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初期大乘佛教

来自磐中觉道 • Wiki
第二章 部派佛教 第四章 中观学派

第一节 大乘佛教概述

大乘佛教思想,从原始佛教时代的潜流,到部派佛教时期的发展,最后到大概公元前一世纪左右,初期的大乘佛教思想终于出现。从此开始,一直到公元五世纪末左右,通称为大乘佛教时期。2 这一时期,事实上部派佛教的许多教派还是一直在蓬勃的发展中,只是相对于部派佛教时期而通称为大乘佛教时期。

一、大乘佛教特色

大乘佛教的“大乘”一词是由梵文 Mahāyāna 义译而来,mahā 是“大”,yāna 是“乘”。在佛教里常常将其教说、教理思想称为乘。“乘”就是车,可以装载的意思,可以载众生到生死解脱的对岸。所谓“大乘”是指不但可以装载自己,更可以装载许多人到达解脱涅槃的彼岸。修学大乘佛教,相对于所谓的“小乘”,可以度更多的人。“小乘”之所以称为小乘,是说只能度自己乃至周遭的少数人而已。

在公元前一世纪左右,有些行者从部派佛教思想跳脱出来,以大乘自居而区别于其他传统的教派──部派

1“印度佛教思想史”视频,第七讲

2 印顺导师《印度佛教思想史》,81、153。

佛教的教派。相对于传统的教派,这些有新兴思想的就自称为大乘,而称呼其他传统教派为小乘。从宗教的形态与发展来看,可以说大乘佛教的出现,是公元前一世纪左右,一种佛教思想的改革运动。一部分人对于传统派思想提出一些改革的新思想,改革者自称为大乘或佛乘,以成佛为目标,主张发菩提心,修习菩萨道以取代解脱道。其学说目标是以佛菩提为主,即修行的最终目的已不再只是解脱成阿罗汉,而是要成佛。修行的方法就是劝大家要自利利他、行菩萨道,即修集各种波罗蜜功德。虽然部派佛教中早已有菩萨道的理论,但学说还是以解脱道为主。这是大乘思想和部派学说的主要区别。至于大乘佛教中不同的思想,以下将讨论。

二、初期大乘与后期大乘

大乘佛教,依其思想特色又可以分为“初期大乘”与

“后期大乘”。而初期大乘与后期大乘,可从两方面来分判:第一是从根本教理上来区分,第二是从时间上来区分。

初期大乘 后期大乘
教理 以一切法空为究竟 以一切法空为方便
时间 从公元前 50 年 ~ 公元 200 年 从公元三 ~ 五世纪末
经论依据 经典以“空”为中心 经以如来藏为中心论以唯识思想为主

1、教理上的区分

初期大乘以一切法空为究竟。所以大乘佛教中,如果是强调一切法空,以法空为佛教的根本究竟学说,就是初期大乘。大乘佛教发展到后期阶段,其思想重点已渐渐从空的思想转移到佛性实有论,而以空性论为不了义说,以一切法空为方便之教。因此我们可以从经教对法性空的理解,来区分初期或后期大乘。大乘佛教的特色,是以成佛为目标,修菩萨道。因此大乘佛教首重菩提心。此外,菩萨道有别于解脱道的,是不单自己要离苦得乐,更要帮助一切众生也能离苦得乐,因而称为大悲心。除了强调菩提心和大悲心外,一切法空学说也是初期大乘的特色。法空思想虽可说滥觞于部派佛教,如前述的一说部,但这样的理论和思想并没有成为部派佛教的主流。法体实有论,无论是三世有还是现在有,才是部派佛教的主流学说。因此,空性思想可说是初期大乘的特色,不但可依此来与部派学说作区分,更可依此来分判初期和后期的大乘。

2、从时间上来区分

初期大乘大约是从公元前 50 年左右一直到公元 200

年,这 250 年间的发展,可说是初期大乘佛教时期。初期大乘佛教,有强调信仰的经典,也有著重菩萨大行的经典。3 但若谈及诸法实相、胜义谛,以及菩萨甚深智,还是

3 这一些是共一切大乘的特色,所以无法做为初期大乘的特色。

以空为中心,围绕著空的思想来探讨,所以说“空”是初期大乘佛教的特质。

三、初期大乘经典

甚深智与广大行 重信仰
依据经典 般若经 Prajñāpāramitāsūtras

华严经 Avataṁsaka(部份)

法华经saddharmapuṇḍarīkam(部份)

阿弥陀经

其他净土经典

特色 强调自力、重视深智与广行 强调他力、信愿

重视宗教行为和仪式

方法 六度万行 求生他方佛土

初期大乘经典种类繁多,但以经典本身的特点,可区分为两大类,即深智广行与启发信仰。4 以下就依此两大类,介绍几部比较重要的经典及其思想。

1、第一大类,重视甚深智慧和菩萨广大行的,有以下几部经典:

  1. 《般若经》这类经典,重的是菩萨的甚深智慧,即般若波罗蜜,同时也强调以无所得而广度一切众生。
  2. 《华严经》、《法华经》这类经典,比较著重在菩萨的广大行,难行能行,难忍能忍。
  3. 还有与文殊菩萨有关的经典。虽强调菩萨的甚深智

4 参考印顺导师于《印度佛教思想史》的区分,页 2。

慧,与般若经相似,但却重于呵斥声闻,与般若经容摄声闻风格迥异。

2、第二大类,比较重在宗教性、情操培养、信仰启发的经典,比如《阿弥陀经》及其他的净土经典。这一类经典,特色是强调他力的救度,强调信仰,重视宗教行为和仪式。例如求生他方佛土,见他方佛,或求佛菩萨的护佑与加持等。

这两类经典,在初期大乘佛教中,都扮演著相对重要的角色。以下将逐一介绍其经典形成与思想特色。

第二节 般若思想

一、般若波罗蜜

“般若经”是有关“般若波罗蜜”的经典,顾名思义是以“般若波罗蜜”为学说重点而开展各种论述。大概地说,以阐述般若波罗蜜为主的经典,都可以称为“般若经典”。般若波罗蜜,梵文为 prajñāpāramitā,是 prajñā“般若”和 pāramitā“波罗蜜”,二字的复合词。“般若”prajñā: pra 是接头词,有“直接”、“直接面对”的意思,jñā 是知道、认知。就其字义上来看,可以翻成“直观”或“智慧”。但就经典上所要表述的意义来讲,指的则是直观实相的智慧,也可说是胜义谛。直观的智慧就是直接认知到诸法实相,这是一种超越的境界,一种断烦恼证悟的境界。为区别于一般的智慧,所以将这种超胜的智慧直译为“般若”。

“波罗蜜”pāramitā,有两个意义:一是“到彼岸”,二是“圆满”。从第一个“到彼岸”来解释,“般若波罗蜜”

(Prajñāpāramitā)就是到彼岸之智。此岸是生死轮回,彼岸就是解脱涅槃,其意思是般若能度众生到彼岸。我们要断烦恼、得究竟解脱,就必须修般若,只有般若才能帮助我们离开生死,到达涅槃的彼岸。从第二个意思“圆满”来看,圆满就是圆成佛智,即圆满的智慧。即是说般若能够圆满佛智,帮助我们成佛,所以叫做圆满的智慧。“到彼岸”是三乘所共的智慧,即声闻、缘觉和菩萨所共的智慧。但是用“圆满”的智慧之意时,就不共于声闻缘觉,唯有菩萨与佛才有。一般而言,般若经典在表诠般若波罗蜜时,以圆满究竟的智慧为主,因为大乘佛教是以佛菩提为究竟之道、究竟的目标。

二、般若经的发展

只要是以般若波罗蜜为主轴的经典,我们都可以将其归类为般若系经典,所以般若系经典实际上是由许多大大小小的经典合集而成。同时种类繁多的各种般若经典也并不是一时完成的。从最早的公元前 100 年,一直发展到公元一千多年左右,在这一千多年的漫长时间中,不同时期都有不同的般若经典出现。般若经典的漫长发展,大概可区分为四个阶段。5

5 般若经的四期发展参考自 E. Conze, Selected Saying from the Perfection

  • 初期(100BCE~100CE)
    • 梵文
      • The Aṣṭasāhasrikā(八千颂般若)
      • The Ratnaguṇasaṁcayagāthā
    • 汉译
  • 《道行般若》十卷,后汉支娄迦谶译
  • 《小品般若》(即八千颂般若)十卷,后秦鸠摩罗什译
  • 《大般若经》(第四、五分)唐玄奘大师译
  • 扩展期(100~200CE)
    • 梵文
      • The Śatasāhasrikā(十万颂)
      • The Pañcaviṃśtisāhasrikā(两万五千颂)
      • The Aṣṭādaśasāhasrikā(一万八千颂)
    • 汉译
  • 《光赞般若》十卷,西晋竺法护译
  • 《放光般若》二十卷,西晋无罗叉译
  •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二十七卷后秦鸠摩罗什译(即两万五千颂般若)
  • 《大般若经》(第二、三分)唐玄奘大师译
  • 简短经论期(200~500CE)
    • 金刚经(The Vajracchedikā)
    • 心经(The Prajñāpāramitāhṛdayasūtra)
    • 现观庄严经论(The Abhisamayālaṃkāra)

of Wisdom(London: Buddhist Society,1968),11. 汉译经典的比对则 参考自三枝充 " 般若经の成立 "《般若思想》讲座.大乘佛教(第二册), 60~61。

  • 密教影响期(600~1200CE)
    • 梵文
      • The Adhyardhaśatika Prajñāpāramitā(一百五十颂)
      • 其他
    • 汉译
      • 与“般若理趣”有关的般若经典。

1、最初期的发展阶段

从公元前 100 年一直到公元 100 年左右,这阶段出现的般若经典,称之为初期般若。这一类经典大概有八千颂的般若经,6 汉译的有道行般若、小品般若,以及玄装大师翻译的大般若经的第四分、第五分等。玄奘大师将所能收集到的般若经全部类集起来,并翻译成汉译经典,共有十六分六百卷,称作《大般若经》。《大般若经》可以说涵盖长期发展的大大小小般若经典,而初期般若经典则大概是玄奘大师所译《大般若经》的第四、五分。八千颂般若现有梵文本存在。

2、扩展期

大约是从公元 100 年到公元 200 年左右的一百多年间。第一期的经典由于是初期,所以一般而言,经文并不很长,大约是汉译十卷左右。而这一期称“扩展期”,是因为这一期的经典是依于初期经典增加补充,所以变成相对更长的经典。这类经典长度不定,有所谓十万颂的般

6 印度传来的经典长度,常依梵文结构,以颂为单位来计算。所以当说八千颂左右,是指经典的长度,而不是指偈颂。

若经,有二万五千颂的般若经,有一万八千颂的般若,这些都是梵文经典。在汉译方面,属于扩展期的经典,主要有《光赞般若》十卷、《放光般若》二十卷、《大品般若》二十七卷、《大般若经》的第二、三分等等。

3、简短经论期

由于第二期的经典太庞大,所以到了第三期,大概是从公元 200 年到 500 年之间,慢慢就有一些缩短的、简略的概要经典出现。比如著名的《金刚经》,还有我们很多人都会背诵的《心经》,现存于西藏的《现观庄严经论》等,这些都是属于比较浓缩、简短的概要性经典。简短是第三期的特色,所以叫做简短经论期。

4、密教影响期

从公元 600 年一直到公元 1200 年左右,这时候的般若经因为受到密教的影响,所以叫做密教影响期。这一类般若经,目前有些梵文本留下。至于汉译,则是一些有关名为“般若理趣”的经典。由于这类经典已不属于初期大乘,不是本章讨论的重点,所以只是大略介绍。

三、教理重点 7

有关般若教典的思想,此处把它区分为四大重点来说明:大乘三心,空的思想,六波罗蜜,方便善巧。我们通过这四大主题来探讨般若经的思想。

7 总结自印顺导师《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有关般若教义的部分,

704~752。

(一)大乘三心

菩提心

(Bodhicitta)

大悲心

(Mahākaruṇā)

无所得心

(Prajñāpāramitā)

发成佛之心 愿度一切众生之心 般若波罗蜜
最终目标 动机 方便善巧

大乘三心是菩提心、大悲心、无所得心。这三心可以说是般若经的思想核心,也是大乘佛教所要强调的重点,印顺导师又常称之为“学佛三要”。因为学佛,学的就是大乘佛教,而大乘佛教无外乎就是三心。三心作为大乘的心要,所以是学佛三要。般若经典常说:“一切智智相应作意,大悲为上首,无所得为方便”,这一句话直接道出成佛的要领。

“一切智智相应作意”的一切智,是指佛菩提。“一切智智相应作意”意为一切修行都要汇归到佛菩提,以佛菩提为最终目标,学佛要发愿成佛。菩提心是成佛的目标,是我们学大乘佛教的终极目标,因此大家都要发菩提心。

“大悲为上首”:所谓的大悲心(Mahākaruṇā)就是怜悯一切众生,愿度一切众生,也可以说为愿度一切众生之心。我们学佛,尤其是学大乘佛教,有一个最终的目标

──成佛。但要实现这个终极目标,就必须要有一个强有力的动机去推动,这动力就是大悲心。大悲心是动机、动

力,发愿去帮助众生,将度一切众生作为动力,来推动我们往最终的目标前进。大悲心是根本而重要的,所以称为

“大悲为上首”。

般若无所得:“无所得为方便”,也可说无所得相应。

“无所得”就是般若波罗蜜,亦可说为空的智慧。“无所得为方便”即是指以般若波罗蜜为方便,这里的方便是指方法的意思。我们有了度一切众生的动机,往成佛的目标前进,但在这长远的过程中,必须要有般若波罗蜜作为根本方法,才能在这艰苦漫长的路上不断地前进。

(二)空(śūnyatā)

无论是区分初期大乘与部派佛教,或者是区分初期与后期大乘,都可以用“空”来做为判摄标准。空的思想,成为初期大乘思想的一个特色。

1、“空”的语义

“空”是梵文 śūnyatā 的义译,又常译为“空性”、“空相”、“无”等等,有些经典则直译为“舜若多”。梵文 śūnyatā 是从śūnya 变化而来的。空 śūnya 原意是“中空”,即外有内无的意思。但 śūnya 最原始意义为“膨胀”。一个本来是实心的东西,经膨胀之后会变大,变大之后就变成外有内无。即外面看起来是存在的,但是里面已经没有东西,所以称为外有内无。所以“空”(śūnya),其最早的意思是指中空或真空的意思,因此也常译为“无”。

再进一步来说明“中空”的概念。例如当描述一个杯子是空的,这时候并不是否定杯子的存在,而是指杯子里面没有水或是没有饮料等等。所以“空”这种外有内无的含义,是用来表达没有内在实质,而不是什么都没有。依于此种内无外有的含义,“空”被大乘佛教用来表述胜义思想的一个名称代表。其实在初期大乘佛教的发展中,对胜义境界的描述,不一定都是用“空”一词,而是用许多和空有同样概念的名称,只是后来“空”之语义被更普遍地使用。

2、教义目的

  1. 超胜于传统的教法──缘起:首先,般若经提出空的思想,其用意在超胜于传统的教法,也就是阿含经及部派佛教传统以来的缘起法。般若经认为空的思想是超越缘起的,是比缘起更甚深的,也就是说般若的教法是更殊胜的。8
  2. 批判阿毘达磨──法体本有论:在部派佛教中,虽然某一些部派已经有类似像空这样的思想概念,如一说部,但并没有成为主流学说。部派佛教的主流学说还是法体实有论。即使这样,接受一切法空思想的修行者,还是用空思想来批判、反对上座部阿毘达磨的法体论。这也是性空学说的一个肇始。

8 印顺导师《空之探究》,148~149。

  1. 对治我执:提出空性说最根本的用意是对治我执、断除烦恼。这是佛教一切思想的共通目的。所以空思想的提出,有时代背景的意义,也有其终极的目的。时代意义就是表现出它超越传统的教法,以及对阿毘达磨法体论的批判。终极意义是破除我执、断除烦恼。

3、空(śūnyatā)的双重义含

从教理内容来看,“空”有双重涵意:第一重涵意是

“胜义谛”离一切绝待的“自性空”;第二重涵意是世俗的“无自性空”。9“自性空”梵文为 svabhāva-śūnyatā,而“无自性空”是 abhāva-svabhāva-śūnyatā,这两种空义是有不同义含的。在般若经里面,谈到许多种空,比如四种空、十八空,乃至二十四空。这种种空,其实并不是真有什么不同,只是从不同的角度切入,来描述世间的真相而已。如果我们将这种种空的含义归纳起来,其实不外乎两种:自性空与无自性空。

自性空

(Svabhāva-śūnyatā)

无自性空

(Abhāva-svabhāva-śūnyatā)

初期般若的核心理论 中期般若的重心
涅槃的同义字 结合“缘起论”的世俗诠释世俗无自性
胜义谛(圣人的证悟境界) 世俗无自性

9 空的双重意含参考自印顺导师《空之探究》,174~188。

  1. 自性空

空的教理内容,在般若经中有著不同的义含。一般都是将空当成无自性来理解,其实无自性只是空之双重含义的一种,空的最根本义含是“自性空”。“自性空”是初期般若的核心思想,即是《小品般若》或《八千颂般若》一类般若经的核心。这一类般若经,所强调的“空”是“自性空”,而不是“无自性空”。“自性空”是涅槃的同义字,也即是圣人证悟的超越境界,经上用“自性空”或单一个

“空”字来表述。经典中对圣人所证悟的超越境界,用许多不同的字义,如涅槃、实相、实际、真如等等,都是描述这种超越生死的同义词。10 但在往后的发展中,“空”一词慢慢地为大部份经典所采用,最后成为专用词。

“自性空”也即是胜义谛,是圣人──诸佛、阿罗汉断烦恼悟实相的内证境界,是超越一切世俗的存在。世间的一般存在,如名称、事物、法体、意识分别等等,乃至一切万物的存在,都是世俗的存在,而胜义谛是超越这一切的境界。从胜义立场来看一切法,一切法皆如幻如化,一切法皆无二无别,包括生死与涅槃也都是无二无别。自性空是一切法的实相,诸法实相是一切法究竟、一切法无生、一切法如,这就是般若的最高境界。般若的境界,就是从这胜义谛来看一切法的。

10 同上注 ,142。

  1. 无自性空

“无自性空”是中期般若发展的重心,即放光、光赞、摩诃般若(两万五千颂)等般若经的思想重点。初期般若重的是自性空,但到了中期般若以后,空的理论与思想,渐渐和缘起教义结合在一起,而有了无自性的意思。其理论核心是:因缘所生法,必是无自性,无自性即是空,即空 = 无自性。

自性空.无自性空.缘起法:圣人悟诸法实相,断了一切烦恼,即是胜义的自性空。从这样超越的境界来看一切法,一切法如幻如化。虽如幻如化但却是因缘所成的,因此就没有一个不变的实体,即一切法无自性,无自性即是空。所以无自性空,可以说是从自性空而衍生出来的。两种空是一体的两面,可以从自性空推论到无自性空,反而推之亦可。譬如说,一切法既然是缘起所成,即没有自性的,无自性的即是空,因为一切法空的,故从缘起而有。能体证这缘起无自性空而断一切烦恼,即达胜义自性空。

再从修行的入手上来看。胜义空离一切相,没办法用语言描述的,但是无自性空却是世俗谛的层次,可以用语言概念来分析推论。也就是说修行是从理解无自性入手,从无自性的体悟,就可以达到自性空、胜义谛。所以修行还是要从观察诸法的现象入手,然后了解诸法的缘起无自性,即是从戒、定、慧,经闻、思、修的次第,最终才能

证到胜义。无论是般若经或者是龙树菩萨,都认为修行的下手,还是得要从缘起→无自性→空来体悟。

龙树菩萨是无自性空的主要宣扬者。其《中论》及《大智度论》,所弘扬的重点并不是自性空,而是无自性空。因为自性空是离一切相的,唯有无自性空可以被逻辑推论,思辨与辩证。龙树的学说本书的下一章会讨论。

(三)波罗蜜

“波罗蜜”也是般若经里面一个很重要的主题,菩萨的广大行称为波罗蜜,这同部派佛教所说。不过,部派佛教的波罗蜜,在般若经中有更进一步的发展。主要的差别在于般若经中,一切善法必须要与般若相应,才能成为菩萨的大行──“波罗蜜”。

1、般若与广大行

般若波罗蜜与菩萨广大行的关系,可从两点来谈:

  1. 般若转化万行成为波罗蜜

即是如果没有般若的引导及转化,其他所有的善行都只不过是世间善行而已。比如布施,持戒、忍辱种种善行,无外乎只是世间的善行。但如果行者将般若透入其中,由般若来引导,再与无自性、无执著、空相应之后,布施、持戒、忍辱等一切万行就变成波罗蜜。所以当布施与般若相应时,就成为布施波罗蜜;忍辱与般若相应时,就称作忍辱波罗蜜。所以说般若转化万行为波罗蜜。

经典上常用三轮体空来说明。三轮体空,即没有做这件事的人,没有这件事情牵扯到的事物,没有被实施的对象。拿布施来说明,就一般世间而言,布施时会有布施的人、布施的东西,如食物、衣服、钱等,还有受施的对象。施者、受者、施物称为三轮。如果依般若一切法空观点来看,则施、受、物都是无自性,称为三轮体空。也就是说布施的人没有自性,施物无自性,受施者也是无自性的,因为都是因缘所成。在这三轮体空相应下,布施的人不会去执著施、受、物三轮,这就是所谓的般若无所得,这样的布施就成为布施波罗蜜。总之,当将般若波罗蜜引入万行时,种种的万行就不再是一般的善行,而是所谓的般若相应,成为波罗蜜。

  1. 万行实践般若

般若波罗蜜和其他波罗蜜是相辅相成的。般若转化万行为波罗蜜,反之,万行也助成般若,或可说万行实践般若。因为般若波罗蜜是一种理念──空相应的理念。般若的理念是要在种种的善行中去实践,不能将种种的善行与般若区分开来。在任一波罗蜜被完成的当下,般若就被体现了,所以叫做万行实践般若。总之,般若与万行是相辅相成的,般若转化万行为波罗蜜,而万行辅助完成般若,即是所谓的波罗蜜。

2、六波罗蜜

般若经谈波罗蜜,常以六波罗蜜为主,但是实际上波罗蜜无量无数。般若经典上也说,种种善行只要透入般若都可以成为波罗蜜。如上述,部派佛教有四波罗蜜、六波罗蜜,乃至十波罗蜜,有种种波罗蜜。只要是菩萨的大行,都可以称为是波罗蜜。但是为实践的方便,部派佛教以来,论师们做种种的归类。般若经采用大众部的归类,将种种万行统归为六种,称之为六波罗蜜。六波罗蜜即:布施波罗蜜,持戒波罗蜜,忍辱波罗蜜或叫做忍波罗蜜,精进波罗蜜,禅定波罗蜜,最后是般若波罗蜜。

3、般若与空

  • 胜义谛而言:
    • 般若波罗蜜 = 空 = 诸法实相
  • 世俗谛上说:
    • 般若波罗蜜:能证悟实相的甚深智
    • 空:般若所证的实相
  • 实践上说:
    • 深观一切法空即是般若的实践

初期大乘佛教的思想是空,般若经虽是以般若波罗蜜为主轴,但般若波罗蜜与空有著密不可分的关联。首先从胜义谛而言,般若波罗蜜与空是一回事,无二无别,所以般若波罗蜜等于空,也即是诸法实相。但是从世俗谛的理论说明上来谈,也可说是两回事。般若波罗蜜的“般若”,是能证悟实相的甚深智,般若即是“能证”,空是

般若所证得的实相──“所证”。也就是说空是外在的客观事实──实相,般若是能证实相的智慧。能证的智慧证悟到空性就称为般若。空是所证,般若是能证,看起来是两件事,但却是二而一、一而二的,这主要是从胜义谛与世俗谛的不同层面的区分。最后从实践上来看,深观一切法空,经由闻、思、修到现证,即是般若的实践。

(四)善巧方便(upāya)

声闻的般若波罗蜜 菩萨般若波罗蜜
阿罗汉也能悟空──到彼岸 般若让菩萨不住生死

菩提心和大悲心让菩萨不入涅槃

无善巧 入无馀涅槃 善巧方便

般若波罗蜜 = 三心相应

“善巧方 便”梵文是 upāya, 有“方 法”(means、 ways)、“技巧”(expedient)、“策略”(stratagem)、“计谋”

(craft、artifice)等意思。11 般若经常说:“无所得为方便”,无所得就是般若智慧,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以般若波罗蜜为达成无上菩提的方法、善巧或谋略。以般若波罗蜜为成佛的方法、善巧,可从以下两点来说明。

1、声闻的般若波罗蜜

从般若经的思想来看,声闻也有般若波罗蜜,也就是说声闻也能证悟一切法空。在般若经中并没有说阿罗汉只能证悟我空,不能证入法空。《金刚经》说,如果一位

11 Monier Williams, Sanskrit-English Dictionary,215-2。

阿罗汉自认为证得阿罗汉的话,他就不是真实的阿罗汉。依般若经系来说,阿罗汉得证悟的境界并不是化城,是真实地证悟诸法实相、证到涅槃,所以阿罗汉的波罗蜜是指到彼岸的智慧。但是相对于成佛来说,单单是到彼岸的智慧,并不能当成一种成佛的善巧。因为他到彼岸之后,最终会永离生死入无馀涅槃,所以称阿罗汉为无生。

2、菩萨的般若波罗蜜

相对于声闻,菩萨的般若波罗蜜就是成佛的方便善巧,可以引导众生毕竟成佛。所以是究竟圆满的智慧,而不仅是到彼岸的智慧。这主要的区分还是在于三心相应。也即是说,菩萨观诸法实相,如果没有菩提心和大悲心相应的话,就可能证悟空性、证入实际,最后入了涅槃。由于菩萨的般若波罗蜜必须与菩提心和大悲心相应,因此在菩提心和大悲心的引导下,般若波罗蜜就能知空而不证入涅槃,并引导我们一直到成佛。

总之,般若知诸法实相,能让菩萨离于生死而不住生死,并且因为有菩提心和大悲心的帮助,故能让菩萨亦不入涅槃。这里的不入涅槃并不是说没有断烦恼,而是说断了烦恼,但能够继续行菩萨道。因此菩萨的般若波罗蜜,本身就已经含摄菩提心和大悲心于其中。唯有在菩提心和大悲心的辅助之下,菩萨的般若波罗蜜才能区分于声闻,而成为最究竟最圆满的智慧。因此,般若经才会说:以般若波罗蜜为成佛的方便。

第三节 华严思想 12

一、《华严经》介绍

《华严经》全名为《大方广佛华严经》。汉译有许多译本,可分为全译本和部分译本。全译本是指整部《华严经》被全译成汉语。全译本有两种译本,一种是东晋佛陀跋陀罗所翻译的六十卷本,一般称它是六十华严或晋本。另一种是唐朝实叉难陀所翻译的八十卷本,又称为八十华严或唐本。唐朝实叉难陀法师所翻译的八十卷本,可以说是

《华严经》最完整的版本。

除了这两个全译本之外,还有许多零散的部分译本。部份译本中唐朝般若翻译的四十卷本可说是最大部的,俗称为四十华严。四十卷《华严经》,只有“入法界品”以及其它某些部分的翻译。另外还有《兜沙经》,又叫做“多沙陀”或“多沙陀比罗”。“多沙陀比罗”是梵文 Tathāgata-piṭaka,义译为《如来藏》,意为有关如来的经藏,可说是《华严经》里面最早的经典。还有《菩萨本业经》,谈的是菩萨的修行,里面有“十地品”、“十住品”,都是在谈菩萨的阶位。《罗摩诘经》,是唐译本的“入法界品”的一部份古译。此外还有许多的单译本,在此不一一举例。13

12“印度佛教思想史”视频,第八讲。

13 细节请参阅印顺导师《初期大乘之起源与开展》,999~1011。

二、《华严经》的编集

以最完整的八十华严来看,共 39 品,可分四类:

  • 佛土与诸佛:前六品
  • 明菩萨大行:
    • 从“如来名号”(第 7 品)到“十忍品”(第 29 品)共 23 品
    • 略举佛与菩萨所说法,劝信令行,次第深入
  • 明如来果德

–“寿量品”(第 31 品)到“离世间品”(第 38 品)共 10 品

  • 入法界品(第 39 品)
    • 善财童子参学的故事
    • 举出修学佛法的各种典型,作为劝学的榜样

1、第一类是前六品,主要是谈论十方诸佛、佛功德、色身妙相,以及诸佛国土不可思议。

2、第二类主在阐明菩萨大行,大概是从“如来名号品”(第

7 品)到“十忍品”(第 29 品),一共 23 品。经中列举佛与佛所说的法,劝众生起信仰,行菩萨道,进而慢慢次第深入。

3、第三类,从如来“寿量品”(第31 品)一直到离“世间品”

(第 38 品),重点在描述如来的果德和如来的成就。

4、最后一类就是最有名的“入法界品”(第 39 品),主要是善财童子参学的故事。列举善财童子参学佛法、修学佛法的各种典型,作为劝学的榜样。

三、集出时间

大致可分为三期:

  • 公元 150 年以前:如《兜沙经》、《菩萨本业经》等等
  • 公元 150~200 年间:如“世界成就品”和“入法界品”等
  • 公元 200 年以后:大部类渐渐完成

《华严经》是一个大部类经典,如上述最完备的有八十卷。其集出的状况与其它佛教的大部类经典一样,都是在长时间里,次第增补而成的。整部《华严经》的集出时间大致上可分为三期:

1、第一期是公元 150 年以前,这一部分可以说是初期大乘经典。内容相当于《兜沙经》和《菩萨本业经》等等,都是公元 150 年以前就已经存在了。

2、第二期是大约在公元 150 年到 200 年左右。其内容大致相当于“世界成就品”和“入法界品”等这一类的经典。这些也还算是初期大乘经典。

3、第三期是公元 200 年以后,慢慢有其它的经典类集进去,逐渐形成一个大部类经典──八十卷的《华严经》。

四、思想概要

(一)毘卢遮那佛与华藏庄严海

1、毘卢遮那佛

“毘卢遮那”是梵文 vairocana 的音译,又译毘卢折那、吠嚧遮那,略称卢舍那、卢遮那、遮那等等,而 vairocana

有“太阳”、“日光”之意,所以也常意译为遍照、光明遍照。经上常指佛的法身,或称为法身佛。后来的密教经典常义译大日如来。《华严经》以毘卢遮那如来为主,代表佛最圆满的清净法界,以及佛陀功德的不可思议,依毘卢遮那来说明佛的最清净圆满法身。毘卢遮那如来是《华严经》所要显现出最超越的佛陀观。

2、华藏庄严世界海

除了毘卢遮那佛外,《华严经》的另一个特色是呈现出无量无数的国土,称为华藏庄严世界海。用可见的大海来比喻无边无尽的宇宙,有无量无数的世界、佛土,重重无尽的佛土层层堆垒,所以称为华藏庄严世界海,这可说是佛教宇宙观的终极表述。《华严经》的前六品,即以毘卢遮那如来为中心,进而阐述不同的佛,不同的佛国净土,最后用华藏庄严世界海来表述。

《华严经》描述佛的不可思议功德与无尽的佛土。这种超胜的境界虽然不是我们一般凡夫所能真实体会的,但其主要目的是为学佛者提供一个仰望的理想, 发初学者的信念,劝发初学者愿意修行菩萨道,最终能成就不可思议的佛国功德。劝发众生发愿,修行菩萨道,在无量数劫以后,也能够成就这样的清净佛身、清净佛土。所以《华严经》主要是以佛的清净功德和佛土劝发我们初学者,愿意修行菩萨道。

3、理想佛

从思想发展的角度来说,不可思议的法身佛可以说是大众部系,理想佛陀观的圆满表现。部派佛教中,对佛陀观有不同的概念,而大众部所代表的是一种理想的佛陀观。佛陀观的发展,从人间佛陀慢慢演进到理想佛。在部派佛教里面,这些理想的佛陀观还处于发展的过程当中,一些有关佛身的理论还在构筑,甚至有许多观念也在争议当中。但是理想佛陀观的发展,到了《华严经》可以说达到完备,然后以完整的理论系统表现出来。至于华藏庄严世界所描述的十方佛国土,在早期的教典“譬喻”

(avadāna)中也早已提及,《华严经》只是将其发展的更细致,描绘的更殊胜而已。

(二)菩萨本业

《华严经》谈到菩萨本业,即菩萨的根本职责。在八十华严中是“净行品”,单译本是《菩萨本业经》。《华严经》中一般所表述的菩萨道,境界是非常高超的。但是菩萨本业中却是为初学者说的,说明在家、出家的发心菩萨,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学习菩萨道,用功精进。而且整品主要部分都是以偈诵表达,如说:

菩萨在家,当愿众生:知家性空,免其逼迫。孝事父母,当愿众生:善事于佛,护养一切。妻子集会,当愿众生:怨亲平等,永离贪著。

若得五欲,当愿众生:拔除欲箭,究竟安隐。伎乐聚会,当愿众生:以法自娱,了伎非实。14

(三)菩萨阶位

《华严经》中有“十住品”、“十行品”、“十回向”和“十地品”,主要是谈论菩萨的行位,以及每一阶位所应行之法。经中清楚地以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等,来安排菩萨阶位的先后次第,其后为大部分大乘经典所采用。在初期大乘经典中,对菩萨修行次第和菩萨阶位,说法不尽相同,《华严经》可说是将各经典中的不同说法做了完整的整合。

(四)入法界品

《华严经》“入法界品”是华严思想的重点之一,主要是讲述善财童子的参学──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法界”指佛的不可思议境界,善财童子的参学,表示著入佛法界的菩萨大行。善财童子所参学的对象,每一位都是菩萨的化现。菩萨化现为不同的身份,而善财童子的参学正代表著菩萨道的无处不在。以善财童子的参学,来阐明善财童子的精进,菩萨行的难行能行、难忍能忍。由于善财童子的精进向学,因而在一生就能进入普贤地,所以“入法界品”,又称作“普贤行愿品”。15 出发于对佛陀的赞仰,阐扬契入佛法界的菩萨大行,就是入法界品的真义。

14《大方广佛华严经》“净行品”(T10,69c)。

15 印顺导师《初期大乘之起源与开展》,1132。

虽然常说为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但其真正所参访的对象一共有 55 人。这些所参访的对象,各有其不同特色,

从这些特色中可发觉其意义所在。这 55 位的参访对象,大致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人道众生。人包含在家与出家。在家人中,从一般的贩夫走卒,到王公贵族都有。出家众包含比丘、比丘尼。将这样一个广泛的群众作为参学的对象,是要表明菩萨道的广摄在家出家等,即是在家出家皆能行菩萨道。强调在家、出家在修行上的平等,有别于传统以来的佛教──《阿含经》到部派佛教,有其特殊意义。《阿含经》到部派佛教,强调的修行还是以僧团为主,以出家人作为修行的主角。在传统佛教里,认为修解脱道,唯有像出家僧团这样的条件,才能真正地修行。在家人的修行,是以护持僧团修集功德为主。但是在《华严经》里面,已经把在家人修行的地位慢慢提升了,认为不但是出家,连在家人其实都可以修菩萨道。

第二类: 天神。善财童子同时也造访许多非人的护法神、天道众生等。佛教以非人的一类众生做为修行的牵涉,最早可追溯至《杂阿含》的“祇夜”。以非人为参学的对象,可说是佛教对印度神教的一种适应。把印度教的各种信仰纳入佛教,然后将其佛法化,以吸引更多信众,不失为一种引导一般众生的方便。

第三类:大菩萨。善财童子也参见了圣位的诸大菩萨,有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大天菩萨、弥勒菩萨、文殊菩萨等。当善财童子参访这些大菩萨之后,他的精进修行最后让他进入普贤地,见到普贤菩萨。依《华严经》“入法界品”,普贤地虽几乎是佛,与佛无二,但也还不是佛。16具体说,等同于十地灌顶后的菩萨。

四、小结

最大部类的《八十华严经》是经长时间编集而成的,其中最早的部类可追溯至公元 150 年以前,最晚则在公元 200 年以后。由于是众多不同部类经典所集成,主题各有不同,因此思想也是多元的。可以总归为:既高超不可思议,又入世普化。高超不可思议的境界,如法身佛、华严世界、普贤地、阐明佛果德诸品等,对一般凡夫而言虽遥不可及,但却有劝发起信的作用。入世普化,如净行品、入法界品等,表现了菩萨道的普入一般社会,在日常生活中的实践。

第四节 法华思想

一、《妙法莲华经》简介

《妙法莲华经》,简称《法华经》。《妙法莲华经》梵文是 Saddharma-puṇḍarika-sūtra。Sad 是“妙”(甚深微妙的意思),Dharma 是“法”(佛法),所以 Saddharma

16 同上注,1129。

就是佛法、妙法,甚深微妙之法的意思。Puṇḍarika 是白色的莲花,白莲花有极清净,无染污之意。Sūtra 是“经”。所以整个词义 Saddharma-puṇḍarika-sūtra 译为“妙法莲花经”。其意义是:以白莲花来表征、比喻清净、甚深微妙的佛法,故称为《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虽是一部小经,但也是由不同部分集成,尤其是前面几品,可以代表最早的大乘经典之一。最早的部分,大概完成于公元前 100 年到公元 100 年间,之后慢慢次第增加。《妙法莲华经》可以说是东亚佛教(中国、韩国和日本)最有影响的经典之一。依《法华经》为主而成立的天台宗,成立于隋唐时代,而后传到韩国和日本,在日本一直传承到现今。

二、《妙法莲华经》的组织结构

《妙法莲华经》汉译有三种译本。一、晋·竺法护译

《正法华经》,二、姚秦·鸠摩罗什译《妙法莲华经》,三、隋·阇那崛多与笈多补译《添品妙法莲华经》。从古以来大多以鸠摩罗什译本做为流通本。罗什大师的译本一共有 28 品,但是梵文版和其它译版都只有 27 品。主要差别处在于鸠摩罗什法师的译本,比其他版本多了“提婆达多品”。17

17 平川彰《印度佛教史》,238。

28 品《妙法莲华经》(以罗什译版为主),依先后集成的次序可以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从第 1“序品”到第 9“授学无学人记品”,和第 17“分别功德品”。以“开权显实”和“一乘教”思想为主,也是最早集出的部分。18第二部分是第 10“法师品”、11“见宝塔品”,13~16 品和 18~22 品。主要思想是“开迹显本”。第三部分是第 23品以后,也可以说是最后面才被编缉进去,重在对菩萨的信仰。经中列举出几位菩萨,如药王菩萨、妙音菩萨、观音菩萨和普贤菩萨等,强调这些菩萨的功德,让我们去信仰这些菩萨。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是东亚佛教观音信仰的主要经典依据。

三、《妙华莲华经》的主要思想

排开后期加入的菩萨信仰部分,《妙法莲华经》有两个主要思想,即开权显实和开迹显本。

(一)开权显实

“开权”即排开方便、舍离权教,显现出佛陀真正的用意,或者说显现出佛陀真正的教法──“显实”。在《法华经》之前,《阿含经》和部派佛教,乃至初期般若,都是以三乘教为主,即声闻、缘觉、菩萨三乘。《法华经》认为三乘教的安立是一种“权教”,“权”即权宜施设之意,是佛陀应机而施设的一种方便。众生根机不同,高低程度

18 最早的是第二品“方便品”,其所阐述的是一乘思想。同上注,239。

千差万别。对一些根机不高、智慧不足者,如果一开始就向其开示高深的《妙法莲华经》一类的经教,常会听不懂,或无法领悟而退失信仰。佛陀为度化这些根机不足的众生,所以才方便的安立声闻教、独觉教和菩萨道等三乘教,主要还是为适应不同众生的根机而能方便契入。所以说,三乘为权教。《法华经》的终极目的是开权显实,即表明三乘是方便,一乘教才是真实之教。一乘教也可以说是佛乘,即佛陀来到这个世间唯一大的目的,就是开示悟入佛的知见──一切众生都能成佛。一切众生无论现在根机够不够,修的到底是什么,到最后必将成佛。这就是《法华经》开权显实的一个重要理论。

在初期的经教中,阿罗汉是真正地证悟实相,得了涅槃。所以般若经说,如果没有方便──菩提心和大悲心,悟空性之后断了烦恼,就入涅槃从此不再来人间。且真正证入涅槃之后,是无法回小向大,永远不能成佛的。因此般若经一类的经典,才会说三乘究竟,证悟同一实相。而

《法华经》的思想则不同,阿罗汉所证悟的并不是真正的实相,只是一个安立的化城而已。因为对于一类小乘根机者,一开始就让其发心成佛学菩萨道,是有一定困难的。因此佛陀就暂时施设这样的一个方便,让这些人以为他们已经证悟了、究竟了。其实这只是短暂的休息而已,成佛才是真正的终极目的。就像商队在沙漠中长期跋涉,水

和食物都没有,已经累得不想再前进了。正当他们想放弃的刹那,看到一座城池,有水有食物,便有了继续前进的动力。但是其实这只是一座化城,是为了让他们得到暂时的休息,生起继续前进的勇气,化城并不是他们究竟的目的地。这即是三乘为方便,一乘为究竟的开权显实。

(二)开迹显本

“迹”是踪迹,即示现的意思;“本”是本来的面目,真实状况。“开迹显本”是说:释迦牟尼佛 2500 年前以人成佛的人间佛陀形象,只是一个示现而已。其实释迦牟尼佛在久远劫以前,就已经成佛。排开这种应机的示现,展现早已成佛的本来面目,即是开迹显本。2500 年前的释迦牟尼是一种示现,是为了度化一类低根机者,做为一个学习的对象。现在《法华经》为高根机者直示真相,释迦牟尼佛早就在久远劫以前已经成佛了,这即是开迹显本的真义。

释迦佛不但成佛是一种示现,八相成道乃至最后的入灭,都是为了要度化娑婆世界的众生而示现的。不只这个娑婆世界,甚至是在十方无量佛土,也有无量的化身示现,度化十方国土无量有情。佛陀示现化身在一方国土度化众生,因缘完成就示现涅槃,但佛陀的真实寿命是无限的。换句话说,人间佛陀是示现的,理想佛才是真实的,即是“开迹显本”的意义。

第五节 净土思想

在初期大乘的发展中,有重菩萨深智大行的,强调佛菩萨的不可思议境界的,另外还有重于起信、他力加持的,即净土法门。

佛法的本质是以身心的修持,经由身心的净化,达到离苦得乐的解脱境地。但佛法不单只是帮助个人要达到这种离苦得乐的境地,更希望一切有情皆能达到相同的境地,故说:“心净则佛土净”,这是净土思想的根源

──人间净土。人间净土更理想的表现是《中阿含》“说本经”。经中说,在久远的未来,人寿到达八万岁时,有转轮圣王出世。此时,人口众多,安稳富乐,无有灾疫,更重要的是,弥勒菩萨在那时下生成佛说法。这是初期佛教,从现实人间和佛法的立场,相对于人间的缺陷,表现出的理想人间净土。19

靠自身的修行净化,对一般人而言,是有相当困难度的。期盼弥勒的下生,转轮圣王的出现,又太过遥远。在大众部理想佛的发展下,十方佛国土有无量佛的观念也逐渐产生,在前述‘譬喻’的“佛譬喻”就描述了他方佛国土的庄严殊胜。因此,将现实无法实现的净土寄托于他方佛国土的想法自然而然应运而生。净土已不再只是人间净土,而是转向他方净土的期愿。对于以信愿为导的一般人,对他方净土的寄托更胜于人间净土。在求生他方净

19 印顺导师《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808。

土的思想发展中,有两大净土可说是最早、也是最重要的,即东方阿閦佛国净土与西方阿弥陀佛极乐净土。

一、阿閦佛土

有关阿閦佛土,可用两点来说明:

1、人间净土他方化

在大乘净土中,阿閦佛国的净土可说是最早的,还保有人间净土的特性。如说,彼国中有女人,但却没有女人的恶露,也没有生育的苦痛。佛土中有魔,但魔非但不挠人,还劝人出家修行。而且彼国中,人间比天上好,人间的享受和天一样,人间还有阿閦佛讲经说法。这保有传统佛教人间胜于诸天的说法,如《增一阿含》说:人间对天人来说是善道,因为有佛法,可出家修行等。20 此外,经中还说阿閦菩萨受大目如来授记时,其瑞相和释迦佛成道的瑞相一样。因此,可以说阿閦佛国净土,是人们对此方世界的不满,而将人间净土的期许,寄望于他方世界。

2、自力求生

求生于阿閦佛国,以自力修行为主。求生他方净土,当然都有佛力加持的意味。但求生阿閦佛国除了誓愿外,更重要是自身的清净行。经上说唯有学习阿閦佛往昔的菩萨行,清净自身所行,才能往生彼国。21

20《增一阿含》卷 26(T2,693)。

21 印顺导师《初期大乘之起源与开展》,781。

二、阿弥陀佛净土

与阿閦佛国土同一时间发展,却稍晚出现的是现今最流行的阿弥陀佛净土。有关弥陀净土,也可从两点来谈:

1、净土中的净土

阿弥陀佛净土的特色是,理想中的理想,净土中的净土,故也常称为极乐净土。如果说,阿閦佛国的净土是人间的净化、理想化,那弥陀净土即是欲界天的净化、理想化。极乐净土从佛、国土到圣众,都是极尽理想与完美的。佛是一切佛中最尊,智慧最勇猛;国土是一切佛土中最殊胜,国中无有女人亦无三恶道,一切都是最美好的;众是诸菩萨与阿罗汉等圣众,无量无数。

2、自力转向他力

这么理想的净土,照理说往生的条件应该是高标准的。在早期有关弥陀净土的经典中,其条件也确实不低。如经中说三辈往生,在发大菩提心和求生弥陀净土愿的共同基础上,出家行六度万行是上辈,于三宝中广修福德是中辈,能忏悔恶业并奉行十善是下辈。但在弥陀净土思想不断地发展中,而后的译本里三辈往生却变成:上辈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中辈也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下辈却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乃至十念。发展到最后则是,见佛光明,闻佛名号的,

都可以往生。22 不但往生的标准放宽许多,也增加了他力加持的成份。

弥陀净土虽在初期大乘时期早已出现,但仰仗佛力、念阿弥陀佛,往生极乐国的信行,却渐渐流行于后期大乘中。对于依靠佛力加持,重于信愿,求生他方国土的法门,大乘论师们给予了一定的解说。龙树菩萨于《十住毘婆沙论》中说,这是为怯弱下劣者所说的易行道。无著菩萨认为经中说发愿即能往生极乐世界,这是别时意趣,是对懒惰众生的一种鼓励。鼓励其由发愿而进修善法,展转增上,于未来因缘成熟即能往生净土。而《大乘起信论》则说是信心不足者,摄护信心用的。23

总之,从佛教思想发展来看,净土信仰的产生,是为了适应一般众生欲求,启发宗教信仰而发展出来的。对佛法的普及化,以及大乘佛教的弘传,有相当大的助益。

22 同上注,770~771。

23《十住毘婆沙论》卷 5(T26,41~42c),《摄大乘论本》卷 2(T31,141a),

《大乘起信论》(T32,583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