟,因为《解深密经》认为究竟的不等于了义的,因为究竟的他不一定讲得明白,你也不一定清清楚楚知道他在讲什么。
 你要问的其实是了 不了义 ,了 不了义 是根据不同的根机来谈了 不了义 ,不是根据究不究竟,因为《解深密经》认为究竟的不等于 了义 的,因为究竟的他不一定讲得明白,你也不一定清清楚楚知道他在讲什么。


 问:对学生来讲没有必要太区分了不了义?
 问:对学生来讲没有必要太区分了 不了义


 师父:你可以区分了不了义,但是你不要太认为有一个专门不变的定义,去定义什么叫做了不了义,因为这里的了不了义是有一点应机而讲的,对某些人来讲某些经典就是了义,对你来讲《般若经》就是了义,对他来讲《解深密经》就是了义,对他来讲《华严经》就是了义,对不同的根机他有不同了义的意义,所以师父说没有一个最好的最了义的法门,完全是看根机。
 师父:你可以区分了 不了义 ,但是你不要太认为有一个专门不变的定义,去定义什么叫做了 不了义 ,因为这里的了 不了义 是有一点应机而讲的,对某些人来讲某些经典就是 了义 ,对你来讲《般若经》就是 了义 ,对他来讲《解深密经》就是 了义 ,对他来讲《华严经》就是 了义 ,对不同的根机他有不同 了义 的意义,所以师父说没有一个最好的最 了义 的法门,完全是看根机。


 《金刚经》讲的“法无定法”是从这个立场来讲的,这个还不完全是《金刚经》讲的意思,《金刚经》讲的法无定法,他是从这个立场来讲的,为什么法无定法?因为一切法无自性,你还要定什么,一切法没有不变的本质,你还要定什么,一切法缘起而成的,所以你不能把他设定说有一个不变的东西,那个叫法无定法,因为一切法无自性,无自性就没有决定性。
 《金刚经》讲的“法无定法”是从这个立场来讲的,这个还不完全是《金刚经》讲的意思,《金刚经》讲的法无定法,他是从这个立场来讲的,为什么法无定法?因为一切法无自性,你还要定什么,一切法没有不变的本质,你还要定什么,一切法缘起而成的,所以你不能把他设定说有一个不变的东西,那个叫法无定法,因为一切法无自性,无自性就没有决定性。


 从《解深密经》来讲,讲得清楚明白的,他可以了解的,就是了义,不应机就是不了义,可以这样子讲,所以经典他有主机者,有旁化者,《般若经》的主机者,就是能了解一切法空的菩萨,旁教者就是声闻缘觉,为什么叫做旁教者?因为他们也可以了解一切法空,所以《金刚经》说,初果如果执着他自己初果,那不叫初果,所以他旁化这些,这些也可以了解,那其他凡夫可能就不知道在讲些什么了。
 从《解深密经》来讲,讲得清楚明白的,他可以了解的,就是 了义 ,不应机就是 不了义 ,可以这样子讲,所以经典他有主机者,有旁化者,《般若经》的主机者,就是能了解一切法空的菩萨,旁教者就是声闻缘觉,为什么叫做旁教者?因为他们也可以了解一切法空,所以《金刚经》说,初果如果执着他自己初果,那不叫初果,所以他旁化这些,这些也可以了解,那其他凡夫可能就不知道在讲些什么了。


 菩提心是什么?菩提心就是最终的愿,要发大菩提就是说,不是我只要成就阿罗汉,或是自己解脱就好了,要发无上菩提愿,那个就是要成佛的愿,菩提心就是最终觉悟的心,就是要走到最终为目标——成佛,那个就叫菩提心,我们一般讲菩提心都是讲成佛,但是实际上,在经典里面,讲菩提有三种菩提,因为“菩提”是“觉”的意思,佛陀是大觉者,但是另外还有声闻缘觉,也就是说阿罗汉辟支佛也是觉,他也是悟了,但是他只重在身心生命的自我解脱而已,重点,不是说他很自私,他的重点在这里,身心生命的自我解脱,那个也叫觉,所以那个也叫菩提;但是一般我们在讲大菩提心的时候,指的都是佛菩提。
 菩提心是什么?菩提心就是最终的愿,要发大菩提就是说,不是我只要成就阿罗汉,或是自己解脱就好了,要发无上菩提愿,那个就是要成佛的愿,菩提心就是最终觉悟的心,就是要走到最终为目标——成佛,那个就叫菩提心,我们一般讲菩提心都是讲成佛,但是实际上,在经典里面,讲菩提有三种菩提,因为“菩提”是“觉”的意思,佛陀是大觉者,但是另外还有声闻缘觉,也就是说阿罗汉辟支佛也是觉,他也是悟了,但是他只重在身心生命的自我解脱而已,重点,不是说他很自私,他的重点在这里,身心生命的自我解脱,那个也叫觉,所以那个也叫菩提;但是一般我们在讲大菩提心的时候,指的都是佛菩提。


 问:我们花了这么多时间在讲了不了义,意义到底在哪里?
 问:我们花了这么多时间在讲了 不了义 ,意义到底在哪里?


 师父:让我们能够正确地了解不同,各种各式的经典,不要执着于任何说,我就是这个其他的都不好。
 师父:让我们能够正确地了解不同,各种各式的经典,不要执着于任何说,我就是这个其他的都不好。


 问:我觉得我应该去学了义的经典,而不是不了义的经典,有可能就造成这种现象?
 问:我觉得我应该去学 了义 的经典,而不是 不了义 的经典,有可能就造成这种现象?


 师父:有时候会有这种现象,有时候不看自己到底能力怎么样,总是要学最圆顿最好的,但是到时候什么都学不好,然后口口谈空,落在自我的执着中,会产生这样子的问题,所以谈得这些无外乎,以前《俱舍论》师父讲过一句话,无外乎,第一个,检视自己的能力跟头脑是什么样子,师父说我头脑不好,不是,师父头脑也不好,师父智慧也没那么高,师父也是五事不具足,你必须要承认这样,你才能真正去学。但是现在很多时候是,我说外面,不包括在座的,很多认为自己根机非常高,他嘴巴不讲自己根机很高,但是他的行为跟谈吐都觉得自己根机很高,然后每次都要谈最究竟最了义的,但是实际上落下来的时候他什么都不做。
 师父:有时候会有这种现象,有时候不看自己到底能力怎么样,总是要学最圆顿最好的,但是到时候什么都学不好,然后口口谈空,落在自我的执着中,会产生这样子的问题,所以谈得这些无外乎,以前《俱舍论》师父讲过一句话,无外乎,第一个,检视自己的能力跟头脑是什么样子,师父说我头脑不好,不是,师父头脑也不好,师父智慧也没那么高,师父也是五事不具足,你必须要承认这样,你才能真正去学。但是现在很多时候是,我说外面,不包括在座的,很多认为自己根机非常高,他嘴巴不讲自己根机很高,但是他的行为跟谈吐都觉得自己根机很高,然后每次都要谈最究竟最 了义 的,但是实际上落下来的时候他什么都不做。


 所以第一个,谈的这些要检视自己的能力,智慧到底是怎么样,再来检视自己现在所学的东西,到底是怎么样,你真的正确明白了解,你现在所学的这些经典或这些法门吗,还是你只是把他夸张的,还是你根本不去了解他内容谈什么,只是在一种很信愿的理想下,认为是这个样子。
 所以第一个,谈的这些要检视自己的能力,智慧到底是怎么样,再来检视自己现在所学的东西,到底是怎么样,你真的正确明白了解,你现在所学的这些经典或这些法门吗,还是你只是把他夸张的,还是你根本不去了解他内容谈什么,只是在一种很信愿的理想下,认为是这个样子。
第398行: 第71行:
1、第一时教
1、第一时教


1、教法:四谛(有上有容,是未了义)
1、教法:四谛(有上有容,是未 了义 )


2、对像:为发趣声闻乘者说
2、对像:为发趣声闻乘者说
第404行: 第77行:
2、第二时教
2、第二时教


1、教法:密意说一切法空(有上有容受,是未了义)
1、教法:密意说一切法空(有上有容受,是未 了义 )


2、对像:发趣修大乘者说
2、对像:发趣修大乘者说
第414行: 第87行:
2、对像:发趣一切乘者
2、对像:发趣一切乘者


 三时教,这其实跟了不了义也有关系,而且是《解深密经》里面讲的,《解深密经》里面说他有三时教,其实这等于是《解深密经》的判教,第一个他认为:
 三时教,这其实跟了 不了义 也有关系,而且是《解深密经》里面讲的,《解深密经》里面说他有三时教,其实这等于是《解深密经》的判教,第一个他认为:


 第一时教,教法,四谛缘起,四谛缘起是第一时教,《阿含经》所讲的,四谛缘起对象是为发趣声闻乘者说的,就是要自我解脱的人说的,有上有容所以是未了义,其实还有更高的,有容就是说还有空间可以往上,就是说他在这里,上面还有,讲得明白就是这样,就是说他在这里,有上,还有更上面的,上面还有东西,有上有容,比如说三楼你爬到二楼而已,上面还有一层,还有空间可以上,如果十楼,你爬到十楼,上面就是无上无容了,所以是未了义。
 第一时教,教法,四谛缘起,四谛缘起是第一时教,《阿含经》所讲的,四谛缘起对象是为发趣声闻乘者说的,就是要自我解脱的人说的,有上有容所以是未 了义 ,其实还有更高的,有容就是说还有空间可以往上,就是说他在这里,上面还有,讲得明白就是这样,就是说他在这里,有上,还有更上面的,上面还有东西,有上有容,比如说三楼你爬到二楼而已,上面还有一层,还有空间可以上,如果十楼,你爬到十楼,上面就是无上无容了,所以是未 了义


 第二个,第二时教,教法是密意说一切法空,讲的是《般若经》,他说有上有容受,是未了义,但是这里讲的有上有容受是指说,他说有上面不是说有更高,因为他不是讲得很明白,还有空间可以发挥,他不是讲得很明白,还有空间可以发挥,所以第二时教,对象是发趣修大乘者说的,就是为修大乘者说的,为什么他是未了义教,他说还有容受是指还有发挥的空间。
 第二个,第二时教,教法是密意说一切法空,讲的是《般若经》,他说有上有容受,是未 了义 ,但是这里讲的有上有容受是指说,他说有上面不是说有更高,因为他不是讲得很明白,还有空间可以发挥,他不是讲得很明白,还有空间可以发挥,所以第二时教,对象是发趣修大乘者说的,就是为修大乘者说的,为什么他是未 了义 教,他说还有容受是指还有发挥的空间。


 最后第三时教,指的就是《解深密经》的三性三无性,他说教法以显了相说明一切法空,所以你看两个都是一切法空,《般若经》是密意说一切法空,因为讲得不清楚,有诠释的空间所以不了义,这个说以显了清楚明白的说一切法空,所以无上无容,无上无容就是没有再什么好说的,教法上没有更高的,空间上不用再诠释因为讲得很清楚了,所以这个叫做以显了相说明一切法空,对象,发趣一切乘者,为什么对象叫发趣一切乘者?还记得什么叫做一乘教吗,他说不管声闻缘觉,还是你要成佛,都是要依三性三无性的理论下去修的,所以叫做发趣一切乘者。所以不管你发声闻,还是发辟支佛,还是要成佛,都可以来读《解深密经》。
 最后第三时教,指的就是《解深密经》的三性三无性,他说教法以显了相说明一切法空,所以你看两个都是一切法空,《般若经》是密意说一切法空,因为讲得不清楚,有诠释的空间所以 不了义 ,这个说以显了清楚明白的说一切法空,所以无上无容,无上无容就是没有再什么好说的,教法上没有更高的,空间上不用再诠释因为讲得很清楚了,所以这个叫做以显了相说明一切法空,对象,发趣一切乘者,为什么对象叫发趣一切乘者?还记得什么叫做一乘教吗,他说不管声闻缘觉,还是你要成佛,都是要依三性三无性的理论下去修的,所以叫做发趣一切乘者。所以不管你发声闻,还是发辟支佛,还是要成佛,都可以来读《解深密经》。


 但是如果你只是要修声闻缘觉的话,因为《般若经》他叫你要,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要发无上正等正觉的心,《金刚经》开宗明义叫你做什么,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然后要度一切众生胎湿卵化,但是又要无相相应,所以他说其实《般若经》他只对,他是鼓励大家要发大愿修大乘,所以他是为发趣大乘者说的。
 但是如果你只是要修声闻缘觉的话,因为《般若经》他叫你要,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要发无上正等正觉的心,《金刚经》开宗明义叫你做什么,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然后要度一切众生胎湿卵化,但是又要无相相应,所以他说其实《般若经》他只对,他是鼓励大家要发大愿修大乘,所以他是为发趣大乘者说的。


 我现在是在讲《解深密经》,三时教的立场是从《解深密经》的立场,把佛的教法分成三时教,所以当他讲这个不了义,这个不了义,是从《解深密经》自己的立场来讲了义不了义,《般若经》不会自己讲说我是第二时教,所以我是不了义,《般若经》里面不会这样讲的。
 我现在是在讲《解深密经》,三时教的立场是从《解深密经》的立场,把佛的教法分成三时教,所以当他讲这个 不了义 ,这个 不了义 ,是从《解深密经》自己的立场来讲 了义 」「 不了义 ,《般若经》不会自己讲说我是第二时教,所以我是 不了义 ,《般若经》里面不会这样讲的。


 三时教是依照时间来看,他是说佛陀在最早的时候,讲四圣谛十二因缘,到中期的时候,我们不知道到底哪一期,他没有明白的说,佛陀从几岁到几岁讲什么,他只说,早期一开始讲的是声闻法,就是四圣谛十二因缘,到中期讲的就是般若教法,最后他就讲类似三性三无性这种教法,他是依佛陀讲经的时间来分的。
 三时教是依照时间来看,他是说佛陀在最早的时候,讲四圣谛十二因缘,到中期的时候,我们不知道到底哪一期,他没有明白的说,佛陀从几岁到几岁讲什么,他只说,早期一开始讲的是声闻法,就是四圣谛十二因缘,到中期讲的就是般若教法,最后他就讲类似三性三无性这种教法,他是依佛陀讲经的时间来分的。


 《解深密经》的了义不了义简单的来说,就是讲的明不明白,清不清楚,《般若经》是跟上上根机大菩萨讲的,对,他随便一点他就懂了,了义不了义是针对五事不具的人说的,要说得清楚明白你们才懂,因为我们大家都有够笨,包括我,我不是说你们,所谓有够笨不只是智慧不开,福报不足,没有把身心调整为出世解脱,我们都是属于这种根机的,但是如果在座有大菩萨,你自己要示现成这个样子不能怪我。对上上根机的大菩萨来说,第二时教是了义的,但是对我们五事不具足来说就是不了义的,因为他没有说清楚明白,所以他也认为《般若经》是究竟的,但是他不了义,因为他没有说明白。
 《解深密经》的 了义 」「 不了义 简单的来说,就是讲的明不明白,清不清楚,《般若经》是跟上上根机大菩萨讲的,对,他随便一点他就懂了, 了义 」「 不了义 是针对五事不具的人说的,要说得清楚明白你们才懂,因为我们大家都有够笨,包括我,我不是说你们,所谓有够笨不只是智慧不开,福报不足,没有把身心调整为出世解脱,我们都是属于这种根机的,但是如果在座有大菩萨,你自己要示现成这个样子不能怪我。对上上根机的大菩萨来说,第二时教是 了义 的,但是对我们五事不具足来说就是 不了义 的,因为他没有说清楚明白,所以他也认为《般若经》是究竟的,但是他 不了义 ,因为他没有说明白。


 “五时教”,华严天台都有他的判教,某一个宗派他的判教,你讲的那个都是中国祖师的判教,为什么中国祖师要判教,华严有五时,天台也有他的藏通别圆,这一些为什么会这样判,佛陀在印度的时候,是针对不同的根机讲不同的教法,翻译到中国的时候,这些祖师在研究这些经典发现,很多经典讲的其实有些矛盾,有的讲空,有的讲不空,有的讲我们有一个真性,有的讲一切法无自性,所以他认为那都是佛陀讲的,怎么办,简单,判教,依不同的标准不同的立场来判教,所以你刚刚举的那些都是中国祖师的判教,我们现在不谈对不对的问题,只谈他遇到的困难跟他当时候遇到的状况,所以他必须要判教,不判教,你会说通通融在一起,为什么有些这样讲有些那样讲,他就解决矛盾,所以他会认为,有些了义有些不了义,所以他就会依时间、特性来判教,判教的问题比较复杂,以后有机会师父再谈。
 “五时教”,华严天台都有他的判教,某一个宗派他的判教,你讲的那个都是中国祖师的判教,为什么中国祖师要判教,华严有五时,天台也有他的藏通别圆,这一些为什么会这样判,佛陀在印度的时候,是针对不同的根机讲不同的教法,翻译到中国的时候,这些祖师在研究这些经典发现,很多经典讲的其实有些矛盾,有的讲空,有的讲不空,有的讲我们有一个真性,有的讲一切法无自性,所以他认为那都是佛陀讲的,怎么办,简单,判教,依不同的标准不同的立场来判教,所以你刚刚举的那些都是中国祖师的判教,我们现在不谈对不对的问题,只谈他遇到的困难跟他当时候遇到的状况,所以他必须要判教,不判教,你会说通通融在一起,为什么有些这样讲有些那样讲,他就解决矛盾,所以他会认为,有些 了义 有些 不了义 ,所以他就会依时间、特性来判教,判教的问题比较复杂,以后有机会师父再谈。


 所以同一个意义来讲,这个也是判教,这是经典自己的判教,不是祖师的判教。判教原则上可分为两个部分,一个就是分判,一个叫做判摄,分判就是依某一个特性,依时间也好,特色也好,把同类的经典归纳在一起,这是第一步,第二步,要给他究竟不究竟,了义不了义,叫做evaluate,有价值批判在里面,所以我们先把那么多庞杂的教法,然后我们到底要怎么分,可以依主题来分,可以依时间来分,可以依他的特性来分,分好了之后说有五大类,怎么排?他就说依教义的究竟不究竟,开始排起,也可以依时间来排,但是不管依教义依时间,他都有他的批判价值在里面。简单的讲,华严宗当然以《华严经》的教法,为最圆顿,最究竟的;天台宗以法华涅槃经,没有天台经这种东西,讲到这里就好再下去很多人会晕了。因为师父现在在大学上课也在教判教,跟你们用中文讲太容易了,用英文讲有时候我也不大懂我在讲什么,他也听不大懂我在讲什么。
 所以同一个意义来讲,这个也是判教,这是经典自己的判教,不是祖师的判教。判教原则上可分为两个部分,一个就是分判,一个叫做判摄,分判就是依某一个特性,依时间也好,特色也好,把同类的经典归纳在一起,这是第一步,第二步,要给他究竟不究竟, 了义 」「 不了义 ,叫做evaluate,有价值批判在里面,所以我们先把那么多庞杂的教法,然后我们到底要怎么分,可以依主题来分,可以依时间来分,可以依他的特性来分,分好了之后说有五大类,怎么排?他就说依教义的究竟不究竟,开始排起,也可以依时间来排,但是不管依教义依时间,他都有他的批判价值在里面。简单的讲,华严宗当然以《华严经》的教法,为最圆顿,最究竟的;天台宗以法华涅槃经,没有天台经这种东西,讲到这里就好再下去很多人会晕了。因为师父现在在大学上课也在教判教,跟你们用中文讲太容易了,用英文讲有时候我也不大懂我在讲什么,他也听不大懂我在讲什么。


 “三时教”也不见得就是从时间的顺序来说,因为他也没有讲得很明白,智者大师他就有别五时,通五时,六道也可以有别六道通六道,但是《解深密经》并没有讲得很明白,所以我也没办法说,因为从他的意义上来讲,他好像是说有这样时间安排的意义,这个是别,但是有没有通,因为他没有讲得很清楚我也不敢乱讲,但是就发挥的意义来讲,能不能讲通,可以。也没有什么不行,但是为什么师父不特别讲,因为我不能自己乱发挥。
 “三时教”也不见得就是从时间的顺序来说,因为他也没有讲得很明白,智者大师他就有别五时,通五时,六道也可以有别六道通六道,但是《解深密经》并没有讲得很明白,所以我也没办法说,因为从他的意义上来讲,他好像是说有这样时间安排的意义,这个是别,但是有没有通,因为他没有讲得很清楚我也不敢乱讲,但是就发挥的意义来讲,能不能讲通,可以。也没有什么不行,但是为什么师父不特别讲,因为我不能自己乱发挥。
第442行: 第115行:
 《解深密经》是一部非常好的经典,《解深密经》,戒定慧里面他重慧跟定,我说每个经典都有他的特重,有些专门谈戒律的,你问他怎么不重戒律,他不是不重戒律,戒律你去律典看就好了,他重视慧跟定,所以他先谈“慧”,慧就是你要知道的内容,所以他要知道内容是什么,阿赖耶,三性三无性就是他慧的内容;接下来他在谈“定”,所以他在分别瑜伽品里面,讲的定,分别瑜伽,瑜伽是什么?他的梵文叫yoga,yoga,叫做相应,其实简单讲,他是在讲修什么,他就是在讲修定,瑜伽就是yoga,相应,什么东西跟什么东西相应?身心的相应,身心的平等,身心的平衡。什么叫做身心不平等?因为我们的身我们的心常常是分离的。还有什么叫做心不平等?因为高高低低的,高的时候就是胡思乱想,今天看了一部电影,打坐下来,把那个电影从头演一遍,丝毫不差,连台词都记得,师父问你说三性是什么,所以身心飞扬。什么叫下来?有高有低,什么叫做不平衡?心的下来,暗寐相。刚刚我好像看到有人在打瞌睡,这么精彩的课你打瞌睡,你太不给师父面子了吧,眼睛眼睁的大大的,然后看看看忽然间。
 《解深密经》是一部非常好的经典,《解深密经》,戒定慧里面他重慧跟定,我说每个经典都有他的特重,有些专门谈戒律的,你问他怎么不重戒律,他不是不重戒律,戒律你去律典看就好了,他重视慧跟定,所以他先谈“慧”,慧就是你要知道的内容,所以他要知道内容是什么,阿赖耶,三性三无性就是他慧的内容;接下来他在谈“定”,所以他在分别瑜伽品里面,讲的定,分别瑜伽,瑜伽是什么?他的梵文叫yoga,yoga,叫做相应,其实简单讲,他是在讲修什么,他就是在讲修定,瑜伽就是yoga,相应,什么东西跟什么东西相应?身心的相应,身心的平等,身心的平衡。什么叫做身心不平等?因为我们的身我们的心常常是分离的。还有什么叫做心不平等?因为高高低低的,高的时候就是胡思乱想,今天看了一部电影,打坐下来,把那个电影从头演一遍,丝毫不差,连台词都记得,师父问你说三性是什么,所以身心飞扬。什么叫下来?有高有低,什么叫做不平衡?心的下来,暗寐相。刚刚我好像看到有人在打瞌睡,这么精彩的课你打瞌睡,你太不给师父面子了吧,眼睛眼睁的大大的,然后看看看忽然间。


 瑜伽是connection,相应就是connection,有些经典又称观行,观跟行,因为禅修就是,观跟行,有时候yoga又称为观行,所以《解深密经》非常好,第一个他把阿赖耶三性三无性讲得很清楚,再来,一部不可多得的经典,他在止观方面也讲得非常的清楚,他在止观方面很大部分,被引进瑜伽师地论里面,瑜伽师地论依于这个架构又说得更详细,但是大架构已经在这个地方有,他的止观好在哪里?禅修在三大系里面,所谓的三大系就是,我们依时间南传佛教,什么是南传佛教,泰国缅甸斯里兰卡,南传佛教,汉传佛教还有藏传佛教,禅修我不是说禅宗弄清楚,禅修在古代的中国非常兴盛,而且次第方法非常清楚,但是在唐末第九世纪的毁佛,里面很多传承全部都被毁掉了,所以后来在汉传佛教里面的禅修,的传承就比较没有那么严谨,后来慢慢大家已经不再注重禅修了,但是禅修在南传佛教和藏传佛教,还是维持很好的传统跟很严密的修行方法,你如果要谈汉传佛教的禅修,其实这三系的禅修大同小异,我说大同小异只是传承不见了而已,我说传承不见是指,汉传佛教的禅修传承不见而已,但是你在汉译的经典里面,有三部经典你可以看到禅修的说法很清楚,当然还有更多,早期翻的禅修经典都有,但是有三部经论讲得非常的清楚,第一个就是《解深密经》他的禅修讲得很清楚,第二个依《解深密经》,而再发挥的《瑜伽师地论》讲得更清楚,再来,《《俱舍论》》里面在讲定品的时候,在讲怎么观数息观不净的时候,讲得也非常清楚,现在我们有幸,《俱舍论》上次读过了,所以如果要修禅定的话,这三部论一定要把他融通一下,如果能够再加上南传的,《清净道论》,觉音或叫做佛音尊者所写的清净道论,整个禅修的观念跟次第就非常的清楚了。
 瑜伽是connection,相应就是connection,有些经典又称观行,观跟行,因为禅修就是,观跟行,有时候yoga又称为观行,所以《解深密经》非常好,第一个他把阿赖耶三性三无性讲得很清楚,再来,一部不可多得的经典,他在止观方面也讲得非常的清楚,他在止观方面很大部分,被引进 瑜伽师地论 里面, 瑜伽师地论 依于这个架构又说得更详细,但是大架构已经在这个地方有,他的止观好在哪里?禅修在三大系里面,所谓的三大系就是,我们依时间南传佛教,什么是南传佛教,泰国缅甸斯里兰卡,南传佛教,汉传佛教还有藏传佛教,禅修我不是说禅宗弄清楚,禅修在古代的中国非常兴盛,而且次第方法非常清楚,但是在唐末第九世纪的毁佛,里面很多传承全部都被毁掉了,所以后来在汉传佛教里面的禅修,的传承就比较没有那么严谨,后来慢慢大家已经不再注重禅修了,但是禅修在南传佛教和藏传佛教,还是维持很好的传统跟很严密的修行方法,你如果要谈汉传佛教的禅修,其实这三系的禅修大同小异,我说大同小异只是传承不见了而已,我说传承不见是指,汉传佛教的禅修传承不见而已,但是你在汉译的经典里面,有三部经典你可以看到禅修的说法很清楚,当然还有更多,早期翻的禅修经典都有,但是有三部经论讲得非常的清楚,第一个就是《解深密经》他的禅修讲得很清楚,第二个依《解深密经》,而再发挥的《瑜伽师地论》讲得更清楚,再来,《《俱舍论》》里面在讲定品的时候,在讲怎么观数息观不净的时候,讲得也非常清楚,现在我们有幸,《俱舍论》上次读过了,所以如果要修禅定的话,这三部论一定要把他融通一下,如果能够再加上南传的,《清净道论》,觉音或叫做佛音尊者所写的清净道论,整个禅修的观念跟次第就非常的清楚了。


 五 分别瑜伽品
 五 分别瑜伽品
第452行: 第125行:
2、从禅观中悟解一切为唯识
2、从禅观中悟解一切为唯识


 现在我们来谈瑜伽师地论里面的禅修观念,所以你们不要以为禅修很简单,双脚一媻,眼睛一闭,开始打瞌睡,睡了两个小时起来,师父我今天坐了两个小时,或是40分钟起来,我坐了40分钟,有很多内容的,你这些不了解你不知道自己在修什么,这些很有幸,我们看瑜伽师地论,里面告诉我们很多清楚的道理,所以第一个《解深密经》里面的分别瑜伽品,就是在告诉我们怎么禅修的,怎么修禅观的,从修禅观里面再衍生出来一个重点就是,从禅观中悟解一切唯识,所以修行的人他重视这一品,因为他讲止观的修行,学者他也重视这一品,因为他里面清楚明白的,释迦牟尼佛他的当机者是,释迦牟尼佛对弥勒菩萨,两个的对答跟讨论,在讨论禅观,但是里面很明显的讲到,从禅观中谈到一切唯识,这我们会慢慢讲,但是我们先会把止观的修学讲清楚。
 现在我们来谈 瑜伽师地论 里面的禅修观念,所以你们不要以为禅修很简单,双脚一媻,眼睛一闭,开始打瞌睡,睡了两个小时起来,师父我今天坐了两个小时,或是40分钟起来,我坐了40分钟,有很多内容的,你这些不了解你不知道自己在修什么,这些很有幸,我们看 瑜伽师地论 ,里面告诉我们很多清楚的道理,所以第一个《解深密经》里面的分别瑜伽品,就是在告诉我们怎么禅修的,怎么修禅观的,从修禅观里面再衍生出来一个重点就是,从禅观中悟解一切唯识,所以修行的人他重视这一品,因为他讲止观的修行,学者他也重视这一品,因为他里面清楚明白的,释迦牟尼佛他的当机者是,释迦牟尼佛对弥勒菩萨,两个的对答跟讨论,在讨论禅观,但是里面很明显的讲到,从禅观中谈到一切唯识,这我们会慢慢讲,但是我们先会把止观的修学讲清楚。


 一、所缘:四种所缘境事
 一、所缘:四种所缘境事
第486行: 第159行:
4)净惑所缘:世间、出世间
4)净惑所缘:世间、出世间


 
有四个,所缘境事,所缘,心认识的对象,修止观的集中对象,种类,有四种,这四种后面的三种不是《解深密经》讲的,听清楚,后面这三种不是《解深密经》讲的,这整个的四种是瑜伽师地论里面的,《解深密经》只谈到第一个,第一个又分为,abcd,他的第一个里面有四种,所以当前面讲,所缘四种的时候,我讲的这四种,是后面那四种的第一种,所以他有,有分别影像,无分别影像,事边际,所作成办,我们在回过来看。
 
有四个,所缘境事,所缘,心认识的对象,修止观的集中对象,种类,有四种,这四种后面的三种不是《解深密经》讲的,听清楚,后面这三种不是《解深密经》讲的,这整个的四种是 瑜伽师地论 里面的,《解深密经》只谈到第一个,第一个又分为,abcd,他的第一个里面有四种,所以当前面讲,所缘四种的时候,我讲的这四种,是后面那四种的第一种,所以他有,有分别影像,无分别影像,事边际,所作成办,我们在回过来看。


 在瑜伽师地论里面,他把所有的所缘划分成这四种,第一个叫做遍满所缘,这个遍满所缘里面有,有分别影像所缘,无分别影像所缘,事边际所缘,所作成就所缘,所以《解深密经》里面的四种,是就瑜伽师地论里面的遍满所缘所说的,依只提这个第一个而已,第一个就有四种,瑜伽师地论又谈到了,净行所缘,善巧所缘,净惑所缘。
 在 瑜伽师地论 里面,他把所有的所缘划分成这四种,第一个叫做遍满所缘,这个遍满所缘里面有,有分别影像所缘,无分别影像所缘,事边际所缘,所作成就所缘,所以《解深密经》里面的四种,是就 瑜伽师地论 里面的遍满所缘所说的,依只提这个第一个而已,第一个就有四种, 瑜伽师地论 又谈到了,净行所缘,善巧所缘,净惑所缘。


 但是师父在这里讲一下,你会问说为什么《解深密经》,他只提到前面的第一个呢,因为这第一个可以涵盖后面的,所以他提这四种就够了,因为《解深密经》是比较短的经典,他整个禅修就是在分别瑜伽品这边谈而已,但是瑜伽师地论把它扩大讲得更细,所以他可以讲得更清楚,所以基本上这后面三个,我们可以说是就第一个再详细的划分,其实这第一个里面可以包含这三个,怎么包含,等一下师父讲完你就清楚了。
 但是师父在这里讲一下,你会问说为什么《解深密经》,他只提到前面的第一个呢,因为这第一个可以涵盖后面的,所以他提这四种就够了,因为《解深密经》是比较短的经典,他整个禅修就是在分别瑜伽品这边谈而已,但是 瑜伽师地论 把它扩大讲得更细,所以他可以讲得更清楚,所以基本上这后面三个,我们可以说是就第一个再详细的划分,其实这第一个里面可以包含这三个,怎么包含,等一下师父讲完你就清楚了。


 所以说《解深密经》很好,但是老实说,你要自己看一定有困难,因为你自己看,我问你,师父不解说你知道有分别影像是什么吗,当然不明白,你要是明白的话,师父就不用坐在这里,其实师父在《成佛之道》里面有讲过,应该有,只是可能你们忘了,还是有谁记得,有分别影像所缘到底是什么,你要是记得你说明一下没关系,因为师父重点在于提醒你的回忆。
 所以说《解深密经》很好,但是老实说,你要自己看一定有困难,因为你自己看,我问你,师父不解说你知道有分别影像是什么吗,当然不明白,你要是明白的话,师父就不用坐在这里,其实师父在《成佛之道》里面有讲过,应该有,只是可能你们忘了,还是有谁记得,有分别影像所缘到底是什么,你要是记得你说明一下没关系,因为师父重点在于提醒你的回忆。
第560行: 第233行:
 那个东西你是平时就要想的,不是在观里面去想的,前方便,你这个东西是在这个地方,在这两个地方去思考的,在观里面不能做那么复杂的思考,观的道理是一样的,但是不能做那么复杂的思考,因为那个时候你必须是已经养成一种概念、观念,而不是在观念还没养成还在思考,他是不是一切无常变化,我看到的东西都是这样吗,这个东西都是在平时听经闻法,还有平时在人事物上去观察的,那些复杂的思考不是在这个地方做的。
 那个东西你是平时就要想的,不是在观里面去想的,前方便,你这个东西是在这个地方,在这两个地方去思考的,在观里面不能做那么复杂的思考,观的道理是一样的,但是不能做那么复杂的思考,因为那个时候你必须是已经养成一种概念、观念,而不是在观念还没养成还在思考,他是不是一切无常变化,我看到的东西都是这样吗,这个东西都是在平时听经闻法,还有平时在人事物上去观察的,那些复杂的思考不是在这个地方做的。


 很自然而然你知道这样是做是对的,那样做是不对的,习以成性,正见养成的时候就变成直觉的概念,不需要再去思考,怎么观,瑜伽师地论后面会讲得很清楚,他是补充《解深密经》,他把观分得很清楚,怎么观,后面会讲。
 很自然而然你知道这样是做是对的,那样做是不对的,习以成性,正见养成的时候就变成直觉的概念,不需要再去思考,怎么观, 瑜伽师地论 后面会讲得很清楚,他是补充《解深密经》,他把观分得很清楚,怎么观,后面会讲。


 事边际所缘,分两个一个叫做如所有性,另外一个叫做尽所有性,你看到这个如,就可以猜他是指真相真理,所以如所有性叫做总相所缘,如四谛,无常,无我,空,这个都是一切法的共相,都是总相,如所有性就是一切法的如性,一切法的如性就是本性,一切法的本性本然性共相共性,就是,四谛无常无我空,这些都是,都是一切法的共相,缘起也可以这样子讲,但是缘起你看观他的相还是观他的性,观缘起性那就属于这个,观缘起相那就属于这个。
 事边际所缘,分两个一个叫做如所有性,另外一个叫做尽所有性,你看到这个如,就可以猜他是指真相真理,所以如所有性叫做总相所缘,如四谛,无常,无我,空,这个都是一切法的共相,都是总相,如所有性就是一切法的如性,一切法的如性就是本性,一切法的本性本然性共相共性,就是,四谛无常无我空,这些都是,都是一切法的共相,缘起也可以这样子讲,但是缘起你看观他的相还是观他的性,观缘起性那就属于这个,观缘起相那就属于这个。
第592行: 第265行:
<nowiki>*</nowiki>前方便:离欲贪
<nowiki>*</nowiki>前方便:离欲贪


 
刚刚讲的那几种叫做遍满所缘,因为他已经穷究一切了,在细节上,第二个叫做净行所缘,净行所缘是瑜伽师地论里面讲的,不是《解深密经》里面讲的,但是我觉得为了更了解有必要把它列出来,净行所缘,净就是清净,清净你的行为,或是清净你的修行,净行所缘他是净治烦恼用的,他可以净治烦恼,比如五停心观,比如五停心观就叫做净行所缘,因为这几种都可以降伏清净我们的烦恼,但是不是断烦恼,他只是相对的可以降伏烦恼而已,因为你要断烦恼,你必须要观诸法共相才能断烦恼,无常无我这些,但是很明显你看这些是在观诸法别相,是属于刚才尽所有性,尽所有性只是在净治我们的烦恼而已,还没真正断,你要真正断要观如所有性,所以叫做五停心观。
 
刚刚讲的那几种叫做遍满所缘,因为他已经穷究一切了,在细节上,第二个叫做净行所缘,净行所缘是 瑜伽师地论 里面讲的,不是《解深密经》里面讲的,但是我觉得为了更了解有必要把它列出来,净行所缘,净就是清净,清净你的行为,或是清净你的修行,净行所缘他是净治烦恼用的,他可以净治烦恼,比如五停心观,比如五停心观就叫做净行所缘,因为这几种都可以降伏清净我们的烦恼,但是不是断烦恼,他只是相对的可以降伏烦恼而已,因为你要断烦恼,你必须要观诸法共相才能断烦恼,无常无我这些,但是很明显你看这些是在观诸法别相,是属于刚才尽所有性,尽所有性只是在净治我们的烦恼而已,还没真正断,你要真正断要观如所有性,所以叫做五停心观。


 多贪众生不净观,对治欲贪,因为你要是不知道不净观怎么修,我在《俱舍论》里面谈很多,师父这边就不多加说明,但是后面我会讲数息观怎么观,所以我们课程都是重在数息观怎么观,再讲更得明白一点,因为师父也没有修过不净观,所以我只能在理论上告诉你们,理论上我可以讲得很明白但是,不净观老实说我没修过,师父所修的是数息观,所以在数息观上多多少少有点心得,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
 多贪众生不净观,对治欲贪,因为你要是不知道不净观怎么修,我在《俱舍论》里面谈很多,师父这边就不多加说明,但是后面我会讲数息观怎么观,所以我们课程都是重在数息观怎么观,再讲更得明白一点,因为师父也没有修过不净观,所以我只能在理论上告诉你们,理论上我可以讲得很明白但是,不净观老实说我没修过,师父所修的是数息观,所以在数息观上多多少少有点心得,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
第604行: 第277行:
 《解深密经》-9
 《解深密经》-9


 各位同学大家好!我们继续来讲,因为这个地方有谈到修行止观的问题,所以师父要稍微讲得详细一点,所以同学们第一个,如果你真的很懂的话要有耐心,多听几次,第二个如果不清楚很模糊的话,正好多复习几次,修止观,修禅观,修禅定,不是禅宗的禅,是禅定,最重要的是所缘,所缘就是我们修定的时候,心集中的对象就叫做所缘,所以“所缘”狭义的定义就是,修定的时候集中的对象就叫做所缘,广义的,心的对象都叫做所缘。我们这里所讲的所缘是以狭义的定义,特别指修止观修定时候的所缘,在《解深密经》跟瑜伽师地论里面,他特别把所缘讲得非常地清楚,因为这是修定最主要的观念。
 各位同学大家好!我们继续来讲,因为这个地方有谈到修行止观的问题,所以师父要稍微讲得详细一点,所以同学们第一个,如果你真的很懂的话要有耐心,多听几次,第二个如果不清楚很模糊的话,正好多复习几次,修止观,修禅观,修禅定,不是禅宗的禅,是禅定,最重要的是所缘,所缘就是我们修定的时候,心集中的对象就叫做所缘,所以“所缘”狭义的定义就是,修定的时候集中的对象就叫做所缘,广义的,心的对象都叫做所缘。我们这里所讲的所缘是以狭义的定义,特别指修止观修定时候的所缘,在《解深密经》跟 瑜伽师地论 里面,他特别把所缘讲得非常地清楚,因为这是修定最主要的观念。


 《解深密经》他谈到四种所缘,第一个《解深密经》所谈的叫做遍满所缘,《解深密经》他有,有分别影像所缘,无分别影像所缘,事边际所缘,还有所作成办或叫做所作成就所缘,这是第一个,接下来的2),3),4),都是瑜伽师地论里面补充的,所以种类总共有四种,第二个叫做净行所缘,是我们一般讲的五停心观,第三个叫做善巧所缘,就是蕴处界缘起处非处,最后一个叫做净惑所缘有世间出世间,这个是所缘的总共分类。为什么后面,2),3),4),瑜伽师地论会补充,其实后面的,2),3),4),已经包括在遍满所缘里面,只是瑜伽师地论为了详细解说,又把,2),3),4),别出来,叫做净行所缘善,善巧所缘,净惑所缘,我们一个一个来看。
 《解深密经》他谈到四种所缘,第一个《解深密经》所谈的叫做遍满所缘,《解深密经》他有,有分别影像所缘,无分别影像所缘,事边际所缘,还有所作成办或叫做所作成就所缘,这是第一个,接下来的2),3),4),都是 瑜伽师地论 里面补充的,所以种类总共有四种,第二个叫做净行所缘,是我们一般讲的五停心观,第三个叫做善巧所缘,就是蕴处界缘起处非处,最后一个叫做净惑所缘有世间出世间,这个是所缘的总共分类。为什么后面,2),3),4), 瑜伽师地论 会补充,其实后面的,2),3),4),已经包括在遍满所缘里面,只是 瑜伽师地论 为了详细解说,又把,2),3),4),别出来,叫做净行所缘善,善巧所缘,净惑所缘,我们一个一个来看。


 目录
 目录
第832行: 第505行:
 问:所以我的心念是一直要有?
 问:所以我的心念是一直要有?


 师父:一直要有所缘,所缘都一直在,这个所缘,不是有分别就是无分别,不可能没有我要观,还是要作意,所以禅修的过程一定是有这个影像,不是有分别就是无分别,一定要一直作意,没错,我后面会讲什么叫心一境性,一直要作意,不用作意,那个都不对,无相,不想任何东西,那个都是错的,你从瑜伽师地论,任何所有讲禅修的经论来讲,一定有这个影像,先有这个所缘,然后有这个影像,这个影像不是有分别就是无分别,都是这个样子,有分别无分别还是有心,无分别只是心摄心集中无分别而已,不是没有心。
 师父:一直要有所缘,所缘都一直在,这个所缘,不是有分别就是无分别,不可能没有我要观,还是要作意,所以禅修的过程一定是有这个影像,不是有分别就是无分别,一定要一直作意,没错,我后面会讲什么叫心一境性,一直要作意,不用作意,那个都不对,无相,不想任何东西,那个都是错的,你从 瑜伽师地论 ,任何所有讲禅修的经论来讲,一定有这个影像,先有这个所缘,然后有这个影像,这个影像不是有分别就是无分别,都是这个样子,有分别无分别还是有心,无分别只是心摄心集中无分别而已,不是没有心。


 问:如果我们一直在作意的话,我们须不须要明了能作意的这个东西?
 问:如果我们一直在作意的话,我们须不须要明了能作意的这个东西?
editor、​limited
3,627

个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