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佛教思想史 第七講

出自磐中觉道 • Wiki
印度佛教思想史 第六講 本講視頻 Youtube 騰訊 印度佛教思想史 第八講

大乘佛教

我們繼續來看印度佛教思想史,那麼這一節我們要談論的是大乘佛教。大乘佛教思想,在原始佛教時代的潛流,到部派佛教的發展跟萌芽,最後到大概公元前一世紀左右,最初的大乘佛教思想終於形成乃至出現。那麼從這樣的一個時代開始,我們稱為大乘佛教時期,因為相對於部派佛教的潛流期的這些時段,當大乘佛教正式出現以後,我們就稱為大乘佛教時期。

在上一節課師父有大概提到說,大家千萬不要誤會說,在大乘佛教時期,那麼小乘部派的力量就衰微了,乃至不見,其實不是這一回事。其實部派佛教還是一直很興盛,而且存在着,但是只是相對於部派佛教時期,沒有大乘佛教這樣的具體的思想出現。在這段時間以後,我們統稱為大乘佛教,就這樣的特色來稱呼大乘佛教時期,這是我們必須要強調的一點。

  • 名稱: 大乘

    • 大乘Mahāyān. Mahā: 大; Yāna: 乘.
    • 以大乘自稱而有別於其他傳統教派,如部派佛教中的某些教派
    • 相對於此,而稱其他教派為小乘
  • 公元前一世紀的佛教思改革運動
  • 由小部份對主流教派的改革
  • 學說目標: 佛菩提

  • 學說方法: 菩薩道 (pāramitā)

名稱:大乘Mahāyān. Mahā: 大; Yāna: 乘。在佛教裡面常常把他的教說、教理思想稱為乘,為什麼?因為他的基本道理就是說,大乘這個乘是車,可以裝載的意思,那麼大乘他認為說,他可以裝載更多的人到於解脫涅槃的彼岸。也就是說你去修學大乘的佛教,它相對於所謂的小乘佛教來講,它可以度更多的人。那麼小乘之所以小乘,比如說小車輛,它只能裝在自己乃至周遭的一些少數人而已。大乘,它就可以裝載大量很多的人為主,這樣叫做大乘。

那麼大乘以大乘自稱,在當初公元前100多年的時候,是有一些人從部派佛教慢慢跳脫出來,然後以大乘自稱而有別於其他傳統的教派。那麼這些其他傳統的教派,我們指的就是部派佛教的教派,不管是上座部還是大眾部所延生出來的教派。他們對於這些傳統的教派,這些有新興思想的就自稱為大乘,而且相對於這些教派,他們稱其他的這些教派為小乘。

那麼從宗教的發展還有宗教的形態來講,我們可以說大乘佛教的思思想乃至教派的發生,可以說是公元前一世紀左右一種佛教思想的改革運動。也就是說一小部分人,對於主流派思想所提出一些新思想的改革,那麼這一些他們最剛開始就稱自己為大乘或佛乘,然後自稱為菩薩,修菩薩道。

那麼大乘佛教的特色,他的學說目標是以佛菩提為主,也就是說他學說的目標最終就是要成佛。那麼他的學說的方法就是勸大家要自利利他行菩薩道。這是他學說兩個很大,其實說這兩個也可以說是一個,很主要的對於部派佛教的不同點。因為在部派佛教,雖然他們的學說裡面有提到佛陀的特色,也有提到、也有探討到菩薩道,但我剛才有講過,部派佛教終使如此,他還是以解脫為解脫道為主,但是大乘佛教他是以成佛,然後修菩薩道為主,他還是有這樣的一個不同的特性。那麼在思想上,當然也有一些不同於小乘學派的某些特性,那麼我們慢慢會來談。

大乘佛教,我們又可以依他的某些特色來分成:初期大乘,還有後期大乘。那麼怎麼樣區分初期大乘跟後期大乘呢?有兩個方法來區分,第一個就是教理上的區分,第二個是從時間上來區分。

初期大乘與後期大乘

區分: 初期大乘與後期大乘

1. 教理 Teaching

  • 初期大乘: 以一切法空以究竟
  • 後期大乘: 以一切法空為方便

2. 時間

1)從公元前50 ~到公元200.

2)經典以「空」為中心

在教理上的區分,初期大乘: 以一切法空、一切法空為究竟。所以如果是強調一切法空,以法空為佛的根本究竟學說的這個,就稱為初期大乘。那麼後期大乘是以一切法空為方便之教,所以我們可以從對法性空的重視,來區分是初期或後期。

其實大乘佛教它的特色,剛剛有說是以成佛為目標,那麼修菩薩道,那麼其實我們也可以說空性的學說也可以說是區判大乘佛教跟部派佛教的一個很大的不同點。雖然說在部派佛教時代,比如說一說部已經有空的這樣的思想出現,但這樣的理論跟思想,在部派佛教並沒有成為主流。法性實有或是法體恆存,還是部派佛教主要的學說跟主流。那麼法性空經過部派佛教的萌芽跟發展,到了初期大乘成為學說的主流,因此我們也可以從法性空來區分大乘佛教跟部派佛教的不同點,這是第一個。

那麼第二個,我們也可以從時間上來區分初期大乘跟後期大乘。初期大乘大約是從公元前50年左右一直到公元200年,這樣的250年間的發展,可以說是初期大乘時期起。那麼初期大乘佛教,它的經典的主流特色、思想特色,當然還是以空為中心,圍繞着空的思想來探討,這個就叫做初期大乘。那麼這依空的思想是怎麼回事?我們再慢慢後面談般若經典的時候,般若思想的時候,我們會慢慢做一個更進一步的說明跟分析。

初期大乘

那麼我們先來說明初期大乘佛教、初期大乘經典。初期大乘佛教跟他的經典可以分成兩大類來說明:

  • 甚深智與廣大行
    1. 般若經 Prajñāpāramitāsūtras
    2. 華嚴經 Avataṁsaka (部份)

    3. 法華經saddharmapuṇḍarīkam (部份)
    4. 文殊經 Mañjuśrīūtras
  • 重信仰的
    1. 阿彌陀經和其他淨土經典
    2. 特色: 強調他力、信願,重視宗教行為和儀式
    3. 方法: 求生他方佛土

首先第一大類:重視甚深智慧和菩薩廣大行的這是一類。第二類是重視信仰的,重視宗教性的,這是另外一類,所以我們可以把初期大乘思想、還有經典,區分成這兩大類。

首先在甚深智慧與廣大行方面,有幾個主要的經典,我們可以來提一下:比如說般若經,這一類的經典,它重的就是菩薩的甚深智慧,也就是般若波羅蜜。那麼比如說像華嚴經、法華經這一類的,它就是比較着重在菩薩的廣大行,難行能行,難忍能忍這一類的。那麼還有類似像文殊般若經這一類的,或是文殊經典這一類,他還是強調菩薩的甚深智慧,那麼這是第一大類。

那麼第二大類,比較重在宗教性的、情操上的、信仰性的。比如說阿彌陀佛經,還有其他的淨土經典,這些都是比較重視信仰的、重視他力的。所以這一類的經典,它的特色就強調他力,強調信任,重視宗教行為和儀式。那麼他有一個很主要的特色,他的修行方法就是求生他方佛土,見他方佛,然後修行,那麼依靠於他力。這樣子的一個特色,就是所謂的重信仰型的這一類的經典。

那麼這兩類的經典,在初期大乘裡面,都扮演着一個相對重要的角色。這就是初期大乘經典跟思想的一個概觀跟介紹。

般若經

在做一個概觀介紹之後,我們來談第一個,很重要的經典,也可以說是最早期的大乘佛教經典叫做般若經系。

  1. 般若波羅蜜 Prajñāpāramitā:
    1. Prajñā: 1)直觀 2)勝義諦
    2. Pāramitā: 1)到彼岸 2)圓滿、究竟
      1. 到彼岸: 渡到彼岸之智
      2. 圓滿: 智慧圓成佛智
  2. The Prajñāpāramitāsūtras
    • 以般若波羅蜜為重點的經典

般若經顧名思義,它以般若、波羅蜜為它的主要敘述重點,它的主要學說的重點就是般若波羅蜜,所以般若波羅蜜為學說重點,而開展的這一類的經典,我們都可以稱為般若經典。

那麼什麼叫般若波羅蜜呢?Prajñāpāramitā。Pra: 是直接的意思,直接面對意思;jñā是知道、認知,所以Prajñā,我們常常翻成般若,但是如果就它字義上來講,我們可以翻成「直觀」。而且就意義上來講,它指的是勝義諦,直觀的智慧或是叫做勝義諦。什麼叫直觀的智慧?就是直接認知到諸法實相,那麼這是一種超越的境界,一種斷煩惱證悟的境界,這樣的話我們就可以叫做般若。

那麼當我們證悟到諸法實相的時候,這樣的一個概念,我們也可以用勝義諦來說明,在佛教裡面又常常用勝義諦這樣的一些語詞來代表。所以般若Prajñāpāramitā就是智慧或是直觀的智慧,或者甚深的智慧,或是勝義諦都可以。但是由於它是一種超越的智慧,一般我們不直接翻譯,我們就音譯成為般若,叫做Prajñāpāramitā,那麼波羅蜜又叫做波羅密多,那個「多」是後面那個tā的翻譯,它叫做pāramitā。

pāramitā有兩個意思,一個叫做到彼岸,第二個意思叫做圓滿究竟。那麼如果pāramitā跟般若合在一起叫做Prajñāpāramitā。它第一個意思:到彼岸,它的意思是叫做渡到彼岸之智,什麼叫做渡到彼岸之智?所謂的此岸就是生死輪迴,彼岸就是解脫涅槃。那麼如果它用到彼岸的意思就是說,般若能夠度眾生到彼岸,我們要斷煩惱,得究竟得解脫,就必須要修般若,所以般若可以幫助我們離開生死,到達涅槃的彼岸。

第二個意思,它叫做圓滿,圓滿就是圓成佛智,也就是說圓滿的智慧。第一個,當我們談說到彼岸的時候,這是共三乘聲聞緣覺菩薩,因為聲聞緣覺也有到彼岸的這種智慧,但是這裡談圓滿的智慧的時候,就不共於聲聞緣覺,唯有菩薩跟佛才有。也就是說般若能夠圓滿,我們幫助我們成佛,所以叫做圓滿的智慧,究竟的智慧。那麼般若波羅蜜有這樣一個意思,當然了當大乘經在講般若波羅蜜的時候,它比較重視圓滿的智慧,因為它以佛菩提為究竟之道,為究竟的目標。

總之般若經典,只要是以般若波羅蜜為重點而環繞而發展的這些經典,我們都可以把它系屬為般若經典的一類。

那麼般若經典,但它並不是一部兩部,其實它有許許多多的大大小小的經典合集在一起的,我們叫做般若部,包括般若系的經典。而且般若經典它並不是一時完成的,從最早的公元前100年,一直發展到公元七八百年左右,這麼漫長的將近1000年的時間,它有不同般若的經典出現。那麼在這樣漫長的發展當中,我們可以把它大概區分為四個階段。

般若經的發展

  1. 初期 (100BCE~100CE):
    • 8000-verse (Aṣṭasāhasrikā)
    • 道行般若、小品般若
    • 大般若經的第四、五分
  2. 擴展期 (100~200CE):
    • 100,000 頌 (The Śatasāhasrikā)
    • 25,000 頌 (Pañcaviṃśtisāhasrikā)
    • 18,000-verse (Aṣṭādaśasāhasrikā)
    • 光贊般若、放光般若、大品般若、大般若經的第一、二分
  3. 簡短論書(200~500CE):
    • 金剛經Vajracchedikā
    • 心經
    • 現觀莊嚴經論(The Abhisamayālaṃkāra)
  4. 密教影響期(600~1200CE):
    • The Adhyardhaśatika(150-verse)
    • Perfection of Wisdom

第一個階段的發展我們叫做最初期,也就是公元前100年一直到公元100年左右,這階段出現的般若經典,我們稱它為初期或者是初期的般若。它的經典大概是類似像八千頌的般若經。那麼在漢譯裡面有道行般若、小品般若 ,還有相當於玄裝大師翻譯的大般若經的第四分、第五分這一類的。因為玄奘大師他後來在翻大般若經的時候,他把所有大大小小的般若全部類集起來,然後整個翻譯成漢譯中文經典,整個部類的般若經我們稱作大般若經。其實這大般若經可以說涵蓋的長期發展的這些大大小小的般若經典,所以初期般若經典也可以說是相當於玄奘大師所譯的大般若經的第四第五分左右的這些內容。那麼這邊有一個叫做八千頌般若,其實是梵文本。

第二期叫做擴展期,第一期的經典由於是初期基礎,所以他一般來講並不很長,都是稍微短一點的適中一點的,它的長度並不會很長,比如說它的長度大概就是八千頌左右,那這個頌不一定是偈頌,只是印度人依於梵文的結構,來計算它經典長度的一個計算單位而已。

第二個擴展期,它大概是從公元100年到公元200年左右的一百多年間,為什麼叫擴展期?就是說這一期的經典它依於第一期的經典,然後再增加補充,所以變成一個龐大的經典。那麼它的內容大概有所謂的十萬頌的般若經,有二萬五千頌的般若經,有一萬八千頌的般若。那麼當我說幾頌幾頌這一些還有梵文字的這些,都是現存的梵文般若經典。那麼在漢譯方面的擴展期的經典,包括有光贊般若、放光般若、大品般若、大般若經的第一、第二分,大概就是這一類的經典。

那麼還有第三期,由於第二期的經典太多太大,所以到了第三期,大概是從公元200年到500年之間,慢慢就有一些縮短的簡略的概要的般若經典出現,比如說最有名的金剛經,還有我們大家很多人都會背的心經,還有現存於西藏的《現觀莊嚴經論》,這一些都是比較屬於濃縮簡短的概要性的經典。那麼這個就是第三期的特色,叫做簡短論書行。

最後到了從公元600年一直到1200年左右,這時候的般若經因為受到密教的影響,所以叫做密教影響期。那麼這個地方它也是有一些經典,不過一般在漢譯裡面也還有梵文裡面的存在也不多,所以我們大概知道有這樣一個狀況。

在談完般若經的發展,我們接下來來談談般若教理思想的重點。

教理重點

  1. 大乘三心
  2. 六波羅蜜
  3. 善巧方便

那麼我們把它區分為四大重點來說明,第一個,叫做大乘三心,這是般若經裡面所強調的,第二個,空的思想跟概念。第三,波羅蜜,類集為六般若蜜。第四個,方便善巧,我們就有這四大的主題來探討般若經的思想。

大乘三心

  • 菩提心 Bodhicitta:
    • 發成佛之心
    • 最終目標
  • 大悲心 Mahākaruṇā:
    • 願渡一切眾生之心
    • 動機
  • 無所得心 Prajñāpāramitā:
    • 般若波羅蜜
    • 方法善巧

大乘三心叫做:菩提心、大悲心、無所得心。這三心可以說是般若經的思想核心,它所要強調的重點就是這三心,我們又稱為大乘三心,那麼在印順導師的有一本書裡面,它又把這三心成為學佛三要。因為印順導師他認為學佛,學的就是大乘佛教,那麼大乘佛教無外乎就是三心,那麼把這三心作為大乘的心要,所以叫做學佛三要。當然他是依般若經的思想摘錄出來的,為什麼是這三要?因為般若經裡面常常談「一切智智相應,大悲為上首,無所得為方便」,這句話,這個經典就直接道出了成佛的要領,就是一切智智相應的智,其實就是佛菩提,就是說一切都修行都要把它會歸到佛菩提,以佛菩提為最終的目標,也就是說我們學佛要發願成佛,而不是只是自求解脫,把成佛當成最終的目標。所以菩提心是成佛的目標,是我們學大乘佛教的一個終極目標,因此大家都要發菩提心,這是般若經裡面所談的。

第二個大悲為上首,叫做Mahākaruṇā。所謂的大悲心就是憐憫一切眾生,願度一切眾生,所以叫做願渡一切眾生之心,憐憫一切眾生之心,這個就叫做大悲為上首,也就是大悲心。那麼大悲心它是一個動機、一個動力,也就是說我們學佛,尤其是學大乘佛教,有一個最終的目標,但是我們要怎麼樣去推動達到最終的目標?就是要有發大悲心,以大悲心願意幫助眾生,度一切眾生為這樣子的一個動機跟動力,來推動我們往最終的目標之前進,這個就叫做大悲心。

最後它叫做無所得相應,或者叫做無所得為方便。什麼叫做無所得?其實就叫做般若波羅蜜,又叫做空的智慧。所以這個叫做無所得為方便,就是般若波羅蜜為方便。也就是說我們有目標,我們有動機,但是中間這個過程,我們要用怎麼樣的作為最根本的實踐的方法?他就說必須要有般若波羅蜜,必須要有無所得心,才能在這艱苦漫長的路上,遭受各種打擊、各種挫折的時候還不會退失,會勇往前進。這個就是要有無所得的這種般若波羅蜜。這個叫做大乘三心。

第二個,我們來談空。剛剛也有講過,區分初期大乘跟部派佛教的特色,我們可以用「空」來區分;那麼區分初期大乘跟後期大乘,我們也可以用空來區分。所以空的思想,變成初級大乘思想的一個特色。那麼什麼叫做空?其實可能很多學佛的人都可以多多少少,或者是說常常會提到空這個字。比如說最有名的心經,我們常會背、會頌的,它的第一句叫做:「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般若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那麼很多人都會談空,也知道大乘佛教談空,但實際上這個空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它又有什麼目的,它又是在什麼狀況之下把這種思想給凸顯出來的?那麼我們現在來探討一下空。

空 Śūnyatā

  • 名稱: 空、無
  • 目的:
    • 超勝於傳統的教法 — 緣起 (pratītyasamutpāda)
    • 對阿毘達磨法體論的批判
    • 對我執的消除
  • 雙關義: 
    • 勝義諦
    • 無自性

空,它的名稱叫做空又叫作無,他是Śūnyatā 的意思,他的梵文字是Śūnyatā,那麼它的字義其實是很有趣的。

首先Śūnyatā ,他這個字是從śūnya變過來的,這個śūnya到底最早在指什麼呢?śūnya最早它的用意,它其實在梵文字裡面它是指所謂的中空,外有內無的意思。那麼śūnya最早它是指膨脹的意思。好,那麼一個東西如果它本來是實心的,但它一旦膨脹之後會變大,但是變大之後它會有一個特性,外面還是照樣的看起來存在,但是裡面已經是沒有東西了,所以叫做外有內無。外面看起來好像是有的,但是實際上它裡面是沒有實質的,所以空,它最早的意思是指中空或者真空的意思。

這有什麼概念?比如說當我們講那個杯子是空的,這時候我們並不是否定杯子,我們是說杯子裡面沒有水或是沒有飲料沒有汽水,所以空。它有這種外有內無看似有,但是實際上沒有實質意義,沒有實質本質的這種意思。所以在這樣的一個狀況下,這個「空」被拿來在作為大乘佛教思想的一個名稱跟代表,是有它這樣的一個特殊意義。其實大乘佛教在發展的時候,他對這種勝義的描述,不一定完全用空,其實在早期它有很多的名稱,跟空都有同樣一個概念,那麼等一下我們會再來談,再來做一個更深入的談法。

那麼大乘佛教提出空有什麼用意呢?我們來看它的目的。首先,它提出空這樣的一個新的思想,它的用意就是說它的理論跟學說是超勝於傳統的教法,也就是阿含經部派佛教傳統以來的緣起法,叫做(pratītyasamutpāda) ,他認為空的思想是超越緣起的,是比緣起更甚深的,也就是說它認為它的教法是更殊勝的

第二個,它用空來對阿毗達摩法體本有論來做一個批判,因為我剛才有講過,部派佛教雖然在某一些部派裡面它已經有類似像空這樣的一個思想概念,已經有慢慢在萌芽,但是它並沒有成為主流的學說。在部派佛教它的主流學說還是法體論為主。那麼也就是說,在部派佛教裡面有些接受一切法空思想的這些人開始出來,用法空思想來批判、來反對傳統的這種法有論的阿毗達摩理論,這是它的第一個用意。

那麼最後的用意,當然它認為說空也是用來對治我執,消除煩惱的一個教說跟方法,這是它的一個目的,所以它有時代的一個目的,也有它的終極目的。它的時代意義第一個,就是表現出它超越傳統的教法,第二個對阿毗達摩提出批判。第三個最終極的叫宗教意義,還是在於空能破除我執、能對治我執。

那麼空它又有雙關義。它的空的第一個意思叫做勝義諦,第二個意思叫做無自性。它是有這種雙層的雙關義,等一下我們會進一步來解說。

空 (śūnyatā)的雙重義含

  1. 自性空 Svabhāva-śūnyatā
    • 初期般若的核心理論
    • 涅槃的同義字

    • 勝義諦 (聖人的證悟境界)
  2. 無自性空 Abhāva-svabhāva-śūnyatā
    • 中期般若的重心
    • 結合「緣起」論的世俗詮釋

    • 無自性

空的內容,空它其實是一有雙重意涵的,那麼一般人都會把空當成就是無自性,其實無自性只是它雙重意涵的裡面的一種,它更重要的根本意義叫做自性空。那麼它的第二重意義叫做無自性空,自性空叫做Svabhāva-śūnyatā ,無自性空叫做Abhāva-svabhāva-śūnyatā ,這個是我們必須要了解的。不要以為談到空就是指無自性,當然無自性是它其中一個意思,沒錯,但是並不是它根本的意思,它根本的意思其實指的是自性空。

在般若經裡面,它其實談到許多的空,比如說有四種空,有十八空乃至有二十四空,它只是從不同的角度來切入,來描述世間的實相這樣子而已。並不是說它空有什麼不一樣,他只是從不同的角度來切入、來描述讓我們了解空是怎麼一回事。如果我們把這些種種空的意涵把它歸納起來,其實它不外乎兩種,也就是它有雙重意涵,一個叫做自性空,一個叫做無自性空。

自性空

那麼什麼叫做自性空?自性空是初起般若的核心理論,初期般若核心理論也就是像小品般若,還有類似像《八千頌般若》這種般若,這樣的般若經,它所強調的就是自性空,而不是無自性空。那麼第二個,這個自性空到底要表達的是什麼內涵?這個自性空,其實是涅槃的同義字,也就是說聖人證悟的這種超越的境界,我們就用自性空或是單一個「空」字這樣子來表達。

自性空

  • 勝義諦: 超越世俗的一切存在,如名稱、特性、分別等等。
  • 因此,從勝義諦看世俗的一切,一切法,包括生死與涅槃,無二無別。
  • 一切法的當下即是涅槃,生死即涅槃

那麼我剛剛也講過說,其實在經典裡面對聖人所證悟的這種超越的境界有很多不同的字意:包括涅槃,包括實相,包括真實,包括如,這些都是用來描述佛跟阿羅漢所證悟到的這種斷一切煩惱,超越生死的這種境界。但是到後來在慢慢的發展中,空這個字,慢慢取得它的一個主宰地位,因此這個空,到最後大家就喜歡用空,來描述這樣的一個境界。那麼這樣的一個境界,其實它指的就是超越的涅槃境界,所以它就用空來表示。這種空在經典上我們又常用自性空這樣子來表示。那麼另外一面,這個自性空在經典上又叫做是勝義諦,也就是聖人證悟的超越境界。這就是所謂的自性空,這是空的第一個意思,那麼也可以說是初期般若經所要談的內容。

無自性空

第二個無自性空。無自性空,它是中期般若發展的重心。剛開始初期般若重的是是自性空,但是慢慢到了中期般若以後,它又把空的這些理論與思想,跟緣起結合在一起,而成為無自性的意思。所以就成為所有的因緣所生法,必定是空,無自性的意識,就成為這樣的一個理論,這個樣子的特色,我們等一下慢慢再進一步來解說。

那麼現在我們再來複習一下剛才所講的自性空,自性空它就是勝義諦,它是初級般若所重視的。它的意思就是說這是聖人的內證境界,斷煩惱悟實相的內證境界,它是超越一切世俗的存在。比如說名稱的存在,法體萬物的存在,還有我們意識的分別等等,是超越這一切的。所以從這樣的一個立場來看,從這樣一個勝義諦來看世俗的一切法,包括生死跟涅槃都是無二無別,也就是自性空,是一切法的諸法實相。那麼這個諸法實相,生死跟涅槃,一切法無二無別,從這樣的立場上來看,這是生死即涅槃,生死的當下即是涅槃,生死涅槃無二無別,一切法究竟一切法等同,一切法「如」,這個就是般若的最高境界,般若最高境界,是從這樣一個勝義諦來看的。

因此當我們後面包括中國的禪宗,還有許多大乘佛教,常常在諸佛菩薩的境界或理上談的時候,常常會談「持戒等於不持戒」,「眾生眾生,即非眾生是名眾眾」,「生死即是涅槃」,當我們在談這些高深的理論的時候,其實要知道,都是出自於這種初期的般若經,它是從勝義諦來探討一切的,這是證悟的境界。但是我們要特別強調說,這並不是修行的入手,因為修行的入手還是必須從次第上慢慢的來深入,只是說在究竟的實相上,確實一切法就是勝義,一切法空,生死無二無別,這是從勝義諦的立場,確實是這個樣子。

除了自性空,我們再來複習一下,提到說從勝義空,這個聖人的立場來看,他們斷了一切煩惱,那麼從這樣的一個境界來看,萬事萬物的一切法,一切法無外乎都是因緣所成的,那麼既然是因緣所成的,它就沒一個不變的實體,所以就叫做一切法無自性。這個就成為無自性空,所以無自性空可以說是從自性空而衍生推論出來的。因為一切法既然是緣起所成,那麼絕對是沒有自性的,沒有自性的那就是空,所以因為沒有自性是空的,所以能夠從緣起法而成,所以到了中品般若以後,就把空跟緣起給結合在一起。

那麼剛剛有講過說,在經典上這個自性空、勝義空是沒辦法用語言描述的,但是無自性空是可以把它落到世俗來,用語言概念來分別來分析。也就是說我們可以理解無自性,那麼從無自性的體悟,我們就可以達到自性空、勝義諦。所以我們入手還是要從諸法的現象,然後了解它的無自性。那麼經過戒定慧、聞思修這樣子才能證到勝義,所以是沒有辦法直接一下手,就從勝義的一切法涅槃,生死即涅槃這樣子下手。那個是聖人的境界,絕對不是我們修行下手的入手。 那麼就般若經或者是龍樹菩薩,他認為修行的下手跟理解,還是得要從緣起無自性、空,這樣子來修行來理解。

無自性—空

  • 一切法依緣起而成,故一切法無自性
  • 非自成、非獨一、非不變、無主宰性
  • 龍樹(Nāgārjuna) 為無自性空的主要宣揚

那麼接下來什麼叫做無自性呢?無自性,其實在佛教裡面它是這樣,它就是說:一切法是非自成的,所謂到非自成就是說不是自己產生的,因為是由因緣和合的,那麼既然非自成是因緣和合的,它就不是獨立的,是由各種因緣條件所複合而成的,那麼既然由因緣條件所複合成的,它就是變化的,所以說就是非不變。那麼既然它是各自因緣條件所形成的,它就無法自己主宰,就是非主宰,所以無自性的意思叫做非自成,非獨一、非不變,無主宰性,這樣子就叫做無自性。

最後我們來談一下,我最後在空裡面我再做一個說明,就是說龍樹菩薩,我們在中觀會談,龍樹菩薩就是無自性空的主要宣揚者。龍樹菩薩的《中論》,還有他的《大智度論》裡面,他所弘揚的並不是自性空,而是無自性空,因為唯有無自性空可以拿來作為一種邏輯,還有思辨跟辯證。在談完空的思想之後,我們再來談波羅蜜。

波羅蜜

波羅蜜

  • 菩薩的廣大行稱為波羅蜜
  • 般若波羅蜜與萬行
    • 般若轉化萬行為波羅蜜
      • 三輪體空:施者、 施物、受施者
    • 萬行實踐般若
      • 與空相應, 般若波羅蜜在萬行中完成

波羅蜜也是般若經裡面一個很重要的主題,菩薩的廣大行稱為波羅蜜。那麼波羅蜜我們常常就會跟般若波羅蜜聯想在一起,所以在大乘經典裡面常常提到說,般若波羅蜜與其它的萬行,那麼菩薩道菩薩的修行就叫波羅蜜。那麼般若波羅蜜跟其他的菩薩廣大行有什麼關係呢?這裡面有兩點:第一點,般若轉化萬行成為波羅蜜,也就是說沒有般若的引導,沒有般若的轉化,其他所有的善行都只不過是一般的世間善行而已。

比如說布施,持戒、忍辱這樣子種種的善行,它無外乎只是世間一般的善行。但是當你把般若透入在裡面,由般若來引導,由無自性、無執、空這樣的相應之後,這一些萬行包括持戒、忍辱這些種種,就變成波羅蜜。那麼當我們布施跟般若相應的時候,就成為布施波羅蜜;當我們忍辱跟般若相應的時候,我們就叫做忍辱波羅蜜,所以說般若轉萬行為波羅蜜。

那麼細節上經典上常常用三輪體空來說明。什麼叫做三輪體空?就是說沒有做這件事的人,然後沒有這件事情牽扯到的東西,沒有被實施的對象。什麼意思?我們拿布施來講,當我們布施的時候,就一般世間法來講,就會有布施的人、布施的東西,比如說吃的、衣服、錢,還有受施的對象,拿到錢拿到東西的人到底是誰?會有這樣子的三個主要的事件牽扯在裡面,這個叫做三輪。那麼當一般我們的善行,比如說布施這樣的東西的時候,我們就會有這樣子的人事物的牽扯在裡面,但是當我們般若透入一切法空、一切法無自性,一切法的無執着的時候,就會有三輪體空這樣的概念出現。也就是說布施的人他是沒有自性的,因為因緣所成;施物也是無自性的,那麼受施者也是無自性的。那麼在這樣的三輪體空、無自性之下,就是告訴我們:一個布施的人不能去執着,我是一個布施的人,我布施了多少東西,然後去執着我到底幫助了誰,這就是所謂的般若波羅蜜。

當般若波羅蜜把它引入萬行的時候,這些種種的萬行就不再是一般的善行,而是所謂的般若,所謂的波羅蜜。

那麼般若波羅蜜跟其他的這些善行或者是其他的波羅蜜,其實是相互輔助的,般若轉化萬行為波羅蜜,相對來講,萬行完成般若,也就是說萬行實踐般若。什麼叫做萬行實踐般若?因為般若波羅蜜或者是般若,它是一種理念,一種概念,一種空相應的理念。但是我們不能純理論,那麼般若要怎麼實踐?般若實踐就是要在種種的善行裡面把它透露這樣的理念,透露這樣的觀念,所以我們才稱為萬行實踐般若或萬行完成般若。也就是說般若必須在種種善行裡面去實踐,你不能把種種的善行跟般若區分開來,如果區分開來的話,那就是純理論,一定要把它們結合在一起。在萬行完成的當下,般若就被實踐了,所以叫做萬行。

種種波羅蜜實踐般若,總之就是說,以空相應般若波羅蜜在萬行中被完成。所以般若跟萬行是相輔相成的,般若轉化萬行為波羅蜜,那麼萬行善行實踐般若完成般若,這個就叫做波羅蜜。

我們談到波羅蜜,我們常常會以為波羅蜜一定是六波羅蜜,但是實際上不是這樣子的。在經典上也說,其實萬行種種善行,只要你透入般若都可以成為波羅蜜。在部派佛教我也說過有四波羅蜜、六波羅蜜、十波羅蜜,種種般若蜜都有。經典上也說,只要是菩薩的大行,都可以稱為是波羅蜜。但是因為如果你講太廣,那麼沒有辦法集中,也沒有辦法真正去實踐。所以經典把種種的萬行統歸為六種,我們叫做六波羅蜜,就是有名的六波羅蜜。般若經典它一向以來都是採取六波羅蜜,這六個波羅蜜我大概念一下,因為很多人都大概知道。

六波羅蜜

六波羅蜜叫做布施波羅蜜,戒波羅蜜,忍辱波羅蜜或叫做忍波羅蜜,精進波羅蜜,禪定波羅蜜,最後是般若波羅蜜。所以般若經典把種種的般若蜜就歸納成這六種波羅蜜 。

在談完波羅蜜以後,我們再來談。我們說過,初級大乘佛教的思想是空,但是般若經它就是用以般若波羅蜜為主軸,那麼很多人就會想到說,那麼問題是這個般若波羅蜜跟空到底有什麼樣的相關聯繫,他們是同一件事情,還是不同的兩件事情呢?我再重複一遍:因為我說過,初期大乘是以空為主要的核心,那麼般若經又是以般若波羅蜜為主着重探討,所以叫做般若經。既然般若經是最早的大乘經典,這樣子來講的話,般若波羅蜜跟空就有它一定的相關性,這個一定相關性到底,般若波羅蜜跟空是一回事呢?還是兩回事?這是經典上常常探討的問題,也是很多人想要弄明白的,那麼這裡我們可以來探討一下:

般若波羅蜜與空

  • 從勝義諦而言:
    • 般若波羅蜜 = 空 = 諸法實相
  • 世俗諦上說:

    • 般若波羅蜜: 能証悟實相的甚深智
    • 空: 般若所諸証的實相
  • 實踐上說:
    • 深觀一切法空即是般若的實踐

首先從勝義諦而言,從諸佛菩薩所證悟的超越境界而言,般若波羅蜜跟空是一回事,無二無別,所以般若波羅蜜等於空,就是諸法實相,這是從勝義諦上來說的話。但是從世俗諦的理論說明上來講,我們也可以說它是兩件事情,什麼兩件事情呢?般若波羅蜜的這個般若,是能證悟實相的甚深智慧叫做能證,是我們智慧;空是般若所證得的實相。也就是說空是外在的客觀事實,般若是我們能證的智慧,那麼我們能證的智慧去證悟到空性,證悟到外在的事實就叫做般若。

那麼空是所證,般若是能證,我們可以說它是兩件事情,是二而一、一而二的,從勝義諦跟世俗諦上來區分,從勝義諦,它是一;從世俗諦,它是二,由二到最後它是一。我不是在打啞謎,而是它有這樣的一個說明跟區分。

那麼從實踐上來說,我們可以說它也是一件事情,也就是說,我們必須深觀一切法空,既是般若的實踐。再講一次,深觀一切法空,就是般若的實踐。從我們一般智慧的理解來了解空,那麼由這個空來做觀照,那麼當你能夠觀照空的時候,這個就是相對的是般若;那麼當你證入空的時候,這個就是實相般若了。所以空跟般若是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從究竟實相來說,它是一件事;從世俗的理論分別上來講,一個叫做能證智,一個叫做所證的實相。

這個就是般若波羅蜜與空的一個相關。

善巧方便

最後我們再來談論第四個重點:善巧方便,善巧方便又叫做Upāya 。般若經上面常常講說,我剛才講的那一句有名的話叫做:一切智相應,大悲為上,無所得為方便。無所得就是般若智慧,那這個方便就是般若波羅蜜。所以大乘經或者般若經,它常常說般若波羅蜜就是到達成佛的方便善巧,也就是他的一種方法。那麼怎麼樣來理解般若波羅蜜就是方便善巧呢?我們必須要這樣來說明跟理解。

首先聲聞也有般若波羅蜜,聲聞的般若波羅蜜,也就是說阿羅漢也能證悟一切法空,在般若經裡面,它並沒有說阿羅漢只能證悟我空,不能證入到法空。其實在般若經裡面,他認為阿羅漢也能夠進入到一切法空,而且是真實的證悟。所以金剛經裡面講說,如果一個阿羅漢他認為自己有證得阿羅漢的話,他就不是真實的阿羅漢。所以就般若經系來講,阿羅漢得證悟的境界並不是化城也不是虛妄的,他是真實的悟空,真實的證到涅槃,所以阿羅漢也能悟空也能到彼岸。

所以阿羅漢的波羅蜜是指到彼岸的智慧,但是相對來講,到彼岸的智慧就不能當成一種善巧。因為他到彼岸之後,般若經說阿羅漢如果沒有大乘般若波羅蜜的這種善巧,他就入無餘涅槃,永遠處於涅槃的境界,不能再回小向大。所以他叫做阿羅漢,沒有大乘波羅蜜的善巧,他的般若波羅蜜只是到彼岸的智慧而已。但是相對來講,菩薩的般若波羅蜜就等於一種方便善巧,他可以引導眾生到畢竟成佛,所以他是究竟圓滿的智慧。那麼怎麼樣說呢?他有三心相應,也就是說,他說空是等於涅槃,但是如果你沒有菩提心,大悲心相應的話,你證了空就證入實際,就入了涅槃。但是因為菩薩的波羅蜜它必須是三心相應的,菩薩的般若它必須是三心相應的,也就是說菩薩的般若波羅蜜他有菩提心,還有大悲心的引導,因此菩薩的般若在菩提心大悲心的輔助幫助之下,他的波羅蜜就能一直引導我們到成佛而不會住於涅槃。所以在這樣的狀況之下,般若是讓菩薩不住生死,般若是讓菩薩不住生死,因為可以跳脫出輪迴,離開生死,但是因為有菩提心和大悲心的幫助,菩提心大悲心讓菩薩不入涅槃。這裡的不入涅槃並不是說沒有斷煩惱,而是說斷了煩惱,而能夠繼續行菩薩道。因此菩薩的般若波羅蜜,他本身就已經具足了所謂的菩提心和大悲心。唯有在菩提心和大悲心的輔助的成分之下,菩薩的般若波羅蜜才能區分於聲聞的般若波羅蜜,而讓菩薩的般若波羅蜜成為最究竟最圓滿的智慧,而不同於只是阿羅漢的到彼岸的智慧。

在菩提心跟大悲心的輔助下,這個般若波羅蜜就成為一種修行、學佛的一種善巧方便,而來引導我們到達最終的佛道。

以上就是我們談般若經典種種的介紹,從般若經典的重點到他的類集,還有它的思想,以上就是般若經。那麼我們今天講到這裡為止,下一堂課我們來介紹其它的大乘經典,初期大乘經典,包括華嚴經、法華經,還有一些淨土經典的思想概要。好我們來回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