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佛教思想史 第六讲

印度佛教思想史 第五讲 本讲视频 Youtube 腾讯 印度佛教思想史 第七讲

今天我所要谈的是接续着上一堂课,谈部派佛教,那么今天我要讲的是部派佛教的教法,也就是说这一些不同的部派,对于佛陀在原始佛教里面所讲的这些教法,他们有怎么样的不同的理解跟不同的诠释?当然因为部派太多,我也没办法一一的跟你们解说。我们是选几个比较重要部派,然后对每个部派他们里面主要的哲学学说的不同点,来做一个说明。我们现在所挑选的,我们上次有说到说根本分裂之后,分为大众部还有上座部两大部。

教法的不同诠释

教法的不同诠释:

大众部(Mahāsaṅghika)

  • 一说部 Ekavyāvahārika
  • 说出世部 Lokottaravādin


上座部(Sthavira)

  • 说一切有部 Sarvāstivādin
  • 经量部Sautrāntika
  • (南传)上座部Theravāda 


大众部

从大众部里面又分出了许多的部派,那么其中有一个叫做一说部,另外一部叫做说出世部,因为这两个部派是属于大众部的,而且对于大乘佛教的教法有一定的影响,所以我们就挑这两部来说明。那么上座部里面他当然又分了许多部,比如说有说一切有部,然后有犊子部、经量部,然后甚至有分别说部这一些。那么我们也是同样的从里面挑出影响比较大的一些主要部派来说明,我们在上座部里面所挑的就是影响最大的部派:说一切有部,还有经量部,还有一个叫做南传上座部,现在流传在南洋的像斯里兰卡、泰国、缅甸这个地方流行的佛教,就叫做南传上座部。我们就挑这几个部派,来做一个在部派佛教时期,不同部派他们主要的不同教法的不同说明。

一说部

首先我们来谈从大众部分出来的其中一部叫做一说部,那么一说部它主要的教法是什么?

一说部 Ekavyāvahārika

  • 名称: 
    • 一说部
  • 教说:
    • 世俗谛跟胜义谛唯都是假名,都是假施设
  • 影响:

    • 直接影响到大乘佛教的般若(Prajñāpāramitā)思想

它的名称叫做一说部,它主要的说法就是说说一切为假名,一切都是假施设,什么叫做一切都是假施设?他说世俗谛,世俗谛就是我们一般世间的这些,还有胜义谛。什么叫胜义谛?胜义谛就是类似出世的涅槃这一类的,他说世俗谛跟胜义谛唯都是假名,都是假施设。只是佛陀要教导众生所暂时的分别而分为世俗谛跟胜义谛。但实际上不管是世俗的轮回流转,还是胜义涅槃,这都只是一些假名假施设,佛陀暂时的教导,就算是胜义谛也不是真实的,就是他的说法。

那么我们进一步来说,在阿含经里面,它是这样子:阿含经里面比较重在于世俗为假,出世为真,也就是说世俗的生死流转,这是虚妄不实的,是由烦恼造业,然后由业来流转受苦。我们修行最主要就是要断烦恼,我们叫做断惑证真,断烦恼,然后悟到无我或是无常无我、三法印,这样子去除烦恼,然后证得涅槃,不再来三界轮回,这是我上次在阿含经里面,或者原始佛教教说里面所大概说明的。所以在这样一个状况下会有一些类似的概念,就是说:世俗是假的,虚妄不实的,但是出世的涅槃,胜义谛这是真实的。是我们所必须要去追求的,是佛陀阿罗汉等圣人所证悟的真实道理。

那么会有世俗为假,出世为真这样的一个概念出现,当然这个还得要有不同的理解跟诠释。但是就一说部来讲,他认为说,不管是世俗的生死流转,乃至于说是出世跟还灭涅槃,其实都不过是佛陀的假施设社,都不是真实的,这是他们的学说的重点。他认为说,当你真正证悟的时候,其实还是超越的,是离缘绝虑的,所以也不能说胜义就是真,他们说涅槃也不是真实的,他们会有这样的一个理论。

这种理论,其实直接的就影响到大乘佛教的般若学说跟般若思想,因为般若思想他就是讲说,生死涅槃无二无别。他说世俗的生死流转是虚妄的,如梦幻泡影,如幻如灭的;但是出世的涅槃同样的是如幻如化的,都不真实的,乃至有比涅槃更真实的东西,都是如幻如化的。这就是般若,就是否定一切,没有一个是真实不虚的,一切都是如幻如化的

也就是说生死涅槃不二,都是一种虚妄的假名。那么般若经典也是说我们真正证悟到的,那是一种超越,是不能用世俗或是胜义这样来说明的,这个就是般若经典的一个教说。那么其实大乘般若的这种教说,在部派里面的这一说部就已经有隐含了这样的一个意思。所以说一说部的理论跟学说,直接影响到般若经典的教法,至于般若经典的教法,他所弘扬的这种一切法毕竟空,不管是世俗也空,胜义谛也空的这种,一切法毕竟空,我们未来在大乘佛教的般若系统里面会进一步的做说明。

说出世部

那么我们再来介绍大众部里面的另外一个部派的学说,叫做说出世部。

说出世部 Lokottaravādin

  • 名称:  
    • 说出世部
  • 教说:  
    • 世俗谛虚妄不实,胜义谛真实不虚
  • 影响:
    • 对大乘如来藏(tathāgatagarbha)学说有重大的影响

教说:他说世俗是世俗谛,是虚妄不实的,但是胜义谛是真实不虚。也就是说他依于原始教法以来的一项概念,他认为说我们轮回的生死同样的是因为烦恼造业而形成的,但是烦恼是我们对世间事实的一种错知,那么造成了所谓的造业跟轮回。所以这种生死的涅槃的轮回其实是虚妄的,只是像一场做梦一样的,是假的;但是出世的涅槃,也就是胜义谛,是真实不虚的,是佛陀阿罗汉等圣人所证到的真实义。唯有证道的涅槃,证到了这样的无我,你才能断烦恼,断了烦恼才能断惑证正,证正到真实的胜义。所以他认为说,世俗虚妄不实,那么胜利谛是真实不虚,这是说出世部的一个基本的理论。

那么这样的一个理论对于大乘佛教如来藏的学说有一定的影响,因为如来藏他也是说烦恼虚妄不实,那么佛性真实不虚,如来藏的学说也是这样的一个理论。那么在后面有关于如来藏,我们在大乘佛教的中后期,慢慢会做一个更进一步的说明。

上座部

说一切有部

我们介绍了从大众部分出来的两个重要的派别。那么现在我们跳到上座部所分出来的学派,第一个比较重要的,而且可以说是一个对印度佛教影响有深远的学派,而且这个学派一直掌控着西北印的佛教,长达将近有1000多年之久的一个学派。这个学派就是很有名的一个学派叫做说一切有部,说一切不少是的定少少是的定,这是一个非常有名的部派,影响力非常大的部派。可以说对大乘佛教不但有功绩,但是也有给大乘佛教一定的影响,它的名称就叫做说一切有。那么为什么叫“说一切有”?它的部名是根据他学派的教说而来的,他的基本的教理叫做三世实有、法体恒存,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法有我无说。

说一切有部 Sarvāstivādin

  • 名称:
    • 说一切有部
  • 基本教理:
    • 三世实有、法体恒存
    • 法有我无说
  • 影响:
    • 最有影响力的学派
    • 影响唯识学说
    • 龙树菩萨主要的挑战对像

说一切有部三世实有、法体恒存,还有法有我无,他都有一个共通的教理,共同的基本的道理怎么样?他意思是说法体本身它是不变的,它是一直存在的,它是历经三世一直存在,所以叫做三世实有、法体恒存。他的三世实有并不是从时间来谈,它意思是说法体本身可以存在于过去、现在、未来,所以它的实有不是说在时间相上讲实有,它的实有是指法体是实有的,那么它的法体指的到底是什么呢?简单的说就是构成经验界背后的元素,构成经验界背后的元素。

什么叫做经验界?就是我们能够见闻觉知的一般这种世俗世界的东西,我们可以看得到,听得到、闻得到、摸得到的,这一些都是经验的现象界。他认为说经验的现象界这些,可以见闻觉知到的这些东西是假的,包括我们这个人,身心生命的人也是假的,因为都是由许多的元素复合而成的。我讲元素的时候,各位千万不要把它误认成一种化学元素,我讲的元素其实是指的是构成现象经验界背后的这一些质素,因为没有其它名称可用,所以我只好用元素,这些构成现象界背后的元素在说一切有部来讲,它就叫做法体

我更进一步来讲,什么叫做法体?比如他说我们这个身心生命,比如说这个补特伽罗的人,以人来讲,这个人的身心生命所构成体,在佛教里面上次有讲到蕴处界。那么我们以五蕴来讲,他说,我们这个身心生命构成的这个人是假名,是暂时存在的,因为它是由各种元素配合和合而形成的,所以这个人是假,所以叫做我,就说是假我。但构成这个人的五蕴色受想行识的一一蕴:色、受、想、行、识,这个是真实的,所以这个就叫做法体。

比如说色,它是由地水火风所构成的,他认为说地水火风这样的一个法体,它是真实的。所以地水火风叫做坚、湿、暖、动。那么这样的坚湿暖动就是它的法体,认为这样的法体是恒存的,是不变的,是真实的,那这些法体就叫做我讲的经验界、现象界背后的元素。这些元素可以是物质的元素,比如说地水火风,也可以是精神体的元素,比如说受想行识,他认为这一些受想行识这些种种也是真实的。

因为受,是所谓的情绪作用,是一种感受,他认为说这种精神的、生理心理原理这种质素,它也是真实不变的,它也是真实的,包括受、包括想、包括行、包括识这样的精神体,构成这些精神体的这些元素也是真实的,也称作法体。如果各位想要更细节的去了解的话,可以去看看我们的俱舍论,我们中道佛学会里面有一个俱舍论概要,俱舍论里面,说一切有部就把所有的种种法体,所谓的有为法、无为法,然后生理元素、心理元素种种种种就把它分为五位七十五法。这五位七十五法全部指的都是法体,这些都是真实的,他就用这样子的理论来谈他的法体。

那么他更复杂的理论就是这样,他说这些法体是真实的,但问题是说,如果这些法体是真实不变的话,他怎么来解说世事无常呢?他是说这些法体本身的体是不变的,是恒存的,但是它的作用的是可以变化的。所以如果说万法从它的法体来讲,它是恒时不变的,是三世实有的;但是如果从它的作用来讲,就可以说是无常。他说怎么回事?他说这个法体它是存在,没错,但是它并不是时时有作用,它必须当它的作用发生的时候,我们才有这样的见闻觉知而产生。也就是说法体恒存,但是要等待因缘来刺激,让法体可以产生作用。

我再举个例子,比如说眼识,眼识它是一直存在的,但是这个眼识它的存在,没有外来因缘的刺激,它不产生作用。那么意识必须到我们的眼根,然后去接受到外面的这样子的对境,这个色法、色境,接触到色境之后,经有这样的刺激,它的眼识就会产生作用。当眼识产生作用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吸收,我们就可以看到东西。所以依他来讲,就是说这个眼识的识的法体,它是存在的,但是如果它不作用的时候,我们是没有办法,比如说可以看到东西的,可以摸到东西的这一些。所以说但是法体它作用之后,等到因缘不见了,它就消失不见了。所以它一作用之后,等到因缘结束了,没有这个因缘了,它就会消失不见了。

这样子来谈法体,所以他就是说,当法体在未来的时候,它作用还没有产生;但是一旦这个法体被刺激到产生作用的时候,在产生作用当下,它叫做现在。那么这个法体作用过后,已经消失了,不再有作用了,那它就变成是过去。所以过去指的是法体作用已经过了,已经消失的;现在就是法体当下的作用;那么未来就是,法体还没有产生作用之前,就叫做未来。所以它就用这样一个法体来谈过去、现在、未来。

我再举一个例子,比如他说眼根,眼耳鼻、舌、身、意。眼根,它也是一个法体,色,它也是一个法体,当我们眼根对色的时候,加上其它的因缘,比如说有灯光、有距离的时候,这些因缘一刺激,这个眼根就产生作用,这个叫做法体产生现行的作用。那么这个色它当下也会发生作用,因为这个色产生作用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看得到。那么眼根对境产生这样的作用之后,就会刺激到眼识的法体,让眼识产生作用。所以当这三个都产生作用的时候,眼根对色境,然后产生眼识,这样子一作用的时候,这个叫做当下,就叫做现在。

那么当这样的一个刹那作用过去之后,这些法体就失去了作用了,那么这个就叫做过去。所以这样子来谈三世,所以他说所谓的无常,并不是依法体而说的,无常是依法体的作用而说。因为法体可以有作用,然后可以有作用的消失,所以他说如果就法体的作用来讲,可以说一切法无常,一切行无常;但是如果就法体本身来讲的话,其实法体是没有无常性的,法体是一直存在的,所以这个叫做三世实有。

那么什么叫做法有我无说呢? 他就把这样的一个理论拿来分析我们这个身心生命,他说我们这个身心生命其实是假的,为什么?因为他是由各式各样的法所复合所构成的,这样的一个复合体,他是假的,因为他没有实性。但是他认为说构成身心生命复合体的这一些元素,他的法体是真实的。所以这个叫做法有我无说。这个叫做说一切有部的根本教义。

所以说一切有部的一切有,从他的法体的理论来讲的话,他的一切并不是只说现象界的一切,他的一切乃是指构成现象界背后的元素,这些元素是真实的,是实在的,所以它叫做说一切有。

那么这个说一切有部,他差不多在影响着或者控制着西北印的佛教长达1000多年之久,而且是印度当初佛教里面最大最有力的学派。其实除了他本身有许多的有名的论师以外,比如说胁尊者、世友论师,这些论师以外,其实很多我们所认识到的大乘的论师,也都是从这个学派出来的。比如说最有名的龙树菩萨,一开始也是在这个学派里面出家的;还有无着菩萨、世亲菩萨,都是出自于说一切有部的,所以他们对一切有部的理论学说非常的熟悉。

那么也就是说,龙树菩萨他虽然接受了般若一切法空的思想,然后对一切法空有相当的说明。但是龙树菩萨他最后所批评的主要对象其实就是说一切有部,也就是说龙树菩萨出自说一切有部,所以对说一切有部的某些教说他是存在着一些意见。当他接受大众的一切法空的时候,他就针对一切有部来做一些批判跟一些指正,当然这只是说思想史上的一些差距。 那么另外我要谈就是说,说一切有部的影响力,它也间接、直接的影响唯识学说,为什么?因为我们常常把唯识称为法相宗,也就是说唯识在法相上说得非常详细。

其实对于法相的分析,说一切有部也是说的非常的详细,也就是说他在法相的哲学上下了很多的功夫。所以当年世亲菩萨在造《俱舍论》的时候,他还是摄属在说一切有部的学派,只是说他的俱舍论里面已经有跳开来某一些说一切有部的教说,但是在法体的实有上,他还是依于说一切有部的。那么他在法相的分析上可以说非常的详实,他在俱舍理论里面把一切法分为五位七十五法,那么世亲是综合说一些有部的思想。最后世亲虽然接受了大乘佛教的思想,成为唯识的祖师,但是他在唯识里面谈的百法明门,他把五位分成百法,他还是继承了这样一个在法相上作微细分析的学风,这个就是说一切有部。那么说一切有部,后来人家又称把它称作为一种多元的实在论,所以说一切有部的特色,就是在佛法的法相上,做了很详细有系统的哲学分析,这就是说一切有部。

经量部

我们再来说另外一个上座部分出来的部派,就叫做经量部。

经量部

  • 名称: 
    • 经量部(依经为量者)
  • 教说:
    • 法以种子的形态唯存于现在
  • 影响:
    • 种子学说对唯识学派有重大的影响

其实经量部本身它是从说一切有部分别出来的,就是说在说一切有部里面,基本上说一切有部的论师他是比较重阿毗达摩,他认为论比经重要。但是当他说论比经重要的时候,倒不是说论的权威性比经的权威性重,他当然也认知也知道说经是佛陀所讲的,但他会认为说论比经更重要,他主要的是认为说,因为当初佛陀虽然讲经,但是经上所表达的很多东西已经不是一般人所能够理解的,所以就必须要透过论来达到认识经的这样的一个目的。

根据论这样子我们才能修行,所以在说一切有部里面的阿毗达摩论师,对于论给予相当重要的地位,甚至超越过经。因为他认为说经上面所讲的你不懂,你必须要透过论你才能理解,这就是他们的一个基本的态度。但是在说一切有部里面有某些人某一些认知,他是反对阿毗达摩的,甚至反对三世实有、法体恒存这些理念。所以这些人他就跳脱出来,因为这些论师他认为说再怎么样都要依经为量,当论跟经有冲突有违背的时候,必须以经为主。所以他们认为说要依经为主要的根据,这些依经为量者,我们就称为经量部。这一些从说一切有部脱离出来,他有两个重要的,可以说主要的,我们必须要强调,第一个就是说它依经为量,而不以阿毗达摩为量。什么是阿比达摩?等一下我会说明阿毗达摩,简单地称就是论。

另外一个,他的学说是反三世实有,而认为现在实有。他认为说法体是存在的没错,但是法体不能存在于过去跟未来,法体只能存在于现在。那怎么样存在现在?他说,法体存在现在,是依种子的形态存在于现在,也就是说经量部发明了种子学说。什么种子学说?比如说造业,他说造业,由烦恼造业,但是这些造过的业之后已经消失了,但是业力怎么存在?他说造业的当下消失不见了,所以是过去了,这是不存在。但是造的业,他的业力是经由像种子一样的东西来保存下来,但是这个种子也是在一直变化当中。那么这个种子一直在变化当中,所以过去的它不存在;未来的还没现起,它也不存在;唯有现在它才能够有以种子的形式而存在。

所以一切法它都是这样子的:过去不存在,但是它隐藏的变成这样子潜藏的力量,这种力量就像种子一样的,它依这样来存在。所以业造过去之后,业力就以种子的形式存在,那么存在它刹那刹那的一直往前推,那么后面的它就刹那刹那的消失。那么当它遇到因缘,成熟的时候,种子就会现行。那么业力一现行,这个就叫业报,造作的人他就会受报。所以它的法以及它的作用,它就用种子这样一个形式来存在。所以他认为说,过去刹那造作已经不存在了,未来还没有现起,唯有现在。过去的法都是以现在种子的形态来保留来保存,这就是他的一个主要的种子学说。

这样的种子学说对于唯识学派有深远而绝对的影响,因为后来的唯识学派,尤其是唯识的很多祖师,其实也是从经量部出来的。他们就是拿着这种种子的学说,然后配合阿赖耶把它融合进去之后,就变成一套唯识的学说这样的出来。所以我们常常说阿赖耶早期的唯识,他认为说其实阿赖耶就是一个种子聚,一群种子聚在一起就叫做阿赖耶。阿赖耶本身是没有实体的,阿赖耶唯有依种子的整个聚合来讲才叫做阿赖耶。这样的种子学说,最早就是在经量部里面产生的。这个叫做经量部。

南传上座部

接下来我们再来谈一个也是蛮重要的一个部派,叫做Theravāda南传上座部:

  1. 南传上座部
  2. 唯一幸存至今的学派
  3. 主要流布于南洋一带
  4. 常被现代学者当作部派佛教的代表

我们现在常常把它翻成南传上座部,其实南传上座部它是由印度大陆的分别说系又分出来的,它主要是流传于斯里兰卡、泰国、缅甸一带。其实他在当初是一个小部派,但是为什么这个部派重要?是因为现在才重要,其实在古代,这个部派在印度本土并没有被注意到,因为它只是一个小学派,而且是流传于斯里兰卡南洋一带这一些。在当初的印度佛教并没有一个很重要的地位,但是因为环境因缘的关系,这个学派一直从2000多年前一直流传到现在还存在。所以我们可以说南传上座部是流传到现在,唯一存在的部派的学派。

因为它的流传时间早,可以推到2000年前,所以常被现在的学者当成是部派佛教的代表。但我们要了解的说,其实古代在2000年前,部派佛教的发展,还有乃至他们的学说是非常复杂的,只是说他们到现在都已经消失了,只有在文献上找得到。 像真正幸存的还流传在世间的,就是这个南传上座部,他之所以对现在佛教有影响,是这样下来的。 这一些部派他们所流传下来的一些著作,我们统称为阿毗达摩。这样的一个阿毗达摩的经典,我们等一下会介绍。

对戒律不同的认知

在说完了部派佛教里面,这几个比较有影响力的教派的主要的哲学学说之后,我们再来谈第五点:对戒律不同的认知,这也是部派佛教里面一个很重要的发展。那么我们还是一样,大体上分成上座部跟大众部来做一个说明。

对戒律不同的认知
上座部 大众部
态度保守 改变开放
重传统(重僧团)     重精神(人性为主)
与社会保持距离 较融入社会
优点:保持僧团优良传统 优点:容易适应社会,度化一般信众
缺点:造成佛法传播的限制 缺点:容易造成僧团品质的下降
菩萨戒的形成

首先上座部来讲,上座部对戒律来讲,他基本的态度是一种传统保守的态度,也就是说他认为说,佛所制的佛所说的,就是要照这样子来做,照它表面上的字义来做。那么当初第一结集、第二节结集,第一结集,佛所制的就照这样子,佛未制的不能再另外制。因为他们认为说唯有佛陀能制戒,所以他们对戒律的诠释就比较传统保守。

那么大众部来讲,它就比较重在改革开放,它认为说因为佛陀在当初要入灭的时候,佛陀也曾经告诉这些弟子说,戒律只是世界悉檀,它是依于人世间的相对整个文化的现象,或是我们社会的现象而相对制定的。有的当文化社会过去了,已经不在需要的时候,我们可以改变,或者来甚至把它废除,然后经过僧团的开会,可以制重要的戒律来遵守,因为它是世界悉檀,它是针对于社会的习俗文化相对设施的。

当初阿难曾经跟大迦叶提到过佛陀这样的态度,阿难说佛陀说:小小戒可舍,但是大迦叶他曾经问阿难说:哪一些是小小戒?也就是说哪一些是相对于社会习俗而制定的规范的,那么哪一些不是针对相对习俗而是根本而重要的呢?阿难跟大迦叶说,他没有问过佛。大迦叶因为他不是佛,所以他也不敢随随便便去更动这些戒律。因此在第一次结集的时候,到最后做了一个非常不得已的决定,那就是说:佛已制的,我们不改变;佛未制的我们也不要再制,虽然这是很不得已的做法,但是实际上这已经违反佛陀当初制戒的精神。

那么你会觉得说,那大迦叶为什么会这样子?实际上大迦叶也有他的困难,因为他毕竟不是佛,他也没办法去决定哪一些能留,哪一些不能留。那么由于当初已经有这样子的暧昧跟一个冲突的态度出现了,所以会导致后面的不同的学派对戒律,有采取保守的,依着戒律表面上的制定去遵守的;也有认为说,要遵循佛陀制戒精神的。所以会有这种保守派的以及这种改革开放派的,改革开放派的,他就是认为说持戒或是我们研究戒律,我们必须要研究戒律的精神,了解佛当初制戒的精神,这样子才能适应社会,那么让佛教能够继续保留。那么这样子的两个态度,当然都有它的优跟缺所存在。

那么第二点,上座部比较重视传统,比较重视僧团,大众部对僧团比较重视僧团存在的精神,而且是比较重视人性。所以上座部他对传统僧团的保留,还有僧团的戒律非常的严格,相对来讲严格。但是大众部相对来讲,重于佛法的入世性也重视僧团的作用性,所以会有产生下面的另外一点就是说:上座部它重视僧,所以上座部的一些观念,重戒的这些观念,所以会造成他跟社会有一定的距离,没办法很融洽的可以融入社会,跟一般的群众融在一起。

因为他僧团归僧团,僧团还是维护他一贯的一些生活作息,那么信众就只有特定的时间才能来接触。甚至他们还会保持着托钵这样的一个传统以来的形式,所以他们跟社会会有一定的距离。但是大众部由于他比较开放,比较重视僧团的作用,比较重视以人间的度化,所以大众部的部派在相对来讲会比较能够融入社会。那么在这样相对的一个状况之下,他们各有优缺。

就优点上来讲,上座部由于他重视戒律重视僧团,跟社会保持一定的距离,所以他容易保持僧团优良的传统,比较不会流俗,也不会让僧团土腐化,不会流俗,因为他比较重视这些应该有的一些行持跟行仪,这是他们的一个优点。

那么大众部重精神、重人性、重融入社会、重教化这样一个精神,它的优点就是容易适应社会,然后容易度化一般信众,容易让一般信众所接受。

那各有这样的优点,但是相对来讲,他们也有相对的缺失跟缺点。缺点就是上座部的这种维持僧团,保持跟社会保持距离这样一个态度,会造成佛法传播的限制,不容易融入社会,所以会造成佛法传播的限制。那么其实在印度当初,佛教慢慢维持限制在僧团里面研究,已经没办法跟世间社会融在一起的时候,也就是有这样的一个问题存在。

那么大众部它也是有缺点的,它虽然比较容易融入社会,但是由于跟社会的太过接触,太多的接触,所以会造成僧团品质的下降,常常容易流俗,受到社会的影响。所以当初支持大众部的这一些年轻的出家众,在第二次结集之前,当耆年上座跟大众年轻比丘产生冲突的时候,就是因为这些的年轻的出家众,他们认为可以捉持金钱宝物,对于不可捉持金钱宝物这样的一个决定,他们认为是要重视精神的。虽然这样子,但是常常由于拿捏不准,所以会容易造成僧团品质的下降,然后容易腐化。这个就是大众部的一个缺点。

那么最后在这样一个状况下,由于大众部比较重视佛法它的适应性跟佛法的教育性和佛法对一般社会大众的影响,因此在这样的一个状况下,刚才有讲过,大众部的思想上给大众佛教的教理有一定的影响。相对的,大众部的这种融入社会、教化众生的态度,也造成了菩萨戒的形成,菩萨道的推广跟菩萨戒的形成。这个就是部派佛教在不同部派,在对戒律的一些认知冲突,还有他们不同的诠释跟理解的一个状况。

部派发展时期新教典的产生

最后,我们在部派佛教里面,我们再来谈谈在部派发展时期新教典的产生。

新教典

  • 阿毘达磨(Abhidharma)
    • 严谨的学术著作
    • 早期的论藏
  • 菩萨藏

    • 本生Jataka

    • 譬喻Avadānas
  • 不同的态度

大概我们可以分成两个,从大纲来看,第一个我们要谈的是阿毗达摩,第二个我们要谈的是菩萨藏。第三个,对新教典的不同态度,尤其是对菩萨藏,或是说菩萨藏或本生故事这一类的经典,在部派佛教里面它是有不同态度的。所以新教典的产生,我们来谈主要的就是阿毗达摩,还有菩萨藏。

阿毗达摩,我们分成两个重点来谈:

第一个就是说阿毗达摩是严谨的学术著作。第二个是最早的论藏,那么当阿毗达摩出现的时候,就是我们所谓的传统的经律论三藏已经具备齐全。菩萨藏里面当然它的内容很多了,但是菩萨藏里面我们主要举的两个影响比较大,也是比较早期的就是本生故事、还有譬喻,两个来做一个说明,这个就是我们谈谈新教典的一个状况。

阿毘达磨 Abhidharma

  • 名称: “abhi” (直接面对) + “dharma” (法) = “有关法”、 “对法”、 “法的分析”

  • 意义: 后代佛弟子们有系统的对佛的教法作分析和解说
  • 过程:
    • 系统化: 论母matṛka: 依主题作分类
    • 分析: 从不同角度观点作分析

    • 解说: 对主题作解说
    • 对原始教法的解说

阿毗达摩

首先我们来谈阿毗达摩,阿毘达磨 Abhidharma,在佛教的文学或佛教的教典上占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因为阿毗达摩在早期里面就是扮演的三藏里面的第三藏叫做论藏,早期的论藏,其实大体上指的就是阿毗达摩。

1、什么叫做阿毗达摩?简单的说阿毗就是直接面对 ,abhi叫做“直接面对”的意思,dharma-法,那么“abhi” (直接面对) + “dharma” (法) 两个字凑在一起的时候,我们可以翻成“有关于法”。那么最早的在中文里面我们称之“对法”,其实它的意义就是对法的分析,就叫做阿毗达摩,甚至在南传教典里面,它甚至可以称为超越法,也是说对法的超越。这里什么叫做“法”呢?这里的法其实就是指佛陀的教说,四谛十二因缘,这一些就叫做法或叫做佛法。教导我们怎么断烦恼解脱的这些都叫做法,所以阿毗达摩意思就叫做对法的分析,就是有关于法,或是对于法。

2、那么如果我们就意义上来讲,我们可以简单的说阿毗达摩就是后代佛弟子们有系统的对佛的教法做分析和解说,也就是所谓的论。我再讲一次,那么如果就意义上的解释来讲,阿毗达摩可以说是后代佛弟子们或是后代的佛的这些学者们,有系统的对佛的教法做分析和解说,就叫做阿毗达摩。那么阿毗达摩它的制作或它的这些教点的诠释解说,它是有一个过程的。

3、阿毗达摩的制作过程:

1)首先第一个系统化。它把佛的教说给系统化,它的系统化最早的就是说它作为一个论母,matṛka 。 什么叫做论母?它把教典里面、经典里面,尤其是四阿含里面谈的一些教法,它以主题来分类。比如说五蕴、四圣谛、三法印、十二入处、戒定慧三学,然后八正道什么的,他就这样子的做一个主题的分类。那么五蕴里面有谈到色蕴,那么色蕴里面有谈到什么什么,它就依这样的主题做一个大纲,这样一个主题的大纲,我们就叫做matṛka,叫做论母。就叫做主题的分类,这个叫系统化。接下来他们就以主题来做分析,怎么分析?

2)分析。就是从不同的角度观点来对主题做分析。比如说五蕴的色蕴,还有受蕴,那么这个受蕴应该怎么解释?从不同的角度来切入,来说明;这个色蕴到底是怎么回事,或者说解脱道、八正道的正见。那幺正见应该怎么解说怎么诠释?他们就提出不同的角度来分析说,我们应该从什么样角度切入,那么应该从怎么样的来分析,就是对这些主题做各式各样的剖析来分析,最后再从这些分析出来角度做解说。

3)解说。也就是说对这个主题做解说,然后说什么叫做色法?色法里面可以分成地水火风。地它又是什么意思?它是坚性,那它的坚性又是怎么样?所以它做很多很详细的分析。这样的一个制作过程到最后的结果就是阿毗达摩的论典。

那么各位如果想要了解阿毗达摩,去看看俱舍论,俱舍论就叫做阿毗达摩《俱舍论》,你就可以知道说,阿毗达摩它的佛法的分析跟理解,怎么教导我们,它是一个很特殊的形式,可以说一种理性的系统化、分析化,还有解说。那么这个跟我们一般所读到的经,许多的大乘经,它的形势跟态势是不大一样的。各位有空可以去看看俱舍论。那么在我们中道课程里面,上面我也有说过俱舍论,有空的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

总之:阿毗达摩就是对原始教法的一个诠释跟解说,这个就叫做阿毗达摩。那么当阿毗达摩出现了以后,佛教的三藏,原始的三藏就经律论就齐备了,就叫做三藏。

三藏:

  1. 经 Sūtra (阿含经/Āgama or Nīkaya): 佛和弟子的教说
  2. 律 Vinaya: 僧团和个人的规范
  3. 论Abhidharma: 对经的解说

经:就叫做 Sūtra,主要的就是四阿含或是南传的五部Nīkaya。是佛世的时候,跟佛的弟子的一些教说,重点内容就是四谛十二因缘。律:就是佛陀当初制定给出家僧团以及僧团里面个人的种种规范,这个叫做律。论:就是后代弟子对阿含经还有佛当初的教说的一种解说,这个就叫做论,又叫做阿毗达摩。这个就是我们早期的经律论三藏。

菩萨藏

在谈过阿毗达摩之后,我们再来谈第二类的新教典叫做菩萨藏。那么菩萨藏里面,几个主要的成分,其实它蛮多的,而且有点复杂,我们依两个最重要的来谈

菩萨藏

  • 本生故事 Jataka
    • 佛和弟子过去生中的故事
    • 菩萨道: 波罗蜜 (pāramitās), 成佛之道
    • 结合印度各种传说而成.
本生故事

第一个叫做本生故事,本生故事是佛和弟子过去生中的故事,那么它要强调的主要就是说,因为我上次有大概提到说,在阿含经里面,常常提到说佛跟阿罗汉修的都是四谛、十二因缘、八正道,所以证入了涅槃。但是阿含经里面又提到说,那么佛其实他的功德力他的福德资粮还有他的能力,不是一般阿罗汉所能比的,佛是超越一般的阿罗汉很多的。实际上为什么会这样子?既然他们修的是同样的东西,但是为什么到最后成就的是不一样呢?我说的不一样是就功德福德还有能力上来讲,并不是他们的烦恼上来讲,烦恼上来讲的话,阿罗汉也断尽见思二惑,佛当然更不用讲了。

那么在这样一个问题之下,到底他们差别在哪里?他们是不是过去生中有修的什么不一样呢?这些必须在这些新的教典里面找到答案,就是本生故事里面。所以本生故事他常常会提到佛和弟子过去生中的故事。比如说现在在佛世当初发生了一些什么事情,那么佛弟子们很不了解,那么就会跑去问佛,那么佛就会谈,谈到怎么样怎么样。那么在某些时候他会强调说,这些因缘现在之所以会这样子,就是因为过去生中发生了什么故事,那么这些故事之后,因为造作了这样的一个业力,所以到这一辈子就会产生这样的状况。

然后佛就说,过去生中某某人就是现在的谁,然后过去生中某某人,现在的我,佛陀就会这样子讲。那么这些本生故事当然你们到处都可以看,很多的故事非常的多,包括佛的舍身喂虎;比如说佛做忍辱仙人,这些种种的故事。但是这些本生故事里面,有一个要强调的重点,它不只是在谈佛的过去今生这样而已,它要强调一个重点就是说佛的菩萨道。

就是说当这些经典在强调过去的这些事情的时候,他在强调的都是说,佛他不是这辈子来忽然成佛的,他是说佛在过去生中已经修了许多的菩萨道,包括忍辱、布施、禅定这一些种种的菩萨道之后,已经累积了好几辈子了,甚至好几劫的资粮,然后带着到这辈子,依于这些资粮,然后断了烦恼之后就成佛,所以这些本生故事,它要表达的一个重点,叫做菩萨道的修行。那么菩萨道的这些修行法门,或者这些修的种种功德跟行持,经典就叫做波罗蜜,所以波罗蜜就叫做菩萨道,也叫做成佛之道。

那么这一些,如果我们就印度文化来分析起来,其实本生故事中很多故事,其实它是结合印度的各种本来传统已经有的传说,然后只是把它佛法化,把它菩萨化。也就是说,这些本生故事里面其实是融合了印度在古代已经很多的各种的传说,然后把这些传说拿进来,然后跟佛的过去生的一种修行把它结合在一起,然后开展出告诉我们要表达一个重要精神,就是:菩萨道是这样子修过来的,菩萨道是这样的一个东西。那它故事的材料来源,就是印度文化里面的各种传说,这个就叫做本生故事。

那么在本生故事里面还有一类,慢慢被分类出来,把它重点突出然后把它拿出来,分成另外一类的这些东西,我们就叫做(譬喻和诸佛国土)。本来这些都是从本生故事里面出来的,把这一类的比较特殊的这类东西,我们又把它分成几类:

譬喻和诸佛国土

譬喻(Avadāna): 光辉的事迹

  • 通俗弘法时,引来作为事理的证明
  • 最早提及十方佛国的经典
  • 以佛舍利为中心的诸佛国土
  • 十方无量佛国土
  • 他方佛国土成为成佛不可缺少的一 环
譬喻

譬喻(Avadāna),那么它的特性跟本生故事就有一点点不大一样,但是它实际上在讲的东西也是很多佛的本身过去生中的故事。(Avadāna)他虽然翻成PE,实际上他谈的内容实际上又叫做光辉的事迹,也就是谈的同样是佛陀在过去生中的菩萨大愿,以及佛陀过去生中做了许多自利利他的许多大事情,那么这个就叫做(Avadāna),就叫做譬喻,为什么叫譬喻?他有时候又叫做正喻,正喻就是拿来做证据,为什么拿来做证据?因为这些在当初很多通俗的教化里面,怎么通俗教化呢?不是在僧团里面做很深的法义讨论跟分析,如果做很深的讨论跟分析那个就变成是阿毗达摩了。那么当另外一类的出家人在外面教化其他一般众生的时候,必须用一些通俗的故事,这样子一般人比较能够接受。当他在做些通俗的教化的时候,他就会拿譬喻里面的许多故事,佛陀过去生中、佛弟子过去生中的自利利他的这些伟大的事迹,来作为事理的证明。

他比如说,你应该布施,布施有许多功德,而且你不应该怎么样怎么样,你应该要持戒,你应该怎么样怎么样。他比如说,佛陀这辈子能成佛能够有这么样的庄严,是因为过去生中,在哪一世的时候,他供养了燃灯佛怎么样怎么样,然后拿这些来证明说,你现在必须要这样子做。这就是说,对一般群众的教化,就是所谓的通俗弘法,而不是做布施上很多理论逻辑的分析,如果做理论逻辑的推论跟分析,这些就已经是阿毗达摩的范畴。

那么如果拿来做故事的通俗的这种教化,这样的一个状况就叫做正喻,就是这一类的譬喻。那么譬喻里面又有一个很特殊,可以说是一种新的理论跟一个教说,就是说譬喻里面最早清楚的提到十方佛国土,所以譬喻可以说是佛教经典里面最早提起十方佛国土的经典。那么这些譬喻的经典,它所描述的十方佛国土,跟后来的大乘经有点点不大一样。

首先它依佛舍利,它在描述里面,它说每一个佛国土都以佛的舍利塔为中心,而形成一个佛国土,也就是说舍利塔作为一个中心,然后依中心广开来,就有一个这样的佛国土。所以它的国土跟我们一般的认知不一样,就是说,在很多我们传统上,我们说一个国土或是一个世界,比如说在阿含经或是在中阿含、长阿含里面,它是以须弥山为中心的。但是在譬喻经里面,它很特殊的现象,它说十方的佛国土,它是以佛的舍利塔为一个中心而形成的这样一个国土,而且它更进一步提到说,十方有无量的佛国土。这个已经在佛教的理论上往前跨了一大步,因为阿含经里面,我们不能说完全没有,但是阿含经常常所提的都是此方、此土,很少去提到说有他方他土。

但是在譬喻经里面,它已经很清楚地提到说有十方佛国土,那么它进一步说,他方佛国土在修行上扮演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就是说它成为我们修行一个不可或缺的一环。也就是说,它认为我们要成佛,不只是要修四谛十二因缘,要断烦恼这些而已,而且要累积无量的功德。这些累积无量功德,除了过去生中种种的这种说法以外,它还提到要到十方佛国土去供养十方佛,这样子来累积菩萨资粮,他已经有这样子的慢慢的形成这种观念跟思想。这种思想观念当然给予大乘佛教的兴起有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大乘佛教里面普遍的就是提到说有十方国土,即使最早的资料来源就是譬喻经里面所提到的。

对于本生故事等的态度
理性

(说一切有部)

 信仰

(法藏部等)

谨止于传说 真实的故事

不能视同于正统三藏 与三藏有同等的地位
放置于律藏中 发展为菩萨藏
拒绝大乘教说 成为大乘经典发展的先导信仰

我们先来看理性的方面,说一切有部等部派,依理性的态度来讨论这些本生故事菩萨行方面,说一切有部认为说,这些故事仅止于传说,只是一种传说。那么他曾经说,这些传说我们只能取他精神的部分,而不能把它当成是真实发生的事件。所以他曾经说,过去生中佛在某某地方,他说这些地方如果不记得了或是怎么样,他可以说随便找一个地方,比如说一个城市一个乡村,一个地方就这样子,某某人你可以说随便找一个名字大概就可以了。所以他说他只是一种传说,不是真实发生的事件。因此他认为这些传说,不能等同于三藏,就是经律论三藏。也就是说它没有跟这一些正统的三藏取得同等的地位,所以他没有另外成立所谓的菩萨藏这样的概念,他把这一些传说的故事放在律典中,作为佛陀制戒,制定律的一些因缘。比如说某某事件怎么样发生,那么所以佛陀就制了的因缘,在过去世也曾经有这些故事,那些事件,所以导致现在的什么因缘,他说只是能够这样子谈而已,不能把它跟三藏等同,(只是)拿来作为佛陀制戒制律的一些因缘而已。

那么更进一步,说一切有部等这些上座的部派,他更拒绝大乘佛教的教说。因为在往后的上千年的发展当中,说一切有部一直是大乘佛教有力的抵抗跟排拒者[1]。但从另外一面来说,说一切有部的学术跟理论也给大乘佛教的某些学派给予一定的影响,甚至刚刚有讲过,很多大乘佛教的论师最早都出于说一切有部。相对来讲,另外一些部派,它是从信仰的态度来看待这些本生故事。

比如说法藏部,刚刚所讲的,他们认为这些本生经中,佛陀过去的还有佛弟子,过去的这些故事,都是真实的故事,都不是传说而已,都是实在的发生的。因此他们把这些故事跟三藏同等视之,也就是他们认为这一些故事跟三藏应该有同等的地位。所以在这样的一个立场下,他们另立菩萨藏,把这些故事发展成为菩萨藏,而成为四藏,就是经律论以外还有一个菩萨藏,那么这个就成为大乘经典发展的先驱跟先导。也就是说大乘经典还有很多大乘思想,就在这样的一个状况下得到一种启蒙跟发芽。

总结

结论

  • 部派佛教的教派在公元前300年到元年大乘佛教兴起前为最兴盛时期
  • 佛陀观: 人间佛陀发展为理想佛
  • 教法:
    • 多元性、严密组织、理性的分析、哲学的探讨。
    • 菩萨道的出现、先行的大乘教法
  • 僧团:
    • 依学说而有不同的学派

    • 依第二结集的律法,但诠释不同
    • 菩萨戒渐渐出现

最后我们来对部派佛教的发展做一个总结:

部派佛教大概是开始于公元前300年左右,一直到公元元年大乘佛教兴起前。这一段时间是大乘佛教从开始发展,然后再最兴盛的时期。也就是在这两三百年间,是部派佛教教派发展的一种最兴盛的时期,因为各个教派林到处林立,然后各种思想一直起来。但是我们要有一个概念:就是说虽然称这段时间为部派佛教时期,但并不是说在公元前100年左右,大乘佛教出现的时候,这些部派佛教就不见了,并不是这样子。而是部派佛教一直存在到差不多公元1000年左右,部派佛教一直存在到这样的一段时间,一共有大概1300年左右。而且其中的说一切有部,在漫长的1000多年的时间中,一直是支配西北一个很重要的学派。那只是说,因为也相对于大乘佛教的兴起,那么在这两三百年的时间中,因为部派佛教的特性很强,而且是它的最兴盛期,所以这段时间我们把它大概的,相对于大乘的佛教的兴起,称作为部派佛教。

有关于部派佛教的佛陀观,我们可以发现说,他一方面注重人间佛陀,更另外一方面慢慢朝向于理想佛的发展。也就是说在部派佛教时期,已经渐渐的由人间的佛陀观发展成为理想式的佛陀观。

第三点在教法方面,也就是教理教法方面,部派佛教的教法是一种多元性的,也就是说各个部派有他们不同的教说,乃至有一些不同的哲学探讨,那么它是倾向于一种严密的组织,还有理性的分析,更重要是一种哲学性的探讨,这一些都可以说部派佛教在教法上的特性特点跟特色。在教法上还有一个特色就是说,菩萨道的出现,那么这些都都可以说是一种先行的大乘教法。虽然在部派佛教里面,它主要还是以解脱道的探讨为主,但是实际上他在这个时段,菩萨思想、还有菩萨道的修行已经慢慢出现了。比如说我们刚才讲的佛陀本生故事,还有譬喻的这一些菩萨的大行,虽然一直没有取得主流的地位,但实际上这个时候已经慢慢开始了。

有关于僧团和戒律方面,部派佛教的僧团虽然最开始的分裂是依戒律,但是到后面的分裂主要是以学说的不同而有更多的学派的成立,所以它到最后,是以不同的文化环境,而发展成不同的学说,来区分他的部派,已经跟戒律没有太大的关系了。那么这些学派的戒律的守持,还是以第二结集以来的一些戒律,各个学派并没有他们自己的戒律。

所以我们必须要了解说,在部派佛教时代,他们并不是说自己发展成自己的一套戒律,而是说从第一结集到第二结集以来的这一套完整的戒律,只是各个学派在分开的时候,他照样的应用了这一套,然后自己再做一些诠释说明,然后再长期以来,还做多一些的增补,就是这样而已,并不是有什么完全不同的戒律。比如说现在汉传佛教所引用的法藏部的四分律,他在很多的戒律方面,这些戒条,如果我们把它跟南传上座部的那些律典来比对的话,其实大同小异,只是经过长期的发展,有一些增补,有一些小地方不一样,就是这样而已。其实引用的还都是一套的戒法,并没有什么真正的不同。

最后有关于僧团跟戒律方面,在大众部一类的部派慢慢的发展下,菩萨戒也渐渐的出现,这也是导致后来大乘菩萨道发展的一种很大的影响跟助缘。

以上就是作为部派佛教的一些探讨跟说明,谢谢各位。我们来回向!

  1. 为什么说一切有部等这些上座的部派更拒绝大乘佛教的教说?他们主要反对的是什么?paul, 8-12-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