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之探究及其觀行 第四講
空之探究及其觀行 第三講 | 本講視頻: Youtube | 空之探究及其觀行 第五講 |
不同的「空」義與深義(續)
我們繼續來談,上座禪。所以這個就是告訴你說,上座禪,剛剛有法師問我說,為什麼叫上座?它的上座跟大眾沒有關係,它意思說,這是一種很高等的意思。那意思就是說,我們一般禪修打坐的時候,其實前方便很重要。你平時就要訓練,這樣子的一個離愛染,離五欲五蓋,然後保持一個相對清淨安靜的生活,然後從中去訓練正知正念。那這樣子的話,你打坐,坐下來,你才能達到兩個效果。一個,攝心集中,心一境性。第二個,因為你平時就在訓練離欲界的欲跟蓋,你打坐下來,不但能攝心集中,而且比較容易離於煩惱的貪染。那這樣子打坐的效果是事半功倍。如果你平時不訓練的話,你只靠說,我幾天或幾個小時來這邊,或是來禪修中心,或是到哪裡去坐,這樣效果當然就一定不好的。所以上座禪,就是平時就要正知正念訓練,就是上座禪這裡所講的。
弟子:師父想問一下,在睡覺前和睡覺時,佛陀是怎麼教導我們的?
基本上,睡前睡時,在我們經典上所看到的,佛陀教導的都是經行跟打坐。經行就是慢慢的走,繞著住的地方,但是不能走太快,慢慢走,調整我們的,這個有一點叫做四念處的身觀念處,去覺知到我們全體的身心的一個狀況,這個叫做經行。然後不然就是打坐,不然也可以背誦經典。在佛陀那個時候是這樣子教導。當然背誦經典不是像我們一般的經典,就是背誦複習,比如說早上佛陀所講的,或是說佛弟子中上座的這些法師們所講的,就是做這幾件事情。
弟子:是不是有一個時間的長短也重要,還是說在睡的時候或沒睡的時候,又應該怎麼做?
它基本上如果要嚴格的講起來,他睡下去的時候,佛陀教弟子們睡覺時要做光明想,那也是禪修的一種,那這個我們以後有空慢慢再談。所以還沒睡之前,就兩件事情,經行跟打坐。那睡覺的時候,就右脅而臥,然後再來就是做光明想,當然這個要求都不容易。
空諸欲
3、空諸欲
- 「空諸欲」,『雜阿含經』約空五欲說,而實不限於五欲的。
- 諸欲的欲,包含了貪,欲,愛,渴,熱煩,渴愛,正是繫縛生死的,緣起支中渴愛(taṇhā)支的種種相,也就是四諦中愛為集諦的愛。
空諸欲與空住的意義相通,都是著重於離愛而不染著的意思。
再來。空住就是上座禪,「空諸欲」。諸欲的欲,包含了貪、欲、愛、渴、熱煩、渴愛,正是系縛生死的,緣起支中的渴愛,就是愛(taṇhā)支的種種相,也就是四諦中愛為集諦的愛,也就是十二緣起的愛。記得十二緣起嗎?無明,識,名色,六入處,觸,受,愛,取,有,渴愛的這種四諦中的集諦的愛。諸欲的欲,就是我們所謂的愛染。現在我來說一下無明跟愛。兩個都是煩惱,但它嚴格來講是一體的兩面。它並不是兩者不相干的,但是特質上會有點不一樣。在十二緣起支裡面,第一支是無明,然後第幾支是愛?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處、觸、受、愛,第八支。那這個愛跟無明是不是到最後才會有愛,前面沒愛,但是阿含經又講說,我們生死是無明所覆,愛結所系,所以無明跟愛到底差在哪裡呢?我們可以這樣子講:無明它有兩個意思,廣義的無明包括愛。廣義的無明是一切煩惱的總和,叫做無明。所以無明緣行的無明,是指廣義的一切煩惱的總和,所以我們可以這樣講,無明,廣義的,是一切煩惱的總和,這是廣義的,這樣的話就包括愛在裡面。狹義的就是,知見上認知的錯謬,這個是狹義的。廣義的煩惱當然包括愛,那狹義的知見上的錯謬,就叫做無明。這個時候,跟愛染相對起來,就是情感上的。這個時候,知見上的叫做無明,情感行為上的叫做愛染。所以這個叫做知見上的認知錯謬的無明,這個叫做情感上的染著。所以可以說是知跟情意,知情意的知,認知上的錯誤就是無明,情感上的染著,就是愛染。那麼從一個簡單的比喻來講,就是說,有些是,你連認知上都是錯認的,有一些是,雖然你知道這樣是不對的,但是你情感的染著上是放不開的。比如說我們大家都知道,寵小孩是不對的,但是真的叫你嚴格去執行,做得下嗎?做不下。所以認知跟情感,它是一體的兩面。有時候我們知道,但卻是做不到。有時候是連認知都錯誤。那麼從落到生死的根源來講,我們就可以分為無明跟愛染。這個愛染的範圍很大,三界都有三界的貪,都是愛染。但是我們這裡所講的空諸欲的欲,包括貪、欲、愛、渴望,這些都是可以說是整個欲、染愛的總體。
但是這個貪染渴愛裡面最重的是欲界的五欲,是最粗重的。欲界的五欲的愛染會讓我們做出錯誤的行為跟不道德的行為。很多殺盜淫妄都是從愛染產生的。雖然說色、無色界的愛染也是一種執著,但實際上色、無色界的貪愛它只是會障礙我們生死而已,它不會讓你做壞事。色、無色界的貪愛是比較微細的,基本上它不會讓你做壞事,它只是會造成生死沒辦法解脫而已。但是欲界的五欲太粗重的話,會讓我們造成不道德的行為。欲界的五欲是什麼?哪五欲?色、聲、香、味、觸而來的染著。如果還有人不知道呢,我們進一步簡單地講,叫做物質欲望。所以這裡講的空諸欲,就是讓我們從離開物質欲望為第一步,然後進一步離一切三界的渴愛跟貪染,離一切這些以五欲為根本第一步的,然後進而廣攝三界貪慾的。這樣的離諸欲,就叫做空諸欲。所以空諸欲就是離開我們的愛染,就是我們的無明跟愛染的情感上的染著,包括對生命,對我們所認識到一切的這種貪染的舍離,這個叫做空諸欲。我們一般來講,對我們所見到的東西是不是會貪染?會。貪染執著不舍。從我們對於人事的,比如說對父母親,對我們周遭的親朋好友,乃至對我們晚輩的這些小孩,都會產生貪染,這是更比較深的。還有就是對我們所擁有的財產,房子、車子、衣服。我們不要講多的,對衣服會不會貪染?對衣服的貪染其實可以發展到很微細,包括你覺得我穿這件衣服到底好不好看,穿這件太醜了不適合我,明明很貴的丟掉,今天不喜歡,穿這件才好看,那這是對一個東西的貪染,這是比較粗淺的,比較粗重的。所以從五欲的貪染的舍離,進一步到比較微細的,包括色、無色界的,這樣的欲望的這種舍離,就叫做空諸欲。總之,空諸欲與空住的意思相通,都是著重於離愛而不染著的意思。所以,佛教的空,在經典阿含經裡面,告訴我們叫做空諸欲,就是離愛染,離貪愛就叫做空,這是空的第二個意思。第一個剛剛有講過,空是指空寂處,表示內心的寂靜跟安定。那這裡講的是離空欲,離愛欲離煩惱,這是第二個。
世間空
4、世間空
• 《雜阿含》:「世尊!所謂世間空,云何名為世間空?」佛告三彌離提:「眼空,常、恆、不變 易法空,我所空。所以者何?此性自爾。若色、 眼識、眼觸、眼觸因緣生受,若苦、若樂、不苦 不樂,彼亦空,常、恆、不變易法空,我所空。 所以者何?此性自爾。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是名空世間。」
• 世間,佛約眼等內六處,色等外六處,六識,六觸,六受說。這些都是可破壞的,破壞法所以名為世間。
六處等我我所空,名為空世間。以「無我、我所」 為空,是空三昧的一般意義。 空=無我我所
第三個,世間空。雜阿含經:世尊,所謂世間空,云何名為世間空?佛告三彌離提,眼空,常恆不變易法空,我所空,所以者何,此性自爾。若色,眼識,眼觸,眼觸因緣生受。若苦,若樂,不苦不樂,彼亦空。常、恆、不變易法空,我所空,所以者何?此性自爾。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是名世間空。
導師說,世間,佛從眼等內六處,色等外六處,然後加上六識,六觸,六受說。這些都是可破壞的,破壞法,所以名為世間。昨天我大概有提到一下,阿含經裡面所說的世間,跟很多經典以及我們認識不大一樣。我們一般現在說世間,一般會從兩個角度來講世間。世是什麼意思?時間的流轉,間,空間。所以我們一般對世間的認識是,空間加上時間,時空的一個時間的流動,還有一個空間可以讓我們居住的,這個我們就叫世間,這當然也是一般的認識,問題是,雜阿含經裡面,它對世間並不是這樣定義的,雜阿含經裡面對世間指的是什麼?蘊處界,又叫做五蘊世間。六六世間,五蘊世間就是我們這個身心,色、受、想、行、識。這個五蘊叫做世間,也就是我們這個身心,就叫做世間。
這裡就牽扯到一件很重要的,為什麼雜阿含經裡面把這個我們的身心叫做世間?因為要記住一件事情,講離苦得樂,講一切事情的解決,還有一切事情的根源,來自哪裡?我們這個身心。修行誰在修?我們這個身心。所以我常講好幾次,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誰的五蘊?我們自己的身心五蘊,連大乘佛教都這樣講的,可見佛陀講修行,不是離開自己的身心去看別人怎麼樣,也不是離開這個身心去看外在的世界怎麼樣,因為一切都不外乎是我們這個身心的觀察,以及這個身心跟外面的互動,這個才能成為世間。如果把我們這個身心拿開了,然後去談一個空泛的問題,意義在哪裡?因為你要了解我們這個身心,才知道問題的根源,才知道怎麼去解決,因為一切的問題來源不就是我們這個身心。
所以講到世間,第一個五蘊世間就在分析我們這個身體跟精神的狀態,然後談到說裡面到底是怎麼回事,然後從中去解決。另外一個六六世間就是在講我們這個身心跟外面的認識。整個這樣的一個互動裡面,到底產生什麼問題?這些都是修行的入手處,這個叫做世間。
弟子:剛才提到那個空屋的比喻,我覺得那個意味非常好,就是整個的是非常空寂,沒有任何的染著。但是就是一般的話,這個空性容易感覺就是完全空掉了,然後完全放空,沒有任何念頭,但是作為世間人的話,想要做成一件事情,必然會有念頭,那這個空能不能理解為,只是沒有執著,沒有染著,就是念頭還是一個接一個?
是,念頭有,但在佛教裡面講念頭有兩個層次。第一個,要有善的念頭,不善的要把它改成善的,所以叫做四正勤。誰記得四正勤?從惡的來講,已生的要讓它降伏、斷除,未生的不要讓它生。從善的來講,還沒生起的善要讓它生起來,已生起的善要讓它增長。所以這就是我們第一個,要起善的念頭,不要起惡的念頭,這是第一個層次。但如果只是這個層次的話,還不夠,因為你就算是起再善的念頭,你還有執著的話,那還是生死。那第二個就是說,就算是起善,你也不能執著,那就是離開欲望跟執著。你不要以為起善的不執著,我們起善的會執著。你幫助人是不是善?那你幫助人會不會執著?會。所以佛教有兩個層次,但不是說馬上叫你不要執著,當然這是比較理想,第一步至少先起善。
所以這個空諸欲,就是剛才說的讓你離開執著。所以你看,世間,佛約眼等內六處,色等外六處,六識,六觸,六受說,這些都是可破壞的,可破壞法所以名為世間。這裡的世間空的空,指的就是世間的一切都是無常變化的,都是可壞可滅的,是沒有一個本質的我跟我所的,這個就叫做世間空。所以我們來看這個經典裡面怎麼講,他說:「世尊,所謂世間空,云何名為世間空?」什麼叫做世間空?佛告三彌離提:「眼空,常恆不變易法空,我,我所空。」所以者何,此性自爾。眼空就是眼耳鼻舌身意的眼根,眼根是空的,但是眼根是空,不是說什麼都沒有,它的空指的是什麼?沒有所謂的常恆不變易法,它是在否定不變的東西,而不是在否定存在的緣起因緣和合的眼根,它是存在的。但是,它是剎那變化,是無常破壞性的。那有沒有常恆不變易的法?沒有,因為眼根,它本來就是因緣和合的,本來就是變化的,所以沒有不變的東西,本來如此,不是誰讓它這個樣子。為什麼本來如此?因為因緣聚合的,就會因緣而散。本來如此,那麼本來如此,問題出在哪裡?本來無常,我們硬去執著,就出在這裡。以後我們慢慢會再講,本來就無常,只是我們執著。我是不是告訴你無常,你就不執著了?那你就開悟了?哪有那麼容易的,這要經過不斷的訓練的。比如說,你們有沒有打過籃球?那麼有一個人跑來跟我說,當然我比喻,我今天去學校看人家打籃球,我也想去打,結果不會打。你教我打籃球,我說好,我教你打籃球,先教你運球,然後你就做一次給他看,要怎麼樣,怎麼樣,怎麼樣。講完了,我都告訴你了,問題是等於你會了嗎?當然不是,你還要訓練。但是我要先告訴你,不然你亂打一通。所以正確的知識是第一步,但是你要去訓練。同樣的佛陀都告訴你,但是你要不斷的去訓練。我昨天有講過一句話,佛教有一套訓練方法,但是要先知道,觀念上要先懂,知識上要先知道。佛陀就告訴你說,一切法是因緣所成,所以它是眼空,是因為眼睛都在無常變化,眼根都在無常變化。若色,為什麼這裡談到色?因為眼見色,他是在講眼根對色,然後會產生眼識,所以眼根是空。那你眼根所對的對象,也是空,也是變化的。那眼對色所產生的識,也是空的。為什麼?也是因緣和合而有的,所以也是無常變化的,所以叫做若眼,若識。然後眼觸,眼根,色境產生眼識,是認識的開始。這個識再去接觸到對象,那就是進一步認識的一個連續的動作,所以又有觸。接下來受,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接下來會愛取有,所以他說,這樣所產生的一個認識,不管你是苦受。
樂受,不苦不樂受,什麼意思?你們有沒有看到喜歡的東西?看到喜歡的東西,心情是不是會好?比如說,我跟Judy是好朋友,所以我看到她的時候,今天心情特別好,但是如果我很討厭Judy,所以我看到Judy,今天心情都不好,就是苦受、樂受。但如果說我跟Judy不認識,所以沒有好和壞,所以我今天看到她,打個招呼,沒有好壞的問題,這個叫做不苦不樂受。所以這個叫做一切的認識的產生,就是這樣不斷的產生。那這些認識的產生都是一切,不管是眼,不管是色,不管是眼識,不管是觸受,這一些都是因緣所成的,都不是常住不變的,這個叫做常恆不變易法空,都是無常變化的,這一些都是這樣子的。所以者何,此性自爾。
接下來,耳對聲,產生耳識。接下來,觸,受,愛,取,有這些,全部六根對六境都是因緣和合的產生,所以這些都只是一種作用的過程,沒有存在的我,這個叫做世間空。所以六根對六境的認識叫做世間。六根對六境的認識都是因緣和合的,沒有不變存在的我或是自性,這個就叫做空。
弟子:昨天提到無常的時候,跟這邊有點相關,昨天您回答問題的時候說,比如你的車子被偷掉了,或者是有人怎樣,如果房子馬上被燒掉,如果你是看到車胎一點點磨損慢慢報廢的話,那比較容易接受。但是如果突然之間,包括如果是重病的一個癌症病人,拖了幾年以後慢慢的死亡,就比較容易接受。但如果突然之間,一個天災或者是什麼,突然之間沒有了,那這個情況下就很難接受。那這個是不是跟修行的境界有關係?怎樣去解決這種一下子出現的這個問題。
其實這個解決不是一下子出現的,這是要長期平時的訓練。你要平時不訓練,你當然沒辦法。我舉一個例子,我最喜歡就是用學功夫。比如說學功夫,你一下子遇到一個高手,結果你打輸了,跑回來說,「師父,你能不能教我一個招數打贏他?」電影常常這樣演。其實你能不能打贏這個高手,重點在哪裡?重點在平時的訓練。不是用哪一個招哪一個式。不是一招一式就打贏了。所以功夫好壞重在平時的訓練。所以你說,那我遇到一個親人或是什麼忽然怎麼樣,這個不是說我用兩句話跟你講一講,你就可以做到。或許你可以暫時,就算是你一下子可以接受,那也是要你平時有訓練。所以修行的功夫,重在於平時不斷的訓練跟增長。等到你真正遇到境界的時候,你就能用。
那你說,師父,我平常沒有訓練怎麼辦?現在開始。再來就是說,比如說師父是出家人,跟如立法師,我們也常常會遇到很多不是佛教徒,或是就算是佛教徒,平時也沒有多用功的。我們還是儘可能的去安慰,但是我們也知道說,這個時候能不能達到很好的效果,其實有限的,因為你平時不學,平時很執著。所以修行貴乎平常的訓練,你要學功夫成為高手,貴乎平常的訓練。所以佛陀曾經跟阿難說,就算你跟在佛的身邊,如果你不學,你也不可能成為一個有修證的阿羅漢。
弟子:我看這個經文,因為它寫說眼空,這個我們知道,因為是緣起所以是空的,那接下來的常恆不變易法空,不變易法空,我們知道它是緣起,可是它的常恆擺在這邊,好像又跟他們完全,我就看不懂。
你把它這樣了解,這個法就叫東西,常的東西,恆的東西,不變易的東西,空是在否定這樣的一個東西,就是沒有常的、恆的、不變易的東西,是沒有這樣的東西的。常的、恆的、不變易的法是空的,就是沒有這種東西。我寫出來你就知道了。常、恆、不變易法就是一個存在的東西的意思。常的、恆的、不變易的這個東西,那你說常、恆、不變易,其實都一樣的。這樣的東西,沒有。所以一切的東西都是無常、無恆,就是不恆常,還有變異的。所以常的、恆的、不變的東西是沒有這樣的東西的。所以它在否定一個常住不變的東西。所以它是在否定我跟我所,而認為一切法本來就是無我、無我所的。
大概到目前為止,我們所看到佛陀,他直接去解釋空。
都是針對禪坐所產生的問題,就是世間空,欲望空。一開始的住空,那當佛陀把這三點講出來以後,這個可能以後還有。那我開始有一個感覺,就是說我們人類對於這個抽象的思考是非常好的。借用牛頓的三大力學定律,他可能一開始只是要跟木匠解釋說為什麼你打那麼用力,沒有用。但是後來一直發展,發展到最後變成Oppenheimer(奧本海默)的原子彈了。那我在想說,會不會說是本來佛陀的意思是要解釋禪修所遇到的問題,但是後來把它抽象化以後,在上面發展一個非常大的空的一個學說,然後有很多人他不打坐不學禪,然後直接看這個空的理論,然後講得又高又玄又妙,弄得到最後好像失去原來的意義。會有這個問題。所以當印順導師在講阿含空、部派空,還有般若跟中觀的時候,他一直掌握住一個很重要的關鍵,就是在談我們的身心生命是怎麼一回事,而不會跑到後來都是變成又玄又妙的一些理論。哪怕般若,他都一直掌握住我們這個身心生命的一個問題。那我們繼續看下去,慢慢就會比較清楚了。我剛剛不是舉一個最好的例子嗎?心經、般若經的開宗明義,它講什麼?照見五蘊皆空。哪五蘊?色受想行識。誰的?我的。自己的。所以他一直掌握住這個,不是在談又玄又妙的理論。但是他整個理論再怎麼談,其實都在談我們這個真實的樣貌是怎麼樣,然後對這個真實的諦理去體悟它,證悟它。
我還有個問題,我看那,我的感覺就是說,佛陀在講就是人看到的、想到的、感覺到的,這些所有的都不是真實的東西。這是一個觀念的問題,反映到最後的話,基本上就是一個感情的問題,就是你的反應。因為這些都是不真實的,所以你就不要起什麼反應。你不用喜歡也不要討厭。你討厭也不對,喜歡也不對,因為這看到的都不是真實的,甚至你感情都不是那種。說到底,那人到最後是什麼意思呢?這個慢慢再跟你講,其實不是說喜歡和討厭不對。喜歡,但是依於緣起而不執著。所以它的重點不在於喜不喜歡。我跟你講一個比較玄的話,你懂了怎麼講都對,你不懂的怎麼講都不對。有點禪宗的味道。事實上就是如此。你要產生了執著,你喜歡不喜歡都不對。你不執著,那就喜不喜歡都無所謂。所以佛教不只是講無我,它還講大悲。那這個問題的根源在哪裡?根源在這個[我執]。佛陀對弟子很關愛,佛陀對弟子關不關愛。
關愛,那你可以用一般叫做喜歡,但是佛陀這種關愛是無我的關愛,希望大家都能得到解脫。那像我們對家人關不關愛?關愛,但是我們是很執著的關愛。這樣了解它的差別嗎?那這個慢慢理解,我後面講解脫道會慢慢講,所以六處等我。我所空,名為世間空,以無我,沒有一個不變的本質。以無我,我所為空,是空三昧的一般意義。空等於無我,無我所。所以這裡的空就等於無我無我所,沒有本質。那麼無我呢?我就是一個常恆不變的一個東西,這個叫我。那屬於我的一切,這個叫做我所。比如說我執著我這個身心生命有一個我,那我所認識到的屬於我的,我認為是我的屬於我的,這一切都叫做我所。比如說我執著有一個我,那這個就是我的衣服,這個就是我的桌子,這個就是我的電腦,這個全部都叫做我所。這一切都是沒有本質的,所以叫做無我無我所。我們今天講到這裡,明天繼續來看空心解脫。今天回去把這個講義稍微看一下,就是空它代表了幾個意思,它中間有什麼關聯性,大概去複習一下,了解一下。我們來回向,請合掌。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