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含经讲要 第八十九讲
阿含经讲要 第八十八讲 | 本讲视频: Youtube | 阿含经讲要 第九十讲 |
两位法师,各位同学大家好。上个礼拜讲到这个,念处:四念处身受心,法是作观,这边都是在讲修止的。安般念:就是念息十六特胜里面的前十二个特胜,是在修止的。觉支:有修止的有修观的,觉支呢,它可以分两类,一类是全部修止,或者整个在修观,或是觉支里面可以分成修止,几支几支修止,几支几支修观。因为觉支它的说法比较容摄性。七觉支分成三类说明,一类专门修止,一类专门修观,一类是几支修止几支修观。
我们会慢慢来看,那这里谈的觉支,是比较重在修止,那修观我们后面会慢慢再讲。然后住心:九住心,九住心基本上都是在修止,一直修到未到地定。这叫做:念住、安般、觉支、住心。这几个上个礼拜已经讲过了。
对治修
那我们接下来看:
6、对治修 (止观双修) • 佛告比丘:“如是微劣心生、微劣犹豫,当于尔 时修择法觉分、精进觉分、喜觉分,示、教、照、 喜。若掉心生、掉心犹豫,修猗觉分、定觉分、 舍觉分。所以者何?掉心生、掉心犹豫,此等诸 法,能令内住一心摄持。譬如燃火,欲令其灭,足其燋炭,彼火则灭。如是,比丘!掉心犹豫,修择法觉分、精进、喜,则非时,修猗、定、舍 觉分,自此则是时,此等诸法内住一心摄持。念 觉分者,一切兼助”(杂714)
七觉支的对治修,我们也可以说是在修止观,止观双修,这七觉支的对治修,也可以说是止观双修。首先我们来看这个经文:【佛告比丘:“如是微劣心生、微劣犹豫,当于尔时修择法觉分、精进觉分、喜觉分,示、教、照、 喜。】,第一句,如果你现在打坐,打坐,微劣心生、微劣犹豫,当于尔时,就是心比较低迷,比较低沉,所以没办法,没办法集中。当于尔时修择法觉分、精进觉分、喜觉分,修这三个觉支。
【示、教、照、 喜。若掉心生、掉心犹豫,修猗觉分、定觉分、 舍觉分】,你看,上面是微劣心生,这边是掉心生、掉心犹豫,修猗觉分、定觉分、 舍觉分。掉是什么?掉举,就是心飞扬,心开始胡思乱想,那这个微劣,就是心昏沉,提不起心劲,那这个时候呢,就要修这三觉分,这三支。然后呢,如果心开始掉举、胡思乱想,这时候就要修猗觉分,定觉分,还有舍觉分。所以你可以发现说这个比较重在修什么?观,这个比较重在修止,摄心集中这个作观。
【所以者何?掉心生、掉心犹豫,此等诸法,能令内住一心摄持。譬如燃火,欲令其灭,足其燋炭,彼火则灭】,意思就是怎么样呢?你今天如果心开始掉举的时候,心开始胡思乱想的时候,这个时候你不能再修观,因为你会更胡思乱想,这时候要让心止息下来的话,你要修止、摄心集中。那么这时候如果你心很微劣,就是要昏沉,这时候可以修观。所以它只是用止跟观来对治你的掉举,来对治你的昏沉,或是来对治你的微劣心,或是来对治你的掉举心。
它说,就好像说有火,你要让它灭,这样了解了。然后呢,想办法不要让它那个柴火太多,不然的话它会一直烧,一直烧起来。【如是,比丘! 掉心犹豫,修择法觉分、精进、喜,则非时】,如果你心掉举,修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则非时。意思就是说这个时候它会让心怎么样?会更胡思乱想。
【修猗、定、舍觉分,自此则是时】,你心要掉举的时候呢?就要修止,这边都是重在止。然后呢?【自此则是时,此等诸法内住一心摄持。念觉分者,一切兼助】,念觉分通一切,为什么念觉分通一切?因为念觉分是念在于所缘,念在于所缘,是念觉分。你守住这个所缘,你可以修止,可以修观。如果你锁在这个所缘,你心很掉举,胡思乱想,这个时候你要缘住这个所缘,修止,修止,那你就可以摄心集中。但是如果你这个时候呢,心是很暗昧、很昏沉的,这个时候你锁在这个所缘上面修观,修什么观?比如说修观无常,观无我。这样了解吗。但是这个先决条件是,是什么?是你这几个都能够做到一定的程度,你初开始的时候根本不行,因为你要观,你会胡思乱想,这样各位了解。
所以这个是说,你要是稍微有一点纯熟度的时候,你可以修止,可以修观。不过是这样子的,你可以修观,但这时的观呢,你没办法说,真正的止观相应,为什么呢?因为你的止如果没有到达未到地定,你的慧学还没有真正有那个思慧的能力,这时候修的观都是随顺观,不是真正的定中作观。这样了解了。这个时候都是随顺观,不是真正的定中作观,包括其实解深秘经里面也这样讲,所以你是可以作观,没问题,但这时候的观呢,都是属于随顺观,不是真正的定中作观,因为你没有根本的定力,你的慧学力也还不够。那么现在当然要对治,会用一些方法,比如说有些就观你的脚麻疼痛的时候了,或哪里痛,然后去观一下,这样子,会有助于你的昏沉,但是观好回来再回到你的所缘上上来。
那师父在教的时候,基本上你们现在打坐,师父不建议你作观,所以现在也不会教你作观,为什么呢?因为你定力都不够,现在叫你观,你一定是胡思乱想比较多的,所以现在都基本上不教你们作观,都是叫你们修止。不管你昏沉还是睡眠,还是你现在是掉举什么,都是叫你尽量集中在这个所缘上面来,不让你去观无常,无我,寂静这些,暂时不叫你们去观这些,因为你本来就不容易集中了,你很容易起妄想。这样各位了解吗?
如果就理论上或是经典上来讲,你是可以随顺作观的,只是说不容易,那不容易的话,你就更容易去胡思乱想。那么现在,这样的一个经典,就是在讲说对治修,对治修就是你昏沉的时候修哪几支,然后睡眠、昏沉的时候修哪几支,掉举的时候修哪几支,所以它就这样分。
你看:???(图片讲义P172)
瑜伽论摄为止观双修
念:集中於所緣 止:無分別影修 觀:有分別影修
法觉支对治修止,有没有,猗息就是轻安,觉支——定觉支,舍觉支这些,这其实都是在修止。它在对治什么?掉心犹豫;观:择法、精进、喜;
这个修观对治什么?心微劣犹豫。所以这个是止跟观。
所缘:念,念是什么?看你的所缘到底是什么。如果你首先是数息,那你的念就专注在数息上面,既修止又修观。然后呢,念所缘就是全部,不管你犹豫或是心微劣,你的所缘不变,就是一样摄心在所缘上面。
这样各位了解好。
在阿含经中,它这个是说对治修,但是在瑜伽师地论,瑜伽师地论引阿含经这个经,瑜伽师地论把它理解或是诠释为止观双修。瑜伽师地论说,这几支(猗、定、舍)是修止,这几支(择法、精进、喜)是修观,所以瑜伽师地论对这个经的理解,就不单只是对治而已,而是在定中作观,瑜伽师地论把它理解为在定中作观。当然你也可以说这是对治,对治昏沉掉举,但是你也可以从中去理解到说,从瑜伽师地论的解释去理解说,那么我们修觉支的时候怎么依定作观?还是修七觉支?但是七觉支怎么依定作观。这样各位了解嘛?
等于是前面念息十六特胜的后面四个念处,四个特胜是修观的,还有身受心法的法是修观的,瑜伽师地论告诉你怎么做,怎么做呢?
瑜伽师地论说:
念:集中于所缘
止:无分别影修
观:有分别影修
念:就是集中于所缘,就是这个(念),你的所缘,所缘如果是数息是呼吸,你就集中在呼吸上,同一个所缘修止。修止,在阿含经里面是指这个:猗、定、舍;在瑜伽师地论,它叫做止:无分别影像修,它叫做无分别影像修。什么叫做无分别影像修呢?
某某知道吗?你为什么又很疑惑的样子?
无分别影像修,没有分别念,你当然照字意是可以,但这个无分别是什么意思?无分别的意思是心一境性,意思就是说,你对这个所缘息,你只摄心集中在观察它的息而已,观察它的息的粗细,长短,冷热,是在摄心用的,这个叫无分别影像。就是心对这个所缘,影像就是指所缘,影像就是所缘。为什么叫影像呢?因为我们修定的时候一定是闭眼,我们取外境缘,然后呢,在内心现出一个同样的境相出来,这个叫做影像。这样了解吗?
修定不是要有所缘吗?那你缘住所缘的时候眼睛是闭起来吗?闭起来在心中现出那个所缘相,所以这个叫做影像,这样很清楚。那么你修不净观,或是你修炼佛观,你眼睛闭起来时候是不是那个不净相或是或是佛像,或是地水火风的青黄赤白这个像,会在您的脑海中涌现出来,对不对?这个叫做修定的影像。所以当我们修定说所缘的时候,并不是看着那个东西,它其实是你内心的影像,所以叫做影像。所缘其实是成为你的影像,你对这个影像有分别,叫做有分别影像,你心对这个影像无分别,叫做无分别影像。
怎么样无分别呢?你缘住它只在于摄心集中,而不去观察它是无常的,无我的,五蕴的变化的,不是观察这个,你只是缘住它,摄我们的心修止而已,这个就叫做无分别影像修。
比如说你缘住你的这个数息相的时候,你的心不去分别它这个息是无常的,息是变化的,息是无我的,不去分别这种慧观,而只是去简单地缘住它,感受它的长短、冷热,缘住它,心不善,这样的话就叫做无分别影相修,是修止的。
这样清楚吗?我就这样了解了吗?还有没有?这边有没有问题?可以吗?
修观
缘住这个喜,同样一个息,因为同一个念嘛,集中,修,然后去把慧观,无常、无我、缘起,带进来而去观这个息是无常的,从息是无常的,观到息所依的身是无常的。从息所依的这个身是无常的进观这个身心是色受想行识五蕴所构成的。然后呢?身无常,色无常,想无常,行无常,识无常。然后五蕴色受想行识也是无我的。如果你转成这种观法,那么是不是作为一种有分别的?但是不是很复杂。
因为这个五蕴无常无我,无蕴的像你平时就已经很清楚了,你现在是不是在想说到底是不是无常的,而是你平时就要认可它是无常的,是无我的。这时候呢,你依息为缘而进观无常,进观无我,这个就叫做有分别影像修。这样了解吗?这个就是七觉支的既修止又修观,这个就是止观双运的。
问:听不清
师父:没有,没有,一样是一个所缘,但是你锁住这个所缘继续,修止的时候是修止,修观的时候是修观,不是同时。像你讲的,是变换的,你修止的时候就不能修观,你修观的时候就不能修止,这样知道,师父没有讲清楚,比如说你现在是摄心集中你就是修止,你现在在观察无常无我,那就不是修止,那个叫做修观。这样了解吗?那你修止修观是不是都缘住数息相?对,所以它这里才说,念,集中一个同样的所缘,集中这个所缘既修止又修观,但是不是同时的,它是互相转换的。
不是对外互相转换的。这样各位了解吗?
这个就叫做七觉支的修止观。阿含经这个经,它主要是在说对治修,但是瑜伽师地论对这个经,是把它理解为不但可以对治,而且是修止又修观。
这样可以吗?有没有什么问题?
问:“犹豫”是什么意思?
师父:是心躁动不觉,你要是去缘住它清楚明白,那就不犹豫。这样了解了。“犹豫”,就是心没有决定性的意思,你胡思乱想,那就没决定性了。那你昏沉睡眠,那就没有决定性。那你决定性就是,你缘住你的气息清楚明白。
这样了解。好。再来。这个还没完。还没完。那个某某来。
问:您刚才那一页,就是最后一个对治的所缘,然后是“全”,什么是“全”?师父:这个是止、观,那这是念,意思就是说不管你心微劣还是心犹豫,念觉支都是要有,上面就是念,念觉支。
问:下面这全呢?
师父:就是念觉支,这个是心掉举的时候,要修这几个(依、定、舍),心微劣的时候,要去修这几个(择法、精进、喜),“全”就是不管你心掉举、心微劣,不管你是哪一个,念觉支都要有。
你看它这一句叫什么?念觉分者一切兼助。就是说你如果心掉举的话,你要修这几个(依、定、舍),你心微劣的话要修这几个(择法、精进、喜)。那你先不管你是掉举还是微劣了,你念都一定要有。
这样了解。谢谢你好,师父那个心怎么样?
心微劣就是心力不强,什么叫心力不想呢?就是心开始昏沉了。昏沉跟掉举刚好是相反的,所以心昏沉的时候叫做心微劣,心掉举的时候就叫心飞扬。
心掉举又叫做心飞扬,胡思乱想,开始乱跑,你打坐的时候,要么就是心不集中的,要么心就是胡思乱想,到处乱跑,要么就开始打瞌睡,开始点头,开始心力不济。就像现在上课有没有打瞌睡?一直想听师父讲,眼睛拼命睁开,但眼睛就是慢慢慢慢就开始,头就开始低下来,就是心微劣,力量不强。那么另外一种就是说,精神很好,但是就开始胡思乱想,天花乱坠。
你打坐就一定是两个,要么微劣,要么掉举飞扬。这样了解吗?那微劣它的意思就是说,你心微劣的时候需要修观,心那个飞扬的时候修止,但是这个一定要有一定的程度才行,不然你就胡思乱想了,已经很难集中了,就叫你去修观,你一定说那是我适合修观,为什么?因为我老是集中不下来,对不对?我们来看这个经,止观双运,这个经讲止观双运,上面这里也在讲止观双运,那这个师父大概讲,刚才讲了一下,等一下会讲具体上七觉支的止观双运怎么修。
止观相应
• 尔时,尊者阿难往诣上座上座名者所,诣已,恭 敬问讯,问讯已,退坐一面,问上座上座名者言: “若比丘于空处、树下、闲房思惟,当以何法专 精思惟?”上座答言:“尊者阿难!于空处、树 下、闲房思惟者,当以二法专精思惟,所谓止、 观。”尊者阿难复问上座:“修习于止,多修习 已,当何所成?修习于观,多修习已,当何所 成?”上座答言:“尊者阿难!修习于止,终成 于观,修习观已,亦成于止。谓圣弟子止、观俱 修,得诸解脱界。”(杂464)
它说:
【尔时,尊者阿难往诣上座上座名者所,诣已,恭 敬问讯,问讯已,退坐一面,问上座上座名者言: “若比丘于空处、树下、闲房思惟,当以何法专 精思惟?”上座答言:“尊者阿难!于空处、树 下、闲房思惟者,当以二法专精思惟,】
它的思维不是一般的思维。因为它的思维范围很大,你平时的思维它也叫思维,你打坐作观,它叫思维,所以这里的思维范围比较大。
【所谓止、 观。”】
意思就是说,你一般来讲,你在闲静处的时候,你的思维其实不是一般的思维,是做止观。
【尊者阿难复问上座:“修习于止,多修习 已,当何所成? 修习于观,多修习已,当何所 成?”】
就是修止成就什么?就是修观成就什么?
【上座答言:“尊者阿难!修习于止,终成 于观,修习观已,亦成于止。谓圣弟子止、观俱 修,得诸解脱界。”】
这个经在讲止观双运,问题就是说,这样看来文字意思很简单,修止成就观,修观成就止,但问题是怎么操作?不知道?具体上怎么操作不知道。而且七觉支刚刚有讲也在讲止观的,对不对?七觉支师父说可以全部修止,也可以修观的,也可以修止观的。这样了解,这个时候呢,为什么师父说你光看杂阿含经不足,你四阿含都得看。
再来你四阿含看,其实很多时候你不知道它具体的操作怎么做,所以很多研究阿含经的到最后他必须去研究阿毗达磨,因为阿毗达磨会根据阿含经里面的经文,然后告诉你说,实际上应该怎么去操作。各位了解
阿含经,尤其是杂阿含,它告诉你佛法的整个概念跟方向到底是什么。学了杂阿含经,你比较知道佛陀教导凡夫众生是教导了一些什么样的内容,然后我们的大方向应该该怎么去,因为他人间佛教,而且理性思维,对一些怪力乱神的东西,它完全排除在外。但是呢,学阿含经,尤其是杂阿含,它有一个问题,就是说细节的操作,它并没有讲得很详细,它没有告诉你,到底你你是坐着还是站着还是怎么样。但是从经文看,好像大部分都坐着。这样了解吗?那它讲止观,定慧什么,但是止观中间,定慧怎么去转换,它没有讲得很清楚,所以很多的操作必须借助于阿毗达磨。
那么现在南传借助的就是清净道论,像南传佛教,北传佛教其实有,只是我们已经太久没有去注意这些东西。其实北传的阿毗达磨,尤其是禅师所写出来的,类似阿毗达磨的就是瑜伽师地论、大毗婆沙论、俱舍论,其实多多少少多多少少,尤其是瑜伽师地论说止观双运,或是讲定的、讲慧的,这种打坐的,其实它讲得很清楚,只是说千百年来,在汉传佛教已经没有人再重视而已。其实它里面都有说、有写,你配合去看,其实就可以看出它怎么操作,但是事实上你还是要去操作了,就是你要去坐才知道,不管你坐多坐少,坐好坐不好,你去打坐,你才知道说原来它是在讲什么,你要是永远不打坐,你就永远不知道它到底在讲什么。
这个经上面也讲止观。事实上呢,应该要怎么做呢?首先,如果你真正要达到止观双运的话:
说明
• 行者要定中起观(七觉支的训练),即所谓的止观相应必先具备两个条件,即:在慧学上要依闻慧 进而达到思所成慧,在定学上要有未到地定的能 力。行者先依安那般那正念专注修止(śamatha)到 未到地定,这即是念觉支的修习圆满。接著依未 到地定起观(vipaśanā),即对入出息作简择分别,先是对气息作无常观,再进一步由气息观到色身 无常,进观五蕴的无常等等,这即是择法觉支的 修习。
【行者要定中起观(七觉支的训练),即所谓的止观相应必先具备两个条件,即:在慧学上要依闻慧 进而达到思所成慧,在定学上要有未到地定的能 力。】
当然啦,闻思慧比较困难了,你要达到闻思慧,当然你要不断听经闻法的话,日常生活去不断地反省抉择,对不对?那当然你这个就不断的要训练啦,反省啦,各样的反正你的思维跟你的行为要能够符合配合佛法,这个叫做闻思慧。这个老实说闻思慧比你未到地定困难好几倍。再来,你要真正作观,要有未到地定的能力,那现在讲定中作观是假设,把这两个条件都具足了,把这两个条件都具足了。那你有没有办法用?你要之前是不是讲过七觉支修到位到未到地定,是吗?之前讲过去的嘛。
如果不记得了,有没有看,七觉支修到这里(P170图片):
心定是指未到地定,七觉支配合九住心,七觉支到这里是指未到地定了。那当然,你也可以依七觉支、依未到地定修初禅,入初禅入、二禅、三禅。但是这里是说,从你不懂的开始,然后一直到坐到得定,对不对?念息十六特胜前面的十二个特胜,也是从你开始数息,观这个息,然后一直到心定、心解脱。记得吗?都是限定在未到地定。当然你以这个为基础,你可以修七觉分进一步入初禅二禅,这个师父后面会再讲。
所以你要依七觉支先解的条件,就是你有未到必定的能力,慧学上有闻思慧的能力。这样了解。这个时候你可以做止观双运。怎么止观双运呢?你看,一个是七觉支的训练,止观双运你有未到地定的能力,您也有闻思慧的能力。
怎么说呢?30:20(师父画白板图)
七觉支: 止观双运
念觉支 —————— 至少依未到地定起观(止)
择法觉支 —————— 属于观
精进觉支
喜觉支
轻安觉支
定觉支
舍觉支
你刚开始前面不是说从念觉支(开始),这个时候是专门修止的,从念觉支的缘住数息所缘,然后呢不断的训练训练到这里——定了,这是未到地定,然后这个舍就是保持在未到地定上面,不是说得了就没了,得了就没了,这个“舍”,意思就是说排除未到地定的障碍,然后到达未到地定,而且能助于未到地定。这个就是七觉支。
现在要修止观双运,这时候的念,因为你这里已经到未到地定了,对不对?然后呢?我们这个时候还是一样修七觉支,这时候的念,这时候的念觉支至少是要依未到地定,这样了解吗?依未到地定起观。
这时候的择法呢?它是属于观,它是属于观。这样了解吗?所以这里(念觉支)等于是(依)未到地定的,是止,因为到了未到地定,这里(的择法)是观。这样清楚。
有没有什么问题?好再来再来。
【行者先依安那般那正念专注修止(śamatha)到 未到地定,这即是念觉支的修习圆满。】
这时候的念觉支修习圆满至少是未到地定的能力,接着
【接著依未 到地定起观(vipaśanā),即对入出息作简择分别,】
这个时候叫做修观,也就是说前面所讲的什么分别影像?有分别影像修,这里的未到地定的时候是无分别影像修,一直修到未到地定。这时候依未到地定起观,既是对出入息做简择分别。
【 先是对气息作无常观,再进一步由气息观到色身 无常,进观五蕴的无常等等,这即是择法觉支的 修习。】
所以这里的择法觉支是什么?观,这里的择法觉支是修观。这样了解
念觉支是止,因为你到了未到地定,接下来要依未到地定修观。以这个定的能力开始修观,修观的时候是缘住所缘,观它的所缘的无常、无我变化,所以不可执,是离、是灭,这样还不够。进一步观察这个息是依色身而有,所以进观这个色身的无常、无我、离、灭。这样了解吗?那这个无常、无我、离、灭,就是念息十六特胜的什么特胜?最后面的四个特胜。
你们还记得最后面的四个特胜是什么?来翻一下,某某你不是用电脑打吗?你查应该很快的。是,法念住里面修四个,四个是什么?观察无常,对不对?观察断,观察离欲,观察灭,记得吗?所以这时候的择法觉支就是在观观息的无常变化,观息的无我,息的离,息的无欲,息的灭。这样了解了,这些要先做好,进一步再观息依身,然后观这个色身的无常变化,然后断,然后无欲,然后灭。
进一步观身还有心,心是受、想、行、识,观受的一样、的无常变化。最后观五蕴的无常无我、离、无欲、灭,这个就叫做念息十六特胜最后的法念处,法念处其实就是作观。
这个也就是现在所谓的择法觉支,所谓的择法觉支。
你看这个叫做什么?一出入息摄心集中修之。这个是下面的说明,这个这个既是择法觉支的修习,能看好
再来:
依入出息而摄心集中修止(śamatha),心以入出息 为专注的对象而不做观察分别,这称为修“无分 别影像”。反之,心对入出息作简择分别观察,即所谓的观(vipaśanā),称为修“有分别影像”。 这无“无分别影像”的修止,和“有分别影像” 的修观都是以入出息为所缘的。在修止一阵子之 后就换修观,修观一阵子后再换修止,即“无分 别影像”和“有分别影像”不断的轮替操作,这 称为止观双运。
【依入出息而摄心集中修止(śamatha),心以入出息 为专注的对象而不做观察分别,这称为修“无分 别影像”。反之,心对入出息作简择分别观察,即所谓的观(vipaśanā),称为修“有分别影像”。】
【 这无“无分别影像”的修止,和“有分别影像” 的修观都是以入出息为所缘的。在修止一阵子之 后就换修观,修观一阵子后再换修止,即“无分 别影像”和“有分别影像”不断的轮替操作,这 称为止观双运。】
讲到这里清楚吗?已经把前面讲的瑜伽师地论所说的,还有念息十六特胜,七觉支结合起来了,这个叫做有分别相修。
【 这无“无分别影像”的修止,和“有分别影像” 的修观都是以入出息为所缘的。】
两个交换,要交换再修一阵子之后就要换修。
【在修止一阵子之 后就换修观,修观一阵子后再换修止,即“无分 别影像”和“有分别影像”不断的轮替操作,这 称为止观双运。】
这样了解嘛,你到了未到地定,有这个能力的时候,这个时候你要开始作观,就是修观这个息的无常变化,这个息无常变化,所以不要去执着,所以要离、要无欲、要灭。接下来你观之后呢?这个止的力量会慢慢减弱,这时候你要怎么样?修止、修止,也就叫做修定也可以了,这个时候你就缘住它,不要再去做无常的分别了。缘住它,然后感觉到气息的长短粗细这些,还是然后很细,因为你那时候到未到地定,你息很细你都可以察觉得到它,这时候还是缘住它去集中集中,这样摄心集中就好,一样是缘住它。这样了解嘛?
缘住它,你之后还是会生起什么?喜、轻安,这样了解了,然后进一步再过去就会又到未到地定,定、舍。这样了解的话,好,可以了,再修观,再修观,讲清楚。好。
这样精勤的不断止观训练就是所谓的精进觉支。 在这种止观双运的长时间修习后,观力渐渐加深,在修观时,就会有喜产生,再进一步就会有轻安 产生。这即是喜与轻安两种觉支。再经长期的止 观不断修习,最后修观成就后,便成正定,这是 由观慧而成的定,定中涵有慧观在其中,故称为 定觉支。定觉支成就后,即有力量能断根本烦恼 —身见,这即是舍觉支成就。
【这样精勤的不断止观训练就是所谓的精进觉支。 在这种止观双运的长时间修习后,观力渐渐加深,在修观时,就会有喜产生,再进一步就会有轻安 产生。这即是喜与轻安两种觉支。】
这个地方呢,你要分辨一下,修止会有轻安产生,但是刚开始修观不会有轻安产生,因为你的观心不纯熟,这样了解,你刚开始在训练修观的时候呢,因为你的心会比较分散,没有办法那么的集中,所以你修止的时候会有轻安产生,但是你刚开始在转观的时候,你不会有轻安产生,因为你这时候的观心不成熟。这样各位了解吧。但是你经过不断的训练训练之后呢,你对于无常、断、灭这些东西已经慢慢成熟了之后呢,会因为慧力的增加增长之后,对烦恼慢慢有很强烈的降伏作用,这时候呢,会有因慧力而带来的,相对慧跟定结合所带来的喜跟轻安。这样清楚吗?这个不是你刚开始修观就会有了,刚开始是修止才会有轻安产生的,但是呢,你刚开始修观是不会有的,但是久而久了之后,慢慢把修观的观心成熟之后,它已经有点止观结合在一起了,这个时候呢,你修观到最后观心成熟的时候,它会依慧力而带来喜跟轻安。这样可以嘛?
这个时候,这两种觉支,就是喜跟轻安觉支,
【再经长期的止 观不断修习,最后修观成就后,便成正定,这是 由观慧而成的定,定中含有慧观在其中,故称为 定觉支。】
这个时候叫做正定,八正道了。正定在七觉支又叫做觉支,定觉支,这个时候是在成就的时候,是在定中见诸法实相,定中见诸法实相,这样清楚吗?所以呢,这里的定觉支就不再只是单纯的四禅八定而已,而是在定中见诸法实相。所以这时候呢,在佛教里面叫做根本无分别智,叫做根本无分别智。它是有定力的,而且它是慧的,所以叫做得定慧止观相应。
这样清楚吗?买那个境宽带,按一下就按一下键。喂。
问:师父,就刚您在说这个在观慧的时候也会产生喜和轻安,但是在止的时候也会产生喜和轻安。
师父:刚开始只有修止的时候,会产生喜跟轻安。刚开始,因为你只有修定集中,你才有可能,刚开始修观慧的时候不会,因为那时候心比较散,没有办法完全集中。这样知道吗?
问:也就是说喜和轻安之就是有两个层次,一个是由止带来的,然后接下来师父:这个观慧成熟的时候会由观慧而带来会产生,刚开始观慧不成熟,是修止修定的时候才会有,到最后呢观慧成熟的时候,连观慧都会带来,因为那时候快成熟已经非常集中了。这样了解吗?
问:那是不是就是说这个从观慧带来的喜和轻安,(佛教)和外道的不同,就在于这里外道只是在止的时候会有喜和轻安,但是在佛教的打坐,止、观的时候的就有喜和轻安?
师父:当然这个如果是佛教真实的慧观,那当然一定跟外道不一样的。当然外道修定也会有止(喜)跟轻安,但外道修他们会不会有相似的止(喜)跟轻安,那我就不知道了。比如说外道观一个大我或观一个小我,观一个什么的,那会不会产生,那我就不知道,因为经上没讲,那这样了解吗?或许会有,但是他这种观念不会让他断烦恼的,因为有执着一个我,或一个大我或一个小。这样了解。但是像如果像佛教这种真正的止观的操作,成就的时候,他是在定中见诸法实相,那当然他一定慧行,因为这种烦恼断了,或是将近近断烦恼,他会有第一个,定集中带来的喜、轻安;第二个,他已经把烦恼几乎快断掉,那当然一定会有这种绝对的喜跟轻安了。这样了解可以吗?
但是,喜轻安过后过后,见诸法实相,那就是离一切相了。这样了解吗?所以他是先喜跟轻安,之后才正定。这样了解,有没有什么问题那?
问:就是这个定中见诸法实相是不是要见很多次,然后才能到见道呢?
师父:就是要做很多次,不断地操作,因为你不可能操作一次就成功了嘛。它要不断地训练,不断地操作,不断地训练,不断地操作,就有点像什么呢?像你是一个奥运的运动选手,对不对?你 已经很厉害,但你要破记录,但不是你今天精神充满,然后训练了,就跑就破记录了。他一定不断地训练,不断地训练,对不对?那到底要多久?不知道。个人的因缘。它就是意思说这种操作要不断地训练,不断地操作,不断的操作,才有机会可以成就定中见诸法实相,这样可以了解。所以你说这种操作容易不容易?当然不容易。这个是依阿含经,还有瑜伽师地论,阿毗达磨,真正对于所谓见诸法实相或开悟的真实的解说,那你就是必须要有这样子,就算是不完全也相似要这样子才行。
师父的意思说,它这样的讲法,是综合几种:阿含经的教法、阿毗达磨、瑜伽师地论的教法,综合起来看的。那师父的意思是说,南传可能有讲的有些许不大一样,但是这个过程不会差太远,差不多的,大乘佛教也是这样子的。那师父的意思就是说,如果你不经过这样操作,你不可能开悟,你也不可能断烦恼。
所以那些胡说八道说什么动不动就开悟断烦恼,但动不动他就开悟了,动不动他就怎么样了,其实很简单嘛,如果这种操作的过程他讲不出来,不可能的。这样清楚吗?你连这种过程你都讲不出来,止观怎么相应,怎么双修,怎么相应你都讲不出来,那你怎么可能是开悟的。对不对?
有一个人跑来说,他开悟了,你问他说,那你之前开悟是怎么开悟的,对不对?他断烦恼的,我已经断烦恼了,我是圣人,你怎么断烦恼,你讲给我听。对不对?如果他完全都搞不清楚,跟你讲得模模糊糊的,似是而非的,那绝对不行的。
所以阿含经说,一个开悟的圣人一定有什么?五分法身,戒定慧一定要有嘛,解脱,就是他一定是经过定,定中见诸法实相断烦恼,还有解脱知见,对自己解脱的知跟见,这个过程他清楚明白,如果不明白不可能解脱的。这样了解了,
比如说你读到博士,你要告诉我,你当初论文怎么讨论的,是经过了什么审核还是什么,你讲不出来或模模糊糊的,论文你拿不出来,那你就瞎扯的嘛。这样各位让各位了解吗?比如说你有会计师的证照,我你会计师当初怎么读?读什么学校,会计师证照怎么考的,你告诉我,他不可能不知道,或许有些细节可能忘记,但是他不能不可能不知道。你当医生,我有医生牌照,你当初怎么考的?医学院哪里,然后是怎么样考试审核过的,你跟我讲嘛,对不对?就算是有些某一些细节已经忘记了,但是他经过的,他一定清楚明白,这样各位了解。所以这种操作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了,这个就叫做七觉支的止观双运的训练。这样各位清楚吗?
那这个当然呢,阿含经本身是没讲到那么细,这个你真的是配合瑜伽师地论,或者是阿毗达磨才有办法讲到这样子的操作,不然的话,阿含经讲得很大要,刚刚讲的都很大要,它细节上不可能跟你讲那么细的。这样到这里有没有什么问题可以吗?
那么【定觉支成就后,即有力量能断根本烦恼 —身见,这即是舍觉支成就。】
记得:七觉支里面讲的舍觉支,舍什么?有三界:断界、无欲界、灭界,断界是什么?初果断三结;无欲界——三果,对不对?离欲界烦恼了;灭界——阿罗汉。所以你们现在知道为什么这个舍觉支叫做断界了吧?因为你经过这样子定中见诸法实相当下,接下来就一定有断根本烦恼的力量,断三结——根本烦恼的力量。
好有没有问题?讲到这里,没有的话,50:00
我们再来看下面:
(四)修七觉之功德
1、病时七觉支思惟
当于尔时,尊者均头身抱重患,卧在床褥,不 能自起居。 是时,均头便念: “如来世尊今日 不见垂愍,又遭重患,命在不久,医药不接,又闻尊言:‘一人不度,吾终不舍。’然,今 独见遗弃,将何苦哉!” 尔时,世尊以天耳闻 均头比丘作是称怨。 是时,世尊告诸比丘: “汝等皆集至均头比丘所,问其所疾。诸比丘 对曰:“如是,世尊!” 世尊将众多比丘,渐 渐至均头比丘房。是时,均头遥见如来来,即 自投地。
尔时,世尊告均头曰:“汝今抱患极为笃重,不 须下床,吾自有座。” 尔时,世尊告均头曰: “汝所患为增为损,不增损乎?有能堪任受吾教 也?”是时,均头比丘白佛言: “弟子今日所患极笃,但有增无损也,所服药草,靡不周遍。”世尊问曰:“视瞻病者竟为是谁?” 均头白言:“诸梵行来见瞻视。”尔时,世尊告 均头曰: “汝今堪与吾说七觉意乎?” 均头是 时三自称说七觉意名:“我今堪任于如来前说七 觉意法。”世尊告曰: “若能堪任向如来说,今便说之。” 是时,均头白佛言: “七觉意者,何等为七?所谓:念觉意,如来之所说,法觉意、 精进觉意、喜觉意、猗觉意、定觉意、护觉意,是谓,世尊!有此七觉意者,正谓此耳。”
尔时,尊者均头说此语已,所有疾患,皆悉除愈,无有众恼。 是时,均头白世尊言: “药中之盛,所谓此七觉意之法是也,欲言药中之盛者,不过 此七觉意,今思惟此七觉意,所有众病皆悉除 愈。”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 “汝等受持此七觉 意法,善念讽诵,勿有狐疑于佛、法、众者,彼 众生类所有疾患皆悉除愈,所以然者?此七觉意 甚难晓了,一切诸法皆悉了知,照明一切诸法,亦如良药疗治一切众病,犹如甘露,食无厌足,若不得此七觉意者,众生之类流转生死。诸比丘! 当求方便,修七觉意。如是,诸比丘!当作是 学。”(增一39-6)
修七觉支的功德
这个不是只有一个经是这样,这个很多时候都是这样,你记得有一次人间佛陀背脊生痛,对不对?就是背痛,不是叫阿难铺那个垫子嘛。然后佛陀卧下去的时候,某某,你记得叫阿难做什么?
问:弟子就是记得,当时佛陀让阿难尊者就是说这个七觉支,其中说到精进觉支的时候,佛陀就马上坐起来了,马上就是开始打坐。
师父:对对对。佛陀背痛,人间佛陀,你不要把他想成什么金刚不坏,人间佛陀,人身父母生。人身父母生的嘛,父母所生身那就是无常的嘛。对不对。佛陀神通再广大,这样了解,总是父母所生身,但是他的智慧是超越的,烦恼已经断完了,但这个肉体总是会有疲惫嘛,因为毕竟是年纪大了,对不对?他因为长期的经行,长期的到处游行,对不对?到处去,所以背痛。他有一次背痛就让阿难把那个衣叠一叠铺在地上,然后躺下去,然后他告诉阿难说,来,你讲七觉支给我听,他其实叫弟子复习,就是不要忘记七觉支了。然后阿难就讲,讲到精进觉支的时候,佛陀说,你讲到精进觉支,佛陀马上坐起来,马上打坐,所以连佛都精进不懈怠。
这里又有一个经典,一样是在讲七觉支,病时七觉支思维,但这里也是讲思维的,但是师父等一下会解说。
1、病时七觉支思惟
【当于尔时,尊者均头身抱重患,卧在床褥,不能自起居。】
意思就是病得很重要了,躺在床上了,没办法起来。
【 是时,均头便念: “如来世尊今日不见垂愍,又遭重患,命在不久,医药不接,又闻尊言:‘一人不度,吾终不舍。’然,今独见遗弃,将何苦哉!”】
这个应该很白话了,你看一千四五百年前翻译的,就看这句话应该都看得懂吧,你看这个,就是中文没断(句),这不但是繁体字,而且这1000多年前翻译的,你现在来看,就算是某些细节你看不懂,但是它大体上的描述你知道吧?它就是这个均头那个尊者,他是出家人,他生病了,躺在床上不能动,可能病得真的蛮重的。然后呢?他这时候想说,世尊今日不见垂愍,对不对?为什么没有受到世尊的慈悲摄受?我没有看佛陀,然后呢?我现在又重病,病得很严重。然后呢?快死了,医药也没有了。然后又闻尊言,尊就是世尊,尊言:‘一人不度,吾终不舍。’意思就是佛陀言,我要渡尽一切人,我不舍众生,我要度一切人。
然后他就说,但是呢,今独见遗弃,将何苦哉!”佛陀不舍一切,不人不度他都不行,那为什么我今天快死了,佛都没有来看我,对不对?这是人之常情,对不对?哪一天你生病的时候说,师父不是很慈悲吗?说要度我们这些众生,为什么今天我躺在这边躺了三天,师父都没有打电话来,然后呢?
【 尔时,世尊以天耳闻 均头比丘作是称怨。】
当然佛陀有天耳通嘛,知道他内心在想什么。然后呢?你病了三天没有看师父,结果你跟谁抱怨,那个人打电话来给师父,天耳听到了,师父赶快,开着宝马(笑),开车师父最好的那个什么汗血宝马,去看你这个(病重到弟子)。之后佛陀就去看了
【 尔时,世尊以天耳闻 均头比丘作是称怨。是时,世尊告诸比丘: “汝等皆集至均头比丘所,问其所疾。诸比丘 对曰:“如是,世尊!” 世尊将众多比丘,渐 渐至均头比丘房。是时,均头遥见如来来,即 自投地。】
你看他不是住在别的地方,他是在附近而已啦,所以佛陀就召集其他比丘一起过来。是时,均头遥见如来来,即 自投地,就跪倒在地上。
跪到地上。我看一下。这个还可以,还有点时间。然后呢?
【尔时,世尊告均头曰:“汝今抱患极为笃重,不 须下床,吾自有座。”】
【有能堪任受吾教 也?”】
就说你不用下床来,我自己找地方坐就好。
【 尔时,世尊告均头曰: “汝所患为增为损,不增损乎?】
有没有更重?还是说好一点呢,还是差不多差不多没有更好、更坏?
【有能堪任受吾教 也?”】
他说,你病得怎么样?有好一点有坏一点吗?能不能接受我的教导呢?
【是时,均头比丘白佛言: “弟子今日所患极笃,】
就是很重。
【但有增无损也,】
就是意思意思越来越重,越来越重,没有好转。
【所服药草,靡不周遍。”】
就是反正吃了都没有用,草药吃了没用。
【世尊问曰:“视瞻病者竟为是谁?” 均头白言:“诸梵行来见瞻视。”】
有没有人来看你啦,来照顾你?均头说诸梵行者来,就是师兄弟这些修行人都有来看。
【尔时,世尊告 均头曰: “汝今堪与吾说七觉意乎?”】
【 均头是 时三自称说七觉意名:】【“我今堪任于如来前说七 觉意法。”世尊告曰: “若能堪任向如来说,今便说之。” 是时,均头白佛言: “七觉意者,何等为七?所谓:念觉意,如来之所说,法觉意、 精进觉意、喜觉意、猗觉意、定觉意、护觉意,是谓,世尊!有此七觉意者,正谓此耳。”】
你能够告诉我七觉支吗?
【 均头是 时三自称说七觉意名:】
可以吗?可以,他就讲七觉支
【“我今堪任于如来前说七 觉意法。”世尊告曰: “若能堪任向如来说,今便说之。” 】
他说可以,佛陀说如果可以,那你就讲给我听。
【是时,均头白佛言: “七觉意者,何等为七?所谓: 念觉意,如来之所说,法觉意、 精进觉意、喜觉意、猗觉意、定觉意、护觉意,是谓,世尊! 有此七觉意者,正谓此耳。”】
他说了七觉支,
我看一下。没关系,我们把这个讲完了,
他就向佛陀讲的七觉支。
【尔时,尊者均头说此语已,所有疾患,皆悉除愈,无有众恼。】
这么好用!七觉支讲完了,(病)马上就好了。
【 是时,均头白世尊言: “药中之盛,所谓此七觉意之法是也,欲言药中之盛者,不过 此七觉意,今思惟此七觉意,所有众病皆悉除 愈。”】
他说了七觉支之后,病全部都好了,可能就是不痛而已啦。你说如果说重病你好也不可能,可能就是不再痛了。然后呢?
【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 “汝等受持此七觉 意法,善念讽诵,勿有狐疑于佛、法、众者,彼众生类所有疾患皆悉除愈,所以然者? 此七觉意 甚难晓了,】
有没有看?(七觉支)很难懂。
【一切诸法皆悉了知,照明一切诸法,亦如良药疗治一切众病,犹如甘露,食无厌足,若不得此七觉意者,众生之类流转生死。】
你看这个地方讲了一句什么?七觉支的功德,它这里隐藏了一个有趣的事情,此七觉意 甚难晓了。上面讲的是生病。这里讲的此七觉意 甚难晓了,一切诸法皆悉了知,照明一切诸法,亦如良药疗治一切众病。它的一切重病不是你的疑难杂症,什么腰酸背痛,脚痛,长疮什么,不是指这些东西。怎么样?
治一切众病,犹如甘露,食无厌足,若不得此七觉意者,众生之类流转生死。有没有看到?
【诸比丘! 当求方便,修七觉意。如是,诸比丘!当作是 学。”(增一39-6)】
这个是出自增一阿含,刚刚佛陀叫阿难讲七觉支的那个经出自什么?杂阿含。这两个经有相关联处,一个是佛陀背痛,叫阿难讲七觉支,一个是佛弟子生病很重,佛陀叫他讲七觉支。反正都是生病讲七觉支,对不对?讲了之后(病)好了,它的意思到底是怎么样?我们等一下来看看。
好不好,先休息一下,好了,
我们继续来看,刚刚讲的七觉支,那为什么?我们现在要知道一件事,为什么?这里有点悬就是说,为什么听七觉支听听到身体就好?
某某用麦克风什么是是
问:病重干扰,他可能就是有点儿傻迷吧,佛陀一提醒他又提起正念。
师父:对,其实这一经,你也可以说,我们看这个经典的故事,有时候可以看说它是事实上发生,对不对?然后它过程上是怎么样?但是呢,也可以从一个角度说,它发生了。但是呢,它有一种要诠释的或是要表达的一个道理在里面意思。这个道理是什么呢?是什么道理?它有几层的道理在里面。我们可以从身跟心来分析它的道理。还有世俗的止痛,以及解决生死大痛、大病,世俗的病,还有生死的定来说明。
来。这边佛陀的教示里面(P165)有一篇文章“毒蛇”),
来,那个某某来,你不用看,这个给你,帮师父念一下这个文章(里面的析辩,你用那个麦克风点一下,大家注意听:
【析 辨】
本 经 可 与 前 述“身 受 心 不 受 ”一 经( 四 七 ○ 经 )做 一 综合的比较分析。四七○经说证果的佛弟子,在身体 受到极大的伤害时,虽也有身体的苦痛,但内心却是平 静而无忧恼的。根据本经的描述,优波先那是一位已开 悟 证 果 的 圣 人,依 南 传 的 资 料 所 说,他 是 一 位 阿 罗 汉。因为优波先那已得解脱,不再执著蕴处界为我,纵使蛇 毒发作身体受极大的苦痛,由于内心的平静,所以外表 也看不出什么异样。综合两经的描述,我们可以大致归 结说:证果断烦恼达到内心平静的圣人,虽然无法完全 免除生理的苦痛,但相比于凡夫所要受的二重苦迫(生 理 和 精 神 ),当 然 有 相 当 大 程 度 的 减 缓 。
此外,对于生理病痛的舒缓,禅定的力量也是有相 当的帮助。身心的轻安是由定的力量所带来的。在修定 的过程中,轻安乐逐渐生起,先起心轻安(喜)再引发 身轻安(乐)。轻安是身体的堪任性,所以有定力可以增强身体的堪耐力,减轻身体的苦痛。一个证得果位 者,既 能 依 定 起 现 观,自 然 具 有 最 基 本 的 定 力,所 以 也 必 能依定力减轻生理的疼痛。本经中,优波先那依慧的 证悟力和定的轻安力,较大程度地减轻了毒发所带来的 疼 痛,所 以 能 面 色 诸 根 无 有 变 异。
阿弥陀佛,听清楚吗?对不对?这个经当然不是这个,但是有相似的地方,那个经是指蛇毒,就是优波先那,据说是舍利佛的堂弟还是弟弟,然后也跟着佛陀出家,然后呢,他在附近打坐。听说那个不是悬崖,叫做一个石崖,那里面有个山洞,那上面盘了一条蛇,他打坐,那个毒蛇掉下来结果咬到他,咬到之后呢,他发现说蛇毒发作,因为那种毒蛇一咬到你,可能没有赶快治疗很快就死,他知道,但是蛇毒发作很痛。然后呢,他就赶快叫旁边的人,结果舍利弗在附近,因为是它的弟弟或堂弟跑来,然后他说,你怎么回事?他说我被毒蛇咬到了,它是一个茅棚或这一个山洞,他说你赶快把我带出去,把我拉到外面去,为什么呢?因为你不要让我死在这个茅棚里面,因为我死在里面,以后的人可能不敢再来住这里,所以你赶快把我带出去。
然后舍利佛说,我看你好像没事,怎么样?脸色红润,轻安,好像没有什么疼痛,他说我是因为有禅定的力量,然后呢?我又是已经对无我这些已经真正证悟了,他是一个真正的阿罗汉,所以我才没有像一般人的忧悲苦恼,痛叫这样子,所以这里我看起来没有怎么样。
那么所以我们就可以知道一件事情,第一个,我们的疼痛,肉身的疼痛会因为你的执着而加重它的疼痛跟感受,这样了解吗?你看我们一个人如果,从以前就意思都遭受到一些疼痛,对不对,那么他如果比较看得开的话,虽然一样是受到这样子的痛,但有些人他感觉比较没那么痛,有些人他感觉会很痛,是不是?所以呢,一个看得开,修行好一点,对无我,对无常变化比较能够认知到的人,同样受到的身体的痛,他不会那么的痛。这样了解吗?
师父不是举一个例子,什么例子?两次箭,这个是经典上的,两支箭,一个是身受箭一个是心受箭嘛。师父还有举个例子,就是说一个很悭贪的人跟一个很慷慨的人,记得吧,两个人同时丢掉100块,没错吧?那那个很悭贪的人那个要命,是不是?他会觉得,哇,它这天塌下来了,怎么100块不见了。但是另外一个比较舍得,平时都在捐献舍的人,他觉得丢了就丢了吧,也不用这样子,丢了就当布施了,看哪个有缘的拿去的,能够做一些事情,对不对?
那是不是感受不一样,它会造成生理上会造成它的不同,这样了解?更何况,如果他是一个已经断惑证果的圣人,他受到的身体的疼痛,虽然说也会痛,但是他不会像一般人那么痛,为什么?因为他的知见已经没有执着个有一个我了,所以他相对来讲,可以减轻很多。再加上一件事情,如果你的禅修定力,记得,刚刚某某在念的时候,我们不是说七觉支里面有喜有轻安嘛,对不对?你有办法有到未到地定的这些能力呢,这个会很大量的减少你身体直接的疼痛。
所以一个是内心由于不执着而减少身体的痛,另外一个是禅定,而直接能够减少你身体的痛,这样各位好了解。所以呢,
我们话说回来,来到这个经,七觉支,刚才某某讲的没错,这个均头比丘他一定不是现在才知道七觉支,也不是说他只是知道知道而已,他一定是常修七觉支,所以佛陀才会叫他讲嘛。对不对?那么叫他讲呢,当然,你要吹毛求疵说,师父,他那么懂,他当然自己不会修吗?佛陀教他他才修?但是这个经文要表达一个意思,什么意思?修七觉支,平时如果多训练的话,不但可以减少你的病痛,对不对?而且修七觉支最终能够解决你生死的苦痛,对不对?
两层,一个是身体的痛,一个是生死的痛,它都可以解决的,所以才会告诉你说什么,为什么七觉支讲一讲念一念他就不痛了。它的意思是说,七觉支,你修得好,不但可以减少你身体的痛,为什么?因为你对慧学上了解,对无我有一定的认识,所以呢,可以减少你身体的痛,而且你修七觉支,有禅定的力量,可以直接减少身体的痛,所以你就不会那么的痛。再加上如果你修七觉支,它最终的目的就是能够开悟解脱嘛,就是解决生死的大痛大病嘛。这样各位了解吗?1:10
只是说经文要表达的,有时候你要稍微看一下,不一定这么直接的意思,师父,怎么你念一念它(病)就全部好了。他不是念念念咒(病就好了),他本来就有在修七觉支。这样了解吗?所以七觉支的功德就是能够减少你身体的病痛,而且最终能够解决你生死的大痛。
有没有什么问题?没问题,
我们再来看下面:
2、对治五盖转趣涅槃
-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五障五盖,烦恼于 心,能羸智慧,障阂之分,非明非正觉,不转 趣涅槃,何等为五?谓:贪欲盖、瞋恚盖、睡 眠盖、掉悔盖、疑盖,如此五盖,为覆,为盖,烦恼于心,令智慧羸,为障阂分,非明,非等 觉,不转趣涅槃。
- 若七觉支,非覆非盖,不恼于心,增长智慧,为明为正觉,转趣涅槃,何等为七?谓:念觉 支等如上说......乃至舍觉支,如此七觉支,非翳 非盖,不恼于心,增长智慧,为明,为正觉,转趣涅槃。” (下页)
- 尔时,世尊即说偈曰: 贪欲瞋恚盖,睡眠掉悔疑, 如此五种盖,增长诸烦恼。 此五覆世间,深着难可度, 障蔽于众生,令不见正道。 若得七觉支,则能为照明, 唯此真谛言,等正觉所说。 念觉支为首,择法正思惟, 精进猗喜觉,三昧舍觉支。 如此七觉支,牟尼之正道, 随顺大仙人,脱生死怖畏。(杂707)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五障五盖,烦恼于 心,能羸智慧,障阂之分,非明非正觉,不转趣涅槃,何等为五?】
有五障五盖可以障碍你的智慧减低你的智慧,然后烦恼扰乱于心,然后会障碍你向于明、向于觉、不转去涅槃,没有向于涅盘哪里。
【何等为五?谓:贪欲盖、瞋恚盖、睡 眠盖、掉悔盖、疑盖,如此五盖,为覆,为盖,烦恼于心,令智慧羸,为障阂分,非明,非等 觉,不转趣涅槃。】
这个叫做五盖,五盖是障碍我们转向涅磐起正觉的一个障碍。
【若七觉支,非覆非盖,不恼于心,增长智慧,为明为正觉,转趣涅槃,何等为七?谓:念觉 支等如上说......乃至舍觉支,如此七觉支,非翳 非盖,】
翳就是病的意思。
【不恼于心,增长智慧,为明,为正觉,转趣涅槃。” (下页)
七觉支可以转向于涅盘。
尔时,世尊即说偈曰:
贪欲瞋恚盖,睡眠掉悔疑,如此五种盖,增长诸烦恼。
此五覆世间,深着难可度,障蔽于众生,令不见正道。
若得七觉支,则能为照明,唯此真谛言,等正觉所说。
念觉支为首,择法正思惟,精进猗喜觉,三昧舍觉支。
如此七觉支,牟尼之正道,随顺大仙人,脱生死怖畏。(杂707)
这个大仙人是谁?佛陀,你看这个有时候还分成什么仙人,所以你要不要直接讲,这个是仙人呢?大仙人好像道教的羽化成仙,然后那个仙人。其实古代阿罗汉甚至佛陀都曾经翻成为“仙人”,因为它刚翻译进来嘛,我们中文里面没有类似这种抉择,没有类似这种抉择。我们最多就是讲圣人,但是我们的圣人跟佛教圣人就不一样。孔圣人,类似老庄这种圣人,但是又不大一样,但是呢,因为那种圣人是在伦理学上,或是在一些世间上。但是呢,佛教又有点像是宗教性的圣人,那如果就中国传统宗教性的那种比较高超的,用什么道人或是什么仙人,对不对?所以八正道又叫做古仙人道,这就是古代的翻译嘛。
这个就叫做七觉支能除五盖,能除五盖。然后呢,转向涅盘,转向涅槃。这个刚刚要叫某某念才对,讲到这里有没有什么问题,这就是修七觉支的功德,修七觉支能够降伏身体的痛苦,还有最终能够得解脱、得涅槃。那至于怎么操作,师父已经讲得很多了,讲了很多了。
有没有问题?没问题,我们再来看。
3、心(定)、慧得解脱
-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圣弟子清净信心,专精听法者,能断五法,修习七法,令其满足。
- 何等为五?谓:贪欲盖、瞋恚、睡眠、掉悔、疑,此 盖则断。
- 何等七法?谓:念觉支、择法、精进、猗、喜、定、 舍觉支,此七法修习满足。
- 净信者谓心解脱;智者谓慧解脱:贪欲染心者,不得、 不乐;无明染心者,慧不清净,是故,比丘!离贪欲 者心解脱;离无明者慧解脱。
- 若彼比丘离贪欲,心解脱得身作证; 离无明,慧解脱,是名比丘断爱缚结、慢无间等,究竟苦边。” (杂 710)
- 无间等: abhisama-ya“止灭;止息” abhi-samaya“现观”
这里讲两件事情,修七觉支,可以得心解脱,可以得慧解脱。增上定学,经典常常又叫做增上心学,所以定解脱又叫做心解脱。然后呢?智慧离无明,断无明又叫做慧解脱。这样了解吗?所以你既修定又修慧,就可以得到心解脱,跟慧解脱。什么叫做心解脱跟慧解脱呢?
第一个,我们有两种障碍,一般来讲我们会有两种障碍,一种是知见上的错误观念,另外一种是意志行为上的错误。不是思慧,就是说行为意志上的,或是情感意志上的那样子的东西,不是说你认知清楚了,你就可以马上解决。比如说,我知道抽烟有害身体,对不对?我知道这是你的智慧上清楚了,但是你能做得到吗?做不到。所以呢,我们会有两种障碍,我们另外一种情感意志的我们叫做贪爱,观念之间呢,我们叫做无明。这样了解。
所以你要是两种都要把它降伏的话,你修七觉支的话,它是怎么样?你看:
【智者慧解脱】,意思就是说你七觉支里面有修定,对不对?修定能离意志行为上的贪爱没错吧?它伏五欲嘛,但是呢,你光伏五欲不够,你还要修慧,就是结那个七觉支里面的择法,对不对?是属于慧,那慧你认识到,比如说诸行无常,诸法无我,那你的慧能够从知见观念上的错误解脱出来,这个叫做慧解脱。你修定,然后你从这种贪爱、爱结中间跳脱出来、克服出来,就叫做心解脱。这样各位了解,这个叫做修七觉支心慧俱得解脱。细节上来讲,在阿毗达磨又把这样子的心慧得解脱分为几类,大概就是两类的。
如果依阿罗汉来讲,这个师父以前也讲过,如果你只是依未到地定而证得阿罗汉,这样了解,你叫做全分慧解脱阿罗汉,因为你没有根本定,你是未到地定,所以他是慧解脱,他知见观念依慧力全部把这些断除了,但是往上定的这种障碍他并没有跳出,他是用慧力把上面全部都断尽了。这样了解。但是如果他今天是有修定的,然后他慧上又得到了阿罗汉,那就叫做少分慧解脱阿罗汉。因为它是有根本定,不管初禅、二禅、三禅。如果他今天修道灭尽定就是四禅,还有四无色定,再往上面的定,他都得到了,然后呢,他在慧上也得到了,这个叫做俱解脱阿罗汉,这个叫做什么?叫俱解脱,心跟慧完全都解脱了。这样各位清楚,
那这种阿罗汉就有定,而且容易修发神通,那当然他就慧上,他已经断一切烦恼,那当然就是阿罗汉。这样各位清楚吗?所以依这个定这个经可以分成心慧解脱,心解脱就是定,排除定障叫做心解脱。慧解脱呢,就是在智慧上断除无明或离无明,这个叫做慧解脱。
这里有一个东西,身作证:
【彼比丘离贪欲,心解脱得身作证】。身作证什么意思?
问:弟子理解,就是说你在定中,因为你到那个二禅以上,你都无寻无伺了。你肯定就只有身作证了,你各种思维什么也没有了。
师父:讲得有一点点出入了,身作证,它有几种意思:第一个,你入两个无想定,比如说你入灭尽定,或是入无想定、灭受想定,因为这时候是无心,那你就用身作证,这是针对于灭尽定还有无想定两个所说的,但是显然不是这里的意思。另外一个呢,它是指入定,那么入定为什么叫做身作证呢?因为入了定,他不只是摄心集中而已,它还得有什么?
对,我骨子,我师父要赞叹你,不是说你不对,
因为你入定一定要有什么?身轻安嘛,对不对?没有身轻安,不能叫入定嘛。所以你入定一定要有身轻安,所以这个入定又叫做身作证,这样了解吗?这是第二个意思。
第三个意思,身作证,它指“亲证”,不是听人家说的,这样了解吗?就是你亲自证到的啦,不是你听人家说的,听人家说,初果怎么样?二果怎么样?入初禅怎么样?听来的,这就不叫身作证,你亲自证到的,这个叫做身作证,那个“身”就是“亲自”的意思。这样了解吗?所以很显然的,这里是什么?你亲自的,再来,你是入定的。所以这个叫做身作证,所以叫做心解脱得身作证,就表示你亲自入定证道。比如说初禅二禅三禅,因为你有轻安,身轻安。
【离无明,慧解脱,是名比丘断爱缚结、】【慢无间等,究竟苦边。”】
有没有看?心解脱就可以爱缚结。
【慢无间等,究竟苦边。】
什么意思?这个慢无间等,无间等它有两个意思,这两个字一模一样,但是它意思不一样,整个字都叫做abhisamaya,如果它是abhisama-ya,就是“止灭;止息”,如果是 abhi-samaya 就是“现观”。这里的abhi是“直接”的意思,samaya是“观”,直接观察到诸法实相叫现观,所以叫做abhi-samaya 。
但是另外一个字叫做abhisama-ya,这个是“止灭; 止息”。
两个字古代全部都会翻成“无间等”,那你觉得这里是哪一个无间等?对不对?它这里应该指的是止息慢,因为前面讲 断爱缚结,这那个慢,慢是最微细的我执,慢是最微细的我执,因为(这个慢)是色、无色界最微细的我执,如果这个慢断了,他就证阿罗汉。所以这里讲的,应该就是指止息或是断除这个慢,所以“慢无间等”是指断除“慢”。
这样了解吧,你也可以翻成“现观慢”,但为你现观慢,你没断了,所以它是指断慢,所以它断了烦恼见惑,然后又定,然后现观,或是说用定又观察,然后又断了爱结,那这样的话,那当然就是什么?究竟苦边,就是见思二惑全断。好这样了解吗?所以这个就叫做心慧得解脱。有没有什么问题?那这个都是可以修七觉支而来的,
问 这个经文里面有没有对阿罗汉有一个几级的分级?比如说果有四果,阿罗汉有没有具体细分的?比如说几级?
师父:没有。阿罗汉见思二惑全断,他没有再去分。比如说阿毗达磨讲哪一种阿罗汉,但是它没有分阿罗汉阶位,阿罗汉在阶位,那就不叫无学了。阿罗汉没有阶位的。
问:但是刚才讲不是讲俱解脱、慧解脱那个?
师父:它只是指种类,不是阶位,因为阿罗汉他定慧阿罗汉叫做无生。这样了解吗?无生。他既然是无生,那就一定是一切烦恼断尽,所以才能无生,所以没有阶位,那刚才讲的那个,只是说有些阿罗汉,他的各个的能力大小不一样,有些有神通,有些没神通,有些大阿罗汉,他可能懂得比其他阿罗汉多。比如说舍利弗、目犍连,他们就可以帮忙佛陀说法,教导众生。但是阿罗汉他的定义是从烦恼的完全断尽才能叫做无生,才能叫做应供、杀贼。这样了解吧。
问:我想问一下,就是这个净信者谓心解脱。我们知道那个得初果也可以说得不坏净或者是不坏信。这里不坏净和不坏信跟这个净信者是不是有点差别?
师父:这里的净信者是完全对于五盖、对定的完全不疑惑。这样了解嘛?就是舍念清净,是指定上的无疑惑。这样了解了。跟初果还不大一样,初果那个净信是指慧上的,对佛法僧的不疑惑。这样可以吗?
有没有问题?再来。没问题,我们再来看:
第五节 四禅
一、初禅
1、初禅定义
我们现在是不是已经讲增上定学,对不对?然后从哪里?从定怎么修,然后怎么修四念处,怎么修七觉支。接下来我们已经讲到未到地定怎么修,接下来讲四禅,四种禅。我们讲定,欲界没有定,但是说你师父,有那未到地定呢?
未到地定虽然在欲界,但是摄属在初禅,所以欲界没有定,欲界都是散心。那么定呢?是从色、无色界开始,色界有四种定就叫做四禅,然后无色界有四种无色定,然后再上去呢?基本上有所谓的灭尽定。但是有时候会把灭尽定当成是非想非非想定以上的,所以也会把它摄属在非想非非想定。所以呢,基本上我们讲定它就是讲四禅,还有四无色定。那四禅,就是我们前面讲的很多修定的到最后呢,未到地定再上去,它就是四禅,四种禅。那四种禅就是初禅二禅三禅四禅。那么再来就是四无色定,那四无色定因为它已经很微细的,所以我们大概提一下,有这么一回事。那么这个四禅我们稍微讲多一点,但是师父讲最多的是,在因位上怎么修定,怎么打坐,这是师父讲最多的,果上怎么得四禅,我们大概讲一下,知道说有这么一回事,这样就行了。你要弄得很详细,问题是如果你不打坐,那些都是知识,但是你要能打坐,那就是前面的这些,包括从怎么样持戒啦,怎么样离五欲五盖,怎么样日常生活这一些种种种种你都做,那么你这辈子这样坐坐坐,能坐到未到地定,那已经非常不得了了。这样各位了解吗?
你如果没有把前面的这些前方便都做好,你光谈四禅,那叫做空中画饼,因为你做不到嘛,你连基本的你都不想做也做不到,你把前面这些都做,这辈子能坐到未到地定,那再来看四禅是怎么样。不过既然上课,师父还是会把四禅稍微讲一下。四种禅,来看一下初禅,初禅的定义:
一、初禅
1、初禅定义
• 如是修安那般那念者,得大果大福利。是比丘欲 求离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初禅 具足住,是比丘当修安那般那念。如是修安那般 那念,得大果大福利。是比丘欲求第二、第三、 第四禅,慈、悲、喜、舍,空入处、识入处、无 所有入处、非想非非想入处,具足三结尽,得须 陀洹果;三结尽,贪、恚、痴薄,得斯陀含果; 五下分结尽,得阿那含果,得无量种神通力,天 耳、他心智、宿命智、生死智、漏尽智者。如是 比丘当修安那般那念。如是安那般那念,得大果 大福利。”(杂814)
这个经典之前应该有看过,只是我们再强调一次。
它这里说修安那般,那可以修到这一些种种种种,意思就是说修安那般那,可以修到第四禅,还可以修到非想非想处,也可以修依安那般那到最后起慈悲喜舍。那当然要转观了。师父讲怎么转换,比如说俱舍论,它说你修安那般那,初禅二禅你就可以观慈悲还有喜,修第四禅,你可以修舍,这个都是要用禅定起观的。那么也可以说修初禅二禅三禅,记得,四禅,四禅也可以,但是呢要转观。现在我们现在要来看的是初禅,它说:
比丘欲求离欲恶不善法,首先初禅要离欲恶不善法,然后觉观,然后呢?离生喜乐,初禅具足住,这个是初禅的要求,不是要求,初禅的定的状况了,定相。
析辨
1、离欲、恶不善法
– 欲:五欲
– 恶:五盖
2、离生喜乐
– vivekajaṃ pītisukhaṃ
– Viveka-ja 因离而生起;Viveka 离,ja 生起 – Pīti-sukha:pīti 喜;sukha乐
3、初禅俱足住
– paṭhamaṃ jhānaṃ upasampajja viharati – paṭhamaṃ(Ac/第一) jhānaṃ(Ac/初禅) – Upasampajja (ger)具足,达到
你要得初禅,要离五欲五盖恶不善法,离欲恶不善法,欲就是离五欲,恶就是五盖,离五欲五盖。那当然了,你在未到地定你就已经离五欲五盖了,对不对?那当然,初禅的要求是更强一点的,更强的。也就是说你从开始安那般那开始修习,修到第九住心,然后进到了未到地定,你就已经是离五欲五盖,但是你要依未到地定,再往上,那就是入初禅。那当然是一定要离五欲五盖的,只是它比未到地定更强烈的要求离五欲五盖。
这个不用师父再讲了吧?五欲是什么?色声香味触,是指欲界的物质欲望,
记得欲界的物质欲望就是五欲。
五盖呢?贪欲、嗔恚、昏沉睡眠、掉举恶作、疑。对不对?这五盖,疑,可以是对禅定的疑,对三宝四谛的疑,都算。这样了解吗?好好再来
离生喜乐
如果师父不分析,你觉得我们,我们看前面说:是比丘欲 求离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离生喜乐,你怎么解说?这句离生喜乐怎么解说?(答:离欲五盖)。然后呢?你为什么会知道这样?你要这么想,那是蛮聪明的,有可能是你长期听师父讲课,讲一讲,如果你不听师父讲课,你光看这一句,你怎么理解?你会不会把离生弄在一起,喜乐弄在一起?
(答:听不清)没有听某某讲之前,你是认为离生喜乐就是要离开生起的喜跟乐,要离于所生起的喜跟乐的。那这句话如果不从教理上它的解释,如果光从字面上能不能这样解说?可以嘛,从字面上可以嘛。那如果不懂的话乱解说跟你乱讲说,你初禅起来,你对初禅起的这个喜乐你也不能执着,所以要离于初禅所生起的喜跟乐。听起来好像有理,不然你就会执着了,好像有道理,会不会这样子。是不是?对对对。那你现在觉得是你讲得这样有道理,还是某某讲得有道理?
基本上它是某某讲的这样子。你看它这个,所以我们有时候理解要去研究它内容,不能是照字面乱解释一通。
第一个它可以离五欲五盖,没问题。
2、离生喜乐
离生喜乐,它是 vivekajaṃ pītisukhaṃ
– Viveka-ja 因离而生起; Viveka 离,ja 生起
这两个字合在一起呢,本来前面是应该要重格,但是它因为两个字合在一起,所以它重格不见了,所以它是因为离而生起的,Pīti-sukha:pīti 喜;sukha乐。所以它的意思是,因为离而生起的喜跟乐。这样了解吗?那离是离什么呢?离欲界的怎么样?欲界最重的就是五欲跟五盖嘛。所以它是离欲界的五欲跟五盖而生起的喜跟乐这样了解吗?因为定会有息跟乐,你连未到地定前面七觉支不是有讲喜跟乐的吗?这样了解嘛。所以初禅有喜乐,但初禅的喜乐是因为离于欲界的纷乱烦恼五欲五盖而生起的喜跟乐,这样子才是最正确的理解啦。
这样了解,不然你不懂照字面,天花乱坠就讲,连喜乐也不可以执着,要讲的什么,可能跟真正的意思完全跑离掉了。然后呢?这几句回头来看:
有觉有观,就是寻伺,离生喜乐,这句话的解释清楚了吧?离欲恶不善法所生起的喜乐,初禅具足,初禅没问题,具足住什么意思?具足住,既是具足又是住。到达你刚刚是不是有看师父写的那个还是你猜的?
你看:
3、初禅俱足住
– paṭhamaṃ jhānaṃ upasampajja viharati
– paṭhamaṃ(Ac/第一) jhānaṃ(Ac/初禅)
– Upasampajja (ger)具足,达到
– viharati 住
初禅俱足住
– paṭhamaṃ jhānaṃ upasampajja viharati ,这个念起来真的有点绕口,立师父师会念的,因为师父看ABC还是有点障碍。这整句叫做初禅具足住。
paṭhamaṃ对格,知道什么是对格吗?我吃饭,那个饭是对格。
对格可以表示是受格、受词,也可以表示移动到达的地方,比如说我到学校去,移动到达的对方,它不用谓格,它用对格。了解吗?所以在梵文里面,对格它有两个意思,巴利文也一样。两个意思:移动到达的地点。还有受词。“我吃饭”,它用对格,“我到学校去”,“学校“用这格。这样了解。
所以它paṭhamaṃ对格,是第一。jhānaṃ也是对格,是禅。jhānaṃ是禅,巴利文“禅”的意思。所以它就是它他们家。那是初禅第一层。这个是初禅,两个都是对格。接下来:Upasampajja ,它是意思是具足、到达,但是我们常常翻成具足、成就。
(ger)是什么?叫做连续体,连续,英文有没有连续体?有,只是我们一般不会去强调连续体。比如说连续体有一个规定,它的对象都一样。这样了解吗?比如说,我买了蛋糕,切了蛋糕,吃了蛋糕,我把冰蛋从冰箱里面拿出来切、吃。对不对。前面的两个动作,是不是连续三个动作,对不对?前面两个动词后,最后那个动词是最终的动词,前面两个动词是不是连续?因为它整个动作连贯的嘛。拿蛋糕、切蛋糕、吃蛋糕。是不是?那在英文里面,前面两个动词一般会用什么?-ving,会用分词来表达?最后一个要看它是什么时态的,所以这个动词有时态,前面两个都用-ving,这个叫做(ger)的意思。
这样了解吗?就是这个(ger)。
它的意思是什么呢?到达。前面两个都是对格,后面两个是动词,还有viharati “住”,那么viharati 是什么?精舍,住的地方。
所以你看这一句,paṭhamaṃ jhānaṃ upasampajja viharati
它怎么样?到达。这个jhānaṃ是初禅嘛?对不对?它这个初禅这个字是对象,第一是行容词,对不对?第一禅。所以这个才是受词,到达初禅,对不对?并且怎么样?住于初禅,这样叫做具足住。就这样清楚了吗?不然你看中文,什么叫做具足住?有没有不具足住的?还是住一半的?因为它到达初禅,而且要能够,它的住的意思就是对初禅要能够很纯熟,随时的就是留在,你不要到了之后也不见了,到了不见了。这样了解吗?他不但能够达到,而且能够停留在那个地方一段时间,这个叫做初禅具足住,意思就是到达初禅,住在初禅。意思就是我能到达初禅,而且我还能成熟的在初禅。
我们今天先讲到这里,这个叫做初禅具足住。这样可以吗?有没有什么问题?好有问题。现价有问题。下礼拜再问我这有问题是不是?没问题,你怕我说下。礼拜再问好。我们来回向请合掌,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