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6 灭圣谛 - 四沙门果

来自磐中觉道 • Wiki

有一次,佛陀住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这时,佛陀告诉比丘:“有沙门法和沙门果。你们要注意听,好好思考,我将为你们解说。

什么是沙门法呢?就是八正道,即正见、正思惟、乃至正定等等。什么又是沙门果呢?即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什么是须陀洹果?即三结断。什么又是斯陀含果?即三结断,贪、恚、痴薄。什么又是阿那含果?即断尽五下分结。什么又是阿罗汉?即贪、恚、痴永尽,一切烦恼永尽。”

【原文】《杂阿含》797经(T2, 205b)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沙门法及沙门果。谛听,善思,当为汝说。何等为沙门法?谓八圣道––正见乃至正定。何等为沙门果?谓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何等为须陀洹果?谓三结断。何等为斯陀含果?谓三结断,贪、恚、痴薄。何等为阿那含果?谓五下分结尽。何等为阿罗汉果?谓贪、恚、痴永尽,一切烦恼永尽。”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析辨】

对于灭圣谛,《阿含经》常称之为“苦灭圣谛”。可分为两种状态:即灭苦的过程 —— 初果、二果和三果;苦灭的究竟状态 —— 阿罗汉果。苦灭的究竟状态,从其证得的境界上说,即是涅槃;从修行者的果位上说,即为阿罗汉果。如果证得涅槃后,报身还在,称为“有余涅槃”;若连报身也舍掉,就称为“无余涅槃”。此外,一切烦恼断尽的涅槃亦可称为“无余涅槃”,即烦恼断尽而无有遗余。相对于“无余涅槃”,断五下分结的三果圣人,下一生将得“涅槃”,但因烦恼未断尽而有剩余,故亦称为“有余涅槃”。三果圣人于下一生中得涅槃大致有五种方式,称为五种般涅槃

上述如图:

四种果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