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t:文字整理-YQ5:修订间差异

删除2,423字节 、​ 2024年5月7日 (星期二)
无编辑摘要
无编辑摘要
无编辑摘要
第70行: 第70行:
            *「第一义空经」
    
            *「第一义空经」
    


                      蕴、处、界分析 
                      ——— 蕴、处、界分析 


                     – 空=无自性 
                    ——— 空=无自性 


             *「大空经」

             *「大空经」



                     – 十二缘起流转分析 
                    ——— 十二缘起流转分析 


                    – 空=无我 
                   ——— 空=无我 


              * 我(命)执(我见)
                        
              * 我(命)执(我见)
                        


            – 常见:身异命异 
            ——— 常见:身异命异 


                    – 断见:身一命一 
                   ——— 断见:身一命一 




第223行: 第223行:
 所以我们这里说,【'''佛说我们认识的一切称为世间,而认识则从根对境的产生识开始,有了识就会引生如触受想思等一系列的心理作用,从这些身心不断变化作用当中,可以成立一个无常变化的假我,但并没有一个不变的真我,在生命的流变当中,认识其真实的样貌,否认真我破常见,建立假我的,否认常我破常见,建立假我破断见,这即是离断常的中道正义,本經可視為破真(常) 我而立假我的代表經典。】'''
 所以我们这里说,【'''佛说我们认识的一切称为世间,而认识则从根对境的产生识开始,有了识就会引生如触受想思等一系列的心理作用,从这些身心不断变化作用当中,可以成立一个无常变化的假我,但并没有一个不变的真我,在生命的流变当中,认识其真实的样貌,否认真我破常见,建立假我的,否认常我破常见,建立假我破断见,这即是离断常的中道正义,本經可視為破真(常) 我而立假我的代表經典。】'''


 我们来继续看缘起法的内容,还有依缘起而缘生的种种现象,十不缘起我们大概谈了,现在我们再来谈缘生法,那缘生法其实就是十二有支。但是这里师父谈缘生法的十二有支,会做一个更详细的分析,你们尽量听,听懂多少算多少,然后理解多少算多少,你现在如果不理解没关系,多听几次,慢慢慢慢就会理解。而且这十二有支的分析,师父是依 印顺导师,唯识学探源里面去讨论分析的,
 我们来继续看缘起法的内容,还有依缘起而缘生的种种现象,十不缘起我们大概谈了,现在我们再来谈缘生法,那缘生法其实就是十二有支。但是这里师父谈缘生法的十二有支,会做一个更详细的分析,你们尽量听,听懂多少算多少,然后理解多少算多少,你现在如果不理解没关系,多听几次,慢慢慢慢就会理解。而且这十二有支的分析,师父是依 印顺导师,唯识学探源里面去讨论分析的, 因为师父觉得机缘也差不多成熟了,讲阿含经,不能再讲一些比较只是白话的解释解释这样,所以我们做一个比较深入的分析。
 
缘起法大概讲了一下,以后我们会继续讲,那现在是讲依缘起而有的缘生,你们记得缘起法的定义吗?阿含经里面缘起法的定义是什么?「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这个是流转;还灭———「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缘起法的流转跟还灭都是针对什么而讲的?针对缘生法,这缘生法其实在谈什么?生命的流转和还灭现象。
 
所以要记得,阿含经里面讲缘起法,是针对我们的身心生命而谈的,所以它的流转就变成苦集 二谛,它的还灭就变成灭道 二谛。所以这个叫做缘起四圣谛,这个观念一定要很清楚,从此不会忘记。我没有叫你背细节,我是告诉你说,阿含经以及所谓的三乘共法,所谈的根本教法叫做缘起四圣谛,缘起的流转叫做「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还灭的话就是「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在谈身心生命就是在谈流转还灭 二谛,这个就叫做四圣谛,所以缘起用在身心生命现象,就是在谈四圣谛,所以这个叫做缘起四谛。
 
既然谈缘起,此故彼是法则,然后它的流转跟还灭,也就是十二有支的流转还灭,所以谈缘起,一定要谈身心,谈身心离不开谈十二缘起支。但事实上这虽然叫十二缘起支,实际上它是缘生法相,缘起是指缘起法则,生命现象是指缘生法相,是指这个身心生命的流转跟还灭,一定要抓住这样的一个特色跟重点,你才能了解阿含经在讲什么。我们虽然前面讲过,但是师父这里的重点放在缘生法。
 
 
 
'''六、緣生法'''
 
'''(一) 緣生法 (Pratityasamutpanna dharma)'''
 
'''——  緣起 (pratityasamutpāda)'''
 
'''——  Pratityasamutpanna (ppp)依眾因而生起的...'''
 
'''——  Dharma 法——事物'''
 
'''——  指依因果法則所現起的現象,特指生命的延 續現象'''
 
'''——  即惑、業、苦的流轉現象,四諦和十二緣起'''
 
'''——  十二緣生法: 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 受、愛、取、有、生、老死'''
 
 
缘生法叫做Pratiyasamutpanna Dharma,'''Pratityasamutpanna'''叫做缘生,这个'''dharma'''叫做法,这个叫做缘生法。这里的法不是佛法的法,这里法是指现象事物。要了解缘生法,缘起法它叫Pratiyasamutpanna,Pratiya种种或是原因都可以,Sam是接头词,聚合的意思,聚合的意思。(1:03~1:05 师父讲发音,略)
 
所以它是种种种种,或直接换成因缘,整合整合,pāda就是生起,整合就是生起。它的意思就是说,种种种种因缘条件结合起来而产生的,这样的一个法则,就叫做缘起法。所以缘起法本身就已经告诉它的内容,这个字义就告诉你了一个内容,所有的东西都是种种种种聚合而产生的,它的字义就已经告诉你这样一个内容。其实我们的语言文字都是这个样子,有一些好的语言文字,它本身就已经告诉你这些内容在里面。其实中文字虽然是象行的,但有时候它会告诉你在,大 怎么写,它就是一个人把手脚打开,躺着,那怎么把手脚打开,那就是很大,不然你大要怎么比?我问你,小怎么比,缩小、缩小,大怎么比?很大,手不够脚要打开,那就表示很大,就告诉你这个意思的。虽然它是拼音文字,但是它拼起来,它已经告诉你说,这些字结合起来,它去表达它的一个内容在里面的。所以这个叫做种种条件因缘结合,而生起的就叫做缘起。
 
这是缘起法,是指法则,那么缘生 ,Pratityasamutpanna,PPP,在英文里面有没有过去被动,PP,过去的Past,Pastive,过去被动,梵文还有一个,不但是过去被动,而且是完成的。所以它是说种种因缘而结合,已经完成的,而且这个PPP当行容词用。英文有没有过去分词当行容词的?有 ,这个当行容词用的时候,描述后面的Dharma,意思就是说,经由种种因缘条件而使之生起,而且已经生起的这些东西,就是缘生法。那个法是指东西,是种种因缘条件和合之后已经完成,已经被生起的这些东西,因为它不是自己生起来的,它是因缘合而起来的,所以它是被动的,而且已经完成了,所以它就是PPP行容词。
 
那这些是什么东西 ?师父说缘生法是应用在十 二有支,这些东西是指我们身心生命现象,更具体讲一点就是十 二有支。这些Dharma指的具体就是生命现象,就是十 二有支,所以这个叫做缘生法。
 
所以说【'''指因果法则所现起的现象,特指生命的延续现象,即惑业苦的流转现象,就是指四圣谛和十 二缘起】'''
 
十 二缘起支又叫十 二缘生法,十 二缘生法 ,就是指「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这个就是十 二缘起支,也是惑业苦 ,身心生命的流转现象。
 
 
问:缘生法就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那么就是说它肯定是一个因带着一个果,一个果带着下一个因,什么是第一个,就是它总得有一个无中生有的过程吧?
 
师父:基本上佛教不讲第一因,如果我们要讲,可以讲根本因,但是不讲第一因,因为讲第一因,就会落入了有一个尽头的那个窠臼。佛教讲根本因,生命生死的根本因就是无明,就是我见、我执,那是身心生命不断流转的根本因。根本的我执见,我们无始以来,身心生死的轮回,就是那个无明不断的运作引起的,那个无明就叫做我执见。那这个无明,就是这里讲的无明缘行,这整个就是这个无明。
 
问:我觉得这个无明 ,是属于我们意识界里面的事情,我们知或者不知,明或者不明。
 
师父:我们内心里面的,有察觉到没察觉到,它的根本烦恼都是这样子。(问:但是它那个缘 ,不依我们意识界而成立的?), 可以这样子讲,(问:那么它还是有第一因的),你要讲第一因,它也不是第一因,它可以说是根本因。(问:根本因回到意识界了,就跟外面的客观世界没关系?)等一下你听师父多说一点,你再来表达,因为你这样讲,我没有办法跟你讲,是或不是,因为我不很了解你认为说,跟外界没有关系是怎么样的没有关系法。因为我现在不很清楚你的想法的时候,我跟你回答是或不是,都有可能会产生错误。你慢慢听,然后师父慢慢了解你的思维,再来回答你的问题可能会好一点。这十二缘起法,就是无明缘行、識、名色、六入、觸、 受、愛、取、有、生、老死,就是这十二个。这十二个,一般来讲,作普遍共通分析,都是依分位缘起而做三世两重因果的分析以及解释,大部分都是这个样子。
 
我们来看一下,这缘起支的一般解说还有通遍性的,都把十二有支做最圆满的,而且都是做三世两重因果的这样的一个分位解释,师父在最早的时候,也是这样做解释的。
 
三世二重因果图1:13:30
 
 
 
也就是说,无明是生死的根本因,因为我们无始以来有无明,这个无明就叫做惑,惑就是烦恼;然后行就是业,刚才讲三种「行」,其中的十二缘起支的行就是业,就是造作。无明烦恼惑一直都在,但是我们在探讨身心生命,从三世怎么去分析?就是说过去生无明造作行,造业,就有惑业,这叫做过去因;行 ,造作了业力之后,烦恼再去润业,我们那一生死掉之后,就会有业力的规范,而成为一个投胎识,投胎识就会入母胎。入胎之后,这个识就会跟我们的那个胞胎结合,就是这个名色。所以叫做识缘名色,名色缘识,这两个 (识,名色),(识)一个是生命的入胎体,一个是色,是我们的肉胎,名是我们的比较粗面的精神体,所以会有识缘名色,名色缘识,相依相护,然后到了一定的程度 ,就会有六根长出来。六根慢慢生长出来,胎儿完成出胎之后,就会产生认识,这个就是所谓的触。
 
产生认识 ,就会有感受情绪的波动,这个就是现在的苦果,这是过去的因,这是现在的苦果,这个(无明、行)就是过去,这个(过去之因,现在之果)叫做一重,这个叫做两世。
 
再来,那么我们感受到有触,然后有受之后 ,这个触已经是无明相应的触在里面了,由于有无明相应触,所以我们感受波动的时候 ,会进一步去推动这个爱,爱就是染著执取,然后会爱跟取,都是属于烦恼。那么爱跟取 ,一个可以说是内心烦恼的发动,取是属于去实践的,我现在先这样子解释,我们等一下分析的时候,会有更深一点的分析,但是会有一点点不一样,你只要知道有这么一回事就好了。
 
那么这样的话,这个(爱)就是烦恼,取去行动就叫做造业,造业就会有业力的存在,业力的存在就叫做有。这个有 ,就是三界的生命潜在体,因为你有这个业力的存在,你的烦恼再去润发,这一辈子死后,下辈子就依于业力再去投胎,下辈子再去投胎就会有生,会有老死,所以 ,它有两重因果,但是它有三世。
 
这是过去,这是现在的苦果,这是现在的苦因,这是未来的苦果。所以三世,它有第一重、第二重,这个叫做三世两重因果,也就是在解释惑业苦不断的循环,其实你讲哪一世,它都有三世。这不是针对你哪一世,只是说我们生死不断,就是这样的一段不断的循环,在这不断的循环当中,我们只要去了解说,无明是根本因,所以我们如果修行要断的就是这个无明的惑。这个无明根本因它都已经存在了,但是我们修行的时候断的是无明,就是师父那图里面的我执,无明就是根本的我执见。但是你在修行的时候,要从哪里下手?它的根本点在这里,触受爱取这个地方。名色六入触,它可以从另外一个认识论来解释,六六法门,如果一个当成是认识的对象,一个当成是六识,这个识的认识,已经是有无明的触在里面的,这个等一下我会做更细的分析。
 
这个触已经有无明在认识里面了,所以就会产生受,情绪的波动,情绪一波动,无明一作用就会有爱。所以你们之前,如果听师父讲 《阿含经》(佛陀的教示P158)的六六法门,我不知道你们记不记得,有一个叫做,知此见灭炽然,就是在六六法门里面所讲的。
 
 
有一个叫做六根门头好修行,六根门头好修行,有翻到吗,你先翻目录,师父在最前面讲缘起法的时候,你可以翻到目录,它的目录好象是在最后面,就是哪一个故事,应该是在最后面那一页,六六世间,158页 是不是,然后有一个叫做六根门头好修行,有没有看到,就是一样的前后,前后有一个叫做六根门头好修行,158页,你有翻到吗,158页,下次要带书来,这个书要带来,你没带书就放过你,放你一马,那个靖月你有翻到吗,有翻到的,有没有看到那个灭炽然,那个部分,执此见灭炽然,有没有看到,有看到白话吗,那个麦克风给靖月,靖月你把那个白话的,白话的经文念一下,来看看说这个地方,这个经,杂阿含经里面,它的有没有说执此见,灭炽然这样子,【有 一 次 , 尊 者 富 羅 那 請 示 佛 陀 :,「 世 尊 曾 教 導 『 現 見 法』、,『滅熾然』、『不待時』、『正向』,『即此見』、『緣自 覺』。,世尊!你以前所說的這一些到底是什麼意思?」,佛陀回答,「 很 不 錯 啊 ! 富 羅 那 !,不懂的就是要能提问,当眼看见东西的时候,能觉知到所看见的东西,進 一 步能覺知到貪欲的生起。,能清楚明白,我现在有看见东西,眼见色,并观察到眼时见色时,起了贪欲,这就称为现见法,什麼又是滅熾然、不待時、正向,即此見、緣自 覺 呢?,当比丘们见到事物,清楚明白所见的事物,但对所见的事物不起贪欲,清楚明白自己所见的事物,也真实察觉,自己对所见事物不起贪欲,这就称作灭炽然,不待 時、正 向、即 此 見、緣 自 覺。,耳 聞 聲 等 其 他 的 根 對 境 時,也是同样的道理 ,有听到吗,或是清楚吗,佛陀讲什么,佛陀意思就是说,我们六根对六境,产生认识的时候,有两个阶段,第一个你要先确认到,你是不是产生认识了,认识的对象是对的吗,还是迷迷糊糊里面,把狗看成猫,把猫看成狗,先确认你认识的对象,确实是这个,第二个要去察觉到,你认识到这个对象的时候 ,是起苦起乐起 ,忧还是起什么,然后接下来要察觉,你有没有在中间起贪瞋痴,面对苦境的时候,你是不是起瞋,面对顺境的时候,乐意的时候,你是不是起贪,如果你起了瞋或贪,你就要想办法去把他怎么样,降伏灭除,这个叫做即此见,滅熾然,等一下我那边有书,你们没有书的,可以回去看看,(师父,这个好象是我们说,那个唯物学,的第七跟第八识,是不是),你说什么,唯识学,当然从唯识学可以解释,不过因为 《阿含经》没有,就是没有谈到唯识学那样,那唯识学当然,依这个谈的 ,就是更复杂,更详细一点,但是这个比较简单,单纯一点,佛教的很多理论,还是都依这个下去做,深广的怎么样,分析跟推演的,那么现在就是说,你看,佛陀说怎么样,在你六根对六境认识的时候,当下就要去观照,这个就是什么,明相应触,还是无明相应处,如果你有明相应处,你认识到了,之后你就知道说,我们都有烦恼在里面,那你是不是因为苦了,而起贪瞋痴,这个就是,然后 ,如果察觉到有,你要把它降伏掉,这个就是训练,就是这个地方,所要表达的,这个地方所要表达,这个是一般的十二有支,那你现在,师父刚刚讲的,跟刚刚讲的这个,有一点点不一样,哪里不一样,说这个是入胎吗,这个是怎么样,胞胎 ,怎么现在讲讲变认识了,是的 《阿含经》,本来就有不同的解说,这不同的解说,我们现在来看看,这十二支里面的不同解说,先看一下这个,缘生支数,到底是三支,五支,十支,还是十二执,哪一个对,到底是,风在动,还是树在动,还是你的心在动,到底是哪一个在动,通通都有动,然后上次有一个故事就是说,然后两个师父在争,这六祖慧能里面的故事,然后一个徒弟说,师父是风在动,所以树叶才会动,另外一个,然后师父说,你说的有道理,你对,他说师父不对,那如果风不动树叶不会动,然后师父怎么说,你对,然后另外一个徒弟说,师父他们两个都不对,因为他们两个扫地,不专心,然后在那边讨论,风动树动,然后两个在那边争执,所以严格讲起来,是他们两个心在动,师父说,你讲的也对,你对,他对,你们大家都对,那到底哪一个才是对,都对,三支对,五支也对,十支也对,十二支更对,那怎么回事 ,其实这是佛陀依照,怎么样不同的状况,不同的角度,对于生命潜留的,延续的一种,说明,简单的讲叫做,惑业苦的流转,讲得详细就是十二支,缘起有十二支,是世尊所开示的,这在佛教界早已成定论,当然缘起是十二支,缘起主要意义,在说明生命的联系,开示怎么样的,逐物流转,怎么样的依著自己,所造的业因,感受因的果报,这是缘起支的一个说明,至于我现在讲的,这个不是师父自己写的,这是 印顺导师,在唯识学探源里面的,因为师父不敢乱改动,我也自己不敢讲,因为师父的认识修行有限,所以我完全就是,引 导师的说法,至于缘起支数多少,有没有看到,可详可略可开可合,可详可略可开可合,可详可略可开可合,缘起五支,十支,十二支,十二支都编辑在阿含经中,都编辑在阿含经中,所以阿含经中有五支说,有十支说,有最圆满的十二支说,阿含经里面都有,那我们可以来看一看,十二支说,似乎 比较圆满,所以古代的弟子们,都依这十二支来解说,但在十二支说普遍流行以后,都对世尊详略开合说法的善巧,渐渐的被人忽略了,有没有看到,所以为什么师父说要读阿含经 ,就是说你从阿含经里面去分析,你才可以了解到,佛陀说法的善巧,以及佛陀说法的活泼性,适应性,所以很多东西你要了解,抓住佛陀为什么这样说,他当初说这个的时候,目的是要让我们了解什么,而不一定在法相上,一个一个执著的那么详细,不然的话,师父说嘛,后代的弟子们对于这些法(的)术(语),如果不一样的时候会产生争执,到底你对还是我对,那就会有什么风动,树动的这些问题出现,我们接下来就来分析,缘生支數里面的,五支,十支,还有十二支,那么最简单的其实就是三支,惑业苦,惑业苦就不用再解说了,我们先来解说五支,五支,我们先看杂阿含经,五支说的杂阿含经,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於結所繫法隨 生味著、顧念、,心縛,則愛生;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病、死、憂、 悲、惱、苦,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这一段,他直接从哪里开始讲,直接从爱开始讲,所以他讲爱,取,有,生,老死,那么这一句里面,若於結所繫法隨 生味著,顧念、心縛,什么叫結所繫法,结是什么,烦恼,结是烦恼,那什么是结所系法,这个法就是东西,烦恼所执著的东西,他的意思是说,如果于烦恼所生的东西,生起了执著,顧念、心縛,則愛生,那么爱就生,那什么叫做烦恼所,系念的东西,结所系法,这个法,烦恼所,贪瞋痴是烦恼,你说无明相应什么,无明相应触吧,无明相应触,好象也对,结所系法,其实,我们的烦恼会执著的,就是我们这个五蕴身心,执著一个我,这个叫做结所系法,所以这个五蕴是我,那五蕴所拥有的,所面对的一切,不管是家庭事业,财产,这些叫做我所,所以 ,依于五蕴,是我们所 ,系着的,这个叫做结所系法,那么如果从六根对六境来讲的话,我们的产生的六识,会对六境起执著,这六境也是,什么,结所系法,总之,这个身心就是我们,烦恼贪恋的对象,这个叫做结所系法,然后 ,如果这样的话,就会产生爱,就会有取,就会有,就会有三界的,三 生命体,就会有,然后就会有出生,就会有老死,这是五支,这是五支的说法,那么,接下来佛陀说,如人种树,初小軟弱,愛護令安,壅以糞 土,隨時溉灌,冷暖調適,以是因緣,然 後彼樹得增長大。,接下来,佛陀用一个比喻,来做比喻,这个下一页,如是比丘,结所系法,味著將養,則生恩 愛,爱缘取,取缘有 有缘生,生缘老病死,犹悲苦恼,如是如是,純大苦 聚集,他意思是说什么 ,我们对小树呵护,然后这树就慢慢长大,我们如果对于,结所系法的这种贪念,不放弃,然后一直去长养他,长养他长养他,那他就越来越重,就好象 ,小树就越来越大,越来越大一样,那么,若与结所系法,随顺无常观,结所系法,随顺无常观,住生灭观,无欲观,灭观,舍观,不生顾念,心不系着,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病死,犹悲苦恼,苦灭,如是如是,纯大苦俱灭,意思就是说,你不要随顺你的贪爱,去增长他,你要去断除他,或是至少去降伏他,就好象说一棵小树,你不要一直去照顾他,你照顾他,他越来越增长,犹如种树,犹如种树,粗小软弱,不爱护,不令安稳,不拥粪土,不随时灌溉,冷暖不适,不得增长,后面,我看后面还有吗,等一下,在下一页一样,这是刚刚那个经的句序,他说,如果你对这棵小树,他开始长起来,这个小树就是我们的爱人,他刚刚出长的时候,你不要去灌溉,不要去浇水,而且要进一步怎么样,若復斷根截枝,段段斬截,分分解析,風飄日 炙,以火焚燒,烧以成粪,或颺以疾風,或投 之流水,比丘! 於意云何?,非為彼樹斷截其根,乃至焚烧 令其磨灭,於未來世成不生法耶?」,答言:「如是,世尊!」,意思是说,这棵树刚开始长起来的时候,你不要去灌溉它,也不要去长养它,而且你要把它斩断,砍断,挖断,挖掉,然后把它烧掉,那这样这个树 ,未来不可能再长了 ,不可能再发芽根茎枝叶,意思就是说,我们烦恼的染爱跟贪爱,你不要去增长他,你不但不要去增长他,而且你要去对治,这些烦恼染爱,未来慢慢慢慢慢慢,它就不会再增长了,「如是,比丘!於結所繫法隨順無常觀,住生灭观,无欲观,灭观 舍观,不生顧念,心不 縛著,則愛滅,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病死,憂、悲、惱、 苦滅,如是如是,純大苦聚灭,这个经 ,告诉你,第一个,他在分析的时候 ,他直接从爱开始讲,从爱开始讲,第二个 ,他说,我们在断除烦恼,在对治烦恼的时候 ,就像这个树一样,你不要去,你不要去怎么样,增长它,呵护它,因为我们一般人,总去是增长,呵护我们的爱染,无知是不是,对,举个例子,你怎么样呵护你的爱染,来,麦克风,或许不是你自己,或是你认为,我们都是怎么样去增长我们的爱染,(喜欢的东西就千方百计的去达到),他说喜欢的东西,我们都千方百计的,想要去得到,喜爱的东西,我们都千方百计的去得到,你是这样说的吗,没错,我们喜欢的东西,我们不会去观什么观,无常观,这就是第三个观念,你说师父怎么修行,无常观 ,那当然观无常之后,还有连续的操作,所以我们喜欢的观念,你不观无常,你不观无常,你就一直执著,你一直执著,你就是在呵护你的爱恋,越看越喜欢,情人眼中出西施,越看越爱,情人眼中出西施,师父说过,师父的一个故事,跟西施没有关系的,跟玩具有关系,师父小时候经过一家玩具店,他那个玩具店,真的 师父有时候,想说这人真可恶,他老是把玩具店,开在我们学校,不是对面 ,师父要回家的转角入口处,学校的对面,开的是一家面包店,那个面包,每次到了我们四点放学的时候,他故意在那边烤面包,所以那个面包,这样一烤出来,闻到,这个叫爱恋系着,肚子其实不是很饿,有一点小饿,但是闻到那个味道,自然而然就会过马路,其实我不需要过马路,我执接右转就可以了,但是就故意过马路,走到面包店前面,多闻几下,看看面包,都行,然后看完之后没钱买,边走边想,叫做爱恋系着,走 走 ,今天要有钱,我就买,没钱,想办法买,怎么买,去找弟弟妹妹,看有没有钱,不过应该是没钱比较多,去跟朋友借看有没有钱,还是找最好的兄弟,今天看有没有钱,但是很信愿的,师父班上有一个同学,跟师父非常好,他家里不比师父家有钱,但是他的零用钱特别多,所以他有钱,他就会买,而且他很慷慨,买了十块钱,我印象中,十块钱好象是三个面包,买了会分给我们,两三个烂兄烂弟,一人半个 或一人一个,所以就每次想说,最好是回家的时候,跟他走在一起,看他今天有没有钱可以买,所以就是,就是一直会想这样子,这个就是顾念染着爱系,然后走着走着,另外一个爱恋又来了,走到转角处,人家说转角遇到爱,遇到我最爱的玩具店,每天经过,看到琳琅满目的,各式各样的,多好 ,每次就站在前面看 看 ,望啊 望啊 ,跟肚子饿没有关系,刚刚是面包现在是玩具,你说 ,师父 你有钱要买玩具还是买面包,我告诉你我可能会买玩具,面包同学会买,但是同学不会买玩具,因为他对那个没兴趣,看 啊 看啊 ,这就执著爱系,回去就想,我回去不想面包,但是我回去想什么,想玩具,真的是这个样子,这就叫顾念爱系,然后去增长去思考,然后 ,如果你越想越多,你越来越贪,但是你没钱买,有一天你可能会去偷,因为你很喜欢嘛,你一直想它嘛,但你又没钱买,那如果你没有强烈的道德规范,你有可能去做一些,不应该做的事情,那小孩子最喜欢这样子,所以 ,这个告诉我们说,不要去系念爱着,而要去观它的无常,所以下次,你们如果经过一些商店,看到衣服,看到这个看到那个,很想买的时候,观无常,买了又怎么样,多了一件衣服 ,买了这样,就是多了一个东西而已 ,那这个无常变化的 ,所以说从佛教来讲,就是够用就好,够用能用衣服穿的温暖,保暖就好了,不要买东买西买一大堆,说实在的,这是众生的通病,上到师父,下到你们 不管任何工作的,都是这个样子,那今天你来听经闻法修行,我告诉你,第一步  ,就是去移除这个爱着,系念的就是无常观,所以无常观强烈的人,基本上他的欲望,会慢慢慢慢的减低,会慢慢慢慢的减低,那当然除了无常观,要对缘起法的认识,要有一定的通遍性,这个是讲五支的,因为师父觉得这个经典不错,所以不是只列出,讲五支那个而已,还是前后都列出来,给大家做一个思维跟参考,那这一个经典 ,它是很典型的五支,从爱取有生老死开始讲,五支,我们再来看一下下面,另外一个经,时间是不是到了,还有两分钟,我们把这个念一下就好,杂含285经,刚才那个是283经,这个是285经,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憶宿命,未成正覺時,獨一靜處,專精禪思,生如是念:,世尊说 我憶宿命,就是还没正觉的时候,我已经在修行了,專精禪思,生如是念,『世間難入,这个世间难入,应该是念世间难入,意思是世间苦的意思,所謂若生,若老,若病,若死;,若遷,若受生, 然諸眾生生、老、死,上及所依,不如實知。』,我作是念,何法有故 生有,何法缘故 生有,即正思惟,起無間等,知:,有,了解吗,就是十二有支里面的有,『有「有」故, 生有;有緣故,生有。』,所以怎么样,有生,所以叫做生有,就是生老病死的生,有緣故,生有。』,所以他从,为什么会生,生就先有老病死,那老病死怎么来的,受生而来的,那生怎么来的,有什么,十二有支的有,接下来他说,復思惟:『何法有故,有有?,这样知道吗,不是有有,有括号这个有,第二个就是生老,那个爱取有的有,有有,何法缘故,有有,即正思惟,如實無間等起,知:,『取有故, 有有;取緣故,有有。』,就什么,有从哪里来,取,接下来 ,又作是念:『取復何緣?,何法有故,取有,何法缘故,取有,我们讲到这里,时间到了,我们下个礼拜,再把这个经典分析一下,我们接下来要来分析,缘起法十二有支里面的五支,有些经典只讲五支,这五支应该怎么认识,怎么分析,我们下礼拜再来看,(师父 尽修能问问题吗,我想问个问题,行吗,可以可以可以没关系,最后一个问题给你问吧,谢谢师父,这个这个五支说是,是给一般的弟子说的,还是说是给,三果以上的那个,没有 没有特定的,还是针对一般凡夫弟子说的,不是给出,不是给初果或三果,不然就不会讲什么,爱欲,什么观无常,就不会这样子讲了,因为三果以上主要是断无上分结,他是从爱 开始的,所以色爱 无色爱,不是这只是一种,对弟子不同的分析法而已,不是说针对什么三果,几果不是这样子,我们来回向 。


因为师父觉得机缘也差不多成熟了,不能讲阿含经,不能再讲一些比较只是白话,解释解释这样,所以我们做一个比较深入的分析,缘起法大概讲了一下,以后我们会继续讲,那现在是讲依缘起而有的缘生,你们记得吗,缘起法的定义,阿含经经里面缘起法的定义是什么,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这个是流转,还灭 ,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那此有故彼有是,这缘起法的流转跟还灭,都是针对什么而讲的,针对缘生法,是的,这缘生法其实在谈什么,生命的流转还灭现象,所以要记得,阿含经里面讲缘起法,是针对我们的身心生命而谈的,所以它的流转就变成苦集 二谛,它的还灭就变成灭道 二谛,所以这个叫做缘起四圣谛,对这个观念一定要很清楚,清楚了吧,从此不会忘记了,没问题,我没有叫你背细节,我是告诉你说,阿含经以及所谓的三乘共法,所谈的根本教法叫做缘起四圣谛,缘起就是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这四支流转叫做,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在谈身心生命的时候,那就变成苦集 二谛,还灭的话就是,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在谈身心生命就是怎么样,在谈还灭 二谛,这个就叫做四圣谛,所以缘起用在身心生命现象,就是在谈四圣谛,所以这个叫做缘起四谛,既然谈缘起,此故彼是法则,然后它的流转跟还灭,也就是十二有支的流转还灭,所以谈缘起,一定要谈身心,谈身心离不开谈十二缘起支,但事实上这虽然叫十二缘起支,实际上它是缘生法相,缘起是指缘起法则,生命现象是指缘生法相,是指这个身心生命的流转跟还灭,一定要抓住这样的一个特色跟重点,你才能了解阿含经在讲什么,我们先来看看,虽然前面讲过,但是师父这里的重点放在缘生法,缘生法叫做,Pratiyasamutpanna,Pratiyasamutpanna,Dharma,叫做缘生,这个叫做法,这个叫做缘生法,这个叫做缘生法,这里的法不是佛法的法,这里法是指 ,现象事物,要了解缘生法,先了解缘起法,缘起法它叫,Pratiyasamutpanna,Pratiya,Pratiya,种种或是原因都可以,种种种种或是原因都可以,Sam跟ut是接头词,聚合的意思,聚合的意思,英文里面有没有一个字叫Sam,什么意思,合集 ,不是一些 ,怎么拼,S-U-M,S-U-M ,这个是什么 M,这个是S-A-M,一样是Sam,Sam这个是两Sam,不是两Sam是Sam,因为,梵文字,好发音,它什么字母它就发什么音,英文字不好发音,它字母跟它发音常常不一样,所以 ,我似乎没办法看到它的字化,它的音,因为常常发不出来,为什么CH有时候发什么,有时候发K,有时候发什么,有时候发CH,那到底什么发K,什么时候发CH,反正有很多规矩,我也必记不起来,反正我没看过的字,就什么,没边读边,无边瞎编,所以立师父常常会纠正我,这个字不是这样念的,这样子,为什么会念Chinese不念Canese,不念Chinese,为什么念Chemistry,为什么不念Chemistry,没错吧,为什么念Chemical不念Chemical,这是我永远搞不清楚的,说不定过一阵子,说不定晚上就有英文老师来跟我说,师父,他的规则是这样这样,他说规则你自己背,我不当英文老师,所以我背规则,这个sum就是怎么样,跟英文字很像,整合,what也是接头字,两个字加起来就是整合的意思,所以它是,种种种种,或直接换成因源,整合,整合,然后pada就是生起,pada  ,就是生起,整合就是生起,它的意思就是说,种种种种因缘条件,结合起来而产生的,这样的一个法则,就叫做什么,缘起法,所以缘起法本身就已经告诉,它的内容,这个字义就告诉你了一个内容,什么内容,所有的东西都是种种种种聚合而产生的,它的字义就已经告诉你这样一个内容,其实我们的语言,我们的文字,我们的语言文字都是这个样子,有一些好的语言文字,它本身就已经告诉你这些内容在里面,其实中文字虽然是相行的,但有时候它会告诉你在里面,大 怎么写,这样,它就是一个人把手脚打开,躺着,那怎么把手脚打开,那就是很大,不然你大要怎么比,我问你,小怎么比,缩小,缩小,大怎么比,很大,手不够脚要打开,那就表示很大,就告诉你这个意思的,虽然它是拼音文字,但是它拼起来,它已经告诉你说,这些字结合起来,它去表达它的一个内容在里面的,所以这个叫做,种种条件,因缘结合,而生起的就叫做缘起,这是缘起法,是指法则,那么缘生 ,Pratityasamutpanna,PPP,在英文里面有没有过去被动,PP,过去的Past,Pastive,过去被动,梵文还有一个,过去被动还有被迟疑的(?),所以它是PPP,不但是过去被动,而且是完成的,所以它是说,种种因缘而结合,已经完成的,而且这个PPP,当行容词用,英文有没有过去分词当行容词的,有 ,已经被吃完的食物,反正这些你们大概知道,这个当行容词用的时候,描述后面的Dharma,意思就是说,经由种种因缘条件,而使之生起,而且已经生起的这些东西,就是缘生法,那个法是指东西,是种种因缘条件和合之后,已经完成,已经被生起的这些东西,因为它不是自己生起来的,它是因缘合而起来的,所以它是被动的,而且已经完成了,所以它就是PPP行容词,那这些东西是什么东西 ,记得吗,师父说缘生法是应用在什么,十 二有支,这些东西是指我们身心生命现象,就是这些东西,也更具体讲一点就是十 二有支,这些Dharma指的具体就是生命现象,就是十 二有支,所以这个叫做缘生法,你看,所以说指因果法则所现起的现象,特指生命的延续现象,既是这个惑打错,这个惑打错,加一个心,知道怎么写,惑业苦的惑,这个惑打错会改,惑业苦的流转现象,就是指四圣谛,十 二缘起,十 二缘生法,十 二缘起支又叫十 二缘生法,十 二缘生法 ,就是指,什么,你们最好是把它背起来,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这个就是十 二缘起支,也是惑业苦 ,身心生命的流转现象,讲到这里,(缘生法就是此生必彼生,缘起法,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那么就是说,它肯定是一个,一个因带着一个的果,一个果带着下一个因,当然不是一个一个,我执道,那什么是第一个,就是它总得有一个,无中生有的过程),基本上佛教不讲第一因,那么如果我们讲,要讲,可以讲根本因,但是不讲第一因,因为讲第一因,就会落入了那个,有一个尽头的那个,那佛教讲根本因,生命生死的根本因,就是无明,就是你刚才讲的,我见,我执,那是身心生命,不断流转的根本因,就叫无明,无明,就是怎么样,根本的我执见,我们无始以来,身心生死的轮回,就是那个无明,不断的运作引起的,那个无明,就叫做我执见,那这个无明,就是这里讲的,无明缘行,这整个,就是这个无明,(我觉得这个无明 ,是属于我们意识界里面的事情,我们知或者不知,明或者不明),我们内心里面的,有察觉到没察觉到,它的根本烦恼,都是这样子,(但是它那个缘 ,不依我们意识界而成立的,对吧),对 可以这样子讲,(那么它还是有第一因的),你要讲第一因,它也不是第一因,它是可以说是根本因,这样知道,(根本因回到意识界了,对吧,就跟外面的客观世界,是没关系),等一下,你这个意思,我要了解你 ,要表达的,等一下你听师父,多说一点,你再来表达,因为你这样讲,我没有办法跟你讲,是或不是,因为我不很了解说,你的认为说,跟外界没有关系,是怎么样的没有关系法,因为我现在 ,不很清楚,你的想法的时候,我跟你回答,是或不是,都有可能会产生错误,你慢慢听,然后师父,慢慢了解你的思维,再来回答你的问题,可能会好一点,这十二缘起法,就是无明缘行,識、名色、六入、觸、 受、愛、取、有、生、老死,就是这十二个,这十二个,一般来讲,作普遍共通分析,都是依分位缘起,而做三世两重因果的分析,以及解释,大部分都是这个样子,我们来看一下,有关这缘起支,一般解说,还有普遍性通遍性的,都把十二有支,做一个十二支,是做最圆满的,而且都是做,三世两重因果的,这样的一个分位解释,你记得师父在最早的时候,也是这样做解释的吗,也就是说,无明是生死的根本因,没错,因为我们无始以来,有无明,这个无明就叫做惑,惑就是烦恼,然后行就是业,刚才讲行业,三种行,其中的十二缘起支的行,就是业,就是造作,无明烦恼,惑无明烦恼,一直都在,但是我们在探讨,身心生命,从三世怎么去分析的话,就是说,过去生无明,造作行,造业,就有或业,这叫做过去因,行 ,造作了业力之后,烦恼再去润业,然后我们,那一生死掉之后,就会有业力的规范,而成为一个投胎识,投胎识就会入母胎,会入胎,入胎之后,这个识,就会怎么样,跟我们的 ,那个生命的那个胞胎,结合,就是这个名色,名色,所以叫做识缘名色,名色缘识,这两个 ,一个是生命的入胎体,一个是什么,色是我们的肉胎,肉体,名是我们的 ,精神体,比较粗面的精神体,所以会有识缘名色,名色缘识,相依相护,然后到了一定的程度 ,就会有六根长出,就会有六根生长出来,六根慢慢生长出来,胎儿完成出胎之后,就会产生认识,这个就是所谓的触,产生认识 ,就会有感受情绪的波动,这个 ,就是现在的苦,有没有看到,就是现在的苦,现在的苦果,这是过去的因,这是现在的苦果,这个就是过去,这个叫做什么,一重,这样叫做一重,那这个叫做两世,再来,那么我们感受到有触,然后有受之后 ,这个触已经是,无明相应的触,已经在里面了,由于有无明相应触,所以我们感受波动的时候 ,会进一步去推动这个爱,爱就是染著执取,然后会爱跟取,都是属于烦恼,那么爱跟取 ,一个可以说是 ,内心烦恼的发动,一个取是属于 ,去实践的,我现在先这样子解释,我们等一下分析的时候,会有更深一点的分析,但是会有一点点不一样,你只要知道,有这么一回事就好了,那么这样的话,这个就是烦恼,取去行动就叫做造业,造业就会有业力的存在,业力的存在就叫做有,这个有 ,就是三界的生命潜在体,因为你有这个业力的存在,你的烦恼再去润发,这一辈子死后,下辈子就因于业力再去投胎,下辈子再去投胎就会有什么,生 会有老死,所以 ,它有两重因果,但是它有三世,这是过去,这是现在的苦果,这是现在的苦因,有没有看到现在的苦因,然后这是未来的苦果,所以 ,过去,现在 有没有看到,未来,三世,它有几重,第一重,第二重,这个叫做三世两重因果,也就是在解释,惑业苦不断的循环,那你其实你讲哪一世,它都有三世,这实在,这不是针对你哪一世,只是说我们生死不断的循环,就是这样的一段不断的循环,就是不断的循环,那这不断的循环当中,我们只要去了解说,无明是根本因,所以我们如果修行要断的,就是这个无明的惑,这个无明根本因,它都已经存在了,但是 ,我们修行的时候,断的当然是无明没错,我们修行的时候断的是无明,就是师父那三个图里面的我执,无明就是根本的我质见,但是你在修行的时候,要从哪里下手,什么时候才能在无明当中,去了解 去断 ,它的根本点在这里,触受爱取这个地方,触受爱取这个地方,名色六入,它可以从另外一个认识论来解释,六六法门,如果它把一个当成根,一个当成是认识的对象,一个当成是六识,这个识的认识,已经是有无明的触在里面的,这个等一下我会做更细的分析,那这个触已经有无明在认识里面的,已经有无明在认识,在认识里面,所以就会产生受,情绪的波动,情绪一波动,无明一作用就会有爱,所以你们之前,如果听师父讲 《阿含经》(佛陀的教示)的六六法门,我不知道你们记不记得,有一个叫做,知此见灭炽然,就是在六六法门里面所讲的,以后你们来的话尽量带着,进修 你有带是不是,翻一下,应该是在六六法门,最前面六六法门里面,有一个叫做六根门头好修行,六根门头好修行,有翻到吗,你先翻目录,师父在最前面讲缘起法的时候,你可以翻到目录,它的目录好象是在最后面,就是哪一个故事,应该是在最后面那一页,六六世间,158页 是不是,然后有一个叫做六根门头好修行,有没有看到,就是一样的前后,前后有一个叫做六根门头好修行,158页,你有翻到吗,158页,下次要带书来,这个书要带来,你没带书就放过你,放你一马,那个靖月你有翻到吗,有翻到的,有没有看到那个灭炽然,那个部分,执此见灭炽然,有没有看到,有看到白话吗,那个麦克风给靖月,靖月你把那个白话的,白话的经文念一下,来看看说这个地方,这个经,杂阿含经里面,它的有没有说执此见,灭炽然这样子,【有 一 次 , 尊 者 富 羅 那 請 示 佛 陀 :,「 世 尊 曾 教 導 『 現 見 法』、,『滅熾然』、『不待時』、『正向』,『即此見』、『緣自 覺』。,世尊!你以前所說的這一些到底是什麼意思?」,佛陀回答,「 很 不 錯 啊 ! 富 羅 那 !,不懂的就是要能提问,当眼看见东西的时候,能觉知到所看见的东西,進 一 步能覺知到貪欲的生起。,能清楚明白,我现在有看见东西,眼见色,并观察到眼时见色时,起了贪欲,这就称为现见法,什麼又是滅熾然、不待時、正向,即此見、緣自 覺 呢?,当比丘们见到事物,清楚明白所见的事物,但对所见的事物不起贪欲,清楚明白自己所见的事物,也真实察觉,自己对所见事物不起贪欲,这就称作灭炽然,不待 時、正 向、即 此 見、緣 自 覺。,耳 聞 聲 等 其 他 的 根 對 境 時,也是同样的道理 ,有听到吗,或是清楚吗,佛陀讲什么,佛陀意思就是说,我们六根对六境,产生认识的时候,有两个阶段,第一个你要先确认到,你是不是产生认识了,认识的对象是对的吗,还是迷迷糊糊里面,把狗看成猫,把猫看成狗,先确认你认识的对象,确实是这个,第二个要去察觉到,你认识到这个对象的时候 ,是起苦起乐起 ,忧还是起什么,然后接下来要察觉,你有没有在中间起贪瞋痴,面对苦境的时候,你是不是起瞋,面对顺境的时候,乐意的时候,你是不是起贪,如果你起了瞋或贪,你就要想办法去把他怎么样,降伏灭除,这个叫做即此见,滅熾然,等一下我那边有书,你们没有书的,可以回去看看,(师父,这个好象是我们说,那个唯物学,的第七跟第八识,是不是),你说什么,唯识学,当然从唯识学可以解释,不过因为 《阿含经》没有,就是没有谈到唯识学那样,那唯识学当然,依这个谈的 ,就是更复杂,更详细一点,但是这个比较简单,单纯一点,佛教的很多理论,还是都依这个下去做,深广的怎么样,分析跟推演的,那么现在就是说,你看,佛陀说怎么样,在你六根对六境认识的时候,当下就要去观照,这个就是什么,明相应触,还是无明相应处,如果你有明相应处,你认识到了,之后你就知道说,我们都有烦恼在里面,那你是不是因为苦了,而起贪瞋痴,这个就是,然后 ,如果察觉到有,你要把它降伏掉,这个就是训练,就是这个地方,所要表达的,这个地方所要表达,这个是一般的十二有支,那你现在,师父刚刚讲的,跟刚刚讲的这个,有一点点不一样,哪里不一样,说这个是入胎吗,这个是怎么样,胞胎 ,怎么现在讲讲变认识了,是的 《阿含经》,本来就有不同的解说,这不同的解说,我们现在来看看,这十二支里面的不同解说,先看一下这个,缘生支数,到底是三支,五支,十支,还是十二执,哪一个对,到底是,风在动,还是树在动,还是你的心在动,到底是哪一个在动,通通都有动,然后上次有一个故事就是说,然后两个师父在争,这六祖慧能里面的故事,然后一个徒弟说,师父是风在动,所以树叶才会动,另外一个,然后师父说,你说的有道理,你对,他说师父不对,那如果风不动树叶不会动,然后师父怎么说,你对,然后另外一个徒弟说,师父他们两个都不对,因为他们两个扫地,不专心,然后在那边讨论,风动树动,然后两个在那边争执,所以严格讲起来,是他们两个心在动,师父说,你讲的也对,你对,他对,你们大家都对,那到底哪一个才是对,都对,三支对,五支也对,十支也对,十二支更对,那怎么回事 ,其实这是佛陀依照,怎么样不同的状况,不同的角度,对于生命潜留的,延续的一种,说明,简单的讲叫做,惑业苦的流转,讲得详细就是十二支,缘起有十二支,是世尊所开示的,这在佛教界早已成定论,当然缘起是十二支,缘起主要意义,在说明生命的联系,开示怎么样的,逐物流转,怎么样的依著自己,所造的业因,感受因的果报,这是缘起支的一个说明,至于我现在讲的,这个不是师父自己写的,这是 印顺导师,在唯识学探源里面的,因为师父不敢乱改动,我也自己不敢讲,因为师父的认识修行有限,所以我完全就是,引 导师的说法,至于缘起支数多少,有没有看到,可详可略可开可合,可详可略可开可合,可详可略可开可合,缘起五支,十支,十二支,十二支都编辑在阿含经中,都编辑在阿含经中,所以阿含经中有五支说,有十支说,有最圆满的十二支说,阿含经里面都有,那我们可以来看一看,十二支说,似乎 比较圆满,所以古代的弟子们,都依这十二支来解说,但在十二支说普遍流行以后,都对世尊详略开合说法的善巧,渐渐的被人忽略了,有没有看到,所以为什么师父说要读阿含经 ,就是说你从阿含经里面去分析,你才可以了解到,佛陀说法的善巧,以及佛陀说法的活泼性,适应性,所以很多东西你要了解,抓住佛陀为什么这样说,他当初说这个的时候,目的是要让我们了解什么,而不一定在法相上,一个一个执著的那么详细,不然的话,师父说嘛,后代的弟子们对于这些法(的)术(语),如果不一样的时候会产生争执,到底你对还是我对,那就会有什么风动,树动的这些问题出现,我们接下来就来分析,缘生支數里面的,五支,十支,还有十二支,那么最简单的其实就是三支,惑业苦,惑业苦就不用再解说了,我们先来解说五支,五支,我们先看杂阿含经,五支说的杂阿含经,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於結所繫法隨 生味著、顧念、,心縛,則愛生;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病、死、憂、 悲、惱、苦,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这一段,他直接从哪里开始讲,直接从爱开始讲,所以他讲爱,取,有,生,老死,那么这一句里面,若於結所繫法隨 生味著,顧念、心縛,什么叫結所繫法,结是什么,烦恼,结是烦恼,那什么是结所系法,这个法就是东西,烦恼所执著的东西,他的意思是说,如果于烦恼所生的东西,生起了执著,顧念、心縛,則愛生,那么爱就生,那什么叫做烦恼所,系念的东西,结所系法,这个法,烦恼所,贪瞋痴是烦恼,你说无明相应什么,无明相应触吧,无明相应触,好象也对,结所系法,其实,我们的烦恼会执著的,就是我们这个五蕴身心,执著一个我,这个叫做结所系法,所以这个五蕴是我,那五蕴所拥有的,所面对的一切,不管是家庭事业,财产,这些叫做我所,所以 ,依于五蕴,是我们所 ,系着的,这个叫做结所系法,那么如果从六根对六境来讲的话,我们的产生的六识,会对六境起执著,这六境也是,什么,结所系法,总之,这个身心就是我们,烦恼贪恋的对象,这个叫做结所系法,然后 ,如果这样的话,就会产生爱,就会有取,就会有,就会有三界的,三 生命体,就会有,然后就会有出生,就会有老死,这是五支,这是五支的说法,那么,接下来佛陀说,如人种树,初小軟弱,愛護令安,壅以糞 土,隨時溉灌,冷暖調適,以是因緣,然 後彼樹得增長大。,接下来,佛陀用一个比喻,来做比喻,这个下一页,如是比丘,结所系法,味著將養,則生恩 愛,爱缘取,取缘有 有缘生,生缘老病死,犹悲苦恼,如是如是,純大苦 聚集,他意思是说什么 ,我们对小树呵护,然后这树就慢慢长大,我们如果对于,结所系法的这种贪念,不放弃,然后一直去长养他,长养他长养他,那他就越来越重,就好象 ,小树就越来越大,越来越大一样,那么,若与结所系法,随顺无常观,结所系法,随顺无常观,住生灭观,无欲观,灭观,舍观,不生顾念,心不系着,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病死,犹悲苦恼,苦灭,如是如是,纯大苦俱灭,意思就是说,你不要随顺你的贪爱,去增长他,你要去断除他,或是至少去降伏他,就好象说一棵小树,你不要一直去照顾他,你照顾他,他越来越增长,犹如种树,犹如种树,粗小软弱,不爱护,不令安稳,不拥粪土,不随时灌溉,冷暖不适,不得增长,后面,我看后面还有吗,等一下,在下一页一样,这是刚刚那个经的句序,他说,如果你对这棵小树,他开始长起来,这个小树就是我们的爱人,他刚刚出长的时候,你不要去灌溉,不要去浇水,而且要进一步怎么样,若復斷根截枝,段段斬截,分分解析,風飄日 炙,以火焚燒,烧以成粪,或颺以疾風,或投 之流水,比丘! 於意云何?,非為彼樹斷截其根,乃至焚烧 令其磨灭,於未來世成不生法耶?」,答言:「如是,世尊!」,意思是说,这棵树刚开始长起来的时候,你不要去灌溉它,也不要去长养它,而且你要把它斩断,砍断,挖断,挖掉,然后把它烧掉,那这样这个树 ,未来不可能再长了 ,不可能再发芽根茎枝叶,意思就是说,我们烦恼的染爱跟贪爱,你不要去增长他,你不但不要去增长他,而且你要去对治,这些烦恼染爱,未来慢慢慢慢慢慢,它就不会再增长了,「如是,比丘!於結所繫法隨順無常觀,住生灭观,无欲观,灭观 舍观,不生顧念,心不 縛著,則愛滅,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病死,憂、悲、惱、 苦滅,如是如是,純大苦聚灭,这个经 ,告诉你,第一个,他在分析的时候 ,他直接从爱开始讲,从爱开始讲,第二个 ,他说,我们在断除烦恼,在对治烦恼的时候 ,就像这个树一样,你不要去,你不要去怎么样,增长它,呵护它,因为我们一般人,总去是增长,呵护我们的爱染,无知是不是,对,举个例子,你怎么样呵护你的爱染,来,麦克风,或许不是你自己,或是你认为,我们都是怎么样去增长我们的爱染,(喜欢的东西就千方百计的去达到),他说喜欢的东西,我们都千方百计的,想要去得到,喜爱的东西,我们都千方百计的去得到,你是这样说的吗,没错,我们喜欢的东西,我们不会去观什么观,无常观,这就是第三个观念,你说师父怎么修行,无常观 ,那当然观无常之后,还有连续的操作,所以我们喜欢的观念,你不观无常,你不观无常,你就一直执著,你一直执著,你就是在呵护你的爱恋,越看越喜欢,情人眼中出西施,越看越爱,情人眼中出西施,师父说过,师父的一个故事,跟西施没有关系的,跟玩具有关系,师父小时候经过一家玩具店,他那个玩具店,真的 师父有时候,想说这人真可恶,他老是把玩具店,开在我们学校,不是对面 ,师父要回家的转角入口处,学校的对面,开的是一家面包店,那个面包,每次到了我们四点放学的时候,他故意在那边烤面包,所以那个面包,这样一烤出来,闻到,这个叫爱恋系着,肚子其实不是很饿,有一点小饿,但是闻到那个味道,自然而然就会过马路,其实我不需要过马路,我执接右转就可以了,但是就故意过马路,走到面包店前面,多闻几下,看看面包,都行,然后看完之后没钱买,边走边想,叫做爱恋系着,走 走 ,今天要有钱,我就买,没钱,想办法买,怎么买,去找弟弟妹妹,看有没有钱,不过应该是没钱比较多,去跟朋友借看有没有钱,还是找最好的兄弟,今天看有没有钱,但是很信愿的,师父班上有一个同学,跟师父非常好,他家里不比师父家有钱,但是他的零用钱特别多,所以他有钱,他就会买,而且他很慷慨,买了十块钱,我印象中,十块钱好象是三个面包,买了会分给我们,两三个烂兄烂弟,一人半个 或一人一个,所以就每次想说,最好是回家的时候,跟他走在一起,看他今天有没有钱可以买,所以就是,就是一直会想这样子,这个就是顾念染着爱系,然后走着走着,另外一个爱恋又来了,走到转角处,人家说转角遇到爱,遇到我最爱的玩具店,每天经过,看到琳琅满目的,各式各样的,多好 ,每次就站在前面看 看 ,望啊 望啊 ,跟肚子饿没有关系,刚刚是面包现在是玩具,你说 ,师父 你有钱要买玩具还是买面包,我告诉你我可能会买玩具,面包同学会买,但是同学不会买玩具,因为他对那个没兴趣,看 啊 看啊 ,这就执著爱系,回去就想,我回去不想面包,但是我回去想什么,想玩具,真的是这个样子,这就叫顾念爱系,然后去增长去思考,然后 ,如果你越想越多,你越来越贪,但是你没钱买,有一天你可能会去偷,因为你很喜欢嘛,你一直想它嘛,但你又没钱买,那如果你没有强烈的道德规范,你有可能去做一些,不应该做的事情,那小孩子最喜欢这样子,所以 ,这个告诉我们说,不要去系念爱着,而要去观它的无常,所以下次,你们如果经过一些商店,看到衣服,看到这个看到那个,很想买的时候,观无常,买了又怎么样,多了一件衣服 ,买了这样,就是多了一个东西而已 ,那这个无常变化的 ,所以说从佛教来讲,就是够用就好,够用能用衣服穿的温暖,保暖就好了,不要买东买西买一大堆,说实在的,这是众生的通病,上到师父,下到你们 不管任何工作的,都是这个样子,那今天你来听经闻法修行,我告诉你,第一步  ,就是去移除这个爱着,系念的就是无常观,所以无常观强烈的人,基本上他的欲望,会慢慢慢慢的减低,会慢慢慢慢的减低,那当然除了无常观,要对缘起法的认识,要有一定的通遍性,这个是讲五支的,因为师父觉得这个经典不错,所以不是只列出,讲五支那个而已,还是前后都列出来,给大家做一个思维跟参考,那这一个经典 ,它是很典型的五支,从爱取有生老死开始讲,五支,我们再来看一下下面,另外一个经,时间是不是到了,还有两分钟,我们把这个念一下就好,杂含285经,刚才那个是283经,这个是285经,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憶宿命,未成正覺時,獨一靜處,專精禪思,生如是念:,世尊说 我憶宿命,就是还没正觉的时候,我已经在修行了,專精禪思,生如是念,『世間難入,这个世间难入,应该是念世间难入,意思是世间苦的意思,所謂若生,若老,若病,若死;,若遷,若受生, 然諸眾生生、老、死,上及所依,不如實知。』,我作是念,何法有故 生有,何法缘故 生有,即正思惟,起無間等,知:,有,了解吗,就是十二有支里面的有,『有「有」故, 生有;有緣故,生有。』,所以怎么样,有生,所以叫做生有,就是生老病死的生,有緣故,生有。』,所以他从,为什么会生,生就先有老病死,那老病死怎么来的,受生而来的,那生怎么来的,有什么,十二有支的有,接下来他说,復思惟:『何法有故,有有?,这样知道吗,不是有有,有括号这个有,第二个就是生老,那个爱取有的有,有有,何法缘故,有有,即正思惟,如實無間等起,知:,『取有故, 有有;取緣故,有有。』,就什么,有从哪里来,取,接下来 ,又作是念:『取復何緣?,何法有故,取有,何法缘故,取有,我们讲到这里,时间到了,我们下个礼拜,再把这个经典分析一下,我们接下来要来分析,缘起法十二有支里面的五支,有些经典只讲五支,这五支应该怎么认识,怎么分析,我们下礼拜再来看,(师父 尽修能问问题吗,我想问个问题,行吗,可以可以可以没关系,最后一个问题给你问吧,谢谢师父,这个这个五支说是,是给一般的弟子说的,还是说是给,三果以上的那个,没有 没有特定的,还是针对一般凡夫弟子说的,不是给出,不是给初果或三果,不然就不会讲什么,爱欲,什么观无常,就不会这样子讲了,因为三果以上主要是断无上分结,他是从爱 开始的,所以色爱 无色爱,不是这只是一种,对弟子不同的分析法而已,不是说针对什么三果,几果不是这样子,我们来回向 。




第233行: 第299行:
   阿含经讲要-95讲
   阿含经讲要-95讲


 ,如立法师 各位法师 各位同学 大家好,我们今天经过了,大概快半年,终于回到我们这个课程了,那我们继续来谈我们的阿含经,那我们现在在讲的阿含经,是已经谈到增上慧学,增上慧学,而且已经谈到了缘起法,那事实上这个缘起法,以前曾经介绍过,在我们这个课程刚开始不久,就曾经介绍过缘起法,缘起四圣谛,现在回到了增上慧学,增上慧学的内容,也就是缘起四圣谛,只是说现在谈的缘起四圣谛,跟之前谈的有两点不一样,第一点 ,以前谈的缘起四圣谛是比较简略,大概,那我们现在在谈 ,除了复习以外 ,再来就是说会分析的比较详细一点,那么第二个 ,以前谈的是介绍一个大要,现在谈的 ,是经过戒学跟慧学认知之后,那很多时候是必须,借由戒学跟定学的辅助,最重要是这些很多观念 ,如果在实际的操作上,除了平时的闻思以外 ,还有就是修,修就是定中作观,所以这里在谈的,已经是跟戒学定学配合了,不纯只是对于一些,教理上法理上的认知而已,所以你以前听,可能只是一个认识上,现在听,因为前面已经讲过,增上戒增上定,现在在听,比较相对让你能够,在实践上怎么去做,这个会比较重要一点,那我们在阿含经讲完之后 ,师父打算开,印顺导师的佛法概论,以前师父也讲过佛法概论,但是那个时候 ,很多同学没基础,所以那时候佛法概论,讲的比较简要,也没办法分析的太深,但现在经过,同学们经过 阿含经的理解,跟听学之后 ,我们这个在讲佛法概论,这个就相对来讲,可以做比较更深的分析跟认识,这个就是我们要,这个课程大概讲一下,去年在上个学期快结束的时候,我们谈缘起,缘起法的缘起,依缘起而缘生的,十不 ,叫做十不缘起,十不缘起,那十不缘起 ,我们最后一个没有讲,因为来不及,那有些新来的同学,可能不知道十不缘起是什么,我们来看一下,十不缘起,那前面谈的就是三法印 ,是叫十不缘起,缘起法,只要是依缘起而有的生命现象,它一定是符合十不,符合十不,第一个叫做不有不无,不有不无,那这内容上次有讲过,那第二个 ,那么这个,我大概又提一下就好了,这个不有不无 ,就是说对生命,身心的生死现象,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有 是因缘和合而有的生死轮回,无 是指,这个生死轮回,如果照着正确的方法去修行,它可以达到生死的止息,而入涅槃,这个叫做无,所谓的无,就是不会再来生死轮回,这样了解吗,那么我们修行人,或是我们学佛的人,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就是说有,在佛教里面的一切,生死轮回的有,是因缘合而的,此有故彼有的有,所以我们是有,轮回的生死的,你不要把轮回生死都破掉了,不要把轮回生死都认为它没有,那就落入断灭见,所以有的正见是指,生死的轮回,所以不否认生死的无限轮回,你有认知生死的无限轮回,你才知道要去修行,这个叫做有,但是很多人是,不了解我们生死轮回的 ,无限延续,而有错误的观念,所以对有就会有错误的认知,无就是此无故彼无,烦恼断了,就不会再造业,烦恼就不会再润身业,那我们就不会再来轮回,这个叫做怎么样,轮回尽,烦恼尽,就不会再来轮回,所以这里的正确认识,就是生死的止息,不会再轮回,这个叫做有无,错误的认知,那就是错误的,所以我们叫做不有不无,这个是有无,生跟灭,我们身心现象的生,是缘起的生,所以不是实质的生,我们身心生命现象,这个五蕴的和合,刹那灭去,也是因缘和合的灭,不是有一个实质的什么东西在那边灭,所以这个叫做不生不灭,或是说,生灭是因缘和合,没有实质性的,这个叫做不生不灭,这个是第一义空经所讲的,这个都是上个学期在说的,所以我们有不有不无,不生不灭,那这个不生不灭,其中经典的这句叫做,如是眼不 實而生,生已盡滅,有業報而無作者,有没有业报轮回,有,那有没有一个不变的本质,叫做作者或是我的,没有,这是佛教 阿含经里面,很深刻的一个观念跟认识,那这个都是上学期讲的,我们只是把它复习一下,再来第 ,不常不断,这个叫做非自作自受,也非自作他受,这里讲的 ,自作自受落常见,自作他受落断见,这样了解,这里 ,有一个观念就是说,上个学期也讲到说,一般来讲,我们都说自作自受,那这个经典为什么说,自作自受落常见,自作他受落断见,因为,我们是自作自受没错,但我们要了解一下,我们这个自作自受,所谓的自受,这个自,跟这个自作,跟这个自受的这个自,是一个缘起和合假名的我,这样了解吗,那受报 ,也是在轮回当中,因缘和合的报,但是在外道里面,他认为自作自受,是有一个不变的我,在造作,然后有一个不变的我,在受报,那这样的话就落入常见,那如果自作他受,那变成是两个不相干的,那这个就叫做断见,这样了解,这个就是自作自受,那个自作他受的一个问题,不然的话,光看那个经,有人会误为说,奇怪  ,因果业报不是说自作自受吗,为什么佛陀 ,这里说自作自受也不对,因为这个外道的自作自受,是认为有一个不变的我,在造业在造作,然后有一个不变的我,在受报,外道是这样认为的,所以这样的观念,佛陀当然要破斥,那我们一般 ,佛教里面正确的观念,的自作自受,是说这个自,是一个因缘和合的我,这样了解吗,然后在造业,然后在造作,轮回,然后 ,受报,也是一个因缘和合的假我,在受报,所以叫做 ,有业报,有业报,有轮回,但是没有一个不变的作者,没有一个实在实质,不常不变的作者,这佛教要讲的是这个样子,(我有一个问题,就是佛法里边常讲,叫断烦恼断烦恼,我就不明白,这个烦恼为什么要断,因为,你实际上,这个烦恼,是你生的,对吧,是一个什么东西生的,对吧,他生烦恼和生智慧,他是一个东西,你把他断了,那个智慧也断了),我们慢慢再理解,其实不是说烦恼断了,智慧也断了,(我觉得他是自然生成的,因为你有个我,他就肯定慧生烦恼),不是,当然一般凡夫一定有烦恼,所以一般凡夫,会因烦恼造业受苦,这样了解吗,那烦恼重,智慧就低,我们现在要了解一件事情,烦恼跟智慧,是此消彼长,彼长此消的,烦恼重,智慧就低,这样了解吗,你说根本的问题在那个我,是吗,那个我,就是根本的烦恼,所以这个地方,你可能有点搞混了,我见就是根本的烦恼,这样懂了,那你要是再进一步 ,师父大概画一下,这个黑板怎么变那么,因为,没关系以后我们会慢慢再讲,你说的我见,就是根本的烦恼,就是我执,又叫做萨迦耶见,那么这个根本的烦恼,以后这个要弄前面一点,这样可以看得到,这个居士刚刚问的说,为什么要断烦恼,我们可以再稍微提一下,你可以回去前面,师父讲过很多,基本上,这个就是我,所谓的我见,跟就是所谓的我执,那个见是执着的意思,就是我执我见,这个是根本的烦恼,这个就是烦恼,根本烦恼,由这个而衍生出,这个是根本的,而衍生出大烦恼,叫做三不善根,所谓的什么,贪,瞋,还有痴,这个就是由这个衍生出来的,在情感,意志,还有支见上,就会有贪瞋痴,这个也都是烦恼,那么由这个贪瞋痴 ,是大烦恼,再衍生出什么,比较其他一些细的,比如说瞋,瞋可以有,忿 ,恨,恼,嫉,还有痴,它就会有什么,悭贪,这样了解,这些都是烦恼,这样清楚了吗,都是要破除的,那为什么要破除烦恼,很简单,因为你如果有这些烦恼,你就会执著,什么,就会去执著,外界 我们包括这个身心,包括外界所有的这些东西,这个叫做我,还有我所,你就会去执着它,那你执着它,这个东西,是因缘和合的,所以一定是无常变化的,这个绝对是无常变化,你执着它,你想控制它,你想主宰它,因为你有这个我,可惜这个无常变化,是不受你控制主宰的,一旦不顺你的意的时候,你就会有什么,就会有苦,这样清楚吗,我们目的就是要离苦,但是离苦,你是没办法从无常去下手的,因为无常它一定是无常的,这是真理,因为它是缘起的,那这两个谁错,哪一个有问题,无常是没问题的,无常本来就是这样子,是我执有问题,所以我们必须去断这个我执,破了这个我执,那就叫做无常归它无常,它变化归它变化,我已经能够接受它,而且不会再去执著,那这样的话就没有冲突,没有冲突,我们就不再受根本的忧悲苦恼,这样了解吗,这个就阿含经的根本教义,这样可以,这就是你想要表达的是不是,我见就是根本烦恼,你如果把这个弄清楚,那就没问题了,你说动我见没错,是对的,但是我见就是根本烦恼,其他同学可以,那我们这位新同学 ,这个就是阿含经要讲的根本教义,那你只要抓着这个来谈,只是说细节上,还有很多东西我们必须谈,你认识的越详细认识的越深,你以后在实践的时候,你的 ,实践力就会越容易越清楚,就好象说你虽然没有去过BENF,你把它研究的越透彻,不管是从地图上从什么什么,研究的越透彻,并不是代表说你就没有问题,而是会代表你的问题会少,而代表以后你遇到问题的时候,你有更容易 更有办法去解决,你走错路可以马上知道,如果你研究的不透,走错了大冤枉路你搞不清楚,再来,这个叫做第一义空经,所以前面讲的这个四个,还有一个,还有一个是 不一不异,不一不异 是指五蕴身心,还有这个我 到底是一还是异,如果是一的话 就变成断灭见,如果是异的话就是常见,这个是不一不异,如果同学在座的还有不清楚,我们可以回去看看师父上次的解说,所以从前面来看的话,第一义空经讲空,他的空是无自性,是指蕴处界无自性,大空经是十二因缘流转分析,空是指无我,所以他每个经的讲空 还是有点点不一样,这个空是指无自性,这个空是指无我,还有最后的这个一 异 ,就是我,还有我见,我就是指我执,这个我执我们常常会执著,身跟命,命就是我的意思,我这个我跟我这个身心,到底是一还是异,如果一的话叫做断灭,如果异的话叫做常见,为什么是一的话是断灭,因为你这个五蕴身心变化一旦死了,那你这个怎么样,就永远没了,但是不是这样子,你烦恼没断,你还是继续轮回,这就断灭见,但如果你执著是异的话,那不管你这个怎么变化,你那个我永远存在是这样子的,那个就变成一个常见,因为外道,他会认为有一个我或阿特曼,是在我们身心或在身心外哪一个地方,但是 ,我们这个身心虽然一直变化,但是那个阿特曼不变,那就是一种常见,就好象很多宗教,他会执著有一个灵魂,不变的灵魂,那么印度外道,他认为说这个不变的灵魂叫做阿特曼,那这个阿特曼 ,也在轮回,但是这个阿特曼轮回不变,只是说他每一次轮回,就好象换了一件衣服一样,衣服再破旧再烂,那你就要换一个衣服就好了,所以这个外道就会这样认为,所以他变成一种常见,有一个我跟这个身心 ,并不是同一体,他我归我,这个身心是轮回的,但是这个我在轮回里面,他还在轮回,但是他是不变的,但是这个身心是变的,那这样就是变成命异身异,这个变成常见,那这样的观念当然是错误的,佛陀是要破斥的,因为 ,第一个没有一个真实的我,第二个如果讲我的话,是因缘和合五蕴身心流转的,这样一个和合的假我,这个和合的假我,这依这个五蕴身心跟流转,那个蕴处界,还有业力的流转,而显现出一个相似,相续的一个我,这样才是佛教正确的,缘起无我观,缘起是假名我,然后 ,无我是破除一个真实的我,这个是佛教的一个,真实的轮回观,真实的一个流转观,这个是 ,前面讲的四个经,前面讲的四经讲到这里,可以吗,再来,不来不去,这个是我们今天刚开始要讲的,我们上次讲到这个没讲完,所以叫做十不缘起的不来不去,不来不去,师父这一次为了体解大家,我们先看原文,然后 ,我再把白话解释在后面给大家看,哪一位,发心名菩萨,把它念一下,一時 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 有異比丘獨靜思 惟,云何为我,我何为所,我何所为,何等是我,我何所住,从禅觉已,往詣佛所,稽首禮足,退住一念,白佛言,世尊,我獨一靜處,作是思惟,云何为我,我何所为,何法是我,我于何住,先到这里,上面这段话,细节上不管,大概能了解吗,应该可以,反正就一个弟子,在静处思维的时候,在想什么是我,我到底是什么,那为什么会有我,就想这些问题,没问题,这样了解,那想一想,当然想不通,所以跑去问佛陀,再继续,佛告比丘,「今當為汝說於二法,諦聽,善思,云何为二,眼色为二,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为二,是名二法,比丘!譬如兩手和合相對作聲,如是緣 眼、色,生眼識,三事和合觸,觸俱生受、想、思,此等诸法非我,非常,是无常之我,非恒,非安隐,變易之我,所以者何,比丘!謂生、老、死、沒、受生之法。,比丘!諸行如幻、如炎, 剎那時頃盡朽,不實來實去。,是故,比丘!於空諸行當知、當喜、當念,空诸行,常,恒,住,不變易法空,無我、我所。』,这个都有标点符号的喔,念过了这个经文,虽然说细节上可能还可以再讨论,但是,是不是大概知道他在讲什么,大概知道他在讲什么,我们来看一下他的白话解释,等一下如果白话解释我们再回来这个地方,有一个比丘,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那当然了,前面有一事 佛在哪里哪里那个就比较,不重要 我们就切掉,有一个比丘思考着,我是什么意义 ,我的存在又有什么目的 ,我所谓,然后 ,什么是我,我住在哪里,什么叫做我 住在哪里,我住在中道,就是说,除了这个身心,应该有一个我,那这个我到底在我这个身心里面 ,那我这个身心是有什么,有受想行识的吗,你会觉得这个我如果有的话,应该不是这个身体吧,因为这个身体,随时都会破掉,会损坏,应该不是这个身体 太粗了,怎么可能是我住的地方 ,那可能就是受想行识,所以他会想说,那这个我又在这个身心的哪里 ,所以他就会有这样一个问题,他说如是,我住在哪里,等等种种有关我的问题,那其实这个比丘 ,他的这个问题,事实上 ,很多外道或是很多学佛的,只要你稍微去思考人生的问题,都会去想一个什么问题,我的真面目,我的本质,这个实质的我,到底是什么 ,从小到大都在变化,从小到大都在变化,但是 ,你又觉得,好象我有一个相续的,不变的东西在中间,不然的话,我现在跟十年前的如源师父,跟十年前的如源师父,不一样,但是如果不一样的话,那我十年前偷了你东西,欠了你钱,我现在跟他没关系,你去找十年前那个来还,能这样说吗,当然不行 ,你怎么说都说不过去,但是你去探究说,现在的我师父,跟十年前那个是一样吗,很多东西都变化了嘛,甚至有人是什么,诈骗之后改名换姓 ,但问题是被抓到,你还是得服行 ,是不是一个很奇妙的问题,所以这个问题就是说,人都会去思考说,我到底是什么,有没有一个怎么样,不变的我延续过来 ,那如果是有的话,那这个我应该是在哪里 ,那这个我又到底是什么 ,当然我们一般人,只要对于身心生命,这个人生做一个思考的时候,都会去探讨到,或去思考到这个问题,这个比丘就是在提这样一个问题,去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也是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佛陀怎么说 ,当然你们听过 阿含经那么多课的,也大概知道这个我是怎么样,但是你们还是要继续,把这个经文阅读,你对有我跟无我,就会越来越清楚,佛陀告诉他说,我现在就为你解说,注意听 用心思考,什么是二 ,眼对色是 二,耳对声,鼻和香境,舌和味境,身和触境,意和法境等等,都是两种法,这是在什么,讲六根对六境,他说什么是 二 ,基本上我们的认识,最刚开始的就是六根对六境,就是 二,一个是主观的根,能认识的功能的感官,然后去认识到对象,所以叫做眼耳鼻舌身,意根 对舌身相位处,法境,六根对六境,那你没有思考说,佛陀在讲这个是做什么,佛陀为什么,你问我 ,你怎么会去问,佛陀怎么会去讲这个问题 ,其实你继续看下去就知道,耳和声,身和触,意和法等等,都是两种法,比丘 ,就相是两手拍击时,会有声音产生,同样的道理,他说两手拍击时,会有声音产生,他的意思是声音怎么来,两手拍嘛,你少了这一手,少了这一手,两手都有不拍,也没有声音嘛,所以声音从哪里来,因缘和合而来,所以佛陀先举这样一个例子,因缘和合而来,所以他说,如两手拍击时,会有声音产生,同样的道理,眼和舌和合为因缘,就会产生眼识,眼跟对舌境,一个是根一个是 境,碰在一起的,因缘和合了,就会产生眼识,所以他说,以眼色合 ,就会产生眼识,以眼 色 眼识,三和合,三事和合为因缘,就会产生触,所以他说,眼根对色境,会产生眼识,眼识就是 ,认识的功能,根只是吸收讯息而已,根没办法认识,但是根会产生识,识是心里面,认识的功能,你有认识的功能,接下来,你就会开始去,认识你的对象,开始去认识你的对象,吸取对象产生认识,这个资料,本来进来的时候,是根的问题,产生认识,是识的问题,但是识只是,认识的功能而已,现在开始要去分析,你吸收进来的,这个资料了,认识的产生,真正开始于触,这样了解吗,触开始对于,你的对象资料,做分析,做真正的接触跟认识,这个叫做触的功能,这样了解,这个是分析的比较细,有了触,就会有受,想,思等连锁的心理反应,触是认识,对这个东西产生认识,产生认识之后,接下来会有,情绪的起伏跟波折,这个叫做受,有了这个情绪的认识,起伏波折,比如说苦乐,不苦不乐都有情绪的波折,情绪波折之后,就会有想,想是内心的取向,就这个 不管是,外面的行相,还是内心的那个波折,都会有产生这个影相,然后思,就是我们的怎么样,心理进步的心所,对这样东西的,做的一个更细的分析,种种产生,接下来就会有,爱,取 有,这些反应出现,那讲到这么多,这些种种心理反应,各种反应,包括认识产生,其实都是各种条件,和合因缘之下,所促成的 ,有没有认识,有,那认识是很多条件,去配合的,是的,你不能说没有认识,这样了解吗,认识是会产生的,但认识是不是,各种条件配合,才能有,是的,这样了解吗,所以佛陀说,就好象两手拍击,会有声音一样,要有这些条件,和合你才能产生认识,那么讲到这里,你们大概就知道说,佛陀要讲什么了,有没有概念,还是还不知道佛陀要讲什么,对啦,是没错啦,他就是要告诉你,佛陀说我也是因缘和合的,没错啦,重点就在这里,然后 ,接下来,红色的这个部分,比较重要,在这一连串身心的作用当中,一连串的身心作用当中,一切是无常 的,没有一个恒常不变的我,但却可以说,有没有看到,有一个无常的假我,即是有一个非恒常的,不稳定的,一直变化的我,为什么 ,比丘 ,常见的生老病死,没,这个 没就死掉了,没有 不见了,生老病死没等等,生命现象其实过程 如幻如画,阳炎一般的,刹那消失,不是真实的有什么东西,或来或去,这个叫做不實來實去,所以比丘一定要知道一切行,一切行,什么一切行,这里指的一切行是什么,这里一切行叫做诸行,就是我们常讲的诸行,你们知道佛教里面常讲,当然讲行 有很多种不同的行,但是基本上有三种行,讲有三种行,师父其实讲过,进修 你知道,有三种行,(弟子想到两个,刚才说的诸行无常,诸行无常的行,还有一个色受想行识的行,色受想行识的行,第三个行弟子不记得),第三个行是喀嘛,但是在什么时候讲的,我是在成佛之道讲过,但是它在哪一个经典或教,不是经典,教法里面讲他的行是喀嘛,十二因缘,没错,你们里面有很多很会读书的,就相进仁进修进文进堂,能读书记忆力又好,真的很不错,武智你以前很会读书吗,你以前很会读书吗,看你这个样子,怎么可能不怎么会,应该是蛮会的,不好意思而已,所以师父就有点庆幸,还好师父以前读佛学院的时候,没有跟你们同班,所以师父都可以考第一名,如果跟你们几个同班,我可能就得考第五名或第六名,三个很多,但是有三个比较重要常听的,第一个诸行无常的行,第二个行是色受想行识的行,第三个行就是十二缘起的无明缘行的行,没错吧,十二缘起支我们后面会讲,等一下会讲十二缘起支,十二缘起支里面,无明缘行的行就是喀嘛,业就是造作,这样了解吗,那个行就是业,他的梵文字就是业,就是造作就是业的意思,所以无明缘行的行,确实就是行动的行,就是业的意思,第二个色受想行识的行,是指心所,心所,内心动发,付诸于行动的各种心所,就叫做行蕴,包括我们以前讲《俱舍论》 ,或讲什么的心所法,都是这个行蕴所摄的,我们有种种的心理作用,除了受跟想以外,其他种种都摄在行蕴里面,那个是指心所,接下来最后一个比较难理解的,叫做诸行无常的行,师父分析过,这个诸行无常行,导师分成大用流行,因为他是Samskara,它是进行式,意思就是说,我们身心生命内在的这些,还有外在的一切,都在怎么样,变化当中,都在进行式,没有一刻刹那停留,这个叫做大用流行,这个就是说一切诸行的行,所以 ,他这里谈到,在哪里,一切行是空,一切诸行是空的诸行,其实他的诸行就是指一切的进行,什么叫一切的进行,他上面所讲的,我们眼对境,产生眼识,眼产生触,然后接下来受想思,这是不是一连串的,是不是一连串的,一种认识的身心,身心对外,身心的一种认识作用,这一连串的认识作用,是不是一直这样一直过去的,他有一个刹那停留下来吗,没有,他没有一个刹那停留下来,他都一直这样延续,虽然有时候我们感觉不到,但是事实上,是因为我们感官不敏感,所以我们一直觉得,好象有什么东西停留在,我们的脑海里面,其实他是刹那一直在变动的,哪怕你一直缘着同一件事情,你想同一件事情,其他的都是一直刹那一直在变的,师父常常举出灯,那个日光灯,日光灯一直在闪,但是因为我们的感官没有那么快,跟不上,所以我们以为它是,不变的一直的,同样的我们这些认识,持续一直在变化当中,但是因为我们的怎么样,这个速度太快了,我们感觉不出来,以为 ,一个不变的一直在怎么样,一直在延续著,事实上他是不断的变化当中,一直前进的,这个叫做诸行空,没有一个不变的本质,所以这个叫做诸行空,一切诸行空,没有所谓的常恒不变异的东西,一切都是无我 无我所的,这个地方的红色字,刚刚的原文叫做,此等诸法,非我非常是无常之我,非恒非安稳变异之我,就是师父这里翻的,在一连串的身心作用,这个一连串的身心作用,就叫做诸行,清楚吗,那什么一连串的身心作用,眼睛对色,产生眼识,什么触,什么受想思,这些有没有,这些就叫做诸行,就叫做一连串的身心作用,就是诸行的意思,就是诸行所指涉的,诸行所指涉的,所以你看,此 等諸法非我、非常,是無常之我,非恒、非安隱、變易 之我,就是在这一连串的身心作用当中,一切是无常的,没有个恒常不变的我,但是有没有看到,此等诸法非我非常,是什么,无常之我,有没有看到,这是师父这里讲的,但是却可以说,有一个无常的假我,然后 ,即是有一个非恒常不稳定,一直变化的我,这个叫做非常 是无常之我,非恒非安稳变异之我,所以谈到这里,这个比丘回到我们之前,回到之前,回应你这个问题,佛陀有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具体圆满的回答,具体圆满的回答,就是一个答案,这个我,是因缘和合的假我,是诸行变化,无常中间的一个,不断不常的我,这样了解吗,这个我,就是身心不断变化当中,一个相对存在的,缘起和合的假我,但是,你如果要从中去找到一个,恒常不变的我,是没有这个东西的,所以不要去想说,我住在哪里,或是我从哪里冒出来,我从哪里生下来,不要去想这些,莫名其妙的问题,有没有我,有 缘起的和合假我,这缘起和合假我里面,有没有一个真常不变的我,没有,这个是诸法实相,但是,说起来简单吧,是这样没错,然而我们的问题在哪里,因为我们的无始以来的烦恼,错误就是我见,那边我的我执我见,就是在任何时候,不管是内外,不管是哪里,不管是身心,不管什么,你都会执著有一个,恒常不变的我,由这个我为根本烦恼,而会有贪瞋痴的现行,然后会有各种各式各样的,小烦恼的产生,所以从大的世界动乱,到小的你我的冲突矛盾,都是这个样子来的,这个叫做什么样,不来不去,那为什么这个叫做,不来不去 ,你当然你可以不把它,叫做不来不去,你可以把它叫做,不来不去也可以,因为这个叫不来不去,叫做不实来不实去,因为他说什么,诸行如幻,有没有看到,诸行如幻如焰,剎那時頃盡朽,不實來實去,这个来去倒不是,我们人的来去,而是说这些法的作用,包括当我们认识产生的时候,这个叫来 ,我们认识过去了,这个叫去 ,那这些认识的产生,还有我们生命,现象的不断的这样循环,好象是来了又去了,去了又来了,但是事实上,这是一个现象而已,一个缘起和合的相而已,它没有一个本质实质的东西,这个叫做不实来不实去,所以总归一句话,有因缘和合的假我,没有不变实质的常我,就是这个经所要描述的,那这个经所要描述的假我,就是从各种因缘和合里面,来分析这个假我,然后表面上看起来,是有在作用,但是它是不实来去的,有没有来去,有,但是真实的一个不变的东西,在里面,没有,来这位居士有什么问题,你刚才有举手是不是,(我就想简单一点,如果佛法说 ,无常,就是随缘变化,每一秒每一分,中变化,那么已经是无常,所以万相,只是一个相的部分,万相就是没有住的地方,无住,因为刹那变化 ,如果是无住又无常,那何来有我 ,何来有我,应该是无我),就是无我,佛陀就是要告诉你无我,(师父所讲的就是,那个 ),就是无我,没错,他就要表达无我,但这个无我是,破除一个不变常恒的我,但是他不否定缘起和合的,这些运作跟现象,这样了解吗,(所以我说我只是一个相的部分,所以佛说我只是一个相的部分,如果我们说万相,就是已经有包含一个我在里面,所以我们说如果没有相,万相就是无相,就是假,就是无我),无相就是无我的意思,在大乘佛教里面讲,无相就是指无我,但是有没有假相,有没有和合相,有,所以有一合相,但是一合相不是真实的,这样了解,不然的话会落入断灭,你要是无我,连缘起和合的我都把它破除了,那我打你一拳,你会不会生气,有人说那 ,你的都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那就变成落入断灭见了,所以我们得在缘起和合的现象当中,去建立一些法规,法则,这样了解吗,但这些缘起和合的现象下面,是没有一个不变本质的,所以这个就是佛教最深最难的地方,一方面要了解缘起和合相,一方面又不能执著这些缘起和合相,而认为有一个不变的我,可以吗,(还有另一个问题,就是幻想的问题,如果我们没有用那个,时间跟空间的因素,在这里面,那么无常 ,还是那个伦理还是相对吗),当然 ,无常是指没有一个常很不变的东西,(所以我说如果生老病死,是我们以那个时间的因素来看),生老病死倒不是以时间,是以我们生命的一个变化现象,这样了解吗,所以它不是单指时间而已,它重点在指我们这个生命的一个,变化的现象,这样了解吗,你是不是有问题,(我的问题是,我们可以就是说,不认为有一个恒常的我,但是就是佛法里边会讲,真如本性,那我们那个真如本性是不是恒常),真如本性,你应该早上来听师父讲成佛之道,因为这个东西牵扯的问题比较多,所以我不在这边做回答,真如本性有各种说法,这样了解吗,而且真如本性是大乘佛教所谈的,它有各种不同的解释法,师父建议你回去,可以去看看师父讲成佛之道,从大乘佛法里面谈佛性,而且就在这几集,这几集里面去谈,去了解,就知道他谈真如本性到底是什么,然后就真实的义理上来讲,其实讲的真如本性,就佛教的大乘的教义,般若经的教义来讲,真如本性其实是空性,这样了解吗,空性是通于什么性,无常无我性,这样了解吗,我 道你怀疑,没关系,去把成佛之道看一看,空性就论师还有般若经典,他认为的真如法性是空性,空性通于无常无我性,也就是缘起性,(我觉得空性应该是没定义性,没有任何定义的性,如果无常无我也是),没关系,你去把师父的成佛之道看看,空性般若经有解释,中观有解释,阿含经刚刚有没有讲空,有,阿含经讲的空,就是缘起的假相叫空,没关系,这个你慢慢听,你慢慢听,因为佛教里面,有各种不同的说法,师父会把它整合起来,其他同学,(师父弟子想问一个问题,关于这一页就是说,佛陀给比丘解释的是说,三事和合觸,觸俱生受、想、思,弟子想问一下,就这个触,是不是心所的一个,因为佛陀上面就是说,先跟你说二法,然后比如说身触,但那个触实际上是触境,但这个三事和合觸,这里面的触是不是心所法的触),在那个阿毗达磨里面,他认为这个触是一个心所法,这样了解,那这个细节,我们刚好今天等一下会分析,因为这个对这个触,当然也有不同的说法,但在三和合生触的触,阿毗达磨把它解释为是一种心所法,这样了解吗,当然触还有不同的触,比如说身触,眼耳鼻舌身意,然后身触,眼耳鼻舌身触,那个身触,也是一个触,这样了解,但是那个触不单只是一个简单的 ,它是指身所认识到的,那如果讲的触是心所法,这个触就有六触,眼耳鼻舌身意都有触,这样,那这就是指这里的触,六触的触就是这里的触,我们后面慢慢会分析,(下一句 觸俱生受、想、思,那它的意思就是说,受想思和触必须同时生,不可能单独生,对吗 ,他那个俱是不是指,必须一起的意思),基本上它是,可以说是一个,一个序列下来的,但这个序列里面,他只是说,我们的一个现象上,有这么 ,一个序列,但是我们这个序列是,一般我们的认识一个过程,但是不要把它想成说,这个结束换这个,这个结束换这个,它只是说大体上说,我们的一个内心的作用,大体上是这样的一个方式,这个是这里所讲的,但是在其他经典讲的,会有一点点,稍许的不一样,重点在于什么,重点在于,佛陀在分析我们内心,作用的一个序列跟过程,我们只要认识说,会有这么一个序列,跟过程的变化,然后这个变化当中,是没有一个不变的本质,我们要认识到的这样子,不然的话会产生什么 ,这里是这样讲,其他地方会有另外的讲法,比如说十二缘起支里面,他讲什么,他讲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 ,他没有讲想跟思 ,所以他的分析,有时候看他的重点在哪里,那你不能说,师父那个经跟这个经,是不是有一个经讲错,不是,而是每个经,他在分析的时候,他会重点不大一样的说明,这样了解吗,而且是 ,可以融合在一起的,只是说要怎么做,我们慢慢后面再分析,而且十二有支的解释,也不尽相同,只是我们每一经,在读的时候,要了解他到底,要表达的重点,到底是什么,不然的话,会产生某些问题,什么问题 ,因为现在我们留下来的,修行方法的法门里面,我们有北传的阿毗达摩,对阿含经的解释,会有现在流传在斯里兰卡,泰国缅甸的南传佛教的,上座部的阿毗达摩,对于五部尼柯雅的解释,部派跟部派之间,他的心心所的分类不一样,流转上面的作用,也会有点差异,如果你不了解,阿含经讲的佛陀的要点,是什么,你可能会在这间差异,部派中间差异去执著,哪一个讲的才是对的,哪一个讲的是错的,这样各位清楚,不然的话,连大乘教法,在安排心心所的时候,以及 ,《俱舍论》在安排心心所 ,也会有不一样,那这不是对跟错的问题,这要了解一件事情,印顺导师曾说,这些心心所法,在分析的时候,都是运用心理学,我们的思考或作用,大方向上会有这么一个过程,但是 ,我们这样的分析,也只是取于有助于,我们认识跟观察,这样了解吗,去反映我们自己认识观察,自己的身心作用,而不再说一定是这个样子,或序列必是这个样子,倒不是说这个样子,不然的话,两个部派排的序列不一样,你就会说那到底谁对谁错,比如认识开始,《俱舍论》跟为是会讲,觸、作意、受、想、思,一个是讲,作意、触、 受、想、思,那到底谁对谁错,那你不能说为是对《俱舍论》错 ,我告诉你,两个都是世亲菩萨写的,百法明门论,还有五位七十五法,《俱舍论》都是世亲菩萨写的,那师父 他是不是年老的时候,有点记忆了,年轻的时候写什么有点忘记,不是的,只是他那时候到最后会觉得说,怎么样去观察,怎么安排,可能他觉得受到大乘佛教的影响,他可能觉得更合理,就是这样而已,但问题是他并没有回去把《俱舍论》改掉,《俱舍论》还是继续流传的,,,(就是从五蕴来说,是色受想行识,然后从这个十二有支,就是从受这块讲,受、爱、取、有,这个想和爱、行和取,识和有,有没有一种对应关系),我后面会解释十二有支会慢慢解说,会做一点解说,其他,时间是不是快到了,是五分钟还是,你的表情,还有三分钟,白话已经看过了,析辨,從前述的第一義空經到本經,一共四經,都是在讲,缘起无我的根本教法,本经就是我们现在谈的这一经,不来不去这一经,就是从认识的生起,认识的生起,和引发的另一连串心理作用来说明,无我,来说明无我,佛说我们认识中的一切称为世间,叫做什么世间,六六世间,还有五蕴世间,记得,佛教里面,所以来听师父课的人,要有一个观念,佛教对很多东西的定义有时候不大一样,我们讲世间,佛教讲几种世间,大的是两种,哪两种,有情世间,器世间,器世间就讲什么,就是讲什么须弥山 ,有三界,那有情世间 ,有六道轮回,六道轮回的有情,那三界里面的有情,这个叫做有情世间,但是在有情世间里面,阿含经,在针对有情里面,他不谈那么广,他谈的是什么,身心世间,这身心世间又分为,六六世间和五蕴世间,六六世间就是讲六根对六境的认识,而产生的这个世间,这个世间所牵扯的,就不再是那么广大的宇宙,或是什么山河大地,他指的是我们这个身心生命的认识,还有这个身心生命的存在,这个是谈的六六世间,还有一个五蕴世间,我们如果学佛,离开了我们这个五蕴身心,那就没有意义了,我们学佛就是在探讨,我们这个五蕴身心的状况,从这样来认识,然后推广到对别人应该怎么做,这才是佛教要学习的,所以叫做五蕴世间跟六六世间,所以我们这里说,佛说我们认识的一切称为世间,从认识,而认识则从根对境的产生识开始,有了识就会引生如 ,触受想思等一系列的心理作用,从这些身心不断变化作用当中,可以成立一个无常变化的假我,但并没有一个不变的真我,在生命的流变当中,认识其真实的样貌,否认真我破常见,建立假我的,否认常我破常见,建立假我破断见,这即是离断常的中道正义,本經可視為破真(常) 我而立假我的代表經典。,这样可以,我们先休息一下,十分钟以后我们再回来,我们来继续看,缘起法的内容,还有依缘起而缘生的种种现象,十不缘起我们大概谈了,那么现在 ,我们再来谈缘生法,那缘生法其实就是十二有支,但是这里十五谈缘生法的十二有支,会做一个更详细的分析,你们尽量听,听懂多少算多少,然后理解多少算多少,你现在如果不理解没关系,多听几次,慢慢慢慢就会理解,而且这十二有支的分析,师父是依 印顺导师,唯识学探源里面去讨论分析的,因为师父觉得机缘也差不多成熟了,不能讲阿含经,不能再讲一些比较只是白话,解释解释这样,所以我们做一个比较深入的分析,缘起法大概讲了一下,以后我们会继续讲,那现在是讲依缘起而有的缘生,你们记得吗,缘起法的定义,阿含经经里面缘起法的定义是什么,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这个是流转,还灭 ,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那此有故彼有是,这缘起法的流转跟还灭,都是针对什么而讲的,针对缘生法,是的,这缘生法其实在谈什么,生命的流转还灭现象,所以要记得,阿含经里面讲缘起法,是针对我们的身心生命而谈的,所以它的流转就变成苦集 二谛,它的还灭就变成灭道 二谛,所以这个叫做缘起四圣谛,对这个观念一定要很清楚,清楚了吧,从此不会忘记了,没问题,我没有叫你背细节,我是告诉你说,阿含经以及所谓的三乘共法,所谈的根本教法叫做缘起四圣谛,缘起就是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这四支流转叫做,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在谈身心生命的时候,那就变成苦集 二谛,还灭的话就是,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在谈身心生命就是怎么样,在谈还灭 二谛,这个就叫做四圣谛,所以缘起用在身心生命现象,就是在谈四圣谛,所以这个叫做缘起四谛,既然谈缘起,此故彼是法则,然后它的流转跟还灭,也就是十二有支的流转还灭,所以谈缘起,一定要谈身心,谈身心离不开谈十二缘起支,但事实上这虽然叫十二缘起支,实际上它是缘生法相,缘起是指缘起法则,生命现象是指缘生法相,是指这个身心生命的流转跟还灭,一定要抓住这样的一个特色跟重点,你才能了解阿含经在讲什么,我们先来看看,虽然前面讲过,但是师父这里的重点放在缘生法,缘生法叫做,Pratiyasamutpanna,Pratiyasamutpanna,Dharma,叫做缘生,这个叫做法,这个叫做缘生法,这个叫做缘生法,这里的法不是佛法的法,这里法是指 ,现象事物,要了解缘生法,先了解缘起法,缘起法它叫,Pratiyasamutpanna,Pratiya,Pratiya,种种或是原因都可以,种种种种或是原因都可以,Sam跟ut是接头词,聚合的意思,聚合的意思,英文里面有没有一个字叫Sam,什么意思,合集 ,不是一些 ,怎么拼,S-U-M,S-U-M ,这个是什么 M,这个是S-A-M,一样是Sam,Sam这个是两Sam,不是两Sam是Sam,因为,梵文字,好发音,它什么字母它就发什么音,英文字不好发音,它字母跟它发音常常不一样,所以 ,我似乎没办法看到它的字化,它的音,因为常常发不出来,为什么CH有时候发什么,有时候发K,有时候发什么,有时候发CH,那到底什么发K,什么时候发CH,反正有很多规矩,我也必记不起来,反正我没看过的字,就什么,没边读边,无边瞎编,所以立师父常常会纠正我,这个字不是这样念的,这样子,为什么会念Chinese不念Canese,不念Chinese,为什么念Chemistry,为什么不念Chemistry,没错吧,为什么念Chemical不念Chemical,这是我永远搞不清楚的,说不定过一阵子,说不定晚上就有英文老师来跟我说,师父,他的规则是这样这样,他说规则你自己背,我不当英文老师,所以我背规则,这个sum就是怎么样,跟英文字很像,整合,what也是接头字,两个字加起来就是整合的意思,所以它是,种种种种,或直接换成因 ,整合,整合,然后pada就是生起,pada  ,就是生起,整合就是生起,它的意思就是说,种种种种因缘条件,结合起来而产生的,这样的一个法则,就叫做什么,缘起法,所以缘起法本身就已经告诉,它的内容,这个字义就告诉你了一个内容,什么内容,所有的东西都是种种种种聚合而产生的,它的字义就已经告诉你这样一个内容,其实我们的语言,我们的文字,我们的语言文字都是这个样子,有一些好的语言文字,它本身就已经告诉你这些内容在里面,其实中文字虽然是相行的,但有时候它会告诉你在里面,大 怎么写,这样,它就是一个人把手脚打开,躺着,那怎么把手脚打开,那就是很大,不然你大要怎么比,我问你,小怎么比,缩小,缩小,大怎么比,很大,手不够脚要打开,那就表示很大,就告诉你这个意思的,虽然它是拼音文字,但是它拼起来,它已经告诉你说,这些字结合起来,它去表达它的一个内容在里面的,所以这个叫做,种种条件,因缘结合,而生起的就叫做缘起,这是缘起法,是指法则,那么缘生 ,Pratityasamutpanna,PPP,在英文里面有没有过去被动,PP,过去的Past,Pastive,过去被动,梵文还有一个,过去被动还有被迟疑的(?),所以它是PPP,不但是过去被动,而且是完成的,这样了解,所以它是说,种种因缘而结合,已经完成的,而且这个PPP,当行容词用,英文有没有过去分词当行容词的,有 ,已经被吃完的食物,反正这些你们大概知道,这个当行容词用的时候,描述后面的Dharma,意思就是说,经由种种因缘条件,而使之生起,而且已经生起的这些东西,就是缘生法,那个法是指东西,是种种因缘条件和合之后,已经完成,已经被生起的这些东西,因为它不是自己生起来的,它是因缘合而起来的,所以它是被动的,而且已经完成了,这样了解吗,所以它就是PPP行容词,那这些东西是什么东西 ,记得吗,师父说缘生法是应用在什么,十 二有支,这些东西是指我们身心生命现象,就是这些东西,也更具体讲一点就是十 二有支,这些Dharma指的具体就是生命现象,就是十 二有支,所以这个叫做缘生法,你看,所以说指因果法则所现起的现象,特指生命的延续现象,既是这个惑打错,这个惑打错,加一个心,知道怎么写,惑业苦的惑,这个惑打错会改,惑业苦的流转现象,就是指四圣谛,十 二缘起,十 二缘生法,十 二缘起支又叫十 二缘生法,十 二缘生法 ,就是指,什么,你们最好是把它背起来,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这个就是十 二缘起支,也是惑业苦 ,身心生命的流转现象,讲到这里,(缘生法就是此生必彼生,缘起法,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那么就是说,它肯定是一个,一个因带着一个的果,一个果带着下一个因,当然不是一个一个,我 道,那什么是第一个,就是它总得有一个,无中生有的过程),基本上佛教不讲第一因,那么如果我们讲,要讲,可以讲根本因,但是不讲第一因,因为讲第一因,就会落入了那个,有一个尽头的那个,那佛教讲根本因,生命生死的根本因,就是无明,就是你刚才讲的,我见,我执,那是身心生命,不断流转的根本因,就叫无明,无明,就是怎么样,根本的我执见,我们无始以来,身心生死的轮回,就是那个无明,不断的运作引起的,那个无明,就叫做我执见,那这个无明,就是这里讲的,无明缘行,这整个,就是这个无明,(我觉得这个无明 ,是属于我们意识界里面的事情,我们知或者不知,明或者不明),我们内心里面的,有察觉到没察觉到,它的根本烦恼,都是这样子,(但是它那个缘 ,不依我们意识界而成立的,对吧),对 可以这样子讲,(那么它还是有第一因的),你要讲第一因,它也不是第一因,它是可以说是根本因,这样知道,(根本因回到意识界了,对吧,就跟外面的客观世界,是没关系),等一下,你这个意思,我要了解你 ,要表达的,等一下你听师父,多说一点,你再来表达,因为你这样讲,我没有办法跟你讲,是或不是,因为我不很了解说,你的认为说,跟外界没有关系,是怎么样的没有关系法,因为我现在 ,不很清楚,你的想法的时候,我跟你回答,是或不是,都有可能会产生错误,这样了解,你慢慢听,然后师父,慢慢了解你的思维,再来回答你的问题,可能会好一点,这十二缘起法,就是无明缘行,識、名色、六入、觸、 受、愛、取、有、生、老死,就是这十二个,这十二个,一般来讲,作普遍共通分析,都是依分位缘起,而做三世两重因果的分析,以及解释,大部分都是这个样子,我们来看一下,有关这缘起支,一般解说,还有普遍性通遍性的,都把十二有支,做一个十二支,是做最圆满的,而且都是做,三世两重因果的,这样的一个分位解释,你记得师父在最早的时候,也是这样做解释的吗,也就是说,无明是生死的根本因,没错,因为我们无始以来,有无明,这个无明就叫做惑,惑就是烦恼,然后行就是业,刚才讲行业,三种行,其中的十二缘起支的行,就是业,就是造作,无明烦恼,惑无明烦恼,一直都在,但是我们在探讨,身心生命,从三世怎么去分析的话,就是说,过去生无明,造作行,造业,就有或业,这叫做过去因,这样了解吗,行 ,造作了业力之后,烦恼再去润业,然后我们,那一生死掉之后,就会有业力的规范,而成为一个投胎识,投胎识就会入母胎,会入胎,入胎之后,这个识,就会怎么样,跟我们的 ,那个生命的那个胞胎,结合,就是这个名色,名色,所以叫做识缘名色,名色缘识,这两个 ,一个是生命的入胎体,一个是什么,色是我们的肉胎,肉体,名是我们的 ,精神体,比较粗面的精神体,所以会有识缘名色,名色缘识,相依相护,然后到了一定的程度 ,就会有六根长出,就会有六根生长出来,六根慢慢生长出来,胎儿完成出胎之后,就会产生认识,这个就是所谓的触,产生认识 ,就会有感受情绪的波动,这个 ,就是现在的苦,有没有看到,就是现在的苦,现在的苦果,这是过去的因,这是现在的苦果,这个就是过去,这个叫做什么,一重,这样叫做一重,这样了解吗,那这个叫做两世,再来,那么我们感受到有触,然后有受之后 ,这个触已经是,无明相应的触,已经在里面了,由于有无明相应触,所以我们感受波动的时候 ,会进一步去推动这个爱,爱就是染著执取,然后会爱跟取,都是属于烦恼,那么爱跟取 ,一个可以说是 ,内心烦恼的发动,一个取是属于 ,去实践的,我现在先这样子解释,我们等一下分析的时候,会有更深一点的分析,但是会有一点点不一样,你只要知道,有这么一回事就好了,那么这样的话,这个就是烦恼,取去行动就叫做造业,造业就会有业力的存在,业力的存在就叫做有,这个有 ,就是三界的生命潜在体,因为你有这个业力的存在,你的烦恼再去润发,这一辈子死后,下辈子就因于业力再去投胎,下辈子再去投胎就会有什么,生 会有老死,所以 ,它有两重因果,但是它有三世,这是过去,这是现在的苦果,这是现在的苦因,有没有看到现在的苦因,然后这是未来的苦果,所以 ,过去,现在 有没有看到,未来,三世,它有几重,第一重,第二重,这个叫做三世两重因果,也就是在解释,惑业苦不断的循环,那你其实你讲哪一世,它都有三世,这实在,这不是针对你哪一世,只是说我们生死不断的循环,就是这样的一段不断的循环,就是不断的循环,那这不断的循环当中,我们只要去了解说,无明是根本因,所以我们如果修行要断的,就是这个无明的惑,这个无明根本因,它都已经存在了,但是 ,我们修行的时候,断的当然是无明没错,我们修行的时候断的是无明,就是师父那三个图里面的我执,无明就是根本的我质见,但是你在修行的时候,要从哪里下手,什么时候才能在无明当中,去了解 去断 ,它的根本点在这里,触受爱取这个地方,这样了解吗,触受爱取这个地方,名色六入,它可以从另外一个认识论来解释,六六法门,如果它把一个当成根,一个当成是认识的对象,一个当成是六识,这个识的认识,已经是有无明的触在里面的,这个等一下我会做更细的分析,那这个触已经有无明在认识里面的,已经有无明在认识,在认识里面,所以就会产生受,情绪的波动,情绪一波动,无明一作用就会有爱,所以你们之前,如果听师父讲 阿含经(佛陀的教示)的六六法门,我不知道你们记不记得,有一个叫做,知此见灭炽然,就是在六六法门里面所讲的,以后你们来的话尽量带着,进修 你有带是不是,翻一下,应该是在六六法门,最前面六六法门里面,有一个叫做六根门头好修行,六根门头好修行,有翻到吗,你先翻目录,师父在最前面讲缘起法的时候,你可以翻到目录,它的目录好象是在最后面,就是哪一个故事,应该是在最后面那一页,六六世间,158页 是不是,然后有一个叫做六根门头好修行,有没有看到,就是一样的前后,前后有一个叫做六根门头好修行,158页,你有翻到吗,158页,下次要带书来,这个书要带来,你没带书就放过你,放你一马,那个靖月你有翻到吗,有翻到的,有没有看到那个灭炽然,那个部分,执此见灭炽然,有没有看到,有看到白话吗,那个麦克风给靖月,靖月你把那个白话的,白话的经文念一下,来看看说这个地方,这个经,杂阿含经里面,它的有没有说执此见,灭炽然这样子,【有 一 次 , 尊 者 富 羅 那 請 示 佛 陀 :,「 世 尊 曾 教 導 『 現 見 法』、,『滅熾然』、『不待時』、『正向』,『即此見』、『緣自 覺』。,世尊!你以前所說的這一些到底是什麼意思?」,佛陀回答,「 很 不 錯 啊 ! 富 羅 那 !,不懂的就是要能提问,当眼看见东西的时候,能觉知到所看见的东西,進 一 步能覺知到貪欲的生起。,能清楚明白,我现在有看见东西,眼见色,并观察到眼时见色时,起了贪欲,这就称为现见法,什麼又是滅熾然、不待時、正向,即此見、緣自 覺 呢?,当比丘们见到事物,清楚明白所见的事物,但对所见的事物不起贪欲,清楚明白自己所见的事物,也真实察觉,自己对所见事物不起贪欲,这就称作灭炽然,不待 時、正 向、即 此 見、緣 自 覺。,耳 聞 聲 等 其 他 的 根 對 境 時,也是同样的道理 ,有听到吗,或是清楚吗,佛陀讲什么,佛陀意思就是说,我们六根对六境,产生认识的时候,有两个阶段,第一个你要先确认到,你是不是产生认识了,认识的对象是对的吗,还是迷迷糊糊里面,把狗看成猫,把猫看成狗,先确认你认识的对象,确实是这个,第二个要去察觉到,你认识到这个对象的时候 ,是起苦起乐起 ,忧还是起什么,然后接下来要察觉,你有没有在中间起贪瞋痴,面对苦境的时候,你是不是起瞋,面对顺境的时候,乐意的时候,你是不是起贪,如果你起了瞋或贪,你就要想办法去把他怎么样,降伏灭除,这个叫做即此见,滅熾然,等一下我那边有书,你们没有书的,可以回去看看,(师父,这个好象是我们说,那个唯物学,的第七跟第八识,是不是),你说什么,唯识学,当然从唯识学可以解释,不过因为 阿含经没有,就是没有谈到唯识学那样,这样了解吗,那唯识学当然,依这个谈的 ,就是更复杂,更详细一点,但是这个比较简单,单纯一点,这样了解吗,佛教的很多理论,还是都依这个下去做,深广的怎么样,分析跟推演的,这样了解吗,那么现在就是说,你看,佛陀说怎么样,在你六根对六境认识的时候,当下就要去观照,这个就是什么,明相应触,还是无明相应处,如果你有明相应处,你认识到了,之后你就知道说,我们都有烦恼在里面,那你是不是因为苦了,而起贪瞋痴,这个就是,然后 ,如果察觉到有,你要把它降伏掉,这个就是训练,就是这个地方,所要表达的,这个地方所要表达,这个是一般的十二有支,那你现在,师父刚刚讲的,跟刚刚讲的这个,有一点点不一样,哪里不一样,说这个是入胎吗,这个是怎么样,胞胎 ,怎么现在讲讲变认识了,是的 阿含经,本来就有不同的解说,这不同的解说,我们现在来看看,这十二支里面的不同解说,先看一下这个,缘生支数,到底是三支,五支,十支,还是十二执,哪一个对,到底是,风在动,还是树在动,还是你的心在动,到底是哪一个在动,通通都有动,然后上次有一个故事就是说,然后两个师父在争,这六祖慧能里面的故事,然后一个徒弟说,师父是风在动,所以树叶才会动,另外一个,然后师父说,你说的有道理,你对,他说师父不对,那如果风不动树叶不会动,然后师父怎么说,你对,然后另外一个徒弟说,师父他们两个都不对,因为他们两个扫地,不专心,然后在那边讨论,风动树动,然后两个在那边争执,所以严格讲起来,是他们两个心在动,师父说,你讲的也对,你对,他对,你们大家都对,那到底哪一个才是对,都对,三支对,五支也对,十支也对,十二支更对,那怎么回事 ,其实这是佛陀依照,怎么样不同的状况,不同的角度,对于生命潜留的,延续的一种,说明,简单的讲叫做,惑业苦的流转,讲得详细就是十二支,缘起有十二支,是世尊所开示的,这在佛教界早已成定论,当然缘起是十二支,缘起主要意义,在说明生命的联系,开示怎么样的,逐物流转,怎么样的依著自己,所造的业因,感受因的果报,这是缘起支的一个说明,至于我现在讲的,这个不是师父自己写的,这是 印顺导师,在唯识学探源里面的,因为师父不敢乱改动,我也自己不敢讲,因为师父的认识修行有限,所以我完全就是,引 导师的说法,至于缘起支数多少,有没有看到,可详可略可开可合,可详可略可开可合,可详可略可开可合,缘起五支,十支,十二支,十二支都编辑在阿含经中,都编辑在阿含经中,所以阿含经中有五支说,有十支说,有最圆满的十二支说,阿含经里面都有,那我们可以来看一看,十二支说,似乎 比较圆满,所以古代的弟子们,都依这十二支来解说,但在十二支说普遍流行以后,都对世尊详略开合说法的善巧,渐渐的被人忽略了,有没有看到,所以为什么师父说要读阿含经 ,就是说你从阿含经里面去分析,你才可以了解到,佛陀说法的善巧,以及佛陀说法的活泼性,适应性,所以很多东西你要了解,抓住佛陀为什么这样说,他当初说这个的时候,目的是要让我们了解什么,而不一定在法相上,一个一个执著的那么详细,不然的话,师父说嘛,后代的弟子们对于这些法(的)术(语),如果不一样的时候会产生争执,到底你对还是我对,那就会有什么风动,树动的这些问题出现,我们接下来就来分析,缘生支數里面的,五支,十支,还有十二支,那么最简单的其实就是三支,惑业苦,惑业苦就不用再解说了,我们先来解说五支,五支,我们先看杂阿含经,五支说的杂阿含经,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於結所繫法隨 生味著、顧念、,心縛,則愛生;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病、死、憂、 悲、惱、苦,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这一段,他直接从哪里开始讲,直接从爱开始讲,所以他讲爱,取,有,生,老死,那么这一句里面,若於結所繫法隨 生味著,顧念、心縛,什么叫結所繫法,结是什么,烦恼,结是烦恼,那什么是结所系法,这个法就是东西,烦恼所执著的东西,他的意思是说,如果于烦恼所生的东西,生起了执著,顧念、心縛,則愛生,那么爱就生,那什么叫做烦恼所,系念的东西,结所系法,这个法,烦恼所,贪瞋痴是烦恼,你说无明相应什么,无明相应触吧,无明相应触,好象也对,结所系法,其实,我们的烦恼会执著的,就是我们这个五蕴身心,执著一个我,这个叫做结所系法,所以这个五蕴是我,那五蕴所拥有的,所面对的一切,不管是家庭事业,财产,这些叫做我所,所以 ,依于五蕴,是我们所 ,系着的,这个叫做结所系法,那么如果从六根对六境来讲的话,我们的产生的六识,会对六境起执著,这六境也是,什么,结所系法,总之,这个身心就是我们,烦恼贪恋的对象,这样了解吗,这个叫做结所系法,然后 ,如果这样的话,就会产生爱,就会有取,就会有,就会有三界的,三 生命体,就会有,然后就会有出生,就会有老死,这是五支,这是五支的说法,那么,接下来佛陀说,如人种树,初小軟弱,愛護令安,壅以糞 土,隨時溉灌,冷暖調適,以是因緣,然 後彼樹得增長大。,接下来,佛陀用一个比喻,来做比喻,这个下一页,如是比丘,结所系法,味著將養,則生恩 愛,爱缘取,取缘有 有缘生,生缘老病死,犹悲苦恼,如是如是,純大苦 聚集,他意思是说什么 ,我们对小树呵护,然后这树就慢慢长大,我们如果对于,结所系法的这种贪念,不放弃,然后一直去长养他,长养他长养他,那他就越来越重,就好象 ,小树就越来越大,越来越大一样,那么,若与结所系法,随顺无常观,结所系法,随顺无常观,住生灭观,无欲观,灭观,舍观,不生顾念,心不系着,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病死,犹悲苦恼,苦灭,如是如是,纯大苦俱灭,意思就是说,你不要随顺你的贪爱,去增长他,你要去断除他,或是至少去降伏他,就好象说一棵小树,你不要一直去照顾他,你照顾他,他越来越增长,犹如种树,犹如种树,粗小软弱,不爱护,不令安稳,不拥粪土,不随时灌溉,冷暖不适,不得增长,后面,我看后面还有吗,等一下,在下一页一样,这是刚刚那个经的句序,他说,如果你对这棵小树,他开始长起来,这个小树就是我们的爱人,他刚刚出长的时候,你不要去灌溉,不要去浇水,而且要进一步怎么样,若復斷根截枝,段段斬截,分分解析,風飄日 炙,以火焚燒,烧以成粪,或颺以疾風,或投 之流水,比丘! 於意云何?,非為彼樹斷截其根,乃至焚烧 令其磨灭,於未來世成不生法耶?」,答言:「如是,世尊!」,意思是说,这棵树刚开始长起来的时候,你不要去灌溉它,也不要去长养它,而且你要把它斩断,砍断,挖断,挖掉,然后把它烧掉,那这样这个树 ,未来不可能再长了 ,不可能再发芽根茎枝叶,意思就是说,我们烦恼的染爱跟贪爱,你不要去增长他,你不但不要去增长他,而且你要去对治,这些烦恼染爱,未来慢慢慢慢慢慢,它就不会再增长了,「如是,比丘!於結所繫法隨順無常觀,住生灭观,无欲观,灭观 舍观,不生顧念,心不 縛著,則愛滅,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病死,憂、悲、惱、 苦滅,如是如是,純大苦聚灭,这个经 ,告诉你,第一个,他在分析的时候 ,他直接从爱开始讲,从爱开始讲,第二个 ,他说,我们在断除烦恼,在对治烦恼的时候 ,就像这个树一样,你不要去,你不要去怎么样,增长它,呵护它,因为我们一般人,总去是增长,呵护我们的爱染,无知是不是,对,举个例子,你怎么样呵护你的爱染,来,麦克风,或许不是你自己,或是你认为,我们都是怎么样去增长我们的爱染,(喜欢的东西就千方百计的去达到),他说喜欢的东西,我们都千方百计的,想要去得到,喜爱的东西,我们都千方百计的去得到,你是这样说的吗,没错,我们喜欢的东西,我们不会去观什么观,无常观,这就是第三个观念,你说师父怎么修行,无常观 ,那当然观无常之后,还有连续的操作,所以我们喜欢的观念,你不观无常,你不观无常,你就一直执著,你一直执著,你就是在呵护你的爱恋,越看越喜欢,情人眼中出西施,越看越爱,情人眼中出西施,师父说过,师父的一个故事,跟西施没有关系的,跟玩具有关系,师父小时候经过一家玩具店,他那个玩具店,真的 师父有时候,想说这人真可恶,他老是把玩具店,开在我们学校,不是对面 ,师父要回家的转角入口处,学校的对面,开的是一家面包店,那个面包,每次到了我们四点放学的时候,他故意在那边烤面包,所以那个面包,这样一烤出来,闻到,这个叫爱恋系着,肚子其实不是很饿,有一点小饿,但是闻到那个味道,自然而然就会过马路,其实我不需要过马路,我执接右转就可以了,但是就故意过马路,走到面包店前面,多闻几下,看看面包,都行,然后看完之后没钱买,边走边想,叫做爱恋系着,走 走 ,今天要有钱,我就买,没钱,想办法买,怎么买,去找弟弟妹妹,看有没有钱,不过应该是没钱比较多,去跟朋友借看有没有钱,还是找最好的兄弟,今天看有没有钱,但是很信愿的,师父班上有一个同学,跟师父非常好,他家里不比师父家有钱,但是他的零用钱特别多,所以他有钱,他就会买,而且他很慷慨,买了十块钱,我印象中,十块钱好象是三个面包,买了会分给我们,两三个烂兄烂弟,一人半个 或一人一个,所以就每次想说,最好是回家的时候,跟他走在一起,看他今天有没有钱可以买,所以就是,就是一直会想这样子,这个就是顾念染着爱系,然后走着走着,另外一个爱恋又来了,走到转角处,人家说转角遇到爱,遇到我最爱的玩具店,每天经过,看到琳琅满目的,各式各样的,多好 ,每次就站在前面看 看 ,望啊 望啊 ,跟肚子饿没有关系,刚刚是面包现在是玩具,你说 ,师父 你有钱要买玩具还是买面包,我告诉你我可能会买玩具,面包同学会买,但是同学不会买玩具,因为他对那个没兴趣,看 啊 看啊 ,这就执著爱系,回去就想,我回去不想面包,但是我回去想什么,想玩具,真的是这个样子,这就叫顾念爱系,然后去增长去思考,然后 ,如果你越想越多,你越来越贪,但是你没钱买,有一天你可能会去偷,因为你很喜欢嘛,你一直想它嘛,但你又没钱买,那如果你没有强烈的道德规范,你有可能去做一些,不应该做的事情,那小孩子最喜欢这样子,所以 ,这个告诉我们说,不要去系念爱着,而要去观它的无常,所以下次,你们如果经过一些商店,看到衣服,看到这个看到那个,很想买的时候,观无常,买了又怎么样,多了一件衣服 ,买了这样,就是多了一个东西而已 ,那这个无常变化的 ,所以说从佛教来讲,就是够用就好,够用能用衣服穿的温暖,保暖就好了,不要买东买西买一大堆,说实在的,这是众生的通病,上到师父,下到你们 不管任何工作的,都是这个样子,那今天你来听经闻法修行,我告诉你,第一步  ,就是去移除这个爱着,系念的就是无常观,所以无常观强烈的人,基本上他的欲望,会慢慢慢慢的减低,会慢慢慢慢的减低,那当然除了无常观,要对缘起法的认识,要有一定的通遍性,这个是讲五支的,因为师父觉得这个经典不错,所以不是只列出,讲五支那个而已,还是前后都列出来,给大家做一个思维跟参考,那这一个经典 ,它是很典型的五支,从爱取有生老死开始讲,五支,我们再来看一下下面,另外一个经,时间是不是到了,还有两分钟,我们把这个念一下就好,杂含285经,刚才那个是283经,这个是285经,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憶宿命,未成正覺時,獨一靜處,專精禪思,生如是念:,世尊说 我憶宿命,就是还没正觉的时候,我已经在修行了,專精禪思,生如是念,『世間難入,这个世间难入,应该是念世间难入,意思是世间苦的意思,所謂若生,若老,若病,若死;,若遷,若受生, 然諸眾生生、老、死,上及所依,不如實知。』,我作是念,何法有故 生有,何法缘故 生有,即正思惟,起無間等,知:,有,了解吗,就是十二有支里面的有,『有「有」故, 生有;有緣故,生有。』,所以怎么样,有生,所以叫做生有,就是生老病死的生,有緣故,生有。』,所以他从,为什么会生,生就先有老病死,那老病死怎么来的,受生而来的,那生怎么来的,有什么,十二有支的有,接下来他说,復思惟:『何法有故,有有?,这样知道吗,不是有有,有括号这个有,第二个就是生老,那个爱取有的有,有有,何法缘故,有有,即正思惟,如實無間等起,知:,『取有故, 有有;取緣故,有有。』,就什么,有从哪里来,取,接下来 ,又作是念:『取復何緣?,何法有故,取有,何法缘故,取有,我们讲到这里,时间到了,我们下个礼拜,再把这个经典分析一下,我们接下来要来分析,缘起法十二有支里面的五支,有些经典只讲五支,这五支应该怎么认识,怎么分析,我们下礼拜再来看,(师父 尽修能问问题吗,我想问个问题,行吗,可以可以可以没关系,最后一个问题给你问吧,谢谢师父,这个这个五支说是,是给一般的弟子说的,还是说是给,三果以上的那个,没有 没有特定的,还是针对一般凡夫弟子说的,这样了解吗,不是给出,不是给初果或三果,不然就不会讲什么,爱欲,什么观无常,就不会这样子讲了,因为三果以上主要是断无上分结,他是从爱 开始的,所以色爱 无色爱,不是这只是一种,对弟子不同的分析法而已,不是说针对什么三果,几果不是这样子,我们来回向,。
 ,如立法师 各位法师 各位同学 大家好,我们今天经过了,大概快半年,终于回到我们这个课程了,那我们继续来谈我们的阿含经,那我们现在在讲的阿含经,是已经谈到增上慧学,增上慧学,而且已经谈到了缘起法,那事实上这个缘起法,以前曾经介绍过,在我们这个课程刚开始不久,就曾经介绍过缘起法,缘起四圣谛,现在回到了增上慧学,增上慧学的内容,也就是缘起四圣谛,只是说现在谈的缘起四圣谛,跟之前谈的有两点不一样,第一点 ,以前谈的缘起四圣谛是比较简略,大概,那我们现在在谈 ,除了复习以外 ,再来就是说会分析的比较详细一点,那么第二个 ,以前谈的是介绍一个大要,现在谈的 ,是经过戒学跟慧学认知之后,那很多时候是必须,借由戒学跟定学的辅助,最重要是这些很多观念 ,如果在实际的操作上,除了平时的闻思以外 ,还有就是修,修就是定中作观,所以这里在谈的,已经是跟戒学定学配合了,不纯只是对于一些,教理上法理上的认知而已,所以你以前听,可能只是一个认识上,现在听,因为前面已经讲过,增上戒增上定,现在在听,比较相对让你能够,在实践上怎么去做,这个会比较重要一点,那我们在阿含经讲完之后 ,师父打算开,印顺导师的佛法概论,以前师父也讲过佛法概论,但是那个时候 ,很多同学没基础,所以那时候佛法概论,讲的比较简要,也没办法分析的太深,但现在经过,同学们经过 阿含经的理解,跟听学之后 ,我们这个在讲佛法概论,这个就相对来讲,可以做比较更深的分析跟认识,这个就是我们要,这个课程大概讲一下,去年在上个学期快结束的时候,我们谈缘起,缘起法的缘起,依缘起而缘生的,十不 ,叫做十不缘起,十不缘起,那十不缘起 ,我们最后一个没有讲,因为来不及,那有些新来的同学,可能不知道十不缘起是什么,我们来看一下,十不缘起,那前面谈的就是三法印 ,是叫十不缘起,缘起法,只要是依缘起而有的生命现象,它一定是符合十不,符合十不,第一个叫做不有不无,不有不无,那这内容上次有讲过,那第二个 ,那么这个,我大概又提一下就好了,这个不有不无 ,就是说对生命,身心的生死现象,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有 是因缘和合而有的生死轮回,无 是指,这个生死轮回,如果照着正确的方法去修行,它可以达到生死的止息,而入涅槃,这个叫做无,所谓的无,就是不会再来生死轮回,这样了解吗,那么我们修行人,或是我们学佛的人,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就是说有,在佛教里面的一切,生死轮回的有,是因缘合而的,此有故彼有的有,所以我们是有,轮回的生死的,你不要把轮回生死都破掉了,不要把轮回生死都认为它没有,那就落入断灭见,所以有的正见是指,生死的轮回,所以不否认生死的无限轮回,你有认知生死的无限轮回,你才知道要去修行,这个叫做有,但是很多人是,不了解我们生死轮回的 ,无限延续,而有错误的观念,所以对有就会有错误的认知,无就是此无故彼无,烦恼断了,就不会再造业,烦恼就不会再润身业,那我们就不会再来轮回,这个叫做怎么样,轮回尽,烦恼尽,就不会再来轮回,所以这里的正确认识,就是生死的止息,不会再轮回,这个叫做有无,错误的认知,那就是错误的,所以我们叫做不有不无,这个是有无,生跟灭,我们身心现象的生,是缘起的生,所以不是实质的生,我们身心生命现象,这个五蕴的和合,刹那灭去,也是因缘和合的灭,不是有一个实质的什么东西在那边灭,所以这个叫做不生不灭,或是说,生灭是因缘和合,没有实质性的,这个叫做不生不灭,这个是第一义空经所讲的,这个都是上个学期在说的,所以我们有不有不无,不生不灭,那这个不生不灭,其中经典的这句叫做,如是眼不 實而生,生已盡滅,有業報而無作者,有没有业报轮回,有,那有没有一个不变的本质,叫做作者或是我的,没有,这是佛教 阿含经里面,很深刻的一个观念跟认识,那这个都是上学期讲的,我们只是把它复习一下,再来第 ,不常不断,这个叫做非自作自受,也非自作他受,这里讲的 ,自作自受落常见,自作他受落断见,这样了解,这里 ,有一个观念就是说,上个学期也讲到说,一般来讲,我们都说自作自受,那这个经典为什么说,自作自受落常见,自作他受落断见,因为,我们是自作自受没错,但我们要了解一下,我们这个自作自受,所谓的自受,这个自,跟这个自作,跟这个自受的这个自,是一个缘起和合假名的我,这样了解吗,那受报 ,也是在轮回当中,因缘和合的报,但是在外道里面,他认为自作自受,是有一个不变的我,在造作,然后有一个不变的我,在受报,那这样的话就落入常见,那如果自作他受,那变成是两个不相干的,那这个就叫做断见,这样了解,这个就是自作自受,那个自作他受的一个问题,不然的话,光看那个经,有人会误为说,奇怪  ,因果业报不是说自作自受吗,为什么佛陀 ,这里说自作自受也不对,因为这个外道的自作自受,是认为有一个不变的我,在造业在造作,然后有一个不变的我,在受报,外道是这样认为的,所以这样的观念,佛陀当然要破斥,那我们一般 ,佛教里面正确的观念,的自作自受,是说这个自,是一个因缘和合的我,这样了解吗,然后在造业,然后在造作,轮回,然后 ,受报,也是一个因缘和合的假我,在受报,所以叫做 ,有业报,有业报,有轮回,但是没有一个不变的作者,没有一个实在实质,不常不变的作者,这佛教要讲的是这个样子,(我有一个问题,就是佛法里边常讲,叫断烦恼断烦恼,我就不明白,这个烦恼为什么要断,因为,你实际上,这个烦恼,是你生的,对吧,是一个什么东西生的,对吧,他生烦恼和生智慧,他是一个东西,你把他断了,那个智慧也断了),我们慢慢再理解,其实不是说烦恼断了,智慧也断了,(我觉得他是自然生成的,因为你有个我,他就肯定慧生烦恼),不是,当然一般凡夫一定有烦恼,所以一般凡夫,会因烦恼造业受苦,这样了解吗,那烦恼重,智慧就低,我们现在要了解一件事情,烦恼跟智慧,是此消彼长,彼长此消的,烦恼重,智慧就低,这样了解吗,你说根本的问题在那个我,是吗,那个我,就是根本的烦恼,所以这个地方,你可能有点搞混了,我见就是根本的烦恼,这样懂了,那你要是再进一步 ,师父大概画一下,这个黑板怎么变那么,因为,没关系以后我们会慢慢再讲,你说的我见,就是根本的烦恼,就是我执,又叫做萨迦耶见,那么这个根本的烦恼,以后这个要弄前面一点,这样可以看得到,这个居士刚刚问的说,为什么要断烦恼,我们可以再稍微提一下,你可以回去前面,师父讲过很多,基本上,这个就是我,所谓的我见,跟就是所谓的我执,那个见是执着的意思,就是我执我见,这个是根本的烦恼,这个就是烦恼,根本烦恼,由这个而衍生出,这个是根本的,而衍生出大烦恼,叫做三不善根,所谓的什么,贪,瞋,还有痴,这个就是由这个衍生出来的,在情感,意志,还有支见上,就会有贪瞋痴,这个也都是烦恼,那么由这个贪瞋痴 ,是大烦恼,再衍生出什么,比较其他一些细的,比如说瞋,瞋可以有,忿 ,恨,恼,嫉,还有痴,它就会有什么,悭贪,这样了解,这些都是烦恼,这样清楚了吗,都是要破除的,那为什么要破除烦恼,很简单,因为你如果有这些烦恼,你就会执著,什么,就会去执著,外界 我们包括这个身心,包括外界所有的这些东西,这个叫做我,还有我所,你就会去执着它,那你执着它,这个东西,是因缘和合的,所以一定是无常变化的,这个绝对是无常变化,你执着它,你想控制它,你想主宰它,因为你有这个我,可惜这个无常变化,是不受你控制主宰的,一旦不顺你的意的时候,你就会有什么,就会有苦,这样清楚吗,我们目的就是要离苦,但是离苦,你是没办法从无常去下手的,因为无常它一定是无常的,这是真理,因为它是缘起的,那这两个谁错,哪一个有问题,无常是没问题的,无常本来就是这样子,是我执有问题,所以我们必须去断这个我执,破了这个我执,那就叫做无常归它无常,它变化归它变化,我已经能够接受它,而且不会再去执著,那这样的话就没有冲突,没有冲突,我们就不再受根本的忧悲苦恼,这样了解吗,这个就阿含经的根本教义,这样可以,这就是你想要表达的是不是,我见就是根本烦恼,你如果把这个弄清楚,那就没问题了,你说动我见没错,是对的,但是我见就是根本烦恼,其他同学可以,那我们这位新同学 ,这个就是阿含经要讲的根本教义,那你只要抓着这个来谈,只是说细节上,还有很多东西我们必须谈,你认识的越详细认识的越深,你以后在实践的时候,你的 ,实践力就会越容易越清楚,就好象说你虽然没有去过BENF,你把它研究的越透彻,不管是从地图上从什么什么,研究的越透彻,并不是代表说你就没有问题,而是会代表你的问题会少,而代表以后你遇到问题的时候,你有更容易 更有办法去解决,你走错路可以马上知道,如果你研究的不透,走错了大冤枉路你搞不清楚,再来,这个叫做第一义空经,所以前面讲的这个四个,还有一个,还有一个是 不一不异,不一不异 是指五蕴身心,还有这个我 到底是一还是异,如果是一的话 就变成断灭见,如果是异的话就是常见,这个是不一不异,如果同学在座的还有不清楚,我们可以回去看看师父上次的解说,所以从前面来看的话,第一义空经讲空,他的空是无自性,是指蕴处界无自性,大空经是十二因缘流转分析,空是指无我,所以他每个经的讲空 还是有点点不一样,这个空是指无自性,这个空是指无我,还有最后的这个一 异 ,就是我,还有我见,我就是指我执,这个我执我们常常会执著,身跟命,命就是我的意思,我这个我跟我这个身心,到底是一还是异,如果一的话叫做断灭,如果异的话叫做常见,为什么是一的话是断灭,因为你这个五蕴身心变化一旦死了,那你这个怎么样,就永远没了,但是不是这样子,你烦恼没断,你还是继续轮回,这就断灭见,但如果你执著是异的话,那不管你这个怎么变化,你那个我永远存在是这样子的,那个就变成一个常见,因为外道,他会认为有一个我或阿特曼,是在我们身心或在身心外哪一个地方,但是 ,我们这个身心虽然一直变化,但是那个阿特曼不变,那就是一种常见,就好象很多宗教,他会执著有一个灵魂,不变的灵魂,那么印度外道,他认为说这个不变的灵魂叫做阿特曼,那这个阿特曼 ,也在轮回,但是这个阿特曼轮回不变,只是说他每一次轮回,就好象换了一件衣服一样,衣服再破旧再烂,那你就要换一个衣服就好了,所以这个外道就会这样认为,所以他变成一种常见,有一个我跟这个身心 ,并不是同一体,他我归我,这个身心是轮回的,但是这个我在轮回里面,他还在轮回,但是他是不变的,但是这个身心是变的,那这样就是变成命异身异,这个变成常见,那这样的观念当然是错误的,佛陀是要破斥的,因为 ,第一个没有一个真实的我,第二个如果讲我的话,是因缘和合五蕴身心流转的,这样一个和合的假我,这个和合的假我,这依这个五蕴身心跟流转,那个蕴处界,还有业力的流转,而显现出一个相似,相续的一个我,这样才是佛教正确的,缘起无我观,缘起是假名我,然后 ,无我是破除一个真实的我,这个是佛教的一个,真实的轮回观,真实的一个流转观,这个是 ,前面讲的四个经,前面讲的四经讲到这里,可以吗,再来,不来不去,这个是我们今天刚开始要讲的,我们上次讲到这个没讲完,所以叫做十不缘起的不来不去,不来不去,师父这一次为了体解大家,我们先看原文,然后 ,我再把白话解释在后面给大家看,哪一位,发心名菩萨,把它念一下,一時 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 有異比丘獨靜思 惟,云何为我,我何为所,我何所为,何等是我,我何所住,从禅觉已,往詣佛所,稽首禮足,退住一念,白佛言,世尊,我獨一靜處,作是思惟,云何为我,我何所为,何法是我,我于何住,先到这里,上面这段话,细节上不管,大概能了解吗,应该可以,反正就一个弟子,在静处思维的时候,在想什么是我,我到底是什么,那为什么会有我,就想这些问题,没问题,这样了解,那想一想,当然想不通,所以跑去问佛陀,再继续,佛告比丘,「今當為汝說於二法,諦聽,善思,云何为二,眼色为二,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为二,是名二法,比丘!譬如兩手和合相對作聲,如是緣 眼、色,生眼識,三事和合觸,觸俱生受、想、思,此等诸法非我,非常,是无常之我,非恒,非安隐,變易之我,所以者何,比丘!謂生、老、死、沒、受生之法。,比丘!諸行如幻、如炎, 剎那時頃盡朽,不實來實去。,是故,比丘!於空諸行當知、當喜、當念,空诸行,常,恒,住,不變易法空,無我、我所。』,这个都有标点符号的喔,念过了这个经文,虽然说细节上可能还可以再讨论,但是,是不是大概知道他在讲什么,大概知道他在讲什么,我们来看一下他的白话解释,等一下如果白话解释我们再回来这个地方,有一个比丘,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那当然了,前面有一事 佛在哪里哪里那个就比较,不重要 我们就切掉,有一个比丘思考着,我是什么意义 ,我的存在又有什么目的 ,我所谓,然后 ,什么是我,我住在哪里,什么叫做我 住在哪里,我住在中道,就是说,除了这个身心,应该有一个我,那这个我到底在我这个身心里面 ,那我这个身心是有什么,有受想行识的吗,你会觉得这个我如果有的话,应该不是这个身体吧,因为这个身体,随时都会破掉,会损坏,应该不是这个身体 太粗了,怎么可能是我住的地方 ,那可能就是受想行识,所以他会想说,那这个我又在这个身心的哪里 ,所以他就会有这样一个问题,他说如是,我住在哪里,等等种种有关我的问题,那其实这个比丘 ,他的这个问题,事实上 ,很多外道或是很多学佛的,只要你稍微去思考人生的问题,都会去想一个什么问题,我的真面目,我的本质,这个实质的我,到底是什么 ,从小到大都在变化,从小到大都在变化,但是 ,你又觉得,好象我有一个相续的,不变的东西在中间,不然的话,我现在跟十年前的如源师父,跟十年前的如源师父,不一样,但是如果不一样的话,那我十年前偷了你东西,欠了你钱,我现在跟他没关系,你去找十年前那个来还,能这样说吗,当然不行 ,你怎么说都说不过去,但是你去探究说,现在的我师父,跟十年前那个是一样吗,很多东西都变化了嘛,甚至有人是什么,诈骗之后改名换姓 ,但问题是被抓到,你还是得服行 ,是不是一个很奇妙的问题,所以这个问题就是说,人都会去思考说,我到底是什么,有没有一个怎么样,不变的我延续过来 ,那如果是有的话,那这个我应该是在哪里 ,那这个我又到底是什么 ,当然我们一般人,只要对于身心生命,这个人生做一个思考的时候,都会去探讨到,或去思考到这个问题,这个比丘就是在提这样一个问题,去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也是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佛陀怎么说 ,当然你们听过 阿含经那么多课的,也大概知道这个我是怎么样,但是你们还是要继续,把这个经文阅读,你对有我跟无我,就会越来越清楚,佛陀告诉他说,我现在就为你解说,注意听 用心思考,什么是二 ,眼对色是 二,耳对声,鼻和香境,舌和味境,身和触境,意和法境等等,都是两种法,这是在什么,讲六根对六境,他说什么是 二 ,基本上我们的认识,最刚开始的就是六根对六境,就是 二,一个是主观的根,能认识的功能的感官,然后去认识到对象,所以叫做眼耳鼻舌身,意根 对舌身相位处,法境,六根对六境,那你没有思考说,佛陀在讲这个是做什么,佛陀为什么,你问我 ,你怎么会去问,佛陀怎么会去讲这个问题 ,其实你继续看下去就知道,耳和声,身和触,意和法等等,都是两种法,比丘 ,就相是两手拍击时,会有声音产生,同样的道理,他说两手拍击时,会有声音产生,他的意思是声音怎么来,两手拍嘛,你少了这一手,少了这一手,两手都有不拍,也没有声音嘛,所以声音从哪里来,因缘和合而来,所以佛陀先举这样一个例子,因缘和合而来,所以他说,如两手拍击时,会有声音产生,同样的道理,眼和舌和合为因缘,就会产生眼识,眼跟对舌境,一个是根一个是 境,碰在一起的,因缘和合了,就会产生眼识,所以他说,以眼色合 ,就会产生眼识,以眼 色 眼识,三和合,三事和合为因缘,就会产生触,所以他说,眼根对色境,会产生眼识,眼识就是 ,认识的功能,根只是吸收讯息而已,根没办法认识,但是根会产生识,识是心里面,认识的功能,你有认识的功能,接下来,你就会开始去,认识你的对象,开始去认识你的对象,吸取对象产生认识,这个资料,本来进来的时候,是根的问题,产生认识,是识的问题,但是识只是,认识的功能而已,现在开始要去分析,你吸收进来的,这个资料了,认识的产生,真正开始于触,这样了解吗,触开始对于,你的对象资料,做分析,做真正的接触跟认识,这个叫做触的功能,这样了解,这个是分析的比较细,有了触,就会有受,想,思等连锁的心理反应,触是认识,对这个东西产生认识,产生认识之后,接下来会有,情绪的起伏跟波折,这个叫做受,有了这个情绪的认识,起伏波折,比如说苦乐,不苦不乐都有情绪的波折,情绪波折之后,就会有想,想是内心的取向,就这个 不管是,外面的行相,还是内心的那个波折,都会有产生这个影相,然后思,就是我们的怎么样,心理进步的心所,对这样东西的,做的一个更细的分析,种种产生,接下来就会有,爱,取 有,这些反应出现,那讲到这么多,这些种种心理反应,各种反应,包括认识产生,其实都是各种条件,和合因缘之下,所促成的 ,有没有认识,有,那认识是很多条件,去配合的,是的,你不能说没有认识,这样了解吗,认识是会产生的,但认识是不是,各种条件配合,才能有,是的,这样了解吗,所以佛陀说,就好象两手拍击,会有声音一样,要有这些条件,和合你才能产生认识,那么讲到这里,你们大概就知道说,佛陀要讲什么了,有没有概念,还是还不知道佛陀要讲什么,对啦,是没错啦,他就是要告诉你,佛陀说我也是因缘和合的,没错啦,重点就在这里,然后 ,接下来,红色的这个部分,比较重要,在这一连串身心的作用当中,一连串的身心作用当中,一切是无常 的,没有一个恒常不变的我,但却可以说,有没有看到,有一个无常的假我,即是有一个非恒常的,不稳定的,一直变化的我,为什么 ,比丘 ,常见的生老病死,没,这个 没就死掉了,没有 不见了,生老病死没等等,生命现象其实过程 如幻如画,阳炎一般的,刹那消失,不是真实的有什么东西,或来或去,这个叫做不實來實去,所以比丘一定要知道一切行,一切行,什么一切行,这里指的一切行是什么,这里一切行叫做诸行,就是我们常讲的诸行,你们知道佛教里面常讲,当然讲行 有很多种不同的行,但是基本上有三种行,讲有三种行,师父其实讲过,进修 你知道,有三种行,(弟子想到两个,刚才说的诸行无常,诸行无常的行,还有一个色受想行识的行,色受想行识的行,第三个行弟子不记得),第三个行是喀嘛,但是在什么时候讲的,我是在成佛之道讲过,但是它在哪一个经典或教,不是经典,教法里面讲他的行是喀嘛,十二因缘,没错,你们里面有很多很会读书的,就相进仁进修进文进堂,能读书记忆力又好,真的很不错,武智你以前很会读书吗,你以前很会读书吗,看你这个样子,怎么可能不怎么会,应该是蛮会的,不好意思而已,所以师父就有点庆幸,还好师父以前读佛学院的时候,没有跟你们同班,所以师父都可以考第一名,如果跟你们几个同班,我可能就得考第五名或第六名,三个很多,但是有三个比较重要常听的,第一个诸行无常的行,第二个行是色受想行识的行,第三个行就是十二缘起的无明缘行的行,没错吧,十二缘起支我们后面会讲,等一下会讲十二缘起支,十二缘起支里面,无明缘行的行就是喀嘛,业就是造作,这样了解吗,那个行就是业,他的梵文字就是业,就是造作就是业的意思,所以无明缘行的行,确实就是行动的行,就是业的意思,第二个色受想行识的行,是指心所,心所,内心动发,付诸于行动的各种心所,就叫做行蕴,包括我们以前讲《俱舍论》 ,或讲什么的心所法,都是这个行蕴所摄的,我们有种种的心理作用,除了受跟想以外,其他种种都摄在行蕴里面,那个是指心所,接下来最后一个比较难理解的,叫做诸行无常的行,师父分析过,这个诸行无常行,导师分成大用流行,因为他是Samskara,它是进行式,意思就是说,我们身心生命内在的这些,还有外在的一切,都在怎么样,变化当中,都在进行式,没有一刻刹那停留,这个叫做大用流行,这个就是说一切诸行的行,所以 ,他这里谈到,在哪里,一切行是空,一切诸行是空的诸行,其实他的诸行就是指一切的进行,什么叫一切的进行,他上面所讲的,我们眼对境,产生眼识,眼产生触,然后接下来受想思,这是不是一连串的,是不是一连串的,一种认识的身心,身心对外,身心的一种认识作用,这一连串的认识作用,是不是一直这样一直过去的,他有一个刹那停留下来吗,没有,他没有一个刹那停留下来,他都一直这样延续,虽然有时候我们感觉不到,但是事实上,是因为我们感官不敏感,所以我们一直觉得,好象有什么东西停留在,我们的脑海里面,其实他是刹那一直在变动的,哪怕你一直缘着同一件事情,你想同一件事情,其他的都是一直刹那一直在变的,师父常常举出灯,那个日光灯,日光灯一直在闪,但是因为我们的感官没有那么快,跟不上,所以我们以为它是,不变的一直的,同样的我们这些认识,持续一直在变化当中,但是因为我们的怎么样,这个速度太快了,我们感觉不出来,以为 ,一个不变的一直在怎么样,一直在延续著,事实上他是不断的变化当中,一直前进的,这个叫做诸行空,没有一个不变的本质,所以这个叫做诸行空,一切诸行空,没有所谓的常恒不变异的东西,一切都是无我 无我所的,这个地方的红色字,刚刚的原文叫做,此等诸法,非我非常是无常之我,非恒非安稳变异之我,就是师父这里翻的,在一连串的身心作用,这个一连串的身心作用,就叫做诸行,清楚吗,那什么一连串的身心作用,眼睛对色,产生眼识,什么触,什么受想思,这些有没有,这些就叫做诸行,就叫做一连串的身心作用,就是诸行的意思,就是诸行所指涉的,诸行所指涉的,所以你看,此 等諸法非我、非常,是無常之我,非恒、非安隱、變易 之我,就是在这一连串的身心作用当中,一切是无常的,没有个恒常不变的我,但是有没有看到,此等诸法非我非常,是什么,无常之我,有没有看到,这是师父这里讲的,但是却可以说,有一个无常的假我,然后 ,即是有一个非恒常不稳定,一直变化的我,这个叫做非常 是无常之我,非恒非安稳变异之我,所以谈到这里,这个比丘回到我们之前,回到之前,回应你这个问题,佛陀有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具体圆满的回答,具体圆满的回答,就是一个答案,这个我,是因缘和合的假我,是诸行变化,无常中间的一个,不断不常的我,这样了解吗,这个我,就是身心不断变化当中,一个相对存在的,缘起和合的假我,但是,你如果要从中去找到一个,恒常不变的我,是没有这个东西的,所以不要去想说,我住在哪里,或是我从哪里冒出来,我从哪里生下来,不要去想这些,莫名其妙的问题,有没有我,有 缘起的和合假我,这缘起和合假我里面,有没有一个真常不变的我,没有,这个是诸法实相,但是,说起来简单吧,是这样没错,然而我们的问题在哪里,因为我们的无始以来的烦恼,错误就是我见,那边我的我执我见,就是在任何时候,不管是内外,不管是哪里,不管是身心,不管什么,你都会执著有一个,恒常不变的我,由这个我为根本烦恼,而会有贪瞋痴的现行,然后会有各种各式各样的,小烦恼的产生,所以从大的世界动乱,到小的你我的冲突矛盾,都是这个样子来的,这个叫做什么样,不来不去,那为什么这个叫做,不来不去 ,你当然你可以不把它,叫做不来不去,你可以把它叫做,不来不去也可以,因为这个叫不来不去,叫做不实来不实去,因为他说什么,诸行如幻,有没有看到,诸行如幻如焰,剎那時頃盡朽,不實來實去,这个来去倒不是,我们人的来去,而是说这些法的作用,包括当我们认识产生的时候,这个叫来 ,我们认识过去了,这个叫去 ,那这些认识的产生,还有我们生命,现象的不断的这样循环,好象是来了又去了,去了又来了,但是事实上,这是一个现象而已,一个缘起和合的相而已,它没有一个本质实质的东西,这个叫做不实来不实去,所以总归一句话,有因缘和合的假我,没有不变实质的常我,就是这个经所要描述的,那这个经所要描述的假我,就是从各种因缘和合里面,来分析这个假我,然后表面上看起来,是有在作用,但是它是不实来去的,有没有来去,有,但是真实的一个不变的东西,在里面,没有,来这位居士有什么问题,你刚才有举手是不是,(我就想简单一点,如果佛法说 ,无常,就是随缘变化,每一秒每一分,中变化,那么已经是无常,所以万相,只是一个相的部分,万相就是没有住的地方,无住,因为刹那变化 ,如果是无住又无常,那何来有我 ,何来有我,应该是无我),就是无我,佛陀就是要告诉你无我,(师父所讲的就是,那个 ),就是无我,没错,他就要表达无我,但这个无我是,破除一个不变常恒的我,但是他不否定缘起和合的,这些运作跟现象,这样了解吗,(所以我说我只是一个相的部分,所以佛说我只是一个相的部分,如果我们说万相,就是已经有包含一个我在里面,所以我们说如果没有相,万相就是无相,就是假,就是无我),无相就是无我的意思,在大乘佛教里面讲,无相就是指无我,但是有没有假相,有没有和合相,有,所以有一合相,但是一合相不是真实的,这样了解,不然的话会落入断灭,你要是无我,连缘起和合的我都把它破除了,那我打你一拳,你会不会生气,有人说那 ,你的都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那就变成落入断灭见了,所以我们得在缘起和合的现象当中,去建立一些法规,法则,这样了解吗,但这些缘起和合的现象下面,是没有一个不变本质的,所以这个就是佛教最深最难的地方,一方面要了解缘起和合相,一方面又不能执著这些缘起和合相,而认为有一个不变的我,可以吗,(还有另一个问题,就是幻想的问题,如果我们没有用那个,时间跟空间的因素,在这里面,那么无常 ,还是那个伦理还是相对吗),当然 ,无常是指没有一个常很不变的东西,(所以我说如果生老病死,是我们以那个时间的因素来看),生老病死倒不是以时间,是以我们生命的一个变化现象,这样了解吗,所以它不是单指时间而已,它重点在指我们这个生命的一个,变化的现象,这样了解吗,你是不是有问题,(我的问题是,我们可以就是说,不认为有一个恒常的我,但是就是佛法里边会讲,真如本性,那我们那个真如本性是不是恒常),真如本性,你应该早上来听师父讲成佛之道,因为这个东西牵扯的问题比较多,所以我不在这边做回答,真如本性有各种说法,这样了解吗,而且真如本性是大乘佛教所谈的,它有各种不同的解释法,师父建议你回去,可以去看看师父讲成佛之道,从大乘佛法里面谈佛性,而且就在这几集,这几集里面去谈,去了解,就知道他谈真如本性到底是什么,然后就真实的义理上来讲,其实讲的真如本性,就佛教的大乘的教义,般若经的教义来讲,真如本性其实是空性,这样了解吗,空性是通于什么性,无常无我性,这样了解吗,我 道你怀疑,没关系,去把成佛之道看一看,空性就论师还有般若经典,他认为的真如法性是空性,空性通于无常无我性,也就是缘起性,(我觉得空性应该是没定义性,没有任何定义的性,如果无常无我也是),没关系,你去把师父的成佛之道看看,空性般若经有解释,中观有解释,阿含经刚刚有没有讲空,有,阿含经讲的空,就是缘起的假相叫空,没关系,这个你慢慢听,你慢慢听,因为佛教里面,有各种不同的说法,师父会把它整合起来,其他同学,(师父弟子想问一个问题,关于这一页就是说,佛陀给比丘解释的是说,三事和合觸,觸俱生受、想、思,弟子想问一下,就这个触,是不是心所的一个,因为佛陀上面就是说,先跟你说二法,然后比如说身触,但那个触实际上是触境,但这个三事和合觸,这里面的触是不是心所法的触),在那个阿毗达磨里面,他认为这个触是一个心所法,这样了解,那这个细节,我们刚好今天等一下会分析,因为这个对这个触,当然也有不同的说法,但在三和合生触的触,阿毗达磨把它解释为是一种心所法,这样了解吗,当然触还有不同的触,比如说身触,眼耳鼻舌身意,然后身触,眼耳鼻舌身触,那个身触,也是一个触,这样了解,但是那个触不单只是一个简单的 ,它是指身所认识到的,那如果讲的触是心所法,这个触就有六触,眼耳鼻舌身意都有触,这样,那这就是指这里的触,六触的触就是这里的触,我们后面慢慢会分析,(下一句 觸俱生受、想、思,那它的意思就是说,受想思和触必须同时生,不可能单独生,对吗 ,他那个俱是不是指,必须一起的意思),基本上它是,可以说是一个,一个序列下来的,但这个序列里面,他只是说,我们的一个现象上,有这么 ,一个序列,但是我们这个序列是,一般我们的认识一个过程,但是不要把它想成说,这个结束换这个,这个结束换这个,它只是说大体上说,我们的一个内心的作用,大体上是这样的一个方式,这个是这里所讲的,但是在其他经典讲的,会有一点点,稍许的不一样,重点在于什么,重点在于,佛陀在分析我们内心,作用的一个序列跟过程,我们只要认识说,会有这么一个序列,跟过程的变化,然后这个变化当中,是没有一个不变的本质,我们要认识到的这样子,不然的话会产生什么 ,这里是这样讲,其他地方会有另外的讲法,比如说十二缘起支里面,他讲什么,他讲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 ,他没有讲想跟思 ,所以他的分析,有时候看他的重点在哪里,那你不能说,师父那个经跟这个经,是不是有一个经讲错,不是,而是每个经,他在分析的时候,他会重点不大一样的说明,这样了解吗,而且是 ,可以融合在一起的,只是说要怎么做,我们慢慢后面再分析,而且十二有支的解释,也不尽相同,只是我们每一经,在读的时候,要了解他到底,要表达的重点,到底是什么,不然的话,会产生某些问题,什么问题 ,因为现在我们留下来的,修行方法的法门里面,我们有北传的阿毗达摩,对阿含经的解释,会有现在流传在斯里兰卡,泰国缅甸的南传佛教的,上座部的阿毗达摩,对于五部尼柯雅的解释,部派跟部派之间,他的心心所的分类不一样,流转上面的作用,也会有点差异,如果你不了解,阿含经讲的佛陀的要点,是什么,你可能会在这间差异,部派中间差异去执著,哪一个讲的才是对的,哪一个讲的是错的,这样各位清楚,不然的话,连大乘教法,在安排心心所的时候,以及 ,《俱舍论》在安排心心所 ,也会有不一样,那这不是对跟错的问题,这要了解一件事情,印顺导师曾说,这些心心所法,在分析的时候,都是运用心理学,我们的思考或作用,大方向上会有这么一个过程,但是 ,我们这样的分析,也只是取于有助于,我们认识跟观察,这样了解吗,去反映我们自己认识观察,自己的身心作用,而不再说一定是这个样子,或序列必是这个样子,倒不是说这个样子,不然的话,两个部派排的序列不一样,你就会说那到底谁对谁错,比如认识开始,《俱舍论》跟为是会讲,觸、作意、受、想、思,一个是讲,作意、触、 受、想、思,那到底谁对谁错,那你不能说为是对《俱舍论》错 ,我告诉你,两个都是世亲菩萨写的,百法明门论,还有五位七十五法,《俱舍论》都是世亲菩萨写的,那师父 他是不是年老的时候,有点记忆了,年轻的时候写什么有点忘记,不是的,只是他那时候到最后会觉得说,怎么样去观察,怎么安排,可能他觉得受到大乘佛教的影响,他可能觉得更合理,就是这样而已,但问题是他并没有回去把《俱舍论》改掉,《俱舍论》还是继续流传的,,,(就是从五蕴来说,是色受想行识,然后从这个十二有支,就是从受这块讲,受、爱、取、有,这个想和爱、行和取,识和有,有没有一种对应关系),我后面会解释十二有支会慢慢解说,会做一点解说,其他,时间是不是快到了,是五分钟还是,你的表情,还有三分钟,白话已经看过了,析辨,從前述的第一義空經到本經,一共四經,都是在讲,缘起无我的根本教法,本经就是我们现在谈的这一经,不来不去这一经,就是从认识的生起,认识的生起,和引发的另一连串心理作用来说明,无我,来说明无我,佛说我们认识中的一切称为世间,叫做什么世间,六六世间,还有五蕴世间,记得,佛教里面,所以来听师父课的人,要有一个观念,佛教对很多东西的定义有时候不大一样,我们讲世间,佛教讲几种世间,大的是两种,哪两种,有情世间,器世间,器世间就讲什么,就是讲什么须弥山 ,有三界,那有情世间 ,有六道轮回,六道轮回的有情,那三界里面的有情,这个叫做有情世间,但是在有情世间里面,阿含经,在针对有情里面,他不谈那么广,他谈的是什么,身心世间,这身心世间又分为,六六世间和五蕴世间,六六世间就是讲六根对六境的认识,而产生的这个世间,这个世间所牵扯的,就不再是那么广大的宇宙,或是什么山河大地,他指的是我们这个身心生命的认识,还有这个身心生命的存在,这个是谈的六六世间,还有一个五蕴世间,我们如果学佛,离开了我们这个五蕴身心,那就没有意义了,我们学佛就是在探讨,我们这个五蕴身心的状况,从这样来认识,然后推广到对别人应该怎么做,这才是佛教要学习的,所以叫做五蕴世间跟六六世间,所以我们这里说,佛说我们认识的一切称为世间,从认识,而认识则从根对境的产生识开始,有了识就会引生如 ,触受想思等一系列的心理作用,从这些身心不断变化作用当中,可以成立一个无常变化的假我,但并没有一个不变的真我,在生命的流变当中,认识其真实的样貌,否认真我破常见,建立假我的,否认常我破常见,建立假我破断见,这即是离断常的中道正义,本經可視為破真(常) 我而立假我的代表經典。,这样可以,我们先休息一下,十分钟以后我们再回来,我们来继续看,缘起法的内容,还有依缘起而缘生的种种现象,十不缘起我们大概谈了,那么现在 ,我们再来谈缘生法,那缘生法其实就是十二有支,但是这里十五谈缘生法的十二有支,会做一个更详细的分析,你们尽量听,听懂多少算多少,然后理解多少算多少,你现在如果不理解没关系,多听几次,慢慢慢慢就会理解,而且这十二有支的分析,师父是依 印顺导师,唯识学探源里面去讨论分析的,因为师父觉得机缘也差不多成熟了,不能讲阿含经,不能再讲一些比较只是白话,解释解释这样,所以我们做一个比较深入的分析,缘起法大概讲了一下,以后我们会继续讲,那现在是讲依缘起而有的缘生,你们记得吗,缘起法的定义,阿含经经里面缘起法的定义是什么,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这个是流转,还灭 ,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那此有故彼有是,这缘起法的流转跟还灭,都是针对什么而讲的,针对缘生法,是的,这缘生法其实在谈什么,生命的流转还灭现象,所以要记得,阿含经里面讲缘起法,是针对我们的身心生命而谈的,所以它的流转就变成苦集 二谛,它的还灭就变成灭道 二谛,所以这个叫做缘起四圣谛,对这个观念一定要很清楚,清楚了吧,从此不会忘记了,没问题,我没有叫你背细节,我是告诉你说,阿含经以及所谓的三乘共法,所谈的根本教法叫做缘起四圣谛,缘起就是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这四支流转叫做,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在谈身心生命的时候,那就变成苦集 二谛,还灭的话就是,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在谈身心生命就是怎么样,在谈还灭 二谛,这个就叫做四圣谛,所以缘起用在身心生命现象,就是在谈四圣谛,所以这个叫做缘起四谛,既然谈缘起,此故彼是法则,然后它的流转跟还灭,也就是十二有支的流转还灭,所以谈缘起,一定要谈身心,谈身心离不开谈十二缘起支,但事实上这虽然叫十二缘起支,实际上它是缘生法相,缘起是指缘起法则,生命现象是指缘生法相,是指这个身心生命的流转跟还灭,一定要抓住这样的一个特色跟重点,你才能了解阿含经在讲什么,我们先来看看,虽然前面讲过,但是师父这里的重点放在缘生法,缘生法叫做,Pratiyasamutpanna,Pratiyasamutpanna,Dharma,叫做缘生,这个叫做法,这个叫做缘生法,这个叫做缘生法,这里的法不是佛法的法,这里法是指 ,现象事物,要了解缘生法,先了解缘起法,缘起法它叫,Pratiyasamutpanna,Pratiya,Pratiya,种种或是原因都可以,种种种种或是原因都可以,Sam跟ut是接头词,聚合的意思,聚合的意思,英文里面有没有一个字叫Sam,什么意思,合集 ,不是一些 ,怎么拼,S-U-M,S-U-M ,这个是什么 M,这个是S-A-M,一样是Sam,Sam这个是两Sam,不是两Sam是Sam,因为,梵文字,好发音,它什么字母它就发什么音,英文字不好发音,它字母跟它发音常常不一样,所以 ,我似乎没办法看到它的字化,它的音,因为常常发不出来,为什么CH有时候发什么,有时候发K,有时候发什么,有时候发CH,那到底什么发K,什么时候发CH,反正有很多规矩,我也必记不起来,反正我没看过的字,就什么,没边读边,无边瞎编,所以立师父常常会纠正我,这个字不是这样念的,这样子,为什么会念Chinese不念Canese,不念Chinese,为什么念Chemistry,为什么不念Chemistry,没错吧,为什么念Chemical不念Chemical,这是我永远搞不清楚的,说不定过一阵子,说不定晚上就有英文老师来跟我说,师父,他的规则是这样这样,他说规则你自己背,我不当英文老师,所以我背规则,这个sum就是怎么样,跟英文字很像,整合,what也是接头字,两个字加起来就是整合的意思,所以它是,种种种种,或直接换成因 ,整合,整合,然后pada就是生起,pada  ,就是生起,整合就是生起,它的意思就是说,种种种种因缘条件,结合起来而产生的,这样的一个法则,就叫做什么,缘起法,所以缘起法本身就已经告诉,它的内容,这个字义就告诉你了一个内容,什么内容,所有的东西都是种种种种聚合而产生的,它的字义就已经告诉你这样一个内容,其实我们的语言,我们的文字,我们的语言文字都是这个样子,有一些好的语言文字,它本身就已经告诉你这些内容在里面,其实中文字虽然是相行的,但有时候它会告诉你在里面,大 怎么写,这样,它就是一个人把手脚打开,躺着,那怎么把手脚打开,那就是很大,不然你大要怎么比,我问你,小怎么比,缩小,缩小,大怎么比,很大,手不够脚要打开,那就表示很大,就告诉你这个意思的,虽然它是拼音文字,但是它拼起来,它已经告诉你说,这些字结合起来,它去表达它的一个内容在里面的,所以这个叫做,种种条件,因缘结合,而生起的就叫做缘起,这是缘起法,是指法则,那么缘生 ,Pratityasamutpanna,PPP,在英文里面有没有过去被动,PP,过去的Past,Pastive,过去被动,梵文还有一个,过去被动还有被迟疑的(?),所以它是PPP,不但是过去被动,而且是完成的,这样了解,所以它是说,种种因缘而结合,已经完成的,而且这个PPP,当行容词用,英文有没有过去分词当行容词的,有 ,已经被吃完的食物,反正这些你们大概知道,这个当行容词用的时候,描述后面的Dharma,意思就是说,经由种种因缘条件,而使之生起,而且已经生起的这些东西,就是缘生法,那个法是指东西,是种种因缘条件和合之后,已经完成,已经被生起的这些东西,因为它不是自己生起来的,它是因缘合而起来的,所以它是被动的,而且已经完成了,这样了解吗,所以它就是PPP行容词,那这些东西是什么东西 ,记得吗,师父说缘生法是应用在什么,十 二有支,这些东西是指我们身心生命现象,就是这些东西,也更具体讲一点就是十 二有支,这些Dharma指的具体就是生命现象,就是十 二有支,所以这个叫做缘生法,你看,所以说指因果法则所现起的现象,特指生命的延续现象,既是这个惑打错,这个惑打错,加一个心,知道怎么写,惑业苦的惑,这个惑打错会改,惑业苦的流转现象,就是指四圣谛,十 二缘起,十 二缘生法,十 二缘起支又叫十 二缘生法,十 二缘生法 ,就是指,什么,你们最好是把它背起来,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这个就是十 二缘起支,也是惑业苦 ,身心生命的流转现象,讲到这里,(缘生法就是此生必彼生,缘起法,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那么就是说,它肯定是一个,一个因带着一个的果,一个果带着下一个因,当然不是一个一个,我 道,那什么是第一个,就是它总得有一个,无中生有的过程),基本上佛教不讲第一因,那么如果我们讲,要讲,可以讲根本因,但是不讲第一因,因为讲第一因,就会落入了那个,有一个尽头的那个,那佛教讲根本因,生命生死的根本因,就是无明,就是你刚才讲的,我见,我执,那是身心生命,不断流转的根本因,就叫无明,无明,就是怎么样,根本的我执见,我们无始以来,身心生死的轮回,就是那个无明,不断的运作引起的,那个无明,就叫做我执见,那这个无明,就是这里讲的,无明缘行,这整个,就是这个无明,(我觉得这个无明 ,是属于我们意识界里面的事情,我们知或者不知,明或者不明),我们内心里面的,有察觉到没察觉到,它的根本烦恼,都是这样子,(但是它那个缘 ,不依我们意识界而成立的,对吧),对 可以这样子讲,(那么它还是有第一因的),你要讲第一因,它也不是第一因,它是可以说是根本因,这样知道,(根本因回到意识界了,对吧,就跟外面的客观世界,是没关系),等一下,你这个意思,我要了解你 ,要表达的,等一下你听师父,多说一点,你再来表达,因为你这样讲,我没有办法跟你讲,是或不是,因为我不很了解说,你的认为说,跟外界没有关系,是怎么样的没有关系法,因为我现在 ,不很清楚,你的想法的时候,我跟你回答,是或不是,都有可能会产生错误,这样了解,你慢慢听,然后师父,慢慢了解你的思维,再来回答你的问题,可能会好一点,这十二缘起法,就是无明缘行,識、名色、六入、觸、 受、愛、取、有、生、老死,就是这十二个,这十二个,一般来讲,作普遍共通分析,都是依分位缘起,而做三世两重因果的分析,以及解释,大部分都是这个样子,我们来看一下,有关这缘起支,一般解说,还有普遍性通遍性的,都把十二有支,做一个十二支,是做最圆满的,而且都是做,三世两重因果的,这样的一个分位解释,你记得师父在最早的时候,也是这样做解释的吗,也就是说,无明是生死的根本因,没错,因为我们无始以来,有无明,这个无明就叫做惑,惑就是烦恼,然后行就是业,刚才讲行业,三种行,其中的十二缘起支的行,就是业,就是造作,无明烦恼,惑无明烦恼,一直都在,但是我们在探讨,身心生命,从三世怎么去分析的话,就是说,过去生无明,造作行,造业,就有或业,这叫做过去因,这样了解吗,行 ,造作了业力之后,烦恼再去润业,然后我们,那一生死掉之后,就会有业力的规范,而成为一个投胎识,投胎识就会入母胎,会入胎,入胎之后,这个识,就会怎么样,跟我们的 ,那个生命的那个胞胎,结合,就是这个名色,名色,所以叫做识缘名色,名色缘识,这两个 ,一个是生命的入胎体,一个是什么,色是我们的肉胎,肉体,名是我们的 ,精神体,比较粗面的精神体,所以会有识缘名色,名色缘识,相依相护,然后到了一定的程度 ,就会有六根长出,就会有六根生长出来,六根慢慢生长出来,胎儿完成出胎之后,就会产生认识,这个就是所谓的触,产生认识 ,就会有感受情绪的波动,这个 ,就是现在的苦,有没有看到,就是现在的苦,现在的苦果,这是过去的因,这是现在的苦果,这个就是过去,这个叫做什么,一重,这样叫做一重,这样了解吗,那这个叫做两世,再来,那么我们感受到有触,然后有受之后 ,这个触已经是,无明相应的触,已经在里面了,由于有无明相应触,所以我们感受波动的时候 ,会进一步去推动这个爱,爱就是染著执取,然后会爱跟取,都是属于烦恼,那么爱跟取 ,一个可以说是 ,内心烦恼的发动,一个取是属于 ,去实践的,我现在先这样子解释,我们等一下分析的时候,会有更深一点的分析,但是会有一点点不一样,你只要知道,有这么一回事就好了,那么这样的话,这个就是烦恼,取去行动就叫做造业,造业就会有业力的存在,业力的存在就叫做有,这个有 ,就是三界的生命潜在体,因为你有这个业力的存在,你的烦恼再去润发,这一辈子死后,下辈子就因于业力再去投胎,下辈子再去投胎就会有什么,生 会有老死,所以 ,它有两重因果,但是它有三世,这是过去,这是现在的苦果,这是现在的苦因,有没有看到现在的苦因,然后这是未来的苦果,所以 ,过去,现在 有没有看到,未来,三世,它有几重,第一重,第二重,这个叫做三世两重因果,也就是在解释,惑业苦不断的循环,那你其实你讲哪一世,它都有三世,这实在,这不是针对你哪一世,只是说我们生死不断的循环,就是这样的一段不断的循环,就是不断的循环,那这不断的循环当中,我们只要去了解说,无明是根本因,所以我们如果修行要断的,就是这个无明的惑,这个无明根本因,它都已经存在了,但是 ,我们修行的时候,断的当然是无明没错,我们修行的时候断的是无明,就是师父那三个图里面的我执,无明就是根本的我质见,但是你在修行的时候,要从哪里下手,什么时候才能在无明当中,去了解 去断 ,它的根本点在这里,触受爱取这个地方,这样了解吗,触受爱取这个地方,名色六入,它可以从另外一个认识论来解释,六六法门,如果它把一个当成根,一个当成是认识的对象,一个当成是六识,这个识的认识,已经是有无明的触在里面的,这个等一下我会做更细的分析,那这个触已经有无明在认识里面的,已经有无明在认识,在认识里面,所以就会产生受,情绪的波动,情绪一波动,无明一作用就会有爱,所以你们之前,如果听师父讲 阿含经(佛陀的教示)的六六法门,我不知道你们记不记得,有一个叫做,知此见灭炽然,就是在六六法门里面所讲的,以后你们来的话尽量带着,进修 你有带是不是,翻一下,应该是在六六法门,最前面六六法门里面,有一个叫做六根门头好修行,六根门头好修行,有翻到吗,你先翻目录,师父在最前面讲缘起法的时候,你可以翻到目录,它的目录好象是在最后面,就是哪一个故事,应该是在最后面那一页,六六世间,158页 是不是,然后有一个叫做六根门头好修行,有没有看到,就是一样的前后,前后有一个叫做六根门头好修行,158页,你有翻到吗,158页,下次要带书来,这个书要带来,你没带书就放过你,放你一马,那个靖月你有翻到吗,有翻到的,有没有看到那个灭炽然,那个部分,执此见灭炽然,有没有看到,有看到白话吗,那个麦克风给靖月,靖月你把那个白话的,白话的经文念一下,来看看说这个地方,这个经,杂阿含经里面,它的有没有说执此见,灭炽然这样子,【有 一 次 , 尊 者 富 羅 那 請 示 佛 陀 :,「 世 尊 曾 教 導 『 現 見 法』、,『滅熾然』、『不待時』、『正向』,『即此見』、『緣自 覺』。,世尊!你以前所說的這一些到底是什麼意思?」,佛陀回答,「 很 不 錯 啊 ! 富 羅 那 !,不懂的就是要能提问,当眼看见东西的时候,能觉知到所看见的东西,進 一 步能覺知到貪欲的生起。,能清楚明白,我现在有看见东西,眼见色,并观察到眼时见色时,起了贪欲,这就称为现见法,什麼又是滅熾然、不待時、正向,即此見、緣自 覺 呢?,当比丘们见到事物,清楚明白所见的事物,但对所见的事物不起贪欲,清楚明白自己所见的事物,也真实察觉,自己对所见事物不起贪欲,这就称作灭炽然,不待 時、正 向、即 此 見、緣 自 覺。,耳 聞 聲 等 其 他 的 根 對 境 時,也是同样的道理 ,有听到吗,或是清楚吗,佛陀讲什么,佛陀意思就是说,我们六根对六境,产生认识的时候,有两个阶段,第一个你要先确认到,你是不是产生认识了,认识的对象是对的吗,还是迷迷糊糊里面,把狗看成猫,把猫看成狗,先确认你认识的对象,确实是这个,第二个要去察觉到,你认识到这个对象的时候 ,是起苦起乐起 ,忧还是起什么,然后接下来要察觉,你有没有在中间起贪瞋痴,面对苦境的时候,你是不是起瞋,面对顺境的时候,乐意的时候,你是不是起贪,如果你起了瞋或贪,你就要想办法去把他怎么样,降伏灭除,这个叫做即此见,滅熾然,等一下我那边有书,你们没有书的,可以回去看看,(师父,这个好象是我们说,那个唯物学,的第七跟第八识,是不是),你说什么,唯识学,当然从唯识学可以解释,不过因为 阿含经没有,就是没有谈到唯识学那样,这样了解吗,那唯识学当然,依这个谈的 ,就是更复杂,更详细一点,但是这个比较简单,单纯一点,这样了解吗,佛教的很多理论,还是都依这个下去做,深广的怎么样,分析跟推演的,这样了解吗,那么现在就是说,你看,佛陀说怎么样,在你六根对六境认识的时候,当下就要去观照,这个就是什么,明相应触,还是无明相应处,如果你有明相应处,你认识到了,之后你就知道说,我们都有烦恼在里面,那你是不是因为苦了,而起贪瞋痴,这个就是,然后 ,如果察觉到有,你要把它降伏掉,这个就是训练,就是这个地方,所要表达的,这个地方所要表达,这个是一般的十二有支,那你现在,师父刚刚讲的,跟刚刚讲的这个,有一点点不一样,哪里不一样,说这个是入胎吗,这个是怎么样,胞胎 ,怎么现在讲讲变认识了,是的 阿含经,本来就有不同的解说,这不同的解说,我们现在来看看,这十二支里面的不同解说,先看一下这个,缘生支数,到底是三支,五支,十支,还是十二执,哪一个对,到底是,风在动,还是树在动,还是你的心在动,到底是哪一个在动,通通都有动,然后上次有一个故事就是说,然后两个师父在争,这六祖慧能里面的故事,然后一个徒弟说,师父是风在动,所以树叶才会动,另外一个,然后师父说,你说的有道理,你对,他说师父不对,那如果风不动树叶不会动,然后师父怎么说,你对,然后另外一个徒弟说,师父他们两个都不对,因为他们两个扫地,不专心,然后在那边讨论,风动树动,然后两个在那边争执,所以严格讲起来,是他们两个心在动,师父说,你讲的也对,你对,他对,你们大家都对,那到底哪一个才是对,都对,三支对,五支也对,十支也对,十二支更对,那怎么回事 ,其实这是佛陀依照,怎么样不同的状况,不同的角度,对于生命潜留的,延续的一种,说明,简单的讲叫做,惑业苦的流转,讲得详细就是十二支,缘起有十二支,是世尊所开示的,这在佛教界早已成定论,当然缘起是十二支,缘起主要意义,在说明生命的联系,开示怎么样的,逐物流转,怎么样的依著自己,所造的业因,感受因的果报,这是缘起支的一个说明,至于我现在讲的,这个不是师父自己写的,这是 印顺导师,在唯识学探源里面的,因为师父不敢乱改动,我也自己不敢讲,因为师父的认识修行有限,所以我完全就是,引 导师的说法,至于缘起支数多少,有没有看到,可详可略可开可合,可详可略可开可合,可详可略可开可合,缘起五支,十支,十二支,十二支都编辑在阿含经中,都编辑在阿含经中,所以阿含经中有五支说,有十支说,有最圆满的十二支说,阿含经里面都有,那我们可以来看一看,十二支说,似乎 比较圆满,所以古代的弟子们,都依这十二支来解说,但在十二支说普遍流行以后,都对世尊详略开合说法的善巧,渐渐的被人忽略了,有没有看到,所以为什么师父说要读阿含经 ,就是说你从阿含经里面去分析,你才可以了解到,佛陀说法的善巧,以及佛陀说法的活泼性,适应性,所以很多东西你要了解,抓住佛陀为什么这样说,他当初说这个的时候,目的是要让我们了解什么,而不一定在法相上,一个一个执著的那么详细,不然的话,师父说嘛,后代的弟子们对于这些法(的)术(语),如果不一样的时候会产生争执,到底你对还是我对,那就会有什么风动,树动的这些问题出现,我们接下来就来分析,缘生支數里面的,五支,十支,还有十二支,那么最简单的其实就是三支,惑业苦,惑业苦就不用再解说了,我们先来解说五支,五支,我们先看杂阿含经,五支说的杂阿含经,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於結所繫法隨 生味著、顧念、,心縛,則愛生;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病、死、憂、 悲、惱、苦,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这一段,他直接从哪里开始讲,直接从爱开始讲,所以他讲爱,取,有,生,老死,那么这一句里面,若於結所繫法隨 生味著,顧念、心縛,什么叫結所繫法,结是什么,烦恼,结是烦恼,那什么是结所系法,这个法就是东西,烦恼所执著的东西,他的意思是说,如果于烦恼所生的东西,生起了执著,顧念、心縛,則愛生,那么爱就生,那什么叫做烦恼所,系念的东西,结所系法,这个法,烦恼所,贪瞋痴是烦恼,你说无明相应什么,无明相应触吧,无明相应触,好象也对,结所系法,其实,我们的烦恼会执著的,就是我们这个五蕴身心,执著一个我,这个叫做结所系法,所以这个五蕴是我,那五蕴所拥有的,所面对的一切,不管是家庭事业,财产,这些叫做我所,所以 ,依于五蕴,是我们所 ,系着的,这个叫做结所系法,那么如果从六根对六境来讲的话,我们的产生的六识,会对六境起执著,这六境也是,什么,结所系法,总之,这个身心就是我们,烦恼贪恋的对象,这样了解吗,这个叫做结所系法,然后 ,如果这样的话,就会产生爱,就会有取,就会有,就会有三界的,三 生命体,就会有,然后就会有出生,就会有老死,这是五支,这是五支的说法,那么,接下来佛陀说,如人种树,初小軟弱,愛護令安,壅以糞 土,隨時溉灌,冷暖調適,以是因緣,然 後彼樹得增長大。,接下来,佛陀用一个比喻,来做比喻,这个下一页,如是比丘,结所系法,味著將養,則生恩 愛,爱缘取,取缘有 有缘生,生缘老病死,犹悲苦恼,如是如是,純大苦 聚集,他意思是说什么 ,我们对小树呵护,然后这树就慢慢长大,我们如果对于,结所系法的这种贪念,不放弃,然后一直去长养他,长养他长养他,那他就越来越重,就好象 ,小树就越来越大,越来越大一样,那么,若与结所系法,随顺无常观,结所系法,随顺无常观,住生灭观,无欲观,灭观,舍观,不生顾念,心不系着,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病死,犹悲苦恼,苦灭,如是如是,纯大苦俱灭,意思就是说,你不要随顺你的贪爱,去增长他,你要去断除他,或是至少去降伏他,就好象说一棵小树,你不要一直去照顾他,你照顾他,他越来越增长,犹如种树,犹如种树,粗小软弱,不爱护,不令安稳,不拥粪土,不随时灌溉,冷暖不适,不得增长,后面,我看后面还有吗,等一下,在下一页一样,这是刚刚那个经的句序,他说,如果你对这棵小树,他开始长起来,这个小树就是我们的爱人,他刚刚出长的时候,你不要去灌溉,不要去浇水,而且要进一步怎么样,若復斷根截枝,段段斬截,分分解析,風飄日 炙,以火焚燒,烧以成粪,或颺以疾風,或投 之流水,比丘! 於意云何?,非為彼樹斷截其根,乃至焚烧 令其磨灭,於未來世成不生法耶?」,答言:「如是,世尊!」,意思是说,这棵树刚开始长起来的时候,你不要去灌溉它,也不要去长养它,而且你要把它斩断,砍断,挖断,挖掉,然后把它烧掉,那这样这个树 ,未来不可能再长了 ,不可能再发芽根茎枝叶,意思就是说,我们烦恼的染爱跟贪爱,你不要去增长他,你不但不要去增长他,而且你要去对治,这些烦恼染爱,未来慢慢慢慢慢慢,它就不会再增长了,「如是,比丘!於結所繫法隨順無常觀,住生灭观,无欲观,灭观 舍观,不生顧念,心不 縛著,則愛滅,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病死,憂、悲、惱、 苦滅,如是如是,純大苦聚灭,这个经 ,告诉你,第一个,他在分析的时候 ,他直接从爱开始讲,从爱开始讲,第二个 ,他说,我们在断除烦恼,在对治烦恼的时候 ,就像这个树一样,你不要去,你不要去怎么样,增长它,呵护它,因为我们一般人,总去是增长,呵护我们的爱染,无知是不是,对,举个例子,你怎么样呵护你的爱染,来,麦克风,或许不是你自己,或是你认为,我们都是怎么样去增长我们的爱染,(喜欢的东西就千方百计的去达到),他说喜欢的东西,我们都千方百计的,想要去得到,喜爱的东西,我们都千方百计的去得到,你是这样说的吗,没错,我们喜欢的东西,我们不会去观什么观,无常观,这就是第三个观念,你说师父怎么修行,无常观 ,那当然观无常之后,还有连续的操作,所以我们喜欢的观念,你不观无常,你不观无常,你就一直执著,你一直执著,你就是在呵护你的爱恋,越看越喜欢,情人眼中出西施,越看越爱,情人眼中出西施,师父说过,师父的一个故事,跟西施没有关系的,跟玩具有关系,师父小时候经过一家玩具店,他那个玩具店,真的 师父有时候,想说这人真可恶,他老是把玩具店,开在我们学校,不是对面 ,师父要回家的转角入口处,学校的对面,开的是一家面包店,那个面包,每次到了我们四点放学的时候,他故意在那边烤面包,所以那个面包,这样一烤出来,闻到,这个叫爱恋系着,肚子其实不是很饿,有一点小饿,但是闻到那个味道,自然而然就会过马路,其实我不需要过马路,我执接右转就可以了,但是就故意过马路,走到面包店前面,多闻几下,看看面包,都行,然后看完之后没钱买,边走边想,叫做爱恋系着,走 走 ,今天要有钱,我就买,没钱,想办法买,怎么买,去找弟弟妹妹,看有没有钱,不过应该是没钱比较多,去跟朋友借看有没有钱,还是找最好的兄弟,今天看有没有钱,但是很信愿的,师父班上有一个同学,跟师父非常好,他家里不比师父家有钱,但是他的零用钱特别多,所以他有钱,他就会买,而且他很慷慨,买了十块钱,我印象中,十块钱好象是三个面包,买了会分给我们,两三个烂兄烂弟,一人半个 或一人一个,所以就每次想说,最好是回家的时候,跟他走在一起,看他今天有没有钱可以买,所以就是,就是一直会想这样子,这个就是顾念染着爱系,然后走着走着,另外一个爱恋又来了,走到转角处,人家说转角遇到爱,遇到我最爱的玩具店,每天经过,看到琳琅满目的,各式各样的,多好 ,每次就站在前面看 看 ,望啊 望啊 ,跟肚子饿没有关系,刚刚是面包现在是玩具,你说 ,师父 你有钱要买玩具还是买面包,我告诉你我可能会买玩具,面包同学会买,但是同学不会买玩具,因为他对那个没兴趣,看 啊 看啊 ,这就执著爱系,回去就想,我回去不想面包,但是我回去想什么,想玩具,真的是这个样子,这就叫顾念爱系,然后去增长去思考,然后 ,如果你越想越多,你越来越贪,但是你没钱买,有一天你可能会去偷,因为你很喜欢嘛,你一直想它嘛,但你又没钱买,那如果你没有强烈的道德规范,你有可能去做一些,不应该做的事情,那小孩子最喜欢这样子,所以 ,这个告诉我们说,不要去系念爱着,而要去观它的无常,所以下次,你们如果经过一些商店,看到衣服,看到这个看到那个,很想买的时候,观无常,买了又怎么样,多了一件衣服 ,买了这样,就是多了一个东西而已 ,那这个无常变化的 ,所以说从佛教来讲,就是够用就好,够用能用衣服穿的温暖,保暖就好了,不要买东买西买一大堆,说实在的,这是众生的通病,上到师父,下到你们 不管任何工作的,都是这个样子,那今天你来听经闻法修行,我告诉你,第一步  ,就是去移除这个爱着,系念的就是无常观,所以无常观强烈的人,基本上他的欲望,会慢慢慢慢的减低,会慢慢慢慢的减低,那当然除了无常观,要对缘起法的认识,要有一定的通遍性,这个是讲五支的,因为师父觉得这个经典不错,所以不是只列出,讲五支那个而已,还是前后都列出来,给大家做一个思维跟参考,那这一个经典 ,它是很典型的五支,从爱取有生老死开始讲,五支,我们再来看一下下面,另外一个经,时间是不是到了,还有两分钟,我们把这个念一下就好,杂含285经,刚才那个是283经,这个是285经,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憶宿命,未成正覺時,獨一靜處,專精禪思,生如是念:,世尊说 我憶宿命,就是还没正觉的时候,我已经在修行了,專精禪思,生如是念,『世間難入,这个世间难入,应该是念世间难入,意思是世间苦的意思,所謂若生,若老,若病,若死;,若遷,若受生, 然諸眾生生、老、死,上及所依,不如實知。』,我作是念,何法有故 生有,何法缘故 生有,即正思惟,起無間等,知:,有,了解吗,就是十二有支里面的有,『有「有」故, 生有;有緣故,生有。』,所以怎么样,有生,所以叫做生有,就是生老病死的生,有緣故,生有。』,所以他从,为什么会生,生就先有老病死,那老病死怎么来的,受生而来的,那生怎么来的,有什么,十二有支的有,接下来他说,復思惟:『何法有故,有有?,这样知道吗,不是有有,有括号这个有,第二个就是生老,那个爱取有的有,有有,何法缘故,有有,即正思惟,如實無間等起,知:,『取有故, 有有;取緣故,有有。』,就什么,有从哪里来,取,接下来 ,又作是念:『取復何緣?,何法有故,取有,何法缘故,取有,我们讲到这里,时间到了,我们下个礼拜,再把这个经典分析一下,我们接下来要来分析,缘起法十二有支里面的五支,有些经典只讲五支,这五支应该怎么认识,怎么分析,我们下礼拜再来看,(师父 尽修能问问题吗,我想问个问题,行吗,可以可以可以没关系,最后一个问题给你问吧,谢谢师父,这个这个五支说是,是给一般的弟子说的,还是说是给,三果以上的那个,没有 没有特定的,还是针对一般凡夫弟子说的,这样了解吗,不是给出,不是给初果或三果,不然就不会讲什么,爱欲,什么观无常,就不会这样子讲了,因为三果以上主要是断无上分结,他是从爱 开始的,所以色爱 无色爱,不是这只是一种,对弟子不同的分析法而已,不是说针对什么三果,几果不是这样子,我们来回向,。


 中道佛学会,《阿含经》讲要,第九十六讲,无上甚深唯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我们上个星期,上个星期讲缘起法,讲到缘生,缘生法当然一般都是以十二有支为说明,但事实上 ,在《阿含经》里面不只是讲十二支 ,最简单的是惑业苦三知,那还有讲 五支的,五支就是从什么,爱取有,生老死, 五支开始说明,也有讲十支的,十支的就从识开始,那当然最圆满的就是十二支,那我们先来分析 五支,五支上面,第一个上个礼拜已经讲过,杂阿含283经的,我们再来看第二个,就是杂含285经,这个也是讲 五支说明的,【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憶宿命,未成正覺時,独一静处,专精禅思,生如是念,世间难入,所謂若生,若老,若病,若死;,若遷,若受生, 然諸眾生生,老、死,上及所依,不如實知。』,就是说这个世间难入,意思就是世间是什么,苦难的,那所谓的生老病死,若迁,迁就是变化,受生就是生,然后众生 生老死,上及其所依,就是生老病死的所依,不如實知,就是众生不知道生老病死,是怎么一回事,然后 我作是念,这就是佛陀在忆念,他过去修行的时候,还没成正觉但是已经在修行的时候,说那生老病死,到底怎么来的,那我作是念,『何法有故,生有?,为什么我们会生在这个世间 ,我们不是说生老病死,为什么会出生 ,是依什么因缘而出生的 ,所依就是依什么而出生的,何法有故 生有,何法缘故 生有,你可以把那个生,括号起来,就是出生那个生,十二有支的生,就是说依什么因缘 缘什么,然后会有生 ,总归一句话就是说,什么原因我们才会出生在这个世间,即正思维,起无间等,知有有故生有,有缘故 生有,有 有那个有,括号起来,就是十二有支里面的,缘有有生,那个有就是,三界的有 我们等一下会解说,那就是有有,所以才会有生,无明 行 ,识、名色、六入触、触、受、爱、取、有,那有就有生,有生就有老死,然后这个就是有,缘有故有生,复自 思维,那有是怎么来的,云何法故,何法故有,有有何法缘故,有有那有又是怎么来,即正思维,世尊就以他的智慧,往前再推,即正思惟,如實無間等起,就是正观,等起是禅修,依禅修而正观,知:『取有故, 有有;取緣故,有有。』,有 以什么而有的取,爱取有的取,以取而有有,又作是念:『取復何緣?,何法有故,取有?何,法緣故,取有?』,那取又是以什么而有的 ,以什么而有的,接下来他说,即正思维如实无间等起,知:『取法味,着、顧念、心縛,愛欲增長;彼愛有故,取有;,愛故,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undefined,如是,純大苦聚集。』,有没有,他谈到什么,爱取有,谈到爱,所以这个叫做 五支观,五支,五支就是,爱 取 有,然后 ,接下来,生老死,就爱取有,生 然后老死,为什么我们会有老死,有生,所以生必有老死,生必有老死,一般我们,所以很多人,佛陀说我们一般人不知道,不知道说我们生,我们老死,生必有老死,不知道,所以就一直在寻找长生不死之法,希望寿命能够延长,希望看看能不能说,长生不老,看看能不能不要死,但是从佛陀开示的十二缘起支,哪怕现在是在讲,五缘起支的序列里面 生必有老死,所以你只要生了,他的终究结果就是,老跟死,就是老病死,一定是这样子,那既然会有生,因为佛陀在探讨生命的,奥秘 生命的现象,为什么会有,那我们为什么会来出生 ,因为我们有,有就是可以,把它简单理解成业力,等一下我们会再说明,业力所造作的,由业所造作的,过去生中的 ,依烦恼而造作 就会有这种力量存在,这力量存在这个有就是,三有,就会存在,生命的潜在力,由因缘润发,他就会来投生,所以有 又有,那 有 又是哪里来的 ,是执着造业的意思,我们现在先这样理解,等一下导师会分析的比较深一点,所以这是,执着就是造业,为什么会造业 ,因为我们有爱,爱是烦恼,这里的爱就是代表的烦恼,所以 ,在阿含经里面曾经讲过,说众生是,无明所系,爱结所缚,无明所缚,爱结所系,所以不管爱或是无明,其实你可以说,它都是烦恼的总称,五支里面的爱,它可以代表有着无明在里面,所以它是烦恼的一种总称,所以它也等于是说,我们有烦恼,然后就会去造作,有了造作就会有业力,业力的三界业力的规范 ,烦恼在润发,我们死了之后就会去投胎,投胎之后就会出生,出生之后就有老死,死掉了怎么样,继续依我们过去,我们这辈子的造作,之后再去投胎 ,这样子就会不断的循环,这个叫做五支,那等一下我们会分析的更细一点,导师这里有提出一些说明,我们大概有这样的了解,接下来 ,我们来看这里,佛陀继续说,諸比丘!於意云何?,所以你们觉得怎么样,譬如:緣膏油及,炷,灯明得烧,數增油、炷,彼燈明得久,住不?」,他意思是什么,说我们古代的灯,点那个油灯,如果它有油芯,还有油膏,那你要一直加,一直加,火就会怎么样,一直烧一直烧,它要烧完了你不加油,它就不会再烧,但是你要一直加一直加它就一直烧,所以佛陀就用这样子,一个油灯柱来比喻,如果你不断的一直加它的油,它就一直烧,答言:「如是,世尊!」,所以佛陀说就是同样的意思,如是比丘,於色取味着、顧念、愛縛,愛欲,增長;,愛緣故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缘老病死忧悲苦恼,如是純大苦聚集,他说 於色取味着,这色是什么,其实是拿色来,做怎么样,其实指的,就是五蕴,阿含经经里面常常讲五蕴,五蕴第一支是什么,色嘛,所以他讲色 同样的色 受,他会说於受取味着,然后受想行识,我们只要对五蕴取味着,顧念、愛縛,愛欲,增長,爱缘取,只要我们的爱恋我们就会取,取就是依于烦恼而有的造作,就是造作,那么有了造作 ,就会有业力的存在,就是有,那么有了业力的存在 ,我们烦恼再去润生,他就会怎么样,就会有生 出生,然后出生之后 ,就会有老病死,那这样的既有烦恼,又有出生,那我们的生活就是純大苦聚集,因为我们在,生老病死里面 ,我们还是会爱取,什么,我们还是会爱取,爱取 我们的五蕴,我们在出生的老病死中间 ,我们这个一直都是存在的,还是会去爱取,我们的身心,还会是爱取我们的身心,执着我们的身心,那执着我们的身心就是烦恼造业,那烦恼造业,执着我们的身心烦恼再去润生,那当下不但当下是苦,当下是苦,还造作未来会继续轮回的,这个生命的潜留,跟力量,所以就这样不断的一直循环循环,这个叫做五支,其实五支如果说清楚的话,如果能够,通透明白的话,其实跟十二支,已经是一样的,都是告诉你惑业苦的循环的,只是说偏重点可能有点不一样,这个就是,285经的一个说法,这里讲的就是五支说,那这里说,因为就像油膏一样,如果我们的烦恼,现在它是说,这个油膏,你一直去加油,它就一直烧,你不要去加油 它就不烧,我们人 我们众生一样,你烦恼一起去润,烦恼就像这个油膏一样,你烦恼去一起润,那我们就爱取有不断的,生老死不断的轮回,那你烦恼不去润,那它就会怎么样,结束了 生命就不再继续,轮回苦下去了,它的意思是这样子,所以后面佛陀怎么讲,我们后面看佛陀怎么讲,「我時復作是念,这个是在佛陀未成正觉的时候,他这样推推推,推到最后就是,爱烦恼,然后会 ,对五蕴身心执着,然后就这样不断的轮回下去,就像一个油灯一样,那个时候佛陀作观,他说 ,『何法無故無此老、,病、死?,那我老病死要怎么样,才能解决 ,何法灭故老病死灭,即正思维,起如實無間等,这个无间等,师父讲过好几次,正观的意思,正观,再来,起如實無間等,正观,无生则无老病死,生灭故老病死灭,生必有老死,那你不要生就好了,不要出生就好了,不要出生就不会有这种事情了,师父曾经以前,在台湾的时候曾经有人跟我说,我们在讨论,有人在讨论佛法,那有人跟我说,师父 我告诉你我说什么,我下辈子不要再来投胎,我说很好 你下辈子不要再来投胎,那我说,那问题是由得了你吗,你说不要就不要了 ,你欠人钱 你说我不想还就不想还,有这么好的事情吗,你欠钱你得要想办法去,怎么样这个人才不会来跟你要钱,你不是说我不想还就好了,你钱还他 他就不会来要钱了,那你说那我不想生,因为生 这个生命太苦了,一生下来就,睁眼一张开就哇哇叫,然后就随着生命不断的这样一直忙,忙下去忙到眼睛一闭,以为该结束了,想着眼睛一闭,眼睛一张开,下辈子又来了,又轮回,不是说你不想生就生,那佛陀探讨说那我们为什么会生,无生则无老病死嘛,那怎么样才能无生 ,他说 復作是念,何法无故无生 何法灭故生灭,即正思惟,起如實無間等,有无故无生,这个有生老病死那个有,不要有三界生命的潜留,就不会去投胎了嘛,那我要怎么样才能够没有这个有 ,你有灭故生灭,我怎样才能 不去有这个三界生命的潜留 ,又復思惟,何法無故有無,何法灭故有灭,即正思惟,生如實無間等觀,取,無故有無,取滅故有滅。,那你就不要去造作,不要去依烦恼造业,就这样就好了 ,就不会有三界生命的存在跟潜留了 ,接下来,又作是念,何法无故取无,那取,取在这里,取是造业嘛,那怎么样才能不造业 ,我们现在讲的业是指有漏业,不是谈无漏业,我们现在是在对有,烦恼的身心生命的众生,所讲的,所以你只要不要有业力,不要去造业就不会有业力的存在,就不会有生命的潜留了嘛,所以他说,何法无故取无,何法灭故取灭,即正思惟,生如實無間等觀,所取法无常,生滅、離欲、滅盡、捨離,心不顧念,心不縛着,爱则灭,彼爱灭故取灭,你不要造业,怎么样才能不要造业,断烦恼,断那个爱,没有爱没有烦恼,你所造的就是无漏,你所造的就是无漏,但这里讲的取都是指,依烦恼而有的有漏,所以你只要烦恼断了,彼愛滅故取滅, ,就不会再造作,取滅故有,滅,有滅故生滅,生灭故老病死忧悲苦恼,如是纯大苦聚灭,意思就是说烦恼断了,这个只是讲一个原则上的道理,当然修行上还要一步一步,烦恼断了,你就不会依烦恼再造有漏业,你没有有漏业,就不会有业力的存在,不会有有漏业力的存在,没有有漏业力的存在,你死了之后他就不会去,投胎,你不会去投胎就不会有,这辈子种种的苦难,他的这个五支观是这样,诸 比丘,就像比丘,他还是用例子,於意云何?譬如油、炷然燈,油助燃灯,若不增,油治炷,非彼燈明未來不生、盡、磨滅耶?」,比丘白佛:「如是,世尊!」,他意思就是说这个油炷然燈,如果你不要再去加油,它未来烧尽了,火慢慢就熄了,这个生命的潜留慢慢就不存在了,他问说,是这样子的吗,如是 诸比丘,于所取法观察无常,生,滅、離欲、滅盡、捨離,心不顧念,心不縛着,愛則滅,愛滅則取滅 ,乃至純大苦聚滅。」,所以佛陀告诉你说 我们的烦恼染爱,如果能灭除的话,那我们未来,就不会有漏业再造作,就不会再来出生,那当然这是大方向上的一个理论,细节上你还得一步一步慢慢,戒定慧去训练,那么这个说,这个285经,这几乎是全部的经,前面的什么佛在哪里,一时怎么样,以及后面的诸比丘皆大欢喜,只是那个没有放进去而已,它的大概内容就是都已经放进去了,所以 ,285经的分析,前面283经的分析,都是讲五支,都是讲五支讲到爱,都是讲到爱,这个就是所谓的五支说明,那看起来好像,很简要很简单,但是导师做了一个非常详尽的分析,我们来看看,那在看之前,佛陀后面很多经典,上面那个经典的千金(?)讲最后一面,他说那我们要入手,从哪里入手 ,我们现在要修行说明,要开始修行从哪里入手 ,当然我们知道六六法门,但六六法门要观什么,他说如是诸比丘,于所取法,观察无常,所取法是什么,五蕴,五蕴身心,观察无常,那五蕴是我的话,那就在我上观察无常,但是 ,我们也可以在 ,有我就有我所,我们也可以在 ,因为有时候直接观我无常,可以 但是有时候比较,稍微难,入手的话可以从我跟我所,你可以从我所上观无常,那如果五蕴身心,是我的话,那什么东西是我所,一切是属于我的,你认为是属于我的,你都可以观,看你日常生活中,对于我所哪一个,你认为是你的,你最执着的,你可以开始观,或是说你执着,但相对比较没那么执着的,你可以开始观,因为比较不执着的,相对容易一点,你先从你比较不执着的,慢慢观察的无常,然后慢慢,从你比较没那么执着的,中等执着的,最后到你很执着的,最后到你的五蕴身心,因为这个五蕴身心的我,是我们最执着的,所以我们常常会讲,我们的 ,不管周遭的亲人朋友其实都是,例如在我的一个,中心上面来观察,然后产生贪爱,所以我们对人好,也会贪染,那么不相关的,你就不理他,这也是种我执的一种,因为有我就相对的就有他,所以 ,从我跟我所开始,去观察,一切世间的无常,生灭,離欲、滅盡、捨離,生灭变化,一切都在生灭变化,所以一切是无常的,这样的话你就不会那么的,贪染,所谓叫做离欲,那么灭尽就是指,烦恼慢慢慢慢就会怎么样,灭尽 但是不是一下子灭尽,捨離,我们对这个东西,就会慢慢慢慢捨離,捨離不是说不要,而是说我们对他,会以因缘有就用,因缘没有就不要那么执着,这个叫做对东西对事物的捨離,包括对我们这个身心的捨離,然后 ,心不顾念,这里的顾念倒不是一般的顾念,这里是染爱的意思,贪染 染爱,心不縛着,爱则灭,愛滅則取滅,乃至純大苦聚滅。」,所以,佛陀教我们的是从,五蕴身心以及五蕴身心,你认为所系属于我的开始,先观他的,无常变化而去接受,他的无常变化,这是第一步,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是相对容易观察,容易入手的一步,那当然,你要这样观那就得回到,以前讲经的六六法门,就是眼怎么样,六根对六境,产生六识的时候,因为我们对这个五蕴身心,我们的怎么样观察还是透过,六根六境嘛,我们看到这些东西是属于我所的 ,这个房子这汽车,眼睛看到了耳朵听到的,然后鼻子闻到的,这一些就是六六 ,所以在六六上去观察,我们所有的东西,都是无常变化的,那既然是无常变化的,不是你能够拥有的,不是你能够执取的,那你要常常做这种观察的话,你的执取心,慢慢慢慢就会比较 ,不是那么的强,那相对来讲,当然这个慢慢的观察,还得配合戒定慧的一种实践,所以佛陀不是说,你这样观察就好,当然是这样没错,但是现实上你去观察无常,是在慧学上理解他的无常,但是你在,实践上还是配合戒定慧,那很多人不知道,以为说,那我理上通就好了,我也知道,所以我去观,但是如果你没有受过,完整一种引导的话,我们常常是想得到,看得到也知道,但是做不到,这样清楚吗,所以为什么要配合戒定慧,在这里,还是用那个图先画一下,你们比较能够了解一下,他在讲什么,不是讲就是修行上是怎么样,你看,所以阿含经很好,但是我们读阿含经,因为阿含经很好但是阿含经很短,尤其是杂含经,师父讲错 有点语病,长阿含可不短,我说的是单一经典,我不是说整部,因为它都是一经一经,杂阿含经很短而且简要,但是它常常是把很重要的故事,很重要的重点直接讲出来,所以你读杂阿含经的时候,你不懂你可以当故事看,给你一点启示,但是你要是懂的话你可以深入的去分析,不过因为它短,所以我们常会犯一个毛病,就是光依这个经典,当然有些经典很重要,这一点它就提出一个重点,但是我们,要把阿含经其它,不同的杂阿含经的经文,整个做一个完整的看,这样你才能了解整个阿含经里面的,佛陀教导是教什么,不然常常会落入一种,断章取义的简洁的逻辑观,就会有问题,那师父 ,这个图是综合,杂阿含经里面的一些观念,把它提出来,让大家在修行路上,有一个大方向的概念,我们不是说,我们有我执吗,这个我执 ,你可以说从,十二有支里面你可以说它是无明,那么你从我执里面,他就是无明爱染,无明所缚,爱结所系,所以这个我执无明爱染,其实就是爱染一个我,执着一个我,那由这个无明,由这个我执无明的爱染,他会怎么样,变成比较粗的一种,一种烦恼行动,这个叫做什么,贪瞋痴,这个很强,由我执,那基本上会执着,最根本的依托,就是这个五蕴之身,就是执着五蕴之身,进一步由五蕴之身的我执,扩大到我所,那就是一切是属于我的事物,由我执,那你面对的,刚才所讲的是什么,基本上以五蕴的,五蕴身心为我根本的执着对象,那么五蕴身心以外,这个是我 认为的我,还有我所,这个我所范围可大了,每个人的我所不大一样,从小到大,看你的能力范围,但是那个烦恼是一样的,能力高 认为大的,古代的帝王,我是皇帝,这个江山,都是我的,古代皇帝是这样,所以当皇帝 ,如果从世间某些福报来讲,是好 ,但问题是说当皇帝也很行苦,因为,他东管西管,因为什么 都是我的,什么都要管,这江山是我的,江也要管 山也要管 河也要管,百姓是我的 我也要管,那问题又要什么天灾人惑,他什么都要管,所以说不要来烦证,让证好好睡一觉,所以没错,你越大你就管越多,那不要说皇帝,你一个大企业的老板,底下是数千名员工,好几个厂,你管的东西多吗,当然多,是不是你这个要管那个厂也要管,东西做得好,你要管品质出问题,出了大问题你要管 生意不好你要管,员工罢工你要管,什么都得管,所以说 我那里的我所可大的 ,那没关系,我们再放小一点,一般人的生活,一般人的生活难道就简单吗,没有,上有老下有小,还有亲戚朋友,还有你的工作,还有你的娱乐,还有你的种种种种,也都得管,小到一个小房子 ,大到你有几间房子,有几台车,有小孩有父母你什么都得,担心都有烦恼都得管那个 全部都是我所,我们说,我只是一样的 我告诉你,你说那是我过着流浪的生活,可以了吧,那问题是不在你多少东西,而在你的烦恼到底怎么样,执着 我告诉你,我看过流浪汉打架的,流浪汉为什么打架,真一个小地盘嘛,我昨天睡这里,那你的吗,没有 我睡袋,还有我的 那个因为我看过,就是用那个什么,纸箱,拼出来的纸箱,盖盖拼出来的放在那边,他每天都出去到处去打零工也好,什么都好,回来 奇怪 你怎么占了我的位置,谁说这是你的位置,我每天都睡这里,我的睡袋 我的纸箱就在这里,这就是我的,那你说 那有规定你的,都没有 这附近大家流浪汉都知道,这个是我的地方,那你是外来的 所以你不要给我弄这个地方,难道地方小,你当流浪汉就没有执着吗,还是有,师父曾经跟大家,开玩笑说,狗也会因为地盘而争吵,没错吧,这只狗今天来这边尿尿,尿完之后被另外一只狗咬,为什么,它昨天在这边尿尿这是他的地盘,众生就是这样子,从大到小,所以你看,这个就是我们对五蕴的执着,所以这个就是我们的执着,从大到小,从证的江山,到狗的那根柱子,电线杆,都是这样子,争吵,总归就是有我就有,这是我执的我所,那现在这个是矛盾冲突,什么矛盾冲突,你电线杆,明天另外一只狗来小便,所以我们有我执 有这个我们就会产生,忧悲苦恼,就会产生忧悲苦恼,那现在第一步,佛陀告诉我们说,这个东西,从缘起法的,真实义义上来讲的话,它是无常变化的,师父也讲过好几次,这是无常变化的,但是我执一直把它执着,为什么 不变的 我的,我能够主宰它,能够操控它,而不去忽略,我们都去忽略 ,不管这个东西是无常变化的,所以对它染着喜爱,就是这里讲的嘛,染爱,心顾念,执着不舍,就是这样子嘛,但是因为我们没有,就算是你在道理上头脑上,多多少少这有一点,这是无常的 但是没有那么深刻,所以你会想办法,把它忽略掉,而寻找你自己所要的,就希望它不变,但是这样的话,当然烦恼执着就是 ,爱取有,不但现在就是苦,未来生,老死还是苦,因为现在的爱取有会造成,未来的投胎出生,投胎出生之后,老死中间,我们还是一样这样的一个图,还是一样苦,所以佛陀告诉我们,第一步 你要先观察,观察一切法缘起,这个我只是虚妄的,这个五蕴变化的,无常是真实的,所以他告诉你,你先观这五蕴,我所的无常变化,然后把它养成一个,很深的印象,这样子的话你对它的,执取会慢慢慢慢的减弱,会慢慢慢慢的减弱,这是第一步,就会在慧学上,先知一切法缘起,所以这些你所执着的东西是无常变化,这样可以慢慢慢慢的减弱,另外一方面 ,由于这个我执太强,虽然说在慧学上要不断的薰修,我们的无常变化,但是我们常常说,你的慧学力还不够的时候,我们不一定能够马上做得到,因为你从贪瞋痴就会有,我们常忏悔说什么,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善贪痴,从什么,这贪瞋痴的造作,从身口意,意就是起心动念,因为我们对这个,无常的变化,还没有养成观念的深刻,所以有时候我们常常力不从心,常常力不从心,所以现在要克制这个的话,在慧学观念上,你必须是无常无我的去理解,但是由于你常常力不从心,所以佛陀也知道你力不从心,因此用一个比较直接,相对现在更有效的方法,因为你的无常执着,常常是从贪瞋痴表现的,贪瞋痴是透过,身口意表现的,所以他用一种方法,来直接怎么样,对治你的身口意,五戒,身口意里面意比较细微,意就是这一套,比较细微,身口比较粗糙,所以他用一个比较外来的,比较有压力的,比较有力量的,相对现在的,直接的,教你用戒去克制降伏,所以我们很多时候是,我道理上知道这样子,道理一定要先清楚,不然的话你要是对这一套不了解,你只持戒,你有可能变成戒禁取,道理上先了解,虽然现在知道可能很多时候,力不从心做不到,我也是 他无常,但是我就是喜欢,没错吧,所以佛陀说你先持戒,三皈五戒,借由寺院三宝 师父们的引导,从持戒身口上训练起,听经闻法在忆念上,慢慢去改变,这样的话就能达到,比较实质的效用跟效果,这就是为什么要持戒,那修定 ,戒是直接对治身口,定跟慧是 ,比较相对来对治你的什么,内心的比较深细的,那就是忆念,就是定跟慧相对来讲,那当然了这个持戒也得有,慧学的引导才能变成正确的持戒,不要跟我说持戒不重要,也不要跟我说我持的是自性戒,这就是所谓的一个修行的一个,入门跟方法,那进一步 ,你要持戒不管是打坐持戒 修慧,当然 这个持戒,你们记得 师父,我看可能不记得,因为师父在阿含经讲过太多东西,你们最好回去把那个稍微看一看,持戒,师父在讲戒律 讲戒法的时候 ,有没有讲过律仪戒,根律仪,律仪戒,根律仪,什么叫根律仪,谁记得什么叫根律仪,那个根是指什么根,当然是五根,五根,因为我们持的是身口嘛,身口牵摄什么根,五根,根律仪,什么叫根律仪,当然是五根,但是讲的是六根对六境,根律仪就是六根对六境,产生认识的时候,在那个地方知善知恶,知你的起心动念,然后让他怎么样,恶的去恶 纯向善,这个叫做根律仪,这个是持戒的第一步,不然你持戒,第一个 你如果不知道什么叫持戒,什么叫不持戒,第二个 你知道但是你的心很粗,你的身口很粗,你犯了做错了你自己都不知道,那就没有达到持戒应有的效用了,那你要是能仔细的观察能够做细微的,观察六根对六境,的时候你能够清楚明白,这样才知道你有没有持戒,这个叫做第一步的根律仪,所以话说回来 ,还是在身口意上面,尤其在身口上面还是在六根对六境,身口意上面,还是对六根对六境才能真正达到持戒,而且说实在,你要观察无常变化,还是在什么,六根对六境里面的认识,去观察嘛,我们这个五蕴的认识,还是透过六根六境,这个叫做根律仪,修行都是这样子,讲到这里,可以 ,所以阿含经的好处,就是在现实生活上,我们的身心上面及外在的关摄上去谈,怎么修行,现在我们这个经典,导师的分析也是这样子,我们来看导师的分析,析辨 大要,师父讲一下,这个东西,是印顺导师的原话,我没有断章取义,我是经过深思熟虑,然后从导师的原话把它节录出来,这个地方导师是在 ,唯识学探源里面,导师在唯识学探源里面,印顺导师在唯识学探源里面,有讲到五支 分析五支,十支十二支,这是从他的原话里面弄出来的,我们来看一下,导师说,大要:釋尊依愛、取、有、生、老病死五支,老病死是一个,说明逐物流转与生死相續的連繫,這對於因集感苦 的緣起 觀,可说已经彻底的发挥了,其他的十支说,十二支说只进一步去探索,逐物流转的理由,逐物流转的理由,我没有做图没关系,没有画那个图,逐物流转,我们再来看一下,导师说 釋尊依愛、取、有、生、老病死五支,说明逐物流转与生死相续的联系,逐物流转,爱取就是逐物流转,这样了解吗,什么叫逐物,来看这里,追求,逐物流转 ,逐物流转与生死相续的联系,这对于因集感苦的缘起观,可以说已经彻底发挥,其他的十支说,十二支说只进一步去探索,逐物流转的理由,为什么我们会逐物流转,所以 这个叫做逐物流转,为什么逐物,因为我们有爱取,我执爱取,所以会去逐物,他的逐就去执着,追求执着物,五蕴身心我所,由于你去追求造业,就会不断的有,然后就会不断的流转,那这种流转就像,一段不断的轮回,所以叫做逐物流转,那么除了逐物流转,他还讲了什么,生死相续,这样子不断是一种逐物流转,由于逐物而会流转,由于逐物你就不断的生死相续,这个叫做逐物流转,生死相续,这是五支说,逐物流转生死相续,这个逐就是,爱染追求,执着的意思,就是我所,我执去执着我们的五蕴身心,这个叫做逐物流转,然后就不断的循环,不断的循环,这个叫做一个逐物流转,我们现在一个一个来看,老病死,第一个老病死,是世间现实的苦迫,老病死是世间现实的苦迫,老病死是苦迫吗,是吗,有些人会认为不是,因为他不知道,其实他在老病死的苦迫当中,只是他没有察觉,也不承认而已,那我们再讲回来说,这个老病死能不能不苦迫,可以吗,除非怎么样,除非把烦恼断掉了,身受心不受,所以从这个,从这个图里面,我们五蕴身心会不会老,五蕴身心会不会老,会不会病,会不会死,那如果我们很执着我们这个五蕴身心,我们这个五蕴身心,稍微变得一点怎么样,不管粗不管重 你都会苦迫,因为你对他执着,所以你就是苦迫,师父 我不会,不会只有两种,师父以前讲过哪两种,真不会 假不会,真不会很简单,你真的不会的话,这两个如果不冲突就不会,但问题是五蕴身心变化的无常,这个你改变不了,你可以做点事 但是你改变不了,那唯有改变这里,如果你真的把这个我执,你不要说你断掉了,哪怕说降低了,那真的冲突就小了,所以真不会是真的 你是烦恼消尽,或是你至少断了根本烦恼,或是你真的烦恼很低,那这种是真不会,假不会,是你会 你自己没有察觉到,你一直生活在迷迷糊糊当中,你会你也没察觉到,等到有一天你发觉了 你再来找师父,都可以 ,也不会太慢,随时都可以来修行,只怕你不来而已,所以真不会 假不会,一个是真的 你没有烦恼那当然不会,另外一个是你根本没有观察到,等到你发生了发现了,老实说年纪大的时候有点慢,要改变有点困难,所以趁早发现了还是早点来好一点,不要等到癌症第三期了才跑来,初期发现就应该要来,这个就是我们这里讲的,世间的苦迫,所以世间不一定是苦迫的,但是只要你有我执有烦恼,你世间就是苦迫的,所以佛教叫无常故苦,既然是苦 无常也真实的,既然会苦就表示这个东西是假的,这个我执 主宰性这个执常性,这个是错误的,没有这个 有无常无所谓,没有冲突不会苦,这样清楚吗,所以有一些教派,他把无常故苦没有做一个整体观,然后他用很简单的逻辑说,无常故苦 苦故无我,所以桌子是无常的,难道桌子会苦吗,他说会,那就是莫名其妙,问题是你整体来看,苦圣谛,四圣谛里面的苦圣谛,苦的因是什么,惑业嘛,他没有说苦的因是无常,四圣谛里面讲的集是惑业,他没有说苦的因是无常,但是其他地方又讲无常故苦,所以你把四圣谛的惑业,跟无常故苦整个配合起来,就一定是这个图,你才讲得通,这个图不是师父瞎编的,是从这种种经典里面总结出来的,我们再来看第二经,有什么问题,(无常是不是在,我们控制的范围内,苦就是因为,我们的自我,认识不到我们的自我,所以才身苦),等一下 ,我听不太清楚,你直接用广东话,讲广东话,半桶水,你讲广东话,靖宽可以帮我翻,无常不是我们一般人,无常不是谁可以控制的,(以我个人的推敲,就是因为我们众生,不认识和接受,这个宇宙世界,的如是 是这样的,所以从那个方面,就是开始生那个烦恼,才会生出那个苦,那么如果,我们能接受,这个世界如是,那么可能就是烦恼,不会生出来,因为人性就是很复杂,大多数我们就是喜欢比较,我们就是用那个有限的知识,来比较那个世界的像,然后以我们的喜爱来选择,当我们选择的时候,如果它不是跟我们的想象的一样,我们就是开始烦恼),是是没错,(那么如果是这样,是不是我们能让众生,能认识到怎么样来接受,这个世界人间的如是,它是这样的),你说的不错,你说的对 ,师父现在要做的,现在正在做的事情,就是让众生们去知道这个人生的如实相,但是没有那么容易,师父现在要让大家知道的,佛法要讲的,让大家知道的就是要让大家了解,人生的如实相,你知道了人生的如实相就是这样子,你就知道说那问题在哪里,刚刚杂阿含经285经,283经就是在讲,人生的如实相,就是在讲我们的问题出在哪里,所以你讲的虽然师父不是听得很懂,但大方向上是没错,是这样子,三藏十二部以及师父现在所讲的那么多,其实就是一句话,让大家知道人生的如实相,这个就是人生的如实相,生:三界受生,生命體的出生。,生命轮回的出生,因为你如果有业力,然后成熟了你这个生是必然的,你阻止不了,阻止不了他的生,那我们就是三界受生,生命体出生这个叫生,有引发投胎的业力,能引發三有果報自體 (生命體)的存在 ,生命体的存在,就是这个有,这样了解吗,你有有,有,那么我们烦恼还在去润发,就一定慧有生,有了生就一定有老病死,所以这三支 ,就是我们受生投胎的一个原因跟理由,那现在我们要来探讨的是说,那为什么会有这个有 ,就是爱跟取,爱跟取 导师有比较细的一个分析,我们来等一下来看看,时间到了是不是,怎么这么快 ,不是才刚开始而已吗,还好 ,没有人在打瞌睡,很精彩,精彩就好,我看应该没有人在打瞌睡,两分钟送给你们,现在28,我们休息10分钟 ,我们的爱取有,把那个五支写上去,爱取有 生老死,都可以 ,哪一边都行,爱取有生老死,导师说,把五支写上去,把五支,不是五支,导师说这是,逐物随流 逐物随转,我们来看一下取,刚刚我们讲的是比较简单,现在导师分析的比较稍微复杂一点,他说取是摄受执着追求的意思,取 我们一般把它解释为造作,行为造业造作,有烦恼 取 就是造作,导师这里做的更详细的分析,他说就是摄取,攝受執著追求的意義,深层的爱染而表现为思想跟行动,深沉的爱染是属于烦恼,那思想跟行动就是所谓的身口意,所谓的身口意,刚刚师父画的这个图,刚刚简单的两个图 苦我执,师父说过,我执在五支里面叫做爱染,那么爱染可以发展细节,分析 ,往上表现的话,比较粗一点的,因为这个我执是很微细的,有时候我们观察不到,但是贪瞋痴三毒,我们基本上微细一点的,我们只要稍微受过训练就可以观察得到,那这贪瞋痴是由什么,身口意,这身口意就是导师这里说的,取是摄受执着追求的意思,所以这个取源自于爱,因于爱所以他会摄受执着追求,把它发展为我们深层的爱染,深层的爱染就是这个爱,把深层的爱染,表现为思想与行动,表现为这个意就是思想,身口就是行动,所以爱跟取,其实它的性质是一样的,只是说它差别在于,爱是深层内在的染着,取是比较重在于,爱的深层染着表现为,比较 浮面的看得到的思想跟行动,那这思想,那你就观察得到,你这个爱在深层里面,你不一定能够观察得到,它也不一定能随时发作,但是它一直潜在的,烦恼一直潜在的,等到它现行了,就会变成我们意志的起心动念,这个忆念不是意志,忆念的启心动念,以及付诸于我们身口的行动,这个就是爱跟取的一个差别,深层的爱染表现为思想行动,取有四种取,一个叫做我語取,欲取 见取 戒禁取,欲取 见取 戒禁取,因为内心执着执取自我,叫做我語取,所以这个,取说到来,还是依于 ,我执就是一种从情感意志,从情感意志来讲,就是一种贪爱而表现出来的,所以它还是一种我执,所以叫做我語取,我語取,另外为内心执取自我,我語取,所以在家人执取五欲,欲取,出家或是外道,执取种种错误的见取,就是戒禁取,所以由我語取,所以在家人会执着五欲,就是欲取,粗的就是五欲,就是色声香味触的五欲,你有我执就会向外,比较粗的就是执着五欲,知道五欲是什么吗,那个你怎么称呼,知道五欲是什么,五欲,讲的简单一点,就是粗糙的物质欲望,粗糙的物质欲望,物质欲望,从佛教的分析,叫做色身香味触,分析起来,我们对物质的追求,物质不外乎都是色身香味触,这样了解吗,这个叫做五欲的欲望,而且是属于欲界的贪欲,所以由我执,表现出粗糙的,就会有五欲的物质欲望,老实说 这五欲,一般人我们凡夫都会有,只是或轻或重,或深或浅而已,那我们修行,其实第一步就是要克制这种,粗糙的五欲欲望,不是说没有,也不是说叫你不要,而是说你不能太超过那个界线,然后修行就要慢慢,把这种五欲的欲望慢慢降伏掉,不然我们五欲欲望太重,超过你的能力所能取得的,就容易犯罪,不只是犯戒,容易犯罪,你看现在现今有多少犯罪,都是因为五欲欲望太强,没办法克制,超越自己的能力所得,所以会产生犯罪,那犯戒更不用讲了,,讲到这里,这种五欲取 ,在家有执着五欲,然后出家,外道会执着,种种错误的见解就是见取,所以见取 ,就是不了解无我,会取着对世间种种错误的观念,那这些观念都是一种见,都是一种看到,所谓的见就是知见,就是种种错误的观念,对宇宙人生 对修行,种种错误的这种观念,这个就叫做见取,有了见取 ,以及就会有什么,无意义的禁戒,就叫做戒禁取,那这个四种取 ,主要来自于我语取,有了我语取就会有以下三种,那就是看不同的,职业不同状况,不同的人会有或深或浅,一般人就对五欲的欲取,那么如果想要修行的,外道或宗教师,观念错误就会有见取,然后观念错误就会有一些错误的修行方法,就叫做 戒禁取,就会有这种方式,所以戒禁取也是一种取,一种执着嘛,因为他执着我必须要这样子做,我才能得解脱,那我们一般日常生活上,很多信宗教的,都会有这种观念,比如说,师父常常在讲很多课的时候,用阿含经里面的一些故事,例如印度外道他认为,到恒河里面去洗澡,就可以洗脱罪业,那你觉得到恒河里面洗澡会洗脱,这个罪业吗,当然不可能嘛,你不会洗脱罪业,那是一定的,但是你会染得一身病,那是非常可能的,前两年,印度疫情传开来,不就是因为大壶节,你们听过印度大壶节吗,那个大壶节是说,仙人在天上打架,把一个神壶打破了,结果那个神水,滴到恒河里面来,在那一天,所以就是那一天,这个恒河的水是神圣的,所以要趁着那一天,神水滴到恒河来赶快去洗澡,可以洗出你的罪业,所以本来,印度疫情已经很严重了,经过大壶节之后,成倍的严重,因为一大堆人到河里面去洗澡,那么有染,COVID,新冠的有染没染的全部跑进去,那就感染了,这个就是所谓的戒禁取,那么我们会觉得说,印度这种思想观念好像很愚痴,其实这种东西,发生在我们日常生活里面常常会有,现在还有很多宗教也会有,比如说某些宗教认为的圣水,有没有,圣水洒一洒可以洗脱你的罪业,圣水洒一洒可以消你的灾,会有这样子 ,一个是用水下去洗澡,一个是洒一洒,不是有异曲同工之妙吗,不是同样的概念跟观念吗,师父在佛陀的教示里面,曾经提到过,宗教的模式跟行为,其实常常会用,在各种宗教里面,常常会用人类,最基本的某一些东西,来把它宗教化,比如说火 比如说水,还有吗,还有烟,这些本来是日常生活上必要的,但是在原始人民的生活,原始早期人类的,原始生活里面,慢慢慢慢对宗教产生崇信的时候,会把这种日常的生活,把它宗教化,就会有水 火 烟 ,可以消灾可以祛恶的,这样的一个理念,因为这从现实来,因为火可以驱蚊赶动物,水可以洗澡,从中而隐喻为可以祛除罪业,从宗教来讲,我们当然可以理解说,这是宗教的隐喻跟一种象征,但是如果你把它认为,真的是这样子,那就叫做戒禁取了,,可以,静宽你有问题,(这个取在这里的意思说,既有一个执着的意义,但也有因为这个,执着而产生的行动,这个也是属于取的范畴,对吗),他比较重在于由内心的染爱执取 ,因为他的本质还是我执嘛,而他这里重在是表现为思想跟行动,就是表现为身口意,,(戒取或执取,种种错误的见解,戒禁取,戒取,戒取是观念,这个如果是执取正确的见解),正确的见解你不能说执取 ,见取 一定是错误的因为取就是执着,没有说执着正确的观念,没有这回事 ,正确的观念本来就是消灭你的执着的,这样清楚吗,不能说你执着正确的观念,执着,这个观念只是一般的语言会这样子用,但是在佛教里面,他只要讲执着就是比较是负面的,来 你是不是有什么问题,(就是说咱不是讲,爱取有 生老死吗,为什么不先讲爱先讲取,还是说爱就是,就是说烦恼,理解到这一步到目前为止就可以),你也可以从原因先说明,可以从原因先说明,但是,他是由下往上推,也就是说,他原因是,有这个原因,这个是因这是果,这是因这是果,但佛陀现在是在现实上,他的观察是从果,去观察 然后去推因,这样子的 然后就往上,所以先讲取,你的问题是,(因为您刚才说,导师是唯识学探源里面,说的这些五支,课间之后弟子以为,先说爱 再说取 再说有,再说生老死,但好像现在直接就先说取,跳过了爱),前面是讲那个嘛,没有跳过爱,爱是后面的,(那爱是后面的话应该先讲有,或是先讲老死),老死不是讲的吗,我们回到上面去,有没有看到,有点搞混,依老病死,然后生,然后有,没关系 有问题要提出来,接下来,四 取 ,因为前面几个比较简单,所以就没有讲那么复杂,这四种取,因为种种取着的动力,而引發身、語、意的一切 行動,不论他是贪恋者,或者是厌离的,厌离这个生命和尘世的,都要感招未来三有的果报,所以这个取 虽然是执取,但是执取他可以是贪瞋痴,他可以是很想要的,一定慧把他占为己有不可的,也可以是很瞋恨的,非要把他怎么样,踢离自己的 驱逐出去的不可,这个其实都是取着的一个观念,都是我的一个观念嘛,如果你不是有我的观念那你的爱恨没有那么强,这样了解吗,顺意的你就贪恋,不顺意的你就瞋恨,就是我们一般都是这样子,所以这个就是取,所以不论他是贪恋,或者是厌离这个生命,因为他付诸于身口意的一切行动,这个都是必须会感招,未来三有的果报,所以有取就会 有有,讲到这里,最后我们来分析,那这个取,其实讲到这里 爱是什么大家都已经比较清楚了,只是我们还是要说明一下,愛是染著企求的意義,有欲爱 色爱 无色爱三种,就是对三有而起的染着,欲爱色爱无色爱都是爱,但这里是依什么来分,三界来分,三界有欲爱有色爱无色爱,里面欲爱是最粗重的,就是我们欲爱就是五欲之爱,就是色声香味之外,就是我们一般欲界的物质,物质欲望,物质欲望是最粗重的,那至于到了这个色爱无色爱 ,其实比较微细,而且色爱无色爱,基本上他不会让你造恶业,但是欲爱会让你造恶业,所以当我们禅修到了色无色界的时候,你还是有色爱 无色爱,但因为他是禅定,不是我们这种,五欲的物质欲望的染着,所以基本上他不造什么业,他就是定,是善的业是不动业,但是我们这个物质的,这种物质欲望太粗重,所以物质欲望太强的话,会容易让你造作罪业,然而话说回来,不管是欲爱色爱无色爱,其实他的这种贪恋,执取的这样子的观念,其实是一样的,都源自于我执,所以他可以分为三种,我们起心动念,就在自我語认识的境界之间,构成了密切的联系,依自我生存的可爱,积极追求塵世的一切,这是导师的原文的文字,我们可以慢慢的去咀嚼它 ,去了解他这个,语言文字间所表达的这个真理,他说我们起心动念,就是在自我語认识当中,起心动念就在,自我語认识境界当中,构成了密切的关联,这个就是认识论,这就是ABC,就是认识论,为是也是从这里做更微细的说明,所产生出来的,那么,以自我的生存可爱,积极追求塵世的一切,就是 ,就是这个,可爱的一切,粗的身口的,其实都是对我们认识的塵世,包括我们五蕴生心,以及五蕴生心所拥有的,我所的追求,执着 执取,这就是,我们的贪爱的执取对象,所以导师这里说,以自我的生存可爱,自我的生存可爱就是这个我执,自我的生存可爱就是我执,而积极的追求塵世的一切,眾生身、語、意的一 切動作,没有不以染着,三界自体與塵世為關鍵的,众生生死的动力就在于此,染著三 界自體與塵世為關鍵的,三 ,其实染着三界自体就是,执着这个我,还有我的认识,都是这样子的,塵世為關鍵的,这个就是众生生死的动力,爱与取,接下来是导师的一些比较,微细的分析,爱与取 是量的差别,质方面是相同的,所以爱取,它同是出于我执的染污,这样了解吗,为了表示从爱染到身心活动的过程,才立为爱取两支,所以说,爱是潜在的,爱染烦恼是潜在的,等到浮面出来之后,它就是取,所以为了区分它的潜在,还有它的表现,而分为爱跟取,所以导师认为说,它的本质是一样的,但是导师这里 量的差别,从导师语意来讲,倒不是多少的问题,应该是说潜在的,跟表现出来的意思,讲到这里,,可以吗,这就五支的爱取有,经过师父的这样说明,导师的这些说明之后,你们对这五支还有十二有支,应该会有更深一步的理解跟观察,以后我们的修行,其实就都在这个地方,爱取 不但只内心的烦恼,爱与取同时,一切身心活动也包括在内,爱取支 不但指身心内在的烦恼,不但指内心的烦恼,爱与取同时也是,爱取同时的一切身心活动,也包括在内,所以爱取包括内心的烦恼,以及烦恼浮现出来的一切身心活动,爱 比较重在于烦恼的潜在,取 比较重在于,表现为身口,这就是,爱取二支的,大概的方向跟,他的一个状况,这就是五支观,讲到这里,,师父我想问一下,师父随便问一问,你还真有问题,(色爱无色爱 跟那个,我们一切众生,打坐禅修有关,对吧,我们怎么把握,比如说我现在要学佛法,我并不想来生生色界无色界,我打坐怎么把握住,我能修禅修,讲了还得),基本上色爱无色爱,在我们现阶段没有太大的影响,但是当你要断烦恼,究竟的时候色爱无色爱影响就很大,三果以上,这样了解吗,那现在会障碍我们最严重的就是什么,欲爱,这样了解吗,问题是色爱 无色爱比较微细,他必须三果以上才办法断除,那欲爱,我们是可以用各种方式,持戒修定,慧学上慢慢去降伏他的,,(刚刚就像你说爱,就是更多的是倾向于内心的一些活动,烦恼,烦恼,然后那个取就是活动的表现,表现出身口,表现于身口意,表现于身口那个意其实也是一个内心),内心有分两种,潜在的,以及你现在的起心动念,比如说,我现在没有爱染,但等于你没有爱染的烦恼存在吗,有,但是你现在看到什么东西,我很喜欢这起心动念,这个属于取,这样了解吗,那你起心动念,我去拿了去买了,那就是身口,这样了解吗,(也可以这样说就是爱是一个相对比较,相对笼统的一个大范围,取是一个比较具象的一个),应该是说爱是比较,以潜在的烦恼,那么烦恼现行起来,表现为身口意,就是取,这个时候的意就是一个比较个向的,比较具体一点的,所以我们观察到身口意的贪瞋痴,就已经是取,但是取还是来自于爱,他的性质是一样的,这样清楚吗,所以如果你去读 《俱舍论》的话,《俱舍论》,有部他分得更清楚,他叫做随眠,未 现行的烦恼叫随眠,已 现行的烦恼叫烦恼,他分得比较细,这样清楚吗,再来如果没问题我们来看一个小结,依愛取而起惡心,依爱取,已经是身口意了,依爱取而起恶心,為貪、瞋、慳吝的根本, 為一切惡行的動力。,依爱取,爱取就是逐物,依爱取而起恶心,这恶心包括贪瞋痴都是,贪瞋痴,都是一切恶行的动力,这样子爱缘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缘老病死忧悲苦恼,这样的逐物流转的缘起观,敢说已经说明了,苦集二谛的主要意义,讲明了惑业苦,惑 烦恼,业 取,业力就是 有,生老死就是苦,其实已经说明了,这样的一个状况了,五支就是具体说明了一个状况,,没有,不管听懂多少都没关系,只要愿意来坐坐在这边听,多多少少会懂一些,人嘛,人最怕,人不怕不懂,在座有很多会读书的人,你们都有自己的座右铭,师父读那么多年书跟大家分享一下,读书不怕听不懂,怕什么 怕不来 怕不读,怕什么 怕三果,读书不怕听不懂,听课不怕听不懂,怕你不听了不想来了,不来了你永远不可能懂,所以坐在那边,听久了用心,当然你不是坐在那边打瞌睡,听久了用心慢慢就会懂,师父说过以前听不懂,坐了两年 忽然开窍了,师父今天说的是比较浅,没有 我都是这样讲,那我今天为什么听得懂 ,开窍了,我们继续,十支说,把十支写下来,太极有不要差,旁边写另外五支,另外一支 不用师父说,师父一直认为你是高太三,如果还要师父说你就,不用建国你就直接写就好,跟艾希有一样高,要跟那个取,整个对称在一起,一个数国的数,可以,好来,谢谢,来看一下,看到这边,十支,第一个是爱取有生老死,这前五支,再加上四,名色 六入 触 受,那就是十支,然后从 四,名色 六入 触 受,然后接下来有爱取有生老死,这就是十支说,那就是我们,现在要分析的十支,所以阿含经里面有时候讲 像刚刚讲五支,现在讲十支,那他十支的意义是什么 ,我们继续来讨论,谁的国语,谁的普通话,那个,智雷,智雷你要不要帮师父,慢慢念念一下,慢慢念念一下,看得到吗,看不到清楚,可以来这里,师父可以借机会稍微休息一下,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憶宿命,未成正覺時,独一静处,专精禅思,作是念:『何法有故,老死 有?何法緣故,老死有?』,即正思惟,生如實無間等,生有故,老死有;,生緣故,老死有。 ,如是,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 色,何法有故 名色有,何法缘故 名色有,即正思惟,如實無間等生,识有故 名色有,识缘故,有名色有,我作是思惟時,齊識而還,不能過彼,謂:緣 識名色;,緣名色六入處;緣六入處觸;緣觸受,緣 受愛;緣愛取;緣取有,緣有生;緣生、老、病、 死、憂、悲、惱、苦,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 (雜287),谢谢你,这样念出来,看到这里,不管内容细节上怎么样,但大概知道,他讲了十支,他讲到识,而且叫做齊識而還,齊識而还 什么意思 ,基本上就是说,到了识 他就是一个轮回了,这样了解吗,他说不能过彼,但是后面讲十二支的时候,还是过了,但是他还是包括了,惑业苦所有的,那么这个经典,他是杂阿含287经,他也是讲什么,世尊告诸比丘,我憶宿命,未成正覺時,他也是这样子讲,意思就是说,佛陀现在成佛了,他在思考在想说,他还没有成佛的时候,在修行快要成佛的时候,他是怎么做的,但是他这里讲了十支,前面285经,一个287 一个285,285支讲几支,五支,也是什么,我憶宿命,未成正覺時,那你会想说 师父,为什么同样的才差两经,一经讲,我憶宿命,未成正覺時 讲了五支,一个说,我憶宿命,未成正覺時 讲了十支,那是不是以下,我憶宿命,未成正覺時 又讲了十二支,那到底是五支对,还是十支对 还是十二支对,都对,你对,他对,我也对,大家都对,你只要知道说这阿含经,他本来就是在 ,不同的状况之下,讲一件东西,但是他不一定完全做全面的分析,他可能依他所需要,做的某一方面的分析,所以导师前面说,十二支当然是最完整的,但是不等于,其他支就欠缺了什么,只是予以需要跟需求,做了不同的分析跟解说而已,所以我们现在来看十二支,这十二支287经,刚刚 已经念过了,刚刚已经大概有讲过了,其实他所要说的,就是黑板这里说的,我们有生老死,因为有有,因为有生,那有生,为什么出生 就是因为有业力的规范存在,那这个业力的规范存在,从哪里来 从爱取的造作,那取为什么会有,身口意的取 是因为,潜在的烦恼,那这个潜在的烦恼 ,是因为如果从十二从与十支来讲,是因为有受的激发,那事实上 ,那烦恼一直都在,但是他受了环境的激发,受了环境激发之后,我们就有各种的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为什么会有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因为我们认识到环境,那就是触,那我们认识到环境,认识到尘 识 对象,认识到尘 识 对象就是这个触,那我们要认识环境对象,就会有这个六入,就是六根,那你也可以说,我们这个六入六根 ,有两种解释,一种是纯从认识论上来讲,一种是什么,从认识论上,一个是从入胎,所以两个都可以解说,等一下我们会做详细的解说,六根六入从哪里来,从名色而来,名色从哪里来,从识的投胎而来,这个就是我们的十支说,那这十支说 ,可以做两种解说,两种解说经文上面都有,来我们来看一下,分析这是十支说,析辨,經上有時依識緣名色乃至生緣老死的十支說,说明缘起,这个还是导师的原话 ,十支说的要义,是在逐物流转的基础上,进一步说明觸境繫 心的過程,觸境繫 心的一个过程,就是在逐物流转,逐物流转是前面五支,就是爱取,爱取就是逐物,然后接下来就流转,这叫逐物流转,逐物流转,然后 ,接下来的五支就在讲什么,在逐物流转的前面五支上面,进一步说明,觸境繫 心的过程,觸境繫 心,顾名思义就是什么,六根对六境,产生认识,认识之后产生执取,这个叫做觸境繫 心,就是比较从才认识论上来说明,认识论上来说明,然后 建立在逐物流转上,进一步分析比较微细的,那我们怎么样去逐物,这个中间的细节过程,是认识上出了什么问题,就是这里所要讲的,这里所要讲的,又可分为两类,十支分成两类,尤其是觸境繫 心,分为两类,一个是依胎生学为前提,胎生学为前提,那胎生学为前提的话,很明显的,那个识是投胎识,因为胎生嘛,另外一个是依纯认识论为前提,那就不讲投胎了,如果讲阿赖耶识,有一点点是这个样子,当然阿赖耶识也涉及到投胎,当然阿赖耶识他除了涉及投胎,他也涉及认识,这样清楚吗,但是阿赖耶识的产生,阿赖耶识的产生,他有投胎的原因,还有更重要是一个认识的来源,所以在摄大乘论,他把它称为所知依,可见在阿赖耶识,但是他更重视,在摄大乘论,他的阿赖耶更重视认识,因为知是认识嘛,所以叫做认识的泉源跟来源,然而,在比较后面的成为是论,他阿赖耶识当然也重视认识,但是 ,他同时也重视投胎,我再讲一次,就是在唯识学里面,在后来的唯识学里面,摄大乘论的阿赖耶识比较重在认识论,是认识的资料来源,到了后面的成为是论之后,他相对两个都重视,重视认识也重视投胎,这样清楚吗,不过,如果不知道为是是什么的,没关系,先放着,可以慢慢再去理解,我们先看这个,这个叫依胎生学为前提,二是以认识论为前提,我们来分析一下了解一下,依胎生学为基础的,觸境繫心觀,中阿含「大因 經」、長阿含「大緣方便經」,都是这个样子的,中阿含「大因 經」,还有那个長阿含「大緣方便經」,因为这两个经,太长了,师父没有把它列出来,因为太长了,但是它的大概过程就是这个样子,它的说明就是 「大因 經」跟「大緣方便經」,还有 ,师父大概说一下,「大因 經」跟「大緣方便經」,你如果去详细去看的话,它并不是两个经,「大緣方便經」,你看,大缘 大因 因跟缘,在某个意义上是一样的,只是不同翻译,一个放在中阿含一个放在长阿含,大缘方便经,比大因经更长,所以 ,那个长阿含的大缘方便经,是中阿含大因经的增补 再延长,你们如果有空,在座很多同学,我们因缘是这样的,就是最早,师父最早讲阿含经是什么时候,2017年,今年是几年,六年了,我相信,六年前,很多同学不在这里,六年前听阿含经的,很多都已经不见了,如果你们,其实也不需要到这样,师父上次在美国,休斯顿讲课的时候,也讲过阿含经的一个,怎么样从杂阿含到中阿含,到长阿含到增一阿含,有讲它的一个过程,其实很多经典都是,同样的经典,杂阿含里面短,到了中阿含里面 同一个经典长,到了长阿含更长,都会有这样的一个,但是它表述的内容,差不多,所以事实上这两个严格来讲是同一个经,只是一个在长阿含里面更长,你看一个叫大因,一个叫大缘方便,大缘跟大因,所以这两个是同一个经,两个都是讲十支的说明,可以去看一看,生死流转 ,生死流转,確是依染著生命塵世的渴愛為原因 的,这是在讲前面的爱,但爱的生起活动,也不能无因,探究到爱的因缘就发现了受,这个就是受,这样了解,所以五支 现在我们在讲十支,前面五支,说明跟前面是一模一样的,我们现在开始来讲,受,就是受 触 六入 名色,在讲这几支,有两个 一个是胎生学,一个是认识论,依胎生學為基礎的觸境繫心觀,中阿含的大因经,长阿含的大缘方便经,第一个 讲受,生死流转 ,確是依染著生命塵世的渴愛為原因 的。,但爱的生起活动也不能无因,探究到爱的因缘就发现了受,就发现了受,这就是从爱再往上推,就到了受 就产生了受,就谈到了受,「受」,是心的領納作 用,有樂受、苦受、捨 受三種。,所以一般来讲,我们认识到对象认识到东西的时候,会产生内心的,一种情绪波动,顺利的我们就产生乐受,不顺利的就产生苦受,当然还有一些东西就是你不在乎的,根本无所谓的那就是所谓的,不苦不乐受,触对境界,这个是非常佛教的术语,六根都可以讲触对,眼触色,或叫做眼缘色,这样了解吗,或叫做眼触色,包括意触法,这个触就是对着吸收到的意思,所以叫做什么,触对境界,这个对 也是阿毗达磨的用法,有对 无对,六根对六境就叫做对 又叫做触,六根触六境,六根触六境,所以它叫做触对六境而产生认识的时候,什么叫做触对六境,六根对六境产生认识的时候,在心上现起,所知意像的时候,就是我产生认识,那这个是什么东西在我内心里面浮现出来,我认识到的是什么,我认识到的是什么,认识到之后必然带有一种情绪——随顺,或者违反自己的意乐,這或順或違 的熏习,憂 戚的情緒,就叫受。,产生认识的时候,内心会起现,这个东西,比如说我看到什么,我看到净圆,我内心会起一种感受,净圆如果这个人平时,老是说师父的好话,我看到净圆心生欢喜叫做乐受,我看到五字,比喻,五字老是跟师父作对,师父讲什么老是不听,我就不喜欢,看到五字,这个人是不是又来找师父麻烦,产生怎么样不顺就苦受,这样了解吗,一般来讲我们都会有这种或多或少,或轻或重的这种情绪,那当然有些东西我们会起,不苦不乐受,比如说来了一个人,这个人我也不认识,我也不会有什么,这个叫做舍受,这是一个比较一般的比喻,所以这就是受,这就是受,那为什么我们会有受 ,会有这种情绪 ,因为我们有认识,那认识哪里来 ,六入触,有时候六入跟触会分开,但是在很多时候,六入跟触会把它结合在一起,因为有六入就会有触,这样了解吗,六入触,受要依认识才能引发,所以受又依六入触为缘而生,因为我们会产生内心的 ,苦受 乐受 不苦乐受,因为我们产生认识,这个认识,可以是对于五根接受到的认识,这样了解,也可以是眼睛闭起来的认识,就是意识直接的认识,比如说刚刚我看到净圆是怎么样,我眼睛看到净圆然后产生吸收,进来意识做理解分析,这是五根对外接受之后产生,我现在能不能,我睡觉之前闭起来去想,我今天看到五字,五字来了,这个也是什么 ,意根对法境,所以不一定五根才认识,意根可以直接去想像,在为是叫独头意识,去想像产生认识,这样了解吗,那你在要睡觉之前或是你眼睛闭起来,想到某些东西会不会产生,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会,你现在肚子饿了,肚子饿了,眼睛闭起来想到中午的蛋糕,剩一分钟,师父终于讲完了,忍耐了两个小时,我等一下一定要去吃蛋糕,想到蛋糕是不是很高兴,对 就是顺嘛,所以就快乐嘛,等一下又要回去了,这两个小时这么快乐的时光又要结束了,我回去又是要面对,明天开始要生老,不是生老病死,明天开始要,柴米油盐酱醋茶了,你想到这个会不会想说,真的是很烦,星期天来到中道这么好,现在明天又要面对了,这个就是你的意识,直接对法境,你不用透过五根 这样了解吗,所以六根都是,六入触 就是依眼、耳、鼻、舌、身、意 取境的六根,而生起眼觸、 耳觸到意觸,这六触可说是认识作用开始,因为有认识作用才有受,那有了受,因为我们有烦恼,这个爱就开始在这里面,开始起贪染,起贪起瞋,起痴,那这个是我们觸境繫 心,胎生的觸境繫 心,我们先讲到这里,我们下礼拜再做分析,十二缘起支,以前讲过但是讲得比较简单,就是 分位缘起,十二有支就是师父上礼拜讲的,但这里 ,同样在讲缘起的,但是毕竟,已经在前面上过,这里会上得更详细一点,就算是以后,讲苦圣谛也会稍微分析,更详细一点,这个就是我们的十二有支,做三种不同的分析,我们今天讲到这里,
 中道佛学会,《阿含经》讲要,第九十六讲,无上甚深唯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我们上个星期,上个星期讲缘起法,讲到缘生,缘生法当然一般都是以十二有支为说明,但事实上 ,在《阿含经》里面不只是讲十二支 ,最简单的是惑业苦三知,那还有讲 五支的,五支就是从什么,爱取有,生老死, 五支开始说明,也有讲十支的,十支的就从识开始,那当然最圆满的就是十二支,那我们先来分析 五支,五支上面,第一个上个礼拜已经讲过,杂阿含283经的,我们再来看第二个,就是杂含285经,这个也是讲 五支说明的,【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憶宿命,未成正覺時,独一静处,专精禅思,生如是念,世间难入,所謂若生,若老,若病,若死;,若遷,若受生, 然諸眾生生,老、死,上及所依,不如實知。』,就是说这个世间难入,意思就是世间是什么,苦难的,那所谓的生老病死,若迁,迁就是变化,受生就是生,然后众生 生老死,上及其所依,就是生老病死的所依,不如實知,就是众生不知道生老病死,是怎么一回事,然后 我作是念,这就是佛陀在忆念,他过去修行的时候,还没成正觉但是已经在修行的时候,说那生老病死,到底怎么来的,那我作是念,『何法有故,生有?,为什么我们会生在这个世间 ,我们不是说生老病死,为什么会出生 ,是依什么因缘而出生的 ,所依就是依什么而出生的,何法有故 生有,何法缘故 生有,你可以把那个生,括号起来,就是出生那个生,十二有支的生,就是说依什么因缘 缘什么,然后会有生 ,总归一句话就是说,什么原因我们才会出生在这个世间,即正思维,起无间等,知有有故生有,有缘故 生有,有 有那个有,括号起来,就是十二有支里面的,缘有有生,那个有就是,三界的有 我们等一下会解说,那就是有有,所以才会有生,无明 行 ,识、名色、六入触、触、受、爱、取、有,那有就有生,有生就有老死,然后这个就是有,缘有故有生,复自 思维,那有是怎么来的,云何法故,何法故有,有有何法缘故,有有那有又是怎么来,即正思维,世尊就以他的智慧,往前再推,即正思惟,如實無間等起,就是正观,等起是禅修,依禅修而正观,知:『取有故, 有有;取緣故,有有。』,有 以什么而有的取,爱取有的取,以取而有有,又作是念:『取復何緣?,何法有故,取有?何,法緣故,取有?』,那取又是以什么而有的 ,以什么而有的,接下来他说,即正思维如实无间等起,知:『取法味,着、顧念、心縛,愛欲增長;彼愛有故,取有;,愛故,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undefined,如是,純大苦聚集。』,有没有,他谈到什么,爱取有,谈到爱,所以这个叫做 五支观,五支,五支就是,爱 取 有,然后 ,接下来,生老死,就爱取有,生 然后老死,为什么我们会有老死,有生,所以生必有老死,生必有老死,一般我们,所以很多人,佛陀说我们一般人不知道,不知道说我们生,我们老死,生必有老死,不知道,所以就一直在寻找长生不死之法,希望寿命能够延长,希望看看能不能说,长生不老,看看能不能不要死,但是从佛陀开示的十二缘起支,哪怕现在是在讲,五缘起支的序列里面 生必有老死,所以你只要生了,他的终究结果就是,老跟死,就是老病死,一定是这样子,那既然会有生,因为佛陀在探讨生命的,奥秘 生命的现象,为什么会有,那我们为什么会来出生 ,因为我们有,有就是可以,把它简单理解成业力,等一下我们会再说明,业力所造作的,由业所造作的,过去生中的 ,依烦恼而造作 就会有这种力量存在,这力量存在这个有就是,三有,就会存在,生命的潜在力,由因缘润发,他就会来投生,所以有 又有,那 有 又是哪里来的 ,是执着造业的意思,我们现在先这样理解,等一下导师会分析的比较深一点,所以这是,执着就是造业,为什么会造业 ,因为我们有爱,爱是烦恼,这里的爱就是代表的烦恼,所以 ,在阿含经里面曾经讲过,说众生是,无明所系,爱结所缚,无明所缚,爱结所系,所以不管爱或是无明,其实你可以说,它都是烦恼的总称,五支里面的爱,它可以代表有着无明在里面,所以它是烦恼的一种总称,所以它也等于是说,我们有烦恼,然后就会去造作,有了造作就会有业力,业力的三界业力的规范 ,烦恼在润发,我们死了之后就会去投胎,投胎之后就会出生,出生之后就有老死,死掉了怎么样,继续依我们过去,我们这辈子的造作,之后再去投胎 ,这样子就会不断的循环,这个叫做五支,那等一下我们会分析的更细一点,导师这里有提出一些说明,我们大概有这样的了解,接下来 ,我们来看这里,佛陀继续说,諸比丘!於意云何?,所以你们觉得怎么样,譬如:緣膏油及,炷,灯明得烧,數增油、炷,彼燈明得久,住不?」,他意思是什么,说我们古代的灯,点那个油灯,如果它有油芯,还有油膏,那你要一直加,一直加,火就会怎么样,一直烧一直烧,它要烧完了你不加油,它就不会再烧,但是你要一直加一直加它就一直烧,所以佛陀就用这样子,一个油灯柱来比喻,如果你不断的一直加它的油,它就一直烧,答言:「如是,世尊!」,所以佛陀说就是同样的意思,如是比丘,於色取味着、顧念、愛縛,愛欲,增長;,愛緣故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缘老病死忧悲苦恼,如是純大苦聚集,他说 於色取味着,这色是什么,其实是拿色来,做怎么样,其实指的,就是五蕴,阿含经经里面常常讲五蕴,五蕴第一支是什么,色嘛,所以他讲色 同样的色 受,他会说於受取味着,然后受想行识,我们只要对五蕴取味着,顧念、愛縛,愛欲,增長,爱缘取,只要我们的爱恋我们就会取,取就是依于烦恼而有的造作,就是造作,那么有了造作 ,就会有业力的存在,就是有,那么有了业力的存在 ,我们烦恼再去润生,他就会怎么样,就会有生 出生,然后出生之后 ,就会有老病死,那这样的既有烦恼,又有出生,那我们的生活就是純大苦聚集,因为我们在,生老病死里面 ,我们还是会爱取,什么,我们还是会爱取,爱取 我们的五蕴,我们在出生的老病死中间 ,我们这个一直都是存在的,还是会去爱取,我们的身心,还会是爱取我们的身心,执着我们的身心,那执着我们的身心就是烦恼造业,那烦恼造业,执着我们的身心烦恼再去润生,那当下不但当下是苦,当下是苦,还造作未来会继续轮回的,这个生命的潜留,跟力量,所以就这样不断的一直循环循环,这个叫做五支,其实五支如果说清楚的话,如果能够,通透明白的话,其实跟十二支,已经是一样的,都是告诉你惑业苦的循环的,只是说偏重点可能有点不一样,这个就是,285经的一个说法,这里讲的就是五支说,那这里说,因为就像油膏一样,如果我们的烦恼,现在它是说,这个油膏,你一直去加油,它就一直烧,你不要去加油 它就不烧,我们人 我们众生一样,你烦恼一起去润,烦恼就像这个油膏一样,你烦恼去一起润,那我们就爱取有不断的,生老死不断的轮回,那你烦恼不去润,那它就会怎么样,结束了 生命就不再继续,轮回苦下去了,它的意思是这样子,所以后面佛陀怎么讲,我们后面看佛陀怎么讲,「我時復作是念,这个是在佛陀未成正觉的时候,他这样推推推,推到最后就是,爱烦恼,然后会 ,对五蕴身心执着,然后就这样不断的轮回下去,就像一个油灯一样,那个时候佛陀作观,他说 ,『何法無故無此老、,病、死?,那我老病死要怎么样,才能解决 ,何法灭故老病死灭,即正思维,起如實無間等,这个无间等,师父讲过好几次,正观的意思,正观,再来,起如實無間等,正观,无生则无老病死,生灭故老病死灭,生必有老死,那你不要生就好了,不要出生就好了,不要出生就不会有这种事情了,师父曾经以前,在台湾的时候曾经有人跟我说,我们在讨论,有人在讨论佛法,那有人跟我说,师父 我告诉你我说什么,我下辈子不要再来投胎,我说很好 你下辈子不要再来投胎,那我说,那问题是由得了你吗,你说不要就不要了 ,你欠人钱 你说我不想还就不想还,有这么好的事情吗,你欠钱你得要想办法去,怎么样这个人才不会来跟你要钱,你不是说我不想还就好了,你钱还他 他就不会来要钱了,那你说那我不想生,因为生 这个生命太苦了,一生下来就,睁眼一张开就哇哇叫,然后就随着生命不断的这样一直忙,忙下去忙到眼睛一闭,以为该结束了,想着眼睛一闭,眼睛一张开,下辈子又来了,又轮回,不是说你不想生就生,那佛陀探讨说那我们为什么会生,无生则无老病死嘛,那怎么样才能无生 ,他说 復作是念,何法无故无生 何法灭故生灭,即正思惟,起如實無間等,有无故无生,这个有生老病死那个有,不要有三界生命的潜留,就不会去投胎了嘛,那我要怎么样才能够没有这个有 ,你有灭故生灭,我怎样才能 不去有这个三界生命的潜留 ,又復思惟,何法無故有無,何法灭故有灭,即正思惟,生如實無間等觀,取,無故有無,取滅故有滅。,那你就不要去造作,不要去依烦恼造业,就这样就好了 ,就不会有三界生命的存在跟潜留了 ,接下来,又作是念,何法无故取无,那取,取在这里,取是造业嘛,那怎么样才能不造业 ,我们现在讲的业是指有漏业,不是谈无漏业,我们现在是在对有,烦恼的身心生命的众生,所讲的,所以你只要不要有业力,不要去造业就不会有业力的存在,就不会有生命的潜留了嘛,所以他说,何法无故取无,何法灭故取灭,即正思惟,生如實無間等觀,所取法无常,生滅、離欲、滅盡、捨離,心不顧念,心不縛着,爱则灭,彼爱灭故取灭,你不要造业,怎么样才能不要造业,断烦恼,断那个爱,没有爱没有烦恼,你所造的就是无漏,你所造的就是无漏,但这里讲的取都是指,依烦恼而有的有漏,所以你只要烦恼断了,彼愛滅故取滅, ,就不会再造作,取滅故有,滅,有滅故生滅,生灭故老病死忧悲苦恼,如是纯大苦聚灭,意思就是说烦恼断了,这个只是讲一个原则上的道理,当然修行上还要一步一步,烦恼断了,你就不会依烦恼再造有漏业,你没有有漏业,就不会有业力的存在,不会有有漏业力的存在,没有有漏业力的存在,你死了之后他就不会去,投胎,你不会去投胎就不会有,这辈子种种的苦难,他的这个五支观是这样,诸 比丘,就像比丘,他还是用例子,於意云何?譬如油、炷然燈,油助燃灯,若不增,油治炷,非彼燈明未來不生、盡、磨滅耶?」,比丘白佛:「如是,世尊!」,他意思就是说这个油炷然燈,如果你不要再去加油,它未来烧尽了,火慢慢就熄了,这个生命的潜留慢慢就不存在了,他问说,是这样子的吗,如是 诸比丘,于所取法观察无常,生,滅、離欲、滅盡、捨離,心不顧念,心不縛着,愛則滅,愛滅則取滅 ,乃至純大苦聚滅。」,所以佛陀告诉你说 我们的烦恼染爱,如果能灭除的话,那我们未来,就不会有漏业再造作,就不会再来出生,那当然这是大方向上的一个理论,细节上你还得一步一步慢慢,戒定慧去训练,那么这个说,这个285经,这几乎是全部的经,前面的什么佛在哪里,一时怎么样,以及后面的诸比丘皆大欢喜,只是那个没有放进去而已,它的大概内容就是都已经放进去了,所以 ,285经的分析,前面283经的分析,都是讲五支,都是讲五支讲到爱,都是讲到爱,这个就是所谓的五支说明,那看起来好像,很简要很简单,但是导师做了一个非常详尽的分析,我们来看看,那在看之前,佛陀后面很多经典,上面那个经典的千金(?)讲最后一面,他说那我们要入手,从哪里入手 ,我们现在要修行说明,要开始修行从哪里入手 ,当然我们知道六六法门,但六六法门要观什么,他说如是诸比丘,于所取法,观察无常,所取法是什么,五蕴,五蕴身心,观察无常,那五蕴是我的话,那就在我上观察无常,但是 ,我们也可以在 ,有我就有我所,我们也可以在 ,因为有时候直接观我无常,可以 但是有时候比较,稍微难,入手的话可以从我跟我所,你可以从我所上观无常,那如果五蕴身心,是我的话,那什么东西是我所,一切是属于我的,你认为是属于我的,你都可以观,看你日常生活中,对于我所哪一个,你认为是你的,你最执着的,你可以开始观,或是说你执着,但相对比较没那么执着的,你可以开始观,因为比较不执着的,相对容易一点,你先从你比较不执着的,慢慢观察的无常,然后慢慢,从你比较没那么执着的,中等执着的,最后到你很执着的,最后到你的五蕴身心,因为这个五蕴身心的我,是我们最执着的,所以我们常常会讲,我们的 ,不管周遭的亲人朋友其实都是,例如在我的一个,中心上面来观察,然后产生贪爱,所以我们对人好,也会贪染,那么不相关的,你就不理他,这也是种我执的一种,因为有我就相对的就有他,所以 ,从我跟我所开始,去观察,一切世间的无常,生灭,離欲、滅盡、捨離,生灭变化,一切都在生灭变化,所以一切是无常的,这样的话你就不会那么的,贪染,所谓叫做离欲,那么灭尽就是指,烦恼慢慢慢慢就会怎么样,灭尽 但是不是一下子灭尽,捨離,我们对这个东西,就会慢慢慢慢捨離,捨離不是说不要,而是说我们对他,会以因缘有就用,因缘没有就不要那么执着,这个叫做对东西对事物的捨離,包括对我们这个身心的捨離,然后 ,心不顾念,这里的顾念倒不是一般的顾念,这里是染爱的意思,贪染 染爱,心不縛着,爱则灭,愛滅則取滅,乃至純大苦聚滅。」,所以,佛陀教我们的是从,五蕴身心以及五蕴身心,你认为所系属于我的开始,先观他的,无常变化而去接受,他的无常变化,这是第一步,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是相对容易观察,容易入手的一步,那当然,你要这样观那就得回到,以前讲经的六六法门,就是眼怎么样,六根对六境,产生六识的时候,因为我们对这个五蕴身心,我们的怎么样观察还是透过,六根六境嘛,我们看到这些东西是属于我所的 ,这个房子这汽车,眼睛看到了耳朵听到的,然后鼻子闻到的,这一些就是六六 ,所以在六六上去观察,我们所有的东西,都是无常变化的,那既然是无常变化的,不是你能够拥有的,不是你能够执取的,那你要常常做这种观察的话,你的执取心,慢慢慢慢就会比较 ,不是那么的强,那相对来讲,当然这个慢慢的观察,还得配合戒定慧的一种实践,所以佛陀不是说,你这样观察就好,当然是这样没错,但是现实上你去观察无常,是在慧学上理解他的无常,但是你在,实践上还是配合戒定慧,那很多人不知道,以为说,那我理上通就好了,我也知道,所以我去观,但是如果你没有受过,完整一种引导的话,我们常常是想得到,看得到也知道,但是做不到,这样清楚吗,所以为什么要配合戒定慧,在这里,还是用那个图先画一下,你们比较能够了解一下,他在讲什么,不是讲就是修行上是怎么样,你看,所以阿含经很好,但是我们读阿含经,因为阿含经很好但是阿含经很短,尤其是杂含经,师父讲错 有点语病,长阿含可不短,我说的是单一经典,我不是说整部,因为它都是一经一经,杂阿含经很短而且简要,但是它常常是把很重要的故事,很重要的重点直接讲出来,所以你读杂阿含经的时候,你不懂你可以当故事看,给你一点启示,但是你要是懂的话你可以深入的去分析,不过因为它短,所以我们常会犯一个毛病,就是光依这个经典,当然有些经典很重要,这一点它就提出一个重点,但是我们,要把阿含经其它,不同的杂阿含经的经文,整个做一个完整的看,这样你才能了解整个阿含经里面的,佛陀教导是教什么,不然常常会落入一种,断章取义的简洁的逻辑观,就会有问题,那师父 ,这个图是综合,杂阿含经里面的一些观念,把它提出来,让大家在修行路上,有一个大方向的概念,我们不是说,我们有我执吗,这个我执 ,你可以说从,十二有支里面你可以说它是无明,那么你从我执里面,他就是无明爱染,无明所缚,爱结所系,所以这个我执无明爱染,其实就是爱染一个我,执着一个我,那由这个无明,由这个我执无明的爱染,他会怎么样,变成比较粗的一种,一种烦恼行动,这个叫做什么,贪瞋痴,这个很强,由我执,那基本上会执着,最根本的依托,就是这个五蕴之身,就是执着五蕴之身,进一步由五蕴之身的我执,扩大到我所,那就是一切是属于我的事物,由我执,那你面对的,刚才所讲的是什么,基本上以五蕴的,五蕴身心为我根本的执着对象,那么五蕴身心以外,这个是我 认为的我,还有我所,这个我所范围可大了,每个人的我所不大一样,从小到大,看你的能力范围,但是那个烦恼是一样的,能力高 认为大的,古代的帝王,我是皇帝,这个江山,都是我的,古代皇帝是这样,所以当皇帝 ,如果从世间某些福报来讲,是好 ,但问题是说当皇帝也很行苦,因为,他东管西管,因为什么 都是我的,什么都要管,这江山是我的,江也要管 山也要管 河也要管,百姓是我的 我也要管,那问题又要什么天灾人惑,他什么都要管,所以说不要来烦证,让证好好睡一觉,所以没错,你越大你就管越多,那不要说皇帝,你一个大企业的老板,底下是数千名员工,好几个厂,你管的东西多吗,当然多,是不是你这个要管那个厂也要管,东西做得好,你要管品质出问题,出了大问题你要管 生意不好你要管,员工罢工你要管,什么都得管,所以说 我那里的我所可大的 ,那没关系,我们再放小一点,一般人的生活,一般人的生活难道就简单吗,没有,上有老下有小,还有亲戚朋友,还有你的工作,还有你的娱乐,还有你的种种种种,也都得管,小到一个小房子 ,大到你有几间房子,有几台车,有小孩有父母你什么都得,担心都有烦恼都得管那个 全部都是我所,我们说,我只是一样的 我告诉你,你说那是我过着流浪的生活,可以了吧,那问题是不在你多少东西,而在你的烦恼到底怎么样,执着 我告诉你,我看过流浪汉打架的,流浪汉为什么打架,真一个小地盘嘛,我昨天睡这里,那你的吗,没有 我睡袋,还有我的 那个因为我看过,就是用那个什么,纸箱,拼出来的纸箱,盖盖拼出来的放在那边,他每天都出去到处去打零工也好,什么都好,回来 奇怪 你怎么占了我的位置,谁说这是你的位置,我每天都睡这里,我的睡袋 我的纸箱就在这里,这就是我的,那你说 那有规定你的,都没有 这附近大家流浪汉都知道,这个是我的地方,那你是外来的 所以你不要给我弄这个地方,难道地方小,你当流浪汉就没有执着吗,还是有,师父曾经跟大家,开玩笑说,狗也会因为地盘而争吵,没错吧,这只狗今天来这边尿尿,尿完之后被另外一只狗咬,为什么,它昨天在这边尿尿这是他的地盘,众生就是这样子,从大到小,所以你看,这个就是我们对五蕴的执着,所以这个就是我们的执着,从大到小,从证的江山,到狗的那根柱子,电线杆,都是这样子,争吵,总归就是有我就有,这是我执的我所,那现在这个是矛盾冲突,什么矛盾冲突,你电线杆,明天另外一只狗来小便,所以我们有我执 有这个我们就会产生,忧悲苦恼,就会产生忧悲苦恼,那现在第一步,佛陀告诉我们说,这个东西,从缘起法的,真实义义上来讲的话,它是无常变化的,师父也讲过好几次,这是无常变化的,但是我执一直把它执着,为什么 不变的 我的,我能够主宰它,能够操控它,而不去忽略,我们都去忽略 ,不管这个东西是无常变化的,所以对它染着喜爱,就是这里讲的嘛,染爱,心顾念,执着不舍,就是这样子嘛,但是因为我们没有,就算是你在道理上头脑上,多多少少这有一点,这是无常的 但是没有那么深刻,所以你会想办法,把它忽略掉,而寻找你自己所要的,就希望它不变,但是这样的话,当然烦恼执着就是 ,爱取有,不但现在就是苦,未来生,老死还是苦,因为现在的爱取有会造成,未来的投胎出生,投胎出生之后,老死中间,我们还是一样这样的一个图,还是一样苦,所以佛陀告诉我们,第一步 你要先观察,观察一切法缘起,这个我只是虚妄的,这个五蕴变化的,无常是真实的,所以他告诉你,你先观这五蕴,我所的无常变化,然后把它养成一个,很深的印象,这样子的话你对它的,执取会慢慢慢慢的减弱,会慢慢慢慢的减弱,这是第一步,就会在慧学上,先知一切法缘起,所以这些你所执着的东西是无常变化,这样可以慢慢慢慢的减弱,另外一方面 ,由于这个我执太强,虽然说在慧学上要不断的薰修,我们的无常变化,但是我们常常说,你的慧学力还不够的时候,我们不一定能够马上做得到,因为你从贪瞋痴就会有,我们常忏悔说什么,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善贪痴,从什么,这贪瞋痴的造作,从身口意,意就是起心动念,因为我们对这个,无常的变化,还没有养成观念的深刻,所以有时候我们常常力不从心,常常力不从心,所以现在要克制这个的话,在慧学观念上,你必须是无常无我的去理解,但是由于你常常力不从心,所以佛陀也知道你力不从心,因此用一个比较直接,相对现在更有效的方法,因为你的无常执着,常常是从贪瞋痴表现的,贪瞋痴是透过,身口意表现的,所以他用一种方法,来直接怎么样,对治你的身口意,五戒,身口意里面意比较细微,意就是这一套,比较细微,身口比较粗糙,所以他用一个比较外来的,比较有压力的,比较有力量的,相对现在的,直接的,教你用戒去克制降伏,所以我们很多时候是,我道理上知道这样子,道理一定要先清楚,不然的话你要是对这一套不了解,你只持戒,你有可能变成戒禁取,道理上先了解,虽然现在知道可能很多时候,力不从心做不到,我也是 他无常,但是我就是喜欢,没错吧,所以佛陀说你先持戒,三皈五戒,借由寺院三宝 师父们的引导,从持戒身口上训练起,听经闻法在忆念上,慢慢去改变,这样的话就能达到,比较实质的效用跟效果,这就是为什么要持戒,那修定 ,戒是直接对治身口,定跟慧是 ,比较相对来对治你的什么,内心的比较深细的,那就是忆念,就是定跟慧相对来讲,那当然了这个持戒也得有,慧学的引导才能变成正确的持戒,不要跟我说持戒不重要,也不要跟我说我持的是自性戒,这就是所谓的一个修行的一个,入门跟方法,那进一步 ,你要持戒不管是打坐持戒 修慧,当然 这个持戒,你们记得 师父,我看可能不记得,因为师父在阿含经讲过太多东西,你们最好回去把那个稍微看一看,持戒,师父在讲戒律 讲戒法的时候 ,有没有讲过律仪戒,根律仪,律仪戒,根律仪,什么叫根律仪,谁记得什么叫根律仪,那个根是指什么根,当然是五根,五根,因为我们持的是身口嘛,身口牵摄什么根,五根,根律仪,什么叫根律仪,当然是五根,但是讲的是六根对六境,根律仪就是六根对六境,产生认识的时候,在那个地方知善知恶,知你的起心动念,然后让他怎么样,恶的去恶 纯向善,这个叫做根律仪,这个是持戒的第一步,不然你持戒,第一个 你如果不知道什么叫持戒,什么叫不持戒,第二个 你知道但是你的心很粗,你的身口很粗,你犯了做错了你自己都不知道,那就没有达到持戒应有的效用了,那你要是能仔细的观察能够做细微的,观察六根对六境,的时候你能够清楚明白,这样才知道你有没有持戒,这个叫做第一步的根律仪,所以话说回来 ,还是在身口意上面,尤其在身口上面还是在六根对六境,身口意上面,还是对六根对六境才能真正达到持戒,而且说实在,你要观察无常变化,还是在什么,六根对六境里面的认识,去观察嘛,我们这个五蕴的认识,还是透过六根六境,这个叫做根律仪,修行都是这样子,讲到这里,可以 ,所以阿含经的好处,就是在现实生活上,我们的身心上面及外在的关摄上去谈,怎么修行,现在我们这个经典,导师的分析也是这样子,我们来看导师的分析,析辨 大要,师父讲一下,这个东西,是印顺导师的原话,我没有断章取义,我是经过深思熟虑,然后从导师的原话把它节录出来,这个地方导师是在 ,唯识学探源里面,导师在唯识学探源里面,印顺导师在唯识学探源里面,有讲到五支 分析五支,十支十二支,这是从他的原话里面弄出来的,我们来看一下,导师说,大要:釋尊依愛、取、有、生、老病死五支,老病死是一个,说明逐物流转与生死相續的連繫,這對於因集感苦 的緣起 觀,可说已经彻底的发挥了,其他的十支说,十二支说只进一步去探索,逐物流转的理由,逐物流转的理由,我没有做图没关系,没有画那个图,逐物流转,我们再来看一下,导师说 釋尊依愛、取、有、生、老病死五支,说明逐物流转与生死相续的联系,逐物流转,爱取就是逐物流转,这样了解吗,什么叫逐物,来看这里,追求,逐物流转 ,逐物流转与生死相续的联系,这对于因集感苦的缘起观,可以说已经彻底发挥,其他的十支说,十二支说只进一步去探索,逐物流转的理由,为什么我们会逐物流转,所以 这个叫做逐物流转,为什么逐物,因为我们有爱取,我执爱取,所以会去逐物,他的逐就去执着,追求执着物,五蕴身心我所,由于你去追求造业,就会不断的有,然后就会不断的流转,那这种流转就像,一段不断的轮回,所以叫做逐物流转,那么除了逐物流转,他还讲了什么,生死相续,这样子不断是一种逐物流转,由于逐物而会流转,由于逐物你就不断的生死相续,这个叫做逐物流转,生死相续,这是五支说,逐物流转生死相续,这个逐就是,爱染追求,执着的意思,就是我所,我执去执着我们的五蕴身心,这个叫做逐物流转,然后就不断的循环,不断的循环,这个叫做一个逐物流转,我们现在一个一个来看,老病死,第一个老病死,是世间现实的苦迫,老病死是世间现实的苦迫,老病死是苦迫吗,是吗,有些人会认为不是,因为他不知道,其实他在老病死的苦迫当中,只是他没有察觉,也不承认而已,那我们再讲回来说,这个老病死能不能不苦迫,可以吗,除非怎么样,除非把烦恼断掉了,身受心不受,所以从这个,从这个图里面,我们五蕴身心会不会老,五蕴身心会不会老,会不会病,会不会死,那如果我们很执着我们这个五蕴身心,我们这个五蕴身心,稍微变得一点怎么样,不管粗不管重 你都会苦迫,因为你对他执着,所以你就是苦迫,师父 我不会,不会只有两种,师父以前讲过哪两种,真不会 假不会,真不会很简单,你真的不会的话,这两个如果不冲突就不会,但问题是五蕴身心变化的无常,这个你改变不了,你可以做点事 但是你改变不了,那唯有改变这里,如果你真的把这个我执,你不要说你断掉了,哪怕说降低了,那真的冲突就小了,所以真不会是真的 你是烦恼消尽,或是你至少断了根本烦恼,或是你真的烦恼很低,那这种是真不会,假不会,是你会 你自己没有察觉到,你一直生活在迷迷糊糊当中,你会你也没察觉到,等到有一天你发觉了 你再来找师父,都可以 ,也不会太慢,随时都可以来修行,只怕你不来而已,所以真不会 假不会,一个是真的 你没有烦恼那当然不会,另外一个是你根本没有观察到,等到你发生了发现了,老实说年纪大的时候有点慢,要改变有点困难,所以趁早发现了还是早点来好一点,不要等到癌症第三期了才跑来,初期发现就应该要来,这个就是我们这里讲的,世间的苦迫,所以世间不一定是苦迫的,但是只要你有我执有烦恼,你世间就是苦迫的,所以佛教叫无常故苦,既然是苦 无常也真实的,既然会苦就表示这个东西是假的,这个我执 主宰性这个执常性,这个是错误的,没有这个 有无常无所谓,没有冲突不会苦,这样清楚吗,所以有一些教派,他把无常故苦没有做一个整体观,然后他用很简单的逻辑说,无常故苦 苦故无我,所以桌子是无常的,难道桌子会苦吗,他说会,那就是莫名其妙,问题是你整体来看,苦圣谛,四圣谛里面的苦圣谛,苦的因是什么,惑业嘛,他没有说苦的因是无常,四圣谛里面讲的集是惑业,他没有说苦的因是无常,但是其他地方又讲无常故苦,所以你把四圣谛的惑业,跟无常故苦整个配合起来,就一定是这个图,你才讲得通,这个图不是师父瞎编的,是从这种种经典里面总结出来的,我们再来看第二经,有什么问题,(无常是不是在,我们控制的范围内,苦就是因为,我们的自我,认识不到我们的自我,所以才身苦),等一下 ,我听不太清楚,你直接用广东话,讲广东话,半桶水,你讲广东话,靖宽可以帮我翻,无常不是我们一般人,无常不是谁可以控制的,(以我个人的推敲,就是因为我们众生,不认识和接受,这个宇宙世界,的如是 是这样的,所以从那个方面,就是开始生那个烦恼,才会生出那个苦,那么如果,我们能接受,这个世界如是,那么可能就是烦恼,不会生出来,因为人性就是很复杂,大多数我们就是喜欢比较,我们就是用那个有限的知识,来比较那个世界的像,然后以我们的喜爱来选择,当我们选择的时候,如果它不是跟我们的想象的一样,我们就是开始烦恼),是是没错,(那么如果是这样,是不是我们能让众生,能认识到怎么样来接受,这个世界人间的如是,它是这样的),你说的不错,你说的对 ,师父现在要做的,现在正在做的事情,就是让众生们去知道这个人生的如实相,但是没有那么容易,师父现在要让大家知道的,佛法要讲的,让大家知道的就是要让大家了解,人生的如实相,你知道了人生的如实相就是这样子,你就知道说那问题在哪里,刚刚杂阿含经285经,283经就是在讲,人生的如实相,就是在讲我们的问题出在哪里,所以你讲的虽然师父不是听得很懂,但大方向上是没错,是这样子,三藏十二部以及师父现在所讲的那么多,其实就是一句话,让大家知道人生的如实相,这个就是人生的如实相,生:三界受生,生命體的出生。,生命轮回的出生,因为你如果有业力,然后成熟了你这个生是必然的,你阻止不了,阻止不了他的生,那我们就是三界受生,生命体出生这个叫生,有引发投胎的业力,能引發三有果報自體 (生命體)的存在 ,生命体的存在,就是这个有,这样了解吗,你有有,有,那么我们烦恼还在去润发,就一定慧有生,有了生就一定有老病死,所以这三支 ,就是我们受生投胎的一个原因跟理由,那现在我们要来探讨的是说,那为什么会有这个有 ,就是爱跟取,爱跟取 导师有比较细的一个分析,我们来等一下来看看,时间到了是不是,怎么这么快 ,不是才刚开始而已吗,还好 ,没有人在打瞌睡,很精彩,精彩就好,我看应该没有人在打瞌睡,两分钟送给你们,现在28,我们休息10分钟 ,我们的爱取有,把那个五支写上去,爱取有 生老死,都可以 ,哪一边都行,爱取有生老死,导师说,把五支写上去,把五支,不是五支,导师说这是,逐物随流 逐物随转,我们来看一下取,刚刚我们讲的是比较简单,现在导师分析的比较稍微复杂一点,他说取是摄受执着追求的意思,取 我们一般把它解释为造作,行为造业造作,有烦恼 取 就是造作,导师这里做的更详细的分析,他说就是摄取,攝受執著追求的意義,深层的爱染而表现为思想跟行动,深沉的爱染是属于烦恼,那思想跟行动就是所谓的身口意,所谓的身口意,刚刚师父画的这个图,刚刚简单的两个图 苦我执,师父说过,我执在五支里面叫做爱染,那么爱染可以发展细节,分析 ,往上表现的话,比较粗一点的,因为这个我执是很微细的,有时候我们观察不到,但是贪瞋痴三毒,我们基本上微细一点的,我们只要稍微受过训练就可以观察得到,那这贪瞋痴是由什么,身口意,这身口意就是导师这里说的,取是摄受执着追求的意思,所以这个取源自于爱,因于爱所以他会摄受执着追求,把它发展为我们深层的爱染,深层的爱染就是这个爱,把深层的爱染,表现为思想与行动,表现为这个意就是思想,身口就是行动,所以爱跟取,其实它的性质是一样的,只是说它差别在于,爱是深层内在的染着,取是比较重在于,爱的深层染着表现为,比较 浮面的看得到的思想跟行动,那这思想,那你就观察得到,你这个爱在深层里面,你不一定能够观察得到,它也不一定能随时发作,但是它一直潜在的,烦恼一直潜在的,等到它现行了,就会变成我们意志的起心动念,这个忆念不是意志,忆念的启心动念,以及付诸于我们身口的行动,这个就是爱跟取的一个差别,深层的爱染表现为思想行动,取有四种取,一个叫做我語取,欲取 见取 戒禁取,欲取 见取 戒禁取,因为内心执着执取自我,叫做我語取,所以这个,取说到来,还是依于 ,我执就是一种从情感意志,从情感意志来讲,就是一种贪爱而表现出来的,所以它还是一种我执,所以叫做我語取,我語取,另外为内心执取自我,我語取,所以在家人执取五欲,欲取,出家或是外道,执取种种错误的见取,就是戒禁取,所以由我語取,所以在家人会执着五欲,就是欲取,粗的就是五欲,就是色声香味触的五欲,你有我执就会向外,比较粗的就是执着五欲,知道五欲是什么吗,那个你怎么称呼,知道五欲是什么,五欲,讲的简单一点,就是粗糙的物质欲望,粗糙的物质欲望,物质欲望,从佛教的分析,叫做色身香味触,分析起来,我们对物质的追求,物质不外乎都是色身香味触,这样了解吗,这个叫做五欲的欲望,而且是属于欲界的贪欲,所以由我执,表现出粗糙的,就会有五欲的物质欲望,老实说 这五欲,一般人我们凡夫都会有,只是或轻或重,或深或浅而已,那我们修行,其实第一步就是要克制这种,粗糙的五欲欲望,不是说没有,也不是说叫你不要,而是说你不能太超过那个界线,然后修行就要慢慢,把这种五欲的欲望慢慢降伏掉,不然我们五欲欲望太重,超过你的能力所能取得的,就容易犯罪,不只是犯戒,容易犯罪,你看现在现今有多少犯罪,都是因为五欲欲望太强,没办法克制,超越自己的能力所得,所以会产生犯罪,那犯戒更不用讲了,,讲到这里,这种五欲取 ,在家有执着五欲,然后出家,外道会执着,种种错误的见解就是见取,所以见取 ,就是不了解无我,会取着对世间种种错误的观念,那这些观念都是一种见,都是一种看到,所谓的见就是知见,就是种种错误的观念,对宇宙人生 对修行,种种错误的这种观念,这个就叫做见取,有了见取 ,以及就会有什么,无意义的禁戒,就叫做戒禁取,那这个四种取 ,主要来自于我语取,有了我语取就会有以下三种,那就是看不同的,职业不同状况,不同的人会有或深或浅,一般人就对五欲的欲取,那么如果想要修行的,外道或宗教师,观念错误就会有见取,然后观念错误就会有一些错误的修行方法,就叫做 戒禁取,就会有这种方式,所以戒禁取也是一种取,一种执着嘛,因为他执着我必须要这样子做,我才能得解脱,那我们一般日常生活上,很多信宗教的,都会有这种观念,比如说,师父常常在讲很多课的时候,用阿含经里面的一些故事,例如印度外道他认为,到恒河里面去洗澡,就可以洗脱罪业,那你觉得到恒河里面洗澡会洗脱,这个罪业吗,当然不可能嘛,你不会洗脱罪业,那是一定的,但是你会染得一身病,那是非常可能的,前两年,印度疫情传开来,不就是因为大壶节,你们听过印度大壶节吗,那个大壶节是说,仙人在天上打架,把一个神壶打破了,结果那个神水,滴到恒河里面来,在那一天,所以就是那一天,这个恒河的水是神圣的,所以要趁着那一天,神水滴到恒河来赶快去洗澡,可以洗出你的罪业,所以本来,印度疫情已经很严重了,经过大壶节之后,成倍的严重,因为一大堆人到河里面去洗澡,那么有染,COVID,新冠的有染没染的全部跑进去,那就感染了,这个就是所谓的戒禁取,那么我们会觉得说,印度这种思想观念好像很愚痴,其实这种东西,发生在我们日常生活里面常常会有,现在还有很多宗教也会有,比如说某些宗教认为的圣水,有没有,圣水洒一洒可以洗脱你的罪业,圣水洒一洒可以消你的灾,会有这样子 ,一个是用水下去洗澡,一个是洒一洒,不是有异曲同工之妙吗,不是同样的概念跟观念吗,师父在佛陀的教示里面,曾经提到过,宗教的模式跟行为,其实常常会用,在各种宗教里面,常常会用人类,最基本的某一些东西,来把它宗教化,比如说火 比如说水,还有吗,还有烟,这些本来是日常生活上必要的,但是在原始人民的生活,原始早期人类的,原始生活里面,慢慢慢慢对宗教产生崇信的时候,会把这种日常的生活,把它宗教化,就会有水 火 烟 ,可以消灾可以祛恶的,这样的一个理念,因为这从现实来,因为火可以驱蚊赶动物,水可以洗澡,从中而隐喻为可以祛除罪业,从宗教来讲,我们当然可以理解说,这是宗教的隐喻跟一种象征,但是如果你把它认为,真的是这样子,那就叫做戒禁取了,,可以,静宽你有问题,(这个取在这里的意思说,既有一个执着的意义,但也有因为这个,执着而产生的行动,这个也是属于取的范畴,对吗),他比较重在于由内心的染爱执取 ,因为他的本质还是我执嘛,而他这里重在是表现为思想跟行动,就是表现为身口意,,(戒取或执取,种种错误的见解,戒禁取,戒取,戒取是观念,这个如果是执取正确的见解),正确的见解你不能说执取 ,见取 一定是错误的因为取就是执着,没有说执着正确的观念,没有这回事 ,正确的观念本来就是消灭你的执着的,这样清楚吗,不能说你执着正确的观念,执着,这个观念只是一般的语言会这样子用,但是在佛教里面,他只要讲执着就是比较是负面的,来 你是不是有什么问题,(就是说咱不是讲,爱取有 生老死吗,为什么不先讲爱先讲取,还是说爱就是,就是说烦恼,理解到这一步到目前为止就可以),你也可以从原因先说明,可以从原因先说明,但是,他是由下往上推,也就是说,他原因是,有这个原因,这个是因这是果,这是因这是果,但佛陀现在是在现实上,他的观察是从果,去观察 然后去推因,这样子的 然后就往上,所以先讲取,你的问题是,(因为您刚才说,导师是唯识学探源里面,说的这些五支,课间之后弟子以为,先说爱 再说取 再说有,再说生老死,但好像现在直接就先说取,跳过了爱),前面是讲那个嘛,没有跳过爱,爱是后面的,(那爱是后面的话应该先讲有,或是先讲老死),老死不是讲的吗,我们回到上面去,有没有看到,有点搞混,依老病死,然后生,然后有,没关系 有问题要提出来,接下来,四 取 ,因为前面几个比较简单,所以就没有讲那么复杂,这四种取,因为种种取着的动力,而引發身、語、意的一切 行動,不论他是贪恋者,或者是厌离的,厌离这个生命和尘世的,都要感招未来三有的果报,所以这个取 虽然是执取,但是执取他可以是贪瞋痴,他可以是很想要的,一定慧把他占为己有不可的,也可以是很瞋恨的,非要把他怎么样,踢离自己的 驱逐出去的不可,这个其实都是取着的一个观念,都是我的一个观念嘛,如果你不是有我的观念那你的爱恨没有那么强,这样了解吗,顺意的你就贪恋,不顺意的你就瞋恨,就是我们一般都是这样子,所以这个就是取,所以不论他是贪恋,或者是厌离这个生命,因为他付诸于身口意的一切行动,这个都是必须会感招,未来三有的果报,所以有取就会 有有,讲到这里,最后我们来分析,那这个取,其实讲到这里 爱是什么大家都已经比较清楚了,只是我们还是要说明一下,愛是染著企求的意義,有欲爱 色爱 无色爱三种,就是对三有而起的染着,欲爱色爱无色爱都是爱,但这里是依什么来分,三界来分,三界有欲爱有色爱无色爱,里面欲爱是最粗重的,就是我们欲爱就是五欲之爱,就是色声香味之外,就是我们一般欲界的物质,物质欲望,物质欲望是最粗重的,那至于到了这个色爱无色爱 ,其实比较微细,而且色爱无色爱,基本上他不会让你造恶业,但是欲爱会让你造恶业,所以当我们禅修到了色无色界的时候,你还是有色爱 无色爱,但因为他是禅定,不是我们这种,五欲的物质欲望的染着,所以基本上他不造什么业,他就是定,是善的业是不动业,但是我们这个物质的,这种物质欲望太粗重,所以物质欲望太强的话,会容易让你造作罪业,然而话说回来,不管是欲爱色爱无色爱,其实他的这种贪恋,执取的这样子的观念,其实是一样的,都源自于我执,所以他可以分为三种,我们起心动念,就在自我語认识的境界之间,构成了密切的联系,依自我生存的可爱,积极追求塵世的一切,这是导师的原文的文字,我们可以慢慢的去咀嚼它 ,去了解他这个,语言文字间所表达的这个真理,他说我们起心动念,就是在自我語认识当中,起心动念就在,自我語认识境界当中,构成了密切的关联,这个就是认识论,这就是ABC,就是认识论,为是也是从这里做更微细的说明,所产生出来的,那么,以自我的生存可爱,积极追求塵世的一切,就是 ,就是这个,可爱的一切,粗的身口的,其实都是对我们认识的塵世,包括我们五蕴生心,以及五蕴生心所拥有的,我所的追求,执着 执取,这就是,我们的贪爱的执取对象,所以导师这里说,以自我的生存可爱,自我的生存可爱就是这个我执,自我的生存可爱就是我执,而积极的追求塵世的一切,眾生身、語、意的一 切動作,没有不以染着,三界自体與塵世為關鍵的,众生生死的动力就在于此,染著三 界自體與塵世為關鍵的,三 ,其实染着三界自体就是,执着这个我,还有我的认识,都是这样子的,塵世為關鍵的,这个就是众生生死的动力,爱与取,接下来是导师的一些比较,微细的分析,爱与取 是量的差别,质方面是相同的,所以爱取,它同是出于我执的染污,这样了解吗,为了表示从爱染到身心活动的过程,才立为爱取两支,所以说,爱是潜在的,爱染烦恼是潜在的,等到浮面出来之后,它就是取,所以为了区分它的潜在,还有它的表现,而分为爱跟取,所以导师认为说,它的本质是一样的,但是导师这里 量的差别,从导师语意来讲,倒不是多少的问题,应该是说潜在的,跟表现出来的意思,讲到这里,,可以吗,这就五支的爱取有,经过师父的这样说明,导师的这些说明之后,你们对这五支还有十二有支,应该会有更深一步的理解跟观察,以后我们的修行,其实就都在这个地方,爱取 不但只内心的烦恼,爱与取同时,一切身心活动也包括在内,爱取支 不但指身心内在的烦恼,不但指内心的烦恼,爱与取同时也是,爱取同时的一切身心活动,也包括在内,所以爱取包括内心的烦恼,以及烦恼浮现出来的一切身心活动,爱 比较重在于烦恼的潜在,取 比较重在于,表现为身口,这就是,爱取二支的,大概的方向跟,他的一个状况,这就是五支观,讲到这里,,师父我想问一下,师父随便问一问,你还真有问题,(色爱无色爱 跟那个,我们一切众生,打坐禅修有关,对吧,我们怎么把握,比如说我现在要学佛法,我并不想来生生色界无色界,我打坐怎么把握住,我能修禅修,讲了还得),基本上色爱无色爱,在我们现阶段没有太大的影响,但是当你要断烦恼,究竟的时候色爱无色爱影响就很大,三果以上,这样了解吗,那现在会障碍我们最严重的就是什么,欲爱,这样了解吗,问题是色爱 无色爱比较微细,他必须三果以上才办法断除,那欲爱,我们是可以用各种方式,持戒修定,慧学上慢慢去降伏他的,,(刚刚就像你说爱,就是更多的是倾向于内心的一些活动,烦恼,烦恼,然后那个取就是活动的表现,表现出身口,表现于身口意,表现于身口那个意其实也是一个内心),内心有分两种,潜在的,以及你现在的起心动念,比如说,我现在没有爱染,但等于你没有爱染的烦恼存在吗,有,但是你现在看到什么东西,我很喜欢这起心动念,这个属于取,这样了解吗,那你起心动念,我去拿了去买了,那就是身口,这样了解吗,(也可以这样说就是爱是一个相对比较,相对笼统的一个大范围,取是一个比较具象的一个),应该是说爱是比较,以潜在的烦恼,那么烦恼现行起来,表现为身口意,就是取,这个时候的意就是一个比较个向的,比较具体一点的,所以我们观察到身口意的贪瞋痴,就已经是取,但是取还是来自于爱,他的性质是一样的,这样清楚吗,所以如果你去读 《俱舍论》的话,《俱舍论》,有部他分得更清楚,他叫做随眠,未 现行的烦恼叫随眠,已 现行的烦恼叫烦恼,他分得比较细,这样清楚吗,再来如果没问题我们来看一个小结,依愛取而起惡心,依爱取,已经是身口意了,依爱取而起恶心,為貪、瞋、慳吝的根本, 為一切惡行的動力。,依爱取,爱取就是逐物,依爱取而起恶心,这恶心包括贪瞋痴都是,贪瞋痴,都是一切恶行的动力,这样子爱缘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缘老病死忧悲苦恼,这样的逐物流转的缘起观,敢说已经说明了,苦集二谛的主要意义,讲明了惑业苦,惑 烦恼,业 取,业力就是 有,生老死就是苦,其实已经说明了,这样的一个状况了,五支就是具体说明了一个状况,,没有,不管听懂多少都没关系,只要愿意来坐坐在这边听,多多少少会懂一些,人嘛,人最怕,人不怕不懂,在座有很多会读书的人,你们都有自己的座右铭,师父读那么多年书跟大家分享一下,读书不怕听不懂,怕什么 怕不来 怕不读,怕什么 怕三果,读书不怕听不懂,听课不怕听不懂,怕你不听了不想来了,不来了你永远不可能懂,所以坐在那边,听久了用心,当然你不是坐在那边打瞌睡,听久了用心慢慢就会懂,师父说过以前听不懂,坐了两年 忽然开窍了,师父今天说的是比较浅,没有 我都是这样讲,那我今天为什么听得懂 ,开窍了,我们继续,十支说,把十支写下来,太极有不要差,旁边写另外五支,另外一支 不用师父说,师父一直认为你是高太三,如果还要师父说你就,不用建国你就直接写就好,跟艾希有一样高,要跟那个取,整个对称在一起,一个数国的数,可以,好来,谢谢,来看一下,看到这边,十支,第一个是爱取有生老死,这前五支,再加上四,名色 六入 触 受,那就是十支,然后从 四,名色 六入 触 受,然后接下来有爱取有生老死,这就是十支说,那就是我们,现在要分析的十支,所以阿含经里面有时候讲 像刚刚讲五支,现在讲十支,那他十支的意义是什么 ,我们继续来讨论,谁的国语,谁的普通话,那个,智雷,智雷你要不要帮师父,慢慢念念一下,慢慢念念一下,看得到吗,看不到清楚,可以来这里,师父可以借机会稍微休息一下,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憶宿命,未成正覺時,独一静处,专精禅思,作是念:『何法有故,老死 有?何法緣故,老死有?』,即正思惟,生如實無間等,生有故,老死有;,生緣故,老死有。 ,如是,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 色,何法有故 名色有,何法缘故 名色有,即正思惟,如實無間等生,识有故 名色有,识缘故,有名色有,我作是思惟時,齊識而還,不能過彼,謂:緣 識名色;,緣名色六入處;緣六入處觸;緣觸受,緣 受愛;緣愛取;緣取有,緣有生;緣生、老、病、 死、憂、悲、惱、苦,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 (雜287),谢谢你,这样念出来,看到这里,不管内容细节上怎么样,但大概知道,他讲了十支,他讲到识,而且叫做齊識而還,齊識而还 什么意思 ,基本上就是说,到了识 他就是一个轮回了,这样了解吗,他说不能过彼,但是后面讲十二支的时候,还是过了,但是他还是包括了,惑业苦所有的,那么这个经典,他是杂阿含287经,他也是讲什么,世尊告诸比丘,我憶宿命,未成正覺時,他也是这样子讲,意思就是说,佛陀现在成佛了,他在思考在想说,他还没有成佛的时候,在修行快要成佛的时候,他是怎么做的,但是他这里讲了十支,前面285经,一个287 一个285,285支讲几支,五支,也是什么,我憶宿命,未成正覺時,那你会想说 师父,为什么同样的才差两经,一经讲,我憶宿命,未成正覺時 讲了五支,一个说,我憶宿命,未成正覺時 讲了十支,那是不是以下,我憶宿命,未成正覺時 又讲了十二支,那到底是五支对,还是十支对 还是十二支对,都对,你对,他对,我也对,大家都对,你只要知道说这阿含经,他本来就是在 ,不同的状况之下,讲一件东西,但是他不一定完全做全面的分析,他可能依他所需要,做的某一方面的分析,所以导师前面说,十二支当然是最完整的,但是不等于,其他支就欠缺了什么,只是予以需要跟需求,做了不同的分析跟解说而已,所以我们现在来看十二支,这十二支287经,刚刚 已经念过了,刚刚已经大概有讲过了,其实他所要说的,就是黑板这里说的,我们有生老死,因为有有,因为有生,那有生,为什么出生 就是因为有业力的规范存在,那这个业力的规范存在,从哪里来 从爱取的造作,那取为什么会有,身口意的取 是因为,潜在的烦恼,那这个潜在的烦恼 ,是因为如果从十二从与十支来讲,是因为有受的激发,那事实上 ,那烦恼一直都在,但是他受了环境的激发,受了环境激发之后,我们就有各种的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为什么会有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因为我们认识到环境,那就是触,那我们认识到环境,认识到尘 识 对象,认识到尘 识 对象就是这个触,那我们要认识环境对象,就会有这个六入,就是六根,那你也可以说,我们这个六入六根 ,有两种解释,一种是纯从认识论上来讲,一种是什么,从认识论上,一个是从入胎,所以两个都可以解说,等一下我们会做详细的解说,六根六入从哪里来,从名色而来,名色从哪里来,从识的投胎而来,这个就是我们的十支说,那这十支说 ,可以做两种解说,两种解说经文上面都有,来我们来看一下,分析这是十支说,析辨,經上有時依識緣名色乃至生緣老死的十支說,说明缘起,这个还是导师的原话 ,十支说的要义,是在逐物流转的基础上,进一步说明觸境繫 心的過程,觸境繫 心的一个过程,就是在逐物流转,逐物流转是前面五支,就是爱取,爱取就是逐物,然后接下来就流转,这叫逐物流转,逐物流转,然后 ,接下来的五支就在讲什么,在逐物流转的前面五支上面,进一步说明,觸境繫 心的过程,觸境繫 心,顾名思义就是什么,六根对六境,产生认识,认识之后产生执取,这个叫做觸境繫 心,就是比较从才认识论上来说明,认识论上来说明,然后 建立在逐物流转上,进一步分析比较微细的,那我们怎么样去逐物,这个中间的细节过程,是认识上出了什么问题,就是这里所要讲的,这里所要讲的,又可分为两类,十支分成两类,尤其是觸境繫 心,分为两类,一个是依胎生学为前提,胎生学为前提,那胎生学为前提的话,很明显的,那个识是投胎识,因为胎生嘛,另外一个是依纯认识论为前提,那就不讲投胎了,如果讲阿赖耶识,有一点点是这个样子,当然阿赖耶识也涉及到投胎,当然阿赖耶识他除了涉及投胎,他也涉及认识,这样清楚吗,但是阿赖耶识的产生,阿赖耶识的产生,他有投胎的原因,还有更重要是一个认识的来源,所以在摄大乘论,他把它称为所知依,可见在阿赖耶识,但是他更重视,在摄大乘论,他的阿赖耶更重视认识,因为知是认识嘛,所以叫做认识的泉源跟来源,然而,在比较后面的成为是论,他阿赖耶识当然也重视认识,但是 ,他同时也重视投胎,我再讲一次,就是在唯识学里面,在后来的唯识学里面,摄大乘论的阿赖耶识比较重在认识论,是认识的资料来源,到了后面的成为是论之后,他相对两个都重视,重视认识也重视投胎,这样清楚吗,不过,如果不知道为是是什么的,没关系,先放着,可以慢慢再去理解,我们先看这个,这个叫依胎生学为前提,二是以认识论为前提,我们来分析一下了解一下,依胎生学为基础的,觸境繫心觀,中阿含「大因 經」、長阿含「大緣方便經」,都是这个样子的,中阿含「大因 經」,还有那个長阿含「大緣方便經」,因为这两个经,太长了,师父没有把它列出来,因为太长了,但是它的大概过程就是这个样子,它的说明就是 「大因 經」跟「大緣方便經」,还有 ,师父大概说一下,「大因 經」跟「大緣方便經」,你如果去详细去看的话,它并不是两个经,「大緣方便經」,你看,大缘 大因 因跟缘,在某个意义上是一样的,只是不同翻译,一个放在中阿含一个放在长阿含,大缘方便经,比大因经更长,所以 ,那个长阿含的大缘方便经,是中阿含大因经的增补 再延长,你们如果有空,在座很多同学,我们因缘是这样的,就是最早,师父最早讲阿含经是什么时候,2017年,今年是几年,六年了,我相信,六年前,很多同学不在这里,六年前听阿含经的,很多都已经不见了,如果你们,其实也不需要到这样,师父上次在美国,休斯顿讲课的时候,也讲过阿含经的一个,怎么样从杂阿含到中阿含,到长阿含到增一阿含,有讲它的一个过程,其实很多经典都是,同样的经典,杂阿含里面短,到了中阿含里面 同一个经典长,到了长阿含更长,都会有这样的一个,但是它表述的内容,差不多,所以事实上这两个严格来讲是同一个经,只是一个在长阿含里面更长,你看一个叫大因,一个叫大缘方便,大缘跟大因,所以这两个是同一个经,两个都是讲十支的说明,可以去看一看,生死流转 ,生死流转,確是依染著生命塵世的渴愛為原因 的,这是在讲前面的爱,但爱的生起活动,也不能无因,探究到爱的因缘就发现了受,这个就是受,这样了解,所以五支 现在我们在讲十支,前面五支,说明跟前面是一模一样的,我们现在开始来讲,受,就是受 触 六入 名色,在讲这几支,有两个 一个是胎生学,一个是认识论,依胎生學為基礎的觸境繫心觀,中阿含的大因经,长阿含的大缘方便经,第一个 讲受,生死流转 ,確是依染著生命塵世的渴愛為原因 的。,但爱的生起活动也不能无因,探究到爱的因缘就发现了受,就发现了受,这就是从爱再往上推,就到了受 就产生了受,就谈到了受,「受」,是心的領納作 用,有樂受、苦受、捨 受三種。,所以一般来讲,我们认识到对象认识到东西的时候,会产生内心的,一种情绪波动,顺利的我们就产生乐受,不顺利的就产生苦受,当然还有一些东西就是你不在乎的,根本无所谓的那就是所谓的,不苦不乐受,触对境界,这个是非常佛教的术语,六根都可以讲触对,眼触色,或叫做眼缘色,这样了解吗,或叫做眼触色,包括意触法,这个触就是对着吸收到的意思,所以叫做什么,触对境界,这个对 也是阿毗达磨的用法,有对 无对,六根对六境就叫做对 又叫做触,六根触六境,六根触六境,所以它叫做触对六境而产生认识的时候,什么叫做触对六境,六根对六境产生认识的时候,在心上现起,所知意像的时候,就是我产生认识,那这个是什么东西在我内心里面浮现出来,我认识到的是什么,我认识到的是什么,认识到之后必然带有一种情绪——随顺,或者违反自己的意乐,這或順或違 的熏习,憂 戚的情緒,就叫受。,产生认识的时候,内心会起现,这个东西,比如说我看到什么,我看到净圆,我内心会起一种感受,净圆如果这个人平时,老是说师父的好话,我看到净圆心生欢喜叫做乐受,我看到五字,比喻,五字老是跟师父作对,师父讲什么老是不听,我就不喜欢,看到五字,这个人是不是又来找师父麻烦,产生怎么样不顺就苦受,这样了解吗,一般来讲我们都会有这种或多或少,或轻或重的这种情绪,那当然有些东西我们会起,不苦不乐受,比如说来了一个人,这个人我也不认识,我也不会有什么,这个叫做舍受,这是一个比较一般的比喻,所以这就是受,这就是受,那为什么我们会有受 ,会有这种情绪 ,因为我们有认识,那认识哪里来 ,六入触,有时候六入跟触会分开,但是在很多时候,六入跟触会把它结合在一起,因为有六入就会有触,这样了解吗,六入触,受要依认识才能引发,所以受又依六入触为缘而生,因为我们会产生内心的 ,苦受 乐受 不苦乐受,因为我们产生认识,这个认识,可以是对于五根接受到的认识,这样了解,也可以是眼睛闭起来的认识,就是意识直接的认识,比如说刚刚我看到净圆是怎么样,我眼睛看到净圆然后产生吸收,进来意识做理解分析,这是五根对外接受之后产生,我现在能不能,我睡觉之前闭起来去想,我今天看到五字,五字来了,这个也是什么 ,意根对法境,所以不一定五根才认识,意根可以直接去想像,在为是叫独头意识,去想像产生认识,这样了解吗,那你在要睡觉之前或是你眼睛闭起来,想到某些东西会不会产生,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会,你现在肚子饿了,肚子饿了,眼睛闭起来想到中午的蛋糕,剩一分钟,师父终于讲完了,忍耐了两个小时,我等一下一定要去吃蛋糕,想到蛋糕是不是很高兴,对 就是顺嘛,所以就快乐嘛,等一下又要回去了,这两个小时这么快乐的时光又要结束了,我回去又是要面对,明天开始要生老,不是生老病死,明天开始要,柴米油盐酱醋茶了,你想到这个会不会想说,真的是很烦,星期天来到中道这么好,现在明天又要面对了,这个就是你的意识,直接对法境,你不用透过五根 这样了解吗,所以六根都是,六入触 就是依眼、耳、鼻、舌、身、意 取境的六根,而生起眼觸、 耳觸到意觸,这六触可说是认识作用开始,因为有认识作用才有受,那有了受,因为我们有烦恼,这个爱就开始在这里面,开始起贪染,起贪起瞋,起痴,那这个是我们觸境繫 心,胎生的觸境繫 心,我们先讲到这里,我们下礼拜再做分析,十二缘起支,以前讲过但是讲得比较简单,就是 分位缘起,十二有支就是师父上礼拜讲的,但这里 ,同样在讲缘起的,但是毕竟,已经在前面上过,这里会上得更详细一点,就算是以后,讲苦圣谛也会稍微分析,更详细一点,这个就是我们的十二有支,做三种不同的分析,我们今天讲到这里,
第241行: 第307行:
 ,我们再来看今天的阿含经,讲到十支说,那么缘起支的十支,就是前面的无明跟行,扣掉后面的十支,那十支说 ,我们从爱取有生老死,已经讲过那是五支,那个,觸境繫心,逐物随流,那十支说 ,是在逐物随流的基础上进一步说明,觸境繫心,觸境繫心,就我们认识到对象,繫心就是我们会执著,我们认识到的一切东西跟对象,只是轻重不一样,还有明显不明显,以及我们有没有观察到感受到,这个叫做 觸境繫心,叫做 觸境繫心,那么上个礼拜有说过,分成两类,依胎生学为前提,就有谈到投胎,另外一个是纯粹认识论,纯粹的认识论,就是不谈投胎,谈认识,那从识名色六入触,到受,这几支,这几支都是在谈认识,然后后面接下来,就谈认识后的执著,这个就叫做十支说,那后面的五支,在五支说里面已经解释过了,那我们现在是在解释中间的这五支,就是从无明行,再来的识名色六入触,受这几支,那个靖堂把十支,把十二支全部写出来,横的,靖堂慢慢写,从那边无明开始,写到生老死,字大一点,然后排排写,写直的,然后横过来,明写下面,这样你才拍得下,那靖堂在写的时候,我们来看一下,因为这个上礼拜大概说过,我们怕说上礼拜你们有点记忆模糊了,我们再说明一下,依胎生学为前提,还有依认识轮回为前提,依胎生学为前提,我们就说,中阿含的大因缘经,还有大缘方便经,同一经编到不同的部类,一个编到中阿含,一个编到长阿含,但是长度是长阿含比较长,但是同一个经,来我们来看一下,受,生死流转,確是依染著生命塵世的渴愛為原因 的,但爱的生起活动也不能无因,探究到爱的因缘 就发现了受,这里意思是什么 ,当我们认识到对象的时候,会产生内心的情绪作用,这个叫做受,那有了情绪作用,我们又有烦恼,这样了解吗,那烦恼就会对情绪作用产生染著,这个叫做爱,那对情绪作用产生染著,这个爱不一定只是喜欢或是黏上,其实一体两面的,不喜欢的情绪会产生瞋,喜欢的情绪会产生爱贪,那么一般就算是你没有喜欢特别,喜欢或不喜欢的,我们还有痴,痴就是我们的不知 无知,不知道我们有烦恼,所以我们就一直在这样的生活里面,过着,可以,写不下没问题,那么我们来看一下,来看一下,受 爱 取 有 生老死,这个是五支,我们现在在讲的这个地方,到受,一二三世五,这个到这里,到爱,然后这个到受开始,这个另外的五支,五支 ,这个叫做十支说,十支,那我们就谈到说,这个就现在讲受,前面这几个已经讲过了,这个是受,讲到这里,现在再讲中间这五支,一二三世五,再讲中间的这五支,讲中间的这五支,那么,我们来看一下,来找个地方坐,那么我们来看一下,我们说生死流转,然后之后就从那个,爱就发现了受,受就是我们这里讲的,认识后的情绪作用,认识物质,认识对象后的情绪作用,这种情绪 ,如果你进一步,你就会产生对这种情绪的爱染,那可以是贪,可以是痴,这是情绪作用,这上个礼拜讲的,大概就是这样子,那我们继续来看,受是心的领纳作用,有乐受 苦受,舍受三种,舍受就是不苦不乐,所谓的苦受,就是当我们顺意的时候,满我们的心意的时候,我们就会有乐受,乐就是高兴快乐,顺意的我们就会产生喜悦,这个叫做乐受,不顺意的,我们就会产生不喜欢,就叫做苦受,然后 ,一般生活上,如果一件事情,没有所谓的喜不喜欢,或顺不顺意的,那就是舍受,就是不苦不乐,那其实对这个东西 ,我们都会产生对情绪的染著,那个就是爱,所以我们有受,这边有爱,爱的激发,爱的启发激发,真相就是受,这样了解吗,这是受,在触对境界而生了了别认识的时候,心上现起所知意像的时候,必然带一种情绪的,随顺的 或违反的自己的意乐,這或順或違 的欣喜,憂 戚的情緒,就叫受,那么新来的同学 ,我们现在佛教在里面,分析我们认识的一些心理作用,从中去谈到什么叫做修行,谈到就是修行,那这个就叫做受,那么进一步,为什么会有受,很明显的,是因为我们有认识,有了认识就会产生内心的什么,情绪作用,所以这个认识 ,这个情绪作用哪里来,六入触,受要依认识才能引发,所以受又依六入触为缘而生,六入触就是依眼耳鼻舌身,意取六境的根,而生起眼触,耳触到意触,这六触 可说是认识作用的开始,所以触是认识作用的开始,我们一般来讲就是根对境,根对境产生触,产生识,根对境产生识,然后识以后有触,但是一般来讲,这是阿毗达摩里面就是说,二合和而生识,就是根对境产生认识,有这个识的产生,然后三合和而生触,根对境产生识,但是这个识只是认识作用而已,它还没有真正启发成为真实的认识,到了触才是对认识境界,产生开始的认识,这一般的解说跟认识,是这个样子的,但这个地方,阿含经这里谈的有点点不一样,等一下我们再来谈,所以你只要知道说,这里的六入触是根对境而产生认识,也就是说六根开始对六境缘住它的时候,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对色声香味触法,六境缘它开始的时候,就是这个六入触,六入对触,这样了解吗,六根对境界,这个叫做六入触,这里的六入触 ,是把它合在一起的,合在一起说的,所以叫做六入触,叫六入跟触,六入触,讲到这里应该可以吧,等一下细节上有什么问题,我们可以再慢慢讨论,那个,见谅有问题吗,来你讲,现在可以问吗,可以,那个,你那个麦克风有开吗,好来有开了,(师父那个就是有,平时他们叫听而不闻,视而不见,这是不是触没起作用),听而不闻视而不见,有很多状况,根坏了也有可能,还有就是说,你也可以说触没有起作用也行,当然在阿毗达摩或唯识学里面,更进一步分析,他会做得更细的分析,就是说在触前面有作意,有可能是作意没起作用,那也可以说是触没起作用,两个都可以,因为阿毗达摩跟唯识学,讲的有点点不一样,也就是说,有时候我们根对境的时候 ,当我们的作意或我们的触,没有起作用,你就会变成怎么样,东西有进来,但是没有去分析它,没有对它产生认识,你看,有时候你很专注,在做一个东西的时候,后面有人叫你,你没有听到,你没有听到,所谓没有听到,并不是声音没进来,你声音有进来,你耳朵有接得到讯息,但是里面的,比如说我们内心里面的触,的这种认识,并没有去启发启动它,所以你会变成怎么样,听到没有作用,这是大致上的说法,这样了解吗,但是在阿毗达摩或为是里面,还有讲一个叫作意,那是比较更细的分析,以后我们可以慢慢再讨论,谢谢师父,那这样的话,就叫做认识,六入触就是,依眼耳鼻舌身意,取境的六根,而生起眼觸  耳觸到意觸,这个就是根对境开始产生认识,是认识的开始,但是还没真正取到境,还没真正取到境,这里是慢慢再分析,那现在进一步来说,进一步来说,名色,六入生起覺觸,一定要有触的对象,因此六入触又以名色为缘,「名色」的色,是色蘊,所以名是受 想 行 识 四蕴,這五蘊──名色,可以總攝一切精神與物質,这里的名色,就不是在讲胎生学,这里的名色,是在讲你认识的对象,这样了解吗,这里的名色,我再讲一次,不是在讲胎生学,这里的名色,是在讲认识的对象,所以叫做觸境繫心,触境,六入触,触到什么,触到名色,这样了解吗,六入触 触到名色,然后就开始产生认识,因此 ,你看 ,这边的五支里面,这个名色,讲的是所认识的对象,然后这个六入 ,是讲我们的根,那这样过来的意思是说,有对象在,然后我们去产生,六入触产生认识,产生认识之后后,已经开始认识了,内心有一些概念了,我们就会有什么,情绪,我们就会对这个情绪,因为烦恼在,所以我们会对这个情绪产生,贪瞋与痴,他是这样做一个这样分析,然后这个名色,这里讲说,是我们一切认识的对象,可以总摄一切的精神物质,名色,明是精神,色是物质,明是精神,如果名色是五蕴的话,名是什么,受 想 行 识,色就是色,所以 ,我们如果一般来讲,我们认识的是我们这个身体,五蕴的身心,这样了解吗,那么我们的色就是肉体,受 想 行 识就是我们的精神,我们对我们的认识,我们对比如说我自己,我的认识包括什么,我这个身体的认识,还有我内心观念,我内心观念的认识,都是属于我执我的认识,这都属于自我的认识,这样大概了解吗,那么如果是我们的对象,当然除了我们自己的身体以外,我们对象还有什么,别人,外境,别人外境,比如说我看到谁,我看到静堂,我看到静堂之后,我的前五根先缘到他,那静堂在叫师父,是不是我眼睛看到静堂,看到他的什么样貌,这个叫做形色,是指那个颜色或是形状,就是境的那个色,接下来 ,我听到那个声音,声音也属于什么,色法,这样了解吗,然后 ,他拿一个很香的咖啡给我,我闻到味道,这就是我产生的认识,那接下来我内心里面,由于我认识到他,吸收进来之后 ,我的意识去分别,把我五根所取的这个境,拿进来之后,我意识去分别,经过分别之后,我的意识推论判断是,这个是静堂,他拿了一杯咖啡,这个就是什么,第六意识的认识跟推论,所以我对他的名色产生认识,我对他的名色产生认识,如果是没有精神的,那就是光对色产生认识,因此这个地方 ,名色六入触这个地方 ,他是把这两个合在一起,有时候分开,他是把这两个合在一起,那这样子的话,就会产生师父讲的那个图,什么图,就是那个三个圈的图,三个圈的图,我们的认识是我执,我们一般来讲,以我执产生认识,那产生对什么认识,对名色的认识,这个名色的认识 ,就是包括我自己身心的名色,也包括别人身心的名色,反正就是名跟色,物质跟精神的一个统括的认识,这样了解吗,那接下来就是说,我们的名色跟六入触,产生在一起之后 ,我们这个名色的变化,有可能是随顺你的我执的,也可能是违反你的我执的,这样了解吗,这个变化是中性的,它就是变化,但这个变化是无常的,既然是无常的,我们常会讲一句话,既然是无常的,那么对你来讲,变化的无常它是客观的,但是对你来讲,那就是有点主观的,什么意思 ,就是这个变化,有可能是顺你的意的,有可能是不顺你的意的,顺你的意的你会产生欢喜,那你因为我执作用,烦恼的我执作用,顺你的意的你就会起贪,那它的变化,不顺你的意的你就会起瞋,但是它的变化,可能跟你没有太大关系的,可能跟你没有什么切身关系的,你就所谓的没有,就是不贪不瞋,但是有无明,因为什么,我执烦恼还是在,什么意思 ,我问你,下雨跟晴天是变化吧,有下雨就有晴天嘛,那么我问你,那下雨晴天对你好还是不好,师父说这是很主观的,下雨是客观的,雨停了太阳出来的,也是客观的,它就是变化,但这变化当中,到底对你好还是不好,这就是主观的,今天你要去郊游,要出去爬山,那下雨对你就是怎么样,心情开朗,你要出大太阳,不是下雨,晴天,晴天你要多好,大太阳,我可以出去玩,多好,但是对于卖雨伞的,卖雨鞋的,那就不好了,因为卖不出去,这样各位这样清楚吗,有问题吗,你有问题,还是你有,(弟子有个问题,就是那个触,不是还有个叫无明相应触吗,无明相应触,因为从这个地方看,这个触还没有产生心理方面的,或者说跟烦恼相应的),其实我们后面会说,其实一般来讲,我们凡夫众生,这个触一定都是什么触,无明相应触,如果你不是无明相应触的话,你对这个受就不会怎么样,产生爱,但是我们这个触,都是我执相应的,这个时候,另外一个术语叫做无明相应触,这样了解,我们触都是跟我执相应的,那我执本来就是无明的根本,所以叫做无明相应触,那就是谈到修行的切入点,那这个 后面师父会讲,那也就是说,因为这个触是无明相应触,所以才会,所以他后面的受开始,其实就已经是有烦恼,那这个情绪一定会引起爱,如果那里是明相应触,那就不会了,对后面的受 爱就没有了,这是从认识论上来谈,就会有这样的一个状况,那后面师父会讲明相应触 跟无明相应触,但是他现在是在谈什么,谈流转,谈流转的话,那一定是怎么样,一个一个引起的,那这个触既然是流转的,没有特别说明,那一定是无明相应触,那无明相应触 ,你有情绪的波动,有以无明相应触,所以你一定会产生爱,这样了解吗,所以这个地方就是认识作用,认识作用,那个觸境繫心,然后 ,逐物流转,谢谢师父,那个静能你是不是有问题,(师父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说,咱们现在,当然现在还没有说完,就是这个十支,然后 ,因为如果,弟子再结合五蕴来说,五蕴就是色受想行识,那十支里面,比如说这个五蕴的这个色,是不是其实就是等于,刚才您说的这个十支里面的这个,名色里的色,就是名色,然后那个受,实际上就是咱们十支里说的这个受,也可以这样子讲,但是那个六入和触,实际上是不是更详细的解释了,怎么从色,就到了受的这个过程,是这种心的领纳的过程吗,可以这么理解),其实这六根,六根跟认识,这个六根,这里是六根,当然六根也是,我们这个名色里面的色,但问题就是说,这两个东西其实在谈,我们的认识,比如说我们有六根,六根产生认识,那我们产生认识,除了对,比如说师父自己来讲,我这六根可以是对静堂的认识,但更多时候是对我自己的认识,这样了解吗,但这六根还是我的五蕴里面的,六根属色蕴,(但是其实就是说,因为现在就是这里面说的是,就是导师的那个分析,是不是就是说实际上,就是弟子因为没学过为是,感觉上是不是说,为是实际上是,他重点不是说对外界的认识,而是通过对自己,缘自己对自己的认识,而去认识外界,不能这么说),其实不管外界还是对自己认识,对他来讲,都是认识的对象,这样了解吗,因为我认识静堂会是透过六根六识,我认识我自己的名色,也是透过怎么样,我看到自己,我想到我自己也是这样子,只是说有一个差别,我对我这个自己更执著,那对静堂可能就是我 我所,我所 这样了解吗,那如果是我我所的话,会变成一个问题就是说,更进一步叫做,识是我,受想,是我所,就是四识住的问题,所以它是一层一层的,那到最后就是,我执是根本,名色的这一切都是我所,(还有这个触,您刚才说,其实是认识作用的开始,认识的开始,如果是说六入生起觉触,如果是这个加上觉的话,弟子感觉,是不是又超过了,开始的这么一个东西),它觉触是一个描述,触就是觉,觉就是触,这样了解吗,因为触就一定有感觉,这是导师的语气,让我们更加强这个触,这个触,有时候我们的身体,我们不是说色 声 香 味 触,这个触有身体的触,有认识六根对六境的触,这样了解吗,但这里讲的整个触,是六根对六境的整个触,不只是身体的触而已,它就叫做觉触,就强调说我们的认识,六根对六境的认识,那为是等一下会讲说,从哪里会产生为是的一些观念出来,产生一些为是的观念出来,这个地方同学们尽量去听,这个地方导师分析的比较细,但确实是 为什么 ,因为很多人对阿含经的认识,都以为说到缘起支,一定是三世两重因果,十二缘起,但事实上阿含经在讲缘起支的时候,更详细 可不只是这样而已,它有惑业苦,有五支说,有十支说,有十二支说,有胎生的循环说,有认识论的 觸境繫心说,所以因为导师的分析,所以很多人之前没有看过导师的东西,看 杂阿含经会想说,到底十二有支在讲什么,为什么这里讲的跟那个讲的不一样,为什么杂阿含经里面 ,讲识的时候讲六识,但是在中阿含经里面讲识的时候,讲投胎识,到底是哪一个对,就会产生这种矛盾,但事实上导师跟我们解说,事实上佛陀在讲缘起支的时候,是用各种不同的角度在解说的,(师父,第一次想问,就是您刚那幅图,我执和名色,名就像就是五蕴世间的无常,但是名在这里又有一个受 想 行 识,受 想 行 识其实已经在我在里面了),名就是精神的,就是可以如果是我们五蕴的话,名就是什么,受 想 行 识,色就是身体,(但是受 想 行 识本身,就是我们就是凡夫来说,其实已经是在我的意识),本来就是这样子,你把它想说,这个是我自己,这个是也是我的这个身心,但是我的我执认识到我的身心,这样了解吗,你能不能认识到你的身心可以,比如说我看到我师父,看到镜子里面,我去思考,我是怎么样的,这就是 ,我们自己对五蕴的认识,这样了解吗,谢谢师父,那这个名色不只是可以,我我们自己可以对,为我们自己产生认识,因为我们的执著,就是我们这个身心是最强的,我也可以对别人产生认识,我也会对静堂的五蕴产生认识,那我可以对色蕴产生认识,比如说无情物就是色蕴,色蕴产生认识,这样了解吗,那师父要讲的就是说,这个名色是无常的,无常变化本来如此,但是 ,我们的高兴喜欢不喜欢,全在于我们的自己的主观认知,因为我说过,你觉得现在对你有利的,你就喜欢,现在对你不利的你就不喜欢,师父刚才不是说吗,你现在就去爬山,你希望好天气,那当然你就喜欢啊,顺利嘛,顺利你就心情愉悦,但是你今天卖雨伞的,怎么样,卖雨伞他当然没有下雨,他卖不出去啊,好几天都是那个太阳高挂,万里无云,他就不喜欢,他就溴了,所以这就是什么,我们对于无常变化,我们自己是很主观性的,那这种主观性,就会产生你的情绪,进一步我们就对情绪产生什么,爱染纠结,就是这个样子,(师父 要照这么说的话,一切问题),可以这样讲,但是 ,我们不能把触当成,他的问题所在,为什么 ,(因为触也是缘六根对六境),其实推到最后,他为什么会推到这里,因为我们触里面是带有这个(我执)的,(因为刚才还是说,你因为是无明相应,所以还是一个问题,但你名相应了,就没有后面那些),对对对,这个后面师父刚好会讲,所以师父在那个,很多人慢慢,就是会问我这个问题,因为有些学者,或是有些人分析,会认为说爱,但是导师从经典,他有经典根据的,讲起来说,其实整个触的认识开始,就是一种我执,无明相应触在里面,我们后面再讲的时候,会分析的更细,针对这个问题会提出来看,来那个静观你的问题,(弟子还是回到刚刚那个问题,就是弟子还是觉得像,名其实本身已经包括了,我执在 ,那是不是在,比如说他的这个图里面,名因为,比如说受 想 行 识,受你已经有乐受苦受,这个已经有,这个感觉在那里,那是不是名其实应该是,在我执下面,而色是在,就是在无常来说),不是,现在讲起来就是说,这个是认识的对象,你现在不要解,这个是认识的对象,这个是我主观的能认识,这样了解吗,但是我的主观能认识,一定是含有我执在的,这样清楚吗,那这个只是说,名色可以是我自己的名色,可以是别人的名色,你只要把这个,当成是认识的对象,这样就好了,这样清楚吗,其他,没问题我们继续来看,有问题可以提出来没问题,再来有问题可以提出来,那师父尽可能的去解,去帮你解说解答,那就会没问题,等一下那个静元,把那个弄下面一点,把那个挡的东西,弄下来,挡的东西不是整个灯,不是往下,挡的东西往下,再下来一点,好可以,(师父弟子又回到刚才那个,就是这个六入,生起触的这个问题,那其实这个触,这个六入其实也有问题,他也有这个净色根,和浮尘根,所以那个地方,他已经也有染污的问题),当我们讲六根的时候,只要是讲净色根,浮尘根只有保护净色根的作用,所以浮尘根不是认识的根本,净色根才是认识的根本,大同小异,除非你自己的根产生了问题,比如说眼瞎,有可能是你的根,净色根出了问题,那当然浮尘根,有保护净色根的作用,浮尘根产生问题,净色根也很难依托,因为净色根必依浮尘根,依托而有,不是,净色根就根基高低没有问题,就是灵不灵敏,比如说你眼睛有问题,你的净色根,可能就没有那么灵敏,但这个跟智慧没有关系,跟智慧,因为智慧的关系不在你根,不在你的根,所以我们说触本身不是问题,但是我们是讲一个叫做,无明相应的,还是明相应的,这才是问题,这样了解,所以你看,我们之前师父讲过黑牛白牛,黑牛白牛,一个根一个境,根没问题,黑牛白牛都不是问题,是识,但这个识也不是纯粹的认识,是有取识,所以这个有取识到这里的触,就变成什么触,无明相应触,这样清楚,如果不清楚,我们后面再讲,慢慢再理解,所以名色是认识对象,缘名色而有六入触,所以名色是认识的对象,你看缘名色而有六入触,缘触而有受,缘受而有爱的四支,说明了觸境繫心的过程,导师说名色有六入,一个是对象,一个是认识的感官,然后就会有情绪,有了情绪就会有爱染,所以这四支在讲哪几个 ,从名色,他这里是讲什么,从名色有六入触,你就要知道说名色是对象,这样了解吗,然后六入是根,然后触就会产生认识,产生四支后,因为我说过这是无明相应触,所以会有情绪的作用,有情绪作用就会有,那怎样,染爱,所以这四支,他这里是把六入触染成,弄做一支,这样了解吗,所以叫做名色六入触受爱,这几个是一个认识,谈一个认识的过程,但这个认识的过程,不简单的只是纯粹的认识,而是已经有爱染在里面的,那个执著,我执在里面的认识,所以这个叫做什么,觸境繫心,触就是六入触,境名色繫心就是什么,受根爱,这样了解吗,繫心就是爱,系在你的心里面,染著在你的心里面,这个叫做 觸境繫心的认识过程,其实我们一般的认识,都是这样子认识,只是没人告诉你,没人分析给你听,我们不会去察觉,现在佛陀告诉我们,修行就是这样,我们就会慢慢从中去察觉,去了解,我们今天认识的是怎么样,所以我们接下来,这个就会慢慢再继续说,讲到这里可以吗,,接下来,我们谈的是十支,现在少了哪一支,识还没讲,这里的识,跟一般阿毗达摩的方识不大一样,阿毗达摩是说,就是说,根对境产生识,识产生触,阿毗达摩是这样说,也对,只是说,这里的识比较特殊,你看,这个是一个一个这样说过来的,我们为什么可以产生六入触,产生认识,因为有对象,那么进一步,我们就来谈一个问题,我们先来看这里,受,等一下,我们先来讲 觸境繫心的四支,这四个,緣名色有六入觸,緣觸有受,缘触而有受,缘受有爱的四支 ,说明了 觸境繫心的过程,名色是认识的对象,六入 触是以感觉的机构,六根,让客观的名色,反映到六根门头来,六根摄取名色的影像,生起主观的感觉,才成为认识,这就六入 触的认识,这样了解吗,一个是对象,六根认识之后,把它的影像行相,反射到我们内心里面来,其他的影像,然后就产生认识,这个叫做名色跟六入 触,名色跟六入 触,接下来,由于我们内心产生了一个,特定东西的认识之后,就会有受,因为受名色的波动,因为我们刚才认识名色,印到心里面,比如说,静能今天赞叹师父,然后我听到这样的声音,我的意识怎么样,取他这些话,印到我声音,我的内心里面,然后意识去分辨,然后把这些讯息认识说,他是在赞叹我的,那就是产生这种,名色跟六入 触,就产生了认识了,认识了之后,他赞叹师父,师父内心会产生受,这受不是简单的领纳而已,他领纳之后,会有主动的情绪作用,他赞叹师父,师父会产生什么,如如不动,其实会开心,我说这一般正常的状况,产生开心,所以因为受名色的波动,这里的名色就是说,声音是色,但是这声音里面,是有传达意识的,不是打鼓乒乒乓乓,鸟叫风吹,进来没有意识的,他这种赞叹是有意识的,我了别了他这个意识之后,他是在赞叹我的,但是不是在讽刺,是纯粹赞叹,我受到这样子的话,内心会起波动,高兴是内心起波动,泛起了欣喜,那当然赞叹是欣喜,尤其的情绪,到这里因为味着对象,就是受啦,执著对象,被環境的束縛轉 移,不得自在,因为我被他这句话,怎么样赞叹的,昏头转向,师父是宇宙最会讲经的,因为被他这样一赞叹之后,整个都晕头转向了,就受到的这样境界的一个系缚,接下来爱,因内心苦乐的系著,开始用他主动的姿态,对生命塵世而傾向 戀慕,对生命对塵世,因为根本的是生命,为什么他赞叹我,我会高兴,高兴会执著,因为我还是很执着我这个,我讲经大家觉得怎么样,还是在执著这样的东西,这样了解吗,那当然塵世,那塵世多了,我们碰触到的所有的一切,产生怎么样,而倾向恋慕,就会这样子,我们都是这样的过程,都是这样过程,所以这几支,那个取有没有,爱 受 六入 触 名色,名色 六入 触 爱取,这边是识,识是在这边,然后我们是名色,然后这边爱,为什么会有爱,因为我们内心接触到东西,就会产生情绪,这些情绪为什么,因为我们产生认识,认识什么,认识名色,所以六入触认识名色,所以会产生受,受就会产生爱,这整个叫做怎么样,觸境繫心,也就是说我们六根,缘名色就会有六入触,这整个是在一起的,然后会产生受,然后就会产生爱,这是一个 觸境繫心的一个过程,可以吗,讲到这里,那当然,如果你用师父的这三个圈,来理解的话,那就,一下子就容易明白了,这三个圈,一边就是我执,一边就是名色,那我的六根六境,我的我执,怎么认识到名色,当然还是透过六根,名色就是六境,只是师父,这个圈画得比较简要,因为我不需要在根对境,上面画得太细,因为这个是针对烦恼,怎么作用的而来的,讲到这里可以吗,,(师父弟子问个问题,这里面讲的名色,色是那个,就是色声香味触法 ,那个六尘,名就是受想行识,这里面一个,名就是受想行识,体现它的功能性,就是说它有这种,受想行识的功能,但是真的还没起作用,因为 在名色的后面),你这里把名色当成,是你认识的对象就好,把它当成是你认识的对象,它主要在认为说,你六根一定要对六境,那这六境就是什么,你的名色,或是别人的名色,或是你自己的名色,这样了解吗,六根对六境,这样就可以了,反正名色,就是你的认识对象,(它也是带有点,我所那个什么,像是境的意思),就是境,认识对象就是境,六根对六境,那个名色就是你的六境,这样就可以了,这样清楚吗,那这个六境,可以是你自己的五蕴,也可以是别人的五蕴,这样清楚吗,接下来,那识 ,识还没讲到,那识怎么回事 ,我们来看一下这里,识,入胎识,生命体,现在是在讲什么,依胎生学而有的认识观,我们不要讲,弄到最后搞混了,我们先来看前面在讲什么,依胎生学为基础的,觸境繫心观,记得,依胎生学而有的觸境繫心,那我们把这四支的觸境繫心,名色 六入触 受爱,这四支的觸境繫心,已经讲过了,分析过了,是觸境繫心,那接下来什么,以胎生学为基础了,那很明显,这个识是什么,投胎识,所以我们在,我们之前讲这十支,这十支说,依中阿含,之前是讲大缘方便经,第一个是以中阿含为主,所以这里就是投胎识,所以你看到,入胎识。生命体,识与名色的相互依存关系,是从探索认识活动的根源,触发到生命相依相持而存在的见地,名色 可以概括,内外一切物质精神,概括认识的一切对象,但经中每每用它 ,来代表有情身心组织的全体,因此,名色从父母的精血和合,渐渐发展成人,其主要原因不能不说是识,识能入胎并执持根身,但依于,但依於現前生心而持續,也就是说,我们这一切的认识 ,我们之所以能够认识,当然就是从怎么样,从哪里来的,从我们投胎以后,所以当他讲到这里的时候,就会有一个,必须要分辨的一个问题,这两支,名色 如果跟识来相对比的话,识是投胎识,名色可以说是胞胎,但是投胎之后,开始生活了,这个时候,名色就变成是认识的对象,这样了解吗,所以我们之所以这辈子能认识 ,是因为过去生中的投胎而来的,那既然投胎而来的,那我们就产生了认识,那我们如果认识不了解,中间有什么问题,我们就依认识而产生执著,产生执著烦恼,就会继续什么,身口意的造作,然后就有业力烦恼的存在,业力的存在,业力的存在,我们烦恼的爱染 ,继续在润生,那就生生不息了,所以,这个就是从认识论上来分析,我们为什么会这样生生不息的,一直轮回轮回,所以到最后 ,我们这几次的分析,还是回到我们这三个圈,我们的苦也是因为这样子而来的,讲到这里,说实在,这是比较复杂,比较深的分析,以前师父在我们这个阿含经,之前也是有讲到这个,因为讲根本的缘起法,但是就讲十二缘起支,简单的分析,到这里因为已经讲那么久了,师父应该是把大家当成,从第一节就已经听到现在了,但事实上,在座好像没有人,从第一节听到现在,海策第一节你就在了,还是你第一节在大陆,你在吗,我们是阿含经是,静观在,靖略也在,阿含经的第一节,靖略也在,还有一半都在,那不错,我以为全部都不见了,靖堂你第一,阿含经的第一节你在吗,没有啦,我们哪一年开始讲的,17年8月,3月12,17年3月12,六年了,不过六年中间,疫情完全停了一年,疫情至少停了两年,然后就颠颠拨拨的,就是终于走到现在,六年了,所以阿含经不容易,听到阿含经的时候,刚开始大家很有兴趣,来了三十几个人,中间七七五五,有多有少,不过现在疫情刚过后,也能够这样也不错,挺好的,当然越讲越深,人都是这样,刚开始有兴趣,热忱一过,好奇心一过,那就是考验的开始了,考验的开始了,那越讲越细,越讲越困难的时候,那就考验我们到底,有没有这个热忱,继续听了,这个到现在就是,那个靖庙跟靖言也在,那很好,那还有三分之二的人,还有三分之二的人都在,那也不错,不错很好,你麦克风有开吗,开着了,(师父这个投胎识 是那里面,是不是特注意,这个第八识阿赖耶识,业种子 全是这里面),那个,先不要谈那么深,我们先把这个地方所讲,因为这地方不会是讲阿赖耶,不过有可能引发阿赖耶的观念,但这个地方不是在谈阿赖耶识,但是有可能引发,第六识在详细的地方,可能有一个细意识,有可能会这样的引发,我们往后看就知道了,这样了解吗,再来我们来看,刚刚那个尽量这样讲,事实上,以前在讲唯识学的时候,也是,你看到,如果他纯依胎生学来讲的话,识缘名色,是胞胎,胞胎里面有肉体的,也有精神的,那也就是说,表面上除精神的以外,还有一个什么,投胎的识的生命体,为是确实是,拿这样的一个东西来说,那我问你,如果这个名是受 想 行 识的话,那这个识又是什么,那么,部派佛教说,这个就是投胎识,那这投胎识 两个要在一起,那这识又是什么,那就会产生细意识,微细的细意识,以及生命体,那么在唯识学就认为说,他就是阿赖耶,为是在成立阿赖耶,你要听师父讲摄大乘论,为是在成立阿赖耶,所以就拿这样的一个来说明,阿赖耶的投胎,这样清楚,但是不是阿含经本来的意思,阿含经没有讲那么清楚,那个静人,你有什么,(好奇的问一下,从中观的角度来说,怎么分析这个识和名色),中观的角度,大体上中观都是依阿含经的,这样清楚吗,他就没有另外再成立什么东西,他大方向上,很多分析大方向上,他没有做太细的分析,不过大方向上,他引的都是阿含经里面的,没问题的话,我们再来看一下,再来看一个东西,接下来小結,小結,这个 那个静修来,(师父您能,回到前面吗,最后一句 ,识入胎并执持根身,什么叫执持根身),执持根身是不是,就是说我们的生命,投胎识或生命体,我们有精神,有根身,那我们这个根身,为什么能继续 ,比如说有一个人刚死掉,我不要说师父刚死掉,你看一个人刚死掉,前面 后面,这个根身没有太大的变化,刚死,没错吧,那为什么是死的,一个是活的,这就是说我们一个生命体,在执持的这个根身,那就是活的,如果我们这个生命体,不再就是长住,执持的这个根身,那这个根身就是怎么样,死掉了,这个就是执持的意思,静修,也就是说我们,我们 以业力,来投胎之后,我们这个生命体,会应用这个根身,去让它可以持续去运作,那这个根身,也要透过这个根身,也要透过一些,什么吃住来长养,那这个根身,也有保护我们,这个生命体的作用,这是在欲界,欲界我们人,就是这个样子,这个叫做执持根身,来静能,(我也是想问这个,如果是这样的话,说识能入胎,并执持根身,如果从为是,刚才您说为是的角度,说这个识,实际上是细意识,或是第八阿赖耶识,那这阿赖耶识,它不仅,是不是最早,阿含经时候提过说,阿赖耶识实际上是一个,含藏的作用,它就是那个,类似于吸收资料,那它就不仅是,能吸收资料,它还能去执持这个根),如果就为是就是这样,唯识学当然我们,大概讲一下就好,唯识学的投胎是阿赖耶,然后认识之后 ,也是阿赖耶,但是为是从执持根身,这个角度来讲,这个阿赖耶就叫做阿陀那,这样了解吗,从他的执持根身来讲,就叫做阿陀那,当然解深密经跟后面讲的,有一点点些许的差别,不过大体上就是说,为是从他的认识以及他的投胎,就叫阿赖耶,从他投胎之后,他不但能作用,而且能让我们的根身不败坏,他就叫做阿陀那,所以从执持根身来讲叫做阿陀那,是对,没错,然后阿赖耶 ,如果从他含藏,就是含藏一切资料跟讯息的话,就又叫做一切种子识,那没关系,这个反正是后话,后面唯识学所说的,那个有空师父那边,有两本唯识学的,可以去看一看,我们是不是休息了,还有三分钟,没关系,给你们多三分钟,多吃点零食,师父弟子有问题,那我们三分钟留给静修吧,静修来,(师父,感谢师父,就是关于上一点,名色從父精母血的和合,渐渐发展成人,其中主要的原因,不能不说是识的入胎),我们一般来讲,就是说,如果依佛教来分析入胎的话,他一定师父精母血,但我们看到的科学,只看到父精母血而已,但是佛教里面又看到什么识入胎,这样了解吗,也就是说,一个生命的,就是说现前生命的诞生,一定师父精母血,还有什么,识依业力而入胎,但是我们的医学,只看到父精母血而已,这样了解吗,但是你不能没有精神,没有他的生命体,所以为什么有些就是说,中间胎死腹中,那就是这个生命体的业力还有各方面,可能受到的什么影响,他就死掉了,他死掉虽然说他的胎,还有营养还存活一阵子,但实际上他的精神体已经不在,但是他早晚还是会,就会早晚还是会死掉,那当然这个就是比较,可以以后可以慢慢来谈,父精母血是入胎,(师父那您说,那就是说不能不说是,这个识实际上就你刚才说的,阿赖耶 阿陀那和一切种子识),如果为是来讲,他指的就是这个,(那这个识包括最后一句话,那个识能入胎,并执持根身的这个识,也是阿赖耶 阿陀那和一切种子,是可以,因为您说是不同的阶段,或者说不同的阶段的作用),对对对,不同的作用,还有不同的名称,(但是如果,就是从识到名色,就这一环的时候,只是投胎识,但是你一旦可以有认识了,然后是名色,然后这个识,从为是角度,那三种识了),那 为是都会就把它讲说,阿赖耶跟第七识在一起,然后 ,那个六入触他就是六识,这样了解吗,(从为是的角度来说他就又有藏识),因为为是来讲,他就说 ,阿赖耶除了生命体以外,他还是一切认识资料的来源,就是叫一切种子识,不过因为我们讲阿含经,这个地方就后话了,以后以后有在讲为是,我们可以再讲,不过你们现在如果有兴趣,那个师父的唯识学概论可以去看一看,因为这边讲阿含经,如果一直扯扯扯,就转到那边去了,我们先休息,休息十分钟,十分钟后回来,我们进一步来谈,刚才讲的是什么,胎生学的,觸境繫心观,现在 ,接下来来谈小結,小結,小結刚刚讲过了,没有吗,經上說識與名色,是同時相依而共存的,名色支中有識蘊,緣起支同時又有識支,这就刚才你们要问的,名色支中有識蘊,緣起支同時又有識支,你要知道吗,我们不是说识缘名色吗,那识缘名色这两个,是说缘起支中的,就是缘起支中有识然后名色,名色就是五蕴的话,那就是色受想行识,这外面有一个识,里面有一个识,那不是重复了吗,名色之中有四蕴,缘起支中又有四支,這二識同時,似乎不是六識論者所能圓滿 解說的,六识论就只有六识,没有七识八识,所以这里导师意思是什么,如果光用六识的话,很难去解说,那里面那个识,跟外面那个识,到底是同一识还是不同识,但事实上,阿含经解说是不一样的,因为它同时存在,它同时存在,识跟名色是同时存在的,你如果从认识论来讲,那没问题,但是它又有胎生学的观念,那两个就同时有识的存在,所以六识说就很难去圆满,因此就会产生了,细意识跟投胎识,以及所谓的,进一步就会有阿赖耶识的出现,后来大乘唯识学的,結生相續,執持根身,有没有看到,六识所依的本识,就是阿赖耶或是细意识,就根据这个思想,也就是这缘起支的具体说明,而衍生出来的进一步的解说,所以师父不是说,摄大乘论还有唯识学早期,都是引这两个,识缘名色 名色 缘识,而成立有细意识说,部派佛教叫细意识,或叫根本识,很多名称,唯识学就叫做阿赖耶识,或叫做一切种子识,认识作用,要有现实生命灵活的存在做依托,所以觸境繫心以后,更说明了生命依此的缘起观,这个就叫做胎生学,这一句话最后一句什么意思,他说认识作用,觸境繫心是一种认识作用,认识作用要有现实生命的灵活存在,这不是有什么灵体,就是生命体的存在,作为依托,也就是说我们要认识,我们得有这个生命,有这个生命,我问你 石头会不会产生认识,石头当然不会,桌子椅子粉笔不会产生认识,那我们会有认识,就是因为我们是一个生命体,所以我们才会产生认识,所以才会在觸境繫心外,加一个投胎 结生识,所以这个就是说存在依托,所以觸境繫心以后,更说明了生命依此的缘起观,这个叫胎生学,这个叫做觸境繫心,胎生学为基础的觸境繫心说,这个是十支说的其中第一个,讲到这里,可以,没问题,没问题我们再来看另外一个,静能来,(这个导师的第一段的最后一句说,似乎不是六识论者所能圆满解说的,那最初这个六识论者是怎么解说的),六识论者,基本上阿含经不需要去解决这个问题,他就是说就是这样子,那部派佛教得解决,(部派佛教怎么解决),那到最后 ,他就讲出了一个细意识或根本识,这样了解吗,他就说其实我们看到的六识是茎枝叶,就是茎枝叶,但是还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根,那你树叶掉,枝叶生长被砍掉了,这个都没关系,它的根是在的,所以就是这个根,就像是我们有一个根本识,会一直投胎轮回这样,他就立出了一个叫做细意识,或叫做根本识,师父的《俱舍论》,后面有一篇论文,专门在谈第八识的产生的一个过程,那到最后在解深密经开始就谈了 ,阿赖耶识出现了,这个就是我们这个说明,再来,二 依认识论为基础的觸境繫心观,这个就纯认识论,就不再谈胎生了,纯粹认识论,就是纯粹师父的那三个图那三个圈,一个是我执认识到无常的对象,然后产生苦,就是在谈这样一个认识论,所以师父一直讲一句话,唯识学出发于认识论,但是我们再来看看,我们后面再来看看,说明,纯粹从认识论的见地,说明觸境繫心的十支说,差别在哪里,刚刚那个是怎么样,依胎生学作为基础而谈的认识论,这一个是纯认识论,然后刚刚那个依的是什么,中阿含,记得吗,中阿含大缘方便经,以及长阿含的大因经,大缘方便经,所以那个时候的那个识都是指入胎识,但是现在我们依的是杂阿含294经,还有,凡是说四支是六识的也可以参考,因为入胎识是不同于六识的,所以因此说六识,一定是指认识六尘了别的,境的了别识,所以师父常说一句话,在杂阿含经里面,相对来讲,他十二有支里面谈的识,比较偏重在六识,所以是很清楚的认识论,比较纯的认识论,到了中阿含谈的识,慢慢转变为投胎识,它的差别在这里,这杂阿含跟中阿含的差别,不然真的你要是,你要是从中阿含的投胎识,再来看杂阿含经,有人问我说,师父这杂阿含经为什么,讲这个识是六识,不是投胎吗,怎么会是六识,如果你硬把它认为说它不变,那问题就会有说,那不是打架了吗,你就要知道说,它的重点特色会不大一样,还有 一定是认识的六境,来就是六尘 就是六识,我们来看一下,经文杂阿含249经,这个是比较经典的,其实还有很多经典,他在讲 尤其是杂阿含经,其他很多经典在讲,识的时候指的都是六识,因为导师 你看,凡是说四支是六识的也可以参考,所以我们来看一下,我找一个人来帮师父念一念,静宽,刚好你手上有麦克风,这个经文帮师父念一下,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爾時,世尊 告諸比丘 ,愚癡無聞凡夫無明覆,愛緣繫得 此識身,內有此識身,外有名色,此二因缘生触,此六触入所触,愚癡無聞凡夫苦樂受覺,因起種種。云何為六,眼觸入處,耳 鼻 舌  身 意觸入處 ,等一下我看后面还有没有,后面是另外一个经,我们先来看这个,他说什么,他说,愚癡無聞凡夫無明覆,愛緣繫得 此識身,有没有看到,他把识生先说,内有此识生,然后外有名舍 ,此二因缘生触,此六觸入所觸,愚癡無聞凡夫苦樂受覺 ,他现在是说有识生,能认识的主体,然后还有什么,所认识的对象,有能认识的主体,还有所认识的对象,所以会产生触认识,这里的识生,就不再纯粹的只是投胎识,是一个认识的,能认识的主体,这个就是杂阿含249经,他就不再讲叫他叫投胎识,他是讲,他一个生命的认识主体,如果这个经还不清楚的话,我们再来看,下面这一个,看这个多长,下面这个很长,很长,但是你可以大概知道,他整个十二有支在说明什么,那个静宽来继续,这个是杂阿含298经,杂阿含298,緣無明行者,云何為行,行有三種——身行 口行 意行,稍等一下,无明缘行,现在知道这里的行是指什么吗,身 口 意 三 业,就是三行,身行 口行 意行,身 口 意 三 业,緣行識者,云何為識,为六识身——眼識身  耳識身 ,鼻識身 舌識身 身識身 意識身,先停一下,有没有清楚看到,这里无明 缘行,行 缘识的识是指什么,六识身,他不只讲六识而已,他指识身,就是一个认识的体六识,这样了解,继续,緣識名色者,云何名,謂四無色陰——受陰,想陰、行陰、識陰,云何色?謂四大、四大所造色,是名為色  此色及前所說名 是為名色,先等一下,有没有看到,名色是什么色是四大色是四大,色是四大,色 受 想 行 识,这样了解吗,那你就想说,奇怪 这里是色,四大,那个色 受 想 行 识,这里又有六识身,但是 不是投胎,这样了解,这边是名色,然后这是六识身,但前面那一经讲什么,记得前面这一经讲什么,内有识身,外有名色,二因缘生触,这很明显在谈什么 认识论,这个是249,这个是298,差了多少经,294,这个第几经,298,差四经,其实中间几个讲的都差不多,没有那么长,所以它几乎是同一主题的,你要知道说阿含经,它有一个特色,前面讲一些,就是这摆在一起的,它是同一个主题的,比如说它可能是在讲因缘,讲缘起 而且中间,可能有几个是讲得很简要的,但是中间差几个经,可能就是可以整个连结在一起,因此到了中阿含 长阿含,它可能把这几个经结合在一起,再加上一些东西,它就变成中阿含了,至于说加了什么东西,师父以前讲过,你们回去可以去看一看,如果录像带太长,不知道去哪里找,师父的佛陀的教室,前面讲阿含经的结集,以及扩大的时候,里面也讲了一些东西,当然这是导师的研究,不是师父自己的研究,师父只是 你们难得去看导师的书,导师书太多了,师父把它摘要出来给大家认识一下,所以这两个几乎是差不多的经典,所以你可以把它两个一起来看,很明显它在讲认识论,这个就是 六识身,以及你的认识对象,静宽继续,讲到哪里 ,緣名色六入處者,云何為六入處,謂六內入 處——眼入處,耳入處、鼻入處、舌入處、身入處、 意入處,緣六入處觸者,云何為觸,謂六觸身——眼觸 身、耳觸身、鼻觸身,舌觸身、身觸身、意觸身,先等一下,这里是把六入跟触分开来,六入是六根,触是跟认识对象时候所产生的,一开始的认识就是触,这里是把它分开来,但是在其他经典,它有时候把它合在一起,就是根对境产生的认识,继续,緣觸受者,云何為受,謂三受——苦受、樂受、 不苦不樂受,緣受愛者,彼云何為愛,謂三愛——欲愛、色 愛、無色愛,緣愛取者,云何為取,四取——欲 取、見取、戒取、我取,緣取有者,云何為有? 三有——欲有、色有、無色有,緣有生者,云何為生,若彼彼眾生,彼彼身種,類一生,超越和合出生,得陰、得界,得入處、得,命根,是名為生,先等一下,这里讲的生,是生命在欲界,不管哪一界的开始,这样了解,但是它大部分是在讲什么,欲界,因为如果是讲无色界,它根本没有六根,这样了解吗,緣生老死者,云何為老,若髮白露頂,皮緩根,熟,支弱背僂,垂頭呻吟,短氣前輸,柱杖而行,身體黧黑,四體班駮,闇鈍垂熟,造行艱難羸劣,是名為老,稍等一下,緣有生者,云何為生,若彼彼眾生,彼彼就是一个一个众生,彼彼众生,一个一个的众生,彼彼身種類一生,超越和合出生,什么叫彼彼生种类,因为你出生在不同的人,然后有比如说动物,种种种种,就算是出生为人,但是你每个还是不一样,就是彼彼种类,然后超越和合,超越就是转化出来,和合就是因缘,比如说父亲母亲和合,然后得阴 阴是什么 五蕴,得界,六境或十八界都可以,然后 ,得入处  得六入处 六根 ,得命根 命根就是我们的寿命,或是那个精神体,或是我们的生命体,生命体,是名为生 ,这样了解吗,那么,緣生老死者,这个经把老都描述 出来,它说什么,云何為老,若髮白露頂,皮緩根,熟,师父剃光头,所以看不出来,其实头发要稍微长一点就发白,那个 靖量你是发白还是发黑,发黑,你的头发还蛮多的,你跟师父年纪差不多,你头发有染吗,没染那发真的黑,老了自然就白,然后什么,发白露顶,露顶很明显是指什么秃头,露顶 顶跑出来了,露顶,靖卫师父没有讲你,这个其实就是老 没什么,白也没什么,你说师父 怎么讲我秃顶,我就最怕人家讲我秃顶,这老了就是这样,很正常一件事情,发白秃顶,皮緩根,熟,就是慢慢慢慢的,皮缓,缓是什么,松弛的嘛,松弛就皱纹了嘛,然后支弱背僂 ,就是驼背了 四肢体无力,垂頭呻吟,下去上来,上去下来眼花撩乱,短氣前輸,柱杖而行,这个反正全部都是年老的一些现象,佛陀告诉我们年纪大了就是这样子,没什么好那个的,就是老就是这样,最后来 ,那个静观来,云何為死?彼彼眾生,彼彼種類沒、遷移、身,壞、壽盡,火離、命滅,捨陰時到,是名為死,这里火离,什么火,那为什么不写地离 ,对啦 身体凉了,因为我们说三个,阿毗达磨就是根据这个讲,我们这个人活着,要有三个叫做:,寿 暖 识,寿命就是业力给我们的规范的一个寿命,但是这个寿不一定的,你要自杀,那这个寿当然就没有,还有,你本来应该可以,过去生中的业力,投胎本来可以活得很长,本来啦 但是当然还有现成的条件,你要是大吃大喝,不照顾身体,抽烟喝酒,那当然这个,身体会造成身体的羸弱,那个寿再长也没用,还有,如果你这辈子杀生,尽造不好的业,过去生中哪怕你可以长寿,但是因为由于你这辈子的造作,会让你本来应该有的,这个什么寿命会减短,这样了解吗,所以寿 暖 识,寿 就是生命本来规范的,业力的一个生命的长短,暖 就是我们的什么温度,还有识 我们的生识,这寿 暖 识 任何一个走了,当然死掉就是这三个就没了,寿命不见了,识离 离胎 识离体,还有怎么样,暖 慢慢慢慢温度就没了,这个就是死亡,那当然这个,师父为什么全部弄出来了,因为这让大家了解一下说,这佛教里面在讲时候,这个生老死,这是什么一回事,让大家了解这个经典,那当然重点就是说认识论,重点就是前面的认识论,析辨,从佛教认识论的见解,做比较自由的观察,从佛教认识论的见解,做比较自由的观察,那可以说識支是「識」,识支就是无明缘行,识的识支是识,因为刚刚讲这个识是六识,识支是识,名色 支是境,六入支是根,有没有看到,然后 ,这三和合便能产生触,所以这里讲的是什么识,透过根产生对境的认识,识 一般来讲我们是说根对境产生识,然后产生触,这是阿毗达摩的认识说法,但是如果纯从这个经来讲的话,它是我们有六识的识身体,认识的那个本体,有认识体,然后这个认识体透过根,产生对境的认识,那就是触,然后触接下来就有种种的,受爱取有,所以这个就是认识的一个开始,在触支以前,建 立識、名色、 六入三支,不外乎敘述構成認識的 條件,依『雜阿含經』「內有此識身,外有名色,这杂阿含经第294经,不是249,294,内有此识身,就是这里的六识,外有名色,此二因缘生触,此六入触所触,看来这导师的推论,他不是纯推论而已,确实是这样,识与名色是主观客观的对立,一个是能认识的,主观认识体,一个是所认识的一个对象,经过感觉机构的六根的联合,才能产生触,触是认识作用的开始,识是认识作用的心识当体,也就是要一个能认识的认识体,你才能透过根去缘到境,然后才产生认识的触,这样了解吗,總之,「二和生識,三和合觸」 ,这是佛教的常谈,但这个过程有一点点不一样,阿毗达摩开始,当然阿含经里面也有这样说,他是说根对境产生识,根境识三和合产生触,这是一般的谈法,但如果从这一经来讲,他是说什么 有识身,透过六根对六境产生认识触,有了触,那当然后面有受,然后爱取有,这样子一个过程,这是 觸境繫心认识的一个,不在胎生学上,而纯粹就认识论上的说明,认识论上的说明,也就是,刚刚师父的语言的表达化成具体的图,就是这个样子,我们有一个识身,识身透过根对名色,就是对象产生认识 就是触,产生认识的触之后 ,就会有情绪的领纳,接下来就有爱取有 生老死,一连串的各种内心的一种作用,讲到这里,(这里面那个触是不是,是别的经派里面的识的意思,触本身是不是有识的意思在里面,触的怎样,触是不是在别的来说就是识),触是识的一种转化认识,是直接缘到境的认识,这个叫触,当然了,它是识体吧,识体本身是认识的功能性,它有这种潜在的认识体,但是它必须透过六根,对六境才能产生作用,所以你可以说触是识的显现发挥作用,而去认识到对象,可以,有没有问题,进修什么问题,(师父弟子的问题是,就是说您刚才解释的两种,认识过程,一个是胎生学,一个是认识论,然后最后的结果都是触,这个触肯定都是无明相应触,是的,这个再往前说,就是这个,从认识学来讲,识身和根对境产生识的,胎生学里面这两个识,是不一样的识),是不一样的,解释的不一样,一个是指六识,一个是指入胎,(还有就是说,在胎生学里面的根对境,这个境指的是名色),对,(那和认识论里面的名色,一样是名色),同样都是对象,这里的名色跟前面的认识,你只要知道说,刚刚胎生学为主的,跟这本认识论的,它唯一的不一样的地方在哪里,就是只有这个识不一样而已,其他这三个讲的,都一模一样的,(根也是一样的,根就是六入,就是六入和根都是一样),一样一样,只是有一个地方,它把六入跟触,把它合在一起,前面讲的,有把它合在一起,这样了解吗,这个就是识身,我看后面是什么,这是识身,所以我们现在,那个Jason来,(师父我先问一下这个,这个地方的触,跟那个心所法里的五遍行的触,是不是一回事),基本上有点点不一样,但是它的体是相同的,这样了解吗,五遍行包括阿毗达磨里面的分析,触都是从这里取过去,做说明的,这样了解吗,因为三合生触指的都是认识的开始,这样了解,只是阿毗达磨里面跟为是里面,把它当成认识的,开始的那一刹那,当然在这个地方,讲的就比较会有一点点不是很顺,但你要知道他们讲的触体都是一样的,,可以吗,这个就是我们,觸境繫心里面的,觸境繫心的那个认识论,从十支里面谈它的纯认识的,这时候这里就不是胎生的,来那个静宽来,(就是想问一下,就前面就是298经的,一开始他就说,有六识身然后眼识身耳识身,这个识身在这个当下,它是不是一个,就是说是器官的),不是器官,它是能认识的主体,你不要把这个当身体,你当身体会想成器官,这个体 它就是有一个具体的存在,就是有一个存在,这样了解吗,也不是说,比如说不是神经,比如说神经系统,因为这里是识 识是精神体,这样了解吗,那个静宽来,(能回到上一页吗,上一页这里,师父说这个识,就是倒数第二句话,识是有认识作用的心识当体,就不知道当体到底什么意思),反正你就是把它当成说,有一个存在,能产生认识的认识体,这个认识体,就是我们这个生命体,因为刚刚不是说,我有生命体才能产生认识吗,非生命体是不能产生认识的,你就把它当成能认识的生命体,这样就好了,可以吗,等一下再说,再说下去你就会知道说,为什么会这个样子,讲到这里可以吗,它就不是说投胎识,它就是说我们这个生命体,它本身就有认识的功能,就是这个样子,因为有认识功能,所以才能透过六根去产生认识,但这个功能也是从这个识来的,因为你说识,是有认识作用的心识当体,所以你这个功能肯定是从识来的,这个认识功能本身就是识来的,应该这样说,这个识身就是认识的功能,本身就是生命的认识功能,那如果还有问,还有有点疑惑,那我们这样讲吧,因为是这个样子的,所以这会启发出一个什么思想,为是的思想  不是如来藏,为是的思想它会认为说,我们的认识来源是从哪里来的,是从识身而来的,这个识身是什么 阿赖耶识,但是这里就不是说阿赖耶识投胎,它是认为说,我们阿赖耶识投胎之后,就成为我们这个生命体的根本,那我们这个生命体之所以能认识,也是从这个阿赖耶识 种子显现出来的,就会产生这样的一个观念,所以你们如果去看师父的为是的话,画一个阿赖耶,然后变现出六识,然后变现出六境,那就是纯粹这个为是的思想,当然这识就更进一步了,那就要慢慢慢慢再从各种因缘里面,包括神通的,包括禅定的,包括种种理论,就会产生这样一个思想出现,,所以这个地方的识,如果从这个纯粹这个来讲,这个地方的识就不是入胎识,这个就是一个什么,已经存在了我们现今生活的,一个能认识的体跟功能体,然后这个功能体必须透过六根,必须有境  ,能认识的那个认识体,面对对象还不能产生认识,还必须有什么 六根,这三个才能产生认识,认识之后 就会有领纳的情绪,有了领纳的情绪,就会有怎么样,后面的爱取有产生,他是这样子的说明,可以吗,,(这个识身,能不能认为是那种觉性),你不要把它想那么多,你把它觉性,因为觉性有,你讲的觉性有很多种意思,你把它当成是说我可以去修行,然后成为佛的正觉,你不要去想那么多,这个识身的,你要讲觉性,那就是认识的 那个觉,可以是  ,认识到对象也可以叫觉,这样了解吗,你就不要去想那么多,,可以吗,可以,好来,我们继续来看,十二支说,我们十支说解说了,缘起观中说明最详细的,佛弟子最常用的,形成緣起論標準的,那要推十二 支,十二支说在十支以上,再加上无明与行,所以其实你把它看一下,刚刚讲的十支的第二种是纯粹认识论,第一种是胎生学的认识论,实际上你如果把它跟十二支合在一起,会变成是什么,刚刚讲纯粹认识论的十支,如果再加上无明 缘行,那还不是成为什么,胎生学的认识论,这样清楚吗,如果你再往前推,刚刚纯粹的认识论,那个识不是投胎是认识,但是问题是,我们为什么会有这个,现在的认识体,往前推还是因为无明行而来的有这一生,这样清楚了吗,明白,所以十二有支,其实说起来,也是就是往前再推而已,那么十二支,在十支以上,再加无明与行,行 行为 經裡說是身行、口行 、意行,刚刚有讲身口意三业,或者身口意三业,它一般来讲,这种行一定是有动机  起心动念,那一定是有善有恶,所以就会罪行、福行、不動行,不动行是什么,为什么叫不动,因为是那个禅定 ,禅定,禅定叫不动业,这样了解吗,它如果讲罪行、福行,一个叫做,无善 无恶行,那无善无恶行就没有业力的关系了,它是福行是善业,但是它跟一般的不一样,因为禅定的力量很强,所以它又叫做不动业,因为很难被其他东西,一般的善一般的恶给撼动,这样了解吗,所以禅定又叫做,定又叫做善,但是它是叫做不动业的那种善 是很强的,再来,前面说的四支,或者是最初的入胎识,或者是对境觉知的六识,但识为什么会入胎,为什么入此胎而不入彼胎,为什么在这有情身上起灭,而不在另一个有情身中起灭,就是识入胎为什么入你的胎,不入这个家庭,为什么,你当福二代我就不是福二代,那我要当福二代不行吗,当然可以啊,你就好好修行布施嘛,那为什么你的父母亲是这个,我的父母亲这样,为什么入此胎不入彼胎,那就是过去身中的什么 行嘛,而规范了我们这辈子的业嘛,这样了解,进一步,要解释这一些,所以又举出行缘识,这是前生行为的结果,因为前生行为所创造,所准备的生命潜流,得到了三事和合的條件,新生命就 必然的出现,一下子就出现了,然后依止过去的行业的性质,自己规定和和再造未来的身份,又依所感召的根身,再现起能知的六识,这个就是导师把前面两个做一个综合,这样了解吗,过去的行为,然后造作生命的潜留,然后来投胎 投胎了之后,就成为一个能认识的生命体,然后有这个认识的生命体 ,就会有识认识的识体,然后经过六根去认识对象,那就产生的触,就是真正的认识了,然后就有受 爱 取 有,导师就把这些综合起来,就产生我们对,认识还有胎生各方面的一种有支,不管是十二支,十一支的这样一个,生命奥秘的一个说明,这就是我们的行,我们的行,接下来无明,再進一步探求行業的因,为什么我们会造业,为什么我这样子做是有漏的,为什么我这样做是会来轮回投胎的,因为行,它不是根本的问题,它是有原因造作的,所以就发现了生死的根本  无明,无明就是无知,因他所见的不正确,无明就是无知,因他所见的不正确,反而障碍了真实的智慧,不能通达人生的真谛,所以无明的根本就是我执,只有一个我,那么从不知道无我来讲就叫无明,从错误的认知来讲,就是执著有一个我,那就是叫我执,那我执当然不知道,人生真实的相貌是无我的,所以就叫无明,它就是轮回生死的根本,就是师父这个图里面讲的我执 无明,我看后面是什么,你在改是什么,可以了吗,我们进一步说,无明就是无知,从一个意义上来讲他是无知,无知不是什么都不知道,而是不知道真实相貌,那就不知道无我,那我们再来看一下,无明 是 從它不知與障礙真知方面說的,若从他所见的方面说,就是错误與倒執,错误的执著跟颠倒的执著,因不真知 的無知倒執,爱 见 慢等种种烦恼,就都紛紛的 起來,發動身、口、意或善、或 惡的行為,生死的狂流,就在這樣的情形下,無限止的奔放,所以一切根源就是无明,就是我们四圣谛的惑,四圣谛的苦、集,集就是惑跟业,他的惑的根本就是无明,在这,然后我们就是不断的这样,无明认识中间取执著,取执著就会有造业,造业之后 ,业力的烦恼又在,我们烦恼又去润身这个业力,所以就规范了下一辈子,会继续来生死轮回的这样一个潜能,等到你这辈子死了,主要的业力就叫做引业,就会引导你再去投胎,投胎之后,我们一样觸境繫心,烦恼又开始造作,然后又随物逐流,就这样不断的循环 循环再循环,生死就这样不断的下去,生死就这样下去,小結,从生命相互依存的见解去考察,发现了识和名色,是辗转相互为缘的存在,观察到识支 可说已经圆满了,經裡也曾說「齊識而還,不復 能過」,在生命依持以上,更說明了生死本源的緣起觀,那就是识跟无明,这就是十二有支,就是缘起支作五支 十支 十二支的探讨,那十二支,当然这个就是三世两重因果一般所谓谈的,这个在过去已经讲过了,那么因为时间也到了,所以我们今天可能就,我们今天就讲到这里,时间到了吗,还有三分钟,差不多了,就讲到这个就是三世两重,但是三世两重因果  师父也讲,就是在一开始不久就,课程一开始不久就讲,而且这个也讲过好几次,连那个《俱舍论》里面也说过,所以我们就大概知道,有这样的一件事情,虽然说我们缘起支分析,已经分析完了,大概知道说,未来你们知道阿含经的缘起支,有这种种种的不同的分析,但是我们不只是只是知道这样而已,我们要知道一件事情,无明相应触,就是说在不管五支还是十二支,还是十支十二 支里面,那我们这样的循环里面,我们修行应该从哪里切入,那我们就要知道说,我们的认识对境,认识的时候产生了什么问题,因为我们的触,一般来讲是无明相应触,然后怎么把它转成明相应触,这个就是修行的切入的开始,就是六根对六境的当下,我们应该怎么办,一般刚才有讲,一般是无明相应触,我们要把它转成明相应触,这个细节我们就下回分解,我们今天讲到这里,我们下次再来分析,明相应触种种,包括这个修行的各种,。
 ,我们再来看今天的阿含经,讲到十支说,那么缘起支的十支,就是前面的无明跟行,扣掉后面的十支,那十支说 ,我们从爱取有生老死,已经讲过那是五支,那个,觸境繫心,逐物随流,那十支说 ,是在逐物随流的基础上进一步说明,觸境繫心,觸境繫心,就我们认识到对象,繫心就是我们会执著,我们认识到的一切东西跟对象,只是轻重不一样,还有明显不明显,以及我们有没有观察到感受到,这个叫做 觸境繫心,叫做 觸境繫心,那么上个礼拜有说过,分成两类,依胎生学为前提,就有谈到投胎,另外一个是纯粹认识论,纯粹的认识论,就是不谈投胎,谈认识,那从识名色六入触,到受,这几支,这几支都是在谈认识,然后后面接下来,就谈认识后的执著,这个就叫做十支说,那后面的五支,在五支说里面已经解释过了,那我们现在是在解释中间的这五支,就是从无明行,再来的识名色六入触,受这几支,那个靖堂把十支,把十二支全部写出来,横的,靖堂慢慢写,从那边无明开始,写到生老死,字大一点,然后排排写,写直的,然后横过来,明写下面,这样你才拍得下,那靖堂在写的时候,我们来看一下,因为这个上礼拜大概说过,我们怕说上礼拜你们有点记忆模糊了,我们再说明一下,依胎生学为前提,还有依认识轮回为前提,依胎生学为前提,我们就说,中阿含的大因缘经,还有大缘方便经,同一经编到不同的部类,一个编到中阿含,一个编到长阿含,但是长度是长阿含比较长,但是同一个经,来我们来看一下,受,生死流转,確是依染著生命塵世的渴愛為原因 的,但爱的生起活动也不能无因,探究到爱的因缘 就发现了受,这里意思是什么 ,当我们认识到对象的时候,会产生内心的情绪作用,这个叫做受,那有了情绪作用,我们又有烦恼,这样了解吗,那烦恼就会对情绪作用产生染著,这个叫做爱,那对情绪作用产生染著,这个爱不一定只是喜欢或是黏上,其实一体两面的,不喜欢的情绪会产生瞋,喜欢的情绪会产生爱贪,那么一般就算是你没有喜欢特别,喜欢或不喜欢的,我们还有痴,痴就是我们的不知 无知,不知道我们有烦恼,所以我们就一直在这样的生活里面,过着,可以,写不下没问题,那么我们来看一下,来看一下,受 爱 取 有 生老死,这个是五支,我们现在在讲的这个地方,到受,一二三世五,这个到这里,到爱,然后这个到受开始,这个另外的五支,五支 ,这个叫做十支说,十支,那我们就谈到说,这个就现在讲受,前面这几个已经讲过了,这个是受,讲到这里,现在再讲中间这五支,一二三世五,再讲中间的这五支,讲中间的这五支,那么,我们来看一下,来找个地方坐,那么我们来看一下,我们说生死流转,然后之后就从那个,爱就发现了受,受就是我们这里讲的,认识后的情绪作用,认识物质,认识对象后的情绪作用,这种情绪 ,如果你进一步,你就会产生对这种情绪的爱染,那可以是贪,可以是痴,这是情绪作用,这上个礼拜讲的,大概就是这样子,那我们继续来看,受是心的领纳作用,有乐受 苦受,舍受三种,舍受就是不苦不乐,所谓的苦受,就是当我们顺意的时候,满我们的心意的时候,我们就会有乐受,乐就是高兴快乐,顺意的我们就会产生喜悦,这个叫做乐受,不顺意的,我们就会产生不喜欢,就叫做苦受,然后 ,一般生活上,如果一件事情,没有所谓的喜不喜欢,或顺不顺意的,那就是舍受,就是不苦不乐,那其实对这个东西 ,我们都会产生对情绪的染著,那个就是爱,所以我们有受,这边有爱,爱的激发,爱的启发激发,真相就是受,这样了解吗,这是受,在触对境界而生了了别认识的时候,心上现起所知意像的时候,必然带一种情绪的,随顺的 或违反的自己的意乐,這或順或違 的欣喜,憂 戚的情緒,就叫受,那么新来的同学 ,我们现在佛教在里面,分析我们认识的一些心理作用,从中去谈到什么叫做修行,谈到就是修行,那这个就叫做受,那么进一步,为什么会有受,很明显的,是因为我们有认识,有了认识就会产生内心的什么,情绪作用,所以这个认识 ,这个情绪作用哪里来,六入触,受要依认识才能引发,所以受又依六入触为缘而生,六入触就是依眼耳鼻舌身,意取六境的根,而生起眼触,耳触到意触,这六触 可说是认识作用的开始,所以触是认识作用的开始,我们一般来讲就是根对境,根对境产生触,产生识,根对境产生识,然后识以后有触,但是一般来讲,这是阿毗达摩里面就是说,二合和而生识,就是根对境产生认识,有这个识的产生,然后三合和而生触,根对境产生识,但是这个识只是认识作用而已,它还没有真正启发成为真实的认识,到了触才是对认识境界,产生开始的认识,这一般的解说跟认识,是这个样子的,但这个地方,阿含经这里谈的有点点不一样,等一下我们再来谈,所以你只要知道说,这里的六入触是根对境而产生认识,也就是说六根开始对六境缘住它的时候,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对色声香味触法,六境缘它开始的时候,就是这个六入触,六入对触,这样了解吗,六根对境界,这个叫做六入触,这里的六入触 ,是把它合在一起的,合在一起说的,所以叫做六入触,叫六入跟触,六入触,讲到这里应该可以吧,等一下细节上有什么问题,我们可以再慢慢讨论,那个,见谅有问题吗,来你讲,现在可以问吗,可以,那个,你那个麦克风有开吗,好来有开了,(师父那个就是有,平时他们叫听而不闻,视而不见,这是不是触没起作用),听而不闻视而不见,有很多状况,根坏了也有可能,还有就是说,你也可以说触没有起作用也行,当然在阿毗达摩或唯识学里面,更进一步分析,他会做得更细的分析,就是说在触前面有作意,有可能是作意没起作用,那也可以说是触没起作用,两个都可以,因为阿毗达摩跟唯识学,讲的有点点不一样,也就是说,有时候我们根对境的时候 ,当我们的作意或我们的触,没有起作用,你就会变成怎么样,东西有进来,但是没有去分析它,没有对它产生认识,你看,有时候你很专注,在做一个东西的时候,后面有人叫你,你没有听到,你没有听到,所谓没有听到,并不是声音没进来,你声音有进来,你耳朵有接得到讯息,但是里面的,比如说我们内心里面的触,的这种认识,并没有去启发启动它,所以你会变成怎么样,听到没有作用,这是大致上的说法,这样了解吗,但是在阿毗达摩或为是里面,还有讲一个叫作意,那是比较更细的分析,以后我们可以慢慢再讨论,谢谢师父,那这样的话,就叫做认识,六入触就是,依眼耳鼻舌身意,取境的六根,而生起眼觸  耳觸到意觸,这个就是根对境开始产生认识,是认识的开始,但是还没真正取到境,还没真正取到境,这里是慢慢再分析,那现在进一步来说,进一步来说,名色,六入生起覺觸,一定要有触的对象,因此六入触又以名色为缘,「名色」的色,是色蘊,所以名是受 想 行 识 四蕴,這五蘊──名色,可以總攝一切精神與物質,这里的名色,就不是在讲胎生学,这里的名色,是在讲你认识的对象,这样了解吗,这里的名色,我再讲一次,不是在讲胎生学,这里的名色,是在讲认识的对象,所以叫做觸境繫心,触境,六入触,触到什么,触到名色,这样了解吗,六入触 触到名色,然后就开始产生认识,因此 ,你看 ,这边的五支里面,这个名色,讲的是所认识的对象,然后这个六入 ,是讲我们的根,那这样过来的意思是说,有对象在,然后我们去产生,六入触产生认识,产生认识之后后,已经开始认识了,内心有一些概念了,我们就会有什么,情绪,我们就会对这个情绪,因为烦恼在,所以我们会对这个情绪产生,贪瞋与痴,他是这样做一个这样分析,然后这个名色,这里讲说,是我们一切认识的对象,可以总摄一切的精神物质,名色,明是精神,色是物质,明是精神,如果名色是五蕴的话,名是什么,受 想 行 识,色就是色,所以 ,我们如果一般来讲,我们认识的是我们这个身体,五蕴的身心,这样了解吗,那么我们的色就是肉体,受 想 行 识就是我们的精神,我们对我们的认识,我们对比如说我自己,我的认识包括什么,我这个身体的认识,还有我内心观念,我内心观念的认识,都是属于我执我的认识,这都属于自我的认识,这样大概了解吗,那么如果是我们的对象,当然除了我们自己的身体以外,我们对象还有什么,别人,外境,别人外境,比如说我看到谁,我看到静堂,我看到静堂之后,我的前五根先缘到他,那静堂在叫师父,是不是我眼睛看到静堂,看到他的什么样貌,这个叫做形色,是指那个颜色或是形状,就是境的那个色,接下来 ,我听到那个声音,声音也属于什么,色法,这样了解吗,然后 ,他拿一个很香的咖啡给我,我闻到味道,这就是我产生的认识,那接下来我内心里面,由于我认识到他,吸收进来之后 ,我的意识去分别,把我五根所取的这个境,拿进来之后,我意识去分别,经过分别之后,我的意识推论判断是,这个是静堂,他拿了一杯咖啡,这个就是什么,第六意识的认识跟推论,所以我对他的名色产生认识,我对他的名色产生认识,如果是没有精神的,那就是光对色产生认识,因此这个地方 ,名色六入触这个地方 ,他是把这两个合在一起,有时候分开,他是把这两个合在一起,那这样子的话,就会产生师父讲的那个图,什么图,就是那个三个圈的图,三个圈的图,我们的认识是我执,我们一般来讲,以我执产生认识,那产生对什么认识,对名色的认识,这个名色的认识 ,就是包括我自己身心的名色,也包括别人身心的名色,反正就是名跟色,物质跟精神的一个统括的认识,这样了解吗,那接下来就是说,我们的名色跟六入触,产生在一起之后 ,我们这个名色的变化,有可能是随顺你的我执的,也可能是违反你的我执的,这样了解吗,这个变化是中性的,它就是变化,但这个变化是无常的,既然是无常的,我们常会讲一句话,既然是无常的,那么对你来讲,变化的无常它是客观的,但是对你来讲,那就是有点主观的,什么意思 ,就是这个变化,有可能是顺你的意的,有可能是不顺你的意的,顺你的意的你会产生欢喜,那你因为我执作用,烦恼的我执作用,顺你的意的你就会起贪,那它的变化,不顺你的意的你就会起瞋,但是它的变化,可能跟你没有太大关系的,可能跟你没有什么切身关系的,你就所谓的没有,就是不贪不瞋,但是有无明,因为什么,我执烦恼还是在,什么意思 ,我问你,下雨跟晴天是变化吧,有下雨就有晴天嘛,那么我问你,那下雨晴天对你好还是不好,师父说这是很主观的,下雨是客观的,雨停了太阳出来的,也是客观的,它就是变化,但这变化当中,到底对你好还是不好,这就是主观的,今天你要去郊游,要出去爬山,那下雨对你就是怎么样,心情开朗,你要出大太阳,不是下雨,晴天,晴天你要多好,大太阳,我可以出去玩,多好,但是对于卖雨伞的,卖雨鞋的,那就不好了,因为卖不出去,这样各位这样清楚吗,有问题吗,你有问题,还是你有,(弟子有个问题,就是那个触,不是还有个叫无明相应触吗,无明相应触,因为从这个地方看,这个触还没有产生心理方面的,或者说跟烦恼相应的),其实我们后面会说,其实一般来讲,我们凡夫众生,这个触一定都是什么触,无明相应触,如果你不是无明相应触的话,你对这个受就不会怎么样,产生爱,但是我们这个触,都是我执相应的,这个时候,另外一个术语叫做无明相应触,这样了解,我们触都是跟我执相应的,那我执本来就是无明的根本,所以叫做无明相应触,那就是谈到修行的切入点,那这个 后面师父会讲,那也就是说,因为这个触是无明相应触,所以才会,所以他后面的受开始,其实就已经是有烦恼,那这个情绪一定会引起爱,如果那里是明相应触,那就不会了,对后面的受 爱就没有了,这是从认识论上来谈,就会有这样的一个状况,那后面师父会讲明相应触 跟无明相应触,但是他现在是在谈什么,谈流转,谈流转的话,那一定是怎么样,一个一个引起的,那这个触既然是流转的,没有特别说明,那一定是无明相应触,那无明相应触 ,你有情绪的波动,有以无明相应触,所以你一定会产生爱,这样了解吗,所以这个地方就是认识作用,认识作用,那个觸境繫心,然后 ,逐物流转,谢谢师父,那个静能你是不是有问题,(师父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说,咱们现在,当然现在还没有说完,就是这个十支,然后 ,因为如果,弟子再结合五蕴来说,五蕴就是色受想行识,那十支里面,比如说这个五蕴的这个色,是不是其实就是等于,刚才您说的这个十支里面的这个,名色里的色,就是名色,然后那个受,实际上就是咱们十支里说的这个受,也可以这样子讲,但是那个六入和触,实际上是不是更详细的解释了,怎么从色,就到了受的这个过程,是这种心的领纳的过程吗,可以这么理解),其实这六根,六根跟认识,这个六根,这里是六根,当然六根也是,我们这个名色里面的色,但问题就是说,这两个东西其实在谈,我们的认识,比如说我们有六根,六根产生认识,那我们产生认识,除了对,比如说师父自己来讲,我这六根可以是对静堂的认识,但更多时候是对我自己的认识,这样了解吗,但这六根还是我的五蕴里面的,六根属色蕴,(但是其实就是说,因为现在就是这里面说的是,就是导师的那个分析,是不是就是说实际上,就是弟子因为没学过为是,感觉上是不是说,为是实际上是,他重点不是说对外界的认识,而是通过对自己,缘自己对自己的认识,而去认识外界,不能这么说),其实不管外界还是对自己认识,对他来讲,都是认识的对象,这样了解吗,因为我认识静堂会是透过六根六识,我认识我自己的名色,也是透过怎么样,我看到自己,我想到我自己也是这样子,只是说有一个差别,我对我这个自己更执著,那对静堂可能就是我 我所,我所 这样了解吗,那如果是我我所的话,会变成一个问题就是说,更进一步叫做,识是我,受想,是我所,就是四识住的问题,所以它是一层一层的,那到最后就是,我执是根本,名色的这一切都是我所,(还有这个触,您刚才说,其实是认识作用的开始,认识的开始,如果是说六入生起觉触,如果是这个加上觉的话,弟子感觉,是不是又超过了,开始的这么一个东西),它觉触是一个描述,触就是觉,觉就是触,这样了解吗,因为触就一定有感觉,这是导师的语气,让我们更加强这个触,这个触,有时候我们的身体,我们不是说色 声 香 味 触,这个触有身体的触,有认识六根对六境的触,这样了解吗,但这里讲的整个触,是六根对六境的整个触,不只是身体的触而已,它就叫做觉触,就强调说我们的认识,六根对六境的认识,那为是等一下会讲说,从哪里会产生为是的一些观念出来,产生一些为是的观念出来,这个地方同学们尽量去听,这个地方导师分析的比较细,但确实是 为什么 ,因为很多人对阿含经的认识,都以为说到缘起支,一定是三世两重因果,十二缘起,但事实上阿含经在讲缘起支的时候,更详细 可不只是这样而已,它有惑业苦,有五支说,有十支说,有十二支说,有胎生的循环说,有认识论的 觸境繫心说,所以因为导师的分析,所以很多人之前没有看过导师的东西,看 杂阿含经会想说,到底十二有支在讲什么,为什么这里讲的跟那个讲的不一样,为什么杂阿含经里面 ,讲识的时候讲六识,但是在中阿含经里面讲识的时候,讲投胎识,到底是哪一个对,就会产生这种矛盾,但事实上导师跟我们解说,事实上佛陀在讲缘起支的时候,是用各种不同的角度在解说的,(师父,第一次想问,就是您刚那幅图,我执和名色,名就像就是五蕴世间的无常,但是名在这里又有一个受 想 行 识,受 想 行 识其实已经在我在里面了),名就是精神的,就是可以如果是我们五蕴的话,名就是什么,受 想 行 识,色就是身体,(但是受 想 行 识本身,就是我们就是凡夫来说,其实已经是在我的意识),本来就是这样子,你把它想说,这个是我自己,这个是也是我的这个身心,但是我的我执认识到我的身心,这样了解吗,你能不能认识到你的身心可以,比如说我看到我师父,看到镜子里面,我去思考,我是怎么样的,这就是 ,我们自己对五蕴的认识,这样了解吗,谢谢师父,那这个名色不只是可以,我我们自己可以对,为我们自己产生认识,因为我们的执著,就是我们这个身心是最强的,我也可以对别人产生认识,我也会对静堂的五蕴产生认识,那我可以对色蕴产生认识,比如说无情物就是色蕴,色蕴产生认识,这样了解吗,那师父要讲的就是说,这个名色是无常的,无常变化本来如此,但是 ,我们的高兴喜欢不喜欢,全在于我们的自己的主观认知,因为我说过,你觉得现在对你有利的,你就喜欢,现在对你不利的你就不喜欢,师父刚才不是说吗,你现在就去爬山,你希望好天气,那当然你就喜欢啊,顺利嘛,顺利你就心情愉悦,但是你今天卖雨伞的,怎么样,卖雨伞他当然没有下雨,他卖不出去啊,好几天都是那个太阳高挂,万里无云,他就不喜欢,他就溴了,所以这就是什么,我们对于无常变化,我们自己是很主观性的,那这种主观性,就会产生你的情绪,进一步我们就对情绪产生什么,爱染纠结,就是这个样子,(师父 要照这么说的话,一切问题),可以这样讲,但是 ,我们不能把触当成,他的问题所在,为什么 ,(因为触也是缘六根对六境),其实推到最后,他为什么会推到这里,因为我们触里面是带有这个(我执)的,(因为刚才还是说,你因为是无明相应,所以还是一个问题,但你名相应了,就没有后面那些),对对对,这个后面师父刚好会讲,所以师父在那个,很多人慢慢,就是会问我这个问题,因为有些学者,或是有些人分析,会认为说爱,但是导师从经典,他有经典根据的,讲起来说,其实整个触的认识开始,就是一种我执,无明相应触在里面,我们后面再讲的时候,会分析的更细,针对这个问题会提出来看,来那个静观你的问题,(弟子还是回到刚刚那个问题,就是弟子还是觉得像,名其实本身已经包括了,我执在 ,那是不是在,比如说他的这个图里面,名因为,比如说受 想 行 识,受你已经有乐受苦受,这个已经有,这个感觉在那里,那是不是名其实应该是,在我执下面,而色是在,就是在无常来说),不是,现在讲起来就是说,这个是认识的对象,你现在不要解,这个是认识的对象,这个是我主观的能认识,这样了解吗,但是我的主观能认识,一定是含有我执在的,这样清楚吗,那这个只是说,名色可以是我自己的名色,可以是别人的名色,你只要把这个,当成是认识的对象,这样就好了,这样清楚吗,其他,没问题我们继续来看,有问题可以提出来没问题,再来有问题可以提出来,那师父尽可能的去解,去帮你解说解答,那就会没问题,等一下那个静元,把那个弄下面一点,把那个挡的东西,弄下来,挡的东西不是整个灯,不是往下,挡的东西往下,再下来一点,好可以,(师父弟子又回到刚才那个,就是这个六入,生起触的这个问题,那其实这个触,这个六入其实也有问题,他也有这个净色根,和浮尘根,所以那个地方,他已经也有染污的问题),当我们讲六根的时候,只要是讲净色根,浮尘根只有保护净色根的作用,所以浮尘根不是认识的根本,净色根才是认识的根本,大同小异,除非你自己的根产生了问题,比如说眼瞎,有可能是你的根,净色根出了问题,那当然浮尘根,有保护净色根的作用,浮尘根产生问题,净色根也很难依托,因为净色根必依浮尘根,依托而有,不是,净色根就根基高低没有问题,就是灵不灵敏,比如说你眼睛有问题,你的净色根,可能就没有那么灵敏,但这个跟智慧没有关系,跟智慧,因为智慧的关系不在你根,不在你的根,所以我们说触本身不是问题,但是我们是讲一个叫做,无明相应的,还是明相应的,这才是问题,这样了解,所以你看,我们之前师父讲过黑牛白牛,黑牛白牛,一个根一个境,根没问题,黑牛白牛都不是问题,是识,但这个识也不是纯粹的认识,是有取识,所以这个有取识到这里的触,就变成什么触,无明相应触,这样清楚,如果不清楚,我们后面再讲,慢慢再理解,所以名色是认识对象,缘名色而有六入触,所以名色是认识的对象,你看缘名色而有六入触,缘触而有受,缘受而有爱的四支,说明了觸境繫心的过程,导师说名色有六入,一个是对象,一个是认识的感官,然后就会有情绪,有了情绪就会有爱染,所以这四支在讲哪几个 ,从名色,他这里是讲什么,从名色有六入触,你就要知道说名色是对象,这样了解吗,然后六入是根,然后触就会产生认识,产生四支后,因为我说过这是无明相应触,所以会有情绪的作用,有情绪作用就会有,那怎样,染爱,所以这四支,他这里是把六入触染成,弄做一支,这样了解吗,所以叫做名色六入触受爱,这几个是一个认识,谈一个认识的过程,但这个认识的过程,不简单的只是纯粹的认识,而是已经有爱染在里面的,那个执著,我执在里面的认识,所以这个叫做什么,觸境繫心,触就是六入触,境名色繫心就是什么,受根爱,这样了解吗,繫心就是爱,系在你的心里面,染著在你的心里面,这个叫做 觸境繫心的认识过程,其实我们一般的认识,都是这样子认识,只是没人告诉你,没人分析给你听,我们不会去察觉,现在佛陀告诉我们,修行就是这样,我们就会慢慢从中去察觉,去了解,我们今天认识的是怎么样,所以我们接下来,这个就会慢慢再继续说,讲到这里可以吗,,接下来,我们谈的是十支,现在少了哪一支,识还没讲,这里的识,跟一般阿毗达摩的方识不大一样,阿毗达摩是说,就是说,根对境产生识,识产生触,阿毗达摩是这样说,也对,只是说,这里的识比较特殊,你看,这个是一个一个这样说过来的,我们为什么可以产生六入触,产生认识,因为有对象,那么进一步,我们就来谈一个问题,我们先来看这里,受,等一下,我们先来讲 觸境繫心的四支,这四个,緣名色有六入觸,緣觸有受,缘触而有受,缘受有爱的四支 ,说明了 觸境繫心的过程,名色是认识的对象,六入 触是以感觉的机构,六根,让客观的名色,反映到六根门头来,六根摄取名色的影像,生起主观的感觉,才成为认识,这就六入 触的认识,这样了解吗,一个是对象,六根认识之后,把它的影像行相,反射到我们内心里面来,其他的影像,然后就产生认识,这个叫做名色跟六入 触,名色跟六入 触,接下来,由于我们内心产生了一个,特定东西的认识之后,就会有受,因为受名色的波动,因为我们刚才认识名色,印到心里面,比如说,静能今天赞叹师父,然后我听到这样的声音,我的意识怎么样,取他这些话,印到我声音,我的内心里面,然后意识去分辨,然后把这些讯息认识说,他是在赞叹我的,那就是产生这种,名色跟六入 触,就产生了认识了,认识了之后,他赞叹师父,师父内心会产生受,这受不是简单的领纳而已,他领纳之后,会有主动的情绪作用,他赞叹师父,师父会产生什么,如如不动,其实会开心,我说这一般正常的状况,产生开心,所以因为受名色的波动,这里的名色就是说,声音是色,但是这声音里面,是有传达意识的,不是打鼓乒乒乓乓,鸟叫风吹,进来没有意识的,他这种赞叹是有意识的,我了别了他这个意识之后,他是在赞叹我的,但是不是在讽刺,是纯粹赞叹,我受到这样子的话,内心会起波动,高兴是内心起波动,泛起了欣喜,那当然赞叹是欣喜,尤其的情绪,到这里因为味着对象,就是受啦,执著对象,被環境的束縛轉 移,不得自在,因为我被他这句话,怎么样赞叹的,昏头转向,师父是宇宙最会讲经的,因为被他这样一赞叹之后,整个都晕头转向了,就受到的这样境界的一个系缚,接下来爱,因内心苦乐的系著,开始用他主动的姿态,对生命塵世而傾向 戀慕,对生命对塵世,因为根本的是生命,为什么他赞叹我,我会高兴,高兴会执著,因为我还是很执着我这个,我讲经大家觉得怎么样,还是在执著这样的东西,这样了解吗,那当然塵世,那塵世多了,我们碰触到的所有的一切,产生怎么样,而倾向恋慕,就会这样子,我们都是这样的过程,都是这样过程,所以这几支,那个取有没有,爱 受 六入 触 名色,名色 六入 触 爱取,这边是识,识是在这边,然后我们是名色,然后这边爱,为什么会有爱,因为我们内心接触到东西,就会产生情绪,这些情绪为什么,因为我们产生认识,认识什么,认识名色,所以六入触认识名色,所以会产生受,受就会产生爱,这整个叫做怎么样,觸境繫心,也就是说我们六根,缘名色就会有六入触,这整个是在一起的,然后会产生受,然后就会产生爱,这是一个 觸境繫心的一个过程,可以吗,讲到这里,那当然,如果你用师父的这三个圈,来理解的话,那就,一下子就容易明白了,这三个圈,一边就是我执,一边就是名色,那我的六根六境,我的我执,怎么认识到名色,当然还是透过六根,名色就是六境,只是师父,这个圈画得比较简要,因为我不需要在根对境,上面画得太细,因为这个是针对烦恼,怎么作用的而来的,讲到这里可以吗,,(师父弟子问个问题,这里面讲的名色,色是那个,就是色声香味触法 ,那个六尘,名就是受想行识,这里面一个,名就是受想行识,体现它的功能性,就是说它有这种,受想行识的功能,但是真的还没起作用,因为 在名色的后面),你这里把名色当成,是你认识的对象就好,把它当成是你认识的对象,它主要在认为说,你六根一定要对六境,那这六境就是什么,你的名色,或是别人的名色,或是你自己的名色,这样了解吗,六根对六境,这样就可以了,反正名色,就是你的认识对象,(它也是带有点,我所那个什么,像是境的意思),就是境,认识对象就是境,六根对六境,那个名色就是你的六境,这样就可以了,这样清楚吗,那这个六境,可以是你自己的五蕴,也可以是别人的五蕴,这样清楚吗,接下来,那识 ,识还没讲到,那识怎么回事 ,我们来看一下这里,识,入胎识,生命体,现在是在讲什么,依胎生学而有的认识观,我们不要讲,弄到最后搞混了,我们先来看前面在讲什么,依胎生学为基础的,觸境繫心观,记得,依胎生学而有的觸境繫心,那我们把这四支的觸境繫心,名色 六入触 受爱,这四支的觸境繫心,已经讲过了,分析过了,是觸境繫心,那接下来什么,以胎生学为基础了,那很明显,这个识是什么,投胎识,所以我们在,我们之前讲这十支,这十支说,依中阿含,之前是讲大缘方便经,第一个是以中阿含为主,所以这里就是投胎识,所以你看到,入胎识。生命体,识与名色的相互依存关系,是从探索认识活动的根源,触发到生命相依相持而存在的见地,名色 可以概括,内外一切物质精神,概括认识的一切对象,但经中每每用它 ,来代表有情身心组织的全体,因此,名色从父母的精血和合,渐渐发展成人,其主要原因不能不说是识,识能入胎并执持根身,但依于,但依於現前生心而持續,也就是说,我们这一切的认识 ,我们之所以能够认识,当然就是从怎么样,从哪里来的,从我们投胎以后,所以当他讲到这里的时候,就会有一个,必须要分辨的一个问题,这两支,名色 如果跟识来相对比的话,识是投胎识,名色可以说是胞胎,但是投胎之后,开始生活了,这个时候,名色就变成是认识的对象,这样了解吗,所以我们之所以这辈子能认识 ,是因为过去生中的投胎而来的,那既然投胎而来的,那我们就产生了认识,那我们如果认识不了解,中间有什么问题,我们就依认识而产生执著,产生执著烦恼,就会继续什么,身口意的造作,然后就有业力烦恼的存在,业力的存在,业力的存在,我们烦恼的爱染 ,继续在润生,那就生生不息了,所以,这个就是从认识论上来分析,我们为什么会这样生生不息的,一直轮回轮回,所以到最后 ,我们这几次的分析,还是回到我们这三个圈,我们的苦也是因为这样子而来的,讲到这里,说实在,这是比较复杂,比较深的分析,以前师父在我们这个阿含经,之前也是有讲到这个,因为讲根本的缘起法,但是就讲十二缘起支,简单的分析,到这里因为已经讲那么久了,师父应该是把大家当成,从第一节就已经听到现在了,但事实上,在座好像没有人,从第一节听到现在,海策第一节你就在了,还是你第一节在大陆,你在吗,我们是阿含经是,静观在,靖略也在,阿含经的第一节,靖略也在,还有一半都在,那不错,我以为全部都不见了,靖堂你第一,阿含经的第一节你在吗,没有啦,我们哪一年开始讲的,17年8月,3月12,17年3月12,六年了,不过六年中间,疫情完全停了一年,疫情至少停了两年,然后就颠颠拨拨的,就是终于走到现在,六年了,所以阿含经不容易,听到阿含经的时候,刚开始大家很有兴趣,来了三十几个人,中间七七五五,有多有少,不过现在疫情刚过后,也能够这样也不错,挺好的,当然越讲越深,人都是这样,刚开始有兴趣,热忱一过,好奇心一过,那就是考验的开始了,考验的开始了,那越讲越细,越讲越困难的时候,那就考验我们到底,有没有这个热忱,继续听了,这个到现在就是,那个靖庙跟靖言也在,那很好,那还有三分之二的人,还有三分之二的人都在,那也不错,不错很好,你麦克风有开吗,开着了,(师父这个投胎识 是那里面,是不是特注意,这个第八识阿赖耶识,业种子 全是这里面),那个,先不要谈那么深,我们先把这个地方所讲,因为这地方不会是讲阿赖耶,不过有可能引发阿赖耶的观念,但这个地方不是在谈阿赖耶识,但是有可能引发,第六识在详细的地方,可能有一个细意识,有可能会这样的引发,我们往后看就知道了,这样了解吗,再来我们来看,刚刚那个尽量这样讲,事实上,以前在讲唯识学的时候,也是,你看到,如果他纯依胎生学来讲的话,识缘名色,是胞胎,胞胎里面有肉体的,也有精神的,那也就是说,表面上除精神的以外,还有一个什么,投胎的识的生命体,为是确实是,拿这样的一个东西来说,那我问你,如果这个名是受 想 行 识的话,那这个识又是什么,那么,部派佛教说,这个就是投胎识,那这投胎识 两个要在一起,那这识又是什么,那就会产生细意识,微细的细意识,以及生命体,那么在唯识学就认为说,他就是阿赖耶,为是在成立阿赖耶,你要听师父讲摄大乘论,为是在成立阿赖耶,所以就拿这样的一个来说明,阿赖耶的投胎,这样清楚,但是不是阿含经本来的意思,阿含经没有讲那么清楚,那个静人,你有什么,(好奇的问一下,从中观的角度来说,怎么分析这个识和名色),中观的角度,大体上中观都是依阿含经的,这样清楚吗,他就没有另外再成立什么东西,他大方向上,很多分析大方向上,他没有做太细的分析,不过大方向上,他引的都是阿含经里面的,没问题的话,我们再来看一下,再来看一个东西,接下来小結,小結,这个 那个静修来,(师父您能,回到前面吗,最后一句 ,识入胎并执持根身,什么叫执持根身),执持根身是不是,就是说我们的生命,投胎识或生命体,我们有精神,有根身,那我们这个根身,为什么能继续 ,比如说有一个人刚死掉,我不要说师父刚死掉,你看一个人刚死掉,前面 后面,这个根身没有太大的变化,刚死,没错吧,那为什么是死的,一个是活的,这就是说我们一个生命体,在执持的这个根身,那就是活的,如果我们这个生命体,不再就是长住,执持的这个根身,那这个根身就是怎么样,死掉了,这个就是执持的意思,静修,也就是说我们,我们 以业力,来投胎之后,我们这个生命体,会应用这个根身,去让它可以持续去运作,那这个根身,也要透过这个根身,也要透过一些,什么吃住来长养,那这个根身,也有保护我们,这个生命体的作用,这是在欲界,欲界我们人,就是这个样子,这个叫做执持根身,来静能,(我也是想问这个,如果是这样的话,说识能入胎,并执持根身,如果从为是,刚才您说为是的角度,说这个识,实际上是细意识,或是第八阿赖耶识,那这阿赖耶识,它不仅,是不是最早,阿含经时候提过说,阿赖耶识实际上是一个,含藏的作用,它就是那个,类似于吸收资料,那它就不仅是,能吸收资料,它还能去执持这个根),如果就为是就是这样,唯识学当然我们,大概讲一下就好,唯识学的投胎是阿赖耶,然后认识之后 ,也是阿赖耶,但是为是从执持根身,这个角度来讲,这个阿赖耶就叫做阿陀那,这样了解吗,从他的执持根身来讲,就叫做阿陀那,当然解深密经跟后面讲的,有一点点些许的差别,不过大体上就是说,为是从他的认识以及他的投胎,就叫阿赖耶,从他投胎之后,他不但能作用,而且能让我们的根身不败坏,他就叫做阿陀那,所以从执持根身来讲叫做阿陀那,是对,没错,然后阿赖耶 ,如果从他含藏,就是含藏一切资料跟讯息的话,就又叫做一切种子识,那没关系,这个反正是后话,后面唯识学所说的,那个有空师父那边,有两本唯识学的,可以去看一看,我们是不是休息了,还有三分钟,没关系,给你们多三分钟,多吃点零食,师父弟子有问题,那我们三分钟留给静修吧,静修来,(师父,感谢师父,就是关于上一点,名色從父精母血的和合,渐渐发展成人,其中主要的原因,不能不说是识的入胎),我们一般来讲,就是说,如果依佛教来分析入胎的话,他一定师父精母血,但我们看到的科学,只看到父精母血而已,但是佛教里面又看到什么识入胎,这样了解吗,也就是说,一个生命的,就是说现前生命的诞生,一定师父精母血,还有什么,识依业力而入胎,但是我们的医学,只看到父精母血而已,这样了解吗,但是你不能没有精神,没有他的生命体,所以为什么有些就是说,中间胎死腹中,那就是这个生命体的业力还有各方面,可能受到的什么影响,他就死掉了,他死掉虽然说他的胎,还有营养还存活一阵子,但实际上他的精神体已经不在,但是他早晚还是会,就会早晚还是会死掉,那当然这个就是比较,可以以后可以慢慢来谈,父精母血是入胎,(师父那您说,那就是说不能不说是,这个识实际上就你刚才说的,阿赖耶 阿陀那和一切种子识),如果为是来讲,他指的就是这个,(那这个识包括最后一句话,那个识能入胎,并执持根身的这个识,也是阿赖耶 阿陀那和一切种子,是可以,因为您说是不同的阶段,或者说不同的阶段的作用),对对对,不同的作用,还有不同的名称,(但是如果,就是从识到名色,就这一环的时候,只是投胎识,但是你一旦可以有认识了,然后是名色,然后这个识,从为是角度,那三种识了),那 为是都会就把它讲说,阿赖耶跟第七识在一起,然后 ,那个六入触他就是六识,这样了解吗,(从为是的角度来说他就又有藏识),因为为是来讲,他就说 ,阿赖耶除了生命体以外,他还是一切认识资料的来源,就是叫一切种子识,不过因为我们讲阿含经,这个地方就后话了,以后以后有在讲为是,我们可以再讲,不过你们现在如果有兴趣,那个师父的唯识学概论可以去看一看,因为这边讲阿含经,如果一直扯扯扯,就转到那边去了,我们先休息,休息十分钟,十分钟后回来,我们进一步来谈,刚才讲的是什么,胎生学的,觸境繫心观,现在 ,接下来来谈小結,小結,小結刚刚讲过了,没有吗,經上說識與名色,是同時相依而共存的,名色支中有識蘊,緣起支同時又有識支,这就刚才你们要问的,名色支中有識蘊,緣起支同時又有識支,你要知道吗,我们不是说识缘名色吗,那识缘名色这两个,是说缘起支中的,就是缘起支中有识然后名色,名色就是五蕴的话,那就是色受想行识,这外面有一个识,里面有一个识,那不是重复了吗,名色之中有四蕴,缘起支中又有四支,這二識同時,似乎不是六識論者所能圓滿 解說的,六识论就只有六识,没有七识八识,所以这里导师意思是什么,如果光用六识的话,很难去解说,那里面那个识,跟外面那个识,到底是同一识还是不同识,但事实上,阿含经解说是不一样的,因为它同时存在,它同时存在,识跟名色是同时存在的,你如果从认识论来讲,那没问题,但是它又有胎生学的观念,那两个就同时有识的存在,所以六识说就很难去圆满,因此就会产生了,细意识跟投胎识,以及所谓的,进一步就会有阿赖耶识的出现,后来大乘唯识学的,結生相續,執持根身,有没有看到,六识所依的本识,就是阿赖耶或是细意识,就根据这个思想,也就是这缘起支的具体说明,而衍生出来的进一步的解说,所以师父不是说,摄大乘论还有唯识学早期,都是引这两个,识缘名色 名色 缘识,而成立有细意识说,部派佛教叫细意识,或叫根本识,很多名称,唯识学就叫做阿赖耶识,或叫做一切种子识,认识作用,要有现实生命灵活的存在做依托,所以觸境繫心以后,更说明了生命依此的缘起观,这个就叫做胎生学,这一句话最后一句什么意思,他说认识作用,觸境繫心是一种认识作用,认识作用要有现实生命的灵活存在,这不是有什么灵体,就是生命体的存在,作为依托,也就是说我们要认识,我们得有这个生命,有这个生命,我问你 石头会不会产生认识,石头当然不会,桌子椅子粉笔不会产生认识,那我们会有认识,就是因为我们是一个生命体,所以我们才会产生认识,所以才会在觸境繫心外,加一个投胎 结生识,所以这个就是说存在依托,所以觸境繫心以后,更说明了生命依此的缘起观,这个叫胎生学,这个叫做觸境繫心,胎生学为基础的觸境繫心说,这个是十支说的其中第一个,讲到这里,可以,没问题,没问题我们再来看另外一个,静能来,(这个导师的第一段的最后一句说,似乎不是六识论者所能圆满解说的,那最初这个六识论者是怎么解说的),六识论者,基本上阿含经不需要去解决这个问题,他就是说就是这样子,那部派佛教得解决,(部派佛教怎么解决),那到最后 ,他就讲出了一个细意识或根本识,这样了解吗,他就说其实我们看到的六识是茎枝叶,就是茎枝叶,但是还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根,那你树叶掉,枝叶生长被砍掉了,这个都没关系,它的根是在的,所以就是这个根,就像是我们有一个根本识,会一直投胎轮回这样,他就立出了一个叫做细意识,或叫做根本识,师父的《俱舍论》,后面有一篇论文,专门在谈第八识的产生的一个过程,那到最后在解深密经开始就谈了 ,阿赖耶识出现了,这个就是我们这个说明,再来,二 依认识论为基础的觸境繫心观,这个就纯认识论,就不再谈胎生了,纯粹认识论,就是纯粹师父的那三个图那三个圈,一个是我执认识到无常的对象,然后产生苦,就是在谈这样一个认识论,所以师父一直讲一句话,唯识学出发于认识论,但是我们再来看看,我们后面再来看看,说明,纯粹从认识论的见地,说明觸境繫心的十支说,差别在哪里,刚刚那个是怎么样,依胎生学作为基础而谈的认识论,这一个是纯认识论,然后刚刚那个依的是什么,中阿含,记得吗,中阿含大缘方便经,以及长阿含的大因经,大缘方便经,所以那个时候的那个识都是指入胎识,但是现在我们依的是杂阿含294经,还有,凡是说四支是六识的也可以参考,因为入胎识是不同于六识的,所以因此说六识,一定是指认识六尘了别的,境的了别识,所以师父常说一句话,在杂阿含经里面,相对来讲,他十二有支里面谈的识,比较偏重在六识,所以是很清楚的认识论,比较纯的认识论,到了中阿含谈的识,慢慢转变为投胎识,它的差别在这里,这杂阿含跟中阿含的差别,不然真的你要是,你要是从中阿含的投胎识,再来看杂阿含经,有人问我说,师父这杂阿含经为什么,讲这个识是六识,不是投胎吗,怎么会是六识,如果你硬把它认为说它不变,那问题就会有说,那不是打架了吗,你就要知道说,它的重点特色会不大一样,还有 一定是认识的六境,来就是六尘 就是六识,我们来看一下,经文杂阿含249经,这个是比较经典的,其实还有很多经典,他在讲 尤其是杂阿含经,其他很多经典在讲,识的时候指的都是六识,因为导师 你看,凡是说四支是六识的也可以参考,所以我们来看一下,我找一个人来帮师父念一念,静宽,刚好你手上有麦克风,这个经文帮师父念一下,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爾時,世尊 告諸比丘 ,愚癡無聞凡夫無明覆,愛緣繫得 此識身,內有此識身,外有名色,此二因缘生触,此六触入所触,愚癡無聞凡夫苦樂受覺,因起種種。云何為六,眼觸入處,耳 鼻 舌  身 意觸入處 ,等一下我看后面还有没有,后面是另外一个经,我们先来看这个,他说什么,他说,愚癡無聞凡夫無明覆,愛緣繫得 此識身,有没有看到,他把识生先说,内有此识生,然后外有名舍 ,此二因缘生触,此六觸入所觸,愚癡無聞凡夫苦樂受覺 ,他现在是说有识生,能认识的主体,然后还有什么,所认识的对象,有能认识的主体,还有所认识的对象,所以会产生触认识,这里的识生,就不再纯粹的只是投胎识,是一个认识的,能认识的主体,这个就是杂阿含249经,他就不再讲叫他叫投胎识,他是讲,他一个生命的认识主体,如果这个经还不清楚的话,我们再来看,下面这一个,看这个多长,下面这个很长,很长,但是你可以大概知道,他整个十二有支在说明什么,那个静宽来继续,这个是杂阿含298经,杂阿含298,緣無明行者,云何為行,行有三種——身行 口行 意行,稍等一下,无明缘行,现在知道这里的行是指什么吗,身 口 意 三 业,就是三行,身行 口行 意行,身 口 意 三 业,緣行識者,云何為識,为六识身——眼識身  耳識身 ,鼻識身 舌識身 身識身 意識身,先停一下,有没有清楚看到,这里无明 缘行,行 缘识的识是指什么,六识身,他不只讲六识而已,他指识身,就是一个认识的体六识,这样了解,继续,緣識名色者,云何名,謂四無色陰——受陰,想陰、行陰、識陰,云何色?謂四大、四大所造色,是名為色  此色及前所說名 是為名色,先等一下,有没有看到,名色是什么色是四大色是四大,色是四大,色 受 想 行 识,这样了解吗,那你就想说,奇怪 这里是色,四大,那个色 受 想 行 识,这里又有六识身,但是 不是投胎,这样了解,这边是名色,然后这是六识身,但前面那一经讲什么,记得前面这一经讲什么,内有识身,外有名色,二因缘生触,这很明显在谈什么 认识论,这个是249,这个是298,差了多少经,294,这个第几经,298,差四经,其实中间几个讲的都差不多,没有那么长,所以它几乎是同一主题的,你要知道说阿含经,它有一个特色,前面讲一些,就是这摆在一起的,它是同一个主题的,比如说它可能是在讲因缘,讲缘起 而且中间,可能有几个是讲得很简要的,但是中间差几个经,可能就是可以整个连结在一起,因此到了中阿含 长阿含,它可能把这几个经结合在一起,再加上一些东西,它就变成中阿含了,至于说加了什么东西,师父以前讲过,你们回去可以去看一看,如果录像带太长,不知道去哪里找,师父的佛陀的教室,前面讲阿含经的结集,以及扩大的时候,里面也讲了一些东西,当然这是导师的研究,不是师父自己的研究,师父只是 你们难得去看导师的书,导师书太多了,师父把它摘要出来给大家认识一下,所以这两个几乎是差不多的经典,所以你可以把它两个一起来看,很明显它在讲认识论,这个就是 六识身,以及你的认识对象,静宽继续,讲到哪里 ,緣名色六入處者,云何為六入處,謂六內入 處——眼入處,耳入處、鼻入處、舌入處、身入處、 意入處,緣六入處觸者,云何為觸,謂六觸身——眼觸 身、耳觸身、鼻觸身,舌觸身、身觸身、意觸身,先等一下,这里是把六入跟触分开来,六入是六根,触是跟认识对象时候所产生的,一开始的认识就是触,这里是把它分开来,但是在其他经典,它有时候把它合在一起,就是根对境产生的认识,继续,緣觸受者,云何為受,謂三受——苦受、樂受、 不苦不樂受,緣受愛者,彼云何為愛,謂三愛——欲愛、色 愛、無色愛,緣愛取者,云何為取,四取——欲 取、見取、戒取、我取,緣取有者,云何為有? 三有——欲有、色有、無色有,緣有生者,云何為生,若彼彼眾生,彼彼身種,類一生,超越和合出生,得陰、得界,得入處、得,命根,是名為生,先等一下,这里讲的生,是生命在欲界,不管哪一界的开始,这样了解,但是它大部分是在讲什么,欲界,因为如果是讲无色界,它根本没有六根,这样了解吗,緣生老死者,云何為老,若髮白露頂,皮緩根,熟,支弱背僂,垂頭呻吟,短氣前輸,柱杖而行,身體黧黑,四體班駮,闇鈍垂熟,造行艱難羸劣,是名為老,稍等一下,緣有生者,云何為生,若彼彼眾生,彼彼就是一个一个众生,彼彼众生,一个一个的众生,彼彼身種類一生,超越和合出生,什么叫彼彼生种类,因为你出生在不同的人,然后有比如说动物,种种种种,就算是出生为人,但是你每个还是不一样,就是彼彼种类,然后超越和合,超越就是转化出来,和合就是因缘,比如说父亲母亲和合,然后得阴 阴是什么 五蕴,得界,六境或十八界都可以,然后 ,得入处  得六入处 六根 ,得命根 命根就是我们的寿命,或是那个精神体,或是我们的生命体,生命体,是名为生 ,这样了解吗,那么,緣生老死者,这个经把老都描述 出来,它说什么,云何為老,若髮白露頂,皮緩根,熟,师父剃光头,所以看不出来,其实头发要稍微长一点就发白,那个 靖量你是发白还是发黑,发黑,你的头发还蛮多的,你跟师父年纪差不多,你头发有染吗,没染那发真的黑,老了自然就白,然后什么,发白露顶,露顶很明显是指什么秃头,露顶 顶跑出来了,露顶,靖卫师父没有讲你,这个其实就是老 没什么,白也没什么,你说师父 怎么讲我秃顶,我就最怕人家讲我秃顶,这老了就是这样,很正常一件事情,发白秃顶,皮緩根,熟,就是慢慢慢慢的,皮缓,缓是什么,松弛的嘛,松弛就皱纹了嘛,然后支弱背僂 ,就是驼背了 四肢体无力,垂頭呻吟,下去上来,上去下来眼花撩乱,短氣前輸,柱杖而行,这个反正全部都是年老的一些现象,佛陀告诉我们年纪大了就是这样子,没什么好那个的,就是老就是这样,最后来 ,那个静观来,云何為死?彼彼眾生,彼彼種類沒、遷移、身,壞、壽盡,火離、命滅,捨陰時到,是名為死,这里火离,什么火,那为什么不写地离 ,对啦 身体凉了,因为我们说三个,阿毗达磨就是根据这个讲,我们这个人活着,要有三个叫做:,寿 暖 识,寿命就是业力给我们的规范的一个寿命,但是这个寿不一定的,你要自杀,那这个寿当然就没有,还有,你本来应该可以,过去生中的业力,投胎本来可以活得很长,本来啦 但是当然还有现成的条件,你要是大吃大喝,不照顾身体,抽烟喝酒,那当然这个,身体会造成身体的羸弱,那个寿再长也没用,还有,如果你这辈子杀生,尽造不好的业,过去生中哪怕你可以长寿,但是因为由于你这辈子的造作,会让你本来应该有的,这个什么寿命会减短,这样了解吗,所以寿 暖 识,寿 就是生命本来规范的,业力的一个生命的长短,暖 就是我们的什么温度,还有识 我们的生识,这寿 暖 识 任何一个走了,当然死掉就是这三个就没了,寿命不见了,识离 离胎 识离体,还有怎么样,暖 慢慢慢慢温度就没了,这个就是死亡,那当然这个,师父为什么全部弄出来了,因为这让大家了解一下说,这佛教里面在讲时候,这个生老死,这是什么一回事,让大家了解这个经典,那当然重点就是说认识论,重点就是前面的认识论,析辨,从佛教认识论的见解,做比较自由的观察,从佛教认识论的见解,做比较自由的观察,那可以说識支是「識」,识支就是无明缘行,识的识支是识,因为刚刚讲这个识是六识,识支是识,名色 支是境,六入支是根,有没有看到,然后 ,这三和合便能产生触,所以这里讲的是什么识,透过根产生对境的认识,识 一般来讲我们是说根对境产生识,然后产生触,这是阿毗达摩的认识说法,但是如果纯从这个经来讲的话,它是我们有六识的识身体,认识的那个本体,有认识体,然后这个认识体透过根,产生对境的认识,那就是触,然后触接下来就有种种的,受爱取有,所以这个就是认识的一个开始,在触支以前,建 立識、名色、 六入三支,不外乎敘述構成認識的 條件,依『雜阿含經』「內有此識身,外有名色,这杂阿含经第294经,不是249,294,内有此识身,就是这里的六识,外有名色,此二因缘生触,此六入触所触,看来这导师的推论,他不是纯推论而已,确实是这样,识与名色是主观客观的对立,一个是能认识的,主观认识体,一个是所认识的一个对象,经过感觉机构的六根的联合,才能产生触,触是认识作用的开始,识是认识作用的心识当体,也就是要一个能认识的认识体,你才能透过根去缘到境,然后才产生认识的触,这样了解吗,總之,「二和生識,三和合觸」 ,这是佛教的常谈,但这个过程有一点点不一样,阿毗达摩开始,当然阿含经里面也有这样说,他是说根对境产生识,根境识三和合产生触,这是一般的谈法,但如果从这一经来讲,他是说什么 有识身,透过六根对六境产生认识触,有了触,那当然后面有受,然后爱取有,这样子一个过程,这是 觸境繫心认识的一个,不在胎生学上,而纯粹就认识论上的说明,认识论上的说明,也就是,刚刚师父的语言的表达化成具体的图,就是这个样子,我们有一个识身,识身透过根对名色,就是对象产生认识 就是触,产生认识的触之后 ,就会有情绪的领纳,接下来就有爱取有 生老死,一连串的各种内心的一种作用,讲到这里,(这里面那个触是不是,是别的经派里面的识的意思,触本身是不是有识的意思在里面,触的怎样,触是不是在别的来说就是识),触是识的一种转化认识,是直接缘到境的认识,这个叫触,当然了,它是识体吧,识体本身是认识的功能性,它有这种潜在的认识体,但是它必须透过六根,对六境才能产生作用,所以你可以说触是识的显现发挥作用,而去认识到对象,可以,有没有问题,进修什么问题,(师父弟子的问题是,就是说您刚才解释的两种,认识过程,一个是胎生学,一个是认识论,然后最后的结果都是触,这个触肯定都是无明相应触,是的,这个再往前说,就是这个,从认识学来讲,识身和根对境产生识的,胎生学里面这两个识,是不一样的识),是不一样的,解释的不一样,一个是指六识,一个是指入胎,(还有就是说,在胎生学里面的根对境,这个境指的是名色),对,(那和认识论里面的名色,一样是名色),同样都是对象,这里的名色跟前面的认识,你只要知道说,刚刚胎生学为主的,跟这本认识论的,它唯一的不一样的地方在哪里,就是只有这个识不一样而已,其他这三个讲的,都一模一样的,(根也是一样的,根就是六入,就是六入和根都是一样),一样一样,只是有一个地方,它把六入跟触,把它合在一起,前面讲的,有把它合在一起,这样了解吗,这个就是识身,我看后面是什么,这是识身,所以我们现在,那个Jason来,(师父我先问一下这个,这个地方的触,跟那个心所法里的五遍行的触,是不是一回事),基本上有点点不一样,但是它的体是相同的,这样了解吗,五遍行包括阿毗达磨里面的分析,触都是从这里取过去,做说明的,这样了解吗,因为三合生触指的都是认识的开始,这样了解,只是阿毗达磨里面跟为是里面,把它当成认识的,开始的那一刹那,当然在这个地方,讲的就比较会有一点点不是很顺,但你要知道他们讲的触体都是一样的,,可以吗,这个就是我们,觸境繫心里面的,觸境繫心的那个认识论,从十支里面谈它的纯认识的,这时候这里就不是胎生的,来那个静宽来,(就是想问一下,就前面就是298经的,一开始他就说,有六识身然后眼识身耳识身,这个识身在这个当下,它是不是一个,就是说是器官的),不是器官,它是能认识的主体,你不要把这个当身体,你当身体会想成器官,这个体 它就是有一个具体的存在,就是有一个存在,这样了解吗,也不是说,比如说不是神经,比如说神经系统,因为这里是识 识是精神体,这样了解吗,那个静宽来,(能回到上一页吗,上一页这里,师父说这个识,就是倒数第二句话,识是有认识作用的心识当体,就不知道当体到底什么意思),反正你就是把它当成说,有一个存在,能产生认识的认识体,这个认识体,就是我们这个生命体,因为刚刚不是说,我有生命体才能产生认识吗,非生命体是不能产生认识的,你就把它当成能认识的生命体,这样就好了,可以吗,等一下再说,再说下去你就会知道说,为什么会这个样子,讲到这里可以吗,它就不是说投胎识,它就是说我们这个生命体,它本身就有认识的功能,就是这个样子,因为有认识功能,所以才能透过六根去产生认识,但这个功能也是从这个识来的,因为你说识,是有认识作用的心识当体,所以你这个功能肯定是从识来的,这个认识功能本身就是识来的,应该这样说,这个识身就是认识的功能,本身就是生命的认识功能,那如果还有问,还有有点疑惑,那我们这样讲吧,因为是这个样子的,所以这会启发出一个什么思想,为是的思想  不是如来藏,为是的思想它会认为说,我们的认识来源是从哪里来的,是从识身而来的,这个识身是什么 阿赖耶识,但是这里就不是说阿赖耶识投胎,它是认为说,我们阿赖耶识投胎之后,就成为我们这个生命体的根本,那我们这个生命体之所以能认识,也是从这个阿赖耶识 种子显现出来的,就会产生这样的一个观念,所以你们如果去看师父的为是的话,画一个阿赖耶,然后变现出六识,然后变现出六境,那就是纯粹这个为是的思想,当然这识就更进一步了,那就要慢慢慢慢再从各种因缘里面,包括神通的,包括禅定的,包括种种理论,就会产生这样一个思想出现,,所以这个地方的识,如果从这个纯粹这个来讲,这个地方的识就不是入胎识,这个就是一个什么,已经存在了我们现今生活的,一个能认识的体跟功能体,然后这个功能体必须透过六根,必须有境  ,能认识的那个认识体,面对对象还不能产生认识,还必须有什么 六根,这三个才能产生认识,认识之后 就会有领纳的情绪,有了领纳的情绪,就会有怎么样,后面的爱取有产生,他是这样子的说明,可以吗,,(这个识身,能不能认为是那种觉性),你不要把它想那么多,你把它觉性,因为觉性有,你讲的觉性有很多种意思,你把它当成是说我可以去修行,然后成为佛的正觉,你不要去想那么多,这个识身的,你要讲觉性,那就是认识的 那个觉,可以是  ,认识到对象也可以叫觉,这样了解吗,你就不要去想那么多,,可以吗,可以,好来,我们继续来看,十二支说,我们十支说解说了,缘起观中说明最详细的,佛弟子最常用的,形成緣起論標準的,那要推十二 支,十二支说在十支以上,再加上无明与行,所以其实你把它看一下,刚刚讲的十支的第二种是纯粹认识论,第一种是胎生学的认识论,实际上你如果把它跟十二支合在一起,会变成是什么,刚刚讲纯粹认识论的十支,如果再加上无明 缘行,那还不是成为什么,胎生学的认识论,这样清楚吗,如果你再往前推,刚刚纯粹的认识论,那个识不是投胎是认识,但是问题是,我们为什么会有这个,现在的认识体,往前推还是因为无明行而来的有这一生,这样清楚了吗,明白,所以十二有支,其实说起来,也是就是往前再推而已,那么十二支,在十支以上,再加无明与行,行 行为 經裡說是身行、口行 、意行,刚刚有讲身口意三业,或者身口意三业,它一般来讲,这种行一定是有动机  起心动念,那一定是有善有恶,所以就会罪行、福行、不動行,不动行是什么,为什么叫不动,因为是那个禅定 ,禅定,禅定叫不动业,这样了解吗,它如果讲罪行、福行,一个叫做,无善 无恶行,那无善无恶行就没有业力的关系了,它是福行是善业,但是它跟一般的不一样,因为禅定的力量很强,所以它又叫做不动业,因为很难被其他东西,一般的善一般的恶给撼动,这样了解吗,所以禅定又叫做,定又叫做善,但是它是叫做不动业的那种善 是很强的,再来,前面说的四支,或者是最初的入胎识,或者是对境觉知的六识,但识为什么会入胎,为什么入此胎而不入彼胎,为什么在这有情身上起灭,而不在另一个有情身中起灭,就是识入胎为什么入你的胎,不入这个家庭,为什么,你当福二代我就不是福二代,那我要当福二代不行吗,当然可以啊,你就好好修行布施嘛,那为什么你的父母亲是这个,我的父母亲这样,为什么入此胎不入彼胎,那就是过去身中的什么 行嘛,而规范了我们这辈子的业嘛,这样了解,进一步,要解释这一些,所以又举出行缘识,这是前生行为的结果,因为前生行为所创造,所准备的生命潜流,得到了三事和合的條件,新生命就 必然的出现,一下子就出现了,然后依止过去的行业的性质,自己规定和和再造未来的身份,又依所感召的根身,再现起能知的六识,这个就是导师把前面两个做一个综合,这样了解吗,过去的行为,然后造作生命的潜留,然后来投胎 投胎了之后,就成为一个能认识的生命体,然后有这个认识的生命体 ,就会有识认识的识体,然后经过六根去认识对象,那就产生的触,就是真正的认识了,然后就有受 爱 取 有,导师就把这些综合起来,就产生我们对,认识还有胎生各方面的一种有支,不管是十二支,十一支的这样一个,生命奥秘的一个说明,这就是我们的行,我们的行,接下来无明,再進一步探求行業的因,为什么我们会造业,为什么我这样子做是有漏的,为什么我这样做是会来轮回投胎的,因为行,它不是根本的问题,它是有原因造作的,所以就发现了生死的根本  无明,无明就是无知,因他所见的不正确,无明就是无知,因他所见的不正确,反而障碍了真实的智慧,不能通达人生的真谛,所以无明的根本就是我执,只有一个我,那么从不知道无我来讲就叫无明,从错误的认知来讲,就是执著有一个我,那就是叫我执,那我执当然不知道,人生真实的相貌是无我的,所以就叫无明,它就是轮回生死的根本,就是师父这个图里面讲的我执 无明,我看后面是什么,你在改是什么,可以了吗,我们进一步说,无明就是无知,从一个意义上来讲他是无知,无知不是什么都不知道,而是不知道真实相貌,那就不知道无我,那我们再来看一下,无明 是 從它不知與障礙真知方面說的,若从他所见的方面说,就是错误與倒執,错误的执著跟颠倒的执著,因不真知 的無知倒執,爱 见 慢等种种烦恼,就都紛紛的 起來,發動身、口、意或善、或 惡的行為,生死的狂流,就在這樣的情形下,無限止的奔放,所以一切根源就是无明,就是我们四圣谛的惑,四圣谛的苦、集,集就是惑跟业,他的惑的根本就是无明,在这,然后我们就是不断的这样,无明认识中间取执著,取执著就会有造业,造业之后 ,业力的烦恼又在,我们烦恼又去润身这个业力,所以就规范了下一辈子,会继续来生死轮回的这样一个潜能,等到你这辈子死了,主要的业力就叫做引业,就会引导你再去投胎,投胎之后,我们一样觸境繫心,烦恼又开始造作,然后又随物逐流,就这样不断的循环 循环再循环,生死就这样不断的下去,生死就这样下去,小結,从生命相互依存的见解去考察,发现了识和名色,是辗转相互为缘的存在,观察到识支 可说已经圆满了,經裡也曾說「齊識而還,不復 能過」,在生命依持以上,更說明了生死本源的緣起觀,那就是识跟无明,这就是十二有支,就是缘起支作五支 十支 十二支的探讨,那十二支,当然这个就是三世两重因果一般所谓谈的,这个在过去已经讲过了,那么因为时间也到了,所以我们今天可能就,我们今天就讲到这里,时间到了吗,还有三分钟,差不多了,就讲到这个就是三世两重,但是三世两重因果  师父也讲,就是在一开始不久就,课程一开始不久就讲,而且这个也讲过好几次,连那个《俱舍论》里面也说过,所以我们就大概知道,有这样的一件事情,虽然说我们缘起支分析,已经分析完了,大概知道说,未来你们知道阿含经的缘起支,有这种种种的不同的分析,但是我们不只是只是知道这样而已,我们要知道一件事情,无明相应触,就是说在不管五支还是十二支,还是十支十二 支里面,那我们这样的循环里面,我们修行应该从哪里切入,那我们就要知道说,我们的认识对境,认识的时候产生了什么问题,因为我们的触,一般来讲是无明相应触,然后怎么把它转成明相应触,这个就是修行的切入的开始,就是六根对六境的当下,我们应该怎么办,一般刚才有讲,一般是无明相应触,我们要把它转成明相应触,这个细节我们就下回分解,我们今天讲到这里,我们下次再来分析,明相应触种种,包括这个修行的各种,。


 中道佛学会,阿含经讲要,第九十八讲,无上甚深微妙法,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愿解如来真实义,我们继续来看阿含经,我们已经把缘生法的十二有支,不管是从惑业苦的三支,还是后面的从爱开始,爱取有生老五支,以及所谓的十支最后的十二支,我们都做了一个解说,那么在这解说当中,那个缘起十二支再写一下,从这边列过来,每天复习,总有一天你永远不会忘记,那么在这十二有支的解说当中,有一个,不管是从胎生学还是认识论,那不管是哪一种认识论 还是胎生学,都是谈到一个认识,都有谈到认识的问题,那么谈到认识的问题的时候,这中间有一个很重要的关键点,就是认识的开始,如果我们回到认识的开始的时候,回到认识的开始的时候,我们来看一下,无明 行 识 名色 六入 触,我们不管是几支,当然五支是没有提到,但是从十支跟十二支,十支的两种解说到十二支,中间都提到一个触,不管是入胎的识,还是这个识是一个认识的当体,从一个认识的认识当体来讲,由于我们有这个能认识的体,所以这个认识的体,会借由六根,然后去认识我们的对象,六根缘对象的时候,产生认识的开始,就是这个触,所以六六法门里面,这个认识的开始触,非常的重要,也就是说,佛教很重视我们六根对六境的认识,那这认识当中到底是产生怎么样的认识,是对的认识还是错误的认识,是没有执著的认识,还是有执著的认识,这个观念,关键里面就非常的重要,那么有人问说,修行从哪里开始切入,那十二有支里面,还是六六法门里面,其实都谈到了这个触,都谈到这个触,所以在阿含经里面就谈到了,所谓的明相应触,还有无明相应触,也就是说,在我们凡夫的当体,我们认识事实上都带有烦恼无明在里面,但是却不妨碍我们经过训练,经过教法的认识之后,可以去察觉到这个无明,然后进一步在认识的当下,去把无明给反转过来,从无明相应触而变成明相应触,这个是佛教里面,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观念,非常重要一个观念,所以这一节开始,我们来谈一个观念,就叫做明相应触跟无明相应触,这个就是十二有支里面的,那如果是十支的话,识缘名色,识体借由六根,产生对对象,接触对象产生这个触,产生这个触之后,就是认识的开始,一认识开始之后,我们就有烦恼带在里面,这个叫无明相应触,一旦有无明相应触,那么对情绪这个受的起伏,我们就一定慧有反应,有了这个无明相应触,烦恼的触,对这个受,我们受的情绪起伏,就一定慧有反应,有反应就会有,这反应就是所谓的爱,那么当然爱你也可以是憎,可以是恨,所以有了这个无明相应触,接下来就一定有受一定有情绪,有了情绪,不管是内心的还是身体的,接下来就一定慧有这个爱,所以问题根源,如果我们要了解,那我们认识开始,应该怎么样去对佛教修行,就是在这个触的问题,在这个触的问题,那么我们来看一下,经典上怎么说,无明相应触,无明相应的触,这个在杂阿含识16经 63经 293经都有提到,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五受陰。云何為五?,五受陰,五受,五受陰就叫做五蕴,那么,何为五,色受陰,受想行识受陰,他就什么五受陰,五受陰,那么,色受想行识,都是受陰,都是这个受陰,那么在阿含经里面,有时候也会去区分,有时候不会去区分,区分五蕴或是五蕴,跟五受蕴,哪里不一样,一般就是说,如果我们没有特别去分辨的话,五蕴跟五受蕴是一样的,因为什么,因为我们一般来讲,五蕴的话,都是有取的,都是执著的,所以五蕴跟五取都是指执著的,但是如果去分辨的话,有时候阿含经,如果去特别分辨的话,五蕴就是单纯的五蕴之身,如果对五蕴之身有执取,那就叫做五受蕴,就是这里所讲的五受蕴,何等为五,色受想行识等五受蕴,若诸沙门婆罗门有见我者,什么叫有见我者,有执着我的,一切皆在五受蕴见我,诸沙门婆罗门见色是我,色異我,我在色,色在 我,见受想行识是我,亦我,相在,我在色中,色在我中,这一个就叫做什么,执我,一般有执我的,都是在这五蕴里面,五蕴里面去执我,那你说,师父有没有在五蕴外面执我的,比较少,几乎很少,但问题是,那你说,那在五蕴外面执我,没有意义啊,一般会执我都是,以我这个身心,认为有一个我,我们一般不会在这个身心以外,天上哪里有一个我,那如果那个我,你那个我跟我这个没关系,那这是什么,所以他说一般来讲,我们执我,一定是在这个五蕴身心,在这个和合的身体上,执为一个我,那你如果执,这个五蕴身心是一个我,这个五蕴身心是一个和合体,一般分析起来,有物质的,还有精神的,物质的就这个肉体,精神的是有,受、想、行、识部分,那我们进一步如果要分析的话,我们一般会不会,执著这个肉体,如果执著一个,根本不变的我的话,会不会在肉体上执著,我们是会执著这个肉体,觉得很珍贵 没错了,但是如果你很执著一个我,有一个不变的我,或精神或灵魂又什么的,会不会认为是这个身体,一般比较不会认为是这个身体,因为这个身体的变化,容易感受得到,而且很粗糙,你不会觉得这是个我,当然我们一般,对人的分辨,都是由这个身体来分辨,不过我看到靖修,看到靖能,看到靖宽,都是由这个来分辨,但是如果你认为,这样是一个我,那就太粗糙了一点,因为我们知道从小到大,这个东西都在变化,所以一般来讲,一个人如果认为有我,认为有我的话,他一般可能会,就是认为说,你就是这个身体,但是如果稍微去,有一点哲学思维,或宗教思维的话,一般你说会执著这个肉身是我,一般比较,如果稍微思考分析,一般比较不会,因为你这个变化你看得到,这样了解吗,尤其是死掉了,那这个肉体就死掉了,那你这样子执著一个我,就变成断灭论,所以一般如果深入一点去分析的话,或是宗教的分析,或是外道的分析,哲学的分析,可能不大会认为,如果有一个我是,不会是这个肉体的,那一定是在,这个肉体的里面,精神上,是不是有一个不变的,这种灵魂或是,或什么东西的,那他进一步就说,那这样的话,我们精神体就 ,可以分成四部分,就是受、想、行、识,那到底哪一个是我,佛陀就说,如果一般我们执着我,就是在这个身心上面去执著,要么就是肉体,不是肉体就是精神,那精神就是,看是受或想或行或识,那这个佛陀都一一的,把它破斥掉了,意思就是说,我只是一个,身心的和合的一个不断运作,变化的一个假我而已,没有一个不变的真实的我,所以他这里说,如果一切有见我者,一切就在五受阴上面见我,那至于这个二十种我见,我跟五蕴合起来的,二十种我见,你们可以,那个 师父书上有,你们可以去看一下,然后他说,我们就在五蕴上面执着我,愚癡無聞凡夫以無明故,无明就根本的我执,所以会见色是我,要么色不是我,要么色在我中,我在色中,这个叫做相在,要么色是我,要么色不是我,要么我比色大,要么色比我大,如果是我在色中,那就是怎么样,色比我大,色在我中,就是怎么样,色比我小,所以如果色是我,那色本身就等于我,那如果色不是我的话,那色到底是跟我是,如果是跟我不一样的话,那到底是色大还是我大,然后就这样去分辨,就有二十种身见,那么,言我真实不舍,以不舍故,有没有看到,言我真实不舍,就是一直执著一个我,以不舍故,诸根增长,諸 根長已,增諸觸,他的诸根增长,你可以从十二缘起支,十二缘起支的有没有,看到这里,这边有,我们回去看一下,他的诸根增长就是,十二缘起支的 六入 ,如果是投胎的话,那就是诸根增长,那投胎之后,接下来触到外面,就会产生触认识,还是在谈认识,所以他说,诸根增长,诸根增长以增诸触,有没有看到,增诸触,触就是认识到外面,六觸入處所觸故,愚癡無聞 凡夫起苦樂覺,这个苦乐觉,就是十二缘起支的受,觉受,就是说,我们六入触的话,愚癡無聞 凡夫起苦樂覺,從觸入處起何等為六,謂眼觸 入處,耳、鼻、舌、身、意觸入處。,这个叫做什么,以无明故而触,就叫做什么,无明相应的触,这就叫无明相应触,我们在这一段,下面这段经文很重要,我们再来看一下,他说,愚癡無聞凡夫以無明故,有没有,就是十二缘起支的无明,无明就是执著有一个我,然后,见色是我亦我相在,反正你只要无明,他就会执著一个我,不管是色或是受、想、行、识,执著一个我,言我真实不舍,所以会执著一个我不舍,以不舍故诸根增长,诸根增长已,增诸触,有没有,就会触,但是你这个触,一定是跟无明相应的,所以会一直触中,所以一直有我执,六觸入處所觸故,愚癡無聞 凡夫起苦樂覺。,就是有苦有乐的受,那接下来就会有爱取有,然后这个從觸入處起何等為六,謂眼觸 入處,耳、鼻、舌、身、意觸入處。,所以我们这个就讲说,六根对六境,由于一直以来都是无明相应的,所以会增诸受 ,或是增诸觉,就是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那一旦有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由于无明相应,我执相应,就一定慧接下来,会有爱,或是正,那就爱取有生老死,就会有这样的一个问题,这个就叫做什么,无明相应的触,无明相应触,这个经文讲到这里,可以吗,,如果没问题的话,我们继续来看,来看下一个,不是下一个,这个经文还没完,经文还没完,如是,比丘!有意界、法界、無明界,愚癡無 聞凡夫無明觸故 ,有没有,无明触就无明相应触,从刚刚经文已经讲下来,是无明,这里更清楚明白是讲,无明相应触,无明触故,比丘有意界,法界,无明界,意界是什么,十八界里面的意界,意触什么,法,眼耳鼻舌身意,然后色身香味触法,有意界有法界,然后就产生了,怎么样,六识界,我们有六根界,六境界,产生六识界,这样了解吗,这里就是讲,意界 法界,为什么意界法界,无明界,因为根触,如果要分析来讲,任何的哪意根,触到哪一个境,比如说眼根触到舌境产生眼识,里面要不要有意识在,一定要的,如果没有意识在的话,我们根对境是不产生觉受的,所以前五根碰触到他的境,之所以能认识能产生作用,一定是有意识在里面,所以他特别取意界跟法界,那意界法界,为什么多一个无明界,一定是无明相应的认识,所以叫做无明相应触,意界 法界 无明界,愚癡無 聞凡夫無明觸故,有没有看到,起有覺、無覺、有無覺,什么叫有覺、無覺、有無覺,你看 ,等一下,注,有没有看到,有覺、無覺、有無覺,这里用黑字弄起来,我勝 覺、我等覺、我卑覺、我执我見覺(註),就起种种的,我们说知觉也好,或是认识也好,或是执著也好,然后,如是知,如是见解,皆由六入触故,都是认识的开始,然后,多闻圣弟子,于此六入触,舍离无明而生明,有没有看到,舍离无明而生明,不生有觉无觉有无觉,胜觉等觉悲觉 我执我见觉,如是知、如是見已,先所起無明觸滅, 後明觸覺起,就是灭,无明相应触,而起明相应触,那么,这里有一个注,有我、無我、亦有我亦無我、非有我非 無我。,我比較殊勝、我跟他人一樣、我比別人差。 我执、我見,这里就是,有觉无觉有无觉,这一句的意思,师父去查了研究之后,他的意思是指,有我无我,亦有我亦无我,亦有我亦无我,亦有我亦无我,就是这里的有无觉,还有,有无觉就是亦有我亦无我,还有非有我非无我,还有我比较殊胜,我跟他人一样,我比别人差,这个叫做,我执跟我见,因为你执著一个我,那你执著一个我,一定慧怎么样起一个,既然有一个我,那你就会有很多哲学,或是很多宗教会胡思乱想,你从一个我执开始就会说,那这个我到底是存在,还是不存在,还是亦存在亦不存在,还是非不存在非不存在,就会这样胡思乱想一堆,那这个我跟别人的我是一样吗,是平等的吗,还是我这个人是比别人,还是这个我是比别人殊胜,反正种种种种的胡思乱想,不管是一般的胡思乱想,还是哲学上的去贪讨,还是宗教上的去执著,其实都是由一个我而引起的,那这样的一个我引起而已,引起的时候,如果你六根对六境的时候,这个我是一个根本烦恼,六根对六境的时候,就会把这个我带进去,然后就种种的问题就来了,这个叫做无明相应触,那佛陀现在告诉你,我们都是无明相应触,你这个时候,你就要怎么样,多闻圣弟子与子六入触,舍离无明而生明,不生有觉无觉,就不会明就是知道是无我的,那这个无我不是,相对于有我而讲一个无我,而是我本来就是,是真实的无我,而不是在某一些有我的思维之下,对有一个我而产生一个相对的无我,不是这样相对而有的无我,而是真实的无我,所以,就会有这样的一个认识,认识之后,你就会知道说,那这一些种种都是一种妄想,悲觉,悲就是我比较不等,圣觉我是超越人家,等觉是我跟人家一样,悲就是我不如人,那这一些种种种种,种种的胡思乱想,先所起无明触会灭,后明触生起,这个就叫做无明相应触,与无明相应触,这样讲到这里,可以,没有问题,那么这个明相应触,跟无明相应触,在理论上我们已经知道了,而且大概的操作认识也大概是这个样子,那么我们再来看一下,前面有一个经文,他对于六六境界,六六境界讲的其实会更清楚一点,就来看析辨,来看一下析辨,根境相觸而起一般的認識,叫做「觸」,这个是成佛之道里面,导师的分析,根境相觸而起一般的認識,叫做「觸」,根境識 三者,因觸而和合,也可以说是三者的和合而有触,反正这是两派不同的想法,根境識三合而生触,还是触让根境識三者和合,这都没关系,反正你就知道,有根有境有识就会产生触就对了,触就是认识的开始,认识开始就到了重要的关头,认识开始就到了重要的关头,在触对境界的时候,首先发生了合意的不合意的,或者非合意非不合意的反应,这个可叫做可意触不可意触,具非触,认识到的时候,就会有顺应你的想法的,不顺你的想法的,还是没有所谓的顺不顺的,这个都叫做触,都是认识都叫触,接下来,众生的认识是不离无明蒙蔽的,叫做无明相应触,就是刚才,其实这个印顺导师这一段,就是在,就是依刚才阿含经所说的,做的比较详细的分析跟解说,就是在讲明跟无明相应触,众生的认识是不离无明蒙蔽的,无明相应触,所以触对境界后,就会依自我中心的执取,起种种复杂的心理,有没有看到,就会以自我中心,这个自我中心就是我执 ,刚才不是说,我见我执身后吗,刚才那个经典,我见我执身后,就是种种我见,就会起种种的复杂心理,这种种种的复杂心理可以范围很广,但是刚刚阿含经里面讲什么,有我无我,还是亦有我亦无我,非有我非无我,还是我勝 覺、我等覺、我卑覺,记忆力很好,师父念了好几次,不一定记得起来,我勝 覺、我等覺、我卑覺,我胜就是说我比别人好我比别人好,我比别人好,我等我们差不多一样,我卑我什么都不如人,所以有时候不是卑就好了,有时候卑是一种负面情绪的卑,比如说我比不过别人,一般我们修行人,总是要谦虚,说我比别人差,但是很多人是,无明相应的卑,我什么都比不过别人,我生在世间没有用,不要来管我,让我自己就好了,干脆去跳河了,这种卑是负面情绪的卑,不是真实的,自认为自己,应该要谦卑一点,不是那种谦卑,真正谦卑是很正面的,我找一个人,Jason,师父说真正的谦卑,是很正面的,怎么样叫做正面的谦卑,就是谦虚嘛,我知道,你这样只是换一个语言来讲而已,能不能讲得实际一点,正面的谦卑,负面情绪的卑师父已经讲了,那么正面的谦卑,是怎么样叫做正面的谦卑,(就是觉得自己,有很多需要向别人学习,所以总是把自己摆在一个,相对低下的位置),你前面第一句讲得非常好,正面情绪正面的卑,是会向上学习的,会勇猛精进的,而不是自暴自弃的,这很容易分辨,当你是负面情绪的卑,你是自暴自弃的,甚至是会产生更不好的,就是嫉妒,嫉妒 羡慕 恨,但是正面的是勇猛精进,去向别人学习的,我不如佛菩萨,我不如这位师兄,不如这位居士,我跟师父还是差一点距离,没关系,怎么样,我努力的去训练去学习,那这就是正面的,这是正面的真正的谦卑,不是自暴自弃的卑,所以你看到导师说,蒙蔽 就会依心中的,自我心中的执取,起种种复杂的心理,就刚才讲的那种复杂的心理,造种种的善恶行为,因为你有这种种的负面心理,你就会透出于身口意,意就是有这种,思考之后你就会想要去做,那你就会付诸于身口,那就是种种的善恶行为,导师这里说善恶行为,不是说只有恶而已,你有无明你会不会造善,还是会啊,我们世间是有好人的,但是仅止于世间的善,但是你在世间造善的时候,你有很多的烦恼在里面,所以严格来讲,世间有善但是都是相对善,而且所以佛教叫做有漏善,漏是烦恼无明,所以是有无明蒙蔽的,有烦恼相应的善,所以才会落入生死循环,这样了解吗,所以他叫做善恶行为,生死轮回是不能避免的,这是印顺导师讲的这一段,佛所以教诫弟子,要守护根门,在根境相触时,如有智慧的观照,就称为明相应触,那从此就能透出,裂破十二缘起的连锁,这样了解吗,不管是十二缘起的 ,三世两从因果 分位缘起,还是认识论上面的,他中间都很重要过程,他触对境界认识的当下,要去思考认识到,你到底是怎么回事,然后从中去矫正调整,这就是佛教讲的根本法门,所以师父常说六六法门,也常说六根门头好修行,就是这个样子,其实你要是离开了这个,没有所谓的修行,这是根本的修行方法,讲到这里,没有,今天五支,五支家在修理,修屋顶,刚刚有跟师父传的,那个谁,还慢,下午有事,不是听不懂,干脆就听早上就好,他对这个还是有兴趣,来我们再来看,明相应触,这明相应触还是有经文的,这个是师父的白话解释,在我们那个,佛陀的教示里面有,明相应触,有一次,尊者富羅那請示佛陀,世尊曾经教导,我在讲的时候,这个是师父的白话解释,后面会讲是哪一个经文,有一次,尊者富羅那請示佛陀,世尊曾教导,现见法『滅熾然』、『不待時』,正向 即此见 缘自觉,世尊你以前所说的这一些,到底是什么意思,佛陀回答,很不錯啊!富羅那!不懂的就是要 能提問,不懂的就要能够提问,当眼睛看见东西的时候,他现在是以眼见色作为例子,当然还有什么,眼、耳、鼻、舌、身,还有意,当眼见色的,眼见色就是,眼睛看到东西的时候,能觉知到所看见的东西,进一步,能够觉知到贪欲的生起,这个就叫做什么,察觉到无明相应触,要知道你现在的触是无明相应的,所以有贪欲的生起,先能看到,当眼睛看到东西的时候,能觉知到所看见的东西,你要清楚认识到,我是有看到东西的,不是忽然间看到了一个什么幻影,什么影,你要先 ,这个叫做正知正念,先清楚明白,我是有看到东西的是正知,所以进一步,能觉知到贪欲的生起,能清楚明白,我现在看见东西,眼见色,并察觉到眼见色时,起了贪欲,这就称为现见法,这里的现见法的法,并不是佛法,而是说东西你清楚明白,你现在的见闻觉知是看到什么,第一个先看到什么,第二个要清楚明白,我看到这个东西的时候,是起贪还是起瞋,还是起不贪不瞋的痴,所以我要清楚明白,这就是什么,现见法,这是第一步,所以我们常常在生活当中,就是要先去觉察到,这是第一步,这个就叫做现见法,现见法,再来,(师父你刚说那个法是东西在这里,这个现见法就是),现见法就是,不管你是看到的是这个东西,这个东西就是法,还是你听到什么,这个听到的东西也叫做法,这样了解吗,法不一定是指佛法,一切东西都可以称为法,所以有时候我们称为万法,这样了解,这样静宽知道吗,这里他的现见法不是说是,这是一种方法吗,还是不是一种方式,这个法是指东西,比如说你看见这件事情,然后你意识到,这个好吃的,我想去占有,我想吃,那这个是你看到了,然后有贪欲,对吧,那你就想去占有,这一个整个,这个行为就叫现见法,你看到东西,你看到法,你觉察到我起瞋,这个也可以说是现见法,这样了解吗,(就是你觉察到,你起了这个贪念,或者什么,这个就叫现见法),对对对,起了贪念,起了嗔念,起了不贪不嗔,第一个,两个步骤,第一个步骤,你先看,确认你看到东西,而不是迷迷糊糊的,起来根本没有,没有睡醒,然后午睡没起来,看到看到一个幻影,这个不能算,你要先第一个,先清楚明白你看到东西,这是正知,这样了解吗,因为你要先看到东西,你才能进一步去察觉,我到底起了什么,这样了解吗,你看到东西,或是你听到东西,第一步,第二步,你看到这个东西,你起了贪,还是起了嗔,这样了解吗,这个叫做现见,当下知道的,叫做现见法,(也就是说,你的知和觉,这两步骤),对,就要清楚明白,因为现在马上的,你不要过后再去思考,我刚刚到底看到什么,这样就过了,当然这个也不是不行,就是这样子,这样就已经过了,就不是现见了,所以它叫做现见法,当下就要去察觉到,当下就要产生正知正念,这样了解,这叫现见法,什么又是叫做,『滅熾然』、『不待時』,『正 向』、『即此見』、『緣自覺』,当比丘看到事物,清楚明白所见的事物,但对所见的事物,不起贪欲,清楚明白自己所见的事物,也真实察觉到自己所见的事物,不起贪欲,这就称作『滅熾然』、『不待時』,『正 向』、『即此見』、『緣自覺』,耳聞聲等其他的根对境,也是同样的道理,这个叫做灭熾然,这个叫做,灭熾然,为什么叫灭熾然,灭所起的无明,熾然就是烦恼的意思,为什么烦恼又叫做熾然,五蕴之身,五蕴之身,会烧,烧我们这个身心,让我们这个身心好像发烧一样,这个烦恼就叫炽盛,这个叫做熾然,所以烦恼叫熾然,把烦恼当下消除掉,就叫做灭熾然,这样了解,意思就是说,第一个,现见法,是确认看到东西,然后确认你起怎么样的心态,起了不好的心态,那我当下察觉到,我要把它怎么样,消除掉,这个叫做灭熾然,这样了解,叫灭熾然,不待时,为什么叫不待时,不再等,等明天再来,这个真好吃,但是我吃了会胖,没关系,今天先吃明天开始,发誓不再吃,这个不叫不待时,这个待明天,更待何时,等待吉祥日,所以不待时,那就是说,你现在就做,看到了清楚明白,要做现在就做,就叫做不待时,这样了解,正向,那当然什么正向,灭熾然,是朝没有烦恼的方向,是朝明相应的方向,就正向,即此见,这即此见意思就是说,我现在马上知道的,还有缘自觉,而缘自觉是什么,是自己的,不是人家看到的,我刚刚是不是看到那个净糖,我刚刚是不是看到净糖,好像是,你有没有起烦恼,你自己要观照,我刚刚是不是起烦恼了,我不知道了,你是不是有起烦恼,我现在有没有把烦恼消掉了,我不知道,我怎么知道你有没有把烦恼消掉,就是缘自觉就是说,是自己察觉到的,是自己要去做的,是自己要去灭的,这个叫做缘自觉,不是别人告诉你,你起烦恼了,当然,如果你的觉照力没那么强,没那么强,那可能要人家提醒你,但你总不能老是人家提醒你,你的觉照力要慢慢训练训练,到最后是自己要去察觉到,这个叫做缘自觉,叫正向 即此见,就马上看到的,这个就叫做所谓的,什么六根门头好修行,六六法门,也就是我们在讲,怎么让从无明相应触,而朝向于明相应触的一个过程,这阿含经里面就讲得非常的详细跟清楚,这个叫做明相应触,以及无明相应触,讲到这里,(刚刚师父讲那个觉贪 觉不贪,或是觉嗔 觉不嗔是从哪里来的),等一下你,你再讲一次,你讲什么,师父没有听见,刚才师父讲,因为那个觉有三个不同,就是你觉贪,你是上一页那个觉吗,这个吗,就是我们说觉贪,或是觉不贪,贪欲,贪欲我们说贪欲的,觉知 ,觉知贪欲,它有三个不同,你是觉贪或是觉不贪,或是觉不嗔不贪),不管你是贪不贪,你都要清楚明白,(但是它从哪里来,那个觉它从哪里来),觉就是自己要去察觉到,要自己去醒觉察觉到,(但是如果我说我觉不贪,如果我觉到的是不贪),觉到的不贪,那你也要清楚明白知道,这样知道,你察觉到是我没有起贪,我没有起嗔,我没有痴,你也要明白清楚,那佛陀就告诉你,如果是这样,那你就继续维持这样,这样了解吗,(但我有一点点就是,不清楚,就是如果我觉不贪),这个觉不是觉悟,这个觉是察觉,不是觉悟,不是那种,无上正等正觉那种觉悟,这是察觉,你是不是在这个地方,(如果我们是说,我们是察觉,我们不贪,那么我们说那个无明相应触,它有一点点,无明相应,无明相应就有一点点矛盾),对,你要先从这个方向开始,这样了解吗,还是有无明,但是这时候无明,不会跟很粗的贪嗔痴起相应,那你要从这边,慢慢慢慢的去怎么样,把粗糙的降伏,这样清楚吗,这样了解吗,(弟子在觉得,可能是不是那个师兄觉得,其实那个无明和明,就不是说百分百,不是非黑即白的,其实大部分的时候,也许我们是在无明中,但是我们还是有部分的明在里面,就不是说你一是无明就),问题是说,那我们怎么知道,我们到底现在是无明还是明,到底从哪里去了解,那就是从你的见闻觉知里面,慢慢去察觉,不然我怎么知道我在,我从哪里,那你怎么知道,我要去做这样的事情,你为什么会知道,听经闻法,佛陀跟我们讲的,为什么师父会知道,因为我去佛学院,那些师长老师,或是法师跟我讲的,那他们为什么会知道,他们的师父怎么跟他们讲的,那推推到最后,为什么会知道,要这样子做,佛陀从经教里面跟我们讲的,这样了解吗,所以第一个,你要听经闻法,你才知道你必须要这样做,第二个,你必须去做,你才知道这是什么,这样清楚吗,还有一个,当然你从净宽来讲说,我们当然不可能现在百分之百,因为有轻微,比如说你贪,你有很贪很强烈,你有轻微的,当然是这样子,你也不能说,我今天察觉了,明天就断了,不可能,但是你的训练,就是必须要不断的这样训练,你这样的训练,然后不断的训练,不断的训修,不断的做,那你的无明就会慢慢慢慢减弱,那无明,粗糙的无明减弱了之后,你才能修定,你最后才有可能去用慧来断烦恼,如果很强盛,你根本不可能修定,不可能有觉慧的,这样了解吗,所以这还是训练,还是不断的训练,那问题是说,那训练要有一个方法,要有一个着手处,到底从哪里,就是从六入处 ,,(师父想请教个问题,就是明相应触可以理解为,明是自觉觉知,所以明相应触可以理解为,在接触就是根对境的时候,这个触觉是明明白白自我觉知的,能这样理解吗),这是第一步,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知道,这是正知是第一步,但还不够,两步,你先清楚知道我看到东西,明明白白清清楚楚这是正知,但是你还要有一个正念,就是你要知道,我有没有起贪瞋痴,这是第二步,他提起了贪瞋痴,这两步整个加起来就叫做现见法,这样清楚吗,那接下来第二步,灭熾然,如果我没有起贪瞋痴,我清楚明白那很好,但是如果我起了,我要把它转化,这个叫做灭熾然,这样有没有回答到你的问题,所以一般来讲,师父曾经讲过,正知正念,正知正念,可以是慧学的,可以是定学的,可以是慧学,可以是定学的,同学们听过吗,我先讲定学的,定学的正知正念是训练,你专注集中在你现前所做的事情上,这是定的训练,我说的定的训练,在日常生活中,四念处的身念处,比如说你现在在听师父讲课,你会分心,你分心了,察觉到你的心跑掉了,你这个叫做正知,你要先知道,我现在在听课,我的心是在听课,还是已经跑到别的地方去了,不管你知道在听课,或是跑到地方去的你察觉到了,这个都叫做正知,那正念把它抓回来,在你做的东西上面,这个就是训练定的正知正念,也是一般修定的时候讲的身念处,这样清楚明白,那打坐下来,那更不用讲了,打坐的时候的正知正念那更严格,但是它是从日常生活训练起来,你有没有缘住你的所缘,清楚明白知道正知,跑掉了还是没有跑掉,跑掉了一定要抓回来正念,这是修定的,正知正念,慧的正知正念,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你先清楚明白,你现在是听到什么看到什么,然后有没有起贪瞋痴,清楚明白,这个叫正知正念,如果没有起贪瞋痴 很好,继续维持,如果起贪瞋痴,就要把它消弥,这个叫做正念,正念就是合于慧的念头,合于正确的念头,这叫做正念,那合于正确的念头,当然是无贪无瞋无痴,这个叫做正知正念,而跟我们一般,真正的佛教的修行,跟我们一般某一些,方便之道不一样,有一些人会告诉你,所谓的正知正念,所谓的净土法门正知正念,就是无时无刻都在念佛,但事实上这是不大对劲的,为什么,你要是开车的时候,不专注你应该开车的地方,而脑子里面都在念佛,很容易有危险,这样了解吗,所以佛教正知正念,绝对不是说无时无刻都在念佛,不然的话就会产生很多的问题,但是为什么会有人这样讲,第一个 师父讲,就是说对于这些教法,他不是很清楚,第二个 都是耳濡目染道听途说,人家这样讲我就这样讲,好像这样就对,或是无时无刻都在念经,无时无刻都在念咒,事实上这是不符合修行的真实意义,所以这就是学阿含经的好处,学阿含经告诉你,真正修行是怎么样,,没问题的话我们再来看,缘起的十二有支已经讲完了,缘起的十二有支已经讲完了,缘起的法则,缘生法讲完了,接下来(第三节)增上慧学的内容,是缘起四圣谛,我们要来讲四圣谛,师父为什么用这个图出来,这个图见过吗,应该都见过,再跟我讲没见过那问题很大,可能都在打瞌睡,净堂见过这个图吗,应该见过了,这个图就是我们阿含经的内容,相应阿含经 杂阿含经修多罗的内容,它整个就是在讲这一部分,那我们有讲缘起法则,那缘起的内容,法则就是流转与还灭,那么缘生法就是苦集的相生,也可以说惑业苦的相生,灭道就是缘起的还灭,那这加起来就是四圣谛,那在讲苦集的时候,苦集的时候又谈到惑跟业,那么谈到这个苦集谛,有没有苦集谛的时候,其实是在谈蕴处界的无常,谈惑业苦,就是这个地方,这样了解,那么我们谈到灭,就是所谓的正解脱学,是最后面的,增上慧后面是正解脱学,就是这个灭谛,道谛里面的戒定慧,其实戒定都已经讲了,现在是在讲慧学,那么慧学它的内容,无外乎就是缘起四谛,那么我们缘起的法则讲了,然后缘起的有支,缘生相,怎么样还灭,怎么样流转,也讲了,那我们细节要讲,现在的细节是在讲,四圣谛的苦集灭道,四圣谛苦集灭道,讲完之后我们会讲苦法门,然后怎么做缘起观,这是一个图给你们看一下,那么我们接下来就是告诉你们,我们现在在讲什么,我们现在 ,不是增上慧学的开始,增上慧已经开始一段时间了,现在师父只是告诉你,我们缘起法门已经告一段落了,接下来要讲什么法门,四谛法门,增上慧学里面有一共有七节,这样了解,第一节叫做何谓增上慧,讲完了,增上慧无外乎就是缘起四圣谛,那么缘起四圣谛,第一个要讲缘起法门,缘起法门里面讲,缘起的法则跟缘生相,讲完了,清楚吗,所以现在接下来要讲什么,四圣谛,四圣谛我们做一个分析,那四圣谛其实以前也讲过,刚开始的根本教法已经讲了,只是那时候很大要给大家知道,有这么一回事,现在我们在讲四圣谛,本来它就是慧学的内容,就是前面大家都经过的戒定慧,增上戒学、定学,增上信这些,这时候再来讲四圣谛法门,你会有更深的印象,以前知道有这回事,现在会更加深你所对四圣谛的认识,愿意真正的去实践跟修行,所以现在我们来谈四圣谛,而且里面会让有一些观念,我们要弄清楚,那四圣谛讲完之后会讲什么,苦法门,然后接下来讲蕴处界法门,然后讲无常法门,讲无我法门,如果这一些,都是刚刚那个图里面的,我们会这样看,有没有四圣谛法门,苦法门,那你说师父,集灭道之前已经讲过了,苦法门,然后再分析蕴处界,然后分析蕴处界讲无常,然后讲无我,再来,,可以,现在师父是告诉你们,增上慧学的内容,以及为什么这样子安排,为什么这样子安排,这样子安排无外乎,都是这个依这个图,这是佛教的根本,四谛缘起,四谛缘起,缘起跟四圣谛,这是根本的,那我们还是照这样的安排来说,有问题吗,可以吗,Jason可以吗,可以,没问题,没问题我们进入,进入了四圣谛法门,三转四圣谛,可以说是佛陀开悟之后,遇到五比丘,佛陀的第一批弟子,是五比丘,这五比丘,师父在印度佛教思想史入门里面有谈,为什么是五个,当然因为年久失修了,年久代考,为什么会五个,当然我们就是根据现在所有的资料,比如说有个是跟他出来的,有一两个是,他的父亲派去保护他的,然后跟他出来的,就是车诺就是车夫,那车夫当然不能回去,然后后来又有 他的爸爸派 ,侍卫去保护他,然后就跟他留下来,然后前后加起来一共就是五个,师父在印度佛教思想史入门里面,有大概提到为什么是五个,那么中间的修行,佛陀传里面都有,我就不再讲,开悟之后,佛陀第一个想说,我到底要跟谁讲法,所以他就想起了谁,那时候还不叫比丘,那五个修行人,也可以叫比丘,就那五个,因为那时候佛陀还没刚开始,但是你也不知道怎么称呼他 ,五个修行人,五个随从,还是五个,所以后来都是叫五比丘,那事实上,佛陀还没跟他开示的时候,根本还不叫比丘,所以就想起了这五个人,一起跟他修行,那也算是善根深厚了,所以佛陀就第一个想到,回去跟这五个人,讲他所悟到的正法,也希望这五个人能够跟他一样,断一切烦恼而得涅槃,所以他现在就开始,第一个,三转四圣谛是一切,佛陀开始教导的,教法的最早的,就是三转四圣谛,三转四圣谛,我们来看一下,三转四圣谛,第一个叫做示轉,示轉的意思就是,告诉你有这么一回事,尔时 世尊告五比丘,此苦圣谛,本所未曾闻法,正当思维时,正当思维时,就是现在你必须要开始思维,应该是思维,生眼 智 明 觉,眼 智 明 觉,都是智慧的异名,眼智明觉,此苦集 此苦灭,此苦灭道迹圣谛,本所未曾闻法,当正思维时,这个标点我不好,生 眼 智 明 觉,这标点我不好有点不一样,标点我不好有点不一样,佛陀的意思就是告诉你说,你现在,我告诉你,由苦集灭道,我现在告诉你,你要去思维,你去思维之后,就会生智慧,就会生眼智明觉,那这个时,应该是下面这个比较对,应该是下面这个比较对,记号在时的前面,比较正确,比较正确一点,这个叫做什么,示轉,再来,劝转,示轉就是告诉你有这么一回事,比如说,有人打电话给你,跟你说你有一个包裹,没有铃,然后你在旁边跟他讲,我告诉你,这是一个骗子,就是告诉你有这回事,我告诉你,这一定是一个骗子,你千万不要被骗,然后,復次,苦聖諦智(知)當復知,这个字是知,知道的知,苦聖諦智(知)當復知,或知當復知,你现在知道了,要真正的认可,要真正的认可,本所未聞法 當正 思惟 ,時,生眼、智、明、覺,苦集聖諦已知當 斷,有没有看到,当断,第一个这是苦,我之前跟你讲的,但是我没有叫你一定要认可,现在我跟你讲的,我就是建议,你要认可世间是苦,那么我现在告诉你,这个苦有它的原因,所以你要怎么样,去断这个集,我现在是劝告你,积极的鼓励你要要去修,所以他说,知当复知,然后,已知当断,本所未曾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 覺。,復次,苦集滅,此苦滅聖諦已知當知作證,要证灭谛,本所未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 復以此苦滅道跡聖諦已知當修,本所未曾聞法, 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这个就告诉你,我刚刚是跟你讲有这回事,现在我积极的鼓励你要去做,就是告诉,刚刚比如说,你收到这个电话,我告诉你这是个骗子,那么你可不可以说,我告诉你是个骗子,你爱信不信随便你,当然你可以这样子,但是现在意思说,这是一个骗子,希望你不要被骗了,不要相信他,这是第二步,我先告诉你这是个骗子,然后接下来,你千万不要相信他,佛陀说有四圣谛,世间是苦 然后苦有它的原因,然后你是可以灭掉,然后证不苦的境界,然后有灭苦的方法,我告诉你,但是佛陀不只是这样子,他告诉你就是说,这个是苦你要知道,但是不但要知道,你要肯认,肯认世间是苦,这个是叫智(知)當復知,然后有它的原因,你这个原因,你不是知道就好了,你要去断它的烦恼,断它的原因,我鼓励你,你应该去断,接下来,断了之后,有它到达的境界,离苦得乐的境界,我希望你能够证到这个境界,达到这个境界,接下来有它的方法,佛积极鼓励你,你应该去做,这个叫做什么,劝转,这个叫做劝转,所以佛陀先告诉你世间真相,接下来告诉你,你一定要去证悟,觉悟世间真相,两个讲完了,然后接下来,第三个是什么,證轉,什么转完了,这样两转而已啊,三转 ,第三转转完了,但是第三转要转什么,我都跟你讲了,我叫你去做了,但是会有一个问题,那你到底你是什么程度,你是不是真的达到那种境界了,不然你来跟我胡瞎扯一团,胡瞎扯一团,那我怎么知道,这是真的还假的,这样了解吗,刚刚人家打电话,这是骗子,你不要被骗了,我已经被骗过了,当然不是啊,之前他要骗我,我没有被他骗了,所以我是亲身经验告诉你,不是我已经被骗了,所以你千万不要再重蹈覆辙,这样了解吗,佛陀说四圣谛,诸法实相是如此,你要真的去修,那你说你会不会骗我的,不是,我自己已经真正的做到这样子了,证到这样子了,我以我自己做什么样,一个亲身的证明,这个叫做什么,證轉,这样了解吗,所以有,示轉,劝转,證轉,示轉 劝转 證轉,复次 比丘,此苦圣谛已知,知已出,所未闻法 正当思维,時,生眼、智、明、覺, ,复次 ,此苦集圣谛已知,已断出,有没有,他知而且已知出,就是他已经肯认了,而且他这个以断出,就是我已经断烦恼了,然后,所未闻法 正当思维,時,生眼、智、明、覺,復次,苦集滅,此苦滅聖諦已知當知作證 ,就是佛陀已经证悟了,真正证到了灭谛,已作证,本所未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復以此苦滅道跡聖諦已知當修 ,他已经修了,所以你看,中文都放一个 已,你很清楚明白,如果他是梵文或巴利文的话,他都用什么式,完成式,过去完成式,或是完成式,当然过去式也可以,就是说他,一般就是完成式,会比较完,他已经完成了,已确实已经做到,他不是讲一讲而已,是佛自己,真的这样子做了,这个叫做證轉,證轉,此苦滅道跡聖諦已知當修,本所未曾聞法, 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 
,这个就是所谓的證轉,结论,諸比丘! ......我已於四聖諦三轉十二行生眼、智、 明、覺,故於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聞法 眾中,得出、得脫,自證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提。,佛陀就说,我三转十二圣谛,三转四圣谛,三转十二法轮,那么,我已经得到这样子,这个,天、魔、梵、沙門,就是在所有的这些众生当中,我是最尊胜的,我已经超越出这样子了,已经不再轮回了,不再天、魔、梵、沙門、婆羅門 ,哪怕是沙门,有些沙门也不一定能够证到这样子,佛陀已经真实证到了,这一些沙门婆罗门,闻法众中得出得脱,就是这一些都是在修行,都是在闻法中,我已经比他们殊胜,我是真的超脱了,而且自證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提,自己证得无上正等正觉 成佛,所以这叫做 ,三转法轮,三转十二行,那么后来的阿毗达摩,就以这四圣谛的,三转十二行,来谈这样的一些事情,那么因为时间到了,不是时间到了,休息的时间到了,我们先休息十分钟,我们继续来看,所以我们三转十二圣谛,示轉,人生是苦,他告诉你这么一件事情,这个示是揭示,这样了解吗,告诉你实相,把实相告诉你,所以佛陀第一个叫做,人生是苦,苦有其因,苦是可以灭除的,灭除有它的方法,灭苦有它的方法,这个叫做苦集灭,苦集灭道,告诉你有这一回事,劝转,人生是苦,你应当认知,你要肯认,你不要跟我在那边讲,瞎扯胡扯的,不要跟我辩,你要认知它,你要真正解决问题,你要先认识,承认人生是苦,苦有其因,所以你要断它的因,你必须去断,苦是可以灭除的,那你就要证到它灭除的境界,还有 灭苦是有方法的,所以你要去修,你要去修,最后面證轉,佛陀说人生是苦,我已经肯认了,人生确实是苦,苦有因,我已经把这个苦的因断了,然后,灭苦之后的境界,我已经证到了,最后,灭苦有方法,我已经做了修了,这个叫做什么,三转十二圣谛,就是證轉,劝转,示轉,这里有一个问题,这个我们要讨论一下,因果,有不同的角度来谈因果,这样了解,这里面很明显的,这个是果,没错,这个是因,这个是果,但是从佛陀的劝告,以及你愿意去修行来讲,刚刚那个是产生的因果,现在我们来谈一个东西叫做,愿意修行及认知的因果,知道师父在讲什么吗,愿意去修行以及认知的因果,那就不太一样了,愿意去修行及认知的因果,我们是不是先要了解,而且肯认这世间是苦,没错吧,如果你都不觉得世间是苦,那后面的都不用谈,所以从认知而引发愿意修行来讲,世间是苦,是四圣谛的什么,第一个因,好了,知道世间是苦,那么接下来讲说,那我世间是苦又怎么样,有它的因,所以你必须先认知世间是苦,你才能去谈它的因,如果一开始你都不认为有什么问题,那你谈因的意义在哪里,没有意义,这样了解,那么接下来,知道因,那我能不能灭苦 可以的,是可以达到那个境界的,你有癌症,那为什么,因为你生活几十年来都是这个样子,所以在长癌症,那我怎么办,回家去等死,那你跟我讲这干嘛,你一定恨透这个医生了,那你不要跟我讲,我还可以快快乐乐,爱吃爱吃 爱喝爱喝,过过要死了就算了,叫我回家去等死,那你不要跟我讲,你没办法解决的东西,你不要跟我讲,但是现在不是,我有癌症 那怎么办,可以解决治疗的,真的吗,愿意,接下来怎么办,你一定会问,接下来你会问什么,你有没有什么仙丹妙药,怎么治,你才会产生怎么治嘛,如果告诉你没救了,回家等死,那你要是医生 ,求求你跟我讲方法,就告诉你没得救了嘛,那现在就是可以救,可以治疗 ,但是很行苦,没关系 我愿意,要花很多钱,没关系 我愿意,所以这个就是什么,从认知而引发,愿意去做的谈因果,那就是什么,苦集灭道,所以它不是在理论上,谈生起的因果,生起的因果当然是什么,集苦,道跟灭,这是产生的因果,但是我们现在是,现实上要修行的话,是在谈认知而引发,愿意修行的因果,那就是苦集灭道,这个很重要,因为后面我们会讲,而且认知了这样一件事情之后,基本上,就算是你没有很强烈意愿的修行,想要修行,基本上不会被糊弄,也不会被忽悠,也不会被一些宗教骗子,或外道给随便乱唬乱骗,这个就是三转十二圣谛,三转十二圣谛,再来,接下来我们来看四圣谛,刚才是三转十二法轮,四圣谛,四圣谛第一个谛,谛是什么意思,谛当然一般来讲就是,真实不虚,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汝等持我所說四聖諦不,四圣谛 ,你们有没有受持我说的四圣谛,時,有比丘從座起,整衣服,偏袒右肩,為佛作禮,就是礼佛,合掌白佛,惟然 世尊所说四圣谛 我悉受持,佛告比丘,汝云何持我所說四聖諦,佛 问大家说,你们有没有受持我说的四圣谛,比丘起来说,有 我们有受持四圣谛,佛 就问说,你们是怎么受持的,比丘白佛言,世尊说苦圣谛 我悉受持,如如、 不離如、不異如,真實、審諦、,不顛倒,是聖所諦, 是名苦聖諦,世尊說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如如、不離如、不異如,真實、審諦、不顛倒,是聖所諦,是為世尊說四聖諦,我悉受持。,佛告比丘 善哉善哉,汝真實持我所說四聖 諦,如如、不離如、不異如,真、實、審諦、不顛倒,是名比丘真實持我四聖諦。」(雜 417) ,这里面有两个重点,一个什么叫做谛,这里面哪些字或哪些 ,在描述它是谛,圣所谛,然后,圣所谛四圣谛,圣所谛,如如、不離如、不異如,真、實、審諦、不顛倒,可以吗,还是不行是不是,那没关系,是不是有什么东西没有插,我问你,这里面有几个字,第一个,你们会比较清楚明白的,不用太多翻译的是,刚刚讲的,如如、不離如、不異如,真實、審諦、不顛倒,哪几个字你一般会用,看了就知道,真实,不颠倒,真实不颠倒,一般会用,不颠倒那就是正的,真实那就是真实,那么现在就是,有一个比较困惑的,審諦 当然还是不是很困惑的,審諦也是真实不虚的,那么现在这边就是,如如、不離如、不異如,可能会比较困扰困惑一点,那其实这几个字,也是在说明真实的意思,那么你说他讲那么多,世尊說苦聖諦,我悉受持,如如、不離如、不異如,真實、審諦、不顛倒,是聖所諦, 是名苦聖諦。,他讲那么多,这个字,比如说如如、不異如,到底什么意思,我们等一下会说,但这里这个弟子所说的,你会觉得他好像有点 在说闲话,在说一些好像本来就是这样的话,但是这里在表达一个什么东西,要表达一个什么意思,真实不虚,师父常说一件事情,认识知道跟知见是不一样的,这个弟子,他不是认识知道而已,他是变成他的真实的认知,跟对这个世间人生的真实认知,已经是他的知见的,他认为确实如此,没有任何怀疑,苦圣谛人生是苦,他清楚明白,而且肯认人生是苦,而不会只是说,我只是知道是,但是我不会就是说,到底是不是真的,还是怎么样,我没有深入我的内心里面去认可他,你如果没有深入内心里面去认可他,你只是知道说,好像有这么一回事而已,你不会想要去断烦恼,因为你对他有所疑惑,这样了解吗,那么你对于苦圣谛,认知的越恳切,而且认为他是真实的,你越会想要知道,那原因在哪里,你就会愿意想要说,那灭掉这个原因,达到乐的状况是什么,你会更想修行,就像师父说的,很多佛教徒讲因果业报,但是还是造了很多不应该做的事情,还是造了很多恶业,喝酒的继续喝,胡说八道的继续胡说八道,那你跟他讲因果的道理,他讲的比你好,问题是在哪里,为什么会这样子,这些因果对他来讲是知识,他并没有把它为是如,不离如 审谛不真实,因为他如果肯认因果业报,是世间的真实,已经跟他身心结合在一起,变成有知见的,他还会去做坏事吗,就算是违反小的不好的习惯,也不会做成很恶的恶事,这样了解吗,哪怕说有烦恼,但是他敢会造恶,会犯一些小错,不会犯大过,因为因果业报的真实,在他心里面是真实产生作用的,同样的 ,四圣谛他讲了这么多,有没有真实产生作用,佛陀从这个弟子的描述里面,佛陀认为说,他是真实这样认知的,所以他才说,这个是他受持四圣谛的一个,佛陀认为说,很好,因为你不但只是知识而已,你已经认为你的人生知见,所以佛陀认为说,才说 善哉善哉,不错不错,你真实持我所说四圣谛,那么这里的如如 不异如,什么如 到底是什么,如如,如如,我们的梵文字,叫做 tathā,是形容词,就是如,或翻成真实的,形容词,如,或者是真实的,它是形容词,就叫做如,那么,以前我们在大学跟佛教授翻译的时候,我们常常翻译成,T-H-U-S,Thus,T-H-U-S,Thus,就是说,本来就是这样子,本来就是如此,第二个字,为什么叫如如,tathatā,第一个是形容词,第二个,加一个tā,变成名词,变成名词之后,它的翻译不好翻,名词化之后,有时候翻成如如,有时候翻成如性,但是它的意义还是什么,真实,所以以前如果我们是翻如如的话,在翻译会翻成,翻成什么,如果形容词是Thus,然后如果变成名词要翻成什么,那个静能你说什么,As it is,有时候我们会翻成,Thus as it is,或是直接一个叫做,Thusness,N-E-S-S,Thusness,名词化,那么很多字,在中文里面,名词化之后,它会把它翻成,性,这样了解吗,所以空跟空性,很多时候只是,形容词跟名词而已,空叫Śūnya ,空性叫Śūnyatā,那个tā,是名词化之后所变化的,所以叫Śūnya Śūnyatā,所以Prajñāpāramitā,tā 音译就叫他翻成多,这样了解吗,Prajñāpāramitā 就 般若波罗密多,那很多时候那个tā 没有把它翻出来,就般若波罗密,那么如果有把那个tā 翻出来,就是音译就叫多了,所以不要在般若波罗密,跟般若波罗密多去做文章,多一个 多,就是很多,就是什么什么,般若波罗密就是菩萨的,般若波罗密多就是佛的,那就是胡说八道,现在很多注解就是 ,以文解字 这样乱注一通,但是如果你知道梵文,它就是名词跟形容词之间的变化,但是当然经典有时候会,名词形容词有时候会做,有些大同小异的解说,是会有的,所以你看,tathā(形) 如,真實的,tathatā(名),如如,如性,真實,所以有时候如如 他就直接,换成如性 也是真实的意思,不离如 avitathatā:a-vi-tathatā, 不離如性—無錯誤 ,阿 是什么,阿 是没有或否定或没有,这样了解吗,叫做无量光无量寿,叫做无,阿罗汉叫做Arhat,就是无生,阿就是无,或是相反,所以Agama,阿含,但是gama是有,A+gama,本来是去,阿,否定或是相反 变来,这样了解吗,这个a-vi-tathatā 不離如性 ,vi 什么意思,分别,记得吗 vijna分别认识,比对 去别别的认识,所以叫做分离,这样了解吗,a-vi-tathatā 叫做不分离,所以翻成不离如,没错啊 它不离如 ,那它不离如就是,跟真实并没有两样 ,这样了解 这叫做a-vi-tathatā,那如来 Tathāgata,那个gata是去 前面a,是母音分开的,Tata叫做如 ,TTathāgata 如来,不离如,或是我们从意思上来讲叫做没有错误的,不異如
 anaññathatā: a-nañ-ñathatā ,A-Na 这两个是T跟T的结合,变成 本来是T变成N,上面这两个是音变,这整个意思叫做如以外的,叫做不例外,没有例外的,意思就是说 ,没有如以外的东西,没有如以外的东西 叫做没有例外,意思就是说 就是如,除了这个如以外 没有任何东西是离开这个如,或这个如以外的东西,这样了解吗 这个叫做不异如,不离如 不异如,反正讲起来就是真实的意思,这个叫做无例外 一个叫做无错误,真实 无错误,无例外 審諦不颠倒,就是真实 ,讲到这里 ,可以吗 有问题吗 ,圣所谛,刚才说是谛,现在叫做圣所谛,諸賢!過去時是苦聖諦,未來、現在時是苦聖諦。,真谛不虚 不离如,亦非颠倒真谛審實,合 如是諦,聖所有、聖所知,聖所見、聖所了、聖 所得,聖所等正覺,是故說苦聖諦。,这里是什么意思,中阿含,他告诉你苦圣谛,是世间的真实,但是,但是什么,一般人,圣人才能 就是佛陀刚刚讲的,此是苦 我已知,此是集 我已断,这个真实 确实是世间的真实,但是一般人不知道,所以才叫凡夫嘛,是不是这样 是圣人告诉我们是这个样子的,所以叫做圣所知 圣所谛 圣所有,圣所见 圣所了 圣所得,为什么叫圣所得,圣人才能真正证得的嘛,圣所有 是圣人才知道,那你说 那这本来就是大家都是这样,问题是你不知道啊,我们都活在缘起当中,我不知道缘起,这样了解吗 所以这个谛,是真实不虚 但是是圣人 ,告诉我们 才有 我们才能清楚明白,所以这叫做圣所谛,叫做圣所谛 这样知道吗,讲到这里,那个静修有什么问题,(弟子就是想到平时诵心经,揭谛揭谛 不过那个谛应该跟这个谛,不是一个谛),不一样,这个是真实 那个是那个音译 ,那个是梵文音译的 所以不一样,(师父那个 審實 或者審谛,这个審在这里是怎么解),審谛 也就是真实的意思 ,也就是真实的意思 ,当然你也可以想说 经过不断的抉择之后,认知它是真实如此,也可以这样子讲,(弟子也就在想 因为審 有一个就是,你在思考过 再去检查过),对啊 也可以这样子讲,所以他就是说 圣所谛 圣所谛,中阿含分别圣谛经,所以他是真实不虚的,再来,在阿含 经里面,他讲如如 不异如,如的时候,用到两个地方 ,一个是四圣谛的谛 是如,他另外用一个地方,缘起法 也是如,所以我们再讲一个 缘起法也是如,所以缘起法也是真实不虚的,你看,云何為因緣法?謂此有故彼有,謂緣無明行,谓此有故彼有 谓无明缘行,谓无明 谓缘无明有行,缘行有识 乃至如是,如是纯大苦聚集 ,云何緣生法? 謂無明、行,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 法住法界,彼如來自所覺知,成等正覺,為人演 說,開示顯發,此等諸法,法住、法空、法 如、法爾,有没有看到,法爾,法不離如,法不異如,審諦真實、不 顛倒,在阿含经里面他谈到两个「如」,一个是用来表示缘起法,另外一个来表示四圣谛,那当然缘起法是佛未出世 佛不出世,都是这样子的,没问题,但他也没有说缘起法,你看 你把这两个弄清楚一点,他这个(2)是如,没错,不离如,但是他说是,圣所谛 圣所知 圣所见,这里(3),缘起法他告诉你什么,若佛出世若未出世,不管圣人 不管凡夫,他就是缘起,不管你是流转,不管你是还灭,他就是缘起,不管你知不知道,我们还是在缘起的流转,你知道了,佛陀告诉我们了,我们还是在缘起的流转,你照着去修行的,他就是缘起的还灭,所以这里有两层意思,不管我们知不知道,缘起的流转跟还灭,一直都是如此,所以他就是什么 缘起法,那缘起法用在身心生命上的话,就是苦集灭道,但是这苦集灭道,必须圣人告诉我们,我们才能够去怎么样,清楚认识以及修行,那里面有某一些道理,我们之后后面我们再来谈论,我们再来谈,所以这个叫做缘起法的如,还有四圣谛的如,缘起法的如,还有四圣谛的如,从这个地方,后面会产生出一些更深一步的,不管是哲学,或是教育上的分析跟认识,之后进一步会产生,般若经的思想,我们后面慢慢再来谈,那个静修你在笑什么,(就是您留的这个,让人思考的问题实在是),包袱太大了 ,没关系,现在你先不去思考也没关系,师父在这里做了一个伏笔,你想得到想不到,也就不要想没关系,只是说很多听过师父讲课的,多多少少都会想到一些这个问题,那未来我们慢慢讲完之后,会再来谈到这个问题,这个叫做缘起法的如,还有四圣谛的谛以及缘起法的法则,本来就是如此,师父问你们一个很有趣的问题,你们思考看看,这两个的差别在哪里,佛陀开悟了,是不是离苦得乐,没错吧,离苦得乐了,佛陀开悟了,缘起法是不是还是缘起法,没错吧,一个是离苦得乐,一个是缘起法还是缘起法,那这样子可以想,可以思考,去思考看看说,佛陀开悟了,离苦得乐,但是不管佛陀开不开悟,缘起法还是缘起法,这样清楚吗,我们慢慢可以再来讨论,再来看一下,4、真實無餘 ,为什么讲圣所谛跟 真實無餘 ,因为你前面你看,真實無餘 是如以外,没有以外的东西,什么叫真實無餘 ,一切都是真实的,没有真实以外的东西,就是这里讲的不异如,就是无例外,没有如以外,圣谛就是真实的,他没有跟如不一样,没有在如以外还有什么,他就是真实的,所以我们师父才会讲说,圣所谛还有缘起法如,以及真實無餘 ,这里的真實無餘 其实就是什么,不异如,佛告比丘 善哉善哉,如我所说四圣谛 汝悉持之,诸比丘 若沙门婆罗门作如是说,如沙門瞿曇所說苦聖諦,我當捨,更立苦聖諦者,但有言數,問已不知,增其疑惑,以非其境界故,讲到这一段,什么意思,讲到这里,因为后面就是苦集灭道,都是一样的,我再念一次,你们看看,佛告诸比丘 善哉善哉,如我所说四圣谛,有没有看到,汝悉持之,诸比丘 若沙门婆罗门,沙门是婆罗门以外的修行人,婆罗门是当初的印度,婆罗门教的修行人,这些人都在探求宇宙世间真理,他说如果这些修行人,这样说,作是说 如沙門瞿曇所說苦聖諦,就是世尊佛陀所说的圣谛 我当舍,你说的那种圣谛我不接受,舍,然后我当舍,更立,更立苦圣谛者,你说的那个苦圣谛,我舍掉,其实还有其他的苦圣谛,跟你讲的不一样的,还有其他的苦圣谛,他立了一个这样的一个道理跟教法,你的苦圣谛不是很真实的,我另立一个苦圣谛,那么我当舍 更立苦圣谛者,但有言數 什么意思,但有言數就是说,只是语言上空口说白话,你只是这样讲而已,比如说,我们举一个例子,独角兽,独角兽你拿来给我看,我们可以有这个三个字,独角兽,但没有这种东西,这个叫做但有言數,言就是语言,这样了解吗,言數就是语言的这一类,只是有这种语眼耳已,但有言數 问已不知,那到底是什么,讲不出一个所以然来,增其疑惑,那你讲不出一个所以然来我更疑惑了,你说有但是,你说佛陀教的那些不算 另外有,那我问你 是什么,你也讲不出来,那到底是怎么样,增其疑惑,已非其境界故,什么意思,他自己也不知道,他只是怎么样,瞎掰瞎扯,只是为了反对而反对而已,佛陀说四圣谛,我告诉你,你讲的没有,我有另外的,那个讲的不算,是假的 我有另外的,那到底是什么,讲不出一个所以然,为什么,增加了我的疑惑,那到底是什么,因为他自己也没证到 也不知道,所以他没证,那佛陀是怎么样,有证,所以佛陀才会告诉他一个,才会讲出一个所以然来,所以他说,以非其境界故,他根本没有证到那样境界,他只是空口说白话,讲一讲而已,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我今當捨,更立餘四聖諦者,彼但有言數,問已不知,增其 疑惑,以非其境界故,反正上面弄通了,下面这句你就知道,因为苦圣谛,接下来就苦集灭道,他自己弄了一个四圣谛,也不知道那是什么东西,是故,比丘!於四聖諦未 無間等者,當勤方便,起增上欲,學無間等,这无间等叫现观,没错,叫现观,所以,为什么四圣谛是真實無餘 ,四圣谛是真實無餘 ,因为四圣谛的真實無餘 ,是因为三个圈,三个圈,此緣性 緣起的流轉和還滅 
,所以四圣谛,从苦圣谛来讲就是真實無餘 ,就是真的这样子,没有例外的,所以这里你就可以思考那三个圈,师父画过好几次了,就是告诉你,你只要是一个凡夫,我执未破你就是苦,但是你苦了好几辈子你不知道,你是真实苦,但是你不知道,所以佛陀告诉你,佛陀告诉你的东西,是你的真实的东西,这个叫做審實不虚,那你不要想在这三个圈以外,再去弄一个什么东西出来,没有这个东西,我们的人生就是这样子,这样了解吗,这个叫做什么,真實無餘 ,苦圣谛就是这样,那为什么人生真实是苦,那三个圈知道了吧,净堂画一下,你下次还是得坐这里,你不要跑到别的地方去坐,(弟子问一个问题,就是您刚才讲的那个如,是不是您曾经讲的那个涅槃,涅槃的可证,一个是证得的境界,还有一个是证的过程,您刚才讲那个如 ,在阿含经里面,缘起法和四圣谛都有表述,是这两个方向吗),还不是这样子,那再思考一下,师父给你一个方向,这个苦圣谛到底是相对的存在的圣谛,还是绝对的圣谛,缘起法是绝对的谛,缘起法是绝对的如,我已经讲过一个,不管佛陀出不出世,佛陀在不在,缘起法都是怎么样,非佛作非余人作非什么什么,但苦圣谛,苦集灭道圣谛是圣所谛,它是相对的谛 还是绝对的谛,我要给你们思考的是这样,可以吗,有空再思考思考一下,三个圈,没错吧,所以这里讲的,这个就是四圣谛,没错吧,苦圣谛 集圣谛,然后,灭圣谛,然后,道圣谛,这就是四圣谛,那四圣谛,集圣谛就是我执,那么道圣谛就是怎么样,灭我执,然后可以灭苦的境界,所以这个就是四圣谛,那为什么这个在我们 ,凡夫身心是審實不虚的,是審實不虚吗,是真实的,因为凡夫有这个(我执),这个(无常)是缘起的真实性,所以这个(无常)叫做缘起的如如,这个(我执)叫做四圣谛的如如,这样清楚了吗,我不要讲得太清楚,不然以后没得讲,般若经就是在这个地方 不离阿含经,而做一个更深的认识跟分析,所以大乘佛教的般若,它的根本教义跟思想,很多人以前都以为,跟阿含经是两个 ,但是从印顺导师开始之后,做更深入的分析,他认为般若经的空性,不离阿含经的缘起无我,中阿含确实也是讲缘起性空,中观讲缘起性空,阿含经讲缘起无我,所以中观的论师说,如果泛泛说,就是没有谈得很深的话,就是缘起无我,但是如果究竟了意说,就是从这个无我再深入到究竟的话,就是缘起性空,所以无我通与性空,它的本质是一样,这个就是导师抉择般若中观,归向阿含经的根本教义,这样了解吗,从这里,我们今天剩一分钟,我们今天先谈到这里,先谈到这里,那个此缘性跟三个圈,都已经讲过好多次了,所以我们先来回向,回向完之后,我们下礼拜继续来分析,师父现在要分析的,一定是比之前讲的那个,之前讲的简单一点,现在给大家多一些思考,
 中道佛学会,阿含经讲要,第九十八讲,无上甚深微妙法,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愿解如来真实义,我们继续来看阿含经,我们已经把缘生法的十二有支,不管是从惑业苦的三支,还是后面的从爱开始,爱取有生老五支,以及所谓的十支最后的十二支,我们都做了一个解说,那么在这解说当中,那个缘起十二支再写一下,从这边列过来,每天复习,总有一天你永远不会忘记,那么在这十二有支的解说当中,有一个,不管是从胎生学还是认识论,那不管是哪一种认识论 还是胎生学,都是谈到一个认识,都有谈到认识的问题,那么谈到认识的问题的时候,这中间有一个很重要的关键点,就是认识的开始,如果我们回到认识的开始的时候,回到认识的开始的时候,我们来看一下,无明 行 识 名色 六入 触,我们不管是几支,当然五支是没有提到,但是从十支跟十二支,十支的两种解说到十二支,中间都提到一个触,不管是入胎的识,还是这个识是一个认识的当体,从一个认识的认识当体来讲,由于我们有这个能认识的体,所以这个认识的体,会借由六根,然后去认识我们的对象,六根缘对象的时候,产生认识的开始,就是这个触,所以六六法门里面,这个认识的开始触,非常的重要,也就是说,佛教很重视我们六根对六境的认识,那这认识当中到底是产生怎么样的认识,是对的认识还是错误的认识,是没有执著的认识,还是有执著的认识,这个观念,关键里面就非常的重要,那么有人问说,修行从哪里开始切入,那十二有支里面,还是六六法门里面,其实都谈到了这个触,都谈到这个触,所以在阿含经里面就谈到了,所谓的明相应触,还有无明相应触,也就是说,在我们凡夫的当体,我们认识事实上都带有烦恼无明在里面,但是却不妨碍我们经过训练,经过教法的认识之后,可以去察觉到这个无明,然后进一步在认识的当下,去把无明给反转过来,从无明相应触而变成明相应触,这个是佛教里面,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观念,非常重要一个观念,所以这一节开始,我们来谈一个观念,就叫做明相应触跟无明相应触,这个就是十二有支里面的,那如果是十支的话,识缘名色,识体借由六根,产生对对象,接触对象产生这个触,产生这个触之后,就是认识的开始,一认识开始之后,我们就有烦恼带在里面,这个叫无明相应触,一旦有无明相应触,那么对情绪这个受的起伏,我们就一定慧有反应,有了这个无明相应触,烦恼的触,对这个受,我们受的情绪起伏,就一定慧有反应,有反应就会有,这反应就是所谓的爱,那么当然爱你也可以是憎,可以是恨,所以有了这个无明相应触,接下来就一定有受一定有情绪,有了情绪,不管是内心的还是身体的,接下来就一定慧有这个爱,所以问题根源,如果我们要了解,那我们认识开始,应该怎么样去对佛教修行,就是在这个触的问题,在这个触的问题,那么我们来看一下,经典上怎么说,无明相应触,无明相应的触,这个在杂阿含识16经 63经 293经都有提到,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五受陰。云何為五?,五受陰,五受,五受陰就叫做五蕴,那么,何为五,色受陰,受想行识受陰,他就什么五受陰,五受陰,那么,色受想行识,都是受陰,都是这个受陰,那么在阿含经里面,有时候也会去区分,有时候不会去区分,区分五蕴或是五蕴,跟五受蕴,哪里不一样,一般就是说,如果我们没有特别去分辨的话,五蕴跟五受蕴是一样的,因为什么,因为我们一般来讲,五蕴的话,都是有取的,都是执著的,所以五蕴跟五取都是指执著的,但是如果去分辨的话,有时候阿含经,如果去特别分辨的话,五蕴就是单纯的五蕴之身,如果对五蕴之身有执取,那就叫做五受蕴,就是这里所讲的五受蕴,何等为五,色受想行识等五受蕴,若诸沙门婆罗门有见我者,什么叫有见我者,有执着我的,一切皆在五受蕴见我,诸沙门婆罗门见色是我,色異我,我在色,色在 我,见受想行识是我,亦我,相在,我在色中,色在我中,这一个就叫做什么,执我,一般有执我的,都是在这五蕴里面,五蕴里面去执我,那你说,师父有没有在五蕴外面执我的,比较少,几乎很少,但问题是,那你说,那在五蕴外面执我,没有意义啊,一般会执我都是,以我这个身心,认为有一个我,我们一般不会在这个身心以外,天上哪里有一个我,那如果那个我,你那个我跟我这个没关系,那这是什么,所以他说一般来讲,我们执我,一定是在这个五蕴身心,在这个和合的身体上,执为一个我,那你如果执,这个五蕴身心是一个我,这个五蕴身心是一个和合体,一般分析起来,有物质的,还有精神的,物质的就这个肉体,精神的是有,受、想、行、识部分,那我们进一步如果要分析的话,我们一般会不会,执著这个肉体,如果执著一个,根本不变的我的话,会不会在肉体上执著,我们是会执著这个肉体,觉得很珍贵 没错了,但是如果你很执著一个我,有一个不变的我,或精神或灵魂又什么的,会不会认为是这个身体,一般比较不会认为是这个身体,因为这个身体的变化,容易感受得到,而且很粗糙,你不会觉得这是个我,当然我们一般,对人的分辨,都是由这个身体来分辨,不过我看到靖修,看到靖能,看到靖宽,都是由这个来分辨,但是如果你认为,这样是一个我,那就太粗糙了一点,因为我们知道从小到大,这个东西都在变化,所以一般来讲,一个人如果认为有我,认为有我的话,他一般可能会,就是认为说,你就是这个身体,但是如果稍微去,有一点哲学思维,或宗教思维的话,一般你说会执著这个肉身是我,一般比较,如果稍微思考分析,一般比较不会,因为你这个变化你看得到,这样了解吗,尤其是死掉了,那这个肉体就死掉了,那你这样子执著一个我,就变成断灭论,所以一般如果深入一点去分析的话,或是宗教的分析,或是外道的分析,哲学的分析,可能不大会认为,如果有一个我是,不会是这个肉体的,那一定是在,这个肉体的里面,精神上,是不是有一个不变的,这种灵魂或是,或什么东西的,那他进一步就说,那这样的话,我们精神体就 ,可以分成四部分,就是受、想、行、识,那到底哪一个是我,佛陀就说,如果一般我们执着我,就是在这个身心上面去执著,要么就是肉体,不是肉体就是精神,那精神就是,看是受或想或行或识,那这个佛陀都一一的,把它破斥掉了,意思就是说,我只是一个,身心的和合的一个不断运作,变化的一个假我而已,没有一个不变的真实的我,所以他这里说,如果一切有见我者,一切就在五受阴上面见我,那至于这个二十种我见,我跟五蕴合起来的,二十种我见,你们可以,那个 师父书上有,你们可以去看一下,然后他说,我们就在五蕴上面执着我,愚癡無聞凡夫以無明故,无明就根本的我执,所以会见色是我,要么色不是我,要么色在我中,我在色中,这个叫做相在,要么色是我,要么色不是我,要么我比色大,要么色比我大,如果是我在色中,那就是怎么样,色比我大,色在我中,就是怎么样,色比我小,所以如果色是我,那色本身就等于我,那如果色不是我的话,那色到底是跟我是,如果是跟我不一样的话,那到底是色大还是我大,然后就这样去分辨,就有二十种身见,那么,言我真实不舍,以不舍故,有没有看到,言我真实不舍,就是一直执著一个我,以不舍故,诸根增长,諸 根長已,增諸觸,他的诸根增长,你可以从十二缘起支,十二缘起支的有没有,看到这里,这边有,我们回去看一下,他的诸根增长就是,十二缘起支的 六入 ,如果是投胎的话,那就是诸根增长,那投胎之后,接下来触到外面,就会产生触认识,还是在谈认识,所以他说,诸根增长,诸根增长以增诸触,有没有看到,增诸触,触就是认识到外面,六觸入處所觸故,愚癡無聞 凡夫起苦樂覺,这个苦乐觉,就是十二缘起支的受,觉受,就是说,我们六入触的话,愚癡無聞 凡夫起苦樂覺,從觸入處起何等為六,謂眼觸 入處,耳、鼻、舌、身、意觸入處。,这个叫做什么,以无明故而触,就叫做什么,无明相应的触,这就叫无明相应触,我们在这一段,下面这段经文很重要,我们再来看一下,他说,愚癡無聞凡夫以無明故,有没有,就是十二缘起支的无明,无明就是执著有一个我,然后,见色是我亦我相在,反正你只要无明,他就会执著一个我,不管是色或是受、想、行、识,执著一个我,言我真实不舍,所以会执著一个我不舍,以不舍故诸根增长,诸根增长已,增诸触,有没有,就会触,但是你这个触,一定是跟无明相应的,所以会一直触中,所以一直有我执,六觸入處所觸故,愚癡無聞 凡夫起苦樂覺。,就是有苦有乐的受,那接下来就会有爱取有,然后这个從觸入處起何等為六,謂眼觸 入處,耳、鼻、舌、身、意觸入處。,所以我们这个就讲说,六根对六境,由于一直以来都是无明相应的,所以会增诸受 ,或是增诸觉,就是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那一旦有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由于无明相应,我执相应,就一定慧接下来,会有爱,或是正,那就爱取有生老死,就会有这样的一个问题,这个就叫做什么,无明相应的触,无明相应触,这个经文讲到这里,可以吗,,如果没问题的话,我们继续来看,来看下一个,不是下一个,这个经文还没完,经文还没完,如是,比丘!有意界、法界、無明界,愚癡無 聞凡夫無明觸故 ,有没有,无明触就无明相应触,从刚刚经文已经讲下来,是无明,这里更清楚明白是讲,无明相应触,无明触故,比丘有意界,法界,无明界,意界是什么,十八界里面的意界,意触什么,法,眼耳鼻舌身意,然后色身香味触法,有意界有法界,然后就产生了,怎么样,六识界,我们有六根界,六境界,产生六识界,这样了解吗,这里就是讲,意界 法界,为什么意界法界,无明界,因为根触,如果要分析来讲,任何的哪意根,触到哪一个境,比如说眼根触到舌境产生眼识,里面要不要有意识在,一定要的,如果没有意识在的话,我们根对境是不产生觉受的,所以前五根碰触到他的境,之所以能认识能产生作用,一定是有意识在里面,所以他特别取意界跟法界,那意界法界,为什么多一个无明界,一定是无明相应的认识,所以叫做无明相应触,意界 法界 无明界,愚癡無 聞凡夫無明觸故,有没有看到,起有覺、無覺、有無覺,什么叫有覺、無覺、有無覺,你看 ,等一下,注,有没有看到,有覺、無覺、有無覺,这里用黑字弄起来,我勝 覺、我等覺、我卑覺、我执我見覺(註),就起种种的,我们说知觉也好,或是认识也好,或是执著也好,然后,如是知,如是见解,皆由六入触故,都是认识的开始,然后,多闻圣弟子,于此六入触,舍离无明而生明,有没有看到,舍离无明而生明,不生有觉无觉有无觉,胜觉等觉悲觉 我执我见觉,如是知、如是見已,先所起無明觸滅, 後明觸覺起,就是灭,无明相应触,而起明相应触,那么,这里有一个注,有我、無我、亦有我亦無我、非有我非 無我。,我比較殊勝、我跟他人一樣、我比別人差。 我执、我見,这里就是,有觉无觉有无觉,这一句的意思,师父去查了研究之后,他的意思是指,有我无我,亦有我亦无我,亦有我亦无我,亦有我亦无我,就是这里的有无觉,还有,有无觉就是亦有我亦无我,还有非有我非无我,还有我比较殊胜,我跟他人一样,我比别人差,这个叫做,我执跟我见,因为你执著一个我,那你执著一个我,一定慧怎么样起一个,既然有一个我,那你就会有很多哲学,或是很多宗教会胡思乱想,你从一个我执开始就会说,那这个我到底是存在,还是不存在,还是亦存在亦不存在,还是非不存在非不存在,就会这样胡思乱想一堆,那这个我跟别人的我是一样吗,是平等的吗,还是我这个人是比别人,还是这个我是比别人殊胜,反正种种种种的胡思乱想,不管是一般的胡思乱想,还是哲学上的去贪讨,还是宗教上的去执著,其实都是由一个我而引起的,那这样的一个我引起而已,引起的时候,如果你六根对六境的时候,这个我是一个根本烦恼,六根对六境的时候,就会把这个我带进去,然后就种种的问题就来了,这个叫做无明相应触,那佛陀现在告诉你,我们都是无明相应触,你这个时候,你就要怎么样,多闻圣弟子与子六入触,舍离无明而生明,不生有觉无觉,就不会明就是知道是无我的,那这个无我不是,相对于有我而讲一个无我,而是我本来就是,是真实的无我,而不是在某一些有我的思维之下,对有一个我而产生一个相对的无我,不是这样相对而有的无我,而是真实的无我,所以,就会有这样的一个认识,认识之后,你就会知道说,那这一些种种都是一种妄想,悲觉,悲就是我比较不等,圣觉我是超越人家,等觉是我跟人家一样,悲就是我不如人,那这一些种种种种,种种的胡思乱想,先所起无明触会灭,后明触生起,这个就叫做无明相应触,与无明相应触,这样讲到这里,可以,没有问题,那么这个明相应触,跟无明相应触,在理论上我们已经知道了,而且大概的操作认识也大概是这个样子,那么我们再来看一下,前面有一个经文,他对于六六境界,六六境界讲的其实会更清楚一点,就来看析辨,来看一下析辨,根境相觸而起一般的認識,叫做「觸」,这个是成佛之道里面,导师的分析,根境相觸而起一般的認識,叫做「觸」,根境識 三者,因觸而和合,也可以说是三者的和合而有触,反正这是两派不同的想法,根境識三合而生触,还是触让根境識三者和合,这都没关系,反正你就知道,有根有境有识就会产生触就对了,触就是认识的开始,认识开始就到了重要的关头,认识开始就到了重要的关头,在触对境界的时候,首先发生了合意的不合意的,或者非合意非不合意的反应,这个可叫做可意触不可意触,具非触,认识到的时候,就会有顺应你的想法的,不顺你的想法的,还是没有所谓的顺不顺的,这个都叫做触,都是认识都叫触,接下来,众生的认识是不离无明蒙蔽的,叫做无明相应触,就是刚才,其实这个印顺导师这一段,就是在,就是依刚才阿含经所说的,做的比较详细的分析跟解说,就是在讲明跟无明相应触,众生的认识是不离无明蒙蔽的,无明相应触,所以触对境界后,就会依自我中心的执取,起种种复杂的心理,有没有看到,就会以自我中心,这个自我中心就是我执 ,刚才不是说,我见我执身后吗,刚才那个经典,我见我执身后,就是种种我见,就会起种种的复杂心理,这种种种的复杂心理可以范围很广,但是刚刚阿含经里面讲什么,有我无我,还是亦有我亦无我,非有我非无我,还是我勝 覺、我等覺、我卑覺,记忆力很好,师父念了好几次,不一定记得起来,我勝 覺、我等覺、我卑覺,我胜就是说我比别人好我比别人好,我比别人好,我等我们差不多一样,我卑我什么都不如人,所以有时候不是卑就好了,有时候卑是一种负面情绪的卑,比如说我比不过别人,一般我们修行人,总是要谦虚,说我比别人差,但是很多人是,无明相应的卑,我什么都比不过别人,我生在世间没有用,不要来管我,让我自己就好了,干脆去跳河了,这种卑是负面情绪的卑,不是真实的,自认为自己,应该要谦卑一点,不是那种谦卑,真正谦卑是很正面的,我找一个人,Jason,师父说真正的谦卑,是很正面的,怎么样叫做正面的谦卑,就是谦虚嘛,我知道,你这样只是换一个语言来讲而已,能不能讲得实际一点,正面的谦卑,负面情绪的卑师父已经讲了,那么正面的谦卑,是怎么样叫做正面的谦卑,(就是觉得自己,有很多需要向别人学习,所以总是把自己摆在一个,相对低下的位置),你前面第一句讲得非常好,正面情绪正面的卑,是会向上学习的,会勇猛精进的,而不是自暴自弃的,这很容易分辨,当你是负面情绪的卑,你是自暴自弃的,甚至是会产生更不好的,就是嫉妒,嫉妒 羡慕 恨,但是正面的是勇猛精进,去向别人学习的,我不如佛菩萨,我不如这位师兄,不如这位居士,我跟师父还是差一点距离,没关系,怎么样,我努力的去训练去学习,那这就是正面的,这是正面的真正的谦卑,不是自暴自弃的卑,所以你看到导师说,蒙蔽 就会依心中的,自我心中的执取,起种种复杂的心理,就刚才讲的那种复杂的心理,造种种的善恶行为,因为你有这种种的负面心理,你就会透出于身口意,意就是有这种,思考之后你就会想要去做,那你就会付诸于身口,那就是种种的善恶行为,导师这里说善恶行为,不是说只有恶而已,你有无明你会不会造善,还是会啊,我们世间是有好人的,但是仅止于世间的善,但是你在世间造善的时候,你有很多的烦恼在里面,所以严格来讲,世间有善但是都是相对善,而且所以佛教叫做有漏善,漏是烦恼无明,所以是有无明蒙蔽的,有烦恼相应的善,所以才会落入生死循环,这样了解吗,所以他叫做善恶行为,生死轮回是不能避免的,这是印顺导师讲的这一段,佛所以教诫弟子,要守护根门,在根境相触时,如有智慧的观照,就称为明相应触,那从此就能透出,裂破十二缘起的连锁,这样了解吗,不管是十二缘起的 ,三世两从因果 分位缘起,还是认识论上面的,他中间都很重要过程,他触对境界认识的当下,要去思考认识到,你到底是怎么回事,然后从中去矫正调整,这就是佛教讲的根本法门,所以师父常说六六法门,也常说六根门头好修行,就是这个样子,其实你要是离开了这个,没有所谓的修行,这是根本的修行方法,讲到这里,没有,今天五支,五支家在修理,修屋顶,刚刚有跟师父传的,那个谁,还慢,下午有事,不是听不懂,干脆就听早上就好,他对这个还是有兴趣,来我们再来看,明相应触,这明相应触还是有经文的,这个是师父的白话解释,在我们那个,佛陀的教示里面有,明相应触,有一次,尊者富羅那請示佛陀,世尊曾经教导,我在讲的时候,这个是师父的白话解释,后面会讲是哪一个经文,有一次,尊者富羅那請示佛陀,世尊曾教导,现见法『滅熾然』、『不待時』,正向 即此见 缘自觉,世尊你以前所说的这一些,到底是什么意思,佛陀回答,很不錯啊!富羅那!不懂的就是要 能提問,不懂的就要能够提问,当眼睛看见东西的时候,他现在是以眼见色作为例子,当然还有什么,眼、耳、鼻、舌、身,还有意,当眼见色的,眼见色就是,眼睛看到东西的时候,能觉知到所看见的东西,进一步,能够觉知到贪欲的生起,这个就叫做什么,察觉到无明相应触,要知道你现在的触是无明相应的,所以有贪欲的生起,先能看到,当眼睛看到东西的时候,能觉知到所看见的东西,你要清楚认识到,我是有看到东西的,不是忽然间看到了一个什么幻影,什么影,你要先 ,这个叫做正知正念,先清楚明白,我是有看到东西的是正知,所以进一步,能觉知到贪欲的生起,能清楚明白,我现在看见东西,眼见色,并察觉到眼见色时,起了贪欲,这就称为现见法,这里的现见法的法,并不是佛法,而是说东西你清楚明白,你现在的见闻觉知是看到什么,第一个先看到什么,第二个要清楚明白,我看到这个东西的时候,是起贪还是起瞋,还是起不贪不瞋的痴,所以我要清楚明白,这就是什么,现见法,这是第一步,所以我们常常在生活当中,就是要先去觉察到,这是第一步,这个就叫做现见法,现见法,再来,(师父你刚说那个法是东西在这里,这个现见法就是),现见法就是,不管你是看到的是这个东西,这个东西就是法,还是你听到什么,这个听到的东西也叫做法,这样了解吗,法不一定是指佛法,一切东西都可以称为法,所以有时候我们称为万法,这样了解,这样静宽知道吗,这里他的现见法不是说是,这是一种方法吗,还是不是一种方式,这个法是指东西,比如说你看见这件事情,然后你意识到,这个好吃的,我想去占有,我想吃,那这个是你看到了,然后有贪欲,对吧,那你就想去占有,这一个整个,这个行为就叫现见法,你看到东西,你看到法,你觉察到我起瞋,这个也可以说是现见法,这样了解吗,(就是你觉察到,你起了这个贪念,或者什么,这个就叫现见法),对对对,起了贪念,起了嗔念,起了不贪不嗔,第一个,两个步骤,第一个步骤,你先看,确认你看到东西,而不是迷迷糊糊的,起来根本没有,没有睡醒,然后午睡没起来,看到看到一个幻影,这个不能算,你要先第一个,先清楚明白你看到东西,这是正知,这样了解吗,因为你要先看到东西,你才能进一步去察觉,我到底起了什么,这样了解吗,你看到东西,或是你听到东西,第一步,第二步,你看到这个东西,你起了贪,还是起了嗔,这样了解吗,这个叫做现见,当下知道的,叫做现见法,(也就是说,你的知和觉,这两步骤),对,就要清楚明白,因为现在马上的,你不要过后再去思考,我刚刚到底看到什么,这样就过了,当然这个也不是不行,就是这样子,这样就已经过了,就不是现见了,所以它叫做现见法,当下就要去察觉到,当下就要产生正知正念,这样了解,这叫现见法,什么又是叫做,『滅熾然』、『不待時』,『正 向』、『即此見』、『緣自覺』,当比丘看到事物,清楚明白所见的事物,但对所见的事物,不起贪欲,清楚明白自己所见的事物,也真实察觉到自己所见的事物,不起贪欲,这就称作『滅熾然』、『不待時』,『正 向』、『即此見』、『緣自覺』,耳聞聲等其他的根对境,也是同样的道理,这个叫做灭熾然,这个叫做,灭熾然,为什么叫灭熾然,灭所起的无明,熾然就是烦恼的意思,为什么烦恼又叫做熾然,五蕴之身,五蕴之身,会烧,烧我们这个身心,让我们这个身心好像发烧一样,这个烦恼就叫炽盛,这个叫做熾然,所以烦恼叫熾然,把烦恼当下消除掉,就叫做灭熾然,这样了解,意思就是说,第一个,现见法,是确认看到东西,然后确认你起怎么样的心态,起了不好的心态,那我当下察觉到,我要把它怎么样,消除掉,这个叫做灭熾然,这样了解,叫灭熾然,不待时,为什么叫不待时,不再等,等明天再来,这个真好吃,但是我吃了会胖,没关系,今天先吃明天开始,发誓不再吃,这个不叫不待时,这个待明天,更待何时,等待吉祥日,所以不待时,那就是说,你现在就做,看到了清楚明白,要做现在就做,就叫做不待时,这样了解,正向,那当然什么正向,灭熾然,是朝没有烦恼的方向,是朝明相应的方向,就正向,即此见,这即此见意思就是说,我现在马上知道的,还有缘自觉,而缘自觉是什么,是自己的,不是人家看到的,我刚刚是不是看到那个净糖,我刚刚是不是看到净糖,好像是,你有没有起烦恼,你自己要观照,我刚刚是不是起烦恼了,我不知道了,你是不是有起烦恼,我现在有没有把烦恼消掉了,我不知道,我怎么知道你有没有把烦恼消掉,就是缘自觉就是说,是自己察觉到的,是自己要去做的,是自己要去灭的,这个叫做缘自觉,不是别人告诉你,你起烦恼了,当然,如果你的觉照力没那么强,没那么强,那可能要人家提醒你,但你总不能老是人家提醒你,你的觉照力要慢慢训练训练,到最后是自己要去察觉到,这个叫做缘自觉,叫正向 即此见,就马上看到的,这个就叫做所谓的,什么六根门头好修行,六六法门,也就是我们在讲,怎么让从无明相应触,而朝向于明相应触的一个过程,这阿含经里面就讲得非常的详细跟清楚,这个叫做明相应触,以及无明相应触,讲到这里,(刚刚师父讲那个觉贪 觉不贪,或是觉嗔 觉不嗔是从哪里来的),等一下你,你再讲一次,你讲什么,师父没有听见,刚才师父讲,因为那个觉有三个不同,就是你觉贪,你是上一页那个觉吗,这个吗,就是我们说觉贪,或是觉不贪,贪欲,贪欲我们说贪欲的,觉知 ,觉知贪欲,它有三个不同,你是觉贪或是觉不贪,或是觉不嗔不贪),不管你是贪不贪,你都要清楚明白,(但是它从哪里来,那个觉它从哪里来),觉就是自己要去察觉到,要自己去醒觉察觉到,(但是如果我说我觉不贪,如果我觉到的是不贪),觉到的不贪,那你也要清楚明白知道,这样知道,你察觉到是我没有起贪,我没有起嗔,我没有痴,你也要明白清楚,那佛陀就告诉你,如果是这样,那你就继续维持这样,这样了解吗,(但我有一点点就是,不清楚,就是如果我觉不贪),这个觉不是觉悟,这个觉是察觉,不是觉悟,不是那种,无上正等正觉那种觉悟,这是察觉,你是不是在这个地方,(如果我们是说,我们是察觉,我们不贪,那么我们说那个无明相应触,它有一点点,无明相应,无明相应就有一点点矛盾),对,你要先从这个方向开始,这样了解吗,还是有无明,但是这时候无明,不会跟很粗的贪嗔痴起相应,那你要从这边,慢慢慢慢的去怎么样,把粗糙的降伏,这样清楚吗,这样了解吗,(弟子在觉得,可能是不是那个师兄觉得,其实那个无明和明,就不是说百分百,不是非黑即白的,其实大部分的时候,也许我们是在无明中,但是我们还是有部分的明在里面,就不是说你一是无明就),问题是说,那我们怎么知道,我们到底现在是无明还是明,到底从哪里去了解,那就是从你的见闻觉知里面,慢慢去察觉,不然我怎么知道我在,我从哪里,那你怎么知道,我要去做这样的事情,你为什么会知道,听经闻法,佛陀跟我们讲的,为什么师父会知道,因为我去佛学院,那些师长老师,或是法师跟我讲的,那他们为什么会知道,他们的师父怎么跟他们讲的,那推推到最后,为什么会知道,要这样子做,佛陀从经教里面跟我们讲的,这样了解吗,所以第一个,你要听经闻法,你才知道你必须要这样做,第二个,你必须去做,你才知道这是什么,这样清楚吗,还有一个,当然你从净宽来讲说,我们当然不可能现在百分之百,因为有轻微,比如说你贪,你有很贪很强烈,你有轻微的,当然是这样子,你也不能说,我今天察觉了,明天就断了,不可能,但是你的训练,就是必须要不断的这样训练,你这样的训练,然后不断的训练,不断的训修,不断的做,那你的无明就会慢慢慢慢减弱,那无明,粗糙的无明减弱了之后,你才能修定,你最后才有可能去用慧来断烦恼,如果很强盛,你根本不可能修定,不可能有觉慧的,这样了解吗,所以这还是训练,还是不断的训练,那问题是说,那训练要有一个方法,要有一个着手处,到底从哪里,就是从六入处 ,,(师父想请教个问题,就是明相应触可以理解为,明是自觉觉知,所以明相应触可以理解为,在接触就是根对境的时候,这个触觉是明明白白自我觉知的,能这样理解吗),这是第一步,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知道,这是正知是第一步,但还不够,两步,你先清楚知道我看到东西,明明白白清清楚楚这是正知,但是你还要有一个正念,就是你要知道,我有没有起贪瞋痴,这是第二步,他提起了贪瞋痴,这两步整个加起来就叫做现见法,这样清楚吗,那接下来第二步,灭熾然,如果我没有起贪瞋痴,我清楚明白那很好,但是如果我起了,我要把它转化,这个叫做灭熾然,这样有没有回答到你的问题,所以一般来讲,师父曾经讲过,正知正念,正知正念,可以是慧学的,可以是定学的,可以是慧学,可以是定学的,同学们听过吗,我先讲定学的,定学的正知正念是训练,你专注集中在你现前所做的事情上,这是定的训练,我说的定的训练,在日常生活中,四念处的身念处,比如说你现在在听师父讲课,你会分心,你分心了,察觉到你的心跑掉了,你这个叫做正知,你要先知道,我现在在听课,我的心是在听课,还是已经跑到别的地方去了,不管你知道在听课,或是跑到地方去的你察觉到了,这个都叫做正知,那正念把它抓回来,在你做的东西上面,这个就是训练定的正知正念,也是一般修定的时候讲的身念处,这样清楚明白,那打坐下来,那更不用讲了,打坐的时候的正知正念那更严格,但是它是从日常生活训练起来,你有没有缘住你的所缘,清楚明白知道正知,跑掉了还是没有跑掉,跑掉了一定要抓回来正念,这是修定的,正知正念,慧的正知正念,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你先清楚明白,你现在是听到什么看到什么,然后有没有起贪瞋痴,清楚明白,这个叫正知正念,如果没有起贪瞋痴 很好,继续维持,如果起贪瞋痴,就要把它消弥,这个叫做正念,正念就是合于慧的念头,合于正确的念头,这叫做正念,那合于正确的念头,当然是无贪无瞋无痴,这个叫做正知正念,而跟我们一般,真正的佛教的修行,跟我们一般某一些,方便之道不一样,有一些人会告诉你,所谓的正知正念,所谓的净土法门正知正念,就是无时无刻都在念佛,但事实上这是不大对劲的,为什么,你要是开车的时候,不专注你应该开车的地方,而脑子里面都在念佛,很容易有危险,这样了解吗,所以佛教正知正念,绝对不是说无时无刻都在念佛,不然的话就会产生很多的问题,但是为什么会有人这样讲,第一个 师父讲,就是说对于这些教法,他不是很清楚,第二个 都是耳濡目染道听途说,人家这样讲我就这样讲,好像这样就对,或是无时无刻都在念经,无时无刻都在念咒,事实上这是不符合修行的真实意义,所以这就是学阿含经的好处,学阿含经告诉你,真正修行是怎么样,,没问题的话我们再来看,缘起的十二有支已经讲完了,缘起的十二有支已经讲完了,缘起的法则,缘生法讲完了,接下来(第三节)增上慧学的内容,是缘起四圣谛,我们要来讲四圣谛,师父为什么用这个图出来,这个图见过吗,应该都见过,再跟我讲没见过那问题很大,可能都在打瞌睡,净堂见过这个图吗,应该见过了,这个图就是我们阿含经的内容,相应阿含经 杂阿含经修多罗的内容,它整个就是在讲这一部分,那我们有讲缘起法则,那缘起的内容,法则就是流转与还灭,那么缘生法就是苦集的相生,也可以说惑业苦的相生,灭道就是缘起的还灭,那这加起来就是四圣谛,那在讲苦集的时候,苦集的时候又谈到惑跟业,那么谈到这个苦集谛,有没有苦集谛的时候,其实是在谈蕴处界的无常,谈惑业苦,就是这个地方,这样了解,那么我们谈到灭,就是所谓的正解脱学,是最后面的,增上慧后面是正解脱学,就是这个灭谛,道谛里面的戒定慧,其实戒定都已经讲了,现在是在讲慧学,那么慧学它的内容,无外乎就是缘起四谛,那么我们缘起的法则讲了,然后缘起的有支,缘生相,怎么样还灭,怎么样流转,也讲了,那我们细节要讲,现在的细节是在讲,四圣谛的苦集灭道,四圣谛苦集灭道,讲完之后我们会讲苦法门,然后怎么做缘起观,这是一个图给你们看一下,那么我们接下来就是告诉你们,我们现在在讲什么,我们现在 ,不是增上慧学的开始,增上慧已经开始一段时间了,现在师父只是告诉你,我们缘起法门已经告一段落了,接下来要讲什么法门,四谛法门,增上慧学里面有一共有七节,这样了解,第一节叫做何谓增上慧,讲完了,增上慧无外乎就是缘起四圣谛,那么缘起四圣谛,第一个要讲缘起法门,缘起法门里面讲,缘起的法则跟缘生相,讲完了,清楚吗,所以现在接下来要讲什么,四圣谛,四圣谛我们做一个分析,那四圣谛其实以前也讲过,刚开始的根本教法已经讲了,只是那时候很大要给大家知道,有这么一回事,现在我们在讲四圣谛,本来它就是慧学的内容,就是前面大家都经过的戒定慧,增上戒学、定学,增上信这些,这时候再来讲四圣谛法门,你会有更深的印象,以前知道有这回事,现在会更加深你所对四圣谛的认识,愿意真正的去实践跟修行,所以现在我们来谈四圣谛,而且里面会让有一些观念,我们要弄清楚,那四圣谛讲完之后会讲什么,苦法门,然后接下来讲蕴处界法门,然后讲无常法门,讲无我法门,如果这一些,都是刚刚那个图里面的,我们会这样看,有没有四圣谛法门,苦法门,那你说师父,集灭道之前已经讲过了,苦法门,然后再分析蕴处界,然后分析蕴处界讲无常,然后讲无我,再来,,可以,现在师父是告诉你们,增上慧学的内容,以及为什么这样子安排,为什么这样子安排,这样子安排无外乎,都是这个依这个图,这是佛教的根本,四谛缘起,四谛缘起,缘起跟四圣谛,这是根本的,那我们还是照这样的安排来说,有问题吗,可以吗,Jason可以吗,可以,没问题,没问题我们进入,进入了四圣谛法门,三转四圣谛,可以说是佛陀开悟之后,遇到五比丘,佛陀的第一批弟子,是五比丘,这五比丘,师父在印度佛教思想史入门里面有谈,为什么是五个,当然因为年久失修了,年久代考,为什么会五个,当然我们就是根据现在所有的资料,比如说有个是跟他出来的,有一两个是,他的父亲派去保护他的,然后跟他出来的,就是车诺就是车夫,那车夫当然不能回去,然后后来又有 他的爸爸派 ,侍卫去保护他,然后就跟他留下来,然后前后加起来一共就是五个,师父在印度佛教思想史入门里面,有大概提到为什么是五个,那么中间的修行,佛陀传里面都有,我就不再讲,开悟之后,佛陀第一个想说,我到底要跟谁讲法,所以他就想起了谁,那时候还不叫比丘,那五个修行人,也可以叫比丘,就那五个,因为那时候佛陀还没刚开始,但是你也不知道怎么称呼他 ,五个修行人,五个随从,还是五个,所以后来都是叫五比丘,那事实上,佛陀还没跟他开示的时候,根本还不叫比丘,所以就想起了这五个人,一起跟他修行,那也算是善根深厚了,所以佛陀就第一个想到,回去跟这五个人,讲他所悟到的正法,也希望这五个人能够跟他一样,断一切烦恼而得涅槃,所以他现在就开始,第一个,三转四圣谛是一切,佛陀开始教导的,教法的最早的,就是三转四圣谛,三转四圣谛,我们来看一下,三转四圣谛,第一个叫做示轉,示轉的意思就是,告诉你有这么一回事,尔时 世尊告五比丘,此苦圣谛,本所未曾闻法,正当思维时,正当思维时,就是现在你必须要开始思维,应该是思维,生眼 智 明 觉,眼 智 明 觉,都是智慧的异名,眼智明觉,此苦集 此苦灭,此苦灭道迹圣谛,本所未曾闻法,当正思维时,这个标点我不好,生 眼 智 明 觉,这标点我不好有点不一样,标点我不好有点不一样,佛陀的意思就是告诉你说,你现在,我告诉你,由苦集灭道,我现在告诉你,你要去思维,你去思维之后,就会生智慧,就会生眼智明觉,那这个时,应该是下面这个比较对,应该是下面这个比较对,记号在时的前面,比较正确,比较正确一点,这个叫做什么,示轉,再来,劝转,示轉就是告诉你有这么一回事,比如说,有人打电话给你,跟你说你有一个包裹,没有铃,然后你在旁边跟他讲,我告诉你,这是一个骗子,就是告诉你有这回事,我告诉你,这一定是一个骗子,你千万不要被骗,然后,復次,苦聖諦智(知)當復知,这个字是知,知道的知,苦聖諦智(知)當復知,或知當復知,你现在知道了,要真正的认可,要真正的认可,本所未聞法 當正 思惟 ,時,生眼、智、明、覺,苦集聖諦已知當 斷,有没有看到,当断,第一个这是苦,我之前跟你讲的,但是我没有叫你一定要认可,现在我跟你讲的,我就是建议,你要认可世间是苦,那么我现在告诉你,这个苦有它的原因,所以你要怎么样,去断这个集,我现在是劝告你,积极的鼓励你要要去修,所以他说,知当复知,然后,已知当断,本所未曾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 覺。,復次,苦集滅,此苦滅聖諦已知當知作證,要证灭谛,本所未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 復以此苦滅道跡聖諦已知當修,本所未曾聞法, 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这个就告诉你,我刚刚是跟你讲有这回事,现在我积极的鼓励你要去做,就是告诉,刚刚比如说,你收到这个电话,我告诉你这是个骗子,那么你可不可以说,我告诉你是个骗子,你爱信不信随便你,当然你可以这样子,但是现在意思说,这是一个骗子,希望你不要被骗了,不要相信他,这是第二步,我先告诉你这是个骗子,然后接下来,你千万不要相信他,佛陀说有四圣谛,世间是苦 然后苦有它的原因,然后你是可以灭掉,然后证不苦的境界,然后有灭苦的方法,我告诉你,但是佛陀不只是这样子,他告诉你就是说,这个是苦你要知道,但是不但要知道,你要肯认,肯认世间是苦,这个是叫智(知)當復知,然后有它的原因,你这个原因,你不是知道就好了,你要去断它的烦恼,断它的原因,我鼓励你,你应该去断,接下来,断了之后,有它到达的境界,离苦得乐的境界,我希望你能够证到这个境界,达到这个境界,接下来有它的方法,佛积极鼓励你,你应该去做,这个叫做什么,劝转,这个叫做劝转,所以佛陀先告诉你世间真相,接下来告诉你,你一定要去证悟,觉悟世间真相,两个讲完了,然后接下来,第三个是什么,證轉,什么转完了,这样两转而已啊,三转 ,第三转转完了,但是第三转要转什么,我都跟你讲了,我叫你去做了,但是会有一个问题,那你到底你是什么程度,你是不是真的达到那种境界了,不然你来跟我胡瞎扯一团,胡瞎扯一团,那我怎么知道,这是真的还假的,这样了解吗,刚刚人家打电话,这是骗子,你不要被骗了,我已经被骗过了,当然不是啊,之前他要骗我,我没有被他骗了,所以我是亲身经验告诉你,不是我已经被骗了,所以你千万不要再重蹈覆辙,这样了解吗,佛陀说四圣谛,诸法实相是如此,你要真的去修,那你说你会不会骗我的,不是,我自己已经真正的做到这样子了,证到这样子了,我以我自己做什么样,一个亲身的证明,这个叫做什么,證轉,这样了解吗,所以有,示轉,劝转,證轉,示轉 劝转 證轉,复次 比丘,此苦圣谛已知,知已出,所未闻法 正当思维,時,生眼、智、明、覺, ,复次 ,此苦集圣谛已知,已断出,有没有,他知而且已知出,就是他已经肯认了,而且他这个以断出,就是我已经断烦恼了,然后,所未闻法 正当思维,時,生眼、智、明、覺,復次,苦集滅,此苦滅聖諦已知當知作證 ,就是佛陀已经证悟了,真正证到了灭谛,已作证,本所未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復以此苦滅道跡聖諦已知當修 ,他已经修了,所以你看,中文都放一个 已,你很清楚明白,如果他是梵文或巴利文的话,他都用什么式,完成式,过去完成式,或是完成式,当然过去式也可以,就是说他,一般就是完成式,会比较完,他已经完成了,已确实已经做到,他不是讲一讲而已,是佛自己,真的这样子做了,这个叫做證轉,證轉,此苦滅道跡聖諦已知當修,本所未曾聞法, 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 
,这个就是所谓的證轉,结论,諸比丘! ......我已於四聖諦三轉十二行生眼、智、 明、覺,故於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聞法 眾中,得出、得脫,自證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提。,佛陀就说,我三转十二圣谛,三转四圣谛,三转十二法轮,那么,我已经得到这样子,这个,天、魔、梵、沙門,就是在所有的这些众生当中,我是最尊胜的,我已经超越出这样子了,已经不再轮回了,不再天、魔、梵、沙門、婆羅門 ,哪怕是沙门,有些沙门也不一定能够证到这样子,佛陀已经真实证到了,这一些沙门婆罗门,闻法众中得出得脱,就是这一些都是在修行,都是在闻法中,我已经比他们殊胜,我是真的超脱了,而且自證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提,自己证得无上正等正觉 成佛,所以这叫做 ,三转法轮,三转十二行,那么后来的阿毗达摩,就以这四圣谛的,三转十二行,来谈这样的一些事情,那么因为时间到了,不是时间到了,休息的时间到了,我们先休息十分钟,我们继续来看,所以我们三转十二圣谛,示轉,人生是苦,他告诉你这么一件事情,这个示是揭示,这样了解吗,告诉你实相,把实相告诉你,所以佛陀第一个叫做,人生是苦,苦有其因,苦是可以灭除的,灭除有它的方法,灭苦有它的方法,这个叫做苦集灭,苦集灭道,告诉你有这一回事,劝转,人生是苦,你应当认知,你要肯认,你不要跟我在那边讲,瞎扯胡扯的,不要跟我辩,你要认知它,你要真正解决问题,你要先认识,承认人生是苦,苦有其因,所以你要断它的因,你必须去断,苦是可以灭除的,那你就要证到它灭除的境界,还有 灭苦是有方法的,所以你要去修,你要去修,最后面證轉,佛陀说人生是苦,我已经肯认了,人生确实是苦,苦有因,我已经把这个苦的因断了,然后,灭苦之后的境界,我已经证到了,最后,灭苦有方法,我已经做了修了,这个叫做什么,三转十二圣谛,就是證轉,劝转,示轉,这里有一个问题,这个我们要讨论一下,因果,有不同的角度来谈因果,这样了解,这里面很明显的,这个是果,没错,这个是因,这个是果,但是从佛陀的劝告,以及你愿意去修行来讲,刚刚那个是产生的因果,现在我们来谈一个东西叫做,愿意修行及认知的因果,知道师父在讲什么吗,愿意去修行以及认知的因果,那就不太一样了,愿意去修行及认知的因果,我们是不是先要了解,而且肯认这世间是苦,没错吧,如果你都不觉得世间是苦,那后面的都不用谈,所以从认知而引发愿意修行来讲,世间是苦,是四圣谛的什么,第一个因,好了,知道世间是苦,那么接下来讲说,那我世间是苦又怎么样,有它的因,所以你必须先认知世间是苦,你才能去谈它的因,如果一开始你都不认为有什么问题,那你谈因的意义在哪里,没有意义,这样了解,那么接下来,知道因,那我能不能灭苦 可以的,是可以达到那个境界的,你有癌症,那为什么,因为你生活几十年来都是这个样子,所以在长癌症,那我怎么办,回家去等死,那你跟我讲这干嘛,你一定恨透这个医生了,那你不要跟我讲,我还可以快快乐乐,爱吃爱吃 爱喝爱喝,过过要死了就算了,叫我回家去等死,那你不要跟我讲,你没办法解决的东西,你不要跟我讲,但是现在不是,我有癌症 那怎么办,可以解决治疗的,真的吗,愿意,接下来怎么办,你一定会问,接下来你会问什么,你有没有什么仙丹妙药,怎么治,你才会产生怎么治嘛,如果告诉你没救了,回家等死,那你要是医生 ,求求你跟我讲方法,就告诉你没得救了嘛,那现在就是可以救,可以治疗 ,但是很行苦,没关系 我愿意,要花很多钱,没关系 我愿意,所以这个就是什么,从认知而引发,愿意去做的谈因果,那就是什么,苦集灭道,所以它不是在理论上,谈生起的因果,生起的因果当然是什么,集苦,道跟灭,这是产生的因果,但是我们现在是,现实上要修行的话,是在谈认知而引发,愿意修行的因果,那就是苦集灭道,这个很重要,因为后面我们会讲,而且认知了这样一件事情之后,基本上,就算是你没有很强烈意愿的修行,想要修行,基本上不会被糊弄,也不会被忽悠,也不会被一些宗教骗子,或外道给随便乱唬乱骗,这个就是三转十二圣谛,三转十二圣谛,再来,接下来我们来看四圣谛,刚才是三转十二法轮,四圣谛,四圣谛第一个谛,谛是什么意思,谛当然一般来讲就是,真实不虚,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汝等持我所說四聖諦不,四圣谛 ,你们有没有受持我说的四圣谛,時,有比丘從座起,整衣服,偏袒右肩,為佛作禮,就是礼佛,合掌白佛,惟然 世尊所说四圣谛 我悉受持,佛告比丘,汝云何持我所說四聖諦,佛 问大家说,你们有没有受持我说的四圣谛,比丘起来说,有 我们有受持四圣谛,佛 就问说,你们是怎么受持的,比丘白佛言,世尊说苦圣谛 我悉受持,如如、 不離如、不異如,真實、審諦、,不顛倒,是聖所諦, 是名苦聖諦,世尊說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如如、不離如、不異如,真實、審諦、不顛倒,是聖所諦,是為世尊說四聖諦,我悉受持。,佛告比丘 善哉善哉,汝真實持我所說四聖 諦,如如、不離如、不異如,真、實、審諦、不顛倒,是名比丘真實持我四聖諦。」(雜 417) ,这里面有两个重点,一个什么叫做谛,这里面哪些字或哪些 ,在描述它是谛,圣所谛,然后,圣所谛四圣谛,圣所谛,如如、不離如、不異如,真、實、審諦、不顛倒,可以吗,还是不行是不是,那没关系,是不是有什么东西没有插,我问你,这里面有几个字,第一个,你们会比较清楚明白的,不用太多翻译的是,刚刚讲的,如如、不離如、不異如,真實、審諦、不顛倒,哪几个字你一般会用,看了就知道,真实,不颠倒,真实不颠倒,一般会用,不颠倒那就是正的,真实那就是真实,那么现在就是,有一个比较困惑的,審諦 当然还是不是很困惑的,審諦也是真实不虚的,那么现在这边就是,如如、不離如、不異如,可能会比较困扰困惑一点,那其实这几个字,也是在说明真实的意思,那么你说他讲那么多,世尊說苦聖諦,我悉受持,如如、不離如、不異如,真實、審諦、不顛倒,是聖所諦, 是名苦聖諦。,他讲那么多,这个字,比如说如如、不異如,到底什么意思,我们等一下会说,但这里这个弟子所说的,你会觉得他好像有点 在说闲话,在说一些好像本来就是这样的话,但是这里在表达一个什么东西,要表达一个什么意思,真实不虚,师父常说一件事情,认识知道跟知见是不一样的,这个弟子,他不是认识知道而已,他是变成他的真实的认知,跟对这个世间人生的真实认知,已经是他的知见的,他认为确实如此,没有任何怀疑,苦圣谛人生是苦,他清楚明白,而且肯认人生是苦,而不会只是说,我只是知道是,但是我不会就是说,到底是不是真的,还是怎么样,我没有深入我的内心里面去认可他,你如果没有深入内心里面去认可他,你只是知道说,好像有这么一回事而已,你不会想要去断烦恼,因为你对他有所疑惑,这样了解吗,那么你对于苦圣谛,认知的越恳切,而且认为他是真实的,你越会想要知道,那原因在哪里,你就会愿意想要说,那灭掉这个原因,达到乐的状况是什么,你会更想修行,就像师父说的,很多佛教徒讲因果业报,但是还是造了很多不应该做的事情,还是造了很多恶业,喝酒的继续喝,胡说八道的继续胡说八道,那你跟他讲因果的道理,他讲的比你好,问题是在哪里,为什么会这样子,这些因果对他来讲是知识,他并没有把它为是如,不离如 审谛不真实,因为他如果肯认因果业报,是世间的真实,已经跟他身心结合在一起,变成有知见的,他还会去做坏事吗,就算是违反小的不好的习惯,也不会做成很恶的恶事,这样了解吗,哪怕说有烦恼,但是他敢会造恶,会犯一些小错,不会犯大过,因为因果业报的真实,在他心里面是真实产生作用的,同样的 ,四圣谛他讲了这么多,有没有真实产生作用,佛陀从这个弟子的描述里面,佛陀认为说,他是真实这样认知的,所以他才说,这个是他受持四圣谛的一个,佛陀认为说,很好,因为你不但只是知识而已,你已经认为你的人生知见,所以佛陀认为说,才说 善哉善哉,不错不错,你真实持我所说四圣谛,那么这里的如如 不异如,什么如 到底是什么,如如,如如,我们的梵文字,叫做 tathā,是形容词,就是如,或翻成真实的,形容词,如,或者是真实的,它是形容词,就叫做如,那么,以前我们在大学跟佛教授翻译的时候,我们常常翻译成,T-H-U-S,Thus,T-H-U-S,Thus,就是说,本来就是这样子,本来就是如此,第二个字,为什么叫如如,tathatā,第一个是形容词,第二个,加一个tā,变成名词,变成名词之后,它的翻译不好翻,名词化之后,有时候翻成如如,有时候翻成如性,但是它的意义还是什么,真实,所以以前如果我们是翻如如的话,在翻译会翻成,翻成什么,如果形容词是Thus,然后如果变成名词要翻成什么,那个静能你说什么,As it is,有时候我们会翻成,Thus as it is,或是直接一个叫做,Thusness,N-E-S-S,Thusness,名词化,那么很多字,在中文里面,名词化之后,它会把它翻成,性,这样了解吗,所以空跟空性,很多时候只是,形容词跟名词而已,空叫Śūnya ,空性叫Śūnyatā,那个tā,是名词化之后所变化的,所以叫Śūnya Śūnyatā,所以Prajñāpāramitā,tā 音译就叫他翻成多,这样了解吗,Prajñāpāramitā 就 般若波罗密多,那很多时候那个tā 没有把它翻出来,就般若波罗密,那么如果有把那个tā 翻出来,就是音译就叫多了,所以不要在般若波罗密,跟般若波罗密多去做文章,多一个 多,就是很多,就是什么什么,般若波罗密就是菩萨的,般若波罗密多就是佛的,那就是胡说八道,现在很多注解就是 ,以文解字 这样乱注一通,但是如果你知道梵文,它就是名词跟形容词之间的变化,但是当然经典有时候会,名词形容词有时候会做,有些大同小异的解说,是会有的,所以你看,tathā(形) 如,真實的,tathatā(名),如如,如性,真實,所以有时候如如 他就直接,换成如性 也是真实的意思,不离如 avitathatā:a-vi-tathatā, ——— 不離如性—無錯誤 ,阿 是什么,阿 是没有或否定或没有,这样了解吗,叫做无量光无量寿,叫做无,阿罗汉叫做Arhat,就是无生,阿就是无,或是相反,所以Agama,阿含,但是gama是有,A+gama,本来是去,阿,否定或是相反 变来,这样了解吗,这个a-vi-tathatā ——— 不離如性 ,vi 什么意思,分别,记得吗 vijna分别认识,比对 去别别的认识,所以叫做分离,这样了解吗,a-vi-tathatā 叫做不分离,所以翻成不离如,没错啊 它不离如 ,那它不离如就是,跟真实并没有两样 ,这样了解 这叫做a-vi-tathatā,那如来 Tathāgata,那个gata是去 前面a,是母音分开的,Tata叫做如 ,TTathāgata 如来,不离如,或是我们从意思上来讲叫做没有错误的,不異如
 anaññathatā: a-nañ-ñathatā ,A-Na 这两个是T跟T的结合,变成 本来是T变成N,上面这两个是音变,这整个意思叫做如以外的,叫做不例外,没有例外的,意思就是说 ,没有如以外的东西,没有如以外的东西 叫做没有例外,意思就是说 就是如,除了这个如以外 没有任何东西是离开这个如,或这个如以外的东西,这样了解吗 这个叫做不异如,不离如 不异如,反正讲起来就是真实的意思,这个叫做无例外 一个叫做无错误,真实 无错误,无例外 審諦不颠倒,就是真实 ,讲到这里 ,可以吗 有问题吗 ,圣所谛,刚才说是谛,现在叫做圣所谛,諸賢!過去時是苦聖諦,未來、現在時是苦聖諦。,真谛不虚 不离如,亦非颠倒真谛審實,合 如是諦,聖所有、聖所知,聖所見、聖所了、聖 所得,聖所等正覺,是故說苦聖諦。,这里是什么意思,中阿含,他告诉你苦圣谛,是世间的真实,但是,但是什么,一般人,圣人才能 就是佛陀刚刚讲的,此是苦 我已知,此是集 我已断,这个真实 确实是世间的真实,但是一般人不知道,所以才叫凡夫嘛,是不是这样 是圣人告诉我们是这个样子的,所以叫做圣所知 圣所谛 圣所有,圣所见 圣所了 圣所得,为什么叫圣所得,圣人才能真正证得的嘛,圣所有 是圣人才知道,那你说 那这本来就是大家都是这样,问题是你不知道啊,我们都活在缘起当中,我不知道缘起,这样了解吗 所以这个谛,是真实不虚 但是是圣人 ,告诉我们 才有 我们才能清楚明白,所以这叫做圣所谛,叫做圣所谛 这样知道吗,讲到这里,那个静修有什么问题,(弟子就是想到平时诵心经,揭谛揭谛 不过那个谛应该跟这个谛,不是一个谛),不一样,这个是真实 那个是那个音译 ,那个是梵文音译的 所以不一样,(师父那个 審實 或者審谛,这个審在这里是怎么解),審谛 也就是真实的意思 ,也就是真实的意思 ,当然你也可以想说 经过不断的抉择之后,认知它是真实如此,也可以这样子讲,(弟子也就在想 因为審 有一个就是,你在思考过 再去检查过),对啊 也可以这样子讲,所以他就是说 圣所谛 圣所谛,中阿含分别圣谛经,所以他是真实不虚的,再来,在阿含 经里面,他讲如如 不异如,如的时候,用到两个地方 ,一个是四圣谛的谛 是如,他另外用一个地方,缘起法 也是如,所以我们再讲一个 缘起法也是如,所以缘起法也是真实不虚的,你看,云何為因緣法?謂此有故彼有,謂緣無明行,谓此有故彼有 谓无明缘行,谓无明 谓缘无明有行,缘行有识 乃至如是,如是纯大苦聚集 ,云何緣生法? 謂無明、行,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 法住法界,彼如來自所覺知,成等正覺,為人演 說,開示顯發,此等諸法,法住、法空、法 如、法爾,有没有看到,法爾,法不離如,法不異如,審諦真實、不 顛倒,在阿含经里面他谈到两个「如」,一个是用来表示缘起法,另外一个来表示四圣谛,那当然缘起法是佛未出世 佛不出世,都是这样子的,没问题,但他也没有说缘起法,你看 你把这两个弄清楚一点,他这个(2)是如,没错,不离如,但是他说是,圣所谛 圣所知 圣所见,这里(3),缘起法他告诉你什么,若佛出世若未出世,不管圣人 不管凡夫,他就是缘起,不管你是流转,不管你是还灭,他就是缘起,不管你知不知道,我们还是在缘起的流转,你知道了,佛陀告诉我们了,我们还是在缘起的流转,你照着去修行的,他就是缘起的还灭,所以这里有两层意思,不管我们知不知道,缘起的流转跟还灭,一直都是如此,所以他就是什么 缘起法,那缘起法用在身心生命上的话,就是苦集灭道,但是这苦集灭道,必须圣人告诉我们,我们才能够去怎么样,清楚认识以及修行,那里面有某一些道理,我们之后后面我们再来谈论,我们再来谈,所以这个叫做缘起法的如,还有四圣谛的如,缘起法的如,还有四圣谛的如,从这个地方,后面会产生出一些更深一步的,不管是哲学,或是教育上的分析跟认识,之后进一步会产生,般若经的思想,我们后面慢慢再来谈,那个静修你在笑什么,(就是您留的这个,让人思考的问题实在是),包袱太大了 ,没关系,现在你先不去思考也没关系,师父在这里做了一个伏笔,你想得到想不到,也就不要想没关系,只是说很多听过师父讲课的,多多少少都会想到一些这个问题,那未来我们慢慢讲完之后,会再来谈到这个问题,这个叫做缘起法的如,还有四圣谛的谛以及缘起法的法则,本来就是如此,师父问你们一个很有趣的问题,你们思考看看,这两个的差别在哪里,佛陀开悟了,是不是离苦得乐,没错吧,离苦得乐了,佛陀开悟了,缘起法是不是还是缘起法,没错吧,一个是离苦得乐,一个是缘起法还是缘起法,那这样子可以想,可以思考,去思考看看说,佛陀开悟了,离苦得乐,但是不管佛陀开不开悟,缘起法还是缘起法,这样清楚吗,我们慢慢可以再来讨论,再来看一下,4、真實無餘 ,为什么讲圣所谛跟 真實無餘 ,因为你前面你看,真實無餘 是如以外,没有以外的东西,什么叫真實無餘 ,一切都是真实的,没有真实以外的东西,就是这里讲的不异如,就是无例外,没有如以外,圣谛就是真实的,他没有跟如不一样,没有在如以外还有什么,他就是真实的,所以我们师父才会讲说,圣所谛还有缘起法如,以及真實無餘 ,这里的真實無餘 其实就是什么,不异如,佛告比丘 善哉善哉,如我所说四圣谛 汝悉持之,诸比丘 若沙门婆罗门作如是说,如沙門瞿曇所說苦聖諦,我當捨,更立苦聖諦者,但有言數,問已不知,增其疑惑,以非其境界故,讲到这一段,什么意思,讲到这里,因为后面就是苦集灭道,都是一样的,我再念一次,你们看看,佛告诸比丘 善哉善哉,如我所说四圣谛,有没有看到,汝悉持之,诸比丘 若沙门婆罗门,沙门是婆罗门以外的修行人,婆罗门是当初的印度,婆罗门教的修行人,这些人都在探求宇宙世间真理,他说如果这些修行人,这样说,作是说 如沙門瞿曇所說苦聖諦,就是世尊佛陀所说的圣谛 我当舍,你说的那种圣谛我不接受,舍,然后我当舍,更立,更立苦圣谛者,你说的那个苦圣谛,我舍掉,其实还有其他的苦圣谛,跟你讲的不一样的,还有其他的苦圣谛,他立了一个这样的一个道理跟教法,你的苦圣谛不是很真实的,我另立一个苦圣谛,那么我当舍 更立苦圣谛者,但有言數 什么意思,但有言數就是说,只是语言上空口说白话,你只是这样讲而已,比如说,我们举一个例子,独角兽,独角兽你拿来给我看,我们可以有这个三个字,独角兽,但没有这种东西,这个叫做但有言數,言就是语言,这样了解吗,言數就是语言的这一类,只是有这种语眼耳已,但有言數 问已不知,那到底是什么,讲不出一个所以然来,增其疑惑,那你讲不出一个所以然来我更疑惑了,你说有但是,你说佛陀教的那些不算 另外有,那我问你 是什么,你也讲不出来,那到底是怎么样,增其疑惑,已非其境界故,什么意思,他自己也不知道,他只是怎么样,瞎掰瞎扯,只是为了反对而反对而已,佛陀说四圣谛,我告诉你,你讲的没有,我有另外的,那个讲的不算,是假的 我有另外的,那到底是什么,讲不出一个所以然,为什么,增加了我的疑惑,那到底是什么,因为他自己也没证到 也不知道,所以他没证,那佛陀是怎么样,有证,所以佛陀才会告诉他一个,才会讲出一个所以然来,所以他说,以非其境界故,他根本没有证到那样境界,他只是空口说白话,讲一讲而已,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我今當捨,更立餘四聖諦者,彼但有言數,問已不知,增其 疑惑,以非其境界故,反正上面弄通了,下面这句你就知道,因为苦圣谛,接下来就苦集灭道,他自己弄了一个四圣谛,也不知道那是什么东西,是故,比丘!於四聖諦未 無間等者,當勤方便,起增上欲,學無間等,这无间等叫现观,没错,叫现观,所以,为什么四圣谛是真實無餘 ,四圣谛是真實無餘 ,因为四圣谛的真實無餘 ,是因为三个圈,三个圈,此緣性 緣起的流轉和還滅 
,所以四圣谛,从苦圣谛来讲就是真實無餘 ,就是真的这样子,没有例外的,所以这里你就可以思考那三个圈,师父画过好几次了,就是告诉你,你只要是一个凡夫,我执未破你就是苦,但是你苦了好几辈子你不知道,你是真实苦,但是你不知道,所以佛陀告诉你,佛陀告诉你的东西,是你的真实的东西,这个叫做審實不虚,那你不要想在这三个圈以外,再去弄一个什么东西出来,没有这个东西,我们的人生就是这样子,这样了解吗,这个叫做什么,真實無餘 ,苦圣谛就是这样,那为什么人生真实是苦,那三个圈知道了吧,净堂画一下,你下次还是得坐这里,你不要跑到别的地方去坐,(弟子问一个问题,就是您刚才讲的那个如,是不是您曾经讲的那个涅槃,涅槃的可证,一个是证得的境界,还有一个是证的过程,您刚才讲那个如 ,在阿含经里面,缘起法和四圣谛都有表述,是这两个方向吗),还不是这样子,那再思考一下,师父给你一个方向,这个苦圣谛到底是相对的存在的圣谛,还是绝对的圣谛,缘起法是绝对的谛,缘起法是绝对的如,我已经讲过一个,不管佛陀出不出世,佛陀在不在,缘起法都是怎么样,非佛作非余人作非什么什么,但苦圣谛,苦集灭道圣谛是圣所谛,它是相对的谛 还是绝对的谛,我要给你们思考的是这样,可以吗,有空再思考思考一下,三个圈,没错吧,所以这里讲的,这个就是四圣谛,没错吧,苦圣谛 集圣谛,然后,灭圣谛,然后,道圣谛,这就是四圣谛,那四圣谛,集圣谛就是我执,那么道圣谛就是怎么样,灭我执,然后可以灭苦的境界,所以这个就是四圣谛,那为什么这个在我们 ,凡夫身心是審實不虚的,是審實不虚吗,是真实的,因为凡夫有这个(我执),这个(无常)是缘起的真实性,所以这个(无常)叫做缘起的如如,这个(我执)叫做四圣谛的如如,这样清楚了吗,我不要讲得太清楚,不然以后没得讲,般若经就是在这个地方 不离阿含经,而做一个更深的认识跟分析,所以大乘佛教的般若,它的根本教义跟思想,很多人以前都以为,跟阿含经是两个 ,但是从印顺导师开始之后,做更深入的分析,他认为般若经的空性,不离阿含经的缘起无我,中阿含确实也是讲缘起性空,中观讲缘起性空,阿含经讲缘起无我,所以中观的论师说,如果泛泛说,就是没有谈得很深的话,就是缘起无我,但是如果究竟了意说,就是从这个无我再深入到究竟的话,就是缘起性空,所以无我通与性空,它的本质是一样,这个就是导师抉择般若中观,归向阿含经的根本教义,这样了解吗,从这里,我们今天剩一分钟,我们今天先谈到这里,先谈到这里,那个此缘性跟三个圈,都已经讲过好多次了,所以我们先来回向,回向完之后,我们下礼拜继续来分析,师父现在要分析的,一定是比之前讲的那个,之前讲的简单一点,现在给大家多一些思考,


 中道佛学会 《阿含经》讲要 第九十九讲 
 中道佛学会 《阿含经》讲要 第九十九讲 
editor、​limited
3,689

个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