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舍论 第二讲
俱舍论 第一讲 | 本讲视频: Youtube 腾讯 | 俱舍论 第三讲 |
复习
各位同学大家好,开始我们第二堂的俱舍论,我现在再把早期教义,我们一般称原始佛教的教义,或我们称小乘佛教的教义 —— 因为这是基础,我们一般现在不称小乘,我们现在称三乘共法,佛教的基本教义 —— 现在我们再复习(一下)。为什么要复习?因为俱舍论本身是在解释什么,他是论,那论是在解释什么,是在解释经,论是弟子做的,佛弟子做的,不管是佛当代的弟子,或是后来的弟子,既然在解释经,那当然是在解释经的要点,所以我们必需在解释这个论之前,必需要把经的教义,重点再跟各位复习一下。
早期原始佛教或是三乘共法的教义是什么?缘起,缘起法门,缘起用到我们身心生命,就是在讲四圣谛,四圣谛讲我们的问题在哪里,我们怎么会在三界轮回流转。因为有烦恼,烦恼造业,造业就来受苦,就这样生生不息,这个叫做苦集二谛。我们知道这个根源在哪里的时候,就要想办法去把这个烦恼断除,就是去解决,解决之后,我们就可以证悟。证悟这个果叫做灭谛,灭,就是灭烦恼,到达涅槃的境界。道谛就是方法,所以最重要的就是这个方法。
其实很多后来的论都是在解释这四圣谛,只是解释得比较精细,为什么经需要人家解释?
第一个,因为经是两千多年前的东西,所以每代语言表达、理解都不一样,所以必须要有弟子出来解释,不然两千多年前,你知道佛陀在讲些什么?而且又是从印度来的。所以经必须要有一代一代的弟子出来一直解释。像我现在在干嘛,我是在讲经解释,没有解释,你光看白纸黑字,看得懂吗?当然看不懂。
第二个,刚才那个是比较实际性,或历史发展性的讨论,现实的讨论 —— 根机利钝,你们知道吗?很聪明的,根机很利的,那种人可能佛陀随便讲两句,他就知道了,开悟了,就像目键莲,舍利弗 ,大迦叶他们那种。目键莲,舍利弗遇到佛陀第一句话,佛陀跟他们讲了,证初果,厉不厉害?厉害啊,不厉害的就需要解释。佛说因缘生,一切法因缘生、因缘灭,他就马上 —— 因为他之前已经好几辈子累积那个资粮,这辈子来听到一点马上开悟。我们有没有马上开悟?没有,我们没办法,没有办法就要解释解释再解释……我们根机不够,所以需要人家解释,就是这样子。
在座各位根机不够,是不是叫做笨?不是,自以为根机很利的那些,才是自做聪明,我们要把自己当成(根机很低),我们都是刚学,所以需要人家来解释,不要把自己认为我根机很高,然后就动不动就开悟的样子。因为有些人会学禅宗,但是禅宗那些祖师,禅宗那些人根机都很高。我们根机不高,所以要一步一步从四圣谛八正道,这样慢慢学,比较踏实,也比较实在。不要动不动就自称活佛,或自称灌顶。学佛就要实实在在,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去做,台语人说,“憨憨的做”,“傻傻的做”,“傻傻的修”,这不是傻,这才是真正的聪明,才是真正的智慧。
八正道
我们上个礼拜是不是讲到“道”?八正道的道,八正道,背起来,为什么要背起来,不要把它当成一种知识,要把它当成是一种修行的过程。
八正道从第一个正见,正思惟,我说过,学佛正见
是无比的重要,我已经不知道强调过多少次,同学们不知道有没有听到。你的心里面,你学佛有了正见,最根本的一点你不会上当,现在外面不是没有佛法可学,问题在于,邪师外道太多了。有些是混进来冒充是佛法,然后什么道的一大堆,什么佛的一大堆,还有什么轮的一大堆,我们不要直接批评,用影射的就好。
这些,有时候你上当进去之后,有时候,财尽人失,有时候破你的法,破你的法身,肉身有问题,被上当,还散财,还破法身,因为邪知邪见,一盲领众盲,相偕入火坑。有时候你已经修了邪知邪见,修了邪法你都还不知道,所以学佛第一个,一定要有正知正见
。
同学会说,我怎么知道你讲的是正知正见?我也不知道,你自己判断,但是有一点我要告诉各位,神通讲太多的那些,一般都不是正知正见。我只能跟各位讲,动不动讲神通,动不动讲看到什么灵迹、神奇,动不动就强调这些,那都不是正知正见。第二个,把法门讲得太容易的,那绝对不是正知正见。什么灌了个顶就可以超脱多少劫,用了什么东西,捐了多少钱,就可以得到什么,这一些很容易像卖药一样。卖药你们知道,花了一些钱买什么药治绝症,什么癌症都有药可以治的那种,那绝对是骗人的。
所以这几点各位要记在心里面,讲的有次第的,告诉你修行很困难的,叫你要一步一步修的这些,然后不讲神通,这些都会比较是属于正知正见方面。各位要记清楚,我们讲到正见第一,接下来就带领正思惟,再来就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这已经讲过好几次,我们先来复习一下。
戒、定、慧
这八正道可以浓缩成三学,哪三学?戒定慧三学,八正道是以正见为第一,然后贯彻。从你的思想的矫正,养成正确的观念,然后由思想透入行为,由行为表现出外在去自利利他。接下来更深一步的、进一步的透入所谓的宗教修持,宗教修持那就是禅定。所以思想改造,由思想引导正确的行为,在日常生活上,慢慢去磨练,进一步在宗教的修行上,那就是禅定。要把正知正见跟禅定配合在一起,这浓缩起来也就是戒定慧三学。
戒定慧三学是从戒开始讲,持戒 ,修定,最后才能发慧,但是你不要误解,不要以为持戒就一定会有禅定,不要这样误解,禅定要另外修行才可以。三增上学,戒定慧又叫做三学,三学是简称,但是它的全名叫做三增上学,为什么叫做“增上学”?这个“增上”这两个字,照中文很难去理解,它到底是什么,如果照梵文字来解释就知道。
这个增上意思叫做foundation,叫做基础,就是以这三个为基础。这三个是一种基础,三增上学,谁告诉我为什么它叫增上,叫foundation?其实我这个都解释过了,是在复习而已,为什么叫foundation?
三增上学,戒定慧是所有法门的基础,可以这样解释,这是一种。另外呢?这三个是所有法门的基础,不管你修净土,修禅宗,修密宗,修什么宗,离不开戒定慧,就这三个里面,
会不会是渐进的?
是,讲的很好 。渐进,戒增上学叫做以戒为基础,我们才可以修定,持戒不精进或持戒有问题,表示内心还有一些杂染困扰,要修定很难。一坐下来就烦恼一大堆开始起来,所以持戒是修定的基础。
那么修定是什么?发慧的基础,也就是你要开发真正的智慧,必须配合禅定,这样各位知道吗,每一个前面都是后面那个的基础。有慧之后,最后才来是证,所以这三个叫做三增上学。这个慧,不是你修了定之后才来修慧,这个慧平时就要开始慢慢修,哪三种慧?闻慧,思慧,修慧。修慧是跟禅定配合。闻思修之前就是要养成正见,从闻思养成正见,然后平时日常生活要去持戒。有空的时候要修定,要这样几路同时并进,这样才有作用。
大乘佛教进一步除了戒定慧以外,还要日常生活牺牲自己成就他人,这是大乘佛教跟这里不一样的地方。但是大乘佛教还是立足在戒定慧基础上,在自利的基础上进一步去利他,这是大乘小乘不一样的地方,但是这里是三乘所共。讲到这里有没有什么问题?这是简单的解释,我们再来看。
世间正见、出世间正见
不管是戒定慧还是八正道,我讲过第一个要开始修的,都一定是正见。正见有世间正见,有出世间正见,什么是世间正见谁还记得?
世间正见就是他目标不在解脱,目标在做一个好人。
对,讲的很好。做一个好人,不会做恶事,会帮助社会,自己品性端正的好人,这叫世间正见。基本上要有世间正见的话,哪四个是最重要的内容?有善有恶,有业有报
,有三世轮回
,然后有什么,有凡有圣
。八正道的正见,不是有世间,有出世间吗?那世间有四种正见,有善有恶,有业有报,不是有因有果,业报是更精细的,有业有报,有三世轮回,然后有凡有圣,这是世间正见。
出世间正见就是要了解缘起无我,就是要了解三法印。三法印是缘起的三相,无常,无我,涅槃,一切是缘起的。时间相上来讲就是无常,一切是缘起的,空间相上来讲就是无我,一切是缘起的,了解无常无我,当下就必定是涅槃。
这个叫三法印(见图),中间是缘起,缘起是佛法最根本的教理,缘起运用到世间上的现象,就会有三相。缘起是个法则,宇宙的法则,这个法则用到现象,人世间生活百态的各种现象,从时间相上来讲,会产生无常;从空间的复合相,就一定是无我;能够真正认识无常无我的话,或是既是无常又是无我,缘起的当下就是涅槃,所以叫做“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缘起的三相。
佛法要学的也不外乎就是这样的一个重点,缘起观是佛教跟其他宗教最根本最不一样的地方,大乘佛教的很多教理,也就是无常无我或涅槃的一种发挥,简单来讲,唯识重在解释无常;中观,依无我而发挥变成性空。这个无我如果用在我们身心生命上就是没有一个不变的灵魂,用到万事万物就叫做自性空;涅槃是般若经还有佛性论的发扬,很多般若经或是说讲佛性论那些,都是从涅槃这个概念继续发挥出来的,所以佛教离不开缘起三法印,大小乘都一样。出世间正见第一步就是,一定了解缘起,无常,无我,涅槃。
同学会问我:“师父,这个理论是这样,我怎么用?”,我这四年来都是在告诉你这些怎么用,现在我们在复习,怎么用未来在讲俱舍论的时候,会告诉你怎么用,因为这是基础的观念,细节上其实从成佛之道,佛法概论里面已经讲很多。
讲到这里有没有什么问题?思考一下,有问题可以随时问,因为我也知道这个已经是讲过很久很多次了,叫你去跟人家解释,会不会解释?
(有时候会,有时候不会……)
什么叫有时会有时不会?知道的就讲,不知道的就不讲,知之则知之,不知则不知,你们有时候要考验自己到底懂不懂,很简单,找你的朋友去谈,跟他解释,你就知道你到底自己懂不懂,有时候你懂了很多,然后开始当老师的时候,你就知道到底懂不懂。
僧
接下来我们来谈佛法僧的僧,僧叫做samgha,南无佛,南无法,南无僧,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僧叫做“samgha”,“samgha”是和合的意思,“samgha”是和合,合起来叫和合,在佛教里面叫有组织有纪律的团体,但是它更精确应该指的是佛教的出家组织叫做僧团。
- 僧Saṅgha:合和僧,有组织、有纪律的团体
- 佛教僧团包括:
- 男众:比丘、沙弥
- 女众:比丘尼、沙弥尼
- 依法以摄僧
- 律vinaya: 团体的规范
- 戒Sila: 个人道德操守规范
- 法Dharma: 以佛法的修证为最高的共同目标
僧团
佛教的出家组织,僧团,不包括在家组织,当然广义来讲都有,但是我们一般常用的,僧团是指出家组织,为什么是出家组织呢?因为出家组织,有纪律,有组织,包含在家人那太广,所以纪律就是要持戒,组织就是要律,就是戒律来规范出家的组织,有这样的戒律来规范,那就变成一个有组织有纪律的团体。
什么叫有组织有纪律的团体?车站一大堆人能不能叫它是一个团体?有一大堆人在那边,它有没有组织有没有纪律,你爱怎么样就怎么样,你要去哪里就去哪里,没有人管你。在佛教里面就是以出家僧团为主要的组织跟纪律团体,它有比丘,就是男众出家人叫比丘,它有沙弥,有比丘尼,你知道那个尼是什么意思吗,比丘尼的尼,谁知道,是女的意思,女众的女,但是你们是从音上来猜的是不是,你有没有看到这边,一个叫Bhiksu,一个叫Bhiksuni,有没有“ni”?有没有,这个尼是“ni”翻译过来的,因为梵文字,它有阳性、阴性、中性,它这个“ni”是在人格,什么人后面如果加“ni”,那就变成女的,英文没有这样子,英文好像有一点点,man 跟 woman 它是加在前面,梵文是加在后面,加一个尼就是阴性,所以男的后面加一个尼就是女的,所以比丘是男的,比丘尼是女的,“Samgha Vinaya”,各位知道,“Vinaya”是什么?律,有没有听过“毗尼”?毗尼有听过,因为毗尼是直接音译,你们下次在经典上如果读到毗尼,叫做“律”,就是Vinaya,Vinaya 是律。
还有一个字叫戒,律跟戒不一样,律的范围广,戒的范围小,律是规范团体的,戒是规范个人的操守,跟道德、品格、行为,所以我们常常戒律放在一起。再讲一次,戒,上次已经讲到,戒本来意思是什么?善性或性善,是一种好的习性,也就是说把好的行为一直去做,无时的做,到最后变成你的天性,所以戒是性善,它是一种道德品德的行为操守。如果今天你来上课的时候,电话响了,你不顾同学们在上课,你就拿起来,股票跌了,这个是戒来规范还是律来规范?戒嘛。如果电话响了,然后你赶快拿着跑到楼上去,没有人听到你讲什么,投资多少钱,有没有去管你?没有人去管你,你会不会妨碍到别人,不会,那你自己要怎么投资,只要你不贪赃枉法,你又没有犯什么错,没有,但是你在这里接(电话)那你就犯错了,是属于戒还是属于律的范围?那当然是律的范围。
我说律是规范团体的,它比较无关乎你个人的操守是怎么样,大家生活在一起的时候,你不守这个规则会影响别人,那就律要管。如果今天你去偷人家东西,那是律还是戒?戒,个人的行为规范操守,不管是在哪里偷,全世界在哪里偷人家东西,都一样是犯错,不是我在这边偷没事,在那边偷就有事,一样,所以要分清楚律跟戒在哪里。
出家团体来讲,规范团体生活的各种守则,就叫做律,规范你十五天要剃一次头,胡须要刮,衣服要穿怎么样,这个是什么?律。大众几点要上早课,大众几点要吃饭这个都是律,受戒的时候应该怎么受,这个都是律,规范你个人的,尤其是特别道德伦理规范的。你不可以杀生,不可以偷人家东西,不可以打妄语,打了妄语之后要怎样,不能骗他,你骗他怎么样,拿了他的东西,之后你应该怎么样,不小心拿了是怎么样,如果有恶意应该怎么样,这些规范是属于戒的范围,这个叫戒跟律,由戒律来规范僧团的团体。
共修的力量
僧的团体叫僧团,就叫做僧。僧团,接下来,为什么要有僧团的存在?对个人来讲,团体对个人一种督促,对个人的进步修行有很大的帮助,大家可以督促你前进,制造一个好的环境,这个好的环境,大家进来,可以一起修学。所以僧团对个人来讲,就是一个好的环境,有很多善知识,你来这里你就可以,借由大家的力量一起来共修,所以千万不要忽略共修的力量。我问你,你来这边可以听经,现在我们网路上也有,有没有人想,那以后我不用来了,我就回去听就好了,当然如果真的不得已,时间上没办法,但是我跟你讲,你来这边听跟在家里听,那绝对是不一样。你们有没有这种感觉,还好你们都说有(哈哈),为什么?共修的力量,你看到人家精进,看到人家猛抄笔记,那我要用功一点,我刚才在打妄想,看到隔壁很用功,我赶快用功,本来在打妄想,想到一半,师父好像看着我,或是打瞌睡打到一半,这个叫做共修的力量。
自己在家里念经当然是很好,但是跟去寺院有什么不一样?当然不一样。共修的力量,在寺院有师父,有善知识,大家会督促,使你更精进,使你更勇猛,这叫共修,团体的力量。这些善知识,你的同修都叫增上缘,都是你的法的增上缘,这个是对个人。
所以需要有僧团,僧团创造一个好的环境,然后让大家进来之后,都有办法去修行,有什么错同参可以互相批评?不是,互相鼓励,僧团的力量。住过僧团的人才可以感觉得出来,现在很多出家人其实没住过僧团。四个以上才叫僧团,当然四个还小,认真的算,要几十个才叫做僧团,僧团的力量或是共修的力量,真的只有参加过的人才能知道。
我也跟各位讲过,我刚出家的时候在福严待了六年,这六年里面,年轻人,二十五岁有的比我更年轻的,当兵一回来就出家,有的甚至还没当兵就出家,年轻气盛各种烦恼都有,你知道这些烦恼起来的时候,谁来帮助你?师兄弟,同参。师父一个人哪里对这么多人(面面俱到),很多时候师父讲的他只是一个方向而已,但是很多时候的这种烦恼,都是你最好的同参,你最好的朋友。像如立法师,还有我以前跟各位提到几位法师,互相勉励,把他的经验,他怎么去克服这方面困难,把这些难关他的方法告诉你,然后你尝试互相鼓励去做。这个力量很强,不然一大堆人早就还俗了。
这种烦恼起来的时候很强烈的,但是还好,很幸运的,我很高兴的,在当初的六年里面,有那么多的同参道友,不嫌不弃的,慢慢来找你谈,聊,这个聊不够找那个,那个聊不够找这个,总会找到一个。现在你的烦恼下去了,你很精进,很用功,换他起烦恼,可能是家人的事情,可能是这几天又怎么样了,他会来找你谈,你就把你的生活经验,有时候就是互相勉励就是这样子。
正法的延续
共修的力量很强,千万不要以为自己躲起来修就叫做修。第二个,僧团的另外一个意义跟作用是什么?传法,转法轮,就是维持、维护正法,维持正法的延续,让正法可以一代一代的传下去。正法的维持维护延续传承,不是一个人。所以佛教一向以来,不讲个人崇拜主义,一个人再怎么厉害,你没办法维持正法,一个人生命有限,力量有限,只有僧团。僧团才能维系正法,是这样一个组织聚力,这样的僧团才能维护正法的存在,然后让他僧团一代一代的传下去,唯有这样才能维系法。
但是我们要分清楚一件事情,我不是说在家人不可以说法,说法跟维护正法的传承,那是完全不一样的事情,在家人有些也蛮有德行,那当然说说法,但是因为他只有一个人,也没有一个组织,没有纪律,也没有团体,他讲了或是他走了就没有了,但是僧团,千百年来就是靠僧团,一代一代的一直延续下去,这是僧团的力量。
今天如果当初没有福严的话,各位同学也没有办法今天来到这里听法,如果没有当初那僧团的话,我也没有办法去学习到一些东西然后可以来跟各位分享。也就因为僧团所以能够维持,以我这样的一个身份一直的存在,也可以用我背后僧团的力量,一直来摄受各位,这个就是僧团的力量,维护正法一定是在于僧团。
所以僧团两个作用,第一个,对个人修行的增长,烦恼的去除;第二个,维持正法维持护法,这是僧团对大众的力量。
佛涅槃后
- 色身的处理
- 火化
- 舍利由八个国家分得供养
- 佛塔(stūpa) 的兴建
- 佛塔崇拜的发展
- 法身
- 五佰阿罗汉由大迦叶(Mahākāśyapa) 领导结集佛的教法
- 称为第一次结集
佛法僧三宝讲完了,“After Buddhas’s Nirvana”,讲完了佛陀灭度了,我们现在讲一些历史上的发展,教理跟历史上的发展。
色身
佛陀在世,有佛;佛陀讲法,有法;然后佛院建立僧团,有僧;所以佛陀在世有三宝。佛陀入涅槃之后就会有一个问题,佛的肉身怎么办?佛的肉身火化,火化有两个意义:
第一个意义:因为这是印度的传统,印度的传统很多是火化的,印度比较少埋在土里面,要不然就怎么样,不然就丢到恒河里面,能火化火化,不能火化丢到恒河里面,但是一般都是火化,火化比较多。所以佛教依于印度的传统,所以也是火化。
火化,第二个意思,告诉你什么?人生的空性,不要去执着这个肉体,这个肉体是因缘聚合,随业随烦恼流转,走了再去轮回,不要在肉体上去执着。对在生的人就是告诉你,这个就是叫因缘组合,缘起缘灭就是这样来的,不用去执着肉体是怎样。
佛灭之后,烧了后会剩下什么,舍利,上次有讲过舍利是什么?“sarira remain”,不要把舍利想成一种很神秘的东西存在,然后吃了还会,长生不老,或是你去拜了舍利,就功力增加好几倍,或是拜了舍利就会保佑你,不要这样想。
其实所有人都有舍利,舍利本来意思就是“body”,或是死掉后留下来的,或是烧剩下的就叫做舍利,“sarira”,舍利本来的意思,我们死后剩下的东西就叫做舍利,如果没有拿去烧就叫全身舍利,烧了剩下那就是舍利,就是叫做舍利子,剩下的结晶体叫舍利子,舍利就是烧剩下的结晶体,不要把它神秘化,不要把它弄成像什么一样的,又在供养舍利。当然供养舍利有另外的意思,不是我们一般以为供养舍利,就有力量保护我。佛烧剩下的舍利,其实是佛的一种表征,就是慎终追远。我们对舍利的恭敬,对舍利的仪式,其实是对佛的恩德,把佛法传给我们,我们对他的感恩跟恭敬,这是我们恭敬舍利最重要的意义。
所以当初佛一入涅槃之后,烧剩下的舍利,“八王分舍利”,印度八个大的国家,每个人分了一些舍利回去供养,然后接下来就盖舍利塔,它有一个就是象征性的我们对伟人崇拜,对伟人慎终追远感恩的意义很重,所以就放在舍利塔里面,舍利塔后来转成寺院的大雄宝殿,这个以后有机会再跟各位慢慢聊。我们对舍利要有正确的认识。
我曾经听说舍利很神圣,自己会增长?
会有这样的状况,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但是常常会有这样的状况,现在要告诉你,舍利的神圣性在哪里?它是对伟人的一种感恩跟忆念。所以在金刚经里面把什么当舍利?把金刚经本身当舍利,佛的法身舍利。舍利它的神圣就在于,它是代表圣人,圣人往生或是涅槃之后,他留下些什么,不是这个东西本身多怎样,是这个东西所代表的意义是什么。就像是一个国家的国旗,为什么那么多人为它牺牲,难道那块布那么严重?不是,是布后面所表达,表征的意义。
我们有舍利塔,接下来就有开始发展舍利塔的崇拜跟仪式出来,但是那个是其次,佛陀告诉你,最重要的是法身。肉身烧了,剩下一些结晶体,大家拿回去拜舍利塔,然后开始供养,对佛的一种崇敬。但是这样不够,如果只是这样而已,那佛法呢?佛法怎么办?如果大家只是去拜,去崇敬而已。佛法要留下来,佛的法身,就有弟子开始结集经典,结集佛的教说,这个更重要,这个比佛的肉身,比佛的舍利子更重要。如果这个没有的话,那谁知道到时候舍利子这是什么东西?
法身
法身就由这些佛弟子,传说是由五百阿罗汉开始结集,其实就是各地佛弟子,回来开始结集佛的法身,什么法身?经典,这些结集,佛涅槃的第一个结集,由大迦叶结集,那舍利弗、目犍莲去了哪里?舍利弗目犍莲在佛入灭以前就已经入灭了,各位不要以为大迦叶结集,(那)佛的最大的两大弟子,舍利弗、目犍莲跑去哪里?他们在佛(入灭)以前就已经入涅槃,所以就由年资最长的大迦叶,做总召集人。
第一次结集
- 原因: 保存和统一佛的教法
- 时间: 佛灭的初夏
- 地点: 王舍城(Rājagṛha)郊区的七叶窟
- 人: 五佰阿罗汉
- 大迦叶(Mahākāśyapa): 主持人
- 阿难(Ānada): 负责结集教法
- 优婆离(Upāli): 负责结集教法
- 方法: 合诵saṅgītia,大众共同审定
- 结果:
- 教法 → 经藏sūtra-piṭaka
- 律法 → 律藏vinaya-pitaka
- 还未有论藏的出现
第一次结集叫做 “The first council”,第一次结集,为什么要结集?因为要保留还有制订佛的教法;第二个什么时候?初夏,佛灭的初夏,在王舍城的郊外结集,有多少人?五百阿罗汉,叫做五百阿罗汉,或五百比丘,大迦叶是总召集人,阿难负责结集经,佛的教说,优婆离尊者负责结集律。那时候有没有论?那时候没有论,论是后来佛弟子的解释,所以那时候没有论,那时候只有经跟律。怎么结集?一般我们叫合诵,合诵就是大家来集在一起,现在你们大家都在这里,谁听说佛在什么时候讲过什么,然后你就举手说,我在某某时候我跟在佛旁边,佛在哪里讲了些什么,都讲出来,讲出来我就问,还有其他有什么证人?是不是你自己编的?没有,其他有好几个都举手,有,当初我有在,佛是这么说的,我有,好几个举手,其中也有举手说,佛好像在那个时候又多讲了什么,不只是这样而已,其他人有没有异议?都同意,另外一个说不是喔,佛好像不是这么说的,那应该是怎么说的……就是这样的构成,大家达成共识之后,就一起把它合诵出来,合诵出来之后怎样?输入电脑 —— 当然不是,记下来?没有,大家背起来,所以叫做合诵,就这样一直念,然后把它背起来。印度人的记忆力很好,他们的习惯也都是用背的,很多古代的祖师,印度过来的祖师,他没有带梵文本,他过来是背出来给你,这只是举一个例子。
好我们继续来上课。刚刚很多东西我以前都讲过,这是在复习,温故知新。有些东西我可能以前没提那么清楚,又加上现在有梵英文版,为什么有梵英文版?因为有些东西中文翻,(有时不同情况下中文)字用起来差不多,但是它的梵文就是不一样,所以你们可以去查一下。
第一次结集,就有结集到有经,有律,就是佛教最早的经典,但是它没有论,因为那时候还没有弟子做注,后来的论是后来的弟子写的,那个叫论,俱舍论就叫论,这个是后来的阿毗达摩论。结集之后,难道一切就一帆风顺了吗?不是,佛教的经典一直在增加当中,现在跟各位很简短的讨论一件事情,你们会不会觉得当大迦叶结集,当然是一件重要的事情,这样子很好,但是,在过程上你们觉得会有什么问题?意见不相同,很好,第一点,意见不相同,当初是少数服从多数,但是这些少数人他们可能认为,我们的理解才对,有没有这样的状况?当然会有。
比如哪一天,我毕业了我回去了不来了,你们就讨论如源法师以前到底讲了些什么,如果没有录音没有什么,只是写笔记,是不是每个人写的都不大一样?每个人理解,就算是录音再放出来听,是不是大家理解都一样?也不一样,听了几次。以前我们听导师,印顺导师到福严去,第一次来,我们去问他问题,录音起来,我们要写下来当福严会刊,发生什么事,大家理解都不一样,我们再放,放了十遍大家理解还是不一样,这一定会发生。第一个理解不一样,第二个发生什么事?会有什么事?
它当初是以五百阿罗汉为代表,那佛陀弘扬了四十五年,所有的弟子难道只是五百个而已,阿弥陀经上面写了多少,千二百五十,连常随众都一千二百五十,但是他是以阿罗汉为主,这一千多人里面,很多人不是阿罗汉。据传说阿难当初,差一点进不去那里面,为什么?他开悟但是没有证阿罗汉,到了前一天他才证阿罗汉。
传说是这样,但是这样的一个讯息告诉我们一些什么事?不完整,有些人其实他可能听了很多,他虽然不是阿罗汉,他可能听了很多,但是没有被纳进去,或是早期一直跟佛陀,但是后期他就自己到其他地方去弘法,他并没有在这里面,当初后来就有发生一件事情,结集完之后,另外一大堆比丘赶回来了,来不及了,以前的时代跟现在不一样,不是机票买了飞机坐了就可以到。赶了一两年才到的多的是,用走的,如果现在,从加拿大东边走到西边,要走多远?要走多久?那根本不是几年就可以算的,更何况那个时代没有路,所以很多到其他地方去弘法的,很多人可能很久以后才赶回来,结果人家曲终人散。对不起你来晚了,我们已经结束,这些人说不对啊,我听很佛很多东西,你们里面没有,就会产生这样的问题。
所以第一结集以后,虽然结集了但是各种教法,佛的各种教法,佛的各种事迹,佛的各种从各地不断的传出来,为什么?因为第一个当初五百阿罗汉,根本没有把所有的弟子都纳进去。
再来就是,也就是它代表没有把所有的佛法,佛所讲的东西全部纳进来,只是某一个当权派 —— 讲得比较严重 —— 某一些比较德高望重去结集,但是不能代表所有,会产生这样的问题。所以第一次结集之后,各种教法都不断的传出来,教法传出来那就是佛弟子,尤其是出家的弟子,他当初也是这样听到,但是我听了你们结集里面,怎么没有我当初听到的?哪怕结集里面很多人意见不一样,但是我们当初是少数服从多数,这些人是不是真的就觉得是这样?当然不是,比如弘化一方的大德,他可能解释跟人家正统结集不一样,所以不久之后,就有了第二次的结集。
第二次的结集
是佛灭一百年后,为什么?因为不同的人对佛陀的教法,或是佛陀的戒律有不同的认知,不同的认知从地方愈来愈多,冲突愈来愈多,后来发生了一件(事),最后的一根稻草,什么叫最后一根稻草?就是最后的一点小火,临界点,一戳就爆。最后什么一根稻草或一个临界点?对教法对戒律理解、解释都不一样。
后来一百年后,参差更多了,不同意见更多,一百年后有一次,一个西方的比丘到东方来,看到东方的比丘,我大概画一下,你们了解一下不然我讲东方西方,你们也不知道我讲的是印度,我大概画一下就好,印度,这边是什么,北边巴基斯坦,这里是什么,尼泊尔,喜马拉亚山,它是在这个地方,佛陀当初是不是出生在这里?尼泊尔境内这个地方?这里我们叫做东方,往这边传往各个地方走,这边大概就叫做西方,不是到这里来,因为一百年还没真正传到这边,大概都是在这个地方,在这一带传承所以这里叫东,这里叫西,就是指大概是这样。
西方的比丘到东方的毗舍离,看到东方比丘都怎么样,接受人家的红包,就是拿钱 拿人家的钱,以前佛陀出去托钵托什么,食物,食物不是馒头,大饼也有,但是他不拿钱。后来一百年后,西方的比丘上座比丘,来到东方,发现很多年轻的比丘,人家供养钱,他觉得不对。因为比丘戒律里面,有一条叫不持金银宝物,不能捉拿钱,你怎么可以接受人家钱?所以他就抗议,抗议的结果是怎么样?他一个人来到人家这里,抗议的结果当然是被赶出去,人家说你滚回去你的西方吧,你不要来管我们怎么样。
他回去之后难道就此做罢吗?他觉得这样不对,因为你明明做错事,我对的,我进去讲你们,你把我赶出来!然后他就结合西方的一些长老们,耆年的长老们,尤其是听说还有佛的第一、第二代的弟子,因为一百年,如果有人活一百岁,过来教训这些年轻的比丘,告诉他们不可以这样做。那大家就有争议,大家推派代表来开会,这个开会就是第二次结集。
他们同意的就是,戒律还是依西方的上座长老们的意见为主,所以就回复到佛陀原来的。你知道为什么他们对戒律会有歧义吗?因为虽然讲戒律,但是戒律也分很多种,很多戒律是世间悉檀,是依文化习俗而制定的,不是所有的戒律都一成不变,因为在印度的生活环境,穿着吃的很多的规定是依印度文化习俗而规定的。佛陀要入涅时他有告诉阿难,“小小戒可舍”,就是那些无关紧要的,随着时代因缘文化的,那些你就把它舍掉,然后重新再去制所应该要的。当初阿难有没有讲?有跟大迦叶讲,然后大迦叶问阿难,什么是“小小戒”?阿难说,对不起,佛陀要入灭我太慌张了,我吓得脑筋一片空白,所以我忘了问佛陀哪一些是“小小戒可以舍”。大迦叶说,你这样跟我讲,有讲等于没讲,你要叫我怎么办?阿难说 你自己看着办。就发生了这种事情。
最后大迦叶做了一个很不得已,但是却不符合佛陀、佛法精神的一个规定,一个结论,因为他确实也是两难,佛陀制定的,都不改;佛陀没有制定的,就不要再制定了,维持原来。这是不得以折衷最好的方法,你们也不会再讲什么,你不要怪我,我也不要怪阿难,阿难已经够可怜,在那边哭得死去活来,我不要再骂他,你们不要怪我,我也没办法,因为他没有讲清楚,我不敢乱制戒,到时候真的发生什么问题,你们怪我,所以他就只好这样子不得已的方式。但是合不合乎佛法精神?不合乎,就是因为有这样的问题。
所以后来戒律才会产生这么多的歧见跟歧义。很多戒律里面规定的,其实无关紧要,但是在当初有关紧要,在中国文化里面,比如儒家传统里面跟这边西方,有没有很多在遇到人的规矩上不一样?在东方的学校,能不能叫老师的名字,要称什么老师,对不对?这边大学他都称教授称名字,在东方有没有紧要?要敢称老师什么名字,直接称他,那不得了了,对师长不恭敬!在这边,为什么要称你这样子?我称你先生最好,我直接叫你名字也算不错,这就是文化习俗。
在当初,很多我们现在觉得无关紧要,确实是无关紧要,依现在来讲,但是当初却有关紧要,很多是威仪的。很多里面规定,你知道比丘戒里面是用手,捏东西吃的,不能用丢的,然后捏完两指吃的,很多这种规定的。你不能捏一捏来看谁投得准,来嘴巴张开……不可以这样子,这个就是规矩跟威仪。现在在中国,会不会去捏?不会,用筷子。我是举一个例子,会有这样状况发生。
我上次还举什么例子,比丘戒里面大小便,小便要蹲下去,小解要蹲,为什么要蹲?因为他们是穿沙龙(长袍),不蹲怎么小解?这个都是因为当初的习俗跟文化。产生这样的问题之后,所以他们又开始结集了,七百人,叫做七百结集,之前的五百叫五百结集,现在七百人叫七百结集。有法,就是四阿含或五部Nikaya;律,律就归到原来所说的,佛陀制的我们就继续保留,佛陀没有制的我们不要再制了,但是实际上后来有没有改?后来因为解释不一样,多多少少都有改,不是没改。
所以不同部派的律,大抵上一样,但是细节上有些多几条少几条都有,比丘两百五十条那是大概,北传南传有些出入,北传就是中国受的出家戒,南传授的出家戒,南传叫做“Theravada”,北传中国出家人受的是法藏部的,四分律,跟“Theravada”律,大抵上一样。但是细节上可能几十条会有不一样,两百五十条可能多个好几条不一样,你知道不一样在哪里吗?这个细节不讲,提一下,法藏部是舍利塔崇拜的一个部派,我们的律戒里面多了好几条跟舍利塔有关系的,在南传是没有,这个是大体上提一下就好,以后有兴趣我们再讨论这些问题。
讲到这里,佛灭一百年后七百结集结束,到这边告一个段落,这里往前推,The Buddhism before this period is called the Early Buddhism,到七百结集往前推的这一段,从佛陀出生开始建僧团,一直到这里为止,叫做原始佛教,或是英文我们一般叫做,“The Early Buddhism”,后来就叫原始佛教。所以你们要知道,当有人讲原始佛教指的是什么?第二次结集以前,佛开悟或是佛开始出生,然后慢慢佛教开始有了之后,一直到第二结集,这一段时间我们就叫原始佛教,历史上我们叫原始佛教,教理上就叫原始教理,原始佛教教理。
阿罗汉有五种神通,漏尽通算不算在内?
漏尽通当然一定要的,因为漏就是烦恼。阿罗汉的神通不一定是五通全部都有,他可以知道过去宿世,但是他不一定知道未来是什么,也不一定能够有神足,也不一定能够看透什么东西,因为有一种叫慧解脱阿罗汉,他就没有这种神通,阿罗汉是指贪瞋痴,见惑,思惑永尽,全部断掉他叫阿罗汉。所以不要以为阿罗汉一定有那所谓的五通在,那是只有大阿罗汉才有五通,大阿罗汉当初指的就是佛的大弟子,十大弟子 一般会称为十大弟子,这五百有些可能比较后来的,不一定,因为阿罗汉就断烦恼上面来讲一模一样,但是就能力来讲就不一样,像目犍莲他神通第一,其他阿罗汉没有办法像他那样子?舍利弗智慧第一,除了知道诸法实相以外,共相以外,诸法的实相,还知道诸法的种种相,所以他能力有点像菩萨一样。那其他阿罗汉可能没有这种能力?那这五百阿罗汉都已经了生死,才能叫阿罗汉。他的各方面的能力,照师父这样说他境界还是有高下,就断烦恼、知诸法实相这方面是一样的,断的烦恼都是贪瞋痴永尽一样,但是就他们展现出来,比如我知道,我的神通知道你内心在想什么,我能够度你,或是我的能力多大神通到多少,这些每个阿罗汉都不一样,不然为什么会称目犍莲叫神通第一,舍利弗叫智慧第一,须菩提叫解空第一,会有各种各种第一,就是因为这些能力,每个阿罗汉参差不齐。
十大弟子里面很多人他的能力,在某方面都是弟子里面最高的,所以对阿罗汉就要有这样分开的了解,这样子有没有回答到你的问题?所以说他们的见思烦恼断了,尘沙烦恼的轻重程度不一样,后来可以这样子讲,依大乘经典来看,是可以这样讲可能比较清楚一点,但是当初在原始教里面,并没有特别去提到尘沙无明惑,到《胜鬘经》里面才有提,更详细的去谈。
所以千万不要以为阿罗汉一定有神通,上次有法师讲,有没有断生死很简单,我在你面前我手上写什么字,你看得到吗?有看得到也不一定你已经解脱了。这种东西外道很厉害的,都可以知道的,所以不要以为阿罗汉一定有神通,不要以为了生死的人一定有神通,有神通不代表他了生死,所以神通跟了生死,烦恼断要分开来,不然弄在一起的话,会把神通跟修行的高低弄在一起,那会是一个很大的误解。外道很多神通很厉害的,尤其是印度外道,印度外道是全世界最厉害的外道。
根本分裂
根本分裂(公元前300)
- 上座部Vs. 大众部
- 上座部(Sthavira):
- 大多由西方而来
- 由阇年长老所组成
- 对教法与律保持传统的观念
- 大众部(Mahāsaṅghika)
- 大多来自东方
- 由多数的年轻比丘所组成
- 对法与律有着先进的思想
讲义第二章,这个因为有一点枯燥,所以我是快一点把他讲过,但是虽然枯燥,但是你们也必须要知道。 部派佛教又叫阿毗达摩佛教,原始佛教第二次结集,接下来发生了一些事情,第二次结集之后,佛教开始分裂,第一次分裂分成两大部。我问你们,刚刚第二次结集,是不是有一大堆人承认,就接受吧,但是不是真的接受了?难道文化思想的问题,难道那么快一次的结集就解决了吗?当然不是,当然没有,表面上是解决了磨平了,但是实际上不同的观点,不同的文化还是续存在,不同的理解还是继续发生,到最后就是分开,变成两大部,一个叫做大众部,一个叫做上座部。上座部都是一些年纪大的大德,就是老师们,耆年的上座所组合的叫做上座部。大众部是思想开放而且比较年轻的,而且数量庞大所以叫做大众部,我们也可以说是保守派VS新进派,先进革新派并不是,他们思想就比较新,跟佛陀不一样,有时候他们(上座部)反而因为保守派被大迦叶当初的很多观念设住了,已经限制在那个地方。但是反而大众部的这些人说,佛陀当初并不是像你讲的这样子,说一定非得这样不可,戒律也不是像你讲的,佛陀明明说戒律有些东西该适应文化,该改的就改,要抓住戒律精神。大众部的就是这样子,他们愿意回归到佛教原来的精神,而不是只是一直遵守上面流传你们制定,因为你们当初也制定有限制住。
基督教也是这样,基督教的圣经现在讲的新约,是不是就包含基督教所有的教典?绝对不是,他们以前很多的,后来是被教会结集制定变成这样子,但是有些就不服,所以现在很多教派,他们认为有其他的,一样啊,这些大众部的这些思想开通开放,他们认为我们要抓住佛的本怀跟精神,不能只是在这些事相上一直去执着,非得这样非得那样,他们的观念就不一样。所以会有大众部跟上座部,上座部大部分都是年纪比较大的,大德耆老,大部分来自西方,都是年纪大的 保守,大众部就是本来东方的那些比丘,年纪轻但是他们思想比较开通,比较开放,对戒律的解释也不一样,这个叫根本分裂。
当然难道分裂只是这样而已?不是,大众部里面会不会还有不同的想法,会不会?也会。上座部会不会里面有不同想法?也会。上座部也分裂,大众部也继续再分裂,这种分裂不要把它想成分裂之后就水火不容,我看到你就要揍你,你看到我就揍我,不是这样子。
分裂只是我们某些思想东西不一样,那我就跟我一样的在一起,成为一个学派,你跟你比较相近的在一起,成为一个学派。学派能不能交流跟沟通?当然可以,因为都是佛弟子,都还是佛教的学派。像我,你知道我的传承,名义上的传承或是具体中国佛教传承,你知道我是什么宗的吗?我是禅宗的,曹洞宗的,我从我师父那边传承过来的是禅宗,而且是少林寺本派,我是跟你讲真的不是跟你开玩笑。但是难道我不可以跟南传的,或是跟藏传的去沟通,还是打死不往来?不会啊,某些不一样没有关系,但是我们还可以生活在一起,有时候可以出去,有时候跟南传的也都可以。你们不要把他不同的学派,只是我们思考对佛的解释某些不一样,但并不是我们就绝对不同宗教不往来,不是这样,不要把它想成这样。
而且很多不同部派里面,它有时候会交流,有时候我去参访,我可能从这个部派去到其他部派参访,我也会住在他寺院里面,那你也来问我你们这个派别,你们现在怎么样,你们现在到底怎么解释这样问题?我也可以谈,他不会逼你去接受,我师父也是禅宗的,我师父是修净土,所以你们要这样去了解部派,不要把它当是不同部,然后水火不容,好像要打仗一样,不要把它想成这样子。思考不一样,但是很多时候他们是可以互相交流、互相沟通,这边大概谈一下。
新的散播、发展
佛教在散播的时候,有分为三个阶段,(讲义P19)
点状的散播
第一个阶段叫做点状的,或是散播,点状的散播,最主要就是东方跟西方传承,从东方传到西方来,这是第一个阶段。
国家化
第二个阶段叫国家化,阿育王,阿育王把佛教当成是他国家的国教,把佛教传播到他国家的每一个角落,所以阿育王有盖阿育王柱,有盖阿育王塔,很多地方只要有阿育王国土的地方,他就有阿育王柱、阿育王塔,是代表他的德政跟仁政,以佛法来同化,来教化人心,所以就变成阿育王是把佛教变成他的国教,国家的宗教。
阿育王他盖了很多阿育王柱,阿育王柱有两个意义,简单的讲有两个很重要的意义在,政治意义跟宗教意义。政治意义是什么意义?他做了很多柱子,柱子上面站着狮子,然后另外一边头也朝一边,有一只是朝正中央,所以是四面,四面四只狮子坐着,下面有一个,画有法轮,佛教的法轮,这边也有法轮,四面都有法轮,然后柱子当然很高,上面有狮子,这边有法轮。
阿育王柱有两个很重要的指标,政治的还有宗教的,政治是国界的宣示,他打下了很多国家占领了地方,他要怎么去标示这是他的国界,放阿育王柱在这里。所以你看到阿育王柱,就表示到达了孔雀王朝,到达了这个国家的国界。第二个,宗教的意义,他告诉你就是,我有法轮,就是告诉你他的王政,他用佛法来渡化他的子民。狮子有代表权威以外,狮子还代表什么?狮子吼,佛陀的讲经大部分都用狮子吼来比喻,狮子是万兽之王,他讲出来的就像狮吼一样,所有都很安静,可以服化各种邪魔歪道。而且他狮子是坐在什么上面?法轮上面,他是在传法轮,所以就有这样的宗教意含,用佛教来渡化十方的人。这个叫做国家化。
国际化
接下来,另外一个阶段开始就叫国际化,国际化就是从印度往外扩张,往南到斯里兰卡到中亚,然后从中亚传到西域,西域到中国,国际化最重要的关键是用什么方法?传播经典,经典不会自己跑,传教士,我们现在叫传教士,以前就是佛的弟子那些出家人,就开始往外,到别的国家去弘扬佛法,我们现在叫传教士,佛弟子这些出家人去传教都是带着经典去,去翻译。他不是去你的门敲门敲一敲,我是来传教的,他不是这样,他来了之后开始翻译经典,把经典不管从印度带过来是什么文,翻成当地国家的语言。所以到中国来,翻译各种经典,所以传教士翻译经典,是弘法最重要的两个基本方法。
最后到了这个时期部派分化 —— 部派一直在分化 —— 分化到最后,小则十八支,十八个大部派,多则上百个部派,在这时候新的教典又出现了,之前不是说教典结集只有两个,哪两个?经
跟律
,现在新教典出现,论
,尤其是阿毗达摩论。
这个时候,因为弟子们对佛陀教义跟立典的不同理解,他们开始做注解,写下来的叫做论,又叫做阿毗达摩论,“对法”,上次记得吗?阿毗达摩,“对法”,对什么法?对佛陀的教法,是在解释佛陀的教法,所以你们现在就有一个概念跟了解。为什么这些弟子会开始做论?因为对经的理解都不一样,分裂成部派之后,他是不是要展现出他这个部派对某些经教的了解,他的部派的特色,他们就开始做论,这个叫做阿毗达摩论,这个就是新的教典。
所以现在经律论三藏都有,除了阿毗达摩论以外,还有一个,叫做菩萨藏
。里面包含了本生还有譬喻,还有其他种种有关佛陀当初修菩萨道时候的各式各样的故事,也有谈到十方佛,本生是谈佛陀过去的事情,譬喻。除了谈佛陀过去的事情以外,还有谈到十方佛,这里面就含藏了大乘的教典,不要说后来的大乘,大乘出现是因为早期很多人已经知道佛陀有这样意思,传这样法,只是当初没有被结集进去,但是现在已经慢慢都出现,因为很多人当初有听佛陀怎么说,但是你们当初结集并没有结集进去,所以这个时候就有所谓的菩萨藏出现。
我们来回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