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法法性论 第二讲

当前项目或页面整理已完成
来自磐中觉道 • Wiki
源法師主講(文字一校:瑾,二校:Haien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好。各位网络前面的同学,还有在座的同学,大家好。

好,来,我们接下早上的来看。师父早上说,唯识学,从弥勒菩萨的唯识,到世亲菩萨的唯识,到无著菩萨、世亲菩萨的唯识,都比较重在认识论,到了《成唯识论》的时候,十大论师注解的时候,就已经慢慢有点偏向在谈存在论。存在论跟认识论差在于说,我们这边有ABCD,对不对。这边看得到吗?讲如果是谈D外境是怎么产生的,是怎么存在的,这个在谈存在论。唯识学在谈ABC,就是说我们心识在认识D的过程当中,自己产生了一个自己的循环的认识,这套认识的过程叫做认识论,唯识学谈的就是ABC的这里,这里就是认识论。尤其是弥勒菩萨到无著菩萨世亲菩萨。那么早上我们在谈说,“此中法相者,谓虚妄分别,现二及名言”,只要把这个图搞懂了,早上,就是我们刚刚讲的那一句话偈颂就懂了。

什么叫现二?就是能取,所取。这样了解。唯识学的意思就是说:因为我们的心识是错误的,是虚妄的。错误的认知,为什么有错误认知?因为无始以来的熏习烦恼贪嗔痴,无明,不了解真如法性,不了解缘起,不了解无我。所以当我们心识产生对境的认识的时候,对D认识的时候,自己会产生“见”跟一个“相”,在摄大乘论叫见识,叫相识。这个见识跟相识,它接下来就会产生所谓的。。。它不是只是那么简单地说成为见跟相,一个能认识,一个所认识,这样而已。它在因为我们都有虚妄分别,我们有错误的认知,所以会在见跟相上,进一步会产生所谓的能取所取。就是能取所取,一定会产生这样子。所以它不单纯地只是见跟相,在阿含经里面叫做什么?六根对六识(处)对不对?

然后六根对六处,然后根对境的时候,中间识会产生执取,其实它也是这个意思,当它见识到D的时候,它自己会现出一个相出来,而且同时会现出一个见来缘这个相。这两个见、相一定是同时产生的。不是说谁前谁后,一定是有见就一定有相。碰到这个的时候,碰到D的时候,它一定现出这两个见跟相。

然后,见对相由于虚妄分别错误的认知,无始以来的熏习叫无明,它一定会产生能取所取。这个见,一定会执著这个相,这个就变成能取所取。这个能取所取进一步在唯识学的三性里面,所取,就叫做遍计所执。因为它是被执取的,叫遍计所执。能取这个叫做能遍计,这个所取叫做所遍计。能遍计去执取所遍计,这个所遍计就会变成遍计所执。那么在辨法法性论里面,当然它没有特别去说是遍计所执,因为它是蛮初期的唯识,所以它只讲能取及所取,其实跟后面的意思是一样,跟遍计所执的意思是一样。所以这个能取已经是执取所取,然后执取所取的时候,在这能取所取的中间会产生虚妄分别。

什么虚妄分别?就是能对其,会产生,不了解缘起,所以产生第一个,会产生最重要是,我跟我所的观念在里面。会执著我们见到我们(自己)这个身心是我,见到一切是我所。会产生这样一个观念在里面。为什么呢?它会把对象所起的这个相,它会认为是第一外境,它会认为这个是客观存在的。它一旦认为这个是客观存在的时候,它就会产生对这个相的,怎么样?喜怒哀乐或是贪嗔痴。你觉得它好的,它就起贪,你觉得它不好的,它就起瞋,你没有觉得它不好不坏,你还是认为这个是离心而有的,你就会,怎么样?产生痴,就是无明,所以这个叫做现二。这样了解吗?这个叫做现二。之所以现二(就是)会把相当成是心外所有的,是独立客观的存在,然后对它产生执取,这个就叫做虚妄分别。

好,由于我们这样的虚妄分别,其实虚妄分别就是在说明我们的无明的根本所在,然后有无明就有贪嗔痴,然后你有虚妄分别之后,你就会怎么样?依以虚妄分别而造业,然后就不断地会在三界里面轮回流转,整个ABC这样一个观念就叫做虚妄分别。这虚妄分别一定会现出能取所取,然后能取会去执取所取为客观存在的外境,实际上它是心识所现的。你在这能取所取当中各式各样的执取从中就产生,尤其是对于我跟我所的执取。这个就叫做虚妄分别,就叫做现二。

这样大概同学们知道吗?这样的认识论的一套理论,其实还是出发于从认识论,其实它最早还是在阿含经里面所讲的黑牛对白牛,根对境。但是问题是中间产生的识是一个执取识。你像五蕴里面的色受想行识,它识也是住在色受想行,那就等于这边的怎么样?能取所取。它从这边,只是它把它发展成为认识论,然后从中就有能所的分别。好,这样子可以吗?大概都了解。这个就是能取所取,所以这里就是所谓的“此中法相者,谓虚妄分别”,这样了解吗?虚妄分别就一定会产生能取所取,这个叫做现二。还有一个名言。

学员:这个A可以看作是“真如法性”吗?

师父:A还没有证入法性。因为它现出能取所取那就不是真如,它是妄识,记得吗?我们不是说前面有妄心妄识吗?法相就是虚妄分别,这个就是我们的妄心妄识,知道吗?妄心妄识,它缘D一定会现出见跟相,然后产生能取所取,这个叫做现二。

好好,然后这边讲现二及名言。你说这个跟名言什么关系?好,跟名言的关系我们就来看这个。现在这个地方是一个核心重点,你们要把它搞清楚,搞清楚就很容易知道在讲什么。唯识学的语言概念,唯识学的语言概念不是单指一般有音声的语言。你们一般谈到语言的时候会想像为就是我们怎么样,讲话表达对不对?

如果讲话表达落入于有形的,那就变成什么?文字,对不对?我们一般是把这个当成这样子。

但如果你细分,很详细再去探讨,其实师父早上有刚刚有讲,我们的语言文字是代表我们内心的想法,把内心的想法表现出来,那就是身口,对不对?意,表现出来就是身跟口。身不容易明白,身有时候也可以,但是身有时候不容易明白,手语再怎么样再怎么表达的再好,绝对没有口语完善。所以我们内心的活动会表诸于,向外显露,那就是身跟口,尤其是口那就是语言。所以语言代表了内心的思维跟想法。但是不只是这样而已。

因为名言在唯识学里面谈两种名言,名言一个叫做显境名言,一个叫做表义名言。一般我们讲的语言文字是属于表义名言,即一般的音声语言可以包括文字,在世俗中可以指涉对象的功能,这是约定俗成的作用。这一个没问题,对不对?师父说桌子或说杯子,这个叫杯子,没有问题,但是它不一定非得叫杯子不可。在不同的语言里面或是文字,它可以用其他的符号其他的音声来表达,只要大家共同认识,它就可以表现出这个东西。所以当师父讲杯子的时候,“你去拿杯子来”,你一定知道是拿这个。但是一个不懂中文的洋人,你跟他讲你去拿杯子来。他不知道是什么,因为在杯子在他的语言世界表义的名言当中,它没有产生这种共识,所以他不知道你在讲什么。所以表义名言这种指涉的对象是一种共识,约定俗成的。这个没问题,大家其实一般人都知道。现在最困难的就是上面这个显境名言,这是唯识学里面特有的,而且也是一般不容易了解的。

师父在这个显境名言,为什么它叫做显境,搞了很长的一段时间,后来终于了解它在讲什么。因为显境名言就是我们这里的,什么?二取及所谓的名言。好,我们这里讲的二取及名言的名言可以包括这两种,但是更重要的是显境名言,为什么叫显境?因为唯识学的语言不单只是一种音声语言或是文字语言,包括内心的认识和思想。记得它一定是指内心的思想和认识。内心的认识和思想会称为显境,是因为在认识的过程当中,能知和所知依定是同时生起的,所以在能认识的心,现起产生的认识的当下,同时一定会有相对所认识的境生起,这是表示能认识的心识有显境的功能。换句话说认识生起时,能知的见分和所知的相分一定同时生起。

到这里知不知道师父在讲什么?清楚师父在讲什么吗?这里的显境名言的名言不只是语言文字,它是内心的思维,内心的想法。但是当我们有内心的思维有内心的想法的时候,这种名言识,为什么会叫做显境呢?因为你要回到师父这里看,回到这里,对不对?

这个是我们内心的能认识,对不对?能知。这个认识的能知,这种认识,它同时一定会怎么样?因为有这个,就一定会有这个相,这个叫做境,对不对?所以能认知,你一旦有思维有认知,一定会同时显现出这个相出来。所以这样的一个思维能显这个境,所以叫做显境名言。

所以它等于一个在讲能取所取,一个等于在说明我们心识一旦有活动,一定会显现出我们活动所认识到的相,相也就是境,所以叫做显境名言。这样可以吗?这个能认识,它不是只是内心的思维叫认识,我们的眼根对色境,能不能产生认识?也可以产生认识吧,对不对?耳朵对声音也可以产生认识。

也就是说当唯识在讲这个显境的时候,意思就是说。。。师父举一个眼识认识的例子来看,眼睛我们有根,对不对?根对到外面D的境的时候,对不对?会产生眼识,但是眼识生起的时候,它不是真实认识到外面这个D,眼识生起的同时,会由心识里面再现出这样的一个相。对,所以这个相从一个某个意义上来讲,是因为,什么样?识,有这个识所以才显现出这个相,所以这个识是一种名言识吧?它就叫做显境名言,因为它可以显现出这个境出来。也就是说在唯识学里面,你们现在看到这些东西并不是它原来的样子,你们现在看到的这个东西,已经是你心识变现出来的另外一个相貌。也就是说这个相C不等于是D,但是D只是给予这个相作为一个助缘或作为一个增上,就是这样而已。

所以当我们唯识在讲所缘缘的时候,它不是讲D,它是在讲什么?它是在讲C这个相,这个才是所缘或也叫作所缘缘。这样清楚吗?所以为什么我们每个人看到的东西,因为是人,所以看到东西大同小异。虽然是大同,但是还有什么?小异。如果我们看到的都是这个境,那为什么会有小异呢?为什么会有小的地方的区别呢?这个小地方区别也就是说因为每个人心识不大一样,所以显现出来这个境,因为是人,大方向上差不多,但是细节上会不同,所以会造成情人眼中出西施,虽然这感觉上好像是一种什么比喻,好,但事实上就唯识来讲真的是这个样子。

因为你看到的东西跟我看到的这个人的样貌大同小异,因为比如说师父看到靖祥好了,我看到靖祥,我本来用**,但是**年纪大不好意思,用靖祥好了。我看到的靖祥,跟你看到的靖祥大方向差不多,一定是高,魁,没问题吧?你们看到靖祥不会认为是矮瘦吧?不会吧?一般我们的认识是高魁不是矮瘦吧,没问题,这个是大方向。但是多高多大,长得怎么样子,细节怎么样,可能每个人认识会有点不一样。魁当然大方向上差不多,但是脸的圆扁,我们认识都会差一点点的,每个人都不大一样的。所以确实可能有些人,看到他自己喜欢的人,看到的和我们看到可能不太一样,他在他心中,不是只是他的感觉而已,而是真正印象在他的认识里面是真的不大一样。

所以你有些图,你把它看好,你这个图你觉得还好,但是你把它哪里修一点点,瘦一点胖一点,你看起来很顺眼,对不对?差就差在这里。这个就是名言识,就是所谓的名言识所显叫做显境名言。那么唯识就是在这里说,我们看到的东西,我们都把它执著为就是这个样子的,所以对它起贪嗔痴烦恼,起执取,这个叫做虚妄分别。

然后由于虚妄分别,我们就三界不断地生死轮回。这样大概了解了。这就是这一句所说的,二取及名言。

好。可以吗?有没有什么问题?

学员:显境名言就是指的这个认识的过程吗?

师父:指的是这套过程,认识里面,它由于心识的作用会自然而显现出这个相。主要是能显现出这个相,不是指那个相。是认识的过程中,这个相会自然跑出来,这样了解吧?

学员:会显出相的这种功能吗?

师父:对,会显出相的这种功能。为什么它叫名言呢?它叫显境名言,因为名言是指我们这个见的作用,这个叫做名言,这个见的作用,一个功能它会显现出这个相。

学员:但是相,不是心识显现出来的吗?

师父:是,但是心识显,一定要有这个见,一定有这个认识才能显现出这个相。如果这个(见)没有,这个(相)一定没有。这样了解哈,这样可以?所以,这里的见的认识就叫名言,但是这种名言很特殊,它会因为它是主要的一个助缘,所以它会产生这个相,所以它叫显境名言。那你说师父,如果不要外面这个(D),这两个(见和相)会不会产生?

也会。如果没有外面这个(D),这个(见和相)会不会产生?也会。因为你可以眼睛闭起来自己想像,内心的想像,那就是眼耳鼻舌身意的意识,意识对法,虽然没有外境它还是可以产生的。独头意识。就是独头意识,它还是会产生,这样了解吗?所以有这个相,它会产生这样一个,没这个相,我们心识只要想到什么东西,你想到那个对象就是这个,但是你想到的当下一定有你能想的,所想的。一定还是产生这样。比如说,刚刚你见到一个人,对不对?你对他产生这样的认识,你走后你去想,这个人应该是我上个礼拜有认识的,但是你这时候没有看到他,你去想像的时候呢,怎么样?这个人,这时候已经没有这个(D)了,你还是可以想像。

师父:WF你是刚才是不是要问什么?

学员:这个相是不是映现在心里面?

师父:不只是映现在心里面哦,而且会显现出感觉像外境一样的东西。它不是映在心里面而已。如果你只是意识对于法,那就是映现在心里面。但是如果是眼见色,那个色感觉上是客观的。

像师父看到这个杯子,我以为是。。。不管触到它,看到它,我以为是它客观存在的。这个有没有一个客观存在?有。这是D。但是我现在看到它碰到它,理解它,全部都是什么?C的这个。所以我对它的认识是我自己的认识范围里面,不是真实的它的这个。所以你讨厌一个人,喜欢一个人,喜欢一个东西,讨厌那个东西其实都是我们心识自己的作用。D的那个东西它其实是客观的,是我们自己喜不喜欢,好不好乐,对它怎么感觉而已。

好。所以唯识学是这样讲,但是我们一般的认识。。。唯识学这样讲,是把虚线画在这里(C和D之间)。我们一般人的认识会误以为虚线是在这里(B和C之间)。一般认识会误以为虚线是在这里,然后把相当成是外面客观的,这个就是我们的心理活动。

学员:这就叫意言,对吗?

师父:对,这就是意言,那表达出来的就叫名言,但是意言也是名言里面的一种。这样了解吗?所以意言它的范围比较大,显境名言也是意言,表义名言也是意言,这两个都是可以叫做意言。好,这样可以吗?好。那只是说从显境进一步可以表现出来为表义。

学员:那显境名言就是我们认识的对象?

师父:显境名言不是对象,是能认识的识。因为你要记得显境名言它还是名言,师父再讲一次:显境名言,它还是名言,它还是指心识的活动。它的心识活动指的是这一个(见),对不对?这是心识的活动。

但是这一个心识的活动,它为什么叫做显境?因为你只要有这种心识的活动,同时一定会有什么?相。一定会有境,所以能够显出这个相。所以这样的一个心识活动叫做显境。所以从心识的活动,然后会产生它的境出来,来讲这个叫做名言。那么从见跟相的能取所取来讲叫做现二,就是能取所取。所以实际上讲到底它是同一件事情。

学员:师父,能不能拿落基山打个比方。我首先看到是个山,那就是显境名言,然后起个名字叫落基山,就是表义名言?

师父:不是不是。你看到了山,你认为的山,认识里面认为的那个山,你的“识”是显境名言,这样了解吗?你认为那个山的“认为”,那个是显境名言,不是山。

学员:那表义名言,落基山是不是?

师父:如果你表义名言,你说出来,表达出来那个就叫做表义名言。这样可以了。

接下来一句,“此中法相者,谓虚妄分别,现二及名言” 这一句讲完了。这个地方因为有唯识观念,所以我们讲慢一点,来。

实无⽽现故,

以是为虚妄;

彼⼀切无义,

惟计故分别 。

刚刚一讲,这句话应该很容易了解了,对不对?实无而现故,意思就是说,并不是离心的实物,但显现,却显现为有,好像实有一样,所以称为虚妄。所以说实无而现故,以是为虚妄,并不是离心而有的实物,但却显现为有,所以称为虚妄。彼一切无义,惟计度故分别。所认识到的都没有真实的内容,惟就是只是,惟只是分别遍计。这句话讲到这里,明白了?可以了哈。

怎么回事?把它拉到这里来。它现在在讲这个。

学员:见分和相分,实际上它是以心识心,并不是实际的外境。

师父:对,实体上它根本不是像我们认识到那个样子,以为它是离开心而有的外境,我们都把这个C当D,所以它叫做什么?实无而现,它不是像我们这样子认为,真实有实体的,好像是离心而客观有的。它实际上不是这个样子,它只是心识显现而已。但是我们怎么样?但是它确实显现出来好像是真实有的样子啊,这个叫做“实无而现”,体是无的,是没有实体的,但有没有显现出来?

有!有显现出来像有一样,这个叫“实无而现故”,所以叫做什么?虚妄。所以叫做虚妄唯识。虚妄唯识,对不对?因为它是识现的嘛?但是现出来好像是真实的一样,有没有显现?有。是不是真实的?离心的有的,不是,所以叫做虚妄唯识,所以这个叫虚妄,彼一切无义。这个东西没有实体的内容,所以叫做义。义就是实体的内容,但是它没有实体的内容叫做无义。惟是什么?惟计故分别,就是计度分别,就是遍计所执。惟是你去执著计度,这个叫做计度,执著计度分别而产生的,是我们虚妄,然后去计度分别,认为有,无始以来就一直是这样,所以会产生见跟相,把C当成是D,以为它是实有、外有。所以叫做实无而现故,以为是虚妄就是说它不是真实这个样子,但是显现为那个样子,所以它是虚妄的,但是它确是没有真实的内容,只是计度的分别,遍计所执而产生的,所以无义叫做没有实体的外境,叫做无义。义,就是实体,有实质内容的意思。

现在弥勒所开示的论,我们看一下这里,这一句是印顺导师提的,对弥勒菩萨论的一个总结。现在弥勒菩萨所开示的这个辨法法性论是唯识大乘,所以首先说法是怎么样?是生死,主要就是虚妄分别,一般叫做妄识,对不对?

A就是妄识,因为我们有虚妄分别,就不断地在这虚妄分别里面怎么样?流转流转,这个就是生死,所以叫妄识。妄心,记得下面这句话,妄心不起则已,一起即有能取所取的相现,有能取还有所取的相显现出来。知道惟是自心所显,惟是遍计分别,所以要破除遍计所执、遍计执,体悟法性得解脱,这是唯识学的根本意趣。就是了解我们很多都是错误的遍计,都是一种错误的执著,都是在,怎么样?无我当中执我,不了解缘起的法性,不了解真如法性,而一直在能取所取里面不断地去取执,我们的凡夫一定都是这个样子。所以在摄大乘论里面说,凡夫的依他起一定是什么?遍计所执。我们一定要先肯认凡夫就是有这种遍计,不要谈空说妙,所以唯识一定是先成立法,然后谈法性,不像有些人直接谈法性,一切法毕竟空,一切法离,无能取所取,所以毕竟涅槃,但问题是你涅槃了吗?没有。 你还在法里面轮回,道理上是不是一切法毕竟空,真如本来是一一如此的?在凡不减在圣不增?当然理是这样子,但你如果光谈这样子,那你只谈法性,你没有谈什么?法。所以唯识虽然是大乘,它还是谈法是怎么样的错误观念,再谈法性是怎么样的清净,认识,正确的认识。所以还是要回到所谓的阿含经的讲法,讲苦集才能讲灭道,没有谈苦集,你休想谈灭道,所以叫做四圣谛的什么? 次第性。你一定先了解苦集才能了解灭道。你说灭是不是本来如此究竟如此,是,但问题是它本来如此究竟如此。是没错,问题是那你呢?你并没有证悟它,你还在什么?苦集里面轮回啊。所以现在很多谈佛教的它会跳空,它都只谈法性不谈法。那你要谈法,怎么样从法而慢慢生死轮回转成怎么样?涅槃清净。这中间是要有过程的,是要有它的次第的,不是你一触可及的。所以有些如果光谈法性,光谈涅槃,光谈理性,有时候就会落入断灭见,这个就是要非常注意的地方。

好,来。我们再来看,法性相。你们有没有看到?你们看到这一张,现在谈到哪里?别说三门是不是?别说三门上面谈相,成立不一不异。谈相、有法相,还有谈法性相,对不对?别说三门里面的我们已经把法相谈了,然后现在来谈法性相,意思就是刚才已经讲了法是什么,现在来谈,那么法性是什么?“复此法性相,无能取所取,能诠所诠别,即是真如性”。这句话简单,如果你能了解,我们都是虚妄分别都是能取所取,这样了解哈,然后排除了遍计的能取所取,了解了我们都是在遍计所执里面,然后离去了能取所取,能诠所诠,这个就叫真如性。因为能取所取一定是虚妄遍计才产生的。

那么在摄大乘论里面说,我们虽然还是可以有见有相,但是见跟相惟是简单的认识,就是认识而已,没有能取所取,这个就叫做怎么样?圆成实,就是这里的法性相。但是当我们证悟真如实性的当下,也就在根本认识的当下,它是一切相不现的。好,连见识相识都不存在,这个就叫做真如相。所以我们这里谈,法是生死法,生死法的轮回不已,生死一切法是以虚妄分别为性,所以会生死轮回不已,所以一切唯识。本论以现二及名言,就是这两义,现二及名言,说明生死轮回虚妄分别为性,这是法相。对不对?

那你说师父刚刚不是讲了吗?为什么这边还要讲?因为法相一定要跟法性一起谈,你才清楚它在干什么。因为法性是离法的虚妄分别而呈现出的真如,那就是法性。我再讲一次,法性一定是在法上的虚妄分别,法就是虚妄分别,在法上离去虚妄分别就是法性。在依他起上去除遍计所执就是什么?圆成实。虽然这辨法法性论不谈三性,但是它的道理是有三性在里面的,法性就是真如实相,真正的平等超越相对的差别界,就是真正的如。记得看好,法性没有能取所取,能诠所诠的差别,所以是真如性,真如是法性的别名。所以离去遍计或者离去虚妄的能取所取,这个就叫法性,而不是在法的这个东西,别开法,另外还有一个法性,不是。它在法的错误里面纠正,了解它的真实,这个就叫做法性。好,这样可以吗?

学员:是不是类似于般若讲的胜义空?

师父:对。胜义空性,就是般若的胜义空性,是一切法的真如实性,也是我们所证的实相。就是般若经,小品般若讲的自性空。

好,那么来讲。相门之后来讲成立门。有没有,成立?这个成立就是要说明那怎么生死杂染到底是怎么形成的,还有涅槃清净又要怎么样建立起来?这个叫做成立门。所以你看到三门,相门是谈它的内容,法跟法性的内容,成立门是讲法跟法性它是怎么成立的。

好,成立生死杂染和涅槃清净,这个叫做成立门。怎么样杂染,杂染是怎么生起的,然后清净涅槃也是怎么生起的,这个叫做成立门。

首先来讲生死杂染,生死杂染其实刚刚大家已经有点了解了,它说“无而现故乱,即是杂染因,如现幻相等,非有而现故”,无而现故乱。刚刚这样子师父讲过之后,应该知道,没有实体的,它却显现为好像是真的有一样,这个就叫做乱识、妄识,这个就是杂染的因,一切杂染因就是这个样子,又叫做无明。好,就像幻等非有而现故,好像海市蜃楼,或是我们看到的那个幻相幻影。这个就是比喻,这个无而现故乱,人生的问题不得解决,问题在于无知,在佛法里这个无知就叫做无明,无明就是不明,没有智慧,不能正见宇宙人生的真理。

佛教讲的觉悟开悟证悟,一定是对真理的证悟,这个真理一定是怎么样?宇宙的真理。意思是说一定是这个样子,如果佛教讲的开悟证悟跟真理不合,那就只是一种怎么样?一种催眠。哪怕可以让你身心得到暂时的平稳跟安静,都不是真实的平稳安静,因为是催眠而来的。这样了解吗?比如说,有一件事情发生了,比如说我们这样讲,比如说有一个先生有一个丈夫,这样也不大好。这样讲,我今天用一个例子好了,比如说外道。没有神,没有上帝,然后告诉你有神有上帝。这个跟真理不合,跟真理是不合的。但是问题是,如果它一直告诉你有神有上帝,让你产生一些信心跟信仰,会不会暂时在某些状况下得到一些安慰,得到一些慰藉,得到一些暂时的快乐?会吗?当然会。也会的。

但是这个是像吃止痛药一样,它没有就根底上下功夫,而且会产生一些弊病跟陋病。比如说它跟你说你去把异教徒杀了,你就得到神的保佑,就可以上天堂,但事实上不是这个样子了,这个叫做催眠。这样了解吗?所以有人家说宗教是一种催眠,是一种鸦片。是啊,如果排除佛教的真理,不是佛教的真理,以外的很多宗教,很多有时候是这个样子,它就是催眠你,骗你,是有这样的一个事情。但是催眠你骗你并不能根本地解决问题。比如说,师父现在刚好想到一个例子,你现在癌症末期,对不对?他癌症末期,有些人不一定马上会觉得痛,就算是他觉得痛,然后你拿止痛药给他吃,吃了之后,你骗他:没事,你这个只是胃有点毛病而已,吃几次药就好。 那你会不会觉得,还好!我本来以为我快死了,有癌症,结果一检查原来不是。还好,所以他就会变得很快乐。他觉得没事,之前不知道以为我是不是快死了,我是不是有癌症,我是什么,但去检查然后真的有癌症,但是医生跟家人为了让他不要那么惊慌跟他讲没有。那我痛怎么办?痛只是一些病,吃点药什么吃一吃就好了,结果他现在不痛,心里也解除了,是不是可以得到暂时的快乐?

是,但问题是到最后呢?问题没解决,对不对?发作的时候到最后没救了还是痛苦?在床上你们为什么骗我?对不对?所以如果跟真理不合,那就是一种催眠一种欺骗,虽然可以得到暂时的安稳,但是不究竟。而佛教佛教所讲的真理一定是真实实相是这个样子的。

我们由于不了解真理,所以产生各式各样问题,解决这样各式各样问题就一定要了解真理,了解真理之后,了解实相之后,你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所以佛教讲的真理一定是真理,不是自己创出来真理,是一定是现实的实相,宇宙人生真理,它就是这个样子。我们不了解它就是生死,我们了解它,证悟了,就是脱离生死,对不对?得到涅槃。而且这个才是究竟的解决之道。人生的问题得不到解决就没有智慧,就是不能正见宇宙人生的真理。

本论说,无而现故乱,即是杂染因,根本没有心物的个别实性,而在我们的心识当中有二取现起,这是错乱的,这就是生死杂染的因缘。因为这个就是无明。从唯识学来讲,我们由于无始以来的不知真如,无始以来就会显现出,一旦产生认识就会显现出能取所取。因为是虚妄分别,这个虚妄分别就是无明,然后在能取所取里面自然而然会取著有一个我还有一个我所,然后把我所面对的这些都当成是客观离心识而存在的,进一步就会把它当成我所而执取。包括这些心,我们身心就会还是有能取所取,会取我们身心有一个什么?我。

这就是一种错误的乱象,这个就是错误的根本因。唯识,就是从这样子来解释无明。这个是生死杂染,对不对?那么生死杂染,如果要细节来讲的话,它有三种杂染,一个叫做惑杂染,一个叫做业杂染,一个叫做生杂染。如果你们清楚的话,它就是在讲什么?

讲惑、业、苦三种杂染。惑杂染就是烦恼,是杂染心,不干净不清净。业杂染就是烦恼而起的造作名为业,善业恶业,一切有漏业,都叫做业杂染。业,是感生死报的,业是要感生死报的,为什么它这个业叫杂染呢?恶业是杂染没问题,善业为什么也是杂染呢?

因为还是我执,还是现为能取所取,还是虚妄分别,所以它还是杂染。烦恼是杂染,因为烦恼本身就是虚妄分别,业杂染是因为我们不管造善造恶业,都是依于虚妄分别而去造作的。所以哪怕是善的,还是虚妄分别。就我们凡夫,没有所谓的不虚妄分别的善、善业,因为你做任何善业,你都还是分别的,有执取的。这样了解,所以哪怕你再怎么样的大善人,除非说你断了烦恼,入了初地,不然没有完全清净的,一定都有潜在的,或你感觉得出来或你感觉不出来,或你可以看得到或你看不到,都是在这样的分别里面去做,恶业就不要讲了,一定是不好。 但是善业还是依于虚妄分别而造做,因为还是有能取所取。大乘佛教不是讲三轮体空,其实三轮体空也就叫你不要怎么样,有能取所取,是不是?

好。然后生杂染,生杂染就是惑业苦的苦报,都是报。由业感而有生死的果报,不管是人,地狱、升天种种业报都是杂染的,因为为什么?不管你是在六道里哪一道轮回,一定还是什么?虚妄分别,所以你受报是虚妄分别,它还是杂染的。

那么此烦恼,业、果报种种不清净从何而来?无而现故乱,是生起这种种杂染的原因,就是无而现故乱,就是这样虚妄分别。其实说起来,这个烦恼就是虚妄分别,烦恼就等于虚妄分别,虚妄分别就是根本的烦恼,就是无明。

这样了解吗?

学员:还是有一点疑惑。因为它说:无而现。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去认识外境的时候,并不是说无中生有,只是说,对它认识的时候我们产生了一个错乱的变形。

师父:对,它无而现故,它是指这个(C)。这样了解吗?

学员:就是说相(C),还是以外境(D)为助缘。

师父:你是说这个吗?对,是的,但问题它是说这个(C)。它不是说这个(D)。它现在不讨论这个,它是讨论这个(C)。所以它的无是指没有实体,这样了解。它的无是指没有实体,但是没有实体的东西,它却显现相是怎么样?心外有实体的。所以在这个叫做无而现故乱。“无”不是什么都没有,“无”是指没有实体。“现”它有没有显现?有。但是它显现的当下是不是真实的像我们看到的这样是心外的实体?不是。这个叫做无而现。

这样了解了吗。所以HE问的话,是把C跟D(混淆)。它不在讨论D,因为它无而现,它不是指这个(D)。D有没有?它是承认有的,但它认识的不是D,我们认识到的是这个C, 但这个C并不是像我们认识到那样地真实存在,这个叫做无。但是虽然没有实体,但是它显现出来却好像是那么一回事,这个叫做现。好。

就好像,举一个例子,比如说师父常常举一个包包在那边,它就是一个包包。这样我们了解哈,但是你当把它当成是一个LV包包的时候,对不对?在你的认识里面,这个就不是纯粹一个包包,这个叫做LV包包。但是它真实不是这个样子的,但在你的认识里面显现出来是那个样子,所以你会把它当成这个很有价值,这个随时会被偷走,这个可以卖很多钱,因为这样的包包已经不是它本来的包包了,这个包包是你认识里面的概念,它实际上并不是而且没有那样的价值,但是在你的认识显现却显现出那个样子。好,这是比较生活上具体的实例。

这样了解吗?我们现在看到了见闻觉知的一切不是像那个样子,我们以为是离我们心而有,而客观存在的。不是。但是我们把它当成一定是这个样子的,这样一定这样子就这样叫做“现”,但是它不是那个样子的,不是我们认识那个样子的。叫做“无”,所以叫做无而现故乱。不是那个样子,它显现为像是那个样子,我们依于那样子去认识它,去执取它叫做“无而现故乱”。我们的无明,无始以来一直是这个样子,所以我们凡夫一直以来都是这个样子。这样你了解吧?

就好像上次举一个例子,这一个(D)是绳子。举个例子,但是我们碰到这个东西的时候,我们显现出来的错误的认识,把它当成是蛇,所以C这个相,在你的认识里面是一个蛇,但是它事实上它是不是蛇?不是。所以这个叫无。我们见到的是不是蛇?显现在我们认识里面我们产生出来的相是不是蛇?是。所以叫做无而现为有,所以叫做乱。好。叫做虚妄分别。好,可以吗?

成立涅槃清净,成立涅槃。刚刚是成立生死轮回。所谓的成立,就是告诉你生死轮回是怎么样一个运作的。现在告诉你的话,涅槃清净又是怎么样成立起来的?好,来。若无及现中,任随⼀⾮有,则乱与不乱,染净皆⾮理。

若无及现中,如果刚刚讲的实无,还有显现为实有,其中任何一个如果不见了的话,任随一非有,就是其中一个不见了的话那这一套理论都不成立了。则乱与不乱,染净都不能成立。这句偈颂,有时候如果自己看会误解它,不知道它在讲什么,但这里有一个重点,要知道有杂染虚妄分别才能转染成净,这句话是要告诉你这个样子。这句话最重要是要告诉你,有杂染,有虚妄分别,之后,你才能从里面去离虚妄分别,而成立怎么样?清净涅槃。

这句话是要告诉你,要先从怎么样杂?杂染虚妄分别里面要承认有它。就像是师父讲的,你不要跳过于杂染分别,光谈真如清净,你如果跳过杂染分别,光谈真如清净没有太大意义。佛菩萨都已经真如清净了,那怎么样?你还没清净,所以它告诉你,凡夫就是现“实无及现中”,凡夫就是这个样子,所以你不能去否认它,你如果去否认它,就没有所谓乱不乱,染净了,那就一切的生死,还有涅槃都不能成立的。

所以它重点就是要知道说有杂染,虚妄分别我们才能转染成净。现与无,在这二义当中,随便哪一方面没有的话,那么乱与不乱,杂染清净一切都不能成立。我们之所以有杂染,还有清净,就是因为在“现无”当中产生了错乱,所以这是杂染,然后在“现无”当中了解它的实际状况,那就是清净。

如果还不了解,我们来看下一句,唯识宗以虚妄分别为所依,现有而实无,所以是惑乱的,是惑乱的,所以成为杂染的。知道是惑乱的,就能离乱而达到不乱,是杂染不清净的,才能离杂染而清净。所以它说要成立般若的涅槃的清净,要先了解认识我们是不清净的,是杂染的,是虚妄的。这样可以吧?清楚吗?这句话就是要讲这样子。

我们为什么是杂染的?因为我们是虚妄分别,虚妄分别里面它最主要就是说实无的,不是这个样子的,但是在我们认知里面都把它当成真实是这个样子。那是怎么来?那是因为虚妄分别,对不对?既然我们知道说原来就是这样的虚妄分别,所以有能取所取,所以会把它当成是好像真实有一样的,那就要从中去离开虚妄分别,离开能取所取,这样子到最后你才能转染成净。

HE你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学员:就是说,当你知道这个“相”是“无而现”的,你就不会去执取它。

师父:对,是。但是你一定要先认识到它是无而现的,这是第一步,这里就是告诉你,你一定要知道是无而现的,这是第一步。那无而现,它就是什么?它就是虚妄分别,就是杂染。你知道这样之后你才能从中去做真实的认识,离开无而现的,知道它实际上的状况是怎么样,那就可以转染成净。

学员:您能不能用ABCD解释一下生杂染。

师父:生杂染是不是? 这个ABC它是生杂染的根本,其实它是在讲什么?它是在讲惑杂染。惑杂染意思就是说,我们有烦恼有这一套,所以会执著产生错误的认知,产生错误认知去造业,不管是善恶的,它都是有漏的业,有漏的业就会去引导我们来怎么样?投胎。好,投胎之后,我们对外界一旦产生认识,我们一旦产生认识,又是这一套。这样你了解。

学员:生杂染的外境是什么?

生杂染就是说我们,等一下,我们的生,就是指生在三界轮回里面的生。我们生在三界轮回,一旦生下来,这一套就又开始了。这样了解了,所以这个是惑杂染惑杂染,因为有这样的一套错误的认知,所以我们一切。因为你这样的见跟相,如果产生错误的认知的话,我们的行为不管善不管恶,一定都是在虚妄分别里面的,这个造作就叫做业杂染,这样了解吗?

好,那么因为有这样的造作产生业力,这个业力,因为我们这样的烦恼又去熏润它,业力会引导我们来投胎。

我们一旦投胎出生了,不管生在哪一界,这一套又产生了。这样了解吗?所以这一套是烦恼的杂染,惑杂染。依一这套错误产生,去错误地认识,错误地造作,就是业杂染,对不对?我们出生之后又是这样一套,那就是生杂染了,这样清楚吗?可以吗?

好,再来。不一不异门。所以它谈法是怎么样的轮回,法性要先认知有错乱,我们才能慢慢去转。接下来讲一不异门。此⼆⾮即⼀,亦复⾮别异;以彼有无事,有别无别故。如果你光看偈颂,你猜一辈子也猜不出来。

此⼆⾮即⼀,它在讲什么? 什么是此二非即一?

并不是一件事情,也不是说完全二。就是说(刚刚)现即无,有没有?现有即实无,这两个不是同一件事情,对不对?但是呢也不是完全不相干,对不对?以彼有无事,有别无别故,有别无别就是有差别跟没差别。你看下面解释就知道,现有就是显现为实有,还有实无,记得哈,就是那个C的相 。C的相显现为真实有,显现而有,不是真实有。但实际上它是不是那个样子的, 不是我们认识里面那样真实地有的。这两个不是同一件事情,但是也不是完全不相干,所以叫做什么?不一不异。不一,什么叫不一?现有跟实无不是同一件,不是一模一样的,为什么?因为“有事”就是现为有,就是现起有能取所取的差别。有没有看到?显现出来的能取所取它就有差别。

所以能诠所诠的差别,宇宙人生一切差别都是从显现出来,这个叫做有事。就是这里的现有,有没有看到?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一切,是不是有我、你的差别?是不是?那就是能取所取,我看到的山河大地花草树木,是不是都是有能取的见?这些山草山水花草树木的这个相,都是现为能取所取,既然是现为能取所取,那就有怎么样?有万事万物的种种差别,这个是桌子,这个是椅子,这个是杯子,这个是水,好。那是靖祥,然后这个是靖和,然后这海恩,各个不同。这个就是差别,虽然显现出来的,不是真实这样,但是显现出来的,确实有它怎么样?千万不同的差别,因为这个相是有差别,相是有差别,所以这个叫做有差别,叫做有事。

好,那么无事是不可得,是无性,无性是平等一如的,无二无别的。它背后的这一些不是像我们认识的那样,其实它不是实质的,实在的。不是实质不是实在,这个是无差别的,因为一切都是无自性无实体的,这样了解吗?所以“无事”是没有差别的,因为都是无自性的,但是显现出来相是有差别,所以两个不是一件事情,一个是相上有差别,一个是体上没有实质。所以这两个东西一个是有千种万相的差别,一个是既然无自性,那就一切无自性,没有所谓差不差别。

所以“有事”还有“无事”还是不一样的。所以它不是同一件事情。所以叫做有事,它本身有很多种差别,无事它就是指无体无自性,没有所谓差别不差别。别与无别不同,就不能说是一的。

对,有事就是这里的“现有”,这里的有事,这里为“现为有”,对不对?有事现起就是有各种差别,所以它说有事,本身就是一旦有显现出来的,就有各种各式各样的差别。无事就是这里,不可得,它因为它是无自性,是平等的,所以这个无事就无差别,一个是很多差别,一个是完全无差别,所以这两个就不能是同一件事情。

学员:师父,是不是可以这么理解,从缘起的角度来看都是缘起的,都是空性。

师父:是,从缘起的相上来讲,千万的差别。所以一个是现相万种差别,它叫做有事,一个是没有实体的,那叫做无事,所以两个不能是同一件事,不是完全一样的。

学员:这个点,是不是也跟“法和法性”是一样的,法相的本质都是虚妄的。

师父:所以它不能是同样一件事情。

学员:它这里是在讲“法与法性”的不一不异吗?

师父:这个东西可以讲是“法跟法性”,但是,它不完全是讲法性。它是在讲现起的,还有怎么样?虚妄的。它主要其实是在讲,这个东西的现起的,像是有一样的东西,但是这个东西本体是虚妄是无实性的。它是在讲这两个东西,这样了解了哈。

你说这两个东西跟法与法性有什么关系?你要是了解这个东西只是现有,但是无实。你要是了解了,那就是法性。你不了解,以为它是真实的实有的,那就是法的轮回。这样了解吗?

学员:它这个不一不异,和中观的不一不异,有什么差别?

师父:道理上差不多。但中观的那个我们还要再讲。

可以吗?再来。不异,凡是现为有的就是无自性,无,并非离有以外,别有一无性。这样了解吗?所以它是不异。所谓刚才讲的无自性没有本体,它不是离开这个显现为有的东西,然后离开这个,在谈一个没有自性没有本体,它是在谈什么?

谈这个相本身显现为好像是有,但是实际上它的体是没有的,所以你也不能说它是怎么样?不同的两件事,它还是一件事里面去了解它的真实的实相,这个叫做怎么样?不异。这个叫做不异,所以我们来看不一不异。有与无,是有差别而又无差别,说一也不可,说异也不可,所以成立这现有与无性是非一非异,总之事与理,现相与无性(无性即是实性)是不一不异的。所以总归回来还是在讲,它是讲法跟法性。

学员:这感觉跟“色即是空”是类似的意思。

师父:也就是一个意思。 色即是空,好,我们可以这样讲。色,它是现为有,对不对?没错吧?就是C那个相,它是现为有。我们见到色的时候,都会把它怎么样?认为是离心而有实质这样子一个色的本体存在,确实是离心这样子的。 好,但是实际上它是怎么样?它是虚妄的而不是离心而有。不只是因缘和合而已,因缘和合是佛教共认的。唯识是认为说:它不但是因缘和合,而且它还是我们心识所现出来的,所以它不是我们看到那样离心而实有的,这个叫做无。这样了解。

似有而实无。现为有,感觉上真的是那个样子,但是实际上它不是我们认识的那个样子,因为我们都把它认为是离心而实有的。

当我们把它当为离心的实有的时候,那就是虚妄分别。这个就是什么?就是法。 当我们真正能认识到它实无的时候,那就是什么?脱离了能取所取的,这就叫法性。

学员:是不是说,从理上来讲,它是不异的。但是从事相上来讲,它是不一的。

师父: 可以这样子讲。所以这里讲,导师讲事与理,现相与无性,是不一不异的。事相上它两个是有差别的,但是理相上,一个就是怎么样,它的无自性。

学员:心经,它讲的是“色即是空”,它这个“即”是站在胜义的角度上来讲。

师父:它就是站在胜义的理上来讲的,它重在讲不异。这里其实唯识重在讲不一。这样可以吗?好。

因为般若经它重在究竟胜义来讲,它一定要偏重在它的不异上来讲。唯识重在从虚妄杂染成立,它要重在于什么?“不一”上来讲,但其实两个还是都在讲不一不异,只是偏重会有不一样。所以这个就是说,师父常讲唯识重在缘起性空,唯识重在怎么样?缘起的法相上来谈,然后怎么样进入涅槃。

中观从那个毕竟空,是理上,无自性上理上来谈。

好,这个就是法与法性的标略,这样了解吗?它的标略整个都是从虚妄分别而来,所以唯识讲虚妄分别。我再讲一次,一旦有虚妄分别,所谓的虚妄分别那就是法,就是生死。有虚妄分别就一定有能取所取,一旦有能取所取就一定会现有而实无。这样了解吗?如果我们了解说,这是虚妄分别,是现有而实无,了解说都是因为我们心识的虚妄分别,所以显现好像是真实那么有,然后去执著它,所以产生这样的一个生死轮回,我们了解说这些其实都是心识所变的,然后离能取所取的话,那就是什么样?那就是法性就是真如。所以离能取所取,那就是法性,就是真如。所以现有就是生死轮回,认识实无那就是法性。

所以话讲回来,这个就是法与法性的怎么样?不一不异。你不能说它一,你也不能说它异。那你说,为什么说不能说它是异?因为真如法性,无二无别。在我们有没有修行,那都是真如法性。但是你不能说它是一件事,为什么?我们还是凡夫。佛还是佛。因为凡夫它的真如是被怎么样?虚妄所覆盖的,那它虚妄是什么样子?虚妄就是现有嘛!这样了解。

好。 有没有什么问题?有点这个思维上的难度,但是你要打通的话,打通一切通,就是虚妄分别。

学员:这个就像阿含经上讲缘起上有,但都是如幻如化,不是真实的。

是,对。但问题就在于说:因为第一个,它不能跟阿含经不一样。所以为什么师父建立的是阿含经,阿毗达磨,中观唯识,它不会跟它不一样。但是它有不一样的地方,它不能完全一样,完全一样的话那就不要叫唯识。 但是它的法理有一个继承的一贯性,有它的一贯性。

广释。有没有看到?讲义。刚才略标的“总说二事,别说三门”已经讲了,有没有看到?相成立不一不异。现在谈广释,广释什么?广释法与法性。有没有看到?辨生死,辨涅槃。有没有看到?通明三乘,这里是什么?略标。

总摄二事,看到哈?二事是什么?法跟法性,刚才已经讲了,对不对?然后别说三门,法的相,还有法性的相,然后成立,生死轮回是怎么样,因为虚妄分别而生死轮回,对不对?然后,要成立法性的话,一定要先承认有杂染,然后才能趋向涅槃清净。

接下来再讲怎么样?有与无。现为有而实无,那么牵扯的它就是现有跟实无是不一不异,而进一步延伸到法与法性的怎么样?不一还有不异,对不对?好,所以这个叫作通明三乘的略标,略标之后我们现在谈广释。广释的话就是这一个,辨生死,由六相辨生死,辨涅槃,由六相辨涅槃,对不对?这就是简单地讲生死涅槃,这边比较复杂地细节地上讲生死与涅槃。好,来,我们先来回向,请合掌。

愿以此功德,

普及于一切,

我等与众生,

皆共成佛道,

阿弥陀佛。