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寺派

来自磐中觉道 • Wiki
都波羅摩塔(A.Savin, Wikipedia),为天爱帝须王当时捐建,用来供奉佛陀的右锁骨舍利[1]

巴利名 Mahāvihāra-nikāya,又作摩訶毘訶羅住部,早期錫蘭上座部佛教之正統派。相傳西元前三世紀由阿育王之子摩哂陀長老所創建。西元前一世紀頃,佛教僧團發生分裂,主張摩哂陀長老正統之僧團稱大寺派,另一派則稱無畏山寺派。大寺派堅持上座部教義與儀軌,傳入今之緬甸、泰國、高棉寮國等國,被奉為上座部佛教之正統[2]

历史

西元前三世紀,錫蘭天愛帝須王在位時,印度阿育王之子摩哂陀奉阿育王之命至錫蘭弘法[3],於阿㝹羅陀補羅城之眉沙迦山,為王宣說象跡喻小經,並於七日間度化八千五百人,王乃於大眉伽林營造大寺。摩哂陀之妹僧伽蜜多亦應王之請,由印度摩揭陀國佛陀成道處攜帶菩提伽耶之大菩提樹枝至錫蘭,植於大眉伽林。大本寺遂成為錫蘭上座部(Theravāda)佛教文化及教育中心。以后錫蘭佛教二百年的发展,都以大寺教团为中心。西元前二世紀末,木扠伽摩尼王復於寺西建摩利遮婆提寺,寺北建銅殿等。

约在公元前43年,南印度陀密罗族人侵入斯里兰卡,因战争而发生饥荒多年,很多僧人被迫逃难,佛寺也被放弃。一些有远见的比丘们,由佛授及帝须领导,选择在中部较平静的摩多利,集会阿卢精舍,决议将一向以口诵心记相传的巴利三藏及注释,完全书写于贝叶上,以作永远保存和传承。这是巴利圣典在斯国一次非常重要的结集[4]

西元前一世紀,婆他伽馬尼王於阿㝹羅陀補羅城建立無畏山寺獻與大寺之長老摩訶帝須,後摩訶帝須被大寺擯出,其門徒遂與大寺分離而占據無畏山寺,號稱無畏山寺派。此後錫蘭佛教徒分裂為大寺派與無畏山寺派,兩派展開佛教領導權之爭。公元前29~17年,斯国教团分裂为大寺派与无畏山寺派,两派佛教各自弘扬教义,也常形成对抗,历时有十世纪之久。大寺派坚持上座部佛教传统精神,而无畏山寺派采取开放的态度,与印度佛教各派进行交流,更容纳大乘佛教各派。至公元四世纪初,从无畏山寺派之中又再分出祇园寺派,或称海部,至此三派鼎立。其中无畏山寺最盛,住五千僧,大寺住三千僧,祇园寺住二千僧[5]

四世紀初,摩訶勝軍王大肆破壞大寺,然由於宰相眉伽槃那跋耶舉兵勸諫,王乃謝罪,重建大寺,爾後漸次恢復繁榮。據高僧法顯傳記載,當其西遊之時(五世紀初),寺中住有比丘三千,寺運之興盛,可以想見。至第五世紀摩訶男王時,佛音獲得大寺所傳之三藏及注疏,並將之譯為巴利語[6]

西元1165年,錫蘭王波洛卡摩婆訶一世定大寺派為國教,下令取締无畏山寺派,敕令其破戒比丘還俗,无畏山寺派遂滅絕。而大寺派至十六世紀也漸趨衰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