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舍论 第三十八讲
《俱舍论》 第三十七讲 | 本讲视频: Youtube 腾讯 | 《俱舍论》 第三十九讲 |
前言
阿弥陀佛,各位同学大家好,我们继续来讲《俱舍论》,现在进入到“分别随眠品”,随眠基本就是指烦恼,因为《俱舍论》里面把烦恼分的很细,虽然很有系统,但是,有时候系统的有够细,而且细的有点太复杂,为了让同学们能稍为先有一个先前的观念,所以我们先来讲 《阿含经》里面, 《阿含经》早期的佛陀的教法,它里面对烦恼是怎么说明的,首先我上个礼拜有讲过,它先把烦恼分为最根本的,我们常常讲的就是贪瞋痴,贪瞋痴根本烦恼,这叫做三不善根,基本的烦恼。
阿含经上烦恼的说明
生死和苦的根本
- 三不善根: 贪、瞋、痴
- 根本烦恼: 无明与爱
- 无明: 认识上的错误 — “我执”
- 爱结: 情感意志上的染着 — “我爱”、“我慢”
第二种,它讲无明跟爱结,“无明所覆,爱结所系”,有时候在某些经典上,它讲烦恼是用贪瞋痴三不善根,但另外有些时候,因为 《阿含经》它不是只有一部, 《阿含经》里面是整体包括好几部小经典,它在不同的经典里面,有时候它用无明跟爱结,所以叫做 “无明所覆,爱结所系”。
无明,是认识上的错误,就是根本的一个我执,但是我们的烦恼不只是我执见而已,有时候又是情感意志上的所以叫做爱结,情感意志上的染著有我爱跟我慢。另外在其他某些经典上,佛陀又告诉我们,基本的烦恼又叫做见、爱、慢还有无明,就是这个见,爱,慢,无明,有这四种。在其他不同的经典,所以虽然说统一我们烦恼是这样,但是佛陀在讲表明的时候,常常是用不同的分类法,或是常常不同的点来切入描述,有时候讲贪瞋痴三种根本烦恼,有时候又讲无明爱结。无明是知见上的错误,爱结是情感意志上的染著,有时候他又讲见、爱、慢无明,见就是知见上的错误,比如我执,爱跟慢,就是情感意志上的错误,是一种情感意志上的染著,当 见、爱、慢跟无明放在一起的时候,这时候无明就是烦恼的总称。
所以你们要看,经上讲无明,有时候是特别的就是指知见上的错误,但有时候在讲无明的时候是指烦恼的总称,一切烦恼都叫做无明。这样各位了解吗?所以十二缘起讲无明的时候,它讲的(无明)不是只是见上而已,它是烦恼的总称都叫做无明,这个我们上个礼拜讲过。
二):萨迦耶见
萨迦耶见 (satkāya-darśana): 身见、有身见、我执见。
1. 又称无明: 不知缘起的法性 — 无常性、无我性、寂灭性
2. 错误的直觉自已有一个实在的本体 — “我执”
3. 修行的重点在于破除此迷思 — “我执”
接下来我们要知道,一个烦恼的最根本就是知见上的错误,叫做萨迦耶见,叫做有身见,又叫做我执见,这个错误的知见,其实就是刚才所讲的,这里有一个无明,无明就是认识上的错误叫做我执,这是最根本的,最根本的萨迦耶见,又叫做有身见,然后有时候又称为无明,是不知缘起法的法性,不知缘起的无常性,无我性,寂灭性,总认为,无始以来总认为有一个不变的我。
你不要说这个不变的我是后天人家告诉你,或其他宗教告诉你有这样的,你才认为有这样的,不是,这样的一个东西其实之所以叫做烦恼,是因为他无始以来就一直跟著我们,这个东西,你不经过修行的话是不会自己不见的,不见的话那你就解脱了。所以这个东西从无始以来就一直跟著我们,错误的一直执著有一个实在的本体叫做我执。修行的重点,就在破除这个迷失的我执,这个我执,也就是佛教跟其他宗教所不一样的地方,因为大部份的其他宗教都讲有一个我,一个不变的我,外来外在有一个大我,这个大我是什么?神或是叫大梵,西方基督教,西方宗教叫God,或叫Jehovah,是他的名字,印度教就叫做大梵或叫做梵我,中国宗教有其它不同的称呼。在佛教里面要破除的就是,它认为没有这样一个东西,所以其他宗教他认为外在有一个大我,内在我们自己有一个不变的本质,有时候叫做灵魂,印度教又叫做阿特曼,总是有这样不变的本体。
你知道印度教也有讲轮回、业力,但是问题是,印度教认为轮回跟业力,有一个在造作的,轮回有一个不变的本质一直在轮回,在六道里面轮回轮回,就好像衣服虽然换,但是那个不变的本质灵魂他是不换的,他是一直如此的,这个是印度教的一种说法,佛教根本要破除的 就是这样一个东西,佛教要破除的就是这个又叫做萨迦耶见。
阿含: 见思二惑
1、见惑 (见道所断烦恼):
知见的错误为主
经上说有三结: 身见、戒禁取、疑
2、思惑 (修道所断烦恼)
以情意的染爱为主
除三结以外的剩余烦恼
3、 五下分结:[身见、戒禁取、疑],欲贪、瞋
4、 五上分结: 色贪、无色贪,掉举、慢、无明
接下来,在 《阿含经》里面,又把烦恼分成见惑跟思惑两大类,两个基本的区分,什么叫做见惑?见惑又叫做见道所断烦恼。以前没有听过见惑思惑的请举手,都有听过吗?见惑叫做见道所断,重点是指知见上的错误,这个见惑,在《阿含经》里面,它以三结为主叫做身见,身见就是刚才讲的萨迦耶见,然后还有一个戒禁取,还有一个疑,这里面以身见为主。
ZR:师父身见就是我执吗?
师父:身见就是我见,那个叫做有身,这个身是指我有一个自我的意思。
ZR:也就是我执的另外一个名称。
师父:对,身见的基本就叫做我执,因为那个见有取的意思,取著一个身,这个身是指我的意思,这个“身”在经典是指“我”的意思,所以这个身见就叫做根本的我执见,就是刚才讲的萨迦耶见,这里的身见这一个,身见就是刚才讲的萨迦耶见,这是最基本的烦恼。为什么说这个是见惑?这个见惑又叫见道所断,因为你只要见道,基本上这个身见就断了,这个见道断三结。
所以你知道佛教凡夫跟圣人的差别分别在哪一个?就在这里,这是一个界线,凡夫跟圣人差别的界线就在这个地方,你只要断了这个身见,加上后面的戒禁取还有疑,因为基本上你断了身见后面两个就不会有了。你断了这个之后,你入初果,你就是圣人了,你的生死就慢慢有一个了断了,不会再无始的轮回下去了。大乘菩萨道,一直要到初地才能断这个身见,所以,凡夫菩萨跟圣贤菩萨的分界点在哪里?在初地前跟初地后。初地前,他这个三结身见的根本烦恼没断,所以都还是靠业力在轮回,到了初地以后,基本上他断烦恼的程度跟什么果位一样?初地菩萨断烦恼的果位跟初果须陀洹是一样的,因为都是断了这三结,凡夫跟圣人的区别就是在这里,不管是小乘的果位还是大乘的果位,都是在这里,你一定是断了这个身见戒禁取还有疑,断了这样三个你才能入圣位。你断了这个的话,生死就有一定的期限了,你不会再一直无始的轮回下去了,所以这个是最基本的根本。
所以见道是见什么道?见无我法性就叫见道,这个“道”是“法”的意思,见道无为法性,就是一切法空或一切法无我,见道就能断。但是另外的,虽然见道断但不是所有烦恼马上都断了,另外还有一种叫做思惑,又叫做修道所断烦恼,是以情意的爱染为主。你看看,刚刚前面有贪瞋痴,你看知见上的,有情感意志上的爱染,知见上的断,但是情感意志上的爱染并没有马上断,那个还要慢慢一步一步的来,但是不会太久了,所以我们才会有这样的分别。所以思惑又叫修道所断烦恼,入了初果之后,不是马上后面的全部烦恼都断了,你还要加功进行的去修行。ZR你有问题吗?
ZR:思惑,讲到这个地方会有个无明的,无明不是就是我执,无明是指细微的就是这个具体指的?
我刚刚讲过这个无明有比较狭隘的,是知见上的,但是他有总烦恼或最根本的烦恼,这里指的是最根本的烦恼,不是指身见,身见也叫做无明没错,但是我讲过,无明有指的是总称或是最根本的那一个。所以为什么要这样分类?因为如果你不把它分出来讲清楚的话,你去看经典你有时候无明明明是指这个,怎么现在无明又叫这个?怎么其他地方无明又是指那个?所以你会搞混,实际上“无明”在不同经典,指的内容不大一样。
修惑以情感以情意的染爱为主,除了三结以外,剩下的一切烦恼都可以叫做修惑。如果入初果以后,初果是知见上的见惑所断,见惑烦恼断了之后,后面二果、三果、一直到四果,四果是修惑全部断尽,二果跟三果就是在断这个思惑。
见惑跟思惑它的状况,在经上用一个比喻,一棵大树,如果从中把它砍断了,树倒了,这棵树早晚会不会死?一定会干枯死的,但不是它马上就死?它甚至还会继续怎么样,长一点发芽一点青叶子,会继续维持一段时间,甚至有些新芽还会再长,为什么?因为它大树里面的那些水份还有养份,还够维持那些,它会长,但是它会不会无限期的长下去?不会,不久之后慢慢就枯萎死掉了。
所以你断了见惑,就好像说你把这棵大树拦腰砍断,指的是烦恼,断了之后,后面的思惑就像是这棵大树里面还会滋润的营养水份一样,它还会保持一阵子,所以基本上,如果你断了见惑之后,你的生死已经有一个尽头了,可以预期差不多多久了,经上讲说七来生死。就是你会再投胎投生七次,一般会讲这样子,因为你剩下的烦恼会投生七次,会人间天上一共会七次,如果你接下来不好好修行,你就这样日子这样慢慢过的话,你后面的思惑润生最多就七次而已。但是如果你更用功的修行,有可能这一生就得阿罗汉。
问:师父我常常听人讲,一个叫了生死,一个叫断烦恼,还有一个叫解脱,这三个名相有什么不同?
师父:大体上讲是差不多,了生死,当然就是解脱,解脱解脱,解脱烦恼,解脱烦恼你就能了生死了,了生死是说从六道轮回里面 让它有一个尽期,不会这样无始一直轮回下去叫了生死,要一个了断。了生死的话,见惑是根本的,但是真正的要你不会再来投胎,要到思惑都断成阿罗汉,是阿罗汉就不会有任何的烦恼再来轮回了,如果你断了见惑,你不再修了之后,你还会最多七次,基本上是差不多了啦,还不完整,最多七次而已,就是看到了也差不多了,但是就是说剩下的那些,还要把它慢慢的磨灭掉。
所以你说断见惑能够了生死,可以,很快的,但还没有是完全,也就是说没有完全了生死,也没有完全解脱,一定会了生死的,但是已经了吗,还没有,但是如果你到那边不再修了,还是七生之后还是照样了生死。
问:七生之后还是了生死,烦恼根没有断的话?
师父:你如果没有断的话,你见惑都没断,凡夫是见惑都没断,还会一直无时无尽的一直轮回下去,你只要断了这个,生死就有一个了断了。生死有一个了断就是说,你可预期什么时候了,七次,七来生死。
问:见道就是见到法空、人空?
师父:我们先不要去讲人空、法空,那个是到后面我们才讲。
问:见道的话如果是见惑断就是见道?
师父:对,见到法性空,见到我空也可以,见到法空,见到一切法无自性,或是见到我空都可以。所谓的我空就是怎么样?就是这个身见,这个身见断,没有我,就是我空,断这个身,这个我就是那个身的意思,就是刚才讲的萨迦耶,就是我们常常讲的我,“我”就是指那个萨迦耶见。来同学们到这里什么问题?
JQ:师父请问一下,断见惑的时候就证悟须陀洹果,所以他们是有证悟的境界,然后断了这个见惑的时候,《金刚经》里面讲,就是断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师父:因为“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都是同一相,只是不同的角度切入而已,你有我就一定有人。
JQ:后面《金刚经》讲,断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相跟见之间的,这个见,这有什么差别吗?那时候我没来我在台湾,你们以前讲的,我见就相当于思惑…
师父:我见这个我慢慢再跟你讲,因为我相、人相那个“相”,师父上次在讲《金刚经》的时候是“想”的意思,就是指这个“见”,所以“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其实可以讲“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
JQ:所以你说这是一样的吗?
师父:那个想,“我相、人相、众生相”的那个“相”梵文字其实是“想”,是内心的想,内心的“想”是“执取”的意思,就是指这个“见”,这个见就是执取的意思,身见那个见。
JQ:《金刚经》后面不是还有讲到,“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还有讲我见…
师父:见跟相,有时候他在讲“我相、人相、众生相”,他说的“相”是指“见”的意思,但是就梵文版的时候,它后面翻“见”前面翻“相”,其实两个梵文字都是一样的。《金刚经》以后我慢慢再跟你探讨。
WY:师父你刚才讲的那个“相”不就是五蕴当中的想吗?
师父:不是,没有简单,是指“执取”的意思,是烦恼执取的意思,那个五蕴里面的那个想,只是我们的一个内心作用而已,是相进来有这样一个相出来而已。
JQ:师父一开始提到其他宗教有我执,印度教的大梵天,我想请问一下师父,因为我对印度教没有什么,印度他们就讲大梵天,可是像我们佛教里面,释迦牟尼佛说法梵天供养,或大梵天王常常也会来,可是我们讲无尽的世界观 是在佛教观,印度教他就只有一个大梵天…
师父:印度教是这样子,我大概讲一下,因为讲太多太复杂,印度讲大梵
(师父画白板图)21:15
,大梵他有两个概念,梵天,这个大梵又叫做大梵天,他有两个概念,一个是创造主的概念,创造主造物主的概念,所以一切为梵,一切都是大梵所来。这样的一个梵,其实是离一切言语相,不是我们所可以想像,不是可以看得到,不是可以猜得到的。我们中国有没有这样的观念?中国最高境界的东西也没有这样一个概念,(答:玉皇大帝),不是,玉皇大帝还可以看。道可道,非常道,道家的道就是有这样一个概念,形而上的,是我们眼耳鼻舌身,或任何想法所没有办法抓得到的东西,我们是说道之本源。
现在我要表达的说,这个大梵有一个就是说创造主,跟那个我们讲的“道”好像是差不多,反正他就一切的本源,这是他们讲大梵的一个观念,但是问题就是,这样的一个本源,许多宗教都会把它从形而上把它拉到形而下,就变成大梵天,就叫做梵天,就是会有一个具体的形象。因为你这样一个东西(形而上)那你怎么去弄?所以他们会造一个形象,会弄一个形象出来,像我们中国其实我们讲的很多,三清一之类的东西[1]。其实都是在一个形而上里面没办法表达之下,我用形而下的东西来表征它。
就像佛教讲的,佛的真身是什么?法身,法身可以抓得到摸得到看得到吗?没办法,那我们还用什么?还用一个佛一个相来表征。
他的大梵下来就有这样一个梵天,本来他的梵天也是创造主的意思,他是一个比较具体的神,但是在佛教里面认为梵天不是创造主,所以把他这个梵天拉下来,拉到初禅天来,所以会有这样一个概念。印度教他是说,这个大梵是一切的本源,所以是“大我”叫做“梵我”,但是这个大梵的本源有生出来很多东西,我们叫做阿特曼,这个阿特曼是什么?就是我们讲的小我。
所以印度教认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个阿特曼,阿特曼是不变的,他的本质永远不变的,为什么他本质永远不变?因为阿特曼真实的本质就是大梵,每一个阿特曼都是大梵而来的,但由于我们不了解,所以我们就一直轮回。
印度教的修行,他的方法就是怎么样?就是让这个小我回到大我,跟大我融为一体,叫做天人合一,或叫做梵我合一,这个是印度教的终极修行。大概了解了吗?
JQ:他回到天人合一,可是他跟佛家讲的,众生皆有佛性本来是佛…
师父:众生皆有佛性,有理佛性还有行佛性,解释各不一样,还有解释本来是佛,不是说本来就是佛,是本来俱备有成佛的可能性。
JQ:就是没有佛性,那今天要怎么样区分这个?
师父:以后我慢慢再跟你讲,这个在这里不讲,我们在《成佛之道》里面讲,不然这里讨论下去,变成在讨论佛性的东西,小乘《俱舍论》还有这些他们不讲佛性的,《成佛之道》我们会讨论。佛性有很多不同的解说方法,不是说我们本来是佛,所以智者大师有分为六即佛,我们讲本来是佛,是理上本来是佛,事上我们还差得远,所以理事要配合。当然理上一切法空,但是事相上我们还有我执。
讲到这里,突然兴趣一来,讨论一下,六祖慧能跟神秀大师,两个人所讲的东西,一个讲菩提本无树,一个讲身如菩提树,其实两个重点有没有谁对谁错?不是,切入观点不一样,谁在理上讲?慧能大师讲“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理上是这样没错,他在理上讲。神秀和尚,“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他在事相上讲,他没有错,理上是这样没错,事上我们要时时擦拂拭?对,没错,如果不了解这样的状况,会有人看《般若经》看《金刚经》讲到最后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何处惹尘埃”,以为自己都已经,境界都已经到了那个,那个问题就大了,我们这个就其他的话就不讲了,师父等到《成佛之道》里面,在不同的学派不同的经典上面再跟你讲,佛性其实他有很多种解释方法,我们这边就讲这样就好了。所以我们要了解的就是,印度教他有这样一个小我的观念,但是佛教认为这个(阿特曼)就是身见,就是轮回的根本,这个东西是错误的,没有的,只是我们自己我执把他执为是有的,所以我们现在要破除这样的一个观念,这样了解吗?
所以除了三结以外剩下的烦恼,都可以叫做修所断或叫做思惑, 《阿含经》上又把烦恼分成五下分结跟五上分结,这个五下分结,这个“下”是指什么知道吗?是指欲界,下是指欲界,欲界、色界、无色界的欲界,五上,这个“上”是指,色、无色界,所以叫做上,这个书其实后面有。为什么我把它拉来这里,因为这是 《阿含经》上面所讲的,比较具体一点。
这个五下分结,既然是五就是表示有五种,它有:身见,戒禁取,疑,贪欲,瞋恚,你看,五下分结在见道位的时候,这三个断了,在这个之后这个,在见道位的时候这个断了,但是它有欲贪还有瞋,还有上面的色界贪、无色界贪这些还没断,所以欲、贪瞋还有这个东西,下面这些(五上分结)全部都是叫做思惑。
所以见道之后,这个欲贪并没有完全断,但是就算是没断,但是你见道之后,你对欲贪这东西一定是很薄弱的,不会很强烈的。所以如果照经典上来讲的话,到了三果以上,三果,他欲界的烦恼全断,三果欲界烦恼全断,三果是这个两个(欲贪、瞋)也都断了,到三果,但是他上面这些(五上分结)还有一些没断,所以真正能够离开欲界欲,对欲界欲完全不会有任何起心动念的,我说完全百分之百不会有起心动念的,对欲界的贪,只有三果的圣人。
我再讲一次,就经典上对烦恼的分析,跟理论说明来讲的话,对欲界的贪欲,真正百分之百不会再起心动念的,连那个种子都不会再起来的,只有三果的圣人。初果二果都还会,因为初果基本上他断了这三个(三结)而已,但是初果的欲贪还有二果都还有一点,欲贪、瞋都还会,但是他不会很强烈,他不会强到想要去霸占人家的东西,或是瞋到想要去杀人,不会这样子的。因为基本上这两个的强弱,完全立足在这个身见的上面的。
ZR:那个掉举、慢等心所法,和这个有什么不同?
师父:等一下会讲,其实是一样的东西,只是他有现行、不现行这样而已,我们讲五上分结这个都是比较微细的,甚至你会发现有些地方讲的有点矛盾,其实本来经典上在烦恼的分类跟说明上就有点不大一样,说明的切入角度本来就有点不大一样,就像你说,无明怎么还会在这里?因为它指的不一样的东西,这样有没有回答到你问题?
ZR:就是我们的烦恼跟我们不善心所法,就是你有烦恼才会起这些不善心所法?
师父:不善心所法里面的本来的很多不善心所它本身就是烦恼,只是它在潜伏的种子位我们叫做随眠,现行起来叫做烦恼,我上次有讲,等一下还会再讲再提,因为这个地方我要说细一点,因为你们大家才会有一个概念,等一下进入很复杂的分判的时候,那个东西我们就不能讲太多,因为那个分的太复杂了,但是这个地方很重要,我们要讲细一点。其他同学还什么问题,师父讲过五上分结了吗?还没,我只讲五下分结而已。
所以欲贪,瞋,这个是色界的,所以你要记得,我们烦恼有依三界来分,比较粗的是欲界,比较细的是色、无色界,色、无色界的烦恼,基本上你也可以伏,但断一定要慧才可以断,如果像我们现在这样的,你要降伏,欲界当然是有方法,但是你要降伏色、无色界的烦恼,你要降伏你要怎么降伏?修禅定,你修到色界定,你欲界的烦恼降伏压住了;你修到色界的时候,你慢慢就把色界的烦恼压住,修到无色界,色界烦恼完全压住,修到非想非非想的时候,用非想非非想的定力,可以把三界这些烦恼先压住。
再上去有一个叫做灭尽定的,那个师父有讲过,那个东西可以把下面全部的烦恼全部压住。所以你有禅定,真正禅定功夫的人,师父讲过好几次,如果一个人他告诉你说,我有禅定的功夫,然后你看到他欲界的欲望还很重,色界无色界当然我们看不到,欲界的欲望我们看得到,可以表现的出来。比如他很喜欢去买东西,看到什么都想要,你说这个人他有禅定,其实是非常大的疑问。真正有禅定功夫的人,他如果入了色界定的话,比如初禅、二禅、三禅,他对欲界一定的欲望,一定会压到很低的,不会动不动要这个动不动要那个,会比较随缘的。你说吃,当然要吃,穿,他也要穿,但是他对这些五欲的欲望,其实会很平淡的。
所以如果你学过教理,学过《俱舍论》的话,你通,你又肯信,你又很了解,你在外面容不容易被一些宗教诈骗集团,或一些骗财骗色的宗教骗子骗了?其实很难的,因为你知道这个人这样讲根本不对的,他告诉你,我有神通,那基本上有神通,神通两种,如果你了解,哪两种?神通得来可以有两种方法得来,哪两种方法?先天来的还有后天修的,一般先天来的,除非说你是大菩萨 不管不讲,先天来的力道基本上比较薄弱,而且会慢慢随著你的各种烦恼,还有日常生活的各种东西,慢慢会不见了。比较强的是修来的,你修神通,神通基本上必须依于定力,我不是说你修定就一定有神通,但是你要有神通一定要修定。如果这个人告诉你他神通很大,表示他有定力,我说的定力不是我们一般讲的,我是说至少是禅定的力量,我不是说你这个人平时很有定力什么什么那种的定力,不是一般的讲法。如果你有禅定的力量的话,他的欲界物质欲望又很重,要这个要那个买这个,这个绝对是宗教骗子。
有一个例子,以前有一个XX彦,XX胜,他动不动就告诉人家,这个说了其实也没差,因为他本来就是这样子,动不动就告诉人家他有神通,他是莲花生大士化身再来,结果有一次他带一个居士去逛街,那居士当然是有钱人,他去逛街看到这个也要看到那个也要,看到这个也要看到那个也要,然后买一买谁来付款?当然居士来付钱,居士觉得很奇怪,为什么师父这什么都要,他当然有这种疑问,然后他就说:我告诉你我是给你个机会,什么机会?供养我修福报的机会,因为我是什么活佛再来。当然这个都好骗。
但是如果你读了这个东西了之后,你会觉得这怎样,根本是无稽之谈胡说八道,他怎么可能?如果是我的话,你要修福报,很多地方可以修,你不要买好的东西来给师父,那些孤儿院养老院一大堆都需要人家去帮忙,师父吃得饱穿得暖不要生病这样就好了,也不要用那么好的东西来供养,你那么多钱,其实如果真正具正知正见的法师的话,他会叫你说,那你把这些,看哪些寺院那些养老院那些孤儿院,你多去那边帮助造福。
接下来,这个就是上二界的,色贪、无色贪、掉举、慢、无明,其实这一些贪,贪可以分为色贪,无色贪,这个贪当然不是指欲界的五欲,比较说具体一点的话,他是指根本的那种,我刚才讲说贪瞋痴还有情感的染著,他除了欲界的五欲以外,还有一种,对上二界的染著,比如有些对禅定的染著,也会,就是他特别想修禅定,特别喜欢修禅定,而且特别喜欢去享受禅定里面的快乐。
初禅叫做离生喜乐,再来叫定生喜乐,第三禅叫离喜妙乐,所以如果说三界最快乐的话,就是三禅的离喜妙乐,它不是我们五欲的那种粗的乐,它是从内心出来的,那种真正离喜之后真正的乐。所以经典上说,那种乐不是任何五欲的乐可以比较的,那个是超出过不知道多少倍的,为什么?因为我们五欲的乐是借由外来的刺激,然后内心对外相来起来的,所以必须透过外来的这样子。所以那种乐都是相当有限的,也是很粗糙的,是缘于外来五欲的,但是这种禅定的妙乐,是怎么样?是不缘外物,是内心里面激发起来的,所以那种的喜乐是真的,比我们欲界的快乐还乐的。
你不要说修到初禅二禅,如果你们常常打坐的话,有那一种相似还不完全,相似的轻安感的话,你以后会很喜欢打坐。所以你看,世间相对的东西它有好有坏,只是我们要了解它的作用,所以我们打坐修禅定知道,我们打坐修禅定是为什么,但是也不要在禅修上面著了迷,什么叫禅修著了迷?在禅修著了迷的话,他有时候怎么样,会很著迷禅乐,然后对外物的东西,一概不理不管,好像这个世间跟他没有关系,其实有些人会有这样的一个状况。
我的师兄弟有些就会这样子,没有恶意,但是问题是,我们讲的是说,如果你修菩萨道的话,你必须要知道,禅修有集中摄心的力量,还有就是你可以尽量对五欲不要强烈,但是对人的悲心,那个是不可以没有的,所以了解教理是很重要的,才不会做了什么什么东西,偏执在什么东西,做了这个执在那个。有人持戒持到变成戒狂的,持戒持到很莫名其妙的那种人,一大堆,其实有些观念是不对的。
当然人家的持戒的戒行,人家需要这样子,那我们也不好批评,但是我的意思就是说,有时候持的太过,做些东西太过,这个我不好说太不太过,他有他的修行跟持法,什么太过?比如菩萨戒里面,很重要的我们叫做吃素,但是实际上,经典上那个菩萨戒讲的是,其实是讲不食众生肉,有时候我们执的太过的话,会造成很多种种不方便,比如像师父出去的话,我只要你煮素的就好。但是有的会洁癖到,菜刀锅这些东西都要帮你换,怎么可能要人家的餐厅厨子,去换一把新的菜刀,换一个新的锅,说这个叫做沾到、不沾到。就是说这把刀以前是切过肉的,然后洗洗再来切菜这样叫做已经有沾到了;或这个锅本来是炸鸡的,你说洗一洗再来,不行,那已经沾到了,这样老实说这样就是太过,而且有点过分,不了解不食众生肉意思到底是什么。沾不沾到有什么太大的意义,这个我就敢讲,因为这个就没有弄清楚它的意义到底是什么,这样各位可以了解吗?
JQ:断了见惑就相当于是登初地的菩萨?
师父:断了见惑,小乘是初果,大乘菩萨他要登初地的话,有一个很重要关键,要发菩提心,当然发菩提心大悲心这全部都已经要,前面从开始就一定要的,那么长的过程当中,他要入圣位初地,有一个根本的关键,就是这个见惑一定要断,没有断见惑入不了初地。
JQ:所以说须陀洹,证悟须陀洹然后真的发大菩提心,他就相当于初地吗?
师父:基本上可以这样子讲,我们讲回小向大。
JQ:请问一下师父,可能我是注意力不集中的人,疑,因为我为什么问这个,前面师父谈到断见惑,其中就有一个叫做身见,还有疑,这个里面疑是特别是指对佛法的吗?
师父:对佛法三宝四谛的疑。
JQ:所以这个疑,因为我在想这个登初地之前,十信,十住,十回向…
师父:这个基本上这样的一个东西,这样的一个东西,是完全具足的,当然要到了断了身见以后,我说完全具足的,百分之百,我们只能说百分之百具足了,大乘菩萨他的信他指的不一样,他的信心成就,不退转的信心成就指的是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信心成就,不止是佛法而已,还是要发菩提愿的这种信心。这种信心成就当然是他在前面的时候,就必须要具备了,不是到这里才有的。当然我讲这个东西是基本上是依小乘果位来讲的,重点在小乘果位。
JQ:可是从小乘果位,这三个身见戒禁取跟疑最先是要断…
师父:最根本的是身见,身见是最根本的,身见断了后面两个不会有。
JQ:要信受,然后才能…
师父:不是,我就说百分之百了,刚开始要真的百分之百信受的话,当然我们讲百分之百一定要身见先断,那种疑才会不见。你说我们学佛还没有断身见,是不是都要对佛法三宝有信心?当然是有啊,但如果你没有断身见的话,一般不可能百分之百的,这三结都是有连贯在一起的。我说基本上是身见,身见断了,后面的那个戒禁取还有疑绝对不会有,因为你都已经证了果位,你还会对三宝四谛会有怀疑?绝对不会有。戒禁取也是,如果你执戒禁取根本不可能断我执的,戒禁取是修行的错误观念,如果能够断身见,表示你的修行是正确的,你根本不会去执著一些莫名其妙 怪里怪气的那些东西。同学们有没有什么问题?
再来色贪,无色贪,无明,慢,慢是微细的,微细的我,这个慢是微细的我,还有无明是最微细的那一个,也是指我执就对了。这个色贪无色贪我刚才讲过,比如我常常举的,是对禅定的染著,因为色、无色界也有他会染著的地方,三界一定会有,现在问你,一个关键,为什么五上分结没有瞋?五上分结里面没有瞋,有没有看到,欲贪后面有瞋,这五下,但是到了五上里面就没有瞋,瞋只有欲界才有,基本上瞋只有欲界才有,色、无色界不会有瞋心,瞋烦恼不在色无色界,瞋烦恼只有欲界有。
所以现在又讲回来了,如果你能够修禅定的人,你脾气会不会很不好?绝对不会有很不好的,你一定是心很调柔的,师父在佛学院或是在其他地方,真正见过人家讲说,这个有禅定、那个有禅定,你观察看看,看看他心调不调柔?师父看过很多真正的,不要说已经真的入了初禅二禅。如果常常打坐,我说的打坐方法要正确,方法不正确那个完全是另外一回事,有些打坐方法不正确越坐怎么样?脾气越大越古怪,脾气越大,动不动就破口大骂,动不动拿杖子打人那一种,那又不对了。真正能够有禅定功夫的话,你看,五上分结他是没有瞋的,哪怕就算是你没断,但是你把瞋心伏住的话,你不会动不动瞋心起来,脾气起来。瞋压住,包括愤,恨,怨这些东西也不会有的,所以说你如果学过《俱舍论》,为什么师父觉得《俱舍论》好,除了他是唯识的先行准备以外,其实《俱舍论》很多东西,容不容易拿来做我们修行的检视?就是这样,没错很容易。
所以你要判断一个人,他到底有没有常常在打坐,有没有真正相似的禅定功夫,如果你说这个人禅定功夫,你跟他相处一阵子你看看,你看看他的欲界欲望会不会很重?你再看看他会不会动不动,我说人多多少少都会一点点,比如不满,但是你看他会不会动不动发脾气 那种的,一定是不会的。如果你有禅定功夫的话,一定是很调柔的,心一定是很调柔的。这个就是我们这里讲的五上五下,五上分结,
ZR:我问一个比较微细的问题,比如这个烦恼出现就是你意识到,比如贪心或者瞋心起来,和你在把这个瞋心压下去,比如我瞋心起来的时候,突然觉得这件事特别恼火,但是你立马意识到它是瞋心,你把它压下去了,这个也算是烦恼吗?就是说你瞋心起来那你压下去了,这个过程算是,就是说瞋心起来没发出来,你想发火你把火发出来了,才算是烦恼,还是说你想发火,但把它压下去没有发出来…
师父:你想发火起来这个心念已经起来了,已经是烦恼了,这样已经是烦恼不是你发出来才算,不是你发出来骂出来才算,你心里起心动念起来了,开始火起来这个烦恼就已经起来了,不是你发起来开始骂人了才算,开始骂人那已经到很后面很粗了。那我们学佛的就是,从粗的慢慢去发现,刚开始细的我们发现不起来,一般人很多是如果没有修行的话没有学,他是说连破口大骂的时候,无明整个的时候,他都还不知道自己在起烦恼,很多人是这样子。
我们刚开始学习的时候,就是先从你已经整个发出来的时候,去警觉到:我这样在发烦恼发脾气了,我现在先不要这样,先停下来,不要再继续无明下去了,先去警觉到这一点,然后再接下来往越微细的地方。那我说往越微细的地方,这不是一天二天你做得到的,这个是必须你在粗烦恼常常去察觉之后,然后有心要用佛法的方法来引导,慢慢越观察,观察到细的时候就是,你起来的时候,你就可以察觉了。
这样师父有没有回答到你的问题?师父常常不是以前就说,我以前还没出家的时候,都觉得修行很好很容易,你不要起心动念去害人家就好了,但是有没有那么容易?因为以前心粗,其实常常动那些歪脑筋去干什么,甚至有些去做了 都还不觉得自己有做错什么。但是后来慢慢学佛出家修行之后心细,心细的时候才知道说,原来自己里面的那个烦恼像海波涛一样,动不动就汹涌的要命。
ZR:所以说师父我们就是在从日常生活中,首先你要觉察到你起烦恼了,首先要觉察到。
师父:先觉,对,不怕念起只怕不觉,第一步,第二步,不怕念起只怕觉迟,所以先从不要不觉(开始)。
ZR:先发现自己有烦恼发出来,你知道刚刚是烦恼,要先了解,先了解然后再慢慢的…
师父:然后慢慢再知道,还没发出来之前,你就知道怎么去把它引导,或克制或引导什么都好反正各种方法。同学们还有没有什么问题?
JQ:师父我这个不是问题,我只是师父讲一般禅定的人,对定功深了以后对这个欲界贪还有瞋,你看一个人会不会就是,比如好不好处或者是常爱乱发脾气,我想起宗哲法师跟我介绍各种大师大德的名字,然后个性也不一样,所以说我说它是对我们自己的…
师父:当然是,我不是叫你这个去,一定到处去衡量别人。
JQ:有的时候像你看书或看什么老和尚发脾气,就是有时候我想这些老和尚真的是大德,就是对众生生命有时候,又是要现一个愤怒金刚相,愤怒但他不起瞋心,我知道但我们看不出来。
师父:这个东西,师父常常告诉你们一些原则性的问题,我们在学习上这个就是说,当然我说这个是对自己,你去看别人的时候,就是怕遇到宗教骗子。但是话说回来,你也不能拿师父教的东西到处去衡量这个老法师、这个大德这个什么什么,这样的话你永远找不到师父。因为我说过,很多大德他是好几辈子的修行人,但不一定是圣人,师父刚才不是讲过,哪怕是初果的,没到三果之前欲界的欲望没有全部断。所以说这些东西,你学了之后,你还要学习怎么样appreciate(感恩),也就是说怎么样去对你的师父,还是对这些大德,怎么样去感激跟感恩,或是怎么样去跟他学习,而不是拿了这些东西,到处去乱挑毛病。
《成佛之道》上面讲说观德莫观失,当然他的观德莫观失有重点的,不要连那种明明违反犯戒, 然后胡搞瞎搞的,你还在那边观德莫观失,那就不对了,观德莫观失是不要动不动就用一些很高的标准,然后去挑那些修行人的小毛病。我知道很多老和尚脾气是不好,但是有时候,你要看看人家的悲心是怎么样,你做得到吗?老实说我师父你的师公,教徒弟很严的,但是他老实说容易发脾气,但是他的悲心很强的,他发过之后不会把你记恨在里面,他下次来的时候,不会讲说你上次怎么样,他不会的,他该表现出关怀还是照样关怀,我们几个师兄弟,我算是常常被他骂的其中一个,但是还不是排最前面的,但是老和尚遇到我们的时候,都相当相当的关怀。人家这种悲心,你不能因为他几个小毛病,你就挑挑,那你这样挑下来,全世界没一个人可以当你的师父。你这样是很没有福报的众生。先预告一下师父也很多缺点,师父是比较不会骂人,但是师父还是很多缺点。那个其他人有什么问题?
WY:我还有跟刚才那个好像有一点关联,你要看禅宗的那些高僧的话,他有的时候其实是特别对他自己的弟子…
师父:是,对弟子一定要严格的。
WY:但是他对别人可能就很很客气,这种情况下有的时候,可能是他有点对自己的弟子恨铁不成钢,不一定是出于那种那个,不是出于瞋,还有就是禅宗好像他有一个传统,好像就是如果自己的弟子比自己修行更好的话,这是一种骄傲,一种功德,所以在这种意义上来说,我这个完全可以理解。
师父:所以我们常常,严厉的教导不一定是瞋心,我们要知道,其实是瞋心还是严厉教导,其实我们都分辨的出来,其实很容易分辨的,他骂你的时候是一种瞋恨的那种骂,还是他是一种很关怀的恨铁不成钢的讲,这个其实是可以分辨出来。佛陀也有诃责弟子,有些六群比丘,或是那种根本不修行整天睡觉的,佛陀会不会色声严厉的教导诃责?很多,你看 《阿含经》上到处都是,但是你不能说佛陀起瞋心,那完全是不一样。教导,反而是一种悲心,不然我不管你,要死要活那是你的事,我干嘛这样辛苦的去教导你?把你踢出去不是更好,一了百了。不容易,真的是不容易,慢慢可以体会到说,这些老和尚真的要教弟子真的很不容易,你真的有时候是真的恨铁不成钢。而且你教导的不是一般的学生,你在学校教授教学生教不会那就算了,但是如果你是当一个佛教师父的,你教出家的徒弟,你如果没教好的话,你不能说这样就算了,那个问题会很大的。他以后出去会危害众生的,会破坏佛教危害众生的。
WY:在佛教里边跟师父基本上他就跟一辈子。
师父:不一定,基本上是这样,剃度恩师然后授戒的师父这些都不大一样,但是我们一般讲师父,一般都是讲剃度的师父,但是也不一定一辈子。因为佛教里面也鼓励你出去参学,你学到一个程度,因为佛法是多面的,这个师父说不定禅修很好你跟他学禅修,但是在教理上可能你又觉得其他师父也可以学,所以你学到一个程度,其实很多师父好的师父他会鼓励你,多出去游方参访。
问:那依止师父呢?
师父:依止又是另外一种,依止,一般比如你的师父圆寂了,你觉得你的各方面还相当不够,我还要一个师父再来教导我,就依止一个老和尚,然后来让他替你的师父,剃度师再来教导你这样,这个叫做依止。像禅宗,禅宗就很鼓励到各地方去游方,到处参学,为什么会这样子?因为基本上佛教本来就是讲,不执著、不贪执的概念,所以你不能,我收的徒弟像我的眷属一样,我把他弄得你不能走,不是这样子。我收了我只是我有能力教导你,教导到一个程度之后,你们还是要看哪里哪里都可以去参学。
接下来我们来谈,刚才讲的是 《阿含经》的,为什么我要讲,因为上次师父有讲说,就小乘佛教,或是就阿毘达摩佛教来讲的话,他们的唯一经典就是 《阿含经》,四部阿含,所以 《阿含经》到部派或是阿毘达摩,它是一个系统的,它会分那么多,其实都是根据 《阿含经》里面,它只是把它说的更细这样子而已。大乘经会有大乘经的另外的一套,当然也不会离开这个太远,它只是偶而会有另外一种诠释方法而已,现在,了解了之前 《阿含经》讲的之后,你再来了解《俱舍论》所讲的,会稍微比较容易进入状况一点。
俱舍论
- 随眠
- 本惑 (根本烦恼):
1) 十种本惑
2) 见惑和修(思)惑
3. 随惑 (由根本而发展出的枝末,如树)
4.烦恼的分类
5.断惑要旨
首先谈随眠,再来谈本惑,本惑就是根本烦恼,根本烦恼有十种,这十种大概可以区分为见惑还有思惑,就是见修二惑,就刚才所提到的,我们先来讲随眠是什么,再来讲根本烦恼是什么,十种根本烦恼,十种根本烦恼可以分为见惑和思惑,见所断、修所断就是刚才讲的,还有枝末烦恼就叫做随惑,枝末烦恼讲完之后,我们还要讲经典上对烦恼不同的说明跟分类,最后面我们来讲断惑的根本要旨跟观念到底是什么。
ZR:这个随惑由根本烦恼发展出来有如树枝,如树干跟树枝,就是说微细的烦恼。
师父:这树干,根本烦恼,延展出来这些树枝,这就是枝末烦恼,所以他会讲随惑,又讲枝末烦恼,抄了吗,写好了吗?没关系我接下来就是照这个讲,这个叫做“分别随眠品”,这个其实我还没休假前讲过,叫做分别随眠品,它为什么不叫分别烦恼品,叫做分别随眠品呢?因为它有一个很重要观念,首先我们来讲说,烦恼跟随眠有什么不一样?
1. 随眠 anuśaya
- 随眠 = 烦恼
- anuśaya : close attachment (to any object)
- 有部
- 随眠 = 烦恼
- 随: 烦恼随有情而不离
- 眠: 烦恼行相微细难察
- 经部(唯识同):
- 烦恼于种子位为“随眠”
- 现行位称烦恼
其实大体上来讲,我们讲的随眠其实就是烦恼,本体,体性是一样的,随眠就是烦恼体性是一样的,anusaya叫随眠,随眠之所以翻成随眠,他叫随眠他是用anusaya过来的,英文叫做close,attachment (to any object),就是它就附著在什么的上面,附著在很多东西的上面,就附著著,好像就是说躺在那边弄著你不放,随它有跟随的意思,就是跟著你然后就赖在你身上不走,好像婴孩还是小孩子,你背著小孩子,然后他就趴著在上面就睡著了,你怎么甩都甩不掉,他就是这样黏著不放这样子。
但是“说一切有部”说:随眠就是烦恼,随就是我刚才讲的,随就是烦恼随有情而不离,眠就是说烦恼的行相微细难察,所以他这是“说一切有部”的解释,“说一切有部”是说烦恼就是随眠,他只是就烦恼的特性来讲,随就是说烦恼随有情而不离,一直随著我们,然后眠就是烦恼的行相很微细,你不容易察觉得到,这个是“说一切有部”。
经部,跟唯识一样,他说烦恼在种子位就叫做随眠,现行位称做烦恼,就是我们每个人都有烦恼,当我们讲每个人都有烦恼的时候,我们讲的是在什么位?(答:现行位)不是喔,这样的话你一天到晚都在发脾气,你就一天到晚都在起贪心啊,我们讲说每个人都有烦恼,这时候是在种子位。师父常常讲说,我们修行要做到什么,不怕念起只怕觉迟,那个念起是指什么?就是指烦恼现行起来,所以我们讲说不怕念起只怕不觉,那个念起的念不是一般的念,那个念是指烦恼起来。所以我们一般说大家都有烦恼的时候,我们指的是烦恼大部分都在种子位,没有断,都潜伏著,但是遇到境界或是任何状况的时候,可能就把它激发出来了,那个现行就叫做烦恼,在种子位潜伏著就叫做随眠。所以《俱舍论》是以经部师的说法为主,他说烦恼在种子位叫做随眠,因为睡著了,在现行位就是它起来开始做乱了,那就是烦恼。种子位叫随眠,现行位叫做烦恼。
比如小孩子睡著怎么样,很乖,不会吵,安安静静的,醒来的时候怎么样,到处闹到处跑到处哭,就会好像很扰动这样子,所以经部师是这样讲,你看,我们之前讲心心所法,心所法里面有很多都是烦恼,心所法里面愤,恨,恼,嫉,悭,贪,欲,无惭无愧,这些都是烦恼,但是我讲的说这些都是心心所法一种,但不是说它随时都现行著,它如果随时现行著那就麻烦了,我们随时遇到人,就随时可以发脾气吵架什么都可以,看到东西随时都可以把它占为己有,那问题就大了。它很多时候是潜伏著,但是遇到境界来的时候,这些烦恼会依于外来的因缘,然后会勾牵起来,那我们的烦恼就会起来,比如瞋烦恼在什么时候会起来?瞋心就是愤恨愤怒什么时候会起来,遇到不喜欢的时候,开车有人超你车,或开一开忽然插进来的时候,你的瞋烦恼就会起来。贪烦恼什么时候会起来?看到喜欢的东西,看到顺境的时候,看到跟你个性相应的东西的时候,你贪烦恼就会起来。
每个人喜欢的东西不大一样,有喜欢,有的喜欢吃,有的不重吃重什么?重穿;有的不重穿重什么?玩,对啊没错啊,有些人玩的什么东西都忘了,吃喝玩乐,有的人是都喜欢,这问题比较重。我就看过很多,以前我有一些朋友,你去他的房间或他的家里乱七八糟,那个房间你进去是没有地方踩的,你要用脚把东西拨一拨弄一弄才进的去,但是你知道吗,他房间乱七八糟整间屋子乱七八糟,他出去外面是怎么样,打扮的整整齐齐的,那个光鲜亮丽,头梳的这样然后弄到这样子,你看不出来他房间是那个样子,还好我是他朋友,所以我知道。那有些朋友是怎么样,那个房子他可以用租的就好,买也买的破破烂烂什么都可以,但是他什么一定是要最好的,他开的车子一定要是最好的。每个人就是这样子,有的不重吃喝玩乐都不喜欢,喜欢什么?喜欢睡觉,你们朋友里面有没有特别喜欢睡觉的?他只要是累了想睡,你拿什么东西来引诱他都没有用,你们笑一定是有这样的,除非著火了,不然的话睡下去什么东西(都不管)。
所以每个人的烦恼不一样,而且现行起来的勾勒的也不一样,有些人看到什么会起瞋心?不一定,有的人不喜欢狗,有的人不喜欢猫,我以前碰过那个看到猫会起瞋心的,告诉我说,那些猫每次过来很想一脚把它踢走,(我说)你怎么这么残忍,他说没办法,我说狗会吗,他说不会,他特别喜欢狗,我说奇怪,明明是一样是小动物,他说不知道,他看到猫就很讨厌,我说那你前辈子是狗,开玩笑。
所以这些怎么样,种种的会勾勒起你的烦恼的东西不大一样,所以他就是会有随眠位,然后会有现行的烦恼位,那我们修行的当然就是说,第一个先尽量不要让烦恼现行起来,你不要让烦恼现行起来刚才ZR有问,你第一步当然先要做得到就观察,你烦恼现行的时候你要先知道,就是常常讲的不怕念起只怕不觉,那个念起就是烦恼起来,你不要好高骛远。很多人好高骛远动不动谈空谈什么,你修行的第一步先去观察,你的烦恼什么时候起来,什么时候最容易现行,你最粗重的那一方面是什么?是贪重、瞋重、还是痴重,然后什么状况下最容易现行,你去观察,然后从那个地方开始对治。
有些人特别喜欢吃,为了吃会吵架的,像比如有些先生回去,看到老婆没有煮好一桌满满的摆好,会发脾气,那这就是一个可以下手对治的重点。有些人我看过,开车特别喜欢发脾气,平时都好,一让他拿到方向盘那个整个人好像随时可以去上战场一样,你就从这里开始对治。还有很多人不一样,有些人是读书会发脾气,以前师父读书会发脾气,看到什么都好,看到课本就想发脾气(笑)。你们知道台湾话,台语,闽南话,书,书你知道吗,读书那个书,读册,跟讨厌的厌发音是一样的,所以读书跟讨厌的厌是同样一个音,所以读书叫做读册,那个厌叫读册,讨厌那个厌叫做厌,所以我们常常讲说读册读册 就是读书读书,读册读册越读越厌。
就读书越读越讨厌,我事实是这样,以前不喜欢读书,所以每次看到课本我就一个头二个大,你不要说打开,那个打开真的是要人命,这个可能就是过去生中的习气,有些障碍。后来为什么会喜欢看书,后来是因为真的,这个人的特性就是这样,后来我喜欢看书 是因为读了印顺导师的书,我是真的喜欢看书是从看印顺导师的书的那一刹那开始喜欢看书的,而且是看哪一本你们知道吗,看《佛法概论》,我们入佛学院之后要读书,课本有两个必备必修的,一个是印顺导师的《佛法概论》,一个是印顺导师的《成佛之道》,第一节是先上《佛法概论》,同样一个星期先上《佛法概论》,然后星期三上《成佛之道》,我是看了《佛法概论》之后,开始喜欢看书的,真的没骗你。
接下来我们先来谈,现在知道随眠是什么,烦恼又叫做惑,所以我们来讲本惑。
2.本惑 (根本烦恼)
1)五钝使
(偏重于情感意志): 贪、瞋、痴、慢、疑
贪: 对顺境起染爱
瞋:对逆境起厌离
痴 (无明) : 对事理错误的认知
慢: 在自他比较下所生起的高傲之心 (微细的我执)
疑:对三宝、四谛之怀疑
本惑叫做根本烦恼,本惑里面根本烦恼,《俱舍论》把经典里面集结起来,有十种叫做:贪,瞋,痴,慢,疑……最后一个叫恶慧,慧是一个心所,但是心所这个慧它是不定的,它有好有坏,坏的叫做恶慧,谁还记得,慧心所的特性是什么?简择为性,慧可以分辨、可以简择,但是分辨它可以分辨好的坏的,它有时候是随好的去,有时候会随坏的去。坏的恶慧的这种坏心所,里面有五种,跟前面的五种加起来就叫做根本十种,叫做十种根本烦恼。贪瞋痴慢疑,恶慧里面有五种,加起来就十种。恶慧叫做身见,边见,见取见,戒禁取,还有一个邪见,这样记得吗?身见,边见,见取见,戒禁取,邪见,这五个加起来就是这个恶慧。我后面等一下会后面会有,你看这十个,其实都是心所法,贪瞋痴慢疑前面讲的,贪瞋痴慢疑叫做五钝使,这个“使”也是烦恼的意思。
五钝使,偏于情感意志的贪瞋痴慢疑,因为它不是很猛利,但是它就是在那边好像黏著著,不会让你跑掉,它就是黏著你,它不是一下子起来很猛利,但是它就是让你附著著,让你没办法舍得开。所以它叫做五钝,就很利不是很尖锐的意思,但是它虽叫钝,但是它却是附著著你让你离不开,像口香糖黏住,你很难割舍掉。第一个叫做贪,对顺境起染爱;第二个叫瞋,对逆境起厌离;痴又叫做无明,是对事理的错误认知,这里的痴是特别指对事理的错误认知,不是指总烦恼;慢是在自他比较之下所生起的高傲心,慢在我们的心所法里面都有讲到?其实它是微细的我执所表现出来的那种慢;还有最后一个疑是对三宝对四谛的怀疑。这个钝是重的意思,金字旁那个钝,不是尖锐,这些贪瞋痴慢疑,师父就不多加解释,因为这个我们在心心所法里面都解释过很多了。
接下来,五利使就是我们之前讲的恶慧,这边一个恶慧,前面是五钝使,后面是五利使。
2)五利使 (恶慧)
- 偏重于认知上的错谬
- 身见 (萨迦耶见satkāya): 根本我执
- 边见: 常见、断见
- 邪见: 拨无因果
- 见取见: 执取包括以上三种的各种错见。以取错误之观念为正确认之
- 戒禁取: 执取禁戒,错误的修行认知
这五利使就是偏重于认知上的错谬。第一个是最根本的叫做身见,就是根本的我执又叫做萨迦耶见;第二个叫做边见就是执常执断;第三个邪见,邪见叫做拨无因果;第四个叫做见取见,身见,边见,见取见,戒禁取,还有邪见,见取见是执取包括以上三种各种错见,以取错误的观念为正确的认知,所以见取见可以有很多种错误的观念,都包括在里面;还有最后的叫做戒禁取,执取禁戒错误的修行认知,把错误的修行当成正确的修行,这里面最根本最关键的,当然就是这个身见,这个身见叫做根本的我执见,有了身见就会有边见,会有边见,边见就是常见断见。
什么叫常见断见?常见一般来讲比如,认为我们轮回中有一个不变的本体的我,就叫做常见,我说有身见就会有边见,这个边见,第一个师父讲给你听这个就是,你如果执著,所以说这个常见在对我这个方面,跟那个身见是一样,因为这个常见断见,边见是由身见延伸出来的,有身见就一定有边见。
师父先解释等一下你就知道,执著轮回里有一个不变的本体我,一直长期一直长远都是这样子的,不变的这个叫常见,如果你认为人死掉一了百了什么都没有了,这个叫什么见?这个叫做断见,所以这个边见叫做常见,因为这个“边”是“极端”的意思,英文叫extreme,所以你们这个翻成“边”也是引伸,就是说一种极端,到了边缘就是一种极端。所以这个边见是一种极端之见,要嘛就是落在这边,要嘛就是落在那一边,这个叫做常见跟断灭见。
常见就是你认为一直有,一直有一直不变;断见就是没有了,就是到这里没有了,什么都没有了。如果就生死来讲,就是说死了什么都没有了,但是佛教是不是讲死了什么都没有?还有业一直推动著,业烦恼,然后会再去投胎,所以不是死了什么都没有了。这个世间上有很多人是执取断灭见的,执取断灭见,断灭见就是断见,就是认为死了什么都没有了。我告诉你们,现代的医学观点就是断灭见,因为现代的医学观点认为,我们的一切思考想法,其实都是物质所使的,什么叫做物质所使?他们会认为,你的思考你的头脑会这样子会那样子,是因为说你的大脑什么区特别发达,所以怎么样怎么样怎么样,他们基本上不认为,他们当然也不能去探讨那个,他们不认为,离开这个肉体的身体,会有一个什么东西存在,他不这样认为的。所以现在医学你讲业力,他看不好,你说这个是过去的业,他不认为会这样子,包括被附身的,医学会告诉你那个是精神错乱。
但是宗教学跟医学,你不能说一定宗教对,一定医学对,一定谁错谁对,当然都有它的一个面,但是落在世间任何的一个学,不管什么学都不是圆满的。所以我说,其实医学是相当物化理论的,是相当唯物论的,因为他们认为很多的病跟什么他就只能用我们看得到的,可以测量得到的这些东西来做测量而已,测量不到看不到他没办法。所以你跟他讲宿业病的话,医学是不承认有这种东西的,但是宗教学承认会有宿业病的,会有附身的,会有业力的影响的,宗教学尤其是佛学是这样子的。当然宗教学也不只是佛学,宗教学当然有其他宗教也算,其他宗教当然也讲一些外来的神秘力量所影响的,其他也会讲。
所以师父讲说,医学上来讲的话,这个人死了还有什么东西留下没有?(答:尸体),当然不久也会没有了,人死了当然会有尸体,烧一烧还有舍利子,它不承认有什么业力,但是如果就佛教来讲,人不能说死了什么都没有,他有业力,还有烦恼所驱使的业力,还会留下来,还会继续轮回。不然的话你要是持极端断灭见的人,那是很可怕的,持极端断灭见的人为什么很可怕?他不信因果,而且他能够及时行乐,他觉得说为什么我要做多事?为什么要替人家著想?为什么那些痛苦的穷苦的人,我赚了钱为什么我要去帮助他?他认为人要是死了什么都没有的话,那我为何不及时行乐,能够吃能够穿能够用的赶快用一用,我看过很多的就是这样子。
大部分行使极端断灭见的人,常常会有及时行乐这种观念,也不会有我多造一些阴德多积点功德这种观念,不会有的,那这种人你说他完全不帮人吗?他依于个人的个性偶而也会帮帮人,但是如果他观念是这样的话,其实是很麻烦的一件事情。
WY:师父你讲到这个东西,我想起来好像有一本书,如果没记错的话好像是live rich,感觉就很像这里的物欲,
师父:物欲,对,你是说加拿大这边出的,这样的断灭见在某方面对现代人,其实是一方面可怕,一方面是很多人会接受的,他会想说我一辈子这么辛苦我做什么?我为什么要这样子?如果死了什么都没有的话,我为什么不现在赚一赚用一用,我存多钱留给谁?会有这样的观念。这样的观念的话,其实是老实说蛮自私的,蛮享乐主义的。你说这种观念现在才有吗?不是,佛陀告诉你这种观念二千多年前印度有些学派就是这种观念,他认为人就是物质所成的而已,所以你知道他认为,既然是依于物质五蕴所和合的,这个就是这个东西而已,这个东西没有了什么都没有了。
这一派,他基本上不是婆罗门派的,婆罗门派讲轮回,佛陀在世的时候有叫做六师外道,六师外道是反婆罗门宗教的,他是新兴的各类宗教,除了佛教以外其他还有六种,这个是大派,基本上是反婆罗门的,是批判婆罗门的,佛教当然也是批判婆罗门的新兴教派里面之一。但是佛教虽然批判归批判,但是佛教绝对不会是断灭论,但是这六师外道里面有一些就是断灭论,以前师父在讲《成佛之道》的时候,曾经介绍过,以后有机会师父在《成佛之道》讲的时候,再介绍一下。
这些都是烦恼,因为它是恶见,知见上的错谬,所以利,猛利是属于知见上的认知错谬,当然还有就是,邪见拨无因果。这个邪见特重在因果,那个边见比较多,执断执常都是边,这个邪见主要就是指因果上拨无因果,无因果、无业力这些东西。还有就是,见取见就是取著种种错误的观念,认为那个是正确的,这个就叫做见取见。这里面的各种见,基本上是以身见为主,你一有身见,后面这些都会可能发生,都会发生;这个身见一断,基本上后面的这些一般都不会有了。因为这些东西基本上都是 立足在一个我执见,这样的一个观念而引发出来的,只是就于不同的特性它再区分而已。
还有最后的戒禁取,执取禁戒错误的修行认知,把错误的修行方法当成正确的修行方法,这个叫做戒禁取。(只要有身见,这几个)多少都一定会有的,只是强,每个人细微重的地方不一样而已,因为它叫做十种根本烦恼,所以这些一定会有的,都有,都在潜伏,那有些人哪一种比较重就是,哪一种比较容易现行。有些人会比较容易执取禁戒,但是他不是说上面这些都没有,它只是在潜伏位,但是他的这种执取禁戒,会特别容易现行起来。有的人会比较拨无因果观念,会比较这样子,但是这些基本上都有,我说的所谓的比较不会起来就是说,如果你修行的话,或是你对佛法修然后认知慢慢理解,了解佛法之后,你还没见道的时候,这些并没有断,但是它不容易现起来。
比如你修学佛法之后,观念渐渐深了,你这种拨无因果邪见这个东西,你不大会现行起来,但是你说断了没有?还没,因为你要到初果断身见之后这些才会断,也就是说当你你学佛你修行,你知道没有一个我,你知道,但问题是你是不是真的断了这个?还没啊,那个还要经过长远的修行,戒定慧的修行,身见才能断。不是说我学佛听师父讲了之后,讲的很有道理,没有一个不变的我,对,回去马上就断了解脱了,没有那么容易。只是这样的观念,本来很强,这些东西你本来都有,但是你修行学佛之后,慢慢修行会让它在种子位潜伏著,不会那么容易就现行起来。
其实包括你学佛几十年,观念如果不正确的话,这种拨无因果,某些时候还会起来,什么时候还会起来?这种拨无因果或是常见断见,其实常常会起来的,你不要以为说,我已经听师父听了二三年了,我这个没问题,这个东西都还会起来的,见取见这随时都会起来。什么状况会起来?我知道是错误的认知,那个也是当然其中一点,拨无因果在某些状况下,你学了很久偶而也会起来,会不会?(答:比如野狐禅)也算,那个是拨无因果没错,错误的认知,癌症,是啊,信心退失,讲的很好,如果你对佛法的知见没有建立很扎实,信心不是很足够的时候,你遇到逆境的时候,拨无因果或断见常见常常会,拨无因果常常会发生。你会想说,以前很顺,师父讲我们有造业有善有恶,有恶业所以多修善事什么的,我都要修行我都拜佛很勤劳,但是忽然发现有一天,好好的有事没事去检查,医生说你癌症末期,这个一刹那,很快你的信念会起来说,难道我修的这些根本就是白费吗?没用的?我们会不会有这样的状况?我告诉你遇到的时候,有时候那个刹那的念头可能会起来,尤其是这样的晴天霹雳一下子,好好的40几岁50岁,我一个同学30几岁佛学院刚毕业,一检查癌症末期,我说出家同学,这个都会有的,人生在世世事无常,那你要是知见不稳固的话,一旦这样一下来你发现怎么会这样子?拨无因果的观念马上会起来,所以为什么?它都还是潜存位,因为你还没断,你还不是初果,这些东西都还在。
那问题是,如果你信心比较充足比较想的,那个起来之后,会不会一直跟很长的时候?不会啊,可能一下子起来你马上正念又现前了,那个东西又下去,也忏悔,但是也就是说用你的正确的观念,把它说不对,师父上次讲怎么样怎么样,对,世事无常我应该要去接受。那现在就是说,就是对境,修行,现在就是考验我修行,我自己修行的功力的时候,这时候你这种拨无因果观念就会下来,就会再潜伏下去了。就看你自己平时真正有没有在用功,知见观念怎么样
ZR:断了根本烦恼你就不会生病了?
师父:不是,什么断了根本烦恼不会生病,开玩笑,断了根本烦恼是内心的烦恼断,但是人吃五谷杂粮随时什么时候 会生病都很难讲的,那个跟会不会生病没有关系,只是他不会起烦恼,烦恼是内心的,不是这个物质的东西。包括阿罗汉都会生病,佛陀也会示现生病,因为既然现这个人身相,他就是必须符合这个人身的,这个人的物理因果,他就是会符合它。他才不会自己讲的法,然后就自己现一个跟他不一样,跟他讲世事无常人生无常,他哪怕是示现,他还是必须要示现出,符合我们人身的这样相给我们看。他不会告诉我们世事无常,会亦当灭,然后人吃五谷杂粮随时生病随时,但是他自己却现出 一个金刚不坏之身,这样他是不会的,不会做这种事情。
我们今天就到这里,下礼拜我们继续把五利使讲完了之后,我们会见惑思惑,五利使五钝使可以分成见惑、思惑,这个我大概讲一下,你们书上自己慢慢翻,这个只是一些分类而已,我们下礼拜会把这些讲一讲,我们先来回向。
- ↑ 网上查*:根据《道德经》分析,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混沌元气化生为阴、阳二气,阴阳化为天、地、人,天下万物一化为三,三即是一,这就是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