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舍論 第七講

出自磐中觉道 • Wiki
俱舍論 第六講 本講視頻 Youtube 騰訊 俱舍論 第八講

複習

各位同學我們繼續來上俱舍論,希望你們目前上到為止,不要太無聊才好,因為阿毗達摩在佛教裏面很重要,是佛法的基礎學論。你佛法的基礎或是知識要深,一定要學論,學論從開始什麼論開始學?你不能一下子就學大乘論,因為你學到最後,你很多基本東西不知道,你不知道大乘論里很多東西在講什麼。

你要先學阿毗達摩,因為大乘論裏面是依於阿毗達摩,一般我們稱為小乘論,然後再進一步再立足在基礎上面,再去探討一些大乘佛法的內涵跟哲學義理,如果你基本的教理或是阿毗達摩不懂,未來大乘在講很多東西的時候你不知道它在講什麼。比如有時候龍樹菩薩在討論,或是世親菩薩在討論無表色到底實有還是假有,什麼是無表色,你就不知道它在討論什麼,所以一定要把阿毗達摩學好。

阿毗達摩翻譯成漢譯的至少就有二三十部大論,在中間裏面那麼多,最大部還有兩百卷的,那麼多我從哪裏去學?幸好世親菩薩幫我們做了總整理,一個精要的整理,那就是《阿毗達摩俱舍論》,要學阿毗達摩從俱舍論開始着手下手去學。這樣的話,你慢慢一步一步學來,你的佛法基礎,理論或是義理就會深厚。

但是阿毗達摩俱舍論不容易學,因為在探討的有些東西你會覺得很枯燥,但是這是必經之路。你們裏面有沒有學過科學的?你們在學的時候會不會覺得有點枯燥?很多東西談一些我們一般人感覺不到看不到的東西,或是談一些很理論的東西,但問題是你未來你的實力要深要厚,這些東西你就必需經過。比如說學習任何學科都有兩種方法:第一種,直接下去摸索;第二種到教室裏面或是去請老師,跟你先講一些理論,講一些基礎,然後開始學。比如要學修汽車,有這兩種學法:有一種,是我不學任何理論基礎,我直接到修車廠就跟着老師傅開始學,他就教你實際上操作,那種能不能成為一個好的技工?也可以,但是到一定的程度能不能再上去?沒辦法。因為他不懂理論基礎,他只知道人家告訴他怎麼裝怎麼弄,但是很多原理,為什麼會是這樣,更深的理論基礎他沒有,他就上不去了。

另外一種,到學校去或是請老師,從最基本的理論基礎跟他教,跟他說明,理論基礎有了,接下來難道這樣就夠了嗎?不夠,要去實習,這樣子既有理論又有經驗,在這樣的基礎上面,他就可以跨越到更深的理論跟層次,他可以當設計師,他可以當工程師,乃至可以當發明家,就這兩種。但是在學理論基礎的時候枯不枯燥,無聊不無聊?會。需不需要經過這樣的忍耐?要。某某你在學中醫的時候,需不需要經過這些理論(的過程)(需要)

你們這些理論一定要先學好,當然我們現在也是,一邊教你理論,一邊教你修行,具體上,在日常生活上你們都可以用,現在開始辦禪修班,就是一邊理論,一邊實際操作。我知道學阿毗達摩有一陣子剛開始會有點無聊,但是慢慢進入到那個味道起來的時候,你就開始覺得有趣了。這樣知道嗎?所以無聊還是要來學。

極微

我們先來看,上次講到色法,色法指一切物質,空間上質礙佔有空間,我們複習一下。(色法)在時間相上會變壞,隨着時間會變化;或是受外力的破壞,所以它含有無常變遷的意思。色法有哪幾個?在阿毗達摩俱舍論裏面,色法有十一個,五根五境還有無表色,無表色第一次碰觸到,但是今天會解釋什麼叫無表色。

極微想像圖(根據個人理解繪製,請藉用以幫助理解,但請勿套用)

接下來呢,講到色法的基本構成 —— 原子論(極微)。在從大毗婆沙論以來,佛教又提到一個物質的概念,叫做原子論,這個概念在佛教的理論里名稱叫做极微。極微在佛教的阿毗達摩裏面,是構成物質的最小單位,有點像現在物理學的原子或分子,它是說極微不可破壞,常住不變,但是一個極微它不可以單獨存在,它一定要七個極微一起存在,中間一個,然後四方上下這樣加起來一共七個,變成一個微團這樣才能存在。極微沒有辦法自己存在,沒有這種事情。

一個極微至少具有八事,能造的四大,「地水火風」,所造的四塵,「色香味觸」,一個極微都至少會有這八種特性,地水火風是特性,色香味觸也是它的作用、特性,有這八事,有的極微會有九事,有的會有十,有的會有十一。如果在有情身上的,就會有十或十一,因為會加上聲,加上耳或是鼻中任何一個,加起來就會有十個或十一個。身根極微是必定要的,造成有情、有情識或是我們叫做有機體,有生命體的這樣的物質。身體的極微至少會有十事,或是十一事,但是不會超過十一件事,上次解釋過。

我講過,你們學任何學科都可以用你的學科來相似相對的理解,但是不要把整個套進來,整個套進來會產生一些誤差跟錯誤的理解。你學物理的也好,學過科學也好,學過化學也好或是學過醫學也好,你都可以用你的常識或是你的專業知識來理解,相對的理解,但是不是絕對的套用。

四大種

四大種(地水火風)

  • 一切物質所具備的特性
  • 佛教最早的物質理論
  • 四大種:
    • 地:堅性 - 能持
    • 水:濕性 - 能攝
    • 火:暖性 - 能熟
    • 風:動性 - 能長

(地水火風)四大種作為一切物質最基本的構成元素,是佛教最早的物質理論。四大種,種是什麼?種是的意思,種是因,或依靠叫做種,這個種有因的意思,原因的因或是依靠。大,就是普遍一切,遍一切色法,為一切色法的因,為一切色法所依賴,為一切色法所依靠,叫做四大種,所以這是色法的根本元素。

人家常常講一句話,出家人什麼空?四大皆空,哪四大?(答:酒色財氣)這個只是一般通俗的,不是了解佛法的人的說法,你這樣講我不能說錯,因為酒色財氣也要空,但是佛教裏面講的四大皆空是指這四大,就是地水火風皆空。既然地水火風都空的話,那就是一切法空,這是大乘佛法的教說。但是在阿毗達摩裏面,這四個空不空?不空,這是有的,因為有這個才能構成色法,所以現在你們對佛法有沒有更進一步的了解?人家以後再講出家人四大皆空,你會問他哪四大,他跟你講酒色財氣,其實是這四大,地水火風叫大種,這是真實的四大不是假四大。

什麼叫假四大?假四大也叫地水火風,但是假四大是我們一般經驗所看到的地水火風。地,你們踩在地上的那個地;水,是我現在喝的這個叫水;火,火就是火燒森林的火;風,就是晚上會颳大風或颱風的那個風。那個是假四大,那個不是真四大,阿毗達摩俱舍論裏面講的四大,是指這真實的四大。既然叫假四大,我們一般的外面的那種地水火風,它是真法還是假法?假法,它是假的,它是由什麼構成的,是由這真四大構成的。一切外面構成的,你看到的山水,這些種種現象物質的,只要是物質的,一定都是由這些(四大種)所構成,所以這(四大種)叫做真四大,叫做地水火風。

它的特性叫做堅、濕、暖、動。地堅,堅韌性,能護持,就是能托住東西,不會散失,會成一個固體的東西,所以這兩個(桌子,椅子)都是堅硬的,所以它可以護持,我可以把這個放到上面,不會掉下來。(就是)一般我們物理學可以叫做固體,所以叫做堅,堅性。

水叫做濕性,這個都是指它的特性,只是用一般我們的名相來代替,你要重視的是它的特性,就是能攝持的這種特性,什麼叫做能攝持?就是可以把東西凝聚在一起,讓它不會散掉,水性有這樣的一個特質跟作用,可以把東西凝聚在一起。

火,火的特性,叫做暖性、能熟,什麼叫做能熟?就是能讓東西成熟,或是能讓東西變化,什麼變化?很像現在所謂的化學變化,你用火把一個東西煮或烤,它會產生一些化學變化,就質物上來講,它能夠讓東西成熟,變熟,它有這幾種的特性,這個叫做火性,叫做暖性,叫做能熟性。

風叫做動性,動性能增長,能滋養,它有幾個意思。動性就是我們一般講的氣體動性能流通,它有動性它也能夠滋長,能夠長養,讓東西快點成熟茁壯。什麼叫做讓東西快點成熟茁壯?舉一個例子,因為能動的東西,我們血液能不能動?血液不是固定在那邊,它是能動的,所以血液裏面有這種動性,血會流動,所以它能夠滋長,能夠長養我們的身體。

現在是舉一般的例子讓你們知道它的動性,為什麼叫做能滋養能成長能增長?比如在一個密閉的空間裏面,空氣都不動,你人在裏面會不會生病,會。所以你要讓空氣流通,空氣流通我們吸進去這個大氣,然後有新鮮的空氣讓我們能夠流動,我們就能夠吸收空氣的養份,那你就能夠成長,能夠增長。所以它有這種動性,一切能動性的東西,有在活動的東西,就不是死的,它就能動,所以它就能夠變化能夠增長。

所以一具屍體在那邊,它已經不動了,裏面的東西都壞掉了,也不再增長;我們一個活人,因為裏面所有的器官都在動,都有它的流動性,當然也就有空氣的流動性也好,液體的流動性也好,或是細胞,器官的流動性,增長性都好,這樣子我們就能夠長養,風,就是有這樣成長的動性。人家說,死水沒有活魚,活水才能有活魚,同樣的意思,所以叫做堅濕暖動四大種。

(如果四大是一切都应该具备的话,比如太空中的真空,这个如何解释呢?)

一切的物質,精神的不算。如果太空裏面沒有物質的話,你問得很好,就阿毗達摩來講,空間它分為兩種,一種是我們能夠接觸到碰到看到的空間,它認為這個是色法,既然是色法就具備這四種特性。另外一種,叫做空間的特性,那種特性叫無礙性,這個是屬於無為法裏面的,它就不是色法。一般講的看得到的這種空間,它是色法。

那么外太空就是无为法?

不能這樣講,外太空那個還算是色法,因為那個算是空間,不是空間的特性,不是無為法。外太空我們不知道到底有沒有物質,所以這個就是有爭論。有的說有,有的說沒有,有的說有一個東西叫「以太」,是物質性,這樣討論來討論去,到底有沒有我們不知道。這個下去你可以跟其他同學討論,因為有些人說有,有些人說沒有,我沒辦法去回答你,你們先跟我說有還是沒有,再來回答你。

(我們所謂的真空,就是說你看到具體的物質,可是在宇宙中,充滿了像電磁波,都具有地水火風的特性)反正具有這四種中的任何一種就對了,物理上講的真空,不是都完全沒有東西,這樣子來講就是,你要是認為它是有物質性,就一定有具備這四個。現在來講,我是比較認同說,它是會有微細物質,不管你說是電磁波什麼都好,我不是學物理的,沒辦法告訴你那個是什麼。但是就佛法的理解來講,我們講的有兩種:一種是指空間,一種是指空間的特性,你講的外太空它絕對不是指空間的特性,因為空間的特性是比較哲學性的在探討,那個東西是屬於無為法。所以你講外太空的空那種應該是屬於空間的那種觀念,就阿毗達摩來講它還是屬於色法,它還是有某些細微的東西存在,所以我們可以看到有一個空間這樣子。

问:一切物质一定具备这四个特性吗?

對!一定全部都有。剛才講一個極微具八事,地火水風一定有,但是哪一個增上,就要看條件。哪一個增上,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比如這張桌子,什麼東西增上?「地性」增上,因為它能持,所以某某可以把書放在上面。這個桌子有沒有辦法變成液體?鐵都可以,為什麼桌子不可以?再硬的東西都有可能,溫度加熱到一定的程度,所有東西都有可能變成固體,甚至變成氣體。物理上這樣講得通,你加熱就是讓它的暖性增強,以外在的加熱為因緣,讓它的暖性增上,增上之後慢慢它就會成會熟,熟是一種變化,物理的或化學的變化。所以桌子,相信你把它加熱到一定程度,你不要直接去燒。紙是怎麼做出來的?紙是用木頭做出來,有沒有聽過紙漿?紙漿是木頭的液態狀態,鐵都可以變成液體,不然汽車那些模型怎麼造出來的?所以說一切物質都具備這四大,都有,只是什麼狀況 什麼條件下,讓它哪一個增上,這樣子而已。

佛教極微的引用

佛教「極微論」之引用

  • 佛教本重「法」,不在分析物質。
  • 由於解說之需要毘婆沙時代由勝論派引進。
  • 以「法」為主而融攝物質論,非出發於物質論,於唯物傾向的勝論派不同。

剛開始極微的引用,其實在物質的分析,當然我們會發現到它最小的單位,它的小單位不是最小的。但是實際上就大乘佛教來講,你可以有很小的單位,但是你沒有絕對的極小單位,目前的科學也找不到絕對極小單位是哪一個,找得到嗎?找不到。大乘裏面當然不認為,上次講過,在佛教裏面,包括其他宗教裏面,其實如果他們透過禪定,都可以看到某些我們看不到的東西。只是你們要記住一點:阿含經裏面它沒有談到極微,就宗教觀念的認識來講,並不是說佛陀不知道極微。而是當初阿含經以什麼為重?很強調的出發點以什麼為出發?解脫,所以跟解脫沒有太大關係的東西,它不會特別去討論。

在毗婆沙以前也沒有人去討論極微,但是很多環境慢慢改變之後,有時候必需要解說要引用的時候,所以佛教會把極微拿進來再做討論,再做引用,再做說明。極微論是從勝論派引進來的一種說法,但是並不等於說佛教本來不知道,只是說本來不去運用也不特別去討論,但是到了後來跟勝論學派在做的一些互動中間,拿出來特別討論跟引用這樣而已。但是極微論,後來在佛教裏面並沒有再去說明什麼,因為老實說跟解脫沒有很深的關係,但是在解說物質的時候,是必需要拿來說明一下。

佛教重的是什麼?重的是,哪個法?佛法那個法。法,包括地水火風都叫法。所以佛教最早在分析物質的時候,是在分析地水火風,說地水火風構成的一切。地水火風是講特性,並不是在講物理的分析,比較重在哲學上的分析。

色法

今天要講的是色法,我們已經把色法的最根本是什麼已經講過了,接下來色法的種類有哪幾種?色法包括十一種,哪十一種?五根五境,還有無表色。佛教阿毗達摩尤其是俱舍論在分析色法的時候,分析了五根,五境,眼耳鼻舌身,色聲香味觸,還有一個無表色。佛教除了極微以外,極微有沒有列在色法裏面?沒有。它十一種裏面沒有講一個什麼叫做極微的,它只說極微是構成色法的最小單位。

從五根、五境、無表色把它列為色法的十一種,從這裏你們可以了解到或體解到一件事 —— 阿毗達摩俱舍論講色法有十一種,裏面並沒有特別講極微是其中一種,極微是構成這十一個其中的十個,這十一種色法有五根五境,還有一個無表色,你們從這樣子的話你會好像有點感覺到佛法在講色法的時候在講什麼,重點放在哪裏?森羅萬象不外乎這十一種,那這十一種跟什麼有關係?我們人的有情身心,跟我們人,尤其是我們有關係,它不是排開有情身心去談外面山怎麼做成,極微(怎麼)做成樹,它沒有這樣子。它分類這十一種的時候在談我們的身心,尤其是人。有些動物沒有眼睛的,有些動物聽不到的,它可以感覺到波而已。蝙蝠看不到東西是不是?視力不好,它是用聲波或是發出什麼波。

所以俱舍論在分析色法,不管它分析什麼法,都跟我們身心有關係,它不是離開這個身心去談其他的,也就是說它到最後要歸納的就是怎麼樣去了解我們這個身心。了解身心之後,應該怎樣去排除身心不好的質素,也就是煩惱,去得到好的質素,也就是我們的智慧。講來講去都是在講這個,所以你不要把中心重點把它弄歪掉了。所以我每次談到什麼東西,就要拉回來再談身心生命,一直要強調我們的煩惱是有情,我們的問題都是我們有情身心,所以我們要從有情身心下手。

五根

五根indṛya

  • 根:最勝、增上、光顯
    1. 勝用:取境之作用(五境)
    2. 增上:發識之作用(五識)
    3. 光顯:有能見聞之光明
  • 二種根
    1. 扶塵根:一般感覺器官(為所依處)
    2. 勝義根(淨色根):神經作用

五根,根有什麼作用,根怎麼解釋?這個根叫做indrya(音:「因兌雅」),它有最胜增上,還有光显的作用,有這三個定義。

勝用

首先,最勝就是它的胜用,根有取境的作用,就是它會去認識到它所緣,它的目標,這叫取境。把這個境的色、聲、香、味、觸納攝進來,好像是一個接收器,接收電波一樣把它吸收進來 —— 我這是比喻,你不要(真的)把它當成這樣。它可以把它跟它所相應的給抓進來,它的根就是有這樣取境的作用,把它的對象所發出來的資料或資訊抓進來,所以它有取境的作用。眼根取色境,耳根取聲境,鼻取香,舌取味,身取觸境,所以我們的根有這種取境的作用。

增上

第二個叫做增上,根取了境之後,要發,然後去分析我們吸收到什麼資訊,根有取境,還有發識的功能。它不但會把對象的資訊吸收進來,它還能夠去分辨,就是發這個識出來,讓識去分析這些資訊到底是什麼,有這樣的功能。

光顯

最後一個叫做光显,光顯是在描述根它的本體,它有能見能聞的光明體,就是在描述它的殊勝,這是就它本體而言[1]。前面的勝用、增上這兩個,是從它的作用而言。所以它的本體是光明清淨的,它的作用就是有發識還有取境兩種作用,這就是我們的根。所以我們的眼睛,有東西過來,我們就可以抓到這個東西,然後把它的資訊吸收進來,我們的識,眼識就開始去分別認識它到底是什麼,所以根有這樣的功能。有沒有在某一個狀況之下會取境,但是不發識的?

“独头意识,或心不在焉的时候”

不過這個跟獨頭意識雖然有關係,但是不能這樣解釋,這樣解釋會誤解,應該用第二個「心不在焉」,解釋一下什麼叫做心不在焉,你取境但是不發識?

比如师父在讲的时候,我在想着外面的事情…

所以我叫你,我的聲音有沒有傳到你的耳朵?有,但是你的識沒有去分析,所以師父叫你起來時候,你不知道師父正在講什麼,你只(聽到師父在講話)。你的根確實有取境,資訊有進來,但是你心不在焉,所以你的識沒有發出來,你的識在哪裏?在其它地方,這時候識是獨頭意識沒錯,但是你只講獨頭意識會誤解。就是心不在焉,這時候的意識是在別的地方,沒有跟根在一起,我們常常有這樣的狀況,叫做視而不見。

講一個禪宗的故事,以前有兩個人在掃地,有一個就說,看到樹在動,就跟師兄講,師兄,樹在動,他(師兄)就說,不是,是風在動,風在動樹才會動,(師弟說)那如果樹不動,風再強,樹也是不會動,明明就是樹在動,他們兩個爭,他就叫另外一個師兄過來,那個師兄就說,不是,是你們的心在動,心動跟樹跟風動有什麼關係?三個就去問師父,師父說怎麼回事?師弟說剛剛我明明看到樹在動,但是這個師兄跟我講風在動,到底是樹在動還是風在動?師父應該是不是樹在動?師父講,你對,樹在動,沒錯。另外一位師兄不服氣,師父不對,風不動,樹怎麼會動,師父你應該這樣想才合理,師父說,你講的合理,你對。另外一個就說,他們兩個都對,到底誰對?師父說,你對,全部都對。我的意思就是,剛才你們兩個講的都對。禪宗的故事聽一聽,笑一笑就好了。

講到視而不見,有一天如立法師一大早去上課,我以為他把車開出去了,所以時間到了時候換我要出去,我就想他把車已經開走了,就東西整理整理飯吃一吃匆匆忙忙走去坐C-train(火車),到了下午,他下課我也下課,他問我車在哪裏,(我說)車你開走了你問我車在哪裏?(他說)我早上來沒有開車走,車怎麼不見了?(我說)我沒看到車停在大門口,糟了,會不會被偷走?兩個就急急忙忙的趕快坐C-train(火車)回來,一看,是喜也是憂,為什麼是喜?車子還在,為什麼是憂?我有老人痴呆症(哈哈),一台車子放在大門口(這就是視而不見)

車子好好的停在那邊,你早上要去上學,你從這邊走過去,你沒看到車子停在那邊,這個叫做視而不見,我相信我早上走過去,眼根有沒有吸收到這個訊號進來,眼根不是閉着眼跑出去,我的心沒有在動,「如如不動」,因為心沒有跟着眼根,所以沒有看到車子,因為內心一直想車子已經被開走了,這是真實的故事。我們要見到東西,五根要見到境一定要有它取境,還有發識的作用,在這樣的狀況之下,我們才可以看到,所以要有這幾個因緣跟條件才可以看得到。根好但是識不好,看不到東西;有識,但是根壞了,也看沒辦法看到東西,也沒辦法取境。

眼识看东西都是被动的,要靠根吗?

應該是這樣講,我們識有幾種識?一種叫做五俱意識,叫做同時意識,另外一種叫做獨頭意識。獨頭意識就是不靠根可以自己在內心裏面胡思亂想,那一種不用靠根。比如說你現在眼睛閉起來,你能不能可以想像洛基山脈的風景?可以,那個叫做獨頭意識,那一種就不用靠根,我現在要講的就是當你要現前要取一個境的時候,那時候就必需靠根。

什么情况下,识去控制根呢?

識去控制根的話,比如你現在看到我,但是你忽然想起某某欠你五塊錢沒還,你現在看過去了,看到她了,這時候就是識控制根。所以有時候我們要依根發識,有時候識不在的時候,根就算是有作用了,但是也引不到識的作用。

有些比如藏传佛教打坐时观想佛像是怎么样的呢?

那個是獨頭意識,那時候不是根取境,你看的時候是根取境,但是眼睛閉起來的時候去想,那個是獨頭意識,這個就不是根取境。因為我們的識基本上有幾種,有五俱意识,有独头意识,獨頭意識裏面又分好幾種,以後在心心所法的時候,講到心王、心識的時候,我們慢慢會提到這些。

(这里说到的胜用、增上是指起分别执着的意思吗?那个分别是胜用根增上吗?)

分別跟執着它有一般的說法,還有專業的用法。在唯識的專業用法裏面,分別就是執着,你去分別你就是會去執着它,所以在唯識裏面,遍计所执,它是一種分別,虛妄分別叫遍計所執,在唯識裏面的分別跟執着,它是同一件事情。所以有時候你要看「分別」是在什麼時候用的,有時候「分別」沒有負面的意思,它只是說去分開不同的東西,去了解它不同,就是這樣而已。這時候我們說識會去分別,這時候只是說識會去區辨什麼東西跟什麼東西不一樣而已,它沒有執着的意涵在裏面。所以有時候在用一個名相的時候,要看在什麼狀況之下用,這個時候沒有特別去說有執着的意思,只是說識會去區辨它的不同,就是在認識上而已。

如果要講煩惱的話,就是在這個認識之後有煩惱附着上去,這個時候就叫做執着,但是有一個問題,在這裏,分別只是區別它不同,接下來我們第二層會把它的執着放上去,但是它的特性是不一樣的。但是凡夫分別就是執着,因為我們凡夫在分別的時候一定附帶有煩惱,所以到唯識的時候,它說第七識每時每刻都把前六識還有阿賴耶也都染污了,所以眾生所現出來的分別就一定是執着。所以佛證悟開悟了,他也知道吃到東西好吃不好吃,他也知道,他不是不知道。只是他不會去執着這個好吃,所以我下次一定要再吃,不會有這樣的執着或這樣的煩惱起來。

浮塵根和淨色根

我們講五根,但是實際上我們在佛教裏面有兩種根,一種叫浮尘根,一種叫做净色根。所謂的浮塵根講的簡單一點,就是指我們五種感覺器官,我們粗顯的肉體所構成的五官。(比如)你看得到的鼻子等這些,你看得到摸得到這些都叫做浮塵根,所謂的浮塵就是粗糙的塵,這個塵是指肉體意思,粗糙所構成的這個耳朵還有裏面這些,這些都是浮塵根。

它有什麼作用?它是淨色根的所依处,然後有輔助淨色根的作用。就是一般的感覺器官,像眼球、耳蝸這些東西,包括我們的身,你看得到的這些,這些都是浮塵根。浮塵根它會保護淨色根,然後是淨色根的所依,會輔助淨色根。我們在講五根的時候,指的並不是浮塵根,而是勝義根,又叫做淨色根,這個淨色根能夠發識取境。

剛才說能夠發識取境的,是指的是淨色根,不是浮塵根,就是我們一般講的五根,它是什麼?佛法上在描述,後來我們一些學者,或是後來的大德們做了說明跟解說之後,後來覺得它有點像現在所謂的神經系統。因為神經系統不是在表面,是在器官的深處或是微細的地方,但是它卻有可以感覺吸收對像感覺,所以它指的應該是指一種神經系統,所以指的是淨色根,又叫做勝義根。所以當我們講五根的時候是指哪個?我們講五根是指淨色根,不是指浮塵根。

剛講根能夠發識取境,那浮塵根跟淨色根哪一個能夠發識取境?當然是淨色根,浮塵根是沒有那種功能,只有淨色根可以發識取境。浮塵根雖然沒有這種功能,但是淨色根必需依住在浮塵根裏面,浮塵根有輔助淨色根,又保護淨色根的作用,所以兩個你不能把它拆開來,拆開來就沒有作用。

只要有分别就一定有烦恼吗?

分別跟煩惱本來是兩件事情,特性上是兩件事情。分別只是去認知什麼東西,它跟其他東西什麼不一樣,比如這個是杯子,這個是桌子,然後造成認識,本來是這樣。但是就凡夫的立場,在我們分別的時候,就一定會有附加煩惱在上面,就是凡夫來講。當我們凡夫在認識、產生概念的時候,煩惱一定就在裏面,就會attached。

比如有一个好苹果,一个坏苹果,那么正常的分别情况下,我不会去吃坏的苹果,那么这个时候产生烦恼吗?

也可以會有,凡夫在分別的時候一定是會有的,因為在微細上你會去討厭那個爛蘋果,不是很明顯的。說「我恨你,拿去丟掉」那個(舉動,不一定),但是在內心的微細上,你已經會去討厭這個不好的蘋果,只是說你可能不是很認為。但是問題是佛教在談很多這種心心所的時候,都是在我們微細的內觀裏面去產生發現的,所以我們凡夫任何時刻,人家(地藏經)說一舉一念一動,无非是念,无非是罪,當然這講的比較嚴重。但是它要表達的意思就是,我們凡夫一舉一動裏面都有附加煩惱在裏面,在這個狀況之下怎麼辦?

我們要做逆向的(內觀),就是去覺察到這個煩惱,然後以前講過,以楔出楔。我們有煩惱沒關係,但是我們藉由正確的薰習去察覺到這個煩惱的存在,想辦法透過戒定慧的熏修,把煩惱不是一下子斷,不可能,慢慢好像「時時擦拂拭,不使惹塵埃」,把卡得很厚的灰塵慢慢一層一層又一層,無數次的這樣擦,把它擦掉。但是在擦的過程中,你雖然在擦,是不是等於已經沒有?它還是很厚,你有沒有在擦?有,那這樣就好了。

也就是我們常常表面上感覺不到,以為我沒有煩惱,但實際上就佛教的立場來講,只要你沒斷,還沒證初果之前,沒有悟諸法實相之前,那個煩惱都是很深厚,只是你沒有去察覺到而已。我以前曾經舉過一個例子,我還沒出家的時候,覺得做好人容不容易?太容易了!不要做壞事就好了;但是出家之後,發覺做好人容不容易?太難了!隨時都在當壞人。難道說師父出家之後反而退步了嗎?不是,為什麼?

已經內觀很敏銳,以前都是向外看,「不要像他一樣」那就是好人;現在是向內看,內觀覺照的時候,就發現我有很多莫名奇妙不良的質素跟念頭,只是以前沒有察覺而已。現在開始修行,內觀比較敏銳,去觀照的時候就發現自己一大堆問題。所以說有兩種人沒有煩惱,哪兩種人沒煩惱?一種是聖人,另外一種人是生活模模糊糊,已經麻痹的人。這第二種人,不是真的沒煩惱,是沒有去察覺煩惱,是假的沒煩惱;第一種是聖人,是真的沒煩惱。以前我常常講的 —— 做好人很好做,是屬於哪一種的?是屬於第二種,是沒有去察覺到自己內心的不良質素,老是向外去看「不要像他」我就是好人,因為沒有去觉照,日子過得模模糊糊。這些都是可以做參考啦,因為我們學佛,就是要先發現問題到底在哪裏,你要是沒有發現問題,你幹嘛來學佛?

五根,眼、耳、鼻、舌、身,眼根指的是淨色根,不是浮塵根。

五根

  • 眼: 發眼識取色境(離中知)
  • 耳: 發耳識取聲境(離中知)
  • 鼻: 發鼻識取香境(合中知)
  • 舌: 發舌識取味境(合中知)
  • 身: 發身識取觸境(合中知)

眼根,發眼識取色境,叫做离中知,什麼叫離中知?要有距離才能夠認識。耳,發耳識取聲境,也是離中知,也是要有距離。鼻,發鼻識取香境,合中知,就是根跟境要結合,碰觸到才能產生認識,這個應該一般我們都很好理解,因為一般生活上也是這樣子。舌,發舌識取味境,也是合中知,舌你要去嘗到東西,你才可以知道它是什麼樣的味道。身,發身識,取觸境,也是合中知,這幾個因為我們過去也常提,所以應該你們沒有太大問題,只是你們這裏要注意的,它指的是淨色根而不是浮塵根,淨色根才有發識取境的功能。

五境

五境

  • 五境:為五根所取,五識所分別之對象
  • 五塵(欲):心所貪染的對像,心起惱如塵染
  • 色、聲、香、味、觸

五境就是五根所取,五識所分別的對象,叫做五境,就是色聲香味觸,這五境又叫做五尘,又叫做五欲。所以當佛教在講五欲的時候,是在指什麼?就是我們內心對這五境的執着跟愛染,所以叫做五欲。就是我們內心對色的貪慾,對聲的貪慾,對香、味、觸的貪慾,所以叫做五欲。為什麼五境又叫做五欲?因為佛陀講很多法門很多法都是針對凡夫說的,佛陀對那些大菩薩講的那個當然不是我們的境界,在座各位跟我一樣,都是具足煩惱的凡夫,所以我們在學都是依一個凡夫的立場來學佛。

佛陀講很多法門也是針對我們凡夫來講,所以剛才有講,當我們的識去認識境起分別的時候,這時候已經有煩惱在裏面,凡夫一定都是這樣,所以這就是為什麼這五境又叫做五塵又叫做五欲。因為我們的眼耳鼻舌身,對色聲香味觸法去取、去分別的時候都已經有煩惱在裏面。所以五境本來是客觀的東西,但是我們去分別它一定會去取着,所以叫做五塵又叫做五欲。心所貪染的對象,心起煩惱如塵染,所以才叫做五塵,或又叫做五欲。

上個禮拜天,如立法師在講禪修的時候,他是不是有提到說,你要打坐首先要把這五欲遠離,不要接觸太多干擾的色聲香味觸,這樣的話你沒辦法打坐。你每天在聽很好的音樂,比如搖滾樂,聽聽到最後,每天都掛着耳機整天聽, 現在把耳機拔下來叫你坐下來,你的腦袋裏面出現是什麼?搖滾樂,一定是的,這個叫做薰習,久了一定是這樣子的,這個都不要騙人。

以前有一次人家請我們去教洋人打坐,然後我們會跟他們講,我們要離五欲,離五塵,當然一下子離不可能,但是至少要減少,減輕,不然很難打坐。洋人跟我說,不會啊,我很好!我看電視看一看,音樂聽一聽,我有辦法馬上打坐!(我說)你坐下來,你的腦袋裏面出現什麼?(他說:音樂),這樣叫不叫打坐?你不是坐在那邊就叫打坐,打坐是你心到底集中在哪裏。這些是一點一滴的,不要去騙人。打坐不是坐在那邊兩個小時這樣就叫打坐,你坐在那邊兩個小時,你把這幾十年的生活都重看(回放)了一遍;還是你坐在那邊兩個小時,你已經把你的一套怎麼樣去賺錢的計劃都想好了,那這樣叫打坐?當然不是。

所以我們打坐或是要修行,首先一定要離開這強烈的色聲香味觸,不然的話很難。你要是很喜歡看這個,看那個,東看西看。你很喜歡一台車,不管買得起買不起,你每天經過汽車公司總是要瞄一眼,你家剛好在附近,經過總是回來看一下,多看幾次,你到時候星期天來到這邊坐下來,什麼東西出現?寶馬就出現了,這一定是這樣子。所以打坐不難,前方便的俱足很難,你要是前方便能夠俱足的話,你真的要打坐就很容易的事情。

什麼叫前方便?就是離開這個五欲五蓋,飲食睡覺生活上的儘量保持簡單,這樣的話就容易打坐。你要生活太複雜的話,真的要打坐很難。你一坐下來,你是一個公司的主管,你一坐下來就開始想,我明天去公司之後先要開除哪一個,然後明天又幾個要來面試,你一定坐下來一定是這些,你停不下來的。

色境

色境

  • 眼根所對,眼識所了別
  • 顯色和形色兩種
    • 顯色:本色:青、黃、赤、白
      • 差別:雲、煙、塵、霧、影、光、明、暗
    • 形色: 長、短、方、圓、下、正、不正
    • 以上20種為可見物顯於眼所見的種種特性

色境,色,眼根所對,眼識所了別的叫做色。這裏只是古代的論師對我們眼睛所看到 —— 不是泛指一切物質 —— 是我們眼睛所接觸到的。所以在佛教裏面講色,有兩種定義跟解釋,指涉不同的兩種:一種是指一切的物質叫色;另外一種是眼睛所吸收到的那些,所對的那個,叫色,也叫色法。

它所指的是显色還有形色兩種。什麼叫顯色?顯色就是顏色,我們看到的有青黃赤白的這些都是顏色。它有本色叫青黃赤白,由青黃赤白調配然後顯現出來的差別,就有雲,煙,塵,霧,隱,光,明,暗,就有這幾種。

這些都是生活上你們會看得到的,但是看得到的這些,全部都是由青黃赤白幾個本色所調配而形成的,這是古阿毗達摩論師對顏色的區分,你們可能會想跟現在的不大一樣,現在顏色三種而已(三原色),沒有到七種,應該是三種,三種可以調配出各種(不同的顏色),當然這是現在的藝術或是物理或是什麼的看法,但是我說過,古代人的分別就是它的本色是青黃赤白,它顯現的就是差別色,還有形色。形色就是指物體的形狀跟相貌,它有長,短,方,圓,下,正,不正有七種。所以加起來有二十種,這二十種就是色境的分別,是眼所對,眼所分析的。

這個沒有什麼太複雜,其實就是古代阿毗達摩論師 —— 當然這也不是光世親菩薩自己的意思,他也是從前面阿毗達摩的論師所分析的引用過來而已。

聲境

聲境.png

接下來,聲,有八種聲,這裏分析聲,跟我們剛才分析色不大一樣,這裏不是在分析聲它的根本本質到底是什麼,它是在分析藉由發出聲的這種物體來區分,有分八种声,可以分成有执受大种为因无执受大种为因。這裏的有执受无执受是什麼意思?

有執受是指有心识的有情;無執受是沒有心識的有情。現在跟你們講話,是屬於有執受大種為因還是無執受大種為因?有執受大種為因。有執受大種為因,有分有情名非有情名,這個是依作用,剛剛是依發出聲音的物體來區分,有執受,無執受;這裏的有情名和非情名是依它的作用來區分。

有情名是什麼意思?你看歌曲,講話,聲音,人家讚嘆你,是可意声,人家罵你,不可意,為什麼會有可意、不可意?這種聲音你會覺得可意,是因為你聽得懂他在講什麼,如果你不懂法文,我用法文罵你,會不會有可意不可意?不會,因為你聽得懂才叫可意不可意。

所以這裏的有情名、非有情名,意思是說有沒有指涉內涵,有沒有內容的指涉。有情名,就是有內容的指涉,你聽得懂的,它有意義的,他有讚嘆你,「你好漂亮」,「你今天穿得好好看」,這樣講話有沒有內涵的指涉?當然是有內涵指涉,而且你聽得懂,所以你會有可意,所以它就有作用。所以有情名,就表示是有內涵指涉的,有意義的,所以才會有可意不可意。當我誇獎你的時候,這個叫有情名的可意聲,當我罵你的時候,叫有情名的不可意聲。

非有情名,就是雖然發出聲音,但沒有具體內容指涉的,比如,我無緣無故在那邊(拍手發出聲音),你知道我在幹嘛?你不知道,但是這是不是有執受發出來的?(是),但是它沒有特殊的內容;或者我忽然在那邊傻笑,但是你不知道我在幹嘛,我也沒有特別對着你笑,我只是在那邊笑,發出笑的聲音,這個也是所謂的有執受大種發出的非有情名。

雖然說非有情名,但是它可以分成可意不可意。可意的 ,就是聽起來感覺舒服的;不可意的就是聽起來覺得很燥很厭的。你住在火車旁邊鐵軌旁邊,火車經過那種聲音,那個東西是受不了的,但是那是無情名,那個是無執受。如果在我那邊「咿ㄚ……」的發出一種聲音,但是又不是在唱歌,然後聲音又很煩燥,你聽起來很厭煩,那個叫做非有情名不可意声

如果我一直拍打手,一直亂打,旁邊你在寫字會不會很煩?當然。還有一種就是,如果我沒有特意的去唱什麼歌,也沒有內涵,但是在那邊哼,哼的聲音很優美,但是你聽不出來我到底在唱什麼,但是你覺得心情愉快,會不會這樣子?有,這個叫做有執受。但是是非情名,因為沒有是特殊意涵的,然後是可意聲的。

我們來回向。

  1. 此處講它的本體「光明清淨」有何深意?Pa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