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舍论 第三十四讲

当前项目或页面正在整理中,未经师父校正,仅供个人参考
来自磐中觉道 • Wiki
俱舍论 第三十三讲 本讲视频 Youtube 腾讯 俱舍论 第三十五讲

前言

阿弥陀佛,各位同学大家好。我们继续来讲业,业的体性:思跟思心所,《俱舍论》叫做思及思所作,思就是意业,所以你们这个要背起来,业的体性是思心所,意业是思,思所作就是身口业,所以思是内心的心所,就是指内心推动,有心推动,起心动念,才有业的存在,无心不成业。所以要有发心,要有心才能叫做业,所以这个实际上也是很符合人性的。你做了什么事情,好事当然就不会告到法院去了,如果做了什么坏事,告到法院去了,有时候法官或检查官也会问你,你到底是什么起心动念?你是有心的吗?还是无意的?也是会先去审断,同样做一件事情,当然我们也知道,那你的用心到底是怎么样,你是有意还是无意的,同样的业力也是这样。业力一定是要看你到底发心发了多少?起心动念到什么程度?业力的形成跟强弱,才能依这样来判断,但是这个不是我们可以去判断的。我刚才举法官那个只是举一个现实的例子而已,不是谁来判断,没有谁来判断,因为法尔如是,缘起法就是这样。你做多少用心多少做了什么,他留下来的力道就是这样,这谁都没办法去判断,也没办法去抉择,也不是谁规定的。所以这公不公平?公平,不是神判断的,也不是谁来判断的,也不是说你下了地狱会有,阎王爷来判来断你的造恶多少,不是。这是法尔如是。

个人造作的业有两种:就是有表跟无表业,只有身口会形成有表,意业本来就是没有表现出来,所以它就不分有表无表,意业本来就看不到,身口业看得到,造作的当下叫做身、口表业,可以表现出来,我们可以看得到,可以听得到。但是这个身、口表业马上一做不见了,不见了之后,会有两个东西留下来:一个是业力,另外一个叫做无表业,会继续留下来,会对我们产生影响。

无表业就是跟我们所谓的习气,造作形成的习气(有关)。第一个可以解释我们习气的问题,第二个你可以解释我们受戒,受戒留下来的那股力用的问题。但是无表业还算是业,不是业力,所以我们就谈到有表业跟无表业,要记得:无表业,必须由表业才能留下力用,必须借由身口的表业才能留下这股力用,这股力用第一个可以解释我们的习气为什么会产生。第二个可以解释我们受戒之后的戒体,到底是怎么回事。

所以戒体在部派佛教里面,就用无表业来解释戒体的存在。一般我们有时候会说,我们受戒之后会有戒体,这个戒体会有防非止恶的功能,这个戒体的体性到底是什么,《俱舍论》或部派就用无表业来说明,因为你受了善戒之后,受了善的戒律和戒体之后,就会有防非止恶的功能,防非止恶的功能,当然就受了戒当下就会留下来,但是它会越来越弱。这样的力道,还必须靠我们守戒来继续维持。上次有提到,也就是有时候我们要受戒的话,必须要透过受戒的仪式,由心发动透过身口,然后来完成这样的仪式,就会有所谓的无表业留下来,然后会产生这样的一个戒体。这样的戒体,对我们以后要作恶的时候,就会产生一种阻挡的力量,但是我说产生阻挡力量,并不代表这样你就不会去作恶,还是会的。只是他会造成你在做的时候,会怎么样?心里有股力量会对你产生阻挡。

ZR:我们受戒之后如果自己坚持持戒,是不是可以当作是润业的一种表现?

师父:润业的一种表现,这个一般来讲比较不叫润业,因为这个是造业,这个是造业,这个不叫润,因为这个是造业,你后来一直持戒,一直做善事、持戒,这个算是造业。这股一直持戒的善业,就会增加你无表的力量,(叫)处中无表。你在受戒之后就会产生所谓的律仪无表,但是我们讲过有无表业存在,无表业的性质分成三种:第一个叫做律仪无表,第二个叫做不律仪无表,第三个叫做处中无表。律仪无表的产生,一定是依誓愿,誓愿要发愿,发什么愿?至少要发我这辈子都想这样子做,当下的愿力,再透过身口的具体仪式,然后形成这样的一股仪式跟力量,这样的无表业才会产生。所以他有特别讲到是一种七众的仪式,比如你受戒的时候,受三皈,受五戒,受菩萨戒,或是受出家比丘、比丘尼戒,这样子的仪轨,透过你的用心,就会产生这样的律仪无表。律仪无表的律仪就是合乎道德规范的,这样的一个无表业下来,它以后就会防非止恶,就有这样的功能,所以必须要有誓愿。

我问你,很简单的,所以为什么师父说你要三皈依,你随便跑来,师父不会给你授,我不是说结个缘,帮你授一授,这样师父不会帮你授的,我是说我,不是指别的师父。为什么?没有真正发心,因为你自己在干什么你不知道,那这样的话会有问题,因为你没有誓愿,你不知道我现在到底在干嘛。所以当你受戒的时候,不管你受什么戒,戒师都会问你,你现在干嘛你知道吗?你说我不知道,反正我朋友找我来我就跟他来,朋友跟我说,受三皈五戒之后就会有戒体,然后会有五个护法神跟着你,我就跑来了。如果你完全不知道,而且你根本没有观念,也没有这种誓愿说我以后这辈子都要怎么样,如果没有这样的产生的话,你很难产生律仪无表的。

也就是说你这样的三皈依或受戒,表面上好像也算,也多多少少熏习一下,但是就这样的一个理论来讲,其实老实说没有得到什么戒体。所以你们常常,别的地方我不讲,但是如果你来师父这边,师父一定会希望你多听师父一些课,然后把课听到一个程度,你不用说什么都了解我清清楚楚了,不用。至少要在这方面,你到底在做什么你要清楚。你这些之后,你跟师父说,我要受三皈依,那师父说好,那可以,你就可以,因为你知道我要干嘛。

你进受五戒的时候,戒师问你说:你现在知道你在干嘛?(你答:知道),(问你:能不能持尽形寿不杀生?(你答:可以),就这样问。我们受戒的时候,戒师有问你说,你现在在干嘛,你知道吗?你现在要受出家戒要当出家人你知道吗?要守戒你知道吗?你要清清楚楚知道。你要明白的回答说,我知道我要干嘛,这是我自愿的,你不能说被逼来的,这样就不算。(就算是剃发出家了)表面上你现一个相,但是这种戒体并没有发生作用,以后你要持戒很难,为什么?因为这股力量没有发生,我说很难并不是说完全不可能,只是说很难,因为(这种戒体)并没有作用并没有产生。

所以那个你看誓愿心没有,起心动念再来发誓愿很重要,而且有一点,我们常常不是说,发大心容易,发长远心难,从这方面也可以看的出来,所以你看这个理论是不是可以解释很多东西?发大心容易,(人家)看到你,(问你)今天要做什么?(你说)我们要去受戒,我要出家了,(他人说)不错喔,听说一人出家九族升天,讲难听一点叫做鸡犬升天,想一想说我也来好了。你一时的发心是很好,但问题是,出家戒是尽形寿,什么叫尽形寿?讲的简单就是这一生,尽这一生,到你命断,出家戒是这样子的,尽这一生到命断。我现在是告诉你经典上还有律典上,本来应该有的意义是什么,尽形寿就是尽这一生,要发这种长远心,不是我一时看到人家,你剃了头很庄严,很圆,然后会发亮,穿这一身又看起来很有样子,我也要去(出家),不能只是这样子。要有这种心,然后发这种长远心,这样去受戒,才真正有得到戒体,因为誓愿心。但是问题是,现在有些说短期出家,这个我就不批评就不谈。我现在告诉你的就是这个,然后告诉你就是本来出家戒应该是怎么一回事,后来的一些方便,我们就把它当成方便就好了,结结善缘,方便方便,结结善缘。

另外,除了律仪无表,律仪就是合乎道德戒律规范的,从你的五戒到一般的出家戒,一直到菩萨戒都算,都是这种律仪无表。三坛大戒,有没有人会觉得说为什么讲,之前是不是讲七众仪式,哪七众?JQ那还记得哪七众吗?在家二众,出家五众,你会很奇怪:为什么没有讲菩萨众?因为《俱舍论》基本上是讲解脱道而已,《俱舍论》基本上是在讲解脱道而已,它不是在讲菩萨道。但是如果照菩萨戒或是大乘经来讲,它也会把菩萨众包括在里面,所以我们受戒,中国受戒传统会有受三坛大戒:沙弥戒,比丘戒,菩萨戒,所以叫做沙弥坛,比丘、比丘尼坛 ,菩萨坛,这样叫三坛大戒。南传就没有这样子,南传就是受到比丘、比丘尼戒而已,他没有进受菩萨戒。

既然有律仪,就有不律仪,不律仪就是依誓愿有具体的仪式,所成的恶性恶习,就是发愿做坏事,就上次有解释,发愿做坏事,然后就会产生不律仪无表,这股力量力道就会产生下来。有没有人发愿做坏事?当然有,我们有没有例子?希特勒,他不觉得他做坏事,当然很多人做坏事,他不觉得他做坏事,如果他觉得做坏事那还有救,做坏事不觉得做坏事那就无救了。讲希特勒没关系,因为这边没有德国人,希特勒他发誓要干嘛?灭犹太人,他有发愿,他自己发愿,这种誓愿力量就很强。除了他以外,我们一般生活上有没有这样的东西?黑社会,讲的很好,上次有讲黑社会,你们有时候看电影,入黑社会要举行仪式,有,很隆重,有仪式的,很隆重,像真的一样,真的就是真的,不是电影演一演而已。确实有真的有入会入社团,然后有仪式的,你不要小看这些仪式,你不要小看入黑社会好像很好玩,然后弄一个仪式,如果你真的发了那种心,就是造成了不律仪无表。那以后你要做善事,就会有一定的困难度,我们不要讲的太宗教性。说实在你一旦进入黑社会以后,你要出来容不容易?不容易;你要戒容不容易,不容易!很难啊,为什么?无形的一股力量,不管这股力量是来自人也好,或来自一种气氛也好,它就会绑住你,它就无时无刻控制你。

我们不要讲太宗教性,你如果把这样的一个理论拿来跟我刚才讲的那个配合起来,是不是确实就是这样?以后你想脱离,我想做点善事都很难。你说难在哪里?可能很多原因,你的老大不让你走,你的道友不让你走,或是你已经养成这种习惯了,你要做善事也很难,就会产生这样的一个问题。但是我说过,说很难并不是说不可能,所以还是有机会可以改过向善的。你现在如果受了戒,如果你不持戒,每天稀里糊涂的,你还是有可能很多机会,会犯戒会做错事,这个就是律仪无表还有不律仪无表。

还有一种叫做处中无表,要记得:发心就会造成业,透过身口就会留下了无表业,这个无表业如果有誓愿心的,就会有律仪、不律仪,但是如果没有誓愿心的就会处中无表。什么叫做没有誓愿心的?你平时做的善事善心,这个没有发愿的,你今天看到一百万拿起来,然后想说这不是我的,那个丢掉的人可能很急,所以就把他送到派出所去,做了一件善事,帮了人家。但是你根本没发什么誓愿,很自然而然就是这样做,这是好事,你当然可以把它占为己有,就变成坏事。所以就这样的话,不管善恶都会留下无表业,这样的无表业因为没有誓愿,所以就会变成处中无表。这种处中无表不是没有善恶的意思,它的意思是没有誓愿,没有誓愿,以后的这股无表业,就不大会影响你以后造善造恶。

ZR:这个无表业的业力比较重?

师父:处中无表的影响比较弱,它还是有,但是它过了留下的力道对未来影响不会那么强,有誓愿的才会很强,这是相比较的,不是没有力量,是相比较。

问:就是说律仪无表一旦你发愿以后,要靠以后处中无表来一直持续?

师父:一直在延续他,处中无表还是有,还是有作用,但是问题是,我们就当下单一件单一的事情来讲,它相对而言就没有当初受誓愿的时候那么强。誓愿要经常发,但是仪式不用常常做,仪式就做一次就够了,誓愿常常发,所以我们每天在打三皈依,你皈依就皈依一次而已,经过那个仪式就一次。但是我们每天早晚课都在做三皈依,这种三皈依不是说我透过这个仪式每天在做仪式,不是。这种三皈依是增加你的誓愿心,那个也是属于处中无表,因为他没有透过具体的一种特殊的仪式,他有没有力量?当然有,因为就算是处中也是有善恶的强力,只是他没有像这个(律仪无表那么强)。也就是三皈依的时候以这个(律仪无表)为摄导,未来就是靠这个东西(处中无表)一直持续推动下去,但是这个东西(处中无表)你做一次,它当然会留下(无表色),但是你当下做的单一事件,没有像这个(律仪无表)的力道那么强。

在修行还要经常发愿,发菩提心,每天要发菩提心,因为我说,发大心容易,发长远心难,你就要天天发,天天熏习熏习。就唯识来讲,就是种子每天熏习一直种,然后每天增长增长,因为这个菩提心是长长远远的。所以发菩提心,受菩萨戒是尽未来际,不是一辈子而已,是尽未来际的。受五戒受比丘比丘尼戒,这个就是尽此生。所以师父受过戒,如果我没有说要还俗,一直都是这样的话,到了我临终断气死掉那一刹那,这个比丘的身份就已经不见了。下辈子要继续,来还要再受戒,重新来,但是重新来并不是说,像我们想说那以前修的都没了,不是这样子。以前修的在潜意识里面,在阿赖耶识里面,这种善法会再熏习起来,只是作为出家人的一个戒体,就没有了,要再重新皈依然后受戒,重新皈依受戒。菩萨戒的戒体是尽未来际的,尽未来际,生生世世都有,但是强弱就不一定了,强弱就看个人要怎么做,持戒要不要去做,要不要行菩萨道。讲到这里有没有什么问题?

问:为什么叫做处中?

师父:因为它处中就是说,不是律仪,也不是不律仪,属于这两者间。但是你不要以为没有善恶,它是针对不是这两个,因为它没有誓愿心而谈的,所以叫做处中。处中就是不是不律仪、也不是律仪,就是属于中间的这一种,但是它不是没有善恶,这样要弄清楚。处中是针对律仪、不律仪而讲的。

JQ:业体就是思心所,就是有思心所的起心动念,可是对我们凡夫来说,因为我们都心很粗,所以事实上有时候造业,自己都不晓得其实已经造了业,或者自己以为自己造善业,其实。

师父:这个要分开来讲,因为我们毕竟都还是凡夫,我们只能由粗而细,这个就是修行的过程。我们先注意我们的粗心到底是怎么样,然后慢慢再注意我们的细心到底是怎么样,我们没办法说你以前都没有学过、也没有做过什么,忽然今天来听师父讲经讲一讲,回去就可以马上观察到很细微,一般来讲不可能的,也比较难一点。所以学佛跟修行要有次第,由粗而细,先照顾你的粗心,如果你连粗心你都没有发现。就像你讲的,我其实是一个很恶劣的人,还自己觉得自己是个好人,连这么粗的都感觉不到,不要谈细的。

JQ:所以除了《了凡四训》,还有个……,自以为自己是个正人君子。

师父:我常常告诉你,师父不是告诉你说,以前我不是举一个例子,师父在还没出家前,都觉得要做好人太容易了,不要去害人就是好人。但是慢慢学佛出家之后,发觉要做好人真是不容易,更不用说修行人。那是不是说师父出家之后退步了?不是,确实不是。要求高了,为什么会要求高?因为观察细了,会要求高是因为观察细,如果观察不细没有办法要求高,那就真的是随便乱要求。因为以前还没出家,不懂的经教,比较没有很细的是非善恶,里面就是想说,我不要具体的去害人家就好了,就是这样。但是我不要具体的害人,可能很粗,我没有把你害到倾家荡产叫做没害人,有人可能这样子定义,是不是这样?就很粗。但是问题是,你连这种粗心如果都观察不到,那不用讲细的。所以我们先由粗慢慢细,然后看你修行到什么程度,再越观越细,这样的循序渐进,我们就容易做。

你如果一下子就告诉师父说很多细的东西,这样身心会造成很大的影响。但是有时候你们要注意一下就是说,你们看书的时候,要了解一件事情就是说:很多书它并不是很有次第的,从最基础的一点点跟你讲,有些书,因为毕竟书有它针对的对象。它不是像师父,我讲经我知道大众的程度是怎么样,所以我从什么。因为书有它针对的对象,所以有些书,它可能会告诉你或是观察的很细,但这些可能不是对初学者讲的。所以这时候,你们不要把它的那个标准,拿来衡量你自己还是怎么样,这样会造成很大的障碍跟身心的痛苦的。

所以你们看书有时候要注意说,这本书它在讲的,不是不对,但是可能它的微细度,不是你现在的程度有办法去学习,或有办法去做的。所以学佛很重要,第一点观念先清楚,第二个观念清楚之后循序渐进,从粗而细一步一步慢慢来。

律仪无表

我们首先讲律仪无表,上次有讲到这里,这个是新的,上次这个已经讲完,我现在是要更讲细一点,刚刚已经把它分成三种,无表业有律仪无表 、不律仪无表、处中无表,现在我要更进一步来讲,律仪无表。因为体性已经告诉你们了,他包含了哪些,首先律仪无表很重点的一个 就是指受戒,依誓愿再由具体的仪式之后,所产生的一种善行、善习、善性,这股力道就叫做律仪无表。如果就受戒来讲,他就会产生所谓的戒体,就会产生了戒体,就唯识或是经部师来讲叫做思种子,所以他的戒体是一种,种在内心里面的印象跟种子;但是如果就《俱舍论》里面,或是说就一切有部来讲,他是属于无表色。说一切有部认为无表色的体性是四大,无表业是无表色所成,体性是四大,但不是极微;经部师认为他是种子。

我再讲一次,这个无表业,它的体性是无表色,无表色就说一切有部来讲的话,它是四大所成,但不是极微,不是那种partical那种很小的粒子质子,不是那种东西,它是四大所引生;但是经部对无表色的解释,它是说是一种思种子,是我们种在潜意识里面的印象,叫做思种子,这种思种子,后来唯识采用这种理论之后,就变成是阿赖耶识里面的种子,所以你一受戒熏习,种子就种进去了,这个叫做律仪无表。

律仪无表有几个种类:

  1. 别解脱律仪: 各种在家出家的道德理伦规范,唯欲界。 如: 五戒、八支戒、沙弥(尼)、比丘(尼)等
  2. 静虑律仪: 定共戒,入定时即能引发舍弃身口过非之功能。随定心生灭。
  3. 无漏律仪: 道共戒,证得无漏智(初果)时即引发舍弃身口过非之功能。

我们必须要提的,首先律仪无表有三大类,叫做别解脱律仪,静虑律仪,无漏律仪,有这三种。如果你们学过或对佛法有些了解的话,你们就会知道,它其实在谈的是叫做戒定慧,静虑就是定,静虑就是禅,禅定的翻译叫做静虑,静虑叫做Dhyana,Dhyana是梵文,Dhyana梵文我们一般翻译为禅定,其实“禅”本来就有“静虑”的意思,“虑”是“思考”,“静”是“安静”,禅Dhyana本来就有定中思考的意思,本来就有摄心思考的意思,所以叫做静虑。静虑是禅定的直接翻译,“禅定”是音译,叫Dhyana,Dhyana是梵文字,但是我们现在用国语当然禅定会差很远,台语叫做禅,禅定,禅就是Dhyana是古音。

别解脱律仪

第一个:别解脱律仪,各种在家出家的道德规范,唯在欲界,如: 五戒、八支戒、沙弥(尼)、比丘(尼)等,这样很明显是指戒律。别解脱律仪,各种在家出家的道德伦理规范,唯在欲界,最重要当然是比较指人,指人所受的,比如五戒,在家戒,有八支戒又叫做八关斋戒,八关斋戒是干嘛用的?其实八关斋戒可以讲的具体一点,就是短期出家戒。古代在佛陀时代,很多在家居士,他很羡慕出家生活,但是碍于各种因缘他又没办法出家,佛陀就开了一个方便跟因缘,让这些在家人想过出家生活的,就到寺院来过一日一夜的出家生活。当然什么叫出家生活?不是袍子脱掉头剃掉就叫出家,在家出家的差别最重要就是受戒的差别,你受什么戒、守什么戒,但是问题受一天一夜,你当然不可能持像比丘比丘尼,二百五十戒或三百五世戒,所以就让他们过。沙弥也是出家人,沙弥,持戒是算出家人,所以依于这样子,佛陀就让在家居士过一天一夜 的出家生活,所持的就叫做八关斋戒。细节上以后我们有机会慢慢谈,但是你大概先知道这样就好了,八关斋戒,所以你们看很多寺院都有在受八关斋戒。他会叫你到寺院来,八关斋戒既然是要让在家人,过一天一夜的出家生活,当然就必须到寺院去,你不要早上做一做(来寺院)晚上回家睡觉,这样其实是不大如法的,你回家睡觉还过什么出家生活?

原则上是说一天一夜,但是如果说我这个寺院要办七天七夜可不可以,原则上是可以的。只要你因缘方便许可,也是可以的。你说我要在过一辈子,可不可以?一辈子你就直接受戒,受沙弥戒就好了。所以八关斋戒,应该就是短期的出家戒,虽然不剃头,但是就让你过出家人应该是什么生活。因为有些在家人,第一个他没时间,第二个他可能怕一下子入僧团不适应,所以就让你有这样一个方便,训练学习。

ZR:也就是说八关斋戒不一定是一天,看你自己的发心发愿,一定要去寺院?

师父:还有看寺院要怎么办,所以一定要去寺院,一定要去,因为我们有时候谈戒律,所以阿毘达摩上一句话讲的非常好,它说经诠一心,律开慧辩,阿毘达摩性相所显,然后毘奈耶因缘所显,我从头讲:修多罗次第所显,阿毘达摩性相所显,毘奈耶因缘所显。什么叫做修多罗次第所显?修多罗是经,修多罗叫sutra,你们以后诵经诵到修多罗,要知道就是经的意思,sutra直译叫做“修”,它只是音译,修多罗sutra,然后意译就叫做“经”,经典的经,sutra,阿毘达摩叫做Abhi-dharma,这个叫做什么?阿毘后面是达摩,达摩就是菩提达摩那个达摩,然后还有一个叫做Vinaya,Vinaya叫做毘尼,有时候也叫做毘奈耶、毘尼,毘奈耶,毘奈耶就是音译,Vinaya叫做毘尼或毘奈耶,叫做律。

阿毘达摩里面有讲,修多罗次第所显,阿毘达摩性相所显,毘奈耶叫因缘所显,什么叫做修多罗次第所显?因为经,你必须要弄清楚他的次第,你才能修行,为什么这样说?难道佛说法没有次第吗?对,佛说法没有次第,你有没有觉得很奇怪,为什么佛说法没有次第?佛法是依因缘,讲的很好,对什么因缘说什么法,所以他不需要次第。他是针对根基,他有次第,但是他没有办法让每个人像师父现在一样我们从最基础的一班一个一个。因为佛陀当初讲经没有固定的地方,他到处游行,然后看到什么根基什么对象,他就讲什么法。所以我们后来结集下来的法各式各样的,也是变成没有次第,不是佛陀故意让他没有次第,而且佛陀那时候可以说是因材施教,他看到什么根基他就跟你讲什么法,你才不会,我跟他讲然后你在旁边觉得很无聊,因为这些我都知道了。或是跟你讲一大堆,我都不知道,因为我听不懂你在讲什么,佛陀有这种能耐,他心通。他知道你的根基,所以佛陀可以根据众生的因缘或是他的根基,告诉你什么法。

但是我们后人结集下来之后,就把他当初所讲的东西结集下来,所以就变成有点没次第,必须后来的佛弟子或是有修有证的祖师,他们把它整理变成次第,那你就知道原来是这样子的。所以变成修多罗就必须要懂它的次第,就是我们讲的《成佛之道》刚开始讲的,判教。就是对佛经的整理,整理跟次第,你说《成佛之道》这样子,佛陀也没有这样子讲,但是因为印顺导师读过那么多经,所以他把它次第化、系统化。

阿毘达摩也是把经给次第化,阿毘达摩就是一种比较学者性的,把经次第化解说之后的论典。但是阿毘达摩还有一个特性,它是显性相,自相、共相是什么,这个我在《俱舍论》 的第一堂、第二堂就讲过,你们如果不懂没关系,我不用在这边特别讲,这个不懂没关系,你回去把师父的录影带再看一看。但是我现在要强调重点就是,毘奈耶因缘所显,毘奈耶是戒律,我们翻成律,律包括戒,什么叫做毘奈耶因缘所显?

谁懂的告诉师父,或是跟各位同学分享一下,因跟缘所显,为什么毘奈耶是因缘所显,为什么说毘奈耶是因缘所显的,谁知道?以前我们读书的时候尤其上英文,英文老师很凶,不过师父之所以后来能来这边读书,英文也可以考的不错,因为受那个老师之托,那个老师凶到每次问问题的时候,同学能躲就尽量躲,然后就课本挡著趴的低低的,因为师父那时候其他都不会也懒得,但是对英文有兴趣,所以那个老师讲的我回去都看,发现不是很难,就是看你有没有用心去读而已,你用心去读你会发现不难,所以每次同学越趴越低的时候,我就头越抬越高,我后来发现一件事情,你头越抬越高他不叫你,所以以后我就是没读我也头越抬越高(笑),他专门挑什么,只看到课本没看到人的那个,因为那个人把头躲到课本里面去了,老师会说,你们不要以为你躲起来我就不知道,你们哪一个人坐哪一个位置我清清楚楚(笑),谁要告诉我,你猜一下没关系。

问:望文生义“因缘所显”是不是指的就是,根据不同的因缘也是有一种次第在里面。

师父:讲对了一点点,为什么叫做因缘所显,因为佛在规定戒律,除了四重戒那是必须一定要持的以外,四重戒是杀盗淫妄,这个是普遍的规范。所以不管你怎么样,每一个宗教都必须要守的,但是佛教除了杀盗淫妄基本的,加酒就五戒了,其实酒戒是后来才制的,有它的因缘,我讲有他的因缘你就知道怎么回事了。很多的戒律其实是,因为有事情发生才制定戒,佛陀不是无缘无故说,你们大家来,现在我告诉你们有100条戒,我一条一条写出来,佛陀不是这样子。

ZR:就是你做这件事是不对的,你一开始并不知道这件事是不对的,然后佛陀告诉你这件事情是不对的,是这个意思?

师父:有时候不一定不对,有时候是跟文化或是会造成人家的讥嫌跟不满,造成别人的不便,造成别人不便或造成社会的不便,有人来complain(抱怨)也好,或是有弟子回来讲或什么,师父(佛陀)觉得说这样子的行为,确实没有伦理道德问题,但是会造成社会人的误认,或是造成社会的毁谤,会影响社会或影响僧团的运作,因为你影响社会一定会影响僧团,这样的一个因缘之下,佛陀就制定什么、什么戒,就告诉你说,以后这样子不可以做。比如说你知道出家人是可以游泳的,你知道出家人是可以游泳的,你知道为什么吗?而且戒律里面确实是鼓励出家人要学游泳,自救救人只是一个重点。但是更基础的是古代出去游行,古代交通没方便到处有桥有什么,有时候没船有时候有船,有时候坐船会落水,有时候要渡河。不管是自己的安全别人安全,或自己行动的方便,你都必须要会游泳,古代不是像现在到哪里都有船可以坐,大河有船没问题,但是小河呢?你不能就待在那边看看谁要把我背过去,所以你必须要学,而且鼓励应该要学,而且自身的安危也要学,帮助别人也要学。

但是后来就发生一些问题,另外除了学游泳外,还有就是洗澡一般都在河边洗的,因为省水。再来就是古代出家人没有像现在住那么好,没有公共浴室,而且是到处游行的,到处游行哪里洗澡?下雨的时候洗。不下雨呢?到河边去洗。曾经发生这样的一个事件,也不是只是一次,可能很多次了,很多信徒或其他人看在眼里面觉得不好,就是年轻的出家人,沙弥或年轻的出家人,刚出家习气重,还不懂,所以一群人在那边玩水,嬉戏,泼,你泼我,我泼你,你背我,我摔你,就在那边弄来弄去这样子。但是这样子对一个僧团的出家人来讲,你说这样子有没有影响伦理?做坏事,杀盗淫妄?没有,但是问题是威仪上说得过去吗?当然说不过去,不庄严,因为你是宗教师。

所以有人就回来跟佛陀complain,complain就是抱怨,佛陀就想说,这样的行为确实会影响僧团的名誉。因为你看人就是这样,他看见一件事情他不会说, 就是这个人做这样,他看到这件事他会说, 你们佛教出家人都是这样。我们现在也很习惯是这样子,你们黄种人都做这种事情,你们就是喜欢...,就讲说你们什么人都是这样,韩国人最喜欢做这种事情,你看到一两个韩国人做这种事,你就说韩国人都做这种事情。韩国人喜欢吃泡菜,其实我也很喜欢吃泡菜,日本人喜欢芥末跟寿司。所以后来佛陀就觉得这样不行,就制定以后说你只能好好地洗澡,好好地学游泳,不要在那边嬉戏,泼,玩,因为影响威仪,就是这样,就制定了这个戒。制定了之后就变成戒,你就必须要守。

问:律仪是不是也有不同层次?

师父:有不同层次,有次第有影响不同的,所以有四重,有重戒,有违犯。所以我们出家戒其实有分五个层次,这个细节我就不讲,但是它有五个层次,每个层次每个轻重度不一样,到最后的是最轻的,就是叫你应该要学习。

ZR:戒律也在变化,有的戒律已经不实用了,比如过去游泳可以,现在去游泳池游泳,明显就不合适了吧?

师父:合不合适有时候因为变成习俗的问题。

ZR:因为时代在变化,所以戒律是不是随著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师父:其实戒律里面分两种,一种就是根本的道德规范这个不变的,到哪里都一样。还有一种就是后面的,一些有关于威仪的,学处的,文化的,这个确实是应该要变的,而且也要变的。所以佛陀当初要入灭的时候,其实有告诉阿难,当然除了重戒以外,其他的随方、随俗、随文化的这些,就僧团大家召集看看要怎么做、 怎么修订,自己做自己去修订。

这个故事你们听过吗?后来为什么就这样制定下来也没有改变,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大迦叶回来之后,因为那时候的大迦叶,大迦叶的戒腊最高,你们要是不懂大迦叶是谁没关系,你就把他当成是大师兄就好了,就现在的大师兄就好了。那么大师兄从外地赶回来之后,佛陀已经入灭了,阿难有跟大师兄讲说:我们的师父说,戒律不合时宜的就改,就看僧团大家集合,大家讨论就改。大迦叶就问到底哪些可以改 ,哪些不可以改,你有没有问清楚?阿难说我没有问。(大迦叶说)你没有问(清楚)我怎么办?哪些可以改哪些不可以改?到最后就是佛陀有制的就留着,也不要去改;佛陀没制的,那就不要再制了,因为谁也不敢去制。因为阿难没有问,佛陀因为也没办法一下子交代这么多,历史上就是这样的发生。

后来各个部派其实有没有修改?其实有,因为传来下几百年一千年过去了,怎么可能没有改?但是大体上是这样子没有错,但是细节上,某些戒条有没有改?其实是有改的,而且还加上了说明,不是为什么要改,说明就是说为什么佛陀当初要制这条戒,制这条戒是在什么因缘下,后来又开,又遮,什么因缘一大堆这样。所以毘尼,毘奈耶,因缘所显,我们了解毘尼,制定戒律的时候 ,不能光看它的戒条是怎么样,我就一定非得这样做,那问题会很大的。必须要去看佛陀制这条戒它的因缘到底在哪里,它的精神到底是什么。

我问你,佛陀说不可喝酒,有人问我,师父嗑药可不可以?嗑药就是吃毒品,佛陀没有说不吃毒品,那我抽烟可不可以?那你如果要这样,很多东西佛陀没有规定,佛陀那时候没有电脑。所以你要是抓住它的精神的话,你可以用到现在的各式各样的,你才不会死守在戒条上。如果死守在戒条上面,老实说不但没有意义,而且造成生活的困扰以外,还容易让你钻漏洞。你可以说佛陀没制,我比丘戒又没有这一条,这样的话变成是自欺欺人,都没有意义了。

我们刚才谈的是八关斋戒,所以刚才同学问说,八关斋戒是不是要住寺院?如果照八关斋戒是说要让在家人过一天一夜乃至几天的出家生活,如果这个精神在的话,要不要住寺院?当然是要。你跑回去过什么出家生活?你不住寺院出什么家?你自己跑回去家里住,你出什么家?那就干脆在家生活 不用跑来过一天一夜,这个就是所谓的毘尼。这个我们当然会跟这个也会有关系。

别解脱律仪主要就是指戒律,就是毘尼,你知道为什么叫做别解脱?别解脱叫做别别解脱,什么叫别别解脱?就是当我们心还粗,刚学习的时候,有太多的烦恼,它会在各式各样的事情上产生,这样怎么办?我们就在一条一条上来持守,你一条能持得好,在这条上的烦恼你就解脱了,你就不再受这条烦恼的系缚。所以别别解脱就是你守一条,你就有一个烦恼的解脱,守一条就一个烦恼的解脱。别别解脱,你守杀生,不杀生戒,你就可以从杀生的这样的恶业里解脱出来;偷盗,你就从偷盗的恶业里解脱出来,所以它就这样一条一条一条。

你说那么多,我要守到什么时候?当然我就说这是为初学者一种规范,因为那么多我也不知道从哪里做,我从五戒开始做,五戒里面前四戒是重戒,你就开始做。所以一步一步越来越细的时候,我说由粗到细,越来越细的时候,到最后就守比丘两百五十条,就是这样去做了。你说实际上有没有更多?对,是更多,但是精神上抓住了,你可以用这样的精神,运用到生活上的各式各样状况。所以你不要跑来问师父说,师父你们出家人能不能抽烟,出家戒有没有规定不能抽烟,我说佛陀那时候都没有烟,他怎么规定你不能抽烟?(难道)说就是可以抽烟了?当然不行。第一个,抽烟妨碍健康;第二个,有失威仪,嚼槟榔也一样。妨碍威仪的当然就不好做,你说抽烟是不是真的重业、恶罪、违反道德规范?说起来也不是。如果去妨碍到人家二手烟,那就是另一回事,那是另外的考量。但是如果说,二手烟,那我自己关起来,不要让别人进来,自己抽可不可以?那也不行,影响你的思维,破坏你的身心的健康,这个叫做别解脱律仪,所以有,五戒,八戒,还有沙弥沙弥尼戒,这是出家的刚开始要受的,然后比丘比丘尼戒。

静虑律仪

另外一个,叫做静虑律仪,叫做定共戒,这个虽然又叫做戒也叫做律仪,但是这个实际上是指禅定。为什么?因为入定的时候,能引发舍弃身口过非的功能,但是它随定心而灭。所以我们重的还是在第一个,别解脱律仪上面,因为这个东西已经谈到了入定,入定的当下,你当然不会去做一些不应该做的事。定心的时候,当然可以舍弃身口过非,但是这种即舍的力量,随定心会灭。但是实际上如果你真正常常修定的话,因为定是色戒的善法,你要入定必须脱离欲界的五欲,欲恶不善法。也就是说如果真正有禅定的人,他对欲界的五欲欲望,其实会很小、很少了。所以外面如果有些人告诉你,他是什么上师、仁波切、活佛,他的定力修到很高,但是你发现,不对,他为什么对五欲的东西 这么执著?喜欢开好车,喜欢挂钻戒,喜欢用好的,喜欢劳力士,那这个一定是有问题的,这绝对是骗人的。一个真正有,不要说我解脱了,一个就算是未到地定还是初禅力量的人,他对这些五欲的欲望一定很少的。从这个地方你就可以判断,就可以判断这个人定力,到底有没有这种程度。

ZR:我有个问题,不是说这个入定是一种修行而不是仪式吗?入定是一种修行,为什么把入定放到律仪无表?

师父:因为我们一般讲的身口不是指定,你问的其实很好,为什么说在我们一般的状况下,只有身口才会表现无表?但是为什么连定都可以?因为定,它的力量很强,不是我们一般的思,我们一般的思,没有透过身口它的力道不强。但是定,它是定力,它是色、无色界的善法,所以它的定力,定是一种业,而且叫做不动业,定力的力道很强,所以它定力的力道,就可以直接不透过身口而发生无表。但是一般我们在谈无表的时候,是比较重在一般的身口业,比较不谈定。但是你要知道,定力可以产生无表,是因为定力它很强,定力所产生的业力很强,所以它叫做不动业。如果你能够入定的话,你的誓愿力不够,你下辈子就一定会生到,你如果修初禅就生到初禅天,二禅就引生到二禅天去,如果你不发愿。如果你发愿来做人的话,因为它的定的力道强,所以定不透过身口,它可以直接产生无表业。而且它是律仪,它不用誓愿,定力不用誓愿我们一般透过身口的需要誓愿,定力强到连誓愿也不用,不用,因为它的力道本来就强,它的力道强,而且它是善法。

(…)它不离我们一般的贪瞋痴,不是断,是降伏,如果瞋心太强,修不了定的;对欲界的五欲太强,修不了定。你如果今天出去,动不动就要买这个买那个,你看到那个就想要,看到这个也要,那个也想要,你修不了定的。

ZR:我想问我们打坐的时候是算修定,(师父:打坐本来就是在修定,打坐就是在修定),但是我们并没有入定。

师父:没有那么厉害,没有那么强,还远的很,还早的很,但是你说还早得很,那我现在要不要做?当然要,如果你的目标是拿博士,那现在小学还没毕业,幼稚班还没毕业那就说,师父,那我就那太远了,我不要做,你不读那以后永远没机会,就是从最基本的做起。另外一个,所以定可以直接发律仪无表,因为它的力道很强,跟我们一般的想一想,内心思考那个不一样,因为你的心是定力的。

无漏律仪

再来,无漏律仪道共戒,证得无漏至初果时,至少初果以上,去引发舍弃身口的防非。当然这不用讲,定力都可以这样子,你证到了无漏,断了烦恼,当然更有这种力量了,而且这种力量就一直持续下去。但是要记得,我们一般人是在讲第一个,别解脱律仪,因为这两个东西(静虑律仪、无漏律仪)一般做不到,这个(静虑律仪)还有一点点,但是后面这个(无漏律仪)现在是少之又少。外面有一大堆人称他自己是证了什么,但是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以上都是假的,我当然不是说所有,我是说很多。所以我们学佛找师父,还是踏实一点比较好,不用找程度很高的,找我种程度低的也可以(笑),比较踏实一点。

JQ:比丘、比丘尼戒条,在家人是不能看的吗?

师父:基本上是不鼓励去看比丘、比丘尼戒,除非你有想要出家受戒,当然这个就可以去学,没事就不要去看。当然菩萨戒是绝对可以看的,菩萨戒有不同的菩萨戒,有瑜伽菩萨戒,梵网经菩萨戒。梵网经就是四重四十八轻,以前是受梵网经菩萨戒,现在有人在鼓励瑜伽菩萨戒。最早的菩萨戒其实就是十善业,以三心来修十善,十善就是菩萨戒,等一下我会讲十善。所以菩萨戒不一定几条,有时候还看什么状况什么经讲的,每个经的讲的,虽然不大一样,但精神是一样的,精神是差不多的。

JQ:所以现在在台湾的出家人,出家时, 沙弥戒、比丘戒、跟菩萨的戒就全部一起受?

师父:其实本来是应该要一起受,但是为了学习的方便,我们会另外送去受三坛大戒。也就是说你出家的时候,师父跟你的教授师会帮你受沙弥戒,一出家就受沙弥戒了,不受沙弥戒不算出家,一出家剃度就受沙弥戒。但是你之后送去受三坛大戒的时候,你不能说我受过沙弥戒了,这个我不想受了,还是要,因为它就是一个整套的规矩。所以一般在中国的传统,出家的当下,师父跟教授师会帮你授沙弥戒,沙弥十戒。接下来,各个寺院不同,让你学一年、两年、三年或是五年,之后再送你去受三坛大戒。受三坛大戒的时候,还是要重受一次沙弥戒,然后比丘戒,然后菩萨戒。

JQ:三坛大戒是传到中国才有三坛大戒?

师父:是,没错,中国就是比较传统制式化之后,就变成三坛大戒。至于在印度是怎么样,印度根据不同经典的记载,其实印度受比丘戒有很多种,但是到最后还是要实施受戒,还是有一个固定的仪式。但是早期佛陀的时候,不一定有很完整仪式,这个书上面有提你们看一下。比如说最早,佛陀就说:“善来比丘”,(你)须发自落。最早,佛陀你不用受戒,你跟佛陀说,我想出家跟着你,佛陀看看说,不错,你有这个根基可以。他就说:“善来比丘”,得戒了,你这样就得戒了,你就是比丘了。因为你有这个誓愿,佛陀说“善来比丘”,你愿意,可以,最早就是这样子而已。里面还有提到各式各样,但是到最后当然出家人多了,僧团也固定了,有一个规模跟组织了,就用十师受戒。

就是由十个出家长老现前,然后替这个僧团接受你进来,你有没有想过,佛陀刚初开始的时候就佛陀一个,带了几个徒弟,他要怎么跟你授?就“善来比丘”就可以。但是后来人越来越多,然后佛陀制定的戒律越来越多,因为人多问题就多,问题多,戒律就多。多了之后就变成一个团体,一个团体就这些戒律规定下来之后,就变成一个组织严密的团体,那这样的话你要再进来的时候,就不是“善来比丘”这么容易了。就是要一套方法,后来的因缘还很多,以后我们可以慢慢谈这方面的问题。比如说像本来十师现前受戒,但有些说边地怎么办?所谓的边地,就是佛法不兴盛,出家人不多的地方,找十个出家人很困难,找五个,五个当然不能是沙弥,一定要是比丘。

再来,八关斋戒,有人问受八关斋戒要不要出家人现前?当然要,既然是要过出家生活,出家人不现前要受什么八关斋戒?所以你看,我们常常在谈很多东西,师父有一个很重要的观念,你们要懂,就是说,你谈戒律,一定要立足在佛法的精神上来谈戒律,也就是说你要懂佛法。基于佛法来谈戒律,这样戒律才是真正的戒律,才有这个意义。你不懂佛法然后东谈西谈,你不知道它精神到底是什么,很痛苦。会在一条上,如果你真的要照戒条上来,一定要非得这样的话,我穿这个(衣服)都不如法,我说如果你要照印度的戒条来谈戒律的话,我穿这个都不如法,为什么?它一定要布,下面包一块,上面包一块,再披一块这叫三衣一钵。我现在穿的这个是中国式的,你说如果就照佛法戒律的精神来讲,如果照戒条,这个是不如法的,但是如果照佛法来诠释戒律的精神,这个合不合法?当然合法。

因为过来传统中国之后就变成这样的一套,中国式的出家服,这个算不算出家服?算,因为中国大家都承认了,出家人也都穿这样,变成一种中国的出家传统的服装了。我穿这个就完全如法,我也不用去到哪里,一定要背一个衣,然后包在旁边。有些人说一定要把上面常常穿的那个包(放)在旁边,不然的话叫做离衣,这样的话生活会很困难,很多不方便。什么叫离衣?戒律上规定你不能离衣,什么叫离衣?离衣就是说你不能离开你的袈裟,什么叫离开你的袈裟?比如你洗澡的时候,你不能把袈裟放得离河岸太远,然后你一直洗一直游,游到这边衣在那边,万一被拿走了怎么办?要触手可及,马上可以拿得到的地方,合不合乎精神?合乎。因为如果你游泳洗澡,不小心衣被拿走了,那你怎么办?很尴尬,那是很自然的道理,这不用什么太深的理论,很自然的理论。所以它变成如果你离衣,那就犯了,犯不是破,犯是违犯而已,离衣就是违犯。为什么违犯?因为有可能让你造成尴尬的状况,你游太远结果人家来了把你衣服拿走了,你赶都赶不回来,所以就是会有这样的一个精神,你才不会一定要拿一个包包放在旁边,如果这样不行的话就叫离衣,那是差很远的。

其实师父的这一条,我们中国出家也有三套,这套叫做长衫是正式的礼服,当然不是做仪式用的,就是讲经,还是做正式的就穿这一套。你看师父还有一个短一点的,那个叫中褂,那个在寺院里面杂做,做东做西的时候用,短一点然后这边有扣子,那叫太虚褂。还有一件是短的,这边而已,那是自己在寝室里面穿的叫内衣。那也是三衣,一样是三衣,出家制本来就是三衣,只是换成中国式的三衣而已。因为在中国披(印度式)袈裟,古代皇帝、中国习俗是不大能接受的,跟气候有关系。

不律仪无表

我们来看不律仪无表。

不律仪无表:

  • 依誓愿再由具体行所成之恶习、恶性
  • 如: 发愿以杀生为业、经营声色场所等

依誓愿然后会有具体所成的恶习、恶性,如发愿以杀生为业,经营声色场所,有没有?这个会不会发生?发愿以杀生业有没有?有,很多,发愿以杀生为业。师父讲的比较含蓄一点,比如说经营声色场所,什么叫声色场所?特种行业,卖色情影片,色情影片就违犯邪淫之类的,鼓励人家邪淫之类的。再来就是,有没有开地下酒廊,或是地下舞厅那些?地下舞厅那些牵扯到酒,牵扯到邪淫,非法交易、赌场,用赌场来赚钱,这些都是不律仪无表。因为你开这个的时候,你就不会说我只开一天,因为你开的时候,就是说我以后就是靠这个生活,就不是正命。而且它会产生不律仪无表,因为这力量很强,你开的时候是有誓愿心的,你难道说我开这个一个礼拜我就收了?这个跟你看到别人东西, 忽然起心动念偷一点走,那个是不一样的,这个是一直下去的,你开这种声色场所,以这个为命的话,你是一直下去的。

(…)你讲的很好,因为我要靠这个来经营,我经营这个是要养活我自己,最好是能赚大钱最好,所以他是有誓愿的,你会不会说我开这个最好不成功,那你开干嘛?杀生就是屠宰行业,屠宰行业,比如钓鱼业。所以各种的声色场所,这些都会产生不律仪无表。所以我们说我们的正命很重要,正命必须要合乎五戒的。正命就是以什么行业来养活,必须要合乎五戒的。

当然师父很高兴,你们的职业我大概都了解,就是目前我们还没有人以这样子的行业为主的为生活的。当然如果说,师父那我的亲戚谁怎么办?当然你要看状况,你劝他然后要一点一滴,慢慢一步一步来,不然你要是马上跟他翻脸了,以后你也没有机会度化到他了。

问:开餐厅算不算?

师父:开餐厅基本上不算,因为你没有去杀生,(答:他杀很多啊),师父应该这样讲,分别说,不要一向说,因为餐厅很多种。(答:活鱼什么的,不现场杀),当然如果说餐厅是素食餐厅,所以师父刚才答的太快了,应该是餐厅分别说,不能一向说,就是说看怎么样的餐厅,不以杀生为主的那种是还可以,就跟我们守五戒不杀生一样,你并没有杀生,你只是买不叫杀、不闻杀、不为杀的那一种。有些餐厅是活鱼,养在那边就这样,那当然不行。所以这个东西也不是太难去判断,其实是很好判断。

问:如果在casino?

师父:其实不恰当,你自己开casino或是去casino工作都不恰当,因为casino本来就牵扯到赌博,赌博本来就有所谓的,帮助别人去赌,本来就有欲望的增长,你去casino不想赢钱吗?casino玩牌本来就是尔虞我诈,你玩牌你不骗人吗?所以这个东西都是很不恰当的。这种东西就增长贪欲跟欲望,当然是很不恰当,你在那边工作也不恰当。第一个耳濡目染,第二个就算不是直接但也间接帮助。所以你知道有人跟师父讲说,师父你们成立那个慈善机构,卡加利的casino找人去看的话, 会给你们补助,我说不要跟师父谈这些,师父每天鼓励你们守五戒,不会自己还去做这种傻事,这是违反师父的原则。政府一年给我一百万我也不会找人去那里,这不是钱多少的问题。师父成立佛教本来就是要有佛教的原则,不然怎么度人?(被人)讲说师父讲一套,到时候做的时候另外一套,这样师父还能度人吗?

处中无表

处中无表

  • 善业而非律仪&恶业而非不律仪
  • 没有要期心(誓愿)所造善恶产生之无表

这个已经讲过了,没有问题的话我们要离开无表业,继续谈其他的。两位旧同学还有新来的同学有问题吗,你现在听师父这样讲有没有一些概念?星期天的 《成佛之道》在网上有,如果你没办法过来你可以上网去听,middlepath 中道的网址给她,你要帮师父宣传护持佛法,怎么连自己的人都不知道师父有这个网址?

问:什么是无表色、无表业?

师父:无表的意思就是没办法表现出来的,无表业就是造作之后留下来的,身口造作之后留下来的一股力量,这股力量是我们看不到、听不到的,但是确实是留下来会影响未来的一股力量,但它不是业力,它是业

问:什么东西可以产生无表?

就是身口,还有定,还有慧,戒定慧都可以产生(无表色)。但是戒的话,不管好的坏的要有誓愿。你没有心的就不会产生无表,无心的造作就不会产生无表,要有发心的,发心越强它就越有。没有发心的就不会,不发心就不产生业,你随便喝口茶,没有什么特别好跟坏的,我说的发心是好坏的发心,善恶的发心。

问:不小心打死一只蚊子?

师父:不小心那个不算,有心去的那就有一点点,但是我说过,打死蚊子跟打死人是完全不一样的事。五戒,讲杀生,破根本戒是指杀人,不是说你随便弄一个什么你就破戒,没有严重。但是你们不可以说,因为不严重所以我可以尽量,也不能这样子,尽量不要。

问:比如说有的人无心打死蚊子了,这个人有三种心态:一个就是无所谓;还有一种就是我打死了一只蚊子,不得了了,我犯了大罪;还有一种就是反正不犯戒,以后我就继续打,这种他们产生的。

师父:你这个问题很好,因为我们 《成佛之道》,上次有讲,业可以微小转广大,那么微小转广大其中的一个,叫做事后随喜。也就是你做的这个业本来是还好,也不是恶到怎么样,但是你事后沾沾自喜,还觉得那个很好,就会把它扩大。你如果事后会忏悔,慢慢这个业力就会减小。这样有没有回答到你的问题?所以在 《成佛之道》师父有讲过一句话,业会因为习气的沾染会把它扩大,业也会虽然你没有一直造作,但是你一直是随喜,它也会扩大。因此第一个,我们尽量不要因为小善而不为,也不要因为小恶常常去为之,因为这会养成习气。第二个,做了什么错事要赶快忏悔,做了错事不管再小不要去随喜,不要去想到就觉得很好。上次师父讲 《成佛之道》的时候,你们都有听到,师父说有没有人做错事情,之后还觉得沾沾自喜?有,很多,去赌博赢了回来很高兴,去打牌,赢了还觉得我骗了他多好,我就故意唬他,结果唬上了赢了100块,很多都是这样子。然后两个合起来骗了钱,两个人回来以后去喝酒,喝一喝还觉得很高兴,觉得这个笨蛋,我们以后可以多骗一些。我们常常会有这种违犯,会有这种习惯。XX,师父有没有回答到你的问题?精神上是这样子。

各种业之说明

各种业之说明

  • 1、着重于造作而说
    • 十业道
    • 五无间业
  • 2、从业力受报说
    • 引业和满业
    • 定业不定业
    • 三时业
    • 共业和别业

重于造作而说的,从业力受报说的,因为《俱舍论》里面其实讲的很细,《俱舍论》本身其实讲的很细。所以老实说师父也有师父的好处跟作用,因为叫你自己去看《俱舍论》,我看你看了不到十分钟,还是听师父讲会比较快一点。因为《俱舍论》讲的很细而且很复杂,而且《俱舍论》还是阿毘达摩的精要,我上次是不是有拿了一本阿毘达摩,叫做《阿毘达摩大毘婆娑论》,整整两百卷。

ZR:如果是古代的会有这么高,累积起来不就这么高,小开本。

师父:你说两百卷到底多少?给你一个概念,一卷,一万个中文字左右,两百卷是两百万字,这样书不止,因为这个一本没有多少字,你知道《俱舍论》几卷吗?《俱舍论》三十卷,三十万字,这个还不到,这个还差的远,《俱舍论》三十万字,这个只是《俱舍论》概要,这本不是《俱舍论》,这本叫做《俱舍学》,是指它的概要,把它一些重点抽出来而已,这不是原文,原文那还多得很。

ZR:《俱舍论》是阿毘达摩的精要?

师父:如果你要原文的话,这本三本,就是等于一部《俱舍论》,这个的三本,那是三十卷,《大毘婆娑论两百卷》 可能就是一套百科全书。

ZR:就垒起来这么高。

师父:为什么叫卷?

ZR:用竹简把它卷起来。

师父:对,纸卷或什么都好,反正就是把它卷起来的,但是卷不能无数的一直卷,卷到一大捆,像牧草,那个也搬不动。所以它必须有一个量,我们大概可以拿得动的,你不要我要去查(资料),自己都拿不动,叫两三个人来搬一下,所以它必须要有一个特定的多长,然后我们要看的时候大概拿得动,这个叫做卷。你们知道古代印度,他们有贝叶经,它是这样翻的,但是实际上,它除了有贝叶经之外,古代也有卷,不要以为卷是中国才有,因为我说多少卷多少卷不是来中国才叫,在印度就叫多少卷,佛经有贝叶的,而且也有卷的,而且这样的卷,最早,现在的考古发现,在差不多公元一两百年的时候,就有这样子的。所以你们要重新厘清一个观念就是说,在印度不一定只是贝叶,其实印度的卷,很早就有了。

师父就有一个想法就是,讲卷难道来中国才有的吗?不是,因为在印度的时候本来就讲上卷、下卷,不会说我们来中国自己弄成上卷、下卷,不是。它本来就有上卷下卷,或是上中下卷,或是多少卷多少卷,它本来就有这样子。因为印度在算经典,它有几种算法:一个就是用音节,每多少音节算一个诵,所以它叫做十万诵,几万诵;它还有卷的算法,就是它多长,然后里面有多少,它多长这个叫做一卷,在印度就有卷的概念。来到中国之后刚好弄出来,差不多一万个中国字叫做一卷,这是一个概念。

所以很多人其实还不知道是这样,他们以为卷是在中国才有,其实在印度就有卷的概念出现。尤其是最近的考古发现,在中东的时代,就是阿富汗往下,阿富汗往下到印度中间那个地方,以前西北阴,很多是说一切有部的教化区,他们发现很多瓷的瓮,里面塞了经典,那些经典都是卷,都是卷起来的。而且是一些比如,像树,植物一类的东西捣一捣,有点像纸但还不是纸,树皮去捣烂做成,类似像纸的做法,但是还没那么进步,所以在印度本来就有卷的概念,刚才讲到哪里为什么就?讲这个概要,下次我再带一本给你们看。ken你一上课就有来了吧,上次你有看到师父的那一本吗,很厚,四四方方这么大这么厚200卷,够多吧,读一辈子读不完。

各种业的说明,因为我说过《俱舍论》里面本来就讲很多业,但是有些你再去分析起来的话,其实我觉得你们可能会觉得很吃力,而且会觉得很枯燥,所以这本书就拿了几个重点,师父也用了几个我们比较需要去知道,了解的重点,所以以后师父再写一本,这是俱舍学已经精要了,师父再写一本精要中的精要,简单中的简单。讲义当然还会配合解说,不然讲义印一印给人,谁知道?还会配合师父的解说,讲义为基础,然后配合一些生活化,或是例子到解说,这样比较容易懂。

十善业道

从造作来说,有十善业到五无间业;从业力受报说有引业、满业、定业、不定业、三时业还有共业、别业。先讲十善业道。

十善(恶)业道

  • 身三: 离杀、盗、邪淫
  • 口四: 离诳语(说谎)、两舌(离间)、恶口(粗暴骂人)、淫秽语
  • 意三: 离贪、瞋、痴(邪见)
  • 十业道依根本业道而立
  • 加行、根本、后起
    • 加行: 造作前之起心动念、准备、执行
    • 根本: 造作完成
    • 后起: 后续之动作

十善业道为什么会讲?因为我们讲业有善有恶,既然有善有恶,我们要进一步来讲,告诉各位什么是善什么是恶,这样初学者才会有一个遵循的原则,遵循的标准。这个遵循的标准当然就叫做十善业道,这个十善业道,基本上还是跟五戒有重合的,除了酒以外。但它既然讲的是业道,就是指根本的。酒不是根本的,酒是遮戒,制了才有,杀盗淫妄,佛制不制,那个都是业道,所以你看我们讲的是业道,不是指戒律,有些戒它本来就是业,有些戒不是业,是后来制了才有,所以我们讲的是基本的业道。所以五戒里面:杀盗淫妄是基本的业道,酒只是遮而已,所以你不要以为,犯了酒戒跟犯了杀戒是一样的,差很多;犯酒戒跟犯偷盗戒也是不一样。不要以为五戒犯了,每条都是一样的,而且犯了轻跟重都还是不一样。

身三:要离杀,离盗,离邪淫,同学问师父,什么叫邪淫?非男女正常关系的就叫做邪淫,简单就是这样讲,非男女正常关系的就叫做邪淫,不适当时间的,也算;不适当场地的,也算。我再讲一次,所谓的邪淫就是非男女正常关系的,不适当时间,不适当地点的,在佛教里面都算。出家人不淫,跟在家人不一样,出家人不淫,断淫。在家人不邪淫,这样应该知道师父在讲什么。出家跟在家的规范就不一样,而且这个淫,你看我们一般讲杀、盗、淫、妄,出家是淫、盗、杀、妄。出家是戒淫为第一条,淫、盗、杀、妄,出家是戒淫为第一条。

口四,离诳语或是叫妄语都可以,说谎,两舌是挑拨离间,恶口是粗暴的骂人,还有淫秽语,这个不难吧。身三、口四,嘴巴要戒几种?第一个,说谎骗人;第二个,挑拨离间,这个常常会犯的;第三个,粗暴骂人;第四个,淫秽语,淫秽语其实我们常常偶尔会犯,所以要稍微小心一点,什么叫淫秽语?骂脏话是属于比较粗暴骂人那一类的。淫秽语,比如调戏良家妇女一类的语言,那个就算,或是很多,其实师父以前在外面工作过,所以师父知道。办公室里面很多男同事喜欢讲一些黄色笑话,那个是属于淫秽语,或是讲那种双关语,也算,因为你的双关你的意念就是要人家往那个方面去想。

如果joke只是无伤大雅的,但是如果那个joke是有点有性方面影射的,那个就可能犯了淫秽语。因为有些开玩笑有些笑话,它其实只是偶尔好笑好笑而已,没有什么,但是有些笑话是会牵扯到性方面的,或是影射的,那个就有犯。比如说我上次,以前很久以前,不知道谁讲了一个笑话,他意思就是,把微波炉当成电视机,那种笑话你就是笑一笑,也无伤大雅不会影响到什么。但是有些笑话就是会影射到,比如性器官,性方面,这些就犯了淫秽语,所以这些就是要小心,必须要注意这方面的问题。

恶口粗暴骂人,这个我们常常会犯,师父因为小时候在乡下长大,所以那时候小孩子很喜欢骂三字经,粗暴语,这种就不好,我们学了佛就是要戒这些。而且你们知道,这种粗暴语有时候是这样子,有时候是有口无心,养成习惯有时候是有口无心,但是听到的人,被你骂的人,就不能讲有口无心,那是真的有心的。你骂人的人或许没觉得有什么,我都习惯喜欢这样骂,但是你要想到被你骂的人他是什么心情?而且有时候,我们人很喜欢是这样,其实我常常看很多人的一些对应,有时候他真的没这个心,但是他讲出来的话就是这样子,就是很伤人。尤其是,我无意只是观察,尤其是你知道吗,我的上一辈的中国男性,我不知道外国人怎么样,很喜欢用这种粗暴语,而且是怎么样,他有时候不是真的要骂人,他表示喜爱也用粗暴语,他关心你他也用粗暴语,他明明很care他也用粗暴语。他明明很关心这个女儿,但是他讲出来的话,就让别人觉得你怎么老是这样骂人?我发觉是这样,因为他们没有学习怎么样去沟通,他们没有那个环境去学习用怎么样的态度去跟儿子或女儿,尤其是对女儿的语气跟对儿子,绝对不能是一样的。常常这种不会沟通的人,他很喜欢用粗暴语,所以他常常表达出来,让人家感觉不到他的关怀,而且刚好相反,会觉得你这个人怎么动不动,我明明已经很难过了,你还跑来这边骂东骂西。所以这个东西其实真的要学习,从这边就可以知道,粗暴语真的会产生某一些影响。这个当然还不至于是这样,但是必须要学习,这是智慧的学习。

问:不是说有心想让别人难过,有时候就像是有口无心,形成了某一种习惯的说话方式,成了根本不经大脑思考直接就出去了,但是实际上有些人说话就是说,很生硬很尖锐。

师父:很尖锐,会让人家觉得不舒服,虽然你不觉得他在骂你,但是你这样讲起来我就很不舒服。所以这个东西虽然不至于构成这样,但是那个久而久之会让人家讨厌。所以这个变成是要学习,要有智慧的学习。所以我们讲说学佛是学智慧,学我们让人怎么更快乐,既然这些会造成不恰当的。以前不觉得,但是你现在学佛之后,人家提醒你就要有这种的警觉。因为这样的语言,所以有时候,有人讲说我人缘不好,我把他看一看说,其实你心地很好,为什么你人缘不好?其实是你的口不好。你的口不好不是你有恶意,只是你养成了对话习惯就是这样子,一句话,你可以正面的讲、可以反面的讲。你可以讲说,“你很笨”,你也可以讲说,其实“这方面你可能没有这么在行”,两句话,要表达的是(同样的意思)。但是有时候你就是必须要告诉他,“这方面你可能做的不好,所以你必须要再进步,我们可以慢慢来”。你直接讲说,“你怎么这么笨,这个都做不好”,你也可以这样讲,但是你可以讲,“这方面我们可以再学习,互相琢磨,看看怎么样可以更好”。如果你用的是后面这种态度,我相信很多人是会接受的,如果你用前面那种,我相信绝大多数人不会接受。学佛就是要学智慧,学好的态度。

问:老一辈父母的家庭关系都是这样,本来很恩爱的,又相互伤害很深。

师父:有时候这是我们人性的一种矛盾,师父观察到也是这样子,人性的一种矛盾,很奇怪,这种其实佛教讲回来也是一种我执的表现,就是用这种方式去表达,去刺你,刺你才有反应,你有这种反应就表示证明我可以得到你这样的关系。我问你,一个陌生人,你会不会无缘无故去骂他?你会不会用这么恶毒的语言,(ZR:打是亲、骂是爱)当然这个东西我觉得都是必须要学习的,有时候你说久了,但是不要太夸张,太夸张造成,整个家庭的动荡那就不好了。那你说我改到怎么样,能改尽量改,但是有时候那么久了,这么几年了,你叫他一下子改有可能吗?也不可能,慢慢来。师父一个观念,至少你维持在一个范围之内,大家可以维持和谐的,在一个范围之内,你超过会破坏和谐了,这个你就要改进。你说改到,我每次都很要说“谢谢你”,当然听起来也是怪怪。所以师父说一个和谐,你就把你的身口,各方面维持在一个范围,可以维持和谐的范围,超过了就要改,到了这个范围,我们就维持在这个范围,这样就好了,这个就是一种学习。

最后十善业道是依根本而立的,就是你造作的当下,完成,做了。所谓的加行,后起,基本上是不大算,是依根本加行就是造作之前的起心动念、 准备、执行,这个不算根本,但是这个也算是业,但是还不算根本。根本就是造作完成的当下,所以我们谈的是根本,这个。后起是后续的动作

我们讲十善(恶)业道是依根本为主,比如我还是用偷东西比较快,我看到你这个表很好,我已经观察很久了,我开始想要偷,想要拿,这个算加行,这样还不算十善业道,我只是想一想而已,也造业,但是还不算真正的十善(恶)业道。真正的十善(恶)业道是这样,就是我后来开始起心动念,我决定要拿了——意业形成,意业的这个,意三的贪,形成了根本;之前只是起心动念的准备执行而已,你决定了,决定思,决定了是根本的意业。手伸过去的时候刚要拿的时候,身业是准备执行,突然有人来了你缩回来了,你是犯了什么?你是犯了准备和执行,你没有完成,这样没有算身业的根本,不算身业的根本。你要怎么样?拿了,一旦拿了,举离了,这样就算根本的身业完成了,拿了,放了,有人进来问:有没有偷我东西,我刚刚看到我的表,你怎么样?你说我没有,口业的根本完成。所以我们讲十善业道是以根本为主,十善(恶)业道里面,都有加行,有根本,有后起。

所谓的后起,就是你把这个东西放进去之后,拿去卖,拿去卖那是另外一件事情,那是后起的。但是就偷的身业来讲,拿下去的当下动作,一拿,那个叫根本,根本就犯了,那个叫根本。拿去卖那个是后起的,那个就另外。所以我们一切的造作有:加行、根本、后起。我们讲十善(恶)业道是指根本为主,但是我不是说前面没有业,前面是有,但是根本的十善业道的“犯”,是造作完成的根本为主。意业我刚才说,决定思,不是有审虑吗,有决定吗?决定思算意业。

ZR:比如起心,一个恶念,但是你把它压制下。

师父:那个还不算,那不算根本的意业,那个最多算加行的意业(ZR:经常会有无明烦恼),当然会,所以我说我们的凡夫一般都,(ZR:但是你有时候会意识到这个东西,不对,你就要克制下来),克制下来就是会杜绝你去犯根本,你克制下来,会阻止你去犯根本的身业,也会阻止你去犯根本的意,因为你没有决定。

那我们今天时间到这里,我们下次会从这里开始,有什么问题我们继续来讨论,请合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