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三要 第十五講

出自磐中觉道 • Wiki

(如源法師)學佛三要 第十五講

阿彌陀佛!兩位法師,各位同學大家好!

今天是我們最後一天,我會把重點全部講完,我們就告一個段落,那麼會留20分鐘,讓會友來介紹一下中道佛學會,中道佛學會成立的宗旨,還有未來的展望跟目的,那麼他介紹時我還是會在這裏,如果你有任何的問題都可以舉手發問。 那麼我們現在時間的關係也就其他不講了,現在開始了。

上次有說「四:慧的觀境」,就是說我們有智慧,我們智慧要觀察些什麼現象?觀察真理,除了真理以外,我們還要學習觀察些什麼呢?有所謂的三乘共法,觀察四諦十二因緣,可以得到解脫,還有觀察大乘共法。大乘不共法的觀境,你看到它要觀什麼?

大乘不共之觀境:一切法空

差別:大乘不共慧的觀境,則是遍於一切法界。

重點:雖然遍觀一切,而主要還是注重在自我身心。

次第:自我身心的觀察,推廣到外界的無邊有情,無邊剎土,萬事萬物。

觀境:觀境上還是可分事理的觀察。

大乘遍觀的是一切無盡的法界。因為要成佛要度眾生,所以什麼都要懂,什麼都要了解。然後雖然遍觀一切法界,但是還是要着重在自我的身心,所以大乘佛法是不離開這些的。三乘共法是小乘佛法,重點在身心,大乘佛法是依於三心,然後往外推廣反觀一切。差別還是有差別的,但是共同點就是不離身心來觀察。因為我們的痛苦煩惱是不離開身心,眾生的痛苦煩惱還是不離開身心。

次第:就是自我身心的觀察,然後推廣到外界無邊的有情,無邊剎土,萬事萬物。那麼觀境上面還是可為分事理的觀察。所以大乘共法在學習的時候,必須同時學事相的觀察,還有理上的觀察,雙方面都要學。

那麼三乘共法在觀察上會觀察緣起、無我,那麼現象上、事相上的觀察就是身心的流轉,就是蘊處界,或者十二緣起,這上個禮拜講過的。

你們再來看我的講義第20頁:

大乘佛法事相上的觀察

A、菩薩因行

從因果、善惡、凡聖、前後世等基本概念,

更擴大至菩薩聖者的身心,無量數的莊嚴佛土,都為觀慧所應見。

學佛者最初的如何發心修行,如何精進學習,層層轉進,以及需要若干時劫,才算功行圓滿,究竟成佛。

那麼大乘佛法的事相上的觀察應該怎麼觀察?

A、第一個,菩薩因行的觀察,上個禮拜大概講過,觀察什麼?從基本世間的因果,業報,有善惡,然後有凡聖,然後有三世輪迴的這種基本觀念。所以不要一下子就在理上,不要口口談空,我們修行還是要從事上的觀察開始做起,然後從這些基本的觀念慢慢擴大到大乘聖者的身心,無量無數莊嚴的國土,都是慧的觀境。

所以你們在學大乘佛法或者是在誦經的時候,有沒有看到很多菩薩,會談到這個菩薩怎麼樣,那個菩薩怎麼樣,這個菩薩怎麼樣。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各式各樣菩薩都會談到談到,這個就是事相上的觀。那麼也會談到說初學者如何的發心,要怎麼樣精進的修學,然後怎麼一步一步的轉進,然後要多久的時間才能算功行的圓滿,才能成佛,有沒有在談這些?都有在談。 有談六度四攝,六波羅蜜,那麼有沒有告訴你說要多久才能成佛?三大阿僧祗劫成佛。所以就告訴你要怎麼修行,然後要多久才能成佛,這些都是剛開始修菩薩道,學大乘佛法的時候必須要懂,必須要了解。

你們覺得為什麼要了解這些?為了眾生,也是為了自己的修學,你學什麼你總要知道嗎!我要學多久我總要知道,能不能我去學,我在學什麼我都不清楚,然後你的目的是什麼也不清楚,然後你要學多久也都不清楚。那問你你到底在學什麼,(你說)在學佛。這個很簡單的道理,你今天去讀書考大學,你想考哪一間大學你應該清楚吧?然後你考上了,你到底考上哪間大學,你總要清楚吧?你要學哪一科你總要清楚吧,然後再讀幾年你總該清楚吧,大概人家不一定要讀幾年,你總要清楚。我現在是大一大二還是大三,你總要清楚吧?你不是讀了某某我現在到底學了多少我都搞不清楚。這個東西尤其是修行的東西,細節上絕對不能忽略,細節一忽略,一模糊了,你走錯了你都不知道。

所以這些是為什麼說要怎麼修行,然後怎麼精進,然後怎麼一層一層向上,然後要修多久了,然後程度是怎麼樣。然後菩薩一般來講有多少階位?你們記得菩薩一般分十地,然後前面還有什麼?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這些,然後加一加,全部加起來有多少階位?有51個階位。第51是等覺,等於是佛了,所以它的每個細節上都告訴你非常的清楚,所以這個叫做菩薩的因行。

菩薩的因行重在告訴我們怎麼修學,但是這個都是事相上的而已,事相上還要觀察佛陀果德,佛陀什麼果德?

B 佛陀果德的顯示

1、 佛有無量無 邊不可思議功德,如現種種身, 說種種法。

2、 佛的究竟身相,究竟國土,如何圓滿莊嚴。

 菩薩的殊勝因行,與佛陀的究竟果德,為 大乘經論的主要內容,也是 大乘觀慧的甚 深境界。

 初學菩薩行,對這祇能仰信,祇能以此為 當前目標,而發 諸身行,希求取證。


1、第一個,佛陀有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的功德,如現種種身,說種種法,有很多經典在講佛陀的果德。其實《阿彌陀佛經》上面已經有在講佛陀的功德了,阿彌陀經講阿彌陀佛的願力,然後有多少的功德。還有什麼經在講佛陀果德?《華嚴經》有沒有講佛陀果德?《華嚴經》比較重在講種種種種莊嚴的世界,那麼還有很多經典,《不增不減經》,這些都在講佛陀的果德,所以我們很多經典都在講佛陀的果德。

2、第二個:佛的究竟身相,哪一部經是最明顯在講佛的最究竟身相?我告訴你,《法華經》在講佛的究竟身相。《法華經》告訴你,其實釋加牟尼佛不是2500年前才成佛的,它叫開權顯實,它告訴你其實釋加牟尼佛久遠劫前早就已經成佛了,他再來是示現的,他其實早就已經成佛了,現在我們看到釋迦牟尼佛只是化身而已。

所以它這些經典就是告訴你說,佛的實際上的身相到底是怎麼樣,這是開權顯實,是不是這樣子?開機顯本,開權顯實就是說把方便撥掉,究竟佛陀要教你什麼,給拿出來,開跡顯本。就是說佛示現的這些東西,把它剝開,告訴你佛實際上的狀況是什麼樣子。所以《法華經》跟《華嚴經》都有說,佛陀在講這兩部經的時候,很多聲聞的修行者都聽不懂,當然了這是佛的境界,(聲聞人)當然聽不懂。

你會不會說師父他們都聽不懂,佛怎麼辦?等一下我再講怎麼辦,因為我也不知道怎麼辦,我不是佛,等一下我告訴你怎麼辦?

究竟佛土,如何莊嚴圓滿?剛才講的《華嚴經》,《華嚴經》有沒有告訴你佛有各式各樣的國土?那麼有多少佛,然後有多少國土?然後這些國土有多圓滿,會告訴你這些。當然很多也是告訴你,菩薩的因行可以成就佛陀的果德,那麼這些種種都是大乘經的主要內容,也都是大乘觀慧主要要觀的境界。但是現在有一個很重要的重點,你們接下來要看一個東西,雖然說大乘觀慧必須要觀,但是不是現在你可以觀?(不是)。因為你的智慧,連聲聞智慧都不如,(這個)是大乘菩薩智慧(的觀境),不是叫你現在去觀,未來幾大阿僧祗劫後,有能力後你可以去觀,那麼現在只能做相似的了解。那麼做相似的了解做什麼?後面很重要的一句:

初學菩薩行。對這些只能是信仰跟仰信,只能以此為當前前進的目標,而發自於身行需求取證。

也就是現在講的這些,將來是做什麼的?告訴我們這不是現在(可以去做的),這是未來長遠的目標。你說(既然是)未來長遠目標,那現在講這幹什麼?有夢最美,希望相隨。告訴你我們佛法、佛教不是短時間盡力,不只是眼前的這些而已,我們當然也注重眼前怎麼樣去修學,但是如果只是重視眼前的話,那就太狹隘了。

所以大乘經告訴我們這些就是說:很多時候我們必須從眼前做起,但是同時他也告訴我們,其實我們眼前做的當下,我們有長遠的目標,然後用這樣子(佛陀的果德)來起信,來增長我們的信念。也是告訴你,佛法的目標既高深又遠,但是佛法的真正修行是眼前開始做起的,所以可廣大可深遠,但是下手就在身邊。

但是常常有人會誤解,誤解什麼?忽略了這些東西不是我們現在所能做的,所以會變成以果德來起修。什麼叫做以果德來起修?動不動跟你講,我本來是佛,人佛一如,然後就跟你講的非常虛渺非常玄的一些理論。人佛一如,我們本來是佛,眾生是佛,但是問題是如果一直這樣講的話,那現前怎麼修?我們現在是不是佛?理上是佛,事實上還不是佛,所以我們事上還是得六波羅蜜、八正道、三學這樣一步一步去修,還是要聞思修一步一步的去修。所以現在很多人在講經的時候常常會落入一邊,談的很深很妙很遠,然後動不動就是說,佛的果德,一切法無相,一切法空這樣子。然後忽略聞思修的過程,這樣是沒辦法修的,這樣只能在嘴巴上談而已,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點。

所以大乘經在講這些,無非就是在告訴你說,佛真的有這些功德,這些是我們未來的期望/目標。不是告訴你說現在有沒有這種能力,現在你是沒有的。

到這裏有沒有問題?沒有問題的話我們繼續來看。

剛剛只是事相上而已,會告訴你說修行成佛要三大阿僧祗劫,然後佛有身相圓滿,有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法,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有各式各樣的功德,這些都是事相上可說可看的,都還不是理。

我們現在來更進一步,究竟理性的體驗,還有究竟的理,那麼大乘佛教要懂得的理到底是什麼?剛剛不是說三乘共法,基本的佛教教理,他要懂得的理到底是什麼,佛教的基本核心教理是什麼?三乘共法主要講的理就是緣起,就是緣起無我。那麼大乘佛法也是告訴你,在理相上我們應該觀察,大乘佛法在理上,我們叫做究竟的理性體驗。就是在理上我們要了解一切法空,這是大乘佛教。所以空是共所有大乘佛教的基本理性,基本理相,就是一切法空。

空之雙關義,

1)理性義:一切法=緣起=無自性=空

中論: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即是中道義

2)體證義:對理的證悟:空=法性、真如、無我、空性、實際、不生不滅、如來藏等。

一切法無自性空,不生不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


那麼基本的理相,它可以分成二個來解釋:

究竟理性的體驗

1、第一個叫做理性義

什麼叫做理性義?就是一個理體,一個法則。理體法則就是說一切法是緣起,緣起的必然是無自性的,無自性的必定是空,所以這個比較顯,能夠了解。因為空在理性上,它是跟緣起合在一起談的,所以叫做一切法是緣起的,是緣起的必定是自性空,無自性的就是空,因為是空,所以一切萬法從緣起而有。因此《中論》裏面說,「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即是中道義」,這個就是大乘佛法的理性義,理上的觀察。

所以當我們談到「空」的時候,其實在佛教裏面「空」有二種,所以你看我講義上講,空的雙關義。

「 空」第一個意思是指緣起,所以是無自性的意思。另外一個,不只是這樣子,佛教的真實義、佛教的勝義,絕對不是在談一個客觀的理體存在。佛教的真如、勝義,絕對不是在談一個客觀的理相存在,不只在談一個道理而已。佛教真正的勝義,或佛教真正喜歡談的是我們對真理的體驗,我們對真理的證悟,所以如果這個無自性,是一個普遍的理性,是一個真理。

那麼第二個,這個叫做自性空,這個真正的東西,是指我們對真理、無自性的體悟,對理的證悟,「空」就是法性,就是真如,就是無我,就是空性,就是實際,就是不生不滅,如來藏,這是經典上【依據所證觀境,安立了種種的名字】,但是指的都是我們對無自性、對緣起的體悟。證悟了之後,我們可以斷根本的煩惱,叫做三結。證了法性,這時候我們就叫做勝義空,也叫做真如,也叫做法性。這是佛教主要強調的。

我再講一次,大乘佛教所講的「空」,它有兩個意思,一個是理體,或是法則。當它講理體、法則的時候,它是跟緣起一起談的,是指一個客觀的真理,叫做緣起、無自性,就是「空」。萬事萬物背後的那個理則,就是緣起,緣起必是無自性的,無自性就叫做空,這是「空」的第一個意思。但是佛教它不是在談一個客觀的理則,就這麼簡單而已。

*YQ:也就是說,這個「無自性就叫做空」,這是「空」的第一個意思,這個法則是有為法,見雜阿含經293圖,師父曾經的說明。

佛教教理講的重點是我們眾生在經過不斷的修行,之後對這個理則真正的證悟,這樣的證悟到的境界,(就是涅槃,第二個意思,)也叫做「空」。所以當我們證悟到這樣的一個法則理則之後,我們已經去除了身心的障礙,斷了我們的根本煩惱,從那個時候開始,我們所證悟道的那個境界(涅槃)是不可說的,是超越一切的。雖然不可說,但是我們再怎麼樣還是用一個名相來講,叫做「空則不可說,非空不可說,共不共叵說,但以假名說」。 還是要用安立一個語言來描述,這樣的一個(所證悟道的那個境界)描述就叫做「空」。這樣大概了解?

第一個的意思是指一個法則,第二個的意思是我們對這個法則的證悟跟體悟。應該比較清楚是吧?

所以就第一個空來講,(理上講)人佛一如,佛也是無自性的,人也是無自性的;但是就第二個空(涅槃)來講,我們跟佛差很遠,因為佛已經證悟了,我們還沒有。所以就第二個來講,我們就不能講人佛一如,這樣各位知道吧。所以當人家在講人佛一如,我們本來是佛的時候,(要知道這個)是在法的理體上講的,不是在證悟上講的,在證悟上(來講),我們跟佛差得遠。所以天台有所謂理即佛,名即佛等等這樣的一個說法,在理體上一切眾生平等,人佛一如,但是在證悟上我們離佛還早。證悟到的東西一樣,但是證悟的圓融度,菩薩每一地每一地有差別,聲聞跟佛也有差別。

問:那如來藏……?

師父:如來藏的自性只是在這個地方發揮而已,如來藏,也是我們證悟自性空的一種異名。所以這邊說,體證義: 對理的證悟: 空=法性、 真如、無我、空性、實際、不生不滅、如來藏等。

經典上安立各種名稱,體證之後,對理的證悟之後,空就是法性、就是真如、無我空性、實際、不生不滅,如來藏等等,這些其實都在描述我們證悟的境界。因為(證悟的境界)很難描述,你只能用各式各樣的名字來描述,但是要記得一點,落到語言就不是它了,但是你又不能不說。這樣子同學們大概有20~60%在知道師父是在講什麼了,所以以後人家要在講人佛一如的時候,你就知道說他是在理上講的,在證悟上還早得很,所以「空」有這樣的一個雙關義。


問:六祖說,「何其自性」是下面的(意思)?

師父:所以六祖是從證悟的那種境界來看一切萬法,萬法平等,一切萬法是沒有實體性的。所以禪宗很多時候是從第二個那種證悟的高超的境界來談的。所以師父說禪宗你的根基不夠,悟性不到,你不要亂修,不然你真的會落入斷滅。人家六祖慧能在《壇經》裏面,他跟神秀的徒弟講了什麼?他跟神秀的徒弟講說,你師父講的戒定慧是大乘佛教的戒定慧,我講的戒定慧是上上乘的戒定慧。他是從什麼境界來看?他是從這個境界來看的。所以他那種是超越的境界,不是我們一般人的境界。所以菩提達摩跟梁武帝講說什麼?沒有功德,因為你在執着,從這個境界來講,還有沒有什麼功德不功德?沒有。但是你也不能因為這樣,所以就落入斷滅,以為什麼都沒有,因此讀《般若經》不容易讀,因為《般若經》都是在談這樣的一個境界的東西。但是我們起修的話,《般若經》告訴我們,我們起修雖然目的是這個(涅槃),但起修必須從這個(理則)來理解,必須從第一個——無自性,然後不執着,經過聞思修,到最後才能證悟到自性空的境界。這樣搞清楚搞明白了?

所以無明以前在福嚴,早期,要看《般若經》的不能隨便亂看,要經過導師的同意才可以看,不然你容易搞到最後自己在幹什麼?無我、沒有戒,沒有定、沒有慧、什麼都不是,那會落入斷滅見,因為從這個境界來講,真的是這個樣子。禪宗很多時候是從這個境界來談這個東西的,這不是我們的境界,這是聖人的境界。 接下來沒有問題的話,一起來看:27:26(圖片)



大小.png


大小乘入觀的差別

聲聞

聲聞的證悟法性是由無常而無我而寂滅,依三法印次第悟入。

聲聞:重於自我身心的觀察,只要證知身心無我無我所就可得到解脫。

大乘:

大乘觀慧,則直入諸法空寂門。

大乘雖仍以觀察無我無我所而得解脫,但在前些階段,菩薩卻要廣觀一切法空。

大小乘入觀的差別在哪裏?

剛剛大乘觀法最主要了解的應該知道,慧所要了解的對象基本上分事跟理,事相上就是了解菩薩的因行,各式各樣的修行次第,然後還有佛的果德,還有佛土的莊嚴,佛的究竟實相,這些都是大乘經講的。

但是還有一個理上,主要觀的一切法空。所以我們的智慧主要觀的究竟理相就是一切法空。

但是一切法空又分為二種,一個是指無自性的,一個是指究竟體證的自性空。自性空是佛菩薩的境界,不是我們起修的境界,我們起修的必須了解一切法無自性,這才是聞思修的重點。

師父複習了一下應該會更清楚。

那麼這裏印順導師比對一下,聲聞法跟大乘法入觀的不同點在哪裏?

第一個,聲聞的證悟法性是由無常無我而寂滅涅槃,是依三法印的次第而悟入的,但是悟入到究竟的時候並沒有什麼不同。聲聞跟菩薩的修行最大的不同,在於菩提心跟大悲心,對真理的空性的證悟並沒有不同。因為真理唯一,所以《金剛經》講說什麼?須陀洹如果是認為自己證了須陀洹,他就不是須陀洹了,聲聞也可以證悟空性。因為真理唯一個,那麼只是說在入觀的時候,聲聞法比較注重由無常故無我,最後證得寂滅。那麼大乘佛教直接觀一切法空。

雖然這樣子講,但是就師父的經驗跟實際狀況來講,你們要記得,這個只是方便的入觀不同而已,不是有根本的不同。一般人來講,還是比較容易從三法印次第而入。從諸行無常,然後悟諸法無我,到最後才能涅槃寂靜,一般人都必須要這樣子。你說師父有沒有這樣的人?有,過去修了好幾劫來。所以上次某某跟我說,有些人怎麼樣怎麼樣,那人家已經修了很久了,所以這種人一來悟一切法空,有沒有問題?沒有問題。六祖慧能不是聽到《金剛經》裏面一句話,哪一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他只是觀一切法空。問題是人家是修了多久再來的,你不要去學那一種,因為那個不是我們的境界,所以一般人入觀還是從這個地方開始。

再來,聲聞重於自我身心的觀察,只要是證知身心無我、無所就可以解脫

大乘佛法還是要觀無我無我所才可以解脫,但是在前期階段菩薩就要廣觀一切法空。為什麼菩薩要廣觀一切法空?除了觀身心空,還要觀一切法空?為什麼呢?(答:因為他還要回來弘法度眾生),你講到一半,你講的沒錯了,菩薩要廣觀一切法空,因為他要廣學各式各樣的法門來度眾生。那他在用任何法門的時候能不能去執着這些法門?所以他必須要廣觀一切法空,不然的話會變成什麼你知道嗎?一種修行的障礙。

什麼叫做一種修行度生的障礙?比如說當你在度眾生的時候,我們現在最常發生的一件事情就是說,你自己修這個法門,你覺得法門非常好,所以你要把這個法門跟人家分享,然後用這個法門去度眾生,但是我不了解(眾生根性)的時候會造成一種滯礙,就是認為這個法門就是最好的,其他法門都不行,你不用這個法門以後就又怎麼樣,那就法門本來是一種方便,那就變成一種障礙了。

所以說為什麼菩薩進一步廣觀一切法空?就是你在度眾生的時候,你必須觀你任何的方法,都只是應機而用,都是應眾生的機緣,那麼他需要什麼樣的法門你就施與他什麼樣的法門,而不是說哪一個法門就一定是最好,都是適用什麼三根普被,什麼利頓全收,什麼大小通吃,沒有這樣的法門,如果有這樣的法門,佛為什麼要講八萬四千法門?

所以人家常常問我說,師父,你告訴我什麼法門最好?最好的法門不一定是適合你用,要看你自己的根基怎麼樣,看你自己的悟性怎麼樣。適合你的,能夠帶領你向上的,而不走歪的,那個就是最好的法門。而且每法門都有它的適應性,你前期用這個法門不一定後期就非得這樣用不可,有一個過往的適應性。33分:50

總之有一條路當然必須要走,就是戒定慧,任何法門都是共通的,離不開戒定慧,因為戒定慧不是一個法門,戒定慧是古仙人道,是所有法門共通必須要用的,是一個共通之道。


問:這裏的一切法空,一切法是特指法門,還是?

師父:不一定是法門,可以是各式各樣的,但是裏面當然法門是佔一個很重要的東西,因為你能總觀一切法空,當然就能觀法門空。有什麼問題都可以隨時發問,因為這裏《學佛三要》我們常常說,《學佛三要》是很基本的入門的,也叫大家看,老實說也不一定淺。但是總是要學,師父常講一句話,我是非常有感受的,我常講一句話叫做:偉大的事業建立在高深的理論沒有高深的理論,不可能成就偉大的事業修行絕對是一個偉大的事業,所以沒有高深的理論,絕對沒辦法修行。所以不要以為理論不是很重要,理論很重要,但是很多人是沒有把理論跟實際上的實踐結合在一起,才會造成讓人家覺得理論不是很重要,但是這是非常錯誤的觀點。就修行來講,理論絕對非常重要,沒有正確的理論,你沒辦法養成正見,沒辦法養成正見,你絕對沒辦法修行。這就是說為什麼師父必須要把理論談清楚,然後接下來怎麼用,自己要去用。


以前我在加拿大講法,其實師父也常常舉實際的例子,後來有一個居士在旁邊聽不懂,受不了,就跟他講說,你有你的生活,師父有師父的生活,我有我的生活,我的例子不一定適用,師父也沒辦法去歷經我們所有人的生活,所以師父把重點、精神、理論、根本講給你聽,你自己過怎樣的生活,你要自己去用。你要去用了,有什麼問題才來找師父討論,不要一直問師父說生活上怎麼用。所以你要是以後覺得說理論用不上手的時候,我告訴你,先用再講,不要先講再用。用了之後有問題來找我,師父才比較具體知道你到底什麼問題,不要還沒用就跑來告訴我說,太理論了,我不知道怎麼用。37:30

理事圓融

初學事理觀察

*事相:因緣果報、身心現像、菩薩因行、佛果功德

*理相:一切法空無我


從事入理

*經聞、思、修由事入理,從俗證真

*證法空性:初地

理事圓融

*此後乃能即理融事,從真出俗,漸達理性與事相,真諦與俗諦的統一

事理圓融

因為我們剛開始不是有講事和理嗎?有人會偏事,有人會偏理。偏事的會有什麼狀況?偏事的會一直在佛菩薩的果德上執着,然後會在事相的宗教行為上執着。(說)一門深入,一句佛號念到底,(38分師父台語)就是很執着一些事相上的東西,然後很執着很注重經上講的各式各樣的的佛的果德,還有菩薩的各種功德,那就偏一邊了。有些會偏理,(說,啊!)一切法空的,歸於自性三寶,那個儀式都沒有用,那是以理來廢事的。所以我們剛開始修行會有這樣的一個狀況,因此你看剛開始我們必須怎麼樣?

初學事理觀察:

事相上的因果果報、身心現象、菩薩因行、佛果功德,這些我們都要了解,要注意,而且必須去注重因果業報。不管你修大小乘,你一定要先把因果業報懇切的去信受。然後觀察我們自己的身心現象,然後進一步要去了解菩薩的因行應該怎麼做,我們應該怎麼學。還有,不但是這樣子,然後理上要去悟、去了解,根本的法理什麼叫做一切法空無我,要這樣子二個去配合。所以這個是初學事理的觀察。

然後慢慢從事入理:經過聞、思、修,然後從事入理,從俗證真,證法性空,這個叫做初地。

然後這邊的聞思修我等一下會講。因為這是後面,在講慧的修學過程上面,

最後事理圓融:這個當然不是我們的境界了,這個至少初果或初地的境界。那麼現在我們學的境界就是在這個地方——經聞思修然後由事入理,然後理事契合。怎麼樣理事契合呢?

等一下聞思修我們後面會講,因為這是講修學的過程,

慧的修學過程都要經過聞思修。講到這裏有沒有什麼問題?

問:無緣大慈的無緣是什麼意思?

師父:誰幫我解釋一下?那個無緣不叫無緣了,全名叫什麼?無所緣慈,講得更具體一點就是三輪體空。你在慈悲度生或布施的時候,不會去執着有一個真實的對象。比如說我在幫你的時候,我會有一個對象,因為我慈悲要度你,講法給你聽,因為你是我弘法的所緣,你是我度的所緣,但是我不能有這樣的執着,一有執着那就是世間法。所以我內心必須要知道在這個度的當下,對所緣這個東西要知道它是因緣所生的,我不能去執着它有一個實際的什麼東西,然後去執着這樣一個功德還是什麼,這個叫做無所緣慈。

(42分師父台語)你要是說在一般世間沒有人會反對的,但是它不是它原來的意思,(42分師父台語)你這個無緣不是那個意思。它是無所緣慈,它本意叫做無所緣慈,現在師父要告訴你的意思就是說,你既然來學佛,你要把很多具體的名相把它弄清楚,(43分師父台語)這樣大概了解了,所以精確的來講,你必須要弄清楚了,如果只是一般談一談無所謂,你根本不用到處去糾正人家。

五、慧之的進修

聞所成慧:養成佛法的思維模式

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自讀經教)廣學多聞切重佛法精要:三法印

日常生活的應用檢視

宗教行為的配合

宗教實踐:六度

重於概念的養成

慧學的進修

慧學進修,其實師父多多少少都講過,慧學的進修,第一個必須要經過聞、思、修三個階段。那麼第一步我們要修聞所成慧,聞所成慧叫做養成佛法的思惟模式,所以聞所成慧如果成就的話就叫做正見增上,(43分師父台語)但是如果你能夠做到這一步真的是不得了。你這輩子來學佛,經過幾十年的這樣熏修,然後經過各式各種的方法來學習,如果能夠養成聞所成慧正見增上的話,那你這輩子的修學,來到這個世間,我告訴你沒有白活。

所以聞思修三種裏面,聞慧雖然是第一步,但是也是非常難的一步。你看要養成佛法的思維模式的話,我們現在學佛那麼久了,到底有多少狀況之下是有佛法的思維模式?


你們有沒有印象?回憶一下師父說的佛法思維模式是什麼?

師父上次舉一個例子,記得嗎?事實上師父舉了一個例子,然後大家講原來那叫佛法的思惟模式。我們各行各業都有各行各業的思維模式,記得吧?師父上次在講佛法的思維模式說到了什麼?誰記得?一間房子。你到鄉下去散步,然後看到一間房子,一間豪宅建築師在看什麼?記得嗎?終於有人回憶起來太好了,然後藝術家看到就說這個是用什麼藝術的?夠現代的,(47分師父台語)記得嗎?這些都是各行各業的思維模式的,誰會去用佛法的思維模式?他是不是要表達的是什麼?他表達的是說我們所有的正見養成,所有的正見養成,任何狀況之下都可以講成佛法的思惟模式。如果你有養成佛法的思維模式,基本上你不會造做太大的惡業。當然小錯都會犯,各位了解嗎?師父剛剛說我要畫什麼,我不會再畫房子了。


我說什麼,我現在畫一個這樣的東西,為什麼?現在問你們就要小心一點。這是什麼?(師父畫圖)不規則的線條,只是不規則的線條而已嗎?紅色。紅色沒頭沒尾。還好不錯了,沒有人跟我說這是股票的起伏。那就是有佛法的思維模式,隨時會想到佛法,我是想說這股票的起伏,這個是最低點,這個是最高點。


每個人看到這個時候你就會有某些想法,那師父要表達什麼?就是說你遇到事情的時候,你出現了第一個直覺的概念,這件事情我應該怎麼處理?

有的人上次聽那個故事很好笑,不過這個也是可以讓我們大家會心一笑。這是不同的思維模式,有個故事你們應該都聽過了,但是我現在還要複習,他說有一個人,她到一家公司去應聘,一個女孩了,畢業之後到一個公司去應聘,然後應徵之後,經理還是什麼跟她講說我們決定用你,你覺得怎麼樣?她好像是說我要回去問問媽媽,可以不可以這樣?然後經理就跟他講說那不要。

然後她回去就跟他媽媽講,她媽媽說,如果是美國人的話,請律師去告他;如果是這個德國人的話,她媽媽會怎麼樣?會很鄭重的警告。是你的不對,你當下應該自己去決定應該怎麼做,你為什麼要回來問我?是不是這樣?如果是台灣人呢?這個是不是好笑的故事?但是他告訴我們是什麼?思維模式。他告訴我們不同文化或者是不同環境的思維模式,


現在你知道說師父說養成佛法的思惟模式是怎麼回事,很多時候你能不能用佛法的思惟來考量——這件事情,我這樣子做雖然對為我利,但是會不會造成大家的困擾?我們常常做很多事情的時候,只在眼前說對我自己有幫助而已,這個就是所謂的思惟模式。

那如果你能夠養成佛法的思維模式的話,叫做正見增上。師父常常講的一句話叫做,假使有世間,正見增上者,雖復百千劫,終不墮惡趣。因為你如果能夠養成佛法的思維模式的話,基本上你對煩惱的降伏不會斷,降伏具有一定的能力,那麼有一定的能力,不會隨着煩惱去走,所以你不會鑄成很大的錯誤。偶爾的犯錯還是會有,因為還只是在文字這個階段而已。

第二,你現在說我要開始修了,我現在開始要學佛了,怎麼開始?

53:00

我講那麼多,也講空,然後也菩薩,然後各方面都有。現在應該怎麼學呢?首先聞所成慧就是正見增上,養成佛法的思維模式,怎麼修第一個很重要

1、親近善知識,善知識當然最理想的就是出家的法師,能夠講經說法,不一定說講經說法,就是說他平時在那裏可以灌輸你一些正確的觀念。那麼親近善知識要做什麼?聽聞正法,(不是去喝茶聊天),這是學佛的第一步。善知識當然除了法師出家人以外,有修行的、正確觀念的居士當然也都可以。所以善知識就是對佛法的知解、見解正確,然後自己的行為上又能夠符合佛法的要求。當然我說過了,在家出家都是善知識,但是還是要以出家眾為主,因為出家眾有一個戒律,有一個僧團,然後有一個傳承,才能保障法的品質不會亂。最主要有戒,以戒為師,有戒的規範。所以一搬出家眾,就算是誇張,也不會誇張到太離譜,一般來講。但是在家眾很多,因為沒有戒的規範,所以變成自稱為導師,自稱為老師,自稱什麼一堆的,這些都要注意。所以要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你說能不能自讀經教?當然了理論上是可以,但是一般來講非常困難。(55分師父台語)

講個最簡單的,如果你都不了解,沒有人告訴你怎麼解釋,然後你去一直去念,「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你念了1000遍,你知道舍利子是什麼意思嗎?你念1000萬遍,你也不知道舍利子到底是什麼意思。然後有人說舍利子就是高僧大德燒完之後剩下那個叫舍利子,所以不要以為自讀經教很容易,自讀經教是非常困難的。一般來講沒有這種根基的,所以都是還是要親近善知識為主。所以一定不要忽略了親近善知識,可以聽聞正法這樣的一個功能,這是學佛絕對的第一步。

2、廣學多聞切中佛法精要:三法印。

你聽聞佛法,(56分師父台語)

有很多話題可以聊?不是。你廣學多聞之後,你是要怎麼樣?去抓到佛法的核心精髓,佛法在講些什麼東西,不要把方便當究竟,然後本末倒置。

我很喜歡畫一個圖,上次有很多其他居士說,如源法師講經時候很喜歡畫一個圖,一個什麼圖?多重的圓圈,一個圓圈,然後旁邊很多圓圈。

56:47

有沒有看過我畫這個圖?都沒有了,然後中間這個圓圈(師父黑板畫圈,套圈外面畫箭頭)誰聰明一點智慧不錯的告訴我,順我的語義,剛才我要講的東西這個在講什麼?方便有多門沒錯。


難怪有人當姐姐,有人當哥哥了。開玩笑,方便有多門,是不是?你任何門都可以入,但是怎麼樣?接下來下面那句叫什麼?歸元無二路,這個是元,這是佛法的源本,是不是這樣子?你學了很多,廣學多聞之後,你要幹什麼?你不是在其它的這些方面去弄,去鑽去找,然後本末倒置。你要從這多學裏面去抓佛法的共通核心,各個法門的共同點就是佛法的核心,這個是什麼你必須要去抓到。所以有一(個法)門叫做密宗,他可能叫你持很多咒打手印,觀想什麼什麼,但是他引導到最後一定會引導到你這個東西(核心上)來的。但是你不要再持咒,或者在手印上去弄,弄到最後變成這個持咒就可以開悟了,然後沒有抓到這個(核心),那這樣就本末倒置了。會有這樣的人、這樣的東西出現了。那麼也有淨土法門進去,還是要你去抓這個(核心),(有人)弄到最後說,什麼經都不用讀,你就念一句佛就好了,你是在這個方便上面去執着了。所以任何門都可以入,但是端看你能不能去抓到它要表達佛法的核心要義。這就是師父常常要表達要講的,就是多重圓圈。所以叫做廣學多聞、切中佛法的精要。

佛法的精要是什麼?緣起、三法印、一切法空。三法印跟一切法空不是不一樣,是同樣一件東西。

那麼你廣學多聞聽經佛法之後,不是讓你去逞口舌之能的,是要幹嘛?

3、日常生活的應用檢視

是要你在日常生活的上面去去運用去檢討,去檢視我們的五蘊身心,檢查檢討我今天所作所為有沒有起煩惱?有沒有跟佛法相應?我在辦公的時候,我在外面跟同事吵架是怎麼回事,你有辦法去檢視我們這個自我的身心,這個就是日常生活上的應用跟檢視。你要如果不用的話,師父講的東西永遠是師父的,你永遠是你。你如果沒有去真正去應用去檢討的話,師父講的佛法沒有辦法跟你的身心融合在一塊,要跟身心融合在一塊。第一步要幹什麼?要先覺,要在日常生活中去覺。

所以佛法的修學還有佛教跟其他人不一樣在哪裏?祖師人講得很好,有三種人,一種人叫做先知先覺,一種叫後知後覺,另外一種叫做不知不覺。我們剛開始學,佛也沒有叫你要做到先知先覺,但至少不能不知不覺。我說的知跟覺是在覺什麼?覺我們日常生活的煩惱習氣。煩惱習氣起來了,今天無明起來了,跟同事大吵了一架,你當下就算是沒有察覺到我這樣不對或我察覺不到煩惱,但至少要回來之後發現問題。你就算是當天沒發現,你也要第二天就發現,你不能永遠沒有發現,然後每次都隨着煩惱去走。

但是問題是,你是不是一下子就能做得很好?不是。所以你必須長期的這樣一方面不斷的聽經聞法,不斷的精進。因為聽經聞法叫做多聞薰習或者叫做聞薰習,既然是聞薰習,既然是薰習兩個字,就不是一次而已,就要不斷的聽、不斷的聽。所以很多人在加拿大或是在某些地方,說《成佛之道》聽了很多回,而且每次聽感受都不一樣,因為你有在用心。你下次聽師父在講什麼,你會奇怪,師父講同樣的事,同樣的東西你有在做,兩個月、三個月甚至一年後再聽,感觸真的不一樣。有些二三年之後知道跟師父講過說,師父我現在才了解你當初講的到底是什麼,那時候只是文字上知道,但是沒有深刻的體驗到。再來,很重要是師父常強調的,

3、宗教行為的配合。誦經、禮佛、念佛、拜佛、持咒,都是必備的功課之一。因為這可以提升我們的宗教信念,為什麼?因為我們正見薰習的力道不夠,所以遇到事情的時候常常會產生信心動搖,你還沒養成聞所成慧,遇到事情,由其是遇到現象跟因果不符的事情,我們常常會對佛法產生動搖。比如說我得了這種癌症,更好笑的是去什麼

地下電台,然後去買一些什麼藥,或去給人家弄一些加持的什麼東西,然後弄回來(吃一吃)癌症好了,從此不再學佛了,有這種莫名其妙常常會發生的事情。

你問我為什麼會這樣?我也不知為什麼這樣,因緣所成嘛。(有的人)有些病,看了一輩子醫生,看不好,不知道到哪裏去喝了什麼符咒水,忽然間好了。但是誰知道他真正好了得原因到底是怎麼樣?說明那病本來就已經治得快好了,他剛好一剎那喝那符咒水就好了,跟符咒水根本沒有關係的,因為業力果報不可思議,因為因緣他促成了他就是這樣子。結果這樣子他對佛法就沒有信心了,尤其很多人是注重眼前的東西。所以佛就告訴你說,很多時候當我們的知見還沒養成的時候,宗教行為是必須的。這就是我們出家人不管你讀的再高深,你拿到博士你拿到碩士,早晚課都要做,打坐都要做啊,拜佛都要拜,你誦經自己都要誦。所以不要忽略說做這個只是一個方便之道,但是千萬不要忽略了它的功用。

4. 宗教行為的配合

5. 宗教實踐:六度

也不能忽略真正的實踐,六波羅蜜,戒定慧三學六波羅蜜的實踐,真正的實踐,你還是要持戒,還要布施。那布施當中還要忍辱,還要精進,這些都是不可忽略,而且很重要。

要打坐,一定要學習打坐。我們很奇怪的一些事情就是,戒定慧三學,我們常常會強調戒,因為剛才有提到了規範。那麼慧學聽經聞法,當然大家也都重視,但是往往很多時候是忽略了定學,就是不(喜歡)打坐,其實不打坐有時候很難修行,因為你的煩惱一起來的時候,你光靠戒的這種意志力去克制很困難的。所以你必須要常常打坐,修定可以幫助我們降伏五欲的煩惱。我們現在在欲界常常會犯大錯,都是因為五欲的煩惱太重。所以修學打坐是一個很重要之門,絕對不能忽略,但是當然還是要用慧學來引導。

* 聞所成慧重於觀念的養成,剛才已經講了,接下來思所成慧,叫做養成佛法的行為模式。剛剛不是說觀念的養成嗎?剛剛是說思維模式,這裏講行為模式。剛剛重在觀念的養成,現在重在行為的養成。

思慧:佛法的行為模式

*思所成慧:行重的意願,意志

*淨戒具足:八正道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施、戒、忍的成就

*對法更深入的探究,認知

*知行合一


思所成慧:叫做淨戒具足。也就是八正道的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六波羅蜜的布施、持戒、忍辱的成就。前面(聞所成慧)重在觀念的養成,然後在訓練我們的行為,這裏觀念已經養成了,不但養成,而且行為已經變成一種固定的模式,這個叫做思所成慧。

很多人會被這個「思」的中文字,做一些錯誤的引導,還有被八正道裏面的正見、正思惟,以為「思」就是思維而已,不對!這裏的思惟其實是指內心發出行動的一種推動力量,不是思考而已,是內心付諸行動的一種推動力,一種推動的意志力。

所以正思惟古代翻成正志,也就是付諸於行為的這種意志力,這裏就是思慧的一個重點。那麼思慧還有另外一個重點,就是對佛法做更深入的探究,這樣的互相配合。所以不要以為正思惟或者思所成慧就是思考思考而已,不是啊!這裏的思不是思維的意思,這裏的思是內心的推動力,付諸與實踐的這種動力就叫做思所成慧。

*重在於知行的合一。我們常常是知行不合一,哪怕你剛剛講的正見具足聞慧成就的時候,也常常會有小小錯誤出生,就是知行的不合一,但是到了思所成慧那一定是知行合一,不但有佛法的思維模式,還有佛法的行為模式。

講到這裏有沒有什麼問題?有問題可以隨時舉手。沒有問題的話,最後我們來講一個叫做聞思修—修所成慧1:09:30

修所成慧

*與定相應:依定起觀之慧

未來成就稱為修慧,成就即現證慧

*初:定慧分修

終:定慧相應

*修止成定:止為修定之方法,定為成就

*修觀成就:觀為修慧之方法,慧為成就

你有了思慧的能力,你思慧成就之後,你對比如說空的概念,已經形成一個很堅固的概念了,不是很複雜那種分析,因為至少已經正見養成了。那麼接下來的

修所成慧:與定相應,依定起觀。未成就稱為修慧,成就了叫做現證慧。

那麼既然叫做以定相應、依定起觀的話,當然就是要告訴你說,你必須要有禪定的能力,至少到未到地定。怎麼樣有禪定的能力呢?也就是說剛開始你聞慧還沒有成就,那麼你沒有定的能力的時候,剛開始是定慧是分開來修的,剛開始定慧絕對是分開修的,你絕對沒辦法一開始就什麼無相無念,就這樣在一起修,那個是不可能的事情!

剛開始是必須定就是修止,就是攝心一處,比如說師父常常講的數息觀,攝心集中在鼻尖這個地方,氣聲在這裏,然後去數息的出跟入。那麼利用這樣來攝心,那麼心慢慢止下來之後,那個定的能力跟力量就會慢慢出現。

那麼另外一方面你要同時去聽聞佛法,就剛才我們所講的要聽經聞法,然後把佛法養成正見,然後在平時慢慢地去反省自己,然後把佛法養成一些觀念。一些觀念而已,比如說空或是緣起,本來是要做很複雜的,慢慢養成之後只是一些觀念而已。好像說我們打籃球,我們打籃球,那麼剛開始時候你要投籃板或是要投球,是不是你一拿來就投了?不是。剛開始教練都會訓練你基本動作,第一步球拿起來,第二步應該怎麼樣?第三步瞄準,第4棟怎麼樣怎麼樣,都是這樣一步一步的。那麼你無數次的練練練,練到最後人球合一。你不需要什麼一步一步再去投了,你一拿來就投就進了,這個只是一瞬間而已。那麼我們在慧的修學上也是這樣,剛開始必須要分析學很多,這個是無自性,那個是怎麼樣怎麼樣,就這樣去學,但是慢慢那個觀念越來精確越來越准,越來越了解的時候,它就正變成一種簡單的概念而已,不需要做很複雜的分析。

那麼對緣起對空就是這樣學習的,剛開始一定是從理論的複雜性,然後這種複雜的理論,無外乎就凸顯一個觀念出來,然後你就越來越收攝,那個觀念就越來越清楚,到最後就是一個概念而已。那麼到最後修止成定,止為修定的方法,那麼定成就之後就可以用定的力量來修慧,那麼就依定的力量來起慧觀,這時候叫做止觀雙修,或者止觀雙運、定慧雙修。

講到這裏有沒有什麼問題?

((1.13分問講聽不清)

師父:那些都是外道的,有可能,但是那個不是佛法要修學的重點。比如說神通,修定有沒有可能引發神通?有可能,但是那個不是佛法的通。而且佛法也不需要你這樣做,因為你觀念走偏了,變成在修神通。所以佛法知道神通在那裏,但是正統的修學是不強調神通的,這樣可以知道嗎?所以修定所附帶的那些能力和狀況都有的,但千萬不要被那些所迷惑了,而忽略了你本來修定的目的是什麼。

修定的目的兩個:一個攝心——降伏五欲煩惱,第二個,可以起慧觀,這是兩個重要的目的。至於說修定可以幫助血液循環,身體更好,那個都會有,但是都不是修學的重點。所以不要本末倒置,不然打坐打到身體還是不錯的時候,就開始在練氣功練什麼,我也不能說不對,但問題是那個不是修學佛法的重點,千萬不要本末倒置。

止就是攝心一處,比如說剛才師父講我們心很亂麻,跑來跑去,那麼現在最普遍的數息觀就是把你的念頭抓在這裏,去感覺息的出跟入,那麼這樣攝心久了之後,這個就叫做修止,那麼慢慢定的力量會出現,叫做定成就。


那麼現在師父要講一個東西,這個東西一般不會講,外面你也絕對聽不到。這個東西我


在講義裏面有叫做止觀雙運,導師的書裏面有,但是很多教《成佛之道》的看不懂這段,都把它跳過了,甚至不知道這一段它講什麼。你們是不是常常有聽過定慧雙修、止觀雙運是嗎?現在問題怎麼雙修?怎麼雙運?怎麼雙修怎麼雙運,一般是不會告訴你那麼細的,因為很多人其實也不知道怎麼雙修怎麼雙運。

我現在告訴你怎麼止觀怎麼雙修,怎麼雙運。首先你修定要有一個所緣,沒關係,這裏如果有同學聽不懂也沒關係的,以後師父有機會再慢慢交流,尤其是沒有在打坐的沒關係。

以「空」為所緣而修止觀

 止:如修止而已得到輕安,已經成就正定,就 可以不礙假有的空 性正見,依定修觀,入於 修慧階段。

 觀:那時,以無性空為所緣而修「觀察」,名 『有分別影像』。

 止:觀察久了,就以無性空為所緣而修「安住 ──定,名為『 無分別影像』(這是不加觀察的無分別)。

 觀:如安住了,再修觀察;這樣的止觀 雜修, 都是以無性空為所緣的。


首先打坐修定要有一個所緣,所緣做什麼用的?攝心用的,這個所緣可以是一個物質性的所緣,也可以是一個理的所緣。什麼叫物質性的所緣?你集中在這裏感覺到氣的出跟入是物質性的,氣和風是物質性的,這個所緣可以攝心。另外什麼叫做理的所緣?緣起無自性空是一個理,你的觀念形成的時候是可以當所緣的,只是說我們現在連聞所成慧都沒有,所以你現在不可能用那個當所緣。所以我告訴你,你現在沒有這個(慧的)能力,為什麼?你對什麼叫無所住,什麼叫無相,什麼叫無自性,什麼叫空,都還不是很了解,所以你根本不可能(以這些作為所緣來作觀)。你要到什麼時候可以呢?你把緣起無自性空或者無相這些名相,就是剛才講的,聞所成慧到思所成慧,變成一個很簡單的概念,這時候你才有可能(以這些作為所緣來作觀)。你把這些變成一個很簡單的概念的時候,用無自性空的這樣的理作為你的所緣,你可以依它修止,也可以依它修慧,或是依它修觀。

什麼叫做作依它修止呢?就是依這樣的所緣,然後攝心集中,不起任何分別,只是攝心而已。本來我們心不是放這裏,現在把心集中在所緣,就是放在無自性空(的概念)上面,然後不加分別,就攝心而已,修止,這個叫做無分別影相,那麼你的定力慢慢會提高。但是先決的條件是你之前本來經過長久的打坐跟訓練,本來就已經有到未到地定的能力了,才可以。你不會說我前面都沒有打坐,我現在要用這個,不可能。

所以修慧兩個條件:第一個你本來就有未到地定的能力,第二個你要有至少思慧的能力,思所成慧的能力。就是說定學上你要有未到地定,慧學上面要有思所成慧的能力,這個時候你才可以兩個配在一起。這個當然困難了,因為你到了修所成慧已經是很高的能力了,我現在只是講給你聽而已,當然很難做。

師父剛才講過一句話,我說你這一生如果能夠養成聞慧,聞所成慧,然後你這一生打坐能夠有相似未到地定能力,你這一生值得,修學佛法值得,你不會起太重的煩惱,你要走的時候你也可以坦坦然然的放下,因為你有佛法的思維模式,你遇到事情的時候不會再驚慌恐懼了。老實說你有聞所成慧,你不會在那時候驚慌恐懼,我死了忽然間怎麼辦怎麼辦,快死了恐懼到腦筋裏面一片空白,不會這樣子。


那麼我繼續把這個講一下,那麼當你攝心集中的時候,力量會提升你知道嗎?那個定力會提升,定力提升到一定程度的時候,這時候同樣的所緣轉修觀,去觀察一切法無自性一切法空,但是這裏不是做很深複雜理論的觀,是一個概念的觀,剛才師父講過,到最後是整個概念而已,這時候是做觀,不在攝心。觀久了之後你的定力會慢慢退,退到一定的程度,你必須再用同樣的所緣修止,這時候就不觀了,這只是攝心而已。然後定力會慢慢再提升,到了一定的程度你再修觀,觀一切法無自性空,然後你的慧學力量就越來越成熟,但是你在觀的時候,那個定力的力量會退,然後退到到一定程度你又開始修止。就每天這樣子不斷反復的修學,那麼成就了就叫做現證慧。三乘共法在初果,大乘法在初地,這個叫做止觀雙運,定慧雙修。

所以師父為什麼一直強調說,你這輩子就是能夠養成聞所成慧那已經是不得了了,你的定力能夠達到類似未到地定的那種定力,那也是相當不錯的。

剛才就是慧學的一個階段,所以現在同學們先不要了解多,第一點先照師父講義上面把聞所成慧養成,然後每天多少能夠打坐;然後有一些宗教行為;然後每天能夠再反省自己;然後也能夠到社會上為社會固定的做一些公益,那麼這就是我們的佛法修行,你就不會走的太差太遠!今天講到這裏為止,我們的課業完全結束,謝謝各位!

回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