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2021-06-27 答疑:修订间差异

删除291字节 、​ 2023年8月24日 (星期四)
无编辑摘要
无编辑摘要
无编辑摘要
第29行: 第29行:
 遍满所缘里面有四个,一个叫做有分别影像,一个叫无分别影像,第三个叫做的事边际所缘,第四个叫做所作成就或是所作成办。
 遍满所缘里面有四个,一个叫做有分别影像,一个叫无分别影像,第三个叫做的事边际所缘,第四个叫做所作成就或是所作成办。


 第一个,有分别影像,就是心对所缘做分别是修观用的,观叫做“毘婆舍那”,如果你们在《解深密经》或其他经典上,看到毘婆舍那就是观,我后面会解释更清楚,就是心对所缘做分别,做分析, 观察,但是这是很概要的,不是像我们一般这样思考的。总之所谓有分别影像就是心对影像做分别,就是心取所缘的时候,会再跑出一个像,这个影像是修禅定的影像,如果心对这个像做分别、观察,这个就叫做有分别影像。
 第一个,有分别影像,就是心对所缘做分别是修观用的,观叫做“毘婆舍那”,如果你们在《解深密经》或其他经典上,看到毘婆舍那就是观,我后面会解释更清楚,就是心对所缘做分别,做分析, 观察,但是这是很概要的,不是像我们一般这样思考的。总之所谓有分别影像就是心对影像做分别,就是心取所缘的时候,会再跑出一个像,这个影像是修禅定的影像,如果心对这个像做分别、观察,这个就叫做有分别影像。


 第二个,无分别影像,就是说心对这个影像摄心集中,不做分析跟观察,只是摄心集中而已,这个就叫做修止。如果 观察就叫做修观,这个叫做有分别影像。所以这两个虽然也是在谈所缘,但是他重点在于心对这个影像,做分别还是不做分别,重点在这里,做分别就叫 观,不做分别唯摄心集中就是止。
 第二个,无分别影像,就是说心对这个影像摄心集中,不做分析跟观察,只是摄心集中而已,这个就叫做修止。如果 观察就叫做修观,这个叫做有分别影像。所以这两个虽然也是在谈所缘,但是他重点在于心对这个影像,做分别还是不做分别,重点在这里,做分别就叫 观,不做分别唯摄心集中就是止。


 第三个,叫做事边际所缘,分两个,如所有性,尽所有性。如所有性就是总相所缘,缘一切法的共相如无常无我,空,缘起,四谛,这些都是诸法共相,如果你这样子观察诸法共相的话,就可以断烦恼所以叫做如所有性。尽所有性就是缘别相,诸法的别相,因为诸法有各式各样的种种,缘诸法种种不同的特性这个叫做别相。比如蕴、处、界,蕴就是五蕴,处就是十二入处,界就是十八界或六界,然后处非处、缘起,缘这些法的不同的种种现象或种种特性,都是叫做尽所有性。你如果修尽所有性的话,虽然没有办法断烦恼,但是相对的有伏烦恼的作用,所以你修蕴处界这些,都有相对的伏烦恼的作用。
 第三个,叫做事边际所缘,分两个,如所有性,尽所有性。如所有性就是总相所缘,缘一切法的共相如无常无我,空,缘起,四谛,这些都是诸法共相,如果你这样子观察诸法共相的话,就可以断烦恼所以叫做如所有性。尽所有性就是缘别相,诸法的别相,因为诸法有各式各样的种种,缘诸法种种不同的特性这个叫做别相。比如蕴、处、界,蕴就是五蕴,处就是十二入处,界就是十八界或六界,然后处非处、缘起,缘这些法的不同的种种现象或种种特性,都是叫做尽所有性。你如果修尽所有性的话,虽然没有办法断烦恼,但是相对的有伏烦恼的作用,所以你修蕴处界这些,都有相对的伏烦恼的作用。
第153行: 第153行:




 我们再来归纳一下,止观的不同所缘,修止叫做无分别影像,是专门摄心集中而已,对影像不起分别;修观的所缘叫做有分别影像,有分别影像就是修观,就是对这个影像起分别, 观察。
 
 我们再来归纳一下,止观的不同所缘,修止叫做无分别影像,是专门摄心集中而已,对影像不起分别;修观的所缘叫做有分别影像,有分别影像就是修观,就是对这个影像起分别, 观察。


 具所缘:事边际所缘、还有所作成就所缘。事边际所缘叫做如所有性,总相所缘,如四谛,无常,空,尽所有性叫做别相所缘,如蕴处界。还有所作成就所缘:止观成就,现证转依。但是'''事边际的如所有性、尽所有性,都可以修止修观''',因为是同一个所缘。比如说空,你修观可以用空,你修止也可以依空,但是空不是什么都没有,这以后我慢慢再讲。
 具所缘:事边际所缘、还有所作成就所缘。事边际所缘叫做如所有性,总相所缘,如四谛,无常,空,尽所有性叫做别相所缘,如蕴处界。还有所作成就所缘:止观成就,现证转依。但是'''事边际的如所有性、尽所有性,都可以修止修观''',因为是同一个所缘。比如说空,你修观可以用空,你修止也可以依空,但是空不是什么都没有,这以后我慢慢再讲。
第169行: 第170行:
 问:是不是不一定要到初禅二禅,才能证如所有性?
 问:是不是不一定要到初禅二禅,才能证如所有性?


 师父:如所有性,就根本的佛教教理来讲,一定至少要到未到地定,就印度佛教传过来的基本教理来讲,你要证悟如所有性的话,真正要所作成就,止观成就,现证转依的话,至少一定要有未到地定的能力,因为下面的散心没办法 观。
 师父:如所有性,就根本的佛教教理来讲,一定至少要到未到地定,就印度佛教传过来的基本教理来讲,你要证悟如所有性的话,真正要所作成就,止观成就,现证转依的话,至少一定要有未到地定的能力,因为下面的散心没办法 观。


 问:念佛名号的时候,有时候佛像出来了,也是在修止不是在修观吗?
 问:念佛名号的时候,有时候佛像出来了,也是在修止不是在修观吗?
第202行: 第203行:
 问:这个影像本身不一定是一个像,可以是听到的?
 问:这个影像本身不一定是一个像,可以是听到的?


 师父:影像不一定是具体的一个色像,声像也可以,包括道理都可以,比如空,「空」难道是一个像吗,你不要空就是什么都没有像,然后想成一个空间,不是这样,这样就错了。当我讲一切法空作为一个所缘,它是一个道理,无我也是一个道理。你可以从五蕴先观是一个具体的东西,但是你到时候透如所有性的无我,那是一个道理。缘起你可以观缘起流转十二支,但是到最后你要了解的是那个道理,虽然道理也可以 观,但是这个比较难。问题是如所有性的话,你必须要观如所有性,才能真正的断烦恼解脱,如所有性的这些道理从哪里来?平时的听经闻法养成闻慧,再来思慧才有能力。55:00
 师父:影像不一定是具体的一个色像,声像也可以,包括道理都可以,比如空,「空」难道是一个像吗,你不要空就是什么都没有像,然后想成一个空间,不是这样,这样就错了。当我讲一切法空作为一个所缘,它是一个道理,无我也是一个道理。你可以从五蕴先观是一个具体的东西,但是你到时候透如所有性的无我,那是一个道理。缘起你可以观缘起流转十二支,但是到最后你要了解的是那个道理,虽然道理也可以 观,但是这个比较难。问题是如所有性的话,你必须要观如所有性,才能真正的断烦恼解脱,如所有性的这些道理从哪里来?平时的听经闻法养成闻慧,再来思慧才有能力。55:00


 为什么师父一直要强调这个呢?外面就是这样:要么学佛不注重禅修,要么就是有些人很注重禅修。问题是要禅修的时候,不是观念不正确就是贪快,好高骛远,所以会产生一些错误的观念,以为禅修很容易,以为双脚一合,眼睛一闭就叫禅修了,其实禅修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你看这多少内容在里面。你要先把这些先弄清楚,才有办法正确地修行。你们在提问题的时候师父会针对这个地方,因为有时候一个问题离这个不是很远,谈一谈,这个东西又引生开来,那问题就很多了,就没办法拉回去了。所以有时候师父会看情况,我觉得跟这个有相关的可以用的可以讲,但是如果拉太远的师父可能就会告诉你说,我们把他拉回去,那些问题以后 下课,或是休息你们 都可以来找师父谈。
 为什么师父一直要强调这个呢?外面就是这样:要么学佛不注重禅修,要么就是有些人很注重禅修。问题是要禅修的时候,不是观念不正确就是贪快,好高骛远,所以会产生一些错误的观念,以为禅修很容易,以为双脚一合,眼睛一闭就叫禅修了,其实禅修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你看这多少内容在里面。你要先把这些先弄清楚,才有办法正确地修行。你们在提问题的时候师父会针对这个地方,因为有时候一个问题离这个不是很远,谈一谈,这个东西又引生开来,那问题就很多了,就没办法拉回去了。所以有时候师父会看情况,我觉得跟这个有相关的可以用的可以讲,但是如果拉太远的师父可能就会告诉你说,我们把他拉回去,那些问题 下课 以后都可以来找师父谈。




第226行: 第227行:




上次讲过,从能缘心说,有分别影像是修观,心对所缘作分别,无分别影像是修止,心对所缘没有分别,至于怎么分别,下面会慢慢来谈,从所缘境来说,净治烦恼,五停心观六行观都是净治烦恼的,契合正理,别相--蕴处界缘起处非处,总相--缘起四谛无常苦,都是一些契合正理的。


  所以我们大概来复习一下 整个四种所 缘, 第一个叫做遍满所缘 第二个叫做净行 所缘, 再来善巧所缘,最后,净惑所缘,就 这四种所缘 第一个遍满 所缘 里面有: 有分别 影像 分别 影像 事边际性,最后一个 作成办 事边际性有 如所有性诸法共相 尽所有性诸法 别相 ,如所有性是诸法共相,尽所有性就可以包括 蕴处界, 可以包括下面 三种,如所有性三种里面也有一个,这样你们可以分得出来了吗,然后最后一个叫做所作成办
  上次讲过 从能 心说 有分别影像是修观 心对 所缘 作分别 无分别影像 修止 心对 所缘 有分别, 至于怎么 分别, 下面会慢慢来谈。从 缘境来说 五停心观、六行观 都是净治烦恼的。契合正理 ,别相 、缘起、处非处;总相:缘起、四谛、无常、苦 都是一些契合正理 的。


  一个 图你们可以去画画看, 四种所缘第一个叫做遍满所缘,第二个叫做净行所缘, 净行所缘指的是五停心观,第三个叫做 善巧所缘, 第四个叫做 净惑所缘, 净惑 断烦恼的他有两 是六行观,第二 ,出世间的,有四谛,无常,无我, 遍满所缘有 四个,第一个叫做 有分别, 第二个 无分别 ,第三个 ,事边际, 事的边跟际,第四 所作成办 事边际性分 成两个哪两个, 如所有性 ,尽所有性,我们来分一下,净行所缘还有善巧所缘这两个,其实都在修什么,事边际里面的哪一个,尽所有性,因为尽所有性在修 诸法 的别相,五停心观跟善巧所缘都在修什么,别 相, 是属于尽所有性,所以这两个就是在尽所有性里面包含了,只是他把尽所有性讲个更详细一点而已,净惑所缘的六行观,他是在 尽所有性 里面的,因为他不是出世,他还是在修 诸法 别相 而已,出世间的这个呢,很明显的不用再想了,这个是这里的 如所有性 ,这样都清楚了吗,除了有分别无分别这两个以外,下面这些所有的东西,都可以依他修有分别,依他修无分别,依境来讲所有的这些境,不管 别相的, 共相 的,不管是边跟际 ,尽所有性 或是如所有性,都 可以 作为止跟观的所缘 可以 依同一个境,不管他是世间的境或是出世间 的如所有性 ,可以依他修止又修观, 里面 有分别跟无分别这两 比较特殊 他不是就所缘来谈的,他是从心的作用来谈心怎么对所缘作用,他不是谈所缘本身的事情,他是在谈心怎么对所缘起作用,起怎么 的作用,有分别影像是修观,无分别影像是修止,以下这些都 可以 依他修有分别或者是无分别,举一个例子,数息,你当摄心集中在这里的时候,你都不要去分别他,只是很集中注意这里,感觉不是去 别,感觉气的出多长,入,你不要去管多长,多长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都知道每个气在出的时候你都感觉 到,多长不管,冷跟暖你要明白的感觉,数息是什么所缘?尽所有性,也是无分别影像,又是什么所缘?净行所缘。但是你在修观的时候,你开始修慧观的时候你依这个数息,先依息,息的 跟入,他是无常的,息是没有实体自性的,息是无所从 无所从去的 ,然后 依这个息,再修息摄属于色,观色的无常性,空性,当观这个息的无常性空性的时候,这 个叫做 有性,有分别影像修观,有分别,因为你去分这个是何所从来何所从去,是无自性的吗,还是有自性的,当然这时候你不能去思考这些,这时候一定要知道息是无自性的,你去谈一切法无自性,你去观一切法无自性,一切法无我的时候,一切法无常的时候这个是如所有性,是净惑所缘里面的出世间没有错
  所以我们大概来复习 下,整 个四种所缘 第一个叫做遍满所缘,第二个叫做净行所缘, 再来 善巧所缘, 最后, 净惑所缘, 这四 所缘。第 一个遍满所缘 里面 有分别 影像 ,无分别 影像 ,事边际 最后一 个所作成办 。其中 事边际性 分如所有性 诸法 相,尽所有性 诸法别相 如所有性是 诸法 共相,尽所有性 可以 包括蕴处界 ,可以 包括下面 三种。 如所有性 三种 里面 个, 你们 可以分得出来 了吗 ,然后 最后一 个叫做所 作成办


  做观的时候还属不属于净行所缘?
  有一个图你们可以去画画看


师父:不是,他这时候叫做如所有性,净行所缘的时候他只能是修止,当你有分别的时候,而且你去分别他,无常无我的时候,这个是属于出世间的,当然净惑所缘也可以修观,但是那种观是世间的观,不是出世间的观,但是那种观刚开始观的时候,是一种观,但是不我们一般讲的止观的观,止观的观一般来讲,慢慢从观世间法要配合出世间才可以,你刚开始也是可以观一些世间的,但是到最后真正在观的时候,必须配合出世间的才叫做观,所以我们在谈观的时候,一般都是配合慧学上的才叫做观。但是你说在某些时候比如说这种六行观,还有净惑所缘的五停心观,这种一般叫做修定的观,一般在止观里面这是摄属于修止的。当我们谈观的时候,一般会比较界定在慧观上面的。


  问:十 入处怎么 观无分别 影像?
  四种所缘第一个叫做遍满所缘,第 个叫做净行所缘,净行所缘指的是五停心 ,第三个叫做善巧所缘,第四个叫做净惑所缘,净惑是断烦恼的他有两种,一是六行观,第二个,出世间的,有四谛,无常,无我,遍满所缘有四个,第一个叫做有分别,第二个 无分别 ,第三个,事边际,事的边跟际,第四个,所作成办,事边际性分成两个哪两个,如所有性,尽所有性。


  师父: 来讲 十二入处 是一个 道理 ,你集中在这 个道理上面 ,你不去分别 只是 摄心 集中 而已 ,因为这是一 ,你 这摄心集中在 这个 道理上 面不去分别 他,是 无常无我,还是 眼对色是 怎么 你不去分别 ,那个就叫做无分别影像
  我们来分一下,净行所缘还有善巧所缘这两个,其实都在修事边际里面的哪一个?尽所有性,因为尽所有性在修诸法的别相。五停心观跟善巧所缘都在修别相,是属于尽所有性,所以这两个就是在尽所有性里面包含了,只是他把尽所有性讲个更详细 点而已。净惑所缘的六行观,他是在尽所有性里面的,因为它不是修出世,他还是在修诸法的别相而已。
 
出世间的这个,就是这里的如所有性,这样都清楚了吗?除了有分别、无分别这两个以外,下面这所有的东西,都可以依他修有分别,依他修无分别。依境 来讲 所有的这些境,不管是别相的、共相的,不管事边际的尽所有性或是如所有性,都可以作为止跟观的所缘。你可以依同一个境,不管他是世间的境(尽所有性)或是出世间的如所有性,可以依他修止又修观。
 
里面只有有分别跟无分别这两个比较特殊,它不是就所缘来谈的,它是从心怎么对所缘作用(能边)来谈,它不是谈所缘本身的事情。
 
它是在谈心怎么对所缘起作用,起怎么样的作用,有分别影像是修观,无分别影像 修止。
 
一个 例子,数息 ,你 当摄心 集中在这 里的时候 ,你 去分别 ,只是 集中 注意这里,感觉不是去分别,感觉气的出多长,入,你不要去管多长,多长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都知道每个气在出的时候你都感觉得到,冷跟暖你要明白的感觉。
 
这个数息是什么所缘?是尽所有性,也是无分别影像,又是净行所缘。但是你在修观的时候,你开始修慧观的时候你依息,息的出跟入,观它是无常的,息是没有实体自性的,息是无所从来无所从去的。然后依这个息,再修息摄属于色,观色的无常性,空性,当观这个息的无常性空性的时候,这个叫做如所有性,有分别影像修观,有分别 ,因为 你去分 个是何所从来何所从去,是无自性的吗,还 有自性的,当然这时候你不能去思考这些,这时候 定要知 息是无自性的,你去谈一切法无自性 ,你 去观一切法无自性,一切法无我的时候,一切法无常的时候 这个 是如所有性,是净惑所缘里 的出世间。
 
 
问:依息作观的时候,属 属于净行所缘?
 
师父:净行所缘的时候它只能是修止,当你 去分别 息的 无常无我 的时候,这个是属于出世间的。当然净惑所缘也可以修观,但是那种观是世间的观,不是出世间的观,但是刚开始观的时候,是一种观,但是不我们一般讲的止观的观,止观的观一般来讲,慢慢从观世间法要配合出世间才可以。你刚开始也是可以观一些世间的,但是到最后真正在观的时候,必须配合出世间的才叫作观。所以我们在谈观的时候,一般都是配合慧学上的才叫作观。但是你说在某些时候比如说这种六行观 ,还 有净惑所缘的五停心观,这种一般叫做'''修定的观''',在止观里面这 摄属于修止的。当我们谈观的时候,一般会比较界定在慧观上面的。
 
 
问:十二入处 怎么 观这个无分别影像?
 
师父:一般来讲,十二入处是一个道理,你集中在这个道理上面, 你不去分别 它是无常无我 ,那个就叫做无分别影像


 问:是不是意味着要修无分别影像,最好是在有分别影像基础上?
 问:是不是意味着要修无分别影像,最好是在有分别影像基础上?


 师父:不能这样子说,因为无分别影像重点是在摄心集中,有分别影像是在慧观上的分别, 只能说心的作用不一样 你讲的不是没有道理,这两种基本上,你都要有一定的佛学概念跟基础,你没有佛学的概念跟基础,你不知道什么叫十二入处,你不知道什么叫做十二缘起,你不知道什么叫做十八界,这时候你止观都没办法修 因为我们必须要有闻、思,然后有思的时候,再配合止到未到地定的境界,这两个配合起来才叫做修 所以有分别影像、无分别影像 ,是针对心对所缘的作用 ,是指心对所缘这个影像的作用 这个像到底是怎么样,他是十二入处,是五蕴,到底是什么,你必须平时在闻思上面下功夫才可以。
 师父:不能这样子说,因为无分别影像重点是在摄心集中,有分别影像是在慧观上的分别,只能说心的作用不一样 你讲的不是没有道理,这两种基本上,你都要有一定的佛学概念跟基础,你没有佛学的概念跟基础,你不知道什么叫十二入处,你不知道什么叫做十二缘起,你不知道什么叫做十八界,这时候你止观都没办法修 因为我们必须要有闻、思,然后有思的时候,再配合止到未到地定的境界,这两个配合起来才叫做修 所以有分别影像、无分别影像,是指心对所缘这个影像的作用 这个像到底是怎么样,他是十二入处,是五蕴,到底是什么,你必须平时在闻思上面下功夫才可以。
 
如所有性:
 


  如所有性 要另外做慧观,比如说五蕴,你观五蕴刚开始的时候,他是一种善巧所缘而已,你观色,色自性,质碍性这样子观,然后依色,比如说色里面的息,你光摄心集中,你不去分别他,色是到底无常无我的,如果你这样子观你就是做无分别影像观,是修止的,进一步如果你依色,观色的无常性无我性,这个就叫 观,这时候就是有分别影像,是观色的如所有性。师父再讲一次一般我们谈观的时候,谈毘婆舍那的时候,他比较重在慧学上的观察,重点都是在观如所有性,一般会比较界定在那个,而比较不着重在我们一般讲的这种,六行观或境行所缘,这个东西一般来讲都是摄心作用而已。
 要另外做慧观,比如说五蕴,你观五蕴刚开始的时候,他是一种善巧所缘而已,你观色,色自性,质碍性这样子观,然后依色,比如说色里面的息,你光摄心集中,你不去分别他,色是到底无常无我的,如果你这样子观你就是做无分别影像观,是修止的,进一步如果你依色,观色的无常性无我性,这个就叫 观,这时候就是有分别影像,是观色的如所有性。师父再讲一次一般我们谈观的时候,谈毘婆舍那的时候,他比较重在慧学上的观察,重点都是在观如所有性,一般会比较界定在那个,而比较不着重在我们一般讲的这种,六行观或境行所缘,这个东西一般来讲都是摄心作用而已。


 如所有性真观成的话,当然成就初果,叫做现证转依,当然没那么容易,你要从持戒修止,然后慧学上要闻思,然后两个去配合,配合在一起的时候不是你这样就可以,可能无数次的千百万次的一直做,但是我说,这辈子如果你能够听经闻法,在日常生活的运用上,你能够修到思所成慧,止能够做到未到地定,那你这辈子学佛很成功了,你不要以为思所成慧很容易,我讲过一句话就是说,我们学佛要运用在对人对事上面,你要到思所成慧那不得了了,经上说:“假使有世间,正见增上者,虽经百千劫,终不堕恶道,”那不得了了,思所成慧成就,你待人处事一定都是,会相应于无我无常这样的待人处事,你的行为也绝对相应于,无我无常这样的行为,什么叫做无我无常的行为,我说相应不是你真的证到了,少执着,少贪嗔痴,不会动不动跟人家计较这些计较那些,不会动不动心眼很小,不会动不动脾气很大,心量大很多事情会替别人着想,不会自以为自己感觉多良好,在行为上也绝对符合五戒,饮酒呢,你要是能够符合无我的态度,你如果能够在贪嗔痴上减低的话,你为什么还要喝酒呢,你喝酒的目的到底是怎么样,杀盗淫妄更不用讲,你怎么可能符合佛法的思维模式,行为模式还会去造那种贪嗔痴的杀盗淫妄,杀盗淫妄的来源无外乎是贪嗔痴太重,贪嗔痴太重无外乎我执太强,又加上你有未到地定的能力,那当然能够伏住你很多欲界的烦恼,所以这个就是修行,至于你两个要怎么配合,理论上告诉你怎么做,你可以去操作,但是你不要以为我这样修了两三年,我就可以开悟了,没那么容易,开悟不是一件简单容易,不是挂在口头上讲的事情。
 如所有性真观成的话,当然成就初果,叫做现证转依,当然没那么容易,你要从持戒修止,然后慧学上要闻思,然后两个去配合,配合在一起的时候不是你这样就可以,可能无数次的千百万次的一直做,但是我说,这辈子如果你能够听经闻法,在日常生活的运用上,你能够修到思所成慧,止能够做到未到地定,那你这辈子学佛很成功了,你不要以为思所成慧很容易,我讲过一句话就是说,我们学佛要运用在对人对事上面,你要到思所成慧那不得了了,经上说:“假使有世间,正见增上者,虽经百千劫,终不堕恶道,”那不得了了,思所成慧成就,你待人处事一定都是,会相应于无我无常这样的待人处事,你的行为也绝对相应于,无我无常这样的行为,什么叫做无我无常的行为,我说相应不是你真的证到了,少执着,少贪嗔痴,不会动不动跟人家计较这些计较那些,不会动不动心眼很小,不会动不动脾气很大,心量大很多事情会替别人着想,不会自以为自己感觉多良好,在行为上也绝对符合五戒,饮酒呢,你要是能够符合无我的态度,你如果能够在贪嗔痴上减低的话,你为什么还要喝酒呢,你喝酒的目的到底是怎么样,杀盗淫妄更不用讲,你怎么可能符合佛法的思维模式,行为模式还会去造那种贪嗔痴的杀盗淫妄,杀盗淫妄的来源无外乎是贪嗔痴太重,贪嗔痴太重无外乎我执太强,又加上你有未到地定的能力,那当然能够伏住你很多欲界的烦恼,所以这个就是修行,至于你两个要怎么配合,理论上告诉你怎么做,你可以去操作,但是你不要以为我这样修了两三年,我就可以开悟了,没那么容易,开悟不是一件简单容易,不是挂在口头上讲的事情。
第272行: 第294行:
 “处非处”就是合乎因果道理的,不合乎因果道理的叫做非处,但是这种因果道理平时就要熏修了,不是禅修的时候再来,禅修观的只是一个观念而已。
 “处非处”就是合乎因果道理的,不合乎因果道理的叫做非处,但是这种因果道理平时就要熏修了,不是禅修的时候再来,禅修观的只是一个观念而已。


二、止观的修习


1、闻所成慧
'''二、止观的修习'''
 
'''1、闻所成慧'''


1、闻所成慧
'''1、闻所成慧'''


1)对像:十二分教
'''1)对像:十二分教'''


契经(修多罗):《阿含经》的长行部分
''' 契经(修多罗):《阿含经》的长行部分'''


应诵(geya):经后的偈诵
''' 应诵(geya):经后的偈诵'''


记说:分别与问答,对甚深理的阐明
''' 记说:分别与问答,对甚深理的阐明'''


讽诵(gatha):由应诵(geya)再分出
''' 讽诵(gatha):由应诵(geya)再分出'''


自说:由应诵(geya)再分出
''' 自说:由应诵(geya)再分出'''


因缘:说法制戒的因缘
''' 因缘:说法制戒的因缘'''


 止观的修习,上个礼拜谈到这里,止观开始熏修的时候《解深密经》告诉你,要先有闻思慧,第一个,闻所成慧,他说要对三藏十二部,熏修受持了解,什么是三藏十二部,第一个,对象,十二分教,我们常常讲三藏十二部就是指这十二分教,他的前三分叫做修多罗,《阿含经》的长行部分,祇夜又叫做应诵,(geya),经后的偈诵,还有记说,分别与问答,这三部份传统上来讲是指《阿含经》的构成部分,修多罗,祇夜,记说,修多罗,《阿含经》的长行部分,持经,每一个经后面会有偈诵就是geya,应诵或重诵又叫做祇夜,再来记说,分别与问答,对甚深理的阐明,可以是弟子跟弟子的对谈,佛陀跟弟子对谈或是佛陀自己谈,这个是记说,为什么有这十二分教,重点是这十二分教可以是一种文学体裁,文学分析的体裁,不同的特性,后来的发展也可以是一个部类,指特定的某一些经,刚开始是一种文学体裁的分别,到最后他是指归纳成某一部某一部,一部一部这样不同类的经典,这三个是最早《阿含经》内容的部分,接下来会有讽诵(gatha),这个是由应诵(geya)再分出来的,这变成是一个部类,应诵本来是那些偈诵,但是后来从这些偈诵又拿出来,又分别的去解说,就变成一个部类一个部类,这个部类又跟这个偈诵不太一样,所以他就叫做讽诵,他是只有特定部类的经典,后来有自说由应诵(geya)再分出来的,重点在于佛在很多因缘下,自己告诉你一些什么事情,就叫做自说,由应诵(geya)再分出来的,还有因缘,也是成为一种部类,说法制戒的因缘,很多时候佛陀制戒,佛陀要制什么戒的时候,他会告诉你一段故事,就是说,比如说,某某比丘在什么时候做了什么事,后来发生了什么事,所以佛陀说以后不可以这样子,所以就规定,以后比丘、比丘尼不可以做这种事情,他就告诉你制戒的因缘,这个叫做因缘,还有说法,佛陀有时候看到发生什么事,佛弟子发生什么事,佛陀就告诉你其实应该怎么样,教法上应该是什么。
 止观的修习,上个礼拜谈到这里,止观开始熏修的时候《解深密经》告诉你,要先有闻思慧,第一个,闻所成慧,他说要对三藏十二部,熏修受持了解,什么是三藏十二部,第一个,对象,十二分教,我们常常讲三藏十二部就是指这十二分教,他的前三分叫做修多罗,《阿含经》的长行部分,祇夜又叫做应诵,(geya),经后的偈诵,还有记说,分别与问答,这三部份传统上来讲是指《阿含经》的构成部分,修多罗,祇夜,记说,修多罗,《阿含经》的长行部分,持经,每一个经后面会有偈诵就是geya,应诵或重诵又叫做祇夜,再来记说,分别与问答,对甚深理的阐明,可以是弟子跟弟子的对谈,佛陀跟弟子对谈或是佛陀自己谈,这个是记说,为什么有这十二分教,重点是这十二分教可以是一种文学体裁,文学分析的体裁,不同的特性,后来的发展也可以是一个部类,指特定的某一些经,刚开始是一种文学体裁的分别,到最后他是指归纳成某一部某一部,一部一部这样不同类的经典,这三个是最早《阿含经》内容的部分,接下来会有讽诵(gatha),这个是由应诵(geya)再分出来的,这变成是一个部类,应诵本来是那些偈诵,但是后来从这些偈诵又拿出来,又分别的去解说,就变成一个部类一个部类,这个部类又跟这个偈诵不太一样,所以他就叫做讽诵,他是只有特定部类的经典,后来有自说由应诵(geya)再分出来的,重点在于佛在很多因缘下,自己告诉你一些什么事情,就叫做自说,由应诵(geya)再分出来的,还有因缘,也是成为一种部类,说法制戒的因缘,很多时候佛陀制戒,佛陀要制什么戒的时候,他会告诉你一段故事,就是说,比如说,某某比丘在什么时候做了什么事,后来发生了什么事,所以佛陀说以后不可以这样子,所以就规定,以后比丘、比丘尼不可以做这种事情,他就告诉你制戒的因缘,这个叫做因缘,还有说法,佛陀有时候看到发生什么事,佛弟子发生什么事,佛陀就告诉你其实应该怎么样,教法上应该是什么。
第310行: 第333行:
 自救的时候杀人,这细节上可以慢慢再谈,因为这样谈又在谈戒律了,因为现在在谈十二分教不是在谈戒律。
 自救的时候杀人,这细节上可以慢慢再谈,因为这样谈又在谈戒律了,因为现在在谈十二分教不是在谈戒律。


譬喩:光辉的事迹,菩萨的大行


本事:因现在事而说到过去生事
'''譬喩:光辉的事迹,菩萨的大行'''
 
''' 本事:因现在事而说到过去生事'''


本生:佛及弟子的过去生中事
''' 本生:佛及弟子的过去生中事'''


方广:由记说再作更广的分别与问答
''' 方广:由记说再作更广的分别与问答'''


希有法:佛与大弟子在过去生中的希有功德
''' 希有法:佛与大弟子在过去生中的希有功德'''


论议:弟子们的讨论,一切论书的通称
''' 论议:弟子们的讨论,一切论书的通称'''


 譬喻,他叫光辉的事迹,菩萨的大行,很多大乘经就是在譬喻里面,他在谈佛陀还有佛弟子还有菩萨,在过去生中他们有怎么样的菩萨大行,怎么样光辉的事迹,很多大乘经,就被归纳到这个里面来。
 譬喻,他叫光辉的事迹,菩萨的大行,很多大乘经就是在譬喻里面,他在谈佛陀还有佛弟子还有菩萨,在过去生中他们有怎么样的菩萨大行,怎么样光辉的事迹,很多大乘经,就被归纳到这个里面来。
第328行: 第352行:
 师父:不能说只是对《阿含经》的分类,我们可以这样子讲,十二分教在长期的过程当中有一点演变,早期是针对我们所谓的小乘三藏,发展过程中后来他把很多大乘经典,也都归纳进去了,所以我说光辉的事迹,菩萨的大行,你们不要以为只有大乘经才讲菩萨,《俱舍论》也讲菩萨,本生故事那个跟《阿含经》同早的,本生故事也谈很多菩萨的大行,我说再慢慢慢慢发展当中,他把其他很多散落在外面的经典,可能是显现出来或者是在潜流里面,他把他归纳进来,所以他没有说决定是什么,但是他的特色大概就是这个样子。
 师父:不能说只是对《阿含经》的分类,我们可以这样子讲,十二分教在长期的过程当中有一点演变,早期是针对我们所谓的小乘三藏,发展过程中后来他把很多大乘经典,也都归纳进去了,所以我说光辉的事迹,菩萨的大行,你们不要以为只有大乘经才讲菩萨,《俱舍论》也讲菩萨,本生故事那个跟《阿含经》同早的,本生故事也谈很多菩萨的大行,我说再慢慢慢慢发展当中,他把其他很多散落在外面的经典,可能是显现出来或者是在潜流里面,他把他归纳进来,所以他没有说决定是什么,但是他的特色大概就是这个样子。


 十二分教也有他一个演变的过程,是比较狭义的,慢慢比较广义一点,所以光辉的事迹,菩萨的大行可以是指:本生经里面菩萨大行,也可以是指大乘经里面的菩萨大行。我说这本来是一种体裁,一种文学体裁,不同的文学表达方式,还有到一种他到最后变成一种部类,所以你在现在的藏经里面,可以找到这样的部类。还有,本事,因为现在事而说到过去生事,什么现在事而说到过去生事,比如说有一天是释迦牟尼佛,还有很多比丘,一起旅行,然后到一个地方,然后释迦牟尼佛说,阿难你最有人缘,你的福报也够那边有一个村落,有一个老太太你去跟他要一些东西来吃,阿难就信心满满的去,遇到那个菩萨,那个菩萨说你好臭走开,佛陀我这次行不通,依我身高185长的又庄严,阿难是很庄严的,今天不知道为什么一个老太太行不通,佛陀笑一笑说大迦叶,去,大迦叶一去,老太太很高兴,什么东西都搬出来给他,成堆的搬出来,就一般的故事来讲的话就是说,大迦叶是比较没人缘,因为大迦叶独觉根机,不大跟人家讲话,一般来讲我们就是说比较难相处,跟女众是绝对不想接近,喜欢独自在森林里面修行的,一般来讲阿难是人间比丘,大迦叶的是森林比丘,两个特性不一样,阿难是非常有人缘的,不管男众女众,大迦叶相对来讲,他当然是一个大阿罗汉,但是相对来讲过去生中的修行来讲,是比较没人缘,但是这一次相反,他们回来之后,就问佛陀这怎么回事,佛陀说因为过去生中,这个老太太是一只老鼠,死在路边,你们两个过去生中也是师兄弟也是修行人,阿难经过说:好臭!赶快离开,大迦叶就说:可怜!死在路边没人管,把他埋起来。现在事说到过去生中事,就是类似的这种本事,依现在事说到过去生中事,然后再归结说过去的那个就是现在的某某,以前的那个谁就是现在的谁,过去生中事,本生,佛及弟子的过去生中事,本生跟本事很像,因为两个本来是同类的后来被分出来,分出来就是说比较重在于,从现在事说到过去再归结回来的就叫本事,如果不管怎么样他只是说过去生中事的话,比如说某某过去久远劫以前,佛陀是一只九色鹿,他并没有说现在发生什么事,所以过去谁谁,他只是说很久以前佛陀是只九色鹿,然后怎么样怎么样,他只是这样,那个就叫做本生,方广,由记说再作更广的分别与问答,后来很多大乘经也称作方广,因为谈得又广又深,《金刚经》是不是可以分到方广,可以这样讲,因为他做一些更广更分别更深的问答,希有法,佛与大弟子在过去生中的希有功德,所以你看本事本生还有希有法很像,刚开始是没有分的,到最后把它分开来,因为部类太大,最后来谈谈论议,弟子们的讨论,一切论书的通称,所以论就可以包括在论议里面,佛陀讲经之后,弟子们的讨论,还有后来包括很多论书,都可以把它弄到论议里面去,但是他相对来讲比较重视佛在世的时候,当代弟子们的讨论,最开始是这个样子,到最后他把很多的论书也归类到里面,所以论议可以说是一切论的统称,为什么提十二分教,他就是告诉你我们刚开始,要对佛法各式各样的经律论,有一定通判的了解,去学习佛教的根本,教理道理到底是什么,这是最基本开始的闻慧修学,我们今天讲到这里 ,请合掌,
 
 十二分教也有他一个演变的过程,是比较狭义的,慢慢比较广义一点,所以光辉的事迹,菩萨的大行可以是指:本生经里面菩萨大行,也可以是指大乘经里面的菩萨大行。我说这本来是一种体裁,一种文学体裁,不同的文学表达方式,还有到一种他到最后变成一种部类,所以你在现在的藏经里面,可以找到这样的部类。还有,本事,因为现在事而说到过去生事,什么现在事而说到过去生事,比如说有一天是释迦牟尼佛,还有很多比丘,一起旅行,然后到一个地方,然后释迦牟尼佛说,阿难你最有人缘,你的福报也够那边有一个村落,有一个老太太你去跟他要一些东西来吃,阿难就信心满满的去,遇到那个菩萨,那个菩萨说你好臭走开,佛陀我这次行不通,依我身高185长的又庄严,阿难是很庄严的,今天不知道为什么一个老太太行不通,佛陀笑一笑说大迦叶,去,大迦叶一去,老太太很高兴,什么东西都搬出来给他,成堆的搬出来,就一般的故事来讲的话就是说,大迦叶是比较没人缘,因为大迦叶独觉根机,不大跟人家讲话,一般来讲我们就是说比较难相处,跟女众是绝对不想接近,喜欢独自在森林里面修行的,一般来讲阿难是人间比丘,大迦叶的是森林比丘,两个特性不一样,阿难是非常有人缘的,不管男众女众,大迦叶相对来讲,他当然是一个大阿罗汉,但是相对来讲过去生中的修行来讲,是比较没人缘,但是这一次相反,他们回来之后,就问佛陀这怎么回事,佛陀说因为过去生中,这个老太太是一只老鼠,死在路边,你们两个过去生中也是师兄弟也是修行人,阿难经过说:好臭!赶快离开,大迦叶就说:可怜!死在路边没人管,把他埋起来。现在事说到过去生中事,就是类似的这种本事,依现在事说到过去生中事,然后再归结说过去的那个就是现在的某某,以前的那个谁就是现在的谁,过去生中事,本生,佛及弟子的过去生中事,本生跟本事很像,因为两个本来是同类的后来被分出来,分出来就是说比较重在于,从现在事说到过去再归结回来的就叫本事,如果不管怎么样他只是说过去生中事的话,比如说某某过去久远劫以前,佛陀是一只九色鹿,他并没有说现在发生什么事,所以过去谁谁,他只是说很久以前佛陀是只九色鹿,然后怎么样怎么样,他只是这样,那个就叫做本生,方广,由记说再作更广的分别与问答,后来很多大乘经也称作方广,因为谈得又广又深,《金刚经》是不是可以分到方广,可以这样讲,因为他做一些更广更分别更深的问答,希有法,佛与大弟子在过去生中的希有功德,所以你看本事本生还有希有法很像,刚开始是没有分的,到最后把它分开来,因为部类太大,最后来谈谈论议,弟子们的讨论,一切论书的通称,所以论就可以包括在论议里面,佛陀讲经之后,弟子们的讨论,还有后来包括很多论书,都可以把它弄到论议里面去,但是他相对来讲比较重视佛在世的时候,当代弟子们的讨论,最开始是这个样子,到最后他把很多的论书也归类到里面,所以论议可以说是一切论的统称,为什么提十二分教,他就是告诉你我们刚开始,要对佛法各式各样的经律论,有一定通判的了解,去学习佛教的根本,教理道理到底是什么,这是最基本开始的闻慧修学,我们今天讲到这里
editor、​limited
3,627

个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