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舍論 第十二講
俱舍論 第十一講 | 本講視頻: Youtube 騰訊 | 俱舍論 第十三講 |
複習
各位同學大家好,時間過得很快,又一年了,新的一年能夠有新的氣象,更加用功,精進學佛。我們現在在講俱舍論,俱舍論是一部很重要的論書,我們以前會稱作是小乘的論,當然現在我們不稱作小乘,我們稱作基本的佛法,基本的教理,談基本教理的論書,為什麼我們要講俱舍論?因為俱舍論所詮釋的、所弘揚的是佛教的基本教法,你們要學大乘也好,乃至以後你要學密乘也好都可以,首先要把基本的教法跟教理學好,有了基本的教法跟教理的基礎,在這樣的深厚的基礎之下,未來你要進一步學大乘,乃至大乘的各種宗派跟法門,你這樣學的才紮實,學的才會深入。所以我們在談基本佛法,要立足在基本佛法上去弘揚其他的佛法,或學習其他的法門的話,俱舍論是必學的一部論書之一,這是第一點。
第二點,因為我們有很多同學喜歡讀唯識,中國祖師說唯識從最基本的到比較有一個完整的系統的學習要11年,其中前面7年在學什麼你知道嗎?其中的前面7年在讀俱舍論。也就是說俱舍論是學唯識的基礎,有了俱舍論的基礎之後,未來你再學唯識才會紮實。
我們這個課,舊生都知道,新生比較不清楚,這個課不是只有我講而已,還有誰要講?你們要講,有時候我會問你們,你們都隨時可以回答問題,甚至你們可以隨時舉手發問問題,我們都可以討論,所以我們這個課比較像大學在上課,比較不像一般的講經,一般的講經只有師父在上面講,你們能不能發問?比較不恰當,一般是不大可能讓你發問。我們這個課不一樣,不是只有我講,我希望你們有任何心得,還是你們有任何問題,你可以發表你可以問,甚至我們可以討論。所以我們這個課是比較活潑互動式的,你有任何問題乃至你覺得這方面你有什麼心得都可以拿出來跟我們同學分享,所以這個是比較互動式的。
心所法
現在來到所謂的心所法。什麼叫做心所法?我們有心王還有心所。心王就是我們的內心,心的總稱叫做心王,其實我們現在談的心所法是一種佛教的專有名詞,依現在的學科來講的話,比較簡單叫做心理學,我們在談佛教的心理學 —— 這樣比較好記,我現在就用心所法你們就不知道這到底是什麼,講的簡單一點我們現在在談佛教的心理學。佛教心理學把它分成兩個大部份:一個是指心,一個是指整體的心,另外一部份在講心理作用,在談各式各樣的心理作用。這些心理作用有好的有壞的,有普通的不好不壞的,各式各樣的心理作用都有,所以實際上我們現在分析,就是在分析佛教的心理學。我們現在在分析這個心是怎麼樣作用,在各種狀況下,我們會產生什麼樣的心理作用,這樣的心理作用到底會怎麼樣給我們影響。
心重不重要?當然重要,我們一切行為造作,思考,都是這個心的作用。修行是在修什麼?修行是在修心,由外在身口的規範,目的在做什麼?在規範我們這個心,由外在身口的行為規範,然後慢慢深入去規範我們的心,讓我們的心不好的作用慢慢的減除,好的作用怎麼樣?讓它慢慢增加,這個就是修行。你們說修行在修什麼?就是在修心,怎麼樣修心?修心讓心裏的好的質素 —— 我們叫做善法 —— 好的質素能夠增加,增長;不好的質素怎麼樣?慢慢減少最後除掉。如果你把這主要根本的心裏的不良質素,最根源的這些除掉斷掉之後,你怎麼樣?解脫,你就解脫了。但是這不是一觸可及,是要經過慢慢很多很長的時間,慢慢學習跟磨練,要這樣的經過幾十年乃至好幾輩子的學習,才有辦法達到這樣的境地。
同學會說,師父那麼久,需要好幾輩子!當然,學佛的路是又漫又長,但是佛教是不是果論,結果論呢?不是,佛教是說,你在這個過程上面,隨時去掉任何不良的質素,不良的質因,隨時可以嘗到法味,什麼叫做法味?跟佛法相應之後,減除煩惱之後的那種快樂,我們就叫做法味。這個隨時可以用得到,而且隨時可以體驗得到,當你的貪瞋痴減少了,你就可以嘗到這個法味。
以前常常為了上街多買一些東西,煩惱不已,看到這個很好想買,看到那個很好想買,每天內心在那邊激盪,有沒有這樣的一個狀況?有,然後看到這個又太貴,很想買,但是又買不下手,回去之後,整整三天都在想那個東西,有沒有這樣的狀況?有。同學會跟我說,師父我來聽經聽了半年之後,我忽然間上街不去買東西,買東西的欲望減少了,看一看覺得很舒服,但是不會想買,這樣就好了。
回去會不會想它三天?不會,想兩天就好了,想兩天也不錯,想了兩天,第三天就有法味出現的,再過一個禮拜就只想一天就好,這樣的話就多了兩天的法味出現了。這種內心的欲望慢慢會減少,而且減少的當下就是一種快樂。
你們會不會覺得欲望太多真的很不快樂?一下子買到這個,有了,想要更好的,(比如)行動電話常常在換,我看過很多年輕人,動不動就換手機,為什麼?趕流行,沒有錢可以買怎麼辦?想辦法賺錢,賺不到錢怎麼辦?不擇手段,所以常常會有犯罪的出現。
我們現在來談的就是在談這些心理的不良質素,還有好的質素,為什麼?因為我講過,我們要修行就是要修心,修心就是把不良的質素去掉,把好的質素慢慢增長提升。現在我們就要知道哪一些是好的質素,哪些是不好的質素,哪些是好的心理作用,對我們的修行有幫助的。哪些是不好的心理作用,對我們的修行有害的,我們要去除的,是不是?我們要先了解這些,不然你心裏起了作用之後,你分不清這個到底是好還是不好。
我舉個例子好了,我剛才講到欲望的欲,欲望,全部都是不好的嗎?還蠻聰明,剛才誰說不一定?某某有沒有好的欲望?你舉個例子什麼叫好的欲望,某某可以幫她一下,對講的很好,這個就好,這不是在物質上的欲求,對,因為某某是說想要好好的學佛,然後趕快解脫,這個欲望好不好?你們不想解脫不想學佛來這裏幹嘛?想要學佛想要解脫這個是好的欲望,這種好的欲望叫什麼你們知道嗎?叫做善法欲,等一下心所法裏面會講到,欲望是有好有壞的。
學了佛法之後,我講過,從小的地方對自己身心,讓身心不再苦惱,大一點對你的家庭有沒有幫助?有。有時候一個人的改變可以改變你全家,更大一點,如果每個人都能這樣子做,改變自己的家庭,進一步去幫助社會上需要幫助的人,盡力而為,這個社會會不會改變?當然會。
所以學佛(除了)對自己身心的煩惱讓自己的家庭更幸福之外,還可以讓社會更安定,我不是在唱高調,因為社會好跟壞從誰做起?從我們自己做起,不要老是去看別人怎麼樣,批判這個不好那個不好,從我們自己做起,我們自己如果做不好,你怎麼去要求別人做好?這個是學佛一個很重要的關鍵。
既然要修行,要知道內心的好壞跟質素。既然是這樣的話,我們是不是應該來分辨心所法?哪些心所法是好,哪些心所法是不好的,就是哪些心理作用,心起的這樣的心理作用、這樣的想法是不好的,我們要制止它;哪些是好的,我們要增長。
比如你生起一個欲望,對物質欲望強烈的需求,這個當然是不好的,所以我們要去克制它,不能讓它無限的發展下去。我們生起這個欲望,看到窮人家想要幫助他,這個是好的還是不好的?當然是好的,好的我們要怎麼樣?去做,保持,增長讓它擴張,這個就是我們今天(為什麼)要分辨什麼叫心所法,哪些心所法是好的,哪些心所法是不好的(之目的),也就是我們今天要講的。
大地法
我們來看一下黑板,其實我只是大概複習一下而已,有大地法,什麼叫大地?這個地是心的意思,就是這些心所法,只要我們這個主要的心起作用,有十個這種心理作用都會同時俱起。由善的來講,就有大善地法,就是我們有十個善法,你們要認真注意,這十個善法是你們要增長的,接下來怎麼樣?三、四、五、六都是什麼?不善的,有大煩惱地法,有大不善地,小煩惱地,不定地就是比較不定的,所以你看三、四、五都是在講什麼?煩惱,都是在講我們內心不良的質素。所以實際上就佛教來講我們凡夫煩惱具足,所以實際上我們要做的,是慢慢去消除,慢慢去斷除我們這些煩惱。
因為我們在地的凡夫,一般所起的煩惱都會比善法多,平時,你們是善法的欲比較強還是物質的欲望比較強?你們平時是想幫助人家想的比較多,還是想我去買什麼東西,又缺這個想去買又缺那個想要去買的狀況比較多?哪一種比較多?不錯不錯,我們某某是個菩薩,修學有成。
日常生活的(用品)當然需要避免不了,但就是日常生活以外其實不很需要,而且是奢侈品的,其實我們很多時候是怎麼樣,我們的腦筋是轉在那個地方,那個叫做所緣境之一,所以你們自己要去思考一下,你平時是善法欲比較多,還是物質的欲望比較多,還是煩惱比較多,還是想着怎麼樣去恨這個人,講這個人的壞話比較多?有人點頭有人搖頭,所以學佛就是要往內心觀。你們有沒有聽過外面常常人家講內觀?有聽過,內觀,常常講說我去內觀,去修行,以後人家跟你說我去內觀,你就問他說內觀去觀什麼,誰說觀心?內觀去觀心,其實就是內心的檢討。觀心,心那麼多,觀什麼?其實就是觀心心所法,觀各式各樣的心所法,看我們是不是起了什麼心動了什麼念,哪種心所法是好的我要維持,哪種是不好的我們要去克制,這個就是內觀。
我們現在要來講大善地法(大地法),其實前幾個都已經講過,我很快的複習一下。大地法,大是周遍,地是所行之處的心王,所以這個大地法是只要心王一起,我們主要的心一起,這些心理作用就會跟着這個心一起作用,任何你的思考你只要起心動念,這十個都一定會跟你的心一起作用,只要你的心有作用,我們的心隨時都在作用。這其實上個學期都有講:法是心所法,所以遍一切心王所行處,只要六識任一作用,任一起,大地法必與之共起。
六識,我們的認識,我們的見聞覺知,我們對外的認識吸收乃至內心的思考,都離不開這六識,這六識叫做心王。只要這六識任何一識起作用,這十個大地法都會跟它一起起作用。這些心理作用,只要我們的內心,包括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接觸到外面,聽到外面什麼,只要我們內心有起任何作用,這十個心理作用都會跟它一起起來,這樣同學大概知道嗎?舊同學應該沒問題,因為這個已經講過幾次了,新來的同學你們慢慢聽慢慢看。不用緊張,三摩地我今天會解釋,三摩地就是叫三昧samadhi,就是定,就是那個禪定的定,好。大地法有十個,有作意,觸,受,想,思,欲,勝解,念,三摩地,還有慧。
作意
首先作意,我大概念一下就好了,因為這個上面以前都講過。作意它的意思就是讓心起警覺,讓它專注在所緣境上,根境和合時由心的策動,警動才會發為認識,所以這個警動就叫做作意。當我們的根,哪一個叫根?我們organ,感覺器官,比如眼睛,我們叫做根,最簡單的講,鼻子也叫根,眼,耳朵,可以聽到聲音的耳朵器官也叫做根,當我們這個五根跟外面 —— 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所對的是哪五塵?色聲香味觸,意識對法,我們眼睛看到色法,你們知道色法是什麼嗎?就是眼睛可以接觸到,可以吸收到的所有的形象,顏色,影像,像我現在看到這個桌子黃色,然後這個形狀,這個叫做色法。
當我們的根,我們的器官,跟外面的境,認識的對象接觸的時候,我們心不一定會馬上起作用,而是要有這一個心所、心理作用叫做作意去觸動,我們內心的認識才會產生,所以這個是我們認識的第一步,所以叫做作意。
我們舉過好幾次(例子),我們常常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有時候你專心在想一件事情,像比如你現在上課不專心,在想明天我要去哪裏玩,師父走到你面前講了半天,你根本沒有聽到我在講什麼,為什麼?因為你的心不在這裏,雖然你的耳朵有接受到我聲音,但是你作意的心所沒有作用,所以根本沒有聽到我在講什麼。我們常常會有這種情況,不專心的時候就常常會有這種情況。
觸
第二個,叫做觸,觸叫做根境識三和合所生觸,所以我們有根接觸到外境,識起來了,三個接觸之後開始真正產生認識的,對外境開始要分析要認識了,這樣的一個東西,我們的心理作用我們叫做觸,舊同學應該都沒問題,新同學我現在講的比較簡單,你可以回去把上網錄影的東西調出來看看,我那裏解釋的比較清楚。也就是我剛才講說,我們根,比如眼睛看到某某人,或花或什麼,然後有剛才的那個作意,把你的心識叫出來,開始要去認識的時候,這時候根,境,還有識起來一接觸,這個東西就叫做觸,這個是認識的第一步。我們的心接下來下一剎那就要開始去分析我們所認識的對象,所以這東西叫做觸,這裏應該沒有問題吧?
受
受,受是領納,受很簡單就是你的感受,你吸收訊息進來之後所產生的苦受樂受還是不苦不樂,這個就叫做受,也就是一種情緒的反應。你今天誇獎我,剛才有誰誇獎我?某某你有誇獎師父是不是?有嗎,你講了什麼?「講得精彩」,我心裏很高興,這個叫什麼受?樂受,情緒的反應,這個叫樂受,如果人家罵你,某某你剛才有沒有罵我?沒有(哈哈),如果人家罵你的時候,你心裏很不舒服,怎麼樣?苦受,所以這個是情緒的一種反應。當然除了內心的這種苦、樂、不苦不樂以外,我們還有身的苦受和樂受,你肚子餓,苦受;吃飽了很舒服,樂受,這個叫做身受。所以我們有心的苦樂,還有身(的苦樂)。心(的苦樂)叫做喜憂,身叫做苦樂,如果要細分的話就這樣子細分,心叫做喜憂,身叫做苦樂。
有沒有可能,身體很舒服但是內心很苦悶,有沒有?某某舉個例子,生活很優渥,要什麼有什麼,錢賺的特別多就對了,有沒有這種人?但是內心很空虛不快樂,你們朋友中間有沒有這種人?很多,都有,有的話去跟他講拿一些來給師父,內心就很快樂(哈哈)。
有沒有另外一個狀況就是,身苦,心樂,有沒有?有,做了一天的苦工,扛了一天的石頭,累得要命,剛好要下班的時候,老闆說我多加點薪水給你,拿到錢雖然累的兩隻腳很酸快爬不動了,但是這時候意志力很堅強,拿到錢的時候很快樂。
印度有些苦行者,身体很痛苦,但是内心很快乐,因为它觉得以这种苦行,可以来生得解脱。
他雖然身體痛苦但是內心有希望,所以有時候內心的希望,可以支持你身體的痛苦;有時候內心崩潰,本來身體好好的也會出毛病。所以佛教講身心互依,我們身體跟心理兩個都要注意,要讓身體健康,然後什麼也健康?心理也健康,不然的話,身體不健康久了會拖累心;心理不健康,久了更會拖累(身體)。有沒有聽過相思病?相思病是心理問題還是生理問題?心理問題,久了就變成什麼?身心都有問題。
這個就是受,就是我們的領受,我們的情緒作用,快樂不快樂這些。這個東西任何時候都會有,不苦不樂就叫做舍受,任何時候都會有,任何時候你只要有分析有感覺進來,都一定有受這樣的心所在作用。
想
接下來我們有想,想是取像,這個不是一般你去想一想的那個想,這是佛教專有的名詞。想是取像,就是你認識一個境界之後,認識一個東西之後,我們的腦袋會把它攝取進來,然後變成內心的一個影像,這個內心的影像不一定只是色法,不一定只是物質,或是一個像照片這樣的影像,聲音算不算一個影像?是,佛教講的影像不止是那種有形色的,不一定是有形,只要是你五官、五根攝取進來的,形成一個認識的,這樣的一個東西,內心這樣的一個東西都是叫做想,都是取像都是一種影像。
(比如)觸,硬的感覺,在你腦袋裏面產生這種硬的感覺,是不是一種取像?因為我知道這是硬的,這個是軟的,這個都是取像。聲音:狗叫的聲音,貓叫的聲音,人的聲音,在你內心的影像是不是不一樣?當然不一樣你才分的出來。不管是狗貓豬叫,這些聽到攝取進來之後,在腦海裏面產生的一個不同的聲調,都叫做影像。我們實際上五官攝受進來之後,我們內心再去分辨它,知道說這是什麼樣的聲音,是機器發出來的,還是其他動物發出來的,還是人發出來的,這些種種都叫取像,都是內心的一種概念。比如內心的顯形色,或是語言之言調,這些都是,到這裏有沒有什麼問題,沒有吧?因為我們現在就只是在複習而已。
思
- 令心造作
- 有情的意志作用
- 對外境的意志反應
- 能以善、惡、無記推動其他心心所去造作
- 意業之體,身、口業之依而起
- 思: 意業
- 思所作: 身、口業
思,這個思,不要把它當成就是思考,這個思,我說過,佛教傳到中國來之後雖然用了很多中國字,但是你不要依文解意,你如果依文解意有時候會誤解佛教的意思,像如果講到這個思你們會以為,思是什麼?一般我們講中文字「思」是思考。思考跟想一想一不一樣?就中文來講,先不要管佛教,就中文來講差不多。讓我思考思考,讓我想一想,所以叫做思想,在中文裏面是很像的,是差不多的東西。但是佛教拿這些字來之後有它的特殊定義,所以不要把它跟中文的意思混合混同。
這裏的思叫做令心造作,是有情的意志作用,對外境的意志反應,能以善、惡、無記推動其他心心所去造作。所以這個思,講得具體一點就是,內心發動推動身口要去行動,這樣的一個意志作用,我們叫做思,而不是只是思考思考而已。
八正道的第二支叫做什麼?不錯,正思惟,第一個是正見,第二個就是正思惟。正見,正思惟,如果把正思惟用中文意思去了解,正思惟就是在正法上好好去思考,那就錯了,那就奇怪,都已經有正見了,為什麼還會去思考思考?這個所謂的思考,簡擇,這個是在正見之前,你都已經養成正見了,為什麼還會去思考什麼?所以,實際上八正道的第二支,正思惟它是什麼意思?就是這裏,內心推動行動的決定跟意志,就是這個,這個才是真正八正道正思惟的意思,因為有了正見強烈的認知、強烈的觀念之後,你會不會想要去實踐?會。
你的朋友告訴你,LV包包現在在打折,明天就結束了而且是打3折,本來一萬塊現在三千就買得到了,剩下一個小時,而且他告訴你哪一間賣場還有,當然你平時就很喜歡,你平時很喜歡而且你確認一定有,去一定買得到,而且你很有錢,先決條件,沒錢不用想,你會不會去買?衝去,九點關門八點半我再怎麼沖都要衝去,是不是這樣?
我說你平時就很喜歡,一直想要,我們設定一個更強烈一點的,你找一個特殊的LV包包,找了很久,你知道這間店有賣但是太貴,一萬塊你買不下,剛好,你的朋友今天晚上打電話告訴你,它在打折,打一折,一個只要一千塊就有了,到九點為止,明天就沒有了,現在八點半,他打電話去說還有沒有,還有,夠不夠強烈的意志?而且你正好有錢,有沒有足夠理由可以去買?有,夠不夠強烈意志?夠,你會不會去買?當然會,我說你平時已經想了很久,只是你覺得太貴,一直買不下,每天去看,看完之後回來想三天,第四天繼續去看,回來之後想三天,從來沒有間斷過,到了第七天你朋友跟你講現在在打折趕快去,剛好機會來了。
這個就是告訴你們什麼叫做正思惟,什麼叫做思,思就是你決定之後,推動意志力想要去幹什麼。所以它有兩種,意業的體,它是意業的體,所以我們的意業就是思,然後身口業依它而起,所以思它本身就是意業,思所做就是身口業,所以它是業的體。
什麼叫做思是意業?你思考你心裏想要幹什麼,想要推動去做什麼,這個就是意業。比如我看到這邊一個鑽石手錶,我看了很久沒有人,我想要去拿,把它帶回家去,剛好,還沒動手正在想要動手的時候,剛好有人進來,結果就沒機會了,剛好人一直都進來我一直沒有機會,終於回家去。有沒有造業?造什麼業?意業,思,因為為什麼?你想要去拿了,你真的想要做,只是沒有做成而已,叫做未遂,但是你有沒有起心動念想要去拿?有,意業已經動了。
剛剛那個故事繼續就是,你繼續在等機會,終於人都走了,你去把它拿了放進來,這樣有沒有造業?意業已經有了,一定是意去推動,身業,叫做身業。你上去的時候剛好同學進來說,你有沒有看到我的手錶?不要說同學,同學不會這樣,我們說在一個店裏面,人家問你說有沒有看到一個我的手錶?你說沒有看到,什麼業?口業,所以這些都是內心的意志力去推動的。如果沒有賦予身口的行動,你想做,但是沒有機會做,沒有付諸於身口的行動,這個叫意業,付出了(身口行為),這個叫身口業。意業當然是最主要,但是有身口的造作,一定有意業在裏面,但是如果無心之過就不算。
欲
- 原文:希求所作事業
- 釋:對境界希求,想要什麼、想作什麼。
- 可善可惡
下一個,欲,我們上次是不是講到這裏?講到作意,觸,受,想,思,這五個是最重要的,為什麼?在唯識裏面把這五個列為遍行,普遍一切的。因為這五個你只要起心動念,只要有任何的分析,這五個都一定有。在俱舍論裏面它列了十個,思之後就是欲,欲,我們講到幾個?觸,作意,受,想,思,五個,這個是第六個。
欲是內心的一種欲望,原文叫做希求所做事業,解釋就是對境界希求,想要什麼,想要做什麼,這個叫做欲,這個跟剛才的思有沒有哪裏不一樣?來誰要告訴我跟剛才的思有什麼不一樣?欲在思之前,因為思已經到了你要去行動,去推動去做的邊緣,但這個欲,可能你在計劃,你可能在想要做,所以我說欲在思的前面,就是你可能計劃很久你想要買個什麼東西,可能想很久了,但是你還沒決定真正要去做,你覺得真正要去做,去推動那個叫做思。所以這個欲只是想要做什麼,想要些什麼,想要做什麼,剛才講過,這個欲,這裏有講,可善可惡,所以它是中性的,看你往哪一邊推,你可以對物質有很強烈的欲望,你可以對做善事有很強烈的欲望,想要多做一些善事多幫助一些人,所以這個欲可善可惡。
我剛才講過,對善法的欲望跟需求,這叫做善法欲,我想要多幫助一些人,我們常常不是寄錢去領養一些小孩嗎,我覺得一個不夠,我要以後慢慢兩個,三個,我的計劃是領養十個,這樣的需求跟欲望是善的是好的,幫助別人是善法欲,所以這是種欲望。如果說,我一台保時捷不夠,一台跑車不夠,我還要一台休旅車,不夠,我還要一台敞篷車,這種物質欲望越來越強,這種欲望就是物質的欲望,這個是必須要克制的。所以欲,可善可惡,這個欲望也是所謂的一種遍行——大地法。我們所有內心只要一啟動,有心在動作,一定有這個欲望在裏面,只是它是怎麼樣的欲望,可能很微細。
慧
- 原文:於法能有簡擇
- 對一切法的是、非、善、惡、染、淨等的辨別力、決擇力是此心所的功能。
慧,於法能有簡擇這個叫做慧,所以這個慧其實是我們內心或是我們本質裏面的一個根本的作用,這個慧每個人都有,所以叫做於法能有簡擇,對一切法的是非善惡染淨等的辨別力,抉擇力,就是這個心所的功能,所以我們修行要靠什麼?靠這個慧,靠這個心所,這個很重要。我們每個人都有這樣的一個簡擇力跟這樣的慧力,只是每個人輕重程度不一樣,有的弱有的強,有的是隱性的有的是顯性的。但是不管怎麼樣,因為俱舍論裏面講過這個是大地法,也就是你的心識一起來,這個慧心所都一定會跟着起來,然後去決斷。
但是雖然每個人都有慧,每個人的強弱是不一樣的,有的慧力弱,有,但是弱,有的慧力強,強跟弱怎麼回事?為什麼有的強有的弱?為什麼會有的人強有的人會比較弱,怎麼回事?兩個狀況,有些是與生俱來的,有些與生俱來辨別力就比較強,第二個是什麼?訓練出來的,薰習訓練出來的。所以我們所有的本能,我們所有的知識,我們所有的能力,都跑不過這兩點,第一個是與生俱來的某些能力,第二個就是訓練。所以有些人說先天不足後天又失調,有些是先天很足夠,後天又好的培養,當然就強。現在我們來看,就佛教的學習來講,你先天不足怎麼辦?能不能怪你父母親?不能。先天不足不能怪任何人,這是誰造成的?自己造成的,過去業力所使。你現在該怎麼辦?先天不足不要讓後天失調,先天不足後天就好好調養。
所以我們學佛也是一樣,學佛是不是每個人都天生下來善根具足,勇猛精進才來學的?不是。每個人來自不同的背景,來自不同的社會、不同的狀況,不管你天生下來是怎麼樣的,你只要有這樣的一個能力,每個人都有,發了這樣的善根這樣的思辨,你想來學,你有沒有能力學?當然都有。強弱是一回事,因為每個人都具備有這樣的慧力,所以每個人都可以學,你比別人不足,就是過去不足,沒關係,你就現在好好加強。
所以你看這個慧是「於法能有簡擇」,對一切法的是非善惡染淨的辨別力抉擇力,是這個心所的功能,這個是學習訓練學佛的一個很根本的心所。所以學佛要學的好,要怎麼樣?多利用這個功能,多利用這個慧的功能。我說多利用這個慧的功能,就是要思辨,要簡擇,各位知道嗎?要思辨、要簡擇,人家說刀越磨越利,不磨就不利,腦子越磨就越好用,越好使。我(記得)上次不知道誰跟我講,「腦子好不好使?越磨就越好使」,學佛也是這樣子,越思辨,越簡擇,常常去思考,你的慧力就會增加,這個就是在磨,磨這個慧的力量。這個慧的力量,因為它的本身的特性就是簡擇,就是要對一切法的是非善惡的判斷和抉擇,是辨別的功能,這個辨別的功能你就要讓它強,不要讓它功能沒有了,這樣知道嗎?所以,學佛可以有很多方法,入門可以很多方法。
你喜歡誦經、喜歡拜佛、喜歡念咒,喜歡怎麼樣都可以,但是有一個最根本的你不能忘,你不能不做,是什麼?對佛法,對佛學的學習聞思修,這個根本的你不能不做。因為你要有佛法的聽聞跟學習,思維跟判斷,這個慧學力才會越來越強,你才會越來越聰明,才會越來越有智慧。我說的聰明不是說一般外面說(的那種)電腦學的很快,什麼東西弄的很快的那種聰明,我講的是佛法的智慧,你會判斷是非善惡,你知道在什麼狀況下你該做些什麼事情,就是這個慧的功能。
我常常講為什麼要誦經?誦經,它是一種方便的入門法,因為經典上所講的東西,都是佛告訴我們的,誦經只是你還沒辦法去了解(經文意思的時候)之後,你就重複的一直誦,讓內心慢慢去薰習,但是到最後你是不是要用慧力去抉擇?去了解裏面到底在講些什麼?當然要。然後把這個作為我們行為的準則,付諸於行動,這才是佛教、佛陀告訴我們經典的根本作用。所以誦經是一個方法,不是目的,誦經是一個過程不是結果。同理,其他所有法門都是這樣子。
休息十分鐘,有茶有水果有餅乾,來這邊都好處就是這樣,不但耳朵叫做什麼,身受樂,內心喜,而且還有東西可以吃(哈哈)。
想要有智慧就是要学习佛法,还要修,有些不懂佛法就没有智慧了?
也不能這樣講,有些不懂佛法但是先天生來有些智慧,或是其他的學科,或是其他宗教多少都有些智慧,我們不能說完全沒有。不是先天修來,我是說(有些人)先天與生俱來的已經有一些智慧,為什麼會這樣講?因為佛教講三世輪迴,我們每個人都有些業力,過去生中帶過來的,業力所過來的,或是過去生中所修所做,尤其過去的薰習都會帶過來到今生。所以每個人生下來多多少少,或高或低都會有些智慧。
要具有这种智慧,不一定要学佛法,对吗?
對,可以這樣講,但是學佛法才可以達到最終究的智慧,這樣知道嗎?我們不能否定說其他宗教或其他學科多多少少都教些我們人生的智慧跟道理,都是有的,不是只有佛法有。但是就佛法的觀點,乃至我個人的觀點,是學佛法才能達到最究竟的智慧。
佛陀的智慧,和一般宗教的智慧是不一样的?
當然是不一樣,一樣的話就不用我來教了,就叫神父來教(哈哈)。不一樣,因為基本上佛教跟基督教的那些觀念或智慧,在某些低層次的人倫上或許有些共同,但是到高層次的話就是不一樣。當然我們是不會去批評其他宗教怎麼樣,但是畢竟我是佛教的出家人,我自己認為當然佛教的智慧是最究竟的,佛陀才是最究竟圓滿的抉擇。至於你們怎麼想我不勉強,我把這些訊息給你們,你們自己怎麼接受,怎麼去判斷,你們的事情。智慧當然很多種,就佛教來講,最終究最究竟的智慧,就是佛教教導你的智慧,因為可以真正斷煩惱得解脫,最後成佛。
(佛教不排斥其他宗教,但很多宗教是很排斥其他宗教的,我作为一个佛教徒遇到其他宗教徒,怎么跟他们辩论这个话题?)
我多年來在大學也好,在其他各個地方都好,也碰過不少的異教徒,我(說)的異教徒就是其他宗教的,我有一個心得,其實很容易,不需要辯,辯論的話,容易爭執,對誰都沒好處,我的態度是我不會去批評你,但是你不要來隨便批評我的宗教,我的態度是這樣子。
對於其他異教,基本上他們的態度也可以分成兩種,一種是相當排斥你的宗教,對這種人其實我們就不用談,因為談了就容易爭執;另外一種,雖然他是信其他宗教,但是他的包容心比較大,他想要了解你的宗教到底是怎麼回事,這種就可以談,我也喜歡跟這種人談,我的態度基本上就是這樣。而且這樣我是覺得,也比較可以達到一些Peace(和平),比較和平的效果,不然老實說我的感覺跟心得就是:當這個人他抱持了一些成見,或是內心裏面已經有先入為主的觀念,然後來找你談、找你辯的時候,不管你講的再多再有道理,其實我跟你講,沒有什麼太大作用。
就好像我們講《成佛之道》最剛開始,它說聽經聞法就像是你必須把你的水倒光,你才可以怎麼樣,再裝更好的可樂來喝,你如果自己已經有一堆東西了,你拿這些東西要來跟你辯的話,根本對他沒好處,對你也沒好處。因為佛教講,法饒益,義饒益,梵行饒益,就是佛陀在阿含經裏面講,當你要跟一個人談話的時候,你要注意到這三點,法饒益,饒益就是利益,有沒有辦法用佛教利益到他;義饒益就是說,光講佛法但是到底他能不能從內容中得到利益;梵行(饒益)就是能不能讓他發起清淨心而願意去修行。去注意到這三點,你來談,才比較有意義,不然徒增辯論,徒增煩惱,辯到兩個人面紅耳赤,其實效果不大。這樣有沒有回答到你的問題?
梵行就是天竺的那個梵,這個梵行是指清淨的修行,法跟義,法是表面的意思,義是深沉底下的意思。因為佛陀以前 —— 我跟你講,佛教是不是不主張辯論?其實佛教主張辯論,在印度很會辯,在西藏更會辯,然後在中國變成不辯。其實在印度是很會辯的,而且是佛教跟佛教辯,佛教跟外道辯,大乘跟小乘辯,小乘跟小乘辯,為什麼要辯?有人會講不用辯嘛,你信你的、我信我的,不用辯,其實那為什麼要辯?剛剛好,我們在講簡擇,對法的是非善惡,你不辯你怎麼會清楚這個道理到底是怎麼樣?每個人理解不一樣,說不定你理解錯誤。你經過辯,但是我們辯的目的不是要贏,或是來看誰輸,我們辯的目的是讓真理越來越清楚,也才知道我學的到底是什麼,我學的這個東西有沒有走岔。但是辯也不是一次兩次,不是一次定生死。這個辯都是好幾次的辯,所以大大小小的宗派在印度是很能辯的。
這種辯論的傳統傳到西藏,有沒有看過影片裏面西藏辯論?西藏辯論要先幹什麼?搓手,當然這是西藏發展出來一套方法,但在印度它整體的辯論模式都已經形成了,辯論不是好像在吵架一樣,它有它的規矩。所以到中後期的佛法,因明很盛行,因明叫做佛教邏輯,很盛行就是這樣,因為它要辯論,必須有它的一套規則,不然你講你的、我講我的,兩個根本搭不在一起,那要辯什麼?所以它有一套規則,在這套規則下我們來辯論。
順帶告訴你們我的論文就是寫佛教的因明跟邏輯,所以我對這個佛教怎麼樣辯論我很清楚,來到中國不知道為什麼忽然不辯了,很奇怪。所以唐朝的時候發生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中國的禪宗和尚跑到哪裏你知道嗎?跑到西藏去跟印度的大德辯論,結果誰贏誰輸?根據印度跟西藏的記載,當然是印度的大師贏,因為他們對這套辯論的邏輯很清楚了,次第怎麼樣一層一層很清楚。禪宗是講一即一切,一切法無我,不落語言,不着文字,你要辯什麼?談一談,有趣一下。
當然禪宗講境界,個人的修行的境界,不談說語言文字是怎麼樣,也就是你可以從中間看出,兩套的傳統是怎麼樣。其實,達摩祖師雖然是禪師,但是過去在印度也是論師,他不是不辯,他也是很厲害的,只是到了中國,慢慢(不辯了),因為可能各個原因,其實很多古代的禪師,其實印度過來的禪師其實都是論師,你知道嗎 —— 這個題外話,中國人比較喜歡圓融,印度人比較喜歡思辨,辯不同,中國喜歡找出它的同,然後圓融,所以你看中國畫就知道了,畫得太詳細那個就不是中國畫,要強調的是意境,不清楚的最好(哈哈)。(工筆畫呢?)但是工筆畫再怎麼清楚它有它的朦朧地 —— 開個玩笑,你們要是畫家不要跟我辯,因為辯佛教跟你辯,辯書法我不要,因為那個我不是專業的(哈哈)。
我们现在讲的是禅宗还是什么范畴?
我們現在講的這個是印度佛教,尤其是俱舍論,俱舍論是世親菩薩寫的你們知道嗎?世親菩薩是唯識的祖師,也是古代的唯識的大論師,所以他最會辯了,他跟其他外道都辯。我們講的是印度佛教,不是禪宗的。
菩萨所到之处要让众生起欢喜心,不要起贪嗔痴烦恼,但有些人不喜欢佛法,他要找你辩论,你怎么办?
(如果)他是有很強烈的成見那種人,要找你辯,就不需要跟他辯。但是我有講過,就是說在很多狀況下,如果(對方)強烈地批判我的宗教,造成我不得不出來扞衛的時候,我還是會出來,那就要看狀況。其他同學有沒有什麼問題?
这个慧,是区别、简择,那基督教里讲亚当和夏娃没有遵从上帝的旨意,吃了苹果,就开始会分辨了,那么,这个分辨又是智慧当中最根本的一个,是不是说,他们吃了这个苹果智慧,就开始有智慧了呢?
如果是我的話我會說是就是這樣子,但是如果你問他們的話,他們可能跟你講這樣子的智慧是不好的,他們會這樣跟你講。當然這是別人宗教,所以我就不在這邊批評別人的宗教了。
佛教讲修行就说修心,很多问题都是心,但是我不明白为什么要修心?我们很多的行为不是由这个心,而是由脑主导的吧?
講得很好,我上次去沙省跟他們講的時候,我講心,然後有個人就誤解說,我們的思考不是用這個心臟嗎?我說我的心不是指心臟,我說講心然後比這裏(心臟處)也怪怪的,佛教講的心其實不是指心臟,當然是指這種腦的思考。所以我們中文也很有意思,中文講的這個心跟佛教是一樣,它不是指心臟。人家說你是不是有心事,當然不是說你心臟有問題是不是?是你在想什麼,思維裏面現在有什麼問題在思考,這樣你知道嗎?
所以我講修心其實是在腦部裏面,不是指心臟,當然這個心的範圍比較廣,可以包括這個(心臟)可以它主要是這裏(大腦),但是它也可以包括這個在裏面。其他有什麼問題?沒有。
勝解
- 原文: 能於境印可
- Adhimukti: confidence
- 對境界堅固不移的殊勝理解(信念) 。由深刻的理解後達到內心肯定的作用。
接下來勝解,勝解這是個很有趣。Adhimukti
叫做能於境印可,你看英文叫做confidence
,所以你看它叫做對境界堅定不移的殊勝理解叫做信念,由深刻的理解到達內心肯定的作用,所以你知道這個勝解,第一個這個勝解要從哪裏來?你看,「由深刻的理解後達到內心肯定的作用」,這種內心的肯定作用就叫做勝解。但是你要達到勝解作用,你要必須由深刻的理解之後,所以要勝解的第一步一定要有什麼?要有慧去簡擇,去思辨,去理解,達到真正理解的程度之後,你會不會對它生起信心?會,比如我對某某的醫術很有信心,有些人對他的醫術有信心,是因為聽人家講的,人家講是這樣就是這樣,這樣的信心是不是叫做勝解?不是,因為你根本沒有去區辨,沒有分辨沒有去抉擇,根本沒有得到深刻的理解。
我不是聽人家講的(好我就相信很好),(而是)因為人家跟我說很好,我就去找他就幫我把脈,把脈說師父你一切都很正常,氣也很旺盛,他幫我把脈然後跟我講說,你有怎麼樣怎麼樣的狀況,我說對我都有這樣子。他又跟我解釋說中醫的理論應該是怎麼樣,你這個病應該怎麼調,我自己慢慢從他講話裏面去了解,去思考有沒有道理,他又開藥給我吃,吃一吃,過了一個月兩個月,他又跟我解釋應該怎麼樣,我真的有覺得比較好了,經過這樣一個程序,我又慢慢去思考,覺得為什麼會比別人好,以前我都看不好,為什麼他可以看得好?經過這樣的思考問題在哪裏,經過這樣種種之後,然後結果也真的比較好了,經過這樣的狀況之後,我對他的醫術有信心,生起了信心,這個叫不叫勝解?是。某某你搖頭,跟我們解釋一下(為什麼搖頭)。
既然是胜解,那就是定解,不是理解,要达到证悟才是定解吧?
我們這邊還不用到證悟,講證悟那個境界已經很高了,我們這個還只是 —— 因為它是大地法,是一種心的作用而已,還沒達到證悟,還是在領悟的階段,因為你沒有領悟你沒辦法到達證悟。領悟是第一步,因為你對佛法不了解,你不可能有一天一起床,忽然間自己解脫了,或忽然間開悟了,一般是沒辦法這樣。
(有没有可能一个不识字的老太太,一直念阿弥陀佛,没有学过佛法,但是突然哪一天就开悟了?)
她這輩子不經過這個次第,但是她是好幾輩子之前都經過這個次第,有可能如果善根深厚,阿含經或是各種經裏面都有講,這些人都是善根深厚,過去生中已經修了不知道多少劫,不是幾輩子而已,是大菩薩或是哪一些幾乎快開悟的人再來的,這種的話,當然他因緣聚會,過來聽到幾句他就開悟了。你們有沒有過來之後,聽到我講幾句之後忽然開悟的?那個有的話就是過去生中已經不知道多少劫的修行,這個我也不敢教,這種人我也不敢教。
我的先決認定的就是,我教的人我是希望有層次的,把大家當成都是凡夫,也都是學佛不久的初學者,這樣一層一層一個次第這樣學上來,這樣比較不會發生什麼錯誤。但是如果是善根深厚,像是活佛再來轉世那種我沒辦法教,那種要請其他上師來教才行,這個就是我設定的一些狀況。
很多例子,古代很多祖師都有這種例子,慧能法師是不是真的不識字都是一個問題,不識字怎麼有辦法想出這樣,(說他不識字)那是一些傳說,實際上我覺得他的學問應該也不錯的,但是廣欽老和尚是真的不識字,這個我是敢肯定的,你們知道台灣的廣欽老和尚,他是真的不識字,而且修為真的是很高的,當然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狀況。我們的印順導師更不用講,他小學才讀兩年,幾年的小學而已,但是他可以自己閱藏,然後出入大小乘的經教,然後寫出那麼多的書,幾乎等於是小藏經出來了,然後被譽為是隋唐以來第一人。這當然不是一天兩天或幾輩子可以成的,這也是可能好幾輩子好幾劫的薰習才有辦法這樣子。其他人有沒有什麼問題?
刚才说去到某个医生哪里,把病看好了,从此就对他有信心了,但这个也是只是对某个人,他的医术不可能治好所有人的病,那自己因为经过他的治疗有好的结果,对他的产生了这份信心,还是一种胜解吗?
這個也算是勝解,勝解有可能是錯誤,有可能是解錯,這樣你知道嗎?所以說勝解是一種信心,這種信心是必須經過理解思考判斷而來的,但是有可能是錯誤的,這種主觀是帶有客觀印證的。有一種很主觀的就是說,我管你(去不)去思考,我(反正)也不思考,我也不聽別人講怎麼樣,我也不去看書,反正你講我就信你這樣就對了,這種就是強烈的主觀性的,這種就不是屬於這個勝解,那種又有點迷信的作用在裏面。但是這裏講的勝解,是必須經過思維、判斷、了解、區辨之後所產生的信心,這個也有可能是錯的,也有可能中間產生差錯。但是我要講的就是,對佛法的信心跟理解必須經過這樣的一個層次,因為這是在所有的信心裏面,比較可以保證你得到正確知識的。
你知道勝解在佛教經裏面用很多,但是意義有時候不大一樣。有些禪定的狀況也叫勝解,在《瑜伽師地論》裏面,在某些狀況裏面它的勝解境界是很高的,但是這裏我們講的勝解,俱舍論裏面定義的這個勝解,只是一種我們每個人都會有的,經過思維思辨之後理解之後所產生的信心,這個是大地法,每個人都會有,只是我們要提升它,我們必須要提升它,不要讓它給淹沒了,也就是說我們學佛要學正見、正信,而不要學迷信或是盲信。
您刚才讲这种胜解,不一定是对的,是可变的,可更正的,那怎么又会是坚定不移的呢?
有可能會出錯,是可更正的,因為我講過,這個(勝解)不是到很高的境界,不是說證悟,比如我們對過去很相信的事情有可能會改變,(一旦有)足夠的證據,足夠的東西(就會)讓我們去改變它(自己過去對某件事情的信心)。以前我在上哲學課的時候,我們現在不是說地球繞着太陽轉嗎?我們現在是這樣認定,古代的人是怎麼想的?太陽繞着地球轉的,(說法觀念都)改變了。哲學老師問我說,有沒有一天你會再相信,其實是太陽繞着地球轉的?我說有可能,只要有足夠的證據,這種觀念我們沒有實際上看到,我們都是從學科裏面學過來的,然後判斷它,依現在的知識來判斷它是最合理的,所以我們產生這樣的心念,有沒有可能發生有一天又改變了?也是有可能的事情。
我現在要講的是說,這是一種心所法,它的過程它的結果是一種信念,但這種信念的過程是怎麼來的,我是講這樣子的,這個東西必須用我們對佛法的學習跟判斷,因為只有這樣子才比較有機會找到真實的東西,不是說他這樣子就一定怎麼樣,而是說經過這樣子。而且尋找真理也是必須經過這樣的過程,錯了修正,修行改,改了錯,我們都是這樣子的,很多法門也都是這樣子。我出家快二十年,研究佛法快二十年,難道我某些觀念都不變的嗎?有些觀念也慢慢在改變,修行的理念,很多東西一直在改變,改變當然是增上。有些東西以前認為這樣,但是慢慢可能會做一些修正,都是這樣子,所以修行修正我們的行為,修正我們的內心的觀念,都是在修正當中。
修行絕對不是一開始找一個最簡單最懶的方法,進去找一條康莊大道,直直的,目標就在那邊——成佛,然後中間我就大搖大擺的走,都不用遇到什麼困難,都不用修正,就直接這樣走,沒有這種好事情,如果有這種好事情我早就去了,不用來這邊(哈哈)。修行一定在鋪滿很多的 —— 像丟到森林裏面去你知道嗎 —— 很多的荊棘,滿天的樹,你就是在裏面想辦法,跟着你的嚮導。我就是(你們的)嚮導,嚮導不是什麼都懂,跟着他,他告訴你們,大家來商量,然後一直在修正我們路,然後有一天找到最終的那個(目的地),只是我們現在的方向沒有錯,但是實際上要怎麼走那還是要,很多坎坷的路要走。
好,我們今天談到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