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舍論 第二講
俱舍論 第一講 | 本講視頻: Youtube 騰訊 | 俱舍論 第三講 |
複習
各位同學大家好,開始我們第二堂的俱舍論,我現在再把早期教義,我們一般稱原始佛教的教義,或我們稱小乘佛教的教義 —— 因為這是基礎,我們一般現在不稱小乘,我們現在稱三乘共法,佛教的基本教義 —— 現在我們再複習(一下)。為什麼要複習?因為俱舍論本身是在解釋什麼,他是論,那論是在解釋什麼,是在解釋經,論是弟子做的,佛弟子做的,不管是佛當代的弟子,或是後來的弟子,既然在解釋經,那當然是在解釋經的要點,所以我們必需在解釋這個論之前,必需要把經的教義,重點再跟各位複習一下。
早期原始佛教或是三乘共法的教義是什麼?緣起,緣起法門,緣起用到我們身心生命,就是在講四聖諦,四聖諦講我們的問題在哪裡,我們怎麼會在三界輪迴流轉。因為有煩惱,煩惱造業,造業就來受苦,就這樣生生不息,這個叫做苦集二諦。我們知道這個根源在哪裡的時候,就要想辦法去把這個煩惱斷除,就是去解決,解決之後,我們就可以證悟。證悟這個果叫做滅諦,滅,就是滅煩惱,到達涅槃的境界。道諦就是方法,所以最重要的就是這個方法。
其實很多後來的論都是在解釋這四聖諦,只是解釋得比較精細,為什麼經需要人家解釋?
第一個,因為經是兩千多年前的東西,所以每代語言表達、理解都不一樣,所以必須要有弟子出來解釋,不然兩千多年前,你知道佛陀在講些什麼?而且又是從印度來的。所以經必須要有一代一代的弟子出來一直解釋。像我現在在幹嘛,我是在講經解釋,沒有解釋,你光看白紙黑字,看得懂嗎?當然看不懂。
第二個,剛才那個是比較實際性,或歷史發展性的討論,現實的討論 —— 根機利鈍,你們知道嗎?很聰明的,根機很利的,那種人可能佛陀隨便講兩句,他就知道了,開悟了,就像目鍵蓮,舍利弗 ,大迦葉他們那種。目鍵蓮,舍利弗遇到佛陀第一句話,佛陀跟他們講了,證初果,厲不厲害?厲害啊,不厲害的就需要解釋。佛說因緣生,一切法因緣生、因緣滅,他就馬上 —— 因為他之前已經好幾輩子累積那個資糧,這輩子來聽到一點馬上開悟。我們有沒有馬上開悟?沒有,我們沒辦法,沒有辦法就要解釋解釋再解釋……我們根機不夠,所以需要人家解釋,就是這樣子。
在座各位根機不夠,是不是叫做笨?不是,自以為根機很利的那些,才是自做聰明,我們要把自己當成(根機很低),我們都是剛學,所以需要人家來解釋,不要把自己認為我根機很高,然後就動不動就開悟的樣子。因為有些人會學禪宗,但是禪宗那些祖師,禪宗那些人根機都很高。我們根機不高,所以要一步一步從四聖諦八正道,這樣慢慢學,比較踏實,也比較實在。不要動不動就自稱活佛,或自稱灌頂。學佛就要實實在在,腳踏實地一步一步去做,台語人說,「憨憨的做」,「傻傻的做」,「傻傻的修」,這不是傻,這才是真正的聰明,才是真正的智慧。
八正道
我們上個禮拜是不是講到「道」?八正道的道,八正道,背起來,為什麼要背起來,不要把它當成一種知識,要把它當成是一種修行的過程。
八正道從第一個正見,正思惟,我說過,學佛正见
是無比的重要,我已經不知道強調過多少次,同學們不知道有沒有聽到。你的心裏面,你學佛有了正見,最根本的一點你不會上當,現在外面不是沒有佛法可學,問題在於,邪師外道太多了。有些是混進來冒充是佛法,然後什麼道的一大堆,什麼佛的一大堆,還有什麼輪的一大堆,我們不要直接批評,用影射的就好。
這些,有時候你上當進去之後,有時候,財盡人失,有時候破你的法,破你的法身,肉身有問題,被上當,還散財,還破法身,因為邪知邪見,一盲領眾盲,相偕入火坑。有時候你已經修了邪知邪見,修了邪法你都還不知道,所以學佛第一個,一定要有正知正见
。
同學會說,我怎麼知道你講的是正知正見?我也不知道,你自己判斷,但是有一點我要告訴各位,神通講太多的那些,一般都不是正知正見。我只能跟各位講,動不動講神通,動不動講看到什麼靈蹟、神奇,動不動就強調這些,那都不是正知正見。第二個,把法門講得太容易的,那絕對不是正知正見。什麼灌了個頂就可以超脫多少劫,用了什麼東西,捐了多少錢,就可以得到什麼,這一些很容易像賣藥一樣。賣藥你們知道,花了一些錢買什麼藥治絕症,什麼癌症都有藥可以治的那種,那絕對是騙人的。
所以這幾點各位要記在心裏面,講的有次第的,告訴你修行很困難的,叫你要一步一步修的這些,然後不講神通,這些都會比較是屬於正知正見方面。各位要記清楚,我們講到正見第一,接下來就帶領正思惟,再來就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這已經講過好幾次,我們先來複習一下。
戒、定、慧
這八正道可以濃縮成三學,哪三學?戒定慧三學,八正道是以正見為第一,然後貫徹。從你的思想的矯正,養成正確的觀念,然後由思想透入行為,由行為表現出外在去自利利他。接下來更深一步的、進一步的透入所謂的宗教修持,宗教修持那就是禪定。所以思想改造,由思想引導正確的行為,在日常生活上,慢慢去磨練,進一步在宗教的修行上,那就是禪定。要把正知正見跟禪定配合在一起,這濃縮起來也就是戒定慧三學。
戒定慧三學是從戒開始講,持戒 ,修定,最後才能發慧,但是你不要誤解,不要以為持戒就一定會有禪定,不要這樣誤解,禪定要另外修行才可以。三增上學,戒定慧又叫做三學,三學是簡稱,但是它的全名叫做三增上學,為什麼叫做「增上學」?這個「增上」這兩個字,照中文很難去理解,它到底是什麼,如果照梵文字來解釋就知道。
這個增上意思叫做foundation,叫做基礎,就是以這三個為基礎。這三個是一種基礎,三增上學,誰告訴我為什麼它叫增上,叫foundation?其實我這個都解釋過了,是在複習而已,為什麼叫foundation?
三增上學,戒定慧是所有法門的基礎,可以這樣解釋,這是一種。另外呢?這三個是所有法門的基礎,不管你修淨土,修禪宗,修密宗,修什麼宗,離不開戒定慧,就這三個裡面,
会不会是渐进的?
是,講的很好 。漸進,戒增上學叫做以戒為基礎,我們才可以修定,持戒不精進或持戒有問題,表示內心還有一些雜染困擾,要修定很難。一坐下來就煩惱一大堆開始起來,所以持戒是修定的基礎。
那麼修定是什麼?發慧的基礎,也就是你要開發真正的智慧,必須配合禪定,這樣各位知道嗎,每一個前面都是後面那個的基礎。有慧之後,最後才來是證,所以這三個叫做三增上學。這個慧,不是你修了定之後才來修慧,這個慧平時就要開始慢慢修,哪三種慧?聞慧,思慧,修慧。修慧是跟禪定配合。聞思修之前就是要養成正見,從聞思養成正見,然後平時日常生活要去持戒。有空的時候要修定,要這樣幾路同時並進,這樣才有作用。
大乘佛教進一步除了戒定慧以外,還要日常生活犧牲自己成就他人,這是大乘佛教跟這裡不一樣的地方。但是大乘佛教還是立足在戒定慧基礎上,在自利的基礎上進一步去利他,這是大乘小乘不一樣的地方,但是這裡是三乘所共。講到這裡有沒有什麼問題?這是簡單的解釋,我們再來看。
世間正見、出世間正見
不管是戒定慧還是八正道,我講過第一個要開始修的,都一定是正見。正見有世間正見,有出世間正見,什麼是世間正見誰還記得?
世间正见就是他目标不在解脱,目标在做一个好人。
對,講的很好。做一個好人,不會做惡事,會幫助社會,自己品性端正的好人,這叫世間正見。基本上要有世間正見的話,哪四個是最重要的內容?有善有惡,有业有报
,有三世轮回
,然後有什麼,有凡有圣
。八正道的正見,不是有世間,有出世間嗎?那世間有四種正見,有善有惡,有業有報,不是有因有果,業報是更精細的,有業有報,有三世輪迴,然後有凡有聖,這是世間正見。
出世間正見就是要了解緣起無我,就是要了解三法印。三法印是緣起的三相,無常,無我,涅槃,一切是緣起的。時間相上來講就是無常,一切是緣起的,空間相上來講就是無我,一切是緣起的,了解無常無我,當下就必定是涅槃。
這個叫三法印(見圖),中間是緣起,緣起是佛法最根本的教理,緣起運用到世間上的現象,就會有三相。緣起是個法則,宇宙的法則,這個法則用到現象,人世間生活百態的各種現象,從時間相上來講,會產生無常;從空間的複合相,就一定是無我;能夠真正認識無常無我的話,或是既是無常又是無我,緣起的當下就是涅槃,所以叫做「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緣起的三相。
佛法要學的也不外乎就是這樣的一個重點,緣起觀是佛教跟其他宗教最根本最不一樣的地方,大乘佛教的很多教理,也就是無常無我或涅槃的一種發揮,簡單來講,唯識重在解釋無常;中觀,依無我而發揮變成性空。這個無我如果用在我們身心生命上就是沒有一個不變的靈魂,用到萬事萬物就叫做自性空;涅槃是般若經還有佛性論的發揚,很多般若經或是說講佛性論那些,都是從涅槃這個概念繼續發揮出來的,所以佛教離不開緣起三法印,大小乘都一樣。出世間正見第一步就是,一定了解緣起,無常,無我,涅槃。
同學會問我:「師父,這個理論是這樣,我怎麼用?」,我這四年來都是在告訴你這些怎麼用,現在我們在複習,怎麼用未來在講俱舍論的時候,會告訴你怎麼用,因為這是基礎的觀念,細節上其實從成佛之道,佛法概論裡面已經講很多。
講到這裡有沒有什麼問題?思考一下,有問題可以隨時問,因為我也知道這個已經是講過很久很多次了,叫你去跟人家解釋,會不會解釋?
(有时候会,有时候不会……)
什麼叫有時會有時不會?知道的就講,不知道的就不講,知之則知之,不知則不知,你們有時候要考驗自己到底懂不懂,很簡單,找你的朋友去談,跟他解釋,你就知道你到底自己懂不懂,有時候你懂了很多,然後開始當老師的時候,你就知道到底懂不懂。
僧
接下來我們來談佛法僧的僧,僧叫做samgha,南無佛,南無法,南無僧,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僧叫做「samgha」,「samgha」是和合的意思,「samgha」是和合,合起來叫和合,在佛教裡面叫有組織有紀律的團體,但是它更精確應該指的是佛教的出家組織叫做僧團。
- 僧Saṅgha:合和僧,有組織、有紀律的團體
- 佛教僧團包括:
- 男眾:比丘、沙彌
- 女眾:比丘尼、沙彌尼
- 依法以攝僧
- 律vinaya: 團體的規範
- 戒Sila: 個人道德操守規範
- 法Dharma: 以佛法的修證為最高的共同目標
僧團
佛教的出家組織,僧團,不包括在家組織,當然廣義來講都有,但是我們一般常用的,僧團是指出家組織,為什麼是出家組織呢?因為出家組織,有紀律,有組織,包含在家人那太廣,所以紀律就是要持戒,組織就是要律,就是戒律來規範出家的組織,有這樣的戒律來規範,那就變成一個有組織有紀律的團體。
什麼叫有組織有紀律的團體?車站一大堆人能不能叫它是一個團體?有一大堆人在那邊,它有沒有組織有沒有紀律,你愛怎麼樣就怎麼樣,你要去哪裡就去哪裡,沒有人管你。在佛教裡面就是以出家僧團為主要的組織跟紀律團體,它有比丘,就是男眾出家人叫比丘,它有沙彌,有比丘尼,你知道那個尼是什麼意思嗎,比丘尼的尼,誰知道,是女的意思,女眾的女,但是你們是從音上來猜的是不是,你有沒有看到這邊,一個叫Bhiksu,一個叫Bhiksuni,有沒有「ni」?有沒有,這個尼是「ni」翻譯過來的,因為梵文字,它有陽性、陰性、中性,它這個「ni」是在人格,什麼人後面如果加「ni」,那就變成女的,英文沒有這樣子,英文好像有一點點,man 跟 woman 它是加在前面,梵文是加在後面,加一個尼就是陰性,所以男的後面加一個尼就是女的,所以比丘是男的,比丘尼是女的,「Samgha Vinaya」,各位知道,「Vinaya」是什麼?律,有沒有聽過「毗尼」?毗尼有聽過,因為毗尼是直接音譯,你們下次在經典上如果讀到毗尼,叫做「律」,就是Vinaya,Vinaya 是律。
還有一個字叫戒,律跟戒不一樣,律的範圍廣,戒的範圍小,律是規範團體的,戒是規範個人的操守,跟道德、品格、行為,所以我們常常戒律放在一起。再講一次,戒,上次已經講到,戒本來意思是什麼?善性或性善,是一種好的習性,也就是說把好的行為一直去做,無時的做,到最後變成你的天性,所以戒是性善,它是一種道德品德的行為操守。如果今天你來上課的時候,電話響了,你不顧同學們在上課,你就拿起來,股票跌了,這個是戒來規範還是律來規範?戒嘛。如果電話響了,然後你趕快拿着跑到樓上去,沒有人聽到你講什麼,投資多少錢,有沒有去管你?沒有人去管你,你會不會妨礙到別人,不會,那你自己要怎麼投資,只要你不貪贓枉法,你又沒有犯什麼錯,沒有,但是你在這裡接(電話)那你就犯錯了,是屬於戒還是屬於律的範圍?那當然是律的範圍。
我說律是規範團體的,它比較無關乎你個人的操守是怎麼樣,大家生活在一起的時候,你不守這個規則會影響別人,那就律要管。如果今天你去偷人家東西,那是律還是戒?戒,個人的行為規範操守,不管是在哪裡偷,全世界在哪裡偷人家東西,都一樣是犯錯,不是我在這邊偷沒事,在那邊偷就有事,一樣,所以要分清楚律跟戒在哪裡。
出家團體來講,規範團體生活的各種守則,就叫做律,規範你十五天要剃一次頭,鬍鬚要刮,衣服要穿怎麼樣,這個是什麼?律。大眾幾點要上早課,大眾幾點要吃飯這個都是律,受戒的時候應該怎麼受,這個都是律,規範你個人的,尤其是特別道德倫理規範的。你不可以殺生,不可以偷人家東西,不可以打妄語,打了妄語之後要怎樣,不能騙他,你騙他怎麼樣,拿了他的東西,之後你應該怎麼樣,不小心拿了是怎麼樣,如果有惡意應該怎麼樣,這些規範是屬於戒的範圍,這個叫戒跟律,由戒律來規範僧團的團體。
共修的力量
僧的團體叫僧團,就叫做僧。僧團,接下來,為什麼要有僧團的存在?對個人來講,團體對個人一種督促,對個人的進步修行有很大的幫助,大家可以督促你前進,製造一個好的環境,這個好的環境,大家進來,可以一起修學。所以僧團對個人來講,就是一個好的環境,有很多善知識,你來這裡你就可以,藉由大家的力量一起來共修,所以千萬不要忽略共修的力量。我問你,你來這邊可以聽經,現在我們網路上也有,有沒有人想,那以後我不用來了,我就回去聽就好了,當然如果真的不得已,時間上沒辦法,但是我跟你講,你來這邊聽跟在家裡聽,那絕對是不一樣。你們有沒有這種感覺,還好你們都說有(哈哈),為什麼?共修的力量,你看到人家精進,看到人家猛抄筆記,那我要用功一點,我剛才在打妄想,看到隔壁很用功,我趕快用功,本來在打妄想,想到一半,師父好像看着我,或是打瞌睡打到一半,這個叫做共修的力量。
自己在家裡念經當然是很好,但是跟去寺院有什麼不一樣?當然不一樣。共修的力量,在寺院有師父,有善知識,大家會督促,使你更精進,使你更勇猛,這叫共修,團體的力量。這些善知識,你的同修都叫增上緣,都是你的法的增上緣,這個是對個人。
所以需要有僧團,僧團創造一個好的環境,然後讓大家進來之後,都有辦法去修行,有什麼錯同參可以互相批評?不是,互相鼓勵,僧團的力量。住過僧團的人才可以感覺得出來,現在很多出家人其實沒住過僧團。四個以上才叫僧團,當然四個還小,認真的算,要幾十個才叫做僧團,僧團的力量或是共修的力量,真的只有參加過的人才能知道。
我也跟各位講過,我剛出家的時候在福嚴待了六年,這六年裡面,年輕人,二十五歲有的比我更年輕的,當兵一回來就出家,有的甚至還沒當兵就出家,年輕氣盛各種煩惱都有,你知道這些煩惱起來的時候,誰來幫助你?師兄弟,同參。師父一個人哪裡對這麼多人(面面俱到),很多時候師父講的他只是一個方向而已,但是很多時候的這種煩惱,都是你最好的同參,你最好的朋友。像如立法師,還有我以前跟各位提到幾位法師,互相勉勵,把他的經驗,他怎麼去克服這方面困難,把這些難關他的方法告訴你,然後你嘗試互相鼓勵去做。這個力量很強,不然一大堆人早就還俗了。
這種煩惱起來的時候很強烈的,但是還好,很幸運的,我很高興的,在當初的六年裡面,有那麼多的同參道友,不嫌不棄的,慢慢來找你談,聊,這個聊不夠找那個,那個聊不夠找這個,總會找到一個。現在你的煩惱下去了,你很精進,很用功,換他起煩惱,可能是家人的事情,可能是這幾天又怎麼樣了,他會來找你談,你就把你的生活經驗,有時候就是互相勉勵就是這樣子。
正法的延續
共修的力量很強,千萬不要以為自己躲起來修就叫做修。第二個,僧團的另外一個意義跟作用是什麼?傳法,轉法輪,就是維持、維護正法,維持正法的延續,讓正法可以一代一代的傳下去。正法的維持維護延續傳承,不是一個人。所以佛教一向以來,不講個人崇拜主義,一個人再怎麼厲害,你沒辦法維持正法,一個人生命有限,力量有限,只有僧團。僧團才能維繫正法,是這樣一個組織聚力,這樣的僧團才能維護正法的存在,然後讓他僧團一代一代的傳下去,唯有這樣才能維繫法。
但是我們要分清楚一件事情,我不是說在家人不可以說法,說法跟維護正法的傳承,那是完全不一樣的事情,在家人有些也蠻有德行,那當然說說法,但是因為他只有一個人,也沒有一個組織,沒有紀律,也沒有團體,他講了或是他走了就沒有了,但是僧團,千百年來就是靠僧團,一代一代的一直延續下去,這是僧團的力量。
今天如果當初沒有福嚴的話,各位同學也沒有辦法今天來到這裡聽法,如果沒有當初那僧團的話,我也沒有辦法去學習到一些東西然後可以來跟各位分享。也就因為僧團所以能夠維持,以我這樣的一個身份一直的存在,也可以用我背後僧團的力量,一直來攝受各位,這個就是僧團的力量,維護正法一定是在於僧團。
所以僧團兩個作用,第一個,對個人修行的增長,煩惱的去除;第二個,維持正法維持護法,這是僧團對大眾的力量。
佛涅槃後
- 色身的處理
- 火化
- 舍利由八個國家分得供養
- 佛塔(stūpa) 的興建
- 佛塔崇拜的發展
- 法身
- 五佰阿羅漢由大迦葉(Mahākāśyapa) 領導結集佛的教法
- 稱為第一次結集
佛法僧三寶講完了,「After Buddhas’s Nirvana」,講完了佛陀滅度了,我們現在講一些歷史上的發展,教理跟歷史上的發展。
色身
佛陀在世,有佛;佛陀講法,有法;然後佛院建立僧團,有僧;所以佛陀在世有三寶。佛陀入涅槃之後就會有一個問題,佛的肉身怎麼辦?佛的肉身火化,火化有兩個意義:
第一個意義:因為這是印度的傳統,印度的傳統很多是火化的,印度比較少埋在土裡面,要不然就怎麼樣,不然就丟到恆河裡面,能火化火化,不能火化丟到恆河裡面,但是一般都是火化,火化比較多。所以佛教依於印度的傳統,所以也是火化。
火化,第二個意思,告訴你什麼?人生的空性,不要去執着這個肉體,這個肉體是因緣聚合,隨業隨煩惱流轉,走了再去輪迴,不要在肉體上去執着。對在生的人就是告訴你,這個就是叫因緣組合,緣起緣滅就是這樣來的,不用去執着肉體是怎樣。
佛滅之後,燒了後會剩下什麼,舍利,上次有講過舍利是什麼?「sarira remain」,不要把舍利想成一種很神秘的東西存在,然後吃了還會,長生不老,或是你去拜了舍利,就功力增加好幾倍,或是拜了舍利就會保佑你,不要這樣想。
其實所有人都有舍利,舍利本來意思就是「body」,或是死掉後留下來的,或是燒剩下的就叫做舍利,「sarira」,舍利本來的意思,我們死後剩下的東西就叫做舍利,如果沒有拿去燒就叫全身舍利,燒了剩下那就是舍利,就是叫做舍利子,剩下的結晶體叫舍利子,舍利就是燒剩下的結晶體,不要把它神秘化,不要把它弄成像什麼一樣的,又在供養舍利。當然供養舍利有另外的意思,不是我們一般以為供養舍利,就有力量保護我。佛燒剩下的舍利,其實是佛的一種表徵,就是慎終追遠。我們對舍利的恭敬,對舍利的儀式,其實是對佛的恩德,把佛法傳給我們,我們對他的感恩跟恭敬,這是我們恭敬舍利最重要的意義。
所以當初佛一入涅槃之後,燒剩下的舍利,「八王分舍利」,印度八個大的國家,每個人分了一些舍利回去供養,然後接下來就蓋舍利塔,它有一個就是象徵性的我們對偉人崇拜,對偉人慎終追遠感恩的意義很重,所以就放在舍利塔裡面,舍利塔後來轉成寺院的大雄寶殿,這個以後有機會再跟各位慢慢聊。我們對舍利要有正確的認識。
我曾经听说舍利很神圣,自己会增长?
會有這樣的狀況,我也不知道為什麼,但是常常會有這樣的狀況,現在要告訴你,舍利的神聖性在哪裡?它是對偉人的一種感恩跟憶念。所以在金剛經裡面把什麼當舍利?把金剛經本身當舍利,佛的法身舍利。舍利它的神聖就在於,它是代表聖人,聖人往生或是涅槃之後,他留下些什麼,不是這個東西本身多怎樣,是這個東西所代表的意義是什麼。就像是一個國家的國旗,為什麼那麼多人為它犧牲,難道那塊布那麼嚴重?不是,是布後面所表達,表徵的意義。
我們有舍利塔,接下來就有開始發展舍利塔的崇拜跟儀式出來,但是那個是其次,佛陀告訴你,最重要的是法身。肉身燒了,剩下一些結晶體,大家拿回去拜舍利塔,然後開始供養,對佛的一種崇敬。但是這樣不夠,如果只是這樣而已,那佛法呢?佛法怎麼辦?如果大家只是去拜,去崇敬而已。佛法要留下來,佛的法身,就有弟子開始結集經典,結集佛的教說,這個更重要,這個比佛的肉身,比佛的舍利子更重要。如果這個沒有的話,那誰知道到時候舍利子這是什麼東西?
法身
法身就由這些佛弟子,傳說是由五百阿羅漢開始結集,其實就是各地佛弟子,回來開始結集佛的法身,什麼法身?經典,這些結集,佛涅槃的第一個結集,由大迦葉結集,那舍利弗、目犍蓮去了哪裡?舍利弗目犍蓮在佛入滅以前就已經入滅了,各位不要以為大迦葉結集,(那)佛的最大的兩大弟子,舍利弗、目犍蓮跑去哪裡?他們在佛(入滅)以前就已經入涅槃,所以就由年資最長的大迦葉,做總召集人。
第一次結集
- 原因: 保存和統一佛的教法
- 時間: 佛滅的初夏
- 地點: 王舍城(Rājagṛha)郊區的七葉窟
- 人: 五佰阿羅漢
- 大迦葉(Mahākāśyapa): 主持人
- 阿難(Ānada): 負責結集教法
- 優婆離(Upāli): 負責結集教法
- 方法: 合誦saṅgītia,大眾共同審定
- 結果:
- 教法 → 經藏sūtra-piṭaka
- 律法 → 律藏vinaya-pitaka
- 還未有論藏的出現
第一次結集叫做 「The first council」,第一次結集,為什麼要結集?因為要保留還有制訂佛的教法;第二個什麼時候?初夏,佛滅的初夏,在王舍城的郊外結集,有多少人?五百阿羅漢,叫做五百阿羅漢,或五百比丘,大迦葉是總召集人,阿難負責結集經,佛的教說,優婆離尊者負責結集律。那時候有沒有論?那時候沒有論,論是後來佛弟子的解釋,所以那時候沒有論,那時候只有經跟律。怎麼結集?一般我們叫合誦,合誦就是大家來集在一起,現在你們大家都在這裡,誰聽說佛在什麼時候講過什麼,然後你就舉手說,我在某某時候我跟在佛旁邊,佛在哪裡講了些什麼,都講出來,講出來我就問,還有其他有什麼證人?是不是你自己編的?沒有,其他有好幾個都舉手,有,當初我有在,佛是這麼說的,我有,好幾個舉手,其中也有舉手說,佛好像在那個時候又多講了什麼,不只是這樣而已,其他人有沒有異議?都同意,另外一個說不是喔,佛好像不是這麼說的,那應該是怎麼說的……就是這樣的構成,大家達成共識之後,就一起把它合誦出來,合誦出來之後怎樣?輸入電腦 —— 當然不是,記下來?沒有,大家背起來,所以叫做合誦,就這樣一直念,然後把它背起來。印度人的記憶力很好,他們的習慣也都是用背的,很多古代的祖師,印度過來的祖師,他沒有帶梵文本,他過來是背出來給你,這只是舉一個例子。
好我們繼續來上課。剛剛很多東西我以前都講過,這是在複習,溫故知新。有些東西我可能以前沒提那麼清楚,又加上現在有梵英文版,為什麼有梵英文版?因為有些東西中文翻,(有時不同情況下中文)字用起來差不多,但是它的梵文就是不一樣,所以你們可以去查一下。
第一次結集,就有結集到有經,有律,就是佛教最早的經典,但是它沒有論,因為那時候還沒有弟子做注,後來的論是後來的弟子寫的,那個叫論,俱舍論就叫論,這個是後來的阿毗達摩論。結集之後,難道一切就一帆風順了嗎?不是,佛教的經典一直在增加當中,現在跟各位很簡短的討論一件事情,你們會不會覺得當大迦葉結集,當然是一件重要的事情,這樣子很好,但是,在過程上你們覺得會有什麼問題?意見不相同,很好,第一點,意見不相同,當初是少數服從多數,但是這些少數人他們可能認為,我們的理解才對,有沒有這樣的狀況?當然會有。
比如哪一天,我畢業了我回去了不來了,你們就討論如源法師以前到底講了些什麼,如果沒有錄音沒有什麼,只是寫筆記,是不是每個人寫的都不大一樣?每個人理解,就算是錄音再放出來聽,是不是大家理解都一樣?也不一樣,聽了幾次。以前我們聽導師,印順導師到福嚴去,第一次來,我們去問他問題,錄音起來,我們要寫下來當福嚴會刊,發生什麼事,大家理解都不一樣,我們再放,放了十遍大家理解還是不一樣,這一定會發生。第一個理解不一樣,第二個發生什麼事?會有什麼事?
它當初是以五百阿羅漢為代表,那佛陀弘揚了四十五年,所有的弟子難道只是五百個而已,阿彌陀經上面寫了多少,千二百五十,連常隨眾都一千二百五十,但是他是以阿羅漢為主,這一千多人裡面,很多人不是阿羅漢。據傳說阿難當初,差一點進不去那裡面,為什麼?他開悟但是沒有證阿羅漢,到了前一天他才證阿羅漢。
傳說是這樣,但是這樣的一個訊息告訴我們一些什麼事?不完整,有些人其實他可能聽了很多,他雖然不是阿羅漢,他可能聽了很多,但是沒有被納進去,或是早期一直跟佛陀,但是後期他就自己到其他地方去弘法,他並沒有在這裡面,當初後來就有發生一件事情,結集完之後,另外一大堆比丘趕回來了,來不及了,以前的時代跟現在不一樣,不是機票買了飛機坐了就可以到。趕了一兩年才到的多的是,用走的,如果現在,從加拿大東邊走到西邊,要走多遠?要走多久?那根本不是幾年就可以算的,更何況那個時代沒有路,所以很多到其他地方去弘法的,很多人可能很久以後才趕回來,結果人家曲終人散。對不起你來晚了,我們已經結束,這些人說不對啊,我聽很佛很多東西,你們裡面沒有,就會產生這樣的問題。
所以第一結集以後,雖然結集了但是各種教法,佛的各種教法,佛的各種事跡,佛的各種從各地不斷的傳出來,為什麼?因為第一個當初五百阿羅漢,根本沒有把所有的弟子都納進去。
再來就是,也就是它代表沒有把所有的佛法,佛所講的東西全部納進來,只是某一個當權派 —— 講得比較嚴重 —— 某一些比較德高望重去結集,但是不能代表所有,會產生這樣的問題。所以第一次結集之後,各種教法都不斷的傳出來,教法傳出來那就是佛弟子,尤其是出家的弟子,他當初也是這樣聽到,但是我聽了你們結集裡面,怎麼沒有我當初聽到的?哪怕結集裡面很多人意見不一樣,但是我們當初是少數服從多數,這些人是不是真的就覺得是這樣?當然不是,比如弘化一方的大德,他可能解釋跟人家正統結集不一樣,所以不久之後,就有了第二次的結集。
第二次的結集
是佛滅一百年後,為什麼?因為不同的人對佛陀的教法,或是佛陀的戒律有不同的認知,不同的認知從地方愈來愈多,衝突愈來愈多,後來發生了一件(事),最後的一根稻草,什麼叫最後一根稻草?就是最後的一點小火,臨界點,一戳就爆。最後什麼一根稻草或一個臨界點?對教法對戒律理解、解釋都不一樣。
後來一百年後,參差更多了,不同意見更多,一百年後有一次,一個西方的比丘到東方來,看到東方的比丘,我大概畫一下,你們了解一下不然我講東方西方,你們也不知道我講的是印度,我大概畫一下就好,印度,這邊是什麼,北邊巴基斯坦,這裡是什麼,尼泊爾,喜馬拉亞山,它是在這個地方,佛陀當初是不是出生在這裡?尼泊爾境內這個地方?這裡我們叫做東方,往這邊傳往各個地方走,這邊大概就叫做西方,不是到這裡來,因為一百年還沒真正傳到這邊,大概都是在這個地方,在這一帶傳承所以這裡叫東,這裡叫西,就是指大概是這樣。
西方的比丘到東方的毗舍離,看到東方比丘都怎麼樣,接受人家的紅包,就是拿錢 拿人家的錢,以前佛陀出去托缽托什麼,食物,食物不是饅頭,大餅也有,但是他不拿錢。後來一百年後,西方的比丘上座比丘,來到東方,發現很多年輕的比丘,人家供養錢,他覺得不對。因為比丘戒律裡面,有一條叫不持金銀寶物,不能捉拿錢,你怎麼可以接受人家錢?所以他就抗議,抗議的結果是怎麼樣?他一個人來到人家這裡,抗議的結果當然是被趕出去,人家說你滾回去你的西方吧,你不要來管我們怎麼樣。
他回去之後難道就此做罷嗎?他覺得這樣不對,因為你明明做錯事,我對的,我進去講你們,你把我趕出來!然後他就結合西方的一些長老們,耆年的長老們,尤其是聽說還有佛的第一、第二代的弟子,因為一百年,如果有人活一百歲,過來教訓這些年輕的比丘,告訴他們不可以這樣做。那大家就有爭議,大家推派代表來開會,這個開會就是第二次結集。
他們同意的就是,戒律還是依西方的上座長老們的意見為主,所以就回復到佛陀原來的。你知道為什麼他們對戒律會有歧義嗎?因為雖然講戒律,但是戒律也分很多種,很多戒律是世間悉檀,是依文化習俗而制定的,不是所有的戒律都一成不變,因為在印度的生活環境,穿着吃的很多的規定是依印度文化習俗而規定的。佛陀要入涅時他有告訴阿難,「小小戒可舍」,就是那些無關緊要的,隨着時代因緣文化的,那些你就把它舍掉,然後重新再去制所應該要的。當初阿難有沒有講?有跟大迦葉講,然後大迦葉問阿難,什麼是「小小戒」?阿難說,對不起,佛陀要入滅我太慌張了,我嚇得腦筋一片空白,所以我忘了問佛陀哪一些是「小小戒可以舍」。大迦葉說,你這樣跟我講,有講等於沒講,你要叫我怎麼辦?阿難說 你自己看着辦。就發生了這種事情。
最後大迦葉做了一個很不得已,但是卻不符合佛陀、佛法精神的一個規定,一個結論,因為他確實也是兩難,佛陀制定的,都不改;佛陀沒有制定的,就不要再制定了,維持原來。這是不得以折衷最好的方法,你們也不會再講什麼,你不要怪我,我也不要怪阿難,阿難已經夠可憐,在那邊哭得死去活來,我不要再罵他,你們不要怪我,我也沒辦法,因為他沒有講清楚,我不敢亂制戒,到時候真的發生什麼問題,你們怪我,所以他就只好這樣子不得已的方式。但是合不合乎佛法精神?不合乎,就是因為有這樣的問題。
所以後來戒律才會產生這麼多的歧見跟歧義。很多戒律裡面規定的,其實無關緊要,但是在當初有關緊要,在中國文化裡面,比如儒家傳統裡面跟這邊西方,有沒有很多在遇到人的規矩上不一樣?在東方的學校,能不能叫老師的名字,要稱什麼老師,對不對?這邊大學他都稱教授稱名字,在東方有沒有緊要?要敢稱老師什麼名字,直接稱他,那不得了了,對師長不恭敬!在這邊,為什麼要稱你這樣子?我稱你先生最好,我直接叫你名字也算不錯,這就是文化習俗。
在當初,很多我們現在覺得無關緊要,確實是無關緊要,依現在來講,但是當初卻有關緊要,很多是威儀的。很多裡面規定,你知道比丘戒裡面是用手,捏東西吃的,不能用丟的,然後捏完兩指吃的,很多這種規定的。你不能捏一捏來看誰投得准,來嘴巴張開……不可以這樣子,這個就是規矩跟威儀。現在在中國,會不會去捏?不會,用筷子。我是舉一個例子,會有這樣狀況發生。
我上次還舉什麼例子,比丘戒裡面大小便,小便要蹲下去,小解要蹲,為什麼要蹲?因為他們是穿沙龍(長袍),不蹲怎麼小解?這個都是因為當初的習俗跟文化。產生這樣的問題之後,所以他們又開始結集了,七百人,叫做七百結集,之前的五百叫五百結集,現在七百人叫七百結集。有法,就是四阿含或五部Nikaya;律,律就歸到原來所說的,佛陀制的我們就繼續保留,佛陀沒有制的我們不要再制了,但是實際上後來有沒有改?後來因為解釋不一樣,多多少少都有改,不是沒改。
所以不同部派的律,大抵上一樣,但是細節上有些多幾條少幾條都有,比丘兩百五十條那是大概,北傳南傳有些出入,北傳就是中國受的出家戒,南傳授的出家戒,南傳叫做「Theravada」,北傳中國出家人受的是法藏部的,四分律,跟「Theravada」律,大抵上一樣。但是細節上可能幾十條會有不一樣,兩百五十條可能多個好幾條不一樣,你知道不一樣在哪裡嗎?這個細節不講,提一下,法藏部是舍利塔崇拜的一個部派,我們的律戒裡面多了好幾條跟舍利塔有關係的,在南傳是沒有,這個是大體上提一下就好,以後有興趣我們再討論這些問題。
講到這裡,佛滅一百年後七百結集結束,到這邊告一個段落,這裡往前推,The Buddhism before this period is called the Early Buddhism,到七百結集往前推的這一段,從佛陀出生開始建僧團,一直到這裡為止,叫做原始佛教,或是英文我們一般叫做,「The Early Buddhism」,後來就叫原始佛教。所以你們要知道,當有人講原始佛教指的是什麼?第二次結集以前,佛開悟或是佛開始出生,然後慢慢佛教開始有了之後,一直到第二結集,這一段時間我們就叫原始佛教,歷史上我們叫原始佛教,教理上就叫原始教理,原始佛教教理。
阿罗汉有五种神通,漏尽通算不算在内?
漏盡通當然一定要的,因為漏就是煩惱。阿羅漢的神通不一定是五通全部都有,他可以知道過去宿世,但是他不一定知道未來是什麼,也不一定能夠有神足,也不一定能夠看透什麼東西,因為有一種叫慧解脫阿羅漢,他就沒有這種神通,阿羅漢是指貪瞋痴,見惑,思惑永盡,全部斷掉他叫阿羅漢。所以不要以為阿羅漢一定有那所謂的五通在,那是只有大阿羅漢才有五通,大阿羅漢當初指的就是佛的大弟子,十大弟子 一般會稱為十大弟子,這五百有些可能比較後來的,不一定,因為阿羅漢就斷煩惱上面來講一模一樣,但是就能力來講就不一樣,像目犍蓮他神通第一,其他阿羅漢沒有辦法像他那樣子?舍利弗智慧第一,除了知道諸法實相以外,共相以外,諸法的實相,還知道諸法的種種相,所以他能力有點像菩薩一樣。那其他阿羅漢可能沒有這種能力?那這五百阿羅漢都已經了生死,才能叫阿羅漢。他的各方面的能力,照師父這樣說他境界還是有高下,就斷煩惱、知諸法實相這方面是一樣的,斷的煩惱都是貪瞋痴永盡一樣,但是就他們展現出來,比如我知道,我的神通知道你內心在想什麼,我能夠度你,或是我的能力多大神通到多少,這些每個阿羅漢都不一樣,不然為什麼會稱目犍蓮叫神通第一,舍利弗叫智慧第一,須菩提叫解空第一,會有各種各種第一,就是因為這些能力,每個阿羅漢參差不齊。
十大弟子裡面很多人他的能力,在某方面都是弟子裡面最高的,所以對阿羅漢就要有這樣分開的了解,這樣子有沒有回答到你的問題?所以說他們的見思煩惱斷了,塵沙煩惱的輕重程度不一樣,後來可以這樣子講,依大乘經典來看,是可以這樣講可能比較清楚一點,但是當初在原始教裡面,並沒有特別去提到塵沙無明惑,到《勝鬘經》裡面才有提,更詳細的去談。
所以千萬不要以為阿羅漢一定有神通,上次有法師講,有沒有斷生死很簡單,我在你面前我手上寫什麼字,你看得到嗎?有看得到也不一定你已經解脫了。這種東西外道很厲害的,都可以知道的,所以不要以為阿羅漢一定有神通,不要以為了生死的人一定有神通,有神通不代表他了生死,所以神通跟了生死,煩惱斷要分開來,不然弄在一起的話,會把神通跟修行的高低弄在一起,那會是一個很大的誤解。外道很多神通很厲害的,尤其是印度外道,印度外道是全世界最厲害的外道。
根本分裂
根本分裂(公元前300)
- 上座部Vs. 大眾部
- 上座部(Sthavira):
- 大多由西方而來
- 由闍年長老所組成
- 對教法與律保持傳統的觀念
- 大眾部(Mahāsaṅghika)
- 大多來自東方
- 由多數的年輕比丘所組成
- 對法與律有着先進的思想
講義第二章,這個因為有一點枯燥,所以我是快一點把他講過,但是雖然枯燥,但是你們也必須要知道。 部派佛教又叫阿毗達摩佛教,原始佛教第二次結集,接下來發生了一些事情,第二次結集之後,佛教開始分裂,第一次分裂分成兩大部。我問你們,剛剛第二次結集,是不是有一大堆人承認,就接受吧,但是不是真的接受了?難道文化思想的問題,難道那麼快一次的結集就解決了嗎?當然不是,當然沒有,表面上是解決了磨平了,但是實際上不同的觀點,不同的文化還是續存在,不同的理解還是繼續發生,到最後就是分開,變成兩大部,一個叫做大眾部,一個叫做上座部。上座部都是一些年紀大的大德,就是老師們,耆年的上座所組合的叫做上座部。大眾部是思想開放而且比較年輕的,而且數量龐大所以叫做大眾部,我們也可以說是保守派VS新進派,先進革新派並不是,他們思想就比較新,跟佛陀不一樣,有時候他們(上座部)反而因為保守派被大迦葉當初的很多觀念設住了,已經限制在那個地方。但是反而大眾部的這些人說,佛陀當初並不是像你講的這樣子,說一定非得這樣不可,戒律也不是像你講的,佛陀明明說戒律有些東西該適應文化,該改的就改,要抓住戒律精神。大眾部的就是這樣子,他們願意回歸到佛教原來的精神,而不是只是一直遵守上面流傳你們制定,因為你們當初也制定有限制住。
基督教也是這樣,基督教的聖經現在講的新約,是不是就包含基督教所有的教典?絕對不是,他們以前很多的,後來是被教會結集制定變成這樣子,但是有些就不服,所以現在很多教派,他們認為有其他的,一樣啊,這些大眾部的這些思想開通開放,他們認為我們要抓住佛的本懷跟精神,不能只是在這些事相上一直去執着,非得這樣非得那樣,他們的觀念就不一樣。所以會有大眾部跟上座部,上座部大部份都是年紀比較大的,大德耆老,大部份來自西方,都是年紀大的 保守,大眾部就是本來東方的那些比丘,年紀輕但是他們思想比較開通,比較開放,對戒律的解釋也不一樣,這個叫根本分裂。
當然難道分裂只是這樣而已?不是,大眾部裡面會不會還有不同的想法,會不會?也會。上座部會不會裡面有不同想法?也會。上座部也分裂,大眾部也繼續再分裂,這種分裂不要把它想成分裂之後就水火不容,我看到你就要揍你,你看到我就揍我,不是這樣子。
分裂只是我們某些思想東西不一樣,那我就跟我一樣的在一起,成為一個學派,你跟你比較相近的在一起,成為一個學派。學派能不能交流跟溝通?當然可以,因為都是佛弟子,都還是佛教的學派。像我,你知道我的傳承,名義上的傳承或是具體中國佛教傳承,你知道我是什麼宗的嗎?我是禪宗的,曹洞宗的,我從我師父那邊傳承過來的是禪宗,而且是少林寺本派,我是跟你講真的不是跟你開玩笑。但是難道我不可以跟南傳的,或是跟藏傳的去溝通,還是打死不往來?不會啊,某些不一樣沒有關係,但是我們還可以生活在一起,有時候可以出去,有時候跟南傳的也都可以。你們不要把他不同的學派,只是我們思考對佛的解釋某些不一樣,但並不是我們就絕對不同宗教不往來,不是這樣,不要把它想成這樣。
而且很多不同部派裡面,它有時候會交流,有時候我去參訪,我可能從這個部派去到其他部派參訪,我也會住在他寺院裡面,那你也來問我你們這個派別,你們現在怎麼樣,你們現在到底怎麼解釋這樣問題?我也可以談,他不會逼你去接受,我師父也是禪宗的,我師父是修淨土,所以你們要這樣去了解部派,不要把它當是不同部,然後水火不容,好像要打仗一樣,不要把它想成這樣子。思考不一樣,但是很多時候他們是可以互相交流、互相溝通,這邊大概談一下。
新的散播、發展
佛教在散播的時候,有分為三個階段,(講義P19)
點狀的散播
第一個階段叫做點狀的,或是散播,點狀的散播,最主要就是東方跟西方傳承,從東方傳到西方來,這是第一個階段。
國家化
第二個階段叫國家化,阿育王,阿育王把佛教當成是他國家的國教,把佛教傳播到他國家的每一個角落,所以阿育王有蓋阿育王柱,有蓋阿育王塔,很多地方只要有阿育王國土的地方,他就有阿育王柱、阿育王塔,是代表他的德政跟仁政,以佛法來同化,來教化人心,所以就變成阿育王是把佛教變成他的國教,國家的宗教。
阿育王他蓋了很多阿育王柱,阿育王柱有兩個意義,簡單的講有兩個很重要的意義在,政治意義跟宗教意義。政治意義是什麼意義?他做了很多柱子,柱子上面站着獅子,然後另外一邊頭也朝一邊,有一隻是朝正中央,所以是四面,四面四隻獅子坐着,下面有一個,畫有法輪,佛教的法輪,這邊也有法輪,四面都有法輪,然後柱子當然很高,上面有獅子,這邊有法輪。
阿育王柱有兩個很重要的指標,政治的還有宗教的,政治是國界的宣示,他打下了很多國家占領了地方,他要怎麼去標示這是他的國界,放阿育王柱在這裡。所以你看到阿育王柱,就表示到達了孔雀王朝,到達了這個國家的國界。第二個,宗教的意義,他告訴你就是,我有法輪,就是告訴你他的王政,他用佛法來渡化他的子民。獅子有代表權威以外,獅子還代表什麼?獅子吼,佛陀的講經大部份都用獅子吼來比喻,獅子是萬獸之王,他講出來的就像獅吼一樣,所有都很安靜,可以服化各種邪魔歪道。而且他獅子是坐在什麼上面?法輪上面,他是在傳法輪,所以就有這樣的宗教意含,用佛教來渡化十方的人。這個叫做國家化。
國際化
接下來,另外一個階段開始就叫國際化,國際化就是從印度往外擴張,往南到斯里蘭卡到中亞,然後從中亞傳到西域,西域到中國,國際化最重要的關鍵是用什麼方法?傳播經典,經典不會自己跑,傳教士,我們現在叫傳教士,以前就是佛的弟子那些出家人,就開始往外,到別的國家去弘揚佛法,我們現在叫傳教士,佛弟子這些出家人去傳教都是帶着經典去,去翻譯。他不是去你的門敲門敲一敲,我是來傳教的,他不是這樣,他來了之後開始翻譯經典,把經典不管從印度帶過來是什麼文,翻成當地國家的語言。所以到中國來,翻譯各種經典,所以傳教士翻譯經典,是弘法最重要的兩個基本方法。
最後到了這個時期部派分化 —— 部派一直在分化 —— 分化到最後,小則十八支,十八個大部派,多則上百個部派,在這時候新的教典又出現了,之前不是說教典結集只有兩個,哪兩個?经
跟律
,現在新教典出現,论
,尤其是阿毗達摩論。
這個時候,因為弟子們對佛陀教義跟立典的不同理解,他們開始做註解,寫下來的叫做論,又叫做阿毗達摩論,「對法」,上次記得嗎?阿毗達摩,「對法」,對什麼法?對佛陀的教法,是在解釋佛陀的教法,所以你們現在就有一個概念跟了解。為什麼這些弟子會開始做論?因為對經的理解都不一樣,分裂成部派之後,他是不是要展現出他這個部派對某些經教的了解,他的部派的特色,他們就開始做論,這個叫做阿毗達摩論,這個就是新的教典。
所以現在經律論三藏都有,除了阿毗達摩論以外,還有一個,叫做菩萨藏
。裡面包含了本生還有譬喻,還有其他種種有關佛陀當初修菩薩道時候的各式各樣的故事,也有談到十方佛,本生是談佛陀過去的事情,譬喻。除了談佛陀過去的事情以外,還有談到十方佛,這裡面就含藏了大乘的教典,不要說後來的大乘,大乘出現是因為早期很多人已經知道佛陀有這樣意思,傳這樣法,只是當初沒有被結集進去,但是現在已經慢慢都出現,因為很多人當初有聽佛陀怎麼說,但是你們當初結集並沒有結集進去,所以這個時候就有所謂的菩薩藏出現。
我們來回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