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师地论大纲概要 第三讲

瑜伽师地论大纲概要 第二讲 本讲视频 Youtube

谈到了思想来源跟弘传,那么谈到了大乘瑜伽师对瑜伽师地论还有后代佛教的贡献。那大乘瑜伽师是罽宾的瑜伽师,那么他综合了说一切有部的阿毘达磨理论,譬喻经部师的理论,然后综合自己的禅修,接下来接受了大乘的思想之后,就成为所谓的大乘瑜伽师。这一学系的开展继承经部的过未无体说,就是种子理论,还有细心持种说境界不实说,而导入三界唯心,万法唯识,这就成了唯识学或是大乘瑜伽学的理论,对佛教思想有卓越的贡献。所以这个就是所谓的大乘瑜伽师,他就是瑜伽师地论思想的来源。

再来,大乘瑜伽学为瑜伽师以瑜伽行为中心摄持的境相与果德综合而成的,那这就是瑜伽师地论十七地分的内容,有谈境相,有谈果德。境相就是前面,果德是哪一部分?十七地论里面的谈果德的是哪一部分?从声闻地、独觉地、菩萨地,还有两种涅槃都是果德。前面都是境相跟修行,那后面从声闻地、独觉地、菩萨地,还有有馀涅槃无馀涅槃都是果德。所以摄持境相果德成为十七地,这当然是大乘,瑜伽师地论是大乘,但是,除了菩萨地以外,其馀的都是共声闻的。

十七地里面,前面讲的不管,三摩呬多地、非三摩呬多地、有心无心,然后意地,那个五识身相应地,这些全部都是共声闻的,而且里面全部谈的都是以比丘、阿罗汉,都是这样子谈的。那菩萨地当然讲的就是比较不共的,是讲唯识学所谈的菩萨行。所以其馀的都是共声闻,主要是北方说一切有系的论师、经师、瑜伽师的结晶。所以瑜伽师地论是说一切有部里面的论师,阿毘达磨论师,还有持经譬喻者,经师,以及禅修叫做瑜伽师,整个结合起来,有阿毘达磨的味道,因为系统完整,还有他又不注重法相的分析,这是经部师的特色。阿毘达磨很注重法相的分析,但是经部师相对来讲,他重于修证,重于修持,所以比较不注重法相的分析。比如说五位七十五法或是百法,分析很细,经部师是比较不重视这样子。那最后当然就是瑜伽师禅修的一些经验,还有他的修行方法,这些就是瑜伽师的一个特色,所以这整个结合起来,就成为瑜伽师地论思想的根本。

颉隶伐多(Revata)的禅观系统

  • ‘瑜伽师地论’的核心 ── 瑜伽行,是依颉隶伐多所传的瑜伽行为本,而整理为大乘瑜伽行的纲目。
  • 传说佛为颉隶伐多所说的瑜伽行,不外三类:
    • 1、“净行所缘”: 是随烦恼特重而施以净治的,就是“五停心观”。
      • 贪行的,以“不净”净治其心
      • 瞋行的,以“慈愍”净治其心
      • 痴行的,以“缘起”净治其心
      • 慢行的,以“界差别”净治其心
      • 寻思的,以“安般念”净治其心。
    • 2、“善巧所缘”: 是治于法愚蒙而迷谬的, 就是五善巧
      • 修蕴善巧 — 于无我得善巧。
      • 修界善巧 — 于因得善巧,界为“因”义。
      • 修处善巧 — 于(四)缘得善巧。
      • 修缘起善巧 — 于无常、苦、无我得善巧。
      • 处非处善巧 — 即是缘起善巧差别。
    • 3、“净惑所缘”
      • 以世间道而净惑的,修六行观──苦麤障静妙离
      • 以出世道而究竟净惑的,修四谛观。

颉隶伐多(Revata),瑜伽师地论的核心瑜伽行,是依颉隶伐多所传的瑜伽行为本而整理为大乘瑜伽的纲目。这个颉隶伐多几乎很少听到,也不清楚,但是这是在瑜伽师地论里面所说的。颉隶伐多是谁呢?也不是很清楚。但是我们可以知道,颉隶伐多是罽宾区一个说一切有部的禅师,这是瑜伽师地论自己说的。传说佛为颉隶伐多所说的瑜伽行不外三类,但是虽然他是罽宾区的一个禅师,然而在传说里面说他是佛时代的弟子。然后佛陀为他说禅修的方法跟分类 —— 那当然,照说应该不是佛时代的,只是说他们会有那个习惯,但是颉隶伐多的禅法确实在罽宾区说一切有部里面传出来的。

传说佛陀为颉隶伐多说的瑜伽行不外三类,其实这个在解深密经里面也有,只是说后来他又依这基本而开展出他的一个修行的纲目。那这三类,第一个叫做净行所缘,是随烦恼特重而施以净治的,就是五停心观,这个是颉隶伐多所传下来禅修的第一个,叫做净行所缘,然后第二个叫做善巧所缘,第三个叫做净惑所缘。他把禅修分成三大纲要,第一个叫做净行所缘,然后第二个叫做善巧所缘,第三个是净惑所缘,以这三个所缘作为修行禅修的纲目。

净行所缘

颉隶伐多所传的第一个叫做净行所缘,是随烦恼特重而施以对治的。其实就是对治我们的烦恼的禅修,就是说一切有部所常说的五停心观。这个师父在很多地方都有说,我们大概知道一下就好了。第一个多贪众生修不净观,以不净对治贪行人。瞋心的以慈悯或叫做慈悲观作为其修行的纲要,这个慈悲观又叫做慈心观。但事实上四无量心里面其实不是只有慈悲观,有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但一般我们都修慈心,慈心观,你知道为什么吗?其实真正来讲,慈心或是慈悲或是慈心观,他是总摄所有的四无量心。因为后面的悲喜跟舍,其实只是慈心观的不同特质而已。所以他的整个特色,基本上就叫做慈心观。后面的悲、喜、舍,只是慈心观的不同重点跟特色而已。所以一般都以慈心观简单的来代替四无量心,这个叫做慈心观。瞋行重的就以慈悯观慈悲观来净治其心,痴行重的修缘起来净治。慢主要是我执重的,以界差别观,就是十八界,以界差别观来修行。寻思重的,这里的寻思重就一般讲的心散乱的,容易分心的,不容易集中的,以安般念就是数息,安那般那观来作为净治,这个就是一般北传佛教所谈的五停心观,俱舍论也是这样子讲的,这五停心观可以说是说一切有部分类禅修的根本。这个颉隶伐多他就是把它列为净行所缘,是以对治为主的,这是第一个。细节上师父就不讲了,因为我们的课程有限。这些东西,五停心观,师父在哪里讲得比较清楚?阿含经里面,俱舍论也有讲,阿含经里面讲得更清楚。

善巧所缘

再来,善巧所缘,是对治于法迷蒙而迷谬的,就是修五种善巧。

第一个叫做修蕴善巧,其实这叫做蕴处界、缘起处非处善巧,这叫做五种善巧。其实这五种善巧都是在作观,都是依定而作观。比如说蕴善巧,蕴善巧是什么意思?五蕴、修五蕴、分析五蕴,而知道五蕴安立,但是五蕴中只有色、受、想、行、识,没有一个本质的我。所以这个叫做蕴善巧得无我,于无我得善巧。

修界善巧,于因得善巧,为什么叫做于因得善巧?这个界是十八界,因为十八界的那个界,如果你们听师父讲过阿含经,界有几种意思?界有没有种类(的意思),界还有种子的意思,界还有因,什么东西的因?所以十八界它有因的意思。这就是为什么说,他讲修界善巧是界为因义,所以叫做于因得善巧,就是诸法的因,那诸法不离开十八界。

那么还有叫做修处善巧。处是什么处?十二入处。那修十二入处,于缘得善巧。为什么这里缘师父特别加了一个四?于四缘得善巧。因为十二入处是谈认识论,六根对六境产生的认识。在阿毘达磨里面分析认识,包括唯识学。认识要有四种缘,哪四种?亲因缘,所缘缘,增上缘还有等无间缘。其实他就是在我们的认识十二入处上做分析,然后叫做对缘得善巧。因为一切的认识必须依四缘而起,这个叫做于缘得善巧。至于为什么修十二入处,细节上以后有谈到慢慢谈,谈到瑜伽师地论的时候慢慢谈,但是师父在阿含经讲要里面有没有特别谈,为什么谈十二入处?为什么做十二入处观?有。所以有空到那个地方去看一看,当然瑜伽师地论可能会解释的更清楚详细一点。

还有,修缘起善巧是指十二缘起,那修十二缘起是对于无常、苦、无我得善巧。因为十二支的分析就是在分析我们身心生命不断的流转,然后其中就有无常、无我。当然是一定有,而且更重视无常、无我得善巧,就是修十二缘起。还有处非处善巧,也是修十二缘起。这个处非处是什么意思?合理、合乎因果的、不合乎因果的。为什么我们会说修十二因缘是修处非处呢?因为会知道说我们这个身心生命是怎么来的,比如说我们为什么会死?因为有生必有死,那合理吧,那如果说不死,长生,那是不合理、不合乎道理的。那生为什么会生?因为有过去的烦恼造作,有业力,因缘再润发,那就会有投胎,这个才是合理的。如果说是有什么东西来创造你的,这个就不合理了。这个叫做处非处。那我们的身心生命就是十二缘起的流转,其中是没有一个根本不变的我的,这个就是处。但是如果你认为十二缘起的流转里面有一个根本的我在流转,那叫做非处。那么探究到最后,我们为什么会造业,不管善恶,为什么会造业,为什么轮回?因为最重要就是烦恼无明。烦恼无明就是根本的流转生死因,这个叫做处。你要是在这个无明以外去寻找另外一个什么生死因,那就叫做非处。这个就叫于处非处得善巧,就是修缘起观。于缘起得善巧,重的是十二缘起。对于缘起,你们听师父讲阿含经的时候,其实缘起有各种解释。然而在说一切有部里面,他把十二缘起支是最完善的,而且做三世两重因果的说明。这已经是在说一切有部基本上是变成主流说了,是定论。这个是善巧所缘。

净惑所缘

另外一个第三个叫做净惑所缘,有两个。以世间道而净惑是修六行观,以出世道而究竟净惑的是修四谛观。

第一个以世间道而净惑修六行观,其实就在修禅定。禅定能不能净惑?可以,但是这种净不是究竟的净,是相对的。以禅定的力量把我们的烦恼降伏,那当然你修得越高,所降伏的烦恼越多。不过基本上要求的就是,比如说未到地定或是初禅,基本上他可以把欲界的烦恼 —— 欲界以什么烦恼为主?瞋还有五欲五盖。五欲,欲界烦恼以五欲为主,瞋跟五欲。那么瞋跟欲,它会让我们造很多业,所以基本上是以世间的禅定禅修把我们的欲界烦恼、瞋跟五欲降伏住,这个叫做世间道而净惑,主要是净欲界惑。

那六行观,苦粗障,胜妙离,这是欣上厌下的六行观。从说一切有部的禅法里面,他是说,尤其是瑜伽师地论,他说,从我们开始,比如说数息开始,摄心一境,摄心一境之后,会有九住心的阶段。那当然你摄心一境,比如说数息来讲,你刚开始要摄心的时候,可以有各种方法来观息。不管你是数、随,数出不数入,数入不数出,还是数一到五,还是数一到十,还是双数数、单数数,这个都是帮助你摄心集中的方法。那么等到你摄心慢慢慢慢集中之后,接下来就会有所谓的九住心的阶段来判断你的一个过程跟状况,那这些你必须做一个修行的检视。

记得九住心是哪九住吗?内住、续住、安住、近住,前四个。内住为什么叫内住?因为你不是往外的,你是往内心观照,然后把你的心集中在你的所缘上,这个叫内住。为什么叫续住?就是想办法让它住在所缘上久一点,但是这时候一定会动不动就跑,但是你想办法让他持续久一点。接下来就是安住,就是慢慢可以住久一点了,而且可以稳定下来了。那接下来近住,就说你不会再跑掉了。所以这四个阶段是摄心的阶段。

然后再来,第五个是调顺或是调伏,寂静。最寂静是六跟七。第五开始为什么叫调伏?因为他已经开始在降伏五欲五盖。所以先摄心集中一心,接下来调伏五欲五盖。再来,专注一趣,等持。这个时候是轻安生起,由身轻安而心轻安。那到这里已经很厉害了,但是还不算未到地。必须由心轻安引发身轻安,然后能够维持一段时间,这样子的话就到未到地定。但是你继续这样子做,一直都是未到地定,你没办法上初禅。这时候在说一切有部的理论里面,他认为,你要做欣上厌下的六行观,就是欣初禅的胜妙离或是静妙离,然后厌欲界的苦粗障,你要做这样的观察 —— 那师父在俱舍论里面大概有提到 —— 你才能上初禅。那么初禅要上二禅,方法一样,二禅上三禅方法一样。所以这个叫做修六行观。

而世间道净惑,那当然他都是以上界的定伏下界的烦恼。所以如果你能坐到未到地定的话,相对来讲欲界的五欲或是五盖还有瞋基本上会被大量的降伏住。那当然你上了初禅,欲界的烦恼基本上是被降伏住,这个就是他所谓的世间道净惑。然而这个是不究竟的,虽然有很大的帮助,但不究竟的,他最终是要修四谛法,就是四谛观,然后以出世间道而究竟净惑。这个是讲断烦恼,这个就是颉隶伐多所谈的禅观。记得就叫做净行所缘,善巧所缘,净惑所缘,这是颉隶伐多所谈的。而且这是说一切有部的方式方法,细节上师父在很多地方或其他地方就很多地方会讲细节的修行方法,在俱舍论也讲过,可以去看一看。记得这是颉隶伐多的禅观系统。

瑜伽论的禅修纲要

  • 以颉隶伐多所传为基础,进而安立为四种所缘:
    • 遍满所缘境事 ------ 瑜伽师总立,内容分四:
      • 有分别影像: 观修。
      • 无分别影像: 止修。
      • 事边际性: 是尽所有性(事),如所有性。
      • 所作成办: 是修止观,通达事理而成就的,可摄得世间、出世间道果。
    • 以颉隶伐多所传的为基础:
      • 净行所缘境事
      • 善巧所缘境事
      • 净惑所缘境事

瑜伽师地论或是瑜伽论的禅修纲要,瑜伽师地论以颉隶伐多所传的禅修为基础,然后进而安立四种所缘。四种所缘,遍满所缘,净行所缘,善巧所缘,净惑所缘。他叫做遍满所缘境事,净行所缘境事,善巧所缘境事,净惑所缘境事。后面这三种以颉隶伐多所传的为基础,后面这三种是跟颉隶伐多说的是一样的,但是瑜伽师地论在这上面加上第一个,叫做遍满所缘境事,这是唯一瑜伽师地论总立。然后依这样子,来摄下面的几个所缘境事。这个遍满所缘境事,所谓的遍满就是含摄一切叫遍满。遍满所缘境事的内容分四项。其实师父在讲成佛之道以及讲阿含经的时候讲过,遍满所缘境事的内容分为四。一个叫做有分别影像境事,一个叫做无分别影像,事边际性,还有所作成办性四个。师父再讲一次,瑜伽师地论,立四种所缘境事,其实就是修禅修的一个系统,下面的三个,净行所缘,善巧所缘,净惑所缘,是颉隶伐多本来就已经有的,他在这个上面立了遍满所缘来含摄一切。所以瑜伽师地论的禅修是以遍满所缘为他的主要。那么遍满所缘分成四项,有分别影像,无分别影像,事边际性,还有所作成办性。

接下来我们要谈的是有分别影像,是修观或叫作观修。有分别影像跟无分别影像它是一对的,有分别影像是修观,无分别影像是修止。第一个这里讲的影像到底是什么,这个师父在成佛之道应该有讲过,阿含经也有讲。这里影像指的到底是什么?其实这个影像是所缘,禅修的时候,摄取所缘成为内心的境相,但这境相不一定是色,比如说数息,你对于呼吸的专注,而成为内心的专注集中力,这也是影像的一种。比较具体的,比如说你修不净观,把外面的不净相摄取起来之后,在内心形成影像,这个也叫做禅修的影像或是叫境相,这个就叫做这里的影像。那么你比如说你修观相念佛,然后佛像现出在你的内心里面,这个影像也就是这里的影像。

先讲无分别影像。无分别影像,事实上不要被这个字的表面中文意思给弄混了,因为这是梵文直接翻过来的。他的无分别影像不是说影像无分别,而是说心对你禅修的境不起分别,但是这里的不起分别不是什么都不想,而是摄住他,缘他,摄心集中而已。比如说你数息,你就专注在呼吸的气息上,那你刚开始数,你就是数一二三也可以,但这时候你是不做慧观的,你只是摄心集中以修止,然后成定,这个叫做无分别影像修,也就是心对影像不做慧观的分别。那么什么叫做有分别影像,就是心对影像做慧观的分别。比如说分别这个是无常的无我的,是苦的,是一切空的,这一些叫做对影像起分别,这种分别是做慧观的分别,也就是说作观。那作观可以成慧,比如说在俱舍论里面说,先依安那般那修摄心集中,那是修止,等到你止到一定的境界之后,因为你是息,你就要观息是色法,那么色法是属于身体的一部分,那么从身体的一部分,进而观色是无常,那这就是观,这就是有分别影像观,然后从色是无常。

再观到我们这个身心除了色以外,还有受想行识,那么进一步就观受想行识是无常。那么结合起来之后,再观色受想行识五蕴是无常无我的,这个都叫作观。所以要记得有分别影像是修观,无分别影像是修止。但它影像或是禅修的这个东西,可以是同一个东西的。你可以缘住呼吸,不观察呼吸的无常相、无我相,只观察呼吸的长短、冷热、粗细,然后摄心集中,这个叫做修止。但是如果你观察呼吸的无常相、变化相,这个就叫做修观。这就是前面两个有分别影像跟无分别影像的修行。

还有第三个事边际性,这个都是在作观,是尽所有性,还有如所有性,这个叫做事边际性。那尽所有性、如所有性早上有说了,这个就是他禅观修行的一部分。还有所作成办是修止观,通达事理而成就,可得世间、出世间道果。这个所作成办,世间道果就是修定,出世间道果就是依定作观,就是止观相应。这个就叫做所作成办,是修止观通达事理。修事修理通达事理,而可得世间、出世间道果。这个就是瑜伽师地论禅修的纲要。

事边际性是指的教理方面的吗?

这个在教理上要先通达,但是这里重的是观修观。

弟子可不可以这么理解,这个事边际性是修观是在修的过程,所作成办是已经有止观相应?

对,所作成办是止观相应之后,可以得到世间或出世间果。世间果就是定,出世间果就是可以得无常无我而断烦恼。

可不可以这么比方,就是闻思修证的修?

他是重在修,因为他这里在讲禅观,都是在禅修,不是闻思,闻思你之前就必须要有了。因为这里在谈禅观,这个就叫做瑜伽师地论的禅修纲要,是以这几个为主,然后其中又以遍满所缘为他的特色。但是如果是前面的净行、善巧、净惑,那个是通于说一切有部的,尤其是颉隶伐多所传的禅法。

弥勒与大乘瑜伽

  • 大乘瑜伽──‘瑜伽师地论’等,传说为无著菩萨,修弥勒菩萨法门,在阿瑜陀国时,见弥勒菩萨,而后由无著宏布出来的。
  • 无著是健驮罗的富娄沙富罗人,是广义的罽宾人。
  • 从兜率天弥勒菩萨听法,而宏传的大乘瑜伽,到底是事实,还是无稽的传说呢? 这可从三方面说:
    • 1、未来佛
      • 释迦为弥勒授记,为继释迦而来的未来佛,这是佛教界公认的。
      • 弥勒菩萨,现生于兜率天。在北方,弥勒菩萨的信仰,极为普遍。
      • 佛为弥勒说声闻所不知的法门,说一切有部阿毘达磨论师,也是信任的。
      • 与‘瑜伽师地论’思想相近的大乘经,都是佛为弥勒说,或弥勒为人说。
      • 这充分表明了: 佛教界对于这一思想系,确信为与佛时的弥勒,也就是现在兜率天上的弥勒菩萨有关。
    • 2、罽宾禅师
      • 从瑜伽行的传授说,罽宾的确有一位弥勒菩萨,弥勒是姓,姓弥勒的学佛者,如有大乘风格的,都可以简称为弥勒菩萨。
      • 他是罽宾的譬喻大师,与僧伽罗叉婆须蜜的风格相同; 出于婆须蜜以后,僧伽罗叉以前。
      • 这位可以简称为弥勒菩萨的,说一切有部的譬喻大师,传说如此的普遍,地位如此的崇高,可能就是大乘瑜伽的本源。
    • 3、 上升兜率问弥勒
      • 上升兜率问弥勒,西元四、五世纪,在罽宾是非常流行的。
      • 无著的上兜率天见弥勒,实为当时一般的事实。
      • 说无著请弥勒下降,说‘十七地论’,在佛教中,这是禅定修验的事实。
        • 念佛三昧,于定中见阿弥陀佛,与佛互相问答。在瑜伽师的禅定中,是修验的事实。
        • 无著修弥勒禅观,见弥勒,弥勒为他说法。在修持瑜伽行的佛教中,是没有什么可疑的。

弥勒与大乘瑜伽,现在先记得刚刚所讲的,一个是颉隶伐多的禅法,这是共通说一切有部的,本来就会有的。那我们再来看一个大乘瑜伽,就是瑜伽师地论等等,传说是无著菩萨修弥勒菩萨法门,在阿瑜陀国时见弥勒菩萨而后由无著菩萨宏布出来的。无著菩萨是健驮罗的富娄沙富罗人,是广义的罽宾人。罽宾区在哪里?迦湿密罗以西,现在的阿富汗以东,是属于西北印。所以无著菩萨本身他就是广义的罽宾人,而且他本来传说跟世亲菩萨都是在说一切有部出家的,从兜率天弥勒菩萨听法,而宏传大乘瑜伽。到底是事实还是只是瞎编出来的传说呢?刚刚不是讲一个故事吗?无著菩萨修行到最后,有些问题没办法解决,或是有些问题有疑问。所以他就禅修打坐,定中,然后去到兜率天向弥勒菩萨求法,然后就传出了瑜伽师地论。但是这部分是属于瑜伽师地论的前50卷,那后30卷是无著菩萨自己做的抉择的,最后的20卷其实跟瑜伽师地论没有太大关系,是在抉择阿含经的。那导师对这个地方到底只是传说,还是他有一些事实根据呢?我们来看导师从三大方面来说明。

未来佛,谈到弥勒菩萨。第一个我们想到的是什么?当来下生弥勒尊佛。那显现出来大家的印象里面,其实是布袋和尚。中国城Chinatown里面卖了很多布袋和尚,洋人喜欢叫做Happy Buddha,就肚子大大然后笑笑的。不管是拿着元宝...那我们的观念都是这样子。那弥勒菩萨,未来佛,所以叫做当来下生弥勒尊佛。释迦为弥勒菩萨授记,为继释迦而来的未来佛,这是佛教界公认的,而且在经论里面,经很早就有这样子说法。所以弥勒菩萨为未来佛,这几乎是所有佛教所公认的。弥勒菩萨现身在兜率天,在印度北方就是迦湿密罗,还有西北印这一带,弥勒菩萨的信仰极为普遍。佛为弥勒说声闻所不知的法门,说一切有部阿毘达磨论师也是信任的,也就是说传说佛陀曾为弥勒菩萨讲法,但是这些是声闻所不知道的,传说有这样子的,那么在阿毘达磨的论典里面也曾经讲过这样,大毘婆沙论也曾经讲过这么一回事,所以这是在北方是极有这样的信仰的,就是相信弥勒菩萨是未来佛,然后相信佛陀曾为弥勒菩萨教导一些声闻弟子所不知道的法门,在北方是有这样的传说。与瑜伽师地论思想相近的大乘经,都是佛为弥勒说,或弥勒为人说。我们举一个师父曾经讲过教过的,其他还有很多,我们讲一个大家比较能够知道的,解深密经分别瑜伽品,里面是谁跟谁的对话?就是佛跟弥勒菩萨的对话。解深密经分别瑜伽品就是佛跟弥勒菩萨的对话,而且是在谈禅观的对话。弥勒菩萨曾经跟佛讨论,跟佛对话,然后说,禅观里面所显现出来的这些境相,是真的还假的?真的,那是不是唯心所现?是唯心所现,但是,它有实质的作用,不是只是像做梦一样而已,他是实质的作用。那么既然这样的话,就表示说境相是不是可以改变?是可以改变的。所以从这样的一个讨论里面,又延伸出来一个问题,这么真实的境相,都是因为心所现的,是可以改变的。那么我们平常所看到的这些境相,难道也是心所现的吗?在解深密经里面佛陀回答说,是的。平时的这些境相也是唯心所现,或是唯识所现。

由这个可以知道,唯识所现的这个禅观思想是由禅修所引发而来的,所以很多跟瑜伽师地论或大乘瑜伽禅观有关系的,都跟弥勒菩萨有相当的关系。要么就是佛对弥勒菩萨说的,要么就是弥勒菩萨对其他人说的,导师说这充分表明了一点,佛教界对于这一思想体系确信为与佛时的弥勒菩萨,也就是现在在兜率天上的弥勒菩萨有关。所以就把这些禅修,跟兜率天的弥勒菩萨给结合在一起。相信要么就是佛对弥勒菩萨说的,要么都是未来佛弥勒菩萨对很多其他菩萨或声闻弟子们所说的,这是一个确信的信仰,这是第一个。

再来,罽宾禅师,从瑜伽行的传授说,罽宾的确有一位弥勒菩萨。弥勒是姓,姓弥勒的学者如有大乘风格的都可以简称为弥勒菩萨。我们要知道有一件事情,就是说,我们现在看到的很多菩萨们的名字,但是在历史纪录记载上面都不是只有这一位。比如说龙树菩萨,如果根据佛教的经论或是佛教的历史来讲的话,从佛教史上称作龙树、龙猛、大龙的有好几位。那当然我们现在比较有名的讲的就是中论跟大智度论的作者龙树菩萨,但是叫龙树,叫龙猛的不只是这个,好几个。所以西藏曾经把龙树以后800年有一位也叫龙猛,叫龙树的把他当成是中论的那个龙树。所以在西藏的佛教史上说龙树菩萨活了800年,但事实上你去研究就知道说,这只是同名。其实在佛教经论史上叫无著Asanga的也好几个,叫Vasubandhu(世亲)的也好几个。那这很稀奇吗?不稀奇。比如说在中国汉地叫如源的你去查,可能好几个。比如说我们一般的名字叫建国,太多了,有没有叫护国的,好像比较没有护国,建国的好几个,还有建军的,国庆的也好几个。那幺女的叫招弟的也好几个,那么台湾最多的就是什么春娇啦,然后素芬、素贞。师父去很多地方讲课,几乎都有这样的名字。所以我会常常把人搞混,很奇怪不是罗东吗,怎么又跑到这边来。同名,姓不一样,有时候甚至同名同姓。所以既然很多地方都这样,那英文也是啊,叫Mary的一堆,叫William的一堆。最痛苦的就是以前师父在大学教书,每个不但长得一样,名字也差不多。

所以在印度的佛教史,这种名称是非常普遍的。所以弥勒这个名称,其实在佛教史很多经论里面,他其实有好几个。因此在罽宾区有这样一个叫做弥勒的禅修者或是学者或是一群都可以,如有大乘风格的都可以简称为弥勒菩萨。这是在罽宾区的一个禅师,他是罽宾的譬喻大师,与僧伽罗叉、婆须蜜的风格相近,出于婆须密以后,僧伽罗叉以前,僧伽罗叉。婆须密,你们不懂不知道不管。反正这些人,僧伽罗叉跟婆须密都是属于罽宾区说一切有部的声闻禅师。他们不是大乘的,但是他们是属于说一切有部的禅师。弥勒这位禅师就是他们其中的一位。然而弥勒菩萨不只是说一切有部的声闻禅师,他更接受大乘,而成为大乘的禅师。所以罽宾区的譬喻大师刚才有讲过,很多禅师其实更接受的是持经譬喻者的理论。所以他不但是持经譬喻者,而且他是一个禅师,然后被称作弥勒。这位可以简称为弥勒菩萨的说一切有部的譬喻大师,传说如此的普遍,地位如此的崇高,可能就是大乘瑜伽的本源。然后再加上他的禅修,跟颉隶伐多加起来合起来的话,那就成为大乘瑜伽的修行纲目。

弟子记得那个譬喻师,大德法救,他们也是譬喻师。好像弟子记得他们有那个大乘菩萨的那个有点就教化,就是以这个故事来教化大众。

就叫持经譬喻者,他是重在于用故事来譬喻。比如说这个跟阿含经的风格很像,比如说阿含经讲一个什么教法,然后他会举一个例子,那就是一个故事,那他拿这个来譬喻让我们知道说这个教义到底是什么内容,要表达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持经譬喻者有这样的风格。

那就是经部的譬喻师,就是这个意思。

对,叫做持经譬喻,就是重经,然后拿譬喻来解说甚深的教义,这个叫做持经譬喻者,就是以经为主。论跟经上有冲突的,他觉得要以经为主,但是怎么解说经呢,他认为不需要太详细复杂,当然他也不是说没有系统,他觉得系统不需要做得太复杂,最重要是以经的教义内容是什么为主,所以就拿譬喻来解说。那么事实上,你上过杂阿含经里面很多都是这种故事,这个持经譬喻者确实有杂阿含经的味道,这种风格的味道。

最后来看一下,上升兜率问弥勒。那到底上升兜率问弥勒到底是真是假,其实我们要知道,很多传说的故事,你不能完全说他瞎编的,但是也不一定是照传说那样子。上升兜率问弥勒在西元四五世纪在罽宾区是非常流行的,所以我们现在比较普遍的故事都是无著菩萨上升兜率问弥勒菩萨,事实上这样的故事从佛教的经典跟很多资料来看,不只是一个,好几个都常常这样子说。只要不清楚,就上升或到哪里去问。无著上升兜率天见弥勒实为当时一般的事实,什么叫一般事实?就是很多都会有这样的情况。那为什么有这样的情况呢,这个跟禅修有关系。说无著菩萨请弥勒菩萨下降,说十七地论,在佛教中这是禅定修行的经验。他不一定是真的请他下来,但是在禅修中有见佛闻法的经验。这在很多禅经里面都提到,比如师父最早曾经研究过写过论文在福严的时候,叫作观佛三昧海经,他先观佛的白毫或是脚拇指,然后扩大,这个师父以前曾经讲过,扩大到观成一尊佛,然后从一尊佛观两尊三尊,然后观一区都是佛,然后观遍满十方都是佛,然后慢慢再收缩回来,成为一尊佛。那你以为这样就结束了?没有。接下来要这尊佛会讲经说法。那禅经都这样讲,可见这是禅观的经验。所以比如说念佛三昧,就是师父刚刚讲的观佛三昧海经,当然这类的禅经很多,念佛三昧在定中见阿弥陀佛,与佛问答,这个叫做般舟三昧,里面也是这样子讲的。在念佛三昧中,于定中见阿弥陀佛与佛互相问答。在瑜伽师的禅定中,是修证的经验,是修行的禅修的经验。无著菩萨修弥勒禅观见弥勒,弥勒为他说法,在修行瑜伽行的佛教中,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惊讶,也没有什么太大的疑惑,因为这本来就是那个区域很多修行禅观者会有的经验。

那你们觉得说,那你修一修,那为什么佛会说法呢?唯识所现,其实师父曾经提出这么一个说法,当然大家参考看看。如果你本身对教理不熟,对教理不通,其实就算你真的观了,佛不会说法。为什么?因为从瑜伽来讲是为心所现,唯识所现。那佛会说法呢一定是你自己本身对教理有很深度的认识。其实所谓的定中佛说法,其实是用定来作为更深的肯定跟认可。所以无著菩萨能在定中见弥勒菩萨说法,他如果本身对经教教理不够熟透的话是不可能的事情,那会这样就表示他对经教本来就有很深的程度了,只是经过禅修对于这些教法更加的肯认而已。那当然,做参考,这是师父的观念,做参考。

弟子前段时间看过虚云老和尚的专辑,他在里头说在文革的时候,他有一次受到迫害了,然后就是禅坐了几天了,然后他上了兜率天,还讲这个故事。这是等于近代的发生的事情,这是虚云老和尚自己写的,所以我觉得这个是非常可信的。

是啊,他这个其实理论一样,他有禅修,虚云老和尚自己不可能对教法不熟的,那当然会有相似的经验,会有类似。但是我说,我们只知道经论上确实这样讲,这个确实也是有这样的,但是,比如说问师父,虚云老和尚这个故事是真还假的,我没办法回答,但是这样的东西有没有理论根据是有的,但他确实是不是这样我不知道,这就是上升兜率天问弥勒菩萨的一个状况。

师父我想问一下,就刚才您说那个自己那个观点,就是在定中肯定自己对于所有教义的理解,就见了佛说法,是不是就自己跟自己说法?

其实就是把自己平时所学来的,在定中现出来,再印证一遍。比如说我们作观,止观的观,师父不是说为什么一定要闻思,一定要闻慧思慧成就,因为不然你观不出来。因为你没有概念,其实也是一种观,就是重复把平时已经很熟透的东西,用定中再印证,再加强你的信息跟观念。

小结

  • 兜率天有弥勒菩萨的敬仰,罽宾有弥勒菩萨教授,在传说中合化,加深了罽宾教界对弥勒法门的信仰。
  • 生在罽宾的无著,专修弥勒瑜伽,得到面见弥勒, 谘决深义的经验。
  • 无著所传的大乘瑜伽,有二大传统:
    • 罽宾说一切有部瑜伽,传为颉隶伐多所传。
    • 在这一基础上,综合为四种所缘境事。这或是 渊源于罽宾的弥勒菩萨,由无著的修持而大大 的宏传起来。
  • ‘瑜伽师地论’的传宏,就在这一情况中出现。

最后,小结。兜率天有弥勒菩萨的信仰,这是在佛教界已经公认的。罽宾区有弥勒菩萨在传授禅观,然后在传说中结合了,把传说中的未来佛,还有罽宾区的禅修的弥勒禅师给结合了。这个加深了罽宾教界对弥勒法门的信仰。生在罽宾的无著,专修弥勒瑜伽,得面见弥勒咨抉深义的经验。其实他还是自己修行的,然后又加上禅观。所以无著所传的大乘瑜伽,实际上是有两大传统的。第一个传统是罽宾说一切有部,传为颉隶伐多所传的,这是说一切有部的声闻禅的共同。另外一个是在这个基础上,综合四种所缘境事,遍满所缘。

刚刚所讲的这一些,这或是弘扬于罽宾的弥勒菩萨,或由无著的修持而大大的弘传起来,就是这一部瑜伽师地论的根本思想来源。瑜伽师地论的弘传,就在这一情况当中出现了。这就是瑜伽师地论的概要跟介绍。

经过这样子的话,你们有没有什么想法跟心得?就是很简单的一个东西。读过这个之后,我们要了解,这些法门都不是一时一地造成的。不是哪一个人忽然哪一天睡一睡,突然想到什么,然后写出一部论出来,不是这样,都是很多前人,包括理论基础,包括禅修基础,包括部派里面的抉择,然后经过长时间慢慢产生了一些修行的经验,然后教导出来,让我们有可以入门入手的一些方法。

如果没有这些东西,我问你,2500年前佛陀到底教了什么?你怎么会知道呢?经过佛陀的教导,弟子们不断的理解诠释,以及用他们的修行的经验,不管真开悟还是禅修什么都好,不断的这样的研究,然后不断的以自己的经验,然后结合解说,一代一代的传承下来,到现在我们还是继续的遵循这样一个方法来修行。细节上或许我们还不是很清楚,说一定是怎么样,但是大方向上,这是几千百年来的一个修行。大方向上,就是我们可以依此入手的一个方法。从瑜伽师地论它的形成以及它的组织,包括它的思想来源,这个就是我们今天做的一个交代。

未来法光法师来了,他先跟大家谈菩萨地的真实义品。那么在未来如果还有其他法师对于瑜伽师地论有熟悉的,也可以请他们来讲讲。或更未来以后,等到师父把前面的基础都打了有机会,也可以来谈谈瑜伽师地论。

那我们今天就讲到这里,我们来回向,请合掌。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