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師地論大綱概要 第三講

出自磐中觉道 • Wiki
瑜伽師地論大綱概要 第二講 本講視頻 Youtube

談到了思想來源跟弘傳,那麼談到了大乘瑜伽師對瑜伽師地論還有後代佛教的貢獻。那大乘瑜伽師是罽賓的瑜伽師,那麼他綜合了說一切有部的阿毘達磨理論,譬喻經部師的理論,然後綜合自己的禪修,接下來接受了大乘的思想之後,就成為所謂的大乘瑜伽師。這一學系的開展繼承經部的過未無體說,就是種子理論,還有細心持種說境界不實說,而導入三界唯心,萬法唯識,這就成了唯識學或是大乘瑜伽學的理論,對佛教思想有卓越的貢獻。所以這個就是所謂的大乘瑜伽師,他就是瑜伽師地論思想的來源。

再來,大乘瑜伽學為瑜伽師以瑜伽行為中心攝持的境相與果德綜合而成的,那這就是瑜伽師地論十七地分的內容,有談境相,有談果德。境相就是前面,果德是哪一部分?十七地論裡面的談果德的是哪一部分?從聲聞地、獨覺地、菩薩地,還有兩種涅槃都是果德。前面都是境相跟修行,那後面從聲聞地、獨覺地、菩薩地,還有有餘涅槃無餘涅槃都是果德。所以攝持境相果德成為十七地,這當然是大乘,瑜伽師地論是大乘,但是,除了菩薩地以外,其餘的都是共聲聞的。

十七地裡面,前面講的不管,三摩呬多地、非三摩呬多地、有心無心,然後意地,那個五識身相應地,這些全部都是共聲聞的,而且裡面全部談的都是以比丘、阿羅漢,都是這樣子談的。那菩薩地當然講的就是比較不共的,是講唯識學所談的菩薩行。所以其餘的都是共聲聞,主要是北方說一切有系的論師、經師、瑜伽師的結晶。所以瑜伽師地論是說一切有部裡面的論師,阿毘達磨論師,還有持經譬喻者,經師,以及禪修叫做瑜伽師,整個結合起來,有阿毘達磨的味道,因為系統完整,還有他又不注重法相的分析,這是經部師的特色。阿毘達磨很注重法相的分析,但是經部師相對來講,他重於修證,重於修持,所以比較不注重法相的分析。比如說五位七十五法或是百法,分析很細,經部師是比較不重視這樣子。那最後當然就是瑜伽師禪修的一些經驗,還有他的修行方法,這些就是瑜伽師的一個特色,所以這整個結合起來,就成為瑜伽師地論思想的根本。

頡隸伐多(Revata)的禪觀系統

  • 『瑜伽師地論』的核心 ── 瑜伽行,是依頡隸伐多所傳的瑜伽行為本,而整理為大乘瑜伽行的綱目。
  • 傳說佛為頡隸伐多所說的瑜伽行,不外三類:
    • 1、「淨行所緣」: 是隨煩惱特重而施以淨治的,就是「五停心觀」。
      • 貪行的,以「不淨」淨治其心
      • 瞋行的,以「慈愍」淨治其心
      • 癡行的,以「緣起」淨治其心
      • 慢行的,以「界差別」淨治其心
      • 尋思的,以「安般念」淨治其心。
    • 2、「善巧所緣」: 是治於法愚矇而迷謬的, 就是五善巧
      • 修蘊善巧 — 於無我得善巧。
      • 修界善巧 — 於因得善巧,界為「因」義。
      • 修處善巧 — 於(四)緣得善巧。
      • 修緣起善巧 — 於無常、苦、無我得善巧。
      • 處非處善巧 — 即是緣起善巧差別。
    • 3、「淨惑所緣」
      • 以世間道而淨惑的,修六行觀──苦麤障靜妙離
      • 以出世道而究竟淨惑的,修四諦觀。

頡隸伐多(Revata),瑜伽師地論的核心瑜伽行,是依頡隸伐多所傳的瑜伽行為本而整理為大乘瑜伽的綱目。這個頡隸伐多幾乎很少聽到,也不清楚,但是這是在瑜伽師地論裡面所說的。頡隸伐多是誰呢?也不是很清楚。但是我們可以知道,頡隸伐多是罽賓區一個說一切有部的禪師,這是瑜伽師地論自己說的。傳說佛為頡隸伐多所說的瑜伽行不外三類,但是雖然他是罽賓區的一個禪師,然而在傳說裡面說他是佛時代的弟子。然後佛陀為他說禪修的方法跟分類 —— 那當然,照說應該不是佛時代的,只是說他們會有那個習慣,但是頡隸伐多的禪法確實在罽賓區說一切有部裡面傳出來的。

傳說佛陀為頡隸伐多說的瑜伽行不外三類,其實這個在解深密經裡面也有,只是說後來他又依這基本而開展出他的一個修行的綱目。那這三類,第一個叫做淨行所緣,是隨煩惱特重而施以淨治的,就是五停心觀,這個是頡隸伐多所傳下來禪修的第一個,叫做淨行所緣,然後第二個叫做善巧所緣,第三個叫做淨惑所緣。他把禪修分成三大綱要,第一個叫做淨行所緣,然後第二個叫做善巧所緣,第三個是淨惑所緣,以這三個所緣作為修行禪修的綱目。

淨行所緣

頡隸伐多所傳的第一個叫做淨行所緣,是隨煩惱特重而施以對治的。其實就是對治我們的煩惱的禪修,就是說一切有部所常說的五停心觀。這個師父在很多地方都有說,我們大概知道一下就好了。第一個多貪眾生修不淨觀,以不淨對治貪行人。瞋心的以慈憫或叫做慈悲觀作為其修行的綱要,這個慈悲觀又叫做慈心觀。但事實上四無量心裡面其實不是只有慈悲觀,有慈、悲、喜、舍四無量心,但一般我們都修慈心,慈心觀,你知道為什麼嗎?其實真正來講,慈心或是慈悲或是慈心觀,他是總攝所有的四無量心。因為後面的悲喜跟舍,其實只是慈心觀的不同特質而已。所以他的整個特色,基本上就叫做慈心觀。後面的悲、喜、舍,只是慈心觀的不同重點跟特色而已。所以一般都以慈心觀簡單的來代替四無量心,這個叫做慈心觀。瞋行重的就以慈憫觀慈悲觀來淨治其心,痴行重的修緣起來淨治。慢主要是我執重的,以界差別觀,就是十八界,以界差別觀來修行。尋思重的,這裡的尋思重就一般講的心散亂的,容易分心的,不容易集中的,以安般念就是數息,安那般那觀來作為淨治,這個就是一般北傳佛教所談的五停心觀,俱舍論也是這樣子講的,這五停心觀可以說是說一切有部分類禪修的根本。這個頡隸伐多他就是把它列為淨行所緣,是以對治為主的,這是第一個。細節上師父就不講了,因為我們的課程有限。這些東西,五停心觀,師父在哪裡講得比較清楚?阿含經裡面,俱舍論也有講,阿含經裡面講得更清楚。

善巧所緣

再來,善巧所緣,是對治於法迷濛而迷謬的,就是修五種善巧。

第一個叫做修蘊善巧,其實這叫做蘊處界、緣起處非處善巧,這叫做五種善巧。其實這五種善巧都是在作觀,都是依定而作觀。比如說蘊善巧,蘊善巧是什麼意思?五蘊、修五蘊、分析五蘊,而知道五蘊安立,但是五蘊中只有色、受、想、行、識,沒有一個本質的我。所以這個叫做蘊善巧得無我,於無我得善巧。

修界善巧,於因得善巧,為什麼叫做於因得善巧?這個界是十八界,因為十八界的那個界,如果你們聽師父講過阿含經,界有幾種意思?界有沒有種類(的意思),界還有種子的意思,界還有因,什麼東西的因?所以十八界它有因的意思。這就是為什麼說,他講修界善巧是界為因義,所以叫做於因得善巧,就是諸法的因,那諸法不離開十八界。

那麼還有叫做修處善巧。處是什麼處?十二入處。那修十二入處,於緣得善巧。為什麼這裡緣師父特別加了一個四?於四緣得善巧。因為十二入處是談認識論,六根對六境產生的認識。在阿毘達磨裡面分析認識,包括唯識學。認識要有四種緣,哪四種?親因緣,所緣緣,增上緣還有等無間緣。其實他就是在我們的認識十二入處上做分析,然後叫做對緣得善巧。因為一切的認識必須依四緣而起,這個叫做於緣得善巧。至於為什麼修十二入處,細節上以後有談到慢慢談,談到瑜伽師地論的時候慢慢談,但是師父在阿含經講要裡面有沒有特別談,為什麼談十二入處?為什麼做十二入處觀?有。所以有空到那個地方去看一看,當然瑜伽師地論可能會解釋的更清楚詳細一點。

還有,修緣起善巧是指十二緣起,那修十二緣起是對於無常、苦、無我得善巧。因為十二支的分析就是在分析我們身心生命不斷的流轉,然後其中就有無常、無我。當然是一定有,而且更重視無常、無我得善巧,就是修十二緣起。還有處非處善巧,也是修十二緣起。這個處非處是什麼意思?合理、合乎因果的、不合乎因果的。為什麼我們會說修十二因緣是修處非處呢?因為會知道說我們這個身心生命是怎麼來的,比如說我們為什麼會死?因為有生必有死,那合理吧,那如果說不死,長生,那是不合理、不合乎道理的。那生為什麼會生?因為有過去的煩惱造作,有業力,因緣再潤發,那就會有投胎,這個才是合理的。如果說是有什麼東西來創造你的,這個就不合理了。這個叫做處非處。那我們的身心生命就是十二緣起的流轉,其中是沒有一個根本不變的我的,這個就是處。但是如果你認為十二緣起的流轉裡面有一個根本的我在流轉,那叫做非處。那麼探究到最後,我們為什麼會造業,不管善惡,為什麼會造業,為什麼輪迴?因為最重要就是煩惱無明。煩惱無明就是根本的流轉生死因,這個叫做處。你要是在這個無明以外去尋找另外一個什麼生死因,那就叫做非處。這個就叫於處非處得善巧,就是修緣起觀。於緣起得善巧,重的是十二緣起。對於緣起,你們聽師父講阿含經的時候,其實緣起有各種解釋。然而在說一切有部裡面,他把十二緣起支是最完善的,而且做三世兩重因果的說明。這已經是在說一切有部基本上是變成主流說了,是定論。這個是善巧所緣。

淨惑所緣

另外一個第三個叫做淨惑所緣,有兩個。以世間道而淨惑是修六行觀,以出世道而究竟淨惑的是修四諦觀。

第一個以世間道而淨惑修六行觀,其實就在修禪定。禪定能不能淨惑?可以,但是這種淨不是究竟的淨,是相對的。以禪定的力量把我們的煩惱降伏,那當然你修得越高,所降伏的煩惱越多。不過基本上要求的就是,比如說未到地定或是初禪,基本上他可以把欲界的煩惱 —— 欲界以什麼煩惱為主?瞋還有五欲五蓋。五欲,欲界煩惱以五欲為主,瞋跟五欲。那麼瞋跟欲,它會讓我們造很多業,所以基本上是以世間的禪定禪修把我們的欲界煩惱、瞋跟五欲降伏住,這個叫做世間道而淨惑,主要是淨欲界惑。

那六行觀,苦粗障,勝妙離,這是欣上厭下的六行觀。從說一切有部的禪法裡面,他是說,尤其是瑜伽師地論,他說,從我們開始,比如說數息開始,攝心一境,攝心一境之後,會有九住心的階段。那當然你攝心一境,比如說數息來講,你剛開始要攝心的時候,可以有各種方法來觀息。不管你是數、隨,數出不數入,數入不數出,還是數一到五,還是數一到十,還是雙數數、單數數,這個都是幫助你攝心集中的方法。那麼等到你攝心慢慢慢慢集中之後,接下來就會有所謂的九住心的階段來判斷你的一個過程跟狀況,那這些你必須做一個修行的檢視。

記得九住心是哪九住嗎?內住、續住、安住、近住,前四個。內住為什麼叫內住?因為你不是往外的,你是往內心觀照,然後把你的心集中在你的所緣上,這個叫內住。為什麼叫續住?就是想辦法讓它住在所緣上久一點,但是這時候一定會動不動就跑,但是你想辦法讓他持續久一點。接下來就是安住,就是慢慢可以住久一點了,而且可以穩定下來了。那接下來近住,就說你不會再跑掉了。所以這四個階段是攝心的階段。

然後再來,第五個是調順或是調伏,寂靜。最寂靜是六跟七。第五開始為什麼叫調伏?因為他已經開始在降伏五欲五蓋。所以先攝心集中一心,接下來調伏五欲五蓋。再來,專注一趣,等持。這個時候是輕安生起,由身輕安而心輕安。那到這裡已經很厲害了,但是還不算未到地。必須由心輕安引發身輕安,然後能夠維持一段時間,這樣子的話就到未到地定。但是你繼續這樣子做,一直都是未到地定,你沒辦法上初禪。這時候在說一切有部的理論裡面,他認為,你要做欣上厭下的六行觀,就是欣初禪的勝妙離或是靜妙離,然後厭欲界的苦粗障,你要做這樣的觀察 —— 那師父在俱舍論裡面大概有提到 —— 你才能上初禪。那麼初禪要上二禪,方法一樣,二禪上三禪方法一樣。所以這個叫做修六行觀。

而世間道淨惑,那當然他都是以上界的定伏下界的煩惱。所以如果你能坐到未到地定的話,相對來講欲界的五欲或是五蓋還有瞋基本上會被大量的降伏住。那當然你上了初禪,欲界的煩惱基本上是被降伏住,這個就是他所謂的世間道淨惑。然而這個是不究竟的,雖然有很大的幫助,但不究竟的,他最終是要修四諦法,就是四諦觀,然後以出世間道而究竟淨惑。這個是講斷煩惱,這個就是頡隸伐多所談的禪觀。記得就叫做淨行所緣,善巧所緣,淨惑所緣,這是頡隸伐多所談的。而且這是說一切有部的方式方法,細節上師父在很多地方或其他地方就很多地方會講細節的修行方法,在俱舍論也講過,可以去看一看。記得這是頡隸伐多的禪觀系統。

瑜伽論的禪修綱要

  • 以頡隸伐多所傳為基礎,進而安立為四種所緣:
    • 遍滿所緣境事 ------ 瑜伽師總立,內容分四:
      • 有分別影像: 觀修。
      • 無分別影像: 止修。
      • 事邊際性: 是盡所有性(事),如所有性。
      • 所作成辦: 是修止觀,通達事理而成就的,可攝得世間、出世間道果。
    • 以頡隸伐多所傳的為基礎:
      • 淨行所緣境事
      • 善巧所緣境事
      • 淨惑所緣境事

瑜伽師地論或是瑜伽論的禪修綱要,瑜伽師地論以頡隸伐多所傳的禪修為基礎,然後進而安立四種所緣。四種所緣,遍滿所緣,淨行所緣,善巧所緣,淨惑所緣。他叫做遍滿所緣境事,淨行所緣境事,善巧所緣境事,淨惑所緣境事。後面這三種以頡隸伐多所傳的為基礎,後面這三種是跟頡隸伐多說的是一樣的,但是瑜伽師地論在這上面加上第一個,叫做遍滿所緣境事,這是唯一瑜伽師地論總立。然後依這樣子,來攝下面的幾個所緣境事。這個遍滿所緣境事,所謂的遍滿就是含攝一切叫遍滿。遍滿所緣境事的內容分四項。其實師父在講成佛之道以及講阿含經的時候講過,遍滿所緣境事的內容分為四。一個叫做有分別影像境事,一個叫做無分別影像,事邊際性,還有所作成辦性四個。師父再講一次,瑜伽師地論,立四種所緣境事,其實就是修禪修的一個系統,下面的三個,淨行所緣,善巧所緣,淨惑所緣,是頡隸伐多本來就已經有的,他在這個上面立了遍滿所緣來含攝一切。所以瑜伽師地論的禪修是以遍滿所緣為他的主要。那麼遍滿所緣分成四項,有分別影像,無分別影像,事邊際性,還有所作成辦性。

接下來我們要談的是有分別影像,是修觀或叫作觀修。有分別影像跟無分別影像它是一對的,有分別影像是修觀,無分別影像是修止。第一個這裡講的影像到底是什麼,這個師父在成佛之道應該有講過,阿含經也有講。這裡影像指的到底是什麼?其實這個影像是所緣,禪修的時候,攝取所緣成為內心的境相,但這境相不一定是色,比如說數息,你對於呼吸的專注,而成為內心的專注集中力,這也是影像的一種。比較具體的,比如說你修不淨觀,把外面的不淨相攝取起來之後,在內心形成影像,這個也叫做禪修的影像或是叫境相,這個就叫做這裡的影像。那麼你比如說你修觀相念佛,然後佛像現出在你的內心裏面,這個影像也就是這裡的影像。

先講無分別影像。無分別影像,事實上不要被這個字的表面中文意思給弄混了,因為這是梵文直接翻過來的。他的無分別影像不是說影像無分別,而是說心對你禪修的境不起分別,但是這裡的不起分別不是什麼都不想,而是攝住他,緣他,攝心集中而已。比如說你數息,你就專注在呼吸的氣息上,那你剛開始數,你就是數一二三也可以,但這時候你是不做慧觀的,你只是攝心集中以修止,然後成定,這個叫做無分別影像修,也就是心對影像不做慧觀的分別。那麼什麼叫做有分別影像,就是心對影像做慧觀的分別。比如說分別這個是無常的無我的,是苦的,是一切空的,這一些叫做對影像起分別,這種分別是做慧觀的分別,也就是說作觀。那作觀可以成慧,比如說在俱舍論裡面說,先依安那般那修攝心集中,那是修止,等到你止到一定的境界之後,因為你是息,你就要觀息是色法,那麼色法是屬於身體的一部分,那麼從身體的一部分,進而觀色是無常,那這就是觀,這就是有分別影像觀,然後從色是無常。

再觀到我們這個身心除了色以外,還有受想行識,那麼進一步就觀受想行識是無常。那麼結合起來之後,再觀色受想行識五蘊是無常無我的,這個都叫作觀。所以要記得有分別影像是修觀,無分別影像是修止。但它影像或是禪修的這個東西,可以是同一個東西的。你可以緣住呼吸,不觀察呼吸的無常相、無我相,只觀察呼吸的長短、冷熱、粗細,然後攝心集中,這個叫做修止。但是如果你觀察呼吸的無常相、變化相,這個就叫做修觀。這就是前面兩個有分別影像跟無分別影像的修行。

還有第三個事邊際性,這個都是在作觀,是盡所有性,還有如所有性,這個叫做事邊際性。那盡所有性、如所有性早上有說了,這個就是他禪觀修行的一部分。還有所作成辦是修止觀,通達事理而成就,可得世間、出世間道果。這個所作成辦,世間道果就是修定,出世間道果就是依定作觀,就是止觀相應。這個就叫做所作成辦,是修止觀通達事理。修事修理通達事理,而可得世間、出世間道果。這個就是瑜伽師地論禪修的綱要。

事边际性是指的教理方面的吗?

這個在教理上要先通達,但是這裡重的是觀修觀。

弟子可不可以这么理解,这个事边际性是修观是在修的过程,所作成办是已经有止观相应?

對,所作成辦是止觀相應之後,可以得到世間或出世間果。世間果就是定,出世間果就是可以得無常無我而斷煩惱。

可不可以这么比方,就是闻思修证的修?

他是重在修,因為他這裡在講禪觀,都是在禪修,不是聞思,聞思你之前就必須要有了。因為這裡在談禪觀,這個就叫做瑜伽師地論的禪修綱要,是以這幾個為主,然後其中又以遍滿所緣為他的特色。但是如果是前面的淨行、善巧、淨惑,那個是通於說一切有部的,尤其是頡隸伐多所傳的禪法。

彌勒與大乘瑜伽

  • 大乘瑜伽──『瑜伽師地論』等,傳說為無著菩薩,修彌勒菩薩法門,在阿瑜陀國時,見彌勒菩薩,而後由無著宏佈出來的。
  • 無著是健馱羅的富婁沙富羅人,是廣義的罽賓人。
  • 從兜率天彌勒菩薩聽法,而宏傳的大乘瑜伽,到底是事實,還是無稽的傳說呢? 這可從三方面說:
    • 1、未來佛
      • 釋迦為彌勒授記,為繼釋迦而來的未來佛,這是佛教界公認的。
      • 彌勒菩薩,現生於兜率天。在北方,彌勒菩薩的信仰,極為普遍。
      • 佛為彌勒說聲聞所不知的法門,說一切有部阿毘達磨論師,也是信任的。
      • 與『瑜伽師地論』思想相近的大乘經,都是佛為彌勒說,或彌勒為人說。
      • 這充分表明了: 佛教界對於這一思想系,確信為與佛時的彌勒,也就是現在兜率天上的彌勒菩薩有關。
    • 2、罽賓禪師
      • 從瑜伽行的傳授說,罽賓的確有一位彌勒菩薩,彌勒是姓,姓彌勒的學佛者,如有大乘風格的,都可以簡稱為彌勒菩薩。
      • 他是罽賓的譬喻大師,與僧伽羅叉婆須蜜的風格相同; 出於婆須蜜以後,僧伽羅叉以前。
      • 這位可以簡稱為彌勒菩薩的,說一切有部的譬喻大師,傳說如此的普遍,地位如此的崇高,可能就是大乘瑜伽的本源。
    • 3、 上升兜率問彌勒
      • 上升兜率問彌勒,西元四、五世紀,在罽賓是非常流行的。
      • 無著的上兜率天見彌勒,實為當時一般的事實。
      • 說無著請彌勒下降,說『十七地論』,在佛教中,這是禪定修驗的事實。
        • 念佛三昧,於定中見阿彌陀佛,與佛互相問答。在瑜伽師的禪定中,是修驗的事實。
        • 無著修彌勒禪觀,見彌勒,彌勒為他說法。在修持瑜伽行的佛教中,是沒有什麼可疑的。

彌勒與大乘瑜伽,現在先記得剛剛所講的,一個是頡隸伐多的禪法,這是共通說一切有部的,本來就會有的。那我們再來看一個大乘瑜伽,就是瑜伽師地論等等,傳說是無著菩薩修彌勒菩薩法門,在阿瑜陀國時見彌勒菩薩而後由無著菩薩宏布出來的。無著菩薩是健馱羅的富婁沙富羅人,是廣義的罽賓人。罽賓區在哪裡?迦濕密羅以西,現在的阿富汗以東,是屬於西北印。所以無著菩薩本身他就是廣義的罽賓人,而且他本來傳說跟世親菩薩都是在說一切有部出家的,從兜率天彌勒菩薩聽法,而宏傳大乘瑜伽。到底是事實還是只是瞎編出來的傳說呢?剛剛不是講一個故事嗎?無著菩薩修行到最後,有些問題沒辦法解決,或是有些問題有疑問。所以他就禪修打坐,定中,然後去到兜率天向彌勒菩薩求法,然後就傳出了瑜伽師地論。但是這部分是屬於瑜伽師地論的前50卷,那後30卷是無著菩薩自己做的抉擇的,最後的20卷其實跟瑜伽師地論沒有太大關係,是在抉擇阿含經的。那導師對這個地方到底只是傳說,還是他有一些事實根據呢?我們來看導師從三大方面來說明。

未來佛,談到彌勒菩薩。第一個我們想到的是什麼?當來下生彌勒尊佛。那顯現出來大家的印象裡面,其實是布袋和尚。中國城Chinatown裡面賣了很多布袋和尚,洋人喜歡叫做Happy Buddha,就肚子大大然後笑笑的。不管是拿着元寶...那我們的觀念都是這樣子。那彌勒菩薩,未來佛,所以叫做當來下生彌勒尊佛。釋迦為彌勒菩薩授記,為繼釋迦而來的未來佛,這是佛教界公認的,而且在經論裡面,經很早就有這樣子說法。所以彌勒菩薩為未來佛,這幾乎是所有佛教所公認的。彌勒菩薩現身在兜率天,在印度北方就是迦濕密羅,還有西北印這一帶,彌勒菩薩的信仰極為普遍。佛為彌勒說聲聞所不知的法門,說一切有部阿毘達磨論師也是信任的,也就是說傳說佛陀曾為彌勒菩薩講法,但是這些是聲聞所不知道的,傳說有這樣子的,那麼在阿毘達磨的論典裡面也曾經講過這樣,大毘婆沙論也曾經講過這麼一回事,所以這是在北方是極有這樣的信仰的,就是相信彌勒菩薩是未來佛,然後相信佛陀曾為彌勒菩薩教導一些聲聞弟子所不知道的法門,在北方是有這樣的傳說。與瑜伽師地論思想相近的大乘經,都是佛為彌勒說,或彌勒為人說。我們舉一個師父曾經講過教過的,其他還有很多,我們講一個大家比較能夠知道的,解深密經分別瑜伽品,裡面是誰跟誰的對話?就是佛跟彌勒菩薩的對話。解深密經分別瑜伽品就是佛跟彌勒菩薩的對話,而且是在談禪觀的對話。彌勒菩薩曾經跟佛討論,跟佛對話,然後說,禪觀裡面所顯現出來的這些境相,是真的還假的?真的,那是不是唯心所現?是唯心所現,但是,它有實質的作用,不是只是像做夢一樣而已,他是實質的作用。那麼既然這樣的話,就表示說境相是不是可以改變?是可以改變的。所以從這樣的一個討論裡面,又延伸出來一個問題,這麼真實的境相,都是因為心所現的,是可以改變的。那麼我們平常所看到的這些境相,難道也是心所現的嗎?在解深密經裡面佛陀回答說,是的。平時的這些境相也是唯心所現,或是唯識所現。

由這個可以知道,唯識所現的這個禪觀思想是由禪修所引發而來的,所以很多跟瑜伽師地論或大乘瑜伽禪觀有關係的,都跟彌勒菩薩有相當的關係。要麼就是佛對彌勒菩薩說的,要麼就是彌勒菩薩對其他人說的,導師說這充分表明了一點,佛教界對於這一思想體系確信為與佛時的彌勒菩薩,也就是現在在兜率天上的彌勒菩薩有關。所以就把這些禪修,跟兜率天的彌勒菩薩給結合在一起。相信要麼就是佛對彌勒菩薩說的,要麼都是未來佛彌勒菩薩對很多其他菩薩或聲聞弟子們所說的,這是一個確信的信仰,這是第一個。

再來,罽賓禪師,從瑜伽行的傳授說,罽賓的確有一位彌勒菩薩。彌勒是姓,姓彌勒的學者如有大乘風格的都可以簡稱為彌勒菩薩。我們要知道有一件事情,就是說,我們現在看到的很多菩薩們的名字,但是在歷史紀錄記載上面都不是只有這一位。比如說龍樹菩薩,如果根據佛教的經論或是佛教的歷史來講的話,從佛教史上稱作龍樹、龍猛、大龍的有好幾位。那當然我們現在比較有名的講的就是中論跟大智度論的作者龍樹菩薩,但是叫龍樹,叫龍猛的不只是這個,好幾個。所以西藏曾經把龍樹以後800年有一位也叫龍猛,叫龍樹的把他當成是中論的那個龍樹。所以在西藏的佛教史上說龍樹菩薩活了800年,但事實上你去研究就知道說,這只是同名。其實在佛教經論史上叫無著Asanga的也好幾個,叫Vasubandhu(世親)的也好幾個。那這很稀奇嗎?不稀奇。比如說在中國漢地叫如源的你去查,可能好幾個。比如說我們一般的名字叫建國,太多了,有沒有叫護國的,好像比較沒有護國,建國的好幾個,還有建軍的,國慶的也好幾個。那么女的叫招弟的也好幾個,那麼台灣最多的就是什麼春嬌啦,然後素芬、素貞。師父去很多地方講課,幾乎都有這樣的名字。所以我會常常把人搞混,很奇怪不是羅東嗎,怎麼又跑到這邊來。同名,姓不一樣,有時候甚至同名同姓。所以既然很多地方都這樣,那英文也是啊,叫Mary的一堆,叫William的一堆。最痛苦的就是以前師父在大學教書,每個不但長得一樣,名字也差不多。

所以在印度的佛教史,這種名稱是非常普遍的。所以彌勒這個名稱,其實在佛教史很多經論裡面,他其實有好幾個。因此在罽賓區有這樣一個叫做彌勒的禪修者或是學者或是一群都可以,如有大乘風格的都可以簡稱為彌勒菩薩。這是在罽賓區的一個禪師,他是罽賓的譬喻大師,與僧伽羅叉、婆須蜜的風格相近,出於婆須密以後,僧伽羅叉以前,僧伽羅叉。婆須密,你們不懂不知道不管。反正這些人,僧伽羅叉跟婆須密都是屬於罽賓區說一切有部的聲聞禪師。他們不是大乘的,但是他們是屬於說一切有部的禪師。彌勒這位禪師就是他們其中的一位。然而彌勒菩薩不只是說一切有部的聲聞禪師,他更接受大乘,而成為大乘的禪師。所以罽賓區的譬喻大師剛才有講過,很多禪師其實更接受的是持經譬喻者的理論。所以他不但是持經譬喻者,而且他是一個禪師,然後被稱作彌勒。這位可以簡稱為彌勒菩薩的說一切有部的譬喻大師,傳說如此的普遍,地位如此的崇高,可能就是大乘瑜伽的本源。然後再加上他的禪修,跟頡隸伐多加起來合起來的話,那就成為大乘瑜伽的修行綱目。

弟子记得那个譬喻师,大德法救,他们也是譬喻师。好像弟子记得他们有那个大乘菩萨的那个有点就教化,就是以这个故事来教化大众。

就叫持經譬喻者,他是重在於用故事來譬喻。比如說這個跟阿含經的風格很像,比如說阿含經講一個什麼教法,然後他會舉一個例子,那就是一個故事,那他拿這個來譬喻讓我們知道說這個教義到底是什麼內容,要表達的目的到底是什麼,持經譬喻者有這樣的風格。

那就是经部的譬喻师,就是这个意思。

對,叫做持經譬喻,就是重經,然後拿譬喻來解說甚深的教義,這個叫做持經譬喻者,就是以經為主。論跟經上有衝突的,他覺得要以經為主,但是怎麼解說經呢,他認為不需要太詳細複雜,當然他也不是說沒有系統,他覺得系統不需要做得太複雜,最重要是以經的教義內容是什麼為主,所以就拿譬喻來解說。那麼事實上,你上過雜阿含經裡面很多都是這種故事,這個持經譬喻者確實有雜阿含經的味道,這種風格的味道。

最後來看一下,上升兜率問彌勒。那到底上升兜率問彌勒到底是真是假,其實我們要知道,很多傳說的故事,你不能完全說他瞎編的,但是也不一定是照傳說那樣子。上升兜率問彌勒在西元四五世紀在罽賓區是非常流行的,所以我們現在比較普遍的故事都是無著菩薩上升兜率問彌勒菩薩,事實上這樣的故事從佛教的經典跟很多資料來看,不只是一個,好幾個都常常這樣子說。只要不清楚,就上升或到哪裡去問。無著上升兜率天見彌勒實為當時一般的事實,什麼叫一般事實?就是很多都會有這樣的情況。那為什麼有這樣的情況呢,這個跟禪修有關係。說無著菩薩請彌勒菩薩下降,說十七地論,在佛教中這是禪定修行的經驗。他不一定是真的請他下來,但是在禪修中有見佛聞法的經驗。這在很多禪經裡面都提到,比如師父最早曾經研究過寫過論文在福嚴的時候,叫作觀佛三昧海經,他先觀佛的白毫或是腳拇指,然後擴大,這個師父以前曾經講過,擴大到觀成一尊佛,然後從一尊佛觀兩尊三尊,然後觀一區都是佛,然後觀遍滿十方都是佛,然後慢慢再收縮回來,成為一尊佛。那你以為這樣就結束了?沒有。接下來要這尊佛會講經說法。那禪經都這樣講,可見這是禪觀的經驗。所以比如說念佛三昧,就是師父剛剛講的觀佛三昧海經,當然這類的禪經很多,念佛三昧在定中見阿彌陀佛,與佛問答,這個叫做般舟三昧,裡面也是這樣子講的。在念佛三昧中,於定中見阿彌陀佛與佛互相問答。在瑜伽師的禪定中,是修證的經驗,是修行的禪修的經驗。無著菩薩修彌勒禪觀見彌勒,彌勒為他說法,在修行瑜伽行的佛教中,也沒有什麼太大的驚訝,也沒有什麼太大的疑惑,因為這本來就是那個區域很多修行禪觀者會有的經驗。

那你們覺得說,那你修一修,那為什麼佛會說法呢?唯識所現,其實師父曾經提出這麼一個說法,當然大家參考看看。如果你本身對教理不熟,對教理不通,其實就算你真的觀了,佛不會說法。為什麼?因為從瑜伽來講是為心所現,唯識所現。那佛會說法呢一定是你自己本身對教理有很深度的認識。其實所謂的定中佛說法,其實是用定來作為更深的肯定跟認可。所以無著菩薩能在定中見彌勒菩薩說法,他如果本身對經教教理不夠熟透的話是不可能的事情,那會這樣就表示他對經教本來就有很深的程度了,只是經過禪修對於這些教法更加的肯認而已。那當然,做參考,這是師父的觀念,做參考。

弟子前段时间看过虚云老和尚的专辑,他在里头说在文革的时候,他有一次受到迫害了,然后就是禅坐了几天了,然后他上了兜率天,还讲这个故事。这是等于近代的发生的事情,这是虚云老和尚自己写的,所以我觉得这个是非常可信的。

是啊,他這個其實理論一樣,他有禪修,虛雲老和尚自己不可能對教法不熟的,那當然會有相似的經驗,會有類似。但是我說,我們只知道經論上確實這樣講,這個確實也是有這樣的,但是,比如說問師父,虛雲老和尚這個故事是真還假的,我沒辦法回答,但是這樣的東西有沒有理論根據是有的,但他確實是不是這樣我不知道,這就是上升兜率天問彌勒菩薩的一個狀況。

师父我想问一下,就刚才您说那个自己那个观点,就是在定中肯定自己对于所有教义的理解,就见了佛说法,是不是就自己跟自己说法?

其實就是把自己平時所學來的,在定中現出來,再印證一遍。比如說我們作觀,止觀的觀,師父不是說為什麼一定要聞思,一定要聞慧思慧成就,因為不然你觀不出來。因為你沒有概念,其實也是一種觀,就是重複把平時已經很熟透的東西,用定中再印證,再加強你的信息跟觀念。

小結

  • 兜率天有彌勒菩薩的敬仰,罽賓有彌勒菩薩教授,在傳說中合化,加深了罽賓教界對彌勒法門的信仰。
  • 生在罽賓的無著,專修彌勒瑜伽,得到面見彌勒, 諮決深義的經驗。
  • 無著所傳的大乘瑜伽,有二大傳統:
    • 罽賓說一切有部瑜伽,傳為頡隸伐多所傳。
    • 在這一基礎上,綜合為四種所緣境事。這或是 淵源於罽賓的彌勒菩薩,由無著的修持而大大 的宏傳起來。
  • 『瑜伽師地論』的傳宏,就在這一情況中出現。

最後,小結。兜率天有彌勒菩薩的信仰,這是在佛教界已經公認的。罽賓區有彌勒菩薩在傳授禪觀,然後在傳說中結合了,把傳說中的未來佛,還有罽賓區的禪修的彌勒禪師給結合了。這個加深了罽賓教界對彌勒法門的信仰。生在罽賓的無著,專修彌勒瑜伽,得面見彌勒咨抉深義的經驗。其實他還是自己修行的,然後又加上禪觀。所以無著所傳的大乘瑜伽,實際上是有兩大傳統的。第一個傳統是罽賓說一切有部,傳為頡隸伐多所傳的,這是說一切有部的聲聞禪的共同。另外一個是在這個基礎上,綜合四種所緣境事,遍滿所緣。

剛剛所講的這一些,這或是弘揚於罽賓的彌勒菩薩,或由無著的修持而大大的弘傳起來,就是這一部瑜伽師地論的根本思想來源。瑜伽師地論的弘傳,就在這一情況當中出現了。這就是瑜伽師地論的概要跟介紹。

經過這樣子的話,你們有沒有什麼想法跟心得?就是很簡單的一個東西。讀過這個之後,我們要了解,這些法門都不是一時一地造成的。不是哪一個人忽然哪一天睡一睡,突然想到什麼,然後寫出一部論出來,不是這樣,都是很多前人,包括理論基礎,包括禪修基礎,包括部派裡面的抉擇,然後經過長時間慢慢產生了一些修行的經驗,然後教導出來,讓我們有可以入門入手的一些方法。

如果沒有這些東西,我問你,2500年前佛陀到底教了什麼?你怎麼會知道呢?經過佛陀的教導,弟子們不斷的理解詮釋,以及用他們的修行的經驗,不管真開悟還是禪修什麼都好,不斷的這樣的研究,然後不斷的以自己的經驗,然後結合解說,一代一代的傳承下來,到現在我們還是繼續的遵循這樣一個方法來修行。細節上或許我們還不是很清楚,說一定是怎麼樣,但是大方向上,這是幾千百年來的一個修行。大方向上,就是我們可以依此入手的一個方法。從瑜伽師地論它的形成以及它的組織,包括它的思想來源,這個就是我們今天做的一個交代。

未來法光法師來了,他先跟大家談菩薩地的真實義品。那麼在未來如果還有其他法師對於瑜伽師地論有熟悉的,也可以請他們來講講。或更未來以後,等到師父把前面的基礎都打了有機會,也可以來談談瑜伽師地論。

那我們今天就講到這裡,我們來回向,請合掌。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