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t:文字整理-YQ5:修订间差异

删除67,435字节 、​ 2024年5月26日 (星期日)
无编辑摘要
无编辑摘要
无编辑摘要
第1行: 第1行:
[[Category:其它整理]]
[[Category:其它整理]]   
 阿含经讲要-98讲    




我们继续来看《阿含经》,我们已经把缘生法的十二有支,不管是从惑业苦的三支,还是后面的从爱开始,爱取有生老五支,以及所谓的十支,最后的十二支,我们都做了一个解说。那么在这解说当中,那个缘起十二支再写一下,从这边列过来,每天复习,总有一天你永远不会忘记。在这十二有支的解说当中,不管是哪一种认识论 还是胎生学,都有谈到认识的问题,那么谈到认识的问题的时候,这中间有一个很重要的关键点,就是认识的开始。如果我们回到认识的开始的时候,我们来看一下,无明 行 识 名色 六入 触,当然五支是没有提到,但是从十支的两种解说到十二支,中间都提到一个触。不管是入胎的识,还是这个识是一个认识的当体,从一个认识的认识当体来讲,由于我们有这个能认识的体,会借由六根去认识我们的对象。六根缘对象的时候,产生认识的开始,就是这个触,所以六六法门里面,这个认识的开始触非常的重要。
也就是说,佛教很重视我们六根对六境的认识,那这认识当中到底是产生怎么样的认识?是对的认识还是错误的认识,是没有执著的认识,还是有执著的认识?这个观念就非常的重要,那么有人问说,修行从哪里开始切入?那十二有支里面,还是六六法门里面,其实都谈到了这个触。所以在《阿含经》里面就谈到了所谓的明相应触,还有无明相应触。
也就是说,在我们凡夫的当体,我们认识事实上都带有烦恼无明在里面,但是却不妨碍我们经过训练,经过教法的认识之后,可以去察觉到这个无明。然后进一步在认识的当下,去把无明给反转过来,从无明相应触而变成明相应触,这个是佛教里面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观念。所以这一节开始,我们来谈一个观念,就叫做明相应触跟无明相应触,这个就是十二有支里面的。那如果是十支的话,识缘名色,识体借由六根接触对象,产生这个触,产生这个触之后,就是认识的开始,一认识开始之后,我们就有烦恼带在里面,这个叫无明相应触。
一旦有无明相应触,那么对情绪这个受的起伏,我们就一定会有反应,有了这个无明相应触,烦恼的触,对这个受,我们受的情绪起伏,就一定会有反应。这反应就是所谓的爱,那么当然有爱,你也可以是憎,可以是恨,所以有了这个无明相应触,接下来就一定有受一定有情绪。有了情绪,不管是内心的还是身体的,接下来就一定会有这个爱。
所以如果我们要了解问题根源,那我们认识开始,佛教修行就是应该怎么样去对这个触的问题。我们来看一下经典上怎么说无明相应触,无明相应的触,这个在杂阿含45经 63经 292经都有提到。
'''無明相應觸 (雜阿含45、63、292)'''
*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五受陰。云何為五? 色受陰,受、想、行、識受陰。若諸沙門、婆 羅門見有我者,一切皆於此五受陰見我。諸沙 門、婆羅門見色是我,色異我,我在色,色在 我;見受、想、行、識是我,識異我,我在識, 識在我。'''
* '''愚癡無聞凡夫以無明故,見色是我、異我、相 在,言我真實不捨;以不捨故,諸根增長;諸 根長已,增諸觸;六觸入處所觸故,愚癡無聞 凡夫起苦樂覺。從觸入處起何等為六?謂眼觸 入處,耳、鼻、舌、身、意觸入處。'''
什么是五受陰,色受想行识,都是这个受陰,那么在《阿含经》里面,有时候也会去区分,有时候不会去区分,区分五蕴跟五受蕴哪里不一样。如果我们没有特别去分辨的话,五蕴跟五受蕴是一样的,因为我们一般来讲五蕴的话,都是有取的,都是执著的,所以五蕴跟五取都是指执著的。但是有时候《阿含经》如果去特别分辨的话,五蕴就是单纯的五蕴之身,如果对五蕴之身有执取,那就叫做五受蕴。
就是这里所讲的【'''有五受陰。云何為五? 色受陰,受、想、行、識受陰。若諸沙門、婆 羅門見有我者,】'''
什么叫见有我者?有执着我的。
【'''一切皆於此五受陰見我。諸沙 門、婆羅門見色是我,色異我,我在色,色在 我; 見受、想、行、識是我,識異我,我在識, 識在我。】'''
这一个就叫做执我,一般有执我的,都是在这五蕴里面去执我。那你说,师父,有没有在五蕴外面执我的?比较少,几乎很少。那你说,那在五蕴外面执我,没有意义啊,一般会执我都是以我这个身心,认为有一个我,我们一般不会在这个身心以外,天上哪里有一个我?那如果你那个我跟我这个没关系,那是什么?所以他说一般来讲,我们执我,一定是在这个五蕴身心,在这个和合的身体上执为一个我。你如果执这个五蕴身心是一个我,这个五蕴身心是一个和合体,一般分析起来,有物质的,还有精神的。物质的就这个肉体,精神的是有,受、想、行、识,那我们进一步如果要分析的话,如果执著一个根本不变的我的话,会不会在肉体上执著?我们是会执著这个肉体,觉得很珍贵 ,但是如果你很执著有一个不变的我,或精神或灵魂又什么的,会不会认为是这个身体?一般比较不会认为是这个身体,因为这个身体的变化,容易感受得到,而且很粗糙,你不会觉得这是个我。
当然我们一般对人的分辨,都是由这个身体来分辨,不过我看到A,看到B,看到C,都是由这个身体来分辨。但是如果你认为这样是一个我,那就太粗糙了一点,因为我们知道,从小到大这个东西都在变化。所以一般来讲,一个人如果认为有我的话,一般来说会执著这个肉身是我。但是如果稍微有一点哲学思维或宗教思维的话,一般比较不会,因为你这个变化你看得到,尤其是死掉了,那这个肉体就死掉了,那你这样子执著一个我,就变成断灭论。所以如果深入一点去分析的话,或是宗教的分析,或是外道的分析,哲学的分析,可能不大会认为,如果有一个我,不会是这个肉体的,那一定是在这个肉体的里面精神上,是不是有一个不变的,这种灵魂或是什么东西的。
那他进一步就说,那这样的话,我们精神体就可以分成四部分,就是受、想、行、识,那到底哪一个是我?佛陀说,如果一般我们执着我,就是在这个身心上面去执著,要么就是肉体,不是肉体就是精神,那精神就是,看是受或想或行或识,那这个佛陀都一一的把它破斥掉了。意思就是说,我只是一个身心的和合的一个不断运作,变化的一个假我而已,没有一个不变的真实的我。
所以他这里说,如果一切有见我者,一切就在五受阴上面见我,那至于这个二十种我见,我跟五蕴合起来的二十种我见,师父书上有,你们可以去看一下。我们就在五蕴上面执着我。
【'''愚癡無聞凡夫以無明故,見色是我、異我、相 在,言我真實不捨;以不捨故,諸根增長;諸 根長已,增諸觸;六觸入處所觸故,愚癡無聞 凡夫起苦樂覺。從觸入處起何等為六? 謂眼觸 入處,耳、鼻、舌、身、意觸入處。】'''
无明就根本的我执,所以会见色是我,要么色不是我,要么色在我中,我在色中,这个叫做相在;要么色是我,要么色不是我,要么我比色大,要么色比我大。如果是我在色中,那就是色比我大,色在我中,就是色比我小。所以如果色是我,那色本身就等于我。那如果色不是我的话,那色到底是跟我是,如果是跟我不一样的话,那到底是色大还是我大,然后就这样去分辨,就有二十种身见。
'''【言我真实不舍,以不舍故,】'''
言我真实不舍,就是一直执著一个我,【'''以不舍故,诸根增长;諸 根長已,增諸觸''';】
他的诸根增长,你可以从十二缘起支来看,
图(十二支)
他的诸根增长就是十二缘起支的 六入 ,如果是投胎的话,那就是诸根增长。那投胎之后,接下来触到外面,就会产生触认识,还是在谈认识。所以他说,诸根增长以增诸触,增诸触,触就是认识到外面,
【'''六觸入處所觸故,愚癡無聞 凡夫起苦樂覺。】'''
这个苦乐觉,就是十二缘起支的受,觉受。就是说,我们六入触的话,
【'''愚癡無聞 凡夫起苦樂覺,從觸入處起何等為六?謂眼觸 入處,耳、鼻、舌、身、意觸入處''',】
这个叫做什么,以无明故而触,就叫做无明相应的触。下面这段经文很重要,我们再来看一下:
【'''愚癡無聞凡夫以無明故'''】,就是十二缘起支的无明,无明就是执著有一个我,然后,【见色是我、异我、相在】,反正你只要无明,他就会执著一个我,不管是色或是受、想、行、识。【言我真实不舍】,所以会执著一个我不舍,【以不舍故诸根增长,诸根增长已,增诸触】,就会触,但是你这个触,一定是跟无明相应的,所以会在触中一直有我执,【六觸入處所觸故,愚癡無聞 凡夫起苦樂覺】,就是有苦有乐的受,那接下来就会有爱取有。
【'''從觸入處起何等為六?謂眼觸 入處,耳、鼻、舌、身、意觸入處。】'''
所以我们这个就讲说六根对六境,由于一直以来都是无明相应的,所以会增诸受 ,或是增诸觉,就是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那一旦有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由于无明相应,我执相应,就接下来,一定会有爱,那就「爱、取、有、生、老死」,就会有这样的一个问题,这个就叫做无明相应触,这个经文讲到这里还没完, 无明触就无明相应触,从刚刚经文已经讲下来,这里更清楚明白是讲无明相应触,无明触故,
'''【「如是,比丘!有意界、法界、無明界,】'''
意界是什么,十八界里面的意界。意触什么?法,眼耳鼻舌身意,然后色身香味触法,有意界有法界,然后就产生了六识界。我们有六根界,六境界,产生六识界,这里就是讲意界、法界,为什么意界、法界、无明界?因为根触。如果要分析来讲,任何的哪一根触到哪一个境,比如说眼根触到色境产生眼识,里面要不要有意识在?一定要的,如果没有意识在的话,我们根对境是不产生觉受的。所以前五根碰触到他的境,之所以能认识能产生作用,一定是有意识在里面,所以他特别取意界跟法界。那意界法界,为什么多一个无明界?一定是无明相应的认识,所以叫做无明相应触。
'''【愚癡無 聞凡夫無明觸故,起<u>有覺、無覺、有無覺、我勝 覺、我等覺、我卑覺、我知我見覺</u>(註)。如是知、 如是見覺,皆由六觸入故。】'''
什么叫有覺、無覺、有無覺,你看 一下(注),有覺、無覺、有無覺,这里用黑字弄起来,我勝 覺、我等覺、我卑覺、我执我見覺(註),就起种种的,我们说知觉也好,或是认识也好,或是执著也好,然后,如是知,如是见解,皆由六入触故,都是认识的开始。
【多聞聖弟子於此六觸入處,捨離無明而生明,不 生有覺、無覺、有無覺、勝覺、等覺、卑覺、我 知我見覺。如是知、如是見已,先所起無明觸滅, 後明觸覺起。」】
就是灭无明相应触而起明相应触。
这里有一个【註:有我、無我、亦有我亦無我、非有我非 無我。我比較殊勝、我跟他人一樣、我比別人差。 我知、我見。)】
我知、我見,这里就是「有觉、无觉、有无觉」这一句的意思。师父去查了资料研究之后,他的意思是指,有我、无我,亦有我亦无我,亦有我亦无我,就是这里的有无觉,还有非有我非无我;还有我比较殊胜,我跟他人一样,我比别人差,这个叫做我执跟我见。
因为你执著一个我,那你执著一个我见,既然有一个我,很多哲学或是很多宗教会胡思乱想,你从一个我执开始就会说,那这个我到底是存在,还是不存在?还是亦存在亦不存在?还是非不存在非不存在?就会这样胡思乱想一堆。那这个我跟别人的我是一样吗?是平等的吗?还是这个我是比别人殊胜?反正种种种种的胡思乱想。不管是一般的胡思乱想,还是哲学上的去谈讨,还是宗教上的去执著,其实都是由那这样的一个我引起而已。
引起的时候,如果你六根对六境的时候,这个我是一个根本烦恼,就会把这个我带进去,然后种种的问题就来了,这个叫做无明相应触。那佛陀现在告诉你,我们都是无明相应触,这个时候,你就要怎么样?
'''【多闻圣弟子与子六入触,舍离无明而生明,不生有觉、无觉】''',就不会明就是知道是无我的,那这个无我不是相对于有我而讲一个无我,而是我本来就是五蕴和合的,是真实的无我,而不是在某一些有我的思维之下,对一个我而产生一个相对的无我,不是这样相对而有的无我,而是真实的无我,所以就会有这样的一个认识。
认识之后,你就会知道说,那这一些种种都是一种妄想。胜觉我是超越人家;等觉是我跟人家一样,卑覺,卑就是我不如人;那这种种种种的胡思乱想,【先所起无明触灭,后明触觉起】,这个就叫做明相应触与无明相应触。20:52
这个明相应触跟无明相应触,在理论上我们已经知道了,而且操作认识也大概是这个样子,那么我们再来看一下,前面有一个经文,他对于六六境界讲的其实会更清楚一点,来看一下析辨。
'''析辨'''
* '''根境相觸而起一般的認識,叫做「觸」。根境識 三者,因觸而和合,也可說因三者的和合而有觸。'''
* '''認識開始,就到了重要的關頭。在觸對境界時, 首先發生了合意的,或不合意的,或非合意 不合 意的反應,這叫可意觸,不可意觸,俱非觸。'''
* '''眾生的認識,是不離無明蒙蔽的──『無明相應 觸』。所以觸對境界後,就會依自我中心的執取, 起種種的複雜心理,造種種的善惡行為;生死輪 迴,是不能避免的了。'''
* '''佛所以教誡弟子,要『守護根門』。在根境相觸 時,如有智慧的觀照,就稱為『 明相應觸』,那 就能從此透出,裂破十二緣起的連鎖。(成佛之道, 170)'''
根境相觸而起一般的認識,叫做「觸」,这个是《成佛之道》里面导师的分析。
'''【根境相觸而起一般的認識,叫做「觸」,根境識 三者,因觸而和合,也可以说是三者的和合而有触。】'''
这是两派不同的想法,根境識三合而生触,还是触让根境識三者和合,这都没关系,反正你就知道,有根有境有识就会产生触就对了。
'''【認識開始,就到了重要的關頭。在觸對境界時, 首先發生了合意的,或不合意的,或非合意 不合 意的反應,這叫可意觸,不可意觸,俱非觸。】'''
'''触就是认识的开始,认识开始就到了重要的关头''',在触对境界的时候,首先发生了合意的不合意的,或者非合意非不合意的反应,这个可叫做可意触不可意触,俱非触。认识到的时候,就会有顺应你的想法的,不顺你的想法的,还是没有所谓的顺不顺的,这个都是认识都叫触,接下来:
【'''眾生的認識,是不離無明蒙蔽的──『無明相應 觸』。】'''
叫做无明相应触,其实印顺导师这一段,就是依刚才《阿含经》所说的,做的比较详细的分析跟解说,就是在讲明跟无明相应触。
【'''眾生的認識,是不離無明蒙蔽的──『無明相應 觸』。 所以觸對境界後,就會依自我中心的執取, 起種種的複雜心理,】【造種種的善惡行為;生死輪 迴,是不能避免的了。】'''
有没有看到,就会以自我中心,这个自我中心就是我执。
刚才那个经典,就是生起种种我见,就会起种种的复杂心理,这种种种的复杂心理可以范围很广。但是刚刚《阿含经》里面讲什么?有我、无我,还是亦有我亦无我,非有我非无我,还是我勝 覺、我等覺、我卑覺。
我胜就是说,我比别人好我比别人好;我等,我们差不多一样;我卑,我什么都不如人。所以有时候不是卑就好了,有时候卑是一种负面情绪的卑,比如说我比不过别人。一般我们修行人总是要谦虚,说我比别人差,但是很多人是无明相应的卑。我什么都比不过别人,我生在世间没有用,不要来管我,让我自己(自生自灭)就好了,他就去跳河了。这种卑是负面情绪的卑不是真实的,自认为自己应该要谦卑一点,不是那种谦卑,真正谦卑是很正面的。
怎么样叫做正面的谦卑?(答;就是谦虚),你这样只是换一个语言来讲而已,能不能讲得实际一点?负面情绪的卑师父已经讲了,那怎么样叫做正面的谦卑?(答:就是觉得自己有很多需要向别人学习,所以总是把自己摆在一个相对低下的位置。)你前面第一句讲得非常好,正面情绪正面的卑,是会向上学习的,会勇猛精进的,而不是自暴自弃的,这很容易分辨。
当你是负面情绪的卑,你是自暴自弃的,甚至是会产生更不好的心态,就是嫉妒羡慕 恨,但是正面的是勇猛精进去向别人学习的,我不如佛菩萨,我不如这位师兄,不如这位居士,我跟师父还是差一点距离,没关系,我努力的去训练去学习,这是正面的真正的谦卑,不是自暴自弃的卑。
所以你看到导师说,'''【觸對境界後,就會依自我中心的執取, 起種種的複雜心理,造種種的善惡行為;生死輪 迴,是不能避免的了。】'''
就刚才讲的那种复杂的心理,造种种的善恶行为,因为你有这种种的负面心理,你就会透出于身口意,意就是有这种思考之后你就会想要去做,那你就会付诸于身口,那就是种种的善恶行为。导师这里说善恶行为,不是说只有恶而已,你有无明你会不会造善?还是会啊。我们世间是有好人的,但是仅止于世间的善,你在世间造善的时候,你有很多的烦恼在里面,所以严格来讲,世间有善但是都是相对善,所以佛教叫做有漏善。漏是烦恼无明,是有无明蒙蔽的,有烦恼相应的善,所以才会落入生死循环,所以他叫做'''造種種的善惡行為;生死輪 迴,是不能避免的了''',这是印顺导师讲的这一段。
【'''佛所以教誡弟子,要『守護根門』。在根境相觸 時,如有智慧的觀照,就稱為『 明相應觸』,那 就能從此透出,裂破十二緣起的連鎖。(成佛之道, 170)】'''
不管是十二缘起的 三世两重因果 分位缘起,还是认识论上面的,他中间都是很重要过程,他触对境界认识的当下要去思考认识到,你到底是怎么回事,然后从中去矫正调整,这就是佛教讲的根本法门。所以师父常说六六法门,也常说六根门头好修行就是这个样子,你要是离开了这个,没有所谓的修行,这是根本的修行方法。我们再来看明相应触,这明相应触还是有经文的,这个是师父的白话解释,后面会讲是哪一个经文,在《佛陀的教示》里面有。
'''明相应触'''
* '''有一次,尊者富羅那請示佛陀:「世尊曾教導 『現見法』、『滅熾然』、『不待時』、『正 向』、『即此見』、『緣自覺』。世尊!你以 前所說的這一些到底是什麼意思?」'''
* '''佛陀回答:「很不錯啊!富羅那!不懂的就是要 能提問。當眼看見東西的時候,能覺知到所看 見的東西,進一步能覺知到貪欲的生起。能清 楚明白我現在有看見東西(眼見色),並察覺到眼 識見色時起了貪欲,這就稱為『現見法』。'''
【'''佛陀回答:「很不錯啊!富羅那!不懂的就是要 能提問。當眼看見東西的時候,】'''
他现在是以眼见色作为例子,当然还有眼、耳、鼻、舌、身,还有意,眼见色就是眼睛看到东西的时候,
'''【能覺知到所看 見的東西,進一步能覺知到貪欲的生起。】'''
这个就叫做什么?察觉到无明相应触,要知道你现在的触是无明相应的,所以有贪欲的生起。
当眼睛看到东西的时候,能觉知到所看见的东西,你要清楚认识到,我是有看到东西的,不是忽然间看到了一个什么幻影,这个叫做正知正念,先清楚明白我是有看到东西的是正知。
所以进一步,'''【能清 楚明白我現在有看見東西(眼見色),並察覺到眼 識見色時起了貪欲,這就稱為『現見法』。】'''
这里的现见法的法,并不是佛法,而是说你现在的见闻觉知,第一个先看到什么,第二个要清楚明白,我看到这个东西的时候,是起贪还是起瞋?还是起不贪不瞋的痴?所以我要清楚明白,这就是现见法,这是第一步。所以我们常常在生活当中,就是要先去觉察到,这是第一步,这个就叫做现见法。
现见法就是你是看到的是这个东西,这个东西就是法,还是你听到什么,这个听到的东西也叫做法。法不一定是指佛法,一切东西都可以称为法,所以有时候我们称为万法。
问:这里他的现见法不是说是一种方法吗,还是不是一种方式?
师父:这个法是指东西,比如说你看见这件事情,然后你意识到这个好吃的,我想去占有,我想吃,那这个是你看到了,然后有贪欲,这整个行为就叫现见法。你看到东西——法,你觉察到我起瞋,这个也可以说是现见法。(问:就是你觉察到你起了这个贪念,或者什么,这个就叫现见法?)对,起了贪念,起了嗔念,起了不贪不嗔。
两个步骤:第一个步骤,你确认你看到东西,而不是迷迷糊糊的,没有睡醒(的时候起来)看到一个幻影,这个不能算。你要先清楚明白你看到东西,这是正知,因为你要先看到东西,你才能进一步去察觉我到底起了什么心念。你看到东西或是你听到东西,第一步,第二步,你看到这个东西你起了贪,还是起了嗔,这个叫做现见,当下知道的,叫做现见法。(问:也就是说,你的知和觉两步骤?),对,就要清楚明白,因为是现在马上的,你不要过后再去思考,我刚刚到底看到什么,这样就过了。当然这个也不是不行,这样就已经过了,就不是现见了,所以它叫做现见法,当下就要去察觉到,当下就要产生正知正念,这叫现见法。
'''【『什麼又是滅熾然,不待時,正向、即此 見、緣自覺呢?』當比丘們見到事物,清 楚明白所見的事物,但對所見的事物不起 貪欲。清楚明白自己所見的事物,也真實 察覺自己對所見事物不起貪欲,這就稱作 滅熾然,不待時,正向、即此見、緣自覺。 耳聞聲等其他的根對境時,也是同樣的道 理。」(雜215)】'''
这个叫做灭熾然,为什么叫灭熾然?灭所起的无明,熾然就是烦恼的意思。为什么烦恼又叫做熾然,五蕴炽然会烧,烧我们这个身心,让我们这个身心好像发烧一样,所以这个烦恼叫熾然,把烦恼当下消除掉,就叫做灭熾然。
意思就是说,第一个,现见法,是确认看到东西,然后确认你起怎么样的心态?起了不好的心态,那我当下察觉到,我要把它消除掉,这个叫做灭熾然。
不待时,为什么叫不待时?不再等,等明天再来。这个真好吃,但是我吃了会胖,没关系,今天先吃明天开始发誓不再吃,这个不叫不待时,这个待明天,更待何时?等待吉祥日。所以不待时就是说,你看到了清楚明白,要做现在就做,就叫做不待时。
正向,什么正向?灭熾然,朝没有烦恼的方向,朝明相应的方向就是正向。
即此见,这即此见意思就是说,我现在马上知道的。
缘自觉,而缘自觉是什么意思?是自己的不是人家看到的。我刚刚是不是看到那个AA?好像是,你有没有起烦恼你自己要观照,我刚刚是不是起烦恼了我不知道。你是不是有起烦恼,我现在有没有把烦恼消掉了?我不知道。我怎么知道你有没有把烦恼消掉?缘自觉就是说,是自己察觉到的,是自己要去做的,是自己要去灭的,这个叫做缘自觉。不是别人告诉你,你起烦恼了,当然,如果你的觉照力没那么强,那可能需要人家提醒你,但你总不能老是要人家提醒你,你的觉照力要慢慢训练训练,到最后是自己要去察觉到,这个叫做缘自觉。
这个就叫做所谓的六根门头好修行,六六法门,也就是我们在讲怎么让从无明相应触,而朝向于明相应触的一个过程,这《阿含经》里面就讲得非常的详细跟清楚。这个叫做明相应触以及无明相应触。
问:刚刚师父讲那个觉贪 、觉不贪,或是觉嗔、 觉不嗔,或是觉不嗔不贪,是从哪里来的?
师父:不管你是贪不贪,你都要清楚明白,(问:那个觉它从哪里来?),觉就是自己要去察觉到。(问:但是如果我觉到的是不贪呢?)你察觉到是自己没有起贪,我没有起嗔,我没有痴,你也要明白清楚,佛陀就告诉你,如果是这样,那你就继续维持这样。 这个觉不是觉悟,这个觉是察觉,不是那种无上正等正觉那种觉悟,这是察觉。
问:如果我们是察觉到我们不贪,那和我们说那个无明相应触相应,是不是就有一点点矛盾?
师父: 还是有无明,但是这时候无明不会跟很粗的贪嗔痴起相应,那你要从这边慢慢慢慢的去 把粗糙的烦恼降伏。
问:那个无明和明,不是说非黑即白的,其实大部分的时候,我们是在无明中,但是我们还是有部分的明在里面。
师父:问题是说,那我们怎么知道我们到底现在是无明还是明?到底从哪里去了解,那就是从你的见闻觉知里面慢慢去察觉。那你怎么知道我要去做这样的事情,你为什么会知道?听经闻法,佛陀跟我们讲的,为什么师父会知道?因为我去佛学院,那些师长老师或是法师跟我讲的,那他们为什么会知道?他们的师父怎么跟他们讲的,那推推到最后他们为什么会知道要这样子做?佛陀从经教里面跟我们讲的。
所以第一个,你要听经闻法,你才知道你必须要这样做;第二个,你必须去做,你才知道这是什么。还有一个,我们现在当然不可能百分之百,比如说你贪,你有很贪很强烈,你有轻微的,当然是这样子。你也不能说,我今天察觉了,明天就断了,不可能,但是你的训练,就是必须要不断的这样训练。你这样的训练,然后不断的训练,不断的训修,不断的做,那你的无明就会慢慢慢慢减弱。粗糙的无明减弱了之后,你才能修定,你最后才有可能用慧来断烦恼,如果很强盛,你根本不可能修定,不可能有觉慧的,所以这还是不断的训练。那问题是说,那训练要有一个方法,要有一个着手处,就是从六入处 。
问:师父,想请教个问题,就是明相应触可以理解为,明是自觉觉知,所以明相应触可以理解为,在根对境的时候,这个触觉是明明白白自我觉知的,能这样理解吗?
师父: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知道,这是正知是第一步,但还不够。有两步,你先清楚知道我看到东西,明明白白清清楚楚,这是正知;但是你还要有一个正念,就是你要知道,我有没有起贪瞋痴,这是第二步。这两步整个加起来就叫做现见法。那接下来灭熾然,如果我没有起贪瞋痴,我清楚明白那很好,但是如果我起了,我要把它转化,这个叫做灭熾然。
所以一般来讲,正知正念,可以是慧学的,可以是定学的,可以是慧学。我先讲定学的,定学的正知正念是训练你专注集中在你现前所做的事情上,我说的定的训练,在日常生活中,四念处的身念处。比如说你现在在听师父讲课,你会分心,你察觉到你的心跑掉了,你这个叫做正知;你要先知道,我现在在听课,我的心是在听课,还是已经跑到别的地方去了?不管你知道在听课,或是跑到地方去的你察觉到了,这个都叫做正知,那正念就是把它抓回来,集中在你做的东西上面,这个就是训练定的正知正念,也是一般修定的时候讲的身念处。
那打坐更不用讲了,打坐的时候的正知正念那更严格,但是它是从日常生活训练起来,你有没有缘住你的所缘,清楚明白知道——正知,跑掉了还是没有跑掉,跑掉了一定要抓回来——正念,这是修定的正知正念。
慧的正知正念,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你先清楚明白,你现在是听到什么看到什么,然后有没有起贪瞋痴,清楚明白,这个叫正知正念。如果没有起贪瞋痴 ,很好,继续维持,如果起贪瞋痴,就要把它消弥,这个叫做正念。正念就是合于慧的念头,合于正确的念头,这叫做正念。那合于正确的念头,当然是无贪无瞋无痴,这个叫做正知正念。这个跟我们佛教的修行的某一些方便之道不一样,有一些人会告诉你,所谓的净土法门正知正念,就是无时无刻都在念佛,但事实上这是不大对劲的,为什么?你要是开车的时候,不专注你应该开车的地方,而脑子里面都在念佛,很容易有危险。
所以佛教正知正念,绝对不是说无时无刻都在念佛,不然的话就会产生很多的问题。但是为什么会有人这样讲?第一个, 师父讲,就是说对于这些教法,他不是很清楚;第二个,都是耳濡目染道听途说,人家这样讲我就这样讲,好像这样就对,或是无时无刻都在念经,无时无刻都在念咒,事实上这是不符合修行的真实意义。所以这就是学《阿含经》的好处,《阿含经》告诉你,真正修行是怎么样。46:40
缘起的十二有支已经讲完了,缘起的法则,缘生法讲完了,接下来增上慧学的内容(第三节)是缘起四圣谛,我们要来讲四圣谛。
图讲义 P104
师父为什么用这个图?这个图就是我们《阿含经》的内容,《阿含经》 《杂阿含经》修多罗的内容,它整个就是在讲这一部分。那我们有讲缘起法则,那缘起的内容,法则就是流转与还灭,那么缘生法就是苦集的相生,也可以说惑业苦的相生;灭道就是缘起的还灭,那这加起来就是四圣谛。那在讲苦集的时候又谈到惑跟业,那么谈到这个苦集谛的时候,其实是在谈蕴处界的无常,谈惑业苦,就是这个地方。那么我们谈到灭,就是所谓的正解脱学,是最后面的,增上慧后面是正解脱学,就是这个灭谛。道谛里面的戒、定、慧,其实戒定都已经讲了,现在是在讲慧学。
那么慧学它的内容,无外乎就是缘起与四谛,那么我们缘起的法则讲了,然后缘起的有支,缘生相,怎么样还灭,怎么样流转,也讲了。现在的细节是在讲四圣谛的苦集灭道,四圣谛苦集灭道讲完之后,我们会讲苦法门,怎么做缘起观,这个图给你们看一下。
图 讲义P105
我们现在在讲什么?我们现在 不是增上慧学的开始,增上慧已经开始讲一段时间了,现在师父只是告诉你,我们缘起法门已经告一段落了,接下来要讲什么法门?(第三节)四谛法门。(第十二章)增上慧学里面有一共有七节,第一节叫做何谓增上慧,讲完了。增上慧无外乎就是缘起四圣谛,那么缘起四圣谛,第一个要讲缘起法门,缘起法门里面讲缘起的法则跟缘生相,也讲完了。所以现在接下来要讲什么?四圣谛,我们对四圣谛做一个分析。
四圣谛其实以前也讲过,刚开始的根本教法已经讲了,只是那时候很大要给大家知道有这么一回事,现在我们在讲四圣谛。本来它就是慧学的内容,就是前面大家都经过的戒定慧,增上戒学、定学,增上信这些的学习,这时候再来讲四圣谛法门,你会有更深的印象。以前知道有这回事,现在会更加深你所对四圣谛的认识,愿意真正的去实践跟修行,所以现在我们来谈四圣谛,而且里面有一些观念我们要弄清楚。
四圣谛讲完之后会讲什么?(第四节)苦法门,然后接下来讲(第五节)蕴处界法门,然后讲(第六节)无常法门,(第七节)讲无我法门,这一些都是刚刚那个图里面的。
我们这样看,有没有四圣谛法门?苦法门?那你说师父,集灭道之前已经讲过了,苦法门,然后再分析蕴处界,然后分析蕴处界讲无常,然后讲无我。现在师父是告诉你们,增上慧学的内容,以及为什么这样子安排,这样子安排无外乎就是这个依这个图,这是佛教的根本。四谛缘起,缘起跟四圣谛,这是根本的,那我们还是照这样的安排来说。
佛陀开悟之后遇到五比丘,(就是说)佛陀的第一批弟子是五比丘,这五比丘,师父在《印度佛教思想史入门》里面有谈,为什么是五个?因为年久代考,当然我们就是根据现在所有的资料,比如说有个是跟他出来的,有一两个是他的父亲派去保护他的,然后跟他出来的,车诺就是车夫,那车夫当然不能回去。后来又有 他的爸爸派侍卫去保护他,然后就跟他留下来,然后前后加起来一共就是五个。师父在《印度佛教思想史入门》里面,有大概提到为什么是五个,那么中间的修行,佛陀传里面都有,我就不再讲了。
佛陀开悟之后,第一个想说,我到底要跟谁讲法?所以他就想起了谁?那时候还不叫比丘,那五个修行人,也可以叫比丘,因为那时候佛陀还没刚开始(建立僧团),你也不知道怎么称呼他 ,五个修行人,五个随从,所以后来都是叫五比丘。事实上,佛陀还没跟他们开示的时候,根本还不叫比丘。他们曾经一起跟他修行,那也算是善根深厚了,所以佛陀就第一个想到回去跟这五个人讲他所悟到的正法,也希望这五个人能够跟他一样,断一切烦恼而得涅槃,所以他现在就开始。佛陀开始教导的,教法的最早的就是三转四圣谛,我们来看一下:
一、三转四圣谛
'''1、示轉'''
'''爾時,世尊告五比丘:「此苦聖諦,本所未曾聞 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此苦集、此苦滅、此苦滅道跡聖諦,本所未曾聞法,當正 思惟。時,生眼、智、明、覺。'''
示轉的意思就是,告诉你有这么一回事, '''【爾時,世尊告五比丘:「此苦聖諦,本所未曾聞 法,當正思惟。】'''正当思维时,就是现在你必须要开始思维。【'''時,生眼、智、明、覺】,'''都是智慧的异名。
【'''時,生眼、智、明、覺,此苦集、此苦滅、此苦滅道跡聖諦,本所未曾聞法,當正 思惟。時,生眼、智、明、覺。】'''
佛陀的意思就是告诉你说,现在我告诉你,有苦集灭道,你要去思维,你去思维之后,就会生智慧,就会生眼、智、明、觉。这个叫做示轉。示轉就是告诉你有这么一回事,比如说,有人打电话给你,跟你说你有一个包裹没有领。然后你在旁边跟他讲,告诉你,这一定是一个骗子,你千万不要被骗。
'''2、劝转'''
'''「復次,苦聖諦智(知)當復知,本所未聞法,當正 思惟。時,生眼、智、明、覺,苦集聖諦已知當 斷,本所未曾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 覺。復次,苦集滅,此苦滅聖諦已知當知作證, 本所未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 復以此苦滅道跡聖諦已知當修,本所未曾聞法, 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
【復次,苦聖諦智(知)當復知】,这个字是知,知道的知,苦聖諦智(知)當復知。你现在知道了,要真正的认可。
【本所未聞法 ,當正 思惟 ,時,生眼、智、明、覺,苦集聖諦已知當 斷,】
有没有看到?苦集聖諦已知當 斷。第一个,这是苦,我之前跟你讲的,但是我没有叫你一定要认可,现在我跟你讲的,我就是建议,你要认可世间是苦。那么我现在告诉你,这个苦有它的原因,所以你要去断这个集,我现在是劝告你,积极的鼓励你要要去修。
所以他说,知当复知,【'''苦集聖諦已知當 斷,本所未曾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 覺。復次,苦集滅,此苦滅聖諦已知當知作證,'''】
要证灭谛。
【'''本所未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 復以此苦滅道跡聖諦已知當修,本所未曾聞法, 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
这个就告诉你,我刚刚是跟你讲有这回事,现在我积极的鼓励你要去做。比如说,你收到这个电话,我告诉你这是个骗子,那么你可不可以说,你爱信不信随便你,当然你可以这样子。但是现在意思说,这是一个骗子,希望你不要被骗了,不要相信他,这是第二步。我先告诉你这是个骗子,然后接下来讲,你千万不要相信他。
佛陀说有四圣谛,世间是苦,苦有它的原因,苦你是可以灭掉,证到不苦的境界,然后有灭苦的方法。但是佛陀不只是这样子,他告诉你就是说,这个是苦你要知道,但是不但要知道,你要肯认世间是苦,这个是叫智(知)當復知,然后苦有它的原因,这个原因你不是知道就好了,你要去断它的原因,我鼓励你你应该去断。接下来,断了苦之后,有离苦得乐的境界,我希望你能够证到这个境界,接下来讲有它的方法,佛积极鼓励你,你应该去做,这个叫做劝转。
所以佛陀先告诉你世间真相,接下来告诉你,你一定要去觉悟世间真相,两个讲完了。接下来第三个是什么?證轉。
第三转要转什么?佛叫你去做了,但是会有一个问题,到底你是什么程度,你是不是真的达到那种境界了?不然你来跟我胡瞎扯一通,那我怎么知道这是真的还假的?就像刚刚人家打电话告诉你,这是骗子,你不要被骗了,(你说)我已经被骗过了,当然不是啊。之前他要骗我,我没有被他骗,所以我是亲身经验告诉你,不是我已经被骗了,所以你千万不要再重蹈覆辙。
佛陀说四圣谛,诸法实相是如此,你要真的去修,那你说,你会不会骗我的?不是,我自己已经真正的做到这样子了,证到这样子了,我以我自己做,一个亲身的证明,这个叫做證轉。所以有——示轉、劝转、證轉。
'''3、證轉'''
'''「復次,比丘!此苦聖諦已知,知已出,所未聞 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 復次,'''
'''此苦集聖諦已知,已斷出,所未聞法,當正思惟。 時,生眼、智、明、覺。「復次,苦滅聖諦已知、 已作證出,所未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復次,苦滅道跡聖諦已知、已修出,所 未曾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
【'''复次 比丘,此苦圣谛已知,知已出,所未闻法 正当思维,時,生眼、智、明、覺,复次 ,此苦集圣谛已知,已断出'''】
他'''已知,知已出''',就是他已经肯认了,而且他这个以断出,就是我已经断烦恼了。
然后,【'''所未聞法,當正思惟。 時,生眼、智、明、覺。「復次,苦滅聖諦已知、 已作證出,】'''
就是佛陀已经证悟了,真正证到了灭谛。
【'''已作證出,所未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 復次,苦滅道跡聖諦已知、已修出,】'''
他已经修了,所以你看,中文都放一个 已,你很清楚明白,如果他是梵文或巴利文的话,他都用什么式?过去完成式,或是完成式,当然过去式也可以,一般就是完成式。他已经完成了,已确实已经做到,他不是讲一讲而已,是佛自己真的这样子做了,这个叫做證轉。
【'''復次,苦滅道跡聖諦已知、已修出,所 未曾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
这个就是所谓的證轉。
结论:
'''諸比丘! ......我已於四聖諦三轉十二行生眼、智、 明、覺,故於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聞法 眾中,得出、得脫,自證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提。」(雜.379)'''
佛陀说,我四圣谛三转十二法轮,我已经得到这样子。这个天、魔、梵、沙門,就是在所有的这些众生当中,我是最尊胜的,我已经超越出这样子了,已经不再轮回了,哪怕是沙门,有些沙门也不一定能够证到这样子,佛陀已经真实证到了。
这一些沙门婆罗门,闻法众中得出、得脱,就是这一些都是在修行,都是在闻法中,我已经比他们殊胜,我是真的超脱了,而且自證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提,自己证得无上正等正觉 成佛,所以这叫做 三转十二行。那么后来的阿毗达摩,就以这四圣谛的三转十二行来谈这样的一些事情。
所以我们三转十二圣谛,
图 讲义 P108
示轉:人生是苦,他告诉你这么一件事情,这个示是揭示,告诉你实相,把实相告诉你,所以佛陀说人生是苦,苦有其因,苦是可以灭除的,灭除有它的方法,灭苦有它的方法,这个叫做苦集灭道,告诉你有这一回事,
劝转:人生是苦,你应当认知,你要肯认,你不要跟我在那边瞎扯胡扯的,不要跟我辩,你要认知它,你要真正解决问题,你要先认识、承认人生是苦。苦有其因,所以你要断它的因,你必须去断,苦是可以灭除的,那你就要证到它灭除的境界。还有 灭苦是有方法的,所以你要去修。
最后面證轉:佛陀说人生是苦,我已经肯认了,人生确实是苦,苦有因,我已经把这个苦的因断了。然后,灭苦之后的境界,我已经证到了;最后,灭苦有方法,我已经做了、修了,这个叫做三转十二圣谛。就是證轉,劝转,示轉。
这里有一个问题,这个我们要讨论一下,因果,有不同的角度来谈因果,这里面很明显的,这个是果,这个是因。但是从佛陀的劝告,以及你愿意去修行来讲,刚刚那个是产生的因果,现在我们来谈一个东西叫做,愿意修行及认知的因果,知道师父在讲什么吗?愿意去修行以及认知的因果,那就不太一样了。愿意去修行及认知的因果,我们是不是先要了解,而且肯认这世间是苦?没错吧,如果你都不觉得世间是苦,那后面的都不用谈。
所以从认知而引发愿意修行来讲,世间是苦,是四圣谛的第一个因,知道世间是苦,那么接下来讲说,那我世间是苦又怎么样?有它的因,所以你必须先认知世间是苦,你才能去谈它的因,如果一开始你都不认为有什么问题,那你谈因的意义在哪里?没有意义。
接下来,知道因,那我能不能灭苦?可以的,你是可以达到那个境界的。你为什么有癌症,因为你生活几十年来都是这个样子,所以在长癌症。你说那我怎么办,医生说回家去等死,你一定恨透这个医生了。那你不要跟我讲,你还可以快快乐乐,爱吃爱吃、 爱喝爱喝,要死了就算了,叫我回家去等死,你没办法解决的东西,你不要跟我讲。但是现在不是,我有癌症 那怎么办?医生说可以解决治疗的,你说真的吗?接下来你一定会问什么,你有没有什么仙丹妙药,怎么治?你才会治,如果告诉你没救了,回家等死,那你要是医生 ,求求你跟我讲方法。现在就是可以救,可以治疗好 ,但是很辛苦,你说没关系,我愿意,医生说要花很多钱,你说没关系 ,我愿意。
所以这个就是从认知而引发,愿意去做的谈因果,那就是苦集灭道,所以它不是在理论上谈生起的因果,生起的因果当然是什么?集、苦,道跟灭,这是产生的因果。但是我们现在是现实上要修行的话,是在谈认知而引发愿意修行的因果,那就是苦集灭道。这个很重要,因为后面我们会讲,而且认知了这样一件事情之后,基本上,就算是你没有很强烈意愿想要修行,基本上不会被糊弄,也不会被忽悠,也不会被一些宗教骗子或外道给随便乱唬乱骗,这个就是三转十二圣谛。刚才是讲三转四圣谛,谛是什么意思?一般来讲就是真实不虚。现在讲圣谛。
'''二、聖諦'''
'''1、諦:'''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汝等持我所說四聖諦不?」時,有比丘從座起,整衣服,偏袒右肩,為佛作禮, 合掌白佛:「唯然,世尊所說四聖諦,我悉受持。」佛告比丘:「汝云何持我所說四聖諦?」 比丘白佛言:「世尊說苦聖諦,我悉受持。如如、 不離如、不異如,真實、審諦、不顛倒,是聖所諦, 是名苦聖諦。世尊說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
聖諦,如如、不離如、不異如,真實、審諦、不顛倒,是聖所諦,是為世尊說四聖諦,我悉受持。」'''
'''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汝真實持我所說四聖 諦,如如、不離如、不異如,真、實、審諦、不顛倒, 是名比丘真實持我四聖諦。」(雜 417)'''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汝等持我所說四聖諦不?」時,有比丘從座起,整衣服,偏袒右肩,為佛作禮, 合掌白佛:「唯然,世尊所說四聖諦,我悉受持。」佛告比丘:「汝云何持我所說四聖諦?」 比丘白佛言:「世尊說苦聖諦,我悉受持。】'''
佛 问大家说,你们有没有受持我说的四圣谛,有比丘起来说,我们有受持四圣谛,佛 就问说你们是怎么受持的?
【'''比丘白佛言:「世尊說苦聖諦,我悉受持。如如、 不離如、不異如,真實、審諦、不顛倒,是聖所諦, 是名苦聖諦。世尊說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如如、不離如、不異如,真實、審諦、不顛倒,是聖所諦,是為世尊說四聖諦,我悉受持。」'''
'''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汝真實持我所說四聖 諦,如如、不離如、不異如,真、實、審諦、不顛倒, 是名比丘真實持我四聖諦。」(雜 417)】'''
这里面有两个重点,一个,什么叫做谛?这里面哪些字或哪些在描述它是谛,圣所谛?然后,圣所谛是圣谛,【'''四聖 諦,如如、不離如、不異如,真、實、審諦、不顛倒,】'''
我问你,这里面有几个字,第一个,你们会比较清楚明白的不用太多翻译的是,刚刚讲的,如如、不離如、不異如,真實、審諦、不顛倒,哪几个字你一般会用,看了就知道?真实,不颠倒,真实不颠倒,一般会用。不颠倒那就是正的,真实那就是真实。
那么现在有一个比较困惑的,審諦也是真实不虚的,那么现在这边就是「如如、不離如、不異如」,可能会比较困惑一点,那其实这几个字也是在说明真实的意思,那么你说他讲那么多,【'''「世尊說苦聖諦,我悉受持。如如、 不離如、不異如,真實、審諦、不顛倒,是聖所諦, 】'''他讲那么多,这个字,比如说『如如、不異如』,到底什么意思?我们等一下会说。但这里这个弟子所说的,你会觉得他好像有点在说一些好像本来就是这样的话,但是这里在表达一个什么东西,要表达一个什么意思?真实不虚。
师父常说一件事情,认识知道跟知见是不一样的,这个弟子,他不是认识知道而已,他是把它变成对这个世间人生的真实认知,已经是他的知见,他认为确实如此,没有任何怀疑。苦圣谛人生是苦,他清楚明白,而且肯认人生是苦,而不会我只是知道,但到底是不是真的,我没有深入我的内心里面去认可它。你如果没有深入内心里面去认可它,你只是知道说好像有这么一回事而已,你不会想要去断烦恼,因为你对它有所疑惑。你对于苦圣谛认知的越恳切,而且认为它是真实的,你越想要知道原因在哪里。你就会愿意说,那灭掉这个原因,达到乐的状况是什么?你会更想修行。
就像师父说的,很多佛教徒讲因果业报,但是还是做了很多不应该做的事情,还是造了很多恶业,喝酒的继续喝酒,胡说八道的继续胡说八道,那你跟他讲因果的道理,他讲的比你好。问题为什么会这样子?这些因果对他来讲是知识,他并没有把它当回事。【如如、
不離如、不異如,真實、審諦、不顛倒,是聖所諦
】,因为他如果肯认因果业报是世间的真实,已经跟他身心结合在一起,变成有知见的,他还会去做坏事吗?就算是违反小的不好的习惯,也不会做成很恶的恶事。哪怕说有烦恼,他会造恶,会犯一些小错,不会犯大过,因为因果业报的真实,在他心里面是真实产生作用的。
同样的 ,四圣谛他讲了这么多,有没有真实产生作用,从这个弟子的描述里面,佛陀认为说,他是真实这样认知的。所以佛陀认为说,很好,你不但只是知识而已,这已经成为你的人生知见。所以佛陀才说 善哉善哉,不错不错,你真实持我所说四圣谛。那么这里的如如、 不异如,如 到底是什么?
'''註:'''
'''• 如如'''
'''– tathā(形) 如,真實的'''
'''– tathatā(名),如如,如性,真實。'''
'''• 不離如'''
'''– avitathatā:a-vi-tathatā, – 不離如性—無錯誤'''
'''• 不異如'''
'''– anaññathatā: a-nañ-ñathatā – 無例外,「如」以外'''
如如,梵文字叫做 tathā,是形容词,就是如,或翻成真实的。以前我们在大学跟佛教授翻译的时候,我们常常翻译成,T-H-U-S,Thus,就是说,本来就是这样子,本来就是如此。
第二个字,为什么叫如如?tathatā,第一个是形容词,第二个,加一个tā,变成名词,变成名词之后,它的翻译不好翻,名词化之后,有时候翻成如如,有时候翻成如性,但是它的意义还是真实。所以以前如果我们是翻如如的话,会翻成什么,如果形容词是Thus,然后如果变成名词要翻成什么,有时候我们会翻成Thus as it is,或是直接一个叫做Thusness,N-E-S-S,Thusness,名词化。那么很多字在中文里面,名词化之后,它会把它翻成,性,所以空跟空性,很多时候只是形容词跟名词而已,空叫Śūnya ,空性叫Śūnyatā。那个tā,是名词化之后所变化的,所以叫Śūnya, Śūnyatā,所以Prajñāpāramitā,tā 音译就叫他翻成多,Prajñāpāramitā 就 般若波罗密多,那很多时候那个tā 没有把它翻出来,就是般若波罗密,那么如果有把那个tā 翻出来,就是音译就叫多了。所以不要在般若波罗密,跟般若波罗密多去做文章,多一个 “多”,就是很多,就是什么什么,般若波罗密就是菩萨的,般若波罗密多就是佛的,那就是胡说八道。现在很多注解就是以文解字 这样乱注一通,但是如果你知道梵文,它就是名词跟形容词之间的变化。当然经典有时候名词形容词有时候会做些大同小异的解说。
所以你看,tathā(形) 如,真實的,tathatā(名),如如,如性,真實,所以有时候如如 就直接换成如性 ,也是真实的意思。
不离如 avitathatā:a-vi-tathatā,— 不離如性—無錯誤 ,阿 是什么,阿 是没有或否定,比如阿弥陀佛叫做无量光无量寿,阿罗汉叫做Arhat,就是无生,阿就是无,或是相反。所以Agama,阿含,但是gama是A+gama,本来是去阿,否定或是相反, 变来。这个avitathatā——不離如性 ,vi 什么意思?分别,记得吗 vijna分别认识,比对 ,去别别的认识,所以叫做分离。所以a-vi-tathatā 叫做不分离,所以翻成不离如,没错啊 ,它不离如 ,那它不离如就是跟真实并没有两样 ,这叫做a-vi-tathatā。
那如来 Tathāgata,那个gata是去, 前面a,是母音分开的,Tata叫做如 ,Tathāgata 如来,不离如,或是我们从意思上来讲叫做没有错误的。
不異如
  anaññathatā: a-nañ-ñathatā ,A-Na 这两个是T跟T的结合,变成 本来是T变成N,上面这两个是音变,这整个意思叫做如以外的,叫做不例外,没有例外的。意思就是说 ,没有如以外的东西, 叫做没有例外。意思就是说 就是如,除了这个如以外, 没有任何东西是离开这个如,或这个如以外的东西, 这个叫做不异如。不离如 、不异如,反正讲起来就是真实的意思。
这个不異如叫做无例外 ,这个不離如叫做无错误。真实 、无错误、无例外, 審諦不颠倒,就是真实。刚才说是谛,现在叫做圣所谛。
'''2、聖所諦:'''
'''諸賢!過去時是苦聖諦,未來、現在時是苦聖諦。 真諦不虛,不離於如,亦非顛倒,真諦審實。合 如是諦,聖所有、聖所知、聖所見、聖所了、聖 所得、聖所等正覺,是故說苦聖諦。(中.分別聖 諦經)'''
这里是什么意思,中阿含,他告诉你苦圣谛,是世间的真实,但是,但是什么,一般人,圣人才能 就是佛陀刚刚讲的,此是苦 我已知,此是集 我已断,这个真实 确实是世间的真实,但是一般人不知道,所以才叫凡夫,是不是这样 是圣人告诉我们是这个样子的,所以叫做圣所知 圣所谛 圣所有,圣所见 圣所了 圣所得,为什么叫圣所得,圣人才能真正证得的,圣所有 是圣人才知道,那你说 那这本来就是大家都是这样,问题是你不知道啊,我们都活在缘起当中,我不知道缘起, 所以这个谛,是真实不虚 但是是圣人 ,告诉我们 才有 我们才能清楚明白,所以这叫做圣所谛,叫做圣所谛 这样知道吗,讲到这里,那个静修有什么问题,(弟子就是想到平时诵心经,揭谛揭谛 不过那个谛应该跟这个谛,不是一个谛),不一样,这个是真实 那个是那个音译 ,那个是梵文音译的 所以不一样,(师父那个 審實 或者審谛,这个審在这里是怎么解),審谛 也就是真实的意思 ,也就是真实的意思 ,当然你也可以想说 经过不断的抉择之后,认知它是真实如此,也可以这样子讲,(弟子也就在想 因为審 有一个就是,你在思考过 再去检查过),对啊 也可以这样子讲,所以他就是说 圣所谛 圣所谛,中阿含分别圣谛经,所以他是真实不虚的,再来,在阿含 经里面,他讲如如 不异如,如的时候,用到两个地方 ,一个是四圣谛的谛 是如,他另外用一个地方,缘起法 也是如,所以我们再讲一个 缘起法也是如,所以缘起法也是真实不虚的,你看,云何為因緣法?謂此有故彼有,謂緣無明行,谓此有故彼有 谓无明缘行,谓无明 谓缘无明有行,缘行有识 乃至如是,如是纯大苦聚集 ,云何緣生法? 謂無明、行,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 法住法界,彼如來自所覺知,成等正覺,為人演 說,開示顯發,此等諸法,法住、法空、法 如、法爾,有没有看到,法爾,法不離如,法不異如,審諦真實、不 顛倒,在《阿含经》里面他谈到两个「如」,一个是用来表示缘起法,另外一个来表示四圣谛,那当然缘起法是佛未出世 佛不出世,都是这样子的,没问题,但他也没有说缘起法,你看 你把这两个弄清楚一点,他这个(2)是如,没错,不离如,但是他说是,圣所谛 圣所知 圣所见,这里(3),缘起法他告诉你什么,若佛出世若未出世,不管圣人 不管凡夫,他就是缘起,不管你是流转,不管你是还灭,他就是缘起,不管你知不知道,我们还是在缘起的流转,你知道了,佛陀告诉我们了,我们还是在缘起的流转,你照着去修行的,他就是缘起的还灭,所以这里有两层意思,不管我们知不知道,缘起的流转跟还灭,一直都是如此,所以他就是什么 缘起法,那缘起法用在身心生命上的话,就是苦集灭道,但是这苦集灭道,必须圣人告诉我们,我们才能够去怎么样,清楚认识以及修行,那里面有某一些道理,我们之后后面我们再来谈论,我们再来谈,所以这个叫做缘起法的如,还有四圣谛的如,缘起法的如,还有四圣谛的如,从这个地方,后面会产生出一些更深一步的,不管是哲学,或是教育上的分析跟认识,之后进一步会产生,般若经的思想,我们后面慢慢再来谈,那个静修你在笑什么,(就是您留的这个,让人思考的问题实在是),包袱太大了 ,没关系,现在你先不去思考也没关系,师父在这里做了一个伏笔,你想得到想不到,也就不要想没关系,只是说很多听过师父讲课的,多多少少都会想到一些这个问题,那未来我们慢慢讲完之后,会再来谈到这个问题,这个叫做缘起法的如,还有四圣谛的谛以及缘起法的法则,本来就是如此,师父问你们一个很有趣的问题,你们思考看看,这两个的差别在哪里,佛陀开悟了,是不是离苦得乐,没错吧,离苦得乐了,佛陀开悟了,缘起法是不是还是缘起法,没错吧,一个是离苦得乐,一个是缘起法还是缘起法,那这样子可以想,可以思考,去思考看看说,佛陀开悟了,离苦得乐,但是不管佛陀开不开悟,缘起法还是缘起法,我们慢慢可以再来讨论,再来看一下,4、真實無餘 ,为什么讲圣所谛跟 真實無餘 ,因为你前面你看,真實無餘 是如以外,没有以外的东西,什么叫真實無餘 ,一切都是真实的,没有真实以外的东西,就是这里讲的不异如,就是无例外,没有如以外,圣谛就是真实的,他没有跟如不一样,没有在如以外还有什么,他就是真实的,所以我们师父才会讲说,圣所谛还有缘起法如,以及真實無餘 ,这里的真實無餘 其实就是什么,不异如,佛告比丘 善哉善哉,如我所说四圣谛 汝悉持之,诸比丘 若沙门婆罗门作如是说,如沙門瞿曇所說苦聖諦,我當捨,更立苦聖諦者,但有言數,問已不知,增其疑惑,以非其境界故,讲到这一段,什么意思,讲到这里,因为后面就是苦集灭道,都是一样的,我再念一次,你们看看,佛告诸比丘 善哉善哉,如我所说四圣谛,有没有看到,汝悉持之,诸比丘 若沙门婆罗门,沙门是婆罗门以外的修行人,婆罗门是当初的印度,婆罗门教的修行人,这些人都在探求宇宙世间真理,他说如果这些修行人,这样说,作是说 如沙門瞿曇所說苦聖諦,就是世尊佛陀所说的圣谛 我当舍,你说的那种圣谛我不接受,舍,然后我当舍,更立,更立苦圣谛者,你说的那个苦圣谛,我舍掉,其实还有其他的苦圣谛,跟你讲的不一样的,还有其他的苦圣谛,他立了一个这样的一个道理跟教法,你的苦圣谛不是很真实的,我另立一个苦圣谛,那么我当舍 更立苦圣谛者,但有言數 什么意思,但有言數就是说,只是语言上空口说白话,你只是这样讲而已,比如说,我们举一个例子,独角兽,独角兽你拿来给我看,我们可以有这个三个字,独角兽,但没有这种东西,这个叫做但有言數,言就是语言,言數就是语言的这一类,只是有这种语眼耳已,但有言數 问已不知,那到底是什么,讲不出一个所以然来,增其疑惑,那你讲不出一个所以然来我更疑惑了,你说有但是,你说佛陀教的那些不算 另外有,那我问你 是什么,你也讲不出来,那到底是怎么样,增其疑惑,已非其境界故,什么意思,他自己也不知道,他只是怎么样,瞎掰瞎扯,只是为了反对而反对而已,佛陀说四圣谛,我告诉你,你讲的没有,我有另外的,那个讲的不算,是假的 我有另外的,那到底是什么,讲不出一个所以然,为什么,增加了我的疑惑,那到底是什么,因为他自己也没证到 也不知道,所以他没证,那佛陀是怎么样,有证,所以佛陀才会告诉他一个,才会讲出一个所以然来,所以他说,以非其境界故,他根本没有证到那样境界,他只是空口说白话,讲一讲而已,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我今當捨,更立餘四聖諦者,彼但有言數,問已不知,增其 疑惑,以非其境界故,反正上面弄通了,下面这句你就知道,因为苦圣谛,接下来就苦集灭道,他自己弄了一个四圣谛,也不知道那是什么东西,是故,比丘!於四聖諦未 無間等者,當勤方便,起增上欲,學無間等,这无间等叫现观,没错,叫现观,所以,为什么四圣谛是真實無餘 ,四圣谛是真實無餘 ,因为四圣谛的真實無餘 ,是因为三个圈,三个圈,此緣性 緣起的流轉和還滅 
,所以四圣谛,从苦圣谛来讲就是真實無餘 ,就是真的这样子,没有例外的,所以这里你就可以思考那三个圈,师父画过好几次了,就是告诉你,你只要是一个凡夫,我执未破你就是苦,但是你苦了好几辈子你不知道,你是真实苦,但是你不知道,所以佛陀告诉你,佛陀告诉你的东西,是你的真实的东西,这个叫做審實不虚,那你不要想在这三个圈以外,再去弄一个什么东西出来,没有这个东西,我们的人生就是这样子,这个叫做什么,真實無餘 ,苦圣谛就是这样,那为什么人生真实是苦,那三个圈知道了吧,净堂画一下,你下次还是得坐这里,你不要跑到别的地方去坐,(弟子问一个问题,就是您刚才讲的那个如,是不是您曾经讲的那个涅槃,涅槃的可证,一个是证得的境界,还有一个是证的过程,您刚才讲那个如 ,在《阿含经》里面,缘起法和四圣谛都有表述,是这两个方向吗),还不是这样子,那再思考一下,师父给你一个方向,这个苦圣谛到底是相对的存在的圣谛,还是绝对的圣谛,缘起法是绝对的谛,缘起法是绝对的如,我已经讲过一个,不管佛陀出不出世,佛陀在不在,缘起法都是怎么样,非佛作非余人作非什么什么,但苦圣谛,苦集灭道圣谛是圣所谛,它是相对的谛 还是绝对的谛,我要给你们思考的是这样,可以吗,有空再思考思考一下,三个圈,没错吧,所以这里讲的,这个就是四圣谛,没错吧,苦圣谛 集圣谛,然后,灭圣谛,然后,道圣谛,这就是四圣谛,那四圣谛,集圣谛就是我执,那么道圣谛就是怎么样,灭我执,然后可以灭苦的境界,所以这个就是四圣谛,那为什么这个在我们 ,凡夫身心是審實不虚的,是審實不虚吗,是真实的,因为凡夫有这个(我执),这个(无常)是缘起的真实性,所以这个(无常)叫做缘起的如如,这个(我执)叫做四圣谛的如如,这样清楚了吗,我不要讲得太清楚,不然以后没得讲,般若经就是在这个地方 不离《阿含经》,而做一个更深的认识跟分析,所以大乘佛教的般若,它的根本教义跟思想,很多人以前都以为,跟《阿含经》是两个 ,但是从印顺导师开始之后,做更深入的分析,他认为般若经的空性,不离《阿含经》的缘起无我,中阿含确实也是讲缘起性空,中观讲缘起性空,《阿含经》讲缘起无我,所以中观的论师说,如果泛泛说,就是没有谈得很深的话,就是缘起无我,但是如果究竟了意说,就是从这个无我再深入到究竟的话,就是缘起性空,所以无我通与性空,它的本质是一样,这个就是导师抉择般若中观,归向《阿含经》的根本教义,从这里,我们今天剩一分钟,我们今天先谈到这里,先谈到这里,那个此缘性跟三个圈,都已经讲过好多次了,所以我们先来回向,回向完之后,我们下礼拜继续来分析,师父现在要分析的,一定是比之前讲的那个,之前讲的简单一点,现在给大家多一些思考,


 中道佛学会 《阿含经》讲要 第九十九讲 
 中道佛学会 《阿含经》讲要 第九十九讲 
editor、​limited
3,627

个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