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第八章 問答集

出自思辨与信仰

問答篇(一)

現在是問答時間,請大家放輕鬆。所有在修行過程中的問題,一定要發問,弄清楚,才能繼續往下走。

一)問

請問長老,在慈心觀第一階段的四個祝願,是否需要一條條做深刻微細的分析思惟,或粗略瞭解就可以了?這是分析觀嗎?

答:

這個問題有點不清楚,你可能是在問是不是要用《瑜伽師地論》所說的「六種觀之所緣」,如義、事等等[1]。我們一定要瞭解,目前這個行法不屬於觀,而屬於定。雖然瞭解在做什麼是重要的,不過, 這裏是用四個願來與你們的境界相應,它是用來調「作意穩定」,令作意穩定在所緣跟能觀,所緣的感覺才能穩定。若開始做分析、開始想,就離開定的境界,沒什麼定了。

現在你們是學定來出離妄想,在定的境界中, 訓練心能專注於一個所緣、一個境界上。這四個願雖然意思不同,但它們都能讓你們有同樣的感覺, 這個感覺是在同一個心境上的。未來你們有了定, 可以改變所緣,在每一個願入定又出定、出定又入定。

不過,現在,這四個願其實是一個境界、一個感覺,而這個感覺要很明顯。定只能在明顯的境界中持續,若境界不明顯,那就沒有什麼定。我們講過,修慈心觀是為了出離瞋恨心,你們已經知道了,所以不須再想。若還想,那是雜念,是定的障礙。

這裏,修行的次第跟安那般念是一樣的,只是用培養正念來練習正念的意思是:正念要能出現在你很熟悉的境界,並且你要對這個境界很清楚,才會有正念;若對境界模糊,就沒有什麼正念。由於有正念,行者才能出離煩惱,才能以正知瞭解到在什麼情況下出現掉舉、什麼情況下出現昏沉?因為昏沉,而心沉;因為執著,所以掉舉。有正念, 才會知道這些障礙。

正念的意思就是「定」。你不讓心「浮」在你的境界上,而是培養穩定的作意和穩定的相。所以,你並不是在思惟、分別或分析─Analytical investigation,中文譯為分析觀。

然而,這個不是分析觀,它跟分析觀完全無關。你並不是在思惟「誰是敵人?為什麼是敵人?」你是思惟一個範圍,就是慈心觀的範圍,而那是沒有敵人的。因為沒有敵人,所以慈心觀才能夠同一心;因為沒有瞋恨,才能同一心在慈心觀。因為沒有妄想,心不散亂,意思是沒有困難、沒有衝突、沒有障礙,而能使令我們的心靜住在清淨的愛、無煩惱的境界中。因為「帶自己在快樂中」,所以能留在無煩惱的境界裏。你是用這四個願來入正念和正知的修行,出離煩惱而入定。這樣明白嗎?

所以,不能夠想「什麼是敵人?」或「為什麼要想敵人,為什麼不想其他的?」那個不是在修行,而是在打妄想,難怪心沒有快樂。慈心觀是快樂的修行,是最美麗的境界,所以要用方便法,來觀想自己能像菩薩般地微笑,沒有什麼煩惱。你只是在這個境界,並不是用一條一條的願來分析。若還是不能入此境界,我曾給過一些方便法,就是觀想小小狗狗、小小貓貓帶給人很舒服、很溫暖的感覺,再把這種感覺轉給自己。

另一個方便是用大乘所強調的「觀己為他」─ 自他交換法。這是很好的方便,因為我們即將開始練習如何能把這種舒服的、溫和的感覺由內轉向外,而外面仍然是裏面。這也就是第二階段的「破壞限制」。什麼限制?就是有「自己」,有着「我、他」之間的對立;我喜歡、我不喜歡、中性的。

對我們喜歡的人物,這個練習很容易修,很容易轉,比如你的父母親友。現在,你要學:雖然中性的人、與你沒有關係的人,你還是愛他;你也要觀想敵人,雖然是敵人,你還是愛他。

如果有人討厭你,你會感覺不舒服,對不對? 你有沒有這樣的經驗:有人因為你是這樣,不是那樣,就很討厭你;有人因為你不依照他的意思,就很討厭你;有人因為你不講他的話、因為你是外國人、因為你是……不管什麼因緣,總是有人會討厭你。你感覺怎麼樣?你一定感覺很不舒服。但學了慈心觀以後,就不會再有這種感覺,不論如何,你還是愛他。所以,最好的方便就是「觀己為他」, 這是因為你能轉心向外,觀想他人如自己。明白嗎?

如果沒有定,你沒辦法出離這種問題,有人討厭你,你會很不舒服,沒有辦法保護自己。誰能保護你?就是慈心觀的定。這樣,當人家罵你、討厭你,你不必理睬;這是他們的問題,不是你的問題。這是慈心觀的力量,慈心觀的力量是不可思議的。如果有人用清淨的愛來對待我們,我們也以清淨的愛來對待自己,那我們的力量會變得不可思議,可以把所有的事情做得很好,因為心裏沒有矛盾。這種感覺給我們力量,令人出離所有的障礙, 所以佛讚美這種愛為「清淨之愛」,是最好的皈依。為什麼?因為有這種清淨的愛,到處都有和諧。如果你的內心有這種清淨的愛的和諧,即使外在不和諧,你不會受影響。要瞭解這個「愛」的厲害。

我說一個本生故事,讓你們明瞭這個愛的力量。我們的菩薩曾身為牛,一隻很有力量的白牯牛(公牛)。在佛教裏,佛也常常名為大象、大牯牛。

為什麼?因為他的力量不可思議。他的力量從何而來?除了智慧,還因為有慈悲。即使在為動物身時,他也具有很大的力量。

過去,我們的菩薩身為大公牛時,他的主人是個窮農夫。由於公牛的力氣很大,一次能拉很多車的貨物,主人也很照顧他。有時主人喜歡跟其他的農夫聊聊天,喝杯酒。一次,主人在酒吧跟其他的農夫喝酒聊天時,吹牛說:「我親愛的牛有如 Shiva- 濕婆神的坐騎Nandi 一般,力量不可思議,全世界沒有那麼厲害的白公牛,牠一次能拉一百車的貨物!」濕婆神是印度人最崇敬的神,他的坐騎叫Nandi,力大無比,其他人當然不相信牛有那樣的力氣,於是就賭一百塊錢。

第二天,主人就叫公牛拉一百車的貨物,那些人都來看。他用鞭子打牛,說:「你,野獸!去啦!」公牛卻一動也不動。結果主人輸了一百元;其他農夫很高興。

回去以後,主人向牛抱怨:「唉!我的財物都不見了,我沒辦法過日子了。你為什麼欺騙我呢?」公牛說:「你才欺騙我呢!你為什麼這樣對待我?」主人明白了,向牛道歉,說:「很抱歉!因為我喝了酒,說大話。」牛說:「好,如果你對我好,你再回去酒吧,說同樣的話,再賭二百元。」於是農夫再賭錢。

隔天,大家又很高興地來了。主人對牛呼叫, 說:「我的老朋友 Nandi,請你向前走。」牛就拉了兩百車向前走,一點困難也沒有。於是,農夫主人贏了兩百元。

像這樣,如果我們以清淨的愛對待自己和眾生,我們自己和所有的眾生就會發展出不可思議的力量;若不以清淨的愛對待自己和眾生,那將會都是矛盾,都是不快樂,都是不可意的境界。

現在我看你們有些人有一點點微笑、一點點放鬆,有一些則還沒有入法門。一定要瞭解這個法門的重要。這不是什麼分析觀,而是定。有定,才能超越那些分別的執著;有定,才能分別得很清楚,因為有輕安。

如果用《瑜伽師地論》的道理,沒有輕安則無法分別,一定要明白這些道理。沒有輕安,則無法把止、觀配合在一起。應該先有止,才能有觀,不然就不是修行,只是在打妄想,難怪有些人無法喜悅。雖然是在修這個最令人歡喜的法門、最美麗的法門,還是不能生歡喜,因為在想什麼呢?在想着一些沒有意義的內容,體會不到它美麗的境界。

二)問

《清淨道論》中提到第五禪,是指色界四禪還是無色界定?

答:

哦!這個也有點混淆。經典是講色界四種禪,阿毘達摩則講五種禪。因為經典是比較粗略說明的,而阿毘達摩是論典,論典會詳細說明經典的義。第一禪定有尋、伺、喜、樂、一境性。第二禪定沒有尋,有伺、有喜、有樂和一境性。第三禪定沒有尋、伺,只有喜、樂和一境性。第四禪定有樂、有一境性。第五禪定有捨、有一境性,就是這樣。所以,若用阿毘達摩,會有五種禪,是色界禪;若根據經典則只有四種禪,色界禪。

三)問

請問慈心四願的英文翻譯(原文)為何?(編按:長老逐句檢查同學所提供的網絡上流通的英文翻譯,分別予以修正和解說。)是:1)May I be free from danger嗎?

答:

不是danger,是enemity,是這樣的:(以下標深色字體為長老之解說)1.May I be free from enemity─巴利文 avero homi。直譯應該是:May I be the one who has no enemies.願我不生敵懟;願我沒有敵害。這樣較長,不好記,所以用 May I be free from enmity 較好,不過還是要瞭解這個意思。巴利文avero 是名詞,意思是May I be the one who has no enemies.願我成為無有敵懟之人。

1. 是翻譯成May I be free from mental pain /sufferings 嗎?

哎呀,都亂了。應該是 May I be free from hatred.巴利文 abyapajjho homi:byapajjho 是英文的hate,hatred;abyapajjho 就是沒有hate,hatred。願我不生瞋恨怨惱;願我無有瞋恨怨惱。

2. 是 May I be free from physical and mental suffering 嗎?

巴利文 anígho homi,-ígha 解釋為 upaddava

意思是災難;anígho 就是沒有災難。願我無有災障、免於一切困頓。就是這樣。

要這樣說: May I carry myself around happiness.願我恆處快樂中。直譯是:願我常帶自己在快樂中。

希望你們離開這裏以後,都能帶自己在快樂裏面,微笑,開懷地笑呵呵,這裏的出家人和在家人都變成好朋友。

四)問

慈心是什麼樣的感覺?

答:

(長老一笑)慈心是清淨的愛的感覺,沒有煩惱的愛的感覺,沒有執著的愛;就是友誼。如果你有好朋友,那你一定知道什麼是友誼的感覺。

所以,真的慈心的翻譯是friendship-友誼。友誼是真的愛,沒有煩惱的愛。為什麼?因為你真心地付出自己而不求取什麼。這是真的愛。同樣地,真的朋友是他要利益你,而不是向你拿什麼東西,這才是真的朋友。若有利益交換,就是有煩惱的愛;沒有利益交換的愛才是友誼,是 metta。你們會不會這樣愛?要練習。若能這麼做,生活品質將會不一樣,做什麼都好。像Nandi 牛,能把所有的工作做得很好,包括修行在內。

五)問

除了放鬆在所緣,四願還有沒有什麼訣竅去體會它?

答:

呵呵呵!我已經給了那麼多訣竅,還有什麼訣竅?學修行就是學智慧,修行是一種智慧,若不運用智慧在你的境界,無法入修行。四願其實不是用來放鬆的,放鬆只是初學的方便,四願是令心統一在同一個感覺中,同一心才能放鬆。

「放鬆」並非「輕安」很恰當的翻譯,正確的翻譯應該是心有輕、有適業、有柔軟、有直接、有練達,這些都是輕安的範圍,不是放鬆。若無正念正知,那麼放鬆只是昏沉。你的境界要很清楚、很亮,所緣要能很清楚地顯現,才會有輕安;如果內心不能清楚顯現所緣,那不是真的輕安,這種放鬆沒有什麼用。

你的境界很清楚地呈現在心裏面,你瞭解它,這才是在輕安的狀態,也才能柔軟、直接,沒有昏沉也沒有掉舉。如果所緣不能在內心清楚地呈現, 那你沒有入修行的境界。我們用四願的方便,就是能以它們來清楚地表達內心的境界,若不用它們, 你不會感到什麼是慈心的感覺。

佛法講,在修行過程中有兩種作意:勝解作意真實作意觀的過程屬於真實作意,定的過程則多半是勝解作意。比如修不淨觀,女眾或男眾不是不淨,而是因為你有淫慾、貪欲的煩惱,所以你須思惟男女為不淨。

同理,眾生未必有快樂,但因為你思惟他們處於快樂中,則他們都在快樂中。你是以勝解來決定你的境界,這是如法勝解,如法決定,因為「快樂」屬於法,「身不淨」也屬於法,不過,身體屬於四大,它既不是不淨,也不是非不淨,它是「真如」。

上次我們談到在《教誡羅睺羅大經》中,佛子羅睺羅請佛教導他安那般念,但佛並沒有先教他安那般念,而是先教他四大分別觀,因為四大為真如。然後佛教他四無量心,再教無常想,即內觀, 最後才教他安那般念。如果沒有經過這樣的程序, 羅睺羅對自己的境界將會是模糊的。

現在,四願就是來讓修行人瞭解他的境界、與境界相應,而準備好他的境界。否則,雖然他「願一切眾生快樂」,內心其實並不明瞭何謂「令眾生快樂」。他內心並沒有快樂,也不明瞭「一切眾生」何以能變成所緣;他將會模糊不知,而無法令心內轉在這個境界,因為他不瞭解這是定的境界。定的境界是心內轉,不是看外面。你要準備好這個境界,瞭解內外一如,一切眾生也是在裏面。若入止觀的過程,則能將全世界都納攝於心中。

所以,這不是一條一條地分析,沒有這樣的道理。你要超越妄想,要在心裏面很清楚地顯現所緣,四願的作用即在於此。如果不用四願,至少先練習一個願─「願快樂」。如果你還無法在內心清楚地顯現境界,對境界還是模糊的,那麼,透過勝解,你就能夠在心中清楚地顯現你的境界。

「勝解」是讓你入定的過程。在定的過程中沒有妄想;即使有妄想,它也不會影響你在業處上的作意「業處」就是努力之處,努力來統一心,不讓它跑來跑去,就是克服我們像猴子一樣的心。四願也是用來克服猴子心,那猴子般的心跑來跑去; 若以四願,令心留在一個境界、一個感覺,心力就會強。不然,出現什麼境界,心就跟在後面跑,像猴子一樣,那不是修行。

六)問

弟子每次經過長老身邊,總能感受到長老內心的柔軟、溫和、慈悲。請問長老,修慈悲觀要修多久才能和您一樣?還有另外其他的修行嗎?

答:

阿彌陀佛!妄想有時間,慈心觀沒有時間。呵呵呵,要這樣修。《瑜伽師地論》也是這樣講,在「六種所緣」中,有「時分別」。「時分別」就是在三世:現在、過去、未來都有慈心,要這樣修, 才能出離「心最大的敵人」─瞋恨。

瞋恨是最黑的心,而慈心是最白的心。在印度南部 Madurai 有一座瑜伽博物館,你們將來有機會去印度,一定要去看。館內陳列了很多照片,顯示出一件事:有神通的瑜伽士在看眾生時,可以透過對他人心所的瞭解,用他心通看出別人的思想;也可以從顏色看出來。比如,心臟血液的顏色,或是眼睛下面、頭部周圍的顏色。

這其中,最清淨的愛是白的顏色,正如慈心觀十一個利益之一所說的:「他容光煥發」;而最黑的、最害眾生的感情是瞋恨,因為瞋恨最大的罪就是殺害眾生。回顧人類歷史,有些居士從高棉來的應該知道。此外,在蘇聯約有五分之一的人口被殺害,納粹也殺害了很多人,都是因為瞋恨。瞋恨是最黑的心,也是最大的罪,我們一定要多修慈心觀,來減少眾生這個大敵。

因此,第一步是要成為自己的朋友。成為自己的朋友,才能出離瞋恨;若不能成為自己的朋友, 就不能出離瞋恨。怎麼變成自己的朋友呢?就是要努力與慈心觀四願的境界相應,也就是成為自己的朋友的境界。成為自己的朋友,才能學會如何給予全部,否則什麼也給不了。

我再講一個本生故事,來說明這個道理。我們的「法將軍」舍利弗過去生曾經是獵人;佛,我們的菩薩,那時是一個善於經營的大商人。舍利弗和佛很有緣,過去生常常在一起。

一日,大商人和三個朋友去森林旁邊野餐,坐在路邊欣賞風景。吃飽喝足之後,路上突然出現了坐在牛車上的舍利弗,牛車上裝載着他所有的獵獲物,準備進城交易。當時他是以殺業為生,殺鹿賣鹿肉。

三個朋友當中的一個看見了舍利弗,很高興地大叫:「嗨!獵人,你給我一塊肉,好嗎?」因為獵人是未來的舍利弗,所以他的心很柔軟,就說:「好啊!」就給那個人一塊肉。另一個朋友也說:「啊!哥哥,你給我一塊肉好不好?這樣我們可以繼續享受野餐。」舍利弗想:「你叫我哥哥,那好, 我們是兄弟。」由於哥哥是家庭的支柱,如同大腿支撐全身一般,於是舍利弗就切了一條鹿腿給他。第三個朋友看到這種情況,就說:「啊!爸爸,給我一塊肉好不好?」舍利弗想:「啊,你叫我爸爸! 那好,我給你心臟。」因為爸爸是家庭的中心,要養一家人,所以舍利弗給他鹿的心臟。

然後,我們的菩薩想了想,就說:「老朋友,你會給我一塊肉吧?」「啊!你叫我朋友?那我給你全部!」舍利弗很高興地把牛車上全部的肉都給了他。於是,我們的菩薩就請舍利弗到他家,為他講説善法,幫他的忙,讓他做生意,並受戒,不再以殺獵為生。從此他們成了形影不離的好朋友。

你看! 友誼的力量有這麼大─叫聲「朋友」,要一塊肉,給全部!可見學菩薩道最好的方便就是慈心觀,有慈心觀才能修大悲。慈心觀是大悲的方便,沒有這個方便,無法修大悲。

七)問

請問長老,既然障礙是修道的助緣,是修忍的機會,為何四個願當中有一個願說「希望我們沒有障礙」呢?

答:

呵呵呵!你是修行來出離障礙,可不是來找障礙的。有障礙才修「忍」,障礙是修忍的機會,不過,你不是找障礙。如果找障礙,那就沒有智慧。

八)問 💡

修慈心觀時,到第四願:「願我有快樂」等等好的感受後,是否就該用這個好的覺受為緣,安住其中,當覺受不明顯後,再重新開始念四個願?

答:

沒錯,是這樣。境界若已經很清楚、感覺不改變,就不須一直念四願。如同修安那般念時,若能任運留在入息出息,那數息就變成定的障礙。四願是讓你來統一心留在同一境界,若心已在同一境界,所緣已很清楚,感覺也很清楚,就不須要念四個願。

九)問:

能不能請長老舉例說明「直接、端正」這個功德是什麼?

答:

「直接」的相反就是「彎曲」。簡單地說,「直接」就是不彎曲,不欺騙自己也不欺騙眾生,這樣, 心才能有輕安,所以它也是輕安的範圍。如果能同一心,心不會彎曲;如果不能同一心,做一件事而想着另一件事,那就是「不直接」。

其實,這是很簡單的,你能完全地同一心,那就是直接,就沒有煩惱。為何有煩惱出現?是因為不能同一心。同一心的條件是我們的行為是善的, 若不是善的行為,那無法同一心。這就是戒的重要性,它是定的基礎,不持戒,就無法修定。

有戒,意思是我們能努力減少瞋恨、貪欲和無明,這樣才能「直接」。人為什麼不直接?因為有貪欲、有瞋恨。貪欲、瞋恨代表無明,由於無明, 所以不能直接,只會彎曲,對不對?

十)問

如何才算慈心觀修得成功?

答:

如上所說,能完全同一心在此境界才算成功,才能入定。但成功也有不同的階段和層次。就戒而言,成功是指出離障礙;就定而言,成功是指入第三禪定;就慧而言,成功是指斷一切煩惱及煩惱的隨眠。所以,成功也是一個過程:戒成功是得定的因緣,定成功是慧的因緣,它們是一個過程。

問:

有什麼徵狀可以檢驗慈心觀的修行已經成功?

答:

那就是入定,然後出離煩惱,很簡單。如果常常修,那當然就是能活用在每日生活中,不會生氣,那就是大成功。你們特別是為了這個目標而學,慈心、禪定也只是這個目標的方便而已。能不生氣,才算是了不起;雖有慈心定,但出了定還是會生氣,這就不行。所以要不斷練習,有解脫,才能完全不生氣。

十一)問

師父講到《慈經》的緣起時說,因為比丘們須要在樹下大小便,樹神生瞋,佛陀因此為比丘講《慈經》,後來樹神轉為歡喜。這中間,《慈經》和樹神有什麼相關呢?比丘們又不是故意要觸惱樹神而在樹下大小便,是不得已而為之的,不是嗎?

答:

當然有很大的關係,因為那些樹神本來就不讓他們修行,後來他們修慈心觀,樹神就保護他們, 讓他們能夠成就。就是這個關係。比丘們當然不是故意要觸惱樹神。

我自己聽過這樣一個故事。緬甸人還是很相信樹神。我在緬甸時,我師父帕奧禪師決定要建一個大禪堂,方便更多人修行,所以請工人用推土機來拉走大樹。在寺廟右面比較平坦的地方,有大石頭。一天,司機很激動,告訴師父說他不能做這件工作,「我害怕樹神,他們丟石頭打我,要殺害我, 對不起,我不能再做,我要回家。」

結果我們比丘就誦經,誦《慈經》、《三寶經》、《吉祥經》,這個司機還是不肯做。我們再找別的司機,後來就沒問題了。還是有這類的事情。他們看過樹神,因為他們要破壞樹神的住所,所以樹神要傷害他們、要干擾比丘。當地人相信那是真的, 他們看過這些眾生。然而,這其實還都是在心理層面。你相信這個境界,就比較容易看到;不相信,就比較不會看到。

十二)問

看到三惡道的眾生,乃至蟲蟻,我們很容易起悲憫心,可是看到作惡的人,知道他們可能會到下三道去,卻認為惡有惡報,不容易悲憫、寬恕,為什麼呢?特別是怨敵,有痛快的感覺。

答:

這也是我們的「業分」。因為對比較近的眾生,比如親朋好友騙你,你會氣得半死,不會忘記;如果是比較不熟的人騙你或對你不好,你反而不會那麼生氣,對不對?「人」對你來說很近,因為你也是人,所以不容易對他修慈悲,因為大家的業相似;而動物的業和人的業比較不相似,所以即使牠攻擊人,你比較容易對牠們慈悲。一定要瞭解這個道理。

人跟人之間容易起瞋惱,好比說:若兩個眾生很相似,或兩個國家很相似,他們才能吵得厲害。例如以色列人和阿拉伯人是一個民族、巴基斯坦人和印度人是一個民族,可以吵得很兇,因為很相似;臺灣和大陸之間也是這樣,因為業分相似。兄弟騙你,你不會忘記;陌生人騙你,你容易忘記。同理,你對動物比較不熟,所以即使牠對你不好,你不容易對牠生氣;如果很熟的人騙了你或是對你做了什麼不好的事,那你很容易討厭他。能不能慈悲,也是相似的道理,因為你跟人類很熟,所以有人犯了大罪過,你比較不容易對他修慈悲,不過一定要修。所以先從容易修的對象開始,比如親友,再來是中性者,再來才是敵人。我們無法馬上對敵人修慈悲觀,而是要一步一步地修。修行的過程就是這樣,由易漸次入難。

十三)問

請問長老,目前在斯里蘭卡或帕奧禪林或其他地方,是否有行者由修慈心觀而得入初禪、二禪或三禪的例子或故事?這些事例對我們初學者會有莫大的鼓勵。

答:

當然有很多。入禪定並不難,不是什麼大問題,只要努力就可做到;但要保持禪定很久,比如兩三天安住在深定的境界,那是不容易的。是有很多故事;即使有些修行人因為某些因素而失去禪定,不過,因為他們已習慣於這個境界,很快就可以恢復。

不過,修慈心觀來入禪定,這是第一步,並不是那麼難;第二步是不執著定,在任何情況下對它都能修捨,這個難一點;第三步才是禪修最難的階段,就是 anativattasankhára─讓不同樣的心所持續平等,也就是「一味」─解脫之味,這個很難。所以,入禪定,感受到禪定的輕安,這是第一步,是最初學的階段。第二步,我們相信佛教徒修的禪定比外教所修的深,因為我們能完全捨定。我們瞭解它還是無常的境界,因為所緣是世間法,這樣的禪定當然是無常的,所以雖在禪定中,還是要能完全地捨,不執着它,才能保持心法完全平等, 也就是「一味道」,亦即心清淨解脫之味。

這個很難,即使是大修行人,在禪定中也還會有一些微細的不平衡的心的傾向,這是很難避免的。所以佛教分別天人有不同的層次,有第一禪天、第二禪天、第三禪天。有些天人因為所修的禪定不圓滿,身上的光明也就不圓滿。在《中阿含經》的《Anuruddhasutta 阿那律經》中,描述阿那律尊者在無量生中數數當天人,已經很熟悉天人的境界,知道有些天人因禪定修得不夠,心裏仍有不平等的傾向,所以身上的光仍有不夠明亮之處;若禪定圓滿,心完全平等,連小小的煩惱、雜念的傾向都沒有了,此時只有一味清淨心,那麼身上就是大光明,十分清淨。

這當然很難,這是大修行人的境界,不是我們的。想修到這樣,就得去森林修,這裏修不到。不過,當今我們的世界,修行的條件越來越不理想,

40   見《漢譯南傳大藏經》第 12 冊《中部經典四》P134《阿那律經》, 內文詳述諸天因過去修定時禪定之狀態(有無昏沉、掉舉等等)及所緣大小不同,生到天界後光明也各有不同,有小光、無量光,或雜染光、徧淨光等等。


即使是西藏,雪山很多森林也都被砍伐了。如果能

找到適合的地方用功,這是很大的福報,應該珍惜,好好用功。

十四)問:💡

當練習以一個人物為所緣時,影像不能時時顯現清楚。請問 1)是否重要的是注意自己的心,而不在影像清楚與否?2)定力加深後,影像會自然清楚嗎?

答:

當然。定力增加,比較容易觀想;若定力不明顯,較不易觀想。觀想能增加心的一境性。影像不太明顯並不是太大的問題,它在你的境界中應該能清晰到足以維持穩定的感覺,這才是重要的,影像本身並不那麼重要。要強調的不是影像,而是在慈心境界中的穩定作意。

所以,不是說你對所緣一定要看得很清楚。你不須把他的眼睛、鼻子、耳朵等等看得很清楚,而是能對所緣保持穩定的感覺,這才是重點。你應當瞭解:你的所緣不是某個人物,慈心觀的所緣是一切眾生,你只是用那些人物來準備你的境界,不然你對何謂「一切眾生」的意義將會模糊,對慈心觀的道理也是模糊不清的

慈心觀的道理,是能思惟「一個眾生如同一切眾生,一切眾生如同一個眾生」[2] ,這樣,心才能夠穩定,超越分別的煩惱。如果在觀想敵人時,能瞭解他是代表一切眾生,那你就不會對他生氣,才算真能克服瞋恨的傾向,連小小的瞋恨的傾向也能消除。

為什麼叫作「無量心」?因為所緣的對象無量。不論是一個人、自己、敵人、所喜歡的人,都能夠「於一眾生中見一切眾生,於一切眾生中見一眾生」。慈心觀修行的觀點就在於此,你只是用那些人物來瞭解這個道理,若沒有經過這個過程,沒有辦法,你只是用妄想而已。你以為你瞭解了,其實還不瞭解,因為你沒有經過這種薰陶。

由於我們的心習慣於那些不合理的分別,所以起煩惱;現在有機會學習減少不合理的分別,所以要特別努力瞭解這個道理:「一眾生即一切眾生,一切眾生即一眾生」。

在四無量心、慈心觀的境界中,「我」和「你」其實沒有什麼差別,意思是,在分別中也無煩惱。為什麼?因為了知一切眾生即一個眾生,一個眾生即一切眾生。明白這個道理,才能重視眾生、愛眾生,也才真能愛自己,這就是慈心觀的意思。若不能瞭解這個道理,很難成為自己的朋友,心也不會有慈心定的力量。

正因為你和眾生是一個境界,眾生也就是你, 所以,經過破壞限制的過程才會出現止相,因為你瞭解這個道理,明白「你」跟「他」根本沒有什麼差別,你跟你所愛或所憎的他,在四無量心的境界中無差別。

不過,這不是用想的,要用行證來瞭解,才能有效出離煩惱,否則不可能。人為什麼還會生氣? 是因為不瞭解「我是一切眾生,一切眾生就是我」這個道理。若能徹底明瞭,自然不會再生氣;即使有生氣的表現,也不是真生氣,因為不是真的起煩惱,就不會有明顯的瞋恨。

所以,不要機械性地操作練習,應當以智慧來瞭解:自己在做什麼、為什麼做;如果能「端正」、「直接」地這麼做,又能受到什麼利益?所以,不要害怕煩惱。不怕煩惱,才能開啟這種智慧。若能開發這種智慧,就不可能、也無法再輕視眾生;你不輕視眾生,在眾生界中就可無障礙。

十五)問:

1)在第一、第二階段是以自己和親、中、怨三組人物為所緣,那麼,第三階段擴大所緣為十方,在觀空間時要以什麼為所緣呢?是不是無量的眾生?2)要怎麼觀?

答:

要以一切眾生為所緣。佛教所說的世界包括眾生界和器世界,器世界的意思即眾生,若無眾生, 器世則不具意義。十方世界中到處都有眾生,所以十方才構成意義。器世的意義在於眾生,而不在器世。因為眾生有心,有心,才有意義。

器世的意思就是眾生,連在空中也有眾生,只是我們看不見;到處都有眾生,只是不可見的比可見的多得多。所以,器世的意思就是眾生,應當這樣思惟。而器世就在十方之中,所以,十方之中必有眾生。

科學上傾向於分別「能觀」和「所觀」,雖然現代科學已瞭解到這是不能分開的,但我們很落後,仍繼續在分別。佛法是講緣起,器世與眾生都是緣起,不過,緣起真正要說的是眾生的緣起,不是眾生所緣的器世。這是緣起觀很重要的方面。

至於「無量」怎麼觀?要用感覺觀,所以,要經過破壞限制的階段,以男女、聖凡等等為所緣, 而保持同等慈悲的感覺。這當然是抽象的,誰也看不到一切眾生,但是沒辦法,因為心本來也就是抽象的,所以你放什麼所緣在心裏,心就思惟什麼; 如果心不是抽象的,就沒有辦法思惟所有的所緣。因此,要把所緣放在心裏,才能夠思惟它。這是你的修行,你不把它放在心裏,就無法思惟,也就無法瞭解到你和眾生是在一起的、都存在於心。心外見不到一切眾生,只有在心中看得到,不過先要用作意把所緣的一切眾生放在心中,這樣才能夠思惟他們。這是你的方便。如果不這樣做,你如何瞭解你和一切眾生是一體的,能觀所觀都是一起的呢?

因此,我在禪修一開始就強調,這是般若的方便法門,不是普通的禪定,它跟般若很有關係,所以佛在所有定的境界中特別讚美四無量心。

十六)問:

前幾回開示時,您教我們三段觀想,昨晚則說只觀一個人。請問:1)可否不修三段觀,觀一個人?2)三段觀一共要觀十五個人,想得頭痛,怎麼辦?

答:

1) 當然可以,可以從自己開始,前提是你已瞭解三個階段的磨練。它的意思我剛才講過:你是一切眾生,一切眾生就是你。要瞭解這個道理,否則你只是對一個人物打妄想而已,你不瞭解一個人物是代表一切眾生,一切眾生是在一個人物。明白這點,才能修四無量心。所以不能輕視三個階段的磨練,它是很重要的。在這個過程,所緣變得很清楚了,就能夠以一個人物為所緣,觀想他來入定。如慈心觀,觀想一個你所尊敬的人而入定。

2) 觀十五個人,如果已經習慣他們了,可以很快地觀過去,不必細想個別的長相,他的頭髮、眼睛、鼻子怎麼樣等等,不是這樣的;若這樣做, 就完全不對了。你只是用那些人物來培養穩定的作意而已,如此才能保持你對一切眾生穩定的境界

十七)問:

能否請長老再解說一次破壞限制中十個方位的走向?是順時鐘嗎?

答:

沒錯,有些修行人是以順時鐘方向來修的,這是印度曼達拉的道理。先走四個大方向:東→南→ 西→北,接着走四個隨方向:東南→西南→西北→ 東北,然後是上→下,這樣,順時鐘依序而轉。要記得:你的前方是東,右邊是南,後方是西,左邊是北。你也可以根據《清淨道論》的修法:先是東方→西方→北方→南方,這樣,前、後、左、右,四個大方向就建立起來了。再來是四個隨方向:東南→西北→東北→西南;最後是下→上。不過,這個走法的次序不是那麼重要,重要的是每次修時都必須用同一種走法,並須瞭解一切眾生在十個方向裏到處都有,這種感覺要很清楚。如果平常沒有這樣修,這種感覺不會很清楚;要努力修,境界才會變得清楚。所以,不要輕視這個修行。佛和他的弟子安排這樣的修法,是因為他們瞭解如果不這樣修,影像就還是模糊的,而在模糊的境界是不能修定的。所以依照這樣修,修個兩三次,影像清楚就夠了,不一定要重複很多次;若不這麼修,影像不會很清楚,就不能徹底瞭解一切眾生和你是一個境界。你的心不是屬於你,它是屬於一切眾生的,所以,如果你氣一個人,就是在氣自己;氣自己,就是害自己,也就是害一切眾生。因為你不是你自己,而是一切眾生。這個道理是不容易瞭解的。

十八)問:

1)「言者無心,聽者有意」,慈心觀的行者如何在語業上不犯過失?2)反過來說,「言者有心,聽者無意」,那麼,是否修行人不領納惡意的語言,就沒有苦受了?

答:

1) 那要用些智慧。這不是說話人的問題,而是聽話人的問題。說話的人若無意傷人,不說粗魯語,而是說真話,那他沒有犯什麼;而聽話的人會受傷,是因為沒智慧,那他不管聽什麼話都會受傷。如果有智慧,就不會受傷。所以一定要修行, 不要打妄想。

2)這也是要靠智慧,若無智慧,什麼都會受傷;若有智慧,就不會受傷,就這麼簡單。有智慧,所有的矛盾都很容易出離;沒有智慧,處處是矛盾。所以一定要修定,開發智慧,則所有矛盾都不見了。那些矛盾對修行沒有什麼用,對修行有用的是止觀。

這個問題所提出的看法沒有什麼止觀。如果心沒有問題,就一切都沒問題;心有問題,什麼都有問題。所以要調心,讓心沒有問題,這就是修行, 哪還會有那些妄想呢?

十九)問:

您說到瞋恨是最黑的心,那麼有沒有紅色的心、橘色的心,黃色、綠色、藍色、紫色和白色的心?

答:

有,當然有。不過我們現在不是講這個境界。你們若對這個好奇,在印度的 Madurai 瑜伽博物館,可以看得到每一個不同樣的感覺有它的顏色。瑜伽士可以看得到在心臟的血液中、眼睛下、頭部周圍的顏色,每一個感覺有它的顏色。不過這不是我們的主題。

廿)問:

當練習發出慈心給敵人時,感覺好像是要拿食物給眼鏡蛇,很不舒服。我知道這只是感覺,不是正念,可是應該怎麼做呢?是否應該 1)繼續對敵人的練習?2)退回到對自己的練習?3)退回到對中性對象的練習?

答:

若能用穩定的心來觀敵人,那是最好的修行;如果不能,那就隨自己的瞭解,看自己在什麼情況下能夠讓心穩定,就退回到中性的人物或是對自己的練習都可以。修行是為了培育智慧,並沒有絕對必然的方法,說一定要這樣或那樣。要根據自己的經驗,才知道哪一法對自己有最好的效果、自己在什麼情況下能夠保持穩定的心,而不是完全固定的模式。所以論典並沒有提到這些,行者要根據自己的經驗出離自己的問題。每一個人的經驗不同,某段時間可能對敵人很難作觀,另一段時間可能變成容易。

我給過方便法:先能觀自己微笑,再觀想敵人微笑,才比較能有效地克服這些問題。先記得自己微笑的感覺,再把這種感覺轉向外面的對象。希望大家明白:修行最重要的是靠方法,而不是靠妄想,妄想無量,沒完沒了。你是要修行來斷妄想,不是來起新的妄想。修行是用來瞭解妄想的不利, 而不是增加妄想。

妄想是不如法的分別,它讓心起煩惱,因為你是在修正念正知,所以雖然有時難免會有不合理的作意出現,但是你不要讓它們繼續。這樣,你會越來越清楚什麼境界對修行有利,什麼境界可以成為修行的方便,來保持清淨的心。有這樣的認識,才是在修業處,缺少這種認識就不是在修業處。所以要用修行來瞭解修行,不要用妄想。佛也告誡弟子,要聽取善知識的教授,來瞭解自己是在用妄想還是在用方法。

廿一)問:

1)每次作觀,都要走過全部的所緣者嗎?從自己開始,經過親、中、怨……,一直到十二個所緣,每一次都要這樣做嗎?2)每次念四個願的時候,對一種人物是念一遍還是幾遍?

答:

1) 做幾次之後,發現哪一個比較不明顯,就練習那一個;哪一個已經明顯了,就可以很快觀過去。最好還是快速經過,這樣影像會越來越清楚, 你會把影像都合起來。如果不這麼做,可以像看電影的快速前進一樣,嘟-嘟-嘟-嘟,對那些人物很快地觀過去,因為已經習慣了。這是深入境界很好的練習。

2) 看你的需要。我剛才說過,修行是一種智慧,你要瞭解在什麼情況下你能保持穩定的感覺和作意。依照這個道理修,先磨練,讓這個境界在心中產生影像,若影像已經很明顯了,那就未必每次都得照次第修,可以有時從自己直接到一切眾生, 或從自己到另一個人物。

但是,要能這樣做,必須你的境界要很清楚, 因為在模糊的境界是無法入定的,境界很清楚才能入定。如果你這樣合起來,那個境界變得很清楚, 然後不管你是思惟自己或敵人、思惟一個人物或一切眾生,馬上可進入這種慈心觀的境界,不論是定或穩定的作意,都能與輕安共住,因為你已習慣了這種心境。你要培養這種習慣,它不會自己來。心的力量是靠習慣而有的。

廿二)問:

請問長老,如果說一二三階段這樣子練習了,那如果入了定,可不可以住在定中,還是要繼續這樣練習一二三階段?

答:

我們在緬甸是這樣學的:先一次、兩次,在定中修四百八十次出入定,令心變得很柔軟,然後就不需要再做。之後,你不管在什麼情況下都可以入定,不管是思惟一個眾生還是一切眾生或是自己, 都很順利。練習入─出、入─出定,也表示能夠不執著定。要在一小時內能四百八十次入定出定,那你一定要放下定,不然你還會執著這種感覺。這也是一種磨練。

廿三)問:

思惟敵人微笑的時候,是你讓他微笑,還是他在笑?

答:

你笑他就笑,你不笑他也不會笑。他是你的心,從你的心來的。他是你的作品,你怎麼調他, 他就怎麼出現模樣。如果你自己有微笑,就很容易調出他也微笑的影像;如果你自己生氣,還可以調出他微笑的樣子嗎?那要修行很厲害才行。我在中國大陸蘇州靠近寒山寺的一所佛學院裏,曾看過一座濟公活佛的雕像。他的臉半邊是高興的表情,另外半邊是生氣的樣子。能這樣修,當然是很厲害,但是我們一般的修行人如果自己無法微笑,就很難觀想別的眾生在微笑,是不是這樣? 不過,未來你要下定決心能夠這樣修:一方面笑, 一方面生氣。能夠這樣,就能超越所有感覺的束縛。這很不容易。

廿四)問:💡

修慈心觀時,最後要觀想同性而令人尊敬的人物,您說這是入慈心定的方便。那麼我們如何知道自己有進步?是影像明顯,給予喜樂的感覺存在, 時間越來越長,之後呢?要多久才會進入下一個階段?

答:

我們說過好幾次,學禪定的過程,不論是用四無量心或是何種方便或境界,都一樣,要保持心在同一境界不改變。如果這個境界是合適的,心就能深入並融入這個境界而成為禪定。不過,這要練習很久;若還沒有禪定的經驗,你改變了境界就無法入禪定。由於四無量心的所緣無量,修行的過程和時間也就特別長,若不明瞭所緣就無法入禪定,要所緣清楚才可以。

因此,要先破壞限制,瞭解所緣是無量的,才能明白何謂心住於無分別的慈心中,再用這個心, 對一個人物來培養穩定的作意、穩定的想、穩定的受。所以,心不改變、安住不動,即可入定;入定時,感覺、境界也都不改變。這樣心力就會變得很強,能完全融入所緣,而不受別的所緣的影響,這就是禪定。

如果學會了維持禪定在同一境界,就很容易用其他的所緣學禪,這個過程並不複雜。若有學安那般念禪定,就很容易學別的禪定。安般禪定最適合磨練穩定的作意,特別是南傳所教的所緣,思惟在鼻孔周圍的「觸」,就很容易調令作意穩定,以此入定。

一般來說,修安那般念之後,就再修不淨觀,觀三十二身分;南北傳佛教都有同樣的道理,天臺宗也是說先修安那般念,而後不淨觀,觀三十二或三十六身分,再修四無量心。這種修法多半是阿蘭若(指寂靜處或森林)修行道場的修學次第。

廿五)問:

請問師父,可以用慈心觀的四個願來祝福已經往生的親友投生善趣嗎?對他們是否有助益?

答:

心力若很強,當然可以。這是心的秘密。我曾誦過《法句經》對「心」所作的描述。佛說:「心可以去很遠的地方。它是獨行者,它自己走。心沒有形體,宛如住於穴洞。如此思惟,可解脫一切魔羅的束縛。」若要明瞭解脫的境界,一定要瞭解何謂「無有形體的心」。請多思惟這個道理,尤其是喜歡唯識學的行者,應多思惟這個道理。心是很大的奧秘,力量不可思議。心與所有的法都有關,沒有心,則什麼法都沒有。心力強者, 可以影響很多不同的法;心力弱者,則容易被所緣把握,而不是把握所緣。所以應當學習用心把握所緣,而不是被所緣把持。

至於有沒有助益,其實在於自己的決定。如果自己的決定、勝解很強,迴向的修行很有進步,就會有力量。因為你的親屬有思念你的習氣,而你也有想念他的習氣,這樣就一定會有影響。

廿六)問:

禪堂中靜坐時有人打噴嚏,有人咳嗽,有人打嗝,有人排氣。有二種說法:一、「寧動千江水, 莫擾道人心」,所以要小心避免。二、這是自然的生理狀態,應該寬容,不必生氣。聲音只是聲音, 驚嚇只是驚嚇,其他人應該體驗心的感受,而不是生氣。尊者您的看法如何?

答:

第一個看法,我同意,要注意不干擾他人。但是我想沒有人會故意這樣做,我好像沒聽到什麼太大的聲音。

第二種看法,當然是不必生氣。你們是在修慈心觀,如果生氣,那就沒有慈心觀了。「聲音只是聲音,驚嚇只是驚嚇……」,那些都只是無明問。為什麼是無明問?因為那些都只是觀待─如果故意咳嗽、干擾,那就有問題;如果不是故意的、

是不可避免的,那麼小心地做,也沒有什麼問題。在修行時,不能特別掛心那些現象;有掛心,表示無法入修行,以致心跑到與修行無關的境界去了。在修行的過程中一定會有一些裏裏外外的障礙,面對障礙就是修行;沒有障礙,就沒有修行。

問答篇(二)

悲無量心的行法

這裏要答覆一些問題,因為在修行的過程中, 行者一定要很清楚瞭解該怎麼修,才能出離煩惱。一)問:1)

修悲心觀在觀苦的人物時,我願他離苦,那麼

我和他的影像都要面帶微笑嗎?

答:

這是慈心觀的方法,不能用在悲心觀,兩者不

能混在一起。慈心觀是思惟樂,悲心觀是思惟苦。修悲心觀時,你的對象正在苦受中,他怎麼笑得出來?如果思惟他微笑,不就離開悲心觀的過程,變成慈心觀了嗎?一定要知道他在苦中,所以願他離苦;如果觀他微笑,他的苦就不明顯了,對不對?

「一切眾生都在苦中」是有它的道理的,但這


不是我們現在要講的。你要注意的是所觀對象的苦,而不是他的樂,所以要依作意決定而修悲心觀。修慈心觀是思惟一切眾生都在樂中,以樂利益他們;修悲心觀則是思惟一切眾生都在苦中,願他們離苦。

問:2)

可以觀他遠離病苦與瞋恨之苦嗎?是否心中

一直重複念那一個願,然後觀他離苦後能快樂微笑的樣子?

答:

那會變成太複雜了,越簡單越好。這裏是在修

定的過程,不要太複雜。太多分別會讓你打很多妄想,定就不見了。不能觀他快樂的樣子,因為他正在苦中,你願他離苦。你是思惟悲,不要把它跟慈心觀混在一起。雖然它們最後會變成一個過程,但

初開始時要把它們分得很清楚,才能瞭解它們是一個過程。要明白,思惟樂是慈心觀,思惟苦是悲心觀。

問:3)

觀到眾生苦時,有時會想流淚。這時應該提起

正念,不哭,是嗎?

答:

那當然是這樣。我多次說明,修慈心觀是來對

治瞋心,但慈心觀的危險是貪欲。如果思惟己樂、也思惟一切眾生皆樂,就應該知道一切眾生的貪欲是什麼?是可意的觸、可意的受。現在你所愛的是最可意的觸,不過,若對所緣產生貪欲,那就變成有煩惱的愛。一定要很清楚地分別清淨之愛與煩惱之愛的差別:煩惱之愛起於貪欲,而慈心觀是修清淨的愛。

我們說過,慈即友誼-friendship,友誼才是無煩惱的愛。為什麼呢?因為,若真是朋友,就應當思惟眾生的需要,依他們的需要,以善巧方便來協助他們,這才是真正清淨的愛;不是為自己,而是犧牲自己來利益眾生。所以修慈心觀的過程,也包括克服自己,克服自己才能犧牲自己,變成自己的


朋友。

行者應該知道,自己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的煩惱,再沒有比煩惱更大的敵人了。所以佛說:即使克服一切敵人,不如克服自己的煩惱;克服自己的煩惱才算克服。因此,修慈心觀的過程中,一定要善於守護自己的心,否則會陷入慈心的危險,慈心觀的近敵─貪欲會出現。所以才說這也是修煉如何克服自己的過程。

事實上,愛自己,也就是克服自己─克服自己的貪欲。貪欲和瞋恨其實都依於同一法,也就是有煩惱的愛。有煩惱的愛,有貪欲必有瞋恨,有瞋恨也必有貪欲,二者雖不能同時出現在同一個心, 有貪欲時則無瞋恨,有瞋恨時則無貪欲,但它們其實是一體的兩面。所以,出離貪欲時,也就出離了瞋恨;反之亦然。

那麼,我們修不淨觀以減少貪欲,修慈心觀以

減少瞋恨,最後成就內觀的修行時,對於欲界的所願沒有貪欲和瞋恨,兩者都能出離,則可成就三果


聖人;再完全出離了三界,就成為羅漢。

所以,阿羅漢是什麼境界?他是連續不斷地修

「行捨」,所以能不執著一切受:對樂受不執著, 對苦受不拒絕,對不苦不樂受不模糊。執著就是拒絕,有執著才會拒絕。因為羅漢不拒絕苦、不執著樂,所以能不斷地修「行捨」。他還是有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但這不影響他的行捨。一定要瞭解這個道理。

二)問:

昨天修悲心觀,觀到眾生苦時,雖願他們離

苦,自己卻一直流眼淚。這樣的修法對嗎?

答:

我們已回答了,是不對。修慈心觀時要保護自

己的心,不讓貪欲出現,對可意的境界不要有樂受;修悲心觀時要保護自己的心,不讓憂愁出現。如果流淚,就是有憂愁出現;憂愁也是屬於抗拒、瞋恨,所以是煩惱。悲心觀只有在無憂愁時才是清淨的,若有憂愁則不清淨,如同有貪欲,則慈心觀


不清淨。一定要瞭解這個道理。

若能修清淨的慈悲觀,感覺才能漸漸自在,在有苦的境界中不抗拒,在有樂的境界中不執著,這是佛教的「聖人」的修行,在《阿含經》中說,這種境界是聖人的神通。由於聖人的神通能徹底通達受,所以聖人可以不執著可意的觸、不拒絕不可意的觸。能這樣修,是成道的最佳方便。

三)問:

請長老慈悲開示,修悲心觀至所緣清楚、感覺

平穩不變,進入初禪、二禪、三禪的各種禪是怎麼

樣的?應當如何認識?

答:

這是很重要的問題。什麼是禪定的情況?不管

哪一種禪定,一定要瞭解「禪定的情況」和「普通的心」不同之處是:在禪定時所緣不改變,因此心也好像不改變。我說「好像」,其實心是連續不斷地處於無常的過程中,不過,那時心是在定的情況,看不到無常。其實,由於心所緣的是世間的所


緣,世間的所緣都是剎那剎那生滅的,一直都在變化中,不可能不改變。

這種情況,《瑜伽師地論》稱為「彼分涅槃」

59

。何以稱為「彼分」?因為「好像」涅槃。就是

所緣不改變,心不改變,就沒有煩惱,就好像涅槃似的。由於所緣是適合的所緣,所以是善心的一境性。《俱舍論》對禪定的定義,說是「善心的一境性」。這是說,只有善心才能入正定;沒有善心, 比如沒有正念、正精進等等條件,則所得的是邪定,不能得正定。

在禪定時,什麼情況能所緣不變、心好像也不改變?這在出定時可以瞭解到。譬如,修慈心觀時,所緣是世間的,如入出息、一切眾生等等,那麼心就還是剎那剎那生滅的心,但在定中看不到, 出定才會知道。所以在定中我們又稱它為「相似涅

42  《瑜伽師地論》卷 11 在詳述各種靜慮時說:「復次,是諸靜慮名差別者,或名增上心,謂由心清淨增上力正審慮故。或名樂住,謂於此中受極樂故。或復名為彼分涅槃,亦得說名差別涅槃。由諸煩惱一分斷故,非決定故,名彼分涅槃。非究竟涅槃故,名差別涅槃。」


槃」,因為在定中沒有什麼煩惱,出定才會有煩惱。心在一般時候,也就是不在定中時,一直在改

變所緣。根據南傳阿毘達摩說明,心每一次改變所

60

緣,要落在「有分心」 才能改變所緣,否則不能。

因為心的過程一開始就是先要「作意」境界,有作

意,才會出現心的過程。

現在,在禪定的情況,心持續在一個境界中, 所以變得很強;若心一直在變化中,它就沒有力量。培養心力的傳統方法,就是入禪定,越深越好。

《增一阿含經》中,佛說,修行人度過苦的過程, 就是解脫的過程。猶如想渡過恆河的人,要有很好的游泳技術,尤其是要渡過恆河最寬的一處,一定要非常熟悉游泳才行。同樣地,心沒有力量,不能度苦,一定要很有力量,才能渡過苦海。而輪迴叫作苦海。

43   見大正藏第 43 冊 P635b 窺基大師撰《成唯識論掌中樞要》:「上座部師立九心輪。一分,二能引發,三見,四等尋求,五等貫徹, 六安立,七勢用,八返緣,九有分。然實但有八心,以周匝而言總說有九,故成九心輪。且如初受生時未能分別,心但任運緣於境轉, 名有分心……其中見心通於六識,餘唯意識……」


然而,如何培養心力呢?就是修禪定。沒有禪定,心力無法增強。心力越強,越容易發達智慧, 所以阿毘達摩將智慧分別為三:欲界心的智慧,叫作小智慧;色界、無色界的智慧,叫大智慧;涅槃的智慧,叫無量智慧。修四無量心,是順這個涅槃的無量智慧,所以這個法門跟般若特別有關係。

何謂涅槃的無量智慧?涅槃的無量智慧就是不失去正念,所以可以不起煩惱,也就不會有常樂我淨的顛倒,他的境界即可持續不斷地明顯。阿羅漢具有這種境界,因此沒有煩惱的束縛;阿羅漢有一切智,佛則有一切種智。

我們講過《孔雀經》,說我們的菩薩在過去生中,身為金色孔雀,由於時時保持正念,獵人一直捉不到他。但有一次,因剎那間失去正念,終為獵人所獲。我們要記取這個教訓。(見附錄 3)

至於心有禪定的狀況如何?禪定的好處,就是能夠現法樂住。若有定,馬上就能入很可意而無煩惱的境界,不須勉強。因為已經熟悉這個境界了,


所以自己可以決定要維持多久不起煩惱,這樣的

話,心力很強。

佛法強調,要在定中修觀才能成道。這個意思

61

有時候很模糊,因為我們強調止觀雙修   。不過,

修行人若有禪定,他出定時能觀得很清楚「無間過

去的心」,若無禪定就無法看到。

無間過去的心,它的所緣還是禪定的所緣,你思惟它,它能持續地掌握禪定的所緣。所以,在此心中,能見到剎那剎那的生滅,不過,此剎那剎那生滅是在同樣的所緣,在剎那剎那的心流中。若有

62

第一禪定,則很容易分別五種禪支 。

稱為「禪支」,是因為它們是禪定的因緣,無

44   台灣嘉義香光尼眾佛學院 2005 年出版性空長老《阿毘達摩的理論與實踐》一書,P56 指出:「在南傳阿毘達摩裏很清楚地分別止、觀的方法……要先出定才能修觀……。北傳佛教說法則有所不同, 認為止和觀的心所都可以出現在阿賴耶識。……這兩種說法,我們無法說修止和修觀是否同時或不同時,因這是概念上的問題……。」

45  《瑜伽師地論》卷 11 詳細說明四禪的相貌,其中初禪說明如下:

「復次,於初靜慮具足五支:一尋、二伺、三喜、四樂、五心一境性。」具此五功德,可成就初禪。另據《顯揚聖教論》卷 2 解釋, 尋、伺乃指能對治欲界煩惱及業煩惱兩種雜染而得出離。簡言之, 喜是指得禪定後心情愉悅,樂指身體上重大的快樂。心一境性則是繫心專注令不流散。


此因緣無法入定。它們在定中能變得特別清楚,所以行者可以分別尋、伺、喜、樂、一境性。若能分別得很清楚,即可一再入出定。如果很熟悉這個禪定,初禪變得很流利,能依己意立刻看到禪定的所緣,馬上入禪定;也能隨己意,要在定中停留多久就停留多久,要出定就出定。出定後,觀察五禪支。這是學禪定的自在。

能夠這樣學,出定以後,行者思惟尋、伺為寂靜的障礙。為什麼?因為尋、伺好像一種力量,把心拉到所緣上,那些心所都是心的力量。心本身並沒什麼相狀,它的相狀就是心所。是「心所」決定心的內容,心自己是沒什麼力量的,而是心所在運作;心自身不會動,有了心所,心才會動。心自身只是反應所緣而已,一定要瞭解這個道理。

行者過去若已有修觀,他會馬上知道:尋、伺

會擾動心的寂靜。能看得清楚,就能出離它們。他重複入定,思惟尋、伺是寂靜的障礙,以此來遠離它們。他知道出定以後就看不到它們了,所以他會


重新入第二禪定。他要入第三禪定也是同樣的道

63

理,要練習五種自在 ,在第二禪定境界裏重複思

惟:喜,也就是歡喜所緣,是寂靜的障礙。如果他能知道得很清楚,就能遠離它們而入第三禪定。

修定的過程就是這樣,阿毘達摩就是強調這樣的禪定學。如果有這種禪定學的概念,行者對禪定的境界就不會模糊。很多人自認為已有禪定,其實並沒有;同樣地,有些人以為自己沒有禪定,其實他已有。所以,要檢查五禪支,才能確定有無禪定, 不這麼做,就很難確定。

禪定的第二個好處,就是行者可以用此境界來修觀,特別是觀無常想。佛自己在修苦行之前,對禪定境界已經自在。他已學了色界定、無色界定, 他的老師教他,無色界定的境界是為解脫,但他並不滿意,因為出定後還是有煩惱,所以他決定修苦

46  根據南傳阿毘達摩,初禪的五種自在是:一、轉向自在,能隨心所欲把心轉向任一禪支。二、入定自在,能隨心所欲地進入初禪。三、住定自在,想在初禪住多久就多久。四、出定自在,可自己預定出定時間。五、省察自在,能隨心所欲地檢查每個禪支。


行。修苦行也不滿意,於是最後在菩提樹下用禪定來修內觀,才終於成道。

四)問:

弟子似乎抓到方法了,就是不斷地提起願力:

願某人解脫痛苦,是這樣嗎?

答:

我們說過,四無量心的修行是勝解作意,但只

是勝解還不夠,你還要與勝解相應。而勝解與精進有關,出離煩惱,尤其是對治昏沉的過程,就是修精進的過程。修精進,就是瞭解在何種情況下可以讓煩惱不出現;如果它出現,當下要出離。這樣勝解才能成功;勝解成功,才能與勝解的所緣相應。這樣,心才能安定下來,而安住在此境界中。

五)問:

請問師父,什麼是真正的悲心?生起的這念

心,如何簡別它是悲心還是同情心?

答:

真正的悲心,是行者能安住在悲心中而沒有憂


愁。悲心和同情心其實是一個過程,不是兩個。不過,因為你的願是「離苦」,你思惟那個眾生離苦, 所以你「決定離苦」,這是你的勝解,而不是他苦你也苦。如果你也苦,這是煩惱,不是悲心,悲心是沒有煩惱的。

修悲心才能對苦自在,修同情心並無法對苦自在。所以觀世音菩薩名為觀自在,因為他思惟苦而能不受苦的煩惱。苦的煩惱特別指不能忍苦,若思惟苦而不能忍苦,那不是修真的悲心。所以修慈悲的過程即是修忍的過程,沒有忍則不能深入慈悲的修行。忍,就是出離煩惱,而不是住在煩惱中;若沒有出離煩惱而在苦的境界中,那不是修忍。

《瑜伽師地論》說到三種忍:一是對不可意境

64

界的忍,二是痛苦的忍,三是法忍 。修慈心觀也

47  《瑜伽師地論》卷 42〈菩薩地•忍品〉詳述忍波羅蜜多,其中關於忍的種類,論文曰:「云何菩薩一切忍?當知此忍略有二種,一依在家品忍,二依出家品忍。當知依此二種品忍,各有三種。一耐他怨害忍。二安受眾苦忍。三法思勝解忍。」耐他怨害忍指對其他眾生加害於己,修五想使自無憤勃、不報他怨;安受眾苦忍指依止處苦、威儀處苦等等一切事苦;法思勝解忍指於一切法能正思擇,由善觀察勝覺慧故,能於三寶功德處等八種生勝解處善安勝解。


是,要在每天的生活中以及禪定中修三種忍,這樣慈心觀的境界才算是成功。所以,肯定不能讓慈悲

的境界變成煩惱的境界,勝解即在於此,忍即在於此。

六)問:

請問師父,如何分別什麼情況該用慈心,什麼情況用悲心?比如在醫院看到病得很重的人,是否用悲心?對非常憂鬱的人,我們希望他快樂起來, 這時是否用慈心祝福他?

答:

我強調過,四無量心其實是一個過程。因為病

人的情況一直在變化,所以一定要用智慧如實觀, 根據當下情況反應,不一定每次都用慈心觀或悲心觀,有時要用捨心觀。所以心要很柔軟。

不過,每次遇到境界,要決定用慈心或悲心並不容易,還是當下處理最合適。因為對象是眾生, 所以四無量心在眾生界特別好用。要發達這種智慧,才能知道在什麼情況下須要用什麼心,這樣就


能漸漸在眾生界不起煩惱。

那些有問題的人,他們自己常常有很多煩惱, 你應該有注意到。在這種情況下,悲心未必是適合的,要用捨心,不然,你很難幫得上忙。你要跟他們的煩惱保持距離,才幫得上忙。


問答篇(三)

捨無量心的行法

一)問:

捨有二種,「受捨」是否為第四禪?它與四空

定境界有無關係?

答:

一般來說是這樣,但也未必。當然修禪定,到

第四禪才會有不苦不樂受;近行定以及第一、第二、第三禪都有樂受。不過,其實在欲界的不苦不樂受中也能修四無量心。初學時不可能,但如果有經驗、已經熟悉這個境界了,那麼其實在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中都能修四無量心,不一定要到第四禪定或無色界定來修捨。

捨受,即不苦不樂受,在欲界也有。若已習慣

修四無量心,就日常生活中也可以修,要明白這個


道理。禪定只是智慧的方便,如果有智慧,在任何情況都能修。禪定的作用是發慧,沒有禪定,智慧則不明顯。

《法句經》有一偈頌說:「無慧者無定;無定

65

者無慧。兼具定與慧,彼實近涅槃。 」學禪和學

智慧是一個過程,四無量心也是一種智慧的境界, 可在任何情況用來出離所有的煩惱。那些禪定的磨練只是方便而已,並不是目標。

二)問:

行捨才是四無量心的內容,那麼,必須有我空

和法空的智慧,行捨才能圓滿嗎?

答:

大乘論典是這麼解釋,當然,唯有佛的四無量

心境界才達到完全圓滿,也就是無緣慈、悲、喜、捨四無量心;不過,有我空一定有法空,只是這樣的法空仍不圓滿。龍樹菩薩也說:「你不可能有我空而沒有法空。」只是你的法空仍然不圓滿。

48  見《南傳法句經》第 372 偈。

三)問:

曾經在一枝香中,依照慈—悲—喜—捨的步驟

走了一圈,想回到修慈心並觀想所尊敬的人物,此時可感受到很強的慈心湧出,但悲心卻同時出現, 成了悲欣交集。是否應該再修一次慈心的過程,再去觀想所尊敬的人物,如此就不會混雜悲心進來? 答:

當然修慈時修慈,修悲時修悲,可是日常生活

中,慈、悲二者是很有關係的。不過,當你思惟苦的時候,不是思惟眾生樂,而是思惟眾生離苦。所以,悲是另一種思惟,雖然它們很接近,但不是同一個心所。它們出現在不同的心,但因為心的過程是如此之快,所以好像它們一起出現,其實它們不會出現在一起。

不過,當你思惟眾生樂時,就不是思惟眾生苦;當思惟眾生苦時,就不是思惟眾生樂。樂,是因為你強調愛,愛是我們心中最有快樂的所緣,眾生沒有快樂是因為他們沒有愛。眾生若有清淨之


愛,就不會引起麻煩,不會有混亂,不會有戰爭。

愛必與樂同在;而思惟苦,則必有悲。

心的速度不可思議,雖然唯識學主張不同的識可以同時出現,但多半的佛教論師不接受這個說法,認為心只能有一個所緣,不能同時思惟或注意兩個所緣。心速極快,依照南傳佛教的說法,一彈指間就有好幾百千心的過程,心速不可思議!

我們已說明過何以「定」是如此重要,是因為定有如放大鏡,放大你的境界,它會變得比較慢, 越大越慢。境界變慢,所以能了知心的過程,這是定的重要性。所緣被放大了,才顯得清楚。心的放大鏡就是定,心沒有定,則所緣是模糊的;心有定, 所緣才清楚。


問答篇(四)

其他

一)問:

外道沒有佛法,請問他們所修的四無量心與佛

教所修的四無量心有何不同?

答:

外教也有四無量心的修行。在《Patanjali yogasutra》─印度最重要的瑜伽經典裏,現在還可以找得到這類資料。多半學者認為佛教是受到印度教的影響,其實佛教對印度教也有很大的影響, 二者互相影響,就像在中國,佛教、道教也互相影響,如此宗教的力量才能變大。很可惜,在西方, 他們只壓迫別的宗教,不相互討論,所以宗教變得越來越不得人心。

佛教與外教所修的四無量心,其不同之處,在


於佛教相信緣起,其他的宗教沒有緣起觀,或者是雖有而不明顯。要瞭解緣起,特別是「緣起空」的道理,才能深入四無量心的修行。四無量心特別須要長時期的修行,因為所緣無量。哪裏能找到無量的所緣?在心外是找不到的。

《大智度論》和《大般若波羅蜜經》都說到:

66

「十二因緣猶如虛空,虛空無盡,無明亦不盡。 」

要修真的慈悲喜捨,也要這麼思惟,要瞭解緣起無

量、心無量,功德才會無量。所以修四無量心,就是要來超越我們有分別的「小小心」。

從菩薩道的角度來看,輪迴與涅槃都是無我的道理;而無我即無量,無我則心亦無量。瞭解無我, 才能瞭解慈悲喜捨是無量的。這就是何以其他宗教也有慈悲,卻缺乏這個道理的原因。

二)問:

49   見《大智度論》卷 80〈釋無盡品〉第 67。佛於此品中,從蘊界處、十二因緣等等,說明無所得的般若波羅蜜:「復次,應生般若者, 無明虛空不可盡故。……是故說十二因緣如虛空無法故不盡。…… 是故說無明虛空不可盡,乃至憂悲苦惱虛空不可盡故,菩薩行般若波羅蜜。」


四無量心有三個所緣:眾生緣、法緣、無緣緣, 不知是什麼意思?

答:

在北傳的經典,尤其是《大般若波羅蜜經》裏可以找到這個道理,它是第一部提到這個道理的經

典;《阿含經》沒有。北傳論典也說,修四無量心若要得到無量利益,須先瞭解三種所緣;而根據《阿含經》的阿毘達摩,四無量心只有一個所緣,即「無量眾生」,沒有別的所緣。

第一是眾生緣。不論是凡夫或聖人、佛教或外

教,這樣修,才能得到無量的利益,社會中人與人的關係才能改善,大家都受益。

第二是法緣。佛法強調無我,在聖人的境界中,眾生只是五取蘊而已,他們不是看到眾生,只是看到五取蘊,所以沒有煩惱。煩惱是因有眾生和種種概念才會生起,譬如環境、房子、汽車等等, 這些都只是概念,並非真實的經驗。成道者是依照真實的經驗思惟,而非概念。他們了知概念只是妄


想而已,所以能完全不執著。

佛和阿羅漢修四無量心,其所緣已非眾生,而是法。他們不須要分別所緣對象為親、中、怨,這些分別是屬於輪迴的心,不是超越輪迴的心。他們一切思惟的所緣都是法。如果我們擴大這種認識, 其實所有的一切都是法,除了五取蘊之外,一無所有。

我曾經問過你們,有沒有見過一種人,因為被石頭絆倒而對石頭生氣?你們一定看過,對不對? 尤其是喝醉酒的人,因為走不穩而跌倒,他們會很生氣。這是因為他們心裏面有很多煩惱。

所以,如果擴大這種瞭解,除了法以外,並沒有什麼。不論是阿羅漢或凡夫,我們的境界就是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十二因緣,別無其它。要入這個智慧的境界,瞭解它,才能瞭解我空;煩惱則不是這種境界,它只跟概念有關:汽車、美女等等, 這些都不是直接用眼根、耳根「現觀」所得知的, 而是心中的概念。那些概念只是的業分。業分從何


而來?從過去的無明來。

舉例來說,美鈔不管是二十元、五十元、一百元,都是綠色的;歐元不是,一百元是綠色,十元是紅色的。我們看到綠色的紙鈔和看到紅色的紙鈔,感覺不一樣,對不對?但是貓狗看到綠色的百元歐幣或紅色的十元歐幣,牠們沒有什麼不同樣的感覺。我看到百元歐幣時會比較高興,看到十元歐幣時就沒那麼高興,因為我知道百元歐幣比較好用;貓狗則只是看到綠色、紅色,最多是用鼻子碰一碰紙鈔,知道是硬的或滑的,如同我所感覺到的一樣。人和貓狗真實的經驗是一樣的,反應卻完全不同;這是因為業分不同,所以反應不同。

再從另一個角度看,美鈔雖然都是綠色的,但

有的是二十元,有的是五十元、一百元,你看到幣值不同,反應也會不同;貓狗則反應都一樣,牠們可能只是用鼻子嗅一嗅,然後在紙鈔上面大小方便一下。牠們看到骨頭才會搖尾巴,表示高興;我們看到骨頭卻不會高興。其實,看到的是同樣的東


西,反應卻不一樣,為什麼?因為業分差別的緣故。

那些煩惱都只是因為概念而產生,而非針對真實經驗。真實經驗是:眼睛看顏色、手摸東西,知道這些只是地水火風而已,不是別的。其他都是概念!瞭解這個道理,才能清楚知道空的道理。我們所看見的境界,其實是我們的妄想;我們的妄想就是我們的業;我們的業就是我們的無明。

煩惱即是有染的受,皆因業分。不同的業分, 就有不同的煩惱。看到公狗,你的心不受染;母狗則一定會生染心。因為動物也有生理週期,在生理週期,牠們容易動情;我們則不為所動。為什麼? 因為業分不同。所以,煩惱的境界完全不是真的。

這是空。一定要瞭解這個道理。

至於無緣,是說不須緣什麼對象,四無量心就

變成心的內容,這是佛的境界。

三)問:

您親身經驗的分享或許會給我們很大的啟

發。請問:如果您有大煩惱,比如親人往生,您如


何面對?您還會有煩惱嗎?

答:

這個問題一定是在家居士寫的,出家人不會這

樣問。出家人是講法的,不談個人問題;是講如何出離煩惱之「法」,而不是講自己怎麼出離煩惱。如果有親屬往生,我們當然會難過,不過,若有一點點修行,心應該不會很波動,因為他知道往生是自然的。

佛說,有生必有死,如果沒有死,怎麼會有生? 往生是自然的事情,但因為我們還有執著,對親近的人往生,感覺會有所不同。有些人對寵物的往生比對人的往生還難過,對不對?這些都是因為業分,所以應當捨。

四)問:1)

就您所知,這個時代還有證入聖道的人嗎?

答:

當然有,如果沒有,那就找不到善知識了。當

然有!而且不是一個兩個、一百一千,而是有很


多。不過,因為你對法還不清楚,以為聖人是什麼特別的人,其實他可能看起來很普通。

《法句經》有一則註解說,小沙彌問師父:「羅漢是怎麼樣的?」他的師父說:「阿羅漢吃飯、洗缽,洗好鉢以後,放好;阿羅漢洗澡、經行、睡覺…… 做這個、做那個。」小沙彌聽了,還是不知道他的師父原來是個阿羅漢。對阿羅漢來說,沒有什麼特別的事情,連成道都變得很普通。

問:2)

是十位數還是百位數?

答:

誰寫的?很好玩。聖人有很多。有些佛教徒以

為只有佛教才有聖人,不過我不太相信這個道理。其實,每個宗教都會有他們認定的聖人,如在印度教裏 Rámanamahárishi 被公認是已證道者,但佛教徒很難接受他是聖人,認為他只是成就無色界定而已。外教也有聖人,不過,對聖人境界的說明,還是以佛教說得最清楚。

問:3)

您覺得目前在哪個禪寺可以找到這樣的聖

人?

答:

即使有聖人,你未必知道他是聖人,你要自己

修行才會知道。聖人有很多,不過普通的人看不到,聖人也不說自己是聖人。一般居士都相信很有名的人就是聖人,其實沒有這個道理,很多完全不要名的修行人,他們才真是厲害。

問:4)

對大多數人來說,成道是否很艱難,需要多生

累劫才能完成?

答:

若有具格的老師指導、自己也很用功,就不是

那麼困難;如果是那麼困難,就一定不會有聖人了,但事實上聖人還是有很多的。至於是否需要多生累劫才能完成,這也是業分。你自己想想:多半時間你是思惟什麼、想什麼?那你就會知道你離聖


人有多遠。

聖人只是思惟法,沒有別的。如果你要瞭解你距離聖人有多遠,你就是這樣思惟,就很容易瞭解你距離聖人是近是遠。當然,聖人也有程度上的差別,有一果、二果、三果、四果等等;菩薩道的位次也有很多種理論,有不同樣的「地」,地前還有不同樣的程度。那些說明也可幫助你瞭解修行人距離他的理想還有多遠。不過,這些其實也只是概念而已。

五)問:

漢傳佛教的修行人平時打坐修禪,但臨終還是

沒有把握,須要寄託於阿彌陀佛的接引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您對此看法如何?

答:

我怎麼看?我看很簡單─所有的佛教都是

智慧的方便而已。如果瞭解阿彌陀佛的法門,就是有智慧善巧;若只是執著,則阿彌陀佛就變成障礙了。阿彌陀佛也只是方便而已。是好的方便,但仍


然只是方便。我在漢地看過,很多居士念阿彌陀佛,因為親屬往生,一邊念佛號,一邊哭。這樣他們無法受到佛法的大利益,這是不瞭解阿彌陀佛的方便。不要這樣修阿彌陀佛的法門;不要像求上帝那樣。阿彌陀佛在哪裏?一定要自己善思惟。

六)問:

(用英文寫的問題)Drug, drink. How did you

do it? Is that the road of access really lead to the balance of wisdom?

答:

我似乎瞭解你的第二個問題,第一個問題則不

是很清楚。關於第一個問題,那個也是業分,對某些人可能有幫助,對某些人則完全不行,反而會生病。第二個問題是問:極端的行為可否引生智慧? 例如使用毒品、酗酒、抽鴉片等等,會不會引生智慧?

這個不能肯定地回答。有時有作用,有時會變成最嚴重的染愛,會生病、會死;不過,它們也可


能成為某種特定修行的方便。中國也有一些很極端

的修行,用喝酒、抽鴉片來修行。這種事一定會有, 但不能說每個人用抽鴉片或用藥物都可以引發智慧,沒有這種規則。有的會,有的不會。這個問題不是很清楚,但又沒有人承認是他寫的,可能是天上飛下來的。

七)問:

頭陀行的行者在吃飯是用「食厭想」作觀,訓

練免除貪欲。可是初學者會不會起貪想呢?中國佛教用「食存五觀」,是否比較適合慈心觀的行者? 這樣想,對嗎?

答:

有時對,有時不對,看情況而論,要分析,不能說肯定是怎麼樣。不過我們現在沒有時間分析。修頭陀行要明瞭頭陀行才有意義,若不瞭解,

就沒有意義。他要瞭解在什麼時候要面對什麼樣的煩惱,這樣才有意義,而不是機械性地這樣做。同理,機械性地「食存五觀」也沒有什麼用。所以修


行是挑戰,培養智慧、發達智慧,這樣的修行才能

改變我們不好的習氣。

八)問:

請問師父,打坐時會冒汗、膝蓋很痛,下座走

路也很痛,該怎麼解決這個困難?

答:

這是修止觀的過程,我們只能想辦法來出離那

些問題。若能做到同一心在修行的境界,那些感覺才不會那麼強;若一直注意它們,它們會越來越強。心若有定,就不會注意它們;如果沒有定,一直注意它們,疼痛就會越來越明顯。

那怎麼辦?努力精進。修行上一定會有一些不可意的境界,這沒有辦法;而修行人之所以成為修行人,是因為他們學發達智慧,面對障礙。沒有障礙,就沒有智慧。

小參時我有講到密勒日巴尊者傳。有居士問尊者,如何才能快快開悟?尊者給居士看他的屁股

─他的屁股跟猴子的一樣,有很多疤,因為他一


直坐、坐、坐,所以他變成密勒日巴;我們不能夠

這樣做,所以我們不是密勒日巴。現在大家有沒有下定決心,精進努力來入佛法最美麗的境界、最美麗的解脫?

九)問:

當我靜坐到一半時,容易開始打妄想,腳又麻

又痛,背痛得不得了,但開靜的木魚還不敲,該怎麼對治?

答:

能坐到一半沒有妄想,那已經不錯了,呵呵!

腳又麻又痛,哎呀呀!那就用止觀對治,沒有別的辦法。修止的時候應當瞭解,如果心有定,它是不能同時注意兩個所緣的,只能注意一個所緣。它會知道其他的所緣,但不會注意它們。如果心注意不適合的境界,專找障礙的境界,例如身體痠痛,那小痠就會變成大痠,小痛變成大痛。因為定有如放大鏡,你用放大鏡注意什麼,那個境界就變得特別明顯。


比如說,你現在正在學四大分別觀,業處在四大,四大分別業處就會特別清楚,雖然這些徵象都會出現在一起,但若有定,你注意力在哪個徵象, 它就會變得明顯;其他的徵象雖也還在,但並不明顯。比如說,你是在修地大的分別,那麼你只會注意到硬的感覺;雖然你也知道有風大水大,但你不會注意它們。同樣的,在定的情況時,你會知道很多所緣,但只會注意到你正在修的那一個。

那些疼痛的感覺其實只是四大而已,它們會一段時間很明顯,另一段時間則不明顯。如果很小心地稍微挪動一下身體,那些感覺就會比較不明顯, 所以要找出身體的平衡。如果還是不行,麻痛的感覺越來越強,只好改變姿勢,沒有辦法。但改變姿勢的時候還是保持正知正念,繼續培養你的業處。若是用觀的話,則要用定心,專注在一個有不

可意的感覺的地方,去感覺到它的四大相都是在變化中,如硬的感覺(地大)一消失,變成熱(火大) 的感覺;熱的感覺一滅去,又變成推動(風大)的


感覺。如果行者定心於痛麻之處,思惟四大,他就

不再留意痛的感覺,前提是要有定的基礎,否則很

難做到。

總之,若決意要修行,就要決意忍苦;沒有決意要修行,就不能決意忍苦。所以學修行也是學修忍苦的過程,不是另外的過程。大修行人能忍大苦,我們小小修行人只能忍小小苦,所以要鼓勵自己,用前面講過的那些勝解來培養出離心、寂靜心、智慧心,而這些都要依於真諦。

輪迴之苦其實就是真諦,學修行就是順此真諦。明白這個道理,才能解脫苦。色身之苦,即使是佛陀也無法避免,修行的過程就是解脫心的苦。有身,就一定有老病死。身體的苦是不能夠避免的,連大醫王佛陀也不能免於身苦。依照阿毘達摩,眾生不瞭解苦諦,因為他們持續不斷地改變身體的姿勢;有修行的人則可保持同一個姿勢很長的時間,這是止觀成就的條件。

十)問:

師父慈悲,我不怕身苦,也不怕痠痛,但是妄

想紛飛,如何止息呢?

答:

這和前面的問題配合得很巧。其實很簡單,若

修行的境界很明顯,妄念就不會明顯;修行的境界不明顯,妄念才會明顯。你不會同時注意妄念和修行的境界的。如果注意修業處,就不會注意妄念, 反之亦然。修行的過程,就是在學習專注於業處而不注意妄念,這樣妄念才能變得越來越少,因為你不注意它。你不管它,它就不管你;你越注意它, 它就越會對你好,無量劫地招呼你,我們因此而在輪迴中。

修行的境界並不是說完全沒有妄想,而是不理睬妄想。理睬妄想,就是理睬「我」。所以唯識三十頌第一頌說,「因為有人和法的妄想,所以出現

67

很多各種境界跟心的變化」 ,不是嗎?

50  見《大正藏》第 31 冊 No.1586 唐玄奘法師譯《唯識三十論頌》:

「由假說我法,有種種相轉,彼依識所變,此能變唯三。謂異熟思量,及了別境識。」

十一)問:

是否入定之後就不會有絲毫妄念?若覺得黯

鈍,有點像是沉沒,應該如何對治?

答:

嚴格地說,如果這個禪定的自在是圓滿的,那

在禪定中是沒有妄念的。不過,這種人在末法時代越來越少,幾乎找不到。想修禪定圓滿,要去完全沒有人跡之處,住在山洞裏。在印度,還是有很多人相信我們的世界還沒有瓦解,仍然有幾個真的修行人在雪山中入很深的禪定,於深定中願眾生樂。心的力量真的不可思議。普通的行者在定中必

然還會有些微細的雜念和妄想,但它們並不會干擾

禪定所緣的作意,所以還算是禪定,但不圓滿。 在《阿那律經》中,佛陀弟子天眼第一的阿那

律尊者,他能分別天人的光明雖然很明亮,卻還有不明亮之處。這是普通修行人的禪定境界,因為還存有微細的雜念,所以還有不明亮之處;若禪定真的圓滿,沒有雜念,那就完全明亮。


所以佛教的cosmology 宇宙分別觀說,每一種禪定都有三種層次,在第一禪天中,大梵天才是清淨的第一禪定。同理,第二禪定、第三禪定和第四禪定也都有所不同。這是有關於這方面的道理,不過還算是禪定,連梵天王的侍者是最低的禪定,也還算是第一禪定,還是超越欲界。希望大家都能修禪定到完全沒有雜念的境界,不過這個過程很難。至於覺得黯鈍,很簡單,這是昏沉。若有昏沉

的情況,一定要瞭解:所有的煩惱都有其因緣,在什麼情況下心會沉?因為昏沉,所以沉;沉即黯鈍。這是什麼境界?是因為境界不明顯。境界不明顯,心才會沉;若境界明顯,心不會昏沉,不會沉。至於誰能調境界明顯?是尋、伺這兩個心所。所以要連續不斷的「尋」所緣境,心就不會沉。

論典常常強調,《瑜伽師地論》也提到,用「光

明想」來對治黯鈍的感覺。光明想有兩種,最好的是智慧的光明想;這裏說「智慧」,特別是指能分別的智慧。若找不到智慧的光明想,那就睜開眼睛


看太陽、月亮、燈光等等,這樣就可以避免陷入昏

沉黯鈍的境界。

  1. 《瑜伽師地論》卷 30:「云何六事差別所緣毗鉢舍那?謂尋思時, 尋思六事。一、義,二、事,三、相,四、品,五、時,六、理。」尋思於義,謂正尋思如是語有如是義。尋思於事,謂正尋思內外二事。尋思於相,謂正尋思諸法自相、共相。尋思於品,謂正尋思諸 法黑品、白品及其過患、功德。尋思於時,謂正尋思過去、未來、 現在三時。尋思於理,謂正尋思觀待、證成、作用、法爾四種道理。
  2. 此謂菩薩功德中五平等心之一的第四平等心─法緣慈無量心。《瑜伽師地論•初持瑜伽處菩薩功德品》曰:「謂菩薩於緣諸行,…… 知一有情所有法性,即是一切有情法性,以法平等俱行之心,於諸有情住平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