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行 1: |
行 1: |
| 1、《摄大乘论》P59附录讲到说,《摄大乘论》《庄严论》《成唯识论》那个基本不同,就在这里。因为导师会讲唯识不同经典的差异了,有时候会讲到不同的论师对这个观点的差异,有些地方,自己程度不够听起来就蛮吃力了……
| |
|
| |
| 师父:基本上重点记住,至于说差别就比较无所谓了。因为唯识它在发展中有很多的不同,但是它比较大的差异就是《摄大乘论》的系统,还有《成唯识论》的系统,基本上是大概是这样子。当然细节上还有很多,不过目前来讲的话,就是说你现在读《摄大乘论》,先把《摄大乘论》的主要思想跟观念弄清楚,这样就可以了。那至于说很多的差别,那等到很熟了以后再来了解他的差别。
| |
|
| |
| 问:个别听的时候是可以了解了,但是他一(作多方)比较的时候,我就没办法了,而且我看导师《唯识学探源》,那个就太难了。
| |
|
| |
| 师父:因为《唯识学探源》,如果没有阿毗达磨的背景的话,很难懂,因为大部分都在谈阿毗达磨。所以你现在先把《摄大乘论》的思想弄清楚,这样就好了。如果你读导师的《摄大乘论》的话,附论的那一部分先不要读,没关系,先把《摄大乘论》本文的解释先弄清楚,这样就可以了,能懂多少算多少。因为附论里面有两个困难的,第一个,附论里面导师会广引各种不同的唯识思想来做比较;第二个,导师的语言有时候不是很容易懂。老师的语言一方面不容易懂,他又广引不同的经论做比较,在这两个加起来之下,那就是难上加难。所以你现在第一个问题就是说,你目前学习摄论,你就是以摄论的第四章「入所之相」为主来修习,其它的尽量了解就可以了,你懂多少是多少。主轴方向就想办法弄清楚,其它的比对差别,那些就是能懂多少算多少。
| |
|
| |
| 2、我现在一方面在复习师父讲的《摄大乘论》讲义,我现在也在研读厚观法师的《《大智度论》》,或妙境长老的《《瑜伽师地论》》,我这样子来读,会不会有没有什么需要调整或这样适不适合?
| |
|
| |
| 师父:师父是这样建议的,如果你时间够的话,多读当然是好,多读的一个好处就是可以比较懂得比较广,而且互相可以去比对比较,然后对佛法的一些根本会更清楚。但是在过程上会有一个问题,就是有时候很多地方会混杂。因为毕竟《大智度论》的某些讲法跟《瑜伽师地论》会有一些不一样,有时候反而会弄混。如果没有能够很清楚地了解不同的说法,有时候反而会弄混,那这(样广学)会有一定的一个困难度。所以师父的建议是说,如果时间都够,那都去读,安排时间,早上下午或者晚上去读什么都可以。但是如果怕弄混的话,师父的建议是说,《瑜伽师地论》先往后挪,《大智度论》先读一读,读到50~80%之后,那么几年后,再去听妙境长老讲的《瑜伽师地论》。
| |
|
| |
| 问:说第七识本身是意根,就是它是根,然后它又是识,我就一直不太清楚说这个第七识是什么?后来又听到说它是那个执取第八识的见分为相分,这个也都不太了解。后来听《具舍论》的时候又讲到说,意根是无间灭意,这样就很难理解了,说是一个识消失的时候会拉起下一个识……反正我的问题主要就是那个第七识,我一直就是不太理解它的意思。
| |
|
| |
| 师父:这样讲吧,因为你是把不同的学派整个扯在一起,所以当然会弄得很混乱。我先讲就是说,师父在《俱舍精要》里面P78讲到意的部分,师父引印顺导师的《佛法概论》所讲的,分成两个部分来讲。
| |
|
| |
| 第一个,导师在讲意跟它的作用的时候,它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它就是身心交感的中枢,是吸收外面的境传入内心的一个枢纽,这是一个整体的理解。所以你在看这部分的时候可能会比较容易理解。
| |
|
| |
| 第二部分,讲到无间灭意的时候,这个是阿毗达磨特殊的定义,也就是说只用在阿毗达磨的认知里面。也就是《俱舍论》这一类的阿毗达磨,他们对于意根的定义。那阿毗达磨对意根的定义就叫叫做无间灭意,前刹那灭去的识,不管哪一识,都可以拉出后一刹那的那一个识产生,这样子前刹那灭去的识,它就成为无间灭意。那这个是阿毗达磨的解说。
| |
|
| |
| 再来就是唯识,唯识是在阿毗达磨之后发展的。唯识对意又有不同的或是扩大的解说,它除了吸收阿毗达磨这种无间面意以外,它又把“意”定义为染末那,那就是第七识。也就是说它“意”的定义跟它的解说跟《具舍论》(对“意”的解说)是不大一样的,它有吸收《具舍论》这一类的说法,但是它又扩大了,(产生第七识说),尤其是“意”的定义。所以它的意有两个,一个是无间灭意,一个是染末那。这样有没有比较清楚一点?刚刚说“意”是那个中枢,这个是印顺导师做一个比较综合性的解说。
| |
|
| |
| 【3、意
| |
|
| |
| (1)意:“意”的梵文 manas,音译称作末那,是“思 量”的意思。翻译成英文,就有 intellect、intel- ligence、understanding、perception、sense 等含义。Manas 和 citta,要表达的意涵不同。manas 比较重在能够思考,或是认识分辨后知道是什 么东西,所以是“思量”之意。五根将所缘境 的资讯吸收之后,由“识”(六识)去认识、 分别,再由“末那”去做更详细的思考。这种 心对境深入微细的思考作用就称为“末那”。
| |
|
| |
| (2)意根:“意”有时又指“意根”。一切心心所 法生起的所依根,称为“意根”。印顺导师在《佛 法概论》里,对此做了详细的分析。他指出“意 根”有两个作用:
| |
|
| |
| 1)“意根”是身心交感的中枢,这里所说的身 包括五根。五根摄取外境(色声香味触)后, 是由“意根”将身与心相连结,再将五根所 获取的资料传输入内心中,所以它是身心交 感的中枢。换句话说,“意根”是五根的共 同所依。五根依“意根”在接触各自的对象 时,才能发五识,进而产生认识作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如我们常有的 “视而不见”或“听而不闻”的情况。当我们看到某个物体时,眼根起作用将资讯接收 进来,但“识”没有处理,就造成了“视而不见”的状况。其原因就是“意根”没有起作用,所以眼识也发挥不了作用。《具舍论》认为,五识的生起需要有两种所依,一是各 自的根,称“各别所依”(五根),另一种称“共同所依”,即“意根”。
| |
|
| |
| 2)“意根”是认识作用的源泉。意识主导内心的认识作用,而意识又必须依于“意根”才 能产生作用,所以说“意根”是认识作用的 源泉。
| |
|
| |
| (3)无间灭意:“意根”又称为“无间灭意”。是 指前刹那灭去之“识”,具有引发后刹那之“识”的作用(心识的作用为刹那生灭相续)。前刹那 灭去之识就称为“无间灭意”。前刹那灭去的五识,只能做为各自的“无间灭意”。如前刹那 灭去之眼识,只能做为后刹那生起之眼识的“无 间灭意”,而不能做为其他识的“无间灭意”。但前刹那灭去的意识,则可作为所有六识的“无间灭意”。】
| |
|
| |
| 问:那我要依哪一个为主?
| |
|
| |
| 师父:所以你要了解一件事情就是说,现在这个佛教的分析,不一定说哪一个一定是这个样子。比如说有人跟你讲如源法师,那你怎么去认识如源法师?当你问不同的人,他会给你不同的描述。就是有的比较片面,有的比较整体,这样子了解吗?如果你问佛学院师父的那些出家的同学,他给你的就是佛学院的如源法师。但是如果你现在问的是加拿大中道的这些信徒,他给你的描述的跟师父佛学院的同学的描述,可能会不大一样。但是描述的都是同样的一个东西。也就是说有关于这个意跟意根,在经典里面,从它学派上来给大家做一个了解跟分析而已。
| |
|
| |
| 问:如果我比较容易听得懂意是中枢的这个说法,那我就先以这个为主要的认识。
| |
|
| |
| 师父:然后也要知道说也有阿毗达磨的解说,只有唯识的解说,至于那两个解说到底能认识到多少,那没关系,那以后以后慢慢学习就可以了。只要不要造成一些误解就是说,你看到印顺导师这样解说,当有人跟你讨论的时候说无间灭意,你就说,不是那个,不是这样子。因为现在很多人都是看某一经某一论,然后就认为说就是那个样子,然后就会造成一些争论。因为了解的不够广,所以会认为对方是错的。你只要了解说主要它的作用是什么,但是有阿毗达磨还有唯识的稍微不同的解说,这样就可以。
| |
|
| |
| 问:如果以《具舍论》里面的说法,就是说意是可以拉起全部的识,可是每一个识拉起他们自己的识。那我的问题就是,如果你现在这个是眼识,然后下一个是意识。那个意识是谁把它拉起来的?
| |
|
| |
| 师父:意识,它基本上不会间断,它是刹那灭相续,在阿毗达磨里面,意识基本上不会断。
| |
|
| |
| 问:那意识不会断的话,那意识跟眼识不是就会有两个是存在的?
| |
|
| |
| 师父:对,感觉上是两个识,但是因为前五识它的体还是意识,所以基本上它不能算两个意识。就是你刚才讲那个猴子从不同的洞伸出来,但是实际上它就是那只猴子。所以不管它从哪一个洞伸出手来,都是意识。
| |
|
| |
| 问:那眼识为什么不能拉起意识?如果他都是同一只猴子的话?
| |
|
| |
| 师父:因为它的根不同,因为眼识必须依眼根。其实它们的体是一样,但是作用不同,所以就会产生它的性质不同。如果你说都是意识,那就都一样的话,那我们眼睛也可以(当其它识用),可是眼睛只能看到色,我们的眼识不能听到声音。那为什么?不是都是同一个意识吗?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那是因为根不同。根不同,它作用不同,它的性质就会变成不一样。
| |
|
| |
| 问:如果现在是眼识,然后下一个刹那是意识,这个意识是跟眼识一样的意识拉起来的吗?
| |
|
| |
| 师父:也就是说你现在是眼识,但是意识没断,因为眼识的体还是意识。拉起下一个意识的是前一刹消失的意识。所以我们意识一直都是刹那面相续的,(问:所以这不是同时有两个识存在?)感觉上同时两个识,比如说那个眼识跟意识,但是因为两个的体是一样的,所以还只是一个识。只是他不能有眼识跟耳识同时作用,(问:眼识跟意识可以同时作用?)一定是的,如果没有意识,那眼识也起不了作用。因为你前五识任何一个识起来,意识一定同时存在。
| |
|
| |
| 问:那六识一体说,它也是五俱意识的说法吗?
| |
|
| |
| 师父:也可以这样子说,因为五具意识跟前面的识一定是同时存在。
| |
|
| |
| 问:就像木火纸火都是火,为什么只有意识可以拉起前五识,前五识不能拉起自己以外的识?为什么眼识不能拉起意识?
| |
|
| |
| 师父:(眼识和意识)是同体,但是性质已经不同,性质不同就不能拉起。你这个比例其实相当不错,但是产生了一个问题,因为同样是意识为体,但是因为依于它的根不同,所以它的作用不同。比如说眼识是依眼根,所以眼识只能见色,眼识不能闻声。
| |
|
| |
| 问:第七识是依第八识的见分为相分才产生我的那个概念,我就是不太理解,那个第八识为什么会有见分相分?因为单一个识有见分、相分,但第八识是种子聚,有着无始以来的种子,为什么第八识会有见分相分?它是指第八识任一种子的见分,还是把第八识当一个整体,而指这个整体的见分?
| |
|
| |
| 师父:有一个问题,就是种子它本身没有见分相分的,种子只是能作用的功能而已。种子本身没有见分相分。
| |
|
| |
| 问:现在我看到一个桌子,这个不是会变成种子熏习吗?
| |
|
| |
| 师父:熏习回去的时候,只能说是见分种子或是相分种子,不是种子本身有见分相分。阿赖耶识它本身有见分、相分,阿赖耶识为什么有见分相分?在摄论跟《成唯识论》的解释不一样。
| |
|
| |
| 问:那个种子没有见分跟相分?
| |
|
| |
| 师父:你这样讲会有些语病,是相分种子见分种子。比如说你看到的这个桌子,比如说你指的是眼识看到这个桌子的色,那这就变成会有一个眼识种子熏进去,然后会有这个色法的种子,不管是显示形式的种子熏习进去,所以这两个还是不一样的。不是说种子本身自己有见分相分,不是这样子。因为唯识学很复杂,所以你慢慢去从师父讲的《成唯识论摘要》学习,慢慢慢慢你会比较有概念。很多人在这个地方会搞混,说为什么阿赖耶识自己会有见分相分。因为阿赖耶识本身是一个种子聚。看《成唯识论摘要》的64页:
| |
|
| |
| 【一、行相
| |
|
| |
| “行相”一词在佛教中有许多不同的意义。可指心的 所缘相: 行指心的作用,相指对象。也可指心取境后,显 现于心中的境相。此外还可指一个东西的特质或作用。这里说的“行相”是指特质、作用。《成论》说阿赖耶的行相就是“了别”,即能认识、分别,因为“识”都是以了别为行相的。这种解说是基于“识”的本来意涵而来的。“识” 一词的梵文是 vijñĀnA,vi 是接头词,有别别、分别之意, jñĀnA 是认识的意思。所以 vijñĀnA 直接的意思就是别别认识或分别认识,即是了别之意,因此《成论》才解说 为 :“ 识 以 了 别 为 行 相 ”。 从 护 法 系 统 说 , 这 能 了 别 作 用 的行相就是阿赖耶的见分。】
| |
|
| |
| 这一句是重点,既然它叫阿赖耶识,识是认识,就是别别认识。所以一旦讲识,它就有认识的作用。既然有认识的作用,就会有见分,或者是相分。因为有认识的作用,就有能认识,还有所认识。所以阿赖也它有见分相分,只是有一个问题,这也是很多学唯识的一直没有弄清楚的,这就是阿赖耶的见分相分,《摄大乘论》所讲的跟《成唯识论》系统所讲的,最大的不一样的地方。
| |
|
| |
| 《摄大乘论》,它阿赖耶的见分,就是前七识,它的相分就是七识的所缘,你不懂没关系,你们先把它写下来。就《摄大乘论》的系统来讲,阿赖耶显现出来的见分,或是叫做见识,就是前七识,然后它的相分就是前七识的所缘。
| |
|
| |
| 《成唯识论》又不一样。《成唯识论》,它的八个识全部都有自己的见分跟相分,这样清楚了吗?所以很多人在谈唯识或者了解唯识的时候,就会在这个地方搞混,但是大部分学唯识的,都是以《成唯识论》为主。
| |
|
| |
| 问:师父,那我想问一下,之前师父不是常说我们的阿赖耶识A 看到B 会产生一个C ,我们其实看不到真正的桌子,我们看到的是阿赖耶现行出来的C 的这个桌子,然后那个B ,唯识说那个B我们是没有办法去讨论它的,我们只能讨论阿赖耶现行出来的那个C 的这个桌子。
| |
|
| |
| 师父:对,师父在讲的是画一条虚线,虚线以外的那个东西不是唯识要讨论的,虚线以内的这一边,那才是唯识学要讨论的。
| |
|
| |
| 问:那个C 就是阿赖耶识变现的那个桌子的相分?
| |
|
| |
| 师父:对,我们要认识它的时候,阿赖耶也会变成一个见分出来。这两个会同时现起,但是是两个不同的东西,两个种子是不一样的。你现在看到这个图,这个图是师父那个《唯识思想概观》P65里面说的,基本上这个图是比较原始的唯识,是以《摄大乘论》为主的,所以比较容易了解。B 跟C 有没有看到 ,A 是外境,那当我们阿赖耶识接触到这个外境A的时候,自己会现出一个C ,还有一个B ,对不对?。这个B也可以叫做似境,也可以叫做相分,也可以叫做相识,C就是见分。那C 跟B作用后,各自会产生各自的种子,熏回去。
| |
|
| |
| 问:我以为它们会结合在一起变成一个经验。
| |
|
| |
| 师父:没有,那这样的问题就很多。
| |
|
| |
| 问:那师父之前有说,如果没有第六识的话,前五识会有自己的见分跟相分,然后如果有第六识的话,第六识是见分,前五识是相分。
| |
|
| |
| 师父:你把两个混在一起,这个《摄大乘论》所讲的跟《成唯识论》所讲的不一样。不过没关系,这个以后你慢慢去了解吧。师父如果就现在这个图来讲的话,如果就《摄大乘论》来讲的话,C它是七识,B是七识的所缘。那这个C,它是七识,就是阿赖耶的见分,B就是阿赖耶的相分。这个是《摄大乘论》的系统,也是比较初期的唯识思想。这个图先大家先记起来。43:44
| |
|
| |
| 你再看这个图《成唯识论摘要》P99,有没有看到阿赖耶自己有阿赖耶的见分,有阿赖耶自己的相分,但他这个见分就不是前七识,它是阿赖耶自己本身的。有没有看到它现出五识自体,然后前五识自己又有一个见分又有一个相分,那这个就和刚刚那个图不一样了,这样大概了解他的差别的。这里是谈到了三能变了所以这个到世亲菩萨跟无着菩萨,那个唯识理论就不太一样了,他是认为阿赖耶第七识还有前六识,自己都可以变现出自己的见分跟相分。
| |
|
| |
| 问:那阿赖耶的认识不是要靠前七识吗,为什么他自己要有个见分?
| |
|
| |
| 师父:是,这个就是《成唯识论》的比较特殊的理论。
| |
|
| |
| 问:那如果比较听得懂《摄大乘论》,可以用《摄大乘论》的说法去理解,就不要按《成唯识论》去理解?
| |
|
| |
| 师父:可以,先不要按《成唯识论》去理解没关系,因为很多人读了《成唯识论》跟《摄大乘论》之后,很多人会比较喜欢《摄大乘论》的思想,因为它比较朴素,比较朴实,属于初期唯识的样子。那到了《成唯识论》,他就很复杂,因为他已经经过了世亲菩萨,十大论师,后来又到玄奘大师,已经蛮复杂了。
| |
|
| |
| 问:之前师父有说,我们平常听佛法,一定要在定中起观才能够产生作用。是不是平时学法是第六识,定中起观才能把所学的深刻地传给第八识?
| |
|
| |
| 师父:因为慧学的修学过程分为闻思修,所以闻慧思慧不用定中起观,还是在学习。到了暖、顶、忍、世第一,本身就是在讲定中起观的一个程度过程,还有它的细节。修慧就是要定中起观。那定中起观它有没有什么次第跟程度?有。那就是暖、顶、忍、世第一。
| |
|
| |
| 问:那个一定要定中起观,才能把我们的理解传给第八识?
| |
|
| |
| 师父:不是的。因为这个时候的识比较专注,我们平时的闻思慧,识比较散乱。
| |
|
| |
| 问:我们做梦的时候,为什么比如说梦到小时候,那时候就是小时候的思维,如果梦到了长大读书的时候,就是读书的思维,不会是现在的思维?如果我们以后死掉的时候,那个时候的思维会不会不是我们现在学习佛法的这个思维?
| |
|
| |
| 师父:以后死掉的那个思维,应该讲就是比较惯性,但是他自己是没办法主张的,他是由你平时修学所引导的。我说惯性的意思就是说,他没办法自己做主,他是被你平时的修行所引导的。就是随重、随习、随念。
| |
|
| |
| 问:如果我们常常听闻佛法,如果刚好死掉,那时候没有人助念,那这样子是不是平时所学的都没有用。反而那个平时都不学的人,有人帮他助念的(比较有用)。
| |
|
| |
| 师父:你觉得有可能吗?我跟你讲,助念那是不得已的方法,讲的难听点,也叫做死马当活马医。他最重要是在最后一个,就是我们不是说随重随习随念,他是想办法让他临终提起正念。但是三个当中,随重是根本最重要的,所以你平时的善恶业那是最根本。所以最后的助念都是不得已的,我们尽可能的去做而已。
| |
|
| |
| 问:所以我们平常有在听我们佛法,但是死的那时候刚好没人帮忙助念,这样也没关系?
| |
|
| |
| 师父:你平时就好好学法,那都无所谓。所以师父不是讲过好几遍,《阿含经》里面讲,一颗树往东边长,砍倒的时候会往东边倒;这颗树往西边长,砍倒它就会往西边倒。他就是教你说平时都要多熏习,多做善业,变成一股强而有力的力量,那到最后,它就会引导你往哪里去投胎的。中阴身自己是没办法决定的,一定是你平时的业力,还有你平时的习气,然后最后就是最终临终的一念,这样了解吗?
| |
|
| |
| 问:我们需要根身和心识同时作用才有办法产生认识,比如说无色界的天人,他们没有那个根身,那他们?
| |
|
| |
| 师父:因为要肉身,那只有在欲界、色界,而无色界他不需要根。因为根、尘、识是依我们一般,尤其是以人为主。那那个无色界它无色,它就不需要根的。
| |
|
| |
| 问:那他们这样有办法认认识嘛?
| |
|
| |
| 师父:他们可以,他们不需要那个肉根。很简单的一件事情,你眼睛闭起来,你也可以想象你看到的东西。
| |
|
| |
| 问:所以阿赖耶就不需要根,他就可以直接认识?
| |
|
| |
| 师父:阿赖耶可以有自己的认识,所以阿赖耶有见分有相分,只是它不明了而已。说根、尘、识,是就我们一般的六识来讲。如果阿赖耶投生在无色界,那就不需要根身了。
| |
|
| |
| 问:《佛法概论》说:人生不但是为了追求外物的五娱乐,也不在乎承受内心的神秘的定乐。导师这一句话的语气,这个语句看起来怪怪的,就是会觉得说,好像大部分的人都是这样子……
| |
|
| |
| 师父:所以他这一句话是是说,人生不应该只是为了追求外物的五欲娱乐,也不应该只是要承受内心的那个神秘的定乐,应该要重视人间。所以看导师的语句的时候,有时候会不太了解导师的意思,就是说导师的东西看多了之后,就会知道说他到底要表达什么。确实光这一句,很多人不明白到底导师要表达什么。人的因缘就很奇怪,我读导师的东西在这个语气上不会有太大的问题,我一读就知道他到底要讲什么。
| |
|
| |
| 问:认识一定要有根、尘世、识三个,那……
| |
|
| |
| 师父:因为那个刚才讲的是认识,那现在已经从认识讨论到我们是怎么投生的,其实我们也是阿赖耶识变现出我们的根身。所以你看那个师父的《成唯识论摘要》里面,阿赖耶识的相分有根身器世间,有种子。所以这我们的根身也是阿赖耶识所变现出来。
| |
|
| |
| 问:那他变现就是不需要跟根、尘、识合在一起?
| |
|
| |
| 师父:根、尘、识合在一起,是说我们的认识。这个观念还是有点不一样。根、尘、识是重在认识,所以初期的唯识他很重视在认识上是怎么认识的,那他后来从唯识他慢慢谈谈,进一步到说,那一切唯识所现的话,那当然我们这个根、尘、识,是说我们的认识,他从认识论谈到存在。
| |
|
| |
| 就是说他是从认识论而变成谈存在论,但是他的存在论不离开认识论。(问:所以肉身已经是比较偏存在论的讨论,对吧?)是偏存在论的讨论,但是还是不离开阿赖耶识,也是变现,还是是从纯认识论而引申出来的。所以唯识他所谈的都是在认识论的范围里面,而只是说有一些学派比较重认识论中的认识论,然后慢慢有些已经慢慢在认识论中间去谈到他的存在论。
| |
|
| |
| 回向!
| |
| [[Category:师父答疑日期]] | | [[Category:师父答疑日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