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舍论 第四十一讲
《俱舍论》 第四十讲 | 本讲视频: Youtube 腾讯 | 《俱舍论》 第四十二讲 |
前言
阿弥陀佛,各位同学大家好,我们继续来讲,随眠品我们讲到已经快差不多了,可能快要结束了,现在我们要讲的是断惑,断惑的一些基本道理,上个礼拜有讲,但是因为这个地方比较复杂,师父还是稍为再复习一下。基本上我们要先断见惑,然后再断思惑,断了见惑,成为初果,然后思惑要慢慢磨慢慢断。
所以一般来讲见惑是顿断,思惑是渐断,渐渐的渐,你们会不会搞混,不会啦,见惑,这是入观,然后以后慢慢会讲,然后这个是顿断的,顿断,然后思惑必须要在这慢慢修慢慢磨,这个思惑是渐断,但是虽然这样讲,但是问题是这个见惑要顿断之前,还是要透过长期的闻思修,不是什么都不懂,然后忽然间有一天起来就可以顿断了,没有那种事情,要透过闻思修,闻思修是怎么回事
下一章是分别贤圣品,会讲的更详细,这里你只要知道,它有什么样的惑,它怎么样的断这样就好了,基本上,见惑,上次讲见惑就是见烦恼,是迷于四谛之理,它的烦恼有分为四谛苦集灭道来分,所以它在断的时候,也分苦集灭道来断,但是这一些,是你见道的时候见惑就顿断了,见道的时候这个就顿断了。
所以见惑是见道,也是这个见,然后道是这个道,“道”就是“诸法实相”,法的真相又叫做道,所以叫见道,见道断,顿断见惑,然后入初果,苦集灭道它有分为“自界缘惑”,“他界缘惑”,“自界缘惑”,“他界缘惑”。灭谛还有分为“无漏缘惑”,然后有分为“有漏缘惑”,“无漏缘惑”“有漏缘惑”,这个下面会讲。断惑的原因,有四个,“遍知“所缘断””,“能缘断”,“所缘断”,对治断,对治断是针对思惑的,所以这个我们暂时放著。
现在要讲的就是,第一个“遍知所缘”断,有了这个“遍知所缘”之后,断这个苦集的“自界缘惑”,这个自界就是,这个“界”是指哪一个界?这个自界是指三界的意思。这个“自界缘惑”,就是有些烦恼它只缘自己的界,比如有些烦恼在欲界它只缘欲界,但是有些烦恼它会缘上界的,这个叫做“他界缘惑”。什么样的烦恼会缘自界会缘上界?等一下下面师父会讲详细一点。
这两个(苦、集)都有“自界缘惑”、“他界缘惑”,灭道有“无漏缘惑”还有“有漏缘惑”,“无漏缘惑”叫做以无漏为缘而产生的惑,“有漏缘惑”就是以有漏为缘而产生的惑。什么叫做以无漏为缘而产生的惑?比如有人在听闻佛法的时候会起烦恼,为什么会?没有学佛的,外道的,他听闻佛法他会起烦恼,而且他会批评佛法,所以他会起烦恼,那个叫做“无漏缘惑”,缘无漏而起烦恼。但是问题是佛法这个道是无漏的,是清净,但是他缘这样的无漏,他自己会起烦恼,所以这个叫做“无漏缘惑”。
有没有人看到佛陀起烦恼的?有啊,古代很多批评佛陀的,提婆达多,就一般来讲的话,他要抢佛位,所以佛对他是一个很大的障碍。有没有人看到出家人起烦恼的?有,外道,现在也有,现在其他宗教的教徒,有时候看到出家人会起烦恼,师父碰过。师父有时候在外面电梯还是什么,有一次碰到一个基督教徒他就这样,因为像我们这种身份在基督教徒,很虔诚的那种基督教徒里面,他们把我们当成什么,你知道吗?不止是异教那么简单而已,撒旦,他们认为是撒旦的化身,你不知道,对,比较友善的他就说,没关系,这不同宗教信仰,但是很极端传统那种,他认为这一种的是撒旦来化身的,所以他一进来的时候,看到我转身过去,然后很害怕的样子这样子,一副就是不知道我会吃了他还是怎么样。
这样的话都是一些叫做“无漏缘惑”。缘无漏而起惑的,这些就佛教来讲当然都是烦恼引来的,因为不了解佛法的真义,不了解无我的真义,然后起有我,起无明我执,所产生的种种的烦恼。这个书里面有,只是师父用颜色标出来,会比较清楚而已。所以只要你有“遍知所缘”的话,你就可以断“自界缘惑”,在灭道断“无漏缘惑”、断“无漏缘惑”。
再来就是,“能缘断”就断这两个(苦集二谛的“他界缘惑”),然后“所缘断”就是这两个(灭、道二谛的“有漏缘惑”),你们先看一下就好,师父下面就会解释。
第一个,先要解释什么叫做“遍知所缘”断?也就是你只要“遍知所缘”,你就可以断哪几种烦恼,你有了这个“遍知所缘”你可以断哪几种烦恼?苦集灭道,苦、集里面的“自界缘惑”,还有灭、道里面的“无漏缘惑”,你只要“遍知所缘”你就可以断这四个,等一下我们还会回来看这个图。
什么叫做“遍知所缘”?
1. 遍知所缘
(1)遍知:指无漏智(由闻思修而来)
(2)所缘:四谛真理
(3) 所断: 迷于四谛之惑
十一 遍行惑:
苦谛所摄的(“自界缘惑”):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
戒禁见、疑、无明
集谛下之:邪见、 见取见、无明
断苦集二谛之“自界缘惑”
“自界缘惑”— 能缘自界之烦恼:11遍行惑(身见、 边见只缘自界)
断灭道二谛之“无漏缘惑”
“无漏缘惑”—以无漏为缘而起之惑: 邪见、疑、 无明
什么叫做“遍知所缘”?你要断烦恼是因为有烦恼,是因为你不了解缘起,不了解缘起就是不了解四谛,现在你要断烦恼,你必须要了解四谛到底是怎么样的四谛。所谓了解不是我们这样了解而已,实际上在这个状态要断叫做证悟四谛,所以要断烦恼一定要悟四谛,这里所说的遍知这个“知”,其实是智慧的“智”的意思,是“悟四谛”的意思,所以“遍知所缘”叫做遍知四谛的真理,最根本的关键就是知道无我。
我们的烦恼都是从哪里来的?第一个很关键,我执,“我执”的通遍性名称就叫做无明。所以无明他就是根本的我执,由于这个根本的我执我们会造业,造业就会造成三界的轮回,然后就是苦集这样的一直轮回。你既然要断这样的一个轮回的话,你不是去断业,因为业不是根本,无明的我执才是根本,你要断这个我执无明的根本,你必须要干什么?要修道。修道就是八正道,八正道的第一个是正见,你就要养成正见,正见要知道什么?知道缘起的无我。
我们现在都是在讲解脱法,不是在讲世间的这些而已,跟《成佛之道》讲的不一样,《成佛之道》还在讲世间法,我们现在讲的都是出世间的解脱法。
修道你就要修八正道,八正道第一个就是要了解正知正见,正知正见内容就是要了解缘起无我,还是要了解四圣谛。你经过这样子修之后,你就能到达解脱或是涅槃的境界,这个叫做灭,所以叫做苦集灭道。所以你如果能够由闻思修到最后证,了知了四圣谛的真理,这个就叫做“遍知所缘”,所以这个“所缘”就是“世间真理”。这个所缘就是你必须要了解的,世间真理就是缘起,缘起一定是无我,性空也可以。大乘佛法讲“性空”,通遍的三乘我们讲“无我”。
所以在古代的论师说,如果我们了了的说,说“无我”,真实的说,说“性空”,其实“无我”跟“性空”是同一件事情。但是毕竟再怎么讲,讲“性空”还是属于大乘的观念,所以我们现在在这里,还是讲“无我”,因为这里没有讲到性空,但是如果你了解无我的话,一定是了解性空,因此《金刚经》讲什么?《金刚经》没有讲空,但是《金刚经》讲“无相”,但是他“无相”的意思就是“空”的意思。
《金刚经》有提到一件事情,跟这个是有关系的,什么事情跟这个是有关系的?你们想的出来吗?
这个是在讲证果位的,证初果、二果、三果、四果的,《金刚经》讲说,如果一个须陀洹或初果的人,一般又叫做入流,如果这样的一个人他会执著认为,我证了须陀洹了,不会。所以可见无我是通于性空的,这一些圣人你证悟了四谛真理之后,你不会执著有一个“我”在证四谛真理?不会。但是你能不能在这样说,一切无证什么,这样师父还要讲什么吗?这样子的话可能就是你们的境界要很高,师父境界要很高,所以你们坐在那边两个小时,我站在这边两个小时,结束之后大家回去。
但问题是我不是这个境界,你们也不是这个境界,所以当达摩要传法的时候,传给谁?二祖,二祖话都没有说传给他,五个人坐在那边,达摩问,你们讲你们对法的证悟给我听,然后从第一个越讲越少越讲越少,到最后一个他什么都没讲,他说你的境界最高我传给你,有趣,但是实际上他们是表达出禅宗的境界。如果你照《金刚经》还有这个这样推,推到最后是这样子没错,但师父讲过,如果这样的话,大家来那师父不用讲了,但是在《俱舍论》这些他们不是这样子。
印度佛教跟《俱舍论》这些,它是很重视系统次第的教学,因为师父有讲过,既然你们来了那师父要把各位当成是初学者,一步一步的教起,对你们才有帮助。如果你们来了师父老是谈一些莫名其妙的公案,那个只能偶而谈一下,引起大家的兴趣跟了解而已,你不能一天到晚用那个,一天到晚用那个,我看不久之后,可能只有来二三个而已。
所以这个叫做四谛的真理,所缘是四谛,你们一定要记得很清楚,佛教的根本教理要谈什么?缘起,缘起展开就是四谛,四谛要谈的就是无我,都是同一件事情。因为师父以前有讲过,讲四谛或是讲缘起的时候,它不是离开这个身心生命,然后去谈外面一大堆,彗星怎么掉下来的,地球怎么形成的,月球什么时候被彗星撞过,它不是谈这些东西的。佛教谈缘起,它是谈我们身心生命的缘起,为什么谈身心生命的缘起?因为你离开这个身心生命去谈外在其它,是无记,没有意义的,因为什么对生死的解脱,还有烦恼的断离没有帮助。
所以你们一定要记住,佛教在讲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在集中讲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在讲我们这个身心生命,在讲我们怎么样起烦恼,烦恼怎么样对治,这是最根本的佛教教理,你如果离开了这些来谈天方夜谭,那些都是没有太大意义的。你现在再来谈社会问题,还是谈国家问题怎么样的时候,其实你把它想回来,这些社会问题国家问题,还不都是我们自己身心生命的问题?只是社会跟国家不是一个人的身心生命而已,是大家的身心生命问题。
比如现在在起的一件事情,是众业所成,是大家的烦恼所成的,这还是大家的身心生命,但是,你真正要分析起来的话,你还要反观自我来谈,我自己的身心生命到底是发生什么事情,你不要老是去谈别人的身心生命,发生什么事情,因为你还是要集中反观自我,这样才是解决问题之道。
既然谈身心生命的缘起,它一定是四谛,你了解四谛的话一定会了解无我。所以这个“遍知所缘”,遍知四谛的真理,所缘叫做四谛真理,也就是缘起的无我,你能够证悟这样的话,你叫做“遍知所缘”。
遍知,叫做遍智,叫做无漏智,是闻思修而来的无漏智。所以你们一定要了解,这个是有过程的,是闻思修。
ZR:我刚刚想到一个问题就是,缘起和四谛,他回答了三个哲学究极问题,你是谁?你从哪来?你要到哪去?
师父:对,是没错,佛教就是在解决这个问题,你是谁?从哪来?到哪去?是,没错。
ZR:十二缘起讲是我们讲人的形成是由业力…
师父:人的形成业力,业力在推动就是烦恼所成,你怎么来的?就是过去造业烦恼造业而来的,你怎么去,就是你现在造业烦恼怎么去的,就是这样子,是没错。所以师父上次有讲过说,一个宗教必须要解决三个问题,还记得一个宗教他必须要解决三大问题,《成佛之道》上面还是这里讲的?其中是有讲说要解决一个正义的问题,justice,要解决一个正义的问题,你们想说什幺正义?就是说为什么有些人做一些坏事会没有什么报应,有些人做一些好事为什么,常常受到一些天灾人祸?这个世间不是没有公义了吗?或叫做公义也可以,所以佛教必须要解决,公义到底在哪里?它立足在哪里?一个宗教必须要解决这个问题。
还有一个叫做,宗教必须要说明解决生死的根本问题,如果没有说明解决生死根本问题,它很难成为一个宗教。因为宗教当然是很多观念,或是很多复合组成,宗教没有一个说根本什么叫做宗教,没有这样子,但是我们分析来的话,世界各大宗教他会谈到某些问题,一定会解决问题,讲公义的问题,讲生死的问题。
然后还会讲生活上的什么问题,要怎么样增进我们的生活,很多宗教都是在谈这些。如果宗教不谈怎么增进生活,那问题会很大,必须要解决这样的几个问题,所以你刚才讲的是,佛教本来就在解决生死的根本问题,你要解决,那你要先说明,你不说明你怎么解决?这样ZR有没有回答到你问题?
遍知这个叫无漏智,是由闻思修证,这个已经是证了,我们的智慧有五种,分起来有五种。第一个,叫做生得慧,就是生下来我们就有能够判断的,这些智慧跟观念,这是我们人的本能,你会思考会判断叫做生得智。借由这个生得智我们可以听经闻法,慢慢养成所谓的闻所成慧,接下来有思所成慧,然后再来修所成慧。
这个下一章会讲的更详细一点。这里有一个很重要关键,修所成慧的修,必须要跟禅定相应,才能叫做修所成慧。闻跟思都还不需要有禅定,这里的修,有一个很重要的关键,这里的修是指和禅定,依定起慧的修才叫做修。所以闻思修所成慧,经过了之后,如果成功到最后,以后就会变成证,闻思修证。证,至少到见道初果,大乘的话就是初地菩萨。
所以我们有这五种慧,那我们现在的这样子的状况,都是依生得慧来听经闻法,想办法养成闻所成慧。所谓的闻所成慧,必须是有所谓的佛法的思维模式跟观念。接下来之后,你有了这个无漏智之后,你要断,断什么?所断就是迷于四谛的惑,所断断什么?
基本上第一个,叫做十一遍行惑,就是苦谛下的,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疑、无明,还有集谛下面的邪见、戒禁取、疑、无明,这个叫做十一遍行惑。
你看这十一遍行惑,其实都是观念知见上的错误,你看身见,根本的我执;边见,就是极端的见解,常见或断见;邪见——拔无因果;见取见,执前面这些为观念叫见取见;戒禁取,错误的修行方法;疑,对四谛三宝不信。其实你看这么多,其实最根本的还是这个,有了身见你一定多多少少会对四谛三宝产生疑惑。
上次有同学问,师父我们现在学佛久,难道对四谛三宝还有疑惑吗?我告诉你,你还没真正清净的信,所以你要真正达到清净的信,要到什么阶位,你们知道吗?见道位。见道位又叫做四证净,或叫做四净信,四 —— 佛、法、僧、戒,佛法僧,叫做佛法僧三宝,还有一个戒,戒律的戒,佛法僧戒叫做四证信,初果叫做四证净,又叫做法眼净。
所以这个初果真的很多名称,因为初果不简单,清净的净又叫做法眼净,就是你看的清净了,眼镜已经拔起来了,没有东西遮住了,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见到真谛了。所以你不要以为我学佛三十年了,我对三宝绝对没有疑惑,你不要讲太早。只要你还没证初果,对三宝你的信心都还会多多少少有一点疑虑,因为你的法还没真正证悟到,要真正证了初果才能叫做四净信或四证净,才是真正信心的根本,亲眼见到了。
问:师父,那个法眼净,他是不是对所有的世间一切法相?
师父:不是世间一切法相,我们世间有共相有别相,它的法是指共相法,一切世间法的共相,不是别相,很多别相他不一定知道,但是共相他一定证悟了,这个叫做法,共相。我们证悟也是证悟共相,这个共相是什么共相?就是一切法无我,无我就是共相,就是刚才你讲的什么空?性空就是一切法的共相。同学们知道什么叫做共相,什么叫别相吗?(答:不知道),简单的讲,椅子有没有椅子的共相?有,它的共相就是让人家坐;桌子有没有桌子的共相?桌子的共相跟椅子的共相一不一样,当然不一样。虽然都是椅子它有没有别相?有,我们就它的构成椅子的成份来讲的话,可以分成它的别相可以分成:木椅、石椅、铁椅、塑胶椅,从它的形状我们可以分成:圆椅、长椅、三角椅、什么椅,这些都是椅子的别相。问题是椅子有没有共相?有,所有的椅子就是给人家坐,这个叫共相。
这个世间都是这样子,人有人的共相,但是同样都是人,人还有人自己的别相,一切法的总共相是什么?缘起、性空、无我,就是一切法的总共相。所以我们说法眼净的那个法,不是你知道什么什么全部都明明了了,不是这样,那这样你就成佛了。我们这里所要讲的是你对诸法的共相,清楚明白的了解,证悟了诸法共相,你证悟诸法共相,你一定知道缘起无我的,你一定破除无明的。
所以所断,除了十一遍行惑以外,因为这一个叫做遍行惑,就是只要有烦恼,这几个都一定在,有些烦恼起来,有些不一定在,但是只要有烦恼起来的话,这一些根本的都会存在,基本上都会存在。然后这一些你只要见道了之后,这一些遍行惑全部断。
再来,断苦集二谛的“自界缘惑”,刚才有没有讲,“自界缘惑”就是能缘自界的烦恼,基本上是十一遍行惑,但是(其中的)身见还有边见,只缘自界的。所谓的“自界缘惑”,就是十一遍行惑里面去掉这两个,这个身见跟边见,它只缘自界的而已,它不会去缘上界的。
再来,断灭、道二谛的“无漏缘惑”,“无漏缘惑”以无漏为缘而起的惑,邪见、疑,无明。邪见是什么?拔无因果,疑是什么?疑三宝,师父刚才是不是有提到,“无漏缘惑”就是以无漏为缘产生烦恼?三宝无漏是清净的,但是有没有人对三宝起烦恼,起疑惑?有啊,所以邪见、疑,无明,基本上就叫做“无漏缘惑”。无明一定会有的,因为无明就是烦恼的总根本,根本烦恼,所以我们回去看一下,“自界缘惑”,十一遍行惑,但是十一遍行惑里面的身见跟边见,那个只能缘自界而已。
ZR:师父,既然它只能缘自界,所以说它不应该是遍知所缘里面的,刚才图里面不是有三个吗,“自界缘惑”,“他界缘惑”,“无漏缘惑”。
师父:对,它是“自界缘惑”。
ZR:为什么说除掉这几个?
师父:是除掉这两个,因为身见跟边见它只缘自界而已。
ZR:对啊,上面你写的就是“自界缘惑”,我问题是既然身见和边见只缘自界,所以说它是“自界缘惑”,能缘自界…
师父:不是除掉,师父是说这两个,十一遍行惑里面的身见跟边见,它只缘自界而已,其它的共自界、共他界,这样明白了,这样可以吗?这个是师父所要特别说明的,不然没有放的话,你们大家会以为这十一遍行惑全部都是缘自他界,但是十一遍行惑里面,身见和边见只缘自界,剩下的九个,自、他界全部都缘,缘自界也缘他界。
JQ:因为“自界缘惑”是跟你自己身心还有看法有关的,然后那个苦集灭道是,你对于苦集灭道事理上所产生的各种迷惑的错见,所以身见跟边见就不在那个苦集灭道所产生的?
师父:不是,因为这个身见跟边见两个是组合在一起的,在这里面的烦恼里面,他认为是苦谛下面的才有,所以他不缘上一界的,身见它是不缘上一界的,因为它是烦恼造业所成之后的果,所以它是不缘上一界的。苦谛都有,你把那个八十八惑稍微再对比一下就知道了。
JQ:所以说剩下来的集灭道,因为苦是属于人身的,集灭道那个身见边见就没有了,因为集灭道全是属于事理上的认知。
师父:对,这个我告诉你,你说这个东西会搞混或是不明白,现在没关系,因为这个本来就不是那么容易了解,而且会有一定复杂,所以你们能够了解多少尽量了解,《俱舍论》它难读就是难读在这里,《俱舍论》它的好也就是好在这里,你们以后慢慢修行,或是慢慢再一次又一次的复习,慢慢会越来越清楚。
JQ:师父因为我刚一直在抄,师父这个见道是指须陀洹,初果,证初果是真的八十八品的见惑全部断,他有可能已经断了一些思惑,也可能还是思惑一点都没断?
师父:思惑一点都没断。
JQ:所以说这个见道的时候称为法眼净,也称是四净信也称四证净,因为他证悟了法眼净,断见惑的境界,所以四证净跟四净信,都是同样一件事情,可是他还没有断思惑,是证悟或是清净见方面。
师父:就是见道而已,初果,所以他断所有的见惑,但是思惑都还没断,思惑都还没断,所以才能称做初果、见道,如果他断了思惑,已经是可能二果或三果上面去了,大概一向说。但是经典上有比较,我们有正说,有些旁说,正说跟旁说,师父现在讲的都是正说,都是主流的说法,比如一般来讲我们说七七四十九天,你们记得吗,七七四十九天知道,讲中阴身,这个是主流说,但是不是说绝对百分之百一定怎么样。师父上次有讲,但是有一些论师认为会超过,你们记得师父有讲过,但是师父现在为了不让你们搞混,讲的都是主流说法。
关于见道这个事情,有一些旁系的说法他会说,如果你本来就有很深的禅定功夫,你还没断烦恼,现在机缘快到了,借由修行之后,断了烦恼你有可能就三果了,有这样的说法,也是合道理的。为什么?因为你禅定功夫高,本来就把欲界的还有色界的烦恼,都已经伏住了,但是根没断,你只是伏住而已。现在你连根都断了,你又有禅定力把这些都伏了,就表示你连这些都已经把它断了,所以他可能一悟就三果了,但是他就不用这种名称来称呼了,他就用三果,不来,这个是有一些说法是这样,但是这个东西也不是没有道理的。《俱舍论》里面其实有讨论到。
有没有什么问题,这个大概都可以?会很复杂,搞不清楚,然后整个人头昏脑涨吗?你如果这个搞不懂,回去把师父前面的这些再看看,这个东西就是一次二次三次慢慢看,慢慢就越来越熟了。你不要以为这些讲了没用,你哪天去修禅定的时候,你就知道这些到底有没有用,我说过,为什么我们一般感觉不到这么多烦恼在?因为我们的心粗,你慢慢心细下来之后,你就会观察到很多的烦恼。你打坐之后心越细,你就会发觉其实烦恼,随烦恼它还有很多种不一样的,你心更细就会发现有些确实更细的有不一样的地方,你真正要去降伏或是要去对治的话,你才知道你的敌人是谁,你哪些东西是不一样的。
下一章“分别贤圣品”会讲大体上哪一些烦恼,然后我们要怎么样去对治,入手怎么入手,都会讲。同学们有没有问题?师父这边只是讲的更细。
见惑、苦谛所断烦恼,集谛所断烦恼,灭谛所断,“自界缘惑”,身见边见邪见这些全部都是,“他界缘惑”有这些,是苦谛下面的,然后集谛下面有这些,其实这些书上你稍微弄一下都可以看的出来。还有灭谛下的就有这一些,就是“无漏缘惑”,“有漏缘惑”,“无漏缘惑”,“有漏缘惑”,你看“无漏缘惑”跟“有漏缘惑”是不一样的,我说“无漏缘惑”是缘什么,缘无漏而起烦恼,基本上就是邪见,邪见是什么,对因果起烦恼,就是拔无因果,疑,无明,疑当然就是针对三宝四谛,你看,“有漏缘惑”,贪瞋痴慢见取见这些,这些本身就是针对有漏起烦恼,什么叫对有漏起烦恼?对世间一般的东西起贪,对车起贪,对好的衣服,对五欲起贪,对不好的境起瞋,还有见取见,对前面的一些错误观念起,这个就是对有漏的东西起烦恼的,这只是更细的一些分析而已。
ZR:师父这个见惑,我们前面讲的一个八十八烦恼它有四谛,还分三界的四谛,三界每一个界都有,欲界、色界、无色界,每一界里面都有四谛,这里的是不是也是这样子的?
师父:所以说他有分自界、他界,对啊,三界里面的,三界里面都有这些烦恼。
ZR:实际上把它展开的话它还是展开到那个…
师父:比如欲界的,你把它当成说这个是欲界的,有些欲界的这些,这个东西,欲界这个东西它可以缘上界,色无色界的东西。
WY:我感觉这个好像更多的是讲这个欲界,很多时候是在讲,色界无色界就没有瞋了。
师父:三界都有这些烦恼,但是问题是到色无色界的时候,它是没有瞋的,没错,为什么很多时候他会讲欲界会讲的比较多?因为我们是凡夫,不只是凡夫,我们是欲界的凡夫,我们不是色无色界的凡夫,而且佛讲这些是针对我们在讲的。
你有没有听过海星的故事?以前我们在上课,上《阿含经 》,然后我们在讲说胎湿卵化,然后有一个同学就问,海星属于什么生,胎生湿生卵生化生,然后他问那个法师或老师说,那海星是怎么生?他说什么海星,你知道什么海星?就是一只看像星星叫海星,你把它切开它还会,然后你知道那个老师怎么答吗?那个老师说,我现在是说给你们听我不是说给海星听,他说我在讲经的时候是告诉你们,是针对你们这些众生讲的,他不是在讲给那些听。
所以你看六根十二入处,他讲的是六根,讲的是十二因缘,这些六根六处五蕴十二因缘,这些只有谁具足?只有我们这些人具足而已,其它有些众生它不一定具足六根。所以你讲的是没错,但是烦恼当然不是欲界有而已,色无色界都有烦恼,其实你们看看书上面都有。我会请ZR帮我整理一下,师父会把这些做成讲义这样的东西,全部po到网上,最近ZR有空帮我整理整理,po上去你们都可以去download下来,这样会比较快一点。
2) 能缘断故
• 所断:苦集之他界缘惑
• 他界缘惑:能缘自界上界之烦恼
▪ 苦谛下之见取见、戒禁取、邪见、疑、无明 ▪集谛下之见取见、邪见、疑、无明
• 因:断彼能缘故
• 自界惑为能缘,他界或为所缘,能缘断(自界惑),所缘(他界惑)也跟著断
刚刚有没有看到,“遍知所缘”断是断这四个(苦、集的两个“自界缘惑”和灭、道的两个“无漏缘惑”),接下来“能缘断”是断什么?断这两个(苦、集)的“他界缘惑”。所以我们现在讲“能缘断”,所断是苦集的“他界缘惑”。因为“他界缘惑”就是能缘自界还有上界的烦恼,能缘自界他界的烦恼。
苦谛下面的见取见、戒禁取,邪见、疑,无明,集谛下面的见取见,邪见、疑,无明,这个叫做“能缘断”。因为“能缘断”,所以这个东西也断,因为断彼能缘故,什么叫做断彼能缘故?自界惑为能缘,他界惑为所缘,“能缘断”就是自界惑断,所缘-他界惑也跟著断,这个(所缘)会断是因为“能缘断”,什么叫做“能缘断”?能缘他界的这些烦恼断了之后,所缘也起不来了。
所以根本在哪里,其实我告诉你们,红色的这四个一断,这两个(能缘),还有这黑色(所缘)两个也会跟著断,为什么?因为这个是“自界缘惑”,这“自界缘惑”,断了,是能缘,因为这个“自界缘惑”断了之后,这个“他界缘惑”是所缘,所以它(“他界缘惑”)也不再起了。也就是说,我们在这一界的烦恼,这个烦恼它可以缘自界烦恼,这些烦恼里面有一些它可以缘他界的,现在这个东西(“自界缘惑”)断了之后,它也没办法再去缘上面的这些了。
因为能缘已经断了,它所缘也起不来了,所以这四个讲起来,最根本的还是“遍知所缘”,“遍知所缘”一断,能缘就断,所缘就(跟着)断。
所以这下面(思惑)当然就另外再修。欲界的见惑断,它就没办法再缘他界了,见惑,我讲的见惑不是修惑,思惑还要再断。所以只要欲界的见惑一断,它没办法再去缘上面的,所以它整个(三界的见惑)就断,因为我们的色界没瞋。
(讨论发言略)对,瞋不在,对,但是这些都是见惑,因为他对欲界会起贪,他对色、无色界东西他还是会起贪。
问:你说他在这个欲界贪断了话…
师父:贪的见惑不是思惑,思惑还在。
问:贪的见惑断的话即使他将来生到色界去,他在色界也就没贪惑了?
师父:没有贪的见惑,因为见惑它是观念上的问题,一断它就断了,不是思惑,思惑的话那就是要长期的慢慢再去磨。当然这些(见惑)是全部都一起断的,它不是一个一个慢慢断。你只要见道,它整个这个全部都断,为什么会全部都断?因为第一个,“遍知所缘”,“遍知所缘”一没有,因为“遍知所缘”它会去缘自界,有些会去缘他界,但是“遍知所缘”既然一断,会去缘他界的这些能缘没有了,他界的那些,缘不了了,他界那些也没办法被缘,所以它也会断。
这个叫做“能缘断”,下面这个叫做“所缘断”,因为被缘的那些不见了,等一下会讲,它也没办法起来了,所以最根本就是这个“遍知所缘”。
JQ:譬如倒过来说,有一个众生他的自界是在色界,譬如他在色界的时候…
师父:我们这个不是说众生我们这个是指烦恼。
JQ:因为你有自跟他…
师父:自界他界,所以说自界,所以我这里讲的都是烦恼,自界比如欲界的烦恼。
JQ:对,那我要倒过来说,譬如自界,现在要是色界的贪见要是断了,他即使在色界出定之后再堕落到欲界,他的贪见还是断了,是不是?
师父:对,我就说你要了解一个观念,见惑一断是所有的八十八见全部都断,它不会留下一个或二个或怎么样。
JQ:见惑不是一下子全断,那是证了须陀洹果的时候才全断。
师父:我们这个是在讲证果的时候,现在这个就是在证果的时候怎么断的,在断什么,那个叫做断惑要旨。
JQ:他要是在色界证了须陀洹果呢?
师父:本来一般来讲,依人为主,都是在欲界修行比较多,色无色界众生比较难修行,师父只能这样讲,一般来讲是我刚才讲过一直强调,以欲界的人、众生为主来谈修行的。因为经典上为什么说人身难得,人身好修行就是这样,你到了色无色界那一些就是,他的众生整天就享受在禅乐之中,根本没办法听经闻法,也没办法去修行什么。为什么没办法修行?因为没有苦,禅定之乐,他就执著在禅定之乐,没有让他太多思考什么叫做苦,什么叫做无我的,没有办法感受这一些。所以你要知道,还是要以人道的众生,人道众生在哪一界?欲界。
JQ:所以说这个的自界还是指的欲界,假如说这个图是指证悟须陀洹果的时候,怎么断的吗?
师父:这些师父是在讲烦恼,不是在讲众生,是在讲烦恼,是在讲说在什么状况下,什么样的烦恼会断,烦恼有些是通三界的,有些是在欲界的,像瞋就欲界才有,有些烦恼是三界都有的。所以现在师父是在讲说在什么状况下哪些烦恼会断,所以叫做断惑,哪一些烦恼在什么状况下哪一些会断。
ZR:如果很微细很准确的来说,断惑它虽然是一瞬间它就顿断一起断的,实际上我们讲的是它先断“遍知所缘”,然后才是能缘、所缘断,说明上是这样说明。
师父:但实际上它是一起的,因为这“遍知所缘”一断,它整个是分析的,这个东西(1)一断,所以能缘(2)就断了,这里的所缘(30就断了,所以整个就断了,都不起了,但是说明上它还是要分开来说明。所以《俱舍论》它是很微细的,比如我们讲五蕴,色、受、想、行、识,我们必须要这样次第说明,那问题是说有时候我们不一定是受想行哪一个先起来的,是不是这样?有时候他的作用就是这样子起来的。
XJ:说明是分别说明,但发生的时候是合在一起。
师父:这是一个很重要就是说,发生的时候它是有机的组合,是很多同时的状况一起发生的,但是你在说明的时候,你却是可以把它分开说,重点是哪一个先哪一个,你可以这样子说明没错,但是一发生你可以说它先吗?这个(1)一断,这个(2)不可能还有。“遍知所缘”一断,这两个(2、3也断),因为“遍知所缘”是它(2)的能缘,所以“能缘断”。“遍知所缘”在这里(3)叫做所缘。所以,这个(1)断,这两个(2、3)一定跟著断,只是说原因不一样,这三个(1、2、3)一定一起断,只是说断自界惑的原因跟断他界惑的原因,不一样。
所以他讲说原因,原因不一样,但是并不是说哪一个先断,还有这个慢慢再断了,不是这样,这个一断这两个就断,像翘翘板你知道,你这个人坐下去,这边就起来了。所以你能说,这个先下去还是这个先起来,如果是这样的话,你说这个先下去还是这个先起来,同时,但是你在说明的时候你可以说,a下去所以b起来,你说明你可以这样子说。
ZR:原因不同,更重要的不是时间上的顺序?
师父:它不是讲时间上的顺序,原因不同,所以我说,断自界的原因,断这两个“自界缘惑”还有这两个“无漏缘惑”的原因,是因为“遍知所缘”断,这样知道吗?断他界惑的原因,是因为“能缘断”。它是因为原因不同,但是你只要“遍知所缘”一断,这两个(2、3)一定跟著马上断。
JQ:欲界证须陀洹果,他见惑断了,然后他下一辈子他最多七次往返,他下次到天的时候,他色界天的那些所谓的见惑八十八品…?
师父:那个全部都断了,那个全部都没有了,剩下就是思惑而已。所以你当人,你现在开始修行,你证了须陀洹,你说我在欲界,那我是不是色、无色界的那些的见惑还没断?不是,都断了。所以见惑八十八品,一入道,见道,全部都断,因为他是观念的问题而已。
JQ:所以说这等于是临门一脚,所以说要是说有一个修行的人,他即使还没有证悟须陀洹,可是他那个见惑的惑已经比较轻,当然他万一生到色界,他还带有那些惑,可是他的惑相对就比那些根本没断的来的轻。
师父:可以这样子讲。所以这些是累积下来的,这些观念是长期的闻思修累积下来的,你就是观念一直养成到那个时候,定慧双修,然后配合起来到那个因缘刹那,一进去。这个因缘这刹那怎么过程,下一章会讲,它有四加行,有七贤四圣,那七贤前面有三个,五停心观这些,中间会有四加行,然后四加行到了中间世第一法有十六遍行观,这之后下面再讲,它还会讲这样子的,所以会越讲越细,你这里先知道它是这样子就好。
所以我说,一个有思所成慧的人,跟一个没有思所成慧的人,那个差很多,虽然烦恼完全都还没断,但是至少思所成慧,以他思所成慧对佛法观念的认知的话,他已经把很多烦恼给压住了,所以我说不要说思所成慧,闻所成慧,师父上次有说,闻所成慧是已经养成佛法的思维方式了,你一个有佛法思维方式的人,跟一个没有佛法思维方式的人,在生活上处理事情完全不一样,生活的方式也完全不一样。
刚刚不是讲到“能缘断”吗?所缘,苦集的“他界缘惑”,“自界缘惑”刚才“遍知所缘”断了,所谓叫做“遍知所缘”断了就是说,遍知四谛之后,那些烦恼就断掉了。要讲整句话就是,因为“遍知所缘”,所以这些烦恼断,我们现在是在讲断烦恼,所以你了解四谛之后,这一堆烦恼就断掉了,这个就叫做“自界缘惑”。
2) 能缘断故
• 所断:苦集之他界缘惑
• 他界缘惑:能缘自界上界之烦恼: ▪苦谛下之见取见、戒禁取、邪见、疑、无明 ▪集谛下之见取见、邪见、疑、无明
• 因: 断彼能缘故
• 自界惑为能缘,他界或为所缘,能缘断(自界惑),所缘(他界惑)也跟著断
在这里“能缘断”,是因为刚刚被断掉的这些烦恼,对“他界缘惑”来讲,是能缘,所以这些断了之后,“他界缘惑”它也不会再起来了,所以这里讲说“他界缘惑”,是能缘自界、上界的这些烦恼,因为断彼能缘故,所以这些烦恼也断。那能缘是什么?能缘就是刚才“遍知所缘”断的那一堆,那一大堆它能缘自界,有一些也能缘它界,所以它断了之后,上面这些也不会被缘了,所以(上界的)这些也自然会断,所以“自界缘惑”是能缘,有没有看到,他界惑是所缘,所以“自界缘惑”一断,所缘断“他界缘惑”也跟著断了,所以这个就没有太大问题了。
所以师父有讲过最根本的就是,要遍知了解四谛真理,证悟到四谛真理之后,这些见惑就全部顿断。
3) 所缘断故
• 所断: 灭道以下之之有漏缘惑
• 以“无漏缘惑”为缘所引起之烦恼
• 贪、“瞋”、慢、见取见、“戒禁取”
• 因:断彼所缘故
• 无漏缘惑为有漏惑的所缘
• 无漏缘惑断,有漏缘惑无所缘,故亦断
第三个“所缘断”故,“所缘断”什么,灭道以下之“有漏缘惑”。刚才“无漏缘惑”不是已经断了吗,以“无漏缘惑”为缘所引起的烦恼,贪,这个瞋括号为什么?欲界没有,慢、见取见、戒禁取,现在讲的都是见惑,因为彼“所缘断”,他的“所缘断”了,因为为什么?“遍知所缘”那一大堆是它的所缘,“无漏缘惑”为“有漏缘惑”的所缘。“无漏缘惑”断,“无漏缘惑”刚刚被断,“有漏缘惑”没有所缘了,所以那也断了。
那个之一个就好,那个师父打错,来给你们抄一下,你们如果还是有问题的话,可以回去看看书,书上面有,但是还是听师父解说会比较清楚,因为书上面有解说,但是有时候不大容易看的明白,因为,第一个可能它是翻译的,它是一本翻译的书,它不是梵文,它是翻译日文的深甫正闻所写的,它也是叫做《俱舍学》,因为它在翻译的时候,可能有些字是从日文过来的,所以有些有点文言或有点怪怪的,所以有时候不容易读得懂。以后师父有机会,年底会把现在所讲的然后再改编弄一弄,再出一本比较白话一本俱舍要略,然后回来之后每人发一本给你们。
ZR:师父所以那些“遍知所缘”,是我们前面讲的“能缘断”的能缘,是我们这个讲“所缘断”的所缘,是吧?
师父:对,“所缘断”的所缘,“能缘断”的能缘,“所缘断”的所缘,因为所缘断了,所以这里的能缘自己就断了,同学这样大概有什么问题吗,因为师父分这样其实你们再回去看一看,或是把书比对比对看一看,其实应该是蛮清楚的。然后为什么这里会复杂,因为《俱舍论》他把它分的很多很详细,所以有时候这个那个,有时候到底这个有漏放哪里,这个放这里。但是问题是说没关系,你只要看看看,一回生二回熟。
JQ:譬如当有人有戒禁取的邪见,就譬如看到一个牛,他看到那个牛升天他就以为要吃草,他这个惑是道谛里面的惑吗?
师父:对,道谛里面的惑。
JQ:他是道谛里面有无漏或有漏吗,他是属于道谛里面的无漏惑是不是?因为他以为道要这样子修。
师父:不是,道谛里面就是说他是“有漏缘惑”,他不是“无漏缘惑”,道谛里面的“有漏缘惑”,无漏是以无漏为缘,有漏是以有漏为缘,他那些错误的观念当然都是以有漏为缘。
JQ:它可以说是属于道谛里面的,或者某一个众生他感觉到在集谛,他在反思的过程中,想到受业报,集的原因,产生错误的邪见…
师父:那就邪见,没有因果观念的,他觉得哪有过去什么因果什么,那就是邪见。
问:瞋打个括号为什么?
师父:因为他在某些地方没有的,你看看书上,我打一个框框就是说它在某些地方是没有的,它不是全部都有,像戒禁取它特别是在道谛,苦集灭道的道谛里面。瞋它是在色无色界是没有瞋的。最后对治起故断。
4) 对治起故断 (对治修惑)
• 上上品道对治下下品(微细)之烦恼
A. 四种对治:
- 加行道 (厌患对治):须能察觉烦恼的过患,而起厌离之心:知不善 →能观察→能厌离→知对治
- 无间道(断对治):无漏智现前,无间断见惑
- 解脱道(持对治):持续对治剩馀之思(修)惑
- 胜进道(远分对治):对治离无间道所断之烦恼更远之烦恼(指更微细 之烦恼)
这个是对治什么,修惑的,或是叫做思惑,修惑跟思惑是同一件事情,有时候叫修惑有时候叫思惑。
上上品道对治下下品微细之烦恼,它有四种对治:加行对治,尤其你们要记得这四种对治,加行对治就是厌患对治,需要能够观察烦恼的过患而起厌离之心,知不善,要能观察,要能够厌离,然后最后要能够对治。
这个是思惑,第四个已经是思惑了,现在我们移到思惑来讲了。
什么叫做上上品要对治下下品之烦恼?因为上品烦恼粗,上品烦恼粗,下品烦恼细,但是很细所以很难断,细所以很难察觉。比如你发脾气暴怒,细还是粗?粗啊,如果你以为自己很有修行,但是问题是你从来没有去打坐或什么,但是很多比较内在的微细的烦恼,你有没有办法用一般的方法去控制?没办法。有时候你看到一个东西觉得很好,其实你内心微细的那种贪欲起来了,但是因为没有表现的很明显,因为你平时确实有在持戒,也确实有在自我对治观察一下,只是你没有禅修而已,你没有禅修你没办法观察到,那种很微细的内在烦恼。所以当你微细的内在烦恼起来的时候,你也观察不到的,因为你禅修功夫不足,你能观察的到一定它显现出来之后,在身口或是在动作上显现出来之后,你才观察的到,那一种的烦恼叫做上上品烦恼,因为是很粗的,你随便都可以观察的到的。
这个人容易发脾气,所以他的脾气差,是不是很容易明白?如果这个人城府很深,你容易发现吗?如果容易发现就不叫做城府深了,所以他城府深是很微细的,你必须要有相当的智慧,或跟他相当的接触相处,你才知道他是不是城府深。城府深是属于微细的,因为观察不到。
WY:还有一个分别就是别人感觉还是他自己的?
师父:师父刚才那个是比喻,我们修行大部份讲的都是自己对自我的观察,刚才师父讲说别人城府深,那个都是比喻,比喻说有一些东西粗,有些东西细,那我们在自我观察的时候,如果你的心不细,很多烦恼你观察不出来。所以你必须要用上上品道来对治下下品,因为下下品是很微细的。戒是属于下品道还是上品道?戒是道,现在师父问的是,戒是下品道还是上品道?这些都一样,我以为你要讲定共戒,道共戒,那个就不一样,那个就比较不一样,现在讲的戒不管是比丘戒还是五戒,其实都是立足在五戒,菩萨戒还是立足在五戒上面。1:09:22
???师父画示意图
这两个刚好是这样交叉的,道的上下跟烦恼,用上品道对治下品,下品是指下品不是说不用,下品是指很微细的,这样有没有知道?刚好是这样,上上品道对治下下品烦恼,下下品烦恼不是说很好那很小,不是,那个下下品是因为很微细,上上品烦恼很粗,所以用下品道就可以对治了。如果我们用一般来分的话就是:戒,定,慧,我们一般来说明,用戒来对治比较粗重的烦恼,定对治稍微微细一点的,因为有些烦恼你没有禅定,用慧来对治更微细的,因为真正要对断烦恼只有慧。
虽然说可以这样子分,但是问题是你要知道,我们真正修道的时候,戒定慧是一体的,一起下手的,有机的一起下手的,但是虽然是有机的一起下手,但是它的特性还是不一样,我们必须要分清楚它的特性,我们在讲特性不一样的时候,不表示,它不能一起有机的融合在一起,但是有机融合在一起不表示全部都一样。所以持戒等于修慧,持戒等于修定,观念又差很多了,持戒跟修定还是不一样。修定不一定有智慧,如果你不听经闻法,你打坐打的再怎么好,你有可能会起什么见,戒禁取见,邪见也有可能,尤其是戒禁取见。不然外道修定都解脱了,外道很多戒禁取见就是因为修定而来的,不然一般人不会有那种观念的。
所以四种对治,第一个加行道叫做厌患对治,必须要能够观察烦恼的过患,其重点就是首先你要起厌离烦恼之心。第一个就是要知道,那些东西是善的什么东西是不善的,然后进而去观察,然后接下来观察到它的不好之后,你要能够厌离,你要厌离的话,你才能想办法去对治。如果现在你知道我们为什么凡夫,有些人不想修佛法,或是有些人他会觉得也不想来听,为什么?因为第一个,他对于五欲的过患,他不知道那个好不好,他不知道那个有什么大问题,他觉得那个很好。
因为生活在五欲里面,因为他不知道那个不善,因为他也没办法去观察,所以你不要想他能够去厌离这些东西,那个想都不用想,更不要想要他想要去对治。一般会想要听经闻法的人,多多少少会知道前面的某些问题,不一定很细,如果你只是来这边听听师父讲讲故事,或是增进一些知识然后可以跟朋友聊聊天,那个其次。你现在来听经闻法就是在怎么样?在想办法知对治,你在想办法知对治,你多少一定会有前面的这些,不管深或浅你多少会有,只是你越听越详细越明白,本来只知道有些东西不应该这样子的,但是你现在听听会知道,原来那些东西到底是什么。本来你也知道观察到一点点,我觉得这样不大好,但是你不知道为什么这样不大好,或是那些更微细的,现在你知道更微细的。你本来只是有点觉得,我应该要修修佛学,学佛法才好,只是有这样一个理念而已,但是你现在知道这些不善不好,原来这些是这样子的,那这不行,我一定要好好修行才可以。所以进一步你就会听经闻法,所以叫做知对治。
无间道叫做断对治,当然这个是,我们现在都在前面这里——加行道,在这里而已。无间道叫做断对治就是无漏智现前,无间断见惑,这前面两个都还是在讲,这个(加行)是在见惑,这个(无间道)在见断,那后面这两个(解脱道、胜进道)才是在起对治修,对治那个修惑,解脱道叫做持对治,持续对治剩馀的思惑。你见惑断之后,你必须要加紧再用功,然后对治剩下的思惑。然后还有这叫胜进道,叫做远对治,就是对治离无间道所断之更远的烦恼,指更微细的烦恼,其实这个比较没什么。
这个大概你们要知道,第一个你们现在的大概,师父也是一样就在第一个而已,后面的那个无间断,就是断对治,就是证果了证初果,三跟四都是在思惑,都是在修对治,在断思惑,三跟四都是在断思惑。
JQ:师父我要问无间道,无间道等于是已经证初果,证初果,无漏智现前对,无间断见惑的无间,是副词形容断见惑的状态,不是有一下没一下断,就是断了
师父:就是整个一下子切断了,它不会一切要断没断还有一些剩下,它没有,它一切就断了,所以说师父刚才讲说见惑顿断,叫做无间断,就是没有隔离的马上就断了,所有的88品见惑一断全部断,
JQ:所以无间道只是一刹那间断,然后接下来就下面了,接下来就下面的,
师父:思惑本来就是慢慢一点一点来的,
问:师父那这个不就也是前面我们加行道,实际上是还在证果之前的,这个是证果之前,实际上断见惑之前的一些,
师父:这个是断见惑,这个是之前的,所以师父说这个就是我们现在的,知情意闻思修都是在加行道,这个叫做证,闻思修证的证,三四就是对治起,就是对治修惑或思惑的,就是这两个。
ZR:师父,是不是说明思惑,你就是说在平时修行当中,思惑也要尽量压制吗?你断了见惑你再去断思惑,还是现在思惑就要开始慢慢压制?
师父:我们平时的修行思惑见惑都有在压制,都在降伏,两个不同方面,知情意,见惑是知上面,情意是思惑上面,所以平时都有在压制。
ZR:我的意思就是说如果你要修行是,因为你的见惑比较容易发现,思惑它更微细,就是这个思惑就是先把它放到一边去,还是一般发现你就要压制?
师父:一般发现你不能说放到一边去,因为在我们现在,我说说明上是这样子,断也是这样子,但是你平时在修的时候,它是有机的整个组合,因为你的思惑还是由见惑而起的。有时候就是这样子,它会这样起起伏伏的,像贪瞋痴,它有见有思,但是有时候就是你明明知道我这样子是贪,但是你要去对治,你不能说我知道我这样是贪但是我还继续。平时师父讲过很多次就是,你来听经闻法,基本上是在知见上澄清,但是你如果听经闻法不久,你还没养成一些佛法的思维跟观念的话,其实你的情感跟意志力不足,遇到事情你还是大部份烦恼全部都起来,你还是没办法去克服。
所以在初阶段,我们一定要一边听经闻法,一边要透过所谓的宗教行为去压制你思惑方面的烦恼,听经闻法能澄清你见惑方面的烦恼,但是当然听经闻法久了力道起来,也可以对治你思惑方面的烦恼,但是一般来讲,如果你听经闻法不久的话,观念知见还不是很坚固的话,思惑方面的烦恼你还是没办法对治,这时候必须要透过一些宗教行为。因为宗教行为其实是在发挥你的情感跟意志面,借由宗教行为来加强你的宗教信念跟情操,提升你对佛法的情感跟信念,这个有办法降伏或对治你平时的思惑方面,情感意志方面的烦恼。
所以一个修行人,几个方向一定要同时下去,第一个,当然讲起来就是戒定慧,平时一定要持戒,不然烦恼太粗重,你不要想说去观察什么,很多人连粗重的烦恼都迷迷糊糊的,你就不用想说更微细要怎么样,所以一定要先持戒对治粗重的烦恼。再来就是慧,戒跟慧,你一定要听经闻法你才知道,这一些是对,这些是不对。接下来就是你要观察更微细的烦恼,你多少要打坐,而且打坐有增进于你情感意志方面的作用,但是当然一般来讲打坐会比较困难一点,但是必须多少要坐。
除了这样以外,还有师父常讲的所谓的宗教行为,什么,礼佛,拜佛,诵经,拜忏这些你自己都要做,不管去寺院做或是自己做都好一定要做,为什么?这些有助于你提升宗教信念跟情操,因为我们现在信心意念不足的话,事情发生了,你平时读了那么多,师父讲的那么多,你懂归懂,但是事情发生的话,你自己还是没办法去克服。所以这一些宗教行为,就有帮助你克服这些问题,而且可以提升你的信念跟情操。还有一点,很重要,刚才讲的大部份都是在自利而已,还有一个宗教实践就是在利他方面的,利他方面你要做,什么叫利他?布施或是去参加义工,这些都要做,你不要以为这些只是帮助别人不是。
因为你做这些的当下可以干什么,培养悲心是一个,再来,对治悭贪,再来,其实很多时候就是在这里,观察自己的烦恼。你平时如果在家里要什么有什么,或是在家里都不出去,你根本不知道你的烦恼到底在哪里,你就是要出去工作,或是出去帮助这些,然后宗教实践,宗教实践是佛教一个很重要观念,你不但自己自利而且要去利他,在利他当中完成自我,什么叫做利他当中完成自利,因为你在跟人家合作帮助这些人的时候,会有很多观念意见大家都不一样,你的烦恼就是在这里面去对治去观察,所以这些修行是整个是有机的组合。
你说师父,我没多时间做多事那怎么办,师父常讲一句话谁记得?师父还有讲一句话,可以偏重但是不要偏废,因为这整个是有机的组合,你可以偏重但是你不要偏废,也就是说你可以重在什么,你的重点到底是什么?可以,但是其它的东西多少要配合。你说我的修行我现在想要诵药师经或是诵普门品或是诵什么,我的修行我的功课我每天都要做,这个是宗教仪式,好,可以。但是你不能说我只修行这个,“听经不用,那个没有用”,不能这样子。那你说,人家说哪个什么地方需要帮忙,“那个没用,那个都是世间法”,如果这样的话,你就大错特错了。打坐,“那个是小乘的”,如果这样的话你就大错特错。持戒,”不用持什么,我持的是无相戒”,那真的就是大错特错。不要以为我只修这个,所以什么叫做一门深入,一门深入是借由这些整个的有机组合,来辅助、支持你哪一个做中心这样而已。
当然你也可以说,我现在很忙,但是我喜欢听经闻法,我常常要听经闻法,很好,你常常来师父这边听经闻法,然后把佛法的观念养成。你不能说“我只听经闻法,拜什么佛?那个都是老人家在做的”,如果你这样的话,佛法的东西在你的脑海里面变成只是知识、佛学而已,到时候问题一发生了,你什么东西你都用不上的。别人发生你都可以讲一大堆道理,自己发生的时候你什么东西都用不上的。“打坐,打什么坐?观念正确最重要”,是啊,观念正确是最重要,但是打坐有没有助于你观念的提升?当然是有,因为你打坐第一个心清净,第二个心微细,你不打坐,师父讲的这些你懂你只是知识上,如果你打坐的话,这些就变成你的。你有一天打坐或是你在生活上去,观察到这些的话,这些东西的话,那就是一个transformation,把师父课堂上讲的东西转换成你自己的,这些都要透过一些打坐宗教行为,才能转换的,除非你的根基真的是上上等根基,你这些都不用做来了听就(开悟)。当然,如果是这样的人,你可能修了好几辈子再来的,那师父也没话讲,就像慧能,听到《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开悟了,那我也没话讲。
剩下短短几分锺,我看看下面,断惑原理,刚刚讲的是断惑要旨,讲说什么东西知道,什么东西之后怎么断,现在我们来讲这个更深的,这个比较属于哲学上的原理,这个其实也是师父很喜欢《俱舍论》,喜欢“说一切有部”论一个东西。
断惑原理
B. 断惑原理
- 自身中与烦恼的“得”断
- 断“得”由“遍知所缘”故断
- 得:使我们“获得”某事物的“法则”
- 烦恼断 不会再对所缘起烦恼
他说为什么我们叫做能够断惑,这是因为自身中以烦恼的“得”断了,断“得”由“遍知所缘”故断,这个,你应该从最早开始,如果你有上师父《俱舍论》的时候,一直上到心所法的时候,你们就会知道这个地方师父在讲什么,你们知道这个“得”是什么吗?“得,非得”,五位七十五法里面有没有一个叫做得的东西,在什么法里面?来翻一下在什么法里面?它不是心所法,翻前面有一个表就知道了,不相应行法,不相应行法是一些什么东西?一些普遍性的规律或法则性的东西,它不是心理的东西。
所以你看师父这里有一个“得”,能使我们获得某事物的法则就叫做“得”,我们的烦恼,是因为我们自身,这个是我们的身心,这个是烦恼,是因为“得”把我们的身心跟烦恼连在一起,这个是一个蛮哲学的理论,但是阿毘达摩跟《俱舍论》他是这样分析的。他说,烦恼本来一切都在,我们怎么跟烦恼相应?是因为我们无始以来有这个“得”,所以这个“得”,把我们的身心生命跟烦恼连在一起,所以我们常常会起烦恼。
断惑要旨,就是断“得”,由“遍知所缘”,你“遍知所缘”故断,其实他断的不是把烦恼断,如果他这样讲,当然我们一般是说断烦恼,但是实际上他是切断,就是把这个“得”拿掉,烦恼归烦恼,自身归自身,所以你就清净了,你就不会再被这些烦恼所染污所控制的,所以自身烦恼不会再对所缘起烦恼,自身的烦恼不会再对任何所缘起烦恼。
也就是说,你这个“得”已经断了,所以烦恼归烦恼,你归你,但是他所缘还在,不发生烦恼,因为中间断掉了。比如你以前还有烦恼的时候,你看到这个包包每次我都会染污,每次我都喜欢,你现在把这个“得”断掉之后,你还是你,包还是包,烦恼还是烦恼,但是跟你没有关系了,已经断了。所以这些烦恼你看到所缘,包还是包,你还是你,你看到它,但是烦恼不会再起来,为什么?“得”已经断,这个东西已经切断了。
所谓的大家都有烦恼,是因为大家这个对烦恼的“得”都连在一起,所以基本上他的观念说,我们虽然叫做断烦恼,其实是切断与烦恼的“得”。
XJ:刚开始打坐有点声音就烦恼,但是你真正时间长了以后,就它声音还在,声音还是声音,但是你自己不烦。
师父:声音还是声音,你切断了对声音的这些感受,可以这样讲,声音还是声音,你还是你,你只要断掉它中间的连接,这个师父以前在讲的时候,刚开始讲的时候,曾经讲过,实际上是我们跟烦恼连在一起了。
FY:就是烦恼不是本身也就是,自身的一些心所一些反应,为什么要把自身的烦恼…
师父:我不知道他为什么要把自身烦恼,他实际上就是在讲断惑的原理,它的原理是怎么样,当然你不这样看也是可以,也没有什么错,你可以说烦恼就是你自己的,然后你把它切断了,但问题是,那这样讲跟这样讲,也没有什么分别?
你说烦恼跟自身是同一件事情,那也不一定这样子看,你可以说,就凡夫来讲,当然我们烦恼就是一直跟著。其实后来就佛教的很多观念来讲的话,其实烦恼是外来外溯的,包括大乘佛教很多观念后来讲的,烦恼是外溯的,所以可以去的掉。如果烦恼是你本身一直以来都有的话,是你的本性的话,那是去不掉的。所以他们会发展成一种理论就是,虽然说烦恼无始以来跟著我们,但是它并不是我们的本性,所以我们去的掉,除的掉,离的掉。你说它是虚妄的也可以,因为虚妄的,认清了那你就可以,反正不是你的自性所来,这个在大乘佛教的时候,它就会发展成各种理论,它讲的会讲的更清楚。
这样同学们这边,DZ听过师父讲的《成佛之道》,Eric你听过《成佛之道》,大乘佛教里面有种思想叫做如来藏思想,在这边有讲过,他说我们的自性是佛性清净,烦恼是外溯的,这些是虚妄,所以这些是可以擦的掉的。那其实跟这个讲的并没有太大的差别,这样FY有没有回答到你的问题,你可以思考看看。
ZR:就是说我们的烦恼一定有所缘才有烦恼吗?
师父:在我们这个阶段,不管有没有所缘我们烦恼都会有,而且随时都会起来。
ZR:但是我们起烦恼一定要有个对境才能起烦恼,还是就是说不需要所缘有能缘就会?
师父:我们随时都会起烦恼,因为我们在这个阶位,有时候你没有外来的所缘,但是有你内心自己的所缘,内心的识会去缘过去现在未来,这样有没有回答到你的问题?
你这个问题师父讲一下,因为我们现在凡夫这个阶段这个“得”还在,所以你跟烦恼是连在一起的,这个东西随时有可能起来,不管你是不是有外在的境,就算是没有外在的境,你会有内在自己的思考,缘过去现在未来,随时都可能会起来。比如你某天忽然打坐的时候,想起卖豆腐的那一个故事。或是你哪一天忽然想起十年前,有一个人欠我钱,我怎么都没有去跟他要,都有可能。但是你没有看到这个人,有很多时候是这样子,奇怪为什么会忽然想起了他?我们常常是这样子,所以这个东西,因为这个“得”还在。然后莫名其妙那个比较倒霉,那个人就出现在你的脑海里面。
问:“得”是不是就是想、思的“想”?
师父:不是,那个“得”是一个不相应行法,是阿毘达摩佛教里面很特殊的一个观念,一个立出来的一个哲学思考,或是一个佛学理论也好,它就是“得”,就是获得事物的,或是跟什么事物连接起来一个法则。
这个东西还有下面这个,我们下礼拜会讲,把这个讲完之后,很快的下礼拜会讲分别贤圣品,分别贤圣品里面更有趣,他会告诉你很微细的怎么去修行,然后怎么去观,然后要怎么从禅定开始去入手,尤其是他讲“不净观”,还有讲“数息观”。“不净观”一般师父不会讲的,因为现在也很难了,师父也没有修过“不净观”,因为现在“不净观”很难修,要去看尸体,要是拿相片的话其实不是很恰当,因为拿相片差很多,不是差一点,我问你,你拿个相片这个没什么,你到现场去看,完全不一样。
问:过去古代人就会在坟墓旁边修?
师父:是,修“不净观”,但是“不净观”现在也不适合,而且古代确实佛陀也说“不净观”很多人修出问题,所以我们重的还是持息观,或是念佛观都可以,但是这个是下礼拜分别贤圣品里面会讲的。
这个预告一下,先告诉你什么烦恼怎么断,他没有告诉你真正怎么修他提一下而已,到了分别贤圣品,他会告诉你很具体的应该怎么修,到了智品跟定品,他会告诉你更微细的怎么去修,它是一步一步这样下去的,我们今天讲到这里,来我们来回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