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第八章 问答集
问答篇(一)
现在是问答时间,请大家放轻松。所有在修行过程中的问题,一定要发问,弄清楚,才能继续往下走。
一)问
请问长老,在慈心观第一阶段的四个祝愿,是否需要一条条做深刻微细的分析思惟,或粗略了解就可以了?这是分析观吗?
答:
这个问题有点不清楚,你可能是在问是不是要用《瑜伽师地论》所说的“六种观之所缘”,如义、事等等[1]。我们一定要了解,目前这个行法不属于观,而属于定。虽然了解在做什么是重要的,不过, 这里是用四个愿来与你们的境界相应,它是用来调“作意稳定”,令作意稳定在所缘跟能观,所缘的感觉才能稳定。若开始做分析、开始想,就离开定的境界,没什么定了。
现在你们是学定来出离妄想,在定的境界中, 训练心能专注于一个所缘、一个境界上。这四个愿虽然意思不同,但它们都能让你们有同样的感觉, 这个感觉是在同一个心境上的。未来你们有了定, 可以改变所缘,在每一个愿入定又出定、出定又入定。
不过,现在,这四个愿其实是一个境界、一个感觉,而这个感觉要很明显。定只能在明显的境界中持续,若境界不明显,那就没有什么定。我们讲过,修慈心观是为了出离瞋恨心,你们已经知道了,所以不须再想。若还想,那是杂念,是定的障碍。
这里,修行的次第跟安那般念是一样的,只是用培养正念来练习。正念的意思是:正念要能出现在你很熟悉的境界,并且你要对这个境界很清楚,才会有正念;若对境界模糊,就没有什么正念。由于有正念,行者才能出离烦恼,才能以正知了解到在什么情况下出现掉举、什么情况下出现昏沉?因为昏沉,而心沉;因为执著,所以掉举。有正念, 才会知道这些障碍。
正念的意思就是“定”。你不让心“浮”在你的境界上,而是培养稳定的作意和稳定的相。所以,你并不是在思惟、分别或分析─Analytical investigation,中文译为分析观。
然而,这个不是分析观,它跟分析观完全无关。你并不是在思惟“谁是敌人?为什么是敌人?”你是思惟一个范围,就是慈心观的范围,而那是没有敌人的。因为没有敌人,所以慈心观才能够同一心;因为没有瞋恨,才能同一心在慈心观。因为没有妄想,心不散乱,意思是没有困难、没有冲突、没有障碍,而能使令我们的心静住在清净的爱、无烦恼的境界中。因为“带自己在快乐中”,所以能留在无烦恼的境界里。你是用这四个愿来入正念和正知的修行,出离烦恼而入定。这样明白吗?
所以,不能够想“什么是敌人?”或“为什么要想敌人,为什么不想其他的?”那个不是在修行,而是在打妄想,难怪心没有快乐。慈心观是快乐的修行,是最美丽的境界,所以要用方便法,来观想自己能像菩萨般地微笑,没有什么烦恼。你只是在这个境界,并不是用一条一条的愿来分析。若还是不能入此境界,我曾给过一些方便法,就是观想小小狗狗、小小猫猫带给人很舒服、很温暖的感觉,再把这种感觉转给自己。
另一个方便是用大乘所强调的“观己为他”─ 自他交换法。这是很好的方便,因为我们即将开始练习如何能把这种舒服的、温和的感觉由内转向外,而外面仍然是里面。这也就是第二阶段的“破坏限制”。什么限制?就是有“自己”,有著“我、他”之间的对立;我喜欢、我不喜欢、中性的。
对我们喜欢的人物,这个练习很容易修,很容易转,比如你的父母亲友。现在,你要学:虽然中性的人、与你没有关系的人,你还是爱他;你也要观想敌人,虽然是敌人,你还是爱他。
如果有人讨厌你,你会感觉不舒服,对不对?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验:有人因为你是这样,不是那样,就很讨厌你;有人因为你不依照他的意思,就很讨厌你;有人因为你不讲他的话、因为你是外国人、因为你是……不管什么因缘,总是有人会讨厌你。你感觉怎么样?你一定感觉很不舒服。但学了慈心观以后,就不会再有这种感觉,不论如何,你还是爱他。所以,最好的方便就是“观己为他”, 这是因为你能转心向外,观想他人如自己。明白吗?
如果没有定,你没办法出离这种问题,有人讨厌你,你会很不舒服,没有办法保护自己。谁能保护你?就是慈心观的定。这样,当人家骂你、讨厌你,你不必理睬;这是他们的问题,不是你的问题。这是慈心观的力量,慈心观的力量是不可思议的。如果有人用清净的爱来对待我们,我们也以清净的爱来对待自己,那我们的力量会变得不可思议,可以把所有的事情做得很好,因为心里没有矛盾。这种感觉给我们力量,令人出离所有的障碍, 所以佛赞美这种爱为“清净之爱”,是最好的皈依。为什么?因为有这种清净的爱,到处都有和谐。如果你的内心有这种清净的爱的和谐,即使外在不和谐,你不会受影响。要了解这个“爱”的厉害。
我说一个本生故事,让你们明了这个爱的力量。我们的菩萨曾身为牛,一只很有力量的白牯牛(公牛)。在佛教里,佛也常常名为大象、大牯牛。
为什么?因为他的力量不可思议。他的力量从何而来?除了智慧,还因为有慈悲。即使在为动物身时,他也具有很大的力量。
过去,我们的菩萨身为大公牛时,他的主人是个穷农夫。由于公牛的力气很大,一次能拉很多车的货物,主人也很照顾他。有时主人喜欢跟其他的农夫聊聊天,喝杯酒。一次,主人在酒吧跟其他的农夫喝酒聊天时,吹牛说:“我亲爱的牛有如 Shiva- 湿婆神的坐骑Nandi 一般,力量不可思议,全世界没有那么厉害的白公牛,它一次能拉一百车的货物!”湿婆神是印度人最崇敬的神,他的坐骑叫Nandi,力大无比,其他人当然不相信牛有那样的力气,于是就赌一百块钱。
第二天,主人就叫公牛拉一百车的货物,那些人都来看。他用鞭子打牛,说:“你,野兽!去啦!”公牛却一动也不动。结果主人输了一百元;其他农夫很高兴。
回去以后,主人向牛抱怨:“唉!我的财物都不见了,我没办法过日子了。你为什么欺骗我呢?”公牛说:“你才欺骗我呢!你为什么这样对待我?”主人明白了,向牛道歉,说:“很抱歉!因为我喝了酒,说大话。”牛说:“好,如果你对我好,你再回去酒吧,说同样的话,再赌二百元。”于是农夫再赌钱。
隔天,大家又很高兴地来了。主人对牛呼叫, 说:“我的老朋友 Nandi,请你向前走。”牛就拉了两百车向前走,一点困难也没有。于是,农夫主人赢了两百元。
像这样,如果我们以清净的爱对待自己和众生,我们自己和所有的众生就会发展出不可思议的力量;若不以清净的爱对待自己和众生,那将会都是矛盾,都是不快乐,都是不可意的境界。
现在我看你们有些人有一点点微笑、一点点放松,有一些则还没有入法门。一定要了解这个法门的重要。这不是什么分析观,而是定。有定,才能超越那些分别的执著;有定,才能分别得很清楚,因为有轻安。
如果用《瑜伽师地论》的道理,没有轻安则无法分别,一定要明白这些道理。没有轻安,则无法把止、观配合在一起。应该先有止,才能有观,不然就不是修行,只是在打妄想,难怪有些人无法喜悦。虽然是在修这个最令人欢喜的法门、最美丽的法门,还是不能生欢喜,因为在想什么呢?在想著一些没有意义的内容,体会不到它美丽的境界。
二)问
《清净道论》中提到第五禅,是指色界四禅还是无色界定?
答:
哦!这个也有点混淆。经典是讲色界四种禅,阿毘达摩则讲五种禅。因为经典是比较粗略说明的,而阿毘达摩是论典,论典会详细说明经典的义。第一禅定有寻、伺、喜、乐、一境性。第二禅定没有寻,有伺、有喜、有乐和一境性。第三禅定没有寻、伺,只有喜、乐和一境性。第四禅定有乐、有一境性。第五禅定有舍、有一境性,就是这样。所以,若用阿毘达摩,会有五种禅,是色界禅;若根据经典则只有四种禅,色界禅。
三)问
请问慈心四愿的英文翻译(原文)为何?(编按:长老逐句检查同学所提供的网路上流通的英文翻译,分别予以修正和解说。)是:1)May I be free from danger吗?
答:
不是danger,是enemity,是这样的:(以下标深色字体为长老之解说)1.May I be free from enemity─巴利文 avero homi。直译应该是:May I be the one who has no enemies.愿我不生敌怼;愿我没有敌害。这样较长,不好记,所以用 May I be free from enmity 较好,不过还是要了解这个意思。巴利文avero 是名词,意思是May I be the one who has no enemies.愿我成为无有敌怼之人。
1. 是翻译成May I be free from mental pain /sufferings 吗?
哎呀,都乱了。应该是 May I be free from hatred.巴利文 abyapajjho homi:byapajjho 是英文的hate,hatred;abyapajjho 就是没有hate,hatred。愿我不生瞋恨怨恼;愿我无有瞋恨怨恼。
2. 是 May I be free from physical and mental suffering 吗?
巴利文 anígho homi,-ígha 解释为 upaddava,
意思是灾难;anígho 就是没有灾难。愿我无有灾障、免于一切困顿。就是这样。
要这样说: May I carry myself around happiness.愿我恒处快乐中。直译是:愿我常带自己在快乐中。
希望你们离开这里以后,都能带自己在快乐里面,微笑,开怀地笑呵呵,这里的出家人和在家人都变成好朋友。
四)问
慈心是什么样的感觉?
答:
(长老一笑)慈心是清净的爱的感觉,没有烦恼的爱的感觉,没有执著的爱;就是友谊。如果你有好朋友,那你一定知道什么是友谊的感觉。
所以,真的慈心的翻译是friendship-友谊。友谊是真的爱,没有烦恼的爱。为什么?因为你真心地付出自己而不求取什么。这是真的爱。同样地,真的朋友是他要利益你,而不是向你拿什么东西,这才是真的朋友。若有利益交换,就是有烦恼的爱;没有利益交换的爱才是友谊,是 metta。你们会不会这样爱?要练习。若能这么做,生活品质将会不一样,做什么都好。像Nandi 牛,能把所有的工作做得很好,包括修行在内。
五)问
除了放松在所缘,四愿还有没有什么诀窍去体会它?
答:
呵呵呵!我已经给了那么多诀窍,还有什么诀窍?学修行就是学智慧,修行是一种智慧,若不运用智慧在你的境界,无法入修行。四愿其实不是用来放松的,放松只是初学的方便,四愿是令心统一在同一个感觉中,同一心才能放松。
“放松”并非“轻安”很恰当的翻译,正确的翻译应该是心有轻、有适业、有柔软、有直接、有练达,这些都是轻安的范围,不是放松。若无正念正知,那么放松只是昏沉。你的境界要很清楚、很亮,所缘要能很清楚地显现,才会有轻安;如果内心不能清楚显现所缘,那不是真的轻安,这种放松没有什么用。
你的境界很清楚地呈现在心里面,你了解它,这才是在轻安的状态,也才能柔软、直接,没有昏沉也没有掉举。如果所缘不能在内心清楚地呈现, 那你没有入修行的境界。我们用四愿的方便,就是能以它们来清楚地表达内心的境界,若不用它们, 你不会感到什么是慈心的感觉。
佛法讲,在修行过程中有两种作意:胜解作意和真实作意。观的过程属于真实作意,定的过程则多半是胜解作意。比如修不净观,女众或男众不是不净,而是因为你有淫欲、贪欲的烦恼,所以你须思惟男女为不净。
同理,众生未必有快乐,但因为你思惟他们处于快乐中,则他们都在快乐中。你是以胜解来决定你的境界,这是如法胜解,如法决定,因为“快乐”属于法,“身不净”也属于法,不过,身体属于四大,它既不是不净,也不是非不净,它是“真如”。
上次我们谈到在《教诫罗睺罗大经》中,佛子罗睺罗请佛教导他安那般念,但佛并没有先教他安那般念,而是先教他四大分别观,因为四大为真如。然后佛教他四无量心,再教无常想,即内观, 最后才教他安那般念。如果没有经过这样的程序, 罗睺罗对自己的境界将会是模糊的。
现在,四愿就是来让修行人了解他的境界、与境界相应,而准备好他的境界。否则,虽然他“愿一切众生快乐”,内心其实并不明了何谓“令众生快乐”。他内心并没有快乐,也不明了“一切众生”何以能变成所缘;他将会模糊不知,而无法令心内转在这个境界,因为他不了解这是定的境界。定的境界是心内转,不是看外面。你要准备好这个境界,了解内外一如,一切众生也是在里面。若入止观的过程,则能将全世界都纳摄于心中。
所以,这不是一条一条地分析,没有这样的道理。你要超越妄想,要在心里面很清楚地显现所缘,四愿的作用即在于此。如果不用四愿,至少先练习一个愿─“愿快乐”。如果你还无法在内心清楚地显现境界,对境界还是模糊的,那么,透过胜解,你就能够在心中清楚地显现你的境界。
“胜解”是让你入定的过程。在定的过程中没有妄想;即使有妄想,它也不会影响你在业处上的作意。“业处”就是努力之处,努力来统一心,不让它跑来跑去,就是克服我们像猴子一样的心。四愿也是用来克服猴子心,那猴子般的心跑来跑去; 若以四愿,令心留在一个境界、一个感觉,心力就会强。不然,出现什么境界,心就跟在后面跑,像猴子一样,那不是修行。
六)问
弟子每次经过长老身边,总能感受到长老内心的柔软、温和、慈悲。请问长老,修慈悲观要修多久才能和您一样?还有另外其他的修行吗?
答:
阿弥陀佛!妄想有时间,慈心观没有时间。呵呵呵,要这样修。《瑜伽师地论》也是这样讲,在“六种所缘”中,有“时分别”。“时分别”就是在三世:现在、过去、未来都有慈心,要这样修, 才能出离“心最大的敌人”─瞋恨。
瞋恨是最黑的心,而慈心是最白的心。在印度南部 Madurai 有一座瑜伽博物馆,你们将来有机会去印度,一定要去看。馆内陈列了很多照片,显示出一件事:有神通的瑜伽士在看众生时,可以透过对他人心所的了解,用他心通看出别人的思想;也可以从颜色看出来。比如,心脏血液的颜色,或是眼睛下面、头部周围的颜色。
这其中,最清净的爱是白的颜色,正如慈心观十一个利益之一所说的:“他容光焕发”;而最黑的、最害众生的感情是瞋恨,因为瞋恨最大的罪就是杀害众生。回顾人类历史,有些居士从高棉来的应该知道。此外,在苏联约有五分之一的人口被杀害,纳粹也杀害了很多人,都是因为瞋恨。瞋恨是最黑的心,也是最大的罪,我们一定要多修慈心观,来减少众生这个大敌。
因此,第一步是要成为自己的朋友。成为自己的朋友,才能出离瞋恨;若不能成为自己的朋友, 就不能出离瞋恨。怎么变成自己的朋友呢?就是要努力与慈心观四愿的境界相应,也就是成为自己的朋友的境界。成为自己的朋友,才能学会如何给予全部,否则什么也给不了。
我再讲一个本生故事,来说明这个道理。我们的“法将军”舍利弗过去生曾经是猎人;佛,我们的菩萨,那时是一个善于经营的大商人。舍利弗和佛很有缘,过去生常常在一起。
一日,大商人和三个朋友去森林旁边野餐,坐在路边欣赏风景。吃饱喝足之后,路上突然出现了坐在牛车上的舍利弗,牛车上装载著他所有的猎获物,准备进城交易。当时他是以杀业为生,杀鹿卖鹿肉。
三个朋友当中的一个看见了舍利弗,很高兴地大叫:“嗨!猎人,你给我一块肉,好吗?”因为猎人是未来的舍利弗,所以他的心很柔软,就说:“好啊!”就给那个人一块肉。另一个朋友也说:“啊!哥哥,你给我一块肉好不好?这样我们可以继续享受野餐。”舍利弗想:“你叫我哥哥,那好, 我们是兄弟。”由于哥哥是家庭的支柱,如同大腿支撑全身一般,于是舍利弗就切了一条鹿腿给他。第三个朋友看到这种情况,就说:“啊!爸爸,给我一块肉好不好?”舍利弗想:“啊,你叫我爸爸! 那好,我给你心脏。”因为爸爸是家庭的中心,要养一家人,所以舍利弗给他鹿的心脏。
然后,我们的菩萨想了想,就说:“老朋友,你会给我一块肉吧?”“啊!你叫我朋友?那我给你全部!”舍利弗很高兴地把牛车上全部的肉都给了他。于是,我们的菩萨就请舍利弗到他家,为他讲说善法,帮他的忙,让他做生意,并受戒,不再以杀猎为生。从此他们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你看! 友谊的力量有这么大─叫声“朋友”,要一块肉,给全部!可见学菩萨道最好的方便就是慈心观,有慈心观才能修大悲。慈心观是大悲的方便,没有这个方便,无法修大悲。
七)问
请问长老,既然障碍是修道的助缘,是修忍的机会,为何四个愿当中有一个愿说“希望我们没有障碍”呢?
答:
呵呵呵!你是修行来出离障碍,可不是来找障碍的。有障碍才修“忍”,障碍是修忍的机会,不过,你不是找障碍。如果找障碍,那就没有智慧。
八)问 💡
修慈心观时,到第四愿:“愿我有快乐”等等好的感受后,是否就该用这个好的觉受为缘,安住其中,当觉受不明显后,再重新开始念四个愿?
答:
没错,是这样。境界若已经很清楚、感觉不改变,就不须一直念四愿。如同修安那般念时,若能任运留在入息出息,那数息就变成定的障碍。四愿是让你来统一心留在同一境界,若心已在同一境界,所缘已很清楚,感觉也很清楚,就不须要念四个愿。
九)问:
能不能请长老举例说明“直接、端正”这个功德是什么?
答:
“直接”的相反就是“弯曲”。简单地说,“直接”就是不弯曲,不欺骗自己也不欺骗众生,这样, 心才能有轻安,所以它也是轻安的范围。如果能同一心,心不会弯曲;如果不能同一心,做一件事而想著另一件事,那就是“不直接”。
其实,这是很简单的,你能完全地同一心,那就是直接,就没有烦恼。为何有烦恼出现?是因为不能同一心。同一心的条件是我们的行为是善的, 若不是善的行为,那无法同一心。这就是戒的重要性,它是定的基础,不持戒,就无法修定。
有戒,意思是我们能努力减少瞋恨、贪欲和无明,这样才能“直接”。人为什么不直接?因为有贪欲、有瞋恨。贪欲、瞋恨代表无明,由于无明, 所以不能直接,只会弯曲,对不对?
十)问
如何才算慈心观修得成功?
答:
如上所说,能完全同一心在此境界才算成功,才能入定。但成功也有不同的阶段和层次。就戒而言,成功是指出离障碍;就定而言,成功是指入第三禅定;就慧而言,成功是指断一切烦恼及烦恼的随眠。所以,成功也是一个过程:戒成功是得定的因缘,定成功是慧的因缘,它们是一个过程。
问:
有什么征状可以检验慈心观的修行已经成功?
答:
那就是入定,然后出离烦恼,很简单。如果常常修,那当然就是能活用在每日生活中,不会生气,那就是大成功。你们特别是为了这个目标而学,慈心、禅定也只是这个目标的方便而已。能不生气,才算是了不起;虽有慈心定,但出了定还是会生气,这就不行。所以要不断练习,有解脱,才能完全不生气。
十一)问
师父讲到《慈经》的缘起时说,因为比丘们须要在树下大小便,树神生瞋,佛陀因此为比丘讲《慈经》,后来树神转为欢喜。这中间,《慈经》和树神有什么相关呢?比丘们又不是故意要触恼树神而在树下大小便,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不是吗?
答:
当然有很大的关系,因为那些树神本来就不让他们修行,后来他们修慈心观,树神就保护他们, 让他们能够成就。就是这个关系。比丘们当然不是故意要触恼树神。
我自己听过这样一个故事。缅甸人还是很相信树神。我在缅甸时,我师父帕奥禅师决定要建一个大禅堂,方便更多人修行,所以请工人用推土机来拉走大树。在寺庙右面比较平坦的地方,有大石头。一天,司机很激动,告诉师父说他不能做这件工作,“我害怕树神,他们丢石头打我,要杀害我, 对不起,我不能再做,我要回家。”
结果我们比丘就诵经,诵《慈经》、《三宝经》、《吉祥经》,这个司机还是不肯做。我们再找别的司机,后来就没问题了。还是有这类的事情。他们看过树神,因为他们要破坏树神的住所,所以树神要伤害他们、要干扰比丘。当地人相信那是真的, 他们看过这些众生。然而,这其实还都是在心理层面。你相信这个境界,就比较容易看到;不相信,就比较不会看到。
十二)问
看到三恶道的众生,乃至虫蚁,我们很容易起悲悯心,可是看到作恶的人,知道他们可能会到下三道去,却认为恶有恶报,不容易悲悯、宽恕,为什么呢?特别是怨敌,有痛快的感觉。
答:
这也是我们的“业分”。因为对比较近的众生,比如亲朋好友骗你,你会气得半死,不会忘记;如果是比较不熟的人骗你或对你不好,你反而不会那么生气,对不对?“人”对你来说很近,因为你也是人,所以不容易对他修慈悲,因为大家的业相似;而动物的业和人的业比较不相似,所以即使它攻击人,你比较容易对它们慈悲。一定要了解这个道理。
人跟人之间容易起瞋恼,好比说:若两个众生很相似,或两个国家很相似,他们才能吵得厉害。例如以色列人和阿拉伯人是一个民族、巴基斯坦人和印度人是一个民族,可以吵得很凶,因为很相似;台湾和大陆之间也是这样,因为业分相似。兄弟骗你,你不会忘记;陌生人骗你,你容易忘记。同理,你对动物比较不熟,所以即使它对你不好,你不容易对它生气;如果很熟的人骗了你或是对你做了什么不好的事,那你很容易讨厌他。能不能慈悲,也是相似的道理,因为你跟人类很熟,所以有人犯了大罪过,你比较不容易对他修慈悲,不过一定要修。所以先从容易修的对象开始,比如亲友,再来是中性者,再来才是敌人。我们无法马上对敌人修慈悲观,而是要一步一步地修。修行的过程就是这样,由易渐次入难。
十三)问
请问长老,目前在斯里兰卡或帕奥禅林或其他地方,是否有行者由修慈心观而得入初禅、二禅或三禅的例子或故事?这些事例对我们初学者会有莫大的鼓励。
答:
当然有很多。入禅定并不难,不是什么大问题,只要努力就可做到;但要保持禅定很久,比如两三天安住在深定的境界,那是不容易的。是有很多故事;即使有些修行人因为某些因素而失去禅定,不过,因为他们已习惯于这个境界,很快就可以恢复。
不过,修慈心观来入禅定,这是第一步,并不是那么难;第二步是不执著定,在任何情况下对它都能修舍,这个难一点;第三步才是禅修最难的阶段,就是 anativattasankhára─让不同样的心所持续平等,也就是“一味”─解脱之味,这个很难。所以,入禅定,感受到禅定的轻安,这是第一步,是最初学的阶段。第二步,我们相信佛教徒修的禅定比外教所修的深,因为我们能完全舍定。我们了解它还是无常的境界,因为所缘是世间法,这样的禅定当然是无常的,所以虽在禅定中,还是要能完全地舍,不执著它,才能保持心法完全平等, 也就是“一味道”,亦即心清净解脱之味。
这个很难,即使是大修行人,在禅定中也还会有一些微细的不平衡的心的倾向,这是很难避免的。所以佛教分别天人有不同的层次,有第一禅天、第二禅天、第三禅天。有些天人因为所修的禅定不圆满,身上的光明也就不圆满。在《中阿含经》的《Anuruddhasutta 阿那律经》中,描述阿那律尊者在无量生中数数当天人,已经很熟悉天人的境界,知道有些天人因禅定修得不够,心里仍有不平等的倾向,所以身上的光仍有不够明亮之处;若禅定圆满,心完全平等,连小小的烦恼、杂念的倾向都没有了,此时只有一味清净心,那么身上就是大光明,十分清净。
这当然很难,这是大修行人的境界,不是我们的。想修到这样,就得去森林修,这里修不到。不过,当今我们的世界,修行的条件越来越不理想,
40 见《汉译南传大藏经》第 12 册《中部经典四》P134《阿那律经》, 内文详述诸天因过去修定时禅定之状态(有无昏沉、掉举等等)及所缘大小不同,生到天界后光明也各有不同,有小光、无量光,或杂染光、遍净光等等。
即使是西藏,雪山很多森林也都被砍伐了。如果能
找到适合的地方用功,这是很大的福报,应该珍惜,好好用功。
十四)问:💡
当练习以一个人物为所缘时,影像不能时时显现清楚。请问 1)是否重要的是注意自己的心,而不在影像清楚与否?2)定力加深后,影像会自然清楚吗?
答:
当然。定力增加,比较容易观想;若定力不明显,较不易观想。观想能增加心的一境性。影像不太明显并不是太大的问题,它在你的境界中应该能清晰到足以维持稳定的感觉,这才是重要的,影像本身并不那么重要。要强调的不是影像,而是在慈心境界中的稳定作意。
所以,不是说你对所缘一定要看得很清楚。你不须把他的眼睛、鼻子、耳朵等等看得很清楚,而是能对所缘保持稳定的感觉,这才是重点。你应当了解:你的所缘不是某个人物,慈心观的所缘是一切众生,你只是用那些人物来准备你的境界,不然你对何谓“一切众生”的意义将会模糊,对慈心观的道理也是模糊不清的。
慈心观的道理,是能思惟“一个众生如同一切众生,一切众生如同一个众生”[2] ,这样,心才能够稳定,超越分别的烦恼。如果在观想敌人时,能了解他是代表一切众生,那你就不会对他生气,才算真能克服瞋恨的倾向,连小小的瞋恨的倾向也能消除。
为什么叫作“无量心”?因为所缘的对象无量。不论是一个人、自己、敌人、所喜欢的人,都能够“于一众生中见一切众生,于一切众生中见一众生”。慈心观修行的观点就在于此,你只是用那些人物来了解这个道理,若没有经过这个过程,没有办法,你只是用妄想而已。你以为你了解了,其实还不了解,因为你没有经过这种熏陶。
由于我们的心习惯于那些不合理的分别,所以起烦恼;现在有机会学习减少不合理的分别,所以要特别努力了解这个道理:“一众生即一切众生,一切众生即一众生”。
在四无量心、慈心观的境界中,“我”和“你”其实没有什么差别,意思是,在分别中也无烦恼。为什么?因为了知一切众生即一个众生,一个众生即一切众生。明白这个道理,才能重视众生、爱众生,也才真能爱自己,这就是慈心观的意思。若不能了解这个道理,很难成为自己的朋友,心也不会有慈心定的力量。
正因为你和众生是一个境界,众生也就是你, 所以,经过破坏限制的过程才会出现止相,因为你了解这个道理,明白“你”跟“他”根本没有什么差别,你跟你所爱或所憎的他,在四无量心的境界中无差别。
不过,这不是用想的,要用行证来了解,才能有效出离烦恼,否则不可能。人为什么还会生气? 是因为不了解“我是一切众生,一切众生就是我”这个道理。若能彻底明了,自然不会再生气;即使有生气的表现,也不是真生气,因为不是真的起烦恼,就不会有明显的瞋恨。
所以,不要机械性地操作练习,应当以智慧来了解:自己在做什么、为什么做;如果能“端正”、“直接”地这么做,又能受到什么利益?所以,不要害怕烦恼。不怕烦恼,才能开启这种智慧。若能开发这种智慧,就不可能、也无法再轻视众生;你不轻视众生,在众生界中就可无障碍。
十五)问:
1)在第一、第二阶段是以自己和亲、中、怨三组人物为所缘,那么,第三阶段扩大所缘为十方,在观空间时要以什么为所缘呢?是不是无量的众生?2)要怎么观?
答:
要以一切众生为所缘。佛教所说的世界包括众生界和器世界,器世界的意思即众生,若无众生, 器世则不具意义。十方世界中到处都有众生,所以十方才构成意义。器世的意义在于众生,而不在器世。因为众生有心,有心,才有意义。
器世的意思就是众生,连在空中也有众生,只是我们看不见;到处都有众生,只是不可见的比可见的多得多。所以,器世的意思就是众生,应当这样思惟。而器世就在十方之中,所以,十方之中必有众生。
科学上倾向于分别“能观”和“所观”,虽然现代科学已了解到这是不能分开的,但我们很落后,仍继续在分别。佛法是讲缘起,器世与众生都是缘起,不过,缘起真正要说的是众生的缘起,不是众生所缘的器世。这是缘起观很重要的方面。
至于“无量”怎么观?要用感觉观,所以,要经过破坏限制的阶段,以男女、圣凡等等为所缘, 而保持同等慈悲的感觉。这当然是抽象的,谁也看不到一切众生,但是没办法,因为心本来也就是抽象的,所以你放什么所缘在心里,心就思惟什么; 如果心不是抽象的,就没有办法思惟所有的所缘。因此,要把所缘放在心里,才能够思惟它。这是你的修行,你不把它放在心里,就无法思惟,也就无法了解到你和众生是在一起的、都存在于心。心外见不到一切众生,只有在心中看得到,不过先要用作意把所缘的一切众生放在心中,这样才能够思惟他们。这是你的方便。如果不这样做,你如何了解你和一切众生是一体的,能观所观都是一起的呢?
因此,我在禅修一开始就强调,这是般若的方便法门,不是普通的禅定,它跟般若很有关系,所以佛在所有定的境界中特别赞美四无量心。
十六)问:
前几回开示时,您教我们三段观想,昨晚则说只观一个人。请问:1)可否不修三段观,观一个人?2)三段观一共要观十五个人,想得头痛,怎么办?
答:
1) 当然可以,可以从自己开始,前提是你已了解三个阶段的磨练。它的意思我刚才讲过:你是一切众生,一切众生就是你。要了解这个道理,否则你只是对一个人物打妄想而已,你不了解一个人物是代表一切众生,一切众生是在一个人物。明白这点,才能修四无量心。所以不能轻视三个阶段的磨练,它是很重要的。在这个过程,所缘变得很清楚了,就能够以一个人物为所缘,观想他来入定。如慈心观,观想一个你所尊敬的人而入定。
2) 观十五个人,如果已经习惯他们了,可以很快地观过去,不必细想个别的长相,他的头发、眼睛、鼻子怎么样等等,不是这样的;若这样做, 就完全不对了。你只是用那些人物来培养稳定的作意而已,如此才能保持你对一切众生稳定的境界。
十七)问:
能否请长老再解说一次破坏限制中十个方位的走向?是顺时钟吗?
答:
没错,有些修行人是以顺时钟方向来修的,这是印度曼达拉的道理。先走四个大方向:东→南→ 西→北,接著走四个随方向:东南→西南→西北→ 东北,然后是上→下,这样,顺时钟依序而转。要记得:你的前方是东,右边是南,后方是西,左边是北。你也可以根据《清净道论》的修法:先是东方→西方→北方→南方,这样,前、后、左、右,四个大方向就建立起来了。再来是四个随方向:东南→西北→东北→西南;最后是下→上。不过,这个走法的次序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每次修时都必须用同一种走法,并须了解一切众生在十个方向里到处都有,这种感觉要很清楚。如果平常没有这样修,这种感觉不会很清楚;要努力修,境界才会变得清楚。所以,不要轻视这个修行。佛和他的弟子安排这样的修法,是因为他们了解如果不这样修,影像就还是模糊的,而在模糊的境界是不能修定的。所以依照这样修,修个两三次,影像清楚就够了,不一定要重复很多次;若不这么修,影像不会很清楚,就不能彻底了解一切众生和你是一个境界。你的心不是属于你,它是属于一切众生的,所以,如果你气一个人,就是在气自己;气自己,就是害自己,也就是害一切众生。因为你不是你自己,而是一切众生。这个道理是不容易了解的。
十八)问:
1)“言者无心,听者有意”,慈心观的行者如何在语业上不犯过失?2)反过来说,“言者有心,听者无意”,那么,是否修行人不领纳恶意的语言,就没有苦受了?
答:
1) 那要用些智慧。这不是说话人的问题,而是听话人的问题。说话的人若无意伤人,不说粗鲁语,而是说真话,那他没有犯什么;而听话的人会受伤,是因为没智慧,那他不管听什么话都会受伤。如果有智慧,就不会受伤。所以一定要修行, 不要打妄想。
2)这也是要靠智慧,若无智慧,什么都会受伤;若有智慧,就不会受伤,就这么简单。有智慧,所有的矛盾都很容易出离;没有智慧,处处是矛盾。所以一定要修定,开发智慧,则所有矛盾都不见了。那些矛盾对修行没有什么用,对修行有用的是止观。
这个问题所提出的看法没有什么止观。如果心没有问题,就一切都没问题;心有问题,什么都有问题。所以要调心,让心没有问题,这就是修行, 哪还会有那些妄想呢?
十九)问:
您说到瞋恨是最黑的心,那么有没有红色的心、橘色的心,黄色、绿色、蓝色、紫色和白色的心?
答:
有,当然有。不过我们现在不是讲这个境界。你们若对这个好奇,在印度的 Madurai 瑜伽博物馆,可以看得到每一个不同样的感觉有它的颜色。瑜伽士可以看得到在心脏的血液中、眼睛下、头部周围的颜色,每一个感觉有它的颜色。不过这不是我们的主题。
廿)问:
当练习发出慈心给敌人时,感觉好像是要拿食物给眼镜蛇,很不舒服。我知道这只是感觉,不是正念,可是应该怎么做呢?是否应该 1)继续对敌人的练习?2)退回到对自己的练习?3)退回到对中性对象的练习?
答:
若能用稳定的心来观敌人,那是最好的修行;如果不能,那就随自己的了解,看自己在什么情况下能够让心稳定,就退回到中性的人物或是对自己的练习都可以。修行是为了培育智慧,并没有绝对必然的方法,说一定要这样或那样。要根据自己的经验,才知道哪一法对自己有最好的效果、自己在什么情况下能够保持稳定的心,而不是完全固定的模式。所以论典并没有提到这些,行者要根据自己的经验出离自己的问题。每一个人的经验不同,某段时间可能对敌人很难作观,另一段时间可能变成容易。
我给过方便法:先能观自己微笑,再观想敌人微笑,才比较能有效地克服这些问题。先记得自己微笑的感觉,再把这种感觉转向外面的对象。希望大家明白:修行最重要的是靠方法,而不是靠妄想,妄想无量,没完没了。你是要修行来断妄想,不是来起新的妄想。修行是用来了解妄想的不利, 而不是增加妄想。
妄想是不如法的分别,它让心起烦恼,因为你是在修正念正知,所以虽然有时难免会有不合理的作意出现,但是你不要让它们继续。这样,你会越来越清楚什么境界对修行有利,什么境界可以成为修行的方便,来保持清净的心。有这样的认识,才是在修业处,缺少这种认识就不是在修业处。所以要用修行来了解修行,不要用妄想。佛也告诫弟子,要听取善知识的教授,来了解自己是在用妄想还是在用方法。
廿一)问:
1)每次作观,都要走过全部的所缘者吗?从自己开始,经过亲、中、怨……,一直到十二个所缘,每一次都要这样做吗?2)每次念四个愿的时候,对一种人物是念一遍还是几遍?
答:
1) 做几次之后,发现哪一个比较不明显,就练习那一个;哪一个已经明显了,就可以很快观过去。最好还是快速经过,这样影像会越来越清楚, 你会把影像都合起来。如果不这么做,可以像看电影的快速前进一样,嘟-嘟-嘟-嘟,对那些人物很快地观过去,因为已经习惯了。这是深入境界很好的练习。
2) 看你的需要。我刚才说过,修行是一种智慧,你要了解在什么情况下你能保持稳定的感觉和作意。依照这个道理修,先磨练,让这个境界在心中产生影像,若影像已经很明显了,那就未必每次都得照次第修,可以有时从自己直接到一切众生, 或从自己到另一个人物。
但是,要能这样做,必须你的境界要很清楚, 因为在模糊的境界是无法入定的,境界很清楚才能入定。如果你这样合起来,那个境界变得很清楚, 然后不管你是思惟自己或敌人、思惟一个人物或一切众生,马上可进入这种慈心观的境界,不论是定或稳定的作意,都能与轻安共住,因为你已习惯了这种心境。你要培养这种习惯,它不会自己来。心的力量是靠习惯而有的。
廿二)问:
请问长老,如果说一二三阶段这样子练习了,那如果入了定,可不可以住在定中,还是要继续这样练习一二三阶段?
答:
我们在缅甸是这样学的:先一次、两次,在定中修四百八十次出入定,令心变得很柔软,然后就不需要再做。之后,你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可以入定,不管是思惟一个众生还是一切众生或是自己, 都很顺利。练习入─出、入─出定,也表示能够不执著定。要在一小时内能四百八十次入定出定,那你一定要放下定,不然你还会执著这种感觉。这也是一种磨练。
廿三)问:
思惟敌人微笑的时候,是你让他微笑,还是他在笑?
答:
你笑他就笑,你不笑他也不会笑。他是你的心,从你的心来的。他是你的作品,你怎么调他, 他就怎么出现模样。如果你自己有微笑,就很容易调出他也微笑的影像;如果你自己生气,还可以调出他微笑的样子吗?那要修行很厉害才行。我在中国大陆苏州靠近寒山寺的一所佛学院里,曾看过一座济公活佛的雕像。他的脸半边是高兴的表情,另外半边是生气的样子。能这样修,当然是很厉害,但是我们一般的修行人如果自己无法微笑,就很难观想别的众生在微笑,是不是这样? 不过,未来你要下定决心能够这样修:一方面笑, 一方面生气。能够这样,就能超越所有感觉的束缚。这很不容易。
廿四)问:💡
修慈心观时,最后要观想同性而令人尊敬的人物,您说这是入慈心定的方便。那么我们如何知道自己有进步?是影像明显,给予喜乐的感觉存在, 时间越来越长,之后呢?要多久才会进入下一个阶段?
答:
我们说过好几次,学禅定的过程,不论是用四无量心或是何种方便或境界,都一样,要保持心在同一境界不改变。如果这个境界是合适的,心就能深入并融入这个境界而成为禅定。不过,这要练习很久;若还没有禅定的经验,你改变了境界就无法入禅定。由于四无量心的所缘无量,修行的过程和时间也就特别长,若不明了所缘就无法入禅定,要所缘清楚才可以。
因此,要先破坏限制,了解所缘是无量的,才能明白何谓心住于无分别的慈心中,再用这个心, 对一个人物来培养稳定的作意、稳定的想、稳定的受。所以,心不改变、安住不动,即可入定;入定时,感觉、境界也都不改变。这样心力就会变得很强,能完全融入所缘,而不受别的所缘的影响,这就是禅定。
如果学会了维持禅定在同一境界,就很容易用其他的所缘学禅,这个过程并不复杂。若有学安那般念禅定,就很容易学别的禅定。安般禅定最适合磨练稳定的作意,特别是南传所教的所缘,思惟在鼻孔周围的“触”,就很容易调令作意稳定,以此入定。
一般来说,修安那般念之后,就再修不净观,观三十二身分;南北传佛教都有同样的道理,天台宗也是说先修安那般念,而后不净观,观三十二或三十六身分,再修四无量心。这种修法多半是阿兰若(指寂静处或森林)修行道场的修学次第。
廿五)问:
请问师父,可以用慈心观的四个愿来祝福已经往生的亲友投生善趣吗?对他们是否有助益?
答:
心力若很强,当然可以。这是心的秘密。我曾诵过《法句经》对“心”所作的描述。佛说:“心可以去很远的地方。它是独行者,它自己走。心没有形体,宛如住于穴洞。如此思惟,可解脱一切魔罗的束缚。”若要明了解脱的境界,一定要了解何谓“无有形体的心”。请多思惟这个道理,尤其是喜欢唯识学的行者,应多思惟这个道理。心是很大的奥秘,力量不可思议。心与所有的法都有关,没有心,则什么法都没有。心力强者, 可以影响很多不同的法;心力弱者,则容易被所缘把握,而不是把握所缘。所以应当学习用心把握所缘,而不是被所缘把持。
至于有没有助益,其实在于自己的决定。如果自己的决定、胜解很强,回向的修行很有进步,就会有力量。因为你的亲属有思念你的习气,而你也有想念他的习气,这样就一定会有影响。
廿六)问:
禅堂中静坐时有人打喷嚏,有人咳嗽,有人打嗝,有人排气。有二种说法:一、“宁动千江水, 莫扰道人心”,所以要小心避免。二、这是自然的生理状态,应该宽容,不必生气。声音只是声音, 惊吓只是惊吓,其他人应该体验心的感受,而不是生气。尊者您的看法如何?
答:
第一个看法,我同意,要注意不干扰他人。但是我想没有人会故意这样做,我好像没听到什么太大的声音。
第二种看法,当然是不必生气。你们是在修慈心观,如果生气,那就没有慈心观了。“声音只是声音,惊吓只是惊吓……”,那些都只是无明问。为什么是无明问?因为那些都只是观待─如果故意咳嗽、干扰,那就有问题;如果不是故意的、
是不可避免的,那么小心地做,也没有什么问题。在修行时,不能特别挂心那些现象;有挂心,表示无法入修行,以致心跑到与修行无关的境界去了。在修行的过程中一定会有一些里里外外的障碍,面对障碍就是修行;没有障碍,就没有修行。
问答篇(二)
悲无量心的行法
这里要答复一些问题,因为在修行的过程中, 行者一定要很清楚了解该怎么修,才能出离烦恼。一)问:1)
修悲心观在观苦的人物时,我愿他离苦,那么
我和他的影像都要面带微笑吗?
答:
这是慈心观的方法,不能用在悲心观,两者不
能混在一起。慈心观是思惟乐,悲心观是思惟苦。修悲心观时,你的对象正在苦受中,他怎么笑得出来?如果思惟他微笑,不就离开悲心观的过程,变成慈心观了吗?一定要知道他在苦中,所以愿他离苦;如果观他微笑,他的苦就不明显了,对不对?
“一切众生都在苦中”是有它的道理的,但这
不是我们现在要讲的。你要注意的是所观对象的苦,而不是他的乐,所以要依作意决定而修悲心观。修慈心观是思惟一切众生都在乐中,以乐利益他们;修悲心观则是思惟一切众生都在苦中,愿他们离苦。
问:2)
可以观他远离病苦与瞋恨之苦吗?是否心中
一直重复念那一个愿,然后观他离苦后能快乐微笑的样子?
答:
那会变成太复杂了,越简单越好。这里是在修
定的过程,不要太复杂。太多分别会让你打很多妄想,定就不见了。不能观他快乐的样子,因为他正在苦中,你愿他离苦。你是思惟悲,不要把它跟慈心观混在一起。虽然它们最后会变成一个过程,但
初开始时要把它们分得很清楚,才能了解它们是一个过程。要明白,思惟乐是慈心观,思惟苦是悲心观。
问:3)
观到众生苦时,有时会想流泪。这时应该提起
正念,不哭,是吗?
答:
那当然是这样。我多次说明,修慈心观是来对
治瞋心,但慈心观的危险是贪欲。如果思惟己乐、也思惟一切众生皆乐,就应该知道一切众生的贪欲是什么?是可意的触、可意的受。现在你所爱的是最可意的触,不过,若对所缘产生贪欲,那就变成有烦恼的爱。一定要很清楚地分别清净之爱与烦恼之爱的差别:烦恼之爱起于贪欲,而慈心观是修清净的爱。
我们说过,慈即友谊-friendship,友谊才是无烦恼的爱。为什么呢?因为,若真是朋友,就应当思惟众生的需要,依他们的需要,以善巧方便来协助他们,这才是真正清净的爱;不是为自己,而是牺牲自己来利益众生。所以修慈心观的过程,也包括克服自己,克服自己才能牺牲自己,变成自己的
朋友。
行者应该知道,自己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的烦恼,再没有比烦恼更大的敌人了。所以佛说:即使克服一切敌人,不如克服自己的烦恼;克服自己的烦恼才算克服。因此,修慈心观的过程中,一定要善于守护自己的心,否则会陷入慈心的危险,慈心观的近敌─贪欲会出现。所以才说这也是修炼如何克服自己的过程。
事实上,爱自己,也就是克服自己─克服自己的贪欲。贪欲和瞋恨其实都依于同一法,也就是有烦恼的爱。有烦恼的爱,有贪欲必有瞋恨,有瞋恨也必有贪欲,二者虽不能同时出现在同一个心, 有贪欲时则无瞋恨,有瞋恨时则无贪欲,但它们其实是一体的两面。所以,出离贪欲时,也就出离了瞋恨;反之亦然。
那么,我们修不净观以减少贪欲,修慈心观以
减少瞋恨,最后成就内观的修行时,对于欲界的所愿没有贪欲和瞋恨,两者都能出离,则可成就三果
圣人;再完全出离了三界,就成为罗汉。
所以,阿罗汉是什么境界?他是连续不断地修
“行舍”,所以能不执著一切受:对乐受不执著, 对苦受不拒绝,对不苦不乐受不模糊。执著就是拒绝,有执著才会拒绝。因为罗汉不拒绝苦、不执著乐,所以能不断地修“行舍”。他还是有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但这不影响他的行舍。一定要了解这个道理。
二)问:
昨天修悲心观,观到众生苦时,虽愿他们离
苦,自己却一直流眼泪。这样的修法对吗?
答:
我们已回答了,是不对。修慈心观时要保护自
己的心,不让贪欲出现,对可意的境界不要有乐受;修悲心观时要保护自己的心,不让忧愁出现。如果流泪,就是有忧愁出现;忧愁也是属于抗拒、瞋恨,所以是烦恼。悲心观只有在无忧愁时才是清净的,若有忧愁则不清净,如同有贪欲,则慈心观
不清净。一定要了解这个道理。
若能修清净的慈悲观,感觉才能渐渐自在,在有苦的境界中不抗拒,在有乐的境界中不执著,这是佛教的“圣人”的修行,在《阿含经》中说,这种境界是圣人的神通。由于圣人的神通能彻底通达受,所以圣人可以不执著可意的触、不拒绝不可意的触。能这样修,是成道的最佳方便。
三)问:
请长老慈悲开示,修悲心观至所缘清楚、感觉
平稳不变,进入初禅、二禅、三禅的各种禅是怎么
样的?应当如何认识?
答:
这是很重要的问题。什么是禅定的情况?不管
哪一种禅定,一定要了解“禅定的情况”和“普通的心”不同之处是:在禅定时所缘不改变,因此心也好像不改变。我说“好像”,其实心是连续不断地处于无常的过程中,不过,那时心是在定的情况,看不到无常。其实,由于心所缘的是世间的所
缘,世间的所缘都是刹那刹那生灭的,一直都在变化中,不可能不改变。
这种情况,《瑜伽师地论》称为“彼分涅槃”
59
。何以称为“彼分”?因为“好像”涅槃。就是
所缘不改变,心不改变,就没有烦恼,就好像涅槃似的。由于所缘是适合的所缘,所以是善心的一境性。《俱舍论》对禅定的定义,说是“善心的一境性”。这是说,只有善心才能入正定;没有善心, 比如没有正念、正精进等等条件,则所得的是邪定,不能得正定。
在禅定时,什么情况能所缘不变、心好像也不改变?这在出定时可以了解到。譬如,修慈心观时,所缘是世间的,如入出息、一切众生等等,那么心就还是刹那刹那生灭的心,但在定中看不到, 出定才会知道。所以在定中我们又称它为“相似涅
42 《瑜伽师地论》卷 11 在详述各种静虑时说:“复次,是诸静虑名差别者,或名增上心,谓由心清净增上力正审虑故。或名乐住,谓于此中受极乐故。或复名为彼分涅槃,亦得说名差别涅槃。由诸烦恼一分断故,非决定故,名彼分涅槃。非究竟涅槃故,名差别涅槃。”
槃”,因为在定中没有什么烦恼,出定才会有烦恼。心在一般时候,也就是不在定中时,一直在改
变所缘。根据南传阿毘达摩说明,心每一次改变所
60
缘,要落在“有分心” 才能改变所缘,否则不能。
因为心的过程一开始就是先要“作意”境界,有作
意,才会出现心的过程。
现在,在禅定的情况,心持续在一个境界中, 所以变得很强;若心一直在变化中,它就没有力量。培养心力的传统方法,就是入禅定,越深越好。
《增一阿含经》中,佛说,修行人度过苦的过程, 就是解脱的过程。犹如想渡过恒河的人,要有很好的游泳技术,尤其是要渡过恒河最宽的一处,一定要非常熟悉游泳才行。同样地,心没有力量,不能度苦,一定要很有力量,才能渡过苦海。而轮回叫作苦海。
43 见大正藏第 43 册 P635b 窥基大师撰《成唯识论掌中枢要》:“上座部师立九心轮。一分,二能引发,三见,四等寻求,五等贯彻, 六安立,七势用,八返缘,九有分。然实但有八心,以周匝而言总说有九,故成九心轮。且如初受生时未能分别,心但任运缘于境转, 名有分心……其中见心通于六识,馀唯意识……”
然而,如何培养心力呢?就是修禅定。没有禅定,心力无法增强。心力越强,越容易发达智慧, 所以阿毘达摩将智慧分别为三:欲界心的智慧,叫作小智慧;色界、无色界的智慧,叫大智慧;涅槃的智慧,叫无量智慧。修四无量心,是顺这个涅槃的无量智慧,所以这个法门跟般若特别有关系。
何谓涅槃的无量智慧?涅槃的无量智慧就是不失去正念,所以可以不起烦恼,也就不会有常乐我净的颠倒,他的境界即可持续不断地明显。阿罗汉具有这种境界,因此没有烦恼的束缚;阿罗汉有一切智,佛则有一切种智。
我们讲过《孔雀经》,说我们的菩萨在过去生中,身为金色孔雀,由于时时保持正念,猎人一直捉不到他。但有一次,因刹那间失去正念,终为猎人所获。我们要记取这个教训。(见附录 3)
至于心有禅定的状况如何?禅定的好处,就是能够现法乐住。若有定,马上就能入很可意而无烦恼的境界,不须勉强。因为已经熟悉这个境界了,
所以自己可以决定要维持多久不起烦恼,这样的
话,心力很强。
佛法强调,要在定中修观才能成道。这个意思
61
有时候很模糊,因为我们强调止观双修 。不过,
修行人若有禅定,他出定时能观得很清楚“无间过
去的心”,若无禅定就无法看到。
无间过去的心,它的所缘还是禅定的所缘,你思惟它,它能持续地掌握禅定的所缘。所以,在此心中,能见到刹那刹那的生灭,不过,此刹那刹那生灭是在同样的所缘,在刹那刹那的心流中。若有
62
第一禅定,则很容易分别五种禅支 。
称为“禅支”,是因为它们是禅定的因缘,无
44 台湾嘉义香光尼众佛学院 2005 年出版性空长老《阿毘达摩的理论与实践》一书,P56 指出:“在南传阿毘达摩里很清楚地分别止、观的方法……要先出定才能修观……。北传佛教说法则有所不同, 认为止和观的心所都可以出现在阿赖耶识。……这两种说法,我们无法说修止和修观是否同时或不同时,因这是概念上的问题……。”
45 《瑜伽师地论》卷 11 详细说明四禅的相貌,其中初禅说明如下:
“复次,于初静虑具足五支:一寻、二伺、三喜、四乐、五心一境性。”具此五功德,可成就初禅。另据《显扬圣教论》卷 2 解释, 寻、伺乃指能对治欲界烦恼及业烦恼两种杂染而得出离。简言之, 喜是指得禅定后心情愉悦,乐指身体上重大的快乐。心一境性则是系心专注令不流散。
此因缘无法入定。它们在定中能变得特别清楚,所以行者可以分别寻、伺、喜、乐、一境性。若能分别得很清楚,即可一再入出定。如果很熟悉这个禅定,初禅变得很流利,能依己意立刻看到禅定的所缘,马上入禅定;也能随己意,要在定中停留多久就停留多久,要出定就出定。出定后,观察五禅支。这是学禅定的自在。
能够这样学,出定以后,行者思惟寻、伺为寂静的障碍。为什么?因为寻、伺好像一种力量,把心拉到所缘上,那些心所都是心的力量。心本身并没什么相状,它的相状就是心所。是“心所”决定心的内容,心自己是没什么力量的,而是心所在运作;心自身不会动,有了心所,心才会动。心自身只是反应所缘而已,一定要了解这个道理。
行者过去若已有修观,他会马上知道:寻、伺
会扰动心的寂静。能看得清楚,就能出离它们。他重复入定,思惟寻、伺是寂静的障碍,以此来远离它们。他知道出定以后就看不到它们了,所以他会
重新入第二禅定。他要入第三禅定也是同样的道
63
理,要练习五种自在 ,在第二禅定境界里重复思
惟:喜,也就是欢喜所缘,是寂静的障碍。如果他能知道得很清楚,就能远离它们而入第三禅定。
修定的过程就是这样,阿毘达摩就是强调这样的禅定学。如果有这种禅定学的概念,行者对禅定的境界就不会模糊。很多人自认为已有禅定,其实并没有;同样地,有些人以为自己没有禅定,其实他已有。所以,要检查五禅支,才能确定有无禅定, 不这么做,就很难确定。
禅定的第二个好处,就是行者可以用此境界来修观,特别是观无常想。佛自己在修苦行之前,对禅定境界已经自在。他已学了色界定、无色界定, 他的老师教他,无色界定的境界是为解脱,但他并不满意,因为出定后还是有烦恼,所以他决定修苦
46 根据南传阿毘达摩,初禅的五种自在是:一、转向自在,能随心所欲把心转向任一禅支。二、入定自在,能随心所欲地进入初禅。三、住定自在,想在初禅住多久就多久。四、出定自在,可自己预定出定时间。五、省察自在,能随心所欲地检查每个禅支。
行。修苦行也不满意,于是最后在菩提树下用禅定来修内观,才终于成道。
四)问:
弟子似乎抓到方法了,就是不断地提起愿力:
愿某人解脱痛苦,是这样吗?
答:
我们说过,四无量心的修行是胜解作意,但只
是胜解还不够,你还要与胜解相应。而胜解与精进有关,出离烦恼,尤其是对治昏沉的过程,就是修精进的过程。修精进,就是了解在何种情况下可以让烦恼不出现;如果它出现,当下要出离。这样胜解才能成功;胜解成功,才能与胜解的所缘相应。这样,心才能安定下来,而安住在此境界中。
五)问:
请问师父,什么是真正的悲心?生起的这念
心,如何简别它是悲心还是同情心?
答:
真正的悲心,是行者能安住在悲心中而没有忧
愁。悲心和同情心其实是一个过程,不是两个。不过,因为你的愿是“离苦”,你思惟那个众生离苦, 所以你“决定离苦”,这是你的胜解,而不是他苦你也苦。如果你也苦,这是烦恼,不是悲心,悲心是没有烦恼的。
修悲心才能对苦自在,修同情心并无法对苦自在。所以观世音菩萨名为观自在,因为他思惟苦而能不受苦的烦恼。苦的烦恼特别指不能忍苦,若思惟苦而不能忍苦,那不是修真的悲心。所以修慈悲的过程即是修忍的过程,没有忍则不能深入慈悲的修行。忍,就是出离烦恼,而不是住在烦恼中;若没有出离烦恼而在苦的境界中,那不是修忍。
《瑜伽师地论》说到三种忍:一是对不可意境
64
界的忍,二是痛苦的忍,三是法忍 。修慈心观也
47 《瑜伽师地论》卷 42〈菩萨地•忍品〉详述忍波罗蜜多,其中关于忍的种类,论文曰:“云何菩萨一切忍?当知此忍略有二种,一依在家品忍,二依出家品忍。当知依此二种品忍,各有三种。一耐他怨害忍。二安受众苦忍。三法思胜解忍。”耐他怨害忍指对其他众生加害于己,修五想使自无愤勃、不报他怨;安受众苦忍指依止处苦、威仪处苦等等一切事苦;法思胜解忍指于一切法能正思择,由善观察胜觉慧故,能于三宝功德处等八种生胜解处善安胜解。
是,要在每天的生活中以及禅定中修三种忍,这样慈心观的境界才算是成功。所以,肯定不能让慈悲
的境界变成烦恼的境界,胜解即在于此,忍即在于此。
六)问:
请问师父,如何分别什么情况该用慈心,什么情况用悲心?比如在医院看到病得很重的人,是否用悲心?对非常忧郁的人,我们希望他快乐起来, 这时是否用慈心祝福他?
答:
我强调过,四无量心其实是一个过程。因为病
人的情况一直在变化,所以一定要用智慧如实观, 根据当下情况反应,不一定每次都用慈心观或悲心观,有时要用舍心观。所以心要很柔软。
不过,每次遇到境界,要决定用慈心或悲心并不容易,还是当下处理最合适。因为对象是众生, 所以四无量心在众生界特别好用。要发达这种智慧,才能知道在什么情况下须要用什么心,这样就
能渐渐在众生界不起烦恼。
那些有问题的人,他们自己常常有很多烦恼, 你应该有注意到。在这种情况下,悲心未必是适合的,要用舍心,不然,你很难帮得上忙。你要跟他们的烦恼保持距离,才帮得上忙。
问答篇(三)
舍无量心的行法
一)问:
舍有二种,“受舍”是否为第四禅?它与四空
定境界有无关系?
答:
一般来说是这样,但也未必。当然修禅定,到
第四禅才会有不苦不乐受;近行定以及第一、第二、第三禅都有乐受。不过,其实在欲界的不苦不乐受中也能修四无量心。初学时不可能,但如果有经验、已经熟悉这个境界了,那么其实在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中都能修四无量心,不一定要到第四禅定或无色界定来修舍。
舍受,即不苦不乐受,在欲界也有。若已习惯
修四无量心,就日常生活中也可以修,要明白这个
道理。禅定只是智慧的方便,如果有智慧,在任何情况都能修。禅定的作用是发慧,没有禅定,智慧则不明显。
《法句经》有一偈颂说:“无慧者无定;无定
65
者无慧。兼具定与慧,彼实近涅槃。 ”学禅和学
智慧是一个过程,四无量心也是一种智慧的境界, 可在任何情况用来出离所有的烦恼。那些禅定的磨练只是方便而已,并不是目标。
二)问:
行舍才是四无量心的内容,那么,必须有我空
和法空的智慧,行舍才能圆满吗?
答:
大乘论典是这么解释,当然,唯有佛的四无量
心境界才达到完全圆满,也就是无缘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不过,有我空一定有法空,只是这样的法空仍不圆满。龙树菩萨也说:“你不可能有我空而没有法空。”只是你的法空仍然不圆满。
48 见《南传法句经》第 372 偈。
三)问:
曾经在一枝香中,依照慈—悲—喜—舍的步骤
走了一圈,想回到修慈心并观想所尊敬的人物,此时可感受到很强的慈心涌出,但悲心却同时出现, 成了悲欣交集。是否应该再修一次慈心的过程,再去观想所尊敬的人物,如此就不会混杂悲心进来? 答:
当然修慈时修慈,修悲时修悲,可是日常生活
中,慈、悲二者是很有关系的。不过,当你思惟苦的时候,不是思惟众生乐,而是思惟众生离苦。所以,悲是另一种思惟,虽然它们很接近,但不是同一个心所。它们出现在不同的心,但因为心的过程是如此之快,所以好像它们一起出现,其实它们不会出现在一起。
不过,当你思惟众生乐时,就不是思惟众生苦;当思惟众生苦时,就不是思惟众生乐。乐,是因为你强调爱,爱是我们心中最有快乐的所缘,众生没有快乐是因为他们没有爱。众生若有清净之
爱,就不会引起麻烦,不会有混乱,不会有战争。
爱必与乐同在;而思惟苦,则必有悲。
心的速度不可思议,虽然唯识学主张不同的识可以同时出现,但多半的佛教论师不接受这个说法,认为心只能有一个所缘,不能同时思惟或注意两个所缘。心速极快,依照南传佛教的说法,一弹指间就有好几百千心的过程,心速不可思议!
我们已说明过何以“定”是如此重要,是因为定有如放大镜,放大你的境界,它会变得比较慢, 越大越慢。境界变慢,所以能了知心的过程,这是定的重要性。所缘被放大了,才显得清楚。心的放大镜就是定,心没有定,则所缘是模糊的;心有定, 所缘才清楚。
问答篇(四)
其他
一)问:
外道没有佛法,请问他们所修的四无量心与佛
教所修的四无量心有何不同?
答:
外教也有四无量心的修行。在《Patanjali yogasutra》─印度最重要的瑜伽经典里,现在还可以找得到这类资料。多半学者认为佛教是受到印度教的影响,其实佛教对印度教也有很大的影响, 二者互相影响,就像在中国,佛教、道教也互相影响,如此宗教的力量才能变大。很可惜,在西方, 他们只压迫别的宗教,不相互讨论,所以宗教变得越来越不得人心。
佛教与外教所修的四无量心,其不同之处,在
于佛教相信缘起,其他的宗教没有缘起观,或者是虽有而不明显。要了解缘起,特别是“缘起空”的道理,才能深入四无量心的修行。四无量心特别须要长时期的修行,因为所缘无量。哪里能找到无量的所缘?在心外是找不到的。
《大智度论》和《大般若波罗蜜经》都说到:
66
“十二因缘犹如虚空,虚空无尽,无明亦不尽。 ”
要修真的慈悲喜舍,也要这么思惟,要了解缘起无
量、心无量,功德才会无量。所以修四无量心,就是要来超越我们有分别的“小小心”。
从菩萨道的角度来看,轮回与涅槃都是无我的道理;而无我即无量,无我则心亦无量。了解无我, 才能了解慈悲喜舍是无量的。这就是何以其他宗教也有慈悲,却缺乏这个道理的原因。
二)问:
49 见《大智度论》卷 80〈释无尽品〉第 67。佛于此品中,从蕴界处、十二因缘等等,说明无所得的般若波罗蜜:“复次,应生般若者, 无明虚空不可尽故。……是故说十二因缘如虚空无法故不尽。…… 是故说无明虚空不可尽,乃至忧悲苦恼虚空不可尽故,菩萨行般若波罗蜜。”
四无量心有三个所缘:众生缘、法缘、无缘缘, 不知是什么意思?
答:
在北传的经典,尤其是《大般若波罗蜜经》里可以找到这个道理,它是第一部提到这个道理的经
典;《阿含经》没有。北传论典也说,修四无量心若要得到无量利益,须先了解三种所缘;而根据《阿含经》的阿毘达摩,四无量心只有一个所缘,即“无量众生”,没有别的所缘。
第一是众生缘。不论是凡夫或圣人、佛教或外
教,这样修,才能得到无量的利益,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才能改善,大家都受益。
第二是法缘。佛法强调无我,在圣人的境界中,众生只是五取蕴而已,他们不是看到众生,只是看到五取蕴,所以没有烦恼。烦恼是因有众生和种种概念才会生起,譬如环境、房子、汽车等等, 这些都只是概念,并非真实的经验。成道者是依照真实的经验思惟,而非概念。他们了知概念只是妄
想而已,所以能完全不执著。
佛和阿罗汉修四无量心,其所缘已非众生,而是法。他们不须要分别所缘对象为亲、中、怨,这些分别是属于轮回的心,不是超越轮回的心。他们一切思惟的所缘都是法。如果我们扩大这种认识, 其实所有的一切都是法,除了五取蕴之外,一无所有。
我曾经问过你们,有没有见过一种人,因为被石头绊倒而对石头生气?你们一定看过,对不对? 尤其是喝醉酒的人,因为走不稳而跌倒,他们会很生气。这是因为他们心里面有很多烦恼。
所以,如果扩大这种了解,除了法以外,并没有什么。不论是阿罗汉或凡夫,我们的境界就是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十二因缘,别无其它。要入这个智慧的境界,了解它,才能了解我空;烦恼则不是这种境界,它只跟概念有关:汽车、美女等等, 这些都不是直接用眼根、耳根“现观”所得知的, 而是心中的概念。那些概念只是的业分。业分从何
而来?从过去的无明来。
举例来说,美钞不管是二十元、五十元、一百元,都是绿色的;欧元不是,一百元是绿色,十元是红色的。我们看到绿色的纸钞和看到红色的纸钞,感觉不一样,对不对?但是猫狗看到绿色的百元欧币或红色的十元欧币,它们没有什么不同样的感觉。我看到百元欧币时会比较高兴,看到十元欧币时就没那么高兴,因为我知道百元欧币比较好用;猫狗则只是看到绿色、红色,最多是用鼻子碰一碰纸钞,知道是硬的或滑的,如同我所感觉到的一样。人和猫狗真实的经验是一样的,反应却完全不同;这是因为业分不同,所以反应不同。
再从另一个角度看,美钞虽然都是绿色的,但
有的是二十元,有的是五十元、一百元,你看到币值不同,反应也会不同;猫狗则反应都一样,它们可能只是用鼻子嗅一嗅,然后在纸钞上面大小方便一下。它们看到骨头才会摇尾巴,表示高兴;我们看到骨头却不会高兴。其实,看到的是同样的东
西,反应却不一样,为什么?因为业分差别的缘故。
那些烦恼都只是因为概念而产生,而非针对真实经验。真实经验是:眼睛看颜色、手摸东西,知道这些只是地水火风而已,不是别的。其他都是概念!了解这个道理,才能清楚知道空的道理。我们所看见的境界,其实是我们的妄想;我们的妄想就是我们的业;我们的业就是我们的无明。
烦恼即是有染的受,皆因业分。不同的业分, 就有不同的烦恼。看到公狗,你的心不受染;母狗则一定会生染心。因为动物也有生理周期,在生理周期,它们容易动情;我们则不为所动。为什么? 因为业分不同。所以,烦恼的境界完全不是真的。
这是空。一定要了解这个道理。
至于无缘,是说不须缘什么对象,四无量心就
变成心的内容,这是佛的境界。
三)问:
您亲身经验的分享或许会给我们很大的启
发。请问:如果您有大烦恼,比如亲人往生,您如
何面对?您还会有烦恼吗?
答:
这个问题一定是在家居士写的,出家人不会这
样问。出家人是讲法的,不谈个人问题;是讲如何出离烦恼之“法”,而不是讲自己怎么出离烦恼。如果有亲属往生,我们当然会难过,不过,若有一点点修行,心应该不会很波动,因为他知道往生是自然的。
佛说,有生必有死,如果没有死,怎么会有生? 往生是自然的事情,但因为我们还有执著,对亲近的人往生,感觉会有所不同。有些人对宠物的往生比对人的往生还难过,对不对?这些都是因为业分,所以应当舍。
四)问:1)
就您所知,这个时代还有证入圣道的人吗?
答:
当然有,如果没有,那就找不到善知识了。当
然有!而且不是一个两个、一百一千,而是有很
多。不过,因为你对法还不清楚,以为圣人是什么特别的人,其实他可能看起来很普通。
《法句经》有一则注解说,小沙弥问师父:“罗汉是怎么样的?”他的师父说:“阿罗汉吃饭、洗钵,洗好钵以后,放好;阿罗汉洗澡、经行、睡觉…… 做这个、做那个。”小沙弥听了,还是不知道他的师父原来是个阿罗汉。对阿罗汉来说,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连成道都变得很普通。
问:2)
是十位数还是百位数?
答:
谁写的?很好玩。圣人有很多。有些佛教徒以
为只有佛教才有圣人,不过我不太相信这个道理。其实,每个宗教都会有他们认定的圣人,如在印度教里 Rámanamahárishi 被公认是已证道者,但佛教徒很难接受他是圣人,认为他只是成就无色界定而已。外教也有圣人,不过,对圣人境界的说明,还是以佛教说得最清楚。
问:3)
您觉得目前在哪个禅寺可以找到这样的圣
人?
答:
即使有圣人,你未必知道他是圣人,你要自己
修行才会知道。圣人有很多,不过普通的人看不到,圣人也不说自己是圣人。一般居士都相信很有名的人就是圣人,其实没有这个道理,很多完全不要名的修行人,他们才真是厉害。
问:4)
对大多数人来说,成道是否很艰难,需要多生
累劫才能完成?
答:
若有具格的老师指导、自己也很用功,就不是
那么困难;如果是那么困难,就一定不会有圣人了,但事实上圣人还是有很多的。至于是否需要多生累劫才能完成,这也是业分。你自己想想:多半时间你是思惟什么、想什么?那你就会知道你离圣
人有多远。
圣人只是思惟法,没有别的。如果你要了解你距离圣人有多远,你就是这样思惟,就很容易了解你距离圣人是近是远。当然,圣人也有程度上的差别,有一果、二果、三果、四果等等;菩萨道的位次也有很多种理论,有不同样的“地”,地前还有不同样的程度。那些说明也可帮助你了解修行人距离他的理想还有多远。不过,这些其实也只是概念而已。
五)问:
汉传佛教的修行人平时打坐修禅,但临终还是
没有把握,须要寄托于阿弥陀佛的接引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您对此看法如何?
答:
我怎么看?我看很简单─所有的佛教都是
智慧的方便而已。如果了解阿弥陀佛的法门,就是有智慧善巧;若只是执著,则阿弥陀佛就变成障碍了。阿弥陀佛也只是方便而已。是好的方便,但仍
然只是方便。我在汉地看过,很多居士念阿弥陀佛,因为亲属往生,一边念佛号,一边哭。这样他们无法受到佛法的大利益,这是不了解阿弥陀佛的方便。不要这样修阿弥陀佛的法门;不要像求上帝那样。阿弥陀佛在哪里?一定要自己善思惟。
六)问:
(用英文写的问题)Drug, drink. How did you
do it? Is that the road of access really lead to the balance of wisdom?
答:
我似乎了解你的第二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则不
是很清楚。关于第一个问题,那个也是业分,对某些人可能有帮助,对某些人则完全不行,反而会生病。第二个问题是问:极端的行为可否引生智慧? 例如使用毒品、酗酒、抽鸦片等等,会不会引生智慧?
这个不能肯定地回答。有时有作用,有时会变成最严重的染爱,会生病、会死;不过,它们也可
能成为某种特定修行的方便。中国也有一些很极端
的修行,用喝酒、抽鸦片来修行。这种事一定会有, 但不能说每个人用抽鸦片或用药物都可以引发智慧,没有这种规则。有的会,有的不会。这个问题不是很清楚,但又没有人承认是他写的,可能是天上飞下来的。
七)问:
头陀行的行者在吃饭是用“食厌想”作观,训
练免除贪欲。可是初学者会不会起贪想呢?中国佛教用“食存五观”,是否比较适合慈心观的行者? 这样想,对吗?
答:
有时对,有时不对,看情况而论,要分析,不能说肯定是怎么样。不过我们现在没有时间分析。修头陀行要明了头陀行才有意义,若不了解,
就没有意义。他要了解在什么时候要面对什么样的烦恼,这样才有意义,而不是机械性地这样做。同理,机械性地“食存五观”也没有什么用。所以修
行是挑战,培养智慧、发达智慧,这样的修行才能
改变我们不好的习气。
八)问:
请问师父,打坐时会冒汗、膝盖很痛,下座走
路也很痛,该怎么解决这个困难?
答:
这是修止观的过程,我们只能想办法来出离那
些问题。若能做到同一心在修行的境界,那些感觉才不会那么强;若一直注意它们,它们会越来越强。心若有定,就不会注意它们;如果没有定,一直注意它们,疼痛就会越来越明显。
那怎么办?努力精进。修行上一定会有一些不可意的境界,这没有办法;而修行人之所以成为修行人,是因为他们学发达智慧,面对障碍。没有障碍,就没有智慧。
小参时我有讲到密勒日巴尊者传。有居士问尊者,如何才能快快开悟?尊者给居士看他的屁股
─他的屁股跟猴子的一样,有很多疤,因为他一
直坐、坐、坐,所以他变成密勒日巴;我们不能够
这样做,所以我们不是密勒日巴。现在大家有没有下定决心,精进努力来入佛法最美丽的境界、最美丽的解脱?
九)问:
当我静坐到一半时,容易开始打妄想,脚又麻
又痛,背痛得不得了,但开静的木鱼还不敲,该怎么对治?
答:
能坐到一半没有妄想,那已经不错了,呵呵!
脚又麻又痛,哎呀呀!那就用止观对治,没有别的办法。修止的时候应当了解,如果心有定,它是不能同时注意两个所缘的,只能注意一个所缘。它会知道其他的所缘,但不会注意它们。如果心注意不适合的境界,专找障碍的境界,例如身体酸痛,那小酸就会变成大酸,小痛变成大痛。因为定有如放大镜,你用放大镜注意什么,那个境界就变得特别明显。
比如说,你现在正在学四大分别观,业处在四大,四大分别业处就会特别清楚,虽然这些征象都会出现在一起,但若有定,你注意力在哪个征象, 它就会变得明显;其他的征象虽也还在,但并不明显。比如说,你是在修地大的分别,那么你只会注意到硬的感觉;虽然你也知道有风大水大,但你不会注意它们。同样的,在定的情况时,你会知道很多所缘,但只会注意到你正在修的那一个。
那些疼痛的感觉其实只是四大而已,它们会一段时间很明显,另一段时间则不明显。如果很小心地稍微挪动一下身体,那些感觉就会比较不明显, 所以要找出身体的平衡。如果还是不行,麻痛的感觉越来越强,只好改变姿势,没有办法。但改变姿势的时候还是保持正知正念,继续培养你的业处。若是用观的话,则要用定心,专注在一个有不
可意的感觉的地方,去感觉到它的四大相都是在变化中,如硬的感觉(地大)一消失,变成热(火大) 的感觉;热的感觉一灭去,又变成推动(风大)的
感觉。如果行者定心于痛麻之处,思惟四大,他就
不再留意痛的感觉,前提是要有定的基础,否则很
难做到。
总之,若决意要修行,就要决意忍苦;没有决意要修行,就不能决意忍苦。所以学修行也是学修忍苦的过程,不是另外的过程。大修行人能忍大苦,我们小小修行人只能忍小小苦,所以要鼓励自己,用前面讲过的那些胜解来培养出离心、寂静心、智慧心,而这些都要依于真谛。
轮回之苦其实就是真谛,学修行就是顺此真谛。明白这个道理,才能解脱苦。色身之苦,即使是佛陀也无法避免,修行的过程就是解脱心的苦。有身,就一定有老病死。身体的苦是不能够避免的,连大医王佛陀也不能免于身苦。依照阿毘达摩,众生不了解苦谛,因为他们持续不断地改变身体的姿势;有修行的人则可保持同一个姿势很长的时间,这是止观成就的条件。
十)问:
师父慈悲,我不怕身苦,也不怕酸痛,但是妄
想纷飞,如何止息呢?
答:
这和前面的问题配合得很巧。其实很简单,若
修行的境界很明显,妄念就不会明显;修行的境界不明显,妄念才会明显。你不会同时注意妄念和修行的境界的。如果注意修业处,就不会注意妄念, 反之亦然。修行的过程,就是在学习专注于业处而不注意妄念,这样妄念才能变得越来越少,因为你不注意它。你不管它,它就不管你;你越注意它, 它就越会对你好,无量劫地招呼你,我们因此而在轮回中。
修行的境界并不是说完全没有妄想,而是不理睬妄想。理睬妄想,就是理睬“我”。所以唯识三十颂第一颂说,“因为有人和法的妄想,所以出现
67
很多各种境界跟心的变化” ,不是吗?
50 见《大正藏》第 31 册 No.1586 唐玄奘法师译《唯识三十论颂》:
“由假说我法,有种种相转,彼依识所变,此能变唯三。谓异熟思量,及了别境识。”
十一)问:
是否入定之后就不会有丝毫妄念?若觉得黯
钝,有点像是沉没,应该如何对治?
答:
严格地说,如果这个禅定的自在是圆满的,那
在禅定中是没有妄念的。不过,这种人在末法时代越来越少,几乎找不到。想修禅定圆满,要去完全没有人迹之处,住在山洞里。在印度,还是有很多人相信我们的世界还没有瓦解,仍然有几个真的修行人在雪山中入很深的禅定,于深定中愿众生乐。心的力量真的不可思议。普通的行者在定中必
然还会有些微细的杂念和妄想,但它们并不会干扰
禅定所缘的作意,所以还算是禅定,但不圆满。 在《阿那律经》中,佛陀弟子天眼第一的阿那
律尊者,他能分别天人的光明虽然很明亮,却还有不明亮之处。这是普通修行人的禅定境界,因为还存有微细的杂念,所以还有不明亮之处;若禅定真的圆满,没有杂念,那就完全明亮。
所以佛教的cosmology 宇宙分别观说,每一种禅定都有三种层次,在第一禅天中,大梵天才是清净的第一禅定。同理,第二禅定、第三禅定和第四禅定也都有所不同。这是有关于这方面的道理,不过还算是禅定,连梵天王的侍者是最低的禅定,也还算是第一禅定,还是超越欲界。希望大家都能修禅定到完全没有杂念的境界,不过这个过程很难。至于觉得黯钝,很简单,这是昏沉。若有昏沉
的情况,一定要了解:所有的烦恼都有其因缘,在什么情况下心会沉?因为昏沉,所以沉;沉即黯钝。这是什么境界?是因为境界不明显。境界不明显,心才会沉;若境界明显,心不会昏沉,不会沉。至于谁能调境界明显?是寻、伺这两个心所。所以要连续不断的“寻”所缘境,心就不会沉。
论典常常强调,《瑜伽师地论》也提到,用“光
明想”来对治黯钝的感觉。光明想有两种,最好的是智慧的光明想;这里说“智慧”,特别是指能分别的智慧。若找不到智慧的光明想,那就睁开眼睛
看太阳、月亮、灯光等等,这样就可以避免陷入昏
沉黯钝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