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舍論 第三十八講

出自磐中觉道 • Wiki
《俱舍論》 第三十七講 本講視頻 Youtube 騰訊 《俱舍論》 第三十九講

前言

阿彌陀佛,各位同學大家好,我們繼續來講《俱舍論》,現在進入到「分別隨眠品」,隨眠基本就是指煩惱,因為《俱舍論》裏面把煩惱分的很細,雖然很有系統,但是,有時候系統的有夠細,而且細的有點太複雜,為了讓同學們能稍為先有一個先前的觀念,所以我們先來講 《阿含經》裏面, 《阿含經》早期的佛陀的教法,它裏面對煩惱是怎麼說明的,首先我上個禮拜有講過,它先把煩惱分為最根本的,我們常常講的就是貪瞋痴,貪瞋痴根本煩惱,這叫做三不善根,基本的煩惱。

阿含經上煩惱的說明

生死和苦的根本

  • 三不善根: 貪、瞋、痴
  • 根本煩惱: 無明與愛
    • 無明: 認識上的錯誤 — 「我執」
    • 愛結: 情感意志上的染着 — 「我愛」、「我慢」

第二種,它講無明跟愛結,「無明所覆,愛結所系」,有時候在某些經典上,它講煩惱是用貪瞋痴三不善根,但另外有些時候,因為 《阿含經》它不是只有一部, 《阿含經》裏面是整體包括好幾部小經典,它在不同的經典裏面,有時候它用無明跟愛結,所以叫做 「無明所覆,愛結所系」。

無明,是認識上的錯誤,就是根本的一個我執,但是我們的煩惱不只是我執見而已,有時候又是情感意志上的所以叫做愛結,情感意志上的染著有我愛跟我慢。另外在其他某些經典上,佛陀又告訴我們,基本的煩惱又叫做見、愛、慢還有無明,就是這個見,愛,慢,無明,有這四種。在其他不同的經典,所以雖然說統一我們煩惱是這樣,但是佛陀在講表明的時候,常常是用不同的分類法,或是常常不同的點來切入描述,有時候講貪瞋痴三種根本煩惱,有時候又講無明愛結。無明是知見上的錯誤,愛結是情感意志上的染著,有時候他又講見、愛、慢無明,見就是知見上的錯誤,比如我執,愛跟慢,就是情感意志上的錯誤,是一種情感意志上的染著,當 見、愛、慢跟無明放在一起的時候,這時候無明就是煩惱的總稱。

所以你們要看,經上講無明,有時候是特別的就是指知見上的錯誤,但有時候在講無明的時候是指煩惱的總稱,一切煩惱都叫做無明。這樣各位了解嗎?所以十二緣起講無明的時候,它講的(無明)不是只是見上而已,它是煩惱的總稱都叫做無明,這個我們上個禮拜講過。

二):薩迦耶見

薩迦耶見 (satkāya-darśana): 身見、有身見、我執見。

      1. 又稱無明: 不知緣起的法性 — 無常性、無我性、寂滅性

      2. 錯誤的直覺自已有一個實在的本體 — 「我執」

      3. 修行的重點在於破除此迷思 — 「我執」

接下來我們要知道,一個煩惱的最根本就是知見上的錯誤,叫做薩迦耶見,叫做有身見,又叫做我執見,這個錯誤的知見,其實就是剛才所講的,這裏有一個無明,無明就是認識上的錯誤叫做我執,這是最根本的,最根本的薩迦耶見,又叫做有身見,然後有時候又稱為無明,是不知緣起法的法性,不知緣起的無常性,無我性,寂滅性,總認為,無始以來總認為有一個不變的我。

你不要說這個不變的我是後天人家告訴你,或其他宗教告訴你有這樣的,你才認為有這樣的,不是,這樣的一個東西其實之所以叫做煩惱,是因為他無始以來就一直跟着我們,這個東西,你不經過修行的話是不會自己不見的,不見的話那你就解脫了。所以這個東西從無始以來就一直跟着我們,錯誤的一直執著有一個實在的本體叫做我執。修行的重點,就在破除這個迷失的我執,這個我執,也就是佛教跟其他宗教所不一樣的地方,因為大部份的其他宗教都講有一個我,一個不變的我,外來外在有一個大我,這個大我是什麼?神或是叫大梵,西方基督教,西方宗教叫God,或叫Jehovah,是他的名字,印度教就叫做大梵或叫做梵我,中國宗教有其它不同的稱呼。在佛教裏面要破除的就是,它認為沒有這樣一個東西,所以其他宗教他認為外在有一個大我,內在我們自己有一個不變的本質,有時候叫做靈魂,印度教又叫做阿特曼,總是有這樣不變的本體。

你知道印度教也有講輪迴、業力,但是問題是,印度教認為輪迴跟業力,有一個在造作的,輪迴有一個不變的本質一直在輪迴,在六道裏面輪迴輪迴,就好像衣服雖然換,但是那個不變的本質靈魂他是不換的,他是一直如此的,這個是印度教的一種說法,佛教根本要破除的 就是這樣一個東西,佛教要破除的就是這個又叫做薩迦耶見。

阿含: 見思二惑

  1、見惑 (見道所斷煩惱):

          知見的錯誤為主

          經上說有三結: 身見、戒禁取、疑

  2、思惑 (修道所斷煩惱)

          以情意的染愛為主

          除三結以外的剩餘煩惱

  3、 五下分結:[身見、戒禁取、疑],欲貪、瞋

  4、 五上分結: 色貪、無色貪,掉舉、慢、無明

接下來,在 《阿含經》裏面,又把煩惱分成見惑跟思惑兩大類,兩個基本的區分,什麼叫做見惑?見惑又叫做見道所斷煩惱。以前沒有聽過見惑思惑的請舉手,都有聽過嗎?見惑叫做見道所斷,重點是指知見上的錯誤,這個見惑,在《阿含經》裏面,它以三結為主叫做身見,身見就是剛才講的薩迦耶見,然後還有一個戒禁取,還有一個疑,這裏面以身見為主。

ZR:師父身見就是我執嗎?

師父:身見就是我見,那個叫做有身,這個身是指我有一個自我的意思。

ZR:也就是我執的另外一個名稱。

師父:對,身見的基本就叫做我執,因為那個見有取的意思,取著一個身,這個身是指我的意思,這個「身」在經典是指「我」的意思,所以這個身見就叫做根本的我執見,就是剛才講的薩迦耶見,這裏的身見這一個,身見就是剛才講的薩迦耶見,這是最基本的煩惱。為什麼說這個是見惑?這個見惑又叫見道所斷,因為你只要見道,基本上這個身見就斷了,這個見道斷三結。

所以你知道佛教凡夫跟聖人的差別分別在哪一個?就在這裏,這是一個界線,凡夫跟聖人差別的界線就在這個地方,你只要斷了這個身見,加上後面的戒禁取還有疑,因為基本上你斷了身見後面兩個就不會有了。你斷了這個之後,你入初果,你就是聖人了,你的生死就慢慢有一個了斷了,不會再無始的輪迴下去了。大乘菩薩道,一直要到初地才能斷這個身見,所以,凡夫菩薩跟聖賢菩薩的分界點在哪裏?在初地前跟初地後。初地前,他這個三結身見的根本煩惱沒斷,所以都還是靠業力在輪迴,到了初地以後,基本上他斷煩惱的程度跟什麼果位一樣?初地菩薩斷煩惱的果位跟初果須陀洹是一樣的,因為都是斷了這三結,凡夫跟聖人的區別就是在這裏,不管是小乘的果位還是大乘的果位,都是在這裏,你一定是斷了這個身見戒禁取還有疑,斷了這樣三個你才能入聖位。你斷了這個的話,生死就有一定的期限了,你不會再一直無始的輪迴下去了,所以這個是最基本的根本。

所以見道是見什麼道?見無我法性就叫見道,這個「道」是「法」的意思,見道無為法性,就是一切法空或一切法無我,見道就能斷。但是另外的,雖然見道斷但不是所有煩惱馬上都斷了,另外還有一種叫做思惑,又叫做修道所斷煩惱,是以情意的愛染為主。你看看,剛剛前面有貪瞋痴,你看知見上的,有情感意志上的愛染,知見上的斷,但是情感意志上的愛染並沒有馬上斷,那個還要慢慢一步一步的來,但是不會太久了,所以我們才會有這樣的分別。所以思惑又叫修道所斷煩惱,入了初果之後,不是馬上後面的全部煩惱都斷了,你還要加功進行的去修行。ZR你有問題嗎?

ZR:思惑,講到這個地方會有個無明的,無明不是就是我執,無明是指細微的就是這個具體指的?

我剛剛講過這個無明有比較狹隘的,是知見上的,但是他有總煩惱或最根本的煩惱,這裏指的是最根本的煩惱,不是指身見,身見也叫做無明沒錯,但是我講過,無明有指的是總稱或是最根本的那一個。所以為什麼要這樣分類?因為如果你不把它分出來講清楚的話,你去看經典你有時候無明明明是指這個,怎麼現在無明又叫這個?怎麼其他地方無明又是指那個?所以你會搞混,實際上「無明」在不同經典,指的內容不大一樣。

修惑以情感以情意的染愛為主,除了三結以外,剩下的一切煩惱都可以叫做修惑。如果入初果以後,初果是知見上的見惑所斷,見惑煩惱斷了之後,後面二果、三果、一直到四果,四果是修惑全部斷盡,二果跟三果就是在斷這個思惑。

見惑跟思惑它的狀況,在經上用一個比喻,一棵大樹,如果從中把它砍斷了,樹倒了,這棵樹早晚會不會死?一定會幹枯死的,但不是它馬上就死?它甚至還會繼續怎麼樣,長一點發芽一點青葉子,會繼續維持一段時間,甚至有些新芽還會再長,為什麼?因為它大樹裏面的那些水份還有養份,還夠維持那些,它會長,但是它會不會無限期的長下去?不會,不久之後慢慢就枯萎死掉了。

所以你斷了見惑,就好像說你把這棵大樹攔腰砍斷,指的是煩惱,斷了之後,後面的思惑就像是這棵大樹裏面還會滋潤的營養水份一樣,它還會保持一陣子,所以基本上,如果你斷了見惑之後,你的生死已經有一個盡頭了,可以預期差不多多久了,經上講說七來生死。就是你會再投胎投生七次,一般會講這樣子,因為你剩下的煩惱會投生七次,會人間天上一共會七次,如果你接下來不好好修行,你就這樣日子這樣慢慢過的話,你後面的思惑潤生最多就七次而已。但是如果你更用功的修行,有可能這一生就得阿羅漢。

問:師父我常常聽人講,一個叫了生死,一個叫斷煩惱,還有一個叫解脫,這三個名相有什麼不同?

師父:大體上講是差不多,了生死,當然就是解脫,解脫解脫,解脫煩惱,解脫煩惱你就能了生死了,了生死是說從六道輪迴裏面 讓它有一個盡期,不會這樣無始一直輪迴下去叫了生死,要一個了斷。了生死的話,見惑是根本的,但是真正的要你不會再來投胎,要到思惑都斷成阿羅漢,是阿羅漢就不會有任何的煩惱再來輪迴了,如果你斷了見惑,你不再修了之後,你還會最多七次,基本上是差不多了啦,還不完整,最多七次而已,就是看到了也差不多了,但是就是說剩下的那些,還要把它慢慢的磨滅掉。

所以你說斷見惑能夠了生死,可以,很快的,但還沒有是完全,也就是說沒有完全了生死,也沒有完全解脫,一定會了生死的,但是已經了嗎,還沒有,但是如果你到那邊不再修了,還是七生之後還是照樣了生死。

問:七生之後還是了生死,煩惱根沒有斷的話?

師父:你如果沒有斷的話,你見惑都沒斷,凡夫是見惑都沒斷,還會一直無時無盡的一直輪迴下去,你只要斷了這個,生死就有一個了斷了。生死有一個了斷就是說,你可預期什麼時候了,七次,七來生死。

問:見道就是見到法空、人空?

師父:我們先不要去講人空、法空,那個是到後面我們才講。

問:見道的話如果是見惑斷就是見道?

師父:對,見到法性空,見到我空也可以,見到法空,見到一切法無自性,或是見到我空都可以。所謂的我空就是怎麼樣?就是這個身見,這個身見斷,沒有我,就是我空,斷這個身,這個我就是那個身的意思,就是剛才講的薩迦耶,就是我們常常講的我,「我」就是指那個薩迦耶見。來同學們到這裏什麼問題?

JQ:師父請問一下,斷見惑的時候就證悟須陀洹果,所以他們是有證悟的境界,然後斷了這個見惑的時候,《金剛經》裏面講,就是斷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師父:因為「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都是同一相,只是不同的角度切入而已,你有我就一定有人。

JQ:後面《金剛經》講,斷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相跟見之間的,這個見,這有什麼差別嗎?那時候我沒來我在台灣,你們以前講的,我見就相當於思惑…

師父:我見這個我慢慢再跟你講,因為我相、人相那個「相」,師父上次在講《金剛經》的時候是「想」的意思,就是指這個「見」,所以「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其實可以講「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

JQ:所以你說這是一樣的嗎?

師父:那個想,「我相、人相、眾生相」的那個「相」梵文字其實是「想」,是內心的想,內心的「想」是「執取」的意思,就是指這個「見」,這個見就是執取的意思,身見那個見。

JQ:《金剛經》後面不是還有講到,「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還有講我見…

師父:見跟相,有時候他在講「我相、人相、眾生相」,他說的「相」是指「見」的意思,但是就梵文版的時候,它後面翻「見」前面翻「相」,其實兩個梵文字都是一樣的。《金剛經》以後我慢慢再跟你探討。

WY:師父你剛才講的那個「相」不就是五蘊當中的想嗎?

師父:不是,沒有簡單,是指「執取」的意思,是煩惱執取的意思,那個五蘊裏面的那個想,只是我們的一個內心作用而已,是相進來有這樣一個相出來而已。

JQ:師父一開始提到其他宗教有我執,印度教的大梵天,我想請問一下師父,因為我對印度教沒有什麼,印度他們就講大梵天,可是像我們佛教裏面,釋迦牟尼佛說法梵天供養,或大梵天王常常也會來,可是我們講無盡的世界觀 是在佛教觀,印度教他就只有一個大梵天…

師父:印度教是這樣子,我大概講一下,因為講太多太複雜,印度講大梵

(師父畫白板圖)21:15

,大梵他有兩個概念,梵天,這個大梵又叫做大梵天,他有兩個概念,一個是創造主的概念,創造主造物主的概念,所以一切為梵,一切都是大梵所來。這樣的一個梵,其實是離一切言語相,不是我們所可以想像,不是可以看得到,不是可以猜得到的。我們中國有沒有這樣的觀念?中國最高境界的東西也沒有這樣一個概念,(答:玉皇大帝),不是,玉皇大帝還可以看。道可道,非常道,道家的道就是有這樣一個概念,形而上的,是我們眼耳鼻舌身,或任何想法所沒有辦法抓得到的東西,我們是說道之本源。

現在我要表達的說,這個大梵有一個就是說創造主,跟那個我們講的「道」好像是差不多,反正他就一切的本源,這是他們講大梵的一個觀念,但是問題就是,這樣的一個本源,許多宗教都會把它從形而上把它拉到形而下,就變成大梵天,就叫做梵天,就是會有一個具體的形象。因為你這樣一個東西(形而上)那你怎麼去弄?所以他們會造一個形象,會弄一個形象出來,像我們中國其實我們講的很多,三清一之類的東西[1]。其實都是在一個形而上裏面沒辦法表達之下,我用形而下的東西來表徵它。

就像佛教講的,佛的真身是什麼?法身,法身可以抓得到摸得到看得到嗎?沒辦法,那我們還用什麼?還用一個佛一個相來表徵。

他的大梵下來就有這樣一個梵天,本來他的梵天也是創造主的意思,他是一個比較具體的神,但是在佛教裏面認為梵天不是創造主,所以把他這個梵天拉下來,拉到初禪天來,所以會有這樣一個概念。印度教他是說,這個大梵是一切的本源,所以是「大我」叫做「梵我」,但是這個大梵的本源有生出來很多東西,我們叫做阿特曼,這個阿特曼是什麼?就是我們講的小我。

所以印度教認為,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一個阿特曼,阿特曼是不變的,他的本質永遠不變的,為什麼他本質永遠不變?因為阿特曼真實的本質就是大梵,每一個阿特曼都是大梵而來的,但由於我們不了解,所以我們就一直輪迴。

印度教的修行,他的方法就是怎麼樣?就是讓這個小我回到大我,跟大我融為一體,叫做天人合一,或叫做梵我合一,這個是印度教的終極修行。大概了解了嗎?

JQ:他回到天人合一,可是他跟佛家講的,眾生皆有佛性本來是佛…

師父:眾生皆有佛性,有理佛性還有行佛性,解釋各不一樣,還有解釋本來是佛,不是說本來就是佛,是本來俱備有成佛的可能性。

JQ:就是沒有佛性,那今天要怎麼樣區分這個?

師父:以後我慢慢再跟你講,這個在這裏不講,我們在《成佛之道》裏面講,不然這裏討論下去,變成在討論佛性的東西,小乘《俱舍論》還有這些他們不講佛性的,《成佛之道》我們會討論。佛性有很多不同的解說方法,不是說我們本來是佛,所以智者大師有分為六即佛,我們講本來是佛,是理上本來是佛,事上我們還差得遠,所以理事要配合。當然理上一切法空,但是事相上我們還有我執。

講到這裏,突然興趣一來,討論一下,六祖慧能跟神秀大師,兩個人所講的東西,一個講菩提本無樹,一個講身如菩提樹,其實兩個重點有沒有誰對誰錯?不是,切入觀點不一樣,誰在理上講?慧能大師講「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理上是這樣沒錯,他在理上講。神秀和尚,「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他在事相上講,他沒有錯,理上是這樣沒錯,事上我們要時時擦拂拭?對,沒錯,如果不了解這樣的狀況,會有人看《般若經》看《金剛經》講到最後說,「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何處惹塵埃」,以為自己都已經,境界都已經到了那個,那個問題就大了,我們這個就其他的話就不講了,師父等到《成佛之道》裏面,在不同的學派不同的經典上面再跟你講,佛性其實他有很多種解釋方法,我們這邊就講這樣就好了。所以我們要了解的就是,印度教他有這樣一個小我的觀念,但是佛教認為這個(阿特曼)就是身見,就是輪迴的根本,這個東西是錯誤的,沒有的,只是我們自己我執把他執為是有的,所以我們現在要破除這樣的一個觀念,這樣了解嗎?

所以除了三結以外剩下的煩惱,都可以叫做修所斷或叫做思惑, 《阿含經》上又把煩惱分成五下分結跟五上分結,這個五下分結,這個「下」是指什麼知道嗎?是指欲界,下是指欲界,欲界、色界、無色界的欲界,五上,這個「上」是指,色、無色界,所以叫做上,這個書其實後面有。為什麼我把它拉來這裏,因為這是 《阿含經》上面所講的,比較具體一點。

這個五下分結,既然是五就是表示有五種,它有:身見,戒禁取,疑,貪慾,瞋恚,你看,五下分結在見道位的時候,這三個斷了,在這個之後這個,在見道位的時候這個斷了,但是它有欲貪還有瞋,還有上面的色界貪、無色界貪這些還沒斷,所以欲、貪瞋還有這個東西,下面這些(五上分結)全部都是叫做思惑。

所以見道之後,這個欲貪並沒有完全斷,但是就算是沒斷,但是你見道之後,你對欲貪這東西一定是很薄弱的,不會很強烈的。所以如果照經典上來講的話,到了三果以上,三果,他欲界的煩惱全斷,三果欲界煩惱全斷,三果是這個兩個(欲貪、瞋)也都斷了,到三果,但是他上面這些(五上分結)還有一些沒斷,所以真正能夠離開欲界欲,對欲界欲完全不會有任何起心動念的,我說完全百分之百不會有起心動念的,對欲界的貪,只有三果的聖人。

我再講一次,就經典上對煩惱的分析,跟理論說明來講的話,對欲界的貪慾,真正百分之百不會再起心動念的,連那個種子都不會再起來的,只有三果的聖人。初果二果都還會,因為初果基本上他斷了這三個(三結)而已,但是初果的欲貪還有二果都還有一點,欲貪、瞋都還會,但是他不會很強烈,他不會強到想要去霸佔人家的東西,或是瞋到想要去殺人,不會這樣子的。因為基本上這兩個的強弱,完全立足在這個身見的上面的。

ZR:那個掉舉、慢等心所法,和這個有什麼不同?

師父:等一下會講,其實是一樣的東西,只是他有現行、不現行這樣而已,我們講五上分結這個都是比較微細的,甚至你會發現有些地方講的有點矛盾,其實本來經典上在煩惱的分類跟說明上就有點不大一樣,說明的切入角度本來就有點不大一樣,就像你說,無明怎麼還會在這裏?因為它指的不一樣的東西,這樣有沒有回答到你問題?

ZR:就是我們的煩惱跟我們不善心所法,就是你有煩惱才會起這些不善心所法?

師父:不善心所法裏面的本來的很多不善心所它本身就是煩惱,只是它在潛伏的種子位我們叫做隨眠,現行起來叫做煩惱,我上次有講,等一下還會再講再提,因為這個地方我要說細一點,因為你們大家才會有一個概念,等一下進入很複雜的分判的時候,那個東西我們就不能講太多,因為那個分的太複雜了,但是這個地方很重要,我們要講細一點。其他同學還什麼問題,師父講過五上分結了嗎?還沒,我只講五下分結而已。

所以欲貪,瞋,這個是色界的,所以你要記得,我們煩惱有依三界來分,比較粗的是欲界,比較細的是色、無色界,色、無色界的煩惱,基本上你也可以伏,但斷一定要慧才可以斷,如果像我們現在這樣的,你要降伏,欲界當然是有方法,但是你要降伏色、無色界的煩惱,你要降伏你要怎麼降伏?修禪定,你修到色界定,你欲界的煩惱降伏壓住了;你修到色界的時候,你慢慢就把色界的煩惱壓住,修到無色界,色界煩惱完全壓住,修到非想非非想的時候,用非想非非想的定力,可以把三界這些煩惱先壓住。

再上去有一個叫做滅盡定的,那個師父有講過,那個東西可以把下面全部的煩惱全部壓住。所以你有禪定,真正禪定功夫的人,師父講過好幾次,如果一個人他告訴你說,我有禪定的功夫,然後你看到他欲界的欲望還很重,色界無色界當然我們看不到,欲界的欲望我們看得到,可以表現的出來。比如他很喜歡去買東西,看到什麼都想要,你說這個人他有禪定,其實是非常大的疑問。真正有禪定功夫的人,他如果入了色界定的話,比如初禪、二禪、三禪,他對欲界一定的欲望,一定會壓到很低的,不會動不動要這個動不動要那個,會比較隨緣的。你說吃,當然要吃,穿,他也要穿,但是他對這些五欲的欲望,其實會很平淡的。

所以如果你學過教理,學過《俱舍論》的話,你通,你又肯信,你又很了解,你在外面容不容易被一些宗教詐騙集團,或一些騙財騙色的宗教騙子騙了?其實很難的,因為你知道這個人這樣講根本不對的,他告訴你,我有神通,那基本上有神通,神通兩種,如果你了解,哪兩種?神通得來可以有兩種方法得來,哪兩種方法?先天來的還有後天修的,一般先天來的,除非說你是大菩薩 不管不講,先天來的力道基本上比較薄弱,而且會慢慢隨着你的各種煩惱,還有日常生活的各種東西,慢慢會不見了。比較強的是修來的,你修神通,神通基本上必須依於定力,我不是說你修定就一定有神通,但是你要有神通一定要修定。如果這個人告訴你他神通很大,表示他有定力,我說的定力不是我們一般講的,我是說至少是禪定的力量,我不是說你這個人平時很有定力什麼什麼那種的定力,不是一般的講法。如果你有禪定的力量的話,他的欲界物質欲望又很重,要這個要那個買這個,這個絕對是宗教騙子。

有一個例子,以前有一個XX彥,XX勝,他動不動就告訴人家,這個說了其實也沒差,因為他本來就是這樣子,動不動就告訴人家他有神通,他是蓮花生大士化身再來,結果有一次他帶一個居士去逛街,那居士當然是有錢人,他去逛街看到這個也要看到那個也要,看到這個也要看到那個也要,然後買一買誰來付款?當然居士來付錢,居士覺得很奇怪,為什麼師父這什麼都要,他當然有這種疑問,然後他就說:我告訴你我是給你個機會,什麼機會?供養我修福報的機會,因為我是什麼活佛再來。當然這個都好騙。

但是如果你讀了這個東西了之後,你會覺得這怎樣,根本是無稽之談胡說八道,他怎麼可能?如果是我的話,你要修福報,很多地方可以修,你不要買好的東西來給師父,那些孤兒院養老院一大堆都需要人家去幫忙,師父吃得飽穿得暖不要生病這樣就好了,也不要用那麼好的東西來供養,你那麼多錢,其實如果真正具正知正見的法師的話,他會叫你說,那你把這些,看哪些寺院那些養老院那些孤兒院,你多去那邊幫助造福。

接下來,這個就是上二界的,色貪、無色貪、掉舉、慢、無明,其實這一些貪,貪可以分為色貪,無色貪,這個貪當然不是指欲界的五欲,比較說具體一點的話,他是指根本的那種,我剛才講說貪瞋痴還有情感的染著,他除了欲界的五欲以外,還有一種,對上二界的染著,比如有些對禪定的染著,也會,就是他特別想修禪定,特別喜歡修禪定,而且特別喜歡去享受禪定裏面的快樂。

初禪叫做離生喜樂,再來叫定生喜樂,第三禪叫離喜妙樂,所以如果說三界最快樂的話,就是三禪的離喜妙樂,它不是我們五欲的那種粗的樂,它是從內心出來的,那種真正離喜之後真正的樂。所以經典上說,那種樂不是任何五欲的樂可以比較的,那個是超出過不知道多少倍的,為什麼?因為我們五欲的樂是藉由外來的刺激,然後內心對外相來起來的,所以必須透過外來的這樣子。所以那種樂都是相當有限的,也是很粗糙的,是緣於外來五欲的,但是這種禪定的妙樂,是怎麼樣?是不緣外物,是內心裏面激發起來的,所以那種的喜樂是真的,比我們欲界的快樂還樂的。

你不要說修到初禪二禪,如果你們常常打坐的話,有那一種相似還不完全,相似的輕安感的話,你以後會很喜歡打坐。所以你看,世間相對的東西它有好有壞,只是我們要了解它的作用,所以我們打坐修禪定知道,我們打坐修禪定是為什麼,但是也不要在禪修上面著了迷,什麼叫禪修著了迷?在禪修著了迷的話,他有時候怎麼樣,會很着迷禪樂,然後對外物的東西,一概不理不管,好像這個世間跟他沒有關係,其實有些人會有這樣的一個狀況。

我的師兄弟有些就會這樣子,沒有惡意,但是問題是,我們講的是說,如果你修菩薩道的話,你必須要知道,禪修有集中攝心的力量,還有就是你可以儘量對五欲不要強烈,但是對人的悲心,那個是不可以沒有的,所以了解教理是很重要的,才不會做了什麼什麼東西,偏執在什麼東西,做了這個執在那個。有人持戒持到變成戒狂的,持戒持到很莫名其妙的那種人,一大堆,其實有些觀念是不對的。

當然人家的持戒的戒行,人家需要這樣子,那我們也不好批評,但是我的意思就是說,有時候持的太過,做些東西太過,這個我不好說太不太過,他有他的修行跟持法,什麼太過?比如菩薩戒裏面,很重要的我們叫做吃素,但是實際上,經典上那個菩薩戒講的是,其實是講不食眾生肉,有時候我們執的太過的話,會造成很多種種不方便,比如像師父出去的話,我只要你煮素的就好。但是有的會潔癖到,菜刀鍋這些東西都要幫你換,怎麼可能要人家的餐廳廚子,去換一把新的菜刀,換一個新的鍋,說這個叫做沾到、不沾到。就是說這把刀以前是切過肉的,然後洗洗再來切菜這樣叫做已經有沾到了;或這個鍋本來是炸雞的,你說洗一洗再來,不行,那已經沾到了,這樣老實說這樣就是太過,而且有點過分,不了解不食眾生肉意思到底是什麼。沾不沾到有什麼太大的意義,這個我就敢講,因為這個就沒有弄清楚它的意義到底是什麼,這樣各位可以了解嗎?

JQ:斷了見惑就相當於是登初地的菩薩?

師父:斷了見惑,小乘是初果,大乘菩薩他要登初地的話,有一個很重要關鍵,要發菩提心,當然發菩提心大悲心這全部都已經要,前面從開始就一定要的,那麼長的過程當中,他要入聖位初地,有一個根本的關鍵,就是這個見惑一定要斷,沒有斷見惑入不了初地。

JQ:所以說須陀洹,證悟須陀洹然後真的發大菩提心,他就相當於初地嗎?

師父:基本上可以這樣子講,我們講回小向大。

JQ:請問一下師父,可能我是注意力不集中的人,疑,因為我為什麼問這個,前面師父談到斷見惑,其中就有一個叫做身見,還有疑,這個裏面疑是特別是指對佛法的嗎?

師父:對佛法三寶四諦的疑。

JQ:所以這個疑,因為我在想這個登初地之前,十信,十住,十回向…

師父:這個基本上這樣的一個東西,這樣的一個東西,是完全具足的,當然要到了斷了身見以後,我說完全具足的,百分之百,我們只能說百分之百具足了,大乘菩薩他的信他指的不一樣,他的信心成就,不退轉的信心成就指的是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的信心成就,不止是佛法而已,還是要發菩提願的這種信心。這種信心成就當然是他在前面的時候,就必須要具備了,不是到這裏才有的。當然我講這個東西是基本上是依小乘果位來講的,重點在小乘果位。

JQ:可是從小乘果位,這三個身見戒禁取跟疑最先是要斷…

師父:最根本的是身見,身見是最根本的,身見斷了後面兩個不會有。

JQ:要信受,然後才能…

師父:不是,我就說百分之百了,剛開始要真的百分之百信受的話,當然我們講百分之百一定要身見先斷,那種疑才會不見。你說我們學佛還沒有斷身見,是不是都要對佛法三寶有信心?當然是有啊,但如果你沒有斷身見的話,一般不可能百分之百的,這三結都是有連貫在一起的。我說基本上是身見,身見斷了,後面的那個戒禁取還有疑絕對不會有,因為你都已經證了果位,你還會對三寶四諦會有懷疑?絕對不會有。戒禁取也是,如果你執戒禁取根本不可能斷我執的,戒禁取是修行的錯誤觀念,如果能夠斷身見,表示你的修行是正確的,你根本不會去執著一些莫名其妙 怪裏怪氣的那些東西。同學們有沒有什麼問題?

再來色貪,無色貪,無明,慢,慢是微細的,微細的我,這個慢是微細的我,還有無明是最微細的那一個,也是指我執就對了。這個色貪無色貪我剛才講過,比如我常常舉的,是對禪定的染著,因為色、無色界也有他會染著的地方,三界一定會有,現在問你,一個關鍵,為什麼五上分結沒有瞋?五上分結裏面沒有瞋,有沒有看到,欲貪後面有瞋,這五下,但是到了五上裏面就沒有瞋,瞋只有欲界才有,基本上瞋只有欲界才有,色、無色界不會有瞋心,瞋煩惱不在色無色界,瞋煩惱只有欲界有。

所以現在又講回來了,如果你能夠修禪定的人,你脾氣會不會很不好?絕對不會有很不好的,你一定是心很調柔的,師父在佛學院或是在其他地方,真正見過人家講說,這個有禪定、那個有禪定,你觀察看看,看看他心調不調柔?師父看過很多真正的,不要說已經真的入了初禪二禪。如果常常打坐,我說的打坐方法要正確,方法不正確那個完全是另外一回事,有些打坐方法不正確越坐怎麼樣?脾氣越大越古怪,脾氣越大,動不動就破口大罵,動不動拿杖子打人那一種,那又不對了。真正能夠有禪定功夫的話,你看,五上分結他是沒有瞋的,哪怕就算是你沒斷,但是你把瞋心伏住的話,你不會動不動瞋心起來,脾氣起來。瞋壓住,包括憤,恨,怨這些東西也不會有的,所以說你如果學過《俱舍論》,為什麼師父覺得《俱舍論》好,除了他是唯識的先行準備以外,其實《俱舍論》很多東西,容不容易拿來做我們修行的檢視?就是這樣,沒錯很容易。

所以你要判斷一個人,他到底有沒有常常在打坐,有沒有真正相似的禪定功夫,如果你說這個人禪定功夫,你跟他相處一陣子你看看,你看看他的欲界欲望會不會很重?你再看看他會不會動不動,我說人多多少少都會一點點,比如不滿,但是你看他會不會動不動發脾氣 那種的,一定是不會的。如果你有禪定功夫的話,一定是很調柔的,心一定是很調柔的。這個就是我們這裏講的五上五下,五上分結,

ZR:我問一個比較微細的問題,比如這個煩惱出現就是你意識到,比如貪心或者瞋心起來,和你在把這個瞋心壓下去,比如我瞋心起來的時候,突然覺得這件事特別惱火,但是你立馬意識到它是瞋心,你把它壓下去了,這個也算是煩惱嗎?就是說你瞋心起來那你壓下去了,這個過程算是,就是說瞋心起來沒發出來,你想發火你把火發出來了,才算是煩惱,還是說你想發火,但把它壓下去沒有發出來…

師父:你想發火起來這個心念已經起來了,已經是煩惱了,這樣已經是煩惱不是你發出來才算,不是你發出來罵出來才算,你心裏起心動念起來了,開始火起來這個煩惱就已經起來了,不是你發起來開始罵人了才算,開始罵人那已經到很後面很粗了。那我們學佛的就是,從粗的慢慢去發現,剛開始細的我們發現不起來,一般人很多是如果沒有修行的話沒有學,他是說連破口大罵的時候,無明整個的時候,他都還不知道自己在起煩惱,很多人是這樣子。

我們剛開始學習的時候,就是先從你已經整個發出來的時候,去警覺到:我這樣在發煩惱發脾氣了,我現在先不要這樣,先停下來,不要再繼續無明下去了,先去警覺到這一點,然後再接下來往越微細的地方。那我說往越微細的地方,這不是一天二天你做得到的,這個是必須你在粗煩惱常常去察覺之後,然後有心要用佛法的方法來引導,慢慢越觀察,觀察到細的時候就是,你起來的時候,你就可以察覺了。

這樣師父有沒有回答到你的問題?師父常常不是以前就說,我以前還沒出家的時候,都覺得修行很好很容易,你不要起心動念去害人家就好了,但是有沒有那麼容易?因為以前心粗,其實常常動那些歪腦筋去幹什麼,甚至有些去做了 都還不覺得自己有做錯什麼。但是後來慢慢學佛出家修行之後心細,心細的時候才知道說,原來自己裏面的那個煩惱像海波濤一樣,動不動就洶湧的要命。

ZR:所以說師父我們就是在從日常生活中,首先你要覺察到你起煩惱了,首先要覺察到。

師父:先覺,對,不怕念起只怕不覺,第一步,第二步,不怕念起只怕覺遲,所以先從不要不覺(開始)。

ZR:先發現自己有煩惱發出來,你知道剛剛是煩惱,要先了解,先了解然後再慢慢的…

師父:然後慢慢再知道,還沒發出來之前,你就知道怎麼去把它引導,或克制或引導什麼都好反正各種方法。同學們還有沒有什麼問題?

JQ:師父我這個不是問題,我只是師父講一般禪定的人,對定功深了以後對這個欲界貪還有瞋,你看一個人會不會就是,比如好不好處或者是常愛亂發脾氣,我想起宗哲法師跟我介紹各種大師大德的名字,然後個性也不一樣,所以說我說它是對我們自己的…

師父:當然是,我不是叫你這個去,一定到處去衡量別人。

JQ:有的時候像你看書或看什麼老和尚發脾氣,就是有時候我想這些老和尚真的是大德,就是對眾生生命有時候,又是要現一個憤怒金剛相,憤怒但他不起瞋心,我知道但我們看不出來。

師父:這個東西,師父常常告訴你們一些原則性的問題,我們在學習上這個就是說,當然我說這個是對自己,你去看別人的時候,就是怕遇到宗教騙子。但是話說回來,你也不能拿師父教的東西到處去衡量這個老法師、這個大德這個什麼什麼,這樣的話你永遠找不到師父。因為我說過,很多大德他是好幾輩子的修行人,但不一定是聖人,師父剛才不是講過,哪怕是初果的,沒到三果之前欲界的欲望沒有全部斷。所以說這些東西,你學了之後,你還要學習怎麼樣appreciate(感恩),也就是說怎麼樣去對你的師父,還是對這些大德,怎麼樣去感激跟感恩,或是怎麼樣去跟他學習,而不是拿了這些東西,到處去亂挑毛病。

《成佛之道》上面講說觀德莫觀失,當然他的觀德莫觀失有重點的,不要連那種明明違反犯戒, 然後胡搞瞎搞的,你還在那邊觀德莫觀失,那就不對了,觀德莫觀失是不要動不動就用一些很高的標準,然後去挑那些修行人的小毛病。我知道很多老和尚脾氣是不好,但是有時候,你要看看人家的悲心是怎麼樣,你做得到嗎?老實說我師父你的師公,教徒弟很嚴的,但是他老實說容易發脾氣,但是他的悲心很強的,他發過之後不會把你記恨在裏面,他下次來的時候,不會講說你上次怎麼樣,他不會的,他該表現出關懷還是照樣關懷,我們幾個師兄弟,我算是常常被他罵的其中一個,但是還不是排最前面的,但是老和尚遇到我們的時候,都相當相當的關懷。人家這種悲心,你不能因為他幾個小毛病,你就挑挑,那你這樣挑下來,全世界沒一個人可以當你的師父。你這樣是很沒有福報的眾生。先預告一下師父也很多缺點,師父是比較不會罵人,但是師父還是很多缺點。那個其他人有什麼問題?

WY:我還有跟剛才那個好像有一點關聯,你要看禪宗的那些高僧的話,他有的時候其實是特別對他自己的弟子…

師父:是,對弟子一定要嚴格的。

WY:但是他對別人可能就很很客氣,這種情況下有的時候,可能是他有點對自己的弟子恨鐵不成鋼,不一定是出於那種那個,不是出於瞋,還有就是禪宗好像他有一個傳統,好像就是如果自己的弟子比自己修行更好的話,這是一種驕傲,一種功德,所以在這種意義上來說,我這個完全可以理解。

師父:所以我們常常,嚴厲的教導不一定是瞋心,我們要知道,其實是瞋心還是嚴厲教導,其實我們都分辨的出來,其實很容易分辨的,他罵你的時候是一種瞋恨的那種罵,還是他是一種很關懷的恨鐵不成鋼的講,這個其實是可以分辨出來。佛陀也有訶責弟子,有些六群比丘,或是那種根本不修行整天睡覺的,佛陀會不會色聲嚴厲的教導訶責?很多,你看 《阿含經》上到處都是,但是你不能說佛陀起瞋心,那完全是不一樣。教導,反而是一種悲心,不然我不管你,要死要活那是你的事,我幹嘛這樣辛苦的去教導你?把你踢出去不是更好,一了百了。不容易,真的是不容易,慢慢可以體會到說,這些老和尚真的要教弟子真的很不容易,你真的有時候是真的恨鐵不成鋼。而且你教導的不是一般的學生,你在學校教授教學生教不會那就算了,但是如果你是當一個佛教師父的,你教出家的徒弟,你如果沒教好的話,你不能說這樣就算了,那個問題會很大的。他以後出去會危害眾生的,會破壞佛教危害眾生的。

WY:在佛教裏邊跟師父基本上他就跟一輩子。

師父:不一定,基本上是這樣,剃度恩師然後授戒的師父這些都不大一樣,但是我們一般講師父,一般都是講剃度的師父,但是也不一定一輩子。因為佛教裏面也鼓勵你出去參學,你學到一個程度,因為佛法是多面的,這個師父說不定禪修很好你跟他學禪修,但是在教理上可能你又覺得其他師父也可以學,所以你學到一個程度,其實很多師父好的師父他會鼓勵你,多出去遊方參訪。

問:那依止師父呢?

師父:依止又是另外一種,依止,一般比如你的師父圓寂了,你覺得你的各方面還相當不夠,我還要一個師父再來教導我,就依止一個老和尚,然後來讓他替你的師父,剃度師再來教導你這樣,這個叫做依止。像禪宗,禪宗就很鼓勵到各地方去遊方,到處參學,為什麼會這樣子?因為基本上佛教本來就是講,不執著、不貪執的概念,所以你不能,我收的徒弟像我的眷屬一樣,我把他弄得你不能走,不是這樣子。我收了我只是我有能力教導你,教導到一個程度之後,你們還是要看哪裏哪裏都可以去參學。

接下來我們來談,剛才講的是 《阿含經》的,為什麼我要講,因為上次師父有講說,就小乘佛教,或是就阿毘達摩佛教來講的話,他們的唯一經典就是 《阿含經》,四部阿含,所以 《阿含經》到部派或是阿毘達摩,它是一個系統的,它會分那麼多,其實都是根據 《阿含經》裏面,它只是把它說的更細這樣子而已。大乘經會有大乘經的另外的一套,當然也不會離開這個太遠,它只是偶而會有另外一種詮釋方法而已,現在,了解了之前 《阿含經》講的之後,你再來了解《俱舍論》所講的,會稍微比較容易進入狀況一點。

俱舍論

  1. 隨眠
  2. 本惑 (根本煩惱):

1) 十種本惑

2) 見惑和修(思)惑

3. 隨惑 (由根本而發展出的枝末,如樹)

4.煩惱的分類

5.斷惑要旨

首先談隨眠,再來談本惑,本惑就是根本煩惱,根本煩惱有十種,這十種大概可以區分為見惑還有思惑,就是見修二惑,就剛才所提到的,我們先來講隨眠是什麼,再來講根本煩惱是什麼,十種根本煩惱,十種根本煩惱可以分為見惑和思惑,見所斷、修所斷就是剛才講的,還有枝末煩惱就叫做隨惑,枝末煩惱講完之後,我們還要講經典上對煩惱不同的說明跟分類,最後面我們來講斷惑的根本要旨跟觀念到底是什麼。

ZR:這個隨惑由根本煩惱發展出來有如樹枝,如樹幹跟樹枝,就是說微細的煩惱。

師父:這樹幹,根本煩惱,延展出來這些樹枝,這就是枝末煩惱,所以他會講隨惑,又講枝末煩惱,抄了嗎,寫好了嗎?沒關係我接下來就是照這個講,這個叫做「分別隨眠品」,這個其實我還沒休假前講過,叫做分別隨眠品,它為什麼不叫分別煩惱品,叫做分別隨眠品呢?因為它有一個很重要觀念,首先我們來講說,煩惱跟隨眠有什麼不一樣?

1. 隨眠 anuśaya

  • 隨眠 = 煩惱
  • anuśaya : close attachment (to any object)
  • 有部
  • 隨眠 = 煩惱
  • 隨: 煩惱隨有情而不離
  • 眠: 煩惱行相微細難察
  • 經部(唯識同):
  • 煩惱於種子位為「隨眠」
  • 現行位稱煩惱

其實大體上來講,我們講的隨眠其實就是煩惱,本體,體性是一樣的,隨眠就是煩惱體性是一樣的,anusaya叫隨眠,隨眠之所以翻成隨眠,他叫隨眠他是用anusaya過來的,英文叫做close,attachment (to any object),就是它就附着在什麼的上面,附着在很多東西的上面,就附着著,好像就是說躺在那邊弄着你不放,隨它有跟隨的意思,就是跟着你然後就賴在你身上不走,好像嬰孩還是小孩子,你背着小孩子,然後他就趴着在上面就睡着了,你怎麼甩都甩不掉,他就是這樣黏着不放這樣子。

但是「說一切有部」說:隨眠就是煩惱,隨就是我剛才講的,隨就是煩惱隨有情而不離,眠就是說煩惱的行相微細難察,所以他這是「說一切有部」的解釋,「說一切有部」是說煩惱就是隨眠,他只是就煩惱的特性來講,隨就是說煩惱隨有情而不離,一直隨着我們,然後眠就是煩惱的行相很微細,你不容易察覺得到,這個是「說一切有部」。

經部,跟唯識一樣,他說煩惱在種子位就叫做隨眠,現行位稱做煩惱,就是我們每個人都有煩惱,當我們講每個人都有煩惱的時候,我們講的是在什麼位?(答:現行位)不是喔,這樣的話你一天到晚都在發脾氣,你就一天到晚都在起貪心啊,我們講說每個人都有煩惱,這時候是在種子位。師父常常講說,我們修行要做到什麼,不怕念起只怕覺遲,那個念起是指什麼?就是指煩惱現行起來,所以我們講說不怕念起只怕不覺,那個念起的念不是一般的念,那個念是指煩惱起來。所以我們一般說大家都有煩惱的時候,我們指的是煩惱大部分都在種子位,沒有斷,都潛伏着,但是遇到境界或是任何狀況的時候,可能就把它激發出來了,那個現行就叫做煩惱,在種子位潛伏着就叫做隨眠。所以《俱舍論》是以經部師的說法為主,他說煩惱在種子位叫做隨眠,因為睡着了,在現行位就是它起來開始做亂了,那就是煩惱。種子位叫隨眠,現行位叫做煩惱。

比如小孩子睡着怎麼樣,很乖,不會吵,安安靜靜的,醒來的時候怎麼樣,到處鬧到處跑到處哭,就會好像很擾動這樣子,所以經部師是這樣講,你看,我們之前講心心所法,心所法裏面有很多都是煩惱,心所法裏面憤,恨,惱,嫉,慳,貪,欲,無慚無愧,這些都是煩惱,但是我講的說這些都是心心所法一種,但不是說它隨時都現行着,它如果隨時現行着那就麻煩了,我們隨時遇到人,就隨時可以發脾氣吵架什麼都可以,看到東西隨時都可以把它佔為己有,那問題就大了。它很多時候是潛伏着,但是遇到境界來的時候,這些煩惱會依於外來的因緣,然後會勾牽起來,那我們的煩惱就會起來,比如瞋煩惱在什麼時候會起來?瞋心就是憤恨憤怒什麼時候會起來,遇到不喜歡的時候,開車有人超你車,或開一開忽然插進來的時候,你的瞋煩惱就會起來。貪煩惱什麼時候會起來?看到喜歡的東西,看到順境的時候,看到跟你個性相應的東西的時候,你貪煩惱就會起來。

每個人喜歡的東西不大一樣,有喜歡,有的喜歡吃,有的不重吃重什麼?重穿;有的不重穿重什麼?玩,對啊沒錯啊,有些人玩的什麼東西都忘了,吃喝玩樂,有的人是都喜歡,這問題比較重。我就看過很多,以前我有一些朋友,你去他的房間或他的家裏亂七八糟,那個房間你進去是沒有地方踩的,你要用腳把東西撥一撥弄一弄才進的去,但是你知道嗎,他房間亂七八糟整間屋子亂七八糟,他出去外面是怎麼樣,打扮的整整齊齊的,那個光鮮亮麗,頭梳的這樣然後弄到這樣子,你看不出來他房間是那個樣子,還好我是他朋友,所以我知道。那有些朋友是怎麼樣,那個房子他可以用租的就好,買也買的破破爛爛什麼都可以,但是他什麼一定是要最好的,他開的車子一定要是最好的。每個人就是這樣子,有的不重吃喝玩樂都不喜歡,喜歡什麼?喜歡睡覺,你們朋友裏面有沒有特別喜歡睡覺的?他只要是累了想睡,你拿什麼東西來引誘他都沒有用,你們笑一定是有這樣的,除非着火了,不然的話睡下去什麼東西(都不管)。

所以每個人的煩惱不一樣,而且現行起來的勾勒的也不一樣,有些人看到什麼會起瞋心?不一定,有的人不喜歡狗,有的人不喜歡貓,我以前碰過那個看到貓會起瞋心的,告訴我說,那些貓每次過來很想一腳把它踢走,(我說)你怎麼這麼殘忍,他說沒辦法,我說狗會嗎,他說不會,他特別喜歡狗,我說奇怪,明明是一樣是小動物,他說不知道,他看到貓就很討厭,我說那你前輩子是狗,開玩笑。

所以這些怎麼樣,種種的會勾勒起你的煩惱的東西不大一樣,所以他就是會有隨眠位,然後會有現行的煩惱位,那我們修行的當然就是說,第一個先儘量不要讓煩惱現行起來,你不要讓煩惱現行起來剛才ZR有問,你第一步當然先要做得到就觀察,你煩惱現行的時候你要先知道,就是常常講的不怕念起只怕不覺,那個念起就是煩惱起來,你不要好高騖遠。很多人好高騖遠動不動談空談什麼,你修行的第一步先去觀察,你的煩惱什麼時候起來,什麼時候最容易現行,你最粗重的那一方面是什麼?是貪重、瞋重、還是痴重,然後什麼狀況下最容易現行,你去觀察,然後從那個地方開始對治。

有些人特別喜歡吃,為了吃會吵架的,像比如有些先生回去,看到老婆沒有煮好一桌滿滿的擺好,會發脾氣,那這就是一個可以下手對治的重點。有些人我看過,開車特別喜歡發脾氣,平時都好,一讓他拿到方向盤那個整個人好像隨時可以去上戰場一樣,你就從這裏開始對治。還有很多人不一樣,有些人是讀書會發脾氣,以前師父讀書會發脾氣,看到什麼都好,看到課本就想發脾氣(笑)。你們知道台灣話,台語,閩南話,書,書你知道嗎,讀書那個書,讀冊,跟討厭的厭發音是一樣的,所以讀書跟討厭的厭是同樣一個音,所以讀書叫做讀冊,那個厭叫讀冊,討厭那個厭叫做厭,所以我們常常講說讀冊讀冊 就是讀書讀書,讀冊讀冊越讀越厭。

就讀書越讀越討厭,我事實是這樣,以前不喜歡讀書,所以每次看到課本我就一個頭二個大,你不要說打開,那個打開真的是要人命,這個可能就是過去生中的習氣,有些障礙。後來為什麼會喜歡看書,後來是因為真的,這個人的特性就是這樣,後來我喜歡看書 是因為讀了印順導師的書,我是真的喜歡看書是從看印順導師的書的那一剎那開始喜歡看書的,而且是看哪一本你們知道嗎,看《佛法概論》,我們入佛學院之後要讀書,課本有兩個必備必修的,一個是印順導師的《佛法概論》,一個是印順導師的《成佛之道》,第一節是先上《佛法概論》,同樣一個星期先上《佛法概論》,然後星期三上《成佛之道》,我是看了《佛法概論》之後,開始喜歡看書的,真的沒騙你。

接下來我們先來談,現在知道隨眠是什麼,煩惱又叫做惑,所以我們來講本惑。

2.本惑 (根本煩惱)

1)五鈍使

(偏重於情感意志): 貪、瞋、痴、慢、疑

貪: 對順境起染愛

瞋:對逆境起厭離

痴 (無明) : 對事理錯誤的認知

慢: 在自他比較下所生起的高傲之心 (微細的我執)

疑:對三寶、四諦之懷疑

本惑叫做根本煩惱,本惑裏面根本煩惱,《俱舍論》把經典裏面集結起來,有十種叫做:貪,瞋,痴,慢,疑……最後一個叫惡慧,慧是一個心所,但是心所這個慧它是不定的,它有好有壞,壞的叫做惡慧,誰還記得,慧心所的特性是什麼?簡擇為性,慧可以分辨、可以簡擇,但是分辨它可以分辨好的壞的,它有時候是隨好的去,有時候會隨壞的去。壞的惡慧的這種壞心所,裏面有五種,跟前面的五種加起來就叫做根本十種,叫做十種根本煩惱。貪瞋痴慢疑,惡慧裏面有五種,加起來就十種。惡慧叫做身見,邊見,見取見,戒禁取,還有一個邪見,這樣記得嗎?身見,邊見,見取見,戒禁取,邪見,這五個加起來就是這個惡慧。我後面等一下會後面會有,你看這十個,其實都是心所法,貪瞋痴慢疑前面講的,貪瞋痴慢疑叫做五鈍使,這個「使」也是煩惱的意思。

五鈍使,偏於情感意志的貪瞋痴慢疑,因為它不是很猛利,但是它就是在那邊好像黏着著,不會讓你跑掉,它就是黏着你,它不是一下子起來很猛利,但是它就是讓你附着著,讓你沒辦法捨得開。所以它叫做五鈍,就很利不是很尖銳的意思,但是它雖叫鈍,但是它卻是附着着你讓你離不開,像口香糖黏住,你很難割捨掉。第一個叫做貪,對順境起染愛;第二個叫瞋,對逆境起厭離;痴又叫做無明,是對事理的錯誤認知,這裏的痴是特別指對事理的錯誤認知,不是指總煩惱;慢是在自他比較之下所生起的高傲心,慢在我們的心所法裏面都有講到?其實它是微細的我執所表現出來的那種慢;還有最後一個疑是對三寶對四諦的懷疑。這個鈍是重的意思,金字旁那個鈍,不是尖銳,這些貪瞋痴慢疑,師父就不多加解釋,因為這個我們在心心所法裏面都解釋過很多了。

接下來,五利使就是我們之前講的惡慧,這邊一個惡慧,前面是五鈍使,後面是五利使。

2)五利使 (惡慧)

  • 偏重於認知上的錯謬
  • 身見 (薩迦耶見satkāya): 根本我執  
  • 邊見: 常見、斷見
  • 邪見: 撥無因果
  • 見取見: 執取包括以上三種的各種錯見。以取錯誤之觀念為正確認之
  • 戒禁取: 執取禁戒,錯誤的修行認知

這五利使就是偏重於認知上的錯謬。第一個是最根本的叫做身見,就是根本的我執又叫做薩迦耶見;第二個叫做邊見就是執常執斷;第三個邪見,邪見叫做撥無因果;第四個叫做見取見,身見,邊見,見取見,戒禁取,還有邪見,見取見是執取包括以上三種各種錯見,以取錯誤的觀念為正確的認知,所以見取見可以有很多種錯誤的觀念,都包括在裏面;還有最後的叫做戒禁取,執取禁戒錯誤的修行認知,把錯誤的修行當成正確的修行,這裏面最根本最關鍵的,當然就是這個身見,這個身見叫做根本的我執見,有了身見就會有邊見,會有邊見,邊見就是常見斷見。

什麼叫常見斷見?常見一般來講比如,認為我們輪迴中有一個不變的本體的我,就叫做常見,我說有身見就會有邊見,這個邊見,第一個師父講給你聽這個就是,你如果執著,所以說這個常見在對我這個方面,跟那個身見是一樣,因為這個常見斷見,邊見是由身見延伸出來的,有身見就一定有邊見。

師父先解釋等一下你就知道,執著輪迴里有一個不變的本體我,一直長期一直長遠都是這樣子的,不變的這個叫常見,如果你認為人死掉一了百了什麼都沒有了,這個叫什麼見?這個叫做斷見,所以這個邊見叫做常見,因為這個「邊」是「極端」的意思,英文叫extreme,所以你們這個翻成「邊」也是引伸,就是說一種極端,到了邊緣就是一種極端。所以這個邊見是一種極端之見,要嘛就是落在這邊,要嘛就是落在那一邊,這個叫做常見跟斷滅見。

常見就是你認為一直有,一直有一直不變;斷見就是沒有了,就是到這裏沒有了,什麼都沒有了。如果就生死來講,就是說死了什麼都沒有了,但是佛教是不是講死了什麼都沒有?還有業一直推動著,業煩惱,然後會再去投胎,所以不是死了什麼都沒有了。這個世間上有很多人是執取斷滅見的,執取斷滅見,斷滅見就是斷見,就是認為死了什麼都沒有了。我告訴你們,現代的醫學觀點就是斷滅見,因為現代的醫學觀點認為,我們的一切思考想法,其實都是物質所使的,什麼叫做物質所使?他們會認為,你的思考你的頭腦會這樣子會那樣子,是因為說你的大腦什麼區特別發達,所以怎麼樣怎麼樣怎麼樣,他們基本上不認為,他們當然也不能去探討那個,他們不認為,離開這個肉體的身體,會有一個什麼東西存在,他不這樣認為的。所以現在醫學你講業力,他看不好,你說這個是過去的業,他不認為會這樣子,包括被附身的,醫學會告訴你那個是精神錯亂。

但是宗教學跟醫學,你不能說一定宗教對,一定醫學對,一定誰錯誰對,當然都有它的一個面,但是落在世間任何的一個學,不管什麼學都不是圓滿的。所以我說,其實醫學是相當物化理論的,是相當唯物論的,因為他們認為很多的病跟什麼他就只能用我們看得到的,可以測量得到的這些東西來做測量而已,測量不到看不到他沒辦法。所以你跟他講宿業病的話,醫學是不承認有這種東西的,但是宗教學承認會有宿業病的,會有附身的,會有業力的影響的,宗教學尤其是佛學是這樣子的。當然宗教學也不只是佛學,宗教學當然有其他宗教也算,其他宗教當然也講一些外來的神秘力量所影響的,其他也會講。

所以師父講說,醫學上來講的話,這個人死了還有什麼東西留下沒有?(答:屍體),當然不久也會沒有了,人死了當然會有屍體,燒一燒還有舍利子,它不承認有什麼業力,但是如果就佛教來講,人不能說死了什麼都沒有,他有業力,還有煩惱所驅使的業力,還會留下來,還會繼續輪迴。不然的話你要是持極端斷滅見的人,那是很可怕的,持極端斷滅見的人為什麼很可怕?他不信因果,而且他能夠及時行樂,他覺得說為什麼我要做多事?為什麼要替人家着想?為什麼那些痛苦的窮苦的人,我賺了錢為什麼我要去幫助他?他認為人要是死了什麼都沒有的話,那我為何不及時行樂,能夠吃能夠穿能夠用的趕快用一用,我看過很多的就是這樣子。

大部分行使極端斷滅見的人,常常會有及時行樂這種觀念,也不會有我多造一些陰德多積點功德這種觀念,不會有的,那這種人你說他完全不幫人嗎?他依於個人的個性偶而也會幫幫人,但是如果他觀念是這樣的話,其實是很麻煩的一件事情。

WY:師父你講到這個東西,我想起來好像有一本書,如果沒記錯的話好像是live rich,感覺就很像這裏的物慾,

師父:物慾,對,你是說加拿大這邊出的,這樣的斷滅見在某方面對現代人,其實是一方面可怕,一方面是很多人會接受的,他會想說我一輩子這麼辛苦我做什麼?我為什麼要這樣子?如果死了什麼都沒有的話,我為什麼不現在賺一賺用一用,我存多錢留給誰?會有這樣的觀念。這樣的觀念的話,其實是老實說蠻自私的,蠻享樂主義的。你說這種觀念現在才有嗎?不是,佛陀告訴你這種觀念二千多年前印度有些學派就是這種觀念,他認為人就是物質所成的而已,所以你知道他認為,既然是依於物質五蘊所和合的,這個就是這個東西而已,這個東西沒有了什麼都沒有了。

這一派,他基本上不是婆羅門派的,婆羅門派講輪迴,佛陀在世的時候有叫做六師外道,六師外道是反婆羅門宗教的,他是新興的各類宗教,除了佛教以外其他還有六種,這個是大派,基本上是反婆羅門的,是批判婆羅門的,佛教當然也是批判婆羅門的新興教派裏面之一。但是佛教雖然批判歸批判,但是佛教絕對不會是斷滅論,但是這六師外道裏面有一些就是斷滅論,以前師父在講《成佛之道》的時候,曾經介紹過,以後有機會師父在《成佛之道》講的時候,再介紹一下。

這些都是煩惱,因為它是惡見,知見上的錯謬,所以利,猛利是屬於知見上的認知錯謬,當然還有就是,邪見撥無因果。這個邪見特重在因果,那個邊見比較多,執斷執常都是邊,這個邪見主要就是指因果上撥無因果,無因果、無業力這些東西。還有就是,見取見就是取著種種錯誤的觀念,認為那個是正確的,這個就叫做見取見。這裏面的各種見,基本上是以身見為主,你一有身見,後面這些都會可能發生,都會發生;這個身見一斷,基本上後面的這些一般都不會有了。因為這些東西基本上都是 立足在一個我執見,這樣的一個觀念而引發出來的,只是就於不同的特性它再區分而已。

還有最後的戒禁取,執取禁戒錯誤的修行認知,把錯誤的修行方法當成正確的修行方法,這個叫做戒禁取。(只要有身見,這幾個)多少都一定會有的,只是強,每個人細微重的地方不一樣而已,因為它叫做十種根本煩惱,所以這些一定會有的,都有,都在潛伏,那有些人哪一種比較重就是,哪一種比較容易現行。有些人會比較容易執取禁戒,但是他不是說上面這些都沒有,它只是在潛伏位,但是他的這種執取禁戒,會特別容易現行起來。有的人會比較撥無因果觀念,會比較這樣子,但是這些基本上都有,我說的所謂的比較不會起來就是說,如果你修行的話,或是你對佛法修然後認知慢慢理解,了解佛法之後,你還沒見道的時候,這些並沒有斷,但是它不容易現起來。

比如你修學佛法之後,觀念漸漸深了,你這種撥無因果邪見這個東西,你不大會現行起來,但是你說斷了沒有?還沒,因為你要到初果斷身見之後這些才會斷,也就是說當你你學佛你修行,你知道沒有一個我,你知道,但問題是你是不是真的斷了這個?還沒啊,那個還要經過長遠的修行,戒定慧的修行,身見才能斷。不是說我學佛聽師父講了之後,講的很有道理,沒有一個不變的我,對,回去馬上就斷了解脫了,沒有那麼容易。只是這樣的觀念,本來很強,這些東西你本來都有,但是你修行學佛之後,慢慢修行會讓它在種子位潛伏着,不會那麼容易就現行起來。

其實包括你學佛幾十年,觀念如果不正確的話,這種撥無因果,某些時候還會起來,什麼時候還會起來?這種撥無因果或是常見斷見,其實常常會起來的,你不要以為說,我已經聽師父聽了二三年了,我這個沒問題,這個東西都還會起來的,見取見這隨時都會起來。什麼狀況會起來?我知道是錯誤的認知,那個也是當然其中一點,撥無因果在某些狀況下,你學了很久偶而也會起來,會不會?(答:比如野狐禪)也算,那個是撥無因果沒錯,錯誤的認知,癌症,是啊,信心退失,講的很好,如果你對佛法的知見沒有建立很紮實,信心不是很足夠的時候,你遇到逆境的時候,撥無因果或斷見常見常常會,撥無因果常常會發生。你會想說,以前很順,師父講我們有造業有善有惡,有惡業所以多修善事什麼的,我都要修行我都拜佛很勤勞,但是忽然發現有一天,好好的有事沒事去檢查,醫生說你癌症末期,這個一剎那,很快你的信念會起來說,難道我修的這些根本就是白費嗎?沒用的?我們會不會有這樣的狀況?我告訴你遇到的時候,有時候那個剎那的念頭可能會起來,尤其是這樣的晴天霹靂一下子,好好的40幾歲50歲,我一個同學30幾歲佛學院剛畢業,一檢查癌症末期,我說出家同學,這個都會有的,人生在世世事無常,那你要是知見不穩固的話,一旦這樣一下來你發現怎麼會這樣子?撥無因果的觀念馬上會起來,所以為什麼?它都還是潛存位,因為你還沒斷,你還不是初果,這些東西都還在。

那問題是,如果你信心比較充足比較想的,那個起來之後,會不會一直跟很長的時候?不會啊,可能一下子起來你馬上正念又現前了,那個東西又下去,也懺悔,但是也就是說用你的正確的觀念,把它說不對,師父上次講怎麼樣怎麼樣,對,世事無常我應該要去接受。那現在就是說,就是對境,修行,現在就是考驗我修行,我自己修行的功力的時候,這時候你這種撥無因果觀念就會下來,就會再潛伏下去了。就看你自己平時真正有沒有在用功,知見觀念怎麼樣

ZR:斷了根本煩惱你就不會生病了?

師父:不是,什麼斷了根本煩惱不會生病,開玩笑,斷了根本煩惱是內心的煩惱斷,但是人吃五穀雜糧隨時什麼時候 會生病都很難講的,那個跟會不會生病沒有關係,只是他不會起煩惱,煩惱是內心的,不是這個物質的東西。包括阿羅漢都會生病,佛陀也會示現生病,因為既然現這個人身相,他就是必須符合這個人身的,這個人的物理因果,他就是會符合它。他才不會自己講的法,然後就自己現一個跟他不一樣,跟他講世事無常人生無常,他哪怕是示現,他還是必須要示現出,符合我們人身的這樣相給我們看。他不會告訴我們世事無常,會亦當滅,然後人吃五穀雜糧隨時生病隨時,但是他自己卻現出 一個金剛不壞之身,這樣他是不會的,不會做這種事情。

我們今天就到這裏,下禮拜我們繼續把五利使講完了之後,我們會見惑思惑,五利使五鈍使可以分成見惑、思惑,這個我大概講一下,你們書上自己慢慢翻,這個只是一些分類而已,我們下禮拜會把這些講一講,我們先來回向。

  1. 網上查*:根據《道德經》分析,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混沌元氣化生為陰、陽二氣,陰陽化為天、地、人,天下萬物一化為三,三即是一,這就是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