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t:文字整理-YQ2:修订间差异

添加294,199字节 、​ 2023年8月29日 (星期二)
无编辑摘要
(Ywsz移动页面文字整理-YQ2Test:文字整理-YQ2,不留重定向)
无编辑摘要
第1行: 第1行:
[[Category:其它整理]]
[[Category:其它整理]]
《摄大乘论》-1
我们来看这一部《摄大乘论》,如果我们要把唯识分成两个大时期,从《解深密经》、弥勒菩萨、无著菩萨到世亲菩萨,这样的一个阶段,一般可以称为前期唯识或叫做古唯识。从世亲菩萨做了《唯识三十颂》之后的这些唯识的论师,他们有更复杂或是更进一步的注解,对《唯识三十颂》的注解各方面,这方面我们就称做新唯识。如果要这样把它分成两期的话,《摄大乘论》可以说是前期唯识的一个核心理论,因为他是把前期古唯识集大成的一个论书。因为在《摄大乘论》之前,唯识还讲得很零散,没有一个完整的系统,比如《瑜伽师地论》,《解深密经》。《解深密经》上次上过,他已经有谈到阿赖耶,也有谈到三性,但是对于修行的整个系统,比如如何转依,他并没有说得很清楚。
《瑜伽师地论》也谈唯识学也谈阿赖耶,也有讲三性,但是《瑜伽师地论》的主要任务是在谈禅修。当然还有弥勒菩萨的很多论,比如《说中边分别论》,《现观庄严论》这一类的,都有提到唯识,但是他没有把唯识做一个很系统的整体化。一直要到无著菩萨出现,造《摄大乘论》,他把前面唯识的这些经跟论,整个总括起来,把唯识做一个最完整的系统说明。所以《摄大乘论》在前期唯识是非常重要,就是因为这样,之后世亲菩萨的唯识,当然就是继承无著菩萨的唯识,再把一些已经有系统的东西,再把它更精确化或更细节化。
所以基本上《摄大乘论》,是无著菩萨最重要的论书,他继承了弥勒菩萨的唯识启蒙思想,把它系统化之后,启发了世亲菩萨往后对唯识的发展。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谈完唯识学概要,《解深密经》之后,把初期的东西讲完,现在我们来谈《摄大乘论》。
这样同学有没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为什么要谈《摄大乘论》,我们今天讲《摄大乘论》,依印顺导师的这一本书,这一本书是印顺导师很重要的一本著作,就是对《摄大乘论》做了一些解释跟说明。这是我们的教科书,希望同学手上都有一本书,回去多少看一看,我知道里面有些很难,你根本搞不清楚他在讲什么,没关系,遇到难的、读不懂的就把它跳过,往后面一直看,懂的就把它吸收。现在在座的各位有很多已经听了很久了,对很多师父讲过的东西都有一定的程度跟了解,也听过唯识。所以我现在来讲,这些同学来听不会很困难,但是也有很多同学是新来的,新来的同学没关系,你听得懂多少算多少,新来的同学当作是新熏习,旧的同学就当成是更进一步的学习,同样地如果有任何问题,师父会尽可能地回答你。
攝大乘論
懸論
1. 釋題
2. 釋論和翻譯
3. 組織
4. 阿毘達磨大乘經
5. 本論在無著師資中的地位
正釋
我们来谈《摄大乘论》,整部《摄大乘论》印顺导师在解说的时候,首先它分成两个大部分,悬论,还有正释。什么是悬论?悬论就是在真正的进入经典解说之前的一些、比如说前言、序言,把它的背景各方面交代一下,这个叫做悬论。所以它分为悬论,还有正释,所谓的正释就是正式的解释经典。
悬论方面,首先,释题,就是解释为什么叫做《摄大乘论》。释论和翻译,我们有经,然后论师造论,造论之后,后面的人又会对论再做解释,在印度可以叫做释论。所以他会有《摄大乘论》,世亲菩萨会对他哥哥所做的这一部论再做解释,所以就叫做释论和翻译。
还有它的组织结构,有一部经叫做《阿毘达磨大乘经》,这一部经跟《摄大乘论》到底有什么关系,还有最后本论就是《摄大乘论》,在无著师资中的地位到底如何,把这一些全部谈完之后我们就会正式的进入所谓的正释,就是依《摄大乘论》的内容来解释《摄大乘论》。
'''一、釋題'''
'''攝'''
'''以總攝別:舉十義把大乘經中個別法門總攝起來'''
'''以略攝廣:以十種殊勝廣攝一切大乘法'''
'''大乘'''
'''含容大:含一切世間和出世間善法(中觀所重)'''
'''殊勝大:勝於聲聞法,不共法(唯識所重)'''
'''境行果等十種殊勝'''
'''論:對經的分別、抉擇、詮釋'''
'''宗經論:宗於經意'''
'''攝經論:遂文解釋'''
释题,就是解释这一部论的名称,它叫做《摄大乘论》,摄,有两个意思,一个叫做以总摄别,一个叫做以略摄广。以总摄别,以略摄广,摄,就是含括,包括。比如说很多时候我们在讲一大堆东西,你会说可不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概念把这么一大堆东西,总摄起来到底在谈什么?我们有时候会这样子。就是说用一个简单明了或比较概要的东西,把整个一大部的东西系统或思想,把它统括总摄起来。这样容易学,所以《摄大乘论》就有这个意思,他以这一部论来总括总摄两个,一个叫做'''以总摄别''',第二个叫做'''以略摄广'''。
什么叫做以总摄别?他举十种义,他以十个主题把大乘经中个别法门总摄起来。大乘经里面每一部经都有提出一些修行方法或一些理念,如果你以这些修行方法为主要的,然后再统摄其他的去修行,就会变成一个法门。比如念佛法门,念佛法门根据的就是很多他方净土的经典,这些经典会提出说,你为什么要求生他方净土,你为什么要念佛,你要怎么念佛...,你如果根据这些经典教的东西去修行,有一群人在修,就变成一个修行的法门。当然这不是那么容易,不是随随便便你自己根据一两个经典,随便看一看随便提出一个,你就可以修了,不是这样。它当然是经过历代不同的祖师,不同的修行慢慢把它结归。所以就会有各种不同的法门,大乘经无量无数,也就是说大乘的法门无量无数。
你们比较熟悉的大乘的法门有哪一些?《金刚经》,般若是一个法门,华严是一个法门,地藏经可以说是地藏法门,净土法门,天台以《妙法莲华经》为主提出一些修行,有无量无数法门。但是这里以总摄别的意思就是说,无著菩萨提出了这一部论,他举十种义,可以把大乘经中各式各样的法门,整个统摄起来,就是摄的意思。这一部论无著菩萨举十个主题,叫做十义,把大乘经中种种的法门,给总摄起来,说整个大乘的种种法门,不外乎就是在讲这些,这十种意思,就是摄的第一个意思。
第二个,以十种殊胜统摄一切大乘佛法。刚刚指的是法门,但现在讲的是一切的大乘佛法,有些经或有些大乘佛法,没有人去注意,所以就没有形成一种法门。这个也是大乘佛法,只是没有人特别去注意,没有人特别依他去修,因为我们所接触的经非常有限,但是佛说的经无量无数,有些经很多其实不错,但是可能没有这个机缘,没有人去弘扬,也没有人去依著他修,所以它变成是大乘佛法,但是不是法门。但是同样地他举十种殊胜广摄一切大乘佛法,也就是说把大乘佛法整个统摄起来说,这个就是精髓,这个就是统摄所有大乘佛法的精要,这个就是《摄大乘论》摄的意思。
问:是不是说学完《摄大乘论》以后,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净土法门可以让你成佛,它让你成佛的道理是什么,是这个意思吗?
师父:不是,他是告诉你,纵使你修净土法门,但是你要掌握大乘佛法的精髓,你以这个精髓来修净土法门,他意思是这样子,不是说你读完这个所有的法门你都通了,不是这样,他是说你读完这个之后你就了解:原来大乘的根本精神根本精髓是什么,用这样子来会通所有的大乘佛法,跟所有的大乘法门。意思就是说你学了这个把精髓掌握了之后,以后你学的任何法门,你都不会偏离,都不会跑掉。有些人讲说我修大乘,实际上他是在修小乘,或是他有时候根本连在修佛法都不是,他是在修人天善法。
大乘的根本精髓是什么,我就是要讲这个,学完这个以后大概知道,师父不能跟你保证,因为说法人也要有听法人的因缘,说法人他的能力到底到哪里,听法人的能力到底到哪里,因缘很多,所以师父不能老是跟你打包票。就像上次师父说医生看人治病,也没有跟你保证说绝对会治好,因为医生有他看病施药的能力,各方面的经验,病人到底配合度到哪里,他的配合度还有他的体质能力,太多因缘。他只是说在大体上他是能够引导你到大乘的精髓的,师父尽我的能力跟你说,你依你的因缘跟能力尽量来听,至于说你能听多少我不知道。但是,有一个方面师父可以跟你保证的,你只要用功认真听,你一定会吸收到一定的东西。因为你可能以前熏习过,所以吸收得快,你可能以前没有学过也没有经历过,完全是新的那吸收会慢一点,但是唯识说你一定有熏习的,一定有东西进去的。
《
摄大乘论》特别提到大乘,是大乘佛法。大乘有两个意思:一个是含容大,含一切世间和出世间善法叫做含容大。大乘他因为宽广,所以他可以含容世间和出世间一切善法,他可以含容三乘法。也就是说他可以含容声闻法,所以他叫做含容大。但是你不要以为可以包含的话,我就不用修大乘,修一般世间法也是修大乘法,不是这个意思。他是说你抓住了大乘佛法的精髓跟精要,你以这样的精髓跟精要就可以含摄一切,你这样去修一般的世间法,世间法就变成大乘佛法。但是如果你没有掌握到的话,你修的世间法还是世间法,你修的声闻法还是声闻法。
我再讲一次,他的含容大,是说他可以包括一切世间出世间的善法,如果要了解更细一点的话,可以去看看师父星期天讲的《成佛之道》,他从世间善法堆积,然后建立出世间善法,在出世间善法又分为解脱法就叫做声闻法,和大乘佛法,这个叫做含容大。
还有一个含容大,我们不要说世间善法,依三乘共法来讲的话,大乘佛法含容而且通声闻法,通缘起通四圣谛,这个是般若经所重的。有没有看到一个中观所重,大乘依含容大跟殊胜大来讲的话,'''中观重于含容大''',《金刚经》里面有没有含容,有没有通声闻法的意思?「一切贤圣皆依无为法而有差别」,一切贤圣包括谁?声闻、缘觉、菩萨、佛,一切贤圣皆依无为法,无为法就是般若。也就是说一切贤圣皆通般若,他有说须陀洹也可以证般若波罗蜜,初果的人不会执著自己证初果。所以他说你要学声闻法你也要懂般若波罗蜜,因为般若波罗蜜通声闻法,涵盖声闻法,二果三果四果都是般若波罗蜜,离开不了,所以这个叫做含容大,就是通三乘,通声闻法。所以我说这个是中观所重,并不是不是说他不同,是说中观跟唯识两个所偏重的不一样,这个叫做含容大。
第二个叫做殊胜大,殊胜大表示大乘胜于声闻法、是不共法,也就是说你修声闻法是修不到这个东西的,这个东西是大乘佛法,你修大乘佛法才修得到,所以这个叫做殊胜大,如果你还不明白,师父画个图你就比较明白。这整个叫做大乘,里面可以是世间法或是声闻法,大乘整个是把它含盖在里面的,他含盖这个的时候是不是有这么一块地方,是这个跟这个所没有的,现在中观重于含摄,这个大的含小的,中观重于含摄,也就是说就某些出世的精神来讲,大乘跟声闻法是共的,就是般若的一切法空。
但是如果就某些法来讲,唯识学比较重在这些东西,这些东西是这个声闻法所没有的,这个地方叫做殊胜。讲到这里应该明白,但是虽然我现在在讲大乘,但是你们不要误解以为小乘不重要,也不叫小乘,以为声闻法不重要,其实不是。你要是没有把出世间解脱的这些共法,你这些没有学好,你不要想说你能修这些,因为这个是基础,是三乘所共的,你不要以为你可以跳过这个,专门来修这些,是没有这样的东西的。
大圆是大乘,大乘佛法跟小乘佛法不是对立的,大乘含摄小乘又超越。比如说有一个人要到Banff,有一个人要到Jasper,同样坐上了往Jasper的车子,一个是在Banff下车,一个是在Jasper下车,到Jasper的车是不是含盖到Banff?你们两个刚开始所乘的车是不是一样,基础上是一样的,只是说一个更大更广更远,一个就到这里这样就好了。所以他不但是含摄,从Banff到Jasper这一段,是到Banff就下车的这个人,他是没有办法经历这一段的,这一段就《摄大乘论》来讲就叫做殊胜大。从整个旅程来讲,有含盖到Banff的车程,这个叫做含容大。中观重含容大,唯识学重于殊胜大,我说偏重(不同)不是说完全不一样。
你会问说为什么称大称小?为什么会有人把声闻法称小乘?印顺导师读过那么多的经跟论,大大小小的经论都通,他说:其实说起来不是法体有差别,说起来大乘小乘一个很根本的关键点,就是你的发心大不大,你发心如果只是强调自己解脱,我说重点,不是说那些小乘就是很自私,就是自了汉,不要这样讲,他只是偏重在自己断烦恼求解脱,这些就叫做小乘。大乘就是说他发愿自利利他,不但自己要断烦恼求解脱,他更愿意把这样子的佛法,把佛法弘扬出去,去帮助大家究竟成佛,这个就叫做大乘。他的小是针对因为大所以叫做小,不要把小当作是很卑微,很自私,很微劣,根本一文不值,千万不要这样误解。
我说过阿罗汉也不是不度人,阿罗汉是尽量随缘度人,菩萨是积极去创造因缘,所以不要以为阿罗汉不度人,你从《阿含经》上看,阿罗汉也都能够牺牲小我完成大我,只是他比较随缘,菩萨是更积极的去具足因缘,简单地讲。
我们今天讲的大乘跟《成佛之道》讲的大乘,有重叠,这里讲的大乘是以唯识为主的大乘,《成佛之道》会一步一步叠上去,包括中观,唯识,如来藏都会讲。所以《成佛之道》是把大乘的整个系统,不同的系统统合解说,这里是用唯识来统括一切,这里比较不谈中观、如来藏,这里是以唯识来统括一切。有没有论以中观来统括一切的?有,龙树菩萨的《大智度论》,就是以中观来统括一切大小乘的法门。所以这里,无著菩萨说,他是以唯识来统括一切大乘的时候,其实我们如果跳开唯识,然后从整个鸟瞰的面来看的话,其实他是以唯识的观点来统摄所有的大乘佛法。他讲大,后来提出十种殊胜,这十种殊胜师父会一点一滴慢慢讲。
论简单地讲,对经的分别、抉择、诠释、注解就叫做论。再讲一次,论就是,对经的分别,抉择,诠释,注解就叫做论。我很概要地讲,经就是佛说的,弟子不是写下来,把它记忆下来,然后一代一代传下来,简单大体地讲,经大体上就是佛说的,或是佛跟弟子讨论的,或是弟子依佛的同意而讲的,依佛意所讲的,这些都叫做经;论是后代的人,对于前面佛所说的或佛弟子所讨论的这些经,做解说,抉择,分别,注解,这个就叫做论。我们说有经,有论,还有律,经律论叫做三藏。
律是对于我们行为提出的规范,尤其是以僧团的规范为主,这叫做律,我们修行不是说今天谈一谈了解了解,拜佛,礼佛,诵经,念咒就好了,不是这样子。他有他身心全面的规范,这些的基本规范,你应该要做什么,吃什么,什么你不能吃,你吃的态度是怎么样,你应该怎么生活,你食衣住行上应该遵守什么规矩,这些都是戒律,包括在家出家。所以你不要以为修行就是观念上,理解空,读读中观唯识,然后我行为上放荡不羁,不是这样子。不然佛陀为什么要立那么多戒律,规范我们的身心行为。
嘴巴你不能讲什么,你什么话不能讲,你行为上什么东西不能做,比如说看黄色笑话,你们知道什么是黄色笑话吗?你们觉得合不合适,有些人会觉得说无伤大雅,反正这个也只是开玩笑。佛教里面说,那你为什么要讲黄色笑话,表示你内心里面有什么染污的思想,就会讲出那样的东西出来。所以佛陀就规定说你不可以有绮语,不可以谈这些乱七八糟莫名其妙会影响心性的东西,这个就是律。律就是规范你的身口意,所以印度的祖师讲的一句话,我从头念:'''经诠一心,律规三业,论开慧辩。'''
这个叫做论,论有分两种,宗经论和释经论。宗经论就是这个祖师他做论的时候,他并没有真正的依哪一部经逐一地去解释,他做出来的时候是忠于经义的。原则上来讲,这一部《摄大乘论》是宗经论还是释经论?有讲宗经,有讲释经。我先把释经论再讲一下,宗经论是并没有根据哪一部经逐一地解释,它只是忠于经义,它不能扭曲经义。经是这样子讲,但是因为经以前佛陀讲过已经太久了,现在的人不明白,所以我就来做论来解释经是这样子的,但是我并不是逐一逐字的去解释,我是讲他的大意。另外一种叫做是释经论,就是说他一部经逐文逐文地去解释,如是我闻,如是我闻是什么;佛一时,一时是什么意思;在祇树给孤独园,有大比丘僧...,他就一字一字的解释,这个叫做释经论。
那么这一部《摄大乘论》是宗经论还是释经论?论就是对佛经的诠释,我再讲一次,论就是对经典的解释,注解,分别,抉择,但是他分两种,一种叫做宗经论,就是没有逐文逐文的解释,它是忠于经的意义的,它是把经的大要诠释出来,告诉我们这个经在讲什么,另外一种叫做释经论,它是根据某一部经一个一个字的去解释。那我现在要问的是,《摄大乘论》是宗经论还是释经论?基本上它是宗经论,因为它并没有根据哪一部经逐文逐文地去解释。《俱舍论》是宗经论还是释经论?《俱舍论》是宗经论,因为它并没有拿哪一部经逐一地解释,所以基本上它是属于宗经论。《摄大乘论》这一部论它根据主要的经典就是《阿毘达磨大乘论》,但是它并没有依它,一个字一个字逐一地去解释。
'''二、釋論和譯本'''
'''釋論'''
'''1. 世親菩薩釋(漢傳有三譯)'''
'''2. 無性菩薩釋 (500CE.)'''
'''譯本'''
'''無梵文原典(有依漢譯的復原版)'''
'''有藏版'''
'''漢譯'''
'''1. 北魏佛陀扇多(539CE)譯出'''
'''2. 陳真諦譯(548CE)'''
'''3. 唐玄奘譯《攝大乘論本》'''
'''玄奘譯本是近現代研究《攝大乘論》的法師所主要採 用的版本'''
释论和译本,这一部论有两个注解论,一个叫做世亲菩萨的释论,一个是无性菩萨的释论。世亲菩萨有解释这一部论,是我们依据的主要参考,世亲菩萨的解释有三种汉译的版本。还有另外一个无性菩萨也有注释,他大概是在公元五百年的时候,他有两个译本。那你问说是不是在印度有更多的解释本,可能有,但是现在传到汉传的,只有这两个而已,印顺导师的这一部是依世亲菩萨的为主,然后无性菩萨为参考。
译本,翻译版本,目前找不到梵文原典,日本有一个学者叫做长尾雅人,这个学者是一个语言专家,他梵文,藏文,巴利文,甚至连汉文都很熟。他其实是我之前在大学老教授的教授,长尾雅人这个学者他依汉译也蛮不简单的,他依汉译把《摄大乘论》还原成梵文,但是只能参考。因为他不是梵文原典,他是依汉译还原成梵文有可能是什么样子。现在还有藏文版,所以这个长尾雅人依汉译为主,把他复原成梵文版的时候,还参考藏文版,因为梵文藏文是他的专业。
我们的汉译有三个版本,《摄大乘论》的汉译有三个版本,第一个叫做北魏佛陀扇多,在大概在公元539年译出来的,另外一个陈真谛在大概公元548年译出来的,最后最晚的版本就是玄奘大师的译本,叫做《摄大乘论》本,玄奘大师译出来的。现在我们大部分的研究,都以玄奘的版本为主要的依据。所以印顺导师这一本里面所采的文句,都是依玄奘大师的翻译本为主的,注释的话就以世亲菩萨的注释为主,这是版本跟翻译的大概。
汉文原典有一个好处,中国人或是华人的优点是蛮多的,对于译经有一个很大的优点,就是尽量的忠于应该有的版本。比如我是古代的人,我来到汉地,现在我要翻译,就会有一些华人一起来帮忙翻译,但是我要翻译的东西,可能之前已经有其他的祖师,或是译经家翻译过了,他某些翻译跟我现在这个版本比对了之后,觉得他里面的意思跟我现在讲的不大一样,但是我不会因为这样去把它改掉,他会说没关系,保留。我依我现在所看到的这个版本,我再翻译一次,这个翻译之后,以后的人如果还有再翻译,他也不会把你的改掉,他也会把之前的版本保留,他依他看的版本再翻译一次。
所以很多经论在汉译都有好几个译本,《金刚经》我们所知道的有15种版本,现存的有差不多八种版本,《心经》现存看的到的有七种版本,《摄大乘论》现在我们在大藏经里面看得到的,就有三个版本。保留这些版本有什么好处?第一个,可以做不同的比对跟参考。当我们在研究《摄大乘论》的时候,比如说这个地方玄奘翻译得怪怪的,搞不懂他在讲什么,你可以去参考其他的版本,看这个地方他怎么讲,清不清楚。(第二个),可以做一些历史观点的研究,可以看得出来说他在印度里面,他的版本不同就可以看出来,他的思想在某些方面,其实有一些不同的变化,有一些组成、发展,还有一些不同的变化。所以当很多时候我们在研究这些的时候,就会去参考不同的版本,了解他在历史上行走的轨迹到底是怎么回事,也可以让我们更宽广的去了解。我们修行不能单依一经一论,(那样的话)问题会很大,甚至一经一论都有很多种版本,要广泛的去了解之后,才能抓住一些经典的精要到底在谈什么。
修唯识也一样,你要了解唯识,你也不能单依一经一论,所以师父说《摄大乘论》重要,但是我也不会说我就讲《摄大乘论》就好了,其他的唯识都不用谈了,不会。这些唯识都要谈,这些讲过之后你才知道,唯识学根本的主题跟中心,虽然说每一个唯识的学家,或是每一个唯识的经论某些地方有点出入,但大体上你可以看得出唯识根本精髓跟精要到底在谈什么。
造论的是无著菩萨,世亲的哥哥,然后世亲菩萨又给他注释就叫做释论。玄奘法师是翻译《摄大乘论》原论,不是世亲菩萨的,世亲菩萨的另外也有翻译。但是我今天讲的是《摄大乘论》本不是在讲他的译本。我说世亲菩萨,汉传的也有三译,连世亲菩萨的释论他都有三译,《摄大乘论》本身他也有三种译本,光这个《摄大乘论》包括他的解释本,还有他的译本整整加起来有七八种版本,所以要研究也不大容易。有些祖师真的很厉害,花一辈子的功夫就是研究论。所以为什么论不好研究,但问题是他研究这些要做什么,他研究这些不是让你的书架上多几本书,是拿来指导修行的。你不清不楚,理论不明白,条理不明的,你搞不清楚的,你怎么修行?
无著世亲是差不多五世纪的人,无著是400年到480年,很多经跟论我们在汉译上会看到他的名字。比如说这一部经会引用他,但是这一部经在汉译里面找不到,有可能是没有翻译,但是在印度可能有,但是我们不知道他到底有没有翻译成译本,但是还有很多是我们在经的目录上(可以看到)。中国人有一个好处就是,古代人在史料上会很清楚,他每一部经、律、论什么时候翻译的,他都会写得很清楚,有时候我们会在目录上比如说宗经录,这些经录上会看到有这一本,但是现在找不到,有可能在古代战乱里面遗失了。中国人有很多优点,但是中国人有一个很大的缺点,这个一定要改进,喜欢烧东西,每次打仗就是喜欢烧东西,尤其喜欢烧图书馆,我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喜欢烧图书馆,到底这些书跟你有什么,进去一把火放了就烧了。所以历代里面一战乱,古代当然政府有政府的图书馆,但其实更多的藏书是在寺院里面,去到哪里一把火烧了,尤其寺院里面有藏经阁,这些烧了真的就没有了,反而很可惜。
清朝被推翻之后有一段时间叫做民国,再来新国家的建立,在民国那一段时间,有一些经论,特别从日本再把它找回来。 日本有一个好处,他会保留这些经论,他打仗归打仗,但是他不去烧东西,不小心烧的不算,他不会去放一把火把图书馆整个烧掉。所以其实很多中国古代的这一些祖师造的这些经论,很多时候是去东瀛再去把它找回来,有一大部分是这样找回来的,不然很多时候经过多年的打仗,一千多年来很多东西就烧毁了,这是很可惜的,所以以后有机会要保留不要烧东西。
'''三、本論組織'''
''' 依十種殊勝從實践的立場統攝大乘的一切'''
'''第一章 序說'''
'''第二章 所知依:阿賴耶'''
'''第三章 所知相:三性'''
'''第四章 入所知相:唯識現觀的悟入--- 一切法唯識'''
'''第五章 彼入因果:六度的說明'''
'''第六章 彼因果修差別:十地'''
'''第七章 增上戒、定、慧'''
'''第八章 彼果斷:能斷---無住涅槃'''
'''第九章 彼果智:能知---佛身'''
'''第十章 結說'''
本论的组织,这个很有系统一步一步,从释题,接下来他的一些重点,本论的组织,本论的组织以十种是殊胜,本论从十种殊胜从实践的立场来统摄大乘的一切。所以这一部论他不只是谈理论,他更进一步更告诉我们说,实际上的修行实践应该怎么做,这就是他的组织概况跟他的重点,所以等一下在这十章里面会讲十种殊胜。
首先有一个序说,总标十种殊胜,这就是第一章,这个章节不是它本来有的,这第一章第二章是印顺导师依它的内容来划分的。它的本论是没有第一章第二章,但是本论里面讲的十种殊胜,一个一个组织非常严密,次第非常清楚,印顺导师只是依十种殊胜把它分成,第一章第二章这样讲而已。
第一章是序说,第十章是总结,里面从第二章到第九章就在谈十种殊胜,依照这十种殊胜,从实践的立场来说明唯识统摄一切大乘。
第一章序说就是在讲十种殊胜,举标列出十种殊胜到底是什么;第二章叫做所知依;第三章是在谈理论;第四章从入所知相一直到彼入因果,一直到戒定慧,到第七章,都是在谈实践;第八章、第九章在谈果德。
我再讲一次,第二章的所知依,还有第三章的所知相:阿赖耶跟三性,在谈唯识的理论,也就是谈唯识的哲学,从入所知相开始一直到第七章增上戒定慧,在谈修行,就是在谈实践,第八章第九章彼果断、彼果智,在谈修行之后所证悟到的结果,这就是它的组织次第。
第二章谈所知依谈的是阿赖耶,十种殊胜的第一个殊胜就在谈所知依,这个所知依是《摄大乘论》的名称,也是《摄大乘论》第一次用所知依。第三章所知相在谈三相或是三性,哪三性?遍计所执,依他起,圆成实,也就是说前面的所知依及所知相,就是在谈唯识的根本理论,阿赖耶还有三性。唯识学的根本理论不外乎就是阿赖耶跟三性,离了阿赖耶跟三性没有其他的唯识理论可谈,把基本的理论讲完之后,就开始来谈修行。
现在我要问你们一个问题,以前我国中在上英文课,英文老师是我们的班导师,非常凶,每次他讲话讲到一半说我问你们,然后大家就开始把头藏到课本下面,那个叫做鸵鸟心态。后来到很久之后我开始讲经教书,我才知道头能藏到哪里呢,你再怎么藏我都知道你是谁,因为那个老师非常凶,所以一旦他说我要问问题的时候,每个人就开始往里面躲,后来我发现一件事情你越躲他越会叫你,你要是装著没事看著他,他反而不会叫你。所以我就是装著没事看著他,刚开始很怕一直流汗,我想不看他还好万一看他,他叫你怎么办,我发现试了几次之后蛮好用的。我问你们的时候很多人会很高兴,其实这叫做法喜。
为什么阿赖耶叫做所知依?所知这两个字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他特别讲所知,一个唯识根本的观念,因为我们一般人什么叫做所知?外境的一切,感官所碰到的一切,六根对六境的这些一切,就是我们所认知的,所以叫做所知。还记得师父在讲《唯识学概论》的时候谈说,唯识他的识是表现叫做vijnapti,vijnapti叫做表现出来令你知道,是“令知”的意思。
唯识学概要最开始的时候,当我讲唯识,识的时候有两个意思,一个叫vijnana,一个叫vijnapti,表现出来让你知道,vijnapti叫做唯认识,又称作唯了别。师父说唯识是在认识论上下功夫,然后谈到最后归结到存在论,但是它的根本还是认识论,当我们的心去认识这个外境的时候,都会把这个当成是外境,这个外境叫做所知,心是能知,这个中间叫做认识,这个就是唯识在谈的一个基本理论。就是我们怎么样认识到外境,认识外境的时候产生什么问题跟变化,认识过程上面是不是有问题。所以根本关键,这个外境就叫做所知,从这边下手,去谈认识。谈认识谈到最后,他发现这个外境,其实,我们把它当成跟我们心没关系的客观存在,但实际上它还是我们心所变现出来的。这个心的总体就叫做阿赖耶,它变现出前六识,就叫做识,然后再去认识由阿赖耶变现出来的这个外境,这一边叫做能知,这一边叫做所知。
他就是谈说这个所知的这个外境,根本的依托是什么,是从哪里来的,这个他从哪里来的根据就叫做所知依。这个是所知,因为'''他是从阿赖耶变现出来的,所以阿赖耶叫做所知依'''。
你也可以解释说有所知就有能知,就有认识观念,就有认识的过程,这个认识整个的来源都是从阿赖耶而来的,所以他特别讲所知依,也就是说认识的来源,从现在的哲学或现在的名称,白话一点叫做认识的来源是怎么回事,所以他特别讲所知依。他不讲能知依,因为唯识学刚开始的发展,他就是在重视外面这是怎么回事,但是你谈到所知就必须要谈到能知,但是他更重视的是外面这是怎么回事,我们知道能知是心没问题,但是连外面都说这个都是心所变现的,这个一般人就会有问题,所以唯识学在发展的过程刚开始,就是在谈外境我们怎么去认识外境,重点在外境是怎么回事,所以他叫做所知依。这样明白了吗,为什么特别叫做所知依。
还有第二个叫做所知相,也就是说那这个到底是什么,所知依是阿赖耶,这个是所知他依阿赖耶而起的,那这个(外境)到底是什么,他用三性来解释,所以叫做所知相,被认识到的对象。他用三性来解释,讲得更简单一点,唯识的理论就是说,这个外境不是离心外而有境,所以你不要去执著,这个境其实是心所变现的,既然外境是心所变现的,这个外境包括我们的根身,外面看得到,包括我们的思想这些都可以算,尤其是我们以为,离开我们身心以外的这些东西,以为它是独立存在,跟我们心没有关系的,他最后告诉你说这个外境,其实是心所变现的,所以它是虚幻无实,叫你不要去执著他,这个外境如果虚妄无实的话,这个能执著的心,更进一步连这个执著的心也无所寄存,这个叫做心境双亡,又叫做所取能取二空,你如果能够这样子观就叫做悟入唯识性。所以他先依境空,然后依境空而有心空,心空之后就是二空,如果你能够进入这样子的话叫做观唯识性。如果你能够长期这样子观的话,你就能把染污有执著的心,慢慢转,不是一下子,不是我今天说了,明天观了,后天开悟了,没有这回事,从阿赖耶的种子熏习来讲,阿赖耶无始以来有无限的染污种子,所以你必须要不断地去熏修,长期的熏修,慢慢才能有一步一步的修行和一步一步的转依,理论根本上是这样没错,但是修行不是一蹴可及的,修行绝对不是一蹴可及的,所以必须透过无始的熏习。
他在讲入所知相,为什么叫入,入唯识现观,就是在悟入,一切法唯识。
再来入彼因跟果,就是在讲六度,入彼因果是在讲六度,以六度为因,成就入了地上菩萨之后,六度就是果,所以就是在谈六波罗蜜。他这边先谈理论(所知依,所知相),然后谈基本的唯识悟入,是在谈般若波罗蜜,但是还不够,不能说般若波罗蜜就好了,还要大乘的共法,六度怎么修,只是这里的六波罗蜜是依唯识的理论来谈的,这一些这里都是在修行,到这里就有结果出来了,就是他谈十地是怎么样,再来他会谈戒定慧三学,到这里就是佛的果德,第八第九章是佛的果德,彼果断跟彼果智,是在谈佛的境界,十地是在讲菩萨的境界,唯识现观、六度、戒定慧是在谈我们现在凡夫怎么修行。
所以《摄大乘论》在阿赖耶,三性,唯识的悟入,还有六度,戒定慧,谈了很多,在十地,还有彼果断,彼果智谈得比较少,有说,但是讲得比较少,因为我们确实现在很难去体会到佛菩萨境界,那为什么很难体会你还要讲,?果是自然而然就会有的,你这些因缘俱足了后面果就有了,还有一个如果我没有跟你讲目的在哪里,那我现在到底在讲什么,我总是要跟你讲说我现在要带你到Jasper,虽然你还没到,我为什么要去,因为Jasper很漂亮,有山水,有湖...,我问你,你到了没有,我描述之后你会不会向往,现在重点是我要怎么去,我不能光谈一些很漂亮的...,你回家自己看照片去,我跟你讲那么多其实我要引起你的兴趣,引起你的信仰,引起你的信心,觉得我要这样子做。但是你不能光谈一大堆佛果德的东西,就让我自己一直想像我就是这样,我不能谈的很漂亮,然后回去之后你自己去观想说,你已经到了Jasper,没有这样子的,到最后我要告诉你我们行程怎么安排,回去你要准备一些什么,然后要去买票,不管你坐车开车,然后从哪里去,要去安排,安排好就上路了。
问:这算不算一种贪念?
师父:不是贪念,我想要成佛也是一种欲,但是佛教里面不是说贪都不好,也不是说欲就是不好,你们记得以前师父讲过,心所里面有一个叫做欲,欲是中性的,看你往哪一方面,好的就叫做善法欲,不好的话就是贪念,善法欲就是说我要修行善法,我要帮助别人,你不能说这个是贪,这个不是用贪,这个叫做善法欲,但是在凡夫位因为你还有烦恼,所以这种善法欲还是有漏的,是有烦恼的,但是如果你依于佛教的修行,那就是叫做随顺解脱,或叫做随顺菩萨道。还记得师父讲随顺,虽然你还没到,但是你是随顺它而去的。再举一个刚刚去Jasper的例子,你现在万事俱足了,你票也买了或者是你朋友开车,你要去Banff你要往哪边走,你往西边你不能往东边走,你往西边去了你虽然还没到,但是随顺,方向是正确的,是随顺的,早晚会到,你不要中间回头就好了,但是如果你往东去那就不叫随顺了,所以刚开始我们是凡夫身没错,我们有很多烦恼也有贪欲...,但是你不能说因为这样子,我就不要有善法欲了,还是要对善法有希求,会想要皈依三宝,会想要发菩提心,会想要修六度,这些都是对的,这些都是随顺善法,随顺大乘,乃至随顺解脱都可以。你要是想说反正都是凡夫,你这样是烦恼具足,我这样也烦恼具足,所以就不用修了,那就叫不随顺。
问:所知依是不是《解深密经》里面讲的共相,所知相是别相,还是根本没关系?
师父:不是没关系,一定有关系,因为它是一切法的所知,他的重点在于认知上的来源到底是什么,我们所认知到的这些东西它的根本source,它的来源是什么,它是依于什么而产生这样的东西,比较在谈这些,比较不是在分别自相共相。
问:彼是什么意思?
师父:等一下我会解释,你说彼入因果那个彼是不是,我等一下会解释。
六度的说明,十地,还有增上戒定慧,所以戒定慧每一个经典都谈,根本的修行就是戒定慧,你修任何法门都可以,这个法门如果是正确的,绝对要跟戒定慧相应,如果不跟戒定慧相应,要嘛是方便,要嘛就是真的有问题,所以任何经,任何论,真正要谈修行,绝对是戒定慧的,戒定慧如果大乘来讲广开就是六波罗蜜,你不可能修任何法门说我不持戒的,你不可能修任何法门说我不用修定,你也不可能修任何法门说,其实我不用去了解那个法门到底是什么,它的境、行、果应该是怎么回事,不可能不去了解明白的,你一定要去了解明白,慧,就是让你去分析分辨,进由分析分辨之后去认识了解深入明白。你们现在来到这里在听经闻法,其实是在修慧,你们不要以为这样不叫修行,你们不要以为,你们现在来听经闻法不叫修行,来听经闻法是修行一个很重要的关键跟环节,你不要以为一定是念佛拜佛持咒才叫做修行,听经闻法本身尤其是这一部论他告诉你,正闻熏习的重要,当然如果你只是抱持著我就看你要谈些什么,那当然效果就会差,如果你真的抱持著我要来学习,佛教到底是谈些什么,对我们有什么帮助,以后我要怎么用的话,那效果就好,所以不要把听经闻法当成知识,增长见闻,其实那个跟修行无关,修行的第一步,正见的养成第一步就是要听经闻法。
戒定慧,再来,彼果断,彼果智,到了佛果的时候,从烦恼的断就叫做彼果断,从智慧的生长就叫做彼果智,智跟断是一体两面的,你智慧增长就表示你烦恼减少,你烦恼减少就表示你智慧增长,只是有时候从智慧面来讲,有时候从烦恼面的断来讲,你不要想说你最近智慧不错,增长了但是你烦恼同样也增加了,这什么理论,这是很莫名其妙的理论,就佛教来讲烦恼跟智慧的消长,是成反比的,你烦恼越少表示你智慧越高,你烦恼越多就表示你智慧越低,所以从烦恼的断跟减少来讲就叫做彼果断,从智慧的增长本身来讲就叫做彼果智,我说一体的两面,但是在解说上有一点点不大一样,它的切入解说上以后我会讲,因为这在讲佛的果德,还是那个彼,等一下我会讲。最后一章结说,就是总结所有的,等一下进入到里面讲十种殊胜的时候会讲,里面的后面有。
四、阿毘達磨大乘經
四、阿毘達磨大乘經
主經
依『阿毘達磨大乘經』「攝大乘品」的十種殊勝次地作論
廣涉
不拘泥的限於一經,而廣引華嚴、般若、解深密、方廣、思益梵天所問等 經,瑜伽、大乘莊嚴經、辨中邊、分別瑜伽等論。
用意:
可以說,本論是採取十種殊勝 的組織形式,要 略的通論大乘法門的宗要。
有一部经叫做《阿毘达磨大乘经》,也就是说这一部论的主要依据,主经,依阿毘达磨大乘经里面有一品,叫做摄大乘品,摄大乘品里面提到的十种殊胜,无著菩萨以这十种殊胜次第作论,有一部经叫做阿毘达磨大乘经,现在失译了,我们对这一部经的状况只能从其他著作,其他的经典或是说很多的论点,尤其是这一部论里面,知道有这样子的一部大乘经,它里面有一品叫做摄大乘品,为什么我们知道,因为无著菩萨提到,他最后有提到说,他是依,阿毘达磨大乘经摄大乘品,而作的,他自己有提到,这里面有提十种殊胜,他就依这十种殊胜来做论。主要,但是他不是依一经一论而已,他除了阿毘达磨大乘经以外,广涉就是不拘泥的于一经一论,而广引华严经,般若经,《解深密经》,方广经,思益梵天所问经等等,就是很多,包括还有《瑜伽师地论》,大乘庄严经论,辨中边,分别瑜伽等,这些,很多是弥勒菩萨的论,所以我说《摄大乘论》的重要,因为他把之前有关唯识的经跟论,做一个统合,把它组织成一个有次第的,有系统的说明,弄成一套理论系统。
阿毘达磨是什么意思,阿毘达磨叫做对法,不是对的法,面对于法,佛法,面对佛法,阿毘是对,达磨是dharma,佛法的法,阿毘达磨是对法,也可以说是对法的分析,也可以这样子讲,总之对法就是面对于法,对法的分析,对佛法的分析。以前我在讲《俱舍论》的时候,《俱舍论》的全名叫什么,《俱舍论》全名叫做阿毘达磨《俱舍论》,这个阿毘达磨当然也是对法,但是跟我们所谓的三乘或是小乘论,大部分的小乘论都叫做阿毘达磨,《俱舍论》我不能说他是小乘,但是他是三乘共论,《俱舍论》就叫做阿毘达磨,但是跟这里不一样,这里讲的是阿毘达磨大乘经,是指一部经。阿毘达磨是所有小乘论或是三乘论的总称,都叫做阿毘达磨。
所以他主要依阿毘达磨大乘经,但是广引广涉其他许多重要的大乘经,然后把它做成这一部论,用意,本论是采取十种殊胜的组织形式,要略的通论大乘佛法的宗要,这个很重要,本论是以十种殊胜,然后把它组织成一个组织次第,依于这样来通摄大乘佛法的宗要,把它整个统摄起来,所以也就是说就无著菩萨来讲,他认为他的《摄大乘论》是统摄大乘佛法的宗要。就我们现在来看的角度,我们可以说其实这一部论,无著菩萨有一个用意,就是用唯识的角度来通摄大乘佛法,当然他自己不会说我是用唯识的角度,他当然不会这样讲,但是我们从现在后代来看,从不同的,中观、唯识还有其他的种种来讲,我们可以说无著菩萨他的用意,就是用唯识的角度,来通摄大乘的宗要,就无著菩萨或摄论的立场来讲,他认为任何大乘经所讲的任何法门,离不开阿赖耶跟三性,离不开一切法唯识,他是这样认为的,他认为华严经,《华严经》说:“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他的一切唯心就是指一切唯识,他就是这样认为的,法界,他认为法界就是善法界,也是离不开唯识,他是这样认为的,当然心不一定是唯识还有其他可以解说,但是就唯识的角度或摄论的角度,他认为的唯心就是唯识,因为一切唯心造就是一切唯识所现,我们说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这是华严经里面讲的,如果就唯识来讲,应该叫做应观法界性,一切唯识所现,他就是这样认为的,这是从唯识的角度来谈的,从唯识的角度,西方净土是不是唯识所现,绝对是的,地狱是不是唯识所现,是啊,一切唯识所现。《唯识二十颂》里面无著菩萨有特别讲,地狱的众生还有夜叉那些,到底是怎么样的现,他有谈。当然西方净土也是唯识所现,从唯识的立场来讲,既然从唯识要广摄一切,当然净土法门也被唯识包括,他也用唯识来解释净土是怎么一回事,心净则国土净,是怎么样的心净国土净,也是用唯识来解释,所以他用唯识统括所有的大乘佛法。
五、本論的地位
五、本論的地位
1、作者:無著菩薩
310~390 CE
出生北印
說一切有部 (Sarvāstivāda) 或 化地部 (Mahīśāsaka) 出家
著作:
大乘阿毘達磨集論
顯揚聖教論
攝大乘論
瑜伽師地論.攝釋分以後
金剛般若經論
順中論
本论的地位,我先来介绍无著菩萨,其实很多人都已经知道了,新来的同学我还是要介绍一下,《摄大乘论》的作者无著菩萨,310到390没有错,应该是世亲菩萨才比较晚一点,世亲菩萨是320到400,那应该是西元四世纪的人,说一切有部出家或化地部出家,他的主要著作有《大乘阿毘达磨集论》,《显扬圣教论》,《摄大乘论》,《瑜伽师地论》(摄释分以后),《金刚般若经论》,《顺中论》,顺中论很有趣,顺中论是无著菩萨,想用唯识的思想,来解释龙树菩萨的中论就叫做顺中论,但是没有全部解释,只解释前面的一章还是几章而已,这个顺中论的中论就是指龙树菩萨的中论,是无著菩萨想利用唯识的角度,来说明解释龙树菩萨的中论,所以这是一部很有趣的论,你如果想要了解唯识学家,对于中观的中论是怎么理解的,这一部论可以做一个参考,但是他没有全部。这个资料是通遍的资料,到哪里大概都是这个样子,不会差太远。
2、重要性
無著為法相唯識學的中心人物
彌勒唯識由無著宏提出去
世親弘布無者思著
無著唯識學以攝大乘論為主
攝論整合前說對唯識學作了完備的說明
無漏種子新熏說
王所有不同体系
無相唯識
一意識論者
接下来短短的几分钟,我要把它的重要性,刚才上课的开始已经大概讲过了,但是我这里再重复一下,第一个无著菩萨为法相唯识学的中心人物,为什么他是中心人物,因为弥勒菩萨的唯识学,是由无著菩萨弘扬出去,兜率天内院的弥勒菩萨,或是历史上真的有这么一个人物,但是我们不清楚,但是真正把唯识学说弘扬出来的,第一个却是无著菩萨,所以我们可以说弥勒菩萨的唯识学说,是由无著菩萨而弘扬出去的,世亲菩萨继承无著菩萨,而弘布无著菩萨的思想,也就是说在唯识前期的三大论师,弥勒菩萨,无著菩萨,世亲菩萨,无著菩萨在里面有一个根本的重要重点,我们不知道弥勒菩萨或是他的著作,是怎么样的一个状况,不清楚,但是弥勒菩萨的很多学说,却是由无著菩萨把他弘扬出来的,世亲菩萨是继承无著菩萨,而弘扬无著菩萨的思想,所以无著菩萨在唯识的地位上,有一个开创祖师的地位,无著菩萨有很多论,但是无著菩萨唯识思想是以《摄大乘论》为主,这样了解《摄大乘论》的重点了吗,我说如果把唯识学分成前期跟后期,古唯识跟今唯识的话,《摄大乘论》可以说是代表古唯识学,一个主要的理论。世亲菩萨的唯识三十颂,是古唯识的最后,新唯识学就是依唯识三十颂,各个论师下去发展,发展出来的东西就变成是新唯识学,而且你要知道为什么唯识三十颂,之后的会叫做今唯识学,因为唯识三十颂虽然重要,但是有一个大问题,我不是怀疑世亲菩萨,我上次其实讲过唯识三十颂有一个大问题,我不是说他理论上有问题,唯识三十颂的问题倒不是说,他本身有什么问题,我怎么敢说他有问题,我的意思是说很可惜世亲菩萨他只造了颂,偈颂就是有点像诗词的那些,但是他还没解释,为什么没解释,来不及还是怎么样,有可能是因为来不及,他就涅槃了就圆寂了,他并没有解释,那怎么办?那就百花齐放,后面的人就解说,所以相对来讲,摄论就比较完整了,有这样的一个问题,所以才会之后的十大论师,几大论师对唯识三十颂做注解的时候,各各的观念都有点不大一样,就会有百花齐放的状况出现。
所以无著的唯识学是以《摄大乘论》为主,《摄大乘论》的几个重点,摄论整合前说对唯识学作了完备的说明,所以是第一部完整的唯识学说理论,第二个他采取无漏种子新熏说,也就是说无漏法我们可能本来没有,但是经过法界熏习,听经闻法,叫做正闻熏习之后,有熏习进来,我们里面就有无漏种子了,所以他叫做无漏种子新熏说,我们本来没有无漏法,无漏法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每个人不一样,开始听经闻法熏习进来的,所以叫做无漏种子新熏说。这个地方有没有什么问题,也就是说我们的无漏法,对佛法的无漏法,就摄论来讲最早很久以前,不知道什么时候可能没有,但是在某些因缘下听到了,慢慢熏习进来了,所以在座的各位,千万不要妄自菲薄,那个师兄师姐人家都听得那么厉害,我来都完全不懂,我告诉你,如果你全没有无漏种子,跟佛法完全不相应,你今天不会来坐在这里,所以你今天既然出现在这里,你多少里面内心都有一些无漏种子的熏习,我就是这样想别人都学很好,我怎么那么差劲,这样想也不是不行,可以激励自己,这样想法如果是在激励自己,是好的,但是如果是妄自菲薄那就不好,你能够坐在这里,绝对是过去熏习过唯识种子,不然你今天现在这个时候可以去唱歌跳舞,吃饭跟大家喝喝咖啡,泡泡茶,怎么会跑来这里,所以就这个来讲每个都熏习过。
第二个再来心王心所不同体系,这我以后有机会再讲,再来无相唯识,有趣了我大概讲一下下礼拜会再讲,无相唯识这个地方我用几分钟,很简单提一下,下礼拜我再讲详细一点,以前师父在讲唯识学概要的时候不大去讲,因为我怕你们弄混,但是现在必须要把它稍微说明一下,什么叫无相唯识,这个是外境这个是心,我为什么画一条线,就是说这一条线以外的跟心没关系,这个是A,这个是B,这个是心以外的外境,现在唯识学有两种说明,一个是说A产生能认识的心,比如六识,碰到这个B的时候,他会拷贝一个B,这个B跟这个是A百分之百相似,虽然不是这个但是他是拷贝复印一样,百分之百相似,是没有扭曲的,这个叫做C,但是我们这个能认识显现出来的心,显现出来的第六识,还是这个心,去认识到这个B的时候,自己又会现出一个相叫做D,但是这个D的拷贝就扭曲掉了,所以这个是扭曲的,是有执著的是错误的,这个叫做遍计所执,这个叫做依他起,因为他承认这个东西是可以拷贝这个,所以这个叫做有相唯识,讲到这里明白吗,虽然说全部都是阿赖耶的种子变现出来的,但是这个是不扭曲的所以他是依他的,这个是被扭曲的是遍计的,但是我说《摄大乘论》是无相唯识,因为《摄大乘论》认为,你在认识B的时候,就我们凡夫不可能完全去拷贝,也就是说《摄大乘论》认为,这个本身就是扭曲的,他的凡夫界的依他就是遍计,这个是扭曲的,不可能去拷贝完全的外界,这样了解吗,知道他的状况是什么,其实师父是蛮认同摄论这一套的,而且他是代表古唯识学的一个理论,就是说刚开始我们的凡夫心,是没办法完全去拷贝这个东西的,一拿来显现出来就是扭曲的,以后其他的我们慢慢再讲。
2-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阿弥陀佛!
我们继续来谈《摄大乘论》,摄大乘就是概括大乘,收摄大乘,用简单的道理,而且深的道理,把大乘佛法的精要精髓跟理论,收摄过来,做一个归纳,这个叫做摄大乘。师父有说过说从无著菩萨的观点跟论点,他的《摄大乘论》其实是依唯识的观点,从唯识学的理论来收摄、统合大乘的理论,就是说从唯识的观点跟看法,来收摄大乘佛法,也就是说,大乘的各式经典法门都可以用唯识学,来做解说跟诠释,这个叫做摄大乘,用唯识来收摄统括,所有的大乘经教和所有的大乘法门,这个就是《摄大乘论》的一个要点。
2、重要性
 無著為法相唯識學的中心人物
彌勒唯識由無著宏提出去
世親弘布無者思著
 無著唯識學以攝大乘論為主
攝論整合前說對唯識學作了完備的說明
無漏種子新熏說
王所有不同体系
無相唯識
一意識論者
我们上个礼拜提到《摄大乘论》的一个重要性,在讲《摄大乘论》的重要性之前,我上个礼拜,其实应该提但是忘了提,我稍微来说明一下,印顺导师这本《《摄大乘论》讲记》的重点跟优点,这一本书其实不容易读,这本书基本上不容易读,就师父所知所看,我当然见识浅薄,我所认识的范围里面,所有解释《摄大乘论》的没有超过这一本书,所有注解《摄大乘论》,我不是说古代的,我是说现代的近代的一些注解跟解说,没有超过这一本《摄大乘论》,也就是说,他说的是最完整的,这就是为什么师父拿这一本当教科书,然后依这一本来做解说跟说明,然后你们拿回去看能看多少算多少,如果遇到问题你可以来找师父,如果你自己遇到问题还没问师父之前,没办法解决没关系跳过往后面看,这是读书最容易的方法,读不懂没关系跳过往后看,不要在那边就卡住了,能弄懂尽量把它弄懂,弄不懂跳过去往后看,有时候要弄懂也是要用心,再来也是要些时节因缘,你一直不懂你硬钻有时候还是弄不懂,所以先把它跳过没关系。
你读这一本书的时候,这一本书基本上他在做解说的时候,有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解说解释,依论文来解释,论上面说了什么,印顺导师就这样子解释,你可以先看解释的这一个部分,你如果看过这一本书的时候你就知道,他在解说的时候后面还会有一个附论,也就是说他有主论有附论,主论就是说明无著菩萨在这个经句里面,他说了什么印顺导师就白话解释给我们听,附论就比较深,附论他不但只是做解说而已,他还比对不同的经论然后告诉我们,那是怎么一回事,比如说在谈到种子的时候,他在直论里面就告诉说种子有六种意思,第一个意思是什么,第二个意思...讲完之后,在附论的时候他就会说,其实在其他经论里面,或在《瑜伽师地论》,或在大乘庄严经论,或其他的论里面,他提到了种子,他在某方面有不同的说法、看法,从经部师,阿毘达磨里面,他最早提出种子理论的时候是怎么回事,他会很详尽的做这些比对,这一部分你不看无所谓,但是如果你觉得很有兴趣,想要看他的理论的发展跟理论的不同点,师父也建议你愿意看可以去看一看,这个让你对一个理论的整体性,会比较有完整的了解,所以这一本书有这样的一个好处,你可以浅,就是把直论的部分看一看就好,你可以深,有兴趣的可以把附论的那个地方,做一番琢磨研究,他有时候甚至会提到说最早的经典怎么讲,在其他的某些论师他是怎么提出来的,无著菩萨他怎么说明,后来世亲菩萨他采什么立场,他都会说得很详尽,所以这一本就有这样的一个好处。这一本最难得的就是附论,因为一般在解说上没有附论讲的那么详细,这必需要经过几十年深入三藏十二部之后,才能提出这样的不同说明,这是难得的一部解释的书。
上次已经谈到,《摄大乘论》在无著菩萨师资中的重要性,这个作者是无著菩萨,无著菩萨就是古代的一个主要论师,一个祖师,印度的不是中国,印度的祖师,可以说是唯识学的开创人,因为无著菩萨是法相唯识的中心人物,第一,弥勒唯识由无著菩萨弘扬出去的,不管那个弥勒菩萨是兜率天的弥勒菩萨,还是有这样的一个学派,依托弥勒菩萨而显扬出来的都好,至少我们不知道这个弥勒菩萨是谁,他宣说了什么教典,或是宣说了什么样子的法门,我们从无著菩萨的著作里面,我们了解,原来弥勒法门就是一种唯识法门,至少弥勒菩萨或是弥勒的唯识学,是由无著菩萨弘扬出去的,所以古代很多学唯识的,他也求生净土,但是求生什么净土你们知道吗?欲界天的兜率内院,弥勒净土,不是弥陀净土,弥勒内院,很多学唯识的,他们就是想要往生之后到弥勒内院,亲见弥勒菩萨学习佛法,所以弥勒的唯识学是由无著菩萨弘扬出来的,这个是没有问题的。世亲菩萨的唯识学是继承,无著菩萨的思想而加以说明宏扬,所以无著菩萨是唯识法相中心人物,这个应该没有太大的问题,无著唯识学以《摄大乘论》为主,因为《摄大乘论》可以说是无著菩萨,的一个很重要的论,因为他在《摄大乘论》里面,统合了他之前许多唯识的理论,然后把它统合了之后做一个有系统的说明,从怎么样生死流转,怎么发心,怎么修唯识法门,最后怎么样入菩萨位,十地菩萨,然后依十地怎么样修到最后成佛,他把这一套理论系统说得清清楚楚。把它统合,怎么流转的,怎么还灭的,中间应该要修什么唯识观,他把它说得清清楚楚,所以我们可以说《摄大乘论》,是无著菩萨一个很重要的论书,也就是说为什么《摄大乘论》,在唯识学扮演了这么重要的地位,也可以说是古唯识学的一个集大成。
上次师父有说到古唯识学跟今唯识学,古唯识学跟今唯识学大体时间上怎么区分,不用说教理,就是时间上大概怎么区分,《解深密经》当然一定是属于古的,基本上古唯识学跟今唯识学的区分,就是在世亲菩萨造了唯识三十颂以后,因为世亲菩萨唯识三十颂他没有做注解,没有说明,他只做偈颂而已,所以世亲菩萨之后有,有名的十大论师,做了不同的诠释,他们的理论跟说明,他们的一些看法跟理论,跟世亲之前和无著会有稍微的不一样,唯识当然都没问题,但是在细节上会有一些稍微的不一样,尤其是有相跟无相这个地方,等一下师父会说,有一些差距,所以在世亲菩萨之前我们可以称古唯识学,在世亲菩萨之后十大论师开始,可以说是今唯识学,他的古今是依前后来说的,我说今不是指现代,大家应该要有这样的一个了解。
所以现在我们在谈《摄大乘论》,其实是在谈古唯识学,比较早期的唯识学,所以如果要谈古唯识学的话,当然《摄大乘论》是他的一个中心理论,中心重点,如果要谈今唯识学的话,有两部必须要去研究,当然有很多东西都可以去研究,但是有两部论必须要去研究,要谈今唯识学的话第一个就是,安慧的注解,安慧是谁以后我有机会再跟你们谈,以后谈唯识三十颂的时候再来谈,第一个是安慧的注解必须要去读,安慧的注解比较趋近于古唯识学,但毕竟他是世亲之后,他是十大论师之一,其中一个安慧的唯识学必需要去读,第二个就是玄奘大师揉译的成唯识论,在这两个论著里面,十大论师里面有一个叫安慧,另外一个比较有名的叫做护法,基本上玄奘大师是继承这个系统的,安慧基本上他的理论比较没有传到,相对来讲,比较没有受到中国唯识家的重视,但是他的注书其实蛮重要的,他的著作有梵文,所以在最近几年都有一些人,把梵文翻成日文英文,甚至翻成中文。以后等《摄大乘论》读完读唯识三十颂的时候,《唯识三十颂》师父会以安慧的,注解为主要的说明,再往后唯识三十颂讲完之后,再来讲今唯识学的一些理论,那就必须在玄奘的成唯识论里面,玄奘大师揉译了十大论师,然后他基本上是以护法的理论为主,两个的比较相对来讲,安慧比较趋近于古唯识学,护法比较趋近于新唯识学,这是大体上做一个说明。
所以就是说如果这样区分的话,古代唯识学以无著菩萨的,《摄大乘论》的理论为主,这个就是《摄大乘论》的重要,所以无著菩萨唯识学以《摄大乘论》为主,摄论整合前说对唯识学作了完备的说明,无漏种子新熏说,什么叫做无漏种子新熏说?也就是说就基本教理来说,众生无始以来为贪嗔痴烦恼所覆盖,所以就无时的一直轮回,就唯识的理论来讲,这些烦恼就是在我们阿赖耶识里面的种子。阿赖耶识是我们内心深处的一个大储仓,它负责保管好几辈子以来所有的认识学习熏习所有的东西,它都变成一股力量像种子一样的东西,寄放在里面,存在我们心里面,这个就叫做阿赖耶,也就是我们内心里面有一个大储仓,储存了好几辈子以来所有的资料,不管是好是坏所有的资料都在里面,既然基本教理说我们无始以来,因为阿赖耶识有烦恼贪嗔痴种子,所以我们就因为这样子造业,造业因为它是有漏的,所以会引导我们来三界一直轮回,这个叫做有漏业,有漏业就是有有漏种子的储存,然后现行。
我们不是说学佛就可以脱离三道轮回吗,佛法叫做无漏法,漏就是烦恼的意思,意思就是说佛法可以帮助我们,排除或是斩除这一些烦恼,既然佛法的学习,我不是说佛法的学习就像一个database一样,学进来就把它放在里面,这个无漏种子是我们本来就有的?还是我们学习之后才熏进来的?这个地方你们可以思考,你们觉得我们本来就有无漏种子,还是经过学习之后才熏习进来的,当然你也可以说师父这个我实在是没有办法,以我这个凡夫众生的头脑,我也没有办法去决定到底怎么样,师父告诉你在唯识学理论里面他有三种说法:有的是说这个无漏种子本来就有,我们只是一直激发它,让它一直著成长壮大,有的是说的有的就是这里,摄论里面认为无漏种子是新熏的,是我们从开始听闻佛法之后才熏习进来的,这个是无漏种子新熏说,这是摄论的说法,到最后有论师把两个综合起来,他说有的我们本来就有,但是很多时候还是要靠新的熏习,就是无漏种子有时候是本来就有,有些是新熏的,护法就比较采取都有,有的是本来就有,有的是新熏习进来的,所以护法后来就采取这样的一个态度,他把整个总合起来说,有的本来就有,有的是后来熏习的,所以总之不管我们有没有无漏种子,你这一辈子都要熏习,你有,可以让它增长壮大,你没有,你可以新熏习,但是摄论是采取新的熏习说。
王所有不同体系,心王心所有不同的体系,这个比较复杂遇到的时候我再跟你们讲,里面会讲心王跟心所,什么叫做心王,一般来讲叫做六识心王,什么是心所,心理作用就叫做心所,在唯识里面讲八识,都是心王,在我们一般来讲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反正你们要是不懂什么叫做心王的话,你就想就是我们的心就好了,眼耳鼻舌身意所认识到的这些认知就叫做心,心所就是心理作用,爱,恨,不满,不高兴,贪,想要吃,对谁忌妒,这些全部都是心理作用,都叫做心所,在摄论里面有比较系统的说明,心跟心所他的系统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个比较复杂以后我们碰到,在里面讲到的时候我会特别讲。王所就是心王跟心所,王就是心王,所就是心所,心所就是心理作用,这个我以后可以慢慢再解说,因为其他同学其实都听了好几年,从《俱舍论》开始都在谈心王心所的作用,你们要是能懂多少尽量就好。
无相唯识学,什么叫做无相唯识学,上个礼拜师父有大概提到,因为这个比较稍微复杂一点,师父这里再稍微做一点点的说明,在唯识学的观念里面,他是认为我们的心,,这里一条线,这是外在的东西,这是什么东西我们不知道,唯识学不去讨论,但我们这个心透过我们的感官,认识到这个外在的时候,我们的心会变现出一个相,如果这个是A,这个是B,这个就是C,会变出C这样一个相,这两个到底复合度多大,我们等一下讲,就无相唯识来讲,他认为在我们的凡夫位来讲,这个C绝对不会是B的完整拷贝,一定是一个乱相,就是错误的认知,绝对是一个错误的认知,因为我们是凡夫,在阿赖耶识里面有烦恼,所以被烦恼覆盖的时候,我们绝对没办法清楚的认识到外面这个B到底是什么,我们所认识的是这个C,可惜这个C已经是错误的相,一个乱相,这个乱相在无相唯识里面,因为它是一个乱相,所以它是遍计所执,这个乱相因为它还是阿赖耶种子里面变现出来的,所以这个乱相也是依他起,所以在无相唯识里面,这个依他起的当下,这个依他绝对是遍计所执,在凡夫位,就无相唯识来讲,为什么叫无相,因为他认为说,这个是虚像是妄相,是错误的相所以叫做无相,这是无相唯识,所以根据《摄大乘论》来讲,他在后面讲阿赖耶识跟遍计所执的时候,他就会告诉你说,当我们这个心一变现的刹那,这个理论这样出来是依他起,但是到了这里的时候已经是错误的执著了,已经是错误的相了,所以这个叫做遍计所执,遍计所执就是执著的意思,错误的执著就叫做遍计所执,这个遍计所执,你不要被这个名称给弄混,他就叫错误的执著这样就好了,就好像这是一条绳子,在我们凡夫位一定会把这一条绳子,认为这是一条蛇,这是一个比喻,有人把绳子误认为蛇,然后产生惊慌害怕,这个蛇是一个妄相,绳子是存在的,当然还是缘起的,但是绳子我们把它认为蛇,蛇是一个虚相妄相,错误的相,所以就我们一般凡夫从《摄大乘论》来讲,我们没办法完全拷贝出绳子,我们拷贝出来的绝对成为一条蛇,这个叫做无相唯识,这样各位讲到这里大概有一个概念。
什么叫做有相唯识?有相唯识稍微复杂一点点,这个还是一样,他是说,A看到B的时候,我们内心会自动拷贝出一个C,但是这个C并不是错误的,这个C可以是他的拟模跟拷贝,可以是复制品,错误在哪里,错误是在我们这个A会变现出能见的心,比如说前六识,能见的心,能见的心去缘到C,的时候,他自己会再变现出一个相出来,我们叫做D,这个D就是一个妄相,但是这个C可以是B的拷贝,所以C不能说是错的,它是一个拷贝,这个东西是有的,因为它也是心所变现出来,但是它是没有错误的,这个就叫做有相,而是依他起但不是遍计执,D才是遍计所执,因为我们心,去认识到外面,这个阿赖耶识是储仓而已,他会变现出前六识,眼耳鼻舌身意,能见的心,然后去认识到外面,无相也是有,师父把它简略掉而已,为什么师父在那边简略掉,特别是因为这个东西D是,这个东西再显现出来的,经过这个的刺激,当然还是心,但是因为经过这个,所以它成为这里是一套系统,这里的这一套系统,尤其是D就叫做遍计所执,这个叫做能遍计,这个D叫做所遍计,这个叫做有相唯识跟无相唯识的大体区别。
问:有相跟无相都不对吗?
师父:不是不对,理论不同,重点都在于去除这个妄相,他是两个大体的派别,但是他的重点都是说,我们凡夫的认识是错误的,他的重点都在于,我们的凡夫的认识都是错误的,只是说他们细节上会有一点点,这个C上做分辨而已,你问说为什么那么麻烦,还要搞出这一套来,他有他的原因。
问:无相跟有相意义何在为什么要这样子?
师父:他有他的原因,这个原因有些认为绝对是对的,有些认为不应该是这样子,但是没关系,这个原因,我们以后谈到更复杂的时候再来谈,现在谈下去很多人会开始头晕了。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我大概提一下,会牵扯到佛教的因明跟逻辑学,我只提到这里,佛教的因明学也就是佛教的逻辑学,佛教的因明跟逻辑学,因为会牵扯到认识的正确性,我以后有机会再谈,但是在摄论的时候,他还不需要去牵涉到逻辑学的问题,但是再往后的论师,唯识学的论师就会牵扯到跟其他宗教,还是自己佛教内部的一些辩论,就会牵扯到逻辑的辩证,就会演变出这样的一套系统出来,越来越复杂,也就是为什么师父不一开始就讲成唯识论,因为一开始就那么复杂,很多人可能学两三个星期之后就放弃了,师父是从古朴的唯识,他本来应该基本理论是怎么样讲给你们听,然后从这里再一步一步的发展出来,你就不会觉得困难了,唯识学现在不管在家出家,慢慢越来越少人学,因为太复杂了,很多人也没什么太大的兴趣,但是这是很可惜的一件事情。
一意识论者,这个我上次在《解深密经》有讲到过,谁跟我说一意识到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叫做一意识?在我们的理论里面有讲六识,现在不谈七识和八识,因为六识是主认识作用,我们的六识透过六种感官,眼、耳、鼻、舌、身、意,然后就是眼识、耳到意识,六种,论师就讨论说,这六种到底是一个东西还是六个东西?有的论师就认为六识就是六个不同的体,就是从阿赖耶识变现出来的,比如他的理论是说我们有一个心显现出能见,其实这个能见就是六个识,显现出来的就是这六个,他是说这个样子,有人就会认为说这六个眼、耳、鼻、舌、身、意识,六个识其实是不同的体性,每个都是从心,阿赖耶识里面变现出来的,是这样认为的,这个叫做六识多心论者;但是一意识师是认为,这一个其实他就是一个意识而已,眼耳鼻舌身意的意识,他这个心显现出来的,其实就是意识,就是这个意识,这个意识透过不同的感官,如果透过眼根,它就变成眼识,透过耳根而引发的,它就叫做耳识,其实无外乎就是一个意识而已,这个就叫做一意识师。他举个例子就是说一个密封的笼子,里面关了一只猴子,但是它开六个洞,里面就是一只猴子而已,这个猴子它有时候跑来跑去,它有时候跑到这边来出来看一下,你就看到这边有一只猴子,它一下子跑到这里又出现了,他以为是不同的猴子,它在里面跑来跑去看来看去,其实它就是只有这一只猴子,它从A的洞看出来就变成A猴,从B的洞看出来就变成B猴,但是它跑来跑去就是一只猴子,我们虽然由眼耳鼻舌身意这样去认识,其实就是一个意识在作用而已,这个叫做一意识师,这个有他一个不同的理论。
除了眼耳鼻舌身以外,我们还可以有一个可以认知到的这个识,叫做意识,因为你的认识不完全透过眼耳鼻舌身,你眼睛闭起来耳朵塞起来嘴巴不要吃东西,你能不能想东西,就是你的脑子的独自活动,可以这样讲最简单的,就是你的脑子不透过感官的独自活动,你今天睡著了眼睛闭起来耳朵不听东西,你可以想像,你可以在头脑里面有这样的一个东西出现,你说声音,我不能想像声音,你做梦的时候能不能听到声音,我说梦中听到梦中的声音,不是听到外面的声音。如果一个人前五官都坏了,前五官都坏了他还可以凭空想像,如果一个人一生下来前五官全都坏了,脑子是先天就知道,还是后天培养?就佛教唯识来讲他本身就有种子的东西,他不可能是一片空白的,至于说那个人实际上是怎么样,我不知道,但是从佛教的理论来讲,不可能是空白的,人生下来不可能是空白的,人生下来是空白的你很难去说明,同样学习为什么有人学得快有人学得慢,有人聪明有人比较没有办法掌握某些东西,那很难解说,同样孩子同样条件同样环境,不一定每个人都可以得到同样的结果。
正釋
第一章 序說
一、成立大乘是佛說
第一章 序說
一、成立大乘是佛說
略標:十種殊勝
顯大乘的殊勝
顯大乘是佛說
二、攝大乘
再来我们来讲正式进入《摄大乘论》,我的一意识师重点不是说他没有阿赖耶,他意思是说显现出来对外的认识的转识,是六识还是就是意识,他不是说没有阿赖耶,要弄清楚,他是说在转识的这一块里面,是到底是六识还是一识,因为只要是显现出来的转识,包括阿赖耶里面都已经被末那给染污了,阿赖耶本身就已经被末那给染污了,所以显现出来的能见识跟所见,能见跟所见都被末那给染污了,所以才会有错误的知见跟观念。这只猴子他的比喻是指这个意识,他这个地方不谈七、八识,他重点不在谈那个,他重点在谈六识到底是一个意识还是六个识,他是在谈这个,但是他不是说没有阿赖耶,没有第七识,他重点是在转识的立场到底是怎么回事,包括独头意识五俱意识都是意识,所以后来的唯识才把它分成,独头意识跟五俱意识,还是一意识师,但是这里没有特别谈独头、五俱,他只谈还是一意识师,所以后来的唯识家说得更明白,还是一意识师,但是他分为独头意识跟五俱意识。
再来我们进入《摄大乘论》,我之前讲那么多只是在铺陈他的背景,我们现在正式进入《摄大乘论》,第一章序说,序说里面,第一个他要成立大乘是佛说,第二个他来说明摄大乘是什么意思,他的经文本身第一个在成立大乘是佛说,第二个摄大乘是什么意思,成立大乘是佛说里面他有略标十种殊胜,他以十种殊胜来成立大乘是佛说,第二个,显大乘的殊胜,第三个,显大乘是佛说,所以他的略标,十种殊胜,他有两个用意,第一个,显大乘的殊胜,第二个显大乘是佛说,再来才谈摄大乘,这是第一章。
1、略標:十種殊勝
1、略標:十種殊勝
謂依大乘,諸佛世尊有十相殊勝殊勝語:
一者、所知依殊勝殊勝語;
二者、所知相殊勝殊勝語;
三者、入所知相殊勝殊勝語;
四者、彼入因果殊勝殊勝語;
五者、 彼因果修差別殊勝殊勝語;
六者、即於如是修差別中增上戒殊勝殊勝語;
七者、 即於此中增上心殊勝殊勝語;
八者、即於此中增上慧殊勝殊勝語;
九者、彼果斷殊勝殊勝語;
十者、彼果智殊勝殊勝語。
由此所說諸佛世尊契經諸句,顯於大乘真是佛語。
我以后用红字的地方,都是经文的本身,因为之前我发现有时候我标经文出来,有些人不知道那个是经文本身,有些不是经文他以为是经文,所以就会搞混,所以以后如果是用红色的地方,就表示是经文的本身,这里师父讲的经就包括,经律论三藏,是比较大范围的,也可以是说是论文的本身,《摄大乘论》这个论的本身,论本身的语句,师父就用这个红字来标,所以这个红字就是无著菩萨开宗明义,一开始他就这样子讲他说,谓依大乘诸佛世尊有十相殊胜殊胜语,我现在在念经文这个课本上也有,一者,所知依殊胜殊胜语,二者,所知相殊胜殊胜语,这个课本里面有,你可以在笔记上标出他哪里,三者,入所知相殊胜殊胜语,四者,彼入因果殊胜殊胜语,五者,彼因果修差别殊胜殊胜语,六者,即于如是修差别中增上戒殊胜殊胜语,七者,即于此中增上心殊胜殊胜语,你看他六七八是在讲戒定慧,所以修行不外乎戒定慧,无著菩萨讲了一大堆,他到最后还是要提出戒定慧,还有大乘就是讲六波罗蜜,他在讲彼入因果的时候就是在讲六波罗蜜,八者,即于此中增上慧殊胜殊胜语,九者,彼果断殊胜殊胜语,这已经在讲说佛的果德,十者,彼果智殊胜殊胜语,这个是经论的原文,由此所说诸佛世尊契经诸句,显于大乘真是佛语,由此所说诸佛世尊,就是说这十种殊胜殊胜语,不一定是哪一部经所讲的,但是他是整合归纳,有可能某一部经里面提了几个,另外一部经提了多少个,比如说有些经他讲戒定慧,比如有些经在讲唯识,在讲阿赖耶,比如说《解深密经》,他就没有特别提六波罗蜜怎么样,许多东西没提,但是解深密确实有提到,所知依及所知相,他没有用这个名称,但是他用阿赖耶跟遍计所执,依他起,圆成实,《解深密经》就有提到所知依及所知相,他可能没有特别提到戒定慧是怎么样,可能有谈到但是没有特别去提,所以他是说就由这十种殊胜,所以他契合诸佛世尊的经句,佛说的经典,显现大乘真是佛说,他就由这十种殊胜来显现大乘的殊胜,还有大乘是佛说,他用这样的理论来说明。
殊勝殊勝語
殊勝:所顯示的「法」殊勝
殊勝語:能顯的「教」殊勝
殊勝:
差別義:大乘有不同於小乘之法
超勝義:大乘法超勝小乘法
目的
是大乘
是佛說
我现在要进入这里面去看,首先你们一定会问什么是殊胜殊胜语,为什么要重复两次?他不是说殊胜殊胜语吗,为什么要说两次,第一个殊胜他是说所显示的法殊胜,所以他应该这样断,他是说殊胜然后殊胜语,就中观来讲缘起性空共通于大小乘,他不是大乘特有的,缘起性空共通大小乘,阿罗汉如果不了解缘起性空,他凭什么成阿罗汉,他是真悟了缘起性空,所以《金刚经》也讲,《《金刚经》》讲说不管二果三果四果,其实都悟得般若波罗蜜,他也不会自己认为自己证了,所以唯识跟中观的特性,两个的偏重一个是唯识重差别,等一下他会讲,他说为什么因为阿赖耶这样一个东西,或这十种殊胜小乘经上没有,但是缘起性空,就中观来讲,大小乘的理论都有,一个重融摄,一个重差别,两个有不同的偏重。
唯识也有讲相同的地方,但是唯识比较特重不同,比如说两个姐妹或兄弟,从一个家庭出来的,我们在谈这两个的时候,我们可不可以从他们共通点来谈,可不可以从他们的差别点来谈,都可以,只是看你怎么谈,两个都谈,但是我说偏重不一样,我们当然全面,但是有时候依于我们的需要,因为有时候你不分辨差别是不行的,但是你不重视共通那也不行。比如说今天两个来,这两个姐妹才艺都很高,而且都长得很庄严,而且聪明灵巧,我们现在需要到底是怎么样的人,你是不是需要去分辨他们的差别,因为一个重在文科一个重在理科,一个文比较行,一个理比较行,一个英文行,一个德文行,那我们要的是英文的,但是有共通点就是两个都很聪明,学东西都很快,受的教育都很高,那就是共通点,但是你要谈他的差别点也是有,那就是重点你到底要的是什么,但是你不要以为,当一个东西强调差别点的时候,表示他不包容,不是,当一个东西强调共通点,你就说他不讲差别,不是,有时候是重点到底在谈什么。再强调一下,,唯识,我说重,唯识重跟小乘法的差别,中观重跟小乘法的融通,包容,融摄。
有人会问说,我们学那么细的教理要做什么,很简单一句话,修行是很微细的东西,为什么修行是很微细的东西?因为心是很微细的东西,你如果修行不对,你的心做了解观察研究,你没办法修行,讲简单,心是微细而且心是复杂,心是广泛的,我们修行就是要对治这个心,讲简单的,但是你对一个复杂动态的广泛的,你要去了解那么容易吗,难喔,所以为什么很多法门,很多佛教的经论,为什么他会讲得这么细,就是因为,要告诉我们怎么样去修行,要告诉我们怎么样去对治这个心,为什么我们平时感觉不出来,因为我们平时的心很粗,所以没办法感觉到心在细的地方是怎么回事,这个就是必须要透过训练,你训练的资料根据哪里来,就是这些经论。所以不要以为学这些谈到那么细没有用,等你要用到的时候,就有用,你要是没学,等你有一天发现了,怎么我没办法提得起劲来,没办法观察得到,那问题就麻烦了,所以这是一个学习。
我们再来谈唯识学,十种殊胜讲过了,殊胜,殊胜语,第一个殊胜是法第二个殊胜是教,然后他的殊胜就是说,第一个他和小乘不同的地方,第二个大乘法超越于小乘法,再来,目的,他要成立《摄大乘论》是在谈大乘,大乘是佛说,《摄大乘论》的目的第一个是在谈大乘,第二个他要成立大乘是佛说,这是他的用意。
2、顯大乘殊勝
2、顯大乘殊勝
復次,云何能顯?由此所說十處,於聲聞乘曾不見說, 唯大乘中處處見說。
謂阿賴耶識,說名所知依體。三種自性:一、依他起自性,二、遍計所執自性,三、圓成實自性,說名所 知相體。唯識性,說名入所知相體。六波羅蜜多,說 名 彼入因果體。菩薩十地,說名彼因果修差別體。菩薩律儀,說名此中增上戒體。 首楞伽摩,虛空藏等諸三摩地,說名此中增上心體。無分別智,說名此中增 上慧 體。無住涅槃,說名彼果斷體。三種佛身:一、自性身,二、受用身,三、變化身,說名彼果智體。
由此所說十處,顯於大乘異聲聞乘;又顯最勝,世尊但為菩薩宣說。是故應知但依大乘,諸佛世尊有十相殊勝殊勝語。
我们先来谈显大乘的殊胜,各位刚刚有看到第一章序章,我有写几个第一个要显大乘的殊胜,第二个要显大乘是佛说,第一个我们来讲他显大乘的殊胜,红字是经文我再念一下,复次云何能显,你说十种殊胜怎么样能显现出大乘的殊胜呢,他说由此所说十处,于声闻乘曾不见说,唯大乘中处处见说,他说那大乘怎么显现殊胜呢,他说声闻经没有提到,但是大乘经到处都有说,他讲声闻经可以包括声闻的经论,一般来讲他们会把《《阿含经》》归纳为声闻经,《俱舍论》是声闻论,所以《阿含经》、《俱舍论》没有谈到这十种殊胜,这十种殊胜里面最重要的就是:阿赖耶跟三自性,当然《阿含经》是没有提到阿赖耶,三自性,但是他有谈流转、还灭,从中观来讲的话,中观是认为:《阿含经》、《俱舍论》这些是三乘共论,是学佛的基础;从唯识来讲他说:十种殊胜是比这些更殊胜的。所以千万不要学东西有偏颇,那就会差很远,有人会误会《阿含经》、《俱舍论》就是小乘,所以那些不用学,我们来学这个就好了,但是如果你没有把那些基础的教理弄通弄懂,你一下子要学这个其实很大的困难,而且会产生贡高我慢的偏执心,因为你没有把根本的教法跟教理弄懂。
我从以前最开始从《《成佛之道》》慢慢讲,甚至里面在讲四圣谛、十二因缘,讲基本的教法戒、定、慧三学,然后再讲比如说《《金刚经》》这一类,然后再讲《俱舍论》这一类,无非就是希望各位能够从最基础打起,打下一个厚实的根本教理基础,在这样一个基础下我们再来学习大乘法,这样的话你的基础就扎实了,不然很多人口口谈大乘,谈到最后,他修的东西,连一般人的行为都不是这样子,那就是没有根本的基础,有些是口口谈空,行在有中,有时候是口口大乘其实,连一般的善行行为都偏差很多,有人要布施,然后他跟你说不用了,回去念经功德就很大了,那就没有把佛法的教义弄清楚了,有人肯布施包括捐器官什么都好,说你不要做这些这些意义不大,你回去把《金刚经》诵十遍功德更大,那就本末倒置了,就不是佛教所要谈的,所以我就告诉你说,为什么要这样一步一步的把基础扎稳,扎稳之后,在这样的基础上再来学大乘法,才是真正的大乘。我再举一个例子,念阿弥陀佛可以是大乘可以是小乘,谁告诉我求生西方净土,我说可以是大乘可以是小乘,心态上,发心怎么样,一样在念佛,一样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你可以是真正的大乘念佛法门,你可以是错误的念佛法门,如果你念佛只急著说那边多好多殊胜多美妙,这一边多差,多么的五浊恶世,多么不能住,所以我赶快办移民到那边去,小乘心态,连小乘都不如,小乘不是这样子的,你不要以为阿罗汉那些是小乘,阿罗汉和大菩萨差在哪里,阿罗汉是随缘度众生,他也能够牺牲自己去度众生的,不要以为他很自私,我自己赶快解脱,你知道有一个佛弟子他是阿罗汉,他成就阿罗汉之后他告诉佛陀说,我要到南蛮,南方比较没有开拓,我要到南方去弘法,佛陀说你知道南方的人比较野蛮,有时候没办法接受这么文明的教导,他说我知道,佛陀问你去那边人家骂你怎么办,他说没关系,骂我又没有打我,他打你怎么办,打我没关系又没有把我打伤,打伤怎么办,打伤又没有打死,打死怎么办,打死就究竟涅槃,这种心态难道不是一种相似的菩萨心态吗,这是一个阿罗汉说出来的,所以不要以为说小乘就是那些很自私,小乘只是针对大乘叫小而已。你学净土法门只是因为这边五浊恶世,很难过,很痛苦,那边很殊胜,很美妙,你就抱持著要移民到好的地方去的那种心态,这是不对的,这不是净土法门所要讲的,所以有念佛的不管是念哪一个净土,都要抱持著要回入娑婆度有情,因为这个娑婆世界很苦,你苦人家也苦,我想要帮助众生,但是我现在的能力根本没有办法这样子,我就到那边去进修,训练一番武艺,到达能力信心都够了之后,我还是要回来帮助这边的众生,这样才叫做大乘,一句话大乘叫做以苍生为念,你只要记住这句话就好了,以苍生为念就是大乘,但是以苍生为念的当下,要降伏自己的我慢贡高,烦恼,不要一天到晚跑出去外面,以苍生为念,做一做回来烦恼,我帮他他还这样批评我。
复次,云何能显,由此所说十处,于声闻乘曾不见说,唯大乘中处处见说,谓阿赖耶识,说名所知依体,他刚刚不是讲所知依吗,所知依就是讲阿赖耶识,我念一遍后面慢慢解说,三种自性,依他起自性,遍计所执自性,圆成实自性,说名所知相体,唯识性说名入所知相体,六波罗蜜多说名彼入因果体,菩萨十地说名彼因果修差别体,菩萨律仪说名此中增上戒体,首楞伽摩虚空藏等诸三摩地,说名此中增上心体,心就是定因为定是在修心的,无分别智说名此中增上慧体,无住涅槃说名彼果断体,三种佛身,自性身,受用身,变化身,说名彼果智体,这等一下我都会解说不用担心,由此所说十处显于大乘异声闻乘,又显最胜,世尊但为菩萨宣说,是故应知但依大乘,诸佛世尊有十相殊胜殊胜语。书上有你们可以回去看,我不是这样念过就算了,我会大概说明一下。
1) 謂阿賴耶識說名所知依體
世親:所知是統指雜染清淨的一切法,就是三性
無性:所知但指一切雜染的有為法
本論對於三性有兩種的見解:
遍計執與依他起是雜 染,圓成實是清淨。
二遍計執是雜染,圓成實是清淨,依他起則通於雜染清 淨二分。
照第一義說:賴耶唯是虛妄不實,雜染不淨的。
照第二義說:賴耶不 但是虛妄,而且也是真實的; 不但是雜染,而且也是清淨的
無著的思想,確乎重在第一種,因他在說明賴耶 緣起時,是側重雜染因 果這一方面
第一个谓阿赖耶识说名所知依体,我这个地方列出的是比较复杂一点的说明,因为阿赖耶识我上次已经说过,但是师父再解释一下,阿赖耶识叫做藏识,Alaya,叫做藏,我们所有的学习认知跟一切的造作行为,这些资料都会储存在我们一个深刻的潜意识里面,这些资料不只是这一生,这些资料是从过去好几辈子以来,无始以来一直储存,但是这些不是物质的,有人问我说,阿赖耶识如果有一天储存满了,空间不够用了那怎么办,只有物质性的东西才会有这种问题,精神性的东西没有满不满的问题,所以无始以来就这样子,这些的资料储仓就叫做阿赖耶识,为什么他说阿赖耶识说名所知依体?因为阿赖耶识是我们所有一切认知的来源,我们认识到外境,我们在学习,学习透过眼耳鼻舌身意去学习,像你们现在在上课,有用眼睛在看,看的东西会吸收进脑子里面,有没有听师父在讲,听师父讲会不会吸收进脑子里面,笔在写,写东西都会熏进脑子里面,这些学习都是我们对外的一种认知,现在他要讲这些认知的资料来源是什么,我们认知的过程是怎么样,就是这里师父画的,我们这个心接收到外面这个的时候,心基于这个会拷贝一个东西,我们的心再去认识这个东西。我再画简单的就好,我依摄论无相唯识来画简单的就好,这个心叫做阿赖耶,这边有一个外在的东西,心,阿赖耶基于对这个东西的认识之后,会产生一个能见,然后会复贝,这个拷贝就摄论来讲是错误的,但是还是拷贝,一个境,然后这个心再去认识这样的一个境,这个能见-意识,是这个心的种子变现出来的,这个境也是这个心的种子变现出来的,这个叫做所知,被认识到的,这个叫做能知,这整个叫做认识过程,这个认识过程不外乎都是谁的作用?我们这个潜意识里面阿赖耶识的作用。这个叫做阿赖耶识就是所知依,认识的整个资料来源,阿赖耶识说名为所知依体,他第一个在讲这个。
为什么要他要谈所知这样的一套东西,谁跟我说他为什么要谈这一套东西,目的何在?很简单,修行,修行不外乎我们的见闻觉知,然后去检视讨论,我们见闻觉知里面发生了什么问题,你坐在家里念佛是修行,你去外面跟人家吵架是不是修行的时候,是啊,如果你一天到晚只在家里念佛,是好事情,增长善根,增长福德资粮,但你怎么知道你修行到什么程度,你不去外面跟人家吵一架,你怎么知道你的程度到哪里,我不是说吵架的程度,我是说你对于你的贪瞋痴烦恼,你怎么知道你降伏到什么程度。那这一些我们睡觉之后眼睛一张开,一开始起来,碰到你的先生或太太,还是你的小孩,不就是这一套,现在唯识就是要告诉你说,这一套你在认知当中到底发生什么问题,你要怎么去解决,这个就是修行,唯识就是要告诉你这些理论的,告诉你说你一张开眼睛,看到你的先生太太小孩的时候,接下来,不就是在告诉你这一套吗,所以六六法门,六根对六境产生六识,这个六识的产生的时候,这个识的认识本身不是问题,但是识里面已经涵盖我执的执著就是问题,本来六根对六境是中性的,怎么来你就怎么接受,但是我们认知到他的时候,我们加于我们这个阿赖耶识染污的种子,也就是我执、贪嗔痴执著,附加在里面,这个就是问题,所以他说我们的认识不就是这一套,这一套里面,到底我们一般凡夫发生了什么问题,佛他又是怎么回事,就是告诉我们这些,所以他要讲认知,所以你修行再怎么修,师父说过你现在听经闻法,你现在听经闻法是不是也是这一套,但是你现在听经闻法跟你在外面,有差距,什么差距,差距在这里,你在外面比如说你到不良场所你去赌博,你去赌博给你的情境是怎么样的一个情境?贪嗔痴都有,以贪为主包含嗔,嗔就是你赌输了当然绝对是嗔,你赌赢就是贪,赌输就是嗔,你去赌博就是痴,没智慧才会去赌博,你去赌博你就是痴,你赢了就是贪,你输了就是嗔,所以这整个情境是给你一个贪嗔痴的情境;你来师父这里给你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境,清净法界,正法熏习,熏习无贪无嗔无痴的一个情境,这样熏习进来是绝对有影响的。这一套你在外面你碰到不顺的时候,你起瞋,那就是一个不好的情境,但是你遇到不顺的时候,你能够自己告诉自己这些都是因缘法,都是无常法,我不要在里面埋进去太深太长,这个时候你会想起,我在那边中道听过师父曾经说过什么什么,就自己这样告诉自己,这就是一种正法熏习的修行。
问:如果你去赌场赢了,但是你的想法就是如果赢了钱全部捐献出去?
师父:一般会赌博的人大概都不会这样想,而且这种思考本身就是错误的,你既然有这个悲心那你怎么不想想看,输给你钱的那些人,你说那活该谁叫他来赌博,这种贪嗔痴还是照样,有时候我们提出一些在实际上是违背的理论,一般会赌博的他绝对不会这样想,除非说他心里有愧疚,我捐一点点出去。
问:每个做生意的都是赌博的心态。
师父:但是跟真正的去赌博那还是不大一样,去投资有本钱,而且各凭自己一些正当的方法,还是不大一样,我们说有赌的性质在里面,但不一定等于是赌博,某些地方有赌的性质在里面,当然很多东西都会有一点运气,但不等于就是赌博,正当的投资做生意买卖这不能说他是赌博,但是如果你是借钱或是用各种技巧,说谎欺骗诈欺的方式,那就不对,赌博里面绝对包含某些诈欺,想要用一点点小小的钱,赢得好几倍的钱,一定会有这种想法。
师父只是举一个例子,我们来谈稍微深入一点的东西,阿赖耶他的特性,两个论师有一点点的出入,因为阿赖耶师父已经讲过了,听过的同学也没有太大的刺激,我这边先讲稍微深入一点的地方,世亲菩萨认为所知是统指杂染清净的一切法,就是三性,他认为阿赖耶可以是杂染清净的一切法,但是无性菩萨,他认为所知但指一切杂染的有为法,无性菩萨他认为所谈的所知,是就杂染面来谈的,这个绝对是一个问题,这是遍计所执,所以是从依他的遍计所执上来谈的,所以阿赖耶绝对是杂染的;世亲菩萨比较重在,阿赖耶可以转依上面来谈的,所以可以包括染净,所以就这个立场来讲的话,印顺导师或是我,光这一点来讲的话是觉得,无性菩萨可能会比较契合《摄大乘论》的意思,因为《摄大乘论》很多时候他在讲所知的时候,是依于杂染面来谈的,当然这个见仁见智,师父只是提出一个看法而已。 本论对于三性有两种的见解,这个印顺导师提出来的,对于三性这本论本身有两种见解,他说遍计执与依他起是杂染,圆成实是清净,这是第一个认知,遍计所执与依他起是杂染,这个是就凡夫面来讲,所以师父不是说过就凡夫面来讲,这个境本身是依他起,但是在凡夫面他的依他起当下就是遍计所执,所以依他起跟遍计所执是杂染的,这是摄论的第一种解释,比较偏重在凡夫位来谈,而且是摄论比较偏重的,摄论又谈到第二种遍计所执是杂染,圆成实是清净,依他起则通于杂染清净二分,这是第二种说法,当然你要硬说他其实没有多大差别也可以,但是他确实有这种微细的差别,所以照第一种说法阿赖耶唯是虚妄不实,杂染不净的,是重在染污的来谈,就这个摄论本身来看的话,他在杂染面谈的比较多,所以他是重在于凡夫的杂染位来谈阿赖耶。你会问说为什么他不重在清净面,清净面谈太多没有意义,佛菩萨的果德,那些上位的或菩萨的境界,他谈那么多对我们有帮助,但是不大,那些只是起信,让我们知道有这样的目标可以去前进。比如说你的小孩很有兴趣要学篮球,当然我们可以拿篮球的一些典范,跟他讲说这个篮球这么厉害,让他产生一种向往,比如篮球的典范,Jordan,你可以拿Jordan当典范篮球大帝篮球之神,让他看Jordan打球怎么样怎么样,让他生起这种向往,你一辈子一直看Jordan打球,你可以成为很好的篮球员吗,不可能吧。就是说当经论谈佛菩萨的境界,来让我们成为一个向往的目标的时候,那是让我们愿意这样去做的一个启发性,但实际上当你真正要学篮球的时候,他可要告诉你一步一步应该怎么做。所以一般经论有提到佛菩萨的境界,但是不会描述太多,尤其是论,不会描述太多,他所谈的都是我们现在是杂染面,我们现在这样子那现在应该怎么办,大乘经很好,但是不了解的话,那就会产生一种很错误的偏见,因为大乘经有时候在描述一些佛菩萨的境界,很多人就会迷执在那些境界上面,动不动都是那些境界很高很妙很远的东西,但是落到现实上你问他怎么做,他还是告诉你那些很高很妙的东西,告诉你众生本来是如来,本来皆具一切法性,讲一大堆,那我现在该怎么做呢,不知道。我们凡夫位的面认知上本来就是有执著的,现在有执著那我该怎么办,不知道,就会产生这种错误。
所以第一说赖耶唯是虚妄不实杂染不净的,这是《摄大乘论》比较偏重的他在分析阿赖耶,这个阿赖耶在我们凡夫位绝对是不净,我说不净不是说你一定会去做坏事,我说不净是因为有烦恼的杂染,所以会一直在三界六道里面轮回,杂染还是会做好事,只是好事有杂染就叫做有漏业。第二义说赖耶不但是虚妄而且也是真实的,不但是杂染的,而且也是清净的,护法菩萨就比较依于第二说来谈,后来的真谛三藏他重在于清净面来谈,所以摄论里面他本身就有提出这两种说法,但是他比较偏重在阿赖耶的杂染上来谈。无著的思想,确乎重在第一种,因为他在说明赖耶缘起时,是偏重杂染因果这一面的,这个是印顺导师的看法,无著的思想,确乎重在第一种,因为他在说明赖耶缘起时,是重杂染因果这一面来谈的,如果你们有空的话,确实他在杂染这一方面说得很详细,但是他有提到第二种,不过他的一种花了特别的时间去说。那当然师父再讲一次见仁见智,你也可以认为无著是重在第二说,那没关系,总之他说杂染或是说染净,都是在说我们凡夫现在的状态。这个地方你要是不懂没关系,圣严法师说印顺导师是跨时代的人物,真的是没错,因为这样的理论跟细节上,没有一个论师是可以提出这样的分析跟看法,很多东西他看得非常非常的细,提出来给大家做参考。
问:阿赖耶是不是开始有我才开始收藏东西?
师父:这个我没办法跟你解说,因为佛教不谈最早那个是怎么回事,所以我不能说阿赖耶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你这样就变成在谈说最早最早那个,佛教认为这个是无记,不是无稽是无记,因为你谈我们最早最早这是无记的问题,我也没办法解说,因为经典上都说这是无记的问题,我们不能去谈最早最早是哪里来的。你说无明我执,他本身就跟阿赖耶,无始以来就在一起。我执本来很早以前就这样子,我执本来一直都在阿赖耶里面,所以他跟阿赖耶无始以来就在一起,我只能这样子说,你说最早怎么样我也没办法回答。我举一个例子,你做梦然后梦见一个鬼在追你,然后醒来之后,你能不能去探讨这个鬼最早是从哪里出现,没有一个开始,我没办法跟你讨论最早最早,还没有阿赖耶之前是怎么样,唯识不谈,唯识是认为从无始以来,这个摄论里面会讲,无始时来界,一切法所依,既然无始你就不能讨论无始之前有始是怎样,这里面会谈无始时来界,我只能告诉你这样。
生命的起源不一定要讲最早最早,我说生命的轮回是怎么回事,你这辈子生命的轮回是怎么回事,但是不去探讨最开始的那个到底是什么。 二遍计执是杂染,那个二要去掉,遍计执是杂染,这个二去掉,没有二遍计,这个本来要打一个一,名是这个名没错,不是说明,叫做,阿赖耶识说,名所知依,名就是称呼,叫做。
问:佛的心态是不是见和境都没有了?
师父:还是有,但是是清净的,转识成智,他还是有认知不是没认知,但是是不杂染的,清净的认知。
2)所知相體
三種自性:
「依他起自性」,是仗因托緣而生起的;可 染 可淨而不是一成不變的一切法。
「遍計所執自性」,分別性或妄想分 別性, 即妄分別的意思。這不是指妄分別心,是指亂識所取的一切法,它毫 無實體,不過是分別心所顯現的意境。
二空所顯的諸法真實性,叫「圓成實 性」
所知相体,三种自性,依他起自性,是仗因托缘而生起的,可染可净而不是一成不变的一切法,依他起就是依阿赖耶而起,所以阿赖耶的受熏跟现行,我们的种子从阿赖耶变现出来,成为这一套,认知之后再熏进去,这样的现行熏习,这个叫做依他起,所谓的依他就是这个认知的过程,都是依因待缘而成的,其实师父说过这个他是指各种因缘,但是各种因缘里面是以阿赖耶为本体,为主要的资料来源,当然在认知过程上还要有一些条件,当我们的心现出一个见,一个眼根,眼根碰到外面的这个境的时候,当然会有这些过程,问题是他需不需要一些附带条件,你眼睛碰到一个东西你能看到他,是不是要有一些附带条件,你要有光线,没有光线怎么见到东西,这些都是助缘,还要有距离,这些种种条件加起来,但是它里面主要条件还是依阿赖耶,你有光线有什么,但是如果没有阿赖耶识的变现,你还是看不到,所以有时候我们视而不见,前面的作用没看到,因为阿赖耶识的种子没变现出来,所以你看不到东西,那不是你瞎了而是你没去注意,所以这样的一个过程,现行熏回去这样的过程叫做依他起,所以这里说依他起是仗因托缘而生起的,可染可净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依他起所以这边如果是杂染的,显现除来的就是杂染,就是轮回,这一边哪一天转成清净了就是成佛了,或是证地上的菩萨都可以,那你显现出来的就是清净,所以染净唯在这个地方,所以叫做依他起可染可净。
遍计所执自性是分别性或妄想分别性,即妄分别的意思,这不是指妄分别心,是指乱识所取的一切法,它毫无实体,不过是分别心所显现的意境,遍计所执就是指这个,因为心有杂染,显现出来的这个就会分别,所以现出来的境是一种错乱的境,我们的心再去执这个错乱的境,所以他遍计所执是指这个,这个是所执这个是能执,他比较重在这个境,你问为什么唯识比较重在境,因为你说这个是心变现的那没问题,一般人都认同,你说这个是心变现的那很多人就有问题,唯识的重点就是告诉你,连这个都是心所变现出来的,所以他特重这个叫做所遍计,遍计所执,这个叫做遍计能执,这个叫遍计所执,先要破掉这一个,我们才能去破这个,这两个都破了那我们就能够回复清净的心,这个就是唯识的一个重点,所以叫做唯识无境,或叫做虚妄唯识,他重点都是在说这个境是假的,这个叫做虚妄唯识,这个境是虚妄的,是心识所变现的,叫做虚妄唯识。
经过听经闻法把一些正确观念的熏进去,以后在见到这些东西的时候,不管顺不顺境的时候,都能利用这些清净的法,改变我们某些错误的认知。是不是最主要大乘法教我们这样子,其实小乘法也是这样,大小乘都是这样,只是小乘法没有提出这样子的,这个大小乘讲的差不多,但是从这个心变现出来的是唯识学才有,其实中观学也不是这样谈,说我们见到这个会执著这样大小乘都一样。
问:是不是和哲学说的唯心一样?
师父:大体一样,细节上不同,我不知道你讲的哲学唯心,因为唯心哲学也有好多派,其实西方哲学也有类似这样子,就是唯心所现,心外无境也有这样的理论,但是他的出发到最后跟唯识是不大一样,因为他们只是理论学说,他们没有实际上告诉你我要怎么做,但是唯识学告诉你打坐应该怎么做,怎么观,他讲得清清楚楚,而且是由实修的经验而来的,不是凭空想像出来的。
二空所显的诸法真实叫做圆成实,哪二空,当然唯识也是讲人我二空,但是他这边所讲的二空是哪二空,心,境,有一句话说因为唯识所以没有这个境,因为境无,所以心也没有可著,能所双亡,就现出一个清净,不是现出,现出你又以为有一个什么,就是转他的一个认知,所以这里的二空是指能所双亡,所显的诸法真实性叫做圆成实性。因为我们阿赖耶这个,我们这个是杂染的,因为有能所的观念,所以我们现出来的一直都是能所的观念,你经过唯识的熏习之后,熏进去告诉你说这个是妄的,因为我们有妄心所以会现成一个妄相,会去执著他,你经过这样不断地熏习之后,你慢慢对这个东西会比较不执著。以前人家骂你,讲一句话你就跟人家计较吵了半天,现在人家讲你你比较会想说,师父说过那些都是唯识,要讲就给他讲如果我们有错就改,如果是他自己故意找麻烦,就是唯识无境,你慢慢就对于外在的这些东西,不会那么执著,也不会想去买包包,这样不公平,也不会想去买好的车子或BMW,女众喜欢包包,男众喜欢车子,公平一点,各有所执。我有朋友,车子宝贝的要命,要进去他的车子里面要脱鞋子,你们有没有这样的朋友,我就是不脱,僧鞋,除非进大殿我就是不脱,他说好没关系你是师父,开很快,遍计所执,遍计就是执著,为什么这么多不同的名字,慢慢学习。 我提一下,有些人一直觉得学佛太多名相,一直问师父,能不能不要太多名相,你们要学一个学科,每一个学科都很多名相,你是透过这些专有名词,名相是佛教用的其实叫做专有名词,我们学东西本来就是由专有名词入手的,你没有专有名词你怎么去学,你学医,读中医的时候要不要被很多药草名称,那些东西是一般人碰不到的,奇经八脉要不要学,要不要去背,要不要去理解,你能说我学中医不要背这些,能不能学中医不要背这些,当然不行,我不要说学中医,学会计,学电脑的,很多专业都是有这种名词,你不学这种名词你没办法进入这种专业,佛教也是有这样的专有名词,现在我要讲一点让你轻松一下,专有名词你不要特别去背,你想办法去了解,学专有名词之后,学专有名词学到最后你可能会忘记,某一些特别是怎么样,但是学专有名词学到最后会把观念学起来,这是最重要的,有些人学专有名词学到最后,专有名词背一堆,观念不懂,那就不是我们学专有名词的用意了,所以学专有名词第一个,要了解观念说,你学一个学科刚开始专有名词是绝对要学的,千万不要怕烦怕累,第二个学专有名词学到最后不是你背多少,是你观念有没有把它学起来,这是很重要的一个观念。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阿弥陀佛!
各位同学大家好!我们继续来谈《摄大乘论》,《摄大乘论》与十种殊胜统摄一切大乘法,这是《摄大乘论》的一个特性,这十种殊胜是无著菩萨,,从各种大乘经典里面撷录下来的,其实也是阿毘达磨大乘经里面所谈的十种殊胜,略标这个上次讲过我再念一下,他的十种殊胜就是,所知依殊胜殊胜语,所知相殊胜殊胜语,入所知相,彼入因果,彼因果修差别,即于如是修差别中增上戒,然后第七增上定又称做增上心,增上慧第八,彼果断,彼果智,就是这十种殊胜,用这十种殊胜再以唯识学的观念,来统摄一切大乘佛法,不管是教理还是修行的法门,这个就是十种殊胜、殊胜语,这个上次讲过,是再略提一下,这个书里面也有,略提一下。
再来第一章,我们的序说已经说了,总标,十种殊胜,再来显大乘的殊胜,第三,显大乘是佛说,这个是序言里面说的,再来他的重要性,,本论的组织地位这些都说过,重要性说过,本论的组织地位也说过。
阿毘达磨大乘经,虽然这一部论是依阿毘达磨大乘经说的,但是他以阿毘达磨大乘经为主,统设其他经典,也广引其他经典,这都是上次说过。
本论的组织次第,无外乎就是在谈十种殊胜殊胜语,就是在谈那十种殊胜,什么叫做殊胜殊胜语?第一个殊胜是显示法殊胜,教法殊胜,因为阿赖耶识还有三自性,只有大乘经典,尤其是只有唯识经典提到,他认为小乘学派或者是小乘经典没有提到,包括《阿含经》《俱舍论》这一类的,他是认为没有提到,所以他认为这个教法殊胜;第二个能诠释的教殊胜,法本身殊胜,然后连诠释的教也殊胜,所以第一个殊胜是指法殊胜,第二个殊胜是指教殊胜,所以叫做殊胜殊胜语。他的殊胜一个差别:大乘不同于小乘,第二个:大乘法超越小乘法,这是他殊胜的意义,两个意义,一个是差别,一个叫做超胜,他的目的要成立第一个是大乘,第二个大乘是佛说,这是他的两个大目的。
接下来他总标,阿赖耶就是所知依体,第二,三种自性,依他起,遍计所执圆成实就是所知相,这我等一下会解说。
唯识性说名入所知相,入所知相就是开始修行养成正见,这个叫做了解唯识性。六波罗蜜说名入彼因果体,菩萨十地叫做彼因果修差别,菩萨律仪,就是菩萨戒,就是增上戒,首楞伽摩虚空三昧这些叫做增上定,无分别智叫做增上慧,无住涅槃说名彼果断,三种佛身,自性身,受用身,变化身,说名彼果智,断跟智。等一下我会慢慢解说,这是他标出来的经典。我现在要依这个慢慢解说,所以总之由,此处所说十种殊胜,显大乘异于声闻,因为他说声闻教里面没有这种东西,又显最胜世尊但为菩萨宣说,讲阿赖耶,就唯识的观点,释迦摩尼佛讲阿赖耶因为太深太细,只对菩萨说,不对声闻人说,这是这一部论的一个意趣,,是故应知但依大乘,诸佛世尊有十相殊胜殊胜语,这十种相其实要表达的是十种殊胜,但为大乘说,但成立大乘,这是他所提出来的。
阿赖耶识说名所知依体。这上次有讲过,第一个是认为我们的所知依是指阿赖耶,,因为阿赖耶是一切认识的本源,source,我们的认知是从阿赖耶而产生的,只是论师包括世亲菩萨和无性菩萨,无性不是无著,两个对阿赖耶的体性,是依染为主,还是染净都有,两个看法有不一样,这个上次有讲过。
第一个依他起,遍计所执是杂染的,圆成实是清净的,第二个遍计所执是杂染,圆诚实是清净,依他起通两边,这是第二种看法,所以有两种看法,第一个他认为,遍计所执跟依他起是杂染的,圆成实是清净的;第二种看法,遍计所执是杂染的,圆成实是清净的,依他起通两边。
我再花一点点时间来说明一下,这个是阿赖耶,这个是外在的东西,当阿赖耶显现出一个见分,比如第六识或前五识都好,去见到外面这个东西的时候,我们是没办法真实见到外面这个东西,以外面这个东西为缘,阿赖耶自己会变现出一个东西出来,这个叫做相,我们的这个能见所见,能缘所缘,再去缘这个东西,所以我们实际看到的是,自己内心变现出来的相,在唯识学来讲,从刚才来讲的第一个,遍计所执依他起是杂染的,这个其实是《摄大乘论》还有古唯识学重视的,,他认为我们的这个叫做所知,认识过程叫所知,在这个过程当中,由阿赖耶变现相出来这样的一个道理,,然后再熏习回去,变现熏习这样的一个道理,这个叫做依他起,所以依他起就是依阿赖耶种子而变现的理论就叫做依他起,所以这个叫做依他。问题就是说,在凡夫位种子是杂染的,所以当我们现行的这个相,绝对是遍计所执,所以第一个理论就是告诉我们说:在凡夫位依他起的当下,这个相绝对是遍计所执,在凡夫位依他起就等于遍计所执。如果你把阿赖耶种子转成清净的圆成实,那是清净的,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理论,这个杂染相,这个是遍计所执,这样子变现道理的依他,其实是通两边的,因为你如果杂染的依他起就是遍计所执,但是清净的依他起,如果种子转清净了的依他起,就是圆成实,所以依他起通两边,杂染位叫遍计所执,清净位就是圆成实,这是第二种理论,
两个有一点点不一样的地方,看起来很相似,但是还是有不一样的地方,一个重点在于凡夫位,一个重点在于他的理论是染净,可染可净,所以他的理论,他的依他起,杂染种子就是杂染,清净种子就是清境,这个就是这边要讲的。
无著的思想,确乎重在第一种。因为他在说明赖耶缘起时,是侧重杂染的,所以你们要记得一件事情,初期唯识或早期唯识他重在杂染面说明,,你问师父说为什么重在杂染面,很简单因为佛说法跟大菩萨讲的法,跟你没有太大关系,佛说法跟大菩萨讲的法跟你没有太大关系,跟凡夫说的法跟我们比较有关系,因为告诉我们怎么修,所以他重比较重在杂染。
第二个所知相,刚刚讲所知依是指阿赖耶,是指知的根源在这里,他整个认知的根源在这里,现在有阿赖耶变现出来的整个状况,应该怎么解说呢,他叫作所知相,而且重在这个相,师父说他整个变现过程重在这个相,相是实,还是非实,这是唯识的第一个入手处,为什么重在这个相?因为这个相是我们执著的地方,要先破这个相。其实《《金刚经》》也讲这个相,是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般若经》也是跟你讲这个相无实,只是他的出发有一点不大一样,唯识学讲相无实是内心的,《《金刚经》》讲因为这个相是因缘所成的,没有实质的本性,所以叫做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唯识学说这个相不是离心而有,是外在的,,是心所变现的,他也不是你认为的那样子,所以叫做所知相。
所知相讲三自性,第一个依他起性,是仗因托缘而生起的,可染可净而不是一成不变,这个是依他起;遍计所执自性是分别性或妄想分别性,即妄分别的意思,这不是指妄分别心,重点,这不是指妄分别心,乱识所取的一切法,它毫无实体,不过是分别心所显现的,乱识所取的相是这一个,所以这个叫做遍计所执相,他重点在这个遍计所执相,这个是乱识所取的,什么是乱识,这个都是乱识,因为阿赖耶杂染,杂染显现出来的这个就由我执在里面,我执会执著这个东西是外来的,是美好的,是清净的,然后去执著他,所以这个叫做能遍计,这个叫做所遍计,他的遍计所执重在于这个。你说那这个呢,很简单他告诉我们,你这个破了,,这个东西没有东西执著,这个也破,由外境唯识到心的识也是虚妄的,这个叫做能所双亡,从这样子的认知慢慢转阿赖耶的种子为清净,这种能所双亡,第一个要听经闻法,第二个要透过戒定慧不断地修行,因为你知见上认知了,知识了解了,,问题是你的情感意志还做不到,你长期以来我执还是那么强,所以这样的一个熏习,这个假,,这个也假,然后两个能所双亡,必须透过戒定慧六波罗蜜不断地薰修。这个我们后面会讲,如果你的二空所显,,把这个转成清净,这个就叫做圆成实,就是这里,二空所显的诸法真实,叫做圆成实。
上次师父有问你们二空是什么二空?不是我空,法空,是能所,能见所见,能执所执,叫做二空所显。这个虚妄这个也没办法再执著了,所以这个也不实,有这样来转阿赖耶的我执到最后变成清净,,这个叫做二空所显,就叫做圆成实。
所以这个叫做第二个的所知相体,依他起一个是杂染,一个是通两边,对凡夫来说是杂染的,理论上有两种说法,不是说大乘菩萨悟的时候就是这样,这两种情况不是针对两种人说,是他本身就有这两种理论,看法不一样,他列出两种,《摄大乘论》里面两种都提到,但是他比较偏重,谈的比较多的是杂染那一面,后面会讲杂染的,然后会讲通两边的时候是怎么通,但是他偏重在杂染说,因为我们凡夫位依他就是杂染,所以他依他起偏重在杂染上说;当然另外一种理论是依他起通两边,这个也通,但是我再说一下,《摄大乘论》比较重在于依他起杂染,清净的依他起那时候就不叫做阿赖耶了。
3)唯識性說名入所知相體
由修唯識觀而悟入唯識性,就是悟入 所知的實性。
修唯識觀有兩個階段:
1. 以唯識觀,觀一切法皆不可得,虛妄分 別識為一切法的自性,這是第一階段所觀的唯識觀,也叫方便唯識觀。
2. 進一步的觀察,不但境不可得,就是這虛妄分別識也不可得,如是心境俱泯,悟入平等法性,或法性心,或圓成實性;
第三个唯识性说名入所知相体,我们不是有所之一,第二个,三自性叫所知相,第三个叫做入入所知相体或入唯识性,由修唯识性而入唯识性,就是悟入所知的实体,所以第一个跟第二个是告诉你道理,第三个是叫你要把这样的道理,真正的认识了解,养成知见用在日常生活上,这个就叫做入所知相,叫做入唯识性,观一切法唯识,这是第三个。第一个在讲阿赖耶,第二个在讲三自性,讲阿赖耶跟讲三自性完之后,就告诉你一切法唯识,第三个就叫做入唯识,你应该怎么去养成怎么修,怎么去养成唯识性,就是这里的入所知相体,讲的就是唯识性,就是叫你应该有怎么样的观念,怎么去养成,前两个是讲理论,这里告诉你,日常生活上怎么去养成观念,他说这里有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以唯识观,观一切法皆不可得,虚妄分别识为一切法的自性,这是第一阶段所观的唯识观,也叫方便唯识,观这个是唯识所现,第一个阶段,第一个阶段要教你日常生活,或是各式各样的状况下观唯识所现,这个相是唯识所现这是第一个,所以叫做虚妄分别识为一切法的自性,这是第一阶段所观的唯识性,也叫做方便唯识观,所以方便唯识观是观外相唯识所现,。
你今天很讨厌一个人,你觉得这个人这个也不对那个也不对,但是你有时候要去思考说,这个人给你的印象可能是你自己对他的某些认知或偏见造成的,实际上这个人不一定真实的是这个样子,一个人他是复杂多面的,有时候我们会讲说,我很讨厌这个人为什么,,这个人老是要找我麻烦,但是有时候我们会想说,这个人为什么要找你麻烦,到底是哪里有问题,说不定他会找你麻烦不是真的麻烦,是因为你有问题他才找你,或是你做出来的东西,就是会刚好不符合他的要求,,或是刚好跟他做事的态度不大一样,所以你有时候去观察说,常常是因为我们的某些方面,造成人家的不便,所以他才会反应才会反弹,而不是真的人家要找你麻烦,我们现在观现实世间很多事情都是这样,你很喜欢一个东西,这个东西真的好到这个样子吗,你非得要拥有他不可吗,情人眼中出西施,情人眼中绝对不会出现恶罗刹的,中国国语很好,情人眼中出西施,这个西施就叫做唯识所现,这个是西施(所见),问题他加了一个情人眼中,情人眼中(能见),,哪天遇到一个更帅更漂亮对你更好的,那就另外一个西施,之前那个你就开始批评,那个怎么样又怎么样,以前觉得他是西施的时候,为什么这些你都没看到,现在不是西施了你就开始讲,之前没看到现在全部都看到了,这个告诉你说,第一个这个是唯识相。
但是我说过现在师父讲的是一个道理,不是那么容易的,这个是要不断的薰修的,我不是跟你这样讲,你明天马上就,人家骂你,一切唯识,你都不会生气,没有这种事情,修行没有那么容易,今天讲你明天就懂,那你根基真的非常非常高,所以这是第一个方便唯识观。
第二个,进一步的观察,不但境不可得,就是这虚妄分别识也不可得,如是心境俱泯,,泯就是消失不见了,灭亡了。这个是心,这个是境,心、境都不是实在的,不需要再去执著,都是唯识所现的,这个叫做心境俱泯,这样就能悟入平等法性,或法性心或圆成实性,一切法没有自性,都是我们的虚妄心所变现出来的,这个就进一步的叫做真实的唯识观。从相的方便唯识,虚妄唯识,这个是识所现的,你觉得这个(境)是假,这个(心)当然就不会再去执著这个,所以再进一步观这个也不是真实的,这样的两个都不是真实的,那么你就可以悟入诸法实相,还所有的认知一个本然,因为你这样的心境俱泯,你这个心境会有执著从哪里来,从阿赖耶里面的杂染种子,我执而来的,杂染种子我执而来,如果你没有这样观唯识性的话,他现行出来有这样的东西,你再去执著他,熏进去的时候还是我执在里面,你现在尽由认知这个(境)是假的,这个(心)也是假的,我们为什么会执著,,因为里面有我执在里面,你借由这样的法熏习之后,你进去的之后就会告诉你说,外面的一切都唯识不要执著,这个就是一分的清净种子,如果你每次出来进去都是这样,这个像一个filter过滤器一样,你出来的是杂染,但是熏回去就有一分的清净,不断的熏不断的熏,这个阿赖耶就会量变变成质变,一桶污染的水,你不断经过filter一直把它过滤过滤,也不是过滤一遍就清净了,你要不断一直过滤,到最后里面清净的量多,慢慢他就变成清净的,完全清净就不叫阿赖耶,叫做无垢识,所以这个叫做两步的唯识观叫做入唯识性,也叫做入所知相体。
问:是不是可以这么说,我们还在凡夫位,染污位,第一步就是理论还有知识上的学习,第二步所执破了,能知也破了,进入清净了。。?
师父:真正断除的时候至少要到初地,这两步都是在凡夫位,只是他修行上有一个渐次,你一定要到能所双亡才可以,你也可以说是第二步,但是这两个是互依互成的,先观这个(境)为假,,观成了,再观(心)这个也是假,因为既然这个是假的,那你执著的东西就也没有什么可执著的,所以这个也没什么好执著的,这些都是由阿赖耶里面的杂染种子出来的,你不断这样观就能达到能所双亡,但是你在观念上可以,但是不是说你马上就可以证悟的,你真正证悟的话要到初地,大乘菩萨就是到初地,我们现在只是随顺观,闻思修戒定慧上这样子做,你问说我一定要到初地才能得到一分快乐,不是,你这样子观的时候,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放下很多烦恼,虽然还没真正证悟,但是可以放下很多执著烦恼,,很多的心结,对他的不放,你就可以放得下。
问:唯识观一切法皆不可得,这个法中间是不是加一个实相不可得?
师父:不只是实相,一切法的现象,都不可得,不能说是实相,你说一切法实相不可得,那妄相呢,所以不需要加一个实相,因为你加了一个实相,问题就来了,从语言的角度来讲,我们就是要破虚相的实相,那你现在讲实相不可得,问题就更大了,这里的法可以指我们所认知到的一切,就叫做一切法。因为我们认知到的一切无外乎,都是这种虚妄相,加上一个实相那就会产生很麻烦的解释。就唯识来讲是要转识成智,那个智是实相。
4)六波羅蜜多說名彼入因果體
彼入就是入彼。要悟入彼唯識實 性,必須修習六波羅蜜多。
地前未悟唯識性時所修施等,是世間波羅蜜多, 因修此六波羅蜜多,能入唯識性,所以名為因。
證入唯識性以後,修習施等 ,都成為清淨無漏的,是出世六波羅蜜多,所以名為入 的果。

他告诉我们说要入唯识相,第四个告诉我们你应该怎么修行,前面3个都是讲观念,第一个第二个讲理论,第三个讲实际上观念要怎么养成,是在讲观念。
现在告诉你应该怎么做,彼入就是入彼,他说六波罗蜜多说名彼入因果体,这里的彼入就是入彼,因为他是梵文的一种翻译过来的,彼入就是入彼,彼就是就是要悟入彼唯识实性,必须修习六波罗蜜多,彼的意思就是大乘,大乘佛法就是彼。大乘佛法为什么这里叫做彼唯识性?因为就《摄大乘论》的理论来讲,谈大乘就是谈唯识,所以入大乘就是入唯识实性。这个彼入因果,入彼因果,彼是指大乘,这里就是说,要怎么修大乘的因,要怎么修大乘的因跟果体,怎么在因上修怎么得到果,,修大乘在因上怎么修大乘,怎么样得到大乘果,大乘果又是什么,这个彼就是指大乘。但是这里为什么讲彼又讲唯识,因为就为是学来讲,修大乘就是入唯识性,入唯识性就是入大乘,不懂唯识性就不能说入大乘,这个是唯识学所说的,这里讲入大乘为什么这样讲,这里要讲彼入就是入彼,就是要悟入彼唯识实性,必须修六波罗蜜多,修六波罗蜜多也就是入大乘的意思,所以叫做修六度,六度万行是共通一切大乘的法门,大乘就是修六度波罗蜜,六度波罗蜜总摄一切大乘法,这里讲所谓的修六度,第一个,当然就是要观察唯识实性,依唯识的观念,来修六波罗蜜。
唯识的观念我们会慢慢进一步讲,唯识什么观念,一切法唯识所现,唯识所现你不要就去执著他,你不要去执著一个,我捐100元给你,100元多还是少,你很难讲多还是少,你要是很贪著那就很多,两元就不得了,我丢给你2元好像砍了一块肉一样,100元多还是少,不多不少,其实也没有很多,其实我一个小时才赚十几元,我就赚一天了,我就告诉你100元本来就是唯识性,多少你自己认知,贪著的人不要说100元,10元他都觉得很多,很愿意布施的人,我不是说你贪著,因为他碰到一些人有些经验,不贪著的人再多他也觉得应该的,所以我说好坏唯识性,你要怎么做,唯识性。你们听过三轮体空吗?布施的时候没有布施的我,没有所施的你,没有布施的东西,就唯识来讲就是说,这个东西是唯识所现的,你也是唯识所现的,,这个能着的见也是唯识所现,我只是依于因缘必须要给你,给你的时候我不要去执著,唯识学就是用这种理论,中观他的理论叫做一切因缘所生法,都是我们的执著贪染在造作,他是认为有一个外境,但是这个外境,也是因缘所成,唯识学是说这个外境是我们内心的执著,变现出来的,都是叫你不要执著,只是理论的出发点有一点不同。
地前未悟唯识性时所修施等,是世间波罗蜜多,因修此六波罗蜜多能入唯识性,所以叫做因。什么叫地前,这个地叫什么地,登地,菩萨十地的初地前就叫做地前,未登地之前都叫做地前,我们现在是不是在地前?是,,我们现在不是初地菩萨,初地菩萨已经断了三结,是圣位菩萨,我们可不可以称作菩萨,发心菩萨或凡夫菩萨,发心名菩萨,,你只要发菩提心愿意去做都可以称作菩萨,但是你要修六波罗蜜,但这里的波罗蜜只叫做世间波罗蜜,随顺出世间随顺大乘佛法,但是是世间波罗蜜。修六波罗蜜多能入唯识性,用唯识的观念来修六波罗蜜,反过来,用六波罗蜜的修行来证悟唯识性。我再讲一次,唯识的观念是这样,用唯识的理论跟认知来修六波罗蜜,相辅相成,从六波罗蜜的修行当中去证悟唯识性,所以刚开始用唯识的观念他是理论上的,要用六波罗蜜来圆成他,到最后用六波罗蜜的修行来证悟唯识性,,当你真正证悟的时候,还是修六波罗蜜,菩萨入地以后还是修六波罗蜜,但那时候叫出世清净的六波罗蜜,也就是说著阿赖耶里面,已经有一分的法性了,一分的清净了,这是在初地菩萨以上才有的,这样子叫做入唯识果,这里就叫做唯识果了,最清境的果当然就是佛菩提佛果,菩萨初地以上能不能说有果,那也是果,但是次第之果,每一地他有他的因,因修成了具足了正果了,每一地都有他的果,所以他叫做彼入因果体,因修波罗蜜,果也是修波罗蜜,只是菩萨的初地是一种果,往上修就变成是一种因,到了二地就是一种果,再往上修那就是因,三地他也是一种果,到最后成佛的大菩提,就是最圆满清境的一种果,叫做,彼果断,彼果智。
《摄大乘论》有一点点复杂,说穿了,唯识概念懂了理论也不会太麻烦。
5) 菩薩十地說名彼因果修差別體
入地以後的菩薩,於十地中, 仍是修 習六波羅蜜多,初地這樣修,十地還 是這樣修,不過在地地修習增上 這一 點上,說有十地的差別罷了。
若論波羅蜜多修習圓滿,要到佛果。
菩萨十地说名彼因果修差别体,刚刚说的是六波罗蜜,,入地之前修六波罗蜜,入地之后也是修六波罗蜜,但只是入地之后,地地增上。
入地以后于十地中,仍是修习六波罗蜜多,初地这样修十地还是这样修,不过在地地修习增上这一点上,说有十地的差别罢了。越修越清净,越修越圆满,所以你不要以为我现在修六波罗蜜,菩萨以后修什么,还是修六波罗蜜,以前读《俱舍论》的时候,我说你还没证果的时候修四谛十二因缘,初果以后呢,还是修四谛十二因缘,还是修戒定慧,还是这样修,所以这里说,若论波罗蜜多修习圆满,要到佛果。佛果究竟圆满,菩萨证初地以后叫做分分圆满,一分一分地往圆满的地方前进,这个叫做菩萨十地说名彼因果修差别体,这是第五个殊胜、
6) 菩薩律儀說名此中增上戒體
菩薩律儀:攝律儀、攝善法、饒益有情
7) 首楞伽摩虛空藏等諸三摩地說名此中增上心體
「心一境性為」定的共同定義
各種定以不同觀成差別
以大乘經中所說的各種觀就成不同大乘定
有些定詣諸佛菩薩的果德神通境界
三自性三无自性是一体两面的。
第六七八讲戒定慧三学,菩萨律仪说名此中增上戒体,菩萨律仪叫做菩萨戒,所以修大乘佛法者必须受菩萨戒,受菩萨戒其中有一条是中国佛教特别重视的,,修大乘佛法第一步发菩提心,发菩提心之后要受菩萨戒,就表示你愿意去做,就中国佛教的菩萨戒法里面,,有一条是中国佛教特别重视的,一个是说吃素,一个是说不杀生,要孝顺父母,,,一般讲因为不杀生通五戒,不能算菩萨戒,菩萨戒当然也必须不杀生,但是光不杀生通五戒而已,还要吃素,但是吃素基本上经典说,不食众生肉、培养大悲心,你说要孝顺那是必然的,但是你不能说我孝顺我父母,但是我外面坏事做尽,那这样不行,去伤害其他众生,我很孝顺我的父母,但是去伤害其他众生,这样是不行的,不是说不要孝顺,而是说要把这个孝顺的心,扩大,,尽量普及其他中生,这个在寂天菩萨的菩提愿文里面讲得很清楚,,生生世世无始以来,众生皆是我父我母,都要以这样的心情来对待众生,当然这样的境界高了一点,不过他是要叫我们发这种菩提心大悲心。
这个叫做菩萨律仪,菩萨律仪里面包括,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摄律仪戒比较重在,自我烦恼的降伏跟控制,不要是逾越自己不应该做的事情,这个叫作摄律仪戒,叫做基本的规范,比如说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这些东西,摄善法戒是更积极的去做好事,,有没有人是重摄律仪戒,但是不做好事,你不做好事不一定做坏事,我可以不偷,但是你不偷是不是等于做善事,你不偷不一定等于做善事,有些人会说,我告诉你,我不欠人我也不会去伤害人,但是我不一定要去帮助别人,我不偷不等于我很能布施,第一个举一个例子来讲就是说,这个(摄律仪戒)就是告诉你不要去偷,这个(摄善法戒)告诉你要去做好事,不但不要偷而且还要去布施帮助别人,这个叫做摄善法戒,在声闻戒里面他比较重视这一个(摄律仪戒),先降伏烦恼,我不是说他不做好事,我是说他很重视这一个(摄律仪戒),要降服自己的烦恼,菩萨戒的最终目的,总精神就是要饶益有情。
做善事跟饶益有情差在哪里,多少有一点差别,谁要提出一下,,摄善法就是做善事,饶益有情就是精神跟目的,,最终的精神跟目的,是大悲心举个例子,我一定要给人快乐,甚至在牺牲自己有些状况下都可以帮助别人,摄善法戒他叫你要做善事,饶益有情戒就是说,不管任何条件之下我有能力,甚至是超越我的能力的我都要去做,所以有时候会变成是说牺牲自己的利益,甚至生命,有一个人溺水了,你会说我不是不做善事,实在是很危险,我跳下去万一我死了,你可能有能力救他,有可能你救了他是自己会死掉的,这时候你就不能说你怎么不做善事,这不是一般善事而已,这不是说我捐个1000000或把我的车子捐给你,我的车子房子捐给你没关系,你生命危险溺水我跳下去,,我这条命有可能会没有了,那可不一样,饶益有情戒的意义跟精神,是更广的而且是更根本的,但是说回来老实说初学者像我们,要知道有这样的理想,但是要斟酌能力到底能做到哪里,不然的话会空口说白话,谈得很高,既妙又高又深又远,但是实际上落下来你一点东西都不愿意做,这个叫做菩萨律仪。
接下来,第七,首楞伽摩虚空藏等诸三摩地,说名此中增上心体,这里的增上心就是增上定就是定学,有时候叫做修心,修定有时候叫做修心,难道修慧不是修心吗,一般会区别修会他会讲修会,修心有时候他指的就是修定,所以增上心学有时候他教增上定学,所以这里讲的就是要修禅定,修定不一定禅定。
对于这个大乘定我这里提出几个,你们要注意一下,第一个定的所有大小称的共通定义,叫做心一境性,摄心集中,,这是第一个,共痛定义,
第二个,各种定以不同观作为差别,各种什么定什么定,他并不是因为根本体上有什么不一样,根本体叫做心一境性,你说什么定什么定,他说是依这个心一境性之后产生的定力做观,观的不一样,就叫做不一样的定,不净观、数息观其实都在摄心,都是心一境性,但是一个观息,一个观不净,他就叫做不净观,就叫数息观,五停心观就是五种,不是说根本的方法不一样,他只是说摄心集中的那个相,所缘不一样,但是他的心一境性这个还是共通的,
第三个,大乘经中所说的各种观就成不同大乘定,声闻教里面其实也提了很多种,一般我们讲五停心观,其实还有八背舍,还有青黄赤白这些不同观法,很多种,大乘定里面他的观更多了,各式各样定就是各式各样不同的观,那就更多了,所以在大乘佛教里面讲各种不同的定,其实他还是以观,观什么的不同,而称作不同的定,,这是一个观念。
最后一个也是我们常常会搞混的,就是这一个,有些定他虽然叫做定,比如首楞伽定,虚空藏定,三昧,其实这些都是诣诸佛菩萨的果德神通境界,所以定可以在因地上说是他的观不同,也可以在果地上,他修行成就之后,,已经成为佛菩萨的一种神通能力跟果德,用这样子的称做某某定什么定,有一种叫做狮子奋迅三昧,,你觉得他好像有什么特别不一样的,有没有听过狮子奋迅,另外一种叫做三相平生三昧,,狮子奋迅三昧是比喻像狮子跳起来,奋迅,,狮子要吃猎物跳起来,很猛,他是说这种狮子奋迅三昧修过之后,他可以在四禅八定里面爱怎么跳就怎么跳,可以从初禅直接跳四禅,他可以从四禅直接上到非想非非想定,他不用一层一层这样观上去,一般我们讲如果你定力很好还是功夫很好,就声闻一般来讲他必须入初禅,做观入二禅,二禅做观入三禅,一个一个,但是这种狮子奋迅三昧,如果修得成的话可以有初禅直接跳到,,比如说非想非非想,他可以上下这样子跳,这个叫做狮子奋迅。不过这个只是经上这样子讲,我只是要告诉你们说,他为什么有各种定,只是因为观法观成的成就不一样而已,因为师父不大喜欢讲这个讲太多,因为我们现在没这个能力,我们现在连未到地定都没有,讲这些有时候讲太多,会变成空谈,但是因为有这样的状况,师父还是要跟你提一下,以后这里面会讲一些定比如首楞伽定,虚空藏这些定,我们有碰到再谈。因为后来也有叫做首楞严的,这里是指首楞伽。
学习佛法,,尤其大乘法里面有些定特别是指佛法里面的,而且这些诸佛菩萨的神通果德境界这些,有些已经牵涉到慧观里面了,他就不是一般的禅定而已,但是基本上心一境性,,还有四禅八定都是他的根本,修首楞伽三昧还是这些三昧,,还是必须要具备四禅八定的能力,你不要以为我没有未到地定没有出产,我来修个狮子奋迅,不可能的事情。
8) 無分別智說名此中增上慧體
即諸菩薩所修的慧學
無分別智 ,含有加行、根本、後得三者。
因為菩薩遠離一切法執分別,故所有的智, 皆稱無分別智。
修此三學的時候,或漸次的修上去,或展轉增上的修上去, 所以叫增上,增上就是依。
無分別智的詳細抉擇,是其他論典所沒有的,可 說是本論的特色所在。
第八个,无分别智说名此中增上慧体,无分别智就是慧体,即诸菩萨所修的慧学,无分别智就叫做增上慧体,戒定慧三学的慧学在大乘里面就叫无分别智,无分别智含有加行,根本,后得三者,为什么叫无分别,因为菩萨远离一切法执分别,故所有的智,皆称无分别智,什么叫做无法执分别,什么叫做无分别智,无分别智又叫做般若,这里我常常讲的,为什么他叫做无分别,这里的分别不是去分别青黄赤白叫做无分别,这里是说没有我的执著,没有认为一个不变的我,就是说不会执著这个有一个我,然后有我的执著产生见相,这个叫做无分别,不会产生自性分别,不会产生不变实体的认知,不会执著有一个不变的东西,这个叫做无分别,所以无分别不是说不能分辨青黄赤白,不会分别你我他,无分别不是那个意思。
为什么叫做无分别呢,这个必须从梵文字上来分析,师父常说有一个字我们翻译成识,,另外一个字我们翻译成智,谁告诉我这个识的梵文字是什么,两个的根本都是叫做jna,jna,是to,know,认知、知道,这个识是在jna前面加了什么,vi,Vi是,separate,别别开来,识是别别开来认知,别别开来认知因为这个染污的问题,他就会别别开来认知之后就会执著,这个就叫做有分别的知,这个,prajna,,pra是直接,直接知道,这个Prajna一般我们翻成什么,般若,音译般若叫做prajna,如果翻译成中文叫做智,这是分别的知,这是直接的知,所以prajna就是无分别智,他直接知道他没有别别开来,因为我们一分开来就有执著在里面,为什么有这个识这个有vi,直接认知地知道,这个叫做知诸法的本然性,这个叫做在诸法的别相上去认知跟执著,所以在唯识里面叫做转识成智,也就是说智就是指无分别智,所以无分别智说名此中增上慧体,因为为什么叫做直接认识,你说有没有间接认识,我们没办法直接认识到,我们一切的认知在有杂染的过程上,认知到这个东西,没办法真正认识到事物的本然性,都是我们错误的相,但是如果你透过这样的熏习之后,就不会有我只,为什么都是显现出一个乱象呢,因为我们有一个我直在阿赖耶里面,一现出来就是乱象,你眼睛有病,你看到的东西绝对都是模糊的,我现在开刀好了所以我很清楚,之前有白内障,师父你怎么那么年轻就有白内障,我的白内障跟人家的白内障不一样,我是一个像可以看成好几个像,那个是遍计所执,那你说师父你不要遍计所执,我没办法我眼睛,就是有病,我看到的就是这样子,你说凡夫能不能不要,没办法,因为它里面的杂染,这个杂染一碰到这个一定就现出这个,没办法,你说怎么办把眼睛医好,就是把这个杂染去除,杂染去除它就不会再去分别执著,因为这些都是分别执著所来的,就直接认识到事物的本然相,就是不会在这个上面加一个我执在里面了,不会在绳子里面产生一个蛇的相貌出来。
所以无分别智就是,佛法告诉你真正的东西实像到底是什么,正确清楚认知到,所以唯识学就是告诉你说,这个是唯识,这个也是唯识,你不要去执著这些东西,这个叫做无分别智,但是无分别智有包含加行,根本,后得,什么是加行,什么是根本,什么是后得。加行就是闻思,修还没有成就,包括闻思都是加行,就是你在用功的时候,修行的时候,我们现在也是在加行,因为你们现在是在听唯识性,听佛法告诉你正确的观念,现在你所听的还有你思考的,都可以算是加行,广义的都可以叫做加行,所以包括你对我佛法的听经闻法,养成正见,然后思,正见之后付出与行动,这个叫思,修,你在定中根本有定至少未到地定,去观察诸法实相这个叫做修,这些还没真正证悟都叫做加行,,如果哪一天你再定中证到诸法实相,那个叫做根本智。我们慧学不是有闻思修三慧,闻慧就是听经闻法然后养成佛法的一种观念,用佛法的认知模式跟观念去认知到世间的一切,这个叫做正见养成这个叫作闻慧;进一步依佛法的观念,而付诸于行动的,这种行动力量,这个就叫做思慧,进一步如果你有未到地定,乃至根本定,定中去观察诸法实相的训练,因为你还没证悟,也还是在加行的阶段,你经过好几辈子不断的熏修,哪一天再定中依定观慧,定慧相应,止观双修,悟到诸法实相的当下,这个叫做根本智,叫做根本无分别智,从那个出定之后,因为你悟到诸法实相至少一定断三结,那个之后你的一切认知就叫做后得无分别智。所以这个是现在正在修行,加行,这个(根本)是证悟的当下,那个(后得)是证悟了以后,最简单的认知跟解释。
菩萨因为远离一切我法二执分别,所有的智都成为皆称无分别智。修此三学的时候,或渐次的修上去,或展转增上的修上去,,所以叫增上,你们记得师父讲增上是什么吗,foundation,所以他后面有讲增上,就是依的意思,是依之前的作为基础,以戒为基础修订,,以定为基础才能做官,所以三个叫做三增上学,这个是增上的意思,增上不是增加,增上是说我盖了一楼才能盖二楼,依二楼为基础我才能盖三楼,所以一楼就是二楼的增上,二楼就是三楼的增上,这里的增上不是增加,这里的增上你记得是foundation,就是基础,所以这里叫做增上是依,依靠,依托的意思。
修此三学,三学是指戒定慧三学,,这里不是讲慧吗,之前讲戒,然后有定,增上戒,增位定,增上慧,这三学叫做三增上学,这三增上学共通二乘,共通声闻,《俱舍论》也是讲三增上学,《俱舍论》不特别谈六波罗蜜,六波罗蜜大乘特有,三学共三乘。所以你看他先强调六波罗蜜,但是他并没有否定戒定慧三学,他回过来还是要包括戒定慧三学。
无分别智的详细抉择是其他论典所没有的,可说是本论的特色所在。这个论在无分别智花了一些功夫告诉我们,什么叫无分别智,什么叫加行,什么叫根本,什么叫后得,然后他告诉你修行就是这样子修的,你不要想说,你没有加行,要得到根本,你没有加行,你没有闻思修就要证悟,哪有可能,你不听经闻法,不了解唯识性是什么,你就要证悟唯识性,哪有可能,你不听经闻法,对佛教的根本观念没有,你根本不知道佛教在讲什么,你哪有可能开悟。所以他必须有这种次第,这个论就是特别告诉你有这个次第,他在这里分别的非常清楚,所以印顺导师才会说,无分别智有加行、根本、后得的,其实在其他的大智论就是闻思修,,他就是这样讲,讲的都是一样的过程,这是本论的特色,他讲得特别详细。
根本智就是定中证悟般若的当下,离缘绝虑,这里的话叫做证物唯识性,能所双亡、当下,唯识学当然讲证悟唯识性,你讲空心当然也可以,空性唯识有一点不同于般若中观的说法,唯识的唯识性真正证入唯识性,就是证悟唯识性叫做能所双亡当下。
9) 無住涅槃說名彼果斷體
彼果:修彼三增上學所得的果。
彼果斷:彼果就是斷,所以叫彼果斷。佛所得的果,即智、斷二果。學佛者所要求的 ,也就是這智斷二果。
無住涅槃:不住生死涅槃二邊。於無住大涅槃中現 起一切法,而一切都趣向於寂滅,所以稱 為涅槃
唯識的解釋:本論說是轉依離雜染所顯的真實性。斷煩惱所知二障所顯的法性,確是不生不 滅的
无住涅槃说名彼果断体,彼果叫做大乘之果,修彼三增上学所得的果叫做彼果,讲得更具体叫做佛果;所谓的彼果断,彼果就是断,彼果等于断,断什么,所以叫彼果断,,佛所得的果有智,断二果,智是从正面所说,,断是从另外一面来说。师父不是说过,智慧越高烦恼越少,烦恼少到最后叫做断烦恼,断烦恼叫做悟根本智,所以从能证来讲叫做智,从所断来讲就是烦恼,,所以从烦恼这边叫做断,从能证来讲叫做智,所以这里叫做智断二德,所以他说佛果不外乎就是智、断二果,学佛者所要求的也就是这智断二果,一方面要得智慧一方面要断烦恼,你有一分的智慧你就会排除一分的无明,我说正确的学习,你不要说错误的学习,越学越贡高我慢,那你就没有降伏到烦恼,有人读很多很贡高,那没有降伏烦恼,你应该是读得越多懂得越多,烦恼我执越低,这样才是正确的学习,你学得越多懂得越多,正确的学习,相对的无明就少,这边叫做智,这边叫做断,不管是烦恼障,还是所知障,从障的那边破除叫做断,等一下什么叫烦恼,什么叫所知,我会讲,从智慧的认知上面,就叫做智。
什么叫做无住涅槃说名彼果断体,无住涅槃叫做不住生死涅槃二边,于无住大涅槃中现起一切法,而一切都趣向于寂灭,所以称为涅槃,他为什么叫做不住生死涅槃二边,涅槃既不是生也不是死,不是我们能认知道的一种境界,不是我们能认知道生或死的一种境界,是跳出生死轮回的一种境界,跳出生死难道不是就叫涅槃吗,既然跳出生死就叫做涅槃,为什么叫做不住涅槃?
(学员:)我认为生死,不是生死是一种观念,或是你认知以后发现原本是错误,原来能的方面已经死掉了,所以你看到任何东西你根本不执著,(师父:)好像有那么一点点意思跟味道,但是能明确一点吗,大小乘差别就是在这个地方,从究竟来说,轮回和涅槃是没有区别的,,只不过是在心念上有所分别,大乘佛法是这样子讲,胜义谛的当下生死即涅槃,这边也是还有这个意思可以理解成这样子,但是他有一点点有他特别要表达的,也不是叫有馀无馀,不住生死,不住涅槃,有那个味道了,从大乘佛法胜义谛上讲,生死即涅槃,,这个是般若经的讲法也没有什么错,但是这是从究竟胜义谛来讲,但是我们凡夫不能从胜义谛来讲这个,我们是从世俗谛来讲我们现在在生死,因为你现在就是在生死轮回,但是究实的理上来讲,生死是幻,既然生死是幻,难道,涅槃是真吗,是没错,生死即涅槃,全部都是幻,以道理上这里也是这样,但是他还有一点特别要表明,有一个重点,什么叫不住生死涅槃两边,生死一边,涅槃一边,(学员:)是说你不能执著轮回,你也不能证悟到涅槃这个境界,(师父)你讲的是有一点《金刚经》的说法,但是唯识不大是这样子讲,有一点意思,《金刚经》会这样认为,但是唯识在某些立场上他不这样子认为,还有谁要试试看,我提示一下,凡夫住生死,谁住涅槃,菩萨怎么会住涅槃,三乘里面不是说跳出生死,跳出生死轮回得到涅槃,但是从大乘经典里面他认为,你得了涅槃,你住在涅槃,你就不会成佛了,菩萨不住生死,不住涅槃,凡夫住在生死烦恼所惑,你就不自在了,随著业力烦恼一直轮回,所以你必须要跳出生死轮回住涅槃,这是断了烦恼,但是问题是你如果住在涅槃,那你就没办法成佛了,一些大乘经就认为阿罗汉就住在涅槃了,住涅槃你没办法行菩萨道,所以你不住生死是对的,但是你不能说我跳出生死,住在涅槃,住涅槃你也没办法成佛,所以叫做不入生死,不住涅槃,大乘经讲不入生死,但是不住涅槃。印顺导师依大乘当然这样讲,菩萨不入生死,但是不住涅槃,因为你住了涅槃你就没办法成佛了,佛最究竟,当然就是无住涅槃,涅槃就是贪瞋痴烦恼永尽,但是贪瞋痴烦恼永尽,,有一个问题就是你不会再来轮回,你不再来轮回是好事,但是从另外一个立场来讲,你不再轮回就不能度众生了,你不能度众生就不能成佛了,你说那怎么办,,一方面叫我不住生死,一方面又不能涅槃,到底要叫我怎么办,?降伏烦恼的当下,必须要发愿,所以叫做菩提心,大悲心,无所得心,你没有菩提心,大悲心,有无所得心,就可能住涅槃,但是你有菩提心,大悲心,,到最后到了七地八地烦恼断尽,你就纯以愿力而来,那还是来,但是他是自己有选择的来,不是相凡夫烦恼没断非得来不可,,到了初地以上,一分愿力一分烦恼,初地以上七地以下,初地已经断了根本烦恼,但是还有思惑,还有其他的惑,一直要到七地才能把见思二惑全断,所以初地以上一分烦恼一分愿力,所以在七地以下都没有这个问题,他还有些烦恼还会再来,但是你不能不发愿,你不发愿没办法入菩萨初地地,发愿才能成菩萨,七地以上就有一个问题,他烦恼断尽了,见思二惑断尽,他不会再依烦恼业再来轮回,但是因为他是菩萨,记得,他有发了大愿,他有愿有悲心,所以到最后是以愿,以悲心,以他生生世世所结的善功德因缘,而再来度众生的,不是轮回来的,所以这里就是告诉你,佛果德就是因为在这样的菩提心愿之下,到最后是佛陀的涅槃,他是不是住在那边的,但是佛陀也不会在生死里面,所以这个叫做不住生死,因为烦恼断尽,不住涅槃,因为有悲愿,这个就是这里要表达的。当然如果用更高的空性来讲,生死即涅槃所以两边都不著,也可以这样子解释,但是你这样解释我不能说错,但是你没有表达到菩提悲愿的问题。
所以无住大涅槃中现起一切法,你既要无住大涅槃而且现起一切法,现起一切法不是说我变现一切法,而是说现起一切法就是要度众生,一切都趣向于寂灭所以称为涅槃,所以这个叫做佛的大般涅槃,跟二乘的涅槃又有点不大一样,佛的大般涅槃是不住生死不住涅槃,但是阿罗汉的涅槃就大乘经来讲,就住于涅槃。有一点绕,但是慢慢的一点去品尝,,知道重点在于这个,不住生死涅槃两边,重点在这里,所以他叫做无住涅槃,当然你可以从理上来谈,就是刚才第一个师父有讲的,,生死涅槃都是幻化,所以你也没有什么好住不住的,但是那个是理上的究竟,但是你这样没有表达出一个重点,菩萨的悲愿,还有佛的悲愿,没有表达到这个重点,因为他断了烦恼所以他不著生死,因为他有悲愿,他也不会住涅槃。
问:智慧不入世,慈悲不离世?
师父:意思一样的,智慧不住世不会执著,慈悲不离世,不会说我不执著跳脱出轮回,,智慧不入世,不入世就是不执著,在世间,慈悲不离世,不会说我自己去涅槃就好了,这句话就是这个意思。
Consciousness就是到最后把这个东西,他本来只是一种认知而已,但是在唯识学里面他就把它拿来当成是这个东西,这个是第八识,但是他已经把他名词化了,英文里面找不到更好的字,五蕴色受想行识的识,可以是六识,到唯识变八识,Consciousness就是认知有那个感觉的意思,,但是英文里面没有更好的字,所以就用consciousness,所以有八个consciousness,所以有时候要知道他的意思,不然你光读英文书,有时候很难去抓到他的意思,但是你中文如果没有佛法基础的,看到这个识你也搞不清楚为什么等于这个,这个到底是什么跟什么,你也以为那个识就是认识,英文就是这样子翻译他没有其他更好的字,大家已经习以成性,,就是已经变成一种世俗的规范,就用这个字来解释,其实任何翻译在过程上都是这样,中国佛教在差不多一千七八百年前,遇过这样的一个阶段,叫做格义佛教,到底我们要拿什么中文字,,来表达佛教的概念,,也是有这个问题,你用了这个字他就会以为,你拿空,他就会以为空什么都没有。佛陀这两个字最早翻译成什么,翻译成复豆,后来才弄出一个字叫做佛陀,空翻成empty也是很困难,必须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之后,大家有一个共同认知的才这样子,你能学梵文那当然是更好,都需要,能学多少尽量学,菩萨广学一切法,有能力能学尽量学,中文一定要学,那当然是我们的强项,但是如果你能懂梵文那当然更好,,再能懂藏文那更好,所以你们要谅解师父,不是师父喜欢读那么多年,是真的要花很多时间读书。梵文的佛陀怎么讲,Buddha,而已没有ya,他是把范文当成英文用,这两个发音哪一个接近Buddha,是佛陀还是复豆比较接近Buddha,当然是复豆比较接近,有没有人会念台语的,复豆更像了,所以他在翻译上会有这样的一个问题,现在的英文就是等于中国再一千七八百年前,佛教传入中国二三百年后的一个状况,,到底是要用什么字来用,才会有这样的一个问题存在,你只要了解这样一个过程就好了,就知道他怎么回事。
没关系,每个人的因缘不一样,不懂就尽量学你已经来学了,在做的要以Lora为鉴就是,你们比他有一个好的条件懂中文,好好的掌握,师父是讲中文,讲国语的,师父不会讲广东话,我就没办法度讲广东话的人,就度这种可以听得懂国语的,你们要想想看,如果很多法师都是讲你们听不懂的语言,那麻烦,所以要好好珍惜你们所有的条件,你们懂中文能够这样听经闻法,是一种福报,一种幸福,所以好好的读、就好好的听,鼓励大家,如果你不懂中文差了一点点,这是真实的,师父可以感觉到,师父在大学教书,我就是很痛苦,我可以在这里畅所欲言的表达,用英文就把师父整个表达能力,从十分降到三分四分,有时候就是没办法不是他们的语言。
唯识的解释,本论说是转依离杂染所显的真实性,这里两个一个断烦恼障,一个所知障,不是烦恼所知一个,烦恼障所知二障所显的法性,确是不生不灭的,就是圆成实性。
10) 三種佛身說名彼果智體
彼果智:彼果就是智,名彼果智。約斷障的寂滅 邊說,是無住大般涅槃;約顯現的智慧邊說,就是圓滿的無分別智, 就是三種佛身。
自性身:第八識轉成的大圓鏡智,第七識轉成的 平等性智,是「自性 身」,它的本體是常住的。
受用身:第六識轉成的妙觀察智,是「受用身」
變化身:前五識 轉成的成所作智,是「變化身」,這二身可說是無常的。
三身的關系:自性身即以解性阿 賴耶識離障為自 性。由自性身而現起的一切中,受用身為地上菩薩現身說法 ,受用一切法樂;變化身為聲聞現身說法。
三种佛身说名彼果智体,彼果智,彼果就是大乘的智,彼果就是大乘的智所以叫做彼果智,约断障的寂灭边说,从障碍的断除来讲,,断障的寂灭边说是无住大般涅槃,约显现的智慧边说,就是圆满的无分别智,就是三种佛身,这里是圆满的无分别智,菩萨每地都有它的无分别智,就是般若,但这里是指佛的究竟,叫做萨婆若,大智度论上说般若唯属菩萨,佛叫做老般若,我不是开玩笑,这是大智度论上讲的,他说般若唯属菩萨,佛叫做老般若,又叫做萨婆若,萨婆若就叫做一切智,所以般若为菩萨所有,菩萨的般若当他究竟圆满的时候,转成佛的萨婆若叫做一切智,大智度论称做为老般若。越提炼精华越成熟越好,有句话叫做古法酿制千年老酱油,就是越来越精纯越来越成熟。他就是三种佛身,这里的三种佛身跟一般我们讲的有一点点不一样,一般我们讲三种佛身,法、报、化三种佛身。
这里有那么一点点意思但是还有一点点不太一样,第一个他叫做自性身,第八识转成的大圆镜智,第七识转成的平等性智是自性身,它的本体是常住的,它是超越的,反正第八识转成的大圆镜智,第七识转成的平等性智是自性身,它是体,不能讲本体,本体语词怪怪的,它是体,受用身,第六识转成的妙观察智是受用身,第六识我们不是说转识成智吗,转八识成四智,前面两智是指自性身,第六识是叫做受用身,前五识转成的成所作智就是变化身,这二身可说是无常的变化的,这可以说是相跟用,有变化才有,没有变化就没有,所以佛可以各种变化,所以你看变化身,法、报、化三身,,报身可以等于这里的受用身,化身就是变化之身,可以千百亿化身,释迦摩尼佛有千百亿化身,这里可以说是他的变化身,如果你没有读过唯识我问你说,千百亿化身他是怎么化的,他是用什么作用而来的,一般经典可能不会解释,但是唯识就是说,变化身就是由前五识转成的成所作智,因为前五识转成的成所作智,他是起了无限功能做无限变化,这种神通变化都是前五识的作用,佛的甚深观察跟认知,这种是第六妙观察智的作用,叫做受用身,以后我会讲得更细一点,现在只是大概提一下。
第八识是体,这两个可以说是相用,尤其这个可以说是一种用,这两个都可以是用,但是这个(受用身)是自用,他为什么要千百亿化身,度不同的众生,他是为了他用,第六这个自用,(变化身)这个他用,因为他要度不同的中生,他要度无量众生所以他要千百亿化身。
三身的关系,自性身即以解性阿赖耶识离障为自性,什么叫做解性阿赖耶,清净的,阿赖耶识不是杂染的吗,有时候清净的就叫做解性赖耶,有时候又叫做无垢识就叫做解性赖耶,自性身即以解性阿赖耶识离障为自性,离一切烦恼障所知障为自性,由自性身而现起的一切中,受用身为地上菩萨现身说法,这个只有地上菩萨,受用身只有佛才有,这三个登地菩萨都有一分,唯佛清净、究竟,因为登地菩萨就已经转了,就已经转了一分的识成智了,登地菩萨四个都有但是没有究竟,佛究竟圆满,这里有讲,自性身而现起的一切中,受用身为地上菩萨现身说法,受用一切法乐,变化身为声闻现身说法是他的安排,所以他认为声闻所看到的佛陀,其实是佛陀的变化身,他们认为2500年前的释迦摩尼佛是变化身,是示现化身的,为度声闻乘,但是当菩萨听经说法的时候,他看到的是佛的什么身,地上菩萨,我是说初地以上,看到的是佛的受用身,所以他所看到的所理解的不一样,自性受用变化身怎么跟法报化身对应。可以,我不能说绝对,但是我说大概可以,因为不同经典解释还是有点差别,自性身就是法身,报身就是受用身,化身就是这里的变化身,其中自性身就是法身,这个没有问题,变化身就是化身没问题,但是这个受用身跟报身,还有一点点差别,因为经典讲的有一点不大一样,所以我说大概可以套可以通,大体上可以通,但是我说第二个这个细节上,有一些经典讲的不太一样。三身的关系我再念一次,自性身即以解性阿赖耶识离障为自性,由自性身而现起的一切中,受用身为地上菩萨现身说法,受用一切法乐,变化身为声闻现身说法,这里的变化身跟其他经典的变化身有共通处,但是还是有一点点不一样,每一个经典讲的这三身都有一点点差距。
问:变化身为声闻现身说法,那普通众生呢?
师父:普通众生并不是地上的,所以普通中生看到的一定是变化身的,他特别讲说第二个是为地上菩萨,我们不是地上菩萨,我们看到的绝对是变化身,就大乘经典来讲我们看到的是变化身,这绝对没有问题,凡夫看到的是佛的化身,变化之身,这是没什么问。
他讲的是说2500年前,那些还没证物的人看到的佛是什么佛,当然我们现在一般是看不到的,我说一般,一般是看不到的。
问:受用身是为地上菩萨说法,变化身是为声闻说法,为什么变化身也是为凡夫说法?
师父:在佛陀时代所有听经闻法的都叫做声闻,他的范围比较大,因为我们绝对不可能是受用身,因为那是地上菩萨,所以绝对是变化身的,所有大乘经典都说凡夫看到的是变化身?
问:修大乘定所见到的佛的什么身?
师父:还是变化身除非你登地了,成佛你才能真正享受到自性身,也就是法身,你登地的才能见到他的报身,或是这里讲的受用身,除非你登地不然你登地之前看到的,都还是变化身。我们修一些念佛三昧所看到的佛,也是变化身,如果就这个系统来讲,,只要是凡夫位我们见到的都是变化身。
问:解性赖耶为什么用解性?
师父:解性可以说是解脱,反正你把他当成是清净阿赖耶就对了,但是一般不用清净阿那耶,一般阿赖耶识用在于杂染的,但是有时候他会用解性赖耶,就是解脱,已经解脱的阿赖耶,解脱的阿赖耶一般叫做无垢识,叫做庵摩罗识,清净识,一般不常用,但是《摄大乘论》里面有时候会提到解性赖耶。
小結:殊勝二義
差別義:
以此所說(十種殊勝)顯於大乘異聲聞乘
異於聲聞,因為聲聞乘中是絕對說不到這十種殊 勝,這是殊勝的第一義(差別義)。
殊勝義:
又顯最勝,世尊但為菩 薩宣說。是故應知但依大 乘,諸佛世尊有十相殊勝殊勝語。
又顯最勝:是說大乘在整個佛法中,是最殊勝 的,不但與小乘不同而已。
因為這十義,世尊但為菩薩宣說,不對小乘說, 這是殊勝的第二義(超勝義) 。
這十相如此殊勝,絕非小乘所有,因此可知, 但依大乘,才有這樣殊 勝的法門。
我们把这个小结讲一下,下礼拜就可以从下面开始讲起,小结,差别义,这红字都是经典上的,以此所说(十种殊胜)显于大乘异声闻乘,异于声闻,因为声闻乘中是绝对说不到这十种殊胜,这是殊胜的第一义,最简单的就是说声闻经典,《阿含经》,还有《俱舍论》这些经典里面,没有特别提到阿赖耶,唯识还有三自性,这些东西,所以他说这是差别,殊胜,又显最胜,世尊但为菩萨宣说,是故应知但依大乘,诸佛世尊有十相殊胜殊胜语,所以讲这十种殊胜是大乘法的特法,不共通语三乘,但是我说过戒定慧三乘也有,但是戒定慧的内容有不大一样,因为他的戒是讲声闻戒,讲发大菩提心饶益有情的这些,声闻戒一般没有这些,所以他里面又显最胜是说,大乘在整个佛法中是最殊胜,不但只是不同而已,而且是殊胜,因为这十义世尊但为菩萨宣说,不对小乘说,这是殊胜的第二义,超胜义,这是殊胜的第一个,他是佛法中最殊胜的不但只是不同而已,第二个,他只对大乘说不对小乘说,所以这十相如此殊胜绝非小乘法门,所以因知但依大乘才有这样殊胜的法门,所以说他就是大乘。
这样子的大乘他其实是用唯识来解说,从唯识的观点来解说大乘,从这样的一个观点来摄所有大乘法门,不管任何大乘法门他就是用唯识,用阿赖耶三自性来摄一切法门,所以现在我们不称小乘,我们称三乘所共,大小乘到最后只是说,在讲你有没有发菩提心,有没有大悲心,为什么师父之前要花那么多时间,打下三乘共法的基础,我很怕,很多人没有三乘共法的基础,直接读大乘然后到最后会谈得又高又圆又妙,实际上要修行的时候没有次第,什么都不通,所以才会叫三乘共法。三乘是哪三乘,声闻,缘觉,菩萨就叫做三乘,声闻,缘觉,菩萨都要修的就叫做四谛十二因缘,就是戒定慧三学,,这个就叫做三乘共法,这三个都要修的,这里所学的就是包含那个以外,还有更高的是菩萨学的,所以千万不要跳开三乘共法,以为你真正的就可以去学大乘,这样是没有底子的,会落入空谈,或落入妄谈。
问:佛说大乘法的时候是正化菩萨旁化声闻,佛讲四谛十二因缘是正化声闻旁化菩萨,是不是这样说法?
师父:你刚刚讲到一个重点,师父说过般若中观重在,般若中观对于三乘所共的法门重在含摄,唯识学重在差别,所以就《金刚经》来讲,般若的空,声闻、缘觉都是真的能通达的,这个是通摄,但是唯识学所讲的阿赖耶、三自性这些东西,是不共声闻的,这里讲得很清楚,是针对菩萨讲的。你不要跳进中观唯识里面,你跳出来中观唯识广观来看,你可以看出来中观对于声闻法的通摄、含摄,唯识学重于差别,所以我讲那个的时候是讲《金刚经》,如果我讲唯识我就不大会这样子讲。
请合掌,我们来回向,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阿弥陀佛!
3、顯大乘是佛說
3、顯大乘是佛說
復次,云何由此十相殊勝殊勝如來語故,顯於大乘真是佛語,遮聲聞乘是大 乘性?
由此十處於聲聞乘曾不見說,惟大乘中處處見說。謂此十處,是最能引大菩提性;是善成立;隨順無違;為能 證得一切智智。
各位同学大家好!我们继续来谈《摄大乘论》在序章里面,序章里面第一个总标,标出十种殊胜,第二个显示这十种是大乘的殊胜,第三个显示这十种殊胜是佛所说。所以这里是第三,因为第一个是总标,标出十种相,第二个是显现出他的殊胜,所谓的殊胜就是说唯大乘佛法里面有,唯大乘经典里面有,我现在在讲大乘佛教,大乘的唯识佛教。
第三个显现这十种殊胜是佛说的,所以他的经文是这样,复次,云何由此十相殊胜殊胜如来语故,显于大乘真是佛语,他要表达大乘是真的佛说的,遮声闻乘是大乘性,因为声闻类似像,他这里没有讲小乘,很特殊,他这里是讲声闻,也就是说你们要学大乘要以声闻教为基础,不然容易跳空,但问题是声闻乘,包括像阿毘达磨,《阿含经》这些,他确实是讲解脱法,以解脱法为主,他确实比较少提到成佛应该要怎么成佛,我说比较少,并没有说完全没有,所以他说遮声闻乘是大乘性,也就是说你光修声闻法只能解脱不能成佛,这里告诉你是怎么成佛,他提出来一个疑问说,这十种殊胜相是大乘的,就是告诉你说声闻法不能成佛,四谛十二因缘是共法,但是你光修四谛十二因缘你能解脱,但是不能成佛,你必须发菩提心,要有大悲心,无所得心等等。
他的回答由此十处于声闻乘曾不见说,这十种殊胜相在声闻乘,现在的声闻经典包括《阿含经》,阿毘达磨,都没有提到这十种,这十种里面最重要的当然是,发菩提心很重要,他后面会说,但是就唯识学的特性来讲,这十种里面以什么理论为最根本的理论,阿赖耶识,这十种相所有在谈的都是以阿赖耶识为核心,而发展出他的一套成佛的理论,阿赖耶识当然声闻经里面不会谈,但是要知道阿赖耶这个名称,其实在《阿含经》里面就有了,但是不是讲阿赖耶识,不是像唯识学这样的理论,它的名称有,但是它的意思不是这样子,所以他说,由此十处于声闻乘曾不见说,惟大乘中处处见说,他引的大乘经都是唯识的大乘经典,还有唯心的大乘经典,如果你上过上次师父讲的唯识学概要的话,里面有引出六经十一论,那六经指的都是大乘经,无著菩萨认为说那些经典里面到处都谈,《解深密经》开宗明义就在讲阿赖耶识。
谓此十处是最能引大菩提性,是善成立,随顺无违,能证得一切智智,他说这十种法它有它的修行次第,但它一开始就引导我们要发大菩提心,然后是善成立大乘法,然后会随顺向于一切智智,然后最后能证得一切智智,你们知道一切智智是什么吗,一切智智是什么智?佛智又叫萨婆若,有没有听过经典上讲萨婆若,“萨婆”叫做一切,若是什么,“若”就是智慧,般若叫做prajna,后面那个jna就是智的意思,所以萨婆若叫一切智,以一切智为智所以叫做一切智智,一切智智就是指佛智,所以能证得一切智智,意思就是指能成佛,最后一句证得一切智智就是成佛的意思,简单地讲,他说这十种相,大乘经里面到处都有,但是很多大乘经不一定讲十个,很多大乘经不一定一次讲十个,他有时候可能讲五个讲三个,讲几个这样子,所以他说大乘经到处说,而且这十种相能引导我们发大菩提心,然后随顺修行,随顺一切智智,到最后成佛,他就是这样说,所以他显示这是佛说,因为唯有佛会教我们怎么样成佛,教你们怎么成佛当然是佛说的。
問:怎麼証明這十種殊勝是:1) 佛說;2) 聲聞法不是大乘?
答:
1) 教典証:此十種殊勝在勝聞法中沒 有見過,但在大乘經典中此此說到。
2) 義理証:依此十種殊勝,啟發了菩 提因性,得堅固勝解,隨順這菩提因 性去精勤修習,就可「證得一切智智」 的佛 果。
后面会针对这个做解释,现在这个是前面那一个的,红色是经文,是《摄大乘论》的论文,后面是印顺导师的解说,然后师父帮他白话解说,他的问题是怎么样证明这十种殊胜是,第一个是佛说的,第二个声闻法不是大乘佛法,1),教典证,2),义理证,他从两个地方来证明,第一个经教,第二个义理上来推论,经教他说这十种殊胜在声闻法里面是没看过,比如《阿含经》还是阿毘达磨论里面是没有的,这就是所谓的教典证,但是在很多大乘经里面到处都有提到,所以这个就是教典证;第二个义理证,依这十种殊胜,可以启发菩提因性,可以得坚固胜解,可以随顺这菩提因性去修行,这样就可证得佛一切智智就叫做佛果。
所以你看他有几个次第一个,这个师父在《成佛之道》里面有讲,第一个他要先发菩提因性,接下来要得坚固胜解,什么叫坚固胜解?就是要经由不断地听经闻法,不断地日常生活自我反省,透过不同的宗教仪式,或是宗教行为上,慢慢去检讨然后把学来的这些观念,养成一种人生观,这个叫做知见跟正见,你如果能够养成这样的知见叫做坚固胜解,你有了这个坚固胜解,你就依这个知见,进一步去精勤的修行,随顺第一个菩提因,发菩提心,第二个,有正确的认知,所以一定要听经闻法,然后接下来随顺这个菩提因和坚固的认知,然后就可以精进去修行,经过无量阿僧祇劫之后,就可以证得一切佛果。这就是他这里要讲的,所以第一个发菩提心,以这十种相发菩提心,第二个听经闻法养成知见,第三个依菩提心,还有听经闻法来的知见去修行,不断地这样去做到最后就能成佛,就最简单的,所以他说这样的话,既然能成佛的佛法为什么不是佛说的,这当然是佛说的。
印顺导师的书里面你们多少可以看看,比较深一点,有时候不大容易读,多少可以看看。后面这个都是印顺导师依刚刚的经典上,然后世亲菩萨的注解上来说明的,我们慢慢等一下会一步一步再来说,还没结束,我只是做一个简单的介绍而已,一个是教典证,一个是义理证,一个是说经典上到处都有,一个是义理上来讲的话,成佛的法门,成佛的过程,当然是佛说的,这个是刚刚他经典上所提到。
能引大 菩提性
引發大菩提心-- 發心(因性)
是善成立
由聖教正理諸量獲得堅固的勝解---聞法(正解)
隨順無違
十殊勝法能隨順 大菩提、趣向大菩提,而不相違背---實踐(修行)
為能證得一切智智
佛果---得果(果)
红字都是经文,第一个,他说能引大菩提性,引发大菩提心,这十种殊胜细讲上来讲,第一步就是要你发大菩提心,发了菩提心才能叫做菩萨,菩萨叫做菩提萨埵,是一种简称,怎么样才能叫做菩萨?菩萨这两个字师父讲过好几次,菩提萨埵,追求菩提的萨埵,萨埵叫做有情,菩提叫做觉,这里的觉是指无上正等正觉,是指佛,所以追求无上正等正觉的有情叫做菩萨。这个我在大学教书都叫他要背,虽然师父说我来大学,我要避开我的宗教观念,因为我来这边教书不是在教你们学佛,我来这边教书是告诉你们佛教到底是什么,你们有没有办法分清这两个概念,一个是学佛,一个是佛学,可以这样子讲,当然这个有点绕口令,有些人不一定认为这样子定义,但是这样子在某些方面可以清楚一点,简单地讲叫做,我在中道佛学会教你们的时候,教你们学佛,在大学的时候教他们佛学,教理论,教知识,问题是两个差在哪里,你说我在这里教学佛,在那里教佛学,教的内容可能是差不多的,差在哪里?发心不同,因为你们在这里的发心,是把这样的一门学问,你们不要听到学问就说,那个跟宗教没关系,没有修行,不是,绝对不能这样认为,学问是第一,你学什么东西学问都是占第一,问题是你把这个学问拿来怎么用,你怎么去看待,如果你把这样的一门学问,拿来当作你的人生依归,当作你待人处事的运用跟守则,那就不是学问而已,这个就叫做学佛了,但是如果这一套理论跟你的生活没有关系,跟你的信仰也没有关系,你只是知道了解,甚至很清楚的明白,整套体系,那这个就叫做学问了,这个就是一套学术,我在大学学过基督教,知道它的一套理论,历史发展,他们的修行是怎么修的,问题是基督教那一套理论对我来讲,是一套知识,一套学问,因为我根本不信仰那样,我根本不信神,我当然可以说神的特性是怎么样,几千年前犹太人跟神有盟约,后来又怎么样,讲一套我都可以讲,问题是那一套跟我的身心没关系,我根本不信仰那一套的,所以说,你们知道他的差别在哪里。
这里我要说的就是,为什么他要叫做大乘,很重要的第一点就是他要引发菩提心,他要引发你的菩提心,所以当你们在学佛的时候,第一个不要排斥学问,绝对不能排斥学问,你排斥了学问,第二步你就没有了,什么叫第二步没有了?我问你你排斥了学问,这一套理论你没有,你不知道,不清楚,第二步要修行你怎么修。你要先把这一套理论学问弄扎实了,清楚明白了,接下来你才知道,我要依这样的一套理论怎么运用到我的身心生命来,那学问知识对你来讲就是一种知见。
所以第一个刚才Lora说发心很重要,你学什么第一个发菩提心,很多人在讲大乘,问题是从来没有去检视自己有没有发菩提心,中国佛教传统以来都是修大乘的,但我看很多人为什么叫大乘,他搞不清楚,你很多以为你在修大乘法门,但有可能也是在修声闻法,或只是在修人天善法,念佛可以是大乘,可以是小乘,甚至可以是人天善法,念佛,你的目的只是求佛菩萨感应,佛菩萨保佑,帮我消灾免难,这样不能叫小乘,是人天善法,不是不好,是不究竟,人天善法,至少你知道我念佛,佛告诉我不能做坏事,我去求佛有感应这些都可以,我不要造恶业,人天善法;《阿含经》上面说念佛就是念缘起,有一次佛到三十三天为母说法,释提桓因那边为母说法,然后从天上下来,佛已经上去一阵子了,很多声闻弟子都很想念佛陀,大家都去迎接佛陀,其中有一个叫做莲花色比丘尼,因为她有神通,她说我要佛一踏进这个人间第一个见到佛的,所以她就显神通,显一个转轮圣王跑到最前面去,大家都让她,舍利弗就想说师父回来了,我当然要去接,舍利弗就想说但是我接的只是佛的色身,但佛陀曾告诉我们说,你不要在色身上执著,佛陀告诉你们,你们要修的到底是什么,你们觉得佛陀更重视什么,更重视法身,就是佛法,舍利弗说我从这样的一个高度跟深度的立场来见佛的话,所以真正的见佛就是见法,所以他就在家里面打坐观四谛十二因缘,观缘起,这样是念佛,你不要以为这样不叫念佛,这个才是真正的念佛,佛下来之后见到莲花色比丘尼说,你不是第一个见到我的,你见到我的只是这个肉身而已,意义不大,作用不究竟,舍利弗是第一个见我的,因为他见到我的真身,真身不是金光闪闪的这样,是佛法,四谛十二因缘,缘起,这个也是念佛,这种念佛叫什么?声闻的念佛以解脱为主,大乘的念佛,发菩提心,发大悲心,然后金刚般若经的空,无相相应,叫做无相念佛,所以一样是念佛可以有三种,看你怎么认知你怎么学,你以前不知道现在来听经闻法知道了,知道以后你就有机会做,不要怕你现在做不到,知道了以后你就有机会做。
第二个是善成立,善成立是由圣教正理诸量,获得坚固的胜解,就是要闻法胜解,是善成立,就是告诉你第一个发菩提心,第二个要听经闻法,圣教正理诸量,什么叫量?量,在佛教里面很重要,你认知到脑子里面的就叫做量,他是把无形的东西给具象化,我们不是说测量,测量得到的一个结果就是一个量度,几公斤,几公分,几公尺,几吨,多少英亩,这个都是量,由这样子来引申我们认知到的也可以叫做量,佛教里面有一些量,比如说现量,当场看到的叫做现量,比量,推论而来的认知叫做比量,什么叫做推论而来的认知,比如说你刚刚看到的有,十个人进来教室,你问另外同学说七点半之前,我看到有十个人进来教室,七点半之后有多少人进来教室,如果没有人出去,他说有五个进来教室,你这样子一推一算几个人在教室,十五个,我没有在弄一些很复杂的,但是你有没有跑进来算,没有,那你怎么知道,推论出来的,之前进来五个之后又进来十个,只要你确认没有从其他地方溜出去,这个叫做比量,这个也是认知,当然佛教里面还有圣教量,就是佛陀告诉我们的,我们没看到,推也推不出来,由圣人,人家知道的告诉我们,佛说有三世轮回,有轮回这个是什么量,我没有看到轮回,这轮回是我们推理之外的东西,我怎么去推轮回,但你不能说我看不到推不出来就是没有,但是有些人他的智慧,还有他的神通,他是看得到,他知道的,这时候我们就是依于这样的圣教量来认知有轮回,有业力这个怎么推,我看不到,我推不出来,圣教量告诉我们,其他还有比如说瑜伽现量,定中所见的也是一种量,这个量总之认知的结果,我们认知吸收到的结果就叫做量。由正理,圣教正理,你要听正确的,不要听胡说八道的,而且甚至很多时候是叫你要用理性,跟头脑去判断的,这样子不断地去吸收、学习、判断提出问题,检讨讨论之后,慢慢获得正理诸量,获得正确的认知,然后进一步再获得坚固胜解叫做正见养成,很多人在这个地方会搞混,学佛第一个一定要正见养成,什么叫正见养成,师父讲过好几次,再重复一次,所谓正见的养成,就是养成佛法的思考,还有行为模式,每个人都有他的思考跟行为模式,这些思考跟行为模式都是长期以来,学习训练而来的。
问:一个刚刚学佛的人他怎么知道,这个是正知正见?
师父:所以要多学,刚初学佛很难,所以要多听多闻多学,不断地训练思考,而且要动脑筋,不是人家讲对的你就对,这个是没办法的,佛陀在很多经典上他也告诉你这样子,你不要以为跟在我旁边我说什么你都是,阿难就是一个最大的例子,你整天跟在我旁边,你不思考不想到最后遇到问题,你还是这样,你还是你,我还是我,所以学佛的第一步要多听经闻法,用头脑理智去思考,明辨,不断地提出问题讨论,初学佛有一点困难,所以我说初学佛一定要听经闻法就是这样子,然后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去分辨,然后慢慢在简择过程,有些错误再改变,在当中慢慢去前进跟养成。
所以我希望人家问问题,因为有疑问就表示你有在思考,没疑问只有两种状况,哪两种状况:第一个真的都懂了,第二个没有在思考。所以都是,你讲的都好,师父讲的都对,那意义不大,不是说没有意义,这样的话就是说,你不思考也是有吸收,但是吸收得慢。师父讲这些有根据,唯识学,唯识学说你发心越强,表示你思考越大越重,你熏习进去的种子才会强,无意的,不思考的,不熏成种子,同样地,无意的造作不形成重业。师父讲过你开车,一个人闯红灯,你能注意的你已经注意了,他冲过来闯红灯,暗暗的你也没看到,结果撞死人,如果在这种状况下,到法官那边会怎么判,就算是判误杀,刑责也非常轻,因为他闯红灯,而且你该注意的都注意了,他忽然跳出来,你没有恶意去杀人,同样地在这样的状况下,就算有业也非常的微小,因为你不是真的发心要结束他的生命的,非常轻微的过失,该注意的你都注意了,而且你也没有超速,你也减慢了但是他忽然跳出来。所以说熏习要强,现在在讲唯识学,唯识学熏习种子里面,第一个你发心要强就表示说你要思考,你思考的越多,表示熏成的种子越强。
我再举一个例子,两种杀人状况,一种是外面喝酒突然间跟人家打架,不小心打死了,一种是蓄意谋杀,谋财害命,已经计画好几年了,你觉得哪一种会比较恶劣,当然是蓄意谋杀比较恶劣,你不能说两种都杀了人反正都差不多,蓄意谋杀他经过严密的思考,是发了很强的恶心的,同样道理唯有强烈的思考衔密的思考过后,熏习的种子才会强。
问:我们学佛之前不知道因果或不相信因果,那个时候造了杀业,这个业重不重?
师父:看你怎么杀,发什么心杀,不管学不学佛你造了业还是有业,你学佛造了业还是有业,你不学佛造了业还是有业,不能一而概论,因为你不学佛,但是你当初在杀生,有可能是很多种状况下杀,杀生状况师父很简单讲一下,第一个发心,第二个你杀的对象,佛教里面对象是以人为主,人是最重的,那当然还要考虑到,你当初杀生的时候发了什么心,你如果只是杀来吃还是怎么样,比如说同样杀一个动物,你可以直接结束他的生命,你也可以先把他虐待,好玩,虐待,虽然不是杀人,但是这个业也是很重,因为你发了那种很恶的恶心,所以第一个对象第二个你发了什么心,在什么状况之下,这个都是重不重的考量范围,但是最重要还是以恶心杀人为最重,一般这个东西不大会发生。你说现在我怎么办,很简单,过去不知道的,也不是说没事,但是至少你那时候是不知道,现在既然你听经闻法明白道理了,那就从现在开始避免杀生,进一步去护生,避免杀生就是把这个罪业,尽量让它到这边为止,护生,弥补过去的过失,护生有两种护生,最简单最直接的吃素,能做到尽量做,第二个积极的去帮助一些护生的团体,生命团体,关怀弱势,关怀动物、关怀弱势都是护生的一种方法,你真的要做的话去找真的有太多可以做了,好坏都一样。
打苍蝇蚊子是这样子,第一个佛教讲生活,还是要以人能够活得下去为主,不要搞到人都活不下去了,所以苍蝇蚊子的状况,基本上你把你的家庭环境,该收拾的,该清理的,该弄好的弄好,有苍蝇蚊子...,讲的最简单,该扫的扫掉,不要恶意的用火烧。扫掉,一些佛教徒念个佛,念个咒回向,还是要以我们的生活为主,不要有老鼠不要赶它不能弄它,弄到整间都是老鼠,到时候连人都出问题,这样叫本末倒置,佛教的学习以人为主,但是不是说以人为主其他都不管,以人为主扩大,包含周遭其他的生命跟动物,这个其实师父以前在《成佛之道》讲过很多。
随顺无违,十殊胜法能随顺大菩提,趣向大菩提,而不相违背,这个叫做实践修行。学大乘佛法没有听经闻法,这一点常常是随顺违背的,什么叫做你不听经闻法不了解道理,很多时候你以为你在学大乘,其实你是跟大乘佛法随顺违背,我举个例子,西方极乐世界净土法门是一个很殊胜的法门,也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法门,也是一个很好的法门,很多人都愿意去修,但是我敢说90%现在的人修都是,不随顺而且违背大乘教义,我不是说所有的,我是说,你不了解的话,因为你不了解十种殊胜,尤其是十种殊胜里面的能引发大菩提心,你没有这样的东西,所以你这些很多东西是没有趣向大菩提,你嘴巴说我要修大乘,但是实际上你到西方极乐净土是去避难的,那这个就违背了,因为你没有真正的菩提心,你没有真正的大悲心,人家西方极乐净土或任何净土都告诉你,你去了之后,要回入娑婆度有情,我发心去那边是去修学,去学习信愿跟能力,等到一定的时间到了之后,我觉得可以了,我还要,重点在于回来娑婆度有情。而不是很多现在弘扬净土法门都告诉你,这个世界非常苦,那边非常好,所以你要赶快去,这个叫做不随顺,而且违背。如果他告诉你这个娑婆世界很苦,我们苦,别人也苦,我们要想办法度这些众生,不但是一般的帮助,比如捐钱,捐物资...,还要尽量的护持佛法,让佛法来滋润利益这些众生,但是我能力做不到,而且真的在这个地方要做有时候很困难,我的信心也不足,所以我希望到一个地方去栽培修行,把我的信愿跟能力提升,提升到一个程度,我的目标还是念念在娑婆的有情,如果你这样子的去,那就是真的随顺而且不违背,这个叫做身在他乡,心在祖国,所以身在净土心在娑婆,念念都是挂念著娑婆的有情,如果这样的话才是真正的净土法门,因为净土法门是大乘法门。
为能证得一切智智叫做佛果,得果,这个叫做佛果,这样子听下来你们对于大乘佛教,从这边有没有得到一些,不一定说你们完全了解,你们有没有得到一些稍微有一点了解,原来大乘佛教可能在讲些什么,目标可能是什么,你们要这样学习才可以。一切智智跟一切种智,切入方向不一样,两个是一样的,切入的方向有一点不同,但是两个是一样的,一切种智叫做种种智, 就是佛不但共相一切法空明白通彻,种种道,种种法门都清楚明白,这个叫做一切种智,这个一切智智是指说,最究竟的那个智就叫做一切智智。
第二节、攝大乘
攝大乘
復次,云何如是次第說此十處?
1) 謂諸菩薩於諸法因要先善已,方於緣起應得善巧。2) 次後於緣所生諸法,應善其相,善能遠離增益損減二邊過故。3) 次後如是善修菩薩應正通 達,善所取相,令從諸障心得解脫。4) 次後通達所知相已,先加行位 六波羅蜜多,由證得故應更成滿,增上意樂得清淨故。5) 次後清淨意樂所攝 六波羅 密多,於十地中分分差別,應勤修習;謂要經三無數大劫。6) 7) 8) 次後於三菩薩所學, 應令圓滿。9) 既圓滿已,彼果涅槃及與10) 無上正等 菩提,應現等證。故說十處如是次 第。又此中說 一切大乘皆得究竟。
序论里面,最后来讲《摄大乘》,他把总标十种殊胜,显大乘殊胜,接下来谈大乘是佛说,然后接下来谈他以十义来摄大乘,复次,云何如是次第说此十处,他从修行的道次第上来讲,从这十处,统摄大乘,这十种殊胜是有次第的,他不是乱排的,他不是随随便便乱排一通的,第一个为什么是阿赖耶,他说,谓诸菩萨于诸法因要先善已,就是先善了解,方于缘起应得善巧,你看,我说缘起是三乘共法,第一个他讲要了解缘起,你一定要先通达缘起,只是唯识的缘起叫做阿赖耶缘起,《阿含经》里面叫业感缘起,中观叫什么缘起,中观叫性空缘起,唯识叫做阿赖耶缘起,如来藏叫做如来藏缘起,华严经叫做法界缘起,都是谈缘起,切入角度广狭不同。唯识学依阿赖耶来讲缘起,所以他第一个你看,你要先了解缘起,你看他还是在谈怎么流转的,怎么还灭的,还是在谈这些,细节上我会再谈。
次后于缘所生诸法,缘生法,第一个谈缘起法第二个谈缘生法,缘生诸法,应善其相,这个缘生诸法倒不是外面种种桌子椅子...,他是在讲什么,缘生诸法重在什么,次后缘生诸法,应善知其相善,善能远离增益损减二边,我等一下会讲,但问题是说,我们讲缘起跟缘生都是运用在谈什么,都是在谈什么,谈彗星撞地球,谈这个身心生命,身心生命怎么流转的,缘生诸相,包括我们心心所法,你如果读过《俱舍论》,所以为什么说《俱舍论》是唯识学的先驱,因为你如果了解《俱舍论》就知道,这里谈缘生,绝对不是谈外面,乱七八糟的一切东西,都是在谈身心生命,心里的认知状况,心里在外面接收的时候,产生了什么心理状态,不满,高兴不高兴,还是忌妒,还是憎恨,都是在谈这些,然后我们身心怎么流转,问题怎么来的,都是在谈身心生命的,所以先了解缘起,依于缘起就知道,我们的身心生命流转跟还灭相。
第三,次后如是善修菩萨应正通达,善所取相,令从诸障心得解脱,了解缘起,了解缘生,接下来就告诉你要怎么修行,因为你不了解缘起不了解缘生,你不知道怎么修行。
次后通达所知相已,先加行位六波罗蜜多,当然具体的修行就是六波罗蜜多,由证得故应更成满,增上意乐得清净故,六波罗蜜多我们刚开始这样子修,开悟了证得初地了,还是修六波罗蜜多。
次后清净意乐所摄六波罗密多,于十地中分分差别,前面都是在修行,第五个开始,分分证德果位,有一分佛的体性,从初地二地三地都告诉你要修波罗蜜,但是重点不大一样,我再讲一次,入了初地以后,你说那些大菩萨入初地以后怎么修,还是修六波罗蜜,但是重点不大一样,每一地的重点不大一样。
接下来依六波罗蜜来统摄,6),7),8)三学,最后圆满,第十无上正等菩提,这个(9)是在谈他的断,这个(10)是在谈他的智,所以后面这个是在谈果,前面在谈境,境、行、果,一件事情不管你是世间出世间的,都要先谈他的境,就是说你的目标到底是什么,你应该怎么做,通彻之后就知道你必须要去做,这个叫做行,做了之后就会有结果,这个叫做果。
比如说你们出去旅游,很多人知道Banff,Jasper,很漂亮,没有来过,今天下飞机来到卡加立(Calgary),他自助旅行,他能不能搞不清楚,随便车一租,有路开,反正我就要到Banff,有路就开,能不能这样子,有路就开,你有可能开到东边去,或是开到西边去,乱开一通,开到南边去,开到墨西哥你也不碰到Banff,自助旅行,一下飞机,租车,然后你总是要找地图,你要不要了解Banff是长什么样子,从那些旅游手册,然后到Banff是哪里好玩,怎么去,出发之前先计划好,是不是要先纸上谈兵一番,如果今天有一个人跟你说你那些都没用,走就对了,如果今天有一个人告诉你听经闻法都没用,修行就对了,就等于告诉你,我都没去过Banff没去过加拿大,现在在准备看功课,那个人告诉你说那些都没用,飞机票买了,走就对了,你有可能飞机票买到美国去,你都搞不清楚Banff在哪里,是不是要先做功课,做好之后再去调查,坐哪一班飞机,坐到温哥华比较好,还是坐到卡加立,但是这一趟是不是纸上谈兵,因为你还没有做,有没有用,一定有用的,但有没有人纸上谈兵谈了十年,一直都没有动手,那就是另外一种极端了,所以说你要是能够好好利用这一套纸上谈兵,就是指导后面怎么走,有可能有些人好几年都是在纸上谈兵,计划好几年一直都没有动身,也有可能,所以看你怎么用,师父讲过这一套纸上谈兵看你怎么用,有人就说好了可以了,我弄好了就开始去买票,下飞机他应该租车,然后看了地图往哪里走,这个叫做行,经过了三大阿僧祇劫终于开到Banff了,这个叫做果,这里就告诉你的是境行果。
唯識大乘的修學次第
1. 所知依:謂諸菩薩於諸法因要先善已,方於緣起 應得善巧
了知萬法之根本因→了知緣起→所知依
2. 所知相:於緣所生諸法,應善其相
緣生法→三自性;遠離增益損減二邊
3. 入所知相:善修菩薩應正通,善所取相,令從諸 障心得解脫
正確知見的通達,一切唯識,漸伏煩惱、所知二障
唯识大乘的修学次第,这十种相其实就是告诉你,唯识大乘的修学次第,第一个,所知依,谓诸菩萨于诸法因要先善已,方于缘起应得善巧,了知万法之根本因,就是了知缘起,了知所知依,了知所知依就是要了解什么,这里的万法,不是月亮怎么撞地球,月亮怎么形成,怎么宇宙大爆炸,这里的万法指我们身心生命的各种法,其实没有万法,各种法,只是各种法交织在一起就有万法,比如说五位七十五法,五位百法,就是在谈心、心所,身心生命的各种状况,万法的根本因从哪里来?唯识用阿赖耶来解释缘起,这里叫做所知依,要了解所知依就是要了解阿赖耶,所以他第一步在谈阿赖耶,你记得师父讲过那个图吗,我们一切的认知都是从阿赖耶的,source(来源),显现出来的。
第二个,所知相,于缘所生诸法,应善其相,缘生法就是三自性,远离增益损减二边,这里有一点学问了,谈唯识就是在谈三自性,谈阿赖耶就是在谈三自性,如果你们回去看看师父的《唯识学概要》的话,三自性哪三自性,依他起性,遍计所执,圆成实,依他起在谈因缘法,他就是种种因,种种缘,但是依他的他种种因,种种缘里面,哪一个是主要的因缘,阿赖耶,万法不会自己生出来,依他起的他就是指各种因缘,但是在唯识学里面各种因缘里面,有一个主要的就是阿赖耶,所以依他起是以阿赖耶而起,以阿赖耶而起,我们身心生命就有,杂染的轮回,还有清净的解脱,杂染的轮回叫做遍计所执,清净的解脱就叫做圆成实。
师父再画两个图你们可能会明白一点,这个其实师父在讲《唯识学概要》的时候讲过,依他起,万法的生起是依他起性,这个他是指各种因跟缘,依他起其实就是在讲缘起,这个主因里面,唯识学是以什么为主因,阿赖耶,所以依他简单的直接讲就是,以阿赖耶为主因而生起的,阿赖耶生起里面一般就凡夫来讲,他是杂染的,所以杂染的这边就叫做遍计所执,如果你依阿赖耶的杂染去除杂染之后,还他一个清净这边叫圆成,这边是他的理,这边是他的事,依这样的道理,有这样的三个,所以第一个在谈阿赖耶,第二个在谈他整个三自性的状况,这个三自性的状况,再讲回来就是我们的身心生命,这边就是苦,这边就是惑跟业,这边是灭,道,就是在讲苦集灭道,只是依大乘观念来讲苦集灭道而已。
那他这里讲的远离增益跟减损指的是什么?如果你回答的出来那你程度真的非常高,远离增益减损两边,既要远离增益又要远离减损,意思就是增益跟减损都是错的,当然远离增益跟减损就是中道,但是就唯识学来讲怎么样中道。圆成实是怎么样?能所双亡,圆成实是证得空性,是指佛性,这个你不能说他没有,你如果说他没有,就是这里的减损,有的你不能说他没有,就是减损,依他起这个道理也是有的,阿赖耶现行虽然是杂染的,阿赖耶现行这个道理他是有的,阿赖耶现行如果把它转成清净的,从清净识所谓的庵摩罗识,佛的法身这个也是有的你不能说他没有,所以就唯识学来讲,依他,圆成是有的,你不能说他没有,你说他没有的话就叫做减损,遍计所执有没有?遍计所执是假的,是幻象,是错误的,是海市蜃楼,他是没有的,可惜凡夫都是执著遍计,凡夫的认知是错误的,那个叫做增益。万法他就是这样缘起的形成,形成他这样的一个相,我们在这样的一个相上,起一个我的观念,然后成为执著,这个叫做遍计,遍计是假的是虚妄的,是没有的,但是我们偏偏认为他有,这个叫做增益。
我再举一个唯识学上明白的例子,一条绳子丢在那边,师父上次讲过,你晚上起来,昏昏暗暗的,结果看到一条蛇,绳子是依他起你不能说它没有,虽然它是各种因缘所成的,你不能说它没有,蛇有没有,我不是说外面那个蛇的概念,我是说你把绳子当成蛇在那边的那个蛇,那个蛇是你自己妄念造出来的,那个是假的,是没有的,所以一般我们都会认为蛇是有的,所以那个叫做增益,如果你连绳子都说没有绳子,没有缘起,没有什么,那个叫做减损,所以他要你离增益、减损两边,还他一个中道,有的就有,没有的就没有,缘起法的森罗万象你不能说他没有,他确实就这样子,但是你不要在上面起一个遍计所执去执著他,这个遍计所执是假的虚妄的,是我们自己我执所产生出来的。
其实中观讲的也比较简洁一点,缘起森罗万象你不能说没有,什么都没有,那是错的,但是他是没有自性的,你认为有自性那就是增益,你认为缘起各式各样的森罗万象都没有,那个叫做减损,就是不落有无二边说中道。这样你知道师父为什么,把我们这个佛学会取作中道。
法尔如是就是这样,来了就来了,去了就去了,这些来去你不能说他没有,只是来去中你不要起遍计所执,不要去执著他,该来的怎么去应付,你去应付,该走的怎么走,你不要去强留,我们常常就是来的你想要阻挡,走了你又想要留他,我们反而是这个样子,痛苦就在这里面产生,来的你不想让他来,走的你不想让他走,这是讲一个大概里面还会再讲,如果你有听过课你也知道三自性是什么。
接下来,入所知相,入所知相就是,这个红色是经文,善修菩萨应正通,善所取相,令从诸障心得解脱,这个就要开始慢慢养成知见,开始修行了,正确知见的通达,但是他这里的通达有一个观念,一切唯识,渐伏烦恼所知二障,烦恼障跟所知障,这以后我慢慢讲,所以就唯识来讲,他讲阿赖耶,还讲三自性:依他起,遍计所执,圆成实,这样一整套你要学,这样一整套里面有一个关键,什么关键?唯识,这样的起灭一切不是就是唯识吗,所以他说入所知相的入所知,就是要通达一切唯识,正确知见的通达,一切唯识,一切唯识为什么就能渐伏烦恼,为什么可以伏烦恼障跟所知障,你要是不懂没关系,以后我会再讲,烦恼就是我们现在很多的烦恼,会障碍生死的,为什么了解一切唯识就能降伏烦恼?简单地讲,我们烦恼会造成对于所知,外境,认为外境是实有的,我之前有画图ABC,现在用比的就好了,我们以为外境是离我们的心识而存在的,有这样的一个独立外境,所以我们会有一个心,然后这个心会去执著他,一个所知,一个能知,一个遍计所执,一个遍计能执,所以心会去执著他,就唯识的理论就是说,第一步入唯识性,方便唯识就是说,你经过唯识修行认为,其实这个境并不是离开你的心所有的,是你自己心产生出来的一个妄境,你只是去执著这个妄境而已,好像你画一个鬼然后自己怕得要命,其实那个鬼是你自己弄出来的,这个妄境当你知道它是唯识的时候,它是心所现的,所以这个妄境就不见了,这个妄境不见之后,这个心也就没办法再执取什么,所以这个执取的心就能够慢慢的消失,这个叫做能所双亡,叫做二空,你不再执著外面的境,这个能执著的心也慢慢不见了,你烦恼就慢慢不见了,你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事情的时候,你就快乐的多,轻快的多了,不会一件事情,就结著那个结不放就是不放,昨天他骂我,人家没有在骂你,他是讲广东话不是在骂你,没有他是真的骂我,整天就在那边扯,后来去问人家说那一句是广东话,是赞叹你很好,不是骂你,这个就是我们所谓的遍计所执。这个就是为什么说,善通达的时候就可以入所知相,正确知见的通达,一切唯识,就可以渐伏烦恼,所知障我后面会讲,什么是所知障,等到进到里面的时候我会讲。
4. 入彼因果:次後通達所知相已,先加行位 六波羅蜜多,由證得故應更成滿,增上意樂得清淨故
修:從世間加行六度到出世間清淨六 度
5. 十地:次後清淨意樂所攝六波羅 密多,於十地中分分差別,應勤修習;謂要經三無 數大劫
6. 三學:次後於三菩薩所學, 應令圓滿
7. 智斷:既圓滿已,彼果涅槃及與無上正等菩提,應現等證
第四个入彼因果,次后通达所知相已,先加行位六波罗蜜多,大乘佛教的共通法门修行就是六波罗蜜,所以你现在修大乘佛法就是修六波罗蜜,由证得故应更成满,增上意乐得清净,增上意乐得清净就是,修从世间加行六度到出世间清净六度,世间加行六度就是我们现在修的六波罗蜜,但是现在都是染污的,但是确是随顺胜义,到了初地以后,就变成清净的六度,所以你到了地上菩萨,还是在修六度,只是他是转成清净的,我们现在是杂染的,虽然是杂染的,但是是随顺清净的,你修六波罗蜜经过一大阿僧祇劫之后,就会入初地,次后清净意乐所摄六波罗密多,这是清净的,十地中分分差别,应勤修习,所以这个就是说接下来你就会修这十地,每一地,每一地都还是六波罗蜜,但是每一地,每一地重点不一样,接下来之后他就用六波罗蜜来摄这三学,这三学是共通声闻的,所以大乘修六度,声闻修三学,但是六度跟三学是可以融摄的,六度可以摄三学,所以在通声闻法里面就是三学,到最后智断,圆满已,彼果涅槃及与无上正等觉,就是佛的智,佛的断,所以他是有次第的,所以他是有次第,不是随随便便乱排的。
有没有看到境行果,前面的所知依,所知相,入所知相,都是境,也就是你在研究地图,研究完地图之后这些,彼入因果修六波罗蜜,修这个是十地,还有戒定慧,这个都是修,就是你地图研究完了,你知道怎么上路了,最后这个就是果,这个就是十相,这两个重理论,所以师父说整个唯识学理论这十个里面,这两个最重要,因为你唯有知道这两个,后面这些你才能清楚唯识,怎么样用唯识来解释后面这一些,这两个理论是开宗明义最必须要了解的,这个是在谈理论,这个在谈知见,由理论不断地熏修,养成思维模式就是知见。接下来这些就是告诉你我要怎么做,其中这两个,六波罗蜜是大乘的不共法,戒定慧三学是共三乘的,这个当然指的是佛果,所以这十个的安排是有境行果这样的状况。
现在你来师父这边,其实无外乎就是在听这个理论,然后不断在日常生活中去实践,想办法把它养成知见,你听了理论之后这些在日常生活中,六波罗蜜、三学你就多少要慢慢去实践,这些都要慢慢去做,一分地精进,一分地用功,你就会有一分的法乐,不是说到最后你才会有一些快乐,这些过程当中你都可以尝到佛法的快乐。
第二章 所知依
第一节、從聖教中安立阿賴耶
第一项、释名以证本识之有体
第二章 所知依
第一节、從聖教中安立阿賴耶
第一项、释名以证本识之有体
I. 引經証:此中最初且說所知依,即阿賴耶識。世尊何處說阿賴耶識名阿賴耶識?
謂薄 伽梵於「阿毘達磨大乘經」伽陀中說:無始時來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諸趣,及涅 槃證得。 即於此中復說頌曰:由攝藏諸法,一切種子識,故名阿賴耶,勝者我開示
我们进入第二章,刚才是序说,序说里面最重要的就是这十相,接下来从第二章开始,我们要把这十相,一相一相慢慢谈,第一个,第二章叫做所知依,十相里面的第一相,十种殊胜殊胜语里面的第一个殊胜,叫做所知依,所知依在谈的简单的开宗明义在讲阿赖耶,所以第一个就是从圣教中安立阿赖耶,为什么要特别谈,因为在《《阿含经》》还有早期的经典里面,还有阿毘达磨没有谈阿赖耶,现在大乘佛教谈阿赖耶所以他要证明,阿赖耶是佛说的,所以是在大乘经中佛对菩萨们说的。
第一个,他引经证,这个是经文,此中最初且说所知依,也就是阿赖耶识,世尊何处说阿赖耶识名阿赖耶识,“薄伽梵”是,Bhagavant,世尊的意思,谓薄伽梵于阿毘达磨大乘经伽陀,“伽陀”就是偈颂,叫做,gatha,直接翻的,伽陀这种偈颂,它有一个特点,它叫做孤起颂,印度人在写经典的时候他常常会先做偈颂,做完偈颂之后再做解释,这种gatha它的偈颂叫做孤起颂,就是说他先做单一的偈颂,就是只有偈颂而已,他以后有机会再解释,另外一种叫做geya叫做“祇夜”,是说先做长行,然后后面再做偈颂,把前面长行的重点再标一次,所以伽陀叫做“孤起颂”,就是说我先做一些颂比较简单明了,后面我再做解释,做这种孤起颂伽陀要做什么?方便记忆。我们中国也有人之初性本善...,背这些,所以以前很多大德过来的时候,他为什么能够讲经,他能讲经是因为他心里面有这些颂,然后他自己再把他解释成白话讲给大家听。印顺导师《成佛之道》前面有偈颂,那个就是类似这种,伽陀孤起颂,后面再做解释。
所以阿毘达磨大乘经中他有一句话叫做,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诸趣,及涅槃证得,开宗明义的第一个颂,这一句颂我太熟了,以前在佛学院上《摄大乘论》的时候,老师是妙境长老,我印象到现在那个声音还很记得,他念这一句话就是这样,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诸趣,及涅槃证得,他讲话比较慢,因为禅修功夫很好,慢慢的,听起来很舒服,一晃二十几年了,所以念到这句颂的时候我心里感触就很大,第一个唯识学就是从他那边学来的,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诸趣,及涅槃证得,非常好的一句诗。即于此中复说颂曰,由摄藏诸法,一切种子识,故名阿赖耶,胜者我开示,佛陀在阿毘达磨大乘经中就是这样说的,所以说阿赖耶识是佛陀说的,无著菩萨他讲的就是这个样子。
無始時來界
界:一切雜染有漏諸法的種子。 因無始時來有這一切雜染的 種子
一切法等依
有為有漏的一切法,依之而生起。
由此有諸趣
生起了有為有漏法,就有六趣的 差別。
及涅 槃證得
假使除滅了這雜染種子,就可證得清淨的涅槃
接下来比较重要的我要讲就是解释,解释这个经证,解释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诸趣,及涅槃证得,到底指的是什么,无始时来界,“界”是一切杂染有漏诸法的种子,杂染有漏诸法当然是指我们身心生命,我们这个烦恼造业,业会受苦,所以叫做一切杂染有漏诸法的种子,界就是指种子,是一切杂染有漏诸法的种子,因无始以来有这一切杂染的种子,所以上次我记得有人问师父说,我们这个凡夫最初是怎么来的,没有,这个经就告诉你,无始就是没有开始,从很久很久不知道什么时候,没有开始,无始以来就有这样的杂染烦恼的种子,因为无始以来就有这样杂染烦恼的种子,所以叫做无始时来界,就是这些烦恼,惑,造业,然后受苦,就是无始时来界,一直以来就是这样子,由于有这样的杂染烦恼种子。
所以一切法等依,我再讲一次,有为有漏指的都是我们身心生命,我们这个身心生命,有为有漏一切法是依这样的,一切杂染种子而生起,生起之后又熏回去,所以我们就这样子,无始以来就是烦恼,三界轮回,这个是阿赖耶,里面有很多种子,然后我们缘外境的时候,阿赖耶种子就现出,一个能缘的心,一个所缘的境,现出来当然这些都是杂染的,因为里面是杂染的,这个叫做一切法,一切法依于阿赖耶而现行,所以这个叫做无始时来界,这个叫做一切法,依于阿赖耶,现行出来之后,因为都是杂染的,碰到这个也没有给你好的熏习,不管他好他坏都是杂染的,因为都是有漏烦恼的,等一下会解说,有漏烦恼不一定是坏事,有时候我们会不会做好事,但我们做好事是不是杂染的,因为有我执,所以我们做的好事都是杂染的,我讲杂染不一定就一定是坏事,一切无始以来,一切杂染,这边一切杂染包括好坏都是杂染,如果没有杂染我们怎么会在三界六道轮回,都是有我执的,都是染污的,这样的现行之后,又熏回去,现行又熏回去,我们无始以来就一直这样子;
由此有诸趣,生起了有为有漏法,就有六趣的差别,我们来到这一世,当做人,但是还是杂染的,有时候不懂事就胡作非为,胡搞瞎搞,死了之后,就下生恶道,不管是畜生,地狱,饿鬼,有时候我们来了之后,天生还有一点善性,但是还是杂染的,做了许多好事,所以下辈子可能再投胎当人,也有可能当天道众生,大福德,因为你能懂布施,又能帮助很多人,还是杂染,但是是好事,所以会上升天道,或是人道,就是因为有这个阿赖耶,摄藏许多杂染种子在里面,所以就会在六道里面轮回,所以这完全是取决于我们怎么做,然后熏习什么种子,以后业力成熟,就引导我们去投胎,强烈的善恶有著绝对引导我们去,投胎到哪一道的力量,这样的一个力量叫做引业,很强烈重的善业或恶业,有主导我们去投胎的业力就叫做引业,引业的力量会跑到阿赖耶识里面,以后慢慢时机成熟现行,我们死了,它的机会来了,就引导我们去投胎了,这就叫由此有诸趣。
及涅槃证得,假使除灭了这杂染种子,就可证得清净的涅槃,现在我问你们就唯识学来讲,虽然说这个是杂染的,但是就佛教来讲,因为有这个我们才可以证得涅槃,为什么,这个是杂染的你要想办法它现行出来的时候,受到清净的熏习,然后让它熏回去的时候是清净的,然后经过无始的这样子,不断地把它净化,到最后这个阿赖耶就会转依,唯识学的修行证果叫做转依,为什么叫做转依,这个依是什么,可以是依他起,可以是所知依,但是这里讲的应该比较是所知依,这个依就是阿赖耶,依于阿赖耶,这里的转依当然也可以是依他起,但是这里比较重视所知依,转所知依叫做转依,因为一切法依于这个,你把这个转染成净,就成佛了,所以杂染是阿赖耶,要成佛也得靠这个阿赖耶,但是你到了转染成净的时候,一般清净的就不叫阿赖耶,就叫做庵摩罗识,无垢识,所以叫做及涅槃证得,假使除灭了这杂染种子,转成清净的,就可得到清净的涅槃,所以叫做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诸趣,及涅槃证得。
一切法等依,,指的是一切有漏法,因为凡夫一直以来就是有漏的,他是在讲阿赖耶不是在讲庵摩罗识。清净种子不摄属于阿赖耶,摄属于法界,摄论会告诉你,清净种子在阿赖耶里面,但不摄属于阿赖耶,因为不相容,主要是清净种子或无漏种子不摄属阿赖耶,但是在阿赖耶里面。不过我们这里讲的是在讲杂染的六趣轮回,重在杂染的六趣轮回。师父说过摄论里面他提到两种,一个是比较重在阿赖耶的杂染,摄论是比较重在这样子讲,以后我们教到清净种子哪里来的时候,他说摄属于法界不摄属于阿赖耶,但是是在阿赖耶里面。怎么比喻比较好呢,比如说,虽然说某些人在我们这个团体,他现在在这里听经,但是他不摄属于我们,旁听生没注册,有可能,不是这一班的,猫,狗它在这边,但不摄属于这个佛学班的,或是没有注册,他在这里面,但是特性上,他不是这一班的学生,他没成绩也不用考试,但是他确实是坐在这边听课,所以他不摄属于我们,比如说以前学校有督学,督学就是他会来考察,你们这一班的学习状况怎么样,上面教育部派下来的,他跑来后面坐,现在是属于我们这个班的,但是他不摄属于我们,监学是我们寺院讲的。你们大概知道师父讲的意思吗,他现在在这里但是他特性上不属于我们。但是清净种子的特色不摄属于阿赖耶。
由攝藏諸法
攝藏:『依住』,就是依止與住處。
一切法依這藏識生起,依這藏識存在,所以名 為攝藏
一切種子識
諸法依种子形態而被攝藏
能攝藏這種子的就是「一切種子識」
故名阿賴耶
勝者我開示
勝者:一切菩薩
佛對菩薩的開示
由摄藏诸法,一切种子识,故名阿赖耶,胜者我开示,由摄藏诸法,这个阿赖耶能够摄藏诸法,阿赖耶本来就是藏的意思,所以它摄藏诸法,这里的摄藏,印顺导师依世亲菩萨解释为依住,就是说我们身心生命这个杂染轮回,是依止于住于阿赖耶里面,一切法依这藏识生起,依这藏识存在,所以名为摄藏,所以叫做摄藏诸法,它能摄藏诸法又叫做一切种子识,因为诸法依种子的形态而被摄藏,能摄藏这种子的就叫做一切种子识,诸法依种子的形态而被摄藏,因为我们熏习进去之后变成种子,所以种子都摄藏在里面,现行出来的就是万法,就是诸法,诸法刹那灭之后又熏回去,就变成种子储藏在这里面,能摄藏这种子的就叫做一切种子识,所以阿赖耶又叫做一切种子识,故名阿赖耶,为什么能摄藏的一切种子识叫做阿赖耶,因为阿赖耶本来就是藏的意思,胜者我开示,胜者是一切菩萨,佛对菩萨的开示,所以叫做胜者我开示。
我们每个人有阿赖耶,外面这一些比如烦恼造业...,这些都是我们从这个阿赖耶里面现行出来的,如果没有受到好的熏习,现行出来就依烦恼造业,结束之后又熏回去,比如说你烦恼,你烦恼造了业,烦恼的造业跟造作,都是从阿赖耶里面现出来的,你现出来之后如果没有受到好的教育,又熏回去阿赖耶,所以这样的杂染诸法就是以阿赖耶为依止,阿赖耶可以摄藏这样的种子在里面,阿赖耶叫做一切种子识,能摄藏诸法,所以阿赖耶叫做藏识,摄藏诸法,胜者我开示,胜者是指菩萨,佛对菩萨的开示,也就是说阿赖耶这一套理论,佛是对发大乘心的人讲的。
II. 釋名義(p.37)
如是且引阿笈摩證,復何緣故此識說名阿賴耶識?
1. 一切有生雜染品法,於此攝藏為果性故;
2. 又即此識,於彼攝藏為因性故;是故說名阿賴耶識。
3. 或諸有情攝藏此識為自我故,是故說名阿賴耶識。
释名义,现在解释什么叫做阿赖耶,刚刚已经引经教证明有阿赖耶,现在在释阿赖耶的名义,如是且引阿笈摩证刚刚是因,阿笈摩是什么,有没有听过agama,《阿含经》,《阿含经》就叫做阿笈摩,没错,但是你会奇怪,他为什么说,如是且引阿笈摩证,刚刚我引了《《阿含经》》来证,《阿含经》不是没有讲阿赖耶,怎么他这样说,其实阿笈摩有两个意思,广义跟狭义,广义上一切经都叫做阿笈摩agama,所以很多大乘经提到agama,他指的是经,所以一切经典不管大小乘经典都叫agama,谁知道agama,直接翻成中文是什么意思?辗转传来,意思是这样,但是直译呢,来,coming,come,这个agama跟英文有点像,英文叫做go,去,师父讲说梵文字前面加一个a,是刚好相反或否定,前面加一个a是指相反的或否定的,把这个意思相反,所以“来”,前面加一个a,就变成“去”,相反的,来反过去就是去,所以师父曾经说过,梵文字前面加一个a,要嘛是把这个字的意思刚好颠倒过来,要嘛就是指无,没有的那个意思,所以“阿弥陀佛”,什么意思,“无量寿”或“无量光”,无,,量,寿或无量光,阿罗汉,无生,阿藐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这里是指go,前面加一个a,变成come,所以他叫做agama,来的意思,来什么?刚才他们讲的辗转传来的圣教,什么叫做辗转传来的圣教?佛教的经典,佛当初在说的时候,没有真正像你们这样把它记下来,都是那些弟子把它记忆起来,然后到了结集的时候,大家传诵,之后然后一代一代口口相传,所以叫做辗转传来的圣教,你们不要以为,那么发达,佛陀讲经,还在那边拍照。
印度有文字,但是不普遍,大部分的人不大知道怎么写,唯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不像现在这样子,而且是2500年前,那时候受高等教育的人不多,会讲话但是不会写字,而且物资资源不发达,不像我们现在随便纸拿来写,电脑来打,2500年前中国也是一样,哪里随随便便可以写东西,那个都是历史大事才用竹片,去记载的,所以2500年前文明国家都是这个样子,大部分的人都没受教育比较多,但是会讲话,所以佛陀用各种方言,佛陀不是用梵文,你不要以为佛陀是用梵文,佛陀是到哪里就用哪里的语言,佛陀绝对是一个语言天才,到哪里就用哪里的语言,你不要以为哪有可能懂那么多种语言,现在就有人懂那么多种语言,更何况佛陀,所以佛陀是到处用各种通俗语言讲经说法,那些弟子记起来,一代一代传下来,就是辗转传来的圣教,所以agama,阿笈摩,有两个意思,广义的,大小经典只要是佛说的经都叫做阿笈摩,狭义的就是常指的《阿含经》,对声闻弟子所说的《阿含经》,所以有两个意思,这里是指经,大乘经,广义用法不是狭义用法,如是且引(阿笈摩证),就是说,刚刚那些引大乘经教说有这个阿赖耶,复何缘故此识说名阿赖耶识。
他现在要解释说,又是什么因缘这个识又叫做阿赖耶识,他说一切有生杂染品法,于此摄藏为果性故,又即此识于彼摄藏为因性故,是故说名阿赖耶识,或诸有情摄藏此识为自我故,是故说名阿赖耶识,这里面给你三个资讯,第一第二个其实是一起的,谁要替师父解说一下。一切有生杂染品法,于此摄藏为果性故,又即此识于彼摄藏为因性故,是故说名阿赖耶识,一切有生杂染品法是指惑业苦的杂染现行,这些是指阿赖耶现行出来,是阿赖耶的果,阿赖耶是万法的因,这些现行出来的就是阿赖耶的果,所以他说一切有生杂染品法,凡夫位这些都是杂染的,所以是遍计所执没错,都是依他的当下遍计所执杂染的,这些是果,那这个当然是因,所以第二个他又说,又即此识于彼摄藏为因性故,是故说名阿赖耶识,所以阿赖耶识这一些的因,这一些是他的果,这个是他的果,这个阿赖耶识这一些的因,如果你不明白,很简单,我再写个ABC,哪一个是果,B是果,A阿赖耶是因,所以第一句讲,B是A的果,第二句讲A是B的因,他就是在讲这个,
第三句,或诸有情摄藏此识为自我故,是故说名阿赖耶识,第三句对别人来讲或许还好对你很重要,你把这句记好,因为你问过师父好几次了,其实《解深密经》里面也有同样一句,他也有同样一句类似的话,一般我们众生凡夫就会把这个东西,当成是我,把它执著为我,佛教不是说无我吗,众生不是有我执吗,众生有我执到底在执著什么,把阿赖耶执为我,有阿赖耶识,但是它是多变的,是种子的摄藏是复合性的,不是一个不变的东西,但是当众生把它执为我的时候,就以这个为中心,然后想要去广涉周遭的一切,就产生我的执著,所以第三句或诸有情摄藏此识为自我故,是故说名阿赖耶识,就是说有情把这个东西执著为我,问题就产生了,所以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阿赖耶识,每个人会把自己的阿赖耶识执著为我,因为它是杂染的,杂染的当下自然而然我们就会有烦恼,烦恼就会把阿赖耶识执著为我,从我的执著就产生了贪嗔痴,各式各样的烦恼痛苦,今天讲到这里,这样同学有没有慢慢地清楚,唯识学有些东西是在解释一些,早期佛教比较没有谈到的东西,阿赖耶识就把他解释,他后面会讲谁去投胎,这个东西去投胎的,他后面很快的就会讲到,怎么中阴身,也是这个做中阴身的,怎么投胎,这个去投胎的,但是我们常常因为这样,佛陀怕我们会把它执著为一个我,就是这样子。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阿弥陀佛!
各位同学大家好!我们继续来谈《摄大乘论》,《摄大乘论》现在已经在谈阿赖耶的名称,《摄大乘论》的第一章,一开始除了引言以外,就是在讲所知依,所知依就是一切认知的根本来源,一切认知的根本来源就是阿赖耶,阿赖耶到底是什么意思,这个地方就是在解释阿赖耶的名称跟意义。在后面的《成唯识论》,阿赖耶是藏的意思,alaya是藏的意思,alaya就是阿赖耶,识,就是vijna,所以alaya,vijna叫做藏识,是最一般的翻译也是普遍的翻译,根据研究,你知道为什么alaya叫藏,在印度这个alaya跟一个山的名称翻译很像,喜马拉雅山的英文叫,Himalaya,Himalaya其实在印度古代就是alaya,印度人尤其是东印度人,一抬头就看到喜马拉雅山,所以他们认为喜马拉雅山含摄了一切,所以利用这样的一种比喻,就把喜马拉雅山比喻成我们的藏识,所以以后的藏识就用alaya来解说,它有这样的一层意思在里面。
这个藏识玄奘大师把它翻成三个意思,叫做能藏,所藏,我爱执藏,他以种子跟执著为意思,能藏就是说这个阿赖耶是能藏摄一切万法,就是能藏摄种子,叫做能藏,所藏是从种子的角度,因为阿赖耶里面藏的是种子,所以种子叫做所藏,阿赖耶跟种子,,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两个虽然不一样,但是你也不能说它完全不同,也就是说阿赖耶是一个种子聚,或是说阿赖耶是一个仓库,它所藏的东西就叫做种子,所以能藏的是从仓库上来讲,所藏是从货物上来讲,还有一个叫做我爱执藏,就是从执著里面来讲,因为众生会把这个阿赖耶当成是我,然后起执著,叫做我执,所以就叫做我爱执藏,这是《成唯识论》里面的解释。
II. 釋名義(p.37)
• 如是且引阿笈摩證,復何緣故此識說名阿賴耶識?
1. 一切有生雜染品法,於此攝藏為果性故;
2. 又即此識,於彼攝藏為因性故;是故說名阿賴耶識。
3. 或諸有情攝藏此識為自我故,是故說名阿賴耶識。
但是早期的《摄大乘论》,他有一点点不大一样,他解释阿赖耶有一点点不大一样,但是不是说完全不同,他有一点点不大一样,怎么不一样,他说,复何缘故此识说名阿赖耶识,他现在在解释说,为什么这个识叫做阿赖耶,一切有生杂染品法,于此摄藏为果性故,他从因果上来讲,又即此识,于彼摄藏为因性故,是故说名阿赖耶,这两个,一个果一个因,等一下我会讲,这上礼拜有讲过,因为快结束的时候讲,所以我再解释一下,第三个,或诸有情摄藏此识为自我故,这个叫做我爱执藏,把阿赖耶识当成是我,他把他当成是我,所以又叫做阿赖耶,这个地方就有执藏的意思,把这个执著为我叫做执藏,所以叫做一切法是阿赖耶的果,阿赖耶是一切法的因,我们又把这个阿赖耶当成是我,所以叫做执藏,这两个叫做摄藏,,这个叫做执藏。
1. 攝藏
一切有生雜染品法,於此攝藏為果性故;
惑業所產生的雜染諸法為此藏識的果
又即此識,於彼攝藏為因性故;是故說名阿賴耶識。
此藏識為惑業所產生一切雜染法的因
2. 執藏
有情攝藏此識為自我故,是故說名阿賴耶識
• 第七染污意執著此識為自我,所以名為阿賴耶識
还没完,这个就是在解释刚才那个,一切有生杂染品法,于此摄藏为果性故,一切有生杂染品法就是,惑业所生的杂染诸法,就是此藏识的果,我们人在三界六道里面轮回,有烦恼所以造业,这些认知跟一切变现的万法是从哪里来的,这个是阿赖耶,阿赖耶会变现成这个叫做一切法,一切法当然不是在谈地球,月球,彗星这些,这一切法就是我们一个人的认知,有过去的经验,还有生生世世烦恼造业的轮回,这个叫一切法,这一切法造作之后就形成种子,潜藏回去阿赖耶里面,阿赖耶在因缘时机成熟又变现出来,这个叫做从种子生现行,然后从现行熏回种子,这个阿赖耶就叫做摄藏,这个摄藏是这一切法的因,这个是果,但是你有没有记得师父讲过,其实阿赖耶跟一切法是互为因果的,但是这里为什么说,阿赖耶识是因,一切法是果,因为他特别在解释阿赖耶,所以这里在谈,第一句说,烦恼业所生的杂染品法,就是这个阿赖耶的果,第二句,又即此识于彼摄藏为因性故,是故说名阿赖耶,这个识就是这个的因,所以这两个是因果因果这样,这里特重在解释阿赖耶,所以以阿赖耶为因,但是实际上后面他会讲,其实阿赖耶跟万法是互为因果的,因为阿赖耶如果没有这个万法的变现跟熏习的话,它种子一直出来没有熏进去,到时候就没有阿赖耶。
第三句,有情摄藏此识为自我故,是故说名阿赖耶,我们每个人有自己的阿赖耶,我们的我执到底在执著什么,我们说我执我执,但是在唯识里面他就是说,因为我们把这个阿赖耶执著为我,所以就这个第三句,第七染污意执著此识为自我,所以名为阿赖耶识,所以这个就有我爱执藏的意思,很多人问我说师父我能不能把这个阿赖耶,称作是我呢?假名我可以,但是不要把它执著为不变的我,如果执著为不变的我,那就是我执,如果你称为是一个因缘和合的我,那可以,因缘和合的我就是没有本质不变的我。师父会常常说我,会这样用,确实我有这样一个东西,有我的思考,有我的感觉,你不能说没有,但是你能不能说,我里面有一个不变的灵魂本质,不变的我,没有这个东西,但是因缘和合,这个阿赖耶也是因缘和合,是透过熏习进去的,它也是各种种子所复合而成的,所以它也是因缘所成的,所以阿赖耶不是不变的,阿赖耶是刹那刹那一直在改变当中。
比如举一个例子说,一个聚会,感恩供斋大会,摆了很多东西然后大家都来吃,这中间来了几万人来吃,但是这几万人里面,每一个时刻都有人来了坐下来吃,每一时刻都有人开车走了,所以就这样人来来去去,表面上看起来有这样一个party在,但里面的组成是一直在改变当中,所以阿赖耶是一直在变化当中,阿赖耶内容一直在变,像刚刚从你进来开始听师父的课,你的内心有没有些改变?当然有,你刚刚没听,现在听了,刚刚没熏,现在熏了,虽然可能不是重大的改变,但是毕竟都有改变,这就是你听了就熏习成阿赖耶,你看到师父又映相出来,就这样一直,我们阿赖耶是无时刹那刹那,一直在这样熏习,就是这样子,现行熏习,就是这样一直在变化的,所以不是不变的,如果你认为阿赖耶不变把它当成是我,那就是执著,第七的有情藏识执为自我所以叫做我执,这个就是阿赖耶的解释,所以叫做摄藏,第一个叫做摄藏,以阿赖耶跟种子还有万法的因果为主,第二个叫做执藏,以我们有情众生,以阿赖耶执为我这样的一个意思。
阿陀那
復次,此識亦名阿陀那識。此中阿笈摩者,如解深密經說:「阿陀那識甚深細 ,一切種子如瀑流,我於凡愚不開演,恐彼分別執為我。」
–阿陀那出於解深經
–凡:凡夫執為我
–愚:二乘不能明了
阿赖耶又叫做阿陀那,你们上过《解深密经》,对这个阿陀那应该不陌生,《解深密经》也有讲到阿陀那,有没有印象,很有趣,等一下我会讲它的有趣在哪里,阿陀那叫adana,这个是《摄大乘论》的本文,復次,此識亦名阿陀那識。此中阿笈摩者,如解深密經說:「阿陀那識甚深細 ,一切種子如瀑流,我於凡愚不開演,恐彼分別執為我。」,还好我们有上过《解深密经》,所以你们就知道《解深密经》确实有这样说,《解深密经》里面有这样子讲,但是《解深密经》相对来讲,《解深密经》在那个时代,比较重视阿陀那这个名称,以阿陀那为主,以阿赖耶识为副名称,但是到了无著菩萨这个时代,颠倒过来了,以阿赖耶识为主要的称呼,阿陀那为辅助的称呼,所以这个在时代的演变上,名称用的有点意义不大一样,我再讲一次,《解深密经》的时代,因为《解深密经》开宗明义他讲阿陀那,附带讲说阿陀那的异名叫做阿赖耶,在这个《摄大乘论》里面,他讲主要是以阿赖耶识为主,然后又叫做阿陀那,所以两个有一点在名称上的重点不大一样。 阿陀那识甚深细,一切种子如瀑流,我于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第一个他说阿陀那这个名称出于《解深密经》,我们所能够看到的最早就是出于《解深密经》,凡,凡夫执为我,愚,二乘不能明了,二乘不会把它执为我,因为声闻缘觉已经没有我执了,只是声闻缘觉不了解那么深细的东西,这后面还会再讲,凡夫会把这个阿陀那执为我,所以佛陀说一般来讲,他不特别去讲这样的一个东西,这个就是表明说声闻经典里面,包括比如《阿含经》《俱舍论》里面,他不特别谈阿陀那或是阿赖耶,唯有到大乘唯识学,在类似《解深密经》,大乘唯识经典里面,佛陀才讲,我后面还会再讲这个东西、。所以这一句话就是说,阿陀那行相是非常深非常微细的,一切种子如瀑流,他用瀑布,瀑流是不断地变化,但是你远远看以为一条不变的东西在那边,一个瀑布,你远远看好像一条东西不变的,你以为那个不变的,好像一条银色的丝在那边,你走近看原来百千万亿水滴,一直下来,一直变来变去,没有刹那停止的,他说我于凡愚不开演,我对于凡夫跟二乘不讲,因为怕凡夫执为我,怕二乘不明了。
釋阿陀那名義
• 何緣此識亦復說名阿陀那識?執受一切有色根故,一切自體取所依故。
• 所以 者何?有色諸根,由此執受,無有失壞,盡壽隨轉。
• 又於相續正結生時,取彼生故,執受自體。是故此識亦復說名阿陀那識。
接下来既然提到了阿陀那,因为阿赖耶又叫做阿陀那,接下来无著菩萨讲说,阿陀那是什么意思,我们已经解释了阿赖耶,阿赖耶这样子的一个识有时候叫做第八识,又叫做阿赖耶,有时候我们又称做阿陀那,切入角度不一样所以名称有点不一样,为什么这个识又叫做阿陀那呢,又于相续正结生时取彼生故,执受自体,是故此识亦复说名阿陀那识,三段两个意思,第一个意思是什么,何缘此识亦复说名阿陀那识?,为什么这个叫做阿陀那呢,因为执受一切有色根故,一切自体取所依故,什么意思,我说猜这一句,执受一切有色根故,一切自体取所依故,要不要猜猜看为什么叫做阿陀那,因为他已经告诉你了,执受一切有色根,有色诸根,由此执受,无有失坏,尽寿随转,什么是所依,有色诸根是什么,这个色是不是颜色,它是所依,这个色指物质,不是色声香味触法的色,而是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等那个色,哪里不一样,五蕴的色跟外六处的色哪里不一样?五蕴的色是泛指一切物质,physical(物质)的都叫做色,外六处的色,色声香味触法的色,是眼睛所缘的包括,颜色形状,所以两个都叫色,你们不要搞错,《心经》里面讲的色,是哪一个色,他讲的是一切,不是指眼睛所看到的而已,他讲一切物质,所以这里的有色诸根,执受一切有色诸根,什么叫做有色诸根,有没有根无色的,这里的有色指的是物质体的根,哪一些是物质体的根,眼耳鼻舌身,哪一些是非物质的根,意根是非物质的,所以他讲,执受一切有色诸根。一切自体取所依,什么叫做一切自体取所依,五识依自体,依自己的根,眼识依眼根,所以你从这里就知道,他叫做阿陀那的重点在哪里?执受物质体,阿赖耶重在于执受精神体,阿赖耶重在于执受种子,还有我执,这个物质身体,由什么来执受?阿陀那,但是阿陀那跟阿赖耶是同样一件东西,从对于种子的执受,还有对于我执这样子的讲法,种子的执受跟我执都是精神上的,非物质的,叫做阿赖耶,阿赖耶有一个功能,它会执受这个根身,会执受这个物质的身体,你看他既执又受,可以感受到这个物质,这个物质身体饿了,热了,冷了,受伤了,它都可以感受得到,从这样执受这个身体来讲的话,这样的状况就叫做阿陀那,所以当这样同样一个东西,它用在于对种子的执受,还有我执上来讲,就叫做阿赖耶,但是这个阿赖耶,如果从去执受这个身体来讲的话,叫做阿陀那。
我们内心潜在有一个潜意识,这个潜意识它像一个储存的仓库一样,它储存了我们所有过去好几辈子以来,所经验到,所学习到,所记忆到的,还有做的各种好的坏的所有的东西,都存在这个里面,存在这个里面的东西就像种子一样,把这些过去所有的种子跟经验记忆,全部化成像Data(资料)这样的种子存在这里面,能够这样储存种子的东西我们叫做阿赖耶,这个是很深的潜意识就叫做阿赖耶,我们这个身体能够活动,就是有这样深层的意识让这个身体活动,从这样能够身体活动,能够执受这个身体来讲,就叫做阿陀那。两个是同样一个东西,从不同角度称呼不同的名称而已。像师父对你们来讲是师父,在大学叫做老师,就我父母亲来讲叫做儿子,但是同样指的是我,从我能够出家讲经说法来讲叫做师父,对我师父来讲就叫做徒弟,我不是永远都是师父,对我师父来讲我就是徒弟。
阿陀那识是特别指用在执受根身,所以在色界无色界的众生,执受根身就叫做阿陀那,在无色界的时候,没有色根,就是阿赖耶,你看是无著菩萨为什么会特别这样讲,你要知道他不是对无色界的人讲,他是对我们欲界,尤其是人讲的,解释给我们听的,所以很多时候是针对我们讲的,像十二因缘,十二因缘能不能用在无色界,原理上可以,但是细节上不行,十二缘起它没有六根六处。
问:对人来说,精神上的变化不断地学习知识,熏习的是属于种子,跟种子有关的属于阿赖耶,但是我们人也身体不断地变化,色身衰老的过程是不是就是属于阿陀那?
师父:可以这样子讲,因为阿赖耶跟阿陀那是同一的,他的重点是在说阿陀那是在执受这个根身,你说是阿陀那的范围这样觉得怪怪的,因为它也是阿赖耶这种子变现出来的,但是从阿赖耶能够执受这个根身来讲的话,它叫做阿陀那,因为它有执受义。
我们在细节再慢慢讲,说阿赖耶涵盖阿陀那也是怪怪的,我们这样讲你说当我叫做师父的时候,当我叫徒弟的时候,说师父涵盖徒弟也不是,因为同一个人,只是角度切入他的作用不一样的时候,称呼不一样,同一个东西当他作用不一样的时候,你的称呼不一样,一辆车子,你把它拿来我自己用,就叫做私用轿车,当打仗的时候,你的车子被人家征去,军用就叫做军车,你说这两台车子有没有什么不一样,作用不一样,称呼不一样,但是它是同一件东西,它只是从它的作用不同,而称呼不同。
1. 阿陀那:執持
2. 執受色根:
這生理機構的五根,在一期壽命中繼續存在著,並 且能引起覺受,都是阿陀那識在執持
3. 執持自體義:相續,是前一生命與後一生命的連接,这生命相续的主体,是阿陀那识,因此它又名相续识。
这里会讲,阿陀那是执持的意思,生理机构的五根,在一期寿命中继续存在著,并且能引起觉受,眼耳鼻舌身能够有觉受,这都是阿陀那识在执持,这时候的阿赖耶识叫做阿陀那,就是师父说的那个深层的意识,它可以执持,就像是我们讲的灵魂一样,让我们这个身体能够继续运作不会死掉,这时候叫做阿陀那,还有执持自体义,相续,我回去上一段,它三个,这个叫做执受,这个叫做有色诸根执持,这里又有,相续正结生时,取彼生故,执受自体,是故此识亦复说名阿陀那识。第一个,执受身根,执持,它能够执受身根,再来一个,它一个作用,执持自体义,相续,刚刚经文里面有相续,相续是前一生命与后一生命的连接,这生命相续的主体就是阿陀那识,因此它又名相续识。这里在讲什么,轮回的这个体就叫做阿陀那,我们人死后,这一期生命死了,下一期的生命又开始了,下一期的生命开始,谁去投胎,我讲的白话,是你的阿赖耶没错,但是从去投胎的这个阿赖耶来讲,就叫做阿陀那,所以基本上你说阿赖耶在投胎可以,但是从这一部论来讲不很正确,更精准一点就是阿陀那,你说阿赖耶不就是阿陀那吗,从藏摄种子还有我执上来讲叫做阿赖耶,从执受这个根身,还有死掉之后去投胎来讲,叫做阿陀那,所以如果有人问你说,佛教里面讲这个投胎的体是什么,叫做阿陀那,就是会去投胎,死掉之后跑去投胎的不叫灵魂,叫做阿陀那,所以在八识规矩颂里面他有讲,后去先来作主公,就是在讲投胎,但是在摄论里面他不用阿赖耶,他特别讲说,阿陀那是负责这一方面的工作,其实它就是阿赖耶,因为有些经典它用阿赖耶,有些经典它讲阿陀那,有人会问说阿陀跟那阿赖耶哪里不同,无著菩萨就是特别在说明说,两个分配的任务不同,因为从不同的作用上来讲来称呼。
阿陀那就是阿赖耶其中的一个功能,可以这样子讲,其中一个功能,从能够执持根身,能够去投胎来讲,就叫做阿陀那。我这样子讲比较好:我们有这么一个东西里面有很多种子,无始以来的,我们要称呼这个,怎么称呼?从摄藏种子来讲,它叫做阿赖耶,从相对于前面的一二三四五六七识来讲,它叫做第八识,另外一个它又叫做心,这个心我等一下会讲,从这样一个东西它会去投胎,这个东西投胎之后会执持我们这个根身,让它暂时不坏掉,这个叫做阿陀那。就是这么一个东西,你要怎么称呼,先不要管表格,你从这个地方,这个应该清楚了吧。比如说我这样一个人,你要怎么称呼我,你看到师父会怎么称,师父好,我去学校人家会怎么称,老师好,教授好,我回去常住,看到我师父,就是一个人,你从不同的角度功能各方面,就有不同的称呼,所以它有不同的名称,你说它是什么,它就是这样一个东西,所以佛教里面同一个东西它有不同的称呼,佛陀有没有不同的称呼,有好几种名称,除了佛外还有叫什么?世尊,佛是一个title,世尊是一种称呼,无上士,如来,世间觉,调御丈夫,天人师,从他能够调御自己的烦恼,调御众生来讲,他叫做调御丈夫,所以佛有很多种称呼,从他不同的功能来讲,佛又叫做大阿罗汉,佛能不能称作独觉,在这个世代,他之前没有佛,他是无佛时代自己来成佛的,所以他叫做独觉,无师自悟就叫做独觉,可以叫阿罗汉,从断尽一切烦恼来讲,无生,阿罗汉,所以一件事情他有各种称呼,是从他的不同功能来讲。
这个表在比对什么呢,在比对《解深密经》和《摄大乘论》里面,对阿陀那跟阿赖耶两个不同重点的运用,《解深密经》里面很有趣,他把阿赖耶当成是摄持根身,阿陀那本来是摄藏种子,《解深密经》他比较重在阿陀那,到了摄论,阿赖耶是摄藏种子,阿陀那是摄持根身,然后他比较重阿赖耶。因为《解深密经》大家上过,如果你们用的是同一本笔记,你翻回去看看就知道了,这张表要表达的是什么,两个论或经他对阿陀那和阿赖耶的,解释有点不大一样,但是原理是相通的,他的名称用法不太一样,两个刚好是相反,我们学名相跟名称,专有名词,是为了解意思跟观念,但是你要知道,不要很固执说,这个名称非得这样,师父那两个讲的矛盾,这样不对...,不要在那边弄这个,那反而钻牛角尖了,你要知道说这个名称只是要让你了解,这样种种名称,不管是叫阿陀那,八识,心,阿赖耶,叫什么都好,都是在描述这样一个东西。你不要问一个人有人称你海然,但是你去那边又叫卓然,那你到底是海然还是卓然,一定要选一个不然不行,不然我会搞混,那这样意义就不见了,从学佛法名这边这叫做海然,在外面一般他的名字就叫做卓然,我们一个人可以有很多小名,法名,...名,不外乎,不同环境下对我们这个人的描述。
重点两个,一个摄藏种子,,一个执受诸根,你讲的也对他是以摄藏种子为主,也不能光只摄藏种子,两个,一个摄藏种子,,一个执受诸根,但是基本上摄藏种子还是他最根本的,没错,这里是重阿陀那,阿陀那是摄藏种子,这里是重阿赖耶,阿赖耶是摄藏种子。
• 此亦名心,如世尊說:「心意識三」。
• 此中意有二種:第一、與作等無間緣所依止性,無間滅識能與意識作生依止 [P46] 。
第二、染污意與四煩惱恒共相應:一者、薩迦耶見,二者、我慢,三者、我愛 ,四者、無明:此即是識雜染所依。
• 識復由彼第一依生,第二雜染;了別境義故 。等無間義故、思量義故,意成二種。
到这里阿赖耶有几种名称,阿赖耶,阿陀那,第八识,还有心,它又叫做心,心可以是很广的运用,如果我们讲心,广义的意思就是,指物质以外我们的精神,但是就唯识来讲,当他特别在讲心意识不同的时候,在讲心的时候他指的是阿赖耶,所以阿赖耶又叫做心,因此唯识到了摄论以来,把心意识三个分开,我后面会讲,心是指阿赖耶,意是指第七识,染污的,识是指第六识或前六识都可以,心意识三个不同。上次上过《解深密经》,《解深密经》里面有没有把心意识三个分开,心意识相品里面有没有把三个分开,这里他很明显地把心意识三个分开,但是在《解深密经》里面他讲心意识相品,他讲是心跟意识,心就是阿赖耶,意识就是指前六识,他是讲,心跟意识,他是讲心还有转识。但是到这里他把心意识三个分开了,附属于八七六,所以你可以看到唯识学在发展,论师们把它发展的越来越细,其实就是为了让我们更清楚的明白了解。
他的本文怎么讲,此亦名心,如世尊说心意识三,心意识三大小乘的经文都有,此中意有二种,第一与作等无间缘所依止性,无间灭识能与意识作生依止,第二,染污意与四烦恼恒共相应,一者萨迦耶见,二者我慢,三者我爱,四者无明,此即是识杂染所依,识复由彼第一依生,第二杂染,了别境义故,等无间义故,思量义故,意成二种。我们先慢慢来看,此中意有二种,他讲心意识,为什么他讲心意识,后面先讲意,他要讲阿赖耶,讲心,他先把意跟识两个讲清楚,后面再来讲心,比如说我现在要介绍,比如说Eric,TY,还有Ken,来到师父这里,有一个人说我要认识Ken,他们三个来之后我说,这个叫Ken,这个叫Eric,这个叫TY,师父说你要认识Ken等一下,重点留在后面,我先说这个不是Ken,这个叫Eric,他是做什么...的,另外TY,做什么...的,我们再来讲Ken,而且这里他要特别表明说,意是有不同意思的,跟小乘论,或是我们说三乘共论,《俱舍论》,跟他讲的意有不大一样,此中意有二种,第一与作等无间缘所依止性,无间灭识能与意识作生依止,这个是共通《俱舍论》的,我们在《俱舍论》里面讲意根,他是用等无间缘来解释意根,一个心心所法生起,我们这个心念要生起的时候要有四缘,因缘,等无间缘,所缘缘,增上缘,什么叫做因缘,比如阿赖耶的种子,等无间缘,我等一下解释,因为等无间缘最重要,还有增上缘,所缘缘,所缘缘就是,比如我们眼识要生起要有一个东西让我们看,要有那个境,这个叫做所缘缘,还有增上缘,我们要有眼根,去增上,还有光线,距离,这些全部都是增上缘,还有一个亲因缘是阿赖耶种子,种子要现行才有办法,其中一个还有叫做等无间缘,等无间缘在《俱舍论》里面又叫做意根,什么叫做等无间缘?在佛教里面分析我们心念的时候,我们心念很快,但是我们把它分析的时候,分析到很微细的时候,我们可以说心念是这样一个刹那一个刹那,这样的一直跑,我们的心念比如说12345,我们心念是刹那刹那一直跑,比如说我们这个心在想什么的时候,这个心是刹那刹那一直跑,有时候可能会跑去别的地方,但是他是一个刹那接著一个刹那,前刹那的这个心比如说跑到第5,你现在已经跑到第5了,第6还没生起,第5刹那的这个心念要消失,消失之后他会有一个力量,把第6刹那这个心念拉起来,它是无间中间没有间隔的,它以前面作为因缘,可以把后面这个刹那的心拉起来,因为中间没有间隔叫做等无间缘,就是前念拉后念的意思,这个叫做等无间缘,这个又叫做意,也称做意根,在《俱舍论》,共通三乘的经典还有论书里面,都叫做意根。总之就是前刹那的念头,消失的当下会做一个力量,把后面的念头拉起来。
恒审思量我等一下会想会讲,那是第七识,前面眼识能够做后面眼识的等无间缘,我们看到东西有眼识生起来,前刹那的眼识可以把后面刹那的眼识拉起来,问题是我们如果眼睛闭起来,再张开,中间不是隔开了吗,谁当眼识的等无间缘,前五识只能做同类性质的等无间缘,第六意识能够做前五识的等无间缘,所以我们眼睛盖起来之后再睁开,它的等无间缘是哪里来的,是第六识我们内心里面,把它拉起来的,不是说我现在眼睛没看到东西,我又睁开了是耳识帮我的,不是,耳识不能当眼识的等无间缘,所以眼耳鼻舌身意,各自只能做自己的等无间缘,但是第六意识可以当前五识的等无间缘,这个是等无间缘,所以这里讲意,他有两个,不是只有一个意思,第一,与作等无间缘所依止性,无间灭意能与意识作生依止,无间灭意就是前刹那的念够当意识,这里意识可以包括前五识,可以当意识生起的等无间缘,这个就叫做等无间缘,这是他的第一个意思。
但是还不够,在唯识学意还有第二个意思,在《俱舍论》里面他只有一个,就是等无间缘,意根,但是在唯识学里面说除了等无间缘,还有第二个叫做染污意,染污意与四烦恼恒共相应,萨迦耶见,我慢,我爱,无明,这就是杂染,所以在唯识学里面他讲意有两个,一个是等无间意,一个叫做染污意,而且他比较重视染污意,三乘佛法的论书,《俱舍论》他根本没有染污意这样的概念,所以他只有灭尽意,等无间缘,只有灭尽意,刹那灭,只有这一个可以把后面拉起来而已,后面还会有文字做解说。
复由彼第一依生,什么叫第一,上面这个叫第一,依生就是后面刹那的心念,依于前面的刹那的心念可以生起来,第二个杂染,我慢,爱...,共相应,所以叫它杂染,意识又了别境故,等无间,了别境是意识的,不是意,这个等无间,思量是执著的意思,意成二种一个是等无间,一个是思量。
我再讲一次,他说意有二种,一种是无间灭意,无间灭意,就是我们心的刹那刹那这个前念,消失的当下,消失了,消失了之后它会有一个力量,把后面这个念拉起来,消失的这个识就叫做意,叫做无间灭意,这个识因为已经消失了,又叫做无间灭识,所以它的意,一个就是指这个,就是指第一个,能作等无间缘所依止,因为它这个可以作为后面这个念的缘,所以叫做等无间缘,就是这个第一个意思,所以无间灭识就是刹那灭去的这个,因为它灭去了消失了所以叫做无间灭识,所以无间灭识能与意识作生依止,后面这个是意识或是其他识都可以,第6要生起要靠第5把它拉起来,所以叫做生起的依止。但是这个是共通《俱舍论》的,《俱舍论》里面有,
唯识还有第二个意思,他说第二染污意,他的意其实不只是那么简单而已,他还有第二个意叫做染污意,染污意能与四烦恼恒共相应,所以它就是烦恼,我们的我执烦恼就叫做染污,把烦恼别立出来就叫做染污意,识能够第一个依这个无间灭意生起,我们的前六识又会被这样的染污意所杂染,所以我们的前六识都是杂染的。什么叫做前六识都是杂染的?他有两个意思一个是等无间,一个是染污意,意有这两种意思,染污意他就是烦恼,烦恼会把我们的前六识给染污,所谓的染污不是说你一定会做坏事,染污一般来讲可以有善有恶的,染污就是说你做善事的时候还是有我执,这个就叫做染污。
总之一句很简单的话,你不明白染污意是什么意思,我现在讲一个东西给你听,前五识都是依第六意识,在佛教的理论发展当中,论师、经典或是佛陀的说明当中,如果只是这个意识,那我们生死轮回过去造的业,还有那些经验记忆到底放在哪里呢,记忆经验造业的业力放在哪里,所以很简单的就是说,在这样的探讨跟理论之下就会觉得,这个识应该是比较宽广的,所以会把第六识切成两半,一个是浮面的意识,一个是潜意识,浮面的意识著于思考认识作用,比较深的潜意识,储存经验记忆,还有业,如果是这样子的话问题解决一半,因为第六识可以有刹那刹那,但是这个东西是跟著我们,你这一辈子第六识不见了,不等于什么都没有了,下辈子因为有这样的潜意识在,现在问题解决了吗,还有一个问题没解决,烦恼呢,我们不是有烦恼吗,所以他们会讲说因为这里面,很明显地,我们第六识是可以做善事是可以想好的,我们第六识不是每次都是想坏的事情,可以想帮助人,可以想原谅人,我们有烦恼,烦恼不可能跟第六识一直一起的,第六识一直都在想坏事,所以烦恼也是在潜意识里面的,所以又把这个潜意识划分成两种,一种就是专门主导记忆经验而已,另外一种就是我们的烦恼我执,因此这个就给它叫做第八,这个叫做第七,这个就是前六,当然是以第六为主,这里第七因为它是烦恼所以它叫做染污,这里的染污,后来唯识给它一个,叫做心意识,或叫做八,七,六(前六)。
在共通三乘或是早期的经典里面,讲眼耳鼻舌身意,像《俱舍论》,《阿含经》,或是其他阿毘达磨那一些,甚至中观都没有讲到第七、第八,只有讲六识而已,现在会有一个问题,既然只是讲六识而已,有一个问题说,我们的记忆,学习,经验,还有无始以来的那些业,那些东西到底储存在哪里,不可能只有六识而已,但是经典上确实有讲六识,这样的推论的话,一般应该划分成两个,一个叫做浮面的第六识,,一个叫做深层的,就是潜在的,叫做潜意识,第六识当然会跟著我们的经验,死掉了,这个第六意识会不见了没关系,但是这个深层的这个,它主导的记忆、经验、业力,就可以轮回投胎不会消失,不会死了就没有了,这样不就解决了业力到底要存在哪里,我们的经验记忆到底要放在哪里,就解决了这个问题,所以在《解深密经》讲说心跟意识,现在还有另外一个问题,我执,我执到底是在这两个哪里,应该是下面的,如果我执染污跟上面这个一直作用,那我们任何时候想的东西都是坏的,所以应该是在这个潜在位,既然在这个潜在位,他意思是说,应该再划分成两个,一个是专职负责烦恼的,一个专职储存记忆跟仓库的,这样就清楚了,后来他就把这个东西叫做心,这个东西叫做意,这个东西叫做识,八,七,六。这里讲的染污意,就是这里专职烦恼的这一块,所以他说意有两种,心意识,他说那个意有两种,一个叫做共通三乘的,《俱舍论》、《阿含经》有讲的叫做灭尽意,或叫做无间灭意,是给后面的心做依止拉起来的,这是意的第一个意思跟意义,但是不只是这样子,就唯识学来讲,这个也是意,而且唯识学更重视这一个,所以他的意是染污的。应该说是不一样的东西,但是两个都叫做意,因为两个的作用不一样,但是两个都可以叫做意,一个是共通三乘,《俱舍论》《阿含经》的解释方法,一个是唯识学的独特解释法,独特意义,两个是不一样的东西,但是两个都叫做意。
问:等无间意和眼耳鼻舌身意的意是一样的吗?
师父:眼耳鼻舌身意的意根,意根他可以是等无间意,这是第一个意思,但是第二个解释就叫做染污意,两个解释,可以是重叠,但是两个义不大一样,但是这个并没有特别是指染污意思,是生依止的意思,这个特别是指染污的意思,你的重点可能是说,他们两个是不是同一个东西,意是第七识,前六识是眼耳鼻舌身意识,那个不能叫做意,那个叫做意识,意识是指第六识,第七只能叫做意,不能叫做意识,所以在唯识里面第七识不能叫做意识,一般第七识,唯识叫做染污意,或叫做末那,或直接就叫作意,就这样而已,他没有把它叫做意识,因为如果你讲意识的话那就是第六意识。
你问说为什么第六意识又叫做意识,因为它依于意根而生起,所以特别指意识,依意而生起的话,有两个,第一个等无间生依止,第二个被意所染污,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根,这个意根,不是意识,它就是意根,依意根而生起的就叫做意识,所以意识就是指第六意识,意根是指意根,跟第六意识是不一样的东西,这个意根在唯识学里面他有两个说法,一个就叫做无间灭意,一个就叫做染污意,第一个是共通《俱舍论》那一类的论书,第二个是唯识学所特别讲的,因为第六意识是依意根所生起的,每一个识都有它的根,眼耳鼻舌身意识依眼耳鼻舌身意根,意识依意根所生起,意根两种解释一个指无间灭意,一个就指染污意,依无间灭意作为生起的因缘,依染污意而作为染污的因缘,所以前六识都是染污的,因为依于染末那,意根是染污的,意根有两个一个是生起为依止,由彼第一依生,第二杂染,第一个意思是指生起的因缘,第二个是指把它染污了。
无间灭识又可以称作无间灭意,染末那不能称做无间灭意,染末那如果称作无间灭意的话,染末那会灭那还得了,那就解脱了,刚刚师父说两个意义不一样,无间灭意是无间灭意,染末那是染末那,只是唯识认为这两个都叫做意,而且唯识更重在染末那,染末那不等于就是无间灭,两个是不同的东西,可以说是第七识的两种功能,但是不可以说是同样的东西,或是说第七意识的两个不同解释,都是叫做第七识,都是叫做意,末那就是染污的意思,其实mana(末那)也不是染污的意思,mana其实就是心的作用,所以我们有时候会叫做染末那,mana其实是心的作用的意思,唯识学特别把这个mana当成染污的意思,意根可以两个解释两个作用都可以,一个是无间灭,一个是染末那,但是两个不是同一个东西,可以说作用不一样,你要是说两个同一个东西,那染末那就会灭了,这样就有问题,跟阿陀那阿赖耶还是有不一样的意义,因为阿陀那跟阿赖耶两个是同样的东西,但是染末那跟无间灭意不能说是同一个东西,只能说意的两种不同解释或作用这样而已。
意(染污意)
1. 無間滅意:如俱舍論所說
2.染污意:從無始時來一直與四煩 惱恒共相應,因為恒時被這煩惱所染污,所以就叫做染污意。
你要知道意本来没有染污的意思,但是在唯识学里面意就是指染污意,以后师父上般若经或中观在讲意,你不要问意不是染污的吗,只有唯识学把意当作染污意而已,要记得这一点,所以意他有两个解释,或包括两个作用也可以,一个是指无间灭意,就如《俱舍论》所说的,另外一个是指染污意,从无始以来一直与四烦恼恒共相应,因为恒时被烦恼所染污,所以叫做染污意。因为这个染污意,它与见、爱、慢、无明恒时相应,所以它是染污的,还记得这个吗,我们烦恼有很多,《阿含经》里面把它归纳为四类叫做,见,爱,慢,无明,见,爱,慢,无明怎么分,无明是烦恼的总称,记得十二缘起吗,无明缘行,你会问无明是属于身见,还是爱,还是慢,无明是总称,不管哪一个,无明的细节分析上可以分成,知见上的错误叫做身见,又叫做萨迦耶见,萨迦耶就是身,所以叫做身见,身见就是根本的我执见,入初果的时候断,后面爱是情感上的染著,慢是意志上的染著,所以可以叫做知情意。可以这样子分,这个是知见上的错误,这是情感意志上的错谬,你也可以说入初果断身见,这两个思惑还在,所以断三结里面的一个叫做身见,就是我执见,无明可以是总称,有时候我们又把身见叫做无明,所以当他狭隘的定义的时候就是指身见,但是他如果广泛的定义特指所有的烦恼,就是这里,无明其实有狭义的跟广义的,广义的就是这里指的所有烦恼都叫做无明,狭义的时候他有时候会特别指身见。
上一页的一二三四无明就是广义的无明,他是这样讲,但是他解释的时候并不是做并列的解释,上一页这里讲萨迦耶见就是身见,然后我爱,我慢,无明,这个应该怎么认知,就解释,释论,还有经论上来讲的话,就是后面这个,他的安排是这个样子,第四个包括前三个,因为这个见爱慢无明从《阿含经》引来的,你们如果上过师父讲印顺导师的佛法概论,他里面就有做烦恼的分类,《俱舍论》,会把这个分的更细,见惑八十八品,思惑八十一品,还有...分了一大堆,有空回去看看师父的俱舍精要,我现在也不记得那么多。
識(第六意識)
1. 「識」:以了別境界為其自体
2. 引生:由無間滅意所引生
3. 思量:由染污意所染污故成為雜染
他讲心意识他先把意解释清楚了,接下来,识就叫做第六意识,所以他讲心意识其实包括八识了,师父为什么一直讲第六意识不讲前五识,因为就《摄大乘论》的系统来讲,他是一意识师,记得什么叫一意识师吗,其实前五识都是意识的一种转化而已,依眼根意识就变成眼识了,依耳根意识就变成耳识了,他是一意识师,同一只猴子关在一个笼子,笼子有五个洞,猴子每次在洞里面看,你以为有五只猴子其实就是只有一只猴子,就是一个意识,所以只要解释一个意识就前面六识都有了。
识以了别境界为其自体,识是认识作用,第六识的识是认识作用,引生,由无间灭意所引生,就是这一个,思量,这里的思量是唯识学很特殊的用法,他说第七识有思量的意思,但是这里的思量不是思考,这里的思量其实是染污的执著,由染污意所染污故成为杂染,这个是思量的意思。八识规矩颂是不是讲恒审思量,恒审思量是谁的作用,第七识的作用,你不要把这个思量想成我回家思考思考,这里的思量不是那个意思,这里的思量其实是指我执的染著,是与前面四烦恼相应叫做思量,这里的思量是指执著的意思。识以了别境界为其自体,这句怎么解释,第六识他的功能,这里的识是指第六识,不是指第七第八,是第六识或者是前六识的功能是什么,这个识本来就是以了别境界,认知,为其自体就是他的本性跟特性,自体就想成说这个东西的功能,作用,特性,就是了别境界。这个东西是刚才的经文上抄下来的。
复由彼第一依生,第二杂染,然后识是了别境义,这里的了别境义就是第六识的作用,还有等无间义故,思量义故,等无间叫做第七识能为第六识作等无间缘,思量,第七识的染著,等无间跟思量,意就成了两种。
问:凡是以我为出发点去看所有的事物,可以这样解释?
师父:可以,因为以我执为主,四烦恼相应,去看待所有的,这个叫做思量,我执的立场。
这个第六意识和前面《解深密经》,和《俱舍论》提的第六意识,是一样的第六意识,第六意识基本上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有区别的是第七跟第八。我们刚刚讲的意根,《俱舍论》里面讲的意根只讲到无间灭意,只讲了一个作用,在唯识学里面讲的意根,他讲了两个作用,但是第六识和前五识没有太大区别,都是认识的作用,依于根而认识的作用。
染污意存在的証成
復次,云何得知有染污意?
1) 謂此若無,不共無明則不得有,成過失故。
2)又五 [P50] 同法亦不得有,成過失故。所以者何?以五識身必有眼等俱有依故。
3)又訓釋詞亦 不得有,成過失故。
4)又無想定與滅盡定差別無有,成過失故。謂無想定染意所顯 ,非滅盡定;若不爾者,此二種定應無差別。
5)又無想天一期生中,應無染污成過 失故,於中若無我執我慢。
6)又一切時我執現行現可得故,謂善、不善、無記心中 ;若不爾者,唯不善心彼相應故,有我我所煩惱現行,非善無記。是故若立俱有 現行,非相應現行,無此過失
染污意还没完,你会觉得怎么没完没了,为什么他特别讲染污意的证成,复次,云何得知有染污意,为什么,猜猜看,思考一下,为什么他会特别提到说,有染污意,我证明给你看,当然他会烦恼,烦恼大家承认,为什么这里无著菩萨特别说,有染污意,有染污意你不要说没有,我证明给你看,在什么状况下我会这样子讲,它是加进去的,也不能说加进去,他可以说是前面没讲到,以前没有讲过,或是有些人不承认,这些不承认不是外道,外道根本不用跟你谈这些,你去跟外道谈这些干什么,类似阿毘达磨或《俱舍论》的这些论师,因为他们没有把第七识写成那样子,他们也告诉你说经典上没这样子讲,他说有,他不是说经典上这样子讲,这个就是论书很有趣的地方,他有时候会引经,但是不够,为什么说引经不够?我举一个例子给你听,以前我刚来加拿大的时候我去上ESL,每次经过一个十字路口,老是有一个传教士,我讲传教士当然是指基督教传教士,老是要跟我传教,他老是要找出家人传教,不知道为什么,每次他要传教,他要拿证明,但是他依什么为证明,他就拿一部圣经,他每次要跟我传教,要证明他就拿圣经上面就这样讲,圣经讲的东西对我有意义吗,我也跟你讲《金刚经》这样子讲,你不相信,我也不相信,那没有意义,那怎么办,所以佛教徒跟外道在辩论的时候,不会说我们的《金刚经》上面这样子讲,外道根本不理你,婆罗门在跟你辩论的时候也不能讲说,四吠陀的梨俱吠陀这样子讲,我会跟你说,说不定那个讲的是错的,这里很多时候他是用论理来谈,因为有些阿毘达磨的论师,比如说一切有部,他可能不是很认同大乘经,你用大乘经跟他讲没有意义,那怎么办,我们来讨论,论理,所以佛教在古代论理很重要,或是叫因明的推论,或是在理上我们怎么推,来怎么谈,记得师父讲过因明吗,逻辑推论,提一个我们都认知的东西,你也认同,我也认同,我们认同这个,有了这个,就要证明有了这个东西就必定有这个东西,你承认这个就必须要承认这个,就这样来推论,比如说烟山有火,那个山冒烟了,我说这个山著火了,你说你没有看到,你怎么知道,我说因为有烟,我要找一个我们共通的认知,证明有烟就一定有火,比如说你家的炉灶,你家的炉灶你在里面起火,关起来看不到,但是上面冒烟,所以你必须承认有烟就必定有火,如果你承认有烟必定有火,如果你不承认你就藐蔑现实,藐蔑事实的东西,所以他就要这样来推论,既然他是跟佛教里面的人推论的话,他可以用佛教的根本理论来推论,他不需要用大乘的理论,他可以用共通认知的来推论,也就是说这些阿毘达磨论师,他们认知到的,他们承认了,我用你承认的来进一步推论到,这个染污意是存在的。
从这个地方你可以认知到一件事情,其实佛教在发展的过程当中,曾经有大小乘的一些辩论,或是一些理论上的辩证都好,古代在印度跟我们现在认知的不一样,跟中国认知的不一样,中国会讲说不要辩论,修行修各的不要去论那一些,不要在那边争,争的面红耳赤,没有意义,谁跟你说没有意义,印度就是要靠辩论的,不然你怎么知道你认知的是对,我学了半天,我以为对,你都不跟人家谈,你怎么知道你是对的,所以辩论在古代不管是佛教或是印度外道,都是一个人寻求真理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跟关键,不然你说不要辩,为什么玄奘大师还从中国跑到印度去跟人家辩,玄奘大师在印度待留了十七年,戒日王还为他开了无遮大辩,无遮大辩就是每个人都可以上来挑战,他就是上台,像郭子仪还是谁,拳打南山猛虎,脚踢北海蛟龙,谁都可以上来挑战,上来的时候先报你的名号,古代中国你要挑战,上来要先报你的名号,玄奘大师的无遮大辩,他不是说你上来我们两个乱讲一通,玄奘大师立一个主旨,谁来挑战都可以来挑战,外道佛教都可以来挑战,上来我们就辩,摆了三天没有人上来,跟我们现在的认知不一样,现在要辩论的话人家就会讲说,辩论那个都是生死事,好好修行不要在那边辩论,其实在印度佛教来讲这是错误的观念,西藏更辩论了,西藏的显教辩论的可厉害了,还拟出一套辩论的方法,不会两个在那边争的你死我活,照规矩来,你坐好,我讲的人站起来,我要拍手,好了换你站起来我坐下,讲的人站起来听的人坐下,才不会两个人站起来比胸膛大,看谁比较硬然后在那边争,要不然就出拳头,不是这样子,所以在印度他是有这样因明的一套逻辑,大家是可以辩论的,这是很重要的一个观念。
我们现在来讲他怎么证明,他不是光引经而已,他有引经,但是也有用他的理论,复次,云何得知有染污意,为什么你怎么知道有染污意,一定有人问说第一个我承认,这个(无间灭意)我承认,譬如说阿毘达磨论师,这个(染污意)我不承认,哪里来的,我证明给你看,谓此若无不共无明,则不得有成过失故,等一下我会讲,2),又五同法亦不得有,成过失故,所以者何,以五识身必有眼等俱有依故,等一下我再说明,我先念经文给你们听。。。。所以佛教为什么要研究,光看这样你会懂才怪,所以为什么会有世亲菩萨要做解释,还有古德大师,还有印顺导师依相同系列的,做各种不同的(比对),比如无性有解释,世亲菩萨有解释,两个比对看,还有回到《瑜伽师地论》,还有《解深密经》,里面看看他怎么讲,然后才研究出这个应该怎么解释。
1) 無不共無明過失
• 不共無明:不與前六識一起的根本煩惱(無明)
• 前五識有間斷:不共無明恒常不斷
• 第六識有善心所相應:若不共無明常相應,則第六識無法生起善心所
• 結論:不共無明必獨立於六識之外,故必有染污意
如果光看这样很难吧,说穿了一点也不难,其实意思很简单,第一个,无不共无明过失,什么叫做不共无明,不与前六识一起的根本烦恼叫做不共无明,不与前六识一起的根本烦恼叫做不共无明,当我们烦恼起来的时候,现行到前六识,引发到身口意,你很讨厌这个人,这个叫做共无明,你就是烦恼相应,这个是不是可以有无明相应,这个如果现行跑来这里的话叫做共无明,这个如果在深层没有相应的话叫做不共无明,跟前六识一起作用的话叫做共无明,然后没有现行,不跟它作用的时候,这个时候叫做不共无明,不共无明有作用,但是它没有现行,它在潜藏位,它潜藏着,比如说,不共无明就是指无明在潜藏位,为什么叫做不共,它不与前六识共,不与前六识一起或俱起的根本烦恼,比如我们有烦恼,但是这个烦恼不一定马上跟前六识作用,它现行的时候才会跟前六识作用,比如说你现在很恨一个人,多讨厌他,这个恨,嗔,起来了,这个叫共无明,但是你不一定随时都很讨厌这个人,你没有随时都很嗔,没有,你今天可能很快乐,昨天恨他,今天他夸奖你,这个人其实不错,这个时候你没有恨他,但是你不能说你没有烦恼,这时候烦恼在潜藏位,所以他说如果没有染污意的话,那这个烦恼的潜藏位潜藏在哪里,所以一定要有染污意作为烦恼的根源,染污意如果现行就可以把前六识给染污了,它一直都有染污它,只是它不一定现行,现行让它现在马上相应,如果现行马上相应它就是不善心所了,如果潜藏位的话,第六识可以是善的,我现在想帮助人,那是好的,但是你现在想帮助人不等于你没有烦恼了,这时候的烦恼是在潜藏位。他这里的意思是说如果你没有染污意的话,问题是你跟前六识开始不相应的时候,那个烦恼在哪里,所以你必须要承认有一个染污意,因为我们烦恼不是24个小时,都一定跟前六识相应的,你必须有一个潜藏位的烦恼,这个潜藏位的烦恼是什么,如果没有这个染末那的话就不存在了,这就是他的意思。
前五识有间断,但不共无明恒常不断,前五识有间断的,我们根本烦恼是没有间断的,一直以来都是刹那相应的,所以这个不共无明不一直随著前五识的,因为前五识会断,但是这个根本烦恼不会断,一直到什么时候才会断,见道位,初果断了根本烦恼,这个不断当然不是寄藏在前五识,第六识有时候会有善心所相应,如果不共无明恒常相应的话,那第六识就无法生起善心所,前五识会间断,烦恼是不会间断的,所以这个根本烦恼不能寄藏在前五识,你说寄藏在第六识好吗,不行,第六识有时候会有善心所,心所里面有好有坏,所谓的心所就是心理作用,我们的心理作用有时候会有好,会有坏,有时候会想布施,有时候会想帮人,有时候会想赞叹,如果你烦恼长期都一直跟这个相应的话,那我们怎么起善心所,恒常都是无明,嗔,爱...,就不会起善心所了,这样也讲不通,所以结论,不共无明必独立在六识之外,所以必定有一个染污意。
问:这里是不是有一个前提就是所有人都承认,根本烦恼一定存在?
师父:根本烦恼一定存在,因为他这个不是跟外道在辩论,他这个是跟阿毘达磨的论师在辩论,他不会跟佛陀辩论,问佛陀就好了,因为很多阿毘达磨的论师,是不承认有染污意的存在,但是问题是他承不承认有根本烦恼?当然承认,不承认有根本烦恼就不是佛教了,前提有根本烦恼。
讲得很好,我现在再把他厘清一下,前提有一个根本烦恼,这个根本烦恼恒常不断,所以我们才没有解脱,这个根本烦恼放在哪里,如果你只有六识,放在前五识不行,前五识会刹那断,放在第六识不行,第六识会起善心所,如果这样的话我们永远不可能会做好事,修行也没用,因为第六识永远都是这样,不行,所以必须独立在第六识之外有一个染污意。
我不能说声闻缘觉,因为这样说怪怪的,我比较喜欢说阿毘达磨论师,他们从来没有质疑根本烦恼到底在哪里,当然他们有他们的解说方法,他们一样用六种识来解说,说一切有部有他的解说方法,经量部有他的解说方法,无著菩萨说的他们服吗,服不服我不知道,有一个很有名的阿毘达磨论师他就服了,就是世亲菩萨,世亲菩萨就服了,但是他服了并不表示说,阿毘达磨那些论都没有用,我说过那个是基础,他说那个很有用,只是我们建立在这个上面,我们进一步再谈一些更微细的理论,很多人把《俱舍论》说那是小乘的没用,如果《俱舍论》是小乘没用,世亲菩萨后来转乘大乘,他为什么不把《俱舍论》毁掉,如果他觉得那没用,会破坏人家的菩提心...,他那干脆把它毁掉,没有,千百年还继续留下来,如果玄奘大师觉得《俱舍论》没用,为什么他要把《俱舍论》花那么多功夫翻进来,为什么以前中国还有俱舍宗,所以很多人误解把阿毘达磨当成就是小乘,我说过那是修行的根本理论,三乘所共的理论,所以为什么师父在讲唯识之前,先把《俱舍论》讲透,你们现在先把《俱舍论》讲透,我就不用再花很多心去讲(无间灭意),如果我没有讲过无间灭意在《俱舍论》,我花很多时间可能你们还不知道那是什么。
editor、​limited
3,628

个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