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舍论 第四讲

来自磐中觉道 • Wiki
俱舍论 第三讲 本讲视频 Youtube 腾讯 俱舍论 第五讲

复习

阿弥陀佛,各位同学大家好,我们这几天,为了上《俱舍论》,就是把它作了整个舖陈,你们正式进入《俱舍论》的时候才不会搞不清楚我现在到底在讲些什么?我们花了时间把基本佛教的教理是什么,部派佛教怎么分裂,怎么发展,进一步来介绍有部的阿毗达摩,然后我们上次谈到了说一切有部的基本的教理。

部派分裂的时候,分成两大部,上座部还有大众部。上座部里面有两个很重要部派,应该说是三个,大家要记得,第一个叫说一切有部,是部派佛教或是我们说小乘佛教里势力最强,组织最严谨,最有哲学,谈得最广的。第二个叫做经部,经部师是从一切说有部分派出来的,因为这些经部师,他们对说一切有部的阿毗达摩论师,尤其是毗婆沙师,对他们的教理或他们的解释,他们不是很认同,所以他们就跳出来,自己发展出另外一个派别,叫做经部。

另外一个叫做南传上座部,一般我们叫做“Theravada”,南传上座部就是分布在南亚一带,包括缅甸,泰国,寮国(老挝)这一些,这一些他们保持着一种比较古代、传统式的佛教,其实他们并不是真正代表佛陀的时代,而是说从部派以来一直留下来的,而且也是现存至今唯一留存下来的部派。

法有论

上次讲到说一切有部,说一切有部的教理叫做法有论,所谓的一切有,就是一切法有。他的法是指构成现象界背后的元素,或经验界背后的元素。他们讲的一切法有的一切法,并不是指经验界,上次有大概解释过什么叫做经验界背后的元素。由于它的哲学理论比较深刻,比较复杂,比较难一点,所以今天我们从一般的认识上,或一般我们的修行上来谈什么叫做一切有部的法有论,还有什么叫做他们所谓的现象界背后的因素或质素或元素,他们叫做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佛陀在分析我们有情身心生命的时候,不外乎用三科来分析,哪三科?蕴,处,界,三科,蕴就是五蕴,处就是十二入处,还有十八界,早期是说六界后来变十八界。佛陀在分析(我们有情身心生命的时候),为什么把它归纳成这三科来分析?—— 记得我讲过吗,蕴是普遍从心理学的方式来分析我们有情,这个人、身心生命是怎么样存在的,它的存在状况当下,他是要告诉我们没有一个实质不变的本质,也就是说没有灵魂,没有一个我,没有灵魂。

所谓的十二入处,是比较用在认识上来分析,告诉我们当我们认识到对象的时候,发生什么事情?为什么我们在认识对象的时候,会起执着?在认识对象的时候执着是怎么样的起来,怎么样的状况,就告诉我们这些。界,早期阿含经里面讲六界:地、水、火、风、空,跟识,早期是这样分析,但是到了部派就变成十八界,十八界等一下再讲。

六六法门

黑牛与白牛
黑牛与白牛(如源法師講《阿毘達磨俱舍論》講義第一章 P4)

佛陀又告诉我们,我们在修行的时候,最好的叫做六六法门。什么叫六六法门?我们修行要从六六法门入手,了解“六六法门”我们才能叫做修行。在这里,十二入处,为什么叫六六?内六入,外六处,当我们内六入六根去认识到外界的色声香味触法的时候,这是我们每天的经验。我们每天从早上乃至你睡觉的时候都一样,这个都跑不掉。眼睛一睁开一起来,看到的一切,无外乎就是内六入对外六处,眼耳鼻舌身意对色声香味触法,我们无外乎就是这样子,每天的行住坐卧无外乎都是这样子。

黑牛白牛的故事讲过好几次了,有没有印象?什么叫黑牛白牛?阿含经上面讲,当我们六根对六境的时候,有六识去认识,我们这样去认识东西有没有问题?基本上本来是没有问题,问题产生在哪里?产生在我们的我执烦恼,当我们的内六入去认识外六处的时候,就是我们中间的我执跟烦恼,把这两个东西连系在一起,把它系缚在一起。所以阿含经里面佛陀讲,黑牛白牛本来是不同的,但是因为中间的轭,把两头牛给系在一起,让他们两只没办法分开。这个轭代表什么?烦恼,讲得很好,轭代表烦恼。

佛陀就是告诉我们,当我们内六入认识外六处的时候,中间的我执、烦恼 —— 不是这个识,这个识只是说我们跟对境的时候会产生识而已 —— 会把两个东西(内六入和外六处)牵扯在一起,让你恋恋不舍,让你无法忘怀,让你猛追求。让你去逛街的时候,看到一个很爱的东西很喜欢的东西,回去之后,这个东西一直出现在脑海里面,恋恋不舍。本来我们的眼睛对六尘,对色尘认识到它是怎么样子,本来没有什么问题,就是烦恼执着需要它,然后把它抓住一直放在脑海里面,就是这个烦恼。所以我们要断的是断这个烦恼,不是把眼睛遮起来,不是把耳朵遮起来,不是把嘴巴遮起来。

说一切有部对法的分析

现在,说一切有部为什么会去分析法,分析到这么细?他们就是从这个六六处里面去认识去分析,佛讲我们眼根对六境的时候,内六入对外六处色声香味触法的时候,我们是怎么去产生认识的。认识之后,有识产生,识产生之后为什么我们会去执着它?这个就是后来说一切有部慢慢分析这些法。

比如,那边画了一个是什么,是一个蛋糕,你们怎么去认识到这是一个蛋糕?怎么认识到这样一个东西存在?看见,眼根对色境,什么色境?它有这样的一个形状,现在不是只是我画,我是说真实有一个蛋糕,比如某某生日我们一个蛋糕在这边,现在没蛋糕就画一个,你为什么知道它是一个蛋糕?因为它长得像蛋糕,因为它有这个色,我们看得到的,有形状有颜色,所以叫做眼根对色。这个色境就是蛋糕的形状跟样貌跟颜色,然后产生眼识,眼识把把这个眼根吸收进来的资料去分析,知道说这个是红色的,这个有白色是奶油,去分析色;有没有声?除非在什么状况下会有?你开始唱生日快乐的时候就有声了,当然不是从蛋糕发出来的;有没有香?有,所以你可以闻到蛋糕的香味,色声香。味,有没有味?你切蛋糕,吃的时候就有味道;有没有触?蛋糕你摸下去是冰淇淋蛋糕,还是一般的蛋糕?摸摸看,用身体去感觉看看。这个法,就是意识会把整个所有的这些资讯吸收进来之后有颜色,有味道,有什么(等等),把它整个构成给它一个名字叫做蛋糕。

所以实际上我们现在看到的这是一个什么东西,我们并不知道实际上它是什么,只是我们是根对这些境,我们只是吸收到这些种种的境,色声香味触这些东西,和我们内心的法,我们只是吸收到每一个的元素,吸收进来之后,我们的意识再把它组构成这样一个东西,所以叫做蛋糕。实际上我们看到什么,如果你真的去分析或是探讨客观到底是什么东西,其实没人知道,它只是色声香味触所构成的东西而已。

所以我们有没有常常会看错东西?有,常常会听错东西,因为这些东西只是我们根对境的吸收,然后我们意识的判断这样而已。蛋糕这整体的东西,就是我说的现象界还有经验界。

所以就一切说有部来讲,这样整体的一个蛋糕是不是实在的?不是,这是假有的存在,但是这个蛋糕的色、声、香、味、触、法,当然是我们认识吸收进来的东西,这个才是真的。讲到这里你们知道我在讲什么吗?就是这个蛋糕整体来讲,只是色声香味触去构成而已,然后我们的六根把它吸收进来之后,在脑海里面把它构成一个像蛋糕这样的一个东西。实际上这样的一个整体的蛋糕,这个是假法,这不是真的,这是经验界。现象界的不是真的,但是构成蛋糕的色声香味触,还有我们内心里面的去接受的,眼识,耳识,鼻识舌身,这些东西叫做法,这个东西才是真的。

同学讲到这里有没有清楚说一切有部讲的?法有论到底在讲些什么?有没有大概知道?说一切有部的法有论或是一切有,它是指构成现象界、经验界背后的这些元素,包括物质的,包括心理的,都是由这些才能构成我们所有经验的万事万物的存在。但是这些万事万物是假有,构成背后的这些元素才是真实的,所以假有的东西我们常常会认错,我们会把A认成B,把C认成D,因为这些是假法。

所以它说,男,女,车,树林,车子,桌子,椅子这些,都是现象界的构成物,这些是假法,只有色声香味触,还有眼耳鼻舌身意,还有眼识,耳识这些,这些东西,元素才是真的。这些法,就一切说有部来讲,它是一直都存在,只是它有没有发挥它的作用。比如,我们的眼根,是物质,但是我们的眼识,认识的作用,是一种精神体,这样的认识作用它一直都存在,这样的认识主体一直都存在,只是它有没有发挥作用。如果它发挥作用的话,我们就可以看到东西,如果它没有发挥作用,那我们就看不到东西。

所以除了我们眼根这个肉根要好以外,识,眼识的这个主体,还必需有存在识体的存在,怎么状况下它才会发生作用?就是具足的因缘它就能够发生作用,什么叫做具足的因缘?比如说一个蛋糕这个颜色跑过来,我看到了这个颜色,就会引起我的眼根去注意到它,去吸收它,然后眼识就会开始要发生作用,但是这样还不够,我们要看到东西还有哪些条件?要有光线,今天如果把灯全部关掉你看得到吗?当然看不到,所以除了你眼根要好,我们的眼球要好以外,我们要有眼识的识的主体,还有光线,还有什么?还有距离,要一段的距离,我拿东西给你看,拿这样(太远、太近)你看得到吗?看不到。所以在这些种种条件之下,就会促成这个识,根发生作用,然后识产生作用,所以我们就可以看到色法,看到东西。

说一切有部的修行

所以这个法,历经三世都一直存在,只是我们怎么样想办法,去让它发生作用,这样各位知道吗?不管是眼耳鼻哪一根,要产生作用都必需有它的条件,去促成它。当然,现在我们要谈到一件事情,在阿毗达摩论里面它也是谈到,我们的烦恼也是这样子,烦恼都一直在,你怎么样去触发它,让这个烦恼产生作用,发挥出它的作用出来,那你就起烦恼了。我们修行的时候,什么叫修行?修行的时候就是想办法,让那些本来在我们内心里面的这些烦恼的质素,因素,它有作用但是不要让它发挥出来,这个就叫做修行。所以当我们眼对色的时候,我要想办法去对治,看到好色,你很喜欢,你会执着,就要透过修行方法,让贪欲,内心里面贪的这种心所法,让它不要发挥它的作用。它作用在里面,但是让它不要发挥出来,这样你就不会去恋恋不舍,贪着那个东西。

说一切有部在分析这些法的时候,实际上它并不是闲着无聊在哲学上东张西望,或是东想西想想出一套什么东西,它实际上是根据早期经典的修行方法,藉由他们自己的一种修行经验,把它运用到理论上,谈了那么多无非就是要断烦恼。

五位七十五法

五位七十五法.png

我们再来说,这些种种一切法的存在,是历经三世了,所以叫做三世实有,法体恒存依作用而说有说无,作用产生,发挥了,就变成这个现象界。色法也是一样,你有要东西去刺激它,它才能构成它所应该构成的东西。你会问,这种种的法,到底有多少法?七十五法。《俱舍论》里面从说一切有部把它分成五位七十五法,到了世亲菩萨的《百法明门论》有几法?写百法明门论当然是百法(哈哈)。这一些只是各个部派或是经典它的分类不一样而已,但是无外乎所要告诉我们都是一种修行的入手法门。

这些法有多少?从五蕴来区分的话,色法是指一般的物质,由五根,眼、耳、鼻、舌、身五根,是色法;五境,色、声、香、味、触 —— 没有“法” —— 那个“法”只是抽象概念而已,色声香味触是不是也是“物质性”的?五根,还有一个无表色,无表色以后我再解释,所以它的色法有十一个。,是一个心所法;想,也是一个心所法,行蕴,有包括心相应行法,叫做心所法,然后还有包括心不想应行,这个以后都是我们未来会解释的。

心相应行法的心所有四十四个,然后不相应行法有十四个。这个,有六识,六识统括一个叫心王,所以只有一个。有三个无为法,这些(色法、心法、心所法、心不相应法)是有为,然后有三个无为法。

心相应行叫做心所,它有四十四个,这四十四个心所里面有好的,有坏的,都有。这些未来的几个礼拜我都会在讲这些东西。讲《俱舍论》刚开始就是在分别万法,这个叫做万法,所以当《俱舍论》讲万法的时候,你不要讲说是经验界所有的存在 ——(比如)那个花,那个山,那个树,那条路,那个车子 —— 《俱舍论》讲万法的时候是指这些(五位七十五法),这些构成现象界经验界的一切存在,就是由这些(元素)所构成的。所以阿毗达摩Abhidharma叫做对法,既然叫做对法,那是不是应该把一些法先解说、解释一下?讲到这里,有没有稍微清楚一点说一切有部在讲些什么?

“三世实有”中的”三世“是指的时间吗?

“三世”指过去,现在,未来,但是它不是指时间实有,它是说在过去、现在、未来都是一直存在的,法在三世里面都是实有的,从过去,到现在,到未来,这个法都是实有的,不是指时间实有。时间,在一般佛教来都是一种假法,时间不包括在这法里面,因为时间是假的,时间是相对于东西的移动,还有我们的认知所产生的一些概念而已,它不是真正存在的实体。

(说一切有部既然认为这个“烦恼法”也是实有的,那么他们证入阿罗汉就是断烦恼,但“烦恼”这个法又是“三世实有”,一直存在的,这个如何理解呢?)

烦恼也是实有法,他们目标在证阿罗汉,烦恼断尽的意思就是,烦恼还是在那边,但是他切断了跟它的联系。所以这些烦恼在我们的身心中,不再发生作用,已经没有那个缘可以去触发它了。因为他没有这样的因缘再去触发这些烦恼产生,他不会再造业,所以不会在三界来轮回。所以并不是我们把烦恼消灭掉,是我们断除了跟烦恼的联系,但是这些一一的烦恼都还在。我们一般凡夫(有烦恼是因为)我们并没有断除、切开跟它的联系,我们还是跟它连在一起。因为我们不知道怎么断所以我们要修行,想办法怎么去断,所以说一切有部就是告诉我们怎么去断。

这里的心王,就是那个识,是不是就是后来唯识里面的第八识

也可以这样子讲,但是在部派里面,还没讲到第七、第八识。

有些法师讲,阿罗汉他们的法执没有破,是不是引用到说一切有部的概念?

实际上讲的具体一点,他们针对的是说一切有部,但是如果就中观来讲,他们认为法执也是破了。所以说一切有部,我说过,他对未来的某些大乘的学派,比如中观唯识有很大的影响。有些是针对它(说一切有部?),像龙树,中观学派,有些是把它(说一切有部的观点)吸收过来。所以为什么我在讲唯识之前要讲《俱舍论》,因为《俱舍论》很重要,你不懂《俱舍论》你说要懂唯识,老实说会有困难,很多问题,没关系慢慢来,因为我们未来的几年会谈唯识,但是未来一年都是在谈《俱舍论》。

如果没有问题我稍微讲一下,你知道为什么这些“元素”会叫做法?为什么这些元素,有自性,有特性会叫做“法”?(看讲义),能持“自性”的“法”即是“实有”。所以“法”它有一个意思叫做能持自性[1]轨生物解。谁记得dharma(音:达玛),的字根是什么?“dhr”,这是“dharma” —— “法”的字根,演变名词化之后变成“dharma”,它这个“dhr”变成“ar”加“ma”,名词化,就变成“dharma”,变成“法”。这个“dhr”什么意思?英文叫“hold”,中文字叫“持”,就是说它可以抓住某些东西,或是托住某些东西,所以法它有持的意思,什么东西不变的这样的一个意思。

他们由这个 来代表万事万物背后的元素,就是说这些法,它有它的自性,它可以持着它的自性,然后不失,所以叫做“任持自性,轨生物解”。它因为有这样的特性,所以当我们去认识到它的时候,不会把它跟其他东西混在一起,你会不会把色跟声混在一起?(不会)。因为色法有它的一定的特性,声音的声也有它一定的特性,所以你不会把两个搞在一起,这些都叫做法。这些法历存三世都一直存在,所以叫做三世实有,法体恒存[2]

哲学意涵

最后一点,哲学意涵。哲学意涵就是,如果信受三世实有、法体恒存的,这个就叫说一切有部,你就属于说一切有部。如果就历史上的发展来讲,从西元前两百年,到西元一千年左右,控制西北印的一个大学派,这个学派主张三世实有的小乘部派,就叫说一切有部。

部派分化分佈略圖(印度佛教思想史要略 莊春江

我再说一遍:就哲学或是教理意涵来讲,信受一切法三世实有,法体恒存的,就是说一切有部。就历史的发展演变来讲,说一切有部这个学派,从西元前两百年开始,一直到西元一千年左右,一直控制着北印度或西北印度这样的一个区域(如图),包括现在的巴基斯坦,阿富汗这样的一个大区域,这样的一个大部派就叫做说一切有部。

这个地方你们大概知道一下就好,因为这地方牵扯到很多复杂的问题,但是呢不得不讲,一定要讲,因为讲《俱舍论》不讲这些东西,老实说到最后你会很模糊,很迷糊,要把一个大的背景画一张图给你。

有部阿毗达摩之发展

阿毗达摩后来已经被集成一部一部的论书,说一切有部里面的论书,最有名的叫做“六足一身一义”。印顺导师把它分为四大期。

本源期

第一期:叫做本源期,它最主要的叫做《舍利弗阿毗昙》,它里面的结构分成两类,三科还有道品。记住,最早的阿毗达摩里面,它分三科还有道品来解说佛的教法,哪三科?蕴,处,界三科,《俱舍论》也是这样分的,后面讲道品,讲我们怎么样修道,这是最早的 —— 目前所知道最早的。

独立期

第二期:叫做独立期。独立期就是各学派有各自独立的论书。独立期有部主要的论书有七部,简称为“六足一身”。“六足”就是六部阿毗达摩论,这六部阿毗达摩论又分为两期:

  • 早期的有: 《法蕴足论》,《集异门足论》,《施设足论》
  • 后期的有: 《品类足论》,《界身足论》,《识身足论》

“一身”,就是着名的《阿毗达摩发智论》,为迦旃延尼子所造,是说一切有部的根本论书。全论分为八蕴四十四纳息,几乎网罗了当时阿毗达摩的一切论题。什么叫“阿毗达摩一切的论义”?比如三界分为哪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里面到底有什么,业到底分成哪些业,烦恼有几种,什么叫做造业,什么叫做不造业,什么叫做善业,然后烦恼有几种,种种这些都是阿毗达摩的论义,无外乎都是在谈怎么修行,这是说一切有部集大成的叫做《阿毗达摩发智论》。

解说期

第三是解说期。解说期就是将《发智论》作广泛的解说,主要的论书就是《阿毗达摩大毘婆沙论》,即“六足一身一义”的“一义”。《阿毗达摩大毘婆沙论》,汉译为两百卷,为《发智论》的注释书。内容囊括了从解脱论的各种议题到佛与菩萨的种种问题,并将各家的解说综合评定,约在公元一百五十年左右集成。

这个解说期叫做“一义”,《阿毗达摩大毗婆沙论》,两百卷,为《发智论》的注释书,内容扩大到佛与菩萨的种种问题,并将各家的解说综合评定,约在纪元一百五十年左右集成。上次说中文字一卷有多少字,谁记得?一万字。两百卷,两百万字,里面全部都是在谈阿毗达摩的种种论义,甚至已经牵扯到佛跟菩萨的种种问题。

《阿毗达摩大毗婆沙论》这里面都是在解说怎么解脱,怎么断烦恼的。当然它也扩及到佛菩萨种种的论议,当然很多佛、菩萨观念跟大乘经讲的有时候会有一点出入,但是这个很多在谈佛菩萨的时候谈得很详细。我举个有趣的例子,这样子你们可能会对这个比较有兴趣。你们知道在佛教,我们人死掉很多都会去助念对不对?你们有没有听过中阴身?我们人,就佛法上来讲,任何有情,六界的有情,死掉,命断死掉之后,跟下辈子投胎之前,中间会有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叫做中有,又叫做中阴身。它基本上是在六道里面,但是它不属于任何一道,因为它已经死了,但是在还没投胎之前,所以它叫做中有。

我们生(存的时候)叫做生有,生存下来然后死,接下来在中间这段时间就叫做中有。这个中有有多长的时间?四十九天,(这个说法)出自哪里?《阿毗达摩大毗婆沙论》,就是这部论讲的,中有可以有四十九天。这部论里面讲中有讲四十九天,它并不是单一只有这样一个理论,它有四种理论。它说实际上,其实中有不只四十九天,它可以无限期的延长,这是其中一个论师讲的,但他提出种种不同说明之后,《大毗婆沙论》以四十九天为定期,之后我们大家都说四十九天。

所以如果(有人)问你们中阴身最长四十九天哪里来的,现在你知道了,《大毗婆沙论》,你跟你朋友一讲之后你朋友一定目瞪口呆:“这个人今天不大一样!”,(然后)问你最近去哪里,你就要跟他讲来中道学会听经,顺便打个广告(哈哈)。就是从《大毗婆沙论》里面来的。所以我们现在讲,中阴身最长四十九天,因为这个理论被《大毗婆沙论》的集成者,听说是五百阿罗汉,把它认定是主要的说法,最正确的说法。

我们常讲七七四十九天,它里面写得很清楚,因为中有不是一直都是这样子,因为中有也在变化当中,每七天会转换一次,最长只能转七次,但是它没有讲为什么,它里面倒是讲了很多不同种种,包括它讲中阴身是长什么样子,都有讲的很清楚,但是 —— 我看了可能我忘了 —— 它倒是没有讲说为什么是七七四十九天,它讲“法尔如是”,什么叫法尔如是?就是说,就是这样子。

还有,学佛修行,到成佛要多久?三大阿僧祇劫,最早也是这部论讲出来的。然后它讲,以前在佛陀本生的故事,佛陀不是都化身成或是转生投胎各种动物?大象狮子老虎都有。但是它有说,三大阿僧祇劫快满的时候,剩下一劫的时候,菩萨就不会再轮回到其他道,一定都是在人道,然后修相好。我们不是说佛陀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他剩下一劫开始要修相好,这就是这部论里面讲的。我们现在很多习以为常的很多东西都是这部论里面讲的。

“菩萨”这个称号,在说一切有部已经有了吗?

已经有了,菩萨这个名字很早就已经有了,阿含经里面还没有,但是阿含经后来,部派慢慢开始的时候,就已经称还没开悟的佛陀称做菩萨。

说一切有部里面是没有金刚经的?

说一切有部他们是以《阿含经》为主,他们没有《金刚经》这样的东西,因为在这个部派时期,所以叫做小乘学派,或是现在称做三乘所共的学派里面,他们主要的经是以《阿含经》,或是(南传)叫做Nikaya尼柯耶为主。大乘佛教在那个时候都是潜流期,已经在到处传说,但是还没有变成所谓的显学,大家有在修,有在用,有在谈,但是并没有被结集出来变成显学,还是到处在流传。

按金刚经的标准来说,是否可以说说一切有部的这些修行人,没有真正证悟金刚经里面的阿罗汉境界?

因为金刚经不去谈这些,基本上我们说金刚经是佛说,但是龙树菩萨对他们确实有批评。(是批评金刚经吗?)龙树菩萨怎么会去批评金刚经?龙树菩萨对说一切有部的教理,还有他们的菩萨论有提出批评,很有趣,你有空可以来找我谈。

“大乘学派”是从什么时候开始集结呢?

大乘学派最早开始集结,不是说那时候才出现,是说集结,西元前一世纪左右。大乘学派基本上,它只是思想我们叫它学派,但是大乘佛教里面所有的出家人,还是都在小乘的学派里面出家的。很有趣的是建立中观的龙树菩萨,无著菩萨,还有造本论的世亲菩萨,后来转成唯识,这些批评说一切有部的大乘学者、大乘祖师都是在说一切有部剃发,然后受戒出家的,所以他们对说一切有部的理论学说很清楚,他们才可以批评。所以没有所谓独立的大乘教团,这个大乘(的重点)就是你自己愿不愿意去接受这些经典,接受这些大乘的教理,你接受了,你就叫大乘行者。

所以世亲这些大菩萨按照禅家来讲可以说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吗?

可以这样讲,他们不满足于只是证阿罗汉解脱,他们更进一步要修行成佛,所以会对这些理论,当然在某些理论上面他们也是有些不同的意见。

组织期

第四期是组织期。因为《阿毗达摩大毘婆沙论》有二百卷,许多人穷尽一生也未必能读尽,所以就有论师分别对其进行缩减。他们将精要的部份分别摘取出来,然后再对它们作更严谨的组织、精深思考以及异义的抉择,于是又产生了很多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第一部名为《阿毗达摩甘露味论》(全十六品),由妙音论师所集。 第二部是《阿毗达摩心论》,这是西方论师法胜将《甘露味论》改组为十品,然后造偈颂而成的。《阿毗达摩心论》共二百五十颂,因其精要且诵持容易,故奠定了阿毗达摩概论的雏型。后来又有许多论师认为《阿毗达摩心论》太过简要,便开始为其做释。其中《杂心论》将《心论》的二百五十颂进行改作与增补,扩编为五百九十六颂。后世亲论师(此世亲非作“俱舍论”的世亲,故称古世亲)又进一步广引《大毘婆沙论》,对《心论》作解释,结果使得这部论愈来愈大,到最后变成了“智者不了”的《无依虚空论》。阿毗达摩论就在这种扩大和精简的交替中,不断发展、演变,直到最后出了一部代表这一时期论书最高成就的论,就是本书所要讲的《阿毗达摩俱舍论》。——《俱舍精要》P42

如源法师《俱舍论》讲义p17

组织期,《阿毗达摩大毗婆沙论》之后,接下来就是组织期,这个跟《俱舍论》就很有关系,因为阿毗达摩太大部,所以很多祖师出来就把《阿毗达摩大毗婆沙论》把它缩减,把精要的东西拿下来,其他比较复杂的就留在《阿毗达摩大毗婆沙论》里面,所以他们就把它精简精要之后,就把它严谨组织,比较重精深思考,异义的抉择,异义就是不同意见的抉择。所以它就不把很多不同意见都拿进来,就拿主要的意见放进来这样,《俱舍论》就是代表了这一期论书的最高成就。

第一部,有所谓的阿毗达摩《甘露味论》,大毗婆沙论集成后,妙音论师先把它集成阿毗达摩,然后叫做《甘露味论》,十六品而已。

然后第二,有阿毗达摩《心论》,这个是西方论师法胜,把之前的《甘露味论》改组为十品,然后造偈颂,就叫做阿毗达摩《心论》,阿毗达摩《心论》因为它很精要,诵持容易,奠定了阿毗达摩的规模。

接下来(第三)有一个叫古世亲,古世亲做了所谓的《无依虚空论》,因为之前那部《心论》太过于简要,所以很多人就开始为《心论》做释,广引大毗婆沙论,结果这部论就愈来愈大,到最后变成所谓的智者尚不了的《无依虚空论》。

到这里你们会发现什么事情?由多变少,由少又变多。为什么会由多变少?因为一大部《大毗婆沙论》两百卷你要看多久?《俱舍论》三十卷,三十卷跟两百卷怎么比,如果两百卷要花十年的话,《俱舍论》可以不用一年就可以读了。所以一大部就变小,但是变小又有问题,很多东西你没有讲明白,这些人就要补充解说又变成一大套。

由世亲菩萨所作的《阿毗达摩俱舍论》是在对上述一系列论书进一步严密的论究下,重新造作而成的。他对于《杂心论》的内容以及阿毗达摩的重要论义,以能尽量含摄为原则。对于颂文,无论是修正、增补还是文字简略,都以能含摄法义为原则。所以五百九十六颂的《杂心论》,在“俱舍论”中被保存了三百余颂,世亲菩萨又另增补了二百余颂,总为六百颂。论颂数和《杂心论》差不多,但其充实的内 容,严密的逻辑,完整的法义,就不是《杂心论》以及其他论书所能比的了。——《俱舍精要》

所以我们的经典还有论,就是在这样的过程当中,由大变小,由小变大,由大变小、由小变大,就是这样的过程当中,慢慢演变,到最后出来的一部叫做《阿毗达摩俱舍论》。

《心论》二百五十颂,《杂心论》扩编为五百九十六颂,有的改作有增补的,世亲进一步在严密的论究下,对于内容,阿毗达摩重要论义,以能尽量含摄为原则,对于颂文,无论是修正,增补还是文字简略,都能含摄法义为原则,所以五百九十六颂的《杂心论》在《俱舍论》中被保存了三百余颂,另又增补二百余颂,总为六百颂。论颂数跟《杂心论》差不多,因为一个五百多,一个六百,但是内容充实不是《杂心论》所能比了,所以《俱舍论》不愧为阿毗达摩的精要杰作。——《俱舍精要》

所以《俱舍论》就告一个段落,之前不是由大变小就是由小变大,那总不能一直变来变去,这样无止境的,世亲的《俱舍论》就有这样的一个特胜跟优点,他把该有的都有了,不该有的就没有,就不会让人家觉得很烦杂,一看下去两百卷,怎么看?但是有的太简要重点又没有写,所以《俱舍论》就是把重点精要的东西都放进去了,但是也不会说明不清楚,就在这样状况之下成立了这部阿毗达摩《俱舍论》,这可以说是小乘论书一个最精华的杰作,这也是“俱舍论”之所以重要的原因。

那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入佛学之门,一定要读《俱舍论》,《俱舍论》你读通了,你就了解阿毗达摩,了解阿毗达摩以这个为基础,你可以进一步去读大乘论,那当然就是唯识中观的论。上次有讨论很多人对唯识很有兴趣,我就先上《俱舍论》,接下来再来上唯识的论,这样你们就会很清楚。

问:看到这个《阿毗达摩大毗婆沙论》的每一段叫什么“息”,这个息是什么意思?

《阿毗达摩大毗婆沙论》的“息”有分类、组织的意思,我们一般可以讲做“chapter(章)”,这个部分专门在谈这个,所以以前有叫“纳息”,就是说这部份专门在谈这个东西,一种收摄。所以你看第二独立期的后期《阿毗达摩发智论》,迦旃延子尼子造,分为“八蕴四十四纳息”,因为《大毗婆沙论》就是在解释这部的,所以它就以纳息,有时候像section(部分)的意思。

世亲菩萨简介

作者:世親 (Vasubandhu/ 320~400CE)

  • 唯識學派的創始者之一
  • 出生於北印度的踺陀羅 (Gandhāra)
  • 於說一切有部出家
  • 後受其兄無著(Asaṅga)的教化而成為大乘行者

(《俱舍论》)作者(名字)英文的叫做“Vasubandhu”,我们一般翻成“世亲”,他的年代是大约西元320~400年左右,大概是这个年代,他是三个唯识的祖师之一,唯识哪三个祖师?世亲就是天亲,有时候翻成世亲,有时候翻成天亲菩萨,同一个人。“弥勒菩萨”,一般讲就是那一个当来下生弥勒佛,就是那个弥勒菩萨,一般宗教传说或是我们经典讲就是那个弥勒菩萨,但是当然学术界的讨论那另外一回事,但是就宗教界、佛教界来讲,指的就是那位弥勒菩萨。无著菩萨,入定打坐,上到兜率天,去向他问法,下来之后写了《瑜伽师地论》,就是唯识最早的论之一。弥勒菩萨也讲了《解深密经》,也讲了《中边分别论》,一般唯识的祖师,唯识的经典来源都把它到归到弥勒菩萨。但是我讲过这是我们宗教的传承,学术界怎么探讨那是另外一回事。弥勒菩萨既然是第一个祖师,那第二个祖师是谁?当然是无著菩萨,无著是世亲的哥哥。

中观、唯识主要论师(该图基于师父印度佛教思想史第十四讲绘制)

后来他(世亲)变成唯识的祖师之后,学习大乘变成唯识的祖师,他有影响佛教很大的三部著作,就阿毗达摩来讲叫做阿毗达摩《俱舍论》,就唯识来讲,它有《唯识二十颂》,还有《唯识三十颂》,研究唯识的人不可能不读这两部,不读这两部不能叫做懂唯识。

《唯识二十颂》是破外道的,专门破外道的,《唯识三十颂》是成立唯识的集成跟完成,把唯识的理论建构的最完整,玄奘大师他翻译的《成唯识论》,它就是揉合十家印度论师对《唯识三十颂》的注解,世亲菩萨自己没有注解,他只写了颂(来不及注解就离世了),后来有十家(论师)注解,玄奘大师揉译十家的注解,以护法菩萨的注解为主,把它翻译编了一部叫做《成唯识论》。

yogācāra是什么意思?

瑜伽行(Yogācāra)是“观行”,重禅定中起观。你们没有觉得这个字有点眼熟?yogā(音译即瑜伽),英文叫做connection,相应、连结,什么东西跟什么相应连结?相应一定要有两个东西才能相应,不然怎么相应?身心的连结、身心的平衡,就叫做Yoga。有人问:我们一般人,难道身心都没有平衡,身心都没有连结吗?是的。为什么身心没有连结?什么叫做身心没有连结?心不在焉就是身心没有连结。你人坐在这里,心跑到十万八千里外去了,心跑到外面去了,跑到明天去了,跑到后天去了,跑到昨天去了,就叫做身心没有相应,身心没有连结。

要让身心连结怎么办?修禅观,修禅定,身心就会配合在一起。就会正知你在做什么,你就清清楚楚知道你在做什么,你就注意力集中的在做什么,这个叫做修禅观。那么禅修就是让我们摄心一境,让身心保持连结、保持平衡,叫做心一境性,也叫做瑜伽,所以Yoga翻成“观行”,其实就是禅观的意思。cāra(读“恰如阿”,中文意:“行”),这个行,是训练、实践的意思,所以说瑜伽行其实就是禅修的训练跟学习,是“一地一地”的训练(次第),所以yogācāra 就是“修观行者的次第”,或是禅修者的次第。

(有关瑜伽行和唯识的扩展阅读:)

唯识的这种观念是从禅修者、禅观者他们的经验而引发出来的,因为在早期部派的一些修行人还有论师里面,它有分成各式各样的修行人,比如说有些重视教理的区分、解说分析,这些就叫做阿毗达磨论师;那么还有一些是重视对一般世俗弘化教育的;那么还有重视禅修的这些,那这些禅修的就叫做瑜伽师,他们重视禅修胜过于阿毗达摩。

那么在这些禅修者瑜伽师,他们在禅修的时候,心的内心作用就被发现了之后,他们发现,其实在禅修中,经过禅观的胜解观之后,他们发现他们依禅观的力量可以改变被业力所规范的这种外境,那么对他们来讲比外界更真实。比如说他们可以把外面的水,一般的水观成是地。比如说一条河还是一个池塘,他们把它观成地的时候,对他们这些禅观师来讲,它就是地,所以他可以在上面行走。

那么这样的状况,他们就会发现说,其实外境真的很不实在,众生是依于内心对外界的业力的规范所造成的不同而已,但实际上外境是不真实的,它是可以变化的。那么一般人没办法去改变外境,是因为业力所规范。那么经过禅观的这种强大力量的修行,可以暂时的改变外境的某些状况。那么还有,比如说把地观成是水,对他们来讲地就是水,那么在这样的甚深禅观之下,慢慢的就会发现外境不实,然后内心比较真实。也就是说唯识无境经过禅修的这种训练,这种观念就慢慢出现,因此对这些禅修者来说,内心重于外境,内心比外境更真实。那么这是禅观的一种发展。(摘自如源法师讲印度佛教思想史 第十讲

所以你们去学yogā(读:尤嘎),你们要知道你们学Yoga最主要是要让身心平衡,要让身心相应,很多现在外面教Yoga只教身,不教心。实际上印度的Yoga它先教身,让你的身能够得到柔软轻安之后,接下来要打坐,让你的身心连结跟平衡。

可惜现在人要求速成,尤其在西方社会,现在的西方社会很多人速成,有些Yoga的老师跑去训练一年回来自己就开班授业了,师父以前有一次,最早期在龙城曾经教打坐,有一个洋人跑来学三个月告诉我他可以跑出去开班授徒,我说不行,所以你们虽然去外面学Yoga很好,但是要注意这个人这个老师他的资历跟来历是怎么样,不要跑出去学个半年一年的,就跑回来开班授徒,教到皮毛没有教到骨,都是前面教一教后面真正打坐,他不知道怎么坐,因为他自己也没有坐过。Yoga真正的叫做身心的平衡,身心的相应就叫做Yoga,它有整个过程,先修身再修心,到最后身心的平衡。

阿毗达摩的真精神

印度列国时代十六国(点击看大图)

接下来,重点来了,世亲的所学出自于说一切有部的健驮罗学派。健驮罗师跟集成大毗婆娑论的迦湿弥罗师是(属于)不同的地区(见图:印度列国时代十六国),但是都是属于说一切有部的。迦湿弥罗师以《大毗婆娑论》为权威,但是健驮罗师他们学派比较自由,他们不以 《大毗婆娑论》为权威。你们知不知道健驮罗在哪里?在南阿富汗的一个地方,阿富汗以前是佛教国家,在靠近南阿富汗的地方。世亲早期于说一切有部出家,也受学于说一切有部,后受经量部“种子论”影响,最后以大乘唯识为宗,这个就是世亲的治学,他的精神在哪里呢?

阿毗达摩的真精神

它的过程是这样:上座系的阿毗达摩,本来是重思考,重理性的,以理为准则解说一切经典,契经的是否了义,尽理不尽理,以正理为最高的判断,而不是依赖传统的信仰,这一点是阿毗达摩的真精神,你们要记住

你们很多人其实都在外面有听过经,或是在网上也听过经,你觉得我们这个课,跟其他讲经最大的不同点在哪里?在方法上有什么比较不一样的地方?“可以发问,讨论”,可以讨论,甚至有时候你可以提出不同意见,但是要有个根据,不要乱说一通。我也可以接受不同意见,我也希望你能够提出意见来,甚至我希望你能够提出某些不同看法,不一定不同看法,有时候你的心想的到底是什么,而不是以前人都这样子讲,我也这样讲,那你就这样听就好。

你随时可以问,甚至可以讨论,甚至可以批判,抉择,证理为宗,而不是讲信仰,不是讲感性,“师父很伟大”,“师父讲的都对”,“经典很伟大”,“经典讲的全部都对”,这个绝对不是佛陀的意思,而是阿毗达摩重思考,重理性,以理为准则(的精神),其实这个精神,就是中道佛学班的精神。我们在福严佛学院从小乘论一直到大乘的论,其实秉持的都是这种阿毗达摩的真精神,所以不会一言堂,我说了就算。我说很多东西我当然有根据,也读过,有根据,但是跟你讲了之后你是不是一定要接受?我从以前到现在都一直说,我说的你觉得合理的拿出来用,觉得不合理的思考看看,你不一定要全盘接受,你当然可以不接受,你可以思考,可以参考。我从来没有说在这边讲的你必需要接受不可,我讲的一向都是你拿回去思考看看,运用看看

我讲过好几次,佛陀在阿含经里面也都是用这种教学方法,这个是真的佛学方法,也是印度阿毗达摩的真精神。我们用到这个班上来,因为从印顺导师开始,以前中国古代比较少研究 —— 隋唐很兴盛 —— 之后很少人研究阿毗达摩,一直到印顺导师才又开始提倡阿毗达摩的研究,从福严以来我们就教《俱舍论》,就读大毗婆沙论,所以这种精神可以说学风自由,崇尚理性,重思考,重思辨。有些人跟这个不合的,来了几次后就走了,没办法相应,这没办法,相应不了没办法,为什么走掉?师父讲的太学术了?这不是学术,师父应该讲的太理性,或是太重思考,太重思辨,这不相应就没办法,也很感谢各位还有这么多相应的。

你们要看看这种阿毗达摩的治学方法,不只用在治学上面,也可以用在你们的人生的生活上面,而且这是符合佛教精神的。你不要把你的观念灌输到你子女的观念,一定非得这样不可,子女不可以有任何其他的意见跟反驳,你会鼓励你子女多思考。你在办公室里面如果你是主管,你也可以用阿毗达摩的真精神,不是我是主管我说了算,这样的思考就封闭,被控制住发展不出来。生活上很多都是这样,大家可以坐下来讨论看看,一件事情目标在边,大家讨论看看怎么样方法是最好的,就可以容纳各种意见,但是原则精神要把握好我就要强调是阿毗达摩的真精神就是在这里。

世亲菩萨治学的真精神

接下来,《发智论》的研究发展。知道发智论是什么?《发智论 》就是阿毗达摩论在说一切有部中发展过程的第二期独立期,产生的“六足一身”的一身,是说一切有部的根本论书,但是《发智论》完成后,迦湿弥罗的阿毗达摩师将其看做“佛说”, 看作阿毗达摩的最高原则,进一步集成《大毘婆沙论》,评破百家,以迦湿弥罗师说法为正义,不容、少有异议。迦湿弥罗就是接近现在的巴基斯坦,北印度的地方。

以迦湿弥罗师说法为正义,不容、少有异议,阿毗婆沙师的精神,为《发智论》的权证所胁制,所以态度是专断的,产生了这样的一个问题。世亲在西方系阿毗达摩的传统,对于阿毗达摩论义非常的崇敬,但是不能同意这种专断的阿毗达摩迦湿弥罗论师所说“阿毗达摩是佛说”的权威性,(世亲)撤除了思想上的束缚,然后让不同的思想发挥出来,从相互的立破中,了解彼此间的真意义,彼此的差别所在,充分发挥自由思考、阿毗达摩的真精神,就是世亲治学的真精神

所以佛学可不可以探讨?佛法可不可以探讨?可以。可不可以辩论?可以。要探究就要辩论,有问题大家就要问,就要谈。有没有看过西藏的辩论?从印度传过去的,不是西藏人发明,从印度传过去,古代的研究,佛学的研究跟学习,是这样的辩论。在立破当中,真理慢慢呈现出来,而不是我说什么就是这样子,这就是阿毗达摩的真精神。

到这里有没有知道为什么要学《俱舍论》,《俱舍论》重不重要?重要的地方倒不是义理讲的是什么,重要地方就是这里,阿毗达摩的真精神。你们也可以把它当为你们在生活上工作上各种事件上面,各种应对进退上面的真精神,我执愈强愈会专断。怎么忽然都安静下来?在思考真精神(哈哈)。

(最后)

现在我已经把前面都舖设好了,我们进入阿毗达摩《俱舍论》。首先解释名字,名字全名叫做,Abhidharmakośabhāṣya,有没有看到s下面一点,这个是指什么,“Abhidharmakośabhāṣya”,你会不会觉得我讲话好像有点含东西在里面,那个s下面一点是要卷舌,但是我们不会这样卷舌,印度人就很会,叫印度人念他就念得很好,但是我每次卷舌会咬到舌头(哈哈),所以我就以后不卷了。“s”上面一撇,发“sh”的音,“s”下面一点是要卷舌,这个我们不会卷,印度人最会,阿毗达摩是叫对法,“kosa”叫“俱舍”,“俱舍”是什么意思?“a box”,“盒子”,“cupboard”,“柜子”,“case”,你们看到什么?一个盒子,藏有东西,中文我们翻成“藏”,所以叫做对法藏,含藏,叫做对法藏,阿毗达摩《俱舍论》就叫做对法藏,含藏有阿毗达摩的精要,阿毗达摩《俱舍论》就叫做阿毗达摩的精要概论,含藏有阿毗达摩的精要,这个是《俱舍论》的解释。“bhasya”,是解说说明,或是做论做注解,就论的意思,所以我们叫做阿毗达摩《俱舍论》,就是这部论。意思就是说这部论有含藏阿毗达摩的精髓跟精要在里面。

好了,我们今天能够讲的就是讲到这里,虽然说你们经过了一段说高兴也高兴,说痛苦也痛苦,说模糊也模糊,说混沌也混沌(的时间),因为有时候会高兴有时候会打瞌睡,有时候今天工作很累开始摇晃,但是不管怎么样我们终于把《俱舍论》前面所应该要舖设的讲完了,接下来我们就要真正进入《俱舍论》的内容。

我们来回向。

  1. 如源法师《俱舍精要》:“由於構成現象物背後的質素,能持其「自性」而不失,合乎「持而不失」之原則,如「地界」持「堅性」,「水界」持「濕性」等,故稱之為法。而法能持其自性,故是「實有」。”
  2. 后记:在《佛陀的教示》3.05 缘起法 - 缘起.苦.无常无我一节(即杂阿含经 第11经),师父阐述道:“在本经中佛说一切事物皆是无常,事物生成的因和缘也是无常的,由无常的因和缘所构成的一切,当然也是无常的。然而在后世的阿毘达磨论中,却出现了法有论的学说。其认为现象的种种事物是无常变化的,然而其背后的构成质素却是恒常不变的,这不变的质素称为“法体”。每一法体都具有濳在的作用,当因缘条件具足时,其作用发挥,即能形成可经验到的现象事物。所以若依“法体”本身而言,则不可说有无常变化,无常变化但依其作用而说。如“眼识”的法体,具有认识“色”的潜在作用。当眼根、色境、光线、距离等各种条件具足时,眼识即能发挥其认识“色”的作用。这种理论自然有其产生的背景,然而与本经所说却不相合,因此龙树菩萨在其著作中才会大力的抨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