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三要 第五講
兩位法師各位同學大家好,我們一個禮拜一次的上課又到了,一個禮拜一個禮拜過的很快。我們現在已經上第4個禮拜了,你們對《學佛三要》有概念嗎?應該慢慢有點概念了,那麼有些觀念我也不再重複。(師父台語略)
我們繼續來講《學佛三要》,學佛三要又叫做大乘三心,是哪三心?第一個菩提心,第二個大悲心,第三個無所得心。無所得心就是般若的智慧,菩提心就是發願,要發願成佛,那麼發願佛,為了什麼而成佛?為了度眾生而成佛,不是為了成佛而成佛,因為你有悲願要度眾生,依這樣的一個度眾生的目的來成佛,所以我們必須要有大悲心。你有了目標,有了動力,目標就是成佛,動力是什麼?大悲心,中間要有所謂的方法,或是要有所謂的善巧,所以叫做無所得為方便,一切智智相應作意,這個作意就是發心,大悲為上首,然後無所得為方便,這裏的方便就是方法,要用無所得心作為我們修行的過程和一切的方法。
那麼我上次也說過,
其實大大小小的經典雖然很多,但是不外乎在說明或在強調這三個心,其實大部分經典你都可以用這三個心來作大概的分類,不能說絕對,它的偏重,有些偏重第一個,有些偏重第二個,有些偏重第三個,所以大概的經典都有這樣的偏重。那麼師父上次有講過,比如說強調淨土的經典,它比較偏重在強調哪一個心?強調淨土,強調佛菩提,強調佛的功德,比較重在強化我們的哪個心?菩提心,強調我們的發願,希望我們能夠跟佛一樣,學佛的果德跟功德,然後讓我們嚮往、希望我們能夠跟佛一樣,那就策發我們的信願了。
還有一些經典在強調我們的悲願、悲心,像《觀世音菩薩普門品》,還有我們常念的《地藏經》都是在強調菩薩的悲願,為了度眾生歷盡種種的困難,但是心中會有一種悲願。
還有一些經典,特別在強調我們無所得的智慧,《金剛經》、《心經》、還有其他種種的《般若經》,這些都是在強調我們的智慧,所以我們大致上都可以用這三心來統括大大小小的經典。
那麼你了解這三心之後,我們就開始要修行,修行就有所謂的二道五菩提。二道五種菩提或是五位,記得師父畫的的那個金剛杵嗎?第一個重在發什麼心?世俗的菩提心,記得兩個圈圈嗎?第一個重發世俗的菩提心,那個時候我們是煩惱的凡夫,是初發心,但是只要發心願意成佛,都可以稱做菩薩,只是是凡夫菩薩而已,又叫做發心菩薩。但是你發了心之後你就必須要去修行,是不是這樣?你修行的話,大乘把它統歸為六度叫六波羅蜜。
六波羅蜜其中其實就在慈悲的表現,或大悲心的表現,那麼中間用無所得為方法,經過這樣的無始的修行修行之後,慢慢越來越近,就會到了中間狹小的地方,記得嗎?那個叫做般若的證悟。
還記得師父畫的圖嗎?(6.26分師父台語)
到了中間這裏,我們是一種證悟這個證悟基本上大乘佛教來講的話,大乘菩薩的證悟要到哪裏才叫做證悟?初地,不是入定,初地是聖位的菩薩,初地之前其他的四十位都不是聖位的菩薩,因為沒有真正斷煩惱,這樣各位了解嗎?斷了煩惱,簡單的說三結,身見是最根本的我執,然後戒禁取,還有疑。對三寶四諦的疑已經斷除了,斷除這三結才能叫做入聖位的菩薩,那個不是一般的,生死已經有個了斷了。
那麼從聖位菩薩再發一個叫做什麼?勝義菩提心,為什麼叫勝義菩提心?因為現在所發的心,你根本煩惱斷已經斷了,所以他跟無漏相應,所以他發的是真實的菩提心。我們前面凡夫的時候不是也有發心嗎?叫做相似的菩提心,是世俗的菩提心,雖然是相似的,但是他發願的時候是隨順往成佛之道去走的。那麼現在證悟階位的時候就不一樣了,發心是發真實的心,是無漏相應的。那麼接下來嚴土熟生。
記得什麼叫做嚴土熟生?莊嚴國土,成熟眾生。要怎麼成熟眾生,要怎麼莊嚴國土?其實方法很多了,我們講的現在在生活上比較簡單的,我問你,你保護環境算不算莊嚴國土?當然算了,那麼你身心行為好,算不算莊嚴國土?也算,因為它有有形的莊嚴和無形的莊嚴,所以一切外在物質來講的話,我們儘量去保護這個環境,不要去破壞這個環境,但是這樣還不夠。
因為環境有時候就是說在我們業力因緣來講的話,其實是我們大家的行為造成的共業,所以我們必須要有好的善業。然後來共同成就這樣一個好的環境,所以我們身口意也要清淨,這樣才能成就一個好的國土。
怎麼樣才能成熟眾生?協助眾生離苦得樂,但不只是一般的離苦得樂,還要進一步讓他們學習佛法,得到真正的法樂,這個叫做成熟眾生。所以成熟眾生是從一般的布施,到所謂的無畏施和法布施,這個就是成熟眾生的一個方法。一般的布施,比如說你做一些福利事業,公益事業、慈善這些都是一般的布施,重在於無畏施,還有重在於財施,那麼進一步你可以教他們各種各樣的技能,最終更進一步最究竟的,當然是教他們佛法,讓他們得到真正的解脫之樂,叫做成熟眾生,這就證悟了聖位菩薩之後,所要做的叫做成熟眾生,這樣的話經過了十地慢慢的話,你就能圓成佛道。
這是我們過去上個禮拜所講的,各位同學講到這裏有沒有什麼問題?應該都還可以。
我們繼續來講。
你說,我們剛開始發心修行的話,其實有一定的困難,其實佛有聖方便,佛法有一些方便可以引導我們慢慢入門,這樣各位了解嗎?其實這些方便是我們目前在日常生活上常常學佛所會做的事情,只是我們不了解說,這三件事情我們常常做,但是我們不了解說,做這個的目的到底在做什麼,用意在哪裏?其實無非就是在培養我們這三心——菩提心、信願、大悲心、還有無所得心。因為這三個心要發、要做,有一定的困難度,而且你發了心可能會退,有時候是發了一堆心結果很難去做,每次想要做,心裏就覺得明天好了,今天師父講經要不要來聽,我今天很忙,下禮拜再去好不好?當然好,能說不好嗎?
師父我今天很忙,你在忙什麼,我明天要去哪裏就哪裏,然後我的朋友從國外回來找我,能不能請個假?師父當然不會說不行,你今天非得給我來不可,當然不會這樣子,你當然會有種種的因緣,然後沒辦法繼續實踐,所以說我們會有一些方便引導我們來培養這些信願。
這些其實我們日常都有在做,只是很多時候我們不知道我們這樣做的目的到底是什麼,我不是說所有裏面說的都知道,我是說很多人其實不大清楚,但是當然裏面有很多人其實是知道的。只是說如果你以前就知道,你把它當成是來怎麼樣?來加強訓練。如果你以前不知道,你就當成是來學習的,知道了就來複習,就是這樣子而已。
上個禮拜已經講過兩個,我們這個禮拜講第三個,不過在講的時候我們還是要重複一下。
我們學佛不是你是佛教徒,剛開始會不會三皈五戒,不管你有沒有五戒,你三歸之後,你現在開始學佛,我們常常最會做的到底是哪一些事情?
你開始學佛了,不管有沒有到寺院去或者是在家裏,你最常做的是哪些事情?
念佛,有沒有學佛不念佛的?大部分都念了,或許少數有不念的,但是大部分學佛都一定會念佛的。但是你不要以為念佛就一定是念哪一尊佛,念佛有沒有規定非念哪一尊?沒有,你哪一尊都可以念。(14.45師父講台語)
每一尊佛都有他的聖功德,佛有他共通的功德,也有他特殊的功德,這些特殊的功德,不是這些佛有什麼不一樣,他只是跟我們眾生的緣不一樣,這樣子而已,所以因為眾生的不同,會展現出對我們眾生度化應化的不同。比如說藥師琉璃光如來,你們知道藥師琉璃光如來比較重在什麼?消災延壽,你有什麼任何的災難,然後想要延壽,或是說你生病,了你說念釋加牟尼佛有沒有用?當然有用!
只是由於我們眾生的因緣不同,所以各式各樣的佛陀應化到我們這個世間的時候,就會展現出他不同的特德這樣子而已,真正的功德來講,他功德的話是共通的。阿彌陀佛重在什麼?重在接引我們往生極樂,我們有西方極樂世界,東方有什麼世界?很多了。西方的阿彌陀佛國名氣很大很普遍的,中國人很重視。但是早期印度那些高僧大德,最早期比較弘揚的是哪一種淨土你們知道嗎?東方阿閦佛國淨土,叫做不動淨土,又叫做不動如來,所以你說能不能往生到那邊去?當然可以。只是個人的相應、應機而已。你覺得哪裏好,相應哪裏都可以。所以念佛不只是念一尊佛,你要念哪一尊?光看你個人的習慣,感覺相應感覺應機。能不能念觀世音菩薩?當然可以,也很好,念地藏菩薩也很好,但是你要能不能去比念觀世音菩薩好,還是念地藏菩薩好?一樣,差在哪裏?差在我們自己的相應、適應而已。只是說這些菩薩跟我們緣如何,這樣而已,沒有哪個菩薩高哪個菩薩低。
所以說我們學佛之後第一個就是會念佛,那麼第二個,很多佛教徒還會怎麼樣?吃素。你們要了解吃素是為了要長養大悲心。我問你,吃素本身是不是功德?
答:不是,因為沒有吃肉,如果沒有發願,它只是不殺生而已。
師父:你意思是說如果你沒有發願的話,吃素本身就沒有什麼功德不功德的,你意思是這樣?佛教徒是一定不允許殺生的,這是我們佛教徒的觀念,但是我們世間一般人不一定。我小時候不懂,常常去抓野雞打鴿子,因為不知道。師父問的什麼問題你們知道嗎?吃素本身是不是有功德?這個居士說不是,要看他發什麼心。其他人有沒有什麼意見?還是都認同?還是有不認同?重在發心,發心就是他的動機,發什麼心?起什麼動機?
問:有的是為了健康……聽不清
師父:當然你能無所得相應,功德是無量無數。沒錯,佛教跟其他宗教不一樣,我講的其他宗教你們應該知道師父在講什麼,某些宗教認為吃素本身是一件功德,但是就佛教來講,吃素其實不叫吃素,是叫不食眾生肉,長養大悲心。既然是不食眾生肉,長養大悲心,那麼當然你就是要有一個觀念,你吃素的目的是要培養大悲心,不忍心去殺害這些無辜的眾生,不忍心去傷害這些生命,用這樣一個護生的動機,佛教講發心,用這樣的發心跟用意來吃素,絕對是功德一件的,絕對是善的,這是善業。業一定要發心了,沒有發心不成業,也是佛法講說要吃素的一個重點,所以一定要發這樣的一個悲心,這是吃素。
你說如果為了的健康吃素,為了健康吃素其實本身是沒有什麼太大功德的,可能對身體有健康,那是另當別論。所以師父這邊要強調說,雖然現在市面上或是現在外面很多吃素是有各式各樣的原因,都好,但是一個佛教徒來講必須要了解,佛教裏面講吃素其實是講不食眾生肉,長養大悲心,要這樣一個觀念來吃素才是佛教的重點,所以不要把吃素的重點給搞混了。
那麼如果你鼓勵說吃素對身體有健康,對什麼什麼,那當然都是額外的,都是其次的,都不是最主要的原因。如果你為了身體健康吃素,那師父說也對,只是師父說要讓你觀念清楚。
那麼再來就是說誦經,我們佛教徒是不是常常誦經?但問題是誦經的用意是什麼?求佛菩薩保佑,還是誦經本身就是功德?很簡單的道理,誦經是第一步,第二步要明白佛教講的道理,然後第三步是依佛講的道理去實踐。所以誦經是一種前方便,長養我們信願的前方便。看講義1-5:
念佛——培養信願
吃素——長養悲心
誦經——引生智慧的前方便
上個禮拜講了,念佛的
目的:是策發信願(對佛法或發菩提心的信願)
理論:由宗教行為激發感情的作用
原因:願意發無上菩提心。因為發無上菩提心不容易,有時候你一時發心了,但是長遠心很難。可能今天人家帶你去哪裏朝山,感情很豐富,看到佛菩薩流淚,(發願)我也要像佛菩薩一樣,結果過了兩三天,到哪裏去旅遊一遍回來什麼都忘光了。所以依我們一般的凡夫眾生來講,這種念佛啟發信願的這一種前方便不要小看它,初學者都非得要這樣做。你不要說我是高根基的,師父20多年研究經教,然後看過很多的信徒跟眾生,我告訴你,目前我還沒有看到真正高根基的。他說師父,你的眼光很高,不是(師父眼光)很高,是我自己都不是高根基的,我也是初學低根基的,所以我也很需要誦經,我也很需要念佛。要把自己當成是一個根基普通的,然後願意一步一步的來修習,這樣才能踏實一點,千萬不要好高騖遠。所以念佛要念什麼?念佛的無邊功德,無上的相好,無上的威德力,無上菩提的成就者,然後進一步念佛土的清淨。
擴充之就包括禮佛、念佛、供養,就像普賢大願所說的,所以你們去寺院除了念佛也會拜佛、禮佛、讚嘆佛,怎麼樣讚嘆佛?你們去寺院的時候有沒有讚嘆佛?「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有時候唱什麼?「阿彌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無等倫,白毫宛轉五須彌 ,紺目澄清四大海,光中化佛無數億,化菩薩眾亦無邊,四十八願度眾生,九品咸令登彼岸」,這些都是讚嘆佛的。
所以念佛它只是一個代表,不只是念贊阿彌陀佛偈,不是,包括贊佛、禮佛、拜佛,這些都統括在念佛裏面,都是策發我們一種宗教情操,對佛法的一種信願,對菩提的一種信願,這個儀式是非做不可的,你不要以為根基高不要做那個,非做不可的。
那麼當然進一步就會求生他方淨土,然後再由禪觀、心念,最後再方便為口念,所以你會覺得越來越方便。為什麼?因為眾生越來越懶,你不要笑,確實是這樣。因為什麼?由正法到像法,最後到末法,末法眾生當然越來越懶了,根基越來越鈍,方法就越來越方便了,但是如果你做得好的話,這些都是入門之道了。
你不要覺得師父老是瞧不起我們,老是說我們根基很鈍,你不要誤解,其實師父是認為你們根據很鈍,但是師父本身也是屬於根基很鈍的,所以我跟你們在一起的同一個team。不是師父跳出來,然後說你們根基很鈍,不是這樣,因為師父認為我也是跟你們在一起的。無非就是鼓勵大家要腳踏實地,一步一步的來修行,千萬不要自認根基高,然後動不動來參話頭,動不動來一個過慢,然後動不動講一些聽不懂的話這樣子。這是第一個。
問:因為我只能看到現在的部分,剛才師父說我們修行的人,都是要好幾劫的。像我們的地球可能會毀滅好幾次,那?
師父:我們成住壞空,地球破壞了還會再形成,它不會不見的,會慢慢再形成。所以佛教的這種時間觀是成住壞空,空了之後不是什麼都沒有,慢慢會再形成,然後就再成住壞空。(問:但是我們都不知道啊。)不是你不知道,我都不知道,但是不管在哪裏,你只要這輩子好好聽經聞法,然後依這樣的功德因緣,種了這種善根,然後種子薰習,下輩子就能繼續來聽經聞法,我們就一直增長增長增長。所以如果依這樣的一個因緣繼續下去的話,不管你到哪裏,有一件事情,師父保證你一定能夠得到它的利益,就是你都能夠親近三寶,都能夠聽經聞法,能夠如法修行。這個居士其實問得蠻好的一件事,蠻貼切的,蠻現實的,你們其實不用害怕,如果你們現在不是人,那就要擔心了,師父這句話怪怪的。
如果你們現在是人,又加上你們有這種福報,身在中國,中國不是說中國人,我說的中國是什麼?有佛法,佛法興盛的地方叫中國,所以不要把「中國」這個字把它誤解了,佛教裏面講中國是指有佛法的地方,沒有佛法的地方叫什麼?邊地,所以加拿大是邊地,加拿大佛教不盛行,加拿大基督教盛行。但是要知道一件事情,中國裏面有些地方是邊地,邊地裏面有些地方是中國,像台灣大體上來講是中國,但是台灣有沒有某些地方是沒有佛法的?沒有人講經的,沒有寺院的?有,那就是中國里的邊地。大體上來講我說加拿大是邊地,是沒錯,因為是基督教的弘化區,有沒有邊地裏面的中國?有,在哪裏?我們中道佛學會。在加拿大,叫做加拿大總會,在台灣叫做台灣總會,就是這樣分。
我們有幸來做人,有這個人身,有這個福報又能夠學佛聽經聞法,依於這樣的功德力,你只要繼續用功,不怕下輩子聽不到佛法,下輩子絕對能夠再做人,絕對能夠再親近三寶聽經聞法,能夠依這樣的一個功德力繼續增長,所以就不用擔心,你只要擔心你下個禮拜能不能來,這個可能就比較擔心一點。
上節課也講過了,吃素,在古代叫做不食眾生肉,目的是長養大悲心。又講了「齋」的相關內容,有心清淨,平等觀,不非時食,等等。
接下來講誦經
誦經是引生智慧的前方便,由於常常的誦持薰習入心,心生恭敬。雖然說它是前方便,但是你不要小看前方便,因為佛教裏面叫做聞薰習,你常常聽聞,聽聞聽完之後就會熏入我們的心,佛教裏面又叫做種子,然後種入我們的深層的識裏面,或者阿賴耶識也都好,反正就是八識,熏進去之後,未來就能開花結果。那麼熏的越多,種子的力量就越強,所以我們誦經就是一種入心的方便。
為什麼要誦經?因為你剛開始不熟不懂,也沒有純熟度,所以剛開始一下子要解釋給你聽會有困難,但不是絕對不行的,當然會有困難,所以剛開始你真的還不懂的時候,就先誦經,然後慢慢漸漸熟了之後,第二步要去了解經文。有人會講其實經用來誦就好,不要去了解經文,這個(說法)是絕對不對的。三藏十二部裏面從來沒有告訴你這樣子,三藏十二部都是告訴你聞思修,聞什麼?聞經的教義、義理到底在談些什麼。
誦經的方法很多,持誦、書寫、流傳、供養都可以。持誦就是你可以每天在佛前跪下來,然後念,這種持誦,也可以在書桌前面默默的念都可以。書寫——寫經、抄經,這也是一種方法。書寫在古代很普遍,為什麼書寫在古代很普遍?因為古代沒有印刷術,尤其是印度他們其實都是用抄的,這樣抄寫,然後抄抄,說我抄一部《心經》供養你,就是這樣子。他說《心經》太短,你抄一部《金剛經》送我。那你能下次抄一部《華嚴經》來送我嗎?60卷、40卷或者是80卷,如果你還覺得不夠的話很喜歡抄,《大藏經》一下子太多了,你能不能抄一部《大般若經》來送給我?剛剛《華嚴經》最多80卷,你們知道玄奘譯的《大般若經》多少卷嗎?600卷,慢慢抄,抄一輩子都可以抄,所以古代就是有這樣的一個狀況。所以超經的功德殊勝,都會常常鼓勵人家抄經,因為超經就可以流傳。如果只有一部萬一燒了怎麼辦?所以就鼓勵大家多抄經。
流傳、供養,怎麼樣叫做流傳供養經?因為古代的經典是很難得的,古代的經典是非常難得的!不是你隨隨便便今天到哪裏去買一套《大臧經》回來就什麼都有,不是啊!他抄要花了多少時間?所以當你拿到經典的時候要怎麼樣?要恭恭敬敬的,像佛在一樣,好像佛的舍利一樣,所以《金剛經》講,有此經典,即為有佛。不是有佛舍利應該要造塔供養嗎?是因為古代經典非常的難得,所以我們非常恭敬這樣子,當然現在是很容易得到,但是我們還是要有恭敬心,所以要供養。
現在我來談一下誦經的由來,我問你,佛在世的時候弟子會不會誦經?佛在世的時候弟子弟子不用誦經,這樣你知道嗎?佛在世的時候弟子都是怎麼樣?聽經聞法,甚至有事情就直接跑去問佛。那麼佛當然不會好像只是這樣在上面,當然該有的禮節都有,繞佛三匝,然後禮佛足,所以你們知道我們現在這樣拜下去,不是常常右繞嗎?那麼右繞三匝,然後頂禮佛足,這個是印度人對聖人或是對可尊敬的人的一種習俗。所以是右繞三匝,印度古代不是只有見到佛才這樣子,他只要見到聖人,都會有這樣的一種行為。那麼什麼叫做禮佛足?我們現在禮佛拜下去,不再叫你翻掌,拜下去然後握拳翻掌起來這樣子。這樣翻掌是幹嘛?觀想佛的腳落在兩手心,古代其實是過去,佛坐着,然後過去捧着佛足,用我們的頂去碰佛的足,因為一般來講,一個人哪裏是最珍貴的地方?頭頂,那裏是最卑下的地方?足。我們右繞三匝之後,其實是跑過去捧着佛的足,然後頂佛的足,這樣叫做真實的頂禮。
我們現在因為佛不在了,所以我們都拜佛像,你不需要跑到佛前面,然後去這樣子,所以我們就在拜墊上面拜了,做一個表徵,其實是捧佛足,用我們額頭去頂的。以前佛弟子還要幫佛洗腳,然後足底抹油,因為古代佛跟佛弟子一般來講不穿鞋子,不穿鞋子需要保護,就在腳底抹油,保護起來才不會受寒。
所以古代弟子們聽經聞法的時候,會把佛所講的東西了解,了解之後會進一步把它記憶起來,然後慢慢會把它背誦,背誦以後就口口相傳。怎麼樣叫口口相傳?弟子聽經聞法之後會把它記憶起來,記起來之後,佛涅槃滅度了,你們知道佛涅槃滅度是什麼意思?肉身舍報了,當然大乘佛法說一種示現也好,就我們一般來講說佛已經圓寂入涅槃了,這個色身已經死掉了。接下來怎麼辦?佛弟子結集經典,因為佛在世的時候帶着弟子到處去是游化的,所以他到一個地方就講經說法,到每個地方所講的不一定是一樣,所以很多弟子聽到的是每個人聽到某一部分。誰常跟在佛的旁邊聽的最多?阿難,因為舍利弗、目犍連,早期是跟着佛,但是後來舍利弗、目犍連,佛是不讓他們跟在旁邊的,為什麼?早期是跟在佛身邊的,但是到後來佛是不讓他們跟在身邊的。你知道為什麼嗎?游化一方,為什麼?因為這些大阿羅漢跟在佛身邊沒用,最好是到其他地方去度眾生,這樣對眾生才有幫助,所以到最後這些大弟子們,實際上是各化一方的。
有到南邊、北邊的到處都有,所以佛到每個地方所講的東西不一樣,那麼大弟子很多都是游化一方的,但是只有阿難一直跟在佛身邊,聽說跟了25年,所以也就是說阿難聽到的最多,所以叫做什麼?多聞第一。
當然多聞還有其它解釋,我們以後再講。佛滅度的時候結集兩藏,我們不是說三藏嗎?哪三藏?經、律、論三藏,佛滅度的時候只結集二藏:經跟律,沒有論。為什麼?論是弟子對經跟律的解釋。所以沒有論就兩藏。那麼結集的時候怎麼結集你們知道嗎?在七葉窟,用什麼方法結集?結集過程是怎麼樣?(大迦葉)當時召集500位阿羅漢,阿難是前一天還沒證到阿羅漢,到了那一天晚上才證到阿羅漢,所以他要召集500阿羅漢,我是要說它的結集過程,用什麼方法結集?他是有這樣一個組織者,那麼大會總代表是誰?大迦葉,大迦葉是總召集人,不是舍利弗、目犍連,舍利弗、目犍連在佛入滅之前就入滅了。
也就是說大迦葉是總召集人,你如果不知道大迦葉是誰沒關係,就知道說大迦葉是當初舍利弗、目犍連入滅之後,他是戒臘最高的人。
佛入滅之後大迦葉來做總召集人,你們不要以為佛把法王的位傳給他,然後他就變成了教總第二代,不是這樣子的,佛並沒有把位子傳給誰。佛用戒律來住持僧團,用什麼來住持正法?用僧團,所以佛並沒有說我把位子傳給誰,佛並沒有這樣講,因為佛說用什麼來住持正法?僧團。
所以當佛涅槃之後,大迦葉總就召集大家一起來,各地各方的大阿羅漢都一起來,這些人因為在各個地方都聽過佛說法,因為你有聽,那這些人可能沒有聽到,所以每個人聽到都不大一樣。就把他們全部召集過來,經由阿難,律由阿那律尊者,因為阿那律尊者是持戒第一,他對律的研究非常透徹,這兩個。一個負責結集經的過程,一個負責結集律的過程。然後結集是怎麼樣呢?現在開始,有人舉手,我曾經聽過,所以叫做「如是我聞,一時」,就是我曾經,如是我聞,不是誰,都是弟子,有一天佛陀遊行到哪裏的時候,曾經這樣跟我講過,他就這樣提出來。那麼阿難就問說,當初有沒有人跟他一起聽到的?他們有一堆人舉手了,說我當初跟他一起的也是這樣聽到的,然後重問一次說,佛是這樣子講的嗎?那麼這些人說對,沒錯,當初佛確實是這樣講的。如果不是就討論一下,說佛當初確實是這麼講,所以有人,有證物,這個就對了,就說類似是佛說的這樣子。然後其他人再舉手,我曾經某某時候,如是我聞又怎麼樣怎麼樣,經過這樣子之後,把佛的教法結集起來,這個叫做結集,不是一個人在那邊寫,不是這樣。
那麼結集之後有沒有用文字寫下來?沒有,要記得,經典最早結集的時候是沒有文字寫下來的,那怎麼樣流轉下來?記憶,接下來口口相傳,所以就會有記憶背誦,因為結集好了之後把它背誦下來。所以你知道印度人的記憶力特別好,因為他們會背很多東西,背誦之後口口相傳。口口相傳,比如說今天我把當初結集之的這些東西我傳給你,你把它背下來,然後再口口相傳,後來就書寫為經典。所以並不是一開始就書寫成經典了,剛開始是口口相傳的,到了西元前一世紀二世紀的時候,據說,現在的研究,才慢慢有書寫的經典下來。
那麼由於必須要口口相傳,所以就是要背誦,從那時候開始這個誦經誦經的這種模式就慢慢出現了,背誦口口相傳,要背給人家聽,我是弟子,一般我記憶力沒那麼好,師父念一次我就知道了,所以師父每次念,我就跟着念,沒事的時候我有空就誦,有空就誦,方便記憶。慢慢書寫成經典的時候,這樣一個背誦的習慣還在,所以就會有誦經這樣的一個形式慢慢出現,這是最早古代誦經出現的一個狀況。到後來慢慢就變成,還沒有了解經典的時候,先持誦、書寫、留傳…。
我問你,古代這些經典,當口口相傳的時候,師父背誦出來然後傳給你的時候,你一開始說,師父我不想背,因為我不了解。師父說你先背,我慢慢解釋給你聽,你都不背我怎麼解釋給你聽,所以就會變成先誦經這樣一個過程。之後再慢慢了解佛說的真意,所以信心增長後,後轉入正常道由聞、思、修開發真 智慧。
變成說誦經不是一個最終的目的,誦經只是入道之前的一個方法,你背熟了之後,了解佛教經典的內容意義,然後接下來付諸於實踐,所以經典是用來規範我們行為的一個準則,用來實踐的,誦經只是剛開始(入門)的一個方便而已。
所以當我們經過了念佛、吃素、誦經這樣的一個過程之後,我們信心慢慢增長,接下來我們就不能只是在信心的階段而已了,我們就必須要付諸於實踐的階段。所以我下面講,當你念佛增長信願,然後吃素培養悲心,然後誦經增長信心,之後轉入正常道,就必須要有聞思修,開發真正的智慧。
所以學習經典,誦經之後必須要經過聞思修,才能開發真正的智慧,那麼很恭喜各位,因為你們現在在這裏已經在做什麼?已經在聞了,這個思跟修還早,你們現在已經在聞諦階段了。你不要以為說我每天都有在拜佛,我每天都在反省自己,這就叫做思跟修,還早了,聞也不只是聽經聞法而已,你現在來這裏聽經聞法,聞慧也只是第一步而已。師父為什麼老是說我們都是第一步,什麼是第一步,我後面會解釋為什麼,但是不要忽略了第一步,雖然你來這邊是小小的一步,但是對於你往後的人生是一大步。54:25
問:誦經有功德嗎?
師父:誦經當然會有功德了,正法薰習進去多多少少會有功德的,但是不要誤解,你不要去執着,誦正法的東西怎麼會沒有功德呢?但是如果真正功德要大的話,就要去了解經典的內容,那功德更大,還不夠,要進一步拿你所了解的,從日常生活中去實踐,這才是真功德。所以我不能夠告訴你說誦經沒有功德,我不能跟你說誦經功德就很大,因為你要是執着,然後不懂(經義)盲目的亂誦,就以為這樣功德很大的話,那觀念就不對了。
哪一個醫生會跟你講一定藥到病除,跟你講藥到病除的話,那醫生一定是蒙古大夫,所有的正統醫生在你重病的時候,他只能告訴你說因為是怎樣怎樣,所以我現在只能用什麼,你要照我說去做,我們就可以大概應付得來,應該可以治療的,就不會有太大問題,誰也不敢跟你說100%。那我們的修行也是這樣子,你不要老是跑來跟我說誦經好不好,因為它的條件因緣太多了,不是單一的而已,就像看病一樣,它的因緣條件太多了,你具足的因緣條件越多,當然效用就越大,你不具足因緣太多,那條件效用當然就少了。所以你問我說誦經有沒有功德,你要誦經,後來不是都會回向,然後你誦經的目的是因為我要照經典的意義去實踐,那功德就更大了,如果你能夠像,金剛經》講的「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當然功德無量無邊,端看雙方各個因緣的條件到底達到什麼程度。
師父會告訴你說,哪一些因緣必須具備,哪三個因緣必須具備?誦經必須要具備三心,朝這個目標去做,哪三心?菩提心、心大悲心、無所得心,依於這樣的一個終極目標來相應,那功德就很大了。
問:誦經可不可以有消災解厄?
師父:當然可以,我說過,看你誦經到底存什麼心,你的心越清淨,然後越與佛法相應,當然越能消災解厄。如果你只把它當成外道的或是什麼一樣,當然功德就少,還是一樣,看存什麼心發什麼願。他這個問題其實很好,只是如果我們常常會忽略,現在師父講的明白了嗎?都知道了。
正確的觀念
現在師父告訴一些比較正確的觀念,因為我們有時候對念佛吃素,然後誦經會有一些比較不是那么正確的觀念,現在我們要稍微導正一下。
首先念佛、吃素、誦經是入菩薩的初方便,不能只止於這樣,必須做,但是不能停在那邊,所以叫做入菩薩道的初方便。然後為了增長信願慈悲還有智慧而修學,是方法而非目的。
然後我們對誦經的認知是,如果以誦經為功德,反而輕視義理的研究、了解和運用,這就失去了引導入慧學方面的作用了。本來是初入引導方便的作用,如果誤解了,那就變成一種障礙。
素食放生
素食放生。
如果你誦經很好,經典一定要去了解,然後進一步去實踐,你不了解怎麼實踐,盲修瞎練,所以一定要了解,越深入了解越好。你能夠越深入越了解,表示你在實踐行為上比較有一個具體或更深的準則,可以去去規劃去拿捏。
第二點,吃素放生都是長養大悲心, 但是如果輕視了現實人間的種種苦迫,着重了愛護眾生,忽略了愛護人類,本末倒置,失去了長養慈悲心的本意,那麼就也是一種障礙。師父這裏在講什麼?有人現在放生,放生是去幫助眾生,但是要有智慧。
有人特別重放生,因為有人跟他講放生可以長壽,所以特別喜歡放生,忽略的放生的意義在哪裏?放生跟吃素一樣,是怎麼樣?救護眾生,長養悲心不是為了你要長壽,如果你這樣認為的話,那功德小小,因為你的用意不對。但是有些人有一點本末倒置,就是非常喜歡放生,但是對人很刻薄,這個是不對,因為什麼?忽略了愛護人類,本末倒置。
所以我告訴你,放生很好,放生是長養悲心,你的悲心可以從哪裏去長養?愛護眾生。那麼愛護眾生從哪裏先愛護起?自己也可以。但是不要執着自己就好。從自己到從自己周遭的親人先做起,然後慢慢一步一步擴大,你們知道慈悲喜舍四無量心,從哪裏修起你知道嗎?從自己修起,然後觀周遭最親的人,因為(對他們)你比較容易起悲心。你不要以為怨親平等,從最痛恨的人開始觀,你每天觀,那個嗔心會越來越重,弄錯了,佛教的方法沒有教你這樣子修的。師父在講《俱舍論》的時候,或是講《清淨道論》或講什麼論的時候,所有的論都告訴你,慈悲喜舍的修法是從周遭最親的人開始觀起,然後去關懷去愛護周遭的人。但是你不能自私的說,只觀我的最親的人了,這是第一步,第二步擴大,第三步,然後第四步,慢慢的擴大。經過長期的這樣訓練,你就這樣才能夠做到最後怨親平等。
我們對眾生的關懷也是一樣,以人為本,然後擴大到其他的眾生。所以你不要一直放生,覺得放生可以長養慈悲心,但是對你周遭的人不聞不問,那這樣是本末倒置的,我說以人為本,然後關懷周遭的人,然後擴大。當然佛教是一個很廣觀的宗教,他說以人為本不是說只有人而已,我們還要擴展到其他道的眾生,跟我們最近的眾生是哪一道眾生?畜生道眾生,那麼畜生道眾生再下來是哪一道眾生?鬼道眾生,所以我們除了畜生道要關懷以外,進一步有能力當然也要關懷鬼道眾生,你說鬼道眾生怎麼關懷?有很多的超度就是這樣子來的。但是不要本末倒置,我還是一直強調,以人為本,擴大到其他眾生,把對人類的關懷要放為重點,然後將來擴大到其他眾生,所以這裏要講的,如果本末倒置的話,就是失去了長養慈悲心的本意。
還有再講一個:佛教講波羅蜜你們知道嗎?波羅蜜什麼意思?波羅蜜不是智慧,般若才是智慧。波羅蜜是度的意思,你們說到彼岸是對的,因為它是度,到彼岸,還有一個什麼意思?波羅蜜有兩個意思,一個是到彼岸,所以我們翻成「度」,六波羅蜜稱六度,度到彼岸沒錯;還有一個叫做究竟、圓滿的意思。波羅蜜牽扯到做事的善巧,然後讓它圓滿的意思。
那麼這裏就是我要說的,放生要有智慧,更要有波羅蜜,也就是說放生必須有智慧,有善巧讓它圓滿。
什麼叫做放生不圓滿?這位居士說,本來放生是這樣的,剛好遇到了,為了救護它,我把它買下來,他在那邊抓的我把它放回去,最早的用意是這樣的。現在是跑到市場買一堆,然後他(魚販子)每天就抓一堆(賣給你),(這個放生就)不圓滿。
師父說什麼叫做放生不圓滿?不了解這些眾生的特性,你不要南方的(動物)放到北方去,北方的(動物)放到南方去,那也是不行的。還有會破壞環境,生物有生態鏈,生物鏈,確實是這樣的,你把一大堆的這些東西放到這裏來,破壞了這裏的生態,這些活不了,其他那些也死光了,這些都是不圓滿。(因為)不圓滿,失去了放生長養慈悲的意義,反而是殺生了,所以這個必須要了解,必須要注意。
講一個很有趣真實的故事給大家聽:
我們東方不管中國台灣還是日本,其實比較不注重生態環境的保護,你們同意吧?西方人尤其是加拿大美國,很注重生態環境的保護,所以在那個地方你不能隨便去放生的,抓到要賠錢,更嚴重是要抓去關的。當初我去加拿大的時候,有一個居士講給我聽,他說那邊有一個寺院,然後那個師父因為不了解(當地的環境的保護法),也喜歡放生,所以有一次他們去找了200隻鴿子,然後用車載着,不敢在城市的附近放,因為怕被看到被告,他就開到城市或是省的邊緣,以為那邊沒人,結果就放了200隻。那200隻放出去一飛,附近森林裏面的鳥跟着全部都飛起來,就像颱風一樣乒乒乓乓的,結果附近的人跑去報警,知道來了多少警車嗎?來了十幾輛警車跟消防車。因為人家不知道到底發生什麼事情,所以警車消防車都來了,這個法師還有兩三個居士開車去的,嚇得躲在車子裏面不敢出來。心想,為什麼放個生好像發生了什麼事情一樣,就躲着不敢出來,然後那個法師又不會講英文。
然後警察來了,問你們到底做了什麼事?為什麼會造成這樣子?好像火燒山一樣的,法師不會講英文,其中另外一個居士會,用警察聽起來似懂非懂的英文跟他講,講我們放的鴿子,警察說你們到底放了多少鴿子,他不敢講,他說20隻。然後警察跟他講,你不要騙我,20隻不可能會是這個樣子,他才說100隻,警察也不好再追問他。因為西方人是這樣子的,他會原諒無知,但是他不能原諒你欺騙他。他可以原諒你無知,你不懂他可以原諒你一次,但是不能讓他知道你在欺騙他,後來警察就很嚴重的警告他們,因為你不知道,但是你已經破壞了這個地方的生態,所以我要開罰單,罰單開的還是蠻多錢的,而且我們會派那些人員來附近觀察,看看到底造成多少破壞,如果真正到了很嚴重的話,我可能要起訴你。如果還好的話,我警告你們,下次就不要再這樣胡搞瞎搞。不是沒事,回去之後,你要隨時監視,而且會看看你到底有沒有再去做同樣的事情,然後還要看這片森林之後的生態到底有沒有造成破壞。你看這嚴不嚴重?嚴重,哪有像這邊那麼好,隨便放一放,然後造成什麼問題,然後報紙登一登罵一罵,沒事,這會造成生態很嚴重的破壞,所以這個我們一定要注意。本來我們的用意都是好的,但是如果沒有波羅蜜的話,失去長養慈悲心的一個用意的話,那就不好了,有時候會讓人家誤解佛法。1:14:40
念佛
如果只為了求神力的加持,然後便流於一般的信仰。
我們念佛求佛,當然佛菩薩會加庇會保佑,但如果你只是存這個心的話,那就和一般的宗教信仰沒有太大的差別。你到廟裏求媽祖,求三太子,還不都是這樣?當然念佛拜佛求保佑這是最初層次,佛教來講不能只是這樣而已,那就和一般宗教沒有差別了。也不能急求自了,無法由此而策發起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菩薩信願,進而引發自利利他,為法為人的大願精進。
所以你念佛要記着,是要策發大願精進,大菩提願的,你不只是求佛菩薩保佑,你念佛也不是為了求自己解脫,不求自了。
在這裏我要講一下,淨土法門本來是一個很好的法門,十方諸佛讚嘆,不管哪一個淨土,但是淨土法門是大乘的法門,一定要跟大悲心相應,要跟菩提心相應,最好能和無所得心相應。所以求生淨土目的是怎麼樣?要回來娑婆度有情,任何淨土都一樣,去不是目的,回入娑婆度有情才是真正的目的。
所以你把去當成是目的話,那就是急求自了了,世親菩薩在他的《往生論》裏面說,急求自了那是去不成的,因為沒有回向心,是小善根,所以叫做小善根。(淨土)是大乘善根生,二乘種不生,你如果只是急求自了,認為淨土多好多好,那邊多殊勝多殊勝,然後急着趕快去趕快去,不行的。是要認為說我的能力不足,我的信願不足,那麼我要想要度這麼多的眾生,我大多的能力都不夠,所以我希望去那邊長養培養我的各種信心跟能力,之後我要回來娑婆度有情,這樣才是真正淨土的法門,才是得到十方諸佛讚嘆的法門。當然了,你最好能夠有無所得心,就算不是真實的,也要相應的,因為你如果太執着,一直執着這個世間太好了,你能不能去?也不能去。要往生的時候就要放下。
問:聽不懂
師父:一般是說娑婆,因為娑婆叫苦、極苦,娑婆世界不只是一個了,世界都很苦,也是需要人去度眾生了,那就看你有沒有願,然後發不發這個願。娑婆目前是指我們,但是他比較注重我們現在這個,因為我們現在活在這裏 。
現在師父問個問題,這些問題本來現在分組討論,但是因為我覺得機緣還沒有成熟,所以我們暫時不會去討論。1:19:38
自我反省提問
不過我希望你回去之後,因為你們手上都有講義,我希望你們回去之後把這些問題好好的看一看,因為這是自我檢視,你不要去檢視別人,
1、 我知道佛法的心要是什麼?要問我我知道佛法的心要,如果你現在知道當然好,你過去知道嗎?學佛學了幾年,你知道佛法的心要到底是什麼嗎?這是第一個問題。
2、我現在修的是什麼?我現在到底在修什麼?我在修地藏法門嗎?我在修般若法門嗎?我在修淨土法門嗎?我在修禪宗?你在修什麼?
3、我有向這三個方向去努力了沒有?哪三個方向?菩提心、大悲心、無所得心。我在修行的時候有沒有朝着這個方向三個方向去努力?學佛三要,必須要這三個心相應。
4、如何以此三要去修各種法門?
你們每個人有自己修的法門,都好,你要誦哪一部經都好,你要誦《法華經》要誦《華嚴經》,然後你以什麼法門,你修禪宗什麼都好,你有沒有用這三個心導入你在修的法門?你念佛,你念佛沒有發大菩提心?你念佛的目的是什麼?慈悲心。那麼你念佛的時候怎麼跟無所得心相應?我不是在找麻煩,我是在告訴你們,修行應該怎麼樣的去向善向上去前進,自我檢討了,你不要去檢討別人。
5、如何從各種法門入此三要?
比如說我為什麼要念?為什麼要吃素?我為什麼要誦經?常常這樣去觀照、覺照、檢視,我相信你們在學習上都一定會進步。
你們如果覺得這幾個問題是非常值得討論的話,其實你們可以私底下自己找幾個同參道友,二個三個四個五個都好,到外面不在家裏頭,泡個咖啡,泡個茶,放盤點心,然後好好的把這幾個拿出來,互相討論討論。你也可以去了解說我的認知對不對,也可以去了解到說別人是怎麼用功的,然後別人所用的方法可以拿來當成我們學習尊敬的一個對象。所以我說修行必須要共修,不要以為自己多強可以修,修行以為自己多強很難修的,因為不知道你自己到底修的對不對,不要老是自我感覺良好,一直覺得自己很有修,然後覺得很好,一定要同參道友互相增長磨練,互相幫助,互相參考,這樣你才知道說自己到底有沒有進步。
我們翻到下一頁83/54頁,五——信心及其修學
為什麼在談信心和它的修學?因為我們不是講菩提心是一種信願嗎?大悲心是一種動力,最後是無所得心。
所以我們第一個是要看我們的信願,我們發菩提心,那菩提心是一種信心,是一種發願,所以我們第一個談信願的時候,就會談信心和他的修學。信心是什麼?怎麼樣培養信心?更進一步就是說怎麼樣去培養菩提心,菩提的信願?這是我們這裏所要講的信心及其修學。
首先我們要談到:
第一,信仰,信心的必要。學佛信心是絕對必要的,聲聞乘說:「信為能入,戒為能度」。然後菩薩乘中說:「信為能入,智為能度」。所以都談到信,而且都是信為第一步。佛說,「我法甚深妙,無信云何解」? 所以學佛的第一步要先培養信心。那麼一般來講,信心怎麼生起的呢?「知、情、意」三方面都可以生起,那麼根據不同的人,不同的根性,他生起信心的方式也不大一樣。
1)知:有些人由知而生起信心,就是由深刻的了解認知然後生起的,這是第一種信心的來源。
在座有沒有人覺得說,當你對一件事情,你想要相信他的時候,你都用什麼方法到最後你才會相信?
答:先證明。
師父:怎麼證明?(答:先試驗)你要這樣從結果然後飛回來,實驗就會得到證明了。怎麼實驗?有幾個方法?在周遭生活上,當你要了解一件事情的時候,你想對他生起信心的時候應該怎麼樣?觀察,觀察之後,然後會去了解他,然後慢慢才生起對他的信心,由深入的了解。我問你:你要買車,你決定買什麼車,要先比較,再比性能,然後性能怎麼比?去開開看,但是開開看還不准,那可能只是你的手感還不錯,你是不是要去做一些調查?這些車的(售後)評語好不好,有沒有什麼問題?然後慢慢深入去了解,再去開開看。再問你有車的朋友,看他們對這輛車的性能各方面感覺怎麼樣,然後慢慢的我才買這一台車。不過你問的人你要相信他才行,所以你看你在這樣的一個過程中,不是隨便什麼人說了你就信,你是不是經過各方面的調查,那也就是說你對它作深入了解之後,你終於相信說這一款車不錯,就是你要買的。
信心生起不是人家隨隨便便跟你說(你就會信的),你是經過深入的了解,然後認知到(他的各個方面),然後才生起信心了,這是生起信心的第一種方法。
2)情:情感的歸向而生起(信心)。
什麼叫做情感的歸向而生起?有沒有人對某一個東西有一些信心,但是他並不是真的認識到,他其實(對這個東西並)不是真的了解,對他產生的(信心)只是由於情感的作用而產生。師父不是講過嗎?(某人偶爾)聽到(寺院的)鐘聲(悠悠揚揚),或(在寺院看到)佛(像)的莊嚴;或者覺得你這個人真的太好了,很慈悲,所以你做的一定對,我就跟着你去做,有沒有人這樣子?然後受到了感動。師父講話比較會感動的,但是有些法師講話很能令人感動,你不一定了解他在說什麼,但是他講話那慈悲的樣子,慢慢的,一字一句的,發自內心的悲心,你其實不知道他到底在講什麼,但是你就覺得他講完之後,你流淚,所以你就來參加,有沒有這樣子?有。我相信到目前為止,沒有人因為聽師父講法而流淚。 (答:法喜充滿。)不過你法喜充滿是因為了解師父在講什麼 ,那是另外一回事。
所以有時候由情感的產生(的信心),你不一定真的經過了什麼調查、研究、證明、論證,你只是一種情感的感覺產生,那也是一種信心生起的方法,也是一種親身體驗方法,對不對是另外一回事,但是是一種信心生起的方法。那麼還有另外一種:
3)意:由長期的努力操作而生起。
什麼叫做由長期的努力操作而生起?(答:通過自己的實驗證明。)也不一定證明,也不一定去實驗,但是有一直去做,做久了就會覺得說有信心了。你不一定先了解,你可能因為誰說,我們來做什麼,然後你就跟着他去做,你從來不會想去了解,但是你就跟着做久了,習慣了做,那個信心就慢慢起來。有沒有人告訴你說,我都拜88佛懺悔了,很有效,然後他說那我也來拜,他有沒有去了解說拜佛要做什麼?沒有去了解的。他只是因為這個人告訴自己,我做的很好,他就真的去跟着去做,然後拜呀拜,然後每天做,做了一個月兩個月,一年兩年之後,信心會生起的。不管他有沒有得到什麼效果還是怎麼樣,久了之後慢慢信心會生起,有的是這樣子的,長期操作之後所生起的。可能剛開始也不管他到底是怎麼意義存在,長期操作習慣了之後,他習以為性,他會生起一定的信心。
所以總歸來說,我們的信心可以由「知情意」而產生信心,那麼現在我只是告訴你說,我們信心會有這樣的產生,至於說就佛法來講,正確的應該怎麼產生,我們後面會慢慢來討論。
那麼現在為什麼師父說我們的信心是「知情意」而產生的呢?因為在佛法的修學信心及修行裏面,確實也是有某些不同的人經由「知情意」的偏重,然後對佛法產生某些信心,確實有這樣的人,那就牽扯到後面的:
信心及其修學
* 學佛有三種門入:信仰門入、慈悲門入、還有一種智慧門入。
那麼就配合我們的知情意:知是哪一個門入?智慧門入;那麼慈悲是哪一個門入?情。上次不是說情的發揮可以變成慈悲,情的不好的面就變成貪婪?
信仰門呢?意,意志力就是信仰。入門可偏重不可偏廢。
入門的時候可偏重,你剛入佛門,不管你是怎麼帶進來的都好,但是師父講過,真實信心的生起是三門並重才生起真信心的。所以當佛法講說信為能入的的時候,他的信可以偏重,但是不能偏廢。如果你偏廢的話,那不是真實的信心了。
你入門的時候你可以偏重我從哪一個門人,然後從哪個門產生信心的,但是你不能偏廢,如果你只是偏廢的話,那有可能會產生問題了。
來看講義,入門信心的生起
學佛三門入:信仰門、慈悲門、還有智慧門,入門可偏重,但是不可偏廢。當佛法講信為能入的時候,它是講三門要並重才能生起信心,它的並重對初學者同樣,可以偏重,但是不可以偏廢。如果偏廢的話就會產生下面的三種情形,哪三種情形?
有智無信生邪見,有信無智長愚痴,有悲無智易墮落。
如果你剛開始說是偏重智慧門入的話,但是你沒有情感和悲心的這種增長的話,你的智慧門,那個不是真正的智慧,那個有時候就在談空說妙而已,甚至會造成邪見的。什麼叫造成邪知邪見?有些人會認為說他的根基很高,所以他重的都是頓悟的法門,談的都是性,談空說妙,然後忽略或者是誹謗宗教儀式,所以告訴你說拜佛(都只是儀式),說因為《心經》講五蘊皆空,然後講無所得故,(這些人做這些儀式)都太過執相,有些人就會這樣講,那就是邪知邪見。
因為師父講過,初入學者如果真實信心的時候,你必須在宗教行為還有知見上怎麼樣?是配合的,絕對不會以理廢事,事理必須圓融的。
那麼還有一種,有信無智長愚痴,就是說你從哪一門入,你的知情意,你只重信心,(……)意義在哪裏?如果從來不了解的話,你怎麼知道你修的是對的(……師父講台語,聽不懂)你很容易長愚痴。
有人看到我,跟師父講說,佛教徒為什麼看到廟都拜?他看到香都拿,然後這個也拜那個也拜這樣子,到最後不知道他自己在拜什麼,這樣的話就會搞不清楚佛教的特色在哪裏,然後會把拜佛跟拜其他的神然後把它等同,這樣的問題就很大了,因為你這樣就沒辦法入佛法的心要了。
最後一種,有悲無智易墮落,什麼叫做有悲無智易墮落?有悲無智那就不是真的悲心,那只是一種感情,一種同情心的作用而已。什麼叫墮落?貪染、染着了就墮落。師父上次是不是告訴你一個故事?十六七年前我有個師兄弟,悲心重,他佛學是插班二年級的,然後才出家不久一年多,然後跟我們一起受戒,受完戒之後,師父告訴他你出家不久佛學願才讀兩年,其實你的各方面都不足,所以希望他留下來繼續讀高級部。他說我不讀書,我在佛學院幫忙,然後因為悲心深重,所以終日遊街頭,什麼叫終日遊街頭?整天騎着摩托車在外面跑來跑去,然後看到人就想度,那麼結果有一個信徒的女兒失戀,要死要活的又要上吊,又要自殺的,又哭又鬧的,然後由於他悲心深重,所以就要去度她,度到最後便怎麼樣?「終日遊街頭,心中念佛忙,眾人皆不知,別有一天堂"。後來我們佛學院的同學就把它改成「眾人皆不知,別有一洞房」。這個就是叫做有悲無智,不了解說自己的能耐到哪裏,也不知道說自己有沒有這個能力,然後老是想度人,但是度人又沒有那個智慧,然後就沾染上了,後來就「證三果」了——不來啦。人家證三果是不來欲界受生,他的「不來」是不來出家了,所以這個就墮落了。
所以三個都必須要注意到,智、信、悲,最好是均衡的發展,但是就算是有偏重,初入學必定會這樣子,但是絕對不能偏廢。你在悲心深重狀況下要學智慧,聽經聞法,你喜歡拜佛念佛可以,你要學智慧到底是什麼?那麼你聽經聞法,不要自己以為自己根基就高,還是要在事相上的念經拜佛裏面都要下苦功夫,這才是我們學佛的初入門的一種方便。
回向!
回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