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舍論 第四講
俱舍論 第三講 | 本講視頻: Youtube 騰訊 | 俱舍論 第五講 |
複習
阿彌陀佛,各位同學大家好,我們這幾天,為了上《俱舍論》,就是把它作了整個舖陳,你們正式進入《俱舍論》的時候才不會搞不清楚我現在到底在講些什麼?我們花了時間把基本佛教的教理是什麼,部派佛教怎麼分裂,怎麼發展,進一步來介紹有部的阿毗達摩,然後我們上次談到了說一切有部的基本的教理。
部派分裂的時候,分成兩大部,上座部還有大眾部。上座部裏面有兩個很重要部派,應該說是三個,大家要記得,第一個叫說一切有部,是部派佛教或是我們說小乘佛教里勢力最強,組織最嚴謹,最有哲學,談得最廣的。第二個叫做經部,經部師是從一切說有部分派出來的,因為這些經部師,他們對說一切有部的阿毗達摩論師,尤其是毗婆沙師,對他們的教理或他們的解釋,他們不是很認同,所以他們就跳出來,自己發展出另外一個派別,叫做經部。
另外一個叫做南傳上座部,一般我們叫做「Theravada」,南傳上座部就是分佈在南亞一帶,包括緬甸,泰國,寮國(老撾)這一些,這一些他們保持着一種比較古代、傳統式的佛教,其實他們並不是真正代表佛陀的時代,而是說從部派以來一直留下來的,而且也是現存至今唯一留存下來的部派。
法有論
上次講到說一切有部,說一切有部的教理叫做法有論,所謂的一切有,就是一切法有。他的法是指構成現象界背後的元素,或經驗界背後的元素。他們講的一切法有的一切法,並不是指經驗界,上次有大概解釋過什麼叫做經驗界背後的元素。由於它的哲學理論比較深刻,比較複雜,比較難一點,所以今天我們從一般的認識上,或一般我們的修行上來談什麼叫做一切有部的法有論,還有什麼叫做他們所謂的現象界背後的因素或質素或元素,他們叫做法
。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佛陀在分析我們有情身心生命的時候,不外乎用三科來分析,哪三科?蘊,處,界,三科,蘊就是五蘊,處就是十二入處,還有十八界,早期是說六界後來變十八界。佛陀在分析(我們有情身心生命的時候),為什麼把它歸納成這三科來分析?—— 記得我講過嗎,蘊是普遍從心理學的方式來分析我們有情,這個人、身心生命是怎麼樣存在的,它的存在狀況當下,他是要告訴我們沒有一個實質不變的本質,也就是說沒有靈魂,沒有一個我,沒有靈魂。
所謂的十二入處,是比較用在認識上來分析,告訴我們當我們認識到對象的時候,發生什麼事情?為什麼我們在認識對象的時候,會起執着?在認識對象的時候執着是怎麼樣的起來,怎麼樣的狀況,就告訴我們這些。界,早期阿含經裏面講六界:地、水、火、風、空,跟識,早期是這樣分析,但是到了部派就變成十八界,十八界等一下再講。
六六法門
佛陀又告訴我們,我們在修行的時候,最好的叫做六六法門。什麼叫六六法門?我們修行要從六六法門入手,了解「六六法門」我們才能叫做修行。在這裏,十二入處,為什麼叫六六?內六入,外六處,當我們內六入六根去認識到外界的色聲香味觸法的時候,這是我們每天的經驗。我們每天從早上乃至你睡覺的時候都一樣,這個都跑不掉。眼睛一睜開一起來,看到的一切,無外乎就是內六入對外六處,眼耳鼻舌身意對色聲香味觸法,我們無外乎就是這樣子,每天的行住坐臥無外乎都是這樣子。
黑牛白牛的故事講過好幾次了,有沒有印象?什麼叫黑牛白牛?阿含經上面講,當我們六根對六境的時候,有六識去認識,我們這樣去認識東西有沒有問題?基本上本來是沒有問題,問題產生在哪裏?產生在我們的我執煩惱,當我們的內六入去認識外六處的時候,就是我們中間的我執跟煩惱,把這兩個東西連繫在一起,把它系縛在一起。所以阿含經裏面佛陀講,黑牛白牛本來是不同的,但是因為中間的軛,把兩頭牛給系在一起,讓他們兩隻沒辦法分開。這個軛代表什麼?煩惱,講得很好,軛代表煩惱。
佛陀就是告訴我們,當我們內六入認識外六處的時候,中間的我執、煩惱 —— 不是這個識,這個識只是說我們跟對境的時候會產生識而已 —— 會把兩個東西(內六入和外六處)牽扯在一起,讓你戀戀不捨,讓你無法忘懷,讓你猛追求。讓你去逛街的時候,看到一個很愛的東西很喜歡的東西,回去之後,這個東西一直出現在腦海裏面,戀戀不捨。本來我們的眼睛對六塵,對色塵認識到它是怎麼樣子,本來沒有什麼問題,就是煩惱執着需要它,然後把它抓住一直放在腦海裏面,就是這個煩惱。所以我們要斷的是斷這個煩惱,不是把眼睛遮起來,不是把耳朵遮起來,不是把嘴巴遮起來。
說一切有部對法的分析
現在,說一切有部為什麼會去分析法,分析到這麼細?他們就是從這個六六處裏面去認識去分析,佛講我們眼根對六境的時候,內六入對外六處色聲香味觸法的時候,我們是怎麼去產生認識的。認識之後,有識產生,識產生之後為什麼我們會去執着它?這個就是後來說一切有部慢慢分析這些法。
比如,那邊畫了一個是什麼,是一個蛋糕,你們怎麼去認識到這是一個蛋糕?怎麼認識到這樣一個東西存在?看見,眼根對色境,什麼色境?它有這樣的一個形狀,現在不是只是我畫,我是說真實有一個蛋糕,比如某某生日我們一個蛋糕在這邊,現在沒蛋糕就畫一個,你為什麼知道它是一個蛋糕?因為它長得像蛋糕,因為它有這個色,我們看得到的,有形狀有顏色,所以叫做眼根對色。這個色境就是蛋糕的形狀跟樣貌跟顏色,然後產生眼識,眼識把把這個眼根吸收進來的資料去分析,知道說這個是紅色的,這個有白色是奶油,去分析色;有沒有聲?除非在什麼狀況下會有?你開始唱生日快樂的時候就有聲了,當然不是從蛋糕發出來的;有沒有香?有,所以你可以聞到蛋糕的香味,色聲香。味,有沒有味?你切蛋糕,吃的時候就有味道;有沒有觸?蛋糕你摸下去是雪糕蛋糕,還是一般的蛋糕?摸摸看,用身體去感覺看看。這個法,就是意識會把整個所有的這些資訊吸收進來之後有顏色,有味道,有什麼(等等),把它整個構成給它一個名字叫做蛋糕。
所以實際上我們現在看到的這是一個什麼東西,我們並不知道實際上它是什麼,只是我們是根對這些境,我們只是吸收到這些種種的境,色聲香味觸這些東西,和我們內心的法,我們只是吸收到每一個的元素,吸收進來之後,我們的意識再把它組構成這樣一個東西,所以叫做蛋糕。實際上我們看到什麼,如果你真的去分析或是探討客觀到底是什麼東西,其實沒人知道,它只是色聲香味觸所構成的東西而已。
所以我們有沒有常常會看錯東西?有,常常會聽錯東西,因為這些東西只是我們根對境的吸收,然後我們意識的判斷這樣而已。蛋糕這整體的東西,就是我說的現象界還有經驗界。
所以就一切說有部來講,這樣整體的一個蛋糕是不是實在的?不是,這是假有的存在,但是這個蛋糕的色、聲、香、味、觸、法,當然是我們認識吸收進來的東西,這個才是真的。講到這裏你們知道我在講什麼嗎?就是這個蛋糕整體來講,只是色聲香味觸去構成而已,然後我們的六根把它吸收進來之後,在腦海裏面把它構成一個像蛋糕這樣的一個東西。實際上這樣的一個整體的蛋糕,這個是假法,這不是真的,這是經驗界。現象界的不是真的,但是構成蛋糕的色聲香味觸,還有我們內心裏面的去接受的,眼識,耳識,鼻識舌身,這些東西叫做法,這個東西才是真的。
同學講到這裏有沒有清楚說一切有部講的?法有論到底在講些什麼?有沒有大概知道?說一切有部的法有論或是一切有,它是指構成現象界、經驗界背後的這些元素,包括物質的,包括心理的,都是由這些才能構成我們所有經驗的萬事萬物的存在。但是這些萬事萬物是假有,構成背後的這些元素才是真實的,所以假有的東西我們常常會認錯,我們會把A認成B,把C認成D,因為這些是假法。
所以它說,男,女,車,樹林,車子,桌子,椅子這些,都是現象界的構成物,這些是假法,只有色聲香味觸,還有眼耳鼻舌身意,還有眼識,耳識這些,這些東西,元素才是真的。這些法,就一切說有部來講,它是一直都存在,只是它有沒有發揮它的作用。比如,我們的眼根,是物質,但是我們的眼識,認識的作用,是一種精神體,這樣的認識作用它一直都存在,這樣的認識主體一直都存在,只是它有沒有發揮作用。如果它發揮作用的話,我們就可以看到東西,如果它沒有發揮作用,那我們就看不到東西。
所以除了我們眼根這個肉根要好以外,識,眼識的這個主體,還必需有存在識體的存在,怎麼狀況下它才會發生作用?就是具足的因緣它就能夠發生作用,什麼叫做具足的因緣?比如說一個蛋糕這個顏色跑過來,我看到了這個顏色,就會引起我的眼根去注意到它,去吸收它,然後眼識就會開始要發生作用,但是這樣還不夠,我們要看到東西還有哪些條件?要有光線,今天如果把燈全部關掉你看得到嗎?當然看不到,所以除了你眼根要好,我們的眼球要好以外,我們要有眼識的識的主體,還有光線,還有什麼?還有距離,要一段的距離,我拿東西給你看,拿這樣(太遠、太近)你看得到嗎?看不到。所以在這些種種條件之下,就會促成這個識,根發生作用,然後識產生作用,所以我們就可以看到色法,看到東西。
說一切有部的修行
所以這個法,歷經三世都一直存在,只是我們怎麼樣想辦法,去讓它發生作用,這樣各位知道嗎?不管是眼耳鼻哪一根,要產生作用都必需有它的條件,去促成它。當然,現在我們要談到一件事情,在阿毗達摩論裏面它也是談到,我們的煩惱也是這樣子,煩惱都一直在,你怎麼樣去觸發它,讓這個煩惱產生作用,發揮出它的作用出來,那你就起煩惱了。我們修行的時候,什麼叫修行?修行的時候就是想辦法,讓那些本來在我們內心裏面的這些煩惱的質素,因素,它有作用但是不要讓它發揮出來,這個就叫做修行。所以當我們眼對色的時候,我要想辦法去對治,看到好色,你很喜歡,你會執着,就要透過修行方法,讓貪慾,內心裏面貪的這種心所法,讓它不要發揮它的作用。它作用在裏面,但是讓它不要發揮出來,這樣你就不會去戀戀不捨,貪着那個東西。
說一切有部在分析這些法的時候,實際上它並不是閒着無聊在哲學上東張西望,或是東想西想想出一套什麼東西,它實際上是根據早期經典的修行方法,藉由他們自己的一種修行經驗,把它運用到理論上,談了那麼多無非就是要斷煩惱。
五位七十五法
我們再來說,這些種種一切法的存在,是歷經三世了,所以叫做三世实有,法体恒存
。依作用而說有說無,作用產生,發揮了,就變成這個現象界。色法也是一樣,你有要東西去刺激它,它才能構成它所應該構成的東西。你會問,這種種的法,到底有多少法?七十五法。《俱舍論》裏面從說一切有部把它分成五位七十五法,到了世親菩薩的《百法明門論》有幾法?寫百法明門論當然是百法(哈哈)。這一些只是各個部派或是經典它的分類不一樣而已,但是無外乎所要告訴我們都是一種修行的入手法門。
這些法有多少?從五蘊來區分的話,色法是指一般的物質,由五根,眼、耳、鼻、舌、身五根,是色法;五境,色、聲、香、味、觸 —— 沒有「法」 —— 那個「法」只是抽象概念而已,色聲香味觸是不是也是「物質性」的?五根,還有一個無表色,無表色以後我再解釋,所以它的色法有十一個。受,是一個心所法;想,也是一個心所法,行蘊,有包括心相应行法
,叫做心所法,然後還有包括心不想应行
,這個以後都是我們未來會解釋的。
心相應行法的心所有四十四個,然後不相應行法有十四個。這個識,有六識,六識統括一個叫心王,所以只有一個。有三個無為法,這些(色法、心法、心所法、心不相應法)是有為,然後有三個無為法。
心相應行叫做心所,它有四十四個,這四十四個心所裏面有好的,有壞的,都有。這些未來的幾個禮拜我都會在講這些東西。講《俱舍論》剛開始就是在分別萬法,這個叫做萬法,所以當《俱舍論》講萬法的時候,你不要講說是經驗界所有的存在 ——(比如)那個花,那個山,那個樹,那條路,那個車子 —— 《俱舍論》講萬法的時候是指這些(五位七十五法),這些構成現象界經驗界的一切存在,就是由這些(元素)所構成的。所以阿毗達摩Abhidharma
叫做对法
,既然叫做對法,那是不是應該把一些法先解說、解釋一下?講到這裏,有沒有稍微清楚一點說一切有部在講些什麼?
“三世实有”中的”三世“是指的时间吗?
「三世」指過去,現在,未來,但是它不是指時間實有,它是說法
在過去、現在、未來都是一直存在的,法在三世裏面都是實有的,從過去,到現在,到未來,這個法都是實有的,不是指時間實有。時間,在一般佛教來都是一種假法,時間不包括在這法裏面,因為時間是假的,時間是相對於東西的移動,還有我們的認知所產生的一些概念而已,它不是真正存在的實體。
(说一切有部既然认为这个“烦恼法”也是实有的,那么他们证入阿罗汉就是断烦恼,但“烦恼”这个法又是“三世实有”,一直存在的,这个如何理解呢?)
煩惱也是實有法,他們目標在證阿羅漢,煩惱斷盡的意思就是,煩惱還是在那邊,但是他切斷了跟它的聯繫。所以這些煩惱在我們的身心中,不再發生作用,已經沒有那個緣可以去觸發它了。因為他沒有這樣的因緣再去觸發這些煩惱產生,他不會再造業,所以不會在三界來輪迴。所以並不是我們把煩惱消滅掉,是我們斷除了跟煩惱的聯繫,但是這些一一的煩惱都還在。我們一般凡夫(有煩惱是因為)我們並沒有斷除、切開跟它的聯繫,我們還是跟它連在一起。因為我們不知道怎麼斷所以我們要修行,想辦法怎麼去斷,所以說一切有部就是告訴我們怎麼去斷。
这里的心王,就是那个识,是不是就是后来唯识里面的第八识?
也可以這樣子講,但是在部派裏面,還沒講到第七、第八識。
有些法师讲,阿罗汉他们的法执没有破,是不是引用到说一切有部的概念?
實際上講的具體一點,他們針對的是說一切有部,但是如果就中觀來講,他們認為法執也是破了。所以說一切有部,我說過,他對未來的某些大乘的學派,比如中觀唯識有很大的影響。有些是針對它(說一切有部?),像龍樹,中觀學派,有些是把它(說一切有部的觀點)吸收過來。所以為什麼我在講唯識之前要講《俱舍論》,因為《俱舍論》很重要,你不懂《俱舍論》你說要懂唯識,老實說會有困難,很多問題,沒關係慢慢來,因為我們未來的幾年會談唯識,但是未來一年都是在談《俱舍論》。
如果沒有問題我稍微講一下,你知道為什麼這些「元素」會叫做法?為什麼這些元素,有自性,有特性會叫做「法」?(看講義),能持「自性」的「法」即是「實有」。所以「法」它有一個意思叫做能持自性
[1],轨生物解
。誰記得dharma(音:達瑪),法
的字根是什麼?「dhr」,這是「dharma」 —— 「法」的字根,演變名詞化之後變成「dharma」,它這個「dhr」變成「ar」加「ma」,名詞化,就變成「dharma」,變成「法」。這個「dhr」什麼意思?英文叫「hold」,中文字叫「持」,就是說它可以抓住某些東西,或是托住某些東西,所以法它有持的意思,什麼東西不變的這樣的一個意思。
他們由這個 法來代表萬事萬物背後的元素,就是說這些法,它有它的自性,它可以持着它的自性,然後不失,所以叫做「任持自性,軌生物解」。它因為有這樣的特性,所以當我們去認識到它的時候,不會把它跟其他東西混在一起,你會不會把色跟聲混在一起?(不會)。因為色法有它的一定的特性,聲音的聲也有它一定的特性,所以你不會把兩個搞在一起,這些都叫做法。這些法歷存三世都一直存在,所以叫做三世實有,法體恆存[2]。
哲學意涵
最後一點,哲學意涵。哲學意涵就是,如果信受三世實有、法體恆存的,這個就叫說一切有部,你就屬於說一切有部。如果就歷史上的發展來講,從西元前兩百年,到西元一千年左右,控制西北印的一個大學派,這個學派主張三世實有的小乘部派,就叫說一切有部。
我再說一遍:就哲學或是教理意涵來講,信受一切法三世實有,法體恆存的,就是說一切有部。就歷史的發展演變來講,說一切有部這個學派,從西元前兩百年開始,一直到西元一千年左右,一直控制着北印度或西北印度這樣的一個區域(如圖),包括現在的巴基斯坦,阿富汗這樣的一個大區域,這樣的一個大部派就叫做說一切有部。
這個地方你們大概知道一下就好,因為這地方牽扯到很多複雜的問題,但是呢不得不講,一定要講,因為講《俱舍論》不講這些東西,老實說到最後你會很模糊,很迷糊,要把一個大的背景畫一張圖給你。
有部阿毗達摩之發展
阿毗達摩後來已經被集成一部一部的論書,說一切有部裏面的論書,最有名的叫做「六足一身一義」。印順導師把它分為四大期。
本源期
第一期:叫做本源期,它最主要的叫做《舍利弗阿毗曇》,它裏面的結構分成兩類,三科還有道品。記住,最早的阿毗達摩裏面,它分三科還有道品來解說佛的教法,哪三科?蘊,處,界三科,《俱舍論》也是這樣分的,後面講道品,講我們怎麼樣修道,這是最早的 —— 目前所知道最早的。
獨立期
第二期:叫做獨立期。獨立期就是各學派有各自獨立的論書。獨立期有部主要的論書有七部,簡稱為「六足一身」。「六足」就是六部阿毗達摩論,這六部阿毗達摩論又分為兩期:
- 早期的有: 《法蘊足論》,《集異門足論》,《施設足論》
- 後期的有: 《品類足論》,《界身足論》,《識身足論》
「一身」,就是着名的《阿毗達摩發智論》,為迦旃延尼子所造,是說一切有部的根本論書。全論分為八蘊四十四納息,幾乎網羅了當時阿毗達摩的一切論題。什麼叫「阿毗達摩一切的論義」?比如三界分為哪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欲界裏面到底有什麼,業到底分成哪些業,煩惱有幾種,什麼叫做造業,什麼叫做不造業,什麼叫做善業,然後煩惱有幾種,種種這些都是阿毗達摩的論義,無外乎都是在談怎麼修行,這是說一切有部集大成的叫做《阿毗達摩發智論》。
解說期
第三是解說期。解說期就是將《發智論》作廣泛的解說,主要的論書就是《阿毗達摩大毘婆沙論》,即「六足一身一義」的「一義」。《阿毗達摩大毘婆沙論》,漢譯為兩百卷,為《發智論》的注釋書。內容囊括了從解脫論的各種議題到佛與菩薩的種種問題,並將各家的解說綜合評定,約在公元一百五十年左右集成。
這個解說期叫做「一義」,《阿毗達摩大毗婆沙論》,兩百卷,為《發智論》的注釋書,內容擴大到佛與菩薩的種種問題,並將各家的解說綜合評定,約在紀元一百五十年左右集成。上次說中文字一卷有多少字,誰記得?一萬字。兩百卷,兩百萬字,裏面全部都是在談阿毗達摩的種種論義,甚至已經牽扯到佛跟菩薩的種種問題。
《阿毗達摩大毗婆沙論》這裏面都是在解說怎麼解脫,怎麼斷煩惱的。當然它也擴及到佛菩薩種種的論議,當然很多佛、菩薩觀念跟大乘經講的有時候會有一點出入,但是這個很多在談佛菩薩的時候談得很詳細。我舉個有趣的例子,這樣子你們可能會對這個比較有興趣。你們知道在佛教,我們人死掉很多都會去助念對不對?你們有沒有聽過中陰身?我們人,就佛法上來講,任何有情,六界的有情,死掉,命斷死掉之後,跟下輩子投胎之前,中間會有一段時間,這段時間叫做中有,又叫做中陰身。它基本上是在六道裏面,但是它不屬於任何一道,因為它已經死了,但是在還沒投胎之前,所以它叫做中有。
我們生(存的時候)叫做生有,生存下來然後死,接下來在中間這段時間就叫做中有。這個中有有多長的時間?四十九天,(這個說法)出自哪裏?《阿毗達摩大毗婆沙論》,就是這部論講的,中有可以有四十九天。這部論裏面講中有講四十九天,它並不是單一隻有這樣一個理論,它有四種理論。它說實際上,其實中有不只四十九天,它可以無限期的延長,這是其中一個論師講的,但他提出種種不同說明之後,《大毗婆沙論》以四十九天為定期,之後我們大家都說四十九天。
所以如果(有人)問你們中陰身最長四十九天哪裏來的,現在你知道了,《大毗婆沙論》,你跟你朋友一講之後你朋友一定目瞪口呆:「這個人今天不大一樣!」,(然後)問你最近去哪裏,你就要跟他講來中道學會聽經,順便打個廣告(哈哈)。就是從《大毗婆沙論》裏面來的。所以我們現在講,中陰身最長四十九天,因為這個理論被《大毗婆沙論》的集成者,聽說是五百阿羅漢,把它認定是主要的說法,最正確的說法。
我們常講七七四十九天,它裏面寫得很清楚,因為中有不是一直都是這樣子,因為中有也在變化當中,每七天會轉換一次,最長只能轉七次,但是它沒有講為什麼,它裏面倒是講了很多不同種種,包括它講中陰身是長什麼樣子,都有講的很清楚,但是 —— 我看了可能我忘了 —— 它倒是沒有講說為什麼是七七四十九天,它講「法爾如是」,什麼叫法爾如是?就是說,就是這樣子。
還有,學佛修行,到成佛要多久?三大阿僧祇劫,最早也是這部論講出來的。然後它講,以前在佛陀本生的故事,佛陀不是都化身成或是轉生投胎各種動物?大象獅子老虎都有。但是它有說,三大阿僧祇劫快滿的時候,剩下一劫的時候,菩薩就不會再輪迴到其他道,一定都是在人道,然後修相好。
我們不是說佛陀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他剩下一劫開始要修相好,這就是這部論裏面講的。我們現在很多習以為常的很多東西都是這部論裏面講的。
“菩萨”这个称号,在说一切有部已经有了吗?
已經有了,菩薩這個名字很早就已經有了,阿含經裏面還沒有,但是阿含經後來,部派慢慢開始的時候,就已經稱還沒開悟的佛陀稱做菩薩。
说一切有部里面是没有金刚经的?
說一切有部他們是以《阿含經》為主,他們沒有《金剛經》這樣的東西,因為在這個部派時期,所以叫做小乘學派,或是現在稱做三乘所共的學派裏面,他們主要的經是以《阿含經》,或是(南傳)叫做Nikaya尼柯耶為主。大乘佛教在那個時候都是潛流期,已經在到處傳說,但是還沒有變成所謂的顯學,大家有在修,有在用,有在談,但是並沒有被結集出來變成顯學,還是到處在流傳。
按金刚经的标准来说,是否可以说说一切有部的这些修行人,没有真正证悟金刚经里面的阿罗汉境界?
因為金剛經不去談這些,基本上我們說金剛經是佛說,但是龍樹菩薩對他們確實有批評。(是批評金剛經嗎?)龍樹菩薩怎麼會去批評金剛經?龍樹菩薩對說一切有部的教理,還有他們的菩薩論有提出批評,很有趣,你有空可以來找我談。
“大乘学派”是从什么时候开始集结呢?
大乘學派最早開始集結,不是說那時候才出現,是說集結,西元前一世紀左右。大乘學派基本上,它只是思想我們叫它學派,但是大乘佛教裏面所有的出家人,還是都在小乘的學派裏面出家的。很有趣的是建立中觀的龍樹菩薩,無著菩薩,還有造本論的世親菩薩,後來轉成唯識,這些批評說一切有部的大乘學者、大乘祖師都是在說一切有部剃髮,然後受戒出家的,所以他們對說一切有部的理論學說很清楚,他們才可以批評。所以沒有所謂獨立的大乘教團,這個大乘(的重點)就是你自己願不願意去接受這些經典,接受這些大乘的教理,你接受了,你就叫大乘行者。
所以世亲这些大菩萨按照禅家来讲可以说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吗?
可以這樣講,他們不滿足於只是證阿羅漢解脫,他們更進一步要修行成佛,所以會對這些理論,當然在某些理論上面他們也是有些不同的意見。
組織期
第四期是組織期。因為《阿毗達摩大毘婆沙論》有二百卷,許多人窮盡一生也未必能讀盡,所以就有論師分別對其進行縮減。他們將精要的部份分別摘取出來,然後再對它們作更嚴謹的組織、精深思考以及異義的抉擇,於是又產生了很多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第一部名為《阿毗達摩甘露味論》(全十六品),由妙音論師所集。 第二部是《阿毗達摩心論》,這是西方論師法勝將《甘露味論》改組為十品,然後造偈頌而成的。《阿毗達摩心論》共二百五十頌,因其精要且誦持容易,故奠定了阿毗達摩概論的雛型。後來又有許多論師認為《阿毗達摩心論》太過簡要,便開始為其做釋。其中《雜心論》將《心論》的二百五十頌進行改作與增補,擴編為五百九十六頌。後世親論師(此世親非作「俱舍論」的世親,故稱古世親)又進一步廣引《大毘婆沙論》,對《心論》作解釋,結果使得這部論愈來愈大,到最後變成了「智者不了」的《無依虛空論》。阿毗達摩論就在這種擴大和精簡的交替中,不斷發展、演變,直到最後出了一部代表這一時期論書最高成就的論,就是本書所要講的《阿毗達摩俱舍論》。——《俱舍精要》P42
組織期,《阿毗達摩大毗婆沙論》之後,接下來就是組織期,這個跟《俱舍論》就很有關係,因為阿毗達摩太大部,所以很多祖師出來就把《阿毗達摩大毗婆沙論》把它縮減,把精要的東西拿下來,其他比較複雜的就留在《阿毗達摩大毗婆沙論》裏面,所以他們就把它精簡精要之後,就把它嚴謹組織,比較重精深思考,異義的抉擇,異義就是不同意見的抉擇。所以它就不把很多不同意見都拿進來,就拿主要的意見放進來這樣,《俱舍論》就是代表了這一期論書的最高成就。
第一部,有所謂的阿毗達摩《甘露味論》,大毗婆沙論集成後,妙音論師先把它集成阿毗達摩,然後叫做《甘露味論》,十六品而已。
然後第二,有阿毗達摩《心論》,這個是西方論師法勝,把之前的《甘露味論》改組為十品,然後造偈頌,就叫做阿毗達摩《心論》,阿毗達摩《心論》因為它很精要,誦持容易,奠定了阿毗達摩的規模。
接下來(第三)有一個叫古世親,古世親做了所謂的《無依虛空論》,因為之前那部《心論》太過於簡要,所以很多人就開始為《心論》做釋,廣引大毗婆沙論,結果這部論就愈來愈大,到最後變成所謂的智者尚不了的《無依虛空論》。
到這裏你們會發現什麼事情?由多變少,由少又變多。為什麼會由多變少?因為一大部《大毗婆沙論》兩百卷你要看多久?《俱舍論》三十卷,三十卷跟兩百卷怎麼比,如果兩百卷要花十年的話,《俱舍論》可以不用一年就可以讀了。所以一大部就變小,但是變小又有問題,很多東西你沒有講明白,這些人就要補充解說又變成一大套。
由世親菩薩所作的《阿毗達摩俱舍論》是在對上述一系列論書進一步嚴密的論究下,重新造作而成的。他對於《雜心論》的內容以及阿毗達摩的重要論義,以能儘量含攝為原則。對於頌文,無論是修正、增補還是文字簡略,都以能含攝法義為原則。所以五百九十六頌的《雜心論》,在「俱舍論」中被保存了三百餘頌,世親菩薩又另增補了二百餘頌,總為六百頌。論頌數和《雜心論》差不多,但其充實的內 容,嚴密的邏輯,完整的法義,就不是《雜心論》以及其他論書所能比的了。——《俱舍精要》
所以我們的經典還有論,就是在這樣的過程當中,由大變小,由小變大,由大變小、由小變大,就是這樣的過程當中,慢慢演變,到最後出來的一部叫做《阿毗達摩俱舍論》。
《心論》二百五十頌,《雜心論》擴編為五百九十六頌,有的改作有增補的,世親進一步在嚴密的論究下,對於內容,阿毗達摩重要論義,以能儘量含攝為原則,對於頌文,無論是修正,增補還是文字簡略,都能含攝法義為原則,所以五百九十六頌的《雜心論》在《俱舍論》中被保存了三百餘頌,另又增補二百餘頌,總為六百頌。論頌數跟《雜心論》差不多,因為一個五百多,一個六百,但是內容充實不是《雜心論》所能比了,所以《俱舍論》不愧為阿毗達摩的精要傑作。——《俱舍精要》
所以《俱舍論》就告一個段落,之前不是由大變小就是由小變大,那總不能一直變來變去,這樣無止境的,世親的《俱舍論》就有這樣的一個特勝跟優點,他把該有的都有了,不該有的就沒有,就不會讓人家覺得很煩雜,一看下去兩百卷,怎麼看?但是有的太簡要重點又沒有寫,所以《俱舍論》就是把重點精要的東西都放進去了,但是也不會說明不清楚,就在這樣狀況之下成立了這部阿毗達摩《俱舍論》,這可以說是小乘論書一個最精華的傑作,這也是「俱舍論」之所以重要的原因。
那就是為什麼我們要入佛學之門,一定要讀《俱舍論》,《俱舍論》你讀通了,你就了解阿毗達摩,了解阿毗達摩以這個為基礎,你可以進一步去讀大乘論,那當然就是唯識中觀的論。上次有討論很多人對唯識很有興趣,我就先上《俱舍論》,接下來再來上唯識的論,這樣你們就會很清楚。
问:看到这个《阿毗达摩大毗婆沙论》的每一段叫什么“息”,这个息是什么意思?
《阿毗達摩大毗婆沙論》的「息」有分類、組織的意思,我們一般可以講做「chapter(章)」,這個部分專門在談這個,所以以前有叫「納息」,就是說這部份專門在談這個東西,一種收攝。所以你看第二獨立期的後期《阿毗達摩發智論》,迦旃延子尼子造,分為「八蘊四十四納息」,因為《大毗婆沙論》就是在解釋這部的,所以它就以納息,有時候像section(部分)的意思。
世親菩薩簡介
作者:世親 (Vasubandhu/ 320~400CE)
- 唯識學派的創始者之一
- 出生於北印度的踺陀羅 (Gandhāra)
- 於說一切有部出家
- 後受其兄無著(Asaṅga)的教化而成為大乘行者
(《俱舍論》)作者(名字)英文的叫做「Vasubandhu」,我們一般翻成「世親」,他的年代是大約西元320~400年左右,大概是這個年代,他是三個唯識的祖師之一,唯識哪三個祖師?世親就是天親,有時候翻成世親,有時候翻成天親菩薩,同一個人。「彌勒菩薩」,一般講就是那一個當來下生彌勒佛,就是那個彌勒菩薩,一般宗教傳說或是我們經典講就是那個彌勒菩薩,但是當然學術界的討論那另外一回事,但是就宗教界、佛教界來講,指的就是那位彌勒菩薩。無著菩薩,入定打坐,上到兜率天,去向他問法,下來之後寫了《瑜伽師地論》,就是唯識最早的論之一。彌勒菩薩也講了《解深密經》,也講了《中邊分別論》,一般唯識的祖師,唯識的經典來源都把它到歸到彌勒菩薩。但是我講過這是我們宗教的傳承,學術界怎麼探討那是另外一回事。彌勒菩薩既然是第一個祖師,那第二個祖師是誰?當然是無著菩薩,無著是世親的哥哥。
後來他(世親)變成唯識的祖師之後,學習大乘變成唯識的祖師,他有影響佛教很大的三部著作,就阿毗達摩來講叫做阿毗達摩《俱舍論》,就唯識來講,它有《唯識二十頌》,還有《唯識三十頌》,研究唯識的人不可能不讀這兩部,不讀這兩部不能叫做懂唯識。
《唯識二十頌》是破外道的,專門破外道的,《唯識三十頌》是成立唯識的集成跟完成,把唯識的理論建構的最完整,玄奘大師他翻譯的《成唯識論》,它就是揉合十家印度論師對《唯識三十頌》的註解,世親菩薩自己沒有註解,他只寫了頌(來不及註解就離世了),後來有十家(論師)註解,玄奘大師揉譯十家的註解,以護法菩薩的註解為主,把它翻譯編了一部叫做《成唯識論》。
yogācāra是什么意思?
瑜伽行(Yogācāra)是「觀行」,重禪定中起觀。你們沒有覺得這個字有點眼熟?yogā(音譯即瑜伽),英文叫做connection,相應、連結,什麼東西跟什麼相應連結?相應一定要有兩個東西才能相應,不然怎麼相應?身心的連結、身心的平衡,就叫做Yoga。有人問:我們一般人,難道身心都沒有平衡,身心都沒有連結嗎?是的。為什麼身心沒有連結?什麼叫做身心沒有連結?心不在焉就是身心沒有連結。你人坐在這裏,心跑到十萬八千里外去了,心跑到外面去了,跑到明天去了,跑到後天去了,跑到昨天去了,就叫做身心沒有相應,身心沒有連結。
要讓身心連結怎麼辦?修禪觀,修禪定,身心就會配合在一起。就會正知你在做什麼,你就清清楚楚知道你在做什麼,你就注意力集中的在做什麼,這個叫做修禪觀。那麼禪修就是讓我們攝心一境,讓身心保持連結、保持平衡,叫做心一境性,也叫做瑜伽,所以Yoga翻成「觀行」,其實就是禪觀的意思。cāra(讀「恰如阿」,中文意:「行」),這個行,是訓練、實踐的意思,所以說瑜伽行其實就是禪修的訓練跟學習,是「一地一地」的訓練(次第),所以yogācāra 就是「修觀行者的次第」,或是禪修者的次第。
(有關瑜伽行和唯識的擴展閱讀:)
唯識的這種觀念是從禪修者、禪觀者他們的經驗而引發出來的,因為在早期部派的一些修行人還有論師裏面,它有分成各式各樣的修行人,比如說有些重視教理的區分、解說分析,這些就叫做阿毗達磨論師;那麼還有一些是重視對一般世俗弘化教育的;那麼還有重視禪修的這些,那這些禪修的就叫做瑜伽師,他們重視禪修勝過於阿毗達摩。
那麼在這些禪修者瑜伽師,他們在禪修的時候,心的內心作用就被發現了之後,他們發現,其實在禪修中,經過禪觀的勝解觀之後,他們發現他們依禪觀的力量可以改變被業力所規範的這種外境,那麼對他們來講比外界更真實。比如說他們可以把外面的水,一般的水觀成是地。比如說一條河還是一個池塘,他們把它觀成地的時候,對他們這些禪觀師來講,它就是地,所以他可以在上面行走。
那麼這樣的狀況,他們就會發現說,其實外境真的很不實在,眾生是依於內心對外界的業力的規範所造成的不同而已,但實際上外境是不真實的,它是可以變化的。那麼一般人沒辦法去改變外境,是因為業力所規範。那麼經過禪觀的這種強大力量的修行,可以暫時的改變外境的某些狀況。那麼還有,比如說把地觀成是水,對他們來講地就是水,那麼在這樣的甚深禪觀之下,慢慢的就會發現外境不實,然後內心比較真實。也就是說唯識無境經過禪修的這種訓練,這種觀念就慢慢出現,因此對這些禪修者來說,內心重於外境,內心比外境更真實。那麼這是禪觀的一種發展。(摘自如源法師講印度佛教思想史 第十講)
所以你們去學yogā(讀:尤嘎),你們要知道你們學Yoga最主要是要讓身心平衡,要讓身心相應,很多現在外面教Yoga只教身,不教心。實際上印度的Yoga它先教身,讓你的身能夠得到柔軟輕安之後,接下來要打坐,讓你的身心連結跟平衡。
可惜現在人要求速成,尤其在西方社會,現在的西方社會很多人速成,有些Yoga的老師跑去訓練一年回來自己就開班授業了,師父以前有一次,最早期在龍城曾經教打坐,有一個洋人跑來學三個月告訴我他可以跑出去開班授徒,我說不行,所以你們雖然去外面學Yoga很好,但是要注意這個人這個老師他的資歷跟來歷是怎麼樣,不要跑出去學個半年一年的,就跑回來開班授徒,教到皮毛沒有教到骨,都是前面教一教後面真正打坐,他不知道怎麼坐,因為他自己也沒有坐過。Yoga真正的叫做身心的平衡,身心的相應就叫做Yoga,它有整個過程,先修身再修心,到最後身心的平衡。
阿毗達摩的真精神
接下來,重點來了,世親的所學出自於說一切有部的健馱羅學派。健馱羅師跟集成大毗婆娑論的迦濕彌羅師是(屬於)不同的地區(見圖:印度列國時代十六國),但是都是屬於說一切有部的。迦濕彌羅師以《大毗婆娑論》為權威,但是健馱羅師他們學派比較自由,他們不以 《大毗婆娑論》為權威。你們知不知道健馱羅在哪裏?在南阿富汗的一個地方,阿富汗以前是佛教國家,在靠近南阿富汗的地方。世親早期於說一切有部出家,也受學於說一切有部,後受經量部「種子論」影響,最後以大乘唯識為宗,這個就是世親的治學,他的精神在哪裏呢?
阿毗達摩的真精神
它的過程是這樣:上座系的阿毗達摩,本來是重思考,重理性的,以理為準則解說一切經典,契經的是否了義,盡理不盡理,以正理為最高的判斷,而不是依賴傳統的信仰,這一點是阿毗達摩的真精神,你們要記住。
你們很多人其實都在外面有聽過經,或是在網上也聽過經,你覺得我們這個課,跟其他講經最大的不同點在哪裏?在方法上有什麼比較不一樣的地方?「可以發問,討論」,可以討論,甚至有時候你可以提出不同意見,但是要有個根據,不要亂說一通。我也可以接受不同意見,我也希望你能夠提出意見來,甚至我希望你能夠提出某些不同看法,不一定不同看法,有時候你的心想的到底是什麼,而不是以前人都這樣子講,我也這樣講,那你就這樣聽就好。
你隨時可以問,甚至可以討論,甚至可以批判,抉擇,證理為宗,而不是講信仰,不是講感性,「師父很偉大」,「師父講的都對」,「經典很偉大」,「經典講的全部都對」,這個絕對不是佛陀的意思,而是阿毗達摩重思考,重理性,以理為準則(的精神),其實這個精神,就是中道佛學班的精神。我們在福嚴佛學院從小乘論一直到大乘的論,其實秉持的都是這種阿毗達摩的真精神,所以不會一言堂,我說了就算。我說很多東西我當然有根據,也讀過,有根據,但是跟你講了之後你是不是一定要接受?我從以前到現在都一直說,我說的你覺得合理的拿出來用,覺得不合理的思考看看,你不一定要全盤接受,你當然可以不接受,你可以思考,可以參考。我從來沒有說在這邊講的你必需要接受不可,我講的一向都是你拿回去思考看看,運用看看。
我講過好幾次,佛陀在阿含經裏面也都是用這種教學方法,這個是真的佛學方法,也是印度阿毗達摩的真精神。我們用到這個班上來,因為從印順導師開始,以前中國古代比較少研究 —— 隋唐很興盛 —— 之後很少人研究阿毗達摩,一直到印順導師才又開始提倡阿毗達摩的研究,從福嚴以來我們就教《俱舍論》,就讀大毗婆沙論,所以這種精神可以說學風自由,崇尚理性,重思考,重思辨。有些人跟這個不合的,來了幾次後就走了,沒辦法相應,這沒辦法,相應不了沒辦法,為什麼走掉?師父講的太學術了?這不是學術,師父應該講的太理性,或是太重思考,太重思辨,這不相應就沒辦法,也很感謝各位還有這麼多相應的。
你們要看看這種阿毗達摩的治學方法,不只用在治學上面,也可以用在你們的人生的生活上面,而且這是符合佛教精神的。你不要把你的觀念灌輸到你子女的觀念,一定非得這樣不可,子女不可以有任何其他的意見跟反駁,你會鼓勵你子女多思考。你在辦公室裏面如果你是主管,你也可以用阿毗達摩的真精神,不是我是主管我說了算,這樣的思考就封閉,被控制住發展不出來。生活上很多都是這樣,大家可以坐下來討論看看,一件事情目標在邊,大家討論看看怎麼樣方法是最好的,就可以容納各種意見,但是原則精神要把握好我就要強調是阿毗達摩的真精神就是在這裏。
世親菩薩治學的真精神
接下來,《發智論》的研究發展。知道發智論是什麼?《發智論 》就是阿毗達摩論在說一切有部中發展過程的第二期獨立期,產生的「六足一身」的一身,是說一切有部的根本論書,但是《發智論》完成後,迦濕彌羅的阿毗達摩師將其看做「佛說」, 看作阿毗達摩的最高原則,進一步集成《大毘婆沙論》,評破百家,以迦濕彌羅師說法為正義,不容、少有異議。迦濕彌羅就是接近現在的巴基斯坦,北印度的地方。
以迦濕彌羅師說法為正義,不容、少有異議,阿毗婆沙師的精神,為《發智論》的權證所脅制,所以態度是專斷的,產生了這樣的一個問題。世親在西方系阿毗達摩的傳統,對於阿毗達摩論義非常的崇敬,但是不能同意這種專斷的阿毗達摩迦濕彌羅論師所說「阿毗達摩是佛說」的權威性,(世親)撤除了思想上的束縛,然後讓不同的思想發揮出來,從相互的立破中,了解彼此間的真意義,彼此的差別所在,充分發揮自由思考、阿毗達摩的真精神,就是世親治學的真精神。
所以佛學可不可以探討?佛法可不可以探討?可以。可不可以辯論?可以。要探究就要辯論,有問題大家就要問,就要談。有沒有看過西藏的辯論?從印度傳過去的,不是西藏人發明,從印度傳過去,古代的研究,佛學的研究跟學習,是這樣的辯論。在立破當中,真理慢慢呈現出來,而不是我說什麼就是這樣子,這就是阿毗達摩的真精神。
到這裏有沒有知道為什麼要學《俱舍論》,《俱舍論》重不重要?重要的地方倒不是義理講的是什麼,重要地方就是這裏,阿毗達摩的真精神。你們也可以把它當為你們在生活上工作上各種事件上面,各種應對進退上面的真精神,我執愈強愈會專斷。怎麼忽然都安靜下來?在思考真精神(哈哈)。
(最後)
現在我已經把前面都舖設好了,我們進入阿毗達摩《俱舍論》。首先解釋名字,名字全名叫做,Abhidharmakośabhāṣya,有沒有看到s下面一點,這個是指什麼,「Abhidharmakośabhāṣya」,你會不會覺得我講話好像有點含東西在裏面,那個s下面一點是要捲舌,但是我們不會這樣捲舌,印度人就很會,叫印度人念他就念得很好,但是我每次捲舌會咬到舌頭(哈哈),所以我就以後不捲了。「s」上面一撇,發「sh」的音,「s」下面一點是要捲舌,這個我們不會卷,印度人最會,阿毗達摩是叫對法,「kosa」叫「俱舍」,「俱舍」是什麼意思?「a box」,「盒子」,「cupboard」,「柜子」,「case」,你們看到什麼?一個盒子,藏有東西,中文我們翻成「藏」,所以叫做对法藏
,含藏,叫做對法藏,阿毗達摩《俱舍論》就叫做對法藏,含藏有阿毗達摩的精要,阿毗達摩《俱舍論》就叫做阿毗达摩的精要概论
,含藏有阿毗達摩的精要,這個是《俱舍論》的解釋。「bhasya」,是解說說明,或是做論做註解,就論的意思,所以我們叫做阿毗達摩《俱舍論》,就是這部論。意思就是說這部論有含藏阿毗達摩的精髓跟精要在裏面。
好了,我們今天能夠講的就是講到這裏,雖然說你們經過了一段說高興也高興,說痛苦也痛苦,說模糊也模糊,說混沌也混沌(的時間),因為有時候會高興有時候會打瞌睡,有時候今天工作很累開始搖晃,但是不管怎麼樣我們終於把《俱舍論》前面所應該要舖設的講完了,接下來我們就要真正進入《俱舍論》的內容。
我們來回向。
- ↑ 如源法師《俱舍精要》:「由於構成現象物背後的質素,能持其「自性」而不失,合乎「持而不失」之原則,如「地界」持「堅性」,「水界」持「濕性」等,故稱之為法。而法能持其自性,故是「實有」。」
- ↑
后记:
在《佛陀的教示》3.05 緣起法 - 緣起.苦.無常無我一節(即雜阿含經 第11經),師父闡述道:「在本經中佛說一切事物皆是無常,事物生成的因和緣也是無常的,由無常的因和緣所構成的一切,當然也是無常的。然而在後世的阿毘達磨論中,卻出現了法有論的學說。其認為現象的種種事物是無常變化的,然而其背後的構成質素卻是恆常不變的,這不變的質素稱為「法體」。每一法體都具有濳在的作用,當因緣條件具足時,其作用發揮,即能形成可經驗到的現象事物。所以若依「法體」本身而言,則不可說有無常變化,無常變化但依其作用而說。如「眼識」的法體,具有認識「色」的潛在作用。當眼根、色境、光線、距離等各種條件具足時,眼識即能發揮其認識「色」的作用。這種理論自然有其產生的背景,然而與本經所說卻不相合,因此龍樹菩薩在其著作中才會大力的抨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