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三要 第十五讲

来自磐中觉道 • Wiki

(如源法师)学佛三要 第十五讲

阿弥陀佛!两位法师,各位同学大家好!

今天是我们最后一天,我会把重点全部讲完,我们就告一个段落,那么会留20分钟,让会友来介绍一下中道佛学会,中道佛学会成立的宗旨,还有未来的展望跟目的,那么他介绍时我还是会在这里,如果你有任何的问题都可以举手发问。 那么我们现在时间的关系也就其他不讲了,现在开始了。

上次有说「四:慧的观境」,就是说我们有智慧,我们智慧要观察些什么现象?观察真理,除了真理以外,我们还要学习观察些什么呢?有所谓的三乘共法,观察四谛十二因缘,可以得到解脱,还有观察大乘共法。大乘不共法的观境,你看到它要观什么?

大乘不共之观境:一切法空

差别:大乘不共慧的观境,则是遍于一切法界。

重点:虽然遍观一切,而主要还是注重在自我身心。

次第:自我身心的观察,推广到外界的无边有情,无边刹土,万事万物。

观境:观境上还是可分事理的观察。

大乘遍观的是一切无尽的法界。因为要成佛要度众生,所以什么都要懂,什么都要了解。然后虽然遍观一切法界,但是还是要着重在自我的身心,所以大乘佛法是不离开这些的。三乘共法是小乘佛法,重点在身心,大乘佛法是依于三心,然后往外推广反观一切。差别还是有差别的,但是共同点就是不离身心来观察。因为我们的痛苦烦恼是不离开身心,众生的痛苦烦恼还是不离开身心。

次第:就是自我身心的观察,然后推广到外界无边的有情,无边刹土,万事万物。那么观境上面还是可为分事理的观察。所以大乘共法在学习的时候,必须同时学事相的观察,还有理上的观察,双方面都要学。

那么三乘共法在观察上会观察缘起、无我,那么现象上、事相上的观察就是身心的流转,就是蕴处界,或者十二缘起,这上个礼拜讲过的。

你们再来看我的讲义第20页:

大乘佛法事相上的观察

A、菩萨因行

从因果、善恶、凡圣、前后世等基本概念,

更扩大至菩萨圣者的身心,无量数的庄严佛土,都为观慧所应见。

学佛者最初的如何发心修行,如何精进学习,层层转进,以及需要若干时劫,才算功行圆满,究竟成佛。

那么大乘佛法的事相上的观察应该怎么观察?

A、第一个,菩萨因行的观察,上个礼拜大概讲过,观察什么?从基本世间的因果,业报,有善恶,然后有凡圣,然后有三世轮回的这种基本观念。所以不要一下子就在理上,不要口口谈空,我们修行还是要从事上的观察开始做起,然后从这些基本的观念慢慢扩大到大乘圣者的身心,无量无数庄严的国土,都是慧的观境。

所以你们在学大乘佛法或者是在诵经的时候,有没有看到很多菩萨,会谈到这个菩萨怎么样,那个菩萨怎么样,这个菩萨怎么样。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各式各样菩萨都会谈到谈到,这个就是事相上的观。那么也会谈到说初学者如何的发心,要怎么样精进的修学,然后怎么一步一步的转进,然后要多久的时间才能算功行的圆满,才能成佛,有没有在谈这些?都有在谈。 有谈六度四摄,六波罗蜜,那么有没有告诉你说要多久才能成佛?三大阿僧祗劫成佛。所以就告诉你要怎么修行,然后要多久才能成佛,这些都是刚开始修菩萨道,学大乘佛法的时候必须要懂,必须要了解。

你们觉得为什么要了解这些?为了众生,也是为了自己的修学,你学什么你总要知道吗!我要学多久我总要知道,能不能我去学,我在学什么我都不清楚,然后你的目的是什么也不清楚,然后你要学多久也都不清楚。那问你你到底在学什么,(你说)在学佛。这个很简单的道理,你今天去读书考大学,你想考哪一间大学你应该清楚吧?然后你考上了,你到底考上哪间大学,你总要清楚吧?你要学哪一科你总要清楚吧,然后再读几年你总该清楚吧,大概人家不一定要读几年,你总要清楚。我现在是大一大二还是大三,你总要清楚吧?你不是读了某某我现在到底学了多少我都搞不清楚。这个东西尤其是修行的东西,细节上绝对不能忽略,细节一忽略,一模糊了,你走错了你都不知道。

所以这些是为什么说要怎么修行,然后怎么精进,然后怎么一层一层向上,然后要修多久了,然后程度是怎么样。然后菩萨一般来讲有多少阶位?你们记得菩萨一般分十地,然后前面还有什么?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这些,然后加一加,全部加起来有多少阶位?有51个阶位。第51是等觉,等于是佛了,所以它的每个细节上都告诉你非常的清楚,所以这个叫做菩萨的因行。

菩萨的因行重在告诉我们怎么修学,但是这个都是事相上的而已,事相上还要观察佛陀果德,佛陀什么果德?

B 佛陀果德的顯示

1、 佛有無量無 邊不可思議功德,如現種種身, 說種種法。

2、 佛的究竟身相,究竟國土,如何圓滿莊嚴。

 菩薩的殊勝因行,與佛陀的究竟果德,為 大乘經論的主要內容,也是 大乘觀慧的甚 深境界。

 初學菩薩行,對這祇能仰信,祇能以此為 當前目標,而發 諸身行,希求取證。


1、第一个,佛陀有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的功德,如现种种身,说种种法,有很多经典在讲佛陀的果德。其实《阿弥陀佛经》上面已经有在讲佛陀的功德了,阿弥陀经讲阿弥陀佛的愿力,然后有多少的功德。还有什么经在讲佛陀果德?《华严经》有没有讲佛陀果德?《华严经》比较重在讲种种种种庄严的世界,那么还有很多经典,《不增不减经》,这些都在讲佛陀的果德,所以我们很多经典都在讲佛陀的果德。

2、第二个:佛的究竟身相,哪一部经是最明显在讲佛的最究竟身相?我告诉你,《法华经》在讲佛的究竟身相。《法华经》告诉你,其实释加牟尼佛不是2500年前才成佛的,它叫开权显实,它告诉你其实释加牟尼佛久远劫前早就已经成佛了,他再来是示现的,他其实早就已经成佛了,现在我们看到释迦牟尼佛只是化身而已。

所以它这些经典就是告诉你说,佛的实际上的身相到底是怎么样,这是开权显实,是不是这样子?开机显本,开权显实就是说把方便拨掉,究竟佛陀要教你什么,给拿出来,开迹显本。就是说佛示现的这些东西,把它剥开,告诉你佛实际上的状况是什么样子。所以《法华经》跟《华严经》都有说,佛陀在讲这两部经的时候,很多声闻的修行者都听不懂,当然了这是佛的境界,(声闻人)当然听不懂。

你会不会说师父他们都听不懂,佛怎么办?等一下我再讲怎么办,因为我也不知道怎么办,我不是佛,等一下我告诉你怎么办?

究竟佛土,如何庄严圆满?刚才讲的《华严经》,《华严经》有没有告诉你佛有各式各样的国土?那么有多少佛,然后有多少国土?然后这些国土有多圆满,会告诉你这些。当然很多也是告诉你,菩萨的因行可以成就佛陀的果德,那么这些种种都是大乘经的主要内容,也都是大乘观慧主要要观的境界。但是现在有一个很重要的重点,你们接下来要看一个东西,虽然说大乘观慧必须要观,但是不是现在你可以观?(不是)。因为你的智慧,连声闻智慧都不如,(这个)是大乘菩萨智慧(的观境),不是叫你现在去观,未来几大阿僧祗劫后,有能力后你可以去观,那么现在只能做相似的了解。那么做相似的了解做什么?后面很重要的一句:

初学菩萨行。对这些只能是信仰跟仰信,只能以此为当前前进的目标,而发自于身行需求取证。

也就是现在讲的这些,将来是做什么的?告诉我们这不是现在(可以去做的),这是未来长远的目标。你说(既然是)未来长远目标,那现在讲这干什么?有梦最美,希望相随。告诉你我们佛法、佛教不是短时间尽力,不只是眼前的这些而已,我们当然也注重眼前怎么样去修学,但是如果只是重视眼前的话,那就太狭隘了。

所以大乘经告诉我们这些就是说:很多时候我们必须从眼前做起,但是同时他也告诉我们,其实我们眼前做的当下,我们有长远的目标,然后用这样子(佛陀的果德)来起信,来增长我们的信念。也是告诉你,佛法的目标既高深又远,但是佛法的真正修行是眼前开始做起的,所以可广大可深远,但是下手就在身边。

但是常常有人会误解,误解什么?忽略了这些东西不是我们现在所能做的,所以会变成以果德来起修。什么叫做以果德来起修?动不动跟你讲,我本来是佛,人佛一如,然后就跟你讲的非常虚渺非常玄的一些理论。人佛一如,我们本来是佛,众生是佛,但是问题是如果一直这样讲的话,那现前怎么修?我们现在是不是佛?理上是佛,事实上还不是佛,所以我们事上还是得六波罗蜜、八正道、三学这样一步一步去修,还是要闻思修一步一步的去修。所以现在很多人在讲经的时候常常会落入一边,谈的很深很妙很远,然后动不动就是说,佛的果德,一切法无相,一切法空这样子。然后忽略闻思修的过程,这样是没办法修的,这样只能在嘴巴上谈而已,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所以大乘经在讲这些,无非就是在告诉你说,佛真的有这些功德,这些是我们未来的期望/目标。不是告诉你说现在有没有这种能力,现在你是没有的。

到这里有没有问题?没有问题的话我们继续来看。

刚刚只是事相上而已,会告诉你说修行成佛要三大阿僧祗劫,然后佛有身相圆满,有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有各式各样的功德,这些都是事相上可说可看的,都还不是理。

我们现在来更进一步,究竟理性的体验,还有究竟的理,那么大乘佛教要懂得的理到底是什么?刚刚不是说三乘共法,基本的佛教教理,他要懂得的理到底是什么,佛教的基本核心教理是什么?三乘共法主要讲的理就是缘起,就是缘起无我。那么大乘佛法也是告诉你,在理相上我们应该观察,大乘佛法在理上,我们叫做究竟的理性体验。就是在理上我们要了解一切法空,这是大乘佛教。所以空是共所有大乘佛教的基本理性,基本理相,就是一切法空。

空之双关义,

1)理性义:一切法=缘起=无自性=空

中论: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即是中道义

2)体证义:对理的证悟:空=法性、真如、无我、空性、实际、不生不灭、如来藏等。

一切法无自性空,不生不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


那么基本的理相,它可以分成二个来解释:

究竟理性的体验

1、第一个叫做理性义

什么叫做理性义?就是一个理体,一个法则。理体法则就是说一切法是缘起,缘起的必然是无自性的,无自性的必定是空,所以这个比较显,能够了解。因为空在理性上,它是跟缘起合在一起谈的,所以叫做一切法是缘起的,是缘起的必定是自性空,无自性的就是空,因为是空,所以一切万法从缘起而有。因此《中论》里面说,「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即是中道义」,这个就是大乘佛法的理性义,理上的观察。

所以当我们谈到「空」的时候,其实在佛教里面「空」有二种,所以你看我讲义上讲,空的双关义。

「 空」第一个意思是指缘起,所以是无自性的意思。另外一个,不只是这样子,佛教的真实义、佛教的胜义,绝对不是在谈一个客观的理体存在。佛教的真如、胜义,绝对不是在谈一个客观的理相存在,不只在谈一个道理而已。佛教真正的胜义,或佛教真正喜欢谈的是我们对真理的体验,我们对真理的证悟,所以如果这个无自性,是一个普遍的理性,是一个真理。

那么第二个,这个叫做自性空,这个真正的东西,是指我们对真理、无自性的体悟,对理的证悟,“空”就是法性,就是真如,就是无我,就是空性,就是实际,就是不生不灭,如来藏,这是经典上【依据所证观境,安立了种种的名字】,但是指的都是我们对无自性、对缘起的体悟。证悟了之后,我们可以断根本的烦恼,叫做三结。证了法性,这时候我们就叫做胜义空,也叫做真如,也叫做法性。这是佛教主要强调的。

我再讲一次,大乘佛教所讲的“空”,它有两个意思,一个是理体,或是法则。当它讲理体、法则的时候,它是跟缘起一起谈的,是指一个客观的真理,叫做缘起、无自性,就是“空”。万事万物背后的那个理则,就是缘起,缘起必是无自性的,无自性就叫做空,这是“空”的第一个意思。但是佛教它不是在谈一个客观的理则,就这么简单而已。

*YQ:也就是说,这个“无自性就叫做空”,这是“空”的第一个意思,这个法则是有为法,见杂阿含经293图,师父曾经的说明。

佛教教理讲的重点是我们众生在经过不断的修行,之后对这个理则真正的证悟,这样的证悟到的境界,(就是涅槃,第二个意思,)也叫做“空”。所以当我们证悟到这样的一个法则理则之后,我们已经去除了身心的障碍,断了我们的根本烦恼,从那个时候开始,我们所证悟道的那个境界(涅槃)是不可说的,是超越一切的。虽然不可说,但是我们再怎么样还是用一个名相来讲,叫做「空则不可说,非空不可说,共不共叵说,但以假名说」。 还是要用安立一个语言来描述,这样的一个(所证悟道的那个境界)描述就叫做“空”。这样大概了解?

第一个的意思是指一个法则,第二个的意思是我们对这个法则的证悟跟体悟。应该比较清楚是吧?

所以就第一个空来讲,(理上讲)人佛一如,佛也是无自性的,人也是无自性的;但是就第二个空(涅槃)来讲,我们跟佛差很远,因为佛已经证悟了,我们还没有。所以就第二个来讲,我们就不能讲人佛一如,这样各位知道吧。所以当人家在讲人佛一如,我们本来是佛的时候,(要知道这个)是在法的理体上讲的,不是在证悟上讲的,在证悟上(来讲),我们跟佛差得远。所以天台有所谓理即佛,名即佛等等这样的一个说法,在理体上一切众生平等,人佛一如,但是在证悟上我们离佛还早。证悟到的东西一样,但是证悟的圆融度,菩萨每一地每一地有差别,声闻跟佛也有差别。

问:那如来藏……?

师父:如来藏的自性只是在这个地方发挥而已,如来藏,也是我们证悟自性空的一种异名。所以这边说,體證義: 對理的證悟: 空=法性、 真如、無我、空性、實際、不生不滅、如來藏等。

经典上安立各种名称,体证之后,对理的证悟之后,空就是法性、就是真如、无我空性、实际、不生不灭,如来藏等等,这些其实都在描述我们证悟的境界。因为(证悟的境界)很难描述,你只能用各式各样的名字来描述,但是要记得一点,落到语言就不是它了,但是你又不能不说。这样子同学们大概有20~60%在知道师父是在讲什么了,所以以后人家要在讲人佛一如的时候,你就知道说他是在理上讲的,在证悟上还早得很,所以“空”有这样的一个双关义。


问:六祖说,“何其自性”是下面的(意思)?

师父:所以六祖是从证悟的那种境界来看一切万法,万法平等,一切万法是没有实体性的。所以禅宗很多时候是从第二个那种证悟的高超的境界来谈的。所以师父说禅宗你的根基不够,悟性不到,你不要乱修,不然你真的会落入断灭。人家六祖慧能在《坛经》里面,他跟神秀的徒弟讲了什么?他跟神秀的徒弟讲说,你师父讲的戒定慧是大乘佛教的戒定慧,我讲的戒定慧是上上乘的戒定慧。他是从什么境界来看?他是从这个境界来看的。所以他那种是超越的境界,不是我们一般人的境界。所以菩提达摩跟梁武帝讲说什么?没有功德,因为你在执着,从这个境界来讲,还有没有什么功德不功德?没有。但是你也不能因为这样,所以就落入断灭,以为什么都没有,因此读《般若经》不容易读,因为《般若经》都是在谈这样的一个境界的东西。但是我们起修的话,《般若经》告诉我们,我们起修虽然目的是这个(涅槃),但起修必须从这个(理则)来理解,必须从第一个——无自性,然后不执着,经过闻思修,到最后才能证悟到自性空的境界。这样搞清楚搞明白了?

所以无明以前在福严,早期,要看《般若经》的不能随便乱看,要经过导师的同意才可以看,不然你容易搞到最后自己在干什么?无我、没有戒,没有定、没有慧、什么都不是,那会落入断灭见,因为从这个境界来讲,真的是这个样子。禅宗很多时候是从这个境界来谈这个东西的,这不是我们的境界,这是圣人的境界。 接下来没有问题的话,一起来看:27:26(图片)



大小.png


大小乘入观的差别

声闻

声闻的证悟法性是由无常而无我而寂灭,依三法印次第悟入。

声闻:重于自我身心的观察,只要证知身心无我无我所就可得到解脱。

大乘:

大乘观慧,则直入诸法空寂门。

大乘虽仍以观察无我无我所而得解脱,但在前些阶段,菩萨却要广观一切法空。

大小乘入观的差别在哪里?

刚刚大乘观法最主要了解的应该知道,慧所要了解的对象基本上分事跟理,事相上就是了解菩萨的因行,各式各样的修行次第,然后还有佛的果德,还有佛土的庄严,佛的究竟实相,这些都是大乘经讲的。

但是还有一个理上,主要观的一切法空。所以我们的智慧主要观的究竟理相就是一切法空。

但是一切法空又分为二种,一个是指无自性的,一个是指究竟体证的自性空。自性空是佛菩萨的境界,不是我们起修的境界,我们起修的必须了解一切法无自性,这才是闻思修的重点。

师父复习了一下应该会更清楚。

那么这里印顺导师比对一下,声闻法跟大乘法入观的不同点在哪里?

第一个,声闻的证悟法性是由无常无我而寂灭涅槃,是依三法印的次第而悟入的,但是悟入到究竟的时候并没有什么不同。声闻跟菩萨的修行最大的不同,在于菩提心跟大悲心,对真理的空性的证悟并没有不同。因为真理唯一,所以《金刚经》讲说什么?须陀洹如果是认为自己证了须陀洹,他就不是须陀洹了,声闻也可以证悟空性。因为真理唯一个,那么只是说在入观的时候,声闻法比较注重由无常故无我,最后证得寂灭。那么大乘佛教直接观一切法空。

虽然这样子讲,但是就师父的经验跟实际状况来讲,你们要记得,这个只是方便的入观不同而已,不是有根本的不同。一般人来讲,还是比较容易从三法印次第而入。从诸行无常,然后悟诸法无我,到最后才能涅槃寂静,一般人都必须要这样子。你说师父有没有这样的人?有,过去修了好几劫来。所以上次某某跟我说,有些人怎么样怎么样,那人家已经修了很久了,所以这种人一来悟一切法空,有没有问题?没有问题。六祖慧能不是听到《金刚经》里面一句话,哪一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他只是观一切法空。问题是人家是修了多久再来的,你不要去学那一种,因为那个不是我们的境界,所以一般人入观还是从这个地方开始。

再来,声闻重于自我身心的观察,只要是证知身心无我、无所就可以解脱

大乘佛法还是要观无我无我所才可以解脱,但是在前期阶段菩萨就要广观一切法空。为什么菩萨要广观一切法空?除了观身心空,还要观一切法空?为什么呢?(答:因为他还要回来弘法度众生),你讲到一半,你讲的没错了,菩萨要广观一切法空,因为他要广学各式各样的法门来度众生。那他在用任何法门的时候能不能去执着这些法门?所以他必须要广观一切法空,不然的话会变成什么你知道吗?一种修行的障碍。

什么叫做一种修行度生的障碍?比如说当你在度众生的时候,我们现在最常发生的一件事情就是说,你自己修这个法门,你觉得法门非常好,所以你要把这个法门跟人家分享,然后用这个法门去度众生,但是我不了解(众生根性)的时候会造成一种滞碍,就是认为这个法门就是最好的,其他法门都不行,你不用这个法门以后就又怎么样,那就法门本来是一种方便,那就变成一种障碍了。

所以说为什么菩萨进一步广观一切法空?就是你在度众生的时候,你必须观你任何的方法,都只是应机而用,都是应众生的机缘,那么他需要什么样的法门你就施与他什么样的法门,而不是说哪一个法门就一定是最好,都是适用什么三根普被,什么利顿全收,什么大小通吃,没有这样的法门,如果有这样的法门,佛为什么要讲八万四千法门?

所以人家常常问我说,师父,你告诉我什么法门最好?最好的法门不一定是适合你用,要看你自己的根基怎么样,看你自己的悟性怎么样。适合你的,能够带领你向上的,而不走歪的,那个就是最好的法门。而且每法门都有它的适应性,你前期用这个法门不一定后期就非得这样用不可,有一个过往的适应性。33分:50

总之有一条路当然必须要走,就是戒定慧,任何法门都是共通的,离不开戒定慧,因为戒定慧不是一个法门,戒定慧是古仙人道,是所有法门共通必须要用的,是一个共通之道。


问:这里的一切法空,一切法是特指法门,还是?

师父:不一定是法门,可以是各式各样的,但是里面当然法门是占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因为你能总观一切法空,当然就能观法门空。有什么问题都可以随时发问,因为这里《学佛三要》我们常常说,《学佛三要》是很基本的入门的,也叫大家看,老实说也不一定浅。但是总是要学,师父常讲一句话,我是非常有感受的,我常讲一句话叫做:伟大的事业建立在高深的理论没有高深的理论,不可能成就伟大的事业修行绝对是一个伟大的事业,所以没有高深的理论,绝对没办法修行。所以不要以为理论不是很重要,理论很重要,但是很多人是没有把理论跟实际上的实践结合在一起,才会造成让人家觉得理论不是很重要,但是这是非常错误的观点。就修行来讲,理论绝对非常重要,没有正确的理论,你没办法养成正见,没办法养成正见,你绝对没办法修行。这就是说为什么师父必须要把理论谈清楚,然后接下来怎么用,自己要去用。


以前我在加拿大讲法,其实师父也常常举实际的例子,后来有一个居士在旁边听不懂,受不了,就跟他讲说,你有你的生活,师父有师父的生活,我有我的生活,我的例子不一定适用,师父也没办法去历经我们所有人的生活,所以师父把重点、精神、理论、根本讲给你听,你自己过怎样的生活,你要自己去用。你要去用了,有什么问题才来找师父讨论,不要一直问师父说生活上怎么用。所以你要是以后觉得说理论用不上手的时候,我告诉你,先用再讲,不要先讲再用。用了之后有问题来找我,师父才比较具体知道你到底什么问题,不要还没用就跑来告诉我说,太理论了,我不知道怎么用。37:30

理事圆融

初学事理观察

*事相:因缘果报、身心现像、菩萨因行、佛果功德

*理相:一切法空无我


从事入理

*经闻、思、修由事入理,从俗证真

*证法空性:初地

理事圆融

*此后乃能即理融事,从真出俗,渐达理性与事相,真谛与俗谛的统一

事理圆融

因为我们刚开始不是有讲事和理吗?有人会偏事,有人会偏理。偏事的会有什么状况?偏事的会一直在佛菩萨的果德上执着,然后会在事相的宗教行为上执着。(说)一门深入,一句佛号念到底,(38分师父台语)就是很执着一些事相上的东西,然后很执着很注重经上讲的各式各样的的佛的果德,还有菩萨的各种功德,那就偏一边了。有些会偏理,(说,啊!)一切法空的,归于自性三宝,那个仪式都没有用,那是以理来废事的。所以我们刚开始修行会有这样的一个状况,因此你看刚开始我们必须怎么样?

初學事理觀察:

事相上的因果果报、身心现象、菩萨因行、佛果功德,这些我们都要了解,要注意,而且必须去注重因果业报。不管你修大小乘,你一定要先把因果业报恳切的去信受。然后观察我们自己的身心现象,然后进一步要去了解菩萨的因行应该怎么做,我们应该怎么学。还有,不但是这样子,然后理上要去悟、去了解,根本的法理什么叫做一切法空无我,要这样子二个去配合。所以这个是初学事理的观察。

然后慢慢从事入理:经过闻、思、修,然后从事入理,从俗证真,证法性空,这个叫做初地。

然后这边的闻思修我等一下会讲。因为这是后面,在讲慧的修学过程上面,

最后事理圆融:这个当然不是我们的境界了,这个至少初果或初地的境界。那么现在我们学的境界就是在这个地方——经闻思修然后由事入理,然后理事契合。怎么样理事契合呢?

等一下闻思修我们后面会讲,因为这是讲修学的过程,

慧的修学过程都要经过闻思修。讲到这里有没有什么问题?

问:无缘大慈的无缘是什么意思?

师父:谁帮我解释一下?那个无缘不叫无缘了,全名叫什么?无所缘慈,讲得更具体一点就是三轮体空。你在慈悲度生或布施的时候,不会去执着有一个真实的对象。比如说我在帮你的时候,我会有一个对象,因为我慈悲要度你,讲法给你听,因为你是我弘法的所缘,你是我度的所缘,但是我不能有这样的执着,一有执着那就是世间法。所以我内心必须要知道在这个度的当下,对所缘这个东西要知道它是因缘所生的,我不能去执着它有一个实际的什么东西,然后去执着这样一个功德还是什么,这个叫做无所缘慈。

(42分师父台语)你要是说在一般世间没有人会反对的,但是它不是它原来的意思,(42分师父台语)你这个无缘不是那个意思。它是无所缘慈,它本意叫做无所缘慈,现在师父要告诉你的意思就是说,你既然来学佛,你要把很多具体的名相把它弄清楚,(43分师父台语)这样大概了解了,所以精确的来讲,你必须要弄清楚了,如果只是一般谈一谈无所谓,你根本不用到处去纠正人家。

五、慧之的进修

闻所成慧:养成佛法的思维模式

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自读经教)广学多闻切重佛法精要:三法印

日常生活的应用检视

宗教行为的配合

宗教实践:六度

重于概念的养成

慧学的进修

慧学进修,其实师父多多少少都讲过,慧学的进修,第一个必须要经过闻、思、修三个阶段。那么第一步我们要修闻所成慧,闻所成慧叫做养成佛法的思惟模式,所以闻所成慧如果成就的话就叫做正见增上,(43分师父台语)但是如果你能够做到这一步真的是不得了。你这辈子来学佛,经过几十年的这样熏修,然后经过各式各种的方法来学习,如果能够养成闻所成慧正见增上的话,那你这辈子的修学,来到这个世间,我告诉你没有白活。

所以闻思修三种里面,闻慧虽然是第一步,但是也是非常难的一步。你看要养成佛法的思维模式的话,我们现在学佛那么久了,到底有多少状况之下是有佛法的思维模式?


你们有没有印象?回忆一下师父说的佛法思维模式是什么?

师父上次举一个例子,记得吗?事实上师父举了一个例子,然后大家讲原来那叫佛法的思惟模式。我们各行各业都有各行各业的思维模式,记得吧?师父上次在讲佛法的思维模式说到了什么?谁记得?一间房子。你到乡下去散步,然后看到一间房子,一间豪宅建筑师在看什么?记得吗?终于有人回忆起来太好了,然后艺术家看到就说这个是用什么艺术的?够现代的,(47分师父台语)记得吗?这些都是各行各业的思维模式的,谁会去用佛法的思维模式?他是不是要表达的是什么?他表达的是说我们所有的正见养成,所有的正见养成,任何状况之下都可以讲成佛法的思惟模式。如果你有养成佛法的思维模式,基本上你不会造做太大的恶业。当然小错都会犯,各位了解吗?师父刚刚说我要画什么,我不会再画房子了。


我说什么,我现在画一个这样的东西,为什么?现在问你们就要小心一点。这是什么?(师父画图)不规则的线条,只是不规则的线条而已吗?红色。红色没头没尾。还好不错了,没有人跟我说这是股票的起伏。那就是有佛法的思维模式,随时会想到佛法,我是想说这股票的起伏,这个是最低点,这个是最高点。


每个人看到这个时候你就会有某些想法,那师父要表达什么?就是说你遇到事情的时候,你出现了第一个直觉的概念,这件事情我应该怎么处理?

有的人上次听那个故事很好笑,不过这个也是可以让我们大家会心一笑。这是不同的思维模式,有个故事你们应该都听过了,但是我现在还要复习,他说有一个人,她到一家公司去应聘,一个女孩了,毕业之后到一个公司去应聘,然后应征之后,经理还是什么跟她讲说我们决定用你,你觉得怎么样?她好像是说我要回去问问妈妈,可以不可以这样?然后经理就跟他讲说那不要。

然后她回去就跟他妈妈讲,她妈妈说,如果是美国人的话,请律师去告他;如果是这个德国人的话,她妈妈会怎么样?会很郑重的警告。是你的不对,你当下应该自己去决定应该怎么做,你为什么要回来问我?是不是这样?如果是台湾人呢?这个是不是好笑的故事?但是他告诉我们是什么?思维模式。他告诉我们不同文化或者是不同环境的思维模式,


现在你知道说师父说养成佛法的思惟模式是怎么回事,很多时候你能不能用佛法的思惟来考量——这件事情,我这样子做虽然对为我利,但是会不会造成大家的困扰?我们常常做很多事情的时候,只在眼前说对我自己有帮助而已,这个就是所谓的思惟模式。

那如果你能够养成佛法的思维模式的话,叫做正见增上。师父常常讲的一句话叫做,假使有世间,正见增上者,虽复百千劫,终不堕恶趣。因为你如果能够养成佛法的思维模式的话,基本上你对烦恼的降伏不会断,降伏具有一定的能力,那么有一定的能力,不会随着烦恼去走,所以你不会铸成很大的错误。偶尔的犯错还是会有,因为还只是在文字这个阶段而已。

第二,你现在说我要开始修了,我现在开始要学佛了,怎么开始?

53:00

我讲那么多,也讲空,然后也菩萨,然后各方面都有。现在应该怎么学呢?首先闻所成慧就是正见增上,养成佛法的思维模式,怎么修第一个很重要

1、亲近善知识,善知识当然最理想的就是出家的法师,能够讲经说法,不一定说讲经说法,就是说他平时在那里可以灌输你一些正确的观念。那么亲近善知识要做什么?听闻正法,(不是去喝茶聊天),这是学佛的第一步。善知识当然除了法师出家人以外,有修行的、正确观念的居士当然也都可以。所以善知识就是对佛法的知解、见解正确,然后自己的行为上又能够符合佛法的要求。当然我说过了,在家出家都是善知识,但是还是要以出家众为主,因为出家众有一个戒律,有一个僧团,然后有一个传承,才能保障法的品质不会乱。最主要有戒,以戒为师,有戒的规范。所以一搬出家众,就算是夸张,也不会夸张到太离谱,一般来讲。但是在家众很多,因为没有戒的规范,所以变成自称为导师,自称为老师,自称什么一堆的,这些都要注意。所以要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你说能不能自读经教?当然了理论上是可以,但是一般来讲非常困难。(55分师父台语)

讲个最简单的,如果你都不了解,没有人告诉你怎么解释,然后你去一直去念,「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你念了1000遍,你知道舍利子是什么意思吗?你念1000万遍,你也不知道舍利子到底是什么意思。然后有人说舍利子就是高僧大德烧完之后剩下那个叫舍利子,所以不要以为自读经教很容易,自读经教是非常困难的。一般来讲没有这种根基的,所以都是还是要亲近善知识为主。所以一定不要忽略了亲近善知识,可以听闻正法这样的一个功能,这是学佛绝对的第一步。

2、廣學多聞切中佛法精要:三法印。

你听闻佛法,(56分师父台语)

有很多话题可以聊?不是。你广学多闻之后,你是要怎么样?去抓到佛法的核心精髓,佛法在讲些什么东西,不要把方便当究竟,然后本末倒置。

我很喜欢画一个图,上次有很多其他居士说,如源法师讲经时候很喜欢画一个图,一个什么图?多重的圆圈,一个圆圈,然后旁边很多圆圈。

56:47

有没有看过我画这个图?都没有了,然后中间这个圆圈(师父黑板画圈,套圈外面画箭头)谁聪明一点智慧不错的告诉我,顺我的语义,刚才我要讲的东西这个在讲什么?方便有多门没错。


难怪有人当姐姐,有人当哥哥了。开玩笑,方便有多门,是不是?你任何门都可以入,但是怎么样?接下来下面那句叫什么?归元无二路,这个是元,这是佛法的源本,是不是这样子?你学了很多,广学多闻之后,你要干什么?你不是在其它的这些方面去弄,去钻去找,然后本末倒置。你要从这多学里面去抓佛法的共通核心,各个法门的共同点就是佛法的核心,这个是什么你必须要去抓到。所以有一(个法)门叫做密宗,他可能叫你持很多咒打手印,观想什么什么,但是他引导到最后一定会引导到你这个东西(核心上)来的。但是你不要再持咒,或者在手印上去弄,弄到最后变成这个持咒就可以开悟了,然后没有抓到这个(核心),那这样就本末倒置了。会有这样的人、这样的东西出现了。那么也有净土法门进去,还是要你去抓这个(核心),(有人)弄到最后说,什么经都不用读,你就念一句佛就好了,你是在这个方便上面去执着了。所以任何门都可以入,但是端看你能不能去抓到它要表达佛法的核心要义。这就是师父常常要表达要讲的,就是多重圆圈。所以叫做广学多闻、切中佛法的精要。

佛法的精要是什么?缘起、三法印、一切法空。三法印跟一切法空不是不一样,是同样一件东西。

那么你广学多闻听经佛法之后,不是让你去逞口舌之能的,是要干嘛?

3、日常生活的應用檢視

是要你在日常生活的上面去去运用去检讨,去检视我们的五蕴身心,检查检讨我今天所作所为有没有起烦恼?有没有跟佛法相应?我在办公的时候,我在外面跟同事吵架是怎么回事,你有办法去检视我们这个自我的身心,这个就是日常生活上的应用跟檢視。你要如果不用的话,师父讲的东西永远是师父的,你永远是你。你如果没有去真正去应用去检讨的话,师父讲的佛法没有办法跟你的身心融合在一块,要跟身心融合在一块。第一步要干什么?要先觉,要在日常生活中去觉。

所以佛法的修学还有佛教跟其他人不一样在哪里?祖师人讲得很好,有三种人,一种人叫做先知先觉,一种叫后知后觉,另外一种叫做不知不觉。我们刚开始学,佛也没有叫你要做到先知先觉,但至少不能不知不觉。我说的知跟觉是在觉什么?觉我们日常生活的烦恼习气。烦恼习气起来了,今天无明起来了,跟同事大吵了一架,你当下就算是没有察觉到我这样不对或我察觉不到烦恼,但至少要回来之后发现问题。你就算是当天没发现,你也要第二天就发现,你不能永远没有发现,然后每次都随着烦恼去走。

但是问题是,你是不是一下子就能做得很好?不是。所以你必须长期的这样一方面不断的听经闻法,不断的精进。因为听经闻法叫做多闻熏习或者叫做闻熏习,既然是闻熏习,既然是熏习两个字,就不是一次而已,就要不断的听、不断的听。所以很多人在加拿大或是在某些地方,说《成佛之道》听了很多回,而且每次听感受都不一样,因为你有在用心。你下次听师父在讲什么,你会奇怪,师父讲同样的事,同样的东西你有在做,两个月、三个月甚至一年后再听,感触真的不一样。有些二三年之后知道跟师父讲过说,师父我现在才了解你当初讲的到底是什么,那时候只是文字上知道,但是没有深刻的体验到。再来,很重要是师父常强调的,

3、宗教行为的配合。诵经、礼佛、念佛、拜佛、持咒,都是必备的功课之一。因为这可以提升我们的宗教信念,为什么?因为我们正见熏习的力道不够,所以遇到事情的时候常常会产生信心动摇,你还没养成闻所成慧,遇到事情,由其是遇到现象跟因果不符的事情,我们常常会对佛法产生动摇。比如说我得了这种癌症,更好笑的是去什么

地下电台,然后去买一些什么药,或去给人家弄一些加持的什么东西,然后弄回来(吃一吃)癌症好了,从此不再学佛了,有这种莫名其妙常常会发生的事情。

你问我为什么会这样?我也不知为什么这样,因缘所成嘛。(有的人)有些病,看了一辈子医生,看不好,不知道到哪里去喝了什么符咒水,忽然间好了。但是谁知道他真正好了得原因到底是怎么样?说明那病本来就已经治得快好了,他刚好一刹那喝那符咒水就好了,跟符咒水根本没有关系的,因为业力果报不可思议,因为因缘他促成了他就是这样子。结果这样子他对佛法就没有信心了,尤其很多人是注重眼前的东西。所以佛就告诉你说,很多时候当我们的知见还没养成的时候,宗教行为是必须的。这就是我们出家人不管你读的再高深,你拿到博士你拿到硕士,早晚课都要做,打坐都要做啊,拜佛都要拜,你诵经自己都要诵。所以不要忽略说做这个只是一个方便之道,但是千万不要忽略了它的功用。

4. 宗教行為的配合

5. 宗教實踐:六度

也不能忽略真正的实践,六波罗蜜,戒定慧三学六波罗蜜的实践,真正的实践,你还是要持戒,还要布施。那布施当中还要忍辱,还要精进,这些都是不可忽略,而且很重要。

要打坐,一定要学习打坐。我们很奇怪的一些事情就是,戒定慧三学,我们常常会强调戒,因为刚才有提到了规范。那么慧学听经闻法,当然大家也都重视,但是往往很多时候是忽略了定学,就是不(喜欢)打坐,其实不打坐有时候很难修行,因为你的烦恼一起来的时候,你光靠戒的这种意志力去克制很困难的。所以你必须要常常打坐,修定可以帮助我们降伏五欲的烦恼。我们现在在欲界常常会犯大错,都是因为五欲的烦恼太重。所以修学打坐是一个很重要之门,绝对不能忽略,但是当然还是要用慧学来引导。

* 闻所成慧重于观念的养成,刚才已经讲了,接下来思所成慧,叫做养成佛法的行为模式。刚刚不是说观念的养成吗?刚刚是说思维模式,这里讲行为模式。刚刚重在观念的养成,现在重在行为的养成。

思慧:佛法的行为模式

*思所成慧:行重的意愿,意志

*净戒具足:八正道之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施、戒、忍的成就

*对法更深入的探究,认知

*知行合一


思所成慧:叫做净戒具足。也就是八正道的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六波罗蜜的布施、持戒、忍辱的成就。前面(闻所成慧)重在观念的养成,然后在训练我们的行为,这里观念已经养成了,不但养成,而且行为已经变成一种固定的模式,这个叫做思所成慧。

很多人会被这个“思”的中文字,做一些错误的引导,还有被八正道里面的正见、正思惟,以为“思”就是思维而已,不对!这里的思惟其实是指内心发出行动的一种推动力量,不是思考而已,是内心付诸行动的一种推动力,一种推动的意志力。

所以正思惟古代翻成正志,也就是付诸于行为的这种意志力,这里就是思慧的一个重点。那么思慧还有另外一个重点,就是对佛法做更深入的探究,这样的互相配合。所以不要以为正思惟或者思所成慧就是思考思考而已,不是啊!这里的思不是思维的意思,这里的思是内心的推动力,付诸与实践的这种动力就叫做思所成慧。

*重在于知行的合一。我们常常是知行不合一,哪怕你刚刚讲的正见具足闻慧成就的时候,也常常会有小小错误出生,就是知行的不合一,但是到了思所成慧那一定是知行合一,不但有佛法的思维模式,还有佛法的行为模式。

讲到这里有没有什么问题?有问题可以随时举手。没有问题的话,最后我们来讲一个叫做闻思修—修所成慧1:09:30

修所成慧

*与定相应:依定起观之慧

未来成就称为修慧,成就即现证慧

*初:定慧分修

终:定慧相应

*修止成定:止为修定之方法,定为成就

*修观成就:观为修慧之方法,慧为成就

你有了思慧的能力,你思慧成就之后,你对比如说空的概念,已经形成一个很坚固的概念了,不是很复杂那种分析,因为至少已经正见养成了。那么接下来的

修所成慧:与定相应,依定起观。未成就称为修慧,成就了叫做现证慧。

那么既然叫做以定相应、依定起观的话,当然就是要告诉你说,你必须要有禅定的能力,至少到未到地定。怎么样有禅定的能力呢?也就是说刚开始你闻慧还没有成就,那么你没有定的能力的时候,刚开始是定慧是分开来修的,刚开始定慧绝对是分开修的,你绝对没办法一开始就什么无相无念,就这样在一起修,那个是不可能的事情!

刚开始是必须定就是修止,就是摄心一处,比如说师父常常讲的数息观,摄心集中在鼻尖这个地方,气声在这里,然后去数息的出跟入。那么利用这样来摄心,那么心慢慢止下来之后,那个定的能力跟力量就会慢慢出现。

那么另外一方面你要同时去听闻佛法,就刚才我们所讲的要听经闻法,然后把佛法养成正见,然后在平时慢慢地去反省自己,然后把佛法养成一些观念。一些观念而已,比如说空或是缘起,本来是要做很复杂的,慢慢养成之后只是一些观念而已。好像说我们打篮球,我们打篮球,那么刚开始时候你要投篮板或是要投球,是不是你一拿来就投了?不是。刚开始教练都会训练你基本动作,第一步球拿起来,第二步应该怎么样?第三步瞄准,第4栋怎么样怎么样,都是这样一步一步的。那么你无数次的练练练,练到最后人球合一。你不需要什么一步一步再去投了,你一拿来就投就进了,这个只是一瞬间而已。那么我们在慧的修学上也是这样,刚开始必须要分析学很多,这个是无自性,那个是怎么样怎么样,就这样去学,但是慢慢那个观念越来精确越来越准,越来越了解的时候,它就正变成一种简单的概念而已,不需要做很复杂的分析。

那么对缘起对空就是这样学习的,刚开始一定是从理论的复杂性,然后这种复杂的理论,无外乎就凸显一个观念出来,然后你就越来越收摄,那个观念就越来越清楚,到最后就是一个概念而已。那么到最后修止成定,止为修定的方法,那么定成就之后就可以用定的力量来修慧,那么就依定的力量来起慧观,这时候叫做止观双修,或者止观双运、定慧双修。

讲到这里有没有什么问题?

((1.13分问讲听不清)

师父:那些都是外道的,有可能,但是那个不是佛法要修学的重点。比如说神通,修定有没有可能引发神通?有可能,但是那个不是佛法的通。而且佛法也不需要你这样做,因为你观念走偏了,变成在修神通。所以佛法知道神通在那里,但是正统的修学是不强调神通的,这样可以知道吗?所以修定所附带的那些能力和状况都有的,但千万不要被那些所迷惑了,而忽略了你本来修定的目的是什么。

修定的目的两个:一个摄心——降伏五欲烦恼,第二个,可以起慧观,这是两个重要的目的。至于说修定可以帮助血液循环,身体更好,那个都会有,但是都不是修学的重点。所以不要本末倒置,不然打坐打到身体还是不错的时候,就开始在练气功练什么,我也不能说不对,但问题是那个不是修学佛法的重点,千万不要本末倒置。

止就是摄心一处,比如说刚才师父讲我们心很乱麻,跑来跑去,那么现在最普遍的数息观就是把你的念头抓在这里,去感觉息的出跟入,那么这样摄心久了之后,这个就叫做修止,那么慢慢定的力量会出现,叫做定成就。


那么现在师父要讲一个东西,这个东西一般不会讲,外面你也绝对听不到。这个东西我


在讲义里面有叫做止观双运,导师的书里面有,但是很多教《成佛之道》的看不懂这段,都把它跳过了,甚至不知道这一段它讲什么。你们是不是常常有听过定慧双修、止观双运是吗?现在问题怎么双修?怎么双运?怎么双修怎么双运,一般是不会告诉你那么细的,因为很多人其实也不知道怎么双修怎么双运。

我现在告诉你怎么止观怎么双修,怎么双运。首先你修定要有一个所缘,没关系,这里如果有同学听不懂也没关系的,以后师父有机会再慢慢交流,尤其是没有在打坐的没关系。

以「空」為所緣而修止觀

 止:如修止而已得到輕安,已經成就正定,就 可以不礙假有的空 性正見,依定修觀,入於 修慧階段。

 觀:那時,以無性空為所緣而修「觀察」,名 『有分別影像』。

 止:觀察久了,就以無性空為所緣而修「安住 ──定,名為『 無分別影像』(這是不加觀察的無分別)。

 觀:如安住了,再修觀察;這樣的止觀 雜修, 都是以無性空為所緣的。


首先打坐修定要有一个所缘,所缘做什么用的?摄心用的,这个所缘可以是一个物质性的所缘,也可以是一个理的所缘。什么叫物质性的所缘?你集中在这里感觉到气的出跟入是物质性的,气和风是物质性的,这个所缘可以摄心。另外什么叫做理的所缘?缘起无自性空是一个理,你的观念形成的时候是可以当所缘的,只是说我们现在连闻所成慧都没有,所以你现在不可能用那个当所缘。所以我告诉你,你现在没有这个(慧的)能力,为什么?你对什么叫无所住,什么叫无相,什么叫无自性,什么叫空,都还不是很了解,所以你根本不可能(以这些作为所缘来作观)。你要到什么时候可以呢?你把缘起无自性空或者无相这些名相,就是刚才讲的,闻所成慧到思所成慧,变成一个很简单的概念,这时候你才有可能(以这些作为所缘来作观)。你把这些变成一个很简单的概念的时候,用无自性空的这样的理作为你的所缘,你可以依它修止,也可以依它修慧,或是依它修观。

什么叫做作依它修止呢?就是依这样的所缘,然后摄心集中,不起任何分别,只是摄心而已。本来我们心不是放这里,现在把心集中在所缘,就是放在无自性空(的概念)上面,然后不加分别,就摄心而已,修止,这个叫做无分别影相,那么你的定力慢慢会提高。但是先决的条件是你之前本来经过长久的打坐跟训练,本来就已经有到未到地定的能力了,才可以。你不会说我前面都没有打坐,我现在要用这个,不可能。

所以修慧两个条件:第一个你本来就有未到地定的能力,第二个你要有至少思慧的能力,思所成慧的能力。就是说定学上你要有未到地定,慧学上面要有思所成慧的能力,这个时候你才可以两个配在一起。这个当然困难了,因为你到了修所成慧已经是很高的能力了,我现在只是讲给你听而已,当然很难做。

师父刚才讲过一句话,我说你这一生如果能够养成闻慧,闻所成慧,然后你这一生打坐能够有相似未到地定能力,你这一生值得,修学佛法值得,你不会起太重的烦恼,你要走的时候你也可以坦坦然然的放下,因为你有佛法的思维模式,你遇到事情的时候不会再惊慌恐惧了。老实说你有闻所成慧,你不会在那时候惊慌恐惧,我死了忽然间怎么办怎么办,快死了恐惧到脑筋里面一片空白,不会这样子。


那么我继续把这个讲一下,那么当你摄心集中的时候,力量会提升你知道吗?那个定力会提升,定力提升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这时候同样的所缘转修观,去观察一切法无自性一切法空,但是这里不是做很深复杂理论的观,是一个概念的观,刚才师父讲过,到最后是整个概念而已,这时候是做观,不在摄心。观久了之后你的定力会慢慢退,退到一定的程度,你必须再用同样的所缘修止,这时候就不观了,这只是摄心而已。然后定力会慢慢再提升,到了一定的程度你再修观,观一切法无自性空,然后你的慧学力量就越来越成熟,但是你在观的时候,那个定力的力量会退,然后退到到一定程度你又开始修止。就每天这样子不断反复的修学,那么成就了就叫做现证慧。三乘共法在初果,大乘法在初地,这个叫做止观双运,定慧双修。

所以师父为什么一直强调说,你这辈子就是能够养成闻所成慧那已经是不得了了,你的定力能够达到类似未到地定的那种定力,那也是相当不错的。

刚才就是慧学的一个阶段,所以现在同学们先不要了解多,第一点先照师父讲义上面把闻所成慧养成,然后每天多少能够打坐;然后有一些宗教行为;然后每天能够再反省自己;然后也能够到社会上为社会固定的做一些公益,那么这就是我们的佛法修行,你就不会走的太差太远!今天讲到这里为止,我们的课业完全结束,谢谢各位!

回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