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第三章 慈無量心的行法

出自磐中觉道 • Wiki
原文:http://ftp.budaedu.org/publish/C1/CH19/CH191-04-01-001.PDF

四無量心的修行,第一個是慈心觀。我們已講解過《慈經》,作為進入慈心觀的前導,現在要開始說明慈心觀的內涵、功德利益及實修方法等等,並佐以諸多本生故事和譬喻,以便行者能夠正確的認識和修學。

如前所說,這裡也是配合經典和論典來學習慈心觀。不過,如果行者已曾練習過、並習慣了安那般念的境界,那麼,我會鼓勵大家先修安那般念。理由是:行者修安那般念專注於呼吸時,能令心內轉,這是修止觀的條件,如此才能有輕安。沒有輕安,無法放鬆;不能放鬆,則無法修任何法門。這是安那般念的重要功能。修行人應當保護心念,而修安那般念正是能令心安住於身內的最好法門。

壹 慈心觀的利益和作用

首先說明修行慈心觀有什麼好處,以激勵大家生起好樂心。《增一阿含經》和《清淨道論》等諸多經論都提到,住於慈心觀者可以得到十一種利益:

一 《清淨道論》所說的十一種利益

一)睡眠安穩 Sukham supati —— 他睡著時,有如入定;即使沒睡好覺,他還是快樂,因為他能完全放鬆,不會像別人那樣輾轉反側睡不安穩。老人家睡不好,如果有慈心觀,會完全放鬆,身心舒適。

二)醒來安適 Sukham patibhujati —— 因為睡得好,所以他早晨會快樂地醒過來,不會痛苦呻吟地起身。

三)不作惡夢 Na pápakam supinam passati —— 他不會作令心不安的夢,比如被盜賊圍困、野獸追逐等等;他所作都是好夢,如夢到禮佛塔、作供養及聞法等。所以他睡得好,起來也快樂。

四)為人愛敬 Manussánam piyo hoti —— 慈心觀行者到處受歡迎。

五)為非人愛敬 Amanussánam piyo hoti —— 很多故事都談到佛怎麼令天人、鬼神變成他的好朋友、護法。

六)諸天護佑 Devatá  rakkhanti —— 諸天如父母保護子女一般地保護他,所以慈心觀行者很安全。

七)不為火燒刀傷或毒害 Nassa aggi vá visam vá sattham vá khamati —— 在很多故事中,不僅佛自己從過去生就一直這樣修,佛的弟子、居士在佛世時也是這樣修。《清淨道論》引用了很多這類的故事,下面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王舍城有一個很有名的妓女叫 Sirimá,長得很美。有個大福報的商人 Annagadna,其夫人 Uttará 是佛的大弟子,她很努力地學習佛法,對男女眾問題沒興趣,所以允許她的先生去找 SirimáSirimá 喜歡這個商人,因而對 Uttará 心生嫉妒,想辦法要殺害她,以便嫁給商人。一次,她燒了一鍋熱油,倒在夫人身上。但Uttará 用慈心觀入了定,所以沒受傷。Sirimá 見識了夫人的厲害,轉而尊敬她,決定不再傷害她。

這種故事很多,說明佛面對敵人時,如何以慈心觀出離所有問題。佛不只身為人時這樣修,身為動物時也不斷地如此練習。所以在本生故事中,佛曾為鳥身,森林大火傷不了他;為魚身時,因缺水將死,他用慈心觀和真諦波羅蜜,憶念過去生從未傷害過眾生,於是天降大雨救了他。這不是一天兩天、一年兩年或是一生,而是多生的修行,才能「不為火燒刀傷或毒害」。

八)心得迅速等持 Tuvatam cittam samádhiyati —— 熟悉慈心觀的人因為有輕安,不須勉強,能馬上完全自然入定。所以,不管修什麼法門,慈心觀就直指修行。因為行者在入觀的過程中一定會面對很多障礙,若有慈心觀,則容易出離。

在佛教裡面有四種修行可以保護修行人,它們被稱為「四護衛禪」,其中第一個就是慈心觀,以此出離瞋恨;第二是以不淨觀出離貪慾;第三是佛隨念,令無信心者出離不信;第四是以死隨念出離不精進。修觀前一定要先學這四種法門,以面對內觀過程中的所有障礙。

這四種修行,其實每一種都與所有障礙的對治有關。例如,修佛隨念是特別對治不樂,不樂,是因為信心不夠;修死隨念是因缺乏精進,對境界模糊,不會努力;修不淨觀是因為有貪慾、瞋恨。但其實每一修法也都可以對治其他的障礙,其中又以慈心觀為第一,可用來面對所有的障礙,前提是行者已習慣且熟悉此一境界而有輕安,在任何情況下都能馬上入定,不須勉強。入定才能如實觀,所以不會長時滯留在那些不適合的妄念境界。

九)容顏光彩 Mukhavanno vipasídati —— 慈心觀能令人身心自然輕安放鬆,所以如果修行有進步,能安住在輕安中,就會顯得膚色潤澤、容光煥發。為什麼呢?這有如瞋恨是心最黑的一面,慈悲則是最白、最亮的一面,能讓整個身心好像發光一般。

十)臨終不昏迷 Asamúlho kálam karoti —— 為什麼?因為他是輕安的。我們死亡的過程當然很辛苦,而修行的重點是在面對死亡、準備死亡的過程。在死亡的過程中,身體要面對很多不可意的苦痛。但也有很多關於人好像死了但又回來者的研究報告說,人在臨終時,身體會變成軟弱無力,出現很安靜的境界。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是已習慣修慈心觀的人,很容易入定。佛說慈心觀是「生梵天最好的方法」,因為行者已習慣於輕安的境界。順此境界,慈心觀的心是很明亮的,此即梵天境界。

十一)當世若未得解脫,則生於梵天 Uttarim apativijanto  brahmalokúpádo  hoti —— 這是慈心觀的最後一項利益。如果行者內觀能力還不足,無法當生得到解脫,死時將生於梵天,不須做特別的準備。其實我們讀《慈經》,在思惟中修慈心觀,則雖身在此處,卻已猶如處於天堂中,不用刻意尋找天堂。

二 誰真的有慈心觀?

行者一定要了解,這些好處是因為數數修習慈心觀的緣故,並非唾手可得。這是很長的過程,不是一兩天的事,所以誰真的有慈心觀、誰沒有,很難說。沒有障礙時,大家表面上看起來都好像很有慈心的樣子;當障礙出現時,才知道真的有或沒有。《阿含經》的註解有很多故事在說明這個道理, 我講一個南傳中阿含第廿一經《鋸喻經》關於女婢嘉利的故事。

一)女婢智斗女主人

佛在世時,有一個女婢名叫嘉利。她的女主人是王舍城的名人,總是面帶微笑,對人和善,大家都很喜歡她,認為她是大好人,不會生氣。不過,嘉利很聰明,她想知道真相。

一天早上,嘉利不起床做她的任務,女主人就來罵她、打她。她想看看主人的真面目,所以第二天又照樣不起床,主人就把她痛打一頓。第三天還是一樣,主人就拿髮簪刺她的頭和手腳,刺得她全身是血,幾乎要殺了她。她就跑到王舍城告訴大家:「我的主人原來是這樣對待我的,你們看!」所以,別太相信外表。要有障礙,才能知道有沒有慈心觀。

二)智者只說真實語

同樣的,如何對待人才算慈悲、怎麼樣是不慈悲,也沒有一定的說法。《中阿含經》有一部《Abhaya kumára》經,可用來說明這個道理。

Abhaya 王子是頻婆娑羅王的兒子,也是耆那Jina Mahávíra 教教主 Niggantha 尼乾子的弟子。佛世時有兩個大修行人自稱是「有一切種智者」,就是佛陀和耆那。印度有三大宗教:印度教、佛教、耆那教,佛教興起後,印度教衰微了,但直到現在,耆那教還沒中斷,有兩派在印度西部特別有影響力。

佛陀和耆那都有教導「 一切種智」——sarvajnatá,就是對一切的法都很清楚。他們兩人都說,如果弟子隨學他們的法,不學吠陀也能了解一切。所有的印度教都依於吠陀,只有後來變成獨立宗教的佛教和耆那教不是靠吠陀,而是依佛陀和耆那的一切種智。很有意思的是,他們兩人都住在王舍城,但彼此沒見過面,只有弟子間互相討論。耆那想善巧的辯倒佛,所以鼓勵 Abhaya kumára 去問佛:「聖人(或是有一切智者)能不能講粗魯的話,讓人覺得不舒服或難過?」

耆那告訴 Abhaya kumára:「如果佛回答『聖人亦有粗魯、觸惱語』,那你就問他『那聖人與凡夫有什麼不一樣?』若答『聖人不說粗語、觸惱語』,你就問他『那你為什麼說因為提婆達多行為不好,無法改善己心,必墮阿鼻地獄?你這樣說是會令提婆達多難過的呀!那你不是有矛盾嗎?』」Abhaya kumára 於是前往拜訪佛陀,問了這個問題:「有一切智者說不說令人難過之粗語?」佛說:「此類問題有賴於分析,並無固定的解答。」那時 Abhaya 王子正好抱著他的小孩,佛就問他:「汝兒若吞下一顆石,你如何是好?」他說:

「為了救他的命,我會用力讓他吐出石頭,不管他有多痛苦、多不舒服。」佛說:「同理,一切智者每次言說真理、利益眾生語。他講客氣語或不客氣語,都是為了利益眾生。」

因此,有智慧者未必始終言說客氣語,他們有時也講雖是粗語但卻是真理的話,不過,是為了利益眾生而不是害眾生。他們所有的行為,即使是罵人,也是用慈悲。一定要了解這個道理。

所以,真的慈悲,要在有障礙時才知道;沒有障礙時,很難估計誰有慈悲、誰沒有。一定要思惟這個道理。有障礙時如果能夠用慈悲處理,慈心觀的那些利益就會越來越明顯。在沒有障礙的情況下修慈悲,這是不夠的,要有障礙而還能修慈悲,才能變成大修行人;也只有這樣,才能知道誰是大修行人,即使面對危及生命的嚴重障礙,他還是用慈悲。能這樣,不須去找慈心觀那些利益,它們會自己來。

正因為慈心觀是如此長遠的修行,所以佛是用無量生命來修,才得以成佛。在《大般若波羅蜜經》、《大智度論》也提到,佛修的是「無緣慈心觀」,他不須要想什麼眾生,也不需有什麼特別的因緣,慈心觀恆常在心中,所作所為都與慈心相應。雖然外表看起來平凡,行為上也看不出是慈心觀,其實他隨時隨地所有作為都是慈心觀。

三 修慈心觀到處沒煩惱

此外,佛也說了,在佛法中,慈心觀就是心的解脫。意思是:修慈心觀,心就沒有煩惱。慈心觀是解脫的法門,為什麼?佛說,因為修行人他習慣修、持續不斷地發展此一法門,發達其智慧及善巧;他多多修,不是一個星期、兩個星期,而是在每天的生活中多多用;不只在定中,也在生活中, 所有的行為都用慈心觀,身語意三業盡其所能地常與慈心觀同在。如此,不論他到哪裡,隨處都將創造和諧,避免了一切衝突。

一)修慈心觀,和合無諍

《中阿含經》有部《Kosambiya Sutta 憍賞彌經》;佛就是從憍賞彌這個地方上忉利天,去為母親說法的。那個地方的比丘僧團特別愛吵架,持法的和持律的雙方各執己見,不聽佛的教誡。佛於是離開他們,去森林拜訪阿那律和他的梵行同學。他們因為強調慈心觀的修行,彼此和諧共住。他們住在婆羅樓羅村的 Gosinga 園,所以《中阿含經》裡有《CúlaGosinga Sutta 牛角林小經》這部經。

後來 Kosambi 憍賞彌的居士詢問僧團:佛為何離開了?那些比丘很慚愧,於是雙方願意和合。過了一段時間,佛回到憍賞彌,就教比丘們六種皈依法(即六和敬法),告訴他們,比丘(或比丘尼)在僧團共住,如果身業、口業、意業有慈心觀,一起享用所有的東西、受持同樣的戒、一起修正見, 則不可能會有衝突,一定是和諧的。

也就是說,如果他們都修慈心觀,那些慈心觀的利益就會明顯,而不僅僅是入慈心觀的定。慈心觀的定只是方便,真正的解脫是在所有的行為上, 而不只是在定中,出定以後也一樣,身口意三業都能遵循慈心觀,則內外都將漸趨和諧。

二)修慈心觀,出離障礙

真的慈心觀是對治障礙。有修行,才會有障礙;由於沒有修行,人們以為沒有障礙,其實障礙是在的。因為煩惱在,障礙就會在,只是因為沒有修行,所以看不到,有修行才會看得清楚。有修行沒修行,差別在此。修行人對障礙會很敏感,自能了解要用什麼方法漸漸出離障礙,而除了慈心觀, 並沒有更好的方法。

論典說明,不但在樂受時,在不苦不樂受時也要修慈心觀,不論苦、樂、憂、喜、舍,在這五種情況下都要勤修慈心觀作為內護外護,也就是YánigatáyaYána 是「乘」。

那麼,要怎麼修,才能讓慈心觀變成我們的「乘」,如大乘、小乘、「慈心乘」?慈心乘就是佛乘,佛陀自己所修的保護乘。要這樣修,讓慈心觀變成「心的事實」,也就是心已經與慈心觀完全相應,我們的心就是慈心觀,而不是因為我們「要修」慈心觀來使它能夠保護我們。

而在什麼情況下,這樣的境界才能夠出現呢? 必須已經很熟悉這個境界才可以。行者要練習不斷地讓自己的心相應於這個境界。佛說,行者當如此精進。在此情況下,慈心觀的十一個利益必將明顯。

四 慈心觀是出離內觀障礙的最大方便

阿毘達摩提到修慈心觀有兩大明顯目標。第一目標是 ipassanasukha —— 在內觀中出離障礙,讓內觀過程順利、快樂、易修。第二目標是 bhavabhava 的意思是「有」,sampatti 是「成就」,意思是說,修慈心觀能投生善趣,尤其是生梵天最有效的法門。梵天是 bhava sampatti 所達到的最良好情況。

修內觀的過程中,四無量心是一個特別順於般若智慧的境界。依阿毘達摩,智慧、觀、正知是同義詞,只是依不同的佛教傳統,會有不同的解釋。在內觀過程中,修行人特別要思惟無常,所以修內觀就是修無常想,在經典中,「無常想」與「內觀」是同義詞。無常想亦名苦想、無我想,行者在修無常想的過程中一定會碰到很多障礙,因為行者在內觀過程中才能夠成道、出離、斷而斷煩惱,而在此過程中,障礙會特別大;修定過程中的障礙就不那麼嚴重。不過,如果定的所緣是世間的所緣, 如安般念、四無量心仍是緣眾生,那無法斷而斷煩惱,要配合內觀、無常想才可以。

內觀的過程若有障礙, 《雜阿含經》的〈Bikhhunupasaya Sutta〉是說,在此情況下,行者當先令心內轉到讓心感到歡喜、快樂的境界,才能面對這些障礙。而欲出離這一切障礙,最好的方便是修慈心觀。所以經中說:先修有緣慈心觀,再修無願、無相、空三昧來解脫。因為行者已經很習慣、很熟悉,心在這個境界任運而轉,不須特別勉強, 他念這個境界,立刻就可感受到內輕安、內快樂, 面對障礙的苦就變得很容易了。

貳 修慈心觀有賴於勝解作意

一 智慧的作用依於作意

佛法特別強調智慧。《瑜伽師地論》說,智慧的作用乃是依於不同的作意,它們因開合不同及詮釋角度不同,又有七種作意和四十種作意之說,而不論哪一種分法,「勝解作意」和「真實作意」都在其中。這兩種作意在修行過程中非常重要,而四無量心,尤其是慈心觀的修行,有賴於勝解作意, 因為你決意要「觀一切眾生快樂,利益他們」。

由於這樣觀,你服務了他們,也包括自己在內。你因為有此勝解、有此決心而能感到快樂,也能不論他們快不快樂,都可真的思惟他們是快樂的。若能有此態度,不管有人要利益你或傷害你,你仍然都是用友誼、用沒有煩惱的愛來利益他們。誠如經典中佛所言,能夠這樣修慈心,具有真實無煩惱之愛,則無論到何處,都會受歡迎,能做人家的朋友,能超越所有的瞋恨與敵意。如同我們在講《慈經》時所說的 mitta anusámsa 本生故事 —— 行者到處受歡迎,這也說明了同樣的道理。

佛不只在《法句經》中,在其他經典很多地方也都說到:「唯有清淨的愛能出離瞋恨。於諸戰爭中制服敵人,不如以慈心克己。能以慈心克己者,是為真克服[1]。」因此,要如《慈經》所教,才能對治及克服內敵外敵。

如何對治?即使最強的武士也不能克服一切敵人,只有用慈心才能夠辦到,這是慈心的力量。所以多修慈心,才能隨處安全;若要安全,也唯有多修慈心,無有它法能有如此良好效果。

二 慈心觀的勝解是四個願

「勝解作意」是說用勝解來統一心在我們所需要的境界。這個境界並非真實的境界,而是依我們的決定。

以安那般念為例,阿毘達摩的《大毗婆沙論》用很大的篇幅來討論阿那般念是真實作意還是勝解作意;《俱舍論》亦然。有些論師認為它是勝解作意,有些則認為是真實作意,但最終他們一致認為安那般念既是勝解作意,也是真實作意。

為何說安那般念也是真實作意?因為練習安那般念時,你無法決定呼吸如何。在此境界,你只是用正念。不論修止或修觀,你把握境界的方便就是正念,此正念在於你的事實,而不是靠勝解,所以境界和事實會有所不同。

根據南傳佛教的傳統,慈心觀的勝解要靠四種願,《清淨道論》、《那仙經》等很多地方都這麼說。「欲」和「願」是同樣的過程:「欲」是欲作;「願」則如菩薩大願的願,如四弘誓願的「眾生無邊誓願度」。

慈心觀有四個願,四個欲,慈心觀三個階段的修行都要用到它們。 佛說:sabbe dhammá chandamúliká,意思是:一切法都依於願、依於欲。欲分二種:煩惱欲和法欲。法欲沒有煩惱,是所有善法的條件;若不是法欲,則欲與貪慾是同義詞。慈心觀的「欲」不是煩惱,它是法欲——願自己、願一切眾生都快樂,這是順法,不是順煩惱。

叄 簡介慈心觀修行的三個階段

以下開始說明慈心觀的修行方法,先是簡單介紹。

依南傳佛教,慈心觀的修法有三個階段,北傳佛教則只說明兩個階段。我個人比較喜歡《清淨道論》和南傳佛教的說明,因為分成三個階段很有意義,也很有幫助。

第一階段:以自己為所緣

修慈心觀的第一階段是從自己開始,以自己為所緣。因為,無量的境界、無量的眾生,只能在己心之中,無法在己心之外找到。所有世間、所有外界的經驗,都是靠我們的六根,沒有六根,什麼境界都沒有。

一 人最愛的是自己

為什麼要從自己開始,以自己為所緣?《清淨道論》引用十二分教當中的「重頌」 - Udána 的第一頌來做說明,這個偈頌對此說得很清楚,意思是,佛言:「我思惟四方眾生時,了解到所有眾生最喜歡的、最愛的境界就是自己[2]。」 很有意思對不對?

我們平常說討厭自己,其實,討厭自己也是愛自己。為什麼?因為從小小的螞蟻,上至天人,一切眾生所作所為都是為了求得快樂,甚至因為不清楚「快樂」的真正意思,以至傷害眾生或自殺,以為如此可以得到快樂。眾生第一想為樂想,不求快樂的眾生不存在。

如此,佛觀十方眾生,了知一切眾生最愛的所緣還是自己,因為一切眾生都在求樂。如果了解這個道理,就可擴大這種認知,而能不害眾生。我們了解一切眾生因為最愛自己才會去求樂,將心比心,自己跟其他眾生也是一樣的,所以不可害眾生。

二 將心比心,推己及人

因此,慈心觀的第一階段是學習「如何成為自己的朋友」。成為自己的朋友,才能成為眾生的朋友,否則沒有辦法的。「慈心」真正的意思是友誼,是清淨的、沒有煩惱的愛,所以我們要徹底明白「友誼如何利益我們」,如此才能向外,把「利己的友誼」轉為「利他的友誼」,這是最好的方法。所以第一階段就是從自己開始。

三 修無煩惱之愛出離輪迴

佛說,愛渴是輪迴的根本,如果以「受」故而有「愛渴」,眾生就繼續在五取蘊中。因為有「愛渴」就有「取」;有「取」,就有「有」,乃至生老病死。

這是「輪迴」,輪迴就是五取蘊,不是別的。有五取蘊,是因為有愛渴;沒有愛渴,則沒有五取蘊。

而修習慈心觀清淨的愛,卻是解脫的方便。愛,一方面為解脫的方便,一方面卻又是輪迴的根本,二義具足。所以,修無煩惱的愛,乃是「出離輪迴最美麗的方便」,前提是必須了解「無我」與「空性」的道理。「空」者,「不屬於我」之意。了解「身」和與之相關的「心」並不屬於我,一切眾生也不屬於我,這樣才能修無煩惱的愛。

以上這是第一階段,就是以自己為所緣修慈心觀。我再次強調,這是南傳獨有的道理;北傳經論如《瑜伽師地論》等等,找不到這第一階段,它是直接從第二階段破壞限制開始的。

第二階段:破壞限制

一 心的限制來自分別

再來是第二階段「破壞限制」。何謂慈心觀的限制?慈心觀的限制乃是對所緣起三種分別:一、可意的眾生,就是我們所喜歡的眾生;二、不可意的眾生,即所討厭的眾生;三、中性的,就是既非可意亦非不可意的眾生,也就是並不討厭但也不喜歡的眾生。

心所受的限制,就是心有所愛憎。喜歡,是因為有可意的觸;不喜歡,是因為有不可意的觸;沒有喜歡或不喜歡,是因為所緣是中性的,沒有可意或不可意的觸,也就是不苦不樂受。當接觸所緣時,煩惱的心是有執著、得失、苦樂受的。它執著可意的受而生愛,拒絕不可意的受而起憎,對不苦不樂受則是模糊不清的。

無明的心就是這樣,會分別眾生為所愛或所憎或是中性的。由於這種分別,我們執著,認為這是討厭的、或喜愛的眾生;因為執著於愛憎,就很容易生氣。一定要注意這個道理。不執著,才能不生氣。

能夠破壞這個限制,才能入慈心觀的修行。止觀的條件是:了解自己的所緣,而且所緣很清楚; 在模糊的所緣里是無法修止觀的。如果不能夠破壞這個限制,而把一切眾生分別成所愛、所憎或中性的,那麼,「一切眾生」就無法成為修慈心觀時明顯的所緣。

二 破壞名言概念的限制

瞋恨與貪慾雖不能出現在同一個心,卻是同一個過程 —— 由愛而取的過程。我們煩惱的所緣,多半在眾生;但事實上,眾生只不過是名言概念而已,而煩惱的境界就是名言概念的境界。

我們所執著的境界,如眾生、好車、好房子等等,這些在佛法中都只是概念;真實的經驗是五蘊、十二處、十八界這些。如果我們的心處在真實經驗的境界中,一般並不會起煩惱;只有在概念中才會起煩惱,認為「這是我的房子、我的汽車、我的太太、我的什麼什麼」。當起煩惱時,我們並不會想:「這是我的色法,我的受蘊、我的想蘊、我的行蘊、我的識蘊……」不這麼想,對不對?

雖然四無量心所緣的境界是眾生,但「眾生」只是一個名言概念,明白這個道理,才能持續不斷地保護平等的心。這樣,修四無量心才能順於般若的境界。

第三階段:擴大所緣

第三階段是真正的慈心觀。真的慈心觀就是把所緣對象擴大為無量的眾生,如果能理解「無量眾生」的這個所緣,行者就已經破壞限制了。什麼限制?就是分別我、你;分別喜歡的你、不喜歡的你、中性的你,這樣就存在著「無明受」。而行者必須要能超越無明受,因為無明受是輪迴的根本,它是有煩惱之愛的受,由此而有輪迴。

肆 正修慈心觀

以上簡單說明慈心觀三個階段何以如此安排,以下說明實修的部分。(另可參見附錄一:實修次第表格)

第一階段:學習成為自己的朋友

一 以四個願祝福自己

慈心觀的四個願是什麼呢?從自己開始:

  • 一)Aham avero homi:從文法的角度來看, avero homi 是「我是沒有敵意的」,中文可譯為:「願我沒有敵意」
  • 二)abyapajjho homi:是「願我沒有瞋恨」
  • 三) anígho homi : 註解上說 ígha 意思是 upaddava-禍害,英文是 catastrophy,泛指所有不好的事,中文譯為障礙或衝突-conflict。這句祝願可譯為:「願我沒有障礙或衝突」。
  • 四)最後,sukhí attánam pariharámipari 的意思是「周圍」;harámi 的意思是「帶」。這整句話是說「我四處帶著自己在快樂裡面」,簡單的翻譯是「願有快樂」,不過,像這樣直譯很不錯:「願我到處帶著自己在快樂裡面」。願不願意這樣?一定要願意才能做到。你們也可以翻譯為「願有快樂」,不過還是要了解這個意思:「願我到處帶著自己在快樂中」,這個意思比較微細深入(註:有譯為「願我內樂遍滿」者)。如果多修慈心觀,這個願就能變成事實,逐漸就可用四無量心,四處帶著自己在快樂中。為什麼?因為我們的「受」沒有衝突,沒有煩惱。

然而,要怎麼修?安那般念能幫助行者了解「我」是什麼,這也是修慈心觀的方便

二 放鬆身心,再送四願給自己

就佛法而言,「我」是身和心的組合;有身和心,才會有所謂的「我」,身和心缺一不可。若只有心而沒有身,或只有身而沒有心,那就是死亡了。當有人生病,即將死亡,被送到醫院時,醫生怎麼斷定病人已走了或還在?他拿一面鏡子放在病人的口鼻之處,如果鏡子上沒有水氣,表示人走了,就請神父、出家人來誦經,對不對?身和心在一起,才有生活、有生命,才是「眾生」。

修安那般念,當專注於呼吸時,我們也同時專注於身和心。這身和心,是境界的全部,沒有別的了。身稱為「色法」;而心是受、想、行、識的「名法」,四者和合為一才有「心」。我們得以知道身心相續,是因為有呼吸的過程,所以嚴格來說,呼吸屬於心,它是「心生色法」,沒有心,就沒有呼吸;有心,才會有呼吸

《瑜伽師地論》說:「所觀者色法,能觀者名法。」在注意呼吸時,色法和名法是經驗的全部,觀自己,就是觀自己的色法和名法。所以,修慈心觀時,要先用能放鬆的方式,感受到自己的身和心,再對這個所緣,用四個願來入很輕安、沒有煩惱、很舒服、快樂的境界。能夠的話,每一個毛孔都要參加這個可意的、清淨之愛的境界。要這樣修。至於做法,先要記住這四個願,祝願時要專心,身和心才能與境界相應。不然,口念一件事, 心想著另一件事,那就沒有放鬆、快樂、輕安的境界了。

三 第一階段要占禪修較長時間

在緬甸,有時辦很長時間的慈心觀禪修,以一個月或兩周為期。如果是兩個星期,則第一星期修第一階段,第二星期才修第二、第三階段。第一階段非常重要,一定要在自己身心相續中感受到慈心的好處、它如何能讓我們放鬆,感覺到輕安、清淨、沒有衝突,才能修第二階段,也就是把這個感覺轉向外面。雖然嚴格來說,並非在心外,不過你要觀想人物好像是在外面,以同樣的四個願向他們散播、傳送慈心給他們,願他們也能像自己一樣:無敵意、無瞋恨、無衝突障礙,唯有快樂。

四 第一階段的方便法門

有的禪師也在第一階段教一些方便,例如觀想自己為金字塔。金字塔令人有很穩定、清淨的感覺,以觀自己如金字塔般的清淨,來練習四個願。有的禪師教導觀想自己為金色的雞蛋,這也不錯,因為眾生是從蛋(胎卵)來的,對不對?這也是一種清淨感覺的方便。

有些人特別討厭自己,沒辦法從自己開始,那怎麼辦?一些禪師會教導先觀想自己最喜歡的動物,像小小狗狗、小小貓貓,這樣感覺會很舒服。它們不惹你生氣,對不對?這樣觀想,再把這種溫暖的感覺轉給自己,由此入慈心觀的過程。

另一個方便是用北傳所強調的「觀己為他」 —— 自他交換法。自他交換法和慈心觀都是發菩提心的方便;而發菩提心,是學習如何徹底自利利他的方便。發菩提心和自利利他是一個過程,能令自己與他人、與一切眾生同在一起。慈心觀的修行, 就是讓行者來準備這種境界——發菩提心;《維摩詰經》也強調這個道理。當慈心觀的修行成了習慣,發菩提心也就成為自然了。這是很好的方便。總之,修行是為了發達一種特別的智慧,修的時候才會知道哪個方法最好,能夠讓自己入慈心觀清淨的感覺,讓這種感覺進入身體的每一個部分。

先以能夠專注於自己為前提,等定力增加了,就可以用慈心觀注意身體不同的部位,特別是那些有不可意、不舒服的感覺的部分,送給它們這個「暖暖的」慈心的氣,放鬆自己。或者由上而下、由下而上,用慈心觀逐一掃過身體的每一部位。

五 所有方便是為得輕安

不管是哪一種方便,重要的是達到這個目標 —— 在自己身心相續中,到處都能感到慈心的放鬆、清淨與輕安。總之,輕安最重要。要了解,在《慈經》裡面,佛所讚美能作為慈心觀修行條件的功德,幾乎都與輕安有關。這是南傳佛教阿毘達摩的特色,北傳佛教沒有。南傳佛教認為輕安是了解止觀修行特別重要的心所,也是七覺支之一,有輕安才有定,沒有輕安不能修定。

南傳阿毘達摩提到有五種心所與輕安關係密切,它們其實是輕安的不同層面:

  • 一)輕而不重 lahutá —— 它在南傳佛教被視為一種心所,能出離昏沉的煩惱。昏沉是粗重最明顯的現象。
  • 二)溫和(柔軟)mudutá —— 溫和就是柔軟,兩者意思差不多。它們與輕安有密切的關係,有輕安才會有柔軟;心有柔軟、有溫和,則不會執著自己的意見,也沒有我慢,因為不正見和我慢一定與粗重有關。
  • 三)適業 kammannatá ——《俱舍論》說輕安的定義是「適業」,在南傳佛教,它屬於一個獨立的心所。
  • 四)練達 pagunnatá —— 這個心所也是屬於輕安的範圍,有輕安,才會有練達。身和心「沒有毛病」,也就是沒有生病、沒有障礙,這種情況就是練達。
  • 五)端正、直接 ujukatá —— 這是修慈心觀最重要的功德,也是所有功德中佛唯一講了兩次的功德。

這五個心所特別與輕安有密切的關係,它們屬於輕安,但在南傳佛教,它們是獨立的心所。修慈心觀,五種心所和輕安要特別明顯,才能轉感覺向外,用清淨的愛克服所有的敵人。

在三藏經論,特別是本生故事中,有很多故事在講佛和菩薩如何用慈心克服很多很多不可思議的強敵;也有不少故事說到居士如何用慈心克服所有的障礙和瞋恨心,我們會在適當的地方說一些。

第二階段:破壞心和感覺的限制

一 了解受,知道心的限制

所謂「破壞限制」,就是要破壞「有限制的心」。何謂有限制的心?就是執著分別的心 —— 執著有個「我」、有個「你」,有我、眾生的分別。怎麼知道心有限制呢?關鍵在於了解受、了解感覺、了解感情。如果執著可意的受或拒絕不可意的受,就是心有限制;模糊地領納不可意或非不可意的受,也是心有限制。心有限制,才會起煩惱;心在沒有限制的境界,就不起煩惱了。不起煩惱, 心就有輕安;有輕安,則能入定;入定則能如實觀。

一)令心裡外皆具慈心觀

修慈心觀,里外都要變成同樣的境界,里外皆具慈心觀;「能觀」和「所觀」是一個過程,不是兩個。所以,應當學習如何運用同樣的慈心觀於身心內外。「破壞限制」就是讓內外同具慈心觀的一個方便,此即「超越限制」的慈心觀。

這個第二階段要慢慢地習慣。每次修破壞限制的階段時,要先能調自己舒服,讓自己有慈心觀輕安、放鬆、舒服、喜樂的感覺。然後,再慢慢學習把這個感覺轉給所喜歡的人、中性的人、討厭的人,讓他們也有同樣的感覺。

二)破壞限制才能出現止相

依《清淨道論》,破壞限制的過程中才能出現很明顯的止相 - samathanimitta,來超越散亂心的境界而得定;若無止相,無法入定。在第一階段是「無分別慈心觀」,所緣還不會很明顯;到了第二階段, 所緣變得明顯,此時才能調心,經過努力學習,才能完全體會慈心觀破壞限制以後的境界,否則「沒有限制的慈心觀」將只是概念而已,不會變成自己的經驗。

這是什麼意思?第一階段有成就了,用慈心觀來觀自己,作為一種方便,來深入慈心觀舒服的、輕安的、喜樂的境界,內外皆然。能夠這樣,就可以開始把這種感覺轉向所親愛的五個人物;如果每次影像都很清楚,就再轉到下一組人物。

三)所緣只是方便,不能用來入定

要記住,那些我們用來作為所緣的人物只是一種方便而已,並不是用他們來入定;我們並不是長時間在思惟他們,只是藉由他們來了解什麼是沒有限制的慈心觀。因此,不論所緣的人物是男是女, 是生者或亡者,重要的是心要持續地停留在同樣的感覺中,不管是思惟自身或那些人物。

二 轉己心向外,觀想三組人物

第二階段是轉己心向外,而以三組人物為所緣。若有修「自他交換」等方法來觀己為他,那麼, 第二階段會變得特別容易。

一)第一組對象:親愛的人

先觀想自己微笑、放鬆的樣子,然後觀想第一組 —— 我們所親愛的、所喜歡的人物。他們可以是我們的親屬、父母兄弟姊妹、朋友,也可以是老師或同學。

這第一組對象最容易觀,因為我們跟這些人是親朋好友,不需要勉強就可作觀。有些論典建議觀想五個人,也有些建議觀想四個人,但這些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觀想時,人物的印象或影像要很清楚。而想要觀人像清楚,最好的方便是先觀想自己的顏面微笑、很放鬆的樣子,然後再觀想所觀想的親愛的人物也是同樣的微笑、放鬆的樣子。這時,用四個願來調他們的影像清楚。如果影像清楚,你對他們的感覺會變成像對自己一樣地穩定,這時,就可以從第一人物轉到第二人物、乃至到第五人物,把慈心觀用於日常生活中。

因此,要能讓慈心觀變成保護己心的武器,令心不會生氣。瞋恨是最黑的心,所以最重要的修行就是減少瞋恨,這樣才能夠說我們有受到佛法的利益。

《中阿含經》有一部《Kakacúpama sutta 鋸喻經》,鋸子的比喻。這部經典蠻有意思的:「佛告諸比丘,若有兩名大漢以鋸截汝身,而汝猶能生瞋,即非佛弟子[3]。」 一般人可能會覺得很難做到,其實這是要一步步漸次學來的。

修慈心觀和忍波羅蜜是一個過程,修慈心觀特別是為了減少瞋恨。如果起瞋,那是在拒絕境界;而不拒絕,就是忍。若能勝解忍的修行,那就是不拒絕境界,也就是不拒絕法。因為依佛法,所有的境界都是法,除了法以外,並沒有什麼對象。應當這樣了解,才能深入佛法的境界。有很多本生故事說明這個道理。

二)第二組對象:中性人物

如果方法很清楚、已能習慣專注於慈心觀,調己心很舒服,有喜樂、放鬆的感覺,就可以開始練習第二組——以中性人物為所緣。對中性人物保持同樣的心是難一點,不過若已習慣、熟悉慈心觀舒服的感覺,也不會很難。

哪些人物屬於中性的呢?就是你所認識,但談不上喜歡或不喜歡的人。可以用鄰居、舊識、過去的同學等等為對象,因為跟他們不夠熟,所以不會執著於要喜歡或討厭他們。不論喜不喜歡或討不討厭,行者都基於同樣的道理,以慈心觀想他們微笑的樣子,然後傳送四個願給他們而不改變自己的感覺,讓他們也出現同樣的感覺。

如果還沒有深入自己、感覺到身心相續舒服, 要多多修前面所講過的方便法,比如觀自己是金字塔等等。所有的方法都只是方便而已。若已具有這種感覺的經驗,則可用第一組——親愛的人物,來保護同樣的感覺、同樣的心。若已有進步,熟悉了這些喜樂、放鬆、舒服的感覺,就可以修第二組——中性人物,然後繼續往下修第三組。

三)第三組對象:敵人

  • (一)觀想仇敵如母如子

這樣,先從自己開始,再來是用五個親愛的人物,然後是五個中性的人物,最後是五個敵人。行者最好每次都用同樣的人作所緣,比如,觀親愛的人,一直就是固定那五個;中性或敵人亦然。這樣才能讓影像越來越明顯,而不需特別去調他們的影像。

由於對敵人修慈心較不容易,行者對敵人的觀想尤其要特別努力,一定要達到思惟他們如母如子的程度才可以。佛就是這樣修的,所以最後,他無量生命中的敵對者提婆達多在墮入阿鼻地獄之際,就皈依了佛,佛也為他授記在無量劫之後成為獨覺。

提婆達多其實不是普通人,他是很有智慧的, 但不用智慧來度眾生,反而害了眾生。為什麼呢? 因為他有黑的心——嫉妒。他嫉妒佛,受不了佛成功而自己不成功。其實他也想成佛,但沒有辦法像佛,所以越來越恨佛,一直想盡辦法要殺害佛,佛卻變得越來越厲害。我們若能學佛,修這麼一點點,也就很了不起了。

  • (二)對敵人修慈,才是真修慈心觀

修慈心觀如果是以自己的母親或兒女為對象,當然很容易;如果所緣對像是敵人,現在只是練習而已,將來真的能對敵人修慈心觀,才真的厲害。

面對障礙而能修慈心觀,才是真修慈心觀,才會出現諸多利益。如果只以親愛的人修慈心觀,那些利益就不會明顯;若習慣以敵人為所緣,那些利益才會明顯。

切記:每次對敵人修慈心觀以前,都要先從自己開始。由於對親愛的人物、中性的人物已經習慣了,所以能很快地經過,用穩定的作意磨練心,再把心轉到所討厭的人物。最好限制五個人物,每次對同樣的人物祝願。要了解,行者只是用他們來培養穩定的作意、穩定的心、穩定的感覺,他們是誰並不重要,他們只是行者的方便而已。

對敵人修慈心觀,是破壞限制最重要的關鍵,很重要。如果無法愛你的敵人,就表示還歡喜眾生受苦;能愛敵人,才能不歡喜眾生受苦。論典上也說:「無法學會愛中性眾生者,即表示對眾生冷漠, 無有關懷、不感興趣。」那就難以修行菩薩道。《慈經》對這一點講得特別清楚。所以,不管眾生如何, 行者都要保持很穩定的慈心觀的作意,漸漸學習視眾生為己母,才能克服心中的不安。菩薩道特別如此。

1 因為有抗拒,所以心不安

論典說明,眾生心中有不安、怖畏,是因為過去的生氣、抗拒-byápadabyápada 的同義詞是patighápatighá 就是「抗拒」。因為心仍有抗拒的傾向,所以有不安、怖畏;不安、怖畏是抗拒、反對-resistance 的象徵。

如果心還有抗拒,可以參考寂天菩薩的《入菩薩行論》,它對慈心觀、慈悲的修行說得特別清楚。因為心中有抗拒的傾向,最傷害的是自己,而菩薩道最重要的一面就是完全除滅心中抗拒的傾向。如果還會生氣,就表示還沒有能力利益自己;無法利己,就無法利他。佛無量劫的生命就是這樣修,一直到完全除滅抗拒,即使是小小的微細的抗拒的習氣,佛完全滅除無遺。

2 如何不生氣?要修慈心觀

關於這點,我說一個佛修慈心觀不生氣的故事。

佛在行菩薩道的某一世中,出生在一個大婆羅門家,父母很疼愛這個獨生子。由於宿世因緣,菩薩對在家生活完全不感興趣,想出家修行。但他是獨子,長大後父母給他壓力,要他結婚(大迦葉尊者也有同樣的故事)。菩薩多才多藝,就畫了一個絕世美女,說:「能覓得如此美女,我始成婚。」父母費盡功夫到處找了很久,終於找到一個相像的女子,菩薩只好結婚了。

不過,菩薩的夫人對家庭生活也沒興趣,所以兩人的生活就像朋友,不像夫妻。他們趣味相投,具有慈心,父母過世後就布施了所有的財產,然後,如他們無量劫來所做的,到雪山用功修慈心定。由於在雪山一直很難找到食物,他們也需要鹽,只好下山,住在國王的林園中。根據印度傳統,王依法有義務要照顧修行人、婆羅門,否則不算是好國王,會被反抗的。王因為照顧他們的生活,對菩薩的夫人起了貪著愛染心而無法克服,就搶了她。

那時,菩薩一語不發,轉頭望向別處,讓夫人給王帶走。夫人被帶到宮殿後,從此絕食,王因此起了慚愧心,把她送還菩薩,並問他:「我搶你的夫人時,你為什麼看也不看我一眼?」菩薩說:「因為我心中仍有一絲瞋怒,所以轉頭,不現怒相給你看。」這是佛行菩薩道時所修的慈心觀。

另外還有一個故事。佛還是菩薩時,有一世當國王。他有一個園丁喜歡打獵,也幫國王打獵,並看守國王的花園,不讓老虎等等有危險的動物接近,因為園裡也養了鹿和其他動物。

一次,園丁遠遠看,好像有一隻老虎。園丁是個很好的弓箭手,射箭很準,他就拉弓射虎,沒想到射死了一個住在國王園林中的獨覺。原來,當時印度的出家人會身披虎皮,園丁以為他是老虎。王就是我們慈心的菩薩,他當然不高興,就要園丁離開,不想再看到他。但是這個園丁可不是普通的園丁,他是菩薩的大弟子。他不放棄,每年都回來請求國王再任用他。國王一直不肯見他,到了第三次才接見他,並說:「好,如果你不是故意犯錯,就可以繼續做園丁。」園丁問:「王為何第一次、第二次都不願見我,第三次才肯見我?」王回答:「我不願見你,是因對你還有仇怨。避不見面, 我得以保護己心,不起忿恨。」

佛因為過去這樣修,才漸漸能達到無緣慈悲的境界。要這樣修,才能了解真的慈心觀的意思,否則不能。想要保任慈心,前提是能忍所有里外諸多的不便和痛苦,忍人們對我們的不好,這樣才能深入慈心觀的修行,不然,無法理解何以慈心為無量心,而只會停留在妄想中。

三 運用修波羅蜜的五法

由於第二階段破壞限制是慈心觀最重要的部分,其中觀想中性人物乃至敵人尤其困難,所以在此多做些說明,好讓大家能突破這個學習過程中的難關。

在南傳佛教,慈心觀算是波羅蜜,是十個波羅蜜當中很重要的一個。《攝大乘論》提到,修波羅蜜有五種方法[4],我們在修慈心觀時可以對照參考,以利實修。

一)五法有其次第

(一)現起——行者是用四個願來讓慈心觀現起,這是現起慈心觀的方便。

(二)勝解——現起以後是勝解,就是令心留在此一境界,不離開它。所有的波羅蜜都有這個次第,修慈心觀也是這樣,要讓慈心的感覺常在心中。

(三)作意——就是在心中作此境界。由於勝解,此一境界在心中會變得明顯,需要它,它就出現,因為行者已經習慣。行者對此境界有修勝解, 能令此境界長時留在心中,所以當需要時馬上能記得這個境界,一作意,它馬上出現。

(四)方便——由於有前三,所以能學習如何把它用在每日生活中、如何用它來入定、用它來修智慧。

(五)成功——最後,行者可以用它來修定、修智慧。要這樣學。

以上這五種修法,對慈心觀破壞限制的這個階段來說,最重要的是保持穩定的「作意」,也就是對敵人保持四願的境界。佛於無量劫中就是這樣修而成佛的。佛怎麼修?在本生故事中有很多這樣的故事,我們來說說其中的幾個。

二)佛無量劫對敵人修慈心

(一)以德報怨的金鹿

有一世,我們的菩薩是只金色的鹿。金色的鹿非常稀有,眾人矚目。有一次雨季時,Ganga 恆河的水位漲得很高, 起大洪水。由於菩薩不是普通的鹿,能聽懂人語, 當他聽到恆河中有聲音在喊「救命!救命!請幫我忙!」他就前往河中,看到一個溺水的商人,就丟了根木頭給他,救了商人一命,平安上了岸。後來商人去到舍衛國的首都。那時王后夢到這隻金鹿, 就要求國王一定要找到金鹿。因為她懷孕,凡有所請求,國王都願意滿足她,就派人到處宣告,若有人看到金鹿,可拿到很大的獎賞。商人知道後就向國王報告,王就派人捉到金鹿,帶進皇宮。國王和王后很高興,款待商人並賞他很多錢。國王很喜歡金鹿,就問商人金鹿住在哪裡等等的問題,商人就說出金鹿如何救他一命的事。王聽了很生氣,認為商人忘恩負義,就捉住他,要立刻處死他。雖然商人對金鹿那麼不好,金鹿還是勸阻國王,再次救了商人。這名商人就是提婆達多,國王即阿難,是金鹿當時的好朋友。

(二)以慈心原諒敵人的大白象

還有一個故事,提到佛行菩薩道,為大象身時,如何孝養瞎眼的母親,並以慈心原諒敵人。在印度,大王都有大白象當坐騎,王當時正在找他的國象。有個獵人曾被我們的菩薩大象救過一命,就向國王通報他在哪裡看過這麼一隻大白象。大象被捕入宮,因為長得很好看,王很喜歡他,拿最好的東西給他吃,但他什麼都不吃。一天兩天、一個星期兩個星期,王很擔心,問他為什麼不吃。他告訴國王,他的母親眼瞎了,看不見,在森林裡, 需要他照顧,他怎吃得下呢?國王問明原因,知道是獵人出賣了大白象,很生氣,要處決獵人,我們的菩薩再度求情,又救了敵人。

(三)向侵略者發送慈心的國王

佛在人身時,也是如此不斷地修行慈心觀。 有一世,我們的菩薩是國王。有位大臣很羨慕國王有那麼多的妃子,心想:「反正大王有那麼多妃子,他數不清。」就潛入其中一間閨房,結果被守門人逮個正著。平常像這種情況,他是要馬上被處決的,國王卻只是驅逐他,所以他去了另一個國家。菩薩的大臣都是聰明人,這名大臣也很聰明, 性格卻很壞。他到了鄰國,鄰王很賞識他的才智, 而他也想對菩薩報仇,就對王說:「我本來那個國王心腸很軟,不喜歡打仗,你可以攻打他,他一定不會反抗的。」王很高興,賞給這名大臣很多錢,然後派軍進攻,向菩薩索取國土。菩薩說:「好,你就拿去吧!」鄰王就把菩薩關入監牢中。菩薩在獄中,向鄰王發送慈心觀,鄰王渾身發熱,受不了。我們的菩薩慈心觀這麼厲害,你們會不會這樣修,對敵人起那麼有力量的慈心觀?鄰王知道了菩薩的厲害,也明白了怎麼回事, 很生氣,馬上要殺那個惡臣。菩薩勸說:「你不能殺他,你要對他好,他才能改變。」如此又救了大臣。佛行菩薩道時是這樣不斷地挑戰自己,以慈心面對敵人來修行的,所以慈心觀越來越強,終至成佛。他的心不離慈悲,所以得以圓滿成就智慧。智慧也依於慈悲,沒有慈悲不會有般若,所以論典說,所有的波羅蜜其實是一個過程。

三)勸修

說這些故事,是為了鼓勵大家精進、努力來修第二階段最後的部分,就是讓慈心觀現起,用勝解培養它,用穩定的作意來觀敵人,調己心到完全沒有敵人的情況。如果現在還有敵人,那觀世音菩薩會祝福你們,幫助你們有好因緣,把心調到完全沒有敵人的情況。

如果沒有可用來作所緣的敵人,怎麼辦?很簡單。大家過去一定有一些不喜歡的老師或同學,可以拿他們當對象來練習。或者,古今中外,毫無例外,每個國家都有一些殺害了很多人的歷史人物,也可以用他們為所緣。

修「以敵人為所緣的慈心觀」特別重要,能夠成功,才是真的慈心觀,能以一切眾生為所緣。若能成就對敵人的慈心觀,第三階段「擴大所緣為無量」才容易進行,否則很難修,因為能對敵人修慈悲,才能了解何謂「超越分別的慈心觀」。

第三階段:擴大所緣為無量

慈心觀第三階段擴大所緣的修法,是以無量世界的一切眾生為所緣,行者同樣以慈心觀的四個願送給他們。關於何謂「一切眾生」,我們已在《慈經》的定學部分詳細說明過,現在則要根據《清淨道論》來說明擴大所緣的實修過程。

一 了解並熟記十二種所緣

《清淨道論》對擴大所緣的過程說得特別詳細。它把「一切眾生」分為十二個所緣,這十二個所緣包含了所有一切眾生;《慈經》則是把一切眾生歸納為軟弱、強大、長、大、中等、短小、精細、粗顯、可見、不可見、遠、近、已出生的、將投生的,共有十四個所緣。

我們可以分別學習這兩種分法,來徹底了解一切眾生都已包括在這十二種或十四種所緣當中,沒有例外。這樣,在練習擴大所緣的祝願時,影像會更明顯。行者也要很熟悉這些所緣,不能在修的時侯還要想:「我願誰快樂呢?」所以要記住它們。是哪十二個所緣呢? 先是五種「無分別眾生」:一切有情者、一切有氣息者、一切已出生者、

一切有性格者、一切有五取蘊者;然後是七種「有分別眾生」:一切雌性有情、一切雄性有情、一切聖人、一切凡夫、一切天人、一切人類、一切惡道眾生。這樣,一共有十二個。所謂「無分別所緣」,是指包括欲界、色界、無色界在內的一切眾生。至於為什麼叫作「無分別」?因為具有這五個特性者就代表一切眾生,雖然無色界的眾生沒有氣,也沒有色取蘊,只有受、想、行、識四蘊,但仍然是在一切眾生當中;欲界眾生則都是眾生、都有氣、都已出生、都有其性格、都有五取蘊(也就是「我」)。

二 詳細說明十二個所緣

一)五種「無分別眾生」

(一)sabbe sattá:一切眾生

sabbe 是「一切」,sattá 是「眾生」。《清淨道論》給了一個很奇怪卻也不錯的說明。認識梵文的人就知道,從語言學上是不能這樣分析 sattá 的, 不過《清淨道論》從巴利文的語根 saj 來分析,sattá 的意思是「有執著者」,所以說「一切眾生」就是「一切執著者」。

眾生有五取蘊,所以有執著;佛不執著,所以有智慧的人用了「佛」這個中國字,就是人字邊加上「弗」。弗的意思是「非」,亦即「弗人」——不是「人」,而是超越了「人」。眾生執著,而佛就是不執著,全部放下,連習氣都放下,所以成為「佛」。羅漢沒有五取蘊,他有五解脫蘊:戒解脫蘊、定解脫蘊、慧解脫蘊、解脫身蘊、解脫知見身蘊。所以,嚴格來說,羅漢不是眾生。

(二)sabbe páná:一切有氣息者

páná 的意思是「氣」。不管是什麼眾生,一切眾生都有氣(呼吸)。有「氣」,才名為眾生;沒有氣,不名為眾生。

(三)sabbe bhútá:一切已出生者

bhutta 意即「已出生的」。所有的眾生即使還在胎中,都算是「已出生的」,所以中國人一出生就算一歲,因為從入胎就算是「已出生的」。

(四)sabbe puggalá:一切有性格者

puggalá 的意思是「人物」、「有性格的」,英文叫作   person、personality,這個字來自拉丁文的persona,意思是「假面」。英文有時很有意思, 認為「個人」是假的;personality 譯為「性格」較好。

每個眾生都有自己特殊的性格,即使是雙胞胎也各有特性;甚至兩隻老鼠、兩隻螞蟻,也都各自不同。所以《俱舍論》說:「世界之多彩都是業所生。」就是說各種不同的眾生都是不同的業所生, 是不可思議的,沒有任何兩個眾生是完全一樣的。

一切眾生都有其性格、特質,所以應當尊重,不可輕侮。

(五)sabbe attábhávapariyapanná:一切有五取蘊者

attá 在佛法中很重要。attá,梵文為 atman,意思是「我」。印度哲學中最重要的概念,就是 átmanattá——我。印度哲學最有意思的部分,就是「梵、我為一,無二」;但佛法不這麼說,佛法不說「有我」,而說「無我」。

我在斯里蘭卡的時候,有一個美國來的出家人。他在學佛成為比丘前,曾在印度學瑜伽,成為一名 sádhu,即瑜伽行者,所以到斯里蘭卡後,穿印度外教出家人的衣服。師父問他的法名,他說他叫 átman——我。後來皈依了佛教,師父把他改名為「無我」,他就從「有我」法師變成「無我」法師了,很有意思。

佛法說「無我」,雖然仍用到「我」這個字, 但這只是在概念上使用的假我,實際上是「無我」的,不然怎麼稱呼眾生呢?總不能叫你:「來來來, 五取蘊,你過來」吧!那怎麼稱呼眾生呢?attábháva。-bháva 就是phenomena——現象,「我」就只是現象而已,它只存在於世俗諦,在勝義諦是沒有「我」的。因為佛教不說「我」,所以叫它  attábháva——一切眾生沒有我,只有五取蘊,這五取蘊就叫做「我」的現象。

以上是五個「無分別對象」。欲界一切眾生都有五取蘊;無色界的眾生因為沒有身體,無形無色,所以當然沒有「氣」,但還是包括在一切眾生裡面。不過,我們觀一切眾生時,是以欲界眾生為主,因為無色界眾生一定在禪定的快樂中,我們不用擔心他們。他們沒有形體,較不會起煩惱,但仍在無常中,沒能究竟安穩快樂。

二)七種「有分別眾生」

至於七種有分別眾生,可依性別、聖凡、生趣而分為三組。

第一組:性別

(六)sabbá itthiyo:一切雌性者在十二個所緣中,只有這個所緣是用 sabbá——陰性,其他的十一個都是  sabbe——陽性的。這裡是說「一切雌性的,陰性的、女性的」。

(七)sabbe purisá:一切雄性者以上這兩個都是眾生,但有的是雄性的,有的是雌性的。

第二組:聖凡

(八)sabbe ariyá:切聖人Ariyá 是聖人。佛教所說的聖人,是指已直接成就解脫的境界,而不是用想像的。聖人是怎麼樣的呢?如果他還不是羅漢、還不是佛,就還會有些煩惱,但煩惱很輕,因為他已經沒有「我」這個概念。

(九)sabbe anariyá:一切非聖人,即凡夫。

第三組:依照眾生的「趣」。佛法中一般分為五趣或六趣。

(十)sabbe devá:一切天人。devá 是天人。梵文-dev 的意思是發光。天人身上發光,很亮,沒有修行的人如果遇到他們,會受不了這麼亮的光。

(十一)sabbe manussá:一切人類。我們就是 manussá——人。為什麼 manussá 是「人」的意思? 因為在印度第一個人類名叫manussá;我們都是 manussá 的後裔。在歐洲的第一個人類則是Adam(亞當)。

(十二)sabbe vinipátiká:一切惡趣眾生。vinipátiká 就是地獄、餓鬼、畜生這下三道的眾生。pátiká 是「墮落」,vini 是「很」。為什麼說他們墮落?因為只有天人和人能修行成道;惡趣眾生墮落在太苦的境況當中,心的明了性又不夠, 無法修行,只有再投生為人或天人時,才能修行成道。所以佛不斷叮嚀,要珍惜得人身這個不可思議的福報,如果不好好用這個福報來修行,未來何時能再得這個福報,很難說。

請記住這十二個所緣,你不能一邊祝願一邊想下一個所緣是什麼。一定要熟記,才能順利依次對每一個所緣的眾生祝願。

三 對十二所緣分別祝願

行者要對這十二種所緣的眾生分別給予祝願:

Avará hontu 願他們沒有敵意

Abyapajjhá hontu 願他們沒有瞋恨

Aníghá hontu 願他們沒有障礙或衝突

Sukhí attánam pariharantu 願他們到處帶著自己在快樂中

四 擴大所緣為十方位

至於怎麼修?從東方開始。不需要指南針,閉上眼睛,你的前面就是東方,因為智慧的太陽只會出現在我們的心前面,而太陽也是從東方升起的。這也是曼達拉的道理,曼達拉也是以前面為東方。然後有兩種方法可以繞一圈:

一)十方位的兩種走法

第一種:《清淨道論》的說法。根據《清淨道論》所說明的方位,依序為:東、西→北、南→東南、西北→東北、西南→下、上。其中,南方是右邊,北方在左邊。

第二種:曼達拉的走法。先走四個大方向:東→南→西→北,接著走四個隨方向:東南→西南→西北→東北,然後是上→ 下。這樣順時針依序而轉。在峇里文和梵文中,「南方」與「右邊」是同一個字。在印度,右邊代表吉祥,左邊代表不吉祥, 所以梵文大悲咒 Vámasthitakrshnajináya,觀世音菩薩站在左邊,來滅除一切不吉祥。去過印度的人就知道,用左手付帳是不尊敬的,老闆會生氣;用左手吃飯也是最大的錯誤,千萬別這麼做。所以這個走法是從南方開始。

二)依次祝願每一方位的每一所緣

在十個方向,依照十二個所緣順序祝願,給予每一方向的每一所緣四個祝願。例如,先東方:「願

東方的一切有情無敵意、無瞋恨、無苦惱,願他們快樂遍滿。」然後「願東方的一切有氣息者無敵意、無瞋恨、無苦惱,願他們快樂遍滿。」……一直到第十二個所緣:「願東方的一切惡趣眾生無敵意、無瞋恨、無苦惱,願他們快樂遍滿。」

這樣,從東方開始,再來是西方的十二個所緣,如此依序向十個方向、對十二個所緣,每一個所緣都給予慈心觀四個願的祝福。這樣算起來,一共有四百八十次。如果已經有定,那就是會有四百八十次入定——出定、入定——出定,因為每次都要出定才能改變所緣。在緬甸,修擴大所緣者通常是已有禪定的行者,他們能在一個小時內很快做完四百八十次的出入定,心變得很柔軟。

五 重要的次第

行者如果已經有定,可以很快做完這個過程; 若尚未得定,這個修法也是很好的練習,可以用來擴大心、拉開心;可以用來修精進、不起妄想。心完全專注在這個作意,則心會變成很強;心力軟弱則無法修行。所以這也是精進的修行,有精進才能克服煩惱。

怎麼修?一般常見的《慈經》念誦文(見附錄2),在擴大所緣時是把四無量心配合在一起,南傳佛教在早晚課誦時就是這樣做的,這是很重要的修法。不過,如果是學定,就不適合這樣做,只要做慈心觀的部分就好。

一)先用所在地的眾生作所緣

擴大所緣的修行次第,重要的是要先決定一個範圍。現在修慈心觀,你們從自己所在的地方開始,然後擴大所緣。比如你正在美國某州某縣某區的寺院,那就從所在處寺院的人開始。

一般初學者應當從身邊周遭的對象開始練習慈心:「願在此寺院中的修行人,一切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男信眾、女信眾……」如此依次給予四個祝願。

這是一種定的境界,你在心中用「定」決定一個範圍,閉上眼睛,限定範圍是這個寺廟,對在這寺廟內的一切眾生,包括信眾、護法等等,給予四個祝願。你的心要很穩定,不受任何影響,並且觀想清楚所決定範圍內的所有眾生。先從小範圍可見的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男教徒、女教徒來開始祝願,然後擴大到眼所不能見的護法神等等,再漸次擴大為十二個所緣,祝願在此範圍內的所有眾生都快樂,思惟他們都很快樂。

二)由小漸大,擴大所緣範圍

結束以上的練習之後,行者再依次擴大所緣為區→縣→州→美國→美洲,再擴大為我們的地球, 包括歐洲、亞洲等等。然後擴大為十方眾生,從東方開始,每個範圍都有十二所緣的對象。

六 擴大所緣注意事項

行者要先清楚破壞限制的觀念,才能修擴大所緣;如果不清楚,還是可以修擴大所緣來做自己的經驗,因為發展自己的經驗是很重要的。

行者在實修時,要注意幾件事:

一)每次複習,要以自己為所緣來開始。

二)然後是破壞限制。不過,不一定每次練習時都要做破壞限制,因為你已習慣了對親愛的人物修觀,就會越來越快。

三)對中性的人物要修久一點,以便熟練。

四)對敵人更是要多多修,養成習慣,才能培養能力,在敵人的境界保持穩定的作意,否則無法了解慈心觀的所緣。

伍 準備入慈心定的過程

前面已說明修行慈心觀的三個階段,行者培育自己的經驗後,會慢慢順入而了解這個境界,當境界中的影像或印象清楚了,才能以此境界入禪定,不然沒有辦法。入禪定一定要經過這個過程,這樣境界才會清楚。

一 培養明顯的止相來入慈心定

有些論典,如《Abhidharma-mahávibhásasastra 大毗婆沙論》以及鳩摩羅什法師 Kumarajiva 翻譯的《禪法要解》中都強調:行者必須已有第四禪定,才能成就慈心觀的修行[5],這也有它的道理。因為有禪定的話,在破壞限制的過程才能出現明顯的止相;有了明顯的止相,才能擴大所緣為無量眾生,並了解所緣。止相是微細的所緣,是從欲界定進入色界定的條件

如果行者的禪定境界還不明顯,就還需要依照次第來了解,以培養明顯的止相。因此,先經過第一、第二、第三階段來了解所緣:一眾生即一切眾生,「我」包含在內,在分別中無有分別,則此一境界特別順入般若。

一)在同一人物上培養穩定的作意

就慈心觀來說,如果行者尚未培養很穩定的作意和影像,就應在一個人物的境界上培養穩定的受,讓這個人物留在心上較長的時間,大約一個小時,不能從一個人物跳到另一個人物,應保持穩定的作意於同一人物,讓心安住在那裡,前提是我們已了解並清楚自己的所緣。如果過去生有栽培,入禪定不難;如果是初學者,就需長時間的磨練,這是禪定的條件。若心還沒有禪定的力量就改變所緣,則無法入定。

如果已經有定,則不須在所緣上停留很久,了解它,就能很快入定,因為你已有入定的習慣。也因為已經熟悉所緣,不需要很久,一作意就可以改變所緣,修別的禪定,比如從慈心觀的定改為修悲心觀的定,因為道理完全一樣,只是所緣不同而已。換句話說,就是用穩定的作意和正念正知在一個境界,行者有徹底的了解,對此境界就不會模糊。

將來大家如果要繼續從慈心觀開始修四無量心,可看情況,每次都從自己開始,這是最好的方便來習慣在第一階段很快就能入輕安的境界。希望你們已經有慈心觀的輕安和喜樂的經驗,雖還不深入,經驗也還少,仍是很寶貴的。書本理論讀得再多,如果沒有實際的經驗,對這個境界就會仍然模糊。

二)磨練心,安住於所緣

慈心觀第一、二、三階段的過程,是特別用來了解所緣,對不同的所緣保持同樣的感覺。也就是說,對象雖然改變了,卻能維持同樣穩定的感覺。漸漸地,如果能夠多多修,則不論在什麼情況下, 對任何愛憎的所緣,乃至動物,都有這種穩定的感覺,將來才可以去偏僻處用功,深入禪定。

行者想到偏僻的地方用功,一定需要慈心觀,才能跟動物在一起而不怕。你怕不怕它們、對它們有沒有危險,那些動物馬上會知道。如果你怕,那就是抗拒,它們馬上會知道危險,就會攻擊你,因為它們要保護自己的生命。每個眾生的目標就是得到快樂,除非心已經顛倒,否則都會自然地自衛, 保護自己的生命。

想要培養慈心、悲心、喜心或舍心這種穩定有力的作意,就要磨練自己的心在一個所緣。所有中國佛教的如來禪,也就是色界第一、二、三、四禪定和無色界禪定,都要熟悉這個境界,培養穩定的作意,則不須特別努力,自然能入此境界,因為你的心已經習慣。

二 慈心境界特別適合用來入定

至於想要培養定,不管是什麼定,第一就是要習慣在適合的境界中培養穩定的作意,別無他法。因為並不是每個境界都適合入禪定,所以也要知道哪一個境界能用,哪一個境界不能用。在不適合的境界是沒有辦法入定的,而慈心觀是特別適合用來入定的境界,因為這個定對自己和眾生的利益特別大。所以,若要出離自己的問題、利益眾生,一定要學習在慈心的境界中有這種穩定的作意。

一)瞋恨是多想境界,慈心是無瞋境界

慈心的境界就是沒有瞋恨的境界。《無礙解脫論》說:所有的煩惱是多想的境界,所有與定有關的功德是一境性的境界。相對於一想,散亂的心是多想,因為不能置心一處,不能統一心在同一境界,所以有煩惱。瞋恨的境界就是多想的境界;真愛、不瞋恨的境界就是慈心的境界,也就是同一心的境界。因為心有抗拒,所以多想;因為心無抗拒,所以有慈心,心能夠統一於最美麗的所緣中,就是清淨的愛。

如果能依次第修,在慈心清淨的愛中,其實一個眾生就包含一切眾生,一切眾生也包括一個眾生,沒有矛盾。因為在無分別中有分別,而在有分別中習慣修無分別,所以能保持穩定的作意,超越心的分別的束縛。

慈心觀的解脫是心最美麗的境界,也就是清淨的愛。慈心觀的束縛是執著,學慈心觀就是學習如何用清淨的愛而不執著。這要從自己的親人開始, 從最容易做的境界開始練習,一直到一切眾生。先學習破壞限制,即不分別所愛或所敵對者,都用同樣的感覺觀他們。如此,心的力量會不可思議。

二)感覺無束縛,心就無束縛

心的束縛是從感覺來的,感覺沒有束縛,心就沒有束縛。若要了解四無量心的修行,一定要不斷思惟這一點:心自身並沒有什麼限制,它的限制來自於感覺。我們因為對感覺無明而執著,因執著而一直在五取蘊中,這是佛所一直強調的道理。

《法句經》中有一頌[6]我特別喜歡:Dúrangamam ekacaram asaríram guhásayam, ye cittam sannamessanti mokkhanti Márabandhaná.

意思是說:這個心,它可以去到很遠的地方, 不受限制,沒有什麼地方是它不能夠去的。在第三階段的練習中,你們就能漸漸了解這個道理,所以不要機械地修,要用智慧修。

Ekacaram —— eka 是「一」,cara 是「行」。它「一行」 —— 自己走,是說心它獨來獨往,誰都不需要陪它。

Asaríram —— 心無有形體。要了解這個心是沒有形體的,這樣才能解脫。

Guhásayam —— Guha  是山洞。「心住在山洞」。什麼是心的山洞?心臟。西方人相信心的依處是在腦部,但有智慧的人相信心依止之處不在腦部,而是在心臟;腦部只是支援的功能。奧義書《吠陀》和中國哲學也認為心的依處在心臟。因為心是被感覺所把持的,如果感覺沒有束縛,心沒有束縛;感覺有束縛,心才會有束縛。

心,它可以走很遠,而且可以自己走,不須別人陪它。如果你想念在台灣的親屬,它就到台灣去了,沒有什麼障礙。它的速度更是不可思議,誰也無法測量。人類還可以測出光速,心的速度卻是現代任何科學儀器也無法測知的。為什麼呢?就是這個秘密——Ekacara,它自己走了!

Ye cittam sannamessanti mokkhanti Márabandhaná意思是說,那些能這樣了解自己的心的人,就能解脫魔羅的束縛。

雖然原始佛教沒有很複雜的唯識學的說明,但若不了解這個道理,就不了解佛法都是靠「心」, 如《華嚴經》「覺林菩薩偈」所說:「若人慾了知, 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而心是靠感覺,感覺就是它的束縛。學習四無量心,就是要超越有束縛的感覺,來得到沒有束縛的心。這樣修,才真能以勝解來深入這個境界,超越分別的束縛。

三)先了解境界,再磨練作意

行者在修慈心觀的三個階段時,必須努力培養自己的經驗,了解所緣,來超越心的分別的束縛。那些心的分別的束縛,其實和感覺的束縛是一個過程。這樣思惟,才能了解自己的修行,也才能了解這個修行的重要。

所以我們沒有先說明如何在一個所緣上磨練穩定的作意,而是要先了解境界、了解這個境界的好處,再來才磨練作意在一個人物上,這樣才能用慈心觀入第一、第二、第三禪定而受大利益,否則雖然入了禪定,這個禪定的特殊智慧不會明顯,利益就不大。

若習慣了第三禪定,進一步修第四禪定,那麼心將會如《清淨道論》所說的:它自然會保護清淨的愛並進入清淨的解脫,也就是八解脫中的第三解脫[7]。這就是用第四禪定思惟清淨的所緣,不用勉強什麼,心自然就會這樣了。心本來就有這種傾向、特性,能保護它所有禪定清淨的境界。

由於在第四禪定中有不苦不樂受,行者不可能還會執著於慈心觀舒服的感覺,因為這個感覺比樂受更舒服。為什麼更舒服?因為更寂靜,越寂靜就越舒服。所以最舒服的境界乃是解脫的境界,以最寂靜故。而涅槃是最寂靜的境界,沒有比涅槃寂靜之樂更快樂的了。

三 選擇所緣對象

那麼,要用什麼人物來入慈心定較易成功呢? 要注意三點:

一)用較尊敬而非親愛的人物

因為作觀思惟的時間要長,才能調影像清楚, 如果用親愛的人物作為所緣,會容易打妄想。比方說以母親為所緣,由於我們從小就跟著母親,總會有一些矛盾的感覺,是不是?所以容易打妄想:母親對我怎麼怎麼的、她不應該怎麼怎麼樣等等。

為了避免這個因素,所以不要選母親或父親來修入定,而是選擇一個尊敬但又不是很熟的人物。因為在熟人身上,我們總可以找到一些弱點,幾無例外。你不須對此人很熟悉或很接近,你只是用這個人物來培養穩定的作意,不要思惟此人的弱點, 這樣才能令心穩定。

所以,可以選擇一個我們不熟但可尊敬的人物。自己想一想,可能我們曾對某些遇見過的人印象特別深,但又不夠熟到可以批評他們,用這樣的人物來做所緣。先用一小段時間看他的照片,再閉上眼睛,把影像留在心中,影像很明顯,才容易令心留在這個境界上。總之,要尊敬的而非親愛的人物。

二)所緣人物必須是在生者

修慈心定,不可以用已經往生了的人物作所緣。還沒有禪定的行者可能不明白這是為什麼,等將來修內觀、有了定,就會知道原因了,現在不用想,因為這並不重要。這是心的軌則,心的秘密。因為我們是用定來檢查這個所緣的人物是否還存在,如果他已往生,他的有分心已經改變,我們就無法以他入定。總之,要用活著的人物來入定。當然,你們也可以培養自己的經驗,實驗看看用往生者為對象能不能入定。

三)同性為宜,避免異性所緣

這是因為我們要長時間思惟所緣,如果用異性作所緣,由於心裡仍有過去執著的種子、愛染的緣故,就會分心異想:他的鼻子、眼睛、耳朵、嘴巴哪裡漂亮、哪裡好看,久而久之將形成修定的障礙。所以,選擇所緣時,要注意這三個條件:第一、較尊敬的人物,不思惟其弱點。第二、活的人物。第三、同性的人物

行者修慈心觀時,看因緣,如果時間不夠,每次還是要從自己開始修,然後有時可以修第二階段,有時複習第三階段,以便很熟悉這個過程和境界。不過,如果要入定,培養穩定的作意,那就只在一個人物上做練習。所以,有時修一個人物,有時才修第二階段或第三階段。慢慢努力,融為一個過程,這樣就能逐漸了解何謂真的無量心,也就是無分別、不受束縛的心,超越多種分別的束縛。

陸 修慈心觀應注意事項

一 慈心觀的業處不在安那般念

業處是修行的所緣。「業」是努力,「處」是處所、地方、目標。修行人努力地把心放在修行的所緣上,他的心所專注的目標或所緣,就是「業處」。修行時不能把兩個所緣放在一起,心專注在一個所緣,才可能得定。這並不表示行者不知道別的所緣,他很清楚,但並不專注於它們。

所以,修安那般念時,心是在入息出息;同理,慈心觀的所緣是在四個願,而不是在安那般念。行者在修慈心觀時,知道安那般念,但那不是他的業處。不能夠同時修兩個業處,一定要了解這個道理。

二 先修安般令心內轉,再修慈觀令心歡喜

修慈心觀時,如果心亂,無法留在所緣上,那可以有一段時間先用安那般念,令心專注,再繼續修慈心觀,讓慈心觀的感覺在自己的相續中很明顯。如果它持續明顯,那就不一定要繼續念四個願,可以安住在這個感覺中。如果感覺不改變,那就是定。

有人修安那般念時,身體好像有發熱、興奮、氣跑到頭上的現象。有這種情況,如何處理?《雜阿含經》中說:「應先令心歡喜。」如何令心歡喜? 就是修慈心觀;而修安般念,重點則在令心內轉, 心能內轉之後,再令它歡喜。這是兩者不同的運用。

所以,對剛開始時還跑來跑去的心,可以先用安那般念來讓心穩定下來,這就是改變業處來調心穩定。然而,改變業處只是個方便,若心已能不斷地專注,就繼續修慈心的四個願。所以兩個業處不會混在一起的。如果混在一起,心當然會亂,對所緣會模糊。止觀的過程不能出現在模糊的境界,它只能出現在很清楚、很明顯的境界。如果境界不明顯,就沒有什麼止觀可言。

我已經給了好多怎麼做的方便,希望大家能習慣用慈心觀來調心,令自己舒服。如果還不太清楚,表情還沒出現微笑、很舒服的感覺,這表示沒有把正念用在四個願中,而是一直在打妄想。不過無所謂,慢慢來,有人學得快,有的慢。反正第一個階段就是要把自己的境界調到很舒服、很放鬆。這很重要。

三 有止相才能入定

根據《清淨道論》,若以自己為所緣,並不能夠入安止定,只能入近行定。不過,這個道理是針對初學者說的,行者如果已有慈心定,則不管是以自己或他人為所緣、所緣是一個人或是多個人,或是注意感覺,都可以馬上入禪定,沒什麼區別。

為什麼? 因為他已經修過第二階段破壞限制,對自己的境界很清楚。《清淨道論》說,修習第二階段的破壞限制是 samatha-止相的條件,如果沒有破壞限制,不能生止相;而有止相才能入定, 沒有止相,什麼樣的相也不能入定。

四 第一階段每次練習都要做

在慈心觀的修行中,第一階段格外重要。因為行者在此階段如已習慣於感受到自己相續在慈心觀舒服的感覺中,很熟悉這個感覺,則不須勉強就可轉向外;若還不習慣,也無所謂,慢慢學,因為,不論在哪個階段,每次都還是要練習第一階段的。至於第二階段,如果已經熟練,那麼,未來修第三階段時,有時候就不一定要做。

不論向外或向內,行者都是用慈心觀的定來磨練。此時雖然觀外面的人物、所緣、動物、或眾生, 然而心是專注於內的,是住在慈心觀的境界中的。這樣,心才得以培育出慈心觀的力量。

柒 品嘗慈心觀的甘露

以上說明了慈心觀行法,希望大家好好修,深入自己的業處。如果沒有培養自己的經驗,體會到什麼是慈心觀的快樂,那很難修慈無量心,也不容易往下修其他三個無量心。所以《瑜伽師地論》說:「有信心才會有欲。」

一 長時保持善法欲

這裡的「欲」,是法欲,法欲來自信心,而慈悲心是「法」最美的部分,若無慈悲,則不受法; 不受法,則不思惟法;不思惟法,就不精進。所以, 有法欲才能精進,有精進才有輕安。有輕安,則無懈怠,才能培育慈心觀美麗的經驗。希望大家依《瑜伽師地論》的道理來修,克服懈怠,入正念的修行, 保持慈心。

行者修慈心觀,要持續地修其所緣,即使沒辦法不斷地念四願,也要讓心常常思惟慈心觀的好處,這樣那些好處才會越來越明顯。我們熟悉它, 在需要它時,它能當下出現,不用等很久。

所以,慈心觀行者無法生氣很久,即使心中還有生氣的、抗拒的感覺,一出現也會馬上消失,因為慈心觀的影像在心中很明顯,會有這樣的作用。

即使行者還沒有明顯的定的境界,也要努力讓慈心觀的印象很明顯,這樣,在日常生活中才會越來越清楚感受到慈心觀的利益。

二 修慈悲是最好的習慣

佛法不說「我」;所謂的「我」是什麼?就是我們的「習慣」。而在佛法中,修慈心觀,也就是修慈悲,可說是最好的習慣,因為這個習慣最利己利人。但要如何讓慈悲成為習慣呢?這來自於長時思惟、熟悉此一境界,了解這個境界的需要和智慧。當我們思惟苦時,心中一定要有慈悲的力量。傳說中,觀世音菩薩一思惟眾生苦就落淚,但因菩薩修行的境界高,所以他的眼淚變成了「白度母」。像這樣,慈悲的修行變成一種挑戰,來增長自己的慈悲。其實白度母在某些方面比觀世音菩薩還厲害,因為他是從觀世音菩薩的智慧出來的。在西藏,白度母是最流行的,可能比觀世音菩薩更普遍,他代表慈悲;漢傳佛教比較少見,但還是有。這是什麼意思?因為白度母是從觀世音菩薩的眼淚來的,而觀世音菩薩是慈悲的化身,慈悲無量,所以白度母也是如此,甚至與眾生關係更親近。可以這麼說:菩薩從慈悲生長慈悲,以慈悲更增慈悲,由更多慈悲漸成無量慈悲,而無量慈悲就是佛。

三 慈悲是最大的福報

何謂無量慈悲?無量慈悲即無緣慈悲,不須勉強、不須有所緣,慈悲一直在,所以能安住在沒有煩惱的境界中,一作意就進入眾生的心境,了解他們的煩惱。由於過去無量劫的修行,數數修習,培育了慈悲,而能對自己和眾生的煩惱越來越清楚, 這樣才能發達不可思議的力量,以智慧出離自己的煩惱,也幫助眾生出離煩惱。

一)善業的力量來自慈悲

真正慈悲的修行人,罵人是很厲害的,不過他們的心不動,他們是用慈悲罵。他們可能會用粗魯的言辭來激勵人們修行。像這樣,若有慈悲,不論做什麼,一定能做得好,雖然有時會被誤會,以為你在做不好的事情,其實你是在做好事,對他們是有幫助的;如果沒有慈悲,即使做好事也無法做得好,行善也是有漏善法。

總之,有慈悲才能自在;若無慈悲,則雖好像在修一些善業,其實那些善業並沒有什麼力量,因為善業的力量是從慈悲來的。這樣思惟,我們對慈心觀的修行才會有信心;有信心,就會有法欲;有法欲,就會有精進;有精進,就可深入慈心觀的輕安。

所以,不一定需要禪定,慈心觀的輕安就跟著我們。當面對障礙時,因為已有這種慈心觀的習慣,我們很熟悉,所以輕安的感覺會馬上出來,不一定需要入定,入定只不過是方便,來增強慈悲的感覺。

慈悲的力量在欲界中特別能起作用,並非在色界;在色界定中,因所緣不變,可讓慈悲更有力量, 以便用在欲界,因為欲界的眾生特別需要慈悲。希望大家樂修樂斷,歡喜修行、歡喜斷煩惱,努力熟悉這個慈悲的境界、深入此一美麗境界,讓它成為心的一部分,如此才能在任何情況下都能運用慈悲。

二)用慈悲化解所有衝突

佛陀特別勸告僧團大眾:「所有的問題,當以慈悲觀管理、控制自己的身語意業,如此則能內外悉無衝突。」若有衝突時,具有慈悲,才能用智慧處理;沒有慈悲就很難。所以佛陀稱慈悲為「最大的福報」,有這樣的福報,再配合般若,才算是菩薩行。佛自己就是這樣修的——歡喜修行、歡喜斷煩惱,來培養大慈悲。如果不歡喜修行、不歡喜斷煩惱,無法發達大慈悲。

希望大家繼續這樣思惟,發願深入慈心觀的修行。能這樣做,學習悲、喜、舍三無量心就會容易得多,不然境界將仍是模糊的。慈心觀的修行是第一,因為它是後面三個無量心的基礎,當慈心觀的境界明顯,自然較能了解悲、喜、舍的必要。

經由慈心觀的學習,我們已漸了解「成為眾生之友」的重要性,而修慈心觀,我們就會變成眾生的朋友;變成眾生的朋友,才真能成為自己的朋友。能變成自己和眾生的朋友,就一定可以出離所有的煩惱。如此則為順法,可以出離所有的問題。

希望大家能夠做自己的經驗,用大心、廣心、空心,嘗一點點慈心觀的甘露。

  1. 《南傳法句經》第八〈千品〉第 103、104 頌:「彼於戰場上,雖勝百萬人,未若克己者,戰士之最上!」「能克制自己,過於勝別人;若有克己者,常行自節制。」
  2. 葉均譯《清淨道論》第9章〈說梵住品〉:「以心遍察一切的方向, 不見有比自己的可愛;他人都是愛他自己的,愛自己的不要害他人。」《漢譯南傳大藏經》第 68 冊《清淨道論》譯文則為:「心向遍觀一切諸方,何處亦不見較自己可愛;如斯其他人人於各自愛自己,故愛念自己者不可害他人。」
  3. 《漢譯南傳大藏經》第 9 冊《中部經典一.第 21 經》P182:「諸 比丘!若以有柄之兩面鋸,共盜賊、賤業者,以肢肢截斷之,其時 若亂其意者,彼如是非遵我教者也。」另參見《大正藏》第 1 卷 P744 上欄《中阿含.牟梨破群那經》。
  4. 《攝大乘論》是印度佛教瑜伽行派(即唯識派)重要論典之一,為 無著菩薩所作,有三個漢譯本。今引唐玄奘大師譯文:「云何應知 修習如是波羅蜜多?應知此修略有五種:一、現起加行修,二、勝 解修,三、作意修,四、方便善巧修,五、成所作事修。」《攝大 乘論》是印度佛教瑜伽行派(即唯識派)重要論典之一,為無著菩 薩所作,有三個漢譯本。今引唐玄奘大師譯文:「云何應知修習如 是波羅蜜多?應知此修略有五種:一、現起加行修,二、勝解修, 三、作意修,四、方便善巧修,五、成所作事修。」
  5. 鳩摩羅什譯《禪法要解》:「問曰:行者云何得慈心無量?答曰: 行者依四禪已,念一城眾生願令得樂。如是一國土、一閻浮提四天 下、小千國土......乃至十方恆河沙等無量無邊眾生,慈心遍覆皆願 得樂。......乃至諸佛第一實樂願與眾生。以慈力故,悉見十方六道 眾生無不受樂。」
  6. 《南傳法句經 • 心品》第 37 偈:「遠行與獨行,無形隱深窟。誰能調伏心,解脫魔羅縛。」
  7. 《瑜伽師地論》卷 11:「解脫者,謂八解脫。一、有色觀諸色解脫,二、內無色想觀外諸色解脫,三、淨解脫身作證具足住解脫, 四、空無邊處解脫,五、識無邊處解脫,六、無所有處解脫,七、非想非非想處解脫,八、想受滅身作證具足住解脫。」另《集論》卷八 P3:「云何淨解脫身作證具足住?謂依止靜慮,於內淨不淨 諸色,已得展轉相待想、展轉相入想、展轉一味想,故於淨不淨變 化無有艱難,名淨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