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之探究及其觀行 第八講
空之探究及其觀行 第七講 | 本講視頻: Youtube | 空之探究及其觀行 第九講 |
空之探究及其觀行-8
我們接下來看 空與心解脫,之前已經把空在《阿含經》裡面主要的幾個意思都已經大概解說了,它有幾個重點,我們先要把它抓住。第一個就是緣起的世間空,而通向於涅槃的貪嗔痴永盡,這個叫做出世間空相應。緣起的世間空以無我無我所為根本,是空的內容,但在無我無我所的當下,它又跟我們很多修行上的一些入手相應。比如說,禪定的寂靜境界,比如說離愛染,比如說離五欲,這一些都跟世間空、無我、無我所是相關的,因為我們修行都是從這一些入手。
也就是說,世間空它在幾個方面,第一個,在認知知見上,你要先有無我無我所的認知,這是知見觀念上的,但是你在修行的下手上,第一個,你要離愛染,離五欲。再來就是,我們要有清淨的空寂的心,這些都是做修行的一個入手跟一個方便,那觀念上要有無我無我所。經過這樣不斷的修行,到最後,貪瞋痴永盡的時候,就達到涅槃的出世間空,這是《阿含經》裡面講空的主要意思。
這中間有一個關鍵就是說,印順導師在分析空的時候,定慧的相應,在修行上,在解脫道上,是一個很重要的觀念。
我再講一次,剛剛講的是一個入手的空,以及到究竟的涅槃空。但這中間,除了入手以外,漸漸在修行當中,定慧跟空有一個很重要的連接性,也就是在定慧的相應中,都是跟空相應的。
在修行的定慧中,都是跟空相應的,
所以接下來,印順導師要分析的空,都跟定慧有關係。也就是在慧學上,你必須要了解無我無我所,而在定中作觀的時候,雖然有種種不同的入門,但是,它的無我無我所是相應的,一定是無我無我所。由定慧的相應而產生的種種修定的方法,那這種種的定法裡面,有幾種是《阿含經》裡面最常提到的,除了四禪作觀以外,有四種三昧或叫做四種心解脫。
昨天其實有大概提一下,空心解脫是根本的,還有無量心解脫、無所有、無相,這都是一種定慧相應的入手的方法,也就是在定中作觀的不同的觀法。
我們再來看第三節,空與心解脫,接下來要講無量心解脫、無所有心解脫,以及無相心解脫。
第三節 空與心解脫
一、空與修定
• 在定慧的修習中,所有的方便不一,隨觀想的不同,修習成就,成為種種的定法;這不是偏於定,而是從定得名。
• 在佛教界類集、分別的學風(本於佛說,經弟子們的發展,成為阿毘達磨 )中,多方面傳出定法,或經過論辯,然後成為定論。
• 修證者所傳的內容,不但名稱不一,即使名稱相同的,含義也有淺有深。
• 這些名稱,絕大多數是世俗固有的名詞,「空」也不例外; 隨俗立名,加上宏傳者的程度參差,意義也就難以一致了。這是理解種種定法所必要注意的。
一、空與修定
【在定慧的修習中,所有的方便不一,】
方便不一意思就是說,入門的方法不大一樣。
【隨觀想的不同,修習成就,成為種種的定法;這不是偏於定,而是從定得名。】
這一句,這不是偏於定,而是從定得名,意思就是說,事實上它是講定中作觀,它雖然是定中作觀,但是入門的不同,入觀的時候的不同,所以它會稱為它是什麼什麼定,比如說三三昧,空,無相,無願,它入手的觀法不同,但是它到最後的原理是一樣的。
由於它入手的觀法不同,所以叫做空三昧,無相三昧,無願三昧。
如果我們觀的是從四無量心開始就叫做無量三昧,它不是說這只是定而已,這是在定中作觀,起初觀法不大一樣,所以才會把它稱為什麼什麼三昧,所以它不單只是修定而已,它是在說定中作如實觀。那定中做如實觀,它就可以斷煩惱,所以是在講定慧相應。
在佛教裡面,我們常常講定的時候,有時候它講的純粹是定,但有時候它講的是慧,有時候講的是神通,但是它都會用什麼三昧來說明。比如說昨天講的大乘所說的首楞嚴三昧,它不是只有定而已,它已經有很深的慧在裡面了。有沒有聽過金剛喻定,金剛喻定傳說是佛陀斷最後那個塵沙無明惑,當下用的那種慧觀,這種慧觀把它比喻為像金剛一樣的,可以斷最微細的煩惱,所以稱為金剛喻。
比喻的喻,叫做金剛喻定,但它不是只有定而已,他在定中是第四禪起無上的最高的慧觀,所以叫做金剛喻定,也叫做定慧等持了。
還有我們現在要比喻的,
比如說在唯識學裡面,有沒有聽過唯識學的這四種三摩地:明得三摩地,明增三摩地,入真義一分三摩地,無間三摩地。(這個地方師父問他人有沒有聽過,有好些詢問,二校裡面都刪掉了)
白板圖-1
暖——明得三摩地
頂——明增三摩地
忍——入真義一分三摩地
世第一——無間三摩地
在唯識學裡面,尤其是攝大乘論裡面,到了暖頂忍世第一,是修行的加行位,加行位是屬於什麼慧?(有刪除的話)生得慧,聞思修,修叫做定中作觀,定中作觀有四個階段,就叫做四加行,就是暖頂忍世第一,世第一過後就是開悟了,就是入初地或入初果。這暖頂忍世第一,其實都是在定中作慧觀,他定中作慧觀,那就不是一般的定而已,他已經有慧觀了。依于慧觀的深淺,唯識學又安排了他的深淺的慧的次第,但是他主要的,這幾個都不是講定而已,都是講依定作觀的慧的深淺,慧的深度跟淺度。
這個明得三摩地是初觀,唯識的所觀,唯識所現,所取空;這個頂,是印可所取空。
[頂:明增三摩地]
這個忍是能取空,[忍:入真義一分三摩地]
到了這裡(世第一)就是雙空,[世第一] 這個過後,所取能取空的空相也拿掉,那就入了勝義了,就是證悟了初地菩薩,在二乘就是初果 。
所以現在師父要講的就是導師這句話,導師說:
【在定慧的修習中,所有的方便不一,隨觀想的不同,修習成就,成為種種的定法;這不是偏於定,而是從定得名。】
其實是依基礎的定力,然後作慧觀入手不同,所以會有種種的定。
【這不是偏於定,而是從定得名。】】
就像是什麼明增三摩地,明得,明增這些,都不是講定而已,都是在講慧觀,首楞嚴三昧也是一種慧,大乘很多神通也都用三摩地來稱呼。
【在佛教界的類集中,分別的學風(本於佛說,經弟子們的發展成為阿毘達磨)】
在分別的阿毘達磨中,【多方面傳出種種依定作觀的定法,或經過辯論然後成為定論。】
也就是說,從佛所教導弟子們的修證,然後把它系統化之後,成為一種定論。
【修證者所傳的內容不同,不但名稱不一,即使名稱相同含義也有深淺。】
意思就是,當阿毘達磨沒有作抉擇跟定論的時候,我們回到《阿含經》去看,它有時候名稱一樣,內容不同;有時候名稱一樣,內容也一樣;
有時候是名稱一樣,內容不同;
有時候是名稱不一樣,但是指的是同一個內容,所以就會有種種不同的這些。
那導師就做一個分辨,【 這些名稱,絕大多數是世俗固有的名詞,「空」也不例外; 隨俗立名,加上宏傳者的程度參差,意義也就難以一致了。這是理解種種定法所必要注意的。】
由於這樣的一個情況,印順導師就慢慢來做這些不同定,以及它內容意義到底是一樣不一樣的一種分辨跟分析。他分析的內容主要集中在四個:空三摩地、無量三摩地、無所有三摩地、無相三摩地。
這四個三摩地是早期《阿含經》裡面定中作觀講的最多的,這四個都是講定中作觀。
問:像這一種名稱不一致的情況,是不是因為在不同的部派佛教裡面,由於不同的弟子去教導,那中間沒有聯繫所產生的結果?
師父:也有可能,但是也有可能是佛陀教導之後,不是到部派,而是在佛陀那個時代,很多的理解就有點不大一樣。
問:這種不同的修慧會不會說達到不同的定,這個是因為不同的老師的教法不同,還是說你一定要到初禪或到未到地定可以修哪一種,初禪你可以到哪裡,二禪可以到哪裡?
師父:問得非常好,基本上這裡他沒有講很清楚,但如果從我們最根本的了解,還有阿毘達磨的理解,他這些觀一定要有基本的定力才能做慧觀。而且我說這幾種,不管是空心三昧、無量心三昧,還有無所有、無相,基本上他是定中作觀,但既然是定中作觀,那你得有基本的定。經上倒沒有說你一定要什麼定,但就說一切有部來講,他一定要到未到地定,這樣才能作觀,那不然你要怎麼觀?但是他觀的方法入手不大一樣。
問:意思就是只要到未到地定以上,你可以自己選,好比說我要到二禪我才能修什麼什麼?
師父:入手是可以自己選,但是原理必須是一樣,意思就是說,有些是名稱一樣,但是內容不一樣,有些是名稱不同,但是指的是同一個東西,所以我們來稍微看一下四種心三昧。
二、四種心三昧
(一)四種三昧:與空有密切關係的定法,主要是四種心三昧:無量心解脫,無所有心解脫,空
心解脫,無相心解脫。
(二)名異義異:
• 無量心解脫,是慈、悲、喜、捨──四無量定。
• 無所有心解脫,是四無色中的無所有處定。
• 空心解脫,是思惟我我所空。
• 無相心解脫,是一切相不作意,得無相心三昧。(a-nimitta特徵)。
名異義異,名稱不一樣,內容不一樣;還有一種名異義同,名稱不同,但是它的意思是共通的。有沒有看到第一個名異義異?意思就是說,這四種三昧名稱不一樣,它的名稱一個叫做無量心解脫,一個叫做無所有,一個叫空,一個叫無相,這四個名稱是不是不一樣,它的名稱不一樣,所以內容就不一樣。它可能是名稱不同,所以它的內容也不同。但它有可能名稱不一樣,但是同樣的內容,為了讓大家更清楚一下,我們來看一下經文,補充資料的第三節 空與心解脫,這是《雜阿含經》的經文。(此處有略19:00)
尊者那伽達多告質多羅長者: 「有無量心三昧(appamāṇā ceta 心vimutti解脫),無相心三昧
(animittā cetovimutti),無所有心三昧(akiñcaññācetovimutti),空心三昧(suññatā Cetovimutti)。云何,長者!此法為種種義故種種名?為一義有種種名?」
質多羅長者問尊者那伽達多:「此諸三昧被世尊說,為尊者自意說耶?」
尊者那伽達多答言:「此世尊所說。」
質多羅長者語尊者那伽達多:「聽我小思惟此義,然後當答。」
須臾思惟已,語尊者那伽達多:「有法種種義、種種句、種種味,有法一義、種種味。」
復問長者: 「云何有法種種義、種種句、種種味?」
長者答言:「無量三昧者,謂:聖弟子心與慈俱,無怨、無憎、無恚,寬弘重心,無量
修習普緣,一方充滿,如是,二方、三方、四方、上下,一切世間心與慈俱,無怨、無憎、
無恚,寬弘重心,無量修習,充滿諸方一切世間普緣住,是名無量三昧。
云何為無相三昧?謂:聖弟子於一切相不念,無相心三昧身作證,是名無相心三昧。
云何無所有心三昧?謂:聖弟子度一切無量識入處,無所有,無所有心住,是名無所有
心三昧。
云何空三昧?謂:聖弟子世間空;世間空如實觀察,常住、不變易,非我、非我
所,是名空心三昧。
是名為法種種義、種種句、種種味。」復問長者:「云何法一義、種種味?」
答言:「尊者!謂:貪有量,若無諍者第一無量;謂:貪者是有相,恚、癡者是有相,無諍者是無相;貪者是所有,恚、癡者是所有,無諍者是無所有。
復次,無諍者空:於貪空;於恚、癡空;常住、不變易空;非我、非我所,是名法一義、種種味。」(雜.567經)
【尊者那伽達多告質多羅長者: 「有無量心三昧(appamāṇā ceta 心vimutti 解脫),無相心三昧
這個無量心,ceta是心,appamāṇā叫做四無量心三昧,有無量心三昧,這個vimutti這是解脫,又叫作無量心解脫,有無量心解脫,有無相心解脫,但是就巴利文,它都是講解脫,所以心解脫是指定。所以有無量心三昧,有無相心三昧,有無所有心三昧,還有空心三昧。
【云何,長者!此法為種種義故種種名?為一義有種種名?」】
這些不同的名稱是有同一個意思,然後有種種名稱嗎?那意思是就是說,它是同一個意思,然後有種種名稱嗎?
【質多羅長者問尊者那伽達多:「此諸三昧被世尊說,為尊者自意說耶?」】
這句話什麼意思?他說這三個三昧是世尊說的,還是你自己說的?
【尊者那伽達多答言:「此世尊所說。」】
意思說這四種三昧是世尊所教的,那世尊所教的,可能有些人搞不清楚,所以會有不同的認知。
【質多羅長者語尊者那伽達多:聽我小思惟此意,然後當答。】
因為太複雜了,所以他說,你讓我想想看,我再來回答。
【須臾思惟已】,就是想了一下。
【語尊者那伽達多:「有法種種義、種種句、種種味,有法一義、種種味。」】
什麼意思?有法種種義,種種句,種種味,有法一義,種種味。他意思就是說,有些是不同名稱,所以它內容也不一樣;有些是名稱雖然不同,但是內容相同。所以這裡有說,有法種種義,所以種種句,種種味,有法一義,種種味。那你也可以說,種種味,種種句,意思就是說,這四個因為名稱不同,所以它內容不同;另外一個是,名稱雖然不同,但是它有共通的意思。
接下來,【復問長者: 「云何有法種種義、種種句、種種味?」】
那什麼是名稱不一樣,所以內容不同,什麼意思呢?名稱不同,內容不同,我們這是針對四種三昧。
【長者答言:「無量三昧者,謂:聖弟子心與慈俱,無怨、無憎、無恚,寬弘重心,無量
修習普緣,一方充滿,如是,二方、三方、四方、上下,一切世間心與慈俱,無怨、無憎、
無恚,寬弘重心,無量修習,充滿諸方一切世間普緣住,是名無量三昧。】
我們講四種三昧裡面的無量三昧指的是什麼三昧?就是四無量心,就是慈悲喜舍,然後觀它遍滿一切世間,所以無量三昧就是四無量心。
【云何為無相三昧?謂:聖弟子於一切相不念,無相心三昧身作證,是名無相心三昧。】
所以這個無相三昧跟無量三昧就不一樣,無量三昧是修慈悲喜舍,觀遍一切十方;無相三昧是一切相不作意,是不觀一切相,所以兩個意思是不一樣的,修法也不同。
【云何無所有心三昧?謂:聖弟子度一切無量識入處,無所有,無所有心住,是名無所有心三昧。】
(此處有略23:00)
所以無所有跟無相跟無量也不一樣,那你說無所有到底是什麼?我們後面慢慢講,你現在知道說,四個三昧的內容不同,也就是說入手、作觀的方式是不一樣的。
【云何空三昧?謂:聖弟子世間空;世間空如實觀察,常住、不變易,非我、非我
所,是名空心三昧。】
空三昧是觀無我無我所;無相三昧,是一切相不作意,就是不取一切相;無所有三昧,從識無邊到無所有處;無量三昧,慈悲喜舍四無量心。
所以這四種三昧,它就是不一樣,
所以它是四種三昧,入觀的方式是不一樣的,所以它有四個名稱,這四個名稱代表它入觀的特色特質是不一樣的。
問:這一種不同的入觀,跟斷煩惱還沒有關係?
師父:你問得很好,等一下我們會講。
接下來,而且這也是我們這幾堂課要分析的重點,到底跟斷煩惱有沒有關係。不可能沒有關係的,沒有關係佛就不會講,但問題是它的關鍵在哪裡,我們這幾堂課都會講。
【是名為法種種義、種種句、種種味。」】
意思就是四種不同的名稱,所以它的內容不同。
【復問長者:「云何法一義、種種味?」
意思就是不同的名稱,但是它是同一個內容,這四種既然是名稱不一樣,所以它的內容不一樣。但這四種雖然名稱不一樣,但是它可能有共通的地方,它的共通地方怎麼樣呢?
【復問長者:「云何法一義、種種味?」】
這個長者就是質多羅長者尊者。
【答言:「尊者!謂:貪有量,若無諍者第一無量;謂:貪者是有相,恚、癡者是有相,無諍者是無相;貪者是所有,恚、癡者是所有,無諍者是無所有。
復次,無諍者空:於貪空;於恚、癡空;常住、不變易空;非我、非我所,是名法一義、種種味。」】
26:19這個有沒有大概看出他要表達的意義?(缺)
也就是說,這四種三昧,剛開始它的內容是不一樣,所以入觀的方法是不同的,但是,它有它的共通處,它的究竟的意義是共通的。26:40(此處缺一段話)你看了經文,那我們來看印順導師怎麼說明的,就更容易清楚了,這個是雜阿含567經。
(回到原講義P34)
首先是(二)名異義異,意思就是,名稱不同,內容不同。
【無量心解脫,是慈悲喜舍——四無量定。】
剛剛經上是不是這樣說?
【無所有心解脫,是無色界中的無所有處定。】
我們不是說四無色定嗎?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所以這個無所有三昧是指無所有處定,是無色界由下往上推是第三個,是無所有處定,所以內容不一樣。
還有,【空心解脫,是思維我、我所空。】
就無我、無我所。
【無相心解脫,是一切相不作意,得無相三昧。(a-nimitta特徵)】
所以基本上這四種是不一樣的三昧,它的特色剛開始是不一樣的。
問:無所有定處,就是一直要修到四禪以上的那個四加三的那個定?
師父:不需要,我們現在是九次第定,但這九次第定是經過部派佛教,還有我們後面的弟子們把它抉擇之後弄出來的九個次第,但在佛陀當初最早的時候,並不是這個樣子的。所以我剛開始第一堂就講,有些東西在這個《空之探究》裡面,導師的研究之後,跟我們某一些固定的認知可能會不大一樣,但是跟我們修行的方向並沒有不同,而且這種不同的認知讓我們對某一些觀念會更清楚,而可以解決一些問題。什麼問題?佛陀時代很多慧解脫阿羅漢,那他都可以成為阿羅漢,他為什麼不繼續修四禪八定?以及為什麼佛教說要修定,但不一定非得要四禪八定,就可以解決這樣的一個觀念跟問題。也可以更清楚當初佛陀講修定,他的重點跟意義還有目的到底在哪裡。
問:無相心解脫,這應該是屬于慧觀的東西?
師父:這三個都是慧觀。
問:因為這個東西很容易,如果說剛開始在學這個定學的時候,無相,因為我們修一定要心有所緣。因為我跟我的朋友說,我下禮拜要去打坐,你不要再吵我了,然後每個人都跟我講同樣一個句話,你去打坐是不是什麼都不想?我說有一定要想,所以無相這個名詞很容易讓人家去誤解。
師父:所以會誤解,
所以《金剛經》說,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很多人會以為《金剛經》說什麼都不要想,他是說不取這些相,是不執著這些相,所以很多人會誤解。確實這個名稱會誤解,但是你要看它的內容在講什麼,我們後面會講它的內容。
問:這個巴利文Nimitta這個字在特別指什麼東西?
師父:Nimitta是相,我這裡有講特徵,Nimitta還有另外一個也常常翻成相或想,叫作saṃjñā,saṃjñā就是我們色受想行識的想。這兩個字在中文字常常混用,有時候翻成相,有時候翻成想,但它的梵文跟巴利有可能是Nimitta,有可能是saṃjñā,saṃjñā就是色受想行識的想。
問:這是梵文,但巴利文saññā?
師父:那我的意思是說,有時候我們要知道,它的梵文或巴利到底是什麼字,不然中文翻的是一樣的字。也就是說,在中文裡面,這個相常常等於這個想,但是這個相有可能是這個Nimitta,有可能是saṃjñā,如果要區分的話,Nimitta比較重視外相,saṃjñā是想,是內心取像。
內心取外相形成內心的緣相,這個叫作saṃjñā;如果是外在的這個東西的特徵,這個叫作Nimitta,它有它的區別。但是不是說完全不一樣,但是它的區別是這個樣子,所以我說這個Nimitta有特徵的意思。
那意思就是說,不取一切外在東西的特徵,只要有這樣的認知。我們後面這可以慢慢再來看,
所以這裡是在講四種三昧名稱不同,所以它的內容不一樣,從它的名稱可以看出它的內容。
另外再來
名異義同,它的經文後半部是不是說,雖然說四種三昧,但它有共通處。
(三)名異義同
• 無量:貪、瞋、癡(代表了一切煩惱)是量的因 ,漏盡比丘所得無量心解脫中,不動心解脫最為第一;不動心解脫是貪空、瞋空、癡空,貪、瞋、癡空即超越於限量,是漏盡比丘的究竟解脫(不動阿羅漢)。
• 無所有:同樣的意義,貪、瞋、癡是障礙,貪、瞋、癡空即超越於所有,不動心解脫是無所有心
解脫中最上的。
• 無相:貪、瞋、癡是相的因,貪、瞋、癡空即超越於相,不動心解脫是無相心解脫中最上的。
• 空:空於貪、瞋、 癡的不動心解脫,就是空心解脫的別名。
• 無量心解脫,無所有心解脫,無相心解脫,達到究竟處,與空心解脫──不動心解脫,平等平等。無 量心解脫無所有心解脫 空貪瞋癡--不動心解脫=空心解脫無 相心解脫
❖ 依觀想的方便不同,有四種心解脫的名目,而從空一切煩惱來說,這是一致的目標,如萬流入海,都是鹹味那樣。
名異義同
【無量:貪、瞋、癡(代表了一切煩惱)是量的因 ,】
貪瞋痴代表了一切煩惱,是有量的,是量的因,為什麼我們是有量的?因為我們有我執,有貪瞋痴,所以是量的執著,會認為是有跟沒有這樣的執著,所以這是量的因。
【漏盡比丘所得無量心解脫中,不動心解脫最為第一;不動心解脫是貪空、瞋空、癡空,貪、瞋、癡空即超越於限量,是漏盡比丘的究竟解脫(不動阿羅漢)。】
所以無量心解脫,剛開始依有相有量,真正到了無量,不只是遍一切處而已,而是沒有量的概念跟超脫,就是不執著一切量,這是無量心解脫最終的意義。
所以這裡我們要有一個觀念,在有部的阿毘達磨裡面,他認為四無量心是勝解作意,是世俗觀,勝解作意可以降伏煩惱,但是不能斷煩惱,這是說一切有部的阿毘達摩認知的。南傳的四無量心有沒有說可以斷煩惱?沒有說,可能就是上座部都是這樣認為。但是如果你看《阿含經》裡面,他的四無量心到最後是由有量到無量,四無量心到最後的無量是貪瞋痴空,因為有貪瞋痴才有量,無貪瞋痴就無量,所以他的無量是沒有貪瞋痴。所以四無量心修到最後是可以斷煩惱的,也是朝著貪瞋痴空,沒有貪瞋痴方面去作觀的。所以在《阿含經》本身來講,他的四無量心也是無漏的,這個經就是表達這樣的一個意思,這是導師對剛才那個經的一個理解跟解說。
【無所有:同樣的意義,貪、瞋、癡是障礙,貪、瞋、癡空即超越於所有,】
你有「有、有無」的這樣對立,就是貪瞋痴的有我的這樣一個對立,所以才有—有跟無的對立,所以才有「有」。
【不動心解脫是無所有心解脫中最上的。】
就是你先觀「有」到最後,無所有是離「有」的一個概念,還是貪瞋痴空的概念。
【無相:貪、瞋、癡是相的因,貪、瞋、癡空即超越於相,不動心解脫是無相心解脫中最上的。】
也就是說這三種三昧,無量三昧,無所有三昧,還有無相三昧,剛開始入手都是依「有」來修的,修到最後,真正要解脫都要跟不動心解脫就是叫做空三昧,叫做無我無我所相應,一旦這樣的相應的話,那就是可以解脫斷煩惱了。你說同樣是無我,為什麼要分那麼多?因為根機不一樣,每個人不一樣。有的人就是要觀無量,有些悲心重的,他先觀四無量,到最後超越悲。我們不是講慈有三種層次嗎?生緣慈、法緣慈、無緣大慈,生緣慈是緣眾生有;法緣慈是緣沒有一個我,沒有一個眾生,但是有法的五蘊;到了無緣就是一切空相應,同樣,是從這裡來的,慈悲喜舍。剛開始是慈悲喜舍一切眾生,觀一切眾生的慈悲喜舍,到最後是超越的。所以四無量心,到了大乘佛教講生緣慈、法緣慈、無緣大慈,這不是那時候才有的,《阿含經》裡面就是這樣子講的,這只是把它發揮更廣而已。所以這三種三昧,剛開始的入手雖然不同,但是它根本的關鍵、同樣的道理,都是不動心三昧,都是跟無我無我所相應的。這個雖然入手不同,但它的道理一樣,這個叫做什麼名異義同。
問:我想要澄清一下,無所有心解脫,這是屬于慧觀,它是不是一定要在無所有處解脫?
師父:你的問題問得非常好,它基本上都是在未到地定就可以了,那為什麼會變成無所有定?這就是有趣的地方,也就是印順老師《空之探究》裡面給我們很大的啟發,跟我們一般認知的觀念是不一樣的。39:47(有 略師父的吩咐)
這四種都是慧觀,都是從有相到無相的慧觀,都是從有所到無所有的慧觀,都是從有相入手到最後是超越的慧觀,這四種都是定中作觀,都不是純粹講修定而已。雖然它叫什麼什麼定,其實都是在定中作觀,不是純粹的修定而已。40:36-41:38(略師父的體會的一段話)
【 空:空於貪、瞋、 癡的不動心解脫,就是空心解脫的別名。】
空就是空於貪瞋痴的不動心解脫,空心解脫又叫做不動心解脫,就是空心解脫的別名。所以,空心解脫就叫不動心解脫,就是空於貪瞋痴。
【無量心解脫、無所有心解脫、無相心解脫,這三種三昧達到究竟處,與空心解脫的不動心解脫平等平等。】
意思就是說,這三種三昧入手不同,但到最後都是空於貪瞋痴,這個概念究竟都是一樣的。
圖2講義P35
所以,無量心解脫、無所有心解脫、無相心解脫,這三個入手不同,但是修到最後都是空貪瞋痴,就是所謂的不動心解脫,就是空心解脫。
所以依於根機的不同,你可以從這三個任何一個入,但到最後都是空貪瞋痴,你也可以直接從空心解脫的無我無我所入,那就看個人的狀況,跟個人的根機還有特色,看你比較適應哪一種。
總之,【依觀想的方便不同,有四種心解脫的名目,而從空一切煩惱來說,這是一致的目標,如萬流入海都是鹹味那樣。】
現在知道這四種心解脫的特質了吧?
問:卡
師父:43:50(此處問的卡,師父的回答略)
其實是這樣,就是佛陀講什麼,有時候弟子聽了,可能在詮釋上或是在用的名相上會有不大一樣,這是很正常的,或是在傳承上會用了不同的字,或是在翻譯上會有不同的字。
問:有好幾個問題,一個就是,這些聽起來都是又玄又妙,但是我們平常當中,好像離這些境界差得太遠,如果我們知道很多這方面的名詞,但是平常怎麼修?
師父:平常怎麼修?這個我說過,這個是在定中作觀,這不是玄跟妙,這是真的作觀的入手,就是說你在聞思修到修慧的時候,你要怎麼入手的。還有,我問你們,定中作觀要無我無我所,但是無我無我所的這個觀念在哪裡養成?聞思修嘛,在平常的認知嘛。所以這雖然講的是定中作觀,但是你在平常的時候,就要養成這些觀念,它不是玄妙,它是聞思修,雖然他講的是修定中作觀的暖頂忍世第一的時候做的,但這些比如說無我無我所,比如說空,比如說無相,比如說無所有,這些觀念,你在平時就要養成了。
我舉一個例子,我們眾生是很容易取相,我們眾生是不是取相而分別?因為我們都會取什麼相,最簡單的會取「人、我、眾生、壽者相」,我們是不是都這樣取?《金剛經》告訴我們,「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那這個「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它的「無」不是說沒有,是不執著這些相,這些是在平常的時候就要去學習訓練。無相心解脫也是這個樣子,只是說師父現在還沒講完,所以你會覺得有點玄有點妙,但是到後面越講越多,你就知道說,原來它是這個樣子。
問:因為我也去基督教的一些教會,大家在一起抱團取暖那種,非常的溫暖,然後我又在社區當中看到很多人,尤其是老年人,就在這個loneliness(孤獨)已經是個很大的問題,就是根本沒有人管,沒有人照顧那種,就是大家非常的孤獨,所以出現很多心理的問題。所以教會的話,我覺得就很符合這個需要,大家在一起那樣的唱啊跳啊那種的熱情,像我是比較喜歡很空寂的那種,所以我是不太習慣那種。但是我認為大多數的人,還是喜歡那種的。
師父:那是一種方便嘛,我們可以運用,但是太過方便或是那種東西,會產生另外一種反效果,比如說情感的執著,關係太好,到時候哪一天產生了衝突,會不會?會啊,那是一種方便可以用,但是是不究竟的,而且會產生很多的反效果。所以我在中道常說,你們大家來這裡是學法,你們關係可以好,但是不要用世俗的感情,要用法緣。所以說如果沒有佛法的這一套的話,世俗的很多東西,到最後就是,要麼就是染著,要麼產生愛染,要麼產生瞋恨。夫妻剛開始恩愛很好,談戀愛高興得很,但是有多少夫妻到最後是恩愛一輩子,到最後不是都相愛相殺嗎?我的殺不是真的殺啦,就是這樣互相折磨。所以我們要知道,我們可以用這些方便,但是必須把佛法的這一套帶進去,不然產生了很多後遺症。
問:所以這就像師父說的,法爾如是,這個佛法必定不會吸引太多人,這是肯定這樣。
師父: 你要吸引人,除非用很多的方便之道,什麼叫方便之道?譬如說,台灣常常會有佛教跟民間信仰把它結合在一起,所以就很多人來,但是一體兩面,那就會有一些問題,因為他們搞不清是佛教還是其他宗教。所以台灣大部分的很多民間信仰,道教的廟、觀都拜觀音,所以叫做家家戶戶觀音,大家都念但是很多人是搞不清楚,觀音,他還以為觀音是道教的。所以可以用方便,但是方便多了,就容易本末倒置,這是一體兩面,世間就是這樣子。
問:師父,最後有一個是關於前面的補充材料裡面提到了那位尊者,他還要經過一些思維,片刻之後,然後再去回答這個問題。
師父:那個是質多長者,是長者回答尊者的問題。
問:師父昨天也提到說,這個整個佛法的發展,他其實都是後世的弟子的詮釋,那這樣的話,以誰為準呢?肯定是有聖人、尊者,但是這樣的話,就包括像大乘非佛說,更不用說密乘,大家完全是很不能接受的事情,這種情況下,那以誰說的為準?
師父:所以我們要經過智慧的訓練、學習、抉擇,不能單一的。這個問題,師父在這裡沒辦法回答,你有看過師父的《印度佛教思想史入門》嗎?其實我在前面曾經講過這樣的問題,你去看一看那個地方,師父針對這個問題做了一些說明跟回答。最後,我們把最後的一個小結看一下。
三、無諍住(三昧)
『相應部』的不動心解脫,『雜阿含經』作無諍(araṇa) ,應該是無諍住或無諍三昧的簡稱。
圖3 講義P36
不動心解脫在《雜阿含經》裡面就叫做無諍,應該是無諍住或無諍三昧的簡稱。
前面說過無量心解脫,它有兩個意義:一個叫做四無量定,就是慈悲喜舍,但是它跟其它的共同義叫做空貪瞋痴。
無所有(心解脫), 叫做無所有定,它的共通的意義也叫做空貪瞋痴。
無相(心解脫), 叫做無相定,它的根本意義就是空貪瞋痴。
所以從空貪瞋痴來講,上面這個是各個不同的別相,下面這個就是共相,每一個的共相都是空貪瞋痴。那空貪瞋痴就跟不動心解脫,或叫做無諍三昧,或叫做空心解脫,是一樣的,所以是從別相入手起修作觀,但到最後目的都是要空貪瞋痴的。
四、小結:
❖四種心解脫中最上的,是空於貪、恚、癡的不動心解脫,或無諍住,也就是心解脫(或心三
昧)而達究竟(慧解脫),不外乎空的究竟完成。
❖無量,無所有,無相,無諍,不動,從煩惱空而清淨來說,都可以看作空的異名。
❖無諍──阿練若,本是修行者的住處。由於住處寧靜,沒有煩累,象徵禪慧的境地,而名為無
諍住、無諍三昧的。這與「空」,本用來形容住處的空曠,沒有人物的煩累,也就用來象徵
禪慧,而有空住、空三昧等名目,情境是完全一樣的。
小結
【種心解脫中最上的,是空於貪、恚、癡的不動心解脫,或無諍住,也就是心解脫(或心三
昧)而達究竟(慧解脫),不外乎空的究竟完成。】
所以為什麼慧解脫阿羅漢特別多,就是這樣子。
【無量,無所有,無相,無諍,不動,從煩惱空而清淨來說,都可以看作空的異名。】
這一句很重要,不管是無量、無所有、無相、無諍、不動,從煩惱空而清淨來說,都可以看作空的異名。
【無諍──阿練若,本是修行者的住處。由於住處寧靜,沒有煩累,象徵禪慧的境地,而名為無
諍住、無諍三昧的。這與「空」,本用來形容住處的空曠,沒有人物的煩累,也就用來象徵
禪慧,而有空住、空三昧等名目,情境是完全一樣的。】
這是「空」在《阿含經》的使用,以及後來慢慢慢慢的發展。
所以我們要總結一句,《阿含經》裡面講「空」,它可以從無我無我所的知見上的慧上的認知,一直到空一切煩惱的究竟境界,那是涅槃,這兩個中間就有四種三昧的作觀,就是定慧相應的作觀,從諦理的認知一直到究竟的證悟,這中間就是有四種三昧的定中作觀。
54:28(師父談下次課的事情,略)
我們接下來細節上會談,無量心解脫、無所有心解脫、無相心解脫,然後做一個總和。接下來再來談所謂的勝解作意跟真實作意,然後會談九次第定的成立是怎麼一回事。
我們來回向,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
我們接下來看,空與心解脫。之前已經把空在阿含經裡面主要的幾個意思都已經大概解說了。它有幾個重點,我們先要把它抓住。第一個就是緣起的世間空,而通向於涅槃的貪嗔痴永盡。這個叫做出世間空相應。緣起的世間空以無我無我所為根本,是空的內容。但在無我無我所的當下,它又跟我們很多修行上的一些入手相應。比如說,禪定的寂靜境界,比如說離愛染,比如說離五欲,這一些都跟世間空無我無我所是相關的。因為我們修行都是從這一些入手,也就是說,世間空它在幾個方面。第一個在認知知見上,你要先有無我無我所的認知,這是知見觀念上的。但是你在修行的下手上,第一個,你要離愛染,離五欲。再來就是,我們要有清淨的空寂的心,這些都是做修行的一個入手跟一個方便。
那觀念上要有無我無我所。經過這樣不斷的修行,到最後,貪瞋痴永盡的時候,就達到涅槃的出世間空。這是阿含經裡面講空的主要意思。這中間有一個關鍵就是說,印順導師在分析空的時候,定慧的相應,在修行上,在解脫道上,是一個很重要的觀念。我再講一次,剛剛講的是一個入手的空,以及到究竟的涅槃空。但這中間,除了入手以外,漸漸在修行當中,定慧跟空有一個很重要的連接性。也就是在定慧的相應中,都是跟空相應的。在修行的定慧中,都是跟空相應的。所以接下來,印順導師要分析的空,都跟定慧有關係。也就是在慧學上,你必須要了解無我無我所。而在定中作觀的時候,雖然有種種不同的入門,但是,它的無我無我所是相應的,一定是無我無我所,由定慧的相應而產生的種種修定的方法。那這種種的定法裡面,有幾種是阿含經裡面最常提到的。除了四禪作觀以外,有四種三昧或叫做四種心解脫。昨天其實有大概提一下,空心解脫是根本的,還有無量心解脫、無所有、無相,這都是一種定慧相應的入手的方法。也就是在定中作觀的不同的觀法。
我們再來看第三節,空與心解脫。無量心解脫、無所有心解脫,以及無相心解脫。空與心解脫,空與修定,在定慧的修習中,所有的方便不一。方便不一意思就是說,入門的方法不大一樣,隨觀想的不同,修習成就,成為種種的定法。這不是偏於定,而是從定得名。這一句,這不是偏於定,而是從定得名,意思就是說,事實上它是講定中作觀。但是,它雖然是定中作觀。
但是入門的不同,入觀的時候的不同,所以它會稱為它是什麼什麼定。比如說三三昧,空,無相,無願。它入手的觀法不同,但是它到最後的原理是一樣的。由於它入手的觀法不同,所以叫做空三昧,無相三昧,無願三昧。
如果我們觀的是從四無量心開始就叫做無量三昧。它不是說這只是定而已,這是在定中作觀。起初觀法不大一樣,所以才會把它稱為什麼什麼三昧。所以它不單只是修定而已,它是在說定中作如實觀。那定中做如實觀,它就可以斷煩惱,所以是在講定慧相應。
在佛教裡面,我們常常講定的時候,有時候它講的純粹是定,但有時候它講的是慧,有時候講的是神通,但是它都會用什麼三昧來說明。比如說昨天講的大乘所說的首楞嚴三昧,它不是只有定而已,它已經有很深的慧在裡面了。有沒有聽過金剛喻定,金剛喻定傳說是佛陀斷最後那個塵沙無明惑。當下用的那種慧觀,這種慧觀把它比喻為像金剛一樣的,可以斷最微細的煩惱,所以稱為金剛喻。比喻的喻,叫做金剛喻定。但它不是只有定而已,他在定中是第四禪起無上的最高的慧觀,所以叫做金剛喻定,也叫做定慧等持了。
還有我們現在要比喻的,比如說在唯識學裡面,有沒有聽過唯識學的這四種三摩地:明德三摩地,明增三摩地,入真義一分三摩地,無間三摩地。在唯識學裡面,尤其是攝大乘論裡面,到了暖頂忍世第一,是修行的加行位。加行位是屬於什麼慧,生得慧,聞思修。修叫做定中作觀,定中作觀有四個階段,就叫做四加行。就是暖頂忍世第一,世第一過後就是開悟了,就是入初地或入初果。這暖頂忍世第一,其實都是在定中作慧觀,他定中作慧觀,那就不是一般的定而已,他已經有慧觀了。依于慧觀的深淺,唯識學又安排了他的深淺的慧的次第,但是他主要的,這幾個都不是講定而已,都是講依定作觀的慧的深淺。慧的深度跟淺度,這個明德三摩地是初觀,唯識的所觀,唯識所現,所取空,這個是印可所取空。
[頂:明增三摩地] 這一個是能取空。[忍:入真義一分三摩地] 到了這裡就是雙空。[世第一] 這個過後,所取能取空的空相也拿掉,那就入了勝義了,就是證悟了初地菩薩。在二乘就是初果。
所以現在師父要講的就是導師這句話。導師說,在定慧的修習中,所有的方便不一,隨觀想不同,修習成就成為種種的定法。其實是依基礎的定力,然後作慧觀入手不同,所以會有種種的定。這不是在專門講定,而是從定得名,就像是什麼明增三摩地,明得,明增這些,都不是講定而已,都是在講慧觀。
首楞嚴三昧也是一種慧,大乘很多神通也都用三摩地來稱呼。在佛教界的類集中,分別的學風本於佛說,經弟子們的發展成為阿毘達磨。在分別的阿毘達磨中,多方面傳出種種依定作觀的定法,或經過辯論然後成為定論。也就是說,從佛所教導弟子們的修證,然後把它系統化之後,成為一種定論。修行者所傳的內容不同,不但名稱不一,即使名稱相同含義也有深淺。意思就是,當阿毘達磨沒有作抉擇跟定論的時候,其實我們回到阿含經去看,它有時候名稱一樣,內容不同,有時候名稱一樣,內容也一樣,有時候是名稱一樣,內容不同,有時候是名稱不一樣,但是指的是同一個內容。
所以就會有種種不同的這些。那導師就做一個分辨,這些名稱絕大多數是世俗固有的名稱,空也不例外。隨俗立名,加上宏傳者的程度參差,意義也就難以一致了。這是理解種種定法所必要注意的。由於這樣的一個情況,印順導師就慢慢來做這些不同定以及它內容意義到底是一樣不一樣的一種分辨跟分析。他分析的內容主要集中在四個:空三摩地、無量三摩地、無所有三摩地、無相三摩地。這四個三摩地是早期阿含經裡面定中作觀講的最多的。這四個都是講定中作觀。
像這一種名稱不一致的情況,是不是因為在不同的部派佛教裡面,由於不同的弟子去教導,那中間沒有聯繫所產生的結果,也有可能。但是也有可能是佛陀教導之後,不是到部派,而是在佛陀那個時代,很多理解就有點不大一樣。這種不同的修慧會不會說達到不同的定,這個是因為不同的老師的教法不同,還是說你一定要到初禪或到未到地定可以修哪一種,初禪你可以到哪裡,二禪可以到哪裡?
問得非常好。基本上這裡他沒有講很清楚,但如果從我們最根本的了解,還有阿毘達磨的理解,他這些觀一定要有基本的定力才能做慧觀。而且我說這幾種,不管是空心三昧、無量心三昧,還有無所有、無相,基本上大都是定中作觀。但既然是定中作觀,那你得有基本的定。
經上倒沒有說你一定要什麼定,但就說一切有部來講,他一定要到未到地定,這樣才能作觀。那不然你要怎麼觀?但是他觀的方法入手不大一樣(意思就是只要到未到地定以上,你可以自己選,好比說我要到二禪我才能修甚麼)。入手是可以自己選,但是原理必須是一樣。意思就是說,有些是名稱一樣,但是內容不一樣,有些是名稱不同,但是指的是同一個東西。所以我們來稍微看一下四種心三昧。
第一,四種心三昧與空有密切關係的定法。主要是四種心三昧:無量心解脫,無所有心解脫,空心解脫,無相心解脫。名異義異,名稱不一樣,內容不一樣。還有一種名異義同,名稱不同,但是它的意思是共通的。有沒有看到第一個名異義異?意思就是說,這四種三昧名稱不一樣,它的名稱一個叫做無量心解脫,一個叫做無所有,一個叫空,一個叫無相。這四個名稱不一樣,它的名稱不一樣,所以內容就不一樣。它可能是名稱不同,所以它的內容也不同,但它有可能名稱不一樣,但是同樣的內容。為了讓大家更清楚一下,我們來看一下經文補充資料的第三節。
空與心解脫,這是雜阿含經的經文。尊者那伽達多告質多羅長者:有無量心三昧,這個無量心ceta是心,apamana叫做四無量心三昧。有無量心三昧,這個vimutti這是解脫,又叫作無量心解脫,有無量心解脫,有無相心解脫。但是就巴利文,它都是講解脫。所以心解脫是指定,所以有無量心三昧,有無相心三昧,有無所有心三昧,還有空心三昧。云何?此法為種種義故種種名,為一義有種種名。這些不同的名稱是有同一個意思,然後有種種名稱嗎?那意思是就是說,它是同一個意思,然後有種種名稱嗎?質多羅長者問尊者那伽達多:此諸三昧被世尊說,為尊者自意說耶?這句話什麼意思?他說這三個三昧是世尊說的,還是你自己說的?尊者那伽達多答言:此世尊所說。意思說這四種三昧是世尊所教的。那世尊所教的,可能有些人搞不清楚,所以會有不同的認知。質多羅長者語尊者那伽達多:聽我小思惟此意,然後當答。因為太複雜了,所以他說,你讓我想想看,我再來回答。須臾思惟已,就是想了一下。質多羅長者告訴尊者那伽達多。
此法種種意,種種句,種種味。有法一義,種種味。什麼意思?有法種種意,種種句,種種味。有法一義,種種味。他意思就是說,有些是不同名稱,所以它內容也不一樣。有些是名稱雖然不同,但是內容相同。所以這裡有說,有法種種意。所以種種句,種種味,有法一義,種種味。那你也可以說,種種味,種種句。意思就是說,這四個因為名稱不同,所以它內容不同。另外一個是,名稱雖然不同,但是它有共通的意思。
接下來,復問長者,云何有法種種意,種種句,種種味?那什麼是名稱不一樣,所以內容不同,什麼意思呢?名稱不同,內容不同。我們這是針對四種三昧。長者答言,無量三昧者,謂聖弟子心與慈俱,無怨,無憎,無恚,寬宏重心,無量修習普緣,一方充滿,如是,二方,三方,四方,上下,一切世間心與慈俱,無怨,無憎,無恚,寬宏重心,無量修習,充滿諸方一切世間普緣住,是名無量三昧。我們講四種三昧裡面的無量三昧指的是什麼三昧?就是四無量心,就是慈悲喜舍,然後觀它遍滿一切世間。所以無量三昧就是四無量心。
云何為無相三昧?謂聖弟子於一切相不念,無相心三昧身作證,是名無相心三昧。所以這個無相三昧跟無量三昧就不一樣。無量三昧是修慈悲喜舍,觀遍一切十方。無相三昧是一切相不作意,是不觀一切相。所以兩個意思是不一樣的,修法也不同。
再來,云何無所有心三昧?謂聖弟子度一切無量識入處,無所有,無所有心住,是名無所有心三昧。所以無所有也不一樣,跟無相跟無量也不一樣。那你說無所有到底是什麼?我們後面慢慢講,你現在知道說,四個三昧的內容不同,也就是說入手,作觀的方式是不一樣的。
云何空三昧?謂聖弟子世間空,世間空如實觀察,常住,不變易。
非我,非我所,是名空三昧。空三昧是觀無我無我所,無相三昧。一切相不作意,就是不取一切相。無所有三昧,從識無邊到無所有處。無量三昧,慈悲喜舍四無量心。所以這四種三昧,它就是不一樣。所以它是四種三昧,入觀的方式是不一樣的。所以它有四個名稱,這四個名稱代表它入觀的特色特質是不一樣的。這一種不同的入觀,還是跟斷煩惱還沒有關係。你問得很好,等一下我們會講。
接下來,而且這也是我們這幾堂課要分析的重點。到底跟斷煩惱有沒有關係,不可能沒有關係的。沒有關係佛就不會講,但問題是它的關鍵在哪裡。我們這幾堂課都會講,是名為法種種義,種種句,種種味。意思就是四種不同的名稱。所以它的內容不同。復問長者,云何法一義,種種味。意思就是不同的名稱,但是它是同一個內容。這四種既然是名稱不一樣,所以它的內容不一樣。但這四種可能有共通的地方,雖然名稱不一樣,但是它可能有共通的地方。它的共通地方怎麼樣呢?復問長者,云何法一義,種種味。答言,這個長者就是質多羅長者尊者。謂貪有量,若無諍者第一無量。謂貪者是有相,恚,痴者是有相。無諍者是無相,貪者是所有,恚,痴者是所有,無諍者是無所有。複次,無諍者空,於貪空,於恚,痴空,常住不變易空。非我,非我所,是名法一義,種種味。也就是說,這四種三昧,剛開始它的內容是不一樣,所以入觀的方法是不同的。但是,它有它的共通處,它的究竟的意義是共通的。你看了經文,那我們來看印順導師怎麼說明的,就更容易清楚了。這個是雜阿含五六七經。首先是名異義異,意思就是,名稱不同內容不同。無量心解脫是慈悲喜舍四無量定。剛剛經上是不是這樣說?無所有心解脫是無色界中的無所有處定。我們不是說四無色定嗎?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這個無所有三昧是指無所有處定,是無色界。由下往上推是第三個,是無所有處定。所以內容不一樣,還有。
空心解脫是思維我我所空,就無我。無我所無相心解脫是一切相不作意,得無相三昧。所以基本上這四種是不一樣的三昧,它的特色剛開始是不一樣的。
(無所有定處,就是一直要修到四禪以上的那個四加三的那個定義)。不需要,我們現在是九次第定,但這九次第定是經過部派佛教,還有我們後面的弟子們把它抉擇之後弄出來的九個次第。但在佛陀當初最早的時候,並不是這個樣子的。所以我剛開始第一堂就講,有些東西在這個空之探究裡面,導師的研究之後,跟我們某一些固定的認知可能會不大一樣,但是跟我們修行的方向並沒有不同,而且這種不同的認知讓我們對某一些觀念會更清楚,而可以解決一些問題。
什麼問題?佛陀時代很多慧解脫阿羅漢,那他都可以成為阿羅漢,他為什麼不繼續修四禪八定,以及為什麼佛教說要修定,但不一定非得要四禪八定,就可以解決這樣的一個觀念跟問題,也可以更清楚。當初佛陀講修定,他的重點跟意義還有目的到底在哪裡。
(無相心解脫,這應該是屬于慧觀的東西)。這三個都是慧觀,因為這個東西很容易,如果說剛開始在學這個定學的時候,無相,因為我們修一定要心有所緣,因為我跟我的朋友說,我下禮拜要去打坐,你不要再吵我了,然後每個人都跟我講,同樣一個句話,你去打坐是不是什麼都不想,我說有一定要想,所以這個名詞很容易讓人家去誤解。所以會誤解,所以金剛經說,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很多人會以為金剛經說什麼都不要想,他是說不取這些相,是不執著這些相,所以很多人會誤解,確實這個名稱會誤解,但是你要看它的內容在講什麼,我們會面會講它的內容。
(這個巴利文Nimitta,Nimitta這個字在特別指什麼東西)。Nimitta是相,我這裡有講特徵。Nimitta還有另外一個也常常翻成相或想,叫作saṃjñā,saṃjñā就是我們色受想行識的想,這兩個字在中文字常常混用,有時候翻成相,有時候翻成想,但它的梵文跟巴利有可能是Nimitta,有可能是Nimitta,有可能是saṃjñā,saṃjñā就是色受想行識的想,這是梵文(巴利文saññā)。那我的意思是說,有時候我們要知道,它的梵文或巴利到底是什麼字,不然中文翻的是一樣的字,也就是說,在中文裡面,這個相常常等於這個想,但是這個相有可能是這個Nimitta,有可能是saṃjñā,如果要區分的話。
Nimitta比較重視外相,saṃjñā是想是內心取像,內心取外相形成內心的緣相,這個叫作saṃjñā。如果是外在的這個東西的特徵,這個叫作Nimitta。它有它的區別,但是不是說完全不一樣,但是它的區別是這個樣子。所以我說特徵,這個Nimitta有特徵的意思。那意思就是說,不取一切外在東西的特徵,只要有這樣的認知,我們後面這可以慢慢再來看。所以這裡是在講四種三昧名稱不同,所以它的內容不一樣。從它的名稱可以看出它的內容。好,另外再來,名異義同。它的經文後半部是不是說,雖然說四種三昧,它有共通處,名異義同。無量貪瞋痴代表了一切煩惱,是有量的。是量的因。為什麼我們是有量的?因為我們有我執,有貪瞋痴。所以是量的執著。會認為是有跟沒有這樣的執著。所以這是量的因。漏盡比丘所得的無量心解脫中,不動心解脫最為第一。不動心解脫是貪空,瞋空,痴空。貪瞋痴空即超越於限量。所以是漏盡比丘的究竟解脫。不動阿羅漢。所以無量心解脫,剛開始依有相有量,真正到了無量,不只是遍一切處而已,而是沒有量的概念跟超脫,就是不執著一切量。這是無量心解脫最終的意義。這裡我們要有一個觀念,在有部的阿毘達磨裡面,他認為四無量心是勝解作意是世俗觀。勝解作意可以降伏煩惱,但是不能斷煩惱。這是說一切有部的阿毘達摩認知的。南傳的四無量心有沒有說可以斷煩惱?沒有說。可能就是上座部都是這樣認為。但是如果你看阿含經裡面,他的四無量心到最後是由有量到無量。四無量心到最後的無量是貪瞋痴空。因為有貪瞋痴才有量,無貪瞋痴就無量。所以他的無量是沒有貪瞋痴。所以四無量心修到最後是可以斷煩惱的。也是朝著貪瞋痴空,沒有貪瞋痴方面去作觀的。所以在阿含經本身來講,他的四無量心也是無漏的。這個經就是表達這樣的一個意思。這是導師對剛才那個經的一個理解跟解說。
無所有,同樣的意義,貪瞋痴是障礙,貪瞋痴空即超越所有。你有有有無的這樣對立,就是貪瞋痴的有我的這樣一個對立。所以才有有跟無的對立。所以才有有不動心解脫是無所有心解脫中最上的。就是你先觀有到最後,無所有是離有的一個概念,還是貪瞋痴空的概念。無相,貪瞋痴是相的因。貪瞋痴空即是超越於相。不動心解脫是無相心解脫中最上的。也就是說這三種三昧,無量三昧,無所有三昧。
還有無相三昧。剛開始入手都是依有來修的。修到最後,真正要解脫都要觀,跟不動心解脫就是叫做空三昧,叫做無我無我所相應。一旦這樣的相應的話,那就是可以解脫斷煩惱了。同樣是無我,為什麼要分那麼多?因為根機不一樣,每個人不一樣。有的人就是要觀無量,有些悲心重的,他先觀四無量,到最後超越悲。所以我們不是講慈有三種層次嗎?生緣慈、法緣慈、無緣大慈。生緣慈是緣眾生有,法緣慈是緣眾生,沒有一個我,沒有一個眾生,但是有法的五蘊。到了無緣就是一切空相應。同樣,是從這裡來的。慈悲喜舍,剛開始是慈悲喜舍一切眾生,觀一切眾生的慈悲喜舍,到最後是超越的。所以四無量心,到了大乘佛教講生緣慈、法緣慈、無緣大慈。這不是那時候才有的,阿含經裡面就是這樣子講的,這只是把它發揮更廣而已。所以這三種三昧,剛開始的入手雖然不同,但是它根本的關鍵,同樣的道理,都是不動心三昧,都是跟無我無我所相應的。這個雖然入手不同,但它的道理一樣。這個叫做什麼名異義同。(我想要澄清一下,無所有心解脫,這是屬于慧觀,它是不是一定要在無所有?)你的問題問得非常好。它基本上都是在未到地定就可以了。那為什麼會變成無所有定?這就是有趣的地方,也就是印順老師空之探究裡面給我們很大的啟發。跟我們一般認知的觀念是不一樣的。這四種都是慧觀,都是從有相到無相的慧觀,都是從有所到無所有的慧觀,都是從有相入手到最後是超越的慧觀。這四種都是定中作觀,都不是純粹講修定而已,雖然它叫什麼什麼定,其實都是在定中作觀,不是純粹的修定而已。
空是空於貪瞋痴,就是沒有貪瞋痴。空就是空於貪瞋痴的不動心解脫。空心解脫又叫做不動心解脫,就是空心解脫的別名。所以,空心解脫就叫不動心解脫,就是空於貪瞋痴。無量心解脫、無所有心解脫、無相心解脫,這三種三昧達到究竟處,與空心解脫的不動心解脫平等平等。意思就是說,這三種三昧入手不同,但到最後都是空於貪瞋痴,這個概念究竟都是一樣的。所以,無量心解脫、無所有心解脫、無相心解脫,這三個入手不同,但是修到最後都是空貪瞋痴,就是所謂的不動心解脫。就是空心解脫。所以依於根機的不同,你可以從這三個任何一個入,但到最後都是空貪瞋痴。
你也可以直接從空心解脫的無我無我所入。那就看個人的狀況,跟個人的根機還有特色,看你比較適應哪一種。總之,依觀想的方便不同,有四種心解脫的名目。而從空一切煩惱來說,這是一致的目標,如萬流入海都是鹹味那樣。現在知道這四種心解脫的特質了吧?其實是這樣,就是佛陀講什麼。有時候弟子聽了,可能在詮釋上或是在用的名相上會有不大一樣,這是很正常的。或是在傳承上會用了不同的字,或是在翻譯上會有不同的字。
有好幾個問題,一個就是,這些聽起來都是又玄又妙,但是我們平常當中,好像離這些境界差得太遠。如果我們知道很多這方面的名詞,但是平常怎麼修?平常怎麼修?這個我說過,這個是在定中作觀。這不是玄跟妙,這是真的作觀的入手。就是說你在聞思修到修慧的時候,你要怎麼入手的。還有,我問你們,定中作觀要無我無我所,但是無我無我所的這個觀念在哪裡養成?聞思修嘛,在平常的認知嘛。所以這雖然講的是定中作觀,但是你在平常的時候,就要養成這些觀念。它不是玄妙,它是聞思修。雖然它講的是修定中作觀的暖頂忍世第一的時候做的,但這些所謂的,比如說無我無我所,比如說空,比如說無相,比如說無所有,這些觀念,你在平時就要養成了。我舉一個例子,我們眾生是很容易取相。我們眾生是不是取相而分別?因為我們都會取什麼相,最簡單的會取人、我、眾生、壽者相。我們是不是都這樣取?金剛經告訴我們,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那這個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它的無不是說沒有,是不執著這些相。這些是在平常的時候就要去學習訓練。無相心解脫也是這個樣子,只是說師父現在還沒講完,所以你會覺得有點玄有點妙,但是到後面越講越多,你就知道說,原來它是這個樣子。
因為我也去基督教的一些教會,他們大家在一起,非常的抱團取暖那種,非常的溫暖。然後我又在社區當中看到很多人,尤其是老年人,就在這個loneliness已經是個很大的問題,就是根本沒有人管,沒有人照顧那種,就是大家非常的孤獨。所以出現很多心理的問題。所以教會的話,我覺得就很符合這個需要,大家在一起那樣的唱啊跳啊那種的熱情。我是比較喜歡很空寂的那種。
所以我是不太習慣那種。但是我認為大多數的人,還是喜歡那種的。那是一種方便嘛,我們可以運用。但是太過方便或是那種東西,會產生另外一種反效果。比如說情感的執著,關係太好。到時候哪一天產生了衝突,會不會?會啊。那是一種方便可以用,但是是不究竟的。而且會產生很多的反效果。所以我在中道常說,你們大家來這裡是學法,你們關係可以好,但是不要用世俗的感情,要用法緣。所以說如果沒有佛法的這一套的話,世俗的很多東西,到最後就是,要麼就是染著,要麼產生愛染,要麼產生瞋恨。夫妻剛開始恩愛很好,談戀愛高興得很。但是有多少夫妻到最後是恩愛一輩子,到最後不是都相愛相殺嗎?我的殺不是真的殺啦,就是這樣互相折磨。所以我們要知道,我們可以用這些方便,但是必須把佛法的這一套帶進去,不然產生了很多後遺症。
所以這就像師父說的,法爾如是,這個佛法必定不會吸引太多人,這是肯定這樣。除非用方便之道,你要吸引人,除非用很多的方便之道。什麼叫方便之道?譬如說,台灣常常會有佛教跟民間信仰把它結合在一起,所以就很多人。但是一體兩面,那就會有一些問題,因為他們搞不清是佛教還是其他宗教。所以台灣的民間信仰,大部分的很多民間信仰,道教的廟觀都拜觀音,所以叫做家家戶戶觀音,大家都念阿彌陀佛。但是很多人是搞不清楚,觀音,他還以為觀音是道教的。所以可以用方便,但是方便多了,就容易本末倒置,這是一體兩面,世間就是這樣子。
師父最後有一個是關於前面的補充材料裡面提到了那位尊者,他還要經過一些思維,須臾片刻之後,然後再去回答這個問題。那個是質多長者,是長者回答尊者的問題。師父昨天也提到說,這個整個佛法的發展,他其實都是後世的弟子的詮釋,那這樣的話,以誰為準呢?肯定是有聖人尊者,但是這樣的話,就包括像大乘非佛說,更不用說密乘,大家完全是很不能接受的事情。這種情況下,那以誰說的為準?所以我們要經過智慧的訓練,學習抉擇,不能單一的這個問題。師父在這裡沒辦法回答,你有看過師父的印度佛教思想史入門嗎?其實我在前面曾經講過這樣的問題,你去看一看那個地方,師父針對這個問題做了一些說明跟回答。最後。
我們把最後的一個小節看一下。無諍三昧,相應部的不動心解脫。雜阿含經作無諍,不動心解脫在雜阿含經裡面就叫做無諍,應該是無諍住或無諍三昧的簡稱。無量心解脫,它有兩個意義,一個叫做四無量定,就是慈悲喜舍,但是它跟其它的共同義叫做空貪瞋痴,無所有叫做無所有定。它的共通的意義也叫做空貪瞋痴。
無相三昧叫做無相定,它的根本意義就是空貪瞋痴。所以從空貪瞋痴來講,上面這個是各個不同的別相,下面這個就是共相。每一個的共相都是空貪瞋痴,那空貪瞋痴就跟不動心解脫,或叫做無諍三昧,或叫做空心解脫是一樣的。所以是從別相入手起修作觀,但到最後目的都是要空貪瞋痴的。
小結四種心解脫中,最上的是空於貪瞋痴的不動心解脫,或叫做無諍住,也就是心解脫,或叫做心三昧。空心解脫或空心三昧,而達究竟慧解脫不外乎空的究竟完成。所以為什麼慧解脫阿羅漢特別多,就是這樣子。無量、無所有、無相、無諍、不動,從煩惱空而清淨來說,都可以看作空的異名。這一句很重要,不管是無量、無所有、無相、無諍、不動,從煩惱空而清淨來說,都可以看作空的異名。
無諍、無諍住、阿蘭若,本是修行者的住處,由於住處的寧靜沒有煩累,象徵禪慧的境地,而名為無諍住。無諍三昧,這與空本來用來形容住處的空曠,沒有人物的煩累,也就用來象徵禪慧,而空住、空三昧等名目,情境是完全一樣的。這是空在阿含經的使用,以及後來慢慢慢慢的發展。所以我們要總結一句,阿含經裡面講空,它可以從無我無我所的知見上的慧上的認知,一直到空一切煩惱的究竟境界,那是涅槃。這兩個中間就有四種三昧的作觀,就是定慧相應的作觀,從諦理的認知一直到究竟的證悟,這中間就是有四種三昧的定中作觀。
無量心解脫,我們接下來細節上會談。無量心解脫、無所有心解脫、無相心解脫,然後做一個總和,然後接下來再來談所謂的勝解作意跟真實作意,然後會談九次第定的成立是怎麼一回事。好,我們來回向,請合掌,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