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舍論 第四十一講
《俱舍論》 第四十講 | 本講視頻: Youtube 騰訊 | 《俱舍論》 第四十二講 |
前言
阿彌陀佛,各位同學大家好,我們繼續來講,隨眠品我們講到已經快差不多了,可能快要結束了,現在我們要講的是斷惑,斷惑的一些基本道理,上個禮拜有講,但是因為這個地方比較複雜,師父還是稍為再複習一下。基本上我們要先斷見惑,然後再斷思惑,斷了見惑,成為初果,然後思惑要慢慢磨慢慢斷。
所以一般來講見惑是頓斷,思惑是漸斷,漸漸的漸,你們會不會搞混,不會啦,見惑,這是入觀,然後以後慢慢會講,然後這個是頓斷的,頓斷,然後思惑必須要在這慢慢修慢慢磨,這個思惑是漸斷,但是雖然這樣講,但是問題是這個見惑要頓斷之前,還是要透過長期的聞思修,不是什麼都不懂,然後忽然間有一天起來就可以頓斷了,沒有那種事情,要透過聞思修,聞思修是怎麼回事
下一章是分別賢聖品,會講的更詳細,這裡你只要知道,它有什麼樣的惑,它怎麼樣的斷這樣就好了,基本上,見惑,上次講見惑就是見煩惱,是迷於四諦之理,它的煩惱有分為四諦苦集滅道來分,所以它在斷的時候,也分苦集滅道來斷,但是這一些,是你見道的時候見惑就頓斷了,見道的時候這個就頓斷了。
所以見惑是見道,也是這個見,然後道是這個道,「道」就是「諸法實相」,法的真相又叫做道,所以叫見道,見道斷,頓斷見惑,然後入初果,苦集滅道它有分為「自界緣惑」,「他界緣惑」,「自界緣惑」,「他界緣惑」。滅諦還有分為「無漏緣惑」,然後有分為「有漏緣惑」,「無漏緣惑」「有漏緣惑」,這個下面會講。斷惑的原因,有四個,「遍知「所緣斷」」,「能緣斷」,「所緣斷」,對治斷,對治斷是針對思惑的,所以這個我們暫時放著。
現在要講的就是,第一個「遍知所緣」斷,有了這個「遍知所緣」之後,斷這個苦集的「自界緣惑」,這個自界就是,這個「界」是指哪一個界?這個自界是指三界的意思。這個「自界緣惑」,就是有些煩惱它只緣自己的界,比如有些煩惱在欲界它只緣欲界,但是有些煩惱它會緣上界的,這個叫做「他界緣惑」。什麼樣的煩惱會緣自界會緣上界?等一下下面師父會講詳細一點。
這兩個(苦、集)都有「自界緣惑」、「他界緣惑」,滅道有「無漏緣惑」還有「有漏緣惑」,「無漏緣惑」叫做以無漏為緣而產生的惑,「有漏緣惑」就是以有漏為緣而產生的惑。什麼叫做以無漏為緣而產生的惑?比如有人在聽聞佛法的時候會起煩惱,為什麼會?沒有學佛的,外道的,他聽聞佛法他會起煩惱,而且他會批評佛法,所以他會起煩惱,那個叫做「無漏緣惑」,緣無漏而起煩惱。但是問題是佛法這個道是無漏的,是清淨,但是他緣這樣的無漏,他自己會起煩惱,所以這個叫做「無漏緣惑」。
有沒有人看到佛陀起煩惱的?有啊,古代很多批評佛陀的,提婆達多,就一般來講的話,他要搶佛位,所以佛對他是一個很大的障礙。有沒有人看到出家人起煩惱的?有,外道,現在也有,現在其他宗教的教徒,有時候看到出家人會起煩惱,師父碰過。師父有時候在外面電梯還是什麼,有一次碰到一個基督教徒他就這樣,因為像我們這種身份在基督教徒,很虔誠的那種基督教徒裡面,他們把我們當成什麼,你知道嗎?不止是異教那麼簡單而已,撒旦,他們認為是撒旦的化身,你不知道,對,比較友善的他就說,沒關係,這不同宗教信仰,但是很極端傳統那種,他認為這一種的是撒旦來化身的,所以他一進來的時候,看到我轉身過去,然後很害怕的樣子這樣子,一副就是不知道我會吃了他還是怎麼樣。
這樣的話都是一些叫做「無漏緣惑」。緣無漏而起惑的,這些就佛教來講當然都是煩惱引來的,因為不了解佛法的真義,不了解無我的真義,然後起有我,起無明我執,所產生的種種的煩惱。這個書裡面有,只是師父用顏色標出來,會比較清楚而已。所以只要你有「遍知所緣」的話,你就可以斷「自界緣惑」,在滅道斷「無漏緣惑」、斷「無漏緣惑」。
再來就是,「能緣斷」就斷這兩個(苦集二諦的「他界緣惑」),然後「所緣斷」就是這兩個(滅、道二諦的「有漏緣惑」),你們先看一下就好,師父下面就會解釋。
第一個,先要解釋什麼叫做「遍知所緣」斷?也就是你只要「遍知所緣」,你就可以斷哪幾種煩惱,你有了這個「遍知所緣」你可以斷哪幾種煩惱?苦集滅道,苦、集裡面的「自界緣惑」,還有滅、道裡面的「無漏緣惑」,你只要「遍知所緣」你就可以斷這四個,等一下我們還會回來看這個圖。
什麼叫做「遍知所緣」?
1. 遍知所緣
(1)遍知:指無漏智(由聞思修而來)
(2)所緣:四諦真理
(3) 所斷: 迷於四諦之惑
十一 遍行惑:
苦諦所攝的(「自界緣惑」):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
戒禁見、疑、無明
集諦下之:邪見、 見取見、無明
斷苦集二諦之「自界緣惑」
「自界緣惑」— 能緣自界之煩惱:11遍行惑(身見、 邊見只緣自界)
斷滅道二諦之「無漏緣惑」
「無漏緣惑」—以無漏為緣而起之惑: 邪見、疑、 無明
什麼叫做「遍知所緣」?你要斷煩惱是因為有煩惱,是因為你不了解緣起,不了解緣起就是不了解四諦,現在你要斷煩惱,你必須要了解四諦到底是怎麼樣的四諦。所謂了解不是我們這樣了解而已,實際上在這個狀態要斷叫做證悟四諦,所以要斷煩惱一定要悟四諦,這裡所說的遍知這個「知」,其實是智慧的「智」的意思,是「悟四諦」的意思,所以「遍知所緣」叫做遍知四諦的真理,最根本的關鍵就是知道無我。
我們的煩惱都是從哪裡來的?第一個很關鍵,我執,「我執」的通遍性名稱就叫做無明。所以無明他就是根本的我執,由於這個根本的我執我們會造業,造業就會造成三界的輪迴,然後就是苦集這樣的一直輪迴。你既然要斷這樣的一個輪迴的話,你不是去斷業,因為業不是根本,無明的我執才是根本,你要斷這個我執無明的根本,你必須要幹什麼?要修道。修道就是八正道,八正道的第一個是正見,你就要養成正見,正見要知道什麼?知道緣起的無我。
我們現在都是在講解脫法,不是在講世間的這些而已,跟《成佛之道》講的不一樣,《成佛之道》還在講世間法,我們現在講的都是出世間的解脫法。
修道你就要修八正道,八正道第一個就是要了解正知正見,正知正見內容就是要了解緣起無我,還是要了解四聖諦。你經過這樣子修之後,你就能到達解脫或是涅槃的境界,這個叫做滅,所以叫做苦集滅道。所以你如果能夠由聞思修到最後證,了知了四聖諦的真理,這個就叫做「遍知所緣」,所以這個「所緣」就是「世間真理」。這個所緣就是你必須要了解的,世間真理就是緣起,緣起一定是無我,性空也可以。大乘佛法講「性空」,通遍的三乘我們講「無我」。
所以在古代的論師說,如果我們了了的說,說「無我」,真實的說,說「性空」,其實「無我」跟「性空」是同一件事情。但是畢竟再怎麼講,講「性空」還是屬於大乘的觀念,所以我們現在在這裡,還是講「無我」,因為這裡沒有講到性空,但是如果你了解無我的話,一定是了解性空,因此《金剛經》講什麼?《金剛經》沒有講空,但是《金剛經》講「無相」,但是他「無相」的意思就是「空」的意思。
《金剛經》有提到一件事情,跟這個是有關係的,什麼事情跟這個是有關係的?你們想的出來嗎?
這個是在講證果位的,證初果、二果、三果、四果的,《金剛經》講說,如果一個須陀洹或初果的人,一般又叫做入流,如果這樣的一個人他會執著認為,我證了須陀洹了,不會。所以可見無我是通於性空的,這一些聖人你證悟了四諦真理之後,你不會執著有一個「我」在證四諦真理?不會。但是你能不能在這樣說,一切無證什麼,這樣師父還要講什麼嗎?這樣子的話可能就是你們的境界要很高,師父境界要很高,所以你們坐在那邊兩個小時,我站在這邊兩個小時,結束之後大家回去。
但問題是我不是這個境界,你們也不是這個境界,所以當達摩要傳法的時候,傳給誰?二祖,二祖話都沒有說傳給他,五個人坐在那邊,達摩問,你們講你們對法的證悟給我聽,然後從第一個越講越少越講越少,到最後一個他什麼都沒講,他說你的境界最高我傳給你,有趣,但是實際上他們是表達出禪宗的境界。如果你照《金剛經》還有這個這樣推,推到最後是這樣子沒錯,但師父講過,如果這樣的話,大家來那師父不用講了,但是在《俱舍論》這些他們不是這樣子。
印度佛教跟《俱舍論》這些,它是很重視系統次第的教學,因為師父有講過,既然你們來了那師父要把各位當成是初學者,一步一步的教起,對你們才有幫助。如果你們來了師父老是談一些莫名其妙的公案,那個只能偶而談一下,引起大家的興趣跟了解而已,你不能一天到晚用那個,一天到晚用那個,我看不久之後,可能只有來二三個而已。
所以這個叫做四諦的真理,所緣是四諦,你們一定要記得很清楚,佛教的根本教理要談什麼?緣起,緣起展開就是四諦,四諦要談的就是無我,都是同一件事情。因為師父以前有講過,講四諦或是講緣起的時候,它不是離開這個身心生命,然後去談外面一大堆,彗星怎麼掉下來的,地球怎麼形成的,月球什麼時候被彗星撞過,它不是談這些東西的。佛教談緣起,它是談我們身心生命的緣起,為什麼談身心生命的緣起?因為你離開這個身心生命去談外在其它,是無記,沒有意義的,因為什麼對生死的解脫,還有煩惱的斷離沒有幫助。
所以你們一定要記住,佛教在講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在集中講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在講我們這個身心生命,在講我們怎麼樣起煩惱,煩惱怎麼樣對治,這是最根本的佛教教理,你如果離開了這些來談天方夜譚,那些都是沒有太大意義的。你現在再來談社會問題,還是談國家問題怎麼樣的時候,其實你把它想回來,這些社會問題國家問題,還不都是我們自己身心生命的問題?只是社會跟國家不是一個人的身心生命而已,是大家的身心生命問題。
比如現在在起的一件事情,是眾業所成,是大家的煩惱所成的,這還是大家的身心生命,但是,你真正要分析起來的話,你還要反觀自我來談,我自己的身心生命到底是發生什麼事情,你不要老是去談別人的身心生命,發生什麼事情,因為你還是要集中反觀自我,這樣才是解決問題之道。
既然談身心生命的緣起,它一定是四諦,你了解四諦的話一定會了解無我。所以這個「遍知所緣」,遍知四諦的真理,所緣叫做四諦真理,也就是緣起的無我,你能夠證悟這樣的話,你叫做「遍知所緣」。
遍知,叫做遍智,叫做無漏智,是聞思修而來的無漏智。所以你們一定要了解,這個是有過程的,是聞思修。
ZR:我剛剛想到一個問題就是,緣起和四諦,他回答了三個哲學究極問題,你是誰?你從哪來?你要到哪去?
師父:對,是沒錯,佛教就是在解決這個問題,你是誰?從哪來?到哪去?是,沒錯。
ZR:十二緣起講是我們講人的形成是由業力…
師父:人的形成業力,業力在推動就是煩惱所成,你怎麼來的?就是過去造業煩惱造業而來的,你怎麼去,就是你現在造業煩惱怎麼去的,就是這樣子,是沒錯。所以師父上次有講過說,一個宗教必須要解決三個問題,還記得一個宗教他必須要解決三大問題,《成佛之道》上面還是這裡講的?其中是有講說要解決一個正義的問題,justice,要解決一個正義的問題,你們想說什么正義?就是說為什麼有些人做一些壞事會沒有什麼報應,有些人做一些好事為什麼,常常受到一些天災人禍?這個世間不是沒有公義了嗎?或叫做公義也可以,所以佛教必須要解決,公義到底在哪裡?它立足在哪裡?一個宗教必須要解決這個問題。
還有一個叫做,宗教必須要說明解決生死的根本問題,如果沒有說明解決生死根本問題,它很難成為一個宗教。因為宗教當然是很多觀念,或是很多複合組成,宗教沒有一個說根本什麼叫做宗教,沒有這樣子,但是我們分析來的話,世界各大宗教他會談到某些問題,一定會解決問題,講公義的問題,講生死的問題。
然後還會講生活上的什麼問題,要怎麼樣增進我們的生活,很多宗教都是在談這些。如果宗教不談怎麼增進生活,那問題會很大,必須要解決這樣的幾個問題,所以你剛才講的是,佛教本來就在解決生死的根本問題,你要解決,那你要先說明,你不說明你怎麼解決?這樣ZR有沒有回答到你問題?
遍知這個叫無漏智,是由聞思修證,這個已經是證了,我們的智慧有五種,分起來有五種。第一個,叫做生得慧,就是生下來我們就有能夠判斷的,這些智慧跟觀念,這是我們人的本能,你會思考會判斷叫做生得智。藉由這個生得智我們可以聽經聞法,慢慢養成所謂的聞所成慧,接下來有思所成慧,然後再來修所成慧。
這個下一章會講的更詳細一點。這裡有一個很重要關鍵,修所成慧的修,必須要跟禪定相應,才能叫做修所成慧。聞跟思都還不需要有禪定,這裡的修,有一個很重要的關鍵,這裡的修是指和禪定,依定起慧的修才叫做修。所以聞思修所成慧,經過了之後,如果成功到最後,以後就會變成證,聞思修證。證,至少到見道初果,大乘的話就是初地菩薩。
所以我們有這五種慧,那我們現在的這樣子的狀況,都是依生得慧來聽經聞法,想辦法養成聞所成慧。所謂的聞所成慧,必須是有所謂的佛法的思維模式跟觀念。接下來之後,你有了這個無漏智之後,你要斷,斷什麼?所斷就是迷於四諦的惑,所斷斷什麼?
基本上第一個,叫做十一遍行惑,就是苦諦下的,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疑、無明,還有集諦下面的邪見、戒禁取、疑、無明,這個叫做十一遍行惑。
你看這十一遍行惑,其實都是觀念知見上的錯誤,你看身見,根本的我執;邊見,就是極端的見解,常見或斷見;邪見——拔無因果;見取見,執前面這些為觀念叫見取見;戒禁取,錯誤的修行方法;疑,對四諦三寶不信。其實你看這麼多,其實最根本的還是這個,有了身見你一定多多少少會對四諦三寶產生疑惑。
上次有同學問,師父我們現在學佛久,難道對四諦三寶還有疑惑嗎?我告訴你,你還沒真正清淨的信,所以你要真正達到清淨的信,要到什麼階位,你們知道嗎?見道位。見道位又叫做四證淨,或叫做四淨信,四 —— 佛、法、僧、戒,佛法僧,叫做佛法僧三寶,還有一個戒,戒律的戒,佛法僧戒叫做四證信,初果叫做四證淨,又叫做法眼淨。
所以這個初果真的很多名稱,因為初果不簡單,清淨的淨又叫做法眼淨,就是你看的清淨了,眼鏡已經拔起來了,沒有東西遮住了,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見到真諦了。所以你不要以為我學佛三十年了,我對三寶絕對沒有疑惑,你不要講太早。只要你還沒證初果,對三寶你的信心都還會多多少少有一點疑慮,因為你的法還沒真正證悟到,要真正證了初果才能叫做四淨信或四證淨,才是真正信心的根本,親眼見到了。
問:師父,那個法眼淨,他是不是對所有的世間一切法相?
師父:不是世間一切法相,我們世間有共相有別相,它的法是指共相法,一切世間法的共相,不是別相,很多別相他不一定知道,但是共相他一定證悟了,這個叫做法,共相。我們證悟也是證悟共相,這個共相是什麼共相?就是一切法無我,無我就是共相,就是剛才你講的什麼空?性空就是一切法的共相。同學們知道什麼叫做共相,什麼叫別相嗎?(答:不知道),簡單的講,椅子有沒有椅子的共相?有,它的共相就是讓人家坐;桌子有沒有桌子的共相?桌子的共相跟椅子的共相一不一樣,當然不一樣。雖然都是椅子它有沒有別相?有,我們就它的構成椅子的成份來講的話,可以分成它的別相可以分成:木椅、石椅、鐵椅、塑膠椅,從它的形狀我們可以分成:圓椅、長椅、三角椅、什麼椅,這些都是椅子的別相。問題是椅子有沒有共相?有,所有的椅子就是給人家坐,這個叫共相。
這個世間都是這樣子,人有人的共相,但是同樣都是人,人還有人自己的別相,一切法的總共相是什麼?緣起、性空、無我,就是一切法的總共相。所以我們說法眼淨的那個法,不是你知道什麼什麼全部都明明了了,不是這樣,那這樣你就成佛了。我們這裡所要講的是你對諸法的共相,清楚明白的了解,證悟了諸法共相,你證悟諸法共相,你一定知道緣起無我的,你一定破除無明的。
所以所斷,除了十一遍行惑以外,因為這一個叫做遍行惑,就是只要有煩惱,這幾個都一定在,有些煩惱起來,有些不一定在,但是只要有煩惱起來的話,這一些根本的都會存在,基本上都會存在。然後這一些你只要見道了之後,這一些遍行惑全部斷。
再來,斷苦集二諦的「自界緣惑」,剛才有沒有講,「自界緣惑」就是能緣自界的煩惱,基本上是十一遍行惑,但是(其中的)身見還有邊見,只緣自界的。所謂的「自界緣惑」,就是十一遍行惑裡面去掉這兩個,這個身見跟邊見,它只緣自界的而已,它不會去緣上界的。
再來,斷滅、道二諦的「無漏緣惑」,「無漏緣惑」以無漏為緣而起的惑,邪見、疑,無明。邪見是什麼?拔無因果,疑是什麼?疑三寶,師父剛才是不是有提到,「無漏緣惑」就是以無漏為緣產生煩惱?三寶無漏是清淨的,但是有沒有人對三寶起煩惱,起疑惑?有啊,所以邪見、疑,無明,基本上就叫做「無漏緣惑」。無明一定會有的,因為無明就是煩惱的總根本,根本煩惱,所以我們回去看一下,「自界緣惑」,十一遍行惑,但是十一遍行惑裡面的身見跟邊見,那個只能緣自界而已。
ZR:師父,既然它只能緣自界,所以說它不應該是遍知所緣裡面的,剛才圖裡面不是有三個嗎,「自界緣惑」,「他界緣惑」,「無漏緣惑」。
師父:對,它是「自界緣惑」。
ZR:為什麼說除掉這幾個?
師父:是除掉這兩個,因為身見跟邊見它只緣自界而已。
ZR:對啊,上面你寫的就是「自界緣惑」,我問題是既然身見和邊見只緣自界,所以說它是「自界緣惑」,能緣自界…
師父:不是除掉,師父是說這兩個,十一遍行惑裡面的身見跟邊見,它只緣自界而已,其它的共自界、共他界,這樣明白了,這樣可以嗎?這個是師父所要特別說明的,不然沒有放的話,你們大家會以為這十一遍行惑全部都是緣自他界,但是十一遍行惑裡面,身見和邊見只緣自界,剩下的九個,自、他界全部都緣,緣自界也緣他界。
JQ:因為「自界緣惑」是跟你自己身心還有看法有關的,然後那個苦集滅道是,你對於苦集滅道事理上所產生的各種迷惑的錯見,所以身見跟邊見就不在那個苦集滅道所產生的?
師父:不是,因為這個身見跟邊見兩個是組合在一起的,在這裡面的煩惱裡面,他認為是苦諦下面的才有,所以他不緣上一界的,身見它是不緣上一界的,因為它是煩惱造業所成之後的果,所以它是不緣上一界的。苦諦都有,你把那個八十八惑稍微再對比一下就知道了。
JQ:所以說剩下來的集滅道,因為苦是屬於人身的,集滅道那個身見邊見就沒有了,因為集滅道全是屬於事理上的認知。
師父:對,這個我告訴你,你說這個東西會搞混或是不明白,現在沒關係,因為這個本來就不是那麼容易了解,而且會有一定複雜,所以你們能夠了解多少儘量了解,《俱舍論》它難讀就是難讀在這裡,《俱舍論》它的好也就是好在這裡,你們以後慢慢修行,或是慢慢再一次又一次的複習,慢慢會越來越清楚。
JQ:师父因为我刚一直在抄,师父这个见道是指须陀洹,初果,证初果是真的八十八品的见惑全部断,他有可能已经断了一些思惑,也可能还是思惑一点都没断?
師父:思惑一點都沒斷。
JQ:所以说这个见道的时候称为法眼净,也称是四净信也称四证净,因为他证悟了法眼净,断见惑的境界,所以四证净跟四净信,都是同样一件事情,可是他还没有断思惑,是证悟或是清净见方面。
師父:就是見道而已,初果,所以他斷所有的見惑,但是思惑都還沒斷,思惑都還沒斷,所以才能稱做初果、見道,如果他斷了思惑,已經是可能二果或三果上面去了,大概一向說。但是經典上有比較,我們有正說,有些旁說,正說跟旁說,師父現在講的都是正說,都是主流的說法,比如一般來講我們說七七四十九天,你們記得嗎,七七四十九天知道,講中陰身,這個是主流說,但是不是說絕對百分之百一定怎麼樣。師父上次有講,但是有一些論師認為會超過,你們記得師父有講過,但是師父現在為了不讓你們搞混,講的都是主流說法。
關於見道這個事情,有一些旁系的說法他會說,如果你本來就有很深的禪定功夫,你還沒斷煩惱,現在機緣快到了,藉由修行之後,斷了煩惱你有可能就三果了,有這樣的說法,也是合道理的。為什麼?因為你禪定功夫高,本來就把欲界的還有色界的煩惱,都已經伏住了,但是根沒斷,你只是伏住而已。現在你連根都斷了,你又有禪定力把這些都伏了,就表示你連這些都已經把它斷了,所以他可能一悟就三果了,但是他就不用這種名稱來稱呼了,他就用三果,不來,這個是有一些說法是這樣,但是這個東西也不是沒有道理的。《俱舍論》裡面其實有討論到。
有沒有什麼問題,這個大概都可以?會很複雜,搞不清楚,然後整個人頭昏腦漲嗎?你如果這個搞不懂,回去把師父前面的這些再看看,這個東西就是一次二次三次慢慢看,慢慢就越來越熟了。你不要以為這些講了沒用,你哪天去修禪定的時候,你就知道這些到底有沒有用,我說過,為什麼我們一般感覺不到這麼多煩惱在?因為我們的心粗,你慢慢心細下來之後,你就會觀察到很多的煩惱。你打坐之後心越細,你就會發覺其實煩惱,隨煩惱它還有很多種不一樣的,你心更細就會發現有些確實更細的有不一樣的地方,你真正要去降伏或是要去對治的話,你才知道你的敵人是誰,你哪些東西是不一樣的。
下一章「分別賢聖品」會講大體上哪一些煩惱,然後我們要怎麼樣去對治,入手怎麼入手,都會講。同學們有沒有問題?師父這邊只是講的更細。
見惑、苦諦所斷煩惱,集諦所斷煩惱,滅諦所斷,「自界緣惑」,身見邊見邪見這些全部都是,「他界緣惑」有這些,是苦諦下面的,然後集諦下面有這些,其實這些書上你稍微弄一下都可以看的出來。還有滅諦下的就有這一些,就是「無漏緣惑」,「有漏緣惑」,「無漏緣惑」,「有漏緣惑」,你看「無漏緣惑」跟「有漏緣惑」是不一樣的,我說「無漏緣惑」是緣什麼,緣無漏而起煩惱,基本上就是邪見,邪見是什麼,對因果起煩惱,就是拔無因果,疑,無明,疑當然就是針對三寶四諦,你看,「有漏緣惑」,貪瞋痴慢見取見這些,這些本身就是針對有漏起煩惱,什麼叫對有漏起煩惱?對世間一般的東西起貪,對車起貪,對好的衣服,對五欲起貪,對不好的境起瞋,還有見取見,對前面的一些錯誤觀念起,這個就是對有漏的東西起煩惱的,這只是更細的一些分析而已。
ZR:师父这个见惑,我们前面讲的一个八十八烦恼它有四谛,还分三界的四谛,三界每一个界都有,欲界、色界、无色界,每一界里面都有四谛,这里的是不是也是这样子的?
師父:所以說他有分自界、他界,對啊,三界裡面的,三界裡面都有這些煩惱。
ZR:实际上把它展开的话它还是展开到那个…
師父:比如欲界的,你把它當成說這個是欲界的,有些欲界的這些,這個東西,欲界這個東西它可以緣上界,色無色界的東西。
WY:我感覺這個好像更多的是講這個欲界,很多時候是在講,色界無色界就沒有瞋了。
師父:三界都有這些煩惱,但是問題是到色無色界的時候,它是沒有瞋的,沒錯,為什麼很多時候他會講欲界會講的比較多?因為我們是凡夫,不只是凡夫,我們是欲界的凡夫,我們不是色無色界的凡夫,而且佛講這些是針對我們在講的。
你有沒有聽過海星的故事?以前我們在上課,上《阿含經 》,然後我們在講說胎濕卵化,然後有一個同學就問,海星屬於什麼生,胎生濕生卵生化生,然後他問那個法師或老師說,那海星是怎麼生?他說什麼海星,你知道什麼海星?就是一隻看像星星叫海星,你把它切開它還會,然後你知道那個老師怎麼答嗎?那個老師說,我現在是說給你們聽我不是說給海星聽,他說我在講經的時候是告訴你們,是針對你們這些眾生講的,他不是在講給那些聽。
所以你看六根十二入處,他講的是六根,講的是十二因緣,這些六根六處五蘊十二因緣,這些只有誰具足?只有我們這些人具足而已,其它有些眾生它不一定具足六根。所以你講的是沒錯,但是煩惱當然不是欲界有而已,色無色界都有煩惱,其實你們看看書上面都有。我會請ZR幫我整理一下,師父會把這些做成講義這樣的東西,全部po到網上,最近ZR有空幫我整理整理,po上去你們都可以去download下來,這樣會比較快一點。
2) 能緣斷故
• 所斷:苦集之他界緣惑
• 他界緣惑:能緣自界上界之煩惱
▪ 苦諦下之見取見、戒禁取、邪見、疑、無明 ▪集諦下之見取見、邪見、疑、無明
• 因:斷彼能緣故
• 自界惑為能緣,他界或為所緣,能緣斷(自界惑),所緣(他界惑)也跟著斷
剛剛有沒有看到,「遍知所緣」斷是斷這四個(苦、集的兩個「自界緣惑」和滅、道的兩個「無漏緣惑」),接下來「能緣斷」是斷什麼?斷這兩個(苦、集)的「他界緣惑」。所以我們現在講「能緣斷」,所斷是苦集的「他界緣惑」。因為「他界緣惑」就是能緣自界還有上界的煩惱,能緣自界他界的煩惱。
苦諦下面的見取見、戒禁取,邪見、疑,無明,集諦下面的見取見,邪見、疑,無明,這個叫做「能緣斷」。因為「能緣斷」,所以這個東西也斷,因為斷彼能緣故,什麼叫做斷彼能緣故?自界惑為能緣,他界惑為所緣,「能緣斷」就是自界惑斷,所緣-他界惑也跟著斷,這個(所緣)會斷是因為「能緣斷」,什麼叫做「能緣斷」?能緣他界的這些煩惱斷了之後,所緣也起不來了。
所以根本在哪裡,其實我告訴你們,紅色的這四個一斷,這兩個(能緣),還有這黑色(所緣)兩個也會跟著斷,為什麼?因為這個是「自界緣惑」,這「自界緣惑」,斷了,是能緣,因為這個「自界緣惑」斷了之後,這個「他界緣惑」是所緣,所以它(「他界緣惑」)也不再起了。也就是說,我們在這一界的煩惱,這個煩惱它可以緣自界煩惱,這些煩惱裡面有一些它可以緣他界的,現在這個東西(「自界緣惑」)斷了之後,它也沒辦法再去緣上面的這些了。
因為能緣已經斷了,它所緣也起不來了,所以這四個講起來,最根本的還是「遍知所緣」,「遍知所緣」一斷,能緣就斷,所緣就(跟着)斷。
所以這下面(思惑)當然就另外再修。欲界的見惑斷,它就沒辦法再緣他界了,見惑,我講的見惑不是修惑,思惑還要再斷。所以只要欲界的見惑一斷,它沒辦法再去緣上面的,所以它整個(三界的見惑)就斷,因為我們的色界沒瞋。
(討論發言略)對,瞋不在,對,但是這些都是見惑,因為他對欲界會起貪,他對色、無色界東西他還是會起貪。
問:你說他在這個欲界貪斷了話…
師父:貪的見惑不是思惑,思惑還在。
問:貪的見惑斷的話即使他將來生到色界去,他在色界也就沒貪惑了?
師父:沒有貪的見惑,因為見惑它是觀念上的問題,一斷它就斷了,不是思惑,思惑的話那就是要長期的慢慢再去磨。當然這些(見惑)是全部都一起斷的,它不是一個一個慢慢斷。你只要見道,它整個這個全部都斷,為什麼會全部都斷?因為第一個,「遍知所緣」,「遍知所緣」一沒有,因為「遍知所緣」它會去緣自界,有些會去緣他界,但是「遍知所緣」既然一斷,會去緣他界的這些能緣沒有了,他界的那些,緣不了了,他界那些也沒辦法被緣,所以它也會斷。
這個叫做「能緣斷」,下面這個叫做「所緣斷」,因為被緣的那些不見了,等一下會講,它也沒辦法起來了,所以最根本就是這個「遍知所緣」。
JQ:譬如倒過來說,有一個眾生他的自界是在色界,譬如他在色界的時候…
師父:我們這個不是說眾生我們這個是指煩惱。
JQ:因為你有自跟他…
師父:自界他界,所以說自界,所以我這裡講的都是煩惱,自界比如欲界的煩惱。
JQ:對,那我要倒過來說,譬如自界,現在要是色界的貪見要是斷了,他即使在色界出定之後再墮落到欲界,他的貪見還是斷了,是不是?
師父:對,我就說你要了解一個觀念,見惑一斷是所有的八十八見全部都斷,它不會留下一個或二個或怎麼樣。
JQ:見惑不是一下子全斷,那是證了須陀洹果的時候才全斷。
師父:我們這個是在講證果的時候,現在這個就是在證果的時候怎麼斷的,在斷什麼,那個叫做斷惑要旨。
JQ:他要是在色界證了須陀洹果呢?
師父:本來一般來講,依人為主,都是在欲界修行比較多,色無色界眾生比較難修行,師父只能這樣講,一般來講是我剛才講過一直強調,以欲界的人、眾生為主來談修行的。因為經典上為什麼說人身難得,人身好修行就是這樣,你到了色無色界那一些就是,他的眾生整天就享受在禪樂之中,根本沒辦法聽經聞法,也沒辦法去修行什麼。為什麼沒辦法修行?因為沒有苦,禪定之樂,他就執著在禪定之樂,沒有讓他太多思考什麼叫做苦,什麼叫做無我的,沒有辦法感受這一些。所以你要知道,還是要以人道的眾生,人道眾生在哪一界?欲界。
JQ:所以說這個的自界還是指的欲界,假如說這個圖是指證悟須陀洹果的時候,怎麼斷的嗎?
師父:這些師父是在講煩惱,不是在講眾生,是在講煩惱,是在講說在什麼狀況下,什麼樣的煩惱會斷,煩惱有些是通三界的,有些是在欲界的,像瞋就欲界才有,有些煩惱是三界都有的。所以現在師父是在講說在什麼狀況下哪些煩惱會斷,所以叫做斷惑,哪一些煩惱在什麼狀況下哪一些會斷。
ZR:如果很微細很準確的來說,斷惑它雖然是一瞬間它就頓斷一起斷的,實際上我們講的是它先斷「遍知所緣」,然後才是能緣、所緣斷,說明上是這樣說明。
師父:但實際上它是一起的,因為這「遍知所緣」一斷,它整個是分析的,這個東西(1)一斷,所以能緣(2)就斷了,這裡的所緣(30就斷了,所以整個就斷了,都不起了,但是說明上它還是要分開來說明。所以《俱舍論》它是很微細的,比如我們講五蘊,色、受、想、行、識,我們必須要這樣次第說明,那問題是說有時候我們不一定是受想行哪一個先起來的,是不是這樣?有時候他的作用就是這樣子起來的。
XJ:說明是分別說明,但發生的時候是合在一起。
師父:這是一個很重要就是說,發生的時候它是有機的組合,是很多同時的狀況一起發生的,但是你在說明的時候,你卻是可以把它分開說,重點是哪一個先哪一個,你可以這樣子說明沒錯,但是一發生你可以說它先嗎?這個(1)一斷,這個(2)不可能還有。「遍知所緣」一斷,這兩個(2、3也斷),因為「遍知所緣」是它(2)的能緣,所以「能緣斷」。「遍知所緣」在這裡(3)叫做所緣。所以,這個(1)斷,這兩個(2、3)一定跟著斷,只是說原因不一樣,這三個(1、2、3)一定一起斷,只是說斷自界惑的原因跟斷他界惑的原因,不一樣。
所以他講說原因,原因不一樣,但是並不是說哪一個先斷,還有這個慢慢再斷了,不是這樣,這個一斷這兩個就斷,像翹翹板你知道,你這個人坐下去,這邊就起來了。所以你能說,這個先下去還是這個先起來,如果是這樣的話,你說這個先下去還是這個先起來,同時,但是你在說明的時候你可以說,a下去所以b起來,你說明你可以這樣子說。
ZR:原因不同,更重要的不是時間上的順序?
師父:它不是講時間上的順序,原因不同,所以我說,斷自界的原因,斷這兩個「自界緣惑」還有這兩個「無漏緣惑」的原因,是因為「遍知所緣」斷,這樣知道嗎?斷他界惑的原因,是因為「能緣斷」。它是因為原因不同,但是你只要「遍知所緣」一斷,這兩個(2、3)一定跟著馬上斷。
JQ:欲界證須陀洹果,他見惑斷了,然後他下一輩子他最多七次往返,他下次到天的時候,他色界天的那些所謂的見惑八十八品…?
師父:那個全部都斷了,那個全部都沒有了,剩下就是思惑而已。所以你當人,你現在開始修行,你證了須陀洹,你說我在欲界,那我是不是色、無色界的那些的見惑還沒斷?不是,都斷了。所以見惑八十八品,一入道,見道,全部都斷,因為他是觀念的問題而已。
JQ:所以說這等於是臨門一腳,所以說要是說有一個修行的人,他即使還沒有證悟須陀洹,可是他那個見惑的惑已經比較輕,當然他萬一生到色界,他還帶有那些惑,可是他的惑相對就比那些根本沒斷的來的輕。
師父:可以這樣子講。所以這些是累積下來的,這些觀念是長期的聞思修累積下來的,你就是觀念一直養成到那個時候,定慧雙修,然後配合起來到那個因緣剎那,一進去。這個因緣這剎那怎麼過程,下一章會講,它有四加行,有七賢四聖,那七賢前面有三個,五停心觀這些,中間會有四加行,然後四加行到了中間世第一法有十六遍行觀,這之後下面再講,它還會講這樣子的,所以會越講越細,你這裡先知道它是這樣子就好。
所以我說,一個有思所成慧的人,跟一個沒有思所成慧的人,那個差很多,雖然煩惱完全都還沒斷,但是至少思所成慧,以他思所成慧對佛法觀念的認知的話,他已經把很多煩惱給壓住了,所以我說不要說思所成慧,聞所成慧,師父上次有說,聞所成慧是已經養成佛法的思維方式了,你一個有佛法思維方式的人,跟一個沒有佛法思維方式的人,在生活上處理事情完全不一樣,生活的方式也完全不一樣。
剛剛不是講到「能緣斷」嗎?所緣,苦集的「他界緣惑」,「自界緣惑」剛才「遍知所緣」斷了,所謂叫做「遍知所緣」斷了就是說,遍知四諦之後,那些煩惱就斷掉了。要講整句話就是,因為「遍知所緣」,所以這些煩惱斷,我們現在是在講斷煩惱,所以你了解四諦之後,這一堆煩惱就斷掉了,這個就叫做「自界緣惑」。
2) 能緣斷故
• 所斷:苦集之他界緣惑
• 他界緣惑:能緣自界上界之煩惱: ▪苦諦下之見取見、戒禁取、邪見、疑、無明 ▪集諦下之見取見、邪見、疑、無明
• 因: 斷彼能緣故
• 自界惑為能緣,他界或為所緣,能緣斷(自界惑),所緣(他界惑)也跟著斷
在這裡「能緣斷」,是因為剛剛被斷掉的這些煩惱,對「他界緣惑」來講,是能緣,所以這些斷了之後,「他界緣惑」它也不會再起來了,所以這裡講說「他界緣惑」,是能緣自界、上界的這些煩惱,因為斷彼能緣故,所以這些煩惱也斷。那能緣是什麼?能緣就是剛才「遍知所緣」斷的那一堆,那一大堆它能緣自界,有一些也能緣它界,所以它斷了之後,上面這些也不會被緣了,所以(上界的)這些也自然會斷,所以「自界緣惑」是能緣,有沒有看到,他界惑是所緣,所以「自界緣惑」一斷,所緣斷「他界緣惑」也跟著斷了,所以這個就沒有太大問題了。
所以師父有講過最根本的就是,要遍知了解四諦真理,證悟到四諦真理之後,這些見惑就全部頓斷。
3) 所緣斷故
• 所斷: 滅道以下之之有漏緣惑
• 以「無漏緣惑」為緣所引起之煩惱
• 貪、「瞋」、慢、見取見、「戒禁取」
• 因:斷彼所緣故
• 無漏緣惑為有漏惑的所緣
• 無漏緣惑斷,有漏緣惑無所緣,故亦斷
第三個「所緣斷」故,「所緣斷」什麼,滅道以下之「有漏緣惑」。剛才「無漏緣惑」不是已經斷了嗎,以「無漏緣惑」為緣所引起的煩惱,貪,這個瞋括號為什麼?欲界沒有,慢、見取見、戒禁取,現在講的都是見惑,因為彼「所緣斷」,他的「所緣斷」了,因為為什麼?「遍知所緣」那一大堆是它的所緣,「無漏緣惑」為「有漏緣惑」的所緣。「無漏緣惑」斷,「無漏緣惑」剛剛被斷,「有漏緣惑」沒有所緣了,所以那也斷了。
那個之一個就好,那個師父打錯,來給你們抄一下,你們如果還是有問題的話,可以回去看看書,書上面有,但是還是聽師父解說會比較清楚,因為書上面有解說,但是有時候不大容易看的明白,因為,第一個可能它是翻譯的,它是一本翻譯的書,它不是梵文,它是翻譯日文的深甫正聞所寫的,它也是叫做《俱舍學》,因為它在翻譯的時候,可能有些字是從日文過來的,所以有些有點文言或有點怪怪的,所以有時候不容易讀得懂。以後師父有機會,年底會把現在所講的然後再改編弄一弄,再出一本比較白話一本俱舍要略,然後回來之後每人發一本給你們。
ZR:師父所以那些「遍知所緣」,是我們前面講的「能緣斷」的能緣,是我們這個講「所緣斷」的所緣,是吧?
師父:對,「所緣斷」的所緣,「能緣斷」的能緣,「所緣斷」的所緣,因為所緣斷了,所以這裡的能緣自己就斷了,同學這樣大概有什麼問題嗎,因為師父分這樣其實你們再回去看一看,或是把書比對比對看一看,其實應該是蠻清楚的。然後為什麼這裡會複雜,因為《俱舍論》他把它分的很多很詳細,所以有時候這個那個,有時候到底這個有漏放哪裡,這個放這裡。但是問題是說沒關係,你只要看看看,一回生二回熟。
JQ:譬如當有人有戒禁取的邪見,就譬如看到一個牛,他看到那個牛升天他就以為要吃草,他這個惑是道諦裡面的惑嗎?
師父:對,道諦裡面的惑。
JQ:他是道諦裡面有無漏或有漏嗎,他是屬於道諦裡面的無漏惑是不是?因為他以為道要這樣子修。
師父:不是,道諦裡面就是說他是「有漏緣惑」,他不是「無漏緣惑」,道諦裡面的「有漏緣惑」,無漏是以無漏為緣,有漏是以有漏為緣,他那些錯誤的觀念當然都是以有漏為緣。
JQ:它可以說是屬於道諦裡面的,或者某一個眾生他感覺到在集諦,他在反思的過程中,想到受業報,集的原因,產生錯誤的邪見…
師父:那就邪見,沒有因果觀念的,他覺得哪有過去什麼因果什麼,那就是邪見。
問:瞋打個括號為什麼?
師父:因為他在某些地方沒有的,你看看書上,我打一個框框就是說它在某些地方是沒有的,它不是全部都有,像戒禁取它特別是在道諦,苦集滅道的道諦裡面。瞋它是在色無色界是沒有瞋的。最後對治起故斷。
4) 對治起故斷 (對治修惑)
• 上上品道對治下下品(微細)之煩惱
A. 四種對治:
- 加行道 (厭患對治):須能察覺煩惱的過患,而起厭離之心:知不善 →能觀察→能厭離→知對治
- 無間道(斷對治):無漏智現前,無間斷見惑
- 解脫道(持對治):持續對治剩餘之思(修)惑
- 勝進道(遠分對治):對治離無間道所斷之煩惱更遠之煩惱(指更微細 之煩惱)
這個是對治什麼,修惑的,或是叫做思惑,修惑跟思惑是同一件事情,有時候叫修惑有時候叫思惑。
上上品道對治下下品微細之煩惱,它有四種對治:加行對治,尤其你們要記得這四種對治,加行對治就是厭患對治,需要能夠觀察煩惱的過患而起厭離之心,知不善,要能觀察,要能夠厭離,然後最後要能夠對治。
這個是思惑,第四個已經是思惑了,現在我們移到思惑來講了。
什麼叫做上上品要對治下下品之煩惱?因為上品煩惱粗,上品煩惱粗,下品煩惱細,但是很細所以很難斷,細所以很難察覺。比如你發脾氣暴怒,細還是粗?粗啊,如果你以為自己很有修行,但是問題是你從來沒有去打坐或什麼,但是很多比較內在的微細的煩惱,你有沒有辦法用一般的方法去控制?沒辦法。有時候你看到一個東西覺得很好,其實你內心微細的那種貪慾起來了,但是因為沒有表現的很明顯,因為你平時確實有在持戒,也確實有在自我對治觀察一下,只是你沒有禪修而已,你沒有禪修你沒辦法觀察到,那種很微細的內在煩惱。所以當你微細的內在煩惱起來的時候,你也觀察不到的,因為你禪修功夫不足,你能觀察的到一定它顯現出來之後,在身口或是在動作上顯現出來之後,你才觀察的到,那一種的煩惱叫做上上品煩惱,因為是很粗的,你隨便都可以觀察的到的。
這個人容易發脾氣,所以他的脾氣差,是不是很容易明白?如果這個人城府很深,你容易發現嗎?如果容易發現就不叫做城府深了,所以他城府深是很微細的,你必須要有相當的智慧,或跟他相當的接觸相處,你才知道他是不是城府深。城府深是屬於微細的,因為觀察不到。
WY:还有一个分别就是别人感觉还是他自己的?
師父:師父剛才那個是比喻,我們修行大部份講的都是自己對自我的觀察,剛才師父講說別人城府深,那個都是比喻,比喻說有一些東西粗,有些東西細,那我們在自我觀察的時候,如果你的心不細,很多煩惱你觀察不出來。所以你必須要用上上品道來對治下下品,因為下下品是很微細的。戒是屬於下品道還是上品道?戒是道,現在師父問的是,戒是下品道還是上品道?這些都一樣,我以為你要講定共戒,道共戒,那個就不一樣,那個就比較不一樣,現在講的戒不管是比丘戒還是五戒,其實都是立足在五戒,菩薩戒還是立足在五戒上面。1:09:22
???師父畫示意圖
這兩個剛好是這樣交叉的,道的上下跟煩惱,用上品道對治下品,下品是指下品不是說不用,下品是指很微細的,這樣有沒有知道?剛好是這樣,上上品道對治下下品煩惱,下下品煩惱不是說很好那很小,不是,那個下下品是因為很微細,上上品煩惱很粗,所以用下品道就可以對治了。如果我們用一般來分的話就是:戒,定,慧,我們一般來說明,用戒來對治比較粗重的煩惱,定對治稍微微細一點的,因為有些煩惱你沒有禪定,用慧來對治更微細的,因為真正要對斷煩惱只有慧。
雖然說可以這樣子分,但是問題是你要知道,我們真正修道的時候,戒定慧是一體的,一起下手的,有機的一起下手的,但是雖然是有機的一起下手,但是它的特性還是不一樣,我們必須要分清楚它的特性,我們在講特性不一樣的時候,不表示,它不能一起有機的融合在一起,但是有機融合在一起不表示全部都一樣。所以持戒等於修慧,持戒等於修定,觀念又差很多了,持戒跟修定還是不一樣。修定不一定有智慧,如果你不聽經聞法,你打坐打的再怎麼好,你有可能會起什麼見,戒禁取見,邪見也有可能,尤其是戒禁取見。不然外道修定都解脫了,外道很多戒禁取見就是因為修定而來的,不然一般人不會有那種觀念的。
所以四種對治,第一個加行道叫做厭患對治,必須要能夠觀察煩惱的過患,其重點就是首先你要起厭離煩惱之心。第一個就是要知道,那些東西是善的什麼東西是不善的,然後進而去觀察,然後接下來觀察到它的不好之後,你要能夠厭離,你要厭離的話,你才能想辦法去對治。如果現在你知道我們為什麼凡夫,有些人不想修佛法,或是有些人他會覺得也不想來聽,為什麼?因為第一個,他對於五欲的過患,他不知道那個好不好,他不知道那個有什麼大問題,他覺得那個很好。
因為生活在五欲裡面,因為他不知道那個不善,因為他也沒辦法去觀察,所以你不要想他能夠去厭離這些東西,那個想都不用想,更不要想要他想要去對治。一般會想要聽經聞法的人,多多少少會知道前面的某些問題,不一定很細,如果你只是來這邊聽聽師父講講故事,或是增進一些知識然後可以跟朋友聊聊天,那個其次。你現在來聽經聞法就是在怎麼樣?在想辦法知對治,你在想辦法知對治,你多少一定會有前面的這些,不管深或淺你多少會有,只是你越聽越詳細越明白,本來只知道有些東西不應該這樣子的,但是你現在聽聽會知道,原來那些東西到底是什麼。本來你也知道觀察到一點點,我覺得這樣不大好,但是你不知道為什麼這樣不大好,或是那些更微細的,現在你知道更微細的。你本來只是有點覺得,我應該要修修佛學,學佛法才好,只是有這樣一個理念而已,但是你現在知道這些不善不好,原來這些是這樣子的,那這不行,我一定要好好修行才可以。所以進一步你就會聽經聞法,所以叫做知對治。
無間道叫做斷對治,當然這個是,我們現在都在前面這裡——加行道,在這裡而已。無間道叫做斷對治就是無漏智現前,無間斷見惑,這前面兩個都還是在講,這個(加行)是在見惑,這個(無間道)在見斷,那後面這兩個(解脫道、勝進道)才是在起對治修,對治那個修惑,解脫道叫做持對治,持續對治剩餘的思惑。你見惑斷之後,你必須要加緊再用功,然後對治剩下的思惑。然後還有這叫勝進道,叫做遠對治,就是對治離無間道所斷之更遠的煩惱,指更微細的煩惱,其實這個比較沒什麼。
這個大概你們要知道,第一個你們現在的大概,師父也是一樣就在第一個而已,後面的那個無間斷,就是斷對治,就是證果了證初果,三跟四都是在思惑,都是在修對治,在斷思惑,三跟四都是在斷思惑。
JQ:師父我要問無間道,無間道等於是已經證初果,證初果,無漏智現前對,無間斷見惑的無間,是副詞形容斷見惑的狀態,不是有一下沒一下斷,就是斷了
師父:就是整個一下子切斷了,它不會一切要斷沒斷還有一些剩下,它沒有,它一切就斷了,所以說師父剛才講說見惑頓斷,叫做無間斷,就是沒有隔離的馬上就斷了,所有的88品見惑一斷全部斷,
JQ:所以無間道只是一剎那間斷,然後接下來就下面了,接下來就下面的,
師父:思惑本來就是慢慢一點一點來的,
問:師父那這個不就也是前面我們加行道,實際上是還在證果之前的,這個是證果之前,實際上斷見惑之前的一些,
師父:這個是斷見惑,這個是之前的,所以師父說這個就是我們現在的,知情意聞思修都是在加行道,這個叫做證,聞思修證的證,三四就是對治起,就是對治修惑或思惑的,就是這兩個。
ZR:師父,是不是說明思惑,你就是說在平時修行當中,思惑也要儘量壓制嗎?你斷了見惑你再去斷思惑,還是現在思惑就要開始慢慢壓制?
師父:我們平時的修行思惑見惑都有在壓制,都在降伏,兩個不同方面,知情意,見惑是知上面,情意是思惑上面,所以平時都有在壓制。
ZR:我的意思就是說如果你要修行是,因為你的見惑比較容易發現,思惑它更微細,就是這個思惑就是先把它放到一邊去,還是一般發現你就要壓制?
師父:一般發現你不能說放到一邊去,因為在我們現在,我說說明上是這樣子,斷也是這樣子,但是你平時在修的時候,它是有機的整個組合,因為你的思惑還是由見惑而起的。有時候就是這樣子,它會這樣起起伏伏的,像貪瞋痴,它有見有思,但是有時候就是你明明知道我這樣子是貪,但是你要去對治,你不能說我知道我這樣是貪但是我還繼續。平時師父講過很多次就是,你來聽經聞法,基本上是在知見上澄清,但是你如果聽經聞法不久,你還沒養成一些佛法的思維跟觀念的話,其實你的情感跟意志力不足,遇到事情你還是大部份煩惱全部都起來,你還是沒辦法去克服。
所以在初階段,我們一定要一邊聽經聞法,一邊要透過所謂的宗教行為去壓制你思惑方面的煩惱,聽經聞法能澄清你見惑方面的煩惱,但是當然聽經聞法久了力道起來,也可以對治你思惑方面的煩惱,但是一般來講,如果你聽經聞法不久的話,觀念知見還不是很堅固的話,思惑方面的煩惱你還是沒辦法對治,這時候必須要透過一些宗教行為。因為宗教行為其實是在發揮你的情感跟意志面,藉由宗教行為來加強你的宗教信念跟情操,提升你對佛法的情感跟信念,這個有辦法降伏或對治你平時的思惑方面,情感意志方面的煩惱。
所以一個修行人,幾個方向一定要同時下去,第一個,當然講起來就是戒定慧,平時一定要持戒,不然煩惱太粗重,你不要想說去觀察什麼,很多人連粗重的煩惱都迷迷糊糊的,你就不用想說更微細要怎麼樣,所以一定要先持戒對治粗重的煩惱。再來就是慧,戒跟慧,你一定要聽經聞法你才知道,這一些是對,這些是不對。接下來就是你要觀察更微細的煩惱,你多少要打坐,而且打坐有增進於你情感意志方面的作用,但是當然一般來講打坐會比較困難一點,但是必須多少要坐。
除了這樣以外,還有師父常講的所謂的宗教行為,什麼,禮佛,拜佛,誦經,拜懺這些你自己都要做,不管去寺院做或是自己做都好一定要做,為什麼?這些有助於你提升宗教信念跟情操,因為我們現在信心意念不足的話,事情發生了,你平時讀了那麼多,師父講的那麼多,你懂歸懂,但是事情發生的話,你自己還是沒辦法去克服。所以這一些宗教行為,就有幫助你克服這些問題,而且可以提升你的信念跟情操。還有一點,很重要,剛才講的大部份都是在自利而已,還有一個宗教實踐就是在利他方面的,利他方面你要做,什麼叫利他?布施或是去參加義工,這些都要做,你不要以為這些只是幫助別人不是。
因為你做這些的當下可以幹什麼,培養悲心是一個,再來,對治慳貪,再來,其實很多時候就是在這裡,觀察自己的煩惱。你平時如果在家裡要什麼有什麼,或是在家裡都不出去,你根本不知道你的煩惱到底在哪裡,你就是要出去工作,或是出去幫助這些,然後宗教實踐,宗教實踐是佛教一個很重要觀念,你不但自己自利而且要去利他,在利他當中完成自我,什麼叫做利他當中完成自利,因為你在跟人家合作幫助這些人的時候,會有很多觀念意見大家都不一樣,你的煩惱就是在這裡面去對治去觀察,所以這些修行是整個是有機的組合。
你說師父,我沒多時間做多事那怎麼辦,師父常講一句話誰記得?師父還有講一句話,可以偏重但是不要偏廢,因為這整個是有機的組合,你可以偏重但是你不要偏廢,也就是說你可以重在什麼,你的重點到底是什麼?可以,但是其它的東西多少要配合。你說我的修行我現在想要誦藥師經或是誦普門品或是誦什麼,我的修行我的功課我每天都要做,這個是宗教儀式,好,可以。但是你不能說我只修行這個,「聽經不用,那個沒有用」,不能這樣子。那你說,人家說哪個什麼地方需要幫忙,「那個沒用,那個都是世間法」,如果這樣的話,你就大錯特錯了。打坐,「那個是小乘的」,如果這樣的話你就大錯特錯。持戒,」不用持什麼,我持的是無相戒」,那真的就是大錯特錯。不要以為我只修這個,所以什麼叫做一門深入,一門深入是藉由這些整個的有機組合,來輔助、支持你哪一個做中心這樣而已。
當然你也可以說,我現在很忙,但是我喜歡聽經聞法,我常常要聽經聞法,很好,你常常來師父這邊聽經聞法,然後把佛法的觀念養成。你不能說「我只聽經聞法,拜什麼佛?那個都是老人家在做的」,如果你這樣的話,佛法的東西在你的腦海裡面變成只是知識、佛學而已,到時候問題一發生了,你什麼東西你都用不上的。別人發生你都可以講一大堆道理,自己發生的時候你什麼東西都用不上的。「打坐,打什麼坐?觀念正確最重要」,是啊,觀念正確是最重要,但是打坐有沒有助於你觀念的提升?當然是有,因為你打坐第一個心清淨,第二個心微細,你不打坐,師父講的這些你懂你只是知識上,如果你打坐的話,這些就變成你的。你有一天打坐或是你在生活上去,觀察到這些的話,這些東西的話,那就是一個transformation,把師父課堂上講的東西轉換成你自己的,這些都要透過一些打坐宗教行為,才能轉換的,除非你的根基真的是上上等根基,你這些都不用做來了聽就(開悟)。當然,如果是這樣的人,你可能修了好幾輩子再來的,那師父也沒話講,就像慧能,聽到《金剛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開悟了,那我也沒話講。
剩下短短幾分鍾,我看看下面,斷惑原理,剛剛講的是斷惑要旨,講說什麼東西知道,什麼東西之後怎麼斷,現在我們來講這個更深的,這個比較屬於哲學上的原理,這個其實也是師父很喜歡《俱舍論》,喜歡「說一切有部」論一個東西。
斷惑原理
B. 斷惑原理
- 自身中與煩惱的「得」斷
- 斷「得」由「遍知所緣」故斷
- 得:使我們「獲得」某事物的「法則」
- 煩惱斷 不會再對所緣起煩惱
他說為什麼我們叫做能夠斷惑,這是因為自身中以煩惱的「得」斷了,斷「得」由「遍知所緣」故斷,這個,你應該從最早開始,如果你有上師父《俱舍論》的時候,一直上到心所法的時候,你們就會知道這個地方師父在講什麼,你們知道這個「得」是什麼嗎?「得,非得」,五位七十五法裡面有沒有一個叫做得的東西,在什麼法裡面?來翻一下在什麼法裡面?它不是心所法,翻前面有一個表就知道了,不相應行法,不相應行法是一些什麼東西?一些普遍性的規律或法則性的東西,它不是心理的東西。
所以你看師父這裡有一個「得」,能使我們獲得某事物的法則就叫做「得」,我們的煩惱,是因為我們自身,這個是我們的身心,這個是煩惱,是因為「得」把我們的身心跟煩惱連在一起,這個是一個蠻哲學的理論,但是阿毘達摩跟《俱舍論》他是這樣分析的。他說,煩惱本來一切都在,我們怎麼跟煩惱相應?是因為我們無始以來有這個「得」,所以這個「得」,把我們的身心生命跟煩惱連在一起,所以我們常常會起煩惱。
斷惑要旨,就是斷「得」,由「遍知所緣」,你「遍知所緣」故斷,其實他斷的不是把煩惱斷,如果他這樣講,當然我們一般是說斷煩惱,但是實際上他是切斷,就是把這個「得」拿掉,煩惱歸煩惱,自身歸自身,所以你就清淨了,你就不會再被這些煩惱所染污所控制的,所以自身煩惱不會再對所緣起煩惱,自身的煩惱不會再對任何所緣起煩惱。
也就是說,你這個「得」已經斷了,所以煩惱歸煩惱,你歸你,但是他所緣還在,不發生煩惱,因為中間斷掉了。比如你以前還有煩惱的時候,你看到這個包包每次我都會染污,每次我都喜歡,你現在把這個「得」斷掉之後,你還是你,包還是包,煩惱還是煩惱,但是跟你沒有關係了,已經斷了。所以這些煩惱你看到所緣,包還是包,你還是你,你看到它,但是煩惱不會再起來,為什麼?「得」已經斷,這個東西已經切斷了。
所謂的大家都有煩惱,是因為大家這個對煩惱的「得」都連在一起,所以基本上他的觀念說,我們雖然叫做斷煩惱,其實是切斷與煩惱的「得」。
XJ:剛開始打坐有點聲音就煩惱,但是你真正時間長了以後,就它聲音還在,聲音還是聲音,但是你自己不煩。
師父:聲音還是聲音,你切斷了對聲音的這些感受,可以這樣講,聲音還是聲音,你還是你,你只要斷掉它中間的連接,這個師父以前在講的時候,剛開始講的時候,曾經講過,實際上是我們跟煩惱連在一起了。
FY:就是煩惱不是本身也就是,自身的一些心所一些反應,為什麼要把自身的煩惱…
師父:我不知道他為什麼要把自身煩惱,他實際上就是在講斷惑的原理,它的原理是怎麼樣,當然你不這樣看也是可以,也沒有什麼錯,你可以說煩惱就是你自己的,然後你把它切斷了,但問題是,那這樣講跟這樣講,也沒有什麼分別?
你說煩惱跟自身是同一件事情,那也不一定這樣子看,你可以說,就凡夫來講,當然我們煩惱就是一直跟著。其實後來就佛教的很多觀念來講的話,其實煩惱是外來外溯的,包括大乘佛教很多觀念後來講的,煩惱是外溯的,所以可以去的掉。如果煩惱是你本身一直以來都有的話,是你的本性的話,那是去不掉的。所以他們會發展成一種理論就是,雖然說煩惱無始以來跟著我們,但是它並不是我們的本性,所以我們去的掉,除的掉,離的掉。你說它是虛妄的也可以,因為虛妄的,認清了那你就可以,反正不是你的自性所來,這個在大乘佛教的時候,它就會發展成各種理論,它講的會講的更清楚。
這樣同學們這邊,DZ聽過師父講的《成佛之道》,Eric你聽過《成佛之道》,大乘佛教裡面有種思想叫做如來藏思想,在這邊有講過,他說我們的自性是佛性清淨,煩惱是外溯的,這些是虛妄,所以這些是可以擦的掉的。那其實跟這個講的並沒有太大的差別,這樣FY有沒有回答到你的問題,你可以思考看看。
ZR:就是說我們的煩惱一定有所緣才有煩惱嗎?
師父:在我們這個階段,不管有沒有所緣我們煩惱都會有,而且隨時都會起來。
ZR:但是我們起煩惱一定要有個對境才能起煩惱,還是就是說不需要所緣有能緣就會?
師父:我們隨時都會起煩惱,因為我們在這個階位,有時候你沒有外來的所緣,但是有你內心自己的所緣,內心的識會去緣過去現在未來,這樣有沒有回答到你的問題?
你這個問題師父講一下,因為我們現在凡夫這個階段這個「得」還在,所以你跟煩惱是連在一起的,這個東西隨時有可能起來,不管你是不是有外在的境,就算是沒有外在的境,你會有內在自己的思考,緣過去現在未來,隨時都可能會起來。比如你某天忽然打坐的時候,想起賣豆腐的那一個故事。或是你哪一天忽然想起十年前,有一個人欠我錢,我怎麼都沒有去跟他要,都有可能。但是你沒有看到這個人,有很多時候是這樣子,奇怪為什麼會忽然想起了他?我們常常是這樣子,所以這個東西,因為這個「得」還在。然後莫名其妙那個比較倒霉,那個人就出現在你的腦海裡面。
問:「得」是不是就是想、思的「想」?
師父:不是,那個「得」是一個不相應行法,是阿毘達摩佛教裡面很特殊的一個觀念,一個立出來的一個哲學思考,或是一個佛學理論也好,它就是「得」,就是獲得事物的,或是跟什麼事物連接起來一個法則。
這個東西還有下面這個,我們下禮拜會講,把這個講完之後,很快的下禮拜會講分別賢聖品,分別賢聖品裡面更有趣,他會告訴你很微細的怎麼去修行,然後怎麼去觀,然後要怎麼從禪定開始去入手,尤其是他講「不淨觀」,還有講「數息觀」。「不淨觀」一般師父不會講的,因為現在也很難了,師父也沒有修過「不淨觀」,因為現在「不淨觀」很難修,要去看屍體,要是拿相片的話其實不是很恰當,因為拿相片差很多,不是差一點,我問你,你拿個相片這個沒什麼,你到現場去看,完全不一樣。
問:過去古代人就會在墳墓旁邊修?
師父:是,修「不淨觀」,但是「不淨觀」現在也不適合,而且古代確實佛陀也說「不淨觀」很多人修出問題,所以我們重的還是持息觀,或是念佛觀都可以,但是這個是下禮拜分別賢聖品裡面會講的。
這個預告一下,先告訴你什麼煩惱怎麼斷,他沒有告訴你真正怎麼修他提一下而已,到了分別賢聖品,他會告訴你很具體的應該怎麼修,到了智品跟定品,他會告訴你更微細的怎麼去修,它是一步一步這樣下去的,我們今天講到這裡,來我們來回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