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佛之道 第九十七講
(如源法师) 成佛之道-97第五章 大乘不共法
我們繼續來看唯識的修行,那麼今天可能會把唯識的修行講完,然後接下來講下一個,下一個叫做如來藏,又叫做真常唯心。所以大乘佛教雖然經典很多,那麼但是你如果你把它總歸總括下來,大致上可以分成三種思想:第一個就是般若中觀的性空唯名,第二個就是《解深密經》唯識的虛妄唯識,第三個是我們等一下會講的叫做真常唯心,所以大乘佛教就它的思想或是哲學性或是教理上來講,可以分成這三大類。
第一個是以般若經跟中觀為主的叫做什麼?性空唯名,因為他講一切法性空,他唯名是唯什麼?唯假名。第二個就是我們現在快講完的虛妄唯識,為什麼叫虛妄?「唯識無義」,義是什麼嗎?義就是對象,我們看到的或見聞覺知對象叫義,如果你把它當成是離心而有真實的,那就叫義。但是這個東西只是什麼?是虛妄的。為什麼是虛妄的?因為它是識所現出來的,所以叫做虛妄唯識。另外一個叫做真常唯心,他講的就是真藏的如來藏心。
上個禮拜有談到說唯識的修行有分為五個階段,第一個叫資糧位,然後加行位,然後見道位,然後修道位,然後究竟位。前面三位,從資糧位一直到加行位到見道位是我們的重點,後面的修道位就是菩薩十地,到了究竟位就是成佛,我們等到這一些如來藏講完之後就開始講。
一、資糧位
- 發大菩提心,具大悲心,同時修空性見
- 具體行持者即是六度四攝
- 攝集福智二資糧所以通稱為『資糧道』
- 一切的行持皆願對治煩惱而達解脫,所以又稱為『順解脫分』
- 修四力:
— 因力:聽經聞法為主因
— 善友力:親近善知識
— 作意力:對佛法有深度的解悟
— 資糧力:又稱為任持力,即是六度四攝的實踐
所以我們現在先講唯識的前三位,資糧位第一個,這上個禮拜大概講過。
資糧位:要發大菩提心,然後具大悲心,然後修空性見,這三個叫做大乘三心,又叫做學佛三要。菩提心、大悲心,然後修空性見,很多時候我們就又叫做無所得心,這個就叫做大乘三心,又叫做學佛三要。
那麼你開始發三心的當下,你的第一步要做什麼?一定要先三歸五戒,三歸依是哪三歸依? 皈依佛、法、僧,其實在前面都已經講了,皈依三寶。在這邊意思就是說你們都應該知道要皈依,已經知道是皈依的意思了,但是師父還是要提議下,你要學佛修行的第一步,一定要先三皈依。很多人說師父,(學佛)應該要怎麼修,有些時候你連三皈依都不歸,你要怎麼修,你連五戒都不持,你要怎麼修?
三歸五戒是最基本的,然後三歸五戒之後要發大菩提心、大悲心,修空性見。
這三個以前講過,所以我們就不再重複。
具體的行持就是六度四攝,
四攝後面會講,六度已經講過了,其實我現在在講六度的最後一度,我現在在講六度的最後一度,
六度是哪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師父現在是在講般若,但是只是說佛教裏面對般若的詮釋,就是諸法甚深,真實相到底是什麼,大乘佛教裏面有三大派的思想,都是剛才講的,這個般若可以從性空唯名來詮釋諸法實相,也可以從虛妄唯識來詮釋諸法實相,也可以只從真常唯心來詮釋諸法實相。所以現在師父在講六度,前面的布施、持戒、忍辱這些講過,現在在講般若。
然後唯識也講到差不多了,
現在在講唯識的觀行。
一切的行持皆願對治煩惱而達解脫,所以又稱為「順解脫分」。
或是一切的修行就是順於解脫,順於成佛,就叫順抉擇分,所以資糧位又叫做順抉擇分。
這一個資糧位對我們很重要,因為你們現在都在資糧位,師父現在在資糧位,我們現在都在資糧位,都只是在聚集資糧而已。所以你們不要急,你資糧不夠,你就沒辦法成就,資糧夠了你自然可以成就。師父講過好幾次,很多人要麼不學佛,要麼好不容易想學佛,但自己又覺得怎麼樣?太困難太嚴,要做的事情太多,那麼就會去找找看有沒有捷徑。(成佛是)沒有捷徑的,可惜外面很多人都在講捷徑,講捷徑有時候講起來很吸引人,但這裏用師父用自己的人格保證,佛法沒有捷徑,要是誰告訴你有捷徑,那是他的事情。就師父二十幾年來修學大小經教這樣的深入來講,佛法的修行沒有捷徑,你必須要按部就班,一步一腳印一步一步的往前走,沒有捷徑!那你覺得說沒有捷徑,我不學了,不修了,你不學不修永遠沒有辦法離苦得樂,你只要往前踏出一步你就有一步的收穫,踏出二步你就有二步的收穫,所以學佛都不能急的。
這個時候要修四力,哪四力?因力、善友力、作意力、資糧力,這個時候要修四力,所以這四力必須具足,這個就是資糧。
很多人講說,師父,要怎麼修行,要怎麼修行,
我常常被問到一個問題說,師父,要怎麼修行?你如果不具備這些資糧,你怎麼去做?這個就是你的修行要具備這個資糧,因力、善友力、作意力、資糧力,都必須要有因力。你的修行以什麼為主因?聽經聞法為主因,千萬不要小看聽經聞法,因為聽經聞法你沒聽,你怎麼知道佛法在講什麼?你不知道佛法在講什麼,你怎麼修行?這是現在人很矛盾的一點,想學佛,但是又懶得聽經,因為你們在座的都是受的不錯的教育,有沒有想說我想成為醫生,但是我不想上醫學院,然後我也不學醫,但是我想當醫生,有沒有這樣子?除非蒙古大夫。
你不一定上醫學院,但至少你要知道醫學的理論到底是怎麼樣的,不然你怎麼成為醫生?等於有一個人告訴你說,我以後要當醫生,你問他說,你想要去考哪些醫學院?(他說)我不想,醫學院都沒用,那不是矛盾嗎?所以學佛的第一步一定要聽經聞法,聽經聞法為主因。
第二個善友力,親近善知識。你親近善知識你才有機會聽經聞法,而且是善知識,不是外面的一些宗教騙子或者是(隨隨便便的人,他)跟你說他證了多少,他活佛再來,他是哪一方菩薩再來。如果你親近錯誤的人,他就教導你錯誤的知識,這個很重要,一定要注意。所以你親近善知識你就可以聽經聞法,而且善知識主要就是指(出家人),當然在家出家都可以,只要是他的知見行為正確,你都可以親近,但是以出家眾為主。也就是說你要找一個知見正確的師父親近,然後讓他有來指導修行。然後具足這二個之後,然後一步一步日積月累,就可以對佛法有深度的悟解。
這二個(力)有了之後,你必須由善知識的指導,把聽經聞法運用在日常生活上,然後布施持戒六度都去做。但是六度去做的當下要以般若為導。所謂的般若為導就是說,要以正確的觀念,正知正見為引導,你持戒也是要有正確的觀念,你布施也是要正確的觀念的,都是要這些正見為主導。然後經過這樣不斷的做之後,你對佛法的悟解會慢慢越來越深。深度悟解不是理解上的問題而已,而是這些觀念慢慢的會滲透到你的思想裏面去變成你的經驗,就不再只是純粹的知識,而是在你的情感意志上慢慢能夠配合你的認知。所以如果你六度不做,然後你聽經聞法聽,但是也不親近善知識,那麼到最後不管你聽了幾年,到最後都只是一些知識而已,因為你並沒有對佛法有深度的悟解。
我再講一次,佛法的深度悟解,不是知識上的悟解而已,不是說你很聰明,聽到什麼都懂,而是已經深入了你的經驗,在情感意志上,你有辦法對治一些狀況的發生,已經是變成你的觀念。有了這樣子之後,接下來你就能夠有作意力,就能夠有資糧力,又稱為堪忍力,就是六度四攝的實踐。你這樣子慢慢有了前面這三個(力)之後,你就會有力量(任持力)出現,這個力量怎麼出現?就是說你在實踐六度的時候,不管遇到什麼困難,你都不會退失。布施有時候不容易,我問你,布施不只有錢而已,布施有財施、法施、無畏施,你布施的時候會不會遇到困難?你布施時會不會有人批評你?有的。
會不會人講你那樣這樣?說你沽名釣譽什麼什麼。不要說布施頭目腦髓比如說你捐點東西,捐點血、器官什麼,有人就用錯誤的觀念來批評你來攻擊你,會不會這樣子?有時候做好事很辛苦的,這時候我們會退心,為什麼會退心?你做好事被批評,然後被一直攻擊到最後,會不會喪失信心?(答:不會),那不錯,表示你有任持力。
為什麼有時候做好事,卻一直被攻擊,到最後你退失信心?因為你前面三個沒具足,你不知道我這樣做到底對不對。本來你很有信心認為這樣是對的,但是被一直攻擊之後,你會懷疑這樣到底做值不值得。因為怎麼樣?聽經聞法力量不夠,沒有遇到善知識,然後正確的觀念沒有深入到你的經驗裏面去。你如果這前面三個有了,你後面的任持力就會強,因為你知道說不管人家怎麼攻擊,你知道說我這樣做是對的,而且你有任持力可以去堪忍這樣的壓力。就像師父辦一個這個地方講經說法,有人一直攻擊說,你講那些都只是知識了,沒有修行,然後有些人誤信(人家說的這個話)就慢慢減少。這時候師父要不要看堪忍力?當然要!不然會容易起煩惱的。三十個我很高興,變成五個六個,心裏就開始不舒服了。師父以前講課一班,現在三班分開來,人會稍微少一點,正常的。你看以前星期五開過一班,曾經最少到多少個人來聽經你知道嗎?最多的時候曾經到40個,一般就40個,擠的滿滿的在樓下,少的時候曾經幾個來聽經你知道嗎?曾經就是七個,當然很多因緣,可能下雪了,可能天氣不好,可能大家剛好都有事。有時候很奇怪,那一天大家剛好都有事,其實(人的多多少少)就是正常的。但是問題就是說你一個講經說法者,或者你一個主事者,你能不能因為這樣子而影響到你講經的素質跟品質?如果你會被影響,說明你的堪忍力不夠,或是你開始懷疑說我這樣弘法到底對不對?是不是要改變方式開始趕經懺,來做法會,人就比較多?
師父舉例子,你看中道佛學會,師父就一直以禪修打坐講經說法為弘法的主要,但問題是這樣的狀況之下,變成有些時候的經濟來源就不會那麼充足,因為從來不做這樣的法會。你說師父,(中道的)金剛法會呢?金剛法會那是共修,一般法會就是消災什麼牌位什麼一大堆,你們去外面看看就知道,這個師父不講太多,你們去看看就知道。中道佛學學一向都是講經說法為主要弘法方式,從來不做這些消災牌位這些東西,但問題是在某些情況下會不會遇到瓶頸?當然有,發展會不會相對慢?會。在經濟方面是比較很困難的,老實說如果做經懺,師父早就把這間蓋起來,這是講真實的,不是騙人的,問題是不做那就慢。但是問題是理念,你要知道說你到底要做什麼,這個清楚明白,你就會有堪忍力,不然你很容易動心,人家兩年三年蓋一間很大間的,你到現在連一塊地還沒整好。
所以你變成說你的理念是從哪裏來的,兼不兼顧這個地方?遇到困難就可以看得出來。師父只是舉一個例子,如果你一學佛來講,在日常生活的應用,你是不是有辦法這樣一步一步去具足?如果你動不動就動搖的話,那就表示你的任持力不夠。那你就要去思考說,你的聽經聞法力度到底夠不夠?你有沒有真實的去親近善知識?還有,你有沒有辦法把佛法運用到日常生活中,常常去檢視,然後變成你的經驗、你的理念?這個就是一個很重要的檢視,這些只是複習而已。
慧學的進程
- 慧學的修學進程:
—聞、思所成二慧
—就內容而言就是一切唯識,能所二取皆空。
- 聞所成慧:
即所謂的正見養成,是指成就「「唯識無義」」思惟模式
—聞慧的目的在於養成「作意力」。
- 思所成慧:
—所成慧的養成,就是成就唯識相應的行為模式
—由唯識正見所引導的六度萬行,在六度的實踐中逐步與唯識相應。
—四慧的重點在於「任持力」。
再來慧學的進修過程,這個師父講過好幾次了,
慧學的經過程有聞、思、修三慧,但是就唯識來講,慧學的進修過程就內容來講,就是悟一切唯識,然後能取所取空,一切唯識,能取所取空,這是唯識的基本重要觀念。一切唯識,然後能取所取空。
19:44
這個圖很重要,雖然很簡單,你看最好的就是,圖很簡單,但是很重要,是最好的。
如果畫一個問題很複雜的圖或者我說很重要,你怎麼記?師父畫的圖絕對都很簡單,都幾個圈圈而已,但是很重要,
唯識的圖無外乎就是這樣子。
這個是阿賴耶,這個是什麼?可以是見識,這個是相識。然後這個見識又是什麼?
師父剛才講的,悟入一切唯識,能夠能取所取空,這是什麼?
能取,就是會去執着什麼。這個(相識)是所取。
唯識無外物,就要悟一切唯識所現,
現出來的時候能取去執取所取,兩個會互相吸引,兩個會像粘膠一樣,如果這個(見)是磁鐵的話,這個(相)就是鐵。
磁鐵跟鐵,相對來講哪一個有吸引力?兩個都有,兩個都有問題,如果這個(相)不是鐵,它(見)也不會吸,如果這個磁鐵是塑膠,(見)會不會吸它(相)?不會。如果這個是磁,這個是鐵,它會不會吸?會。所以這個(見、相)等於是鐵跟磁鐵的關係,鐵(相)本來就有去吸引磁鐵(見)的特性,磁鐵本身就會主動去吸它,所以變成這兩個就粘在一起。
那麼現在唯識就是要告訴你們,這二個是虛妄的,你要打破這樣一個環節,所以要悟能取所取二空,都是虛妄唯識。上個禮拜有講過,這二個裏面——能取所取,先觀哪一個空?先觀所取空。因為這兩個連在一起,你只要一個破了,另外一個就沒辦法吸了。你把這個(相的)性質改變了,或者把這個(相)拿掉了,這個(見)還能吸嗎?吸不了,這個圖一定要記得,我們等一下會繼續講。
所以在這個慧學的進程,就唯識來講,就是要悟一切唯識,能取所取空,這當然是最簡單(的概述),但是前面複雜的理論師父都講過了。
聞所成慧:就是所謂的正見養成,指的是「唯識無義」的思維模式。聞慧的目地在養成作意力,作意力是什麼?知見觀念越來越深入。
接下來思慧的養成就是思所成慧的養成,就是成就唯識相應的行為模式。由唯識正見引導的六度萬行,在六度的實踐中逐漸與唯識相應。在唯識是這樣,但是在中觀就是直接講性空,唯識就是講虛妄唯識,一切都是唯識所現的,所以不能去執着。
簡單的講,如果說師父今天布施,
那麼我布施給你的時候,比如說我布施幫助你,
那麼就觀為中觀來講,叫做三輪體空,意思就是說我們這個是緣起的,沒有自性的,然後我幫助的對象也是緣起的沒有自性的。我幫助你的這件事情,不管是我捐多少錢給你,還是我幫助你什麼,這個東西都是緣起的,沒有自性的。既然都是緣起沒有自性,那就是要破我對法的執着,對人的執着,那個叫做三輪體空,一切法性空緣起。
那唯識就要知道說,我現在布施給你,但是我會起執着,為什麼會起執着?因為我認為我給你的這個東西,還有你這樣一個人,都是離我客觀的存在在外面的,如果我這樣認為的話,那麼我就會能取所取,我就一定會去執着他。
那麼我如果認知到說,其實我現在給你幫助你應該要,但是我幫助你給你的時候,我唯識所現出來的時候,都是有執着在裏面。如果我認定說我這個是唯識所現的,當我們唯識所現出來,我們不知道的時候,執着一個離客觀新的我的時候,我們就有煩惱貪嗔痴在裏面,就一定會去執着、黏着,能取所取會有吸引。但是我現在已經認知說這個都是唯識所現的時候,慢慢我的執着的概念就會減輕。
講一個更淺顯的例子,上次師父講說,當我去逛街認定這是一個LV包包的時候,那個 Lv包包在你心裏的觀念跟一般的皮包,那個概念完全不一樣,當你認定它是一個LV包包之後,你的整個附着價值觀,還有當然你說師父我不喜歡包包,但是這裏另外例子,看你喜歡什麼嘛。(你說)我喜歡車,但是你認定這一台是你想要的那一種的寶馬什麼的,你的整個價值觀,你的概念整個就附着上去,它就變成一種吸引了。
如果有一個人把一台很爛的車子,裏面根本都壞掉了,然後外面把它弄到好像是最好的蘭博基尼還是什麼的跑車(的樣子),你看到這台是最好,你會不會把整個這種概念附着上去?一旦你認定是這樣的時候,你的整個貪嗔痴煩惱就是縛上去。現在你打開一看,這根本是一台破銅爛鐵,你這時候對它的執着會有嗎?沒有,你很想踢它一下,趕快馬上弄走。這樣知道唯識的意思嗎?唯識的意思就告訴你,當我們附加我們的唯識所現的概念跟東西上去了,所以就會去縛着它。那麼現在就告訴你說,其實這些不是那麼真實,都是內心所現出來的,這時候你就會容易把它放掉。那麼相沒有再吸引你的力量了,你的能取就沒有了,這個就是唯識。
所以中觀比較直接了當,但是唯識的理論是稍微複雜一點,但是兩個同樣都是告訴你怎麼樣?對象不實在,不能去執着,對象(的好壞)都是我們的附加價值觀念上去的。
那麼在思所成慧的階段,你就是要養成唯識的行為模式,由唯識正見所引導的六度萬行,在六度的實踐中逐步與唯識相應。所以你現在知道唯識的理論,你能不能馬上唯識所現,不要執着?你的知識上告訴你師父這樣講是對,我也願意接受,問題是你能馬上做到嗎?不可能。
還要這樣子一個過程,尤其是前面——因力、善友力、作意力、任持力,還要有這些慢慢的前進。思慧的重點在於任持力,變成以前養成一種,不但是思考而且是經驗的,而且是行為上的,這種唯識的力量。29:00
二、加行位
- 加行位的修持重點即「依定起觀」亦或是稱為「止觀雙修」。
- 在此位的行者必須具備兩種能力。
—未到地定的能力(四禪最好)
—慧學力上必須是思所成慧成就
- 加行的意思是加強火力,集中訓練之意,在此位中,依定起觀,加強火力,以期能斷除煩惱。
- 此位的觀行可分為(煖)暖、頂、忍、世第一等四個階段,稱為四加行。
加行位:這上個禮拜講到這裏還沒講,什麼叫加行位?
加行位的重點就是依定起觀或是稱為止觀雙修。
如果在三慧,聞、思、修所成慧裏面,其實這個加行慧是屬於哪個慧?修慧。你要記得一件事情,聞思修三慧是我們學佛的一個過程,聞慧重於什麼相應?觀念、思維模式,思想的改造;思慧行為的改造,經驗的相應;修慧,定中起觀,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分界點。修慧就是重在於你要至少有未到地定的能力,叫做定中起觀,這個就是加行慧的一個重點。
加行慧的修持重點:依定起觀,亦或稱為止觀雙修,在此位的學者必須具備定慧兩種能力。
定力必須要到達未到地定,
未到地定師父不需要再講了,因為前面已經講過很多了,
四禪當然是最好,但是你再往上去的話,定力強慧力弱就很難起觀了。
所以佛教裏面一般來講,都是在初禪、二禪、三禪、四禪裏面作觀,而且四禪是定慧等持,是最好的。但是如果就佛教來講,其實你不需要修到那麼高的定了,你到未到地定你都有這個能力。慧學上,你必須是思所成慧。
所以你要止觀雙修,
你的慧學能力至少要到哪裏?慧學要到什麼慧?
定力要到未到地定,慧學要到什麼?思所成慧。聞所成慧還不行,聞、思、修三慧,修慧就是依定總起觀,但問題是說你的慧學力如果不夠,你定中沒辦法起觀,你的慧學力要到什麼程度?思慧。
有思慧的能力,然後跟未到地定整個配合起來在定中起觀,這樣子就叫做修所成慧,也就是這裏講的加行慧。
問:怎麼知道自己到達了思所成慧?
師父:基本上的判斷方法就是說,比如說你中觀或是你的唯識的概念不但很清楚,而且你在行為上都是這樣子的配合的,什麼叫做都是這樣子配合?比如說觀念或是行為上配合,比如師父現在告訴你說偷盜是不對的,你知道偷盜不對,告訴你說撿到東西你佔為己有的話,那個是錯誤的。
問題是有一天你在路上撿到100萬的時候,如果是一般的人,他一定會經過一番的思考,當然你在觀念上會你在知識上會覺得這個不對,但問題是有沒有把它據為己有的可能?機會很大,但是如果你是聞所成慧的能力,你正見養成,也就是說你在觀念上你根本不可能把它佔為己有,很自然而然地你會覺得說這個東西不是我的,就應該歸還給原來的人。那麼在思所成慧就是說,他不但會這樣,而且馬上會有具體的行動,也就是他行為上一定是配合觀念的。
比如說,中觀的緣起性空來講,你一定會很清楚明白,而且會確認「一切法緣起,一切法無我,一切法空」,而且你的行為也是會配合這個樣子。你的行為配合這個樣子,你會不會幹出一些違反五戒,殺盜淫妄的事情?你幾乎沒有這個機會。理論上有可能,因為你還沒有斷煩惱,但是就現實的經驗來講,你不大可能再去這樣子做。為什麼?你的行為已經配合一切緣起性空的這樣的一個概念,而且觀念要非常清楚,而且簡潔有力,當然這是經驗上的一個問題了。
師父再舉一個例子,比如說你剛開始學開車,你碰到很多狀況的時候,你的腦袋是會慢,你的思維反應會很慢。比如說我要右轉的時候,我是要先看後面還是要先看燈,還是要先打右轉燈還是怎樣,你是不是會很慢?在那邊想在弄才能搞,所以剛學開車的時候,車子一定會開到一半停下來,為什麼?因為你反應不過來。你是經過思考的,不是直接的,但是你開了十年的車,你遇到任何狀況的時候,你需要再去思考嗎?你車開開,遇到紅燈了,你是不是馬上去踩剎車?而且你開開,看到這邊有一個30公里的限速,你會不會去再去思考說這個到底是幹什麼用的?我知道這個是什麼,我是不是要慢下來,需要嗎?就不用去思考,你就很直接的反應就是這個樣子。
聞成慧就是說,你就認定說我一定非得照着這樣去做不可,但是到了思所成慧的時候,你的觀念就一定會配合你的行為這樣子去做,都不需要再去思考我是不是這個樣子?也就是說如果你學唯識,學到了那個思所成慧的時候,唯識的觀念你一定非常明白清楚,而且你認定就是這個樣子,不是知識,而是經驗,你就認定是這個樣子。
Hk:但是我覺得,因為你畢竟不是在定中起觀看到真實的,所以你還是有個信在那裏。
師父:一個相信,而且這種相信不是因為人家講就相信,是經過你深刻的理解之後產生的信,所以這個叫做正信。因為你還沒到這個經驗,師父有時候跟你講,你也很難理解。
只有就用車子,你開車跟初學,跟到你現在,你把它想想看就知道,你現在就等於是學車上的什麼?你開車等於是開車上面的思所成慧,你想想你剛開始開車,很多環境都很慢,然後還要去思考叫做什麼?叫做初學的時候是怎麼樣?你初學的時候那時候你知識知不知道?教練跟你講你的考試都沒問題,那只是知識,你去考路考?要考卷你考很高,等於你會開車嗎?不是,你也知道方向盤怎麼打,你都懂,但是等於你會開車嗎?不是,(問:所以你那個路口就等於是聞所成慧?)
路考等於聞所成慧,到了你十年後,你都不用再思考什麼,很自然而然就知道身體就會自然配合去做什麼,那個叫做思所成慧。
比如說煮菜,
煮菜有沒有人燒了一口好菜,不是燒了一手好菜,是燒了一口好菜,他頭腦記憶很好,他常常去翻(菜譜),然後告訴你這個要先切姜,然後再放什麼油,然後加多少,然後加鹽巴不多也不少,然後講講你叫他去煮他不會。有沒有這樣子?會,那就是知識而已,他可能很聰明,去看食譜看了一堆,然後很聰明背了一堆,然後過程什麼他都懂,你問他他都知道,問題是他沒有真實的燒過。你叫他現在開始做,鍋到底要多熱才可以,油到底要怎麼樣他真的就不懂了。
聞慧就是說他會燒,他觀念都有,而且他會燒。思慧就是說你也不用思考,什麼冰箱一打開噼里啪拿出來,也不用下去看食譜什麼,全部是今天拿來啪啪啪,鹽放多少都清楚,一下子出來了,所以這個東西聞思修就必定是這個歷程。
Hk:那師父你如果是你自己知道你是在思所成慧了嗎?
師父:如果到了這樣子的話,你沒到你也會悟解,但是到的話你應該多多少少會知道,因為你的知見觀念很清楚,人家隨便跟你講一個錯誤的什麼東西,你不會去動搖。
Zr:您說聞所成慧和思所成慧,和《瑜伽師地論》裏面本地分說的聞所成慧一樣嗎? 39.44
師父:一樣的,基本上一樣的,我們講的都一樣的。聞思慧,它的過程大小經典講的都差不多。《瑜伽師地論》裏面講聞所成諦、思所成諦、還有修所成諦,就是在講這個東西,它只是描述的比較細。
未到地定的能力,然後思所成慧。
因為你要有思所成慧就已經那種行為跟很深的觀念,你在定中才有辦法作觀了,定中不是讓你去做很詳細的思辨,那已經是觀念上再去用定加強而已。
你要有一個觀念,就是定中起觀的觀,不是說叫你定中再去分析一個東西,不是。它是你本來就有這個觀念了,是依定力來加強這個觀念,你沒有定力加強這個觀念,你沒有辦法真正斷煩惱。
加行的意思是加強火力,集中訓練的意思,在此位中,依定起觀,加強火力,以期能斷除煩惱。
這就是這裏的特色,定中起觀。
然後此位的觀行可分為暖、頂、忍、世第一、四個階段,稱為四加行。
所以四加行就是指這裏的暖、頂、忍、世第一,而且都是在定中起觀。
這四種加行在《俱舍論》裏面有沒有?有,其實瑜伽行派基本上是從阿毗達磨過來的,他是大乘,他吸收很多阿毗達磨的觀念跟經驗,所以他立的也是暖、頂、忍、世第一,只是他觀的不一樣。阿毗達磨是觀四諦十六行相,唯識是觀能取、所取,然後能取、所取空。
這四個在觀的時候不大一樣,後面我們慢慢來講。
你會覺得說,我們都不還沒到這個境界,但至少你要知道,你如果不知道,很多人會覺得說太遙遠,問題是你如果清楚知道這些,你就不會走錯路。不然哪一個出現跟你講說我懂,我是活佛再來,我是菩薩再來,然後跟你教一些錯誤的東西,你會以為真的。你要懂這些,你至少會知道說根本不是這個樣子,所以你如果會分辨佛法非佛法,你的觀念就已經算不錯了。
1、煖(暖)
- 理論:依識有所得,境無所得生
- 先修止到未到地定。
- 明得三摩地:智慧初行
- 觀境:四尋思,四事不可得
—名:事物的名稱
—義::事物的內容
—自性:事物的特性
—差:與其他法的差別
2、頂:
- 觀境更深,唯識無境之理勇不再退。
- 明增三摩地:智慧增長。
第一個理論:依識有所得,境無所得生。
先修止到未到地定。先修止到未到地定,不是說你那時候再去修,而是你平時就要訓練打坐,比如說你可能訓練十年二十年,然後慢慢有到未到地定的能力,
所以要先修止未到地定,然後這個時候就開始作觀,但是這時候就是所謂的止觀等持,止觀等持的時候,這時候就叫做明得三摩地,是智慧的初行或智慧的初得。
這時候止到未到地定,觀要觀什麼?觀有四種尋思,觀四事不可得,而這四種尋思,四事不可得,不是這個時候才去思考,這四事不可得是在你在學唯識,平時就是要去思考養成觀念,這時候只是依定在增強他的觀念而已。
所以定中起觀,不是觀一些你從來不知道的東西,定中起觀是依定來加強你本來在日常生活中已經很深刻的東西,但因為不是定力,所以沒辦法真正斷煩惱因為力道不足。所以依定起觀就是說,依定力來加強你本來在日常生活中已經很深的這種觀念,然後用定力更進一步來加強它,這樣才有斷煩惱的可能。
這時候觀四事不可得,名、義、自性差別。
事物的名稱,事物的內容,事物的特性,還有以他法的差別。為什麼這四事不可得?名、義、自性差別,這個差有差別,為什麼這四事不可得?你現在沒辦法回答我的問題,表示你的唯識觀念不夠,你就沒辦法修觀。
當然了還早了,師父當問你很多東西的時候,你要因以外有一個客觀的事實,會不會
我們一般都覺得說,我們認知到的對象,
你看我們認知到對象
比如說你看到桌子看到椅子看到Lola,是不是都有這些內容?我看到一張桌子,名稱,英文叫做table,名,中文叫做桌子;那事物的內容——義,事物的內容是什麼?具體的有一張桌子;那麼自性,桌子的特性到底是什麼?就是說桌子的特性是給你做什麼用的,可以吃飯可以寫字的,反正桌子就不是給你坐的就對了。
反正桌子就是不給你座的,桌子可以用來吃飯,你可以寫字,可以用來打電腦,就是不是給你座的,
也不是叫你拿來當柴燒的,你能不能把桌子當柴燒?可以,但問題是桌子本來的用途跟特性,是不是給你拿來燒東西的?當然不是。這個就是他的名稱、內容、事物的特性,很多事物都有它的特性。鍋子是給你幹什麼用的?煮東西用的,鍋不是拿給你拿來當武器用的,你說師父我可以拿來當武器,但是這不是它原來的用意,這就是它的特性。
接下來,差:就是與他法的差別,就是對比。
剛剛是說這個東西本身它的特性是做什麼用的,或是它是什麼,現在就是跟其他東西來對比。比如你桌子可以跟椅子拿來對比,它們有沒有差別?有,就是它與他法的差別。
我問你,你一般對對象的認識,是不是都是做這些的認識,都是認識這些東西,這個東西的名稱。
師父心裏想說我要一張桌子,然後我看到他,然後眼睛動兩下弄,他知道我在幹嘛嗎?不知道,除非說兩個默契非常熟,事先講好了。事先講好師父摸摸耳朵就是要桌子,拍這邊就是要椅子,但是這個也變成一種語言,但是如果沒有講好,我隨便動一動,他知道我要幹嗎?不知道。那我要桌子,我是要跟 Hk講說,你拿一張桌子來,這個桌子就是名稱,那名稱有沒有相對世俗的用意?有,至少名稱我跟他講桌子,他不會去拿椅子了,有它東西的相對。
還有事物的內容:桌子,有沒有具體一張桌子在這裏?有。你不要去違反世俗的道理說沒有,明明桌子你跟我說沒有。
那桌子有沒有它的特性?你跑來問師父說師父你要桌子做什麼?因為我要坐,你說師父,你要坐你應該叫我拿椅子。
還有差別:我叫他拿桌子,因為他知道(二者的不同),所以他不會跑去拿椅子。
如果我叫一個小小的小孩,他或許知道名稱,但他可能不知道東西,比如說叫甜甜說,你去拿桌子,他去了,他可能不知道拿什麼。為什麼?
他分不清他的差別,他可能不知道他拿什麼,小小的小孩他去,你給我拿,
他可能聽過,但是去了之後他可能沒辦法分辨到底是拿哪一個,尤其是兩個長得很像的時候。
現在問題在哪裏?在於我們對事物的認知跟判斷都依於這些,而且我們都認為這一些是離心外而事物本身特有的。桌子,我一定認為說桌子它有名稱,有內容,有它的特性,然後有跟它的差別,這個是客觀確實存在的,這樣的話我就有真實的概念在裏面的。既然有,就叫做相,我就能去取,我就執着它,會取它這個東西了。
就像師父舉的例子,你說我執着一個桌子幹嘛?當然這個比較微細,但是如果說那個是LV包包,你就很容易知道說執取的觀念在哪裏。現在唯識這裏(的四尋思)告訴你怎麼樣?他告訴你這四事不可得,為什麼這四事不可得?因為它是相識,既然是相識就是(阿賴耶)識所現的,根本不是離心而客觀真實存在在那邊的,它是唯識所現的,這個就是要先破除你的相,先破除你的所取。告訴你,你看到這些名、義、特性自性、還有差別,都是唯識所現出來,是我們自己去分辨他,認知到,然後執取有這樣的東西,其實這些都是唯識所現的,你要先觀這樣子,第一步,這四事是不可得的,因為它是唯識所現的。但這些道理不是說你這時候才去想,這時候在定中不能做太多的細節分別,只是加強觀念而已。加強這四事是唯識所現的觀念而已,這些道理在哪裏學?你現在平常都要學。
Hh:這個名稱和「暖」有什麼關係,為什麼叫「暖」?
師父:暖的意思,他重點是你開始打坐開始作觀了。所以你看加行位——暖、頂、忍、世第一,你看加行的意思是加強火力,集中訓練之意,在此位中,依定起觀,加強火力,以期能斷除煩惱。既然是加強火力,它是比喻,好像說你開始起火,熱的火上來,水,它不會一下子馬上沸騰,它開始變,溫度慢慢開始暖。也就是說你打坐之後開始起觀,你慧力已經慢慢開始起來,所以叫做加行,所以加行的第一步好像用火在煮東西。第一步一定會先經過暖,是一個比喻。
所以師父為什麼一定要畫白板?因為唯識的說法就是說,你的唯阿賴耶識現出見跟相,然後變成能取所取,兩個是有很深的互相吸着的作用。所以你在修行的時候要打破他們這個鏈,只要其中一個不見了,另外一個一定會不見;其中一個出現了,另外一個一定會出現,所以他要打破這個鏈,打破這個鏈他要先從所取,也就是從相識去破。所以他現在第一步在暖的時候,依定開始觀的時候,他要先觀境無所得,為什麼境無所得?因為是識有所得,為什麼識有所得?因為境是由識所現的。這樣一旦對象破了之後,你這個能取那也不見了,所以到時候變作連識都是虛妄的,他是這樣子的一個層次一個層次的觀下來,所以它現在這個階段都是在觀境空。也就是他根本的理論是依識有所得,然後他是什麼?觀境無所得生,重點在於識有得,所以境無得,也就是說你看他現在在觀這四尋思,這四相——名、義、自性、差別是什麼?都是空的,都是虛妄的,為什麼?因為它是識所現的,既然是識所現,這個境就虛妄的。
第二個,頂位:觀境更深,唯識無境之理,永不再退。
也就是說你在這個地方(暖),你的唯識之理,老實說依定來講的話,你還會進進退退,但是你如果進一步到頂位的時候,你唯識無境之理就不會再退了。
也就是說暖跟頂差在哪裏的?暖是剛開始起步像爬山一樣,那麼為什麼這個叫頂?就是說你依定作觀已經到了(像)爬山,已經爬到最高了,你爬到最高你就不會再往下滑了。你從暖到頂的中間都是在爬山,有沒有累了會退下來的可能?都有。你騎腳踏車踩踩踩,然後上坡踩到一半累了,你會不會滑下來?有可能,但是你踩踩踩終於爬到頂了,你就不用擔心了。所以這個「頂」的意思就是說,你對這個四尋思唯識無境的觀境,已經很深了,已經到了雖然你還沒斷煩惱,唯識無境的理論不會再退,這個時候的叫做什麼?明增三摩地。你看(暖位)這個叫明得,因為是智慧初得,然後這裏叫做明增三摩地,是因為智慧增長。
明增三摩地,是指智慧增長56:30
3、忍
- 唯識無境的決定智生起來,四如實遍智
- 入真義一分三摩地
- 三位:
—下忍位:所取境空
—中忍位:能取心空
—上忍位:二取空,但還有空相在
4、世第一:
- 上忍位無間入世第一法除去空相,入見道
- 無間三摩地
- 四加行又稱現觀邊
繼續下來,到了忍位:
唯識無境的決定智生起來,四如實遍智。
繼續再下去到了忍位的時候,唯識無境的決定智,智慧已經生起來了。剛剛只是還是觀而已,現在真實的智慧已經生起來了。
這時候有四如實遍智。四如實遍智的「四」是指哪四件事?名、義、自性、差別。因為前面只是在觀而已,然後慢慢讓這個觀念越來越深,到這個時候智慧真實的出現了,也就是那個唯識無境之理,已經不只是道理而已,而是變成你的真實智慧了,這時候智慧已經生起來了。這時候叫做入真義一分三摩地,為什麼叫真義一分三摩地?因為已經漸漸跟真實的智慧相應了,可以斷煩惱的智慧已經開始相應了。
這個時候有三個階位:下忍位、中忍位、上忍位。所以它(加行位)整個的關鍵在於「忍」,忍是指智慧真實的生起。
他的真實的智慧生起在忍位,他這個是關鍵。
下忍位,剛開始的下忍位,因為它還是在觀所取的境空。也就是說四如實遍智,所取的境空,為什麼?因為境依識所顯,所以還是在觀境空,叫做唯識所現。
那麼到了中忍位的時候,你現在要記住一件事情,這裏不是說能所取兩個結合在一起嗎?境空所取空,那能取呢?能取也相對空。但是能取相對空,道理上是這個樣子的,但是在觀行上你還要作觀。因為道理理論是這個樣子,但是你在真實的作觀的時候,你必須先破除一個。你也知道說這個東西(相)必須斷,(這個見)也必須破除,所以能取空所取也畢竟空。因為它要破除這樣的一個關係,所以他先觀所取空,進一步觀能取空,跟道理相應,道理是這樣子,但是你的心還沒這樣子。他必須這樣作觀,跟道理相應,然後這樣子才能變成所能取所取二空。
第一個你觀境空的時候,它能取慢慢力量也不足了,如果你一直執着相是真實的,你這能取心就一定很強,一直去執着。那麼現在你這個境已經被觀空了,這個能執着的能力,他的力道已經慢慢不見了,這時候再加上你去觀它空,在定中,那是不是很容易就破除掉?所以變成二空,能取所取空。
所以在中忍位的時候,進一步觀能取的心空。我告訴你,你現在這個能力你絕對沒辦法觀所取空,沒辦法觀能取空,因為(見、相的)力量還很強,因為你這個境還沒空,你的心就不會空,所以兩個還有很強的吸引,理論上知道了,但是有時候你很難做。但這個時候在定中你已經觀到境空了,境空了,你的這個能取力道會不會很強?不會的,已經慢慢落下來了,這時候你再去觀它空,你就很容易破除它的執取。
到了最後上忍位,就變成二取空,能取、所取空。唯識所現出來的能取所取二空相,都是空。也就是說你不會再執着外面真實,對執着的心,你也很清楚了解這是一種染污。
但是到上忍位的時候,它雖然二取空相,但是它最後的這個二取空的空相還在。也就是說這麼最後一點點的二取空的空相的概念還在。到最後進一步,如果你把二取空相遣除了之後,就進入了下一個階段——世第一。
4、世第一:什麼叫世第一?世間的凡夫心最高的叫世第一。也就是說這個是最後的一個凡夫心,你二取空相一旦破掉之後,下一剎那就進入(見道)了。你看,上忍位無間入世第一法去除空相,入見道,這個叫做無間三摩地。因為你世第一下一剎那就是見道,見什麼道?見真唯識性,這個時候已經斷除根本煩惱。哪三種根本煩惱?三結,身見、戒禁取,還有疑。這裏面以身見為主,身見就是師父常講的我執見,最根本的我執見就是見煩惱裏面的。我執見是最根本的,就是講我們有無始以來認知有一個我,這個東西破除,這個叫入見道。那麼如果是在二乘的話,那就是初果,但是這裏講大乘那就是初地菩薩,所以這個也不是隨隨便便你可以達到的。但是我們在認知上是可以認知「唯識無義」的,但這只是說在觀行上會有這樣的一個過程。
而且你看,它每一個階段每一個步驟都跟你講得非常清楚,它比阿毗達磨俱舍論講的更細,但是這裏講的稍微沒有那麼細,但是它的細節上,其實也告訴你過程是怎麼樣子。而且他的理論就是師父講的,一定要記住,阿賴耶現出來的能取、所取,二者自然而然兩個會吸引在一起,你要是破除掉一個(相),另外一個力量(見)就會無所着落了,這個就是唯識的根本關係。
唯識在定中作觀心的話,到了這裏如果你能真的觀成的話,無始生死的煩惱,告了一個段落。但是話講回來,現在師父一定要告訴你們唯識怎麼回事,所以說是沒辦法達到你們要認知到,你的觀念才會正確,才不會是被一些胡謅亂說的跟你講他開悟了,他教你一些錯誤的方法。
這個四加行位又稱作現觀邊。為什麼叫現觀?現觀就是當下沒有隔絕的見到諸法實相叫現觀。因為經過這四個才可以達到真實的現觀,真實的斷煩惱,所以這四個就叫做現觀邊,因為它在它的邊緣,經過了四個就真的進入現觀了。所謂的現觀就是真實的智慧,觀察到諸法真實相貌,就是般若了。(問:他在世第一的時候是不是已經是開悟了?)還沒有,還是世俗心。上忍位無間入世第一,去除空相之後才入見道。
什麼叫做無間?世第一這個無間三摩地,世第一後面沒有任何間隔了,世第一的下一剎那才是見道。所以為什麼叫世第一?世俗心的最後一刻,或者是世俗心最高的叫世第一,所以世第一還沒見道。世第一後面就是見道,世第一下一剎那就是見道。
所以你看,上忍位他的空相還在,它空相去除的下一個剎那就是見道,這個時候可以叫頓悟了。但是前面這個時候是見了,但是現在這個剎那下去,悟就是頓悟了,但是這個過程上是漸漸的觀的,他不是一下子就斷了煩惱,但是從世第一法到下一站那個是頓的,沒錯。
三摩地就是定的意思了,這裏是指勝義定,因為它三摩地指的都是怎麼樣?你看這幾個三摩地它的特性都是什麼?三摩地是所有定的通稱,任何定都可以成為三摩地,它是最廣泛的稱呼,任何定都可以稱作三摩地。
那麼定它有兩種,一種叫做有漏定,一種叫做無漏定。有漏定就是所謂一般的四禪八定,因為修那個你可以得四禪八定,可以降伏欲界煩惱,但是修那個沒辦法斷煩惱。那麼如果你依定起無漏觀,或者依定起真實的慧觀,那個時候止觀雙修的這種定,我們就叫做無漏定。所以無漏定它都不是單純的定而已,它都是依定起觀。這種觀不是一般的觀,不是觀什麼地水火風的,把水觀成地的,不是那種,是跟諸法實相相應的,觀無常也好,觀性空也好,或者是這裏「唯識無義」也好,這種因為是無漏慧生起的,所以它叫做無漏定。
這裏的三摩地,我問你是有漏還是無漏?當然是無漏的,因為它隨順於勝義可以斷煩惱的,目的都是斷煩惱。所以這裏的三摩地的意思是定,是指無漏定,就是止觀相應的定。(問:但是這個定是在未到地定上的)?對,在未到地定。
定,它的根本體性,你說你依初禪,它的根本體就是初禪,為什麼?因為它相應的是無漏慧,這時候就叫無漏定。所以有漏、無漏,有漏定它基本上就是一般的四禪八定,因為他沒有做慧觀;無漏定一般都是說依定起觀,跟無漏慧相應,這個就叫做無漏定。如果你依初禪起這個觀,那時候的初禪就不是一般的初禪而已,它是跟無漏慧相應的,這時候這種三摩地就叫做無漏定。如果你是觀這樣子的話,這個叫做入真義一分三摩地,它只依它的慧觀來取名稱的。
問:也就是說在未到地定,也可以見道,是無間三摩地?
師父:就是你如果從頭開始都是依未到地定的話,你也可以到世第一法,你從未到地定初禪、二禪、三禪,乃至到無色界的空無邊、識邊處、無所有處、都可以,非想非非想不行。但是後面這三個(定)很難(作觀),四禪是最容易(作觀)的,未到地定也可以,但是比較難,因為定力還不足,但是可以(作觀)。
Xy:無間三摩地是不是跟俱舍論講的無間道一樣?
師父:有一點相似,但是它細節上還不大一樣。它這個無間三摩地是指說世第一法,它為什麼叫無間?因為世第一法接下來是見道了,中間是沒有間隔的,所以它叫無間。它跟見道是沒有間隔的,下一剎那他就是見道,所以叫做無間三摩地。不會說世第一法它後面還要經過什麼什麼,都不用,下一剎那就是。
Zr:我想問,這三摩地,比如說入真義分三摩地,這和《瑜伽師地論》裏邊的非三摩駟多地,有沒有相同的意思?
師父:有相同的意思。
Zr:如果你要是看三摩駟多地後邊,有心地、無心地。
師父:因為《瑜伽師地論》,前面它本來就是要講各種定的,這樣他講的比較細。
Zr:這個是根據定的能力來分,還是根據慧的能力?
師父:這個地方根據慧的能力來說的,你講《瑜伽師地論》,因為它分得很細,有些是依定的能力,有些依慧的能力。你還要去分別你講的到底是哪一個。佛教裏面講定,不同的定,它有時候依定力來分,比如初禪、二禪、三禪,它的一二三四是依定的能力來分的。但是這裏的無間三摩地,你看入真義(一分三摩地)跟無間(三摩地),兩個都講三摩地,後面的三摩地意思就是有定的能力,但是他前面講叫入真義分,一個叫無間,它的差別在哪裏?差別在慧。未到地定是依定力來講的,這裏的三摩地,意思就是說後面還是定力,但是前面已經定義它定的特性是什麼?它是跟慧相應的定,所以這裏還不是單純的定而已。
所以你如果說未到地定到初禪、二禪,然後空無邊處、識無邊處,這些都是定力的深淺。前面的入真義(忍位),什麼明得(三摩地——暖),明(三摩地——頂)都是依慧力的深淺了。因為它這裏的定是無漏定,是慧相應的定。
Zr:見道位,要是相當於十七地裏邊的哪一部分,有沒有一個明確的規定?
師父:十七地,其實任何一地他都可以生起無漏慧的,只是他從頭到尾要講的比較細一點而已,因為他太龐雜了,要講要慢慢跟你討論才可以。
它根本道理就是這樣,但是你在細節上你可以分析很多,比如說聞思修慧,師父就很簡單的講過。但問題是《瑜伽師地論》它十七地,整個一地他聞慧跟思慧在講,各分開來一地在講,那好幾頁在講。細節上可以講一個學期,但是重點就是這些重點。(問:說三摩地一般都是說是慧?)不,三摩地是定,所以三摩地它是所有定的通稱,任何定都可以用三摩地來稱。它有些定的某些名稱只適用於哪一些,有些它的範圍就廣,像三摩地這個名稱,它適用於所有的定,任何定都可以用三摩地,但是如果你講禪定,禪定這二個字,你講禪定的話只適用於什麼?色界的四個禪——初、二、三、四禪,只有這四個能夠產生成為禪定,上面(無色界)的那些就不能稱為禪定,但是都叫做定。
《俱舍論》上次師父有講,定分成好幾種名稱,從它的不同特性能分成好幾種(俱舍精要P299)
【佛教中關於定有各種不同的名稱,它們主要是根 據定的不同特性和功用而命名的。主要有:
一、三摩地
它是梵文 samādhi 的音譯,又譯為三昧、三摩提 等等。義譯為等持。「等持」的「等」是平等之義。 「平等」有兩種解說,第一是指身心的平等、平衡, 即身心的輕安;第二是指心離沈掉而平等,不沈不掉 即為平等。「持」是攝心之義。「等持」是平等持心 於同一所緣上轉,也就是將心離於沈掉,而平穩地在 同一個所緣境上停留一段時間。「三摩地」可說是一切定的通稱,通於一切有心無心等各種定。不過,「三 摩地」此名稱更重於表達攝心集中。
二、禪那
是梵文 dhyāna 的音譯,簡稱禪,義譯為靜慮或 思惟修,特指色界四種定。禪那的特點是以能觀為主, 於定中能起思惟、能慮。其中又以第四禪止觀最為均 等,所以依第四禪是最容易起觀或引發神通的。
三、三摩缽底
是梵文 samāpatti 的音譯,義譯為等至,即平等 能至,攝心一境離於沈掉,久之即能到達定的境界。 「三摩缽底」更重於表示到達某種境界。
四、三摩呬多
是梵文 samāhitā 的音譯,義譯為等引,即平等能 引,心離沈掉而平等即能引發定的功德。此名稱主要 是以能引發定的功德而言的。
五、心一境性
梵文 cittaihāgratā,是定的自性,即是前所說的: 「定謂善、一境」。
六、奢摩陀
梵文 śamatha 的音譯,又譯為奢摩它,義譯為 「止」,即攝心於一境。是以修習的過程來命名。開 始修定或修定過程都稱做「止」,成就了(至少到 未到地定)就稱為「定」。奢摩陀又常和毘婆舍那 (vipaśanā)合稱為「止觀」,即修止成定,修觀成 慧(修所成慧)之意。
七、現法樂住
是指四禪的根本定所引發的現前法樂,是從果立名的。 】
唯識已經講完了,唯識的觀行到這裏為止,那唯識也花了幾節課?五六節課。那星期五攝論已經上了多久了,都還在講唯識,所以你看要講簡單的可以,要講複雜的可以,你看講簡單的六節課,可以把唯識的重點講完,講簡單的這本書可以把唯識的概要講完,但是你要講複雜,師父可以講十年的唯識。當然你說那要複雜、要簡單,基本上先把概念學起來,然後再來講細節,因為不管它再複雜,它的基本概念就是這些。你講唯識無外乎講什麼?三性三無性,三性裏面你談依他起性一定要談什麼?一定要談阿賴耶,談到阿賴耶一定要談什麼?一定要談種子。唯識談來談去,就是阿賴耶、三性、三無性,「唯識無義」,就是在談這些。你說我知道,難道這樣真的懂了嗎?還沒了。有了這個概念之後你就細節上慢慢再去學,先知道這片森林長什麼樣子,從地圖上看,然後寶藏在哪裏?你能不能地圖不管,跑進森林就開始東摸西撞了,除非你運氣非常好,不過不可能有這種事情。你先把地圖抓好說,原來是長這個樣子,然後寶藏在大概什麼位置,我們在大概什麼位置,你就容易找了。
你們去漠裏面有沒有,很多漠很大,你要是第一次去的話,除非說你去好幾次記起來,你第一次去的話,你是不是常常要去有一個東西上面有地圖,然後一眼然後你就知道我現在去哪裏,你是把它摸熟了你再去走。
所以唯識師父就是說這本書還有現在這個成佛之道裏面的幾堂課,就是先把他的概念講清楚到底是怎麼樣,清楚以後有興趣的話,你就星期五的唯識可以繼續上,你細節上懂得越多是越好。因為修行這條路,絕對比你看過的任何世間上的地圖更複雜,這個狀況下你是懂得越多是越好,觀念會越清楚。
Zr:唯識五位出自哪部經,哪部論?
師父:都有,《攝大乘論》裏面就有,《成唯識論》裏面都有,《唯識三十頌》也有,《瑜伽師地論》裏面好像沒有提到,但是成唯識論到攝大乘論,還有唯識三十誦全部都講這五位。
這個應該就是在攝論的時代立出來的,師父的認為是阿毗達磨把它的次第拿過來,《俱舍論》裏面有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大毗婆沙論》裏面也有。
Hk:這個忍和我們講的忍辱一樣嗎?
師父:也有點一樣,性質上一樣,內容上不大一樣。為什麼說性質上一樣?兩個都是指知見上深刻的認識,只是這裏講的忍的知見上認識,他是在定中。那我們什麼布施那個忍辱,其實那個忍師父以前講過,他也是怎麼樣?也是深刻的認知,但是不需要在定中。那個只是一般知識上的認知而已,那個不一定在定中,你在定中也可以,但是這個專門指在定中,而且他認知的是無漏的智慧,這個重點比較在於那樣。1:20
第三個,真常唯心
是大乘的第三個系統,第一個叫中觀,第二個叫唯識,第三個就叫如來藏。中觀叫性空唯名,唯識叫虛妄唯識,第三個叫做真常唯心。
它的梵文叫 Tathāgatagarbha,上面圖這個是什麼?雞蛋。誰告訴我為什麼會出現一個雞蛋?不管你有沒有學過真常唯心,為什麼裏面會是一個雞蛋?
有隻雞生的雞蛋,跟這裏意義好像不大相關。你要猜很難猜的,不是有蛋黃,
這裏面有什麼?這尊是什麼?當然是佛,你可以講雞蛋也可以,或者說包裹着佛陀。裏面有佛,不是佛像,這個佛代表真的佛,裏面有佛,這個就是真常唯心的根本概念,根本想法,根本思想。然後這個佛怎麼樣?在裏面不見了,這個要表達什麼?佛性。每個眾生都有,但是潛藏深藏在裏面,被我們的煩惱貪嗔痴給蓋住,這是真常唯心的根本理論。
眾生本來是佛,或是眾生佛性本具,但是為貪嗔痴客塵所染,所以把佛性給蓋住了,不是把它染污。跟唯識不大一樣,不是把它染污,因為佛性你染污不了的,把它給蓋住了,讓他沒辦法顯現出來,所以我們就成為眾生。
所以叫做眾生本具佛性,或者是叫做眾生如來本具。所以有人講了一句話,眾生是未開悟的佛,佛是已開悟的眾生,為什麼?因為我們有內在的佛本具,這是根本的真常唯心,或者是如來藏Tathagatagarbha的根本理念跟思想。
講的白一點了,眾生本來是佛,但是貪嗔痴煩惱把它覆蓋住了,所以我們就是眾生了。既然這樣子,成佛怎麼辦?去除覆蓋的這些雜染的東西,顯現出裏面本來的佛。所以有人又講眾生一分不減,成佛一分不增,為什麼?本來是佛,你在眾生時候你沒少掉什麼,你成佛你沒有多加什麼,所以叫《不增不減經》,你在凡不減,在聖不增,就是這樣一個理念跟特性。
講到這裏又想到一個故事,哪一個故事?
有人聽師父講聽很久了,可能一下子就知道師父要講哪個故事。提示一下跟禪宗有關的故事,
六祖跟神秀師兄,跟這個有什麼關係?他師父(五祖)要把法看要傳給誰,看誰悟性比較高,然後就叫他們把內心悟到的東西寫在牆上。那麼第一天他的師兄神秀和尚是公認的,神秀和尚當初是國師,而且他的各種能力很高的,你們不要被後面的文獻給弄到他好像一無是處的樣子,不是,而且當初他的聲望德望慧能還高。那麼他晚上偷偷的去寫什麼?因為他師父說,叫他們不要白天寫,晚上去寫。他寫的什麼?身如菩提樹,心為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染塵埃。
身如菩提樹,心為明鏡台,跟這裏有沒有關係?時時勤拂拭,莫使染塵埃,保持我們本來的佛性。所以神秀和尚他是佛性思想的,他告訴我們,身跟心本來就是菩提跟佛性,就是佛性本具,但是我們要把它擦乾弄乾淨,讓他佛性顯現出來,那就是佛了。那麼第二天慧能就跑去寫什麼?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跟這個思想就有他不一樣的地方,但是他後面會融合了。所以你要知道說其實兩個,一個是從這裏(如來藏)入手,一個是從般若中觀的入手,有它的不同特性,這樣知道師父講什麼,也知道為什麼會提到那個故事。所以神秀大師有沒有根據?有,《楞伽經》在裏面講這種東西,在講這種佛性本具的。
Xy:師父給講一下範文 Tathāgatagarbha這個字。
師父:後面會講。不過先講一下沒關係的, Tathāgatagarbha ——翻譯他是如來,Tathagata是如。garbha是來。garbha很有趣,garbha範文是來。在巴立文,因為他有字尾變化了,所以巴利文的什麼皈依,他就說向於佛,來向於佛。所以這個是來的意思,他如果加一個a就garbha,這個是來的意思,所以這個上面塔就是 Tatha是來,這個是gata是去,garbha就是來。
所以英文講fast coming,如此而來,這個叫做如來。gata是胚胎的意思,所以叫做如來在胚胎裏面,一般翻譯成如來在纏,如果來在纏,我後面還會再講。
一、總說
再說真常唯心系,這是依如來藏—如來界,眾生界,眾生界,自性清淨心等為本依的。
如《如來藏》,《勝鬘》,《楞伽》等經,《寶性》《起信》等論說。
在印度及中國,這一系的弘揚,是比般若經論遲一些。
如來藏思想
再說真常唯心系,這是依如來藏,如來界,為什麼叫如來藏?其實如來在藏,或是在纏,纏住或是在纏,藏起來或是纏住都可以。如來界,眾生界,眾生界,自性清淨心等為本依的。這是依真常唯心說,如《如來藏》,《勝鬘經》,《楞伽經》等經,《寶性論》,《大乘起性論》,這些全部都是在講如來藏的,這一類系統都在講如來藏,但是《楞伽經》又被列為唯識的,我後面會講,為什麼它又是唯識又是如來藏,我後面會講。在印度中國,這一系的弘揚是比般若還要遲一些了。也就是說這樣的思想在弘揚傳開來,它的時間來講會比般若經稍微晚。
所以在印度及中國的這一期的弘揚,是比般若經遲一些的,比較稍微晚一些。有這種思想,但是變成淺顯的傳出來的時候,它是比較晚一點,般若經是目前知道比較早的,傳開來傳統上是最早的。
Hk:《勝鬘經》這個鬘有沒有什麼特別的意義?
師父:有一個夫人叫勝鬘夫人,以後我再慢慢跟你講這個故事。
Zr:《寶性論》是什麼樣的?
師父:《寶性論》是如來藏唯一的論,叫《究竟一乘寶信論》,也是在談如來藏的,而且這部分很重要。(問:是誰寫的)?一個叫堅慧的菩薩,我不知道他是不是只寫了《寶性論》,但我們現在所流傳下來的,他就只做這一部論。因為他在漢傳的一些資料裏面很少,我們只知道他寫的《寶性論》,這個人他實際上的資料怎麼樣,我們不很清楚。但是他寫的這部《寶性論》很重要,因為如來藏,它大部分的思想都是依經,《寶性論》是它唯一的論,那《大乘起信論》當然也是的,但是幾十年稍微有點爭議,但是《寶性論》確實是公認印度傳過來的,是比較專門談如來藏思想的論。所以基本上中觀思想來講,經論一半一半;唯識來講的話,論多經少。如來藏的話大部分都是經,論非常少。如果你《大乘起性論》列進去,那就只有二部論而已,其他很多經,但是這幾部都是比較重要代表性的。
回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