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佛教思想史 第七讲
印度佛教思想史 第六讲 | 本讲视频: Youtube 腾讯 | 印度佛教思想史 第八讲 |
大乘佛教
我们继续来看印度佛教思想史,那么这一节我们要谈论的是大乘佛教。大乘佛教思想,在原始佛教时代的潜流,到部派佛教的发展跟萌芽,最后到大概公元前一世纪左右,最初的大乘佛教思想终于形成乃至出现。那么从这样的一个时代开始,我们称为大乘佛教时期,因为相对于部派佛教的潜流期的这些时段,当大乘佛教正式出现以后,我们就称为大乘佛教时期。
在上一节课师父有大概提到说,大家千万不要误会说,在大乘佛教时期,那么小乘部派的力量就衰微了,乃至不见,其实不是这一回事。其实部派佛教还是一直很兴盛,而且存在着,但是只是相对于部派佛教时期,没有大乘佛教这样的具体的思想出现。在这段时间以后,我们统称为大乘佛教,就这样的特色来称呼大乘佛教时期,这是我们必须要强调的一点。
- 名称: 大乘
- 大乘Mahāyān. Mahā: 大; Yāna: 乘.
- 以大乘自称而有别于其他传统教派,如部派佛教中的某些教派
- 相对于此,而称其他教派为小乘
- 公元前一世纪的佛教思改革运动
- 由小部份对主流教派的改革
- 学说目标: 佛菩提
- 学说方法: 菩萨道 (pāramitā)
名称:大乘Mahāyān. Mahā: 大; Yāna: 乘。在佛教里面常常把他的教说、教理思想称为乘,为什么?因为他的基本道理就是说,大乘这个乘是车,可以装载的意思,那么大乘他认为说,他可以装载更多的人到于解脱涅槃的彼岸。也就是说你去修学大乘的佛教,它相对于所谓的小乘佛教来讲,它可以度更多的人。那么小乘之所以小乘,比如说小车辆,它只能装在自己乃至周遭的一些少数人而已。大乘,它就可以装载大量很多的人为主,这样叫做大乘。
那么大乘以大乘自称,在当初公元前100多年的时候,是有一些人从部派佛教慢慢跳脱出来,然后以大乘自称而有别于其他传统的教派。那么这些其他传统的教派,我们指的就是部派佛教的教派,不管是上座部还是大众部所延生出来的教派。他们对于这些传统的教派,这些有新兴思想的就自称为大乘,而且相对于这些教派,他们称其他的这些教派为小乘。
那么从宗教的发展还有宗教的形态来讲,我们可以说大乘佛教的思思想乃至教派的发生,可以说是公元前一世纪左右一种佛教思想的改革运动。也就是说一小部分人,对于主流派思想所提出一些新思想的改革,那么这一些他们最刚开始就称自己为大乘或佛乘,然后自称为菩萨,修菩萨道。
那么大乘佛教的特色,他的学说目标是以佛菩提为主,也就是说他学说的目标最终就是要成佛。那么他的学说的方法就是劝大家要自利利他行菩萨道。这是他学说两个很大,其实说这两个也可以说是一个,很主要的对于部派佛教的不同点。因为在部派佛教,虽然他们的学说里面有提到佛陀的特色,也有提到、也有探讨到菩萨道,但我刚才有讲过,部派佛教终使如此,他还是以解脱为解脱道为主,但是大乘佛教他是以成佛,然后修菩萨道为主,他还是有这样的一个不同的特性。那么在思想上,当然也有一些不同于小乘学派的某些特性,那么我们慢慢会来谈。
大乘佛教,我们又可以依他的某些特色来分成:初期大乘,还有后期大乘。那么怎么样区分初期大乘跟后期大乘呢?有两个方法来区分,第一个就是教理上的区分,第二个是从时间上来区分。
初期大乘与后期大乘
区分: 初期大乘与后期大乘
1. 教理 Teaching
- 初期大乘: 以一切法空以究竟
- 后期大乘: 以一切法空为方便
2. 时间
1)从公元前50 ~到公元200.
2)经典以“空”为中心
在教理上的区分,初期大乘: 以一切法空、一切法空为究竟。所以如果是强调一切法空,以法空为佛的根本究竟学说的这个,就称为初期大乘。那么后期大乘是以一切法空为方便之教,所以我们可以从对法性空的重视,来区分是初期或后期。
其实大乘佛教它的特色,刚刚有说是以成佛为目标,那么修菩萨道,那么其实我们也可以说空性的学说也可以说是区判大乘佛教跟部派佛教的一个很大的不同点。虽然说在部派佛教时代,比如说一说部已经有空的这样的思想出现,但这样的理论跟思想,在部派佛教并没有成为主流。法性实有或是法体恒存,还是部派佛教主要的学说跟主流。那么法性空经过部派佛教的萌芽跟发展,到了初期大乘成为学说的主流,因此我们也可以从法性空来区分大乘佛教跟部派佛教的不同点,这是第一个。
那么第二个,我们也可以从时间上来区分初期大乘跟后期大乘。初期大乘大约是从公元前50年左右一直到公元200年,这样的250年间的发展,可以说是初期大乘时期起。那么初期大乘佛教,它的经典的主流特色、思想特色,当然还是以空为中心,围绕着空的思想来探讨,这个就叫做初期大乘。那么这依空的思想是怎么回事?我们再慢慢后面谈般若经典的时候,般若思想的时候,我们会慢慢做一个更进一步的说明跟分析。
初期大乘
那么我们先来说明初期大乘佛教、初期大乘经典。初期大乘佛教跟他的经典可以分成两大类来说明:
- 甚深智与广大行
- 般若经 Prajñāpāramitāsūtras
- 华严经 Avataṁsaka (部份)
- 法华经saddharmapuṇḍarīkam (部份)
- 文殊经 Mañjuśrīūtras
- 重信仰的
- 阿弥陀经和其他净土经典
- 特色: 强调他力、信愿,重视宗教行为和仪式
- 方法: 求生他方佛土
首先第一大类:重视甚深智慧和菩萨广大行的这是一类。第二类是重视信仰的,重视宗教性的,这是另外一类,所以我们可以把初期大乘思想、还有经典,区分成这两大类。
首先在甚深智慧与广大行方面,有几个主要的经典,我们可以来提一下:比如说般若经,这一类的经典,它重的就是菩萨的甚深智慧,也就是般若波罗蜜。那么比如说像华严经、法华经这一类的,它就是比较着重在菩萨的广大行,难行能行,难忍能忍这一类的。那么还有类似像文殊般若经这一类的,或是文殊经典这一类,他还是强调菩萨的甚深智慧,那么这是第一大类。
那么第二大类,比较重在宗教性的、情操上的、信仰性的。比如说阿弥陀佛经,还有其他的净土经典,这些都是比较重视信仰的、重视他力的。所以这一类的经典,它的特色就强调他力,强调信任,重视宗教行为和仪式。那么他有一个很主要的特色,他的修行方法就是求生他方佛土,见他方佛,然后修行,那么依靠于他力。这样子的一个特色,就是所谓的重信仰型的这一类的经典。
那么这两类的经典,在初期大乘里面,都扮演着一个相对重要的角色。这就是初期大乘经典跟思想的一个概观跟介绍。
般若经
在做一个概观介绍之后,我们来谈第一个,很重要的经典,也可以说是最早期的大乘佛教经典叫做般若经系。
- 般若波羅蜜 Prajñāpāramitā:
- Prajñā: 1)直觀 2)勝義諦
- Pāramitā: 1)到彼岸 2)圓滿、究竟
- 到彼岸: 渡到彼岸之智
- 圓滿: 智慧圓成佛智
- The Prajñāpāramitāsūtras
- 以般若波羅蜜為重點的經典
般若经顾名思义,它以般若、波罗蜜为它的主要叙述重点,它的主要学说的重点就是般若波罗蜜,所以般若波罗蜜为学说重点,而开展的这一类的经典,我们都可以称为般若经典。
那么什么叫般若波罗蜜呢?Prajñāpāramitā。Pra: 是直接的意思,直接面对意思;jñā是知道、认知,所以Prajñā,我们常常翻成般若,但是如果就它字义上来讲,我们可以翻成“直观”。而且就意义上来讲,它指的是胜义谛,直观的智慧或是叫做胜义谛。什么叫直观的智慧?就是直接认知到诸法实相,那么这是一种超越的境界,一种断烦恼证悟的境界,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叫做般若。
那么当我们证悟到诸法实相的时候,这样的一个概念,我们也可以用胜义谛来说明,在佛教里面又常常用胜义谛这样的一些语词来代表。所以般若Prajñāpāramitā就是智慧或是直观的智慧,或者甚深的智慧,或是胜义谛都可以。但是由于它是一种超越的智慧,一般我们不直接翻译,我们就音译成为般若,叫做Prajñāpāramitā,那么波罗蜜又叫做波罗密多,那个“多”是后面那个tā的翻译,它叫做pāramitā。
pāramitā有两个意思,一个叫做到彼岸,第二个意思叫做圆满究竟。那么如果pāramitā跟般若合在一起叫做Prajñāpāramitā。它第一个意思:到彼岸,它的意思是叫做渡到彼岸之智,什么叫做渡到彼岸之智?所谓的此岸就是生死轮回,彼岸就是解脱涅槃。那么如果它用到彼岸的意思就是说,般若能够度众生到彼岸,我们要断烦恼,得究竟得解脱,就必须要修般若,所以般若可以帮助我们离开生死,到达涅槃的彼岸。
第二个意思,它叫做圆满,圆满就是圆成佛智,也就是说圆满的智慧。第一个,当我们谈说到彼岸的时候,这是共三乘声闻缘觉菩萨,因为声闻缘觉也有到彼岸的这种智慧,但是这里谈圆满的智慧的时候,就不共于声闻缘觉,唯有菩萨跟佛才有。也就是说般若能够圆满,我们帮助我们成佛,所以叫做圆满的智慧,究竟的智慧。那么般若波罗蜜有这样一个意思,当然了当大乘经在讲般若波罗蜜的时候,它比较重视圆满的智慧,因为它以佛菩提为究竟之道,为究竟的目标。
总之般若经典,只要是以般若波罗蜜为重点而环绕而发展的这些经典,我们都可以把它系属为般若经典的一类。
那么般若经典,但它并不是一部两部,其实它有许许多多的大大小小的经典合集在一起的,我们叫做般若部,包括般若系的经典。而且般若经典它并不是一时完成的,从最早的公元前100年,一直发展到公元七八百年左右,这么漫长的将近1000年的时间,它有不同般若的经典出现。那么在这样漫长的发展当中,我们可以把它大概区分为四个阶段。
般若经的发展
- 初期 (100BCE~100CE):
- 8000-verse (Aṣṭasāhasrikā)
- 道行般若、小品般若
- 大般若经的第四、五分
- 扩展期 (100~200CE):
- 100,000 颂 (The Śatasāhasrikā)
- 25,000 颂 (Pañcaviṃśtisāhasrikā)
- 18,000-verse (Aṣṭādaśasāhasrikā)
- 光赞般若、放光般若、大品般若、大般若经的第一、二分
- 簡短論書(200~500CE):
- 金剛經Vajracchedikā
- 心經
- 現觀莊嚴經論(The Abhisamayālaṃkāra)
- 密教影響期(600~1200CE):
- The Adhyardhaśatika(150-verse)
- Perfection of Wisdom
第一个阶段的发展我们叫做最初期,也就是公元前100年一直到公元100年左右,这阶段出现的般若经典,我们称它为初期或者是初期的般若。它的经典大概是类似像八千颂的般若经。那么在汉译里面有道行般若、小品般若 ,还有相当于玄装大师翻译的大般若经的第四分、第五分这一类的。因为玄奘大师他后来在翻大般若经的时候,他把所有大大小小的般若全部类集起来,然后整个翻译成汉译中文经典,整个部类的般若经我们称作大般若经。其实这大般若经可以说涵盖的长期发展的这些大大小小的般若经典,所以初期般若经典也可以说是相当于玄奘大师所译的大般若经的第四第五分左右的这些内容。那么这边有一个叫做八千颂般若,其实是梵文本。
第二期叫做扩展期,第一期的经典由于是初期基础,所以他一般来讲并不很长,都是稍微短一点的适中一点的,它的长度并不会很长,比如说它的长度大概就是八千颂左右,那这个颂不一定是偈颂,只是印度人依于梵文的结构,来计算它经典长度的一个计算单位而已。
第二个扩展期,它大概是从公元100年到公元200年左右的一百多年间,为什么叫扩展期?就是说这一期的经典它依于第一期的经典,然后再增加补充,所以变成一个庞大的经典。那么它的内容大概有所谓的十万颂的般若经,有二万五千颂的般若经,有一万八千颂的般若。那么当我说几颂几颂这一些还有梵文字的这些,都是现存的梵文般若经典。那么在汉译方面的扩展期的经典,包括有光赞般若、放光般若、大品般若、大般若经的第一、第二分,大概就是这一类的经典。
那么还有第三期,由于第二期的经典太多太大,所以到了第三期,大概是从公元200年到500年之间,慢慢就有一些缩短的简略的概要的般若经典出现,比如说最有名的金刚经,还有我们大家很多人都会背的心经,还有现存于西藏的《现观庄严经论》,这一些都是比较属于浓缩简短的概要性的经典。那么这个就是第三期的特色,叫做简短论书行。
最后到了从公元600年一直到1200年左右,这时候的般若经因为受到密教的影响,所以叫做密教影响期。那么这个地方它也是有一些经典,不过一般在汉译里面也还有梵文里面的存在也不多,所以我们大概知道有这样一个状况。
在谈完般若经的发展,我们接下来来谈谈般若教理思想的重点。
教理重点
- 大乘三心
- 空
- 六波罗蜜
- 善巧方便
那么我们把它区分为四大重点来说明,第一个,叫做大乘三心,这是般若经里面所强调的,第二个,空的思想跟概念。第三,波罗蜜,类集为六般若蜜。第四个,方便善巧,我们就有这四大的主题来探讨般若经的思想。
大乘三心
- 菩提心 Bodhicitta:
- 发成佛之心
- 最终目标
- 大悲心 Mahākaruṇā:
- 愿渡一切众生之心
- 动机
- 无所得心 Prajñāpāramitā:
- 般若波罗蜜
- 方法善巧
大乘三心叫做:菩提心、大悲心、无所得心。这三心可以说是般若经的思想核心,它所要强调的重点就是这三心,我们又称为大乘三心,那么在印顺导师的有一本书里面,它又把这三心成为学佛三要。因为印顺导师他认为学佛,学的就是大乘佛教,那么大乘佛教无外乎就是三心,那么把这三心作为大乘的心要,所以叫做学佛三要。当然他是依般若经的思想摘录出来的,为什么是这三要?因为般若经里面常常谈“一切智智相应,大悲为上首,无所得为方便”,这句话,这个经典就直接道出了成佛的要领,就是一切智智相应的智,其实就是佛菩提,就是说一切都修行都要把它会归到佛菩提,以佛菩提为最终的目标,也就是说我们学佛要发愿成佛,而不是只是自求解脱,把成佛当成最终的目标。所以菩提心是成佛的目标,是我们学大乘佛教的一个终极目标,因此大家都要发菩提心,这是般若经里面所谈的。
第二个大悲为上首,叫做Mahākaruṇā。所谓的大悲心就是怜悯一切众生,愿度一切众生,所以叫做愿渡一切众生之心,怜悯一切众生之心,这个就叫做大悲为上首,也就是大悲心。那么大悲心它是一个动机、一个动力,也就是说我们学佛,尤其是学大乘佛教,有一个最终的目标,但是我们要怎么样去推动达到最终的目标?就是要有发大悲心,以大悲心愿意帮助众生,度一切众生为这样子的一个动机跟动力,来推动我们往最终的目标之前进,这个就叫做大悲心。
最后它叫做无所得相应,或者叫做无所得为方便。什么叫做无所得?其实就叫做般若波罗蜜,又叫做空的智慧。所以这个叫做无所得为方便,就是般若波罗蜜为方便。也就是说我们有目标,我们有动机,但是中间这个过程,我们要用怎么样的作为最根本的实践的方法?他就说必须要有般若波罗蜜,必须要有无所得心,才能在这艰苦漫长的路上,遭受各种打击、各种挫折的时候还不会退失,会勇往前进。这个就是要有无所得的这种般若波罗蜜。这个叫做大乘三心。
空
第二个,我们来谈空。刚刚也有讲过,区分初期大乘跟部派佛教的特色,我们可以用“空”来区分;那么区分初期大乘跟后期大乘,我们也可以用空来区分。所以空的思想,变成初级大乘思想的一个特色。那么什么叫做空?其实可能很多学佛的人都可以多多少少,或者是说常常会提到空这个字。比如说最有名的心经,我们常会背、会颂的,它的第一句叫做:“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般若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那么很多人都会谈空,也知道大乘佛教谈空,但实际上这个空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它又有什么目的,它又是在什么状况之下把这种思想给凸显出来的?那么我们现在来探讨一下空。
空 Śūnyatā
- 名称: 空、无
- 目的:
- 超胜于传统的教法 — 缘起 (pratītyasamutpāda)
- 对阿毘达磨法体论的批判
- 对我执的消除
- 双关义:
- 胜义谛
- 无自性
空,它的名称叫做空又叫作无,他是Śūnyatā 的意思,他的梵文字是Śūnyatā,那么它的字义其实是很有趣的。
首先Śūnyatā ,他这个字是从śūnya变过来的,这个śūnya到底最早在指什么呢?śūnya最早它的用意,它其实在梵文字里面它是指所谓的中空,外有内无的意思。那么śūnya最早它是指膨胀的意思。好,那么一个东西如果它本来是实心的,但它一旦膨胀之后会变大,但是变大之后它会有一个特性,外面还是照样的看起来存在,但是里面已经是没有东西了,所以叫做外有内无。外面看起来好像是有的,但是实际上它里面是没有实质的,所以空,它最早的意思是指中空或者真空的意思。
这有什么概念?比如说当我们讲那个杯子是空的,这时候我们并不是否定杯子,我们是说杯子里面没有水或是没有饮料没有汽水,所以空。它有这种外有内无看似有,但是实际上没有实质意义,没有实质本质的这种意思。所以在这样的一个状况下,这个“空”被拿来在作为大乘佛教思想的一个名称跟代表,是有它这样的一个特殊意义。其实大乘佛教在发展的时候,他对这种胜义的描述,不一定完全用空,其实在早期它有很多的名称,跟空都有同样一个概念,那么等一下我们会再来谈,再来做一个更深入的谈法。
那么大乘佛教提出空有什么用意呢?我们来看它的目的。首先,它提出空这样的一个新的思想,它的用意就是说它的理论跟学说是超胜于传统的教法,也就是阿含经部派佛教传统以来的缘起法,叫做(pratītyasamutpāda) ,他认为空的思想是超越缘起的,是比缘起更甚深的,也就是说它认为它的教法是更殊胜的。
第二个,它用空来对阿毗达摩法体本有论来做一个批判,因为我刚才有讲过,部派佛教虽然在某一些部派里面它已经有类似像空这样的一个思想概念,已经有慢慢在萌芽,但是它并没有成为主流的学说。在部派佛教它的主流学说还是法体论为主。那么也就是说,在部派佛教里面有些接受一切法空思想的这些人开始出来,用法空思想来批判、来反对传统的这种法有论的阿毗达摩理论,这是它的第一个用意。
那么最后的用意,当然它认为说空也是用来对治我执,消除烦恼的一个教说跟方法,这是它的一个目的,所以它有时代的一个目的,也有它的终极目的。它的时代意义第一个,就是表现出它超越传统的教法,第二个对阿毗达摩提出批判。第三个最终极的叫宗教意义,还是在于空能破除我执、能对治我执。
那么空它又有双关义。它的空的第一个意思叫做胜义谛,第二个意思叫做无自性。它是有这种双层的双关义,等一下我们会进一步来解说。
空 (śūnyatā)的雙重義含
- 自性空 Svabhāva-śūnyatā
- 初期般若的核心理論
- 涅槃的同義字
- 勝義諦 (聖人的證悟境界)
- 無自性空 Abhāva-svabhāva-śūnyatā
- 中期般若的重心
- 結合「緣起」論的世俗詮釋
- 無自性
空的内容,空它其实是一有双重意涵的,那么一般人都会把空当成就是无自性,其实无自性只是它双重意涵的里面的一种,它更重要的根本意义叫做自性空。那么它的第二重意义叫做无自性空,自性空叫做Svabhāva-śūnyatā ,无自性空叫做Abhāva-svabhāva-śūnyatā ,这个是我们必须要了解的。不要以为谈到空就是指无自性,当然无自性是它其中一个意思,没错,但是并不是它根本的意思,它根本的意思其实指的是自性空。
在般若经里面,它其实谈到许多的空,比如说有四种空,有十八空乃至有二十四空,它只是从不同的角度来切入,来描述世间的实相这样子而已。并不是说它空有什么不一样,他只是从不同的角度来切入、来描述让我们了解空是怎么一回事。如果我们把这些种种空的意涵把它归纳起来,其实它不外乎两种,也就是它有双重意涵,一个叫做自性空,一个叫做无自性空。
自性空
那么什么叫做自性空?自性空是初起般若的核心理论,初期般若核心理论也就是像小品般若,还有类似像《八千颂般若》这种般若,这样的般若经,它所强调的就是自性空,而不是无自性空。那么第二个,这个自性空到底要表达的是什么内涵?这个自性空,其实是涅槃的同义字,也就是说圣人证悟的这种超越的境界,我们就用自性空或是单一个“空”字这样子来表达。
自性空
- 勝義諦: 超越世俗的一切存在,如名稱、特性、分別等等。
- 因此,從勝義諦看世俗的一切,一切法,包括生死與涅槃,無二無別。
- 一切法的當下即是涅槃,生死即涅槃
那么我刚刚也讲过说,其实在经典里面对圣人所证悟的这种超越的境界有很多不同的字意:包括涅槃,包括实相,包括真实,包括如,这些都是用来描述佛跟阿罗汉所证悟到的这种断一切烦恼,超越生死的这种境界。但是到后来在慢慢的发展中,空这个字,慢慢取得它的一个主宰地位,因此这个空,到最后大家就喜欢用空,来描述这样的一个境界。那么这样的一个境界,其实它指的就是超越的涅槃境界,所以它就用空来表示。这种空在经典上我们又常用自性空这样子来表示。那么另外一面,这个自性空在经典上又叫做是胜义谛,也就是圣人证悟的超越境界。这就是所谓的自性空,这是空的第一个意思,那么也可以说是初期般若经所要谈的内容。
无自性空
第二个无自性空。无自性空,它是中期般若发展的重心。刚开始初期般若重的是是自性空,但是慢慢到了中期般若以后,它又把空的这些理论与思想,跟缘起结合在一起,而成为无自性的意思。所以就成为所有的因缘所生法,必定是空,无自性的意识,就成为这样的一个理论,这个样子的特色,我们等一下慢慢再进一步来解说。
那么现在我们再来复习一下刚才所讲的自性空,自性空它就是胜义谛,它是初级般若所重视的。它的意思就是说这是圣人的内证境界,断烦恼悟实相的内证境界,它是超越一切世俗的存在。比如说名称的存在,法体万物的存在,还有我们意识的分别等等,是超越这一切的。所以从这样的一个立场来看,从这样一个胜义谛来看世俗的一切法,包括生死跟涅槃都是无二无别,也就是自性空,是一切法的诸法实相。那么这个诸法实相,生死跟涅槃,一切法无二无别,从这样的立场上来看,这是生死即涅槃,生死的当下即是涅槃,生死涅槃无二无别,一切法究竟一切法等同,一切法“如”,这个就是般若的最高境界,般若最高境界,是从这样一个胜义谛来看的。
因此当我们后面包括中国的禅宗,还有许多大乘佛教,常常在诸佛菩萨的境界或理上谈的时候,常常会谈“持戒等于不持戒”,“众生众生,即非众生是名众众”,“生死即是涅槃”,当我们在谈这些高深的理论的时候,其实要知道,都是出自于这种初期的般若经,它是从胜义谛来探讨一切的,这是证悟的境界。但是我们要特别强调说,这并不是修行的入手,因为修行的入手还是必须从次第上慢慢的来深入,只是说在究竟的实相上,确实一切法就是胜义,一切法空,生死无二无别,这是从胜义谛的立场,确实是这个样子。
除了自性空,我们再来复习一下,提到说从胜义空,这个圣人的立场来看,他们断了一切烦恼,那么从这样的一个境界来看,万事万物的一切法,一切法无外乎都是因缘所成的,那么既然是因缘所成的,它就没一个不变的实体,所以就叫做一切法无自性。这个就成为无自性空,所以无自性空可以说是从自性空而衍生推论出来的。因为一切法既然是缘起所成,那么绝对是没有自性的,没有自性的那就是空,所以因为没有自性是空的,所以能够从缘起法而成,所以到了中品般若以后,就把空跟缘起给结合在一起。
那么刚刚有讲过说,在经典上这个自性空、胜义空是没办法用语言描述的,但是无自性空是可以把它落到世俗来,用语言概念来分别来分析。也就是说我们可以理解无自性,那么从无自性的体悟,我们就可以达到自性空、胜义谛。所以我们入手还是要从诸法的现象,然后了解它的无自性。那么经过戒定慧、闻思修这样子才能证到胜义,所以是没有办法直接一下手,就从胜义的一切法涅槃,生死即涅槃这样子下手。那个是圣人的境界,绝对不是我们修行下手的入手。 那么就般若经或者是龙树菩萨,他认为修行的下手跟理解,还是得要从缘起无自性、空,这样子来修行来理解。
無自性—空
- 一切法依緣起而成,故一切法無自性
- 非自成、非獨一、非不變、無主宰性
- 龍樹(Nāgārjuna) 為無自性空的主要宣揚
那么接下来什么叫做无自性呢?无自性,其实在佛教里面它是这样,它就是说:一切法是非自成的,所谓到非自成就是说不是自己产生的,因为是由因缘和合的,那么既然非自成是因缘和合的,它就不是独立的,是由各种因缘条件所复合而成的,那么既然由因缘条件所复合成的,它就是变化的,所以说就是非不变。那么既然它是各自因缘条件所形成的,它就无法自己主宰,就是非主宰,所以无自性的意思叫做非自成,非独一、非不变,无主宰性,这样子就叫做无自性。
最后我们来谈一下,我最后在空里面我再做一个说明,就是说龙树菩萨,我们在中观会谈,龙树菩萨就是无自性空的主要宣扬者。龙树菩萨的《中论》,还有他的《大智度论》里面,他所弘扬的并不是自性空,而是无自性空,因为唯有无自性空可以拿来作为一种逻辑,还有思辨跟辩证。在谈完空的思想之后,我们再来谈波罗蜜。
波罗蜜
波羅蜜
- 菩薩的廣大行稱為波羅蜜
- 般若波羅蜜與萬行
- 般若轉化萬行為波羅蜜
- 三輪体空:施者、 施物、受施者
- 萬行實踐般若
- 與空相應, 般若波羅蜜在萬行中完成
波罗蜜也是般若经里面一个很重要的主题,菩萨的广大行称为波罗蜜。那么波罗蜜我们常常就会跟般若波罗蜜联想在一起,所以在大乘经典里面常常提到说,般若波罗蜜与其它的万行,那么菩萨道菩萨的修行就叫波罗蜜。那么般若波罗蜜跟其他的菩萨广大行有什么关系呢?这里面有两点:第一点,般若转化万行成为波罗蜜,也就是说没有般若的引导,没有般若的转化,其他所有的善行都只不过是一般的世间善行而已。
比如说布施,持戒、忍辱这样子种种的善行,它无外乎只是世间一般的善行。但是当你把般若透入在里面,由般若来引导,由无自性、无执、空这样的相应之后,这一些万行包括持戒、忍辱这些种种,就变成波罗蜜。那么当我们布施跟般若相应的时候,就成为布施波罗蜜;当我们忍辱跟般若相应的时候,我们就叫做忍辱波罗蜜,所以说般若转万行为波罗蜜。
那么细节上经典上常常用三轮体空来说明。什么叫做三轮体空?就是说没有做这件事的人,然后没有这件事情牵扯到的东西,没有被实施的对象。什么意思?我们拿布施来讲,当我们布施的时候,就一般世间法来讲,就会有布施的人、布施的东西,比如说吃的、衣服、钱,还有受施的对象,拿到钱拿到东西的人到底是谁?会有这样子的三个主要的事件牵扯在里面,这个叫做三轮。那么当一般我们的善行,比如说布施这样的东西的时候,我们就会有这样子的人事物的牵扯在里面,但是当我们般若透入一切法空、一切法无自性,一切法的无执着的时候,就会有三轮体空这样的概念出现。也就是说布施的人他是没有自性的,因为因缘所成;施物也是无自性的,那么受施者也是无自性的。那么在这样的三轮体空、无自性之下,就是告诉我们:一个布施的人不能去执着,我是一个布施的人,我布施了多少东西,然后去执着我到底帮助了谁,这就是所谓的般若波罗蜜。
当般若波罗蜜把它引入万行的时候,这些种种的万行就不再是一般的善行,而是所谓的般若,所谓的波罗蜜。
那么般若波罗蜜跟其他的这些善行或者是其他的波罗蜜,其实是相互辅助的,般若转化万行为波罗蜜,相对来讲,万行完成般若,也就是说万行实践般若。什么叫做万行实践般若?因为般若波罗蜜或者是般若,它是一种理念,一种概念,一种空相应的理念。但是我们不能纯理论,那么般若要怎么实践?般若实践就是要在种种的善行里面把它透露这样的理念,透露这样的观念,所以我们才称为万行实践般若或万行完成般若。也就是说般若必须在种种善行里面去实践,你不能把种种的善行跟般若区分开来,如果区分开来的话,那就是纯理论,一定要把它们结合在一起。在万行完成的当下,般若就被实践了,所以叫做万行。
种种波罗蜜实践般若,总之就是说,以空相应般若波罗蜜在万行中被完成。所以般若跟万行是相辅相成的,般若转化万行为波罗蜜,那么万行善行实践般若完成般若,这个就叫做波罗蜜。
我们谈到波罗蜜,我们常常会以为波罗蜜一定是六波罗蜜,但是实际上不是这样子的。在经典上也说,其实万行种种善行,只要你透入般若都可以成为波罗蜜。在部派佛教我也说过有四波罗蜜、六波罗蜜、十波罗蜜,种种般若蜜都有。经典上也说,只要是菩萨的大行,都可以称为是波罗蜜。但是因为如果你讲太广,那么没有办法集中,也没有办法真正去实践。所以经典把种种的万行统归为六种,我们叫做六波罗蜜,就是有名的六波罗蜜。般若经典它一向以来都是采取六波罗蜜,这六个波罗蜜我大概念一下,因为很多人都大概知道。
六波羅蜜
六波罗蜜叫做布施波罗蜜,戒波罗蜜,忍辱波罗蜜或叫做忍波罗蜜,精进波罗蜜,禅定波罗蜜,最后是般若波罗蜜。所以般若经典把种种的般若蜜就归纳成这六种波罗蜜 。
在谈完波罗蜜以后,我们再来谈。我们说过,初级大乘佛教的思想是空,但是般若经它就是用以般若波罗蜜为主轴,那么很多人就会想到说,那么问题是这个般若波罗蜜跟空到底有什么样的相关联系,他们是同一件事情,还是不同的两件事情呢?我再重复一遍:因为我说过,初期大乘是以空为主要的核心,那么般若经又是以般若波罗蜜为主着重探讨,所以叫做般若经。既然般若经是最早的大乘经典,这样子来讲的话,般若波罗蜜跟空就有它一定的相关性,这个一定相关性到底,般若波罗蜜跟空是一回事呢?还是两回事?这是经典上常常探讨的问题,也是很多人想要弄明白的,那么这里我们可以来探讨一下:
般若波羅蜜與空
- 從勝義諦而言:
- 般若波羅蜜 = 空 = 諸法實相
- 世俗諦上說:
- 般若波羅蜜: 能証悟實相的甚深智
- 空: 般若所諸証的實相
- 實踐上說:
- 深觀一切法空即是般若的實踐
首先从胜义谛而言,从诸佛菩萨所证悟的超越境界而言,般若波罗蜜跟空是一回事,无二无别,所以般若波罗蜜等于空,就是诸法实相,这是从胜义谛上来说的话。但是从世俗谛的理论说明上来讲,我们也可以说它是两件事情,什么两件事情呢?般若波罗蜜的这个般若,是能证悟实相的甚深智慧叫做能证,是我们智慧;空是般若所证得的实相。也就是说空是外在的客观事实,般若是我们能证的智慧,那么我们能证的智慧去证悟到空性,证悟到外在的事实就叫做般若。
那么空是所证,般若是能证,我们可以说它是两件事情,是二而一、一而二的,从胜义谛跟世俗谛上来区分,从胜义谛,它是一;从世俗谛,它是二,由二到最后它是一。我不是在打哑谜,而是它有这样的一个说明跟区分。
那么从实践上来说,我们可以说它也是一件事情,也就是说,我们必须深观一切法空,既是般若的实践。再讲一次,深观一切法空,就是般若的实践。从我们一般智慧的理解来了解空,那么由这个空来做观照,那么当你能够观照空的时候,这个就是相对的是般若;那么当你证入空的时候,这个就是实相般若了。所以空跟般若是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从究竟实相来说,它是一件事;从世俗的理论分别上来讲,一个叫做能证智,一个叫做所证的实相。
这个就是般若波罗蜜与空的一个相关。
善巧方便
最后我们再来谈论第四个重点:善巧方便,善巧方便又叫做Upāya 。般若经上面常常讲说,我刚才讲的那一句有名的话叫做:一切智相应,大悲为上,无所得为方便。无所得就是般若智慧,那这个方便就是般若波罗蜜。所以大乘经或者般若经,它常常说般若波罗蜜就是到达成佛的方便善巧,也就是他的一种方法。那么怎么样来理解般若波罗蜜就是方便善巧呢?我们必须要这样来说明跟理解。
首先声闻也有般若波罗蜜,声闻的般若波罗蜜,也就是说阿罗汉也能证悟一切法空,在般若经里面,它并没有说阿罗汉只能证悟我空,不能证入到法空。其实在般若经里面,他认为阿罗汉也能够进入到一切法空,而且是真实的证悟。所以金刚经里面讲说,如果一个阿罗汉他认为自己有证得阿罗汉的话,他就不是真实的阿罗汉。所以就般若经系来讲,阿罗汉得证悟的境界并不是化城也不是虚妄的,他是真实的悟空,真实的证到涅槃,所以阿罗汉也能悟空也能到彼岸。
所以阿罗汉的波罗蜜是指到彼岸的智慧,但是相对来讲,到彼岸的智慧就不能当成一种善巧。因为他到彼岸之后,般若经说阿罗汉如果没有大乘般若波罗蜜的这种善巧,他就入无余涅槃,永远处于涅槃的境界,不能再回小向大。所以他叫做阿罗汉,没有大乘波罗蜜的善巧,他的般若波罗蜜只是到彼岸的智慧而已。但是相对来讲,菩萨的般若波罗蜜就等于一种方便善巧,他可以引导众生到毕竟成佛,所以他是究竟圆满的智慧。那么怎么样说呢?他有三心相应,也就是说,他说空是等于涅槃,但是如果你没有菩提心,大悲心相应的话,你证了空就证入实际,就入了涅槃。但是因为菩萨的波罗蜜它必须是三心相应的,菩萨的般若它必须是三心相应的,也就是说菩萨的般若波罗蜜他有菩提心,还有大悲心的引导,因此菩萨的般若在菩提心大悲心的辅助帮助之下,他的波罗蜜就能一直引导我们到成佛而不会住于涅槃。所以在这样的状况之下,般若是让菩萨不住生死,般若是让菩萨不住生死,因为可以跳脱出轮回,离开生死,但是因为有菩提心和大悲心的帮助,菩提心大悲心让菩萨不入涅槃。这里的不入涅槃并不是说没有断烦恼,而是说断了烦恼,而能够继续行菩萨道。因此菩萨的般若波罗蜜,他本身就已经具足了所谓的菩提心和大悲心。唯有在菩提心和大悲心的辅助的成分之下,菩萨的般若波罗蜜才能区分于声闻的般若波罗蜜,而让菩萨的般若波罗蜜成为最究竟最圆满的智慧,而不同于只是阿罗汉的到彼岸的智慧。
在菩提心跟大悲心的辅助下,这个般若波罗蜜就成为一种修行、学佛的一种善巧方便,而来引导我们到达最终的佛道。
以上就是我们谈般若经典种种的介绍,从般若经典的重点到他的类集,还有它的思想,以上就是般若经。那么我们今天讲到这里为止,下一堂课我们来介绍其它的大乘经典,初期大乘经典,包括华严经、法华经,还有一些净土经典的思想概要。好我们来回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